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图谱 / 问答 / 问答详情

你如何理解冲突论视角下的越轨?举例说明

2023-07-22 10:35:45
共3条回复
康康map

你如何理解冲突论视角下的越轨?举例说明虽然越轨社会学理论倾向于从社会的角度分析解释越轨现象,可是由于研究者视角、关注点等的不同,相关学者对于越轨现象的解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越轨社会学理论阵营里具有多种理论,如标签理论、文化冲突理论、失范理论、社会控制理论等。这些理论的基本观点决定了其解释的立场与角度,对于“问题学生”的成因有着不同的思考。在对“问题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问题学生”的成因所在。

(一)标签理论的基本观点

标签理论是出现于20世纪中期,解释犯罪行为的一种社会心理学理论。它认为,个体越轨行为的产生主要是社会贴标签的结果。为了较好地说明这一观点,标签理论将人的偏差行为分为“初级偏差行为”和“次级偏差行为”两类。对于越轨者而言,初级偏差行为可能是临时的、无意识的行为,而次级偏差行为则是习惯性的、有意识的举动。在初级偏差行为发展到次级偏差行为的过程中,社会判定(贴标签)是一个关键节点。具体言之,当社会给个体的初级偏差行为贴上“越轨”的标签时,个体会形成一种新的自我期待和行为方式,按照标签的内容重构自己的形象。此时,初级偏差行为转变为次级偏差行为,个体的越轨行为也就成为一种习惯性的、有意识的举动。依据标签理论的观点,我们认为,个体成为职业越轨者需要不可或缺的三个因素。一是既定标签的存在。即,现实社会生活中存在着种种描述越轨行为的“标签”,如“盗窃”。二是社会中的他人发现或者察觉到越轨者的越轨行为,如个体偶然的盗窃行为被人发现。三是他人(尤其是越轨者的重要他人)为越轨者贴上相应的标签。在这三个因素的作用下,个体逐渐认可并内化标签所赋予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慢慢地发展成为一名职业越轨者。在这个理论看来,问题学生之所以出现,是别人张贴“标签”的结果。

(二)文化冲突理论的基本观点

文化冲突理论认为,社会文化差异是引起社会越轨的重要原因。该理论认为,一个社会中存在着类型多样的文化,每一种文化都有其较为独特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被一个文化群体所接受的行为对另外一个群体来说极有可能是越轨行为。电影《刮痧》就明显的体现出这一点。“刮痧”是中医治疗的一种手法,为我们所认可。但是,当身处美国的中国成年人用这种手法为孩子治病时,其却被界定为一种虐待孩子的行为,触犯了相关的法律法规,是一种明显的“越轨”行为。从这个意义上讲,越轨是文化界定的结果,具有一定的相对性。文化冲突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塞林(T.Selin)区分了两种文化冲突:纵向文化冲突与横向文化冲突。纵向文化冲突是指不同时期的文化之间所产生的冲突,而横向文化冲突则是指同一时期内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具体到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方面,受教育者的一些越轨行为一般是由纵向文化冲突造成的。这是由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所处的时代不一样,对于一些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理解也就存在一定差异。由于教师处于较为强势的位置,其往往将学生的行为界定为“越轨”,例如,在教师看来,学生染发就是一种越轨行为。此外,受教育者与教育者的纵向文化冲突也有可能造成学生的越轨。如,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会使教师将学生的一部分行为界定为越轨。在这种情况下,“问题学生”的出现是由文化界定造成的。

(三)失范理论的基本观点

社会学先驱爱弥尔•涂尔干将失范一词引入到社会学的研究中。他用失范描述这样一种状态:社会规范和价值相互矛盾、冲突或者社会规范与价值相对脆弱,个人与社会都处于混乱状态。在这种状况下,生活于其中的人们很容易出现越轨行为。这是由于:此时的社会处于价值真空或者价值混乱时期,社会规范呈现出碎片化的特征。在这个社会中,个体无法找到一个统一的价值体系,缺乏有效的价值引导与行为指导。按照历史性与共时性的维度,我们可以将社会失范分为纵向失范与横向失范两个类型。所谓纵向失范,指的是社会中既有的价值体系被打破,但是新的价值体系尚未完全建立起来,整个社会中缺乏较为统一的价值体系,正如目前正处于转型时期的我国。所谓横向失范,是指社会各个系统之间的价值体系存在矛盾与冲突,处于这些系统中的个体缺乏一个较为统一的价值体系作为指导。具体到学生身上而言,就是家庭价值体系、学校价值体系、社会价值体系两两冲突,或者三者都有所差异。在道德教育过程中,5+2≤0现象的出现与此具有莫大的关系。由此看来,不同环境中价值规范的冲突导致了问题学生的出现。

西柚不是西游

冲突理论视角下的体育越轨行为

收稿日期:2011-02-24

作者简介:罗文静(1989-),女,湖北黄石人,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

究体育人文社会学.

第33卷第4期浙江体育科学Vol.33,No.4

2 0 1 1年7月Zhejiang Sport ScienceJul . , 2 0 1 1

文章编号:1004-3624(2011)04-0037-03

冲突理论视角下的体育越轨行为

罗文静,周丽君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体育学系,浙江杭州310028)

摘要:自从现代体育诞生以来,各种形式的体育越轨行为充斥着体育

赛场,文章从冲突理论观点出发,运用文献综述

法和逻辑分析法对体育越轨行为的形成过程进行分析,以期对体育越

轨行为问题的解决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参

考。

关键词:体育;越轨行为;冲突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Sports Deviant Behavior in the Perspective of Conflict Theory

LUO Wen-jing,ZHOU Li-jun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College of

Education,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28,China)

Abstract:Various forms of sports deviant behavior filled with sports game,since the formal sports comes into the

world.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sports deviant behavior by using literatures review and logical analysis from the per-

spective of conflict theory to provide theoretical proof and

1/17页

北境漫步

在生活中难免会发生冲突,化解矛盾可以使彼此之间感情更加深厚,解决冲突可以让自己的成长更有意义。遇到冲突时,多说一句“对不起”就会风平浪静;碰到矛盾时,多说一句“没关系”就会海阔天空。有一次,一位同学向我借了十块钱,我很乐意的接受了。第二天,他因为比我早到,所以先把钱放到了我的课桌上。当我叫他还钱时,他一动不动的对我说:“我已经把钱放到你的课桌上了。”我听了后紧张的说:“可我今天早上来的时候没有看见呀?”“啊?”他着急的说,“你在仔细的找找,我惊天早上放了呀?”于是,他跟我来到了我的课桌旁边找了起来。有这样两个课间过去了,他仍然没找到。到了第三个课间,我终于忍无可忍了,大声对他说:“没带就直说嘛,可以明天再还呀,干嘛找一个这么幼稚的借口!”听了我的责备,他十分焦急的说:“可我明明带了呀。”“不用说了,我都知道了,”我毫不留情的说:“我就不应该接钱给你”说完,我就转身回到了我的座位上。到了中午,我在写作业是不小心把笔碰掉地下了,我低头一看,课桌的桌腿地下压着一张十块钱的票子。我悄悄地把十元钱捡了起来,想起早上的事,看来我错怪他了。我十分不好意思,下课走到了他的面前,无地自容地对她说:“今天早上你给我的十元钱我找着了,对不起,我错怪了你,我也不该对你大吼。”他笑了笑,说:“没事啦,其实我也有不对,我不该把钱放你桌子上,来的你找了那么半天。”我们化解了矛盾,成了比以前更好的好朋友。在生活中,一定要做一个心胸像大海般宽阔,脾气像绒毛般细微的人,只要人人怀有一颗关心、体贴、理解、宽容和礼让的心,生活中的冲突就会少一些,和谐就会多一些,争论就会少一些,谦让就会多一些,苦恼就会少一些,欢悦就会多一些,猜疑痛苦就会少一些,信任豁达就会多一些!

相关推荐

标签理论

人终其一生都会不断发生大大小小的偏差行为,这些现象其实也是很正常的,毕竟我们是人不是神对吗? 这些行为称之为“原始偏差行为”,就算犯了过错,人不一定会就此走上犯罪之路,大多数人都仍然能够保有良好的行为举止,安分守己当个好公民。然而,当一个人发生初级偏差行为后,却马上因为这样的行为被社会或旁人贴上负面标签,被贴上负面标签后,有些人也开始相信发生在他自我身上的标签(自我实现预言),进而来改变行为,以使自己的行为更加符合标签的描述。最后让自己成为犯下更严重的偏差行为,而完全被社会所贴的标签所制约,再也无力翻身。 有句俗话说,“小孩偷拔苗,长大偷牵牛。”许多时候,就是因为标签理论作祟的结果。 标签理论是指,人的表现跟行为,会受到别人为我们贴的标签所影响。 其实仔细想想就很容易明白,当别人认为我们很优秀的时候,我们会尽可能地表现得比原本更优秀的样子。 所以我们常说,父母不可以常骂小孩子没用,因为你骂小孩子没用,就等于替他贴上了一个标签,久了之后,孩子对自己非常没自信,于是就真得变得越来越没用。 标签理论还可能与另一个心理现象相互作用,那就是自证预言。 举例来说,当一个人一直被周遭的人认为没出息的时候,这个标签如果一直贴在他身上,久了之后,如果这个人真的认为自己没出息,因而变得越来越不努力,反而就印证了他内心对自己的看法。 也就是标签理论,可能会影响一个人的行为跟内心想法,而这个人受到标签的影响之后,如果也对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信以为真,他就会直接受到影响,并间接印证了别人跟自己的看法,自证预言也就成真了。
2023-07-21 16:14:251

标签理论对社会工作者的启示有哪些

标签理论(Labeling theory)是以社会学家莱默特(Edwin M.lement)和贝克尔(Howard Becker)的理论为基础而形成的一种社会工作理论。这种理论认为每一个人都有“初级越轨”,但只有被贴上“标签”的初级越轨者才有可能走上“越轨生涯”。一个人被贴上“标签”,是与周围环境中的社会成员对他及其行为的定义过程或标定过程密切相关的。因此,社会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通过一种重新定义或标定的过程来使那些原来被认为是有问题的人恢复为“正常人”。其实说的是,我们每个人都不要轻易给人或事贴标签。很多事情我们其实并不了解,但是我们却可以很轻易的给一件事情、一个人贴标签,在不了解的情况的下先入为主,带着标签去看一件事或一个人,这样是很不利于解决“问题”的,因为你以为的“问题”很可能其实并不存在。因为你并不了解事实是什么。备考社会工作师考试,获取更多学习方法及相关资讯,可以在安卓手机应用市场找:社会工作师考试助手app,苹果手机市场找:希赛网app。视频+真题,省时又省力,应用中还会定期推出最新的备考方面的免费直播课,轻松刷题、看视频,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2023-07-21 16:14:342

标签理论到底什么意思啊

标签理论植基于符号互动理论,认为越轨行为是社会互动的产物。标签理论主要探究越轨行为产生的过程而非越轨行为产生的原因,认为一个人所以成为越轨者,往往是因为在社会互动过程中,在父母、老师以及社会组织处理个人的越轨行为时,被贴上诸如坏孩子、不良少年的“标签”,而这些标签是一种社会耻辱性“烙印”,它将越轨者同“社会的正常人”区分开来。而被贴上“标签”的人也在不知不觉中修正了“自我形象”,逐渐接受社会对其的不良的评价,并开始认同他人的观点,确认自己是坏人,进而被迫与其它的“坏人”为伍,进行更加恶劣的越轨行为。久而久之,越轨行为者愈陷愈深,最终无法自拔。标签理论强调社会对越轨者的反应,包括训斥、责骂、歧视惩罚等,认为社会的反应是促使初级越轨者最终陷入“越轨生涯”这一无底深渊的重要原因。
2023-07-21 16:15:262

去标签理论是在综合理论还是实务里面

标签理论是社会心理学解释越轨行为的理论。代表人物有H.S.贝克尔、利默特、K.T.埃里克森、舒尔等,在20世纪60年代兴起于美国。 标签理论的主要内容有三个要点:即对越轨行为成因的重新解释、标签的张贴是有选择性的以及越轨行为的养成是一种被辱的过程。 这一理论在社会心理学中的互动影响下产生,从社会和他人对越轨者的反应的角度解释越轨行为,主要阐释人在进行初次违法犯罪后再进行违法犯罪的原因。提出,社会和他人是否把一个人视作越轨者,对一个人是否产生越轨行为起关键作用。继发的违法犯罪行为是否是对一个人初次的违法犯罪行为贴上坏的标签,而个人又对这种坏标签产生消极认同的结果。 某种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并不由行为本身的性质决定,而是由有权势者为了自己的利益在法律中确定的;根据人们遵守和违法这类法律的情况,人被贴上“守法者”或者“违法者”的标签;对于被标定为“违法者”的人,会采取包括逮捕在内的一系列进一步标定活动,目的是在个人和周围社会成员心目中树立起违法者的形象,引起社会成员对违法者的更多的谴责等标签行为;当个体对这种标签过程产生消极认同时,就会在绝望情绪下进行更激烈的违法犯罪行为。 一些学者主张将研究重点放在群体如何为越轨行为下定义,如何给一些人加“标签”上,而非越轨行为者本身的特点。该主张得到批评,被认为鼓励人们同情越轨者,不利于社会安定;标签也使越轨者不再违反社会规范的警告作用。
2023-07-21 16:15:331

运用标签理论解释越轨的原因。

【答案】:①标签理论(label theory)是从社会和他人对越轨者的反应这一角度对越轨行为加以解释。这一理论认为,社会和他人是否把一个人看作是越轨者,这对一个人是否产生越轨行为起着关键作用。②标签理论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有过越轨行为,只是我们一两次的越轨行为未被发现和标定而已,这种虽违反了社会行为规范但未被发现和标定为越轨的行为称作初级越轨行为。标签理论研究的不是初级越轨,而是次级越轨,或称职业越轨。这是一种经常性的越轨行为。倘若一个人的初级越轨被发现,社会就会给他一个“越轨者”的标签,以对越轨者的身份来期望和对待他。而这个人则会顺应社会对他的这种期望,认同这个标签,这样就产生了次级越轨。③标签理论的解释有助于理解那些为其他理论所忽视的方面,社会对越轨行为的反应不是使越轨行为消失,而是使之存在下去。
2023-07-21 16:15:411

标签理论的简介

标签是人们对自我形象的界定和产生。自我形象是透过与他人互动而产生,而他人的标签则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标签理论认为,犯罪是社会互动的产物,而个人被有意义的他人——如教师,亲戚,警察等贴上标签,描述为偏差行为或犯罪者,他就逐渐自我修正,而成为偏差行为者或犯罪者。
2023-07-21 16:15:501

