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t白
-
佛教是世界性三大宗教之一。它于公元前六世纪晚期产生于古印度,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内地。佛教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中,不断中国化,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宗教之一。浩瀚的佛教经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欲认识中国文化,不可不了解佛教,不可不稍知佛教典籍。
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至今已2000年。它深刻的影响着中国的传统思想和文化。历史上真实的佛教决不是一种孤立的信仰,它一直与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各种哲学思想,民间的风俗习惯,社会道德乃至政治经济、文学艺术等结合任一起。中国佛教虽然与印度佛教有渊源和继承关系,但佛教传入中国后,就逐步结合中国社会历史的特点,接受着中国思想和文化的影响和改造,然后才得到广泛的传播和发展,并产生了大量不同于印度佛教的精神和新面貌。中国佛教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特点,成为中国文化思想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中国佛教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汉代佛教。此期佛教刚传人中国,以佛经翻译、解说、介绍为主,翻译的主要是禅经和《般若经》。这时期,人们把佛教看成是黄老之学的同类,禅学被看作是学道成仙的方术之一,佛教是在与道教方士思想结合的过程中得到发展的。所以,这个时期可以说是佛道时期。第二个时期是魏晋南北朝佛教。 此期佛教被大量翻译,中国僧侣佛学论著纷纷问世,般若学出现了不同学派,民间信仰日益广泛和深入。著名大师有道安、慧远、鸠摩罗什和僧肇等。重要佛学思潮,一是般若学?quot;空论,二是因果报应 和神不灭论。此期,佛学受到了当时玄学的影响。所谓玄学是以《老子》、《庄子》、《周易》这几部书作为基础结合当时的现实政策而发展成的一种不同于汉代经学的新理论。它研究体用、有无、本末这样一些比较抽象的理论,广泛地影响了当时佛教的发展。所以,这个时期可以说是佛玄时期。第三个时期是隋唐佛教。此期,是佛教的全盛时期,也是它中国化的时期。这时期翻译过来的佛教典籍已极为丰富,随着政治的统一 ,经济的发展,文化交流融合趋势的加强,佛教得到空前的发展,创立了不少新宗派。如天台宗、法相宗、华严宗、禅宗、三论宗、净土宗、律宗、密宗等。每一宗都有自己的理论和修持体系,师道相传,谨守不变。唐统治者(除唐武宗外)实行儒、佛、道三教并行政策,使佛教得以昌盛,同时促进了儒、佛、道的融合。封建统治者利用儒学治世、佛学治心、道教养身的不同功能,使其作用互补,以达到维护统治的目的。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摄取儒、道思想,不仅形成了中国化的佛教宗派,而且提出了一系列不同于印度佛教的理论。如天台宗把道教的丹田、炼气等说纳入自己的学说,倡导修习止观坐禅除病法。华严宗不仅把儒道思想纳入自己的思想体系,而且 以《周易》的元、亨、利、贞四德配佛教的常、乐、我、净四德;以儒家的仁、义、礼、智、信五常配佛家的不杀生、不邪谣、不饮酒、不妄语。这就把佛教的理想境界、道德规范与儒家的德性、德行等同起来。禅宗则更进一步,不仅不提倡念佛、拜佛、坐禅,甚至呵佛骂祖,主张性净自悟,凡夫即佛,在日常生活中即可实现成佛理想。这种思想深受道家的自然主义、玄学家的得意妄言理论以及旷达放荡、自我逍遥的影响。隋唐佛教的特点是系统性、宗派性。第四个时期是宋元明清佛教。此期的佛教由盛转衰(主要指汉族地区),佛教与中土固有文化和民俗进一步融合,在民间信仰上树立了广泛而牢固的基础,但并无新的宗派产生,主要是禅宗还在流传,其次是净土宗。在理论方面也无创新,主要是证明佛教理论与正统的儒家思想不违背,提倡三教融为一体,表面上以儒家思想为主,也掺杂了佛教思想。概括这一时期佛教的特点是,结合了中国封建政治、伦理,使之更加中国化。第五个时期是近代佛教。此期,由于受到西方外来思想的冲击,佛教思想也无形中受到国外资产阶级哲学的影响。佛教部分理论成为沟通中国传统思想和西方外来思想的一个中间环节。特别是戊戌变法之后,一些倡导改良运动或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学者,对佛学理论都有所发挥。并且和新的思潮结合在一起。以上是中国佛教发展史的粗略轮廓和不同时期的主要特点。
- 奇石珠宝真君
-
你可以进下面的链接看
还有好多相关的内容有链接可以点开看
太多了没法都搬过来
http://wikipedia.cnblog.org/wiki/Category:%E4%BD%9B%E6%95%99
这个分类下有 16 个子分类。这个分类中还有有66个条目。
佛教主题首页
http://wikipedia.cnblog.org/wiki/Wikipedia:%E4%B8%BB%E9%A2%98/%E4%BD%9B%E6%95%99
佛教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Jump to: navigation, search
Stop! 这篇文章的准确性有争议,请到对话页参看相关的讨论。
Dharma wheel
本文属于佛教系列的一部份
基本教义
缘起, 四谛, 八正道
三法印, 四法印
诸行无常, 诸法无我
诸行皆苦, 涅盘寂静
主要人物
释迦牟尼, 十大弟子, 龙树
如来,菩萨
诸佛
部派,宗派
北传佛教,南传佛教
各地域佛教
经典
《法华经》
圣地
八大圣地
维基主题:宗教
香港的天坛大佛.
