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陶小凡
-
《帝国的毁灭》The Downfall
在获得本届奥斯卡奖提名的外语片中,没有一部如《帝国的毁灭》一般在全球引起那么大的争议。在这部德国影片中,以往只是作为背景人物的希特勒,首次当了一回主人公。
《帝国的毁灭》一片中的故事来自历史学家约阿希姆·费斯特的《希特勒的末日》和希特勒最后的女秘书特劳德尔·琼格的回忆录《直到最后时刻》。琼格生于 1920年的慕尼黑,22岁时被希特勒选作私人秘书。她一直供职到希特勒自杀并记录了希特勒的遗嘱,最后和一支小分队一起逃出地堡。令许多人不安的是,在这个打字员的记忆里,希特勒是个有教养、受人尊敬,做事斯斯文文的领袖。当她打错了字或做错了其他什么事,希特勒总能宽大为怀。所以,直到希特勒自杀,琼格对他始终心存敬意。该书还透露,希特勒是一个素食主义者,是一个对狗有着深情厚谊的人。与情人爱娃·布劳恩结婚前,他还当众吻了她。希特勒多少有些多愁善感,他不让别人在他的办公室里放花,因为花会凋谢,他不喜欢看到死去的东西。影片从琼格的书里提取大量素材,赋予了希特勒极其人性化的一面。
影片把镜头对准了希特勒人生中最后的12天,再现了苏联红军攻克柏林,希特勒同新婚妻子爱娃·布劳恩自杀于地下掩体等历史事件。执导该片的是德国著名导演奥利弗·西斯贝格,希特勒的扮演者是曾出演过获奖影片《柏林苍穹下》的德国杰出演员布鲁诺·冈茨。该片在德国取得了3000万欧元的骄人票房,同时也引发了评论家的众多非议。观众普遍认为,《帝国的毁灭》对希特勒的描写过于人性化,有美化纳粹之嫌,不过也有为数不少的电影专家对这部冷静客观、以人文主义表现手法拍摄的电影盛赞有加。
导演奥利弗·西斯贝格说:“我的电影非常有争议。作为电影人,我们向当年的受害者展示的不是一个魔鬼,而是一个人。我很为这部电影自豪。”该片赢得了德国顶级电影荣誉奖之一的巴伐利亚电影观众奖。
片名:The Downfall/Der Untergang
译名:帝国的毁灭
导演:奥利弗·西斯贝格Oliver Hirschbiegel
主演:布鲁诺·冈茨Bruno Ganz
亚历桑德拉·玛丽亚·拉拉Alexandra Maria Lara
类型:剧情
片长:150分钟
级别:R级(强烈的暴力,令人烦扰的形象和一些裸体场景)
发行:Constantin Film
上映日期:2004年9月16日(德国)
官方网站:www.untergang.film.de/
国别:德国
获奖纪录
第77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
第29届多伦多电影节参展影片
德国巴伐利亚电影观众选择奖
- 不白九百
-
意志的胜利……
专门为纳粹拍的记录宣传片
许多德国青年看完这部电影就加入纳粹了
- 可可科科
-
希德勒的名单就不多说了,太出名了
美丽人生(Life Is Beautiful)
编剧:温琴佐-切拉米、罗贝尔托-贝尼尼
导演:罗贝尔托-贝尼尼
摄影:托尼诺-德利-科利
音乐:尼科拉-皮奥瓦尼
主演:罗贝尔托-贝尼尼、尼科雷塔-布拉斯基、焦尔焦-坎塔里尼
意大利梅兰坡电影公司 出品
中国电影集团公司 发行
上海电影译制厂 译制
内容提要
犹太青年圭多和好友驾车来到阿雷佐小镇准备开一家书店,途中邂逅美丽的女教师多拉。两人好事多磨,终成眷属。好景不长,圭多和儿子因犹太血统被强行送往集中营。多拉虽没有犹太血统,为了能和儿子丈夫在一起,毅然同行,在集中营里毅然前同行被分开关押。圭多不愿让孩子幼小的心灵蒙上悲惨的阴影,在惨无人道的集中营里,他骗儿子这只是一场游戏。他以游戏的方式让儿子的童心没有受到任何伤害,自己却惨死在纳粹的枪口下。
说明书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阴去笼罩着整个意大利。
圭多是一个外表看似笨拙,但心地善良憨厚而且生性乐观的犹太青年。他对生活充满了美好的向往。他和好友菲鲁乔驾着一辆破车从乡间来到阿雷佐小镇,他的愿望是在小镇开一家属于自己的书店,过上与世无争的安逸生活。途经一座谷仓塔楼时,年轻漂亮的姑娘多拉突然从塔楼上跌落到他的怀中,原来塔楼上有个黄蜂窝,黄蜂经常骚扰当地居民。多拉想为民除害,烧掉黄蜂窝,反被黄蜂蜇伤。圭多立刻对她产生了好感,热情地为她处理伤口,为表示谢意,多拉送了一些鸡蛋给圭多,意味深长地目送他远去。
阴云密布的意大利,纳粹的反动势力日益强大,墨索里尼推行强硬的种族歧视政策,圭多因有犹太血统,他开书店的申请屡遭阻挠,得不到批准。好友菲鲁乔的工作也久无着落。由于生活所迫,圭多只好在一家饭店当服务员,他以真诚、纯朴、热情周到的服务态度赢得了顾客们的喜爱。
一次圭多骑车上班无意中撞倒了多拉,两人再次邂逅燃起了圭多心中爱情的火焰。他不失时机地向多拉表白爱慕之情。
多拉是某学校的教师,有一天从罗马来的督学要到学校视察,圭多得知后,竟冒充督学来到多拉所在学校视察。校长热情地接待他,为取悦多拉,引起多拉的注意,圭多索性跳上讲台施展起喜剧演员的才华,惹得学生开怀大笔,令校长和教师瞠目结舌。
圭多得知多拉和男友鲁道夫要去剧院看歌剧,他也买票前往,坐在楼下的圭多始终目转睛地盯着楼上包厢里的多拉。起初多拉对圭多的苦苦追求并不在意,但是由于多拉讨厌鲁道夫,因此常和圭多在一起。鲁道夫一厢情愿地举协和多拉的订婚晚会。晚会正巧安排在圭多所在的饭店。圭多巧妙地使多拉解脱了鲁道夫的纠缠,因此赢得了她的芳心。多拉不惜跟父母闹翻,离家出走,嫁给了圭多。
婚后,好事接踵而来,圭多梦寐以求的书店开业了,他们有了个乖巧可爱的儿子乔舒亚。圭多闲来无事时常和儿子玩游戏,一家人生活的幸福美满。可好日子没过上几年,在乔舒亚五岁生日这天,纳粹分子抓走了圭多和乔舒亚父子,强行把他们送往犹太人集中营。当多拉和乔舒亚的外祖母兴冲冲地回到家里,只见人去楼空,家里被翻得乱七八糟,多拉明白了眼前所发生的一切。她虽没有犹太血统,但她坚持要求和、儿子一同前往集中营,多拉被关在女牢里,圭多不愿意让儿子幼小的心灵从此蒙上悲惨的阴影。在惨无人道的集中营里,圭多一面千方百计找机会和女监里的妻子取得联系,向多拉报平安,一面要保护和照顾幼小的乔舒亚,他哄骗儿子这是在玩一场游戏,遵守游戏规则的人最终能获得一辆真正的坦克回家。天真好奇的儿子对圭多的话信以为真,他多么想要一辆坦克车呀!乔舒亚强忍了饥饿、恐惧、寂寞和一切恶劣的环境。圭多以游戏的方式让儿子的童心没有受到任何伤害。
当解放来临之际,一天深夜纳粹准备逃走,圭多将儿子藏在一个铁柜里,千叮嘱万叮咛让乔舒亚不要出来,他打算趁乱到女牢去打妻子多拉,但不幸的是他被纳粹发现,当纳粹押着圭多经过乔舒亚的铁柜时,他还乐观地、大步地走去,暗示儿子不要出来,但不久,就听见一声枪响,历经磨难的圭多惨死在德国纳粹的枪口下。
天亮了,乔舒亚从铁柜里爬出来,站在院子里,这时一辆真的坦克车隆隆地开到他的面前,上面下来一个美军军,将他抱上坦克。
片名:The Downfall/Der Untergang
译名:帝国的毁灭
2004年9月16日(德国)
导演:奥利弗·西斯贝格Oliver Hirschbiegel
主演:布鲁诺·冈茨Bruno Ganz
亚历桑德拉·玛丽亚·拉拉Alexandra Maria Lara
类型:剧情
官方网站:www.untergang.film.de/
国别:德国
获奖纪录
第77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
第29届多伦多电影节参展影片
德国巴伐利亚电影观众选择奖
影片简介
德国电影《帝国的毁灭》将镜头对准——希特勒一生中的最后12天
在获得本届奥斯卡奖提名的外语片中,没有一部如《帝国的毁灭》一般在全球引起那么大的争议。在这部德国影片中,以往只是作为背景人物的希特勒,首次当了一回主人公。
影片把镜头对准了希特勒人生中最后的12天,再现了苏联红军攻克柏林,希特勒同新婚妻子爱娃·布劳恩自杀于地下掩体等历史事件。执导该片的是德国著名导演奥利弗·西斯贝格,希特勒的扮演者是曾出演过获奖影片《柏林苍穹下》的德国杰出演员布鲁诺·冈茨。该片在德国取得了3000万欧元的骄人票房,同时也引发了评论家的众多非议。观众普遍认为,《帝国的毁灭》对希特勒的描写过于人性化,有美化纳粹之嫌,不过也有为数不少的电影专家对这部冷静客观、以人文主义表现手法拍摄的电影盛赞有加。
导演奥利弗·西斯贝格说:“我的电影非常有争议。作为电影人,我们向当年的受害者展示的不是一个魔鬼,而是一个人。我很为这部电影自豪。”该片赢得了德国顶级电影荣誉奖之一的巴伐利亚电影观众奖。
参考资料:周铭/文 来源:新民晚报
《无命运的人生》:根据匈牙利作家伊姆雷·凯尔泰斯1975年的同名小说改编,讲述了一个14岁匈牙利犹太小男孩被驱逐出家乡布达佩斯后在奥斯威辛等纳粹集中营辗转受压迫的痛苦人生。由于凯尔泰斯本人也曾在奥斯威辛集中营有过死里逃生的经历,因此这部小说也可以看作是凯尔泰斯自传体的作品。
《奥斯威辛集中营》:纪录片,一共6集
《集中营血泪》:本片荣获艾美奖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等多项大奖,是一部有血有泪感人肺腑的电视电影,由著名戏剧家亚瑟.米勒根据太裔歌唱家范妮.费尼洛的回忆录改编,描述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犹太人在集中营挣扎求存的真实事迹。范妮原为巴黎著名歌星,战争期间,她跟其它犹太人被送到慕尼黑的一个劳工营囚禁。所有的女囚犯,全部要脱光衣服,剃光头,在手臂上刺上编号,才发配到集中营。在那里,每天都有人被送到毒气室集体屠杀,有些年轻的女囚犯为了换取一个面包,不惜向看守的德士兵卖身。幸运地范妮和一些懂得乐器演奏的女囚犯被挑选组成了一个管弦乐队,一方面为黑衫军军官提供娱乐,另一方面则为送进毒气室的死囚演奏送葬。就是在这样一个完全将人性自尊剥夺了的恶劣环境下,这群女性挣扎着活了过来。范尼莎.雷德格雷夫和简.亚历山大在片中都有精湛演出。
《善意的谎言》:这是一部描写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犹太人的故事。当波兰陷入德国纳粹手中后,大批的犹太人被囚禁在集中营的高墙内,无法得到外界的任何消息。犹太人被德国人囚禁后,除了被德国人强迫着劳动外,剩下的时间就是坐着等待死亡。雅各.海恩是个波兰籍犹太裔煎饼师。一日,雅各对着天空发呆,这时高墙外突然飘进一张报纸,雅各因为追逐这张报纸而延误了宵禁的时间,被带到纳粹指挥官办公室内,在那里他听见收音机里播放着俄国军队正在进攻波兰的新闻,回到犹太营区后,雅各撞见他的朋友准备自杀,为了让他打消自杀的念头,雅各就将这个消息告诉了他,却让他的朋友误以为他拥有一台收音机.........
《夜与雾》:真实反映奥斯维辛集中营犹太人悲惨遭遇的记录片。
《我母亲的勇气》:1944年7月,德国人开始驱逐匈牙利犹太人,一些人直接从布达佩斯被骗到奥斯威辛集中营,乔治的母亲是一个拥有瑞士护照的犹太人,她也被稀里糊涂送上了去集中营的火车,在中途转运的一刻她告诉了一个纳粹军官她的身份,命运因此而变......
另外推荐两部没有直接表现集中营,表现犹太人的遭遇的电影。
《安妮日记》:53年前有8个犹太人为了躲避盖世太保而在这里生活了25个月,其中有一个小女孩叫安妮。
《钢琴师》:根据维拉德斯娄·斯普尔曼的自传改编,描写了一个波兰犹太钢琴家在二战期间艰难生存的故事。作为一名作曲家兼钢琴家,他在纳粹占领前还坚持在电台做现场演奏。在那段白色恐怖的日子里,他躲避那些野兽的搜捕,依然在波兰的犹太人居住区住着。在这里,即便所有热爱的东西都不得不放弃的时候,他仍旧顽强的活着。终于等到黎明来到,他的勇气为他赢得了丰厚的回报,在大家的帮助下他又找到了自己衷心热爱的艺术。
相关推荐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是几年级课文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是高一语文上册的课文。一、《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是一篇获过美国普利策新闻奖的优秀新闻作品,被誉为“美国新闻写作中不朽的名篇”。二、作品原文。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这真像一场噩梦,一切都可怕地颠倒了。在布热金卡,本来不该有阳光照耀,不该有光亮,不该有碧绿的草地,不该有孩子们的嬉笑。布热金卡应当是个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的地方,因为这里曾经是人间地狱。每天都有人从世界各地来到布热金卡——这里也许是世间最可怕的旅游中心。来人的目的各不相同——有人为了亲眼看看事情是不是像说的那样可怕,有人为了不使自己忘记过去,也有人想通过访问死难者受折磨的场所,来向他们致敬。布热金卡在波兰南方城市奥斯维辛城外几英里的地方——世人对奥斯维辛这个地名更熟悉。奥斯维辛大约有12000名居民,距华沙120英里,地处被称为摩拉维安门的山口的东头,周围是一片沼泽地。布热金卡和奥斯维辛一道组成了被纳粹称为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杀人工厂的一部分。十四年前,最后一批囚徒被剥光衣服,在军犬和武装士兵的押送下走进毒气室。从那时起,奥斯维辛的惨状被人们讲过了很多次。一些幸存者撰写的回忆录中谈到的情况,是任何心智健全的人所无法想像的。奥斯维辛集中营司令官罗道夫·弗兰斯·费尔南德·霍斯在被处决前也写了回忆录,详细介绍了这里进行的集体屠杀和用人体作的各种试验。波兰人说,共有400万人死在那里。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来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在访问这里之后,如果不说些什么或写些什么就离开,那就对不起在这里遇难的人们。现在,布热金卡和奥斯维辛都是很安静的地方,人们再也听不到受难者的喊叫了。参观者默默地迈着步子,先是很快地望上一眼;接着,当他们在想像中把人同牢房、毒气室、地下室和鞭刑柱联系起来的时候,他们的步履不由得慢了下来。导游也无须多说,他们只稍用手指一指就够了。每一个参观者都感到有一个地方对他说来特别恐怖,使他终生难忘。对有的人来说,这个地方是经过复原的奥斯维辛毒气室。人们对他们说,这是“小的”,还有一个更大的。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还有一些参观者注视着毒气室和焚尸炉开头,他们表情茫然,因为他们不晓得这是干什么使的。然而,一看到玻璃窗内成堆的头发和婴儿的鞋子,一看到用以关押被判处绞刑的死囚的牢房时,他们就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原来,在女牢房,他看到了一些盒子。这些三层的长条盒子,6英尺宽,3英尺高,在这样大一块地方,每夜要塞进去五到十人睡觉。解说员快步从这里走开,因为这里没有什么值得看的。参观者来到一座灰砖建造的建筑物前,这是在妇女身上搞不育试验的地方。解说员试着推了一下门——门是锁着的。参观者庆幸他没有打开门进去,否则他会羞红了脸的。现在参观者来到一条长廊里。从长廊两边的墙上,成排的人在注视着参观者。这是数以千计的照片,是囚徒们的照片。他们都死了——这些面对着照相机镜头的男人和妇女,都知道死亡在等待着他们。他们表情木然。但是,在一排照片的中间,有一张特别引人注目,发人深思。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参观者被带到执行绞刑的地下室去看一眼,这时,他们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另一位参观者进来了,她跪了下来,在自己胸前画十字。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参观者们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在奥斯维辛,没有新东西可供报道。这里天气晴朗,绿树成荫,门前还有儿童在打闹、嬉戏。2023-07-23 02:29:171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的时间
1958年8月31日《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原载1958年8月31日《纽约时报》,文章一发表,立刻被各大报纸转载,并获得了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为世界新闻报道的经典。2023-07-23 02:29:411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回顾历史,警醒未来?
