- 阿啵呲嘚
-
如果长平之战赵国统帅赵括换成韩信,对决秦国统帅白起,长平之战的结果同样不会改写。
可能很多熟读楚汉历史的读者,对于韩信,在楚汉战争中指挥众多杰出的经典战争称赞不已,如:“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水淹雍城,一举击败名将章邯,从而迅速占领关中之地,为刘邦最终一统天下奠定基础;韩信扫北,在刘邦兵败彭城之后,韩信能够以劣势兵力先破楚军于京、索之间,后平定魏国代国,以不足三万兵力背水一战击溃赵国二十万大军,从而灭赵,后派人降服燕国;刘邦在成皋兵败后夺其精兵,就是在这种极端劣势条件下,韩信还能够一举灭掉齐国。
在潍水之战中,韩信水淹龙且统领的二十万楚军精锐,从而在战略上,使汉军从战略防御改为战略进攻状态;在垓下之战中,韩信以十面埋伏计策最终逼的楚霸王项羽于乌江自刎。因此,韩信被后世奉为“兵仙”、兵家四圣之一。以韩信的取得一系列战绩,称得上“兵仙”称号。
韩信
白起的名声也不是吹嘘的,我们常说的“一将功成万骨枯”,这句话用在白起身上,非常适用,因为伴随的白起战争史,就是一部血淋淋的士兵人头数字,如:伊阙之战,斩首韩魏联军二十四万,韩魏两国再也无力阻挡秦国东出的大门之路;伐楚之战,攻破楚国都城郢城,水淹郢城,楚国军民死者数十万;长平之战更是坑杀赵军四十五万,从而使秦国一统天下的趋势步伐加快。梁启超先生曾经针对战国时期,山东六国战死的士兵做过一个统计,战国时期,山东六国总共战死士兵大约两百万,其中有大约一半多都是白起统领战役完成的。秦国历代由明文记载对外战争斩首的人数记录。因此,白起斩首超过百万士兵的说法是有可信度的。
而如果这两位名将对战长平统帅,作者认为长平之战的结果必须也是一样的。原因如下:
其一、军队的战斗力。
战国末期著儒家思想家荀子对战国时期各国军队曾有过这样的评语:
“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
对于秦军在战场上描述:
“他们光头赤膊,奋勇向前,六国的军队和秦军相比,就像鸡蛋碰石头……他们左手提着人头,右胳膊下夹着俘虏,追杀自己的对手”。
司马迁在《史记》中也同样记载:
“战场上的秦军竟然袒胸赤膊,索性连仅有的铠甲也脱掉了。”
由此可见,秦军军队战斗力不仅强悍,而且秦军凶悍,秦人热衷于作战。
为何秦军被成为“虎狼之师”,在春秋战国时期,当时各国的士兵在战场上杀敌,为了在作战中,能够最大潜力的发挥士兵的战斗力,也便于提高士兵的作战效率,山东诸国的士兵在战场上,每当斩首一个敌方士兵时期,便割掉敌方士兵的左耳,这样便于战后统计士兵的战功。而秦军则不一样,秦军士兵在杀死敌方士兵之后,先砍掉敌方脑袋,左手提着人头,或者挂于腰间,右手则举着刀剑砍向下一位敌方士兵的脑袋。
战场上的秦军
山东诸国的军队在战场上,面对手中、腰间悬挂着血淋淋脑袋的秦军冲杀过来,自然在士气上胆怯三分,毕竟那么多血淋淋的脑袋,岂能不怕,而秦军则向恶狼一样扑向对手,秦人本来就尚武,民风彪悍,因此秦军让山东诸国军队望风而溃。秦军“虎狼之师”的称号也就由此而来。
因此,我们从秦军在战场上表现,可以看出秦军战斗力强悍,秦军士兵的凶悍。
在反过看赵军,赵军虽然经过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赵国的军事实力大增,赵国也是在战国末年,山东诸国中唯一可以单独有实力抵御秦军的国家。
但是赵国军队实力主要体现在骑兵上,而在长平之战中,长平的地形并不适合大兵团骑兵作战,而在真实的长平之战中,赵军的骑兵主力始终也未曾出现在长平之战中,而是主要驻防在赵国北方长城边线,一直防守匈奴的入侵。
在长平前线的赵军则以步兵为主,当时赵国的总人口不过三百五十多万,在赵国投入在长平前线的军队达到四十五之多,以此,赵国步兵主力精锐必然也尽在长平。
以秦军凶悍程度,即使在长平前线,面对赵国主力骑兵精锐,想必其结果也是一样,赵军必败。
根本原因在于秦国军功制,敌方士兵在秦军眼里便是仕途之路。而山东诸国没有任何一国可以对下层士兵、百姓做到这一点明文奖励规定。
因此,从军队的战斗力上,秦国就领先赵军一局。
其二、双方统帅的指挥才能。
白起和韩信都是杰出的军事家,不过作者认为,在长平之战中,白起的军事才能更略胜一筹。
赵国公子平原君:“武安君之为人也,小头而锐下,瞳子白黑分明,视瞻不转。小头而锐下者,断敢行也。瞳子白黑分明者,见事明也。视瞻不转者,执志强也。可与持久,难与争锋。”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白起性格沉稳、踏实、果断,每逢遇到大事能临危不惧,这是一个为统领百万大军将领具备的基本战术素养。
白起能够在战场上淡定自如,这完全使一个战场上,熟练自如的将领自信的表现,毕竟对于白起来讲,这大兵团野外的围歼战,白起已经能够运用的熟练自如。
秦将白起
我们在了解下韩信:
“信知汉王畏恶其能,常称病不朝从。信由此日夜怨望,居常鞅鞅,羞与绛、灌等列。信尝过樊将军哙,哙跪拜送迎,言称臣,曰:“大王乃肯临臣!”信出门,笑曰:“生乃与哙等为伍!”