放大
香港的天坛大佛.
佛教,是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列的世界三大宗教之一。释迦牟尼在西元前6世纪时于古印度创建,被称为佛陀。佛教按照传播路线可以分为南传佛教、北传佛教;后者又分为汉传佛教、藏传佛教。佛教目前主要流行于中国、韩国、日本、蒙古等东亚地区以及泰国等东南亚国家。
目录
[隐藏]
* 1 佛教历史
o 1.1 传统的社会阶级制度
o 1.2 反吠陀的思潮
* 2 基本教义
* 3 佛教的影响
* 4 佛教典籍
* 5 佛教宗派
o 5.1 汉传佛教的八宗
o 5.2 一说汉传佛教十五宗
o 5.3 藏传佛教的教派
* 6 参见
* 7 参考文献
* 8 相关连结
[编辑]
佛教历史
佛教在古印度发展非常迅速,到孔雀王朝阿育王时,佛教成为了国教,佛教得到了极大的弘扬。
随著形势的发展,佛教修正并发展了释迦牟尼的学说,分化为18个部(有的说是20个部)。1世纪时产生了大乘佛教。
从孔雀王朝开始,佛教分别向南北两个方向传播。南传佛教(又称小乘佛教)主要影响泰国、缅甸、柬埔寨、斯里兰卡等地。北传佛教(又称大乘佛教)又分为两个支派,一个经喀什米尔到达新疆,在汉朝时传入中国,形成汉传佛教,后又传入朝鲜、日本以及越南;另外一支则主要在西藏地区传播,称为藏传佛教,后来又传入蒙古和中国东北等地区。
[编辑]
传统的社会阶级制度
主题 佛教主题首页
印度教信奉神灵主宰一切,认为通过对这些神灵进行祈祷,就可以获得现世的种种好处,于是渐渐出现各种祭祀,以及对各种神灵的赞咏,进而成为四种《吠陀》。
根据玄奘法师的名著《大唐西域记》的记载:“其婆罗门,学四吠陀论。一曰寿,谓养生缮性;二曰祠,谓享祭祈祷;三曰平,谓礼仪占卜,兵法军阵;四曰术,谓技能伎数,禁咒医方。”
因为种族等级、社会分工、文化教育等的长期巨大差异,古印度社会渐渐分化成了婆罗门、刹帝利、吠舍以及首陀罗等四种非常不平等的阶级,其中婆罗门主要从事祭祀,刹帝利世袭军政,吠舍经营市农工商,首陀罗则为贫穷的自由民,但是接近奴隶的地位。除此之外还有一个“贱民”,地位更低,被称为“不可触者”(untouchable)。 唐朝留学印度的义净法师在《南海寄归内法传》中这样记载:“五天之地,皆以婆罗门为贵胜,凡有坐席,并不与余三姓同行。”(印度古来译作天竺,有东、南、西、北、中之分,称为“五天”。) 甚至当时人们认为,他们的“梵天祖公”在创造人时,婆罗门是从口生,刹帝利从肩生,吠舍从腹生,首陀罗则从足生。 贱民从地下出生。时至今日,虽然经过了圣雄甘地的不懈革新,种姓制度仍然笼罩在印度社会上空。
[编辑]
反吠陀的思潮
在公元前六世纪到五世纪,出现了各种非婆罗门思想,主要有以下六个流派:
1. 阿耆多派:他们认为人由地、水、火、风四大组成,否认灵魂,反对祭祀,具有唯物论的思想,以追求现世快乐为目的;
2. 散惹夷派:主张对一切问题不作决定说,认为哲学辩论,得不到最后的解答和知识,是一种主观主义学派;
3. 末伽梨派:主张没有业报,一切修行都徒劳,只要经过很多世,大家都会解脱,属于定命论者;
4. 不兰迦叶派:也是否认善恶报应,否认社会道德,主张纵欲;
5. 波浮陀派:认为人由地、水、火、风、乐、苦、命等七大元素组成,元素分离便是死亡,尔元素永存,具有唯物思想;
6. 尼干子派:主张通过苦行,来加速受业报,从而更快地解脱。严禁祭祀,严格地不杀生,有的甚至衣服都不穿,被戏称为裸行外道,后来发展成为奢那教,在现在的印度,仍有一定的影响。
[编辑]
基本教义
请参看佛教术语
