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柚不是西游
-
民国多传奇,传奇的人传奇的事,都集中于这短短的三十几年,作为整个世界的半边天,女性自然也是不甘落后,涌现了大批女中豪杰。李一纯就是其中一位,1923年参加革命的她,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李一纯之传奇不单单是她对革命的贡献,更多的是她对爱情对婚姻不同于常人的观念。
李一纯的第一次婚姻是在1918年,20岁的她在北京与杨开慧的哥哥杨开智结为夫妇。两年后,李一纯的女儿杨展诞生了,她是李一纯的第一个孩子。
1922年,革命志士李立三来到北京考察工人运动,他与杨开智是老乡,便暂住于杨开智家。这期间,李一纯负责照顾李立三的饮食起居,李立三的才华横溢、开朗健谈使他与李一纯之间聊得很是投机。
次年春,李立三启程回湖南,杨开智由于公务繁忙脱不开身,便让妻子李一纯送李立三回去,顺便去长沙老家。不料这一路上两人彻底擦出了爱情的火花,李一纯就此一去不回,跟着李立三去了江西发动大罢工去了。李一纯的第一任婚姻也就此结束。
不过,李一纯出于对前夫的愧疚,给杨开智写了一封信恳求原谅的同时为杨开智安排了一个新的妻子,那就是李一纯的妹妹——李崇德。而杨开智也接受了这种安排,找到了李崇德与其结婚。
李一纯为李立三生下了儿子李人俊,这是李一纯的第二个孩子。之后在1925年跟着李立三到了莫斯科,之前的故事再次上演,在照顾卧病在床的蔡和森期间,李一纯重新燃起了爱情的火花。
李立三得到了与杨开智同样的安排,同样是让他找曾经的小姨子结婚,只不过这一次变成了李一纯的第二个妹妹李崇善。一年后,李立三找到李崇善并结了婚,李一纯与蔡和森也在同年步入婚姻殿堂,回国后,李一纯为蔡和森生下一子一女,这是李一纯的第三、四个孩子。
很不幸的是,1931年蔡和森在香港被捕,两个月后在广州壮烈牺牲,年仅36岁。此时李一纯刚刚30出头,生活还要继续,李一纯在独自抚养子女的同时,积极投身于地下革命工作。几年后,李一纯拥有了第四次婚姻,她的第四任丈夫并非名人,难以查到其资料,但可以确认的是,李一纯为其生下一个女儿,这是李一纯的第五个孩子。但最终或许是这次低调的选择,让李一纯安享了平淡而真实的婚姻。
李一纯这一生共有先后四个丈夫,五个孩子,也就是说起码有三个前夫。结婚次数多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真正让人觉得有些摸不着头脑的是她对于第一任前夫和第二任前夫的安排——将自己的两个亲妹妹分别安排给了这两任前夫做老婆。最让人疑惑的是,无论是李一纯的妹妹们还是李一纯的这两任的前夫,都接受了这种安排。
其实,李一纯对于婚姻爱情的观念都跟当时的时代背景有关,她1899年生人,13岁时正是中华民国元年。也就是说,她的青春期正是中国历史上新旧思想文化交替冲撞最激烈、最频繁的时代。大量的新思想的涌入,近乎粗暴的替代了所有或好或坏的旧观念,加上较为开明的家庭教育,使得李一纯有着一种挣脱一切束缚,拥抱新生活新思想的极其“自由”的爱情观。哪怕是放到现在来说,李一纯的这种爱情至上,敢爱敢分的潇洒豪迈,也绝对是一种敢想而不敢及的自由。
相关推荐
李一纯(李一纯最后一个丈夫照片)出生于哪里
今天小编辑给各位分享李一纯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李一纯最后一个丈夫照片分析解答,如果能解决你想了解的问题,关注本站哦。蔡和_的妻子是谁?李一纯,原名李崇英,生于湖南长沙,geming人士,1923年参加geming,她为中国geming和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个人生平李一纯,原名李崇英,1899年2月28日生于湖南长沙。1923年参加革命,先后在广州农讲所、黄埔军校、武汉农讲所担任教员。1925年在上海经向警予介绍入党。1925年10月,受组织委派同李立三、蔡和森、向警予等人前往莫斯科,参加1926年2月17日至3月15日在当地召开的共产国际第六次执委扩大会议和赤色职工国际会议。会后入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7年回国投身轰轰烈烈的大革命运动。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任大会记录。大革命失败后,长期坚持在白区从事党的地下革命工作,不幸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入狱。后经党组织多方营救出狱到达延安。此后,李一纯得到党组织的妥善安排。先后在延安鲁迅师范学校、陕甘宁边区行政学院和北戴河中直疗养院、北京中直机关等单位工作。1968年起遭受“四人帮”迫害被下放到江西农场劳动改造长达十年之久。1978年获平反昭雪。在长达60余年的革命生涯中,她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于1984年5月17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长女:杨展,抗日烈士。长子:李人俊,著名冶金行业工程师。次女:蔡转,著名脑神内科医生。次子:蔡霖,高等院校教育工作者。幼女:李吉提,著名音乐教授。民国第一奇女子是谁?民国,一个混乱的、百花齐放的年代。无论是衣着打扮,还是生活风俗,都充斥着传统与革新。人们在感叹于民国时期那些才子佳人可以尽显其才的同时,也不断地窥探着他们那些神秘的、荒诞的或是甜蜜的爱情故事。而李一纯,无疑就是其中最受世人津津乐道的那一个。她是众人所敬仰的先驱前辈,也是绯闻缠身的民国奇女子。她一生中的四段感情,其中三段都是非常惹人艳羡的。李一纯:勇敢又新潮1899年2月28日,李一纯出生在一个湖南长沙的书香家庭。1912年,民国建立时,李一纯才13岁,正是一个最容易受外界影响的年纪。新旧思想交替碰撞,破旧又未立新。好的、坏的、传统的、新奇的,一股脑的全都灌进了李一纯的脑袋里。又逢家庭开明,所以,李一纯是一个勇敢的、新潮的、崇尚自由青年。长大以后,李一纯前往周南女校求学。那是一个极为开放激进的地方,无形之中,使得李一纯变得愈发的开放与自由。第一段感情:与杨开智李一纯早早地接触了更为先进的思想,还经常去听杨昌济先生讲学;也与许多有识之士一道谈论未来,指点江山,这为李一纯日后展开工作打下了基础。与此同时,李一纯也认识了杨开智。年少炽热,两人很快擦出了爱情的火花。1918年,20岁的李一纯在北京嫁给了杨开智。两人一起学习一起进步一起工作,日子过得有声有色。22岁的时候,李一纯诞下了两人爱情的结晶——一个聪明可爱的女儿,并为她取名“杨展”。然而这一段感情仅仅只延续了不到5年时间,他们并没有“相濡以沫、相伴到老”。1922年,革命先驱李立三来到北京开展工作,暂住在杨开智家中。身为女主人,李一纯自然而然地负责起李立三的生活起居。第二段感情:与李立三在暂住的这些日子里,李立三发现李一纯是一个自由的、坚定的而又聪明的女人;而李一纯也与这个才高八斗、开朗健谈的男人聊得十分的投机。两人相识多年未见得老友,默契极了。草长莺飞,春风微醺,李立三踏上了回湖南的旅途,而李一纯也要回家。于是杨开智拜托李立三照顾好自己的妻子。这一走,李一纯就没有回来。在南行的列车,两人之间渐渐地产生了情愫。开放的李一纯自然不会受礼法的约束,她勇敢而又大胆地与李立三走在了一起,离开了杨开智,也离开了女儿。为了给杨开智一个交代,她向他寄了一封信,言辞恳切地表明了自己的心迹,请求杨开智的原谅。“七妹李崇德比我更年轻,比我给适合你。”后来,杨开智娶了李一纯的七妹李崇德,两人十分恩爱。第三段感情:与蔡和森后来,李一纯和李立三育有一子李人俊。然而,李立三没有想到,移情别恋的戏码会再度上演。可那个时候,移情别恋早已经是再普通不过的事情了。1925年秋,李三立和李一纯接上级安排前往莫斯科展开工作。而与之同往的,还有蔡和森、向警予这一对夫妇。向警予也同李一纯一样,是一个敢爱敢恨、不拘礼法的女人。她在与蔡和森的爱情里,爱上了另一个男人彭述之,她要离开蔡和森,她要追求新的爱情!可这让蔡和森伤心极了,巨大的变故让他卧病不起、抑郁难解。身为志同道合的同事兼好友,李一纯和李立三前去慰问照料。在每日的悉心照料中,李一纯和蔡和森渐渐熟络起来。蔡和森比李一纯大四岁,比她多经历了许多。蔡和森身上,有着李一纯没有见到过的成熟与稳重。而蔡和森又处在身心俱疲的时候,李一纯的温柔温暖,触动了他寒冷脆弱的心防。不出意外的,两人相爱了,不顾礼法的。爱情哪有什么道理可言呢?李一纯可以爱上李立三而离开杨开智,自然也可以因为蔡和森而离开李立三。为了弥补李立三,李一纯将自己的另一个妹妹介绍给了他。两人日后育有三个孩子。第四段感情:与神秘人1926年,蔡和森和李一纯正式结为夫妻。次年两人回国投入工作,并且生育了女儿蔡转和儿子蔡霖。在混乱的时局中,能够有一方安宁,已实属难得。可这段婚姻也并没有持续太久。1931年6月,受叛徒出卖,蔡和森被捕并于同年8月不幸牺牲。李一纯悲痛欲绝。在大义面前,哪有那么多时间来伤春悲秋呢?于是,她化悲痛为力量,将心血注入工作当中。可她只有30多岁,还很年轻。未来的漫漫人生路,还需要有一个人来支撑、来陪伴。几年之后,李一纯遇到了她第四任丈夫。我们无从知晓他姓甚名谁,只知道他们有一个女儿——著名的音乐教授李吉提。并且,从李一纯的眼界来看,这位男士必然也有他的过人之处。感情之外,超常人矣作为民国第一奇女子,自然不仅仅表现在她曲折复杂的感情故事上,还体现在她的工作能力和教育子女等方面上。首先,在工作方面,李一纯无疑为我国的建设与发展做出了极为突出的贡献。吃过苦,受过难,但她都坚定不移地、勇往直前地走了下去,她活成了时代的“女强人。”在教育方面,她不仅将其五个子女都培养为各自领域的佼佼者,而且她本人还是举足轻重的教育工作者;在生活上,李一纯自始至终都保持着勤俭节约的好习惯,连女儿的婚礼都只是在食堂打了两份菜就过去了。对于李一纯,世人总会有两种声音。人们在称赞她卓越的贡献之时,也会或多或少地批判她的多情。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她在每一段感情中,都是极为专情的。更何况,乱世之中,礼乐崩坏,一切都是混沌的,又何谈一生一世呢?活下来,已经着实不易了。我们实在不能用现在的公序良俗去约束他们。李一纯是谁啊?是一个网红主播,很有人气,也很漂亮,希望能帮到你,加油!李吉提像谁李吉提像李一纯。李一纯是李吉提妈妈,李吉提是李一纯与她的第四任丈夫在30年代末的时候生下的一个女儿。李吉提遗传了妈妈长相基因,所以长得像妈妈。向警予和蔡和森之间的故事向警予因为与蔡畅的特殊关系因而结识了蔡和森、毛泽东等好友,1919年12月,蔡和森、向警予、蔡畅及蔡母葛健豪等30余人决定远涉重洋,赴法国进行勤工俭学,并且积极探寻革命真理。也正是在行船的途中“向警予和蔡和森”碰出了爱情的火花,从此以后,两颗炽热的心,交融在了一起,多少次的夜里他们彻夜长谈共同探索革命的真理。经过了漫长的海上航行,一个月后他们抵达了法国巴黎,随即开始勤工俭学,接下来的日子里两个年轻人走动的更加频繁,也度过了今生令人难忘的日子,1920年5月,蔡和森和向警予在法国蒙达尼正式结为夫妻,并且憧憬着以后的革命生活。在法国勤工俭学2年后,到了1921年底,蔡和森因为参加了“非法”的组织活动,被遣返回国。此时,他的妻子已经身怀六甲,但义无反顾的追随丈夫回到了祖国。因为对革命的追求,他们回国后便加入了组织,也成为了在圈内有名的“红色恋人”,在次年召开的组织大会上,蔡和森当选为中央委员,而妻子向警予被任命为妇女部第一任部长,夫妻俩双双成为了卓越的领导人,这在当时非常少见。很快他们的大女儿蔡妮出生了,为了纪念两个人在法国蒙达尼的结合,特意取名“妮妮”;1924年他们又迎来了一个新的生命,这次是一个儿子,他们取名蔡博,在历史上这两个孩子的降生,被誉为是“向蔡同盟”的结晶,当时流传成为一段佳话。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在儿子仅仅出生2年之后,昔日的“向蔡同盟”就遭遇到了挑战,1926年,由于生活习性等不合的原因,两人在莫斯科宣布分手。女儿蔡妮、儿子蔡博也被送回老家,由祖母抚养。两人的就义:1928年3月20日,由于被可恶的叛徒出卖,向警予不幸在法租界的三德里被捕。自知凶多吉少,她面对敌人的酷刑,表现的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决心,让敌人也为之心惊胆战。临行前,还不死心的刽子手毫无人性可言,竟然向她嘴里塞进石沙,又用皮带勒住她的脸颊,很快血沫从她的嘴角里流出,就这样,被敌人残酷地杀害了,年仅33岁。向警予被捕之后,蔡和森曾经也想设法营救,他立刻给萧子升发去电报,望营救向警予,但是一切都太迟了,他等来的消息是向警予英勇就义。他为此悲痛不已,撰文悼念“我的妻”:“伟大的警予,英勇的警予,你没有死,你永远没有死。你不是和森个人的爱人,你是中国无产阶级永远的爱人!”。仅仅又过了3年,同样是叛徒的出卖,蔡和森在香港被捕,面对反动派他的思想坚如磐石,只求一死,就这样,等待他的是和警予一样的结局。1931年8月4日,蔡和森在广州英勇就义,年仅36岁,这对的红色的伴侣,曾经婚姻虽然破裂,但是都兑现了曾经许下的革命诺言,无愧于心!民国第一奇女子:四任丈夫三个牛人,亲手将前夫变成妹夫,怎么做到的?民国,一个混乱的、百花齐放的年代。无论是衣着打扮,还是生活风俗,都充斥着传统与革新。人们在感叹于民国时期那些才子佳人可以尽显其才的同时,也不断地窥探着他们那些神秘的、荒诞的或是甜蜜的爱情故事。而李一纯,无疑就是其中最受世人津津乐道的那一个。她是众人所敬仰的先驱前辈,也是绯闻缠身的民国奇女子。她一生中的四段感情,其中三段都是非常惹人艳羡的。李一纯:勇敢又新潮1899年2月28日,李一纯出生在一个湖南长沙的书香家庭。1912年,民国建立时,李一纯才13岁,正是一个最容易受外界影响的年纪。新旧思想交替碰撞,破旧又未立新。好的、坏的、传统的、新奇的,一股脑的全都灌进了李一纯的脑袋里。又逢家庭开明,所以,李一纯是一个勇敢的、新潮的、崇尚自由青年。长大以后,李一纯前往周南女校求学。那是一个极为开放激进的地方,无形之中,使得李一纯变得愈发的开放与自由。第一段感情:与杨开智李一纯早早地接触了更为先进的思想,还经常去听杨昌济先生讲学;也与许多有识之士一道谈论未来,指点江山,这为李一纯日后展开工作打下了基础。与此同时,李一纯也认识了杨开智。年少炽热,两人很快擦出了爱情的火花。1918年,20岁的李一纯在北京嫁给了杨开智。两人一起学习一起进步一起工作,日子过得有声有色。22岁的时候,李一纯诞下了两人爱情的结晶——一个聪明可爱的女儿,并为她取名“杨展”。然而这一段感情仅仅只延续了不到5年时间,他们并没有“相濡以沫、相伴到老”。1922年,革命先驱李立三来到北京开展工作,暂住在杨开智家中。身为女主人,李一纯自然而然地负责起李立三的生活起居。第二段感情:与李立三在暂住的这些日子里,李立三发现李一纯是一个自由的、坚定的而又聪明的女人;而李一纯也与这个才高八斗、开朗健谈的男人聊得十分的投机。两人相识多年未见得老友,默契极了。草长莺飞,春风微醺,李立三踏上了回湖南的旅途,而李一纯也要回家。于是杨开智拜托李立三照顾好自己的妻子。这一走,李一纯就没有回来。在南行的列车,两人之间渐渐地产生了情愫。开放的李一纯自然不会受礼法的约束,她勇敢而又大胆地与李立三走在了一起,离开了杨开智,也离开了女儿。为了给杨开智一个交代,她向他寄了一封信,言辞恳切地表明了自己的心迹,请求杨开智的原谅。“七妹李崇德比我更年轻,比我给适合你。”后来,杨开智娶了李一纯的七妹李崇德,两人十分恩爱。第三段感情:与蔡和森后来,李一纯和李立三育有一子李人俊。然而,李立三没有想到,移情别恋的戏码会再度上演。可那个时候,移情别恋早已经是再普通不过的事情了。1925年秋,李三立和李一纯接上级安排前往莫斯科展开工作。而与之同往的,还有蔡和森、向警予这一对夫妇。向警予也同李一纯一样,是一个敢爱敢恨、不拘礼法的女人。她在与蔡和森的爱情里,爱上了另一个男人彭述之,她要离开蔡和森,她要追求新的爱情!可这让蔡和森伤心极了,巨大的变故让他卧病不起、抑郁难解。身为志同道合的同事兼好友,李一纯和李立三前去慰问照料。在每日的悉心照料中,李一纯和蔡和森渐渐熟络起来。蔡和森比李一纯大四岁,比她多经历了许多。蔡和森身上,有着李一纯没有见到过的成熟与稳重。而蔡和森又处在身心俱疲的时候,李一纯的温柔温暖,触动了他寒冷脆弱的心防。不出意外的,两人相爱了,不顾礼法的。爱情哪有什么道理可言呢?李一纯可以爱上李立三而离开杨开智,自然也可以因为蔡和森而离开李立三。为了弥补李立三,李一纯将自己的另一个妹妹介绍给了他。两人日后育有三个孩子。第四段感情:与神秘人1926年,蔡和森和李一纯正式结为夫妻。次年两人回国投入工作,并且生育了女儿蔡转和儿子蔡霖。在混乱的时局中,能够有一方安宁,已实属难得。可这段婚姻也并没有持续太久。1931年6月,受叛徒出卖,蔡和森被捕并于同年8月不幸牺牲。李一纯悲痛欲绝。在大义面前,哪有那么多时间来伤春悲秋呢?于是,她化悲痛为力量,将心血注入工作当中。可她只有30多岁,还很年轻。未来的漫漫人生路,还需要有一个人来支撑、来陪伴。几年之后,李一纯遇到了她第四任丈夫。我们无从知晓他姓甚名谁,只知道他们有一个女儿——著名的音乐教授李吉提。并且,从李一纯的眼界来看,这位男士必然也有他的过人之处。感情之外,超常人矣作为民国第一奇女子,自然不仅仅表现在她曲折复杂的感情故事上,还体现在她的工作能力和教育子女等方面上。首先,在工作方面,李一纯无疑为我国的建设与发展做出了极为突出的贡献。吃过苦,受过难,但她都坚定不移地、勇往直前地走了下去,她活成了时代的“女强人。”在教育方面,她不仅将其五个子女都培养为各自领域的佼佼者,而且她本人还是举足轻重的教育工作者;在生活上,李一纯自始至终都保持着勤俭节约的好习惯,连女儿的婚礼都只是在食堂打了两份菜就过去了。对于李一纯,世人总会有两种声音。人们在称赞她卓越的贡献之时,也会或多或少地批判她的多情。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她在每一段感情中,都是极为专情的。更何况,乱世之中,礼乐崩坏,一切都是混沌的,又何谈一生一世呢?活下来,已经着实不易了。我们实在不能用现在的公序良俗去约束他们。2023-07-21 23:34:211
杨开智和李崇德儿子叫什么
李一纯。李一纯原名李崇英,1899年2月28日出生于湖南长沙的书香世家。因为家庭祖辈都是读书人,思想很开门,所以她自幼也很爱读书,接受了新文化的熏陶,便想要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追求属于自己的自由。2023-07-21 23:34:282
天津卫视相声春晚女主持人叫什么
杨婷婷和李一纯。晚会由大卫、赵川、杨婷婷、李一纯携手栾云平、秦霄贤组成主持群。伴随着开场歌曲新春快乐2023的欢快节奏,2023天津卫视相声春晚拉开了快乐的帷幕。2023天津卫视相声春晚1月4日在天津广播电视台演播厅开启录制模式。并于1月23日农历大年初二19时30分在天津卫视播出。2023-07-21 23:34:351
李一纯的小女儿李吉提的父亲是谁
李一纯,原名李崇英,1899年2月28日生于湖南长沙,革命人士,1925年入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7年回国投身轰轰烈烈的大革命运动。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五次代表大会,任大会记录。1968年起遭受“四人帮”迫害被下放到江西农场劳动改造长达十年之久。1978年获平反昭雪。1984年5月17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她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文名李一纯出生日期1899年2月28日出生地湖南长沙逝世日期1984年5月17日别 名李崇英国 籍中国个人生平李一纯,原名李崇英,1899年2月28日生于湖南长沙。1923年参加革命,先后在广州农讲所、黄埔军校、武汉农讲所担任教员。1925年在上海经向警予介绍入党。1925年10月,受组织委派同李立三、蔡和森、向警予等人前往莫斯科,参加1926年2月17日至3月15日在当地召开的共产国际第六次执委扩大会议和赤色职工国际会议。会后入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7年回国投身轰轰烈烈的大革命运动。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五次代表大会,任大会记录。大革命失败后,长期坚持在白区从事党的地下革命工作,不幸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入狱。后经党组织多方营救出狱到达延安。此后,李一纯得到党组织的妥善安排。先后在延安鲁迅师范学校、陕甘宁边区行政学院和北戴河中直疗养院、北京中直机关等单位工作。1968年起遭受“四人帮”迫害被下放到江西农场劳动改造长达十年之久。1978年获平反昭雪。在长达60余年的革命生涯中,她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于1984年5月17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长女:杨展,抗日烈士。长子:李人俊,著名冶金行业工程师。次女:蔡转,著名脑神内科医生。次子:蔡霖,高等院校教育工作者。幼女:李吉提,著名音乐教授。人生历程“我要很好很好的红颜色”——记李一纯同志1984年5月,在北京前三门一间普通的楼房里,一位85岁的老人处于弥留之际,她在哺哺地说:“我走了,我走了,我要很好很好的红颜色……。”她,是1923年参加革命,1925年入党的老党员;她,同许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共同战斗过,虽然从未担任过领导工作,但她照样受到人们的尊敬。这位老人,就是李一纯同志。李一纯生在湖南长沙一个书香门第,五四运动以前的长沙,正是“山雨欲来风满楼”,一纯就读的周南女校革命活动十分活跃,生性娴静的一纯在这个巨大的革命洪流中成了一名积极分子。她与杨开慧同志交谊深厚,有机会在杨昌济先生家中,听青年时代的毛泽东、蔡和森等同志纵论天下,评古论今,切磋学问,深深被他们追求真理、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精神所感染。1923年她加入了社会主义青年团,从此走上了党所领导的革命道路。她在安源煤矿搞过工运;在武汉、广州的农民运动讲习所当过教官,搞过农运;在上海搞过妇女运动。1925年在上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她的革命足迹遍及上海、武汉、广州、天津、香港等许多地方,可她做的大量工作却是为党掩护机关,保管文件,当内部交通,为党的重要会议作记录等等十分具体的工作。她经手过大量的中央绝密文件、大批党的经费,更接触过我党不少杰出的领袖人物,却从来没有泄露过党的机密,出过什么差错。1937年底,她刚从国民党的监狱中出来就奔向延安,先后在鲁迅师范和陕甘宁边区行政学院任教,以极高的政治热情为那些长征过来的“红小鬼”和边区的工农干部补习文化。解放后,她在中直育英小学当协理员。她认识不少中央负责同志,却从来没有为个人的事去找过他们,只有一次例外,她为了要求到马列学院学习,去找毛主席。她对毛主席讲:“我参加革命这么多年了,一直没有机会系统学习马列主义,现在全国解放了,我想去学习。”那时她已经五十多岁了,毛主席深知她经历的坎坷,身体又不太好,关怀地劝她不必要求自己太苛刻,可是她坚持要学,毛主席说:“去找少奇同志吧,他是校长。”少奇同志理解她的心情,还鼓励她不要怕人笑老,她成了当时马列学院年纪最大的一名学员。她克服了重重困难,硬是在马列学院“啃”了几年经典著作。李一纯不仅要求自己很严,也教育孩子艰苦朴素。1966年,她的小女儿吉提结婚,当妈妈的什么也没给他们买,被褥都是平时用的。当时她同小女儿只住一间房子,她对女儿说:“你爱人在部队,每年回家探亲,借一间客房就行了,何必麻烦组织?”晚饭时,小夫妻从结婚登记处回来,一家人到机关食堂打了两个菜,下了点挂面,就算庆祝过结婚了。热心的长征老干部王德银闻讯送来了一束花,说:“李大姐阿,你的小女儿结婚都不作声,也太简单了。”一纯同志笑着回答:“我们过去还不都是这样,只要组织承认,就是合法夫妻了,还搞什么俗套!”说完,两位老人都笑了。十年内乱,对李一纯这样的老革命来说,也是一场考验。她挨打、挨斗,肉体上的痛苦倒是很快忘了,但精神上的痛苦却是很深的。当她听说陕北老区人民生活很苦,看到一些老工人,劳动几十年,还与大儿大女挤在一间小屋住时,她的心情十分压抑,她对女儿说:“我追随革命一辈子,就是想使我国人民的生活好起来,没有想到,解放几十年了,有些地方人民的生活还这样苦,我听了很痛心。”打倒“四人帮”后,她忙碌起来,天天拿着放大镜,看报纸、看书、学习中央文件。她为来自全国各地的搞党史、工运史、农运史、妇运史的作者、编辑以至作家、导演、演员提供毛主席、少奇同志早年活动的情况,讲述蔡和森、杨开慧等烈士的革命事迹。无论是介绍哪一位领袖或烈士,她都充满着崇敬之情,但人家一问到她自己,她总是莞尔一笑,说:“我不过是作了一点具体工作”,就再不作声了。她生命的最后几年,应该说是宁静的,蔡转、蔡林和吉提都在大学任职、任教了,孙儿们也都长大了。老同志劝她:“李大姐啊,你八十多岁了,也该休息休息,到全国各地玩一玩了!你的不少学生都是大人物了,走到哪里,都会有人接待你的。”可是她说:“玩?我连想都没有想过。”真是这样,她平时除了看病外,从不要车,她说:“不工作了,还给组织添麻烦,不好。”在她病重时,她给儿女的遗嘱中写道:“我恐不久于人世了,望你们努力为人民服务,把祖国建设得富强起来,做革命先烈的好后代。”她要求丧事从简,“外地子孙一定要坚守岗位,不要来京奔丧。”当她追求着“很好很好的红颜色”离开人世以后,小女儿为妈妈缝制了一面红旗,覆盖在她的遗体上…2023-07-21 23:34:469
李祟德和李开智几个儿女
题主是否想询问“李祟德和杨开智几个儿女”?1个。李祟德和杨开智1个儿女,杨开智维一的女儿杨展,杨开慧烈士的侄女,杨开慧胞兄杨开智唯一的女儿。母亲李崇英(李一纯)。杨开智,曾用名杨子珍,近代教育家杨昌济的儿子,革命烈士杨开慧的兄长,湖南省长沙县人。2023-07-21 23:35:032
李吉提像谁
李吉提像李一纯。李一纯是李吉提妈妈,李吉提是李一纯与她的第四任丈夫在30年代末的时候生下的一个女儿。李吉提遗传了妈妈长相基因,所以长得像妈妈。2023-07-21 23:35:111
蔡和㚞的妻子是谁?
