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图谱 / 问答 / 问答详情

中国历史名人大概有多少﹖

2023-07-24 12:18:12
TAG: 名人 历史
共6条回复
阳光下的日耳曼尼亚

历史人物,人数众多,廖若晨星,若要细究,没完没了,不如挑几个重点为好。当然,历史人物,谁都不能代表谁,只要列举,就会有片面性。反正数不清就对了,而且,字典也没有对“名人”进行详细定义啊,是吧。我觉得包租婆就挺有名的.是吧,不过还是随便列一下吧,希望帮到你O(∩_∩)O~

  

伊尹

盘庚

妇好

周文王

周武王

姜尚

周公旦

周幽王

周平王

郑庄公

齐桓公

宋襄公

晋文公

秦穆公

楚庄王

吴王阖闾

吴王夫差

越王勾践

管仲

乐毅

孙武

孔子

孟子

伍子胥

孙膑

吴起

白起

吕不韦

秦始皇

王翦

李斯

蒙恬

赵高

秦二世

楚霸王项羽

冒顿单于

汉高祖

汉文帝

汉景帝

汉武帝

王莽

汉光武帝

汉灵帝

汉献帝

张良

韩信

萧何

周勃

陈平

周亚夫

李广

卫青

霍去病

张骞

苏武

司马迁

马援

冯异

梁冀

董卓

袁绍

吕布

曹操

王充

张仲景

华佗

蔡文姬

曹丕

曹植

钟繇

荀彧

郭嘉

司马懿

司马师

司马昭

邓艾

钟会

刘备

关羽

张飞

赵云

黄忠

马超

诸葛亮

庞统

魏延

姜维

刘禅

孙策

孙权

周瑜

鲁肃

吕蒙

陆逊

司马炎

刘裕

北魏孝文帝

高欢

宇文泰

宇文邕

隋文帝

隋炀帝

李春

李密

秦琼

尉迟恭

程咬金

唐高祖

唐太宗

武则天

太平公主

上官婉儿

唐玄宗

李靖

李世绩

房玄龄

魏征

长孙无忌

薛仁贵

狄仁杰

魏元忠

姚崇

宋璟

张九龄

李林甫

杨国忠

杨玉环

高仙芝

高力士

安禄山

史思明

郭子仪

李光弼

李愬

李白

杜甫

白居易

韩愈

柳宗元

李贺

杜牧

黄巢

朱全忠

李克用

李存孝

李存勖

石敬瑭

柴荣

宋太祖

宋太宗

宋徽宗

宋高宗

赵普

曹彬

杨继业

潘美

寇准

范仲淹

包拯

狄青

欧阳修

司马光

王安石

苏轼

宋江

宗泽

李纲

蔡京

高俅

童贯

张邦昌

秦桧

岳飞

岳云

韩世忠

梁红玉

刘琦

陆游

辛弃疾

虞允文

朱熹

贾似道

文天祥

陆秀夫

耶律阿保机

耶律德光

耶律大石

完颜阿骨打

完颜晟

完颜亮

李元昊

成吉思汗

窝阔台

忽必烈

耶律楚材

八思巴

刘福通

陈友谅

张士诚

明太祖

明成祖

明武宗

明世宗

明神宗

明思宗

刘基

宋濂

徐达

常遇春

方孝孺

王振

于谦

刘瑾

王守仁

严嵩

张居正

海瑞

戚继光

俞大猷

秦良玉

邓子龙

袁崇焕

左光斗

史可法

李自成

张献忠

郑成功

郑经

施琅

刘国轩

冯锡范

努尔哈赤

皇太极

顺治

康熙

雍正

乾隆

嘉庆

多尔衮

孝庄

宁完我

范文程

洪承畴

鳌拜

周培公

姚启圣

李光地

葛尔丹

隆科多

年羹尧

李卫

蒲松龄

吴敬梓

曹雪芹

张廷玉

纪昀

刘墉

阿桂

和珅

纳兰容若

u投在线

历史人物,人数众多,廖若晨星,若要细究,没完没了,不如挑几个重点为好。当然,历史人物,谁都不能代表谁,只要列举,就会有片面性。

  03-06

  元始天尊 01-30

  蚩尤 01-01

  炎帝 12-24

  颛顼 12-24

  尧 12-24

  舜 12-24

  嫫母 12-23

  夏商周

  三皇五帝 07-15

  周公 01-30

  傅说 01-26

  禹 12-24

  妇好 12-23

  后羿 12-23

  夏太康 12-22

  夏少康 12-22

  春秋战国

  秦孝公 06-30

  管仲 07-06

  王翦 05-23

  白起 05-23

  廉颇 05-23

  李牧 05-23

  祖冲之 05-23

  孙膑 11-10

  秦汉

  樊哙 08-25

  韩信 08-25

  萧何 08-24

  张良 08-24

  张衡 03-21

  中行说 09-06

  戚夫人 07-05

  三国两晋

  孙权 08-25

  左慈 08-25

  人物之曹睿 07-13

  三国人物宝库之曹操 07-13

  三国 06-06

  诸葛亮 05-23

  钟会 10-12

  诸葛瞻 06-27

  南北朝

  娄昭君 03-28

  陈庆之 03-06

  唐邕 02-12

  柳敏 02-12

  王轨 02-12

  樊深 02-12

  白建 02-12

  王操 02-12

  隋唐

  烟阁二十四功臣 05-23

  薛丁山 05-16

  唐朝名将薛仁贵 05-16

  南霁云 09-25

  李春 05-31

  夏侯审 03-30

  崔峒 03-30

  苗发 03-30

  五代十国

  高保助 07-31

  南吴太祖杨行密 07-31

  闽嗣王 07-31

  楚武信王 07-31

  王延彬 07-31

  孙太真 07-31

  闽景宗 07-31

  闽殷帝王延政 07-31

  宋元

  千古一人苏东坡 06-05

  宗泽简介 06-04

  岳飞简介 05-16

  叶适 06-11

  孔稚圭 06-11

  朱弁 06-11

  段素英 06-10

  段素廉 06-10

  明清

  和珅 12-05

  方孝孺 05-28

  冯云山 09-04

  萧朝贵 09-04

  杨秀清 09-04

