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图谱 / 问答 / 问答详情

求一篇关于日本历史的论文,史事和历史人物的都可以,汉字3000字。高分悬赏!

2023-07-22 19:19:27
TAG: 人物 历史
共4条回复
苏州马小云

论日本从中国影响下的脱离

——从蕞尔东夷到世界强国

常常会觉得历史事实与人们的理解相去太远,人们相信他们愿意相信的事情,虽然那不一定是事实,种种的错误迭加起来,使得对历史的评价越来越困难,历史学家在很多时候知道事实是怎样,但历史学家却又不能把正确的事实直接告诉大众,即使是可以,大众恐怕也不会接受正确的理念,人们更愿意相信他们愿意相信的。这点在看待日本的问题上更为突出,一个基本的认识是国人普遍认为在传统的东亚关系中,日本像朝鲜、琉球、越南一样只是中国的附属国,实际上,这种说法只不过是国人天朝美梦中的梦呓而已,日本的心思远比国人想的要开阔。

传统的东亚国际关系是以中国为中心的一种不平等的国际关系,这种不平等与近代列强殖民地之间的不平等又有所不同,在文化上,所谓的“华夷之辨”将中国之外的民族视为劣等的民族,在经济上,用“朝贡贸易”来显示中国对“蛮夷”的恩惠,在政治上,用“宗藩关系”来明确中国对四夷的优势。而日本在这个体系中的地位实是难以划分,日本形成统一国家的时候大约是在4世纪后期到5世纪前期,在统一前,日本列岛上分布的各个小部落向中国进贡的不在少数,大的部落联盟也间或有之(如倭奴国、邪马台国),即使是在统一初期,日本也在向中国不断进贡,南朝时记载的讃、珍、济、兴、武五位国王向中国要求爵位封号的事情即是明证。只是日本的自主意识在这时已经初现端倪,中国的附属国一般会要求互市、内附、册封如是种种,但日本在一开始与中国交往便主动要求对朝鲜半岛南部的控制权,中国方面不满足其要求之后,日本锲而不舍地继续要求,而当希望破灭后,日本便果断地断绝了对中国的朝贡。国人普遍地认为日本使中国的附属国很大原因就在这里,谁也无法否认在国家统一的初期,日本向中国朝贡,再深刻地分析的话,恐怕说这是日本出于利益需要而采取的权宜之计也未尝不可。当日本再次与中国交往时,日本已经开始走一种平等的路线,给隋炀帝的国书中写道“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无恙”,这样的国书引起了皇帝极大的不悦。

之后尽管日本在白村江之战中被唐军击败,日本仍然没有臣服中国的意思,这种铮铮铁骨在东亚各国中无疑是个异类。元朝两次入侵日本失败,更加增强了日本的独立性。日本这种独立性在一个不平等的外交体系中显示的不屈的精神确实值得赞扬,这种精神的来源,可说是由日本的地理位置、民族性格、外交政策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但日本旁边一个强大的中国的存在使得日本并不能发挥出强大的国际影响,日本确实试图像中国一样建立自己的“小中华体系”,将琉球、朝鲜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但这种企图也暴露了日本对中国无法摆脱的模仿,即便是这种“小中华体系”存在,日本仍然笼罩在中国的阴影之中。当然,不唯日本,在传统东亚国际关系中,中国一向有着不可动摇的优势。

日本处于亚洲的最东端,与大陆的联系颇为松散,中国的影响并不能像在朝鲜半岛那样深远,但日本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关联仍然不能忽略。日本一方面不断地向中国学习,另一方面一直努力地使自己能够超越中国,丰臣秀吉、德川光国、本居宣长,这些人无论是军人还是政客,还是文人,都在朝着超越中国的目标努力。回过头来看这段历史,丰臣秀吉是失败的,他狂妄的计划现在显得十分可笑,但是,很难讲这场战争的胜负,正如《明史》所言,(壬辰战争)前后七载,丧师数十万,糜饷数百万,中朝与朝鲜迄无胜算,至关白死,兵祸始休。若不是丰臣秀吉暴病身亡,朝鲜局势实属难言。对于朝鲜、越南,中国在其领土上或者曾统治一时,或者曾获得赫赫武功,但在日本没有,这对日本来说是一件十分值得骄傲的事情。

在进入江户幕府之后,在日本思想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最重要的莫过于国学的兴起。国学是指由契冲、荷田春满、贺茂真渊,尤其是贺茂真渊所开创,并由本居宣长加以完成的一连串的思想系列。国学的发展过程亦是日本思想界对儒教尤其是朱子学的扬弃的过程。可以说,国学家们在思想界完成了丰臣秀吉想在军事上完成的梦想,即摆脱对中国的崇拜,将日本塑造成一个理想的神道国家。本居宣长认为,儒教的“天命观”只是臣下夺君上之位的“邪智奸术”,而在日本“虽经万代,君臣无异其位”,且日本原本是安宁幸福的,只是因为中国的鬼蜮伎俩传入才使得日本变得堕落。国学的发展显示了日本谋求思想独立的强大意愿,但这种意愿在传统的东亚社会中注定要碰壁,正如政治上日本要模仿中国建立“小中华”体系一样,日本国学的发展虽然是对儒学的猛烈抨击,但其所用的理论均受到儒教思想的强烈影响,即国学家们是在用儒教的理论来批判儒教。

也许给国学家们足够的时间,他们可以最终发展出一套属于日本的理论以摆脱儒教的制约,但历史并没有给日本这种选择。1853年,培里以武力强迫日本开港,这是日本走进近代的第一步。但之前日本国内兰学的兴起,向强国学习的优良传统,清政府的前车之鉴,这些都成了日本顺利完成从传统向近代转型的有利因素。

甲午中日战争中,日本击败中国,这是东亚国际关系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由此,东亚世界的领导力量不再是几千年来的中国,日本成了亚洲复兴的担纲者,这一点在日俄战争后变得更加确凿无疑。

但这时的日本却并没有积极地担当东亚领导人的角色,日本变得越来越像一个西方国家。脱亚论在日本的泛滥将日本与东亚对立了起来,日本成了列强俱乐部的一员,其强国地位的建立过程亦是向周围国家发动侵略的过程。而无论是脱亚还是入亚,体现的只是日本在某个阶段的政策倾向,其历史传统、地理位置、文化特征、人口构成种种因素都决定了日本毕竟是一个亚洲国家。这种与亚洲的联系的客观性也影响着日本政策的制定,日本的民众愿意接受东亚领导者这一角色,政府在这个角色的掩护下可以更加方便地侵略邻国、欺骗国民。“大东亚共荣圈”正是这种心态的实际产物,日本从此踏入歧途。

在这个过程中,恐怕东亚传统的“华夷之辨”的思想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华夷之辨”塑造了一个华夷二元对立的传统东亚,“华”是优秀的,“夷”是劣等的,“华”接受“夷”众星捧月般地贡奉,“华”为“夷”纲。日本在大量摄取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这种二元对立的“华夷之辨”的思想也大量摄入,但任何一个民族都不会甘心居于一个劣等民族的地位,既然不想做“夷”,那就只能做“华”了。不能否认的是,从明治维新到二战结束的这段时间是日本在国际上的“黄金时期”,传统的国际社会中,日本的影响只能在中国的阴影下发挥,是以以往东亚的国际交流中日本积极建立小中华体系、数度入侵朝鲜颇有点东施效颦的味道,而二战前的日本则是真正有了与其“雄心壮志”相称的实力。

日本误入法西斯歧途,也不能不说和日本传统中的自我优越感有着深刻的联系,日本文化常常体现出一种自民族主义。日本是一个神道国家,日本民族是伟大的民族,此类观念一方面使得日本能够自强不息,绝不甘居人下,另一方面也使得日本将其他民族看做是异质的,是敌对的,是劣等的。在帝国主义、法西斯主义横行的特殊环境下,对外侵略也就成了历史的选择。另外,这时期的日本尽管强大,但其思想明显没有摆脱传统主义的影响。其炮制出的“大东亚共荣圈”和传统的以中国为中心的朝贡体系何其相似,“小中华”体系已经不算什么了,日本要塑造一个“大日本”体系!那么这场战争的发动一方面是勃兴的法西斯主义的推动,另一方面,恐怕是日本在向丰臣秀吉“致敬”吧,日本人的心底依然有一个“使四百州尽化我俗”的美梦。

在明治维新到二战战败的这段时间里,日本虽然奉行帝国主义政策并最终战败,但依然不得不承认,大和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这个民族能够保证这个国家在国际活动中维持大国的尊严。同样,这段时期也是一个过渡时期,是中国影响日本的最后的时期,在战败之后,美国在日本取代了传统中国所占的地位。现代化兴起之后,传统中国就全面衰落了,这种衰落同样发生在日本,在过渡时期里,还可以看到传统中国对日本的残余影响,但在二战以后的日子里,甚至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中国和日本都没有直接的交流。

二战的失败迫使日本以一种激烈而惨痛的方式来反思自己,重建自己。站在距离二战结束后已近七十年的今天,我们已经能够对日本的独立与复兴拥有一份信心。如果说传统的日本生活在中国的阴影之下,那么当今日本则是生活在美国的阴影之下,日本第一次开国是伴随着中国的衰落,第二次开国则伴随着美国的强大,正在进行的“第三次开国”则要伴随着美国的衰落了。这个过程从日本经济腾飞开始算起的话到现在也有六十年了,这个过程并非一帆风顺,而是一个曲折前进的过程。但日本的独立意识是深深植根于其民族灵魂深处的一种意识,可断言如今,已成为经济巨人的日本必不会甘心做一个政治上的侏儒。

其实,日本向来有向强国学习的传统,这也对日本的文化属性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有学者认为日本文化从根本上说是东西文化的一种杂交文化,但也有学者认为日本对于不同的文化只是机械地吸收,不同的文化在日本精神世界内部只是转换了空间配置而已。假如真的像后者所说,那么将来有一天,中国再次成长为一个强大的国家的时候,也许日本又会反过头来靠近中国呢。

就中国国内来说,再继续沉浸在天朝美梦的幻想中早已是不合时宜,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以全新的思维建立一种全新的国际交往模式。日本是一个伟大的国家,他从很早起就一心要从中国的影响下独立了。而就日本来说,脱亚论已成陈迹,日本必须重新考虑其在亚洲的位置。就像日本走过的摆脱中国的道路一样,现在的日本也必须努力去摆脱美国的影响,当然这条道路最好不要再发生战争。历史提供了各种各样的经验,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对于传统的二元对立的外交模式,现在已经完全不适用了,这些故旧的糟粕,放置它们的最好的地方就是故纸堆了。也只有中日两大强国坦诚相待,以一种健康的心态去看待历史,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开创未来,东亚的伟大复兴才可以成为现实。

主要参考书目

[1] 王晓秋:《近代中日关系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2] 汪向荣、汪皓:《中世纪的中日关系》,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年版。

[3] 韩升:《东亚世界形成史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4] 韩东育:《东亚的心胸》,《读书》2008年第8期。

[5] 黄枝连:《天朝礼制体系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6] 黄遵宪:《日本国志》,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7] (日)滨下武志:《近代中国的国际契机》,朱荫贵、欧阳菲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8] (日)丸山真男:《日本的思想》,区建英译,三联书店2009年版。

[9] (日)梅棹忠夫:《文明的生态史观》,王子今译,三联书店1988年版。

大鱼炖火锅

山本五十六 马上要出大河剧了

阳光下的日耳曼尼亚

我有日本历史

ardim

源氏物语

相关推荐

弥生时代用日语怎么说

ya yo i ji da i /やよいじだい【弥生时代】:弥生时代。日本绳纹时代之后,古坟时代之前。开始使用金属器具和种植水稻,产生阶级分化。
2023-07-22 04:00:092

日本历史的时代排序?

时代顺序:早期神话——弥生时代——古坟时代——飞鸟时代——奈良时代——平安时代——幕府执政——明治维新——大正时代——昭和时代——平成时代1、在日本神话中,太阳神天照大神的后裔神武天皇于公元前660年建立日本国并即位为天皇。2、伴随着渡来人的移入,日本在弥生时代初期出现了陶器、铁、铜器以及水田等文化,使日本逐渐成为一个农业社会。3、古坟时代分为前期、中期、后期。从8世纪初开始,火葬流行,古坟逐渐式微,并开启了佛教建筑的时代。4、飞鸟时代得名于奈良县的飞鸟地方,佛教在这一时期通过百济传来,587年,衣折战役中,苏我马子击败物部守屋,取得对朝廷的控制权。5、奈良时代即以奈良为都的时代。自710年定都平城京,至784年迁都长冈京,共计74年。6、平安时代即以平安京为都城的历史时代,始于794年桓武天皇迁都平安京,终于1185年镰仓幕府成立,历经400年。7、源赖朝平定平氏后,建立以镰仓为全国政治中心的武家政权时代。始于1185年镰仓幕府成立,终于1333年幕府灭亡,历经149年。8、明治年间(1868年―1912年)称为明治时代。9、大正年间(1912年―1926年)称为大正时代。明治天皇于1912年驾崩,子嘉仁继位,改元大正,是为大正时代。10、1926年12月25日,大正天皇驾崩,皇太子裕仁继位,是为昭和时代。11、昭和天皇于昭和64年(1989年)1月7日驾崩,子明仁继位,驾崩隔日起(1月8日)改元平成,称为平成时代(1989年至今)。扩展资料:古坟时代分为前期、中期、后期。从8世纪初开始,火葬流行,古坟逐渐式微,并开启了佛教建筑的时代。672年,天智天皇驾崩,儿子大友皇子即位弘文天皇。天智天皇的弟弟大海人皇子与其争位,爆发战争,史称壬申之乱。710年,元明天皇迁都平城京,飞鸟时代结束。幕府末年被欧美各国逼迫开国,经由马修·培里来航而签下了日美神奈川条约等不平等条约使得锁国崩裂。随着开国与尊王攘夷思想强盛,幕府大老遇刺身亡与萨英战争都令幕府的权威一落千丈,最终德川庆喜先后把政权与领地交还朝廷,史称“大政奉还”。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日本
2023-07-22 04:00:199

日本历史朝代顺序是什么?

日本历史朝代顺序:弥生时代、古坟时代、飞鸟时代、奈良时代、平安时代、镰仓时代、南北朝时代、室町时代、安土桃山时代、江户时代、明治时代、大正时代、昭和时代、平成时代。日本列岛最早在20万年前出现人类,已知最早的日本人类化石可追溯到约3万年前。据《古事记》和《日本书纪》记载,第一代天皇神武天皇于公元前660年建国并即位,即位日相当于西历2月11日,因此就把这一天定为“建国纪念日”。扩展资料:日本在公元4世纪出现首个统一政权大和国,其后于大化革新后确立天皇体制,引入唐朝文化,仿效中国唐朝的政治制度,尝试创建一个律令制的国家。710年,元明天皇迁都平城京,日本进入奈良时代,律令制国家也日益成熟。大和政权的版图在这时也逐渐扩张,征服东北地方部分地区和南九州 。12世纪末,日本开始六百多年的幕府时代,镰仓幕府、室町幕府相继执政。期间曾经历一个半世纪的战国时代,以及由丰臣秀吉领导的文禄庆长之役。17世纪初,江户幕府实行锁国政策二百多年,到1854年黑船事件后,日本国内有志之士提出“尊王攘夷”等号召,江户幕府在舆论的压力下,被迫将政权还给明治天皇,史称“大政奉还”。1867年,明治天皇整顿内政,富国强兵,一战后短暂经历大正民主时期,到20世纪30年代落入军部控制,实行军国主义,但于1945年被盟国击败后宣布投降。日本在恢复主权后经济高速增长,跻身先进国家之列,直至20世纪90年代,泡沫经济破灭,日本进入长期的相对经济不景气状态至今。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日本
2023-07-22 04:00:561

日本的弥生时代是韩国人殖民日本的时代。

不是殖民,只是移居过去的,因为当时朝鲜半岛的人也不成气候。弥生时代差不多是公元前300年左右,当时朝鲜半岛还没有国家呢,我们国家也才春秋战国时代。
2023-07-22 04:01:092

弥生是什么意思

“弥生”的意思主要有三种:1、日本的一种历史文化日本的弥生时代约600年,可分为前期、中期、后期三个时期,各约200年,基本上与中国的战国、西汉和东汉时期相对应。弥生时代正是受到了中国的影响划分为三期,并成为后来奈良时代全面中国化的先驱。中国文化经由朝鲜半岛间接传入了日本,接受水稻耕作技术体系和铁制农具时,到了弥生时代中期,日本与西汉之间开始有了直接的交流,这也促成了日本急速的变化与发展。2、一种葡萄品种弥生葡萄英文名称为Mission,原产西班牙。16世纪时,西班牙殖民者、传教士在这片大陆种下了第一棵葡萄树,并将葡萄品种命名为弥生葡萄。弥生葡萄多数生长在寒冷的地区。尽管该葡萄酒多产且适用性强,但是由于其自身缺乏特点,因此现在很少人用它来酿造葡萄酒了。3、一种隐性眼镜弥生还表示一种隐形眼镜,品牌于2015年02月05日申请,申请人是香港中环国际有限公司。扩展资料最早的“中国化”始于弥生时代,以水稻耕作技术的传入为开端。水稻耕作技术虽然是经由更早中国化的朝鲜半岛间接传入日本的,包括中国、朝鲜、日本在内的东亚世界共同的景观。进行稻作生产和接受米食习俗,就是日本中国化的开始。弥生时代社会的发展带来了社会的分化,社会出现了阶层,不久阶层演变成阶级,出现了首长阶级。随着西汉昭帝时废除了马弩关制,物品大量传入日本,日本派遣使者到中国学习汉文。随着与中国的交流日渐繁盛,汉王朝则通过印绶的授予在东亚地区建立了以汉为宗主国的册封体制。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弥生
2023-07-22 04:01:193

日本古代的各个时代即及其年份(如战国时代,幕府时代等),谢谢。

1、飞鸟时代飞鸟时代(日文: あすかじだい),约始于593年,止于迁都平城京的710 年,上承古坟时代,下启奈良时代。此期以政治中心为奈良县的飞鸟(即当时的藤原京)而得名,较为重大的事件有圣德太子改革、大化改新等。分前期、中期和后期,前期为593年—645年,苏我专权时代,646年—672年,为曲折发展时代,在位的天皇受到了左右两方势力的压力,在先进与反动的方向中进退维谷。673年—710年,日本朝着盛世前进,最终到达了盛世——奈良时代。2、奈良时代710年,日本天皇迁都平城京(今奈良),开始日本历史上知名的“奈良时代”(ならじだい710—794)。此期间历代天皇注重农耕,兴修水利,奖励垦荒,社会经济得到大为发展,此时的奈良朝受中国盛唐文化的影响,又通过唐朝接受到印度、伊朗的文化,从而出现了日本第一次文化全面昌盛的局面。此时的日本社会俨然处于国泰民安的太平盛世中。但此时对后世的积弊也在形成,班田制难以形成,天皇专职国家的经济发生动摇,中央集权体制因内讧逐渐削弱。于794年,天皇迁都于平安京标志“奈良时代”结束,开始“平安时代” 。3、平安时代平安时代(Heian Period)是日本古代的一个历史时期,日本官方称呼也可称做平安京时代,平安京时期,平安时期。从794年桓武天皇将首都从奈良移到平安京(现在的京都)开始,到1192年源赖朝建立镰仓幕府一揽大权为止。在奈良朝末期,朝廷与贵族势力之间的矛盾激化。为了削弱权势贵族和僧侣的力量,桓武天皇于784年决定从长冈迁都到山城国的平安京(今京都市),在那里筹建新都,命名为平安京,希望借此获得平安、吉利、安宁与和平。由于平安京在794年完工,故史家常把794年作为平安朝的开始(也有许多国际上和日本国内的权威的历史学家把784年决定迁都的时间作为平安朝的正式开始时间)。平安时代的称呼来自其国都的名字。4、战国时代日本战国时代(1467—1585年或1615年),一般指日本室町幕府后期到安土桃山时代的这段历史。最早出自甲斐国(今山梨县)大名武田信玄(1521年-1573年)所制《甲州法度之次第》第二十条,其开篇即写道“天下战国之上”。但酷爱中国兵法的武田信玄实际上是把中国的战国名称直接套用在日本,借此形容日本的政治格局。应仁之乱后,日本各地大名纷纷崛起。16世纪中叶,地域武士中实力最强的织田信长崛起,永禄三年(1560年),在桶狭间以两千人马击败今川义元四万大军,名声大振。尔后逐步统一尾张、近畿。天正十年(1582年),本能寺之变爆发,信长身亡。织田重臣羽柴秀吉先后击败明智光秀及柴田胜家,确立了自己的继承人地位。此后经过四国征伐、九州征伐、小田原之战,逐步统一日本。后被天皇赐姓“丰臣”,并受封“关白”一职。丰臣秀吉的时代被称为“桃山时代”。庆长三年(1598年),丰臣秀吉病逝后,丰臣家裂分为近江(西军)和尾张(东军)两派。身为丰臣政权五大老之一的德川家康于庆长五年(1600年)发动关原合战,打败西军。庆长八年(1603年),德川幕府建立,1614,15年在两次大阪之阵中逐步消灭丰臣氏,战国时代结束。5、安土桃山时代安土桃山时代又称织丰时代,是1573年(或1568年)至1603年之间,织田信长与丰臣秀吉称霸日本的时代。始于织田信长驱逐最后一个室町幕府将军足利义昭,终于德川家康建立江户幕府。以织田信长的本城安土城和丰臣秀吉的本城桃山城(又称“伏见城”)为名。时代特征是由战国时代的分裂走向丰臣、德川时代的统一,伴随着现代化趋势。这个时代三个主要人物相继成为这个时期的主导者:织田信长(1573年至1582年)、丰臣秀吉(1582年至1598年)、德川家康(1598年至1615年)。织田平定了大半个日本,秀吉继之统一天下,后丰臣氏被德川氏取代。织田信长和丰臣秀吉进行了许多先进的为政举措,推动了日本的现代化。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日本历史
2023-07-22 04:01:435

我想知道日本各个时代的时间以及对应的中国朝代,谁有这样的对应表?