矫正社会工作标签理论运用解析

矫正社会工作标签理论运用解析   从标签理论的视角入手,分析其介入矫正社会工作的适用性,进一步探讨标签理论如何去标签,以帮助矫正服务对象顺利的回归社会。通过案例来展示如何运用标签理论在矫正社会工作中开展实务,并从个人和社会两个层面来阐释标签理论在矫正社会工作服实务中的独特优势。下面是我为大家提供矫正社会工作标签理论运用解析,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一、研究背景   当今社会正处于加速转型期,各种社会问题层出不穷,在这些社会问题的背后隐藏着一群被标签化的人,他们陷入反复犯罪的泥沼中不能自拔。面对这种现象,如何帮助他们去掉标签并顺利的回归社会成为广大社会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本文着重探讨了标签理论如何在矫正社会工作中发挥作用,帮助有过犯罪行为的人去掉标签,重新回归社会。   理论上来看,通过分析研究总结出一套相对实用的矫正社会工作方法,为矫正社会工作的理论体系注入一点新的活力,以丰富充实相关的理论研究,并为其他领域内的社会工作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从实践意义上来说,为活跃在一线的社会工作者提供一种相对较新的实务工作方法,去更好的帮助那些有需要的人,以此减少社会问题的发生,增进社会的和谐与发展。    二、标签理论介入矫正社会工作的适用性分析   一)矫正服务对象的特殊性   从矫正社会工作的概念可以得知,矫正社会工作是一种为特殊社会弱势群体提供的服务,具体来说就是为罪犯或具有犯罪危险性的违法人士所提供的一系列福利服务。罪犯或具有犯罪危险性的违法人士做出影响社会稳定、损害公众利益的行为,所以说他们是社会安定和公众利益的损害者。这些人做出违法犯罪行为,是因为其社会化过程的不顺利而导致社会生活适应能力减弱,他们无法通过社会所认可的方法得到自己生存的必要条件,所以又说他们是社会的弱者。尤其是当他们做出的行为被社会认定为违法或犯罪,从而受到社会的惩罚与制裁时,他们的社会地位会更加的滑落,他们的行为会更加的不被社会公众所接纳,这样就会面临与整个社会主流相背离的不利情况。因此,在不被社会所接纳的情况下,这些人会变得更加排斥社会,思想更加极端,有可能会走向更深的犯罪深渊,从而形成一个恶性的犯罪循环,影响社会稳定。在某种程度上来看,他们也是犯罪行为的受害者,所以可以说他们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   二)标签对服务对象的负面效应   一个人,会做过很多错事甚至是犯罪,并不能表明这些人就是天生的犯罪者,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是因为一时的冲动或迷茫而犯下了罪过,这是很正常的现象。但是在社会的大环境中,经由媒体、新闻、人群等大肆的宣扬与传播,这些人的犯罪行为会充分的暴露在社会公众的目光下,他们的身上就会被加上犯罪的烙印。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就会被动的被社会公众贴上犯罪者的标签,他们的行为处处受到社会的关注与无形放大,这对他们今后的生活和思想也会产生极大的影响,比如说求职中因有过犯罪经历而遭到歧视不被录用等。另一方面,犯罪人被贴上犯罪标签后,由于不能得到社会的接纳与尊重,基本生活也得不到保障,内心的压力又无处释放,他们就会顺应社会对其的不利评价,重新审视、评估和衡量自己的价值,形成“破罐子破摔”的心理,继续危害社会,甚至是报复社会公众。由此可见,标签对于犯罪人的负面影响是极大的,在矫正服务中,要充分考虑到这一情况,从如何最大化的祛除或减轻标签对服务对象的负面效应入手,为服务对象制定切实可行的服务方案,帮助他们去掉标签,重新被社会所接纳。   三)“去标签”帮助服务对象回归社会   标签理论认为,社会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通过一种重新定义或标定的过程使那些原来被认为是有问题的人恢复成为“正常人”。标签理论以其独特的视角为社会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在社会工作实务中应用广泛,尤其在矫正社会工作领域内,对犯罪者进行“去标签化”,可以使他们更好的回归社会。如何帮助服务对象去掉他们身上的犯罪标签,是开展服务活动的重心,也是整个服务计划能否有效实施并取得效果的关键。第一个方面,从犯罪者自身出发,改变他对自己身上所贴标签的认知,首先要自己去标签化,以求获得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去积极适应新的社会生活;第二个方面,从社会的环境入手,呼吁社会理解犯罪者, 给改过自新的犯罪者一次机会, 倡导人们抛弃对犯罪人的偏见和歧视性看法,积极营造一个无标签的社会化大环境,从而为犯罪人的回归社会减少障碍。在提供服务活动的过程中,工作者要时刻保持对矫正对象的尊重与理解,让他们感受到周围对自己的接纳,积极引导他们回归社会, 鼓励其重新认识社会, 激励其勇于面对新的生活。    三、标签理论在矫正社会工作实务中的具体运用   一)接触服务对象并建立专业关系   矫正社会工作是一项十分艰难而复杂的工作,必须遵循科学的程序来开展服务。首先,需要初步的接触服务对象,通过各种途径初步了解服务对象所面临的困难及问题。很多服务对象因长期生活在标签化的社会环境中,内心被迫接受“不正常”的自己而变得不自信,更不愿主动去寻求帮助,在这种情况下工作者要主动、真诚的去接触服务对象。然后,在对服务对象的基本情况大致了解的基础上尝试与其建立专业关系。例如,老李是一位吸毒人员,40岁,曾主动进入戒毒所进行戒毒,回归社会后不被社区居民所接受,经常受到社区居民的躲避与歧视,因此变得苦闷、自暴自弃,在对生活无望的情况下又染上了有毒物品。社区内的矫正工作者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主动的找到老李,真诚耐心的了解了老李的生活状况和心理状态后,向其表明了自己的来意,并希望可以帮助他重新融入社区生活。   在交流的过程中,工作者多次向老李提到他所遭遇的困境是由于社区居民对其贴上了“吸毒者”的标签所致,要想改变这一现状,需要重新塑造自我,改变人们对自己的刻板印象。经过多次的交流后,老李渐渐对矫正工作者产生了信任,并愿意在工作者的帮助下,通过专业的服务活动来积极改变自己。由于矫正社会工作本身及矫正对象的特殊性,在建立专业关系的过程中,矫正工作者自身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动,帮助消除服务对象的戒备心理,减轻标签化给服务对象带来的压力,给服务对象营造一个无标签的`氛围。工作者要以服务对象为本,充分考虑服务对象的所需所求,站在尊重、平等、自愿的角度,使服务对象了解并慢慢进入自己的角色,以平等、接纳的态度与服务对象建立关系。   二)矫正资料收集与分析   当工作者与服务对象建立专业关系后,矫正社会工作就进入了矫正资料的收集与分析阶段,为了准确地把握矫正对象的需求和问题,使矫正工作有针对性,需要尽可能全面地收集矫正对象的资料。对于老李来说,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进行资料的收集,即个人方面的资料、环境方面的资料、个人与环境互动方面的资料。首先,对老李的个人基本资料进行收集,如年龄、经济基础、个人生活经历、个人戒毒经历、相关的社会系统等,这些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老李本人及其社会关系等方面的情况。然后,对老李生活的环境层面进行了解,这里所说的环境层面是指服务对象生活于其中的重要社会系统,主要包括家庭、亲属、邻居、朋友、学校、工作等。在了解这些不同的系统时,尤其要关注对服务对象有重要影响和重要关系的人,因为他们的存在以及对服务对象的看法是形成标签化环境的基础,取得他们的支持和帮助,对矫正工作的开展具有相当积极的意义。最后,需要特别注意服务对象个人在与环境互动过程中所发生的生理、心理、情感等方面的变化,这是分析服务对象如何在标签化环境中生存与改变的关键。   在收集了大量关于矫正对象的资料后,需要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并进行相关分析。首先是对资料的整理,对原始资料进行复查、审核、分类等,要做到系统化、规范化、有序化。在完成上面的工作后,需要对资料作进一步的深入分析,这种分析不是为了确定服务对象的问题,而是与资料的收集形成良性的反馈与配合,从而对所收集的到的资料进行再整理、再分析。通过资料的整理与分析,工作者对矫正对象形成了基本而又系统化的认识,以便为后来的服务工作开展提供支持。   三)研究和确定服务对象的问题   矫正社会工作是在矫正工作者与服务对象共同探究服务对象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进行的。在收集各种资料后,工作者须同服务对象一起就服务对象的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概括出服务对象存在的问题,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评估,以指导工作者设计服务方案,实施专业的矫正服务。   为了提炼出矫正对象存在的问题,要考虑是什么造成了矫正对象的生活现状以及又是什么阻碍了矫正对象顺利回归社会的道路。首先是从矫正对象个人自身出发,由于矫正对象自身的局限性造成性格、行为等的偏失,从而引发犯罪,受到社会的控制与惩罚。他们对于社会的危害性使其自身被社会所排斥,基本生活得不到正常保障,陷入挣扎困顿的局面。老李在年轻的时候因为缺乏价值判断在他人诱惑下染上了有毒物品,对自己的生活以及社会公共秩序造成了严重影响。其次由于矫正对象曾经的犯罪行为使社会对其打上了深深的烙印,身边的社会公众对其产生了刻板的偏见,给其身上贴上了“犯罪人”的标签,在生活中得不到尊重与接纳,处处遭受冷嘲热讽与歧视。   在矫正对象不能得到有效帮助与引导的情况下,他们的心理会发生负面变化甚至是扭曲人格,行为偏离正常化或不受控制,从而形成再犯罪。在家人的支持下,老李主动进入当地的戒毒所进行戒毒,一年后毒瘾得到遏制,重新回归到社会。在求职过程中,屡次因其曾有过吸毒经历而被拒绝,在这种情况下,老李渐渐对生活失去了信心,认为自己不可能再被别人所接受和认可,在其心灰意冷的时候又重新沾染了有毒物品。由以上可以得出,矫正对象的问题基本上可以归结为自身的犯罪经历和社会公众对其的标签化所造成的一系列不良行为后果,甚至是犯罪的恶性循环。   四)制定矫正计划并提供专业服务   在明确了矫正对象所遭遇的困境与问题后,矫正社会工作者需要与矫正对象一起就所确定的问题制定相应的矫正计划,并提供专业服务。因此,矫正计划与服务是矫正社会工作者整个工作过程中的核心工作,对矫正社会工作的开展具有关键性作用。一般而言,矫正计划由三部分内容组成,计划的目标、计划关注的对象、计划的实施策略等。对于老李,计划的目标就是帮助老李去掉身上的标签,重新回归社会。计划关注的对象除了老李本身外,还要关注其身边的家人、邻里、朋友等相关群体,他们是老李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人,去标签要从他们入手,以此来促进支持系统。在计划实施的过程中,不仅仅是为了达到目标,还需要注意实施计划的策略,需要考虑如何才能最大化有效的帮助矫正对象,以及对于一些提前没有预料到的突发情况的防备措施。   针对矫正对象的问题,制定矫正计划后,矫正工作者和矫正对象需要按照所指定的目标和措施将矫正计划付诸实施,为矫正对象提供专业化的服务,真正帮助他们改善自身的情况,去掉标签,回归社会。在服务过程中,可以从直接和间接两个方面入手。矫正对象个人面临着被社会公众排斥与歧视的困境,在社会适应、行为、人际交往等方面存在诸多困惑。工作者要帮助矫正对象正视自己身上存在的问题,帮助他们分析产生问题的自身原因,对自己身上所贴标签有一个清醒而明确的认识,同时要注意加强他们的自信心,对能够改变自身现状持积极乐观的态度。改变自身对标签化的认知是很重要的一步,只有自己坦然面对自己的过去,坦诚对待社会公众的目光,才能以一个良好的心态去迎接新的生活。矫正工作者和老李进行了深度交流,并制定了服务帮助计划,明确计划的第一步是改变老李对自身的认识,做到自我去标签,重新树立生活的自信心。通过对标签理论的学习,老李渐渐明白去掉自己身上标签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在信心增强训练、情绪训练等辅助下坦然接受了过去的自己,并增强了自信,开始走出家门,主动去融入社区生活。   而从间接的方面来入手则是指对矫正对象以外的其他系统采取的行动,包括矫正对象的家庭、社区以及所处的社会环境等。帮助矫正对象改变自身是整个服务的关键,而改变矫正对象身边的环境是能否将服务成果优化下去的保障。生活在一个无标签的社会环境中,对矫正对象更好、更快的适应并回归社会有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这需要工作者主动与矫正对象身边的群体建立联系,取得他们的支持。在工作中要着重倡导改变大众对标签的看法,给那些身上贴有标签的人一个重新改过的机会,多支持鼓励他们走出阴影,重新融入社会生活。社会公众对服务对象的接纳和帮助,帮助服务对象回归社会,不仅会对服务对象自身带来帮助,也会促进其他社会成员的安全,维护了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矫正工作者来到老李所在的社区,主动挨家挨户的进行居民走访,向他们表明老李悔改的心声,并希望得到他们的理解与支持。除此之外,还在社区内进行关于如何帮助吸毒人员回归社会的文化展览宣传,举办各种相关活动,力求改变居民对吸毒者的认识,营造一个无标签的社区环境。经过长期的努力,老李已经能够和社区广大居民很友好的生活在一起。   五)矫正评估与结案   矫正评估是在矫正计划实施后,对矫正工作进行整体评价与反思的过程。通过矫正评估,矫正社会工作者不仅要对矫正的过程、效果进行思考,而且要对矫正工作的未来做出相应的跟进计划。通过一段时间的矫正服务,计划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矫正对象的心理、行为等是否得到了良性的改变,这些都需要工作者进行全面的评估。通过评估,工作者可以及时发现问题,把握整个矫正过程的实施,寻求矫正工作的未来方向。老李重新融入社区生活后,工作者需要对这一阶段的服务活动以及成果进行评估。首先,由工作者进行评估,为老李制定的计划得到顺利的实施,达到了既定的目标,老李的困境得到了有效的改善,社区成员对老李的态度也产生了良好的转变。其次,由老李自身进行评估,老李的情绪与压力得到了释放,对生活又重新燃起了希望,并能主动的去跟社区成员进行沟通交流。最后,由老李身边的家人、朋友、社区成员等进行评估。经过工作者的了解,家人、朋友都感受到了老李的改变,并对老李的戒毒行动表示支持,社区成员开始改变对老李的标签化看法,并愿意在以后的生活中对其进行帮助,接纳其回归社区。   通过对服务工作的评估,服务对象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工作者就可以与服务对象结束专业关系。另外,工作者还需要做好跟进服务的准备,对服务对象在结束专业关系后出现的情况做出一定程度的处理和回应,以求服务对象的问题得到彻底的解决。专业服务结束之后,老李基本上可以重新适应社区生活,在这种情况下,工作者与老李顺利的进行了结案。在跟进过程中,工作者帮助老李应聘到工作岗位,解决了生活来源问题,并协助老李应对自己的情绪、压力以及处理与社区居民之间的矛盾,最终老李顺利的融入了社区生活。    四、标签理论介入矫正社会工作实务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   一)关注矫正对象特定的标签化生活环境   被贴上标签的人,他周围的群体会对他产生与正常人不一样的看法,这对于本身因受到刑罚心理就比较敏感的人将是一种无形的伤害,它容易强化犯罪者对于自身不良价值认定,如此就易迫使罪犯与其他犯罪者为伍,并经常性的去做些自认为符合自身身份的行为。在当前我国的传统刑法报复观念下,罪犯在接受刑罚处罚的那一刻,往往已经被社会公众贴上了标签,而这种标签传递了邪恶、堕落、暴力等的思想。很多人犯了罪,不是不想改正,而是在标签化的社会环境下丧失了改正的勇气,社会公众的另眼看待会让他们对自己产生怀疑,在今后的生活中承受着巨大的压力,陷入无限的挣扎中。他们对生活无奈、失望却又得不到理解与帮助,他们是一群被社会主流所抛弃的人。人和环境是相互作用的,人可以影响环境,而环境也可以改变人,同样,一个人犯了罪会影响其周围社会环境对他的看法,而社会环境的改善同样可以帮助这些犯了罪的人重新适应生活。所以,矫正社会工作者在开展服务的过程中,要特别的去关注矫正对象所生活的这种标签化社会环境,尤其是家人、朋友、邻里等与矫正对象接触比较多的社会群体,倡导他们建立有助于矫正对象回归社会的支持系统。   二)注重与其他理论的借鉴与整合运用   根据前文的研究可知,标签理论在矫正社会工作的运用中有着独特的作用,可以有效的帮助矫正对象去掉身上的标签,更好的顺利回归社会。然而,在大量的矫正服务活动中,仅仅依靠一种理论的支持是远远不够的,在很多方面也是不完善的,所以需要工作者打破思维的局限性,广泛的吸取和借鉴其他理论的优势,来为矫正对象更好的服务。理论的不同,针对矫正对象所开展的服务活动也有所侧重,难免会造成问题的遗漏或重复,从而导致人力、物力等资源不能进行合理的分配,甚至是浪费。比如说,整合优势视角理论的主要观点,帮助矫正对象发掘自身的优势和潜能,协助其从困境中挣脱出来,增强其对自我改变的信心;以认知行为治疗理论为指导,修正矫正对象对自身标签化的不合理信念,加强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引入社会网络干预理论,建立社会支持网络,呼吁社会公众一起行动起来共同支持和帮助矫正对象。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要做好全面的计划,同时运用多种理论的视角来为矫正对象考虑,真正做到设身处地的理解、尊重矫正对象,这样不仅能促进工作的顺利开展,还可以把不同理论的问题和不足及时反馈给工作者,进一步的整合和完善理论。    五、结语   随着社会变迁加速,越来越多的犯罪行为如吸毒等,暴露在公众眼前,而犯罪者作为社会的边缘群体一直被人们所歧视、忽略和远离。在这种背景下,社会工作以其专业的助人手法在我国渐渐发展起来,并且开始关注犯罪者,对其进行帮扶工作。标签理论以其独特的视角为社会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在社会工作实务中应用广泛,尤其在矫正社会工作领域内,对一个有过犯罪行为的人进行“去标签”,可以使他们更好的回归社会。经过研究后发现,广大学者很少涉猎对标签理论在矫正社会工作中的运用这一课题的研究,虽然有对社区矫正工作方面的一些论证,但也仅仅局限于理论层面上。所以,作者大胆尝试,本着探索与完善的态度,从两个方面对标签理论在矫正社会工作中的运用展开研究:其一,从犯罪者自身出发,自己去标签;其二,从社会的环境入手,营造无标签的社会化大环境。   由于矫正对象群体的特殊性以及现代社会工作在实践中的局限性,导致标签理论在矫正工作中的实务操作尚不成熟,而本文的论述也是建立在一种理想化的状态之上,希望可以为广大一线社会工作者提供可参考借鉴的方法,与此同时,难免会有考虑不周或欠缺的地方,需要在以后的实践探索中慢慢的加以验证和修善。随着矫正社会工作的深入发展与不断完善,此方面的研究也会越来越多,以此来指导广大的一线社会工作者更好的帮助矫正对象重新回归社会,最终将极大地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发展。 ;
2023-07-21 16:16:031

