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hen
-
1901年10月8日,杨堃出生于河北省大名县一个农民家庭。十二岁入大名县第二高等小学,十五岁入大名中学,在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产生了“新学”可以救国的思想,认为西方的社会学或许是救治中国社会弊端的良药。1920年,杨堃高中毕业,考入保定直隶省立农业专门学校留法预备班,1921年暑期,预备班结业,杨堃以名列甲等第三的成绩留学法国里昂的中法大学。1923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改名杨赤民,不久,国共第一次合作,杨堃加入国民党,被选为国民党驻法总支部里昂支部的宣传委员,后又被选为驻法总支部代表大会里昂支部代表,在巴黎召开的代表大会中被选为驻法总支部宣传委员。当时,杨堃参加了很多政治活动,到处宣传中国革命。中法大学社会系设在哲学系,杨堃觉得记笔记有一定困难,因此,便决定先学理科,取得了理科硕士学位。1926年暑假后,杨堃转入文科,从师汉学家古恒教授,着手准备撰写文科博士论文。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以国民党名义声讨蒋介石。“七·一五”汪精卫叛变革命,杨堃立即退出国民党,并与人一道解散了国民党驻法总支部和里昂支部,为了能继续撰写博士论文,不致影响自己学术上的深造,杨堃接着退出了共青团。1928年底完成博士论文初稿《祖先崇拜在中国家族、社会中的地位》。接着杨堃赴巴黎大学进修,从师著名汉学家、社会学家、神话专家葛兰言教授,随后又到巴黎大学民族学学院攻读民族学、体质人类学、语言学和史前考古等课程。同时,还在巴黎高等学术实习学校听“原始宗教”课,又在巴黎民族学博物馆实习。1929年撰写《在法国怎样学社会学》,同时撰写《法国社会学家访问记》。在法期间,杨堃曾利用假期到欧洲各国旅行,参观了几个较大的民族学博物馆和民俗学博物馆,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增强了研究民族学和民俗学的兴趣和信心,1930年夏杨堃回到里昂,获得里昂大学文科博士学位。同时,与张若名女士结婚。
1931年初,杨堃与张若名回到北平。杨堃先在河北大学农学院任教,接着先后在国立北平大学法商学院、国立北平大学女子文理学院国立北平师范大学文学院社会学系、中法大学孔德学院社会科学系和清华大学社会学系等处任教,主要讲授社会进化史、社会学、普通人类学和民族学诸课程。任教期间杨堃除阐述法国社会学派的理论和方法外,也将自己观察和访问的体会加选了讲义和论文之内,并运用法国民族学派的调查方法指导学生进行实际调查。回国初期,先后翻译了《法国现代社会学》、《汪继乃波民俗学》、《中国古代的节气与歌谣》等论著,先后参加《鞭策周刊》、《西北研究》、《社会学刊》等刊物的编辑工作,为《社会学辞典》(孙本文主编)撰写民族学、民俗学等方面辞条数万字,1934年,杨堃等人发起成立了中国民族学会,后任民族学会《民族学报》的编委。1937年,到燕京大学社会学系任教,授原始社会学、当代社会学学说等课。接着,出版和发表了一系列民俗学、民族学论著,如《社会学文存》(1938 年)、《中国家族中的祖先崇拜》(1939年)、《中国儿童生活之民俗学的研究》(与张若名合作1939年)、《葛兰言中国学研究导论》(1939年)、《社会发展史鸟瞰》(1939年)、《民俗学与民族学》(1940年)等。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燕大关门,杨堃到北平中法汉学研究所作民俗学专任研究员,负责民族学小组工作,担任《民俗季刊》编委,撰写发表了《民俗学与社会学》、《灶神考》等论著,后因人事关系辞去专任研究员职务,到北京大学法学院任教。1947年寒假,到云南大学任社会学系教授兼系主任,开始民族学的三地调查工作。1947年暑假,加入云南地下党领导的群众组织——“新民主主义者联盟”,被选为“新联”教授会小组长。抗战胜利后,杨堃的主要论著有:《论中国的母系社会制度》(1945年)、《我国民俗运动史略》(1948年)、《云南农衬》(1949年)等。
解放后,杨堃致力于建设新中国的民族学。1951年暑假,与刘尧汉带领云南大学社会学系学生到武定民族地区实习、搜集了许多资料,撰写了调查报告。1953年,转入历史系任教授并任云南民族史研究室主任。1954年,参加云南省的民族识别工作,写有总结报告。1956年参加云南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工作,撰写了调查报告。1959年,参加了云南彝族简志的编写工作。1960年,参加四川大凉山彝族的调查工作,写有《凉山彝族的手工业》。1966年到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对哈尼族进行调查,写有《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哈尼族的宗教生活》的调查报告,十多年的调查工作、获得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先后撰写了《什么是民族学》(1957年)、《试论恩格斯关于劳动创造人类的学说》(1957年)、《关于摩尔根的原始社会分期法的重新估价问题》(1964年)等文。
文革期间,杨堃被抄家批斗、关牛棚。他的大部分图书资料、读书卡片和手稿都遗失了。尽管身处逆境,仍继续思考民族学的问题。打倒“四人帮”后,杨堃调到中国社科院民族研究所工作,兼在北师大、中央民院授课,讲《民族学概论》。相继出版了《民族与民族学》(1983年)、《民族学概论》(1984年)、《原始社会发展史》(1986年)等专著,发表《论人类起源学的几个问题》(1979年)、《试论原始社会的分期问题》(1980年)、《关于神话学与民族学的几个问题》(1982年)、《中国民俗学运动史略》(1982年)、《民俗学和民族学》(1983年)、《民俗学的历史》(1983年)、《论神话的起源与发展》(1985年)、《女娲考》(1986年)等论文,杨堃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顾问、中国神话学会顾问、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等职。1998年在北京逝世,享年97岁。
相关推荐
里昂中法大学为什么不办了
经费问题。管理问题。竞争问题。社会环境变化。里昂二大相当于国内的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的档次。里昂二大(UNIVERSITE LUMIERE-LYON II)位于里昂市中心,是一所综合性、文科类国立大学,拥有约30000名学生。校区面积61000平米。提供近300种学科文凭,设有文学、艺术和语言学、外语、地理、艺术、历史、旅游、法律、人类和社会学,经济管理学等专业。里昂第二大学为全球最顶尖大学之一,根据法国“卓越大学计划”(IDEX)计划要求,2020年1月全面合并入里昂大学(Université de Lyon),成为里昂大学下属大学之一 。法国“卓越大学计划”(IDEX)被视为法国高等教育近四十年来最大力度的改革之一,旨在建立法国五到七所具备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大学。卢密耶-里昂第二大学(简称里昂第二大学)的前身为创办于1896年的里昂大学,1968年里昂大学分裂为三所大学,里昂二大是其中一个部分,当时主要涵盖法学、文学和社会科学科系。从1973起改为现行建制。里昂二大是一个以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经济管理科学为主的大学,教学质量非常出色,可提供300所种不同文凭课程。学校下设6个学院、5个专门学院、4所大学职业学院、1所大学技术学院和1所政治学院。2023-07-24 00:27:551
里昂中法大学的历史记忆
里昂始建于公元前43年,在罗马帝国时期曾是高卢都城。里昂与中国的往来由来已久。里昂是古代“丝绸之路”西方的终点,是中国丝绸产品在欧洲的集散中心。里昂和中国的另一个重要连接是教育。据里昂所在的罗纳-阿尔卑斯大区(罗阿大区)议会主席让-雅克·盖拉纳介绍,1900年时里昂是唯一教授中文的欧洲城市。1921年创立的里昂中法大学,是中国在海外的第一所也是唯一一所大学。 里昂中法大学的历史记忆 中法大学的建立发生在20世纪初中法教育文化交流的大背景下,既是中国赴法勤工俭学运动的延续与突破,也对中国革命的兴起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轰轰烈烈的中国赴法勤工俭学运动,仿佛时代的洪流,催生了中法大学这所特殊的学校。中法交流的先行者李石曾在此中扮演了发起人的重要角色。李石曾,河北高阳人,1902年随清政府驻法公使孙宝琦赴法留学,后一直致力于推动中法乃至中欧的交流合作。1908年,他在法国巴黎郊区的加尔那·哥伦比村创设了一家大豆加工厂,为三十多位中国人提供工作,后又在工厂附近开设了一所学校,让这些青年人一边工作,一边学习,这是留法勤工俭学的最初尝试。 辛亥革命时,李石曾回到国内。为“输世界文明于国内”,1912年,他与中华民国第一任教育总长蔡元培等有识之士在北京成立“留法俭学会”,以使更多的学生、青年能够以低廉的费用赴法留学。1916年,李石曾、蔡元培等又与法国教育界人士在巴黎发起“华法教育会”,并在巴黎创办了一所华工学校,对在法华工进行职业培训和文化教育。1917年,李石曾和蔡元培在北京又相继成立“华法教育会”和“留法勤工俭学会”,鼓励、指导并资助有志青年赴法勤工俭学,这项运动得到了广大青年的积极响应。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青年毛泽东也和蔡和森等新民学会的同志一起,积极组织湖南青年赴法勤工俭学。毛泽东还想方设法为奔赴法国的湖南青年筹集旅费,并得到章士钊的大力援助。这也成为中国现代史上的一段佳话。2023-07-24 00:29:022
里昂中法大学的介绍
里昂中法大学跨越百年岁月,坐落在富尔维耶尔山丘上的里昂中法大学旧址静静矗立,石堡城门上用汉字和法文镌刻的“中法大学”见证着历史沧桑。大学见证了两国一段特殊交往史,也记载了近代以来中国两段重要对外交往史。法方开展有关文献的整理、保护和研究,希望有更多中国人到这里参观,祝愿里昂和中国的交往不断加深。著名旅法华人翻译家李治华曾历时27年翻译完成法文版《红楼梦》,是将这部中国古典名著介绍到法国的第一人。是里昂中法大学学子的杰出代表。2023-07-24 00:29:151
马克龙什么时候来广州的
马克龙选择广州意味着什么据法国《世界报》报道,马克龙在参观中山大学期间表示,希望在法国高等教育领域与中国开展更加密切的合作,其中包括在华创办中法合作的大学。他还表示将会向中方提供支持,帮助里昂中法大学在广州开展办学。作为一个重视教育和文化交流的国家领导人,马克龙所到之处都会优先考虑对当地教育、文化事业的支持和发展。而在广州市政府支持下,广东省教育厅、中山大学等单位合力争取,才成功邀请了马克龙到访中山大学。马克龙中国行选择访问中大,除了因为中山大学在中法人文交流合作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也因为中大本身的强大实力。为什么马克龙去中山大学1、马克龙选择访问中山大学,正是因为它的学术地位和重要性。马克龙此次访问的主题是“法国与中国的文化交流”,而中山大学在推进文化交流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成果,特别是与法国的文化交流方面有着特殊的纽带。2、法国总统马克龙此次到访中山大学是与中国的文化交流有关。作为一个重视教育和文化交流的国家领导人,马克龙所到之处都会优先考虑对当地教育、文化事业的支持和发展。3、总的来说,马克龙此次访问中国并到广州的中山大学参观并发表演讲,不仅是为了加强中法两国之间的双边关系,也是为了推动法国高等教育在中国的发展。马克龙在中山大学做的事马克龙此次在中山大学主要是进行了师生见面和演讲活动。4、马克龙中国行选择访问中大,除了因为中山大学在中法人文交流合作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也因为中大本身的强大实力。5、马克龙于4月7日访问了中山大学。4月7日,正在中国进行国事访问的法国总统马克龙到访中山大学,并在中山大学体育馆与该校逾千名师生展开互动交流。马克龙访华几次1、法国总统马克龙五年前来过中国,这是第二次访华,他还希望第三次来华访问。2、据悉,本次访华是马克龙担任法国总统以来第三次到访中国,也是他第二个总统任期内首次访华。3、法国总统访华的次数比较多,自1973年以来,已经有12位法国总统访问过中国。其中,戴高乐、希拉克、萨科齐、奥朗德和马克龙等总统都曾多次访问中国,加强了两国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4、外媒:马克龙首次访华,将定下这些大事1月8日至10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将对中国进行首次国事访问,成为2018年访华的首位外国元首,也是中共十九大后首位访华的欧盟国家领导人。5、法国总统马克龙。法国总统马克龙2018年1月8日到10日进行访华,他是2018年第一位访华的外国元首,也是中共十九大后到访中国的第一位欧洲国家元首。6、年,中法贸易额首次突破1000亿欧元大关,同比增长16%。此次马克龙率领大型商业代表团访华,中法贸易关系也将进一步深化。马克龙率“豪华阵容”一到中国,就冲上了热搜。马克龙与黄渤握手畅聊是哪一集的1、答案是第六集。法国总统马克龙对中国进行了国事访问。访华期间,马克龙曾发布多条有关他在中国所见所闻的推文,结束访华后的4月10日,他又在推特上发布了一段1分51秒的Vlog视频,总结自己的此趟中国之行。2、题主是否想询问“马克龙与黄渤握手畅聊是哪一届”第17届。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2023年4月5日晚,抵达中国进行国事访问的法国总统马克龙现身北京一家美术馆,参加第17届“中法文化之春”艺术节开幕式。3、马克龙与黄渤握手互动马克龙耳朵上戴的是同声传译耳机。智能翻译耳机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工具,它可以帮助人们在国际交流中克服语言障碍,促进不同国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4、马克龙与黄渤握手黄渤秀了句法语是:Cestparti。Cestparti的中午意思是开始之意。是在法国总统参加第十七届“中法文化艺术之春”开幕式,作为艺术大使的黄渤现场宣布艺术节开幕,并与法国总统马克龙握手拍照合影。2023-07-24 00:29:281
周恩来的初恋情人,心高气盛的一代才女张若茗
data-filtered="filtered" 1923年12月,张若茗在法国里昂大学 周恩来和张若茗的友谊是在天津南开开始的。 张若茗,1902年出生于河北省清苑县一富裕人家。1916年考入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与邓颖超同为第十级学员。家境好,人特别聪明,性情刚烈,心高气盛。在校期间的成绩从没得过第二,人又长得漂亮!是一个在任何地方都是拔尖的人物。 1919年“五四”运动中,她与郭隆真、邓颖超等发起组织天津女界爱国同志会,9月,她与周恩来、郭隆真、刘清扬等人创建革命团体——觉悟社。12月,17岁的张若茗当选为天津中等以上学校学生联合会评议委员会委员长。 1920年年初, *** 日货活动中,周恩来做总指挥,和郭隆真、张若茗、于方舟带领数千名民众到直隶省公署 *** 。4人当场被捕,张若茗与周恩来一同坐牢。在组织学生运动和牢狱斗争中,周恩来和张若茗惺惺相惜,英雄相敬,结下了深深的情谊。两人的才气本身都是不同凡响,相貌又是难得人中龙凤。 周恩来刚从日本回来,宣称独身主义。他认为,只有独身主义,才可以一心从事革命,从事救国,把自己的一生完全献给祖国。有不少女孩子,包括南开创始人严修的女儿、大律师刘崇佑漂亮的侄女等,都被周恩来的独身主义挡退了。 邓颖超后来对侄女周秉德说:“那时觉悟社的人都说,如果周恩来放弃独身主义,和张若茗就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的确,周恩来和张若茗的友谊是纯粹、圣洁的。 1955年,周恩来对这段雾水情缘,毫不掩饰。在晚辈好奇的追问下,当着邓颖超的面,含蓄而概括地说:“开始两人的确不错。”邓颖超在旁边任其表白,笑不启齿。 data-filtered="filtered" 南开大学时的周恩来 留学法国 周恩来、郭隆真、张若茗出狱后不久,觉悟社考虑到被捕社员的安全,一致主张他们4人赴法求学。 1920年11月7日,周恩来乘法国轮船“波尔多号”离上海赴法。这一年,周恩来22岁。1921年春,经张申府、刘清扬介绍,周恩来加入了中国 *** ,成为中国 *** 的创建人之一。 1921年,周恩来先多次给邓颖超写信,信中更多的是讨论新思想、政治动向,看不到多少春花秋月、离愁别恨。此时,周恩来正热恋着如花似玉、整日笑语盈人的张若茗。 刚到法国时,郭隆真和张若茗在巴黎的云母片厂一边做工,一边学习。1922年,她俩一起加入赵世炎、周恩来、李富春组织的“中国少年 *** ”。在少共组织内,张若茗化名“一蜂”。 张若茗法文很好,能够顺畅阅读、翻译《马克思主义》的法文原著,所以在少共组织的共产主义研究会中,常常由她担任主讲人。她的法语口语比较流畅,又是女子,身份隐蔽,在组织内还担负着一项特别任务,即和法共保持秘密联络。 data-filtered="filtered" 郭隆真、张若茗(左) 美好初恋 1922年应是周恩来与张若茗感情最融洽的一年。两人都是活动力极强的人,又是异地他乡的旧朋友、老战友。法国浪漫的土壤改变了周恩来这位留日学生的僵硬教条,开始能以“布尔乔亚”的情调去领略生命的美和对异性美的欣赏。后来人称“周恩来是 *** 里最有人情味的人”,与这几年经历、阅历是分不开的。 不过,周恩来有周恩来惮惧的人,这个人就是蔡和森。!蔡和森是湖南人, *** 最早的引路人,思想和行动极为激进。他看到周恩来工作缓慢了、学习松懈了,立即火暴脾气上来,向周恩来发出警告:“你不该沉湎于美,一位真正的革命者,他的双眼应该一直盯在受压迫、被剥削的工人身上。” 胸有大志的周恩来平日十分佩服蔡和森身上那种纯粹的无产阶级献身精神。被这老兄的“当头一棒”猛然喝醒,深悔沉湎其中,不能自拔,他没忘记要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周恩来后来向邓颖超表白:“有蔡和森这样一位朋友就足够了!” 周恩来从此开始成为一名职业革命家。张若茗作为终身伴侣到底合适吗?她的才高气盛,一次次的辩论,让已疲惫不堪的周恩来感到终究必有一伤。他感到万分的痛苦,他想到了温顺可爱而又坚强的小超时,这位未来的共和国总理此时作出了终生的选择! “我是认定马克思主义不变的,我的终身伴侣必须是志同道合,经得起艰难险阻的战友。于是,我主动与张若茗说清楚,开始与邓颖超通信,还向她求婚。”随着时间的推移,周恩来和邓颖超的来信越来越频繁,总计250多封。周恩来逐渐发现邓颖超正是他要寻找的人生伴侣。1923年春天,周恩来和邓颖超确定了爱情关系。 1923年,张若茗离开了巴黎。十分伤心地和周恩来分手了。 data-filtered="filtered" 周恩来和邓颖超 古寺青灯 1923年,郭隆真从巴黎来到里昂,意外地遇上了自己的大名县同乡杨堃。郭隆真把杨堃介绍给自己最好的朋友张若茗。当时,杨堃还在奋力攻读理科硕士学位。像个“老夫子”。 1924年很快来临了,这一年对于张若茗来说是个多事之秋。 张若茗因组织活动,受到了法国秘密警察的追查询问,险些被当局驱逐出境。1924年,周恩来也不再担任少共书记,新任书记作风专横跋扈,刚烈正直的张若茗对此极为愤慨和不满。 经过许多不眠之夜反复痛苦的思想斗争,张若茗终于为自己选择了今后的道路:放弃政治活动,退出组织,留在法国专心读书求学。 1924年7月,周恩来奉调返回祖国。同年冬季,郭隆真去苏联学习。张若茗选择的路无形中使她和“老夫子”杨堃靠近了。她搬进了距离里昂大学较近的一所天主教女子中学公寓。她像一名圣徒修女一样,在这个“保护圈”公寓里住了将近3年。 几乎没和一个中国人见过面!几乎没说过一句中国话!这种“修女”式的生活,也使她摆脱了法国秘密警察的追踪。 1927年10月,张若茗以3门专科合格的优秀成绩顺利地踏入著名的里昂中法大学校门,张若茗通过自己5年的努力奋斗,已同杨堃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他们同在一所大学,同在攻读文科博士学位,关系自然比以往更密切了。 杨堃对张若茗始终一往情深,数年的苦等,有情人终成眷属。 data-filtered="filtered" 张若茗和杨堃夫妇 昆明最后一次握手 1931年元旦刚过,杨堃和张若茗夫妇便回到了古都北平,任北平中法大学文学院教授,深得学生喜爱。1937年底,燕京大学著名教授吴文藻举家南迁,推荐张若茗和杨堃任教,于是一家搬进了“燕南园”原先吴文藻、谢冰心夫妇的住宅,环境幽雅,生活舒适方便。1948年4月,张若茗和杨堃夫妇接受云南大学校长熊庆来的邀请,举家南迁,搬进了云南大学条件最好的教授住宅小楼。 昆明解放后,张若茗加入了中国民主同盟,开始又重新申请加入中国 *** 。与许多留过洋的知识分子相比,张若茗她毕竟在青年时代信仰过马列主义,当过革命“急先锋”,很快适应了新社会。 1955年4月8日,周恩来和陈毅赴印尼参加亚非会议途经昆明。周恩来利用这一机会,和陈毅一道,到云南大学会见了张若茗教授和她的丈夫杨堃,张若茗感到格外激动和温馨暖。这次会面持续了5个小时,并一起在震庄迎宾馆共进午餐。 据当年随同周恩来的卫士长成元功回忆:总理一见到张若茗就非常感慨地说:“多年不见了。”然后又说:“我代表小超问若茗姐好。”总理还问她,想不想回北京工作。 当张若茗把至今还未能加入党组织的苦恼告诉周恩来,并询问30年前自己在法国入党的经历时,周恩来简单而明确地告诉她:“你当时加入的是团,不是党。”张若茗听了大吃一惊,杨堃也感到意外。 其实,周恩来在对陈毅的交谈中解开了这个谜:“**比**的错误要轻些……”。 谁知,周恩来总理和张若茗的这次会面竟成为永别。 data-filtered="filtered" 周恩来和邓颖超 一代才女魂断盘龙江 张若茗为了表示对党的忠诚,哪怕一闪而过的“私心杂念”也向党交心,然而1955年后,一系列的政治运动开始了,不但张若茗导致她被打成右派,她的大儿子杨在道被打成右派、送去劳动教养。紧接着,张若茗在法国22岁时退出少年 *** 的举动,也被翻出来,被指责为叛徒。 1958年6月18日上午,一场批判会召开,要她承认莫须有的诸多罪名,张若茗倍感羞辱,她想不通。当她得知下午还要继续批判,巨大的心理压力,使她不寒而栗。从盘龙江铁路桥上,,纵身跃进幽暗的盘龙江,张若茗的生命年轮,永远定格在56上…… 1980年,张若茗的儿子杨在道结束了21年的劳教生涯,恢复了自由,他立即写信给邓颖超,要求给母亲 *** 。在邓颖超的过问下,云南大学为张若茗洗清罪名,彻底 *** 。告慰了张若茗的在天之灵。2023-07-24 00:29:341
戴望舒简介
1、戴望舒,男,名承,字朝安,小名海山,浙江杭州人。后曾用笔名梦鸥、梦鸥生、信芳、江思等。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翻译家等。曾经和杜衡、张天翼和施蛰存等人成立了一个名谓“兰社”的文学小团体,创办了《兰友》旬刊。 2、1932年,戴望舒任《现代》编辑。11月初,赴法国留学,先后入读巴黎大学、里昂中法大学。 3、1938年3月,一起发起成立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5月,抵达香港。8月,主编《星岛日报·星岛》副刊。 4、1941年底,因宣传革命,被日本人逮捕入狱。 5、1949年3月,离港抵北平。6月,参加在北平召开的中华文学艺术工作代表大会。后担任新闻出版总署国际新闻局法文科科长,从事编译工作。 6、1950年在北京病逝,享年45岁。安葬于北京西山脚下的北京香山万安公墓,墓碑上有茅盾亲笔书写的“诗人戴望舒之墓”。 7、戴望舒能在文学史上留名最大的原因是他所创作的优秀的诗歌,他本人也在二十年代末和三十年代初因为其风格独特的诗作被人称为现代诗派“诗坛领袖”。 8、戴望舒一生与三位女性有不解之缘,他的初恋是施蛰存的妹妹施绛年,而他的第一任妻子是穆时英的妹妹穆丽娟,第二任夫人是杨静,然而三位女性却并没有哪一位能与他相持一生,最后只留下令诗人的一生难以释怀的爱情悲剧。2023-07-24 00:29:491
国内上过大学的元帅
国内上过大学的元帅是罗荣桓。罗荣桓一上任,不仅把红4军军事思想政治工作处理的有条不紊,跟林彪搭档也没有多少矛盾,还能和谐相处。在抗战时期,罗荣桓继续搭档林彪,担任八路军林彪115师的政委,解放战争时期,罗荣桓再次搭档林彪,担任东北野战军政委。朱德元帅,1909年考入云南陆军讲武堂,此后先后赴德国哥廷根大学、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留学,是最早参加革命运动的元帅。彭德怀元帅,1922年考入湖南军官讲武堂林彪元帅:1925年,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刘伯承元帅:1912年考入重庆蜀军政府将校学堂、此后先后入读苏联莫斯科高级步兵学校、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是上过最好军校的元帅。贺龙元帅:既没上过军校,也没上过大学,凭借两把菜刀闹革命。陈毅元帅:1919年赴法国里昂中法大学留学。罗荣桓元帅:1923年考入山东私立青岛大学、后考入武汉中山大学理学院。徐向前元帅: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聂荣臻元帅:1919年赴法国里昂中法大学留学,此后先后入读比利时沙洛瓦劳动大学、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叶剑英元帅:1917年考入云南讲武堂,参与创办黄埔军校。2023-07-24 00:30:081
载望舒背景!!!急问
戴望舒(1905年3月5日—1950年2月28日),中国近代诗人,翻译家。笔名有戴梦鸥、江恩、艾昂甫等。浙江杭州人。 1923年秋天,考入上海大学文学系。1925年,转入震旦大学学习法文。1926年与施蛰存、杜衡等人创办《璎珞》旬刊,发表其处女诗作《凝泪出门》。1928年与施蛰存、杜衡、冯雪峰创办《文学工场》。1929年4月,出版了第一本诗集《我的记忆》,这本诗集也是戴望舒早期象征主义诗歌的代表作。其中最为著名的诗篇就是《雨巷》,受到了叶圣陶的极力推荐,成为传诵一时的名作,至今人们提到戴望舒,都会立刻联想到这首著名的《雨巷》。 雨巷节选 撑著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著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著愁怨的姑娘。 1932年他参加好友施蛰存主持的《现代》杂志编辑社。 11月初赴法国留学,先后入读巴黎大学、里昂中法大学。不过在留学期间,他并不喜欢去课堂听课,而是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在了翻译外文著作上。当时他翻译了《苏联文学史话》、《比利时短篇小说集》和《义大利短篇小说集》等,另外还研读了西班牙作家的许多小说集。1935年春天,由于他参加了法国和西班牙的一些反法西斯 *** ,被学校开除,于是便启程回国。1936年6月,与穆时英的妹妹穆丽娟结婚。 1936年10月,戴望舒与卞之琳、孙大雨、梁宗岱、冯至等人创办了《新诗》月刊。这也是中国近代诗坛上最重要的文学期刊之一。《新诗》在1937年7月停刊,共出版10期,是新月派、现代派诗人共同交流的重要场所。 抗日战争爆发后,戴望舒转至中国香港主编《大公报》文艺副刊,并且创办了《耕耘》杂志。1938年春主编《 *** ·星岛》副刊。1939年和艾青主编《顶点》。1941年底被捕入狱。 1949年6月,参加在北平召开的中华文学艺术工作代表大会。后担任新闻出版总署国际新闻局法文科科长,从事编译工作。1950年在北京病逝,享年45岁。安葬于北京西山脚下的北京香山万安公墓,墓碑上有茅盾亲笔书写的「诗人戴望舒之墓」。 戴望舒除了出色的诗歌创作才华之外,也是一名难得的语言天才。他精通法语、西班牙语和俄语等多门欧洲语言,而且一直从事欧洲文学的翻译工作。 著作书目 《我的记忆》(诗集)1929,水沫书店 《望舒草》(诗集)1933,现代书店 《望舒诗稿》1937(自费出版) 《灾难的岁月》(诗集)1948,星群 《戴望舒诗选》1957,人文 《小说戏曲论集》1958,作家出版社 《戴望舒诗集》1981,四川人民出版社 翻译书目 《少女之誓》法国 沙多勃易盎著,1928,开明书店 《鹅妈妈的故事》法国 沙.贝洛尔著,1928,开明书店 《义大利的恋爱故事》与赵景深、黎锦明合译, l928,亚细亚 《天女玉丽》法国 保尔.穆杭著,1929、尚志 《爱经》古罗马 古沃维提乌思著,1929,水沫书店 《屋卡珊和尼各莱特》(法国古弹调)1929,光华 《唯物史观的文学论》法国 伊可维支著,1930,水沫书店 《一周间》 苏联 里别进斯基著,与苏汉合译,1930,水沫书店 《麦克倍斯》(话剧)英国 莎士比亚著,1930,金马 《青色鸟》法国 陀尔诺夫人著,1933,开明书店 《法兰西现代短篇集》(选译)1934,天马 《高龙芭》(中篇小说)法国 梅里美着,1925、中华书局 《义大利短篇小说集选译》1935,商务印书馆 《比利时短篇小说集选译》1935,商务印书馆 《西班牙短篇小说集选译》1936,商务印书馆 《比较文学论》法国 提格亨著,1937,商务印书馆 《密友》义大利 皮蓝德娄等著,与人合译,1941,三通 《恶之花掇英》(诗集)法国 波德莱尔著,1947,怀正 《洛尔伽诗钞》西班牙 洛尔伽著,1956,作家出版社 《戴望舒译诗集》1983,湖南人民出版社 参考: *** 戴望舒,原名朝采,别名梦鸥,浙江杭州人,一九○五年三月五日生,一九五○年二月廿八日病逝。早年在宗文中学读书,一九二三年入上海大学中文系,一九二五年到震旦大学习法文,一九二九年与冯雪峰等开办水沬书店,一九三○年加入左联,一九三二年留法,曾在巴黎大学、里昂中法大学就读,一九三五年回国,次年十月与孙大雨、冯至、卞之琳等创办《新诗》杂志。一九三八年在中国香港主编 *** 《星座》副刊及《顶点》诗刊,一九四一年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中国香港,诗人被捕入狱,殴打成残,坚贞不屈,表现了高尚的民族气节,解放后在新闻总署国际新闻局任职。著有诗集《望舒诗稿》、《望舒草》、《我的记忆》、《灾难的岁月》、《戴望舒诗选》等多种。2023-07-24 00:30:371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衰落
1921年,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经过一系列矛盾斗争而逐渐走向衰落。由于法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自身面临的经济危机日益尖锐,工厂歇工、工人失业、工潮迭起,勤工俭学生处于勤工困难、俭学不易的境地。当时入工厂者不到十分之四、五。中法反动当局和投机政客们又不满勤工俭学生日益走向革命的倾向,华法教育会于1921年 1月发出通知,宣告与勤工俭学生脱离经济关系。学生多方呼援无路, 2月28日发生了“争生存权、争求学权”的“二·二八”运动。6~8月,留法勤工俭学生又发动旅法华人反对北洋政府来法代表团以出卖国家权利为条件向法国政府借款3亿(后增至5亿)法郎的斗争。 9月,爆发了留法勤工俭学生联合一致占领里昂中法大学的斗争。里昂中法大学,原为勤工俭学生筹建,但创办后,却置留法勤工俭学生于不顾。留法勤工俭学生被迫联合行动,9月21日,各地代表125人到里昂占据了中法大学。但却遭到中法反动当局的迫害,他们在被因禁了28天以后,除了个别人外,大多数被武装押送回国。2023-07-24 00:30:441
陈毅在法国留学为什么被驱逐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的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物价飞涨,许多工厂倒闭,大量勤工俭学的学生失去了做工的机会,相对平静的生活遇到了严重危机。在学生们苦苦寻求出路之际,华法教育会竟然落井下石,于1921年1月12日和18日先后发出两个通告,宣布与勤工俭学学生脱离组织关系,至2月底完全“与学生脱卸经济之关系”。这无疑使本已十分窘困的学生雪上加霜。接着,又传出华法教育会职员大量侵吞国内汇来的学生救济款的消息,使学生更加忍无可忍。 以蔡和森、向警予、李维汉等为代表的蒙达尼派认为勤工俭学已经失败,唯一的出路是争取北京政府的经济资助。他们数次发出通告,组织学生赴巴黎中国驻法公使馆请愿。此时,陈毅为了参加斗争而旷工,被老板解雇了。他也作为学生代表,在巴黎同各地的学生代表共商大计,确定了向中法当局争取工作权、求学权的口号。他还起草了致法国外交部和巴黎警察局的函件,防止他们干涉。 此后,陈毅和蔡和森等率领勤工俭学学生400多人列队去中国驻法公使馆请愿,督促中国驻法公使向北京政府转达他们争取生存权和求学权的要求。双方僵持了好长时间,公使才由法国警察保护着出面,他非但不答应学生的要求,反而污蔑学生是聚众要挟,为法律所不许。在学生们的喊打声中,公使狼狈逃窜,法国警察强行驱赶手无寸铁的学生,致多人受伤。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1921年夏季的一天,炮厂一位平时跟陈毅关系不错的法国工程师,突然邀请陈毅到他家去吃晚饭。席间,这位工程师告诉陈毅,他已被法国政府选派去中国进行铁路勘测设计工作。他还神秘地说:最近,中国北京政府向法国政府提出借款、购买军火,北京政府愿意以川、滇的铁路建筑优先权和全国印花税作抵押,法国政府基本同意,北京政府已派人来巴黎缔结协定。听到这个消息,陈毅感到里面必定有阴谋,这是北京政府的又一卖国罪行。于是,他立即同周恩来、赵世炎等联系,联合巴黎各华人团体,展开了声势浩大的反对北洋军阀政府秘密借款的运动。 陈毅和四川同学李家秀、湖南同学李立三等以油印通讯的方式通知全巴黎区的中国留法勤工俭学学生,在巴黎中央市场的广场上集合,然后前往中国驻法公使馆去找公使,要他宣布借款的真相。公使躲了起来,代理公使王曾思出来见学生代表。王曾思矢口否认此事,但当学生代表揭露北京政府的代表已到达巴黎时,王曾思恼羞成怒地破口大骂学生是“群氓”,是“受人蒙蔽,受共产党挑动”等等。学生激于义愤,扭住王曾思就是一阵痛打。 周恩来、陈毅一方面领导巴黎的学生、华工和各界侨胞进行示威斗争,另一方面积极向国内发回通讯,揭露卖国借款真相,并争取法国舆论的支持。这样,在中国和法国各界的一片反对声中,法国政府害怕事态扩大不好收拾,宣布暂缓贷款。中法秘密大借款被取消,这是中国留法勤工俭学学生斗争的一次巨大胜利。 为争取求学权,中国留法勤工俭学学生不久又发动了著名的争回里昂中法大学运动。当时,为解决中国留法勤工俭学青年学生的读书问题,华法教育会准备在法国里昂创办里昂中法大学,消息传出后,深受广大青年学生的欢迎。然而,在即将开学之际,里昂中法大学的布告栏里却贴出了这样的布告:只有具有文凭需要继续深造的学生,才能在大学里学习;每个学生在注册时要带足够的生活费,而且必须通过入学考试……接着,北京政府又停发了给勤工俭学学生每天5法郎的维持费,这就把学生逼到了绝境。不久,又传来从国内招收的纨绔子弟即将前往里昂中法大学就读的消息。中国留法勤工俭学的学生们被激怒了,争取开放里昂中法大学的斗争就此大规模地展开了。 1921年9月17日,在陈毅等人的领导下,中国留法勤工俭学学生代表在巴黎宣告:(一)誓死争回里大;(二)绝对不承认部分解决;(三)绝对不承认考试。 9月19日,赵世炎、陈毅等率领在巴黎的青年学生组成“先发队”,准备进驻里昂中法大学,赵世炎被推举为总代表,陈毅负责对外宣传,撰写传单,揭露事情真相,呼吁里昂市民主持公理,支援正义斗争。9月20日晚,学生代表分两批从巴黎前往里昂。21日清晨到达里昂后,蔡和森、李立三、李维汉、陈毅等率领学生代表浩浩荡荡地冲入里昂中法大学,结果却遭到武装警察的镇压与抓捕。除赵世炎等少数人被同学们营救脱险外,包括陈毅在内的104名学生被捕,被关押在芒特吕克的炮台兵营里。2023-07-24 00:30:593
戴望舒的个人资料是什么?