  金光悌 06-25

  祁隽藻 06-25

  王鼎 06-25

源于百度知道

tt白

没有明显的标准

芝华塔尼欧的少年

1026

阿里阿涅德

不计其数

黑桃花

多了去了 你想了解什么时期的

相关推荐

祁隽藻(祁隽藻怎么念)人物简介

今天小编辑给各位分享祁隽藻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祁隽藻怎么念分析解答,如果能解决你想了解的问题,关注本站哦。祁隽藻是什么朝代的人。应该是祁_(jùn)藻。祁_藻是清朝的。祁_藻为江宁布政使祁宿藻之兄,嘉庆十九年(1814年)中进士,由庶吉士授编修。道光七年至十三年,祁_藻先后任文渊阁校理、詹事府右春坊右中允、日讲起居注官、翰林院侍讲学士、国子监祭酒、通政司副使、光禄寺卿、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等职。十六年服阕后,任兵部右侍郎,转左侍郎,简放江宁提督学政。十九年,调吏部左侍郎,旋擢都察院左都御史。二十年,补授兵部尚书,上查禁鸦片条陈。二十一年,调户部尚书,奉旨在军机大臣上行走,历十年。二十九年,命充上书房总师傅,同年七月授协办大学士。三十年六月,授体仁阁大学士。咸丰元年起,两任首席军机大臣。二年,赏加太子太保衔。四年,反对肃顺重用湘军,以病致仕。同治元年(1862年),授命复出,以大学士衔补授礼部尚书,在弘德殿授皇帝读。五年(1866年),病卒北京,谥文端。清朝祁隽澡?祁隽藻(1793~1866)近代诗人书法家。字叔颖,一字淳甫,避讳改实甫,号春圃。山西寿阳人。清嘉庆十九年(1814)进士,由庶吉士授编修,累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太子太保。谥号文端。十六年服阕后,任兵部右侍郎,转左侍郎,简放江宁提督学政。十九年,调吏部左侍郎,旋擢都察院左都御史。二十年,补授兵部尚书,上查禁鸦片条陈。二十一年,调户部尚书,奉旨在军机大臣上行走,历十年。二十九年,命充上书房总师傅,同年七月授协办大学士。三十年六月,授体仁阁大学士。咸丰元年起,两任首席军机大臣。二年,赏加太子太保衔。四年,反对肃顺重用湘军,以病致仕。同治元年,授命复出,以大学士衔补授礼部尚书,在弘德殿授皇帝读。五年,病卒北京,谥文端。“四朝文臣”、“三代帝师”横亘嘉庆、道光、咸丰和同治四代,辅政为官达46年之久。祁氏为学主张训诂,明义理,调和汉学宋学之争。他与程恩泽都是近代倡导宋诗的代表诗人,为诗主张不论穷通显晦,都要温柔敦厚,要讲究"学识"和"性情"。所作学杜甫、韩愈、苏轼,具见功力。他较有现实内容的诗如叙事的《纪事》,反映人民疾苦的《感河南直隶二案时久不雨》、《肩舆道覆夷于右臂作此自遣》,赞颂为民兴利的官吏的《蓝公教织歌》等,为数不多。他的诗大多是咏物、写景、感恩、扈从、官场应酬之作,但能显出学问、性情。陈衍《石遗室诗话》以为他是"道、咸间钜公工诗者,素讲朴学,故根柢深厚,非徒事吟咏者所能骤及"。常与唱和的"劲敌"是程恩泽。陈衍很欣赏其《题□□亭集》、《自题□□亭图》诗,以为"证据精确,比例切当,所谓学人之诗也,而诗中带着写景言情,则又诗人之诗矣"。又欣赏其"写景之工者",如《望庐山》、《次韵树斋夏夜步月越王山麓》等篇。所以他选《近代诗钞》,以祁诗冠首,入选者达119首之多,对后来"同光体"诗人有较多影响。著作还有《马首农言》、《入山记》、《勤学斋笔记》、《京口山川考》等,其传世的书法墨宝及碑刻亦甚多。著《□□亭集》32卷、《后集》12卷,有咸丰刻本。祁_藻的人物生平祁_藻大清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籍贯山西省寿阳县族裔汉族字号字叔颖,一字淳甫、改实甫号春圃、息翁谥号文端出生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山西省寿阳县逝世同治五年(1866年)京师出身嘉庆十九年甲戌科进士出身祁_藻(1793年7月11日(癸丑年)—1866年10月22日)字颖叔、淳浦,避讳改实甫,号春圃、观斋、息翁,山西寿阳县平舒村人。户部郎中祁韵士之子。嘉庆进士。历官至军机大臣,左都御史,兵、户、工、礼诸部尚书,体仁阁大学士、太子太保。道光十九年(1839)赴福建筹办海防,查禁鸦片。咸丰帝即位,更得重用。后自请辞官。咸丰、同治之际,密陈厘捐病民,力请罢止。论时政六事。同治元年(1862),供职弘德殿,教同治帝读书。五年后卒。谥号文端。世称“三代帝师(道光、咸丰、同治)”、“四朝文臣(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寿阳相国”。他一生忠清亮直,勤政爱民,举贤荐能,政绩卓著,对朝政有影响。其书法由小篆入真行,师承二王,出颜柳,参以山谷,深厚遒健,自成一格,为清代中晚期著名书法家,有“一时之最,人共宝之”“楷书称首”的赞誉。祁_藻主持清代道咸诗坛、书坛长达几十年,为士林所瞻望,他为学主张通训诂,明义理,调和汉、宋学术之争;为诗主张宗宋,开后代同光宋诗派诗人之先河;尤其他的书法,更是清代书坛承上启下的一代宗师,他的书法由小篆入真、行,出颜、柳,参以山谷,深厚遒劲,自成一格,论者谓达到“大书深刻”之绝诣,有“为一时最,人共宝之”的赞誉。以其在清代山西书法史上的影响和地位而论,堪称傅山以后第一人。其子祁世长历任翰林院编修、工部尚书,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其孙祁友蒙历任南河同知、湖北知府,玄孙祁式潜抗日战争时期加入中国共产党。祁隽藻(1793年7月11日—1866年),字叔颖,号淳甫,因避讳穆宗载淳之讳改号为实甫,晚号观斋、息翁、间叟。山西寿阳平舒村人。祁隽藻生于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历经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五朝,于同治五年(1866年)病逝,终年七十四岁。