韩信虽然有惊世之军事才华,但是韩信性格过于自傲,这恰巧是一个军事统帅最大的缺点,我们常说骄兵必败。
韩信
纵观韩信一生的战功中,战功赫赫,鲜少有败绩,然而我们细看,无论是水淹雍城,还是水淹龙且,韩信擅长偷袭战,并不擅长大兵团围歼战。
韩信自负的另外一点,时常认为自己的军事才能,白起不如也。长平之战,后世韩信对此也曾经评价过,韩信认为一方面白起用六十万兵力包围赵军四十五万,虽然了不起,但是其结果却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秦军也伤亡二十万。并且战争拖得时间太久,历经三年才结束,对秦国造成很大的财政负担。
另外一方面,白起不懂“围必有缺”的道理,长平之战中,秦军把赵军包围犹如铁桶一般,其结果赵军拼死突围一战,秦军很大的伤亡都是此过程中造成的。韩信则认为把埋伏圈留一个缺口,然后对敌人的主力埋伏掩杀,可以用最小的代价换取胜利,也缩短了战争时间。
但是作者认为韩信这是恰恰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纵观韩信指挥的大兵团作战中,仅垓下之战勉强称得上大兵团围歼战。但是其结果兵力对比汉军共五路大军,共计超过六十万,项羽楚军不过十万,兵力六比一。这种属于典型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
长平之战,赵国军队四十五万,秦军最多不过六十万,兵力对比上不到1.4:1。
《孙子兵法》: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
白起稍微以优势兵力为困赵军于长平,这本来就是战争史上的一个奇迹,因此,作者认为,即使长平之战,赵军的统帅换成韩信,以韩信自负的性格,必然也败于白起之手。
- 不白九百
-
作为一场双方动员兵力高达百万以上,几乎决定了战国命运走向的惨烈会战,秦赵长平大战的悲壮战果,引得多少后人掩卷长思。特别是战事最白热化阶段,赵国主帅赵括“纸上谈兵”的操作,以及四十万赵军降卒被坑杀的惨烈结局,更让多少历史票友在叹息之余,生出新的假想:倘若统帅赵军的,不是赵括这“倒霉孩子”,而是一位顶级水准的军事家,长平之战的结果,会不会改写?
比如,把六七十年后的“兵仙”韩信请来,在长平战场上替换赵括?
身为一位给中国文化贡献了“韩信点兵”等精彩成语,更为中国战争史留下无数妙笔的军事强人,“兵仙”韩信的军事智慧,两千年来收了中外军界无数膝盖。那“暗度陈仓”的穿心一击,“背水一战”的力挽狂澜,“十面埋伏”的收放自如,每一场经典战例,都是叹为观止的用兵艺术。如此“仙”级的强人,倘若“穿越”到长平之战战场上,还不能改变战争结果?答:真不能!
第一个原因是,韩信在楚汉战争里的一项重要成功条件,放在长平之战战场上,可以说荡然无存——强大的后勤保障。
在楚汉战争战场上,屡屡开动“花样吊打”模式的韩信,最为在意的,就是后勤保障问题。比如在堪称地狱难度的井陉口大战前,韩信不怕自己兵少缺训练,就怕对面二十万赵军断自己粮道,在得知赵军主帅陈余主动放弃这一良策后,韩信“则大喜”,然后就从容部署,打出“背水一战”的精彩画面。
而这叫韩信无比在意的后勤问题,更是韩信所在的刘邦军团,一项完胜对手项羽的绝对优势。早在韩信登坛拜将前,被项羽“打发”到汉中的刘邦,就为后勤保障苦心经营:巴蜀汉中的肥沃土地,给刘邦提供了充足的粮草。当时汉水渭水白水纵横的水网,也成了刘邦快速的运输通道。“拜将”后的韩信,能够迅速“暗度陈仓”,以高速的冲击横扫三秦,就有这强大物资输送的支持。
占领荥阳后,刘邦还建立了以敖仓为中心的后勤基地,来自关中巴蜀的物资,源源不断通过敖仓转运到前线。这强大的输血效果,才能让韩信放心施展他“北举燕、赵,东击齐,南绝楚之粮道,西与大王会于荥阳”的大战略,凭着手里有粮的优势,利用对手缺粮急于速战的心理,一次次把陈余龙且等强敌带到坑里。更叫战场上无敌的项羽,战略上步步受制,最终陷入韩信的十面埋伏里,怆然拔剑自刎。
可是,倘若到了长平战场上,韩信这“绝对优势”,却是掉了个儿。秦赵两国的经济差距,本就十分明显,为打好长平之战,秦国更开通了巴蜀关中的多条水路运输线路。刘邦军团快速的运输线路,特别是包括敖仓在内的运输网,几乎都是当年秦国留下的“遗产”。此刻正让秦军享尽“高速便利”。倘若韩信真在长平战场上执掌赵军?他最担心的后勤保障,就是眼前叫人抓狂的难题。
其实,就是在赵括发起长平决战前,当秦国还可以把巴蜀关中粮食准时送到前线时,赵军的后勤补给已接近枯竭。八个月的煎熬对峙,耗光了赵国的粮食库存,甚至出现了“请粟于齐而齐不听”的囧事。再像前任主帅廉颇那样在长平死守下去,最先崩溃的,必然是赵国自己。所以火线就任的赵括,才会集合兵力愤然一击,然后覆没在秦军的口袋里。如果接替廉颇的是韩信,他照样也不能再守,也要破解这个难题。
当然,虽说这是个难题,也不能说赵括无错,在兵力与战略态势都严重不利的情况下,这样贸贸然的拼死一攻,等于是赌一个没有任何胜机的赌局。这样的错误,军事智慧极高的韩信当然不会主动犯。可“韩信救不了长平”的第二个原因,也正在这里:长平决战前的战略局面,对于四十万赵军来说,一旦选择进攻,就是“死地”。
赵括接任时,秦赵双方的战场态势是:由于赵国丢了上党,地理优势尽失。晋东南的要地全落在秦军手里,所以长平战场的赵军,只能屯兵在长平北面的平原上。对面的秦军呢?却是轻松屯在长平西南面的山谷上,秦军想攻赵军,可以居高临下说打就打。赵军要反扑?那就要一头扎进山谷中,百分百落入秦军挖好的坑里,一如赵括这样。
这样的死地,又缺少后勤保障供应,不打被拖死,打就被围死。以往韩信“背水一战”“声东击西”“暗度陈仓”等妙招,放在这个“死地”,统统用不上,等于被废了武功。
当然,韩信和赵括不同,秦军骗赵括的那些伎俩,放在高度重视情报战的韩信眼里,基本都骗不过去。以韩信的军事智慧,主动进攻的后果,他更能看清楚。所以面对这“死地”,韩信很可能会做出这样的应对:何必要在你的战场打?我的战场我做主。四十万赵军很可能会在韩信的部署下稳步后撤,一面缩短补给线,一面引诱秦军深入赵境,寻求歼灭对手的机会。
这个可能性有多大?韩信军事生涯里的“潍河之战”就是典型:面对绝对优势的齐楚联军,韩信并不生拼硬打,而是主动退却,把二十万齐楚联军引入预设战场,一开闸就淹没在了水中。不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不在敌人的“主场”纠缠,却以强大的勇气与高超指挥,把敌人引入自己的“主场”歼灭,向来是韩信的拿手好戏。放在长平战场上,一旦他这样做了,这必然是“兵仙”韩信与战国杀神白起之间,一场经典的较量。
如果真这样,这确实是四十万赵军“改命”的机会。可“韩信救不了长平”的最重要原因正在于此:赵国不是刘邦,会允许韩信这么做吗?