戴望舒(1905.3.5~1950.2.28)现代诗人。又称“雨巷诗人”,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戴望舒为笔名,原名戴朝安,又名戴梦鸥。笔名艾昂甫、江思等。 浙江杭县( 今杭州市余杭区)人。他的笔名出自屈原的《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 。”意思是说屈原上天入地漫游求索,坐着龙马拉来的车子,前面由月神望舒开路,后面由风神飞廉作跟班。望舒就是神话传说中替月亮驾车的天神,美丽温柔,纯洁幽雅。曾赴法国留学,受法国象征派诗人影响。 中文名: 戴望舒 别名: 戴梦鸥,江恩,艾昂甫 国籍: 中国 出生地: 浙江杭州 出生日期: 1905年3月5日 逝世日期: 1950年2月28日 职业: 文学,诗人 代表作品: 《雨巷》 生平简历 1923年秋天,考入上海大学文学系。1925年,转入震旦大学学习法语。1926年与施蛰存、杜衡等人创办《璎珞》旬刊,发表诗作《凝泪出门》。1927年写的《雨巷》。1928年发表《雨巷》并与施蛰存、杜衡、冯雪峰创办《文学工场》。1929年4月,出版了第一本诗集《我的记忆》,这本诗集也是戴望舒早期象征主义诗歌的代表作,其中最为著名的诗篇就是《雨巷》,受到了叶圣陶的极力推荐,成为传诵一时的名作。 1932年他参加施蛰存主持的《现代》杂志编辑社。11月初赴法国留学,先后入读巴黎大学、里昂中法大学。不过在留学期间,他并不喜欢去课堂听课,而是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在了翻译外文著作上。当时他翻译了《苏联文学史话》、《比利时短篇小说集》和《意大利短篇小说集》等,另外还研读了西班牙作家的许多小说集。1935年春天,由于他参加了法国和西班牙的一些反法西斯游行,被学校开除,于是便启程回国。1936年6月,与穆时英的妹妹穆丽娟结婚。 1936年10月,戴望舒与卞之琳、孙大雨、梁宗岱、冯至等人创办了《新诗》月刊,这是中国近代诗坛上最重要的文学期刊之一。《新诗》在1937年7月停刊,共出版10期,是新月派、现代派诗人共同交流的重要场所。 抗日战争爆发后,戴望舒转至香港主编《大公报》文艺副刊,并且创办了《耕耘》杂志。1938年春主编《星岛日报·星岛》副刊。1939年和艾青主编《顶点》。1941年底被捕入狱。 1949年6月,参加在北平召开的中华文学艺术工作代表大会。后担任新闻出版总署国际新闻局法文科科长,从事编译工作。1950年在北京病逝,享年45岁。安葬于北京西山脚下的北京香山万安公墓,墓碑上有茅盾亲笔书写的“诗人戴望舒之墓”。 戴望舒通法语、西班牙语和俄语等欧洲语言,一直从事欧洲文学的翻译工作,他是首个将西班牙诗人洛尔卡的作品翻成中文的人。 代表作品 代表作有《雨巷》,并因此作被称为雨巷诗人,此外还有《寻梦者》、《单恋者》、《烦忧》等。1923年入上海大学中国文学系,1925年转入上海震旦大学学习法文,并于翌年就读于该校法科。先后创办过《璎珞》、《文学工场》、《新诗》等刊物。1926年春,开始在与施蛰存合编的《璎珞》旬刊上发表诗歌,处女作《凝泪出门》。1928年《雨巷》一诗在《小说月报》上刊出,受到人们注意,他由此获得雨巷诗人称号。这一时期的作品在艺术上保留着中国古代诗歌传统及欧洲浪漫主义诗歌的痕迹,并带有明显的法国象征派诗人魏尔兰、中国的李金发等人的影响。 1929 年出版的诗集《我的记忆》大部为此时期的作品。 1932年《现代》月刊创刊,他曾在该刊发表许多著、译作。同年11月赴法国,曾在巴黎大学、里昂中法大学肄业或旁听,并继续从事著、译活动。编定诗集《望舒草》于1933年出版。这一阶段的诗作数量较多,艺术上也较成熟,在创作中最具代表意义,他由此成为中国新诗发展史中现代派的代表诗人。 1935年从法国回国。1937年出版诗作合集《望舒诗稿》。抗日战争爆发后,先在上海继续著译, 1938年5月赴香港。与许地山等人组织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香港分会,任理事。其间主编《星岛日报》副刊《星座》和英文刊物《中国作家》等。香港为日军占领后,以抗日罪名被捕,陷狱中数月,健康受到很大损害。抗战开始后的作品,从生活、情绪到艺术风格转向积极明朗。 1941年所作《狱中题壁》和稍后的《我用残损的手掌》,表现了民族和个人的坚贞气节。这一时期作品后来收入《灾难的岁月》,1948年出版。抗战胜利后回上海,在上海师范专科学校任教。1948年再次去香港,1949年辗转到北京,参加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会,后在新闻总署国际新闻局工作。 1989年《戴望舒诗全编》出版。诗集主要有《我的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戴望舒诗选》《戴望舒诗集》,另有译著等数十种。为中国现代象征派诗歌的代表。 戴望舒的诗歌主要受中国古典诗歌和法国象征主义诗人影响较大,前者如晚唐温庭筠、李商隐,后者如魏尔伦、果尔蒙、耶麦等,作为现代派新诗的举旗人,无论理论还是创作实践,都对中国新诗的发展产生过相当大的影响。在诗的内容上他注重诗意的完整和明朗,在形式上不刻意雕琢。 戴望舒一生与三位女性有不解之缘,他的初恋是施蛰存的妹妹施绛年、而他的第一任妻子是穆时英的妹妹穆丽娟,第二任夫人是杨静。 著作书目 《我的记忆》(诗集)1929年,水沫书店 《望舒草》(诗集)1933年,现代书店 《望舒诗稿》1937年(自费出版) 《灾难的岁月》(诗集)1948年,星群 《戴望舒诗选》1957年,人文 《小说戏曲论集》1958年,作家出版社 《戴望舒诗集》1981年,四川人民出版社 《戴望舒诗全编》1989年,浙江文艺出版社 翻译书目 《少女之誓》法国 沙多勃易盎著,1928年,开明书店 《鹅妈妈的故事》法国 沙.贝洛尔著,1928年,开明书店 《意大利的恋爱故事》与赵景深、黎锦明合译, l928年,亚细亚 《天女玉丽》法国 保尔.穆杭著,1929年,尚志 《爱经》古罗马 古沃维提乌思著,1929年,水沫书店 《屋卡珊和尼各莱特》(法国古弹调)1929年,光华 《唯物史观的文学论》法国 伊可维支著,1930年,水沫书店 《一周间》 苏联 里别进斯基著,与苏汉合译,1930年,水沫书店 《麦克倍斯》(话剧)英国 莎士比亚著,1930年,金马 《青色鸟》法国 陀尔诺夫人著,1933年,开明书店 《法兰西现代短篇集》(选译)1934年,天马 《高龙芭》(中篇小说)法国 梅里美著,1925年,中华书局 《意大利短篇小说集选译》1935年,商务印书馆 《比利时短篇小说集选译》1935年,商务印书馆 《西班牙短篇小说集选译》1936年,商务印书馆 《比较文学论》法国 提格亨著,1937年,商务印书馆 《密友》意大利 皮蓝德娄等著,与人合译,1941年,三通 《恶之花掇英》(诗集)法国 波德莱尔著,1947年,怀正 《洛尔伽诗钞》西班牙 洛尔伽著,1956年,作家出版社 《戴望舒译诗集》1983年,湖南人民出版社2023-07-24 00:31:074
清华大学的来历
来历:1909年7月,清政府设立游美学务处,附设游美肄业馆。1911年4月,游美肄业馆改名清华学堂。1911年4月29日,清华学堂在清华园开学。历史背景:1900年6月,“八国联军”侵略中国。1901年9月,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赔偿白银4.5亿两,史称“庚子赔款”。1904年美国表示所得赔款“原属过多”,可用于“退款办学”。经中美双方多次商谈,于1908年确定退款办学相关事宜。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校长詹姆士1906年给美国总统《备忘录》中的一段话反映了美国退款办学的真实目的:“我们现在一定能够使用最圆满和巧妙的方式,控制中国的发展——这就是说,使用那从知识上与精神上支配中国领袖的方式。”“商业追随精神上的支配,比追随军旗更可靠。”扩展资料清华大学的科研成就:清华大学在2018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立项29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4项,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基础研究专项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我校立项604项,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生态环境部等部委项目201项,北京市各类科技计划基金项目87项,全年合同额近35亿元。文科院系新增课题812项,到款经费超过3亿元。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立项14项,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项。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清华大学2023-07-24 00:31:186
谢寿康的求学经历
1912年6月28日被择优选送留学欧洲,当年入比利时自由大学,攻读政治经济学。1914年年转学法国巴黎法政学学校经济科,获得学士学位。1918年,入瑞士罗山大学攻读并获得政治学硕士学位,比利时布鲁塞尔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1919年和李石曾、吴稚晖等人在巴黎组织中法教育会,1921年任巴黎中国民主促进会秘书长。1923年任里昂中法大学校董。1923年,入比利时布鲁塞尔大学,次年获该校经济学博士学位。同时,在比利时获皇家学院院士,为华人获欧洲国家院士第一人。1929年归国,任国立中央大学文学院院长。1930年2月,任驻比利时使馆代办。1933年1月,任立法院立法委员。1934年任立法院条约委员会委员,中国文艺社常务理事兼秘书长。1935年任国立戏剧学校教授。1937年秋,与蒋百里等赴欧洲从事抗日战争的宣传工作,第二年被任命为驻法国、比利时文化考察团团长。1941年任驻瑞士使馆代办。1942年7月,任驻教廷公使。此后,又任过国际联盟同志会秘书长、中国文艺社常务理事兼秘书长、国立戏剧学校教授等职。1946年10月,当选为比利时王家文学研究院院士,膺选比利时法国语文皇家学会会员。2023-07-24 00:31:421
《辛丑条约》中,赔款在哪个国家中得到的最多
俄国,俄国占了30%1901年9 月7日正式签订《辛丑条约》,规定中国向西方八国赔款4亿5千万两白银,分 39年还清,本利共9.82亿两,是为“庚子赔款”. 由于庚子赔款的还款期是39年,所以按道理中国应该到1940年还清这笔赔款.但事实上中国并没有全额支付庚子赔款,而只支付了约60%(这些事实也很少被提起).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奥两国战败,中国趁势对德、奥停止支付赔款, 苏联政府于1920年正式宣布放弃对俄庚子赔款的余额.由于俄国在庚子赔款获得最多的30%,所以苏联放弃的庚子赔款余额,远多于美国退还中国的庚子赔款数额 中国的人口是4.5亿人,每人出一两银子就是4.5亿两赔款,非常不合理合法的条款2023-07-24 00:32:083
张申府的子孙追忆
1893年6月15日出生在河北河间府献县小垛庄。祖父濂公是清末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后当选国会议员。父亲早年在家乡读私塾,14岁时到北京求学。父亲少年时非常勤励,在小学住校时,同宿舍的七八人中,有几个纨绔子弟,整日吃喝玩乐,不务正业,而他根本不予理会,一心苦读,以名列前茅的成绩考入北平 顺天高等学堂中学班。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了,革命风暴席卷神州,父亲和其他热血青年一样,情绪高昂,决心投身于民族革命的大潮中,做新时代的弄潮儿。当时,以孙炳文为总编辑的天津《民国报》公开进行革命宣传。父亲以“赤子”为笔名,写了一些短小的文章在该报上发表,总题目为《零金碎玉》。辛亥革命后,学校停课,同窗好友,星散各方。回家乡暂住一段后,1912年暑期,他再次来到北京,考入高等师范学堂附属中学班。翌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开始了新的生活。当时的北大设文、法、理、工科和预科。“预科”相当于附属高中,学制为三年(后改两年),毕业后可以免试升入本科。父亲在预科上了一年,觉得并不很吃力, 便报考了本科,入文科哲学门(系)学习,不久转入数学门(系)。1917年,父亲在北大毕业,留校做助教,教逻辑和数学。三年后提为讲师,其间曾一度协助李大钊同志在北大图书馆工作。是年初,蔡元培先生任北京大学校长。他实行“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大力提倡思想自由,在他的主持下,北大厉行改革,气象一新。思想敏感活跃的父亲对哲学、政治、社会、人生等重大问题深感兴趣,在一系列文章中,他首次向国人介绍了罗素、罗曼·罗兰等西方进步思想家,先后在《新青年》等杂志上翻译了罗素的多篇文章,并撰文评述其哲学思想,在当时曾有广泛的影响。1919年5月4日,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五四”运动爆发了,这一运动促进了新文化运动的蓬勃开展,也推动了许多进步团体的活动和发展。在此前后,父亲参加了少年中国学会、新潮社的活动,并任《新青年》编委,还参加了《每周评论》的创刊工作。这期间除与李大钊、陈独秀等人交往甚密外,还认识了天津觉悟社的刘清扬、 周恩来、邓颖超等进步青年。随着马列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中国共产党的酝酿创建工作也在积极进行。1920年初,父亲参加了党的早期创建工作, 在“南陈北李”间奔走串联,并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党员。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法人士为沟通文化交流,组织了华法教育会,倡议中国学生赴法勤工俭学。“五四”运动后,逐渐形成了勤工俭学运动的高潮。李石曾、吴稚晖等人在法国巴黎筹办了一所里昂中法大学, 父亲应聘前往教逻辑,1920年底到达法国巴黎。此行他还肩负着 一个重要使命,即受陈独秀、李大钊委托在海外建立发展中共党组 织。1921年年他先后介绍刘清扬和已先期到达法国的周恩来同志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不久,即与周恩来、刘清扬和从国内来的党员赵世炎、陈公培五人在巴黎成立了共产党小组,并与国内的陈独秀常有书信往来。1921年春,周恩来加入中国共产党。这是他(左二)和入党介绍人张申府(右一)、刘清扬(右二)在柏林万赛湖。左一为赵光宸。1921年9月,爆发了留法学生要求开放里昂大学的斗争。父亲为此奔走活动,并去向吴稚晖交涉,但毫无结果,最终这场斗争在中法当局的联合迫害下失败了。父亲无比愤慨,盛怒之下辞去了教书之职,离开了里昂中法大学。1922年父亲和刘清扬、周恩来一起转到德国,后与周恩来一起介绍已到德国的朱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底,中共旅欧支部成立,父亲和周恩来、赵世炎等在其中负主要责任。1923年底,父亲经请示党中央后,离开德国,经莫斯科回到祖国。到北京后,他本拟再回北大教书,不意竟为胡适等所拒。经李大钊介绍,父亲到了广州。是时,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改组国民党,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开创了国共合作的新局面。为了培养革命军事人材,广州正在筹办黄埔军校。父亲到粤后,马上参加了这项工作,并被任命为军校政治部副主任,同时受聘在广东大学(中山大学前身)教授兼图书馆馆长。父亲任职黄埔军校后不久,即感到时任校长的蒋介石为人跋扈、刚愎自用,难于长期共事,遂借机离开军校,而在暑期父亲回京休假返粤后,国民党右派、广东大学校长邹鲁却突然翻脸,借故不再下聘书,父亲失去广东的工作,不得已转到上海。1925年1月,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父亲列席了会议,会上因讨论党的纲领与人争执,而后负气提出退党,他认为:“在党内因意见分歧,发生龃龉,反而多所妨碍”,“在党 外仍当与党配合工作,永远同党保持友谊关系似更妥”,表现出传统士大夫那种“合则即,不合则离”的态度。此后父亲主要的教学和翻译著述为生,先后在暨南大学、大陆大学、大厦大学、中国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任教。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民族危难日甚一日,满怀爱国情感 的父亲,经常利用讲坛,痛斥当局的不抵抗政策,宣传爱国思想,并 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1936年1月,北平文化界救国会成立,父亲被推选为大会主席团成员和救国会的执行委员,后又担任华北各界救国会的负责人,是爱国进步教授中一位活跃的较有影响的代表。父亲的爱国行动,引起国民党当局的不安。1936年2月,他被捕入狱,直至5月,经冯玉祥先生保释和社会各界的声援营救,才获释。但他回到清华大学不久,即被学校解聘。离开清华大学后,父亲仍致力于抗日救国运动,后作为救国会的代表参加民主政团同盟,并任中央常委,为了推进国共合作,他与其他民盟领导人一起,作为第三方面斡旋国共间的和平谈判。共和国成立后,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父亲被安排在北京图书馆任研究员。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文革”中受到冲击,直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才获彻底平反,后任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1986年辞世,享年93岁。2023-07-24 00:32:421
戴望舒生平事迹
戴望舒(1905.3.5-1950.2.28)笔名有戴梦鸥、江恩、艾昂甫等。生于浙江抗州。是中国现代著名的诗人。1923年,考入上海大学文学系。1925年,转入震旦大学法文班。1926年同施蛰存、杜衡创办《璎珞》旬刊,在创刊号上发表处女诗作《凝泪出门》和译魏尔伦的诗。1928年与施蛰存、杜衡、冯雪蜂一起创办《文学工场》。1929年4月,第一本诗集《我的记忆》出版,其中《雨巷》成为传诵一时的名作,他因此被称为“雨巷诗人”。1932年参加施蛰存主编的《现代》杂志的编辑工作。 11月初赴法留学,入里昂中法大学。1935年春回国。1936年10月,与卞之琳、孙大雨、梁宗岱、冯至等创办《新诗》月刊。抗战爆发后,在香港主编《大公报》文艺副刊,发起出版《耕耘》杂志。1938年春在香港主编《星岛日报.星岛》副刊。1939年和艾青主编《顶点》。1941年底被捕入狱。在狱中写下了《狱中题壁》、《我用残损的手掌》、《心愿》、《等待》等诗篇。1949年6月,在北平出席了中华文学艺术工作代表大会。建国后,在新闻总署从事编译工作。不久在北京病逝。2023-07-24 00:32:562
在天晴了的时候的原文
在天晴了的时候,该到小径中去走走:给雨润过的泥路,一定是凉爽又温柔;炫耀着新绿的小草,已一下子洗净了尘垢;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试试寒,试试暖,然后一瓣瓣地绽透;抖去水珠的凤蝶儿在木叶间自在闲游,把它的饰彩的智慧书页曝着阳光一开一收。到小径中去走走吧,在天晴了的时候;赤着脚,携着手,踏着新泥,涉过溪流。新阳推开了阴霾了,溪水在温风中晕皱,看山间移动的暗绿——云的脚迹——它也在闲游。2023-07-24 00:33:0611
法语专业毕业论文什么题目好写?
