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图谱 / 问答 / 问答详情

与其羡慕天才,不如自己成为天才,髓鞘质助你一鸣惊人

2023-07-22 13:36:51
共1条回复
北有云溪

最喜欢看的综艺是《最强大脑》,最佩服的人是奥运会冠军。

喜欢《最强大脑》是因为惊叹于选手们的能力,有的是超强的记忆力,有的是敏锐的观察力,有时连题目我都还没看明白,选手就已经把题做完了。

图片来源于百度百科

最佩服奥运会冠军是因为他们的坚持不懈,从默默无闻到一鸣惊人。

这两类人都可以称为天才,但对于《最强大脑》选手,我们常常是羡慕,而对于奥运冠军,我们常常是敬佩。为什么会有这种情感上的差别呢?

可能跟主流媒体的宣传方式有关。对于《最强大脑》的宣传,大多是展示他们的表现如何惊人;而对于奥运冠军的宣传,大多是展示他们的训练多么刻苦。为什么会有如此差异呢?

好像大家对于体育运动类的天才,都认可是不断地训练才能达成的,而对于脑力类的天才,则认为是天生的。如果有人告诉你脑力天才是可以训练出来,你是不是很惊讶?

大家一定听过 “肌肉记忆” ,这个词的意思是说肌肉是有记忆效应的,同样的动作重复多次,就会形成条件反射。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篮球运动员们投篮,有一次NBA球星乔丹在比赛中闭着眼睛罚球,篮球仍然是准确入网。那么我们的大脑是不是也可以这样训练呢?

答案是肯定的,已经有众多科学家在研究大脑了,有人发现了大脑运行的模式,有人找到了大脑反应的机理,比较多的研究是针对大脑神经元的,有些科学家的研究与众不同,他们发现了神经元以外的东西。

《一万小时天才理论》这本书就介绍了这个物质- 髓鞘质 。髓鞘质是神经细胞树突神经纤维外层的绝缘物质,由一层称为磷脂膜的普通物质和一层厚厚的脂肪组成。我们不需要深究他们的成分,只需要了解它的工作模式。

髓鞘质的主要作用就是提高神经之间信号传输的速度。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如果把神经纤维比做导线,那么髓鞘质就是导线外层的绝缘保护层。

髓鞘质究竟如何工作的呢?当神经元之间有信号传递时,髓鞘质就开始包裹神经纤维,

在信号不断传递的过程中髓鞘质会一层一层不断地包裹,书中说有些神经纤维会有50层由髓鞘质形成的绝缘层。

绝缘层越厚,信号传递的速度越快,同时降低了神经的无刺激反应时间,就好像把一个只能让一个人侧身通过的小巷子变成了能让汽车飞驰的超级公路一样。有研究表明, 髓鞘质可以让大脑处理信息的效率提升3000倍 。

髓鞘质跟天才又有什么关系呢?《一万小时天才理论》的作者是丹尼尔u2022科伊尔,他曾走访众多“天才摇篮”,找到了这些天才成为天才的秘密。

这个秘密可以写成一个公式: (精深练习+持续激情+优秀伯乐)×一万小时 。

这里的一万小时是作者通过大量的访问和收集资料,总结出来的一个时间范围,意思是说想要达到“世界级水平”的能力,一般需要一万小时的练习。如果是普通人仅仅想熟悉运用某一技能的话,是没必要一定要练习这么长时间的,但公式的前三项还是非常必要的。

今天我们来重点说说 “精深练习” 。

精深练习跟现在非常火的刻意练习是一样的么?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相同的地方是两种练习都要有明确的目标,都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持续练习;不同的地方在于刻意练习不怕犯错,甚至有时还鼓励犯错,就像书中引用的德国寓言“犯错让你更聪明”。

我们就从髓鞘质的工作原理来解释下为什么犯错是精深练习的特点之一。我们都知道大脑是控制人类所有活动的源头,而大脑是以神经元之间传递信号来发送指令的。

以打篮球为例,大脑给手臂一个信号,让手臂上的一组肌肉收缩,手臂就抬起来,然后再发送一个信号,另一组肌肉快速收缩,手臂斜向上伸直,这就完成了一组投篮动作。当然,真实的情况比我这个描述要复杂得多。

在不断的投篮的尝试中,大脑中负责手臂动作的区域会一直释放电信号,那么这个区域的神经纤维就会被不断的包裹上髓鞘质,随着髓鞘质增多,信号传递的效率逐渐变高,大脑对肌肉的控制就越来越精确。

投篮动作完成后,如果球进了,就是正确动作,如果球没进,就是错误动作。在试错的过程中,大脑会不断调整发出信号的内容,比如方向再往左一点点,手臂再高一点点等等,当练习次数足够多的时候,大脑就会记住一个最佳的动作方案,每次只要做投篮动作,大脑就会启动这个方案。

当大脑中负责投篮动作的区域里已经有足够多的神经纤维包裹上了足够厚的髓鞘质时,那么这个人就会成为“投篮天才”。

当然,运动能力的高低还涉及了个人的身体素质等多方面因素,我们这里只是讨论大脑中髓鞘质这一个因素的影响。

运动方面我们比较好说明,那么像写作这种纯脑力活动也是一样的吗?其实道理是一样的,书中举了 勃朗特三姐妹 的故事,她们分别写出了《简u2022爱》《呼啸山庄》《女房客》等非常优秀的作品,其中《简u2022爱》和《呼啸山庄》在世界文坛都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

这些伟大的作品是突然出现的吗?并不是。有一位牛津大学的历史学家名叫朱丽叶u2022巴克,她曾担任勃朗特故居博物馆的馆长,在她的研究中发现,勃朗特姐妹们在幼时就经常写作,但当时仅仅是对其它文章和书籍的仿写,在真正写出伟大著作之前,她们已经写了22本微型小书,但这些书就如巴克说的“草率的文字、错误百出的拼写及标点符号的遗漏,这些毛病甚至持续到他们青少年时代的后期。”

由此可见,即便是这么伟大的作家,也是在不断试错中成长起来的。大脑中有一个或者几个区域负责写作这项任务,在写作中,这些区域内的神经纤维越来越多地被髓鞘质包裹,这些区域的信息传递效率越来越高,表现出来的状态就是写作灵感越来越多,写作过程越来越流畅。

讲了这么多髓鞘质的内容,其实这仅仅是成为天才的一个方面。你是否一直有一个“天才梦”?与其仰望天才,不如自己成为天才。但正像我们列出的那个公式一样,你跟天才的距离还差“一万小时”,如果现在不做,那这个距离将永远是“一万小时”。

《一万小时天才理论》中还讲述了如何保持激情,以及优秀的伯乐们如何发掘天才,如果想一探究竟,现在就打开这本书吧。

以上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因为本人并未研究过脑科学,如表达有不当之处,欢迎斧正。

相关推荐

什么是一万个小时理论

  一万个小时理论是指:一个人达到某一领域的极致,往往需要一万个小时的积累。这一万小时不是时间的积累,而是指这一万小时都在挑战自我的极限,每天都有提高。  一万小时理论的两个方面:  一是从框架上看,给了一个路径,即足够长时间的在某领域的突破自己,挑战自我的实践,可能会在某领域达到一个很高的水平。在这个框架上,一万小时理论会给我们指明想在某领域深专进步的路径,也给了我们自我发展的极大信心。  另一个方面是,不能狭隘的用一万小时的绝对值作为自己的一个定义目标,而要以一万小时里的每个小时的收获,每个小时的成长,每个小时的绝对努力作为自己的目标。这样才能做到每个小时都在持续的突破自我。
2023-07-22 02:23:155

天才修炼术——一万小时法则

芸芸众生中,我们都是凡人,都是普通人,没有过人的智商,也没有过人的才华,怎么逆袭呢? 秘诀只有一个:一万小时法则。 10000小时——10年,每天3小时——无论你是谁。这一法则由20世纪70年代的心理学家们提出,他们认为所有的世界级专家都需要经历一万小时(一般超过10年)的刻苦练习。如果我们想最大化自身的潜能,所有人都需要精深的练习。无论你想构建什么类型的才能,都要遵循同样的路径。要成为你想成为的人,你就必须走上这条路。 据相关神经学家研究表明:髓鞘质被称为学习技能的圣杯。髓鞘质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普通性,每个人都有髓鞘质,虽然小时候生长速度最快,但确实一辈子都在生长。二是通用性,髓鞘质的生长有利于所有类型的技能,包括智力型和体力型。三是无形性,髓鞘质看不见摸不着,只能在恰当的时机才能感受到。了解了髓鞘质这个新模型,就能清晰的理解技能,进而理解投入有效练习的时间和精力越多,就能越快掌握技能。 一万小时理论三大要项:精深、激情、伯乐。 一、精深 精深练习是一个奇怪的概念:违背了人们对“天才”的第一印象;精深练习需要犯错,才可以转化为技能。 精深练习不是简单的挣扎,而是有目的的奋斗:选定目标、努力争取、评估差距、回到初始步骤。“把埃里克森的研究与新的髓鞘质研究叠加在一起,就接近技能的通用理论:精深练习×一万小时=世界级技能。” 秘技第一式:组块化 第一步,技能学习者整体了解一项任务——一个大组块,巨大的回路。 第二步,尽可能把它分解成最基础的组块。 第三步,花时间用慢动作练习,再加速,以了解其内在的结构。 秘技第二式:重复练习 常规练习是练的越多越好,但精深练习并不适用。精深练习只适合每天练习3至5小时,一旦离开精深练习区,可能还不如停止练习。 秘技第三式:尝试体会 二、激情 技能学习需要精深练习,需要精力、激情和投入。激情的工作原理:那些让我们意识到“我就能成为那样的人”的时刻。 普通原则的逻辑外延:才能需要精深练习;精深练习需要充分的能量;某些信号会触发巨大能量的迸发。速度不是纯粹的天赋,而是一种技能,需要进行精深练习,通过特定的信号触发。 三、伯乐 教师的四大优势 优势一:知识矩阵——伯乐的杀手锏 优势二:洞察力——鹰的视力 优势三:简明的指示——神奇的教鞭 优势四:气质与诚信——不可阻挡的魅力 伯乐的重要意义在于引导,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与渔。伯乐培养人成为独立的思想家,问题解决者,自己搞清楚问题所在,而不是直接告诉他们方法。 任何人都有可能成为某个行业或者领域的天才,前提是精深练习一万小时。都说熟能生巧,不要被自己的眼界或者心理束缚,画地为牢,固步自封。就跟那天“泰森”给我说的一段话一样“人啊,都是井底之蛙,只是深浅而已,能不能跳出井底就看井底的深浅。”我们不要给自己的人生设限,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奇迹,都有成为奇迹的资本。前提就是看能不能静心修炼一万小时。 现在回头想想,龟兔赛跑,笨鸟先飞等等这些成语其实放在这儿也是行得通的。乌龟静心爬行,兔子仗着跑得快而中途小憩。很多人自以为聪明,了不得,这就是一种眼界狭隘的局限。我们不讲聪明才智,只讲精深练习,功课做足了,事情也就水到渠成了。在此之前,请善待身边人,不要看不起身边不如自己的人,也不要自持清高。或许你曾经瞧不起的人,日后混的就比你好,甚至他日你会有求于他。以上观点是最近看了一本由丹尼尔·科伊尔所著的《一万小时天才理论》总结归纳的,部分内容摘自书中。…………END…………点赞是最好的喜欢,关注是最大的支持。 我是蝈蝈,写写生活小故事,读后感,干货。如果想要了解更多,欢迎来我的小屋做客,我们一起成长,用文字记录我们走过的岁月,留下的痕迹。
2023-07-22 02:23:351

一万小时天才理论是真的吗?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一下。 首先,这本书讲的是个什么概念呢? 他说的是,克拉丽莎和人才温床做的是同样的事情,他们激活了一种神经机能,这样就可以通过某些以目标为导向的练习模式来提高技能,不知不觉地进入一个学习加速区域。 这尽管看上去无法复制,但是知情人可以带领你随时深入进去。换种说法,他们掌握了成败的真谛。 这本书和其他几本关于一万小时的书一样,都是基于埃里克森和赫伯特.西蒙的“十年法则”的标志性理论,但这本书通过新的内容到了新的高度,新的内容是关于髓鞘质的,作者把髓鞘质称为才能密码。 什么是才能密码? 1. 髓鞘质,髓鞘质给神经回路包裹上绝缘体,髓鞘质越厚,绝缘性越强,我们的动作和思维就越加精确和敏捷。 2. 髓鞘质的重要性:普遍性,通用性和无形性,只有清楚的了解了髓鞘质这个新模型,才能清晰的理解技能。 3. 训练中,沿着神经回路产生精确的脉冲,发出信号把那条线路髓鞘质化。训练完成后就拥有了超强的线路。 4. “髓鞘质是交流,阅读,学习技能,人之所以成为人的关键”——髓鞘质。 5. 脑科学洞见第一条:所有的动作都是神经纤维间沟通的结果。 6. 脑科学洞见第二条:技能线路锻炼的越多,使用的越自如。大脑能够创造出一种非常有说服力的幻觉:一旦掌握一项技能,就会感到收放自如,仿佛是我们与生俱来的。 7. “信号必须以合适的速度传输,在正确的时刻到达,而髓鞘质正是大脑控制传输速度的方法”,菲尔茨博士说,“突触的变化仍然是学习过程的关键,但髓鞘质对于提高学习效率起着巨大的作用” 髓鞘质原理 8. 回路放电至关重要,这种生理机制只能靠行动,真真实实的电流脉冲传过神经纤维,它只钟情于重复。精深练习的动力来自原始状态,即时刻警惕,忍饥挨饿,目标明确,甚至绝望挣扎的状态。 9. 髓鞘质包罗万象,以不变应万变。 10. 髓鞘质无法逆转,一旦技能回路包裹上了绝缘体,你就无法去除这层绝缘体,这就是为什么习惯很难打破。改变旧习惯的唯一办法就是重复新动作以养成新习惯。 11. 髓鞘质与年龄,髓鞘质一直生长至30多岁,为人类提供了一个轻松掌握新技能的关键时期。此后,髓鞘质继续生长,直至50岁,损失的速度将超过生长的速度,但人的一生都能够髓鞘质化。 12. 髓鞘质公式:精深练习×一万小时= 世界级技能。 其实道理很简单,你要愿意,认准一个领域,花在上面1万个小时,你就会变成那个行业的人才,当然这1万个小时不是让你去玩的,而是用心去钻研,你的大脑就会慢慢改变并适应这种情况,所以,现在开始努力吧。 一万小时定律不能说完全错误,但基本上是错误的,因为它本身就只是一个概括性的说法。 一万小时定律最早出自于格拉德威尔写的《异类·不一样的成功启示录》。 在《异类》一书中,格拉德威尔引用了 埃里克森教授 和 罗伯特·普尔 关于刻意练习一事的研究,将其笼统地总结为“ 研究者们就练习时长给出了一个神奇的临界量:10 000小时 ”。他还用了很大的篇幅去讲述这一定律,告诉人们只要专注地训练一万小时就能够成为某一领域的天才。很快,这本书就火遍了全球,一万小时定律更是被无数文章引用转载。 然而事实上,这样的总结是不对的。日后不久, 埃里克森教授和罗伯特·普尔自己出版了一本书——《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大师》,明确指正了一万小时法则的错误。 或者说,这本书就是研究者为了驳斥一万小时法则才出版的。该书在序言中就开门见山地批评了格拉德威尔和一万小时定律,并写到:“ 真相是,从来不存在一万小时定律,它仅仅是畅销书作家对心理科学研究的一次不太严谨的演绎而已。” 可见,一万小时定律从诞生那天就存在极大的错误,之后又被各大自媒体断章取义的引用诠释之后,更是错得一塌糊涂。 那么事实是什么呢? 埃里克森教授在《刻意练习》中告诉我们: 事实是,任何技能水平都能通过训练达到天才的水平,但并没有明确的时间界限,有一些简单技能只需要训练几百小时就足够了;有一些则需要数十年,乃至倾注一生。 就好比打字录入这类简单技能,训练几百小时就足以达到天才水准了。但是弹钢琴这种复杂技能,你虽然可以通过训练达到郎朗、贝多芬的水平,但这绝不是区区一万小时的练习就能做到的,这需要数十年持之以恒的训练。此外,埃里克森教授还表示,技能水平也不是只要经过刻苦练习就必然能得到提高的,更重要的是一定要以正确有效的方式去进行练习。如果练习的方法不对,就算刻苦练习一辈子也没有用。 就好比很多人喜欢象棋,经常在家里埋头研究棋谱,一辈子下来早就达到数万小时了,然而为什么没有成为象棋界的顶尖高手呢?真的是天赋不够吗?并不是,而是因为他虽然在练习,却从未以正确有效的方式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 在错误的道路上拼命努力,只是在努力作死。 所以,千万不要去迷信一万小时理论,训练任何技能,都必须在有指导的情况下以正确的方式进行练习。借《刻意练习》原书中的一句话来说: 刻意练习的本质绝不是纯粹卖苦力,更不是帮畅销书作者们营销,喊喊热血口号:1万小时,今天,你坚持了吗? 说天才(如爱因斯坦)智商平常只是用功,你信吗? 这个需要进行区别对待,如果只是无意识无目的无改进的一万小时是没有意义的,要让一万小时天才成为现实,就需要刻意练习,需要对时间和练习进行可进阶的规划。 未试过的人,没资格说三道四。我做人非常成功,因为已经渡过一万个小时了!
2023-07-22 02:23:421

一万小时定律

一万小时定律是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指出的定律。“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他将此称为“一万小时定律”。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需要10000小时,按比例计算就是:如果每天工作八个小时,一周工作五天,那么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至少需要五年。这就是一万小时定律。美国两位畅销书作家,丹尼尔·科伊尔的《一万小时天才理论》与马尔科姆·格拉德韦尔的一本类似“成功学”的书《异类》,其核心都是“一万小时定律”,就是不管你做什么事情,只要坚持一万小时,基本上都可以成为该领域的专家。一万小时定律的成功代表大画家达·芬奇,当初从师学艺就是从练习画一只只鸡蛋开始的。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变换着不同角度、不同光线,少说也得练习一万个小时,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从最简单一万小时定律提法来源于《异数》最枯燥的重复中掌握了达到最高深艺术境界的途径。这才有了后来的世界名画《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2023-07-22 02:23:501

《一万小时天才理论》:天才是如何诞生的?

天才是如何诞生的?对于这个问题,在过去的150年间,我们一直都用达尔文提出的“基因与环境”(又称“先天”和“后天”)这个模型来解释:我们相信,基因赋予了一个人特殊的禀赋,而环境又提供特殊的机会发挥这些禀赋,两者相结合就塑造了人才,就好像几个幸运数字加在一起就产生一张中奖彩票一样。但是这个结论是让人沮丧的,因为该理论上断绝了普通人的天才之路:无论是基因还是环境都是外界因素,是我们所无法控制的,内心的主观能动性在这个理论模型中毫无用处,努力还有用吗? 在《一万小时天才理论》这本书中,作者提出了一个完全不同的理论模型,如果说达尔文的“基因与环境”模型更多的是强调外在因素的决定作用,那么“一万小时天才理论”就肯定了内在动力的重要作用。一万小时天才理论有三大要素:精深、激情和伯乐,如何融合这三大要素是掌握一项技能的关键,任何一项都是必不可少的。一万小时天才理论的完整表述是:任何领域的任何专家都需要经过10000小时专心致志的练习,在这里专心致志的练习又可以称为“刻意练习”或者“精深练习”。精深练习指的是一套提高学习速度的方法,我们可以称之为“学习加速度”:朝着正确的既定目标挣扎前进,深入练习,挑战自己的能力极限,然后不断犯错并加以改正。 前提是你的目标是正确的,这个正确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目标设定的方向正确,做正确的事情永远要比正确地做事情重要;二是目标不要定得过高难以实现,设定一个稍稍超过自己现有能力的目标靶,实现目标才能突破原有水平。其次盲目受挫毫无帮助,不要错误理解“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话,无谓的失败只能打击你的自信,有价值的失败是一种杠杆,遭遇的失败越多,你就翘得越高。 精深练习的三大秘诀:①组块化:首先,技能学习者整体了解一项任务,花时间观察你想学的技能,这一过程相当于在脑海中把技能具象化;其次,尽可能把它分解成最基础的组块;第三,花时间用慢动作练习,再加速,以了解其内在的结构。整个过程可以想象成小时候学广播体操时候的情景:先看老师整体做一遍广播体操,然后老师分解动作教授,然后学生慢动作练习,纠错,慢慢地越来越快……②重复练习:精深练习并不是练习的时间越多越好,精深练习的前提是你必须处于最佳状态,效率极高,实际上每个人每天的精深练习时间一般在3—5小时左右③尝试体会:精深练习并不是简单的挣扎,而是有目标的奋斗,选定目标、努力争取、评估差距、回到初始步骤,不断体会这个过程。 所谓的一万小时天才理论是指每个人要想成为某个领域的顶尖高手需要一万小时的精深练习,那么为什么最终只有少数人成为我们口中的天才?答案是大多数人根本无法坚持一万小时的精深练习,这太考验一个人的毅力、自制力,没有对某件事情狂热的激情是无法坚持下去的。因此存在着这样一条逻辑链:要想成为天才需要精深的练习,要想精深练习能坚持下去就必须要有充分的能量,而巨大能量的爆发需要某些信号的触发,这个信号作用就相当于引爆炸药包的引线。 几乎所有引发激情的信号都可以归结为一点:我就想成为那样的人。激情一部分源自于你内心的品质,另一部分源于外界环境的刺激。在青少年的成长时期,几乎每个人都有偶像崇拜,这种崇拜某种程度上说是一种激情的倾注,年少时我们有限的能力无法支撑自己伟大的梦想,于是我们将自己的激情倾注在另一个人身上,我们需要偶像激励自己,告诉自己未来要成为那样的人。长大成人偶像崇拜可能会消失,但你仍然无法避免对某个人的羡慕、敬佩甚至是嫉妒,因为这些人比你优秀,所以你告诉自己:我也要成为那样的人! 实际上最为强大的信号来自于关乎生存的原始信号,最经典的例子莫过于中国历史上的“破釜沉舟,背水一战”。最近英国科学家有一项研究指出:长得丑的人更容易获得成功,因为相貌丑陋使得一个人需要更大的努力才能说服他人,久而久之这样的人能力就会更加突出。当某件事关乎你最基本的生存,就会开启古老的自我保护的进化开关,你可能会爆发出惊人的能量,有时候这些念头可能纯粹是出于偶然,但是偶然会带来必然的结果,这个结果正是被点燃的激情和可能被创造的奇迹。 在体育界,伟大的运动员一般是与伟大的教练联系在一起的:郎平和中国女排,刘翔和孙海平,乒乓球与刘国梁……一匹好马,必须要有伯乐来发现,一个人在走向成功的过程中,一定会有人扮演着导师或者贵人的角色。 导师的主要作用在于两个方面:一是为学生提供知识,纠正错误,提升技能,对应的是一万小时人才理论中的精深练习的部分;而是利用情绪开关,调动学生的激情,在油箱中加满爱与动机,对应的是天才理论中的激情部分。天才的教练应该同时具有以上两种功能,但是这样的伯乐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事实上很多教练连其中的一条都没能合格。所以,伟大的教练是艺术家, 教练有四大优势:一是知识矩阵,包括技术上的知识、策略、经验,这些深厚的认识并非与生俱来,也是随着时间通过激情和精深练习逐渐掌握的;二是洞察力,一个好的教练应该有鹰一般的视力,能够洞察学生的内心;三是简明的指示,教练手中耳朵教鞭就像是魔术师手中的魔术棒,它可以将一个复杂的任务分解成一个个具体的步骤,最终达成目标;四是气质与诚信,一个伟大的教练应该是以德服人、以才服人,拥有强大的个人魅力并且能够感染学生。 《一万小时天才理论》全书都是围绕着以上三个关键词展开,其中参杂了大量的案例、数据、实验……没办法,这就是外国人写书的特点:重过程,偏考据,堆数据,明明一篇文章就能讲明白的事情偏偏能编出一本书来。从学术角度来讲,这是一件好事,讲究每句话都要言之有据,不能放空炮;但另一方面,这也增加了我们阅读的时间成本,读起来也有些枯燥无聊。在这个时代,我们用20%的时间能够吸收一本书80%的内容就已经是很高的效率的,因此关于本书,你只需要看我这篇整理出来的简明版笔记就好了,希望你能有所收获。
2023-07-22 02:24:031

如何成为某一领域的顶尖高手呢?1万小时天才理论的详细解读

一万小时法则是由20世纪70年代的心理学家提出的,心理学家认为所有的世界级专家(从作曲家、外科医生到足球运动员)都需要经历10000小时(一般超过10年)的刻苦练习。 一万小时为我们所知,是因为两本畅销书籍《异类》和《一万小时天才理论》。 这个理论告诉了我们一个真相。 书籍《一万小时天才理论》正是围绕该理论,通过一个个实际的例子,讲解了该三大要素:精深、激情、伯乐。 在这里,我们只谈精深这一个要素。 精深练习有三大秘诀:组块化、重复练习、尝试体会。 首先是组块化。这个策略分成三步,整体了解一项任务,第二步,尽可能把它分解成最基础的组块。第三步,花时间用慢动作练习,再加速,以了解其内在的结构。 其次是重复练习,但是要记住在技能的精深区进行针对性地练习。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研究表明,多数世界级专家——包括钢琴家、国际象棋选手、小说家以及运动员,无论他们追求何项技能,每天练习3至5小时。 最后,尝试体会,记住自己对最有效练习的感觉。 很多人对于精深练习理论的认识,或者在实际行动中都容易走进一些误区。吴军老师在他的得到专栏里面总结了很多人都容易走进的四个误区。这四个误区用我自己的话精简为:低水平重复,半途而废,林黛玉式的困境,狗熊掰棒子。在这里主要阐述自己对前两个误区的理解。 误区二,半途而废-习惯性失败。 这件事情应该是绝大多数人擅长的,我们想做很多事情,我们的新年愿望每年都是满满的,我们中的很多人,也的确开始做了很多事情,拿我自己学英语的例子来说,有过几段时间集中坚持学英语: 使超级明星才能消失,在不能造成伤害的前提下,最简单办法是什么? 让乔丹跳投失误,让郎朗弹不准和弦,让菲尔普斯的游泳速度降下来,最有效的办法是什么? 答案是,一个月不让他们练习。 天才都还在每天辛苦的练习,我们作为普通人,如果没有做到重复练习,水平会下降到什么程度可想而知。 最后总结一下全文,如何成为某一领域的顶尖高手呢? 成为顶尖高手,其中一个必要条件是要在学习区进行精深练习,精深练习有三大秘诀:组块化、重复练习、尝试体会。 在进行练习的过程中, 要避免两个重要的误区——低水平重复和半途而废。
2023-07-22 02:24:091

《一万小时天才理论》(1):什么才是一万小时天才理论?

