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图谱 / 问答 / 问答详情

求住1.。唐代王爷妃嫔的等级,是王爷的,不是皇帝的 2。王爷的嫡长子是世子,其他的儿子该怎样称呼?

2023-07-22 08:25:22
共3条回复
床单格子

正妻为王妃,还有儒人,媵

余辉

唐朝的妃嫔等级

圣尊品: 圣尊皇后

【持金凤印,管理后宫】

从尊品:御尊皇后

尊从品:侧皇后

圣品:西宫皇后,东宫皇后,北宫皇后,南宫皇后

壹品:西宫尊妃,东宫尊妃,北宫皇尊妃,南宫尊妃

尊品:瑾皇贵妃【持百懿印,协助皇后管理后宫,可享有带凤的物品】

御品:梦懿贵妃【持灵慧印,可享有带凤的物品】

圣一品:圣孝瑾夫人、圣和华夫人【一名,执凤砚印】

圣二品:尊孝沫皇妃、尊和然皇妃【一名】

圣三品:圣孝羽贵妃、圣和凌贵妃【一名】

圣四品:尊孝婉夫人、尊和丽夫人【一名】

圣五品:圣孝皇贵妃,兰月皇贵妃,月柔皇贵妃,竹丽皇贵妃【一名】

圣六品:孝然皇贵妃,梦雅皇贵妃,雨可皇贵妃,婷妙皇贵妃【一名】

圣七品:孝敬皇贵妃,枫淑皇贵妃,欲染皇贵妃,中慧皇贵妃【一名】

圣八品:孝华皇贵妃,蓝凌皇贵妃,瑾可皇贵妃,妆娅皇贵妃【一名】

圣九品:慧华皇贵妃,丽阑皇贵妃,贤依皇贵妃,蒙仙皇贵妃【一名】

圣十品:慧玉皇贵妃,诗染皇贵妃,羽郸皇贵妃,敬翼皇贵妃【一名】

御一品:建宁贵妃,建宁瑾妃,建宁蓝妃,建宁德妃【一名】

御二品:建宁华妃,建宁贤妃,建宁钟妃,建宁婉妃【一名】

御三品:建国皇妃,建国懿妃,建国御妃,建国德妃【一名】

御四品:建国贵妃,建国瑾妃,建国宣妃,建国蓝妃【一名】

御五品:建国华妃,建国凌妃,建国庄妃,建国婉妃【一名】

御六品:宣国皇妃,宣国懿妃,宣国御妃,宣国德妃【一名】

御七品:宣国贵妃,宣国瑾妃,宣国蓝妃,宣国庄妃【一名】

御八品:宣国德妃,宣国丽妃,宣国莹妃,宣国婉妃【一名】

御九品:御华长妃,御华贵妃,御华懿妃,御华皇妃【一名】

御十品:御华次妃,御华瑾妃,御华德妃,御华庄妃【一名】

=======================================

正一品:正宫娘娘

正二品:中宫娘娘

正三品:东宫娘娘,西宫娘娘

正四品:南宫娘娘,北宫娘娘

正五品:瑾妃,惠妃,庄妃,元妃,蓝妃 不限

正六品:贤妃,德妃,丽妃,芸妃 不限

正七品:萍妃,珍妃,舒妃,辰妃,茹妃 不限

正八品:舒雅夫人、舒玉夫人、彩岚夫人 正九品:彩溪夫人、绫霞夫人、雪夫人

正十品:梦琪夫人、 梦翼夫人、紫舒夫人

===========================================

中一品:贵仪 贵媛 贵容 贵华【加封号】

中二品:昭仪 昭媛 昭容 昭华【加封号】

中三品:淑仪 淑媛 淑容 淑华【加封号】

中四品:充仪 充媛 充容 充华【加封号】

中五品:月仪 月媛 月容 月华【加封号】

中六品:羽仪 羽媛 羽容 羽华【加封号】

中七品:丽仪 丽媛 丽容 丽华【加封号】

中八品:温仪 温媛 温容 温华【加封号】

中九品:舒仪 舒媛 舒容 舒华【加封号】

中十品:敬仪 敬媛 敬容 敬华【加封号】

=========================================

从一品:惠仪 慧媛 慧容 慧华【加封号】

从二品:冰仪 冰媛 冰容 冰华【加封号】

从三品:茗婉 茗嫱 茗仪 茗柔【加封号】

从四品:芬仪 芳仪 德仪 【加封号】

从五品:薇仪 薇媛 薇容 薇华【加封号】

从六品:弘仪 弘媛 弘容 弘华【加封号】

从七品:肃仪 肃媛 肃容 肃华【加封号】

从八品:敬婉 淑婉 德婉 睦婉【加封号】

从九品:佳仪 佳媛 佳容 佳华【加封号】

从十品:贵嫔 贵婕 贵姬 帝姬【加封号】

========================================

庶一品:芯仪 芯媛 芯容 芯华【加封号】

庶二品:慎仪 曜仪 祥仪 瑞仪【加封号】

庶三品:婕妤 婕华 舒婕【加封号】

庶四品:顺常 顺成 顺姬 顺婕【加封号】

庶五品:雪瑶 亦瑶 宛瑶 羽瑶【加封号】

庶六品:安嫔 兰嫔 月嫔 端嫔

庶七品:雪姬 夜姬 皓姬 绣姬

庶八品:姬 嫔【加两字封号】

庶九品:容华 宝林 贵人 小仪 小媛【加封号】

庶十品:常在 才人 佳人 美人 淑人 丽人【加封号】

============================================

古代王爷只是一个封号,代表一定尊贵的地位,并不是官职,光王爷这个封号并不能管辖事务,但却有一定的朝廷奉禄。王爷的等级还有一定区别,如亲王,郡王。亲王一般只封皇帝的嫡亲,郡王比亲王低一级,只封皇帝的表亲。但个别有大功的臣子也会封王,比如唐代的郭子仪,宋代的岳飞。封王制度在各个朝代有很大变动,拿唐代打个比方,一字王都是亲王,如秦王,潞王,庸王,齐王等;二字王则是郡王,如淮安王,江夏王等。但汉代就不是这样。清代皇族按地位从高到低称乎一次是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固山贝子。 王爷这个封号虽不是官职,并没有实质管辖权力,但做王爷的人都有一定的官职。是王爷就有一个起始官职,也就是当皇族子北封王那一天,就按其地位等级封一个最低限度的官职,之后就全凭自己了,能力强的可以继续往上爬,能力差的也有个最低权力保障,一些犯重罪的皇族,也有可能被免官。这个最低限度,不同级别的王爷在不同朝代也不一样,拿唐代来说,亲王的起始官职是正四品。也就是说王爷是个封号不是官职,但做王爷的人往往兼任官职。官职大小跟他的王爷地位没有绝对关系,只有最低限度,能力大的人官位可以无限大。 比如唐太宗李世民在未登基前为秦王(亲王),唐高祖李渊的二儿子,最多时曾兼任七个官职,从一品到四品,文武都有。 但他的许多没有特殊本事的兄弟,终老都只是最低限度的四品官。 古代封王制度和官职制度很复杂,不同朝代的规矩不同。

唐太祖李虎(李渊的祖父)的子孙封王的有:江夏王道宗,永安壮王孝基,淮南壮王道玄,长平肃王叔良,新兴郡王德良,长乐郡王幼良,西平怀王安,襄武郡王琛,河间元王孝恭,济北郡王瑊,汉阳郡王瑰,庐江郡王瑗,淮安靖王神通,胶东郡王道彦,襄邑恭王神符唐世祖李昺的子孙封王:陇西恭王博义,渤海敬王奉慈唐高祖李渊之子封王的有:齐王元吉,荆王元景,汉王元昌,酆悼王元亨,周王元方,徐康王元礼韩王元嘉彭思王元则郑惠王元懿霍王元轨虢庄王凤道孝王元庆邓康王元裕舒王元名鲁王灵夔江安王元祥密贞王元晓滕王元婴唐太宗李世民之子孙封王的有:楚王宽,齐王佑,江殇王嚣,代王简,吴王恪濮恭王泰蜀悼王愔蒋王恽越王贞纪王慎赵王福曹王明高宗李治子孙封王者:燕王忠,原悼王孝,义丰王光顺,犍为王守义泽王上金许王素节邠王守礼中宗李显子孙:谯王重福,湖阳郡王宗晖睿宗旦子孙:宁王宪,申王捴岐王隆范,薛王隆业汝南王隆悌玄宗子孙:庆王琮太子瑛,隶王琰荣王琬仪王璲,颍王璬永王璘,寿王瑁,延王玢盛宣王琦济王环,信王瑝(——子新安王佟、晋陵王倜)义王玼(——子舞阳王仪、高密王僇)陈王珪(——安南王伦、临淮王佗、安阳王佼)丰王珙(——子齐安王佻)凉王璿(——泸阳王仂)鄂王瑶,光王琚,恒王瑱,汴哀王璥肃宗子孙:越王系彭王仅襄王僙,建宁王倓,西平王亻必,兖王亻闲,泾王亻廷,杞王倕,召王偲,兴王佋,定王侗唐代亲王除正妻外,按例可纳二孺人十媵。媵本是陪嫁女子的古称,而孺人在宋代变成了妇女的诰命等级,但在唐朝都是亲王侧室的封号。当然在具体情况下,王府的妾室配置不一定刚好满员达到十二个,另外可能还会有其他无封号的侍妾。 王爷的女儿叫郡主,王爷的儿子家中的仆人应该称呼"小王爷" 长者或者老师应该称呼"世子"

天线宝宝说害怕

世子嫔或嫔宫娘娘,其他的有世子,×公 ×侯 ×贝勒

相关推荐

《新唐书》卷一百二十一 列传第四十六

 刘钟崔二王 刘幽求,冀州武强人。圣历中,举制科中第。调阆中尉,刺史不礼,弃官去。 久之,授朝邑尉。桓彦范等诛张易之、昌宗,而不杀武三思,幽求谓彦范曰:“公 等无葬地矣。不早计,后且噬脐。”不从。既,五王皆为三思构死。 临淄王入诛韦庶人,预参大策,是夜号令诏敕一出其手。以功授中书舍人,参 知机务,爵中山县男,实封二百户,授二子五品官,二代俱赠刺史。睿宗立,进尚 书右丞、徐国公,增封户至五百,赐物千段、奴婢二十人、第一区、良田千亩、金 银杂物称是。 景云二年,以户部尚书罢政事。不旬月,迁吏部,拜侍中。玺诏曰:“顷王室 不造,中宗厌代,戚孽专乱,将陨社稷,朕与王公皆几于难。幽求处危思奋,翊赞 圣储,协和义士,震殄元恶。国家之复存,系幽求是赖,厥庸茂焉,朕用嘉之。虽 胙以土宇,而赋入未广。昔西汉行封,更择多户;东京定赏,复增大邑。宜加赐实 封二百户,子子孙孙传国无绝,特免十死,铭诸铁券,以传其功。”先天元年,为 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监修国史。 幽求自谓有劳于国,在诸臣右,意望未满,而窦怀贞为左仆射,崔湜为中书令, 殊不平,见于言面。已而湜等附太平公主,有逆计。幽求与右羽林将军张ue449定计, 使ue449说玄宗曰:“湜等皆太平党与,日夜阴计,若不早图,且产大害,太上不得高 枕矣。臣请督羽林兵除之。”帝许之。未发也,而ue449漏言于侍御史邓光宾,帝惧, 即列其状。睿宗以幽求等属吏,劾奏以疏间亲,罪应死。帝密申右之,乃流幽求于 封州、ue449于峯州、光宾于绣州。明年,太平公主诛,即日召复旧官,知军国事,还 封户,赐锦衣一袭。 开元初,进尚书左丞相,兼黄门监,俄以太子少保罢。姚崇素忌之,奏幽求郁 怏散职,有怨言。诏有司鞫治,宰相卢怀慎等奏言:“幽求轻肆不恭,失大臣礼, 乖崖分之节。”翌日,贬睦州刺史,削实封户六百。迁杭、郴二州,恚愤卒于道, 年六十一。赠礼部尚书,諡曰文献。六年,诏与苏环配享睿宗庙廷。建中中,追赠 司徒。 钟绍京,虔州赣人。初为司农录事,以善书直凤阁。武后时署诸宫殿、明堂及 铭九鼎,皆其笔也。景龙中,为苑总监,会讨韦氏难,绍京帅户奴、丁夫从。事平, 夜拜中书侍郎,参知机务。明日,进中书令、越国公,实封五百户,赉赐与刘幽求 等。既当路,以赏罚自肆,当时恶之。因上疏让官,睿宗用薛稷谋,进户部尚书, 出为彭州刺史。 玄宗即位,复拜户部尚书,增实封,改太子詹事。不为姚祟所喜,与幽求并以 怨望得罪,贬果州刺史,赐封邑百户。后坐它事,贬怀恩尉,悉夺阶封,再迁温州 别驾。十五年入朝,见帝泣曰:“陛下忘畴日事邪,忍使弃死草莽!且同时立功者, 今骨已朽,而独臣在,陛下不垂愍乎?”帝恻然,即日授太子右谕德。久之,迁少 詹事。年逾八十,以官寿卒。绍京嗜书画,如王义之、献之、褚遂良真迹,藏家者 至数十百卷。建中中,追赠太子太傅。 崔日用,滑州灵昌人。擢进士第,为芮城尉。大足元年,武后幸长安,陕州刺 史宗楚客委以顿峙,馈献丰甘,称过宾使者。楚客叹其能,亟荐之,擢为新丰尉, 迁监宗御史。阴附安乐公主,得稍迁。神龙中,郑普思纳女后宫,日用劾奏,中宗 初不省,廷争切至,普思由是得罪。时诸武若三思、延秀及楚客等权宠交煽,日用 多所结纳,骤拜兵部侍郎。宴内殿,酒酣,起为《回波舞》,求学士,即诏兼脩文 馆学士。 帝崩,韦后专制,畏祸及,更因僧普润、道士王晔私谒临淄王以自托,且密赞 大计。王曰:“谋非计身,直纾亲难尔。”日用曰:“至孝动天,举无不克。然利 先发,不则有后忧。”及韦氏平,夜诏权雍州长史,以功授黄门侍郎,参知机务, 封齐国公,赐实户二百。坐与薛稷相忿竞,罢政事,为婺州长史。历扬、汴、允三 州刺史。 由荆州长史入奏计,因言:“太平公主逆节有萌,陛下往以宫府讨有罪,臣、 子势须谋与力,今据大位,一下制书定矣。”帝曰:“畏惊太上皇,奈何?”日用 曰:“庶人之孝,承顺颜色;天子之孝,惟安国家,定社稷。若令奸宄窃发,以亡 大业,可为孝乎?请先安北军而后捕逆党,于太上皇固无所惊。”帝纳之。及讨逆, 诏权检校雍州长史,以功益封二百户,进吏部尚书。 会帝诞日,日用采《诗》《大》、《小雅》二十篇及司马相如《封禅书》献之, 藉以讽谕,且劝告成事。有诏赐衣一副、物五十段,以示无言不酬之义。 久之,坐兄累,出为常州刺史。后以例减封户三百,徙汝州。开元七年,诏曰: “唐元之际,日用实赞大谋,功多不宜减封,复食二百户。”徙幷州长史,卒年五 十。并人怀其惠,吏民数百皆缟服送丧。赠吏部尚书,諡曰昭。再赠荆州大都督。 日用才辩绝人,而敏于事,能乘机反祸取富贵。先天后,求复相,然亦不获也。 尝谓人曰“吾平生所事,皆适时制变,不专始谋。然每一反思,若芒刺在背”云。 子宗之,袭封。亦好学,宽博有风检,与李白、杜甫以文相知者。 日用从父兄日知,字子骏,少孤贫,力学,以明经进至兵部员外郎。与张说同 为魏元忠朔方判官,以健吏称。迁洛州司马,会谯王重福之变,官司逃,日知独率 吏卒助屯营击贼,以功加银青光禄大夫。迁殿中少监,建言“厩马多,请分牧陇右, 省关畿刍调”。授荆州长史,四迁京兆尹,封安平县侯。坐赃,为御史李如璧所劾, 贬歙县丞。后历殿中监,进中山郡公。说执政,荐为御史大夫,帝不许,遂为左羽 林大将军,而自用崔隐甫。隐甫繇是怨说。日知俄授太常卿。自以处朝廷久,每入 谒,必与尚书齿,时谓“尚书里行”。终潞州长史,諡曰襄。 王琚,怀州河内人。少孤,敏悟有才略,明天文象纬。以从父隐客尝为凤阁侍 郎,故数与贵近交。时年甫冠,见驸马都尉王同皎,同皎器之。会谋刺武三思,琚 义其为,即与周璟、张仲之等共计。事泄亡命,自佣于扬州富商家,识非庸人,以 女嫁之,厚给以赀,琚亦赖以济。睿宗立,琚自言本末,主人厚赍使还长安。玄宗 为太子,间游猎韦、杜间,怠休树下,琚以儒服见,且请过家,太子许之。至所庐, 乃萧然窭陋。坐久,杀牛进酒殊丰厚,太子骇异。自是每到韦、杜,辄止其庐。 初,太子在潞州,襄城张ue449为铜鞮令,性豪殖,喜宾客弋猎事,厚奉太子,数 集其家。山东倡人赵元礼有女,善歌舞,得幸太子,止ue449第,其后生子瑛者也。太 子已平内难,召ue449,拜宫门郎,与姜皎、崔涤、李令问、王守一、薛伯阳等并侍左 右。令问累擢殿中少监,守一太仆少卿。此数人以东宫皆势重天下。
2023-07-21 12:19:511

李邕这篇文言文怎么翻译

1. 李邕这篇文言文怎么翻译 原文: 萧诚自务札翰,李邕恒自书言别书。二人俱在南中。萧有所书将谓称意,以 呈李邕,邕辄不许。萧疾其检己,遂假作古帖数幅,朝夕把玩,令其故暗,见者 皆以为数百年书也。萧诣邕云:“有右军真迹,宝之已久,欲呈大匠。”李欣然 愿见。萧故迟回旬日,未肯出也。后因论及,李固请见,曰:“许而不出,得非 诳乎?”萧于是令单怠厕干丿妨搽施敞渐家僮归见取,不得,惊曰:“前某客来,见之,当被窃去。” 李诚以为信矣。萧良久曰:“吾置在某处,遂忘之。”遽令走取。既至,李寻绎 久之,不疑其诈,云:“是真物,平生未见。”座者咸以为然。数日,候邕宾客 云集,因谓李曰:“公常不许诚书,昨所呈数纸幼时书,何呼为真迹鉴将何在?” 邕愕然曰:“试更取之。”及见,略开视,置床上曰:“子细看之,亦未能好。” 翻译: 萧诚十分擅长书法,李邕也自己写东西说自己擅长鉴别书法。两个人都住在南中。萧诚写了副字认为不错,就拿给李邕看,李邕觉得一般,萧诚对李邕挑剔自己的做法很不满,就造了几张假的古字画,天天把玩,把字画弄得很旧,看见的都说这是数百年前的字画,萧诚对李邕说:“我有王羲之的真迹,珍藏了很久,现在想拿给你看看。”李邕很希望看看,萧诚故意拖延数天,不肯拿出来。后来两人谈及此事,李邕执意要求看看,说:“你答应了却不让我看,不是在骗我吗?”萧诚于是让家仆回去取来,家仆没拿到,惊呼:“前几天有客人来,见过,估计被他偷了。”李邕信以为真,萧诚过了很久说:“我放在某个地方,后来忘了。”就让李邕跟着去取,到了地方后,李邕观摩了很久,没怀疑是假货,说:“这样的真迹我这辈子都没见过。”在座的都认为这就是真迹。又过了几天,等到李邕的客人们都聚会,于是萧诚对李邕说:“你从来都看不起我的书法,前几天给你看了几张我小时候写的字,你怎么就认为它是王羲之的真迹,你是怎么看的?”李邕大惊说:“你再拿来我看看?”看到后,稍微瞟了几下,扔在床上说:“现在仔细看看,还是不怎么样." 2. 李邕传的翻译 李邕(678~747),即李北海,唐代书法家。 字泰和,广陵江都(今江苏省扬州市)人。其父李善,为《文选》(梁萧统编选)作注。 李邕少年即成名,后召为左拾遗,曾任户部员外郎、括州刺史、北海太守等职,人称“李北海”。七十时,为宰相李林甫所忌,含冤杖杀。 他工文,尤长碑颂。善行书,变王羲之法,笔法一新;并继李世民《晋祠铭》后以行书书写碑文,名重一时。 其书风豪挺,结体茂密,笔画雄劲。传世作品有《端州石室记》、《麓山寺碑》、《法华寺碑》、《云麾将军李思训碑》、《云麾将军李秀碑》等。 唐窦蒙在《述书赋注》中说:时议云:“论诗则曰王维、崔颢;论笔则王缙、李邕;祖咏、张说不得预焉。”李阳冰谓之书中仙手。 其为文,长于碑颂,多自书。唐人说李邕前后撰碑八百首。 杜甫诗曰:“干谒满其门,碑版照四裔。丰屋珊瑚钩,麒麟织成罽。 紫骝随剑几,义取无虚岁。”。 3. 《新唐书 李邕传》全部译文 李邕字泰和,扬州江都人。 父善,有雅行,淹贯古今,不能属辞,故人号“书麓”。善以《文选》讲授诸生,邕能补益其意。 邕少知名,既冠,见李峤,请假直秘书,未几,奥篇隐帙,了辨如响。峤叹曰:“子且名家!” 峤为内史,与监察御史张廷珪荐邕文高气方直,才任谏诤,乃召拜左推拾遗。 五王诛,坐善张柬之,出为南和令,贬富州司户参军事。韦氏平,召拜左台殿中侍御史,弹劾任职,人颇惮之。 谯王重福谋反,邕与洛州司马崔日知捕支党,迁户部员外郎。 玄宗在东宫,邕及崔隐甫、倪若水同被礼遇,岑羲等忌之,贬邕舍城丞。 玄宗即位,召为户部郎中。张廷珪为黄门侍郎,而姜晈方幸,共援邕为御史中丞。 姚崇疾邕险躁,左迁括州司马,起为陈州剌史。会仇人告邕赃貣枉法,下狱当死。 许昌男子孔璋上书天子,疏奏,邕得减死,贬遵化尉,流璋岭南。 邕后从中人杨思勖讨岭南贼有功,徙沣州司马。 开元二十三年,起为括州剌史,喜兴利除害。复坐诬枉且得罪,天子识其名,诏勿劾。 后历淄、滑二州剌史,上计京师。始,邕蚤有名,重义爱士,久斥外,不与士大夫接。 既入朝,人间传其眉目环异,至阡陌聚观,后生望风内谒,门巷填隘。中人临问,索所为文章,且进上。 以谗媢不得留,出为汲郡、北海太守。 天宝中,左骁卫兵曹参军柳绩有罪下狱,邕尝遗绩马,故吉温使引邕尝以休咎相语,阴赂遗。 宰相李林甫素忌邕,因传以罪。诏刑部员外郎祁顺之、监察御史罗希奭就郡杖杀之时年七十。 代宗时,赠秘书监。 邕之文,于碑颂是所长,人奉金帛请其文,前后所受钜万计。 邕虽诎不进,而文名天下,时称李北海。卢藏用尝谓:“邕如干将、莫邪,难与争锋,但虞伤缺耳。” 后卒如言。杜甫知邕负谤死,作《八哀诗》,读者伤之。 邕资豪放,不能治细行,所在贿谢,畋游自肆,终以败云。一在《新唐书》中,李善的事迹是附见于李邕传的。 在史学家的眼中,李邕的地位和价值无疑是高于乃父的。《新唐书》卷二百二《文艺中》云:“邕少知名。 始,善注《文选》,释事而忘意。书成以问邕,邕不敢对。 善诘之,邕意欲有所更,善曰:‘试为我补益之。"邕附事见义,善以其不可夺,故两书并行。 既冠,见特进李峤,自言‘读书未遍,愿一见秘书"。峤曰:‘秘阁万卷,岂时日能习邪?"邕固请,乃假直秘书。 未几辞去,峤惊,试问奥篇隐帙,了辩如响,峤叹曰:‘子且名家!"”这段文章说了两件事,证明李邕是“少知名”,或者说是天才。先说后一件事,“秘阁万卷”李邕“未几辞去”,而“奥篇隐帙,了辩如响”,说明李邕读书快,记性好,也说明此前他读书的面还不是太宽的。 再看前一件事,证明李邕悟性好,见识高。但算算年龄,笔者有点疑问了。 “始,善注《文选》……书成以问邕”,李善《文选注》成于显庆三年(658),其时李邕尚未生。二《新唐书·李邕传》说:“邕少知名,始善注《文选》释事而忘义,书成,以示邕,邕不敢对,善诘之,邕意欲有所更,善曰:‘汝试为我补益之!"邕附事见义,善以其不可夺,故两书并行。” 少年李邕的意见表达了普通读者对于注释普及性的要求。但所谓“两书并行”的情形并未见到,或许李善在修订其注释时已经吸收了儿子李邕的建议以及某些具体意见亦未可知,所以今天所见到《文选》李善注固然以释事为主,亦复兼及释义,对作者的写作意图、言外之意以及写作手法有所诠释。 三李邕(678~747),即李北海,唐代书法家。字泰和,广陵江都(今江苏省扬州市)人。 其父李善,为《文选》(梁萧统编选)作注。李邕少年即成名,后召为左拾遗,曾任户部员外郎、括州刺史、北海太守等职,人称“李北海”。 七十时,为宰相李林甫所忌,含冤杖杀。他工文,尤长碑颂。 善行书,变王羲之法,笔法一新;并继李世民《晋祠铭》后以行书书写碑文,名重一时。其书风豪挺,结体茂密,笔画雄劲。 传世作品有《端州石室记》、《麓山寺碑》、《法华寺碑》、《云麾将军李思训碑》、《云麾将军李秀碑》等。唐窦蒙在《述书赋注》中说:时议云:“论诗则曰王维、崔颢;论笔则王缙、李邕;祖咏、张说不得预焉。” 李阳冰谓之书中仙手。其为文,长于碑颂,多自书。 唐人说李邕前后撰碑八百首。杜甫诗曰:“干谒满其门,碑版照四裔。 丰屋珊瑚钩,麒麟织成罽。紫骝随剑几,义取无虚岁。” 李邕的书法从“二王”入手,能入乎内而出乎其外。李后主说:“李邕得右将军之气而失于体格。” 恰道出李邕善学之处。《宣和书谱》说:“邕精于翰墨,行草之名由著。 初学右将军行法,既得其妙,乃复摆脱旧习,笔力一新。”魏晋以来,碑铭刻石,都用正书撰写,入唐以后,李邕改变用行书,写碑。 书法的个性非常明显,字形左高右低,笔力舒展遒劲,给人以险峭爽朗的感觉,他提倡创新,继承和发扬古代书艺。曾说:“似我者欲俗,学我者死。” 苏东坡,米元章都吸取了他的一些特点,元代的赵孟頫 fǔ也极力追求他的笔意,从中学到了“风度闲雅”的书法境界。他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2008年七月,浙江省教育厅在小学高年级和初中的写字课本就采用李邕的书法字体,作为浙江省义务教育教。 4. 《李邕鉴真迹》译文 李邕鉴真迹 萧诚十分擅长书法,李邕也自己写东西说自己擅长鉴别书法。两个人都住在南中。萧诚写了副字认为不错,就拿给李邕看,李邕觉得一般,萧诚对李邕挑剔自己的做法很不满,就造了几张假的古字画,天天把玩,把字画弄得很旧,看见的都说这是数百年前的字画,萧诚对李邕说:“我有王羲之的真迹,珍藏了很久,现在想拿给你看看。”李邕很希望看看,萧诚故意拖延数天,不肯拿出来。后来两人谈及此事,李邕执意要求看看,说:“你答应了却不让我看,不是在骗我吗?”萧诚于是让家仆回去取来,家仆没拿到,惊呼:“前几天有客人来,见过,估计被他偷了。”李邕信以为真,萧诚过了很久说:“我放在某个地方,后来忘了。”就让李邕跟着去取,到了地方后,李邕观摩了很久,没怀疑是假货,说:“这样的真迹我这辈子都没见过。”在座的都认为这就是真迹。又过了几天,等到李邕的客人们都聚会,于是萧诚对李邕说:“你从来都看不起我的书法,前几天给你看了几张我小时候写的字,你怎么就认为它是王羲之的真迹,你是怎么看的?”李邕大惊说:“你再拿来我看看?”看到后,稍微瞟了几下,扔在床上说:“现在仔细看看,还是不怎么样." 5.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白话译文:大鹏一日从风而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之高。 原文 上李邕 唐代伟大诗人李白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时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白话译文 大鹏一日从风而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之高。如果在风歇时停下来,其力量之大犹能将沧海之水簸干。时人见我好发奇谈怪论,听了我的大言皆冷笑不已。孔圣人还说后生可畏,大丈夫可不能轻视年轻人啊! 扩展资料 此诗通过对大鹏形象的刻画与颂扬,表达了李白的凌云壮志和强烈的用世之心,对李邕瞧不起年轻人的态度非常不满,表现了李白勇于追求而且自信、自负、不畏流俗的精神。年轻的李白敢于向大人物挑战,充满了初出犊儿不怕虎的锐气。 后人认为可能就是这首《临路歌》,“路”或为“终”之误写。可见李白终生引大鹏自喻之意。按此诗语气直率不谦,故前人有疑非李白之作者,亦有信为李白之作而辨之者。参詹锳主编《李白全集校注汇释集评》此诗题解
2023-07-21 12:20:001

第四十回 讨韦氏扫清宿秽 平谯王骈戮叛徒(3)

  洛阳县官,稍得风闻,侦查了好几日,益觉事出有因,遂率役隶数十人,径诣裴宅按问。甫至门首,兜头正碰着重福,与灵均带着数健夫,鱼贯前来。县官急忙退还,走白留守。群吏闻变,相率逃匿,只洛州长史崔日知,投袂而起,号召兵士,拟即往讨。留台侍御史李邕,在天津桥遇着重福,料他必有秘谋,也急驰入屯营,语大众道:“谯王得罪先帝,今无故入东都,必将为乱,君等正可乘此立功,博取富贵。”营兵同声应命。又告皇城使速闭诸门,慎防不测。重福趋至左右屯营,营兵张弓迭射,箭如飞蝗,吓得重福连忙回头,转至左掖门,欲劫夺留守部众,偏偏门已重闭,不由的懊恼起来,即命手下纵火焚门。火尚未燃,那左右屯营兵,两路杀至,教重福如何抵挡?没奈何策马奔逃,投入山谷。留守兵四出搜捕,掩入谷中,重福无路可走,跃入漕渠,立刻溺毙。又捕得张灵均,押至狱中,只有郑愔查无下落。旋经崔日知亲自督捕,到处盘查,突见有一小车,车中载一妇人,露着高髻,面上却用巾遮住,由车夫急推前行,种种形迹可疑,当由日知指令军士,追诘此车,并将妇人的面巾揭去,一经露面,却是于思于思的丑男子。看官不必细问,便可知是逃犯郑愔,愔貌丑多须,一时无从脱逃,乃改作女装,梳髻作妇人服,想借此混出外城。计策亦妙,可惜无易容术。可奈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竟被日知瞧破,捆缚而归,随即就狱中牵出灵均,一同鞫问。愔浑身发抖,似不能言。灵均独神色自如,直供不讳,且瞋目顾托道:“我与此人同谋,怪不得要失败哩。”于是两人牵出都市,同时伏诛。愔先附来俊臣,继附张易之,又附韦氏,至此复附谯王重福,终归诛死。专事逢迎者其听之!严善思亦坐流静州。旋葬中宗于定陵,廷议以韦庶人有罪,不应袝葬,乃追谥故英王妃赵氏为和思顺圣皇后,求尸无着,见前文。乃用袆衣招魂,袝葬定陵。贬李峤为怀州刺史,裴谈为蒲州刺史,祝钦明郭山恽等,俱为远州长史。罢斜封官,易墨敕制,姚宋当国,请托不行,纲纪修举,赏罚严明,中外翕然,共称为有贞观永徽遗风。   只是太平公主,自恃功高,睿宗亦很加爱重,尝与她商议国政。每入奏事,坐语移时,有数日不来朝谒,即令宰相就第谘询。至若宰相陈请,睿宗辄问与太平议否?又问与三郎议否?三郎就是太子隆基,因他排列第三,故呼为三郎。太平公主,初见太子年少,不以为意,既而惮他英武,遂造出一种谣言,说是太子非长,不当册立,将来必有后忧。睿宗不为所动,到了景云二年正月,太平公主奏请立后,睿宗道:“故妃刘氏及德妃窦氏,同死非命,尸骨无存,朕何忍再立继后呢?”公主道:“刘妃系陛下正配,且曾生宋王,应该追封。窦氏非刘妃比,应有嫡庶的分辨,不容一律。”明明寓有深意。睿宗默然。待公主退出,竟追册刘氏窦氏,并为皇后。公主不免忿恨,更阴嘱私党,散布蜚言,大致谓:“宫廷内外,倾心东宫,姚元之宋璟,左右赞襄,不日必有内变。”一面令女夫唐晙,往邀韦安石。安石方入任侍中,不肯赴召,事为睿宗所闻,密召安石入问道:“朝廷皆倾心太子,卿可为朕访察,有无异图?”安石答道:“陛下何为信此讹言?这是太平私谋,欲危太子,试思太子有功社稷,仁明孝友,天下共闻,如何宫中独有蜚语?显见奸人播弄,幸勿轻信。”睿宗矍然道:“朕已知道了,卿勿复言!”公主因计划不成,亲乘辇至光范门,召集宰相,示意易储,众皆失色。宋璟抗言道:“东宫拨乱反正,建立大功,真宗庙社稷主,奈何忽有此议?”公主怏怏不悦,拂袖竟归。璟乃邀同姚元之,入白睿宗道:“宋王为陛下元子,豳王乃高宗长孙,公主从中交构,将使东宫不安,不如令宋王豳王,皆出为刺史,并罢岐薛二王左右羽林,就是太平公主及武攸暨,亦皆安置东都,庶不至有内变了。”睿宗道:“朕惟一妹,怎可远置东都?诸王惟卿所处。”睿宗亦不免优柔。姚宋两人,本意在遣废太平,因见睿宗不从,只好退出。越数日,睿宗又语侍臣道:“近日有术士言,五日内当有急兵入宫,卿等须加意预防。时张说已入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闻睿宗言,便进谏道:“奸人欲离间东宫,乃有是说,若陛下使太子监国,流言自当永息了。”姚元之复接口道:“张说所言,系社稷至计,愿陛下即日施行。”睿宗准奏,即命太子监国,出宋王成器为同州刺史,豳王守礼为幽州刺史,太平公主及武攸暨,安置蒲州。小子有诗咏道:   百端构陷总无成,到此应知自戒盈。   若使当时能悔祸,太平原是享承平。   制敕既下,太平公主愤不可遏,更想出一条别法来了。究竟用何计策,且看下回便知。
2023-07-21 12:20:061

《新唐书》卷七十六 列传第一(3)

  自怀义死,张易之、昌宗得幸,乃置控鹤府,有监,有丞及主簿、录事等,监 三品,以易之为之。太后自见诸武王非天下意,前此中宗自房州还,复为皇太子, 恐百岁后为唐宗室躏藉无死所,即引诸武及相王、太平公主誓明堂,告天地,为铁 券使藏史馆。改昊陵署为攀龙台。久视初,以控鹤监为天骥府,又改奉宸府,罢监 为令,以左右控鹤为奉宸大夫,易之复为令。   神龙元年,太后有疾,久不平,居迎仙院。宰相张柬之与崔玄?韦等建策,请 中宗以兵入诛易之、昌宗,於是羽林将军李多祚等帅兵自玄武门入,斩二张於院左。 太后闻变而起,桓彦范进请传位,太后返卧,不复语。中宗於是复即位。徙太后上 阳宫,帝率百官诣观风殿问起居,后率十日一诣宫,俄朝朔、望。废奉宸府官,选 东都武氏庙於崇尊庙,更号崇恩,复唐宗庙。诸武王者咸降爵。是岁,后崩,年八 十一。遗制称则天大圣皇太后,去帝号。谥曰则天大圣后,祔乾陵。   会武三思蒸韦庶人,复用事。於是大旱,祈陵辄雨。三思訹帝诏崇恩庙祠如太 庙,斋郎用五品子。博士杨孚言:“太庙诸郎取七品子,今崇恩取五品,不可。” 帝曰:“太庙如崇恩可乎?”孚曰:“崇恩太庙之私,以臣准君则僭,以君准臣则 惑。”乃止。及韦、武党诛,诏则天大圣皇后复号天后,废崇恩庙及陵。景云元年, 号大圣天后。太平公主奸政,请复二陵官,又尊后曰天后圣帝,俄号圣后。太平诛, 诏黜周孝明皇帝号,复为太原郡王,后为妃,罢昊、顺等陵。开元四年,追号则天 皇后。太常卿姜晈建言:“则天皇后配高宗庙,主题天后圣帝,非是,请易题为则 天皇后武氏。”制可。   中宗和思顺圣皇后赵氏,京兆长安人。祖绰,武德中,战有功,终右领军将军。 父瑰,尚高祖常乐公主。   帝为英王,聘后为妃。高宗於公主恩尤隆。武后不喜,乃幽妃内侍省。环自定 州刺史、驸马都尉贬括州,绝主朝谒,随瑰之官。妃既囚,扃键牢谨,日给饲料。 卫者候其突烟数日不出,披户视之,死腐矣,瑰以寿州刺史与主预越王事,死。神 龙元年,追谥妃曰恭皇后,赠瑰左卫大将军。中宗崩,蒇陵事,韦庶人不臣,不得 祔,有司加上尊谥,以后祔定陵。   中宗庶人韦氏,京兆万年人。祖弘表,贞观中曹王府典军。   帝在东宫,后被选为妃。嗣圣初,立为皇后。俄与帝处房陵,每使至,帝辄恐, 欲自杀。后止曰:“祸福何常,早晚等死耳,无遽!”及帝复即位,后居中宫。   是时,上官昭容与政事,方敬晖等将尽诛诸武,武三思惧,乃因昭容入请,得 幸於后,卒谋晖等诛之。初,帝幽废,与后约:“一朝见天日,不相制。”至是与 三思升御床博戏,帝从旁典筹,不为忤。三思讽群臣上后号为顺天皇后。乃亲谒宗 庙,赠父玄贞上洛郡王。左拾遗贾虚已建言:“非李氏王者,盟书共弃之。今复国 未几,遽私后家,且先朝祸鉴未远,甚可惧也。如今皇后固辞,使天下知后宫谦让, 不亦善乎?”不听。神龙三年,节愍太子举兵败。宗楚客率群臣请加号“翊圣”, 诏可。禁中谬传有五色云起后衣笥,帝图以示诸朝,因大赦天下,赐百官母、妻封 号。太史迦叶志忠表上《桑条歌》十二篇,言后当受命,曰:“昔高祖时,天下歌 《桃李》;太宗时,歌《秦王破阵》;高宗歌《堂堂》;天后世,歌《武媚娘》; 皇帝受命,歌《英王石州》;后今受命,歌《桑条韦》,盖后妃之德专蚕桑,共宗 庙事也。”乃赐志忠第一区,彩七百段。太常少卿郑愔因之被乐府。楚客又讽补阙 赵延禧离释《桑条》为九十八代,帝大喜,擢延禧谏议大夫。   於是昭容以武氏事动后。即表增出母服;民以二十三为丁,限五十九免;五品 而上母、妻不繇夫、子封者,丧得用鼓吹。数改制度,阴储人望。稍宠树亲属,封 拜之。昭容与母及尚宫贺娄等多受金钱。封巫赵陇西夫人,出入禁中,势与上官埒。 繇是墨敕斜封出矣。三年,帝亲郊,引后亚献。明年,正月望夜,帝与后微服过市, 彷徉观览,纵宫女出游,皆淫奔不还。国子祭酒叶静能善禁架,常侍马秦客高医, 光禄少卿杨均善烹调,绵引入后廷。均、秦客蒸於后,尝丧免,不历旬辄起。   帝遇弑,议者裯咎秦客及安乐公主。后大惧,引所亲议计,乃以刑部尚书裴谈、 工部尚书张锡辅政,留守东都,诏将军赵承福、薛简以兵五百卫谯王重福,与兄温 定策,立温王重茂为皇太子,列府兵五万分二营屯京师,然后发丧。太子即位,是 为殇帝。皇太后临朝,温总内外兵,检护宫省。族弟濯、播,宗子捷、璿,璿〗甥 高崇及武延秀,分领左右屯营、羽林、飞骑、万骑。京师大恐,传言且革命。播、 璿入军中,鞭督万骑欲立威,士怨不为用。俄而临淄王引兵夜披玄武门入羽林,杀 璿、播、崇於寝,斧关叩太极殿,后遁入飞骑营,为乱兵所杀。斩延秀、安乐公主。 分捕诸韦、诸武与其支党,悉诛之,枭后及安乐首东市。翌日,追贬为庶人,葬以 一品礼。   上官昭容者,名婉儿,西台侍郎仪之孙。父廷芝,与仪死武后时。母郑,太常 少卿休远之姊。   婉儿始生,与母配掖廷。天性韶警,善文章。年十四,武后召见,有所制作, 若素构。自通天以来,内掌诏命,掞丽可观。尝忤旨当诛,后惜其才,止黥而不杀 也。然群臣奏议及天下事皆与之。   帝即位,大被信任,进拜昭容,封郑沛国夫人。婉儿通武三思,故诏书推右武 氏,抑唐家,节愍太子不平。及举兵,叩肃章门索婉儿,婉儿曰:“我死,当次索 皇后、大家矣!”以激怒帝,帝与后挟婉儿登玄武门避之。会太子败,乃免。婉儿 劝帝侈大书馆,增学士员,引大臣名儒充选。数赐宴赋诗,群臣赓和,婉儿常代帝 及后、长宁安乐二主,众篇并作,而采丽益新。又差第群臣所赋,赐金爵,故朝廷 靡然成风。当时属辞者,大抵虽浮靡,然所得皆有可观,婉儿力也。郑卒,谥节义 夫人。婉儿请降秩行服,诏起为婕妤,俄还昭容。帝即婉儿居穿沼筑岩,穷饰胜趣, 即引侍臣宴其所。是时,左右内职皆听出外,不何止。婉儿与近嬖至皆营外宅,邪 人秽夫争候门下,肆狎昵,因以求剧职要官。与崔湜乱,遂引知政事。湜开商山道, 未半,因帝遗制,虚列其功,加甄赏。韦后之败,斩阙下。   初,郑方妊,梦巨人畀大称曰:“持此称量天下。”婉儿生逾月,母戏曰: “称量者岂尔邪?”辄哑然应。后内秉机政,符其梦云。景云中,追复昭容,谥惠 文。始,从母子王昱为拾遗,昱戒曰:“上往囚房陵,武氏得志矣,卒而中兴,天 命所在,不可幸也。三思虽乘衅,天下知必败,今昭容上所信,而附之,且灭族!” 郑以责婉儿,不从。节愍诛三思,果索之,始忧惧。及草遗制,即引相王辅政。临 淄王兵起,被收。婉儿以诏草示刘幽求,幽求言之王,王不许,遂诛。开元初,裒 次其文章,诏张说题篇。   睿宗肃明顺圣皇后刘氏,祖德威,自有传。仪凤中,帝在籓,纳为孺人,俄为 妃。生宁王、寿昌代国二公主。帝即位,为皇后。会帝降号皇嗣,复为妃。长寿二 年,为户婢诬与窦德妃挟蛊道祝诅武后,并杀之宫中,葬秘莫知。景云元年,追谥 肃明皇后。   睿宗昭成顺圣皇后窦氏,曾祖抗,父孝谌,自有传。   后婉淑,尤循礼则。帝为相王,纳为孺人;即位,进德妃。生玄宗及金仙、玉 真二公主。与肃明同追谥,并招魂葬东都之南,肃明曰惠陵,后曰靖陵,立别庙曰 仪坤以享云。帝崩,追称皇太后,与肃明祔桥陵。后以子贵,故先祔睿宗室。肃明 以开元二十年乃得祔庙。   初,太常加谥后曰“大昭成”。或言:“法宜引u2018圣真u2019冠谥,而曰u2018大昭成u2019, 非也。以单言配之,应曰u2018圣昭u2019若u2018睿成u2019;以复言配之,应曰u2018大圣昭成u2019、 u2018圣真昭成u2019。”又引太穆皇后始谥穆,及高祖崩,合帝谥曰太穆,追增太穆神皇 后;文德皇后始谥文德,及太宗崩,合谥文德圣皇后。又援范晔著汉光烈等为比。 太常谓:“晔以帝号标后谥,是史家记事体,妇人非必与夫同也。入庙称后,系夫; 在朝称太,系子。u2018文母u2019,生号也;u2018文王u2019,既没谥也。周公岂以夫从妇乎? 汉法不可以为据。”制曰“可”。天宝八载制诏,自太穆而下六皇后,并增上“顺 圣”二谥云。   玄宗皇后王氏,同州下邽人。梁冀州刺史神念之裔孙。帝为临淄王,聘为妃。 将清内难,预大计。先天元年,立为皇后。久无子,而武妃稍有宠,后不平,显诋 之。然抚下素有恩,终无肯谮短者。帝密欲废后,以语姜晈。晈漏言,即死。后兄 守一惧,为求厌胜,浮屠明悟教祭北斗,取霹雳木刻天地文及帝讳合佩之,曰: “后有子,与则天比。”开元十二年,事觉,帝自临劾有状,乃制诏有司:“皇后 天命不祐,华而不实,有无将之心,不可以承宗庙、母仪天下,其废为庶人。”赐 守一死。   始,后以爱弛,不自安。承间泣曰:“陛下独不念阿忠脱紫半臂易斗面,为生 日汤饼邪?”帝悯然动容。阿忠,后呼其父仁皎云。繇是久乃废。当时王諲作《翠 羽帐赋》讽帝。未几卒,以一品礼葬。后宫思慕之,帝亦悔。宝应元年,追复后号。   玄宗贞顺皇后武氏,恒安王攸止女,幼入宫。帝即位,寝得幸。时王皇后废, 故进册惠妃,其礼秩比皇后。
2023-07-21 12:20:131

《新唐书》卷四 本纪第四

  睿宗 玄宗   睿宗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讳旦,高宗第八子也。始封殷王,领冀州大都督、单 于大都护。长而温恭好学,通诂训,工草隶书。徙封豫王,又封冀王,累迁右金吾 卫大将军、洛州牧。徙封相王,复封豫王。武后废中宗,立为皇帝,其改国号周, 以为皇嗣,居于东宫。中宗自房州还,复为皇太子,武后封皇嗣为相王,授太子右 卫率。累迁右羽林卫大将军、并州牧、安北大都护、诸道元帅。中宗复位,进号安 国相王。   景云元年六月壬午,韦皇后弑中宗,矫诏立温王重茂为皇太子。以刑部尚书裴 谈、工部尚书张锡同中书门下三品;吏部尚书张嘉福、中书侍郎岑羲、吏部侍郎崔 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发诸府兵五万屯京师,以韦温总知内外兵马。甲申,乃发丧。 又矫遗诏,自立为皇太后。皇太子即皇帝位,以睿宗参谋政事,大赦,改元曰唐隆。 太后临朝摄政,罢睿宗参谋政事,以为太尉。封嗣雍王守礼为邠王,寿春郡王成器 宋王。丁亥,温王妃陆氏为皇后。壬辰,纪处讷、张嘉福、岑羲持节巡抚关内、河 南北。庚子,临淄郡王隆基率万骑兵入北军讨乱,诛韦氏、安乐公主及韦巨源、马 秦客、附马都尉武延秀、光禄少卿杨均。辛丑,睿宗奉皇帝御安福门,大赦。赐文 武官阶、勋、爵,免天下岁租之半。进封隆基为平王。朝邑尉刘幽求为中书舍人, 苑总监钟绍京为中书侍郎,参知机务。壬寅,绍京及黄门侍郎李日知同中书门下三 品。纪处讷、韦温、宗楚客、将作大匠宗晋卿、司农卿赵履温伏诛。贬汴王邕为沁 州刺史,萧至忠许州刺史,韦嗣立宋州刺史,赵彦昭绛州刺史,崔湜华州刺史。癸 卯,太白昼见。平王隆基同中书门下三品,钟绍京行中书令。张嘉福伏诛。甲辰, 安国相王即皇帝位于承天门,大赦,长流、长任及流人未达者还之。赐内外官阶、 爵。复重茂为温王。乙巳,钟绍京罢。丙午,太常少卿薛稷为黄门侍郎,参豫机务。 丁未,立平王隆基为皇太子。复则天大圣皇后号曰天后。戊申,许州刺史姚元之为 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韦嗣立、萧至忠为中书令,赵彦昭为中书侍郎,崔湜 为吏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七月庚戌,进封衡阳郡王成义为申王,巴陵郡王 隆范岐王,彭城郡王隆业薛王。癸丑,兵部尚书崔日用为黄门侍郎,参豫机务。丁 巳,洛州长史宋璟检校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岑羲罢。壬戌,贬萧至忠为晋 州刺史,韦嗣立许州刺史,赵彦昭宋州刺史,张锡绛州刺史。崔湜罢。丙寅,贬李 峤为怀州刺史。姚元之兼中书令,苏瑰为尚书左仆射。丁卯,唐休KG-*3〗璟、 张仁亶罢。己巳,大赦,改元,赐内外官及子为父后者勋一转。崔日用、薛稷罢。 乙亥,废崇恩庙、昊陵、顺陵。追废皇后韦氏为庶人,安乐公主为勃逆庶人。   八月庚寅,谯王重福及汴州刺史郑愔反,伏诛。癸巳,罢墨敕斜封官。贬裴谈 为蒲州刺史。九月辛未,太子少师致仕唐休璟为朔方道行军大总管,以备突厥。十 月乙未,追号天后曰大圣天后。癸卯,出义宗于太庙。十一月戊申,姚元之为中书 令。己酉,葬孝和皇帝于定陵。壬子,苏瑰、韦安石罢。宋王成器为尚书左仆射。 丁卯,赦灵驾所过。己巳,宋王成器为司徒。   二年正月己未,太仆卿郭元振、中书侍郎张说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甲子,徙封 重茂为襄王。乙丑,追册妃刘氏、窦氏为皇后。二月丁丑,皇太子监国。甲申,贬 姚元之为申州刺史,宋璟楚州刺史。丙戌,太子少保韦安石为侍中。刘幽求罢。复 墨敕斜封官。辛卯,禁屠。三月癸丑,作金仙、玉真观。四月甲申,韦安石为中书 令。宋王成器罢。辛卯,李日知为侍中。壬寅,大赦,赐文武官阶、勋、爵,民酺 三日。甲辰,作玄元皇帝庙。五月庚戌,复昊陵、顺陵,置官属。壬戌,殿中监窦 怀贞为左御史台大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八月乙卯,大赦,赐酺三日。丁巳,皇 太子释奠于国学。庚午,韦安石为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九月乙亥,窦怀 贞为侍中。十月甲辰,吏部尚书刘幽求为侍中,右散骑常侍魏知古,太子詹事崔湜 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中书侍郎陆象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韦安石、李日 知、郭元振、窦怀贞、张说罢。十二月丁未,作泼寒胡戏。   先天元年正月辛未,享于太庙。甲戌,并、汾、绛三州地震。辛巳,有事于南 郊。戊子,耕籍田。己丑,大赦,改元曰太极。赐内外官阶、爵,民酺五日。版授 九十以上下州刺史,八十以上上州司马。辛卯,幸安福门,观酺三日夜。壬辰,陆 象先同中书门下三品。乙未,户部尚书岑羲、左御史台大夫窦怀贞同中书门下三品。 二月丁巳,皇太子释奠于国学。是春,旱。五月戊寅,有事于北郊。辛巳,大赦, 改元曰延和。赐内外官陪礼者勋一转,民酺五日。六月癸丑,岑羲为侍中。乙卯, 追号大圣天后为天后圣帝。辛酉,刑部尚书郭元振为朔方道行军大总管,以伐突厥。 甲子,幽州都督孙佺、左武卫将军李楷洛、左威卫将军周以悌及奚战于冷陉山,败 绩。七月辛未,有彗星入于太微。兵部尚书李迥秀为朔方道后军大总管。乙亥,窦 怀贞为尚书右仆射、平章军国重事。己卯,幸安福门观乐,三日而止。丙戌,以旱 减膳。八月庚子,立皇太子为皇帝,以听小事;自尊为太上皇,以听大事。壬寅, 追号天后圣帝为圣后。甲辰,大赦,改元,赐内外官及五品以上子为父后者勋、爵, 民酺五日。丁未,立皇太子妃王氏为皇后。戊申,封皇帝子嗣直为剡王,嗣谦郢王。 己酉,宋王成器为司徒。庚戌,窦怀贞为尚书左仆射,刘幽求守尚书右仆射:同中 书门下三品;魏知古为侍中,崔湜检校中书令。戊午,流刘幽求于封州。九月丁卯 朔,日有食之。甲午,封皇帝子嗣升为陕王。十月辛卯,猎于骊山。十一月丁亥, 诰遣皇帝巡边。甲午,幽州都督宋璟为左军大总管,并州长史薛讷为中军大总管, 兵部尚书郭元振为右军大总管。   二年正月乙亥,吏部尚书萧至忠为中书令。二月,追作先天元年酺。六月辛丑, 以雨霖避正殿,减膳。丙辰,郭元振同中书门下三品。七月甲子,大赦。乙丑,诰 归政于皇帝。   开元四年六月,崩于百福殿,年五十五,谥曰大圣真皇帝。天宝十三载,增谥 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   玄宗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讳隆基,睿宗第三子也。母曰昭成皇后窦氏。性英武, 善骑射,通音律、历象之学。始封楚王,后为临淄郡王。累迁卫尉少卿、潞州别驾。   景龙四年,朝于京师,遂留不遣。庶人韦氏已弑中宗,矫诏称制。玄宗乃与太 平公主子薛崇简、尚衣奉御王崇晔、公主府典签王师虔、朝邑尉刘幽求、苑总监钟 绍京、长上折冲麻嗣宗、押万骑果毅葛福顺李仙凫、道士冯处澄、僧普润定策讨乱。 或请先启相王,玄宗曰:“请而从,是王与危事;不从,则吾计失矣。”乃夜率幽 求等入苑中,福顺、仙凫以万骑兵攻玄武门,斩左羽林将军韦播、中郎将高嵩以徇。 左万骑由左入,右万骑由右入,玄宗率总监羽林兵会两仪殿,梓宫宿卫兵皆起应之, 遂诛韦氏。黎明,驰谒相王,谢不先启。相王泣曰:“赖汝以免,不然,吾且及难。” 乃拜玄宗殿中监,兼知内外闲厩、检校陇右群牧大使,押左右万骑,进封平王,同 中书门下三品。   睿宗即位,立为皇太子。景云二年,监国,听除六品以下官。延和元年,星官 言:“帝坐前星有变。”睿宗曰:“传德避灾,吾意决矣。”七月壬辰,制皇太子 宜即皇帝位。太子惶惧入请,睿宗曰:“此吾所以答天戒也。”皇太子乃御武德殿, 除三品以下官。八月庚子,即皇帝位。先天元年十月庚子,享于太庙,大赦。   开元元年正月辛巳,皇后亲蚕。七月甲子,太平公主及岑羲、萧至忠、窦怀贞 谋反,伏诛。乙丑,始听政。丁卯,大赦,赐文武官阶、爵。庚午,流崔湜于窦州。 甲戌,毁天枢。乙亥,尚书右丞张说检校中书令。庚辰,陆象先罢。八月癸巳,刘 幽求为尚书右仆射,知军国大事。壬寅,宋王成器为太尉,申王成义为司徒,邠王 守礼为司空。九月丙寅,宋王成器罢。庚午,刘幽求同中书门下三品,张说为中书 令。十月,姚隽蛮设姚州,都督李蒙死之。己亥,幸温汤。癸卯,讲武于骊山。流 郭元振于新州,给事中唐绍伏诛。免新丰来岁税,赐从官帛。甲辰,猎于渭川。同 州刺史姚元之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乙巳,至自渭川。十一月乙丑,刘幽 求兼侍中。戊子,群臣上尊号曰开元神武皇帝。十二月庚寅,大赦,改元,赐内外 官勋。改中书省为紫微省,门下省为黄门省,侍中为监。甲午,吐蕃请和。巳亥, 禁泼寒胡戏。壬寅,姚崇兼紫微令。癸丑,刘幽求罢。贬张说为相州刺史。甲寅, 黄门侍郎卢怀慎同紫微黄门平章事。   二年正月壬午,以关内旱,求直谏,停不急之务,宽系囚,祠名山大川,葬暴 骸。甲申,并州节度大使薛讷同紫微黄门三品,以伐契丹。二月壬辰,避正殿,减 膳,彻乐。突厥寇北庭,都护郭虔瓘败之。己酉,虑囚。三月己亥,碛西节度使阿 史那献执西突厥都担。四月辛未,停诸陵供奉鹰犬。五月辛亥,魏知古罢。六月, 京师大风拔木。甲子,以太上皇避暑,徙御大明宫。七月乙未,焚锦绣珠玉于前殿。 戊戌,禁采珠玉及为刻镂器玩、珠绳帖绥服者,废织锦坊。庚子,薛讷及奚、契丹 战于滦河,败绩。丁未,襄王重茂薨,追册为皇帝。八月壬戌,禁女乐。乙亥,吐 蕃寇边,薛讷摄左羽林军将军,为陇右防御大使,右骁卫将军郭知运为副,以伐之。 九月庚寅,作兴庆宫。丁酉,宴京师侍老于含元殿庭,赐九十以上几、杖,八十以 上鸠杖,妇人亦如之,赐于其家。戊申,幸温汤。十月戊午,至自温汤。甲子,薛 讷及吐蕃战于武阶,败之。十二月乙丑,封子嗣真为鄫王,嗣初鄂王,嗣玄鄄王。
2023-07-21 12:20:331