祁隽藻为寿阳祁氏第十六代裔孙,是祁韵士的第五子。他二十二岁中进士,曾官至大学士、首席军机大臣(正一品),是当时晋人在朝中居官最高最久者。他曾为三代皇帝授课:道光年间,他在翰林院任侍讲学士,经筵讲官,为道光帝讲习经书;咸丰帝年间,他为体仁阁大学士兼任讲官,为咸丰帝讲治国方略,授用人之道;同治年间,他在弘德殿为同治帝授课,朝夕纳诲启沃。所以,人们称他为“三代帝王师”。一个人一生能为三代皇帝授课,实乃罕见。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六月初四日(7月11日),祁隽藻出生于北京城南宣武门外铁门官舍,当时其父祁韵士正复校文渊、文源两阁《四库全书》。祁隽藻自幼聪明过人,他四岁开始识字,六岁入家塾,十岁写作文,读书过目不忘,被人们誉为神童。十二岁时,祁隽藻赋《春草诗》以见志。嘉庆九年(1804年),祁韵士因宝泉局亏铜案发,被牵连逮问治罪,祁隽藻随侍狱中读书,后祁韵士被发配伊犁,他只好和母亲兄弟们回到寿阳平舒老家。母亲刘夫人为把儿子们培养成人,先后特邀名师为他们讲解诸经四书。母亲对儿子的学业要求相当严格,据说在祁隽藻十五岁那年,参加县里的考试,以第一名的好成绩考中秀才。当祁隽藻兴高采烈地把中秀才的消息告诉母亲时,母亲却告诉他,学无止境,你刚中个秀才就如此得意,向人眩耀,日后还会有什么大的出息。祁隽藻深知母亲的良苦用心,自此,再不自满。此事被后人传为佳话,光绪皇帝的老师翁同和给他儿子写信,让其努力学习,就引用了这段故事。祁隽藻十八岁参加了省里举行的乡试中举人。嘉庆十九年(1814年),二十二岁的祁隽藻赴京参加会试中进士,因成绩优异,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嘉庆二十年(1815年),其父祁韵士逝世,祁隽藻守孝三年。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四月,祁隽藻被授翰林院编修,从此步入仕途。道光元年(1821年)三月,祁隽藻奉旨入值南书房行走。道光三年(1823年)任湖南学政。学政是清代各省管理学校教育事务的官员,其位在巡抚后,由朝廷亲自派任。他在任学政期间,废除了新生红卷陋规,重新恢复童生复试黎明入场的惯例,并取消了考生所交的选拔优生试卷费,受到了湖南人民的称颂。道光十二年(1832年),祁隽藻“由庶子连擢侍讲学士、通政司副使、光禄侍卿、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一岁中凡四迁”,从正五品官一跃升到从二品的六部副长官。道光十四年(1834年),祁隽藻因母逝回寿阳老家守孝,期间著《马首农言》。道光十六年(1836年),守孝终,回朝任兵部右侍郎,后转任左侍郎。道光十七年(1837年),调任户部右侍郎并简放江苏学政。他到江苏后,奉旨严禁鸦片烟,撰写《新乐府》三章,刊示各地,痛陈鸦片烟之害,对当时的禁烟运动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他针对当时江苏学子重文轻德,在考试中词章之学甚多,根底之学甚少等问题,于道光十九年(1839年)重刊了宋本《说文系传》,刊发了《朱子小学》,遵旨恭书《圣谕广训》等,以加强基础知识和德行的教育。他还针对各州书院简陋考棚少而考生多的问题,增修了考棚,重修了常州书院,为发展江苏的教育事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这年九月,祁隽藻调补吏部右侍郎。十二月,补授都察院左都御史。道光二十年(1840年),祁隽藻奉旨和刑部侍郎黄爵滋赴福建视察海防建设及禁烟事宜。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后,他上书道光帝“一、建议闽浙总督宜驻泉州督办防务,因为英国的武装船只大多停泊在漳州和泉州海域,泉州为扼要之区,所以总督每岁暂住泉州,督办防务,非常必要。二、建议将福建沿海的炮台改为炮墩。三、建议朝廷应重视海战,制造可与英军抗衡的大船大炮。四、查禁烟贩,惩治汉奸。五、禁止漳州、泉州两府行使夷钱,凡有夹带或私铸者均要治罪。”这些建议切中时弊,得到道光帝认同,并颁旨施行。二月,补授兵部尚书。七月,英军进犯厦门,被闽浙总督邓廷桢击退,邓廷桢上折报告战况并保奏立功将士,但朝中的妥协派却诬蔑他是虚报战况,欺瞒邀功。道光帝又命祁隽藻核查厦门战况,通过认真调查,祁隽藻用确凿的证据证明邓廷桢所奏属实,从而揭露了妥协派的诬蔑,保护了抵抗派将领。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祁隽藻调任户部尚书,九月,被命为军机大臣。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正月,任经筵讲官,为皇帝研读经史。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祁隽藻和兵部尚书文庆前往天津调查长芦盐运使陈鉴挪用盐税案。查清事实后,撤职查办了陈鉴,整饬了盐政官吏,改革了长芦盐务章程,从而使清朝的盐政管理有所改善,清廷的财政收入也有所增加,此举被时人称为救时良策。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祁隽藻主持户部筹办恢复海运。次年,海运恢复,从此,海运成为清朝重要的运输方式,也使京城供养的困难得以解决。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二月祁隽藻任上书房总师傅,七月以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管户部三库事务。十月,奉旨会同陕甘总督琦善查办已革职的岷州知州陈昌言揭发总督布彦泰案,经查核,陈昌言所奏为诬告,祁隽藻即上奏皇帝降旨遣戍诬告者陈昌言到新疆充当苦差。