这周在读美国作家丹尼尔·科伊尔的《一万小时天才理论》,书刚出来时,特别火热,很多人都听过这本书,有人一听书名,甚至以为是讲一个人经过一万小时的学习,然后就能变成天才的故事。 其实完全错了。 在“才能细胞”这一节里,作者引用了 达尔文 的一句话: 我一直认为,除了傻子,人在智力上差别不大,不同只是热情和毅力。 从神经学的角度看,“天才”与普通人的差异主要在与体内产生的髓鞘质的多少。 什么是髓鞘质呢? 髓鞘质很难辨认,它只是神经元边缘微微起伏的条纹。 但它却是交流、阅读、学习技能、人之成为人的关键。 我们都知道,大脑中中有10亿条叫做神经元的路线,它们由突触连接起来。 当你要做一件事时,大脑就会发现信号,通过那些神经纤维链传到到肌肉。 例如,你路过篮球场,突然篮球径直朝你奔来,你觉察到危险,这时候,你的大脑已经发出了信号,传递到你的肌肉,于是你闪身躲避。 过去,研究表明,神经元和突触可以解释几乎所有的心智现象,比如:记忆、情绪、感官知觉、肌肉控制等等。 但却无法解释:为什么人们学习复杂技能需要如此长的时间? 神经学博士菲尔兹说:突触的变化仍然是学习过程的关键,但是髓鞘质对如何提高学习效率起着巨大作用。 从儿童时期开始,髓鞘质会一波接一波地生成,这个状态持续到30多岁,为人类提供一个轻松掌握技能的关键期。 此后,它也还会继续生长,直到50岁,它损失的速度将快过生成的速度。但值得庆幸的是,它不会完全消失。 这也是为什么年纪大的人要想学习一项新技能,往往会耗费更多的时间与精力。 所以无论何时,要想学习新技能,只要你朝着正确的方向,坚持精深练习,你也能成功。 因为当你精深练习时,你的髓鞘质也在快速生成。 像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说的那样,每个人都有天才的细胞。 实际上,埃里克森研究提出的“一万小时法则”,是说任何领域的任何专家都要经过10000小时专心致志地练习。 我们可以称之为“精深练习”,或者“刻意练习”。 把埃里克森的研究与髓鞘质的研究叠加起来,形成了一个公式,那就是: 精深练习*一万小时=世界级技能 这才是对“一万小时天才理论”的正确理解。 那么,精深练习有什么原则,又有什么秘诀呢,后面我会继续分享。
2023-07-22 02:24:161

1万小时的天才理论是真的吗?有什么科学依据?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总能够看到十分聪明的人,也可以看到十分愚笨的人。科学界当然对这种现象也有所关注,于是为了探究出这两种人的区别,就在研究中发现了聪明的人智商都十分的高,愚笨的人往往智商比较平庸。这个时候很多的科学家们为了对聪明的人和愚笨的人在数字上有一个准确的划分,于是就要研发出来了一套可以测量出人的智商的测试题目。这套题目可以根据一些测试来准确的显示出一个人的智商,但其实这种方式不太准确的。科学家们经过了研究发现,很多的天才会因为生来智商就十分的出众。但是如果一个人的智商在人类的智商范围之内,也是可以成为一个聪明的人。这是因为虽然智商高的人可以表现得很聪明,在某一领域十分的突出,但是并不代表着智商略低的人就没有成为天才的可能。爱因斯坦可是著名的天才,但是他却说过一句话,天才都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灵感。这足以说了努力在成为天才中是十分的重要的。经过科学界的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智商水平达到了一个正常人的范围,就是不是特别的地下,或者有着脑袋的疾病的话。这种属于人类平均智商以上的人,都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变成一个聪明的人的。那么究竟需要努力多久才可以成为一个天才呢?很多人都说只要有一万小时的努力,就可以变成天才。但是这句画是没有科学依据的。科学家们为了研究出这个准确的数字,又进行了反复的实验。但是科学界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答案,因为个体的差异实在是太过于明显。很多的人对于天才的形成都看的太过于简单。天才的形成并不仅仅需要的是时间和努力,更重要的是需要天赋和灵感。所以缺少了这些的普通人依旧无法成为天才。
2023-07-22 02:24:234

一万小时天才理论的正确打开方式

一万小时天才理论的正确打开方式 总计:3249字 预计阅读时间:15min 《异类》一书中提出了“一万小时理论”,是指任何一个领域的世界级水平都需要起码10000小时的训练,即如果每天训练3个小时的话,就需要10年。但时间只是必要条件,并不是说只要花费一万小时,就能够达到顶尖水平,而《一万小时天才理论》这本书,为我们揭示了要想成为领域顶尖所需要的更深层次的努力。 如果用显微镜观察大脑结构,会发现一种神奇的物质——髓鞘质(myelin)。如果把大脑的结构比作城市,神经元结构光芒四射、灯光摇曳,脉冲电流呼啸而过;而髓鞘质的角色就好比是简陋的沥青,整齐划一,有点呆板的市政基础设施。髓鞘质由一层磷脂膜和一层厚厚的脂肪组成,像绝缘胶布那样包裹着神经纤维,以防电流脉冲外泄。 一个世纪以来,科学家一直把研究重点放在神经元和突触上,而不是那似乎有点呆板的绝缘体。神经元和突触可以解释几乎所有的心智现象:记忆、情绪、肌肉控制、感官知觉等。但有一个关键问题无法解释: 为什么人们学习复杂技能需要如此长的时间 ? 有关髓鞘质的相关研究越来越多,逐渐拼出一副新画面。髓鞘质尽管只是基础设施,却拥有功能强大的节点:在大脑这个辽阔的大都市里,髓鞘质悄无声息地把窄巷子变成了宽阔、可供飞速奔驰的超级公路, 提高了处理信息的带宽 。更可贵的是,它能 调控速度 ,偶尔减慢信号传递速度,从而确保它们在最佳时刻到达突触。 髓鞘质是活体组织,释放神经信号能促进其生长。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信号都可以,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在某种层面上,髓鞘质和另一个非常成熟的生理机制相似,即每天都在使用的肌肉。以某种方式锻炼肌肉——努力提起勉强可以提起的东西,肌肉会越来越强壮。正确训练自己的技能回路——努力完成那些勉强可以完成的事情,技能回路也会越来越敏捷和准确。 弄清了神经学基础之后,我们需要考虑的是,该怎么做,去利用好这一万小时呢?书中提出了相辅相成的重要因素:精深练习、激情和伯乐。 人们常会认为,练习与人才的关系就如同磨刀石与刀具:前者固然重要,但是没有瓷实的刀片——即与生俱来的才能,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而精深练习提出了一种诱人的可能性: 它可能是一个锤炼刀片的过程 ,在其中包含了三大秘技。 千古刘传在《认知学习法》中举了他教小朋友学跆拳道的例子:他当时教小朋友学横踢。但是小朋友对横踢根本没有概念,他是怎么教的呢?把横踢拆分成了五个步骤:身体转正;提膝;翻小腿;谭腿;落地。这五个步骤都是很基本很容易的动作,然后针对每个动作单独训练,再合并,比如转正和提膝合并,翻小腿和谭腿合并,五个步骤合并成三个,两个,最后变成一个完整的横踢动作。他的这个教学方法中就蕴含了组块化的思想。 在精深练习中,这个策略被分为三步。第一步,技能学习者整体了解一项任务——一个大组块,巨大的回路。第二步,尽可能把它分解成最基础的组块。第三步,花时间用慢动作练习,再加速,以了解其内在的结构。这个过程大家应该都很熟悉,过去我们学习广播体操、舞蹈都用过分解动作这个方法。整个策略的关键在于慢动作练习基础组块,我们需要关注在练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不要害怕犯错,错误只是一种讯息,及时调整,找到最佳的方式。 钢琴名家弗拉基米尔·霍洛维茨坚持练习弹琴直到80多岁,他说:”如果我一天不练,自己就会意识到。如果两天不练,我妻子就会发觉。如果三天不练,全世界都知道了我的退步。“重复练习是无可替代的,但是要补充几点。就和肌肉锻炼一样,精深练习并不是投入时间越多越好。投入更多时间练习是有用的,但前提是你必须处于最佳位置。更重要的是,一个人每天能进行多久的精深练习似乎是有普遍限制的,研究表明,多数世界级专家,无论他们追求何种技能,每天练习3至5小时。 如果离开了精深练习区,可能还不如停止练习 。 当让人们用一些词语来描述他们对最有成效的练习的感觉时,他们给出的词语有共通之处:注意力、连接、建立、警觉、关注、错误、重复、疲劳、边缘、唤醒。这些词语给人的感觉是:成功了,又差一点,成功了。正是这种感觉,精深练习不是简单的挣扎,而是有目的的奋斗:选定目标、努力争取、评估差距、回到初始步骤。 当你掌握了一项技能的动作时,也有重复练习的觉悟,还需要有足够的动力去完成这一万小时的练习。激情就是你的动力燃料,因为给一个庞大的神经回路包裹上髓鞘质需要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如果你不爱它,就不可能全力以赴,达到巅峰水平。 1954年的一个日子,一位瘦小的牛津医学院学生,名叫罗杰·班尼斯特,成为4分钟内跑完1英里的世界第一人。关于这个成功事迹的梗概人人皆知:心理学家和田径运动界曾认为4分钟跑完1英里是无法打破的生理极限。有趣的是在班尼斯特成功之后几周里发生的事情:越来越多的运动员成功打破了记录。前前后后不下17位运动员跑出了20世纪最伟大的田径成绩。事情没有发生任何重大变化:跑道一如既往,训练方式一如既往,基因也一如既往。变化不是发生在运动员体内,而是对外部环境做出的反应。那17位运动员接收到了一个清晰的信号——你也能做到。这就是激情的工作原理, 是那些让我们意识到”我就想成为那样的人“的时刻 。 1997年,盖瑞·麦克赫森开始着手一项调查,有关一个长期以来困惑着家长和音乐教师的谜团:为什么有些孩子在音乐课上进步神速,而有些却相对缓慢呢?他采取了长期跟踪式研究,随机挑选了157名儿童,分析他们的音乐成长历程。 经过九个月的课程,孩子们的水平明显变得参差不齐,麦克赫森开始分析收集上来的数据,他发现传统认为的智商、听觉敏感度、节奏感等因素都不是问题的答案,而是另一个新因素。他在第一堂课之前,给孩子们提出一个简单的问题:这个新乐器,你觉得自己会弹多久?选项有:今年、小学期间,直到高中、终身。孩子们的答案分成了三类:短期承诺,中期承诺和长期承诺。然后统计了每个孩子每周的练习时间:少量(20分钟);中等(45分钟);大量(90分钟)。 这个信念点燃了孩子的激情,而且创造出巨大的影响。在我们的身体内,有几个原始的信号,一旦信号发出,就能够启动内置在人类体内的激情开关,集中精力,关注一个目标。一个是对未来的归属感,你想要融入一个什么样的群体,那些人在做超级有意义的事情;另一个是安全感,想要不落后余他人的感觉。 未来的归属感和安全感是两个有力的原始信号,但它们并不是激发才能的全部信号。我们可以通过语言这个最普通的信号来出发激情的开关。卡罗尔·德维克博士在400名五年级学生中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开始,德维克给每个孩子一组相当简单的试题。随后,研究人员告诉所有的孩子他们的得分,并附上一句六个字的表扬。 一半的孩子收到的表扬是赞美他们的智力(”你肯定很聪明“),另一半收到的是赞美他们的勤奋(”你肯定和努力“) 。第二次测试,孩子们可以挑选一份较难的试题或者较容易的试题。那些曾经被赞扬勤奋的孩子,90%选择了难一点的试题。而曾经被赞扬聪明的孩子,大多数选择了简单的试题。第三次的试题都增加了难度,所有的孩子都失败了。但是勤奋组和智力组面对这种情况的表现截然不同,勤奋组钻研学习与试题有关的知识,尝试解决方案。而聪明组讨厌难的试题,认为这是他们不够聪明的证据。实验又进行一轮,回到跟第一次同样难度的试题,勤奋组的成绩提高了30%,而智力组的评分下降了20%。德维克对此惊讶万分,于是又做了五次同样的实验,结果都是一样。 激励性的语言通常是指这类鼓舞人们争取不断进步的语言:希望、梦想、以及泛泛的肯定(”你是最棒的!“)这种语言,我们称之为高动机语言,有其作用。但是从上面的实验得到的信息是:高动机语言并不能激励人,它的作用正好相反:不是去争取进步,而是倒退,提醒人们无需努力,逃避痛苦挣扎。而像”哇,你真用功“或”干得不错,兄弟“这类话产生的激励要有效的多。 在通往天才之路中,伴随着激情,你重复精深练习。期间会遇到各种问题,会犯大大小小的错误,你需要一个好的老师、教练,去及时指出这些错误,示范正确的方法。 约翰·伍顿作为篮球教练的成就就好比亚伯拉罕·林肯作为可敬的众议员所取得的成就。有研究人员观察其教练过程,记录2326次不同的教学过程,并加以编码。其中,仅6.9%是表扬。只有6.6%是表达不满,其中75%是纯粹的信息:该怎么做,怎么做,何时强化。伍顿常用的教学形式之一是三段教学:先示范正确动作,然后模仿错误动作,最后再示范正确动作。同所有伟大的教练一样,他虽然不知道髓鞘质,但是深刻地理解其作用,用组块的形式教授特定动作——先教球员完整的动作,然后分解,练习每个步骤。他制定了学习法则:讲解、示范、模仿、纠正。然后重复。 一个好的教练、老师具有这样的一些优势: 作为终身学习者,自我学习是必不可少的一项能力。在学习的时候,去学习认知科学,了解人类大脑的工作原理,是必要的。Xdite在”元学习课“上教给我们的她的学习方法,有很多都能在《一万小时天才理论》中找到依据。例如: 《一万小时天才理论》【美】丹尼尔·科伊尔 《异类》【加】马尔科姆·格拉德维尔 《元学习课》Xdite 《认知学习法》 千古刘传
2023-07-22 02:24:511

一万小时理论真的有用吗?

上世纪90年代,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瑞典科学家赫伯特·西蒙就和埃里克森一起建立了"十年法则"。他们指出:要在任何领域成为大师,一般需要约10年的艰苦努力。同时,美国两位畅销书作家,丹尼尔·科伊尔的《一万小时天才理论》与马尔科姆·格拉德韦尔的一本类似"成功学"的书《异数》。其核心都是"一万小时定律",就是不管你做什么事情,只要坚持一万小时,应该都可以成为该领域的专家。照此理论,只要有十年或者一万个小时的经验和努力就可能成为某方面专家!那么,以写字为例,现实生活中,对于每个人来说从小学开始到大学加在一起至少有15-16年的写字时间,为什么没能成为书法家呢?01经验不能让你成为专家?NSEAD商学院有一项研究发现:比起只有少量经验的人,大体而言,更有经验的管理者并没有产生高效的效果。02天赋不能让你成为专家!即使在国际象棋这样的『高脑力活动』中,研究发现,国际上一些排名靠前的大师,甚至在天生智力上低于普通人。03 勤奋不能让你成为专家!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这话有道理,但必须同时具备四个条件,第一:铁棒的质地要好,不能一磨就碎。二是:一块好的磨刀石。第三:磨铁棒正确的方法。第四:持之以恒的毅力。如果省去前面三个条件,把铁棒用在棉花上磨,或者即使放在磨刀石上,不讲方法的随意乱磨,即使花一万年的时间,也没有办法让铁杵磨成针!那么是什么决定了一个人可以成为书法家,并且在书法领域内取得卓越成就呢?为什么大多数人不能利用读书时”写字”的时间,让自己练就书法这项特长或者本领呢?为什么有人花了大量的时间,认真研习书法,废寝忘食,寒来暑往,若干年过去了,书法技艺还是毫无进展呢?为什么有人大笔一挥,随意挥毫泼墨几个字,一平方尺就能卖到几万甚至几十万,而你的墨宝即使免费送人未必有人会要呢?同样是字,为何差别就是这么大呢?人们都羡慕那些成就非凡的书法家,可是有没有想到,他们其实大多数也和我们一样是平常人,其所以能脱颖而出,除了他们有超人的耐心和毅力,还因为他们懂得了书法的正确方法。心理学家Ericsson的研究发现:决定伟大水平和一般水平的关键因素,既不是天赋,也不是经验,而是刻意练习+正确的程度。这里面有两个关键词起着至关重要作用:一是刻意练习,二是正确程度。刻意练习指为了提高绩效而被刻意设计出来的练习,它要求一个人离开自己的熟练和舒适区域,不断地依据方法去练习和提高。比如足球爱好者只不过是享受踢球的过程,普通的足球运动员只不过是例行惯事地训练和参加比赛,而顶尖的足球运动员却不断地发现现有能力的不足,并且不断以自己不舒服的方式挑战并练习高难度的动作。刻意练习固然重要,但是如果方法不对,效果就会适者其反。例如把硬币放在手背上练习弹钢琴,虽然可以增强手指的力道和独立性,长久练习可能会因为过度使用手指而造成肌肉受伤。刻意练习+正确程度,这才是真正决定了顶级书法大师和一般写字者的差距。有的人有10年练习书法经验,但是大部分时间都在无意识地重复错误的方法,真正正确练习的时间可能10小时都不到。有的人只写2年写字经验,但是每天花费大量额外的时间做利用正确的方法刻意练习,不断挑战自己完成任务水准的极限,用于正确练习的时间可能会有1000小时。所以,为什么有的人写字10年,仍然不是专家,而有的人2年时间,足够表现卓越?表面上看是10年和2年的差距,实际上是10小时和1000小时的差距——因为真正决定水平高低的,并不是练习的时间,而是正确练习的时间和程度。
2023-07-22 02:25:1714

一万小时天才理论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一万小时天才理论》是2010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丹尼尔·科伊尔。该书讲述了作者丹尼尔·科伊尔将拜访世界上最成功的足球运动员、银行劫匪、小提琴手、战斗机飞行员、艺术家、滑板爱好者,见证这些规则的运作。其实,就是告诉你,任何专业,任何工作,任何事情,你持续的付出1万小时……你就成为专家了……其实,就是心灵鸡汤……有一些激烈作用,但是总体都是赚失败者的钱的……看书很累,这样的书,不看也罢……感兴趣的东西,先付出1万小时吧……当然,你就算学习1万小时的围棋,估计也搞不赢ALPHA GO
2023-07-22 02:26:371

一万个小时定律是什么

有些朋友在平常的时候喜欢看书,输的类型还是有很多的,有些朋友在读书的过程中可能会读到一些畅销书,比如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这个畅销书作者的有些著作很多朋友有读过了,他的某部著作里面有一万个小时定律,那么一万个小时定律是什么呢?《异类》这部书中所提出的定律,大致内容是“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另外一个畅销书《1万小时天才理论》,这本书的核心也是一万小时定律。
2023-07-22 02:26:441

一万小时定律是错误认识,你必须一千小时内成为专家!

编者按:知名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指出:“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这就是著名的、备受年轻人推崇的“一万小时定律”。按照这个定律,如果每天工作八个小时,一周工作五天,那么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至少需要五年。 对这个很多人都援引而自我激励的一万小时理论,我们的专栏作者海松却持有不同看法,他认为,一万小时定律是一个错误认知。“我不打算挑战统计学意义上的一万小时理论,但我认为它对你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它效率实在太低了。要适应现代竞争,你必须得掌握一套更有效的转化工具。” “作为一个天生记忆力较差,智力平庸,但拥有四个不同领域学位的人,我将提出1000小时学习理论。” 没错,少一个零! 作者|Dr. 海松,作家,学者,财经记者圈专栏作者 总是有人不加思考的认为性格决定命运。对于这种谬论实在懒得批判,同样的成就可能是性格完全相反的两个人都能到达的,这样的例子举不胜数。用性格来解释人成功或者优秀的原因,跟星座算命一样,是一种认知上的懒惰。 鸡汤界喜欢炒作各种心理学概念,一会讲情商决定一切,一会讲智商决定一切,最近又开始讲坚毅决定一切,但都离本质很远。以坚毅为例,有的人可能表现为坚毅,有的人则会表现为固执,同样的本性产生不同的性格表现,其根本原因是思维水平的差异。思维是一个转化器,会将你的本性转化成相应的品格。 如果非要使用鸡汤式的励志语言,我宁可说系统性思维水平决定人的命运!而性格往往是思维能力在复杂环境下的一种综合表现。如果不去提高思维能力,那么改变性格就成了无源之水,天方夜谭。一旦你洞察到了系统性思维的秘密,那么性格本身也就成了可以被运用的工具。 这是我首先要澄清的一个观点:性格不是你的本质,它是一个可以被你利用的工具。建立系统性思维的一个副作用就是你的性格也会随之发生显著的变化。 你的瓶颈多年之前就已形成了 我们早就注意到了一个现象:90%的人在学校毕业之后只是在机械的重复简单劳动,表面上看正在成为熟手,但实际上并没有本质长进,时间的价值被白白浪费。 你或许认为这是因为运气不好或者选择不好,突然出现了难以逾越的人生瓶颈。 大量的心灵鸡汤都是围绕着这个问题展开的。他们或者用温暖的隐喻抚慰你面对现状,或者用亢奋的词汇激励你勇于改变。但却没有人诚实的告诉你:这个瓶颈不是最近几年突然出现的,在更早的时间里,甚至中学和大学期间,这个瓶颈已经开始形成了。这就好比早期的癌症一样,你只是并不知情而已。 这个瓶颈简单来说便是:你并没有在相应的阶段发展出所需要的思维能力,尤其是迟迟不能建立良好的系统思维能力。 大学阶段是一个人通过专业训练来培养系统思维能力的最后机会,但是很多人依然错过了,从此走上职业岗位,再也没有机会进行系统的思维培训。 职业测评与心理测试是反人性的 错过了大学阶段的最后机会,大部分人又马上落入了职业发展的陷阱里。其中一个普遍的错误是迷信职业测评和心理测试,并形成很强的自我暗示。 许多人都做过各式各样的职业能力测评或者心理测试,但这些东西对大部分人的发展一点好处都没有,你甚至会有厌恶感! 因为它们是反人性的! 一个人明明还很年轻,想要不断改进自己,全面发展,成为更优秀的人,而HR却跟ta说:根据测评结果,你就是这样的人,你应该做这方面的工作。 这种语气让人作呕。 那些冠冕堂皇的职业测评,都是为资本家服务的,把人当成一个特定的资源进行配置。但我们之所以称为人,是因为我们会学习,会改进,会完善,一切都是会变的。 但遗憾的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意识到这一点并有机会得到全面发展。相反,他们的思维能力得不到充分的训练,变成固化的大脑,加上各种自我暗示,最终形成了单薄的性格特征,无法适应更加复杂的竞争环境。本质上,思维能力不足影响了性格的形成,反过来性格又阻碍了思维能力的培养,这是一个必须要打破的恶性循环。 标准化教育让弱者更弱 在《数百位名校毕业生的职场警示:平庸与优秀究竟差在哪里》中,我首次提出了隐形能力值的概念,这基于大量样本的长期观察。我希望回答一个问题:在标准化的考试和学校教育环境下,为何人与人的发展曲线呈现出大量的不确定性,为何有人可以后来居上,有人却掉队? 是因为存在好性格与坏性格的差异么?是因为家长努力程度不够么?是因为老师在教学资源分配上存在不公正么?这些角度都不能很好的解释上面的现象。 因此最终我提出了隐形能力值的概念。 先讲个听起来好笑,但发人深省的例子。一个朋友问我他的孩子在家里不好好做功课,总是想睡觉,应该怎样去激励? 正好那时我家里暖气有点问题,便随口问了一句:家里供暖怎么样?朋友说:家里是部委家属楼,供暖非常充足,甚至能达到25度。 我听完之后立刻顿悟:所谓嗜睡并不是因为懒惰,而是因为室温太高了,又吃的太多了。有研究表明人思维能力最活跃的环境温度是18度左右,而这家人吃的又格外过剩,所谓饱暖思淫欲,自然就没办法集中精力学习了。 于是我告诉他:家里开下窗,温度降下来,吃东西控制下别太饱,不会缺营养的。效果果然好了很多。 如果不是这样一次意外的联想,我这个朋友永远也不会明白究竟发生了什么,他一定会以为自己的孩子天性懒惰。 许多例子表明,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有大量被忽视的因素影响了教育投入产出效率。这些父母以及当事人自己,都缺乏一个科学系统的行为观测系统,因而出现了理解偏差。他们常常感到不知所措,恐慌性的将家庭教育推给学校,催生了学区房经济。而学校是标准化教育,不可能针对每个人进行全面的观测,这又进一步忽视了这些隐形能力的培养。 而更深远的影响是,在激烈的教育竞赛下,学生会本能的掩饰自身的弱点,强化自己的优势,这进一步导致了大量隐形能力值得不到提高。当走向社会之后需要这些隐形能力值发挥作用的时候,问题就出现了。那些原本优秀的人突然变得不那么具有竞争力了,并表现出很弱的适应能力。 因此隐形能力值所关注的是行为系统的优化,其前提是建立一套观测系统。这样做的目的并不是要把人训练成完美的机器,而是希望提示你存在哪些行为系统的不足,可以有选择的去改变。 你必须1000小时内成为专家 还有一个常见的错误认知则是关于一万小时理论。 很多人会用一万小时理论来激励自己。我不打算挑战统计学意义上的一万小时理论,但我认为它对你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它效率实在太低了。要适应现代竞争,你必须得掌握一套更有效的转化工具。 作为一个天生记忆力较差,智力平庸,但拥有四个不同领域学位的人,我将提出1000小时学习理论。 没错,少一个零。 我认为1000小时足以让你在大多数全新的领域达到相当的专业水平,支撑你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知识本身并不稀缺,稀缺的是对知识的转化能力而不是记忆力。正是因为从小记忆力较差,我本人也受益于不依赖于记忆力的学习方式。而幸运的是,这不是个例。越是较早脱离依赖记忆力学习模式的人,在以后的发展中会具有越来越强的系统性思维能力。 那些学习困难户,往往并不是天资不好或者生性懒惰,而是因为依靠记忆力的学习模式让他们感到无趣和吃力,进而产生了厌恶情绪。 1000小时学习理论之所以能够发挥作用,是因为更加关注转化效率的提高。我会全面的从听说读写等方面分析传统的学习方式为什么效率很低,以及如何进行改善。最终的目标是让你能够很快具备4-5个领域的专业水平,从而突破职业发展中的专业瓶颈。当然这一方法对于中小学教育同样具有建设性。 请重视价值观的强大力量 与那些仅仅关注逻辑思维训练的理论不同,在我所定义的系统性思维中,价值观是一个相当重要的部分。但为了避免陷入到哲学或者道德准则的争辩中,我所谓的价值观更侧重于方法论的范畴,它代表了你认识世界,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 价值观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我们会面临大量不确定性的信息。而普通人总是会倾向于回避不确定性,寻找安全区域,例如直接无视不确定性的存在,或者用主观经验进行狭隘的理解。人们之所以恐惧不确定性是因为他们没有发展出一套好的方法论体系。他们害怕风险,也因此失去了训练系统性思维的机会。 真正决定思维水平差异的就是对不确定性的处理能力。因为大多数时候人必须要在有限的时间和有限的信息下快速做出决定,其中相当程度上不是依赖逻辑推理,而是直觉。 对直觉的训练是系统性思维的最高境界,它必须依赖于一个开放、灵活但又稳定的价值观系统。 构建价值观系统本质上就是建立一个处理不确定性信息的方法论,只有经过大量的训练才能形成一个好的直觉系统。 在谈论价值观系统的时候,我会尽量不去采用指向性过强的语言,以免各位对号入座,也不会讨论一些没有营养的话题。例如曾经有粉丝建议不要跟风讨论明星出轨这类话题。我觉得ta说的很对,便承诺再也不会写此类文章。 同时我会通过一些案例的分析来展示价值观系统在应对未知问题时的强大力量。 最终我计划经过大约一年的时间完成整个系统性思维的大部分阐述,其中包括上面提到的结构性思维,行为系统和价值观系统等一些要素的构建,以及与各位在互动中产生的新发现。 交代一下,我崇尚的文风是不纠结,不矫情,不玩文字游戏,用少量的语言传递最直接的信息,这对节约各位的时间非常重要
2023-07-22 02:27:031