韩思复,字绍出,京兆长安人。祖伦,贞观中历左卫率,封长山县男。 译文 拜求

译文:韩思复,字绍出,京兆长安人。祖父韩伦,贞观年中任左卫率,赐长安山县男爵。原文节选:韩思复,京兆长安人也。祖伦,贞观中为左卫率,赐爵长山县男。思复少袭祖爵。初为汴州司户参军,为政宽恕,不行杖罚。在任丁忧,家贫,鬻薪终丧制。时姚崇为夏官侍郎,知政事,深嘉叹之。景龙中,累迁给事中。时左散骑常侍严善思坐谯王重福事下制狱,有司言:“善思昔尝任汝州刺史,素与重福交游,召至京师,竟不言其谋逆,唯奏云‘东都有兵气"。据状正当匿反,请从绞刑。”思复驳奏曰:“议狱缓死,列圣明规;刑疑从轻,有国常典。严善思往在先朝,属韦氏擅内,恃宠宫掖,谋危宗社。善思此时遂能先觉,因诣相府有所发明,进论圣躬必登宸极。虽交游重福,盖谋陷韦氏。及其谒见,犹不奏闻,将此行藏,即从极法。且敕追善思,书至便发。”白话译文:韩思复,字绍出,京兆长安人。祖父韩伦,贞观年中任左卫率,赐长安山县男爵。韩思复很小时候就死了父亲。长到十岁时,他母亲对他说了父亲死的情况,他听了伤心悲痛几乎昏厥。所以他的祖父非常喜爱他,曾经说:“这孩子将来一定会光宗耀祖的。”那时家里很富有,但他对于金玉、车马、游玩从不过问。学习十分认真,参加秀才考试得了高名次。祖父死,韩思复承袭了祖父的封爵。韩思复曾任梁州仓曹参军。遇到天大旱,他就开仓赈民,州里责备他,他回答:人穷了什么事都做得出来,不如趁此赈粮让他们活命,不让他们当盗贼。州里不能折服他。后来调任汴州司户,为政宽仁,不行杖刑。因母亲死而离任,就砍柴卖了自给。那时姚崇任夏官侍郎,非常赏识他,除丧后提拔他为司礼博士。后来步步高升,直至礼部郎中。建昌王武攸宁母亲死了,要求鼓吹送葬,韩思复据礼认为不可能而作罢。后来因是王同皎推荐的人而被牵连,贬为始州长史。再升为滁州刺史,州里有铜矿,矿工开采十分辛苦。韩思复将矿的开采权卖给他乡,省了许多费用而获利却很多。皇帝要建景龙观,韩思复劝谏说:"祸乱刚刚结束,就大兴土木,不利于休养生息。没有被采纳。"左散骑常侍严思善因谯王重福的事受到牵连被捕入狱。有司检举严善思的罪名是:"任汝州刺史时与谯王交游,到了京师,不揭发谯王阴谋,只是奏说东都有兵气。隐瞒反叛,欺罔皇上,应判死刑。"韩思复说:“过去韦氏擅自干预国政打算危乱李氏社稷,善思到相王府,说陛下一会定即位。现在诏令善思返京,诏书一到他即刻就来,假如他有谋反之心,岂肯匆忙前来呢?请召集百官讨论。"出处:出自北宋宋祁,欧阳修,范镇,吕夏卿修撰的《新唐书》。扩展资料:人物简介:韩思复(652~725) 字绍出。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唐代官吏。少年勤学,事亲至孝,为人廉洁。永淳(公元682~683年)年间举秀才高第,任梁府仓曹参军。时值大旱,韩开仓赈灾,上司追查责问,韩曰:“民饥则为乱。作为官吏的职责,就是要让百姓能够生存,而不致成为盗贼。”后转任汴州司户,因母丧去职,家境贫寒,以卖柴度日。后经姚崇荐举,任司礼博士,迁任礼部郎中。神龙二年(公元706年)受人株连,降为始州长史,后复起为滁州刺史,徙襄州刺史。景龙末年入朝任给事中、中书舍人。开元三年(公元715年),韩调任德州刺史,转绛州刺史。后又入朝为黄门侍郎,加授银青光禄大夫。十一年(公元723年)初,韩随玄宗北巡太原等地,迁为御史大夫。因韩崇尚儒道,生性宽厚,不适宜执法,改为吏部侍郎。后出任襄州刺史,“治行名天下”。迁拜太子宾客。卒于任。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韩思复
2023-07-21 12:20:416

求 旧唐书 新唐书 有关武则天部分 原文+翻译

卷六 本纪第六◎则天皇后则天皇后武氏,讳曌,并州文水人也。父士彟,隋大业末为鹰扬府队正。高祖行军于汾、晋,每休止其家。义旗初起,从平京城。贞观中,累迁工部尚书、荆州都督,封应国公。初,则天年十四时,太宗闻其美容止,召入宫,立为才人。及太宗崩,遂为尼,居感业寺。大帝于寺见之,复召入宫,拜昭仪。时皇后王氏、良娣萧氏频与武昭仪争宠,互谗毁之,帝皆不纳。进号宸妃。永徽六年,废王皇后而立武宸妃为皇后。高宗称天皇,武后亦称天后。后素多智计,兼涉文史。帝自显庆已后,多苦风疾,百司表奏,皆委天后详决。自此内辅国政数十年,威势与帝无异,当时称为"二圣"。弘道元年十二月丁巳,大帝崩,皇太子显即位,尊天后为皇太后。既将篡夺,是日自临朝称制。庚午,加授泽州刺史、韩王元嘉为太尉,豫州刺史、滕王元婴为开府仪同三司,绛州刺史、鲁王灵夔为太子太师,相州刺史、越王贞为太子太傅,安州都督、纪王慎为太子太保。元嘉等地尊望重,恐其生变,故进加虚位,以安其心。甲戌,刘仁轨为尚书左仆射,岑长倩为兵部尚书,魏玄同为黄门侍郎,并依旧知政事。刘齐贤为侍中,裴炎为中书令。嗣圣元年春正月甲申朔,改元。二月戊午,废皇帝为庐陵王,幽于别所,仍改赐名哲。己未,立豫王轮为皇帝,令居于别殿。大赦天下,改元文明。皇太后仍临朝称制。庚午,废皇太孙重照为庶人。太常卿兼豫王府长史王德真为侍中,中书侍郎、豫王府司马刘祎之同中书门下三品。三月,庶人贤死于巴州。夏四月,滕王元婴薨。改封毕王上金为泽王,葛王素节为许王。丁丑,迁庐陵王哲于均州。闰五月,礼部尚书武承嗣同中书门下三品。秋七月,突厥骨咄禄、元珍寇朔州,命左威卫大将军程务挺拒之。彗星见西北方,长二丈余,经三十三日乃灭。九月,大赦天下,改元为光宅。旗帜改从金色,饰以紫,画以杂文。改东都为神都,又改尚书省及诸司官名。初置右肃政御史台官员。故司空李勣孙柳州司马徐敬业伪称扬州司马,杀长史陈敬之,据扬州起兵,自称上将,以匡复为辞。冬十月,楚州司马李崇福率所部三县以应敬业。命左玉钤卫大将军李孝逸为大总管,率兵三十万以讨之。杀内史裴炎。丁酉,追削敬业父祖官爵,复其本姓徐氏。十二月,前中书令薛元超卒。杀左威卫大将军程务挺。垂拱元年春正月,以敬业平,大赦天下,改元。刘仁轨薨。三月,迁庐陵王哲于房州。颁下亲撰《垂拱格》于天下。夏四月,内史骞味道左授青州刺史。五月,秋官尚书裴居道为内史,纳言王德真配流象州,冬官尚书苏良嗣为纳言。诏内外文武九品已上及百姓,咸令自举。是夏大旱。二年春正月,皇太后下诏,复政于皇帝。以皇太后既非实意,乃固让。皇太后仍依旧临朝称制,大赦天下。初令都督、刺史并准京官带鱼。三月,初置匦于朝堂,有进书言事者听投之,由是人间善恶事多所知悉。夏四月,岑长倩为内史。六月,苏良嗣为文昌左相,天官尚书韦待价为文昌右相,并同凤阁鸾台三品。右肃政御史大夫韦思谦为纳言。三年春正月,封皇子成义为恒王,隆基为楚王,隆范为卫王,隆业为赵王。二月,韦思谦请致仕,许之。夏四月,裴居道为纳言,夏官侍郎张光辅为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庚午,刘祎之赐死于家。秋八月,地官尚书魏玄同检校纳言。四年春二月,毁乾元殿,就其地造明堂。山东、河南甚饥乏,诏司属卿王及善、司府卿欧阳通、冬官侍郎狄仁杰巡抚赈给。夏四月,魏王武承嗣伪造瑞石,文云:"圣母临人,永昌帝业。"令雍州人唐同泰表称获之洛水。皇太后大悦,号其石为"宝图",擢授同泰游击将军。五月,皇太后加尊号曰圣母神皇。秋七月,大赦天下。改"宝图"曰"天授圣图",封洛水神为显圣,加位特进,并立庙。就水侧置永昌县。天下大酺五日。八月壬寅,博州刺史、琅邪王冲据博州起兵,命左金吾大将军丘神勣为行军总管讨之。庚戌,冲父豫州刺史、越王贞又举兵于豫州,与冲相应。九月,命内史岑长倩、凤阁侍郎张光辅、左监门大将军鞠崇裕率兵讨之。丙寅,斩贞及冲等,传首神都,改姓为虺氏。曲赦博州。韩王元嘉、鲁王灵夔、元嘉子黄国公撰、灵夔子左散骑常侍范阳王蔼、霍王元轨及子江都王绪、故虢王元凤子东莞公融坐与贞通谋,元嘉、灵夔自杀,元轨配流黔州,撰等伏诛,改姓虺氏。自是宗室诸王相继诛死者,殆将尽矣。其子孙年幼者咸配流岭外,诛其亲党数百余家。十二月己酉,神皇拜洛水,受"天授圣图",是日还宫。明堂成。永昌元年春正月,神皇亲享明堂,大赦天下,改元,大酺七日。三月,张光辅为内史,武承嗣为纳言。夏四月,诛蒋王恽、道王元庆、徐王元礼、曹王明等诸子孙,徙其家属于巂州。五月,命文昌右相韦待价为安息道大总管以讨吐蕃。六月,令文武官五品已上各举所知。秋七月,纪王慎被诬告谋反,载以槛车,流于巴州,改姓虺氏。韦待价坐迟留不进,士卒多饥馑而死,配流绣州。八月,左肃政御史大夫王本立同凤阁鸾台三品。辛巳,诛内史张光辅。九月,纳言魏玄同赐死于家。冬十月,春官尚书范履冰、凤阁侍郎邢文伟并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改羽林军百骑为千骑。载初元年春正月,神皇亲享明堂,大赦天下。依周制建子月为正月,改永昌元年十一月为载初元年正月,十二月为腊月,改旧正月为一月,大酺三日。神皇自以"曌"字为名,遂改诏书为制书。春一月,苏良嗣为特进,武承嗣为文昌左相,岑长倩为文昌右相,裴居道为太子少傅,并依旧同凤阁鸾台三品。凤阁侍郎武攸宁为纳言,邢文伟为内史。秋七月,杀豫章王亶,迁其父舒王元名于和州。有沙门十人伪撰《大云经》,表上之,盛言神皇受命之事。制颁于天下,令诸州各置大云寺,总度僧千人。丁亥,杀随州刺史泽王上金、舒州刺史许王素节并其子数十人。九月九日壬午,革唐命,改国号为周。改元为天授,大赦天下,赐酺七日。乙酉,加尊号曰圣神皇帝,降皇帝为皇嗣。丙戌,初立武氏七庙于神都。追尊神皇父赠太尉、太原王士彟为孝明皇帝。兄子文昌左相承嗣为魏王,天官尚书三思为梁王,堂侄懿宗等十二人为郡王。司宾卿史务滋为纳言,凤阁侍郎宗秦客为内史。给事中傅游艺为鸾台侍郎,仍依旧知凤阁鸾台平章事。令史务滋等十人分道存抚天下。改内外官所佩鱼并作龟。冬十月,改并州文水县为武兴县,依汉丰、沛例,百姓子孙相承给复。二年正月,亲祀明堂。春三月,改唐太庙为享德庙。夏四月,令释教在道法之上,僧尼处道士女寇之前。六月,命岑长倩率诸军讨吐蕃。左肃政御史大夫格辅元为地官尚书,鸾台侍郎乐思晦并同凤阁鸾台平章事。秋七月,徙关内雍、同等七州户数十万以实洛阳。分京兆置鼎、稷、鸿、宜四州。夏官尚书欧阳通知纳言事。九月,傅游艺下狱死。右羽林卫大将军、建昌王攸宁为纳言,洛州司马狄仁杰为地官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冬十月,制官人者咸令自举。杀文昌左相岑长倩、纳言欧阳通、地官尚书格辅元。三年正月,亲祀明堂。春一月,冬官尚书杨执柔同凤阁鸾台平章事。三月,五天竺国并遣使朝贡。四月,大赦天下,改元为如意,禁断天下屠杀。秋七月,大雨,洛水泛溢,漂流居人五千余家,遣使巡问赈贷。八月,魏王承嗣为特进,建昌王攸宁为冬官尚书,杨执柔为地官尚书,并罢知政事。秋官侍郎崔元琮为鸾台侍郎,夏官侍郎李昭德为凤阁侍郎,检校天官侍郎姚璹为文昌左丞,地官侍郎李元素为文昌右丞,并同凤阁鸾台平章事。九月,大赦天下,改元为长寿。改用九月为社,大酺七日。并州改置北都。冬十月,武威军总管王孝杰大破吐蕃,复龟兹、于阗、疏勒、碎叶镇。二年春一月,亲享明堂。癸亥,杀皇嗣妃刘氏、窦氏。腊月,改封皇孙成器为寿春郡王,恒王成义为衡阳郡王,隆基为临淄郡王,卫王隆范为巴陵郡王,隆业为彭城郡王。春二月,尚方监裴匪躬坐潜谒皇嗣,腰斩于都市。秋九月,上加金轮圣神皇帝号,大赦天下,大酺七日。辛丑,司宾卿豆卢钦望为内史,文昌右丞韦巨源同凤阁鸾台平章事,秋官侍郎陆元方为鸾台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三年春一月,亲享明堂。三月,凤阁侍郎李昭德检校内史,鸾台侍郎苏味道同凤阁鸾台平章事。韦巨源为夏官侍郎,依旧知政事。四月,夏官尚书王孝杰同凤阁鸾台三品。五月,上加尊号为越古金轮圣神皇帝,大赦天下,改元为延载,大酺七日。秋八月,司宾少卿姚璹为纳言。左肃政御史中丞杨再思为鸾台侍郎,洛州司马杜景俭为凤阁侍郎,仍并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梁王武三思劝率诸蕃酋长奏请大征敛东都铜铁,造天枢于端门之外,立颂以纪上之功业。九月,内史李昭德左授钦州南宾县尉。冬十月,文昌右丞李元素为凤阁鸾台平章事。证圣元年春一月,上加尊号曰慈氏越古金轮圣神皇帝,大赦天下,改元,大酺七日。戊子,豆卢钦望、韦巨源、杜景俭、苏味道、陆元方并左授赵、鄜、集、绥等州刺史。丙申夜,明堂灾,至明而并从煨烬。庚子,以明堂灾告庙,手诏责躬,令内外文武九品已上各上封事,极言正谏。春二月,上去慈氏越古尊号。秋九月,亲祀南郊,加尊号天册金轮圣神皇帝,大赦天下,改元为天册万岁,大辟罪已下及犯十恶常赦所不原者,咸赦除之,大酺九日。万岁登封元年腊月甲申,上登封于嵩岳,大赦天下,改元,大酺九日。丁亥,禅于少室山。己丑,又制内外官三品已上通前赐爵二等,四品已下加两阶。洛州百姓给复二年,登封、告成县三年。癸巳,至自嵩岳。甲午,亲谒太庙。春三月,重造明堂成。夏四月,亲享明堂,大赦天下,改元为万岁通天,大酺七日。以天下大旱,命文武官九品以上极言时政得失。五月,营州城傍契丹首领松漠都督李尽忠与其妻兄归诚州刺史孙万荣杀都督赵文翙,举兵反,攻陷营州。尽忠自号可汗。乙丑,命鹰扬将军曹仁师、右金吾大将军张玄遇、右武威大将军李多祚、司农少卿麻仁节等二十八将讨之。秋七月,命春官尚书、梁王三思为安抚大使,纳言姚璹为之副。制改李尽忠为尽灭,孙万荣为万斩。秋八月,张玄遇、曹仁师、麻仁节与李尽灭战于西硖石黄獐谷,官军败绩,玄遇、仁节并为贼所虏。九月,命右武卫大将军、建安王攸宜为大总管以讨契丹。并州长史王方庆为鸾台侍郎,与殿中监李道广并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吐蕃寇凉州,都督许钦明为贼所执。庚申,王方庆为凤阁侍郎,仍依旧知政事。李尽灭死,其党孙万斩代领其众。冬十月,孙万斩攻陷冀州,刺史陆宝积死之。十一月,又陷瀛州属县。二年正月,亲享明堂。凤阁侍郎李元素、夏官侍郎孙元亨坐与綦连耀谋反,伏诛。原州都督府司马娄师德为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春二月,王孝杰、苏宏晖等率兵十八万与孙万斩战于硖石谷,王师败绩,孝杰没于阵,宏晖弃甲而遁。夏四月,铸九鼎成,置于明堂之庭,前益州大都督府长史王及善为内史。五月,命右金吾大将军、河内王懿宗为大总管,右肃政御史大夫娄师德为副大总管,右武威卫大将军沙吒忠义为前军总管,率兵二十万以讨孙万斩。六月,内史李昭德、司仆少卿来俊臣以罪伏诛。孙万斩为其家奴所杀,余党大溃。魏王承嗣、梁王三思并同凤阁鸾台三品。秋八月,纳言姚璹为益州大都督府长史。九月,以契丹李尽灭等平,大赦天下,改元为神功,大酺七日。娄师德为纳言。冬十月,前幽州都督狄仁杰为鸾台侍郎,司刑卿杜景俭为凤阁侍郎,并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圣历元年正月,亲享明堂,大赦天下,改元,大酺九日。春三月,召庐陵王哲于房州。夏五月,禁天下屠杀。突厥默啜上言,有女请和亲。秋七月,令淮阳王武延秀往突厥,纳默啜女为妃。遣右豹韬卫大将军阎知微摄春官尚书,赴虏庭。八月,突厥默啜以延秀非唐室诸王,乃囚于别所,率众与阎知微入寇妫、檀等州。命司属卿高平王重规、右武威卫大将军沙吒忠义、幽州都督张仁亶、右羽林卫大将军李多祚等率兵二十万逆击,乃放延秀还。己丑,默啜攻陷定州,刺史孙彦高死之,焚烧百姓庐舍,遇害者数千人。魏王承嗣卒。庚子,梁王三思为内史,狄仁杰为纳言。九月,建昌王攸宁同凤阁鸾台平章事。默啜攻陷赵州,刺史高睿遇害。丙子,庐陵王哲为皇太子,令依旧名显,大赦天下,大酺五日。令纳言狄仁杰为河北道行军元帅。辛巳,皇太子谒太庙。天官侍郎苏味道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癸未,默啜尽杀所掠赵、定州男女万余人,从五回道而去,所至残害,不可胜纪。冬十月,夏官侍郎姚元崇、麟台少监李峤并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是月,阎知微自突厥叛归,族诛之。二年春二月,封皇嗣旦为相王。初为宠臣张易之及其弟昌宗置控鹤府官员,寻改为奉宸府,班在御史大夫下。左肃政御史中丞魏元忠为凤阁侍郎,吉顼为天官侍郎,并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戊子,幸嵩山,过王子晋庙。丙申,幸缑山。丁酉,至自嵩山。夏四月,吐蕃大论赞婆来奔。秋七月,上以春秋高,虑皇太子、相王与梁王武三思、定王武攸宁等不协,令立誓文于明堂。八月,王及善为文昌左相,豆卢钦望为文昌右相,仍并同凤阁鸾台三品。冬十月乙亥,幸福昌县。王及善薨。三年正月戊寅,梁王三思为特进,天官侍郎吉顼配流岭表。腊月辛巳,封皇太子男重润为邵王。狄仁杰为内史。戊寅,幸汝州之温汤。甲戌,至自温汤、造三阳宫于嵩山。春三月,李峤为鸾台侍郎,知政事如故。夏四月戊申,幸三阳宫。五月癸丑,上以所疾康复,大赦天下,改元为久视,停金轮等尊号,大酺五日。六月,魏元忠为左肃政御史大夫,仍旧知政事。是夏大旱。秋七月,至自三阳宫。天官侍郎张锡为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其甥凤阁鸾台平章事李峤为成均祭酒,罢知政事。壬寅,制曰:"隋尚书令杨素,昔在本朝,早荷殊遇。禀凶邪之德,有谄佞之才,惑乱君上,离间骨肉。摇动冢嫡,宁唯握蛊之祸;诱扇后主,卒成请蹯之衅。隋室丧亡,盖惟多僻,究其萌兆,职此之由。生为不忠之人,死为不义之鬼,身虽幸免,子竟族诛。斯则奸逆之谋,是为庭训;险薄之行,遂成门风。刑戮虽加,枝胤仍在,何得肩随近侍,齿列朝行?朕接统百王,恭临四海,上嘉贤佐,下恶贼臣。常欲从容于万机之余,褒贬于千载之外,况年代未远,耳目所存者乎!其杨素及兄弟子孙已下,并不得令任京官及侍卫。"九月,内史狄仁杰卒。冬十月甲寅,复旧正朔,改一月为正月,仍以为岁首,正月依旧为十一月,大赦天下。韦巨源为地官尚书,文昌左丞韦安石为鸾台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丁卯,幸新安,曲赦其县。壬申,至自新安。十二月,开屠禁,诸祠祭令依旧用牲牢。大足元年春正月,制改元。二月,鸾台侍郎李怀远同凤阁鸾台平章事。三月,姚元崇为凤阁侍郎,依旧知政事。丙申,凤阁侍郎张锡坐赃配循州。夏五月,幸三阳宫。命左肃政御史大夫魏元忠为总管以备突厥。天官侍郎顾琮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六月,夏官侍郎李迥秀同凤阁鸾台平章事。辛未,曲赦告成县。秋七月甲戌,至自三阳宫。九月,邵王重润为易之谗构,令自死。冬十月,幸京师,大赦天下,改元为长安。二年春正月,突厥寇盐、夏等州,杀掠人吏。秋九月乙丑,日有蚀之,不尽如钩,京师及四方见之。冬十月,日本国遣使贡方物。十一月,相王旦为司徒。戊子,亲祀南郊,大赦天下。三年春三月壬戌,日有蚀之。夏四月庚子,相王旦表让司徒,许之。改文昌台为中台。李峤知纳言事。六月,宁州雨,山水暴涨,漂流二千余家,溺死者千余人。秋七月,杀右金吾大将军唐休璟。秋九月,正谏大夫朱敬则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戊申,相王旦为雍州牧。是月,御史大夫兼知政事、太子右庶子魏元忠为张昌宗所谮,左授端州高要尉。京师大雨雹,人畜有冻死者。冬十月丙寅,驾还神都。乙酉,至自京师。四年春正月,造兴泰宫于寿安县之万安山。天官侍郎韦嗣立为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朱敬则请致仕,许之。三月,进封平恩郡王重福为谯王,夏官侍郎宗楚客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夏四月,韦安石知纳言事,李峤知内史事。丙子,幸兴泰宫六月,天官侍郎崔玄暐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李峤为国子祭酒,知政事如故。七月丙戌,杨再思为内史。甲午,至自兴泰宫。宗楚客左授原州都督。八月,姚元崇为司仆卿,知政事;韦安石检校扬州大都督府长史。冬十月,秋官侍郎张柬之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十一月,李峤为地官尚书,张柬之为凤阁鸾台平章事。自九月至于是,日夜阴晦,大雨雪,都中人有饥冻死者,令官司开仓赈给。神龙元年春正月,大赦,改元。上不豫,制自文明元年已后得罪人,除扬、豫、博三州及诸逆魁首,咸赦除之。癸亥,麟台监张易之与弟司仆卿昌宗反,皇太子率左右羽林军桓彦范、敬晖等,以羽林兵入禁中诛之。甲辰,皇太子监国,总统万机,大赦天下。是日,上传皇帝位于皇太子,徙居上阳宫。戊申,皇帝上尊号曰则天大圣皇帝。冬十一月壬寅,则天将大渐,遗制祔庙、归陵,令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其王、萧二家及褚遂良、韩瑗等子孙亲属当时缘累者,咸令复业。是日,崩于上阳宫之仙居殿,年八十三,谥曰则天大圣皇后。二年五月庚申,祔葬于乾陵。睿宗即位,诏依上元年故事,号为天后,未几,追尊为大圣天后,改号为则天皇太后。太后尝召文学之士周思茂、范履冰、卫敬业,令撰《玄览》及《古今内范》各百卷,《青宫纪要》、《少阳政范》各三十卷,《维城典训》、《凤楼新诫》、《孝子列女传》各二十卷,《内轨要略》、《乐书要录》各十卷,《百僚新诫》、《兆人本业》各五卷,《臣范》两卷,《垂拱格》四卷,并文集一百二十卷,藏于秘阁。史臣曰:治乱,时也,存亡,势也。使桀、纣在上,虽十尧不能治;使尧、舜在上,虽十桀不能乱;使懦夫女子乘时得势,亦足坐制群生之命,肆行不义之威。观夫武氏称制之年,英才接轸,靡不痛心于家索,扼腕于朝危,竟不能报先帝之恩,卫吾君之子。俄至无辜被陷,引颈就诛,天地为笼,去将安所?悲夫!昔掩鼻之谗,古称其毒;人彘之酷,世以为冤。武后夺嫡之谋也,振喉绝襁褓之儿,菹醢碎椒涂之骨,其不道也甚矣,亦奸人妒妇之恒态也。然犹泛延谠议,时礼正人。初虽牝鸡司晨,终能复子明辟,飞语辩元忠之罪,善言慰仁杰之心,尊时宪而抑幸臣,听忠言而诛酷吏。有旨哉,有旨哉!赞曰:龙漦易貌,丙殿昌储。胡为穹昊,生此夔魖?夺攘神器,秽亵皇居。穷妖白首,降鉴何如。《旧唐书》 後晋·刘昫等史籍选要http://www.guoxue123.com/shibu/0101/00jts/005.htm
2023-07-21 12:21:051

速求《新唐书.韩思复传》的译文

《新唐书.韩思复传》译文如下:韩思复,字绍出,京兆长安人。韩思复很小时就死了父亲。长到十岁时,他母亲对他说了父亲死的情况,他听了伤心悲痛几乎昏厥。那时他家里很富有,但他对于金玉、车马、游玩从不过问。学习十分认真,参加秀才考试得了高名次,承袭了祖父的封爵。到永淳年间,家中穷困了,年岁又不好,京兆一个叫杜瑾的人送他一百段绫,那时,韩思复两天才能吃一餐饭,但杜瑾送来的绫却完好未开封。韩思复曾任梁州仓曹参军。遇到天大旱,他就开仓赈民,州里责备他,他回答说:“人处境困顿了什么事都做得出来,不如赈粮给他们让他们活命,不让他们当盗贼。”州里不能折服他。后来调任汴州司户,为政宽仁,不行杖刑。因母亲死而离任,就砍柴卖了自给。那时姚崇任夏官侍郎,非常赏识他,除丧后提拔他为司礼博士。后来步步高升,直至礼部郎中。再升为滁州刺史,州里有铜矿,矿工开采十分辛苦,韩思复将矿的开采卖给他乡,省了很多费用而获利却很多。入京都任给事中。皇帝要建景龙观,韩思复劝谏说:“祸乱刚刚结束,就大兴土木,不利于休养生息。”没被采纳。严思善因谯王重福的事受牵连,被捕下诏狱。有司检举严思善的罪名是“隐瞒反叛,欺罔皇上,应判死刑”。韩思复说:“过去韦氏擅自干预国政,打算危乱李氏社稷,善思到相王府,说陛下一定会即位。现在诏令善思返京,诏书一到他即刻就来,假如他有谋反之心,岂肯匆忙前来呢?请招集百官讨论。”议论很多与韩思复的意见同,严思善得免死,流放静州。韩思复升任中书舍人,多次指出政事中的得失,多被采用。开元初年,韩思复任谏议大夫。山东发生蝗灾,宰相姚崇派使者分道督促捕埋。韩思复上奏:“黄河两岸的州县,蝗虫所到之处,禾苗全被吃尽,现在又将到洛州了。使者往来都不敢直言。且天灾流行,哪能捕埋得尽?切望陛下能悔过责己,停止一切不急之务,任用极端公正之人,就以这样诚恳实在的工作来回答上天的惩罚。那些驱蝗使应全部撤销。”玄宗认为对,把他的奏疏给姚崇,姚崇建议派韩思复去山东检查蝗虫为害的情况,他回来后,据实报告。姚崇又要求派监察御史刘沼去复查。刘沼揣摩宰相的意思,把以前呈报的全部改了上报。根据改了的报告,河南几州的租赋不能减免。姚崇因而不喜欢韩思复,让他出京任德州刺史。后来,又担任襄州刺史,治理政绩名扬天下。死时,年七十四,谥号是“文”。皇帝亲自在他的墓碑上题字“有唐忠孝韩长山之墓”。扩展资料:《新唐书》作者欧阳修简介: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出生于绵州(今四川绵阳),籍贯吉州庐陵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于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以进士及第,历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死后累赠太师、楚国公,谥号“文忠”,故世称欧阳文忠公。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其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他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集》传世。作者宋祁简介:宋祁(公元998年—公元1061年),字子京,小字选郎 。祖籍安州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市) ,高祖父宋绅徙居开封府雍丘县遂为雍丘(今河南商丘民权县)人。是北宋官员、著名文学家、史学家、词人。司空宋庠之弟,宋祁与兄长宋庠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词语言工丽,因《玉楼春》词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句,世称“红杏尚书”。天圣二年进士,宋祁初任复州军事推官,经皇帝召试,授直史馆。历官龙图阁学士、史馆修撰、知制诰。曾与欧阳修等合修《新唐书》,《新唐书》大部分为宋祁所作,前后长达十余年。书成,进工部尚书,拜翰林学士承旨。嘉祐六年卒,年六十四,谥景文。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宋祁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欧阳修
2023-07-21 12:21:152

直言极谏什么意思?

词目 直言极谏 发音 zhí yán jí jiàn 释义 ①谓以正直的言论谏诤。古时多用于臣下对君主。②直言极谏科的省称。 引用 《前汉演义》第四十八回 遭众忌贾谊被迁 正阃仪袁盎强谏 ...,勃亦受命不辞。会当日蚀告变,文帝因天象示儆,诏求贤良方正, 直言极谏 。当由颍阴侯骑士贾山,上陈治乱关系,至为恳切,时人称为... 《前汉演义》第五十八回 嗣帝祚董生进三策 应主召申公陈两言 ...,便颁下一道诏书,命丞相御史列侯郡守诸侯相等,举荐贤良方正、 直言极谏 之士。于是广川人董仲舒,菑川人公孙弘,会稽人严助,以及... 《前汉演义》第九十一回 赖直谏太子得承基 宠正宫词臣同 *** ...员五人。汉制尚书有四,至此更增一人。四月孟夏,天复雨雪,诏令 直言极谏 诸士,诣白虎殿对策。太常丞谷永奏对道:  方今四... 《后汉演义》第三十回 请济师司马献谋 巧架诬牝(又鸟)逞毒 ...前。并皆得与讲席,著有令名。越年为建初五年,二月朔日食,诏求 直言极谏 ,大略说是:  朕新离供养,愆咎众著,上天降异,... 《后汉演义》第四十七回 立冲人母后摄政 毒少主元舅横行 ...得失;到了四月,京师地震,又诏大将军公卿等,荐举贤良方正,及 直言极谏 各一人。看官试想!豺狼久已当道,欲要纠正时政,必为所噬... 《说唐合传》第十五回 雄阔海打虎显英雄 伍云召报仇集众将 ...父篡位,与奸臣算计,要老太师草诏,颁行天下。老太师忠心不昧, 直言极谏 ,杨广反把老太师杀了,并家眷三百余口,尽行斩首,言之真... 《说唐合传》第十七回 韩擒虎调兵二路 伍云召被困危城 ...所知。不料杨广弑父篡位,纳娘为后,古今罕有。我父亲忠心不昧, 直言极谏 ,那杨广反把我父亲杀了!又把我一门三百余口,尽行斩首,... 《大唐狄公案》迷宫案-第四章 ...室家小又当如何?钱牟一旦得手,对她们绝不会心慈手软。我意不如 直言极谏 ,劝老爷一时诈降钱牟,做做屈节事仇的样子,再徐图万全之... 《史记》孝文本纪 ...,其悉思朕之过失,及知见思之所不及,匄以告朕。及举贤良方正能 直言极谏 者,以匡朕之不逮。因各饬其任职,务省繇费以便民。朕既不... 《史记》梁孝王世家 ...言也。故诸侯王当为置良师傅,相忠言之士,如汲黯、韩长孺等,敢 直言极谏 ,安得有患害!   盖闻梁王西入朝,谒窦太后,... 《汉书》卷七十五·眭两夏侯京翼李传 ...减省以便万姓者,各条奏。悉意陈朕过失,靡有所讳”因赦天下,举 直言极谏 之士。奉奏封事曰:臣闻之於师曰,天地设位,悬日月... 《汉书》卷四·文帝纪 ...,其悉思朕之过失,及知见之所不及,匄以启告朕。及举贤良方正能 直言极谏 者,以匡朕之不逮。因各敕以职任,务省徭费以便民。朕既不... 《汉书》卷六·武帝纪 ...十月,诏丞相、御史、列侯、中二千石、二千石、诸侯相举贤良方正 直言极谏 之士。丞相绾奏“所举贤良,或治申、商、韩非、苏秦、张仪... 《后汉书》卷三·肃宗孝章帝纪 ...。其令太傅、三公、中二千石、二千石、郡国守相,举贤良方正、能 直言极谏 之士各一人”夏五月辛酉,初举孝廉、郎中宽博有谋,... 《后汉书》卷四·孝和孝殇帝纪 ...朕之不逮。其令三公、中二千石、二千石、内郡守相举贤良方正、能 直言极谏 之士各一人。昭岩穴,披幽隐,遣诣公车,朕将悉听焉”帝乃... 《后汉书》卷五·孝安帝纪 ...众官、郡国守、相,举贤良方正、有道术之士,明政术、达古今、能 直言极谏 者,各一人。己卯,永昌徼外僬侥种夷贡献内属。甲申,葬清... 《魏书》卷七上·帝纪第七·高祖纪上 ...赦,改元延兴元年。丁未,刘彧遣使朝贡。九月壬戌,诏在位及民庶 直言极谏 ,有利民益治,损政伤化,悉心以闻。壬午,青州高阳民封辩... 《魏书》卷七下·帝纪第七下·高祖纪下 ...人湛德,高士凝栖,虽加铨采,未能招致。其精访幽谷,举兹贤彦, 直言极谏 ,匡予不及。又邪佞毁朝,固唯治蠹;贪夫窃位,大政以亏。... 《北史》卷三·魏本纪第三 ...丑,进假东阳王丕爵为王。己未,诏群官卿士下及吏人,各听上书, 直言极谏 ,勿有所隐。诸有益政利人可以正风俗者,有司以闻。辛未,... 《旧唐书》卷七·本纪第七·中宗睿宗 ...嗣者听取亲为后。诏九品已上及朝集使极言朝政得失,兼举贤良方正 直言极谏 之士。丙寅,左散骑常侍、谯王重福贬濮州员外刺史,不知州... 《旧唐书》卷十·本纪第十·肃宗 ...台府,如处断不平,具状闻奏。自文武五品已上正官各举贤良方正、 直言极谏 一人,任自封进。两省官十日一上封事。御史台欲弹事,不须... 《旧唐书》卷十二·本纪第十二·德宗上 ...更待事平,然后经度。"制从之。乙巳,上御正殿,策贤良方正、能 直言极谏 等三科举人。辛亥,宰相刘从一以疾辞任,授户部尚书。庚申...
2023-07-21 12:21:381

唐朝皇帝儿子的等级

凡爵九等:一曰王,食邑万户,正一品;二曰嗣王、郡王,食邑五千户,从一品;三曰国公,食邑三千户,从一品;四曰开国郡公,食邑二千户,正二品;五曰开国县公,食邑千五百户,从二品;六曰开国县侯,食邑千户,从三品;七曰开国县伯,食邑七百户,正四品上;八曰开国县子,食邑五百户,正五品上;九曰开国县男,食邑三百户,从五品上。  详细说明  皇兄弟、皇子,皆封国为亲王;皇太子子,为郡王;亲王之子,承嫡者为嗣王,诸子为郡公,以恩进者封郡王;袭郡王、嗣王者,封国公。 皇姑为大长公主,正一品;姊妹为长公主,女为公主,皆视一品;皇太子女为郡主,从一品;亲王女为县主,从二品。凡王、公十五以上,预朝集,宗亲女妇、诸王长女月二参。内命妇,一品母为正四品郡君,二品母为从四品郡君,三品、四品母为正五品县君。 凡诸王、公主、外戚之家,卜、祝、占、相不入门。王妃、公主、郡县主嫠居有子者,不再嫁。凡外命妇有六;王、嗣王、郡王之母、妻为妃,文武官一品、国公之母、妻为国夫人,三品以上母、妻为郡夫人,四品母、妻为郡君,五品母、妻为县君,勋官四品有封者母、妻为乡君。凡外命妇朝参,视夫、子之品。诸蕃三品以上母、妻授封以制。流外技术官,不封母、妻。 亲王,孺人二人,视正五品,媵十人,视从六品;二品,媵八人,视正七品;国公及三品,媵六人,视从七品;四品,媵四人,视正八品;五品,媵三人,视从八品。凡置媵,上其数,补以告身。散官三品以上,皆置媵。凡封户,三丁以上为率,岁租三之一入于朝廷。食实封者,得真户,分食诸州。皇后、诸王、公主食邑,皆有课户。名山、大川、畿内之地,皆不以封古代王爷只是一个封号,代表一定尊贵的地位,并不是官职,光王爷这个封号并不能管辖事务,但却有一定的朝廷奉禄。王爷的等级还有一定区别,如亲王,郡王。亲王一般只封皇帝的嫡亲,郡王比亲王低一级,只封皇帝的表亲。但个别有大功的臣子也会封王,比如唐代的郭子仪,宋代的岳飞。封王制度在各个朝代有很大变动,拿唐代打个比方,一字王都是亲王,如秦王,潞王,庸王,齐王等;二字王则是郡王,如淮安王,江夏王等。但汉代就不是这样。清代皇族按地位从高到低称乎一次是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固山贝子。 王爷这个封号虽不是官职,并没有实质管辖权力,但做王爷的人都有一定的官职。是王爷就有一个起始官职,也就是当皇族子北封王那一天,就按其地位等级封一个最低限度的官职,之后就全凭自己了,能力强的可以继续往上爬,能力差的也有个最低权力保障,一些犯重罪的皇族,也有可能被免官。这个最低限度,不同级别的王爷在不同朝代也不一样,拿唐代来说,亲王的起始官职是正四品。也就是说王爷是个封号不是官职,但做王爷的人往往兼任官职。官职大小跟他的王爷地位没有绝对关系,只有最低限度,能力大的人官位可以无限大。 比如唐太宗李世民在未登基前为秦王(亲王),唐高祖李渊的二儿子,最多时曾兼任七个官职,从一品到四品,文武都有。 但他的许多没有特殊本事的兄弟,终老都只是最低限度的四品官。 古代封王制度和官职制度很复杂,不同朝代的规矩不同。唐太祖李虎(李渊的祖父)的子孙封王的有:江夏王道宗,永安壮王孝基,淮南壮王道玄,长平肃王叔良,新兴郡王德良,长乐郡王幼良,西平怀王安,襄武郡王琛,河间元王孝恭,济北郡王瑊,汉阳郡王瑰,庐江郡王瑗,淮安靖王神通,胶东郡王道彦,襄邑恭王神符唐世祖李昺的子孙封王:陇西恭王博义,渤海敬王奉慈唐高祖李渊之子封王的有:齐王元吉,荆王元景,汉王元昌,酆悼王元亨,周王元方,徐康王元礼韩王元嘉彭思王元则郑惠王元懿霍王元轨虢庄王凤道孝王元庆邓康王元裕舒王元名鲁王灵夔江安王元祥密贞王元晓滕王元婴唐太宗李世民之子孙封王的有:楚王宽,齐王佑,江殇王嚣,代王简,吴王恪濮恭王泰蜀悼王愔蒋王恽越王贞纪王慎赵王福曹王明高宗李治子孙封王者:燕王忠,原悼王孝,义丰王光顺,犍为王守义泽王上金许王素节邠王守礼中宗李显子孙:谯王重福,湖阳郡王宗晖睿宗旦子孙:宁王宪,申王捴岐王隆范,薛王隆业汝南王隆悌玄宗子孙:庆王琮太子瑛,隶王琰荣王琬仪王璲,颍王璬永王璘,寿王瑁,延王玢盛宣王琦济王环,信王瑝(——子新安王佟、晋陵王倜)义王玼(——子舞阳王仪、高密王僇)陈王珪(——安南王伦、临淮王佗、安阳王佼)丰王珙(——子齐安王佻)凉王璿(——泸阳王仂)鄂王瑶,光王琚,恒王瑱,汴哀王璥肃宗子孙:越王系彭王仅襄王僙,建宁王倓,西平王亻必,兖王亻闲,泾王亻廷,杞王倕,召王偲,兴王佋,定王侗唐代亲王除正妻外,按例可纳二孺人十媵。媵本是陪嫁女子的古称,而孺人在宋代变成了妇女的诰命等级,但在唐朝都是亲王侧室的封号。当然在具体情况下,王府的妾室配置不一定刚好满员达到十二个,另外可能还会有其他无封号的侍妾。 王爷的女儿叫郡主,王爷的儿子家中的仆人应该称呼"小王爷" 长者或者老师应该称呼"世子"对不起 我拼凑了些 希望可以帮到你
2023-07-21 12:21:451

李北海是谁?

问题一:古诗人:李北海是谁?哪文人知道 李邕(678~747),即李北海,也称李括州,唐代书法家。唐朝宗室。李凤之孙。李善之子。字泰和,汉族,鄂州江夏(今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人。其父李善,为《文选》(梁萧统编选)作注。李邕少年即成名,后召为左拾遗,曾任户部员外郎、括州刺史、北海太守等职,人称“李北海”。李邕为行书碑法大家,书法风格奇伟倜傥,李后主说:“李邕得右将军之气而失于体格。”《宣和书谱》说:“邕精于翰墨,行草之名由著。初学右将军行法,既得其妙,乃复摆脱旧习,笔力一新。”传世碑刻有《麓山寺碑》、《李思训碑》等。 杜甫有诗《陪李北海宴历下亭》。 问题二:史称李北海是谁 北海书法学王,求变!曾说:“似我者欲俗,学我者死。”所以个性非常明显,字形左高右低.王氏以行书而称圣!北海练惯行书,再返照回楷,他的楷书严格说来为行楷,汉字左偏画少而右旁画多这一特点在与北海之创新一共鸣,便给后世留下一左高右低的形态,今人回味!古人书由上至下,右低便于引带下首!当然所谓左高右低的形态不是绝对的,而是在不影响单字本身结构中产生的一点点特色! 问题三:李邕曾任北海太守,唐朝北海是指什么地方 北海郡,汉置,山东旧青州府东部莱州府西部之地,治营陵(在今山东昌乐县东南五十里),后汉徙治剧(在今山东寿光市东南三十一里),南齐治都昌(在今山东潍坊市东北),南朝宋及后魏治平寿(在今山东潍坊市西南),隋改为高阳郡。 唐朝跟隋朝的行政划分差别不是很大(主要指山东地区),大 *** 置是今天的潍坊、泰安一带 问题四:李邕曾任北海太守,唐朝北海是指什么地方? 唐朝的北海 在今山东省东南方向。 问题五:上李邕的李邕是什么意思 李 邕 字泰和,扬州江都人,官至北海太守,人称李北海.他的字从“二王”入手,能入乎内而出乎其外.李后主说:“李邕得右将军之气而失于体格.”恰道出李邕善学之处.《宣和书谱》说:“邕精于翰墨,行草之名由著.初学又将军行法,既得其妙,乃复摆脱旧习,笔力一新.”《叶有道碑》、《岳麓寺碑》、《云麾将军碑》为其代表作.他的笔力遒劲舒放,给人以险峭爽朗的感觉.苏东坡,米芾都吸取了他的一些特点,元代的赵孟俯也极力追求他的笔意,从中学到了 “风度闲雅”的书法境界.他对后世产生了较大影响. 问题六:李北海的介绍 李北海 1936年7月生,湖北武 *** 。1954年加入中国 *** 。1949年参加工作。1960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西语系。 问题七:李邕曾任北海太守,唐朝北海是指什么地方 应该山东的东南部,我原来以为是贝加尔湖,也就是捕鱼儿海,后来看地图应该不是。 问题八:为什么李北海说“学我者死,似我者俗”? 为什么李北海说“似我者俗,学我者死”? 问题九:结合李邕真迹,说说李邕是个怎么样的人 李邕字泰和,扬州江都人。父善,有雅行,淹贯古今,不能属辞,故人号“书麓”。善以《文选》讲授诸生,邕能补益其意。邕少知名,既冠,见李峤,请假直秘书,未几,奥篇隐帙,了辨如响。峤叹曰:“子且名家!” 峤为内史,与监察御史张廷荐邕文高气方直,才任谏诤,乃召拜左推拾遗。五王诛,坐善张柬之,出为南和令,贬富州司户参军事。韦氏平,召拜左台殿中侍御史,弹劾任职,人颇惮之。谯王重福谋反,邕与洛州司马崔日知捕支党,迁户部员外郎。 玄宗在东宫,邕及崔隐甫、倪若水同被礼遇,岑羲等忌之,贬邕舍城丞。玄宗即位,召为户部郎中。张廷为黄门侍郎,而姜w方幸,共援邕为御史中丞。姚崇疾邕险躁,左迁括州司马,起为陈州剌史。会仇人告邕E枉法,下狱当死。许昌男子孔璋上书天子,疏奏,邕得减死,贬遵化尉,流璋岭南。 邕后从中人杨思蕴至肽显粲泄Γ徙沣州司马。开元二十三年,起为括州剌史,喜兴利除害。复坐诬枉且得罪,天子识其名,诏勿劾。后历淄、滑二州剌史,上计京师。始,邕蚤有名,重义爱士,久斥外,不与士大夫接。既入朝,人间传其眉目环异,至阡陌聚观,后生望风内谒,门巷填隘。中人临问,索所为文章,且进上。以谗u不得留,出为汲郡、北海太守。 天宝中,左骁卫兵曹参军柳抻凶锵掠,邕尝遗蘼恚故吉温使引邕尝以休咎相语,阴赂遗。宰相李林甫素忌邕,因传以罪。诏刑部员外郎祁顺之、监察御史罗希]就郡杖杀之时年七十。代宗时,赠z书监。 邕之文,于碑颂是所长,人奉金帛请其文,前后所受钜万计。邕虽诎不进,而文名天下,时称李北海。卢藏用尝谓:“邕如干将、莫邪,难与争锋,但虞伤缺耳。”后卒如言。杜甫知邕负谤死,作《八哀诗》,读者伤之。邕资豪放,不能治细行,所在贿谢,畋游自肆,终以败云。 一在《新唐书》中,李善的事迹是附见于李邕传的。在史学家的眼中,李邕的地位和价值无疑是高于乃父的。《新唐书》卷二百二《文艺中》云:“邕少知名。始,善注《文选》,释事而忘意。书成以问邕,邕不敢对。善诘之,邕意欲有所更,善曰:‘试为我补益之。"邕附事见义,善以其不可夺,故两书并行。既冠,见特进李峤,自言‘读书未遍,愿一见秘书"。峤曰:‘秘阁万卷,岂时日能习邪?"邕固请,乃假直秘书。未几辞去,峤惊,试问奥篇隐帙,了辩如响,峤叹曰:‘子且名家!"”这段文章说了两件事,证明李邕是“少知名”,或者说是天才。先说后一件事,“秘阁万卷”李邕“未几辞去”,而“奥篇隐帙,了辩如响”,说明李邕读书快,记性好,也说明此前他读书的面还不是太宽的。再看前一件事,证明李邕悟性好,见识高。但算算年龄,笔者有点疑问了。“始,善注《文选》……书成以问邕”,李善《文选注》成于显庆三年(658),其时李邕尚未生。二《新唐书u30fb李邕传》说:“邕少知名,始善注《文选》释事而忘义,书成,以示邕,邕不敢对,善诘之,邕意欲有所更,善曰:‘汝试为我补益之!"邕附事见义,善以其不可夺,故两书并行。”少年李邕的意见表达了普通读者对于注释普及性的要求。但所谓“两书并行”的情形并未见到,或许李善在修订其注释时已经吸收了儿子李邕的建议以及某些具体意见亦未可知,所以今天所见到《文选》李善注固然以释事为主,亦复兼及释义,对作者的写作意图、言外之意以及写作手法有所诠释。三李邕(678~747),即李北海,唐代书法家。字泰和,广陵江都(今江苏省扬州市)人。其父李善,为《文选》(梁萧统编选)作注。李邕少年即成名,后召为左拾遗,曾任户部员外郎、括州刺史、北海太守等职,人称“李北海”。七十时,为宰相李林甫所忌,含冤杖杀。他工文,尤长碑颂。善行书,变王羲之法,笔法一新;并继李世民《晋祠铭》后以行书书写碑文,名重一时......>> 问题十:龙尊集团李北海老婆 洛阳户口的戴颖颖小姐(拿李北海集资诈骗的钱在西安南郊开戴美姿美容院),也是个骗子。李北海由原华西大学(华西大学现已因非法集资,被国家取缔倒闭)出来的一名毫无背景、资源的一名普通员工、出来不是想着脚踏实地将一个行业干好,做大,而是走向了非法集资的邪恶不归路!!通过向众多弱势群体集资,用大家的血汗钱在短短的几年之内涉及干了十几个不同产业,妄想着用大家的血汗钱,将这些产业哄起来,坐收渔翁之利!!而不是脚踏实地实实在在干事业,现在国家严厉打击非法集体,李北海断了资金来源,缺了资金挥霍,他所谓的产业纷纷倒闭!并欠外债几千万,员工大部分已离职或跑路!妄想他在将事业做大还钱,已几无可能! 大家应团结起来共同声讨罪恶深重的诈骗份子!!尽快使其变卖资产还钱,千万别再上他们公司经营好还钱的当,已决无可能!!各位受害者!!醒醒吧!!想想当时怎么被骗的,还要在被骗下去吗???不!!!决对不!!!!欠债还钱天经地义!搜装龙尊李北海炸骗百姓天理不容,誓死讨回血汗钱!!
2023-07-21 12:21:511

唐朝中宗景隆年间,关于韦后毒死皇帝中宗的说法是真是假?

