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ugen-Hive
-
“商誉,是指企业经营在未来的阶段中所能带来的利润以及潜在的经济价值,简而言之,就是企业的市值与收购价值的差额。计提商誉减值,是把商誉部分直接从公司利润中抵消,这样造成公司利润下滑,也会影响风险审查。”
计提,英文是Accrual,指计算和提取。按规定的比率与规定的基数相乘计算提取,列入某科目。是指在一个规定的基数上(如支付的合法员工薪酬),乘以规定的比率(如应付福利费全国规定的都是工资的14%),按此方法计算出来的就是应提取的应付福利费过程,计入应付福利费科目就是对后一句话的解释。
- CarieVinne
-
计提商誉减值,一般出现在公司收购时,是指企业收购方较公司市值多花的钱,再从公司利润中抵消,导致公司账面利润减少。商誉减值被业内人士形容为一个“地雷”,增加了公司的审查风险,可能导致集体爆发。如果想延缓计提商誉减值地雷爆发,可以采用摊销方式进行后续计量,以化解这一风险。
- 余辉
-
商誉减值是指对在合并中形成的商誉进行减值测试后,确认相应的减值损失。RBS的商誉减值主要由于之前的收购行为造成。
实质:
商誉具体表现为在企业合并中购买企业支付的买价超过被购买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的部分。资产减值是指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所形成的价值的减少,资产减值意味着现时资产预计给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比原来入账时所预计的要低。
当资产发生减值时,按照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应该按降低后的资产价值记账,以释放风险,因此会计上对资产减值进行确认和计量的实质就是对资产价值的再确认、再计量。对于商誉而言,往往面临着可能发生减值的问题,经常需要对商誉的价值进行再确认、再计量。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包括商誉在内的资产减值的会计确认和计量问题,并不是基于传统会计中对实际发生的交易的确认和计量,而是更多地立足于眼前,着眼于未来,只要造成资产价值减少的迹象已经存在,只要资产价值的减损能够予以可靠的计量,只要对于决策具有相关性,就应当确认该资产价值的减少。
- bikbok
-
你好,商誉减值是指上市公司购买的子公司没有预期那么赚钱,在重新评估所收购公司的价值后,需计提商誉。也就是说之前收购的公司买贵了,现在需要在净利润中扣掉多花掉的钱,即收购公司通过商誉减值来弥补在收购时所产生的亏损。
比如,一家公司以30亿元的价格收购另一家公司,但是被收购的公司实际估值只有20亿元,那么收购公司在收购过程中亏损10亿元,它可以通过商誉减值在公司每年的净利润中进行扣除。
出现以下情况可能会导致商誉减值:
1、所处行业产能过剩,相关产业政策、产品与服务的市场状况或市场竞争程度发生明显不利变化。
2、相关业务技术壁垒较低或技术快速进步,产品与服务易被模仿或已升级换代,盈利现状难以维持。
3、现金流或经营利润持续恶化或明显低于形成商誉时的预期,特别是被收购方未实现承诺的业绩。
风险揭示:本信息部分根据网络整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不应以该等信息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等信息作出决策,不构成任何买卖操作,不保证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请注意仓位控制和风险控制。
- 芝华塔尼欧的少年
-
商誉,是企业发生收购的时候产生的,比如A公司要去收购B公司,B公司的账面价值有50亿,但是双方通过谈判按80亿来收购,那么多出来的30亿,就会被记作“商誉”。
也就是说,A公司用80亿换来了50亿的B公司和30亿的“商誉”。
看到这里,可能有些投资者会说,这30亿的“商誉”没有什么价值。确实,“商誉”虽然被记为公司的无形资产,但是就这笔收购而言,是多花了钱的。
所以这个“商誉”数值越高,就越值得大家警惕。
为什么商誉会有减值风险?
如果A公司收购回来的B公司,其经营业绩良好,这种情况可能还好。
如果A公司收购回来的B公司,其经营业绩不好,或者B公司直接倒闭了,那么你觉得,A公司无形资产中还有30亿,这合理吗?