一万小时天才理论的txt全集下载地址

一万小时天才理论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百度网盘,点击免费下载:内容预览:您下载的该电子书来自:TXT书库[一万小时天才理论 / [美]丹尼尔.科伊尔 著 ]书籍介绍:  天才的奥义何在?解开天才之锁的密码是什么?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丹尼尔为家长、教师、教练,以及商业人士隆重呈现——放大潜能的工具。  通过脑机制最新科研成果,作者为人们指出一条天才养成之路。科伊尔在大量实例的支持下,推翻了天才天生的观念,提出能够提升天赋、优化成就的3要素:刻苦练习、点燃激情、专业指导。  通过对成功人士的案例分析,本书不仅颠覆了人们传统的天才观,同时为读者提供了达到自身最高潜能的必备工具。正文 内容介绍天才的奥义何在?解开天才之锁的密码是什么?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丹尼尔为家长、教师、教练,以及商业人士隆重呈现——放大潜能的工具。通过脑机制最新科研成果,作者为人们指出一条天才养成之路。科伊尔在大量实例的支持下,推翻了天才天生的观念,提出能够提升天赋、优化成就的3要素:刻苦练习、点燃激情、专业指导。通过对成功人士的案例分析,本书不仅颠覆了人们传统的天才观,同时为读者提供了达到自身最高潜能的必备工具。正文 编辑推荐献给菜鸟、牛人与掉队者请使用任意搜索引擎输入Anders Ericsson,结果的头几条都是大名鼎鼎的爱立信集团,这就是商业社会的规则,但这并不是我们想看到的。安德斯u2219埃里……请采纳
2023-07-22 02:27:232

写作符合一万小时定律吗

一万小时定律现在流行这样一个理论——一万小时定律。一万小时定律,对“天才”作出了诠释,对天才的奥秘作了深刻的揭示。即所谓“天才”跟天分无关,是经过后天的学习、训练取得的,而后天的学习、训练必须是一个自觉的、刻苦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一万小时以上的时间。关于这个定律,相关书籍列举了很多实例,国内一些文章还用国内的名人案例来证明这个理论的正确性。作为电脑天才,比尔·盖茨13岁时有机会接触到世界上最早的一批电脑终端机,开始学习计算机编程,7年后他创建微软公司时,他已经连续练习了7年的程序设计,超过了1万小时。写出《明朝那些事儿》的当年明月,5岁时开始看历史,《上下五千年》他11岁之前读了7遍,11岁后开始看《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然后是《明实录》、《清实录》、《明史纪事本末》、《明通鉴》、《明汇典》和《纲目三编》。他陆陆续续看了15年,大概总共看了6000多万字的史料,每天都要学习两小时。把这几个时间数字相乘,15年乘2小时再乘以360天,等于10800个小时。所以在海关工作的他,才能白天当公务员,晚上化身网络作家,在电脑前码字。从台湾超级星光大道走出来的萧敬腾,15岁时学习爵士鼓,18岁时开始在酒吧、餐厅驻唱,每天要唱很长时间,跟好几个场子,时间最长的时候,一天超过12个小时。据说六六在自己微博里也提到了这个理论。她说她自己就是经过7年的努力写作才成为一名作家的。问题来了。第一个问题,天才真的跟天赋无关吗?第二个问题,很多人从事某个行业远远超过了一万小时,为什么没成功呢?第三个问题,我们要相信这个一万小时的理论吗?先说第一个问题,我觉得有蒙人嫌疑。就像小时候,老师总会告诉我们,人的大脑差别很小,智商天赋基本是一样的,只要努力就能超越别人。后来发现,老师撒谎了。的确存在天赋,你有没有发现,有的事情,你学了一年,练习了一年,有可能还不如人家有天赋的学习一个月的。我的观点是,想成为顶尖的人才,必定在某方面是有天赋的,而且是在有天赋基础上又刻苦努力了。第二个问题,为什么没成功,我觉得有两点,一是要看你这一万小时是否是集中在训练某一项专业的技能,这还没完,你还要让自己处于不断进步的状态,不然,光是时间凑齐了是没有用的。比如,你练习书法,每天都机械地练习一个字,总来没有想过如何写得更好,一万小时以后,你顶多就是写这个字更熟练了。却不见得写得多好。第三个问题,我觉得,应该相信,并且要运用在自己的学习工作中。这个理论没有像时下一些成功学那样急功近利,而是倡导集中火力,刻苦训练。既然有好处,为何不信。你甚至可以做个试验,每天花些时间在你最想训练的技能上,看看是否能够成长为“天才”。
2023-07-22 02:27:291

一万小时天才理论:你的一万小时该花在哪

什么情况?
2023-07-22 02:27:361

一万小时天才理论怎么样

原来成为天才就这么简单。 有贵人为你点燃激情, 有贵人为你设计练习方法, 再加上十年功, 读过后,让我想到做为父母,就是要点燃小孩的激情。当然,要象 此书描述的那样,不一定是提供最好的条件,而是让他知道资源的稀缺,必将加倍努力!
2023-07-22 02:27:421

一万个小时定律的感悟

古人云:十年磨一剑,只要持之以恒的努力和拼搏,十年就能成为武林高手。上世纪90年代,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瑞典科学家赫伯特·西蒙就和埃里克森一起建立了"十年法则"。他们指出:要在任何领域成为大师,一般需要约10年的艰苦努力。同时,美国两位畅销书作家,丹尼尔·科伊尔的《一万小时天才理论》与马尔科姆·格拉德韦尔的一本类似"成功学"的书《异数》。其核心都是"一万小时定律",就是不管你做什么事情,只要坚持一万小时,应该都可以成为该领域的专家。照此理论,只要有十年或者一万个小时的经验和努力就可能成为某方面专家!那么,以写字为例,现实生活中,对于每个人来说从小学开始到大学加在一起至少有15-16年的写字时间,为什么没能成为书法家呢?01经验不能让你成为专家?NSEAD商学院有一项研究发现:比起只有少量经验的人,大体而言,更有经验的管理者并没有产生高效的效果。02天赋不能让你成为专家!即使在国际象棋这样的『高脑力活动』中,研究发现,国际上一些排名靠前的大师,甚至在天生智力上低于普通人。03 勤奋不能让你成为专家!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这话有道理,但必须同时具备四个条件,第一:铁棒的质地要好,不能一磨就碎。二是:一块好的磨刀石。第三:磨铁棒正确的方法。第四:持之以恒的毅力。如果省去前面三个条件,把铁棒用在棉花上磨,或者即使放在磨刀石上,不讲方法的随意乱磨,即使花一万年的时间,也没有办法让铁杵磨成针!那么是什么决定了一个人可以成为书法家,并且在书法领域内取得卓越成就呢?为什么大多数人不能利用读书时”写字”的时间,让自己练就书法这项特长或者本领呢?为什么有人花了大量的时间,认真研习书法,废寝忘食,寒来暑往,若干年过去了,书法技艺还是毫无进展呢?为什么有人大笔一挥,随意挥毫泼墨几个字,一平方尺就能卖到几万甚至几十万,而你的墨宝即使免费送人未必有人会要呢?同样是字,为何差别就是这么大呢?人们都羡慕那些成就非凡的书法家,可是有没有想到,他们其实大多数也和我们一样是平常人,其所以能脱颖而出,除了他们有超人的耐心和毅力,还因为他们懂得了书法的正确方法。心理学家Ericsson的研究发现:决定伟大水平和一般水平的关键因素,既不是天赋,也不是经验,而是刻意练习+正确的程度。这里面有两个关键词起着至关重要作用:一是刻意练习,二是正确程度。刻意练习指为了提高绩效而被刻意设计出来的练习,它要求一个人离开自己的熟练和舒适区域,不断地依据方法去练习和提高。
2023-07-22 02:28:011

花一万小时就一定能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吗?

不会的,这只是一个被以讹传讹了的说法。“一万小时理论”是《异类》的作者格拉德威尔最先提出来的观点,这个观点衍生自弗罗里达州立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安德斯·艾利克森的关于“刻意练习法则”的研究成果。但安德斯·艾利克斯本人是对“一万小时理论”持否定态度的。其理由很简单:因为刻意练习法则的核心要素并不是在某个领域花费一万个小时就可以,而是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并且使用正确的方法对这个领域的关键技能进行“刻意练习”。其练习的时间也不是固定的一万小时,要根据事情本身的难易度和练习者的接受能力而定。换言之,有些事可能只需要几百小时就能达到专精,而有些事可能远不止需要一万小时。举个最简单的例证:大部分人都花过不止一万个小时来写字,然而并不会因此而成为书法家。要成为书法家,就必须针对书写技巧进行刻意练习。并且,即便练习了一万小时,也顶多只能成为一个初级水平的书法家,无法成为书法领域的专家。另外提一下,格拉德威尔之所以在《异类》这本书中把刻意练习法则总结为一万小时理论,是因为这样阐述起来更便于被普通人理解和接受。在这之前《刻意练习》这本书还没有问世,“刻意练习法则”还只存在于晦涩难懂的学术论文中,普通人阅读起来是十分艰难的。而格拉德威尔所表达的原意其实也不是在某一个领域花费一万小时就能成为专家那么肤浅,而是指的从不会到能够专精于某个领域需要花费一万个小时来进行学习。注意,“学习”两个字非常重要。所以,格拉德威尔其实是把“刻意练习法则”进行了通俗化和简单化处理之后,总结为“一万小时理论”表达出来的,但他也是在书中使用了大量文字来阐述和说明这个观点的。后来艾利克森教授认为格拉德威尔没有把他的研究成果正确地表达出来,误导了很多读者,于是便自己写了一本更侧重于学术类的书籍,也就是《刻意练习》这本书来重新详细论述这个观点。然而即便就是这样,“一万小时理论”这个本身就经过了通俗化编排,已经不完全正确了的观点,被国内的一些知识付费行业进行了更为简化的视频解说。再后来,这种已经被简化得体无完肤的视频解说,又被一些煲鸡汤的自媒体再一次强行地进行了简化叙述,于是原本需要用一整本书才能阐述清楚的观点,就活生生地被传播成了“在某个领域花费一万小时就能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这样神乎其神的一句话,其原意被扭曲得有多大你就可想而知了。你如果想深入了解这个观点,建议你自己把《异类》和《刻意练习》这两本书都买回家细读一下。尤其是《刻意练习》这本书,这才是对这个观点最原始也是最正统的阐述。而《异类》这本书除了一万小时理论,还有一些其他的能帮助个人提升自我的内容。总而言之,这两本书都是值得细细咀嚼,能让人受用一生的好书。
2023-07-22 02:28:081

一万小时定律真的适合所有的领域吗?

一万小时定律是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指出的定律。“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他将此称为“一万小时定律”。美国两位畅销书作家,丹尼尔·科伊尔的《一万小时天才理论》与马尔科姆·格拉德韦尔的一本类似“成功学”的书《异类》,其核心都是“一万小时定律”,就是不管你做什么事情,只要坚持一万小时,基本上都可以成为该领域的专家。一万个小时是怎么算出来的?格拉德韦尔一直致力于把心理学实验、社会学研究,对古典音乐家、冰球运动员的统计调查改造成流畅、好懂的文字。在调查的基础上,他总结出了“一万小时定律”,他的研究显示,在任何领域取得成功的关键跟天分无关,只是练习的问题,需要练习1万小时——10年内,每周练习20小时,大概每天3小时。每天3小时的练习只是个平均数,在实际练习过程中,花费的时间可能不同。上世纪90年代初,瑞典心理学家安德斯·埃里克森在柏林音乐学院也做过调查,学小提琴的都大约从5岁开始练习,起初每个人都是每周练习两三个小时,但从8岁起,那些最优秀的学生练习时间最长,9岁时每周6小时,12岁8小时,14岁时16小时,直到20岁时每周30多小时,共1万小时。“一万小时法则”在成功者身上很容易得到验证。作为电脑天才,比尔·盖茨13岁时有机会接触到世界上最早的一批电脑终端机,开始学习计算机编程,7年后他创建微软公司时,他已经连续练习了7年的程序设计,超过了1万小时。为什么是一万个小时?“一万小时法则”的关键在于,一万小时是最底限,而且没有例外之人。没有人仅用3000小时就能达到世界级水准;7500小时也不行;一定要10000小时——10年,每天3小时——无论你是谁。这等于是在告诉大家,一万小时的练习,是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音乐神童莫扎特,在6岁生日之前,他音乐家的父亲已经指导他练习了3500个小时。到他21岁写出最脍炙人口的第九号协奏曲时,可想而知他已经练习了多少小时。象棋神童鲍比·菲舍尔,17岁就奇迹般奠定了大师地位,但在这之前他也投入了10年时间的艰苦训练。在大量的调查研究中,科学家发现,无论是在对作曲家、篮球运动员、小说家、钢琴家还是象棋选手的研究中,这个数字——一万,反复出现。这是“一万小时法则”被提出的事实论据。最近这个理论被很多人质疑,总体来说,基于当时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这个理论大致方向和远离是正确的,我们不必较真一万个小时这个具体的小时数,可以把它理解为很长的一段短时间,作者其实就是想告诉我们,只要我们专注于一个行业,一个领域,投入全部的热爱,坚持一下,一定会成功的。也许是2万个小时,也许是十万个小时。除了一些特殊的行业,你想成为专家或大师级别的人物,需要优秀的自身条件、天赋、天份,其他的大部分行业都可验证一万个小时学习理论
2023-07-22 02:28:4815

真正成功的人,往往并非天赋异禀

每个人都有天才梦,但并非每个人都天赋异禀,研究表明人的智力呈正态分布,也就是说,天才和白痴永远都是小概率事件,我们绝大部分的人都不过是‘芸芸众生"。 这一点很让人绝望,人生的赛场已拉开序幕,我们却输在了起跑线上,没有了耀眼的才华,难道就注定无缘登顶金字塔? 错!《一万小时天才理论》表示: 想要成功,你需要的不是天赋,而是一万小时的锤炼! 爱迪生有句名言: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但他同时也说:百分之一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都重要!即天赋最重要! 《一万小时天才理论》推翻了传统的“天赋论”,因为科学并不能定位有关才能的基因,但是通过大量的研究和实例证明, 所有的世界级天才都需要经历10000小时的刻苦练习,且没有例外! 许多人喜欢给这本书打上‘励志"、‘成功学"的标签,但我觉得它的意义远不在此,它不同于一般的励志书,满满的鸡汤味;也不像现行的成功学,会教你如何一夜致富快速成功。 这本书一方面通过调研各行各业耳熟能详的名人事迹,清楚明白的告诉你,他们成功的背后无不存在着艰辛刻苦的长期练习,生动的再现了何为‘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更重要的是,这本书摒弃空谈,从实用的角度讲述如何通过一万小时的练习达到世界级天才的水平。 这一万小时不是单纯的时间叠加,而是10000小时的‘精深练习":确定目标,反复训练,在‘练习-犯错-思考-再练习"的模式中不断挑战自己的极限,体会自己与目标的差距,进而获得提升。 这是一个漫长而痛苦的过程,因为精深练习需要在最佳状态下进行,而正常人每天能够达到精深练习的时间只有3-5小时,所以10000小时的精深练习至少需要5到10年的时间。 此外,一万小时天才理论还建立在颠覆性的科学依据之上,那是一种被称为‘学习技能的圣杯"的神经回路绝缘体,即髓鞘质。 当我们进行精深练习的时候,髓鞘质就会给相应的神经回路包裹上绝缘体,而髓鞘质越厚,绝缘性就越强,我们的技能和思维就越精确敏捷。 最重要的是,髓鞘质每个人都有!而非天才独有! 所以与其说它是一本励志书,我更喜欢称它为‘梦想工具书",它为我们指出了一条通往天才梦的道路,这条路虽然布满荆棘充满坎坷,但只要认定目标,有效锤炼,假以时日终可实现。 它让我们每一个平凡的人面对成功不再只能仰望,虽然成功依然掌握在少数人手中,但这少数的成功并不是因为天赋异禀,而是因为他们经得起漫长痛苦的一万小时磨炼。 最后,以哈佛图书馆的一句训言共勉:谁也不能随随便便成功,它来自彻底的自我管理和毅力!
2023-07-22 02:29:351

被10000小时定律毁掉的年轻人......

嗨,我是小春姐~ 前几天,我在某号上看到一篇卖写作课程的文案,里面有一个观点提到:要在一个领域成为专家或者顶尖人才,只要练习 10000小时 就够了。 这个理论是不是听起来特别“不明觉厉”,其实它来自于作家格拉德韦尔在《异类》一书中提出的“一万小时理论”。 他说:“ 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一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超凡的必要条件 ”。 那么问题来了,从平凡到超凡,从小白到专家,真的只要练够1万小时,就可以了吗? 今天小春姐就来和大家聊聊这个话题。1. 你不是有十年工作经验, 而是一个经验用了10年 最近,我工作中结识的一位朋友,准备换工作了。 她给我发微信,吐槽现在的工作又多又累,而且 她工作7年 了,依然是最普通的业务员。虽然很努力,却一直在原地打转。 她自己总结说,工作这么多年, 除了工作经验,好像什么都没有。 工作经验本应该是职场中最大的优势,但是对她貌似也没有什么卵用。 这让我想起了职场上一个很经典的段子: 一个人跑去问老板:我都有十年工作经验了,为什么您还不给我涨薪水呢? 老板回答说: 你是有十年工作经验呢,还是一年工作经验用了十年呢? 其实想想看,10年的工作经历,算一下早已超过10000个小时了吧? 按照10000小时定律,这个人早就应该升职加薪,不说成为专家,至少也能带团队了吧? 可为什么他的薪水还是和十年前的一样,毫无变化? 老板的话,虽然扎心,但也道出了事情的真相: 工作时间并不等于经验。 做得越久,也不代表你在进步,你只是比之前更熟练了而已。 那这样是不是意味着格拉德韦尔的一万小时理论是不对的呢?其实也不尽然,它只是缺了一个最重要的前提条件: 刻意练习。 这个刻意练习法,是目前为止主流承认的最牛的学习方法。 下面小春姐将从两个点讲讲如何刻意练习,才能在任何一个领域真正实现从小白到大神的蜕变~ 1)走出舒适区 2)即时反馈 2. 跳出舒适区的学习, 才是最高效的 有研究称, 人在学习的时候,大脑有3个区域:舒服区,恐慌区,学习区 给大家解释下: “舒适区” 指的是对我们来说 没有难度或者我们已经学会 的知识。比如读一本娱乐杂志,对我们来说一点都不费力,它就是我们的舒适区。 “学习区” 就是 对自己有挑战,但通过努力就能掌握 的知识。比如读一本观点内容完全没有接触过的书,经过思考后,我们可以理解并掌握,这本书就是我们的学习区。 而 恐慌区 是超出自己能力范围太多的事物,学习起来 心理感觉会严重不适 ,可能奔溃以致放弃学习。比如读一本晦涩难懂的文献。了解了这些概念,我们再回到上面的例子: 那个工作十年的人看上去确实很有经验,但其实一直在 简单重复 早就学会的东西,处于舒适区,自然没有成长,所以没能加薪也就能理解了。 再举个富兰克林下象棋的例子。富兰克林大家都很熟悉,他有一个嗜好,就是下象棋。 他下国际象棋的时间,没有上万小时也有几千小时,但令他非常恼火的是,他总是成不了一流高手。 一个写作,发明都这么牛的一个人为什么成为不了一流的国际象棋选手呢? 原因很简单,富兰克林只是把下国际象棋当作一项休闲活动,有朋友来了,下一盘。 而没有专门找一个教练,记录每一个棋局的变化,研究棋局。 所以,他只是机械地积累下棋的次数,并没有突破自己的舒适区,提高下棋的能力。 就像有些人一天到晚打牌,打麻将,但很难成为赌神的道理是一样的。 从这两个例子中,我们不难看出在 舒适区活动是不会有长进的。 那太舒适了不好,我直接跳到恐慌区,不断给自己施压行不行? 小春姐觉得最好不要,因为不是每个人都有很好的抗压能力的,如果一直在恐慌区活动,很多人更可能会因为过于焦虑,最后自我放弃。 所以,总结一下,真正的一万小时定律应该是 跳出舒适区,避开恐慌区,花一万小时保持在学习区的状态。 这样刻意练习一段时间之后, 学习区就会慢慢变成舒适区,一部分恐慌区也会变成“学习区”。 循环往复,我们才有可能在新的领域成为一个专家或者佼佼者。3. 不要以为走出舒适区 就够了 说到走出舒适区,就意味着要试着做一些你以前没做过的事情。有时候,你也许发现,做一些没做过的事情,相对较为容易,然后你会继续逼迫自己。 但有时候盲目逼自己硬干,不仅自己累,效果可能还不尽人意。 这个时候不如停下来,找找问题。这也是今天小春姐要告诉你的一点, 就是即时反馈。 在 刻意练习 这本书里,作者举了一个例子:一个学音乐的学生,不知道为什么音乐成绩总是上不去。 后来发现,他在练习时,没有人给他提供任何反馈,也就是说, 没有人听他练习并指出他的错误,而这位学生看起来根本不知道他的练习是不是出了错。 “你有多少次正确地弹奏了曲子?” “唔,我不知道……一次或两次吧……” 这就和我们从小学习需要老师,健身需要私教的道理是一样的。 一般而言,不论你在努力做什么事情,都需要反馈来准确辨别你在哪些方面还有不足,以及怎么会存在这些不足。 如果没有反馈,你不可能搞清楚你在哪些方面还需提高,或者你现在离实现你的目标有多远。 最后,小春姐总姐了一句话,需要你慢慢去体会: 在职场上,要想有所成长,就尽量不让自己把太多时间花在舒适区里,给自己一个个合理的目标,然后去不断地练习,不断地反馈并且不断地改进。 好了今天的文章就分享结束,小春姐还想说一句: 其实你看完这篇文章,没有任何价值。但是看完后的思考,思考过后的选择,选择之后的行动才有价值。 从今天起,不如选择一个自己一直想挑战的事情,一点点去拆分成自己能接受的难度,去练习,反馈,改进。我相信,一段时间之后,你会很感激今天行动的自己的~作者介绍:小春姐,50万人关注的生涯规划师,曾任职上市公司,某知识付费平台千万级变现项目负责人,新晋创业者,马拉松边缘选手。回复「书单」,获取每周两次实体书赠送活动抽奖入口。 回复「课程」,给你赠送直播课。
2023-07-22 02:29:421

编程时间一万小时之后,可以达到怎样的水平?