佛教的认为世间充满了痛苦,一切事物都是无常的。小乘阿罗汉的基本教义是四谛,即“苦、集、灭、道”。苦谛是佛教的出发点,有三苦、八苦等不同说法,三苦指的是苦苦、坏苦、行苦,八苦包括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恚、求不得、五蕴盛。众生身处轮回之中,必然逃脱不了痛苦。集谛说明产生苦的根源,认为苦是果,产生苦的因是业,缘是烦恼,正是由于业和烦恼的存在,产生了苦的后果。灭谛说明消除了苦集所证得的境界,是一种纯粹的常、乐、我、净。道谛则给出了证得灭谛的途径和方法,通过三十七道品的修行,达到常、乐、我、净的涅磐境界。虽然佛教的教派众多,但这四谛却是普遍为佛教各派别所接受的共同理论。
佛教提倡众生平等,认为任何人只要依照佛教教义修行就能获得解脱。
小乘佛教坚持最初的教义,认为释迦牟尼是觉悟的人,而不是神,普通人如果追随佛的教导,可以出家修行,最终达到涅盘即成为阿罗汉。所以小乘佛教崇敬宇宙的秩序,即象征世界的佛塔。也称“曼陀罗”。根据几部佛经的记载,一个小世界的构成是这样的:最下为风轮,其上为水轮,其上为金轮,其上是须弥山,周围有九山,九山中间有八海,最外的山称为铁围山,最外的海是咸水海,咸水海中有四大洲、八小洲,我们就处在四大洲中的南瞻部洲,以上这些再加上一日一月构成一小世界,一千个这样的小世界组成一个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组成一个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组成一个大千世界。有的庙中将曼陀罗制成一个用木条组成的山形框架,下面是一艘木船,象征咸海。
大乘佛教认为人人可以成佛,人最终经过修行都会成为佛。所以大乘佛教注重心灵上修行,只要心中有佛,终会成佛。
[编辑]
佛教的影响
佛教在亚洲国家的影响最深,佛教思想已经融入到了信仰佛教国家的人民的生活中。但是在印度,佛教的影响力却日趋衰落,佛教徒只占印度人口的0.6%,分布也很零散。
佛教对盛行的国家和地区都产生过很大的影响。包括文化、艺术等许多领域。
* 佛教艺术
* 佛教音乐
* 佛教美术
[编辑]
佛教典籍
参看佛经列表
佛教的典籍包括经、律、论三藏,佛经是佛说的经典。佛教三藏的全集则称为大藏经。
[编辑]
佛教宗派
[编辑]
汉传佛教的八宗
[编辑]
一说汉传佛教十五宗
* 三论宗
* 天台宗
* 贤首宗(华严宗)
* 禅宗
* 密宗(真言宗)
* 净土宗
* 律宗
* 法相宗
* 成实宗
[编辑]
藏传佛教的教派
* 宁玛派
* 萨迦派
* 噶举派
* 格鲁派
* 觉囊派
* 希解派
[编辑]
参见
* 中国寺院列表
* 中国僧人列表
* 中国四大佛教名山
* 中国佛教
* 中国佛教石窟
* 大德开示整理
[编辑]
参考文献
* 吕澄 《印度佛学源流》
* 周叔迦 《印度佛教史》ISBN 7-101-00544-6
* 任杰 《略讲观修三宝功德及其意义》
* 苟嘉陵 《做个喜悦的人 - 念处今论》
[编辑]
相关连结
* 中华佛典宝库
* 中华佛教在线
* 中国佛教信息网
* 佛教城市——佛教入口站
* 佛音
* 佛教天地
* 慈济基金会
* 佛光山
* 法鼓山
* 中台世界
* 戒幢佛学教育网
* 佛学数位图书馆暨博物馆*Buddhist Digital Library & Museum
* 泰国法身寺
Wikisource
您可以在维基文库中查找此百科条目的相关原始文献:
佛教
取自"http://wikipedia.cnblog.org/wiki/%E4%BD%9B%E6%95%99"
页面分类: 准确性有争议的作品 | 佛教 | 宗教
- CPS小天才
-
公元前6世纪印度的列国时代,政治、经济的巨大变化反映到思想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佛教代表了新兴军事、行政贵族和大商人的利益,反对婆罗门教和种姓制度。主张众生平等。具有积极作用。四谛说以说苦为出发点,强调消除欲望,具有消极作用。
- 出投笔记
-