  是假的。  中宗应该不是被毒死的。有以下几个理由:  第一个理由是在现存史书中,第一次提到唐中宗李显被韦后谋杀,是在此后半个多月的一场针对韦后的政变中,带有明显的军事动员色彩。就在中宗去世十八天后,太平公主和李隆基联合发动了政变。当时一个政变的将军对士兵说:“韦后毒死先帝,我们今天要杀死韦后,为先帝报仇!”显然,说韦后毒死中宗只是给政变找个充分的理由,不足以作为了解事实的依据。  第二个理由,完全把安乐公主作为反面教材来对待的《旧唐书》提到了她想当皇太女、修定昆池等作威作福的许多细节,但是却根本没提到她还给中宗下过毒。显然,这样的重大遗漏,绝不是因为《旧唐书》的作者袒护安乐公主,只能说在当时人们还不认可安乐公主投毒这件事。  第三个理由,韦后和安乐公主在死后都以礼改葬。在唐中宗死后半个多月,韦后和安乐公主也死于政变。虽然政变打出的旗号是她们两个人毒死中宗罪该万死,但是在政变结束后不久,她们俩却还是被以礼改葬了。如果她们真毒死了中宗,怎么还能认可她们的身份、以礼改葬 。  第四个理由,韦后和安乐公主当时并没有毒死中宗的现实需要。她们当时的准备还非常不充分,如果唐中宗在,她们还可以背靠大树,在他的保护下进一步发展势力。这样看来,说韦后母女狗急跳墙,毒死皇帝的记载并不可信,属于当时胜利者的谎言 。  唐中宗的死因还有以下几种可能。众所周知,李唐家族有心脑血管的遗传病史,唐高祖、唐太宗、长孙皇后、唐高宗统统患有“气疾”、“风疾”,这在古代都指心脑血管类疾病。正因为如此,李唐王朝的皇帝们并不长寿,李显五十五岁死亡尚属正常。
2023-07-21 12:22:095

文言翻译: 张说,字道济,或字说之,其先自范阳徙河南,更为洛阳人。永昌中,武后策贤良方正,诏吏部尚书

张说,字道济,又字说之,他的祖上从河北范阳迁到河南洛阳,成为洛阳人。在永昌年间,武后(则天)考贤良方正策论,下诏令吏部尚书李景谌将应试策论人员名字糊上来比较高下,张说所应对策论排名第一,武后(则天)将其策论批为第二等,封他为太子校书郎,做个左补阙的官。 当唐睿宗登基做皇帝后,张说被提拔为中书侍郎(国务院秘书)兼雍州长史。谯王李重福造反被杀,被牵涉的洛阳的同党有数百人,案子久拖不决,唐睿宗让张说去办理这个案子,不久张说就将有罪之人查出来了,于是杀了张灵均、郑愔,其余被冤的人都得到平复。皇帝很高兴张说在办理案子时不冤枉正直的人,不放过有罪的人,亲自慰劳他。当时唐玄宗(李隆基)是太子,张说与褚无量陪太子读书,尤其受到太子的亲近和礼遇。第二年,张说被提封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国务院副总理),负责监督修撰国史。   公元711年(景云二年),唐睿宗对身边的侍臣说:“算命的跟我说五天之内会有人入宫造反,要早做防备。”大家不知道该怎么办。张说对唐睿宗说:“这是有人想阴谋对付太子,陛下您如果让太子来监督朝政,这样名分一定,自然令那些奸人无机可乘,就避免了祸乱。”唐睿宗明白了张说所说的道理,就下令按张说所说的让太子(李隆基)监督朝政。公元712年,皇太子(李隆基)即位做了皇帝,太平公主引荐萧至忠、崔湜等人做宰相。因为张说不依附自己(太平公主),封他为尚书左丞(政协主席),不让他参与处理政事,让他做东都留守(洛阳市长)。张说心里明白太平公主等人有反叛之心,于是让人偷偷的将自己的佩刀献给玄宗(李隆基),请他早下决断,先下手为强,李隆基接受了张说的建议。等萧至忠等人被杀之后,李隆基让张说做中书令(总理),封他为燕国公,让他享受二百户老百姓的进献。 早先的时候,边镇驻军多六十万人,张说认为当时天下太平无事,就对李隆基提议让其中二十万人退役回家种地。李隆基认为有问题,张说对他说:“边镇驻军人数虽然很多,但将官们只是用来作为自己的护卫、为自己谋求私利而已。对付敌人,在于精兵不在于人数众多。以陛下您的精明能干,一转圈的家伙都害怕您的威名呢,您不用担心撤军会招来敌人侵略,我愿意以我全家上百口人的性命做担保。”皇帝(李隆基)于是就同意了他的提议。   张说注重气节,言出必行(说话算话),喜欢推举提拔年轻人,对君臣、朋友之间的大义非常在乎。李隆基做太子的时候,他参与了非常多的秘密谋划,后来终于成为唐玄宗一朝的大臣。
2023-07-21 12:22:242

中国光棍超3000万,经济学教授建议:采用一妻多夫制,可行吗?

中国延续上千年之久的封建社会制度,可以说是根深蒂固,特别是在男女地位上。古代重男轻女,男孩才是家族的传承,嫁出去的女儿就是别人家的。直到今日,这种思想虽然已经大大减弱,在一些农村地区仍然存在重男轻女现象,这就导致在生育上出现了男女比例失衡的问题。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19年,中国大陆总人口突破14亿。其中,男性人口为71527万,女性人口68478万,男性比女性多出了3000万,也就是说未来将有3000万男性找不到另外一半,成为光棍人群,而且这个数据还可能继续增长。男女比例严重失衡将带来很大的社会问题,需要尽早地想办法解决。于是,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特聘讲座教授、澳大利亚社会科学院院士黄有光就提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实行“一妻多夫”制度。此提议一出,立即引来了强烈的讨论。目前,全球大多数国家都是实行“一夫一妻”制度,无论是亚洲的中国、日本、韩国,还是更加开放的美国、英国、法国等西方国家,“一夫一妻”都是主流的婚姻制度。当然,“一夫多妻”也是有的,比如内加尔、乌干达、利比亚、斯威士兰。在中国的古代一直是“一夫多妻”制度。比如最近去世的澳门赌王何鸿燊,他有四个妻子,实际上真正结婚的只有2个,即首个妻子黎婉华,以及妾蓝琼缨,而第三个陈婉珍,第四个梁安琪,都不能算是妻子。因为在1972年,香港和澳门废除了《大清律例》,之后开始实行“一夫一妻”制度,陈婉珍和梁安琪都是80年代之后认识并生育的。而黄有光教授提出的“一妻多夫”制度,在全球也有一些国家在实行,如印度、塞内加尔、埃及、苏丹等等,这些国家大多数都是男多女少。就拿印度来说,印度男女比例严重失调,很多男性找不到老婆,也因此印度的强奸事件频发。印度实行“一妻多夫”制度,也是为了改善这种问题。其实,在中国的一些少数民族中,也有“一妻多夫”制度,藏族、珞巴族、门巴族等等,这些民族依旧延续着古老的婚姻制度。那么,在中国实行“一妻多夫”制度是否可行呢?首先,从伦理道德上来说就很难接受,无论是男女,都不会愿意将自己的一半和别人分享,女性也不愿意有这么多丈夫,这个已经是在伦理道德上了达成了共识,要突然来改变这种一夫一妻,一生只爱一人的观念,那是极其困难,也是不能接受的。其次,“一妻多夫”并不一定能够解决男女比例失衡的问题,因为重男轻女的观念不改变也无济于事,还有就是女性的地位问题。特别是在农村地区,不少会在怀孕期间通过B超来查看是男还是女,是女的就不要,这种现象还是存在的。只有改变了重男轻女的思想,男女比例失衡问题才会慢慢的缓解。因此,“一妻多夫”制度可行性不大,也遭遇了大多数人的反对。不过,对于男女比例失衡问题,经济学家任泽平提出过这样的解决方案:“优先引进外国年轻单身女性,解决中国性别失衡问题。”这个方案倒是有一点可行性,比如来自越南、缅甸等国家的女性,就有不少嫁到了中国的广西、云南等地区,当然,这其中有一些是违法的买卖。还有乌克兰等欧洲国家,也有嫁到中国的。但是,这种以自愿为原则,不好从政策上来实施,效果也不是很大。不过,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不结婚,单身人群高达2亿,这其中不只是3000万男光棍,还有很多女性也选择单身。所以,男女比例失衡问题,首先还是要从观念上来改变才行,“一妻多夫”制度更多是一个噱头,没有可行性。
2023-07-21 12:22:3315

跳钟馗的跳钟馗大傩仪

在傩仪开始前的第七天早晨,鸡鸣第三遍时,进行请真钟馗及随从到凡间活动仪式,地址在钟馗里遗址(陕西省西安市户县石井镇终南山下钟馗故里欢乐谷度假村内),或钟馗庙前,主要由扮钟馗的人进行,除钟馗妹外,一般不让女性参与。⑴、钟馗人选的产生:扮钟馗的人必须是在地方上德高望重,品行端正,待人正直,刚直不阿,不畏邪恶,不惧权贵,热心为民,见义勇为的中青年男性中产生,一般由民间推举十人,这十人进行净手沐浴后,抓阄决定,这十个号由钟馗故里法人,用纸写好,其中一个为“真钟馗”,其它称为“活钟馗”,钟馗由抓到真钟馗的人扮演,众人齐呼“真钟馗到!赐福镇宅,唯真钟馗!拜真钟馗,中榜得魁!钟馗真神显,送咱福禄寿禧安!”真钟馗和活钟馗皆大欢喜,下来的仪式主要由真钟馗主持活钟馗附助进行。⑵、祭钟馗及随员真钟馗在前,活钟馗在后,面向东面,在钟馗像前行五体投地三拜九叩大礼,然后请香、请烛(即继燃香烛),在十一个供桌(真钟馗占两个供桌)上如下供品:全牛头一个,用朱砂上书“牛魔”,全猪头九个,用朱砂上书“猪(诸)邪”,大肉辣子疙瘩、摆汤面、凉皮、疙瘩菜、浆水菜各十碗,钟馗酒一大九小海。⑶、祭器将钟馗槌、钟馗剑及各种跳钟馗的器具(尤其是真钟馗与活钟馗的傩面具及慧妹的傩面具),衣服,鞋帽整齐的放于供桌前(有时将戏箱直接放于供桌前,戏箱上除了真钟馗可以坐外,其他一切人等不得造次)。⑷祭酒、祭剑、祭槌将酒海打开,由真钟馗执钟馗七星剑,将一童子公五花公鸡(意即斩五毒),斩头后将鸡血滴入酒海,大海五滴,小海四滴(意即五湖四海清平),将鸡头与钟馗槌头对接,后将剑槌供奉,真钟馗饮一大碗酒,活钟馗各饮一小碗酒。⑸、继祭七天内由活钟馗二人一班,轮流守夜,要求点长明灯,香烛不灭,夜不能寐。 ⑴、钟馗妹的产生在跳钟馗大傩仪开始的前一天吃过晚饭后,四邻八乡女宾齐聚钟馗故里遗址或钟馗庙前。送出十名内才外秀,温柔贤慧的黄花淑女,由抓阄产生钟妹一名,慧妹九名(意即:始终如一,久久贤慧)。随之众女齐呼“钟妹钟妹,忠贞如一;慧妹慧妹,永远贤慧!”⑵、祭妹在真钟馗祭坛前,钟馗妹在前,九慧妹随后,众妹齐鞠三个躬,祭妹完毕。⑶、妆妹这天夜里,众女宾于屋内彻夜沐浴,梳妆,馗妹、慧妹着盛妆如同淑女出嫁,唯馗妹着凤冠,霞披,其余慧妹着五彩锦缎唐装,戴傩面具。 在闹钟馗大傩仪的当天早上,天刚亮,众人吃过臊子面后,齐聚供桌前列队,男左女右,馗、妹在前,随从次后,众人再后,众人皆身揩艾叶、桃条,或菖蒲若干,由主持人宣布:跳钟馗大傩现在开始。第一项:鸣炮九响。第二项:饮驱邪酒(将酒海内的鸡血酒分与众人同饮)。第三项:请装(众人各到更衣室换装,化妆;钟馗慧妹等人戴傩面具)。第四项:请器(众人各执应执器具)。第五项:列队,主旗(上书跳钟馗大傩仪的龙旗)第一;龙凤旗几百杆第二;鼓乐队、乐师几百人第三;真钟馗及轿第四;活钟馗第五;钟馗妹及轿第六;慧妹第七;钟馗随从断后(计三千兵卒,各执文器,武器)的次序列队。第六项:唱傩。由真钟馗根据春夏秋冬四季不同边唱边舞唱傩:①《春夏钟馗驱傩文》(诵读愿文,旧年新送,迎取新节)旧年已送玄律,已到新节青阳。北西寒光罢末,东风吹散冰光。万恶随于古岁,今朝便降千祥。应是浮游浪鬼,付与钟馗圣君。从兹吩咐已讫,更莫恼害川乡。谨请上方八部,护卫龙沙边方。伏承大王重福,终南户杜时康。万户歌谣满路,千门谷麦盈仓。因兹狼烟殄灭,世间休罢刀枪。三边扱肝尽髓,争驰来献中央。每岁善心不绝,结坛唱仏四面。众转全光妙典,大悲亲见八方。如斯供养不绝,诸天助护九州。次为当今帝王,十道归化无疆。天公善心不绝,诸寺皆造衣裳。现今福泉造窟,感得寿命延长。如斯信敬三宝,诸仏肋护遐方。夫人心行平等,寿同劫石延长。儿女个个忠孝,执笔七步成章。文武过于韩信,谋才得达张良。诸幼良君英杰,豪气百兽惊忙。六蕃闻名撼颤,八蛮畏若秋霜。全民倾心向国,万众奋力寻常。新春驱傩之后,直得千祥万祥。②、《秋冬钟馗驱傩文》秋冬时节,万物咸宜。春龙欲腾波海,异瑞祈敬丰年,大王福如山岳,门兴壹宅光辉。今夜新受节仪,九天龙凤俱飞。五道将军亲至,统领十万熊罴,又领铜头铁额,浑身裹着豹皮,敕使朱砂染赤,我是圣君钟馗,捉取浮游浪鬼,积郡扫出三峗。镇宅驱年之法,自昔轩辕炎黄,钟馗白泽,统领众仙。怪禽异兽,九尾通天。总向中国华夏,呈祥并在年年。适从远来至宫门,正见邪魔一群群。偎墙下,傍篱棚。头无发,眼隔搦。骑野狐,绕巷陌。就中有个黑墩墩,条身直上无头存。枕气袋,戴火盆。眼黑赤,着红裙。青云烈,碧温存。中庭沸杂杂,院里乱纷纷。唤钟馗,拦着门。在头上,放气薰。将肋折,抽却筋。拔出舌,割却唇。正南直须千里外,正北远去不须论。捉却他,去耳根。塞却口,面上掴。磨里磨,硙里铡。焦汤烂,煎浑浑。放火烧,以枪戮。刀子割,脔脔擗。因今驱傩除魍魉,纳庆先祥无灾厄,人寿年丰,福满门。第七项:出馗。这时众人齐呼:“赐福镇宅,唯真钟馗,拜请钟馗,中榜得魁!钟馗真神显,送咱福禄寿禧安!”。一边开始走傩。 傩队在鼓乐声中,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列队在各个村庄街巷巡游表演,傩队所到之处单位及人家均放鞭炮相迎,叫迎钟馗祈福,这时万人空巷,人山人海,万民同庆,拍手相庆,热闹非凡。一、主旗手主旗手由一英俊中青年男性着将军古装戴面具担任,随走还要将大旗扬动,口念钟馗“赐福驱魔大法”。《赐福驱魔大法》钟馗请赐福于我们,请驱魔于我们!钟馗,钟馗,我的钟馗!钟馗,钟馗,钟馗,钟馗,我的钟馗!钟馗,钟馗,钟馗,钟馗,我的钟馗!钟馗,钟馗,钟馗,钟馗,我的钟馗!钟馗,钟馗,钟馗,钟馗,我的钟馗!钟馗,钟馗,钟馗,钟馗,我的钟馗!钟馗,钟馗,钟馗,钟馗,我的钟馗!钟馗,钟馗,钟馗,钟馗,我的钟馗!钟馗,钟馗,钟馗,钟馗,我的钟馗!你是我心中唯一的真神!赐福驱邪;唯真钟馗!拜请钟馗,中榜得魁!钟馗真神显,送咱福禄寿禧安!钟馗请赐福于我们,请驱魔于我们!钟馗,钟馗,我的钟馗!钟馗,钟馗,钟馗,钟馗,我的钟馗!钟馗,钟馗,钟馗,钟馗,我的钟馗!钟馗,钟馗,钟馗,钟馗,我的钟馗!钟馗,钟馗,钟馗,钟馗,我的钟馗!钟馗,钟馗,钟馗,钟馗,我的钟馗!钟馗,钟馗,钟馗,钟馗,我的钟馗!钟馗,钟馗,钟馗,钟馗,我的钟馗!钟馗,钟馗,钟馗,钟馗,我的钟馗!你是我心中唯一的真神!赐福驱邪;唯真 钟馗!拜请钟馗,中榜得魁!钟馗真神显,送咱福禄寿禧安!……二、龙风旗手或戴面具,着古装手执龙风旗,以整齐方队前行,并由领队者领呼“赐福驱魔,唯真钟馗”。三、鼓乐队或戴面具由鼓乐队着古装进行得胜鼓乐打击演奏,声如雷鸣,势如破竹,铿锵前行。四、真钟馗真钟馗身着唐朝官服,面戴傩面具,头戴一顶尖顶软翅纱帽,穿一领内红圆领蟒袍,束一条金镶玉带,踏一双翘头皂鞋。手执齐眉桃木槌,边走禹步(小碎步),边打四面(东南西北),震八方(东南西北、东南、西南、西北、东北),撼天地(指天,撴地),口中念到:“仙桃到,福禄到,人间自此安而乐,桃槌到,镇邪妖,国泰民安乐淘淘”,“邪魔休逃,斩鬼除魔”,“五毒恶,有桃条”,“五谷粮,风雨调”,“人休做恶,自有天报”,“做官清廉,不会腐掉”,“六和盛世,保佑有我”,“有我钟馗,百病全消”,“我的妹妹,贤慧俊俏”,“我的兵将,驰聘无敌”,“降福人间,济世永昌”,“心想事成,万事如意”,“人寿年丰,年年有余”,“官清民安,国固民强”,“五州四海,万世和平”,“人人中榜,个个得魁”,“祈福镇宅,有我钟馗”……(等祈福吉祥语)。钟馗后(皆戴面具)有一卒肩杠钟馗七星剑,钟馗前打八宝引路红纱灯(一人),二杆“钟”字龙旗(二人),打三沿宝盖黄罗伞随行(一人),钟馗轿(四人),书担一付书籍二个(内装钟馗文器:官印、牙笏、魁星笔、王琴、皇榜书、功德簿、赐福扇、玉如意)随后(一人),抱酒海(十人),赐药葫芦(一人),金锏(一人),金鞭(一人)桃条(一人),另有将官随行——福官、富曲、含烟、神荼、郁磊、五福、白泽、乌锥马等。五、活钟馗戴面具,各执兵器,仿真钟馗口中念念有词,钟馗《赐福驱魔大法》。六、钟妹着盛装,座于轿内,手执盘子上放柿子二个,如意一把(意:事事如意);枣若干、石榴一个(意:早生贵子),花生若干(意:有子有女);核桃若干(意:多生男儿);鞋一双(意:最少生一子一女,二个孩子),随之边走边舞前行。七、慧妹戴面具,分别拿着文房四宝,嫁装随行,边走边舞,口中念念有词,钟馗《赐福驱魔大法》。八、兵卒或戴面具,兵卒三千余人,着古装,手执十八般兵器,根据领队号令一边走边打四面、震八方,撼天地,呼“钟馗神威,赐福镇宅”,“天兵天将,战无不胜”,“兵精将广,护佑安康”“兵精粮足,谁敢来犯”“官兵一致,战无不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等。 钟馗像前,一年四季香烛不断,灯火常明,待下次闹钟馗时重新开始。
2023-07-21 12:25:121

710年的通鉴记载

中宗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下景云元年(庚戌,公元七一零年)春,正月,丙寅夜,中宗与韦后微行观灯于市里,又纵宫女数千人出游,多不归者。上命纪处讷送金城公主适吐蕃,处讷辞;又命赵彦昭,彦昭亦辞。丁丑,命左骁卫大将军杨矩送之。己卯,上自送公主至始平;二月,癸未,还宫。公主至吐蕃,赞普为之别筑城以居之。庚戌,上御梨园毯场,命文武三品以上抛毯及分朋拔河。韦巨源、唐休璟衰老,随纟亘踣地,久之不能兴;上及皇后、妃、主临观,大笑。夏,四月,丙戌,上游芳林园,命公卿马上摘樱桃。初,则天之世,长安城东隅民王纯家井溢,浸成大池数十顷,号隆庆池。相王子五王列第于其北,望气者言:“常郁郁有帝王气,比日尤甚。”乙未,上幸隆庆池,结彩为楼,宴侍臣,泛舟戏象以厌之。定州人郎岌上言:“韦后、宗楚客将为逆乱。”韦后白上,杖杀之。五月,丁卯,许州司兵参军偃师燕钦融复上言:“皇后淫乱,干预国政,宗族强盛;安乐公主、武延秀、宗楚客图危宗社。”上召钦融面诘之。钦融顿首抗言,神色不挠;上默然。宗楚客矫制令飞骑扑杀之,投于殿庭石上,折颈而死,楚客大呼称快。上虽不穷问,意颇怏怏不悦;由是韦后及其党始忧惧。己卯,上宴近臣,国子祭酒祝钦明自请作《八风舞》,摇头转目,备诸丑态;上笑。钦明素以儒学著名,吏部侍郎卢藏用私谓诸学士曰:“祝公《五经》,扫地尽矣!”散骑常侍马秦客以医术,光禄少卿杨均以善烹调,皆出入宫掖,得幸于韦后,恐事泄被诛;安乐公主欲韦后临朝,自为皇太女;乃相与合谋,于饼餤中进毒。六月,壬午,中宗崩于神龙殿。韦后秘不发丧,自总庶政。癸未,召诸宰相入禁中,征诸府兵五万人屯京城,使驸马都尉韦捷、韦灌、卫尉卿韦璿、左千牛中郎将韦璿、长安令韦播、郎将高嵩等分领之。璿,温之族弟;播,从子;嵩;其甥也。中书舍人韦元徼巡六街。又命左监门大将军兼内侍薛思简等,将兵五百人驰驿戍均州,以备谯王重福。以刑部尚书裴谈、工部尚书张锡并同中书门下三品,仍充东都留守。吏部尚书张嘉福、中书侍郎岑羲、吏部侍郎崔湜并同平章事。羲,长倩之子也。太平公主与上官昭容谋草遗制,立温王重茂为皇太子,皇后知政事,相王旦参谋政事。宗楚客密谓韦温曰:“相王辅政,于理非宜;且于皇后,嫂叔不通问,听朝之际,何以为礼?”遂帅诸宰相表请皇后临朝,罢相王政事。苏瑰曰:“遗诏岂可改邪!”温、楚客怒,瑰惧而从之,乃以相王为太子太师。甲申,梓宫迁御太极殿,集百官,发丧,皇后临朝摄政,赦天下,改元唐隆。进相王旦为太尉,雍王守礼为幽王,寿春王成器为宋王,以从人望。命韦温总知内外守捉兵马事。丁亥,殇帝即位,时年十六。尊皇后为皇太后;立妃陆氏为皇后。壬辰,命纪处讷持节巡抚关内道,岑羲河南道,张嘉福河北道。宗楚客与太常卿武延秀、司农卿赵履温、国子祭酒叶静能及诸韦共劝韦后遵武后故事,南北卫军、台阁要司皆以韦氏子弟领之,广聚党众,中外连结。楚客又密上书称引图谶,谓韦氏宜革唐命。谋害殇帝,深忌相王及太平公主,密与韦温、安乐公主谋去之。相王子临淄王隆基,先罢潞州别驾,在京师,阴聚才勇之士,谋匡复社稷。初,太宗选官户及蕃口骁勇者,着虎文衣,跨豹文鞯,从游猎,于马前射禽兽,谓之百骑;则天时稍增为千骑,隶左右羽林;中宗谓之万骑,置使以领之。隆基皆厚结其豪杰。兵部侍郎崔日用素附韦、武,与宗楚客善,知楚客谋,恐祸及己,遣宝昌寺僧普润密诣隆基告之,劝其速发。隆基乃与太平公主及公主子卫尉卿薛崇暕、苑总监赣人钟绍京、尚衣奏御王崇晔、前朝邑尉刘幽求、利仁府折冲麻嗣宗谋先事诛之。韦播、高嵩数榜捶万骑,欲以立威,万骑皆怨。果毅葛福顺、陈玄礼见隆基诉之,隆基讽以诛诸韦,皆踊跃请以死自效。万骑果毅李仙凫亦预其谋。或谓隆基当启相王,隆基曰:“我曹为此以徇社稷,事成福归于王,不成以身死之,不以累王也。今启而见从,则王预危事;不从,将败大计。”遂不启。庚子,晡时,隆基微服与幽求等入苑中,会钟绍京廨舍;绍京悔,欲拒之,其妻许氏曰:“忘身徇国,神必助之。且同谋素定,今虽不行,庸得免乎!”绍京乃趋出拜谒,隆基执其手与坐。时羽林将士皆屯玄武门,逮夜,葛福顺、李仙凫皆至隆基所,请号而行。向二鼓,天星散落如雪,刘幽求曰:“天意如此,时不可失!”福顺拔剑直入羽林营,斩韦璿、韦播、高嵩以徇,曰:“韦后鸩杀先帝,谋危社稷。今夕当共诛诸韦,马鞭以上皆斩之!立相王以安天下。敢有怀两端助逆党者,罪及三族!”羽林之士皆欣然听命。乃送璿等首于隆基,隆基取火视之,遂与幽求等出苑南门,绍京帅丁匠二百馀人,执斧锯以从。使福顺将左万骑攻玄德门,仙凫将右万骑攻白兽门,约会于凌烟阁前,即大噪,福顺等杀守门将,斩关而入。隆基勒兵玄武门外,三鼓,闻声,帅总监及羽林兵而入,诸卫兵在太极殿宿卫梓宫者,闻噪声,皆被甲应之。韦后惶惑走入飞骑营,有飞骑斩首献于隆基。安乐公主方照镜画眉,军士斩之。斩武延秀于肃章门外,斩内将军贺娄氏于太极殿西。初,上官昭容引其从母之子王昱为左拾遗,昱说昭容母郑氏曰:“武氏,天之所废,不可兴也。今婕妤附于三思,此灭族之道也,愿姨思之!”郑氏以戒昭容,昭容弗听。及太子重俊起兵诛三思,索昭容,昭容始惧,思昱言;自是心附帝室,与安乐公主各树朋党。及中宗崩,昭容草遗制立温王,以相王辅政;宗、韦改之。及隆基入宫,昭容执烛帅宫入迎之,以制草示刘幽求。幽求为之言,隆基不许,斩于旗下。时少帝在太极殿,刘幽求曰:“众约今夕共立相王,何不早定!”隆基遽止之,捕索诸韦在宫中及守诸门,并素为韦后所亲信者皆斩之。比晓,内外皆定。辛巳,隆基出见相王,叩头谢不先启之罪。相王抱之泣曰:“社稷宗庙不坠于地,汝之力也!”遂迎相王入辅少帝。闭宫门及京城门,分遣万骑收捕诸韦亲党。斩太子少保、同中书门下三品韦温于东市之北。中书令宗楚客衣斩衰、乘青驴逃出,至通化门,门者曰:“公,宗尚书也。”去布帽,执而斩之,并斩其弟晋卿。相王奉少帝御安福门,慰谕百姓。初,赵履温倾国资以奉安乐公主,为之起第舍,筑台穿池无休已,擫紫衫,以项挽公主犊车。公主死,履温驰诣安福楼下舞蹈称万岁;声未绝,相王命万骑斩之。百姓怨其劳役,争割其肉,立尽。秘书监汴王邕娶韦后妹崇国夫人,与御史大夫窦从一各手斩其妻首以献。邕,凤之孙也。左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韦巨源闻乱,家人劝之逃匿,巨源曰:“吾位大臣,岂可闻难不赴!”出至都街,为乱兵所杀,时年八十。于是枭马秦客、杨均、叶静能等首,尸韦后于市。崔日用将兵诛诸韦于杜曲,襁褓儿无免者,诸杜滥死非一。是日,赦天下,云:“逆贼魁首已诛,自馀支党一无所问。”以临淄王隆基为平王,兼知内外闲厩,押左右厢万骑。薛崇暕赐爵立节王。以钟绍京守中书侍郎,刘幽求守中书舍人,并参知机务。麻嗣宗行左金吾卫中郎将。武氏宗属,诛死流窜殆尽。侍中纪处讷行至华州,吏部尚书、同平章事张嘉福行至怀州,皆收斩之。壬寅,刘幽求在太极殿,有宫人与宦官令幽求作制书立太后,幽求曰:“国有大难,人情不安,山陵未毕,遽立太后,不可。”平王隆基曰:“此勿轻言。”遣十道使赍玺书宣抚,及诣均州宣慰谯王重福。贬窦从一为濠州司马。罢诸公主府官。癸卯,太平公主传少帝命,请让位于相王,相王固辞。以平王隆基为殿中监、同中书门下三品,以宋王成器为左卫大将军,衡阳王成义为右卫大将军,巴陵王隆范为左羽林大将军,彭城王隆业为右羽林大将军,光禄少卿嗣道王微检校右金吾卫大将军。微,元庆之孙也。以黄门侍郎李日知、中书侍郎钟绍京并同中书门下三品。太平公主之子薛崇训为右千牛卫将军。隆基有二奴:王毛仲、李守德,皆趫勇善骑射,常侍卫左右。隆基之入苑中也,毛仲避匿不从,事定数日方归,隆基不之责,仍超拜将军。毛仲,本高丽也。汴王邕贬沁州刺史,左散骑常侍、驸马都尉杨慎交贬巴州刺史,中书令萧至忠贬许州刺史,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韦嗣立贬宋州刺史,中书侍郎、同平章事赵彦昭贬绛州刺史,吏部侍郎、同平章事崔湜贬华州刺史。刘幽求言于宋王成器、平王隆基曰:“相王畴昔已居宸极,群望所属。今人心未安,家国事重,相王岂得尚守小节,不早即位以镇天下乎!”隆基曰:“王性恬淡,不以代事婴怀。虽有天下,犹让于人,况亲兄之子,安肯代之乎!”幽求曰:“众心不可违,王虽欲高居独善,其如社稷何!”成器、隆基入见相王,极言其事,相王乃许之。甲辰,少帝在太极殿东隅西向,相王立于梓宫旁,太平公主曰:“皇帝欲以此位让叔父,可乎?”幽求跪曰:“国家多难,皇帝仁孝,追踪尧、舜,诚合至公;相王代之任重,慈爱尤厚矣。”乃以少帝制传位相王。时少帝犹在御座,太平公主进曰:“天下之心已归相王,此非儿座!”遂提下之。睿宗即位,御承天门,赦天下。复以少帝为温王。以钟绍京为中书令。钟绍京少为司农录事,既典朝政,纵情赏罚,众皆恶之。太常少卿薛稷劝其上表礼让,绍京从之。稷入言于上曰:“绍京虽有勋劳,素无才德,出自胥徒,一旦超居元宰,恐失圣朝具瞻之美。”上以为然。丙午,改除户部尚书,寻出为蜀州刺史。上将立太子,以宋王成器嫡长,而平王隆基有大功,疑不能决。成器辞曰:“国家安则先嫡长,国家危则先有功;苟违其宜,四海失望。臣死不敢居平王之上。”涕泣固请者累日。大臣亦多言平王功大宜立。刘幽求曰:“臣闻除天下之祸者,当享天下之福。平王拯社稷之危,求君亲之难,论功莫大,语德最贤,无可疑者。”上从之。丁未,立平王隆基为太子。隆基复表让成器,不许。则天大圣皇后复旧号为天后。追谥雍王贤曰章怀太子。戊申,以宋王成器为雍州牧、扬州大都督、太子太师。置温王重茂于内宅。以太常少卿薛稷为黄门侍郎,参知机务。稷以工书,事上于籓邸,其子伯阳尚仙源公主,故为相。追削武三思、武崇训爵谥,斫棺暴尸,平其坟墓。以许州刺史姚元之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宋州刺史韦嗣立、许州刺史萧至忠为中书令,绛州刺史赵彦昭为中书侍郎,华州刺史崔湜为吏部侍郎,并同平章事。越州长史宋之问,饶州刺史冉祖雍,坐谄附韦、武,皆流岭表。己酉,立衡阳王成义为申王,巴陵王隆范为岐王,彭城王隆业为薛王;加太平公主实封满万户。太平公主沈敏多权略,武后以为类己,故于诸子中独爱幸,颇得预密谋,然尚畏武后之严,未敢招权势;及诛张易之,公主有力焉。中宗之世,韦后、安乐公主皆畏之,又与太子共诛韦氏。既屡立大功,益尊重,上常与之图议大政,每入奏事,坐语移时;或时不朝谒,则宰相就第咨之。每宰相奏事,上辄问:“尝与太平议否?”又问:“与三郎议否?”然后可之。三郎,谓太子也。公主所欲,上无不听,自宰相以下,进退系其一言,其馀荐士骤历清显者不可胜数,权倾人主,趋附其门者如市。子薛崇行、崇敏、崇简皆封王,田园遍于近甸,收市营远诸器玩,远至岭、蜀,输送者相属于路,居处奉养,拟于宫掖。追赠郎岌、燕钦融谏议大夫。秋,七月,庚戌朔,赠韦月将宣州刺史。癸丑,以兵部侍郎崔日用为黄门侍郎,参知机务。追复故太子重俊位号;雪敬晖、桓彦范、崔玄?、张柬之、袁恕己、成王行里、李多祚等罪,复其官爵。丁巳,以洛州长史宋璟检校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岑羲罢为右散骑常侍,兼刑部尚书。璟与姚元之协心革中宗弊政,进忠良,退不肖,赏罚尽公,请托不行,纳纪修举,当时翕然以为复有贞观、永徽之风。壬戌,崔湜罢为尚书左丞,张锡为绛州刺史,萧至忠为晋州刺史,韦嗣立为许州刺史,赵彦昭为宋州刺史。丙寅,姚元之兼中书令,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李峤贬怀州刺史。丁卯,太子少师、同中书门下三品唐休璟致仕,右武卫大将军、同中书门下三品张仁愿罢为左卫大将军。黄门侍郎、参知机务崔日用与中书侍郎、参知机务薛稷争于上前,稷曰:“日用倾侧,向附武三思,非忠臣;卖友邀功,非义士。”日用曰:“臣往虽有过,今立大功。稷外托国姻,内附张易之、宗楚客,非倾侧而何!”上由是两罢之,戊辰,以日用为雍州长史,稷为左散骑常侍。己巳,赦天下,改元;凡韦氏馀党未施行者,咸赦之。乙亥,废武氏崇恩庙及昊陵、顺陵,追废韦后为庶人,安乐公主为悖逆庶人。韦后之临朝也,吏部侍郎郑愔贬江州司马,潜过均州,与刺史谯王重福及洛阳人张灵均谋举兵诛韦氏,未发而韦氏败。重福迁集州刺史,未行,灵均说重福曰:“大王地居嫡长,当为天子。相王虽有功,不当继统。东都士庶,皆愿王来。王若潜入洛阳,发左右屯营兵,袭杀留守。据东都,如从天而下也。然后西取陕州,东取河南北,天下指麾可定。”重福从之。灵均乃密与愔结谋,聚徒数十人。时愔自秘书少监左迁沅州刺史,迟留洛阳以俟重福,为重福草制,立重福为帝,改元为中元克复。尊上为皇季叔,以温王为皇太弟,愔为左丞相知内外文部尚书知吏部事。重福与灵均诈乘驿诣东都,愔先供张驸马都尉裴巽第以待重福。洛阳县官微闻其谋。八月,庚寅,往巽第按问。重福奄至,县官驰出,白留守;群官皆逃匿,洛州长史崔日知独帅众讨之。留台侍御史李邕遇重福于天津桥,从者已数百人,驰至屯营,告之曰:“谯王得罪先帝,今无故入都,此必为乱;君等宜立功取富贵。”又告皇城使闭诸门。重福先趣左、右屯营,营中射之,矢如雨下。乃还趣左掖门,欲取留守兵,见门闭,大怒,命焚之。火未及然,左屯营兵出逼之,重福窘迫,策马出上东,逃匿山谷。明日,留守大出兵搜捕,重福赴漕渠溺死。日知,日用之从父兄也,以功拜东都留守。郑愔貌丑多须,既败,梳髻,著妇人服,匿车中;擒获,被鞫,股栗不能对。张灵均神气自若,顾愔曰:“吾与此人举事,宜其败也!”与愔皆斩于东都市。初,愔附来俊臣得进;俊臣诛,附张易之;易之诛,附韦氏;韦氏败,又附谯王重福,竟坐族诛。严善思免死,流静州。万骑恃讨诸韦之功,多暴横,长安中苦之;诏并除外官。又停以户奴为万骑;更置飞骑,隶左、右羽林。姚元之、宋璟及御史大夫毕构上言:“先朝斜封官悉宜停废。”上从之。癸巳,罢斜封官凡数千人。刑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裴谈贬蒲州刺史。赠苏安恒谏议大夫。九月,辛未,以太子少师致仕唐休璟为朔方道大总管。冬,十月,甲申,礼仪使姚元之、宋璟奏:“大行皇帝神主,应祔太庙,请迁义宗神主于东都,别立庙。”从之。乙未,追复天后尊号为大圣天后。丁酉,以幽州镇守经略节度大使薛讷为左武卫大将军兼幽州都督。节度使之名自讷始。太平公主以太子年少,意颇易之;既而惮其英武,欲更择暗弱者立之以久其权,数为流言,云“太子非长,不当立。”己亥,制戒谕中外,以息浮议。公主每觇伺太子所为,纤介必闻于上,太子左右,亦往往为公主耳目,太子深不自安。谥故太子重俊曰节愍。太府少卿万年韦凑上书,以为:“赏罚所不加者,则考行立谥以褒贬之。故太子重俊,与李多祚等称兵入宫,中宗登玄武门以避之,太子据鞍督兵自若;及其徒倒戈,多祚等死,太子方逃窜。向使宿卫不守,其为祸也胡可忍言!明日,中宗雨泣,谓供奉官曰:‘几不与卿等相见。"其危如此,今圣朝礼葬,谥为节愍,臣窃惑之。夫臣子之礼,过庙必下,过位必趋。汉成帝之为太子,不敢绝驰道。而重俊称兵宫内,跨马御前,无礼甚矣。若以其诛武三思父子而嘉之,则兴兵以诛奸臣而尊君父可也;今欲自取之,是与三思竞为逆也,又足嘉乎!若以其欲废韦氏而嘉之,则韦氏于时逆状未彰,大义未绝,苟无中宗之命而废之,是胁父废母也,庸可乎!汉戾太子困于江充之谗,发忿杀充,虽兴兵交战,非围逼君父也;兵败而死,及其孙为天子,始得改葬,犹谥曰戾。况重俊可谥之曰节愍乎!臣恐后之乱臣贼子,得引以为比,开悖逆之原,非所以彰善瘅恶也,请改其谥。多祚等从重俊兴兵,不为无罪。陛下今宥之可也,名之为雪,亦所未安。”上甚然其言,而执政以为制命已行,不为追改,但停多祚等赠官而已。十一月,戊申朔,以姚元之为中书令。乙酉,葬孝和皇帝于定陵,庙号中宗。朝议以韦后有罪,不应祔葬。追谥故英王妃赵氏曰和思顺圣皇后,求其瘗,莫有知者,乃以祎衣招魂,覆以夷衾,祔葬定陵。壬子,侍中韦安石罢为太子少保,左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吕苏瑰罢为少傅。甲寅,追复裴炎官爵。初,裴伷先自岭南逃归,复杖一百,徙北庭。至徙所,殖货任侠,常遣客讠冋都下事。武后之诛流人也,伷先先知之,逃奔胡中;北庭都护追获,囚之以闻。使者至,流人尽死,伷先以待报未杀。既而武后下制安抚流人,有未死者悉放还,伷先由是得归。至是求炎后,独伷先在,拜詹事丞。壬戌,追复王同皎官爵。庚午,许文贞公苏瑰薨。制起复其子颋为工部侍郎,颋固辞。上使李日知谕旨,日知终坐不言而还,奏曰:“臣见其哀毁,不忍发言,恐其陨绝。”上乃听其终制。十二月,癸未,上以二女西城、隆昌公主为女官,以资天皇天后之福,仍欲于京城西造观。谏议大夫宁原悌上言,以为:“先朝悖逆庶人以爱女骄盈而及祸,新都、宜城以庶孽抑损而获全。又释、道二家皆以清净为本,不当广营寺观,劳人费财。梁武致败于前,先帝取灾于后,殷鉴不远。今二公主入道,将为之置观,不宜过为崇丽,取谤四方。又,先朝所亲狎诸僧,尚在左右,宜加屏斥。”上览而善之。宦者闾兴贵以事属长安令李朝隐,朝隐系于狱。上闻之,召见朝隐,劳之曰:“卿为赤县令,能如此,朕复何忧!”因御承天门,集百官及诸州朝集使,宣示以朝隐所为,且下制称“宦官遇宽柔之代,必弄威权。朕览前载,每所叹息。能副朕意,实在斯人,可加一阶为太中大夫,赐中上考及绢百匹。”壬辰,奚、?犯塞,掠渔阳、雍奴,出卢龙塞而去。幽州都督薛讷追击之,弗克。旧制,三品以上官册授,五品以上制授,六品以下敕授,皆委尚书省奏拟,文属吏部,武属兵部,尚书曰中铨,侍郎曰东西铨。中宗之末,嬖幸用事,选举混淆,无复纲纪。至是,以宋璟为吏部尚书,李乂、卢从愿为侍郎,皆不畏强御,请谒路绝。集者万馀人,留者三铨不过二千,人服其公。以姚元之为兵部尚书,陆象先、卢怀慎为侍郎,武选亦治。从愿,承庆之族子;象先,元方之子也。侍御史藁城倪若水,奏弹国子祭酒祝钦明、司业郭山恽乱常改作,希旨病君;于是左授钦明饶州刺史,山恽括州长史。侍御史杨孚,弹纠不避权贵,权贵毁之。上曰:“鹰搏狡兔,须急救之,不尔必反为所噬。御史绳奸慝亦然。敬非人主保卫之,则亦为奸慝所噬矣。”孚,隋文帝之侄孙也。置河西节度、支度、营田等使,领凉、甘、肃、伊、瓜、沙、西七州,治凉州。姚州群蛮,先附吐蕃,摄监察御史李知古请发兵击之;既降,又请筑城,列置州县,重税之。黄门侍郎徐坚以为不可;不从。知古发剑南兵筑城,因欲诛其豪杰,掠子女为奴婢。群蛮怨怨,蛮酋傍名引吐蕃攻知古,杀之,以其尸祭天,由是姚、巂路绝,连年不通。安西都护张玄表侵掠吐蕃北境,吐蕃虽怨而未绝和亲,乃赂鄯州都督杨矩,请河西九曲之地以为公主汤沐邑;矩奏与之。
2023-07-21 12:25:251

公元前771年发生什么事件?