日本各个时代的时间以及对应的中国朝代如下:1、公元600年左右——公元710年,飞鸟时代,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国家,日本进入封建社会。对应中国的初唐和盛唐。2、公元710年——公元794年,奈良时代,对应中国的盛唐和中唐。3、公元794年——公元1192年,平安时代,迁都平安京(京都)。对应中国晚唐、五代十国、北宋前期。4、公元1193年——公元1392年,镰仓时代,武士道精神成为日本民族魂魄,有元朝的东征和日本南北的短期分裂等事件。对应中国北宋、南宋、元、明初。5、公元1392年——公元1602年,室町时代,对应中国明朝。6、公元1602年——公元1867年,江户时代,对应中国晚明、清朝。7、公元1867年——公元1912年,明治时代,对应中国晚清。扩展资料:日本和中国属于一包带水的关系,从汉朝开始就与我国有着联系,到了大唐的时候,两国之间的文化贸易交流更加的频繁,也就是那个时候,佛教和唐文化大量的涌入了日本。佛教不必说,日本到现在都到处寺庙就能看出来,至于唐文化影响就更大了,日本古代的贵族以凄惨为美,所以凄惨的唐诗宋词在日本大受欢迎。日本文化和中国文化有着深刻的渊源。比如仿汉字之型创造的假名,渗透在日式美学中的禅宗等等。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日本历史
2023-07-22 04:02:203

日本历史朝代顺序是怎样的?

日本历史朝代顺序:弥生时代、古坟时代、飞鸟时代、奈良时代、平安时代、镰仓时代、南北朝时代、室町时代、安土桃山时代、江户时代、明治时代、大正时代、昭和时代、平成时代。日本列岛最早在20万年前出现人类,已知最早的日本人类化石可追溯到约3万年前。据《古事记》和《日本书纪》记载,第一代天皇神武天皇于公元前660年建国并即位,即位日相当于西历2月11日,因此就把这一天定为“建国纪念日”。扩展资料:日本在公元4世纪出现首个统一政权大和国,其后于大化革新后确立天皇体制,引入唐朝文化,仿效中国唐朝的政治制度,尝试创建一个律令制的国家。710年,元明天皇迁都平城京,日本进入奈良时代,律令制国家也日益成熟。大和政权的版图在这时也逐渐扩张,征服东北地方部分地区和南九州 。12世纪末,日本开始六百多年的幕府时代,镰仓幕府、室町幕府相继执政。期间曾经历一个半世纪的战国时代,以及由丰臣秀吉领导的文禄庆长之役。17世纪初,江户幕府实行锁国政策二百多年,到1854年黑船事件后,日本国内有志之士提出“尊王攘夷”等号召,江户幕府在舆论的压力下,被迫将政权还给明治天皇,史称“大政奉还”。1867年,明治天皇整顿内政,富国强兵,一战后短暂经历大正民主时期,到20世纪30年代落入军部控制,实行军国主义,但于1945年被盟国击败后宣布投降。日本在恢复主权后经济高速增长,跻身先进国家之列,直至20世纪90年代,泡沫经济破灭,日本进入长期的相对经济不景气状态至今。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日本
2023-07-22 04:02:378

在唐朝之前关于日本的记载有那些?(最好附带原文)

日本那时处于弥生时代,是日本文明史的开端。由于以种植水稻为主的农业出现,特别是青铜器和铁器等先进生产技术的传入,社会生产力飞跃发展。弥生时代中期日本从原始公社制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过渡。据中国《汉书》记载,大约公元前1世纪下半叶,日本列岛出现了百余个由村社首长统治的小部落。这些部落曾定期派人向汉武帝在朝鲜设置的乐浪郡献上贡物。后经长期兼并,至公元2~3世纪形成了规模较大的30多个部落。金石并用时代 继绳纹时代之后,日本于公元前3~前 2世纪进入弥生时代,即金石并用时代。这一时代的文化称弥生文化,因陶器出土于东京都弥生町(在今东京都文京区)而得名其下限止于公元3世纪。在弥生时代,中国大陆的水稻栽培技术和青铜器、铁器等金属文化经由朝鲜传入日本。原始氏族公社 日本石器时代是母权氏族公社阶段,绳纹时代是其繁荣时期。绳纹时代后期和晚期的人口估计有12~15万。人们多栖身于被称作“竖穴”的原始房屋里,靠狩猎和渔捞为生。社会处于采集经济阶段。狩猎使用弓矢,渔捞则使用鱼钩和网罾。猎场、渔场和主要生产工具为公社成员所共有。所有社会成员权利平等,实行共同生产和平均分配,无贫富贵贱之别。进入弥生时代后,父权氏族公社逐渐取代母权氏族公社,原始公社制趋于解体。 日本人种和民族的形成 迄今日本考古出土的人骨化石很少。1931年在兵库县明石市西八木海岸发现人类腰骨化石,后命名为“明石原人”。1950年在□木县葛生町附近、1957年在爱知县丰桥市牛川町、1958和1961 年在静冈县引佐郡三日町相继发现一些人骨化石。据此推测,洪积世日本列岛已有人类存在。关于日本人种和民族的形成,学术界一般推测日本最早的居民经由北亚和南亚两条路线来到日本列岛,经过长期混血,大约在弥生时代以前形成具有共同语言和风俗习惯的日本民族。 弥生时代是日本文明史的开端。由于以种植水稻为主的农业出现,特别是青铜器和铁器等先进生产技术的传入,社会生产力飞跃发展。弥生时代中期日本从原始公社制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过渡。据中国《汉书》记载,大约公元前1世纪下半叶,日本列岛出现了百余个由村社首长统治的小部落。这些部落曾定期派人向汉武帝在朝鲜设置的乐浪郡献上贡物。后经长期兼并,至公元2~3世纪形成了规模较大的30多个部落~
2023-07-22 04:05:191

日本人古代是属于中国人吗

没有明确的论调证明他们属于我们,可能会有一定的渊源,毕竟离得比较近一点,渊源都没有,也说不过去,多多少少会有的,但是说属于我们还是有一些过的,因为他们并不于我们,并没有明确的文献记载,他们和我们有太多血缘上的联系古时日本是从来都不属于中国,日本离中国近那是从今天的眼光看,今天的人类放眼全球、科技发达,日本确实是挺近的。但是在古代风力帆船要去日本要以月为计数单位,这种情况下劳师远征就不太现实了。只能期待他们慕王化,主动臣服。在中国兴盛的时期,日本确实是这样做小弟的。朝鲜就不一样。在战国燕国、西汉、东汉时期,中国中央都对朝鲜半岛保持着直接统治。后来的魏晋南北朝乱世长达300多年,没有强力中央政权的中国无暇再顾及朝鲜这种边陲之地。可是我们朝鲜人也得活着啊,你们中原朝廷不要我们,我们当然只好自己组建政府。等到隋唐,重新大一统的中国试图收回朝鲜,不好意思,300多年,人家民间已经对自己的独立政权产生认可了,你过来打我们,你说是完成统一,我们觉得你是侵略。历史证明,朝鲜这块地外有形胜内有平原,人家铁了心割据,中原朝廷要倾尽国力才能打垮对手。成本太高了。隋唐的尝试结束之后,从宋开始,基本就是羁糜政策∶你想独立啊?没问题,不过我们朝廷办了个联合国机构,你要不要参加?只要认我做个大哥就可以加入,联合国罩着你,保证你的统治高枕无忧
2023-07-22 04:05:2814

日本江户时代结束后进入了什么时代?

一、远古、古代 1、旧石器时代 2、绳纹时代 3、弥生时代 4、古坟时代 5、飞鸟时代 6、奈良时代 7、平安时代 二、中世 1、镰仓时代 2、南北朝时代 3、室町时代 三、近世 1、安土桃山时代 2、江户时代 四、近代、现代 1、明治 2、大正 3、昭和 4、平成
2023-07-22 04:06:051

日本在古代的时候叫什么国

大和国关于日本列岛上被确认过的人类历史,大约可追溯到3万年乃至10万年前。约1万2千年前左右,因末次冰期结束而开始急剧温暖化,使得人们的文化与生活产生极大变化,全岛进入下个绳文时代。约1万2千年前左右开始被称为绳文时代。分为草创期、早期、前期、中期、后期、晩期这6期。这个时候的人们制作绳文式陶器、早期以后迈向定居化,大部分住在半地穴式房屋(竖穴式住居)。使用弓箭狩猎、贝冢渔捞、采集植物等经营生活,使用打制石器、磨制石器、骨角器等等。也进行栽培,后期到晩期间种植稻。在日本神话中,太阳神天照大神的后裔神武天皇于公元前660年建立日本国并即位为天皇。[4] 弥生时代志贺岛金印公园的汉倭奴国王印伴随着渡来人的移入,日本在弥生时代初期出现了陶器、铁、铜器以及水田等文化,使日本逐渐成为一个农业社会。弥生时代中期,位于九州的奴国国王向汉朝朝贡,并获赐金印。到了公元2世纪后半期,各小国内战频繁,直至3世纪中叶才出现较大的“大和国”,后经过长期的扩张,并且逐渐征服了日本中部大部分地方,其首领最初称为“大王”,后来改称天皇。
2023-07-22 04:06:134

日本的祖先是什么人?

关于日本人的祖先是谁,来自哪里,有诸多说法,目前尚无定论。日本《经济新闻》等媒体2012年11月1日报道称,DNA分析证实现代日本人是由日本诸岛的土著居民绳文人和从朝鲜半岛远渡而来的弥生人不断混血传承的。日本早期文明关于日本列岛上被确认过的人类历史,大约可以追溯到3万年前至10万年前。约1.2万年前左右,因末次冰期结束而开始急剧温暖化,使得人们的文化与生活产生极大变化,全岛进入下个绳纹时代。约1.2万年前左右开始被称为绳纹时代。弥生时代,伴随着渡来人的移入,日本在弥生时代初期出现了陶器、铁、铜器以及水田等文化,使日本逐渐成为一个农业社会。弥生时代中期,位于九州的奴国国王向汉朝朝贡,并获赐金印。到了2世纪后半期,各小国内战频繁,直至3世纪中叶才出现较大的“大和国”,后经过长期的扩张,并且逐渐征服了日本中部大部分地方,其首领最初称为“大王”,后来改称天皇。分为草创期、早期、前期、中期、后期、晩期这6期。这个时候的人们制作绳纹式陶器、早期以后迈向定居化,大部分住在半地穴式房屋(竖穴式住居)。使用弓箭狩猎、贝冢渔捞、采集植物等经营生活,使用打制石器、磨制石器、骨角器等等。也进行栽培,后期到晩期间种植稻。
2023-07-22 04:06:201

日本人归于什么人种他的始祖是谁?

土著绳文人、古代江南吴越人、古代朝鲜半岛及东北亚移民、太平洋岛民等融合而成,再加上历代中国及朝鲜半岛的归化人的融入。徐福后人顶多只占一小部份。 qqkk/hotgossip/faith14 日本先住民族之谜    日本是否单一民族?日本民族从何而来?在日本古代,向大和朝廷挑战的的原日本人,其真相又如何?   熊袭、隼人、虾夷、土蜘蛛族、国栖族、出云族、肃慎、靺鞨,这些和大和政权对抗的民族又是从何而来?   日本最早的居民 日本最早的人类化石,是在爱知县发现的牛川人。牛川人约生活于十万年前。    约距今一万年前至纪元前三世纪的七、八千年间,称为绳文时代。绳文时代是因为当时的陶器上有绳纹模样,故称之。绳文人过著狩猎、采集、渔捞的生活。    这绳文文化是由美国的动物学家摩斯于一八七七年发现的。他在东京的大森车站附近发现贝冢(大森贝冢),并发掘出人骨。这贝冢,北从北海道,南至琉球,散布在日本全国各地,约有二千五百所左右。 绳文人的成年人平均身高,男性一五八公分,女性一四八公分。   头骨比现代日本人还大。其平均寿命,男三十一.一岁,女三十一.三岁。 绳文人有依年龄拔牙的习俗。成年人死亡时,大都是屈葬。而幼儿用瓮棺葬。 纪元前二、三世纪,稻作文化从中国江南经由朝鲜半岛传到日本,青铜器与铁器也同时传来,改变了整个生活型态,这是弥生时代的开始。   弥生时代约有五、六百年。弥生文化是因于东京都文京区弥生町发现陶器而命名的。 弥生人身高比绳文人高,脸与鼻子则较窄。人类学家金关丈夫博士推断,弥生时代初期,由朝鲜半岛的某种族集体迁徙至日本,与绳文人混血,形成北九州弥生人。 冇正式既考察过系史上 好大机会系秦始皇当年叫徐福同埋5百童男童女去日本到练仙丹(佢地最后冇番中国 所以好大机会) 日本人是否徐福始祖有好多不同的解答但在日本已有徐福像供日人参拜。 日本人是中国人,我不认为徐福是日本人的始祖。because日本早于徐福来到前早已有人居住,并已有其文化。藩属和也有血统关系
2023-07-22 04:06:361

弥生时代的杯子与星巴克的杯子哪个好

弥生时代的杯子更好。首先星巴克是咖啡品牌,而弥生时代是专门制作杯子的,在专业性上,弥生时代更好,而星巴克的营销成分更多?
2023-07-22 04:06:441

山东大汶口出土古人类化石,DNA与现代日本人吻合,揭开起源之谜

山东大汶口出土古人类化石,DNA与现代日本人吻合,揭开其起源之谜 相信大家都听过这个民间广泛流传的故事:秦始皇派徐福出海寻找长生不老之术,徐福带上三千童男童女东渡,但并未返回,而是在日本群岛定居下来繁衍生息,这就是日本各地居民为何将徐福奉为神话的原因。实际上,徐福不可能是祖先级,因为日本的历史远远不止两千年,而且根据山东大汶口遗址出土物证显示,徐福并不是第一批踏上日本半岛的中国人。 人类社会进程的一般顺序是: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每个时期都会度过成百上千年的岁月,然而日本的铁器时代却来得太过突然。大约在公元前3世纪,尚处于原始社会的日本"一夜暴富",飞跃性进入农业社会! 它被称为弥生时代,它为日本带来的变化意义重大:弥生人走出洞穴开始建造木屋,脱去树叶穿上了麻布衣服,男性地位开始凸显,女性开始注重装扮,此前没有的先进工具大量出现,墓葬规格和形制均有了很大改观。 弥生时代迅捷的动作违背了人类社会正常发展的速度,这样超自然的现象也引起了广泛关注,就连日本学者都无法自圆其说。因此,"移民说"逐渐被认可,即日本现代人类属于原生居民与外来人种的结合,而最有可能的来源是中国和朝鲜半岛。 学者通过现代科技手段研究母系线粒体DNA(mtDNA),证明了上述观点。人类的基因在不断变化,但女性的线粒体基因能够定向遗传给后代,因此研究一个地区人群mtDNA的结构类型和构成比例,可以很好体现其遗传特性。 大汶口文化发源于山东半岛,遗址中出土过公元前3000多年的人类遗骸,有学者便将其与日本、朝鲜居民进行mtDNA对比,结果显示二者存在大量相似,尤其是D型单倍群体出奇的吻合。此外,弥生时代之前的绳纹人被认为是日本原著居民,但经过mtDNA分析却发现,绳纹人体内也有部分外来基因。 史书记载:"陈胜等起,天下叛秦,燕、齐、赵民避地朝鲜数万口。"很显然,这些避难之人并未停下脚步,而是通过朝鲜半岛继续前往日本,并在那里完成定居。而绳纹人距今约三千年左右,所以早在秦汉之前,早就有中国人远渡重洋,到达过日本。大汶口遗址位于泰安,正是春秋齐国的领地,这也符合古书上的记载。 另外,还有一位美国学者曾做过日本人、绳纹人、史前中国人的牙齿形态特征分析,研究表明现代日本人只有少量的绳纹人原生居民的基因,而大多数基因都来自大陆中国型人群。不过,这只能说明外来文明曾经到访,并无法证明日本最原始的起源。 事实上,日本列岛出土的古人类化石可追溯到3万年之前,也就是说他们拥有独立的人类起源系统,只不过在后续的发展中曾接受过其他系统的混合罢了。但不管怎么说,基因是不会说谎的,日本现代文明中有远古中国的影子,希望随着考古的发展,能够解决掉这一世纪难题。
2023-07-22 04:06:511

弥生时代杯子什么档次

普通档次。查询杯子的排行显示,弥生时代杯子没有在排行榜上,只能算是普通的档次。杯子,是一种盛饮料或其他液体的器具。从古至今其主要功能都是用来饮酒或饮茶。
2023-07-22 04:07:301

日本国家介绍

 1、地理位置   日本位于亚欧大陆东端,属于亚洲,是一个四面临海的岛国,自东北向西南呈弧状延伸。东部和南部为一望无际的太平洋,西临日本海、东海,北接鄂霍次克海,隔海分别和朝鲜、中国、俄罗斯、菲律宾等国相望。  2、面积和地区划分   日本相当于云南省   云南省的总面积为39.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4.1%。   日本国土面积为: 377748平方公里   国土的总面积:包括各小岛在内,共计377,835平方公里,其中土地面积374,744平方公里,水域面积3,091平方公里。 自然地理:位于太平洋西岸,是一个由东北向西南延伸的弧形岛国。西隔东海、黄海、朝鲜海峡、日本海与中国、朝鲜、韩国、俄罗斯相望。陆地面积377880平方公里,包括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4个大岛和其它6800多个小岛屿。领海面积310000平方公里。与俄罗斯存在“北方四岛”(俄方名为“南千岛群岛”)领土争端,与韩国存在竹岛(韩方名为“独岛”)领土争端。山地和丘陵占总面积的71%。全国有160多座火山,其中50多座是活火山,为世界上有名的地震区。富士山是全国的最高峰是活火山,海拔3776米。温泉遍布全国各地。境内河流流程短水能资源丰富,最长的信浓川长约367公里。最大的湖泊是琵琶湖,面积672.8平方公里。由于地处海洋的包围之中,属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终年温和湿润,与同纬度地区相比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夏秋两季多台风,6月份多梅雨。1月平均气温北部-6℃,南部16℃;7月北部17℃,南部28℃。年降水量700—3500毫米,最高达4000毫米以上。  3、地形、地势  日本境内多山,山地成脊状分布于日本的中央,将日本的国土分割为太平洋一侧和日本海一侧,山地和丘陵占总面积的71%。 日本位于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火山活动频繁,给当地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麻烦。全国有160多座火山,其中50多座是活火山,为世界上有名的地震区。因此才有火山地震之邦之说.富士山是全国的最高峰,海拔3776米。在火山分布地区,景色优美,温泉资源丰富,成为著名的观光疗养地。  4、河流、平原、湖泊   日本的河流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向东西两侧流入太平洋和日本海。由于日本东西狭窄,加之山势陡峭,河流多短而急促。在梅雨和台风季节,水量增大,容易形成洪水。为此,日本修筑了大量的堤防和水库,用于防洪。河水广泛用于生活用水、农业和工业用水、水力发电。 日本的平原主要分布在河流的下游近海一带,多为冲积平原,规模较小,较大的平原有关东平原、石狩平原、越后平原、浓尾平原、十胜平原等。  最大的湖泊是琵琶湖,面积672.8平方公里。  5、海岸线和海洋   日本海岸线全长33889公里。由于日本是一个岛国,因此其海岸线十分复杂。西部日本海一侧多悬崖峭壁,港口稀少,东部太平洋一侧多入海口,形成许多天然良港。   在东部太平洋一侧自南向北均被日本暖流(黑潮)环绕、东北部形成千岛寒流(亲潮),西部日本海一侧是对马暖流和里曼寒流。在寒流和暖流交汇处,鱼类资源丰富,成为天然渔场。 由于地处海洋的包围之中,属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终年温和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夏秋两季多台风,6月份多梅雨。1月平均气温北部-6℃,南部16℃;7月北部17℃,南部28℃。年降水量700—3500毫米,最高达4000毫米以上。近年,导致海水升温的厄尔尼诺现象也对日本产生影响,主要是梅雨持续时间延长,容易形成冷夏和暖冬。  6、地貌地质  从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日本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为西太平洋岛弧-海岸山脉-海沟组合的一部分。全国68%的地域是山地。日本最高的山是著名的富士山,海拔3,776米。由于平原较少,日本很多山上都种植农作物,最大的平原为关东平原。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全球有十分之一的火山位在日本,在全国都时常会发生火山活动。严重的地震则每一个世纪都会发生几次;近年发生的阪神大地震、新舄县中越地震都是芮氏地震规模6级以上的强震,受到世界各国关注。日本的温泉很多,并且已经发展成为旅游景点。  由于日本的岛屿呈北东向延伸得很长,南北跨越纬度约20度,因此有许多种气候类型。气候类型大部分是温带季风气候,南部的九州岛、四国、琉球群岛(归属存在争议)有副热带季风气候。北部的岛屿夏天温暖,冬天则十分漫长、寒冷,还时常有大量降雪。而中西部地区则冬天比较干燥,很少下雪,夏天潮湿。   日本是岛国,又深受黑潮影响,海洋性气候显著,樱花很美。  7、日本气候  日本深受黑潮、亲潮等洋流影响,海洋性气候明显,一年四季温差很小。日本大部分国土属温带气候,但由于日本的岛屿自西南向东北延伸得很长,南北跨越纬度约20度,因此全国各地的气候仍然有很大的不同,可分为六个气候区,分别是:  北海道气候:北海道不受梅雨的影响,降雨量较日本其他地方为少。夏季短暂且凉爽;冬季漫长而寒冷。   日本海侧气候:范围为本州岛西部海岸地区。冬季受西伯利亚高气压所控制,吹西北风。同时由于暖流对马海流在冬季通过日本海而带来大量水汽,因而常有豪雪。夏季降水较少,有时因焚风而会出现异常高温。   中央高地气候:典型的内陆性气候。冬寒夏凉。冬季与夏季及昼夜之间温差很大。降雨量少   太平洋侧气候:包括了本州东海岸、南四国和九州大部分地区。夏季受东南季风影响,梅雨强台风多。冬季则降雪较少。   濑户内海式气候:包括了山阳地方、北四国、近畿与九州局部地区。这里天气常是晴天,降雨量少,不时遭受旱灾之苦。   南西诸岛气候:范围为琉球群岛。这里属亚热带气候,夏季炎热冬季温暖。降雨量大。夏季常受台风吹袭。   日本是世界上降水量较多的地区。主要原因包括了日本海侧地区冬季的降雪;6、7月(冲绳、奄美为5、6月)间连绵不断的梅雨;以及夏季到秋季登陆或接近日本的台风。日本有记载的最高温度纪录是40.9度,于2007年8月16日在崎玉县熊谷市和岐阜县多治见市测得;有记载的最低温度纪录是-41度,于1902年1月25日在北海道旭川市测得。 8.板块构造 日本位于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之间,火山、地震频发。
2023-07-22 04:07:482