佛教是世界性三大宗教之一。它于公元前六世纪晚期产生于古印度,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内地。佛教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中,不断中国化,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宗教之一。浩瀚的佛教经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欲认识中国文化,不可不了解佛教,不可不稍知佛教典籍。
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至今已2000年。它深刻的影响着中国的传统思想和文化。历史上真实的佛教决不是一种孤立的信仰,它一直与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各种哲学思想,民间的风俗习惯,社会道德乃至政治经济、文学艺术等结合任一起。中国佛教虽然与印度佛教有渊源和继承关系,但佛教传入中国后,就逐步结合中国社会历史的特点,接受着中国思想和文化的影响和改造,然后才得到广泛的传播和发展,并产生了大量不同于印度佛教的精神和新面貌。中国佛教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特点,成为中国文化思想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中国佛教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汉代佛教。此期佛教刚传人中国,以佛经翻译、解说、介绍为主,翻译的主要是禅经和《般若经》。这时期,人们把佛教看成是黄老之学的同类,禅学被看作是学道成仙的方术之一,佛教是在与道教方士思想结合的过程中得到发展的。所以,这个时期可以说是佛道时期。第二个时期是魏晋南北朝佛教。 此期佛教被大量翻译,中国僧侣佛学论著纷纷问世,般若学出现了不同学派,民间信仰日益广泛和深入。著名大师有道安、慧远、鸠摩罗什和僧肇等。重要佛学思潮,一是般若学?quot;空论,二是因果报应 和神不灭论。此期,佛学受到了当时玄学的影响。所谓玄学是以《老子》、《庄子》、《周易》这几部书作为基础结合当时的现实政策而发展成的一种不同于汉代经学的新理论。它研究体用、有无、本末这样一些比较抽象的理论,广泛地影响了当时佛教的发展。所以,这个时期可以说是佛玄时期。第三个时期是隋唐佛教。此期,是佛教的全盛时期,也是它中国化的时期。这时期翻译过来的佛教典籍已极为丰富,随着政治的统一 ,经济的发展,文化交流融合趋势的加强,佛教得到空前的发展,创立了不少新宗派。如天台宗、法相宗、华严宗、禅宗、三论宗、净土宗、律宗、密宗等。每一宗都有自己的理论和修持体系,师道相传,谨守不变。唐统治者(除唐武宗外)实行儒、佛、道三教并行政策,使佛教得以昌盛,同时促进了儒、佛、道的融合。封建统治者利用儒学治世、佛学治心、道教养身的不同功能,使其作用互补,以达到维护统治的目的。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摄取儒、道思想,不仅形成了中国化的佛教宗派,而且提出了一系列不同于印度佛教的理论。如天台宗把道教的丹田、炼气等说纳入自己的学说,倡导修习止观坐禅除病法。华严宗不仅把儒道思想纳入自己的思想体系,而且 以《周易》的元、亨、利、贞四德配佛教的常、乐、我、净四德;以儒家的仁、义、礼、智、信五常配佛家的不杀生、不邪谣、不饮酒、不妄语。这就把佛教的理想境界、道德规范与儒家的德性、德行等同起来。禅宗则更进一步,不仅不提倡念佛、拜佛、坐禅,甚至呵佛骂祖,主张性净自悟,凡夫即佛,在日常生活中即可实现成佛理想。这种思想深受道家的自然主义、玄学家的得意妄言理论以及旷达放荡、自我逍遥的影响。