公元前771年  公元前771年 - 大事记   公元前771年是以公元纪年的一个历史年份,中国历史纪年为周幽王十一年。   该年大事有:犬戎灭西周,周幽王死。   公元前771年   1、西周(约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中国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朝代,建都于宗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部),由于周朝后来将都城东迁,所以称这一时期的周朝为西周。   2、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771年,周族长期在陕甘一带活动,后以岐山之南的周原为主要的根据地,有着悠久的历史。   3、公元前771年,周幽王暴虐无道,又逢地震与旱灾,使得百姓流离失所。   4、公元前771年,周的首都东迁到了现河南省的洛阳。   5、公元前771年,姬宫涅干脆废掉了王后申氏和太子姬宫臼,改立褒姒为王后,褒姒所生的儿子伯服为太子,又废黜姬宫臼的舅舅申候的爵位,还准备派兵去攻打他。   公元前771年   6、公元前771年,周都被“蛮族”和反叛诸侯联合攻占。   7、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1年-前221年)由于社会逐渐进入铁器时代,中国的社会生产力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一些平民百姓逐渐从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   8、公元前771年,国都西安被入侵的外族毁灭,国王被杀,王子东迁,这以后的周朝称为“东周”,东周的政治长期衰退,直到后来被曾经的臣服之国“秦国”吞并。 简单来说;就是东周建立,周平王迁都洛邑,也就是今天的河南洛阳
2023-07-21 12:25:493

唐朝的王爷的名字

唐朝所有王爷:唐太祖李虎(李渊的祖父)的子孙封王的有: 江夏王道宗,永安壮王孝基,淮南壮王道玄(——弟淮南王道明),长平肃王叔良,新兴郡王德良,长乐郡王幼良,西平怀王安,襄武郡王琛,河间元王孝恭,济北郡王瑊,汉阳郡王瑰,庐江郡王瑗,淮安靖王神通,胶东郡王道彦,襄邑恭王神符 唐世祖李昺(李渊之父)的子孙封王的有: 陇西恭王博义,渤海敬王奉慈 唐高祖李渊之子封王的有: 齐王元吉,荆王元景,汉王元昌,酆悼王元亨,周王元方, 徐康王元礼(——子淮南王茂——子嗣王延年——子嗣王讽), 韩王元嘉(——子颍川王训、武陵王谊、嗣王讷——讷子嗣王叔璩——子嗣王炜), 彭思王元则(——子南昌王绚——子嗣王志暕), 郑惠王元懿(——子嗣王璥——子嗣王希言), 霍王元轨(——子江都王绪、安定王纯——绪孙嗣王晖), 虢庄王凤(——子平阳王翼——子嗣王寓——凤孙嗣王邕——子嗣王巨), 道孝王元庆(——子临淮王诱——侄嗣王微——子嗣王炼), 邓康王元裕(——子嗣王炅——子嗣王孝先), 舒王元名(——子豫章王亶——子嗣王津——子嗣王万——子嗣王藻), 鲁王灵夔(——子清河王诜、范阳王蔼——蔼子嗣王道坚——子嗣王宇), 江安王元祥(——子武阳王皎——侄嗣王钦), 密贞王元晓(——子南安王颖——子嗣王勖——从弟嗣王昙——从弟濮阳郡王彻), 滕王元婴(——长乐王修琦——侄嗣王涉——子嗣王湛然) 唐太宗李世民之子孙封王的有: 楚王宽,齐王佑,江殇王嚣,代王简,吴王恪(——子成王千里——子天水王禧、侄广汉郡王礻玄、侄信安郡王祎、侄嗣吴王祗——祗子嗣吴王巘——子嗣王璄), 濮恭王泰(——子嗣王欣、新安郡王徽——欣子嗣王峤), 蜀悼王愔(——子嗣王璠——子嗣王礻俞), 蒋王恽(——子嗣王炜————侄中山王琚——炜孙嗣王绍宗——子嗣王钦福——, 越王贞(——子琅邪王冲——子嗣王琳), 纪王慎(——东平王续、义阳王琮、嗣王证——证子嗣王行同), 赵王福(——嗣孙嗣王思顺), 曹王明(——子嗣王俊——侄嗣王胤——子嗣王戢——子嗣王皋), 高宗李治子孙封王者: 燕王忠,原悼王孝,义丰王光顺(高宗孙、章怀太子贤长子),犍为王守义(高宗孙、章怀太子三子), 泽王上金(——子嗣王义珣——子嗣王潓) 许王素节(——子嗣王瓘、褒信王璆——瓘子嗣王解——子嗣王昭) 邠王守礼(高宗孙、章怀太子贤次子——广武王承宏、嗣王承宁、煌王承寀) 中宗李显子孙: 谯王重福,湖阳郡王宗晖(中宗孙、节愍太子重俊子) 睿宗旦子孙: 宁王宪(——子汝阳王璡、济阴王嗣庄、嗣王琳、汉中王瑀) 申王捴(——子怀宁王珣、嗣王王寿) 岐王隆范(——子河东王瑾、嗣王珍) 薛王隆业(——子乐安王瑗、荥阳王玚、嗣王涓——嗣王宓——嗣王知柔) 汝南王隆悌 玄宗子孙: 庆王琮(——子嗣王俅), 太子瑛(——子新平郡王俨、平原郡王伸), 隶王琰(——子汝南王僎、宜都王侨,济南王俊,顺化侒王) 荣王琬(——子济阴王俯、北平王偕、陈留王倩) 仪王璲(——子钟陵王侁、广陵王僆) 颍王璬(——子荥阳王伸、高邑王僝) 永王璘(——子余姚王儹) 寿王瑁(——子德阳王僾、济阳王伓、广阳王偡) 延王玢(——子彭城王倬、平阳王侹) 盛宣王琦(——子真定王偿、武都王佩) 济王环(——子傃王永嘉、平乐王俛) 信王瑝(——子新安王佟、晋陵王倜) 义王玼(——子舞阳王仪、高密王僇) 陈王珪(——安南王伦、临淮王佗、安阳王佼) 丰王珙(——子齐安王佻) 凉王璿(——泸阳王仂) 鄂王瑶,光王琚,恒王瑱,汴哀王璥 肃宗子孙: 越王系(——子武威王建) 彭王仅(——子常山王镇) 襄王僙(——子伊吾王宣、乐安王寀) 建宁王倓,西平王亻必,兖王亻闲,泾王亻廷,杞王倕,召王偲,兴王佋,定王侗 代宗子诸子: 郑王邈、均王遐、睦王述、丹王逾、恩王连、韩王迥、简王遘、益王乃、隋王迅、荆王选、蜀王溯、忻王造、韶王暹、嘉王运、端王遇、循王遹、恭王通、原王逵、雅王逸 德宗诸子: 舒王谊 、通王谌、虔王谅、肃王详、文敬太子謜、资王谦、代王諲 、昭王诫 、钦王谔、珍王諴 顺宗诸子: 郯王经、均王纬、溆王纵 、莒王纾、密王绸、郇王综、邵王约、宋王结、集王缃、冀王絿、和王绮、衡王绚、钦王绩 、会王纁 、福王绾 、珍王缮、抚王昽、岳王绲、袁王绅、桂王纶 、翼王绰、蕲王缉 宪宗诸子: 澧王恽、深王悰、洋王忻、绛王悟、建王恪、鄜王憬、琼王悦、沔王恂、婺王怿、茂王愔、淄王协、衡王憺、澶王忄充、棣王惴、彭王惕、信王憻、荣王忄责 穆宗诸子: 漳王凑、安王溶 敬宗诸子: 梁王休复、襄王执中、纪王言扬、陈王成美 文宗子: 蒋王宗俭 武宗诸子: 杞王峻、益王岘、兖王岐、德王峄、昌王嵯 宣宗诸子: 雍王汉、雅王泾、夔王滋、庆王沂、濮王泽、鄂王润、怀王洽、昭王氵内、康王汶、广王氵雍 懿宗诸子: 魏王佾、凉王健、蜀王佶、咸王侃、吉王保、睦王倚 僖宗诸子: 建王震、益王升 昭宗诸子: 德王裕、棣王祤、虔王禊、沂王禋、遂王祎、景王秘、祁王祺、雅王禛、琼王祥 以上都不含追赠的王。
2023-07-21 12:25:581

《金史》卷一百六 列传第四十四

  张暐 张行简 贾益谦 刘炳 术虎高琪 塔不也 张暐,字明仲,莒州日照县人。博学该通。登正隆五年进士。调陈留主簿、淄州酒税副使,课增羡,迁昌乐令。改永清令,补尚书省令史,除太常博士,兼国子助教。丁父忧,服除,调山东东路转运副使,入为太常丞,兼左赞善大夫。章宗封原王,兼原王府文学。章宗册为皇太孙,复为左赞善,转左谕德,兼太常丞,充宋国报谕使。至盱眙,宋人请赴宴,暐曰:“大行在殡,未可。”及受赐,不舞蹈,宋人服其知礼。使还,迁太常少卿,兼修起居注。改礼部郎中,修起居注如故。迁右谏议大夫,兼礼部侍郎。 明昌二年,太傅徒单克宁薨,章宗欲亲为烧饭,是时,孝懿皇后梓宫在殡,暐奏:”仰惟圣慈,追念勋臣,恩礼隆厚,孰不感劝。太祖时享,尚且权停,若为大臣烧饭,礼有未安。今已降恩旨,圣意至厚,人皆知之,乞俯从典礼,则两全矣。”章宗从之。上封事者言提刑司可罢,暐上疏曰:“陛下即位,因民所利,更法立制,无虑数十百条。提刑之设,政之大者,若为浮议所摇,则内外无所取信。唐开元中,或请选择守令,停采访使,姚崇奏‘十道采访犹未尽得人,天下三百余州,县多数倍,安得守令皆称其职?"然则提刑之任,诚不可罢,择其人而用之,生民之大利,国家之长策也。”因举汉刺史六条以奏。上曰:“卿言与朕意合。” 拜礼部尚书。孙即康鞫治镐王永中事,还奏,有诏复讯,羣臣举暐及兵部侍郎乌古论庆裔。上使参知政事马琪谕暐曰:“百官举阅实镐王事,要勿屈抑其人,亦不可亏损国法。”上因谓宰臣曰:“镐王视永蹈为轻。”马琪曰:“人臣无将。”由是永中之狱决矣。霍王从彝母早死,温妃石抹氏养之,明昌六年温妃薨,上问从彝丧服。暐奏:“慈母服齐衰三年,桐杖布冠,礼也。从彝近亲,至尊压降与臣下不同,乞于未葬以前服白布衣绢巾,既葬止用素服终制,朝会从吉。”上从其奏。 承安元年八月壬子,上召暐至内殿,问曰:“南郊大祀,今用度不给,俟他年可乎?”暐曰:“陛下即位于今八年,大礼未举,宜亟行之。”上曰:“北方未宁,致斋之际,有不测奏报何如?”对曰:“岂可逆度而妨大礼。今河平岁丰,正其时也。”上覆问曰:“僧道三年一试,八十而取一,不亦少乎?”对曰:“此辈浮食,无益有损,不宜滋益也。”上曰:“周武帝、唐武宗、后周世宗皆贤君,其寿不永,虽曰偶然,似亦有因也。”对曰:“三君矫枉太过。今不毁除、不崇奉,是为得中矣。”是岁,郊见上帝焉。 顷之,翰林修撰路铎论胥持国不可再用,因及董师中趋走持国及丞相襄之门,上曰:“张暐父子必不如是也。”三年,为御史大夫,恳辞,不许。明年,坐奏事不实,夺一官,解职。起为安武军节度使。致仕,例给半俸,久之,暐不复请,遂止。 暐自妻卒后不复娶,亦无姬侍,斋居与子行简讲论古今,诸孙课诵其侧,至夜分乃罢,以为常。历太常,礼部二十余年,最明古今礼学,家法为士族仪表。子行简、行信,行信自有传。 行简字敬甫。颖悟力学,淹贯经史。大定十九年进士第一,除应奉翰林文字。丁母忧,归葬益都,杜门读书,人莫见其面。服除,复任。章宗即位,转修撰,进读陈言文字,摄太常博士。夏国遣使陈慰,欲致祭大行灵殿。行简曰:“彼陈慰非专祭,不可。”廷议遣使横赐高丽,“比遣使报哀,彼以细故邀阻,且出嫚言,俟移问还报,横赐未晚”。徒单克宁韪其言,深器重之。转翰林修撰,与路伯达俱进读陈言文字,累迁礼部郎中。 司天台刘道用改进新历,诏学士院更定历名,行简奏乞覆校测验,俟将来月食无差,然后赐名。诏翰林侍讲学士党怀英等覆校。怀英等校定道用新历:明昌三年不置闰,即以闰月为三月;二年十二月十四日,金木星俱在危十三度,道用历在十三日,差一日;三年四月十六日夜月食,时刻不同。道用不会考验古今所记,比登事迹,辄以上进,不可用。道用当徒一年收赎,长行彭徽等四人各杖八十罢去。 羣臣屡请上尊号,章宗不从,将下诏以示四方,行简奏曰:“往年饥民弃子,或丐以与人,其后诏书官为收赎,或其父母衣食稍充,即识认,官亦断与之。自此以后,饥岁流离道路,人不肯收养,肆为捐瘠,饿死沟中。伏见近代御灾诏书,皆曰‘以后不得复取"今乞依此施行。”上是其言,诏书中行之。久之,兼同修国史。改礼部侍郎、提点司天台,直学士,同修史如故。 行简言:“唐制,仆射、宰相上日,百官通班致贺,降阶答拜。国朝皇太子元正、生日,三师、三公、宰执以下须羣官同班拜贺,皇太子立受再答拜。今尚书省宰执上日,分六品以下别为一班揖贺,宰执坐答揖,左右司郎中五品官廷揖,亦坐答之。臣谓身坐举手答揖,近于坐受也。宰执受贺,其礼乃重于皇太子,巩于义未安。别嫌明微,礼之大节,伏请宰执上日令三品以下官同班贺,宰执起立,依见三品官仪式通答揖。”上曰:“此事何不早辨正之,如都省擅行,卿论之是矣。”行简对曰:“礼部盖尝参酌古今典礼,拟定仪式,省廷不从,辄改以奏。”下尚书省议,遂用之。宰执上日,三品以下羣官通班贺,起立答拜,自此始。 行简转对,因论典故之学,乞于太常博士之下置检阅官二员,通礼学资浅者使为之,积资乃迁博士。又曰:“今虽有《国朝集礼》,至于食货、官职、兵刑沿革,未有成书,乞定会要,以示无穷。”承安五年,迁侍讲学士,同修史、提点司天如故。 泰和二年,为宋主生日副使。上召生日使完颜瑭戒之曰:“卿过界勿饮酒,每事听于行简。”谓行简曰:“宋人行礼,好事末节,苟有非是,皆须正之,旧例所有,不可不至。”上覆曰:“颇闻前奉使者过淮,每至中流,即以分界争渡船,此殊非礼。卿自戒舟人,且语宋使曰:‘两国和好久矣,不宜争细故伤大体。"丁宁谕之,使悉此意也。”四年,诏曰:“每奏事之际,须令张行简常在左右。” 五年,羣臣复请上尊号,上不许,诏行简作批答,因问行简宋范祖禹作《唐鉴》论尊号事。行简对曰:“司马光亦尝谏尊号事,不若祖禹之词深至,以谓臣子生諡君父,颇似惨切。”上曰:“卿用祖禹意答之,仍曰太祖虽有尊号,太宗未尝受也。”行简乞不拘对偶,引祖禹以微见其意。从之。其文深雅,甚得代言之体。 改顺天军节度使。上谓行简曰:“卿未更治民,今至保州,民之情伪,卒难臆度,如何治之则可?”对曰:“臣奉行法令,不敢违失,狱讼之事,以情察之,钤制公吏,禁抑豪猾,以镇静为务,庶几万分之一。”上曰:“在任半岁或一年,所得利害上之。”行简到保州,上书曰:“比者括官田给军,既一定矣,有告欲别给者,辄从其告,至今未已。名曰官田,实取之民以与之,夺彼与此,徒启争端。臣所管已拨深泽县地三百余顷,复告水占沙碱者三分之二,若悉从之,何时可定。臣谓当限以月日,不许再告为便。”下尚书省议,奏请:“如实有水占河塌,不可耕种,本路及运司佐官按视,尚书省下按察司复同,然后改拨。若沙碱瘠薄,当准已拨为定。”制曰:“可。” 六年,召为礼部尚书,兼侍讲、同修国史。秘书监进《太一新历》,诏行简校之。七年,上遣中使冯贤童以实封御紥赐行简曰:“朕念镐、郑二王误干天常,自贻伊戚。藁葬郊野,多历年所,朕甚悼焉。欲追复前爵,备礼改葬,卿可详阅唐贞观追赠隐、巢,并前代故事,密封以闻。”又曰:“欲使石古乃于威州择地营葬,岁时祭奠,兼命卫王诸子中立一人为郑王后,谨其祭祀。此事既行,理须降诏,卿草诏文大意,一就封进。”行简乃具汉淮南厉王长、楚王英、唐隐太子建成、巢剌王元吉、谯王重福故事为奏,并进诏草,遂施行焉。累迁太子太保、翰林学士承旨,尚书、修史如故。 贞祐初,转太子太傅,上书论议和事,其略曰:“东海郡候尝遣约和,较计细故,迁延不决。今都城危急,岂可拒绝。臣愿更留圣虑,包荒含垢,以救生灵。或如辽、宋相为敌国,岁奉币帛,或二三年以继。选忠实辨捷之人,往与议之,庶几有成,可以纾患。”是时,百官议者,虽有异同,大概以和亲为主焉。庄献太子葬后,不置宫师官,升承旨为二品,以宠行简, *** 如故。 三年七月,朝廷备防秋兵械,令内外职官不以丁忧致仕,皆纳弓箭。行简上书曰:“弓箭非通有之物,其清贫之家及中下监当,丁忧致仕,安有所谓如法军器。今绳以军期,补弊修坏,以求应命而已,与仓猝制造何以异哉。若于随州郡及猛安谋克人户拘括,择其佳者买之,不足则令职输所买之价,庶不扰而事可办。”左丞相仆散端、平章政事高琪、尽忠、右丞贾益谦皆曰:“丁忧致仕者可以免此。”权参政乌古论德升曰:“职官久享爵禄,军兴以来,曾无寸补,况事已行而复改,天下何所取信。”是议也,丁忧致仕官竟得免。是岁,卒,赠银青荣禄大夫,諡文正。 行简端悫慎密,为人主所知。自初入翰林,至太常、礼部,典贡举终身,缙绅以为荣。与弟行信同居数十年,人无间言。所著文章十五卷,《礼例纂》一百二十卷,会同、朝献、禘佩、丧葬,皆有记录,及《清台》,《皇华》、《戒严》、《为善》、《自公》等记,藏于家。 赞曰:张暐、行简世为礼官,世习礼学。其为礼也,行于家庭,讲于朝廷,施用于邻国,无不中度。古者官有世掌,学有专门,金诸儒臣,唯张氏父子庶几无愧于古乎。 贾益谦,字彦亨,沃州人也,本名守谦,避哀宗讳改焉。大定十年词赋进士,历仕州郡,以能称。明昌间,入为尚书省令史,累迁左司郎中。章宗谕之曰:“汝自知除至居是职,左司事不为不练,凡百官行止、资历固宜照勘,勿使差缪。若武库署直长移刺郝自平定州军事判官召为典舆副辖,在职才五月,降授门山县簿尉。朕比阅贴黄,行止乃俱书作一十三月,行止尚如此失实,其如选法何?盖是汝不用心致然尔。今姑杖知除掾,汝勿复犯之。” 五年,为右谏议大夫,上言:“提刑司官不须遣监察体访,宜据其任内行事,考其能否而升黜之。”上曰:“卿之言其有所见乎?”守谦对曰:“提刑官若不称职,众所共知,且其职与监察等,臣是故言之。”上嘉纳焉。是年夏,上将幸景明宫清暑,守谦连上疏,极谏之。上御后阁,召守谦入对,称旨。进兼尚书吏部侍郎。时镐王以疑忌下狱,上怒甚,朝臣无敢言者。守谦上章论其不可,言极恳切。上谕之曰:“汝言诸王皆有觊心,而游其门者不无横议。此何等语,固当罪汝。以汝前言事亦有当处,故免。”既而以议镐王事有违上意,解职,削官二阶。承安元年七月,降为宁化州刺史。五年八月,改为山东路按察使,转河北西路转运使。泰和三年四月,召为御史中丞。四年三月,出为定武军节度使。 八年六月,复为御史中丞。八月,改吏部尚书。九月,诏守谦等一十三员分诣诸路,与本路按察司官一员同推排民户物力。上召见于香阁,谕之曰:“朕选卿等随路推排,除推收外,其新强、销乏户,虽集众推唱,然销乏者勿销不尽,如一户元物力三百贯,今蠲减二百五十贯,犹有不能当。新强者勿添尽,量存气力,如一户添三百贯而止添二百贯之类。卿等宜各用心。百姓应当赋役,十年之间,利害非细。苟不称所委,治罪当不轻也。”寻出知济南府,移镇河中。大安末,拜参知政事。贞祐二年二月,改河东南路安抚使,俄知彰德府。 三年,召为尚书省右丞。会宣宗始迁汴梁,益谦乃建言:“汴之形势,惟恃大河。今河朔受兵,羣盗并起,宜严河禁以备不虞,凡自北来而无公凭者,勿听渡。”是时,河北民迁避河南者甚众。侍御史刘无规上言:“侨户宜与土民均应差役。”上留中,而自以其意问宰臣。丞相端、平章尽忠以为便。益谦曰:“侨户应役,甚非计也。盖河北人户本避兵而来,兵稍息即归矣。今旅寓仓皇之际,无以为生,若又与地著者并应供忆,必骚动不能安居矣。岂主上矜恤流亡之意乎。”上甚嘉赏,曰:“此非朕意也。”因出元规章示之。三年八月,进拜尚书左丞。四年正月,致仕,居郑州。
2023-07-21 12:26:121

《旧唐书》卷一百一 列传第五十一(2)

  韦凑,京兆万年人。曾祖瓒,隋尚书右丞。祖叔谐,蒲州刺史。父玄,桂州都督府长史。凑,永淳二年,解褐授婺州参军,累转扬府法曹参军。州人前仁寿令孟神爽豪纵,数犯法,交通贵戚,前后官吏莫敢绳按,凑白长史张潜,请因事除之。会神爽坐事推问,凑无所假借,神爽妄称有密旨,究问引虚,遂杖杀之,远近称伏。凑,景龙中历迁将作少匠、司农少卿。尝以公事忤宗楚客,出为贝州刺史。   睿宗即位,拜鸿胪少卿,加银青光禄大夫。景云二年,转太府少卿,又兼通事舍人。时改葬节愍太子,优诏加谥;又雪李多祚等罪,还其官爵,仍议更加赠官。凑上书曰:臣闻王者发号施令,必法乎天道,使三纲攸叙,十等咸若者,善善明,恶恶著也。善善者,悬爵赏以劝之也;恶恶者,设刑罚以惩之也。其赏罚所不加者,则考行立谥以褒贬之,所以劝诫将来也。斯并至公之大猷,非私情之可徇。故箕、微获用,管、蔡为戮。谥者,臣议其君,子议其父,而曰"灵"曰"厉"者,不敢以私而乱大猷也,则其馀安可失衷哉!   臣窃见节愍太子与李多祚等拥北军禁旅,上犯宸居,破扉斩关,突禁而入,兵指黄屋,骑腾紫微。孝和皇帝移御玄武门,亲降德音,谕以逆顺,而太子据鞍自若,督众不停。俄而其党悔非,转逆为顺,或回兵讨贼,或投状自拘。多祚等伏诛,太子方事逃窜。向使同恶相济,天道无征,贼徒阙倒戈之人,侍臣亏陛戟之卫,其为祸也,胡可忍言!于时臣任将作少匠,赐通事舍人内供奉。其明日,孝和皇帝引见供奉官等,雨泪谓曰:"几不与卿等相见!"其为危惧,不亦甚乎!而今圣朝雪罪礼葬,谥为节愍,以臣愚识,窃所惑焉。   夫臣子之礼,严敬斯极,故过位必趋,蹙路马刍有诛。昔汉成之为太子也,行不敢绝驰道。当周室之衰微也,秦师过周北门,左右免胄而下,王孙满犹以其不卷甲束兵,讥其无礼,知其必败。由是言之,则太子称兵宫内,跨马御前,悖礼已甚矣,况将更甚乎。而可褒谥,此臣所未谕也。以其斩武三思父子而嘉之乎?然弄兵讨逆以安君父,则可嘉也,而乃因欲自取之,是竞为逆,可褒谥乎?此又臣所未谕也。将废韦氏而嘉之乎?然韦氏逆彰义绝,虽诛之亦可也。当此时也,韦氏未有逆彰,未有义绝,于太子为母,岂有废母之理乎!且既非中宗之命而废之,是劫父废母,亦悖逆也,可褒谥乎?此又臣所未谕也。夫君或不君,臣安可不臣?父或不父,子安可不子?借如君父有桀、纣之行,臣子无废杀之理。况先帝功格宇宙,德被生灵,庙号中宗,谥曰孝和皇帝,而逆命之子,可褒谥乎?此又臣所未谕也。   昔献公惑骊姬之谮,将杀其太子申生,公子重耳谓之曰:"子盍言子之志于公乎?"太子曰:"不可,君安骊姬,是我伤君之心也。"曰:"然则盍行乎?"曰:"不可,君谓我欲弑君也,天下岂有无父之国哉!吾何行之!"使人辞于狐突曰:"申生不敢爱其死。虽然,吾君老矣,子少,国家多难。伯氏苟出而图吾君,申生受赐而死。"再拜稽首,乃自缢。其行如是,其谥仅可为恭。今太子之行反是,可谥为节愍乎?此又臣所未谕也。   昔汉武帝末年,江充与太子有隙,恐帝晏驾后为太子所诛。会巫蛊事起,充典理其事。因此为奸,遂至太子宫掘蛊,得桐木以诬太子。时武帝避暑甘泉宫,独皇后、太子在,太子不能自明,纳其少傅石德谋,遂矫节斩充,因败逃匿。非称兵诣阙,无逆谋于父,然身死于湖,不葬无谥。至昭帝时,有男子诣北阙自称卫太子,制使公卿识视,至者莫敢发言。京兆尹隽不疑后至,叱从吏收缚之。或曰:"是非未可知,且安之。"不疑曰:"诸君何患于卫太子。昔蒯聩出奔,辄拒而不纳,《春秋》是之。卫太子得罪先帝,亡不即死,今来自诣,此罪人也。"遂送制狱。天子闻而嘉之曰:"公卿大臣,当用经术明于大义者。"及后太子孙立为天子,是曰孝宣皇帝,太子方获礼葬,而谥曰戾。今节愍太子之行比之,岂可同年而语。其于陛下,又犹子也,而谥为节愍乎?此又臣所未谕也。   昔项羽之臣丁公,常将危汉高祖,高祖谓之曰:"二贤岂相厄哉!"丁公乃止。及高祖灭项氏,遂戮丁公以徇,曰:"使项王失天下者,丁公也。"夫戮之,大义至公也,不私德之,所以诫其后之事君者。今节愍太子之为逆,复非欲保护陛下,其可褒谥乎?此又臣之所未谕也。   陛下天纵圣哲,所任贤明,以臣至愚,宁可干议?然臣又惟尧、舜,圣君也,八凯、五臣,良佐也,犹广听刍荛之言者,盖为智者千虑,或有一失,愚者千虑,或有一得也。故曰:"狂夫之言,圣人择焉。"臣辄缘斯义,敢以陈闻,愿得与议谥者对议于御前。若臣言非也,甘受谤圣政之罪,赴鼎镬之诛。仍请申明义以示天下,使臣辈愚惑者咸蒙冰释,则无复异议矣。若所谥未当,奈何施之圣朝,垂之史册,使后代逆臣贼子因而引譬,资以为辞,是开悖乱之门,岂示将来之法!伏望改定其谥,务合礼经。其李多祚等罪,请从宥免,不谓为雪,以顺天下之心,则尽善尽美矣。   书奏,睿宗引凑谓曰:"诚如卿言。事已如此,如何改动?"凑曰:"太子实行悖逆,不可褒美,请称其行,改谥以一字。多祚等以兵犯君,非曰无罪,只可云放,不可称雪。"帝然其言。当时执政以制令已行,难于改易,唯多祚等停赠官而已。   明年春,起金仙、玉真两观,用工巨亿。凑进谏曰:"陛下去夏,以妨农停两观作,今正农月,翻欲兴功。虽知用公主钱,不出库物,但土木作起,高价雇人,三辅农人,趋目前之利,舍农受雇,弃本逐末。臣闻一夫不耕,天下有受其饥者,臣窃恐不可。"帝不应。凑又奏曰:"日阳和布气,万物生育,土木之间,昆虫无数。此时兴造,伤杀甚多,臣亦恐非仁圣本旨。"睿宗方纳其言,令在外详议。中书令崔湜、侍中岑羲谓凑曰:"公敢言此,大是难事。"凑曰:"叨食厚禄,死且不辞,况在明时,必知不死。"寻出为陕州刺史,无几,转汝州刺史。开元二年夏,敕靖陵建碑,征料夫匠。凑以自古园陵无建碑之礼,又时正旱俭,不可兴功,飞表极谏,工役乃止。寻迁岐州刺史。   四年,入为将作大匠。时有敕复孝敬庙为义宗,凑上书曰:臣闻王者制礼,是曰规模,规模之兴,实由师古。师古之道,必也正名,名之与实,故当相副。其在宗庙,礼之大者,岂可失哉!礼,祖有功而宗有德,祖宗之庙,百代不毁。故殷太甲为太宗,太戊曰中宗,武丁曰高宗;周宗文王、武王;汉则文帝为太宗,武帝为世宗。其后代有称宗者,皆以方制海内,德泽可宗,列于昭穆,期于不毁。称宗之义,不亦大乎!伏惟孝敬皇帝位止东宫,未尝南面,圣道诚冠于储副,德教不被于寰瀛,立庙称宗,恐非合礼。况别起寝庙,不入昭穆,稽诸祀典,何义称宗?而庙号义宗,称之万代,以臣庸识,窃谓不可。陛下率循典礼,以辟大猷,有司所议,以致此失,或亏尽善,岂不惜哉!望更详议,务合于礼。于是敕太常议,遂停义宗之号。   凑前后上书论时政得失,多见采纳。再迁河南尹,累封彭城郡公。以公事左授杭州刺史,转汾州刺史。十年,拜太原尹兼节度支度营田大使。其年卒官,年六十五。赠幽州都督,谥曰文。子见素,自有传。凑从子虚心。   虚心父维,少习儒业,博涉文史,举进士。自大理丞累至户部郎中,善于剖判,时员外郎宋之问工于诗,时人以为户部有二妙。终于左庶子。虚心举孝廉,为官严整,累至大理丞、侍御史。神龙年,推按大狱,时仆射窦怀贞、侍中刘幽求意欲宽假,虚心坚执法令,有不可夺之志。景龙中,西域羌胡背叛,时并擒获,有敕尽欲诛之。虚心论奏,但罪元首,其所全者千馀人。虚心有孝行,及丁父忧,哀毁过礼,须鬓尽白,朝廷深所嗟尚。后迁御史中丞、左右丞、兵部侍郎、荆扬潞长史兼采访使,所在官吏振肃,威令甚举,中外以为标准。历户部尚书、东京留守,卒,年六十七。   季弟虚舟,亦以举孝廉,自御史累至户部、司勋、左司郎中,历荆州长史,洪、魏州刺史兼采访使,多著能政。入为刑部侍郎,终大理卿。家有礼则,父子兄弟更践郎署,时称"郎官家"。   韩思复,京兆长安人也。祖伦,贞观中为左卫率,赐爵长山县男。思复少袭祖爵。初为汴州司户参军,为政宽恕,不行杖罚。在任丁忧,家贫,鬻薪终丧制。时姚崇为夏官侍郎,知政事,深嘉叹之,擢授司礼博士。   景龙中,累迁给事中。时左散骑常侍严善思坐谯王重福事下制狱,有司言:"善思昔尝任汝州刺史,素与重福交游,召至京师,竟不言其谋逆,唯奏云"东都有兵气"。据状正当匿反,请从绞刑。"思复驳奏曰:"议狱缓死,列圣明规;刑疑从轻,有国常典。严善思往在先朝,属韦氏擅内,恃宠宫掖,谋危宗社。善思此时遂能先觉,因诣相府有所发明,进论圣躬必登宸极。虽交游重福,盖谋陷韦氏。及其谒见,犹不奏闻,将此行藏,即从极法。且敕追善思,书至便发,向怀逆节,宁即奔命?一面疏网,诚合顺生;三驱取禽,来而可宥。惟刑是恤,事合昭详。请付刑部集群官议定奏裁,以符慎狱。"是时议者多云善思合从原宥,有司仍执前议请诛之。思复又驳曰:"臣闻刑人于市,爵人于朝,必佥谋攸同,始行之无惑。谨按诸司所议,严善思十才一入,抵罪惟轻。夫帝阍九重,涂远千里。故借天下之耳以听,听无不聪;借天下之目以视,视无不接。今群言上闻,采择宜审,若弃多就少,臣实惧焉。舆诵一乖,下情不达,虽欲从众,其可及乎!凡百京司,逢时之泰,列官分职,有贤有亲。亲则列藩诸王,陛下爱子;贤则胙茅开国,陛下名臣。见无礼于君,宁肯雷同不异?今措词多出,法令从轻。"上纳其奏,竟免善思死,配流静州。思复寻转中书舍人,数上疏陈得失,多见纳用。
2023-07-21 12:26:181

《新唐书》卷一百九十六 列传第一百二十一(3)

王希夷,徐州滕人。家贫,父母丧,为人牧羊,取佣以葬。隐嵩山,师黄颐学养生四十年。颐卒,更居兖州徂徕,与刘玄博友善。喜读《周易》、《老子》,饵松柏叶、杂华,年七十余,筋力柔强。刺史卢齐卿就谒问政,答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此言足矣。" 玄宗东巡狩,诏州县敦劝见行在,时九十余,帝令张说访以政事,宦官扶入宫中,与语甚悦,拜国子博士,听还山。敕州县春秋致束帛酒肉,仍赐绢百、衣一称。 李元恺,邢州人。博学,善天步律历,性恭慎,未尝敢语人。宋璟尝师之,既当国,厚遗以束帛,将荐之朝,拒不答。洺州刺史元行冲邀致之,问经义毕,赠衣服,辞曰:"吾躯不可服新丽,惧不称以速咎也。"行冲垢蔑复与之,不获已而受。俄报身所蚕素丝,曰:"义不受无妄财也。"先是,定州崔元鉴善《礼》学,用张易之力,授朝散大夫,家居给半禄。元恺诮曰:"无功而禄,灾也。"卒,年八十余。 卫大经,蒲州解人。卓然高行,口无二言。武后时,召之,固辞疾。素善魏夏侯乾童,闻其母卒,盛暑步往吊,或止之曰:"方夏,涉远不如致书。"答曰:"书能尽意邪?"比至,乾童以事行,乃设席行吊礼,不讯其家而还。开元初,毕构为刺史,使县令孔慎言就谒,辞不见。 大经邃于《易》,人谓之"《易》圣"。豫筮死日,凿墓自为志,如言终。 武攸绪,则天皇后兄惟良子也。恬淡寡欲,好《易》、庄周书。少变姓名,卖卜长安市,得钱辄委去。后更授太子通事舍人,累迁扬州大都督府长史、鸿胪少卿。后革命,封安平郡王,从封中岳,固辞官,愿隐居。后疑其诈,许之,以观所为。攸绪庐岩下如素遁者,后遣其兄攸宜敦谕,卒不起,后乃异之。盘桓龙门、少室间,冬蔽茅椒,夏居石室,所赐金银铛鬲、野服,王公所遗鹿裘、素障、瘿杯,尘皆流积,不御也。市田颍阳,使家奴杂作,自混于民。晚年肌肉消眚,瞳有紫光,昼能见星。 中宗初,降封巢国公,遣国子司业杜慎盈赍书以安车召,拜太子宾客。苦祈还山,诏可。安乐公主出降,又遣通事舍人李邈以玺书迎之。将至,帝敕有司即两仪殿设位,行问道礼,诏见日山帔葛巾,不名不拜。攸绪至,更冠带。仗入,通事舍人赞就位,攸绪趋就常班再拜,帝愕然,礼不及行,朝廷叹息。赐予无所受,亲贵来谒,道寒温外,默无所言。及还,中书、门下、学士、朝官五品以上,并祖城东。 俄而诸韦诛,武氏连祸,唯攸绪不及。睿宗恐其不自安,下诏慰谕,复召拜太子宾客,不就。谯王重福之乱,攸绪以诬被系,张说表置庐山,中书令姚元崇奏:"攸绪在武后时未尝辄出,今州县逼遣,士为惊嗟。愿诏赐嵩山旧居,令州县存问。"诏可。开元十一年卒。 白履忠,汴州浚仪人。贯知文史,居古大梁城,时号梁丘子。景云中,召为校书郎,弃官去。开元十年,刑部尚书王志愔荐履忠博学守操,可代褚无量、马怀素入阁侍读,国子祭酒杨瑒又表其贤,召赴京师。辞病老不任职,诏拜朝散大夫。乞还,手诏许游京师,徐返里闾。履忠留数月乃去。 吴兢,其里人也,谓曰:"子素贫,不沾斗米匹帛,虽得五品亦何益?"履忠曰:"往契丹入寇,家取排门夫,吾以读书,县为免。今终身高卧,宽徭役,岂易得哉!" 卢鸿,字颢然,其先幽州范阳人,徙洛阳。博学,善书籀。庐嵩山。玄宗开元初,备礼征再,不至。五年,诏曰:"鸿有泰一之道,中庸之德,钩深诣微,确乎自高。诏书屡下,每辄辞托,使朕虚心引领,于今数年。虽得素履幽人之介,而失考父滋恭之谊,岂朝廷之故与生殊趣邪?将纵欲山林,往而不能返乎?礼有大伦,君臣之义不可废也。今城阙密迩,不足为劳,有司其赍束帛之具,重宣兹旨,想有以翻然易节,副朕意焉。" 鸿至东都,谒见不拜,宰相遣通事舍人问状,答曰:"礼者,忠信所薄,臣敢以忠信见。"帝召升内殿,置酒。拜谏议大夫,固辞。复下制,许还山,岁给米百斛、绢五十,府县为致其家,朝廷得失,其以状闻。将行,赐隐居服,官营草堂,恩礼殊渥。鸿到山中,广学庐,聚徒至五百人。及卒,帝赐万钱。鸿所居室,自号宁极云。
2023-07-21 12:26:251

712年的(壬子,公元七一二年)

春,正月,辛巳,睿宗祀南郊,初用谏议大夫贾曾议合祭天地。曾,言忠之子也。戊子,幸浐东,耕籍田。己丑,赦天下;改元太极。乙未,上御安福门,宴突厥杨我支,以金山公主示之;既而会上传位,婚竟不成。以左御史大夫窦怀贞、户部尚书岑羲并同中书门下三品。二月,辛酉,废右御史台。蒲州刺史萧至忠自托于太平公主,公主引为刑部尚书。华州长史蒋钦绪,其妹夫也,谓之曰:“如子之才,何忧不达!勿为非分妄求。”至忠不应。钦绪退,叹曰:“九代卿族,一举灭之,可哀也哉!”至忠素有雅望,尝自公主第门出,遇宋璟,璟曰:“非所望于萧君也。”至忠笑曰:“善乎宋生之言!”遽策马而去。幽州大都督薛讷镇幽州二十馀年,吏民安之。未尝举兵出塞,虏亦不敢犯。与燕州刺史李璡有隙,璡毁之于刘幽求,幽求荐左羽林将军孙佺代之。三月,丁丑,以佺为幽州大都督,徙讷为并州长史。夏,五月,益州獠反。戊寅,上祭北郊。辛巳,赦天下,改元延和。六月,丁未,右散骑常侍武攸暨卒,追封定王,上以节愍太子之乱,岑羲有保护之功,癸丑,以羲为侍中。庚申,幽州大都督孙佺与奚酋李大酺战于冷陉,全军覆没。是时,佺帅左骁卫将军李楷洛,左威卫将军周以悌发兵二万、骑八千,分为三军,以袭奚、契丹。将军乌可利谏曰:“道险而天热,悬军远袭,往必败。”佺曰:薛讷在边积年,竟不能为国家复营州。今乘其无备,往必有功。”使楷洛将骑四千前驱,遇奚骑八千,楷洛战不利。佺怯懦,不敢救,引军欲还,虏乘之,唐兵大败。佺阻山为方陈以自固,大酺使谓佺曰:“朝廷既与我和亲,今大军何为而来?”佺曰:“吾奉敕来招慰耳。楷洛不禀节度,辄与汝战,请斩以谢。”大酺曰:“若然,国信安在?”佺悉敛军中帛,得万馀段,并紫袍、金带、鱼袋以赠之。大酺曰:“请将军南还,勿相惊扰。”将士惧,无复部伍,虏追击之,士卒皆溃。佺、以悌为虏所擒,献于突厥,默啜皆杀之;楷洛、可利脱归。秋,七月,彗星出西方,经轩辕入太微,至于大角。有相者谓同中书门下三品窦怀贞曰:“公有刑厄。”怀贞惧,请解官为安国寺奴;敕听解官。乙亥,复以怀贞为左仆射兼御史大夫、平章军国重事。太平公主使术者言于上曰:“彗所以除旧布新,又帝座及心前星皆有变,皇太子当为天子。”上曰:“传德避灾,吾志决矣!”太平公主及其党皆力谏,以为不可。上曰:“中宗之时,群奸用事,天变屡臻。朕时请中宗择贤子立之以应灾异,中宗不悦,朕忧恐,数日不食。岂可在彼则能劝之,在己则不能邪!”太子闻之,驰入见,自投于地,叩头请曰:“臣以微功,不次为嗣,惧不克堪,未审陛下遽以大位传之,何也?”上曰:“社稷所以再安,吾之所以得天下,皆汝力也。今帝座有灾,故以授汝,转祸为福,汝何疑邪!”太子固辞。上曰:“汝为孝子,何必待柩前然后即位邪!”太子流涕而出。壬辰,制传位于太子,太子上表固辞。太平公主劝上虽传位,犹宜自总大政。上乃谓太子曰:“汝以天下事重,欲朕兼理之邪?”昔舜禅禹,犹亲巡狩。联虽传位,岂忘家国?其军国大事,当兼省之。”八月,庚子,玄宗即位,尊睿宗为太上皇。上皇自称曰朕,命曰诰,五日一受朝于太极殿。皇帝自称曰予,命曰制、敕,日受朝于武德殿。三品以上除授及大刑政决于上皇,馀皆决于皇帝。壬寅,上大圣天后尊号曰圣帝天后。甲辰,赦天下,改元。乙巳,于漠州北置渤海军,恒、定州境置恒阳军,妫、蔚州境置怀柔军,屯兵五万。丙午,立妃王氏为皇后,以后父仁皎为太仆卿。仁皎,下邽人也。戊申,立皇子许昌王嗣直为郯王,真定王嗣谦为郢王。以刘幽求为右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魏知古为侍中,崔湜为检校中书令。初,河内王琚预于王同皎之谋,亡命,佣书于江都。上之为太子也,琚还长安,选补诸暨主簿,过谢太子。琚至廷中,故徐行高视,宦者曰:“殿下在帘内。”琚曰:“何谓殿下?当今独有太平公主耳!”太子遽召见,与语,琚曰:“韦庶人弑逆,人心不服,诛之易耳。太平公主,武后之子,凶猾无比,大臣多为之用,琚窃忧之。”太子引与同榻坐,泣曰:“主上同气,唯有太平,言之恐伤主上之意,不言为患日深,为之奈何?”琚曰:“天子之孝,异于匹夫,当以安宗庙社稷为事。盖主,汉昭帝之姊,自幼供养,有罪犹诛之。为天下者,岂顾小节!”太子悦曰:“君有何艺,可与寡人游?”琚曰:“能飞炼、诙嘲。”太子乃奏为詹事府司直,日与游处,累迁太子中舍人;及即位,以为中书侍郎。是时,宰相多太平公主之党,刘幽求与右羽林将军张?谋以羽林兵诛之,使?密言于上曰:“窦怀贞、崔湜、岑羲皆因公主得进,日夜为谋不轨。若不早图,一旦事起,太上皇何以得安!请速诛之。臣已与幽求定计,惟俟陛下之命。”上深以为然。?泄其谋于侍御史邓光宾,上大惧,遽列上其状。丙辰,幽求下狱。有司奏:“幽求等离间骨肉,罪当死。”上为言幽求有大功,不可杀。癸亥,流幽求于封州,张?于峰州,光宾于绣州。初,崔湜为襄州刺史,密与谯王重福通书,重福遗之金带。重福败,湜当死,张说、刘幽求营护得免。既而湜附太平公主,与公主谋罢说政事,以左丞分司东都。及幽求流封州,湜讽广州都督周利贞,使杀之。桂州都督景城王晙知其谋,留幽求不遣。利贞屡移牒索之,晙不应,利贞以闻。湜屡逼晙,使遣幽求,幽求谓晙曰:“公拒执政而保流人,势不能全,徒仰累耳。”固请诣广州,晙曰:“公所坐非可绝于朋友者也。晙因公获罪,无所恨!”竟逗遛不遣。幽求由是得免。九月,丁卯朔,日有食之。辛卯,立皇子嗣升为陕王。嗣升母杨氏,士达之曾孙也。王后无子,母养之。冬,十月,庚子,上谒太庙,赦天下。癸卯,上幸新丰,猎于骊山之下。辛酉,沙陀金山遣使入贡。沙陀者,处月之别种也,姓朱邪氏。十一月,乙酉,奚、契丹二万骑寇渔阳,幽州都督宋璟闭城不出,虏大掠而去。上皇诰遣皇帝巡边,西自河、陇,东及燕、蓟,选将练卒。甲午,以幽州都督宋璟为左军大总管,并州长史薛讷为中军大总管,朔方大总管,兵部尚书郭元振为右军大总管。十二月,刑部尚书李日知请致仕。日知在官,不行捶挞而事集。刑部有令史,受敕三日,忘不行。日知怒,索杖,集群吏,欲捶之;既而谓曰:“我欲捶汝,天下人必谓汝能撩李日知嗔,受李日知杖,不得比于人,妻子亦将弃汝矣。”遂释之。吏皆感悦,无敢犯者,脱有稽失,众共谪之。
2023-07-21 12:26:311

如何保障我国外汇储备安全

刚好看了一篇很中肯的文章,王重福教授的,比较精准的分析了外汇储备的来龙去脉。转给大家看看:外汇储备究竟属于谁?过去,无论是普通的百姓,还是相关管理部门,都把外汇储备,当成好事,并以为越多越好,追求外汇储备规模,似乎成了中国对外经济的目标之一。但是,随着中国外汇储备成为世界第一,外汇储备的性质,以及规模过大的弊端,终于可以讨论了。外汇储备几乎是中国特有的现象。中国外汇储备的主要来源是:经常项目下的贸易顺差(出口大于进口的差额)、FDI(外国直接投资)、热钱流入。我仅以外贸顺差来说明,FDI和热钱的流入,原理是一样的。企业和个人赚得的外汇,过去必须悉数卖给央行,现在,赚得外汇的企业和个人,可以自行决定,卖给央行,或者自己保留。卖给央行的部分,是央行外汇储备的来源。央行把企业和个人手里的外汇,买过来,按照规定的汇率,要付给前者等值的人民币。企业和个人获得等值的人民币,就可以用人民币,在国内市场购买商品或者资产,他们并没有吃亏。而央行获得外汇后,就去购买相应的外币资产,这些资产,包括外国国债(如美国国债)、黄金、股权资产等,就是外汇储备。外汇储备,不是外汇,这是两个概念。问题是,假定原来国内市场上的货币供给量是适当的,则央行被动发行的这些与外汇等值的这些人民币,就是没有相应的商品相对应的货币。这些人民币的作用是,如果它们在市场上,购买商品,就隐形地拿走了,本来属于消费者的一部分。比如,本来市场上,有1000件商品,共有1000元的货币,则一件商品价格是1元钱,现在,某人突然增加了1000元的货币,也来购买商品,则每件商品的价格就是2元了,这个人,就占有了一半的商品。所有人的实际购买力就降低了一半。本来,那些获得外汇的企业额和个人,应该用这些外汇去国外购买商品(和资产),因为外汇对应的商品,本来就在国外而不是国内。现在,他们把外汇换成了人民币,这些新增的人民币,或者说这些企业额和个人,占了国内消费者的便宜。这相当于国内发生了通货膨胀,在通胀发生时那些货币增加较快的人,就可以占其他人的便宜,他们是受益者。当然,这些企业和个人,并不觉得自己占了便宜,因为他们付出了外汇,获得是等值的人民币,毕竟,不能要求他们无偿把外汇上交央行。问题都出来央行这边。央行获得这些外汇后,在理论上,央行应该做的事情是,用这些外汇,去国外购买商品,然后拿到国内市场上来,与国内增加了的,等值外汇的人民币相对应。这样,总的货币供给量与总的商品量重新均衡。消费者的损失,从总体上,得以补偿。可是,贸易顺差,确是中国外贸易的净结果,也就谁说,就是因为外国买中国的东西多,我们买人家的少,才有的顺差,如果央行可以把全部的外汇买外国商品,就没有顺差了。起码在十几年前,多数人还把巨额的外贸顺差看成是好事,赚外国人的钱,似乎是很骄傲的事情。其实,贸易逆差和顺差,都是不好的,平衡才是最好的结果。以中美贸易为例,假定中国是顺差,美国是逆差,则净结果,就是中国只拿到了美元,而美国则拿到了中国的实实在在的商品。中国人拿到的美元,说的难听点,只是纸片,不能吃不能花。美国人呢,只要印刷美元纸片,就可以换到需要的商品,简直是空手套白狼。你还说,顺差好么?还有,出口虽然可以增加GDP ,增加就业,但是出口的目的,说到底是进口,进口可以直接提高消费者的消费水平和福利,特别是自己不能生产的商品,如大飞机和外国大片。 那么,外汇储备究竟属于谁的呢?最近人民日报有一片文章,叫“外储不适合无偿分给民众”,文章说,外汇储备是央行的资产,因为它表现在人民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但是,央行,本身并不生产任何财富,它不过是用货币发行权,用人民币这种负债,去交换企业和个人手里的外币(外国央行的负债)。央行,不过是一个中间人。理论上,央行这种持有所谓的资产的方式,只是暂时的,只有当它用这些外汇,买回来相应的外国商品,投放到国内市场上,才算是实现了这个交换行动的目的。可是如前所述,我们没什么可以买的,除了风险难以控制外,还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我们有意制造顺差,控制进口,鼓励出口;一个是由于政治经济原因,外国不愿意卖给我们商品,比如美国人,口头上对自己的逆差表示不满甚至愤怒,其实,内心却是欢喜的。所以,央行拿到的外汇,主要的部分,没有去购买商品,而是购买了外国的资产,这也是国际惯例,本身不奇怪,不正常的是,我们外汇储备过多。一般认为,外汇储备的规模,只要能够维持3-6个月的进口即可。太多了,就有损失了。中国持有外汇储备的主要形式,是美国国债,这是因为美国国债资产,被认为是无风险资产,是全球所有资产定价的基础,是最安全的。但是,安全,就意味着低收益。美国国债的收益率,一半不超过3%,可以说大大低于国内投资的回报率。任何购买资产,也就是投资行为的目的,不是投资,而是消费,所有的外汇储备资产,最终会变成商品。如果回报率过低,比如低于国内的通货膨胀水平,则当这些外汇储备最终能购买到的外国商品,投放到国内市场时,理论上,就不能冲抵当初国内市场增加了的那些人民币。则全体的国内消费者,就有了净的损失。更不用说,如果外汇储备投资出现亏损,换回来的外国商品很少时,消费者的损失就要更大。考虑到时间因素,消费者的损失,也会放大。这也是我们面临的实际状况。在这个意义上,超出必要水平的外汇储备,需要获得全体消费者的同意,因为他们的利益可能会受到损害。所以,在本质上,只有消费者,才是可能的损失的承受者。也因为如此,说外汇储备,不是属于央行的,而是属于全体老百姓的,是对的,没有问题的。很多人认为,把外汇储备分给全体老百姓是不符合原理,不切合实际的。我不同意这种说法,如果,央行把相应的人民币投放到了国内市场,就应该把全体的外汇储备,也分给全体的消费者,或者老百姓,道理上是一目了然的。老百姓拿到钱过后,能不能花出去,怎么花,是老百姓自己的事情。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谁都不吃亏,谁都不占便宜。跟现在央行持有外汇储备不同的是,老百姓自己去把外国的商品买回来,国内的损失,国外补偿回来。我说的全体消费者,自然也包括那些卖给央行外汇的人。另外,所谓,把外汇分给民众,会造成通胀,央行破产,则是无稽之谈,因为,这些钱,不在国内买东西,而央行只不过不再充当暂时的中间人而已。既然外汇储备属于全体老百姓,央行只是一个中间人和托管人,就有义务公布这些资产的真实状况,用途、损益等大家都有权利知道,而不能是一手遮天的糊涂账。我不否认,央行持有外储备,还有其他考虑,如政治收益等等,比如欧债危机中,中国的作用就凸显了,似乎只有中国才能救欧洲。但是,这可能不是划算的生意。长远看,必须放弃把外贸顺差当成目的的重商主义政策,大幅度减少外汇储备规模,增加进口,做到长期的贸易平衡。取消外汇管制,实现人民币汇率的真正市场化,则是解决问题的总钥匙。
2023-07-21 12:26:591