李一纯,原名李崇英,生于湖南长沙,ge ming人士,1923年参加ge ming,她为中国ge ming和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个人生平李一纯,原名李崇英,1899年2月28日生于湖南长沙。1923年参加革命,先后在广州农讲所、黄埔军校、武汉农讲所担任教员。1925年在上海经向警予介绍入党。1925年10月,受组织委派同李立三、蔡和森、向警予等人前往莫斯科,参加1926年2月17日至3月15日在当地召开的共产国际第六次执委扩大会议和赤色职工国际会议。会后入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7年回国投身轰轰烈烈的大革命运动。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任大会记录。大革命失败后,长期坚持在白区从事党的地下革命工作,不幸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入狱。后经党组织多方营救出狱到达延安。此后,李一纯得到党组织的妥善安排。先后在延安鲁迅师范学校、陕甘宁边区行政学院和北戴河中直疗养院、北京中直机关等单位工作。1968年起遭受“四人帮”迫害被下放到江西农场劳动改造长达十年之久。1978年获平反昭雪。在长达60余年的革命生涯中,她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于1984年5月17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长女:杨展,抗日烈士。长子:李人俊,著名冶金行业工程师。次女:蔡转,著名脑神内科医生。次子:蔡霖,高等院校教育工作者。幼女:李吉提,著名音乐教授。2023-07-21 23:35:195
李吉提像谁
李一纯。1、酒窝。李吉提和李一纯在脸颊上都有两个可爱的小酒窝。2、头发方面。李吉提和一纯都留了容易打理的学生头,故很像。2023-07-21 23:35:331
这个“荒唐”奇女子,每当她有了一段新的感情,就让妹妹们接盘
说到“见异思迁”这个词,很多人都会立即想到这是男子容易犯的错误。可是,在民国时期,有这么一位“荒唐”的奇女子,她却在几段婚姻中,“上演”着同样的桥段。 民国时期,有一位大家闺秀叫李一纯,她的感情生活不像普通人那样一帆风顺,而是她在婚姻中,常常觉得和丈夫的感情保质期很短。于是,她就会产生一段新的恋情。 李一纯原名李崇英,1899年生于湖南长沙的一户书香门第。学生时代,她在周南女校念书时,和杨开慧关系很好,经常在杨家玩。后来认识了杨开慧的哥哥杨开智,他们在接触中互生好感,不久就结为夫妻。1920年,李一纯生下了女儿杨展。可惜,这段在大家看起来都觉得很美满的婚姻,并没有延续下去。 两年后,李一纯和丈夫杨开智在北京时,有一个归国的留学生老乡李立三借住在他们家中。这个李立三长相儒雅、谈吐不凡,李一纯对他很有好感。在照顾他的过程中,时常被他身上散发出的魅力所吸引。但那时,她理智地告诫自己,她是有丈夫的人。而丈夫,也深爱着她。所以她控制着自己,不让自己的情感驶出婚姻的轨道。 后来,当李立三要回湖南开展工作时,杨开智和李一纯也要回老家。但临行前,杨开智却因为有要事需要留在北京处理,就拜托李立三照顾李一纯回湖南长沙。 在回湖南的途中,李一纯和李立三得以单独相处,二人原本就互生的情愫彻底爆发出来。他们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共度未来的日子。李一纯不想欺骗丈夫杨开智,就把实情写信告诉了他。 这个消息对于杨开智来说,犹如晴天霹雳。只是,李一纯在信中还写到,为了弥补自己的过失,她愿意把妹妹李崇德介绍给他当妻子。 杨开智不是个狭隘的人,因此,也就和李一纯友好分手了。当李崇德和杨开智结婚后,李一纯和杨开智这段爱恨情仇才算告一段落。 1925年10月,李一纯和李立三与蔡和森及夫人向警予等人一起到莫斯科开会。在会议期间,原本感情就破裂了的蔡和森和夫人向警予正式办理了离婚手续。蔡和森备受打击,很快就在莫斯科病倒了。 同伴有难,又身在异乡,李立三和李一纯夫妇便主动照顾蔡和森。但李立三要忙于工作,因此,通常就由李一纯照顾蔡和森了。 有时候,历史总会有高度相似的时候。 这段时间,经过频繁地接触,李一纯、蔡和森之间,又迸发出了爱的火花。 当一行人从莫斯科回国时,李一纯已经和李立三友好地离了婚,而与蔡和森结为了夫妻。这次,她依旧对前夫感到愧疚,所以,又给他介绍了她的另一个妹妹李崇善。同样,当李立三成为李一纯的妹夫后,她才放下了歉疚之情。 1931年6月,蔡和森在香港被捕,不久就在广州英勇牺牲了。 在这次痛失丈夫的打击下,李一纯悲伤了好几年。后来,朋友们见她独自带着四个孩子太艰难,于是又为她介绍了一位姓李的先生,好为她分担生活的压力。 从李一纯的感情经历来看, 她是一位敢爱敢恨的奇女子,她这一生都在追求自己真正想要的那份情感。 或许,她的这份执着,会伤害到配偶,因为在没有离婚的时候,不管是杨开智还是李立三,都不知道自己的婚姻已经有了裂痕。所以,并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 而客观地说, 李一纯在每段婚姻里,也都是全心地付出了自己的情感。 所以,她和丈夫之间的夫唱妇随,在大家眼中,便成了恩爱夫妻的印象。只是, 她对于婚姻外忽然出现的男子呈现出的不同魅力,并没有免疫力。 所以才一而再、再而三地放弃婚姻中的丈夫,选择进入下一段婚姻。 在李一纯看来,这不是对与错的问题,而是在她和杨开智结婚的时候,她的情感其实还不够成熟。换句话说,她当初连自己想要什么样的感情,其实连她自己都不清楚。因此,也才会造成“接二连三”地发生“见异思迁”这种事了。 好在,杨开智和李立三都很开明,没有和她变成敌人。这正是应了唐代那份和离书上写的那句话: 解怨释结,更莫相憎。一别两宽,各生欢喜。 分手后能继续作朋友,也足以欣慰余生了。 或许,李一纯是一个活得通透的女子, 她不愿违背自己的内心,才不畏惧别人的看法。 但是,如果在结婚前,先不那么仓促,而是好好分析清楚自己的情感,能不能抵挡其他的“诱惑”,再决定嫁不嫁,那样,就应该完美了吧? 不知大家对李一纯的性格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侵删)2023-07-21 23:35:391
李吉提的身世
李吉提,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40年出生,湖南长沙人。身份神秘,究竟是谁的子女至今都是个谜。2023-07-21 23:35:462
北京育英学校前身
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供给部育英学校1.办校历史1948年11月7日,学校建立于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下东峪村,时为"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供给部育英学校"。1949年4月22日,学校搬离下东峪村,随中共中央进京,当时学校位于傅作义部队的旧军营内(现万寿路校址)。1949年4月23日,中央书记处决定改组育英学校的领导班子,学校正式更名为"中共中央直属机关育英小学"。中央办公厅主任杨尚昆任名誉校长,曾三、傅连璋、李伯钊、刘建勋、李一纯等人为学校校董委员,学校日常工作由中直党委办公室负责。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2.学校简介北京育英学校是北京市海淀区教育委员会主管的一所集小学、初中、高中为一体的九年一贯制、十二年一体学校,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项目实验学校、中国游泳学校、海淀区高中示范校。1953年,中学部与小学部分离,中学部为现北京市育英中学,与育英学校对门。1970年,育英学校重新组建中学部。2005年,被授予首批"海淀区高中示范校"称号。2018年,经海淀区教委批准,育英学校在紫金长安校区开办"附设幼儿班"。截至2021年8月,学校有万寿路、紫金长安、航天、西翠路四个校区以及北京市育英学校科学城学校,有北京市育英学校密云分校、北京市育英学校大兴分校、北京市育英学校延庆分校三所分校。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3.基础设施截至2013年5月,学校有15112平方米的田径场,400米国际标准塑胶环形跑道,6块标准的室外灯光篮球场;有6878平方米的综合体育馆,室内游泳馆有8条国际标准泳道,可承办各种游泳比赛。学校有美术、音乐等学科专业教室,有西翠国学书院、中国国内首个经济学实验室;有少年科学院、国学院、文学院、社会学院、艺术学院等教学平台,学校同时建有校园电视台、生物拓展基地等2023-07-21 23:36:041
1931年,才女陶毅被问起为何拒绝求婚,答曰,润之的教诲永不忘记
1931年,陶毅突染疾病在长沙去世,作为江南的一代才女,她的仰慕者有很多,其中就包括编辑吕碧城。为了祭奠并感怀这位进步女青年,吕碧城在文章中刊登了当年自己采访陶毅的往事,当问及陶毅为何坚持不婚,陶毅回答到,“ 润之的风采我永远不能忘记 ”。 1896,陶毅出生于一个富商之家,她的父亲是清末长沙商会的会长,作为家里的掌上明珠,陶毅从小接受了良好的文化教育,因此身为名门闺秀的她不仅温柔漂亮,而且知书达理。20世纪初期,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在新文化、新思想的民主运动浪潮中,陶毅接触到了西方的先进思想,在进行了充分的学习后,她的认知发生了转变,开始有了民主救国的抱负,蜕变成为了一名进步女青年。 17岁那年的陶毅风华正茂,而也就是在这一年,毛泽东正式走出了韶山,出现在了新民主文化的浪潮中。作为进步女青年,陶毅进入了新文化运动领袖“ 朱剑凡”先生创办的周南女子中学,在校期间,陶毅结识到了两个志同道合的挚友, 向警予和蔡畅 ,她们三人虽然是女子,但是在思想上丝毫不弱与男子,一心以民主运动、救国救民为己任,时人称她们三人为周南三杰。 陶毅的挚友蔡畅是革命先烈蔡和森的妹妹,当时的蔡和森和毛泽东一同师从学者杨昌济,一起在长沙创办了新民学会。经过蔡畅的介绍,陶毅正式加入了新民学会, 俗话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加入新民学会的陶毅在离开学校后,走到了新文化运动的前沿,革命思想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 在学会期间,陶毅正式认识了学会里面的一号人物毛润之,看着这个英姿勃发、年轻有为的进步青年,陶毅对他仰慕不已,不久便成为了润之的头号粉丝。后来的新文化活动中,陶毅主动靠近并多次求教于毛泽东,不仅学习到了更多的先进思想,而且从心底里面爱上了自己的偶像。 毛泽东和陶毅都是湖南湘潭人,二人都有民主救国的抱负,因为志同道合,他们很快便走到了一起,但是不久便遇到了阻碍。 陶毅出身于名门大族,她的父亲和兄长都是比较封建古板之人,看到陶毅和一个穷小子谈恋爱,这如何能忍,毕竟门当户对在封建王朝便是法则。 因此由于外部因素,毛泽东和陶毅二人的恋情便没有继续发展下去,然而他们却成为了无话不谈的知己,或许这时候陶毅已经准备好了与爱人私奔的计划。 1918年,受到杨昌济的邀请,毛泽东前往北京,担任北大图书馆的管理员,并接触到了蔡元培、李大钊等马克思主义的领军人物,在此期间, 毛泽东的思想和认知得到了升华,并萌生了武装革命、拯救中国的想法,而这也得到了杨开慧的认可和支持。 在北平期间,毛泽东经常和远在湖南的陶毅通信,并告知了自己的革命理念,然而陶毅却不能理解润之,她极力反对暴力,认为应该走比较温和的教育变革道路,也就是这时候,毛、陶二人因为政见不合,关系出现了裂痕。 看到毛泽东还在和陶毅通信,杨开慧的嫂子李一纯觉得必须将话挑明白了说,于是她直接质问毛泽东,你到底喜欢开慧还是斯咏( 陶毅的字 )。毛泽东思索片刻, 认为杨开慧才是他的革命伴侣,而出身贵族的陶毅不会有革命斗争的勇气和吃苦的精神,于是便和陶毅正式的分手了。 1920年,杨昌济去世,毛泽东和杨开慧一起回到了湖南,并在长沙花了6块大洋举办了一场简约的婚礼,自此这一对革命伴侣正式活跃在了革命战线的前沿。看着毛泽东找到了自己的真爱,陶毅送上了真心的祝福,并在很多方面给予了他们二人帮助。 毛泽东创办文化书社,陶毅是最大的出资人;毛泽东带领革命政府倡议修正湖南宪法,陶毅是主要附议人,可以说这个女人一直在背后默默地支持着她的偶像。 毛泽东也很感谢陶毅,曾在一大会议结束后专程去了南京,探望陶毅。1922年,毛主席还写了一首 《贺新郎·别友》送给陶毅,也正因为这首诗词,杨开慧还误会了毛主席,幸好主席夫妇都是明大理之人,两人不久便消除了误会。1930年,杨开慧被捕入狱,她的儿子毛岸英等人也曾在长沙受到陶毅的庇护。 1930年,报社编辑吕碧城采访了陶毅,并询问了她和毛主席曾经的关系。后来陶毅因病去世,吕碧城写了一篇文章怀念陶毅,其中他提起曾与陶斯咏有过一次长谈,自己问陶斯咏为何拒绝彭璜的追求?陶斯咏则是这样回答的: “曾 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当时润之在新民学会的活动中英姿焕发的风采和办事细心果断的气质让我难以忘却。" 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里,先辈们为了自己的革命事业,放下了无数的儿女情长。然而也有许多如陶毅这样的痴情女子,在背后默默地支持着革命事业。2023-07-21 23:36:281
李立三简历做什么的
今天小编辑给各位分享李立三简历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李立三任委员长的是分析解答,如果能解决你想了解的问题,关注本站哦。李立三子女简历重要人物简历会在他所在单位的官网上有详细介绍,公众人物会在百度百科有介绍,可以去这两个地方搜简历。对于不知名的小罗罗,普通人,他们的简历就是隐私,受到保护的,不建议在这里搜,当然回答者也是禁止透露别人的简历。换位思考你的信息被透露了也不好吧。杨开智子女简历杨展,杨开慧烈士的侄女,杨开慧胞兄杨开智唯一的女儿。母亲李崇英(李一纯)。1941年9月14日,时任华北联大校部党委干事的杨展为了掩护革命同志,在寨北乡滚龙沟西坡壮烈牺牲,年仅21岁。杨展1926年进长沙周南女子中学附属小学读书,以后又在该校读中学。在初中阶段,杨展开始阅读革命书刊,由于她思想进步,学习成绩优良,又能团结同学,在高中时被推选为学生会的学习部长,同学们都亲昵地叫她展展。杨开慧牺牲之后,湖南反动当局对杨展一家进行迫害,杨展父母不得不避难异乡,杨展被寄居在长沙外祖父家。杨展的外祖父(即李立三之岳父)李老先生也跟杨展的祖父杨昌济一样,都是那个时代中国反帝反封建的先进的知识分子,都积极支持子女参加改造社会的革命活动。扩展资料:杨开智主要成就青年时期杨开智在校建立了社会主义研究小组,对以此为基础的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支部、中国共产党支部在国立北京农业专门学校及此后的国立北京农业大学的建立有重要功绩。杨开智多年从事茶叶生产技术,管理工作,为湖南茶叶事业做出了贡献。杨开智先后被选为湖南省第三、四届政协委员,五届全国政协委员,五届省政协副主席。杨展烈士墓平山县城西北方向40公里,寨北乡主投沟村村后的帝王山脚下,有一座白色大理石砌成的墓,墓前立有青色的花岗岩石碑,碑上刻着“杨展烈士纪念碑”的字样。2000年,主投沟村村民和村委会重修了杨展烈士墓。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杨展周恩来的资料周恩来1898年3月5日生,字翔宇。小名,大鸾。曾用名飞飞、伍豪、少山、冠生等。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淮安。1913年进天津南开中学学习。1917年留学日本。1919年回国。在天津参加五四运动,组织觉悟社,从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活动。1920年至1924年先后去法国和德国勤工俭学,在旅欧的中国学生和工人中宣传马克思主义,发起组织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后改称旅欧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转入中国共产党(由张申府等人介绍),任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总支部书记,并参加中共旅欧总支部的领导工作,对早期的建党、建团工作起了重大的作用。1924年8月从巴黎回国,曾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政治部主任,中共两广区委委员长、常委兼军事部部长,主持建立党直接领导的革命武装叶挺独立团。1925年2月、10月,领导进行了第一、二次东征,为巩固和发展广东革命根据地和进行北伐作出了重大贡献。1926年曾在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讲授军事课程,同年冬到上海,任中共中央军委书记兼中共江浙区委军委书记。1927年3月领导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获得胜利;8月领导了南昌起义,向国民党反动派打响了第一枪,为创建人民军队作出了重要贡献,在起义中任中共前敌委员会书记。同月在中共“八七”会议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1928年出席党的六大,在会上作了关于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的报告。后在上海坚持地下工作,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长、中央军委书记,曾发表《坚决肃清党内一切非无产阶级的意识》和《中共中央给红军第四军前委的指示信》。1931年12月进入中央革命根据地后,任中共苏区中央局书记,中国工农红军总政委兼第一方面军政委,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1933年春和朱德一起领导和指挥了第四次反“围剿”战争,取得了重大的胜利。