比起能以长远眼光经营后勤,为“兵仙”韩信搭好平台,更能赋予韩信绝对指挥权的刘邦来。面对长平之战,赵国君臣的操作,堪称槽点满满。长平之战打成这个惨样,“倒霉孩子”赵括只能算第二责任人,最重要的败因,就是赵国在战事前后的蠢表现。
首先是前因,长平之战的导火索,是赵国接收了战略要地上党。可这么一个兵家必争之地,赵国接收之后,却是只想着“躺赢”,毫无防御准备,根本没有派驻重兵。这才导致上党迅速被秦国攻陷,晋东南要地尽失,赵国在严重地理劣势且准备不足的情况下,仓促开打长平之战。
而在战事煎熬时,秦国也有一怕——怕赵国联合列国抗秦。且齐楚两大强国,也一度决定援赵。但焦头烂额的赵孝成王,竟主动遣使找秦国媾和,反而叫秦国逮住由头,大肆宣扬“赵国求和”。列国瞧了也就凉水浇头:你俩都打打和和了,我们还帮个啥?看热闹呗。劣势的四十万赵军,这才落到独扛强秦的境地。
这样短视的赵国君臣,战前没有准备,战争时没有坚定决心与清楚战略,对战场的态势看不清楚,对廉颇赵括等人的能力,更缺乏实际的了解。比起楚汉战争时,那个既有清晰战略规划又有坚决战术执行,更能以坚定平台,给前线主将自主权的刘邦团队来,高下立判。
可以假设,一旦指挥长平大战的韩信,采取了一如他在楚汉战争时常见的制胜操作,后方的赵国君臣,第一反应必然会乱做一团。还没展开部署的韩信,就有可能分分钟被拿下。能被活着罢官撤职,都算是好命。至于四十万赵军的命运?长平之战的结局,也是可以想。
毕竟,长平之战这样的较量,比拼的不止是双方的智慧与战斗力,而是包括了国力战略决策执行力等各方面的综合实力,不是一个韩信,就能改变结局。
因为,像赵国这样,既无战略规划更缺战略决心的团队,无论在哪个年代,无论在哪行哪业,就算多出一个韩信级别的强人,也是带不动啊。
- 黑桃花
-
如果这两位名将对战长平统帅,作者认为长平之战的结果必须也是一样的。原因如下:
其一、军队的战斗力。
战国末期著儒家思想家荀子对战国时期各国军队曾有过这样的评语:
“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
对于秦军在战场上描述:
“他们光头赤膊,奋勇向前,六国的军队和秦军相比,就像鸡蛋碰石头……他们左手提着人头,右胳膊下夹着俘虏,追杀自己的对手”。
司马迁在《史记》中也同样记载:
“战场上的秦军竟然袒胸赤膊,索性连仅有的铠甲也脱掉了。”
由此可见,秦军军队战斗力不仅强悍,而且秦军凶悍,秦人热衷于作战。
为何秦军被称为“虎狼之师”,在春秋战国时期,当时各国的士兵在战场上杀敌,为了在作战中,能够最大潜力的发挥士兵的战斗力,也便于提高士兵的作战效率,山东诸国的士兵在战场上,每当斩首一个敌方士兵时期,便割掉敌方士兵的左耳,这样便于战后统计士兵的战功。而秦军则不一样,秦军士兵在杀死敌方士兵之后,先砍掉敌方脑袋,左手提着人头,或者挂于腰间,右手则举着刀剑砍向下一位敌方士兵的脑袋。
山东诸国的军队在战场上,面对手中、腰间悬挂着血淋淋脑袋的秦军冲杀过来,自然在士气上胆怯三分,毕竟那么多血淋淋的脑袋,岂能不怕,而秦军则向恶狼一样扑向对手,秦人本来就尚武,民风彪悍,因此秦军让山东诸国军队望风而溃。秦军“虎狼之师”的称号也就由此而来。
因此,我们从秦军在战场上表现,可以看出秦军战斗力强悍,秦军士兵的凶悍。
在反过看赵军,赵军虽然经过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赵国的军事实力大增,赵国也是在战国末年,山东诸国中唯一可以单独有实力抵御秦军的国家。
但是赵国军队实力主要体现在骑兵上,而在长平之战中,长平的地形并不适合大兵团骑兵作战,而在真实的长平之战中,赵军的骑兵主力始终也未曾出现在长平之战中,而是主要驻防在赵国北方长城边线,一直防守匈奴的入侵。
在长平前线的赵军则以步兵为主,当时赵国的总人口不过三百五十多万,在赵国投入在长平前线的军队达到四十五之多,因此,赵国步兵主力精锐必然也尽在长平。
以秦军凶悍程度,即使在长平前线,面对赵国主力骑兵精锐,想必其结果也是一样,赵军必败。
根本原因在于秦国军功制,敌方士兵在秦军眼里便是仕途之路。而山东诸国没有任何一国可以对下层士兵、百姓做到这一点明文奖励规定。
因此,从军队的战斗力上,秦国就领先赵军一局。
其二、双方统帅的指挥才能。
白起和韩信都是杰出的军事家,不过作者认为,在长平之战中,白起的军事才能更略胜一筹。
赵国公子平原君:“武安君之为人也,小头而锐下,瞳子白黑分明,视瞻不转。小头而锐下者,断敢行也。瞳子白黑分明者,见事明也。视瞻不转者,执志强也。可与持久,难与争锋。”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白起性格沉稳、踏实、果断,每逢遇到大事能临危不惧,这是一个为统领百万大军将领具备的基本战术素养。
白起能够在战场上淡定自如,这完全是一个战场上,熟练自如的将领自信的表现,毕竟对于白起来讲,这大兵团野外的围歼战,白起已经能够运用的熟练自如。
我们在了解下韩信:
“信知汉王畏恶其能,常称病不朝从。信由此日夜怨望,居常鞅鞅,羞与绛、灌等列。信尝过樊将军哙,哙跪拜送迎,言称臣,曰:“大王乃肯临臣!”信出门,笑曰:“生乃与哙等为伍!”