弥生时代简介

在弥生是最古老的历史时期之一日本从C跨越。公元前 300 年至公元前 300 年。公元250年,先是绳文时代,后是古坟时代。弥生这个名字来自东京的一个地区,公元 1884 年在那里发现了与该时期相关的第一批文物。在此期间,稻米种植和金属加工在绳文时代末期引入后得到了发展。 农业科技革命 尽管在绳文时代末期引入了金属加工,弥生人最初继续使用石器和物品。然而,随着使用金属的能力,石器最终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青铜和铁制成的武器、盔甲和小饰品。随着水稻种植的引入,还必须开发适当的工具;带有石头刀片和头的锄头和铁锹被金属所取代。在此期间,稻田和其他农田的灌溉技术得到发展。 随着农业的引入,弥生人的饮食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因为他们现在已经永久定居,他们的大部分食物——大米、小米、豆类和葫芦——都是在当地种植的,任何发生的狩猎和采集都表现得更加明显作为补充。公共粮仓和用于储存食物和取水的水井建在稻田附近。由于农业革命,这一时期的人口稳步增长,达到了 200 万左右的高峰。城镇和村庄最初由坑房组成,类似于以前的绳文房屋,有茅草屋顶和土地板,但逐渐发展为使用木支架高出地面的木结构。与绳文时代的陶器一样,弥生陶器也是通过将粘土盘绕,内外磨平,然后烧制而成的,但由于弥生陶器的功能性更强,多孔性更少,因此两者的相似之处也就到此为止了。然而,弥生陶器的装饰也不如绳文陶器。这一时期的主要陶器形状是长颈罐、广口壶、深盆和座碗。 虽然绳文时代的群体之间有一些联系,但贸易并不是主要关注点或优先事项。然而,弥生时代,贸易繁荣,拥有宝贵资源的城市和贸易中心成为最大的聚居地。发现的最大的弥生定居点是位于现代爱知县的一个名为 Asahi 的贸易中心,占地 200 英亩(约 0.8 平方公里)。 社会 当时日本的金属矿石供应相当有限,因此拥有金属物品表明其地位较高。 正是在弥生中,出现了一个以阶级制度为基础的社会,到公元 100 年,大约有 100 个氏族形成。在剩下的时间里,它们将相互争夺主导地位。尽管氏族在互相争斗,但偶尔也会有联盟,为了军事力量或共同的经济成功而组成小王国。这显示了早期绳纹文所没有的不断发展的政治制度。在各宗族的统治下,征收赋税,实行刑罚制度。 不幸的是,当时日本的金属矿石供应非常有限,因此拥有金属物品表明地位较高。其他象征更高地位的材料是在日本最南端的九州岛生产的丝绸和玻璃。地位高的男人通常比地位低的男人有更多的妻子。在此期间,地位较低的人走下马路并让位于社会上级成为习惯,这种习俗一直持续到公元 19 世纪。 信念 弥生的信仰与绳文的信仰截然不同,因为根据已发现的证据,他们崇拜各种神灵并为他们举行节日。诸如铃铛、镜子和武器之类的青铜物品似乎专门用于仪式目的。坟墓通常在普通民众和精英之间分开,普通人埋得更近,几乎没有随他们一起埋葬的物品,而精英成员则被埋葬在一个单独的区域,他们的坟墓里装满了礼仪用品。有时,当一个人被埋葬并腐烂成骨头后,人们会挖出骨头,清洗它们,然后用赭石上色,然后将它们放入罐中,然后再将它们埋在有时有护城河的大坑中。 联系中国 很多关于后来弥生文化的信息实际上来自汉代及以后的中国。中国记载中第一次提到日本是在汉书《汉书》中,该书完成于公元82年。日本在那里被称为佤,意为“矮人之国”,有一百个王国,经常通过在朝鲜的基地向中国进贡。《卫志》有更详细的记载,中国魏国的历史,写于公元297年。记录中的一个条目来自公元 240 年,它讲述了一些魏中国人访问日本的情况,并描述了他们所说的最强大的王国或氏族,大和及其女王,被描述为萨满的姬弥子,在业余时间练习魔法,并通过多年的战争和征服上台。公元238年,相传姬弥子王后派使团进贡天皇,与日本其他统治者一样得到了公认的帝王地位,但与日本其他统治者不同的是,她的地位是全日本的王后。据魏志介绍, 姬弥子王后于公元 248 年去世,享年 65 岁,这引起了一段时间的动荡,因为一位不受欢迎的国王掌权,直到前王后的一位亲戚,一个名叫伊予的女孩掌权,事情才平静下来。 遗产 弥生将标志着日本社会从与他人很少接触的狩猎采集者群体向农业、金属加工、政治和军事社会的转变。随着水稻种植和金属加工的引入,弥生为现在被称为中世纪的日本奠定了基础,这使得人口扩张和用于军事目的的武器和装甲生产增加。氏族和王国以及阶级制度的发展最终导致了大名、武士和菊花王座的制度,其中有一系列的皇帝直到今天仍然不间断。
2023-07-22 04:08:301

弥生时代的相关记载

中国文献中的有关记载弥生时代中、后期的日本,在《后汉书·东夷传》和《三国志·魏志·东夷传》中有比较详细的记载。当时日本总称为“倭”,分成许多小国,有“王”、“大夫”、“下户”、“生口”等不同的阶级和阶层。汉光武帝建武中元二年(公元57),“奴”国曾遣使到洛阳,汉朝赐其王以金印(见汉委奴国王金印)。汉安帝永初元年(107),倭国王帅升又遣使来朝,并献上“生口”(奴隶)。到了三国时期,邪马台国成为许多小国的共主,其女王卑弥呼于景初三年(239)遣使到洛阳,魏帝赐“亲魏倭王”金印及锦缎、铜镜等各种礼物,由带方郡派官吏回访。此后,邪马台国又多次与中国交往。关于邪马台国的所在地,学术界有两种不同意见,即“九州说”与“畿内说”,长期争论,至今未有定论。有人认为弥生人与弥生文化来自中国的吴与越,有倭人来自吴太伯的说法,倭人的水稻品种是来自浙江省一带,文化上日本人称为照叶树林文化
2023-07-22 04:08:371

日本历史朝代顺序是什么?

日本历史朝代顺序是:1、绳文时代(约前10000年~约前300年)。日本最原始的时代。人们住洞穴、逐渐发展成部落,过着采集、捕鱼、狩猎生活。2、弥生时代(前3世纪~3世纪)。标志是弥生陶器的出现。受到中国文化影响,开始种植水稻,使用各种金属器,例如铜剑、铜矛等。3、古坟时代(3世纪后期~7世纪)。初4世纪中期,大和政权统一了割据的小国。随着国家的统一,以前方后圆坟为代表的古坟扩大到全国各地,因此被称为“古坟时代”。这个时期,大量中国的知识、技术传入日本。4、飞鸟时代( 6世纪末~710)。以奈良南部的飞鸟地区为中心的时代,与古坟时代有重叠的部分。645年,孝德天皇政权颁布《改新诏书》,被称为“大化改新”。5、奈良时代( 710~794)。710年,日本定都平城京(现奈良)。平城京是日本仿造中国唐朝都城长安建造的。6、平安时代( 794~1192)。794年日本迁都平安京(现京都)。894年派出最后一批遣唐使后,不再大量摄取中国文化。7、镰仓时代( 1192~1333)。12世纪末,源赖朝受封征夷大将军,并在镰仓建立了第一个幕府政权。8、室町时代( 1333~1467)。足利氏掌握政权,在京都的室町建立幕府政权。由于室町幕府是聚集了各有力大名而建立的,因此幕府本身的统治能力较为薄弱。9、战国时代( 1467~1573)。“应仁之乱”后,进入分裂多战时期,战火纷飞,民不聊生。期间,织田信长立誓统一日本,逐步统一了尾张、近畿地区。10、安土桃山时代( 1573~1603 )。织田信长修筑了气势宏大的安土城,所以信长的时代被称为“安土时代”。11、江户时代( 1603~1867 )。1600年,身为丰臣政权五大老之一的德川家康建立德川政权。1623年,德川家第三代将军德川家康下令锁国。文化方面,庶民文化是这个时期的特色。人偶净琉璃、歌舞伎、浮世绘等呈现繁荣景象。12、明治时代( 1868~1912 )。1868年,代表资产阶级和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倒幕派发动了“明治维新”,迫使德川家第15代将军德川庆喜交出政权,日本成立以天皇为中心的新ZF,进入资本主义社会。13、大正时代( 1912~1926 )。日本大正天皇在位期间。1923年发生关东大地震。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和中国均参加了战争。15、昭和时代( 1926~1989 )。昭和天皇在位期间。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侵占中国东北。1937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变”宣告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116、平成时代:1989–至今上明仁(明治、大正、昭和、平成都是年号)。日本国(日语:にほんこく;英语:Japan),简称“日本”,位于东亚的岛屿国家,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及6800多个小岛组成,总面积37.8万平方公里。主体民族为大和族,通用日语,总人口约1.26亿。日本三大都市圈是东京都市圈、大阪都市圈和名古屋都市圈。朝代:建立国号的帝王世代相传的整个统治时代。朝代是界定某一个政权时期的名词,朝代的名称大致有五个来由:源自部族或联盟的名称;源自创建者原有的卦号或爵位;源于创建者原始政权统治的区域名称;源于宗族关系;寓意吉祥或美好。
2023-07-22 04:08:501

日本朝代顺序完整表有哪些?

1、绳文时代(约前10000年~约前300年),古力娜扎主演的电视剧,日本最原始的时代。人们住洞穴、逐渐发展成部落,过着采集、捕鱼、狩猎生活。2、弥生时代(前3世纪~3世纪)标志是弥生陶器的出现。受到中国文化影响,开始种植水稻,使用各种金属器,例如铜剑、铜矛等。当时日本总称为“倭”,分为许多小国。汉光武帝中元二年(公元57年),“奴”国王曾遣使通汉。3、古坟时代(3世纪后期~7世纪)初4世纪中期,大和政权统一了割据的小国。随着国家的统一,以前方后圆坟为代表的古坟扩大到全国各地,因此被称为“古坟时代”。4、飞鸟时代(6世纪末~710)以奈良南部的飞鸟地区为中心的时代,与古坟时代有重叠的部分。645年,孝德天皇政权颁布《改新诏书》,被称为“大化改新”。5、奈良时代(710~794)710年,日本定都平城京(现奈良)。平城京是日本仿造中国唐朝都城长安建造的。这一时期,日本继续派出遣唐使,其中留学生阿倍仲麻吕(中文名晁衡)成绩优异,留在唐朝任职,并与李白等文人建立了深厚的友情。6、平安时代(794~1192)794年日本迁都平安京(现京都)。894年派出最后一批遣唐使后,不再大量摄取中国文化。这个时期主要是藤原家族执掌政权,武士进入了中央政界。7、镰仓时代(1192~1333)12世纪末,源赖朝受封征夷大将军,并在镰仓建立了第一个幕府政权。在文化方面,摄取了中国宋朝传入日本的禅宗文化,形成了独特的武家文化。8、室町时代(1333~1467)足利氏掌握政权,在京都的室町建立幕府政权。由于室町幕府是聚集了各有力大名而建立的,因此幕府本身的统治能力较为薄弱9、战国时代(1467~1573)“应仁之乱”后,进入分裂多战时期,战火纷飞,民不聊生。期间,织田信长立誓统一日本,逐步统一了尾张、近畿地区。10、安土桃山时代(1573~1603)织田信长修筑了气势宏大的,广东新冠肺炎疫情地图,安土城,所以信长的时代被称为“安土时代”。1582年,织田信长在本能寺之变中自杀。11、江户时代(1603~1867)1600年,身为丰臣政权五大老之一的德川家康建立德川政权。1603年,德川家康在江户(现东京)建立幕府政权。12、明治时代(1868~1912)1868年,代表资产阶级和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倒幕派发动了“明治维新”,迫使德川家第15代将军德川庆喜交出政权,日本成立以天皇为中心的新ZF,进入资本主义社会。1869年,明治天皇迁都江户,将“江户”改名为“东京”。13、大正时代(1912~1926)日本大正天皇在位期间。1923年发生关东大地震。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和中国均参加了战争。15、昭和时代(1926~1989)昭和天皇在位期间。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侵占中国东北。1937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变”宣告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16、平成时代:1989–至今上明仁(明治、大正、昭和、平成都是年号)扩展资料:日本历史年表是从公元57年开始一直延续至今的记录日本大事件的年表。以三分法为基础划分,弥生时代、古坟时代、飞鸟时代、奈良时代到平安时代是古代,镰仓时代、南北朝时代和室町时代是中世。安土桃山时代和江户时代是近世,明治时代、大正时代和昭和时代是近代,战后是现代。时代名称,近代以前,原则上是按照作为最高统治中心的朝廷或者幕府所在地的名称来命名。近代以后,按照天皇的年号来命名。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日本历史年表
2023-07-22 04:09:062

弥生时代中的弥生日语拼音怎么标?

ya yoi : 弥 生。 这样分
2023-07-22 04:09:262

弥生是什么意思?

(1)阴历三月yīnlì sānyuè。〔阴暦3月。〕3月は弥生と呼ばれる由来はご存知ですが。/您知道为什么阴历3月被称为弥生吗?(2)弥生Míshēng。(时代の名前。また、その时代の文化。)弥生时代。/弥生时代。弥生式土器。/弥生时代的土器。(3)日本地名以及人名。(日本の地名と人の名前。)弥生町。/位于日本大分县东南部。弥生文化是由发现弥生式陶器的东京都文京区弥生町而得名弥生时代。扩展资料:日本关于弥生文化的传说古代日本的外来移民,大都为两大系统,即以弓月君为始祖的秦氏和以阿知使主为始祖的汉氏。他们人数有多少,没有精确的统计。仅据《日本书纪》“钦明元年”(540年,梁大同六年)条:“八月……召集秦人、汉人等诸番投化者,安置国郡,编贯户籍。秦户人数,总七千五十三户。”如果按每户5人计,就达35000人以上。这还只是秦氏一族的人数;如果再加上汉氏,总数要达六一七万人。由此可知,秦汉时期中国内地移民定居日本的人数相当可观。 这些移民,对于当时的日本列岛来说,无疑是很宝贵的。他们有知识,有生产技术,都曾生长在中国内地的先进文明之中,因此移居日本必然会把中国内地的先进文明带进日本。 这些移民在日本繁衍,愈来愈多。因此,日本人的血液中有中国人的血液,中日两大民族有血缘关系存在,是一确切不移的事实。这些移民,在日本的开化、生产力的提高及加强统治力方面,甚至在建立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的过程中,曾起过重大作用。东京大学考古学教授江上波夫曾就此指出:“由绳纹文化向弥生文化的过渡是一次质的飞跃,其转变是突发性的。因此,创造弥生文化的并不是日本列岛上原有的绳纹文化人,而是当时已经具有高度发达水耕农业技术的外来民族。”这个外来民族非中国移民莫属。所以,日本史学界一致公认:“弥生文化是一种来自中国的文化。”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弥生(日本历史文化)
2023-07-22 04:09:471

弥生是什么意思?

弥生是指日本历史文化中的弥生文化,弥生文化是由发现弥生式陶器的东京都文京区弥生町而得名弥生时代。弥生时代在绳文时代之后,古坟时代之前,于公元前300年至公元250年之间存在。可分前、中、后期。弥生文化是在绳纹文化的基础上,受到大陆(包括中国和朝鲜半岛)文化的影响而产生的。它首先出现于九州北部并逐渐向东发展,到了后期基本上遍及除北海道以外的日本全境。弥生时代普遍有了以种植水稻为主的农业;开始使用铜器铁器;原始社会开始逐渐向阶级社会过渡;与中国、朝鲜半岛交往频繁,深受大陆文化的影响。扩展资料历史事件中国秦汉之际(前221年一220年),相当于日本列岛上金石并用的弥生时代(前300年一300年)。秦汉之际的中国文化向日本的辐射与传播,大大缩短了日本列岛脱离蒙昧状态进人文明社会的进程。 秦汉之际中国文化向日本的辐射与传播,主要是由中国移民来完成的。其实,秦以前的殷商和春秋战国时代,中国向日本的移民便开始了。那时诸侯争霸,战乱频仍,北中国的齐、鲁、燕、赵之民,很多东逃朝鲜,也有的间接或直接逃至日本。秦汉时,中国移民日本的势头有增无减。“陈胜等起,天下叛秦,燕、齐、赵民避地朝鲜数万口。其中秦始皇的扶苏系和胡亥系皇族都有人先后逃亡日本。汉代,武帝于公元前109年在朝鲜设立四郡直接统治朝鲜北部以后,大批汉人从中国本部前往朝鲜四郡就职、经商,他们的子孙就居留在那里。可是到了公元313年,中国在朝鲜半岛上的统治机构乐浪和带方两郡被灭亡后,那里的汉人就不得不离开那里,一部分回到故国,一部分向南流动,渡海到人)为“归化人”或“渡来人”。对中国和朝鲜来说,则是移民。日本史籍《日本书纪》记载东汉末年中国移民由朝鲜半岛而人日本列岛之事更多:应神十四年,是岁,弓月君率一百二十县人自百济到日本。应神十六年,王仁自百济来,太子芜道稚郎子师之,习诸典籍。应神二十年,阿知使主及其子都加使主,并率己之党类十七县人至日本。应神三十七年,遣阿知使主、都加使主等经高丽国至吴,令求 缝工女,后吴王与工女兄媛、弟媛、吴织、穴织四女以归。弥生时代总体评价在弥生时代,也即公元前三世纪前后,原本发展缓慢的日本原始社会突然一夜暴富,飞跃进全新的农业社会。通过对大量出土文物和遗址的深入研究,日本考古学家认为,弥生时代的跨越根本在于中国秦汉时期的移民入岛。他们带来了大陆先进的农耕文明,给日本列岛带入全新气象。随着移民到来,弥生人陆续从潮湿阴冷的沿海地带迁移到广袤的平原,建起干栏式房屋,制成美丽的麻布衣服。在基本解决温饱问题之后,女人开始享有比以往更多的首饰和其他装饰品。如手镯和项链。随着农业社会的兴起,男性在部落中的作用凸显,地位逐渐提升,原始社会逐步向阶级社会过渡,这一变化最明显的标志是墓葬的规格和随葬品的多寡的变化。这个被后人命名为“弥生”的时代,在其步入后期之后所要展开的一系列故事,将彻底将日本列岛带入与绳纹时代和早期弥生时代迥然不同的全新时代,最终把日本一步步引向奴隶制社会。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弥生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弥生时代
2023-07-22 04:10:021

日本分为哪几个时代?

绳纹时代(公元前一万年至公元前3世纪);弥生时代(公元前300年至公元300年);古坟时代(公元300年至公元600年);飞鸟时代(公元600年至公元700年);奈良时代(公元710年至公元784年);平安时代(公元794年至公元1190年)。镰仓时代(公元1185年至公元1333年);南北朝时代(公元1334年至公元1392年);室町时代(公元1392年至公元1573年);安土桃山时代(公元1573年至公元1603年);江户时代(公元1603年至公元1868年)。明治时代(公元1868年至公元1911年);大正时代(公元1911年至公元1926年);昭和时代(公元1926年至公元1989年)。扩展资料:平安时代(Heian Period)是日本古代的一个历史时期,日本官方称呼也可称做平安京时代,平安京时期,平安时期。从794年桓武天皇将首都从奈良移到平安京(现在的京都)开始,到1192年源赖朝建立镰仓幕府一揽大权为止。在奈良朝末期,朝廷与贵族势力之间的矛盾激化。为了削弱权势贵族和僧侣的力量,桓武天皇于784年决定从长冈迁都到山城国的平安京(今京都市),在那里筹建新都,命名为平安京,希望借此获得平安、吉利、安宁与和平。由于平安京在794年完工,故史家常把794年作为平安朝的开始(也有许多国际上和日本国内的权威的历史学家把784年决定迁都的时间作为平安朝的正式开始时间)。平安时代的称呼来自其国都的名字。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日本历史
2023-07-22 04:10:1914

“弥生”是什么意思?