有可能成为大神的水平,也有可能仍旧停留在入门阶段的水平。所谓的一万小时定律,不是说你重复的做某个简单的事情一万小时,就能成为某个行业或领域的专家。而是要你有效的学习和联系一万个小时,才有可能成为大神。对于刚刚入门的编程学习者来说,不需要编程一万小时,在敲一万行代码之后都会达到一个不错的水平。但是程序员光会编程是不够的,算法,数据结构,网络知识都是你要学习的内容。一开始你可以从最初级的语法学起,了解语言相关知识后,试着模仿着敲几个小程序,看看网上的公开课。通过不断的模仿练习加深自己对编程语言的了解、再之后,你可以系统的学习编程知识,除了语言的基础知识,也可以接触算法等深度内容。这个阶段你可以自己试着写些简单的函数。接着,可以确定自己的兴趣方向,对爬虫感兴趣,就去了解网络知识,看看网上公开的爬虫源代码,自己试着敲一遍。看看都用了哪些库,哪些方式,自己能不能用更好的方式实现。如果你想建一个网站,前端的知识你需要了解,基本的设计你得会。也可以先模仿再练习,最主要的是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再模仿着练过几个成型的小项目后,对于编程的理解也会得到增强。自己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用编程做些自己想要的项目或工具,感受到编程的乐趣,才能进一步学习。算法和数据结构虽然枯燥,但就好比内功心法,只有会了这两样才有成为高手的可能。
2023-07-22 02:29:582

5个方法增强你的自信心

5个方法增强你的自信心   5个方法增强你的自信心,自信心对所有人而言都是极为重要的,有自信的人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能事半功倍,增强自信心非常有必要的,下面为大家分享5个方法增强你的自信心。   5个方法增强你的自信心1    1、关注自己的优点   想出自己的10个优点,并把它们罗列在纸上。每当你做一件事情的时候,都把自己的优点数一遍,并在心里默念这些优点。这样,对你的自信心是一种很大的提升,在心理学上叫做“自信的蔓延效应”。    2、进行有效的暗示   不断对自己进行正面强化,避免对自己进行负面强化。经常对自己说“我长得还不错哦!”“我的皮肤很白!”“我的脸上没有皱纹!”“我是最美丽的!”等,能够慢慢地提升自信心。    3、树立自信的外部形象   保持整洁、得体的仪表,能够增强自信心;其次,举止自信,如行路昂头、目视前方等,刚开始可能不习惯,慢慢你就会从内而外地散发出一种自信;另外,注意锻炼,保持健美的体形也是一种增加自信的方法。    4、保持健康的营养   注意全面的营养,保证身体锻炼,保持快乐的心境,良好的生理、心理状况会使你感到十分满足,从而变得很有信心。    5、睡美容觉   睡眠不好,人就容易多虑、焦躁、压力大,或者情绪低落、抑郁,让人看起来精神不振。而良好的、高质量的睡眠不仅有利于身体机能的有效恢复,而且会让自己的心情变得开朗。   5个方法增强你的自信心2    一、刻意练习:信心来自不断重复的实践   重复练习是自信的基石。   著名心理学家安德斯99埃里克松提出过 「一万小时天才理论」,即:无论在哪个领域,只需积累一万小时的努力,就能熟练掌握该领域的技能,成为信心十足的专家。   假设你下个月将有一次公开演讲,于是你开始对着镜子练习。嗯,感觉还不错。   接着便尝试面对家人或者朋友讲,结果发现自己挺紧张。   那该怎么办?到时候可是有 2000 名观众呢!唯一的答案是,不断重复的刻意练习。   如果你已经练习了一遍一遍又一遍,练到不用脑子想就能自动说出来,你才有资本一点都不紧张。   能力提高了,自信也就随之而来。    二、自我肯定和激励:你也拥有别人羡慕的美好   丹尼尔99戈尔曼认为,自我激励可以让我们调动和控制自我情绪,使人生充满自信、乐观、向上的积极情绪。   拿出一张纸,用至少五分钟的时间写下工作、生活中让你感到骄傲的东西,找到自己的闪光点,写下你对自己的积极评价。   比如,你可以写下自己感到自豪或是被称赞过的性格特点,像是善良或诚实、灵活或忠诚、乐于助人的天性或艺术气息;又或者是你有好几个交心的`朋友,你有一位好伴侣,你有聪明可爱的孩子……   这些特点,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拥有的。   在你人生不那么如意的时候,拿出这张纸,一遍一遍地阅读。   记住,你永远是自己最得力的支持者,你了解自己、真挚地爱着自己。如果你都不相信你能做到,谁又会相信你呢?    三、接受不确定性:学会在疑虑中做决定   人们常常会面临两难的决定,许多人会犹豫不决,生怕做出错误的选择。然而生活不是预先编辑好的程序,总归存在不确定性。   比如说,有一家公司向你抛出了橄榄枝。   新的工作是你一直期待的、可以大展身手的职位,但离家比较远,而且起薪比现在的工作低。现在的工作虽然让你感到倦怠,但薪水还不错,同事和睦,离家近,发展稳定。   一方面是稳定安逸的现状,另一方面是实现雄心壮志的可能,同时存在风险。不管倾向哪一方,都让你胆战心惊。   不妨从另一个角度审视即将来临的不确定局面:   成功从来不是一件确定的事,未来的一切都是未知数。如果这些都在我可接受的损失范围内,我可以试着去冒险。   学会做决定,就越有自信,而这份自信也会反过来提升决策力,形成良性循环。    四、记录每一点进步:增加你的积极反馈   再大的成就也是一点一滴的小进步积累而来的。   有这么一个公式:1.01 的 365 次方 = 37.78343433289 >>>1   365 次方代表一年的 365 天,1 代表每一天的努力,1.01 表示每天多做 0.01, 365 天后,增长到了 37.8,远远比之前的 1 提高了很多。   积累进步重要,记录进步也很重要。   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认为,积极反馈是自我效能的重要来源。所以,记录下自己的每一点进步吧!无论大小。   当你意志消沉的时候,把你的 「进步记录册」 拿出来看看,你就会发现,其实自己也挺厉害的呢。   当然,也并不是非要我们做到每天都在进步,有时候不退步也是一种进步,没必要苛责自己。   之所以要记录下自己的进步,是因为这能让你用一种更积极,也更为现实的眼光来看待自己。   你需要时刻告诉自己 :「我能行!虽然不是现在,但在将来某个时间我肯定能做到!」    五、锻炼身体:帮助你消除负面情绪   身体强健能让精神强健,能帮助人们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运动产生的内啡肽是天然的抗抑郁因子,会对你产生积极影响。   很多人心情郁闷的时候,去跑几圈,跑着跑着就想通了如何去做,很多问题迎刃而解,也就不郁闷了。这就是内啡肽的能量。   此外,许多负面情绪都与身体有关。   当我们安静地坐着或站着时会哭泣、忧郁、焦虑或感觉自己很糟。而当我们慢跑、原地跳跃时却很难感到失落沮丧。   因此,如果你想提升自己的信心,那就去健身房、慢跑、踢足球、上瑜伽课或者骑自行车吧!   假如你当下不方便进行正式的运动,可以选择原地弹跳、上下台阶等方式,来让自己心跳得更快些。研究表明,这样也能让我们对自己感觉更好。   5个方法增强你的自信心3    职场增强自信心的11大法则   法则1:首先对自己抱有希望。如果你连使自己改变的信心都没有,那就不要再向下看了。要对自己宽容,并使事情看起来容易做到。   法则2:表现得好像自信十足,这会使你勇敢一些。想象你的身体已接受挑战,显示自己并不是全然的害怕。   法则3:停下来想一想,别人也曾面对沮丧和困难,却克服了它们,别人既然能做到,当然你也能。   法则4:记住:你的生命是以某种节奏前进,你若感到失意消沉,无力面对生命,你也许会沉至山洼的底部;但是你若保持自信,便可能利用当时正扯你下坠的那股力量,跃出洼谷之外。   法则5:记住:夜晚比白天更容易使你感到挫败和气馁。自信多与太阳一道升起。   法则6:只有想不到的事情,没有干不成的事情。   法则7:我们大多数人所拥有的自信,远比我们想象得更多。   法则8:克服局促不安与羞怯的最佳方法,是对别人感兴趣,并且想着他们。然后胆怯便会奇迹般消失。为别人做点事情,举止友好,你便会得到惊喜的回报。   法则9:只有一个人能治疗你的羞涩不安,那便是你自己。没有什么方法比“忘我”更好。当你感觉胆怯、害羞和局促不安时,立刻把心思放在别的事情上。如果你正在演讲,那么除了讲题,一切都忘了吧。切莫在意别人对你和你的演讲如何看。忘记自己,继续你的演讲。   法则10:只要下定决心,就能克服任何恐惧。请记住:除了在脑海中,恐惧无处藏身。   法则11:害怕时,把心思放在必须做的事情上。如果充分准备,便不会害怕。
2023-07-22 02:30:531

如何才能变成天才

变成天才的方法:1、先把手中的吃的放下,别看了,说的就是你。自然神经学杂志上有一篇研究报告说,人在饥饿的时候,胃黏膜会产生一种胃饥饿素,它不仅能够刺激人产生食欲,还能影响大脑中负责学习区域的神经,饥饿状态下的人有有更高的学习效率。人在饥饿状态下脑电波最灵敏,而且多巴胺的分泌比平时多了30%,这意味着大脑内的活动更加剧烈。所以我以经三天没吃饭了,并不是我吃不起饭,你一定要相信我。2、想要快速变成天才,必须还要听莫扎特的钢琴曲K448,听十分钟智商会高出八到九个百分点,空间推理能力和记忆力会得到加强,激发认知水平。这个现象被称为莫扎特效应,每次的效果可以持续十到十五分钟,经常听则可以长期保持,或算是一种爆发技能。3、很多人认为人的智力是生来注定,后天很难改变。但研究发现,人在经过有氧运动后,大脑会长出新的神经元,这意味着通过运动仍可以在硬件条件上变聪明。但这中间有个不可忽略的信息是,虽然运动能使大脑长出新的神经元,这些神经元需要经过发育才能形成真正的神经细胞,所以在运动后需要一定的时间,高强度、高难度的脑力劳动才能刺激这些初始神经元和大脑连接。从形成到发育需要28天,所以要将运动和学习的模式固化,长期坚持这样一段时间后。这个不太适合速成,但我一会跑跑步能加一点是一点。4、通过后天的一个特殊事件让你瞬间变成天才,这个特殊事件就是你的左脑受到重击。我们人类的左脑功能大多都是比较显性的,而右脑比较隐形,大多数人的右脑都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有些人由于特殊原因,左脑丧失了部分的功能,激发了右脑的功能,科学家说他们这是得病,叫后天学者症候群。但每一个得这个病的人都是天才。5、发现自己的天赋。天赋与生俱来,天赋的强大程度决定了一个人的能够达到的高度。足够努力。根据一万小时天才理论,需要每天刻意地针对性练习3小时,坚持十年。成就天才的也是坚持的力量,是不懈努力的结果。勤于思考与行动,大量的练习、深度思考与不断试错非常重要。简单的重复1万小时是无法将技能达到世界级的。努力发现机遇。正如莎士比亚所言,要是不能把握时机,就要终身蹭蹬,一事无成。机遇或者说运气是成就天才不可或缺的因素。
2023-07-22 02:31:022

学会感恩、知足,幸福才会来敲门

幸福对于每个人来说含义是不同的,有的人认为有钱就是幸福,有的人认为每天有班上就是幸福,有的人认为健康就是幸福,也有人认为做自己喜欢的事就是幸福…… 第一个元素 : 积极的情绪 它其实是指我们内心的正向感受。 比如,你会因为升职加薪而感到喜悦;你会因为朋友的鼓励而感到温暖;你也会因为健身运动而感到全身舒爽,这也是积极的情绪。第二个元素:投入,它和我们的心流有关 心是心脏的“心”,流是流水的“流”。什么是心流呢?它指的是当你完全沉浸在一个特别吸引自己的活动中时,你会感觉时间好像停止了,自我意识也消失了。当你处在这种心理状态下,你会发现人和物已经完全融为一体。要想达到心流的状态,你必须调动自己全部的注意力、认知和情感资源,因此你没有时间去思考和感受其他东西。 当我们发挥自身优势,去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或者是自己最喜欢的事情时,最容易达到心流的状态。 比如,你特别喜欢绘画,当你全神贯注地画画时,你就很有可能进入心流的状态;又或者你善于弹奏钢琴,那么当你全情投入,演奏曲目时,就比较容易到达心流的状态。第三个元素:意义 指的是我们要有一个长远的目标,而且这个目标能让我们的人生充满意义,这个目标里通常包含了超越自我的东西,也就是我们当下的最有价值有意义的生命能量状态。 比如,你希望在有生之年,可以著书立说。因此你牺牲了休息娱乐的时间,一直广泛地阅读,大量的输出。 第四个元素:成就 成就受到两个关键因素的影响,它们分别是:技能和努力。努力可以弥补技能的不足,对于高技能的人来说,额外的努力可以带来更多的回报。作者特别推崇一万小时天才理论,他认为很多看起来天赋异禀、在某个领域表现出惊人才华的人,都是进行了大量的刻意练习。比如,大名鼎鼎的钢琴家莫扎特并非所谓的天才,他能在音乐方面有如此高的造诣,主要是因为他从读幼儿园开始就把所有时间花在弹奏钢琴上。据统计,世界一流的钢琴家在20岁时就已经弹奏钢琴10000小时了,而次一级的钢琴家则练习了5000小时,至于那些业余级别的钢琴家就只练习了2000小时。 第五个元素:人际关系 著名心理学家克里斯托弗.彼得深曾说过:如果用两个字来形容心理学是讲什么的话,那就是“他人”。作者在书中分享了一个朋友的故事。每当这位朋友心情不好时,他的母亲就会告诉他:你看上去不太高兴,赶紧出门帮助别人吧。这位母亲的话充满了智慧,科学家们通过研究也发现,帮助别人的确是提升幸福感的可靠方法。 他人可以在你陷入低谷时拉你一把,这种帮助可以是物质上的支持,也可以是精神上的理解,拥有几个无话不说的知心好友,就能让你的幸福指数蹭蹭地往上涨。 作者认为,幸福不能被任何一个元素单独定义,但这五个元素都对幸福有着重要的意义。你可以参照这五个元素,看看自己的生活有没有缺了哪个元素,然后加以调整。 第一、学会感恩,当面感谢过去曾经帮助过你的人。 第二、每晚睡觉前,都花10分钟的时间回想一下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三件好事,并写下原因,坚持记录,就像我现在写的生命日记记录的感恩事件 比如,老公早起给你做了最爱吃的锅包肉,是因为他真的很会照顾你特别体贴你。 第三、在和家人朋友沟通时,遵循洛萨达比例。每说一句消极的话语,就要搭配五句积极向上的话语。曾国藩曾说过,“过去不留,当下不杂,未来不迎”。 意思就是过去的事情无法挽回,沉溺于过去,我们只会被无尽的悔恨与遗憾所包围。 所以,要想过得幸福,我们只需要活在当下,专注于现在正在做的事情,关心周围一起工作和生活的人。 学会感恩,学会知足,幸福就会来敲门。
2023-07-22 02:31:151

《深度工作》| 为什么他工作1小时等于你的1天?

你们一定和我有一样的经历,我发现自己有时候拿起手机想查一个信息,但不知不觉点开微信或者小红书,然后就玩半天,一回头过了一小时,已经忘记自己最开始拿手机是查啥了,特别浪费时间。先讲几个名人的小故事,比尔盖茨每年有2周,都会去一个湖边小屋,沉浸式的看书,一本又一本,深入思考一个课题并且去解决; 马克吐温在写《汤姆.索亚历险记》时,一直呆在纽约农场的一个小屋子里,远离所有人,甚至他家人在喊他吃饭都不得不在远处的房子里吹响号角,吸引他过去; 在44年里编剧导演了44部电影的伍迪艾伦,一直在一台小小的老旧打字机上写剧本,远离电脑; 这些厉害的人在工作中都运用了用一个原则:深度工作,也就是本书的名字deep work。在无干扰的状态下专注进行职业活动,使个人的认知能力达到极限,这种努力能创造新价值,提升技能,而且难以复制。 对认识要求不高的事务性人物,经常在受到干扰的环境下进行,这类工作不会创造出新价值,很容易被复制。 就像工作期间,不断的被电子邮件和微信打断,注意力变得支离破碎,社交网络似乎在剥夺人们的专注和深思能力,可怕的是,如果长期下去,大脑就再也回不到深度工作的能力了。 深度工作要求长时间无干扰的思考,如果你总是不断的查看微信,朋友圈,小红书,抖音,电子邮件等等app,停不下来,像强迫症一样,你是不可能专注的。深度工作的价值在于,它能让你迅速掌握困难的事情,学会运用复杂的工具。现在的智能设备都傻瓜化了,他们是消费品,根本算不上工具。 例如,你想要产出好视频,用手机是拍不出来的,也无法高品质的剪辑,你还是需要去用专业的录影录音设备,操作复杂的剪辑软件,而这些设备和软件大多不是能瞬间掌握的,需要去专研学习。 让做工作质量和速度都达到精英层次的能力,就像在上一篇《心流》的读书笔记中提到的:一个人的身体和头脑在自觉努力完成某项艰难且有价值的工作过程中达到极限时,往往是最优体验发生的时候,也就是心流。 如果只是消费别人创造的东西,不管是图片还是文章视频,各种服务和实体产品等,你不产出,就不会成功,不管你天资多聪颖,技艺多娴熟。大家都熟悉《一万小时天才理论》这本书里提到的“刻意练习”,而刻意练习有效的原因是髓磷脂的形成,人类不论是做智力还是体力方面的技能,最终都是建立大脑回路,如果你神经元周围聚集了更多的髓磷脂,你某一条大脑回路就会更轻松的运转,你对应那一方面的技能就会越强。 而促进髓磷脂鞘形成的途径,也是唯一的一条途径,就是需要你高度专注当前的任务,避免干扰,这样才能充分隔离相关神经回路,让你的神经元周围生长一层脂肪组织,保护这条神经元干净和正常快速的运转。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大部分人学了那么多年的英语还是很烂,背了那么多地理历史化学知识,还是啥也不会。 就像现在,你决心学一门技巧,但你学习的同时会查看朋友圈,或者和身边人说话,这样你脑子中就有太多的回路同时进行。 你希望训练的那一条神经元就处于时而隔离时而非隔离的状态,那一层髓磷脂也会增长的很慢很少,你下次运用这个技能,这一条大脑回路的反应也会很差劲,这就是你感觉自己花了很多时间,可是还是学不会的生物原理解释。 高质量工作的产出=时间x专注度2009年,sophie教授发布了一篇有趣的论文,叫做“为什么完成工作那么难?”, 这中间她提到了一个概念,叫做“注意力残留”效应。 就是当你的任务从a专向b时,你的注意力并不能及时转移,仍残留到思考原始任务上,所以你注意力会有一段分散的时间。 如果你在很多项目之前来回跳跃,或者经常被打扰,那你的注意力残留会很严重,你的表现也会很糟糕。因为随时随地的深度工作是做不到的,所以你可以安排自己的工作节奏,可以是在早上或者晚上没人打扰时进入深度工作模式,也可以是平时深度工作一小时后,再处理其他工作,掌握自己的节奏。深度工作的时候注意远离社交媒体,固定时间不回复邮件和外界的联系,专注高产出,最好每天设定一个固定深度工作时间和场所,或者还有某种仪式感,让进入专注状态的阻力压缩到最小,一点点打磨适合你的深度工作的习惯,肯定会受益无穷。 哈利波特作者jk罗琳在写《死亡圣器》时,会远离家里的熊孩子和狗叫声,高价入爱丁堡市中心的五星级酒店,那是苏格兰最奢华的酒店之一,拥有维多利亚时代的建筑,装饰华丽的失掉和高高的钟塔,每天需要支付1000美元,罗琳在古老酒店套房内只用纸笔进行创做,完美的完成了《死亡圣器》一书。 虽然说其实深度工作只需要一张桌子,一台电脑和纸笔就可以,但如果对环境投入大手笔,你就能更专注。 一个有趣的故事,著名演说家peter shankman偶然发现飞机里的环境能让他保持极度专注,又一次为了在2周时间内完成一本书的手稿,他在办公室怎么也静不下来,于是买了一张美国往返东京的商务舱机票。 一上飞机就进入状态开始写书,抵达日本后,在休息仓喝了一杯浓咖啡,又在返航美国的飞机上奋笔疾书,等飞机到美国机场时,他已经完成了所有的手稿。这一趟旅行仅仅39个小时,花费了4000美元,但完全物有所值,一本书诞生了! 如果你有能并肩作战的朋友,最后和他/她一起工作,这样你们在共同解决一个问题时,可以互相推动,更好进入深层状态,比单独工作能创造更多价值的产出。 《高效能人士执行4原则》的建议: 原则一,关注点放到极端重要的事情上,你想做的事情越多,你完成的事情反而越少。 原则二,抓住你能马上看到的指标,提高那个指标,而不是滞后性的指标。 例如,你需要产出一个图文发社交平台来吸引更多粉丝,那完成手上的任务就是引领性目标,而不是总是去思考发布后粉丝会如何评论这周需要一段时间才知道的问题。 原则三,准备一个醒目的记分板 随时记录自己目标和深度工作时间,放在醒目位置,能鼓励你让你更多进入深度工作状态 原则四,定期问责和复盘 每天或者每周可以拿出计划和真实记录对比,那些做到那些没做到,更科学的调整计划。 要制定休闲时间,例如工作间隙的休息,每周外出亲近大自然的放松娱乐时间,这样会让大脑更高效的工作,更多灵感。高度集中注意力是需要训练的,同时还需要减少去分心事物的过度依赖,否则你做的训练就会白费,克服分心的欲望,要让自己不断专注。 每一次你感觉无聊,想到寻求更多新奇的刺激,但你要抵抗住,你抵抗的次数越多,你的专注力越能被锻炼。 你也可以进行一些身体劳作而心智空闲的运动,例如散步,慢跑,开车和淋浴等,将注意力集中到一个明确的难题上,就像冥想和佛教的打坐,你会发现自己注意力不断的涣散,然后你必须不断的拉回。大家用社交媒体的理由多种作样,有的是为了了解朋友动态,有的是好看的视频,有的是学习和兴趣小组,或者是拓展人际关系网络。 但我们必须意识到,这些只是消遣,并不可能成为你生活幸福感的中心。可能你会觉得用某一个社交app给你带来很多益处,例如用小红书学习穿搭,在微信公众号上学习烹饪; 但这些优点并非是你使用这些工具的理由,他们让你忽略到很大的弊端,抢走了你的时间和注意力,这些本来应该陪伴家人或者深度工作产出的宝贵时间,这些社交app让你陷入注意力散乱,上瘾依赖的状态,是非常可怕的,你失去了很多更有价值的东西和成就。 你可能会说,我经营自己的ins或者小红书,朋友圈,是为了得到更多的流量和注意力,这样就能靠这个赚钱。 但这其中有个巨大的陷阱,社交媒体的点赞评论和关注机制是双向的,它正好打破了努力创做有实际价值作品和注意力之间的正相关系,反而,它用浅薄的互惠互利和注意力交换原则代替了。 例如,你给我点赞,那我就给你回赞,你评论和关注了我,我也去评论和关注你,你慷慨的分给我注意力,那我也自己的注意力赠予你,这些协议带给每个人一种,我不需要努力,就可以或者关注和重要性的假象! Vivi读完这本书,感觉背后有冷汗,我是一个手机重度使用者,一度沉迷发朋友圈和看别人的朋友圈,4年前我取消了朋友圈这一功能,看不到所有人的朋友圈,最开始我以为大家会发现我消失了,或者错过很多重要信息。 然而4年过去了,大家压根儿不知道我屏蔽了所有人,我也没有错过朋友的重要信息,真正重要的他们都会私聊分享给我,而我节省了很多时间。 希望我们都能自己掌握自己的每一天,而不是被社交媒体控制,浑浑噩噩的刷手机。有和我一样困扰的小伙伴,欢迎找我私聊。
2023-07-22 02:31:211

普通人成功的唯一捷径:发现你的天赋,过顺应天赋的人生

01 没有人是没有天赋的 一说到天赋,大家自然会想到音乐天才莫扎特。莫扎特从幼儿时就表现出过人的音乐天赋,不足4岁就能完整地弹出姐姐的练习曲。 而作为普通人的我们,似乎和天赋没什么关系。事实上,并非如此,天赋不等于天才。 我们绝大多数人都不是天才,但我们人人都有天赋。 所谓天赋,通俗的理解就是: 某种天生的特性,让一个人可以在同样起点的情况下,在某些事物或领域比一般人更快速度地成长,或取得成就。 英国教育家、TED知名演讲人肯·罗宾逊(Ken Robinson)在他的著作《发现你的天赋:天分与热情成就幸福人生》中这样定义天赋: “某些人对一些事物或在一些领域具备天生擅长的能力或者天生执念(极大的热情),也可能都有,进而使其可以在同样经验甚至没有经验的情况下,以明显优先于其他人的速度成长起来,而且有它的独一性。天赋是天分与个人兴趣或者说热情的结合。” 天赋往往很难观察到,我们自己也常常意识不到自己的天赋在什么地方。你觉得自己有天赋吗?你的天赋是什么? 曾经听过一个故事:两条小鱼顺流而下,途中遇到了一条逆流而上的大鱼。大鱼说:“早啊,孩子们。今天的水怎么样?”两条小鱼礼貌地冲它一笑,继续向前游。过了一会儿,其中一条小鱼问同伴:“什么是水呀?” 它们已经视水为无物,浑然不觉自己就在其中。天赋就是这般让你浑然不觉。02 人人都需要寻找天赋 世界上有许多人已经发现了自己的天赋,做着自己生来就应该做的事情,过得幸福而富足,这个“富足”不但是物质上的,也是精神上的。 然而更多的人还没有找到自己的天赋,就像几年前的我,他们活得并不快乐,生活对他们来说只是熬日子。 找到自己的天赋,过顺应天赋的人生,是怎样的体验呢? 虽然我还不是十分肯定自己找到了真正的天赋,但也算大概体验过那种感觉:全然地活在爱和热情里,生活充满幸福感、成就感和满足感,对未来也充满期待。 即便不是为了过上这样的人生,只是为了让自己好过一点,寻找和顺应天赋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首先,这是自我认识的需求。 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迷茫彷徨,是因为不了解自己,不了解自己的天分,也没有找到可以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 其次,这也是追求幸福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发掘出自己被深埋的天赋,去做自己喜欢的工作、过自己喜欢的生活,能让我们更快乐也更有幸福感。 第三,从经济原因考虑,你也应该寻找天赋。 天赋有可能让你从经济上受益。善用自己的天赋来赚钱,你可以更轻松地富足。了解自己的天赋将会给你带来更好的发展方向,无论你处于什么样的年龄段,这都将是实现自我的最佳职业路径。03 我是如何发现自己天赋的? 从小我就是个没有天赋的人,直到24岁,我都这么认为。 因为从小到大,除了刻苦读书成绩不错以外,没有任何特长。一来也是因为家里条件有限,连给我买课外书的钱都没有,更别说支持我的兴趣,让我上各种培训班。 所以直到大学毕业,我也不知道自己真正擅长的是什么,除了读书学习,一事无成。毕业工作两年,领导给我的评价也是“各方面都很平均,没什么特别突出的地方”,翻译一下就是太普通,没优势。 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发现自己有天赋的呢? 24岁那年,我遇到了人生当中的一个坎,差点被打倒在地爬不起来,裸辞、抑郁、低谷、内心痛苦不堪,感觉这辈子就这么完了。但我的求生欲还在,这让我不得不重新审视过去这二十多年,我是如何走到今天的。 我得先把自己拆解、打碎,然后才能重塑,真正做出改变。我看很多书,心理的、认知的、身心灵的,我想找到一种方式,认识我自己,了解我自己。 我回顾过去所有的经历,从出身、家庭、成长环境、人生中关键的事件,以及别人对我的评价,一点点剖析自己,一点点刨根问底,自己究竟是个怎样的人。这个过程很痛苦,但直面痛苦,就是疗愈的开始。 长期的负能量、不适合的工作、错误的思维观念、心智的不成熟、压抑与孤独……最后的答案大概就是,我知道我是如何成为现在的我的,我就是这么失败,一无是处,接下来的人生,要怎么办吧?我完全接纳了自己,开始逼着自己去行动。 我跑步、读书、写作,我找到了真正喜欢的工作,也开发出了职场的优势,我发现自己在阅读、写作方面多少有一些天分,也有极大的热情,读书写作2年多,我出了书,也成功将写作发展成了副业,也是自己的志趣。04 如何找到你的天赋? 前面我们说了,天赋是天分与热情的结合。顺应天赋就是去做能将你的天分和热情相结合的事情。一种思路是找到你的天分和热情分别是什么,这个我们后面会说。 还有一种就是知道天赋的特性,能够在做事的过程中识别出天赋所在。 一、把握天赋的四个特性,在做事中识别天赋所在 天赋到底是个什么样子的存在呢?其实总结起来就是简单的一句话:天赋就是一个会让你觉得自己强大的东西。《请停止无效的努力》中指出,天赋有以下四个特性: ①自我效应 :你想完成这件事儿的时候会充满自信。在做的过程中,你会感到很充实、很高效。 比如乔丹上场之前总是会故意在解说台前拍手,把镁粉弄到2个解说员身上,代表着乔丹没有压力,还有心情搞怪,非常的自信。 ②专注 :当你做这件事情的时候,你的求知欲很强,非常专注,觉得时间过的很快。 每次我写读书写作的时候,就会变得非常专注,甚至出现心流的状态,常常不知不觉2个小时就过去了。 ③本能 :还没开始做这件事之前,就已经迫不及待的想开始了,对此事已充满了期待。 如果你有表演的经验,就会发现每个真心喜欢站上舞台表演的人,每次演出之前都会迫不及待的想要开始表现自己了。 ④满足 :做完之后,你会感觉很有成就感和真实感。 很多善于思考爱解决问题的人,每次思考并解决一件又一件问题之后,虽然很累,但一定心里一定会得到了巨大的满足。 以上就是天赋的四个特性,对照天赋的四个特性,留意以下自己做什么事情的时候,符合以上四个特性,也就能逐步的发现自己的天赋了。 二、认清并了解自己的天分 前面我们说了,天赋是天分与热情的结合。顺应天赋就是去做能将你的天分和热情相结合的事情。 发现天赋的第一步就是要认清并了解自己的天分,之后我们再去寻找你的热情所在。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什么是天分? 天分不等于能力,它是我们的一种潜力,或者说潜在能力。只有通过磨炼才能发现它。而能力是需要长时间培养的,需要大量的教育和学习才能形成。 天分能否转化成能力,需要后天的刻意练习。 《异类》、《一万小时天才理论》、《刻意练习》等书中,早已揭示了心理学家关于“高手史如何炼成”的研究结果,那就是,刻意练习。只有天分,不努力同样没用。 莫扎特14岁那年在教堂听了一场诗班演唱的歌曲,就能从头到尾写下了所有的乐谱。这是天生的吗? 不完全是。在他6岁的时候,就已经在父亲的指导下完成了3500小时的练习,而他父亲是一位出色的音乐家。 若普通人也练习这么长时间,就可以达到莫扎特的天才程度吗?不大可能。惟有天分加上后天的刻意练习,才可能。 乔丹虽然天赋异禀,但更需要不断的练习各种篮球技巧才可以取得更高的成就,天分只是让他在相同起点下进行的刻意练习可以比其他普通人进步的更快。 那么如何发掘你的天分呢? 想想你会主动去做的某些事情,比如看电影、唱歌、打球、烹饪……对我来说,就是读书、写作,以及我们擅长的事情(无论是你自己认为的,还是从别人的评价里得到的),在这些事情上我们多少都有一点天分。 按照《发现你的天赋:天分与热情成就幸福人生》一书中的方法就是: 首先将自己目前为止做过的事情写下来,然后分成3类:“擅长”、“一般”、“不擅长”。用彩笔分别标记出来。 完成之后,请着重关注后两类,也就是你感觉“一般”或者“不擅长”的事情,因为有些天分可能在生命早期就会显现出来,而有些天分则可能因为没有展现的机会而被埋没了。思考以下问题: 围绕着这些问题写下你的答案和想法,用某些词语或图片,表达你做这些事情的感受,或许会有所帮助。 因为某些自身的原因,我们可能还拥有更多自己尝试过但没有意识到的天分。 你对这事情的评价之所以是“一般”或“不擅长”,可能是因为你处理的方式不对。 所以会有第6问题。我们不了解自己天分,一方面是由于对自己天生才能的认识非常有限,另一方面就是:机遇。 前面我们列出的全是自己经历过的事情。那么,你没有经历过的呢? 如果你从未做过某些事情,你怎么知道自己是不是擅长呢? 天赋不是定额分配的,很有可能,你拥有一些因为没有机会实践而被埋没了的天赋;你也很有可能擅长很多事情,只是从未尝试过甚至不知道它们的存在而已。 如果你从未下过水,又怎么会知道自己其实是个游泳能手呢? 如果你从未上过马背,又怎么会知道自己是个好骑手呢? 如果你从未拉过小提琴、吹过萨克斯、做过木工或者手作,从未去过实验室、玩过象棋、尝试过烹饪和园艺、跑过步或者学法语,又怎么能知道自己是否擅长呢? 所以,探寻天赋之旅是双向的: 向内深入挖掘自我,向外寻找可能的机遇。 我们所有人都活在两个世界中:一个是内部世界,它因你的存在而存在,是你的内部意识——感觉、想法、情绪和感受;另一个是外部世界,包括了其他人、各种事物、不同环境。 向外不断尝识新领域的各种可能性是发现天赋的一部分。如果你正在思索自己一生应该做什么的话,当下局限的视野,会限制你对天分的探索。 不管你现在多大年纪,你可能会认定自己可以做哪些事情,不可以做哪些事情;你擅长哪些事情,不擅长哪些事情。你的判断可能是准确的,也可能作出误判。 所以,如果你怀疑自己在某些方面的天分,那么想一想你的怀疑是怎么形成的。 有没有去发展这些天分的其他方法,能让你乐在其中而且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那些你从未使用过的天分呢?你如何才能发现它们? 通过做以下5件事,或许会有新的发现。 拿着你的发现,大胆去尝试吧,当你不给自己设限,生活就会充满无限可能。 愿我们都能在琐碎日常中留一点心眼,发现自己的天分和潜力,发现人生的新可能,以及新活法。 天赋是天分与热情的结合, 下一篇我们讲讲如何找到你的热情。 作者介绍:厦九九,生活在厦门的厦大人,90后职场宝妈,上市公司品牌总监,头条号签约作者,写作培训师。分享个人成长和职场干货,已出版《撑过去,你终将成为更好的自己》。
2023-07-22 02:31:281