韩信虽然有惊世之军事才华,但是韩信性格过于自傲,这恰巧是一个军事统帅最大的缺点,我们常说骄兵必败。
纵观韩信一生的战功中,战功赫赫,鲜少有败绩,然而我们细看,无论是水淹雍城,还是水淹龙且,韩信擅长偷袭战,并不擅长大兵团围歼战。
韩信自负的另外一点,时常认为自己的军事才能,白起不如也。长平之战,后世韩信对此也曾经评价过,韩信认为一方面白起用六十万兵力包围赵军四十五万,虽然了不起,但是其结果却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秦军也伤亡二十万。并且战争拖得时间太久,历经三年才结束,对秦国造成很大的财政负担。
另外一方面,白起不懂“围必有缺”的道理,长平之战中,秦军把赵军包围犹如铁桶一般,其结果赵军拼死突围一战,秦军很大的伤亡都是此过程中造成的。韩信则认为把埋伏圈留一个缺口,然后对敌人的主力埋伏掩杀,可以用最小的代价换取胜利,也缩短了战争时间。
但是作者认为韩信这是恰恰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纵观韩信指挥的大兵团作战中,仅垓下之战勉强称得上大兵团围歼战。但是其结果兵力对比汉军共五路大军,共计超过六十万,项羽楚军不过十万,兵力六比一。这种属于典型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
长平之战,赵国军队四十五万,秦军最多不过六十万,兵力对比上不到1.4:1。
《孙子兵法》: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
白起稍微以优势兵力围困赵军于长平,这本来就是战争史上的一个奇迹,因此,作者认为,即使长平之战,赵军的统帅换成韩信,以韩信自负的性格,必然也败于白起之手。
其三、后勤供应保障。
我们常说的“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无论是古代战争,还是如今战争,战争打的就是后勤。
秦国自从商鞅变法,就以耕战为唯一的目标,整个秦国百姓除了打仗,另外一个目标就是耕种农业,商鞅变法同样规定:农民超额完成农业上缴国家任务,同样可以换取相应的爵位。
商鞅的这一规定,彻底激发秦国底层百姓种植农业的积极性。
秦国本线占据关中平原,占据天下一个丰富的大粮仓,关中平原,又称八百里秦川,它南倚秦岭、北界北山、西起宝鸡峡、东至潼关,东西长约360公里,约占陕西全省土地总面积的19%。
秦惠文王执政秦国时期,又派遣司马错吞并巴蜀两国,使成都平原很快成为继关中的又一个大粮仓。
华阳国志·蜀志》记载:刘邦自汉中出三秦伐楚,萧何发蜀,汉米万船,而给助军粮?
秦国经过数代君主积累,到长平之战爆发前,秦国已经经过百余年商鞅变法,积累雄厚的粮草储备,而长平之战,巴蜀粮草为秦军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粮草保障。
反观赵国,赵国国土疆域远逊于秦国,赵国国土,其中部分与北方草原接壤,适合于放牧,根本无法种植农业,而赵国西南部国土,则以黄土高原、山地为主,根本不适合种植农业,而赵国耕地面积局限于东部平原地区。赵国并不是一个粮食生产大国,更没有如秦国这样世代储备粮食的基础。
长平之战,注定是一场消耗战,以赵国的国力,根本无力长时间的供应战争前线。
而秦国后勤保障非常细致化。
1975年,湖北云梦县睡虎地4号墓出土了秦军士兵的两封家书,其中记载一对秦军兄弟黑夫与惊在楚地作战与家人通信详细记录,其中一篇内容是:
二月辛巳,黑夫、惊敢再拜问中:母毋恙也?黑夫、惊毋恙也。前日黑夫与惊别,今复会矣。黑夫寄益就书曰:遗黑夫钱,母操夏衣来。今书节(即)到,母视安陆丝布贱,可以为襌裙襦者,母必为之,令与钱偕来。其丝布贵,徒〔以〕钱来,黑夫自以布此。黑夫等直佐淮阳,攻反城久,伤未可智(知)也,愿母遗黑夫用勿少。书到皆为报,报必言相家爵来未来,告黑夫其未来状。闻王得苟得。
木牍记载从军的黑夫和惊向家里要衣服、布和钱,从这封书信中看,秦军前线士兵在他国前线作战,需自备衣服和费用。但是侧面,一方面反应了秦国强大的后勤保障供应,另外一方面,反应军功爵制下秦军,对于征战的渴望。
而秦国战争后勤保障能够细化到如此,放到今天,这样后勤保障,很多国家后勤保障都唯恐难以细化到如此,何况,两千多年的赵国后勤保障?