写中法对比,或者文化交流的好写。去年我毕业的时候也苦于写不出,还是学姐给介绍的莫文网,很专业的说,没几天就OK了中法宴饮“礼仪文化”比较研究关于里昂中法大学的几个问题论美国与中法建交的关系法国通用工程师培养模式在中国本土化的研究——北航中法工程师学院学生问卷分析中法奢侈品消费动机比较研究中法建交中的美台因素中法合资企业跨文化冲突管理研究中法高等工程教育体系中的毕业设计比较研究法国退还庚款与兴学——中法教育基金委员会研究中法庚款案中的无利债券问题中越历代疆界变迁与中法越南勘界问题研究通用工程师毕业生去向解析——基于北航中法工程师学院的案例中法青年旅游者出行决策对比研究中法奢侈酒电视广告的叙事比较中法越南交涉中的文化冲突中法建交过程中的阿尔及利亚问题和台湾问题中法著作权法律制度比较研究从隔阂到建交:一九四九年至一九六四年的中法关系仲景“建中法”的研究晚清清流派与中法越南交涉徐延旭与中法战争中法古典园林艺术比较时间序列分析在国际关系预测中的应用——以中法关系为例工程师法语教学在中国的探索与实践——以北航中法工程师学院为例民国赴法留学变迁研究——从勤工俭学到里昂中法大学中法关系50年:合作的基础和新型关系的构建中法奢侈品消费者行为比较分析与实证研究近代中法高等教育交流史研究2023-07-24 00:33:493
法国里昂大学
你问的是里昂几大啊???我给你一个大概的介绍吧里昂大学成立于19世纪末期,当时有自然科学、文学、医学和法律等专业,随着学科的发展和大学教育的普及,逐渐形成今天的3所大学.里昂第一大学(克罗德·贝尔纳大学)里昂第一大学是以医学和自然科学为主的大学。第一与第二阶段专业:科学技术:数学与计算机在自然科学中的应用、数学与计算机在社会科学中的应用、地球与宇宙科学、工程师科技、生物化学、数学与力学、物理、化学、计算机、机械学、电子、电子技术与自动化、程序工程、电力工程、化学、化学物理、物理、地球科学、材料科学、数学生命科学:生命科学、生物化学、组织化学、生物学与宇宙科学、细胞与分子生物学、结构生物化学、细胞与分子遗传学、生理学、微生物学、人口生物与生态环境、环境科学经济管理:企业与行政管理、营销技术第三阶段专业:DEA分子生物与认识论、神经科学、无机化学、精细有机化学、程序工程、电子装置、电子工程、环境保护、沉淀环境与古生物学、生物化学、古生物学与关节的生物材料、医药与生物工程、新陈代谢与营养、卫生系统的分析方法、极限环境生理学、体育与成绩、数学、科学计算、图像与通信信息系统、液体力学、机械工程学、能源与热量、土木工程、皮肤生物学与医药学、神经心理学、毒物学、临床心理学与卫生法DESS公式工程与化学、网络与生产、工业美容、犯罪侦查、医疗仪器与关联药物、体育组织的结构与管理、生物医药工程、图像与网络、资料工程、数学工程、微生物、物理测量分析与检测、工业密码的使用与数字模型、工业制、质量管理、医护与安全、统计/计算机与数字技术里昂第二大学(吕米艾大学) 里昂大学发表讲话 里昂第二大学是一个以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经济管理科学为主的大学,教学质量非常出色。现有6个教学单位和7个学院,共有学生25000多人。学校占地16公顷,实用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该校与欧洲、美洲、澳洲等国家的几十所大学有交换项目,每年派出交换学生300多人,现有外国学生2400人。图书馆藏书13万多册,期刊近千种。主要专业设置:第一及第二阶段专业语言学D/L/M、古典文学D/L/M、戏剧艺术D、文学与艺术史D、音乐艺术D、音乐L/M、西班牙语D/L/M、德语D/L/M、法律D/L、经济管理D/L、国际贸易L、企业与行政管理L/M、信息与传播L/M、公共管理L/M、工业经济M、工作经济与人力资源M、文化项目的设计与实现L/M、艺术史与旅游D、欧洲的文化旅游M、艺术史与考古D、心理学实践D/L/M、临床心理学M、社会心理学M、鉴别心理学M、遗传心理学M、教育行业L、教育学M第三阶段专业DEA公共管理、货币金融与国际经济、认识心理学、心理学与临床、认识科学、教育科学、工业组织与生产经济、古代文明与历史。DESS实用社会学与地区发展、城市规划与管理、旅游规划的发展与推广、卫生科学的国际交流、国际贸易与实用外语、法语与教育合作、银行与金融、企业的转变与评估、亚洲商务、工商业运输与配送、统计与社会经济信息系统、体育法、服装设计、临床心理学、劳动心理学、心理学与医学心理病理学、国际关系法与国际文化交流里昂第三大学(让·穆兰大学) 法国里昂第三大学 创建于1973的国立里昂第三大学成为里昂市三所主要的公立大学之一。它由法学院,商学院,外语系,人文系,哲学系和一个大学协会组成,尤其以人文科学见长。里昂三大坐落于城市的一端,以众多壮观和功能齐全的建筑群构成,并与整个城市融为一体。同时,里昂三大也融入欧洲乃至全世界的联系中,它向其20,000名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和一年或更长时间赴欧洲及北美国家出国交换留学的机会。法国里昂第三大学享誉法国及世界已逾一个世纪之久。2000年GOURMA杂志将它属下的法学院评为欧洲最好的五所法学院之一,仅次于法国巴黎大学,英国牛津大学,英国剑桥大学,和德国海德尔堡大学。专业设置第一与第二阶段专业:法律:法律、公共关系、私法与社会法、行政管理总论与国土管理、法律与企业金融、商法、欧洲法、国际法、犯罪科学与司法职业。人文科学:哲学、现代文学、古典文学、古典文学资料经济管理:社会经济行政管理、经济与管理、实用外语、财会与金融技术、管理实践第三阶段专业:DEA战略与管理、国际活动管理DESS法律与企业金融、公共采购市场法、银行金融法、税务法、保险法、房地产法、国际贸易法、实用外语与企业交流、信息与通信、工业采购、对外贸易、销售管理、人类资源、财产管理、医药工业管理、中小企业管理、通信信息系统管理为国际学生而设的课程:里昂三大提供一系列用英语或法语授课的为国际学生而设的课程,是母语非法语的学生进入法国国家文凭及学位课程前(如大专DEUG、学士LICENCE、硕士MAITRISE、副博士DEA、DESS等)的桥梁课程。学生可根据入学程度及将来的学习计划选择不同组合的课程,顺利完成语言及学历水平的衔接,获取国际认可的法国学历。2023-07-24 00:33:593
蔡元培的人物生平
1868年1月11日,同治丁卯年十二月十七日出生在浙江省绍兴府的山阴县。1871年,同治辛未十年4岁的蔡元培入家塾。1878年,光绪戊寅四年,蔡元培11岁,父亲蔡光普因病早逝。 1879年,光绪五年12岁时,寄居到姨母家读书。1880年,光绪六年蔡元培13岁时由姨母家转到李姓塾师家读书。1884年,光绪甲申十年蔡元培17岁时,考取秀才。1885年,光绪十一年蔡元培18岁时,设馆教书。1889年,光绪己丑十五年蔡元培22岁时中举人。 同年迎娶了他的第一位夫人王昭。1890年,光绪十六年,蔡元培23岁时,进京会试得中成为贡士,未殿试。1892年,光绪十八年蔡元培25岁时,经殿试中进士,被点为翰林院庶吉士。殿试策论成绩为二甲三十四名(等于全国统考第三十七名),内容是“西藏的地理位置”。1894年,光绪甲午二十年蔡元培27岁时,春应散馆试,得授职翰林院编修。 就在这一年,甲午战争爆发,开始接触西学,同情维新。1898年九月返绍兴,任绍兴中西学堂监督,提倡新学。1900年,庚子二十六年蔡元培33岁,由于他的妻子受封建思想约束,他们之间的感情一直处在不和状态,而当他逐渐接受了西方新思想后,便开始重新思考女权的定义,于是写出了《夫妻公约》,重新调整与妻子王昭的关系。1901年夏,辛丑二十七年,蔡元培34岁时,到上海代理澄衷学堂(现上海市澄衷高级中学)校长,即为首任校长。1901年9月,被聘为南洋公学经济特科班总教习。1902年1月1日,壬寅二十八年,蔡元培在杭州与他往日的学生黄仲玉女士举办了他一生中的第二次婚礼。 1902年,蔡元培35岁时,同蒋智由等在上海创办中国教育会并任会长,创立爱国学社、爱国女学,均曾被推为总理。1903年,癸卯二十九年,爱国学社的活动引起清政府的警觉,下令侦讯。蔡元培辗转青岛、日本、绍兴、上海等地,一方面学习德语,准备赴德留学以躲避风头,一方面仍从事教育和革命活动。1903年,蔡元培为抗拒俄国政府觊觎中国北方领土,与上海反清革命志士以对俄同志会的名义办了《俄事警闻》(后改《警钟日报》)。1904年,甲辰三十年37岁时,他在上海组织建立了光复会。1905年,乙巳三十一年38岁时,同盟会成立,光复会并入,孙中山委任蔡元培为同盟会上海分会负责人。1907年5月,丁未三十三年40岁时,他在驻德公使孙宝琦的帮助下前往德国柏林,入莱比锡大学听课和研究心理学、美学、哲学诸学科。一面学习,一面教授唐绍仪(后任民国政府第一任内阁总理)4个侄子的中文教师,已近不惑之年的蔡元培开始了4年海外留学的生活。在德4年,他编著了《中国伦理学史》等一批学术书籍。1911年11月上旬,宣统三年辛亥年,辛亥革命爆发,在陈其美去电催促下,蔡元培取道西伯利亚回国。1912年1月4日,民国元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他就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教育部在蔡元培之下对公众征求可能的国歌,后来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国歌,由沈恩孚作词、沈彭年谱曲的国歌拟稿,歌名《五旗共和歌》(中华民国国歌)。 1912年1月19日,民国元年,他颁布了《普通教育暂行办法》,并主持制定了《大学令》和《中学令》,这是中国的第一个大学和中学校令,他强调要把中学和大学建造成健全国民的学校。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主张采用西方教育制度,废止祀孔读经,实行男女同校等改革措施,确立起中国资产阶级民主教育体制。二次革命失败后,携眷赴法,与李石曾等创办留法勤工俭学会。1912年2月,鲁迅被他邀请到教育部任职。1912年7月,蔡元培因不愿与袁世凯政府合作而辞职。1913年,民国二年蔡元培46岁时,再次赴法国从事学术研究,在留欧的三年时间里,又编撰了不少哲学美学著作。1915年6月,民国四年,蔡元培48岁时,他与李石曾、吴玉章等发起组织华法教育会,在法国倡勤勤工俭学,希望以次组织帮助更多华人到欧洲求学,后来的周恩来、邓小平等均是通过这个组织的帮助后顺利在法国进行学习的。 1916年夏,黎元洪的北京政府终于明令恢复了民国初年的《临时约法》,孙中山、黄兴等一大批流亡海外的革命党人纷纷相约回国,一些浙江籍议员还发电给远在法国的蔡元培,说是要推选他当浙江省督军。1916年11月8日,蔡元培与吴玉章一起乘船由马赛回国,抵达上海。1916年12月26日,受命担任北京大学校长。支持新文化运动,提倡学术研究,主张“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实行教授治校。“五四”运动中支持学生爱国行动,多方营救被捕学生。1917年1月9日,蔡元培发表就任北京大学校长的演说,对学生提出三点要求:一曰抱定宗旨,二曰砥砺德行,三曰敬爱师长,将“抱定宗旨”置于首位。1917年,蔡元培聘请《新青年》主编陈独秀为文科学长,并聘请李大钊、胡适、钱玄同等“新派”人物在北大任教,采用“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实行“教授治校”的制度,提倡学术民主,支持新文化运动。同年,蔡元培邀请著名哲学家梁漱溟到北京大学讲授印度哲学;徐悲鸿应蔡元培之邀从日本东京返北京,任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导师。1917年7月,胡适从美国学成回国,其时胡适并未获得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但蔡元培为了让胡适进入北大不惜帮其伪造学历。1917年7月3日,蔡元培在北大发表热情洋溢的就职演说的余热未散,就向黎元洪总统提出辞职了,措辞委婉,但动因沉郁,那就是抗议张勋复辟。1917年10月,民国六年,蔡元培50岁时,主持教育部召开北京各高等学校代表会议,讨论修改大学规程,北京大学文科提出废年级制,采用选科制的议案,会议议决通过,决定在北大试行。北大选科制规定每周一课时,学完一年为一个单位,本科应修满80个单位,一半必修,一半选修(理科酌量减少),修满即可毕业,不拘年限;预科应修满40个单位,必修占四分之三,选修占四分之一。选修科目可以跨系。 1918年,他更明确地指出:“大学为纯粹研究学问之机关,不可视为养成资格之所,亦不可视为贩卖知识之所。学者当有研究学问之兴趣,尤当养成学问家之人格。”1918年5月22日,蔡元培为“中日防敌军事协定”反对政府变相卖国,又向大总统提出辞呈。1918年11月16日,民国七年蔡元培51岁时,“一战”刚结束,在天安门前组织集会庆祝,发表题为《劳工神圣》的演讲,鲜明提出要“认识劳工的价值”,并喊出了“劳工神圣”的口号。1919年,蔡元培在北京大学废除科,改原隶属于科的学门为系,设立14个系,废学长,设系主任。原来的文、理、法三科分别改称第一、二、三院,仅作为各系所在地区的标志(因原来三科分布在不同地区),不代表一级机构。 1919年5月8日,五四运动爆发后,蔡元培为抗议政府逮捕学生,于5月8日提交了辞呈。并于9日离京。1919年5月13日,北京各大专学校校长向政府齐上辞呈,支持蔡元培。1919年6月15日,在他发布的《不愿再任北京大学校长的宣言》中说:“我绝对不能再作不自由的大学校长:思想自由,是世界大学的通例。后由于北大师生极力挽留,蔡元培答应只做北大师生的校长。 1920年初,蔡元培与李石曾、吴敬恒,利用庚子赔款,创办中法大学于北京。蔡元培任校长。1920年2月,蔡元培下令允许王兰、奚浈、查晓园3位女生入北大文科旁听,当年秋季起即正式招收女生,开中国公立大学招收女生之先例。1920年5月,蔡元培聘任地质学家李四光出任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邀著名作家莎菲回国任北京大学文学教授,8月,聘鲁迅为北京大学讲师。1920年年底,被北京大学派遣去欧洲考察。与法国里昂市长赫礼欧(Herriot),里昂大学医学院院长雷宾(Lepine)等,合作设立里昂中法大学协会,决定在里昂成立中法大学。 1923年春,不满北洋政府教育总长彭允彝破坏法制的行为,提出辞职,离京南下。秋间转赴欧洲,从事研究和著述,并参与要求英、法等国退还庚子赔款兴办教育事项。1924年1月在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经孙中山提名,当选为候补中央监察委员。1926年初回国。在上海参加苏浙皖三省联合会,配合北伐战争,策划三省自治运动,遭孙传芳通缉。1927年起,在南京国民政府任大学院院长、司法部长和监察院长等职。1927年3月28日,蔡元培任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会会议主席,对吴稚晖提出的弹劾共产党表示附议,主张“取消共产党人在国民党之党籍”。4月2日,蔡元培再次担任主席,蔡元培再次附和吴稚晖关于弹劾共产党的文告,并拿出了《共产党祸党证据及共产党在浙祸党之报告》。国民党南京政府成立后最初两年内,蔡元培在政治上仍然站在蒋介石一边,支持“清共” 。但与其他人不同的是,在清党的实施过程中,他不支持滥杀,而是希望将这种政治上的弹压行动纳入比较规范的法治范围,即同意清党但反对杀人 。在清党的初期,蔡元培就曾对浙江清党委员会的草菅人命提出了严厉的批评,并要求在清党中必须执行三条原则 ,而且出面营救过可能遭国民党逮捕的共产党人和革命青年 。为劝阻南京国民党当局滥杀行为,蔡元培曾专门撰文劝告国民党当局继承孙中山的高尚人格,以德服人,停止滥杀 。之后一段时期,蔡元培把精力主要放在组建中央研究院上,他出任中央研究院院长,开始专注国家民族的文化教育和科技事业,并相继辞去了其他职务 。“九·一八”事变后主张抗日,拥护国共合作。1932年,与宋庆龄、鲁迅等发起组织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积极开展抗日爱国运动。曾电救杨开慧烈士,援救许德珩等爱国民主人士,营救丁玲、朱宜权等共产党员 。1940年3月5日,在香港病逝。蔡元培逝世后,国内各主要党派和团体以及要人名流纷纷致电吊唁 。2023-07-24 00:34:141
留法画家潘玉良身世
传奇身世 潘玉良从小妾到名画家,在巴黎一座安眠着许多杰出艺术家的墓地,一块宏伟的黑色大理石墓碑上,镶嵌着一位长眠者的白色大理石浮雕像。雕像的下方,悬挂着几十枚造型各异而又美观的奖章:右边是一行用中文镌刻的碑文:世界艺术家潘玉良之墓(1895 ~1977)。 1919年入上海美专学画。1921年考入中法大学,1923年考取巴黎国立艺术学院,1925年考取意大利罗马国立美术学院。1928年回国后曾任上海美专、新华艺专、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1937年再次赴法国巴黎直至1977年病逝。 潘玉良(张玉良)这一位“美”的富有者,她的人生道路是多么艰难而又曲折,孤儿一雏妓一小妾一艺术的追求者一中国最高学府的教授一世界艺坛的著名艺术家!这就是她漫漫一生的经历。 张玉良出生在古城扬州一个贫民家里。一岁时丧父,两岁时姐姐死了。到了8岁时唯一与之相依为命的母亲也不幸离开了入世,失却了生存支柱,孤苦伶仃,她被舅舅收养。 在舅舅家眨眼过了六年,女孩子到了14岁是最招人注目的时候,俗称剖瓜时节。 潘玉良作品她因做事勤劳,因而发育成熟较早,兼之,一副鸭蛋型脸庞,五官匀称,高高的鼻梁,水汪汪的眼睛.两条象描绘过的柳叶眉毛,两颊一对甜甜的小酒窝儿,且身段儿苗条,显得亭亭玉立,天生的丽质天资,真是个天生的小美人儿。她舅舅看着这些,不由忘却了同胞姐姐的手足之情,财迷心窍,在她十四岁那年的初夏,他偷偷哄着将她卖给了芜湖县城的怡春院,当了雏妓。 误入红尘 17岁那年,她因姿容清秀,气质脱俗,渐已芳名远播,成了芜湖地界令人瞩目的一株名花。这年,正巧海关监督潘赞化来芜湖上任,当地政府及工商各界同仁举行盛宴,为新任监督接风洗尘,商会会长将张玉良献上弦歌助兴,张玉良轻拨琵琶,慢启朱唇,珠圆玉润,一曲《卜算子》古调在厅内婉转回荡: 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花落花开自有时,总赖东君主。去也终须去,住也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去。 曲子重复了两次,凄怨悠远,渴望幸福和自由的旋律,在厅内久久萦回。新任监督潘赞化深受感动,良久之后,问张玉良:“这是谁的词?”张玉良一声长叹:“一个和我同样命运的人。” 潘赞化又问:“我问的她是谁?” 张玉良象是回答又象自语道:“南宋天台营妓严蕊!” 潘赞化凝神地瞅了她一眼,像认真端详她似的说:“嗯!你倒是懂点学问。” 张玉良腼腆不安地答道:“大人,我没念过书。” 潘赞化意味深长地“啊”了一声,一缕惋俯怜爱之情油然而生。说:“可惜呀,可惜!”商会会长目睹了这一切,心中暗自高兴,他将嘴凑近潘赞化耳边,说:“潘公,她还是黄花闺女呢!”潘赞化没答腔,心中却不山地泛起一丝彼纹。 “咯咯咯!”家仆在敲门。 “什么事呀?” “会长送来个姑娘,说是特来伺候大人的。” 潘赞化惊了一下,象是受了些耻辱,便说:“我睡了,叫她回去!”话刚出口,又觉得不妥,赶着补充道:“你告诉她,明天上午如有空,请她陪我看芜湖风景。”潘赞化心里已明白了会长送来的姑娘,一定是白天弹琵琶唱曲的那个文静雅致的姑娘。 回到怡春院,张玉良挨了一顿打骂,说她是个废物,漫漫长夜中她在哭泣…… 第二天,张玉良奉命陪潘赞化出游,她竟象个木头人一样,一点儿也不知道芜湖这些名胜的故事,讲不出湖的风貌,完全失去了她导游的含义。然而潘赞化没有因此轻看她,也没有把她只当作一个伴游的烟花女子。他自己是个知识渊博的人,对芜湖的风景名胜并不陌生,他反而耐心地给她讲述风景名胜的历史和典故。她忘了自己身份的低微,更忘了世人的冷眼和歧视,她感到潘赞化有学识,平易近人,使她产生了爱慕之心。待夜幕降临时,潘赞化吩咐车夫:“送张姑娘回去!”张玉良恳求道:“大人,求求您,留下我吧!”泪水盈盈,浑身显得有些轻微的颤抖,死死跪着不起,潘赞化弯腰牵她的双手,她就势乖巧地匍匐在他手上。 走进监督宅邪客室,潘赞化问道:“我问你,你要留下做什么?”张王良鼓足勇气说:“他们把我当鱼食,想钓你潘大人上钩,一旦你喜欢上我,就找你讨价还价,给他们货物过关行方便,否则就以你狎妓不务关务,败坏你的名声!你若赶我回去,他们就说我无能,找流氓来糟蹋我,我知道大人是正派人,留下我对你不利,但我无奈啊!”潘赞化急问:“他们是谁?” 张玉良答道:“商会马会长和干妈他们……” 巧遇善人 潘赞化听了,点了点头,面上现出严峻的神色,让仆人在书房内为她铺了一个床铺,他自己睡在那里,将自己的卧室给了张玉良住。 这一夜,张玉良辗转反侧,潘赞化冒着嫌疑,不顾忌自己的名誉收下她,又让出了房,她觉得不安。当今社会的官员中,象他这样正直而具有怜悯心的怕是凤毛麟角了。他高大的形影袭上她的心头,一股莫名的爱,化成烈火烧的着她,她觉得心情振奋,惭悄地起来,揉了揉眼皮,披上了衣,坐在案前,捻亮了灯,找了一张纸,在上面画起了她从小喜爱并熟悉的莲。 第二天,潘赞化很早就外出了,仆人给她送了三餐饭,她未出门,一直等待潘赞化回来,天黑了,她没点灯。坐在床边,轻轻抚动琴弦.小声地唱道:“ 潘玉良[1] 溪中春水清,岸上春花明。 突然“嘶”的一声,有人点亮了灯。她吓了一跳、一看,正是她期待的人,她叫了一声;“大人,您回来啦!”潘赞化淡淡一笑说:“听你弹曲子,好半天了,弹得不错! 看,给你带回了什么?”他扬起手,是一套新编高级小学课本。“我看你没念过书,一开始就学古文有困难,还是先易后难吧,现在给你上课。”张玉良驯顺地坐在他对面。 上完课潘赞化准备起身离去,无意中发现了张玉良画的那幅莲,赞叹道:“过人的天资,天生的艺术素质!”张玉良羞怯怯他说:“画着玩的,大人见笑!” 一转眼两个月过去了,张玉良如饥似渴地学完了那套高小语文课本。一天,潘赞化 对张玉良说:“我想把你赎出来,送你回老家扬州做一个自由人。” 张玉良一听哭起来,乞求他说:“回扬州,我一个孤苦女子,无依无靠,还不是从 火坑跳到水坑吗?大人将我留下作个佣人吧,我愿终生侍奉大人。” 成为小妾 潘赞化停了一下,又说:“玉良,你是个好姑娘,又很聪明,在我眼里,你是个孩 子,我长你12岁,家中早有妻室儿女,我总不忍委屈你,现在看来没有别的办法,他们在外面给我造了不少谣言,想要我在关税上向他们让步……唉!事情到了这种地步,你…… 你要是真的愿意,我就决定娶你作二房,明天就可以在报上登结婚启事。”张玉良眼睛里放出了异彩,她欣然同意了。 婚宴后,他们送走了客八、,赞化偷眼瞧着她,青春的力量在血管里振动,他伸出手搂住她纤细的腰,把热辣的唇送过去,她全身酥软,兴奋的几乎要晕了过去,她沉浸和陶醉得好想要哭起来……赞化对她说:“有件事先没跟你商量,我给上海拍了电报。请朋友为我赁套好点的房子,以后你就住上海。” 玉良吃惊他说:“不!不嘛!我不要离开你,我要长期待侯你。” “听我的,玉良,到上海去好,给你请个先生,系统地教你读书,离开这个是非之地,明天就动身。”赞化把她轻轻地搂在怀中,声音说得很细。 临上床时,她拿起笔,在她的作品“荷花”下具名张玉良的上面工整的加了一个 “潘”字,赞化说:“你怎么把姓改了?我是尊重女权和民主的,还是姓张吧。” 玉良回首一笑,撒着娇:“我应该姓潘,我是属于你的,没有你就没有我!” 赞化笑了,上前紧紧抓住她的纤纤玉手,把嘴送向她的唇边,玉良搂着他的脖子, 主动配合一个热吻,赞化感到全身一股热流,赶紧拥她上了床。 三天后,他们乘船到了上海,赞化为玉良安排了新居。为她请了教师,她开始了新生活,她像春暖花开时节的雏燕,迎着明媚的春光,要学着飞向天空。 先生每天上午为玉良上三小时课,下午玉良就作练习。她如饥似渴地学习,长进令老师感到惊奇。有一天,她经过邻居洪野先生窗口,发现洪先生作画,从此她常常偷偷逗留这窗前,屏声静气,每次都是静悄悄,后来还是被洪先生发现了,这是她一次极好的缘分,玉良成了他的好学生。洪野先生给潘赞化的信中道:“……我高兴地向您宣布,我已正式收阁下的夫人作我的学生,免费教授美术……她在美术的感觉上已显示出惊人的敏锐和少有的接受能力。 人的机遇是难以预料的,有时偶然性也表现为一种奇特的命运,会把做梦也意想不到的幸运赐给人。认识了潘赞化,是张玉良人生道路上的转折点。 考上名校 1918年,张玉良报考了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参加考试的人那么多,黑压压地坐满了五个教室,她泰然自若地挥动着画笔,运用自如地把感觉准确地用线条表达出来。她的素描画受到了师生们的一致赞扬。交了卷,回到家里,她坐立不安,多么想把心中的欢乐和激情告诉亲人。“咚咚”响起了敲门声,她去开门,是洪野先生,他兴冲冲地走进来,笑得那么轻松,那么热烈:“玉良,你今天考得不错,监考老师都称赞你那线素描,看来录取是不成问题了。” 一周后,学校放榜了,校园门口人山人海,玉良挤在人群里,她在那名单里找寻,找遍了,她的心开始紧缩起来,呼吸也显得迫促。从头到尾,就是没有她的名字,一线希望破灭了,她脸色苍白,洪先生见状,以为她病了,要送她去医院,她摇摇头,表示没有病。“啊!没病?你怎么了?”洪先生急切地问。 “榜上没有我的名!”她有气无力地回答。 说完这句话,她一扭头走了,步子是那么急促,洪先生迅即到教务处的先生们说:“我们的模特纠纷还未平息,取了她这种出身的学生,不正好给卫道士们找到借口吗?”洪先生气急了,他跑去找校长,阐述他义正词严的看法,“学校录取学生,只认成绩;国家用人,只认人才,老天爷也不拘一格降人才吗!自古人才难得:出身作为取舍的标准。这还叫学校吗?艺术是真实的,从古到今的艺术并没有这样一个不成条文的规矩,校长,这样对待人才,太不公平了!这是对艺术的扭曲!” 刘海粟校长听得动了感情,他立即执着一枝饱蘸了墨汁的毛笔,来到榜文前,在第一名的左边空隙处写下了“张玉良”三个字,并在那上面加盖了教务处的公章。 洪先生跑着去找张玉良,走进家门,她不在家,经人指点,洪先生来到苏州河边, 啊!她正在河边踱来踱去,河风吹着她的秀发,她显得惟淬不堪。脸上象冻了一层冰,这时,刘校长也尾随洪先生来了。 潘玉良《浴后四美姿》玉良惊呆了,她无力地低下了头。 洪先生兴不由自己地向她道喜:“玉良,玉良!你被正式录取了!真的,刘校长亲自来通知你啊!”“对,张玉良,这是真的,我为你祝贺!”刘校长望着她慈祥地笑着。“校一长!洪老师…!”她已控制不住感情的冲动,她喜悦由衷地哭了,哭得那么美,那么叫人怜爱。难忘的一九一八年呵,张玉良踏进了中国高等艺术学府的大门上海美专。 第二学年开始,班里开设了人体素描课,上第一节课那天,一走进教室,就见讲台前站着一个健美的裸体少女,男同学低下了头,玉良也有些难为情。她脸色绯红,头低到了画架上,心里象小鹿蹦蹦直跳。过去,都是常赞扬她的画,今天却对她说:“你风景画得那么好,怎么在人体造型上,感觉这么迟钝?” 那天,去浴室洗澡,顷刻间,她眼前放出了光彩,这不是个练习人体动态的好机会吗?她赶紧跑回宿舍,拿来了铅笔和速写本,借卧位的一隅,迅捷地画了起来,她沉浸在艺术实践的兴奋中。后来被人发现,招致愤责并且挨了顿打,她的精神和身体都受了创伤。 星期天,她回到家里,关好门窗,拉上布帘,脱去衣服,赤条条地坐在镜前,仔细观察自己丰满的前胸,白皙柔嫩的皮肤,匀称的两腿,全身各个部位,整个下午,她都没离开油画架,她这一习作,使自己进入了优秀毕业生的行列。 留学法国 不过,这也轰动了学校,人们当作新闻传递,褒贬不一,为这事校长召见了她。校长关切他说:“玉良女士,西画在国内发展受到限制,毕业后争取到法国去吧,我给你找个法语教师辅导你学法语。”她明白了校长的意思,感动地点了点头。 潘玉良征求潘赞化的意见,他听从了她的去向的意愿,“好吧,你有你的道理,你追求的是有意义的事业,我听你的!”玉良竟似孩子一般,破涕笑了,她倒向宽敞的胸膛。 轻软的海风带着丝丝缕缕的咸腥味,从窗口飘了进来。坐在加拿大皇后号邮轮上,玉良心里激动万分,自从考取了留学津贴,她就沉浸在欢乐中,终于踏上了去巴黎的征途,她永远不会忘记这一天一九二一年她心中最视为神圣的这个去异国征途的日子。玉良先在里昂中法大学补习了一个月法语,就以素描成绩优异考进了国立里昂美专。一九二三年,又转插到巴黎国立美专。这期间,她与中国同学徐悲鸿,邱代明等,在巴黎的凯旋门,在波光粼粼的塞纳河上留下足迹和身影。1925年,她结束了巴黎国立美专的学业,插入了罗马国立美专。艺术之都罗马,它以规模宏大的古代建筑和丰富的艺术珍藏称著于世界,在这里,她成了高级学术权威琼斯教授的免费学生。1928年,她油画专业毕业,正式考入了琼斯教授所授课的雕塑班。 那时,国内政局不稳,赞化丢掉了海关监督之职,又不能寄钱给玉良,本来就很少的留学津贴,早就时断时续,残酷的现实使得她常饿着肚子上课,零用钱,那就更谈不上了。 学成报国 1929年的春天,她一连四月未见家信和津贴,一次在课堂上晕了过去,教授和同学们见状不忍,凑钱给她,正在这时,传达员高喊:“中国的张玉良女士,你的汇票!”同学们围拢来一看,是欧亚现代画展评选委员会的,附言:“潘张玉良女士,你的油画 《裸女》荣获三等奖,奖金五千里尔。” 毕业考试和答辩都已进行过了,即将举行毕业仪式时,玉良与在欧洲游历的母校校长刘海粟不期而遇。异国重逢,她无比激动,一把抱住老校长,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眼眶里只是泪花。当下,刘校长给玉良写了聘书,回国后,聘任她任上海美专绘画研究室主任兼导师。 九年的异国他乡的飘泊,历尽艰辛,带着圆满和喜悦,她回国了,心说不出的高兴。“呜……”一声悠扬的笛哨,船在吴淤口港靠岸了,赞化一步跨进船舱,二人久别又重圆了。 两个月后,王济远先生为潘玉良在上海举办的“中国第一个女西画家画展”开幕了。 展品两百多件,震动了中国画坛《申报》发了专题消息,刘校长从罗马发来电报祝贺。这时,玉良的留法同学徐悲鸿,以中大艺术系主任身份向她发出聘请,请她去“中大”执教。 