(1)阴历三月yīnlì sānyuè。〔阴暦3月。〕3月は弥生と呼ばれる由来はご存知ですが。/您知道为什么阴历3月被称为弥生吗?(2)弥生Míshēng。(时代の名前。また、その时代の文化。)弥生时代。/弥生时代。弥生式土器。/弥生时代的土器。(3)日本地名以及人名。(日本の地名と人の名前。)弥生町。/位于日本大分县东南部。弥生文化是由发现弥生式陶器的东京都文京区弥生町而得名弥生时代。扩展资料:日本关于弥生文化的传说古代日本的外来移民,大都为两大系统,即以弓月君为始祖的秦氏和以阿知使主为始祖的汉氏。他们人数有多少,没有精确的统计。仅据《日本书纪》“钦明元年”(540年,梁大同六年)条:“八月……召集秦人、汉人等诸番投化者,安置国郡,编贯户籍。秦户人数,总七千五十三户。”如果按每户5人计,就达35000人以上。这还只是秦氏一族的人数;如果再加上汉氏,总数要达六一七万人。由此可知,秦汉时期中国内地移民定居日本的人数相当可观。 这些移民,对于当时的日本列岛来说,无疑是很宝贵的。他们有知识,有生产技术,都曾生长在中国内地的先进文明之中,因此移居日本必然会把中国内地的先进文明带进日本。 这些移民在日本繁衍,愈来愈多。因此,日本人的血液中有中国人的血液,中日两大民族有血缘关系存在,是一确切不移的事实。这些移民,在日本的开化、生产力的提高及加强统治力方面,甚至在建立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的过程中,曾起过重大作用。东京大学考古学教授江上波夫曾就此指出:“由绳纹文化向弥生文化的过渡是一次质的飞跃,其转变是突发性的。因此,创造弥生文化的并不是日本列岛上原有的绳纹文化人,而是当时已经具有高度发达水耕农业技术的外来民族。”这个外来民族非中国移民莫属。所以,日本史学界一致公认:“弥生文化是一种来自中国的文化。”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弥生(日本历史文化)
2023-07-22 04:11:501

日本历史朝代顺序,有哪些?

日本历史朝代顺序是:1、绳文时代(约前10000年~约前300年)。日本最原始的时代。人们住洞穴、逐渐发展成部落,过着采集、捕鱼、狩猎生活。2、弥生时代(前3世纪~3世纪)。标志是弥生陶器的出现。受到中国文化影响,开始种植水稻,使用各种金属器,例如铜剑、铜矛等。3、古坟时代(3世纪后期~7世纪)。初4世纪中期,大和政权统一了割据的小国。随着国家的统一,以前方后圆坟为代表的古坟扩大到全国各地,因此被称为“古坟时代”。这个时期,大量中国的知识、技术传入日本。4、飞鸟时代( 6世纪末~710)。以奈良南部的飞鸟地区为中心的时代,与古坟时代有重叠的部分。645年,孝德天皇政权颁布《改新诏书》,被称为“大化改新”。5、奈良时代( 710~794)。710年,日本定都平城京(现奈良)。平城京是日本仿造中国唐朝都城长安建造的。6、平安时代( 794~1192)。794年日本迁都平安京(现京都)。894年派出最后一批遣唐使后,不再大量摄取中国文化。7、镰仓时代( 1192~1333)。12世纪末,源赖朝受封征夷大将军,并在镰仓建立了第一个幕府政权。8、室町时代( 1333~1467)。足利氏掌握政权,在京都的室町建立幕府政权。由于室町幕府是聚集了各有力大名而建立的,因此幕府本身的统治能力较为薄弱。9、战国时代( 1467~1573)。“应仁之乱”后,进入分裂多战时期,战火纷飞,民不聊生。期间,织田信长立誓统一日本,逐步统一了尾张、近畿地区。10、安土桃山时代( 1573~1603 )。织田信长修筑了气势宏大的安土城,所以信长的时代被称为“安土时代”。11、江户时代( 1603~1867 )。1600年,身为丰臣政权五大老之一的德川家康建立德川政权。1623年,德川家第三代将军德川家康下令锁国。文化方面,庶民文化是这个时期的特色。人偶净琉璃、歌舞伎、浮世绘等呈现繁荣景象。12、明治时代( 1868~1912 )。1868年,代表资产阶级和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倒幕派发动了“明治维新”,迫使德川家第15代将军德川庆喜交出政权,日本成立以天皇为中心的新ZF,进入资本主义社会。13、大正时代( 1912~1926 )。日本大正天皇在位期间。1923年发生关东大地震。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和中国均参加了战争。15、昭和时代( 1926~1989 )。昭和天皇在位期间。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侵占中国东北。1937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变”宣告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116、平成时代:1989–至今上明仁(明治、大正、昭和、平成都是年号)。日本国(日语:にほんこく;英语:Japan),简称“日本”,位于东亚的岛屿国家,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及6800多个小岛组成,总面积37.8万平方公里。主体民族为大和族,通用日语,总人口约1.26亿。日本三大都市圈是东京都市圈、大阪都市圈和名古屋都市圈。朝代:建立国号的帝王世代相传的整个统治时代。朝代是界定某一个政权时期的名词,朝代的名称大致有五个来由:源自部族或联盟的名称;源自创建者原有的卦号或爵位;源于创建者原始政权统治的区域名称;源于宗族关系;寓意吉祥或美好。
2023-07-22 04:12:301

弥生是什么意思?

(1)阴历三月yīnlì sānyuè。〔阴暦3月。〕3月は弥生と呼ばれる由来はご存知ですが。/您知道为什么阴历3月被称为弥生吗?(2)弥生Míshēng。(时代の名前。また、その时代の文化。)弥生时代。/弥生时代。弥生式土器。/弥生时代的土器。(3)日本地名以及人名。(日本の地名と人の名前。)弥生町。/位于日本大分县东南部。弥生文化是由发现弥生式陶器的东京都文京区弥生町而得名弥生时代。扩展资料:日本关于弥生文化的传说古代日本的外来移民,大都为两大系统,即以弓月君为始祖的秦氏和以阿知使主为始祖的汉氏。他们人数有多少,没有精确的统计。仅据《日本书纪》“钦明元年”(540年,梁大同六年)条:“八月……召集秦人、汉人等诸番投化者,安置国郡,编贯户籍。秦户人数,总七千五十三户。”如果按每户5人计,就达35000人以上。这还只是秦氏一族的人数;如果再加上汉氏,总数要达六一七万人。由此可知,秦汉时期中国内地移民定居日本的人数相当可观。 这些移民,对于当时的日本列岛来说,无疑是很宝贵的。他们有知识,有生产技术,都曾生长在中国内地的先进文明之中,因此移居日本必然会把中国内地的先进文明带进日本。 这些移民在日本繁衍,愈来愈多。因此,日本人的血液中有中国人的血液,中日两大民族有血缘关系存在,是一确切不移的事实。这些移民,在日本的开化、生产力的提高及加强统治力方面,甚至在建立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的过程中,曾起过重大作用。东京大学考古学教授江上波夫曾就此指出:“由绳纹文化向弥生文化的过渡是一次质的飞跃,其转变是突发性的。因此,创造弥生文化的并不是日本列岛上原有的绳纹文化人,而是当时已经具有高度发达水耕农业技术的外来民族。”这个外来民族非中国移民莫属。所以,日本史学界一致公认:“弥生文化是一种来自中国的文化。”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弥生(日本历史文化)
2023-07-22 04:12:471

弥生是什么意思?

“弥生”的意思主要有三种:1、日本的一种历史文化日本的弥生时代约600年,可分为前期、中期、后期三个时期,各约200年,基本上与中国的战国、西汉和东汉时期相对应。弥生时代正是受到了中国的影响划分为三期,并成为后来奈良时代全面中国化的先驱。中国文化经由朝鲜半岛间接传入了日本,接受水稻耕作技术体系和铁制农具时,到了弥生时代中期,日本与西汉之间开始有了直接的交流,这也促成了日本急速的变化与发展。2、一种葡萄品种弥生葡萄英文名称为Mission,原产西班牙。16世纪时,西班牙殖民者、传教士在这片大陆种下了第一棵葡萄树,并将葡萄品种命名为弥生葡萄。弥生葡萄多数生长在寒冷的地区。尽管该葡萄酒多产且适用性强,但是由于其自身缺乏特点,因此现在很少人用它来酿造葡萄酒了。3、一种隐性眼镜弥生还表示一种隐形眼镜,品牌于2015年02月05日申请,申请人是香港中环国际有限公司。扩展资料最早的“中国化”始于弥生时代,以水稻耕作技术的传入为开端。水稻耕作技术虽然是经由更早中国化的朝鲜半岛间接传入日本的,包括中国、朝鲜、日本在内的东亚世界共同的景观。进行稻作生产和接受米食习俗,就是日本中国化的开始。弥生时代社会的发展带来了社会的分化,社会出现了阶层,不久阶层演变成阶级,出现了首长阶级。随着西汉昭帝时废除了马弩关制,物品大量传入日本,日本派遣使者到中国学习汉文。随着与中国的交流日渐繁盛,汉王朝则通过印绶的授予在东亚地区建立了以汉为宗主国的册封体制。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弥生
2023-07-22 04:13:021

日本时代顺序表

1、绳文时代(约前10000年~约前300年),是日本石器时代后期,约一万年以前到公元前一世纪前后的时期。2、弥生时代(前3世纪~3世纪),出现于北海道以外的全日本列岛、这时开始有水稻种植出现。时间大约是公元前5世纪中到公元3世纪中顷。3、古坟时代(3世纪后期~7世纪)又称大和时代,日本继弥生时代之后的时代,从公元300年开始,迄于公元600年,因当时统治者大量营建“古坟”而得名。4、飞鸟时代( 6世纪末~710)5、奈良时代( 710~794)6、平安时代( 794~1192)7、镰仓时代( 1192~13338、室町时代( 1333~1467)9、战国时代( 1467~1573)10、安土桃山时代( 1573~1603 )11、江户时代( 1603~1867 )12、明治时代( 1868~1912 )13、大正时代( 1912~1926 )15、昭和时代( 1926~1989 )16、平成时代:1989–至今上明仁扩展资料:日本时代顺序--百度百科
2023-07-22 04:13:151

求日本全历史朝代名,简略点

一、远古、古代1、旧石器时代2、绳纹时代3、弥生时代4、古坟时代5、飞鸟时代6、奈良时代7、平安时代二、中世1、镰仓时代2、南北朝时代3、室町时代三、近世1、安土桃山时代2、江户时代四、近代、现代1、明治2、大正3、昭和4、平成
2023-07-22 04:13:561

弥生是什么意思?

“弥生”的意思主要有三种:1、日本的一种历史文化日本的弥生时代约600年,可分为前期、中期、后期三个时期,各约200年,基本上与中国的战国、西汉和东汉时期相对应。弥生时代正是受到了中国的影响划分为三期,并成为后来奈良时代全面中国化的先驱。中国文化经由朝鲜半岛间接传入了日本,接受水稻耕作技术体系和铁制农具时,到了弥生时代中期,日本与西汉之间开始有了直接的交流,这也促成了日本急速的变化与发展。2、一种葡萄品种弥生葡萄英文名称为Mission,原产西班牙。16世纪时,西班牙殖民者、传教士在这片大陆种下了第一棵葡萄树,并将葡萄品种命名为弥生葡萄。弥生葡萄多数生长在寒冷的地区。尽管该葡萄酒多产且适用性强,但是由于其自身缺乏特点,因此现在很少人用它来酿造葡萄酒了。3、一种隐性眼镜弥生还表示一种隐形眼镜,品牌于2015年02月05日申请,申请人是香港中环国际有限公司。扩展资料最早的“中国化”始于弥生时代,以水稻耕作技术的传入为开端。水稻耕作技术虽然是经由更早中国化的朝鲜半岛间接传入日本的,包括中国、朝鲜、日本在内的东亚世界共同的景观。进行稻作生产和接受米食习俗,就是日本中国化的开始。弥生时代社会的发展带来了社会的分化,社会出现了阶层,不久阶层演变成阶级,出现了首长阶级。随着西汉昭帝时废除了马弩关制,物品大量传入日本,日本派遣使者到中国学习汉文。随着与中国的交流日渐繁盛,汉王朝则通过印绶的授予在东亚地区建立了以汉为宗主国的册封体制。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弥生
2023-07-22 04:14:141

日本起源

一、民族与国家的起源 日本民族的起源,可以从体质结构和日本语的起源两方面来考察。日本民族是日本文明的主体,也是日本文明的创造者。然而,这里所说的“民族”,既不同于人类学中的“人种”概念,也不同于民族学中狭义的“民族”概念,而是指较为宽泛的概念。因而,本书所说的“日本民族”,也包括日本的少数民族阿伊努族。关于日本民族的起源,或日本人的起源问题,学界至今仍聚讼不决。从体质结构来看,诸种见解大致可分三类:(一)“人种更替说”,认为在日本列岛曾发生一次乃至两次人种更替。如在19世纪80年代,解削学家小金井良精认为,在绳纹时代生活于日本列岛的原住民是阿伊努入,绳纹时代后他们被大陆来的其他人种驱赶往北方。(二)“混血说”,认为“原日本人”(旧石器时代的日本人)在绳纹时代之后,与大陆或南洋诸岛移居来的其他人种混血,逐渐形成现代日本人。医学家清野谦次首先提出“混血说”,直至20世纪30年代,仍为学界主流。(三)“演变说”(或称“连续说”),认为绳纹时代的日本人由于生活方式的变化,其体质逐渐演变,成为弥生时代人、古坟时代人乃至现代日本人。它更为重视人种的继承性,既不赞同“人种更替说”,也不大重视混血对日本民族构成的影响。二战后,东京大学人类学研究室的长谷部言人和铃木尚教授持此说,至今对学界仍有影响。从各时代日本人的体质结构来看,属于蒙古利亚人种是毫无疑义的。考古学已证明在10万年乃至20万年以前(即旧石器时代早期或中期),便有人群在日本列岛生息。但是,由于尚无这一时期的人类骨化石的发现,因而无从了解其体质特征。目前,在日本列岛发现的最早的人骨化石是1957年在丰桥市牛川町发现的“牛川人”,约生活于旧石器时代,具有“占人” (尼安德特人),的特征。除“牛川人”外,在日本发现的旧石器时代人骨化石,如“三日人”、“浜北人”,“港川人”、“圣岳人”,其生活时代均不超过3万年前,已进入“新人”阶段。它们的体质特征是身材较矮。例如,在冲绳岛发现的“港川人”,距今约18000年,男性身高约155厘米.女性约144厘米。与中国大陆发现的旧石器时代后期的人骨化石相比较,较之华北地区的身材较高的“山顶洞人”,他们更类似于在中国广西发现的身材较矮的“柳江人”。可以认为,在冰河期海面较低而出现陆桥时,“古蒙古利亚人”(广泛分布于东南亚)之一部,从中国大陆南部移居到冲绳和西日本,形成了上述的“原日本人”。他们便是绳纹时代日本人的母体。从1万年前到公元前3世纪,是日本的绳纹时代。由于已渡过冰河期,海面上升,日本列岛与大陆隔绝,一般认为,绳纹时代人与大陆来往甚少。目前,已发现数干具绳纹人的遗骨。从其体质结构来看,虽因时代和环境的不同,同为绳纹人也有体质差异,但大都保留着“古蒙古利亚人”的典型体征,如身材矮、脸型短、鼻扁平等,与现代日本人显然不同。然而,自绳纹时代晚期开始,又有亚洲大陆移民进入日本。到弥生时代,大陆移民急剧增加。1953年,九州大学教授直良信夫①在本州西北端的山口县土井浜发现了200余具保存良好的弥生人遗骨。其体质结构与绳纹人明显不同,其特点是身材高(平均约162—163厘米)、脸型长等,更接近于现代日本人。经许多学者研究,认为弥生时代的大陆移民,来自朝鲜半岛和中国东北。蒙古东西伯利亚等东北亚地区,属“新蒙古利亚人”系统,最初居住于本州西端和北九州,以后逐渐向东扩散,经近畿地区扩散至关东地区。在扩散过程中,他们不断与原居民(绳纹人的子孙)混血。不过,学者们对大陆移民的人数与混血对日本民族构成的影响,其估价却大相径庭。持“演变说”的学者认为,这些来自东北亚的大陆移民,因后续乏人,在混血过程中,逐渐为原居民集团所吸收,其影响不大。而持“混血说”的学者②,则运用当代的人口统汁法和拟态模型法推算,移民过程近千年(从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7世纪),大陆新移民的人数可达数十万乃至上百万,在有些地区应占人口的四成到九成,他们认为混血之影响,远远超过一般人们的想象。自然人类学家埴原和郎③便持此说。诚然,他们也承认地域的差异,认为在弥生时代来自东北亚的新移民大多居住于北九州地区。其一部分曾扩散至近畿和关东地区,而地处偏远的东北地区、北海道、西北九州,离岛地区,则较少或几乎未受移民混血的影响,仍以绳纹人的子孙为主要居民,因而生活于北海道的阿伊努人被认为是未受混血影响的绳纹人的直系子孙。于是,在弥生时代,形成了日本人的二重构造,即移民系统弥生人(主要分布于西日本)和绳纹系统弥生人(主要分布于东日本)。而且,指纹、耳垢、齿冠的类型调查以及近年来新兴的血液、病毒的遗传因子调查,亦似乎支持这种“二重构造”说。当然,在弥生时代,也可能有中国江南地区的移民,直接或经南岛地区进入日本.但日本学者的有关研究尚不多见。弥生时代后的古坟时代(3世纪至6世纪),大陆移民仍不断进入口本,且继续向东日本扣各地扩散,与原居民的混血亦持续进行。但是,日本人的“二重构造”仍然存在。直至现代依然如此。只是绳纹人系统的影响,日渐缩小而已。因而,从体质结构来看,日本民族绝非单一民族,而是在漫长的历史中,由来自东南亚的人口集团和来自东北亚的人口集团,不断混血形成的“混合民族”。从日本语起源的角度来看,与日本民族起源问题直接相关的,是日本浯的起源为何,它属于哪一语言系统。因为在当时的条件下,只有使用某种语言的民族的人们到达并生活于日本列岛,那种语言才叮能成为日本语的来源。通过探索日本语的起源亦可证明,日本民族是“混合民族”。许多日本学者早就注意到,日本语的语法结构与包括朝鲜语在内的阿尔泰语系的语法结构有许多相似之处。例如,宾语或补语置于动词谓语之前,语句的构成顺序是主语一宾语一动词谓语;在单词后附加助词或助动词,表示语法意义;名词无性与单复数的区别等。这表明日本语和阿尔泰语系诸种语言(包括朝鲜浯)可能是从共同砠语分化而来的同系统语言,因而日本民族在人种血缘关系上,也可能与生活于东北亚的阿尔泰语系诸民族具有某种关连。但是,他们也同时注意到,日本浯和阿尔泰语系诸种语言之间,也有一些不同点。例如缺少单词读音的音韵对应关系,因而阿尔泰语系不可能是日本语的惟一来源。于是,一些学者逐渐注意到,日本语与“南岛语系”(即马来与玻里尼两亚浯系)之间或许有某种亲缘关系。“南岛语系”是分布十四起印度洋的马达加斯加岛,经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东至南太平洋诸岛的一大语系,其范围可至中国南部的一些非汉族的少数民族。“南岛语”与日本语的类似点是:元音(母音)有5个,即(a)(i)(u)(e)(o),不使用双重元音;单词以元音结束;浊音不同于单词之首等。这表明,使用“南岛语”的东南亚的一些民族,有可能对日本民族的构成曾发生影响。但是,足以证明这些民族曾从南太平洋或东南亚直接进入日本列岛的考古学依据,却十分罕见。一些学者便推测,南岛语系的语言可能是经过中国南部,然后传入日本的。近年来,有许多学者认为,应将日本语视为“混合语”,即日本语是在漫长的历史中,由若干种语言混合而成的。有的学者从语言学、考古学和民族学诸学科综合研究结果,认为占代日本语的形成,大约经历了这样的过程:在绳纹时代之前的数千年,在东北亚地区的落叶林带,可能存在一种称为“原东北亚语”的基础语。绳纹时代初期的日本语可能来自这一系统,日本语中的阿尔泰语系的某些特征可能由此而来。而到了绳纹时代晚期或弥生时代前期,从事水田稻作的移民,由朝鲜半岛,或直接由中国长江下游地区进入日本。这样,不仅从朝鲜半岛继续传入阿尔泰语系的语言,而且也可能有中国长江下游地区的吴。越语传入日本。(有的学者认为吴、越语均属南方系统的话言,越语属南岛语系或泰语族,吴语则属藏缅语族。)日本语中的南岛语系的某些特征则可能由此而来。进入古坟时代,中国大陆移民增多,汉语对日本语的影响更为强烈。正是上述这些语言要素的混合,形成了古代的日本语。日本语是由亚洲大陆北方系统语言和南方系统语言混合而成的“混合语”,这也可以佐证日本民族是亚洲大陆北方人口集团和南方人口集团混血而形成的“混合民族”,最后成为一统的大和民族。与日本民族形成一样,日本国家的形成也经历了相当漫长的历史过程。由于日本出现历史文献的时代较晚,因而我们只有借助日本周边国家,尤其是中国的历史文献,以及日本的考古发掘资料,来追溯这一过程的原委。一般认为,在弥生时代前期相中期(约为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1世纪),在北九州和畿内地区已出现了许多“原生小国”。中国正史《汉书·地理志》记载说:“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以岁时来献见云。”其中的“百余国”,虽非确数,但也反映了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1世纪这一时期,在日本列岛小国林立的状况。《后汉书·倭传》则记载说:自武帝灭朝鲜,使驿通于汉者三十许国。”虽不能说日本列岛上的这些小国均有条件与汉朝建立交往关系,但“三十许国”的数字要比“百余国”少了许多。这大约可以反映出这些小国在逐渐向地域统一的方向发展。《后汉书·倭传》特别提及其中的“倭奴国”,说:“建武中元二年(公元57年),倭奴国奉贡朝贺,使人自称大夫,倭国之极南界也。光武赐以印绶。”其中提及的汉光武帝于公元57年赐给倭奴国王的印章,在1784年2月(旧历)于福冈县志贺岛被发现了。这是一枚长宽约为2.3厘米,厚0.8厘米的金印,蛇形纽,阴文篆书“汉委奴国王”5个字。在相当长时间内,一些人对此印是否汉代遗物表示怀疑。但是,近年来在中国先后发现了“滇王之印”(1957年)、“广陵王玺”(1981年)、“文帝行玺”(1983年)等汉代印章。“汉委奴国王”金印与这些汉代印章在纽式、形制、重量或字体上相似。由此可断定“汉委奴国王”金印确系汉代遗物,也可证明中国史籍对当时日本国家状况的记载大体无误。此外,从日本的考古发掘资料来看,在以九州北部和大阪湾沿岸为中心的近畿地区,发现下一些属于这一时期的人群集中生活的据点集落遗址。这些集落遗址大部周围筑有壕沟。这些据点集落遗址中,均出土了一些反映少数人巳具有某种权威的随葬品,如铜镜、铜剑、铜矛,铜戈、铜铎、玉器等。在有的遗址中还出土了用于战争的铁制武器,如铁镞等。这些考古发掘资料表明这些集落的内部已有上下贵贱的区别,对外已进行战争。④因而,每一个集落都可能是一个“原生小国”,当时的日本列岛确实存在过“百余国”井立的状况。中国史籍《三国志·魏志·倭人传》则较为详尽地记载了稍后逐渐形成的地域大国邪马台国的社会政冶状况。邪马台国⑤约存在于公元2世纪至公元3世纪后期。在邪马台国内,已有上下尊卑区别,“尊卑各有差序,足相臣服”。也出现了阶级区别,有称为“国大人”和“大人”的贵族统治阶级,有隶属于“大人”的被统治阶级“下户”,还有更为低贱的可作赠品的“生口”,和可作殉葬品的“奴婢”。邪马台国已形成国家机构。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为王,“其国本亦以男子为王”,以后经内乱“乃共立一女子为王,名曰卑弥呼”。在女王卑弥呼统治时期,其下设辅臣“有男弟佐治国”。女王卑弥呼居城池内,还有常备军守卫。“居处宫室楼观,城栅严设,常有人持兵守卫。”中央一级的官吏,还有分管政治、贸易和外交的“大率”、“大倭”和“大夫”。邪马台国已有租赋制度,“收租赋,有邸阁”;也有刑罚,“其犯法,轻者没其妻子,重者灭其门户及家族。”邪马台国还监督与控制着同一地域的其他小国,如“斯马国”至“奴国”的21个小国和“伊都国”等。女王卑弥呼曾多次遣使曹魏,并受到魏明帝的册封,称“亲魏倭王”。卑弥呼女王死后,葬仪隆重,“大作冢,径百余步,殉葬者奴蜱百余人。”《三国志·魏志·倭人传》有关邪马台国的记载表明,邪马台国已是控制相当大地域的阶级国家,⑥尽管其阶级分化与国家机构仍未尽成熟。中国史籍《晋书·武帝本纪》亦记载了武帝泰始二年(公元266年),女国王最后一次遣使入贡的情况。不过,自此以后直至《宋书·倭国传》记载宋高祖刘裕于永初二年(公元421年)赐沼倭王赞,有近一个半世纪,中国史籍对日本的状况缺载。而恰恰在这一时期,在畿内地区兴起了控制日本大部分地域的大和国王权。由于缺少文献记载,有关大和国的兴起及其统一日本的活动虽已不得其详,但根据少量的保存至今的金石文材料,可知大和国王权具有强烈的军事性格。据传为百济肖古王赠给大和国的七支刀,现仍保存于奈良县天理市石上神宫。刀上的铭文表明此刀是百济国王为感谢大和国派兵渡海攻击新罗而解救百济所赠送的,现保存于我国吉林省辑安县境内,建造于公元414年的高句丽奸大王(广开土王)碑的碑文,则记载大和国曾派兵渡海与百济联合进攻新罗。结果,新罗求救高句丽,击退了大和国军。此外,自5世纪初期至中期,在大和盆地、河内平原一带出现许多人型古坟,也表明大和国是较邪马台国更为强大的存在。中国史籍《宋书·倭国传》则记载了5世纪大和国五位国王(即“倭五王”赞、珍、济,兴、武)与刘宋交往的情况。他们部曾遣使朝贡,并接受刘宋皇帝的册封。例如,倭王珍被封为“安车大将军、倭国王”,其臣属13人亦分别被封“平西、征虏、冠车、辅国将军号”。据《宋书·倭国传》记载,末顺帝开明二年(公元478年),倭王武曾遣使上表,表文中提及其先祖统一日本的活动情况说:“自昔祖祢,躬榄甲胄,跋涉山川,不遑宁处。东证毛人五十五国,西服众夷六十六国,渡下海北九十五国。”然而,有关这一时期的日本国家的体制,却不得其详。不过,这一时期的大和国不仅逐渐统一了日本,而且成长为可与朝鲜半岛上的高句丽、百济相抗衡的强国。因为它在致力于接受中国南朝刘宋朝廷册封的同时,还试图建立以它为中心的地域性册封体制。《宋书·倭国传》记载,倭王珍,济、武都曾要求宋朝皇帝册封其“使持节都督倭、百济、新罗、任那、秦韩、慕韩六国诸军事”等封号。结果,倭王济与武部分地达到了目的,刘宋朝廷承认了他们对百济之外的其他几个国家和地区的军事控制权。日本成为制度完备的国家,应是在公元7世纪以后的事。7世纪初,推古女王和圣德太子多次派遣“遣隋使”和留学生到中国大陆。在与隋的交往中,开始称国名为“日本”,称国王为“天皇”。他们认真学习隋的政治制度,开始实行所谓的“推古朝改革”。尤其是在645年实行。大化改新”之后,日本更是频繁地派遣“遣唐使”和留学生、留学僧到中国,全面地学习唐朝的各项制度,实行经济、政治社会改革,并仿照唐的“律令”而稍加修改,制定了日本的“律令”,将各项改革和制度法典化,使日本成为比较成熟的文明国家。①1931年。直良信夫曾发现所谓“明石猿人”的腰骨化石,但最近的研究证明,它不属于“猿人”,而属丁更晚的“新人”阶段。②直木孝次郎:《倭国的诞生》,小学馆,1978年初版第5次印刷,第378页。③埴原和郎:《日本人的形成》,收入《日本通史》第1卷,岩波书店1993年第一版,第96页。④佐佐木高明;《日本史诞生》,集英社1991年5月初版,第256--260 页。⑤有关邪马台国的所在位置,学界历来众说不一,有的认为是在北九州,有的 认为是在畿内地区的大和。还有其他一些说法,在此从略。
2023-07-22 04:14:284