隋唐佛教的特点是系统性、宗派性。第四个时期是宋元明清佛教。此期的佛教由盛转衰(主要指汉族地区),佛教与中土固有文化和民俗进一步融合,在民间信仰上树立了广泛而牢固的基础,但并无新的宗派产生,主要是禅宗还在流传,其次是净土宗。在理论方面也无创新,主要是证明佛教理论与正统的儒家思想不违背,提倡三教融为一体,表面上以儒家思想为主,也掺杂了佛教思想。概括这一时期佛教的特点是,结合了中国封建政治、伦理,使之更加中国化。第五个时期是近代佛教。此期,由于受到西方外来思想的冲击,佛教思想也无形中受到国外资产阶级哲学的影响。佛教部分理论成为沟通中国传统思想和西方外来思想的一个中间环节。特别是戊戌变法之后,一些倡导改良运动或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学者,对佛学理论都有所发挥。并且和新的思潮结合在一起。以上是中国佛教发展史的粗略轮廓和不同时期的主要特点。
佛 教 概 述:佛教是广泛流行于亚洲的宗教和哲学。它对东方世界的宗教、文化、社会生活发挥重要作用。佛教于公元前5世纪兴起于印度。
佛陀的生平与教义:佛教创始人为乔答摩·悉达多。他出身于今尼泊尔南部边境武士氏族释迦族,故称释迦牟尼。生于公元前563年前后。他发觉社会生活徒劳无益,浩瀚的哲学著作使人无所适从,终于舍弃家室妻儿,向当时最有名望的精神导师学习瑜珈,刻苦修炼。直到发现如无健康即亦不能进行修炼时为止。公元前525年前后,他在菩提伽耶一株菩提树下彻悟成佛。他宣传自己的教义,约公元前480年死于拘尸那。
原始佛教的根本教义主要有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五蕴、无我论和业报轮回说。
四圣谛即苦、集、灭、道
十二因缘即指无名-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十二个生命环节;
五蕴就是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
佛教可分为三大部派:即古代部派、大乘佛教和密教。各大部派之下又有若干支派。在佛教兴起后的300年中,共有18部派(实际上不止此数)。部派不限于某一地区。
古代部派:
上座部是古代佛教的主流。这一派不着重探讨形而上学问题,而强调研究人的精神与物质的组成因素,认为人只有了解这些因素和抑制另外一些因素的方法,才能达到阿罗汉的解脱境界。在阿育王时期(公元前273—前232)从上座部分出一切有部。上座部注重三藏中的《经藏》。一切有部则重视《论藏》,认为一切事物实有,但不承认人是永恒不变的存在物。根本说一切有部是一切有部的支派。4、5世纪世亲所著佛教哲学典籍《阿毗达磨俱舍论》就是根据一切有部的论藏所撰。此论是中国(包括西藏)佛教教理的主要根据。经量部重视三教中的《经藏》,认为业力因素(行)非实在体,瞬息即逝,消逝以后,立即再现,产生新力。人凭借连续不断的运动过程,从一种状态进入另一种状态。此派认为过去和未来,就直接意义而言,都不存在。此派教义是唯识宗的先驱。佛教于公元前483年在王舍城召开第一次结集大会,会上在戒律问题上发生分歧,产生弥沙塞部。此派不承认有经历生死轮回的生命。法藏部于公元前2世纪未或公元前一世纪初脱离弥沙塞部而成。此派在三藏经典之外,增加《菩萨藏》《陀罗尼藏》二藏,并认为人纯粹是有名无实之物。正量部是从成立于公元前3世纪的犊子部分裂出来的一个部派,认为人与其组成因素并不完全相同的本体。律宗奉三藏经典中的《律藏》立宗,强调遵守清规戒律,公元7世纪兴起在于中国。8世纪中国僧人鉴真将此宗传入日本。
过渡部派:
大众部是一部分信徒于公元前3世纪从佛教主体分裂而成。此派主张戒律宽和,不重视佛陀在世言行,而强调佛陀超然于万物之上。这些观点后来由大乘佛教进一步加以发展。
说出世部源出于大众部。该派认为,一切事物皆无实体,佛陀完全超出世间,他的历史事迹都是幻象。