而战争打的却是后勤保障,因此,对比长平之战,即使赵军主帅换做韩信,其结果也是一样。
总结:
从古至今的战争,打得其根本在于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的体现。赵国之所以败在长平之战,除了双方统帅指挥才能的差距,更多拼的是双方国力的消耗。
长平之战,赵国统帅赵括纵然有战略上指挥失误,纵然换成“兵仙”韩信,也是惘然,其一,双方统帅指挥才能的差距,对于白起而言,指挥大兵团野战围歼战已经运用熟练自如,而且大兵团野战围歼战本来就是白起的优势,而韩信,纵然军事才能超然,但是这种大兵团围歼战,作者认为,韩信指挥才能不如白起。
其二,长平之战的死局,并不是换成韩信就可以改变赵军战略上的被动;长平之战,双方战术的对峙,已经对峙长达三年,赵国一直采取战略防御,而且赵国的国力支撑不了旷日持久的消耗战,急需决战改变这种战略对峙状态。
韩信纵然有天才的军事指挥才能,在战略上处于被动状态,在后勤保障上,处于供应不足的态势,在士气上,赵军士气低下,面对“虎狼之师”的大秦雄师,焉能不败?
- kikcik
-
一将无能,累死三军,长平之战赵国所以全军覆没,很大程度上就是主帅赵括的指挥不对,以及在邯郸幕后指挥总体协调的赵孝成王指挥不对。
赵括为什么能上场?
第一个原因是:赵孝成王中了秦国的反间计。
第二个原因是:赵国跟秦国打消耗战,赵国抵挡不住。
廉颇能挡住秦军,其实打的就是消耗战,廉颇坚持了几个月,也损失了5万赵军,再坚持下去,就看双方的实力谁更强了,赵国实力当然不如秦国,而且赵国粮食已经告急了,所以赵国无法跟秦国打消耗战,必须得速战速决,这是很现实的问题,所以赵孝成王把廉颇换下,把赵括换上。
如果赵孝成王换上的不是赵括,而是韩信,结局会如何呢?
韩信的一生太过短暂,他只参与了四年的楚汉战争,他打的所有战役都是用谋略打赢的,打魏王豹是用声东击西之计,打赵国和陈馀是用背水一战,打齐国是出乎不意的偷袭,打龙且靠的半渡而击的谋略,打项羽靠的是刘邦集结了七十万大军,并且在各个战略方向对项羽实行了大包围。
所以韩信的特长就是谋略,而且是因人而宜的,韩信能取得胜利,很大程度上就是对方识别不了韩信的计谋,如果韩信的对手是白起,两人在谋略上差不多的水平,而白起的作战经验远超韩信,白起作为秦国主将率军作战就有30多年,秦国实行的是军功爵位制,当上主将之前至少也有一二十年的战争经验。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白起一辈子就是打仗打出来的,从普通士兵升到秦国主将,身经百战,谋略辈出,几乎没有打过败仗,如果韩信率领长平之战的赵军,白起率领长平之战的秦军,我认为最后的结局还是赵国败。
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任何的计谋都是徒劳的,韩信如果率领弱势的赵国,最多也就是比廉颇好一点,战国时期不像秦末,战国时期的政治形势要复杂得多,韩信率领赵军如果想与秦军决战,在野外交战的话,赵军不是秦军的对手,必定会失败。
如果韩信施行谋略的话,能骗得过白起,我认为这是不可能的,白起打赢长平之战用的就是谋略,韩信与白起的谋略应该是半斤八两,双方都能识破双方的谋略,那取决战争胜利的因素就变成了实力。
如果韩信坚守不战的话,跟廉颇一样的下场,赵国实力不济,粮食不足,无法与秦打消耗,如果硬拼,赵军不是秦军的对手,如果实行谋略,双方又是势均力敌,韩信这仗没法打,怎么打都是输,如果对手不是白起,韩信也许有几分胜算,对手是白起,韩信没有胜算。
除非有其他国家支援赵国对抗秦军,韩信也许还有胜利的机会,要不然就是跟廉颇一样坚守不战,以当时的情况看,韩信坚守不战,寻找秦军破绽的机会较大,这取决于赵国还有多少实力,一旦赵国粮食供应不及了,那也是韩信失败的时候,在绝对的实力面对,任何阴谋诡计都是徒劳的。
- 天线宝宝说害怕
-
长平之战是战国末期的一次著名战役,也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有名的战役之一,此战是秦赵两国的倾国之战,最终的结果就是以秦军全歼赵军而告终,此战之后,东方六国再无一国有能力独抗秦国。
而长平之战的最后,赵军的指挥是赵括,由此也有了纸上谈兵的成语,那么如果长平之战赵军的主力换成有“兵仙”之称的韩信,那么韩信指挥的赵军会对结局带来什么不同吗?
其实哪怕是韩信指挥,长平之战的结局也不会有任何的改变,长平之战赵国失利的关键在于赵国的综合国力不如秦国,整个国家在消耗与拉锯战中被拖垮,无法与秦国长久的相持下去。
这一点不管是换谁来当统帅都是无法解决的,而赵国的唯一获胜机会只可能是速战速决,在国力彻底消耗干净之前赢得战争的胜利。于是相持派的廉颇被换下,速战派的赵括被换上,这并不是什么秦国的反间计,而是但是的赵国其实也只有这么一个唯一的选择了。
就算是韩信代替赵括进行指挥,那么他的指挥也不过是两种,要么是廉颇的相持战术,要不就是赵括的速战的战术。而韩信其实的选择只有一种,那就是采取速战的战术,因为他只是前线的统帅,而不是赵王。廉颇之所以会被换下,就是因为他不执行速战的战术。
韩信就算是坐上了指挥的位置,那么他如果不采取速战战术的话,他的结果也就是和廉颇一样,被赵王换掉,什么都做不了。
而如果采取速战的战术那么结果会如何呢?结果就是落入白起的算中。
赵国的军队在战国之中也是精锐,哪怕赵括指挥能力不足,但要被白起打出全军覆没的结果,其实也是很出人意料的,关键原因是秦国明确的掌控了赵国的弱点,知道赵国要想求胜唯有全力一搏一条路可以走,于是白起这样的名将在可以预知对方会采取什么样的战法的情况下,自然可以从容布置,等着赵军来自投罗网。
那么这个情况下,就算是换韩信来,韩信也没有什么发挥的空间,最好的结果不过是韩信率领的军队被白起包围之后,凭借他超过赵括的指挥能力,最终指挥赵军突围成功。
让长平之战从一场全军覆没,变成一场溃败,也就是这样了。
- 床单格子
-
一、题主 关公战秦琼 式的想象力令人佩服
- 韩信出生时,长平之战已经结束了三十多年了。如果让韩信穿越一下,去和秦国大将白起对垒过招,确实是历史上两个顶级军事天才的对决。
- 韩信如此穿越,但不知白起使用反间计,虽然搞掉了长平之战中赵国军事统帅廉颇,没等来自幼熟读兵书,军事理论扎实的赵国名将赵奢之后青年将领赵括,却穿越来了韩信,白起的心里呀,恐怕是五味杂陈。因为心里没底呀,光骂乳臭未干的黄毛小儿是没有用的,因为他和这位后世之秀确实没有交过手,更没有研究过他。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嘛!