收购回来的公司都没有了,你账上还挂着30亿,肯定不合理啊。
所以只要企业发生收购,其购买的资产业绩不好,那么就要做商誉减值。至于减值多少,就要看其经营的业绩了。
这些商誉减值的部分,会直接计入公司当年的利润表。比如一家公司今年原本盈利20亿,但是因为有商誉减值30亿,所以这家公司的最终利润就亏了10亿。
- volcanoVol
-
“计提商誉”净值会剧额锐减。计提商誉60亿,是什么意思?当一个股票发行后,证券市场是一个资金池。上市公司发行股份,从市场融资。股东出资,享有股份对应的收益。我们假设发行时10元/股。当股价被拉升至100元每股时,卖出10%的股份,就可以把资金池中的所有资金提空(新股发行)。假设当股价被打压至3元每股,上市公司每售出1股,证券市场资金池会多出7元。市价持续低于净值时,资金池中的资金会越来越多(称这笔多出的资金为“商誉”)。计提商誉,就是把这笔钱提走。股份卖给股东了,这些股份对应的“商誉”应该属于持股股东所有。却被上市公司凭空提走(股市规则漏洞)。属于股东的钱,被上市公司拿走了,净值自然腰斩!基于这一漏洞,上市公司利空不断,股价一跌再跌,10块净值,跌至市价3块。一次就可以拿走,整个资金池70%的资金(凭空拿走!!!)这就是计提商誉60亿!!!
2020-01-21,众泰这次“计提商誉”60亿,机构预测每股净值会凭空减少4.4元,也就净值从8.29元/股,跌至3.89元/股。众泰上市公司,凭空拿走资金池总资金的53%,这些应该是属于股东的资金,就这么凭空拿走了。这个“空”,就是“计提商誉”的股市漏洞规则!!!坑爹啊。。。
上市公司,凭借“计提商誉”这一规则漏洞,从股票资金池中,凭空提走属于股东净资产总量的53%,股票净值从8.29跌至3.89(所有持股股东本应收益的市净差价全部腰斩)。上市公司凭借这一漏洞拿走股东的钱,又折回股市,用该笔资金低价回购买“股份”。众泰现有市价2.68,众泰上市公司利用股市漏洞,本次要提走资金4.44元/股。若执行回购,不仅所有股份全部拿回,还净剩1.76元/股。股东持股得按市价买入。而众泰上市公司想要拿回股份,只要发几个假消息,说经营亏损,就可以以“预计亏损计提商誉”,从证券市场股市资金池中,提走资金。基于这个股市规则漏洞,上市公司可以以亏损为名,把股票所有资金全部提走,甚至提成负资产。上市公司把股份卖给股东,又凭空拿走属于股东的钱(净资产)。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漏洞?本应属于股东的净资产,却被上市公司凭空拿走?因为中国股市是新兴事物,规则还不够完善?不。根源是因为股市规则制定的参与者,几乎全是大的机构和上市公司,自然考虑的是自己的利益,股东利益,管他呢(把他们的钱拿走,再用他们的钱买回股份,他们就不是股东了,反正他们又不懂规则)。于是,这一漏洞规则就明晃晃的出现在所有股东面前。名之曰“计提商誉”,很唬人的名字,好像是属于上市公司的钱,实际是属于股东的资产(股份卖给股东,净值资产就不再属于上市公司,上市公司计提属于股东的钱,就是明抢)。
上市公司凭空“明抢”来60亿资金后,他们会做些什么?两种情况:1、退市,2、收回股权。退市,就是利用计提商誉,不断从上市资金池提钱,把资金池所有资金全部提走(甚至是负值),其本质就是拿走所有股东的所有钱。上市公司,钱已拿走,只剩空壳,退市(上市公司:与我何干,有了钱,再上市一家新的就是了)。收回股权,一次计提商誉,可以拿到远超市价总值的资金。再以低市价买回股份。此时,大部分,甚至全部股份被购回。低价时,凭空得股份。下面会做些什么?拉升至高价,凭空卖出股份。(谁掌握了规则、制定了规则,利益就源源不断的流向谁!)
- 寸头二姐
-
首先要知道一点,市场上所说的投资并购,大部分是通过收购股权实现的,什么是股权?就是一家公司的净资产里你所拥有的权益。什么是净资产?就是一家公司的所有资产减去所有负债后剩下的东西就是净资产。
所以说白了,收购其实收的就是被收购企业的净资产。这个净资产是有一个价格的,收购之前往往会进行评估,评估出一个大家都认可的价格,买卖双方以此作为参考来协商最终的交易价格。商誉其实就是交易价格超过评估价格的部分,也称作溢价。
那么为什么企业愿意支付溢价,原因有很多,比较公认的原因可能是看中了被收购企业的发展前景,所以愿意为此支付更高的价格。
我们知道上市公司的财报里会同时公布合并财务报表和母公司单体财务报表。商誉只有在合并报表里才会有,母公司的单体报表里面是没有商誉的。在合并报表层面,子公司就不是子公司了,就变成了集团里的一项资产了,这个商誉是归属于这个子公司。
所谓的商誉减值,也就是意味着子公司可能亏损比较严重,当初母公司收购时预期的发展前景完全没有看到,反而经营一年不如一年了,和当时的预期严重偏离,那就意味着购买的这项资产(子公司,包括商誉)就减值了,不值当年收购时的那个价了,所以需要计提资产(商誉)减值。
- ardim
-
公司商誉是怎么形成的?