犊子部成立于公元前3世纪初。此派认为人真实存在,经历轮回生死,从一生到另一生,而其他万物无此特性。
成实宗以《成实论》为依据,兴起于中国,传到日本。此宗主张一切事物只有名称,而无实体,过去已不存在,未来尚未兴起,现在瞬息即逝。因此,事物的连续性仅存在于幻觉之中。
大乘佛教:
大乘佛教兴起于印度,传到中亚、中国、日本、爪哇、苏门答腊甚至锡兰。大乘佛教倡导“人法二空”,不以阿罗汉而以俱有成佛本性的菩萨为理想表率,重视对众生的慈爱。菩萨甘愿把自己的善行功德转施与人,令他人受益。大乘佛教认为静止修炼可以使人达到空无所想的境界,由空入空,结果般若即智慧本身也归于徒然。大乘佛教认为佛有三身,即化身、报身和法身。
大乘佛教的主要宗派有中观派(空宗)、瑜珈派(唯识宗)、华严宗、一乘法门(天台宗)、净土宗和禅宗。
中观派(三论宗,空宗)是公元2或3世纪印度论理学家龙树所创立。龙树和弟子圣天在“有”与“空”、肯定与否定两个极端之间采取中间观点。公元5世纪,龙树的《大智度论》、《中论》和《十二门论》以及圣天的《百论》自梵文译为汉文。后三部著作是中国和日本中观派三论宗的基本典籍。此派于公元625年从中国传入日本。中观派教义从未在群众中广泛流传,仅为学者研究论理学和哲学的依据。
据传瑜珈派(唯识宗,法相宗)是由5世纪世亲兄弟二人所创,6世纪的安慧也曾起奠基作用。该派认为,只有“识”才是真实的,思想与心识是究竟实体。心识以外的一切外在事物都不存在。人通过瑜珈修炼,即可消除谬见而获得彻悟。瑜珈派的基本教义由6世纪僧人真谛传入中国。发展成为法相宗。7世纪由日本僧人道昭传入日本。
华严宗强调万物同一,相信绝对真实的存在以及现象与本源的同一。此宗于7世纪兴起于中国。对11世纪新儒学思潮有重大影响。此宗在725—740年期间传入日本。
法华宗(天台宗)以《妙法莲华经》为中心典籍。该宗于5世纪兴起于中国,9世纪由日本僧人最澄传入日本。天台宗的中心教义为“三谛”之说,即一切事物皆为假名(假谛),一切事物空假不二,名为中道(中谛)。
净土宗奉《阿弥陀经》,宣传个人解脱不靠自己努力或集聚功德,而在于信仰阿弥陀佛,称念佛名,依靠佛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此宗教义于3世纪传入中国。日本僧人源空在日本创净土宗的念佛法门,其弟子亲鸾创更为激进的净土真宗,该宗允许僧人结婚,鼓吹无须过寺院生活,只需信仰阿弥陀佛,即可往生极乐世界。
日莲宗于13世纪在日本兴起,奉《妙法莲华经》。创始人僧人日莲认为《法华经》是佛教教义的精华,主张以佛教安邦定国。日莲死后不久,弟子日兴另立新派,名曰莲正宗。1925年灵友会兴起于日莲宗内部。1938年从灵友会中分裂出立正佼成会。日莲正宗另一组织创价学会创于1930年。
相传禅宗由南印度僧人菩提达摩于520年左右传入中国。其基本经典为《入楞加经》。此宗认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悟得此理谓之“开悟”。这种悟境非文字语言所能表达,必须亲身体验。禅宗于7世纪传入日本,12世纪大盛,对日本文化如武术、能乐、诗歌,花道、茶道等均有影响。
密教:
真言宗密教以大日如来为主要崇拜对象,鼓吹通过身、语、意三密相应而即身成佛。密教与后期大乘佛教的曼荼罗乘有密切关糸,7—8世纪由善无畏、金刚智和不空金刚从印度传入中国。9世纪初,日本僧人空海将此宗自中国传入日本。
现代亚洲的佛教:
佛教在亚洲的民族独立运动中发挥重要作用。缅甸过去以国王为僧伽的保护者,佛教是该国新民族主义形成过程中的积极政治力量,数十年间主张均贫富并行民主。锡兰(今斯里兰卡)曾有摩诃僧伽联盟联合正统佛教各派,抵制西方利益,反对西方统治集团(主要是天主教徒和基督教徒)。至今佛教在斯里兰卡仍为拥有信徒最多的宗教。泰国以上座部佛教为国教。大乘佛教和上座部在越南均流行。柬埔寨有多处上座部寺院。柬埔寨和老挝的佛教在政治上左倾。中国在1966年以前整理并发掘佛教文物,出版两种值得重视的考古刊物以及有关敦煌石窟的书籍。这种活动在“文化革命”期间中断,现以恢复。在日本,具有不同政治倾向的新教派次第出现。