办案完毕后,奏请返京,同时奏请皇帝恩准其顺便回寿阳老家为先祖上坟扫墓。道光三十年(1850年)正月二十二日,祁隽藻途经山西介休,闻道光帝驾崩。于是,匆忙返京,途中路过寿阳老家而未入家门探望,便直奔京师。道光帝去世后咸丰帝即位,六月,授祁隽藻为体仁阁大学士(大学士为清朝内阁主官,正一品,是最高品秩文职官员),仍管户部。咸丰元年(1851年),咸丰帝广开言路,采纳百官谏言,锐意图治。罢免了穆彰阿、耆英、琦善等对外妥协的大臣,起用了林则徐、姚莹等名臣,任命祁隽藻为首席军机大臣,兼管户部事务。祁隽藻成为当时左右枢务的重臣。咸丰二年(1852年)祁隽藻爵太子太保衔。就在这一年,咸丰皇帝对主要官员的政绩进行了评估,对祁隽藻的评价是:“在军机处行走有年,实力匡襄,殚精竭虑。自军兴以来,夙夜在公,勤劳倍著。”咸丰三年(1853年),上临雍充进讲官。在此期间,他向咸丰帝提过许多建议,当时有的大臣奏请开厘捐,他认为厘捐损害百姓利益,不宜开征。有人提出铸大钱,他上奏罢铸。他事事以国以民为重,对咸丰帝影响很大,为维持清朝政局稳定起了一定作用。是年正月三十日,祁隽藻六弟祁宿藻在太平军围攻南京城时,因守城劳瘁呕血而殒。祁隽藻得知后感愤时事,旧病剧增,屡请假医治,但效果不佳。咸丰四年春,感到左肋涨痛,气喘头晕。七月,患感冒,不寐少食,晕眩益甚。秋季又染痢疾,头部生疮,久病不愈,故奏请皇帝允其致仕。祁隽藻致仕后,一些爱国忧民的官吏,特别希望祁隽藻能复出。咸丰九年(1859年),何子贞在和祁隽藻的《谏草堂》诗中写道:“寿阳相国人伦宗,谓此振兴关圣道。”同年,徐继畲在寄《呈寿阳相国二首》诗中写道:“共祝温公无返洛,且看裴公再扶唐。”他将去职的祁氏,比作裴度和司马光,坚信祁隽藻能象他二人一样再度出山,鼎力匡扶社稷。祁隽藻致仕后,仍十分关心国家大事,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进犯天津,直逼京师。咸丰皇帝率大臣准备逃往热河,祁隽藻得知后,密疏切谏,指出热河只适于暂停,不宜久留,而关中地理位置重要,可进可退,适宜建都,所以皇帝应往关中而不应去热河。咸丰十一年(1861年),咸丰帝在热河病逝。六岁的皇太子载淳继位,慈禧太后联络恭亲王奕欣发动“祺祥政变”。慈禧、慈安两宫皇太后垂帘听政,定年号“同治”,载淳即同治帝。同治即位后,起用旧臣,当年十月二十一日在寿阳老家养病的祁隽藻接到上谕:“大学士祁隽藻,忠清亮直,学问优长,著即来京,听候简用。”十一月,祁隽藻先派子祁世长赴京向皇上恭递了《陈时务疏》折,向皇帝献治国安邦之道。此疏陈时政六事:一曰保护圣躬,以崇帝学;二曰绥辑民心,以清盗源、;三曰重守令,以固民心;四曰开制科,以收人才;五曰速剿山东、,河南贼匪,严防山西、陕西要隘,以卫畿辅;六曰敦崇节俭,以培元气。言词恳切诚挚,被上采纳,并予以施行。这年十二月,以大学士衔补授礼部尚书。同治元年(1862年)二月六日,祁隽藻从寿阳老家返回京城,奉慈禧、慈安两宫皇太后的旨意,在弘德殿教授年仅七岁的皇帝读书,同时为同治皇帝授读的还有前任大学士时管理工部事务的翁心存、工部尚书倭仁、翰林院编修李鸿藻等,而祁隽藻为领班老师。为同治帝授读期间,祁隽藻竭诚进讲,授皇帝治国安邦之道,博得了两宫皇太后的赞赏。十二月慈禧太后赐“夙夜寅清”匾予祁隽藻。同治三年(1864年)十二月,同治皇帝书赐“美意延年”匾一面,予以褒奖祁隽藻。就在这年,祁隽藻头晕病复发,并且腹泻,便奏请开缺,皇上只准其开缺礼部尚书,以大学士衔仍在弘德殿行走。同治四年(1865年),七十三岁的祁隽藻自春季以来一直多病,八月八日,奏请停全俸致仕。皇上准开弘德殿差,以大学士致仕,仍食全俸。同治五年(1866年)春季时,祁隽藻精神尚好,夏季食欲不振,八月病情加重,但他仍不忘国事,在病中得句云:“病久岂忘忧世念,梦中还有荐贤心。”九月初四日,命子世长具笔墨,题一绝句:“天子临轩选异才,八方平定物无灾。上元事业十年后,定有贤豪应候来。”写完后瞑目不语。九月十二日(10月22日)未时逝世,终年七十四岁。祁隽藻为官一生,受过皇帝的奖赏二十余次、受赠物品达百余件,被世人誉为晚清一代名相。在他逝世后,皇帝给予极高的评价,“予告大学士祁隽藻学粹品端,忠清亮直,加恩晋赠太保,谥文端,照大学士例赐,入祀贤良祠。”兵部主事王轩为祁隽藻撰写了挽联:“河山壮三晋,萃汉儒名物,宋儒名理,而为名臣,中外咸知如圣喻,所云名世乡邦并司马;冠冕尊四朝,统侨古遗爱,_古遗直,而_遗老,亲贤不避宜夫子,只叹遗徽家世继黄羊。”世人评论他一生忠君、勤政、爱民、崇俭,是官吏楷模。祁隽藻不仅是晚清政坛上的一位名臣,他为维护清王朝的统治和中华民族的利益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而且他还是一位著名的学者,在近代学术史上有突出的贡献。他撰写的《马首农言》是祁隽藻于1834年因母逝回寿阳平舒老家守孝期间,在留心农事,访问乡民,深入研究当地气候、耕作、水利、畜牧、赋税等情况基础上而作,是清朝后期一部重要的区域性农学著作。他精通经书,提倡汉学与宋学并重,倡导经世致用之学,并身体力行。他曾组织学者俞理初、苗先路、李申耆、张穆、何绍基及何秋涛等人校刊过《说文系传》和《朱子小学》,编纂过《春秋左传读本》,他批注过《三国志·魏书》,他的著作有《谷曼谷九亭诗集》、《祁大夫字说》、《皇朝谥法考》、《十三经断句考补》、《京口山水考》及《勤学斋笔记》等二十余部。此外,他还为父亲祁韵士,清代早期学者顾炎武、阎若琚,好友张穆、程春海等名人刊刻了年谱和他们的遗作,使大量珍贵史料得以保存和流传。祁隽藻还是一位清道光、咸丰、同治年间著名的诗人和书法家。他一生集诗近3000余首,自编《谷曼谷九亭集》十二卷,《谷曼谷九亭后集》十二卷,被人尊为道光年间诗坛领袖。陈衍在《石遗室诗话》中称“祁文端为道、咸间巨公工诗者。”刘禺生撰《世载堂杂忆》说“当时都下以名高位重之祁隽藻、陶澍、张洋河等为领袖,芸集都下。”对他在京都诗坛的地位作了肯定。
2023-07-24 02:17:211