1932年,玉良举办第二次个人画展,游欧回国的刘校长亲临画展,校长在那张《浮山古刹》前停住了,他指着画对身旁围观的人说:“你们看,好一座别致有趣的古刹,可谓是淋漓逼真,惟妙惟肖,它说明了作者西画功底坚实,也表现了技巧的纯熟,意境不错。”在场观者无不赞同,可老校长话锋一转可是,我不喜欢也不主张这种素描,我主张借鉴西方的艺术,用以丰富和发展我国的绘画艺术……”玉良受到了震动,她认真思量,自己作品缺乏个性,之后,为了充实和丰富自己的艺术营养,她走遍黄山、庐山、浮山、扬子江等地在峰巅、峡谷、画室、课堂、河畔、林荫奋战。两年后她展出了别开生而的新作,受到了人们的赞誉。 1936年她举办个人第五次美展,也是她在祖国土地上最后一次画展《人力壮士》赢得了最高荣誉,但不料在收展时,在《人力壮士》那张画上,贴上了一张纸条。纸条上写着:“妓女对嫖客的颂歌。”这又给玉良心上重重一击! 画展刚刚结束,玉良心上的伤痛还未平复,就开始了授课,这天,她突然接到赞化的电话,大夫人来了。她回家里,听到大夫人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大主小卑,千古常理,不要以为当了教授就可以同我平起平坐……”赞化无奈他说“嗨呀!你……”玉良思前想后,又不由同情赞化来,“倒是难了他呢!”于是她心软了,屈服了,她急步走进屋里,对着大夫人双膝跪了下来。 怎么办?到哪里才能彻底挣脱缚绑自己的绳索呢?这时,她又想到了曾经奋斗过的地方。 玉良又坐上了加拿大皇后号邮轮。海在抖,浪在翻。离开了赞化,离开故土,她又来到巴黎,仍旧住米斯太太家,这异国的女人。待人极为热情和纯朴。她们相处得很融洽。她有时去去大学弥尔画苑作画、雕塑;有时到郊外写生。得到好作品就自己珍藏起来,只出售一些平庸之画维持生活。 不久,她在“中大”的学生王守义来到巴黎,专程找到了玉良:玉守义是同中国乐园的主持李林先生一起来的,想让玉良承订一座格鲁赛先生的雕像,报酬六千法郎,时间三个月,玉良答应了。为了这尊雕像,她花费了不少心血,作品完成后,按合同规定,须鉴赏家审定,鉴赏权威那赛夫先生看完了作品说:“潘夫人,谢谢您!这座格氏雕像,是我所见过的最为成功的作品之一。我是格鲁赛先生生前好友,他的形象我永远忘却不了,我感谢您这灵巧木笔,再现了他庄严的学者风度和永远谦和的品格,真是栩栩如生,好极了!我们博物馆决定收藏它。” 玉良顷刻觉得心里凉爽和甜润,脸上绽出宜人的红润,那赛夫先生又试探地问: “夫人,能让我欣赏您的其他作品吗?”玉良说:“请吧!”他们走进了玉良的工作室,名曰陈列室,那赛夫走进来后,惊讶了,他兴奋他说:“这就象藏匿在深谷的一朵意大利黑色郁金香,独具神韵。一旦被识者发现,就要让艺坛惊倒!” 1938年初的一个晴天,玉良去看一次画展,她正看着一幅画,一个小报童的叫卖声传来:“号外!号外!日军占了中国首都南京!”玉良的心抖了一下,仿佛它已从胸腔跌落尘埃,身子顿觉空了,轻飘飘的。 这天晚上,她彻夜未眠,在悲愤中完成了一尊雕塑草坯《中国女诗人》南京陷落后,玉良与赞化失去联系,她痛苦万分,多亏王守义常与她在一起,使她得到安慰。一次,她与王守义去纳赛河写生,王守义向她提出求爱的要求,玉良叹了口气说:“你太了解我了!我只告诉你,我没有这个权利,我比你大十二岁,且我已早成了家呀!” “不!你是在骗我,也骗你自己,我虽然不了解你最早留法的原因,但我知道你第二次来巴黎是决定不再回去的,你有痛苦,有难言之隐,有不幸,这是瞒不了爱你爱得强烈的人!” 玉良身子微微一抖,眼眶红润,但她尽量克制不让泪水溢了出来,她苦笑了一下,回答他说:“朋友,我不讳言,我有痛苦,但也有宽慰,那就是赞化和我真诚相爱,我虽然和他隔着异国他乡,但我相信总有一天,我还要回他的身边。” 王守义眼泪夺眶而出,声音颤抖地对玉良说:“好姐姐,你!……原谅我吧!”玉良又说:“都怨我不好,惹你伤心,好兄弟,你恨我吧?” 油画特点 潘玉良的油画不论是气度、修养,还是技术,在中国早期女西画家中,无人可比,在男性西画家中,也数上乘水准。她的画风基本以印象派的外光技法为基础,再融合自己的感受才情,作画不妩媚,不纤柔,反而有点“狠”。用笔干脆俐落,用色主观大胆,但又非常漂亮。面对她的画总让人有一种毫不掩饰的情绪,她的豪放性格和艺术追求在她酣畅泼辣的笔触下和色彩里表露无遗,天生一副艺术家气质。她与别的西画家所不同的是,对各种美术形式都有所涉及,且造诣很深:风景、人物、静物、雕塑、版画、国画,无所不精,传统写实、近代印象派和现代画派乃至于倾向中国风的中西融合……都大胆探索、游刃有余,有出色的表现。其中印象派技术和东方艺术情调是她绘画演变的两大根基,由此及彼形成了她艺术发展的轨迹。 代表作品 代表作有《花卉》、《菊花和女人体》、《浴女》、《瓶花》、《月夜琴声》等。画作《月夜琴声》今年10月将出现在香港苏富比秋拍会上,此作品约为1950年所作,创作于潘玉良二度赴法时期,画幅中一身著中式长衫衣裤的女子怀抱著琵琶,于满月的夜里拨弹著琴弦。女子神情温婉具东方古典之美,在人物手部与五官的勾画中,见东方线描的秀雅。此画境让人联想到潘玉良初次与其另一半潘赞化相见、缘定终身场景。作品最早为法国私人收藏家直接购自潘玉良的好友王守义,今现身市场甚为难得,估价为380万至500万港元2023-07-24 00:34:282
我要找浙江杭州诗人
“雨巷诗人”戴望舒戴望舒(1905.3.5-1950.2.28)笔名有戴梦鸥、江恩、艾昂甫等。生于浙江抗州。是中国现代著名的诗人。 1923年,考入上海大学文学系。1925年,转入震旦大学法文班。1926年同施蛰存、杜衡创办《璎珞》旬刊,在创刊号上发表处女诗作《凝泪出门》和译魏尔伦的诗。1928年与施蛰存、杜衡、冯雪蜂一起创办《文学工场》。1929年4月,第一本诗集《我的记忆》出版,其中《雨巷》成为传诵一时的名作,他因此被称为“雨巷诗人”。 1932年参加施蛰存主编的《现代》杂志的编辑工作。11月初赴法留学,入里昂中法大学。1935年春回国。1936年10月,与卞之琳、孙大雨、梁宗岱、冯至等创办《新诗》月刊。 抗战爆发后,在香港主编《大公报》文艺副刊,发起出版《耕耘》杂志。1938年春在香港主编《星岛日报.星岛》副刊。1939年和艾青主编《顶点》。1941年底被捕入狱。在狱中写下了《狱中题壁》、《我用残损的手掌》、《心愿》、《等待》等诗篇。 1949年6月,在北平出席了中华文学艺术工作代表大会。建国后,在新闻总署从事编译工作。不久在北京病逝。 雨 巷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踟躇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默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叹息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 像梦一般地, 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地, 我身旁飘过这个女郎; 她默默地远了,远了, 到了颓圮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叹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2023-07-24 00:34:491
里昂二大qs排名
1001-1200名2022年,QS世界大学排名组织公布了QS世界大学排名,其中里昂第二大学世界排名第1001-1200名。以下是里昂二大历年排名,仅供参考。里昂二大(UNIVERSITE LUMIERE-LYON II) 位于里昂市中心,是一所综合性、文科类国立大学,拥有约30000名学生。校区面积61000平米。提供近300种学科文凭,设有文学、艺术和语言学、外语、地理、艺术、历史、旅游、法律、人类和社会学,经济管理学等专业。里昂大学于2017年2月27日入选法国 “卓越大学计划” (IDEX),单独获得法国政府8亿欧元的经费支持。根据该计划要求,里昂大学旗下所属机构于2020年1月再次全面整合为共同体(La communauté d"universités etétablissements,ComUE),下属所有大学学位均由里昂大学统一颁发。2023-07-24 00:34:551
杨介人的人物事迹
杨介人17岁时,考入武陟木栾店商业学堂。临行,妻子张杏清给他绣了一对合枕,含着泪说:“你到外地求学还枕砖头睡觉,叫人一想到就心疼……”杨介人一把搂住妻子,说:“知疼知热者,吾妻也!”提笔写了“男女平等,努力奋斗”八个字,让妻子绣在枕头上。说:“你在家也是应该好好上学,读书识字,反对封建礼教,争取男女平等。我在外要努力奋斗,为国为民!”妻子含笑点头,转而问:“听说你要改名?叫杨介臣不好吗?”杨介人嘿嘿一笑,说:"对呀!就是要改名,你想想,现在帝制已推翻,我们要为建立自由、富强的中国而奋斗!介臣这个名太不合时宜了!我要改名杨介人,还要起字叫廉泉!”妻子恍然大悟,满意地笑道:“我懂了!介人者,耿介之人也:廉泉者,廉洁之士也!丈夫要做一个耿介廉洁之士,为国为民出大力!我得赶紧向你学习哩。” 为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在五四运动的影响下,杨介人在开封报考并被录取为河南省第一批赴法勤工俭学留学生。1919年12月9日,他同聂荣臻等158名热血青年一起,在上海杨村浦码头,登上了法国司劳克司号(亦名凤凰号)客轮赴法。到法国后,他同蔡和森、赵世炎等入巴黎蒙尼达公学学习法语、数学、物理、化学等课程,同进在人造丝厂、豆腐作坊和圣沙孟铁厂做工。他们几个人合赁一间小屋,夥用一套炊具,轮流做饭,睡潮湿的地下统铺。没米下锅,他们常常一天只能吃一顿稀饭,饿了就拧开水管喝冷水充饥。冬天没棉衣穿,就靠蹦蹦跳跳等运动取暖。生活虽然艰苦,但杨介人却能苦中求乐,从不悲观,和同学讨论问题,谈到兴奋处,他非常激动地说:“将来回国了,革命成功了,再回顾咱们这一段留学生活,那才有意思呢!”赵世炎语重心长地说:“革命成功?就凭李石曾他们从巴枯宁那里搬过来的一套无政府主义谬论?远着呢!我们可不能受骗呀!”杨介人惊讶地问:“那什么才是救国救民的真理呢?”赵世炎笑笑,递给杨介人一包书,说:"这就是。你仔细学习学习就懂得了!”原来,赵世炎知道杨介人受了无政府主义思想影响,怕他走上斜路,才及时伸出友谊之手。杨介人把那包书打开一看,是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列宁的《国家与革命》、《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等。杨介人得到这些书,就如饥似渴、不分昼夜地学习,遇到不懂的问题或想不通地方,就请教赵世炎、蔡和森、李富春等。杨介人被书中的内容紧紧的吸引住了。他说:“赵兄呀!你可是在我心中拨亮一盏灯呀!这马列主义可真是搞革命的法宝呀,没有你的指点,我陷在无政府主义的泥坑里拔不出来,那可是白活一世呀!”杨介人本来就是河南留法学生的领导人,他不光自己刻苦攻读马列主义,还把自己的心得体会介绍给别人,使大家共同受益。他领导河南留法学生积极参加了蔡和森领导的被誉为“国外五四运动”的二二八拒款运动,以及进占里昂中法大学的斗争,等等。不久,他被批准加入了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并于1922年6月参加了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1923年6月又参加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临时代表大会,在周恩来等的领导下,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改名为中国共产党青年团。不久,杨介人被批准转为中共正式党员。杨介人为自己找到革命真理而高兴,为自己成为一名共产主义战士而自豪。他给远在祖国的母亲写了一封豪情满怀的信,信中说:“儿来法国,漂洋过海,做工求学。儿这几年来东奔西走,不但是为家,而且是为国。咱家贫穷,我是知道的,洋人每年把咱中国的黄金都运往外洋去了,你是不知道的,洋人买咱中国的麦子,把麦就买贵了。咱们中国人要不想法子把洋人们打跑,咱们都成了洋奴了。你的儿子在国外,亲眼看见洋人带着钢盔、刺刀和大炮到咱中国去了,你的儿子要大大的与洋人作个对头……”1923年底,党组织又安排杨介人到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11月14日,他和李慰农、刘伯坚等20人从法国到达莫斯科。在这里他学习了《十月革命史》、《联共(布)党史》、《工人运动史》、《世界革命史》、《政治经济学》等,还实地调查了十月革命后苏联工人农民的状况。他兴奋地说:“十月革命就是我们的榜样,我们也要推翻中国的反动统治阶级,建立工人农民当家作主的人民民主国家。”杨介人回国了,就要奔赴革命的战斗岗位。他精神饱满地走进京汉铁路总工会办公室。工会领导热情接待并告诉他,组织上派他到安阳(彰德),负责京汉铁路从新乡到邢台、道清铁路从道口到焦作这一地区的革命工作。工会领导在介绍了这一地区的简要情况后,嘱咐说:到那里要紧密依靠群众,利用当前国共合作的有利时机,首先把那里的党团和工会组织恢复和建立起来。杨介人从京汉铁路总工会出来,已经完全变样了:西装革履换成一身破棉衣和一双粗布鞋,一顶破毡帽遮住了他浓黑的小分头。精致的手提箱不见了,代之以一个破烂不堪的小竹篮。他已不是风度翩翩的青年,而成了尘土满面的乞丐。然而,他那炯炯有神的目光和坚毅果敢的神态没有变。他决心要在安阳尽快恢复和建立被破坏了的党团和工会组织,并在豫北遍地开花,把旧世界搞得个地覆天翻!杨介人来到安阳后,住在铁路工人刘铁生家里。遵照中共三届一次执委会关于“河南省以恢复本党在安阳组织为入手办法”的精神,他全身心地投入了工作,时而和工人促膝谈心,时而出入于机关、学校、商界。他还不断召开各种形式的会议,分析形势,讨论问题,布置工作,很快培养了罗任一、程玉宣、胡金山等一批党团员,并由这些骨干采取“串冰糖葫芦”的办法,亲串亲,友连友,一个一个动员、诱导、启发。只几个月时间,就先后在安阳火车站、机务段、广益纱厂、振兴铁厂、六河沟煤矿、省立十一中学等恢复和建立了党团支部和工会组织。在条件成熟之后,及时建立了安阳特别支部,杨介人任书记。不久,杨介人又当选为省总工会委员。杨介人心想:基础已打下来了,下一步就要将革命火种点燃,使它越来越猛烈。1925年6月初,上海五卅惨案的消息传到安阳。杨介人立即和罗任一(省立十一中学教务主任)、徐向前(时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军第六混成旅教导营政治教官)、孔兆林等会同国民党县党部召开会议。杨介人愤怒地向大家报告了惨案发生经过,并说:“五卅惨案,同胞被难,全国各地,皆大震怒,竞相奋起,誓做上海各界后援。我们安阳各界负有很大责任,我们要迅速行动起来,鼓动各界大张旗鼓地干去,以形成强大力量,反对帝国主义暴行,维护民族尊严,誓做上海务界后援”。会后大家分头行动,杨介人同罗任一到省立第十一中学,召开师生员工大会。他头戴鸭舌帽,身着工人装,满腔怒火地登上讲台,发表了慷慨激昂的长篇演讲,他铿锵有力的话语,炽热悲愤的情绪,深深地感染了到会听众。大家振臂高呼“团结起来,打倒英日帝国主义!”“严惩凶手,为死难烈士报仇!”“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接着,杨介人又积极组织联络,相继成立安阳各界反帝大同盟、安阳学生联合会”6月7日通过《民国日报》电函声援上海:“《民国日报》转沪学生会及各工商团鉴,英捕残杀同胞,令人发指,安阳青年誓为后盾!”当天,杨介人等又以国民党安阳县党部名义,向广东国民政府、北京中华民国执政府以及各督办、各省长、各师旅长、各界联合会、报馆发出函电,电文称:“五卅惨案、全国军阀无故在沪、津、鲁等处封闭爱国团体。其倾向媚外,甘为走狗之心昭然若揭,请全国人民急起声讨……敝部誓作人民后盾,临电不胜迫切待命之至”。随后,杨介人、罗任一、孔兆林等又分别带领30多个演讲队,携带10余万张传单,深入工厂、农村、学校,走上街头,向各界群众作报告,讲述惨案发生经过,号召全民一致团结起来,掀起反帝爱国高潮,声讨英日帝国主义残杀我同胞的滔天罪行!1925年6月10日,杨介人等组织安阳各界3000余人,煤矿等工人8000余人参加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和募捐活动。学校放假,商店闭市,机关停止办公,到各地宣传,“作一种平民教育的大运动,使同胞皆知爱国”。(《晨报》语)安阳各界及豫北其他地方的反帝爱国斗争盛况,引起了新闻界的极大关注。全国有影响的报纸,如《民国日报》、《晨报》、《京报》等,都作了连续报道。杨介人为了使豫北其他地方的群众运动更广泛深入地开展起来,还多次召开焦作煤矿、安阳车站、广益纱厂、六河沟煤矿等党组织和工会负责人联席会议。他说:“我们要收回租界、驱逐列强,取消英日在华特权,必须联合起来,互相支援,一致行动。”他亲自领导的六河沟煤矿罢工,焦作曾派代表支援,并代表工人同资本家直接谈判。他指导持续8个多月的焦作煤矿大罢工,不光动员焦作附近的沁阳、修武、武陟、获嘉等县群众支援,还从安阳等地派代表团到焦作支援,从而取得了罢工斗争的胜利。对于杨介人在安阳这一段的工作,上级党曾经给予了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1926年1月4日,共青团豫陕区委在写给团中央的报告中说:“杨介人好处颇多,吃苦、质朴、积极工作的精神,为豫地工作诸同志中罕见,此间无论工人、学生、职员,对于他个人都有相当信仰……其外向活动能力很大”。全国许多报纸。都作了详细报道。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中,高度评价了这次罢工和海员罢工、铁路罢工、开滦煤矿罢工把这一系列罢工行动作为中国产业工人特别能战斗”的一个例证。1926年,河南再度陷于腥风血雨之中,国民革命军第二军战败,奉军和吴佩孚卷土重来,大肆镇压革命,屠杀革命党人。杨介人再次临危受命,出任中共卫辉地委书记。是年冬,他又被任命为安阳地委负责人兼安阳县委书记,由公开转入地下,开展秘密的革命活动。在研究贯彻中共豫区执委会关于“将全省枪会和各种农民自卫武装统一在共产党领导之下,开展反对军阀政府斗争”的会议上,杨介人说:“为了便于联系,从今天起,我改名为王三畏!”县委军事干事马存汉嘿嘿一笑,说:“王三畏,这个名字好新鲜!”杨介人解释说:“三畏者,就是叫土豪劣绅、贪官污吏、封建军阀都畏惧害怕也!”于是,“王三畏”遂成安阳县委的秘密代号。当时,天门会是安阳一带最大的农民自卫武装组织。为了做好天门会的工作,杨介人只身来到林县东油村,会见天门会总团师韩欲明。还没进村,他就被站岗的天门会会员抓住,捆绑起来,蒙住眼睛送到天门会总部,说是奉军派来的探子。韩欲明觉得事关重大,亲自审问:“你叫什么名字?来这里干什么?从实讲来!”杨介人毫不畏惧,说:“我叫王三畏,为天门会兴旺发达,扫尽奉军而来!不见韩总团师,我是什么也不说的!”韩欲明眼睛一亮,噢!这人还确实有来头哩!遂说:“我就是韩欲明,有话请讲!”杨介人理直气壮地说:“有这样对待上司派来的人吗?”韩欲明一笑,说:“松绑!”落座、上茶后,杨介人示意韩欲明让左右退下,取出武汉国民政府特派员的证明和安阳地委给韩欲明的信,以及中共《对于农民运动之决议案》、《告农民书》、《对红枪会运动的议决案》等文件,请韩欲明认真阅读。他说:“国民政府知道,天门会是豫北最大的农民武装,你对天门会的建立和发展,费尽了心血!现在,北伐战争正在胜利发展,不日即可进入河南,希望贵部抓紧整顿组织,加强纪律,提高战斗力,打击奉军,迎接北伐!这就是我来会总团师的要旨!”杨介人的话,说到了韩欲明的心里。韩欲明刚一接触就觉得杨介人气宇轩昂,谈吐不俗,经过交谈,更觉得杨介人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二人越谈越亲密,越谈越投机。在不长的时间里,杨介人就帮助韩欲明制定了“除暴安良,守望相助,防御兵匪,抵制苛捐杂税,反对贪官污吏,打倒土豪劣绅”的天门会宗旨。他们起草了天门会章程和发展会众办法,规定天门会组织可以不拘一格地和农民协会结合,允许根据不同情况提出相应的口号。1927年3月,杨介人又率领天门会代表郭有元、周士龙等参加了河南省武装农民代表大会,带回了许多文件,使天门会骨干进一步从思想上接受共产党的主张。在杨介人的具体帮助下,天门会很快发展成地跨晋冀豫3省20多个县、三四十万会众的农民武装。在淇县汲县、滑县、修武、辉县等地,中共地下党组织都和天门会取得了密切联系,他们都乐意接受共产党组织的指挥和调遣。1927年初,为配合北伐军进军河南,向北挺进,杨介人和韩欲明号召天门会各级组织,利用一切机会,采取各种办法在各地打击奉军,并且亲率会队,两次远征,在磁县西南乡和火车站四次打败奉军。不久杨介人又派焦福安、郑刚与磁县特支委李相虞联系,率领会众2000余人,一举攻克临漳县城,并贴出了拥护武汉国民政府、反对军阀政府的布告。接着,杨介人又亲自指挥六河沟煤矿工人和天门会众炸毁了漳河铁路大桥,使京汉铁路运输中断,获得了整列车的军需物资,武装了自己,打击了奉军。各地天门会和农民协会在中共地下党的领导下,一致行动,埋地雷、架抬枪、沉渡船、破铁路、割电线,灵活机动,打得奉军如惊弓之鸟,没有立足之地,丢弃的枪支、弹药和其他军用物资,不计其数。奉军外交处长吴晋哀叹说:"安国军(即奉军)此次败退河北,系因红枪会、天门会等农民组织风起云涌,无法对付”。 1933年冬,杨介人到天津寻找党组织,在茶馆接头时,被一姓张的叛徒出卖,不幸被捕,关进保定陆军第四监狱。面对铁窗,杨介人深深陷入悲痛和愤恨之中。1927年领导天门会斗争以后,为了迎击蒋介石、汪精卫、冯玉祥的反革命叛变,杨介人曾在安阳组织了两次武装暴动,但两次都因叛徒的出卖而失败。在开封监狱,他受尽了酷刑,敌人甚至用点燃的蜡烛熏烧他的肛门、手腕、脚髁,致使血肉模糊,周身没一处好地方。他坚贞不屈,大义凛然,不怨不悔。这次在保定监狱,敌人的刑罚更加残酷,打得他多次昏死过去。面对死亡,他咬紧牙关。敌人对杨介人无可奈何,又查无实据,于是以因“扰乱社会治安,危害国家安全”罪名,判处徒刑10年。在狱中,杨介人利用放风的机会,秘密串连,和狱中党组织取得了联系,多次参与领导绝食斗争,又被加刑5年。敌人的加刑,愈加激发了杨介人的革命斗志。他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做好最后的安排,给亲友写信说:“我胃病发了多次(指领导绝食斗争),恐怕难得痊愈,我有一子,名叫殿臣,现在上海杨树浦汤促明的木炭代油炉工厂做学徒工,拜托你照顾儿子长大成人”。 1936年12月23日凌晨2时,杨介人与中共狱中支部其他成员一起,领导了越狱大暴动,首先收缴了监狱长、警卫的枪支、钥匙,接着打开囚笼,砸掉刑具,带领上千名犯人冲出狱门,直奔小南门准备出城。不料守门的地下人员被撤换,不能出城。伪河北省保安处保安队倾巢出动疯狂镇压,参加暴动的犯人再次被关入高墙。越狱暴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7人中除2人逃出幸免外,杨介人等其余5人均遭杀害。 1936年12月30日,杨介人被杀害于河北保定监狱,时年37岁。其长子杨殿生亦遭株连,被杀害于西安。1946年春,沁阳解放。杨介人为之奋斗的愿望实现了!人民政府在他的家乡崇义镇召开了追悼大会,表彰杨介人的功勋,追认他为革命烈士。2023-07-24 00:35:151
揭阳市第一中学的办学条件
20世纪初叶,到榕江学堂任教的,既有进士、举人、廪贡,又有留洋归来的新型知识分子。其中有名儒柯树(举人)、郭玉龙(举人)、吴秋帆(廪贡)等,有岭东著名学者陈朴庵、陈月庵、杨淡吾、吴青民等。30年代以后,曾延聘郭笃士、林受益、邱及、康步青等名流为教师。40年代,曾聘张华云、周了因、王显政、吴寒水、刘昌潮等来校任教。50年代,学校语文教师有“三士一风”,即郭笃士、陈隆士、黄彬士、罗英风,还有林鸿荣等。数学教师中有陈代数(昌映)、方几何(发创)和李三角(思慧)和郑国栋等,物理教师林拱辰和林庆瑞是北大和中大的高才生。 截止至2012年揭阳市第一中学有教职员工258人,其中女教职工138人。研究生(含在读)15人、双学位5人、高级教师68人。 自2006年至2012年,揭阳市第一中学取得国家级荣誉(含竞赛获奖)的教师有27人次,省级荣誉(含竞赛获奖)的有32人次,市级荣誉(含竞赛获奖)的有47人次。截至2008年底,学校教师拥有国家级荣誉5位,省级荣誉21位。其中国家级劳动模范1位、特级教师4位。 截至2015年,据学校官网显示揭阳市第一中学特级教师有许声建、张程瑞、林楚鑫、郭炎贤等,另外教师曾杨慧被评为广东省首批“名教师” 。 2012年英国华威大学学生代表团一行到揭阳第一中学支教交流。华威大学代表团由6名学生会干部组成,皆为来自香港的大二留学生。在为期三天的交流活动中,代表团围绕英国文化生活等各方面的情况,结合自身的留学经历和实践,给学生们开讲座、授经验,内容包括课堂全英教学交流、中西文化差异交流讲座、学生会社团管理座谈会等。 2014年3月16日至3月22日是揭阳一中国际教育周,在当天的活动中,揭阳市第一中学与科罗拉多斯普林斯基督学校等4所学校签订姊妹学校合作协议,合作期暂定5年。双方将在共建青少年教育学术研究论坛,教师、中学生交换和留学,共同举办国际文化艺术节,冬夏令营项目建设等方面加强合作。 2014年9月16日广东省揭阳市第一中学与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签订合作项目,揭阳市第一中学成为广东省首个与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签订合作协议的高中学校,2015年起可直接输送5名优秀学子到美国就读本科。 2014年11月13日至14日,揭阳市第一中学举行校友回校文化交流活动,邀请在法国、加拿大、日本的部分校友回到母校进行文化交流。在14日的讲座上,该校55届校友、法国国家博士、里昂中法大学终身教授和理事会秘书长林建生作了题为“中法文化交流”的讲座,向在座的听众讲述自己的中学生活与赴法留学经历,介绍法国及中法大学的特点。2023-07-24 00:35:301
中国背弃人民的人有哪些