1935年1月在遵义会议上,坚决支持毛泽东的正确路线,为确立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遵义会议后,仍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并任中央三人军事指挥小组成员。1936年12月任中共全权代表去西安同被逮捕的蒋介石进行谈判,和平解决了西安事变。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共中央代表和南方局书记,并任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长期在驻国民党政府所在地武汉、重庆进行党的工作和统一战线工作。1945年8月和毛泽东去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斗争,《双十协定》签订后,率中共代表团留在重庆和南京。1946年11月从南京返回延安。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陕甘宁边区时转战在陕北,同年8月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兼代理中央军委总参谋长。1948年9月,参加领导和指挥了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同年11月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兼总参谋长,为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武装夺取政权、创建社会主义新中国,建立了不朽的功绩。建国后,历任政府总理、外交部长(兼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第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第二、三届主席。是中共五届中央委员,中共六至十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六届、七届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共八至十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八届、十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一至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在担负处理党和国家日常事务的同时,和毛泽东一起制定了党的社会主义建设的路线、方针、政策;几个发展国民经济的五年计划都是他亲自主持制订和组织实施的。1960年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并采取一系列措施,使国民经济顺利地得到恢复和发展。还提出了中国知识分子绝大多数已经是劳动人民的知识分子,科学技术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关键性作用等观点,对社会主义建设都有重大意义。在国际事务中,参与制定并亲自执行了重大的外交决策,提出了外交工作中一系列具体的方针和政策,创造性地贯彻执行了党的革命外交路线。1954年,倡导了著名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5年4月,率中国代表团出席第一次亚非会议,使会议通过了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万隆会议十项原则。1961年,出席苏共二十二大,对赫鲁晓夫集团分裂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行为,进行了坚决斗争。在“文革”中,顾全大局,任劳任怨,为继续进行党和国家的的正常工作,尽量减少损失,为保护大批的党内外干部,费尽心血,并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阴谋进行了各种形式的斗争。在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代表党提出:在本世纪内,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使我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前列的宏伟规划。1972年患病以后,一直坚持工作。1976年1月8日在北京逝世,终年77岁。主要著作编为《周恩来选集》。夫人邓颖超。李立三的后代有哪些人1936年,李立三与李莎(原名:莉莎.基什金娜,俄语:ЕлизаветаПавловнаКишкина,英语:ElizabethaPavlovnaKishkina,1914年生)在莫斯科结婚,中国籍俄罗斯人。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中国知名俄语教学专家,,2013年7月8日北京友谊医院内接受由法国政府颁发的荣誉军团勋章(军官勋位)。长子:李人纪,是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教授。次子:李人俊,曾是一名海军,现在在湖南科研所工作。大女儿:李竞,是南京军区总医院的护士长;二女儿:李力,是北京钢铁研究院的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三女儿:谢志佩,是上海同济大学的系主任;四女儿:李英男,在北京外国语大学担任俄语学院院长;五女儿:李雅兰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教书。李立三(1899年11月18日-1967年6月22日),原名李隆郅,湖南醴陵人,曾任中国共产党实际最高领导人,中国政治家,中国工人运动领袖。曾任政治局常委兼秘书长。黄亚光是谁?_1张黄亚光_镆黄亚光(1901~1993年)中共七大候补代表。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曾任中共福建省委书记。中文名黄亚光国籍中国出生日期1901逝世日期1993年简历_镆黄亚光,1901年生,福建省长汀县人。1926年毕业于台湾高等农林学校。1927年8月由周肃清、李立三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时期1929年3月至1930年10月任中共长汀县委宣传部部长。1930年5月至1931年12月任长汀县苏维埃政府秘书长。1930年10月至1931年12月任中共汀连县委宣传部部长。后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总务厅文书、出版处处长,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调查处处长等职。曾设计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的纸币。1934年10月参加长征。到达陕北后,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财政部主任秘书。抗日战争时期1940年3月至10月任陕甘宁边区政府建设厅副厅长。1940年11月任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委员会委员。1941年11月起任陕甘宁边区政府财政厅副厅长。同月至1945年6月任中共陕甘宁边区政府党团委员。1942年1月至5月任陕甘宁边区政府审计处处长。同年5月至1945年任陕甘宁边区银行副行长。1943年6月起任中共中央西北局研究各地财经机关统一领导委员会成员。1945年4月至6月作为陕甘宁边区代表团成员参加中共七大。6月至8月任中共陕甘宁边区政府党组委员。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至1947年11月任陕甘宁边区银行行长。后任西北财政经济委员会秘书长,西北农民银行行长。1948年12月起任中共陕甘宁边区政府党组委员。1949年2月至9月任陕甘宁边区第三届政府委员、中国人民银行西北区行经理兼西北财经分会委员。同年2月任接收西安准备委员会委员。5月至8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安市军事管制委员会金融处处长。2023-07-21 23:36:351
北京市育英学校地址
北京市育英学校地址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西街。拓展资料如下:1.北京育英学校是北京市海淀区教育委员会主管的一所集小学、初中、高中为一体的九年一贯制、十二年一体学校,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项目实验学校、中国游泳学校、海淀区高中示范校。1948年11月7日,学校创办,时为中共中央直属育英小学。2.后随党中央一起迁入北京。1953年,中学部与小学部分离,中学部为现北京市育英中学,与育英学校对门。1970年,育英学校重新组建中学部。2005年,被授予首批“海淀区高中示范校”称号。2018年,经海淀区教委批准,育英学校在紫金长安校区开办“附设幼儿班”。3.截至2021年8月,学校有万寿路、紫金长安、航天、西翠路四个校区以及北京市育英学校科学城学校,有北京市育英学校密云分校、北京市育英学校大兴分校、北京市育英学校延庆分校三所分校。历史沿革1.1947年3月,中国国民党发动对陕甘宁边区的重点进攻,中共中央机关与中国人民解放军大部暂时撤出延安,撤离队伍中包括中直机关托儿所、延安洛杉矶托儿所、军委三局托儿所和供给部的孩子。经过2000余里的行程,撤离队伍到达西柏坡。2.到达西柏坡后,因很多孩子到了入学年龄,中共中央在下东峪村的一个院子里建成了一所封闭校园,即育英学校的前身,当时毛泽东的女儿李讷等14人成为教学点的第一批学生。1949年4月23日,中央书记处决定改组育英学校的领导班子。3.学校正式更名为“中共中央直属机关育英小学”,并成立校董会。中央办公厅主任杨尚昆任名誉校长,曾三、傅连璋、邓典桃、李伯钊、刘建勋、李一纯等人为学校校董委员,学校日常工作由中直党委办公室负责。2023-07-21 23:36:421
李一纯的小女儿李吉提的父亲是谁?
李一纯的小女儿李吉提的父亲就是李一纯啊。还有什么你说的吗?你的问题问得好奇怪哦。2023-07-21 23:37:253
李柏伊名字含义寓意,李柏伊这个名字怎么样?
李柏伊名字含义李柏伊名字的含义为硕果累累、受益匪浅、春华秋实、意志坚强、繁荣昌盛、朝气蓬勃、婀娜多姿、温柔如水、迷人优雅之义。李柏伊名字含义具体解析如下:李读lǐ;李字音调为:上声;李字声母为:L;李字韵母为:ǐ;简体笔画:7画;李字五行为:木;李字含义:李字指桃李、李子、李花、李树之义。柏读bǎi;柏字音调为:阳平;柏字声母为:B;柏字韵母为:ǎi;简体笔画:9画;柏字五行为:木;柏字含义:柏字指乔木、细心、坚强、兴旺之义。伊读yī;伊字音调为:阴平;伊字声母为:Y;伊字韵母为:ī;简体笔画:6画;伊字五行为:土;伊字含义:伊字指秋水伊人、伊始、伊水、伊思之义。李柏伊名字寓意李柏伊名字寓指聪颖、高贵、魅力、财富、独立、成功之意。与柏字搭配的名字有:李柏霏,李柏耀,李柏硕,李柏轩,李柏威与伊字搭配的名字有:李萍伊,李丽伊,李紫伊,李程伊,李成伊李柏伊名字好不好李柏伊名字整体一般,三才五格打分78分,具体好不好还需要结合个人生辰八字来查看,不懂八字的朋友可以直接找林大师帮你免费查看名字适不适合你。其中总格为凶。李柏伊名字打分为82分,同三才五格打分,本次名字打分没有参考个人生辰八字,生肖,星座,易经卦象,更精准打分请点官方服务菜单中的姓名测试服务,九大维度精准打分评定名字好不好。天地人三才为:金土土三才寓意为:可获得意外成功发展,有名利双收的运气,基础稳固,平静安康,免于种种灾祸,可得幸福长寿。 天格:8 (八卦之数)八卦之数,乾坎艮震,巽离坤兑,无穷无尽。 地格:15 (福寿) 福寿圆满,富贵荣誉,涵养雅量,德高望重。人格:16 (厚重) 厚德载物,安富尊荣,财官双美,功成名就。外格:7 (七政之数)七政之数,精悍严谨,天赋之力,吉星照耀。 总格:22 (秋草逢霜)秋草逢霜,虽出豪杰,人生波折。李姓宝宝名字大全李鹃外、李骐铵、李枫卜、李栎悦、李瑜滇、李姊潇、李嫦祺、李咪要、李棠宸、李子盏、李衡环、李普暄、李岗蒲、李祖玉、李宸鹿、李凝朔、李贾迪、李洁汝、李仁萌、李宏成、李优玄、李旻弟、李稼炜、李亦谋、李旗佃、李二计、李举米、李宵红、李厚见、李事欠、李屿冉、李冬逸、李源英、李予衎、李怡姚、李忻渝、李熙楚、李想几、李紫鸢、李屏柳、李壮欣、李一纯、李志才、李宪烨、李嵘白、李烷慈、李笛产、李吉琪、李库花、李旻造、李馥色、李胤辰、李妹箴、李斐下、李戈绳、李舒禾、李辛确、李煜锵、李栩珲、李颐萌、李沛瓷、李希达、李观碟、李苇澄、李罗蔷、李娴更、李臻乃、李臻墩、李谦珏、李珽麓、李逸艾、李奕效、李蕴申、李冲衡、李佳支、李丁精、李付才、李朱苛、李丙佶、李缪珂、李希昳、李得召、李库欣、李芳劭、李伶佶、李昊祤、李青炎、李印瑀、李桂群、李俭象、李议丽、李直归、李涣熙、李际煜、李霸瑜、李飒弦、李熙媞、李爱飒、李俐色、李放菘以上为李柏伊名字含义,李柏伊名字寓意以及李柏伊名字怎么样打分测评的内容,可点下边官方服务选姓名测试进行综合测名打分,姓名测试结合了生辰八字,性别,生肖,星座,易经卦象,更全面专业的解析合字匹配和吉凶。好名助运一生,名字一定要结合具体生辰八字来起,底部服务菜单中的宝宝起名,是基于生辰八字及三才五格的大师精选名字起名,也可找林子翔林大师为宝宝一对一手工定制一个吉祥好名,林大师为起名网创始人,中国十大姓名学大师之首,网上假冒多,一定要视频核对为林大师本人。好名幸福一生!2023-07-21 23:37:321
李一纯的小女儿李吉提的父亲是谁?
李一纯的小女儿李吉提的父亲就是李一纯啊!这么简单的啊都不知道啊2023-07-21 23:37:503
李立三的家谱
找了比较全面的资料给你的,不过百度说有些内容不适合发布。。。。只能简单点了。。林杏仙:第一位妻子,是李立三六岁时父母给买的童养媳,17岁时,父亲强迫他们结婚,毫无爱情可言。林杏仙生下了李立三的长子李人纪,林年纪轻轻的便患风瘫去世了。 李一纯:1899-1984,第二位妻子,原名李崇英,湖南人,她原本是杨开智的妻子,也就是杨开慧的嫂子。1922年底,李立三到北京传授安源停止工作经验,在北京停留了一个多月,结识了著名教育家杨昌济的儿子杨开智夫妇。1923年1月底,李立三启程南归,杨开智托付李立三照顾其夫人李一纯回长沙。他们南归的途中,便产生了不能抑制的爱情,就随着李立三到了安源,1923年1月在安源结婚,就留在安源从事工人运动(在其尴尬的情形下,他们感到十分愧对杨开智,后来李一纯便将妹妹李崇德介绍给了杨开智做妻子)。1925年在上海经向警予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10月下旬与李立三到莫斯科参加共产国际第六次执行扩大会议。在莫斯科期间,蔡和森与向警予的婚姻已破裂,加之蔡和森因体弱多病倒下,生活无人照顾,出于同志间的友情,李立三和李一纯主动到蔡和森那里照顾帮助。由于长期的接触,与蔡和森产生了恋情。1926年底,与蔡和森在苏联正式结合。1931年,蔡和森归国,在香港被捕后被印度广州被国民党枪杀。蔡和森牺牲后,李一纯先后在延安鲁迅师范学校、陕甘宁边区行政学院工作,解放后在北戴河中直疗养院等单位任职。1986年在北京逝世。李一纯曾为李立三生下次子李人俊。 李崇善:1903-1972,第三位妻子,她是李一纯的三妹,毕业于长沙稻田师范学校。1926年4月,李立三与李一纯在苏分手后只身回国,急忙在上海找到李崇善结婚,这是李一纯与他分手的承诺,是她与蔡和森婚外恋对李立三忏悔的感情补偿,她把小自己4岁的三妹李崇善介绍给他。1927年1月与李立三结婚,并与李立三在一起生活了较长时间,还为李立三生了三个女儿:大女儿李竞,二女儿李力,另一个就是后来找到的谢志佩。李立三与李崇善两人都是共产党员,都将主要的精力投入到革命之中去。1927年5月在党的五大上,李立三被选为中央委员,7-8月间参加了南昌起义的领导与策划工作。1928年6月李立三再次到莫斯科参加党的六大,会上被选举为中央委员,并逐渐走向党的核心。由于工作的需要,他们夫妻离多聚少,加之“立三路线”很快遭到了失败,其所有的责任都推到了李立三身上。1930年11月,李立三奉命赴苏,向共产国际汇报检讨工作,没完没了地接受批评和进行自我检查,并留在莫斯科开始了漫长而艰难的羁旅生涯。李立三与妻子和女儿就这样分离了。李立三走后,她又生下一个女儿,由于情况的特殊,不得不送给他人。而她自己则带着两个孩子,艰难地继续从事党的地下工作。她曾经冒充张闻天的夫人,掩护张的工作而被捕入狱。 李汉辅:第四位妻子。李汉辅常常被人遗忘。李立三在莫斯科学习结束后。1932年担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成员兼任中华全国总工会驻赤色职工国际代表,被派往 苏联远东伯力,在华侨中间工作,这期间,他同李汉辅结合在一起。李汉辅毕业于浙江宁波女子师范学院英语系,1926年被党 组织派往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同时担任翻译工作,在东方大学与一起学习的沈志远结婚,1927年生下了儿子沈林如。1931年沈志远回国后,李汉辅与李立 三结合。1933年李立三回莫斯科,李汉辅回国,两人分手,她在回国途中牺牲 李莎:第五位妻子。原名叶丽萨维塔.巴甫洛夫娜.基什金娜,著名俄语教育家。1914年3月20日出生于俄罗斯萨拉托夫州巴拉绍夫县的一个乡村,其父亲,是沙皇时期一个贵族知识分子,当过律师。共青团员,1941年毕业于莫斯科外语师范学院。1928年读完初中后,就到国家出版局举办的一所半工半读的印刷技术专业学校,开始了其自食其力的生活。14岁便投身革命,后在出版社工作。1933年19岁时与李立三相恋,1936年2月22岁时与37岁的李立三结婚。婚后育有两个女儿--李英男和李雅兰。2023-07-21 23:37:572
假如李一纯10月月考语文120得106,相当于100得多少(结果保留整数)
106/120*100≈88106分相当于100分的88分2023-07-21 23:38:152
有谁知道这个天津少儿频道的主持人 月亮姐姐是谁?叫什么名字。谢谢
王玮,天津电视台少儿节目主持人2023-07-21 23:38:233
向警予因哪个男人的出现而与蔡和生分手了呢?