祁隽藻与曾国藩谁名气大

祁隽藻和曾国藩都是清朝时期的重要人物,但是他们的名气大小比较因人而异,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祁隽藻是清朝大臣,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军机大臣,曾经担任过咸丰皇帝身边的重臣,具有较高的地位和影响力。他的一言一行能够影响到政治局势的发展,可以说在政治上具有相当的影响力。曾国藩则是清末汉族地主武装湘军的首领,他在镇压太平天国和保卫清朝统治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被视为清朝的功臣。他的名气在当时也相当大,被尊称为“曾公”、“曾侯爷”。总的来说,祁隽藻和曾国藩在各自的时代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但是他们的名气大小比较因人而异,无法做出绝对的判断。
2023-07-24 02:17:302

夜魔山第三代皇帝祁隽藻“忠、明、亮、直”一生清廉

“三代帝王,寿阳郭襄名。官是品,光明磊落,意气风发。世人赞美启功,诗歌胜于文字。今共工,儒倡国风。”这是寿阳县文化馆馆长白长生为祁隽藻写的诗《祁公歌》中的一段。全诗概括和歌颂了齐隽藻的高尚人生。他说,祁隽藻去世后,慈禧太后赋予了“忠、明、直”二字,“忠即忠孝,忠报国,孝长辈;它干净如水,清正廉洁;光明豁达懂事;是直来直去,正气凛然。”初春时节,我们来到寿阳县平舒村齐故居旅游区,踏上平坦笔直的翰林大道,穿越最能代表中国建筑景观的四大古迹,仿佛经历了一次心灵的洗礼。当年,出身书香门第的齐隽藻,就是从这条大道走出去的。道光、咸丰、同治年间,他成为兵部尚书、提仁阁大学士,在民间享有“三代皇帝”的美誉。其书法集“颜、刘、二王”于一体,是清代著名的书法家、文学家。传世作品《马首农言》《蓝公教织歌》等。其造诣之深,令众多中外研究者顶礼膜拜。做官,“清正廉明。”祁隽藻是山西寿阳人。他从小就聪明、勤奋、好学。进入仕途后,他更加平易近人,不骄不躁。他的一生处于清朝动荡腐朽的阶段,对国家的前途和人民的疾苦深感忧虑。为官清廉,忠厚谏,礼贤下士,嫉恶如仇。鸦片严禁,抗英,非法奸淫,保持忠诚,在民间享有清官的美誉。据寿阳县旅游局白新礼介绍,齐故居旅游区于2006年开发,总面积333万平方米,总投资2.54亿元。该项目分两个阶段进行。现一期工程已完工,其余园林工程和展厅工程正在建设中。整个景区以“中华第一书香世家”为理念,每一处建筑和景观都充满文化气息,包括何桥、碑廊、碑拓、慈孝堂、清芷堂、砚池等。“青芝堂是展示祁隽藻廉洁从政的地方。还有皇室给的三块牌匾,一块是“赞伦信仰”,称赞他经济富裕,才华横溢;第二篇是‘忠、明、直",歌颂他的高尚品格;第三首是"夜前夜,夜前夜,夜前夜,夜前夜,夜前夜,夜前夜,夜前夜,夜前夜,夜前夜,夜前夜,夜前夜,夜前夜,夜前夜,夜前夜,夜前夜,夜前夜,夜前夜,夜前夜。在这里,后人对他的对联、臂章赞不绝口。这些都显示了海藻在任期间的高风亮节和高尚品格。”主任白长生在一旁解释道。那么,“熬夜”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读作《尚书舜典》,意思是“不就是熬夜的问题,不过就是老实的问题。”后人为了做到言行恭敬清廉,常以“阴晴”作为对官员的训诫,即为官之道,意思是官员要时时心存敬畏,清正廉明。到了儒雅广场,就是景区的核心建筑——戚居造纪念馆。该馆主要展示祁隽藻父子的生平传记、学术成就、文物、字画、实物等,分为七个展厅、十个展室。整个建筑群古色古香,古朴典雅。该博物馆建于2007年,占地2006平方米。后面是平舒村,祁隽藻的祖籍,是陕西历史文化名村“道光年间,他虽然是显赫的朝廷命官,但管仲正两袖清风。有时候从千里之外的北京回老家探亲,走的时候连路费都拿不到。我经常去附近的上虞村向我的富家借钱。”寿阳县文化馆馆长白长生传道说,一天早上,道光看见站在面前的齐隽藻胸前没戴佛珠,就问他。他回答:“早上房东来交了几个月的房租。因为缺钱,我就央求延期付款,可是说了那么多好话,人家总是逼我现在结算。眼看天色不早,恐怕耽误了朝中大事,无奈只好暂时典当了朱超,支付房租。”没想到朝廷官员如此卑微。因为祁隽藻学识渊博,忠心耿耿,从小就为道光到咸丰、同治三皇教书。他教书的时候,不仅从书本上给他知识,还经常告诉他什么是道理上的重要。有一次,教小咸丰背书,咸丰因为贪玩背不起来,就让他跪着,正巧被道光抓住,以为皇室没有理由向大臣跪拜。然后拍了拍咸丰的头。“背是皇帝,背也是皇帝。我刚起床。”祁隽藻是理性的:“学则尧舜,不学则叛。”相传清代蔚县生长着一种荷叶茶,以清香浓郁、提神补气著称。咸丰帝得知后,将其列入自己专饮的高级茶品,限时进贡。但是茶叶长在悬崖上,采摘的时候很多人摔死摔死。后来村民推选两个人去京城齐国的皇宫,说明采茶的困难,请求皇帝豁免这种茶。第二天早上,齐桓公早早来到庙里,问咸丰帝:“你知道莲花茶长在哪里吗?当地人对采莲茶有什么苦难和抱怨?”于是请求免除蔚县采莲茶,让百姓安居乐业。皇帝立刻戒掉喝莲子茶,再也不喝了。最后,白长生讲了一个“崇塔尊贤”的小故事。祁隽藻陪道光回到寿阳房山避暑。有一天,他们两个一起闲逛,来到城东的朝凤塔。道光帝问他:“我听说齐的孙子屡试不爽,现在还在乡下为人民服务。我看你侍奉国君多年,想给你孙子一官半职,这是你做爷爷的爱。”他马上说:“我家祖孙都没见识。做官的话,不会怀念国家大事吗?”但是皇帝坚持要给一个官,他不愿意答应,也不善于找借口。我瞥见朝凤塔,灵机一动,就从它的由来说起。“世界上有很多人想当官。如果都是不合格的提拔,就像这种‘塔笔砚"不合格的景观,国家的光脉就要被那个不合格的官给毁了?”然后他推荐了学习成绩优异的福建人何。后来道光帝告诉大臣们,齐卷藻立功了,他们都很佩服他。“像这样念及“天地与人心”还记得几年前的一部电视剧《天地民心》吗?该剧描绘了“三皇”、“四臣子”齐隽藻的传奇一生。“历史上有很多有志报国的文人。虽然他们学会了富五车,却不得不败在政权的屠刀下。司马迁就是其中之一。”白长生曾评价说,清代寿阳秀才祁隽藻,不仅出生在皇权斗争极其复杂尖锐的环境中,而且把自己的政治观点投入到了做官的生涯中,长期侍奉道光、咸丰、同治皇帝,更不要说帘内致命的慈禧太后了!他出身官宦之家,父亲是朝廷无辜的贬谪官员,所以从小就厌倦官场,逃离险恶。但戚居造毕竟不是一个不平凡的人。在教师张观藜波迪的启发下,他意识到作为一名学者,改造社会是他的社会责任。所有的逃避和隔离都是徒劳的。与其被动沉沦于权位,不如奋起迎敌,于是在考场上苦干,在官场上搏杀,在皇帝的杆顶上用他的斡旋,拯救百姓于水火之中!祁隽藻“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赤子之心,拓展了他博大精深的文人胸怀,使他拯救了天地人心!咸丰十一年七月,咸丰帝死于热河避暑山庄皇宫寝宫。他的儿子载淳继承了王位,他的头衔是同治。为了给同治上学,两宫太后下诏召回正在寿阳县平舒村老家养病的老臣祁隽藻,让他做弘德殿同治皇帝的工头老师。为了让新皇帝有一个好的开始,他把《崇节俭以培元气疏》献给了皇太后和两位皇后的皇帝,教给皇帝“耕者有其田,不耕则已,不耕则已”的道理。他还建议皇帝让百姓休息休养,把皇家园林都慢慢修,提倡节俭,绝不华而不实。这样,崇俭去奢的风气就不会有秩序,生命力就培养起来了。祁隽藻带领他的老师们一心向同治皇帝说好话,深得两宫太后的赏识。他送给祁隽藻“长夜清新”、“长乐长存”的匾额。同样是四年,祁隽藻辞职后,于次年九月在北京病逝,享年74岁。临终之际,他在服药时写了一首诗:“天帝选轩异才,四方太平。上元十年后,必有贵人等他。”写完这首诗,我闭上眼睛,一言不发。到了生命的最后,他还在为清廷的兴衰出谋划策。他的心是世界和人民。它真的很有价值!他死后,皇帝给了他极高的评价:“告诉大学士齐娟,他忠厚、清正、直爽。金成给太保送了礼物,给他写了一封信,照着一个大学生的榜样去了经脉殿。”该部主将王选为其题挽联:“何山庄三晋,崔汉儒名事,宋儒名理,惟一名臣,中外咸识似圣喻,故云名扬天下,国与司马;尊四朝,统侨古情,直守古遗,关爱老。亲贤者不避适主,只叹家之遗,随黄平。”40多年来,齐隽藻遵儒道,辅佐帝王,重视治官,赞助贤才,勤政爱民,崇尚清廉,严于律己,致力于做了许多爱国爱民的好事。他是当时官员的楷模,受到世人的广泛支持。他的治官爱民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
2023-07-24 02:17:371

曾国藩和祁隽藻是什么关系?祁俊造有没有贬低过曾国藩?