费元极(生卒年不详)春秋楚国奸臣 环点子多好却少 雀占凤巢祸乱找 废除太子忠臣陷 一代霸主哪去了赵高(?—前207)秦沙丘政变祸首 假传圣命杀扶苏 指鹿为马众臣服 车裂李斯屠胡亥 秦朝江山命呜呼嫪毒(?—前238)秦奸宦 宦官专权国遭殃 同吕设计害秦王 以毒攻毒设巧计 致使奸贼一命亡刘濞(前215—前254)西汉反王 身为吴王不知足 想当皇帝诡计毒 联合六国清君侧 计败国亡啥也无窦太后(?—前135)西汉文帝奸后 阴毒奸险害至亲 小小兔子索冤魂都是权利做的孽 同室操戈利令昏王莽(前45—23)汉篡逆之君 巧弄权术假作真 耍尽手段买人心 欺凌弱主王纲篡 野心登基国号新窦宪(?—92)东汉奸臣 亦忠亦奸难分清 两战匈奴获双赢 心本不正害群僚 依仗权势任横行梁冀(?—159)东汉中国历史上最大的贪污权臣杀人如麻心歹毒 把持朝政欺弱主 一意孤行无退路 身首异处被人屠抗日战争时期十大汉奸排行榜:汪精卫(名兆铭,字季新,号精卫,1883年-1944年11月10日)。祖籍浙江山阴(今绍兴),出生于广东三水。早年参加中国同盟会,1910年3月谋刺摄政王载沣,事泄被捕,狱中赋诗“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一时为人传诵。武昌起义后获释。曾任《民报》主编。1924年当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并任宣传部部长。1925年7月广东国民政府成立,被选为国民政府常务委员会主席和军事委员会主席。1927年在武汉发动七·一五事变,宁沪汉三方合流后,任南京国民政府委员。1931年5月,联合反蒋各派在广州另组国民政府,与南京国民政府对峙。九一八事变后,蒋、汪合组政府,汪精卫出任行政院长。抗战爆发后任国防最高会议副主席,国民党副总裁,地位仅次于蒋介石。1938年12月29日,发“艳电”,电文称:日本“对于中国无领土之要求”、“尊重中国之主权”,能使中国“完成其独立”,以“互相善邻友好、共同防共和经济合作”三原则,“与日本政府交换诚意,以期恢复和平”。这样做“不但北方各省可以保全,即抗战以来沦陷各地亦可收复,而主权及行政之独立完整,亦得以保持”。1940年3月30日在南京组建国民政府,汪任行政院长兼国府主席、中央政治委员会最高国防会议主席。1944年11月10日病逝于日本名古屋。最初动机:为当国民政府主席,争权失利最高伪职:任伪国民政府主席最幸之事:三次遇刺,大难不死最终下场:命丧江湖郎中之手,死后焚尸扬灰曹汝霖 (1877—1966)上海人,字润田。早年留学日本。1911年春任清政府外务部副大臣。1913年8月任袁世凯政府外交次长。1915年和陆徵祥一起奉袁命同日本谈判,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1916年后任北洋军阀政府交通总长、财政总长。1919年五四运动中,北京学生一致要求惩办亲日派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等三人。6月10日北京政府被迫下令将曹等三人免职。抗日战争时期,曾任伪华北临时政府最高顾问、华北政务委员会咨询委员。1949年逃往台湾,后至日本、死于美国。周佛海(1897-1948)湖南沅陵人。早年留学日本。1921年7月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后回日本求学,毕业于京都帝国大学系。1924年脱离共产党,加入国民党。1926年北伐军攻占武汉后,任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秘书长兼政治部主任。1929年后,历任国民党政府训练总监部政治训练处处长、江苏省政府委员兼教育厅长、国民党中央党部民众训练部长、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等职。1938年底,随汪精卫投敌。1940年后,历任汪伪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汪伪政府警政部长、行政院副院长兼财政部长、上海市长等职。日本投降后曾被蒋介石任为上海行动总队总队长。后在舆论压力下被捕。1948年死于南京狱中陈璧君(1891--1959)广东新会人,生于马来亚槟榔屿乔治市(今槟城)。女。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在槟城与汪精卫相识,遂入同盟会。宣统元年(1909年)追随汪去日本留学。二年,随汪回北京执行暗杀摄政王的秘密使命。1912年5月,与汪精卫正式宣布结婚。1924年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监察委员。1938年随汪公开投降日本。汪伪政权期间任中央监察委员会常委、中央政治委员会委员。1946年被国民党当局以叛国罪判处无期徒刑,终身监禁。1949年5月,由苏州监狱遣送上海提篮桥监狱继续关押,1959年病死于上海监狱医院。郑孝胥(1860~1938)近代诗人,书法家。字苏堪,一字太夷,号海藏。福建闽侯人。清光绪八年(1882)举人。由内阁中书改官同知。光绪十七年,东渡日本,任使馆秘书。次年,升日筑领事,调神户大阪总领事。二十年归国。历官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京汉铁路南段总办、督办广西边务。宣统三年(1911),为湖南布政使。清亡后,以遗老自居,先有楼在上海,题海藏楼,寓居于此,常与遗老辈相唱和。最后叛国,追随日本侵略者,并任伪满洲国国务总理,旧时朋辈,如陈衍、昌广生等,都和他绝交。章宗祥 (1879—1962)浙江吴兴人,字仲和。早年留学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回国后在清政府民政部任职。1912年任袁世凯总统府秘书。1914年任司法总长。1916年任驻日公使,与当时的交通总长曹汝霖、前驻日公使陆宗舆勾结,在段祺瑞指使下,出卖国家主权,向日大量借款,激起全国人民愤怒。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在全国人民的强烈抗议下,北洋军阀政府被迫将曹、章、陆等免职。1920年任中日合办的中华汇业银行总经理。1925年任北京通商银行总经理。1928年后,寓居青岛。1942年任伪华北政务委员会谘询委员。抗日战争胜利后,迁居上海。陆宗舆(1876—1941)字润生。浙江海宁人。1899年赴日本早稻田大学学习。1902年归国后,任进士馆及警官学堂教习、巡警部主事。1906年冬随载泽出国考察宪政。 1907年调任奉天洋务局总办兼管东三省盐务。次年升任候补四品京堂。1909年进京任宪政编查馆馆员。1910年10月,被选为资政院议员。次年秋任交通银行协理、印铸局局长。武昌起义后,任度支部右丞并代副大臣。后任袁世凯总统府财政顾问。1913年当选为参议院议员。同年12月被任为驻日公使。1915年初由袁世凯派遣,与陆徵祥、曹汝霖一起与日方谈判签订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6月8日,由他在东京与日本换文批准该条约。1917年8月,任中日合办的中华汇业银行总理,多次经手向日本借款。1919年4月19日,任察哈尔龙阳铁矿(今属河北)公司督办。五四运动中,与曹汝霖、章宗祥同被群众斥为卖国贼。6月,被罢免。1925年后一度出任临时参政院参政。1940年,汪伪国民政府成立,被聘为行政院顾问。1941年6月1日病死于北平褚民谊(1884-1946)著名业余昆曲家、国民党元老、日伪汉奸。原名明遗,字重行,别署乐天居士。浙江吴兴县(今湖州市)南浔镇人。1903年东渡日本求学,1906年随同乡张静江赴法国,途径新加坡时参加同盟会,抵巴黎后,与吴稚晖、李石曾、蔡元培等创办中国印书局,发行《新世纪月刊》和《世界画报》等,宣传反满革命。1911年11月上海光复后返沪,与陈璧君母亲的养女陈舜贞结婚。1912年5月任同盟会本部驻沪机关部总务长。9月再度赴欧。1915年春回沪倒袁,9月三度赴欧。1920年与吴稚晖、李石曾在法国创办里昂中法大学,任副校长。1924年在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年底回国从事教育工作,先后任广东大学教授、代理校长、兼任广东医学院院长。1926年1月在中国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选为中央候补执行委员,嗣后递升为执行委员,7月北伐时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后方军医处处长,留守广州。1928年任上海中法工业专门学校校长。1932年1月汪精卫任国民政府行政院院长,褚任院秘书长。1937年上海沦陷前,任职中法国立工学院院长、中法技术学校医学研究部主任,未西撤。1939年5月汪精卫赴上海,遂成为汪伪政府核心人物之一。1940年3月底伪国民政府在南京成立,汪任行政院院长、褚任副院长兼伪外交部长,12月任驻日“大使”,1941年10月回南京复任外交部长。兼任伪中日文化协会理事长,在协会内设戏曲组,由溥侗指导拍曲和彩唱。1942年褚曾任访日特使,日本天皇授予一等旭日大绶章。1945年10月14日在广州被军统局诱捕,1946年8月23日以汉奸罪在苏州狮子口监狱刑场被枪决。终年62岁。江朝宗(1861-1943年),行名世尧,原名雨丞,民国时改字澄,道号大中,斋名四勿轩。因排行第四,世称"四先生"。旌德江村人,寄居六安州麻埠镇(今属金寨县)是北洋军阀重要人物。江朝宗早年家贫弃学,入清末淮军将领刘铭传所设之麻埠继勋典铺习商。清光绪十年(1884年)赴台湾投刘(当时刘督办台湾军务)参与抗击法军。刘部克复基隆后,江被升任海军管带。次年,清政府与法国签订《中法新约》后,江返内地办理江南等地赈务。光绪二十年甲午战争时,随袁世凯出关,负责前敌饷械及侦探敌情。光绪二十六年,义和团运动兴起江负责处理直隶、山东沿海地区义和团和教民之间纠纷案件。光绪三十一年,江留办京畿冬防,协同守卫皇宫禁地,经直隶总督袁世凯保奏,以知府留于直隶委用。1915年12月,袁世凯宣布恢复帝制,成立"登极大典筹备处",江朝宗为该处成员之一。1917年,黎元洪总统府与段祺瑞国务院发生府院之争,黎召"辫帅"张勋入京调停。张率兵入京,逼黎以解散国会为调停条件。时伍廷芳为内阁总理。于是江朝宗于1917年6月12日当上国务总理,冒天下之大不韪,悍然命令解散国会。时避难上海的国会议员们,以江非阁员不能任代总理为由,联名通电反对。6月24日,江宣告卸任。后被段祺瑞作命为将军府"迪威"将军。1921年,江朝宗保荐许世英为安徽省省长,自己则以"太上省长"自居。此后,江虽失掌军政大权,却以前清遗老、民国伟人、社会名流自命。“七七”事变后,他投降日本侵略者当了汉奸。由于他是在日本投降前病死的,所以还举行了一个较为“体面”的葬礼齐燮元(1879年 一1946年),字抚万,直隶宁河县(今属天津市)人。光绪年间秀才,后考入保定陆军速成学堂。民国年间,所率部队屡战屡败,然而职务却由旅长累升为副司令。1937年投靠日本侵略者,1940年被南京汪伪政府任命为 华北绥靖军总司令。日本投降后,1946年被处决于南京雨花台。2023-07-24 00:35:431
里昂有哪些公立大学
里昂的公立大学: 1、里昂第一大学 里昂第一大学,一般简称为里昂一大,其历史可追溯到创建于1808年的自然科学院。以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医学为主。 2、里昂第二大学 里昂第二大学以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经济管理科学为主,教学质量非常出色。 3、里昂第三大学 里昂第三大学由法学院、商学院、外语系、人文系、哲学系和一个大学协会组成,尤其以人文科学见长。 4、圣太田大学 圣太田大学圣太田大学,由5个学院和 4个专业学院组成。 5、里昂高等师范学院 里昂高等师范学院,是法国著名精英大学,法国四大高师之一,为法国培养了大批自然与人文科学方面的杰出人才。 6、里昂国立应用科学院 里昂国立应用科学院,是法国著名的精英大学,主要以工程师教育、博士生培养、以及科学研究著称。 7、里昂中央理工学院 里昂中央理工学院为法国中央理工学院联合体的创始成员。2023-07-24 00:35:501
法国里昂大学世界排名
法国里昂大学世界排名:139名里昂大学 (Université de Lyon) 位于法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里昂,是法国最悠久的综合性大学之一,法国“卓越大学计划”(IDEX)高校,法国IDEX高校相当于国内的C9高校,比如清华北大复旦交大,欧洲顶尖大学联盟—“科英布拉集团”成员高校。里昂大学培养出了“格氏试剂”之父维克多·格林尼亚等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以及一大批杰出人才,在自然科学、生命科学、社会学、人文和法学等领域声名卓著。里昂大学包括11个学院和法国国家科研中心(里昂地区),拥有17个博士生院,这些机构承担了里昂大学主要的教学和科研任务。2023-07-24 00:35:591
潘玉良的年表
1895年 潘玉良原名陈秀清,生于6月14日,江苏扬州人。后改姓名为张玉良。1913年 被潘赞化纳为妾,改姓潘。1917年 在上海开始从洪野学画。1918年 潘玉良考取入海美术专门学校,从王济远、朱屺瞻学画。1921年 潘玉良考取入国里昂“中法大学”。后又考入里昂国立美术专门学校,从德卡教授学画。1923年 考取巴黎国立美术学院,从达仰、西蒙学画。1925年考入意大利罗马国立美术学院,从康洛马蒂学画。作油画《白菊》,在南京市教育局展览会展出。1926年始习雕刻。作油画《水果》、《罗马残迹》等。凡意大利国家美术展,其作品每必选入。1927年作油画《酒仙》、《黑女》、《威尼斯》、《罗那丁》等。习作油画《裸体》获意大利国际美术展览会金奖五仟意币。1928年回国后,年底举办第一次个人画展。作油画《自画像》和《清晨》等。1929年任上海美术专门学校西画系主任。参加“全国首届美展”,被誉为“中国西洋画家中第一流人物”。1930年兼任新华艺专、中央大学(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为南京大学)教授、导师,执教往来于宁沪。于上海创办“艺苑绘画研究所”。在日本东京与王化联合举办画展。作油画《春》、《白荡湖》等。1931年专任南京中央大学(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为南京大学)艺术系教授。作油画《我的家庭》、《倦马》等。发起“中国美术会”。协助蔡元培先生组织“中国美术学会”。1932年作油画《虎丘塔》、《大中桥畔》、《采葡萄》、《两女生》、《牛场》、《通济门外》等。1933年作油画《习作》、《芍药》等。1934年捐赠玉雕佛像与支援绥远军民抗日的“义展”。田汉撰文高度评价。潘玉良发表讲话,谴责一些人在抗日时期“远离现实”“话多画少”。上海中华书局出版《潘玉良油画集》。因鼻疾开刀,留下后遗症。1935年《潘玉良画集》再版。假期,游遍祖国名山大川,“游踪所至,尽入画库”。1936年在南京期间,先后举办过四次个人画展。在最后一次画展中,作品有《陈独秀肖像》。为今虞琴社作《严天池像》(严氏为明代琴宗),誉为“艺林盛事”。1937年为参加巴黎的万国艺术博览会和筹办个人画展,再度赴欧。1938年参加“沙龙”展览。作《自画像》,自题诗云:“边塞峡江三更月,扬子江头万里心”。1939年参加法国国家美术大宫举办的第53届“正式画展”,出品有《艺术家肖像》等。作《自画像》。参加“独立派沙龙”展览。1940年参加第51届“独立派沙龙”画展,作品有《少女肖像》等。巴黎沦陷,栖居郊区,教读鬻画为生,并捐款救国。作《屠杀》以揭露法西斯罪行。1941年作《处画像》、《裸女》等。1942年进一步研究彩1977年,这位旅居法国的一代画家逝世于巴黎。 遗作和遗物,已运回中国合肥市。2012年10月,成为SAT考试阅读部分主角。讲述与丈夫潘赞化的故事2023-07-24 00:37:081
中法大学的历史沿革
1902年,李石曾、张静江、夏坚仲随驻法公使孙宝琦到法国,同行者有官费、自费留学生20余人。1903年,吴稚晖由沪赴英,与同学一、二人实行苦学生活。1906年,吴稚晖、李石曾、张静江在巴黎组织世界社。世界社的宗旨,是以从事出版、研究、教育和社会四项事业,力求达到 发扬学术 、 普及文化 、 改进社会 的理想。而教育事业,则分为 设立学校 和 介绍、组织留学 两方面。因此而有民国六年(1917年)留学俭学会之设立,为介绍留法机关之一; 同时又创设法文预备学校及孔德学校。法文预备学校为中法大学文学院之胚胎,孔德学校为中法大学计划之初等、中等教育之始基。1907年,蔡孑民留学柏林也实行俭学。1918年,在北京西山碧云寺设立生物研究所,又设立天然疗养院。1920年,在西山碧云寺就原有法文预备学校,扩充为文、理两科,改称中法大学西山学院。至此,世界社会教育事业所主办之世界大学中的中法大学,才开始在北京正式成立。从此逐渐发展、壮大。1921年,在法国里昂成立中法大学海外部,称为里昂中法大学,同年,又在比利时设立晓露槐工业专修馆。同年,又在京西碧云寺成立碧云寺小学。1923年,在北京西部温泉村成立温泉初级中学及温泉小学各一所。1924年,建立孔德学院,该院盖承孔德学校而以法国哲学大家孔德之名命名。即中法大学社会科学院。同年,设立温泉女子中学。是年冬,理科移到北京地安门外吉祥寺。1925年秋,移文科于北京东皇城根39号,改称服尔德学院。(服尔德,法国著名文学家,生于 1694年,卒于1778年,服氏对中国文化颇为注意,因而取服氏为文学院之名)。该院是承民国六年(19l7年)法文预备学校旧有之基础而起。文学院移城内后,西山所遗校址,设西山中学和碧云寺小学各一所。同年,理科改称居里学院,(居里为法国化学家,夫妇俩为巴黎大学教授、发明镭质放射物。为理化界开一新纪元。)同年,又将生物研究所改称为陆谟克学院。(陆谟克为法国生物学家。)该院扩充为甲、乙部: 甲部设于城内,有生物学讲座与实验室; 乙部仍设于西山、并附设农场一所。1926年1月22日,奉民国第112号指令,正式认可。1929年在上海成立药学专修科(四年制),聘请医学博士宋悟生任首任教务长。该专修科初期还设有夜校,为一些职业青年提供进修取得学衔的机会。1930年3月15日,奉国民政府教营部第651号指令,暂准备案。同年,遵照教育部令、停办各学院的预料,改设中法大学附属高级中学,甲、乙、丙三部。1931年春,成立镭学研究所。同年,九月成立医学院及高级中学、商业专科。同年,又改服尔德学院为文学院、改居礼学院为理学院,改防谟克学院为医学院、改孔德学院为社会科学院,于同年12月在国民政府教育部呈报立案。1932年,在北京成立药物研究所。1933年,成立理工调查所。同年,教育部令、中法大学改 国立,中法大学不遵。同年8月,教育部令、中法大学撤销社会科学院,中法大学将社会科学院改称为文学分院,仍保留社会科学院原有各学系。1935年3月,兴建理学院居礼楼。同年秋,成立化学工厂、扩充铁工厂、扩充温泉疗养院。1935年起,华北局势严重恶化。1937年,燃起抗日烽火。后方师生奔赴前线、抗日根据地和大后方。中法大学在敌寇占据华北的情况下,苦苦支撑,坚持爱国立场. 不屈从日寇,不 接纳辅导官 、不开日语课。不挂太阳旗(日该国旗)。到1938年夏,终被敌伪 勒令停办 、附属温泉中学也未能幸免。在此之前,中法大学的首任校长为蔡元培(从1920年到1930年),其问,先后曾由李石曾、李书华、李麟玉任代理校长。李麟玉是1928年出任代理校长的,从1931年担任校长,一直到1950年中法大学的终结。1939年,李麟玉委派周发歧、李秉瑶两依教授绕道越南赴昆明,筹备复课事宜,他们先在昆明建立中法大学附中。1940年在昆明南菁中学旧址先安排中法大学理学院复课。1941年,文学院招收新生也在昆明复课。1945年8月15日,抗战胜利。1946年夏,中法大学分别在北平、昆明招生。同年10月19日,学文、理、医三院各系在北平复课。1948年秋,中国人民解放战争进入决战阶段。中法同学纷纷奔向解放区,在校学生锐减,师生共同护校,迎接北平解放。1949年1月,北平解放后,又有不少中法同学离校参加革命工作。同年夏,继续招收新生。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不久,中法大学正式由政府接管,改称为 国立北京中法大学,仍由李麟玉任校长。1950年夏,北京中法大学奉命与由解放区迁京的华北大学工学院合并。1951年,华北大学工学院定名为北京工业学院。1988年10月,北京工业学院 更名为北京理工大学。北京中法大学结束时,根据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决定: 医学院与北京大学医学部合并,由卫生部领导; 文学院的文史系和法国文学系,并入北京大学文学院; 经济系并入南开大学; 理学院的生物系也并入南开大学; 理学院的数理系与化学系,由学生自己选择或者转入北京大学相应的系,或者转入北京理工大学,改学工科。因此,实验仪器等,根据上述院校划分调配。北京中法大学校部及其文书、档案与北京理工大学合并。中法大学的校舍、房屋均并入北京理工大学。教授按各自的专业就位,上海中法大学药学专修科并入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原中法大学校产,均交由北京市人民政府接管。1950年,北京中法大学结束。1987年,北京市中法大学旧址被列为市级保护文物。2023-07-24 00:37:352
戴望舒简介
戴望舒,男,名承,字朝安,小名海山,浙江杭州人。后曾用笔名梦鸥、梦鸥生、信芳、江思等。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翻译家等。曾经和杜衡、张天翼和施蛰存等人成立了一个名谓“兰社”的文学小团体,创办了《兰友》旬刊。1932年,戴望舒任《现代》编辑。11月初,赴法国留学,先后入读巴黎大学、里昂中法大学。1938年3月,一起发起成立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5月,抵达香港。8月,主编《星岛日报·星岛》副刊。1941年底,因宣传革命,被日本人逮捕入狱。1949年3月,离港抵北平。6月,参加在北平召开的中华文学艺术工作代表大会。后担任新闻出版总署国际新闻局法文科科长,从事编译工作。1950年在北京病逝,享年45岁。安葬于北京西山脚下的北京香山万安公墓,墓碑上有茅盾亲笔书写的“诗人戴望舒之墓”。戴望舒能在文学史上留名最大的原因是他所创作的优秀的诗歌,他本人也在二十年代末和三十年代初因为其风格独特的诗作被人称为现代诗派“诗坛领袖”。戴望舒一生与三位女性有不解之缘,他的初恋是施蛰存的妹妹施绛年,而他的第一任妻子是穆时英的妹妹穆丽娟,第二任夫人是杨静,然而三位女性却并没有哪一位能与他相持一生,最后只留下令诗人的一生难以释怀的爱情悲剧。扩展资料:戴望舒著名文学创作介绍:1、《我的记忆》是现代诗人戴望舒于1927年创作的一首新诗。此诗是诗人咀嚼过去生活的记忆,以其心境所作,此记忆忠实、亲切,是慰藉生活的密友,也是一种心酸而幸福的心境。使读者能直接地感受到诗人所传达的情感和精神,极富自由体诗散文美。2、《灾难的岁月》是戴望舒最后一本诗集,收录24首诗。前9首诗写于游学法国后期到抗战前夕,为个人心境的抒写,其中交织着关于历史与个体,生与死,永恒和有限的人生沉思。后16首诗写于抗战期间,诗风转换,写出了个人的创痛和渴望,写出了民族的集体创痛和渴望。3、《望舒草》诗集,戴望舒作。1933年出版。收诗四十一首。大多抒发忧郁、伤感的情绪和寂寞的心境。艺术上受法国象征主义诗歌和中国古典诗词影响,善于通过意象、情绪和节奏的自然流动来暗示个人哀愁。是中国现代派诗歌的开拓者之一。4、《戴望舒诗集》,戴望舒作,分三部分,一望舒诗稿,二灾难的岁月,三集外。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戴望舒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我的记忆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灾难的岁月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望舒草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戴望舒诗集2023-07-24 00:37:5215
戴望舒资料
戴望舒简介戴望舒(1905-1950),1932年《现代》月刊创刊,他在上面发表许多著、译作。出版的诗集有《我底记忆》(1929)、《望舒草》(1933)、《望舒诗稿》(1937)、《灾难的岁月》(1937)、《戴望舒诗全编》(1989)。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县人,中国现代著名诗人。生于1905年3月5日,中学就读于皮市巷上的宗文中学堂。1923年,戴望舒考入上海大学文学系,同施蛰存(也是杭州人)、杜衡创办《璎珞》旬刊,译魏尔伦的诗。他译诗的时候,正是写《雨巷》的时候。1925年入上海震旦大学学习法文,开始受到法国象征派的影响。1932年后留学法国、西班牙。1938年赴香港,主编《星岛日报》副刊。1941年底香港沦陷,被日军以抗日罪名下狱,次年春被营救出狱。抗战胜利后回上海教书。1949年6月以后戴望舒在北京新闻总署国际新闻局从事编译工作,1950年因病逝世。诗集有《我底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和《灾难的岁月》。戴望舒(1905.3.5——1950.2.28)现代诗人。原名戴梦鸥。笔名艾昂甫、江思等。 浙江杭县( 今余杭市)人,祖籍南京(生于杭县)。他的笔名出自屈原的《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 。”意思是说屈原上天入地漫游求索,坐着龙马拉来的车子,前面由月神望舒开路,后面由风神飞廉作跟班。望舒就是神话传说中替月亮驾车的天神,美丽温柔, 纯洁幽雅。生平简历1923年秋天,考入上海大学文学系。1925年,转入震旦大学学习法语。1926年与施蛰存、杜衡等人创办《璎珞》旬刊,发表诗作《凝泪出门》。1928年与施蛰存、杜衡、冯雪峰创办《文学工场》。1929年4月,出版了第一本诗集《我的记忆》,这本诗集也是戴望舒早期象征主义诗歌的代表作,其中最为著名的诗篇就是《雨巷》,受到了叶圣陶的极力推荐,成为传诵一时的名作。1932年他参加施蛰存主持的《现代》杂志编辑社。11月初赴法国留学,先后入读巴黎大学、里昂中法大学。不过在留学期间,他并不喜欢去课堂听课,而是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在了翻译外文著作上。当时他翻译了《苏联文学史话》、《比利时短篇小说集》和《意大利短篇小说集》等,另外还研读了西班牙作家的许多小说集。1935年春天,由于他参加了法国和西班牙的一些反法西斯游行,被学校开除,于是便启程回国。1936年6月,与穆时英的妹妹穆丽娟结婚。1936年10月,戴望舒与卞之琳、孙大雨、梁宗岱、冯至等人创办了《新诗》月刊,这是中国近代诗坛上最重要的文学期刊之一。《新诗》在1937年7月停刊,共出版10期,是新月派、现代派诗人共同交流的重要场所。抗日战争爆发后,戴望舒转至香港主编《大公报》文艺副刊,并且创办了《耕耘》杂志。1938年春主编《星岛日报·星岛》副刊。1939年和艾青主编《顶点》。1941年底被捕入狱。1949年6月,参加在北平召开的中华文学艺术工作代表大会。后担任新闻出版总署国际新闻局法文科科长,从事编译工作。1950年在北京病逝,享年45岁。安葬于北京西山脚下的北京香山万安公墓,墓碑上有茅盾亲笔书写的“诗人戴望舒之墓”。戴望舒通法语、西班牙语和俄语等欧洲语言,一直从事欧洲文学的翻译工作,他是首个将西班牙诗人洛尔卡的作品翻成中文的人。代表作《雨巷》并因此作被称为雨巷诗人,此外还有《寻梦者》、《单恋者》、《烦忧》等。1923年入上海大学中国文学系,1925年转入上海震旦大学学习法文,并于翌年就读于该校法科。先后创办过《璎珞》、《文学工场》、《新诗》等刊物。1926年春,开始在与施蛰存合编的《璎珞》旬刊上发表诗歌,处女作《凝泪出门》。1928年《雨巷》一诗在《小说月报》上刊出,受到人们注意,他由此获得雨巷诗人称号。这一时期的作品在艺术上保留着中国古代诗歌传统及欧洲浪漫主义诗歌的痕迹,并带有明显的法国象征派诗人魏尔兰、中国的李金发等人的影响。1929 年出版的诗集《 我底记忆》大部为此时期的作品。1932年《现代》月刊创刊,他曾在该刊发表许多著、译作。同年11月赴法国,曾在巴黎大学、里昂中法大学肄业或旁听,并继续从事著、译活动。编定诗集《望舒草》于1933年出版。这一阶段的诗作数量较多,艺术上也较成熟,在创作中最具代表意义,他由此成为中国新诗发展史中现代派的代表诗人。1935年从法国回国。1937年出版诗作合集《望舒诗稿》。抗日战争爆发后,先在上海继续著译, 1938年5月赴香港。与许地山等人组织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香港分会,任理事。其间主编《星岛日报》副刊《星座》和英文刊物《中国作家》等。香港为日军占领后,以抗日罪名被捕,陷狱中数月,健康受到很大损害。抗战开始后的作品,从生活、情绪到艺术风格转向积极明朗。1941年所作《狱中题壁》和稍后的《我用残损的手掌》,表现了民族和个人的坚贞气节。这一时期作品后来收入《灾难的岁月》,1948年出版。抗战胜利后回上海,在上海师范专科学校任教。1948年再次去香港,1949年辗转到北京,参加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会,后在新闻总署国际新闻局工作。1989年《戴望舒诗全编》出版。诗集主要有《我的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戴望舒诗选》《戴望舒诗集》,另有译著等数十种。为中国现代象征派诗歌的代表。戴望舒的诗歌主要受中国古典诗歌和法国象征主义诗人影响较大,前者如晚唐温庭筠、李商隐,后者如魏尔伦、果尔蒙、耶麦等,作为现代派新诗的举旗人,无论理论还是创作实践,都对中国新诗的发展产生过相当大的影响。在诗的内容上他注重诗意的完整和明朗,在形式上不刻意雕琢。戴望舒一生与三位女性有不解之缘,他的初恋是施蛰存的妹妹施绛年、而他的第一任妻子是穆时英的妹妹穆丽娟,第二任夫人是杨静。参考资料:http://www.chinapoesy.com/XianDaiAuthore17a9104-05ba-40e0-a5ab-ce63ba323e87.html2023-07-24 00:38:276
戴望舒的作品
代表作有《雨巷》,并因此作被称为雨巷诗人,此外还有《寻梦者》、《单恋者》、《烦忧》等。1923年入上海大学中国文学系,1925年转入上海震旦大学学习法文,并于翌年就读于该校法科。先后创办过《璎珞》、《文学工场》、《新诗》等刊物。1926年春,开始在与施蛰存合编的《璎珞》旬刊上发表诗歌,处女作《凝泪出门》。1928年《雨巷》一诗在《小说月报》上刊出,受到人们注意,他由此获得雨巷诗人称号。这一时期的作品在艺术上保留着中国古代诗歌传统及欧洲浪漫主义诗歌的痕迹,并带有明显的法国象征派诗人魏尔兰、中国的李金发等人的影响。 1929 年出版的诗集《我的记忆》大部为此时期的作品。 1932年《现代》月刊创刊,他曾在该刊发表许多著、译作。同年11月赴法国,曾在巴黎大学、里昂中法大学肄业或旁听,并继续从事著、译活动。编定诗集《望舒草》于1933年出版。这一阶段的诗作数量较多,艺术上也较成熟,在创作中最具代表意义,他由此成为中国新诗发展史中现代派的代表诗人。 1935年从法国回国。1937年出版诗作合集《望舒诗稿》。抗日战争爆发后,先在上海继续著译, 1938年5月赴香港。与许地山等人组织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香港分会,任理事。其间主编《星岛日报》副刊《星座》和英文刊物《中国作家》等。香港为日军占领后,以抗日罪名被捕,陷狱中数月,健康受到很大损害。抗战开始后的作品,从生活、情绪到艺术风格转向积极明朗。 1941年所作《狱中题壁》和稍后的《我用残损的手掌》,表现了民族和个人的坚贞气节。这一时期作品后来收入《灾难的岁月》,1948年出版。抗战胜利后回上海,在上海师范专科学校任教。1948年再次去香港,1949年辗转到北京,参加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会,后在新闻总署国际新闻局工作。 1989年《戴望舒诗全编》出版。诗集主要有《我的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戴望舒诗选》《戴望舒诗集》,另有译著等数十种。为中国现代象征派诗歌的代表。 戴望舒的诗歌主要受中国古典诗歌和法国象征主义诗人影响较大,前者如晚唐温庭筠、李商隐,后者如魏尔伦、果尔蒙、耶麦等,作为现代派新诗的举旗人,无论理论还是创作实践,都对中国新诗的发展产生过相当大的影响。在诗的内容上他注重诗意的完整和明朗,在形式上不刻意雕琢。 戴望舒一生与三位女性有不解之缘,他的初恋是施蛰存的妹妹施绛年、而他的第一任妻子是穆时英的妹妹穆丽娟,第二任夫人是杨静。2023-07-24 00:38:464
"庚”叫什么?他也由来是什么?