专注与精进

想要精进,必然要专注,这几乎是唯一的途径。 家长要给孩子创造好的学习环境。那么什么是好的环境,无非是可以专注,孟母三迁大抵也是为此。前篇所述的一万小时天才理论,一万小时是需要专注的,不是摸鱼的。作家写文章,画家创作,设计师画图,都需要屏心净气,心无旁鹜才是。 有钱人能创造的好的环境,可以专注,不用考虑一日三餐,风吹雨淋,没有家室所累,可以专心做学问。民国的大师有几个贫困人家出身,大抵非富即贵。没有稼穑之苦,更无衣食之累,一心一意读书,只要不是天生愚钝,总会有所成。反观劳苦大众,每天为生活所困,怎么可能专心读书。所以现代的学校建成象牙塔,每个进来的学生,不用考虑学费,也不要外出打工,统一穿校服,统一吃食堂,就是希望能做专注,当然还有公平。 学习是少数几个可以预知结果的人类活动,只要专注认真学,没有学不会的。大多数学业上无所成的学子,通常是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做到长期专注学习而已。出名要趁早,为什么?因为你越早出名就可以越早让别人知道你是读书做学问的料,从而掩盖一个真相那就是“别人只要有相似的条件也可以学的一样甚至更好”。为什么中小学阶段就要做出证明题之--我是读书的材料,不要让自己局限到长期而繁重的生产劳动中。等将来个体觉悟了,我也能当大文豪,大科学家,大政治家,这时候,已经来不及了,社会顶端的资源就是那么多,那些出名早的人已经占据了,现在你虽然有这个实力和能力,但已经不需要你了,社会需要更多的普通劳动者,这就是分工和阶层的固化。等大多数人明白这个道理后,中小学生内卷已经不可避免了。 对于一个个体来说,真心没什么好办法,尽量专注,掌握一项技能谋生,早日财务自由。如果到时仍然心有余力,那就做服务社会,治国平天下吧。
2023-07-22 02:31:341

怎么样零基础学习英语?

你好,关于零基础学习英语单词是一切的基础,可以根据大纲和历年考查频率比较高的词汇开始记忆!每天不断翻新,并且让背记过程与巩固复习同时进行。阅读理解也要每天都加以训练。做完后对着答案再把文章分析一遍。阅读理解重要的是培养语感和自己分析问题的能力翻译和作文的训练应该在后期训练,前期就不用投入太多的精力。完型填空可以从复习准备的中期开始准备。精炼整合阶段:研究生英语考试除了具有一般英语考试的共通点外还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可循,只有掌握了研究生英语考试的特点才能得高分。同时,这也要求掌握针对性的复习方法:(1)正确选择资料。(2)合理利用时间。复习过程中需劳逸结合,不可过于疲劳,以免影响下次复习效果。(3)适时进行总结。总结是非常重要的,英语复习需总结之处有三:各单项复习完成时;做完一套模拟题后;复习内容均已进行完毕之后的大总结,从这次总结中必须找出自己到底有哪些地方考试最容易丢分,以便抓住最后的有限时间尽快弥补。(4)广开学习渠道。英语复习不同于专业课复习,除扎实的基本功外,还要有宽广的知识面。(5)明确考查重点。应该从近年考研英语试卷中分析并结合考试大纲来看,这样才能得出最准确的考察重点。(6)强化三项技能。所谓三项技能就是语法、词汇、复杂长难句。强化语法的主要工作有两方面:第一,利用较权威的语法教材,系统整理基本语法知识,形成清晰体系;第二,在复习过程中对特殊语法现象进行积累归纳,从而全面熟悉掌握。而强化词汇的重点则应放在词义辨析与搭配上,细致了解词根、词缀、近义辨析、同义比较、一般用法、固定搭配等。在前期复习的基础上继续练习,并且找出薄弱环节。(1)做一定量的模拟题,并且按照真正的考试来严格控制时间。每次完成模拟考试题后要仔细分析解答各题目所占的时间比例。对做题时间不足或过长的现象作合理调整,然后在今后的模拟中有意识地控制做题时间。另外,还要按照自己的个人水平,选择出一个适合自己的做题顺序。(2)要继续进行模拟练习,巩固前阶段的复习,并进一步掌握应试策略。后期巧用真题真题中阅读理解部分选文的内容,大多是关于国外尤其是美国的经济、科技、环境、就业以及社会问题的内容。研究真题很重要:(1)每个人结合自身情况把那些似懂非懂的词划出来。(2)参考译文给出所划单词在文中的意思。在考研英语中,单词在新的环境下往往有新的意思。考研的真题中有很多这样的词,一定要看真题解析。(3)关于长难句。对于一些特殊的结构和经常被设计成长难句的结构,在复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总结,找个独立的本子记下来,经常翻看。(4)英语的作文也是很有技巧的!现在网上有很多“万能模版”之类的。亮眼的句子和单词可以让阅卷老师眼前为之一亮,分数自然大大提高。
2023-07-22 02:31:4511

邓巴数字:你的社交圈上限只有150人吗?

随着工作生活的需要,你的微信好友数量与日俱增,甚至5000人的人数上限都已经无法满足你的社交需求。然而当你沉静下来细细一想,好像平日里常联系的好友只有固定的少数人,大部分你都叫不出他们的名字,甚至你不知道他们是什么时候成为了你的好友。 是你的记性不好,还是你的社恐在作怪,亦或是有其他什么原因? 20世纪90年代,牛津大学的人类学家罗宾.邓巴根据猿猴的智力与社交网络推断出: 人类智力允许拥有稳定社交网络的人数是148人,四舍五入大约是150人,这就是著名的“邓巴数字”。 也就是说无论你是什么人,社交达人还是社恐患者,商界精英还是底层loser,你的社交圈只允许150人的稳定关系,这和你的性格、职业、地位无关,而是由你的大脑决定的。 邓巴认为,人的大脑皮层大小有限,所提供的认知能力只能掌握与大约150人的稳定人际关系。如果交际群体越大,人们就需要花费越多的时间去了解群体中每个人的信息,然后决定跟谁是朋友,跟谁有过节,跟谁比较地位,比较别人的相对地位。随着群体规模扩大,复杂性呈指数级增长,需要处理的信息量也就大得惊人。 在一个有五位成员的群体中,成员间共有十组双边关系;在20个成员的团体中,双边关系数量上升到190组;50个成员的团体则升至1225组。这些复杂的社交关系和海量的信息将会冲击你的认知极限,所以当你认识的人疏远了,你和他的互动越来越少,直到一年甚至好几年才联系一次时,你的大脑就会自动将这些人驱逐出去,而让最新认识的人取而代之——这是一个零和系统,你所能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有限,你的大脑认知能力是有上限的。为了预测人类群体的规模上限,邓巴将人类大脑皮层的占比数据纳入图形进行分析,得出的准确数字是:147.8人。 在微信、facebook等社交平台诞生之前,人们通过写信或赠送卡片的形式保持和朋友之间的关系。邓巴通过对英国人寄送圣诞卡片的习惯发现,人们将约四分之一的卡片寄给了亲人,近三分之二给朋友,8%给同事。不过,最主要的研究发现是这样一个数字:以一个人寄出的全部卡片为例,所有收到贺卡的人口总和平均为153.5人,也就是150人左右。这与邓巴通过图形数据分析得出的结果十分吻合。 除此之外,还有更多的示例为邓巴的研究提供了有力证明。 主流的研究部落、群居和村落的科学都认为: 古代部落的人数通常最多也就150人左右。 这是你可以信任和依靠,可以招呼来与之交谈的人数的大致上限。 公元前6000年左右,从住宅的数量可以看出,中东地区新石器时代村庄的规模为120至150人。1086年,英格兰为了进行人口土地普查所编写的《末日审判书》中记录的大多数英国村庄的平均规模为160人。 纵观西方军事史,从罗马帝国到16世纪的西班牙,再到20世纪的苏联, 专业军队的人数规模大约都在150人左右。 这些人往往被分成大约50个人的团体,然后再进一步分成10到15个人的小队。反过来,这些人又组成了550到800人的队伍,甚至更大规模。 现代生产企业也拥有类似的办公架构。 当一个分支机构的员工超过150名时,这些公司就会将之一分为二,再建一家新的办公室。 总体而言,一旦一个群体的人数超过150人,成员之间的关系就开始淡化。虽然现在文明程度越来越高,但人类的社交能力与石器时代没什么两样。邓巴写道: “150人似乎是我们能够建立社交关系的人数上限,在这种关系中,我们了解他们是谁,也了解他们与我们自己的关系。” 一旦你交往的人数超过了150个人,你将不得不花费大约42%的时间在维持彼此的关系上。要想把一个群体发展到这种规模,还需要承受来自环境的巨大压力。所以我们会发现 如果想要维持更加庞大的群体,如军队、城市和国家,人类就必须通过层层细分这些较大群体来实现更有效的统治和管理, 如中国古代实行的郡县制以及西方中世纪的封建分封制度都是对邓巴数字的合理解释,即最高统治者无法直接控制庞大的疆域和人口数量,必须将其拆分为更小的单元,通过直辖有限的行政单位,来层层传递统治权。 当然在这150人的社交圈层中,通过仔细观察,你会发现根据关系的亲密程度,会呈现层层扩大的圈层序列:其中位于核心的只有大概5人左右的小圈子,他们是你的亲人和最知心的朋友;第二层,大概有10-15人左右,这些是和你交往比较密切的朋友、同事、同学、室友等人;再往外一层级则是被称作普通朋友的人,这一层级通常会有20-25人;最外一层大约有100人,是你在工作生活中仅仅知道他们的名字,并且存在某种社会关系的人,这四层圈子加起来就是邓巴所提到人类社交极限150人 邓巴认为认为在这个4层的模型中,前两层属于强关系,也就是我们经常联系、能够第一时间想起来的亲人和朋友;反之,其他的人属于弱关系,我们可能对他们并不陌生,但可能一年下来都不怎么联系。 邓巴数字虽然在管理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多个学科领域中得到了证实和应用,但自提出以来一直遭受人们的质疑,尤其是21世纪各种社交应用的快速发展和普及,“150”这个魔力数字仿佛已经失去了原有的约束力。 无论是在校的大学生还是上班的企业白领,很多人的微信、qq、脸书上的好友数量都远远高于这个数量,那么我们是否可以据此来反驳邓巴对社交关系上限的看法呢? 通过对Facebook的一项数据显示, “150”这个数字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仍然对每个人产生足够的影响力。 facebook上有些社交高手拥有1000个甚至更多的好友,但定期与之互动的联系人也只有150人左右,而在这150人中,与之频繁交流的人不超过20人。一篇发表于2011年的论文显示,Twitter用户经常进行互动的好友人数平均在100到200人之间。这两组数据与邓巴定律不谋而合。 所以邓巴在面对质疑时,曾对伦敦《星期日泰晤士报》说: “有趣的是,你可以有1500个朋友,但当你真正查看网上互动记录时,你会发现人们依然保持着如现实世界中一致的大约150人的核心圈。” 成立于2010年的一款新型社交软件path显然是对邓巴数据最直接的运用——它允许每个用户最多拥有150名好友。从目前的效果来看,path已经拥有超过500万的用户,虽然整体规模远低于facebook、推特等头部平台,然而其活跃用户比例却远高于后者。 Path联合创始人戴维·莫林说: “邓巴的研究表明,无论科技怎样进步,我们终归都只是人,都逃不开人类的极限。” 当然除了来自社交网络之外,对于邓巴数字的质疑是来自多个方面的。 美国学者菲利普.利伯曼认为邓巴是基于灵长目族群进行研究的,应该寻找古人类的资料作为直接证据,而在100多万年前的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低下,食物匮乏,原始社会族群通常只在30-50人之间,完全达不到150人。 而伯纳德和皮特基尔沃斯通过对美国社交行为的研究发现,美国社交族群的平均规模为290人,这一数据差不多是邓巴数字的两倍,由于现代社交关系受国家发展水平、文化差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一数字在一定程度上只代表了美国人的社交状态,在全球范围内并不具有普遍性。 而来自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的研究者在试图重复邓巴的分析时,发现根据新皮质的大小和社会群体的关系进行外推,其结果并不是一个特定的数值,而是在4到508人之间一个很宽泛的范围,这样不精确的数据无论在任何情况下,其所得出人类社交数量及其推论都难以让人信服。 研究者认为,邓巴数之所以错误,是有多种原因,其中最主要的因素就是 邓巴通过对其他灵长类的研究来推及人类的社交数量是不合理的。因为人类的大脑与其他灵长类动物相比具有很大的差异。 人类的大脑容量远大于其他灵长类动物,这就决定了人类的学习能力和认知能力是其他灵长类动物无法比拟的。 人能够通过主动和他人大量互动,从而增强与他人打交道的能力,进而克服大脑皮层的限制。就像有的人可以记住圆周率的数千位数,一些动物学家能记住6000个不同的甲虫名称或特征。这也是为何不同文化、不同人,计算出来的“邓巴数”会差距这么大的原因。 对于斯德哥尔摩的这项研究,邓巴本人专门撰文予以了反驳。一方面,邓巴质疑了该研究所使用的统计方法的不合理性;另一方面则进一步强调了150数字是用来区分不同关系程度的社交群体,即一个人所能维持的高质量社交关系只有150人,而非只有150个人好友。就像我们所使用的微信可以有上千个好友,然而经常联系的却非常少。 当然邓巴也并非固步自封一味维护自己的观点,他并不排除人类在新型社交形式下重新定义认知上限的可能性。邓巴也承认,与其他非人类的灵长生物相比,人类通过发明更高效的语言,可以维系规模更大的社交群体。狒狒通过轮流抓虱子的方式来巩固感情,而人类则擅长使用修辞、八卦、演说、唱歌、讲故事和开玩笑等方式聚到一起。人类更高效的社交方式决定了其规模更大的社交数量。 所以 随着社交软件的兴起以及未来其他更具革命性的社交新形式的出现,人类会获得比语言更高效的沟通方式时,邓巴数字可能会达到一个更高的上限。 邓巴数字可以为我们的社交行为提供一定的借鉴——每个人的社交空间都只有固定数量的席位,所以我们应当将之留给那些值得我们真正交往的人,而避免那些无用的社交占用你的时间和精力。至于邓巴数字是否正确,这或许与一万小时天才理论一样是一个因人而异的结论。
2023-07-22 02:32:101

一万小时定律是什么?

一万小时定律是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指出的定律。“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他将此称为“一万小时定律”。在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都是经历过“一万小时定律”的打磨才最终呈现在人们的眼前。日常生活细节中所有的理所应当,其实都是在享受别人“一万小时定律”精益求精的成果。扩展资料:“一万小时定律”的例子,在音乐领域,莫扎特是公认的神童,据说他4岁就开始学习钢琴作曲,6岁就开始随父亲到世界各地演出。在他短短的35年人生里,一共创作了将近600部作品,其中有相当一部分都成了后世经典。但是,有人仔细研究了莫扎特的生平,发现所谓的“神童”其实并不是天赋异禀,而是经过了大量刻苦的训练。早在莫扎特4岁的时候,他父亲就已经全职教他音乐了,每天训练的强度非常大。在他6岁生日以前,他已经练习了3000多个小时。所以,人们看到的天才背后,其实是辛苦汗水的付出。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一万小时定律
2023-07-22 02:32:366

什么是一万小时理论??

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需要10000小时,按比例计算就是:如果每天工作八个小时,一周工作五天,那么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至少需要五年。这就是一万小时定律。
2023-07-22 02:33:172

“想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需要坚持至少一万小时”的定律出自哪部著作?

《异类》美国两位畅销书作家,丹尼尔·科伊尔的《一万小时天才理论》与马尔科姆·格拉德韦尔的一本类似“成功学”的书《异类》,其核心都是“一万小时定律”,就是不管你做什么事情,只要坚持一万小时,基本上都可以成为该领域的专家。
2023-07-22 02:33:441

一万小时定律的理论依据

英国神经学家DanielLevitin认为,人类脑部确实需要这么长的时间,去理解和吸收一种知识或者技能,然后才能达到大师级水平。顶尖的运动员、音乐家、棋手,需要花一万小时,才能让一项技艺至臻完美。一万个小时是怎么算出来的?  格拉德韦尔一直致力于把心理学实验、社会学研究,对古典音乐家、冰球运动员的统计调查改造成流畅、好懂的文字。在调查的基础上,他总结出了“一万小时定律”,他的研究显示,在任何领域取得成功的关键跟天分无关,只是练习的问题,需要练习1万小时——10年内,每周练习20小时,大概每天3小时。每天3小时的练习只是个平均数,在实际练习过程中,花费的时间可能不同。上世纪90年代初,瑞典心理学家安德斯·埃里克森在柏林音乐学院也做过调查,学小提琴的都大约从5岁开始练习,起初每个人都是每周练习两三个小时,但从8岁起,那些最优秀的学生练习时间最长,9岁时每周6小时,12岁8小时,14岁时16小时,直到20岁时每周30多小时,共1万小时。  “一万小时法则”在成功者身上很容易得到验证。作为电脑天才,比尔·盖茨13岁时有机会接触到世界上最早的一批电脑终端机,开始学习计算机编程,7年后他创建微软公司时,他已经连续练习了7年的程序设计,超过了1万小时。为什么是一万个小时?  “一万小时法则”的关键在于,一万小时是最底限,而且没有例外之人。没有人仅用3000小时就能达到世界级水准;7500小时也不行;一定要10000小时——10年,每天3小时——无论你是谁。这等于是在告诉大家,一万小时的练习,是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  音乐神童莫扎特,在6岁生日之前,他音乐家的父亲已经指导他练习了3500个小时。到他21岁写出最脍炙人口的第九号协奏曲时,可想而知他已经练习了多少小时。象棋神童鲍比·菲舍尔,17岁就奇迹般奠定了大师地位,但在这之前他也投入了10年时间的艰苦训练。  在大量的调查研究中,科学家发现,无论是在对作曲家、篮球运动员、小说家、钢琴家还是象棋选手的研究中,这个数字——一万,反复出现。  这是“一万小时法则”被提出的事实论据。
2023-07-22 02:34:501

天才等于—万个小时是谁说的

天才,百分之一是灵感,百分之九十九是汗水。但那百分之一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都要重要。 --爱迪生
2023-07-22 02:35:021

一万小时天才理论的txt全集下载地址

一万小时天才理论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百度网盘,点击免费下载:内容预览:您下载的该电子书来自:TXT书库[一万小时天才理论 / [美]丹尼尔.科伊尔 著 ]书籍介绍:  天才的奥义何在?解开天才之锁的密码是什么?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丹尼尔为家长、教师、教练,以及商业人士隆重呈现——放大潜能的工具。  通过脑机制最新科研成果,作者为人们指出一条天才养成之路。科伊尔在大量实例的支持下,推翻了天才天生的观念,提出能够提升天赋、优化成就的3要素:刻苦练习、点燃激情、专业指导。  通过对成功人士的案例分析,本书不仅颠覆了人们传统的天才观,同时为读者提供了达到自身最高潜能的必备工具。正文 内容介绍天才的奥义何在?解开天才之锁的密码是什么?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丹尼尔为家长、教师、教练,以及商业人士隆重呈现——放大潜能的工具。通过脑机制最新科研成果,作者为人们指出一条天才养成之路。科伊尔在大量实例的支持下,推翻了天才天生的观念,提出能够提升天赋、优化成就的3要素:刻苦练习、点燃激情、专业指导。通过对成功人士的案例分析,本书不仅颠覆了人们传统的天才观,同时为读者提供了达到自身最高潜能的必备工具。正文 编辑推荐献给菜鸟、牛人与掉队者请使用任意搜索引擎输入Anders Ericsson,结果的头几条都是大名鼎鼎的爱立信集团,这就是商业社会的规则,但这并不是我们想看到的。安德斯u2219埃里……请采纳
2023-07-22 02:35:092