新唐书 列传一二一

2023-07-21 12:27:071

王弗悟中悟文言文翻讳

1. 文言文 居大不易 翻译 长安物价正贵,恐怕白居不易。 能写出如此的诗句,白居又有什么难的?我前面说的话只是儿戏罢了! 乐天初举,名未振,以歌诗投顾况,况戏之曰:“长安物贵,居大不易。”及读至原上草云:“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曰:“有句如此,居亦何难?老夫前言戏之耳!” 诗人十六岁到长安赴试,拜访著名诗人顾况。顾况看到“白居易”三字,便诙谐幽默地说:“长安物价正贵,恐怕白居不易!”及披卷阅得《赋得离离原上草》中“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时,不禁大为惊奇,拍案叫绝,马上改变语气,郑重地说:“能写出如此的诗句,白居也易!”从此,白居易诗名大振。 2. 文言文周敦颐中"逵悟,囚得免"的意思 【原文】 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原名敦实,避英宗旧讳改焉。以舅龙图阁学士郑向任,为分宁主簿。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邑人惊曰:“老吏不如也。”部使者荐之,调南安军司理参军。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辨,不听,乃委手版归,将弃官去,曰:“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逵悟,囚得免。 【译文】 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县人。原名敦实,因避讳英宗皇帝旧名而改为敦实。由于舅舅龙图阁学士郑向的推荐,做了分宁县的主簿。有一件案子拖了好久不能判决,周敦颐到任后,只审讯一次就立即弄清楚了。县里的人吃惊地说:“老狱吏也比不上啊!”部使者推荐他,调任他到南安担任军司理曹参军。有个囚犯根据法律不应当判处死刑,转运使王逵想重判他。王逵是个残酷凶悍的官僚,大家没人敢和他争,敦颐一个人和他争辩,王逵不听,敦颐就扔下笏板回了家,打算辞官而去,说:“像这样还能做官吗,用杀人的做法来取悦于上级,我不做。”王逵明白过来了,这个囚犯才免于一死。 其实我不懂这么深奥的文言文的,在百度知道从别人答案里找来的,取巧了哈~ 3. 查一下开头为 高祖孝文皇帝,讳宏 的文言文翻议 高祖孝文皇帝,名宏,是显祖献文帝的长子,母亲是李夫人。皇兴三年夏六月辛末,他被立为皇太子。皇兴五年秋八月丙午,在太华前殿即位做了皇帝。 孝文帝虽然对大臣要求严格,用法律制约(他们),不放纵,但是生性宽厚仁慈。伺候皇帝进食的人曾经用热肉汤烫伤了孝文帝的手,又曾在食物中看到小虫之类的脏东西,他都笑着宽恕了。之前有宦官在太后面前诬陷孝文帝,太后大怒,打了他几十杖,孝文帝默默忍受,没有为自己辩白。太后去世后,也不因此而介意。 教文帝处理政事,没有不听从好的建议的。爱惜怜悯百姓,常常思考能帮助百姓、对他们有利的方法。天地、五郊、宗庙二分之礼,孝文帝常常亲自参与,不因天冷或天热而感到厌倦。沿书的春意,他大部分都亲自推求考察。百官的大小事务,没有不留心的,务心做到细密周遍。孝文帝常常说:凡是做君主的,都担心不公平,担心不能以诚意治理天下,如果能做到公平和以诚待人,那么胡越之地的人也可以和他们亲如兄弟。孝文帝常常随意对史官说:“尽管直接记录现在的事,不要回避国家丑恶的事情。做君主的自己作威作福,史官又不记录,君主还会惧怕什么呢?”孝文帝出巡,有关部门上奏请求修路,孝文帝说:“稍微修一下桥梁,能够通车马就可以了,不必除草铲地使路面平坦。”凡是修整建造的,都是不得不修整建造的,不做不紧急的事情损耗民力。孝文帝到江南巡视时,也如同在内地一样,因军事必须砍伐老百姓的树林时,一定会留下丝绢来偿还树的价值,百姓的庄稼没有被损害和践踏的。 孝文帝一向喜欢读书,手不释卷,五经的要义,看过之后就能够讲出来,他的学问不是由老师传授的,而是靠自己探究其中的精华奥妙。史专百家,他没有没涉猎的。他还关于讲述《庄子》《老子》,尤其精通释义。孝文帝才华横溢,喜欢写文章,诗赋铭颂,全凭兴致,提笑可作。有了好的文句,马上口述命人写下来,等到写成后,不再修改一个字。自太和十年以后的诏书,都是孝文帝亲笑写成的。他留下的文章,有一百多篇。孝文帝喜欢有奇才的士人,其情如饥如渴。对进入朝中的贤才,根据他们才能的大小分封官职,常常在他们面前降低身份。悠闲超脱,不让世俗事务缠绕自己的心。孝文帝年少时善于射箭,力气很大。十多岁的时候就能用指头弹碎羊的大腿骨。射飞禽走兽时,没有不随心而射杀的。到十五岁的时候,孝文帝就不再杀生,射箭打猎的活动都停止了。孝文帝生性简相,常常穿着旧衣服,连所乘的马匹的装饰也只是铁和木而已。孝文帝高尚的志向,都是这一类的 4. 文言文 刘氏善举 翻译及字词翻译 译文:刘某某是某一个乡里的寡妇,生养有一个孩子。 她白天在田间耕作,晚上点着烛火在织机上纺织,一年到头都是这样。邻居中有穷困的,她总是能够拿一升一斗的粮食周济他们。 偶尔有没有穿的,她就拿自己的衣服送给他们,乡里的人都说她太好了。然而她的儿子不理解,心里很有怨言。 母亲就告戒他,说:“对别人做好事,是人的本分,哪一个人没有急窘的事情遭遇呢?”母亲死后三年,刘家遭遇大火,房屋衣物都被烧毁,乡邻们都主动地给予他们衣物,并且为他们砍树建造房屋,这都是念刘寡妇的情呀。到这时刘寡妇的儿子才明白善举的作用。 5. 古文翻译在线景龙中韩思复累迁给事中时左散骑常侍严善思坐谯王重福 景龙中,韩思复累迁给事中,时左散骑常侍严善思坐谯王重福事下制狱有司下制狱:有司言“善思昔尝任汝州刺史,素与重福交游,召至京师,竟不言其谋逆,唯奏云‘东都有兵气"。据状正当匿反,请从绞刑。” 景龙年间(景龙(707年九月—710年六月)是唐中宗李显的年号),韩思复(因吏部考核多次被评为优)多次升迁官职,一直升到给事中这个高位,这个时候左散骑常侍严善思因为谯王李重福(谋反的)的事收到牵连(坐,连坐)而被有关部门抓起来关进监狱,有关部门的理由是“善思曾经做过汝州刺史,与谯王理重福十分较好,后来善思被召回京师,竟然没有高发他准备谋反的事,仅仅是一句“东都有可能发生动乱” 6. 古文翻译 籍:的 举:全部 馁:饥饿 狗的故事:杨生之狗 釜:形声。 从金省,父声。本义:古炊器。 敛口圜底,或有二耳。其用于鬲,置于灶,上置甑以蒸煮。 盛行于汉代。有铁制的,也有铜或陶制的 泣:哭泣 据说曹丕听了以后“深有惭色"不仅因为曹植在咏诗中体现了非凡的才华, 具有出口成章的本领,使得文帝自觉不如,而且由于诗中以浅显生动的比喻说明兄弟本为手足,不应互相猜忌与怨恨,晓之以大义,自然令文帝羞愧万分,无地自容。 反七步诗 郭沫若 煮豆燃豆萁, 豆熟萁已灰。 熟者席上珍, 灰作田中肥。 不为同根生, 缘何甘自毁? (华罗庚的《赠诸弟》 煮豆燃豆萁, 萁在釜下乐。 不惜身成灰, 愿弟早成熟。 ) 中济:船渡到了河中间 与人为善:为别人做好事 守株待兔的寓意:1.比喻不主动努力,而存万一的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 2.不劳而获,天上掉馅饼的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 3.把偶然事件当成必然性事件是十分愚蠢的。 4.比喻不想努力,就希望获得成功的侥幸心理。 5.说明当时政策的腐败,官员的愚笨。 尔:古文中你的意思 乃以糠易栗,易:换 道理:老鼠角度思考——告诉我们无限贪欲最终没有好下场的道理; 越人角度思考——告诉我们聪明人总能够善于利用对方的弱点制服对手。 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对付一些类似于老鼠之类的动物,不要担心老鼠的为非作歹,关键要注意处理好细节上的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诱鼠,让其自以为是,令其自取灭亡。
2023-07-21 12:27:261

李邕传 翻译

白话释义:李邕,字泰和,扬州江都人。李邕二十岁成年后,去拜见特进李峤,自己陈说“有些书还没读过,希望能读一读宫廷藏书”。李峤说:“秘阁有万卷书,哪能短时间读完呢?”李邕再三请求,于是(李峤同意)让他暂任秘书一职。不久,李邕辞去(这一职务)离开。李峤很惊讶,试着拿秘本书和未公开的文章问他,(李邕)对答清楚敏捷。李峤感叹说:“你将来会成为名家!”李峤担任内史,与监察御史张廷珪推荐李邕文章高深,人品端方正直,他的才能能任谏诤(一职)。于是(朝廷)征召他授官左拾遗。御史中丞宋璟揭发张昌宗等谋反的事,武后没有回应。李邕站在阶下大声说:“宋璟所陈说的是社稷大事,陛下应该听取。”武后的脸色缓和了,随即同意了宋璟的奏请。李邕出来后,有人指责说:“你职位卑微,一旦触怒天子,会有不测之祸。”李邕说:“不这样,我的声名也不会传扬。”五王被杀,(李邕)因与张柬之交好受到株连,被调出京城担任南和令,又被贬为富州司户参军事。韦氏叛乱被平定,(朝廷)召回(李邕)授予他左台殿中侍御史,(他)揭发在任官员,人们十分忌惮他。谯王李重福谋反,李邕与洛州司马崔日知追捕余党(有功),升任户部员外郎。岑羲、崔湜厌恶崔日用,但是李邕却与他交往。玄宗还是太子时,李邕受礼遇,岑羲等人忌恨他,(设法把)李邕贬为舍城丞。原文:李邕,字泰和,扬州江都人。既冠,见特进李峤,自言“读书未遍,愿一见秘书”。峤曰:“秘阁万卷,岂光阴能习邪?”邕固请,乃假直秘书。未几辞去,峤惊,试问奥篇隐帙,了辩如响。峤叹曰“子且名家!”峤为内史,与监察御史张廷珪荐邕文高气方直,才任谏诤,乃召拜左拾遗。御史中丞宋璟劾张昌宗等反状,武后不应,邕立阶下大言曰:“璟所陈社稷大计,陛下当听。”后色解,即可璟奏。邕出,或让曰:“子位卑,一忤旨,祸不测。”邕曰:“不如是,名亦不传。”五王诛,坐善张柬之,出为南和令,贬富州司户参军事。韦氏平,召拜左台殿中侍御史,弹任职,人颇惮之。谯王重福谋反,邕与洛州司马崔日知捕支党,迁户部员外郎。岑羲、崔浞恶崔日用,而邕与之交。玄宗在东宫,邕被礼遇,羲等忌之,贬邕舍城丞。此文出自北宋欧阳修所著的《新唐书》扩展资料写作背景:五代时期就曾有《唐书》(即《旧唐书》)编成,但宋仁宗认为《唐书》“纪次无法,详略失中,文采不明,事实零落”,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下诏重修。至和元年(公元1054年)七月,仁宗催促“速上所修《唐书》”。前后参预其事的有宋敏求、范镇、欧阳修、宋祁、吕夏卿、梅尧臣,《新唐书》所依据的唐人文献及唐史著作均审慎选择,删除当中的谶纬怪诞内容,裁减旧史本纪十分之七。总的说来,〈列传〉部分主要由宋祁负责编写,〈志〉和〈表〉分别由范镇、吕夏卿负责编写。最后在欧阳修主持下完成。〈本纪〉10卷和〈赞〉〈志〉〈表〉的“序”以及《选举志》《仪卫志》等都出自欧阳修之手。因为〈列传〉部分出自宋祁之手,而欧阳修只是主持了〈志〉〈表〉的编写,出于谦逊,同时欧阳修认为宋祁是前辈,所以他没有对宋祁所写的列传部分从全书整体的角度作统一工作,因而《新唐书》存在着记事矛盾、风格体例不同的弊端。所以《新唐书》署“欧阳修、宋祁撰”。其为二十四史之一。
2023-07-21 12:27:355

唐朝韦皇后的生平

 《新唐书 列传第一 后妃上》  中宗庶人韦氏,京兆万年人。祖弘表(韦弘表),贞观中曹王府典军。   帝在东宫,后被选为妃。嗣圣初,立为皇后。俄与帝处房陵,每使至,帝辄恐,欲自杀。后止曰:“祸福何常,早晚等死耳,无遽!”及帝复即位,后居中宫。   是时,上官昭容(即上官婉儿)与政事,方敬晖等将尽诛诸武,武三思惧,乃因昭容入请,得幸于后,卒谋晖等诛之。初,帝幽废,与后约:“一朝见天日,不相制。”至是与三思升御床博戏,帝从旁典筹,不为忤。三思讽群臣上后号为顺天皇后。乃亲谒宗庙,赠父玄贞上洛郡王。左拾遗贾虚已建言:“非李氏王者,盟书共弃之。今复国未几,遽私后家,且先朝祸鉴未远,甚可惧也。如今皇后固辞,使天下知后宫谦让,不亦善乎?”不听。神龙三年,节愍太子举兵败。宗楚客率群臣请加号“翊圣”,诏可。禁中谬传有五色云起后衣笥,帝图以示诸朝,因大赦天下,赐百官母、妻封号。太史迦叶志忠表上《桑条歌》十二篇,言后当受命,曰:“昔高祖时,天下歌《桃李》;太宗时,歌《秦王破阵》;高宗歌《堂堂》;天后世,歌《武媚娘》;皇帝受命,歌《英王石州》;后今受命,歌《桑条韦》,盖后妃之德专蚕桑,共宗庙事也。”乃赐志忠第一区,彩七百段。太常少卿郑愔因之被乐府。楚客又讽补阙赵延禧离释《桑条》为九十八代,帝大喜,擢延禧谏议大夫。   于是昭容以武氏事动后。即表增出母服;民以二十三为丁,限五十九免;五品而上母、妻不繇夫、子封者,丧得用鼓吹。数改制度,阴储人望。稍宠树亲属,封拜之。昭容与母及尚宫贺娄等多受金钱。封巫赵陇西夫人,出入禁中,势与上官埒。繇是墨敕斜封出矣。三年,帝亲郊,引后亚献。明年,正月望夜,帝与后微服过市,彷徉观览,纵宫女出游,皆淫奔不还。国子祭酒叶静能善禁架,常侍马秦客高医,光禄少卿杨均善烹调,绵引入后廷。均、秦客蒸于后,尝丧免,不历旬辄起。   帝遇弑,议者裯咎秦客及安乐公主。后大惧,引所亲议计,乃以刑部尚书裴谈、工部尚书张锡辅政,留守东都,诏将军赵承福、薛简以兵五百卫谯王重福(李重福),与兄温定策,立温王重茂(李重茂)为皇太子,列府兵五万分二营屯京师,然后发丧。太子即位,是为殇帝。皇太后临朝,温总内外兵,检护宫省。族弟濯(韦濯)、播(韦播),宗子捷(韦捷)、璿(韦璿),璿甥高崇及武延秀,分领左右屯营、羽林、飞骑、万骑。京师大恐,传言且革命。播、璿入军中,鞭督万骑欲立威,士怨不为用。俄而临淄王引兵夜披玄武门入羽林,杀璿、播、崇于寝,斧关叩太极殿,后遁入飞骑营,为乱兵所杀。斩延秀、安乐公主。分捕诸韦、诸武与其支党,悉诛之,枭后及安乐首东市。翌日,追贬为庶人,葬以一品礼。
2023-07-21 12:28:111

古文翻译在线景龙中韩思复累迁给事中时左散骑常侍严善思坐谯王重福事下制狱有司言善思昔尝任汝州

景龙中,韩思复累迁给事中,时左散骑常侍严善思坐谯王重福事下制狱有司下制狱:有司言“善思昔尝任汝州刺史,素与重福交游,召至京师,竟不言其谋逆,唯奏云‘东都有兵气"。据状正当匿反,请从绞刑。”景龙年间(景龙(707年九月—710年六月)是唐中宗李显的年号),韩思复(因吏部考核多次被评为优)多次升迁官职,一直升到给事中这个高位,这个时候左散骑常侍严善思因为谯王李重福(谋反的)的事收到牵连(坐,连坐)而被有关部门抓起来关进监狱,有关部门的理由是“善思曾经做过汝州刺史,与谯王理重福十分较好,后来善思被召回京师,竟然没有高发他准备谋反的事,仅仅是一句“东都有可能发生动乱”
2023-07-21 12:28:263

两天内急问——文言文翻译

《文选》注本较著名的有:李善注本、五臣注本。[一]uf9e1善的解释: 毛苌的《诗传》说:“适的意思是之夜。”《楚辞》中说:“结微情以陈辞。”《说文解字》说:“微的意思是妙也。”五臣的解释: 铣说: 丰约指的是文质。 裁的意思是制。依仰说的是上下。因其所宜逐便而变, 则委曲而有微情, 叫做文和质兼有。[二]uf9e1善的解释: 孔安国的《尙书传》说:“龙的意思是因。”《礼记》中说:“明王以相沿。”郑玄注释说:“沿,就是因述。”五臣的解释:刘向说:都说文和质今古各占一半。朴就是质, 沿就是洄。有龙古辞而意乃新者, 有因言之浊而uf901淸也。[三]五臣的解释:李翰说: 说的是有时刚一看很拙笨,认真一看就可以看到它的妙处,如果深入研究的时间长了,然后才会明白它的精美。[四]uf9e1善的注释: 王粲在《七释》中说:“邪睨鼓下, 亢音赴节。”《左氏传》中说: “投袂而起。”杜预解释说: “投的意思是振。”五臣的解释: 铣解释说: 文章深入到妙理中,就像善于舞蹈的人趁着节拍举起袖子, 又像善于唱歌的人与琴弦互相应合,发出的声音像一个整体。投是举的意思。袂是袖的意思。[五]uf9e1善的解释:》《庄子》中说:“齐桓公在堂上读书,轮扁在堂下砍削车轮,他放下椎子和凿子走上朝堂,问齐桓公说:“冒昧地请问,您所读的书说的是些什么呢?”齐桓公说:“是圣人的话语。”轮扁说:“圣人还在世吗?”齐桓公说:“已经死了。”轮扁说:“这样,那么国君所读的书,全是古人的糟粕啊!”齐桓公说:“寡人读书,制作车轮的人怎么敢妄加评议呢!有什么道理说出来那还可以原谅,没有道理可说那就得处死。”轮扁说:“我用我所从事的工作观察到这个道理。砍削车轮,动作慢了松缓而不坚固,动作快了涩滞而不入木。不慢不快,手上顺利而且应合于心,口里虽然不能言说,却有技巧存在其间。我不能用来使我的儿子明白其中的奥妙,我的儿子也不能从我这儿接受这一奥妙的技巧,所以我活了七十岁如今老子还在砍削车轮。”郭子玄说: ‘言物各有性, 效学之无益也。" uf9e1预说 : ‘齐桓公也。"扁的读音是篇, 又扶缅切。斲, 丁角切。谓斲轮的人, 扁是他的名。魄, 音普莫切。uf9e1预说 :‘酒滓曰糟。"司马彪说 :‘烂食日魄。"甘, 缓也。苦, 急也。 uf9e1说: 数是术的意思。』王充的《uf941衡》说: ‘虚谈竟于华叶之言, 无根之深。案危之际, 文人uf967与, 徒能华说之效也。"五臣的解释: 良说: 轮扁是古代善于斲轮的人。齐桓公在堂上读书, 轮扁问道:”读这书有什么用? 只是得到古人的糟粕而已! 且臣斲轮经今七十载矣, 徐则甘而uf967固, 疾则苦而uf967入, 各得之于心应之于手而口uf967能传之于子。于今取古人之言而云达者未之有也。”凡是发言不能成功的人, 叫做华说。文章的妙处,自然不是这些人能精察而说的。
2023-07-21 12:28:343

李隆基诛韦后的资料

据说,景龙四年(710)韦氏恐其丑行暴露,安乐公主欲韦氏临朝,自为皇太女,遂合谋毒死中宗 。 韦后临朝摄政 ,立李重茂为帝 ,史称少帝。韦后又任用韦氏子弟统领南北衙军队,并欲效法武则天,自居帝位。临淄王李隆基(后来的唐玄宗)与太平公主(武则天女)发动禁军攻入宫城,杀韦后、安乐公主、上官婉儿及诸韦子弟,迫少帝让位,立相王李旦(李隆基父)为帝,是为睿宗。韦后之乱,终告结束。详细介绍参考网页http://baike.baidu.com/view/77995.htm
2023-07-21 12:28:412

唐朝的王爷的妻子、女儿、儿子叫什么?

唐太祖李虎(李渊的祖父)的子孙封王的有:江夏王道宗,永安壮王孝基,淮南壮王道玄,长平肃王叔良,新兴郡王德良,长乐郡王幼良,西平怀王安,襄武郡王琛,河间元王孝恭,济北郡王瑊,汉阳郡王瑰,庐江郡王瑗,淮安靖王神通,胶东郡王道彦,襄邑恭王神符唐世祖李昺的子孙封王:陇西恭王博义,渤海敬王奉慈唐高祖李渊之子封王的有:齐王元吉,荆王元景,汉王元昌,酆悼王元亨,周王元方,徐康王元礼韩王元嘉彭思王元则郑惠王元懿霍王元轨虢庄王凤道孝王元庆邓康王元裕舒王元名鲁王灵夔江安王元祥密贞王元晓滕王元婴唐太宗李世民之子孙封王的有:楚王宽,齐王佑,江殇王嚣,代王简,吴王恪濮恭王泰蜀悼王愔蒋王恽越王贞纪王慎赵王福曹王明高宗李治子孙封王者:燕王忠,原悼王孝,义丰王光顺,犍为王守义泽王上金许王素节邠王守礼中宗李显子孙:谯王重福,湖阳郡王宗晖睿宗旦子孙:宁王宪,申王捴岐王隆范,薛王隆业汝南王隆悌玄宗子孙:庆王琮太子瑛,隶王琰荣王琬仪王璲,颍王璬永王璘,寿王瑁,延王玢盛宣王琦济王环,信王瑝(——子新安王佟、晋陵王倜)义王玼(——子舞阳王仪、高密王僇)陈王珪(——安南王伦、临淮王佗、安阳王佼)丰王珙(——子齐安王佻)凉王璿(——泸阳王仂)鄂王瑶,光王琚,恒王瑱,汴哀王璥肃宗子孙:越王系彭王仅襄王僙,建宁王倓,西平王亻必,兖王亻闲,泾王亻廷,杞王倕,召王偲,兴王佋,定王侗唐代亲王除正妻外,按例可纳二孺人十媵。媵本是陪嫁女子的古称,而孺人在宋代变成了妇女的诰命等级,但在唐朝都是亲王侧室的封号。当然在具体情况下,王府的妾室配置不一定刚好满员达到十二个,另外可能还会有其他无封号的侍妾。 王爷的女儿叫郡主,王爷的儿子家中的仆人应该称呼"小王爷"长者或者老师应该称呼"世子"
2023-07-21 12:28:481

【急】唐朝王爷的等级!

古代王爷只是一个封号,代表一定尊贵的地位,并不是官职,光王爷这个封号并不能管辖事务,但却有一定的朝廷奉禄。王爷的等级还有一定区别,如亲王,郡王。亲王一般只封皇帝的嫡亲,郡王比亲王低一级,只封皇帝的表亲。但个别有大功的臣子也会封王,比如唐代的郭子仪,宋代的岳飞。封王制度在各个朝代有很大变动,拿唐代打个比方,一字王都是亲王,如秦王,潞王,庸王,齐王等;二字王则是郡王,如淮安王,江夏王等。但汉代就不是这样。清代皇族按地位从高到低称乎一次是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固山贝子。 王爷这个封号虽不是官职,并没有实质管辖权力,但做王爷的人都有一定的官职。是王爷就有一个起始官职,也就是当皇族子北封王那一天,就按其地位等级封一个最低限度的官职,之后就全凭自己了,能力强的可以继续往上爬,能力差的也有个最低权力保障,一些犯重罪的皇族,也有可能被免官。这个最低限度,不同级别的王爷在不同朝代也不一样,拿唐代来说,亲王的起始官职是正四品。也就是说王爷是个封号不是官职,但做王爷的人往往兼任官职。官职大小跟他的王爷地位没有绝对关系,只有最低限度,能力大的人官位可以无限大。 比如唐太宗李世民在未登基前为秦王(亲王),唐高祖李渊的二儿子,最多时曾兼任七个官职,从一品到四品,文武都有。 但他的许多没有特殊本事的兄弟,终老都只是最低限度的四品官。 古代封王制度和官职制度很复杂,不同朝代的规矩不同。唐太祖李虎(李渊的祖父)的子孙封王的有:江夏王道宗,永安壮王孝基,淮南壮王道玄,长平肃王叔良,新兴郡王德良,长乐郡王幼良,西平怀王安,襄武郡王琛,河间元王孝恭,济北郡王瑊,汉阳郡王瑰,庐江郡王瑗,淮安靖王神通,胶东郡王道彦,襄邑恭王神符唐世祖李昺的子孙封王:陇西恭王博义,渤海敬王奉慈唐高祖李渊之子封王的有:齐王元吉,荆王元景,汉王元昌,酆悼王元亨,周王元方,徐康王元礼韩王元嘉彭思王元则郑惠王元懿霍王元轨虢庄王凤道孝王元庆邓康王元裕舒王元名鲁王灵夔江安王元祥密贞王元晓滕王元婴唐太宗李世民之子孙封王的有:楚王宽,齐王佑,江殇王嚣,代王简,吴王恪濮恭王泰蜀悼王愔蒋王恽越王贞纪王慎赵王福曹王明高宗李治子孙封王者:燕王忠,原悼王孝,义丰王光顺,犍为王守义泽王上金许王素节邠王守礼中宗李显子孙:谯王重福,湖阳郡王宗晖睿宗旦子孙:宁王宪,申王捴岐王隆范,薛王隆业汝南王隆悌玄宗子孙:庆王琮太子瑛,隶王琰荣王琬仪王璲,颍王璬永王璘,寿王瑁,延王玢盛宣王琦济王环,信王瑝(——子新安王佟、晋陵王倜)义王玼(——子舞阳王仪、高密王僇)陈王珪(——安南王伦、临淮王佗、安阳王佼)丰王珙(——子齐安王佻)凉王璿(——泸阳王仂)鄂王瑶,光王琚,恒王瑱,汴哀王璥肃宗子孙:越王系彭王仅襄王僙,建宁王倓,西平王亻必,兖王亻闲,泾王亻廷,杞王倕,召王偲,兴王佋,定王侗唐代亲王除正妻外,按例可纳二孺人十媵。媵本是陪嫁女子的古称,而孺人在宋代变成了妇女的诰命等级,但在唐朝都是亲王侧室的封号。当然在具体情况下,王府的妾室配置不一定刚好满员达到十二个,另外可能还会有其他无封号的侍妾。 王爷的女儿叫郡主,王爷的儿子家中的仆人应该称呼"小王爷" 长者或者老师应该称呼"世子"
2023-07-21 12:28:584

武则天的正史(有悬赏)

新唐书中的记载如下:则天顺圣皇后武氏讳珝,并州文水人也。父士皞,官至工部尚书、荆州都督,封应国公。 后年十四,太宗闻其有色,选为才人。太宗崩,后削发为比丘尼,居于感业寺。高宗幸感业寺,见而悦之,复召入宫。久之,立为昭仪,进号宸妃。永徽六年,高宗废皇后王氏,立宸妃为皇后。 高宗自显庆后,多苦风疾,百司奏事,时时令后决之,常称旨,由是参豫国政。后既专宠与政,乃数上书言天下利害,务收人心,而高宗春秋高,苦疾,后益用事,遂不能制。高宗悔,阴欲废之,而谋泄不果。上元元年,高宗号天皇,皇后亦号天后,天下之人谓之"二圣"。 弘道元年十二月,高宗崩,遗诏皇太子即皇帝位,军国大务不决者,兼取天后进止。甲子,皇太子即皇帝位,尊后为皇太后,临朝称制。大赦,赐九品以下勋官一级。庚午,韩王元嘉为太尉,霍王元轨为司徒,舒王元名为司空。甲戌,刘仁轨为尚书左仆射,裴炎为中书令,刘齐贤为侍中:同中书门下三品。戊寅,郭待举、魏玄同、岑长倩同中书门下三品。癸未,郭正一罢。 光宅元年正月癸未,改元嗣圣。癸巳,左散骑常侍韦弘敏为太府卿、同中书门下三品。二月戊午,废皇帝为庐陵王,幽之。己未,立豫王旦为皇帝,妃刘氏为皇后,立永平郡王成器为皇太子。大赦,改元为文明。赐文武官五品以上爵一等、九品以上勋两转。老人版授官,赐粟帛。职官五品以上举所知一人。皇太后仍临朝称制。庚申,废皇太孙重照为庶人,杀庶人贤于巴州。甲子,皇帝率群臣上尊号于武成殿。丁卯,册皇帝。丁丑,太常卿王德真为侍中,中书侍郎刘祎之同中书门下三品。庚辰,赠玉清观道士太中大夫王远知金紫光禄大夫。三月丁亥,徙封上金为毕王,素节葛王。四月丁巳,滕王元婴薨。辛酉,徙封上金为泽王,素节许王。癸酉,迁庐陵王于房州;丁丑,又迁于均州。五月癸巳,以大丧禁射猎。闰月甲子,礼部尚书武承嗣为太常卿、同中书门下三品。七月戊午,广州昆仑杀其都督路元睿。乙丑,突厥寇朔州,左武卫大将军程务挺败之。辛未,有彗星出于西方。八月庚寅,葬天皇大帝于乾陵。丙午,武承嗣罢。九月甲寅,大赦,改元。旗帜尚白,易内外官服青者以碧,大易官名,改东都为神都,追尊老子母为先天太后。丙辰,左威卫大将军程务挺为单于道安抚大使,以备突厥。己巳,追尊武氏五代祖克己为鲁国公,妣裴氏为鲁国夫人;高祖居常为太尉、北平郡王,妣刘氏为王妃;曾祖俭为太尉、金城郡王,妣宋氏为王妃;祖华为太尉、太原郡王,妣赵氏为王妃;考士皞为太师、魏王,妣杨氏为王妃。丁丑,柳州司马李敬业举兵于扬州以讨乱。贬韦弘敏为汾州刺史。十月癸未,楚州司马李崇福以山阳、安宜、盐城三县归于敬业。甲申,左玉钤卫大将军梁郡公孝逸为扬州道行军大总管,左金吾卫大将军李知十为副,率兵三十万以拒李敬业。丁亥,左肃政台御史大夫骞味道检校内史、同凤阁鸾台三品,凤阁舍人李景谌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壬辰,李敬业克润州。丙申,杀裴炎。追谥五代祖鲁国公曰靖,高祖北平郡王曰恭肃,曾祖金城郡王曰义康,祖太原郡王曰安成,考魏王曰忠孝。丁酉,曲赦扬、楚二州。复敬业姓徐氏。贬刘齐贤为辰州刺史。李景谌罢。右史沈君谅、著作郎崔察为正谏大夫、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十一月辛亥,左鹰扬卫大将军黑齿常之为江南道行军大总管。庚申,右监门卫将军苏孝祥及徐敬业战于阿溪,死之。乙丑,徐敬业将王那相杀敬业降。丁卯,郭待举罢。鸾台侍郎韦方质为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十二月戊子,遣御史察风俗。癸卯,杀程务挺。 垂拱元年正月丁未,大赦,改元。庚戌,骞味道守内史。戊辰,刘仁轨薨。二月乙巳,春官尚书武承嗣、秋官尚书裴居道、右肃政台御史大夫韦思谦同凤阁鸾台三品。突厥寇边,左玉钤卫中郎将淳于处平为阳曲道行军总管以击之。沈君谅罢。三月,崔察罢。丙辰,迁庐陵王于房州。辛酉,武承嗣罢。辛未,颁《垂拱格》。四月丙子,贬骞味道为青州刺史。癸未,淳于处平及突厥战于忻州,败绩。五月丙午,裴居道为纳言。丁未,流王德真于象州。己酉,冬官尚书苏良嗣守纳言。封皇帝子成义为恒王。壬戌,以旱虑囚。壬申,韦方质同凤阁鸾台三品。六月,天官尚书韦待价同凤阁鸾台三品。九月丁卯,扬州地生毛。十一月癸卯,韦待价为燕然道行军大总管,以击突厥。 二年正月辛酉,大赦,赐酺三日,内外官勋一转。二月辛未朔,日有蚀之。三月戊申,作铜匦。四月庚辰,岑长倩为内史。五月丙午,裴居道为内史。六月辛未,苏良嗣同凤阁鸾台三品。己卯,韦思谦守纳言。十月己巳,有山出于新丰县,改新丰为庆山,赦囚,给复一年,赐酺三日。十二月,免并州百姓庸、调,终其身。是冬,无雪。 三年闰正月丁卯,封皇帝子隆基为楚王,隆范卫王,隆业赵王。二月己亥,以旱避正殿,减膳。丙辰,突厥寇昌平,黑齿常之击之。三月乙丑,韦思谦罢。四月辛丑,追号孝敬皇帝妃裴氏曰哀皇后,葬于恭陵。癸丑,以旱虑囚,命京官九品以上言事。壬戌,裴居道为纳言。五月丙寅,夏官侍郎张光辅为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庚午,杀刘祎之。七月丁卯,冀州雌鸡化为雄。乙亥,京师地震,雨金于广州。八月壬子,魏玄同兼检校纳言,交趾人李嗣仙杀安南都护刘延佑,据交州,桂州司马曹玄静败之。是月,突厥寇朔州,燕然道行军大总管黑齿常之败之。九月巳卯,虢州人杨初成自称郎将,募州人迎庐陵王于房州,不果,见杀。十月庚子,右监门卫中郎将爨宝璧及突厥战,败绩。十二月壬辰,韦待价为安息道行军大总管,安西大都护阎温古副之,以击吐蕃。是岁,大饥。 四年正月甲子,增七庙,立高祖、太宗、高宗庙于神都。庚午,毁乾元殿,作明堂。三月壬戌,杀麟台少监周思茂。四月戊戌,杀太子通事舍人郝象贤。五月庚申,得"宝图"于洛水。乙亥,加尊号为圣母神皇。六月丁亥朔,日有食之。得瑞石于汜水。七月丁巳,大赦,改"宝图"为"天授圣图",洛水为永昌洛水,封其神为显圣侯,加特进,禁渔钓。改嵩山为神岳,封其神为天中王、太师、使持节、大都督。赐酺五日。戊午,京师地震。八月戊戌,神都地震。丙午,博州刺史琅邪郡王冲举兵以讨乱,遣左金吾卫大将军丘神绩拒之。戊申,冲死之。庚戌,越王贞举兵于豫州以讨乱。辛亥,曲赦博州。九月丙辰,左豹韬卫大将军曲崇裕为中军大总管,岑长倩为后军大总管,以拒越王贞;张光辅为诸军节度。削越王贞及琅邪郡王冲属籍,改其姓为虺氏。贞死之。丙寅,赦豫州。杀韩王元嘉、鲁王灵夔、范阳郡王霭、黄国公诜、东莞郡公融及常乐公主,皆改其姓为虺氏。丁卯,左肃政台御史大夫骞味道、夏官侍郎王本立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十月辛亥,大风拔木。十一月辛酉,杀济州刺名薛顗及其弟驸马都尉绍。十二月乙酉,杀霍王元轨、江都郡王绪及殿中监裴承光。大杀唐宗室,流其幼者于岭南。己亥,杀骞味道。己酉,拜洛受图。辛亥,改明堂为万象神宫,大赦。 永昌元年正月乙卯,享于万象神宫,大赦,改元,赐酺七日。丁巳,舒王元名为司徒。戊午,布政于万象神宫,颁九条以训百官。己未,朗州雌鸡化为雄。二月丁酉,尊考太师魏忠孝王曰周忠孝太皇。置崇先府官。戊戌,追谥妣杨氏曰周忠孝太后;太原郡王曰周安成王,妃赵氏为王妃;金城郡王曰魏义康王,妣宋氏为王妃;北平郡王曰赵肃恭王,妃刘氏为王妃;五代祖鲁国公曰太原靖王,夫人裴氏为王妃。三月甲子,张光辅守纳言。癸酉,天官尚书武承嗣为纳言,张光辅守内史。四月甲辰,杀汝南郡王玮、鄱阳郡公諲、广汉郡公谧、汶山郡公蓁、零陵郡王俊、广都郡公,徙其家于巂州。己酉,杀天官侍郎邓玄挺。五月丙辰,韦待价及吐蕃战于寅识迦河,败绩。己巳,白马寺僧薛怀义为新平道行军大总管,以击突厥。七月丁巳,流纪王慎于巴州,改其姓为虺氏。丙子,流韦待价于绣州,杀阎温古。戊寅,王本立同凤阁鸾台三品。八月癸未,薛怀义为新平道中军大总管,以击突厥。甲申,杀张光辅、洛州司马弓嗣业、洛阳令弓嗣明、陕州参军弓嗣古、流人徐敬真。乙未,松州雌鸡化为雄。辛丑,杀陕州刺史郭正一。丁未,杀相州刺史弓志元、蒲州刺史弓彭祖、尚方监王令基。九月庚戌,杀恒山郡王承乾之子厥。闰月甲午,杀魏玄同、夏官侍郎崔察。戊申,杀彭州长史刘易从。十月癸丑,杀凉州都督李光谊。丁巳,杀陕州刺史刘延景。戊午,杀右武威卫大将军黑齿常之、右鹰扬卫将军赵怀节。己未,杀嗣郑王璥。丁卯,春官尚书范履冰、凤阁侍郎邢文伟同凤阁鸾台平章事。 天授元年正月庚辰,大赦,改元曰载初,以十一月为正月,十二月为腊月,来岁正月为一月。以周、汉之后为二王后,封爵、禹、汤之裔为三恪,周、隋同列国,封其嗣。乙未,除唐宗室属籍。腊月丙寅,杀刘齐贤。一月戊子,王本立罢。邢文伟为内史,岑长倩、武承嗣同凤阁鸾台三品,凤阁侍郎武攸宁为纳言。甲午,流韦方质于儋州。二月丁卯,杀地官尚书王本立。三月乙酉,以旱减膳。丁亥,苏良嗣薨。五月戊子,杀范履冰。己亥,杀梁郡公孝逸。六月戊申,杀汴州刺史柳明肃。七月辛巳,流舒王元名于和州。颁《大云经》于天下。壬午,杀豫章郡王鳷。丁亥,杀泽王上金、许王素节。甲午,赦永昌县。癸卯,杀太常丞苏践言。八月辛亥,杀许王素节之子璟、曾江县令白令言。甲寅,杀裴居道。壬戌,杀将军阿史那惠、右司郎中乔知之。癸亥,杀尚书右丞张行廉、太州刺史杜儒童。甲子,杀流人张楚金。戊辰,杀流人元万顷、苗神客。辛未,杀南安郡王颖、鄅国公昭及诸宗室李直、李敞、李然、李勋、李策、李越、李黯、李玄、李英、李志业、李知言、李玄贞。九月乙亥,杀钜鹿郡公晃、麟台郎裴望及其弟司膳丞琏。壬午,改国号周。大赦,改元,赐酺七日。乙酉,加尊号曰圣神皇帝,降皇帝为皇嗣,赐姓武氏,皇太子为皇孙。丙戌,立武氏七庙于神都。追尊周文王曰始祖文皇帝,妣姒氏曰文定皇后;四十代祖平王少子武曰睿祖康皇帝,妣姜氏曰康惠皇后;太原靖王曰严祖成皇帝,妣曰成庄皇后;赵肃恭王曰肃祖章敬皇帝,妣曰章敬皇后;魏义康王曰烈祖昭安皇帝,妣曰昭安皇后;周安成王曰显祖文穆皇帝,妣曰文穆皇后;忠孝太皇曰太祖孝明高皇帝,妣曰孝明高皇后。追封伯父及兄弟之子为王,堂兄为郡王,诸姑姊为长公主,堂姊妹为郡主。司宾卿史务滋守纳言,凤阁侍郎宗秦客检校内史,给事中傅游艺为鸾台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十月丁巳,给复并州武兴县百姓,子孙相承如汉丰、沛。甲子,贬宗秦客为遵化尉。丁卯,杀流人韦方质。己巳,杀许王素节之子瑛、琪、琬、瓒、瑒、瑗、琛、唐臣。辛未,贬邢文伟为珍州刺史。置大云寺。封周公为褒德王,孔子为隆道公。改唐太庙为享德庙,以武氏七庙为太庙。 二年正月甲戌,改置社稷,旗帜尚赤。戊寅,杀雅州刺史刘行实及其弟渠州刺史行瑜、尚衣奉御行感、兄子左鹰扬卫将军虔通。戊子,武承嗣为文昌左相。庚寅,赐酺。乙未,杀丘神绩、左豹韬卫将军卫蒲山。庚子,杀史务滋。腊月己未,始用周腊。四月壬寅朔,日有蚀之。丙午,大赦。五月丁亥,大风折木。岑长倩为武威道行军大总管,以击吐蕃。六月庚戌,左肃政台御史大夫格辅元为地官尚书,鸾台侍郎乐思晦,凤阁侍郎任知古:同凤阁鸾台平章事。七月庚午,徙关内七州户以实神都。八月戊申,武攸宁罢。夏官尚书欧阳通为司礼卿兼判纳言事。庚申,杀右玉钤卫大将军张虔勖。九月乙亥,杀岐州刺史云弘嗣。壬辰,杀傅游艺。癸巳,左羽林卫大将军武攸宁守纳言,冬官侍郎裴行本,洛州司马狄仁杰为地官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十月己酉,杀岑长倩、欧阳通、格辅元。壬戌,杀乐思晦、左卫将军李安静。 长寿元年正月戊辰,夏官尚书杨执柔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庚午,贬任知古为江夏令,狄仁杰彭泽令。流裴行本于岭南。乙亥,杀右卫大将军泉献诚。庚辰,司刑卿李游道为冬官尚书、同凤阁鸾台平章事。二月戊午,秋官尚书袁智弘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四月丙申朔,日有食之。大赦,改元如意。五月,洛水溢。七月,又溢。八月甲戌,河溢,坏河阳县。戊寅,武承嗣、武攸宁、杨执柔罢;秋官侍郎崔元综为鸾台侍郎,夏官侍郎李昭德为凤阁侍郎,权检校天官侍郎姚为文昌左丞,检校地官侍郎李元素为文昌右丞,营缮大匠王璿为夏官尚书,司宾卿崔神基:同凤阁鸾台平章事。九月戊戌,大雾。庚子,大赦,改元。改用九月社,赐酺七月。癸卯,以并州为北都。癸丑,流李游道、袁智弘、王璿、崔神基、李元素于岭南。十月丙戌,武威道行军总管王孝杰败吐蕃,克四镇。 二年腊月癸亥,杀皇嗣妃刘氏、德妃窦氏。丁卯,降封皇孙成器为寿春郡王,恒王成义衡阳郡王,楚王隆基临淄郡王,卫王隆范巴陵郡王,越王隆业彭城郡王。一月庚子,夏官侍郎娄师德同凤阁鸾台平章事。甲寅,杀尚方监裴匪躬、内常侍范云仙。三月己卯,杀左卫员外大将军阿史那元庆、白润府果毅薛大信。五月乙未,杀冬官尚书苏乾、相州刺史来同敏。癸丑,河溢棣州。九月丁亥朔,日有食之。乙未,加号金轮圣神皇帝,大赦,赐酺七日,作七宝。庚子,追尊烈祖昭安皇帝曰浑元昭安皇帝,显祖文穆皇帝曰立极文穆皇帝,太祖孝明高皇帝曰无上孝明高皇帝。辛丑,姚罢。文昌右丞韦巨源同凤阁鸾台平章事,秋官侍郎陆元方为鸾台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司宾卿豆卢钦望守内史。 延载元年腊月甲戌,突厥默啜寇灵州。右鹰扬卫大将军李多祚败之。一月甲午,娄师德为河源、积石、怀远等军营田大使。二月庚午,薛怀义为伐逆道行军大总管,领十八将军以击默啜。乙亥,以旱虑囚。己卯,武威道大总管王孝杰及吐蕃战于冷泉,败之。三月甲申,凤阁舍人苏味道为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李昭德检校内史。薛怀义为朔方道行军大总管,击默啜。昭德为朔方道行军长史,味道为司马。四月壬戌,常州地震。五月甲午,加号越古金轮圣神皇帝,大赦,改元,赐酺七日。七月癸未,嵩岳山人武什方为正谏大夫、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八月,什方罢。戊辰,王孝杰为瀚海道行军总管。己巳,司宾少卿姚守纳言;左肃政台御史大夫杨再思为鸾台侍郎,洛州司马杜景佺检校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戊寅,流崔元综于振州。九月壬午朔,日有食之。壬寅,贬李昭德为南宾尉。十月壬申,文昌右丞李元素为凤阁侍郎,右肃政台御史中丞周允元检校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岭南獠寇边,容州都督张玄遇为桂、永等州经略大使。癸酉,雨木冰。 天册万岁元年正月辛巳,加号慈氏越古金轮圣神皇帝,改元证圣。大赦,赐酺三日。戊子,贬豆卢钦望为赵州刺史,韦巨源鄜州刺史,杜景佺溱州刺史,苏味道集州刺史,陆元方绥州刺史。丙申,万象神宫火。丙午,王孝杰为朔方行军总管,以击突厥。二月己酉朔,日有食之。壬子,杀薛怀义。甲子,罢"慈氏越古"号。三月丙辰,周允元薨。四月戊寅,建大周万国颂德天枢。七月辛酉,吐蕃寇临洮,王孝杰为肃边道行军大总管以击之。九月甲寅,祀南郊。加号天册金轮大圣皇帝。大赦,改元,赐酺九日。以崇先庙为崇尊庙。 万岁通天元年腊月甲戌,如神岳。甲申,封于神岳。改元曰万岁登封。大赦,免今岁租税,赐酺十日。丁亥,禅于少室山。己丑,给复洛州二年,登封、告成县三年。癸巳,复于神都。一月甲寅,娄师德为肃边道行军副总管,以击吐蕃。己巳,改崇尊庙为太庙。二月辛巳,尊神岳天中王为神岳天中黄帝,天灵妃为天中黄后。三月壬寅,王孝杰、娄师德及吐蕃战于素罗汗山,败绩。丁巳,复作明堂,改曰通天宫。大赦,改元,赐酺七日。四月癸酉,检校夏官侍郎孙元亨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庚子,贬娄师德为原州都督府司马。五月壬子,契丹首领松漠都督李尽忠、归诚州刺史孙万荣陷营州,杀都督赵文翙。乙丑,左鹰扬卫将军曹仁师、右金吾卫大将军张玄遇、左威卫大将军李多祚、司农少卿麻仁节等击之。七月辛亥,春官尚书武三思为榆关道安抚大使,纳言姚为副,以备契丹。八月丁酉,张玄遇、曹仁师、麻仁节等及契丹战于黄麞,败绩,执玄遇、仁节。九月庚子,同州刺史武攸宜为清边道行军大总管,以击契丹。丁巳,吐蕃寇凉州,都督许钦明死之。庚申,并州长史王方庆为鸾台侍郎,殿中监李道广: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十月辛卯,契丹寇冀州,刺史陆宝积死之。甲午,虑囚。 神功元年正月壬戌,杀李元素、孙元亨、洛州录事参军綦连耀、箕州刺史刘思礼、知天官侍郎事石抱忠刘奇、给事中周譒、凤阁舍人王抃、前泾州刺史王勔、太子司议郎路敬淳、司门员外郎刘顺之、右司员外郎宇文全志、来庭县主簿柳璆。癸亥,突厥默啜寇胜州,平狄军副使安道买败之。甲子,娄师德守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二月乙巳,虑囚。三月庚子,王孝杰及孙万斩战于东硖石谷,败绩,孝杰死之。戊申,赦河南、北。四月戊辰,置九鼎于通天宫。癸酉,前益州大都督府长史王及善为内史。癸未,右金吾卫大将军武懿宗为神兵道行军大总管,及右豹韬卫将军何迦密以击契丹。五月癸卯,娄师德为清边道行军副大总管,右武卫将军沙吒忠义为清边中道前军总管,以击契丹。六月丁卯,杀监察御史李昭德、司仆少卿来俊臣。己卯,尚方少监宗楚客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戊子,特进武承嗣、春官尚书武三思同凤阁鸾台三品。辛卯,娄师德安抚河北。七月丁酉,武承嗣、武三思罢。八月丙戌,姚罢。九月壬寅,大赦,改元,赐酺七日。庚戌,娄师德守纳言。十月甲子,给复徇忠、立节二县一年。闰月甲寅,检校司刑卿、幽州都督狄仁杰为鸾台侍郎,司刑卿杜景佺为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 圣历元年正月甲子,大赦,改元,赐酺九日。丙寅,宗楚客罢。丁亥,李道广罢。三月己巳,召庐陵王于房州。戊子,庐陵王至自房州。四月庚寅,赦神都及河北。辛丑,娄师德为陇右诸军大使,检校河西营田事。五月庚午,禁屠。六月乙卯,大风拔木。七月辛未,杜景佺罢。八月,突厥寇边。戊子,左豹韬卫将军阎知微降于突厥,寇边。甲午,王方庆罢。庚子,春官尚书武三思检校内史,狄仁杰兼纳言。司属卿武重规为天兵中道大总管,沙吒忠义为天兵西道前军总管,幽州都督张仁亶为天兵东道总管,左羽林卫大将军李多祚、右羽林卫大将军阎敬容为天兵道西后军总管,以击突厥。癸丑,突厥寇蔚州。乙卯,寇定州,刺史孙彦高死之。九月甲子,夏官尚书武攸宁同凤阁鸾台三品。戊辰,突厥寇赵州,长史唐波若降于突厥,刺史高睿死之。突厥寇相州,沙吒忠义为河北道前军总管,将军阳基副之,李多祚为后军总管,大将军富福信为奇兵总管,以御之。壬申,立庐陵王显为皇太子,大赦,赐酺五日。甲戌,皇太子为河北道行军元帅,以击突厥。戊寅,狄仁杰为河北道行军副元帅、检校纳言。辛巳,试天官侍郎苏味道为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十月癸卯,狄仁杰为河北道安抚大使。夏官侍郎姚元崇、麟台少监李峤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族阎知微。 二年正月壬戌,封皇嗣旦为相王。腊月戊子,左肃政台御史中丞吉顼为天官侍郎,检校右肃政台御史中丞魏元忠为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辛亥,赐皇太子姓武氏,大赦。一月庚申,武攸宁罢。二月己丑,如缑氏。辛卯,如嵩阳。丁酉,复于神都。三月甲戌,以隋、唐为二王后。娄师德为纳言。四月壬辰,魏元忠检校并州大都督府长史、天兵军大总管,娄师德副之,以备突厥。辛丑,类师德为陇右诸军大使。甲辰,虑囚。七月丙辰,神都大雨,洛水溢。八月庚子,王及善为文昌左相、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太子宫尹豆卢钦望为文昌右相、同凤阁鸾台三品。杨再思罢。丁未,试天官侍郎陆元方为鸾台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娄师德薨。戊申,武三思为内史。九月乙亥,如福昌县,曲赦。戊寅,复于神都。庚辰,王及善薨。是秋,黄河溢。十月丁亥,吐蕃首领赞婆来。 久视元年正月戊午,贬吉顼为琰川尉。壬申,武三思罢。腊月辛巳,封皇太子之子重润为邵王。庚寅,陆元方罢司礼卿。阿史那斛瑟罗为平西军大总管。丁酉,狄仁杰为内史。庚子,文昌左相韦巨源为纳言。乙巳,如嵩山。一月丁卯,如汝州温汤。戊寅,复于神都。作三阳宫。二月乙未,豆卢钦望罢。三月癸丑,夏官尚书唐奉一为天兵中军大总管,以备突厥。四月戊申,如三阳宫。五月己酉朔,日有食之。癸丑,大赦,改元,罢"天册金轮大圣"号,赐酺五日,给复告成县一年。闰七月戊寅,复于神都。己丑,天官侍郎张锡为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李峤罢。丁酉,吐蕃寇凉州,陇右诸军州大使唐休璟败之于洪源谷。八月庚戌,魏元忠为陇右诸军州大总管,以击吐蕃。庚申,敛天下僧钱作大像。九月辛丑,狄仁杰薨。十月辛亥,魏元忠为萧关道行军大总管,以备突厥。甲寅,复唐正月,大赦。丁巳,韦巨源罢。文昌右丞韦安石为鸾台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丁卯,如新安陇涧山,曲赦。壬申,复于神都。十二月甲寅,突厥寇陇右。 长安元年正月丁丑,改元大足。二月己酉,鸾台侍郎李怀远同凤阁鸾台平章事。三月丙申,流张锡于循州。四月丙午,大赦癸丑,姚元崇检校并州以北诸军州兵马。五月乙亥,如三阳宫。丁丑,魏元忠为灵武道行军大总管,以备突厥。丙申,天官侍郎顾琮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六月庚申,夏官侍郎李迥秀同凤阁鸾台平章事。辛未,赦告成县。七月甲戌,复于神都。乙亥,扬、楚、常、润、苏五州地震。壬午,苏味道按察幽、平等州兵马。甲申,李怀远罢。九月壬申,杀邵王重润及永泰郡主、主婿武延基。十月壬寅,如京师。辛酉,大赦,改元。给复关内三年,赐酺三日。丙寅,魏元忠同凤阁鸾台三品。十一月壬申,武三思罢。戊寅,改含元宫为大明宫。 二年正月,突厥寇盐州。三月丙戌,李迥秀安置山东军马,检校武骑兵。庚寅,突厥寇并州,雍州长史薛季昶持节山东防御大使以备之。七月甲午,突厥寇代州。八月辛亥,剑南六州地震。九月乙丑朔,日有食之。壬申,突厥寇忻州。己卯,吐蕃请和。十月甲辰,顾琮薨。戊申,吐蕃寇悉州,茂州都督陈大慈败之。甲寅,姚元崇同凤阁鸾台平章事,苏味道、韦安石、李迥秀同凤阁鸾台三品。十一月甲子,相王旦为司徒。戊子,祀南郊,大赦,赐酺三日。十二月甲午,魏元忠为安东道安抚使。 三年三月壬戌朔,日有食之。四月庚子,相王旦罢。吐蕃来求婚。乙巳,以旱避正殿。闰月庚午,成均祭酒李峤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己卯,李峤知纳言事。七月壬寅,正谏大夫朱敬则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庚戌,检校凉州都督唐休璟为夏官尚书、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八月乙酉,京师大雨雹。九月庚寅朔,日有蚀之。丁酉,贬魏元忠为高要尉。十月丙寅,如神都。十二月丙戌,天下置关三十。 四年正月丁未,作兴泰宫。壬子,天官侍郎韦嗣立为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三品。二月癸亥,贬李迥秀为庐州刺史。壬申,朱敬则罢。三月丁亥,进封皇孙平恩郡王重福为谯王。己亥,夏官侍郎宗楚客同凤阁鸾台平章事。贬苏味道为坊州刺史。四月壬戌,韦安石知纳言事,李峤知内史事。丙子,如兴泰宫,赦寿安县,给复一年。五月丁亥,大风拔木。六月辛酉,姚元之罢。乙丑,天官侍郎崔玄为鸾台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丁丑,李峤同凤阁鸾台三品。壬午,相王府长史姚元之兼知夏官尚书、同凤阁鸾台三品。七月丙戌,左肃政台御史大夫杨再思守内史。甲午,复于神都。贬宗楚客为原州都督。八月庚申,唐休璟兼幽营二州都督、安东都护。九月壬子,姚元之为灵武道行军大总管。十月辛酉,元之为灵武道安抚大使。甲戌,判秋官侍郎张柬之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壬午,怀州长史房融为正谏大夫、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十一月丁亥,天官侍郎韦承庆行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李峤罢。十二月丙辰,韦嗣立罢。 五年正月壬午,大赦。庚寅,禁屠。癸卯,张柬之、崔玄及左羽林卫将军敬晖、检校左羽林卫将军桓彦范、司刑少卿袁恕己、左羽林卫将军李湛薛思行赵承恩、右羽林卫将军杨元琰、左羽林卫大将军李多祚、职方郎中崔泰之、庙部员外郎朱敬则、司刑评事冀仲甫、检校司农少卿兼知总监翟世言、内直郎王同皎率左右羽林兵以讨乱;麟台监张易之、春官侍郎张昌宗、汴州刺史张昌期、司礼少卿张同休、通事舍人张景雄伏诛。丙午,皇帝复于位。丁未,徙后于上阳宫。戊申,上后号曰则天大圣皇帝。十一月,崩,谥曰大圣则天皇后。唐隆元年,改为天后;景云元年,改为大圣天后;延和元年,改为天后圣帝,未几,改为圣后;开元四年,改为则天皇后;天宝八载,加谥则天顺圣皇后。
2023-07-21 12:29:072