日本人是不是和中国以前是一家。

不是。中国历史上的徐福东渡对日本民族的血统、繁衍、发展有一定影响,但不是日本的祖先。准确地说日本民族应该属于“混血”或“杂”种。 一、民族与国家的起源 日本民族的起源,可以从体质结构和日本语的起源两方面来考察。日本民族是日本文明的主体,也是日本文明的创造者。然而,这里所说的“民族”,既不同于人类学中的“人种”概念,也不同于民族学中狭义的“民族”概念,而是指较为宽泛的概念。因而,本书所说的“日本民族”,也包括日本的少数民族阿伊努族。 关于日本民族的起源,或日本人的起源问题,学界至今仍聚讼不决。从体质结构来看,诸种见解大致可分三类:(一)“人种更替说”,认为在日本列岛曾发生一次乃至两次人种更替。如在19世纪80年代,解削学家小金井良精认为,在绳纹时代生活于日本列岛的原住民是阿伊努入,绳纹时代后他们被大陆来的其他人种驱赶往北方。(二)“混血说”,认为“原日本人”(旧石器时代的日本人)在绳纹时代之后,与大陆或南洋诸岛移居来的其他人种混血,逐渐形成现代日本人。医学家清野谦次首先提出“混血说”,直至20世纪30年代,仍为学界主流。(三)“演变说”(或称“连续说”),认为绳纹时代的日本人由于生活方式的变化,其体质逐渐演变,成为弥生时代人、古坟时代人乃至现代日本人。它更为重视人种的继承性,既不赞同“人种更替说”,也不大重视混血对日本民族构成的影响。二战后,东京大学人类学研究室的长谷部言人和铃木尚教授持此说,至今对学界仍有影响。 从各时代日本人的体质结构来看,属于蒙古利亚人种是毫无疑义的。考古学已证明在10万年乃至20万年以前(即旧石器时代早期或中期),便有人群在日本列岛生息。但是,由于尚无这一时期的人类骨化石的发现,因而无从了解其体质特征。目前,在日本列岛发现的最早的人骨化石是1957年在丰桥市牛川町发现的“牛川人”,约生活于旧石器时代,具有“占人” (尼安德特人),的特征。除“牛川人”外,在日本发现的旧石器时代人骨化石,如“三日人”、“浜北人”,“港川人”、“圣岳人”,其生活时代均不超过3万年前,已进入“新人”阶段。它们的体质特征是身材较矮。例如,在冲绳岛发现的“港川人”,距今约18000年,男性身高约155厘米.女性约144厘米。与中国大陆发现的旧石器时代后期的人骨化石相比较,较之华北地区的身材较高的“山顶洞人”,他们更类似于在中国广西发现的身材较矮的“柳江人”。可以认为,在冰河期海面较低而出现陆桥时,“古蒙古利亚人”(广泛分布于东南亚)之一部,从中国大陆南部移居到冲绳和西日本,形成了上述的“原日本人”。他们便是绳纹时代日本人的母体。 从1万年前到公元前3世纪,是日本的绳纹时代。由于已渡过冰河期,海面上升,日本列岛与大陆隔绝,一般认为,绳纹时代人与大陆来往甚少。目前,已发现数干具绳纹人的遗骨。从其体质结构来看,虽因时代和环境的不同,同为绳纹人也有体质差异,但大都保留着“古蒙古利亚人”的典型体征,如身材矮、脸型短、鼻扁平等,与现代日本人显然不同。然而,自绳纹时代晚期开始,又有亚洲大陆移民进入日本。到弥生时代,大陆移民急剧增加。1953年,九州大学教授直良信夫①在本州西北端的山口县土井浜发现了200余具保存良好的弥生人遗骨。其体质结构与绳纹人明显不同,其特点是身材高(平均约162—163厘米)、脸型长等,更接近于现代日本人。经许多学者研究,认为弥生时代的大陆移民,来自朝鲜半岛和中国东北。蒙古东西伯利亚等东北亚地区,属“新蒙古利亚人”系统,最初居住于本州西端和北九州,以后逐渐向东扩散,经近畿地区扩散至关东地区。在扩散过程中,他们不断与原居民(绳纹人的子孙)混血。不过,学者们对大陆移民的人数与混血对日本民族构成的影响,其估价却大相径庭。持“演变说”的学者认为,这些来自东北亚的大陆移民,因后续乏人,在混血过程中,逐渐为原居民集团所吸收,其影响不大。而持“混血说”的学者②,则运用当代的人口统汁法和拟态模型法推算,移民过程近千年(从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7世纪),大陆新移民的人数可达数十万乃至上百万,在有些地区应占人口的四成到九成,他们认为混血之影响,远远超过一般人们的想象。自然人类学家埴原和郎③便持此说。诚然,他们也承认地域的差异,认为在弥生时代来自东北亚的新移民大多居住于北九州地区。其一部分曾扩散至近畿和关东地区,而地处偏远的东北地区、北海道、西北九州,离岛地区,则较少或几乎未受移民混血的影响,仍以绳纹人的子孙为主要居民,因而生活于北海道的阿伊努人被认为是未受混血影响的绳纹人的直系子孙。于是,在弥生时代,形成了日本人的二重构造,即移民系统弥生人(主要分布于西日本)和绳纹系统弥生人(主要分布于东日本)。而且,指纹、耳垢、齿冠的类型调查以及近年来新兴的血液、病毒的遗传因子调查,亦似乎支持这种“二重构造”说。当然,在弥生时代,也可能有中国江南地区的移民,直接或经南岛地区进入日本.但日本学者的有关研究尚不多见。 弥生时代后的古坟时代(3世纪至6世纪),大陆移民仍不断进入口本,且继续向东日本扣各地扩散,与原居民的混血亦持续进行。但是,日本人的“二重构造”仍然存在。直至现代依然如此。只是绳纹人系统的影响,日渐缩小而已。因而,从体质结构来看,日本民族绝非单一民族,而是在漫长的历史中,由来自东南亚的人口集团和来自东北亚的人口集团,不断混血形成的“混合民族”。 从日本语起源的角度来看,与日本民族起源问题直接相关的,是日本浯的起源为何,它属于哪一语言系统。因为在当时的条件下,只有使用某种语言的民族的人们到达并生活于日本列岛,那种语言才叮能成为日本语的来源。通过探索日本语的起源亦可证明,日本民族是“混合民族”。 许多日本学者早就注意到,日本语的语法结构与包括朝鲜语在内的阿尔泰语系的语法结构有许多相似之处。例如,宾语或补语置于动词谓语之前,语句的构成顺序是主语一宾语一动词谓语;在单词后附加助词或助动词,表示语法意义;名词无性与单复数的区别等。这表明日本语和阿尔泰语系诸种语言(包括朝鲜浯)可能是从共同砠语分化而来的同系统语言,因而日本民族在人种血缘关系上,也可能与生活于东北亚的阿尔泰语系诸民族具有某种关连。但是,他们也同时注意到,日本浯和阿尔泰语系诸种语言之间,也有一些不同点。例如缺少单词读音的音韵对应关系,因而阿尔泰语系不可能是日本语的惟一来源。 于是,一些学者逐渐注意到,日本语与“南岛语系”(即马来与玻里尼两亚浯系)之间或许有某种亲缘关系。“南岛语系”是分布十四起印度洋的马达加斯加岛,经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东至南太平洋诸岛的一大语系,其范围可至中国南部的一些非汉族的少数民族。“南岛语”与日本语的类似点是:元音(母音)有5个,即(a)(i)(u)(e)(o),不使用双重元音;单词以元音结束;浊音不同于单词之首等。这表明,使用“南岛语”的东南亚的一些民族,有可能对日本民族的构成曾发生影响。但是,足以证明这些民族曾从南太平洋或东南亚直接进入日本列岛的考古学依据,却十分罕见。一些学者便推测,南岛语系的语言可能是经过中国南部,然后传入日本的。 近年来,有许多学者认为,应将日本语视为“混合语”,即日本语是在漫长的历史中,由若干种语言混合而成的。有的学者从语言学、考古学和民族学诸学科综合研究结果,认为占代日本语的形成,大约经历了这样的过程:在绳纹时代之前的数千年,在东北亚地区的落叶林带,可能存在一种称为“原东北亚语”的基础语。绳纹时代初期的日本语可能来自这一系统,日本语中的阿尔泰语系的某些特征可能由此而来。而到了绳纹时代晚期或弥生时代前期,从事水田稻作的移民,由朝鲜半岛,或直接由中国长江下游地区进入日本。这样,不仅从朝鲜半岛继续传入阿尔泰语系的语言,而且也可能有中国长江下游地区的吴。越语传入日本。(有的学者认为吴、越语均属南方系统的话言,越语属南岛语系或泰语族,吴语则属藏缅语族。)日本语中的南岛语系的某些特征则可能由此而来。进入古坟时代,中国大陆移民增多,汉语对日本语的影响更为强烈。正是上述这些语言要素的混合,形成了古代的日本语。 日本语是由亚洲大陆北方系统语言和南方系统语言混合而成的“混合语”,这也可以佐证日本民族是亚洲大陆北方人口集团和南方人口集团混血而形成的“混合民族”,最后成为一统的大和民族。 与日本民族形成一样,日本国家的形成也经历了相当漫长的历史过程。由于日本出现历史文献的时代较晚,因而我们只有借助日本周边国家,尤其是中国的历史文献,以及日本的考古发掘资料,来追溯这一过程的原委。 一般认为,在弥生时代前期相中期(约为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1世纪),在北九州和畿内地区已出现了许多“原生小国”。中国正史《汉书·地理志》记载说:“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以岁时来献见云。”其中的“百余国”,虽非确数,但也反映了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1世纪这一时期,在日本列岛小国林立的状况。《后汉书·倭传》则记载说:自武帝灭朝鲜,使驿通于汉者三十许国。”虽不能说日本列岛上的这些小国均有条件与汉朝建立交往关系,但“三十许国”的数字要比“百余国”少了许多。这大约可以反映出这些小国在逐渐向地域统一的方向发展。《后汉书·倭传》特别提及其中的“倭奴国”,说:“建武中元二年(公元57年),倭奴国奉贡朝贺,使人自称大夫,倭国之极南界也。光武赐以印绶。”其中提及的汉光武帝于公元57年赐给倭奴国王的印章,在1784年2月(旧历)于福冈县志贺岛被发现了。这是一枚长宽约为2.3厘米,厚0.8厘米的金印,蛇形纽,阴文篆书“汉委奴国王”5个字。在相当长时间内,一些人对此印是否汉代遗物表示怀疑。但是,近年来在中国先后发现了“滇王之印”(1957年)、“广陵王玺”(1981年)、“文帝行玺”(1983年)等汉代印章。“汉委奴国王”金印与这些汉代印章在纽式、形制、重量或字体上相似。由此可断定“汉委奴国王”金印确系汉代遗物,也可证明中国史籍对当时日本国家状况的记载大体无误。此外,从日本的考古发掘资料来看,在以九州北部和大阪湾沿岸为中心的近畿地区,发现下一些属于这一时期的人群集中生活的据点集落遗址。这些集落遗址大部周围筑有壕沟。这些据点集落遗址中,均出土了一些反映少数人巳具有某种权威的随葬品,如铜镜、铜剑、铜矛,铜戈、铜铎、玉器等。在有的遗址中还出土了用于战争的铁制武器,如铁镞等。这些考古发掘资料表明这些集落的内部已有上下贵贱的区别,对外已进行战争。④因而,每一个集落都可能是一个“原生小国”,当时的日本列岛确实存在过“百余国”井立的状况。中国史籍《三国志·魏志·倭人传》则较为详尽地记载了稍后逐渐形成的地域大国邪马台国的社会政冶状况。邪马台国⑤约存在于公元2世纪至公元3世纪后期。在邪马台国内,已有上下尊卑区别,“尊卑各有差序,足相臣服”。也出现了阶级区别,有称为“国大人”和“大人”的贵族统治阶级,有隶属于“大人”的被统治阶级“下户”,还有更为低贱的可作赠品的“生口”,和可作殉葬品的“奴婢”。邪马台国已形成国家机构。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为王,“其国本亦以男子为王”,以后经内乱“乃共立一女子为王,名曰卑弥呼”。在女王卑弥呼统治时期,其下设辅臣“有男弟佐治国”。女王卑弥呼居城池内,还有常备军守卫。“居处宫室楼观,城栅严设,常有人持兵守卫。”中央一级的官吏,还有分管政治、贸易和外交的“大率”、“大倭”和“大夫”。邪马台国已有租赋制度,“收租赋,有邸阁”;也有刑罚,“其犯法,轻者没其妻子,重者灭其门户及家族。”邪马台国还监督与控制着同一地域的其他小国,如“斯马国”至“奴国”的21个小国和“伊都国”等。女王卑弥呼曾多次遣使曹魏,并受到魏明帝的册封,称“亲魏倭王”。卑弥呼女王死后,葬仪隆重,“大作冢,径百余步,殉葬者奴蜱百余人。”《三国志·魏志·倭人传》有关邪马台国的记载表明,邪马台国已是控制相当大地域的阶级国家,⑥尽管其阶级分化与国家机构仍未尽成熟。 中国史籍《晋书·武帝本纪》亦记载了武帝泰始二年(公元266年),女国王最后一次遣使入贡的情况。不过,自此以后直至《宋书·倭国传》记载宋高祖刘裕于永初二年(公元421年)赐沼倭王赞,有近一个半世纪,中国史籍对日本的状况缺载。而恰恰在这一时期,在畿内地区兴起了控制日本大部分地域的大和国王权。由于缺少文献记载,有关大和国的兴起及其统一日本的活动虽已不得其详,但根据少量的保存至今的金石文材料,可知大和国王权具有强烈的军事性格。据传为百济肖古王赠给大和国的七支刀,现仍保存于奈良县天理市石上神宫。刀上的铭文表明此刀是百济国王为感谢大和国派兵渡海攻击新罗而解救百济所赠送的,现保存于我国吉林省辑安县境内,建造于公元414年的高句丽奸大王(广开土王)碑的碑文,则记载大和国曾派兵渡海与百济联合进攻新罗。结果,新罗求救高句丽,击退了大和国军。此外,自5世纪初期至中期,在大和盆地、河内平原一带出现许多人型古坟,也表明大和国是较邪马台国更为强大的存在。 中国史籍《宋书·倭国传》则记载了5世纪大和国五位国王(即“倭五王”赞、珍、济,兴、武)与刘宋交往的情况。他们部曾遣使朝贡,并接受刘宋皇帝的册封。例如,倭王珍被封为“安车大将军、倭国王”,其臣属13人亦分别被封“平西、征虏、冠车、辅国将军号”。据《宋书·倭国传》记载,末顺帝开明二年(公元478年),倭王武曾遣使上表,表文中提及其先祖统一日本的活动情况说:“自昔祖祢,躬榄甲胄,跋涉山川,不遑宁处。东证毛人五十五国,西服众夷六十六国,渡下海北九十五国。”然而,有关这一时期的日本国家的体制,却不得其详。不过,这一时期的大和国不仅逐渐统一了日本,而且成长为可与朝鲜半岛上的高句丽、百济相抗衡的强国。因为它在致力于接受中国南朝刘宋朝廷册封的同时,还试图建立以它为中心的地域性册封体制。《宋书·倭国传》记载,倭王珍,济、武都曾要求宋朝皇帝册封其“使持节都督倭、百济、新罗、任那、秦韩、慕韩六国诸军事”等封号。结果,倭王济与武部分地达到了目的,刘宋朝廷承认了他们对百济之外的其他几个国家和地区的军事控制权。 日本成为制度完备的国家,应是在公元7世纪以后的事。7世纪初,推古女王和圣德太子多次派遣“遣隋使”和留学生到中国大陆。在与隋的交往中,开始称国名为“日本”,称国王为“天皇”。他们认真学习隋的政治制度,开始实行所谓的“推古朝改革”。尤其是在645年实行。大化改新”之后,日本更是频繁地派遣“遣唐使”和留学生、留学僧到中国,全面地学习唐朝的各项制度,实行经济、政治社会改革,并仿照唐的“律令”而稍加修改,制定了日本的“律令”,将各项改革和制度法典化,使日本成为比较成熟的文明国家。
2023-07-22 04:14:379