奥斯维辛集中营里的人们遭受了种种酷刑,比如强制劳动、饥饿、疾病、毒气等。其中最为残忍的就是氰化氢毒气室。在这里,大量的犹太人被送进去,然后被毒死。他们的尸体被运往火化炉,焚烧成灰烬。这种灭绝人性的行为,让人感到无比的震惊和痛心。总之,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但它的历史却永远铭刻在人们的心中。我们需要以这段历史为鉴,让我们的未来更加美好。奥斯维辛集中营里的人们遭受了种种酷刑,比如强制劳动、饥饿、疾病、毒气等。其中最为残忍的就是氰化氢毒气室。在这里,大量的犹太人被送进去,然后被毒死。他们的尸体被运往火化炉,焚烧成灰烬。这种灭绝人性的行为,让人感到无比的震惊和痛心。总之,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但它的历史却永远铭刻在人们的心中。我们需要以这段历史为鉴,让我们的未来更加美好。奥斯维辛集中营里的人们遭受了种种酷刑,比如强制劳动、饥饿、疾病、毒气等。其中最为残忍的就是氰化氢毒气室。在这里,大量的犹太人被送进去,然后被毒死。他们的尸体被运往火化炉,焚烧成灰烬。这种灭绝人性的行为,让人感到无比的震惊和痛心。总之,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但它的历史却永远铭刻在人们的心中。我们需要以这段历史为鉴,让我们的未来更加美好。2023-07-23 02:29:495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的主要事件是什么
你好, 十四年前,最后一批囚徒被剥光衣服,在军犬和武装士兵的押送下走进毒气室。从那时起,奥斯维辛的惨状被人们讲过了很多次。一些幸存者撰写的回忆录中谈到的情况,是任何心智健全的人所无法想像的。奥斯维辛集中营司令官罗道夫·弗兰斯·费尔南德·霍斯在被处决前也写了回忆录,详细介绍了这里进行的集体屠杀和用人体作的各种试验。波兰人说,共有400万人死在那里。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来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在访问这里之后,如果不说些什么或写些什么就离开,那就对不起在这里遇难的人们。现在,布热金卡和奥斯维辛都是很安静的地方,人们再也听不到受难者的喊叫了。参观者默默地迈着步子,先是很快地望上一眼;接着,当他们在想像中把人同牢房、毒气室、地下室和鞭刑柱联系起来的时候,他们的步履不由得慢了下来。导游也无须多说,他们只稍用手指一指就够了。若帮到请采纳,谢谢2023-07-23 02:30:062
对《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的赏析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是一篇获过美国普策利新闻奖的优秀新闻作品,被誉为“美国新闻写作中不朽的名篇”。它跳出了传统新闻“客观报道”、“零度写作”的窠臼,大胆地在反映客观事实的基础上,着力表现作为一名有使命感的记者的在场的主观印象,激情洋溢地抒发了对法西斯暴行的深恶痛疾,对自由、解放、新生的无比珍惜之情。这篇新闻强烈的情感冲击力是如何形成的呢?主要是借助于结构、细节、语言的精心安排。 一、精巧的结构 先看标题,它是一个充满悬念的否定句——“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新闻内容的首要特点是“新鲜”,要求报道新近发生的事;而标题竟然劈头就说“没有什么新闻”,从受众心理讲,这种欲擒故纵之笔很吊读者胃口。 再看导语,1-3自然段是本篇导语。先用对比手法突出如今阳光明媚、花香鸟语的布热金卡曾经是“人间地狱”,现在“也许是世间最可怕的旅游中心”;再用一组排比句点出布热金卡是一个世人瞩目的地方。导语部分用如诗般的语言渲染了一种庄严肃穆的情感氛围,调动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接着看主体,4-13自然段是这篇新闻的主干。大致按先整体概述后局部分说的顺序展开。4-5自然段介绍集中营的方位、居民、环境、历史等概况。作者援引具体数据与个人回忆录要点等确凿事实证明这里曾经是“杀人工厂”。第6自然段交代写作动机,“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这一句呼应标题,强调法西斯犯下的滔天罪行罄竹难书,出于记者职业的神圣使命感,出于对遇难者在天之灵的告慰,他不能不向世人报道他所见到的一切。这就再次拉近了记者与受众的心理距离。8-13自然段叙述参观者的见闻感受,大体依照参观地点的转换,即“毒气室→焚尸炉→死囚牢→女牢房→灰砖房→长廊→地下室”的顺序,择要记录参观者的印象。这里作者运用了多重视角,不仅写历史遗迹(物)的特征,而且刻画参观者的表情反应;不仅写参观者的观感印象,也写自己对参观者反应的反应。尽管第一人称“我”在文中并没有出现,但我们可真切地体验到作为一名特殊的参观者的记者,他那犀利的目光、深沉的情感。 最后看结语。“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一句再次点题,呼应第6自然段首句,这不仅使全文结构收尾圆合,而且激发读者旧事重拾,温故知新。“这里阳光明媚,绿树成阴,在集中营大门附近,孩子们在追逐游戏”呼应首段,反复展现今天布热金卡的安谧、秀丽的风景,这是用乐景寄托对遇难者的哀悼,同时提醒人们“前事不忘,后世之师”,要百倍珍惜今天的自由与幸福。 二、精彩的细节 恰当的细节描写对增强新闻报道的现场感极为重要。本文细节刻画细致传神。有对历史遗迹、遗物的细节特征的描画,如“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这个细节象征着正义是邪恶镇压不了的,自由与光明之花必将灿烂地开放。再如“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这是对历史遗照中人物表情的浮雕似的特写,其后作者用追问——“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又在想什么呢?”——来“放大”“加深”这一细节印象,启发世人反思:美和善就是这样被蹂躏、践踏和毁灭的!活着的人,要永远牢记法西斯的罪恶,警惕法西斯幽灵的复活。 还有对参观者表情反应细节的摹写,如用“张大了嘴巴”表现参观者的惊惧莫名,用“浑身发抖”表现参观者的怒不可遏,用“跪了下来”表达参观者的诚挚祈祷等等,这些细节都给读者以立体的视觉形象和强烈的情感震撼。 三、精警的语言 这篇新闻用词简练准确,意味隽永;造句明快流畅,情感浓郁。全文写参观者的话就一句,两个字——“够了”——这一句临近文章结尾,点到为止,却余音袅袅。它包孕着丰富的感情:对受难者苦痛的目不忍睹,耳不忍闻;对法西斯刽子手的咬牙切齿,义愤填膺;对历史悲剧不再重演的祈望;对和平自由长存的美好祝福……这是用词上的简而味永。 还有很多语句精警有力,发人深省。如 “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这一句深刻地揭露了法西斯的灭绝人性。又如“从长廊两边的墙上,成排的人在注视着参观者”,这一句造语新巧,本应说参观者观看长廊两边墙上的照片,但作者却说照片上的人在注视着参观者,视点的倒置更加逼真地创设了真实的现场感,有助于引导读者与历史对话。 还有用反讽的语句表达对噩梦般历史的冷峻审视。如“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最可怕”“居然”“还有”这些修饰语越是极化人们的“难以置信”(“噩梦”的消释),就越反衬出那段黑暗、恐怖历史的罪恶。又如“这真像一场噩梦,一切都可怕地颠倒了”,冷嘲热讽中寄托着人们对法西斯行径的惊恐与痛恶,对重获自由、光明的惊喜与兴奋。 总之,罗森塔尔巧妙地将对比、象征、多样化修辞、散文式笔调等文学叙事手法借用于新闻写作,使客观事实的描述投影着主观的印象,别具匠心地制造出历史与现实、恐怖与欢乐、战争与和平的剧烈反差,从而使文本产生出巨大的张力。2023-07-23 02:30:131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颁奖词
范文如下:“《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突破新闻‘零度写作"原则,着眼细节,以冷峻的视角,深沉地描述了今天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纪念馆。在恐怖与快乐、战争与和平、历史与现实的反差中,它召唤起人们关于灾难的记忆、关于生命的思考、关于人性的自省。它的发表充分地表现了一个新闻记者的使命感,更以迫人的力量震撼生者的心,成为新闻史不朽的名篇。” 没有什么新闻,对大多数记者来说意味着失职、失业,而记者罗森塔尔却勇敢地写下了《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是的,奥斯维辛的确没有什么新闻,但它也不该有阳光、鲜花、孩子的嬉戏,更不该有遗忘。罗森塔尔突破了“客观报道”“零度写作”的原则,为我们营造了一个感性、立体的氛围,让我们在心灵的触动中警惕着未来。这不是一篇新闻,而是一篇有温度的文章;这不是一篇客观报道,而是一篇有情感的文字。但我们仍要将这个奖授予他,只为感谢罗森塔尔,感谢他让我们记住奥斯维辛,记住那段岁月,这一点对于全世界的人民都尤为重要。颁奖词基本写法:(1)大笔写意,点明人物的事迹。指从大处着眼,抓住人物最主要的令人钦敬的事迹,简要概述,如同画写意画,力求用最简洁的笔墨,勾勒出丰满的笔下之物。因此,颁奖词不要求详尽地交代人物事迹的来龙去脉或是细枝末节。人物事迹点到为止。(2)纵深开掘,彰显人物的精神。对人物精神的赞美是颁奖词写作的重点,也是难点。通过人物的事迹,引出对人物精神的评价。因此,在颁奖词中,要体现出人物的闪光心灵、人格魅力,或是坚强的意志、崇高的思想品质等,最好能体现一定的哲理。(3)综合表达,事、理、情有机融合。颁奖词在表达方式上,需要将叙述、议论、抒情这三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将人物事迹、精神以及对人物的赞美之情有机融合在一起。(4)言简意赅,自然流畅。颁奖词一般很简短。这就要求语言高度浓缩,言简意赅。这样的语言往往字字珠玑、意蕴丰富,具有生动、形象的特点,同时还要自然流畅,音韵铿锵悦耳,富有音乐美。2023-07-23 02:30:293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背景
这篇新闻是美国记者罗森塔尔二战后访问奥斯维辛集中营博物馆之后采写的。发表之后,各大报纸争相转载,并获得了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了新闻史上的佳作。关于普利策新闻奖:是新闻界的最高奖项,由美国著名的报纸编辑和出版家约瑟夫.普利策出资设立。普利策1868年开始从事新闻工作,他的一生对美国报纸的发展有着较大的影响,被人们誉为创办现代美国报纸的先驱者和示范者。1903年,普利策写下遗嘱,决定出资兴办哥伦比亚新闻学院和建立普利策奖金,由哥伦比亚大学董事会掌管他遗赠的基金。普利策奖1911年10月29日普利策逝世。根据他的遗嘱,1917年起设立了普利策奖。普利策奖包括新闻奖和艺术奖两大类,其中新闻奖主要有:公共服务奖、报道奖、社论奖、漫画奖、批评评论奖、通讯奖、特写奖、新闻摄影奖等;文学艺术奖有小说奖、戏剧奖、诗歌奖、美国历史作品奖、自传或传记奖和非小说作品奖;音乐作曲奖1项。另外,还颁发2项特别奖。美国普利策奖的奖金为7500美元,但获得公众服务贡献奖的报道不得奖金,获奖的报社将得到一枚普利策金牌。《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是埃.姆.罗森塔尔的一篇得意之作,曾获得了普利策新闻奖。2023-07-23 02:30:431
高一语文必修一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优秀教案 一、导入 1944年,在纳粹的一个集中营中,关押着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孩和她的妈妈,有一天,他的妈妈被杀害了,小女孩哭泣着问,我的妈妈到什么地方去了,人们含着眼泪告诉她,你的妈妈去寻找你的爸爸去了,不久就会回来,小女孩真的相信了,她不再哭泣,她甚至唱起了妈妈曾经教给他的许多儿歌,还不时的爬上窗户张望,盼望他的妈妈快点回来。一天,小女孩和许多犹太人被押上了刑场,他们将被活活埋掉,当一个纳粹士兵要将小女孩推入深坑的时候,小女孩睁着她那漂亮的眼睛说:“叔叔,请你把我埋的浅一点好吗?要不,等我妈妈来找我的时候,就找不到我了。”这是发生在纳粹集中营中的一个故事,这样的悲剧在40年代纳粹奥斯维辛集中营中每天都在发生,在上演。那是一段没有人性,没有良知的历史。今天我们将在美国记者罗森塔尔新闻名作《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的带领下,走进这段人类历史上最黑暗,最血腥的历史,今天我们学习《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二、展示目标这节课我们主要把握文章所蕴含的情感和深远内涵,品读文章的语言和精彩的细节。三、进入文本 1、文章我们已经预习了,那么在奥斯维辛发生了那么多悲剧,而作者为什么还说“没有什么”新闻呢?明确:新闻讲求事件要新鲜、报道要及时,在课文第五段作者说:“奥斯维辛的惨状被人们讲过了很多次”,不再是什么新闻引导: ⑴新闻的特点是什么?明确:事件要新鲜、报道要及时 ⑵奥斯维辛的悲剧是不是当前多发生的?明确:不是 ⑶从文中能不能找到依据? 明确:第五段 2、那么作者为什么还要写这篇新闻?从文中找到关键句子。明确:课文第6段一是记者只的使命感。二是缘于一种不安的心情,要对得起在这里遇难的人。引导:要抓住关键词句,还要全面,不要漏掉信息。 3、罗森塔尔不仅是写作者,也是一个拍摄者,在这篇文章中,为我们摄取了那些场景和画面?明确:一是奥斯维辛的现在的景物描写(1、16段),一是参观者参观的画面(7—15),一共三个场景。引导: ⑴场景可能是景物描写,也可以是人的活动,那些地方写了?明确 : 景物描写(1、16段)、参观者参观的画面(7—15)小结:可以看到写参观者的见闻,是这篇新闻的主体部分,那么前面的段落就是新闻的导语部分。 4、下面我们首先来看第7—15节 ⑴带问题自由读问题:参观者参观了那些地方?明确:毒气室→焚尸炉→死囚牢→女牢房→灰砖房→长廊→地下室以上10分钟 5、通过刚才的朗读。我们看到作者在报道参观者的见闻时,有许多精彩的细节和精僻的议论,同桌之间或前后桌共同讨论,你们认为那一个细节,或者是议论最精彩,请找出来并说出理由。把全班分为两个组,一组讨论(7——11节),二组讨论(12——15节)明确:第8节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问题:为什么要把废墟和怒放的雏菊花组合在一起?理由:一边是残害生命的毒气室和焚尸炉,一边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对照式放在一起,这样的景象让人震撼。它是对灭绝人性的罪行的控诉,也同时也告诉我们:多么残暴的力量也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正义是邪恶镇压不了的,自由与光明之花,人性与生命之花必将灿烂的开放。当然它也是对灭绝人性的罪行的控诉引导: ⑴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雏菊花在怒放分别代表什么?明确:废墟是罪恶的见证,菊花是生命的象征 ⑵两者比照式的放在一起象征什么?明确:多么残暴的力量也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正义是邪恶镇压不了的,自由与光明之花,人性与生命之花必将灿烂的开放第7节参观者默默地迈着步子,先是很快地望上一眼;接着,当他们在想像中把人同牢房、毒气室、地下室和鞭刑柱联系起来的时候,他们的步履不由得慢了下来问题:作者写这些细节要表现什么?理由:“默默”表明参观者的沉重的心情,“很快的望上一眼”表明参观者很清楚每一个地方都很恐怖,但却不知道会碰上什么可怕的景象。“他们的步履不由得慢了下来”表明当景象与眼前的事物联系起来的时候,参观者的震惊。引导: ⑴默默写出了参观者怎样的心情?明确:沉重 ⑵先是很快地望上一眼——步履不由得慢了下来又表现什么(看到那么多惨不忍睹的景象,这里表明了怎样的感情)?很清楚每一个地方都很恐怖,但却不知道会碰上什么可怕的景象,参观者的震惊,与沉痛。第9节他们就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问题:作者写这些细节要表现什么?明确:表明参观者的害怕、惊惧、还因为遭受苦难的和施加苦难的都是和参观者一样的人,羞耻。第10节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问题:作者写这些细节要表现什么?明确:表明参观者的害怕、惊惧第11节参观者庆幸他没有打开门进去,否则他会羞红了脸的明确:这是纳粹为了从根本上消灭他们所认为的犹太等劣等民族,让他们从根本上灭绝,所实行的最没人性的措施。注意:以上可先分析第九节,其他的放在一块集体分析正是通过描写这些参观者的神态表情表现了人们的情感,表明参观者的害怕、惊惧、愤怒还因为遭受苦难的和施加苦难的都是和参观者一样的人,羞耻。从这样一个全新的视角表现他们的愤怒和控诉2023-07-23 02:31:021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优秀教案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篇课文,这是一篇新闻作品,曾获得普利策新闻奖。从情感到表达都堪称一篇佳作。教案如下:1、教学目标:理解新闻写作中记者的感情蕴含其中的写法。通过学习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2、教学重点:罗森塔尔通过参观者的行动、神态来传达他们的内心的感受,表达自己的鲜明感情;品味新闻中富有意蕴的句子的含义。3、教学难点:通过参观者的语言、动作和神态洞察他们的内心感受,理解参观者的感受,同时体会战争中人类面对的灾难。4、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谈话法。5、教学过程:通读全文,找出本篇新闻作品的标题、导语、背景、主体、结尾,并说说每部分都写了什么。明确按照空间顺序:毒气室——焚尸炉——女牢房——不育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引导学生划出参观者在参观不同地点时的动作和表情。6、师生共同总结:明确:一批批的参观者在奥斯维辛都会看到同样的东西,得到同样的感受,那样震惊,那样窒息,那样愤怒。罗森塔尔突破了“客观报道”“零度写作”的框框,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奥斯维辛访问时的感受当作文章的主要内容来定,传达出每一个良知者的共同心声。2023-07-23 02:31:092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读后感
不该遗忘的历史——《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读后感 当我读了《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时,心情沉了下来,它让我想起了一个历史事件——南京大屠杀。虽然南京大屠杀没有什么毒气室和窒息室之类的东西,但它同样是一个国家的灾难和耻辱。 “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的确,那里天气晴朗,树木青青, 门前还有儿童在打闹,嬉戏,因为奥斯威辛集中营已经成为历史, 不过记忆可以消失,历史却永远不可能改变,它的遗迹记录了所有罪证。 每一个去过奥斯威辛参观的人,都能深刻的体会到400万埋葬于此的冤魂的存在,作者虽然只摘取了其中印象深刻的地方进行描写,但却成功的渲染了一种恐怖气愤。祈祷把,愿这样的事永成为会议,在奥斯威辛上帝听不到祈祷的声音。 对奥斯威辛集中营的感慨就到次为止,但从它联想到南京大屠杀却就此开始。 书上说,“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建在当年日军集体屠杀中国人的地点。馆外一大片石子,每颗石子象征一位牺牲者。馆内陈列着日军屠杀的证物、文件、照片、报纸。 这些都是历史时间。但是,有多少人记得呢?世界上有多少人知道呢?人是健忘的动物。不记仇,很对。但是,不要忘记。 现在的国人都喜欢拿日本与中国比较,好,我来比一比。 1.广岛:当年被原子弹轰炸的残骸都保存完好。 南京:难以找到当年屠城遗址。 2.广岛:2001年8月6日,公布原子弹受害者221893人,精确到个位。 南京:大屠杀死难人数36万人以上,纪念馆“哭墙”上只刻有 3000个死者的名字。 3.广岛:每年8月6日,举行掉念大会,8月15日,钟声汽笛鸣响,工厂、汽车、学校、机关停止一切工作,全城哀悼。 南京:南京大屠杀纪念会从1985年才开始,1997年才有拉响防 空警报和车船汽笛的做法,除了悼念大会会场,鲜见肃立哀默的场面。 4.广岛:参加纪念大会的有5万多人,占全市人口的1/21。 南京:参加纪念大会人数2000左右,最多不到1万人,占全市 人口的1/2800或1/500…… 我不知道,两个民族对历史的记忆,为什么差别这么大? 历史的联想结束,开始了现在的反思。 中国的成长竞争力指标在102个国家/地区中名列44位,下滑了4位,中国的商业竞争立指标在95个国家/地区排46位,下滑了7位。为什么中国的综合能力增强了,而国际竞争力却下降了?应是素质问题。现在的“素质低”几乎成了骂人的流行语。上面说的那些都太远了,说说身边发生的事情吧。谁敢拍着胸脯说,我就没见过一个随地吐痰的,就没建国一个随地扔垃圾的,没见过一个闯红灯的, 没见过一个上车不排队的。别说一个了,这种人我相信每天每人都能大把大把的看到,我们可以说这是国家管理问题,妈妈曾经说过, 如果一个人吐口痰罚50,如闯红灯被撞自己负全责,如果中国的垃圾箱更多,我就不信国民素质提高不了。不错,社会主义道德是与社会主义法律联系在一起的,而社会主义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但我觉得最根本是教育。 邓小平先生说:“我们改革中最大的失误是教育的失误。中国的教育方式,总得来说我认为就是填鸭式灌输知识,除了知识其余一无所有。对了,我忘了,还有一些知识最重要之类的思想。很多人便不知何为素质。李岚清也说过一句话:让每一个愿意学习的人都有机会学习。我觉得这句话是冲着农村人说的,它提醒我们,别忘了,13亿中国人民8亿是农民!! 我们中国人对外面的世界充满着好奇,所以,当我们拿起放大镜看别的国家所谓的缺点时,别忘了照照自己。 历史,已经成为过去,我们不该忘记,更不应该念念不忘,日本不承认侵华战争是他们的事,我们民族的进步与壮大是我们现在 该做的事。真正谦虚下来,沉下心来,努力提高我们的素质,我们的发展势头一定会更快、更强。每个人的素质提高一小步,民族就会进步一大步2023-07-23 02:31:363
求《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读后感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奥斯维辛集中营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建立的最大的集中营,被称为二战期间纳粹德国最大的“杀人工厂”,据统计报道有400万人在这里遭到了杀害。这篇消息是美国记者罗森塔尔战后访问奥斯维辛集中营博物馆之后采写的,发表之后,各大报纸争相转载,并获得了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了新闻史上的佳作。这主要得益于他独辟蹊径,突破了“客观报道”“零度写作”(即记者在新闻中毫不掺杂个人情感的写法)的框框,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奥斯维辛访问时的感受当做文章的主要内容来写,字里行间灌注着个人的情感。文章一上来的议论就有震撼人心的效果。“阳光明媚”,绿树成阴,孩子们高兴地嬉戏,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和平景象!然而作者却说这是“最可怕的事情”,“像一场噩梦”,为什么?难道作者不喜欢这一切?当然不是,作者用的是反语。因为景象固然美好,却与布热金卡的历史不相配。布热金卡曾经是一个暗无天日的人间地狱,这里应该“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灰暗的天空,沉闷的色调才是它最相配的景象。然而一踏进集中营,作者却吃惊地看到两种不相配的东西叠合在一起,因此感到“可怕”。作者无一句正面控诉,却强烈表达出自己的愤懑,字字句句敲打着读者的心,让读者感到一种莫名的压抑。接下来,作者引入了一些背景材料,介绍了奥斯维辛集中营可怕的历史。作者说,那些“惨状被人们讲过了很多次”,所有的事情都已经是旧闻了,奥斯维辛也不再有“可供报道的新闻”了。但是到这里访问,作者却感到“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是记者的良心在催促他,“如果不说些什么或写些什么就离开,那就对不起在这里遇难的人们。”这里指出了作者写作此文的原因和心境。后面的部分,作者随着参观者的脚步,把读者带进了集中营,从毒气室、焚尸炉、女监房、试验室、纪念墙一直写到绞刑室。作者并没有详细描写这些地方多么的阴森恐怖,他的目光始终盯在参观者身上,通过参观者的行动、神态传达他们内心的感受,以此感染读者,引起读者的共鸣。比如,参观者心情是沉重的,所以一开始都是“默默地迈着步子”;他们清楚这里每一个地方都很恐怖,但是不知道会碰到什么可怕的景象,所以总是先“很快地望上一眼”,当想像中的场景和眼前的事物联系在一起的时候,他们感到震惊,所以“步履不由得慢了下来”。这就通过参观者的行动充分展现了他们的内心感受。再如,看到成堆的头发和婴儿的鞋子,“他们就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看到关押女犯人的盒子,有的参观者竟然“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而到了执行绞刑的地下室,参观者都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我们无从知道那些房间、那些盒子的具体情况,但我们却能想见当年的残酷景象。有一些细节很耐人寻味。比如,“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一边是戕害生命的毒气室和焚尸炉,一边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摆在一起,这样的景象的确让人难忘。也许是讽刺,任纳粹刑罚多么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也许是控诉,生命的绽放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对生命的戕害是最恶劣的罪行。还有,那个照片中的姑娘,临刑前她在想什么?这不仅是作者的疑问,也是给读者提出的问题。除此之外,作者还有一些很精辟的议论值得琢磨。比如作者说“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做祷告,或者是为了求得上帝的谅解,或者是为了求得上帝的保佑。但是在奥斯维辛,做祷告的地方是没有的,因为刽子手丧失了人性,双手沾满了无辜者的鲜血,他们是不可能向上帝祷告忏悔自己的罪行的;而无辜的人们成为刽子手刀俎上的肉,无计可逃,他们也没有办法求得上帝的保佑。最后一段,与标题和首段遥相呼应,突出了文章的主题,也显得文章首尾相贯,浑然一体2023-07-23 02:31:451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中的那位女孩为什么微笑?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写那位女孩的微笑就是为了:侧面突出一个无知孩子朦胧的心态,和她所面临的困难成鲜明的对比。在奥斯维辛中,女孩知道自己的生命即将化为灰烬,死神在她身边徘徊,但她面对死亡却无所畏惧,她笑了。她嘲笑那些惨无人道暴徒们,她笑了。她嘲笑自己的命运。正值青春的她, 心中有多少的憧憬,天不尽人意,女孩却用微笑面对人生。她的微笑反衬出了集中营的黑暗,也象征着有希望的人。扩展资料1944年,在纳粹的一个集中营中,关押着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孩和她的妈妈,有一天,他的妈妈被杀害了。小女孩哭泣着问,我的妈妈到什么地方去了,人们含着眼泪告诉她,你的妈妈去寻找你的爸爸去了,不久就会回来,小女孩真的相信了,她不再哭泣,她甚至唱起了妈妈曾经教给他的许多儿歌,还不时的爬上窗户张望,盼望他的妈妈快点回来。一天,小女孩和许多犹太人被押上了刑场,他们将被活活埋掉,当一个纳粹士兵要将小女孩推入深坑的时候,小女孩睁着她那漂亮的眼睛说:“叔叔,请你把我埋的浅一点好吗?要不,等我妈妈来找我的时候,就找不到我了。”这是发生在纳粹集中营中的一个故事,这样的悲剧在40年代纳粹奥斯维辛集中营中每天都在发生,在上演。那是一段没有人性,没有良知的历史。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2023-07-23 02:31:536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里二十多岁的姑娘在想什么?800字作文