唐朝的王爷等级

唐太祖李虎(李渊的祖父)的子孙封王的有:江夏王道宗,永安壮王孝基,淮南壮王道玄,长平肃王叔良,新兴郡王德良,长乐郡王幼良,西平怀王安,襄武郡王琛,河间元王孝恭,济北郡王瑊,汉阳郡王瑰,庐江郡王瑗,淮安靖王神通,胶东郡王道彦,襄邑恭王神符唐世祖李昺的子孙封王:陇西恭王博义,渤海敬王奉慈唐高祖李渊之子封王的有:齐王元吉,荆王元景,汉王元昌,酆悼王元亨,周王元方,徐康王元礼韩王元嘉彭思王元则郑惠王元懿霍王元轨虢庄王凤道孝王元庆邓康王元裕舒王元名鲁王灵夔江安王元祥密贞王元晓滕王元婴唐太宗李世民之子孙封王的有:楚王宽,齐王佑,江殇王嚣,代王简,吴王恪濮恭王泰蜀悼王愔蒋王恽越王贞纪王慎赵王福曹王明高宗李治子孙封王者:燕王忠,原悼王孝,义丰王光顺,犍为王守义泽王上金许王素节邠王守礼中宗李显子孙:谯王重福,湖阳郡王宗晖睿宗旦子孙:宁王宪,申王捴岐王隆范,薛王隆业汝南王隆悌玄宗子孙:庆王琮太子瑛,隶王琰荣王琬仪王璲,颍王璬永王璘,寿王瑁,延王玢盛宣王琦济王环,信王瑝(——子新安王佟、晋陵王倜)义王玼(——子舞阳王仪、高密王僇)陈王珪(——安南王伦、临淮王佗、安阳王佼)丰王珙(——子齐安王佻)凉王璿(——泸阳王仂)鄂王瑶,光王琚,恒王瑱,汴哀王璥肃宗子孙:越王系彭王仅襄王僙,建宁王倓,西平王亻必,兖王亻闲,泾王亻廷,杞王倕,召王偲,兴王佋,定王侗唐代亲王除正妻外,按例可纳二孺人十媵。媵本是陪嫁女子的古称,而孺人在宋代变成了妇女的诰命等级,但在唐朝都是亲王侧室的封号。当然在具体情况下,王府的妾室配置不一定刚好满员达到十二个,另外可能还会有其他无封号的侍妾。 王爷的女儿叫郡主,王爷的儿子家中的仆人应该称呼"小王爷" 长者或者老师应该称呼"世子"古代王爷只是一个封号,代表一定尊贵的地位,并不是官职,光王爷这个封号并不能管辖事务,但却有一定的朝廷奉禄。王爷的等级还有一定区别,如亲王,郡王。亲王一般只封皇帝的嫡亲,郡王比亲王低一级,只封皇帝的表亲。但个别有大功的臣子也会封王,比如唐代的郭子仪,宋代的岳飞。封王制度在各个朝代有很大变动,拿唐代打个比方,一字王都是亲王,如秦王,潞王,庸王,齐王等;二字王则是郡王,如淮安王,江夏王等。王爷这个封号虽不是官职,并没有实质管辖权力,但做王爷的人都有一定的官职。是王爷就有一个起始官职,也就是当皇族子北封王那一天,就按其地位等级封一个最低限度的官职,之后就全凭自己了,能力强的可以继续往上爬,能力差的也有个最低权力保障,一些犯重罪的皇族,也有可能被免官。这个最低限度,不同级别的王爷在不同朝代也不一样,拿唐代来说,亲王的起始官职是正四品。也就是说王爷是个封号不是官职,但做王爷的人往往兼任官职。官职大小跟他的王爷地位没有绝对关系,只有最低限度,能力大的人官位可以无限大。 比如唐太宗李世民在未登基前为秦王(亲王),唐高祖李渊的二儿子,最多时曾兼任七个官职,从一品到四品,文武都有。 但他的许多没有特殊本事的兄弟,终老都只是最低限度的四品官。 古代封王制度和官职制度很复杂,不同朝代的规矩不同。
2023-07-21 12:29:283

李邕传 翻译

李邕字泰和,扬州江都人。父善,有雅行,淹贯古今,不能属辞,故人号“书麓”。善以《文选》讲授诸生,邕能补益其意。邕少知名,既冠,见李峤,请假直秘书,未几,奥篇隐帙,了辨如响。峤叹曰:“子且名家!” 峤为内史,与监察御史张廷珪荐邕文高气方直,才任谏诤,乃召拜左推拾遗。五王诛,坐善张柬之,出为南和令,贬富州司户参军事。韦氏平,召拜左台殿中侍御史,弹劾任职,人颇惮之。谯王重福谋反,邕与洛州司马崔日知捕支党,迁户部员外郎。 玄宗在东宫,邕及崔隐甫、倪若水同被礼遇,岑羲等忌之,贬邕舍城丞。玄宗即位,召为户部郎中。张廷珪为黄门侍郎,而姜晈方幸,共援邕为御史中丞。姚崇疾邕险躁,左迁括州司马,起为陈州剌史。会仇人告邕贓貣枉法,下狱当死。许昌男子孔璋上书天子,疏奏,邕得减死,贬遵化尉,流璋岭南。 邕后从中人杨思勗讨岭南贼有功,徙沣州司马。开元二十三年,起为括州剌史,喜兴利除害。复坐诬枉且得罪,天子识其名,诏勿劾。后历淄、滑二州剌史,上计京师。始,邕蚤有名,重义爱士,久斥外,不与士大夫接。既入朝,人间传其眉目环异,至阡陌聚观,后生望风内谒,门巷填隘。中人临问,索所为文章,且进上。以谗媢不得留,出为汲郡、北海太守。 天宝中,左骁卫兵曹参军柳勣有罪下狱,邕尝遗勣马,故吉温使引邕尝以休咎相语,阴赂遗。宰相李林甫素忌邕,因传以罪。诏刑部员外郎祁顺之、监察御史罗希奭就郡杖杀之时年七十。代宗时,赠祕书监。 邕之文,于碑颂是所长,人奉金帛请其文,前后所受钜万计。邕虽诎不进,而文名天下,时称李北海。卢藏用尝谓:“邕如干将、莫邪,难与争锋,但虞伤缺耳。”后卒如言。杜甫知邕负谤死,作《八哀诗》,读者伤之。邕资豪放,不能治细行,所在贿谢,畋游自肆,终以败云。 一 在《新唐书》中,李善的事迹是附见于李邕传的。在史学家的眼中,李邕的地位和价值无疑是高于乃父的。《新唐书》卷二百二《文艺中》云:“邕少知名。始,善注《文选》,释事而忘意。书成以问邕,邕不敢对。善诘之,邕意欲有所更,善曰:‘试为我补益之。"邕附事见义,善以其不可夺,故两书并行。既冠,见特进李峤,自言‘读书未遍,愿一见秘书"。峤曰:‘秘阁万卷,岂时日能习邪?"邕固请,乃假直秘书。未几辞去,峤惊,试问奥篇隐帙,了辩如响,峤叹曰:‘子且名家!"”这段文章说了两件事,证明李邕是“少知名”,或者说是天才。先说后一件事,“秘阁万卷”李邕“未几辞去”,而“奥篇隐帙,了辩如响”,说明李邕读书快,记性好,也说明此前他读书的面还不是太宽的。再看前一件事,证明李邕悟性好,见识高。但算算年龄,笔者有点疑问了。“始,善注《文选》……书成以问邕”,李善《文选注》成于显庆三年(658),其时李邕尚未生。 二 《新唐书·李邕传》说:“邕少知名,始善注《文选》释事而忘义,书成,以示邕,邕不敢对,善诘之,邕意欲有所更,善曰:‘汝试为我补益之!"邕附事见义,善以其不可夺,故两书并行。”少年李邕的意见表达了普通读者对于注释普及性的要求。但所谓“两书并行”的情形并未见到,或许李善在修订其注释时已经吸收了儿子李邕的建议以及某些具体意见亦未可知,所以今天所见到《文选》李善注固然以释事为主,亦复兼及释义,对作者的写作意图、言外之意以及写作手法有所诠释。 三 李邕(678~747),即李北海,唐代书法家。字泰和,广陵江都(今江苏省扬州市)人。其父李善,为《文选》(梁萧统编选)作注。李邕少年即成名,后召为左拾遗,曾任户部员外郎、括州刺史、北海太守等职,人称“李北海”。七十时,为宰相李林甫所忌,含冤杖杀。他工文,尤长碑颂。善行书,变王羲之法,笔法一新;并继李世民《晋祠铭》后以行书书写碑文,名重一时。其书风豪挺,结体茂密,笔画雄劲。传世作品有《端州石室记》、《麓山寺碑》、《法华寺碑》、《云麾将军李思训碑》、《云麾将军李秀碑》等。唐窦蒙在《述书赋注》中说:时议云:“论诗则曰王维、崔颢;论笔则王缙、李邕;祖咏、张说不得预焉。”李阳冰谓之书中仙手。其为文,长于碑颂,多自书。唐人说李邕前后撰碑八百首。杜甫诗曰:“干谒满其门,碑版照四裔。丰屋珊瑚钩,麒麟织成罽。紫骝随剑几,义取无虚岁。” 李邕的书法从“二王”入手,能入乎内而出乎其外。李后主说:“李邕得右将军之气而失于体格。”恰道出李邕善学之处。《宣和书谱》说:“邕精于翰墨,行草之名由著。初学右将军行法,既得其妙,乃复摆脱旧习,笔力一新。”魏晋以来,碑铭刻石,都用正书撰写,入唐以后,李邕改变用行书,写碑。书法的个性非常明显,字形左高右低,笔力舒展遒劲,给人以险峭爽朗的感觉,他提倡创新,继承和发扬古代书艺。曾说:“似我者欲俗,学我者死。”苏东坡,米元章都吸取了他的一些特点,元代的赵孟頫 fǔ也极力追求他的笔意,从中学到了“风度闲雅”的书法境界。他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2008年七月,浙江省教育厅在小学高年级和初中的写字课本就采用李邕的书法字体,作为浙江省义务教育教科书《写字》课本。相信不远的将来,李字也像王字一样丰美全国。 李邕能诗善文,工书法,尤擅长行楷书。当时的中朝衣冠以及很多寺观常以金银财帛作酬谢,请他撰文书写碑颂。他一生共为人写了八百篇,得到的润笔费竟达数万之多。但他却好尚义气,爱惜英才,常用这些家资来拯救孤苦,周济他人。李邕撰文书写的碑文,常请伏灵芝,黄仙鹤和元省己鑴刻。据明代杨慎的《丹铅录》考证,这三人很可能也是李邕的化名。他的传世作品有《叶有道先生碑》、《端州石室记》、《麓山寺碑》、《东林寺碑》、《法华寺碑》、《云麾将军李思训碑》、《云麾将军李秀碑》。传世书迹以《岳麓寺碑》、《李思训碑》最 萧诚十分擅长书法,李邕也自己写东西说自己擅长鉴别书法。两个人都住在南中。萧诚写了副字认为不错,就拿给李邕看,李邕觉得一般,萧诚对李邕挑剔自己的做法很不满,就造了几张假的古字画,天天把玩,把字画弄得很旧,看见的都说这是数百年前的字画,萧诚对李邕说:“我有王羲之的真迹,珍藏了很久,现在想拿给你看看。”李邕很希望看看,萧诚故意拖延数天,不肯拿出来。后来两人谈及此事,李邕执意要求看看,说:“你答应了却不让我看,不是在骗我吗?”萧诚于是让家仆回去取来,家仆没拿到,惊呼:“前几天有客人来,见过,估计被他偷了。”李邕信以为真,萧诚过了很久说:“我放在某个地方,后来忘了。”就让李邕跟着去取,到了地方后,李邕观摩了很久,没怀疑是假货,说:“这样的真迹我这辈子都没见过。”在座的都认为这就是真迹。又过了几天,等到李邕的客人们都聚会,于是萧诚对李邕说:“你从来都看不起我的书法,前几天给你看了几张我小时候写的字,你怎么就认为它是王羲之的真迹,你是怎么看的?”李邕大惊说:“你再拿来我看看?”看到后,稍微瞟了几下,扔在床上说:“现在仔细看看,还是不怎么样。”
2023-07-21 12:29:371

谁有正史《武则天传》?

旧唐书 本纪第六 则天皇后 则天皇后武氏,讳曌,并州文水人也。父士ue862,隋大业末为鹰扬府队正。高祖行军于汾、晋,每休止其家。义旗初起,从平京城。贞观中,累迁工部尚书、荆州都督,封应国公。   初,则天年十四时,太宗闻其美容止,召入宫,立为才人。及太宗崩,遂为尼,居感业寺。大帝于寺见之,复召入宫,拜昭仪。时皇后王氏、良娣萧氏频与武昭仪争宠,互谗毁之,帝皆不纳。进号宸妃。永徽六年,废王皇后而立武宸妃为皇后。高宗称天皇,武后亦称天后。后素多智计,兼涉文史。帝自显庆已后,多苦风疾,百司表奏,皆委天后详决。自此内辅国政数十年,威势与帝无异,当时称为“二圣”。   弘道元年十二月丁巳,大帝崩,皇太子显即位,尊天后为皇太后。既将篡夺,是日自临朝称制。庚午,加授泽州刺史、韩王元嘉为太尉,豫州刺史、滕王元婴为开府仪同三司,绛州刺史、鲁王灵夔为太子太师,相州刺史、越王贞为太子太傅,安州都督、纪王慎为太子太保。元嘉等地尊望重,恐其生变,故进加虚位,以安其心。甲戌,刘仁轨为尚书左仆射,岑长倩为兵部尚书,魏玄同为黄门侍郎,并依旧知政事。刘齐贤为侍中,裴炎为中书令。嗣圣元年春正月甲申朔,改元。   二月戊午,废皇帝为庐陵王,幽于别所,仍改赐名哲。己未,立豫王轮为皇帝,令居于别殿。大赦天下,改元文明。皇太后仍临朝称制。庚午,废皇太孙重照为庶人。太常卿兼豫王府长史王德真为侍中,中书侍郎、豫王府司马刘祎之同中书门下三品。   三月,庶人贤死于巴州。夏四月,滕王元婴薨。改封毕王上金为泽王,葛王素节为许王。丁丑,迁庐陵王哲于均州。闰五月,礼部尚书武承嗣同中书门下三品。秋七月,突厥骨咄禄、元珍寇朔州,命左威卫大将军程务挺拒之。彗星见西北方,长二丈余,经三十三日乃灭。九月,大赦天下,改元为光宅。旗帜改从金色,饰以紫,画以杂文。改东都为神都,又改尚书省及诸司官名。初置右肃政御史台官员。故司空李勣孙柳州司马徐敬业伪称扬州司马,杀长史陈敬之,据扬州起兵,自称上将,以匡复为辞。冬十月,楚州司马李崇福率所部三县以应敬业。命左玉钤卫大将军李孝逸为大总管,率兵三十万以讨之。杀内史裴炎。丁酉,追削敬业父祖官爵,复其本姓徐氏。十二月,前中书令薛元超卒。杀左威卫大将军程务挺。   垂拱元年春正月,以敬业平,大赦天下,改元。刘仁轨薨。三月,迁庐陵王哲于房州。颁下亲撰《垂拱格》于天下。夏四月,内史骞味道左授青州刺史。五月,秋官尚书裴居道为内史,纳言王德真配流象州,冬官尚书苏良嗣为纳言。诏内外文武九品已上及百姓,咸令自举。是夏大旱。二年春正月,皇太后下诏,复政于皇帝。以皇太后既非实意,乃固让。皇太后仍依旧临朝称制,大赦天下。初令都督、刺史并准京官带鱼。   三月,初置匦于朝堂,有进书言事者听投之,由是人间善恶事多所知悉。夏四月,岑长倩为内史。六月,苏良嗣为文昌左相,天官尚书韦待价为文昌右相,并同凤阁鸾台三品。右肃政御史大夫韦思谦为纳言。三年春正月,封皇子成义为恒王,隆基为楚王,隆范为卫王,隆业为赵王。二月,韦思谦请致仕,许之。夏四月,裴居道为纳言,夏官侍郎张光辅为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庚午,刘祎之赐死于家。秋八月,地官尚书魏玄同检校纳言。   四年春二月,毁乾元殿,就其地造明堂。山东、河南甚饥乏,诏司属卿王及善、司府卿欧阳通、冬官侍郎狄仁杰巡抚赈给。夏四月,魏王武承嗣伪造瑞石,文云:“圣母临人,永昌帝业。”令雍州人唐同泰表称获之洛水。皇太后大悦,号其石为“宝图”,擢授同泰游击将军。   五月,皇太后加尊号曰圣母神皇。秋七月,大赦天下。改“宝图”曰“天授圣图”,封洛水神为显圣,加位特进,并立庙。就水侧置永昌县。天下大酺五日。八月壬寅,博州刺史、琅邪王冲据博州起兵,命左金吾大将军丘神勣为行军总管讨之。庚戌,冲父豫州刺史、越王贞又举兵于豫州,与冲相应。九月,命内史岑长倩、凤阁侍郎张光辅、左监门大将军鞠崇裕率兵讨之。丙寅,斩贞及冲等,传首神都,改姓为虺氏。曲赦博州。韩王元嘉、鲁王灵夔、元嘉子黄国公撰、灵夔子左散骑常侍范阳王蔼、霍王元轨及子江都王绪、故虢王元凤子东莞公融坐与贞通谋,元嘉、灵夔自杀,元轨配流黔州,撰等伏诛,改姓虺氏。自是宗室诸王相继诛死者,殆将尽矣。其子孙年幼者咸配流岭外,诛其亲党数百余家。十二月己酉,神皇拜洛水,受“天授圣图”,是日还宫。明堂成。   永昌元年春正月,神皇亲享明堂,大赦天下,改元,大酺七日。三月,张光辅为内史,武承嗣为纳言。夏四月,诛蒋王恽、道王元庆、徐王元礼、曹王明等诸子孙,徙其家属于巂州。五月,命文昌右相韦待价为安息道大总管以讨吐蕃。   六月,令文武官五品已上各举所知。秋七月,纪王慎被诬告谋反,载以槛车,流于巴州,改姓虺氏。韦待价坐迟留不进,士卒多饥馑而死,配流绣州。八月,左肃政御史大夫王本立同凤阁鸾台三品。辛巳,诛内史张光辅。九月,纳言魏玄同赐死于家。冬十月,春官尚书范履冰、凤阁侍郎邢文伟并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改羽林军百骑为千骑。   载初元年春正月,神皇亲享明堂,大赦天下。依周制建子月为正月,改永昌元年十一月为载初元年正月,十二月为腊月,改旧正月为一月,大酺三日。神皇自以“曌”字为名,遂改诏书为制书。春一月,苏良嗣为特进,武承嗣为文昌左相,岑长倩为文昌右相,裴居道为太子少傅,并依旧同凤阁鸾台三品。凤阁侍郎武攸宁为纳言,邢文伟为内史。秋七月,杀豫章王亶,迁其父舒王元名于和州。有沙门十人伪撰《大云经》,表上之,盛言神皇受命之事。制颁于天下,令诸州各置大云寺,总度僧千人。丁亥,杀随州刺史泽王上金、舒州刺史许王素节并其子数十人。   九月九日壬午,革唐命,改国号为周。改元为天授,大赦天下,赐酺七日。乙酉,加尊号曰圣神皇帝,降皇帝为皇嗣。丙戌,初立武氏七庙于神都。追尊神皇父赠太尉、太原王士ue862为孝明皇帝。兄子文昌左相承嗣为魏王,天官尚书三思为梁王,堂侄懿宗等十二人为郡王。司宾卿史务滋为纳言,凤阁侍郎宗秦客为内史。给事中傅游艺为鸾台侍郎,仍依旧知凤阁鸾台平章事。令史务滋等十人分道存抚天下。改内外官所佩鱼并作龟。冬十月,改并州文水县为武兴县,依汉丰、沛例,百姓子孙相承给复。   二年正月,亲祀明堂。春三月,改唐太庙为享德庙。夏四月,令释教在道法之上,僧尼处道士女寇之前。六月,命岑长倩率诸军讨吐蕃。左肃政御史大夫格辅元为地官尚书,鸾台侍郎乐思晦并同凤阁鸾台平章事。秋七月,徙关内雍、同等七州户数十万以实洛阳。分京兆置鼎、稷、鸿、宜四州。夏官尚书欧阳通知纳言事。九月,傅游艺下狱死。右羽林卫大将军、建昌王攸宁为纳言,洛州司马狄仁杰为地官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   冬十月,制官人者咸令自举。杀文昌左相岑长倩、纳言欧阳通、地官尚书格辅元。   三年正月,亲祀明堂。春一月,冬官尚书杨执柔同凤阁鸾台平章事。三月,五天竺国并遣使朝贡。四月,大赦天下,改元为如意,禁断天下屠杀。秋七月,大雨,洛水泛溢,漂流居人五千余家,遣使巡问赈贷。八月,魏王承嗣为特进,建昌王攸宁为冬官尚书,杨执柔为地官尚书,并罢知政事。秋官侍郎崔元琮为鸾台侍郎,夏官侍郎李昭德为凤阁侍郎,检校天官侍郎姚璹为文昌左丞,地官侍郎李元素为文昌右丞,并同凤阁鸾台平章事。九月,大赦天下,改元为长寿。改用九月为社,大酺七日。并州改置北都。冬十月,武威军总管王孝杰大破吐蕃,复龟兹、于阗、疏勒、碎叶镇。   二年春一月,亲享明堂。癸亥,杀皇嗣妃刘氏、窦氏。腊月,改封皇孙成器为寿春郡王,恒王成义为衡阳郡王,隆基为临淄郡王,卫王隆范为巴陵郡王,隆业为彭城郡王。春二月,尚方监裴匪躬坐潜谒皇嗣,腰斩于都市。秋九月,上加金轮圣神皇帝号,大赦天下,大酺七日。辛丑,司宾卿豆卢钦望为内史,文昌右丞韦巨源同凤阁鸾台平章事,秋官侍郎陆元方为鸾台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   三年春一月,亲享明堂。三月,凤阁侍郎李昭德检校内史,鸾台侍郎苏味道同凤阁鸾台平章事。韦巨源为夏官侍郎,依旧知政事。四月,夏官尚书王孝杰同凤阁鸾台三品。五月,上加尊号为越古金轮圣神皇帝,大赦天下,改元为延载,大酺七日。秋八月,司宾少卿姚璹为纳言。左肃政御史中丞杨再思为鸾台侍郎,洛州司马杜景俭为凤阁侍郎,仍并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梁王武三思劝率诸蕃酋长奏请大征敛东都铜铁,造天枢于端门之外,立颂以纪上之功业。九月,内史李昭德左授钦州南宾县尉。冬十月,文昌右丞李元素为凤阁鸾台平章事。   证圣元年春一月,上加尊号曰慈氏越古金轮圣神皇帝,大赦天下,改元,大酺七日。戊子,豆卢钦望、韦巨源、杜景俭、苏味道、陆元方并左授赵、鄜、集、绥等州刺史。丙申夜,明堂灾,至明而并从煨烬。庚子,以明堂灾告庙,手诏责躬,令内外文武九品已上各上封事,极言正谏。春二月,上去慈氏越古尊号。秋九月,亲祀南郊,加尊号天册金轮圣神皇帝,大赦天下,改元为天册万岁,大辟罪已下及犯十恶常赦所不原者,咸赦除之,大酺九日。   万岁登封元年腊月甲申,上登封于嵩岳,大赦天下,改元,大酺九日。丁亥,禅于少室山。己丑,又制内外官三品已上通前赐爵二等,四品已下加两阶。洛州百姓给复二年,登封、告成县三年。癸巳,至自嵩岳。甲午,亲谒太庙。春三月,重造明堂成。夏四月,亲享明堂,大赦天下,改元为万岁通天,大酺七日。以天下大旱,命文武官九品以上极言时政得失。五月,营州城傍契丹首领松漠都督李尽忠与其妻兄归诚州刺史孙万荣杀都督赵文翙,举兵反,攻陷营州。尽忠自号可汗。乙丑,命鹰扬将军曹仁师、右金吾大将军张玄遇、右武威大将军李多祚、司农少卿麻仁节等二十八将讨之。秋七月,命春官尚书、梁王三思为安抚大使,纳言姚璹为之副。制改李尽忠为尽灭,孙万荣为万斩。秋八月,张玄遇、曹仁师、麻仁节与李尽灭战于西硖石黄麞谷,官军败绩,玄遇、仁节并为贼所虏。九月,命右武卫大将军、建安王攸宜为大总管以讨契丹。并州长史王方庆为鸾台侍郎,与殿中监李道广并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吐蕃寇凉州,都督许钦明为贼所执。庚申,王方庆为凤阁侍郎,仍依旧知政事。李尽灭死,其党孙万斩代领其众。   冬十月,孙万斩攻陷冀州,刺史陆宝积死之。十一月,又陷瀛州属县。   二年正月,亲享明堂。凤阁侍郎李元素、夏官侍郎孙元亨坐与綦连耀谋反,伏诛。原州都督府司马娄师德为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春二月,王孝杰、苏宏晖等率兵十八万与孙万斩战于硖石谷,王师败绩,孝杰没于阵,宏晖弃甲而遁。夏四月,铸九鼎成,置于明堂之庭,前益州大都督府长史王及善为内史。五月,命右金吾大将军、河内王懿宗为大总管,右肃政御史大夫娄师德为副大总管,右武威卫大将军沙吒忠义为前军总管,率兵二十万以讨孙万斩。   六月,内史李昭德、司仆少卿来俊臣以罪伏诛。孙万斩为其家奴所杀,余党大溃。魏王承嗣、梁王三思并同凤阁鸾台三品。秋八月,纳言姚璹为益州大都督府长史。九月,以契丹李尽灭等平,大赦天下,改元为神功,大酺七日。娄师德为纳言。冬十月,前幽州都督狄仁杰为鸾台侍郎,司刑卿杜景俭为凤阁侍郎,并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圣历元年正月,亲享明堂,大赦天下,改元,大酺九日。春三月,召庐陵王哲于房州。夏五月,禁天下屠杀。突厥默啜上言,有女请和亲。秋七月,令淮阳王武延秀往突厥,纳默啜女为妃。遣右豹韬卫大将军阎知微摄春官尚书,赴虏庭。   八月,突厥默啜以延秀非唐室诸王,乃囚于别所,率众与阎知微入寇妫、檀等州。命司属卿高平王重规、右武威卫大将军沙吒忠义、幽州都督张仁亶、右羽林卫大将军李多祚等率兵二十万逆击,乃放延秀还。己丑,默啜攻陷定州,刺史孙彦高死之,焚烧百姓庐舍,遇害者数千人。魏王承嗣卒。庚子,梁王三思为内史,狄仁杰为纳言。九月,建昌王攸宁同凤阁鸾台平章事。默啜攻陷赵州,刺史高睿遇害。丙子,庐陵王哲为皇太子,令依旧名显,大赦天下,大酺五日。令纳言狄仁杰为河北道行军元帅。辛巳,皇太子谒太庙。天官侍郎苏味道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癸未,默啜尽杀所掠赵、定州男女万余人,从五回道而去,所至残害,不可胜纪。   冬十月,夏官侍郎姚元崇、麟台少监李峤并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是月,阎知微自突厥叛归,族诛之。   二年春二月,封皇嗣旦为相王。初为宠臣张易之及其弟昌宗置控鹤府官员,寻改为奉宸府,班在御史大夫下。左肃政御史中丞魏元忠为凤阁侍郎,吉顼为天官侍郎,并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戊子,幸嵩山,过王子晋庙。丙申,幸缑山。丁酉,至自嵩山。   夏四月,吐蕃大论赞婆来奔。秋七月,上以春秋高,虑皇太子、相王与梁王武三思、定王武攸宁等不协,令立誓文于明堂。八月,王及善为文昌左相,豆卢钦望为文昌右相,仍并同凤阁鸾台三品。冬十月乙亥,幸福昌县。王及善薨。   三年正月戊寅,梁王三思为特进,天官侍郎吉顼配流岭表。腊月辛巳,封皇太子男重润为邵王。狄仁杰为内史。戊寅,幸汝州之温汤。甲戌,至自温汤、造三阳宫于嵩山。春三月,李峤为鸾台侍郎,知政事如故。   夏四月戊申,幸三阳宫。五月癸丑,上以所疾康复,大赦天下,改元为久视,停金轮等尊号,大酺五日。六月,魏元忠为左肃政御史大夫,仍旧知政事。是夏大旱。秋七月,至自三阳宫。天官侍郎张锡为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其甥凤阁鸾台平章事李峤为成均祭酒,罢知政事。壬寅,制曰:“隋尚书令杨素,昔在本朝,早荷殊遇。禀凶邪之德,有谄佞之才,惑乱君上,离间骨肉。摇动冢嫡,宁唯握蛊之祸;诱扇后主,卒成请蹯之衅。隋室丧亡,盖惟多僻,究其萌兆,职此之由。生为不忠之人,死为不义之鬼,身虽幸免,子竟族诛。斯则奸逆之谋,是为庭训;险薄之行,遂成门风。刑戮虽加,枝胤仍在,何得肩随近侍,齿列朝行?朕接统百王,恭临四海,上嘉贤佐,下恶贼臣。常欲从容于万机之余,褒贬于千载之外,况年代未远,耳目所存者乎!其杨素及兄弟子孙已下,并不得令任京官及侍卫。”九月,内史狄仁杰卒。冬十月甲寅,复旧正朔,改一月为正月,仍以为岁首,正月依旧为十一月,大赦天下。韦巨源为地官尚书,文昌左丞韦安石为鸾台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丁卯,幸新安,曲赦其县。壬申,至自新安。十二月,开屠禁,诸祠祭令依旧用牲牢。   大足元年春正月,制改元。二月,鸾台侍郎李怀远同凤阁鸾台平章事。三月,姚元崇为凤阁侍郎,依旧知政事。丙申,凤阁侍郎张锡坐赃配循州。夏五月,幸三阳宫。命左肃政御史大夫魏元忠为总管以备突厥。天官侍郎顾琮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六月,夏官侍郎李迥秀同凤阁鸾台平章事。辛未,曲赦告成县。秋七月甲戌,至自三阳宫。九月,邵王重润为易之谗构,令自死。   冬十月,幸京师,大赦天下,改元为长安。   二年春正月,突厥寇盐、夏等州,杀掠人吏。秋九月乙丑,日有蚀之,不尽如钩,京师及四方见之。冬十月,日本国遣使贡方物。十一月,相王旦为司徒。戊子,亲祀南郊,大赦天下。   三年春三月壬戌,日有蚀之。夏四月庚子,相王旦表让司徒,许之。改文昌台为中台。李峤知纳言事。六月,宁州雨,山水暴涨,漂流二千余家,溺死者千余人。秋七月,杀右金吾大将军唐休璟。秋九月,正谏大夫朱敬则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戊申,相王旦为雍州牧。是月,御史大夫兼知政事、太子右庶子魏元忠为张昌宗所谮,左授端州高要尉。京师大雨雹,人畜有冻死者。冬十月丙寅,驾还神都。乙酉,至自京师。   四年春正月,造兴泰宫于寿安县之万安山。天官侍郎韦嗣立为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朱敬则请致仕,许之。三月,进封平恩郡王重福为谯王,夏官侍郎宗楚客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夏四月,韦安石知纳言事,李峤知内史事。丙子,幸兴泰宫六月,天官侍郎崔玄暐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李峤为国子祭酒,知政事如故。七月丙戌,杨再思为内史。甲午,至自兴泰宫。宗楚客左授原州都督。   八月,姚元崇为司仆卿,知政事;韦安石检校扬州大都督府长史。冬十月,秋官侍郎张柬之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十一月,李峤为地官尚书,张柬之为凤阁鸾台平章事。自九月至于是,日夜阴晦,大雨雪,都中人有饥冻死者,令官司开仓赈给。   神龙元年春正月,大赦,改元。上不豫,制自文明元年已后得罪人,除扬、豫、博三州及诸逆魁首,咸赦除之。癸亥,麟台监张易之与弟司仆卿昌宗反,皇太子率左右羽林军桓彦范、敬晖等,以羽林兵入禁中诛之。甲辰,皇太子监国,总统万机,大赦天下。是日,上传皇帝位于皇太子,徙居上阳宫。戊申,皇帝上尊号曰则天大圣皇帝。冬十一月壬寅,则天将大渐,遗制祔庙、归陵,令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其王、萧二家及褚遂良、韩瑗等子孙亲属当时缘累者,咸令复业。是日,崩于上阳宫之仙居殿,年八十三,谥曰则天大圣皇后。二年五月庚申,祔葬于乾陵。睿宗即位,诏依上元年故事,号为天后,未几,追尊为大圣天后,改号为则天皇太后。太后尝召文学之士周思茂、范履冰、卫敬业,令撰《玄览》及《古今内范》各百卷,《青宫纪要》、《少阳政范》各三十卷,《维城典训》、《凤楼新诫》、《孝子列女传》各二十卷,《内轨要略》、《乐书要录》各十卷,《百僚新诫》、《兆人本业》各五卷,《臣范》两卷,《垂拱格》四卷,并文集一百二十卷,藏于秘阁。   史臣曰:治乱,时也,存亡,势也。使桀、纣在上,虽十尧不能治;使尧、舜在上,虽十桀不能乱;使懦夫女子乘时得势,亦足坐制群生之命,肆行不义之威。观夫武氏称制之年,英才接轸,靡不痛心于家索,扼腕于朝危,竟不能报先帝之恩,卫吾君之子。俄至无辜被陷,引颈就诛,天地为笼,去将安所?悲夫!昔掩鼻之谗,古称其毒;人彘之酷,世以为冤。武后夺嫡之谋也,振喉绝襁褓之儿,菹醢碎椒涂之骨,其不道也甚矣,亦奸人妒妇之恒态也。然犹泛延谠议,时礼正人。初虽牝鸡司晨,终能复子明辟,飞语辩元忠之罪,善言慰仁杰之心,尊时宪而抑幸臣,听忠言而诛酷吏。有旨哉,有旨哉!   赞曰:龙漦易貌,丙殿昌储。胡为穹昊,生此夔魖?夺攘神器,秽亵皇居。穷妖白首,降鉴何如。 ——————引自《旧唐书》
2023-07-21 12:29:441

武则天怎么当成了皇帝?

唐高宗李治皇后,后为周则天皇帝,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东)人。武则天14岁时,唐太宗李世民召入宫为才人。太宗死后,则天入感业寺为尼。唐高宗即位,复召入宫,拜昭仪,进号宸妃,与王皇后、萧淑妃争宠,互相谗毁。永徽六年(655)高宗立武氏为皇后。王皇后被废不久,即与萧淑妃同被则天害死。则天素多智计,兼涉文史,自显庆末年起,乘高宗体弱多病之机,遂专国柄,威势日重。上元元年(674),高宗称“天皇”,武后称“天后”,宫中称为“二圣”。弘道元年(683)高宗去世,中宗李显即位,则天临朝称制。嗣圣元年(684)二月,则天废中宗为庐陵王,立睿宗李旦,继续临朝称制。则天于天授元年(690)称帝,国号周。废睿宗为皇嗣,改东都洛阳为神都。 武则天的一生 武则天,名曌,山西省文水县南徐村人。生于唐武德七年(623年),卒子唐神龙元年(705年),享年82岁。67岁登基称帝,在位15年。退位后,唐中宗李显上尊号曰:“则天大圣皇帝”,死后谥号“则天大圣皇后”。从此,“则天”二字逐渐代替其名,传至今日,人们都称之为武则天。 出身官宦之家 武则天是武氏家族在文水县的第八代子孙。北魏时,她的祖先武洽官封五兵尚书、晋阳公,食邑于文水,赐田50顷。这块封邑大约占据着南徐至北徐两村之地。在这块土地上至今仍留有和武氏家族有关的古迹,如则天庙、武家山、武家廓、泌水河、神福泉、武辕城等。其父武士彟是唐高祖李渊的开国功臣,历任井钺将军右厢卫、工部尚书,封应国公。 在唐太宗朝,历任豫州都督、利州都督、荆州大都督。贞观九年(635年),卒于荆州大都督任上,享年59岁。其母杨氏,是隋朝宗室宰相杨达之女,自幼笃信佛教,受戒立志事佛,有很高的文化素养,42岁嫁武士彟为继室妻子,生有三女,武则天是其次女。武则天就出生在这样一个官宦之家。 武则天幼年是都督府千金,后来是圣神皇帝,关于她的事迹被人们传为神话故事的很多,如袁天罡相面的传说,至今,四川广元还留有望云铺的地名。相传,唐代火井令袁天罡回京,走到朝天关山上看见利州方向有王气,又往西南走了15里到望云铺,见利州上空祥云累累,说:“王气至。”武土彟听说他善长相面,便邀至府上。当时武则天尚在强褓怀中,穿男孩服装,袁天罡看后说:“龙瞳风颈,富贵之极。”又反复细看说:“若是女当为天子。”又如正月二十三日妇女游河湾,是四川广元一年一度的民间例会,相传这天是武则天的生日。还有则天婆婆梳妆楼、则天坝等遗迹与传说。 从才人到皇后 贞观十一年(637年),14岁的武则天受召入宫。临别时,母亲杨氏伤心恸哭,武则天却泰然处之,安慰母亲说:“见天子庸知非福?何儿女悲夫?”由此小事已可看出武则天从小即见识非凡。 武则天入宫之初被册封为才人,但10多年过去了,武则天既无子女也没有被提升,可见她在当时的处境并不十分理想。然而,武则天却时时在寻找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和政治抱负。一次,唐太宗得到一匹烈马,名号“狮子骢”,没有人能够驯服,唐太宗为此叹息不已。当时武则天侍侯在侧,她勇敢地提出驯马的要求,说:“妾能驭之,然需三物,一铁鞭,二铁锤,三匕首。铁鞭击之不服,则以铁锤锤其首;又不服,则以匕首断其喉。马供人骑,若不能驯服要它何用。”唐太宗听了夸奖她的胆略。这也正是日后武则天的一条驭政之道。之后,她逐渐与太子李治志趣相投,关系密切。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驾崩,按当时宫廷常规,武则天出家为尼。两年的尼姑生活使她全面地回顾了宫廷生活的富贵与艰险,在政治上日趋成熟。 永徽二年(651年)八月,武则天再次回到自己生活过的唐朝皇官。这是她与唐高宗李治的共同要求,同时还有着另一层复杂的背景,这就是王皇后在宫中受到萧淑妃争宠的困扰,迫切希望借武则天回宫来离间皇帝对萧淑妃的宠爱之情。武则天回宫之初,也只是宫女身份,安排王皇后身边。武则天出于政治上的要求,聪明乖巧,“卑词曲体以事后”,王皇后“数称其美于上”。 永徽三年(652年),武则天生了长子李弘,给自己带来了晋升的希望,也给王皇后增加了一层忧虑。本来武则天就与唐高宗志趣相投,皇帝对她的恩宠日益增多,使王皇后大为吃醋。永徽五年(654年)三月,武则天被册封为昭仪,地位仅次于皇后与淑纪,成为后宫的第三号人物。 永徽六年(655年)六月,王皇后密于母柳氏求巫祝厌胜(即请巫师作法咒诅他人),事发,唐高宗大怒,断令柳氏不得人宫,舅柳(特殊字)罢知政事。十月十三日,唐高宗下诏:“王皇后萧淑妃谋行鸠毒,废为庶人。母及兄弟一并除名流放岭南。亡父王仁佑追夺告身。”连贬出京城的柳(特殊字)也因潜通宫掖,谋行鸠毒处以死罪。 永徽六年(655年)十月十九日,唐高宗下诏立武则天为皇后。登上皇后宝座,是武则天一生成败的关键环节,她的政治生涯也由此开始了。 理朝政显才华 登上皇后宝座的武则天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处置废为庶人的王皇后和萧淑妃。《资治通鉴》载,唐高宗偶然行间其所,见门窗关闭甚严,于是呼曰:“皇后淑妃安在?”二人听了呜咽痛哭,说皇上如果念旧日情份使妾再见天日,请改此院为回心院。她们希望唐高宗回心转意,撤销对她们的处分。这件事很快被武则天知道。她身为皇后,对后宫操有生杀之权,但她深知一旦让王皇后、萧淑妃重见天日将意味着什么。所以,武则天采取果断措施,缢死王、萧二人,以绝后患。 武则天与唐高宗的密切配合虽开始于显庆年间(656年~660年),但在永徽之际(650年~655年)已有深厚的政治基础。《资治通鉴》中载有卫尉卿许敬宗、御史大夫崔义玄、御史中丞袁公瑜都潜布心腹于武昭仪的事。说明在永徽年间武则天已有一定的政治影响。可以说他们的配合体制在显庆元年(656年)已基本形成,到显庆四年(659年)贬逐长孙无忌之后,史称“政归中宫”,武则天在朝廷的影响已比较深远。 显庆五年(660年)十月,唐高宗患风眩病。风眩头重目不能视,百司奏事请武则天裁决。武则天生性明敏。涉猎文史,处事都称皇帝之意,从此委以政事,权力与皇帝相等。 上元元年(674年)八月,唐高宗追尊高祖李渊为神尧皇帝,追尊太宗李世民为文武圣皇帝,自称天皇,武则天称天后。九月,下诏追复长孙无忌官爵,让长孙无忌的曾孙长孙翼袭爵赵公,长孙无忌陪葬昭陵。十月二十七日,武则天建言十二事: (一)劝农桑,薄赋徭;(二)给复三辅地;(三)息兵,以道德化天下;(四)南北中尚禁浮巧;(五)省工费力役;(六)广言路;(七)杜谗口;(八)王公以降皆习《老子》;(九)父在,为母服齐衰三年;(十)上元前勋官已给告身者无追复;(十一)京官八品以上益禀入;(十二)百官任事久,才高位下者得进阶申滞。上表之后,皇帝下诏施行。从此,武则天在国内外威望更加提高,外国使臣都共称唐高宗、武则天为“二圣”。 为称帝斩政敌 弘道元年(683年)十二月初四,唐高宗驾崩,临终遗诏太子柩前即位,军国大事有不决者,兼取天后进止。高宗的遗诏,无疑是留给武则天的“尚方宝剑”,成为她日后临朝的法宝。光宅元年(684年),在废掉李显立李旦为皇帝后,武则天开始临朝称制,改元光宅。 武则天在消除政敌、为称帝扫清道路的斗争中,采用过两个特殊手段——酷吏与铜匦。酷吏即滥用刑罚、残害无辜的官吏。铜匦是垂拱二年(686年)由鱼承华之子鱼保家设计的,是一个四面开口的意见箱,中有四隔,以受表疏,可入而不可出。东面口曰延恩,献赋诵求官职者投之;南面口曰招谏,言朝政得失者投之;西面口曰伸冤,有冤枉案情者投之;北面口曰通玄,言天象灾变及军事密计者投之。由正谏大夫、拾遗、补阙各一人管理。武则天为了扫除政敌,它便成为酷吏罗织罪名判杀政敌的工具,因此在历史上留了一个“告密筒”的臭名。其实,它在历史上起过重要作用,沿用时间也很长。 天授元年(690年)九月初九,67岁的武则天在6万民众与官员的拥护下登上皇帝宝座,改国号为周,改元天授,但仍以李旦为皇嗣。历史上将武则天的周朝叫做武周。 让帝位去帝号 太子的选择是武则天政治生涯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困扰她多年的事。在称帝之初,武家子孙武承嗣、武三思就上下活动求为太子。天授二年(691年)九月,在武则天的侄子魏王武承嗣的授意下,凤阁舍人张嘉福指使王庆之率数百人上表,请立武承嗣为太子。武则天不许,王庆之以死泣请。武则天给印纸一张作出人证,让他走,以后王庆之多次求见专言此事。武则天怒,命凤阁侍郎李昭德赐杖。李昭德引王庆之出光顺门,立即杖杀,余党散去。之后,李昭德、狄仁杰都劝武则天立亲子为太子,无人再敢为武承嗣等求乞。 圣历元年(邱8年)三月初九,武则天托病,派徐彦伯带一班宫人去房州设计召回李显。二十八日,李显回到洛阳,满朝文武无人知道。八月十一日,武承嗣因求太子不得,忧愤成疾而死。九月十五日,因李旦固请让位于李显,武则天同意立李显为太子。圣历二年(699年),武则天怕自己死后太子与武家子孙不能相容,令太子李显、相王李旦、太平公主与武攸暨、武三思等立誓于明堂,铭之铁卷,藏人史馆。 长安元年(701年)十二月,武则天为其父立大周无上孝明高皇帝碑(又称攀龙台碑)于文水吴陵。碑高5丈,宽9尺,厚3尺,碑文6700余字,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大墓碑。碑文由唐代宰相李峤撰写,记载了武氏家族的起源及其父武士彟的一生经历,是一份重要的历史文献。次年六月,武则天又为其母立大周无上孝明高皇后碑于咸阳顺陵,也是一块巨大的墓碑。碑文由武则天的侄子梁王武三思撰写,记载了其母杨氏的一生经历。 长安二年(702年)正月,武则天首设武举选拔将领,使许多有才干的人得到重用。十一月,武则天令苏(特殊字)平反酷吏所定的旧案,从而使许多蒙冤者得以平反,许多冤案得到昭雪。 长安四年(704年)八月,武则天卧病在床。十一月,封张柬之为守凤阁侍郎。 神龙元年(705年)正月二十二日,张柬之、崔玄(日韦合并)等迎李显太子,杀张昌宗、张易之等,逼武则天让位于李显。二十三日,武则天命太子李显监国。二十四日,武则天下诏传位于太子李显。二十五日,太子李显即帝位,为中宗。二十六日,武则天移居上阳宫。二十七日,唐中宗李显率百官谒上阳官,上尊号曰“则天大圣皇帝”。二月初四,唐中宗恢复国号为唐,至此,15年的武周王朝告终。同日,唐中宗复改神都为东都,北都为并州。十一月二十六日,武则天病死于上阳宫仙居殿,享年82岁。遗诏:去帝号,归乾陵合葬。王皇后、萧淑妃及其牵连的人都予赦免。神龙二年(706年)五月十八日,葬武则天于乾陵,谥号“则天大圣皇后”;景云元年(710年),改称“天后”,后又改称“大圣天后”;延和元年(712年),改称“则天后”;天宝八年(749年),追尊为“则天顺圣皇后”。 武则天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在1000多年前的封建时代,因为她触犯了家族天下的传统,打倒所有的反对者,当了女皇帝,所以被历代统治者指责为“狠毒、淫荡、杀人如麻”的暴君。但所有这些都掩盖不了她的辉煌政绩。 按照唐初后宫的制度,有所谓“四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的编制,也就是说,除了皇后之外,还另有一百二十一位妾侍。 “四夫人”是;贵妃、德妃、淑妃、贤妃。 “九嫔”是: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 “二十七世妇”是婕妤、美人、才人各九人。 “八十一御妻”是宝林、御女、采女各二十七人。 另外还有上千的没有名号的宫女。 编制严谨只能依次升补,不能巧立名目,随意更改。武则天被封为“才人”,算起来在皇帝的一百二十二位御妻中排名第三十几位,以她十四岁的年纪,不算太高,也不算太低了。 至今中国有两块著名的无字碑,一块是汉武帝在泰山立的,他到泰山封禅,登上山顶,认为泰山太伟大了,置于齐鲁平原中,是“蔑矣!尽矣!无以加矣!”都无法形容了,于是立一块无字碑。另一块就是武则天在自己的陵前立的。
2023-07-21 12:29:5315

唐朝的王爷的名字

唐朝所有王爷: 唐太祖李虎(李渊的祖父)的子孙封王的有: 江夏王道宗,永安壮王孝基,淮南壮王道玄(——弟淮南王道明),长平肃王叔良,新兴郡王德良,长乐郡王幼良,西平怀王安,襄武郡王琛,河间元王孝恭,济北郡王瑊,汉阳郡王瑰,庐江郡王瑗,淮安靖王神通,胶东郡王道彦,襄邑恭王神符 唐世祖李昺(李渊之父)的子孙封王的有: 陇西恭王博义,渤海敬王奉慈 唐高祖李渊之子封王的有: 齐王元吉,荆王元景,汉王元昌,酆悼王元亨,周王元方, 徐康王元礼(——子淮南王茂——子嗣王延年——子嗣王讽), 韩王元嘉(——子颍川王训、武陵王谊、嗣王讷——讷子嗣王叔璩——子嗣王炜), 彭思王元则(——子南昌王绚——子嗣王志暕), 郑惠王元懿(——子嗣王璥——子嗣王希言), 霍王元轨(——子江都王绪、安定王纯——绪孙嗣王晖), 虢庄王凤(——子平阳王翼——子嗣王寓——凤孙嗣王邕——子嗣王巨), 道孝王元庆(——子临淮王诱——侄嗣王微——子嗣王炼), 邓康王元裕(——子嗣王炅——子嗣王孝先), 舒王元名(——子豫章王亶——子嗣王津——子嗣王万——子嗣王藻), 鲁王灵夔(——子清河王诜、范阳王蔼——蔼子嗣王道坚——子嗣王宇), 江安王元祥(——子武阳王皎——侄嗣王钦), 密贞王元晓(——子南安王颖——子嗣王勖——从弟嗣王昙——从弟濮阳郡王彻), 滕王元婴(——长乐王修琦——侄嗣王涉——子嗣王湛然) 唐太宗李世民之子孙封王的有: 楚王宽,齐王佑,江殇王嚣,代王简,吴王恪(——子成王千里——子天水王禧、侄广汉郡王礻玄、侄信安郡王祎、侄嗣吴王祗——祗子嗣吴王巘——子嗣王璄), 濮恭王泰(——子嗣王欣、新安郡王徽——欣子嗣王峤), 蜀悼王愔(——子嗣王璠——子嗣王礻俞), 蒋王恽(——子嗣王炜————侄中山王琚——炜孙嗣王绍宗——子嗣王钦福——, 越王贞(——子琅邪王冲——子嗣王琳), 纪王慎(——东平王续、义阳王琮、嗣王证——证子嗣王行同), 赵王福(——嗣孙嗣王思顺), 曹王明(——子嗣王俊——侄嗣王胤——子嗣王戢——子嗣王皋), 高宗李治子孙封王者: 燕王忠,原悼王孝,义丰王光顺(高宗孙、章怀太子贤长子),犍为王守义(高宗孙、章怀太子三子), 泽王上金(——子嗣王义珣——子嗣王潓) 许王素节(——子嗣王瓘、褒信王璆——瓘子嗣王解——子嗣王昭) 邠王守礼(高宗孙、章怀太子贤次子——广武王承宏、嗣王承宁、煌王承寀) 中宗李显子孙: 谯王重福,湖阳郡王宗晖(中宗孙、节愍太子重俊子) 睿宗旦子孙: 宁王宪(——子汝阳王璡、济阴王嗣庄、嗣王琳、汉中王瑀) 申王捴(——子怀宁王珣、嗣王王寿) 岐王隆范(——子河东王瑾、嗣王珍) 薛王隆业(——子乐安王瑗、荥阳王玚、嗣王涓——嗣王宓——嗣王知柔) 汝南王隆悌 玄宗子孙: 庆王琮(——子嗣王俅), 太子瑛(——子新平郡王俨、平原郡王伸), 隶王琰(——子汝南王僎、宜都王侨,济南王俊,顺化侒王) 荣王琬(——子济阴王俯、北平王偕、陈留王倩) 仪王璲(——子钟陵王侁、广陵王僆) 颍王璬(——子荥阳王伸、高邑王僝) 永王璘(——子余姚王儹) 寿王瑁(——子德阳王僾、济阳王伓、广阳王偡) 延王玢(——子彭城王倬、平阳王侹) 盛宣王琦(——子真定王偿、武都王佩) 济王环(——子傃王永嘉、平乐王俛) 信王瑝(——子新安王佟、晋陵王倜) 义王玼(——子舞阳王仪、高密王僇) 陈王珪(——安南王伦、临淮王佗、安阳王佼) 丰王珙(——子齐安王佻) 凉王璿(——泸阳王仂) 鄂王瑶,光王琚,恒王瑱,汴哀王璥 肃宗子孙: 越王系(——子武威王建) 彭王仅(——子常山王镇) 襄王僙(——子伊吾王宣、乐安王寀) 建宁王倓,西平王亻必,兖王亻闲,泾王亻廷,杞王倕,召王偲,兴王佋,定王侗 代宗子诸子: 郑王邈、均王遐、睦王述、丹王逾、恩王连、韩王迥、简王遘、益王乃、隋王迅、荆王选、蜀王溯、忻王造、韶王暹、嘉王运、端王遇、循王遹、恭王通、原王逵、雅王逸 德宗诸子: 舒王谊 、通王谌、虔王谅、肃王详、文敬太子謜、资王谦、代王諲 、昭王诫 、钦王谔、珍王諴 顺宗诸子: 郯王经、均王纬、溆王纵 、莒王纾、密王绸、郇王综、邵王约、宋王结、集王缃、冀王絿、和王绮、衡王绚、钦王绩 、会王纁 、福王绾 、珍王缮、抚王昽、岳王绲、袁王绅、桂王纶 、翼王绰、蕲王缉 宪宗诸子: 澧王恽、深王悰、洋王忻、绛王悟、建王恪、鄜王憬、琼王悦、沔王恂、婺王怿、茂王愔、淄王协、衡王憺、澶王忄充、棣王惴、彭王惕、信王憻、荣王忄责 穆宗诸子: 漳王凑、安王溶 敬宗诸子: 梁王休复、襄王执中、纪王言扬、陈王成美 文宗子: 蒋王宗俭 武宗诸子: 杞王峻、益王岘、兖王岐、德王峄、昌王嵯 宣宗诸子: 雍王汉、雅王泾、夔王滋、庆王沂、濮王泽、鄂王润、怀王洽、昭王氵内、康王汶、广王氵雍 懿宗诸子: 魏王佾、凉王健、蜀王佶、咸王侃、吉王保、睦王倚 僖宗诸子: 建王震、益王升 昭宗诸子: 德王裕、棣王祤、虔王禊、沂王禋、遂王祎、景王秘、祁王祺、雅王禛、琼王祥 以上都不含追赠的王。
2023-07-21 12:30:171

唐朝的王爷的妻子、女儿、儿子叫什么?