标签理论是以社会学家(  )和贝克的理论为基础而形成的一种社会工作理论。

【答案】:A【答案】A【解析】标签理论是以社会学家勒麦特和贝克的理论为基础而形成的一种社会工作理论。
2023-07-21 16:16:111

标签理论对犯罪现象具有很强的解释力

题库内容:犯罪对象的解释 犯罪行为所侵害的人或物。体现犯罪客体。相同的犯罪对象,可以体现 不同 的犯罪客体。如 公共 汽车被破坏,这一犯罪对象所体现的犯罪客体,可以是公共 安全 的 社会关系 (在行驶中被破坏),也可以是公共财产所有权的 社会 关系(在车库中被破坏)。有些犯罪没有犯罪对象,如脱逃罪;有些犯罪的犯罪对象 只限 于特定的 对象 ,如妨害公务罪的犯罪对象只能是依法 执行 公务的 国家 工作人员。 词语分解 犯罪的解释 做出犯法的应受刑法处罚的事详细解释触犯法律而构成罪行。《汉书·宣帝纪》:“今百姓多上书触讳以犯罪者,朕甚怜之。” 宋 司马 光 《论不得言赦前事札子》:“臣伏覩今月二十三日手诏,应官吏黎庶犯罪在赦前 对象的解释 ∶ 目标 ∶恋爱的对方找对象 ∶描写或写实的特定人或物小说中描写的主要对象详细解释.指行动或思考时作为目 标的 事物。 赵树理 《套 不住 的手》:“ 训练 的对象虽说是初参加生产的人,可是也有 例外 。”.特指恋爱
2023-07-21 16:16:291

社会学知识:标签理论

2023-07-21 16:16:361

人为什么会越轨(上)

越轨行为又叫离轨行为、偏离行为,是指社会成员或社会群体、社会组织偏离或违反人们公认的现行社会规范的行为,如违俗、违德、违纪、违法行为,以及自毁行为和其他异常行为。从事越轨行为会遭受惩罚的,这一点越轨行为者也是明白的,但一些人为什么还要从事各种各样的越轨行为呢?对这个问题,许多学者做出了不同的解释。 差异交往理论这一理论是由美国社会学家萨瑟兰提出来的。他认为,与其他一切社会行为一样,越轨行为也是从别人那里学来的。每一个人都可能接触到遵纪守法者,也可能接触到越轨行为者。他认为,每个人都受到遵从和越轨行为的双重影响。如果一个人走向越轨的社会化强度超过了走向遵从的社会化强度,就可能成为越轨行为者。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差异交往理论把主要的注意力,放在人们与什么人交往,以及交往的频率、时间和强度等变数上,试图找出这些变数与越轨行为的关系。萨瑟兰指出,一个人同教唆越轨的人联系越密切,与之交往的次数越多、越频繁和越持久,且接触时的年龄越小,他成为越轨者的可能性就越大。按照这一理论,一个人,比如一个小孩,如果不幸沦落到一个犯罪团伙中,通过与团伙成员的互动,这个孩子就会学到对越轨行为的理解、态度和促使他走向犯罪的技术。与犯罪团伙成员的交往越密切,这个孩子学到的犯罪手段就会越高明,犯罪的动机就会越强烈,犯罪的可能性就越大。 从差异交往理论可以作出一个推论:当一个社会存在着多种独特的亚文化时,越轨行为通常比较普遍。因为在这些亚文化中,必定有些亚文化的文化特质,是与主流文化或其他亚文化相冲突的。这样,在社会流动极其频繁的现代社会,每一个人都必然会接触到各种越轨行为及其规范,因而,他们也很可能学习和接受了这些越轨行为。 差异交往理论给人们的一个启示是,越轨行为是通过学习获得的。完全与外界隔绝的人,是不会知道伪造支票的。但是,这一理论不能解释的是,为什么有些经常与越轨行为接触的人,能使自己对越轨行为具有免疫力。同样,它还不能解释这样一个事实:有些越轨行为事实上是从正常人那里学来的,比如,通过上会计课,可以学到贪污的本领。 标签理论由社会学家埃德文·雷梅特和霍华德·贝克尔等学者提出的这一理论认为,社会生活中原本并不存在所谓越轨行为。社会中之所以有越轨行为,是因为社会中的某些权力集团,给某些社会成员及其行为贴上了越轨的标签。所以,所谓越轨行为,只是某些权力集团的主观认定,而不是它的本质属性。在这一理论看来,越轨行为是相对的。一个行为及其行为者,只有被其他人标签为越轨时,才会成为越轨行为和越轨行为者。这一理论集中探讨的是越轨的过程而不是越轨的原因。 标签理论把越轨行为分为初级越轨行为和次级越轨行为。按照这一理论,每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都会在某一时刻、某一地点、以某种方式,做出某些越轨行为。这些越轨行为中,大部分是暂时的、试探性的、轻微的、出于好奇的、容易掩饰的。这种大量存在而没有被人发现的越轨行为,就是所谓初级越轨行为。初级越轨是没有被任何人发现的,因而也没有受到惩罚,当事人并不认为自己是越轨行为者,别人也不认为他是越轨者。这种越轨人人都发生过。但是,如果这些行为被某些重要的人物,比如父母、朋友、校长、警察发现了并公之于众,初级越轨就向次级越轨转化了。那些犯有过失的人,更确切地讲,那些不幸被发现的初级越轨者,就有可能被贴上“越轨者”的标签,比如“小偷”、“流氓”、“妓女”、“骗子”等。这时,越轨者的处境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其他人会根据这一标签,对越轨者作出反应,比如,如果一个人被看作是“骗子”的话,他的真话也可能会被当作谎言;另一方面,越轨者也会有意无意地接受这一标签,甚至对别人的看法表示认同,认为自己就是越轨者,一不做二不休,干脆投身于越轨,从而做出更多的越轨行为来。这样的话,本来是要消除越轨行为的那些惩戒和制裁措施,却起到了强化越轨行为的消极作用。 标签理论将一个人成为职业越轨者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权威者或关系密切者对越轨行为的察觉;二是对越轨者作出标签;三是越轨群体或越轨亚文化为加入该群体或文化的人提供越轨行为的社会支持。一旦经过了这三个步骤,越轨者就放弃不了越轨的方式,回不到遵从上来。这样,他就真正开始了其越轨生涯,也即接受了越轨亚文化中的越轨认同和生活方式。 标签理论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同样的行为,在一些社会中被认为是正常的,在另一些社会却被认为是越轨行为,为什么会有这种区别呢?原因就在于贴上不同的标签,会分别有利于不同社会中的不同社会势力。那些凭借权力占据了统治地位的集团,可以通过贴标签,宣布被统治者为“越轨行为者”,来控制和压制被统治者。因而,这一理论认为,社会上很多标签是不公正的。
2023-07-21 16:17:071

2014自考社会学概论考点:偏差行为的社会学解释

这篇《2014自考社会学概论考点:偏差行为的社会学解释》是 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偏差行为的社会学解释   1、失范理论:默顿、五种适应方式。   2、文化传递理论。   3、标签理论。   [例题·多选题]在默顿的社会失范理论中,属于偏差行为的有( )   A.“遵从”;B.“革新”;C.“仪式主义”;D.“退却主义”;E.“反叛”。   [答案]BCDE   [解析]本题考察偏差行为中的失范理论。在默顿提出的五种缓解失范性紧张状态的适应方式中,除了遵从是以社会允许的方法获得社会鼓励的目标外,其他四种适应方式都被视为偏差行为。   [例题·单选题]为了追求社会鼓励的目标,采用了不被社会认可的手段,甚至是违法的手段,这种偏差行为称之为( )   A.形式主义;B.退缩主义;C.创新;D.反叛。   [答案]C   [解析]本题考察的是失范理论,属于重点知识。本题提醒大家的是,有些知识点考察的很细,既是重点内容就必须全面掌握。   [例题·单选题]一种行为之所以被视为偏差行为,是因为社会的权力集团给这种行为贴上了偏差的标签,偏差行为只是一种被社会定义为偏差的行为。这是解释偏差行为的( )   A.文化传递理论;B.标签理论;C.示范理论;D.功能理论。   [答案]B   [解析]本题考察偏差行为的理论解释。题干中描述的是标签理论的主要观点。
2023-07-21 16:17:141

社会学越轨行为理论中初级越轨和次级越轨是怎么样定义的

在社会学中:“初级越轨”,即偶尔卷入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并未对个人的心理形象和社会角色扮演发生持续的影响。“次级越轨”,是指卷入违犯社会规范的行为,并被其他人标签为越轨而且越轨者本人也这么接受了。
2023-07-21 16:17:263

犯罪社会学三个理论的关系

、社会结构理论犯罪的社会结构理论主要有社会解组理论、价值失范理论、相对剥夺理论等。(一)社会解组论社会解组论讨论的是社会结构的解体和重组过程中所引发的犯罪问题,也叫社会生态学理论,它是美国芝加哥学派提出的犯罪社会学理论。芝加哥学派认为,城市本来是一个“有生命的”有机整体,是一个历史形成的自然体系,城市的区位结构是由于城市自身的社会规律而形成的同心圆。这个犯罪同心圆理论是芝加哥大学伯吉斯等人通过在地图上标示,调查芝加哥违法犯罪少年居住地的分布,研究芝加哥犯罪情况后提出的犯罪学理论。社会结构解体论认为,人们生活和活动在家庭、学校、游戏伙伴和团体之中,这些群体都适应于地区性的集体或大城市的某个市区,它们又反映了某个城市的历史过程。由于大量移民,如欧洲移民与南方黑人的拥入,不仅使人口过度稠密,而且导致原有社会结构的解体,这种社会结构的解体又进一步导致人们文化准则的混乱,使人们价值观发生严重混淆,不知道如何适应这种新的社会环境,从而导致个人的越轨和违法犯罪行为的增多。芝加哥学派认为,犯罪是社会和文化环境的产物,急剧的社会变迁、移民与人口流动等造成社会的迅速多元化,使各不相同的民族不自觉地共同生活在一起,使人们感到无所适从,因而犯罪率的上升也就在所难免。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要向新移入的居民灌输主流社会的文化,通过社会主流文化来形成对每个社会成员的有效控制。 (二)社会失范论结构功能理论的代表性人物默顿认为,对犯罪的解释,应当到社会结构和文化结构中去寻找答案。每个社会都有自己所鼓励的文化目标,同时也给予实现这种文化目标的合法手段。如果人们缺乏其中之一,或二者同时缺乏的话,就会出现所谓的“失范”状态,于是导致犯罪的产生。默顿认为,恰恰是最成功的和最完全的适应一种特定社会的文化价值观念可能最终成为越轨犯罪行为的渊源,而美国文化正是这样一种文化。美国社会给了每个人一个“美国梦”,但它并没有给每个人实现“美国梦”的合法手段。由于美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结构并未给予所有阶层的人民提供平等实现美国梦的机会,这样就在文化价值目标和社会结构使其可以实现目标的“有限合法机会”之间形成巨大矛盾,造成了默顿所说的社会反常状态。这种反常状态减少了人们对合法手段的依赖,转而接受非法手段,即用犯罪的或越轨的手段来获得所希望的成功。根据这种理论,默顿还提出了如何有效的控制社会犯罪问题的对策,他认为,至少有两种解决办法:第一,增加竞争的机会,使人们能够更好地利用可得到的合法手段;第二,减少人们的欲望,以便目标与手段更容易统一。这种理论影响很大。但它很容易导致人们把犯罪仅仅看作是那些下层社会中缺乏机会和能力的人们的事,从而容易忽视上层社会的犯罪。 (三)相对剥夺论“相对剥夺感”是美国社会学家斯托弗1949年在《美国士兵》一书中首先提出来的概念。社会学家默顿在《社会理论与社会结构》一书对此进行系统阐释。他认为相对剥夺是指个体或群体对于自身相对状况所持的态度,是一种主观的心理感受。这种感受是一种社会比较的结果。后来,相对剥夺理论被运用于犯罪原因的论述。斯塔克认为,相对剥夺是导致犯罪的原因。因为处于相对剥夺状态的人,一旦认为用合法手段不能克服自己的困境,就希望用包括犯罪在内的其它手段来达到目的。相对剥夺理论在解释上层阶级为什么会犯罪的问题上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在解释不同社会类型的犯罪率为何不同也有一定的解释力。相对剥夺与人们自身的经济社会地位几乎无关,即使是在物质丰裕的社会里,也会产生各种“相对剥夺”式的不满和愤怒。因此,犯罪率的高低与社会的富裕或贫困程度没有太大关系,而与社会的收入差距大小有很强的关系。 二、社会过程理论(一)差异交往论差异交往理论也被译为不同接触论、差异接触论、不同联系论等。所谓差异交往就是指犯罪不是天生的,也不是人格缺陷和情绪障碍等病态造成的,而是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犯罪如同读书、绘画等其他行为一样,都是学习而来的。犯罪人的形成过程是在犯罪或违法团伙中学习越轨和犯罪的行为与价值观的过程。差异交往理论回答了社会解体论无法回答的一个问题,即同样在社会解组状态下,为什么有的人犯罪,而另一些人不犯罪?差异交往论认为,违法犯罪不是由于所谓社会结构解体的产物,而是源于另一种社会与文化结构,在这种社会与文化结构中,“赞同违法的论调超过了反对违法的论调”。违法犯罪的行为在这种社会结构中被认为是一种正常的行为。在这种社会结构中人通过相互交往活动,自然地学习了越轨和犯罪的价值观和手段,学会了使其越轨或犯罪行为合理化和正当化。萨瑟兰的差异交往理论比较适合解释少年犯罪和白领犯罪,但不能用来解释所有犯罪。它只强调了犯罪的社会学习过程,而完全忽视了其他因素对犯罪的影响。 (二)社会标签论传统的犯罪学理论都是围绕犯罪人展开的,忽视了刑事司法机关和社会对犯罪行为的反应。标签理论不再以犯罪人为中心考察和研究犯罪,它认为犯罪的形成原因并非单纯地存在于个人素质和社会环境中,而在于个人与社会的相互作用。社会标签论认为,从来没有天生的犯罪者,犯罪和其他各种违法行为都是社会创造的,是在社会相互作用过程中被社会自身创制和规定的。“越轨不是某些形式的行为固有的特性,它是由直接或间接看到这些行为的旁观者赋予它们的特性。”正是社会组织通过制定规则创造了越轨行为。通过这些规则可以给某些社会成员贴上标签,标明他们是为社会所不容的人。违法犯罪行为就是被人们贴上违法犯罪标签的行为,违法犯罪者就是已被成功地贴上犯罪标签的人。标签论与传统的犯罪社会学理论有极大差异。它把犯罪行为与刑事司法机关、社会控制系统联系起来进行研究,重点关注继发性犯罪行为是如何发生的。 (三)社会控制论社会控制理论同样是从个人与社会的互动过程来解释犯罪的一种理论,与传统的犯罪社会学理论不同的是,它不是直接解释人们为什么违法犯罪,而是解释大多数社会成员为什么不违法犯罪的原因,从而间接地说明了社会犯罪的原因。社会控制理论认为,家庭和学校教育的失败是导致犯罪的主要原因,因此主张加强家庭教养、强化父母对儿童的直接监管;严格学校教育;以社区为单位,让社会机构督促、吸引少年更多地参加合法活动,推进犯罪对策。这样,社会控制理论就把控制犯罪的责任从国家转移到社会层面,使社区和一般市民成为控制犯罪的主体力量。这与传统犯罪学把控制犯罪的责任主要推向国家的主张有着根本的区别。 三、社会冲突理论冲突理论是西方社会学一个重要的理论派别,它对犯罪社会学的发展必然要产生各种影响。冲突论源于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但又作了某种意识形态的修正,成为西方社会学内部的一个理论派别。在冲突论看来,社会中不同阶级之间,总是充满着矛盾与冲突,占统治地位的权力集团总是要强制推行自己的价值观念,维护其既得利益。犯罪的关键不在于他们实施了某种犯罪行为,而在于它处于某种社会“冲突过程”之中,因而被人为地认定为犯罪者。(一)文化冲突论文化冲突论是在20世纪30年代后半期形成的犯罪学的社会冲突论理论。文化冲突论认为,文化的冲突是产生犯罪的原因,犯罪则是与主流文化相冲突的下层阶级群体、少数民族群体和移民群体文化的产物。塞林认为,社会存在着两种文化冲突。一种是原发性文化冲突,一般指的是不同民族之间固有的文化观念、价值尺度和行为习俗在规范意义上的剧烈冲突。这种冲突强烈地作用于持有相反文化特征的行为人,如东西方民族之间的文化。处于这种文化冲突之中的人,就有可能因此而直接影响自己的行为规范意识。只有当文化冲突出现在规范意义上时,才可能 因此而导致各种犯罪。另一种是继发性文化冲突。继发性文化冲突也可以称之为第二次文化冲突。它可以有两种表现。一种表现体现在第二代移民身上,它既可以表现为第二代移民坚持固有文化与所在国文化再次发生冲突,也可以表现为被所在国文化同化而与其原有民族文化的冲突。这种继发性文化冲突是一种广泛而普遍存在的,并能导致大量犯罪的文化冲突。文化冲突的极端反映就是针对社会主体文化意识而进行的犯罪。文化冲突论的后期代表人物美国著名社会学家、犯罪学家沃尔特.米勒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下层阶级文化论”。这种理论认为,人类社会总是在不断地分化与重新组合之中,但始终存在着一个下层阶级。下层阶级基于其特定的社会生活环境和条件,其文化构成始终是一种可能导致犯罪的文化。这样,米勒就把处于社会底层的人说成是犯罪文化的制造者,把下层阶级说成是犯罪的主要来源。显然是毫无根据的。 (二)阶级冲突论阶级冲突论又叫“激进犯罪学”、“新犯罪学”或“批判犯罪学”。这是一种理论主张纷繁驳杂的犯罪学新思潮,其理论主要来源于马克思和“西方马克思主义”以及其他一些激进的社会变革理论。它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反帝运动、反战运动、民权运动、学生运动等,但其直到20世纪70年代才提出激进犯罪学的基本框架。阶级冲突论的基本理论假设是,犯罪本质上是统治阶级和那些成为刑事司法目标的穷人之间的阶级冲突。这个学说的核心内容是对分层社会的透视,他们认为,刑法是统治者控制穷人和其他少数集团的一种手段,他们把本阶级的道德要求利用价值标准强加于社会,并保护他们自己的财产和人身安全免遭少数集团特别是无产者的侵扰。同时,他们不断扩张违法和犯罪行为的概念界限,把那些潜在地威胁其利益的人也纳入其中。因此,不管穷人是否比其他阶层的成员更好触法犯禁,都会受到更频繁的逮捕和严厉地处置,并随时都可能被认为是犯罪者。同时,下层社会对剥夺他们参与机会的社会制度,自然要产生深刻的敌意。在阶级冲突论看来,犯罪是一个“合理”的行为。犯罪人的犯罪是一种被迫的行为,因为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状况使社会财富的分配不平等。阶级冲突论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里,犯罪具有不可改变的特点。在一个有着不平等的权力体系中靠强制力来约束社会,犯罪将会永存,因为统治者需要将与他们的利益不一致的行为规定为犯罪,所以,犯罪实质上可以被视为一个阶级、阶层不甘于受中另一个阶级、阶层支配的体现。犯罪的冲突理论注意到社会在确认犯罪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制约因素,表达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问题和矛盾。然而,阶级冲突论犯罪学不能明确解释一个人发展成为犯罪的过程,其理论比较概括而缺少证据。 (三)女权主义犯罪学女权主义犯罪学的产生背景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女性主义运动的迅速发展壮大。女权主义的核心理念并不清晰,但大致可以理解为解放女性,男女平权。但其经常表现出来的观点则是一种激进的性别观,主张彻底巅覆传统的社会性别结构。女权主义犯罪学出现了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开始受到广泛关注。由于女权主义自身的驳杂,导致女权主义犯罪学也存在许多不同的派别,大致可以区分为自由主义、社会主义、激进主义、马克思主义等不同的立场。女权主义犯罪学的主要存在形式是对以往的各种犯罪学理论的批判。认为他们虽然观点不同,但都是以男性为主要研究对象,无视女性的存在。他们认为,如果把女性犯罪纳入研究视野,则所有的传统犯罪学理论都将面临着崩溃的危险。女权主义的理论的一个重要来源是马克思主义,但是,他们对马克思主义同样进行了严厉地批判,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在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中并未对女性和犯罪的关系详加探讨,几乎看不到女性的记述;历史唯物主义把资本主义的压迫结构简化为阶级剥削,忽略了性别歧视和各族歧视等具体形式的压迫。马克思恩格斯所期望的社会结构变革仍然是一种以男性社会为前提的社会结构变革。女权主义犯罪学还对刑事司法过程进行了全面地批判。女权主义犯罪学的最大影响是对刑事政策的影响。特别是欧美国家对强奸罪、堕胎罪、卖淫嫖娼的规定的修改,还有在家庭暴力、性骚扰等问题上,明显受到了女权主义犯罪学的影响。女权主义犯罪学丰富了犯罪学的内容,引起了犯罪学家对女性犯罪问题研究的重视和反思,在犯罪研究中开始重视女性的视角和女性的生存体验与思维方式。但是,它与其说是一种理论,毋宁说是一种视角,正如有的学者所说,它是一朵尚未完全绽放的犯罪学奇葩。
2023-07-21 16:17:373