佛教基本教义:佛教术语。梵文vi(分析、分割)和jnana(智)的合成语,意指对对象进行分析、分类所起的认识作用。在佛教教义中有多种含义:1、一切精神活动的主体,是“心”、“意”的异名。《俱舍论》卷第四谓“心、意、识体一”,随义建立种种名相”,“集起故名心,思量故名意,了别故名识”;2、以的一种特殊功能,与“心”、“意”略有不同。谓能缘之心对所缘之境有了别作用。《成唯识论》卷五称“识以了境为自性”;3、五蕴中之“识蕴”,即小乘所讲“六识”和大乘所说“八识”的心王;4、十二因缘中之“识支”。《俱舍论》卷九有“于母胎等正结生时一刹那位五蕴名识”之说。
识是佛学的中心思想之一,其说遍于大小乘、显密教、性相宗。有一识、二识、三识、五识、六识、八识、九识、十识等不同学说。
八识瑜伽行派和法相宗主张八识,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前五识属于感觉,第六识既管思维,也管感觉。第七识以“恒审思量”即不停顿地起思虑作用为其特性,其作用胜过第六识,并联系第八识与前六识,名为末那。第八阿赖耶识也叫藏识,具有能藏、所藏、执藏三义。以含藏一切诸法种子,为有漏无漏一切有为法的根本。一些大乘派别多沿用八识说,但稍有变化。《大乘义章》卷三所讲八识,其中第七识名阿陀那识,第八识名阿梨耶识。
九识性宗主张九识。即于八识之外,另立证有无为的真如识。梁真谛译《摄大乘论》,将第九识名为庵摩罗识,又名无垢识或清净识。但唐玄奘译《摄大乘论》仍用八识,以第九识为第八识异名。谓第八识有染净二分,取染分的有为有漏名阿赖耶识,取净分的无为无漏名庵摩罗识。
十识密宗依《释摩诃衍论》讲十识。其第九识名多一识,第十识名一一心识,又称一切一心识。
十一识梁真谛译世亲《摄论释》卷五,将识分为十一种:1、身识。眼、耳、鼻、舌、身五根;2、身者识。即染污识;3、受者识,谓意根;4、应受识。色、声、香、味、触、法六尘;5、正受识。眼、耳、鼻、舌、身、意六根;6、世识。生死相续不绝之识;7、数识。一乃至阿僧只数之识;8、处识。器世界;9、言说识。依于见闻觉知的一切言说;10、自他差别识。谓自身他身依止上之差别;11、善恶两道差别识。指生死多种之差别。
一识成实学派及经部只讲一识、谓一识依于六根而缘六境。密教亦有主张一识之说。
二识《大乘起信论》说有二识:1、阿梨耶识,又名无没识;2、分别事识,又名意识。即依阿梨耶识而生,能分别色声等六境的眼耳等六识,合称分别事识。
五识《大乘起信论》又根据识的作用立五识:1、业识。谓依根本无明之惑而始动本心之识;2、转识。即转业识而生能见作用之识;3、现识。随能见的作用而现所见的幻妄境界之识;4、知识。对自心所现之境而生种种邪分别之识;5、相续识。由邪分别而于爱境生乐觉,于不爱境生苦觉,苦乐之念连续不断,并依之而起惑业,使生产死相续之识。前三识相当于《成唯识论》中阿赖耶识的自体分、见分和相分;后二识属于意识的作用。
此外,尚有主张五识或六识的,其含义与八识之前五识、前六识略同。而显密两教皆主张有无量识,认为外境无量无边,如来智慧又甚深无量,故识亦是无量。(元湛)
- 一自萧关起战尘
-
佛教史释迦牟尼创立的。
他揭示了宇宙的真相,是我们人类的指路明灯!
- 可可科科
-
佛教的产生以上诸位给了很好的解答,我认为佛教对中国的文化影响深渊。自汉代以来,中国儒佛交融,具有强烈的中国特色。形式也多种多样,最近中央电视台救灾播放《格达活佛》也不错拉~
- 再也不做站长了
-
回答得太好了!初三的历史书上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