1900年,中国的庚子义和团运动引致八国联军武力干涉。1901年9月7日上午,清廷全权代表奕匡和李鸿章与11国代表签定了《辛丑条约》。 《辛丑条约》第六款议定,清政府赔偿俄、德、法、英、美、日、意、奥八国及比、荷、西、葡、瑞典和挪威六“受害国”的军费、损失费4亿5千万两白银,赔款的期限为1902年至1940年,年息4厘,本息合计为9亿8千万两,是为“庚子赔款”。其中俄国以出兵满洲,需费最多,故所得额最大,为1亿3037多万两。中国当时的人口大约45000多万人,庚子赔款每个中国人被摊派大约一两银子。 《辛丑条约》中规定,清政府向西方八国共赔款白银4亿5千万两,美国应得到其中的3200多万两,折合美金2400多万元。 1904年12月上旬,中国驻美公使梁诚就中国的赔款是用黄金还是用白银一事,与美国国务卿海约翰据理力争。谈话间海约翰透露出一句:“庚子赔案实属过多---”这一信息立刻被梁诚捕捉。这说明美政府已发现其有关部门在上报庚子之乱的损失之中,有“浮报冒报”的现象。梁诚非常机敏地放弃了谈判战略,不再去和海约翰纠缠赔款用金还是用银的了,而是“乘其一隙之明,籍归已失之利”。于是他不放过任何机会,在美国国会及议员中四处游说退还不实赔款。 1906年初美国伊利诺大学校长爱德蒙·詹姆士送呈总统西奥多·罗斯福一份备忘录,要求美国政府加速吸引中国留学生到美国去。同年3月6日美国传教士明恩溥到白宫进谒罗斯福总统。他建议总统将中国清政府的庚子赔款退还一部分,专门开办和津贴在中国的学校。1907年明恩溥发表《今日的中国和美国》一书,他在书中指出,应该多让一些中国知识分子去美国留学。 在明恩溥等人的推动、鼓吹下,罗斯福给国会提出了一个谘文,指出:"我国宜实力帮助中国厉行教育,使此巨数之国民能以渐融洽于近世之境地。援助之法宜招导学生来美,入我国大学及其它高等学社,使修业成器,伟然成才,谅我国教育界必能体此美意,同力合德,赞助国家成斯盛举。" 1908年5月25日,美国国会通过罗斯福的谘文。同年7月11日,美国驻华公使柔克义向中国政府正式声明,将美国所得“庚子赔款”的半数退还给中国,作为资助留美学生之用。留下的那部分“实应赔偿”,内容包括美国出兵中国的军费赔偿及美在华商人与传教士的损失赔偿。 当时为什么美国人想用退赔的庚款办学呢?美国伊里诺大学校长詹姆士在1906年给罗斯福的一份备忘录中声称:“哪一个国家能够做到教育这一代中国青年人,哪一个国家就能由于这方面所支付的努力,而在精神和商业上的影响取回最大的收获。”“商业追随精神上的支配,比追随军旗更为可靠。”因此他敦促美国政府采取措施通过吸引中国留学生来造就一批为美国从知识和精神上支配中国的新的领袖。 1908年10月28日,两国政府草拟了派遣留美学生规程:自退款的第一年起,清政府在最初的4年内,每年至少应派留美学生100人。如果到第4年就派足了400人,则自第5年起,每年至少要派50人赴美,直到退款用完为止。被派遣的学生,必须是“身体强壮,性情纯正,相貌完全,身家清白,恰当年龄”,中文程度须能作文及有文学和历史知识,英文程度能直接入美国大学和专门学校听讲,并规定他们之中,应有80%学农业、机械工程、矿业、物理、化学、铁路工程、银行等,其余20%学法律、政治、财经、师范等。 同时,中美双方还商定,在北京由清政府外务部负责建立一所留美训练学校。于是,1909年6月,北京设立了游美学务处,这就是清华大学的雏形。1909年8月,内务府将皇室赐园---清华园,拨给学务处,作为游美肆业馆的馆址,学务处在史家胡同招考了第一批学生,从630名考生中,录取了47人,于10月份赴美。这就是后来庚款留美学生的由来。 1910年8月又举行了第二次招考。400多人应考,最后录取了70人。这第二批庚款留美学生中,后来出了一个大名鼎鼎的胡适,他当年考了个第55名。同榜中还有后来的语言学家赵元任、气象学家竺可桢等。 1911年初,利用庚款而专门为培养赴美留学生的清华留美预备学校正式成立。在此后十多年间,据统计,由清华派出的留美学生就达1000多人。1928年8月17日,清华学校改名为清华大学,罗家伦出任校长。那一年开始公开招考留美公费生。1933年,又开始公开招考第一批庚款留英学生。 美国的退款,产生了很大的国际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北京政府于1917年8月对德奥宣战,并停付庚款。大战平息后,中国也涉足于战胜国的地位,各国都表示愿与中国“友好”,以便用和平的办法维护和扩张其在华利益,所以都紧步美国的后尘,陆续放弃或退回了庚子赔款余额。退款被广泛地应用到中国的教育文化事业和实业中。只有日本分文不退,用这笔钱财发展军备,建立教育,遂速成为20世纪的强盛帝国。 1924年,美国国会通过决议,将其余的庚子赔款用于中国,成立“中国文教促进基金会”(或称“中国基金会”),掌管的金额为1254·5万美金,北洋政府任命了由10名 中国人和5名美国人组成的托管董事会。其中的相当部分金额以奖学金的方式提供给清华大学。由于这样的一种特殊的经费来源和运作模式,清华从创建伊始,在诸多方面就已经具备了自己的一些特别的优势和办学条件,也因此而有别于国内的其他大学。这样的环境也给了梅贻琦治校在客观上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和提供了必要的办学条件。国外的历史学家评论道:“清华其成功的一大秘诀是,当其他院校求助于军阀政 权不稳定的施舍时,清华的年度预算是有保障的。”(4)这种观点虽暗含夸大美国所起 的作用之意,但基本还是公允的。 在中国科学院院士中,“清华人”几近三分之一。1949年掌管“清华基金”的杰出教育家梅贻琦先生到台湾后,又利用这笔款项创办了新竹清华大学。 由于清华的经费来源较为充裕,使其办学亦有相当的自主性,这些条件又对治校方面自然产生一些影响,促进了清华在学校的管理制度方面和运行机制上逐渐地形成一套独立的、具有清华自身特点的东西,并由此产生了一些特殊的体制和风格,乃至后来清华校风与学风的逐步形成,都与此有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而这种特徵较明显的反映出来的一个例证,即是20-30年代初期,清华大学出现的几次大规模的学校风潮。其中,清华校长多次易人,竟有十几任之多,甚至出现清华几年没有校长,由校务会 议维持的尴尬局面。 美国用心良苦的教育计划,成效卓然。考取庚子赔款(胡适是第二批)而留美的中国学生,在后来的几十年间成了中国学术界最闪亮的明星,而他们的言传身教,又深深地 影响了后来者。 到了30年代,美国已超过日本,成为中国留学生最多的国家。而同时,美国人在中国建立了12所教会大学,这其中包括赫赫有名的燕京大学。教会医院则出现了协和医院,洛克菲勒基金会则资助了中国学者们的农村调查与考古行动。 1926年初,英国国会通过退还中国庚子赔款议案(退款用于向英国选派留学生等教育项目),即派斯科塞尔来华制定该款使用细则。当时,胡适是“中英庚款顾问委员会”中方顾问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和]命成功后,苏俄政府宣布放弃帝俄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包括退还庚子赔款中尚未付给的部分。俄国人在中国的特权也将取消,而所有这些的交换条件只有一个:北洋政府承认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1924年5月,两国签订《中俄协定》,其中规定退款用途,除偿付中国政府业经以俄款为抵押品的各项债务外,余数全用于中国教育事业,由中苏两国派员合组一基金委员会(俄国退还庚子赔款委员会)负责处理。 法国庚款退还余额总数为39·158万余法郎,折合美金为7·555万余元。此项余额总数,按照协定自1924年l2月1日起,至1947年止。逐年继续垫借中法实业银行,作为该行发行五厘美金公元担保。而中法实业银行即以此项美金债权,充作四项费用之用:1.换回远东债权人所持之无利债券;2.办理中法间教育及慈善事业;3.代缴中国政府未缴清之股本余额;4.拨还中国政府所欠中法实业银行贷款。 1920年初,李石曾与蔡元培、吴敬恒,利用庚子赔款,创办中法大学于北京。先生任董事长,蔡元培任校长。同年冬,蔡元培与先生再度赴法,与法国里昂市长赫礼欧,里昂大学医学院院长雷宾等,合作设立里昂中法大学协会,决 定在里昂成立中法大学2023-07-24 00:39:032
清华大学校名的来历
因为该大学所在地原为清代的皇家园——“清华园”。所以就以园名作为大学名了。 “清华园”之名乃清代咸丰皇帝所赐。清华园原址为康熙年间所修的熙春园的一部分。在道光年间,原来的熙春园被分成东西两个部分,西边的园子被起名“迎春园”,东边的园子仍名为“熙春园”。咸丰皇帝登基之后,就将东边的熙春园改名华园了。 现在清华园的工字厅后面的匾额为“水木清华”四字,两旁有一副对联:槛外山光历春夏秋冬万千变幻都非凡境;窗中云影任东西南北去来澹荡洵是仙居。这“水木清华”四字典出晋代谢叔源的《游西池》诗: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湛”为澄清之意。因此厅后面有水池,所以就用了上面的诗句题匾为“水木清华”。 1900年,中国的庚子义和团运动引致八国联军武力干涉。1901年9月7日上午,清廷全权代表奕匡力和李鸿章与11国代表,在最后协定书上签字,签下了将中华民族推入苦难的《辛丑条约》。 辛丑条约》第六款议定,清政府赔偿俄、德、法、英、美、日、意、奥八国及比、荷、西、葡、瑞典和挪威六“受害国”的军费、损失费等款项本息合计982238150两白银,由1902年起至1940年止,分39年还清,以海关、常关及盐政各进款作抵押,按照条约所列办法及汇率,折合各国货币偿付,是为“庚子赔款”。其中俄国以出兵满洲,需费最多,故所得额最大,为1亿3037多万两。中国当时的人口大约45000多万人,庚子赔款每个中国人被摊派大约一两银子。庚子赔款,超过以前所有赔款之总和,至此,中国财政、经济全面破产。近代中国向帝国主义国家总共支付的战争“赔款”为16亿多两白银。在所有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的国家中,日本掠夺中国的财产最多。 1901年签定的《辛丑条约》中规定,清政府向西方八国共赔款白银4亿5千万两,美国应得到其中的3200多万两,折合美金2400多万元。 1906年3月6日,美国传教士明恩溥在白宫向西奥多·罗斯福总统建议,用清朝政府的“庚子赔款”在中国兴学和资助中国学生来美国留学。在明恩溥等人推动之下,罗斯福总统向国会提出赞助中国教育的谘文,1908年5月25日由国会通过。 1908年,美国正式宣布退还“庚子赔款”的半数,计1160余万美元给中国,作为资助留美学生之用。为了开展派遣留美学生工作,清朝政府于1911年在北京开设了清华留美预备学校,1924年改名为“清华大学”。 1924年,美国国会通过决议,将其余的庚子赔款用于中国,成立“中国文教促进基金会”(或称“中国基金会”),掌管的金额为1254.5万美金,北洋政府任命了由10名中国人和5名美国人组成的托管董事会。其中的相当部分金额以奖学金的方式提供给清华大学。由于这样的一种特殊的经费来源和运作模式,清华从创建伊始,在诸多方面就已经具备了自己的一些特别的优势和办学条件,也因此而有别于国内的其他大学。这样的环境也给了梅贻琦治校在客观上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和提供了必要的办学条件。国外的历史学家评论道:“清华其成功的一大秘诀是,当其他院校求助于军阀政权不稳定的施舍时,清华的年度预算是有保障的。”⑷这种观点虽暗含夸大美国所起的作用之意,但基本还是公允的。 在中国科学院院士中,“清华人”几近三分之一。1949年掌管“清华基金”的杰出教育家梅贻琦先生到台湾后,又利用这笔款项创办了新竹清华大学。 由于清华的经费来源较为充裕,使其办学亦有相当的自主性,这些条件又对治校方面自然产生一些影响,促进了清华在学校的管理制度方面和运行机制上逐渐地形成一套独立的、具有清华自身特点的东西,并由此产生了一些特殊的体制和风格,乃至后来清华校风与学风的逐步形成,都与此有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而这种特征较明显的反映出来的一个例证,即是20-30年代初期,清华大学出现的几次大规模的学校风潮。其中,清华校长多次易人,竟有十几任之多,甚至出现清华几年没有校长,由校务会议维持的尴尬局面。 “ 磨洋工”一词,一般指干活磨磨蹭蹭,或消极怠工。其实,最初人们说“磨洋工”并不包括这种意思。它本是建筑工程中的一道工序。原来,我国旧式房屋建筑,其考究者要求“磨砖对缝”。磨工,就是对砖墙的表面进行打磨,使之平整、光滑、美观。1917年至1921年,美国用清政府的庚子赔款在北京建协和医院和协和医学院。其建筑质量要求很高,外观上采用了中国传统的“磨砖对缝”。 即磨工技术。由于这项工程是由外国人出资、设计、监督建造,中国人称为“洋工”。协和医院主楼14座,又是高层建筑,“磨工”工作浩繁而缓慢。当时参加建筑工程的许多工人就把这一工序改称为“磨洋工”,久之便演变成今天的这种意思。 美国用心良苦的教育计划,成效卓然。考取庚子赔款(胡适是第二批)而留美的中国学生,在后来的几十年间成了中国学术界最闪亮的明星,而他们的言传身教,又深深地影响了后来者。 到了30年代,美国已超过日本,成为中国留学生最多的国家。而同时,美国人在中国建立了12所教会大学,这其中包括赫赫有名的燕京大学。教会医院则出现了协和医院,洛克菲勒基金会则资助了中国学者们的农村调查与考古行动。 美国用腐朽的清王朝的“庚子赔款”的一小部分用来建造协和医院,以显示对中国人的“仁慈和恩惠”。协和医院的原址本是明朝嘉靖、万历年间的一个皇亲国戚的宅邸,后来成为清王朝的一个帅府。 未曾想到,当美国殖民者用先进的施工设备破土动工时,却意外地从地下几米处发现了大批的金银财宝。这些金银财宝的价值,足可以盖好几个“协和”呢。美国人又发了一笔横财!但是,由于房地产权已划归美国人所有,旧中国的官员只能捶胸顿足,眼看着大量的黄金白银外流!后来,美国政府由于战争,经济一度拮据,便把这个医院转手处理给了美国的石油大王——罗克菲尔石油财团。从此,“协和”成了一座名副其实的外国私人医院。 1926年初,英国国会通过退还中国庚子赔款议案(退款用于向英国选派留学生等教育项目),即派斯科塞尔来 华制定该款使用细则。当时,胡适是“中英庚款顾问委员会”中方顾问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成功后,苏俄政府宣布放弃帝俄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包括退还庚子赔款中尚未付给的部分。俄国人在中国的特权也将取消,而所有这些的交换条件只有一个:北洋政府承认新生的苏维埃政权。1924年5月,两国签订《中俄协定》,其中规定退款用途,除偿付中国政府业经以俄款为抵押品的各项债务外,余数全用于中国教育事业,由中苏两国派员合组一基金委员会(俄国退还庚子赔款委员会)负责处理。 法国庚款退还余额总数为39.158万余法郎,折合美金为7.555万余元。此项余额总数,按照协定自1924年l2月1日起,至1947年止。逐年继续垫借中法实业银行,作为该行发行五厘美金公元担保。而中法实业银行即以此项美金债权,充作四项费用之用:1.换回远东债权人所持之无利债券;2.办理中法间教育及慈善事业;3.代缴中国政府未缴清之股本余额;4.拨还中国政府所欠中法实业银行贷款。 1920年初,李石曾与蔡元培、吴敬恒,利用庚子赔款,创办中法大学于北京。先生任董事长,蔡元培任校长。同年冬,蔡元培与先生再度赴法,与法国里昂市长赫礼欧(Herriot),里昂大学医学院院长雷宾(Lepine)等,合作设立里昂中法大学协会,决定在里昂成立中法大学。 最后说一句,在美国的带领下各国纷纷退还赔款,用于中国教育和文化交流事业,唯有日本一分未还.2023-07-24 00:39:146
请问"清华大学"的具体由来
1900年,中国的庚子义和团运动引致八国联军武力干涉。1901年9月7日上午,清廷全权代表奕匡力和李鸿章与11国代表,在最后协定书上签字,签下了将中华民族推入苦难的《辛丑条约》。 辛丑条约》第六款议定,清政府赔偿俄、德、法、英、美、日、意、奥八国及比、荷、西、葡、瑞典和挪威六“受害国”的军费、损失费等款项本息合计982238150两白银,由1902年起至1940年止,分39年还清,以海关、常关及盐政各进款作抵押,按照条约所列办法及汇率,折合各国货币偿付,是为“庚子赔款”。其中俄国以出兵满洲,需费最多,故所得额最大,为1亿3037多万两。中国当时的人口大约45000多万人,庚子赔款每个中国人被摊派大约一两银子。庚子赔款,超过以前所有赔款之总和,至此,中国财政、经济全面破产。近代中国向帝国主义国家总共支付的战争“赔款”为16亿多两白银。在所有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的国家中,日本掠夺中国的财产最多。 1901年签定的《辛丑条约》中规定,清政府向西方八国共赔款白银4亿5千万两,美国应得到其中的3200多万两,折合美金2400多万元。 1906年3月6日,美国传教士明恩溥在白宫向西奥多·罗斯福总统建议,用清朝政府的“庚子赔款”在中国兴学和资助中国学生来美国留学。在明恩溥等人推动之下,罗斯福总统向国会提出赞助中国教育的谘文,1908年5月25日由国会通过。 1908年,美国正式宣布退还“庚子赔款”的半数,计1160余万美元给中国,作为资助留美学生之用。为了开展派遣留美学生工作,清朝政府于1911年在北京开设了清华留美预备学校,1924年改名为“清华大学”。 1924年,美国国会通过决议,将其余的庚子赔款用于中国,成立“中国文教促进基金会”(或称“中国基金会”),掌管的金额为1254.5万美金,北洋政府任命了由10名中国人和5名美国人组成的托管董事会。其中的相当部分金额以奖学金的方式提供给清华大学。由于这样的一种特殊的经费来源和运作模式,清华从创建伊始,在诸多方面就已经具备了自己的一些特别的优势和办学条件,也因此而有别于国内的其他大学。这样的环境也给了梅贻琦治校在客观上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和提供了必要的办学条件。国外的历史学家评论道:“清华其成功的一大秘诀是,当其他院校求助于军阀政权不稳定的施舍时,清华的年度预算是有保障的。”⑷这种观点虽暗含夸大美国所起的作用之意,但基本还是公允的。 在中国科学院院士中,“清华人”几近三分之一。1949年掌管“清华基金”的杰出教育家梅贻琦先生到台湾后,又利用这笔款项创办了新竹清华大学。 由于清华的经费来源较为充裕,使其办学亦有相当的自主性,这些条件又对治校方面自然产生一些影响,促进了清华在学校的管理制度方面和运行机制上逐渐地形成一套独立的、具有清华自身特点的东西,并由此产生了一些特殊的体制和风格,乃至后来清华校风与学风的逐步形成,都与此有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而这种特征较明显的反映出来的一个例证,即是20-30年代初期,清华大学出现的几次大规模的学校风潮。其中,清华校长多次易人,竟有十几任之多,甚至出现清华几年没有校长,由校务会议维持的尴尬局面。 “ 磨洋工”一词,一般指干活磨磨蹭蹭,或消极怠工。其实,最初人们说“磨洋工”并不包括这种意思。它本是建筑工程中的一道工序。原来,我国旧式房屋建筑,其考究者要求“磨砖对缝”。磨工,就是对砖墙的表面进行打磨,使之平整、光滑、美观。1917年至1921年,美国用清政府的庚子赔款在北京建协和医院和协和医学院。其建筑质量要求很高,外观上采用了中国传统的“磨砖对缝”。 即磨工技术。由于这项工程是由外国人出资、设计、监督建造,中国人称为“洋工”。协和医院主楼14座,又是高层建筑,“磨工”工作浩繁而缓慢。当时参加建筑工程的许多工人就把这一工序改称为“磨洋工”,久之便演变成今天的这种意思。 美国用心良苦的教育计划,成效卓然。考取庚子赔款(胡适是第二批)而留美的中国学生,在后来的几十年间成了中国学术界最闪亮的明星,而他们的言传身教,又深深地影响了后来者。 到了30年代,美国已超过日本,成为中国留学生最多的国家。而同时,美国人在中国建立了12所教会大学,这其中包括赫赫有名的燕京大学。教会医院则出现了协和医院,洛克菲勒基金会则资助了中国学者们的农村调查与考古行动。 美国用腐朽的清王朝的“庚子赔款”的一小部分用来建造协和医院,以显示对中国人的“仁慈和恩惠”。协和医院的原址本是明朝嘉靖、万历年间的一个皇亲国戚的宅邸,后来成为清王朝的一个帅府。 未曾想到,当美国殖民者用先进的施工设备破土动工时,却意外地从地下几米处发现了大批的金银财宝。这些金银财宝的价值,足可以盖好几个“协和”呢。美国人又发了一笔横财!但是,由于房地产权已划归美国人所有,旧中国的官员只能捶胸顿足,眼看着大量的黄金白银外流!后来,美国政府由于战争,经济一度拮据,便把这个医院转手处理给了美国的石油大王——罗克菲尔石油财团。从此,“协和”成了一座名副其实的外国私人医院。 1926年初,英国国会通过退还中国庚子赔款议案(退款用于向英国选派留学生等教育项目),即派斯科塞尔来 华制定该款使用细则。当时,胡适是“中英庚款顾问委员会”中方顾问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成功后,苏俄政府宣布放弃帝俄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包括退还庚子赔款中尚未付给的部分。俄国人在中国的特权也将取消,而所有这些的交换条件只有一个:北洋政府承认新生的苏维埃政权。1924年5月,两国签订《中俄协定》,其中规定退款用途,除偿付中国政府业经以俄款为抵押品的各项债务外,余数全用于中国教育事业,由中苏两国派员合组一基金委员会(俄国退还庚子赔款委员会)负责处理。 法国庚款退还余额总数为39.158万余法郎,折合美金为7.555万余元。此项余额总数,按照协定自1924年l2月1日起,至1947年止。逐年继续垫借中法实业银行,作为该行发行五厘美金公元担保。而中法实业银行即以此项美金债权,充作四项费用之用:1.换回远东债权人所持之无利债券;2.办理中法间教育及慈善事业;3.代缴中国政府未缴清之股本余额;4.拨还中国政府所欠中法实业银行贷款。 1920年初,李石曾与蔡元培、吴敬恒,利用庚子赔款,创办中法大学于北京。先生任董事长,蔡元培任校长。同年冬,蔡元培与先生再度赴法,与法国里昂市长赫礼欧(Herriot),里昂大学医学院院长雷宾(Lepine)等,合作设立里昂中法大学协会,决定在里昂成立中法大学。 最后说一句,在美国的带领下各国纷纷退还赔款,用于中国教育和文化交流事业,唯有日本一分未还2023-07-24 00:39:436
里昂大学被国内承认吗
里昂大学,是法国和欧洲最具声望的大学之一,学历是受到中国教育部认可的。里昂大学是法国最悠久的综合性大学之一,在自然科学、生命科学、社会学、人文和法学等领域声名卓著。里昂大学与中国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南开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高校都有开展联合教学合作。2023-07-24 00:40:361
留学法国里昂第三大学有哪些申请条件