学完《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我百感交集,此中既有对纳粹非人暴行的愤怒和对无辜死难者的怜悯,也有对顽强的生命力的赞叹。但一切感受似乎有化作一种渴望,这就是对人性善面对和平的呼唤。善良是人之处最基本的品质,也是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人们最渴望的返璞归真。善可以解决人类矛盾中几乎一切问题,若人人与人为善时间又怎会有奥斯维辛集中营哪!而一旦善良被利益所蒙蔽,人性中邪恶的一面便会显现出来。传说耶稣是犹太人,但德国这样一个基督教国家为什么会对犹太人下如此狠手呢?不光是因为一战条约在德国人心中埋下的阴影,更重要的背景是当时正值全球经济危机,德国无力承担,便将危机转嫁给富裕的犹太人,而种族只是为了掩饰恶行的借口。而在大洋彼岸,日本的危机转嫁也如出一辙。试想一下如果纳粹分子在对待犹太人时能有参观者对待奥斯维辛死难者一半的善良,历史将会怎样。所以可以得出结论当良心被蒙蔽是人类便会异常残忍,而当善良成为社会主流时,和平将常伴我们左右。而和平带给人的便是幸福。和平给生命已修复的机会。奥斯维辛门前的孩子,焚尸炉上的雏菊,还有在各行各业为人类奉献的犹太后裔难道还不能说明问题吗?时间会清洗伤口洗涤旧迹,而生命会抓住每一份机会,不断自我修复。战争的荒漠,在和平的甘霖下很快就能恢复生机,再次鸟语花香。只要和平生命便会一片繁荣。同时,和平是经济文化发展的前提。二战时法西斯国家企图转嫁经济危机,可战后只落下一片废墟,世界经济一片萧条,甚至大幅倒退。可就在战后这短短几十年中,世界经济腾飞,科学界更是捷报频频。这都是和平赐予人类的,是对人类良知的奖励。因此可以说懂得和平价值的人才是最有智慧的,而懂得和平的人必定是个有良知的人。人类的善良可以换来和平,同时和平也是人类智慧与良知的体现。务失本心,以善对人生活将会更加和谐。世界便会永远幸福的被和平笼罩。2023-07-23 02:32:133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中描写人们参观时的表情和动作变化的句子?
参观者默默地迈着步子,先是很快地望上一眼;接着,当他们在想象中把认同牢房、毒气室、地下室和鞭刑柱联系起来的时候,他们的步履不由得慢了下来。还有一些参观者注视这毒气室和焚尸炉,开头,他们表情茫然,因为他们不晓得这是干什么使的。然而,一看到玻璃窗内成堆的头发和婴儿的鞋子,一看到有被关押判处绞刑的死囚的牢房时,他们就不由自主的停下脚步,浑身发抖。参观者被带到执行绞刑的地下室去看一眼,这时,他们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另一位参观者进来了,她跪了下来,在自己胸前画十字。参观者们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2023-07-23 02:32:221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的单元介绍
1945年1月27日,席卷波兰的苏联红军在波兰南部克拉科夫的奥斯维辛小镇发现了一座用铁丝网围起的集中营,当时有7000多人,他们大部分是犹太人。所有人都表情呆滞,瘦弱不堪,奥斯维辛集中营就此为外人所知。奥斯维辛集中营是德军在1939年建立的。到苏军解放时为止,有400多万人在这里惨遭杀害,因此它又被称为“死亡工厂”。奥斯维辛集中营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修建的1000多座集中营中最大的一座,这里成为了犹太人永远的“噩梦”。 这样的悲剧属于整个人类,我们应共同面对这样的耻辱,这样的罪恶。我们也同样不会忘记中华民族在日本法西斯的强盗行径下遭受的苦难。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今天我们要做的不仅是记住这样的历史。 奥斯维辛集中营大门,门上的格言非常著名:“劳动意味着自由” 奥斯维辛集中营的一扇高墙上写着:“来到这里只有劳动,不能有任何别的设想。不想劳动者可以自己触动电网。”集中营的头头在囚犯到来的当天就对他们说明白:“……集中营进得来,出不去,除非从焚尸炉的烟囱里爬出去。”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篇新闻是美国记者罗森塔尔二战后访问奥斯维辛集中营博物馆之后采写的。发表之后,各大报纸争相转载,并获得了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了新闻史上的佳作。 罗森塔尔突破了“客观报道”“零度写作”的框框,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奥斯维辛访问时的感受当做文章的主要内容来定,传达出每一个良知者的共同心声。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d608820100mz1d.html 第四单元整体介绍参考一下他的博客2023-07-23 02:32:291
作者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为什么还要写
作者之所以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却还要写那是因为。在奥斯维辛里那些没有人性的杀戳已经算是很平常的事了,算不上什么新闻了,也是一种讽刺,作者写这篇新闻是要让我们后人记得那段残酷的岁月。2023-07-23 02:32:371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说课稿
一、说教材《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第四单元。本文打破了客观报道的传统,与同类题材的新闻选取的角度有很大的不同,直接讲述作者以及周围参观者的所见所感,字里行间蕴含着深深的情感。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教会学生了解新闻报道的一般特征和结构方式,区分新闻事实与背景材料,客观叙述与主观评价,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掌握分析新闻的方法,培养其阅读新闻获取信息的能力。因此,我会以此为教学重点进行教学。 二、说学情本文的授课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在初中已经学习过常见的新闻,平常也经常接触新闻,对新闻具有一定的阅读和欣赏能力。文章写于“二战”胜利后的第十四年,离现在的时间比较远,而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学生对“二战”的信息了解的并不多。因此,我将布置学生课前搜集与课文所写内容有关的历史资料。学生对这则新闻中蕴含着的作者情感比较难把握,我会通过初读、再读、研读等教学环节,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地去体味文中蕴含的情感。 三、说教学目标通过以上对教材的分析、学情的分析,本单元新闻教学的要求以及我对新课标的理解,我制定了下面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理解新闻写作中感情蕴含其中的特点,掌握分析新闻的方法,培养阅读新闻获取信息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目标:以学生为主体,课前学生做好相关的预习。课堂上,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反复诵读、圈点批注、分组讨论并在自主合作探究中,体会这则新闻蕴含的情感和独特的写法,从而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合作探究,交流鉴赏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了解法西斯的暴行,反思历史,珍爱和平。 四、说教学重难点根据以上教材特点、学生特点、教学目标,我把本文的教学重难点确立为:1、教学重点:从品味新闻的语言入手,通过对细节的揣摩,体会作者的情感,把握其观点。2、教学难点:体味新闻中蕴含的作者情感。 五、说教法学法1、教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中,我运用诵读、设疑、点拨启发、学生讨论探究等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完成学习任务。2、学法: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我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圈点批注和合作探究的方式,理解文章、领悟情感,学会赏析新闻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为了更好的实现以上教学方法,我将采用多媒体辅助传统黑板教学,并利用一个课时进行教学。六、说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阶段:课前我的主要准备工作是备好课,搜集作者和“二战”以及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相关图片和文字资料,做好多媒体课件。布置学生课前搜集有关奥斯维辛集中营的资料,并对“新闻的客观性”进行思考,积累感受。 (二)课堂教学流程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我由一首来自奥斯维辛的诗《蝴蝶》导入,并用多媒体演示诗歌《蝴蝶》内容,播放相关配乐,我深情朗读后,导入:这是一首感人的诗,它的作者叫巴维尔,是个犹太人,写于奥斯维辛集中营。23岁时,法西斯把他投入毒气室,一个年轻的生命从此陨落了,他只是死亡于此的上百万犹太人中的一个。那么,奥斯维辛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呢?今天,就让我们随着美国记者罗森塔尔,走进这座恐怖的人间地狱。同时,我通过提问检查学生课前准备的有关奥斯维辛集中营相关资料,在此基础上,借助多媒体介绍作者和奥斯维辛集中营以及有关背景情况。【这样的导入为学生创设了情境,能很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而有关作者及其作品相关背景的介绍,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新闻的内容。】 2、初读文章,整体感知。我先以新闻与一般的文章的显著差别点是什么,让学生了解一般新闻的特点,引导他们注意本则新闻视角的独特。接着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我板书生字词,如:毛骨悚然song3、和煦xu4、踉跄liagqiang4、祈祷dao3.同时,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1)这则新闻并没有写有关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新的事件,那么它写的主要事件是什么?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的?(2)既然“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作者为什么还要写下这样的新闻呢?学生边朗读课文,边圈点勾画相关句子。学生朗读回答相关问题。学生发言时,我适时点拨,学生发言后,我进一步明确,多媒体演示相关要点。 【这一环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能使他们的情感随着文中的参观者变化着,有助于他们走进文本。圈点批注的读书方法,旨在培养其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学习习惯。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理清文章思路,整体感知全文,这有助于接下来对课文的研读与品析。】 3、再读文章,揣摩细节。我进一步设疑,让学生快速浏览全文,思考以下问题,我来回巡视,适时启发、引导。(1)文章的开头描绘了一幅阳光明媚的美好画面,但作者却说这是“最可怕的事情”,结尾处也有样的描写,这样写有何作用?(2)本文有许多细节耐人寻味,请从文中找出几例,仔细揣摩品味作者这样写的用意。(3)怎样理解14段中“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这句话?学生回答后,我小结明确,并用多媒体演示内容要点。【这一环节,我充分发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作用,通过通过平等对话的方式设疑,,一方面教师与学生互动交流,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在主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体味作者情感,把握文章内容,这有助于接下来对文章写法的鉴赏。】4、研读文章,赏析写法。学生小组讨论、合作探究以下问题:(1)文题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接着在第6段、16段中也用否定的语气说到了这个意思。这一连串的否定句有什么含义?它们在文中又有什么作用? (2)本文有很多精彩之处,透过文中的叙述蕴含着作者的情感,给人以深深的震撼。请找出来有感情地朗读后,说说其中蕴含的情感。(3)《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篇新闻与我们常见的新闻有什么不同?小组派代表发言,我启发、点拨,最后对学生的发言进行小结。【新课标强调,要让学生乐于进行交流和思想碰撞,在相互切磋中,加深领悟,共同提高。在这一环节中,我就教学重难点问题由易到难,通过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合作探究的形式完成,这样组织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可以拓展他们的思维,使他们深入理解文本,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和探究能力。】 5、拓展延伸我借助多媒体介绍两篇新闻稿《奥斯维辛委员会集会,施罗德强调德国应负责》和《日媒体对奥斯维辛报道独特,轻描淡写错误历史》引导学生就德国与日本面对历史的不同态度,谈感想,并以此进行课堂小结。【这一环节将行文与现实联系,实现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目标。】 6、布置作业. 请就身边新近发生的事写一篇小新闻。注意要选取有价值的事件,报道要真实客观并学习本文将情感蕴含其中的写法。 【这个作业的设置,不仅能巩固这节课的学习内容,体会新闻中蕴含情感的写法,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新闻写作能力。】 七、说板书设计重现新闻的事实:参观奥斯维辛的经过与感受 细节描写:对法西斯的愤懑与控诉 传达作者的情感:对生命人性的思考,对和平的向往 我这样的板书设计层次清晰,它能够系统、直观地展现全文的内容、结构,并清晰、明了地指出了文章的重点与难点。2023-07-23 02:32:471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优秀教案大全
它跳出了传统新闻“客观报道”、“零度写作”的窠臼,大胆地在反映客观事实的基础上,着力表现作为一名有使命感的记者的在场的主观印象,激情洋溢地抒发了对法西斯暴行的深恶痛绝,对自由、解放、新生的无比珍惜之情。接下来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优秀教案大全,希望大家喜欢!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优秀教案大全一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新闻报导的一般特征和结构方式。 2、理解新闻写作中将情感蕴含于叙事之中的写法。 3、发现作品中极具新闻价值的“反差”,挖掘本则新闻的意义。 过程与 方法 目标: 1、通过小组探究,理解新闻平实语句中蕴含的丰富内涵。 2、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学会筛选信息,抓重点、抓关键。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目标: 1、领会作者在平静的叙述中所蕴含着的对纳粹的强烈愤怒。 2、记住历史惨痛的教训,珍惜和平,尊重人性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把握罗森塔尔通过参观者的行动、神态来传达他们内心的感受,表达自己的鲜明感情; 2、品味新闻中富有意蕴的 句子 的含义。 教学难点:发现作品中极具新闻价值的“反差”,挖掘本则新闻的意义。 三、 教学方法 启发式,筛选信息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 课时安排: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以波兰诗人菠萝涅夫斯基的一首小诗《我的故乡》导入,介绍奥斯维辛的历史由来,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解题:课文题目为什么叫“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既然没有什么新闻,那么作者写了什么,又是怎么写了的呢? 请同学们用2分钟的时间默读课文,用文中的语句或自己的话概括。 (三),细读课文,深入感知 1、参观者的感受 我们都知道,新闻的生命是真实性。这篇新闻有没有写那些酷刑是如何实施的?有没有对遇难者的死亡做直接描写?那作者是以什么独特的视角来写的? 请学生找一找关于参观者感受与反应的句子,同桌互相交流一下,想一想,写参观者的感受与反应的目的是什么?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优秀教案大全二 设计说明: 《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是 语文学习 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对于新闻类 文章 ,在以往教学中,往往重视理性的分析,轻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是一篇比较感人的 作文 ,我觉得这篇文章分析应侧重于组织学生、引导学生对全文情感分析,让学生从中感到震撼,并知道这篇文章为什么能获得美国普利策新闻奖,“它的发表充分地表现了一个新闻记者的使命感,更以迫人的力量震撼生者的心,成为新闻史不朽的名篇。”,并自然引出对标题的分析。并让学生课前合作去搜集有关奥斯威辛集中营的资料,加深对纳粹罪恶的了解。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学生 反思 那段历史,反思人性,得到人生价值观的正确引导和培养。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领会贯穿在全文的压抑、沉重的感情。 2.使学生记住那段历史,反思那段历史,反省人性,珍爱和平。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蝴蝶》——来自奥斯维辛的诗 那一只,就是上次那一只, 那么丰富、明亮、耀眼的黄色, 或许,那是太阳金色的泪水 滴在白色的石头上…… 那样、那样的一种金黄 轻盈得翩然直上。 它离去了,我相信,这是因为 它自己要告别这个世界。 我在这里住了七个星期, 被囚禁在这个集中营。 可我已经发现,这里有我喜爱的东西。 蒲公英在招呼着我 还有院子里开着白花的栗树枝条。 只是,我再也没见到另一只蝴蝶。 那只蝴蝶,是最后的一只。 蝴蝶不住在这里, 不住在集中营。 这首诗的作者,生于布拉格的巴维尔弗里德曼,在21岁时被遣送到奥斯维辛集中营。两年之后,他被毒气室夺去了生命。 找不到更多关于他的记录,年轻的巴维尔只是死亡于此的上百万犹太人中的一个。 那个年代被太多的毁灭和死亡充斥,我们唯一相信的真实,是那座人间地域里散发着的腐臭气息,和年幼年轻年老的写满恐惧的眼睛。 但现在,我们阅读到另一种东西——飞来飞去的蝴蝶,金色的太阳的泪水,开着白花的栗树枝条,它们在巴维尔最黑暗的生命时光里,跳出了一抹最鲜亮的光。 人们说,眼睛看到的,是心灵的图画。那是美、是生、是自由和尊严的图! 奥斯维辛位于波兰南部小波兰省境内,1940年4月27日,德国法西斯头子希姆莱下令在此修建最大的灭绝人性的杀人工厂——奥斯维辛集中营,整个集中营占地面积达40平方公里。这里有试验室,这里有毒气室,这里有焚尸炉……这里曾倒下了包括中国人在内的28个民族的400万人,其中犹太人最多,达250万之多…… 今天,就让我们随着美国记者罗森塔尔,进入这座恐怖的人间地狱。 二、文章主体分析 请大家思考一下,罗森塔尔带我们都参观了奥斯维辛的哪些地方?主要集中在哪几个自然段? 明确:第7—15自然段;毒气室——焚尸炉——女监房——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 是作者亲自参观这些地方吗?如果不是,记者的眼光又是落在什么上面的? 作者并未直接描写集中营那些残酷的遗迹,而是将眼光转移到了 其它 参观者身上,参观游览的主体实际上是其它游客,记者正是通过观察他们的感受和反应来感染读者的。 参观者参观时的感受和反应如何?(让学生在原文中找并划出来。) 开始时——“默默地迈着步子”、想象成了现实——“布履不由得慢了下来” 看见毒气室时——“特别恐怖,使他终生难忘” 看到成堆的头发和婴儿的鞋子、死囚牢房时——“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看到狭小的女牢房时——“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 看见试验室时——庆幸“没有打开门进去”,否则会“羞红了脸的” 参观纪念长廊时——沉思 参观执行绞刑的地下室时——“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 参观结束时——“参观者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 读到这,大家有什么感受? 恐怖,发抖,惊惧,窒息,(原文的语言,也是我们大家的感受)压抑,沉重…… 如果直接描写作者所见所感,好不好? 不好。