曾国藩,湖南湘乡人,道光年间进士这是第18年。作为咸通之际地方汉势力崛起的代表人物,他与祁君造关系的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有学者把两人交恶,戚君造贬低曾国藩,为汉儒所诟病。结果祁俊造感到不安,苦苦哀求。那么,这种观点准确吗?咸丰朝军队的兴盛很快凸显了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绿营士兵的腐朽。面对太平天国凶猛的军事压力,进入咸丰的诸侯将领美国的政局感到相当不堪重负,屡遭挫败。咸丰帝趁乱频繁换帅,围剿起义军。在起义军的实力逐渐壮大后,咸丰帝先后派两江总督李兴元、塞尚军务尚书a、两广总督许、广西知府向荣为钦差大臣,监管广西军务。这些将军接连的军事失利只花了他们老师的钱,这让咸丰帝极为恼火,但也没有别的办法。在这种形势下,博学的满族大臣主张重用汉族大臣。咸丰帝最器重的满族大臣文清就提出了这样的意见。文清认为,韩重用官员,是因为彼得出身于田间地头,深知民间疾苦,熟悉人情冷暖。如果我们不不要出国,我们不知道大计划吗?还有常密,请去掉满汉观点,用人不分资历。在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的情况下,咸丰帝为了缓解统治危机,被迫效仿嘉庆帝镇压白莲教起义,允许南方汉族大臣自行组织兵马,组织团练帮助官兵。咸丰二年,刑部侍郎曾国藩审江西。中间,丁牧离任回国。咸丰军兴盛后,受命办理团练,户部尚书文清力劝咸丰帝曾国藩可用,使以曾国藩为核心的湘军有了崛起的可能,从而在混乱的局面中担负起挽救满清统治的重任。然而,事实的发展超出了许多人的预料的期望。清廷在湘军连战告捷后,从未给予曾国藩名义上的地方最高权力。很多清史研究者认为,清朝的这一举措遭到了祁俊造的阻挠,两者矛盾加深,导致了祁俊造他被任命为官员。大多数研究者用薛福成的文章书宰相有学无识作为论据来说明这个问题。文雪说,曾在侍郎丁友的带领下,发动乡村军队,把盗贼赶出了湖南,进入了武汉的黄澍县,消灭了湖北。书到了,文宗显皇帝喜气洋洋,说军部尚书说,我没有我没想到曾国藩会成为一名学者,但我却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一位公职人员说,曾国藩在老家是个侍郎,还是个普通人的耳朵。一个普通人在小区里打电话,就有一万多人跟过他。我恐怕不行这不是国家的福气。文宗在很长一段时间的沉默中变了颜色,所以曾巩没有薛福成,卷庸庵文续编,书宰相有学无识,95辑沈编,第550页)。在这篇文章之前,他写了书长白文文端公相业,说:曾立寨军打贼,到寿阳祁文端府,称赞重用汉人的政策,以便互相比较。在民国的黄浚,也有一种说法,说曾文正见过祁文端,并被略这些资料都认为,祁俊造曾经排斥曾国藩。从外表来看,薛福成最早的说法应该是,他的地位不亚于曾国藩这位骄傲的学生也让他的材料看起来可信。后一种说法的出处应该是薛福成材料。然而,薛福成信息有以下三个疑点。一、从花随人圣_摭忆等史料记载来看,曾国藩率领的湘军于咸丰四年七月底攻克武昌。八月,曾国藩被封为兵部侍郎。11月,湘军取得消灭湖北的战绩,11月底受到咸丰帝的嘉奖。虽然奖励项目丰富,但始终没有授予官职。据近代名人小传介绍,从咸丰四年六月开始,祁俊造就经常因病请假,很少挣工资。7月13日,祁俊造终于打折休假了,在家请了病假后,他没有直到11月25日我才回到军部。因此,在这期间,祁俊造并没有我没有机会见到咸丰帝。而且在国家图书馆的所有戚君造任职前后的奏折中,都没有看到相关的言论。其次,薛福成的观点没有得到其他直接数据的证实。无论他自己的文章还是曾国藩收集的作品,除了以上不确定的传闻,没有其他具体的例子。再说,薛福成的历史价值笔记在罗尔刚老师近代名人小传,所以我赢了这里不再赘述。第三,黎庶昌曾国藩的另一位学生官吏祁_藻也详细记录了曾国藩和戚君造的事迹。关键是曾国藩被任命为侍郎的时候,当年祁俊造想帮曾国藩,得罪了咸丰帝。没有提到薛福成说了什么。如果这是真的,他们互相作序的散文。为什么黎庶昌避而不谈,甚至不同意?既然有证据否认谣言,那么谣言附带的信息当然是不可靠的。那么,事实应该是怎样的呢?从当时的情况来看,湘军确实是对抗太平军的唯一有生力量。但随之而来的严重问题是这种军事力量对中央集权的威胁。湘军的组织形式导致湘军官兵服从其直接领导,无视其他权威,这本身就违背了专制统治的政治特征。咸丰第二年,曾国藩当时湘军还没有正式开战,他要求清廷建立自己的军粮供应,并把地方开支的权力掌握在自己手中。这些情况不能不引起清廷的重视,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加以遏制。首先,名义上拒绝了曾国藩的地方长官之职。虽然中央政府有满族亲戚朋友要求重用汉族武装,如文清和肃顺,但他们本质上害怕这种力量。所以曾国藩直到咸丰十年前才被授予地方长官的官职。曾国藩本人显然对他的待遇不满意。曾国藩与祁俊造他的弟弟齐素藻也在同一年中了进士。他在北京的时候,和祁氏兄弟关系很好。在曾国藩在他看来,他的所作所为理应得到当时的军事统帅祁俊藻的支持,并以奖励和教导后辈、领导学术界为己任,但实际上,他并没有我不明白。曾国藩在日记中透露了这种怨恨。持此观点的不止曾国藩一人。胡林翼,他也是中兴的一员三河镇兵败后,戚君造在给戚君造的信中写道,贼兵屡失大将,并暗示:我是一个天人学究,我深致力于学问,我渴望从侧面了解隐忧,暗示不要拘泥于满清宗法制,要起用实用人才。事实上,即使是在祁俊藻做官之后,得到咸丰帝信任,名义上要求重用汉军的文清和肃顺,也没有给予曾国藩与他实力相当的地位。直到咸丰十年,王庆蔡超才勉强授予他巡抚的头衔。(即使当年6月曾国藩被授予两江总督,也是当时形势所迫。首先,B许多学者认为,祁俊藻和曾国藩代表了晚清两个重要的政治派别,他们之间存在着激烈的政治斗争。虽然事实在薛福成的文章都不可信,他对祁俊造的露骨攻击也不是完全没有根据。可以肯定的是,咸丰初年的清朝已经不能和嘉庆的清朝相比,中央政府中国对当地汉族官僚的控制相对较弱。事实上,咸丰初年,祁俊造作为户部的首席枢机主教和长期管理者,对满清中央权力的丧失应该是足够敏感的。即使齐军藻镇压了汉族的应永,其目的也是为了维护清朝的中央集权,齐增夫妇日后成为仇人也是必然的。但从现存的所有奏折和祁俊造文集来看,并没有明显反对曾国藩的的言论。出自曾国藩的文集,没有证据表明祁俊造曾经排斥过他。二、咸丰四年祁俊造做官时,曾国藩当时的湘军还没有发展成后来的湘军。咸丰末年,湘淮宗族形成了尾巴不能掉的趋势,对清朝中央专制统治构成了非常现实的威胁。因此,它与军事部长如彭的利益相冲突。包括其追随者和学生遍布世界各地的祁俊造,也必然与曾国藩产生矛盾美国的新兴力量,是从军事成就开始的。例如,同治初清朝末年,齐白石和何桂清发生了严重的分歧。s监狱。综合以上分析,在咸丰四年祁俊藻为官时,祁与曾的矛盾并不明显,只是到了咸丰后期,他们的矛盾才得以凸显。因此,把齐增关系恶化作为咸丰四年祁俊藻为官的原因是不充分的。
2023-07-24 02:17:441

为什么祁隽藻不出名了

因为祁隽藻任职军机处,保密性强。祁隽藻是一名汉人却做到首席军机大臣,当过三个皇帝老师。却因任职军机处,保密性强,在历史上并不出名。祁寯藻,字叔颖,一字淳甫,避讳改实甫,号春圃、息翁,山西省平定州寿阳县(今山西省寿阳县)人。清朝大臣,户部郎中祁韵士第五子,三代帝师。
2023-07-24 02:17:501