- 自从秦国启用商鞅进行变法以后的一百八十多年,秦国励精图治,农业,手工业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粮食得到了充分的保证。此外,秦国到处都修有驰道,驰道已呈网状。再者,秦国铁的冶炼技术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铁比青铜物理性能更硬。这不仅对农业有极大地促进,在冷兵器时代,对武器的升级改进更是起了极大的推进作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自古亦然。
韩信剧照
- 自商鞅变法之后,秦国对军队的建设一刻也没有停止。战术,兵器,作训服……一切一切,每一项都在取得进展和进步。就说弓箭,秦国弓箭要求公差不能超过0.3厘米,而且在弓箭上必须刻上工匠的名字,如有差错,必定追究。
- 双方兵力对比,秦军65万,赵军45万。兵力上,秦国占有绝对的优势。秦国比赵国多44%的兵力。且秦兵号称虎狼之师,在气势上秦军也占上风。赵国想创造以少胜多的战争奇迹,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 以上这一切,都为秦国在长平之战中取得决定性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长平之战只是秦国灭六国统一天下的其中一个战役罢了。也许由于韩信的上阵,会暂时扭转战局对赵国不利的局面,但任何一场战役的取胜,将帅确实起到了非常重要的的作用,但起决定性因素的还是国力的强弱及其国家的战略资源。战役一旦陷入相持状态,两强相争,谁能坚持到最后,谁就是最后的赢家。双方拼的是综合实力啊。
- 但双方都不愿打持久的消耗战,因为双方都耗不起。
- 双方主帅能否扬长补短,对于取得战役胜利至关重要。
- 在这方面,我认为白起久经沙场,作战经验丰富,审时度势,会比年轻的军事天才韩信更有优势。毕竟,作战经验是靠无数次战争积累的。
综上所述,我认为,如果白起在长平之战之中即使遭遇了韩信,白起的胜算的可能性还是相当大的。
- 瑞瑞爱吃桃
-
长平之战,是秦国率军在赵国的长平(今山西省晋城高平市西北)一带同赵国军队发生的战争。赵军最终战败,秦国获胜进占长平,此战共斩首阬杀赵军约45万。周赧王五十四年(前261年)初,秦昭襄王派兵攻占了韩国的缑氏(今河南偃师市南)和纶氏(今河南省登封市西南),以威慑韩国。周赧王五十五年(前260年)初,秦昭襄王又命令左庶长王龁率领军队攻打并占领了上党。上党郡的百姓纷纷逃亡到赵国境内,赵国的军队在长平(今山西省晋城高平市)接应上党郡的百姓。
周赧王五十五年(前260年)农历四月,秦将王龁向长平的赵国军队发动进攻,赵孝成王命令廉颇迎战,廉颇率军对秦军展开进攻。而这,可以说是长平之战的正式爆发。由此,在长平之战,秦军一开始的主将,不是白起,而是王龁。也即等到长平之战的后期,秦国才派遣白起来指挥秦军。那么,问题来了,长平之战中,秦国为何一开始让王龁指挥,而不是白起呢?
一
首先,秦昭襄王四十三年(前264年),白起攻打韩国的陉城,攻陷五城,斩首五万。秦昭襄王四十四年(前263年),白起攻打韩国南阳太行道,断绝韩国的太行道。秦昭襄王四十五年(前262年),白起攻占韩国野王(今河南沁阳),上党郡通往韩国都城的道路被绝断。在此基础上,赵国接受上党郡,为秦赵两国的长平之战点燃了导火索。不过,秦昭襄王四十七年(前260年),秦国大将王龁攻打韩国,夺取上党郡,然后进攻赵国。也即在长平之战中,秦国一开始是让王龁,而不是白起来指挥秦军的。
究其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点。一方面,这是因为长平之战虽然最后成为影响战国历史走向的转折点,但是,在一开始的时候,不管是秦国还是赵国,都没想到这是一场规模达到百万人的战役。换而言之,对于秦国来说,认为长平之战只是和赵国争夺上党郡的战役,所以秦昭襄王认为没有必要就出动白起这位名将,而是派了王龁来指挥秦军。
二
当然,对于王龁来说,也不是一般的武将。王龁(?-公元前244年),亦作王齮,号信梁,战国末期秦国名将,王龁经历三代秦王,为秦国宿将。虽然能力上无法和战国四大名将之首的白起相提并论,但是,攻打上党郡等地,完全是王龁可以胜任的事情。比如周赧王五十五年(前260年)农历六月,秦将王龁率军进攻,攻破赵军阵地,击败赵将廉颇,斩杀赵军四名都尉,赵国的两个重要据点二樟城和光狼城均被秦军攻占。
- 阿里阿涅德
-
长平之战是战国时候著名的战役。在这一场战役中,由于赵国国君重用了历史上著名的“纸上谈兵bai”的书呆子赵括统率军队,最后落个赵括自尽赵军被秦军活埋的惨败结局。由于长平之战赵国的惨败,国力衰弱,失去了与秦国抗衡的能力,最终被秦国所灭。秦国灭了强大的劲敌赵国,也为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有人想着,在这一场决定战国时期历史走势的长平之战中,如果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兵神”韩信指挥赵军,白起指挥秦军,会是怎么一个结局呢?