看相关历史文章说,因为彭述之的出现,向和蔡于1926年在莫斯科分手。但是两人因理想、事业和友谊延续到他们生命的终点。向和蔡分手后,李一纯出于同情和关心,对病中的蔡和森给予很多的照顾,经过一段时间两人产生不能自拔的爱情,1926年底,他们正式结婚。2023-07-21 23:38:304
杨开智的家庭成员
祖父杨书樵向泰媛配板仓杨书樵。 父亲 杨昌济 伦理学家,教育家。曾赴日本、英国留学。任北京大学教授期间,协助蔡和森等筹措赴法勤工俭学旅费,介绍毛泽东去北大图书馆工作,以“欲栽大木拄长天”诗句明志。著有《劝学篇》等文,译有《西洋伦理学史》等书。他先后翻译和编辑了《西洋伦理学史》、《论语类抄》、《教育学讲义》等书,并著有《达化斋日记》、《杨昌济文集》。 母亲 向仲熙 生于诗书世家。1888年与杨昌济结婚,生有一男二女。曾资助毛泽东创办文化书社。晚年和杨开智同住。妹妹 杨开慧 杨开慧(1901-1930),毛泽东的夫人。早年追求革命真理,反对封建礼教,在长沙积极参加革命活动,1920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3年至1927年随毛泽东在上海、韶山、武汉等地开展工人运动。农民运动和妇女运动。大革命失败后,党派她在长沙板仓一带坚持地下活动,1930年10月不幸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同年11月在长沙壮烈牺牲。 夫人 李崇德李一纯之妹。李一纯前妻。1899年生于湖南省长沙市,1923年参加革命,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她长期在白区从事党的地下工作,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建国后从事理论教育工作。女儿 杨展 1937年12月,杨展在长沙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9月14日,时任华北联大校部党委干事的杨展为了掩护革命同志,在寨北乡滚龙沟西坡壮烈牺牲,年仅21岁。2023-07-21 23:38:371
蔡霖的个人经历
1929年6月7日出生于上海,湖南双峰人。出生时,父亲蔡和森驻共产国际,生母李一纯在沪从事党的地下工作。恶劣的生活环境,母亲无法养育两个儿女,为了革命,便毅然决定将刚出生6个月的蔡霖送给别人做孩子。直到1949年上海解放后,养母李孟君主动赴北京,与中央组织部取得联系,才将他“完璧归赵”。上海解放时,蔡霖同志自行参加华东三野军政大学,后经中国人民大学公营系学习,毕业以后先在北京第一棉纺织厂、第三棉纺织厂工作,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后调北京化纤工学院(今北京服装学院),曾任宣传干事、统战部长、党委办公室主任等职。1990年离休。2023-07-21 23:38:521
谁是近代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锋
这个应该是一群人,或者说有几个代表人物,例如向警予、王一知、李一纯等。向警予(1895-1928),原名向俊贤,是中国 共 产 党创始人及早期领导人之一,女权主义领袖,无产 阶 级 革 命 家、妇女解放运动领导人之一。在有迹可循的史料里,她是中国 共 产 党 唯一的女创始人,并被誉为“大革命时代的模范妇女1922年7月,她担任当时党 中 央 第一任妇女部长,开始领导中国最早的无产阶级妇女运动,撰写大量文件,主编过《妇女周报》,用马 克 思 主 义理论阐述中国妇女问题,号召广大女性团结起来,为解放自身投入到革命运动中去。1923年6月,通过了向警予起草的《中国 共 产 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妇女运动决议案》中明确提出,“女子应有遗产承继权”、“男女社交自由”、“结婚离婚自由”、“男女工资平等”、“母性保护”、“赞助劳动女同胞”、“男女教育平等”、“男女职业平等”等有关男女平权、保护妇女权益的条例,并提出“全国妇女运动大联合”。 向警予担任妇女运动委员会第一任书记。1924年,向警予与李励庄、钟婉如、陈逸云等人筹建广东女权运动大同盟,任会长。 6月下旬,向警予参与领导了上海闸北丝厂和南洋烟厂的大罢 工计划,上海口14家丝厂1.4万余名女工要求改善待遇而罢 工,厂主勾结军 警进行镇压,一些工人被捕。在共产党员向警予等的帮助下,女工们提出了增加工资、工作时间10小时、释放被捕工人、承认工会等16项条件。向警予又发动女权运动同盟会、全国学生总会、闸北市民协会等团体声援女工的斗争,女工所提出的要求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罢 工最终取得胜利。1925年1月,在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她再次连任中共中央妇女部部长。1月1日,上海女界国民会议促成会成员分头四出向市民们宣传动员。向警予带领南方大学女生团、大夏大学女生团等100余人,手持旗帜和宣传品,到西门、城内(今南市区一部分)、闸北、虹口提篮桥等处演讲;王一知和李一纯等到仪昭女校演讲;王立明和唐家伟到上海青年会新青年社成立大会上演讲。她们还深入到居民家中宣传。同月,上海女界国民会议促成会再次发表宣言,提出13条代表妇女权益的具体要求:(1)男女社会地位平等;(2)女子应有财产权与继承权;(3)女子应有结婚自由权;(4)男女教育平等;(5)一切职业为女子开放;(6)女子应有参政权;(7)男女工资平等;(8)保护女性;(9)废除娼妓制度;(10)禁止蓄婢纳妾;(11)禁止溺女;(12)禁止缠足;(13)凡有碍女权之法律,一概废除,另订男女平权并助进女权发展之法 律与宪 法。1925年3月21日,向警予在上海女界国民会议报告中指出:“要一个肩膀担负力争女权的重担,一个肩膀担负力争民权的重担”。2023-07-21 23:39:062
董建吾是谁?红色牧师
http://baike.baidu.com/view/970341.htm董健吾1891年出生于上海青浦县,从小就读于教会学校,18岁时考入上海著名的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又念了两年神学,成了一名正式的牧师。由于他熟谙教义,精明能干,又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和拉丁语,因此,很快就升任为上海有名的圣彼德堂的主持牧师。他有强烈的正义感和爱国心,在“要救中国,只有靠共产党”的思想指引下,在中国革命处在最艰难的时刻,1927年由刘伯坚、蒲化人两同志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鉴于他的牧师身份,党中央安排他参加了中央特科的工作。因此,圣彼德堂就成了党中央一个极其秘密的联络点。一身正气的红色牧师,在中共中央特科负责人陈庚的直接领导下侦探敌情、掩护同志、处决叛徒,历经坎坷,出色地完成了党组织交付给他的每一项使命。1929年底,在李立三主持下,中共中央作出决定:在上海创办--所幼儿园,抚育好烈士遗孤和一些在上海的党的领导人的子女。这个任务落到了董建吾的肩上。组织上只能给他500元开办费,显然这是远远不够的,他一面向教友募捐,一面托人卖掉在青浦县的祖业几十亩田产,凑足了经费,于1930年3月正式办起了我党领导的第一所幼儿园,取名为“大同幼稚园”,寓意于“世界大同”。为了不引起敌人注意,幼稚园以党的外围组织——隶属于第三国际的中国革命互济总会的名义主办。董健吾亲自担任幼稚园园长,全国互济总会负责人、中共地下党员王弼担任顾问(后来由谭筱影接替)。保育员有六七人,多数是地下党员或其家属。保育员主任是原在虹口福民医院当过护士的陈凤仙(又名秦怡君,是中共党员李求实的妻子),保育员有李立三的妻子李崇善(化名李文英)、董健吾的妻子郑兰芳、朱剑凡的儿媳×××,以及地下党员陶锡琪等,毛泽东的两个儿子毛岸英、毛岸青以及蔡和森、李一纯夫妇的女儿蔡转、恽代英的儿子恽希仲、彭湃的儿子彭小湃(小名小丕),杨殷的儿子×××,王弼的女儿×××,李立三的两个女儿李竞(当时小名鸽子,又叫醉娃子)、李力(当时小名叫八哥儿子)等都在大同幼稚园收养过。1931年4月24日,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特科负责人顾顺章在武汉叛变。后董建吾收到一封恐吓信,警告他不得收留来历不明的孩子,否则以支持“共党”论处。租界当局也派巡捕房的人来查问幼稚园的基金来源、职员们履历和孩子的父母情况。幼稚园虽有教会名义作掩护,但圣彼德堂已成了敌人注意的目标。董建吾长期在顾顺章手下工作,已不能公开露面。1932年3月,保育员管荷英(又名桂荷英)外出办事,突然失踪,多方寻觅不着,凶多吉少。在这种严峻形势下,中国革命互济总会负责大同幼稚园工作的谭筱影和地下党员根据欧阳新的安排,大同幼稚园的部分孩子由董建吾的妻子幼稚园保育员郑兰芳带回家抚养,半年后,又搬到董建吾的前妻董慧光的住处凤阳路修德里541号,直至1936年被送往苏联学习。历时两年的大同幼稚园,在白色恐怖的笼罩下,犹如红色的摇篮,保护和抚育了党的领导人和革命先烈的子女,这些革命的后代,后来在党的培养下长大成人,并在不同的岗位上,为革命事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1936年,董建吾两次受宋庆龄之托赴陕北,完成了“架起国共两党再度合作桥梁”(宋庆龄语)的重要使命,并护送马海德与埃德加·斯诺前往陕北苏区。长期以来,他利用牧师这一特殊身份出色地完成任务,是30年代上海隐蔽战线上的“红牧师”。“红牧师”的名子也随着斯诺的《西行漫记》享誉海内外。2023-07-21 23:39:145
杨开慧 儿时故事
杨开慧赋诗 “念兹远行人” 有革命老人曾道是:杨开慧亦愿赋诗作词,惜岁月动荡,难以留存。隐蔽于板仓老家时,1928年10月曾写《偶感》诗一首,五十多年后修缮故居时才得发现。诗中虽有别字漏字(特用括号标出),对丈夫的思念却凝聚纸上: 天阴起溯(朔)风,浓寒入肌骨。 念兹远行人,平波突起伏 。 足疾可否痊?寒衣是否备? 孤眠(谁)爱护,是否亦凄苦? 书信不可通,欲问无(人语)。 恨无双飞翮,飞去见兹人。 兹人不得见,(惘)怅无已时。 毛泽东诗词中“我失骄杨君失柳”的怀念亡妻之作,几乎为世人周知。杨开慧这位出身湖南著名学者之家的闺秀,不仅是一个贤妻良母,也是毛泽东早年革命活动的伴侣,同时还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女党员之一。她牺牲之壮烈更为人们传颂。 生平 ■13岁时结识了“板仓杨”宅中的得意门生;17岁时与毛泽东在紫禁城外的护城河边漫步;19岁时以不举行婚礼的新方式与毛泽东结合 ■以党龄而论,她在女性中仅次于北大的缪伯英,被军阀何键杀害时只有29岁 杨开慧,号霞,字云锦,1901年出生于长沙县板仓。因父亲思想先进,她虽女儿身也能从小有名、有字、有号,7岁即破例入长沙第四十初级小学。1913年,父亲从欧洲留学归来后,全家在长沙城内定居。翌年杨开慧便结识了毛泽东。 杨开慧之父杨昌济留学日本、英国,10年后回到长沙任教授,闻名三湘。他那在门上用隶书镌刻着“板仓杨”三个大字的寓所,总引来大批莘莘学子前来求教,第一师范的学生毛泽东也于1914年跨入此宅。对这个“资质俊秀”的高个子青年,杨昌济认为是“海内人才,前程远大”。 年少的杨开慧当时常听家长称赞润之,但只视他为兄长。1918年夏,杨昌济应聘为北京大学教授后举家北迁。毛泽东于9月间也到了那里,并经恩师介绍,在北京大学图书馆任助理员。据毛泽东在陕北对斯诺所述,正是这时“我遇见并爱上了杨开慧 ”。 17岁的杨开慧在京遇同乡知己,两人经常漫步于紫禁城外的护城河边,或北海的垂柳之下。翌年,毛泽东返湘时两人相约通信,以“润”、“霞”相称。同年,毛泽东再次来京时,就住到杨家。1920年初,杨昌济不幸病逝,杨开慧随母亲回湖南,在李淑一父亲的帮助下进湘福女中。同年末,她与毛泽东结婚,取消了坐轿、婚礼,以示“不作俗人之举”。 1921年,毛泽东参加党的“一大”返湘后,杨开慧便于秋季入了党。以党龄而论,杨开慧在女性中仅次于北大的缪伯英(何孟雄之妻)。当时,毛泽东的公开身份是自修大学的主办者,杨开慧则担任学联干事,在党内担任机要和交通联络。1923年,毛泽东赴沪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长。翌年,杨开慧也到上海,并同向警予一起去纱厂组织女工夜校,为此还专门学习用上海话讲课。不久,她随毛泽东返湘,又随同去广州、武汉。她不仅一直照顾丈夫生活并带孩子,也帮助联络同志,还帮毛泽东找资料、抄写文章――毛泽东早期的一些著作也凝集着杨开慧的心血。 1927年夏,武汉国民党政府反共,杨开慧带着孩子回到长沙郊外的老家。她曾写信给堂弟杨开明,嘱咐他在自己遇到不测时照顾孩子和母亲。因关山远隔,音信不通,三年间杨开慧只能从国民党的报纸上看到屡“剿”“朱毛”却总不成功的消息,既受鼓舞又牵挂。1930年10月,杨开慧在板仓被军阀何键派人搜捕到。她带着毛岸英坐牢,坚贞不屈,同年11月14日在长沙被杀害,年仅29岁。 背景 ■据一些老前辈回忆,杨开慧从外表看文静、贤惠,却是一位思想非常解放的女性,在湘福女中,她是唯一剪短发的学生 据当年到过毛泽东家的一些老前辈回忆,杨开慧从外表看是位很文静、贤惠的女子,见到外人言语也不多。但从她留下的信稿和表现看,其内心世界非常丰富,意志也异常坚强。 在20世纪20年代,杨开慧堪称社会上少有的蔑视封建习俗的思想解放的女性。这不仅体现为自由恋爱、不举行婚礼便组成家庭,更重要的在于她跟随毛泽东走上革命道路,在共产党正式建立的几个月后便加入。她不惜牺牲,也不仅是忠于爱情,更主要体现为信仰坚定。 在社会传统观念仍是“女子无才便是德”、大户人家不让女孩抛头露面的环境中,杨开慧所走的道路,与其家庭和外来新思想的影响密不可分。她父亲杨昌济在国外留学时,就来信嘱咐一定要送开慧上学,使她成为“新政”后长沙创办的初级小学中的第一批女生。 杨开慧到北京时,又遇到“五四”运动的开展,父亲的教诲和环境影响,使杨开慧有了许多新思想。她到长沙上教会办的湘福女中时,是全校唯一剪短发的学生,校方认为这是“过激派”的象征,限令其三月内蓄起发来,杨开慧则坚持剪发是自己的自由。 思想如此解放的女子,同毛泽东交往才有许多共同语言。从政治角度上讲,这位站在时代前列的女性,确实无愧于“骄杨”之称! 故事 ■两人返湘后,毛泽东也是长沙城内别的才女追求的对象,杨开慧非常不安。毛泽东向她的嫂子表明:心爱的人只有“霞姑” ■杨开慧生性要强,本想独立工作,但家中有幼儿,丈夫又忙于事业。在夫妻间产生“误会”时,毛泽东写下“算人间知己吾与汝” 杨开慧选择爱人是非常认真的。据她说,看到毛泽东的许多信“表示他的爱意”,才表示同意。1920年两人返湘后,毛泽东对杨开慧仍一往情深。不过,“风华正茂”的毛泽东也是长沙城内别的才女追求的对象,杨开慧非常不安。她当时的嫂子、杨开智的妻子李一纯(后又嫁过李立三、蔡和森),直接去向毛泽东挑明杨开慧的心思。毛泽东则说明心爱的人只有“霞姑”。据李淑一回忆,杨开慧随即收到毛泽东一首抒情的《虞美人》――“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夜长天色怎难明,无奈披衣起坐薄寒中。 晓来百念皆灰烬,倦极身无凭。一勾残月向西流,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 不久,二人结婚。1922年,杨开慧生下第一个儿子毛岸英。翌年,毛泽东离湘到上海工作,把已经怀上第二个孩子的妻子留在家中。杨开慧生性要强,本想独立工作,但家中有幼儿,丈夫又忙于事业,一时不大好受,夫妻间也产生了毛泽东所讲的“误会”。在婚后第一次离别时,毛泽东写下了一首致妻子的词《贺新郎》,说明“算人间知己吾与汝”,并期待“重比翼,和云翥”。 “八七”会议后,毛泽东潜回湖南时,先秘密赶到板仓看望在此隐蔽的妻子和三个孩子。8月16日,他又在杨开慧陪伴下潜入长沙,住进了岳父留下的那座挂着“板仓杨”匾额的房子。毛泽东日夜进行暴动的准备,杨开慧则照料着丈夫的生活。8月底,毛泽东去指挥秋收起义,行前嘱咐杨开慧照顾好孩子,参加一些农民运动。杨开慧给丈夫带上草鞋,要堂弟杨开明送一程,并叮嘱毛泽东最好扮成郎中(医生)。这次话别,就成为这对夫妇的永诀! ■毛泽东得知杨开慧牺牲,寄信给杨家说:“开慧之死,百身莫赎。” 1930年夏,军阀何键到处搜杀共产党人及其家属,杨开慧于10月间不幸被捕。她几乎每天都被提去过堂,遭到皮鞭、木棍的毒打,还被压杠子,被打昏后又用凉水泼醒。她回到牢房,和年仅8岁的毛岸英抱在一起,告诉他父亲一定回来打“坏人”。曾任湖南省委书记的叛徒任卓宣向何键献策称:“杨开慧如能自首,胜过千万人自首。”于是,审讯官提出,杨开慧只要宣布同毛泽东脱离关系即可自由。杨开慧则毅然回答:“死不足惜,惟愿润之革命早日成功。” 这时,杨母找到蔡元培等,请他们发电报保释。军阀何键接电后,马上下令行刑,并回复蔡元培等诡称接到电报前已经处决。11月14日,杨开慧在长沙被杀害。此时在江西指挥红军反“围剿”的毛泽东,得知杨开慧牺牲的消息,寄信给杨家说:“开慧之死,百身莫赎。”解放后,毛泽东仍常怀念杨开慧。1957年,他给故人柳直荀的遗孀李淑一回信时,写下了《蝶恋花·答李淑一》,第一句就是“我失骄杨君失柳”。对女子的称呼本应用“娇”字,当年推荐杨昌济去北京大学任教的章士钊曾问“骄杨”当作何解,毛泽东说:“女子为革命而丧其元(头),焉得不骄?” 《北京青年报》2023-07-21 23:39:552
安徽第十一届新人展名单?
8月11日—14日:合肥市全部作品、阜阳市全部作品、各市老同志作品、全部刻字作品8月16日—19日:其他各市青年组作品地点:合肥亚明艺术馆马鞍山市青年组马宗禹 王 飞 王一玮王道彬 司贤寿 汤 倩 张太明 李邦艺 龚家竹老年组尹家山 张广源 李 铎 杨在平 侣 岱 周能武六安市青年组万 轶 卫文柱 孔令仓 王 磊 王进如 王怀柱王建如 韦 斌 史春来 刘 勉 任绪金 华 冰许志富 吴 明 宋鸿刚 张四九 张光成 张继猛 张 锦 李 岩 李 琦 李正太 杨会斌 汪海清 汪运祥 邵兴荣 陆全如 金永锐 陈 波 陈久好 赵 军 陈玉彬 陈思冬林 伟 武红红 姚尚云 姚 骏 段仁国 胡知琪唐德春 夏成松 徐佩连 郭克瑞 程明伦 蒋化雅 韩凌仕 戴 悦 魏万龙刻字组姜 宏老年组丁显汉 王钟寿 王志挺 田大成 朱瑞华 余家和吴远龙 程 光 柴 珣 郝敬寸合肥市青年组丁忠国 丁晓媛 丁海生 丁 庆 于思刚 马天弘 孔祥品 方平生王 俊 王 润 王永华 王宏成 王家玉 王晓萍 王新春 王劲松 时代红 冯立兵叶名展 左从余 许 祥 许业所 许利鹏 许高彬 任启俊 刘 才 刘 松刘 敏 刘劲松 刘继开 刘德喜 汤 蓉 吴 杰 孙 伟 孙一春 孙炳焱朱必和 朱正昱 毕 堃 汤传盛 严春秀 吴晓东 宋琳琴 张伯卿张育明 张治然 张治美 张佐瑞张善新 李 斌 李 静 李志武 李学志 李亮亮 李善勤 杨 洋 杨 娟 杨东初 杨 政 杨治华 杨润徽 杨德启 汪卫星 陈 璐 陈少熙 陈玉华 陈宏祥 陈 彪 陈昌胜 陈 瑶 范成奎 周 杨 周小平 宗海燕 苑瑞华 岳 红 岳世清 欧 杨 罗明付 郑学勤 姚舜达 胡 骏 胡令旭 胡雪峰 夏传榜 夏兴天 徐玉清 徐怀中 钱 烽 戚德义 彭发强 曾克强 程 俊 程 斌 程为民 韩铭生 鲁绍春 潘 琦 黎 畅 衡 瑞老年组方其廷 王 云 王月琴 王正龙 王光珍 王自新王新忠 田学祥 孙宏煊 孙国涛 朱良谋 宋文福张文清 张德法 李立芳 李守民 李秀芬 杨积文汪昌葆 汪从周 芮春生 周启文 郑国凡 金德明胡 玲 贾荣宝 宾新民 徐爱萍 袁汉松 曹敏华 董全行 梁大明 盛鲁平 殷本鹏 完颜永浩 高正平 赵友和 许有德 樊敬华安庆市青年组王东徽 王焰才 叶 青 甘弘咸 刘湘源 朱汉乔朱淑琴 江 平 汪世明 何世武 何宏伟 余 军 余 德 余夕深 吴 飞 吴席水 吴小为 吴革生 张清波 李友来 苏焰龙 闵继芳 陈晓城 林玉林 姚 超 胡华山 胡国松 徐传水 高 典 曹俊平 黄 猛 黄结来 彭国玲 詹福新 潘来兵老年组刘战生 吴宗鑫 李一纯 周承英 周世和 将在文祝安乐 胡习祥 程庆和 程定生葛兆吉 谢桐旺 谢馨亮 阚玉荣 魏德怀池州市青年组丁 文 王文丰 刘金贤 朱芳辉 严海燕 何翔彬吴文才 李双根 李长书 汪 真 夏继新 徐建光 杨 帆老年组章 平芜湖市青年组吴严山 张学和 杨 青 杨宇琨 陆志帆 聂雪怡 陶跃进 章敬炳 程荣富老年组周建华 蒋伯梁 魏中雨阜阳市青年组于中刚 于文成 尹向峰 牛利群 牛永利 王乐天王永金 王秀权 王林青 王振伟 王振学 王晓英 韦长江 卢文龙 史兆君 刘顶军 许修良 齐立新 余飞龙 吴永利 张 青 张 惠 张 颍 张保和 张洪喜 李 挺 李付涛 李雪艳 杨 鼎 杨天峰 杨正平 杨正和 杨景坤 单复兴 庞瑞生 范吉先 姜 华 宫春群 胡天杰 胡海蛟 贺子辉 倪 伟 唐 福 姬雁翔 殷小山 秦骏菁 郭跃翔 谢尚辉 韩 光 熊善洋 裴学文 樊绍福 靳灿堂刻字组张如军 郑国荃老年组王爱先 王景春 阮圣德 杨淑筠 郭明英宣城市青年组方 君 方 惠 毛 云 冯国兴 甘 泉 吴云仙吴莉莉 张教五 李夏斌 季小平 郑凤鸣 胡爱莲袁永胜 曹利发 黄芙萍 彭宣斌老年组汪后松 范振翔亳州市青年组马 军 方 霞 王 春 王东青 王克兢 王翠英左明友 兰 磊 田 光 伊 力 孙绍龄 孙俊峰朱 虹 宋丽华 张 辉 李丽华 李梦凡 单 峰胡新华 袁 琳 贾同宇 梅东方 彭澜涛 郭 鹏 黄 坤刻字组范学坤 王超然 刘家骏 李 杰老年组刘子彬 邢思孝 吴 帆 宋 杰 张文秀 张正发 李书德 陈文显徐传良 黄树森 蒋祥娟 韩敏敬 颜振海 范炳运蚌埠市青年组丁启亚 方 丈 牛 豪 王 林 王 涛 王大勇 刘 顺 刘国贤 刘景安 孙小龙 张夕平 张杰利 李晓珊 杨思伟 沈运峰 沈家骥 肖 斌 陆荣慧 陈郑琦 周 艳 胡桂芳 赵 源 凌宏建 徐海瑞 诸作敏 郭传金 郭传鑫 崔丽丽 黄介宝 潘 杰 薛 欢 薛预震老年组史大华 刘习志 孙宗白 寿敏文 张会银 张学忠 张连城张宗贤 周文佳 姜成茂 路巨亮 翟春启 穆景远宿州市青年组于 莉 王 松 王安海 王实践尹明堂 田光民 刘 猛 刘洪武 孙树森 位凡凡 吴 庆 吴 岳 宋远征 张 诚 张 进 张 侠 张亚渠张建生 张晓滨 李 伟 李加风 李吉民 杨 博杨俊伟 陈海峰 陈献祥 单 勇 周水利 周新成武宜庆 洪学东 徐朝春 郭 光 常化亚黄 争 蒋光海 韩玉清 燕 敏 魏 鑫刻字组刘 民 郭召荣 董忍忍老年组马长坤 王勤宏 刘明乐 张书君 张坤圣 张全跃 李 彬 李胜先 林祖成 武永安 贾绪和淮北市青年组毛宏傅 王 路 王朝生左雪梅 刘东峰 孙海清 何志辉 吴紫薇 张 飞 张昱璇 李 蒙 苏月月 陈 耀 姜心惟 谢敬生 刻字组 陈召松 裴 培老年组刘成强淮南市青年组朱文军 朱徐元 闫子昂 何 芳 张文建 张效松 张中林 张洪明 陆 璐 陆成奇 单秀龙 赵曙霞 陶 力 高阳晴 梁 俊 董桂芳 黄淮霞 程玉洁 蒋 奎 谢以红 戴建伟老年组郭振太 王西河铜陵市青年组方华强 阮茂森 吴文清 杨 典 汪 慧 汪国平 陈 冰 郑 宏 瞿 宏黄山市青年组于 峰 马东生 王 杰 冯 廉 江杰华 吴恒仁张 杨 李开强 汪保平 汪一龙 胡少军 程 周詹志强刻字组钟为才滁州市青年组马立敏 方 敏 王 刚 刘玉柱 刘登洪 许庆国汤化柱 吴义平 吴昌安 宋雪荣 张 浩 张忠平张茂恒 张婷玉 张锦宏 李慧铭 周宏奎 武 康胡世林 赵 志 徐朝江 秦富强 高 远 曹家启蒋如奎 鲁邦琼 潘华翠老年组王锦环省外青年组马一恒 马晓兵 王 俊 王世李 叶治国 刘影修朱守荣 吴彧弓 李世水 李明成 杨泽锋 汪金龙花爱国 郑海松 魏贤海老年组何捷报 李振环 肖金福2023-07-21 23:40:032
近代以来中国文化从低谷走向复兴的新起点是?