日本哪年被中国赶到孤岛上的

早期文明早期神话关于日本列岛上被确认过的人类历史,大约可追溯到3万年乃至10万年前。约1万2千年前左右,因末次冰期结束而开始急剧温暖化,使得人们的文化与生活产生极大变化,全岛进入下个绳文时代。约1万2千年前左右开始被称为绳文时代。分为草创期、早期、前期、中期、后期、晩期这6期。这个时候的人们制作绳文式陶器、早期以后迈向定居化,大部分住在半地穴式房屋(竖穴式住居)。使用弓箭狩猎、贝冢渔捞、采集植物等经营生活,使用打制石器、磨制石器、骨角器等等。也进行栽培,后期到晩期间种植稻。在日本神话中,太阳神天照大神的后裔神武天皇于公元前660年建立日本国并即位为天皇。[4] 弥生时代志贺岛金印公园的汉倭奴国王印伴随着渡来人的移入,日本在弥生时代初期出现了陶器、铁、铜器以及水田等文化,使日本逐渐成为一个农业社会。弥生时代中期,位于九州的奴国国王向汉朝朝贡,并获赐金印。到了公元2世纪后半期,各小国内战频繁,直至3世纪中叶才出现较大的“大和国”,后经过长期的扩张,并且逐渐征服了日本中部大部分地方,其首领最初称为“大王”,后来改称天皇。来自百度百科。。。。
2023-07-22 04:14:501

日本的形成

日本国,古称“大和”。古代中国称日本为“倭”。 7世纪后半期起以“日本”为国号,19世纪末叶起称“大日本帝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改用现称。 日本位于亚洲东部,是太平洋西北部的一个弧形列岛,由九州、四国、本州和北海道四大岛及数以千计的小岛组成。东和西南濒太平洋,西和北临中国东海、日本海及鄂霍次克海,与中国、朝鲜、苏联仅一水之隔。总面积37万余平方公里。人口 12055万(1985),基本居民为大和族。盛行佛教和民族宗教神道。通用日语,首都东京。 古代日本(迄公元12世纪末) 石器时代 日本旧石器时代,亦称“无陶器时代”或“先陶器时代”。其上限无确考,据推测,距今约20~30万年前;其下限距今约 1万年前。日本旧石器时代和亚洲大陆旧石器时代是并行的。日本新石器时代文化称绳纹文化,因陶器有绳纹而得名。其上限距今约9500年或1万年前(一说4500年前),下限为公元前3~前2世纪。 金石并用时代 继绳纹时代之后,日本于公元前3~前 2世纪进入弥生时代,即金石并用时代。这一时代的文化称弥生文化,因陶器出土于东京都弥生町(在今东京都文京区)而得名其下限止于公元3世纪。在弥生时代,中国大陆的水稻栽培技术和青铜器、铁器等金属文化经由朝鲜传入日本。 原始氏族公社 日本石器时代是母权氏族公社阶段,绳纹时代是其繁荣时期。绳纹时代后期和晚期的人口估计有12~15万。人们多栖身于被称作“竖穴”的原始房屋里,靠狩猎和渔捞为生。社会处于采集经济阶段。狩猎使用弓矢,渔捞则使用鱼钩和网罾。猎场、渔场和主要生产工具为公社成员所共有。所有社会成员权利平等,实行共同生产和平均分配,无贫富贵贱之别。进入弥生时代后,父权氏族公社逐渐取代母权氏族公社,原始公社制趋于解体。 日本人种和民族的形成 迄今日本考古出土的人骨化石很少。1931年在兵库县明石市西八木海岸发现人类腰骨化石,后命名为“明石原人”。1950年在□木县葛生町附近、1957年在爱知县丰桥市牛川町、1958和1961 年在静冈县引佐郡三日町相继发现一些人骨化石。据此推测,洪积世日本列岛已有人类存在。关于日本人种和民族的形成,学术界一般推测日本最早的居民经由北亚和南亚两条路线来到日本列岛,经过长期混血,大约在弥生时代以前形成具有共同语言和风俗习惯的日本民族。 阶级和国家的产生 弥生时代是日本文明史的开端。由于以种植水稻为主的农业出现,特别是青铜器和铁器等先进生产技术的传入,社会生产力飞跃发展。弥生时代中期日本从原始公社制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过渡。据中国《汉书》记载,大约公元前1世纪下半叶,日本列岛出现了百余个由村社首长统治的小部落。这些部落曾定期派人向汉武帝在朝鲜设置的乐浪郡献上贡物。后经长期兼并,至公元2~3世纪形成了规模较大的30多个部落。据《后汉书》和《三国志》的《魏志·倭人传》记载,公元2世纪末至3世纪初出现了邪马台国。邪马台国统辖约 30个部落,成为部落联盟的盟主,已有统治机构和贫富、阶级差别,是日本奴隶制社会初期粗具规模的国家。该国女王卑弥呼在 239年曾遣使到中国洛阳,魏明帝封她为“亲魏倭王”,授与金印紫绶。其后继女王□与(台与)亦曾遣使向西晋王朝朝贡。 古坟时代和倭王统治 公元4~7世纪,日本历史称古坟时代。因当时统治阶级大量营建“古坟”而得名。坟丘形状多种多样,其中最有特色的前方后圆坟,是奴隶主王权的象征。初期最大规模的古坟集中于畿内的大和地方。这种奴隶主王权,日本史称“大和朝廷”,即“大和国”。其统治者为日本皇室的祖先。从 4世纪下半叶到 5世纪,古坟分布的地区逐渐扩大,这表明大和国家从东到西逐步实现国土的统一。大和国家是以氏姓制度和部民制著称的奴隶制国家。在倭王之下初步建立起中央和地方的官僚统治机构。自 4世纪后半期起,大和国家为掠夺奴隶和财富,开始向朝鲜南部进行扩张。6世纪后半期起,由于父权家长制家族的发展,大和国家的统治阶级和人民之间以及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日趋尖锐。加之,对朝鲜半岛侵略失利,奴隶主王权面临危机。推古女帝的摄政圣德太子于 7世纪初制定“冠位”十二阶和《十七条宪法》,抑制豪族,革新政治。是为推古朝改革。对外,日本积极同中国开展外交,先后派遣隋使4次 (600、607、608、614),积极吸收中国文化。此时,倭王对外称号改为天皇。 古代天皇制的确立和律令制社会 592年推古女帝即位后,因帝都在飞鸟地方,故称飞鸟时代(592~710); 710 年元明天皇(707~715在位)迁都平城京(今奈良市)后,奈良时代(710~794)开始 (见彩图日本平城京 (奈良)遗址);794年(一说784),桓武天皇(781~ 806在位)迁都平安京(今京都市),到1192年建立镰仓幕府的400年间,史称平安时代。在这600年间,日本处于天皇的最高权力统治之下。从 630年起的200 多年间,为了向中国学习先进文化和典章制度,日本先后派遣唐使19次,实际到达的有13次。这对日本古代的改革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645年日本发生“大化改新”,仿照中国唐朝的律令制度,实行了一系列政治改革。大化改新完成了推古朝改革未竟的事业,从中央到地方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律令制官僚统治机构,世袭氏姓贵族制度被废除,高度中央集权的奴隶主王权统治即古代天皇制得以确立。律令制的完成,经过半个多世纪。 701年制定、次年实施的《大宝律令》将大化改新的成果在制度上巩固下来。大化改新后建立的国家体制,史称律令国家;就社会组织而言,则称律令制社会。关于大化改新的性质,学术界一直有争论;中国史学界多认为是“自上而下的封建制社会变革”。 自8世纪前半期起,由于土地不足,国家被迫允许私人开垦新田。 723年颁行《三世一身法》,规定凡新造沟池开垦的水田,允许三代人私有;凡利用原有沟池开垦的水田,准给本人一代使用。 743年又颁行《垦田永世私有法》,允许垦田永远归私人所有。于是真正的私有领地开始出现。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日本庄园制度不断发展;进入10世纪以后,律令制趋于衰微和蜕变。在社会经济发生重大变化的基础上,自 9世纪中叶迄11 世纪下半叶,外戚藤原氏擅权,被称为摄关政治的贵族政治体制占统治地位。之后,以太上天皇为代表的皇室势力伸张,以院政取代摄关政治。与此同时,伴随庄园成长的新兴武士势力于10世纪登上历史舞台。武士势力的核心是地方庄园领主阶层,他们逐步演变成封建的军事农奴主。号称“武家栋梁”的源平两氏,经过为皇室贵族效力的阶段,展开了争夺国家权力的激烈斗争。这一斗争持续到12世纪末。 古代经济和文化 大约4世纪下半叶起,中国和朝鲜的移民不断来到日本,带来先进的文化和生产技术,促进了日本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自大化改新起五六百年间,社会经济有显著进步。农业已普遍使用铁制农具,水田耕作的集约程度提高,水利事业发展,耕地面积不断增加。养蚕受到政府鼓励,手工业生产也获得发展。 与此同时,文化也日臻繁荣。继4~5世纪汉字和儒家经典传入之后, 6世纪佛教由百济传入日本,从而促进了日本古代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先后出现了著名的三大文化:6世纪末至7世纪上半叶的飞鸟文化,是以寺院为中心的初期佛教文化;7世纪下半叶的白凤文化,则在佛教艺术方面通过中国唐朝接受印度文化的影响; 8世纪的天平文化深受中国唐朝文化的影响,除佛教美术外,还有《古事记》、《日本书纪》等国史的编纂,以及《怀风藻》、《万叶集》等著名诗集的编撰。平安时代初期,除佛教文化外,在学术和文化方面深受唐朝儒家思想的影响;同时开始使用平假名和片假名两套日本表音文字。随后,创立“国风文化”,出现了《古今和歌集》、《源氏物语》等文学杰作。 中世纪日本(12世纪末~1868年) 武家政权的建立和发展 自12世纪末迄16世纪末约400年间,日本社会处于封建制形成和发展的阶段。其特点是幕府政治的建立和发展、天皇的朝廷和武家政权并存以及朝廷势力不断削弱。1192年源赖朝(1147~1199)被朝廷任命为征夷大将军,在镰仓开创幕府,开武家政权的先河。1333年,以后醍醐天皇(1318~1339在位)为首的宫廷贵族用武力推翻了镰仓幕府。次年改元建武。史称“建武中兴”。 1336年武士巨头足利尊氏(1305~1358)攻入京都,开创室町幕府,后醍醐天皇逃至吉野。从此出现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南北朝时代。1392年南北朝议和,足利氏的室町幕府统一全国。 大名领国制的确立和人民斗争 从镰仓时代到室町时代,封建制不断发展,幕府集权统治逐渐走向封建分权割据。南北朝时代庄园制趋于衰落,守护大名领国制形成。1467年(应仁元年)爆发应仁之乱,此后至1568年出现一个长达百年的群雄割据时期,史称战国时代。守护大名领国制演变为战国大名领国制。在大名领国制形成和演变的过程中,各种社会矛盾加剧,爆发了多种形式的斗争。其中有农民反对地主压榨、反对商人高利贷盘剥的“德政暴动”,有各领国内武士为争夺领地而进行的“国人暴动”;还有农民借宗教信仰而进行的反对领主的“一向宗暴动”。 镰仓和室町时代的经济和文化 镰仓时代出现水田稻麦两熟、旱地麦豆两熟或三熟的种植法。农业技术进步,耕地面积扩大。从中国传入的茶叶栽培盛行,并开始种植从朝鲜传来的棉花。手工业和运输业兴旺起来。生产的发展促进了商业发达和城市兴起,同中国、朝鲜等地的贸易也日益发展。 文化方面,从12世纪中叶至13世纪,在中国宋元两朝文化的影响下,出现了以武士为中心的新文化。一系列新的佛教宗派兴起,禅宗尤为武士所尊崇(见彩图日本武士画像)。出现了以京都、镰仓的五山禅林为中心的 “五山文学”。作为日本民族宗教的神道奠定了基础。中国的“朱子学”受到重视。连歌、能乐等文艺形式兴起,茶道(品茶)、花道(插花)也日益盛行。 国家统一和织丰政权 战国时代末期,在群雄中崭露头角的武将织田信长于1573年推翻室町幕府,国家开始走向统一。织田信长的继承者丰臣秀吉于1590年完成国家统一大业。织田信长和丰臣秀吉建立的统治,是没有幕府的武家政权,史称“织丰政权”。织丰时代亦称 “安土桃山时代”。 丰臣秀吉在完成国家统一的过程中,在全国实行“检地”(1582~1598,史称“太□检地”);颁布“刀狩令” (1588),收缴农民手中的武器;固定武士和农民的身份,实行“兵农分离”;为防止西方殖民势力入侵,查禁基督教。通过“检地”,丰臣秀吉集中掌握全国土地,彻底废除了庄园领主土地所有制,代之以封建武士领主所有制。原来在庄园制下受层层剥削的小佃农,得以自立为自耕农。丰臣秀吉妄图征服中国(明朝),为此假道朝鲜,于1592和1597年两次发动侵略朝鲜的战争,都以失败告终。 织丰政权时期,日本开始同西方发生接触,欧洲文化传入日本。1543年以后,葡萄牙人、西班牙人接踵而至,同日本进行贸易。1549年西班牙耶稣会士方济各·沙勿略(1506~1552)到日本传布基督教。1582~1590年,九州的信奉天主教的大名也向欧洲派遣了使节。 幕藩统治体制 1603年,德川家康被任命为征夷大将军,在江户(今东京)开设幕府,是为江户幕府,亦称“德川幕府”。江户幕府的统治制度,史称“幕藩体制”。幕府为集中权力和控制诸侯,除颁行有关法令外,还实行参觐交代制度。为查禁天主教、防止西方殖民势力入侵,自17世纪30年代起颁行锁国令,至1853年实行了长达两个多世纪的锁国政策。
2023-07-22 04:14:581

日本时代划分是怎么样的?

日本时代划分是如下:一、原始时代1、旧石器时代(约前10000年)2、绳纹时代(约前10000到钱300年)3、弥生时代(前300-300)二、古代1、大和时代(300-592)2、飞鸟时代(593-709)3、奈良时代(710-793)4、平安时代(749-1191)三、中世1、镰仓时代(1192-1333)2、室町时代(1334-1572)四、近世1、安土桃山时代(1573-1602)2、江户时代(1603-1867)五、近代1、明治时代(1868-1911)2、大正时代(1912-1925)3、昭和时代前期(1926-1945)六、现在1、昭和时代后期(1945-1988)2、平成时代(1989)
2023-07-22 04:15:052

关于弥生文化,你有什么想说的?

弥生文化,是指日本绳纹文化之后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由于最先是在日本东京弥生町发现出土而定名。弥生文化是由发现弥生式陶器的弥生町而得名弥生时代。古时候的日本是远远落后中国的,弥生时代的日本人与中国比起来只能说是原始人,并没有自己的史书记载自己的完全历史,弥生文化根据考古推断大约开始于公元前300年,是属于日本历史中的一个阶段,不能用由来一说来形容。弥生时代不同于前一个时代的绳纹时代的差别在于,绳文时代是狩猎采集果实的原始社会,而弥生时代已经进入了农耕社会并切开始发展了土器技术。一、中国的外交已经开始 二、进入农耕时代、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三、工具制作技术提升,据考古有青铜,土器,铁器的出现。 四、历史记载的出现,在《魏志.倭人传》中有3000字记载日本以邪马台国为中心日本里小国家分部,风俗,人情的段落。以及《后汉书》中也有记载。可以说是日本最初的历史。中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的邻邦,自古以来,文化联系就非常密切。冰河时代,日本南北通过陆桥与大陆相连。大陆人为追赶动物,可能通过陆桥来到日本。大陆移民不断分批来到这里,与原住民混血,形成今日日本民族的祖先。进入新生代日本与大陆隔断后,日本列岛与大陆分离,相对受大陆影响较少。继旧石器文化之后,日本出现了属于新石器文化范畴的绳纹文化(以陶器上的绳纹式花纹而得名),考古学上称之为绳纹时代(前8000年一前300年)。绳纹时代末与弥生时代(前300年一300年)初,日本受到中国内地文化的强烈影响,主要是稻作农耕技术,大约在公元前10世纪,从中国长江流域传人日本。其后,中国的铁器和青铜器文明东传日本,促使日本文化由原来属于新石器时代的、以渔猎采集的自然经济为主的绳纹文化,跨进了以金石并用、经营水稻与畜牧并重的生产经济为主的弥生时代。从此,日本列岛开始了一个新的历史纪元。
2023-07-22 04:16:264

日本历史上的时代是如何划分的?

1.弥生时代;2.古坟时代;3.飞鸟时代;4.奈良时代;5.平安时代;6.镰仓时代;7.南北朝时代;8.室町时代;9.室町(战国)时代;10.安土桃山时代;11.江户时代;12.明治时代;13.大正时代;扩展资料根据民间传说,日本于公元前660年2月11日建国。日本在公元4世纪出现首个统一政权大和国,其后于大化革新后确立天皇体制,引入唐朝文化。12世纪末,日本开始六百多年的幕府时代,期间曾经历一个半世纪的战国时代,以及由丰臣秀吉领导的文禄庆长之役。17世纪初,江户幕府实行锁国政策二百多年。1854年黑船事件后,日本国内有志之士提出“尊王攘夷”等号召,江户幕府在压力下,被迫将政权还给明治天皇。1867年,明治天皇整顿内政,富国强兵,一战后短暂经历大正民主时期,到1930年代落入军部控制,实行军国主义,但于1945年被盟国击败后宣布投降。日本在恢复主权后经济高速增长,跻身先进国家之列,直至1990年代,泡沫经济破灭。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日本时代
2023-07-22 04:17:031

日本历史

  旧石器时代  关于日本列岛上被确认过的人类历史,大约可追溯到10万年乃至3万年前。  绳文时代  约1万2千年前左右开始被称为绳文时代。  弥生时代  公元前8世纪左右至3世纪前后的期间被称为弥生时代。  弥生式陶器  根据陶器的形式,可分为前、中、后三期。  古坟时代(公元300年至公元600年)  盛行修筑古坟的时代。前方后圆的大小古坟,以奈良县为中心,散布在北起福岛县、南至熊本县和大分县的广大地区。  马埴轮  5世纪,原始的所有制关系开始崩溃,大家族发展为生产单位和动产所有单位,原有部族内部发生利害矛盾。  飞鸟时代(公元600年至公元710年)  飞鸟时代得名于奈良县的飞鸟地方(现在的明日香村,当时的都城藤原京)。  奈良时代(公元710年至公元794年)  以奈良(平城京)为都的时代。自710年(和铜三年)定都平城京,至784年(延历三年)迁都长冈京,共计74年。  平安时代(公元794年至公元1185年)  以平安京(京都)为都城的历史时代,始于794年(延历十三年)桓武天皇迁都平安京,终于1185年(文治元年)镰仓幕府成立,历经400年。  镰仓时代(公元1185年至公元1333年)  以镰仓为全国政治中心的武家政权时代。始于1185年(文治元年)镰仓幕府成立,终于1333年(正庆二年,元弘三年)幕府灭亡,历经149年。  南北朝时代(公元1334年至公元1392年)  后醍醐天皇消灭了镰仓幕府后,就进行了第一次的王政复古,推行新政,史称建武新政。由于,新政未能满足武士的要求,而且只重用京都的公卿贵族,故引来武士的不满。  室町时代(公元1392年至公元1573年)  足利氏原是上野豪族,而且更是镰仓幕府将军源赖朝同族,足利尊氏在京都的室町开设幕府,是为室町幕府。  战国时代(室町末期及安土、桃山时代)  应仁之乱后,日本各地大名纷纷崛起,战火纷飞,民不聊生。16世纪中叶,一位决心以武力统一日本、结束乱世的枭雄出现,他就是织田信长。  安土桃山时代(公元1573年至公元1603年)   天正元年(1573年),织田信长灭了足利幕府后逐渐成为全国最强大的军事首领,并开始积极拓展统治版图,直到天正十年(1582年)消灭甲斐大名武田氏为止,已几乎完全控制近几地方与东海地方,并将势力延伸至中国地方、甲信越地方、四国地方以及北陆地方。  江户时代  1603年(庆长8年)至1867年(庆应3年)间被称为江户时代,于江户设置了江户幕府。  明治时代  明治年间(1868年-1912年)称为明治时代。  大正时代  大正年间(1912年-1926年)称为大正时代。  昭和时代  昭和时代前期(公元1926年至公元1945年)  在长崎投下原子弹产生的蘑菇云1945年8月9日  昭和时代中期 亦称日本经济复活期(公元1945年至公元1972年)  昭和时代后期(公元1972年至公元1989年)  平成时代(公元1989年至今)  昭和天皇于昭和64年(1989年)1月7日驾崩,子明仁继位,驾崩隔日起(1月8日)改元平成,称为平成时代(1989年─)。
2023-07-22 04:17:202