试述社会学对于越轨行为的解释。

【答案】:社会学从社会结构、社会文化、社会变迁等角度解释越轨行为何以发生,主要有以下机制理论:(1)失范理论。迪尔凯姆提出失范理论,认为社会的正常状态是各部分相互协调处于整合状态,而当社会处于快速变动时,原来用于指导和约束人们行动的社会规范就可能失效,这时人们就会手足无措,处于无所遵从的状态。(2)手段一目标理论。默顿认为,社会作为一个文化体系,为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规定了目标,但是社会在结构安排上并没有为每一个人提供达到目标的合法手段,两者的不配套就会导致越轨的行为发生。(3)亚文化群体论。亚文化群体是指一定社会中在文化价值与主体社会有显著差异的群体。亚文化群体理论认为,所谓越轨者并不是自己有意违背社会规范,实际上他们也遵从社会规范,无非是在主流文化群体看来属于越轨亚文化。(4)标签理论。学者们把越轨分为初次越轨和次级越轨,并认为每个人都会不同程度地越轨,但大多数是偶然的,程度也不严重。如果这种行为被公之于众,就会被他人贴上“越轨者”的标签,初次越轨变为次级越轨。这一理论认为,越轨行为不在于行为本身,而是社会的反应和他人定义的结果。
2023-07-21 16:17:441

社会学概论(四)

31、 滕尼斯 :类型学研究。社会学者认为它是社区研究的开始。 32、(1) 伯吉斯 :同心圆理论。(2) 霍伊特 :扇形理论。(3) 哈里斯、厄尔曼 :多核心理论。 33、 林德夫妇 :《中镇》。 34、 雷文斯坦 在“人口迁移的规律”中最早提出世界城镇化的“推一拉”理论。 35、城市群研究 (1) 田园城市 —— 霍华德 :城市应兼有城市和乡村各自优点,城乡融合。 (2) 组合城市 —— 格迪斯 :创造“城市学”概念。 (3) 区域整体发展理论 —— 芒福德 :城市与其所在区域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4) 城市集中发展理论 —— 柯布西耶 。 (5) 城市群理论 —— 戈特曼 。 (6) 城乡融合区 —— 麦吉 :中心城市主体及周边地区一起形成“扩展大都市区”。 36、 帕累托 :精英理论。 戴维斯、摩尔 :功能主义。 37、 达伦多夫 :冲突论。 索罗金 :《社会流动》。 38、 莱蒙特 :标签理论。 39、 富勒和麦尔兹 :所有社会问题都要经过警觉、政策制定和改革三个阶段。 40、<u>社会解组理论代表人物</u>: 库利、奥格本、托马斯、兹纳尼茨基 。 41、<u>经典现代化理论代表人物</u>: 帕森斯、列维、勒纳、摩尔、英格尔斯 等。 42、 依附理论代表人物 : 霍布森、普雷维什、弗兰克、阿明、卡多索 等。 43、 世界体系理论 : 沃勒斯坦 指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依附是双向的。 44、 后工业社会论 : 丹尼尔·贝尔 。
2023-07-21 16:17:501

犯罪学有哪些理论啊

犯罪学是一门以犯罪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广义上还包括专门寻找犯罪行为出现的实际原因,以提供一个方法减轻犯罪行为对社会的影响。 犯罪学理论主要有:理性选择理论、犯罪的生物学理论、犯罪的心理学理论、社会学习理论、社会示范理论、社会控制理论、标签理论、冲突理论与批判犯罪学、社会支持理论、整合性犯罪理论等。
2023-07-21 16:18:101

为什么我们总喜欢给别人贴标签?

贴标签就是对问题不作具体分析,只根据教条对人或事物生搬硬套地加上一个名目。像“高富帅”“女神”“屌丝”“女汉子”“学霸”,当你看到这些词时,有没有把你知道的一些人归类进去呢?如果有的话,那说明你已经在脑海中给那些人贴上了标签。那么,我们为什么会喜欢别人贴上标签呢?原因有三:第一个是“贴标签”能够降低认知成本。简单来说,就是可以让我们更加简化地判断某一现象或某一人物。举个例子,如果我们在大街上看到有位司机闯了红灯,那么肯定会认为这个司机不是一个好人,因为他违反了交通制度。虽然实际上他可能是因为某些特别紧急的事才不得已做出这事的,但当时的我们是不会考虑到这些的。当然,那是特殊情况,大部分情况下闯红灯的都不会是什么好人,即使我们知道了有特殊情况的存在,在下次我们遇到相同的事还是会贴上固有的标签,这比去调查取证简单多了。第二个是人的印象形成模式。当我们去认知时,往往对一个首要特质和几个中心特质印象更深刻,而对若干个次要特质的印象没那么深刻,甚至忽略不见,现在想想你的几个朋友,情况是不是这样呢?第三个是我们语言文字表达力的不足造成的,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我们的想法是要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但很多情况下语言文字是无法百分之百地描述事实和表达思想的。比如我们非常像达成的一件事突然达成了,那我们就有可能会说“当时高兴得我啊,都无法用语言来形容了。”所以,当我们无法用语言完全准确地描述某些事实时,那么我们可能就给它贴上个简单的标签了。虽然贴标签有很多原因,而且每个人都会不自觉地给别人贴上标签,但反过来看,我们又都不喜欢别人给自己贴标签。“标签理论”是这样说的,人犯错是不可避免的,当犯错的人被外界施加污名或贴上负面的标签后,旁人就会开始以标签为标准检视犯错者过往的行为,越看越觉得他确实就是标签描述的这类人。这就是标签“贴标签效应”,无论是好的坏的,他都会对一个人“个性意识的自我认同”产生强烈的影响。就比如有人说,毁掉一个孩子很容易,给他贴上一个“坏标签”就行了。但同样,想要一个孩子变好也很容易,给他贴上“好标签”然后慢慢看他变好就行了。既然贴标签这么正常,但影响又这么大,那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尽可能不伤害到他人呢?其实这个问题,卡尔.诺顿有很清楚的表述,只要做到两步就好了。第一步,我们需要有意识地思考。因为大脑总是在寻找最快、最简单的方法,我们必须激励甚至强迫自己去思考。这意味着自我改变和调整。为此,我们需要花一些时间。第二步,我们需要有意识地观察和分析具体情况。然后,我们就会发现很多我们贴在对方的标签完全是失实的。让我们来看看卡尔.诺顿举的这个例子,感受一下盲目贴标签的可怕。举例:“皮特是一个乐于助人的人,所以,他今天帮助了摩根。”通过这句话,我们给皮特贴上了标签,“乐于助人”成了他的个性特质。举例:“皮特今天帮助了摩根,就因为老板摩根自己一个人拿不了高尔夫球杆。”此刻,我们很容易将皮特看成一个善于拍领导马屁的小人。举例:“皮特今天帮助了摩根,因为老板摩根虽然尽力去拿高尔夫球杆,却因为患有腰间盘突出,自己一个人拿不了。”这样,皮特既不是单纯的乐于助人,也不是拍马屁的小人,而是获得了一种中性评价。如果我们不了解情况,那么我们就会根据自己的经验给皮特贴上一个我们认为正确的标签,而事实可能完全不是那样。
2023-07-21 16:18:203

怎样科学解释同性恋?

关于同性恋的形成原因,生理学、心理学和社会学都做过大量的研究和探索。概括 起来,目前关于同性恋成因的理论有以下五类: 第一类: 生理学理论。其中包括(1)胎儿期因素;(2)大脑因素;(3)荷尔蒙 因素。 第二类:心理学理论。其中包括(1)弗洛伊德的理论;(2)贝伯(Bieber)的研 究;(3)沃夫(Wolff)的研究等。 第三类:学习理论。 第四类:互动理论。 第五类:社会学理论。其中包括标签理论(labelingtheory),预言自我完成理论 (self-fulfillingprophecy)等。(Hyde,442-449) 将这些理论作进一步的概括,可以将关于同性恋成因的说法归结为先天说与后天说 两在类。先天是指生理因素,如遗传基因、激素水平、大脑结构的影响等等;后天则指 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 如童年环境、青春期经历以及造成所谓"境遇性同性恋"的环境 因素等等。 目前,科学家对先天成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生理因素的测定上,但至今仍没有一 种理论得到确证和一致的公认。
2023-07-21 16:19:081

同性恋的原因和办法资料

  下面是我找到的部分资料:  概括起来,目前关于同性恋成因的理论有以下五类:  第一类: 生理学理论。其中包括(1)胎儿期因素;(2)大脑因素;(3)荷尔蒙因素。  第二类:心理学理论。其中包括(1)弗洛伊德的理论;(2)贝伯(Bieber)  的研究;(3)沃夫(Wolff)的研究等。  第三类:学习理论。  第四类:互动理论。  第五类:社会学理论。其中包括标签理论(labelingtheory),预言自我完成理论(self-fulfillingprophecy)等。(Hyde,442-449)  将这些理论作进一步的概括,可以将关于同性恋成因的说法归结为先天说与后天说两在类。先天是指生理因素,如遗传基因、激素水平、大脑结构的影响等等;  后天则指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 如童年环境、青春期经历以及造成所谓"境遇性同性恋"的环境因素等等。  在同性恋成因的后天说即心理社会成因说中,存在着两大流派,一是精神分析学派的观点,一是行为学派的观点。  对于同性恋形成的原因究竟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至今没有定论。  如果有机会,建议你读一读李银河著《同性恋亚文化》。  李银河认为:如果同性恋是后天习得的,人有没有选择这种生活方式的权利。站在人本主义的立场,回答是肯定的。只要不伤害他人,一个人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完全应当是他自己的事,他人无权干涉。这是一项基本的人权。几千年来,人权的观念对中国人来说极为陌生。然而,如果不承认这项基本权利,关于同性恋成因的研究无论得出什么样的结果,都不会给人类带来任何益处。
2023-07-21 16:19:153

同性恋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同性恋者的性取向是由同性恋基因决定的。性取向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各种性取向并无优劣之分。关于性取向的产生有很多种理论,当今绝大多数科学家、心理学家、医学专家认为性取向是先天决定的,美国心理学协会发表的一篇科学文献表明:长期的实验记录证明,同性恋是无法被“矫正”的,性取向无法改变。部分同性恋者在12岁时,就已经清楚的意识到自己的性取向了,另一部分同性恋者要在12岁~16岁的阶段继续探索自己的性取向并逐步确定下来,绝大部分同性恋者在20岁的时候都能清晰的知道自己的性取向了。但是也有一些同性恋者可能在40~50岁时,才突然意识到自己的性取向并深信不疑。同性婚姻1989年10月1日,丹麦成为第一个认可同性结合,允许同性伴侣进行登记的国家。2010年3月3日美国首都华盛顿承认同性婚姻。2010年3月4日起墨西哥首都法律承认同性婚姻合法。2010年6月27日,冰岛颁布相关法律,正式承认同性婚姻合法。同一天,冰岛女总理约翰娜和她的长期女伴侣正式走入婚姻殿堂。2019年5月17日,中国台湾立法机构“院会”17日三读通过“司法院释字第748号解释施行法”(俗称“同性婚姻专法”),规定相同性别2人可向户政机关办理结婚登记;在亲子关系部分则准用“民法”,采“继亲收养”,即当事人可收养另一方的亲生子女。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同性恋
2023-07-21 16:19:2614