我们要知道,韩信与白起不是生活在一个时代的,韩信是秦末汉初的人物,不在一个时空没有可比性。但是两人都是历史上著名的名将,如果韩信生活在战国时候的赵国,赵王对韩信也是绝对信任与支持,韩信与白起的长平之战会变成怎么样的结局呢?
韩信与白起都是军事天才,在临场指挥上应该看不出问题,也很难分出高下。不过从作战方式来看,两人都比较擅长临战指挥,也就是根据敌方的状况灵活制定对策。
根据两人的性格特征与军事生涯经历,韩信用兵的特点啊是讲究多变,作战时候不讲究规律、章法,擅长谋略,尤其是奇谋。在作战中比较擅长欺骗与麻痹敌人,让敌人主动跳进圈套之中。
韩信与白起在作战方法上也有不同。如“水无常势、兵无常形”,短短八个字也是淋漓尽致展现了韩信用兵的特点,但是韩信起兵也是一个半路出家。相比之下,秦国大将白起是行伍出身,按照现在话来说就是正宗科班出身,由于从一个普通士兵立下战功升到大将,对士兵是很了解,对常用作战方法与各个兵种也是非常熟知。白起的作战实践经验是非常丰富,擅长指挥军队做攻城、野战等各种战略,擅长治军,参加了很多战斗,也会根据战场复杂多变的形势创造出令人难以预料的作战方法。
根据韩信与白起的作战能力推测,韩信是能胜任只有理论、没有实践经验的书呆子赵括,如果韩信在长平之战中率兵,能够惨胜或者巧胜白起的秦军,最终也与白起指挥的秦军不分上下,最后都罢兵停战。
理由在于,在长平之战中赵国的国力虽然比秦国弱,但军事能力也比秦国差不了多少。当时,秦军是经过长途跋涉远道而来,背着的粮草与后勤都是沉重的负担,赵国作为主战场,军队的士兵自然少了长途跋涉的疲倦。而且,韩信是历史著名的“兵神”,军事战略也应该高于白起一些,军事战术的灵活性也稍稍胜过白起,最终韩信也应该以巨大伤亡惨胜或者巧胜白起统帅的秦军,最终也打一个平手。秦军经不起持久战的消耗,可能也会撤军。
- Troublesleeper
-
长平之战中,如果韩信指挥赵军,白起指挥秦军,结局会怎样呢?赵括会被蔺相如批评为:“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在不同情况下不同应对措施,韩信善于使用新卒,白起善于利用老兵,战略和战术也非常不同。
在这一次攻防战之中,
如图
白起使用的是诱敌深入之策,迷惑敌人进入设定好的战场,现场指挥占据有利地形先立于不败,再围住敌人使主动权掌握在自己身上,回国求援获得更大兵力和支持!并击破赵军粮道,迷惑敌军其它将领不得增援。最后以优势兵力一点一点扩大局势。
如图
如果是韩信用兵绝不会身先士卒,从来是拒敌于千里之外,事先做好计划,并拉拢老将和老兵来训练新兵,赵国此次是征发了40万大军其中百姓居多,赵国骑射天下闻名却被放进了狭窄的河西地区的山区,李牧也没有跟随而来助阵。如果是韩信必然会用大量将领来分别带领士兵突围,必有应对秦车加秦弩的策略,必对秦后勤保障作出扰乱,选择在广袤草原做战,也会特别对大军团作出安排,韩信善于攻城,而攻取的诀要是优势兵力。白起也是如此,不过赵兵凶悍,秦军也伤亡大半。
用两位都是善于攻取城池的将领来比较实在很难分高下,不过他们是真正的名将因此所谓的诸葛先生的计谋不会使用,也不存在,大兵团作战很注重局势,所谓的战术却显得暗淡无光名将手下大多是默默付出生命的兵们。
如图
换成韩信,我看也很有可能打成比拼国力的消耗战。
其实不如看一看赵奢
为什么要拿赵括和赵奢比?因为父子两人面临的场景非常相似,这也正是当年长平之战,为什么赵王想用赵括的原因之一,希望他能再现其父亲创造过的奇迹。
- 寸头二姐
-
长平之战,是秦国率军在赵国的长平(今山西省晋城高平市西北)一带同赵国军队发生的战争。赵军最终战败,秦国获胜进占长平,此战共斩首阬杀赵军约45万。
周赧王五十五年(前260年)农历四月,秦将王龁向长平的赵国军队发动进攻,赵孝成王命令廉颇迎战,廉颇率军对秦军展开进攻。而这,可以说是长平之战的正式爆发。
一首先,秦昭襄王四十三年(前264年),白起攻打韩国的陉城,攻陷五城,斩首五万。秦昭襄王四十四年(前263年),白起攻打韩国南阳太行道,断绝韩国的太行道。
究其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点。一方面,这是因为长平之战虽然最后成为影响战国历史走向的转折点,但是,在一开始的时候,不管是秦国还是赵国,都没想到这是一场规模达到百万人的战役。
二当然,对于王龁来说,也不是一般的武将。王龁(?-公元前244年),亦作王齮,号信梁,战国末期秦国名将,王龁经历三代秦王,为秦国宿将。
由此,非常明显的是,面对赵国名将廉颇,王龁并没有畏惧,而是勇猛出击,取得了初期交手的胜利。周赧王五十五年(前260年)农历七月,赵国的军队筑起围墙,退守在营垒里不敢应战。于是,秦国军队发起强攻,攻占下赵军西边的营垒,斩杀赵军两名都尉。
三另一方面,在长平之战初期,秦昭襄王之所以选择王龁当主将,而不是白起,自然也是为了锻炼王龁。虽然白起这位名将百战百胜,不过,白起的战功不断积累,已经有隐隐有功高震主的趋势了。于是,为了避免白起在秦国大军中一家独大,秦昭襄王需要培养其他的将领,以此分享白起的兵权。