写参观者的感受和反应,就更具广泛性,这当中自然也就包含了作者的感受和反应,说明奥斯威辛集中营遗迹召唤起所有人们关于灾难的记忆、关于生命的思考、关于人性的自省;同时,这比直接描写作者所见所感更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前以色列总理拉宾的和平宣言: “几万个示威者的喊叫,还远不如一个痛哭儿子战死的母亲的眼泪给我的震撼……” 三、文章细节分析 我读这篇文章时,不只读参观者的感受和反应时有沉重、压抑的感受,就是读整篇文章都有这种感受,大家看是不是这样的,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 1、我们来看第一自然段:“波兰布热金卡电 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 儿童 在追逐游戏。” 读了这一自然段你有什么感觉?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优秀教案大全三 一、教材分析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出自高中语文课本新人教版必修一第四单元《短新闻两篇》。作为新闻稿件,它迅即报道了发生在历经百年沧桑的香港回归祖国的怀抱之时的重大意义。作为一个消息,它具备典型的消息特点,适合作为对中学生进行这方面知识传授的蓝本。 根据单元教学要求,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及教学设想。 二、学生分析 现代学生生活于和平年代,对战争与灾难没有太多的感触,这也往往造成了他们对于和平与安宁的不屑,这篇课文旨在 教育 学生珍惜和平,给学生带来心灵上的震撼与触动。 三、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 使学生理解新闻写作中记者的感情蕴含其中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深入细微的场景描写和细节刻画让人们感受到事实的倾诉,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品味新闻中富有意蕴的句子的含义。 2.搜集奥斯威辛的相关资料,学会分析新闻中的记者的感情倾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深切地感受到了纳粹对人的惨绝人寰的摧残和迫害,控诉了纳粹滔天罄竹难书的暴行,让学生能记住历史惨痛的教训,珍惜和平,抵制暴力与罪恶。 四、教学重点 了解罗森塔尔通过参观者的行动、神态来传达他们的内心的感受,表达自己的鲜明感情; 五、教学难点 品味新闻中富有意蕴的句子的含义 六、课时安排 一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设计 1、忘记过去意味着背叛,走进过去,反思过去,我们才能更好的走向未来。奥斯维辛是人类一个永恒的伤疤,每个到过那里的人都会反思战争,反思人性,都会有着说不尽的感慨和愤慨。下面我们来看几张关于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图片,来感受下当时的残酷的情况。 2、?请同学们同一个词语概括一下,看到这些图片的感受? ----------------(学生回答) ?刚才是图片带给我们的强烈震撼,现在让我们跟随美国记者罗森塔尔的新闻稿的沉重步伐一同走进布热金卡,让我们用富有良知的心去触碰那段血腥的历史,看一看文章是否也会给我们带来相同的感受。 二、整体感知 1、 检查一下同学们的预习情况,找同学把这些生字读一下。 婆娑 嬉笑 凋谢 撰写 步履 窒息 祷告 雏菊花 因为同学在课下已经预习了课文,所以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思考下面两道问题: 1、作者为什么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在奥斯维辛集中营里那些没有人性的杀戮已经算是很平常的事了,算不上什么新闻了,也是一种讽刺,作者写这篇新闻是要让我们后人记得那段残酷的岁月。 2、文章开篇就向我们展示了今天的奥斯维辛集中营“阳光明媚,绿树成阴,孩子嬉笑”,应该说是一幅非常美好的和平景色,但是作者却认为“这是最可怕的事情,像一场噩梦”为什么呢?作者这样说是什么用意呢? 明确:作者用的是反语,景色固然美好,却和布热金卡的历史不相配。这里曾经是一个暗无天日的人间地狱,这里应该“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灰暗的天空,沉闷的色调才是它最相配的景色,然而一踏进集中营,作者却吃惊的看到两种不相配的东西叠合在一起,因此感到可怕。 用意在于,设置悬念,为下文做铺垫。 3.作者说这里曾经是一个人间地狱、杀人工厂,那么这个人间地狱由哪些地方组成呢? 明确:毒气室、焚尸炉、牢房、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这可以在7到15段里寻找。(也是参观者的参观顺序) 三、文本研习 1、那人们在参观时都有什么反应,请同学们勾画出人们参观时表情变化的句子, 说说 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开头,他们表情茫然,因为他们不晓得这是干什么使的” “他们就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 “他们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2023-07-23 02:33:041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英文版
No News from Auschwitz A. M. Rosenthal Brzezinka, Poland— The most terrible thing of all, somehow, was that at Brzezinka the sun was bright and warm, the rows of graceful poplars were lovely to look upon, and on the grass near the gates children played. It all seemed frighteningly wrong, as in a nightmare, that at Brzezinka the sun should ever shine or that there should be light and greenness and the sound of young laughter. It would be fitting if at Brzezinka the sun never shone and the grass withered, because this is a place of unutterable terror. And yet every day,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people come to Brzezinka, quite possibly the most grisly tourist center on earth. They come for a variety of reasons—to see if it could really have been true, to remind themselves not to forget, to pay homage to the dead by the simple act of looking upon their place of suffering. Brzezinka is a couple of miles from the better-known southern Polish town of Ou015bwiu0119cim. Ou015bwiu0119cim has about 12,000 inhabitants, is situated about 171 miles from Warsaw, and lies in a damp, marshy area at the eastern end of the pass called the Moravian Gate. Brzezinka and Ou015bwiu0119cim together formed part of that minutely organized factory of torture and death that the Nazis called Konzentrationslager Auschwitz. By now, fourteen years after the last batch of prisoners was herded naked into the gas chambers by dogs and guards, the story of Auschwitz has been told a great many times. Some of the inmates have written of those memories of which sane men cannot conceive. Rudolf Franz Ferdinand Hoess, the superintendent of the camp, before he was executed wrote his detailed memoirs of mass exterminations and the experiments on living bodies. Four million people died here, the Poles say. And so there is no news to report about Auschwitz. There is merely the compulsion to write something about it, a compulsion that grows out of a restless feeling that to have visited Auschwitz and then turned away without having said or written anything would somehow be a most grievous act of discourtesy to those who died here. Brzezinka and Ou015bwiu0119cim are very quiet places now; the screams can no longer be heard. The tourist walks silently, quickly at first to get it over with and then, as his mind peoples the barracks and the chambers and the dungeons and flogging posts, he walks draggingly. The guide does not say much either, because there is nothing much for him to say after he has pointedFor every visitor there is one particular bit of horror that he knows he will never forget. For some it is seeing the rebuilt gas chamber at Ou015bwiu0119cim and being told that this is the “small one.”For others it is the fact that at Brzezinka, in the ruins of the gas chambers and the crematoria the Germans blew up when they retreated, there are daisies growing. There are visitors who gaze blankly at the gas chambers and the furnaces because their minds simply cannot encompass them, but stand shivering before the great mounds of human hair behind the plate-glass window or the piles of babies" shoes or the brick cells where men sentenced to death by suffocation were walled up. One visitor opened his mouth in a silent scream simply at the sight of boxes—great stretches of three-tiered wooden boxes in the women"s barracks. They were about six feet wide, about three feet high, and into them from five to ten prisoners were shoved for the night. The guide walks quickly through the barracks. Nothing more to see here. A brick building where sterilization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on women prisoners. The guide tries the door—it"s locked. The visitor is grateful that he does not have to go in, and then flushes with shame. A long corridor where rows of faces stare from the walls. Thousands of pictures, the photographs of prisoners. They are all dead now, the men and women who stood before the cameras, and they all knew they were to die. They all stare blank-faced, but one picture, in the middle of a row, seizes the eye and wrenches the mind. A girl, twenty-two years old, plumply pretty, blond. She is smiling gently, as at a sweet, treasured thought. What was the thought that passed through her young mind and is now her memorial on the wall of the dead at Auschwitz? Into the suffocation dungeons the visitor is taken for a moment and feels himself strangling. Another visitor goes in, stumbles out, and crosses herself. There is no place to pray in Auschwitz. The visitors look pleadingly at each other and say to the guide, “Enough.” There is nothing new to report about Auschwitz. It was a sunny day and the trees were green and at the gates the children played.2023-07-23 02:33:121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奥斯维辛没有新闻优秀教学设计
创意说明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承载着人类一段不堪回首的历史,震撼了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心灵。根据课文的这一特点,本 教学设计 首先以情感体验为突破口,通过对集中营图片资料的展示,调动学生走进文本的兴趣。然后,引导学生在现实与历史的巨大反差中体验作者的情感和使命感。第三,以师生平等交流为平台,通过对参观过程的品读和思考,引导学生从对**罪行的控诉向人性反思的层面深入。第四拓展延伸,展示当代新闻,引发学生对现实的关照。 教学目标 1.阅读文本,感悟作者的情感倾向和作为新闻记者的神圣使命感,理解“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的深刻内涵。 2.学习作者巧妙地将文学叙事融入新闻写作中,客观的事实叙述投射主观情感的新闻写作方法。 3.认清**反人类的罪恶,反思人性,告诫世人和平生活来之不易,希望悲剧不要重演。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今天老师要带领同学们去探访一个特殊的地方。那是一座平静的小镇,曾经是世界上最恐怖的死亡工厂;那里见证了人性的堕落,凝结了一个时代的苦难;它是人类历史无法跃过的一页,它就是奥斯维辛。 2.投影一组奥斯维辛集中营的资料图片,如“焚尸炉”“女囚房”“在毒气室等待死亡的犹太人”“用来做医学实验的孩子”“集中营里的万人坑”等等。(出示幻灯片) 3.一张张图片向我们讲述了曾经发生在奥斯维辛的血泪历史。1958年,在奥斯维辛集中营解放后的第十四年,美国记者罗森塔尔来到这里访问并写下了一篇新闻。但他却自称这里没有什么新闻,就是这篇自称没有新闻的新闻,一经发表便被各大报刊争相转载,并一举获得美国新闻界的最高奖“普利策新闻大奖”。这篇新闻到底特殊在哪里,为什么会有如此恒久的魅力呢?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走进这篇新闻。 二.思考质疑 1.新闻标题最讲究四个字,那就是引人入胜。那么这篇新闻的标题吸引了你吗? 提示:课文的标题的确引人入胜,它留下了悬念,引人思考“奥斯维辛为什么没有什么新闻”。1958年,已经时过境迁,这里早已没有了“新闻”,有的只是大家熟悉的“旧闻”,如第五段“从那时起,奥斯维辛的惨状被人们讲了很多次”,如第七段“现在,布热金卡和奥斯维辛都是很安静的地方”。 2.既然没有新闻,作者为什么要写呢? 提示:见第六段,这一段交待了作者的写作缘由,首先是来这里“参观”,然后引起了“不安的心情”,进而产生了“非写不可的使命感”。作者究竟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他想告诉读者什么呢?让我们从课文中去寻找答案。 三.深入分析 1.首先,我们从参观的起点说起,作者初到集中营,看到现在的奥斯维辛是怎样的景象? 提示:见课文一、二段和十六段。(全班齐读,出示幻灯片) 2.两处都写到了现状,但有什么不同之处呢?请加以比较。 提示:十六段是很平实的记录,而一、二段带有很明显的感情倾向,作者似乎很不愿意看到这样的画面。例如:“居然”带有吃惊、让人倍感意外的语气;“不该有”明显是一种主观意愿,而且作者一连用了四个“不该有”构成排比,表现出一种难以接受的情绪;此外作者还用了“可怕”“噩梦”“人间地狱”来形容奥斯维辛。在此,作者打破了新闻写作“零度情感”(新闻写作时不能加入自己的主观情感)的原则,字里行间流露出自己的愤懑之情,让读者感到莫名的压抑。(指导学生带着情感再读一遍) 3.作者为什么说这里不该有温暖的阳光,不该有孩子追逐、嬉戏?曾经的“人间地狱”“杀人工厂”就不该有欢乐的场景吗?(或欢乐的场景为什么让记者不安?) 提示:这里曾经是“人间地狱”“杀人工厂”,现在快乐的场景容易让人们忘却历史,忘却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历史的悲剧就有可能重演,所以作者有种神圣的使命感,提醒人们要永远铭记历史。正如前德国总理施罗德所说“尽管忘却的诱惑是巨大的,但我们决不能屈服,牢记是我们的道义和责任”。(幻灯片显示施罗德话语) 四.自主探究 1.要铭记历史,在奥斯维辛,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走进奥斯维辛集中营,去听去看去感受去思考。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游客依次参观了哪些地方? 提示:游客依次参观了毒气室、焚尸炉、女牢房、试验室、纪念墙,一直到绞刑室。(出示幻灯片) 2.请同学们自主品读这些段落,然后选择其中感受最深的一处谈谈你们的感受与思考。 毒气室:①“对有的人来说,这个地方是经过复原的奥斯维辛毒气室。人们对他们说,这是u2018小的u2019,还有一个更大的。”**用毒气的方式,成批地、高效率地杀人,毒气室的存在既是对**残忍罪行的控诉,也是**人性堕落的见证。 ②“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废墟与雏菊花,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并置在一起,表达了作者的控诉。生命的绽放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对生命的戕害却是最恶劣的行径;另一方面,任凭**刑罚多么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雏菊花象征着生命的生生不息、顽强抗争。 焚尸炉:“然而一看到玻璃窗内成堆的头发和婴儿的鞋子,一看到用以关押被判处绞刑的死囚的牢房时,他们就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①“成堆”表明遇难者数量众多,遇难者中竟然还有婴儿。婴儿多么弱小,多么可怜,**连婴儿都不放过,其毫无人性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②本段还描写了参观者的动作、神态,这正好印证了第五段的一句话“一些幸存者撰写的回忆录中谈到的情况,是任何心智健全的人无法想象的”,参观者的反应从侧面表现了集中营的可怕、恐怖。同时,记者把自己隐藏在参观者身后,在看似冷静的记录中抒发着自己的情感,表达着自己的思考。 女牢房:“这些三层的长条盒子,6英尺宽,3英尺高,在这样大的一个地方,每夜要塞进去五到十人睡觉。”“塞”字写出了牢房的拥挤不堪,也表明**完全没有把囚犯当人看,视人命如草芥。“解说员快步从这里走开,因为这里没有什么值得看的。”这里运用了反语,不是不值得看,而是因为实在不忍心看。 试验室:这一段很短,只是点出了“这是在妇女身上搞不孕试验的地方”。试想这些妇女被摆在手术台上任凭那些“医生”在身上做各种实验的情景,她们遭受的不仅是肉体上的折磨,更是心灵上的煎熬,此刻人的尊严已被无情地践踏。 照片墙:①被囚禁的人们“表情木然”,“木然”说明人们已被酷刑折磨到极致。②“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一个如此美丽、鲜活的姑娘,却在法西斯的集中营中被残忍地杀害,这不由得激起读者对法西斯的痛恨;另一方面,这位姑娘“温和地微笑着”,面对着死亡,她没有痛苦的表情,没有凄惨的泪水和恐惧的神色,这是生命的坚韧、顽强、乐观,是对生死的超脱,她在绝境之中仍不泯灭对美好希望的向往,彰显了一种人性的光辉。 绞刑架:“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供祷告的地方。”奥斯维辛是一座人间地狱,这里没有上帝,即使有上帝,他也会无立锥之地,他也会对奥斯维辛的悲剧无能为力。这些都表明在这人间地狱,不仅生命被灭绝,连信仰也被灭绝,惨无人道的**哪有信仰可言! 3.最后一段作者又一次写道“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为什么? 提示:奥斯维辛沉痛的历史让人不堪回首,“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是希望不要再有新闻,不要再有悲剧在奥斯维辛上演,愿奥斯维辛永远阳光明媚,愿和平之光永照人间! 五.拓展延伸 集中营的可怕、恐怖唤起了我们对于灾难的沉痛记忆,苦难中生命的顽强、坚韧与**人性的堕落则促使我们对人性进行深刻地反思。下面请同学们来看一条新闻。 2004年9月1日,一伙****闯入俄罗斯别斯兰市某中学劫持了正在参加开学典礼的包括学生、家长、教师在内的1500多名人质。52小时后,人质谈判失败,俄罗斯特种部队采取强攻方式实施营救,经过激烈的枪战,危机终于解除。此次危机共造成322人遇难,其中大部分是孩子。解救人质事件第二天,俄罗斯《消息报》刊登了解救人质全过程和部分死伤儿童照片。(出示幻灯片)请同学们就这一事件,以记者的视野,带着对人性的反思写一段话。 提示:反思人性,真正去尊重每一个人生存的权利,带着人性的善去面对一切,就可以超越国籍、种族、宗教的界限,就有可能从根源上去消除悲剧。 六.课后习题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篇报道与我们平日在报纸上看到的报道有什么不同之处? 板书设计:(略) 孙华,江洪,语文教师,现居湖北荆州。本文编校:艾永芳2023-07-23 02:33:181
关于《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颁奖词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突破新闻‘零度写作"原则,着眼细节,以冷峻的视角,深沉地描述了今天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纪念馆。在恐怖与快乐、战争与和平、历史与现实的反差中,它召唤起人们关于灾难的记忆、关于生命的思考、关于人性的自省。它的发表充分地表现了一个新闻记者的使命感,更以迫人的力量震撼生者的心,成为新闻史不朽的名篇。” 没有什么新闻,对大多数记者来说意味着失职、失业,而记者罗森塔尔却勇敢地写下了《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是的,奥斯维辛的确没有什么新闻,但它也不该有阳光、鲜花、孩子的嬉戏,更不该有遗忘。罗森塔尔突破了“客观报道”“零度写作”的原则,为我们营造了一个感性、立体的氛围,让我们在心灵的触动中警惕着未来。这不是一篇新闻,而是一篇有温度的文章;这不是一篇客观报道,而是一篇有情感的文字。但我们仍要将这个奖授予他,只为感谢罗森塔尔,感谢他让我们记住奥斯维辛,记住那段岁月,这一点对于全世界的人民都尤为重要。2023-07-23 02:33:281