作用型组织文化的举例

根据不同的标准和不同的用途,理论界目前对组织文化有着不同的划分方法,其中,最常见的划分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按照组织文化的内在特征 艾莫瑞大学的杰弗里u2022桑南菲尔德提出了一套标签理论,它有助于我们认识组织文化之间的差异,认识到个体与文化的合理匹配的重要性。通过对组织文化的研究,他确认了4种文化类型: 1.学院型组织文化 学院型组织是为那些想全面掌握每一种新工作的人而准备的地方。在这里他们能不断地成长、进步。这种组织喜欢雇用年轻的大学毕业生,并为他们提供大量的专门培训,然后指导他们在特定的职能领域内从事各种专业化工作。桑南菲尔德认为,学院型组织的例子有:IBM公司、可口可乐公司、宝洁公司等。 2.俱乐部型组织文化 俱乐部型公司非常重视适应、忠诚感和承诺。在俱乐部型组织中,资历是关键因素,年龄和经验都至关重要。与学院型组织相反,它们把管理人员培养成通才。俱乐部型组织的例子有:联合包裹服务公司、德尔塔航空公司、贝尔公司、政府机构和军队等。 3.棒球队型组织文化 棒球队型这种组织鼓励冒险和革新。招聘时,从各种年龄和经验层次的人中寻求有才能的人。薪酬制度以员工绩效水平为标准。由于这种组织对工作出色的员工给予巨额奖酬和较大的自由度,员工一般都拼命工作。在会计、法律、投资银行、咨询公司、广告机构、软件开发、生物研究领域,这种组织比较普遍。 4.堡垒型组织文化 棒球队型公司重视创造发明,而堡垒型公司则着眼于公司的生存。这类公司以前多数是学院型、俱乐部型或棒球队型的,但在困难时期衰落了,现在尽力来保证企业的生存。这类公司工作安全保障不足,但对于喜欢流动性、挑战的人来说,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堡垒型组织包括大型零售店、林业产品公司、天然气探测公司等。 (二)按照组织文化对其成员影响力的大小 哈佛商学院的两位著名教授约翰u2022科特(John P.Kotter)和詹姆斯u2022赫斯科特(James L. Heskett)于1987年8月至1991年1月,先后进行了四个项目的研究,依据组织文化与组织长期经营之间的关系,将组织文化分为三类: 1.强力型组织文化 在具有强力型组织文化的公司中,员工们方向明确,步调一致,组织成员有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所以他们愿意为企业自愿工作或献身,而这种心态又使得员工们更加努力。强力型组织文化提供了必要的企业组织机构和管理机制,从而避免了组织对那些常见的、窒息组织活力和改革思想的官僚们的依赖,因此,它促进了组织业绩的提升。 2.策略合理型组织文化 具有这种组织文化的企业,不存在抽象的、好的组织文化内涵,也不存在任何放之四海而皆准、适合所有企业的“克敌制胜”的组织文化。只有当组织文化“适应”与企业环境时,这种文化才是好的、有效的文化。不同的组织,需要不同的组织文化,只有文化适应于组织,才能发挥其最大的功能,改善企业经营状况。 3.灵活适应型组织文化 市场适应度高的组织文化必须具有同时在公司员工个人生活中和公司企业生活中都提倡信心和信赖感、不畏风险、注重行为方式等特点,员工之间相互支持,勇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员工有高度的工作热情,愿意为组织牺牲一切。 (三)按照组织文化所涵盖的范围 组织作为一个系统,是由各种子系统构成的,各个子系统又是由单个的具有文化创造力的个体组成。在一个组织中,除了整个组织作为一个整体外,各种正式的、有严格划分的子系统,或非正式群体,相对于组织来说也都能够作为一个小整体。从这个角度来说,组织文化又可以分化两类: 1.主文化 主文化(dominant culture)体现的是一种核心价值观,它为组织大多数成员所认可。当我们说组织文化时,一般就是指组织的主文化。正是这种宏观角度的文化,使组织具有独特的个性。 2.亚文化 亚文化是某一社会主流文化中一个较小的组成部分。在组织中,主文化虽然为大多数成员所接受,但是,它不能包含组织中所有的文化。组织中有各种小整体,在认同组织主文化的前提下,它们也有自己的独特的亚文化。亚文化或者是对组织主文化更好的补充,或者是与主文化相悖的,或者虽然与主文化有区别,但对组织来说是无害的,在一定条件下又有可能替代组织的主文化。 (四)按照组织的有效性 许许多多的组织文化标准被提出来的一个原因是组织文化真是范畴太广了,太包罗万象了。它包含了一系列复杂、相互关联、广泛而又关系不明的要素。在如何决定最重要的要素时需要一个理论的构架。这就是用对立价值构架分析组织文化的目的,这个构架由经验推出,有理论依据又有实践经验,同时可以整合其他作者提出的文化要素。 经过对39个所有可能出现的组织效率的指标的整合,最后指标被划分为四组。图1阐述了它们之间的关系。这些指标反映了人们对组织效率的评价。这四个象限的组合,换句话说,就是代表了做出不同评估的价值取向所在。 四个象限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它们代表了完全对立或者具有竞争关系的假设,每一个坐标的两端都代表着一个极端。这是一个对角线完全对立的四象限。部落式这种组织表示其重视内部管理和灵活而又有生机,在这样的组织内,人们可以互相共享,可以简单地看成一个友善的工作场所。临时体制式组织表示组织重视外部竞争同时又希望能有机管理,它的特点就是动态的、创业式的并且充满创意的工作场所。等级森严式组织重视内部管理以及所有的控制权,它代表一个高度制度化和机构化的工作场所。市场为先式组织则比较关注外部事物和喜欢控制一切,这种组织的核心价值观就是竞争力和生产力,是一个以业绩为重点的文化。对他们而言,超越对手和成为市场主宰是最重要的指标。 (五)按照权力的集中或分散 卡特赖特(Cartwright)和科伯(Cooper)于1992年提出四种文化类型。这四种组织文化的区别在于权力是集中的还是分散的,以及政治过程是以关键人物还是以要完成的职能或人物为中心的。 1.权力型组织文化 也叫独裁文化,由一个人或一个很小的群体领导这个组织。组织往往以企业家为中心,不太看重组织中的正式结构和工作程序。随着组织规模的逐渐扩大,权力文化会感到很难适应,开始分崩离析。 2.作用型组织文化 也叫角色型组织文化。在这样的组织里,你是谁并不重要,你有多大能力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在什么位置,你和什么人的位置比较近,做每件事情都有固定的程序和规矩,人们喜欢的是稳重、长期和忠诚,有的甚至是效忠。这种文化看起来安全和稳定,但是当组织需要变革的时候,这种文化则会受到较大的冲击。 3.使命型组织文化 也叫任务文化。在这种文化中,团队的目标就是要完成设定的任务。成员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这里没有领导者,唯一的老板就是任务或者使命本身。有人认为这是最理想的组织模型之一,但这种文化要求公平竞争,而且当不同群体争夺重要的资源或特别有利的项目时,很容易产生恶性的政治紊乱。 4.个性型组织文化 这是一种既以人为导向,又强调平等的文化。这种文化富于创造性,孕育着新的观点,允许每个人按照自己的兴趣工作,同时保持相互有利的关系。在这样的组织里,组织实际上服从个人的意愿,但是很容易被个人左右。 (六)按照流程标准 也有人以流程为标准将组织文化分为四种类型: 1.功能型组织文化 在过去的一百多半年直道二十几年前,组织的结构基本上属于单一的功能型结构。其核心是制度化,强调稳定性和可靠性。许多传统的产业,如钢铁企业、汽车制造业都具有较强的功能性组织文化特征。 2.流程型组织文化 近年来,许多大中型企业,为了消除部门间的壁垒,能以最快的速度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和产品,开始强调部门间的合作和团队合作,于是就出现了以客户为导向的强调团队精神的流程型文化。它的最大特点是使客户满意最大化,强调客户满意和稳定的回报。 3.基于时间型组织文化 90年代以来,出现了一批基于时间型文化的企业,他们不仅仅满足于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还想办法以最快的速度将新产品和服务推向市场。因此,对于组织来讲,速度是第一位的,其次才是产品和服务。其主要特点是强调高增长和新市场进入。 4.网络型组织文化 这种类型的组织内部没有严密的层级关系,它承认个人特殊性贡献,强调以合伙方式为共同目标服务。其主要特点是以合伙人方式分配权力,核心是敢冒风险,捕捉机会,关注市场的开拓与渗透。 (七)按照文化、战略与环境的配置 对文化和有效性的研究认为,文化、战略和环境之间的适当配置与文化的四种类型相关联。从而形成组织文化的四种类型,如图2所示。这四种文化都有可能很成功,但要依赖于外部环境和组织战略的需要。 1.适应性型组织文化或企业家精神型组织文化 以通过实施灵活性和适应顾客需要的变革,把战略重点集中在外部环境上为特点。这种文化鼓励那些支持公司去探寻、解释和把环境中的信息转化成新的反应性能够为能力的准则和信念。持有这种文化的企业并不只是快速的对环境做出反应,而且能够积极地创造文化,改革、创造性和风险行为被高度评价并得到激励。 2.使命型组织文化 对于那些关注与外部环境中的特定顾客而不需要迅速改变的组织,适于采用使命型文化。使命型文化的特征在于管理者建立一种共同愿景,使成员都朝着一个目标努力。 3.小团体式型组织文化 主要强调组织成员的参与、共享,还有外部环境的快速变化的期望。这种文化类型强调企业实现优异绩效对员工的依赖性。 4.官僚制型组织文化 具有内向式的关注中心和对稳定环境的一致性定位,其有一种支持商业运作的程式化方法的文化,遵循传统和随之确定的政策和实践是达到目标的一种方式。 (八)按照组织实践和价值 弗恩斯u2022特朗皮纳斯(Fonts Trompenaars)根据他的组织文化纬度将组织文化分为四种类型:家族文化、保育器文化、导弹文化、埃菲尔铁塔文化。 1.家族型组织文化 家族文化可能是最古老的一种文化,这是一种与人相关的文化,而不是以任务为导向的。在这种文化中,组织的领导者就像是组织的“父亲”,有较高的权威和权利。组织更倾向于直觉的学习而不是理性的学习,更重视组织成员的发展而不是更好的利用员工。当组织出现危机,通常都不会被公布出来,所以尽管在组织内部温暖、亲密和友好,但是这种内部一体化是以较差的外部适应性为代价的,他们能够在相互拥抱和亲吻之中破产倒闭。属于这类型组织文化的国家有:日本、巴西、土耳其、巴基斯坦、西班牙、意大利、菲律宾。 2.保育器型组织文化 这是一种既以人为导向,又强调平等的文化,典型的代表就是在硅谷。这种文化富于创造性,孕育着新的观点。由于强调平等,所以这种文化的组织结构是最精简的,等级也是最少的。在这样的文化中,组织成员共同承担责任并寻求解决办法。 3.导弹型组织文化 这是一种平等的、以任务为导向的文化。在这种文化中,任务通常都是由小组或者项目团队完成的,但是这种小组都是临时性的,任务完成,小组就会解散。成员们所做的工作都不是预先设定好的,当有需要完成的任务时,便必须去做。属于这类型组织文化的国家有:美国、英国、挪威、爱尔兰。 4.埃菲尔铁塔型组织文化 之所以称之为埃菲尔铁塔文化就是因为具有这种类型文化的组织结构看起来很像埃菲尔铁塔,等级较多,且底层员工较多,越到高层人数越少。每一层对于其下的一层都有清晰的责任,所以组织员工都是小心谨慎的。对组织的任何不满都要通过一定的章程和实情调查才有可能反映到高层管理者。在这种文化的组织中,组织成员都相信需要必需的技能才能保住现在职位,也需要更进一步的技能才能升迁。属于这类型组织文化的国家有:德国、法国、苏格兰、澳大利亚、加拿大。 (摘自《管理心理学》第二十一章组织文化及其功能
2023-07-21 16:20:002

同学说我适合在企业工作,不适合当老师是什么意思

别人说你不适合当老师,可能是你还是小孩子心态,责任心不强,上课前没认真备课,上课随随便便,不怎么管学生,如果责任心不强,确实不适合当老师;可能你还没摆正心态,没把自己摆在老师的位置来面对学生,老师不像老师,所以说你不适合当老师了。1、没有耐心、抗压能力较差的人不适合当老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教师是一个普通的职业,但又有其特殊性,因为教师的主要任务在于育人。任何学生都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之处,教师的职责不仅仅在于传授书本知识,更在于帮助学生成为一个堂堂正正的人。此外,你所教授的班级里,学生的成绩一定是有差异的。在对待学习成绩较差、经常犯错的学生时,教师的耐心程度就是重要标准之一了。在实际的教学生活中,你可能会随时处于崩溃,可能马上就要撂挑子,如果你无法耐心地对待学生、处理繁杂的教学任务,那么你可能并不适合当老师,当老师于你而言也是痛苦的。同时,足够的抗压能力也是教师所必备的素质。其实对于老师而言,扎实的基础知识为辅,而你的职业素养、教学水平、专业发展则更为重要。相较于小学阶段的教师而言,中学阶段特别是初三、高三年级的教师教学任务则更为紧张,其他一些教学行政事宜也更为繁琐,如果你没有足够的抗压能力,那么教师行业于你而言,是比较困难的。2、对生活水平要求高、一味追求高薪的人不适合当老师教师行业的薪资水平一直为外界所诟病。有些人认为教师的薪资与其付出的努力并不成正比,也有些人认为教师行业很轻松,有各种假期,还能带薪休假。其实,哪有什么工作是不累的呢?教师行业确实无法让你大富大贵,走上人生巅峰,但也绝不是低的可怜。如果你只是把教师行业当作追名逐利的一种途径,那么其实这份工作可能并不适合你,因为他并不会帮你达到目的。3、不喜欢当老师的人不适合当老师可能这么表达有点绕口,其实任何的适合都抵不过喜欢,就像最近热播的电视剧《下一站是幸福》里所表达的那样,宋茜所饰演的贺繁星与宋威龙饰演的元宋分手,理由是虽然喜欢却不合适,因为女主比男主大10岁。随后贺繁星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叶鹿鸣,因为他们年纪相仿、都有结婚的需要,一切看起来都合适极了。可是剧情的最后,贺繁星还是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元宋。是的,你可以用无数个理由使自己趋向合适,可是你永远无法让自己心甘情愿!所以说:因为你不喜欢当教师,所以你不适合成为教师。4、戴有色眼镜的人不适合当教师标签理论是社会心理学家用来说明社会越轨现象的一种理论,这种理论认为每一个人都有"初级越轨",但只有被贴上"标签"的初级越轨者才有可能走上"越轨生涯"。一个人被贴上"标签",是与周围环境中的社会成员对他及其行为的定义。
2023-07-21 16:20:132

学生失范行为类型是什么?

如图:1、目的型失范行为,指行为失范者采用违背教育规范的手段谋取个体或群体的功利性利益的失范行为。2、价值取向型失范行为,指行为失范者的价值观念与教育主导观念相背离,力图诋毁、或改变教育主导观念而违背教育规范所造成的失范行为。3、情感型失范行为,主要指为了满足生理、心理或情感上的需要而作出的失范行为。情感型失范行为,主要指为了满足生理、心理或情感上的需要而做出的失范行为。尽管有时失范行为者是经过“理性”选择的,但这种行为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个体生理、心理上的需要,所以实际上是一种非理性行为。例如,未成年学生杀死自己的父母。再如报复心理、满足虚荣心的打架斗殴等。其共同特征是:行为目的既非功利性,也非价值取向型,而是个体需求型。这种行为主要可以用心理学的失范理论进行解释。4、传统型失范行为,指行为失范者没有主观上的失范构想,仅仅是因遵循传统习俗而违背教育规范所造成的失范行为。社会原因1、社会规范失控。在社会转型期,社会导向的模糊和新的伦理道德建设的相对疲软,造成整个社会的道德失范。2、文化的商品化。文化市场的社会管理控制系统失调,导致反主流文化的泛滥、失控。社会上武侠小说,色情、暴力影片、不良文化传播物品等禁而不止,在社会上泛滥、毒害青少年。3、城市化的影响。城市化引起社会解组力量的扩大:即原有社会控制力削弱,疏远的人际关系取代亲密的人际关系,社会规范及道德出现迷失状态。4、人口流动问题。一旦遇到突如其来的大量人口流动,社会控制显得苍白无力,这使反社会行为更为猖獗。5、价值观多元化。社会变迁必然带来人生观、婚娴观、性观念、金钱财产观等一系列价值观的巨大变化。价值观变化的显著特征是较之物质形态的变化更复杂更多元,对失范行为的产生更具深刻影响。
2023-07-21 16:20:212

同性恋是什么原因应该怪父母吗?

关于同性恋的形成原因,生理学、心理学和社会学都做过大量的研究和探索。概括起来,目前关于同性恋成因的理论有以下五类:第一类: 生理学理论。其中包括(1)胎儿期因素;(2)大脑因素;(3)荷尔蒙因素。第二类:心理学理论。其中包括(1)弗洛伊德的理论;(2)贝伯(Bieber)的研究;(3)沃夫(Wolff)的研究等。第三类:学习理论。第四类:互动理论。第五类:社会学理论。其中包括标签理论(labelingtheory),预言自我完成理论(self-fulfillingprophecy)等。
2023-07-21 16:20:344

犯罪学理论都有什么?