近代以来中国文化从低谷走向复兴的新起点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五四新文化运动揭开了中国的序幕。2023-07-21 23:40:102
新乡和平路小学扫墓作文500字初中
今年11月7日是北京育英小学建校60周年。这个学校是在战斗的烽火中建立起来的,她从延安到西柏坡再进北京。从这个学校走出了众多的新一代的部长、将军、中央委员。我的童年是在这个学校度过的。在老师和同学的影响下,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使我一生受益。回想起当年学校的教育思想,我觉得今天怎样教育独生子女是值得深思的。以童年的趣事回忆,仍能看到当年的政治、历史一斑。希望教师和青年朋友们能喜欢。 育英小学,我最亲爱的母校,是在解放全中国的隆隆炮声中,随党中央机关从西柏坡迁入北京的。她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具有当时全国一流的教学设备和环境,更可贵的是,她有一支从延安等老区走过来、经过革命战争考验的教育骨干队伍。 传达室的红军老大爷 当年在学校大门口值班的老大爷是一位老红军,讲一口很难听懂的陕北话,旱烟袋总不离手。他看守学校大门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到学校来的小汽车,无一例外均被他挡在校门外,其中,有国家领导人、元帅专用的防弹吉斯车和部长、上将乘坐的吉姆车。 有一次,我和同学正在校门口玩耍,看到红军老大爷站在门口,双手叉腰,手里提着旱烟袋,操着浓重的陕北腔对一辆苏联造的“胜利20”小轿车大吼:“倒出去,不准进校园!” 轿车缓缓倒出校门后,司机从车上下来,嘴里嘟囔着:“奇怪,大学校长的专车进不了小学的大门!” 上世纪50年代初,陈毅同志在上海担任市长时到北京出差,顺便来学校看望孩子,没想到连人带车被挡在校门外。司机对看门大爷说,这是上海市市长陈毅同志,利用出差机会来看孩子。但红军老大爷仍一本正经地说:“不行,学校有规定,家长不能在上课时间探视学生。”司机又说,首长从上海来,时间紧,请他变通一下。他摇摇头斩钉截铁地说:“任何人不能违反学校规定。”后来,陈毅同志碰到了当时担任育英小学董事会领导的中央办公厅主任杨尚昆同志,非常幽默地说:“你的育英小学管理得很严格很安全,连我都进不了大门。我的娃儿放在那儿很放心。”一滴水可以映照太阳的光辉,看门老红军的铁面,折射出育英小学的校风是何等威严。她是一座不可侵犯的教育殿堂,一直保持了延安清新、淳朴和严肃的风气。 小学生参与国家大事 育英小学曾直属中央办公厅。1958年底的一天上午,教导处的杨老师给我们上课。他说,有一件国家大事要征求我们的意见,根据毛主席本人提议,他不再兼任国家主席,只任党的主席,国家主席由刘少奇同志担任。同学们听了非常惊讶,都问为什么?杨老师解释说,毛主席担任党的主席,可集中精力考虑大问题,管好全党的大事。国家主席一职有大量的外事礼仪活动,身兼两个主席,时间精力忙不过来。杨老师问大家:“同学们同意不同意党中央和毛主席的这个意见?”出于对毛主席的热爱,我们异口同声地回答:“不同意!”杨老师见状,便不再说什么,悻悻而去。随后不久,广播、报纸便公布了毛主席不再兼任国家主席的消息。当时我们还是不懂事的孩子,对参与这样重大的事并不在意,但今天回想起来,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大任免问题上,中央办公厅会通过学校征求我们小学生的意见,真是不寻常,不禁感慨万千。 悼念斯大林 当年育英小学和全国一样都学习苏联“老大哥”的先进经验,包括先进的教学方法。在学校四通八达的走廊里,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米丘林、马卡连科的名言随处可见,教室黑板上方挂着一排马恩列斯毛的彩色标准头像。当时中苏两国两党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在教室后面的墙报上,有晨跑锻炼的登记表,题目是“北京至莫斯科”,记录着每个同学每天晨跑的距离,累计下全班同学用多长时间便可以跑完北京至莫斯科的距离。我们还学唱了很多苏联歌曲,其中就有“莫斯科—北京”。1958年3月5日那天晚自习,我突然感到教室气氛严肃,斯大林像框挂上了一圈小白花。随父亲从中国驻莫斯科使馆回国的女生张新华,向大家讲过中国大使馆悼念斯大林的悲痛情况。果然晚自习一开始,老师便讲,今天是苏联和社会主义阵营伟大领袖斯大林逝世五周年,斯大林在领导苏联人民和苏联红军抗击德国法西斯的战争中建立了不朽功绩。五年前的今天,斯大林因突发脑溢血永远离开了我们。张新华坐在位子上突然发出悲痛的哭声,这哭声陆陆续续感染了所有女生,后来男生也开始哭了。平时表现好、听老师话的男生先哭,我本来很茫然,没掉泪,但在满教室的哭声中,我也跟着哭起来。有几个平时最捣蛋的男生表现“最坚强”,在老师的怒目之下,他们还偷偷地笑,做鬼脸。他们的心理是:决不随大流,不看老师的脸色,我就是我,我才是“好样的”。今天人们的价值观、评判事物的角度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再来评判当年我们这些小孩子的各种表现,一定会和当年不同了。 平等分配 有福同享 当年男生住在宿舍楼下,女生住楼上。宿舍地板是打了蜡的,不许穿鞋入内,一排排的球鞋码放在宿舍门口,走廊里臭气熏天,弥漫着难闻的臭球鞋味道,尤其是冬天,门窗紧闭,臭味不易散发,女老师和管生活的阿姨都说喘不过气来。我们这群傻小子的经验是,从操场回宿舍,一进走廊先憋气,屏住呼吸,进屋后呆一会儿感觉就正常了,实际上是久闻而不觉其臭了。 每到周末,大家从家里带些糖果和点心回校,我们会在宿舍里进行热烈的食品交流和品尝。家里是外交部和西苑机关的同学,父母长年在国外,无家可回,他们都围上来,你一块我一口,大家平等分配,没有偏心。巧克力和奶糖的香味儿,压过臭尼龙袜子加胶鞋的味道。我们的感觉就象父辈当年在延安窑洞里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真是欢乐无比。 回忆黄胜利、黄和平哥俩 黄胜利和黄和平兄弟俩的父母是我国著名的外交官黄镇同志和朱霖同志。胜利是哥哥,比我高一届,弟弟和平与我同班。和平生在匈牙利,与胜利同在匈牙利使馆长大。黄镇同志是我国首任驻匈牙利大使,后任驻印尼大使。和平随父母在国外长大。 1958年,和平转入我们班。他的仪表很洋气,小脸胖胖的,梳着油光锃亮的中分头,穿一身蓝色的海军水兵服,肩上披着兰白相间的海军大披肩,脚下穿着高筒运动球鞋,厚厚的鞋底是浅黄色透明的,显得神采奕奕。他用的是一个很大的手提式棕色牛皮包,里面有一个宽宽大大的拉链式铅笔盒,装满了五颜六色闪闪发光的彩笔、原子笔、自动铅笔,都是“parker”牌。由于他用的是洋货,大家都好奇地围上来。我们曾开玩笑地说:“和平,把你的透明胶鞋底弄一块下来给我们当橡皮用吧。”大家常常问他许多问题,如雅加达是什么样?你见过苏加诺总统吗?香港是什么地方?你们为什么住在香港新华社,而不是大使馆? 不久和平的父亲被派往法国任首任大使,法国是西方大国中与中国建交的第一个国家。一晃一年多过去了,和平在育英小学里和我们摸爬滚打,刚回国时的洋装洋气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海军服上装的袖子肘部被磨成大窟窿,袖口成了碎布条状,海军裤早已烂得不能穿了,他换了一条与上衣颜色极不相配的裤子,浅黄色透明胶底的洋球鞋,有一只已经磨穿了,踩在有水的地面上,会打湿袜子,发出“噗哧噗哧”的响声。 周末,胜利与和平跟着哥哥姐姐回到东城一个空旷的四合院,一个常年没有父母的家。他们偶尔也被父母的老战友老领导接去,如倪志亮同志、张南生同志,还在卓琳和邓小平同志家里住过。 有一天午睡时,和平回到宿舍,他把那双破印尼球鞋一脱,一股浓烈的尼龙袜子混着臭胶鞋的气味儿向我扑来,呛得我难以忍受。我躺在床上望着窗外那片绿色的草坪,突然想起几天前的发现,我对和平说:“我曾在草坪那儿见到一双旧球鞋,比你脚上的那双要好。” 和平一听,“腾”地一声从床上坐起来,脸上露出一丝惊喜:“真的?”没过几天,他的一只脚上仍是那只浅蓝色外国球鞋,脚趾头已顶破鞋帮了,另一只脚换上了一只稍大一点的深蓝色京字牌旧球鞋。一深蓝一浅蓝,一大一小,但同学们并不见怪。他的蓝色海军装破得不能再穿了,他又在草坪上捡了一件没有扣子的破夹克穿上,管生活的阿姨帮他钉好扣子。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全国都实行布票供应,想换一件新衣服是不容易的。 还有一件事至今不能忘记。胜利经常到我们宿舍来找和平,大家凑到一块儿就闲侃。有一次我说到,我不小心把一筒刚买的新牙膏掉进厕所的蹲坑里,太可惜了。没想到我这无心一说,立刻引起胜利的格外注意。他仔细追问,什么时候掉的、在哪个厕所、哪一个蹲坑、从厕所窗户数第几个。我说,好象是开学初掉的,起码有两个月了。我话音未落,胜利已兴奋起来,跑到操场找了一根一米多长的铁丝,用手拧成弧型带钩状,一头钻进了厕所。过了一会儿,他用手指尖小心翼翼地捏着一个浸满黑粪汤的牙膏回到宿舍。胜利把牙膏用热水一冲,牙膏原来的花纹露出来。他用剪刀熟练地剪开牙膏头上的铅封,发现没有一点儿污染,得意洋洋地说:“这个学期牙膏的问题解决了。”我们都目瞪口呆,佩服他一个十一、二岁的小孩,竟有那么高超的下水管道“钩掏”技术。在一旁观看的管生活的刘阿姨再也忍不住了,嘴里不停地发出“啧、啧”声,激动地竖起大拇指对我们说:“你们瞧瞧胜利,好好学学!” 周藕花同学 二年级时,班里突然来了一个叫周藕花的女同学。她到班里的第一天,羞涩地站在讲台前,老师刚介绍完她的名字,大家就“哄”地一声全笑了。男同学对她的名字特别好奇,常常大声喊“藕花儿”,故意加了一个“儿”音,以后干脆更省略了,直接叫她“花儿”。好像很亲切,其实这是小男孩犯坏时惯用的恶作剧。 周藕花打扮得很特别,小鼻子略往上翘,梳着齐耳的短发,脸上起了一片片皴嘎巴,手上冻裂了很多口子,一身单薄的衣服打着补丁,一张嘴就是江苏农村口音。我们私下议论她是“猪鼻子”,有的男同学形象地比喻说,下雨刮风要用手捂住脸,不然会呛着。 周藕花的性格可是一匹桀骜不驯的小烈马,比男孩子还淘气。她常常向我们男生挑战,打斗、爬树、上墙,决不输给男生。上课时她也坐不住,趁老师转身写黑板时,用纸团打前边的男同学,教室的玻璃被她连续打碎了好几块,她的学习成绩是全班最后一个。周藕花每天走读,中午从家里带饭,她家住在万寿路邮电局旁边,那是从上海迁京的公私合营的工厂,我记得叫“天明”五金工厂。周藕花常跟我们抱怨不喜欢北京,要回江苏农村外婆家。她母亲被班主任宋佩珍老师叫到学校,听说她母亲还哭了。 后来,宋老师在课堂上神情严肃地告诉我们,藕花是单亲子女,母亲是工厂女工,家庭经济很困难。她是从农村转学来的,学习自然跟不上,希望大家多关心她、帮助她。教室里鸦雀无声,大家好像都屏住了呼吸,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话。过去喜欢与周藕花开玩笑打闹的男同学,心里都充满了自责。打那以后,很多同学把自己的铅笔、橡皮、转笔刀送给她,并在课余时间主动辅导她学习。中午吃饭时,女同学李瑛瑛和曾立轮流从食堂带些馒头给她。班里最调皮的男生方方,是个小胖子,常常流着快到嘴边的大鼻涕,嘴里时不时叼着短铅笔头,黑色的铅沫挂在嘴边,他还总是摆出满不在乎的样子。但他在食堂吃包子时,会偷偷把流着汤的包子揣进上衣口袋,跑回教室送给周藕花。当时正是国家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学校食堂只有像水一样的棒子面稀粥可以随便喝,窝头、馒头、包子对每个同学可都是限量分配的。 不久,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周藕花的学习成绩上来了。劳动是她的强项,她热爱班集体,经常受到表扬。1963年小学毕业后,我再也没有听到周藕花的消息。每次校庆回校聚会时,大家还常常念叨起她。 育英的教育风格 育英学校除了周藕花这样的工人子女外,还有附近四季青人民公社(原红星高级合作社)的农民子女,以及大鼻子蓝眼睛的外国专家的子女。有中央首长的子女,也有首长身边普通工作人员的子女,有革命烈士遗孤,还有外国兄弟党领导的后代,不论肤色、国籍、口音,大家相处得特别好。李瑛瑛是西苑机关子女,从小记不住父亲的模样。她父亲是1955年与周总理参加亚非会议后,乘坐“克什米尔”号飞机遇难牺牲的。曾立是回家后常在毛主席办公室玩耍的小女孩,其父亲是毛主席的秘书田家英同志。我们班上的同学都很单纯、正直,他们的家庭都有一段不平凡的经历。在育英小学,无论父母的地位有多高,每个学生都不能搞特殊化,都不允许轻视工人农民。其实,我党我军的很多高级干部、老干部都是从农村走出来的。还有很多高年级同学,在战争年代是老乡把他们喂养大的,在炮火和敌人面前,老乡冒着生命危险掩护他们。育英学校的政治气氛浓厚,风气非常正派,学校注意培养、教育我们与工人农民的情感。除日常打扫教室宿舍卫生和食堂卫生外,每周还安排一至二次劳动课,到学校果园、菜地、附近生产队劳动,提倡学生在劳动实践中不怕苦不怕累,向工农看齐。此外,学校还经常组织体育比赛,在田径、棒球、足球、乒乓球(高年级还有篮球)等项目展开班与班之间的激烈比赛,勇拼第一,磨炼意志,培养集体主义精神。 我上四年级的时候班主任和语文课是李默老师,他要求每人每天必须写日记,全班定期展览交流日记(与现在的观念不同,当时不把个人日记视为隐私,而是把写日记并交流评比等作为提高写作能力的一个好方法),每周由老师、家长联合写评语、检查,并形成了制度,一直坚持到毕业。这对我们的钢笔书法、写作能力提高很大。我现在还保存着当年的几本日记。李老师经常利用晚自习时间给我们开办讲座。他当年钻研好学,花了很多心血认真准备。我记得国际形势讲座有“加勒比海的危机”,历史讲座有“岳飞精忠报国”、“列宁与十月革命”,文学讲座有“写作方法和怎样研写读书笔记”等。我们很轻松,非常有兴趣地学到很多课外知识。当我们把这些知识讲给大人听时,他们都很吃惊。当然,在各门功课上也是高质量的教学,如音乐课,我们从一年级开始就学五线谱,汪树良老师组织大家用五线谱编练习曲,然后交老师评判。卢明作了一首曲子,汪老师为他配了词,后来这首歌发表在音乐杂志上,那年卢明才7岁。1963年毕业考中学时,如按现在市、区重点中学分类,全班三十几个同学,有80%以上考上重点中学,班里十几名女生,考上师大女附中(今实验中学,在北京排名数一数二)的就有四名。 李默老师在各方面对学生的要求都很严格,他像军队指挥员一样说过的话必须执行。每天起床铃一响,要求我们三分钟穿好衣服鞋袜。动作最快的是卢明,他三分钟穿好衣服,再用两分钟时间完成他负责包干的卫生任务——用鸡毛掸子或大块抹布干擦一遍已打过蜡的地板。每天早晨全班集合,集体出操跑步两三千米。隆冬季节,天漆黑一团,冻得我们耳朵、脸、手生疼,但没有一个同学敢偷懒开小差。这和我后来当兵在野战军的“紧急集合”训练几乎一样。 育英学校副校长佟仲贤同志当年是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兼自然课教师。全校同学都熟悉他,我们背后都偷偷叫他“自然铜”。上世纪90年代佟老师任中学部党支部书记、教导主任。有一天,一位中央领导同志的夫人为联系其孙子到育英上中学,来到佟老师办公室。佟老师非常有礼貌地接待了她,在解释了教育局的规定之后婉拒了她的要求。当时社会上走后门之风盛行,很多人挖空心思找上层关系,找路子。从当时的大环境看,佟仲贤老师面对中央领导同志家人的要求,坚持做到不开后门,是多么难能可贵啊!育英小学一代一代的老师,传承着老一辈的光荣传统,刚正不阿,公私分明。他们的风骨是延安老干部带出来的。也正是他们这样的老师,又带出一批又一批像他们一样的学生。 育英培养学生具有吃苦向上、团结友爱的作风。学校对我们提出的要求很实际,都是能做到的,没有空话套话。要求我们热爱劳动,不准浪费粮食;要诚实,不许说假话;犯了错误要勇于承认,随时改正;要关心别人,帮助别人;热爱集体,热爱劳动人民。这些简简单单、朴实无华的要求塑造了我们幼小的心灵和性格。 这么多年过去了,育英小学在我心中永远是一座圣洁的殿堂,她一直保持着延安的气息。她给我们的教诲是刻骨铭心的。她教我们长大后做一个诚实的人,善良的人,勇敢的人,无私的人,永远忠实于人民的人,像我们父辈那样迎着暴风雨敢于同一切邪恶势力做坚决斗争的人。 北京育英学校简介 北京育英学校,前身为“中共中央供给部小学”,1948年由中共中央供给部、中直党委创办于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负责筹建学校的有李一纯、刘建勋、孙统一等同志,教职工十余人,学生八十余人,主要是革命烈士或中央领导同志的子女。1949年学校随党中央直属机关迁入北京,由中直党委领导,改名为“中共中央直属机关育英小学”。中共中央管理时期,学校设董事会,由杨尚昆、康克清、李培芝、傅连璋、曾三、廖志高、李伯钊、邓典桃、李一纯等同志组成,杨尚昆任董事会主任。1956年更名为“北京育英小学”。1958年增设中学部,改名为北京育英学校”。1960年移交给北京市海淀区文教局领导。1964年中学部分离出去后,学校复易名为北京育英小学。1970年学校再次设立中学部,校名又改称北京育英学校,是一所集小学、初中、高中为一体的全日制学校。学校一直受到党中央和革命前辈的关怀,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以及几代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先后为学校题词,“好好学习”是毛泽东为学校的题词,校名由胡耀邦亲笔题写。学校的校风是“艰苦奋斗,团结进取”;教风是“奉献、勤奋、严谨、创新”;学风是“博学、多思、活泼、向上”;办学宗旨是“德育为首、教学为主、健康第一、全面发展”。1980年学校开始“五四”学制的实验,截止到1997年,学校的基础教育阶段已全部实现九年一贯、五四分段。目前学校是中国教育学会基础教育学制研究会的常务理事单位。中学部由于同时承担对外招生任务,因此初中四年、高中三年与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同时并存。自己选一段2023-07-21 23:40:262
训练与检测第39页的问题:杨开慧是一个怎样的人? 急急急!!!
名霞,字云锦,汉族,著名学者杨昌济教授独女。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县板仓一个进步知识分子家庭。1920年下半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是年冬与毛泽东结婚。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一直追随毛泽东同志从事革命活动,在极为艰苦、险恶的条件下从事党的机要和交通联络工作,开展农民运动、工人运动、妇女运动和学生运动。 大革命失败后,在严酷的白色恐怖中,杨开慧按照党的安排,带着孩子回到板仓开展地下斗争。在与上级组织失去联系的情况下,参与组织和领导了长沙、平江、湘阴边界的地下武装斗争,努力发展党的组织,坚持斗争整整3年。 1930年10月24日,杨开慧被捕。面对穷凶极恶的国民党长沙警备司令部“铲共队”的种种威逼利诱,严刑拷打,杨开慧坚贞不屈,大义凛然:“你们要打就打,要杀就杀,要想从我的口里得到你们满意的东西,妄想!”“砍头只像风吹过!死,只能吓胆小鬼,吓不住共产党人!”敌人逼问她毛泽东的去向,要她公开宣布与毛泽东脱离夫妻关系,杨开慧斩钉截铁地回答:“要我与毛泽东脱离关系,除非海枯石烂!”。 1930年11月14日,杨开慧英勇就义于浏阳门外识字岭(位于现今长沙市芙蓉路浏城桥识字岭处,有其纪念石像),年仅29岁。2023-07-21 23:40:355
蔡和森的夫人到底是谁?有后人吗?