高中必修1的那篇《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为什么是新闻呢
新闻根据记者在文章中的参与程度不同可以分为三种:一、记者作为旁观者的身份出现,只是纯客观记叙,不掺杂自己的感情和判断,只是由事实半身说话;二、记者作为旁观者,但会在叙述事实的同时表达自己的看法或者渗透自己的感情;三、记者作为事件的参与者,文章直接描写他的所见所闻。《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是第三种,把自己参观集中营的感受当成了主要的内容来写,是一种纯主观的报道。 导语一般是新闻的第一句或第一段,《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很显然是第一段了。2023-07-23 02:33:373
读《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感受
奥斯维辛 奥斯威辛集中营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修建的1000多座集中营中最大的一座。由于有上百万人在这里被德国法西斯杀害,它又被称为“死亡工厂”。该集中营距波兰首都华沙300多公里,是波兰南部奥斯威辛市附近40多座集中营的总称。 该集中营是纳粹德国陆军司令希姆莱1940年4月下令建造的,由3个主要部分组成:1号集中营,1940年6月收容了首批728名波兰和德国政治犯。这里通常关押着1.3万至1.6万人,最多时达2万人,其中包括政治犯、战俘以及犹太和吉卜赛平民。德国1941年6月入侵苏联后,苏联战俘被陆续送往那里关押。2号集中营,该营建于1941年10月,官方称为比克瑙。比克瑙是德国法西斯利用毒气室大规模屠杀被关押人员的场所。3号集中营,亦称布纳,是纳粹德国负责建筑和生产人造橡胶、汽油的大型企业,同时还负责在几座较小的集中营从事挖煤和生产水泥。 德国法西斯在集中营内设立了用活人进行“医学试验”的专门“病房”和实验室,还建有4个大规模杀人的毒气“浴室”及储尸窖和焚尸炉。1944年,这里每天要焚烧约6000具尸体。残暴的法西斯分子甚至在焚尸前敲掉受害者的金牙,剥下纹身人的皮肤做灯罩,并剪下女人的长发编织成地毯。 奥斯威辛集中营先后共监禁过数百万各类人士,其中有约110万人被夺去生命,受害者主要是波兰和欧洲其他国家的犹太人、吉卜赛人、波兰人和苏联俘虏。 1945年1月27日,苏联红军攻克了奥斯威辛集中营,当时集中营内的幸存者仅有7000多人,其中包括130名儿童。1947年7月2日,奥斯威辛集中营旧址被辟为殉难者纪念馆。197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以警示世界“要和平,不要战争”。为了见证这段历史,每年有数十万来自世界各国的各界人士前往奥斯威辛集中营遗址参观,凭吊那些被德国纳粹分子迫害致死的无辜者。 “奥斯威辛”一词演变到现在,已成为了屠杀和灭绝人性的代名词,使用这个地名也就同时说出了适用于所有民族屠杀的关键词。2023-07-23 02:33:482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反思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篇课文选自高中语文第一册第四单元,单元教学重点是教会学生分清新闻事实与新闻背景、客观叙述与主观评价,在此基础上,去粗取精,抓住有用信息。对于现在的高一学生来说,因为他们在初中已经学习过常见的新闻了,所以达到这一要求还是比较容易的。我考虑的是,作为一节新课改研讨课,如何在我的这节课上体现出一些新课改的理念,以供同行们研讨,哪怕是失败了,也算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当然,由旧有的观念向新的理念转变这一过程还是非常艰难的。(尽管我的教龄尚短,但作为旧有教学观念下的学生的时间可谓长矣,所以旧观念的影响还是很深的。)所以原先的教学设计依然没有多少突破,还是过分注重理性的分析,而忽视了学习的主体——学生的自主合作,轻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在区教研室组织的集体备课会上,许多老师给与了真诚的批评与指点,我校语文组的老师们也为我出谋划策,就在正式讲课前两天试讲时,教研室两位张老师还给我进行深入点拨,回想起准备这次课的过程,我深深体会到了“新课程促进教师成长”这句话的含义。应该说在大家帮助下,这堂课达到了预期的目标,还是体现了新课改若干理念的。 一、凸显“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之所以能获得美国普利策新闻奖,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的社会意义,二战已经结束十几年了,过去的杀人工厂、人间地狱——奥斯维辛却“阳光明媚、绿树成荫”,也许“忘却的救世主快要降临了吧”,人们应该永远牢记那段悲惨的历史,不要使悲剧重演,这正是本篇新闻的价值所在。如何让学生深深体会这一点呢?于是我让他们自己查找相关资料,以自己的体验感染自己,然后我课上借用多媒体手段,精心节选了影片《辛德勒的名单》中的两个片段,以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去打动学生,我觉得以这种方式来凸显“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要比空洞的说教省时、有力的多,当然前期的选择过程时一定要做细的。 二、关注学习的过程 语文学习是一个体验的过程,“过程和方法”有时可能比偏重于结果的 “知识与能力”更为重要。我反对把课堂沦为学生对“标准达案”的记忆,所以体现在课堂时就是学生的积极参与,参与必然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参与本身就是学生学习的过程,没有学习过程,就不会有好的学习结果,正如本班学生在评课时说:“这堂课上,老师不像过去的老师那样满堂灌了,而是让我们学生自己查资料、展示成果、自己读课文、自己提问、互相解答,老师只在关键时候引导点评,我们整堂课既紧张又充实,我喜欢这样的课。”我想对学生讲,我也喜欢这样的课,这也是老师所追求的。 三、积极实践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最先提出了转变学习方式的任务。提倡自主、合作与探究式的学习方式,逐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和以书本为中心的局面。作为新课改研讨课,我必须要在这方面进行尝试。课前学生去搜集有关奥斯威辛集中营的资料,加深对纳粹罪恶的了解,学生搜集的过程本身就是自主学习的过程,搜集整理的过程中他们也会产生自己的思考;同学小组内交流材料,并选代表课上展示最让本组同学震撼的一张图片,体现了合作交流;课上同学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提出问题,生生互动,互相启发;探究学习,是学生自主、独立的发现问题,并通过各种途径寻求问题的答案的学习方式,本课中我也给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空间,教师在这堂课上起到了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着的作用。 四、新课改促我成长 新课改要求教师转变观念,也必然要求教师不断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当然也包括理论素养和专业知识的更新,就本课而言,暴露出了我在诸多方面的不足。由于自己对文本的挖掘不够深入,所以课上引导学生对文本的探究就显得比较浅,诚如有些老师所言,人文性体现得较突出,工具性就显得有些薄弱;由于教师教学经验不足和学识的浅薄,对于学生的评价还缺少精当的点评;作为一堂课,如何把用多媒体调动起来的学生的情感转移到文本本身来等问题解决得并不够理想,这些“缺憾”同“亮点”一样,也是我作这堂课的收获,更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其途径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作为刚参加工作不久的青年教师,赶上新课改的大潮是我的荣幸。感谢新课改敦促我不断学习、不断成长。2023-07-23 02:33:561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教学反思
【教学准备】1、利用课前预习,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收集整理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2、设计三个问题,以迅速了解学情:①读完课文,你了解了什么?有何感受?②你还有什么疑难问题?③你希望老师重点讲些什么?【教学重点】根据所了解的学情,确定以下教学重点:1、为什么“没有什么新闻”却成了大新闻?2、这篇新闻有何独特之处?为何成为新闻史上的名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上这堂课之前,老师问了你们几个问题。其一,读完《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你了解了什么,有何感受?其二,对这样一篇新闻,你还有什么困惑和疑问?其三,你希望老师在课堂上重点讲什么。读完这篇课文,同学们有一定的收获和感受,也提出了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归纳起来,无外乎这两个问题:其一, “没有什么新闻”为什么却成了新闻?其二,这篇新闻为何成为新闻史上的名篇?我们今天的课堂,将就这两个问题展开探讨。二、概述内容参考:作者先写布热金卡一派祥和安宁的景象,进而交待相关的历史背景,接着写游人在奥斯维辛集中营参观毒气室、焚尸炉、女牢房、女囚绝育实验室、长廊上的照片、窒息室等场所的情景以及参观者的真实感受,最后作者再次强调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三、梳理探究1、这篇新闻有没有体现一般新闻的普遍特性?参考:真实性,真实的景象、真实的感受;客观性,客观的事实存在;时效性,14年后重游所写,似乎没有什么时效性;异常性,与奥斯维辛不相匹配的景象(①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②一切都可怕地颠倒了;③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雏菊花正在怒放)。2、最突出的新闻特性是什么?参考:突出了新闻的异常性。3、如果说这样的充满生机的安详宁静的景象是异常的,那么在奥斯维辛,怎样的景象是正常的?你怎样理解“没有什么新闻”?既然“没有什么新闻”了,为什么还要报道?这说明“没有什么新闻”具有新闻价值,具有怎样的新闻价值呢?参考:奥斯维辛是纳粹德国建立的集中营,是一所令人不寒而栗的杀人工厂。它总共存在4年零9个月,即1730天,在这段时间,共有400万人死在那里,平均一天死去2312人,这就是当年人们听惯了的每天发生在奥斯维辛集中营里的骇人听闻的新闻!而今天的奥斯维辛——曾经的杀人工厂,已经不再杀人。就常理而言,这里确实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可美国记者罗森塔尔则意识到,曾经的杀人工厂已经不再杀人,这对爱好和平的人来说,是他们经历了多少磨难付出了多大牺牲才换来的最激动人心的好消息,这难道不值得报道不值得与读者分享吗?杀人工厂不再杀人,甚至呈现出一派祥和安宁生机勃勃的景象,这就是最大的新闻!4、报道这篇新闻,仅仅是因为“杀人工厂不再杀人了”这个让人欣喜的消息吗?这个消息应该不是作者去参观的时候才发生的吧,作者报道这一则新闻还有什么原因呢?参考:曾经的杀人工厂不再杀人了,这里生机勃勃安详宁静,这固然是让人欣喜的;但是否也意味着,这个曾经是“杀人工厂”的集中营已经关闭14年了,“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追逐嬉戏”的儿童们知道当年发生在这里的恐怖悲剧吗?而远在大门之外处于世界各个角落享受着和平与安宁的人们还会记得这里曾经展示出的人性的丑陋吗?,所以作者才在第六段说:“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来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在访问这里之后,如果不说些什么或写些什么就离开,那就对不起在这里遇难的人们。”所以,作者想借助这篇新闻报道,警醒人们,不要忘记那段黑暗的历史,他意在唤醒人们关于灾难的回忆。5、要怎样才能更好地警醒人们呢?参考:最大限度地突破“零度创作”原则,真实再现参观者的主观感受;注重描绘细节,尽可能地再现历史,以唤醒人们的灾难记忆。6、有哪些细节让你觉得具有震撼效果?⑴刚步入奥斯维辛,作者便看到这里阳光“明媚温暖”,绿树“婆娑起舞”,孩子们高兴地“追逐嬉戏”,这是多么美好的生机盎然的和平景象,然而作者却毫不隐讳地这是“最可怕的事情”“像一场噩梦”!读者由惊诧到困惑到警醒:风光固然美好,却与奥斯维辛的历史不相协调。奥斯维辛曾经是一个暗无天日的人间地狱,这里应该“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作者无一句正面控诉,却强烈表达出自己的内心的情感,这情感是那样的错综复杂,字字句句敲打着读者的心,让读者感到一种莫名的压抑。⑵作者随着参观者的脚步,把读者带进了集中营,从毒气室、焚尸炉、女监房、试验室、纪念墙一直写到绞刑室。作者重点描写参观者们行动、神态,传达他们内心的感受,以此感染读者,引起读者的共鸣。①参观者一开始是“默默地迈着步子”,他们清楚这里每一个地方都很恐怖,但是不知道会碰到什么可怕的景象,所以总是先“很快地望上一眼”,当想像中的场景和眼前的事物联系在一起的时候,他们由于震惊“步履不由得慢了下来”。这些细节所传达出的内心感受是如此的沉重,不断地敲击着读者们的心。②看到成堆的头发和婴儿的鞋子,“他们就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看到关押女犯人的盒子,有的参观者竟然“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而到了执行绞刑的地下室,参观者都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我们无从知道那些房间、那些盒子的具体情况,因为作者没有写也不屑于写,但我们却因此能想见当年的残酷景象。能感受到这样的参观带给人们心灵的震撼,带给人们深刻的反思!⑶“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一边是戕害生命的毒气室和焚尸炉,一边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作者明知不该却固执地要将这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摆在一起,仅仅是为了让读者难以忘怀吗?也许有控诉,生命的绽放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对生命的戕害是最恶劣的罪行;也许还有讽刺,任纳粹刑罚多么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⑷“从长廊的两边的墙上,成排的人在注视着参观者。”明明是参观者们在看着照片,怎么却成了照片上的人在注视着参观者?这种主客错置的表达既不是语法的错误,也不是修辞的滥用,而是参观者的心灵被鞭打被拷问的真实写照。⑸“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照片墙上,又在想什么呢?”我们知道,这不仅是作者的疑问,也是给读者提出的问题。它引发了人们对生命的思考,对人性的反思。四、归纳总结1、“没有什么新闻”为什么却成了新闻?参考:其一、杀人工厂不再杀人,甚至呈现出一派祥和安宁生机勃勃的景象,这种极为异常的现象,就是最大的新闻;其二,源于一种责任,借助这篇新闻报道,以警醒人们不要忘记那段黑暗的历史,以唤醒人们关于灾难的回忆。2、这篇新闻有何独特之处?为何成为新闻史上的名篇?参考:结合普利策新闻奖颁奖词归纳总结这篇新闻的特点。《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突破新闻“零度写作”原则,着眼细节,以冷峻的视角,深沉地描述了今天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纪念馆。在恐怖与快乐、战争与和平、历史与现实的反差中,它召唤起人们关于灾难的记忆、关于生命的思考、关于人性的自省。它的发表充分地表现了一个新闻记者的使命感,更以迫人的力量震撼生者的心,成为新闻史不朽的名篇。特点:突出新闻异常、突破零度原则、强调主观情感、着眼细节描述,让人们思考生命、自省人性。【教学思考】王荣生教授在关于“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教学环节的展开”系列讲座中谈到,“语文课堂重建的关键,是将课堂教学以‘教的活动"为基点逐步转变到以‘学的活动"为基点”,“并不是广大的语文教师不能把语文课堂教学做好,而是以‘教的活动"为基点这种立场,使课堂教学很难做好,甚至会做的很坏”,“以往所孜孜以求的教师‘教的活动"有结构、相对完整,甚至‘环环相扣",是走错了方向——我们本应改追求的,是学生‘学的活动"有结构、相对完整”。这里涉及两个概念:以“教的活动”为基点的课堂教学,以“学的活动”为基点的课堂教学。何谓“以‘教的活动"为基点的课堂教学”?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教学环节的展开均以“教的活动”为基点,也就是说,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教学环节的展开主要依据教师的选择和教师的设计。何谓“以‘学的活动"为基点的课堂教学”?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教学环节的展开均以“学的活动”为基点,也就是说,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教学环节的展开主要依据学生的各方面相关情况。过去教师“教的活动”有结构、相对完整,甚至是“环环相扣”,但却走错了方向——我们本应该追求的,是学生“学的活动”有结构、相对完整;以往教师“教的活动”丰富多样,甚至是花样百出,但是搞错了地方——我们本应该追求的,是学生“学的活动”丰富多样。营造以“学的活动”为基点的课堂教学,是课程改革主导理念的具体化。新课程所追求的课堂简单地说无非是这么两点:其一,使学生“学的活动”更有结构一点,更完善一点;其二,使学生的语文学习方式更丰富一点,更多样一点。归根结底,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环节的展开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素养,我们自然要以“学的活动”为基点来确定“语文教学内容”那么,怎样以“学的活动”为基点来确定“语文教学内容”呢?首先,在备课前,了解学生的学习经验。曾经有人问,钱梦龙老师上课为什么学生总能跟他配合得这么默契呢?钱老师回答说:“因为首先我考虑的不是学生将会怎样配合我的教,而是我的教怎样去配合学生的学,因此,仔细体察学生认识活动的思路和规律,是我备课的一个重要内容。”老师的教是为了配合学生的学,也就是需要探测课文的哪些地方是学生读懂了的,哪些地方是他们没有读懂的,哪些地方是学生能够读出好处来的,哪些地方很可能是他们欣赏不了、感受不到的。某种体式的文章理解和欣赏的要点,往往就是学生理解和欣赏的盲点,因而也就是教学的重点,要占据课堂教学的主要时间。了解学生的学习经验的最好办法就是布置预习作业,特别强调学生注意预习中遇到的问题,并要求学生将这些问题以书面的形式提交。在教授《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时,笔者布置了一定量的预习作业,特别要求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提出问题,并写在预习作业本上上交,以期获得最为真实和全面的学生的学习经验。备课前对学生学习经验的了解,有助于教师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其次,在备课时,对所了解到的学生的学习经验加以分析总结,据此确定教学的重点难点。分析时应当考虑学生对教学材料的了解情况,也要了解学生的问题集中在什么地方?为什么集中在这里?问题相对较少的是否就完全明白了?根据学生就《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提出的问题,笔者总结如下:1、 “没有什么新闻”为什么还要报道;2、 这篇新闻更像散文游记,异于一般的新闻报道,为什么这样写?据此,笔者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其一, “没有什么新闻”为什么却成了新闻?其二,这篇新闻为何成为新闻史上的名篇?再次,在授课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并根据学生学习状态的变化,适时调整教学内容。从学生那里探查来的所谓学情有时并不能准确反映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疑难,以“学的活动”为基点,并不完全意味着应该重视每一个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来适时调整教学内容。由此可见,“确定的教学内容”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只是在备课过程中的预定的内容,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将随着“学的活动”的变化而适当调整。当然,不可否认,以“学的活动”为基点来确定“语文教学内容”似乎也有难以回避的矛盾,比如,一个班级动辄四五十人,学情千差万别,该怎样根据学情选择合宜的教学内容?此外,也可能遇上教学时间难以调配的问题。因此,以“学的活动”为基点来确定“语文教学内容”并不完全依赖于“学的活动”,也需要“教的活动”加以辅佐,两者相辅相成,以“学的活动”为基点来确定“语文教学内容”,以“教的活动”为基点来补充“语文教学内容”。【教学反思】1、《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是世界新闻史上的名篇,但因为它的独特性,授课者很容易把它当作散文来教,而忽略了它是一篇新闻。笔者在授课时,特别强调它的文体特征,特别突出它的新闻特性。2、对“没有什么新闻”的理解还不够全面,在课堂上也没有让学生充分表达他们的看法。3、对“没有什么新闻”的“新闻价值”的解读还不够全面,也许还应该允许有其他的理解。2023-07-23 02:34:031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的写作规律
文体:报告文学(一种以文学手法及时反映和评论现实生活中真人真事的新闻文体,其特点为 新闻性,文学性,政论性)开头描写在奥斯维辛所见的安宁景象为接下来进入集中营所见到的可怖景象做铺垫文章以作者行踪为线索,历史与现实交错出现并融为一体,使现实场景有了深厚的历史内涵(可以学习这种写作手法)向世人展现关于奥斯维辛的情况。特点在于作者不曾去评论奥斯维辛集中营到底如何恐怖,而是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写下,让读者自行思考。2023-07-23 02:34:101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教案 作业布置
一、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学习内容分析(一)教材分析:本课文选自高中语文第一册第四单元,该单元系新闻和报告文学单元。《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打破了客观报道的传统,与同类题材的新闻选取的角度有很大的不同。它直接讲述自己以及周围参观者的所见所感,字里行间灌注着自己的情感。(二)学情分析:初中已学过新闻作品,平常也经常接触新闻,对它并不陌生,具有一定的阅读和欣赏能力。高一的学生情感比较丰富,调动他们的情感体验,融入悲情题材作品的难度不是很大。并且他们具有一定的合作、交流、探究能力。二、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新闻报导的一般特征和结构方式。2、理解新闻写作中将情感蕴含于叙事之中的写法。3、掌握正面叙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4、品味作品中的细节描写。5、发现作品中极具新闻价值的“反差”,挖掘本则新闻的意义。(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教师讲析,了解新闻的创作背景。2、通过教师引导归纳,学习本则新闻的写作手法。3、通过小组探究,理解新闻平实语句中蕴含的丰富内涵。4、通过教师归纳总结,明确本则新闻的社会意义。(三)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目标:1、领会作者在平静的叙述中所蕴含着的对纳粹的强烈愤怒。2、记住历史惨痛的教训,珍惜和平,尊重人性的情感。2023-07-23 02:34:181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得奖颁奖词!600~800字!