公司商誉,指一家企业预期的获利能力超过可辨认资产正常获利能力的资本化价值。简单来说就是,预期能让我明年挣的钱比今年挣得多的能力,把这种能力具体价值化,就是商誉。
会计界有句老话“无并购,不商誉”。没错,商誉的形成都源自于企业之间的并购过程,商誉是收购方给予估值溢价而产生的会计项目,即在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时,合并成本大于标的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
举个通俗点的例子,假设某上市A公司打算并购B公司,B公司是一个只有50万资产的公司,也就是说它的公允价值是50万。但是B公司发展前景不错,不仅有眼前的苟且,更有诗和远方,没办法,A上市公司要收购B公司的话,必须得拿出100万。合并报表之后,为了保持资产负债表的两边平衡,A上市公司溢价并购多出来的50万在会计准则里就叫做商誉。
商誉对公司发展的影响几何?
在A股市场公司并购案例中,普遍都是溢价并购,企业并购的公司越多,久而久之累积的商誉也会越高。过高的商誉对公司发展又有哪些影响?
上面我们提到商誉的本质就是透支未来赚钱的能力,将未来可能赚到的利润当下就买单,但投资的公司未来能不能赚到钱,其中包含不确定性太大。投资上市公司时,普通投资者可以要寻找专业的建议,不收认购费的私募排排网就是选择之一。
商誉是一项资产,它与别的资产一样,都需要公司花费财务成本购买或花费时间物力财力生产出来。可是它又与别的资产不一样,别的资产都有各自的用途,无形资产比如软件可以使用,存货资产可以用来生产成产品,但商誉却派不了任何用场。
可是商誉一旦做减值起来,直接减损公司净利润,严重毁损公司价值和公司业绩,而且商誉减值不得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所以连所得税都抵扣不了。再举个例子吧,市场上有一个的古董,人们普遍认为只有50块,你花了100块买下来,如果哪天你发现这古董就是一个赝品,你多花了50块钱(商誉)还得从你自个腰包(净利润)里扣除,连税都不能抵。但是这件古董是真的话,那么你就属于投资成功,收入(利润)也噌噌噌往上涨了。
公司商誉就像是一把双刃剑,不并购其他优质公司业务很难发展壮大,并购过多又存在一定风险。A股市场上就有不少因为商誉减值而发生的案例,以华讯方舟为例,公司此前预计2015年利润总额为1.13亿元,但在年报披露时公司利润总额为-2.6亿元。公司利润由盈转亏的原因之一正是计提了2.7亿元的商誉减值准备,极大的影响公司当期利润总额。
商誉减值、商誉摊销又有什么区别?
根据现有的会计准则,商誉一直存在于公司报表资产项目中,为了确保商誉的价值还在,公司每年要至少进行一次减值测试,如果确认发生了减值,则需要计提减值准备。也就是说,商誉只有在确认并购方投资失败的时候,才计入损失,一旦出现损失,就会影响净利润。
那么计提减值的标准是如何取决的,企业怎样才算投资失败呢?在实际操作中,很多并购标的和原股东都会提供业绩承诺,以提高并购方案的审核通过率。往往口头的承诺与现实总有差距,一旦业绩承诺到期,发现许诺落空,这时上市公司就属于投资失败,需要对商誉进行减值测试,商誉减值损失得以确认之后,直接从盈利中扣除。
而商誉摊销则是将商誉当作待摊费用来处理,采用摊销的方式将商誉每年从公司的利润里扣除。比如排排君收购了一家奶茶店,奶茶店资产10万,排排君花了15万收购下来,多花的5万元商誉,打算用5年时间进行摊销的话,那么每年就得从排排君的利润中扣除1万元,直至商誉摊销结束。
实际上,减值和摊销两种处理商誉的方式就类似缓刑和立即执行的区别。
- 北境漫步
-
商誉要计提减值损失
商誉是指能在未来期间为经营带来超额利润的潜在经济价值,或一家预期的获利能力超过可辨认资产正常获利能力(如社会平均回报率)的资本化价值。商誉是整体价值的组成部分。在合并时,它是购买成本超过被合并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
商誉减值是指对在合并中形成的商誉进行减值测试后,确认相应的减值损失。RBS的商誉减值主要由于之前的收购行为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