励志故事:一万小时练就天才的方法

以下是 无 还为大家提供优质的儿童睡前故事、童话故事、神话故事、寓言故事、成语故事、名人故事、传奇故事、美德故事、哲理故事、励志故事、民间故事及爱国故事等多种儿童故事范文,供大家参考!   也许仍然有不少人相信那些不世出的天才必有天生的神秘能力,但科学家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已经达成共识,那就是所有高手都是练出来的。   随着畅销书《异类》的流行,“练习一万小时成天才”这个口号现在是尽人皆知。也许仍然有不少人相信那些不世出的天才必有天生的神秘能力,但科学家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已经达成共识,那就是所有高手都是练出来的。不但如此,最近几年的科学进展,人们可能第一次拥有了一个关于怎样炼成天才的统一理论。   好消息是除了某些体育项目对天生的身高和体型有特殊要求之外,神秘的天生素质并不存在,也就是说人人都有可能成为高手。早在20多年以前,芝加哥大学的教育学家Benjamin Bloom就曾经深入考察过120名从音乐到数学多个领域内的精英人物,发现他们幼年时代没有任何特别之处。后人的研究更证明,在多个领域内,就连智商都跟一个人能不能达到专家水平没关系。   有个匈牙利心理学家很早就相信只要方法得当,任何一个人都可以被训练成任何一个领域内的高手。为了证明这一点,他选择了一个传统上女性不擅长的项目,也就是国际象棋。结果他和妻子把自己的三个女儿都训练成了国际象棋世界大师,这就是的波尔加三姐妹。这个实验甚至证明哪怕你不爱好这个领域,也能被训练成这个领域的大师,因为三姐妹中的一个并不怎么喜欢国际象棋。   而坏消息是成为大师需要长时间的苦练。每天练三小时,完成一万小时需要十年时间,但这只是达到世界水平的最低要求。统计表明对音乐家而言,水平要求的训练时间是十五到二十五年。但最关键的并不是练习的时间,而是练习的方法。   天才是怎样炼成的?中国传统思维比较强调一个“苦”字,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甚至是头悬梁锥刺股。而近代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人们则开始强调一个“爱”字,说兴趣是的老师,强调寓教于乐,“哈佛女孩”的家长们纷纷写书,介绍自己的孩子如何一路玩进。   很多励志故事和流行的成功学书籍最爱强调的似乎是“顿悟”,认为一个人之所以不成功是因为他没想通,他没有认识到真正的自己!好像一旦一个人顿悟到了真正的自己,他就会非常简单地在本来应该属于自己的领域成为天才人物。   一个销售员可能认为真正的自己其实是个小说家,一个医生可能认为真正的自己其实是个画家—的问题是他们从来没有写过小说或者画过画—但他们认为他们距离“真正的自己”只有一步之遥,一旦尝试了就会爆发天才。   所有这些关于成功学的个人经验和励志故事都不科学。假设一个成功人士做过一百件事,包括参加演讲比赛,衣着有个性,听英文歌曲,最喜欢的颜色是绿色等等,他会非常自得地把这一百件事都写进自传,没准还要加上女朋友的影响。然而其中真正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可能只有四件事,问题是他和读者都不知道是哪四件。   科学家不信励志故事,他们只相信调查研究。在过去二三十年内,心理学家们系统地调研了各行各业内的从新手,一般专家到大师们的训练方法,包括运动员,音乐家,国际象棋棋手,医生,数学家,有超强记忆力者等等,试图发现其中的共性。   他们的研究甚至细致到精确记录一所音乐学院的所有学生每天干的每一件小事,用多少时间做每件事,父母和家庭环境,来比较到底是什么使得那些音乐天才脱颖而出。   现在这项工作已经成熟了。2006年,一本900多页的书,TheCambridge Handbook of Expertise and Expert Performance,出版。这是“怎样炼成天才”研究的一本里程碑式的学术著作,此书直接引领了后来一系列畅销书的出现,包括格拉德威尔的《异类》,Geoff Colvin 的 Talent is Overrated,和 Daniel Coyle 的 The Talent Code等等。科学家们不但证明了高手是练出来的,而且通过考察各个领域的训练方法的共性,总结了一套统一的练习方法,这就是所谓“刻意练习”(deliberate practice)。   过去多年来,训练方法是不断进步的。比如说作曲,假设一名普通学生使用普通训练方法六年时间能达到的水平,另一个学生使用新的训练方法三年就能达到,那么我们可以说这个新训练方法的“有效指数”是200%。统计表明,莫扎特当时的训练,他的有效指数是130%。   而二十世纪的天才也许没有莫扎特有名,但其训练水平都能达到300%到500%!十三世纪的哲学家培根曾经认为任何人都不可能在少于30年之内掌握数学,而现在的学生十几岁的时候已经学到多得多的数学,教学方法进步了。事实上,我们今天在所有领域都比过去做得更好,体育世界纪录被不断打破,艺术家们的技巧也是过去根本无法想象的。   训练方法重要性的另一个体现是“天才”的扎堆出现,比如曾经有一个时期俄罗斯对女子网球,韩国对女子曲棍球,更不必说中国对乒乓球的的绝对优势。   更进一步,哪怕你这个国家传统上并不擅长这个项目,只要有一名教练摸索掌握了科学训练法,那么他就可以带出一代绝世高手,比如中国花样滑冰教练姚滨。人们经常感慨中国十多亿人居然找不到11个足球天才—如果天才是天生的,那么十多亿人必然足以产生很多天才,但天才是练出来的,而中国缺乏有效的练习环境,人口再多也比不上欧洲小国。   一、刻意练习   首次提出“刻意练习”这个概念的是佛罗里达大学心理学家 K. Anders Ericsson。这套练习方法的核心假设是,专家级水平是逐渐地练出来的,而有效进步的关键在于找到一系列的小任务让受训者按顺序完成。   这些小任务必须是受训者正好不会做,但是又正好可以学习掌握的。完成这种练习要求受训者思想高度集中,这就与那些例行公事或者带娱乐色彩的练习完全不同。“刻意练习”的理论目前已经被广泛接受,我们可以总结一下它的特点。   1. 只在“学习区”练习   科学家们考察花样滑冰运动员的训练,发现在同样的练习时间内,普通的运动员更喜欢练自己早已掌握了的动作,而顶尖运动员则更多地练习各种高难度的跳。普通爱好者打高尔夫球纯粹是为了享受打球的过程,而职业运动员则集中练习在各种极端不舒服的位置打不好打的球。真正的练习不是为了完成运动量,练习的精髓是要持续地做自己做不好的事。   心理学家把人的知识和技能分为层层嵌套的三个圆形区域:最内一层是“舒适区”,是我们已经熟练掌握的各种技能;最外一层是“恐慌区”,是我们暂时无法学会的技能,二者中间则是“学习区”。只有在学习区里面练习,一个人才可能进步。   有效的练习任务必须精确的在受训者的“学习区”内进行,具有高度的针对性。在很多情况下这要求必须要有一个好的老师或者教练,从旁观者的角度更能发现我们最需要改进的地方。   只在学习区练习,是一个非常强的要求。一般的学校课堂往往有几十人按照相同的进度学习知识,这种学习是没有针对性的。同样的内容,对某些同学来说是舒适区根本无需再练,而对某些学生则是恐慌区。科学教学必须因材施教,小班学习,甚至是一对一的传授。真正高手训练与其说是老师教学生,不如说是师傅带学徒。   一旦已经学会了某个东西,就不应该继续在上面花时间,应该立即转入下一个难度。长期使用这种方法训练必然事半功倍。2004年的一项研究表明,大学生的学习成绩和他们在学习上投入的总时间没有直接关系,关键是学习方法。   2. 大量重复训练   从不会到会,秘诀是重复。美国加州有个“害羞诊所”(The Shyness Clinic),专门帮助那些比如说不敢和异性说话的人克服害羞心理。这个诊所的心理学家不相信什么心理暗示疗法,什么童年回忆之类,他们相信练习。他们认为使人害羞的并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们对事情的观点。   怎么治疗恐女症?做法是设计各种不同难度的场合进行对话训练。最初是在房间内集体对话,角色扮演。然后是到直接跑到大街上找陌生美女搭讪要求约会。难度是有意在公共场合做出使自己难堪的事情,比如去超市把一个西瓜掉在地上摔坏。   这种把不常见的高难度事件重复化的办法正是MBA课程的精髓。在商学院里一个学生每周可能要面对20个真实发生过的商业案例,学生们首先自己研究怎么决策,提出解决方案,最后老师给出实际的结果并作点评。学习商业决策的办法不是观察老板每个月做两次决策,而是自己每周做20次模拟的决策。军事学院的模拟战,飞行员在计算机上模拟各种罕见的空中险情,包括丘吉尔对着镜子练习演讲,都是重复训练。   在体育和音乐训练中,比较强调“分块”练习。首先你要把整个动作或者整首曲子过一遍,看专家是怎么做的。然后把它分解为很多小块,一块一块地学习掌握。在这种训练中一定要慢,只有慢下来才能感知技能的内部结构,注意到自己的错误。   在美国一所的小提琴学校里,甚至有禁止学生把一支曲子连贯地演奏的要求,规定如果别人听出来你拉的是什么曲子,那就说明你没有正确练习。职业的体育训练往往是针对技术动作,而不是比赛本身。一个高水平的美式足球运动员只有1%的时间用于队内比赛,其他都是各种相关的基础训练。   反过来说如果没有这种事先的重复训练,一个人面对不常见的事件往往会不知所措。统计表明工作多年的医生通过读X光片诊断罕见病症的水平反而不如刚毕业的医学院学生—因为很少遇到这种病例,而在医学院学到的东西早就忘了。的办法其实是定期地让医生们拿过去的旧X光片集中训练,而不是期待在工作中碰到。   3. 持续获得有效的反馈   传道,授业,解惑,老师和教练的用处是什么?也许对一般人来说小学老师的作用是激发了他学习的兴趣,教会了他什么东西,曾经有过传道授业解惑。而真正的高手都有很强的自学能力,对他们而言,老师和教练的最重要作用是提供即时的反馈。   一个动作做得好与不好,有教练随时指出,本人必须能够随时了解练习结果。看不到结果的练习等于没有练习:如果只是应付了事,你不但不会变好,而且会对好坏不再关心。在某种程度上,刻意练习是以错误为中心的练习。练习者必须建立起对错误的极度敏感,一旦发现自己错了会感到非常不舒服,一直练习到改正为止。   从训练的角度,一个真正好教练是什么样的?JohnWooden 是美国传奇色彩的大学篮球教练,他曾经率领 UCLA 队在12年内10次获得NCAA 冠军。为了获得 Wooden的执教秘诀,两位心理学家曾经全程观察他的训练课,甚至记录下了他给球员的每一条指令。结果统计表明,在记录的2326条指令之中,6.9%是表扬,6.6%是表示不满,而有75%是纯粹的信息,也就是做什么动作和怎么做。他最常见的办法是三段论:演示一遍正确动作,表现一遍错误动作,再演示一遍正确动作。   与外行想象的不同,的教练从不发表什么激情演说,甚至不讲课,说话从不超过20秒。他们只给学生非常具体的即时反馈。所有训练都事先进行无比详细的计划,甚至包括教运动员怎么系鞋带。他们仿佛有一种诡异的知道学员在想什么的能力,即使是第一次见面能指出学生在技术上最需要什么。他们是绝对的因材施教,源源不断地提供高度具有针对性的具体指导。   获得反馈的境界是自己给自己当教练。高手工作的时候会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观察自己,每天都有非常具体的小目标,对自己的错误极其敏感,并不断寻求改进。   4. 精神高度集中   刻意练习没有“寓教于乐”这个概念。曾经有个小提琴家说过,如果你是练习手指,你可以练一整天;可是如果你是练习脑子,你每天能练两个小时就不错了。高手的练习每次最多1到1.5小时,每天最多4到5小时。没人受得了更多。一般女球迷可能认为贝克汉姆那样的球星很可爱,她们可能不知道的是很少有球员能完成贝克汉姆的训练强度,因为太苦了。   科学家们曾经调查研究了一个音乐学院。他们把这里的所有小提琴学生分为好(将来主要是做音乐教师),更好,和(将来做演奏家)三个组。这三个组的学生在很多方面都相同,比如都是从8岁左右开始练习,甚至现在每周的总的音乐相关活动(上课,学习,练习)时间也相同,都是51个小时。   研究人员发现,所有学生都了解一个道理:真正决定你水平的不是全班一起上的音乐课,而是单独练习:   的两个组学生平均每周有24小时的单独练习,而第三个组只有9小时。   他们都认为单独练习是最困难也是最不好玩的活动。   的两个组的学生利用上午的晚些时候和下午的早些时候单独练习,这时候他们还很清醒;而第三个组利用下午的晚些时候单独练习,这时候他们已经很困了。   的两个组不仅仅练得多,而且睡眠也多。他们午睡也多。   那么是什么因素区分了前两个组呢?是学生的历史练习总时间。到18岁,的组中,学会平均总共练习了7410小时,而第二组是 5301小时,第三组   3420小时。第二组的人现在跟的组一样努力,可是已经晚了。可见要想成为高手,一定要尽早投入训练,这就是为什么天才音乐家都是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苦练了。   二、人脑的学习原理   现代神经科学和认知科学认为,几乎没有任何技能是人一出生就会的。哪怕是对简单物体的识别,把东西抓取过来这些简单的动作,也是婴儿后天学习的结果。一个人一出生的时候根本不可能预见到将来自己需要什么技能,基因不可能把一切技能都用遗传的方法事先编程,那样的话太浪费大脑的存储空间。   的办法是不预设任何技能,只提供一个能够学习各种技能的能力,这就是人脑的巧妙之处。基因的做法是先预设一些对刺激的基本反应和感觉,比如看见好吃的东西我们会饿等等。这些基本的反应需要调动的神经较少。但对于更高级别的技能,比如演奏音乐,需要协调调动很多神经,就必须靠后天学习了。   人的任何一个技能,都是大脑内一系列神经纤维传递的电脉冲信号的组合。解剖表明拥有不同技能的人,其大脑的神经结构非常不同,比如出租车司机大脑内识别方向的区域就特别发达。也就是说与计算机不同,人对于技能的掌握是在大脑硬件层次实现的。   而最近有一派科学家认为,髓磷脂是技能训练的关键,它的作用是像胶皮把电线包起来一样,把这些神经纤维给包起来,通过防止电脉冲外泄而使得信号更强,更快,更准确。不管练习什么,我们都是在练习大脑中的髓磷脂,就好像把一堆杂乱无章的电线被排列整齐变成电缆。直到2000年新技术允许科学家直接观察活体大脑内的髓磷脂之后,髓磷脂的作用才被发现,而且一直到2006年才第一次被在学术期刊上说明。科学家认为髓磷脂是脑神经的高速公路,提高信号传递速度,并且可以把延迟时间减少30倍,总共提速3000倍,甚至可以控制速度,想慢就慢。   人脑之中分布着大量“自由的”髓磷脂,它们观测脑神经纤维的信号发射和组合,哪些神经纤维用的越多,它们就过去把这一段线路给包起来,使得线路中的信号传递更快,形成高速公路。这就是为什么练习是如此重要。   髓磷脂理论可以解释很多事情。比如为什么小孩常会犯错?他们的神经系统都在,也知道对错,只是需要时间去建立起来髓磷脂的高速网络。为什么习惯一旦养成不容易改变?因为所谓“习惯”,其实是以神经纤维电缆组合的形式“长”在大脑之中的,髓磷脂一旦把神经包起来,它不会自动散开—改变习惯的办法是形成新习惯。   为什么年轻人学东西快?因为尽管人的一生之中髓磷脂都在生长,但年轻人生长得最快。最激进的理论则认为人跟猴子的最显著区别不在于脑神经元的多少,而在于人的髓磷脂比猴子多20%!解剖表明,爱因斯坦的大脑中的神经元数量是平均水平,但他拥有更多能够产生髓磷脂的细胞。   三、谁愿意练习一万小时?   看了钢琴家朗朗的传记之后,可能很多人会怀疑是否真的应该让孩子接受这样的苦练。实际上,运动员都是穷人家的孩子。不练这一万小时,一定成不了高手,但问题是考虑到机遇因素练了这一万小时也未必成功。   这就是兴趣的作用了。如果说有什么成功因素是目前科学家无法用后天训练解释的,那就是兴趣。有的孩子似乎天生就对某一领域感兴趣。感兴趣并不一定说明他能做好,就算不感兴趣只要愿意练,也能练成。兴趣的作用是让人愿意在这个领域内苦练。   不论如何,刻意练习是个科学方法,值得我们把它运用到日常工作中去。显然我们平时中做的绝大多数事情都不符合刻意练习的特点,这可能就是为什么大多数人都没能成为高手。天才来自刻意练习。
2023-07-22 02:35:161

天赋优势系列(5)| 从天赋到优势,你需要记住的五个原则

上一篇,给大家介绍了发现天赋的七种方法。如果你已经开始去实践这些方法,你可能会惊喜地发现,自己的天赋还真不少。在接下来的这篇文章,我将介绍运用天赋的五大原则,来帮助你更好地实现从天赋到优势的过程。 原则一:专注 我们要聊到的 第一个原则是:专注 。专注,即一段时间选择一个天赋,不懈追求,直到变成优势。而不是,一段时间同时开发几个天赋。 世界级的男高音歌唱家露西亚诺·帕瓦罗蒂曾经讲述过他自己的故事: 我小时候,当面包师的父亲教我学唱美妙的歌曲,他鼓励我刻苦练声。后来,我被我们家乡的一位男高音歌唱家收为学生。同时,我还在一所师范学校念书。毕业时,我问父亲,“我应当当一名教师还是歌手?” “露西亚诺”,父亲回答,“你如果想坐两把椅子,就会从中间摔下去。为了过好你的一生,你必须选好一把椅子。” 从那以后,帕瓦罗蒂就只做唱歌这一件事情。这个故事对于我们的启示就是: 我们必须选择一个天赋,把它变成优势,不懈追求。 大家一定都听说过一万小时天才理论。 一万小时天才理论告诉我们,任何一个人,不论他的基因、所处的环境、文化是什么样子的,他都需要一万小时的精深练习,才能成为真正的高手。 这里的精深练习1万小时,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专注在一项技能上的“刻意练习”(deliberate practice)。 在专注这一点上,国画大师齐白石的经历也能给到我们很多启发。 齐白石小的时候没有学过画画,他16岁开始为了赚钱养家,开始学习雕花木工。在这个过程中偶然接触了国画,产生了兴趣。 20岁时,他在一个主顾家里干活时发现了一套《芥子园画谱》。《芥子园画谱》是一套非常经典的国画教科书,齐白石如获至宝,向主顾借来这本书,开始用薄竹纸覆在书页上,描红一般把原画一笔一笔勾描在竹纸上。就这样勾画了足有半年,画了16册,才悉数画完,并把原书交还。 接下来的5年,齐白石就靠这套勾描出来的《芥子园画谱》做木雕,并且闲的时候反反复复将书拿出来临摹,勤学苦练,打下了画画的底子。后来他的画在当地出了名,引来名画家收他为徒。有了专业指导以后,齐白石的画技更上一层楼,最终成为了一代国画大师。 在信息匮乏时代的大背景下,齐白石这样一位求学若渴的年轻人,发现了一本好书,花半年时间抄下来,又花几年时间学习和反复练习。很多人都会问,在今天,有几个人可以做到呢? 因此,我想要告诉大家的是,如果你真的想构建优势,获得成功,你就必须专注,除此以外,没有别的选择。 专注将是让你形成自己独特优势和差异化的第一步。 原则二:懂得放手 而如果你有很多天赋,不知道怎么选怎么办呢,这就涉及到 第二个原则——懂得放手。 要想专注地做事,必须学会取舍,也就是懂得放手。 我们每个人的精力都非常有限,相信你一定有过这样的体会,如果每件事都追求完美,那么结果很可能就是没有一件事可以做好。 罗辑思维创始人罗振宇曾提到,他在央视《对话》节目做制片人的时候,一个制片人该做的事,譬如盯录制现场、审片子这些他都授权给别人干,他只做一件事,就是开策划会——因为他意识到,开策划会这件事是他可以向中国最高水平的专家学习的机会。罗振宇说,那段时间的“充电”让他重新上了一次大学,并且获得了让他终身受益的宝贵财富。 因此,对于这条原则,我的建议是: 首先认识和接受生活的不完美,并且为自己能基于优势生活而感到知足。然后选取你认为最有可能形成优势、获得认可的天赋,一件你认为最重要、对你来说最有价值的事,把它做到极致。其他次要事情,用七十八十分的标准去完成他们就好。 区分你的各项优势是要花时间的,因为你不可避免地需要放弃这个或者那个你已经酷爱的活动。但是,你一旦下了决心,就应该义无反顾地奔向目标。 决断之前,你往往需要在一段时间里苦心思索,反复斟酌,你也许会经常感到恐惧,但这是一种引人入胜的恐惧。只要坚定向前,你会发现,忽然之间,你的问题和疑虑会烟消云散,前进的道路也会豁然开朗。 无论是决定攻读某个学位,还是发展一个业务,创立一个公司,你都将接受风险,为之奋斗。 原则三:学习知识和技能 运用天赋的 第三个原则是,要学习和扩展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还记得优势的组成部分是什么吗?对,知识、技能和天赋。 天赋和优势之间的鸿沟是某一特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 在天赋的基础上,进行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会让天赋真正大放异彩。 如果你看过电影《疯狂动物城》,你一定知道主角朱迪是一个非常有责任心和使命感的兔子,这是她的天赋之一。她的梦想是当警察,但是她身体条件先天不足,所有人都不看好他,包括她的父母。 而小兔子朱迪之所以可以成为警察局的第一任兔子警官,除了因为她运用了她顽强的毅力,善良,机智……等等的天赋,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她接受了来自于警校的正规训练。 她正是依靠了这些天赋,把警察的必备知识和技能用正确的方法学到手,通过刻意练习,最终成为了一位非常优秀的警察。 关于这条原则,想要在这里强调两点: 一是一定要把天赋和特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相结合,二是要用正确的方法进行刻意练习。 一万小时天才理论中,我们往往过于关注“一万小时”,常常忽略了这一万小时的具体内容,那就是“正确的刻意练习方法”。 所以,掌握不了正确的刻意练习方法,天赋是很难变成能力的。 原则四:耐得住寂寞 接下来,要聊到 第四个原则:耐得住寂寞 。 这一点,听起来有点虚,因为它其实说的是在天赋通往优势的过程中的一种心态和信念。 但我恰恰觉得,这种心态和信念,往往会成为人们成功道路上最大的阻碍。 为什么成功的人总是少数?不是这些人没有天赋,其实每个人都有天赋,只是人们总是不相信自己的天赋,不相信有一天能够成功,等不到优势真正形成的那一天就提前放弃了。 细想一下,人们耐不住寂寞的原因主要有这样几个: 1、害怕弱点: 对于很多人来说,对自身弱点的害怕往往压倒了对自身天赋的信心。 2、害怕失败: 很多人因为害怕失败就不敢冒险不愿尝试,所以也就没有机会去接受挑战。 3、害怕真实的自我: 很多人不愿意研究天赋和优势,是因为不相信自己有什么与众不同的的地方。 这几个观念其实都是和基于天赋和优势的理念背道而驰的,但是这几个信念加在一起,就会让大部分人都耐不住寂寞,无法做到始终如一地专注和刻意练习。 大家都知道导演李安,和他曾经落寞很长一段时间的故事。李安从大学毕业以后,6年间没有工作,在家烧饭打扫房间带孩子,家里的开销完全由妻子一人承担。其实他并不是在6年里完全找不到工作,而且他曾经因为长期失业而十分内疚,想转行学习电脑,但最终他还是认定这辈子就是要干导演,拒绝做和此无关的工作。 失业6年期间,他一直坚持对自己的兴趣——电影的投入,阅读大量书籍,积累了很多素材,最终因拍出了父亲系列三步曲一炮而红,后来更是获得奥斯卡金像奖导演。 我们不一定要学李安,但是我们可以看到李安的成功确实来自于他认定一件事不放弃,专注做自己认为美好的事情的一种信念,才使得他能耐得住寂寞,最终厚积薄发。 原则五:避免过度使用 最后要聊的 第五个原则,是避免过度使用天赋。 世间万物都有两面性,天赋也是一样。所以 我们说要善用天赋,既不能不用,也不能过度使用。 给大家讲一个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真实的故事。 大家知道马克吐温以做事极度认真投入而闻名。他的这个天赋让他成为了美国著名作家和演说家。但是他的天赋也曾经给他带来过灾难。 有一天,马克吐温的妻子去朋友家做客,临出门再三叮嘱他要照顾好还不到4个月大的孩子。马克吐温连声答应下来。 他把孩子放在摇篮车里面,并把车推到走廊上,自己坐在车旁的一张摇椅上看书。当时正值三九寒冬,室外气温降低到零下19摄氏度。由于看书太认真了,这位大作家忽略了身边的一切,甚至连孩子的哭声都没有听到。 当他看完最后一个章节,才突然想起孩子还睡在摇篮车里。他急忙转过脸去看孩子,此时孩子已经面色发紫,冻得奄奄一息了。 当马克吐温和妻子把孩子送到医院的时候,孩子已失去了神智,过几天就离开了人世。马克吐温将这件事情写在了自己的自传里,儿子的死也成为了他心中永远的痛。 作为普通人,我们也许不会经历像马克吐温那样的人生。但我们也都可能会不同程度地过度使用我们的天赋。 你有没有发现,很多善于思考的人往往都孤僻冷漠,很多好奇心特别强的人往往缺乏效率。这些现象都说明,我们可能一直在无意识地过度使用天赋。 那么如何能避免天赋的过度使用呢?在此给大家提供两个应对过度使用天赋的策略: 1、针对天赋制定相应对策 简单来说,其实就是列出当过度使用自己天赋的时候会出现的情况,并给出相应的处理办法。 比如,我的一个天赋是特别喜欢学习新事物,但这给我带来的负面影响是,我会很容易不专注,因为太容易被各种新奇的课程所吸引。那么这时候我就需要给自己制定优先级排序,并且让自己的输出和输入相结合起来。 再比如,我是一个大伯乐,很善于发现和培养他人的潜能,但当我过度使用这一天赋时,我就难免会在一些人身上花费过多不必要的精力。那这时我就需要提醒自己,甚至为自己制定一个标准,为不同的人安排好我需要花费的精力和时间。 2、建立我们的支持系统 我们需要寻求帮助,请高人指点和提醒。不仅自己学习反思,还要多让周围的人提醒和帮助自己,进步才能更快。 以上就是我想和大家分享的——从天赋到优势,需要记住的五大原则。牢记这几个原则,让它们帮助我们更好地运用天赋,将天赋转化成优势。 下一篇,我会介绍一张神奇的图,以及如何用这张图来帮助大家将天赋分类,更加有效地管理自己的天赋。
2023-07-22 02:35:291