唐太祖李虎(李渊的祖父)的子孙封王的有:江夏王道宗,永安壮王孝基,淮南壮王道玄,长平肃王叔良,新兴郡王德良,长乐郡王幼良,西平怀王安,襄武郡王琛,河间元王孝恭,济北郡王瑊,汉阳郡王瑰,庐江郡王瑗,淮安靖王神通,胶东郡王道彦,襄邑恭王神符唐世祖李昺的子孙封王:陇西恭王博义,渤海敬王奉慈唐高祖李渊之子封王的有:齐王元吉,荆王元景,汉王元昌,酆悼王元亨,周王元方,徐康王元礼韩王元嘉彭思王元则郑惠王元懿霍王元轨虢庄王凤道孝王元庆邓康王元裕舒王元名鲁王灵夔江安王元祥密贞王元晓滕王元婴唐太宗李世民之子孙封王的有:楚王宽,齐王佑,江殇王嚣,代王简,吴王恪濮恭王泰蜀悼王愔蒋王恽越王贞纪王慎赵王福曹王明高宗李治子孙封王者:燕王忠,原悼王孝,义丰王光顺,犍为王守义泽王上金许王素节邠王守礼中宗李显子孙:谯王重福,湖阳郡王宗晖睿宗旦子孙:宁王宪,申王捴岐王隆范,薛王隆业汝南王隆悌玄宗子孙:庆王琮太子瑛,隶王琰荣王琬仪王璲,颍王璬永王璘,寿王瑁,延王玢盛宣王琦济王环,信王瑝(——子新安王佟、晋陵王倜)义王玼(——子舞阳王仪、高密王僇)陈王珪(——安南王伦、临淮王佗、安阳王佼)丰王珙(——子齐安王佻)凉王璿(——泸阳王仂)鄂王瑶,光王琚,恒王瑱,汴哀王璥肃宗子孙:越王系彭王仅襄王僙,建宁王倓,西平王亻必,兖王亻闲,泾王亻廷,杞王倕,召王偲,兴王佋,定王侗唐代亲王除正妻外,按例可纳二孺人十媵。媵本是陪嫁女子的古称,而孺人在宋代变成了妇女的诰命等级,但在唐朝都是亲王侧室的封号。当然在具体情况下,王府的妾室配置不一定刚好满员达到十二个,另外可能还会有其他无封号的侍妾。 王爷的女儿叫郡主,王爷的儿子家中的仆人应该称呼"小王爷" 长者或者老师应该称呼"世子"
2023-07-21 12:30:241

唐王朝有哪些王爷

唐太祖李虎(李渊的祖父)的子孙封王的有:江夏王道宗,永安壮王孝基,淮南壮王道玄(——弟淮南王道明),长平肃王叔良,新兴郡王德良,长乐郡王幼良,西平怀王安,襄武郡王琛,河间元王孝恭,济北郡王瑊,汉阳郡王瑰,庐江郡王瑗,淮安靖王神通,胶东郡王道彦,襄邑恭王神符唐世祖李昺(李渊之父)的子孙封王的有:陇西恭王博义,渤海敬王奉慈唐高祖李渊之子封王的有:齐王元吉,荆王元景,汉王元昌,酆悼王元亨,周王元方,徐康王元礼(——子淮南王茂——子嗣王延年——子嗣王讽),韩王元嘉(——子颍川王训、武陵王谊、嗣王讷——讷子嗣王叔璩——子嗣王炜),彭思王元则(——子南昌王绚——子嗣王志暕),郑惠王元懿(——子嗣王璥——子嗣王希言),霍王元轨(——子江都王绪、安定王纯——绪孙嗣王晖),虢庄王凤(——子平阳王翼——子嗣王寓——凤孙嗣王邕——子嗣王巨),道孝王元庆(——子临淮王诱——侄嗣王微——子嗣王炼),邓康王元裕(——子嗣王炅——子嗣王孝先),舒王元名(——子豫章王亶——子嗣王津——子嗣王万——子嗣王藻),鲁王灵夔(——子清河王诜、范阳王蔼——蔼子嗣王道坚——子嗣王宇),江安王元祥(——子武阳王皎——侄嗣王钦),密贞王元晓(——子南安王颖——子嗣王勖——从弟嗣王昙——从弟濮阳郡王彻),滕王元婴(——长乐王修琦——侄嗣王涉——子嗣王湛然)唐太宗李世民之子孙封王的有:楚王宽,齐王佑,江殇王嚣,代王简,吴王恪(——子成王千里——子天水王禧、侄广汉郡王礻玄、侄信安郡王祎、侄嗣吴王祗——祗子嗣吴王巘——子嗣王璄),濮恭王泰(——子嗣王欣、新安郡王徽——欣子嗣王峤),蜀悼王愔(——子嗣王璠——子嗣王礻俞),蒋王恽(——子嗣王炜————侄中山王琚——炜孙嗣王绍宗——子嗣王钦福——,越王贞(——子琅邪王冲——子嗣王琳),纪王慎(——东平王续、义阳王琮、嗣王证——证子嗣王行同),赵王福(——嗣孙嗣王思顺),曹王明(——子嗣王俊——侄嗣王胤——子嗣王戢——子嗣王皋),高宗李治子孙封王者:燕王忠,原悼王孝,义丰王光顺(高宗孙、章怀太子贤长子),犍为王守义(高宗孙、章怀太子三子),泽王上金(——子嗣王义珣——子嗣王潓)许王素节(——子嗣王瓘、褒信王璆——瓘子嗣王解——子嗣王昭)邠王守礼(高宗孙、章怀太子贤次子——广武王承宏、嗣王承宁、煌王承寀)中宗李显子孙:谯王重福,湖阳郡王宗晖(中宗孙、节愍太子重俊子)睿宗旦子孙:宁王宪(——子汝阳王璡、济阴王嗣庄、嗣王琳、汉中王瑀)申王捴(——子怀宁王珣、嗣王王寿)岐王隆范(——子河东王瑾、嗣王珍)薛王隆业(——子乐安王瑗、荥阳王玚、嗣王涓——嗣王宓——嗣王知柔)汝南王隆悌玄宗子孙:庆王琮(——子嗣王俅),太子瑛(——子新平郡王俨、平原郡王伸),隶王琰(——子汝南王僎、宜都王侨,济南王俊,顺化侒王)荣王琬(——子济阴王俯、北平王偕、陈留王倩)仪王璲(——子钟陵王侁、广陵王僆)颍王璬(——子荥阳王伸、高邑王僝)永王璘(——子余姚王儹)寿王瑁(——子德阳王僾、济阳王伓、广阳王偡)延王玢(——子彭城王倬、平阳王侹)盛宣王琦(——子真定王偿、武都王佩)济王环(——子傃王永嘉、平乐王俛)信王瑝(——子新安王佟、晋陵王倜)义王玼(——子舞阳王仪、高密王僇)陈王珪(——安南王伦、临淮王佗、安阳王佼)丰王珙(——子齐安王佻)凉王璿(——泸阳王仂)鄂王瑶,光王琚,恒王瑱,汴哀王璥肃宗子孙:越王系(——子武威王建)彭王仅(——子常山王镇)襄王僙(——子伊吾王宣、乐安王寀)建宁王倓,西平王亻必,兖王亻闲,泾王亻廷,杞王倕,召王偲,兴王佋,定王侗代宗子诸子:郑王邈、均王遐、睦王述、丹王逾、恩王连、韩王迥、简王遘、益王乃、隋王迅、荆王选、蜀王溯、忻王造、韶王暹、嘉王运、端王遇、循王遹、恭王通、原王逵、雅王逸德宗诸子:舒王谊 、通王谌、虔王谅、肃王详、文敬太子謜、资王谦、代王諲 、昭王诫 、钦王谔、珍王諴顺宗诸子:郯王经、均王纬、溆王纵 、莒王纾、密王绸、郇王综、邵王约、宋王结、集王缃、冀王絿、和王绮、衡王绚、钦王绩 、会王纁 、福王绾 、珍王缮、抚王昽、岳王绲、袁王绅、桂王纶 、翼王绰、蕲王缉宪宗诸子:澧王恽、深王悰、洋王忻、绛王悟、建王恪、鄜王憬、琼王悦、沔王恂、婺王怿、茂王愔、淄王协、衡王憺、澶王忄充、棣王惴、彭王惕、信王憻、荣王忄责穆宗诸子:漳王凑、安王溶敬宗诸子:梁王休复、襄王执中、纪王言扬、陈王成美文宗子:蒋王宗俭武宗诸子:杞王峻、益王岘、兖王岐、德王峄、昌王嵯宣宗诸子:雍王汉、雅王泾、夔王滋、庆王沂、濮王泽、鄂王润、怀王洽、昭王氵内、康王汶、广王氵雍懿宗诸子:魏王佾、凉王健、蜀王佶、咸王侃、吉王保、睦王倚僖宗诸子:建王震、益王升昭宗诸子:德王裕、棣王祤、虔王禊、沂王禋、遂王祎、景王秘、祁王祺、雅王禛、琼王祥以上都不含追赠的王。
2023-07-21 12:30:322

《新唐书》卷一百二十一 列传第四十六

   刘钟崔二王   刘幽求,冀州武强人。圣历中,举制科中第。调阆中尉,刺史不礼,弃官去。 久之,授朝邑尉。桓彦范等诛张易之、昌宗,而不杀武三思,幽求谓彦范曰:“公 等无葬地矣。不早计,后且噬脐。”不从。既,五王皆为三思构死。   临淄王入诛韦庶人,预参大策,是夜号令诏敕一出其手。以功授中书舍人,参 知机务,爵中山县男,实封二百户,授二子五品官,二代俱赠刺史。睿宗立,进尚 书右丞、徐国公,增封户至五百,赐物千段、奴婢二十人、第一区、良田千亩、金 银杂物称是。   景云二年,以户部尚书罢政事。不旬月,迁吏部,拜侍中。玺诏曰:“顷王室 不造,中宗厌代,戚孽专乱,将陨社稷,朕与王公皆几于难。幽求处危思奋,翊赞 圣储,协和义士,震殄元恶。国家之复存,系幽求是赖,厥庸茂焉,朕用嘉之。虽 胙以土宇,而赋入未广。昔西汉行封,更择多户;东京定赏,复增大邑。宜加赐实 封二百户,子子孙孙传国无绝,特免十死,铭诸铁券,以传其功。”先天元年,为 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监修国史。   幽求自谓有劳于国,在诸臣右,意望未满,而窦怀贞为左仆射,崔湜为中书令, 殊不平,见於言面。已而湜等附太平公主,有逆计。幽求与右羽林将军张?定计, 使?说玄宗曰:“湜等皆太平党与,日夜阴计,若不早图,且产大害,太上不得高 枕矣。臣请督羽林兵除之。”帝许之。未发也,而?漏言於侍御史邓光宾,帝惧, 即列其状。睿宗以幽求等属吏,劾奏以疏间亲,罪应死。帝密申右之,乃流幽求於 封州、?於峰州、光宾於绣州。明年,太平公主诛,即日召复旧官,知军国事,还 封户,赐锦衣一袭。   开元初,进尚书左丞相,兼黄门监,俄以太子少保罢。姚崇素忌之,奏幽求郁 怏散职,有怨言。诏有司鞫治,宰相卢怀慎等奏言:“幽求轻肆不恭,失大臣礼, 乖崖分之节。”翌日,贬睦州刺史,削实封户六百。迁杭、郴二州,恚愤卒于道, 年六十一。赠礼部尚书,谥曰文献。六年,诏与苏环配享睿宗庙廷。建中中,追赠 司徒。   钟绍京,虔州赣人。初为司农录事,以善书直凤阁。武后时署诸宫殿、明堂及 铭九鼎,皆其笔也。景龙中,为苑总监,会讨韦氏难,绍京帅户奴、丁夫从。事平, 夜拜中书侍郎,参知机务。明日,进中书令、越国公,实封五百户,赉赐与刘幽求 等。既当路,以赏罚自肆,当时恶之。因上疏让官,睿宗用薛稷谋,进户部尚书, 出为彭州刺史。   玄宗即位,复拜户部尚书,增实封,改太子詹事。不为姚祟所喜,与幽求并以 怨望得罪,贬果州刺史,赐封邑百户。后坐它事,贬怀恩尉,悉夺阶封,再迁温州 别驾。十五年入朝,见帝泣曰:“陛下忘畴日事邪,忍使弃死草莽!且同时立功者, 今骨已朽,而独臣在,陛下不垂愍乎?”帝恻然,即日授太子右谕德。久之,迁少 詹事。年逾八十,以官寿卒。绍京嗜书画,如王义之、献之、褚遂良真迹,藏家者 至数十百卷。建中中,追赠太子太傅。   崔日用,滑州灵昌人。擢进士第,为芮城尉。大足元年,武后幸长安,陕州刺 史宗楚客委以顿峙,馈献丰甘,称过宾使者。楚客叹其能,亟荐之,擢为新丰尉, 迁监宗御史。阴附安乐公主,得稍迁。神龙中,郑普思纳女后宫,日用劾奏,中宗 初不省,廷争切至,普思由是得罪。时诸武若三思、延秀及楚客等权宠交煽,日用 多所结纳,骤拜兵部侍郎。宴内殿,酒酣,起为《回波舞》,求学士,即诏兼脩文 馆学士。   帝崩,韦后专制,畏祸及,更因僧普润、道士王晔私谒临淄王以自托,且密赞 大计。王曰:“谋非计身,直纾亲难尔。”日用曰:“至孝动天,举无不克。然利 先发,不则有后忧。”及韦氏平,夜诏权雍州长史,以功授黄门侍郎,参知机务, 封齐国公,赐实户二百。坐与薛稷相忿竞,罢政事,为婺州长史。历扬、汴、允三 州刺史。   由荆州长史入奏计,因言:“太平公主逆节有萌,陛下往以宫府讨有罪,臣、 子势须谋与力,今据大位,一下制书定矣。”帝曰:“畏惊太上皇,奈何?”日用 曰:“庶人之孝,承顺颜色;天子之孝,惟安国家,定社稷。若令奸宄窃发,以亡 大业,可为孝乎?请先安北军而后捕逆党,於太上皇固无所惊。”帝纳之。及讨逆, 诏权检校雍州长史,以功益封二百户,进吏部尚书。   会帝诞日,日用采《诗》《大》、《小雅》二十篇及司马相如《封禅书》献之, 借以讽谕,且劝告成事。有诏赐衣一副、物五十段,以示无言不酬之义。   久之,坐兄累,出为常州刺史。后以例减封户三百,徙汝州。开元七年,诏曰: “唐元之际,日用实赞大谋,功多不宜减封,复食二百户。”徙并州长史,卒年五 十。并人怀其惠,吏民数百皆缟服送丧。赠吏部尚书,谥曰昭。再赠荆州大都督。   日用才辩绝人,而敏于事,能乘机反祸取富贵。先天后,求复相,然亦不获也。 尝谓人曰“吾平生所事,皆适时制变,不专始谋。然每一反思,若芒刺在背”云。   子宗之,袭封。亦好学,宽博有风检,与李白、杜甫以文相知者。   日用从父兄日知,字子骏,少孤贫,力学,以明经进至兵部员外郎。与张说同 为魏元忠朔方判官,以健吏称。迁洛州司马,会谯王重福之变,官司逃,日知独率 吏卒助屯营击贼,以功加银青光禄大夫。迁殿中少监,建言“厩马多,请分牧陇右, 省关畿刍调”。授荆州长史,四迁京兆尹,封安平县侯。坐赃,为御史李如璧所劾, 贬歙县丞。后历殿中监,进中山郡公。说执政,荐为御史大夫,帝不许,遂为左羽 林大将军,而自用崔隐甫。隐甫繇是怨说。日知俄授太常卿。自以处朝廷久,每入 谒,必与尚书齿,时谓“尚书里行”。终潞州长史,谥曰襄。   王琚,怀州河内人。少孤,敏悟有才略,明天文象纬。以从父隐客尝为凤阁侍 郎,故数与贵近交。时年甫冠,见驸马都尉王同皎,同皎器之。会谋刺武三思,琚 义其为,即与周璟、张仲之等共计。事泄亡命,自佣於扬州富商家,识非庸人,以 女嫁之,厚给以赀,琚亦赖以济。睿宗立,琚自言本末,主人厚赍使还长安。玄宗 为太子,间游猎韦、杜间,怠休树下,琚以儒服见,且请过家,太子许之。至所庐, 乃萧然窭陋。坐久,杀牛进酒殊丰厚,太子骇异。自是每到韦、杜,辄止其庐。   初,太子在潞州,襄城张?为铜鞮令,性豪殖,喜宾客弋猎事,厚奉太子,数 集其家。山东倡人赵元礼有女,善歌舞,得幸太子,止?第,其后生子瑛者也。太 子已平内难,召?,拜宫门郎,与姜皎、崔涤、李令问、王守一、薛伯阳等并侍左 右。令问累擢殿中少监,守一太仆少卿。此数人以东宫皆势重天下。
2023-07-21 12:30:411

谁知道唐朝所有的王爷?

唐太祖李虎(李渊的祖父)的子孙封王的有:江夏王道宗,永安壮王孝基,淮南壮王道玄(——弟淮南王道明),长平肃王叔良,新兴郡王德良,长乐郡王幼良,西平怀王安,襄武郡王琛,河间元王孝恭,济北郡王瑊,汉阳郡王瑰,庐江郡王瑗,淮安靖王神通,胶东郡王道彦,襄邑恭王神符唐世祖李昺(李渊之父)的子孙封王的有:陇西恭王博义,渤海敬王奉慈唐高祖李渊之子封王的有:齐王元吉,荆王元景,汉王元昌,酆悼王元亨,周王元方,徐康王元礼(——子淮南王茂——子嗣王延年——子嗣王讽),韩王元嘉(——子颍川王训、武陵王谊、嗣王讷——讷子嗣王叔璩——子嗣王炜),彭思王元则(——子南昌王绚——子嗣王志暕),郑惠王元懿(——子嗣王璥——子嗣王希言),霍王元轨(——子江都王绪、安定王纯——绪孙嗣王晖),虢庄王凤(——子平阳王翼——子嗣王寓——凤孙嗣王邕——子嗣王巨),道孝王元庆(——子临淮王诱——侄嗣王微——子嗣王炼),邓康王元裕(——子嗣王炅——子嗣王孝先),舒王元名(——子豫章王亶——子嗣王津——子嗣王万——子嗣王藻),鲁王灵夔(——子清河王诜、范阳王蔼——蔼子嗣王道坚——子嗣王宇),江安王元祥(——子武阳王皎——侄嗣王钦),密贞王元晓(——子南安王颖——子嗣王勖——从弟嗣王昙——从弟濮阳郡王彻),滕王元婴(——长乐王修琦——侄嗣王涉——子嗣王湛然)唐太宗李世民之子孙封王的有:楚王宽,齐王佑,江殇王嚣,代王简,吴王恪(——子成王千里——子天水王禧、侄广汉郡王礻玄、侄信安郡王祎、侄嗣吴王祗——祗子嗣吴王巘——子嗣王璄),濮恭王泰(——子嗣王欣、新安郡王徽——欣子嗣王峤),蜀悼王愔(——子嗣王璠——子嗣王礻俞),蒋王恽(——子嗣王炜————侄中山王琚——炜孙嗣王绍宗——子嗣王钦福——,越王贞(——子琅邪王冲——子嗣王琳),纪王慎(——东平王续、义阳王琮、嗣王证——证子嗣王行同),赵王福(——嗣孙嗣王思顺),曹王明(——子嗣王俊——侄嗣王胤——子嗣王戢——子嗣王皋),高宗李治子孙封王者:燕王忠,原悼王孝,义丰王光顺(高宗孙、章怀太子贤长子),犍为王守义(高宗孙、章怀太子三子),泽王上金(——子嗣王义珣——子嗣王潓)许王素节(——子嗣王瓘、褒信王璆——瓘子嗣王解——子嗣王昭)邠王守礼(高宗孙、章怀太子贤次子——广武王承宏、嗣王承宁、煌王承寀)中宗李显子孙:谯王重福,湖阳郡王宗晖(中宗孙、节愍太子重俊子)睿宗旦子孙:宁王宪(——子汝阳王璡、济阴王嗣庄、嗣王琳、汉中王瑀)申王捴(——子怀宁王珣、嗣王王寿)岐王隆范(——子河东王瑾、嗣王珍)薛王隆业(——子乐安王瑗、荥阳王玚、嗣王涓——嗣王宓——嗣王知柔)汝南王隆悌玄宗子孙:庆王琮(——子嗣王俅),太子瑛(——子新平郡王俨、平原郡王伸),隶王琰(——子汝南王僎、宜都王侨,济南王俊,顺化侒王)荣王琬(——子济阴王俯、北平王偕、陈留王倩)仪王璲(——子钟陵王侁、广陵王僆)颍王璬(——子荥阳王伸、高邑王僝)永王璘(——子余姚王儹)寿王瑁(——子德阳王僾、济阳王伓、广阳王偡)延王玢(——子彭城王倬、平阳王侹)盛宣王琦(——子真定王偿、武都王佩)济王环(——子傃王永嘉、平乐王俛)信王瑝(——子新安王佟、晋陵王倜)义王玼(——子舞阳王仪、高密王僇)陈王珪(——安南王伦、临淮王佗、安阳王佼)丰王珙(——子齐安王佻)凉王璿(——泸阳王仂)鄂王瑶,光王琚,恒王瑱,汴哀王璥肃宗子孙:越王系(——子武威王建)彭王仅(——子常山王镇)襄王僙(——子伊吾王宣、乐安王寀)建宁王倓,西平王亻必,兖王亻闲,泾王亻廷,杞王倕,召王偲,兴王佋,定王侗代宗子诸子:郑王邈、均王遐、睦王述、丹王逾、恩王连、韩王迥、简王遘、益王乃、隋王迅、荆王选、蜀王溯、忻王造、韶王暹、嘉王运、端王遇、循王遹、恭王通、原王逵、雅王逸德宗诸子:舒王谊 、通王谌、虔王谅、肃王详、文敬太子謜、资王谦、代王諲 、昭王诫 、钦王谔、珍王諴顺宗诸子:郯王经、均王纬、溆王纵 、莒王纾、密王绸、郇王综、邵王约、宋王结、集王缃、冀王絿、和王绮、衡王绚、钦王绩 、会王纁 、福王绾 、珍王缮、抚王昽、岳王绲、袁王绅、桂王纶 、翼王绰、蕲王缉宪宗诸子:澧王恽、深王悰、洋王忻、绛王悟、建王恪、鄜王憬、琼王悦、沔王恂、婺王怿、茂王愔、淄王协、衡王憺、澶王忄充、棣王惴、彭王惕、信王憻、荣王忄责穆宗诸子:漳王凑、安王溶敬宗诸子:梁王休复、襄王执中、纪王言扬、陈王成美文宗子:蒋王宗俭武宗诸子:杞王峻、益王岘、兖王岐、德王峄、昌王嵯宣宗诸子:雍王汉、雅王泾、夔王滋、庆王沂、濮王泽、鄂王润、怀王洽、昭王氵内、康王汶、广王氵雍懿宗诸子:魏王佾、凉王健、蜀王佶、咸王侃、吉王保、睦王倚僖宗诸子:建王震、益王升昭宗诸子:德王裕、棣王祤、虔王禊、沂王禋、遂王祎、景王秘、祁王祺、雅王禛、琼王祥以上都不含追赠的王。
2023-07-21 12:30:494

唐书中跟李隆基有关的内容

《新唐书.卷五.本纪第五》睿宗 玄宗睿宗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讳旦,高宗第八子也。始封殷王,领冀州大都督、单于大都护。长而温恭好学,通诂训,工草隶书。徙封豫王,又封冀王,累迁右金吾卫大将军、洛州牧。徙封相王,复封豫王。武后废中宗,立为皇帝,其改国号周,以为皇嗣,居于东宫。中宗自房州还,复为皇太子,武后封皇嗣为相王,授太子右卫率。累迁右羽林卫大将军、并州牧、安北大都护、诸道元帅。中宗复位,进号安国相王。景云元年六月壬午,韦皇后弑中宗,矫诏立温王重茂为皇太子。以刑部尚书裴谈、工部尚书张锡同中书门下三品;吏部尚书张嘉福、中书侍郎岑羲、吏部侍郎崔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发诸府兵五万屯京师,以韦温总知内外兵马。甲申,乃发丧。又矫遗诏,自立为皇太后。皇太子即皇帝位,以睿宗参谋政事,大赦,改元曰唐隆。太后临朝摄政,罢睿宗参谋政事,以为太尉。封嗣雍王守礼为邠王,寿春郡王成器宋王。丁亥,温王妃陆氏为皇后。壬辰,纪处讷、张嘉福、岑羲持节巡抚关内、河南北。庚子,临淄郡王隆基率万骑兵入北军讨乱,诛韦氏、安乐公主及韦巨源、马秦客、附马都尉武延秀、光禄少卿杨均。辛丑,睿宗奉皇帝御安福门,大赦。赐文武官阶、勋、爵,免天下岁租之半。进封隆基为平王。朝邑尉刘幽求为中书舍人,苑总监钟绍京为中书侍郎,参知机务。壬寅,绍京及黄门侍郎李日知同中书门下三品。纪处讷、韦温、宗楚客、将作大匠宗晋卿、司农卿赵履温伏诛。贬汴王邕为沁州刺史,萧至忠许州刺史,韦嗣立宋州刺史,赵彦昭绛州刺史,崔湜华州刺史。癸卯,太白昼见。平王隆基同中书门下三品,钟绍京行中书令。张嘉福伏诛。甲辰,安国相王即皇帝位于承天门,大赦,长流、长任及流人未达者还之。赐内外官阶、爵。复重茂为温王。乙巳,钟绍京罢。丙午,太常少卿薛稷为黄门侍郎,参豫机务。丁未,立平王隆基为皇太子。复则天大圣皇后号曰天后。戊申,许州刺史姚元之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韦嗣立、萧至忠为中书令,赵彦昭为中书侍郎,崔湜为吏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七月庚戌,进封衡阳郡王成义为申王,巴陵郡王隆范岐王,彭城郡王隆业薛王。癸丑,兵部尚书崔日用为黄门侍郎,参豫机务。丁巳,洛州长史宋璟检校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岑羲罢。壬戌,贬萧至忠为晋州刺史,韦嗣立许州刺史,赵彦昭宋州刺史,张锡绛州刺史。崔湜罢。丙寅,贬李峤为怀州刺史。姚元之兼中书令,苏瑰为尚书左仆射。丁卯,唐休KG-*3〗璟、张仁亶罢。己巳,大赦,改元,赐内外官及子为父后者勋一转。崔日用、薛稷罢。乙亥,废崇恩庙、昊陵、顺陵。追废皇后韦氏为庶人,安乐公主为勃逆庶人。八月庚寅,谯王重福及汴州刺史郑愔反,伏诛。癸巳,罢墨敕斜封官。贬裴谈为蒲州刺史。九月辛未,太子少师致仕唐休璟为朔方道行军大总管,以备突厥。十月乙未,追号天后曰大圣天后。癸卯,出义宗于太庙。十一月戊申,姚元之为中书令。己酉,葬孝和皇帝于定陵。壬子,苏瑰、韦安石罢。宋王成器为尚书左仆射。丁卯,赦灵驾所过。己巳,宋王成器为司徒。二年正月己未,太仆卿郭元振、中书侍郎张说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甲子,徙封重茂为襄王。乙丑,追册妃刘氏、窦氏为皇后。二月丁丑,皇太子监国。甲申,贬姚元之为申州刺史,宋璟楚州刺史。丙戌,太子少保韦安石为侍中。刘幽求罢。复墨敕斜封官。辛卯,禁屠。三月癸丑,作金仙、玉真观。四月甲申,韦安石为中书令。宋王成器罢。辛卯,李日知为侍中。壬寅,大赦,赐文武官阶、勋、爵,民酺三日。甲辰,作玄元皇帝庙。五月庚戌,复昊陵、顺陵,置官属。壬戌,殿中监窦怀贞为左御史台大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八月乙卯,大赦,赐酺三日。丁巳,皇太子释奠于国学。庚午,韦安石为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九月乙亥,窦怀贞为侍中。十月甲辰,吏部尚书刘幽求为侍中,右散骑常侍魏知古,太子詹事崔湜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中书侍郎陆象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韦安石、李日知、郭元振、窦怀贞、张说罢。十二月丁未,作泼寒胡戏。先天元年正月辛未,享于太庙。甲戌,并、汾、绛三州地震。辛巳,有事于南郊。戊子,耕籍田。己丑,大赦,改元曰太极。赐内外官阶、爵,民酺五日。版授九十以上下州刺史,八十以上上州司马。辛卯,幸安福门,观酺三日夜。壬辰,陆象先同中书门下三品。乙未,户部尚书岑羲、左御史台大夫窦怀贞同中书门下三品。二月丁巳,皇太子释奠于国学。是春,旱。五月戊寅,有事于北郊。辛巳,大赦,改元曰延和。赐内外官陪礼者勋一转,民酺五日。六月癸丑,岑羲为侍中。乙卯,追号大圣天后为天后圣帝。辛酉,刑部尚书郭元振为朔方道行军大总管,以伐突厥。甲子,幽州都督孙佺、左武卫将军李楷洛、左威卫将军周以悌及奚战于冷陉山,败绩。七月辛未,有彗星入于太微。兵部尚书李迥秀为朔方道后军大总管。乙亥,窦怀贞为尚书右仆射、平章军国重事。己卯,幸安福门观乐,三日而止。丙戌,以旱减膳。八月庚子,立皇太子为皇帝,以听小事;自尊为太上皇,以听大事。壬寅,追号天后圣帝为圣后。甲辰,大赦,改元,赐内外官及五品以上子为父后者勋、爵,民酺五日。丁未,立皇太子妃王氏为皇后。戊申,封皇帝子嗣直为剡王,嗣谦郢王。己酉,宋王成器为司徒。庚戌,窦怀贞为尚书左仆射,刘幽求守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魏知古为侍中,崔湜检校中书令。戊午,流刘幽求于封州。九月丁卯朔,日有食之。甲午,封皇帝子嗣升为陕王。十月辛卯,猎于骊山。十一月丁亥,诰遣皇帝巡边。甲午,幽州都督宋璟为左军大总管,并州长史薛讷为中军大总管,兵部尚书郭元振为右军大总管。二年正月乙亥,吏部尚书萧至忠为中书令。二月,追作先天元年酺。六月辛丑,以雨霖避正殿,减膳。丙辰,郭元振同中书门下三品。七月甲子,大赦。乙丑,诰归政于皇帝。开元四年六月,崩于百福殿,年五十五,谥曰大圣真皇帝。天宝十三载,增谥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玄宗玄宗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讳隆基,睿宗第三子也。母曰昭成皇后窦氏。性英武,善骑射,通音律、历象之学。始封楚王,后为临淄郡王。累迁卫尉少卿、潞州别驾。景龙四年,朝于京师,遂留不遣。庶人韦氏已弑中宗,矫诏称制。玄宗乃与太平公主子薛崇简、尚衣奉御王崇晔、公主府典签王师虔、朝邑尉刘幽求、苑总监钟绍京、长上折冲麻嗣宗、押万骑果毅葛福顺李仙凫、道士冯处澄、僧普润定策讨乱。或请先启相王,玄宗曰:“请而从,是王与危事;不从,则吾计失矣。”乃夜率幽求等入苑中,福顺、仙凫以万骑兵攻玄武门,斩左羽林将军韦播、中郎将高嵩以徇。左万骑由左入,右万骑由右入,玄宗率总监羽林兵会两仪殿,梓宫宿卫兵皆起应之,遂诛韦氏。黎明,驰谒相王,谢不先启。相王泣曰:“赖汝以免,不然,吾且及难。”乃拜玄宗殿中监,兼知内外闲厩、检校陇右群牧大使,押左右万骑,进封平王,同中书门下三品。睿宗即位,立为皇太子。景云二年,监国,听除六品以下官。延和元年,星官言:“帝坐前星有变。”睿宗曰:“传德避灾,吾意决矣。”七月壬辰,制皇太子宜即皇帝位。太子惶惧入请,睿宗曰:“此吾所以答天戒也。”皇太子乃御武德殿,除三品以下官。八月庚子,即皇帝位。先天元年十月庚子,享于太庙,大赦。开元元年正月辛巳,皇后亲蚕。七月甲子,太平公主及岑羲、萧至忠、窦怀贞谋反,伏诛。乙丑,始听政。丁卯,大赦,赐文武官阶、爵。庚午,流崔湜于窦州。甲戌,毁天枢。乙亥,尚书右丞张说检校中书令。庚辰,陆象先罢。八月癸巳,刘幽求为尚书右仆射,知军国大事。壬寅,宋王成器为太尉,申王成义为司徒,邠王守礼为司空。九月丙寅,宋王成器罢。庚午,刘幽求同中书门下三品,张说为中书令。十月,姚隽蛮设姚州,都督李蒙死之。己亥,幸温汤。癸卯,讲武于骊山。流郭元振于新州,给事中唐绍伏诛。免新丰来岁税,赐从官帛。甲辰,猎于渭川。同州刺史姚元之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乙巳,至自渭川。十一月乙丑,刘幽求兼侍中。戊子,群臣上尊号曰开元神武皇帝。十二月庚寅,大赦,改元,赐内外官勋。改中书省为紫微省,门下省为黄门省,侍中为监。甲午,吐蕃请和。巳亥,禁泼寒胡戏。壬寅,姚崇兼紫微令。癸丑,刘幽求罢。贬张说为相州刺史。甲寅,黄门侍郎卢怀慎同紫微黄门平章事。二年正月壬午,以关内旱,求直谏,停不急之务,宽系囚,祠名山大川,葬暴骸。甲申,并州节度大使薛讷同紫微黄门三品,以伐契丹。二月壬辰,避正殿,减膳,彻乐。突厥寇北庭,都护郭虔瓘败之。己酉,虑囚。三月己亥,碛西节度使阿史那献执西突厥都担。四月辛未,停诸陵供奉鹰犬。五月辛亥,魏知古罢。六月,京师大风拔木。甲子,以太上皇避暑,徙御大明宫。七月乙未,焚锦绣珠玉于前殿。戊戌,禁采珠玉及为刻镂器玩、珠绳帖绥服者,废织锦坊。庚子,薛讷及奚、契丹战于滦河,败绩。丁未,襄王重茂薨,追册为皇帝。八月壬戌,禁女乐。乙亥,吐蕃寇边,薛讷摄左羽林军将军,为陇右防御大使,右骁卫将军郭知运为副,以伐之。九月庚寅,作兴庆宫。丁酉,宴京师侍老于含元殿庭,赐九十以上几、杖,八十以上鸠杖,妇人亦如之,赐于其家。戊申,幸温汤。十月戊午,至自温汤。甲子,薛讷及吐蕃战于武阶,败之。十二月乙丑,封子嗣真为鄫王,嗣初鄂王,嗣玄鄄王。三年正月丁亥,立郢王嗣谦为皇太子。降死罪,流以下原之。赐酺三日。癸卯,卢怀慎检校黄门监。二月辛酉,赦囚非恶逆、造伪者。四月庚申,突厥部三姓葛逻禄来附。右羽林军大将军薛讷为源州镇军大总管,源州都督杨执一副之;右卫大将军郭虔瓘为朔州镇军大总管,并州长史王晙副之。以备突厥。五月丁未,以旱录京师囚。戊申,避正殿,减膳。七月庚辰朔,日有食之。十月辛酉,巂州蛮寇边,右骁卫将军李玄道伐之。壬戌,薛讷为朔方道行军大总管,太仆卿吕延祚、灵州刺史杜宾客副之。癸亥,如眉阝,赦所过徒罪以下,赐侍老九十以上及笃疾者物。甲子,如凤泉汤。戊辰,降大理系囚罪。十一月己卯,至自凤泉汤。乙酉,幸温汤。丁亥,相州人崔子岩反,伏诛。甲午,至自温汤。乙未,禁白衣长发会。十二月乙丑,降凤泉汤所过死罪以下。四年正月戊寅,朝太上皇于西宫。二月丙辰,幸温汤。辛酉,吐蕃寇松州,廓州刺史盖思贵伐之。丁卯,至自温汤。癸酉,松州都督孙仁献及吐蕃战,败之。六月甲子,太上皇崩。辛未,京师、华陕二州大风拔木。癸酉,大武军子将郝灵佺杀突厥默啜。七月丁丑,吐蕃请和。丁酉,洛水溢。八月辛未,奚、契丹降。十月庚午,葬大圣真皇帝于桥陵。十一月己卯,卢怀慎罢。丁亥,选中宗于酉庙。丙申,尚书左丞源乾曜为黄门侍郎、同紫微黄门平章事。十二月乙卯,定陵寝殿火。丙辰,幸温汤。乙丑,至自温汤。闰月己亥,姚崇、源乾曜罢。刑部尚书宋璟为吏部尚书兼黄门监,紫微侍郎苏颋同紫微黄门平章事。五年正月癸卯,太庙四室坏,迁神主于太极殿,素服避正殿,辍视朝五日。己酉,享于太极殿。辛亥,如东都。戊辰,大雾。二月甲戌,大赦,赐从官帛,给复河南一年,免河南北蝗、水州今岁租。三月丙寅,吐蕃请和。四月甲申,毁拜洛受图坛。己丑,子嗣一卒。五月丙辰,诏公侯子孙袭封。七月壬寅,陇右节度使郭知运及吐蕃战,败之。九月壬寅,复紫微省为中书省,黄门省为门下省,监为侍中。十月戊寅,祔神主于太庙。甲申,命史官月奏所行事。六年正月辛丑,突厥请和。二月壬辰,朔方道行军大总管王睃伐突厥。六月甲申,瀍水溢。八月庚辰,以旱虑囚。十月癸亥,赐河南府、怀汝郑三州父老帛。十一月辛卯,至自东都。丙申,享于太庙。元皇帝以上三祖枝孙失官者授五品京官。皇祖妣家子孙在选者甄择之。免知顿及旁州供承者一岁租税。乙巳,改传国玺曰“宝”。是月,突厥执单于副都护张知运。七年五月己丑朔,日有食之,素服,彻乐,减膳,中书门下虑囚。六月戊辰,吐蕃请和。闰七月辛巳,以旱避正殿,彻乐,减膳。甲申,虑囚。八月丙戌,虑囚。九月甲戌,徙封宋王宪为宁王。十月,作义宗庙于东都。辛卯,幸温汤。癸卯,至自温汤。十一月乙亥,皇太子入学齿胄,赐陪位官及学生帛。八年正月辛巳,宋璟、苏颋罢。京兆尹源乾曜为黄门侍郎,并州大都督府长史张嘉贞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二月戊戌,子敏卒。三月甲子,免水旱州逋负,给复四镇行人家一年。五月丁卯,源乾曜为侍中,张嘉贞为中书令。六月庚寅,洛、瀍、谷水溢。九月,突厥寇甘、凉,凉州都督杨敬述及突厥战,败绩。丙寅,降京城囚罪,杖以下原之。壬申,契丹寇边,王晙检校幽州都督、节度河北诸军大使,黄门侍郎韦抗为道朔方行军大总管,以伐之。甲戌,中书门下虑囚。十月辛巳,如长春宫。壬午,猎于下邽。庚寅,幸温汤。十一月乙卯,至自温汤。九年正月,括田。丙寅,幸温汤。乙亥,至自温汤。二月丙戌,突厥请和。丁亥,免天下七年以前逋负。四月庚寅,兰池胡康待宾寇边。五月庚午,原见囚死、流罪随军郊力、徒以下未发者。七月己酉,王晙执康待宾。八月,兰池胡康愿子寇边。九月乙巳朔,日有食之。癸亥,天兵军节度大使张说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十一月庚午,大赦,赐文武官阶、爵,唐隆、先天实封功臣坐事免若死者加赠,赐民酺三日。十二月乙酉,幸温汤。壬辰,至自温汤。是冬,无雪。十年正月丁巳,如东都。二月丁丑,次望春顿,赐从官帛。四月己亥,张说持节朔方军节度大使。五月戊午,突厥请和。辛酉,伊、汝水溢。闰月壬申,张说巡边。六月丁巳,河决博、棣二州。七月庚辰,给复遭水州。丙戌,安南人梅叔鸾反,伏诛。九月,张说败康愿子于木盘山,执之。己卯,京兆人权梁山反,伏诛。癸未,吐蕃攻小勃律,北庭节度使张孝嵩败之。十月甲寅,如兴泰宫,猎于上宜川。庚申,如东都。十二月,突厥请和。十一年正月丁卯,降东都囚罪,徙以下原之。赐侍老物。庚辰,次潞州,赦囚,给复五年,以故第为飞龙宫。辛卯,次并州,改并州为北都。癸巳,赦太原府,给复一年,下户三年元从家五年。版授侍老八十以上上县令,妇人县君;九十以上上州长史,妇人郡君;百岁以上上州刺史,妇人郡夫人。二月己酉,贬张嘉贞为幽州刺史。壬子,如汾阴,祠后土,赐文武官阶、勋、爵、帛。癸亥,张说兼中书令。三月辛未,至自汾阴,免所过今岁税,赦京城。四月甲子,张说为中书令。吏部尚书王晙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五月乙丑,复中宗于太庙。己丑,王晙持节朔方军节度大使。辛卯,遣使分巡天下。六月,王晙巡边。八月戊申,追号宣皇帝曰献祖,光皇帝曰懿祖。十月丁酉,幸温汤,作温泉宫。甲寅,至自温汤。十一月戊寅,有事于南郊,大赦。赐奉祠官阶、勋、爵,亲王公主一子官,高年粟帛,孝子顺孙终身勿事。天下酺三日,京城五日。十二月甲午,如凤泉汤。戊申,至自凤泉汤。庚申,贬王晙为蕲州刺史。十二年四月壬寅,诏傍继国王礼当废而属近者封郡王。七月己卯,废皇后王氏为庶人。十月,庶人王氏卒。十一月庚午,如东都。庚辰,溪州首领覃行章反,伏诛。辛巳,申王捴薨。闰十二月丙辰朔,日有食之。十三年正月戊子,降死罪,流以下原之。遣使宣慰天下。壬子,葬朔方陇右河西战亡者。三月甲午,徙封郯王潭为庆王,陕王浚忠王,鄫王洽棣王,甄王滉荣王。封子涺为光王,潍仪王,沄颍王,泽永王,清寿王,洄延王,沐盛王,溢济王。九月丙戌,罢奏祥瑞。十月辛酉,如兖州。庚午,次濮州,赐河南、北五百里内父老帛。十一月庚寅,封于泰山。辛卯,禅于社首。壬辰,大赦。赐文武官阶、勋、爵,致仕官一季禄,公主、嗣王、郡县主一子官,诸蕃酋长来会者一官。免所过一岁、兖州二岁租。赐天下酺七日。丙申,幸孔子宅,遣使以太牢祭其墓,给复近墓五户。丁酉,赐徐、曹、毫、许、仙、豫六州父老帛。十二月己巳,如东都。十四年二月,邕州獠梁大海反,伏诛。四月丁巳,户部侍郎李元纮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庚申,张说罢。丁卯,岐王范薨。六月戊午,东都大风拔木。壬戌,诏州县长官言事。七月癸未,瀍水溢。八月丙午,河决魏州。九月己丑,碛西节度使杜暹检校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十月甲寅,太白昼见。庚申,如广成汤。己巳,如东都。十二月丁巳,猎于方秀川。十五年正月辛丑,河西、陇右节度使王君奂及吐蕃战于青海,败之。七月甲戌,震兴教门观,灾。庚寅,洛水溢。己亥,降都城囚罪,徒以下原之。八月,涧、谷溢,毁渑池县。己巳,降天下死罪、岭南边州流人,徒以下原之。九月丙子,吐蕃寇瓜州,执刺史田元献。闰月庚子,寇安西,副大都护赵颐贞败之。庚申,回纥袭甘州,王君奂死之。十月己卯,至自东都。十一月丁卯,猎于城南。十二月乙亥,幸温泉宫。丙戌,至自温泉宫。十六年正月壬寅,赵颐贞及吐蕃战于曲子城,败之。乙卯,泷州首领陈行范反,伏诛庚申,许徒以下囚保任营农。三月辛丑,免营农囚罪。七月,吐蕃寇瓜州,刺史张守珪败之。乙巳,陇右节度使张志亮、河西节度使萧嵩克吐蕃大莫门城。八月辛卯,及吐蕃战于祁连城,败之。九月丙午,以久雨降囚罪,徒以下原之。十月己卯,幸温泉宫。己丑,至自温泉宫。十一月癸巳,萧嵩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甲辰,弛陂泽禁。戊申,幸宁王宪第。庚戌,至自宁王宪第。十二月丁卯,幸温泉宫。丁丑,至自温泉宫。十七年二月丁卯,隽州都督张审素克云南昆明城、盐城。三月戊戌,张守珪及吐蕃战于大同军,败之。四月癸亥,降死罪,流以下原之。乙亥,大风,震,蓝田山崩。六月甲戌,源乾曜、杜暹、李元罢纮。萧嵩兼中书令。户部侍郎宇方融为黄门侍郎,兵部侍郎裴光庭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九月壬子,贬宇文融为汝州刺史。十月戊午朔,日有食之。十一月庚寅,享于太庙。丙申,拜桥陵,赦奉先县。戊戌,拜定陵。己亥,拜献陵。壬寅,拜昭陵。乙巳,拜乾陵。戊申,至自乾陵,大赦。免今岁税之半。赐文武官阶、爵,侍老帛。旌表孝子顺孙、义夫节妇,终身勿事。唐隆两营立功三品以上予一子官。免供顿县今岁税。赐诸军行人勋两转。十二月辛酉,幸温泉宫。壬申,至自温泉宫。是冬,无雪。十八年正月辛卯,裴光庭为侍中。二月丙寅,大雨,雷震左飞龙厩,灾。辛未,免囚罪杖以下。四月乙卯,筑京师外郭。五月己酉,奚、契丹附于突厥。六月甲子,有彗星出于五车。癸酉,有星孛于华、昂。乙亥,瀍水溢。丙子,忠王浚为河北道行军元帅。壬午,洛水溢。九月丁巳,忠王浚兼河东道诸军元帅。十月戊子,吐蕃请和。庚寅,如凤泉汤。癸卯,至自凤泉汤。十一月丁卯,幸温泉宫。丁丑,至自温泉宫。十九年正月,杀瀼州别驾王毛仲。丙子,耕于兴庆宫。己卯,禁捕鲤鱼。四月壬午,降死罪以下。丙申,立太公庙。六月乙酉,大风拔木。七月癸丑,吐蕃请和。八月辛巳,以千秋节降死罪,流以下原之。十月丙申,如东都。十一月乙卯,次洛城南,赐从官帛。是岁,扬州穞稻生。二十年正月乙卯,信安郡王祎为河东、河北道行军副元帅,以伐奚、契丹。二月甲戌朔,日有食之。壬午,降囚罪,徒以下原之。三月己巳,信安郡王祎及奚、契丹战于蓟州,败之。五月戊申,忠王浚俘奚、契丹以献。六月丁丑,浚为司徒。八月辛未朔,日有食之。九月乙巳,渤海靺鞨寇登州,刺史韦俊死之,左领军卫将军盖福慎伐之。戊辰,以宋、滑、衮、郓四州水,免今岁税。十月壬午,如潞州。丙戌,中书门下虑巡幸所过囚。辛卯,赦潞州,给复三年,赐高年粟帛。十一月辛丑,如北都。癸丑,赦北都,给复三年。庚申,如汾阴,祠后土,大赦。免供顿州今岁税。赐文武官阶、勋、爵,诸州侍老帛,武德以来功臣后及唐隆功臣三品以上一子官。民酺三日。十二月辛未,至自汾阴。二十一年正月丁巳,幸温泉宫。二月丁亥,至自温泉宫。三月乙巳,裴光庭薨。甲寅,尚书右丞韩休为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闰月癸酉,幽州副总管郭英杰及契丹战于都山,英杰死之。四月乙卯,遣宣慰使黜陟官吏,决击囚。丁巳,宁王宪为太尉,薛王业为司徒。五月戊子,以皇太子纳妃,降死罪,流以下原之。七月乙丑朔,日有食之。九月壬午,封子沔为信王,泚义王,漼陈王,澄丰王,潓恒王,漩凉王,滔深王。十月庚戌,幸温泉宫。己未,至自温泉宫。十二月丁巳,萧嵩、韩休罢。京兆尹裴耀卿为黄门侍郎,中书侍郎张九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二十二年正月己巳,如东都。二月壬寅,秦州地震,给复压死者家一年,三人者三年。四月甲辰,降死罪以下。甲寅,北庭都护刘涣谋反,伏诛。五月戊子,裴耀卿为侍中,张九龄为中书令,黄门侍郎李林甫为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是日,大风拔木。六月壬辰,幽州节度使张守珪俘奚、契丹以献。七月己巳,薛王业薨。十一月甲戌,免关内、河南八等以下户田不百亩者今岁租。十二月戊子朔,日有食之。乙巳,张守珪及契丹战,败之,杀其王屈烈。二十三年正月乙亥,耕藉田。大赦。侍老百岁以上版授上州刺史,九十以上中州刺史,八十以上上州司马。赐陪位官勋、爵。征防兵父母年七十者遣还。民酺三日。八月戊子,免鳏寡惸独今岁税米。十月戊申,突骑施寇边。闰十一月壬午朔,日有食之。是冬,东都人刘普会反,伏诛。二十四年正月丙午,北庭都护盖嘉运及突骑施战,败之。四月丁丑,降死罪以下。五月丙午,醴泉人刘志诚反,伏诛。八月甲寅,突骑施请和。乙亥,汴王璥薨。十月戊申,京师地震。甲子,次华州,免供顿州今岁税,赐刺史、县令中上考。降两京死罪,流以下原之。丁卯,至自东都。十一月辛丑,东都地震。壬寅,裴耀卿、张九龄罢。李林甫兼中书令,朔方军节度副大使牛仙客为工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十二月戊申,庆王琮为司徒。二十五年三月乙酉,张守珪及契丹战于捺禄山,败之。辛卯,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及吐蕃战于青海,败之。四月辛酉,杀监察御史周子谅。乙丑,废皇太子瑛及鄂王瑶、光王琚为庶人,皆杀之。十一月壬申,幸温泉宫。乙酉,至自温泉宫。十二月丙午,惠妃武氏薨。丁巳,追册为皇后。二十六年正月甲戌,潮州刺史陈思挺谋反,伏诛。乙亥,牛仙客为侍中。丁丑,迎气于东郊。降死罪,流以下原之。以京兆稻田给贫民,禁王公献珍物,赐文武官帛。壬辰,李林甫兼陇右节度副大使。二月乙卯,牛仙客兼河东节度副大使。三月丙子,有星孛于紫微。癸巳,京师地震。吐蕃寇河西,崔希逸败之,鄯州都督杜希望克其新城。四月己亥,有司读时令。降死罪,流以下原之。五月乙酉,李林甫兼河酉节度副大使。六月庚子,立忠王玙为皇太子。七月己巳,大赦。赐文武九品以上及五品以上子为父后者勋一转,侍老粟帛,加版授。免京畿下户今岁租之半。赐民酺三日。九月丙申朔,日有食之。庚子,益州长史王昱及吐蕃战于安戎城,败绩。十月戊寅,幸温泉宫。壬辰,至自温泉宫。二十七年正月壬寅,荣王琬巡按陇右。二月己巳,群臣上尊号曰开元圣文神武皇帝,大赦。免今岁税。赐文武官阶、爵。版授侍老百岁以上下州刺史,妇人郡君;九十以上上州司马,妇人县君;八十以上县令,妇人乡君。赐民酺五日。八月乙亥,碛西节度使盖嘉运败突骑施于贺逻岭,执其可汗吐火仙。壬午,吐蕃寇边河西、陇右节度使萧炅败之。十月丙戌,幸温泉宫。十一月辛丑,至自温泉宫。二十八年正月癸巳,幸温泉宫。庚子,至自温泉宫。三月丁亥朔,日有食之。壬子,益州司马章仇兼琼败吐蕃,克安戎城。五月癸卯,吐蕃寇安戎城,兼琼又败之。十月甲子,幸温泉宫。以寿王妃杨氏为道士,号太真。戊辰,以徐、泗二州无蚕,免今岁税。辛巳,至自温泉宫。十一月,牛仙客罢朔方、河东节度副大使。二十九年正月癸巳,幸温泉宫。丁酉,立玄元皇帝庙,禁厚葬。庚子,至自温泉宫。五月庚戌,求明《道德经》及《庄》、《列》、《文子》者。降死罪,流以下原之。七月乙亥,伊、洛溢。九月丁卯,大雨雪。十月丙申,幸温泉宫。戊戌,遣使黜陟官吏。十一月庚戌,邠王守礼薨。辛酉,至自温泉宫。己巳,雨木冰。辛未,宁王宪薨,追册为皇帝,及其妃元氏为皇后。十二月癸未,吐蕃陷石堡城。天宝元年正月丁未,大赦,改元。诏京文武官材堪刺史者自举。赐侍老八十以上粟帛,九品以上勋两转。甲寅,陈王府参军田同秀言:“玄元皇帝降于丹凤门通衢。”二月丁亥,群臣上尊号曰开元天宝圣文神武皇帝。辛卯,享玄元皇帝于新庙。甲午,享于太庙。丙申,合祭天地于南郊,大赦。侍老加版授,赐文武官阶、爵。改侍中为左相,”中书令为右相,东都为东京,北都为北京,州为郡,刺史为太守。七月癸卯朔,日有食之。辛未,牛仙客薨。八月丁丑,刑部尚书李适之为左相。十月丁酉,幸温泉宫。十一月己巳,至自温泉宫。十二月戊戌,陇右节度使皇甫惟明及吐蕃战于青海,败之。庚子,河西节度使王倕克吐蕃渔海、游奕军。朔方军节度使王忠嗣及奚战于紫乾河,败之,遂伐突厥。是冬,无冰。(太长发不下,你就照标题去看剩下的文章)
2023-07-21 12:30:561

求操盘手高手,拜师

开什么玩笑,你连K线图都不懂,还自称跟过国际炒家身价几亿的师傅学习,也不知道那个人是不是瞎子,会收你做徒弟还让你看不懂K线。或者是你自认为跟他几天就算师傅。你以为操盘这么简单,找个阿猫阿狗当师傅就能赚钱了?或者说,随随便便一个阿猫阿狗就能从师傅那里出师赚钱?天方夜谭。我见过无数怀着这种梦想来的人,以及无数被现实摧残而黯然离去的人。不要怀疑我的话,我是有事实根据的。你能抗住几年只有生活费的日子?我见过的最多2年。再说了,师傅收徒是要看资质、毅力以及道德人品的,其中道德人品最重要。大部分人都是资质不够,还有部分没毅力,剩下的人里面绝大部分都是道德人品不行(这也不能怪他们,在金钱欲望面前,人性会无限放大)。那些学完一脚把师傅踹开的人我见的多了去了,我都懒得去鸟了。找个好师傅是新手可遇不可求的事,收个好徒弟是高手们可遇不可求的事。宁缺毋滥。希望你不要入这行,入了一定要坚持~~~
2023-07-21 12:31:164

直言极谏什么意思?近义词和反义词是什么?