里昂第三大学由法学院,商学院,外语系,人文系,哲学系和一个大学协会组成,尤其以人文科学见长。里昂第三大学为全球最顶尖大学之一,国际声誉良好,而且专业教学质量一流。那么留学法国里昂第三大学有哪些申请条件呢?下面就跟着我一起去看看吧。 一、留学法国里昂第三大学申请条件 本科入学条件: 1.高中毕业;2.有高考成绩,高考成绩在400分以上;3.中国本科或专科录取通知书;4.国内500小时法语培训,TEF在200分以上或TCF在300分以上。 专升本条件: 1.大专文凭;2.大专三年成绩单;3.高中文凭;4.高考成绩单;5.国内500小时法语培训,TEF在200分以上或TCF在300分以上。 研究生入学条件: 1.大四或大学毕业;2.有大学文凭;.学位证.成绩单;3.大四学生需出具高中文凭;.高考成绩单.大学录取通知书.大学证书;4.国内法语培训500小时,TEF在200分以上或TCF在300分以上。 费用 里昂第三大学是国立综合性大学,免学费。 法国年生活费4-6万元,巴黎和地中海旅游区消费水平最高,里昂.里尔.南特.其次是斯特拉斯堡等大城市,其他地区最低。平均消费水平为310欧元/月,其中交通费:50欧元/月;电话费:20-40欧元/月;伙食费:80-130欧元/月;各种保险费:200欧元/年。 二、专业设置 里昂第三大学为学生提供法律、政治学、哲学、经济、管理、语言、文学、历史、地理、信息学和传播学等方面的教育,共设有6个学院。 艺术-文学-语言领域具体专业主要有:古典文学专业、现代文学专业、外国语言-文学-文化专业(包括德语、英语、阿拉伯语、中文、意大利语、日语、俄语、希伯来语方向)、应用外语专业(包括英语-德语方向、英语-日语方向、英语-波兰语方向、英语-阿拉伯语方向、英语-中文方向、英语-西班牙语方向、英语-现代希腊语方向、英语-意大利语方向、英语-俄语方向等) 法学-政治学领域专业主要有:法学专业、政治学-法学专业、职业公证师专业、法律-房地产管理专业 经济管理学领域具体专业主要有:DCG-会计学管理学预科、项目管理办公室(PMO)的创建和管理、企业管理、管理和应用经济学(G&A)、团队和质量、企业总体管理(CEUBA)、银行-保险、工业企业间贸易、公共关系、灯光概念与管理、人力资源助理、工薪信息系统管理、行政管理助理、总务主管、餐饮及酒店管理、销售、审计及金融 人文及社会科学领域具体专业主要有:地理及规划专业、历史专业、信息交流与传播、哲学 三、办学条件 总述 拥有2000多名讲师和教授,来自50多个不同国家的20000多名学生在校学习。大学下属6所学院:企业管理学院(IAE),法学院,哲学院,人文学院,外语学院和技术学院. 其中的企业管学院(IAE),法学院和哲学院在法国享有盛名。 里昂大学中的数十个协会和实验室拥有的上百名教授和研究员,以及将近100,000名学生都在通力合作,为欧洲最富有和最具有生机的地区之一的进一步发展做出努力。 企业管理学院 里昂三大企业管理学院(IAE Lyon)共有15个不同专业的DESS,包括国际贸易,工商管理,企业诊断,销售管理,采购管理,资产管理,医药管理,中小企业管理,信息传播管理,尖端信息管理,市场营销管理等等. 另外,里昂三大还在法国国家管理基金会和里昂市政府的资助下,携手里昂高等商业管理学院()同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合作,经中国国家教育部批准,在中国广州开办国际贸易DESS高级硕士文凭学位项目,颁发法国国民教育部DESS文凭,目前已成功举办三期。 为了适应国际化发展,满足越来越多的海外学生到法国学习管理和贸易的要求,里昂三大特别开办了法语授课的为期半年的基础管理文凭课程班(DIG)和高等管理文凭课程班(DSIG),还有用英语授课的管理课程班(SELF),除此之外还有为期一年的法国大学学习文凭(DEUF)项目. 所有这些文凭都有助于外国学生进入公立免费的法国高等教育体系,攻读正式的国家文凭(基础管理文凭)项目面向高中毕业以上文凭的学生,也向各种专业的大一或大二学生开放. 学生在法国里昂三大一边学习法语,一边学习基础管理专业课程,课程包括经济学,商法,会计金融,市场营销,人事管理等. DIG文凭学制半年,每年1月和9月开学,特殊情况也有2月和10月开学. DIG学分可累计入DEUF文凭,即学生再用半年就可获得法国大学学习(DEUF)文凭. 另外,DIG文凭也特别有助于学生进入企业管理学院的专科和本科项目以及法国其他大学的各种专业. DSIG(高等管理文凭)项目面向三年制专科,特别是本科学位以上学生,原来所学专业不限,理工科,医科,农学,人文科学,外语,艺术院校学生均可报考,年龄不限. 学生在法国将一边学习法语,一边学习管理专业课程,课程包括经济,法律,会计金融,市场营销,人事管理等. DSIG文凭学制半年,每年1月和9月开学,特殊情况也有2月和10月开学. DSIG学分可累计入DEUF文凭,即学生再用半年就可再获得法国大学学习(DEUF)文凭. 另外,DSIG文凭也特别有助于学生进入企业管理学院本科以上硕士,博士,DESS学位文凭以及法国其他大学的各种专业. SELF(英语授课管理课程)项目面向英语优秀,有托福或雅思成绩,大学三年制专科,特别是本科以上学位的学生. 学生用英语学习管理课程,课程包括市场营销,销售技巧,国际营销,跨文化管理,经济学,金融,法律,政治,人事管理,战略管理,生产管理等(学生每学期可选5门),同时学生还需要学习法语语言. SELF课程可学半年或一年,每年1月和9月开学. 法国大学学习文凭(DEUF)是一个校际文凭,为期一年,如果已报读DIG或DSIG文凭,其学分可累计,另用半年就可修完DEUF文凭. 该项目学生可在所有里昂三大正式国家课程里面,根据其个人爱好和学习及职业计划,选修旁听各种专业课程,同时提高法语水平. 该文凭法国各大高校均已承认,对注册攻读正式国家文凭相当有帮助. 国际课程 里昂三大提供一系列用英语或法语授课的为国际学生而设的课程,是母语非法语的学生进入法国国家文凭及学位课程前的桥梁课程。学生可根据入学程度及将来的学习计划选择不同组合的课程,顺利完成语言及学历水平的衔接,获取国际认可的法国学历。 四、学校特色 1、里昂第三大学非常注重科学研究,学校拥有21个研究组,研究工作集中在法学、管理、文学与人文科学三大主要领域。学校还设有3所博士研究生院,接纳735名博士研究生。 2、里昂第三大学拥有一个由遍布五大洲300多所大学组成的合作伙伴网络,它不仅是法国拥有最大国际交流组织的学校,也是所有欧洲学校中国际交流方面的佼佼者。另外学校拥有相当数量的外国留学生,并且在校学生均有机会去欧洲其他国家甚至北美国家的著名大学进行出国交流。 3、里昂第三大学的技术学院(IUT)组织一年的法语语言培训(考试合格后,授予法国文凭),其目的是提高每位学生的法语水平,使其能够完全适应法语教学。学生到达后,学校安排专人负责接待和日常学习生活的指导。2023-07-24 00:40:431
华东师范大学与法国高师集团联合培养研究生好就业吗
应该是好就业的。培养基本功扎实、具备国际视野的高层次复合型精英人才项目是由华东师范大学与法国顶尖的高师集团(里昂高师、巴黎萨克雷高师、雷恩高师)启动的联合办学项目。法国高师集团以培养文理科顶尖人才而闻名于世。该项目于2002年11月经教育部批准正式启动。中法联合培养研究生项目为国家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得到了中法两国相关部门的高度赞许,并获得了“中法大学合作优秀项目”称号。2023-07-24 00:40:511
法国知名人文类大学里昂第二大学
学校特色 1、大学地处南北欧交汇点。正是由于这一战略性地理位置的优势,使它有更多的机会与140多所欧洲国家的大学和88所欧洲以外的大学进行合作,并开展学生和教师交流以及其它各种合作计划,其中包括多个双文凭项目。 2、大学设有一个国际法语教学中心(CIEF),可提供各种法语课程。此外,学校还有一个负责教授多种当代外国语和开设学业流动预备班的外国语中心。 3、里昂二大特色预科课程:自2004至2005年开始,里昂第二大学语言中心特别针对国际留学生开设4类预科课程,分别是:法律预科、法语文学预科、工商管理预科和政治科学预科。学制一年,上课共28周546课时,其中84课时为专业基础课程。此4类预科课程对于学生进入本科阶段教学很有帮助。 4、学校注重为学生提供信息与传播交流技术,每个学生可享用一个电子邮件地址和一个虚拟办公室。 入学要求 年满18周岁,高中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希望进入法国大学学习的学生,同时必须在国内学习法语500学时,并参加TEF或TCF考试合格。高考成绩一般达到480/750分以上!2023-07-24 00:40:581
里昂有哪些公立大学??
ls说的那个里昂西天没听过,是université catholique de lyon吧,里昂天主教大学,这个不是公立是私立的。语言学校就多了,LYON2,3都有,catholique也有,法盟,format……2023-07-24 00:41:071
法国里昂大学
lyon 有3所公立大学, 1大理工 2大文 经济,艺术。。。3大为还是语言经济管理等。。。这3是免费的,但是注册费呀100多,还有医疗保险必须买。。。大概350欧左右一年可以说 很便宜之后 可以说 里昂3大根人大差不多。。。但是 也不能这么理论比 ,各有各的好处, 法国大学容易进,不容易毕业,而且 我个人觉得,要是在国内能上一本,那么继续在国内,来法国读研2023-07-24 00:41:174
里昂商学院回国就业相当于国内哪些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里昂大学是法国排名第五的大学院校。里昂商学院是法国高等商学院传统上的最高学府。里昂商学院建于1872年,全球最老牌商学院之一。欧洲十大名牌商学院。校园面积约300,000平方米,在法国本土有里昂主校区,以及巴黎和圣艾蒂安分校区,在海外与华东师范大学共建亚欧商学院上海校区。2023-07-24 00:41:251
法国里昂大学一大 二大 三大 有什么区别
一、设置的专业不同,法国的大学地名下分几大的话,一般来说是专业学院的不同。1、里昂一大是以医学和自然科学为主;2、二大是以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经济管理科学为主,艺术的话是二大;3、三大是由法学院,商学院,外语系,人文系,哲学系和一个大学协会组成,尤其以人文科学见长。艺术的话是二大。二、优势专业不同1、里昂一大在生命与健康科学、数学、物理、高性能计算、精算学、化学等学科拥有许多国际公认的研究专长领域2、里昂二大以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经济管理科学为主,教学质量非常出色。3、里昂三大由法学院、商学院、外语系、人文系、哲学系和一个大学协会组成,尤其以人文和社会科学见长扩展资料里昂大学的科研优势:里昂所在的奥弗涅-罗纳.阿尔卑斯大区,在面积与人口划分上属于法国的第二大区,而它在高等教育与科研方面,凭借其拥有的500多个高等教育和研究机构以及接纳26万大学生的实力也同样位于法国第二,仅跟巴黎大区之后。里昂作为该大区的首府,在该领域承担了及其重要的角色。里昂大学是法国和欧洲最具声望的大学之一。在USNews世界大学排名(2018-2019)中,里昂大学位列世界第148名、法国第5名。其中,物理学位居世界第48,微生物学位列世界第52,数学位列世界第61,生物学和生物化学位列世界第72,空间科学位列世界第74,化学位列世界第76。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里昂大学2023-07-24 00:42:232
中法核在哪个校区
中法核在珠海校区。103年前,国立北京大学、国立广东高等师范学校(中山大学前身)以及法国里昂大学代表合作筹办成立中法大学。这是近代中国在海外设立的唯一高等教育机构,办学延续到1950年。60年后,中法合作办学再续新篇。2010年,由中山大学与法国民用核能工程师教学联盟合作组建的中山大学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下称“中法核学院”)在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成立。中法核学院有获得法国工程师职衔委员会(CTI)和欧洲工程教育(EUR-ACE)认证,符合条件的硕士生,毕业时可获中山大学硕士学位证书、硕士毕业证书,同时还能拿到法国工程师证书、欧洲工程师证书。相当于不出珠海就能拿到这两个国外证书。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每届招生100—120人。2022年前实行“3+3”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即3年精英大学预科阶段和3年工程师阶段,对应中国高等教育体系的4年本科和2年专业硕士。去年起,培养模式从“3+3”向“4+3”模式过渡,即4年本科、3年专业硕士。培养过程要求严格。中法核学院课程按照法国国内核能工程师培养模式设置,由中法两国教师共同授课,法方为主。预科阶段主要学习法语、数学、物理、化学等。预科阶段结束后,由各科任课教师组成的教学委员会根据学生综合成绩评判其能否进入工程师阶段继续学习。2023-07-24 00:43:131
里昂商学院在法国的排名如何?
里昂商学院(EM Lyon Business School)是法国的一所著名商学院,其在法国和全球范围内的排名均非常靠前。以下是里昂商学院近几年的排名情况:2021年 Financial Times 欧洲商学院排名:EM Lyon Business School 排名第 22 位。2021年 QS 世界大学商学院排名:EM Lyon Business School 排名全球第 92 位。2021年 Financial Times 全球 MBA 排名:EM Lyon Business School MBA 排名第 85 位。2021年 Financial Times 全球 Executive MBA 排名:EM Lyon Business School Executive MBA 排名第 93 位。2021年 Financial Times 全球 Masters in Management 排名:EM Lyon Business School Master in Management 排名第 28 位。总体而言,里昂商学院在全球商学院排名中具有相当的声誉和影响力,是一所备受推崇的商学院之一。2023-07-24 00:45:121
法国里昂高等化学,物理及电子学校是公立还是私立
里昂高等化学、物理及电子学校(法文惯用缩写“CPE Lyon”)于1994年由里昂高等工业化学学院(ESCIL)和里昂工业物理化学学院(ICPI)两所高等专业工程师学院合并而成。这两所学校历史悠久,里昂高等工业化学学院成立于1883年,而里昂工业物理化学学院成立于1919年。CPE Lyon是一所国家承认的私立工程师大学校,它的文凭由法国工程师认证委员会承认,旨在在工业化学物理领域培养高水平的工程师。学校拥有11个与国家科研中心(CNRS)及里昂第一大学的合作实验室,并按有机化学、分析科学、工艺工程和电子电信与计算机4个研究部门进行组织和研究。里昂高等化学、物理及电子学校颁发的工程师文凭主要为2个方向:化学及工艺工程方向和电子电信计算机方向,颁发3种工程师文凭:化学及工艺工程工程师、电子学工程师、通信技术与网络工程师。自建校至今,已有三名毕业生获得诺贝尔奖。2023-07-24 00:45:351
叉子史用来叉你的
子古今谈作者 :安徽省博物馆 卢茂村在我国人民的日常生活申,每天都离不开筷子、筷子在我国起源甚古,与人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结下了不解之缘。据说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和使用筷子的国家,远在商纣时期,我国古人就开始使用筷子。目前出土最早的实物是河南省安阳市殷墟侯家庄M1005的铜箸和湖南省香炉石遗址的骨箸。文献记载最早见于《韩非子u2022喻老》:“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另据司马迁在《史记u2022宋微子世家》中就有“纣始为象箸”的记载。在《史记u2022十二诸侯年表)中:“有纣为象箸,而箕子唏(唏,哀叹)”。说的是箕子认为纣王用象牙筷子吃熊掌,极度奢侈,乃亡国之兆。与殷墟的文物相呼应,都说明商代已经有了箸。既然商代就有铜箸、象箸和骨箸,那么使用竹木材料制成的箸当早于商代。学者们都认为我国在新石器时代已经使用竹木制成的箸。其实,商纣王所用的象箸,并非中国第一双筷子,箸的诞生应早于商纣若干年。《札记》郑玄注云:“以土涂生物,炮而食之。”即把谷子以树叶包好,糊泥置于火中烤熟。而更简单的方法,是把谷粒置火灰中,不时用树枝拨动,使其受热均匀而后食之。先人大概是在这一过程中得到启发,天长日久,最原始筷子也就出现在先民手中。那么“箸”是如何演变咸“筷子”的呢?说来话长,一般人类进食主要是用手指、叉子和筷子三种方式。但在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茹毛饮血”,自然是用手抓着吃的,自从“人猿相揖别”之后,人们发现把食物做熟了吃更有滋味。先秦时代,人们吃饭一般不用筷子。《札记u2022曲礼上》:《毋抟饭》(持,是把散碎的东西捏聚成一团。)可见当时是用手把饭送入口内的。先民们在烧烤食物时,不可能直接用手操作,需借助木棒、枝条或竹枝、竹片来放置和翻动食物,进食时为了避免烫伤手指,聪敏的祖先也就利用它们代替手指进食。在炊具中烧煮肉决和蔬菜的羹汤,也要用它们来挑取,逐渐学会用两根木棒或竹条来夹取。在煮粥时用它们来搅动,以免米粒附着陶器底壁而烧焦。在吃粥时也可以用它们来拨食,这就是筷子最早的雏形。可以说箸的产生是和用陶器烹煮食物的方法是密切相关。所以它也成了以粒食为主的东亚农耕的民族最具特色的进食工具。筷子的出现是我国文明史上的一大进步。据考证,筷子在中国至少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古代,筷子叫做箸,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说:“箸,饭[危+支]也。……[危+支]者倾侧意,箸必倾侧用之。”另外,箸还被称为“梜”。《急救篇》说:“箸,一名梜,所以夹食也。”《札记u2022曲礼上》说:“饭黍毋以箸。”即吃饭粥不能用箸,应该用匕。又说:“羹之有菜者用祛,其无菜者不用梜。”梜就是木头筷子。梜即策,《广雅u2022释器》:“荚谓之箸。”说明箸在古代是用来夹取羹汤中的菜食的。东汉郑玄注:“夹犹箸也,今人或为箸为夹提。”汉许慎的《说文解字》说:“箸从竹声。”而夹从木。北方多木,南方多竹,我们的祖先就地取材,故竹木成为我国最原始的筷箸原料是可能的,大约到了汉代以后,才普遍使用筷子。后来,“箸”又演变为“筷”,这与我国古代江南地区水乡民俗讳言有关。明人陆容在《菽园杂记》中说:“民间俗讳……。行舟讳言住,住箸同音,故谓箸为筷儿。”从字音上听、称“筷”,是希望船快的意思忌讳语变成了吉祥语,从此“箸”改称“筷”,但还有少数地区至今仍叫“箸”。明人《推蓬寤语》书载:“世人误恶宇而呼为美,字者,如立箸讳滞,呼为筷子,今囚流传之久,至有士大夫间,亦呼箸为筷子者,忘其始也。”民间行船最忌“住”和“蛀”,故反其道而改箸呼为筷(快)。而日本则没有这种禁忌的,自唐代传入至今仍称“箸”。筷子在古代还叫“筋”和“梜”,因为它们都不如“筷子”一词琅琅上口而又吉利,“筋、梜”二字早已被淘汰。筷子的悠久历史,还有考古实物作证。1961年,考古工作者在云南省祥云县大波那发掘了一座罕见的铜棺墓,其中出土了三根圆柱形的铜筷,经放射性碳素测定,为公元前五百年左右东周中期的遗物。1977年8月,安徽省贵池县东北约7.5公里的里山公社红旗大队徽家冲,出土了一批东周青铜器。青铜器是埋藏在一个土坑里。内中出土生活用器铜筷一双。该筷为细长方形,残长20.3厘米,宽4毫米。看来,青铜不但制成鼎、鬲、尊等炊器、祭器,也制成箸等小餐具。1978年5月,考古工作者在湖北随州市西北约三公里的擂鼓墩,发掘了战国早期曾侯乙墓群,出土文物有食品箱和酒器箱。食品箱里除了铜鼎、铜盆、铜罐、铜勺等,还有竹策一件;酒器箱中除装耳杯161件及圆、方木盒、大勺等,也有竹策两件。竹策,就是现代的竹筷。先秦古籍《管子)称筷为“策”。三国魏人张揖撰《广雅u2022释器》栽:“策谓之箸。”经考证,食箱、酒箱为墓主人生前外游的野餐食具。看来,我国2400年前已有设计合理的旅游餐具箱,而筷箸已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餐具。《汉书u2022王莽传》有“以铁箸食”的记载。唐代名医陈藏器认为:铜器上汗有毒,令人发恶疮内疽。事实证明,铜氧化就会产生铜腥味,铁氧化锈迹斑斑,都难以进食。故铁箸铜箸渐渐为漆器所替代。湖南长沙马王堆墓群出土的随葬品申有一双朱漆箸。墓申有落葬纪年木牍,文为“十二年二月乙己制。”经考订为汉文帝十二年。这说明至少在公元前168年以前已有竹胎漆筷了。而在欧洲,直到十五世纪,很多国家的平民还在用手抓取食物,只有贵族才用得上金属制的刀、叉、勺等餐具。在封建王朝时代,有不少王侯、贵族使用银制的筷子,金箸则为皇家所独占,因而银筷便在王公、贵族的餐桌土风靡一时。黄金餐具器皿向为皇宫所垄断。北魏王朝曾规定上自王公下自百姓、不许私养“金银工巧之人”,私造金银器皿是犯法的。银箸之所以走俏,主要有银筷可以防毒之说。据说银遇到含硫的毒物会产生化学反应,使表面变黑,从而就能判断食物内是否有毒等,当时富豪士绅,达官贵人,因贪污受贿,制造冤案太多,怕人投毒,故求助于银筷。其实银筷防毒之说并不科学。从这些历史记载申,可以看出古代筷子有多种名称:英、提策、櫡、梜、筋,魏时又称筲或赢,隋唐时统一以箸字为名。同时。可知汉代箸不仅相当普及,并向多品种发展。《云仙杂记》载:“向范待侍,有漆花盘,科斗箸,鱼尾匙。”唐段成式《酉阳杂俎》载:博陵崔元晖家有银匙箸。在谈到筷子时,各国的专家,学者都非常热衰于讨论它。西方有的学者认为,因为中国的食物精美细巧,筷子是适应了这种的情况而发明的。但也有人持相反的观点,认为正由于筷子的精巧,才使中国食物发展得如此精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类“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自然难有定论。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中国的食物是精美的,中国的筷子是细巧的,两者的结合,可以说是完美元缺。中国人发明和使用筷子,在人类文明史上是值得骄傲和推崇的科学发明。长期用筷子吃饭可以使人心灵手巧,聪明玲俐,头脑反应敏捷。有一位日本学者曾从生理学的观点对筷子提出一项研究成果,他认为用筷子进食时,要牵动人体三十多个关节和五十多条肌肉,从而刺激神经系统的内在活动,大大有助于人的动作灵活、思维敏捷。可见,中国人使用筷子对健康有益。美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小林恩。怀特,在1983年发表一篇题为《手指、筷子和叉子一一关于人类进食技能的研究》的学术论文,曾引起学术界的极大关注。他在论文中断言:“人类选择筷子进食确实是一种最佳方式。”从而使筷子的身价大增,备受称赞。一件小小餐具之所以有如此巨大的魅力,因为它是文明进步的一个标志,不少专家学者曾对此进行过科学的论证。对筷子真正作出精辟论断的是我国“学界泰斗”蔡元培。1924年2月,中法大学董事会在法国里昂召开,中方董事长邀请法方董事长巴黎大学教授欧乐吃中国莱。欧乐见宴席上放的是中国筷子和汤勺,便对蔡说:“你们中国人用筷子不用刀叉,不方便吧?”蔡元培笑着回答:“早在三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也用刀叉,不过,我们中国人是酷爱和平的民族,总觉得刀又是杀人的武器,使用它吃饭菜太不文雅,所以从商朝时起就改用‘匕"割肉,用箸夹菜。后来烹饪改进,筷子可以夹肉,‘匕"就不再用于席上。”蔡元培说出了筷子的演变历史和它美好的象征,使外国人进一步了解中国和筷子。如今,筷子已进入了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它的功能价值又怎样呢?著名的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李政道博士,在接受一位日本记者采访时,也有一段很精辟的论述:“中华民族是个优秀民族,中国人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使用了筷子。如此简单的两根东西,却是高妙绝伦地运用了物理学上的杠杆原理。筷子是人类手指的延伸,手指能做的事它几乎都能做,而且不怕高温与寒冷。真是高明极了。西方人在十六、七世纪才学会使用的刀叉,又怎能跟筷子相比呢?原来人们在吃饭时使用筷子,能施展出钳夹、拨扒、挑拣、剪裁、合分等代替手指的全套功能。据科学测定,人们在使用筷子时,五个手指能很好地配合,而且带动手腕、手掌、胳膊和肩膀的几十个关节和肌肉的活动,并与脑神经相连.给大脑皮层一种有益的锻炼。可见,李政道博士对使用筷子的论证,蕴藏着许多科学的道理。因此,不少到中国旅行的外国人,以学会使用筷子为他们旅游中最大的乐趣之一。中国的筷子不仅仅是一种餐具,它还作为一种与文化有关的器物,在历史上曾留下过许多记载。楚汉相争年代,高阳酒徒鄙食其向刘邦献“强汉弱楚”,谋士张良知道后即顺手拿起刘邦刚放下的筷子,在餐桌上以箸为图,说出郦食其的错误,并献出自己的剪楚兴汉的战略良策。这就是《汉书u2022张良传》记载的“臣请借前箸以筹之”的故事。成语“借箸代筹”即由此而来。历代文人骚客曾写过不少咏筷诗。诗人李白在《行路难》中有“停杯投箸不能食”之句,那是他在天宝三年(公元744年)因受权贵谗毁,丢掉“供奉翰林”之职而落魄离京时食不下咽之忧郁心情的真实写照。唐代大诗人杜甫《丽人行》云:“犀筋厌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诗申“犀筋”,当指犀牛角制的筷箸。朱淑贞《咏箸》曰:“两个娘子小身材,捏着腰儿脚便开。若要尝中滋味好,除非伸出舌头来。”前两句将筷子拟人化,形象生动有趣,后二句似乎又寄寓着这位宋代女诗人抑郁不得志而又无可奈何的心情。明代诗人程良规《咏竹箸》诗中有:“殷勤向竹箸,甘苦尔先尝。滋味他人好,尔空来去忙。”借箸喻人,亦别有意味。相传,刘伯温初见明太祖时,太祖方食,即以筷为题让他作诗,以观其志。刘见太祖所用筷子乃湘妃竹所制,即吟曰:“一对湘江玉并肩,二妃曾洒泪痕斑。”他见太祖面露不屑之色,遂高声续吟:“汉家四百年天下,尽在留候一箸间。”诗借楚汉相争时,张良曾“借箸”替刘邦筹划战局的,道出自己之政治抱负,最终博得明太祖赏识。今有赵恺诗人写《西餐》诗进而怀念起筷子:“举得起诗情画意,放不下离情别意。两枝竹能架起一座桥,小桥召示归去。”构思奇巧、意味深长。作家冯骥才曾手书咏箸诗赠上海藏筷名家兰翔:“莫道筷箸小,日日伴君餐;千年甘苦史,尽在双筷间。”民间还流传着一首以筷子为谜底的灯谜诗,饶有风趣。诗曰:“姊妹两人一般长,厨房进出总成双,酸咸苦辣千般味,总是她们先束尝。”在中国古典小说里,筷子的身影时现,小说家常借它来达到刻画的人物性格的目的。据《秦馔古今谈》及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载:唐玄宗在一次御宴中突然将手中的金箸赐给宰相宋璟,这位宰相受宠若惊,愕在坍陛前不知所措。唐玄宗见状说:“非赐汝金,盖赐卿以箸,表卿之直耳。”赞扬宋璟的品格像筷子一样耿直。而永福公主在自己的婚事上拒不从父皇之命,以折断筷子表示宁死不屈的决心。在《三国演义》中,筷子又成为罗贯中笔下的精采一笔。曹操青梅煮酒论英雄,刘备意识到曹操的真实用意,赶忙巧借惊雷响声,佯装害怕将筷子失手落地,以表白自己是个胸无大志的庸人,从而消除了曹之戒心、保全了自己。关于筷子在文学作品中也颇多描绘。曹雪芹的《红楼梦》即有“乌木三镶银箸”,又有“四楞象牙金筷子”出现在大观园的餐桌上。《红梦梦》第四十回中写道:“凤姐手里拿着西洋布手巾,裹乌木镶嵌银筷,按席摆下。”由此可见贾府的荣华富贵。讽刺小说《儒林外史》第四回中有这样一段描写:范进中举不久,丧母守孝。恰在这时汤知县请他赴宴,山珍海味,美酒佳肴,还配有“银镶杯箸”。范进却退前缩后不肯入席。汤知县不解其故,经张静斋点拔,“换了一个瓷杯,一双象箸”。但范进仍不进餐,再换上一双白色竹筷,“居丧尽礼”的范单人才用之在燕窝里捡了个大虾圆子送进嘴里。