犯罪学有哪些理论啊 10分 最早的是龙勃罗梭的天生犯罪人理论,他是犯罪的鼻祖,之后他的三个徒弟,具体工么名字我给忘了,“意大利三杰”,贝卡利亚虽是刑法的鼻祖,他的理论也涉及很多犯罪学问题,之后出现很理论,和社会学理论相结合。具体我就说不全面了! 西方犯罪学有哪些理论 主要有:理性选择理论,犯罪的生物学理论,犯罪的心理学理论,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示范理论,社会控制理论, 标签理论,冲突理论与批判犯罪学, 社会支持理论,整合性犯罪理论 犯罪学(Criminology),是一门以犯罪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广义上还包括专门寻找犯罪行为出现的实际原因,以提供一个方法减轻犯罪行为对社会的影响。 犯罪学有哪些理论 预防青少年犯罪 青少年心智不成熟。青少年是介于童年和成年之间的一个阶段,这一时期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心理不稳定,对社会现象的认识直观、肤浅,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抵御诱惑能力差;在处理问题时,缺乏冷静的思考和理智的分析,容易走极端,形成错误的结论,导致错误的行为。此外青少年时期,也是人生的生理发育期,身体机能的发育成熟对青少年的心理、情绪、行为等各方面都将产生深刻的影响。尤其是生理成熟与心理成熟的不同步,导致了心理和生理发展上的不平衡,从而形成了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生理因素。犯罪学专业的介绍 犯罪学是一门以犯罪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在我国大陆地区,无论理论研究还是实际操作范围,犯罪学隶属于法学,属刑事法学方向。犯罪学作为独立学科,在国外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在中国,犯罪学作为独立学科的形成,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1992年4月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的成立,标志着我国的犯罪学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在这一时期,各种刑事犯罪活动成为深化改革开放的消极因素和破坏力量。重大刑事犯罪,诸如金融犯罪、毒品犯罪、团伙与黑社会组织犯罪等都出现了新的特点,并有进一步严重化的趋势,加强犯罪学理论的研究和犯罪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可谓迫在眉睫。与此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发展,各种犯罪还将发生新的变化,出现新的特点,也还会出现新的犯罪形式。这也为犯罪学理论研究提出了许多更深的研究课题。 犯罪社会学的主要理论 西方犯罪社会学围绕犯罪原因问题形成了多种不同的理论,其中主要有: 1939年由美国学者E.H.萨瑟兰提出。他认为人的犯罪和其他异常行为并非生来就会的,而是通过随异交往学来的。一个人由于与有犯罪倾向的个人或群体之间经常和密切交往,通过文化传播过程学会了犯罪。犯罪的可能性取决于他的年龄,与别人接触的强度,以及与守法者和违法者接触的比率。西方学者还从社会冲突、等方面解释犯罪行为。苏联的犯罪社会学肯定社会因素是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原因,并致力于提出具体的预防措施。 犯罪学讲什么的?? 犯罪学,是一门以犯罪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广义上还包括专门寻找犯罪行为出现的实际原因,以提供一个方法减轻犯罪行为对社会的影响。相关的犯罪研究也会发表社会与 *** 对犯罪标准和反应。犯罪学属于行为科学,特别着重于社会学和心理学层面上的研究,和法律、法学一样。在1885年,意大利的法学教授加罗法洛(Raffaele Garofalo)创造了“犯罪学”这个专有名词(即意大利语中的“criminologia”),约同一时间法国人类学者托皮纳德(Paul Topinard)首次应用犯罪学于法国(即法语中的“criminologie”)。 把犯罪和犯罪者作为整体进行分析综合研究,探索犯罪发生的原因及其规律,称犯罪原因学,也就是狭义的犯罪学。研究犯罪原因及其规律 ,是为了有效地处理和预防犯罪,从而又须寻求相应而有效的犯罪对策,以此为目的进行研究的称为刑事政策学。广义的犯罪学包括犯罪原因论和犯罪对策论。英美各国的犯罪学主要从广义,欧陆各国学者多从狭义,日本学者不常用犯罪学而用刑事学一词,倾向于广义。 在我国大陆地区,无论理论研究还是实际操作范围,犯罪学隶属于法学,属刑事法学方向。 犯罪心理学的理论流派有哪几种 (1)犯罪的生物学理论; (2)犯罪的心理学理论; (3)犯罪的社会学理论; (4)人格理论; (5)行为主义理论; (6)社会学习理论; (7)认知与道德发展理论。 犯罪学的哪些内容可以应用到生活中 .统计学理论应用于犯罪学研究上,首推意大利犯罪学家菲利 通过早年对法国刑事统计及意大利监狱、精神病院的研究,菲利提出了他的犯罪分类理论。菲利将犯罪人分为五类:①天生犯罪人。指龙勃罗梭认为自己已经识别出来的那种各代遗传类型②精神病犯罪人。指“患有某种精神病的临床形态,甚至连我们的现行刑法也予以承认的人”。{ ③偶然犯罪人。又称“机会犯罪人”,指“没有任何先天固有的和后天获得的犯罪倾向,由于经受不住个人状况以及自然和社会环境的诱惑而犯罪的人。”④ *** 犯罪人。这类犯罪人一般都是过去表现良好、有正常的道德品质、多血质并且容易激动和过分敏感的人。⑤习惯性犯罪人。是由于在恶劣的社会环境中养成的习惯而犯罪的人。此外,菲利还对“天生犯罪人”与“偶然犯罪人”、“ *** 犯罪人”在形成原因方面的区别进行的说明,但同时又强调,各种犯罪人划分的标准是相对的,仅仅存在程度和模式的不同。 2.犯罪原因三元论 。通过对法国犯罪统计资料的分析,菲利拓展了龙勃罗梭的犯罪原因理论,并在《对1826-1878年间法国犯罪的研究》一文中,首次对其犯罪原因三元论做出概括。菲利将人类的犯罪原因概括为三个方面,即人类学因素(个人因素)、自然因素、社会因素:①人类学因素。包括罪犯的生理状况、心理状况、个人状况。②犯罪的自然因素。是指气候、土壤状况、昼夜的相对长度、四季、平均温度和气象情况及农业状况。③犯罪的社会因素。包括人口密集、公共舆论、公共态度、宗教、家庭情况、教育制度、工业状况、酗酒情况、经济和政治状况、公共管理、、、一般立法情况、民事和刑事法律制度等。此外,关于犯罪原因理论,菲利还指出:第一,各因素是互相联系的,犯罪是各因素互相作用的结果;第二,三因素在犯罪自然形成过程中,对于不同类型的犯罪人具有各自不同的相对作用;第三,三因素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社会因素。 3.犯罪饱和法则{ 。犯罪饱和法则是菲利在化学中的饱和定律的启发下,根据他对犯罪统计资料的研究提出的。围绕统计资料论证的“犯罪饱和法则”包括以下内容:①一定自然、社会因素作用下的犯罪现象的发生是绝对的,一般情况下,犯罪数量保持相对稳定,当主要由一种因素决定的犯罪数目减少时,由另一因素决定的犯罪数目将增多;在饥荒、经济危机等异常情况发生时,原有的波动模式受到冲击,产生短暂的“犯罪过度饱和”。②将个人因素置于整个社会大环境下时,它的变化微弱到可以忽略不计,而自然因素本身不具有规律性,因此决定犯罪周期性变化的只能是社会因素。③尽管犯罪呈现出周期性波动的现象,但是伴随社会环境的变化,犯罪表现出周期性的增长趋势。 实证派犯罪学与古典犯罪学的区别有哪些 古典犯罪学派与实证犯罪学派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一、研究方法上的差异 (一)古典学派用思辨的方法和演绎的方法进行研究,把启蒙思想家甚至更早的思想家们提出的理论观点作为大前提,使用三段论的逻辑思维方法,推论出当时的立法规定和司法实践的不合理性和非正义性,演绎出自己的结论或观点;而实证学派则采用实证的(经验的)方法和归纳的方法把实际存在的客观事实作为理论的基础,从对客观事实的调查研究中归纳出自己的观点。正像菲利所说的:“对我们来说,实验(即归纳)是所有知识的关键;对古典学派来说,一切都是从逻辑演绎和传统观念中得出来的。对他们来说,事实应当让位于三段论(演绎法);对我们来说,事实有决定性作用,没有知识就不能进行推论。对他们来说,科学仅仅需要纸张、笔、墨水,其他的则来自充满了大量书本知识的大脑,而那些书本也是用同样的方式产生的。对我们来说,科学要求长期地逐个检验事实,评价事实,获得他们的共同特征,从它们中抽取中心概念。对他们来说,演绎法或轶事法足以推翻通过多年的观察收集的大量事实;对我们来说,情况正好相反。” (二)古典学派主张自由意志论,认为每个人都有自由意志,犯罪行为是个人自由意愿选择的结果;而实证学派主张决定论,承认一切事物都存在因果决定性,犯罪行为是由一定的因素决定的,而不是纯粹的个人自由选择的结果。菲利指出:“古典学派和一般民众均认为,犯罪含有道德上的罪过,因为犯罪者背弃道德正轨而走上犯罪歧途均为个人自由意志所选择,因此,应该以相应的刑罚对其进行制裁,这是迄今为止最流行的犯罪观念……相反,实证派犯罪学主张,犯罪人犯罪并非出于自愿;一个人要成为罪犯,就必须使自己永久地或暂时地置身于这样一种人的物质和精神状态,并生活在从内部和外部促使他走向犯罪的那种因果关系链条的环境中。我认为这就是我的结论,也是我们实证派犯罪学在主要原则上与古典学派根本不同或者相反的研究方法。”2 (三)古典学派采用犯罪的法律定义;而实证学派并没有采用法律上对犯罪所下的定义,他们或者创立新的明确的犯罪概念及定义,例如,加罗法洛的“自然犯罪”;或者没有提出明确的犯罪定义,而是比较含糊地使用犯罪一词,把一切危害社会的行为都包括在犯罪之中。 二、基础理论上的差异 (一)两大学派对于“人”的假设不同。犯罪古典学派认为每个人都有自由意志,该派主张人有从理性出发明白社会中的是非善恶、徒善远恶,从而使自己的行为合乎社会规范和社会道义,即理性人的假设;犯罪实证学派认为理性人假设是一个毫无根据的虚构的神话,认为人的行为是受生理、心理等个人和社会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人是根据社会实践经验、内心体验和个人偏好出发的经验人。 (二)两大学派的价值观不同。犯罪古典学派认为,意志自由、理性是人性的基础,因此,人任何时候都只能作为目的,而不能主要作为实现其他目的的手段。由此形成了犯罪古典学派的自由主义和个人本位的世界观。而实证犯罪学派由于否定人的意志自由,重点关注的是具有反社会人格的犯罪人对社会的严重威胁,自然而然地将保护的重点放在被犯罪所侵害的社会上。 (三)两大学派对于刑法的评价对象的认定不同。犯罪古典学派基于客观主义立场,认为每个罪犯都是有自由意志的理性人,犯罪行为是由其主观意思发动的,因此,行为和结果形成的社会危害性应成为刑法评价的对象。而刑事实证学 行为人本身应成为刑罚的对象。该派著名学者李斯特提出了“应受惩罚的不是行为,而是行为...... 请问水晶魔杖有什么用啊? 水晶魔杖是法师的主要武器,它是加回蓝的,装备后每次回蓝13点。
2023-07-21 16:20:441

问答题,简述组织文化的类型?

艾莫瑞大学的杰弗里u2022桑南菲尔德提出了一套标签理论,它有助于我们认识组织文化之间的差异,认识到个体与文化的合理匹配的重要性。通过对组织文化的研究,他确认了4种文化类型:1、学院型组织文化:学院型组织是为那些想全面掌握每一种新工作的人而准备的地方。2、俱乐部型组织文化:俱乐部型公司非常重视适应、忠诚感和承诺。3、棒球队型组织文化:棒球队型这种组织鼓励冒险和革新。4、堡垒型组织文化:棒球队型公司重视创造发明,而堡垒型公司则着眼于公司的生存。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它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其核心是企业的精神和价值观。这里的价值观不是泛指企业管理中的各种文化现象,而是企业或企业中的员工在从事经营活动中所秉持的价值观念。扩展资料:企业文化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特色,具有相对独立性,每个企业都有其独特的文化淀积,这是由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特色、企业传统、企业目标、企业员工素质以及内外环境不同所决定的。企业文化本质,是通过企业制度的严格执行衍生而成,制度上的强制或激励最终促使群体产生某一行为自觉,这一群体的行为自觉便组成了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本质在东堂策《企业文化一字解》中得到深刻印证,其中也详细道出企业文化产生机理。企业文化的相融性体现在它与企业环境的协调和适应性方面。企业文化反映了时代精神,它必然要与企业的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以及社区环境相融合。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企业文化
2023-07-21 16:21:022

社会冲突论对社会问题成因的三种解释

社会问题产生原因任何社会问题的产生都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总结国内外有关观点,我们认为,社会问题的产生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并由此形成不同的社会学理论派别.1,国外社会问题产生原因理论国外学者对于社会问题的形成原因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理论观点,成为我们今天研究中国社会问题的有益指南.具体来说有功能理论,冲突理论,生物社会理论以及标签理论等等.(1)功能理论.认为社会问题的产生是因为社会系统中的某一部分不能正常地发挥作用,也就是不能正常地发挥其功能.在功能主义学派看来,社会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众多部分构成的有机整体,其中每个部分都发挥着自身的作用,对社会的和谐稳定做出自己的贡献.如果某个部分不能正常地发挥功能,就会导致社会的不平衡和不稳定,从而产生社会问题.功能主义学派关于社会问题的成因又有四个理论派别.一是社会病态理论(social pathology).将社会比喻为一个生物体;社会问题是由于某些人不能与社会保持协调关系;社会病态也就是社会化的失败.(斯宾塞)二是文化堕距理论(cultural lag).社会变迁是一种文化现象,表现为文化的变迁;但是各个组成部分变迁速度不一致,当这些部分出现较大差距或者错位时就形成了"文化堕距";文化变迁先从经济,科技等物质文化开始,然后是精神文化,最后才是风俗,习惯等变迁.文化变迁速度的差异会引起文化失调,从而引发社会问题.文化堕距理论认为,"由相互依赖的各部分所组成的文化在发生变迁时,各部分变迁的速度是不一致的,有的部分变化快,有的部分变化慢,结果就会造成各部分之间的不平衡,差距,错位,由此造成社会问题." (奥格本)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里指出过,"中国人受风俗的支配".林语堂先生在其成名作《中国人》上,则把中国人的性格概括为,"老实温厚,遇事忍耐,消极避世,超脱老滑,和平主义,知足常乐,幽默滑稽,因循守旧."这其中固然有偏见之处,但至少说明了传统的中国人在性格方面的特征.时至今日,我们的社会制度,社会结构已彻底改变了,但是传统的文化模式并没有随之消亡,比如我国千千万万的青少年把高考视同"科举考试",社会到处宣扬高考"状元";又如历史悠久,长盛不衰的"吃文化"被搬到21世纪的市场经济领域,市民社会生活舞台,成为人们"办事"的一种重要方式,公事,私事都是"在餐桌上解决".虽然这仅是传统文化模式中的部分内容"继承"下来的表现而已,却造成了中国社会转型的"阵痛"!社会开放是全球一体化不可逆转的趋势,然而,我国社会的开放对现代化文化模式形成的影响却不容乐观.人们可以把外国的东西看得清晰些了,同时也在比较中认识到了传统文化模式在现代社会的先天不足,保守落后.而又找不到一种正确的文化模式,这就使社会转型的中国文化模式陷入一种尴尬的"中间地位".人们从吃汉堡包,麦当劳,肯德基,戴劳力士表,开奔驰小轿车到看好莱坞大片,听爵士音乐,说中文里夹杂英文的话语,中国现代化文化模式在传统中挣扎,这固然与我国的社会文化的复杂性有关,但我个人认为社会转型产生的各种社会结构冲突,功能失调才是其根源.三是社会失范理论(social anomy).社会失范理论的首倡者不是默顿,而是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默顿认为,所谓失范就是人们用社会认为合法的手段不能实现自己的文化目标时发生的,而对于这种情形的一个共同的反应,就是越轨行为.四是差异交往理论(Differertial Association Theory)差异交往理论的最早创始人是萨瑟兰(Sutherlard,1947).萨沙兰于1931年提出差异交往理论.他认为每个人既能受遵从行为的影响,又能受违规行为的影响,这些影响在人的头脑中展开斗争,如果违规方面的社会化强于遵从方面的社会化,这个人就会以违规方式行事.根据这一理论,一个人的行为主要是由他的社会交往所决定的,一个人犯罪行为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同有犯罪行为的人交往的结果.根据萨瑟兰的这一理论,青少年的犯罪行为,正如其它行为一样,是从其他人那里学来的,这种学习是在与其他人的交往过程中实现的,这种学习的过程往往完成于关系密切的群体中,在这样的群体中,青少年所受到的影响远远大于在其它环境中所受的影响,当一个人学习犯罪行为时,也学到了犯罪的技能,同时还学到了犯罪的动机,理由和态度.一个青少年在走上犯罪道路的过程中,虽然受到违规犯法思想的影响,同时也受到遵纪守法思想的影响,同样,一个青少年在与行为不良的青少年接触时,也在与其他行为正常的青少年交往.然而,由于所他接受的违规犯法的思想超过了遵纪守法的思想,也由于他接触不良青少年和不良行为的程度超过了他接触正常青少年和正常社会行为的程度,所以才走上犯罪的道路,这就是差异交往理论的基本原则.(学习理论)(2)冲突学派.该学派认为社会问题是不同利益群体相互冲突所产生的必然结果.个人之间,群体之间以及阶层之间的冲突必然导致一系列社会问题.一是价值冲突理论.由于所处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利益不同,人们对同一问题会有完全不同的价值评判标准和不同的立场,态度等等,因而在采取某种措施改变某一社会现象时,常常会引起群体间无休止的冲突.该理论提倡研究社会利益,主张以价值冲突观点来研究社会问题,认为冲突不仅是社会生活中的一个主要事实,而且也是许多社会问题的主要成分之一,所有的社会问题都是源于"文化价值上的冲突".价值冲突理论主张以三种方法来解决社会问题中存在的利益与价值分裂的情况.这三种方法是:交涉,达成协议和使用权力.交涉即对立双方就发生冲突的问题进行接触和磋商.达成协议就是对立双方各自做出一些让步和妥协,做出双方均可接受的决定.使用权力就是拥有权力较多的一方运用权力掌握解决问题的控制权,使问题的解决有利于自己这一方.二是群体冲突理论.群体冲突划分为三类:即个人的心理冲突,群体中个人之间的冲突和群体与群众之间的冲突.个人的心理冲突,表现为当一个人面临两种互不相容的目标时,所体验到的一种左右为难的心理感觉.群体内个人间的冲突,是指群体内两人或两人以上由于意见情感不一致时发生的分歧状态.群体与群体之间产生的矛盾是群体与群体的冲突.群体冲突理论对领导者如何正确处理与下属之间的冲突,正确对待下属成员间的冲突,正确处理与同级领导以及组织之间的冲突,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它对于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对所属人员的心理和行为的预测,引导和控制的能力,及时地协调个人,群体,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充分调动和发挥人们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等,具有重要的意义.三是阶级冲突理论.(3)生物社会论.这种理论试图从生物和人的生理方面来解释社会问题的成因.它也有两种理论派别.一是体质理论.二是染色体理论.(4)标签理论.该理论认为,社会问题之所以成为社会问题就是由于它受到大众的注意,也就是被社会大众贴上了社会问题的标签.所以,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一是从新定义社会问题,二是消除标签所能带来的利益,使使用标签者无利
2023-07-21 16:21:171