蔡和森一共有两位夫人:1、向警予 2、李一纯蔡和森与向警予1920年在法国结婚,生有一女一子:女儿蔡妮(1922年)、儿子蔡博(1924年)。1926年在莫斯科分手。蔡和森和第二位夫人李一纯,生有一女一子:女儿蔡转(1928年)、儿子蔡霖(1929年)蔡和森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重要领导人,他与向警予的故事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但最终这对“向蔡同盟”分道扬镳,蔡和森也另娶他人。 蔡和森的后代 蔡和森子女共有四位,分别是蔡妮、蔡博、蔡转和蔡霖。 蔡妮和蔡博是蔡和森和向警予的一双儿女,而蔡转和蔡霖则是蔡和森和李一纯的儿女。蔡妮在1922年出生在上海,蔡博在1924年出生在湖南长沙。蔡转是在1928年出生在天津,蔡霖1929年出生在上海。其中蔡妮和蔡博与母亲向警予相处的时间最为短暂,蔡妮在出生五个月后即被送往湖南长沙的五舅家寄养,而蔡博在出生后一个月就被大姑妈哺养。1927年4月,向警予回国,回长沙看望了蔡家父母和孩子,这是她与亲人的最后一次团聚。 文革结束后,蔡妮调入了北京外国语学院俄语系,成为一名俄语教授。如同蔡妮的医学功底一样,蔡妮的俄语功底同样很深。蔡妮在北京外国语学院教授俄罗斯概况与历史,受到师生们的一直喜爱。目前已是八十多岁高龄的蔡妮身体康健,对七十多年前的家乡生活记忆深刻。蔡博在母亲牺牲后就跟随祖母和姑妈在双峰隐居,1938年蔡博由毛泽民带去莫斯科国际儿童院。1943年蔡博考取莫斯科钢铁学院,在留苏学生中脱颖而出,在学习期间获得斯大林奖学金。蔡博在1948年从莫斯科钢铁学院毕业,之后回国担任了鞍钢炼铁厂厂长,成为新中国第一代杰出的冶金专家。而蔡转于1953年从莫斯科学成归国,先后在北京。武汉两地工作,是一名具备高级知识、成绩优秀、备受尊敬的医疗工作者。 蔡和森有几个老婆 蔡和森和向警予在前往法国留学的船上相识相恋,后来共同投身于革命事业,被称作“向蔡同盟”,但在蔡和森前往北京养病期间,彭述之接替了蔡和森宣传部部长一职。彭述之潇洒的举止和风趣的谈吐让向警予深陷其中,在蔡和森回到上海后,向警予便如实告诉他了一切,等中央领导人设法想让和和好如初,但没能成功,向蔡同盟至此结束。 蔡和森的妻子名叫李一纯,也是一位革命人士,与蔡和森是一对革命夫妇。李一纯在1925年由向警予介绍入党,1926年10月进入莫斯科大学学习,1927年回国投身到大革命运动中。大革命失败后,李一纯被捕入狱,后经过党组织营救出狱。李一纯先后嫁过三任丈夫,分别是杨开智、和蔡和森,为蔡和森生下一儿一女。建国后,李一纯主要从事理论教育工作,为祖国和人民教育事业做出很大贡献。1984年5月23日,李一纯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八十五岁。2023-07-21 23:40:503
民国第一奇女子:四任丈夫三个牛人,亲手将前夫变成妹夫,怎么做到的?
民国,一个混乱的、百花齐放的年代。无论是衣着打扮,还是生活风俗,都充斥着传统与革新。人们在感叹于民国时期那些才子佳人可以尽显其才的同时,也不断地窥探着他们那些神秘的、荒诞的或是甜蜜的爱情故事。而李一纯,无疑就是其中最受世人津津乐道的那一个。她是众人所敬仰的先驱前辈,也是绯闻缠身的民国奇女子。她一生中的四段感情,其中三段都是非常惹人艳羡的。李一纯:勇敢又新潮1899年2月28日,李一纯出生在一个湖南长沙的书香家庭。1912年,民国建立时,李一纯才13岁,正是一个最容易受外界影响的年纪。新旧思想交替碰撞,破旧又未立新。好的、坏的、传统的、新奇的,一股脑的全都灌进了李一纯的脑袋里。又逢家庭开明,所以,李一纯是一个勇敢的、新潮的、崇尚自由青年。长大以后,李一纯前往周南女校求学。那是一个极为开放激进的地方,无形之中,使得李一纯变得愈发的开放与自由。第一段感情:与杨开智李一纯早早地接触了更为先进的思想,还经常去听杨昌济先生讲学;也与许多有识之士一道谈论未来,指点江山,这为李一纯日后展开工作打下了基础。与此同时,李一纯也认识了杨开智。年少炽热,两人很快擦出了爱情的火花。1918年,20岁的李一纯在北京嫁给了杨开智。两人一起学习一起进步一起工作,日子过得有声有色。22岁的时候,李一纯诞下了两人爱情的结晶——一个聪明可爱的女儿,并为她取名“杨展”。然而这一段感情仅仅只延续了不到5年时间,他们并没有“相濡以沫、相伴到老”。1922年,革命先驱李立三来到北京开展工作,暂住在杨开智家中。身为女主人,李一纯自然而然地负责起李立三的生活起居。第二段感情:与李立三在暂住的这些日子里,李立三发现李一纯是一个自由的、坚定的而又聪明的女人;而李一纯也与这个才高八斗、开朗健谈的男人聊得十分的投机。两人相识多年未见得老友,默契极了。草长莺飞,春风微醺,李立三踏上了回湖南的旅途,而李一纯也要回家。于是杨开智拜托李立三照顾好自己的妻子。这一走,李一纯就没有回来。在南行的列车,两人之间渐渐地产生了情愫。开放的李一纯自然不会受礼法的约束,她勇敢而又大胆地与李立三走在了一起,离开了杨开智,也离开了女儿。为了给杨开智一个交代,她向他寄了一封信,言辞恳切地表明了自己的心迹,请求杨开智的原谅。“七妹李崇德比我更年轻,比我给适合你。”后来,杨开智娶了李一纯的七妹李崇德,两人十分恩爱。第三段感情:与蔡和森后来,李一纯和李立三育有一子李人俊。然而,李立三没有想到,移情别恋的戏码会再度上演。可那个时候,移情别恋早已经是再普通不过的事情了。1925年秋,李三立和李一纯接上级安排前往莫斯科展开工作。而与之同往的,还有蔡和森、向警予这一对夫妇。向警予也同李一纯一样,是一个敢爱敢恨、不拘礼法的女人。她在与蔡和森的爱情里,爱上了另一个男人彭述之,她要离开蔡和森,她要追求新的爱情!可这让蔡和森伤心极了,巨大的变故让他卧病不起、抑郁难解。身为志同道合的同事兼好友,李一纯和李立三前去慰问照料。在每日的悉心照料中,李一纯和蔡和森渐渐熟络起来。蔡和森比李一纯大四岁,比她多经历了许多。蔡和森身上,有着李一纯没有见到过的成熟与稳重。而蔡和森又处在身心俱疲的时候,李一纯的温柔温暖,触动了他寒冷脆弱的心防。不出意外的,两人相爱了,不顾礼法的。爱情哪有什么道理可言呢?李一纯可以爱上李立三而离开杨开智,自然也可以因为蔡和森而离开李立三。为了弥补李立三,李一纯将自己的另一个妹妹介绍给了他。两人日后育有三个孩子。第四段感情:与神秘人1926年,蔡和森和李一纯正式结为夫妻。次年两人回国投入工作,并且生育了女儿蔡转和儿子蔡霖。在混乱的时局中,能够有一方安宁,已实属难得。可这段婚姻也并没有持续太久。1931年6月,受叛徒出卖,蔡和森被捕并于同年8月不幸牺牲。李一纯悲痛欲绝。在大义面前,哪有那么多时间来伤春悲秋呢?于是,她化悲痛为力量,将心血注入工作当中。可她只有30多岁,还很年轻。未来的漫漫人生路,还需要有一个人来支撑、来陪伴。几年之后,李一纯遇到了她第四任丈夫。我们无从知晓他姓甚名谁,只知道他们有一个女儿——著名的音乐教授李吉提。并且,从李一纯的眼界来看,这位男士必然也有他的过人之处。感情之外,超常人矣作为民国第一奇女子,自然不仅仅表现在她曲折复杂的感情故事上,还体现在她的工作能力和教育子女等方面上。首先,在工作方面,李一纯无疑为我国的建设与发展做出了极为突出的贡献。吃过苦,受过难,但她都坚定不移地、勇往直前地走了下去,她活成了时代的“女强人。”在教育方面,她不仅将其五个子女都培养为各自领域的佼佼者,而且她本人还是举足轻重的教育工作者;在生活上,李一纯自始至终都保持着勤俭节约的好习惯,连女儿的婚礼都只是在食堂打了两份菜就过去了。对于李一纯,世人总会有两种声音。人们在称赞她卓越的贡献之时,也会或多或少地批判她的多情。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她在每一段感情中,都是极为专情的。更何况,乱世之中,礼乐崩坏,一切都是混沌的,又何谈一生一世呢?活下来,已经着实不易了。我们实在不能用现在的公序良俗去约束他们。2023-07-21 23:41:021
民国第一奇女子是谁?
民国,一个混乱的、百花齐放的年代。无论是衣着打扮,还是生活风俗,都充斥着传统与革新。人们在感叹于民国时期那些才子佳人可以尽显其才的同时,也不断地窥探着他们那些神秘的、荒诞的或是甜蜜的爱情故事。而李一纯,无疑就是其中最受世人津津乐道的那一个。她是众人所敬仰的先驱前辈,也是绯闻缠身的民国奇女子。她一生中的四段感情,其中三段都是非常惹人艳羡的。李一纯:勇敢又新潮1899年2月28日,李一纯出生在一个湖南长沙的书香家庭。1912年,民国建立时,李一纯才13岁,正是一个最容易受外界影响的年纪。新旧思想交替碰撞,破旧又未立新。好的、坏的、传统的、新奇的,一股脑的全都灌进了李一纯的脑袋里。又逢家庭开明,所以,李一纯是一个勇敢的、新潮的、崇尚自由青年。长大以后,李一纯前往周南女校求学。那是一个极为开放激进的地方,无形之中,使得李一纯变得愈发的开放与自由。第一段感情:与杨开智李一纯早早地接触了更为先进的思想,还经常去听杨昌济先生讲学;也与许多有识之士一道谈论未来,指点江山,这为李一纯日后展开工作打下了基础。与此同时,李一纯也认识了杨开智。年少炽热,两人很快擦出了爱情的火花。1918年,20岁的李一纯在北京嫁给了杨开智。两人一起学习一起进步一起工作,日子过得有声有色。22岁的时候,李一纯诞下了两人爱情的结晶——一个聪明可爱的女儿,并为她取名“杨展”。然而这一段感情仅仅只延续了不到5年时间,他们并没有“相濡以沫、相伴到老”。1922年,革命先驱李立三来到北京开展工作,暂住在杨开智家中。身为女主人,李一纯自然而然地负责起李立三的生活起居。第二段感情:与李立三在暂住的这些日子里,李立三发现李一纯是一个自由的、坚定的而又聪明的女人;而李一纯也与这个才高八斗、开朗健谈的男人聊得十分的投机。两人相识多年未见得老友,默契极了。草长莺飞,春风微醺,李立三踏上了回湖南的旅途,而李一纯也要回家。于是杨开智拜托李立三照顾好自己的妻子。这一走,李一纯就没有回来。在南行的列车,两人之间渐渐地产生了情愫。开放的李一纯自然不会受礼法的约束,她勇敢而又大胆地与李立三走在了一起,离开了杨开智,也离开了女儿。为了给杨开智一个交代,她向他寄了一封信,言辞恳切地表明了自己的心迹,请求杨开智的原谅。“七妹李崇德比我更年轻,比我给适合你。”后来,杨开智娶了李一纯的七妹李崇德,两人十分恩爱。第三段感情:与蔡和森后来,李一纯和李立三育有一子李人俊。然而,李立三没有想到,移情别恋的戏码会再度上演。可那个时候,移情别恋早已经是再普通不过的事情了。1925年秋,李三立和李一纯接上级安排前往莫斯科展开工作。而与之同往的,还有蔡和森、向警予这一对夫妇。向警予也同李一纯一样,是一个敢爱敢恨、不拘礼法的女人。她在与蔡和森的爱情里,爱上了另一个男人彭述之,她要离开蔡和森,她要追求新的爱情!可这让蔡和森伤心极了,巨大的变故让他卧病不起、抑郁难解。身为志同道合的同事兼好友,李一纯和李立三前去慰问照料。在每日的悉心照料中,李一纯和蔡和森渐渐熟络起来。蔡和森比李一纯大四岁,比她多经历了许多。蔡和森身上,有着李一纯没有见到过的成熟与稳重。而蔡和森又处在身心俱疲的时候,李一纯的温柔温暖,触动了他寒冷脆弱的心防。不出意外的,两人相爱了,不顾礼法的。爱情哪有什么道理可言呢?李一纯可以爱上李立三而离开杨开智,自然也可以因为蔡和森而离开李立三。为了弥补李立三,李一纯将自己的另一个妹妹介绍给了他。两人日后育有三个孩子。第四段感情:与神秘人1926年,蔡和森和李一纯正式结为夫妻。次年两人回国投入工作,并且生育了女儿蔡转和儿子蔡霖。在混乱的时局中,能够有一方安宁,已实属难得。可这段婚姻也并没有持续太久。1931年6月,受叛徒出卖,蔡和森被捕并于同年8月不幸牺牲。李一纯悲痛欲绝。在大义面前,哪有那么多时间来伤春悲秋呢?于是,她化悲痛为力量,将心血注入工作当中。可她只有30多岁,还很年轻。未来的漫漫人生路,还需要有一个人来支撑、来陪伴。几年之后,李一纯遇到了她第四任丈夫。我们无从知晓他姓甚名谁,只知道他们有一个女儿——著名的音乐教授李吉提。并且,从李一纯的眼界来看,这位男士必然也有他的过人之处。感情之外,超常人矣作为民国第一奇女子,自然不仅仅表现在她曲折复杂的感情故事上,还体现在她的工作能力和教育子女等方面上。首先,在工作方面,李一纯无疑为我国的建设与发展做出了极为突出的贡献。吃过苦,受过难,但她都坚定不移地、勇往直前地走了下去,她活成了时代的“女强人。”在教育方面,她不仅将其五个子女都培养为各自领域的佼佼者,而且她本人还是举足轻重的教育工作者;在生活上,李一纯自始至终都保持着勤俭节约的好习惯,连女儿的婚礼都只是在食堂打了两份菜就过去了。对于李一纯,世人总会有两种声音。人们在称赞她卓越的贡献之时,也会或多或少地批判她的多情。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她在每一段感情中,都是极为专情的。更何况,乱世之中,礼乐崩坏,一切都是混沌的,又何谈一生一世呢?活下来,已经着实不易了。我们实在不能用现在的公序良俗去约束他们。2023-07-21 23:41:504
蔡和㚞的妻子是谁?