原来,在这个装腔作势的守孝单人眼中,唯有白竹筷才最合乎“孝道”,至于是否大吃荤腥有碍“孝道”反倒是无关紧要的。通过这段不动声色“换箸进食”的描写,小说作者以辛辣的笔墨,入木三分地揭露满口“诗方”、“子曰”的斯文君子,其实都是蝇营狗苟的伪君子。诸如此类在文学作品中亦多见不怪。一把筷子(即拾双筷子捆扎在一起)难以折断,而一双筷子则易折。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常喻为一把筷子即是一个集体,而单只筷子便显得形单影吊,难以支撑大厦。团结便是力量,集体的力量是不可战胜的。古往今来,有关筷子的趣闻逸事甚多。相传,西汉有位巨无霸者,是位勇猛武将,生得虎臂熊腰,他有一个与众不同的习惯,就是每日进餐必用二、三斤重的铁筷,以显示其臂腕有超人之力。又据说:湘西苗族曾有位抗清英雄,他使用的武器不是别的,正是一双两尺长的铁筷,人称“筷子王。他的筷子功,又分为轻功和硬功,轻功的功夫能挟住飞翔的蚊虫,他可以挟了又放,放了又挟,不伤蚊子。他的硬功,一筷子下去,能致敌人于死地。“击箸和琴”,即是宋人何[芫+辶]在《春诸记闻》卷入中记载的一则佳话。南朝刘宋时的柳恽一次赋诗,正在酝酿之时,用笔敲琴,门客申有人“以箸和之”,奏出的哀韵使柳恽大为惊讶,于是“制为雅音”。事实上,借筷子为乐器的例子在文艺舞台上屡见不鲜。清音是流行于四川的曲艺品种之一,系清乾隆年间从民间小调发展而成,多由一个人表演,演员左手打板,右手便是执竹筷敲打竹板进行演唱。而在蒙古族人那里、筷子又被作为舞蹈表演的道具。这种舞蹈历史悠久,流行于内蒙古地区,起初多为男子独舞,解放后发展成为男女群舞。表演时,舞蹈者左右手各执一束红漆筷,伴随着乐曲的旋律,用力敲打肩、腰、腿、脚等部位,并时而击地,时而互击,时而旋转,时而跪蹲,两肩和腰随之相应扭动,边打边舞,动作刚劲,节奏强烈,场面感人,具有浓厚的草原气息,是牧民欢乐生活的反映。解放初期,蒙古族的筷子曾风靡全国,为人们喜闻乐见。民间还有用筷了敲击碟子的舞蹈,碟声悦耳,舞姿优美,别有韵味。在杂技节目中,亦有借用筷子为表演道具的。在传统的戏曲舞台上,也能觅其踪影。目连戏是一种揉合宗教、民俗等多种因素的大型娱乐活动,《刘氏出嫁》是蜀人“搬目连”所必不可少的开场戏,戏中新娘上轿时,就要撒24双筷子并唱“撒筷歌”。此乃民间借筷子讨口彩以祈求“快生贵子”的文化心理在戏曲中的艺术再现。在东北新婚洞房花烛之夜,有人就从窗外扔进一把筷子的习俗,为的是讨个“快生贵子”的口彩。云南阿昌族娶亲接新娘时,在丈人家新郎官吃早饭用的“筷子”,必须要用足足有五、六尺长的细荆竹特制,梢子上还带着一簇簇绿叶,并拴上鲜花之类的东西。当新郎拿起这双“筷子”时,手常常抖得很厉害,有时还要用肩膀扛起来。有趣的是,新郎吃的菜,也全是特制的,如油炸花生米、米粉、豆腐、水菜之类的东西,不是细得夹不起,或是滑得夹不住,或是软得一碰就碎。这顿饭常常把那些身强力壮,神气十足新郎吃得满头大汗,给他一个下马威,让他今后对妻子要体贴一点!我国古时的筷子,大多是用竹子制作的,“筷”与“箸”都是竹字头就是明证。但也有用木材制成的。后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封建帝王和贵族们,为了炫耀其地位及财富,又采用金、银、玉、象牙等名贵材料制成筷子,作为自己富贵的标志。现今的故宫博物院珍宝馆里还可以见到这些筷子。筷子跟绘画、雕刻联姻,经艺人之手巧妙点化,又可制成高级精美而魅力独具的工艺品。小小筷子,方圆有致,式样精巧、或烙画、或镂刻,让人观赏把玩,爱不释手。例如,北京的象牙筷,浅刻仕女,花鸟或风景,饰以彩绘,华贵艳丽,桂林的烙画筷,烙印象鼻山,芦笛岩,独秀峰等景,白绿相间,清丽大方。如今,筷子的品种就更多了,上海豫国商场有家筷子商店,经营的品种达七十多种,而且造型也美,工艺更精巧,如杭州的天竺筷、宁波的水磨竹筷、福建漆筷、广东的鸟木筷、四川的雕花竹筷、江西的彩漆烫花筷、山东潍坊的嵌银丝硬木筷、苏州白木筷和云南楠木筷等,皆是中国筷子大家族的名品。现在,北京又制作了以硬木、紫铜、象牙、玉石等为原料,结合景泰兰、雕刻、镶嵌等工艺的高档筷子。有些竹、木筷子的上端还烤印有各种图案或名家诗句,有的还雕刻上十二生肖形象,甚为精致。明清时代,各种筷箸已由单纯的餐具发展为精美的工艺品。清袁枚在《随园食单》中说:“美食不如美器,斯语是也。”清代,在云南武定县出了个烙画筷子的名艺人武恬,他能在长不盈尺的筷子上烙画唐代画家阎立本的《凌烟阁功臣图》、《瀛州十八学士图》,所绘人物须眉衣饰,栩栩如生,其技艺号称天下无双,出自他亲手制作的工艺筷亦是身价百倍。四川江安的竹簧筷驰名中外,1919年曾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夺得优胜奖章。此筷创制于明末清初,以节长壁厚之楠竹为原料,经煮沸、制坯、露晒、打磨等多道工艺再精雕细刻而成。所刻狮头竹筷、有单狮、双狮、踏宝狮、子母狮等八十多个品种。据说,制作一双传统狮头簧筷,单是两个狮头,有时竟要雕上三百到四百刀才能完成。其做工之细,技艺之精,委实令人叹服!这筷画、筷雕,构成了中国工艺美术殿堂中独具民间特色的一员。除此以外,筷子跟传统书法艺术也有很深的缘份。知堂老人五十年代在《吃饭与筷子》一文里,谈及西方人的刀叉和国人的筷子之异同时曾指出:“刀叉与筷子也不好说在文化上有什么高下,总之因有这异同,用筷与用笔才有密切的关系,正如拿钢笔的手势出于拿刀叉一样。朝鲜、日本、越南、缅甸、新加坡各国之能写汉字,固然由于过去汉文化之薰陶,一部份是由于吃饭拿筷子的习惯,使得他们容易拿笔,我想这是可能的。”西方人由执刀叉而拿钢笔,国人由用筷子而执毛笔,知堂老人这番立足发生学的推论,倒是饶有意味。今上海藏箸家兰翔先生更是以箸代笔,练就一手他自称“野孤禅”的“双筷书法”,名声传出,求字者纷纷上门。1994年7月2日《民族文化报》上还介绍了一位练竹筷书法甚有成就的部队文书。随着人类科技的进步和历史的发展,今天人们使用的筷子更是多种多样。除去过去竹制的、木制的、铁制的、铜制的、象牙制的以外,还有塑料的、不锈钢的、铝合金等材料制作的,在其上面刻有各种各样的图案,多种书体的。当然一般平民百姓所使用的仍是木、竹制成的筷子。由于人们一日三餐都离不开筷子。它也给人们的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当您走进筷子商店时,在小小的筷子上,可以一览大干世界。真是琳琅满目,美不胜收,使人眼花缭乱。因而有人由此认为,中国人之所以聪明,皆属筷子的功劳。此话虽有点夸张,但也不无道理。时至今日,这种简便轻巧的餐具非但未成为古董进入历史博物馆,反而因科学家赋予了它新的意义而倍受青睐。但是,中国人在使用筷子时是有讲究的,一般在就餐时,一忌敲筷,也就是说,不能随意用筷子敲打碗碟盏杯,这有催主人快上菜的味道;二忌掷筷,即发放筷子时,要双手理顺,将筷子轻轻地放在每个人的面前,不能随手乱掷;三忌叉筷,也就是说筷子不能交叉摆放,要将一双双筷子头尾有序整齐地摆放着;四忌插筷,即不能将筷子插在饭碗的饭申或莱盘子的莱上,依据民间习俗,那是祭祀亡人的;五忌挥筷,即不能在菜盘里上下左右乱翻寻,如同鸡啄米一样,有食客之嫌,很不文雅;六忌舞筷,也就是说在吃饭时不能拿着筷子当刀具,在餐桌上乱舞,这也是不文明的象征;七忌搁筷,即在民间的木帆船上吃饭时,食毕,不能将筷子搁在碗上,这样就意味着船要搁浅了,这是船家之大忌!中国的筷子何时传入海外,虽然尚无确考,但它远涉重洋,遍及五大洲,受到各种肤色人种喜爱的历史事实,实在也是一桩颇为微妙的话题。如今,不仅亚洲的大多数国家使用筷子,连西方那些传统使用刀叉的民族,也都相当普遍地生产和使用着筷子。美国明尼苏达州的西滨城。有一家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筷子制造厂,因而被誉为“筷子城”,一年的销售额高达l400万美元。在世界上,筷子除了它的实用功能外,还被作为艺术品广泛收藏。沪上筷子收藏家兰翔先生所收藏的各类名筷,不下千双,内中有一双唐代鎏金银箸,上方下圆,银皮镶包木胎,长28厘米。在筷的上端持筷处,有3厘米环形鎏金纹饰,经千年岁月的洗礼,金色依稀可辨。现在箸身虽已斑驳,但仍掩盖不住精美豪华原貌。印度尼西亚有位筷子收藏家,他的家藏珍品达900双之多,其中最名贵的一双,据说是我国明代一位皇妃使用过的金筷。目前,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筷子的声誉也在悄悄地增长。筷子,作为中国文化的象征,有时还会有特别的纪念意义。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周总理在人民大会堂设宴款待。尼克松作为历史上第一个访问中国的在职总统,第一次在中国政府举行的宴会上使用了中国的餐其一一筷子。宴会刚结束,一位加拿大《多伦多环球邮报》驻北京记者伯恩斯,顺手就把尼克松用过的那双筷子拿去,在场的宾客当即对这位记者风趣的举动的报以热烈掌声。消息传出后,有人出到二千美元的高价收买这双筷子,伯恩斯怎么也不肯割爱,据说后来竟要价到5000美元。1986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访华,也有一则关于筷子的花絮。英国皇家电视台在报导女王访华的特别节目中,最使英国人感兴趣的是女王在在中国国宴上纯熟使用筷子进膳的特写镜头:一家报纸刊登的大幅照片,文字题示:国宴服务员正在为女王准备的一双筷子;另一家报纸则以用筷子夹龙眼为题。报导女王出席国宴盛况。美国著名导演史蒂芬,在前几年摄制的一部科幻片申,特别设计了一个男女主角在太空船上用铅制的筷子进食的镜头,据说,因此而使这种铅筷很快成了市场上的时髦产品,每双售价达40美元。筷子,是炎黄子孙引为自豪的餐具,正如曾到上海来访问的联邦德国著名电影明星科尔宾小姐说的那样一一“我会用中国的筷子进餐,等于半个中国人。”受中国文化的影响,日本、朝鲜、越南等亚洲国家,都以筷子为餐具。筷子,这种轻巧的餐具,自AL遣隋使将它引进日本后,1300余年来,筷子文化的软硬体都有不少的变化。“箸”这个战国时代便和中国人生活息息相关的古字,至今仍通用于日文中。谈到日本文字,不能不谈谈进餐前后的独特表达方式,日本人在动用筷子前必先说声‘‘领受了”,餐后放下筷子则说“蒙赐盛馔”,这些充满宗教感情的话语,实为感谢我们从山、海采撷的食物的人及天地、大自然的恩赐。日本箸的材质,设计极为考究,乎日常见的有竹、杉、桧、瑞木、紫檀、铜、铝合金、合成树脂等造成的箸;遇有节庆喜事便使用称作“嬉箸”的柳制箸,而桑制的箸则意味着延年益寿。此外还有一种说法,即日本人使用筷子,是在四到六世纪之间,从中国经朝鲜半岛传到日本的,日本了是崇拜中国筷子的国家,日本人至今还保持着中国筷子古称“箸”。日本深受我国隋唐典章制度的影响,在宫庭和贵族们的宴会上,使用金属筷吃中国式的饭菜,以示尊贵。日本人非常重视筷子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东京有一所筷子学校,专们教授学生如何使用筷子,每一期学员受训时间为三个月。日本医学专家认为,儿童使用筷子还有助于智力的发展,因而使用筷子的人也越来越多。世界上消费筷子最多的国家是日本,据日本税务局公布的统计数字,每年全国共消费筷子七十多亿双,发展至现代,愈来愈盛行一次性使用的筷子。日本还将这种普及使用筷子的新潮视为弘扬日本文化最基本的标志。据说有位叫本田总一郎的学者,为感谢筷子一日三餐辛勤地为人们效劳,建议将每年的8月4日定为“筷子节”。这位学者的倡议,立即得到人们的热烈响应。一九八0年八月四日,“保卫日本的节日之会""分别在东京赤坂的日枝神社和新泻县三条市的八幡神社举办了供奉筷子的仪式。这一天,人们载歌载舞地庆祝这一庄严神圣的节日。从此,日本有了个“筷子节”。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热热闹闹地庆祝一番。以感谢筷子一日三餐地为他们服务。农村在播种、插秧、收获、生日或婚嫁的喜庆的筵席上。都的要换上新筷子,以表愉悦之情。2023-07-24 00:45:531
什么是安那其主义(巴金文学创作中)
安那其主义(Anarchism)通用的名词是“无政府主义”。根据英文字典里的解释,有正反两方面的意义。反面的是社会没有了政府,成了无天无法的恐怖世界;正面的是社会没有了政府,人人享有绝对的自由,达到太平康乐的乌托邦(Utopia)世界。无政府主义者厌恶武力干预个人的自由,但是常被指斥为恐怖份子,这是因为其中激烈份子,不惜牺牲个人生命,采取「弱者」对付「强者」的恐怖手段,以反抗政府权威,冀求达到他们崇高的理想。 卡克(John P. Clark)为安那其主义下了一个定义。他列下四项:(1)理想的一个无压迫性,非权威性的社会,(2)以反对权威性的观点,对现今社会与其机构的不满和批评,(3)相信人类有善良的天性,能够逐步地有显著的进步,而终达到理想的目的。(4) 有一个改革的策略。这策略必须包括即时进行设立无权威性,分权式(decentralist)的社会机构。 [卡克 1978,13 ] 卡克认为任何政治理论,能具有上述四个条件的,可以说是“完全的安那其主义”(Anarchism in a complete sense). 如果只符合部份的条件,则可说是“有限度的安那其主义”(Anarchism in a limited sense). 美国学者查彼得(Peter Zarrow) 引用卡克的定义,来分析中国民初时期的安那其运动,结论说中国的安那其人在相当限度上,是符合上述的四个条件的。[查彼得 1990,239 ] 清末民初,中国的知识份子很广泛的受到安那其主义思想的影响。可分为巴黎和华南两系〔德列克1991,283〕。巴黎系包括李石曾,吴稚晖,蔡元培,张继等〔参考陈三井1996〕;华南系则包括刘师复,梁冰弦,陈秋霖等。后为共产党员的李大钊,也受到安那其主义深切的影响〔查彼得1990,217—18〕。 中国的安那其人在巴黎,广州,上海,漳州等地出版期刊,丛书,小册,以传播其主义。所传播的,主要为: (1) 蒲鲁东的社会革命论,及私产制度论;克鲁泡特金的共产主义,及补充达尔文进化论的互助论;克氏继居友而作的人生哲学。 (2) 反对种族主义,国家主义,和军备黩武。(3) 反对剥蚀人权的买卖婚姻而主张自由恋爱。 (4) 强调个人自由,大众平等,社会有组织没有阶级。 (5) 反对帝国主义,国界壁垒,促进世界大同。 (6)反对麻醉性的宗教,集中人类智慧,充实物理世界。[梁冰弦 1978, 6 ] 早在五四运动(1919)之前,中国的安那其人已参加批评孔子,讨论女权,提倡白话文,组织现代化工会等等的先锋工作。 [查彼得 1990,2;德列克 1991,128 ] 儒家“性本善”的哲学传统,令中国的安那其人相信人类终可共处于大同的世界里,所以他们只承认世界只有一个乌托邦(Utopia),『无地球以外的别个!又无他生来世的另一个;要做好就在这一个上做到好!要改良世界就在本街坊内改良!』 [莫纪彭 1997,66 ] 安那其人相信革命的『目的』和革命的『手段』不能分离,这是他们与马克斯主义者(Marxists)基本歧异之处,虽然两者的『目标』实是类似的理想社会。[卡克 1978,11-12; 卡达 1978,333-36 ] 安那其人反对以阶级斗争来建立无产阶级的社会。他们批评马克斯主义在革命过程中,要建立一个权威中心,而这种权威中心,正是马克斯主义本身在理论上要废除的权力机构。[德列克 1991,9;戴路1964, 278 ] 与安那其人的交往 广东谘议局议员陈炯明于1910年2月广州新军起义失败之后,潜回家乡海丰,道经香港时,暗中加入一个暗杀团, 叫『支那暗杀团』。团员共计十二人,未正式加入而参加团活动的,约有十余人。在辛亥年间,炸毙满人凤山将军,炸伤水师提督李准。团员林冠慈,陈敬岳两人殉难。辛亥革命成功后,民国成立,团员以『初志已遂』,议决自行解散,将团章文件,悉皆烧毁。可幸日后有团员发表了两篇文章,使这暗杀团的秘密活动,不致于完全失传于世。〔革献,66:29;广东辛亥史料1981,81〕。 暗杀团非正式的团长无疑地是刘师复(1884-1915)。刘可以说是中国在清末民初时期安那其主义运动的泰斗。在组织暗杀团前,他曾谋炸李准不遂。广东光复后,在广州军团协会任职,帮助陈炯明解散民军的工作。师复相信要改革社会,应以个人道德操守为起程点,也就是『以身作则』的意思。师复成立「心社」,「心社」社约有十二条:不吸烟,不饮酒,不赌博,不坐人力车舆,不用仆役,不茹荤(肉食),不作官吏,不作议员,不当军警,不信宗教,不称姓,不婚姻〔莫纪彭1997,40〕。据梁冰弦的回忆: 炯明与刘师复甚相得。刘在广州组晦呜学社,提倡自由社会主义,陈氏极表同情。师复于致力宣传外,又结合同志为心社,「不作官吏军人议员」为诸大信条之一。陈氏说:『罪恶的包袱,丢掉固难,肯背起它更难,师复教人丢,让我背上一辈子吧。』这话的意思就是「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梁冰弦1951, 11〕 炯明不是完全反对师复『以身作则』来改革社会的办法,但要走上一较积极的,政治改革的道路,以达到康乐太平的大同社会。 安那其人采取恐怖手段,实违背他们所信仰『目的与手段不能分离』的原则。究竟安那其人是否应该完全抛弃暴力,是安那其人间争议不休的问题。譬如,俄国著名的托尔斯泰(Tolstoy 1828-1910) 就是其中反对暴力最力的一人 [ 卡达 1978, 320 ] 。一些激烈派分子则认为他们所用的暴力和其受害者,与暴政府残害千万民众相比,实是海中一滴。[高德蔓 1969,107 ] 支那暗杀团团员于辛亥革命成功后,自行解散,显然的对他们所做的事,并不引以为荣,故不愿其事传闻于后世。 陈炯明与巴黎系安那其泰斗吴稚晖的交情也极好。 吴常对人说:『平生知己仅两人耳,男的是陈炯明,女的是陈璧君 [汪精卫的妻子] 』。1921年,吴发动勤工俭学,创办中法大学于法国里昂,得陈炯明拨款十万元的援助。[莫纪彭 1997, 24 ] 漳州的试验 陈炯明于1918年8月31日率领粤军进驻漳州,标榜「护法」,实际想在闽南经过一个时间的整训,是待机打回广州,要建设广东为模范省,以贯彻联省自治者「先争取地方自治,后建立联省政府」的主张。炯明所管辖的区域,包括福建南部的二十六个县,叫「闽南护法区」。 炯明在漳州两年的政绩,也引起外国人的注意。德国的报纸赞誉漳州是「东方一颗明星,正在放出光芒」〔陈其尤1985,42〕。苏俄派了代表来访问。日后厦门的美国领事凯利顿(A.S.Carleton)向美京报告:『陈氏在漳州时,曾施行各种市政改革,他用的手段,近乎革命;但成效极佳,结果人民都感满意。这令中国人看到,事可办成,不必需要过度辛劳与重税』。〔美4091,1921。8。31,厦门〕. 一些「左倾」的北大学生,到漳州游览后,在《北京大学学生周刊》报告,说在漳州所实行的措施,「共产时代当亦不过如此」,并赞美漳州为「闽南的俄罗斯」〔五四期刊1959,525〕。 当时五四运动风靡全国,炯明招致一班『自由社会主义者』,刘师复的旧信徒 (时刘已去世三年)到漳州『刷新教育,编印书报,丕变社会风气,提高民众知识,然后就此二十六县建为一个健全的独立自治区,予国人以观感,从而促进全国的革新』。〔梁冰弦1951,12〕 这样炯明广泛的展开新文化运动,一时各种新思想,新学理在他统治下的「闽南护法区」里,广泛的流行传播。1919年12月1日「闽星半周刊」(下简称「闽星」)创刊,每月出版八册,以陈秋霖为编辑,提倡民主政治,经济趋向社会主义,推进新文化运动。1920年1月1日,又创办了「闽星日报」。这两种刊物有不同的宗旨:「闽星日报」主要是载世界要闻,地方要闻,至于时局问题,地方政俗,「当以诚恳态度悉心批评,期尽指导人群,默化社会之责」。而「闽星」则着力于讨论学理,介绍学说,和「闽星日报」分工合作,「相辅而行」〔五四期刊1959,389〕。 炯明为『闽星』写发刊词,为『闽星日报』写发刊宣言。此外还发表了几篇文章:「不为罪恶的奴隶」,「生活与生趣」,「评康戴两君论革命的书」,「覆中华女界联合会函」等。又以「陆安」为笔名在「闽星」发表了五首白话诗:闽星,指南针,东方文明,瀛洲草,和太平洋。可注意的是在当年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中,陈炯明算是最早开始写白话诗文的人之一。〔参考陈炯明集1998,上册〕 从陈炯明这些著作里,对于自由,平等,博爱,互助,道德操守等方面的观点,很显明的表露出受到安那其主义深刻的影响。但是对于宗教信仰,炯明则与安那其人有不同的观点。在「不为罪恶的奴隶」一文里,炯明赞慕耶苏基督“是一个讲平等、讲自由、讲博爱 , 讲牺牲, 苦行救世的人”。对于基督教,他说:“今日欧美各国能够这样强盛,都是百姓有了自由平等,才能发挥各人的才能,来建设国家社会的事业。这个原动力不得不归功基督教感化力的伟大了。”[ 陈炯明集 1998,上册, 410-411] 英美两国的情报里,对炯明常有「布尔什维克将军」(Bolshevist general)之称。厦门美国领事报告说一美国传教士认为陈是一个「社会主义者」(Socialist),但不相信属于「最激烈派」(most radical type),报告中并附有翻译刘师复信徒在漳州散发宣传安那其主义的传单〔美893。00B/2,1920。4。26,北京;893。00B/4, 1920。4。24,厦门〕。厦门英国领事杜尔士(B. G. Tours)报告,说在4月初,陈炯明在其所创办的体育竞赛运动大会里,散发了大量「布尔什维克」的宣传单册(Bolshevist propaganda),并说英美烟草公司驻厦门的经理曾到漳州访问陈炯明,在陈的办公室里,看到大堆这类的宣传资料〔英5330/260,1920。6。4,北京〕。当时苏俄成立刚两年多,西方列强对之尚不大了解,存有敌视与恐惧的心理。什么「布尔什维克者」,「社会主义者」,「无政府主义者」等等对他们是一丘之貉,常一概笼统的叫之为「激烈分子」(Radicals)。 安那其与联邦 在《中国统一刍议》里,炯明解释他所建议的『联治民主制』如下: 何谓联治民主制。简言之,即联乡治区,联区治县,联县治省,联省治国是也。折言之,即全国政治组织,以业治为经,域治为纬,组成五级政制。自乡治以上,各级构成分子均以区域职业两种团体为基本单位,其顺序则以乡自治为基础。由此基础,层建而上之,则为区、为县、为省、为国是也。 这里炯明所说的,以乡自治为基础,『层建而上』,就是以政权归于国家组织之最低一层,然后分配而上的观念。炯明的『乡』, 与美国早期总统席费生(Jefferson) 的『城镇』(Jeffersonian township) 一样,实有其安那其主义『极端分权』(extreme decentralization) 的根源〔洛克1973,56-57〕。炯明的『联治民主制』,在传统的区域组织(乡,区,县,省,国)里,加以职业性的团体为分治的单位。这个建议可以看到受到安那其泰斗巴枯宁(Bakunin)学说的影响。巴氏曾建议以农,工,科学家,文学家等等各种职业团体,自由联合为『联盟集团』(Free federation), 为组织社会的基础。〔马斯莫夫1964,298;卡克1978,6〕 炯明日后创议以联邦制来建国,建亚(亚洲联邦),再与欧洲联邦,美洲联邦组织各国无军备的『万国联邦』。他认为『万国联邦』就是人类要踏入「无国界,无种界,无人我界」的「大同世界」,所必须经过的第一步政治组织。 五四时期马克斯主义者李大钊曾预料美,欧,亚各洲成联盟,最后更联合一起,废除所有种族上与国土上的界限〔查彼得1990,218〕。陈炯明的主张与李大钊的预料在表面上,似无差别。但是主要差异之处是在所采用的『手段』,而不在『目标』。联邦主义者陈炯明是采用联邦分权的原理,由下而上,罾次的建立民主联邦制,这也就是安那其主义『手段』与『目的』不能分离的原则。安那其人认为马克斯主义的最终『目的』是与安那其主义类似的,但是马克斯主义者所采用的方法,将无法可以达到其所要达到的『目的』。〔卡克1978,11〕 结语 陈炯明与安那其主义者的交往,深切地影响他一生的操守和政治思想。炯明的私人生活刻苦勤俭,著名教育家美国教授杜威(John Dewey)于1919—1921年间在中国讲学两年后,曾称赞陈说:「他(指炯明)在一个以做官而得享受豪华生活为报酬的国家里,过着极度俭朴的生活」。〔中国评论,1:4:195,1921年10月〕 安那其主义与中央集权主义(Centralism)两者对政府的权限来说,是各走极端的主张。炯明终身服膺的联邦分权政制,把政府的权职分配于中央与地方政府,避免集权专横的局面,实在是一种折衷的办法。 自清末到现今,中国近代史的叙述是全部注力于『国家主义』,『革命』和『共产主义』。这样从胜利者的观点来治理历史,『联邦主义』和『安那其主义』便被忽视了。研究陈炯明的生平,可以窥见些在共产主义申延到中国的前夕,联邦主义与国家主义,安那其主义之间的关联作用。载路(James Joll) 曾说过:如果历史家只有兴趣于『成者为王』的历史,过去许多有价值,珍奇的史实,就被忽视了,而引致了狭隘的世界观。〔艾瑞斯1967,4〕2023-07-24 00:46:001
法国里昂商学院有多好?
里昂商学院(EM Lyon Business School)是法国的一所著名商学院,其在法国和全球范围内的排名均非常靠前。以下是里昂商学院近几年的排名情况:2021年 Financial Times 欧洲商学院排名:EM Lyon Business School 排名第 22 位。2021年 QS 世界大学商学院排名:EM Lyon Business School 排名全球第 92 位。2021年 Financial Times 全球 MBA 排名:EM Lyon Business School MBA 排名第 85 位。2021年 Financial Times 全球 Executive MBA 排名:EM Lyon Business School Executive MBA 排名第 93 位。2021年 Financial Times 全球 Masters in Management 排名:EM Lyon Business School Master in Management 排名第 28 位。总体而言,里昂商学院在全球商学院排名中具有相当的声誉和影响力,是一所备受推崇的商学院之一。2023-07-24 00:46: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