《奥斯维辛没有新闻》告诉我们那历史的记忆与人性的觉醒。没有新闻就是新闻,古老的土地上,时刻都会有新的生机。在这没有新闻的地方,我们看到了废墟上的鲜花,代表历史的尸骨永远的埋葬在了泥土中,罪恶,无情与欲望也随之埋葬,美好的人性光辉正在绽放。不忘历史,更不被历史所束缚。在这里,永远的奥斯维辛。这也许并不止是一篇新闻,而是真挚的感叹,心灵的触动。 补充一下:上边那篇是普里斯特奖的颁奖词。我的是自己写的仅供参考,上边那篇是正版颁奖词。2023-07-23 02:34:452
人文精神的理解800字【《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的人文精神探寻】
【摘 要】《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一文蕴涵着浓厚的人文精神,它唤起人们关于灾难的历史记忆,展开了对于人类生命的深沉思考,对战争背景下的人性进行了深刻的反省。本文围绕这三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论述。 【关键词】人文精神 灾难 生命 人性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是罗森塔尔在二战硝烟弥散多年后,参观波兰的奥斯维辛集中营博物馆后写的一篇新闻,获美国新闻的最高奖项“普利策”奖,颁奖词写道:“它召唤人们关于灾难的记忆,关于生命的思考,关于人性的自省。它的发表充分地表现了一个新闻记者的使命感,更以迫人的力量震撼生者的心。”这是对本篇蕴含的人文精神的极简洁的概括,现在我想从这三点谈谈我的浅见。 一、召唤人们关于灾难的记忆 焚尸炉的滚滚黑烟在记忆的天空已被遗忘的风吹得渐行渐远,而罗森塔尔将我们重新带回到那灾难的岁月。 文中称奥斯维辛是“人间地狱”“杀人工厂”,词语概括、凝练,让人展开惨烈的想象,让人毛骨悚然。接下来,罗森塔尔随着人流带着读者参观了集中营,游览地点不断转换:“毒气室――焚尸炉――死囚牢――灰砖房――长廊――地下室”。记录罪恶的遗迹,遗物,“成堆的头发和婴儿的鞋子”,让人感到战争灾难的惨绝人寰,在奥斯维辛“共有400万人死在那里”,刽子手连婴儿都不放过。“三层的长条盒子,6英尺宽,3英尺高”,“每夜要塞进去五到十人睡觉”的女牢房,盒子多么狭小,女囚要被“塞”进去,如细小的火柴棒塞进狭窄的火柴盒,毫无人性可言,屠夫们对待待宰的囚犯惨无人道。罗森塔尔再现了参观者的部分动作,神态:“恐怖”“停下脚步,浑身发抖”“惊惧”“庆幸”“窒息”“恳求的目光”一系列词语让读者感同身受,将读者带回到那段不堪回首的灾难岁月。 人类在物质的追求中遗失了精神的伊甸园。齐格蒙特u30fb鲍曼说:“无论是实际上,还是预感上,所有人也许都是流浪者,无所寄寓,无所挂靠,我们在分裂中前行。”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作为文化的载体,历史是精神家园里最幽深最生动的部分。 1959年,罗森塔尔来到布热金卡,看到“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他用“可怕”“居然”来表达其感受。为什么呢?因为灾难的破坏性是无法弥补的,对生命的摧残是不能挽回的。在布热金卡,应该让黑暗、死亡、阴冷永远安静的矗立在那里,让人一看就浑身发抖,可如今这里“居然”呈现美景,让人惊讶,要知道,地狱里生长的家园是可耻的,宁静会冲淡对地狱的记忆。在布热金卡两种截然相反的东西叠合在一起,昔日的毁灭,今日的生机,就越是让人感到当年战争的残酷,法西斯暴行的恐怖可怕,我们不能让战争重来!我们要在对历史的追忆中重返精神的家园! 二、关于生命的思考 当我们追随罗森塔尔的脚步,驻足于长廊,在墙上,“成排的人在注视着参观者”,“他们表情木然”,在这里,作者淡化其外貌,但对其中一个做了精细的描绘,“二十多岁的姑娘,长的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为什么作者对她情有独钟,是她的美貌吸引了他?不,是她在“温和的微笑”“微笑”且“温和”与“木然”形成鲜明对比,让我不禁思索同样笼罩在死神的黑袍中为何会有不同的神情。 生命对每个人都是弥足珍贵的,如此宝贵的生命的价值在哪里?肯定不仅仅因为它对每个人只有一次,更重要的是人在生的过程中尽所能达到的高度。高度可分为两种:一、直观性领域,如政治、经济、科技、文艺等;二、非直观性领域,如心灵、道德、品行、修养等。第一种显而易见,现在,我就第二点来谈谈。 “木然”说明了生命的脆弱,在暴行的压制下,在聆听死神脚步步步逼近的时候,他们心灵的力量逐渐消失,渐渐变得麻木不仁,对同伴对自己;“微笑”的是一个娇柔如花的姑娘,她笑的源泉在哪里?不是面对死亡的无可奈何的狂笑,不是面对屠夫的冷笑,不是希望赦免的谄媚的笑,而是“温和”的“微笑”。我想源泉应该是她的心灵。姑娘知道死亡是无可避免的,她不愿让生命的最后时刻在恐惧、麻木中度过,她回想往昔美好时光,那些甜蜜的日子,她的“温和”让我感到她内心世界的宽厚,她的“微笑”让我看到她心灵世界的丰富、美好、坚韧,从笑中我看到她的生命价值达到的高度。 三、关于人性的自省 弯曲至地的头颅――这是犹太人居住区里的诗句,也是令人惊骇的高效屠杀机器的一个注释。绝对的善和极致的理性,使受害者把自己的灭亡拽得更近。 一场大面积的屠杀,不是数目有限的屠夫和屠刀所能完成的,它需要待宰羔羊大面积的顺从和配合。沉默的目击者,清白的旁观者,无辜的消极苟安者……最终,逃脱不了杀戮的受害者。人性异化为羊性从而纵容了普遍的罪恶。 历史的眼睛看见塞满待宰羔羊的列车,一列一列驶向奥斯维辛,但这双眼睛看不到,车轮之下那些横跨科瓦河的桥,很多是犹太工匠巧手制作的。他们的理性并不指引他们协助加害者,他们的理性只诱使他们选择此时此刻的生存。生存的希望是仅存的最后一线希望,它就成了最高目标,压倒了人性中所有的元素,成为惟一的元素。人们全部的想象力,都在这最后一线希望中张开,于是就有非常态的想象机制搭救他们。他们愿意相信毒气室是日常生活的浴室,去往死亡营的路是秩序中的重新安排;他们愿意相信,昨夜被处决的同类是因为身上有污点,与自身的清白有一个合理的区别;他们也愿意相信今晨被带走的父兄是因为老弱病残,与自身生存的合理性还是一个区别……自我保全的希望似乎还存在着,他们宁愿选择沉默。 比起狼群在野地里的攻击,牧人的屠场能毁灭得更彻底。在狼群的野蛮面前,他们缺乏的是抵抗的能力,而在人的文明那里,是连抵抗的意愿也消失殆尽了。他们不愿意引颈就戮,但他们更害怕离群的恐怖,更不能承当个人抵抗的责任,为此他们相信国家机器无与伦比的强大,相信必然性与决定论,相信挣扎和逃脱之不可能,之无意义,相信被宰杀是他们的宿命。残暴的统治下的受害者在走向死亡的路上可能丧失了他们的部分人性,转化为羊性,从而加速了死亡的步伐。 文学惟有保持与人类苦难记忆的联系,它才是道德的、人性的、人生的;惟有这样,它才可能返回人类的心灵,获得为其他精神创造所没有的温暖和力量。《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正印证了这些话。 ★作者单位:湖北省洪湖市第二中学。2023-07-23 02:34:521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
今天我们学习《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二、展示目标这节课我们主要把握文章所蕴含的情感和深远内涵,品读文章的语言和精彩的细节。三、进入文本1、文章我们已经预习了,那么在奥斯维辛发生了那么多悲剧,而作者为什么还说“没有什么”新闻呢?明确:新闻讲求事件要新鲜、报道要及时,在课文第五段作者说:“奥斯维辛的惨状被人们讲过了很多次”,不再是什么新闻引导:⑴新闻的特点是什么?明确:事件要新鲜、报道要及时⑵奥斯维辛的悲剧是不是当前多发生的?明确:不是⑶从文中能不能找到依据? 明确:第五段2、那么作者为什么还要写这篇新闻?从文中找到关键句子。2023-07-23 02:35:001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教学反思
【教学准备】1、利用课前预习,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收集整理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2、设计三个问题,以迅速了解学情:①读完课文,你了解了什么?有何感受?②你还有什么疑难问题?③你希望老师重点讲些什么?【教学重点】根据所了解的学情,确定以下教学重点:1、为什么“没有什么新闻”却成了大新闻?2、这篇新闻有何独特之处?为何成为新闻史上的名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上这堂课之前,老师问了你们几个问题。其一,读完《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你了解了什么,有何感受?其二,对这样一篇新闻,你还有什么困惑和疑问?其三,你希望老师在课堂上重点讲什么。读完这篇课文,同学们有一定的收获和感受,也提出了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归纳起来,无外乎这两个问题:其一, “没有什么新闻”为什么却成了新闻?其二,这篇新闻为何成为新闻史上的名篇?我们今天的课堂,将就这两个问题展开探讨。二、概述内容参考:作者先写布热金卡一派祥和安宁的景象,进而交待相关的历史背景,接着写游人在奥斯维辛集中营参观毒气室、焚尸炉、女牢房、女囚绝育实验室、长廊上的照片、窒息室等场所的情景以及参观者的真实感受,最后作者再次强调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2023-07-23 02:35:071
高一语文必修一《奥斯维辛没什么新闻》中奥斯维辛纪念墙上照片中的那个姑娘,她在想什么呢?
1 想到即将离开这个罪恶的社会,灵魂会升入天堂,因此倍感快慰。 2 为亲人还活着,没有被抓到这个人间地狱而庆幸。 3 深深怀念和恋人曾经花前月下、卿卿我我的燃情岁月,沉浸在对昔日美好生活的回味中。 4尽管身处绝境,依然抱有对未来美好的期许。 忘了了告诉你,这个姑娘的名字叫安妮。 安妮是英语必修一中第一篇reading里讲的人。2023-07-23 02:35:141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篇新闻报道,以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为题,请简要分析这个题目的好处
一方面警醒读者不要忘记这一段惨绝人寥的历史。另一方面说明的确没什么新闻可写,但作者非写不可,突出不寻常的题目,有着不寻常的意义。2023-07-23 02:35:221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的词语注释
奥斯维辛集中营:(英文名称:Auschwitz Concentration Camp;德文名称:Konzentrationslager Auschwitz-Birkenau;法文名称:Camp de concentration d"Auschwitz;又译奥斯威辛集中营)是纳粹德国时期建立的劳动营和灭绝营之一。有“死亡工厂”之称。其遗址在距克拉科夫(Krakow)西南60公里的波兰小城奥斯维辛(波兰文:Ou015bwiu0119cim),今日已成为博物馆和纪念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在奥斯维辛建立了最大的集中营,这个小镇因此闻名于世。纳粹德国奥斯维辛集中营管理局控制的地区面积达40平方公里,集中营内共有3个主要营地和39个小型的营地,分布在整个波兰南部西里西亚地区。集中营内部壁垒森严,四周电网密布,内设哨所看台、绞刑架、毒气杀人浴室和焚尸炉,由奥斯维辛一号、奥斯维辛二号(比克瑙,英文:Birkenau)、奥斯维辛三号(莫诺维茨,英文:Monowitz)组成,是希特勒种族灭绝政策的执行地。在战后的纽伦堡审判中,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指挥官鲁道夫·胡斯(Rudolf Hoess)供认,多达300万人死于该集中营。奥斯维辛集中营国家博物馆已经将该数字修订为110万。集中营内关押着来自德国、苏联、波兰、法国、奥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荷兰、比利时、挪威、意大利、西班牙、中国等三十多个国家的犹太人、吉普赛人、战俘、知识分子、抵抗组织成员、“反社会分子”、耶和华见证人和同性恋者。约90%的受害者是欧洲各国的犹太人,大多数受害者是被毒气室的毒气齐克隆B杀害,其他死亡原因是苦役、疾病、个别处决以及所谓的“医学实验”。奥斯维辛集中营是纳粹德国犯下滔天罪行的历史见证。(详见“奥斯维辛集中营”词条)布热金卡:(英文:Birkenau,官方翻译为比克瑙,奥斯维辛二号):这是一个灭绝营,其主要任务是在毒气室进行大规模屠杀,有大约96万犹太人,75,000名波兰人和19,000名吉普赛人在此遇害。此外它也包括几个较小的集中营:布达的农业营、加悔泽的养禽营、赖斯科的蔬菜营和一些医学、化学实验室。罗道夫·弗兰斯·费尔南德·霍斯:(英文:Rudolf Franz Ferdinand Hoess,也可翻译为鲁道夫·弗兰斯·费迪南德·胡斯,1900年11月25日—1947年4月16日),党卫军一级突击队大队长(军衔:中校),1922年加入纳粹党,1934年加入党卫军,1940年5月4日至1943年11月任奥斯维辛集中营指挥官。纽伦堡审判后被定为乙级战犯,1947年4月16日被绞死在在奥斯维辛一号营地的焚化厂前。2023-07-23 02:35:301
高一 课文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读后感 400
某些历史总是令人痛心的。漫漫长河里,埋葬了不知多少鲜活的生命,至今,我们也还可以感受到千百年冤死的灵魂对于光明无限的渴求。我们都痛恨杀戮。我庆幸自己生活在现代文明社会里,不用担惊受怕,不用体味无边黑暗里企盼光明的滋味,更不用体会亲见亲人受折磨后死无葬身之地的心脏被抽离出身体的痛。没错,我们真的太幸运。在了解纳粹的罪行前,我从来都不知道,也从来都不敢想人性竟可以丑恶到如此令人发指的地步,他们对生命漠视的态度深深地将我震撼了。我多么想问一问:你们的心还在吗?如果在,那份真善美又被你们丢到何处了呢?我可以想象杀人工厂里尸骨堆积成山的惨象,我也可以想象被关押囚犯心中深深的恐惧与绝望,我就是不能想象人性最黑暗处究竟散发着怎样的恶臭,黑暗又是怎样将光明吞噬的一点也不剩。但,尽管如此,黑暗也终究会被光明所驱散。那些在如此惨烈境遇中活下来的人们,是何等的坚强,他们的内心又是何等的强大呢?还有,还有那个企求侩子手把她埋的浅一点的,只怕妈妈找不到她的女孩儿,她的心灵又是何等澄澈呢?那是还没有被污染的,最干净的地方。人性,还是美的吧!历史的漫漫长河一定会涤出人性的光辉,纵然会有黑暗,也终会被光明覆盖。看见了吗?雏菊花在怒放!望采纳,谢谢!2023-07-23 02:35:441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中少女的内心活动百度知道
(充满青春与梦想的照片,美好的生命化为灰烬,对法西斯的控诉。)在最恶劣的条件下,她让自己的精神生活在一个正常世界。也让孩子通过艺术活动尽量做到:身体被囚禁,精神仍然健康和自由。作者当时特意描写这个女孩子的微笑,是把她放在那个惨无人道的杀人工厂的环境里的塑造的。作者花了大量的笔墨描写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可怕,人们的恐惧,气氛的沉重,但是人们突然看见这样一个女孩,一个丰满,美丽,正值青春年少的女孩,象征着希望的人。这是很大的反差,在反差之中,一方面衬托了集中营的恐怖,控诉了纳粹的惨无人道,一方面体现了人性的光辉,人不畏惧死亡,不畏惧暴行,所以微笑2023-07-23 02:35:531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中那个年轻女孩的心里描写。字数:300字
1.忘记历史,就会悲伤重演!2.前以色列总理拉宾的和平宣言:""几万个示威者的喊叫,还不如一个痛哭儿子站死的母亲的眼泪给我的震撼……“”……“”我向来相信太多数人是渴求和平而且愿意抓住和平机会的。你们今晚聚集在此。证明了这种渴求:要和平,不要暴力,暴力伤害民主,我们抵制暴力。“”3.二战时期,在一座纳粹集中营里,关押着很多犹太人,他们大多是妇女和儿童。他们遭受着纳粹无情的折磨和杀害,人数在不断减少。4.有一个人天真活泼的小女孩,和她的母亲一起关押在集中营里。一天,她的母亲和另一些妇女被纳淬士兵带走了,从此,再也没有回到她的身边。人们都知道,她们可定是中毒了。因为每天都有人被杀害,死亡的阴影笼罩着每一个人,人们谁也不知道自己是否能活到第二天。但当小女孩问大人们她的妈妈哪里去了,为什么这么久了还不回来,大人们默默流泪了,后来实在不能不回答时,就对小女孩说,你的妈妈去找你的爸爸了,不久就回来了。小女孩相信了,她不在哭泣和询问,而是唱起妈妈交给她的许多儿歌,一首接着一首唱着,想轻风一样在阴沆的集中营吹佛。她还不时爬上囚室的小窗,向外张望着,希望看到妈妈从远处走来。5.小女孩没有等到妈妈回来,就在一天清晨,纳粹士兵用刺刀驱赶着,将和她和数万名犹太人逼上了刑场。刑场上早就挖好了很大的深坑,她们将在一起被活活埋在这里。人们沉默着,死亡是如此真实逼近着每一个生命。面对死亡,人们在恐惧中发不出任何声音。人们一个接着一个地被纳粹土兵残酷地推下深坑。当一个纳粹走到小女孩跟前,伸手要将她推进深坑中的时候,小女孩睁大漂亮的眼泪对纳粹土兵说:“”刽子叔叔,请你把我埋的浅一点好吗?要不,等我妈妈来找我的时候,就找不到了。纳粹土兵伸出的手僵在了那里,刑场上顿时响起一片抽涕声,接着是一阵愤怒的哭喊……人们最后谁也没有人逃出纳粹的魔爪,但小女孩纯真无瑕的话语却撞痛了人们的心,让人们在死亡之前找回了人性的尊严和力量。暴力真的能摧毁一切?不,在天真无瑕的爱人和人性面前,暴力让暴力着看到了自己的丑恶和渺小。刽子手们在这颗爱的痛心面前颤抖着,因为他们也看到了自己的结局。2023-07-23 02:36:031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写作背景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是一篇获过美国普利策新闻奖的优秀新闻作品,被誉为“美国新闻写作中不朽的名篇”。它的修辞对象—棚坦—“新闻”不仅指向新闻稿本身,还指向作者所报道的整个拍御奥斯维辛。它跳出了传统新闻“客观报道”、“零度写作”的窠臼,大胆地在反映客观事实的基础上,着力表现作为一名有使命感的记者的在场的主观印象,激情洋溢地抒发了对法西斯暴行的深恶痛绝,对自由、解放、新生的无比珍惜之情。扩展资料: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细节:恰当的细节描写对增强新闻报道的现场感极为重要。本文细节刻画细致传神。有对历史遗迹、遗物的细节特征的描画,如“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这个细节象征着正义是邪恶镇压不了的,自由与光明之花必将灿烂地开放。再如“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这是对历史遗照中人物表情的浮雕似的特写,其后作者用追问——“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又在想什么呢?”——来“放大”“加深”这一细节印象,启发世人反思:美和善就是这样被蹂躏、践踏和毁灭的!活着的人,要永远牢记法西斯的罪恶,警惕法西斯幽灵的复活。还有对参观者表情反应细节的摹写,如用“张大了嘴巴”表现参观者的惊惧莫名,用“浑身发抖”表袭和岩现参观者的怒不可遏,用“跪了下来”表达参观者的诚挚祈祷等等,这些细节都给读者以立体的视觉形象和强烈的情感震撼。2023-07-23 02:36:211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是一篇获过美国普利策新闻奖的优秀新闻作品,被誉为“美国新闻写作中不朽的名篇”。它的修辞对象——“新闻”不仅指向新闻稿本身,还指向作者所报道的整个奥斯维辛。它跳出了传统新闻“客观报道”、“零度写作”的窠臼,大胆地在反映客观事实的基础上,着力表现作为一名有使命感的记者的在场的主观印象,抒发了对法西斯暴行的深恶痛绝,对自由、解放、新生的无比珍惜之情。作者简介亚伯拉罕·迈克尔·罗森塔尔(1922年—2006年5月10日),1922年出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后到美国求学并加入美国籍。他在纽约市立学院上学时就是校报通讯员。1944年进入《纽约时报》后长期从事国际新闻报道,先后常驻印度、波兰、瑞士和日本,并于1960年获普利策奖的国际新闻奖。2023-07-23 02:36:341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的文章赏析