日本的弥生文化是怎么样的一个文化

分类: 文化/艺术 >> 历史话题 问题描述: 请各位知情者帮忙,找一些精辟的语句描述一下 解析: 弥生文化是由发现弥生式陶器的东京都文京区弥生町而得名 弥生时代--中国的日本(秦汉对日本的移民及经济文化往来) 中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亘古以来,文化联系就非常密切。冰河时代,日本列岛南北通过陆桥与大陆相连。大陆人为追赶动物,可 能通过陆桥来到日本。大陆移民不断分批来到这里,与原住民混血,形 成今日日本民族的祖先。进人新生代日本与大陆隔断后,日本列岛与 大陆分离,相对受大陆影响较少。继旧石器文化之后,日本出现了属于 新石器文化范畴的绳纹文化(以陶器上的绳纹式花纹而得名),考古学 上称之为绳纹时代(前8000年一前300年)。绳纹时代末与弥生时代 (前300年一300年)初,日本受到中国内地文化的强烈影响,主要是稻 作农耕技术,大约在公元前10世纪,从中国长江流域传人日本。其后, 中国的铁器和青铜器文明东传日本,促使日本文化由原来属于新石器 时代的、以渔猎采集的自然经济为主的绳纹文化,跨进了以金石并用、 经营水稻栽培与畜牧并重的生产经济为主的弥生时代。从此,日本列 岛开始了一个新的历史纪元。 中国秦汉之际(前221年一220年),相当于日本列岛上金石并用的 弥生时代(前300年一300年)。秦汉之际的中国文化向日本的辐射与 传播,大大缩短了日本列岛脱离蒙昧状态进人文明社会的进程。 秦汉之际中国文化向日本的辐射与传播,主要是由中国移民来完 成的。其实,秦以前的殷商和春秋战国时代,中国向日本的移民便开始 了。那时诸侯争霸,战乱频仍,北中国的齐、鲁、燕、赵之民,很多东逃朝 鲜,也有的间接或直接逃至日本。秦汉时,中国移民日本的势头有增无 减。“陈胜等起,天下叛秦,燕、齐、赵民避地朝鲜数万口”。其中秦始 皇的扶苏系和胡亥系皇族都有人先后逃亡日本。汉代,武帝于公元前 109年在朝鲜设立四郡直接统治朝鲜北部以后,大批 *** 从中国本部 前往朝鲜四郡就职、经商,他们的子孙就居留在那里,可是到了公元 313年,中国在朝鲜半岛上的统治机构乐浪和带方两郡被灭亡后,那里 的 *** 就不得不离开那里,一部分回到故国,一部分向南流动,渡海到 人)为“归化人”或“渡来人”。对中国和朝鲜来说,则是移民。日本史籍 《日本书纪》记载东汉末年中国移民由朝鲜半岛而人日本列岛之事更 多: 应神十四年,是岁,弓月君率一百二十县人自百济到日本。 应神十六年,王仁自百济来,太子芜道稚郎子师之,习诸典籍。 应神二十年,阿知使主及其子都加使主,并率己之党类十七县人至日本。 应神三十七年,遣阿知使主、都加使主等经高丽国至吴,令求 缝工女,后吴王与工女兄媛、弟媛、吴织、穴织四女以归。 根据日本的传说,古代日本的外来移民,大都为两大系统,即以弓 月君为始祖的秦氏和以阿知使主为始祖的汉氏。他们人数有多少,没 有精确的统计。仅据《日本书纪》“钦明元年”(540年,梁大同六年)条: “八月……召集秦人、 *** 等诸番投化者,安置国郡,编贯户籍。秦户人 数,总七千五十三户。”如果按每户5人计,就达35000人以上。这还只 是秦氏一族的人数;如果再加上汉氏,总数要达六一七万人。由此可知, 秦汉时期中国内地移民定居日本的人数相当可观。 这些移民,对于当时的日本列岛来说,无疑是很宝贵的。他们有知 识,有生产技术,都曾生长在中国内地的先进文明之中,因此移居日本 必然会把中国内地的先进文明带进日本。 这些移民在日本繁衍,愈来愈多。因此,日本人的血液中有中国人 的血液,中日两大民族有血缘关系存在,是一确切不移的事实。 这些移民,在日本的开化、生产力的提高及加强统治力方面,甚至 在建立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的过程中,曾起过重大作用。东京大 学考古学教授江上波夫曾就此指出:“由绳纹文化向弥生文化的过渡是 一次质的飞跃,其转变是突发性的。因此,创造弥生文化的并不是日本 列岛上原有的绳纹文化人,而是当时已经具有高度发达水耕农业技术 的外来民族。”这个外来民族非中国移民莫属。所以,日本史学界一 致公认:“弥生文化是一种来自中国的文化。”
2023-07-22 04:17:271

我国汉朝的时候(汉武帝) 日本处于什么时期?他们在干什么??

汉武帝时,日本处于弥生时代。他们还生存在原始社会中。 公元前3世纪前后至公元3世纪前后的期间被称为弥生时代。这个时代的命名是由在这个时期被视为有代表性特征的弥生式陶器而来,以种植稻米为中心的农耕社会,从北部九州向日本列岛各地快速蔓延开。扩展资料:相关记载:弥生时代中、后期的日本,在《后汉书·东夷传》和《三国志·魏志·东夷传》中有比较详细的记载。当时日本总称为“倭”,分成许多小国,有“王”、“大夫”、“下户”、“生口”等不同的阶级和阶层。汉光武帝建武中元二年,“倭奴”国曾遣使到洛阳,汉朝赐其王以金印(见汉委奴国王金印)。汉安帝永初元年,倭国王帅升又遣使来朝,并献上“生口”(奴隶)。到了三国时期,邪马台国成为许多小国的共主,其女王卑弥呼于景初三年遣使到洛阳,魏帝赐“亲魏倭王”金印及锦缎、铜镜等各种礼物,由带方郡派官吏回访。此后,邪马台国又多次与中国交往。关于邪马台国的所在地,学术界有两种不同意见,即“九州说”与“畿内说”,长期争论,至今未有定论。有人认为弥生人与弥生文化来自中国的吴与越,有日本倭人来自吴太伯的说法,日本倭人的水稻品种是来自浙江省一带,文化上日本人称为照叶树林文化。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弥生时代
2023-07-22 04:17:367

日本有江户时代、平安时代什么的,谁能把各个时代按照时间顺序排起来

  古代:  1.旧石器时代,约10万年乃至3万年前-1万5千年前左右  2.绳文时代,约1万2千年前左右  3.弥生时代 ,前8世纪左右至3世纪前后的期间  4.古坟时代,公元4世纪中期,大和政权统一了割据的小国。  5.飞鸟时代,约始于公元600年,止于迁都平城京的710年,上承古坟时代,下启奈良时代。  6.奈良时代,公元710年,日本定都平城京(现在的奈良市以及近郊)。  7.平安时代,8世纪末,日本将都城移至平安京(现在的京都市),直至11世纪末。  中世纪(12~16世纪):  1.镰仓时代(1185年至1333年)  2.南北朝时代(1334年至1392年)  3.室町时代,14世纪的前半期至16世纪中叶  4.战国时代,(室町末期及安土、桃山时代)相信对织田信长大家都不陌生,就是这个时代的枭雄。直至德川幕府建立,战国时代结束。  5.江户时代,庆长八年(1603年),德川家康受封征夷大将军,在江户(现东京)建立幕府政权,此后260多年,德川家统治全国。前年演过的《大奥》,说的就是他们的故事。  日本近代史(19世纪后期至今):  1.明治时代,1868年1月3日,代表资产阶级和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倒幕派成功发动政变,迫使德川幕府第15代将军德川庆喜交出政权,这就日本历史上的“明治维新”。日本从此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2.大正、昭和时代,大正天皇在位15年后,裕仁亲王摄政。即昭和天皇。昭和时代前30年,对于中国、朝鲜、东南亚及太平洋地区人民来说,是黑暗的30年。1945年(昭和20年)8月15日,日军投降。972年(昭和47年)7月,田中角荣出任日本首相。  3.平成时代,和天皇于昭和64年(1989年)1月7日驾崩,子明仁继位,驾崩隔日起(1月8日)改元平成,称为平成时代(1989年—)。  日本历史分期  日本の先土器时代  旧石器时代  日本の古代  绳文时代 【约中国先秦】  弥生时代(纪元前3世纪 - 3世纪)【约两汉】  古坟时代(3世纪后半、4世纪初 - 7世纪前半、8世纪初)【约魏晋南北朝】  飞鸟时代(6世纪终末 - 710年) 【约隋唐前期】  奈良时代(710年 - 784年) 【唐代】  平安时代(794年 - 1184年)【唐五代、宋】  日本の中世  镰仓时代(1192年 - 1334年)【宋元】  南北朝时代(1334年 - 1392年) 【元明,注:日本历史上的南北朝只是宫廷政变后,原来的天皇又跑到京都旁边不远的地方另立了朝廷,时间很短】  室町时代(1392年 - 1573年) (戦国时代) 【明,注:其间日本的征夷大将军被明朝册封为“日本国王”】  日本の近世  安土桃山时代(1573年 - 1598年)【明,即所谓“织丰时代”,织田信长和丰臣秀吉时期】  江户时代(1603年 - 1868年)【明末、清】  日本の近代-现代  明治(1868年 - 1911年)【同治朝、光绪朝、宣统朝】  大正(1911年 - 1926年) 【北洋军阀时期】  昭和(1926年 - 1989年) 【国民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  平成(1989年 - ) 【第三代领导人至今】  日本各时代  公元300-592年 大和时代  公元592-710年 飞鸟时代  公元711-794年 奈良时代  公元794-1192年 平安时代  公元1192-1333年 镰仓幕府时代  公元1333-1392年 南北朝时期  公元1393-1573年 室町幕府时代  公元1573-1603年 织丰时期  公元1603-1867年 江户幕府时代  公元1868-1911年 明治时代  公元1912-1925年 大正时代  公元1926-1988年 昭和时代  公元1989-现在 平成时代
2023-07-22 04:18:232

日本历史经历了哪几个时期?每个时期都有哪些代表人物?

縄文时代 【约中国先秦】 代表人物 崇神天皇(统一大和)弥生时代(纪元前3世纪 - 3世纪)【约两汉】代表人物 垂仁天皇(废除人殉)、小碓尊(一声转战东西故被称为:日本武尊)、神功皇后(侵略朝鲜半岛,能文能武)古坟时代(3世纪后半、4世纪初 - 7世纪前半、8世纪初)【约魏晋南北朝】 代表人物 卑弥呼女王(与中国交往,前几年考古中发现了中国授予卑弥呼女王的金印)——————————————————————————以上人物神话夸大成分过多,即便是史书上的记载也不可轻信——————————————————————————飞鸟时代(6世纪终末 - 710年) 【约隋唐前期】 代表人物 厩户丰聪耳、小野妹子(将插花引进日本的第一人,同时是很著名的遣唐使)奈良时代(710年 - 784年) 【唐代】 代表人物 孝谦女皇(重祚后称称德女皇)平安时代(794年 - 1184年)【唐五代、宋】 代表人物 桓武天皇(营建并迁都平安京)、紫式部(世界第一部长篇写实性小说的作者,其笔下的光源氏直至现在还有一定影响力)日本の中世 镰仓时代(1192年 - 1334年)【宋元】 代表人物 源赖朝南北朝时代(1334年 - 1392年) 【注:日本历史上的南北朝只是宫廷政变后,原来的天皇又跑到京都旁边不远的地方另立了朝廷,时间很短】 代表人物 足利尊氏室町时代(1392年 - 1573年) (战国时代) 【注:其间日本的征夷大将军被明朝册封为“日本国王”】 代表人物 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德川家康日本の近世 安土桃山时代(1573年 - 1598年)【即所谓“织丰时代”,织田信长和丰臣秀吉时期】江戸时代(1603年 - 1868年)【明末、清】 日本の近代-现代 明治(1868年 - 1911年)【同治朝、光绪朝、宣统朝】 代表人物 三条实美、岩仓具视、维新三杰(木户孝允、西乡隆盛、大久保利通)、伊藤博文、明治天皇大正(1911年 - 1926年) 【北洋军阀时期】 代表人物 西园寺公望昭和(1926年 - 1989年) 【国民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 代表人物 昭和天皇(抛开政治方面不看,昭和天皇还是一位生物学爱好者,他一生发现动植物新品种200余种,主要研究腔肠动物的分类学) 明仁天皇(第一个和平民女子正式结婚的天皇)平成(1989年 - ) 【第三代领导人至今】 ——————————————————————————以上人物仅代表本人个人意见,因每个人有不同视角,故有些人物未被列入或所列人物有些人会认为并不具有代表性,这些皆属正常。另外,上面有些人物跨越了两个时期,请LZ仔细查看相关人物介绍。
2023-07-22 04:18:332

日本的古代,中世,近世,近代具体怎么划分?

一般是如下所分。但是学者们意见不一定一致。古代:「くに」の発生~鎌仓幕府成立まで。中世:鎌仓幕府成立~江戸幕府成立まで。近世:江戸时代。近代:明治维新~第二次世界大戦配败戦まで。现代:第二次世界大戦後~现在。日本的战国主要是指15世纪末到16世纪末。之前也有所谓的不平稳。大战小战。但是,至少掌权者都是天皇。但是幕府时代则是幕府失事,群龙无首。但是的天皇只不过是一个傀儡而已。旧石器时代:约500万年前日本最初是和亚洲大陆相连的,1万3000年前由于火山的喷发造成地壳运动,日本的弧状列岛脱离亚洲大陆,成为现今的日本原貌。几万年前,日本岛上已经有了原始人居住。有人猜测这可能是原始人群为追赶野兽从大陆过来的。日本列岛上被确认过的人类历史,大约可追溯到10万年乃至3万年前。绳文时代:(縄文时代、じょうもんじだい),是日本石器时代后期,约一万年以前到公元前一世纪前后的时期。弥生时代:出现于北海道以外的全日本列岛、这时开始有水稻种植出现。时间大约是西元前5世纪中到西元3世纪中顷。古坟时代:又称大和时代,日本继弥生时代之后的时代,从西元300年开始,迄于西元600年,因当时统治者大量营建“古坟”而得名。飞鸟时代: 593年圣德太子摄政,推行改革,至710年从飞鸟藤原京迁都平城京(今奈良)为止。奈良时代:(710年—794年),是日本历史的一段时期,始于元明天皇迁都至平城京(奈良),终于桓武天皇迁都至平安京(京都)。平安时代:平安时代是日本古代的最后一个历史时代,它从794年桓武天皇将首都从长冈京(784年至794年)移到平安京(现在的京都)开始,到1192年源赖朝建立镰仓幕府一揽大权为止。镰仓时代:(镰仓时代、かまくらじだい,1185年—1333年),是日本历史中以镰仓为全国政治中心的武家政权时代。始于1185年(文治元年)镰仓幕府成立,终于1333年(正庆二年,元弘三年)幕府灭亡,经历149年。南北朝时代:(なんぼくちょう)南北朝发生于1336年-1392年,之前为镰仓时代,之后为室町时代。在这段时期里,日本同时出现了南、北两个天皇,并有各自的承传。室町时代:(むろまちじだい 1338年-1573年),是日本史中世时代的一个划分,名称源自于幕府设在京都的室町。战国时代:严格意义上日本战国并非正式的历史名词,一般用来称呼室町时代爆发之应仁之乱后到安土桃山时代之间(也有把江户时代初期列入的说法)百多年间政局纷乱、群雄割据的日本历史。安土桃山时代:1573年至1603年之间的一个年代。又称织丰时代。是织田信长与丰臣秀吉称霸日本的时代。起于织田信长驱逐将军足利义昭,终于德川家康建立江户幕府。以织田信长的安土城和丰臣秀吉的伏见城(又称“桃山城”)为名。江户时代:(江戸时代、1603年~1867年、同德川时代)是指由江户幕府所统治日本时代的日本历史时代划分之一。指庆长8年二月十二(1603年3月24日)德川家康被委任为征夷大将军在江户(现在的东京)开设幕府时开始,到庆应3年十月十四(1867年11月15日)大政奉还的264年间。明治时代:明治是日本明治天皇在位期间使用的年号,时间为1868年1月1日至1912年7月30日。大正时代 :大正是日本大正天皇在位期间使用的年号,时间为1912年7月30日至1926年12月24日。昭和时代:是日本昭和天皇在位期间使用的年号,时间为1926年12月26日-1989年1月7日。昭和时期是世界年号中所用时间最长的,合共64年。日本的侵略战争的策动与战败,以及战后的经济腾飞都是在昭和时代。平成时代:昭和天皇于昭和64年(1989年)1月7日驾崩,子明仁继位,驾崩隔日起(1月8日)改元平成,称为平成时代(1989年—)。
2023-07-22 04:19:125