祁藻和曾国藩同朝为官 他们关系好吗

祁藻 曾国藩 ?祁隽藻和曾国潘同为清朝的重臣,但是一直有传闻说他们两个大臣之间素来不和。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祁隽藻和曾国潘不和是真的吗?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他们两个人。 曾国潘画像 祁隽藻历经五朝,是清朝三位皇帝的老师,德高望重,名声显赫。祁隽藻是进士出身,一路平步青云,位居高位,最终成为三代帝师。他为官四十余年,一生忠清亮直,备受百姓的爱戴和官员的尊敬。 曾国潘是晚清四大名臣之一,也是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以耐烦为政”一直是曾国藩严格奉行的要义,他严以律己,谋政以忠,求官以德。在当时,官场上的人都十分尊敬他。 也是在曾国潘的力谏下,中国的第一艘轮船、兵工学堂、西方书籍等才得以诞生。所以,曾国藩对清朝乃至整个中国都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 在传闻中,祁隽藻和曾国潘虽然同朝为官,但是一直以来都并不和睦。咸丰四年的时候,曾国潘曾率领湘军夺回了武汉这个被太平军占据的要地。咸丰在获得捷报之后,龙颜大悦,对曾国潘大为称赞。这个时候,一直随侍在旁的帝师祁隽藻却皱着眉说道:“曾国潘是一介武将,武将登高一呼,响应他并愿意跟随他的人会有过万之多。这恐怕不是国家的福气啊。” 祁隽藻和曾国潘都是有名的清朝大臣,对清朝的发展都有着关键的作用。可惜的是,这两位大臣并不和睦。 祁藻书法 祁藻是清朝道光、咸丰和同治三位皇帝的老师,德高而望重。他为官五十多年,清正廉洁,为百姓办了许多的好事,深受百姓的爱戴。祁藻的诗是一绝,而他的书法也毫不逊色。 祁藻书法图片 祁藻不仅在政绩上十分突出,而且能诗善文,尤其善写书法。只要有空余的时间,祁藻就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书法创作上,所以他在清朝的书坛中一直都享有盛名。祁藻练习书法,是从唐晋的小楷入手的。现如今,祁藻早年的书法已再难观摩,但是从他能够凭借诗书陪伴在皇帝的身边,也不能猜出他的书法在早期的时候就已经是出类拔萃的了。祁藻在四十多岁的时候,曾为他的母亲用小楷写过一篇墓志,字迹工整、精致又隽秀,是极难得的佳作。 祁藻喜欢并精于书法,主要是受到其父的好友那彦成的影响。在其父做书院山长的时候,祁藻也总是随侍在一边读书,有的时候那彦成也会教祁藻习字,令祁藻的书法突飞猛进,获益匪浅。 祁藻在中年的时候,将唐朝书法名家的字练了个遍。从他们的字中,祁藻的书法又有了新的突破和进展。在这一时期,他的创作也是颇多的。 祁藻是清朝的三代帝师,其渊博的学识自是不必多说。他的书法深厚遒健,独具一格,是清朝书法中的名家,备受人们的推崇。 祁藻故居 祁藻(读jun,第四声)是清朝的大臣,道光、咸丰和同治三位大清皇帝的老师。除此之外,祁藻的书法更是一绝。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去看一下这位三代帝师的故居吧。 祁藻故居图片 祁藻的故居就在平舒村和龙门河村之间。祁藻的故居里种满了花草树木,与其文人雅士的气质十分相辅。当然,他的故居的规模也十分宏大,祁藻毕竟是三代帝师,在当时是一位德高望重的人物。在故居建筑群之前,有一架汉白玉材质的小桥,与在周边花草的掩映下,十分雅致与精巧。当然,在故居建筑群前有着代表着名门望族标志的旗杆,这与祁藻的身份十分相符。 纵观整个建筑群,这些建筑的结构就是合院式结构,无论是传统的民居格局还是飞檐亭台都错落有致的排列着,看起来气势威严而又不失别致精巧。在一个庭院的门前有一块石碑,在这块石碑之上有祁藻亲笔所提的字句,笔锋遒劲有力,字字蕴含人生之哲理。 在故居中,专设的展厅,在那里有祁藻的铜像,这座铜像身着长袍,握笔凝视,巍然之感顿生。在这里展示着御赐的华盖,以及祁藻的官府等物品。 祁藻是三代的帝师,身份自然是尊贵非凡的。他的诗开宋诗派之先河,他的书法也是清代书坛的一代宗师。除此之外,祁藻为政勤政爱民,为官清廉,也是难得好官。 祁藻怎么读 ?祁藻是清朝的道光、咸丰以及同治三位皇帝的老师,清朝有名的大臣。他作为帝师,在群臣中自然是德高望重的存在。他不仅学识渊博,其书法作品更是清朝时期书坛中的绝品。那么,他的名字要怎么念呢? 祁藻画像 祁藻(读jun,第四声),有两种解释。第一种可以把它看作是动词,有积聚、聚集的意思;第二种是作为名词,表示俊杰,最有才华和智慧的才俊的意思。另外,同俊。而俊是是属于孀肿澹凡是孀肿宥蓟岚含着尖锐的意思。关联到俊这个字上就是顶极的人才。之后对于俊也做了延伸,延伸意为千里挑一。所以,这个字也可以表示为是千里挑一的俊杰。 祁藻是寿阳祁氏的后代,其父是在学术上极有研究的祁韵士。生于1793年,卒于1866年,他历经了五朝,是清朝有名的大臣。据传,他四岁识字,六岁读书,十岁能文,十二岁就能作赋来表达自己的志向,读书过目不忘,事半功倍,素有神童之称。 嘉庆十九年,祁藻考中了进士,并以进士之身入仕。祁藻为官四十多年,一直勤勉努力,清正廉洁,为百姓做下了许多好事。祁藻不仅颇有政绩,他在书坛中也很有名气。他把所有的空余时间都用在了书法创作上,并一再有所突破。所以,他在清朝的书坛中也很有影响力。 祁藻是三代帝师,在做了同治五年的老师后,终究病逝,享年七十四岁。
2023-07-24 02:17:571

天地民心里最后库伦真还爱祁隽藻嘛?

爱。在电视剧天地民心剧情中,祁隽藻和库仑两个人真心相爱,但是没有在一起,最后他们都是相互爱着对方,把爱放在心里。《天地民心》是朱秀海编剧,杨梓鹤导演的40集大型古装电视连续剧。由成泰燊、袁弘、王洛勇、宋佳、赵鸿飞及杨烁领衔主演。
2023-07-24 02:18:031

祁隽藻与库伦真结果如何

祁隽藻与库伦真结果是库伦真与祁隽藻再次相遇,两人激动的拥抱一起。为了国家大事,祁隽藻甘愿做一个无情无义之人,库仑真彻底死心。最后两人相遇又重新在一起了。
2023-07-24 02:18:102

历史上祁隽藻和穆彰阿真的不合吗

真的,1851年文宗即位,祁寯藻被拜为体仁阁大学士,调户部服事。道光年间,祁寯藻在洋务问题上,曾与穆彰有过争论,双方意见不合。文宗登基后,祁俊藻受到重用,穆彰阿被罢免,一切枢务大事,都由祁俊藻统领。祁俊藻上任后,广开言路,起用了被穆彰阿排挤出的有才能的大臣,为文宗辅政,成为左右手。
2023-07-24 02:18:171

祁隽藻杀了保胜吗

祁隽藻杀了保胜。道光质问穆彰阿保胜之事,穆彰阿为保自己,不为保胜求情,支持道光诛杀保胜。保胜在狱中不平,求见隽藻,将穆彰阿当年陷害冯叔阳和祁韵士的隐情告诉隽藻,揭发穆彰阿丑陋嘴脸。
2023-07-24 02:18:231