看标题,它是一个充满悬念的否定句——“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新闻内容的首要特点是“新鲜”,要求报道新近发生的事;而标题竟然劈头就说“没有什么新闻”,从受众心理讲,这种欲擒故纵之笔很吊读者胃口。再看导语,1-3自然段是本篇导语。先用对比手法突出如今阳光明媚、花香鸟语的布热金卡曾经是“人间地狱”,现在“也许是世间最可怕的旅游中心”;再用一组排比句点出布热金卡是一个世人瞩目的地方。导语部分用如诗般的语言渲染了一种庄严肃穆的情感氛围,调动了读者的阅读兴趣。接着看主体,4-15自然段是这篇新闻的主干。大致按先整体概述后局部分说的顺序展开。4-5自然段介绍集中营的方位、居民、环境、历史等概况。作者援引具体数据与个人回忆录要点等确凿事实证明这里曾经是“杀人工厂”。第6自然段交代写作动机,“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这一句呼应标题,强调法西斯犯下的滔天罪行罄竹难书,出于记者职业的神圣使命感,出于对遇难者在天之灵的告慰,他不能不向世人报道他所见到的一切。这就再次拉近了记者与受众的心理距离。8-15自然段叙述参观者的见闻感受,大体依照参观地点的转换,即“毒气室→焚尸炉→死囚牢→女牢房→灰砖房→长廊→地下室”的顺序,择要记录参观者的印象。这里作者运用了多重视角,不仅写历史遗迹(物)的特征,而且刻画参观者的表情反应;不仅写参观者的观感印象,也写自己对参观者反应的反应。尽管第一人称“我”在文中并没有出现,但读者可真切地体验到作为一名特殊的参观者的记者,他那犀利的目光、深沉的情感。最后看结语。“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一句再次点题,呼应第6自然段首句,这不仅使全文结构收尾圆合,而且激发读者旧事重拾,温故知新。“这里阳光明媚,绿树成阴,在集中营大门附近,孩子们在追逐游戏”呼应首段,反复展现今天布热金卡的安谧、秀丽的风景,这是用乐景寄托对遇难者的哀悼,同时提醒人们“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要百倍珍惜今天的自由与幸福。 恰当的细节描写对增强新闻报道的现场感极为重要。本文细节刻画细致传神。有对历史遗迹、遗物的细节特征的描画,如“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这个细节象征着正义是邪恶镇压不了的,自由与光明之花必将灿烂地开放。再如“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这是对历史遗照中人物表情的浮雕似的特写,其后作者用追问——“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又在想什么呢?”——来“放大”“加深”这一细节印象,启发世人反思:美和善就是这样被蹂躏、践踏和毁灭的!活着的人,要永远牢记法西斯的罪恶,警惕法西斯幽灵的复活。还有对参观者表情反应细节的摹写,如用“张大了嘴巴”表现参观者的惊惧莫名,用“浑身发抖”表现参观者的怒不可遏,用“跪了下来”表达参观者的诚挚祈祷等等,这些细节都给读者以立体的视觉形象和强烈的情感震撼。 这篇新闻用词简练准确,意味隽永;造句明快流畅,情感浓郁。全文写参观者的话就一句,两个字——“够了”——这一句临近文章结尾,点到为止,却余音袅袅。它包孕着丰富的感情:对受难者苦痛的目不忍睹,耳不忍闻;对法西斯刽子手的咬牙切齿,义愤填膺;对历史悲剧不再重演的祈望;对和平自由长存的美好祝福……这是用词上的简而味永。还有很多语句精警有力,发人深省。如 “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这一句深刻地揭露了法西斯的灭绝人性。又如“从长廊两边的墙上,成排的人在注视着参观者”,这一句造语新巧,本应说参观者观看长廊两边墙上的照片,但作者却说照片上的人在注视着参观者,视点的倒置更加逼真地创设了真实的现场感,有助于引导读者与历史对话。还有用反讽的语句表达对噩梦般历史的冷峻审视。如“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最可怕”“居然”“还有”这些修饰语越是极化人们的“难以置信”(“噩梦”的消释),就越反衬出那段黑暗、恐怖历史的罪恶。又如“这真像一场噩梦,一切都可怕地颠倒了”,冷嘲热讽中寄托着人们对法西斯行径的惊恐与痛恶,对重获自由、光明的惊喜与兴奋。罗森塔尔巧妙地将对比、象征、多样化修辞、散文式笔调等文学叙事手法借用于新闻写作,使客观事实的描述投影着主观的印象,别具匠心地制造出历史与现实、恐怖与欢乐、战争与和平的剧烈反差,从而使文本产生出巨大的张力。2023-07-23 02:36:561
高一语文必修一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原文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罗森塔尔波兰布热金卡电 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这真像一场噩梦,一切都可怕地颠倒了。在布热金卡,本来不该有阳光照耀,不该有光亮,不该有碧绿的草地,不该有孩子们的嬉笑。布热金卡应当是个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的地方,因为这里曾经是人间地狱。每天都有人从世界各地来到布热金卡——这里也许是世间最可怕的旅游中心。来人的目的各不相同——有人为了亲眼看看事情是不是像说的那样可怕,有人为了不使自己忘记过去,也有人想通过访问死难者受折磨的场所,来向他们致敬。布热金卡在波兰南方城市奥斯维辛城外几英里的地方——世人对奥斯维辛这个地名更熟悉。奥斯维辛大约有12000名居民,距华沙120英里,地处被称为摩拉维安门的山口的东头,周围是一片沼泽地。布热金卡和奥斯维辛一道组成了被纳粹称为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杀人工厂的一部分。十四年前,最后一批囚徒被剥光衣服,在军犬和武装土兵的押送下走进毒气室。从那时起,奥斯维辛的惨状被人们讲过了很多次。一些幸存者撰写的回忆录中谈到的情况,是任何心智健全的人所无法想像的。奥斯维辛集中营司令官罗道夫·弗兰斯·费尔南德·霍斯在被处决前也写了回忆录,详细介绍了这里进行的集体屠杀和用人体作的各种试验。波兰人说,共有400万人死在那里。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来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在访问这里之后,如果不说些什么或写些什么就离开,那就对不起在这里遇难的人们。现在,布热金卡和奥斯维辛都是很安静的地方,人们再也听不到受难者的喊叫了。参观者默默地迈着步子,先是很快地望上一眼;接着,当他们在想像中把人同牢房、毒气室、地下室和鞭刑柱联系起来的时候,他们的步履不由得慢了下来。导游也无须多说,他们只消用手指一指就够了。每一个参观者都感到有一个地方对他说来特别恐怖,使他终生难忘。对有的人来说,这个地方是经过复原的奥斯维辛毒气室。人们对他们说,这是“小的”,还有一个更大的。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还有一些参观者注视着毒气室和焚尸炉,开头,他们表情茫然,因为他们不晓得这是干什么使的。然而,一看到玻璃窗内成堆的头发和婴儿的鞋子,一看到用以关押被判处绞刑的死囚的牢房时,他们就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原来,在女牢房,他看到了一些盒子。这些三层的长条盒子,6英尺宽,3英尺高,在这样大一块地方,每夜要塞进去五到十人睡觉。解说员快步从这里走开,因为这里没有什么值得看的。参观者来到一座灰砖建造的建筑物前,这是在妇女身上搞不育试验的地方。解说员试着推了一下门——门是锁着的。参观者庆幸他没有打开门进去,否则他会羞红了脸的。现在参观者来到一条长廊里。从长廊两边的墙上,成排的人在注视着参观者。这是数以千计的照片,是囚徒们的照片。他们都死了——这些面对着照相机镜头的男人和妇女,都知道死亡在等待着他们。他们表情木然。但是,在一排照片的中间,有一张特别引人注目,发人深尽。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参观者被带到执行绞刑的地下室去看一眼,这时,他们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另一位参观者进来了,她跪了下来,在自己胸前画十字。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参观者们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这里阳光明媚,绿树成阴,在集中营大门附近,孩子们在追逐游戏。2023-07-23 02:37:231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阅读答案。
1:“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几个儿童在追逐游戏。” 如此美好、和平的景象,作者为什么觉得可怕?如果这种景象出现在维也纳的多瑙河旁,只会锦上添花。可怕的不是景象本身,而是布热金卡出现了这种景象,布热金卡的历史与此太不相配了,这才有了第二段的四个“不该”。所以,这里要读得厚重,读得深沉,以开头给读者造成情感上的震撼和心理上莫名的压抑。2、“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一边是戕害生命的毒气室和焚尸炉,一边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摆在一起。表达了作者对纳粹的讽刺:纳粹的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的控诉:生命的绽放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对生命的戕害是最恶劣的罪行。所以,这里要读出一点讽刺意味。3、第十三段:被囚禁的人们表情木然、姑娘的微笑 “木然”及对姑娘的描写揭露了法西斯对美好的摧残以及作者的愤恨之情,暗示人们应珍惜今天的和平生活。所以,这里语调要低缓,要读出哀怨、读出期盼。 4、 “参观者默默地迈着步子,先是很快地望上一眼”“他们的步履不由得慢了下来”“他们表情茫然”“他们就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他们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参观者庆幸他没有打开门进去”“另一位参观者进来了,她跪了下来,在自己胸前画十字。”“参观者们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及文章后面的部分,作者跟随着参观者的脚步,通过参观者的行动、神态传达他们的内心感受。所以,读在这里时,语调不能只是一味的平静,要随参观者的反映而变化,或恐怖,或压抑,或悲愤,或沉痛等。1、为什么要多次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讨论明确:一批批的参观者在奥斯维辛都会看到同样的东西,得到同样的感受,那样震惊,那样窒息,那样愤怒。2、既如此,为什么还要写下这样的新闻呢?讨论明确:“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来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出于一种使用命感,对死难者的悼念,对纳粹的愤恨。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6—9题。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来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在访问这里之后,如果不说些什么或写些什么就离开,那就对不起在这里遇难的人们。现在,布热金卡和奥斯维辛都是很安静的地方,人们再也听不到受难者的喊叫了。参观者默默地迈着步子,先是很快地望上一眼;接着,当他们在想像中把人同牢房、毒气室、地下室和鞭刑柱联系起来的时候,他们的步履不由得慢了下来。导游也无须多说,他们只消用手指一指就够了。每一个参观者都感到有一个地方对他说来特别恐怖,使他终生难忘。对有的人来说,这个地方是经过复原的奥斯维辛毒气室。人们对他们说,这是“小的”,还有一个更大的。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还有一些参观者注视着毒气室和焚尸炉,开头,他们表情茫然,因为他们不晓得这是干什么使的。然而,一看到玻璃窗内成堆的头发和婴儿的鞋子,一看到用以关押被判处绞刑的死囚的牢房时,他们就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原来,在女牢房,他看到了一些盒子。这些三层的长条盒子,6英尺宽,3英尺高,在这样大一块地方,每夜要塞进去五到十人睡觉。解说员快步从这里走开,因为这里没有什么值得看的。参观者来到一座灰砖建造的建筑物前,这是在妇女身上搞不育试验的地方。解说员试着推了一下门——门是锁着的。参观者庆幸他没有打开门进去,否则他会羞红了脸的。现在参观者来到一条长廊里。从长廊两边的墙上,成排的人在注视着参观者。这是数以千计的照片,是囚徒们的照片。他们都死了——这些面对着照相机镜头的男人和妇女,都知道死亡在等待着他们。他们表情木然。但是,在一排照片的中间,有一张特别引人注目,发人深思。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参观者被带到执行绞刑的地下室去看一眼,这时,他们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另一位参观者进来了,她跪了下来,在自己胸前画十字。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参观者们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这里阳光明媚,绿树成阴,在集中营大门附近,孩子们在追逐游戏。6.选段开头说“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那作者为什么还要写这篇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这里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何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引用“长条盒子”、“在妇女身上搞不育试验的地方”和“数以千计的照片”的中间的一张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最后一句话表达什么感情?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6.出于一种来源于不安的心情产生的非写不可的使命感,在访问这里之后,如果不说些什么或写些什么就离开,那就对不起在这里遇难的人们。7.反衬。以有着旺盛生命力的雏菊花在怒放从反面衬托这里曾发生过令人不堪回首的惨剧。8.以具体的事实揭露法西斯的残忍。9.表达了作者的悲凉之情。继续运用反衬,点题,也是对人们的提醒。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①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 ②这真像一场噩梦,一切都可怕地颠倒了。在布热金卡,本来不该有阳光照耀,不该有光亮,不该有碧绿的草地,不该有孩子们的嬉笑。布热金卡应当是个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的地方,因为这里曾经是人间地狱。 …… ③十四年前,最后一批囚徒被剥光衣服,在军犬和武装士兵的押送下走进毒气室。从那时起,奥斯维辛的惨状被人们讲过了很多次…… ④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来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在访问这里之后,如果不说些什么或写些什么就离开,那就对不起在这里遇难的人们。 ⑤现在,布热金卡和奥斯维辛都是很安静的地方,人们再也听不到受难者的喊叫了。参观者默默地迈着步子,先是很快地望上一眼;接着,当他们在想象中把人同牢房、毒气室、地下室和鞭刑柱联系起来的时候,他们的步履不由得慢了下来。导游也无须多说,他们只消用手指一指就够了。 ⑥每一个参观者都感到有一个地方对他说来特别恐怖,使他终生难忘。对有的人来说,这个地方是经过复原的奥斯维辛毒气室。人们对他们说,这是“小的”,还有一个更大的。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⑦还有一些参观者注视着毒气室和焚尸炉,开头,他们表情茫然,因为他们不晓得这是干什么使的。然而,一看到玻璃窗内成堆的头发和婴儿的鞋子,一看到用以关押被判处绞刑的死囚的牢房时,他们就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⑧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原来,在女牢房,他看到了一些盒子。这些三层的长条盒子,6英尺宽,3英尺高,在这样大一块地方,每夜要塞进去五到十人睡觉。解说员快步从这里走开,因为这里没有什么值得看的。 ⑨参观者来到一座灰砖建造的建筑物前,这是在妇女身上搞不育试验的地方。解说员试着推了一下门--门是锁着的。参观者庆幸他没有打开门进去,否则他会羞红了脸的。 ⑩现在参观者来到一条长廊里。从长廊两边的墙上,成排的人在注视着参观者。这是数以千计的照片,是囚徒们的照片。他们都死了--这些面对着照相机镜头的男人和妇女,都知道死亡在等待着他们。 他们表情木然。但是,在一排照片的中间,有一张特别引人注目,发人深思。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 参观者被带到执行绞刑的地下室去看一眼,这时,他们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另一位参观者进来了,她跪了下来,在自己胸前画十字。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 参观者们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 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这里阳光明媚,绿树成阴,在集中营大门附近,孩子们在追逐游戏。 7.这篇新闻报道,以“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为题,请简要分析这个题目的好处。 答: 8.阅读第⑥-⑩段,简要说出作者先后写了哪些展览内容,以及参观者的哪些感受。 答:展览内容: 参观感受: 9.请用横线在文中划出一处令你最有感触的画面,并简要说明这幅画面为什么触动了你。 答: 10.作者说“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答:11.选段开头说“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那作者为什么还要写这篇报道?答: 12.“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这里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何作用?答: 13.引用“长条盒子”、“在妇女身上搞不育试验的地方”和“数以千计的照片”的中间的一张有什么作用?答: 14.最后一句话表达什么感情?有什么作用? 7.要点:①题目用“没有什么新闻”与文章报道的内容形成强烈反差。 ②题目用“没有什么新闻”,警醒读者永远记住奥斯维辛曾发生过的人间惨剧。8.展览内容:毒气室、焚尸炉、女牢房、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 参观者的感受:“恐怖”“压抑”“震撼”等9.示例一:“在一排照片的中间,有一张特别引人注目,发人深思。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这个姑娘的“微笑”深深触动了我。我感到,被迫害者在如此恐怖的人间地狱里对生命的渴望,对和平的向往。 示例二:“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作者用“最可怕”来形容这里的明媚阳光、和平宁静,造成一种心理反差,使人立刻联想到这和平美好的背后,曾经上演过人类历史上最不堪回首的人间惨剧。作者还用“居然”和“还有”来强调人们在现实与历史的反差面前极度的惊讶与难以置信,含蓄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哀痛和愤怒。10.示例:祷告是为了求得保佑或宽恕。但在这个“人间地狱”里,生命、人性、文化、信仰全部被灭绝。因此,在这里,受难者不可能得到一丝的安慰和生的希望;而刽子手也不可能忏悔自己的罪行,更得不到宽恕。11.出于一种来源于不安的心情产生的非写不可的使命感,在访问这里之后,如果不说些什么或写些什么就离开,那就对不起在这里遇难的人们。12.反衬。以有着旺盛生命力的雏菊花在怒放从反面衬托这里曾发生过令人不堪回首的惨剧。13.以具体的事实揭露法西斯的残忍。14.表达了作者的悲凉之情。继续运用反衬,点题,也是对人们的提醒。2023-07-23 02:37:322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赏析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是一篇获过美国普策利新闻奖的优秀新闻作品,被誉为“美国新闻写作中不朽的名篇”。它跳出了传统新闻“客观报道”、“零度写作”的窠臼,大胆地在反映客观事实的基础上,着力表现作为一名有使命感的记者的在场的主观印象,激情洋溢地抒发了对法西斯暴行的深恶痛疾,对自由、解放、新生的无比珍惜之情。这篇新闻强烈的情感冲击力是如何形成的呢?主要是借助于结构、细节、语言的精心安排。 一、精巧的结构 先看标题,它是一个充满悬念的否定句——“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新闻内容的首要特点是“新鲜”,要求报道新近发生的事;而标题竟然劈头就说“没有什么新闻”,从受众心理讲,这种欲擒故纵之笔很吊读者胃口。 再看导语,1-3自然段是本篇导语。先用对比手法突出如今阳光明媚、花香鸟语的布热金卡曾经是“人间地狱”,现在“也许是世间最可怕的旅游中心”;再用一组排比句点出布热金卡是一个世人瞩目的地方。导语部分用如诗般的语言渲染了一种庄严肃穆的情感氛围,调动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接着看主体,4-13自然段是这篇新闻的主干。大致按先整体概述后局部分说的顺序展开。4-5自然段介绍集中营的方位、居民、环境、历史等概况。作者援引具体数据与个人回忆录要点等确凿事实证明这里曾经是“杀人工厂”。第6自然段交代写作动机,“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这一句呼应标题,强调法西斯犯下的滔天罪行罄竹难书,出于记者职业的神圣使命感,出于对遇难者在天之灵的告慰,他不能不向世人报道他所见到的一切。