李一纯,原名李崇英,生于湖南长沙,革命人士,1923年参加革命,她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2023-07-21 23:42:552
为什么说向警予和蔡和森离婚了的
蔡和森与向警予志同道合,人称“向蔡同盟”红色知己,可惜好景不长,彭述之横刀夺爱,向警予红杏出墙,向蔡好合好散,后来蔡和森又与李立三的妻子李一纯产生爱情,李一纯与李立三离婚,同蔡和森结婚。2023-07-21 23:43:031
杨开智子女简历
要什么的简历? 邮箱留下。我发给你。。2023-07-21 23:43:111
杨开智有几个孩子
杨开智只有一个孩子,名叫杨展。杨开智,字号子珍。1898年8月25日生于长沙东县板仓。杨开智是伟大革命烈士杨开慧的兄长,是毛主席恩师杨昌济的儿子。由于受到父亲杨昌济的影响,杨家的家风开放。杨开智自幼受到父母熏陶,尤其爱好音乐,学业成绩十分优异。1913年,杨开智的父亲杨昌济从国外学成回国,在湖南省第一师范学院教授。在杨父执教期间,毛主席和一些同学们经常来到杨开智家中请教知识,切磋学问,论述阐发民主思想与先进科学文化。图|杨开智在毛主席等一些同学来到家中探究学问的时候,杨开智与妹妹杨开慧也在家中一同帮助父亲热情招待这些同学们。长久地相处,性格上的志趣相投,让毛主席与杨开智杨开慧兄妹两人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同时杨开智也受到毛主席等人的影响,思想非常进步,民主觉悟很高。杨开智经常与这些哥哥们谈天说地,时常直抒己见,畅其所怀,孜孜不休,得到了父亲杨昌济的极大赞许。到了1918年6月,杨开智的父亲杨昌济应聘到北京大学任教。时年20岁的杨开智跟随父亲一同从湖南迁居到北京生活,到了北京后,杨开智转学到北京汇文中学继续读书。之后,毛主席也离开湖南去了思想比较开放的北京。这样一来,毛主席与杨开智一家的交往依旧越发频繁。周末节假日的时候,毛主席时常和同学们一起来杨家拜访老师,他们谈古论今、研究探讨中国革命问题,杨开智和妹妹杨开慧一起,也时常坐在一旁倾听,共同接受共产主义学说的影响。图|杨开智(左起第二)在杨家,时常能够看到一群正当风华的青年,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家中好不热闹。从小,杨家就充满了浓厚的书香气息。在这种氛围的烘焙下,杨开智和妹妹杨开慧深受学问的影响,浑身上下都散发着温文儒雅的书卷气,有着先进的思想品位和意识。这样的日子并没有长久。两年之后,1920年1月17日,杨昌济身体突发状况,医治无效,在北京不幸逝世。之后,杨开智和妹妹杨开慧一起,联名在北京《晨报》上发布讣告,告知各界这个让人悲痛的消息:与先父和好各亲友钧鉴:敬启者,家父杨昌济先生于九年一月十七日晨五点半钟,在北平德国医院病故,年四十九岁。开智、开慧等亲视召入殓,暂停北平宣武门外砖厂胡同法源寺内,定期一月二十五日在寺设祭,择日扶柩回南安葬长沙板仓故里。如关于注,哀此讣闻。图|杨开智父亲杨昌济接着,杨开智与毛主席一起护送杨老回到湖南,为父亲的后事一一办理妥当。在这段时间里,杨开智与毛主席日夜相处。这期间,杨开智受到毛主席勤工俭学运动的影响,决定离开家乡,远赴他国求取学问。1920年夏天,杨开智来到上海学习。此时杨父身边的好友无不支持杨开智继续求学的举动。父亲的几位生前好友更是商议一起为杨开智提供学习的费用。父亲去了,此时的杨开智年仅22岁。身为家中的长子,杨开智从今往后,要代替父亲撑起这个家。身为男儿,杨开智没有畏手畏脚,在最困顿的时刻,化悲痛为力量,勇敢闯出去,代替父亲撑起这个家。义无反顾支持革命时光不负有心人。1921年,杨开智考取了北京农业专科学校。在学校中,杨开智学习勤奋,刻苦用功,学业成绩名列前茅。与此同时,杨开智还十分关注学校里的进步活动。先后和同学们一起成立了社会主义小组,杨开智自告奋勇担任组长。1923年,杨开智的同学相继都加入了党组织。但此时的杨开智,由于第一次婚姻的感情变故,受到了极大的刺激,甚至一段时间精神失常。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未能够及早地加入党组织。这对杨开智之后的政治生涯来说,实实在在是一次打击。1925年,杨开智从北京农业专科学校毕业,经人介绍,杨开智到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任职。在这一段时间,杨开智身在北京,工作之余,经常积极地参加指导北京的学生运动。可以说,杨开智先生也是我国革命的先锋人员。图|剧版杨开智两年之后,1927年杨开智回到了家乡湖南。不久之后,毛主席回到湖南,考察农民运动。在这期间,毛主席十分照顾恩师的长子,亲自介绍杨开智去往砀山任职森林局局长。也正是在这一年,杨开智在常德与同学李一纯的妹妹李崇德结为夫妇。在同杨开智成婚的这一年,李崇德年纪仅有17岁,正在一所中学读书,高中还未曾毕业。二人风雨与共,相知相伴,在一起书写了长达五十余年的爱情诗,不谓是一段为人称赞的佳话。1930年,杨开智又前往南京中央大学农学院工作。1932年,最终又辗转回到湖南,从事农业、林业等生产技术工作。在杨开智辗转工作的经历中,我们不得不提及杨开智先生对革命的帮助与贡献。从一开始,杨开智就认同毛主席所进行的革命斗争。在之后的岁月中,杨开智与党组织同步行动,对党组织要进行的革命活动大力支持,共同行动,积极活跃地为革命奔走。在五四运动和大革命时期,杨开智积极支持毛主席、杨开慧的革命斗争活动。由于条件的限制,杨开智经常掩护革命人士进行革命运动。杨开智一勇当先,为党组织革命的开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和氛围。图|毛主席1920年,毛主席与何叔衡等人创办文化书社。杨开智知道了这个消息之后,全力支持书社的创办,毫不吝啬,竭尽个人财力来帮助这项事业取得成功。可以说,文化书社的成功举办杨开智出了不少力。1921年到1927年之间,毛主席四次回到板仓,也是在杨开智及其家人的积极掩护帮助下,才得以顺利进行社会调查,建立地下组织,考察农民运动。同时是在进行秋收起义之时,杨开智也是大力支持,出钱出力,全力配合革命斗争。不仅如此,对待自己的亲生女儿杨展,杨开智依旧坚定地支持唯一的女儿参加革命活动。在1938年,杨开智把自己女儿送往红色革命地—延安。但不幸的是,在1941年,年仅21岁的女儿杨展英勇牺牲。图|杨开智女儿杨展可以说,杨家为革命先后献出了三位亲人宝贵的生命。杨开智作为毛主席、杨开慧的亲人,也因为革命大半生颠沛流离,居无定所,受尽反动派的迫害,备尝艰辛与磨难。杨开智在父亲的影响下,拥有着极高的政治觉悟、政治思想。在革命党人发动革命的道路上,杨开智无不用心支持,来成全革命的胜利。一味默默奉献,不求回报,一心坚守,杨开智先生真乃大人也。图|杨开智(左一)虽然杨开智没有直接参与革命,但是杨开智一直与革命并列在一起。虽然杨开智不是一名党员,但是杨开智发挥着一名党员应有的光和热。革命不是玩笑,那是拿着宝贵的生命与反动派去拼搏,在刀口上做成绩。时至今日,杨开智的义举依旧让我们激动鼓掌。在革命的背后,我们看不到的地方,一定有着很多像杨开智先生一样的先辈们在默默为革命大局而奉献。可能他们的名字不会被人们铭记,可能他们做的事业会失败,可能为了革命他们需要付出地更加艰辛。可是他们依旧无怨无悔,不求回报地全力付出着。抚养杨开慧遗下的三个孩子1930年,杨开智的堂弟杨开明不幸为革命壮烈牺牲。紧接着,妹妹杨开慧也因为叛徒的出卖而被反动派逮捕入狱。在这期间,杨开智与妻子李崇德一起,带着年迈的老母亲向振熙反复奔走于南京。杨开智向社会和各界人士呼吁,深刻谴责反动派迫害进步青年,残杀革命志士的暴行。想办法依靠舆论来获得大众对杨开慧的同情和支持。图|幼年的毛岸英,毛岸青与妈妈杨开慧在妹妹入狱的期间,杨开智的一颗心始终放不下来,他时刻牵挂着自己的胞妹。杨开智用尽一切努力,到处寻找能够挽救杨开慧的契机。杨开智到处找寻人脉,请求父亲生前的好友,一起动员营救杨开慧。父亲没了,杨开智就是家中的长子。杨开智也没有让人失望,他是在用尽全部的力量来投入到这个家中的。即使此时,妹妹已经嫁人,但身为长兄,杨开智依旧用尽全力,到处奔走去挽救妹妹的生命。这种手足之情,长兄之义,杨开智始终算是没有辜负那一声“哥哥”,杨开智足以担得起这声“哥哥”。最终的结果谁也无能为力。在监狱里宁死不屈、坚贞无比的杨开慧终于让折磨她的反动派们失去了耐心。1930年11月24日,革命女烈士杨开慧壮烈牺牲,被军阀杀害于长沙。此时的杨开慧仅有29岁。图|杨开慧墓杨开慧虽然已经逝去,但她的革命精神、坚强的意志直到现今也在鼓舞着我们。当我们在面对反动敌人的压迫时,要坚信正义终究会战胜邪恶,胜利属于我们。杨开慧被杀害后,杨开智与妻子李崇德一起,冒着生命危险,从反动派的手中抢夺回杨开慧的遗体,将杨开慧的遗体经过多番辗转送回长沙老家,并为杨开慧妥善安葬、立碑纪念。这可是杨开智的亲妹妹啊!妹妹义无反顾,为革命奔赴献身。同样身为革命志士的杨开智何尝不理解妹妹的做法。妹妹是为了革命牺牲的,但在杨开智的心里,他只想妹妹平安活着。身为哥哥,杨开智无比懊悔,当初杨开慧身在监狱,杨开智用尽全力也没能够将杨开慧从监狱中救出,以至于杨开慧失去了生命。这时候,杨开智心里万分悲痛,自己身为家中长子,亦是长兄,却没能够守护着妹妹。这也是人之常情,在哥哥的心里,妹妹始终是需要自己去照顾的;在哥哥眼里,妹妹始终是那个孩提时候的小女孩,只会跟在自己身后面要糖果吃。而杨开慧的逝去对杨开智来说,是失去了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最亲近的亲人啊。杨开慧离去了,但杨开慧还有三个年幼的孩子。在杨开慧逝世的这一年,最大的儿子不满十岁,最小的儿子仅仅只有两岁。这三个年幼孩子的抚养也成了最大的难题。图|毛岸青与妹妹李敏在合影父亲早逝,母亲向振熙老人自从得知女儿被害的消息,身心防线早已崩溃。白发人送黑发人的苦楚已经是沉痛至极,看着年幼的三个孩子,忧心使得老人更加心力交瘁,度日如年。在杨开慧牺牲以后,湖南反动当局对杨开智一家进行迫害,企图“斩草除根、不留后患”。杨开智别无选择,只得离开家乡外出避难。逃命之路是多么危险啊,多一个人,就会更多一分凶险。但面对妹妹杨开慧留下的这三个牙牙学语的孩子,杨开智没有一丝犹豫,毅然决定要带着妹妹这三个孩子共同外出避难。无论什么时候,亲情是最宝贵的,在危机关头,更能体现出亲情的可贵。就这样,杨开智不顾个人和妻子女儿的安危,毅然抚养着杨开慧留下来的三个孩子。在风头正紧张的时刻、在危机四伏的逃亡路上,杨开智一直坚定守护抚养着妹妹的这三个孩子。就像一只伟岸的雄鹰,用宽厚的翅膀给小雄鹰遮风挡雨,一往无前,没有一句怨言。危险和频繁逃跑的日子已经持续了一年。直到1931年,党组织的交通员联络上杨开智,指明反动派加大了对这三个孩子的追查力度,杨开智带着家人和三个年幼的孩子,实在是太危险,风险太大了。图|毛岸英与毛岸青在苏联时期杨开智夫妇为了孩子的安全和大局着想,决定按照党组织的指示照做。经过一番商议后,杨开智让妻子李崇德和母亲向振熙老人装扮成走亲戚的模样,护送着三个年幼的孩子前往武汉再辗转上海,送孩子到党组织的安全地带里。就这样,杨开智的妻子李崇德和母亲向振熙铤而走险,几经周折,终于把三个孩子送到了党组织的怀抱中去。在危机关头,为了孩子的安危,杨开智义无反顾带着年幼的孩子一起避难,躲开反动派的追击。之后为了三个孩子的长远和身心安危,杨开智又坚定地按照党组织的指示把孩子托付给党组织。杨开智始终坚定地与革命站在一起,服从党组织的决定。杨开智抚养妹妹的三个孩子,是亲人的做派;杨开智把孩子托付给党组织,是对党的交代。不辜负亲情,坚定地服从安排,这是杨开智大义的作派。毛主席对杨开智的"苛刻"1949年,在以毛主席为领导的中央首脑机关进入到北京之后,最早给毛主席来信的亲友,是杨开智。杨开智在给主席的信中,报告了家人的一些情况。在信中,毛主席得知杨开慧的母亲向振熙老人还在湖南苦苦等待着三个外孙的情况。毛主席非常开心,当即给杨开智回了信。往事一幕幕又浮现在了主席的心头。对于湖南,毛主席有着特殊的情感,那是毛主席革命的发源地,装满了毛主席关于革命的回忆和家人的记忆。图|毛主席1950年5月,毛主席派长子毛岸英奔赴湖南长沙,带着礼物去探望杨老夫人。毛岸英到达后,与自己的外婆终于相见。在给外婆祝寿的同时,毛岸英来到板仓为母亲扫墓。此后毛主席对于杨开智一家在生活上是十分关心和照顾的。即使身居高位,毛主席也没有忘记杨开智一家人曾经对妻子的帮助和照顾。在毛主席的内心,对于杨开智在困难时期的帮助是永远铭记的。在关心杨开智一家生活的同时,毛主席对于杨开智夫妇的工作、思想作风也是极为关心的。毛主席曾经在给杨开智的书信中说道:"我们是亲人的关系,思想作风更应该严格要求自己。"新中国成立之初,杨开智在湖南工作。工作做得很出色,但对于日复一日地重复工作,杨开智心中略有疲惫之感,不满足于现在的工作环境。想要通过毛主席的介绍,争取到一份更加有挑战性的新工作。在党组织的革命取得成功之后,找毛主席谋取职位的亲戚故友非常多,每天都有数不清的电报发文往中南海投递。面对这些人的诉求,必须好好处理这之间的关系,妥善安排对他们的回复。新政权初始,不能因为处理安排这些沾亲带故的亲戚关系就扰乱了政治的清明。这对于新政权来说,是极其可怕和危险的。杨开智按捺不住内心的悸动,便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杨开智在给毛主席的信中除了告知毛主席杨家生活的近况之外,字里行间也流露出了想来到北京争取较为理想的工作的念头。图|杨开智、李宗德、陈玉英老人等在杨开慧陵园合影这一封信可真是给毛主席出了一个极大的难题。虽然说按照杨开智本身的学识、能力、眼界和见识,给杨开智安排一个高职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杨开智本身也是具有这样的能力的。但毛主席还是拒绝了。考虑到杨开智与主席之间的特殊亲近的关系、再考虑到这样"走后门"所带来的社会影响,毛主席对于杨开智的回复可谓是深思熟虑。终究,毛主席为了新中国的大局,还是决定拒绝将杨开智调往北京。毛主席首先给湖南副书记写了一封电报,大致内容讲的是:让杨开智不要来北京,在湖南按照杨开智的能力分配工作。家庭困难可以帮助,除此之外的要求,都不能够答应。发完电报后,细心的毛主席又专门发了一封电报给杨开智,亲自向杨开智解释事情的经过结果。希望杨开智不要因为和自己的亲近关系,就想抄近道、走后门。在公事公办的同时,毛主席又十分注意疏解杨开智的情绪。在发给杨开智的电报中,毛主席对杨开智的称呼叫做"杨开智先生"。这一句"杨开智先生",就彻底打消了杨开智的念头。是十分客气,公事公办的态度。毛主席还在电报中讲道:希望你安心做好组织交代给你的工作,听候组织的安排,不要有什么别的想法,政府安排你怎么做你就怎么做,踏踏实实做事情。图|毛主席写信这两封电报,真真切切地体现出了毛主席的用心。虽然毛主席态度严格,但在公事公办的前提下,仍旧顾及着杨开智的想法。毛主席为杨开智这种不正确的想法及时给予开导。既顾及了我们往日的情份,又表明了态度。毛主席一贯用着严格的标准来约束自己,这种态度和做法也惠及到了亲人的身上。毛主席坚持原则,不为亲属撑腰。所谓没有规矩,则不成方圆。制度之所以存在的意义,是要靠每一个人的遵守才会放大制度的光芒。“亲者严,疏者宽”。关系亲近也不是投机取巧的理由,对待至亲,更要用严格于常人的要求来苛正。在亲人的思想观念动摇之时,要及时挺身而出,严厉遏制住这个想法。毛主席的所作所为是共产党人的坚持和信念的真实写照。我们的政治始终清白。经过毛主席的疏导,杨开智打消了去北京工作的念头,打算按照党组织的安排,继续留在上沙工作。在党组织安排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扎扎实实。1952年冬天,杨开智去北京参加会议,来到中南海,见了毛主席。毛主席借此机会又对杨开智多加劝诫,此时的杨开智当即表示:我一定不会辜负主席的期望。图|老年时候的杨开智1958年,杨开智身体逐渐虚弱,组织上当即决定杨开智休养,在生活方面也给予了很多照顾。即使是在身体状况每况愈下的时刻,杨开智依旧兢兢业业,带病编写茶叶资料。1982年1月26日,杨开智因病在长沙逝世,享年84岁。杨开智的一生,为革命做出突出贡献,为毛主席一家提供了诸多帮助,为茶叶事业做出了丰厚成绩。他是普通的平凡人,又是不普通的不平凡的人。2023-07-21 23:43:207
历史上蔡和森和向警予是夫妻吗?
蔡和森与向警予志同道合,人称“向蔡同盟”红色知己,可惜好景不长,彭述之横刀夺爱,向警予红杏出墙,向蔡好合好散,后来蔡和森又与李立三的妻子李一纯产生爱情,李一纯与李立三离婚,同蔡和森结婚。2023-07-21 23:43:483
关于历史上的蔡和森和向警予
1919年12月25日,蔡和森同志与母亲葛健豪、妹妹蔡畅以及向警予一起在上海乘坐“央脱莱蓬”号法国邮船赴法勤工俭学。在留法过程中,蔡和森同志和向警予同志由于共同的学习生活和革命理想,建立了深厚的感情。1920年5月,他们在蒙达尼自由结婚1926年在莫斯科离婚2023-07-21 23:43:552
蔡和森有几个夫人
两个。妻子(前妻) 向警予 李一纯2023-07-21 23:44:201
蔡和森有几个妻子
两个。妻子(前妻) 向警予 李一纯2023-07-21 23:44:371
黄依妍怎么出道的?
姓名:黄依研民族:汉族身高:169cm体重:52kg星座;双子座血型:0型籍贯:黑龙江文化程度:本科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特长:钢琴,舞蹈,表演爱好:游泳,驾驶,唱歌.瑜珈演艺经历:出演过电视剧《阳光老人》,《夏日期待》出演过电影《马祖光24小时》饰演:王敏,导演:王滨合 《至尊无间》饰演:王敏,(澳门英豪演)饰演;李一纯,导演:张鑫出演过话剧:《青春之歌》饰演:林道静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饰演:达亚广告:眼保仪,脚背椅,哈药眼药 露莲娜美容代言人选入杂志:《美化生活》《精品购物》《服饰美容》2023-07-21 23:44:463
我自己24岁可以娶一个33的女人吗?除了年龄大一些,人还是挺好的。
不怎么样,年龄差距大。女人过了35老的快。2023-07-21 23:45:024
圣贤儿时故事!!!!!!!!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在线等!!!!!!!!!!!
杨开慧赋诗 “念兹远行人” 有革命老人曾道是:杨开慧亦愿赋诗作词,惜岁月动荡,难以留存。隐蔽于板仓老家时,1928年10月曾写《偶感》诗一首,五十多年后修缮故居时才得发现。诗中虽有别字漏字(特用括号标出),对丈夫的思念却凝聚纸上: 天阴起溯(朔)风,浓寒入肌骨。 念兹远行人,平波突起伏 。 足疾可否痊?寒衣是否备? 孤眠(谁)爱护,是否亦凄苦? 书信不可通,欲问无(人语)。 恨无双飞翮,飞去见兹人。 兹人不得见,(惘)怅无已时。 毛泽东诗词中“我失骄杨君失柳”的怀念亡妻之作,几乎为世人周知。杨开慧这位出身湖南著名学者之家的闺秀,不仅是一个贤妻良母,也是毛泽东早年革命活动的伴侣,同时还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女党员之一。她牺牲之壮烈更为人们传颂。 生平 ■13岁时结识了“板仓杨”宅中的得意门生;17岁时与毛泽东在紫禁城外的护城河边漫步;19岁时以不举行婚礼的新方式与毛泽东结合 ■以党龄而论,她在女性中仅次于北大的缪伯英,被军阀何键杀害时只有29岁 杨开慧,号霞,字云锦,1901年出生于长沙县板仓。因父亲思想先进,她虽女儿身也能从小有名、有字、有号,7岁即破例入长沙第四十初级小学。1913年,父亲从欧洲留学归来后,全家在长沙城内定居。翌年杨开慧便结识了毛泽东。 杨开慧之父杨昌济留学日本、英国,10年后回到长沙任教授,闻名三湘。他那在门上用隶书镌刻着“板仓杨”三个大字的寓所,总引来大批莘莘学子前来求教,第一师范的学生毛泽东也于1914年跨入此宅。对这个“资质俊秀”的高个子青年,杨昌济认为是“海内人才,前程远大”。 年少的杨开慧当时常听家长称赞润之,但只视他为兄长。1918年夏,杨昌济应聘为北京大学教授后举家北迁。毛泽东于9月间也到了那里,并经恩师介绍,在北京大学图书馆任助理员。据毛泽东在陕北对斯诺所述,正是这时“我遇见并爱上了杨开慧 ”。 17岁的杨开慧在京遇同乡知己,两人经常漫步于紫禁城外的护城河边,或北海的垂柳之下。翌年,毛泽东返湘时两人相约通信,以“润”、“霞”相称。同年,毛泽东再次来京时,就住到杨家。1920年初,杨昌济不幸病逝,杨开慧随母亲回湖南,在李淑一父亲的帮助下进湘福女中。同年末,她与毛泽东结婚,取消了坐轿、婚礼,以示“不作俗人之举”。 1921年,毛泽东参加党的“一大”返湘后,杨开慧便于秋季入了党。以党龄而论,杨开慧在女性中仅次于北大的缪伯英(何孟雄之妻)。当时,毛泽东的公开身份是自修大学的主办者,杨开慧则担任学联干事,在党内担任机要和交通联络。1923年,毛泽东赴沪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长。翌年,杨开慧也到上海,并同向警予一起去纱厂组织女工夜校,为此还专门学习用上海话讲课。不久,她随毛泽东返湘,又随同去广州、武汉。她不仅一直照顾丈夫生活并带孩子,也帮助联络同志,还帮毛泽东找资料、抄写文章――毛泽东早期的一些著作也凝集着杨开慧的心血。 1927年夏,武汉国民党政府反共,杨开慧带着孩子回到长沙郊外的老家。她曾写信给堂弟杨开明,嘱咐他在自己遇到不测时照顾孩子和母亲。因关山远隔,音信不通,三年间杨开慧只能从国民党的报纸上看到屡“剿”“朱毛”却总不成功的消息,既受鼓舞又牵挂。1930年10月,杨开慧在板仓被军阀何键派人搜捕到。她带着毛岸英坐牢,坚贞不屈,同年11月14日在长沙被杀害,年仅29岁。 背景 ■据一些老前辈回忆,杨开慧从外表看文静、贤惠,却是一位思想非常解放的女性,在湘福女中,她是唯一剪短发的学生 据当年到过毛泽东家的一些老前辈回忆,杨开慧从外表看是位很文静、贤惠的女子,见到外人言语也不多。但从她留下的信稿和表现看,其内心世界非常丰富,意志也异常坚强。 在20世纪20年代,杨开慧堪称社会上少有的蔑视封建习俗的思想解放的女性。这不仅体现为自由恋爱、不举行婚礼便组成家庭,更重要的在于她跟随毛泽东走上革命道路,在共产党正式建立的几个月后便加入。她不惜牺牲,也不仅是忠于爱情,更主要体现为信仰坚定。 在社会传统观念仍是“女子无才便是德”、大户人家不让女孩抛头露面的环境中,杨开慧所走的道路,与其家庭和外来新思想的影响密不可分。她父亲杨昌济在国外留学时,就来信嘱咐一定要送开慧上学,使她成为“新政”后长沙创办的初级小学中的第一批女生。 杨开慧到北京时,又遇到“五四”运动的开展,父亲的教诲和环境影响,使杨开慧有了许多新思想。她到长沙上教会办的湘福女中时,是全校唯一剪短发的学生,校方认为这是“过激派”的象征,限令其三月内蓄起发来,杨开慧则坚持剪发是自己的自由。 思想如此解放的女子,同毛泽东交往才有许多共同语言。从政治角度上讲,这位站在时代前列的女性,确实无愧于“骄杨”之称! 故事 ■两人返湘后,毛泽东也是长沙城内别的才女追求的对象,杨开慧非常不安。毛泽东向她的嫂子表明:心爱的人只有“霞姑” ■杨开慧生性要强,本想独立工作,但家中有幼儿,丈夫又忙于事业。在夫妻间产生“误会”时,毛泽东写下“算人间知己吾与汝” 杨开慧选择爱人是非常认真的。据她说,看到毛泽东的许多信“表示他的爱意”,才表示同意。1920年两人返湘后,毛泽东对杨开慧仍一往情深。不过,“风华正茂”的毛泽东也是长沙城内别的才女追求的对象,杨开慧非常不安。她当时的嫂子、杨开智的妻子李一纯(后又嫁过李立三、蔡和森),直接去向毛泽东挑明杨开慧的心思。毛泽东则说明心爱的人只有“霞姑”。据李淑一回忆,杨开慧随即收到毛泽东一首抒情的《虞美人》――“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夜长天色怎难明,无奈披衣起坐薄寒中。 晓来百念皆灰烬,倦极身无凭。一勾残月向西流,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 不久,二人结婚。1922年,杨开慧生下第一个儿子毛岸英。翌年,毛泽东离湘到上海工作,把已经怀上第二个孩子的妻子留在家中。杨开慧生性要强,本想独立工作,但家中有幼儿,丈夫又忙于事业,一时不大好受,夫妻间也产生了毛泽东所讲的“误会”。在婚后第一次离别时,毛泽东写下了一首致妻子的词《贺新郎》,说明“算人间知己吾与汝”,并期待“重比翼,和云翥”。 “八七”会议后,毛泽东潜回湖南时,先秘密赶到板仓看望在此隐蔽的妻子和三个孩子。8月16日,他又在杨开慧陪伴下潜入长沙,住进了岳父留下的那座挂着“板仓杨”匾额的房子。毛泽东日夜进行暴动的准备,杨开慧则照料着丈夫的生活。8月底,毛泽东去指挥秋收起义,行前嘱咐杨开慧照顾好孩子,参加一些农民运动。杨开慧给丈夫带上草鞋,要堂弟杨开明送一程,并叮嘱毛泽东最好扮成郎中(医生)。这次话别,就成为这对夫妇的永诀! ■毛泽东得知杨开慧牺牲,寄信给杨家说:“开慧之死,百身莫赎。” 1930年夏,军阀何键到处搜杀共产党人及其家属,杨开慧于10月间不幸被捕。她几乎每天都被提去过堂,遭到皮鞭、木棍的毒打,还被压杠子,被打昏后又用凉水泼醒。她回到牢房,和年仅8岁的毛岸英抱在一起,告诉他父亲一定回来打“坏人”。曾任湖南省委书记的叛徒任卓宣向何键献策称:“杨开慧如能自首,胜过千万人自首。”于是,审讯官提出,杨开慧只要宣布同毛泽东脱离关系即可自由。杨开慧则毅然回答:“死不足惜,惟愿润之革命早日成功。” 这时,杨母找到蔡元培等,请他们发电报保释。军阀何键接电后,马上下令行刑,并回复蔡元培等诡称接到电报前已经处决。11月14日,杨开慧在长沙被杀害。此时在江西指挥红军反“围剿”的毛泽东,得知杨开慧牺牲的消息,寄信给杨家说:“开慧之死,百身莫赎。”解放后,毛泽东仍常怀念杨开慧。1957年,他给故人柳直荀的遗孀李淑一回信时,写下了《蝶恋花·答李淑一》,第一句就是“我失骄杨君失柳”。对女子的称呼本应用“娇”字,当年推荐杨昌济去北京大学任教的章士钊曾问“骄杨”当作何解,毛泽东说:“女子为革命而丧其元(头),焉得不骄?”2023-07-21 23:45:091
2015年繁昌县荻港中心小学一年级三班寒假考试成绩
第一名,李一纯2023-07-21 23:45:271
吉林德勤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怎么样?