所谓天才,不过是在你看不见的地方努力罢了

终于看到一本愿意跟天才撕逼的书了,它的名字叫《一万小时天才理论》。 书名看起来就很有撕逼感。天才不都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吗?天才不是天生就什么都会吗?跟一万小时这么苦逼的数字扯上关系,还怎么让人心生仰视感? 说真的,天才一直是我们这些普通人的恶梦。 在国内,大部分父母似乎都中了隔壁“别人家孩子”的魔咒,最擅长用对比法打击自家孩子的信心。 等长大一点,接触的信息多起来,我们竟然发现这世界上还有比“别人家孩子”还要可怕的事情。 比如说,有人4岁就能背三百首唐诗,有人6岁就能解高级函数,有人8岁就能拉柴可夫斯基,有人10岁就拿下了国际钢琴大奖…… 这些自带神话光环的同龄人,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了这世界的恶意。并且一直到现在还耿耿于怀,深恨为什么那个牛逼闪闪的人不是自己。 现在好了。这本书终于让我们解脱了。 它用一个又一个例子揭露了一个真相:这世上没有天才,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 为什么要10000小时? 爱迪生说过,天才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 这个来自天才的天才之说,其实早就给了我们最科学的暗示,但我们好像一直仅把它当成一句普通的名人名言,在需要的时候把它放进一堆句子里作点缀。 我们一直认为,天才是上天赐予的才能,是命运的恩赐与象征。但通过科学的“解剖”,天才的表现与大脑中的一种物质有关。 它叫髓鞘质。它的诞生与反复练习有关。 人类的大脑一直被称为迷之宇宙,但更形象的说法是,大脑里就是一堆线路--数亿条叫做神经元的回路,这是人类动作、思维和技能等的真正的控制中心。当你运动、阅读、唱歌时,大脑就发出一个信号,通过神经线路传导到肌肉,然后才产生行动。 肌肉和骨骼如同这些线路控制的木偶。懒散笨拙的线路表现出懒散笨拙的动作,协调干练的线路表现出协调干练的动作。 当某一条回路启动的频率越高,那么我们与此有关的技能就会得到强化。这是因为,要想使我们在某方面的表现特别突出和精准,回路发出的信号必须以合适的速度传输,在正确的时刻到达,而决定这一要素的正是髓鞘质。 在反复使用这条回路的时候,髓鞘质会大量产生,而髓鞘质越多,技能表现越是高超。它像绝缘胶布一样包裹着神经纤维,以防止电流脉冲外泄。髓鞘质越厚,神经回路的稳定和高效越能得到保障。 这个跟才能有关的物质,让世界上那些天才人物看上去与生俱来的才能有了新的解释。年轻的莫扎特听一次就能抄下整首乐曲,因他在六岁生日之前,父亲已经指导他练习了3500个小时。写下《简爱》、《呼啸山庄》、《阿格尼丝·格雷》等世界名著的勃朗特三姐妹,小时候就一起创作过大量的微型小书。 但为什么要10000小时呢?为什么人们学习复杂技能需要如此长的时间? 10000小时法则,是由瑞典人埃里克森提出来的。通过长期的追踪研究,他发现了一个共通的规律:任何领域的任何专家都要经过10000小时专心致志练习。 按照这个说法,任何人都可以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只是必须每天花3小时练习,并且连续坚持10年。 10年10000小时法则的提出,具有特殊的意义。它意味着所有的技能都可以通过同一套基本生理机制获得。 如果把大脑的构造比作科幻电影里的城市,神经元结构光芒四射、灯光摇曳,脉冲电流呼啸而过,那么髓鞘质就好比铺设简单的基础设施。神经系统要想传递出闪电速度,髓鞘质得耗费很长的时间才能把窄窄的基础设施变成高速公路。 髓鞘质是个充满原则的家伙。 首先,它很死板,只对重复行动买帐。也就是说,你只有反复启动神经线路,让真真实实的电流脉冲传过神经纤维,它才会一层一层包裹好神经纤维,保障这条线路的高效畅达。 其次,它没有自己的喜好。它不管这条线路是用来干什么,是挥洒高尔夫球杆也好,是拉起琴弦也好,是拍打篮球也好,它都一视同仁,遵照同样的成长和保护规则,哪条回路开启了,它就包裹上绝缘体。 最后,它还很固执。一旦技能回路包裹上了绝缘体,你就无法去除这层绝缘体。这也说明了为什么习惯一旦养成就很难打破。如果要改变旧习惯,你就只能开启一条新的回路,重复新动作养成新习惯。 了解了髓鞘质这个特性,我们就能清晰地理解技能形成的模型。因此,投入有效练习的时间和精力越多,就能越快掌握技能。 天才模型的三大要素 明白了任何领域的专家都要经过10000小时专心致志的练习,那么很多事情就可以提前规划了。 比如说,在体育竞技场,女运动员的体力巅峰在17岁,那么她们在7岁就要开始练习;男运动员的体力巅峰来得较晚,9岁开始练习也是可以的。 但是否就可以认为,只要花时间反复练习,髓鞘质就一定能够帮助我们蜕变成别人眼里的天才? 嗯……这个问题嘛,还真的是你想多了。天才哪有那么容易当啊,天才的成功,仍然遵循着推动世界运转的一些普遍规律。 概而言之,10000小时的天才之旅,有三个关键因素起着决定性作用。 首先自然是精深练习,也就是有方法的反复练习。 精深练习是一个令人兴奋的概念,它颠覆了我们对天才的定义。在我们的认知里,即使天才是反复练习的结果,那也需要建立在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才能的基础上。但精深练习却昭示了一种可能:不管材质如何,任何人都可以被锤炼成一把绝世好剑。 精深练习就是借用了一些特殊的方法反复练习,由此必须引出另外一个概念:人才温床。 小国巴西盛产足球巨星,他们高超的球技在世界各地的足球场上所向披靡。所有这些球星几乎都有着相同的训练经历:在简陋的训练场地玩室内五人制足球游戏。 这就如同美国青少年自发迷恋街头篮球赛,中国孩子从小就喜欢打乒乓球一样,一项国民性运动的盛行,形成了培养这类运动天才的人才温床。 所以你看,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如果大家都有某一方面的爱好,那么这类人才就会不断涌现,最终形成一种垄断优势。最明显不过的例子就是,那些在站在世界冠军巅峰的人,也许还不是其同龄伙伴中做得最好的一个。 这种人才温床虽然条件简陋,但提供巨大的孕育养分,蕴藏着一些奇特的训练方法和技巧,通过长时间的精深训练(如巴西的年青球员们每周练习20小时),不断开启神经回路并裹上绝缘体,足以成为天才的孵化器。 成为天才的第二个要素是激情。 10000个小时的精深练习不是想炒就炒的一碟小菜,它需要精力、激情和投入。换而言之,坚持枯燥乏味的练习,需要强大的动力燃料--激情。 但激情是如何被点燃的呢?如果你去问那些身处人才温床中刻苦练习的人,他们多半会认为这个问题有点莫名其妙,因为他们觉得沉浸在练习中就像是呼吸一样自然。 我们都知道答案没有这么简单,就像天才没有表面看上去的那样简单一样。从相当多的案例来看,激情的诞生都存在着一些共同的特征:“我就是想成为那样的人”的刺激、艰苦环境的刺激、失去亲人的不安全感带来的刺激……谁也搞不清楚怎么回事,某个信号就会触发出巨大的能量。 大部分时候,未来的成就感与安全感是两个原始的激情信号,但也有其它的因素能带来冲刺成功的动力。 20世纪80年代初期,美国的一位老师决定在小学教授古典音乐,但用来练习的小提琴数量比较少,只能用抽签的形式选择一部分孩子练习。这些孩子被抽中前并没有展示出什么音乐天赋,但是取得的进步令人惊叹。随后,第二个、第三个由抽签组成的小组仍然取得了成功。这些孩子不仅受邀在著名的卡内基音乐厅和林肯中心表演,还参加了电视节目的演出,这段经历也被拍成了好莱坞电影。 这些孩子的成功引起了其它学校的跟风模仿,其中有两个学校恰好形成了对比。一家学校本来就是艺术学校,教学条件非常好,为每位想学琴的学生都购买了一把小提琴。另一家学校的学生并没有表现出对艺术的偏爱,学校也只能提供有限的小提琴数量,于是也采取了抽签的形式选拔学习对象。 一年之后,教学条件好的艺术学校终止了这个项目,而教学条件不好的学校却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艺术人才。 这两所学校的学生本身并没有站在同样的起点,但好学校的学生受到的激励只是相当于轻轻推了一把,而条件不好的学校的学生却在被选中的一刹那触发了某种机能,机会的稀缺性和被选中的荣誉感成了点燃激情的原始信号。 第三个要素是伯乐。 天才需要伟大的教师。伯乐如同启明星或指南针。如果失去启明星或指南针的引导,天才也可能会迷失方向。 称职的伯乐就是一个技艺高超的工匠,能够感知学生所缺乏的东西,精准地找出学生能力的最佳位置,发出正确的指导信号,帮助学生达到真正的目标,并且带领他反复经历这个过程。 伯乐都遵守着一套既定的流程:讲解、示范、模仿、纠正,然后重复。但要想成为一个创造天才的伯乐,还必须具备四大优势: 一是丰富的知识矩阵。首先必须在自己的大脑中建立超级神经回路,具备技术上的知识、策略、经验,能够看到学生的潜力并且推动着他们到达那里。 二是敏锐的洞察力。伯乐的眼睛如同最灵敏的摄像机,能够发现学员的每一处细微变化,观察学生对训练的反应,检查自己给出的信息是否得到了正确的理解与吸收。 三是简明而切中要害的指示。在传递信息时,伯乐总会使用一系列简单明了的句子,迅速命中学生的技能回路,并且引向正确的方向。 四是独特气质与魅力。伯乐拥有夸张的个性与激情四射的表演欲望,这就可以与学生建立起一种直接而有效的沟通通道,让学生没有障碍地接受他们的指点,朝着他们指出的方向努力。并且能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因材施教。 好的伯乐都在做着同一件事:把学员推入精深练习区,最大限度地促进髓鞘质生长,最终能让学生可以找到正确的途径,自己解决问题。 因此,在成为天才的三个条件中,伯乐起到一个串联的作用:指出精深练习的正确方法,并且知道如何唤醒持久的激情动力。 因为他们深知,成功不是偶然,而是改正无数次错误后的必然。 《一万小时小时天才理论》构建了一个打造天才模型,揭露出了隐藏在天才背后的秘密。它让我们知道,天才们的成功表面上看起来只是信手拈来,背后却依然要付出非同一般的代价。天才,不过是努力的代名词罢了。
2023-07-22 02:35:361

10000小时定律:越专业的人,越幸运

1 有人说,2020年最“难过”的一群人不是那些倒闭公司的老板, 而是面临就业的大学生。 学校难回、家门难出、工作难找······· 很多同学调侃说,2020届毕业生,可能真的要云毕业了。 其实,比应届生更难的,是那些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就业的往届生。 和应届生相比,他们的处境更加尴尬。 因为少了应届生的身份,所以吃了很多大公司校招的闭门羹。 无奈之下,大部分学生只能选择社招,茫茫“职海”,我们都是争渡者。 但无论是往届生,还是应届生,绝大多数都会面临这样一个难题: 自己本身没有特别出色的地方,也没有某个领域相关的丰富经验, 企业给出的招聘条件,看上去自己什么都符合,但什么都只是沾一点边, 仅仅停留在“知道”的层面,所以面对好的岗位,想投却不敢投,生怕自己不能胜任。 我相信很多人都遇到过这种情况,明明有机会,却把握不住。 时间拖得越久,内心的焦虑感越强。 2 前段时间,知乎热榜上出现这样一个问题: “什么都会一点,但又都不精通,是好事还是坏事?” 我浏览了点赞量比较高的十几条回答,无一例外,都是站在“坏事”一方。 在其中一个高赞的回答中,我找到这样一个关键词:“万金油”。 万金油的意思有很多,但是放在职场中就是指那些什么岗位的工作都会一点,但是又都不精通,无法完全胜任的人。 这类人,其实是最容易被替代的人。 因为你会的东西,别人也会,而且比你做的更好,你没有一点优势。 你什么都会一点,但公司又不可能把这些事情都交给你去做,一方面是因为你没能力兼顾, 另一方面你也做不好。 公司要提拔人才,一定是选择在在那些岗位上表现最突出的人,而不是面面俱到,却没有拿得出手本事的。 与其把时间分散到很多方面,不如把时间集中到一点上,寻求突破。 3 去年, 华为开出百万年薪的天价薪酬招聘应届大学生 的消息引爆全国。 一时间质疑声不断,所有人都以为这是“噱头”、“炒作”。 但是在看清楚华为收至“麾下”的8位应届生的履历之后,再没有任何质疑的声音。 因为这几个人,随便拿出一个都是精英中的精英,抛开学历不谈,这些人每一个都是计算机领域的天才,各种计算机国际大奖拿到手软。 虽然他们年龄不大,但是他们在自己所擅长的领域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以及取得的成就,丝毫不比一个从业十多年的老员工少。 人们不再质疑,甚至连嫉妒都变成了叹服。 因为他们的工作可不是随随便便找个人就能胜任得了。 任正非曾在接受采访时说过这样一个故事,他说华为在俄罗斯有一个小伙子,不会谈恋爱,不善和人打交道,只擅长数学,天天在公司玩电脑,也不知道每天都在干什么。 直到有一天,这个小伙子突然说,自己把2G突破到了3G。 而华为如今凭借5G领先全球,就与这个小伙子的算法突破有关。 有些人为什么能够拿高薪,因为他们本身的能力无可替代的。 而专业和专注,则是他们走向“精英化”的唯一道路。 4 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指出: 这就是后来我们经常在“成功学秘籍”中听到一万小时定律, 虽然这个定律在很多人看来过于绝对,但其核心思想是没有错的。 只有在某一个领域足够专注,并付出足够多的时间和精力,你才有可能超出同行人,取得比别人更大的成就。 知乎上曾经一个问题,叫做“为什么不要拿你的业余爱好去挑战别人的职业?”几乎所有的答友都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业余和职业的差距有多大。 前几天有朋友跟我咨询怎么做公众号,我跟他讲了一下做公众号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然后后期需要怎么维护,怎么去涨粉,他听着听着忽然就不耐烦了,说原本以为很容易没想到这么麻烦,还是先不要做了,自己也没什么时间维护。 我笑着说,如果只是申请注册编辑排版的话,我讲一遍你就能懂,但这难道就等于会做一个公众号了吗?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都是浅尝辄止,便以为自己已经掌握了这项技能,但实际上还差得很远。 5 去年抖音大火的时候,不少人靠着短视频成为网红,实现名利双丰收。 很多人羡慕不已,看别人的段子一边哈哈大笑,一边轻蔑地说: “原来拍抖音就这么简单,那我也能靠拍抖音买房买车。” 可是你知道那一条只有几十秒的视频背后,是多少次熬夜剪辑、写创意, 多少次拍摄和修改之后才获得无数点赞认可的吗? 你只会看到段子哈哈大笑,却不知道拍段子的人为了拍这一个段子做了多少前期工作,学习了多少相关知识。 成功从来都不是偶然现象,一夜成名背后,藏着无数个日夜的呕心沥血。 李佳琦,凭借无与伦比的带货能力,成为直播带货圈里当之无愧的“一哥”,年收入过亿。 别人红的时候,总有一些人“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一个每天在直播间喊OMG的人都能赚这么多,那我也能去带货啊!” “还不是靠着一张脸,骗骗一群喜欢化妆品的小姑娘。” 但是,如果你回头看看他的成长过程,就会发现李佳琦的爆红并不是一夜之间。 2016年之前,他还只是一个化妆品柜台导购。但他用了三年时候,成为那个柜台,最懂化妆品,最专业的导购。 2016年,他开始线上直播带货,但这条路并不好走,很长一段时间里,只有几十个人看他直播。 但他并没有因此放弃,而是更加用心深耕,更加专注于直播带货,终于2019年,他的事业迎来了华丽转身。 一年365天,他直播389场,每次直播都是用嘴巴亲自试口红,最多一次一口气试了380支,直播结束之后嘴巴整个都麻木了。 他最火的这一年,平均每天只睡4个小时。常常是晚上直播到凌晨,紧接着要卸妆、复盘,结束之后就到了凌晨三四点。 别人以为他热爱口红,都被他否认了。 支撑他走向成功的,只有“专业”两个字,专业的态度加无数时间积累的专业水准,让他比同行做得更好。 6 为什么同样是一个公司的文案编辑,有的人月薪只有三四千,而有的人可以月薪过万。 因为他们的专业性,配得起这份酬劳。 未来的社会,“专业性”将会是最值钱的素质,而专业性强的人,则是拿高收入的那群人。 专业,就代表着不可替代,而不可替代造成了稀缺性,稀缺就意味着价值高。 如果你刚走出象牙塔,发现自己什么都会,却没有一门精通的本事,就该警惕起来。 和一点都不会的人比起来,你有沾沾自喜的资本,但这并不能给你的收入带来实质性的提高。 如果你也想不断提升,也想追求更高品质的生活,那就找准自己要发展的方向,一头扎下去,深耕一番。 唯有专业,是这个时代上升最快的敲门砖。 不然等你人到中年,就会像小饭局上那些只会吹牛逼的中年人一样,靠着百度觉得自己像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每天怼天怼地怼空气,却依旧拿着四五千的死工资,担心某一天被时代抛弃。
2023-07-22 02:35:431

重新认识一万小时定律

阅读了《刻意练习》第一二章后,我重新有了对一万小时定律的认识。 1.一万小时的严谨性 1万小时定律是有帮助的,但真正实现,还需要坚持不懈,并练习上很多个周期。例如保安叔叔认认真真做了一万小时后,不一定能成为专家。 2.你了解“天才”吗 “天才”是训练出来的,“天才”更懂得利用大脑的适应能力。一个人取得卓越的成就离不开后天刻意的练习。 3.了解刻意练习 不论在什么行业或领域,提高表现与水平的最有效方法,全都遵循一系列普遍原则。我们把这种通用的方法命名为“刻意练习”。4.持续练习,突破极限 我们在持续练习一段时间后,会发现很难跨过一个临界点,自己记忆英语单词也是这样,当坚持了二十多天后,发现前面的很多没记住,这时持续练习,将自己的极限突破,会发现自己的潜能。 5.最有效的练习方式 对刻意练习原则的运用,是为任何行业或领域策划和设计训练方法的最佳方式。在任何行业或领域之中,最有效的和最强大的那类练习,都通过充分利用人类的身体与大脑的适应能力,来逐步地塑造和提升他们的技能,以做到一些过去不可能的事情。6.识别有目的的练习 识别有目的的练习,需要了解“天真练习”。所谓“天真的练习”,基本上只是反复地做某件事情,并指望只靠那种反复,就能提高表现和水平。 7.有目的的练习的特点 有目的的练习具有定义明确的特定目标;有目的的练习是专注的;有目的的练习包含反馈;有目的的练习需要走出舒适区。最为深刻的是有目的性,比如扫大街的阿姨日复一日的工作,并不是带着目的性的练习,所以不是刻意练习。 8.克服瓶颈 做事情过程中,多少会遇到障碍或者阻力,这时需要加强我们的动机,往往熬过了黑夜,我们才能看到黎明的太阳。 9.大脑的适应能力 大脑就像肌肉,越练越大。通过持续学习和刻意练习,大脑拥有无限的适应能力,能够无限开发我们的潜能。 10.潜能可以被构筑 对于刻意练习,我们的目标不仅仅是发掘自己的潜能,而且要构筑它,以便从前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变得可能做到。阅读完《刻意练习》的第一二章,刷新了我对练习的认识,以及自己在以往学习过程中的一些误区。
2023-07-22 02:36:001

理学家提出“一万小时定律”,认为天才不过是做了足够多的练习的人,如莫扎特6岁开始作曲,但直到21岁才

D 本小题考查的是量变与质变。这时他已经写了10年,超过1万小时体现了量变与质变的观点,D也体现了这一观点,A是实践的观点,B是双方转化,C体现了规律。
2023-07-22 02:36:071

一万小时定律真的存在吗?

不是真的。一万小时定律是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指出的定律。“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他将此称为“一万小时定律”。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需要10000小时(1.1415525年),按比例计算就是:如果每天工作八个小时,一周工作五天,那么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至少需要五年。这就是一万小时定律。英国神经学家DanielLevitin认为,人类脑部确实需要这么长的时间,去理解和吸收一种知识或者技能,然后才能达到大师级水平。顶尖的运动员、音乐家、棋手,需要花一万小时,才能让一项技艺至臻完美。“一万小时法则”的关键在于,一万小时是最底限,而且没有例外之人。没有人仅用3000小时就能达到世界级水准;7500小时也不行;一定要10000小时——10年,每天3小时——无论你是谁。这等于是在告诉大家,一万小时的练习,是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
2023-07-22 02:36:142

髓鞘质真的如《一万小时天才理论》所说的那么神奇吗

如《一万小时天才理论》书上所说,髓鞘质是“交流、阅读、学习技能、人之成为人的关键”吗 但是似乎网上并没有有关髓鞘质详细的解释和说明,往往是一笔带过,也没有提到它对快速学习有任何帮助。
2023-07-22 02:36:241