词目 直言极谏 发音 zhí yán jí jiàn 释义 ①谓以正直的言论谏诤。古时多用于臣下对君主。②直言极谏科的省称。 引用 《前汉演义》第四十八回 遭众忌贾谊被迁 正阃仪袁盎强谏 ...,勃亦受命不辞。会当日蚀告变,文帝因天象示儆,诏求贤良方正, 直言极谏 。当由颍阴侯骑士贾山,上陈治乱关系,至为恳切,时人称为... 《前汉演义》第五十八回 嗣帝祚董生进三策 应主召申公陈两言 ...,便颁下一道诏书,命丞相御史列侯郡守诸侯相等,举荐贤良方正、 直言极谏 之士。于是广川人董仲舒,菑川人公孙弘,会稽人严助,以及... 《前汉演义》第九十一回 赖直谏太子得承基 宠正宫词臣同 *** ...员五人。汉制尚书有四,至此更增一人。四月孟夏,天复雨雪,诏令 直言极谏 诸士,诣白虎殿对策。太常丞谷永奏对道:  方今四... 《后汉演义》第三十回 请济师司马献谋 巧架诬牝(又鸟)逞毒 ...前。并皆得与讲席,著有令名。越年为建初五年,二月朔日食,诏求 直言极谏 ,大略说是:  朕新离供养,愆咎众著,上天降异,... 《后汉演义》第四十七回 立冲人母后摄政 毒少主元舅横行 ...得失;到了四月,京师地震,又诏大将军公卿等,荐举贤良方正,及 直言极谏 各一人。看官试想!豺狼久已当道,欲要纠正时政,必为所噬... 《说唐合传》第十五回 雄阔海打虎显英雄 伍云召报仇集众将 ...父篡位,与奸臣算计,要老太师草诏,颁行天下。老太师忠心不昧, 直言极谏 ,杨广反把老太师杀了,并家眷三百余口,尽行斩首,言之真... 《说唐合传》第十七回 韩擒虎调兵二路 伍云召被困危城 ...所知。不料杨广弑父篡位,纳娘为后,古今罕有。我父亲忠心不昧, 直言极谏 ,那杨广反把我父亲杀了!又把我一门三百余口,尽行斩首,... 《大唐狄公案》迷宫案-第四章 ...室家小又当如何?钱牟一旦得手,对她们绝不会心慈手软。我意不如 直言极谏 ,劝老爷一时诈降钱牟,做做屈节事仇的样子,再徐图万全之... 《史记》孝文本纪 ...,其悉思朕之过失,及知见思之所不及,匄以告朕。及举贤良方正能 直言极谏 者,以匡朕之不逮。因各饬其任职,务省繇费以便民。朕既不... 《史记》梁孝王世家 ...言也。故诸侯王当为置良师傅,相忠言之士,如汲黯、韩长孺等,敢 直言极谏 ,安得有患害!   盖闻梁王西入朝,谒窦太后,... 《汉书》卷七十五·眭两夏侯京翼李传 ...减省以便万姓者,各条奏。悉意陈朕过失,靡有所讳”因赦天下,举 直言极谏 之士。奉奏封事曰:臣闻之於师曰,天地设位,悬日月... 《汉书》卷四·文帝纪 ...,其悉思朕之过失,及知见之所不及,匄以启告朕。及举贤良方正能 直言极谏 者,以匡朕之不逮。因各敕以职任,务省徭费以便民。朕既不... 《汉书》卷六·武帝纪 ...十月,诏丞相、御史、列侯、中二千石、二千石、诸侯相举贤良方正 直言极谏 之士。丞相绾奏“所举贤良,或治申、商、韩非、苏秦、张仪... 《后汉书》卷三·肃宗孝章帝纪 ...。其令太傅、三公、中二千石、二千石、郡国守相,举贤良方正、能 直言极谏 之士各一人”夏五月辛酉,初举孝廉、郎中宽博有谋,... 《后汉书》卷四·孝和孝殇帝纪 ...朕之不逮。其令三公、中二千石、二千石、内郡守相举贤良方正、能 直言极谏 之士各一人。昭岩穴,披幽隐,遣诣公车,朕将悉听焉”帝乃... 《后汉书》卷五·孝安帝纪 ...众官、郡国守、相,举贤良方正、有道术之士,明政术、达古今、能 直言极谏 者,各一人。己卯,永昌徼外僬侥种夷贡献内属。甲申,葬清... 《魏书》卷七上·帝纪第七·高祖纪上 ...赦,改元延兴元年。丁未,刘彧遣使朝贡。九月壬戌,诏在位及民庶 直言极谏 ,有利民益治,损政伤化,悉心以闻。壬午,青州高阳民封辩... 《魏书》卷七下·帝纪第七下·高祖纪下 ...人湛德,高士凝栖,虽加铨采,未能招致。其精访幽谷,举兹贤彦, 直言极谏 ,匡予不及。又邪佞毁朝,固唯治蠹;贪夫窃位,大政以亏。... 《北史》卷三·魏本纪第三 ...丑,进假东阳王丕爵为王。己未,诏群官卿士下及吏人,各听上书, 直言极谏 ,勿有所隐。诸有益政利人可以正风俗者,有司以闻。辛未,... 《旧唐书》卷七·本纪第七·中宗睿宗 ...嗣者听取亲为后。诏九品已上及朝集使极言朝政得失,兼举贤良方正 直言极谏 之士。丙寅,左散骑常侍、谯王重福贬濮州员外刺史,不知州... 《旧唐书》卷十·本纪第十·肃宗 ...台府,如处断不平,具状闻奏。自文武五品已上正官各举贤良方正、 直言极谏 一人,任自封进。两省官十日一上封事。御史台欲弹事,不须... 《旧唐书》卷十二·本纪第十二·德宗上 ...更待事平,然后经度。"制从之。乙巳,上御正殿,策贤良方正、能 直言极谏 等三科举人。辛亥,宰相刘从一以疾辞任,授户部尚书。庚申...
2023-07-21 12:31:411

历史上有崔缇这个人么?

这里面有看一下。太平公主何许人?谁都知道。这个武则天40岁才生下的女人 ,注定要一生与权力斗争相伴。她的几个哥哥不是gay就是偏执狂或者懦夫。武则天总说:吾女类我。可武则天并不想把皇位给她,也许她觉得一个女人做皇帝太苦,也许她觉得皇位还是要留给儿子。总之她的2个小儿子分别当了皇帝。太平很不爽,谁都不想屈居人下,况且是才能不如自己的,况且又是女性权力膨胀的则天时期。 儿子李显当了皇帝,中宗自己不怎样,不过老婆女儿是个厉害角色,韦后这个人是让人钦佩的,她跟了李显那么多年,吃尽了苦头却始终坚韧不屈,还时常鼓励自己的窝囊丈夫不要自杀。她的才智是天生的,她的野心是李家亏欠补偿她的。终于在一个夜黑风高的晚上,韦后和安乐双双发飙,毒死了中宗。韦后要称制了,要登基了。她拉拢了一切可以拉拢的力量,包括上官婉儿。她还想拉拢小姑子太平,可是她错了,太平她姓李,她怎么甘愿把江山给你,更何况她曾离江山只有一步之遥。太平她出手了,她已经很久没出手了,这么多年来看着韦后和李裹儿母女如跳梁小丑一般作戏,她一直隐忍不发。终于也在一个夜黑风高的晚上,太平联合侄子李隆基,将韦后一党尽数诛灭,韦后香儿、安乐裹儿、上官婕妤尽葬身大明宫中。 太平要登基了,李姓皇朝的嫡亲子女只有李旦和太平了。李旦也是个窝囊废,大臣中纷纷有人支持太平登基。武则天这个人后世褒贬很多,但大多数人认为,则天时期上承“贞观之治”,下起“开元盛世”,总体上是个有道明君。而此时的唐朝,无论大臣还是百姓,早已习惯女主天下的事实,只要有饭吃,谁关心皇帝是女人还是鞑子。 可太平拒绝了,因为此时的她深深爱上了自己的侄子隆基。在这么多年的相处和最后的并肩作战上,她被隆基那种英姿果敢所深深吸引。她已经很久没有如此的激情了,诚然,她有的是谋略,但没有隆基的英勇,这一切都是空。因为她不是后宫的嫔妃在争风吃醋,她是当朝的镇国公主,是权力漩涡的中心啊。这么多年来,一直是隆基在保护着她。太平有过多次的婚姻,可所遇到的都是弱质男人,哪一个配了上她的地位、美貌和智慧。她和李旦的关系最好,从下看着隆基长大,一点点看着这个漂亮男孩慢慢长成英俊健硕的大男人,心里充满了复杂的情感。 她拒绝了,她要隆基成为一代君王,所以她把江山让给你哥哥睿宗,她希望哥哥睿宗立隆基为太子。睿宗继位了。可是天下都知道,江山是太平让的,所有的大臣都归心于太平,当朝的7个宰相有5个是太平的门生。太平才是大唐朝真正的女皇。 而此时的隆基呢,他正在和太平的儿子薛崇简打得火热。 薛崇简是太平和第一任丈夫薛绍的儿子,崇简吸取了父母外貌的优点,长的眉清目秀,却又不乏一丝俊朗。小时候,隆基经常去姑妈家玩,对这个表弟格外的好。两个人经常一起洗澡,一起玩闹。可是后来,两个人都渐渐长大,看着慢慢变化的身体,崇简有点不好意思了。终于有一次,在两个人一起游泳的时候,撞在了一起,下体竟然有了反应。隆基再也控制不住自己,这十几年来,他多么想亲崇简,想触摸崇简每一寸皮肤。而崇简呢?他多想躺在隆基的怀中,任由隆基亲吻。而这一次,隆基进入了崇简的身体。 此后,隆基和崇简一有机会就在一起享受床底之欢,有时在长安高档的酒楼里,有时家长不在的时,甚至在太平或相王府中,两个年轻力壮的男子,很难控制自己的情欲。 隆基帮太平,因为隆基爱崇简。韦后要对太平下手,崇简慌忙跑到隆基面前,求隆基帮助自己的母亲,隆基二话不说就答应了,他不会让崇简失望的,于是他在太平的配合下,冲到了大明宫,将婶娘和堂妹剁成了肉泥。在他的心中,只有他的表弟爱人崇简。 李旦登基了,大唐又恢复了平静。隆基和崇简又可以安静自如地享受二人世界。他们北上长城,南下杭州,东登泰山,西游回疆。这段时间是他们最开心的时光。 他们回到了长安,而那天,太平去了大明宫商议朝政,隆基来到了镇国公主府,他们两个人关上了大门,赤身裸体地在房间里跑啊跑,闹啊闹,不久变抱在了一起,进入了正题。突然,房门打开了,他们眼中出现了一张怒不可遏的脸,正张脸的肌肉抽搐在了一起。那就是太平公主。原来,外间早已风传隆基和崇简断袖分桃的感情,太平一直不相信,今天她略施小计,竟然得到了真相。 她最爱的男人,和最爱的亲人,竟然双双背弃了她。她冲出了公主府,一路哭泣跑到了无字碑前,泪水流满了她已有皱纹的脸颊。她向她最敬畏的母亲喊到,这么多年来,她虽始终高高在上,连最嚣张的武三思、最毒辣的韦后都要对她礼让三分,而到头来,男人、亲人、皇位,都离她而去,她最终一无所有。她对着无字碑叫到:母亲啊,请赐予我力量吧! 她要报复,报复这个世道,报复所有背弃她的人。她密调心腹禁卫军总领崔缇,她要控制整个大明宫,她要夺取本该属于自己的皇位。 而此时的隆基,他不是不知道姑母对自己的感情,他也知道自己的姑母,是那么不可一世,岂能受此屈辱。他赶紧回到宫中,见了一个关键人物,随即扭转了整个战局,也使得太平功亏一篑。那个人就是崔缇。崔缇虽是太平的人,却爱慕李隆基已久,他恨李隆基心中只有薛崇简一人。而此时的隆基,已经失去了理智,他答应崔缇,只要肯帮他对付太平,他愿意离开崇简,和他在一起。 崔缇背叛了太平。太平真的没想到崔缇也竟然拜倒在李隆基的阳具之下。公主府被围了,太平已经回天乏数。隆基站在公主府的庭院里,这个他游玩过二十几年的庭院,是多么熟悉。他不想杀太平,只是要太平同意自己和崇简的感情,让他们在一起。 而此时的崇简,看着悲怆的母亲,深感罪孽身重。从小到大,他什么都听母亲的,强悍的母亲安排了他的一切,他重来没有反抗过母亲,更不用说忤逆了。他想和母亲说说话,可是太平却只瞟了他一眼,默默地闭上了眼睛。崇简他偷偷来到自己的房间,看着那张和隆基一起玩闹的床底,心中无限悲凉。他是懦弱的,现在他的母亲和自己的爱人正在你死我活之中,他痛苦不已。他偷偷吃下了100多枚合欢散,抱着隆基的画像,躺在了床上。 太平的心中何尝不痛苦万分,自己已经一败涂地,但此刻要她投降,还不如让她去死。对,她想到了死,她第一次想到了死。此刻却是平静异常。只要自己死了,隆基一定会好好照顾崇简。她想歇一歇了。这五十多年来,她太累了。她想起了母亲,母亲一生与权力相斗,到最后孤身一人,也许很寂寞了。而此时,自己又何尝不寂寞。隆基和崇简是她一生的爱,也是她一生的恨,不过现在终于可以让恨消失,让爱永留下去了。 公主府突然一阵哀嚎,隆基赶紧冲进房内,只看见太平已经悬梁自尽,他急忙抱下了太平,又疯子一般冲进了崇简的房间。他哭了,他第一次哭,抱着崇简的身体,他多想崇简的身体能够热起来。他宁愿放弃一切,只愿和崇简在一起。 公元712年,李隆基登基,崔缇被赐死。李隆基发誓再不爱任何男子,遂大立嫔妃,甚至连儿媳妇都不放过。他只是要给世人一个幻觉——他爱女色。但他心中,爱的只有薛崇简。
2023-07-21 12:31:506

开元盛世的有关资料

唐玄宗(唐玄宗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李隆基(685年——762年),汉族,又称唐明皇,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母昭成窦皇后(窦德妃)。李隆基与太平公主合谋发动政变,杀死韦皇后,拥其父李旦即位,被立为太子。延和元年(712年),受禅即位,改年开元。唐玄宗开元年间,社会安定,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后人称这一时期为开元盛世。唐玄宗后期,他贪图享乐,宠信并重用李林甫等奸臣,终于导致安史之乱发生,唐朝开始衰落。公元712年至756年在位,在位44年。谥号:大圣大明孝皇帝;庙号:玄宗:安葬地:泰陵。开元盛世从712年开始至安史之乱(755年至763)终玄宗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上之上 睿宗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下先天元年(壬子,公元七一二年) 春,正月,辛巳,睿宗祀南郊,初用谏议大夫贾曾议合祭天地。曾,言忠之子也。 戊子,幸浐东,耕籍田。 己丑,赦天下;改元太极。 乙未,上御安福门,宴突厥杨我支,以金山公主示之;既而会上传位,婚竟不成。以左御史大夫窦怀贞、户部尚书岑羲并同中书门下三品。 二月,辛酉,废右御史台。 蒲州刺史萧至忠自托于太平公主,公主引为刑部尚书。华州长史蒋钦绪,其妹夫也,谓之曰:“如子之才,何忧不达!勿为非分妄求。”至忠不应。钦绪退,叹曰:“九代卿族,一举灭之,可哀也哉!”至忠素有雅望,尝自公主第门出,遇宋璟,璟曰:“非所望于萧君也。”至忠笑曰:“善乎宋生之言!”遽策马而去。 幽州大都督薛讷镇幽州二十馀年,吏民安之。未尝举兵出塞,虏亦不敢犯。与燕州刺史李璡有隙,璡毁之于刘幽求,幽求荐左羽林将军孙佺代之。三月,丁丑,以佺为幽州大都督,徙讷为并州长史。 夏,五月,益州獠反。 戊寅,上祭北郊。 辛巳,赦天下,改元延和。 六月,丁未,右散骑常侍武攸暨卒,追封定王, 上以节愍太子之乱,岑羲有保护之功,癸丑,以羲为侍中。 庚申,幽州大都督孙佺与奚酋李大酺战于冷陉,全军覆没。是时,佺帅左骁卫将军李楷洛,左威卫将军周以悌发兵二万、骑八千,分为三军,以袭奚、契丹。将军乌可利谏曰:“道险而天热,悬军远袭,往必败。”佺曰:薛讷在边积年,竟不能为国家复营州。今乘其无备,往必有功。”使楷洛将骑四千前驱,遇奚骑八千,楷洛战不利。佺怯懦,不敢救,引军欲还,虏乘之,唐兵大败。佺阻山为方陈以自固,大酺使谓佺曰:“朝廷既与我和亲,今大军何为而来?”佺曰:“吾奉敕来招慰耳。楷洛不禀节度,辄与汝战,请斩以谢。”大酺曰:“若然,国信安在?”佺悉敛军中帛,得万馀段,并紫袍、金带、鱼袋以赠之。大酺曰:“请将军南还,勿相惊扰。”将士惧,无复部伍,虏追击之,士卒皆溃。佺、以悌为虏所擒,献于突厥,默啜皆杀之;楷洛、可利脱归。 秋,七月,彗星出西方,经轩辕入太微,至于大角。 有相者谓同中书门下三品窦怀贞曰:“公有刑厄。”怀贞惧,请解官为安国寺奴;敕听解官。乙亥,复以怀贞为左仆射兼御史大夫、平章军国重事。 太平公主使术者言于上曰:“彗所以除旧布新,又帝座及心前星皆有变,皇太子当为天子。”上曰:“传德避灾,吾志决矣!”太平公主及其党皆力谏,以为不可。上曰:“中宗之时,群奸用事,天变屡臻。朕时请中宗择贤子立之以应灾异,中宗不悦,朕忧恐,数日不食。岂可在彼则能劝之,在己则不能邪!” 太子闻之,驰入见,自投于地,叩头请曰:“臣以微功,不次为嗣,惧不克堪,未审陛下遽以大位传之,何也?”上曰:“社稷所以再安,吾之所以得天下,皆汝力也。今帝座有灾,故以授汝,转祸为福,汝何疑邪!”太子固辞。上曰:“汝为孝子,何必待柩前然后即位邪!”太子流涕而出。 壬辰,制传位于太子,太子上表固辞。太平公主劝上虽传位,犹宜自总大政。上乃谓太子曰:“汝以天下事重,欲朕兼理之邪?”昔舜禅禹,犹亲巡狩。联虽传位,岂忘家国?其军国大事,当兼省之。” 八月,庚子,玄宗即位,尊睿宗为太上皇。上皇自称曰朕,命曰诰,五日一受朝于太极殿。皇帝自称曰予,命曰制、敕,日受朝于武德殿。三品以上除授及大刑政决于上皇,馀皆决于皇帝。 壬寅,上大圣天后尊号曰圣帝天后。 甲辰,赦天下,改元。 乙巳,于漠州北置渤海军,恒、定州境置恒阳军,妫、蔚州境置怀柔军,屯兵五万。 丙午,立妃王氏为皇后,以后父仁皎为太仆卿。仁皎,下邽人也。戊申,立皇子许昌王嗣直为郯王,真定王嗣谦为郢王。 以刘幽求为右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魏知古为侍中,崔湜为检校中书令。 初,河内王琚预于王同皎之谋,亡命,佣书于江都。上之为太子也,琚还长安,选补诸暨主簿,过谢太子。琚至廷中,故徐行高视,宦者曰:“殿下在帘内。”琚曰:“何谓殿下?当今独有太平公主耳!”太子遽召见,与语,琚曰:“韦庶人弑逆,人心不服,诛之易耳。太平公主,武后之子,凶猾无比,大臣多为之用,琚窃忧之。”太子引与同榻坐,泣曰:“主上同气,唯有太平,言之恐伤主上之意,不言为患日深,为之奈何?”琚曰:“天子之孝,异于匹夫,当以安宗庙社稷为事。盖主,汉昭帝之姊,自幼供养,有罪犹诛之。为天下者,岂顾小节!”太子悦曰:“君有何艺,可与寡人游?”琚曰:“能飞炼、诙嘲。”太子乃奏为詹事府司直,日与游处,累迁太子中舍人;及即位,以为中书侍郎。 是时,宰相多太平公主之党,刘幽求与右羽林将军张�谋以羽林兵诛之,使�密言于上曰:“窦怀贞、崔湜、岑羲皆因公主得进,日夜为谋不轨。若不早图,一旦事起,太上皇何以得安!请速诛之。臣已与幽求定计,惟俟陛下之命。”上深以为然。�泄其谋于侍御史邓光宾,上大惧,遽列上其状。丙辰,幽求下狱。有司奏:“幽求等离间骨肉,罪当死。”上为言幽求有大功,不可杀。癸亥,流幽求于封州,张�于峰州,光宾于绣州。 初,崔湜为襄州刺史,密与谯王重福通书,重福遗之金带。重福败,湜当死,张说、刘幽求营护得免。既而湜附太平公主,与公主谋罢说政事,以左丞分司东都。及幽求流封州,湜讽广州都督周利贞,使杀之。桂州都督景城王晙知其谋,留幽求不遣。利贞屡移牒索之,晙不应,利贞以闻。湜屡逼晙,使遣幽求,幽求谓晙曰:“公拒执政而保流人,势不能全,徒仰累耳。”固请诣广州,晙曰:“公所坐非可绝于朋友者也。晙因公获罪,无所恨!”竟逗遛不遣。幽求由是得免。 九月,丁卯朔,日有食之。 辛卯,立皇子嗣升为陕王。嗣升母杨氏,士达之曾孙也。王后无子,母养之。 冬,十月,庚子,上谒太庙,赦天下。 癸卯,上幸新丰,猎于骊山之下。 辛酉,沙陀金山遣使入贡。沙陀者,处月之别种也,姓朱邪氏。 十一月,乙酉,奚、契丹二万骑寇渔阳,幽州都督宋璟闭城不出,虏大掠而去。 上皇诰遣皇帝巡边,西自河、陇,东及燕、蓟,选将练卒。甲午,以幽州都督宋璟为左军大总管,并州长史薛讷为中军大总管,朔方大总管,兵部尚书郭元振为右军大总管。 十二月,刑部尚书李日知请致仕。 日知在官,不行捶挞而事集。刑部有令史,受敕三日,忘不行。日知怒,索杖,集群吏,欲捶之;既而谓曰:“我欲捶汝,天下人必谓汝能撩李日知嗔,受李日知杖,不得比于人,妻子亦将弃汝矣。”遂释之。吏皆感悦,无敢犯者,脱有稽失,众共谪之。 睿宗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下开元元年(癸丑,公元七一三年) 春,正月,乙亥,诰:“卫士自今二十五入军,五十免;羽林飞骑并以卫士简补。” 以吏部尚书萧至忠为中书令。 皇帝巡边改期,所募兵各散遣,约八月复集,竟不成行。 二月,庚子夜,开门然灯,又追作去年大酺,大合伎乐。上皇与上御门楼临观,或以夜继昼,凡月馀。左拾遗华阴严挺之上疏谏,以为:“酺者因人所利,合醵为欢。今乃损万人之力,营百戏之资,非所以光圣德美风化也。”乃止。 初,高丽既亡,其别种大祚荣徙居营州。及李尽忠反,祚荣与靺鞨乞四北羽聚众东走,阻险自固。尽忠死,武后使将军李楷固讨其馀党。楷固击乞四北羽,斩之,引兵逾天门岭,逼祚荣。祚荣逆战,楷固大败,仅以身免。祚荣遂帅其众东据东牟山,筑城居之。祚荣骁勇善战,高丽、靺鞨之人稍稍归之,地方二千里,户十馀万,胜兵数万人,自称振国王,附于突厥。时奚、契丹皆叛,道路阻绝,武后不能讨。中宗即位,遣侍御史张行岌招慰之,祚荣遣子入侍。至是,以祚荣为左骁卫大将军、渤海郡王;以其所部为忽汗州,令祚荣兼都督。 庚申,敕以严挺之忠直宣示百官,厚赏之。 三月,辛巳,皇后亲蚕。 晋陵尉杨相如上疏言时政,其略曰:“炀帝自恃自强,不忧时政,虽制敕交行,而声实舛谬,言同尧、舜,亦如桀、纣,举天下之大,一掷而弃之。” 又曰:“隋氏纵欲而亡,太宗抑欲而昌,愿陛下详择之!”又曰:“人主莫不好忠正而恶佞邪,然忠正者常疏,佞邪者常亲,以至于覆国危身而不寤者,何哉?诚由忠正者多忤意,佞邪者多顺指,积忤生憎,积顺生爱,此亲疏之所以分也。明主则不然。爱其忤以收忠贤,恶其顺以去佞邪,则太宗太平之业,将何远哉!”又曰“ 夫法贵简而能禁,罚贵轻而必行;陛下方兴崇至德,大布新政,请一切除去碎密,不察小过。小过不察则无烦苛,大罪不漏则止奸慝,使简而难犯,宽而能制,则善矣。”上览而善之。 先是,修大明宫未毕,夏,五月,庚寅,敕以农务方勤,罢之以待闲月。 六月,丙辰,以兵部尚书郭元振同中书门下三品。 太平公主依上皇之势,擅权用事,与上有隙,宰相七人,五出其门。文武之臣,太半附之。与窦怀贞、岑羲、萧至忠、崔湜及太子少保薛稷、雍州长史新兴王晋、左羽林大将军常元楷、知右羽林将军事李慈、左金吾将军李钦、中书舍人李猷、右散骑常侍贾膺福、鸿胪卿唐晙及僧慧范等谋废立,又与宫人元氏谋于赤箭粉中置毒进于上。晋,德良之孙也。元楷、慈数往来主第,相与结谋。 王琚言于上曰:“事迫矣,不可不速发!”左丞张说自东都遣人遗上佩刀,意欲上断割。荆州长史崔日用入奏事,言于上曰:“太平谋逆有日,陛下往在东宫,犹为臣子,若欲讨之,须用谋力。今既光临大宝,但下一制书,谁敢不从?万一奸宄得志,悔之何及!”上曰:“诚如卿言。直恐惊动上皇。”日用曰:“天子之孝在于安四海。若奸人得志,则社稷为墟,安在其为孝乎!”请先定北军,后收逆党,则不惊动上皇矣。”上以为然。以日用为吏部侍郎。 秋,七月,魏知古告公主欲以是月四日作乱,令元楷、慈以羽林兵突入武德殿,怀贞、至忠、羲等于南牙举兵应之。上乃与岐王范、薛王业、郭元振及龙武将军王毛仲、殿中少监姜皎、太仆少卿李令问、尚乘奉御王守一、内给事高力士、果毅李守德等定计诛之。皎,謩之曾孙;令问,靖弟客师之孙;守一,仁皎之子;力士,潘州人也。 甲子,上因王毛仲取闲厩马及兵三百馀人,与同谋十馀人,自武德殿入虔化门,召元楷、慈,先斩之,擒膺福、猷于内客省以出,执至忠、羲于朝堂,皆斩之。怀贞逃入沟中,自缢死,戮其尸,改姓曰毒。上皇闻变,登承天门楼。郭元振奏,皇帝前奉诰诛窦怀贞等,无他也。上寻至楼上,上皇乃下诰罪状怀贞等,因赦天下,惟逆人亲党不赦。薛稷赐死于万年狱。 乙丑,上皇诰:“自今军国政刑,一皆取皇帝处分。朕方无为养志,以遂素心。”是日,徙居百福殿。 太平公主逃入山寺,三日乃出,赐死于家,公主诸子及党与死者数十人。薛崇简以数谏其母被挞,特免死,赐姓李,官爵如故。籍公主家,财货山积,珍物侔于御府,厩牧羊马、田园息钱,收之数年不尽。慧范家产亦数十万缗。改新兴王晋之姓曰厉。 初,上谋诛窦怀贞等,召崔湜,将托以心腹。湜弟涤谓湜曰:“主上有问,勿有所隐。”湜不从。怀贞等既诛,湜与右丞卢藏用俱坐私侍太平公主,湜流窦州,藏用流泷州。新兴王晋临刑叹曰:“本为此谋者崔湜,今吾死湜生,不亦冤乎!”会有司鞫宫人元氏,元氏引湜同谋进毒,乃追赐死于荆州。薛稷之子伯阳以尚主免死,流岭南,于道自杀。 初,太平公主与其党谋废立,窦怀贞、萧至忠、岑羲、崔湜皆以为然,陆象先独以为不可。公主曰:“废长立少,已为不顺;且又失德,若之何不去?”象先曰:“既以功立,当以罪废。今实无罪,象先终不敢从。”公主怒而去。上既诛怀贞等,召象先谓曰:“岁寒知松柏,信哉!”时穷治公主枝党,当坐者众,象先密为申理,所全甚多;然未尝自言,当时无知者。百官素为公主所善及恶之者,或黜或陟,终岁不尽。 丁卯,上御承天门楼,赦天下。 己巳,赏功臣郭元振等官爵、第舍、金帛有差。以高力士为右监门将军,知内侍省事。 初,太宗定制,内侍省不置三品官,黄衣廪食,守门传命而已。天后虽女主,宦官亦不用事。中宗时,嬖幸猥多,宦官七品以上至千馀人,然衣绯者尚寡。上在籓邸,力士倾心奉之,及为太子,奏为内给事,至是以诛萧、岑功赏之。是后宦官稍增至三千馀人,除三品将军者浸多,衣绯、紫至千馀人,宦官之盛自此始。 壬申,遣益州长史毕构等六人宣抚十道。乙亥,以左丞张说为中书令。 庚辰,中书侍郎、同平章事陆象先罢为益州长史、剑南按察使。八月,癸巳,以封州流人刘幽求为左仆射、平章军国大事。 丙辰,突厥可汗默啜遣其子杨我支来求昏;丁巳,许以蜀王女南和县主妻之。 中宗之崩也,同中书门下三品李峤密表韦后,请出相王诸子于外。上即位,于禁中得其表,以示侍臣。峤时以特进致仕,或请诛之,张说曰:“峤虽不识逆顺,然为当时之谋则忠矣。”上然之。九月,壬戌,以峤子率更令畅为虔州刺史,令峤随畅之官。 庚午,以刘幽求同中书门下三品。 丙戌,复置右御史台,督察诸州,罢诸道按察使。 冬,十月,辛卯,引见京畿县令,戒以岁饥惠养黎元之意。 己亥,上幸新丰;癸卯,讲武于骊山之下,征兵二十万,旌旗连亘五十馀里。以军容不整,坐兵部尚书郭元振于纛下,将斩之。刘幽求、张说跪于马前谏曰:“元振有大功于社稷,不可杀。”乃流新州。斩给事中、知礼仪事唐绍,以其制军礼不肃故也。上始欲立威,亦无杀绍之意,金吾卫将军李邈遽宣敕斩之。上寻罢邈官,废弃终身。时二大臣得罪,诸军多震慑失次,惟左军节度薛讷、朔方道大总管解琬二军不动,上遣轻骑召之,皆不得入其陈。上深叹美,慰勉之。 甲辰,猎于渭川。上欲以同州刺史姚元之为相,张说疾之,使御史大夫赵彦昭弹之,上不纳。又使殿中监姜皎言于上曰:“陛下常欲择河东总管而难其人,臣今得之矣。”上问为谁,皎曰:“姚元之文武全才,真其人也。”上曰:“此张说之意也,汝何得面欺,罪当死!”皎叩头首服,上即遣中使召元之诣行在。既至,上方猎,引见,即拜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 元之吏事明敏,三为宰相,皆兼兵部尚书,缘边屯戍斥候,士马储械,无不默记。上初即位,励精为治,每事访于元之。元之应答如响,同僚皆唯诺而已,故上专委任之。元之请抑权幸,爱爵赏,纳谏诤,却贡献,不与群臣亵狎;上皆纳之。 乙巳,车驾还京师。 姚元之尝奏请序进郎吏,上仰视殿屋,元之再三言之,终不应;元之惧,趋出。罢朝,高力士谏曰:“陛下新总万机,宰臣奏事,当面加可否,奈何一不省察!”上曰:“朕任元之以庶政,大事当奏闻共议之;郎吏卑秩,乃一一以烦朕邪?”会力士宣事至省中,为元之道上语,元之乃喜。闻者皆服上识君人之体。 左拾遗曲江张九龄,以元之有重望,为上所信任,奏记劝其远谄躁,进纯厚,其略曰:“任人当才,为政大体,与之共理,无出此途。而向之用才,非无知人之鉴,其所以失溺,在缘情之举。”又曰:“自君侯职相国之重,持用人之权,而浅中弱植之徒,已延颈企踵而至,谄亲戚以求誉,媚宾客以取容,其间岂不有才,所失在于无耻。”元之嘉纳其言。 新兴王晋之诛也,僚吏皆奔散,惟司功李捴步从,不失在官之礼,仍哭其尸。姚元之闻之,曰:“栾布之俦也。”及为相,擢为尚书郎。 己酉,以刑部尚书赵彦昭为朔方道大总管。 十一月,乙丑,刘幽求兼侍中。 辛巳,群臣上表请加尊号为开元神武皇帝;从之。戊子,受册。 中书侍郎王琚为上所亲厚,群臣莫及。每进见,侍笑语,逮夜方出。或时休沐,往往遣中使召之。或言于上曰:“王琚权谲纵横之才,可与之定祸乱,难与之守承平。”上由是浸疏之。是月,命琚兼御史大夫,按行北边诸军。 十二月,庚寅,赦天下,改元。尚书左、右仆射为左、右丞相;中书省为紫微省;门下省为黄门省,侍中为监;雍州为京兆府,洛州为河南府,长史为尹,司马为少尹。 甲午,吐蕃遣其大臣来求和。 壬寅,以姚元之兼紫微令。元之避开元尊号,复名崇。 敕:“都督、刺史、都护将之官,皆引面辞毕,侧门取进止。” 姚崇即为相,紫微令张说惧,乃潜诣岐王申款。他日,崇对于便殿,行微蹇。上问:“有足疾乎?”对曰:“臣有腹心之疾,非足疾也。”上问其故。对曰:“岐王陛下爱弟,张说为辅臣,而密乘车入王家,恐为所误,故忧之。”癸丑,说左迁相州刺史。右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刘幽求亦罢为太子少保。甲寅,以黄门侍郎卢怀慎同紫微黄门平章事。详细见《资治通鉴》第210卷起
2023-07-21 12:32:194

唐朝所有的王爷皇帝还有妃嫔,及他们的名字年号???越详细越好,急需啊!

唐高祖李渊唐高祖李渊(566年出生於长安,635年逝世 唐太宗,名李世民(599年~649年 唐高宗李治(628~683) 武则天(624年-705年) 唐睿宗李旦(662年—716年), 李重茂(695年—?), 李隆基(685年~762年),唐朝皇帝(712年~756年在 唐肃宗李亨(711年-762年), 唐代宗李豫(726年-779年), 唐德宗李适(742年-805年) 唐顺宗李诵(761年-806年) 唐宪宗李纯(出生于778年,逝世于820年 唐穆宗李恒(795年-824年) 唐敬宗李湛(809年-826年) 唐文宗李昂(809年-840年) 唐宣宗李忱(810年 ——859年) 唐懿宗李漼(833年11月14日~873年) 唐僖宗李儇(862年——888年) 唐昭宗李晔(867年-904年), 唐哀帝李拀(892年-908年唐太祖李虎(李渊的祖父)的子孙封王的有: 江夏王道宗,永安壮王孝基,淮南壮王道玄(——弟淮南王道明),长平肃王叔良,新兴郡王德良,长乐郡王幼良,西平怀王安,襄武郡王琛,河间元王孝恭,济北郡王瑊,汉阳郡王瑰,庐江郡王瑗,淮安靖王神通,胶东郡王道彦,襄邑恭王神符 唐世祖李昺(李渊之父)的子孙封王的有: 陇西恭王博义,渤海敬王奉慈 唐高祖李渊之子封王的有: 齐王元吉,荆王元景,汉王元昌,酆悼王元亨,周王元方, 徐康王元礼(——子淮南王茂——子嗣王延年——子嗣王讽), 韩王元嘉(——子颍川王训、武陵王谊、嗣王讷——讷子嗣王叔璩——子嗣王炜), 彭思王元则(——子南昌王绚——子嗣王志暕), 郑惠王元懿(——子嗣王璥——子嗣王希言), 霍王元轨(——子江都王绪、安定王纯——绪孙嗣王晖), 虢庄王凤(——子平阳王翼——子嗣王寓——凤孙嗣王邕——子嗣王巨), 道孝王元庆(——子临淮王诱——侄嗣王微——子嗣王炼), 邓康王元裕(——子嗣王炅——子嗣王孝先), 舒王元名(——子豫章王亶——子嗣王津——子嗣王万——子嗣王藻), 鲁王灵夔(——子清河王诜、范阳王蔼——蔼子嗣王道坚——子嗣王宇), 江安王元祥(——子武阳王皎——侄嗣王钦), 密贞王元晓(——子南安王颖——子嗣王勖——从弟嗣王昙——从弟濮阳郡王彻), 滕王元婴(——长乐王修琦——侄嗣王涉——子嗣王湛然) 唐太宗李世民之子孙封王的有: 楚王宽,齐王佑,江殇王嚣,代王简,吴王恪(——子成王千里——子天水王禧、侄广汉郡王礻玄、侄信安郡王祎、侄嗣吴王祗——祗子嗣吴王巘——子嗣王璄), 濮恭王泰(——子嗣王欣、新安郡王徽——欣子嗣王峤), 蜀悼王愔(——子嗣王璠——子嗣王礻俞), 蒋王恽(——子嗣王炜————侄中山王琚——炜孙嗣王绍宗——子嗣王钦福——, 越王贞(——子琅邪王冲——子嗣王琳), 纪王慎(——东平王续、义阳王琮、嗣王证——证子嗣王行同), 赵王福(——嗣孙嗣王思顺), 曹王明(——子嗣王俊——侄嗣王胤——子嗣王戢——子嗣王皋), 高宗李治子孙封王者: 燕王忠,原悼王孝,义丰王光顺(高宗孙、章怀太子贤长子),犍为王守义(高宗孙、章怀太子三子), 泽王上金(——子嗣王义珣——子嗣王潓) 许王素节(——子嗣王瓘、褒信王璆——瓘子嗣王解——子嗣王昭) 邠王守礼(高宗孙、章怀太子贤次子——广武王承宏、嗣王承宁、煌王承寀) 中宗李显子孙: 谯王重福,湖阳郡王宗晖(中宗孙、节愍太子重俊子) 睿宗旦子孙: 宁王宪(——子汝阳王璡、济阴王嗣庄、嗣王琳、汉中王瑀) 申王捴(——子怀宁王珣、嗣王王寿) 岐王隆范(——子河东王瑾、嗣王珍) 薛王隆业(——子乐安王瑗、荥阳王玚、嗣王涓——嗣王宓——嗣王知柔) 汝南王隆悌 玄宗子孙: 庆王琮(——子嗣王俅), 太子瑛(——子新平郡王俨、平原郡王伸), 隶王琰(——子汝南王僎、宜都王侨,济南王俊,顺化侒王) 荣王琬(——子济阴王俯、北平王偕、陈留王倩) 仪王璲(——子钟陵王侁、广陵王僆) 颍王璬(——子荥阳王伸、高邑王僝) 永王璘(——子余姚王儹) 寿王瑁(——子德阳王僾、济阳王伓、广阳王偡) 延王玢(——子彭城王倬、平阳王侹) 盛宣王琦(——子真定王偿、武都王佩) 济王环(——子傃王永嘉、平乐王俛) 信王瑝(——子新安王佟、晋陵王倜) 义王玼(——子舞阳王仪、高密王僇) 陈王珪(——安南王伦、临淮王佗、安阳王佼) 丰王珙(——子齐安王佻) 凉王璿(——泸阳王仂) 鄂王瑶,光王琚,恒王瑱,汴哀王璥 肃宗子孙: 越王系(——子武威王建) 彭王仅(——子常山王镇) 襄王僙(——子伊吾王宣、乐安王寀) 建宁王倓,西平王亻必,兖王亻闲,泾王亻廷,杞王倕,召王偲,兴王佋,定王侗 代宗子诸子: 郑王邈、均王遐、睦王述、丹王逾、恩王连、韩王迥、简王遘、益王乃、隋王迅、荆王选、蜀王溯、忻王造、韶王暹、嘉王运、端王遇、循王遹、恭王通、原王逵、雅王逸 德宗诸子: 舒王谊 、通王谌、虔王谅、肃王详、文敬太子謜、资王谦、代王諲 、昭王诫 、钦王谔、珍王諴 顺宗诸子: 郯王经、均王纬、溆王纵 、莒王纾、密王绸、郇王综、邵王约、宋王结、集王缃、冀王絿、和王绮、衡王绚、钦王绩 、会王纁 、福王绾 、珍王缮、抚王昽、岳王绲、袁王绅、桂王纶 、翼王绰、蕲王缉 宪宗诸子: 澧王恽、深王悰、洋王忻、绛王悟、建王恪、鄜王憬、琼王悦、沔王恂、婺王怿、茂王愔、淄王协、衡王憺、澶王忄充、棣王惴、彭王惕、信王憻、荣王忄责 穆宗诸子: 漳王凑、安王溶 敬宗诸子: 梁王休复、襄王执中、纪王言扬、陈王成美 文宗子: 蒋王宗俭 武宗诸子: 杞王峻、益王岘、兖王岐、德王峄、昌王嵯 宣宗诸子: 雍王汉、雅王泾、夔王滋、庆王沂、濮王泽、鄂王润、怀王洽、昭王氵内、康王汶、广王氵雍 懿宗诸子: 魏王佾、凉王健、蜀王佶、咸王侃、吉王保、睦王倚 僖宗诸子: 建王震、益王升 昭宗诸子: 德王裕、棣王祤、虔王禊、沂王禋、遂王祎、景王秘、祁王祺、雅王禛、琼王祥 以上都不含追赠的王。
2023-07-21 12:32:262

结合李邕真迹,说说李邕是个怎么样的人

李邕字泰和,扬州江都人。父善,有雅行,淹贯古今,不能属辞,故人号“书麓”。善以《文选》讲授诸生,邕能补益其意。邕少知名,既冠,见李峤,请假直秘书,未几,奥篇隐帙,了辨如响。峤叹曰:“子且名家!” 峤为内史,与监察御史张廷珪荐邕文高气方直,才任谏诤,乃召拜左推拾遗。五王诛,坐善张柬之,出为南和令,贬富州司户参军事。韦氏平,召拜左台殿中侍御史,弹劾任职,人颇惮之。谯王重福谋反,邕与洛州司马崔日知捕支党,迁户部员外郎。 玄宗在东宫,邕及崔隐甫、倪若水同被礼遇,岑羲等忌之,贬邕舍城丞。玄宗即位,召为户部郎中。张廷珪为黄门侍郎,而姜晈方幸,共援邕为御史中丞。姚崇疾邕险躁,左迁括州司马,起为陈州剌史。会仇人告邕贓貣枉法,下狱当死。许昌男子孔璋上书天子,疏奏,邕得减死,贬遵化尉,流璋岭南。 邕后从中人杨思勗讨岭南贼有功,徙沣州司马。开元二十三年,起为括州剌史,喜兴利除害。复坐诬枉且得罪,天子识其名,诏勿劾。后历淄、滑二州剌史,上计京师。始,邕蚤有名,重义爱士,久斥外,不与士大夫接。既入朝,人间传其眉目环异,至阡陌聚观,后生望风内谒,门巷填隘。中人临问,索所为文章,且进上。以谗媢不得留,出为汲郡、北海太守。 天宝中,左骁卫兵曹参军柳勣有罪下狱,邕尝遗勣马,故吉温使引邕尝以休咎相语,阴赂遗。宰相李林甫素忌邕,因传以罪。诏刑部员外郎祁顺之、监察御史罗希奭就郡杖杀之时年七十。代宗时,赠祕书监。 邕之文,于碑颂是所长,人奉金帛请其文,前后所受钜万计。邕虽诎不进,而文名天下,时称李北海。卢藏用尝谓:“邕如干将、莫邪,难与争锋,但虞伤缺耳。”后卒如言。杜甫知邕负谤死,作《八哀诗》,读者伤之。邕资豪放,不能治细行,所在贿谢,畋游自肆,终以败云。 一在《新唐书》中,李善的事迹是附见于李邕传的。在史学家的眼中,李邕的地位和价值无疑是高于乃父的。《新唐书》卷二百二《文艺中》云:“邕少知名。始,善注《文选》,释事而忘意。书成以问邕,邕不敢对。善诘之,邕意欲有所更,善曰:‘试为我补益之。"邕附事见义,善以其不可夺,故两书并行。既冠,见特进李峤,自言‘读书未遍,愿一见秘书"。峤曰:‘秘阁万卷,岂时日能习邪?"邕固请,乃假直秘书。未几辞去,峤惊,试问奥篇隐帙,了辩如响,峤叹曰:‘子且名家!"”这段文章说了两件事,证明李邕是“少知名”,或者说是天才。先说后一件事,“秘阁万卷”李邕“未几辞去”,而“奥篇隐帙,了辩如响”,说明李邕读书快,记性好,也说明此前他读书的面还不是太宽的。再看前一件事,证明李邕悟性好,见识高。但算算年龄,笔者有点疑问了。“始,善注《文选》……书成以问邕”,李善《文选注》成于显庆三年(658),其时李邕尚未生。二《新唐书·李邕传》说:“邕少知名,始善注《文选》释事而忘义,书成,以示邕,邕不敢对,善诘之,邕意欲有所更,善曰:‘汝试为我补益之!"邕附事见义,善以其不可夺,故两书并行。”少年李邕的意见表达了普通读者对于注释普及性的要求。但所谓“两书并行”的情形并未见到,或许李善在修订其注释时已经吸收了儿子李邕的建议以及某些具体意见亦未可知,所以今天所见到《文选》李善注固然以释事为主,亦复兼及释义,对作者的写作意图、言外之意以及写作手法有所诠释。三李邕(678~747),即李北海,唐代书法家。字泰和,广陵江都(今江苏省扬州市)人。其父李善,为《文选》(梁萧统编选)作注。李邕少年即成名,后召为左拾遗,曾任户部员外郎、括州刺史、北海太守等职,人称“李北海”。七十时,为宰相李林甫所忌,含冤杖杀。他工文,尤长碑颂。善行书,变王羲之法,笔法一新;并继李世民《晋祠铭》后以行书书写碑文,名重一时。其书风豪挺,结体茂密,笔画雄劲。传世作品有《端州石室记》、《麓山寺碑》、《法华寺碑》、《云麾将军李思训碑》、《云麾将军李秀碑》等。唐窦蒙在《述书赋注》中说:时议云:“论诗则曰王维、崔颢;论笔则王缙、李邕;祖咏、张说不得预焉。”李阳冰谓之书中仙手。其为文,长于碑颂,多自书。唐人说李邕前后撰碑八百首。杜甫诗曰:“干谒满其门,碑版照四裔。丰屋珊瑚钩,麒麟织成罽。紫骝随剑几,义取无虚岁。” 李邕的书法从“二王”入手,能入乎内而出乎其外。李后主说:“李邕得右将军之气而失于体格。”恰道出李邕善学之处。《宣和书谱》说:“邕精于翰墨,行草之名由著。初学右将军行法,既得其妙,乃复摆脱旧 在线看、下载去【 http://www.h4xsw.com 幻世小说网】
2023-07-21 12:32:341

新唐书卷一九六

2023-07-21 12:32: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