为什么人们习惯谴责受害者?

往好听说法就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所以谴责。往不好说就是,通过谴责弱者获得心理上病态的满足病态的快感。欺强者少,凌弱者太多了。比如有女性被强奸被性骚扰猥亵等,都会去批女的穿的少,有人东西被偷了,很少有去谴责小偷,都会说不看好自己东西怪谁。因为事情没有发生在他们身上,看客心态,尤其还是看不得别人比自己好,只喜欢别人比自己差的病态。
2023-07-21 16:21:285

标签理论名词解释

标签理论是以社会学家莱默特(EdwinM.lement)和贝克尔(HowardBecker)的理论为基础而形成的一种社会工作理论。这种理论认为每一个人都有“初级越轨”,但只有被贴上“标签”的初级越轨者才有可能走上“越轨生涯”。一个人被贴上“标签”,是与周围环境中的社会成员对他及其行为的定义过程或标定过程密切相关的。因此,社会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通过一种重新定义或标定的过程来使那些原来被认为是有问题的人恢复为“正常人”。
2023-07-21 16:22:471

标签理论主要内容

标签理论(Labeling theory)是以社会学家莱默特(Edwin M.lement)和贝克尔(Howard Becker)的理论为基础而形成的一种社会工作理论。这种理论认为每一个人都有“初级越轨”,但只有被贴上“标签”的初级越轨者才有可能走上“越轨生涯”。一个人被贴上“标签”,是与周围环境中的社会成员对他及其行为的定义过程或标定过程密切相关的。因此,社会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通过一种重新定义或标定的过程来使那些原来被认为是有问题的人恢复为“正常人”。
2023-07-21 16:22:551

标签理论可以解释执法不公现象青少年继续犯罪现象

标签理论可以解释执法不公现象、青少年继续犯罪现象是正确的。标签理论(Labeling theory)是以社会学家莱默特(Edwin M.lement)和贝克尔(Howard Becker)的理论为基础而形成的一种社会工作理论。这种理论认为每一个人都有“初级越轨”,但只有被贴上“标签”的初级越轨者才有可能走上“越轨生涯”。一个人被贴上“标签”,是与周围环境中的社会成员对他及其行为的定义过程或标定过程密切相关的。因此,社会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通过一种重新定义或标定的过程来使那些原来被认为是有问题的人恢复为“正常人”。
2023-07-21 16:23:031

解释越轨行为产生的原因及其发展过程的理论是

解释越轨行为产生的原因及其发展过程的理论是标签论。标签理论是解释越轨行为如何产生及其发展的理论。其理论根源于符号互动理论,即从符号互动论的角度探讨越轨行为,认为越轨是社会互动的产物。 标签理论植基于符号互动理论,认为越轨行为是社会互动的产物。标签理论主要探究越轨行为产生的过程而非越轨行为产生的原因,认为一个人所以成为越轨者,往往是因为在社会互动过程中,在父母、老师以及社会组织处理个人的越轨行为时,被贴上诸如坏孩子、不良少年的“标签”,而这些标签是一种社会耻辱性“烙印”,它将越轨者同“社会的正常人”区分开来。而被贴上“标签”的人也在不知不觉中修正了“自我形象”,逐渐接受社会对其的不良的评价,并开始认同他人的观点,确认自己是坏人,进而被迫与其它的“坏人”为伍,进行更加恶劣的越轨行为。久而久之,越轨行为者愈陷愈深,最终无法自拔。标签理论强调社会对越轨者的反应,包括训斥、责骂、歧视惩罚等,认为社会的反应是促使初级越轨者最终陷入“越轨生涯(deviant career)”这一无底深渊的重要原因。标签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社会学家贝克尔(Howard Becker),他于1963年出版的《圈外人》(The Outsiders)一书。在此书中,贝克尔对于标签理论作出了系统的阐述,从而将标签理论发扬光大起来。标签理论的主要内容有三个要点:即对越轨行为成因的重新解释、标签的张贴是有选择性的以及越轨行为的养成是一种被辱的过程。 社会越轨(social deviance),亦称越轨行为、离轨行为或偏离行为,是指社会成员(包括社会个体、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偏离或违反现存社会规范的行为。 这一概念已被大多数社会学者所接受,并无多大争论存在。然而为什么会产生违背社会规范的越轨行为呢?则各家之见解大相径庭。张德胜归纳各种解释越轨行为的理论,提出越轨行为的成因有三:其一,越轨行为是病态的产物。在个人病态方面,有先天的生理缺陷论;有后天的社会化不良论;在社会病态方面,则有越轨次级文化论,社会解组论,社会失范论,社会制度论。其二,越轨行为是适应的手段,又可分为不自觉的心理自卫(包括挫折侵犯论、反应形成论、自我增进论)及自觉的理性决定论。其三,越轨行为是界定的结果,又可分为个人界定(包括差异结合论、化解论)与社会界定(即是标签理论的界定方式)两种。
2023-07-21 16:23:241

标签理论的历史发展

标签理论是解释越轨行为如何产生及其发展的理论。其理论根源于符号互动理论,即从符号互动论的角度探讨越轨行为,认为越轨是社会互动的产物。 标签理论植基于符号互动理论,认为越轨行为是社会互动的产物。标签理论主要探究越轨行为产生的过程而非越轨行为产生的原因,认为一个人所以成为越轨者,往往是因为在社会互动过程中,在父母、老师以及社会组织处理个人的越轨行为时,被贴上诸如坏孩子、不良少年的“标签”,而这些标签是一种社会耻辱性“烙印”,它将越轨者同“社会的正常人”区分开来。而被贴上“标签”的人也在不知不觉中修正了“自我形象”,逐渐接受社会对其的不良的评价,并开始认同他人的观点,确认自己是坏人,进而被迫与其它的“坏人”为伍,进行更加恶劣的越轨行为。久而久之,越轨行为者愈陷愈深,最终无法自拔。标签理论强调社会对越轨者的反应,包括训斥、责骂、歧视惩罚等,认为社会的反应是促使初级越轨者最终陷入“越轨生涯(deviant career)”这一无底深渊的重要原因。标签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社会学家贝克尔(Howard Becker),他于1963年出版的《圈外人》(The Outsiders)一书。在此书中,贝克尔对于标签理论作出了系统的阐述,从而将标签理论发扬光大起来。标签理论的主要内容有三个要点:即对越轨行为成因的重新解释、标签的张贴是有选择性的以及越轨行为的养成是一种被辱的过程。 社会越轨(social deviance),亦称越轨行为、离轨行为或偏离行为,是指社会成员(包括社会个体、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偏离或违反现存社会规范的行为。 这一概念已被大多数社会学者所接受,并无多大争论存在。然而为什么会产生违背社会规范的越轨行为呢?则各家之见解大相径庭。张德胜归纳各种解释越轨行为的理论,提出越轨行为的成因有三:其一,越轨行为是病态的产物。在个人病态方面,有先天的生理缺陷论;有后天的社会化不良论;在社会病态方面,则有越轨次级文化论,社会解组论,社会失范论,社会制度论。其二,越轨行为是适应的手段,又可分为不自觉的心理自卫(包括挫折侵犯论、反应形成论、自我增进论)及自觉的理性决定论。其三,越轨行为是界定的结果,又可分为个人界定(包括差异结合论、化解论)与社会界定(即是标签理论的界定方式)两种。 贝克尔采用社会界定的观点来解释越轨行为的成因,有其历史背景的因素存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美国社会,保守的思想渐渐失去力道,和谐的理论也不再深中人心。代之而起的是激进、反叛的冲突理论。不满现实的人群乃群起离经叛道,做出许多不见容于传统的行径出来。 同时,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早期,吸食大麻是一种亚文化中的边缘行为,而不是像现在一样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贝克尔发现,一个人是否吸食大麻,取决于他对亚文化的接受程度、与有经验的吸食者的关系密切程度和他对非吸食者的态度。 贝克尔目睹诸如吸食大麻等越轨行为,更坚定了他用标签理论来加以解释越轨行为的信心。从社会界定的观点看,越轨行为并非先天的性格使然,也非社会化的结果,过去的人从生理学,心理学等观点来看越轨行为,皆难免有以管窥天之失。标签理论企图把注意的焦点由越轨行为本身,移转到它们是如何被人界定,以及社会,尤其是具有控制能力的机构对它们是如何地反应。贝克尔认为,社会的反应(尤其是公开地贴上标签)才是越轨行为的成因。 贝克尔在《圈外人》一书中写道:“社会团体经由指定规范同时创造越轨,因为奉行规范的反面即是越轨。应用规范来界定某些人,并指称他们为‘圈外人"。越轨不全是个人品质所决定的,而是他人应用规范及制裁于违反者的结果。越轨者是那些被武断地指称为越轨的人,而越轨行为是被扣上‘越轨"这顶帽子的行为。” 依据贝克尔的观点,世界上并无“越轨行为”的本身,而是人们通过社会规范的界定之后,某种特定行为才成为越轨行为。社会团体制定了规范,并把破坏个规范的人界定为越轨行为者,然后再以标签将他们公开地标示为“越轨者”,从而使“圈外人”踏上“越轨生涯”。因此,标签理论认为越轨行为的成因来自于社会反映,越轨行为是被社会建构而形成的。 贝克尔认为并非所有的越轨行为皆会被贴上标签。 换句话说,标签的张贴是依人、依事、依地、依情况而有所差异的。例如赤身裸体本身并没有什么不妥,其是否越轨,要看地点而定,在自家的卧室、浴室里,没有人会因不穿衣服而受到指责,但在公共场所,则不穿衣服便会遭到指责、斥骂。又例如杀人,虽然法律上规定杀人是刑事犯罪,但士兵在战场上,或刽子手在刑场上,杀人则不视为犯罪。由此可见,越轨行为的界定取决于特定的时空和特定的情况,不可一概而论。这一点正好应证了越轨行为是通过社会反映而界定出来的观点。贝克尔进一步指出,同样的行为或事件在一些社会中被视为正当的,而在另一些社会中则被视为问题;就是在同一社会中,对于同样的现象,人们也会贴上不同的标签。为什么会有这种区别呢?贝克尔在解释这种现象时引入了一些冲突论的思想,他指出,原因在于贴上不同的标签会分别有益于不同社会中的社会势力,或有益于同一社会中的不同社会势力。贝克尔认为,那些凭借权力占据了统治地位的集团可以通过贴标签、宣布被统治者为“越轨行为者”,来歧视、控制和镇压被统治者。因此,这种贴标签经常是不公平的。 例如,在美国同属超速违规的刑事案件,警察对白人医生的儿子超速及对黑人超速,其认定可能会有不同,通常对黑人的刑罚要比白人医生的儿子要重。因此,贝克尔说:“越轨行为的认定,是行为者与反应者之间互动的结果。”这是符号互动论的基本主张。他们重视的是行为的磋商过程及互动的效果。 综上所述,标签理论认为标签的张贴是由选择性的,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标签的张贴是因人、因事、因时间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二、标签的张贴的选择性表现在标签的张贴在社会阶层中的不公平,社会的弱势群体更容易被张贴上标签。 标签理论突出地强调越轨是相对的,集中探究的是越轨行为的过程。标签理论者把越轨行为理解为越轨行为者和非越轨行为者之间的一种互动过程,而不是个人或群体所具有的一套特征。 在《社会病理学》一书中,莱默特将越轨划分为“初级越轨(primary deviance)”和“级次越轨(secondary deviance )”。初级越轨,即偶尔卷入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并未对个人的心理形象和社会角色扮演发生持续的影响。 如一个人偶尔向税务机关隐瞒了真实收入、一个小孩偶尔受同伴怂恿在集市上偷了烧饼、一个人出于好奇而尝了尝大麻是什么滋味等等。每个人都有初级越轨行为,只不过这类行为中大部分是暂时的、出于好奇的、微不足道的或者是易于掩饰而不被人看见的。正因为初级越轨行为可能不被人觉察,当事人不会认为自己在越轨,同样也不会引起他人的看法。不过,如果这类行为碰巧被某些重要的人发现并被公布于众,情况就会发生急剧的变化。凡有过失的人,更确切的说是那些不幸被发现的初级越轨者,就不得不面对证人,在类似赫·加芬克尔(Harold Garfinkel,1927—)的“约定俗成”(又称“贬黜仪式”)下受到指责、训斥、责骂和惩罚。更重要的是,这个人就会被人公开贴上各种越轨者的标签,如疯子、偷税者、婊子、无赖、同性恋、小偷或吸毒者。周围的人会开始根据这一标签对他做出种种反应,如歧视、轻蔑等,这样时间一长,初级越轨者就会在有意无意之中接受这一标签,形成新的自我概念,甚至对别人的看法表示认同,认定自己是越轨者,并开始做出相应的行动,表现为次级越轨。所谓的次级越轨,是指卷入违犯社会规范的行为,并被其他人标签为越轨而且越轨者本人也这么接受了。 一旦越轨标签被进一步证实,越轨行为就会逐渐成为“习惯性越轨”,开始踏入其“越轨生涯(deviant career)”。在越轨行为的养成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到的是越轨者自我形象和自我角色的转变。库利(Charles Horton Cooley,1864—1929)提出的“镜中自我”(looking-glass self)概念可以解释越轨者自我形象和自我角色的转变。“镜中自我”就是以其他人的看法为镜子来认识自己,也即想象他自己是如何出现在他人的意识中的。这种自我感觉决定于对想象的他人的意识的态度。 贝克尔认为,当初级越轨者被权威者或关系密切的人觉察到其越轨行为后,就会被贴上标签,并马上以此标签作为他“最有力的身份”(master status),并且取代了他所有的其它角色,终至产生“自行应验的预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使其走上不归路。 实际上,这个越轨行为的标签或身分使个人成为“圈外人”。作为一个“圈外人”,个人再没有选择的机会,只有忍受他人所强加的观念。被迫承担与遵从“越轨者”的角色并表现在行为上。依照贝克尔的看法,越轨身分与越轨生涯的最后阶段,就是个人投入一个有组织的越轨团体,以获得情绪支柱、赞成及鼓励,与其成员彼此认同,而安于越轨行为,提供他继续履行越轨行为的合理化基础。 所以,笔者认为标签的公开张贴在越轨行为的养成过程成具有重要的催化作用,这因为被张贴上标签,“圈外人”才受到社会的排斥反应,开始被原先的社会环境所“隔离”,开始在互动过程中形成新的自我形象,并开始扮演“正常的人”所界定的越轨者的社会角色。由此可见,越轨行为的养成是一个被辱的过程。它的过程大致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是权威者或关系密切的人对越轨行为的觉察;第二步是越轨者的标签;第三步是越轨群体或越轨亚文化为加入该群体或文化的人提供越轨的社会化支持。一旦经历了这三个步骤,他或她就放弃不了越轨的方式,并回到遵从上来。这样个体就开始了他的越轨生涯,也即接受了越轨亚文化中的越轨认同与生活方式。
2023-07-21 16:23:521