这就再次拉近了记者与受众的心理距离。8-13自然段叙述参观者的见闻感受,大体依照参观地点的转换,即“毒气室→焚尸炉→死囚牢→女牢房→灰砖房→长廊→地下室”的顺序,择要记录参观者的印象。这里作者运用了多重视角,不仅写历史遗迹(物)的特征,而且刻画参观者的表情反应;不仅写参观者的观感印象,也写自己对参观者反应的反应。尽管第一人称“我”在文中并没有出现,但我们可真切地体验到作为一名特殊的参观者的记者,他那犀利的目光、深沉的情感。 最后看结语。“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一句再次点题,呼应第6自然段首句,这不仅使全文结构收尾圆合,而且激发读者旧事重拾,温故知新。“这里阳光明媚,绿树成阴,在集中营大门附近,孩子们在追逐游戏”呼应首段,反复展现今天布热金卡的安谧、秀丽的风景,这是用乐景寄托对遇难者的哀悼,同时提醒人们“前事不忘,后世之师”,要百倍珍惜今天的自由与幸福。 二、精彩的细节 恰当的细节描写对增强新闻报道的现场感极为重要。本文细节刻画细致传神。有对历史遗迹、遗物的细节特征的描画,如“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这个细节象征着正义是邪恶镇压不了的,自由与光明之花必将灿烂地开放。再如“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这是对历史遗照中人物表情的浮雕似的特写,其后作者用追问——“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又在想什么呢?”——来“放大”“加深”这一细节印象,启发世人反思:美和善就是这样被蹂躏、践踏和毁灭的!活着的人,要永远牢记法西斯的罪恶,警惕法西斯幽灵的复活。 还有对参观者表情反应细节的摹写,如用“张大了嘴巴”表现参观者的惊惧莫名,用“浑身发抖”表现参观者的怒不可遏,用“跪了下来”表达参观者的诚挚祈祷等等,这些细节都给读者以立体的视觉形象和强烈的情感震撼。 三、精警的语言 这篇新闻用词简练准确,意味隽永;造句明快流畅,情感浓郁。全文写参观者的话就一句,两个字——“够了”——这一句临近文章结尾,点到为止,却余音袅袅。它包孕着丰富的感情:对受难者苦痛的目不忍睹,耳不忍闻;对法西斯刽子手的咬牙切齿,义愤填膺;对历史悲剧不再重演的祈望;对和平自由长存的美好祝福……这是用词上的简而味永。 还有很多语句精警有力,发人深省。如 “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这一句深刻地揭露了法西斯的灭绝人性。又如“从长廊两边的墙上,成排的人在注视着参观者”,这一句造语新巧,本应说参观者观看长廊两边墙上的照片,但作者却说照片上的人在注视着参观者,视点的倒置更加逼真地创设了真实的现场感,有助于引导读者与历史对话。 还有用反讽的语句表达对噩梦般历史的冷峻审视。如“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最可怕”“居然”“还有”这些修饰语越是极化人们的“难以置信”(“噩梦”的消释),就越反衬出那段黑暗、恐怖历史的罪恶。又如“这真像一场噩梦,一切都可怕地颠倒了”,冷嘲热讽中寄托着人们对法西斯行径的惊恐与痛恶,对重获自由、光明的惊喜与兴奋。 总之,罗森塔尔巧妙地将对比、象征、多样化修辞、散文式笔调等文学叙事手法借用于新闻写作,使客观事实的描述投影着主观的印象,别具匠心地制造出历史与现实、恐怖与欢乐、战争与和平的剧烈反差,从而使文本产生出巨大的张力。2023-07-23 02:37:411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写作背景
这篇新闻是美国记者罗森塔尔二战后访问奥斯维辛集中营博物馆之后采写的。发表之后,各大报纸争相转载,并获得了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了新闻史上的佳作。关于普利策新闻奖:是新闻界的最高奖项,由美国著名的报纸编辑和出版家约瑟夫.普利策出资设立。普利策1868年开始从事新闻工作,他的一生对美国报纸的发展有着较大的影响,被人们誉为创办现代美国报纸的先驱者和示范者。1903年,普利策写下遗嘱,决定出资兴办哥伦比亚新闻学院和建立普利策奖金,由哥伦比亚大学董事会掌管他遗赠的基金。普利策奖1911年10月29日普利策逝世。根据他的遗嘱,1917年起设立了普利策奖。普利策奖包括新闻奖和艺术奖两大类,其中新闻奖主要有:公共服务奖、报道奖、社论奖、漫画奖、批评评论奖、通讯奖、特写奖、新闻摄影奖等;文学艺术奖有小说奖、戏剧奖、诗歌奖、美国历史作品奖、自传或传记奖和非小说作品奖;音乐作曲奖1项。另外,还颁发2项特别奖。美国普利策奖的奖金为7500美元,但获得公众服务贡献奖的报道不得奖金,获奖的报社将得到一枚普利策金牌。《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是埃.姆.罗森塔尔的一篇得意之作,曾获得了普利策新闻奖。2023-07-23 02:37:481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中的那位女孩为什么微笑?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写那位女孩的微笑就是为了:侧面突出一个无知孩子朦胧的心态,和她所面临的困难成鲜明的对比。在奥斯维辛中,女孩知道自己的生命即将化为灰烬,死神在她身边徘徊,但她面对死亡却无所畏惧,她笑了。她嘲笑那些惨无人道暴徒们,她笑了。她嘲笑自己的命运。正值青春的她,心中有多少的憧憬,天不尽人意,女孩却用微笑面对人生。她的微笑反衬出了集中营的黑暗,也象征着有希望的人。扩展资料1944年,在纳粹的一个集中营中,关押着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孩和她的妈妈,有一天,他的妈妈被杀害了。小女孩哭泣着问,我的妈妈到什么地方去了,人们含着眼泪告诉她,你的妈妈去寻找你的爸爸去了,不久就会回来,小女孩真的相信了,她不再哭泣,她甚至唱起了妈妈曾经教给他的许多儿歌,还不时的爬上窗户张望,盼望他的妈妈快点回来。一天,小女孩和许多犹太人被押上了刑场,他们将被活活埋掉,当一个纳粹士兵要将小女孩推入深坑的时候,小女孩睁着她那漂亮的眼睛说:“叔叔,请你把我埋的浅一点好吗?要不,等我妈妈来找我的时候,就找不到我了。”这是发生在纳粹集中营中的一个故事,这样的悲剧在40年代纳粹奥斯维辛集中营中每天都在发生,在上演。那是一段没有人性,没有良知的历史。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2023-07-23 02:38:061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读后感
不该遗忘的历史——《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读后感 当我读了《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时,心情沉了下来,它让我想起了一个历史事件——南京大屠杀。虽然南京大屠杀没有什么毒气室和窒息室之类的东西,但它同样是一个国家的灾难和耻辱。 “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的确,那里天气晴朗,树木青青, 门前还有儿童在打闹,嬉戏,因为奥斯威辛集中营已经成为历史, 不过记忆可以消失,历史却永远不可能改变,它的遗迹记录了所有罪证。 每一个去过奥斯威辛参观的人,都能深刻的体会到400万埋葬于此的冤魂的存在,作者虽然只摘取了其中印象深刻的地方进行描写,但却成功的渲染了一种恐怖气愤。祈祷把,愿这样的事永成为会议,在奥斯威辛上帝听不到祈祷的声音。 对奥斯威辛集中营的感慨就到次为止,但从它联想到南京大屠杀却就此开始。 书上说,“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建在当年日军集体屠杀中国人的地点。馆外一大片石子,每颗石子象征一位牺牲者。馆内陈列着日军屠杀的证物、文件、照片、报纸。 这些都是历史时间。但是,有多少人记得呢?世界上有多少人知道呢?人是健忘的动物。不记仇,很对。但是,不要忘记。 现在的国人都喜欢拿日本与中国比较,好,我来比一比。 1.广岛:当年被原子弹轰炸的残骸都保存完好。 南京:难以找到当年屠城遗址。 2.广岛:2001年8月6日,公布原子弹受害者221893人,精确到个位。 南京:大屠杀死难人数36万人以上,纪念馆“哭墙”上只刻有 3000个死者的名字。 3.广岛:每年8月6日,举行掉念大会,8月15日,钟声汽笛鸣响,工厂、汽车、学校、机关停止一切工作,全城哀悼。 南京:南京大屠杀纪念会从1985年才开始,1997年才有拉响防 空警报和车船汽笛的做法,除了悼念大会会场,鲜见肃立哀默的场面。 4.广岛:参加纪念大会的有5万多人,占全市人口的1/21。 南京:参加纪念大会人数2000左右,最多不到1万人,占全市 人口的1/2800或1/500…… 我不知道,两个民族对历史的记忆,为什么差别这么大? 历史的联想结束,开始了现在的反思。 中国的成长竞争力指标在102个国家/地区中名列44位,下滑了4位,中国的商业竞争立指标在95个国家/地区排46位,下滑了7位。为什么中国的综合能力增强了,而国际竞争力却下降了?应是素质问题。现在的“素质低”几乎成了骂人的流行语。上面说的那些都太远了,说说身边发生的事情吧。谁敢拍着胸脯说,我就没见过一个随地吐痰的,就没建国一个随地扔垃圾的,没见过一个闯红灯的, 没见过一个上车不排队的。别说一个了,这种人我相信每天每人都能大把大把的看到,我们可以说这是国家管理问题,妈妈曾经说过, 如果一个人吐口痰罚50,如闯红灯被撞自己负全责,如果中国的垃圾箱更多,我就不信国民素质提高不了。不错,社会主义道德是与社会主义法律联系在一起的,而社会主义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但我觉得最根本是教育。 邓小平先生说:“我们改革中最大的失误是教育的失误。中国的教育方式,总得来说我认为就是填鸭式灌输知识,除了知识其余一无所有。对了,我忘了,还有一些知识最重要之类的思想。很多人便不知何为素质。李岚清也说过一句话:让每一个愿意学习的人都有机会学习。我觉得这句话是冲着农村人说的,它提醒我们,别忘了,13亿中国人民8亿是农民!! 我们中国人对外面的世界充满着好奇,所以,当我们拿起放大镜看别的国家所谓的缺点时,别忘了照照自己。 历史,已经成为过去,我们不该忘记,更不应该念念不忘,日本不承认侵华战争是他们的事,我们民族的进步与壮大是我们现在 该做的事。真正谦虚下来,沉下心来,努力提高我们的素质,我们的发展势头一定会更快、更强。每个人的素质提高一小步,民族就会进步一大步2023-07-23 02:38:161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的作者罗森塔尔是什么人
罗森塔尔1922年出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后到美国求学并加入美国籍。他在纽约市立学院上学时就是校报通讯员。1944年进入《纽约时报》后长期从事国际新闻报道,先后常驻印度、波兰、瑞士和日本,并于1960年获普利策奖的国际新闻奖。 1963年返回《纽约时报》总部后,罗森塔尔从事编辑工作。1969年,罗森塔尔在《纽约时报》经济陷入困境之际,推行大刀阔斧的变革,开拓广告业务和扩大读者群。他加强了《纽约时报》的都市新闻报道,增添了一个每天出版的经济栏目和若干有关体育、周末休闲和科技的栏目,为报纸注入新的活力。 罗森塔尔自1977年起任《纽约时报》执行主编。在总部工作期间,他长期主管国际新闻报道,树立了崭新的报道风格,为巩固该报在美国新闻业中的重要地位立下了功劳。1986年卸任后,他又成为一名专栏作家,为美国各大报纸撰稿,直到2004年才搁笔。 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的写作背景 奥斯维辛集中营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建立的最大的集中营,被称为二战期间纳粹德国最大的“杀人工厂”,据统计报道有400万人在这里遭到了杀害。这篇消息是罗森塔尔战后访问奥斯维辛集中营博物馆之后采写的,发表之后,各大报纸争相转载,并获得了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了新闻史上的佳作。这主要得益于他独辟蹊径,突破了“客观报道”“零度写作”(即记者在新闻中毫不掺杂个人情感的写法)的框框,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奥斯维辛访问时的感受当做文章的主要内容来写,字里行间灌注着个人的情感。2023-07-23 02:38:351
语文版《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原文
高一语文上册《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课文原文 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 这真像一场噩梦,一切都可怕地颠倒了。在布热金卡,本来不该有阳光照耀,不该有光亮,不该有碧绿的草地,不该有孩子们的嬉笑。布热金卡应当是个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的地方,因为这里曾经是人间地狱。 每天都有人从世界各地来到布热金卡——这里也许是世间最可怕的旅游中心。来人的目的各不相同——有人为了亲眼看看事情是不是像说的那样可怕,有人为了不使自己忘记过去,也有人想通过访问死难者受折磨的场所,来向他们致敬。 布热金卡在波兰南方城市奥斯维辛城外几英里的地方——世人对奥斯维辛这个地名更熟悉。奥斯维辛大约有12000名居民,距华沙120英里,地处被称为摩拉维安门的山口的东头,周围是一片沼泽地。布热金卡和奥斯维辛一道组成了被纳粹称为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杀人工厂的一部分。 十四年前,最后一批囚徒被剥光衣服,在军犬和武装土兵的押送下走进毒气室。从那时起,奥斯维辛的惨状被人们讲过了很多次。一些幸存者撰写的回忆录中谈到的情况,是任何心智健全的人所无法想像的。奥斯维辛集中营司令官罗道夫·弗兰斯·费尔南德·霍斯在被处决前也写了回忆录,详细介绍了这里进行的集体屠杀和用人体作的各种试验。波兰人说,共有400万人死在那里。 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来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在访问这里之后,如果不说些什么或写些什么就离开,那就对不起在这里遇难的人们。 现在,布热金卡和奥斯维辛都是很安静的地方,人们再也听不到受难者的喊叫了。参观者默默地迈着步子,先是很快地望上一眼;接着,当他们在想像中把人同牢房、毒气室、地下室和鞭刑柱联系起来的时候,他们的步履不由得慢了下来。导游也无须多说,他们只稍用手指一指就够了。 每一个参观者都感到有一个地方对他说来特别恐怖,使他终生难忘。对有的人来说,这个地方是经过复原的奥斯维辛毒气室。人们对他们说,这是“小的”,还有一个更大的。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还有一些参观者注视着毒气室和焚尸炉开头,他们表情茫然,因为他们不晓得这是干什么使的。然而,一看到玻璃窗内成堆的头发和婴儿的鞋子,一看到用以关押被判处绞刑的死囚的牢房时,他们就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原来,在女牢房,他看到了一些盒子。这些三层的长条盒子,6英尺宽,3英尺高,在这样大一块地方,每夜要塞进去五到十人睡觉。解说员快步从这里走开,因为这里没有什么值得看的。 参观者来到一座灰砖建造的建筑物前,这是在妇女身上搞不育试验的地方。解说员试着推了一下门——门是锁着的。参观者庆幸他没有打开门进去,否则他会羞红了脸的。2023-07-23 02:38:431
概括《奥斯维辛没有新闻》的主要内容 不超过60字 急急急急急!!!!!!!!!!!!!!!!!!!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是一篇获过美国普利策新闻奖的优秀新闻作品,被誉为“美国新闻写作中不朽的名篇”。它的修辞对象——“新闻”不仅指向新闻稿本身,还指向作者所报道的整个奥斯维辛。它跳出了传统新闻“客观报道”、“零度写作”的窠臼,大胆地在反映客观事实的基础上,着力表现作为一名有使命感的记者的在场的主观印象,激情洋溢地抒发了对法西斯暴行的深恶痛疾,对自由、解放、新生的无比珍惜之情。2023-07-23 02:38:531
读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读后感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是一篇获过美国普策利新闻奖的优秀新闻作品,被誉为“美国新闻写作中不朽的名篇”。它跳出了传统新闻“客观报道”、“零度写作”的窠臼,大胆地在反映客观事实的基础上,着力表现作为一名有使命感的记者的在场的主观印象,激情洋溢地抒发了对法西斯暴行的深恶痛疾,对自由、解放、新生的无比珍惜之情。这篇新闻强烈的情感冲击力是如何形成的呢?主要是借助于结构、细节、语言的精心安排。 一、精巧的结构 先看标题,它是一个充满悬念的否定句——“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新闻内容的首要特点是“新鲜”,要求报道新近发生的事;而标题竟然劈头就说“没有什么新闻”,从受众心理讲,这种欲擒故纵之笔很吊读者胃口。 再看导语,1-3自然段是本篇导语。先用对比手法突出如今阳光明媚、花香鸟语的布热金卡曾经是“人间地狱”,现在“也许是世间最可怕的旅游中心”;再用一组排比句点出布热金卡是一个世人瞩目的地方。导语部分用如诗般的语言渲染了一种庄严肃穆的情感氛围,调动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接着看主体,4-13自然段是这篇新闻的主干。大致按先整体概述后局部分说的顺序展开。4-5自然段介绍集中营的方位、居民、环境、历史等概况。作者援引具体数据与个人回忆录要点等确凿事实证明这里曾经是“杀人工厂”。第6自然段交代写作动机,“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这一句呼应标题,强调法西斯犯下的滔天罪行罄竹难书,出于记者职业的神圣使命感,出于对遇难者在天之灵的告慰,他不能不向世人报道他所见到的一切。这就再次拉近了记者与受众的心理距离。8-13自然段叙述参观者的见闻感受,大体依照参观地点的转换,即“毒气室→焚尸炉→死囚牢→女牢房→灰砖房→长廊→地下室”的顺序,择要记录参观者的印象。这里作者运用了多重视角,不仅写历史遗迹(物)的特征,而且刻画参观者的表情反应;不仅写参观者的观感印象,也写自己对参观者反应的反应。尽管第一人称“我”在文中并没有出现,但我们可真切地体验到作为一名特殊的参观者的记者,他那犀利的目光、深沉的情感。 最后看结语。“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一句再次点题,呼应第6自然段首句,这不仅使全文结构收尾圆合,而且激发读者旧事重拾,温故知新。“这里阳光明媚,绿树成阴,在集中营大门附近,孩子们在追逐游戏”呼应首段,反复展现今天布热金卡的安谧、秀丽的风景,这是用乐景寄托对遇难者的哀悼,同时提醒人们“前事不忘,后世之师”,要百倍珍惜今天的自由与幸福。 二、精彩的细节 恰当的细节描写对增强新闻报道的现场感极为重要。本文细节刻画细致传神。有对历史遗迹、遗物的细节特征的描画,如“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这个细节象征着正义是邪恶镇压不了的,自由与光明之花必将灿烂地开放。再如“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这是对历史遗照中人物表情的浮雕似的特写,其后作者用追问——“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又在想什么呢?”——来“放大”“加深”这一细节印象,启发世人反思:美和善就是这样被蹂躏、践踏和毁灭的!活着的人,要永远牢记法西斯的罪恶,警惕法西斯幽灵的复活。 还有对参观者表情反应细节的摹写,如用“张大了嘴巴”表现参观者的惊惧莫名,用“浑身发抖”表现参观者的怒不可遏,用“跪了下来”表达参观者的诚挚祈祷等等,这些细节都给读者以立体的视觉形象和强烈的情感震撼。 三、精警的语言 这篇新闻用词简练准确,意味隽永;造句明快流畅,情感浓郁。全文写参观者的话就一句,两个字——“够了”——这一句临近文章结尾,点到为止,却余音袅袅。它包孕着丰富的感情:对受难者苦痛的目不忍睹,耳不忍闻;对法西斯刽子手的咬牙切齿,义愤填膺;对历史悲剧不再重演的祈望;对和平自由长存的美好祝福……这是用词上的简而味永。 还有很多语句精警有力,发人深省。如 “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这一句深刻地揭露了法西斯的灭绝人性。又如“从长廊两边的墙上,成排的人在注视着参观者”,这一句造语新巧,本应说参观者观看长廊两边墙上的照片,但作者却说照片上的人在注视着参观者,视点的倒置更加逼真地创设了真实的现场感,有助于引导读者与历史对话。 还有用反讽的语句表达对噩梦般历史的冷峻审视。如“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最可怕”“居然”“还有”这些修饰语越是极化人们的“难以置信”(“噩梦”的消释),就越反衬出那段黑暗、恐怖历史的罪恶。又如“这真像一场噩梦,一切都可怕地颠倒了”,冷嘲热讽中寄托着人们对法西斯行径的惊恐与痛恶,对重获自由、光明的惊喜与兴奋。 总之,罗森塔尔巧妙地将对比、象征、多样化修辞、散文式笔调等文学叙事手法借用于新闻写作,使客观事实的描述投影着主观的印象,别具匠心地制造出历史与现实、恐怖与欢乐、战争与和平的剧烈反差,从而使文本产生出巨大的张力。2023-07-23 02:39: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