比如赵国的李牧、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等,虽然战功赫赫,却也遭到了君主的猜忌。同样的道理,秦昭襄王对于白起这位名将的态度,也是比较颇为复杂的。
四最后,进一步来说,正是因为白起的重要地位,秦昭襄王对于白起的使用,显然需要更加慎重。也即最好等到关键时刻,才排除白起这位名将。如果在长平之战中,秦昭襄王一上来就让白起来指挥的话,那么,赵国是否会用赵括来取代廉颇,无疑就要打上一个问号了。
赵括的部队大败,赵军士兵四十多万人向秦军投降。秦昭襄王四十八年(公元前259年)十月,也即长平之战后,白起兵分三路攻打赵国,派王龁率军攻打并夺取赵国的武安和皮牢。秦庄襄王三年(公元前247年),王龁攻克上党郡各城,秦国将其地设置为太原郡。秦始皇三年(公元前244年),王龁去世。就经历长平之战考验的王龁,成为战国末期的一位名将,直到秦始皇嬴政即位后,王龁才去世。
- 北营
-
结局不会改变,长平之战,是秦赵两国国力的比拼,不是单靠哪个将领就能改变结果的。秦军铁了心的要吃掉赵军,廉颇坚守城池不出去野战,赵军野战并不占优势,选择守城是正确的,他希冀着秦军粮草短缺而退兵或者有援兵来击退秦军。廉颇的战略不能说错,在现在看来是正确的。秦赵双方对峙一年多,以两千多年前的交通和供给力,一百斤粮食运到前线,路上往返吃喝也算上,可能就能有10斤粮草能到前线,那么多劳力一年到头得去运粮草,肯定也会耽误农事,现在比拼的就是双方的国力和后勤了,赵国国力弱,后方已经运不上去粮了,必然导致前线缺粮,一旦缺粮,几十万大军说崩溃可能就崩溃,赵王不想这么坐着等死,所以一再敦促廉颇出兵野战,而秦军军力占优,野战失败的可能性太大,因此廉颇不想野战。赵国外交失败,没有他国愿意来救赵国。摆在赵王眼前的就两条路,一.继续消耗下去,等前线缺粮后崩溃,二.出兵野战,起码还有点胜算,虽然不大。而由于廉颇并不打算执行赵王的战略,所以赵王必然要换帅,无论换谁,战略上只能执行赵王的思路,出兵决战,死活就一刀了。而此时赵王选择了赵括,来执行他的战略思想。出兵决战,秦军发觉赵国要换帅后,进行了全民总动员,坚决的吃掉了决战的赵军。个人感觉,换帅时,赵国已经败了,从秦军不打算退兵而他国不救时,赵国就已经败了。哪怕换上名帅名将,无非在决战时对秦军的杀伤大一些,突围出去的赵军会多一点,结局不会改变,赵军必败。也就是赵括阵亡的早了一些,但由于换帅,新任年轻统帅要取得信望,带头也是没办法,赵括算是给赵王背锅。
- 莫妮卡住了
-
最大的可能,平局!理由:韩信最擅长运动歼灭战,在运动中创造战机,与敌决战,白起则战法工整,欠缺灵活,韩信评长平之战:白起耗时两年钱财,战损率太高,韩为秦将,必围三阙一,不停追击,涣散赵心,赵短时间败,秦无大损,不经年可灭赵,白起生生的硬逼赵军成一块铁板,反促其团结一心,绝处逢生,在随后的邯郸之战中反败为胜。反过来,韩为赵将,在上党山区不便大部队机动,运粮不便的地方,韩会主动撤回赵境内,增大秦军后勤困难,伺机寻找秦弱点,运动袭扰,创造战机!不接受秦军装备好,训练好,战斗力强的理由,韩信平定东方与北方,用的都是没练过的弱旅!关键在于战术对路!
- volcanoVol
-
兵仙韩信向来不打没把握的仗。井陉之战韩信韩信以数万新兵对抗赵国数十万大军看似冒险其实他早已胸有成竹,看透了赵军主帅陈余刚愎自用不会采用李左车的建议,才会放心大胆的背水一战,出奇制胜。韩信如果作为赵军主帅绝不会选择和白起硬碰硬,虽然韩信在这方面绝不在白起之下,但他的作风通常是用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胜利。长平决战前白起肯定会劝谏赵王给燕国齐国楚国一些好处(比如给他们几座城池)换取这些国家粮食或出兵支援从而在声势兵力道义各方面对占据上风,另一方面通过间谍进行舆论战攻击白起,离间秦国君臣关系(后来赵国用了这种手段不仅把白起赶下了台,也间接导致范雎及其亲信倒台)秦国君臣不和,白起在外有列国大军威胁,内有庙堂掣肘,进退两难。最后的结果可能和李牧差不多。韩信趁机指挥联军大举进攻,秦军大败,被迫割让黄河以东大片土地,秦昭襄王四十多年征战的成果几乎损失殆尽。秦国被重新压制到函谷关以内。赵国经此一战成为东方六国的合纵长。韩信抓住时机推行变法,训练新军,实行赵武灵王时代就已经确立的绕过函谷关直取咸阳的计划。列国联军猛攻函谷关将秦军主力吸引在秦国东部,韩信在河套秘密调动部队,通过骑兵的机动能力直取咸阳与联军里应外合灭掉秦国。列国瓜分秦国国土,楚国收回失地并得到秦国蜀地,韩赵魏瓜分关中土地,赵国成为最强大国家。韩信战功赫赫,权倾朝野,他不服赵王发动政变夺取政权随后挥师灭魏韩统一秦晋之地,齐楚燕等见韩信势大于是向其称臣纳贡,韩信逼周天子禅让自己做了天子,随后裂土封侯,几百年后王室衰落,诸侯做大,再来一次春秋战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