(转)《异类》的读后感——怎样练习一万小时

[(转)《异类》的读后感——怎样练习一万小时]随着畅销书《异类》的流行,“练习一万小时成天才”这个口号现在是尽人皆知,(转)《异类》的读后感——怎样练习一万小时。也许仍然有不少人相信那些不世出的天才必有天生的神秘能力,但科学家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已经达成共识,那就是所有顶级高手都是练出来的。不但如此,最近几年的科学进展,人们可能第一次拥有了一个关于怎样炼成天才的统一理论。好消息是除了某些体育项目对天生的身高和体型有特殊要求之外,神秘的天生素质并不存在,也就是说人人都有可能成为顶级高手。早在20多年以前,芝加哥大学的教育学家Benjamin Bloom就曾经深入考察过120名从音乐到数学多个领域内的精英人物,发现他们幼年时代没有任何特别之处。后人的研究更证明,在多个领域内,就连智商都跟一个人能不能达到专家水平没关系。有个匈牙利心理学家很早就相信只要方法得当,任何一个人都可以被训练成任何一个领域内的高手。为了证明这一点,他选择了一个传统上女性不擅长的项目,也就是国际象棋。结果他和妻子把自己的三个女儿都训练成了国际象棋世界大师,这就是著名的波尔加三姐妹。这个实验甚至证明哪怕你不爱好这个领域,也能被训练成这个领域的大师,因为三姐妹中的一个并不怎么喜欢国际象棋。而坏消息是成为大师需要长时间的苦练。每天练三小时,完成一万小时需要十年时间,但这只是达到世界水平的最低要求。统计表明对音乐家而言,世界级水平要求的训练时间是十五到二十五年。但最关键的并不是练习的时间,而是练习的方法。天才是怎样炼成的?中国传统思维比较强调一个“苦”字,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甚至是头悬梁锥刺股。而近代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人们则开始强调一个“爱”字,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强调寓教于乐,“哈佛女孩”的家长们纷纷写书,介绍自己的孩子如何一路玩进名校。很多励志故事和流行的成功学书籍最爱强调的似乎是“顿悟”,认为一个人之所以不成功是因为他没想通,他没有认识到真正的自己!好像一旦一个人顿悟到了真正的自己,他就会非常简单地在本来应该属于自己的领域成为天才人物。一个销售员可能认为真正的自己其实是个小说家,一个医生可能认为真正的自己其实是个画家— 唯一的问题是他们从来没有写过小说或者画过画 — 但他们认为他们距离“真正的自己”只有一步之遥,一旦尝试了就会爆发天才。所有这些关于成功学的个人经验和励志故事都不科学。假设一个成功人士做过一百件事,包括参加演讲比赛,衣着有个性,听英文歌曲,最喜欢的颜色是绿色等等,他会非常自得地把这一百件事都写进自传,没准还要加上女朋友的影响。然而其中真正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可能只有四件事,问题是他和读者都不知道是哪四件。科学家不信励志故事,他们只相信调查研究。在过去二三十年内,心理学家们系统地调研了各行各业内的从新手,一般专家到世界级大师们的训练方法,包括运动员,音乐家,国际象棋棋手,医生,数学家,有超强记忆力者等等,试图发现其中的共性。他们的研究甚至细致到精确记录一所音乐学院的所有学生每天干的每一件小事,用多少时间做每件事,父母和家庭环境,来比较到底是什么使得那些音乐天才脱颖而出。现在这项工作已经成熟了。2006年,一本900多页的书,The Cambridge Handbook of Expertiseand ExpertPerformance,出版。这是“怎样炼成天才”研究的一本里程碑式的学术著作,此书直接引领了后来一系列畅销书的出现,包括格拉德威尔的《异类》,GeoffColvin 的 Talent is Overrated,和 Daniel Coyle 的 The Talent Code等等。科学家们不但证明了高手是练出来的,而且通过考察各个领域最好的训练方法的共性,总结了一套统一的练习方法,这就是所谓“刻意练习”(deliberatepractice)。过去多年来,训练方法是不断进步的。比如说作曲,假设一名普通学生使用普通训练方法六年时间能达到的水平,另一个学生使用新的训练方法三年就能达到,那么我们可以说这个新训练方法的“有效指数”是200%。统计表明,莫扎特当时的训练,他的有效指数是130%。而二十世纪的天才也许没有莫扎特有名,但其训练水平都能达到300%到500%!十三世纪的哲学家培根曾经认为任何人都不可能在少于30年之内掌握数学,而现在的学生十几岁的时候已经学到多得多的数学,教学方法进步了。事实上,我们今天在所有领域都比过去做得更好,体育世界纪录被不断打破,艺术家们的技巧也是过去根本无法想象的。训练方法重要性的另一个体现是“天才”的扎堆出现,比如曾经有一个时期俄罗斯对女子网球,韩国对女子曲棍球,更不必说中国对乒乓球的的绝对优势。更进一步,哪怕你这个国家传统上并不擅长这个项目,只要有一名教练摸索掌握了科学训练法,那么他就可以带出一代绝世高手,比如中国花样滑冰教练姚滨。人们经常感慨中国十多亿人居然找不到11个足球天才—如果天才是天生的,那么十多亿人必然足以产生很多天才,但天才是练出来的,而中国缺乏有效的练习环境,人口再多也比不上欧洲小国。刻意练习首次提出“刻意练习”这个概念的是佛罗里达大学心理学家 K. AndersEricsson。这套练习方法的核心假设是,专家级水平是逐渐地练出来的,而有效进步的关键在于找到一系列的小任务让受训者按顺序完成。这些小任务必须是受训者正好不会做,但是又正好可以学习掌握的。完成这种练习要求受训者思想高度集中,这就与那些例行公事或者带娱乐色彩的练习完全不同。“刻意练习”的理论目前已经被广泛接受,我们可以总结一下它的特点。1. 只在“学习区”练习科学家们考察花样滑冰运动员的训练,发现在同样的练习时间内,普通的运动员更喜欢练自己早已掌握了的动作,而顶尖运动员则更多地练习各种高难度的跳,读后感《(转)《异类》的读后感——怎样练习一万小时》。普通爱好者打高尔夫球纯粹是为了享受打球的过程,而职业运动员则集中练习在各种极端不舒服的位置打不好打的球。真正的练习不是为了完成运动量,练习的精髓是要持续地做自己做不好的事。心理学家把人的知识和技能分为层层嵌套的三个圆形区域:最内一层是“舒适区”,是我们已经熟练掌握的各种技能;最外一层是“恐慌区”,是我们暂时无法学会的技能,二者中间则是“学习区”。只有在学习区里面练习,一个人才可能进步。有效的练习任务必须精确的在受训者的“学习区”内进行,具有高度的针对性。在很多情况下这要求必须要有一个好的老师或者教练,从旁观者的角度更能发现我们最需要改进的地方。只在学习区练习,是一个非常强的要求。一般的学校课堂往往有几十人按照相同的进度学习知识,这种学习是没有针对性的。同样的内容,对某些同学来说是舒适区根本无需再练,而对某些学生则是恐慌区。科学教学必须因材施教,小班学习,甚至是一对一的传授。真正高手训练与其说是老师教学生,不如说是师傅带学徒。一旦已经学会了某个东西,就不应该继续在上面花时间,应该立即转入下一个难度。长期使用这种方法训练必然事半功倍。2004年的一项研究表明,大学生的学习成绩和他们在学习上投入的总时间没有直接关系,关键是学习方法。2. 大量重复训练。从不会到会,秘诀是重复。美国加州有个“害羞诊所”(The ShynessClinic),专门帮助那些比如说不敢和异性说话的人克服害羞心理。这个诊所的心理学家不相信什么心理暗示疗法,什么童年回忆之类,他们相信练习。他们认为使人害羞的并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们对事情的观点。怎么治疗恐女症?做法是设计各种不同难度的场合进行对话训练。最初是在房间内集体对话,角色扮演。然后是到直接跑到大街上找陌生美女搭讪要求约会。最高难度是有意在公共场合做出使自己难堪的事情,比如去超市把一个西瓜掉在地上摔坏。这种把不常见的高难度事件重复化的办法正是MBA课程的精髓。在商学院里一个学生每周可能要面对20个真实发生过的商业案例,学生们首先自己研究怎么决策,提出解决方案,最后老师给出实际的结果并作点评。学习商业决策的最好办法不是观察老板每个月做两次决策,而是自己每周做20次模拟的决策。军事学院的模拟战,飞行员在计算机上模拟各种罕见的空中险情,包括丘吉尔对着镜子练习演讲,都是重复训练。在体育和音乐训练中,比较强调“分块”练习。首先你要把整个动作或者整首曲子过一遍,看专家是怎么做的。然后把它分解为很多小块,一块一块地学习掌握。在这种训练中一定要慢,只有慢下来才能感知技能的内部结构,注意到自己的错误。在美国一所最好的小提琴学校里,甚至有禁止学生把一支曲子连贯地演奏的要求,规定如果别人听出来你拉的是什么曲子,那就说明你没有正确练习。职业的体育训练往往是针对技术动作,而不是比赛本身。一个高水平的美式足球运动员只有1%的时间用于队内比赛,其他都是各种相关的基础训练。反过来说如果没有这种事先的重复训练,一个人面对不常见的事件往往会不知所措。统计表明工作多年的医生通过读X光片诊断罕见病症的水平反而不如刚毕业的医学院学生—因为很少遇到这种病例,而在医学院学到的东西早就忘了。最好的办法其实是定期地让医生们拿过去的旧X光片集中训练,而不是期待在工作中碰到。3. 持续获得有效的反馈。传道,授业,解惑,老师和教练最大的用处是什么?也许对一般人来说小学老师最大的作用是激发了他学习的兴趣,教会了他什么东西,曾经有过传道授业解惑。而真正的高手都有很强的自学能力,对他们而言,老师和教练的最重要作用是提供即时的反馈。一个动作做得好与不好,最好有教练随时指出,本人必须能够随时了解练习结果。看不到结果的练习等于没有练习:如果只是应付了事,你不但不会变好,而且会对好坏不再关心。在某种程度上,刻意练习是以错误为中心的练习。练习者必须建立起对错误的极度敏感,一旦发现自己错了会感到非常不舒服,一直练习到改正为止。从训练的角度,一个真正好教练是什么样的?John Wooden 是美国最具传奇色彩的大学篮球教练,他曾经率领 UCLA队在12年内10次获得 NCAA 冠军。为了获得 Wooden的执教秘诀,两位心理学家曾经全程观察他的训练课,甚至记录下了他给球员的每一条指令。结果统计表明,在记录的2326条指令之中,6.9%是表扬,6.6%是表示不满,而有75%是纯粹的信息,也就是做什么动作和怎么做。他最常见的办法是三段论:演示一遍正确动作,表现一遍错误动作,再演示一遍正确动作。与外行想象的不同,最好的教练从不发表什么激情演说,甚至不讲课,说话从不超过20秒。他们只给学生非常具体的即时反馈。所有训练都事先进行无比详细的计划,甚至包括教运动员怎么系鞋带。他们仿佛有一种诡异的知道学员在想什么的能力,即使是第一次见面能指出学生在技术上最需要什么。他们是绝对的因材施教,源源不断地提供高度具有针对性的具体指导。获得反馈的最高境界是自己给自己当教练。高手工作的时候会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观察自己,每天都有非常具体的小目标,对自己的错误极其敏感,并不断寻求改进。4. 精神高度集中。刻意练习没有“寓教于乐”这个概念。曾经有个著名小提琴家说过,如果你是练习手指,你可以练一整天;可是如果你是练习脑子,你每天能练两个小时就不错了。高手的练习每次最多1到1.5小时,每天最多4到5小时。没人受得了更多。一般女球迷可能认为贝克汉姆那样的球星很可爱,她们可能不知道的是很少有球员能完成贝克汉姆的训练强度,因为太苦了。科学家们曾经调查研究了一个音乐学院。他们把这里的所有小提琴学生分为好(将来主要是做音乐教师),更好,和最好(将来做演奏家)三个组。这三个组的学生在很多方面都相同,比如都是从8岁左右开始练习,甚至现在每周的总的音乐相关活动(上课,学习,练习)时间也相同,都是51个小时。研究人员发现,所有学生都了解一个道理:真正决定你水平的不是全班一起上的音乐课,而是单独练习:- 最好的两个组学生平均每周有24小时的单独练习,而第三个组只有9小时。- 他们都认为单独练习是最困难也是最不好玩的活动。-最好的两个组的学生利用上午的晚些时候和下午的早些时候单独练习,这时候他们还很清醒;而第三个组利用下午的晚些时候单独练习,这时候他们已经很困了。- 最好的两个组不仅仅练得多,而且睡眠也多。他们午睡也多。那么是什么因素区分了前两个组呢?是学生的历史练习总时间。到18岁,最好的组中,学会平均总共练习了7410小时,而第二组是5301小时,第三组3420小时。第二组的人现在跟最好的组一样努力,可是已经晚了。可见要想成为世界级高手,一定要尽早投入训练,这就是为什么天才音乐家都是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苦练了。人脑的学习原理现代神经科学和认知科学认为,几乎没有任何技能是人一出生就会的。哪怕是对简单物体的识别,把东西抓取过来这些简单的动作,也是婴儿后天学习的结果。一个人一出生的时候根本不可能预见到将来自己需要什么技能,基因不可能把一切技能都用遗传的方法事先编程,那样的话太浪费大脑的存储空间。最好的办法是不预设任何技能,只提供一个能够学习各种技能的能力,这就是人脑的巧妙之处。基因的做法是先预设一些对刺激的基本反应和感觉,比如看见好吃的东西我们会饿等等。这些基本的反应需要调动的神经较少。但对于更高级别的技能,比如演奏音乐,需要协调调动很多神经,就必须靠后天学习了。人的任何一个技能,都是大脑内一系列神经纤维传递的电脉冲信号的组合。解剖表明拥有不同技能的人,其大脑的神经结构非常不同,比如出租车司机大脑内识别方向的区域就特别发达。也就是说与计算机不同,人对于技能的掌握是在大脑硬件层次实现的。而最近有一派科学家认为,髓磷脂是技能训练的关键,它的作用是像胶皮把电线包起来一样,把这些神经纤维给包起来,通过防止电脉冲外泄而使得信号更强,更快,更准确。不管练习什么,我们都是在练习大脑中的髓磷脂,就好像把一堆杂乱无章的电线被排列整齐变成电缆。直到2000年新技术允许科学家直接观察活体大脑内的髓磷脂之后,髓磷脂的作用才被发现,而且一直到2006年才第一次被在学术期刊上说明。科学家认为髓磷脂是脑神经的高速公路,提高信号传递速度,并且可以把延迟时间减少30倍,总共提速3000倍,甚至可以控制速度,想慢就慢。人脑之中分布着大量“自由的”髓磷脂,它们观测脑神经纤维的信号发射和组合,哪些神经纤维用的越多,它们就过去把这一段线路给包起来,使得线路中的信号传递更快,形成高速公路。这就是为什么练习是如此重要。髓磷脂理论可以解释很多事情。比如为什么小孩常会犯错?他们的神经系统都在,也知道对错,只是需要时间去建立起来髓磷脂的高速网络。为什么习惯一旦养成不容易改变?因为所谓“习惯”,其实是以神经纤维电缆组合的形式“长”在大脑之中的,髓磷脂一旦把神经包起来,它不会自动散开—改变习惯的唯一办法是形成新习惯。为什么年轻人学东西快?因为尽管人的一生之中髓磷脂都在生长,但年轻人生长得最快。最激进的理论则认为人跟猴子的最显著区别不在于脑神经元的多少,而在于人的髓磷脂比猴子多20%!解剖表明,爱因斯坦的大脑中的神经元数量是平均水平,但他拥有更多能够产生髓磷脂的细胞。谁愿意练习一万小时?看了钢琴家朗朗的传记之后,可能很多人会怀疑是否真的应该让孩子接受这样的苦练。实际上,顶级运动员都是穷人家的孩子。不练这一万小时,一定成不了高手,但问题是考虑到机遇因素练了这一万小时也未必成功。这就是兴趣的作用了。如果说有什么成功因素是目前科学家无法用后天训练解释的,那就是兴趣。有的孩子似乎天生就对某一领域感兴趣。感兴趣并不一定说明他能做好,就算不感兴趣只要愿意练,也能练成。兴趣最大的作用是让人愿意在这个领域内苦练。不论如何,刻意练习是个科学方法,值得我们把它运用到日常工作中去。显然我们平时中做的绝大多数事情都不符合刻意练习的特点,这可能就是为什么大多数人都没能成为世界级高手。天才来自刻意练习。()   〔(转)《异类》的读后感——怎样练习一万小时〕随文赠言:【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农夫不会剥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长成种粒;单身汉不会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会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2023-07-22 02:36:321

慧眼识人才的名言

慧眼识人才的名言1、古人相马不相皮,瘦吗虽瘦骨法奇;世无伯乐良可嗤,千金市马惟市肥。作者:欧阳修2、千里马如果没有遇上伯乐,就还是一匹不为人知的草马。3、伯乐向前看,旋毛在腹间。 只今掊白草,何日蓦青山?作者:李贺 出处:马诗4、这个世界上从来都不缺少伯乐,缺少的是你被伯乐发现和被吸引伯乐的能力。5、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6、伯乐是相马的,一种赞许,一种认可,决定了马的命运。所以,赞许也是一种帮助。助人为乐令人带来快乐,那么赞许会换来数不胜数的快乐,这种快乐来自外界,是更加令人喜悦的。欣赏不仅是一种快乐,更是一种友谊和友爱。7、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可如果没有伯乐,愿意捡起来,擦掉尘土,金子没那么容易发光。出处:老子是癞蛤蟆8、人生得一知己是最幸运的事情,也是最幸福的事情,是用什么也换不来的,只有知己才能懂你的心,与你惺惺相惜、濡沫现存,才会让你的心不会孤独,在你最无助的时候给你帮助,在你暗淡的时候让你成为发光的金子,千里马就是因为有伯乐的存在而得以被发掘,可以在路上尽情奔驰,才能获得幸福。9、卧薪尝胆 破釜沉舟 百发百中 半途而废 杯弓蛇影 鞭长莫及 宾至如归 病入膏肓 伯乐识马 不耻下问10、古有伯乐识马行千里 今朝我将伴你度百年11、伯乐的得名,看上去似乎是他的善于相马,其实更得益于世间的千里马稀少。12、伯乐到了老的时候,根据自己长期积累的相马的知识和经验,编写了一本《相马经》。13、如果你是一匹千里马,那么请做自己的伯乐。14、说谎说出了一个人的心酸,你我都知道我们不是相互的伯乐,何必在乎那勉强幸福。15、句子迷,我喜欢你!漂泊的心有了归宿,你包容我的一切,由我笑,任我哭,痴傻疯癫你全部揽入怀里!在你的怀抱里,尽情挥洒着我所有的哀乐愁苦,你像母亲,抚慰伤心的孩子,你像老师,让我不断丰富自己,你像伯乐,带我领略成长的欣喜,你像翅膀,给我追寻理想的勇气……你送我小小的空间,让我的心灵在这里驻足,我要说声,谢谢你!我也要把我的爱,回馈给你,成长的故事,从你开始…16、得十良马,不如得一伯乐。17、我们盼望有伯乐相马的机会。18、生活中我们的弊端往往在于:能够炫耀示人的,常常虚荣作祟,或者自卑于心;面对他人功成意得,恭维是挂在嘴角的,不屑是埋在心底的;风景都在别处,自己是孤寂的;自诩如马日行千里,伯乐是绝迹的。。。19、他让我觉得自己就是散落在人间的绝世佳人,而他是知音、是伯乐,是慧眼识珠。我被他这样爱过的。那是我有生以来最勇敢的一次飞蛾扑火。天天都在心里想沈从文的那句:在最恰当的时候遇到了最恰当的人。20、朋友你说,韩寒的彩票投注站,是伯乐相马还是商业炒作?21、伯乐时有,千里马不常有。22、一万小时天才理论三大要项:精深、激情、伯乐。作者:丹尼尔·科伊尔 出处:一万小时天才理论23、伯乐相马背后的哲学便是:人的能力是与生俱来的,但却需要相当可观的精确性去挖掘它们,而这正是值得培养的。
2023-07-22 02:36:591

怎样练习一万小时:刻意练习

不少人都看过《天才需要一万个小时》,不少人还是迷茫于如何去操作。笔者这里给介绍出如何运用刻意练习法,来有效的进行训练。刻意练习首次提出“刻意练习”这个概念的是佛罗里达大学心理学家 K. Anders Ericsson。这套练习方法的核心假设是,专家级水平是逐渐地练出来的,而有效进步的关键在于找到一系列的小任务让受训者按顺序完成。这些小任务必须是受训者正好不会做,但是又正好可以学习掌握的。完成这种练习要求受训者思想高度集中,这就与那些例行公事或者带娱乐色彩的练习完全不同。“刻意练习”的理论目前已经被广泛接受,我们可以总结一下它的特点。步骤/方法1只在“学习区”练习科学家们考察花样滑冰运动员的训练,发现在同样的练习时间内,普通的运动员更喜欢练自己早已掌握了的动作,而顶尖运动员则更多地练习各种高难度的跳。普通爱好者打高尔夫球纯粹是为了享受打球的过程,而职业运动员则集中练习在各种极端不舒服的位置打不好打的球。真正的练习不是为了完成运动量,练习的精髓是要持续地做自己做不好的事。心理学家把人的知识和技能分为层层嵌套的三个圆形区域:最内一层是“舒适区”,是我们已经熟练掌握的各种技能;最外一层是“恐慌区”,是我们暂时无法学会的技能,二者中间则是“学习区”。只有在学习区里面练习,一个人才可能进步。有效的练习任务必须精确的在受训者的“学习区”内进行,具有高度的针对性。在很多情况下这要求必须要有一个好的老师或者教练,从旁观者的角度更能发现我们最需要改进的地方。只在学习区练习,是一个非常强的要求。一般的学校课堂往往有几十人按照相同的进度学习知识,这种学习是没有针对性的。同样的内容,对某些同学来说是舒适区根本无需再练,而对某些学生则是恐慌区。科学教学必须因材施教,小班学习,甚至是一对一的传授。真正高手训练与其说是老师教学生,不如说是师傅带学徒。一旦已经学会了某个东西,就不应该继续在上面花时间,应该立即转入下一个难度。长期使用这种方法训练必然事半功倍。2004年的一项研究表明,大学生的学习成绩和他们在学习上投入的总时间没有直接关系,关键是学习方法。2大量重复训练。从不会到会,秘诀是重复。美国加州有个“害羞诊所”(The Shyness Clinic),专门帮助那些比如说不敢和异性说话的人克服害羞心理。这个诊所的心理学家不相信什么心理暗示疗法,什么童年回忆之类,他们相信练习。他们认为使人害羞的并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们对事情的观点。怎么治疗恐女症?做法是设计各种不同难度的场合进行对话训练。最初是在房间内集体对话,角色扮演。然后是到直接跑到大街上找陌生美女搭讪要求约会。最高难度是有意在公共场合做出使自己难堪的事情,比如去超市把一个西瓜掉在地上摔坏。这种把不常见的高难度事件重复化的办法正是MBA课程的精髓。在商学院里一个学生每周可能要面对20个真实发生过的商业案例,学生们首先自己研究怎么决策,提出解决方案,最后老师给出实际的结果并作点评。学习商业决策的最好办法不是观察老板每个月做两次决策,而是自己每周做20次模拟的决策。军事学院的模拟战,飞行员在计算机上模拟各种罕见的空中险情,包括丘吉尔对着镜子练习演讲,都是重复训练。在体育和音乐训练中,比较强调“分块”练习。首先你要把整个动作或者整首曲子过一遍,看专家是怎么做的。然后把它分解为很多小块,一块一块地学习掌握。在这种训练中一定要慢,只有慢下来才能感知技能的内部结构,注意到自己的错误。在美国一所最好的小提琴学校里,甚至有禁止学生把一支曲子连贯地演奏的要求,规定如果别人听出来你拉的是什么曲子,那就说明你没有正确练习。职业的体育训练往往是针对技术动作,而不是比赛本身。一个高水平的美式足球运动员只有1%的时间用于队内比赛,其他都是各种相关的基础训练。反过来说如果没有这种事先的重复训练,一个人面对不常见的事件往往会不知所措。统计表明工作多年的医生通过读X光片诊断罕见病症的水平反而不如刚毕业的医学院学生 — 因为很少遇到这种病例,而在医学院学到的东西早就忘了。最好的办法其实是定期地让医生们拿过去的旧X光片集中训练,而不是期待在工作中碰到。3持续获得有效的反馈。传道,授业,解惑,老师和教练最大的用处是什么?也许对一般人来说小学老师最大的作用是激发了他学习的兴趣,教会了他什么东西,曾经有过传道授业解惑。而真正的高手都有很强的自学能力,对他们而言,老师和教练的最重要作用是提供即时的反馈。一个动作做得好与不好,最好有教练随时指出,本人必须能够随时了解练习结果。看不到结果的练习等于没有练习:如果只是应付了事,你不但不会变好,而且会对好坏不再关心。在某种程度上,刻意练习是以错误为中心的练习。练习者必须建立起对错误的极度敏感,一旦发现自己错了会感到非常不舒服,一直练习到改正为止。从训练的角度,一个真正好教练是什么样的?John Wooden 是美国最具传奇色彩的大学篮球教练,他曾经率领 UCLA 队在12年内10次获得 NCAA 冠军。为了获得 Wooden 的执教秘诀,两位心理学家曾经全程观察他的训练课,甚至记录下了他给球员的每一条指令。结果统计表明,在记录的2326条指令之中, 6.9%是表扬,6.6%是表示不满,而有75% 是纯粹的信息,也就是做什么动作和怎么做。他最常见的办法是三段论:演示一遍正确动作,表现一遍错误动作,再演示一遍正确动作。与外行想象的不同,最好的教练从不发表什么激情演说,甚至不讲课,说话从不超过20秒。他们只给学生非常具体的即时反馈。所有训练都事先进行无比详细的计划,甚至包括教运动员怎么系鞋带。他们仿佛有一种诡异的知道学员在想什么的能力,即使是第一次见面能指出学生在技术上最需要什么。他们是绝对的因材施教,源源不断地提供高度具有针对性的具体指导。获得反馈的最高境界是自己给自己当教练。高手工作的时候会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观察自己,每天都有非常具体的小目标,对自己的错误极其敏感,并不断寻求改进。4精神高度集中。刻意练习没有“寓教于乐”这个概念。曾经有个著名小提琴家说过,如果你是练习手指,你可以练一整天;可是如果你是练习脑子,你每天能练两个小时就不错了。高手的练习每次最多1到1.5小时,每天最多4到5小时。没人受得了更多。一般女球迷可能认为贝克汉姆那样的球星很可爱,她们可能不知道的是很少有球员能完成贝克汉姆的训练强度,因为太苦了。科学家们曾经调查研究了一个音乐学院。他们把这里的所有小提琴学生分为好(将来主要是做音乐教师),更好,和最好(将来做演奏家)三个组。这三个组的学生 在很多方面都相同,比如都是从8岁左右开始练习,甚至现在每周的总的音乐相关活动(上课,学习, 练习)时间也相同,都是51个小时。研究人员发现,所有学生都了解一个道理:真正决定你水平的不是全班一起上的音乐课,而是单独练习:- 最好的两个组学生平均每周有24小时的单独练习,而第三个组只有9小时。- 他们都认为单独练习是最困难也是最不好玩的活动。- 最好的两个组的学生利用上午的晚些时候和下午的早些时候单独练习,这时候他们还很清醒;而第三个组利用下午的晚些时候单独练习,这时候他们已经很困了。- 最好的两个组不仅仅练得多,而且睡眠也多。他们午睡也多。那么是什么因素区分了前两个组呢?是学生的历史练习总时间。到18岁,最好的组中,学会平均总共练习了7410小时,而第二组是 5301小时,第三组 3420小时。第二组的人现在跟最好的组一样努力,可是已经晚了。可见要想成为世界级高手,一定要尽早投入训练,这就是为什么天才音乐家都是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苦练了。END注意事项谁愿意练习一万小时?看了钢琴家朗朗的传记之后,可能很多人会怀疑是否真的应该让孩子接受这样的苦练。实际上,顶级运动员都是穷人家的孩子。不练这一万小时,一定成不了高手,但问题是考虑到机遇因素练了这一万小时也未必成功。这就是兴趣的作用了。如果说有什么成功因素是目前科学家无法用后天训练解释的,那就是兴趣。有的孩子似乎天生就对某一领域感兴趣。感兴趣并不一定说明他能做好,就算不感兴趣只要愿意练,也能练成。兴趣最大的作用是让人愿意在这个领域内苦练。不论如何,刻意练习是个科学方法,值得我们把它运用到日常工作中去。显然我们平时中做的绝大多数事情都不符合刻意练习的特点,这可能就是为什么大多数人都没能成为世界级高手。天才来自刻意练习。
2023-07-22 02:37:152

CF掌上穿越火线绑定大区/礼包/签到/抽奖功能介绍

cf手游体验服v1.0.200.500类型:飞行射击大小:1900MB评分:9.8平台:标签:狙击射击穿越火线腾讯游戏今日,《掌上穿越火线》的玩家月数据查询数正式突破5500万次,玩家月使用时长达到10万小时——折算成自然时间,相当于11年又4个多月。目前,这一数据仍在持续增长。作为《穿越火线》(CF)和《穿越火线:枪战王者》(CFM)的唯一数据资料库APP,《掌上穿越火线》自上线以来就备受玩家好评。特别是CFM“荒岛特训”模式发布后,该APP凭借着一键查询战绩、武器模式数据、地图资源数据、手游端游信息汇总等特色,成为时下玩家们在荒岛特训的必备神器。了解《掌上穿越火线》视频:embed />10万小时,即11年又4个多月根据著名教育书籍《一万小时天才理论》的观点,人类对于任何一个东西练习的时间超过1万小时就会成为专家,超过10万小时就会成为这个领域的权威。换言之,以《掌上穿越火线》目前10万小时的玩家月使用时长,他们的观点汇总起来足以成为CF/CFM的权威专家。10万小时,即11年又4个多月。对于学生而言,已经完成小学到大学的蜕变;对于员工来说,已经完成菜鸟到精英的蜕变;对于情侣而言,已经完成两人世界到多人世界的蜕变对于《掌上穿越火线》而言,已经完成新晋软件到人气软件的蜕变。感谢每一位玩家长期以来的支持。实战数据详细展示究竟有什么魅力,能让玩家们单月使用频次超过5500万次数?《掌上穿越火线》战绩功能,为玩家打造个性化个人主页,从总杀敌数量到胜率再到KD值、枪龄、资产,包括最近的战绩全部详细收录。该功能让玩家不仅可以对自身实力有更全面的认识,更能制作属于自己的装备秀,分享自己的枪支、角色等详细信息。在手游板块中,《掌上穿越火线》还将“荒岛特训”相关信息进行独立展示。在该板块中,玩家能看到荒岛特训中的枪械数据、今日战绩等数据,从而据此摸索补足短板的技巧。每日进行荒岛特训之后,再使用一次战绩查询功能,已然成为玩家的必修课。好友战绩一手掌握在荒岛特训怎能没有小伙伴一起来开黑?《掌上穿越火线》好友功能,让玩家一键掌控全部好友状况,详细战绩、游戏在线等情况一目了然。手游板块更有“荒岛好友榜”,自动计算玩家在好友里的排名;玩家还可以牢牢抱紧排名第一的好友大腿。此外,玩家若想在退出游戏之后,继续与好友们聊天,也可以在好友功能中与在线好友直接沟通。线上线下轻松互聊这一设定,受到了广大玩家的追捧——《掌上穿越火线》的月使用时长达到10W小时,自然也不足为奇。海量资料一应俱全作为CF、CFM唯一的数据资料库APP,《掌上穿越火线》收录了游戏全部武器、地图的相关信息。玩家想要了解各大地图的点位以及热度,想要比对不同武器的威力,这里都能轻松实现,这将大大方便玩家利用碎片时间来丰富自己的“游戏阅历”。 《掌上穿越火线》还提供周边商城、火线币商城、道聚城的快捷入口,方便玩家轻松获取心仪的武器和道具,随时随地武装自己。无需使用电脑,不用登录游戏,玩家在这款强大的APP就能获取自己索取的一切,使用频次必然持续增加,兼之游戏庞大的玩家群体——《掌上穿越火线》使用频次单月超过5500W只是目前的成绩,这一数字势必持续变多。汇集手游端游信息想查看最新最全的CF&CFM新闻,却又觉得登陆网站太麻烦?《掌上穿越火线》为玩家提供每日最热CF&CFM资讯,从战队战报、官方新闻,到媒体攻略、最新活动,甚至就连大神们的视频也能轻松观看,真正实现“手机一按,天下我有”的境界。泡在APP就能实现天下我有,必然成为玩家打发时间的首选——《掌上穿越火线》月使用总时长达到10W小时只是开始,随着资讯内容的进一步丰富,这一时长仍将持续增加。 功能如此强大的《掌上穿越火线》,必然就是玩家在荒岛特训的必备神器!能让玩家们月使用时长达到10万小时的APP,自然有其强悍的地方。玩家们赶紧来下载这款CF、CFM唯一的数据资料库APP吧。
2023-07-22 02:37:531

1000小时定律是什么?

一万小时定律是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指出的定律。“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他将此称为“一万小时定律”。简单来说,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需要10000小时(1.1415525年),按比例计算就是:如果每天工作八个小时,一周工作五天,那么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至少需要五年。这就是一万小时定律。成功代表:1、一万小时定律的成功代表大画家达·芬奇,当初从师学艺就是从练习画一只只鸡蛋开始的。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变换着不同角度、不同光线,少说也得练习一万个小时,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从最简单一万小时定律提法来源于《异数》最枯燥的重复中掌握了达到最高深艺术境界的途径。这才有了后来的世界名画《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2、田坛飞人刘翔,我们只看见他在赛场上的风驰电掣,一骑绝尘,可是为了他在赛场上的10多秒的辉煌,他从7岁开始至今已苦练了19年,不知跑了几个一万小时,汗水流了几吨,经历了多少挫折和失败,才换来了“阳光总在风雨后”。
2023-07-22 02:38: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