标签理论的介绍

标签理论(Labeling theory)是以社会学家莱默特(Edwin M.lement)和贝克尔(Howard Becker)的理论为基础而形成的一种社会工作理论。这种理论认为每一个人都有“初级越轨”,但只有被贴上“标签”的初级越轨者才有可能走上“越轨生涯”。一个人被贴上“标签”,是与周围环境中的社会成员对他及其行为的定义过程或标定过程密切相关的。因此,社会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通过一种重新定义或标定的过程来使那些原来被认为是有问题的人恢复为“正常人”。
2023-07-21 16:24:071

标签化理论对司法对象回归社会的影响

标签理论植基于符号互动理论,认为越轨行为是社会互动的产物。标签理论主要探究越轨行为产生的过程而非越轨行为产生的原因,认为一个人所以成为越轨者,往往是因为在社会互动过程中,在父母、老师以及社会组织处理个人的越轨行为时,被贴上诸如坏孩子、不良少年的“标签”,而这些标签是一种社会耻辱性“烙印”,它将越轨者同“社会的正常人”区分开来。 而被贴上“标签”的人也在不知不觉中修正了“自我形象”,逐渐接受社会对其的不良的评价,并开始认同他人的观点,确认自己是坏人,进而被迫与其它的“坏人”为伍,进行更加恶劣的越轨行为。 久而久之,越轨行为者愈陷愈深,最终无法自拔。标签理论强调社会对越轨者的反应,包括训斥、责骂、歧视惩罚等,认为社会的反应是促使初级越轨者最终陷入“越轨生涯”这一无底深渊的重要原因。
2023-07-21 16:24:221

标签理论认为,什么是偶尔违 反社会规范的行为

标签理论认为,【初级越轨】是偶尔卷入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并未对个人的心理形象和社会角色扮演发生持续的影响。标签理论(Labeling theory)是以社会学家莱默特(Edwin M.lement)和贝克尔(Howard Becker)的理论为基础而形成的一种社会工作理论。这种理论认为每一个人都有“初级越轨”,但只有被贴上“标签”的初级越轨者才有可能走上“越轨生涯”。一个人被贴上“标签”,是与周围环境中的社会成员对他及其行为的定义过程或标定过程密切相关的。因此,社会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通过一种重新定义或标定的过程来使那些原来被认为是有问题的人恢复为“正常人”。
2023-07-21 16:24:311

标签理论认为,什么是偶尔违 反社会规范的行为

标签理论认为,【初级越轨】是偶尔卷入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并未对个人的心理形象和社会角色扮演发生持续的影响。标签理论(Labeling theory)是以社会学家莱默特(Edwin M.lement)和贝克尔(Howard Becker)的理论为基础而形成的一种社会工作理论。这种理论认为每一个人都有“初级越轨”,但只有被贴上“标签”的初级越轨者才有可能走上“越轨生涯”。一个人被贴上“标签”,是与周围环境中的社会成员对他及其行为的定义过程或标定过程密切相关的。因此,社会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通过一种重新定义或标定的过程来使那些原来被认为是有问题的人恢复为“正常人”。
2023-07-21 16:24:391

标签理论的含义是什么啊

标签是人们对自我形象的界定和产生。自我形象是透过与他人互动而产生,而他人的标签则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标签理论认为,犯罪是社会互动的产物,而个人被有意义的他人——如教师,亲戚,警察等贴上标签,描述为偏差行为或犯罪者,他就逐渐自我修正,而成为偏差行为者或犯罪者。
2023-07-21 16:24:481

犯罪学 标签理论的基本内容

标签是人们对自我形象的界定和产生。自我形象是透过与他人互动而产生,而他人的标签则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标签理论认为,犯罪是社会互动的产物,而个人被有意义的他人——如教师,亲戚,警察等贴上标签,描述为偏差行为或犯罪者,他就逐渐自我修正,而成为偏差行为者或犯罪者。
2023-07-21 16:25:381

标签理论对犯罪现象具有很强的解释力

犯罪对象的解释 犯罪行为所侵害的人或物。体现犯罪客体。相同的犯罪对象,可以体现 不同 的犯罪客体。如 公共 汽车被破坏,这一犯罪对象所体现的犯罪客体,可以是公共 安全 的 社会关系 (在行驶中被破坏),也可以是公共财产所有权的 社会 关系(在车库中被破坏)。有些犯罪没有犯罪对象,如脱逃罪;有些犯罪的犯罪对象 只限 于特定的 对象 ,如妨害公务罪的犯罪对象只能是依法 执行 公务的 国家 工作人员。 词语分解 犯罪的解释 做出犯法的应受刑法处罚的事详细解释触犯法律而构成罪行。《汉书·宣帝纪》:“今百姓多上书触讳以犯罪者,朕甚怜之。” 宋 司马 光 《论不得言赦前事札子》:“臣伏覩今月二十三日手诏,应官吏黎庶犯罪在赦前 对象的解释 ∶ 目标 ∶恋爱的对方找对象 ∶描写或写实的特定人或物小说中描写的主要对象详细解释.指行动或思考时作为目 标的 事物。 赵树理 《套 不住 的手》:“ 训练 的对象虽说是初参加生产的人,可是也有 例外 。”.特指恋爱
2023-07-21 16:25:541

标签理论是以哪两位社会学家的理论为基础而形成的一种犯罪理论?()

标签理论是以哪两位社会学家的理论为基础而形成的一种犯罪理论?() A.莱默特 B.贝克尔 C.弗兰西斯·卡伦 D.赫希 正确答案:AB
2023-07-21 16:26:071

人为什么会越轨(上)

越轨行为又叫离轨行为、偏离行为,是指社会成员或社会群体、社会组织偏离或违反人们公认的现行社会规范的行为,如违俗、违德、违纪、违法行为,以及自毁行为和其他异常行为。从事越轨行为会遭受惩罚的,这一点越轨行为者也是明白的,但一些人为什么还要从事各种各样的越轨行为呢?对这个问题,许多学者做出了不同的解释。 差异交往理论这一理论是由美国社会学家萨瑟兰提出来的。他认为,与其他一切社会行为一样,越轨行为也是从别人那里学来的。每一个人都可能接触到遵纪守法者,也可能接触到越轨行为者。他认为,每个人都受到遵从和越轨行为的双重影响。如果一个人走向越轨的社会化强度超过了走向遵从的社会化强度,就可能成为越轨行为者。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差异交往理论把主要的注意力,放在人们与什么人交往,以及交往的频率、时间和强度等变数上,试图找出这些变数与越轨行为的关系。萨瑟兰指出,一个人同教唆越轨的人联系越密切,与之交往的次数越多、越频繁和越持久,且接触时的年龄越小,他成为越轨者的可能性就越大。按照这一理论,一个人,比如一个小孩,如果不幸沦落到一个犯罪团伙中,通过与团伙成员的互动,这个孩子就会学到对越轨行为的理解、态度和促使他走向犯罪的技术。与犯罪团伙成员的交往越密切,这个孩子学到的犯罪手段就会越高明,犯罪的动机就会越强烈,犯罪的可能性就越大。 从差异交往理论可以作出一个推论:当一个社会存在着多种独特的亚文化时,越轨行为通常比较普遍。因为在这些亚文化中,必定有些亚文化的文化特质,是与主流文化或其他亚文化相冲突的。这样,在社会流动极其频繁的现代社会,每一个人都必然会接触到各种越轨行为及其规范,因而,他们也很可能学习和接受了这些越轨行为。 差异交往理论给人们的一个启示是,越轨行为是通过学习获得的。完全与外界隔绝的人,是不会知道伪造支票的。但是,这一理论不能解释的是,为什么有些经常与越轨行为接触的人,能使自己对越轨行为具有免疫力。同样,它还不能解释这样一个事实:有些越轨行为事实上是从正常人那里学来的,比如,通过上会计课,可以学到贪污的本领。 标签理论由社会学家埃德文·雷梅特和霍华德·贝克尔等学者提出的这一理论认为,社会生活中原本并不存在所谓越轨行为。社会中之所以有越轨行为,是因为社会中的某些权力集团,给某些社会成员及其行为贴上了越轨的标签。所以,所谓越轨行为,只是某些权力集团的主观认定,而不是它的本质属性。在这一理论看来,越轨行为是相对的。一个行为及其行为者,只有被其他人标签为越轨时,才会成为越轨行为和越轨行为者。这一理论集中探讨的是越轨的过程而不是越轨的原因。 标签理论把越轨行为分为初级越轨行为和次级越轨行为。按照这一理论,每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都会在某一时刻、某一地点、以某种方式,做出某些越轨行为。这些越轨行为中,大部分是暂时的、试探性的、轻微的、出于好奇的、容易掩饰的。这种大量存在而没有被人发现的越轨行为,就是所谓初级越轨行为。初级越轨是没有被任何人发现的,因而也没有受到惩罚,当事人并不认为自己是越轨行为者,别人也不认为他是越轨者。这种越轨人人都发生过。但是,如果这些行为被某些重要的人物,比如父母、朋友、校长、警察发现了并公之于众,初级越轨就向次级越轨转化了。那些犯有过失的人,更确切地讲,那些不幸被发现的初级越轨者,就有可能被贴上“越轨者”的标签,比如“小偷”、“流氓”、“妓女”、“骗子”等。这时,越轨者的处境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其他人会根据这一标签,对越轨者作出反应,比如,如果一个人被看作是“骗子”的话,他的真话也可能会被当作谎言;另一方面,越轨者也会有意无意地接受这一标签,甚至对别人的看法表示认同,认为自己就是越轨者,一不做二不休,干脆投身于越轨,从而做出更多的越轨行为来。这样的话,本来是要消除越轨行为的那些惩戒和制裁措施,却起到了强化越轨行为的消极作用。 标签理论将一个人成为职业越轨者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权威者或关系密切者对越轨行为的察觉;二是对越轨者作出标签;三是越轨群体或越轨亚文化为加入该群体或文化的人提供越轨行为的社会支持。一旦经过了这三个步骤,越轨者就放弃不了越轨的方式,回不到遵从上来。这样,他就真正开始了其越轨生涯,也即接受了越轨亚文化中的越轨认同和生活方式。 标签理论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同样的行为,在一些社会中被认为是正常的,在另一些社会却被认为是越轨行为,为什么会有这种区别呢?原因就在于贴上不同的标签,会分别有利于不同社会中的不同社会势力。那些凭借权力占据了统治地位的集团,可以通过贴标签,宣布被统治者为“越轨行为者”,来控制和压制被统治者。因而,这一理论认为,社会上很多标签是不公正的。
2023-07-21 16:26:181

犯罪学有哪些理论啊

  犯罪学是一门以犯罪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广义上还包括专门寻找犯罪行为出现的实际原因,以提供一个方法减轻犯罪行为对社会的影响。   犯罪学理论主要有:理性选择理论、犯罪的生物学理论、犯罪的心理学理论、社会学习理论、社会示范理论、社会控制理论、标签理论、冲突理论与批判犯罪学、社会支持理论、整合性犯罪理论等。
2023-07-21 16:26:281

产生同性恋的原因是什么?

关于同性恋的形成原因,生理学、心理学和社会学都做过大量的研究和探索。概括 起来,目前关于同性恋成因的理论有以下五类: 第一类: 生理学理论。其中包括(1)胎儿期因素;(2)大脑因素;(3)荷尔蒙 因素。 第二类:心理学理论。其中包括(1)弗洛伊德的理论;(2)贝伯(Bieber)的研 究;(3)沃夫(Wolff)的研究等。 第三类:学习理论。 第四类:互动理论。 第五类:社会学理论。其中包括标签理论(labelingtheory),预言自我完成理论 (self-fulfillingprophecy)等。(Hyde,442-449) 将这些理论作进一步的概括,可以将关于同性恋成因的说法归结为先天说与后天说 两在类。先天是指生理因素,如遗传基因、激素水平、大脑结构的影响等等;后天则指 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 如童年环境、青春期经历以及造成所谓"境遇性同性恋"的环境 因素等等。 目前,科学家对先天成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生理因素的测定上,但至今仍没有一 种理论得到确证和一致的公认。
2023-07-21 16:26:361

同性恋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关于同性恋的形成原因,生理学、心理学和社会学都做过大量的研究和探索。概括 起来,目前关于同性恋成因的理论有以下五类: 第一类: 生理学理论。其中包括(1)胎儿期因素;(2)大脑因素;(3)荷尔蒙 因素。 第二类:心理学理论。其中包括(1)弗洛伊德的理论;(2)贝伯(Bieber)的研 究;(3)沃夫(Wolff)的研究等。 第三类:学习理论。 第四类:互动理论。 第五类:社会学理论。其中包括标签理论(labelingtheory),预言自我完成理论 (self-fulfillingprophecy)等。(Hyde,442-449) 将这些理论作进一步的概括,可以将关于同性恋成因的说法归结为先天说与后天说 两在类。先天是指生理因素,如遗传基因、激素水平、大脑结构的影响等等;后天则指 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 如童年环境、青春期经历以及造成所谓"境遇性同性恋"的环境 因素等等。 目前,科学家对先天成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生理因素的测定上,但至今仍没有一 种理论得到确证和一致的公认。
2023-07-21 16:26:475

犯罪学有哪些理论啊

  主要有:理性选择理论,犯罪的生物学理论,犯罪的心理学理论,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示范理论,社会控制理论, 标签理论,冲突理论与批判犯罪学, 社会支持理论,整合性犯罪理论  犯罪学(Criminology),是一门以犯罪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广义上还包括专门寻找犯罪行为出现的实际原因,以提供一个方法减轻犯罪行为对社会的影响。
2023-07-21 16:27:322

某个关于社会越轨的理论是什么理论

 关于越轨的几个比较著名的社会学理论如下:1、功能主义理论:犯罪与失范——结构性紧张理论2、文化传递理论(学习理论)3、控制理论(1)社会控制理论(2)破窗理论4、冲突理论(1)文化冲突论:亚文化视角(2)马克思主义冲突论5、标签理论6、理性选择理论每一个都可以展开说,可以进一步了解。
2023-07-21 16:27:491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  )。

【答案】:A,D【答案】 AD【解析】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增能理论和优势视角。
2023-07-21 16:28:001

目的型失范指什么?

一、目的型失范行为是指行为失范者采用违背教育规范的手段谋取个体或群体利益的失范行为。这种失范行为可能仅仅是非正常行为或越轨行为,也可能是违法甚至犯罪行为。其主要特征是:目的是理性的,手段是违规甚至违法的。这种行为可能是物质利益驱使之下的理性选择,也可能是社会学习和模仿的社会化结果。二、价值取向型失范行为是指行为失范者的价值观念与教育主导观念相背离,力图诋毁或改变教育主导观念而违背教育规范所造成的失范行为。亚文化理论和标签理论均能有效地解释这种失范行为。三、情感型失范行为是指为了满足生理、心理或情感上的需要而做出的失范行为。尽管有时失范行为者是经过“理性”选择的,但这种行为的目的是满足个体生理、心理和情感上的需要,所以实际上是一种非理性行为,例如,未成年学生杀死自己的父母。再如,出于报复心理、满足虚荣心的打架斗殴等。其共同特征是:行为目的既非功利性,也非价值取向型,而是个体需求型。这种行为主要可以用心理学的失范理论进行解释。四、传统型失范行为是指行为失范者没有主观上的失范构想,仅仅是因遵循传统习俗而违背教育规范所造成的失范行为:例如,学生之间因讲“哥们儿义气”而导致的失范行为,教师因遵循传统的教育观念、方式、方法而出现的失范行为。这种情况主要可以用失范理论、控制缺乏说等作出解释。
2023-07-21 16:28: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