吉林德勤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是2015-01-28在吉林省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注册地址位于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大经路113号三文胡同改造工程14/20栋107号。吉林德勤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220101333954136X,企业法人李一纯,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吉林德勤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网站开发,软件开发,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转让、技术服务,企业管理,经销预包装食品、日用杂品(除超薄购物塑料袋)、农产品、服装、鞋帽、床上用品、电子产品、针织品、化妆品,代理、设计、制作、发布国内各类广告业务,纸制品、宠物用品、宠物粮、宠物零食、玩具、洗涤用品、橡胶制品、塑料制品、工艺礼品(象牙及其制品除外)、饲料、保健品、宠物店、日用百货的销售,网上贸易代理(法律、法规和国务院决定禁止的,不得经营;许可经营项目凭有效许可证或批准文件经营;一般经营项目可自主选择经营)。在吉林省,相近经营范围的公司总注册资本为411150万元,主要资本集中在 1000-5000万 和 100-1000万 规模的企业中,共1145家。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良好。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吉林德勤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2023-07-21 23:45:341
领克01纯pro减配头部侧气帘值得入手吗?
领克01还是值得入手的,只要它不是三缸机就可以,而且它配置比较高。2023-07-21 23:45:428
杨开慧的角色介绍
常远——杨开慧王霙——毛泽东刘文治——杨昌济罗啸华——向振熙沙威——李一纯王美虹——陶毅刘欣——向警予徐卫——杨开智邓英——李崇德李峥嵘——萧子升赵燕国彰(一人饰两角)——安和清、何叔衡熊淑华——蔡和森杨鑫——毛岸英徐展——何健裴峥——杨开明仁寿云——朱剑凡左小清——杨开秀肖梦玲——李淑一石虎——沈雁冰马小燕——邓颖超任申——李大钊于立文——章士钊石洗——蔡元培王志刚——蒋介石芷金生——周瀛干2023-07-21 23:45:571
女艺人黄鑫全部资料谁能提供下?
黄鑫汉族身高169cm体重52kg星座 双子座血型.0型籍贯:黑龙江文化程度:本科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特长:钢琴,舞蹈,表演爱好:游泳,驾驶,唱歌.瑜珈演艺经历:出演过电视剧《阳光老人》,《夏日期待》出演过电影《马祖光24小时》饰演:王敏,导演:王滨合 《至尊无间》饰演:王敏,(澳门英豪演)饰演;李一纯,导演:张鑫出演过话剧:《青春之歌》饰演:林道静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饰演:达亚广告:眼保仪,脚背椅,哈药眼药 露莲娜美容代言人选入杂志:《美化生活》《精品购物》《服饰美容》2023-07-21 23:46:091
管理学十大经典定理
管理学十大经典定理 管理学十大经典定理,管理学是我们在大学的时候,所学习的科目,管理学的范围是比较广泛的,涉及到了知识也是比较多的,我为大家整理好了管理学十大经典定理的相关资料,一起来看看吧。 管理学十大经典定理1 一、 素养 (一)蓝斯登原则 1、简介 在你往上爬的时候,一定要保持梯子的整洁,否则你下来时可能会滑倒。 2、提出者 美国管理学家蓝斯登。 3、点评 进退有度,才不至进退维谷;宠辱皆忘,方可以宠辱不惊。 (二)卢维斯定理 1、简介 谦虚不是把自己想得很糟,而是完全不想自己。 2、提出者 美国心理学家卢维斯 3、点评 如果把自己想得太好,就很容易将别人想得很糟。 (三)托利得定理 1、简介 测验一个人的智力是否属于上乘,只看脑子里能否同时容纳两种相反的思想,而无碍于其处世行事。 2、提出者 法国社会心理学家托利得 3、点评 思可相反,得须相成。 二、统御 (一)刺猬理论 1、简介 刺猬在天冷时彼此靠拢取暖,但保持一定距离,以免互相刺伤。 2、点评 保持亲密的重要方法,乃是保持适当的距离。 (二)鲦鱼效应 1、简介 鲦鱼因个体弱小而常常群居,并以强健者为自然首领。将一只稍强的鲦鱼脑后控制行为的部分割除后,此鱼便失去自制力,行动也发生紊乱,但其他鲦鱼却仍像从前一样盲目追随。 2、提出者 德国动物学家霍斯特 (三)雷鲍夫法则 1、在你着手建立合作和信任时要牢记我们语言中: (1)最重要的八个字是:我承认我犯过错误 (2)最重要的七个字是:你干了一件好事 (3)最重要的六个字是:你的看法如何 (4)最重要的五个字是:咱们一起干 (5)最重要的四个字是:不妨试试 (6)最重要的三个字是:谢谢您 (7)最重要的两个字是:咱们 (8)最重要的一个字是:您 2、提出者 美国管理学家雷鲍夫。 3、点评 (1)最重要的四个字是:不妨试试; (2)最重要的一个字是:您 (四)洛伯定理 1、简介 对于一个经理人来说,最要紧的不是你在场时的情况,而是你不在场时发生了什么。 2、提出者 美国管理学家洛伯。 3、点评 如果只想让下属听你的,那么当你不在身边时他们就不知道应该听谁的了。 三、沟通 (一)斯坦纳定理 1、简介 在哪里说得愈少,在哪里听到的就愈多。 2、提出者 美国心理学家斯坦纳。 3、点评 只有很好听取别人的,才能更好说出自己的。 (二)费斯诺定理 1、简介 人两只耳朵却只有一张嘴巴,这意味着人应该多听少讲。 2、提出者 英国联合航空公司总裁兼总经理费斯诺。 3、点评 说得过多了,说的就会成为做的障碍。 (三)牢骚效应 1、简介 凡是公司中有对工作发牢骚的人,那家公司或老板一定比没有这种人或有这种人而把牢骚埋在肚子里公司要成功得多。 2、提出者 美国密歇根大学社会研究院。 3、点评 (1)牢骚是改变不合理现状的催化剂。 (2)牢骚虽不总是正确的,但认真对待牢骚却总是正确的。 (四)避雷针效应 1、简介 在高大建筑物顶端安装一个金属棒,用金属线与埋在地下的一块金属板连接起来,利用金属棒的尖端放电,使云层所带的电和地上的电逐渐中和,从而保护建筑物等避免雷击。 2、点评 善疏则通,能导必安 四、协调 (一)氨基酸组合效应 1、简介 组成人体蛋白的八种氨基酸,只要有一种含量不足,其他七种就无法合成蛋白质。 2、点评 当缺一不可时,一就是一切。 (二)米格-25效应 1、简介 前苏联研制的米格-25喷气式战斗机的许多零部件与美国的相比都落后,但因设计者考虑了整体性能,故能在升降、速度、应急反应等方面成为当时世界一流。 2、点评 所谓最佳整体,乃是个体的最佳组合。 (三)磨合效应 1、简介 新组装的机器,通过一定时期的使用,把磨擦面上的加工痕迹磨光而变得更加密合。 2、点评 要想达到完整的契合,须双方都做出必要的割舍。 五、指导 (一)波特定理 1、简介 当遭受许多批评时,下级往往只记住开头的一些,其余就不听了,因为他们忙于思索论据来反驳开头的批评。 2、提出者 英国行为学家波特 3、点评 总盯着下属的失误,是一个领导者的最大失误。 (二)蓝斯登定律 1、简介 跟一位朋友一起工作,远较在父亲之下工作有趣得多。 2、提出者 美国管理学家蓝斯登 3、点评 可敬不可亲,终难敬;有权没有威,常失权。 (三)吉尔伯特法则 1、简介 工作危机最确凿的信号,是没有人跟你说该怎样作。 2、提出者 英国人力培训专家吉尔伯特 3、点评 真正危险的事,是没人跟你谈危险。 (四)权威暗示效应 1、简介 一化学家称,他将测验一瓶臭气的传播速度,他打开瓶盖15秒后,前排学生即举手,称自己闻到臭气,而后排的人则陆续举手,纷纷称自己也已闻到,其实瓶中什么也没有。 2、点评 迷信则轻信,盲目必盲从。 六、组织 (一)奥尼尔定理 1、简介 所有的政治都是地方的。 2、提出者 美国前众议院院长奥尼尔。 3、点评 只有能切身体会到的,群众才认为那是真实的。 (二)定位效应 1、简介 社会心理学家曾作过一个试验:在召集会议时先让人们自由选择位子,之后到室外休息片刻再进入室内入座,如此五至六次,发现大多数人都选择他们第一次坐过的位子。 2、点评 凡是自己认定的,人们大都不想轻易改变它。 (三)艾奇布恩定理 1、简介 如果你遇见员工而不认得,或忘了他的名字,那你的公司就太大了点。 2、提出者 英国史蒂芬约瑟剧院导演亚伦艾奇布恩 3、点评 摊子一旦铺得过大,你就很难把它照顾周全。 七、培养 (一)吉格勒定理 1、简介 除了生命本身,没有任何才能不需要后天的锻炼。 2、提出者 美国培训专家吉格吉格勒 3、点评 水无积无辽阔,人不养不成才。 (二)犬獒效应 1、简介 当年幼的藏犬长出牙齿并能撕咬时,主人就把它们放到一个没有食物和水的封闭环境里让这些幼犬自相撕咬,最后剩下一只活着的犬,这只犬称为獒。据说十只犬才能产生一只獒。 2、点评 困境是造就强者的学校。 八、选拔 (一)近因效应 1、简介 最近或最后的印象对人的认知有强烈的影响。 2、提出者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洛钦斯。 3、点评 结果往往会被视为过程的总结。 (二)洒井法则 1、简介 在招工时用尽浑身解数,使出各种方法,不如使自身成为一个好公司,这样人才自然而然会汇集而来。 2、提出者 日本企业管理顾问酒井正敬。 3、点评 不能吸引人才,已有的人才也留不住。 (三)美即好效应 1、简介 对一个外表英俊漂亮的人,人们很容易误认为他或她的其他方面也很不错。 2、提出者 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尔麦克尼尔。 3、点评 印象一旦以情绪为基础,这一印象常会偏离事实。 九、任用 (一)奥格尔维法则 1、简介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雇用比我们自己都更强的人,我们就能成为巨人公司。 2、提出者 美国奥格尔维马瑟公司总裁奥格尔维。 3、点评 如果你所用的人都比你差,那么他们就只能作出比你更差的事情。 (二)皮尔卡丹定理 1、简介 用人上一加一不等于二,搞不好等于零。 2、提出者 法国著名企业家皮尔卡丹。 3、点评 组合失当,常失整体优势,安排得宜,才成最佳配置。 十、激励 (一)马蝇效应 1、简介 再懒惰的马,只要身上有马蝇叮咬,它也会精神抖擞,飞快奔跑。 2、点评 有正确的刺激,才会有正确的反应。 (二)倒u形假说 1、简介 (1)当一个人处于轻度兴奋时,能把工作作得最好。 (2)当一个人一点儿兴奋都没有时,也就没有作好工作的动力了; (3)相应地,当一个人处于极度兴奋时,随之而来的压力可能会使他完不成本该完成的工作。 (4)世界网坛名将贝克尔之所以被称为常胜将军,其秘诀之一即是在比赛中自始至终防止过度兴奋,而保持半兴奋状态。所以有人亦将倒u形假说称为贝克尔境界。 2、提出者 英国心理学家罗伯特.耶基斯和多德林。 3、点评 (1)激情过热,激情就会把理智烧光。 (2)热情中的冷静让人清醒,冷静中的热情使人执着。 管理学十大经典定理2 1、彼得原理 每个组织都是由各种不同的职位、等级或阶层的排列所组成,每个人都隶属于其中的某个等级。彼得原理是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得在对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研究后,得出一个结 论:在各种组织中,雇员总是趋向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彼得原理有时也被称为向上爬的原理。 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一名称职的教授被提升为大学校长后,却无法胜任;一个优秀的运动员被提升为主管体育的官员,而无所作为。对一个组织而言,一旦相当部分人员被推到其不称职的级别,就会造成组织的人浮于事,效率低下,导致平庸者出人头地,发展停滞。因此,这就要求改变单纯的根据贡献决定晋升的企业员工晋升机制,不能因某人在某个岗位上干得很出色,就推断此人一定能够胜任更高一级的职务。将一名职工晋升到一个无法很好发挥才能的岗位,不仅不是对本人的奖励,反而使其无法很好发挥才能,也给企业带来损失。 2、酒与污水定律 酒与污水定律是指把一匙酒倒进一桶污水,得到的是一桶污水;如果把一匙污水倒进一桶酒,得到的还是一桶污水。在任何组织里,几乎都存在几个难弄的人物,他们存在的目的似乎就是为了把事情搞糟。最糟糕的是,他们像果箱里的烂苹果,如果不及时处理,它会迅速传染,把果箱里其他苹果也弄烂。 烂苹果的可怕之处,在于它那惊人的破坏力。一个正直能干的人进入一个混乱的部门可能会被吞没,而一个无德无才者能很快将一个高效的部门变成一盘散沙。组织系统往往是脆弱的,是建立在相互理解、妥协和容忍的基础上的,很容易被侵害、被毒化。破坏者能力非凡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破坏总比建设容易。一个能工巧匠花费时日精心制作的陶瓷器,一头驴子一秒钟就能毁坏掉。如果一个组织里有这样的一头驴子,即使拥有再多的能工巧匠,也不会有多少像样的工作成果。如果你的组织里有这样的一头驴子,你应该马上把它清除掉,如果你无力这样做,就应该把它拴起来。 3、木桶定律 水桶定律是讲一只水桶能装多少水,这完全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木板。这就是说任何一个组织,可能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即构成组织的各个部分往往是优劣不齐的,而劣势部分往往决定整个组织的水平。水桶定律与酒与污水定律不同,后者讨论的是组织中的破坏力量,最短的木板却是组织中有用的一个部分,只不过比其他部分差一些,你不能把它们当成烂苹果扔掉。强弱只是相对而言的,无法消除,问题在于你容忍这种弱点到什么程度,如果严重到成为阻碍工作的瓶颈,你就不得不有所动作。 4、马太效应 《新约·马太福音》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国王远行前,交给3个仆人每人一锭银子,吩咐道:你们去做生意,等我回来时,再来见我。国王回来时,第一个仆人说:主人,你交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10锭。于是,国王奖励他10座城邑。第二个仆人报告:主人,你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5锭。于是,国王奖励他5座城邑。第三仆人报告说:主人,你给我的1锭银子,我一直包在手帕里,怕丢失,一直没有拿出来。于是,国王命令将第三个仆人的1锭银子赏给第一个仆人,说:凡是少的,就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凡是多的.,还要给他,叫他多多益善,这就是马太效应,反应当今社会中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即赢家通吃。对企业经营发展而言,马太效应告诉我们,要想在某一个领域保持优势,就必须在此领域迅速做大。当你成为某个领域的领头羊时,即便投资回报率相同,你也能更轻易地获得比弱小的同行更大的收益。而若没有实力迅速在某个领域做大,就要不停地寻找新的发展领域,才能保证获得较好的回报。 5、零和游戏原理 零和游戏是指一项游戏中,游戏者有输有赢,一方所赢正是另一方所输,游戏的总成绩永远为零,零和游戏原理之所以广受关注,主要是因为人们在社会的方方面面都能发现与零和游戏类似的局面,胜利者的光荣后面往往隐藏着失败者的辛酸和苦涩。 20世纪,人类经历两次世界大战、经济高速增长,科技进步、全球一体化以及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零和游戏观念正逐渐被双赢观念所取代。人们开始认识到利已不一定要建立在损人的基础上。通过有效合作皆大欢喜的结局是可能出现的。但从零和游戏走向双赢,要求各方面要有真诚合作的精神和勇气,在合作中不要小聪明,不要总想占别人的小便宜,要遵守游戏规则,否则双赢的局面就不可能出现,最终吃亏的还是合作者自己。 6、华盛顿合作规律 华盛顿合作规律说的是一个人敷衍了事,两个人互相推诿,三个人则永无成事之日。多少有点类似于我们三个和尚的故事。人与人的合作,不是人力的简单相加,而是要复杂和微妙得多。在这种合作中,假定每个人的能力都为1,那么,10个人的合作结果有时比10大得多,有时,甚至比1还要小。因为人不是静止物,而更像方向各异的能量,相互推动时,自然事半功倍,相互抵触时,则一事无成。 我们传统的管理理论中,对合作研究得并不多,最直观的反映就是,目前的大多数管理制度和行为都是致力于减少人力的无谓消耗,而非利用组织提高人的效能。换言之,不妨说管理的主要目的不是让每个人做得更好,而是避免内耗过多。 7、手表定理 手表定理是指一个人有一只表时,可以知道现在是几点钟,当他同时拥有两只表时,却无法确定。两只手表并不能告诉一个人更准确的时间,反而会让看表的人失去对准确时间的信心。手表定理在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给我们一种非常直观的启发,就是对同一个人或同一个组织的管理,不能同时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不能同时设置两个不同的目标,甚至每一个人不能由两个人同时指挥,否则将使这个企业或这个人无所适从。手表定理所指的另一层含义在于,每个人都不能同时选择两种不同的价值观,否则,你的行为将陷于混乱。 8、不值得定律 不值得定律最直观的表述是:不值得做的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这个定律再简单不过了,重要性却时时被人们忽视遗忘。不值得定律反映人们的一种心理,一个人如果从事的是一份自认为不值得做的事情,往往会保持冷嘲热讽,敷衍了事的态度,不仅成功率低,而且即使成功,也不觉得有多大的成就感。 因此,对个人来说,应在多种可供选择的奋斗目标及价值观中挑选一种,然后为之奋斗。选择你所爱的,爱你所选择的,才可能激发我们的斗志,也可以心安理得。而对一个企业或组织来说,则要很好地分析员工的性格特性,合理分配工作,如让成就欲较强的职工单独或牵头完成具有一定风险和难度的工作,并在其完成时,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赞扬;让依附欲较强的职工,更多地参加到某个团体*同工作;让权力欲较强的职工,担任一个与之能力相适应的主管。同时要加强员工对企业目标的认同感,让员工感觉到自己所做的工作是值得的,这样才能激发职工的热情。 9、蘑菇管理 蘑菇管理是许多组织对待初出茅庐者的一种管理方法,初学者被置于阴暗的角落(不受重视的部门,或打杂跑腿的工作),浇上一头大粪(无端的批评、指责、代人受过),任其自生自灭(得不到必要的指导和提携)。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这样一段蘑菇的经历,这不一定是什么坏事,尤其是当一切刚刚开始的时候,当几天蘑菇,能够消除我们很多不切实际的幻想,让我们更加接近现实,看问题也更加实际。一个组织,一般对新进的人员都是一视同仁,从起薪到工作都不会有大的差别。无论你是多么优秀的人才,在刚开始的时候,都只能从最简单的事情做起,蘑菇的经历,对于成长中的年轻人来说,就象蚕茧,是羽化前必须经历的一步。所以,如何高效率地走过生命的这一段,从中尽可能汲取经验,成熟起来,并树立良好的值得信赖的个人形象,是每个刚入社会的年轻人必须面对的课题。 10、奥卡姆剃刀定律 12世纪,英国奥卡姆的威廉主张唯名论,只承认确实存在的东西,认为那些空洞无物的普遍性概念都是无用的累赘,应当被无情地剃除。他主张如无必要,勿增实体。这就是常说的奥卡姆剃刀。这把剃刀曾使很多人感到威胁,被认为是异端邪说,威廉本人也因此受到迫害。然而,并未损害这把刀的锋利,相反,经过数百年的岁月,奥卡姆剃刀已被历史磨得越来越快,并早已超载原来狭窄的领域,而具有广泛、丰富、深刻的意义。 奥卡姆剃刀定律在企业管理中可进一步演化为简单与复杂定律:把事情变复杂很简单,把事情变简单很复杂。这个定律要求,我们在处理事情时,要把握事情的主要实质,把握主流,解决最根本的问题,尤其要顺应自然,不要把事情人为地复杂化,这样才能把事情处理好。2023-07-21 23:40: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