日本简介

日本简介日本是一个位于欧亚大陆东侧,太平西北部并列成的弓状岛国。北纬约20度-46度(和从北非到南欧的纬度几乎相同)。面积372,000kmm南北长,2,500km由大大小小许多的岛屿组成。日本主要的岛屿是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岛、本州分为东北、关东、中部、近畿、中国5个地区。日本国土约四分之三是山地与丘陵、缺少平地、使农业用地、城市用地的利用受到限制,在这狭窄的平地上生活着1亿3千万人。由于日本几乎处于温带中部,所以气候大体温和。四季变化极为明显,春秋气候非常宜人,夏季(6、7、8月)由于从太平洋吹来季风闷热。相反冬季(12、1、2月)由于大陆季风而相当寒冷。由于日本列岛南北狭长,地形也很复杂、所以地形也很复杂、所以地域不同,气候上的差异很大。北海道和本州临日本海的一侧,冬季积雪,有时会使闪通陷于瘫痪。利用这样的气候条件,充满朝气的年青人们夏天去大海冲浪,冬天去高山滑雪,乐在其中。 国花和国鸟日本人自古把樱花作为自己的国花。日本古代神话有关樱花的传说很多,樱花酬谢时干脆利落,人们把它与武士的人生观联系在一起。 nbsp; 日本各地都有赏樱花的胜地。每年春天,樱花盛开之时,家庭成员、公司同事一起在樱花树下摆设酒宴,饮酒、唱歌、跳舞、赏花、尽情交流是日本人的一种乐趣。赏花时节,人们欢乐的场面,也成为日本一道迷人的风景线。 神话和传说中常常提到的雉,是日本的国鸟。雉是日本特有的鸟,雌雄之间的大小,色彩差异明显,雄雉脸部为红色,颈部、胸部、腹部为暗绿色,背部略带紫色,尾部长,有不少黑色的带状羽毛。雌雉为淡褐色,身上带有黑色的斑纹,尾部短。雉生活在草原以及农田附近的灌木丛中,巢建在地面上,以果实、昆虫为食。富士山 富土山是日本的最高峰,海拔3776米,是典型的圆锥形休眠火山,冬季半山腰以上均为大雪覆盖,雪景为富土山增添了一份美丽,成为日本的象征之一。富士山像一座巨大完美的圆锥,天气晴朗时,站在富士山上可以看日出和云海,风光旖旎秀丽,这里也是旅游胜地,一年四季都吸引着游人,凡来日本的外国游客也都慕名前往,一览富士风光。 日本的河流受其山地地形影响,大多短小而湍急,最长的信浓川也不过367公里。虽然由于落差较大,日本的河流可用于水力发电,但几乎都不能用于水路交通。 山间有湖泊,清澈见底,景色秀美,但面积都不大,最大的湖泊是琵琶湖,面积为674平方公里;最深的湖是田泽湖,水深423米。除此之外,由沙丘、沙洲与外海隔开而形成的咸水湖--霞浦湖,其面积为168平方公里。气候 日本列岛南北长3000公里,跨亚热带到亚寒带,由于受复杂的地形和海流的影响很大,各地区气候差异显著。 由于受着有规律的季风影响,冬季寒流南下,夏季热带气流北上。在这两种气流影响下,冬夏两季各长达数月,而处于季风交替之际的春秋季,各为2个月左右。由于受太乎洋暖流影响,日本列岛的大部分地区雨水充足,年降雨量达1600-1700毫米,早春至夏季的作物生长期,尤其是6-7月的梅雨季节经常下雨,而每年的8-10月,西南部地区还经常受到台风的袭击。 冬季西北寒冷季风袭来,日本海沿岸降雪较多,使这一地区成为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多雪地带,每年新舄县等地积雪都深达4-5米,这与太平洋一侧多晴干燥的气候形成鲜明的对照。本州南部夏季炎热,差不多与东南亚相同,是典型的照叶树林带气候。夏季有3-4个月的时间气候与东南亚相同。因此,薯类及水稻等南方植物成为日本农耕文化的基础,进而使日本 文化具有典型的南方型特征。 文化 日本堪称世界上变化最迅速的国家,由于日本民族十分保守,使得现代的日本文化既表现了渊远流长的历史和日本大相扑传统,又具有相当欧化的倾向。日本的文学作品、影视艺术,就连书法都显现出新旧结合、东西交璧的特色。游览日本的城市,就会看到古朴典雅的寺院神社与现代化的摩天大厦相邻。丝弦演奏的民谣和节奏强烈的迪斯科同样受到日本人民的喜爱。日本的交响乐团众多,音乐水准已被公认为世界一流。 茶道和花道是日本人引以自豪的艺术。茶道通过奉茶的一套讲究的礼节表现高雅艺术。花道是将剪下来的花草枝叶插在器皿里表现美感和生气。茶道和花道是日本妇女的必修课,成为文化和教养的一个方面。 日本人喜爱体育运动。在日本打高尔夫球是经常性的体育活动,许多人喜爱这一运动,几乎每10人中就有1人是高尔夫球爱好者。柔道和剑道已被列入日本小学的必修项目。棒球在日本非常普及,是日本的国球。“相扑”被称为日本的“国粹”,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日本围棋水平很高,中日围棋交流频繁。围棋、将棋(日本的棋)受到广大日本人民的喜爱。饮食 说到饮食,不仅是以大米为主食、蔬菜、鱼与肉为副食的日本式餐点,而且西欧中国餐点一般也很普及,在日本可以品尝到丰富多样的餐食。日本是一个优质水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卫生设施也很完善,所以自来水在日本的任何地方都可以饮用。现代的日本文化更是多彩多姿。女孩子们在学习自古以来的日本传统文化,如茶道、花道的同时,也跳迪斯科。观览市区、古老寺院和高层建筑相邻而建的情景并不稀奇。故而现代的日本文化是结合了古老的、新兴的、西洋的和东洋的文化而形成。 产业 产业也是一样,自古以来,日本是一个农业国,可是在这一个世纪里,急速地工业化,成为现在世界上有数的工业国家之一。在大学,有从电子工程到国际经营学等各种学术领域,几乎所有的学术领域,在日本都可以进行研究。日本,是一个自古以来的传统文化和最先进的高尖端技术相结合的国家。 交通在日本的国际机场有新东京国际(成田)、东京国际(羽田)、名古屋、关西国际、神冈、札幌、函馆、青森、仙台、新泻、富山、小松(石川县)、冈山、广岛、高松、松山、长崎、大分、鹿儿岛、冲绳、全部共20个机场。外国人来日本时的代表入国机场为东京国际(成田)和关西国际机场。从机场到市区的交通手段有电车、公共汽车和出租车。 治安 众所周知,日本是世界各国中犯罪率低,而拘捕率高的治安良好国家之一。日本的货币日本的货币是日元。纸币有1万日元、5千日元、1千日元3种,硬币有500日元、100日元、50日元、10日元、5日元、1日元6种。主要货币可以到可换汇的银行去兑换。各银行的汇涨相同。在银行或美国领事馆你常能得到最高的兑换率。机场兑币处的兑换率最低。饭店出纳处处于二者之间。在日本一般用现金支付,最近使用信用卡的店铺和个人有所增加。一般不用现金支票。娱乐及其它 只东京一地,酒吧、啤酒屋、夜总会等娱乐场所,就有数万之多,其中专门迎合商界人士的场所,收费比较昂贵。也有许多以一般工薪阶层为对象的,价位比较低廉。日本的工薪阶层,辛劳一天之余,很多人喜欢到旅社里的附设酒吧,百货公司的夏季屋顶啤酒花园等地小饮一下,休息一下。外来游客,也可利用这些地方。另外,观赏日本历史悠久的古典戏剧、歌舞,体验日本文化的丰富内涵,应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当然,如今的现代都布里,电影、音乐会、芭蕾也是应有尽有。 芭蕾舞及音乐会这类活动在各大都市都很活跃,剧院或音乐厅的设备也很好。著名的歌舞剧团或交响于队都有定期的表演剧目。世界著名的管弦乐队或独唱家,常来日本演唱。歌舞伎是比能剧更大众化的一种戏剧艺术。它的成功,是由于广大观众的欢迎和支持,不象能剧的成功是受到当初幕府和宫廷方面的赞助。歌舞伎迥然不同的特色是:押韵的台词,奇妙的舞蹈,悦耳的音乐,豪华的服饰,多彩的化妆,以及其他精心设计的饰物。剧中的女主角总是由男人扮演。大的戏院都有附注英文的节目单。文乐剧 这种木偶剧是日本另一种舞台娱乐,不但日本大众喜爱它,而且享誉国际。木偶戏多由三个人操作,每一个木偶有三条操纵杆来使木偶表演生动的动作。伴奏的是传统的音乐和民歌,木偶的服装都很华丽动人。樱花舞 樱花季节的樱花舞,盛行于京都,穿着鲜艳和服者的舞姿,在日本传统音乐的声浪之中,分外动人。最闻名的是都踊(四月一日至三十日)和鸭川踊(五月一日至二十四日和十月十五日至十一月七日)。日本及外国电影 和世界各大都市一样,日本大都市有很多放映国际影片的电影院。专门上映日本电影的电影院也很多。影片内容有很新的,也有富于历史意义的古老版本。日本片都用日文,外国片除用原来的外语以外,加有简短的日语说明。歌舞剧 在日本很兴盛,著名的有宝冢,松竹歌舞团等,演员都是受过严格训练的年轻女子。 日本偶人节 红、粉、白各色梅花绽开微笑带着春天的问候来到我们身边。在这春暖花开的季节里,有女孩子的家庭就会忙碌起来,为3月3日的偶人节作准备。偶人节是日本的传统节日,又称为女儿节或桃花节,源于中国。据说古时中国4日历的3月上旬,人们会来到河边洗手和脚,把罪孽、污秽、厄运洗,求得平安。到汉代己渐渐演变成在河边咏诗、饮酒,享受湖光春色了。 平安时代(794一1192)初期经过相当长一段时期吸收、融合。道教色彩非常浓厚。在吸收先进的中国文化之后,日本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和风文化”。那时在贵族中女性尤其是少女们非常流行赏玩偶人。 以后又与祈求身体安泰之风俗相结合,形成了用偶人按抚身体,然后把偶人和供物摆在用草编的织物上,再把它们一同放人水中任其漂走。 这一“送走偶人”的习俗,据说能把疾病和灾难带走。在日本中部地区这一古老传统至今仍保留着。最早,偶人是用纸或稻草做成的站立式简单人形,星移斗转,情人被做得越来越讲究,人们就不再舍得把它们放入河中顺水漂走了,而是将它们摆置家里,细细观赏。进入江户时代(1600一1868),更是出现了品目繁多的各式偶人,继而又模仿古代宫廷的风俗,一对和睦、相爱的皇室夫妇偶人端坐于铺设了红色绒毯的阶梯大陈列架的最上层,3名自女和5位乐手分别排列在前,再配上各种道具。以后,在江户时代中期每年的3月3日被正式定为偶人节。从此它作为一种女孩子的节日在民间盛行了起来。人们通过这一仪式,祈求女人‘健康成长、幸福安康,其中也包含被保佑而感谢的心情。如今,偶人己被做得十分精教、华丽,价格也自然不菲了。这些造型各异、妙超横生的木偶娃娃不仅成为每个家庭里珍贵的藏品,也是难得的民族艺术珍品。一身金线织花的锦缎,摇曳于两旁的纸罩蜡灯,衬着娇艳的桃花,还有春季应时的盛宴,象征着美好、富足。自己的女儿将来能像偶人公主那样幸福,是每个父母的祝福。随着时代的变迁,偶人节也被赋予了更多的蕴意。在日本有女孩子的家庭,会买上一套木偶娃娃,每年的2月中旬,人们就早早地把俏人摆置出来,寄希望于女儿能早一些找到如意郎君,完 成婚嫁。3月3日的情人节一过就会立即收拾起来,以免女儿在家里呆的时间太长,找不到婆家。等到女孩子做新娘的时侯,她就把这些木偶连同父母多年来的祝福都带到小家庭,然后传给自己的女儿,如此什代相传下去。“点上灯笼,献上桃花,五人乐队吹起笛子敲起鼓,今天是快乐的偶人节。”悠扬的乐曲声响起来子,欢快祥和的气氛中浸满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日本的红日子日本的节假日,反映在挂历上,都是以红色表示的,人们喜称为“红日子”。节假日大体可分为三种,第一种是政府规定的节日,例如:元旦、成人节、建国纪念日、春分、天皇诞辰日、宪法纪念日、儿童节(5月5日)、敬老日、秋分、体育节、文化节、劳动感谢日等;第二种带有传统性的节日,例如:立春、端午、七夕、中秋。日本过去也按照中国的习惯过节,只是明治维新以后,学习西方,有些节也不过了,比如春节改成了元旦,不再过春节了。还有些受西方影响的节日,如圣诞节、五一、妇女节。另外还有日本自己的节日,如女儿节、盂兰盆节、七五三等。第三种是例行的星期六、星期日。日本的节假日很多,稍不留心,自己还像往日一样打电话找人联系工作时,却一个人也找不到,一想才恍然大悟,又是“红日子”。 一到节假日,东京市里反倒是市井冷落鞍马稀。因为在城里上班的人大都住在郊区或远离东京市区的其他城市,节假日谁也不会再呆在城里了。很多商店干脆关门休息,公共汽车和电车也减少班次。所以越是节假日,城里越冷清。人少有人少的好处。东京银座便开辟了步行街,号称“步行天国”,往南直达新桥,往北延伸到上野,绵延数公里。宽阔的大马路上,只有行人任意行走。大商店还是照样开门,人来人往,不失平日的繁华。有时街上会摆上一些桌椅,招待顾客饮茶喝咖啡或是品尝小吃。漫步在人行天国,还真有点“步入天国”的味道。不同的节日有不同的过法。比如:端午节,在农村和中小城镇,用布做成彩色的鲤鱼旗,把它们挂在高高的杆子上,煞是好看。女儿节,每年三月三日让小女孩穿上和服,摆上小祭坛,装饰日本人形,供上红、白、绿三色的做成菱形的粘糕、白酒和桃花,祭拜完了,带着女儿游玩去。过盂兰盆节时,社区便组织年轻人抬“舆”就是轿子。几十名上着花条衬衫、下面有兜档布缠身、脚穿草鞋的大汉抬着轿子,嗨哟嗨哟地满街转,当这种游行队伍经过的时候,人们倾城而出,争相观看,游行队伍翩翩起舞,丝竹音乐之声不绝于耳,蔚为壮观。她们的舞蹈其实并不复杂,就那么几种动作反复演作,舞蹈动作大都源于日本舞蹈,看起来很协调,极具日本民族特色。日本的国庆节不是建国纪念日而是天皇诞生日。我也记不清是哪一天了,大概是天皇诞生日,当时还是裕仁天皇时期。我恰好在那一天到皇宫前去摄影,看到皇宫门口排着长长的队伍。出于好奇上前一问,才知道是天皇会见公民日,谁都可以进皇宫见天皇。进皇宫对于一个普通的外国人来说,是一件难得的事,于是我也就排队。进皇宫只能空身进,警察戒备很严。队伍由二重桥进皇宫。二重桥是著名的景点,平时只能站在远处眺望。过二重桥,就进了江户时代由大块花岗石砌成的大石门,门里有幢不太大的房子,可能是警卫们住用的。院里树木繁茂,花草修剪得十分整齐。没走多远,便到了一幢乳白色的楼房前,楼房大约二三层高。这时楼房前已是人山人海,都在仰首翘望。裕仁天皇不是总站在那里,大约15分钟出来一次,站在二层的大玻璃窗里接见群众。据说以前没有大玻璃窗,有一次有一个偏激的人上前要行刺天皇,这之后才装上了防弹玻璃窗以保护安全。天皇出现了,迈着慢悠悠的步子和皇后一起出现在玻璃窗里,向人们招手,并通过麦克风说“你们好”、“大家辛苦了”,说完招招手就又走回内室去了。人们也在那里招手。并没有听到人们喊“天皇万岁”什么的。
2023-07-22 04:19:336

弥生是什么意思?

“弥生”的意思主要有三种:1、日本的一种历史文化日本的弥生时代约600年,可分为前期、中期、后期三个时期,各约200年,基本上与中国的战国、西汉和东汉时期相对应。弥生时代正是受到了中国的影响划分为三期,并成为后来奈良时代全面中国化的先驱。中国文化经由朝鲜半岛间接传入了日本,接受水稻耕作技术体系和铁制农具时,到了弥生时代中期,日本与西汉之间开始有了直接的交流,这也促成了日本急速的变化与发展。2、一种葡萄品种弥生葡萄英文名称为Mission,原产西班牙。16世纪时,西班牙殖民者、传教士在这片大陆种下了第一棵葡萄树,并将葡萄品种命名为弥生葡萄。弥生葡萄多数生长在寒冷的地区。尽管该葡萄酒多产且适用性强,但是由于其自身缺乏特点,因此现在很少人用它来酿造葡萄酒了。3、一种隐性眼镜弥生还表示一种隐形眼镜,品牌于2015年02月05日申请,申请人是香港中环国际有限公司。扩展资料最早的“中国化”始于弥生时代,以水稻耕作技术的传入为开端。水稻耕作技术虽然是经由更早中国化的朝鲜半岛间接传入日本的,包括中国、朝鲜、日本在内的东亚世界共同的景观。进行稻作生产和接受米食习俗,就是日本中国化的开始。弥生时代社会的发展带来了社会的分化,社会出现了阶层,不久阶层演变成阶级,出现了首长阶级。随着西汉昭帝时废除了马弩关制,物品大量传入日本,日本派遣使者到中国学习汉文。随着与中国的交流日渐繁盛,汉王朝则通过印绶的授予在东亚地区建立了以汉为宗主国的册封体制。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弥生
2023-07-22 04:19:511

日本最早居住的是什么人

关于日本民族的起源,或日本人的起源问题,学界至今仍聚讼不决。从体质结构来看,诸种见解大致可分三类:(一)“人种更替说”,认为在日本列岛曾发生一次乃至两次人种更替。如在19世纪80年代,解削学家小金井良精认为,在绳纹时代生活于日本列岛的原住民是阿伊努入,绳纹时代后他们被大陆来的其他人种驱赶往北方。(二)“混血说”,认为“原日本人”(旧石器时代的日本人)在绳纹时代之后,与大陆或南洋诸岛移居来的其他人种混血,逐渐形成现代日本人。医学家清野谦次首先提出“混血说”,直至20世纪30年代,仍为学界主流。(三)“演变说”(或称“连续说”),认为绳纹时代的日本人由于生活方式的变化,其体质逐渐演变,成为弥生时代人、古坟时代人乃至现代日本人。它更为重视人种的继承性,既不赞同“人种更替说”,也不大重视混血对日本民族构成的影响。二战后,东京大学人类学研究室的长谷部言人和铃木尚教授持此说,至今对学界仍有影响。  从各时代日本人的体质结构来看,属于蒙古利亚人种是毫无疑义的。考古学已证明在10万年乃至20万年以前(即旧石器时代早期或中期),便有人群在日本列岛生息。但是,由于尚无这一时期的人类骨化石的发现,因而无从了解其体质特征。目前,在日本列岛发现的最早的人骨化石是1957年在丰桥市牛川町发现的“牛川人”,约生活于旧石器时代,具有“占人” (尼安德特人),的特征。除“牛川人”外,在日本发现的旧石器时代人骨化石,如“三日人”、“浜北人”,“港川人”、“圣岳人”,其生活时代均不超过3万年前,已进入“新人”阶段。它们的体质特征是身材较矮。例如,在冲绳岛发现的“港川人”,距今约18000年,男性身高约155厘米.女性约144厘米。与中国大陆发现的旧石器时代后期的人骨化石相比较,较之华北地区的身材较高的“山顶洞人”,他们更类似于在中国广西发现的身材较矮的“柳江人”。可以认为,在冰河期海面较低而出现陆桥时,“古蒙古利亚人”(广泛分布于东南亚)之一部,从中国大陆南部移居到冲绳和西日本,形成了上述的“原日本人”。他们便是绳纹时代日本人的母体。  从1万年前到公元前3世纪,是日本的绳纹时代。由于已渡过冰河期,海面上升,日本列岛与大陆隔绝,一般认为,绳纹时代人与大陆来往甚少。目前,已发现数干具绳纹人的遗骨。从其体质结构来看,虽因时代和环境的不同,同为绳纹人也有体质差异,但大都保留着“古蒙古利亚人”的典型体征,如身材矮、脸型短、鼻扁平等,与现代日本人显然不同。然而,自绳纹时代晚期开始,又有亚洲大陆移民进入日本。到弥生时代,大陆移民急剧增加。1953年,九州大学教授直良信夫①在本州西北端的山口县土井浜发现了200余具保存良好的弥生人遗骨。其体质结构与绳纹人明显不同,其特点是身材高(平均约162—163厘米)、脸型长等,更接近于现代日本人。经许多学者研究,认为弥生时代的大陆移民,来自朝鲜半岛和中国东北。蒙古东西伯利亚等东北亚地区,属“新蒙古利亚人”系统,最初居住于本州西端和北九州,以后逐渐向东扩散,经近畿地区扩散至关东地区。在扩散过程中,他们不断与原居民(绳纹人的子孙)混血。不过,学者们对大陆移民的人数与混血对日本民族构成的影响,其估价却大相径庭。持“演变说”的学者认为,这些来自东北亚的大陆移民,因后续乏人,在混血过程中,逐渐为原居民集团所吸收,其影响不大。而持“混血说”的学者②,则运用当代的人口统汁法和拟态模型法推算,移民过程近千年(从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7世纪),大陆新移民的人数可达数十万乃至上百万,在有些地区应占人口的四成到九成,他们认为混血之影响,远远超过一般人们的想象。自然人类学家埴原和郎③便持此说。诚然,他们也承认地域的差异,认为在弥生时代来自东北亚的新移民大多居住于北九州地区。其一部分曾扩散至近畿和关东地区,而地处偏远的东北地区、北海道、西北九州,离岛地区,则较少或几乎未受移民混血的影响,仍以绳纹人的子孙为主要居民,因而生活于北海道的阿伊努人被认为是未受混血影响的绳纹人的直系子孙。于是,在弥生时代,形成了日本人的二重构造,即移民系统弥生人(主要分布于西日本)和绳纹系统弥生人(主要分布于东日本)。而且,指纹、耳垢、齿冠的类型调查以及近年来新兴的血液、病毒的遗传因子调查,亦似乎支持这种“二重构造”说。当然,在弥生时代,也可能有中国江南地区的移民,直接或经南岛地区进入日本.但日本学者的有关研究尚不多见。
2023-07-22 04:20:071

日本最早居住的是什么人拜托了各位 谢谢

关于日本民族的起源,或日本人的起源问题,学界至今仍聚讼不决。从体质结构来看,诸种见解大致可分三类:(一)“人种更替说”,认为在日本列岛曾发生一次乃至两次人种更替。如在19世纪80年代,解削学家小金井良精认为,在绳纹时代生活于日本列岛的原住民是阿伊努入,绳纹时代后他们被大陆来的其他人种驱赶往北方。(二)“混血说”,认为“原日本人”(旧石器时代的日本人)在绳纹时代之后,与大陆或南洋诸岛移居来的其他人种混血,逐渐形成现代日本人。医学家清野谦次首先提出“混血说”,直至20世纪30年代,仍为学界主流。(三)“演变说”(或称“连续说”),认为绳纹时代的日本人由于生活方式的变化,其体质逐渐演变,成为弥生时代人、古坟时代人乃至现代日本人。它更为重视人种的继承性,既不赞同“人种更替说”,也不大重视混血对日本民族构成的影响。二战后,东京大学人类学研究室的长谷部言人和铃木尚教授持此说,至今对学界仍有影响。 从各时代日本人的体质结构来看,属于蒙古利亚人种是毫无疑义的。考古学已证明在10万年乃至20万年以前(即旧石器时代早期或中期),便有人群在日本列岛生息。但是,由于尚无这一时期的人类骨化石的发现,因而无从了解其体质特征。目前,在日本列岛发现的最早的人骨化石是1957年在丰桥市牛川町发现的“牛川人”,约生活于旧石器时代,具有“占人” (尼安德特人),的特征。除“牛川人”外,在日本发现的旧石器时代人骨化石,如“三日人”、“浜北人”,“港川人”、“圣岳人”,其生活时代均不超过3万年前,已进入“新人”阶段。它们的体质特征是身材较矮。例如,在冲绳岛发现的“港川人”,距今约18000年,男性身高约155厘米.女性约144厘米。与中国大陆发现的旧石器时代后期的人骨化石相比较,较之华北地区的身材较高的“山顶洞人”,他们更类似于在中国广西发现的身材较矮的“柳江人”。可以认为,在冰河期海面较低而出现陆桥时,“古蒙古利亚人”(广泛分布于东南亚)之一部,从中国大陆南部移居到冲绳和西日本,形成了上述的“原日本人”。他们便是绳纹时代日本人的母体。 从1万年前到公元前3世纪,是日本的绳纹时代。由于已渡过冰河期,海面上升,日本列岛与大陆隔绝,一般认为,绳纹时代人与大陆来往甚少。目前,已发现数干具绳纹人的遗骨。从其体质结构来看,虽因时代和环境的不同,同为绳纹人也有体质差异,但大都保留着“古蒙古利亚人”的典型体征,如身材矮、脸型短、鼻扁平等,与现代日本人显然不同。然而,自绳纹时代晚期开始,又有亚洲大陆移民进入日本。到弥生时代,大陆移民急剧增加。1953年,九州大学教授直良信夫①在本州西北端的山口县土井浜发现了200余具保存良好的弥生人遗骨。其体质结构与绳纹人明显不同,其特点是身材高(平均约162—163厘米)、脸型长等,更接近于现代日本人。经许多学者研究,认为弥生时代的大陆移民,来自朝鲜半岛和中国东北。蒙古东西伯利亚等东北亚地区,属“新蒙古利亚人”系统,最初居住于本州西端和北九州,以后逐渐向东扩散,经近畿地区扩散至关东地区。在扩散过程中,他们不断与原居民(绳纹人的子孙)混血。不过,学者们对大陆移民的人数与混血对日本民族构成的影响,其估价却大相径庭。持“演变说”的学者认为,这些来自东北亚的大陆移民,因后续乏人,在混血过程中,逐渐为原居民集团所吸收,其影响不大。而持“混血说”的学者②,则运用当代的人口统汁法和拟态模型法推算,移民过程近千年(从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7世纪),大陆新移民的人数可达数十万乃至上百万,在有些地区应占人口的四成到九成,他们认为混血之影响,远远超过一般人们的想象。自然人类学家埴原和郎③便持此说。诚然,他们也承认地域的差异,认为在弥生时代来自东北亚的新移民大多居住于北九州地区。其一部分曾扩散至近畿和关东地区,而地处偏远的东北地区、北海道、西北九州,离岛地区,则较少或几乎未受移民混血的影响,仍以绳纹人的子孙为主要居民,因而生活于北海道的阿伊努人被认为是未受混血影响的绳纹人的直系子孙。于是,在弥生时代,形成了日本人的二重构造,即移民系统弥生人(主要分布于西日本)和绳纹系统弥生人(主要分布于东日本)。而且,指纹、耳垢、齿冠的类型调查以及近年来新兴的血液、病毒的遗传因子调查,亦似乎支持这种“二重构造”说。当然,在弥生时代,也可能有中国江南地区的移民,直接或经南岛地区进入日本.但日本学者的有关研究尚不多见。
2023-07-22 04: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