祁隽藻的夫人是谁

曹玉儿、陈夫人。祁隽藻一生先后有过两任夫人,他的第一位妻子是曹玉儿,曹玉儿死后,祁隽藻又续弦娶了第二位妻子陈夫人。
2023-07-24 02:18:411

祁寯藻有几个子女

有一个儿子。祁寯藻只有一个儿子,儿子的名字叫祁世长,历任翰林院编修,工部尚书,顺天府尹你等职。祁寯藻,字叔颖,一字淳甫,山西省平定州寿阳县。平舒村人,清朝中后期大臣,学者,户部郎中,祁韵士第五子。祁寯藻平生提倡朴学,主张通训诂,明义理,调和汉宋学术之争。倡导经世致用之学,并身体力行,为士林所推崇。常荐举人才,讲求吏治,有“四朝文臣”“三代帝师”“寿阳相国”之称。
2023-07-24 02:18:482

祁隽藻兄弟几人

两人。祁宿藻(1805~1853),字幼章、子孺,清寿阳人,祁隽藻之弟。道光五年(1825),中举人。十八年,举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职编修。
2023-07-24 02:18:541

祁成藻是祁隽藻的弟弟吗

是。根据查询相关信息显示电视剧《天地民心》中祁宿藻是祁隽藻的弟弟,和哥哥同样是一身正气。《天地民心》是朱秀海编剧,杨梓鹤导演。由成泰燊、袁弘、王洛勇、宋佳、赵鸿飞及杨烁领衔主演的40集大型古装电视连续剧。
2023-07-24 02:19:011

曾国藩和祁隽藻是什么关系?

同僚1.自古文武不容,这是中国一个很特殊的现象,一般来说,文臣武将都不和睦,原因很多,比如说文臣厌恶武将的杀伐之气,武将讨厌文臣的酸气2.曾国藩作为一个文人,却去领兵打仗,在古代那些文人心中,只怕是有辱斯文。3.曾国藩杀气很重,据说亲自杀的人就有上万,这只怕也是文人厌恶的原因,不过乱世重典,算不上什么错4.曾国藩在政治上属于变法一派,也就是洋务派,祁隽藻属于保守派,两派政治主张不同,彼此不顺眼实在是很正常,你看过马克吐温的竞选州长就应该能够理解最后要说的是,大家看不顺眼并不代表谁对谁错,洋务派主张变法有他的道理,可是保守派的老成持重也是有他的道理的,文臣以和为贵的做法并不能说错,中世纪的意大利从来不是依靠铁蹄征服欧洲的,哪怕是拿破仑这样的一代军神都难免饮恨沙场,武将的杀伐果断也并不是说就是错的,乱世不用重典,很难实现和平
2023-07-24 02:19:092

祁隽藻与曾国藩谁名气大

曾国藩。相比之下肯定曾国藩更有名一点。在当代史学界不太出名的祁隽藻却和叱诧风云的曾国藩有着一段微妙曲折的关系。祁隽藻在仕途上比曾国藩出道早。
2023-07-24 02:19:182

祁隽藻与曾国藩谁名气大

曾国藩。祁藻和曾国藩同朝为官,为清朝的皇帝效力,但曾国藩作为朝中最有实力的一个官员,一直深受皇帝的喜爱,是皇帝身边的红人。
2023-07-24 02:19:241

汉人在清朝地位低下,为何一汉人却做到首席军机大臣,还是君王的老师?

因为祁隽藻能力出众,不仅靠自己的能力成为了首席军机大臣,还成为了道光还有咸丰以及同治的老师,为他们传道解惑。祁隽藻从小就热爱学习,他是户部郎中祁韵士的儿子,他在四岁的时候就可以识字,6岁时他的父亲把他带入私塾学习,到了10岁的时候他已经可以吟诗写文章,18岁参加考试一下子考中举人,在他22岁的时候他考中了进士,进入了仕途,由此可见,祁隽藻是个博学多才的人。祁隽藻在进入仕途的11年中,他一直被升官,从七品官员升到了二品内阁学士,这对常人来说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后来,他成为了首席军机大臣,这在当时引起轰动,因为祁隽藻是汉人,而首席军机大臣一直都是朝廷为满人准备的,从来没有汉人可以担任首席军机大臣,而祁隽藻却轻而易举地成为了首席军机大臣,从中可以看出他的能力出众。随后,祁隽藻还成为了道光的老师。在道光刚刚上位的时候,道光就请祁隽藻为自己解疑答惑,并且非常尊重祁隽藻,后来,咸丰帝上位,咸丰也把祁隽藻作为自己的老师,让祁隽藻为他讲解治理国家的方法,最后,年仅6岁的同治帝上位,慈禧太后请祁隽藻作为领班老师教导同治帝。就在祁隽藻68岁的时候,他多次提出退休但都被驳回,最终他在74岁的时候病逝了,因为他对朝廷作出的贡献很大,朝廷在他死后把他追述为“文瑞”。
2023-07-24 02:19:336

道光年间是否有祁隽藻这个人?

祁隽藻(1793~1866) 近代诗人书法家。字叔颖,一字淳甫,避讳改实甫,号春圃。山西寿阳人。清嘉庆十九年(1814)进士,由庶吉士授编修,累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太子太保。谥号文端。道光七年至十三年,祁寯藻先后任文渊阁校理、詹事府右春坊右中允、日讲起居注官、翰林院侍讲学士、国子监祭酒、通政司副使、光禄寺卿、内阁字士兼礼部侍郎等职。  十六年服阕后,任兵部右侍郎,转左侍郎,简放江宁提督学政。十九年,调吏部左侍郎,旋擢都察院左都御史。二十年,补授兵部尚书,上查禁鸦片条陈。二十一年,调户部尚书,奉旨在军机大臣上行走,历十年。二十九年,命充上书房总师傅,同年七月授协办大学士。三十年六月,授体仁阁大学士。咸丰元年起, 两任首席军机大臣。二年,赏加太子太保衔。四年,反对肃顺重用湘军,以病致仕。同治元年,授命复出,以大学士衔补授礼部尚书,在弘德殿授皇帝读。五年,病卒北京,谥文端。“四朝文臣”、“三代帝师” 横亘嘉庆、道光、咸丰和同治四代,辅政为官达46年之久。   祁氏为学主张训诂,明义理,调和汉学宋学之争。他与程恩泽都是近代倡导宋诗的代表诗人,为诗主张不论穷通显晦,都要温柔敦厚,要讲究"学识"和"性情"。所作学杜甫、韩愈、苏轼,具见功力。他较有现实内容的诗如叙事的《纪事》,反映人民疾苦的《感河南直隶二案时久不雨》、《肩舆道覆夷于右臂作此自遣》,赞颂为民兴利的官吏的《蓝公教织歌》等,为数不多。他的诗大多是咏物、写景、感恩、扈从、官场应酬之作,但能显出学问、性情。陈衍《石遗室诗话》以为他是"道、咸间钜公工诗者,素讲朴学,故根柢深厚,非徒事吟咏者所能骤及"。常与唱和的"劲敌"是程恩泽。陈衍很欣赏其《题□□亭集》、《自题□□亭图》诗,以为"证据精确,比例切当,所谓学人之诗也,而诗中带着写景言情,则又诗人之诗矣"。又欣赏其"写景之工者",如《望庐山》、《次韵树斋夏夜步月越王山麓》等篇。所以他选《近代诗钞》,以祁诗冠首,入选者达119首之多,对后来"同光体"诗人有较多影响。   著作还有《马首农言》、《入山记》、《勤学斋笔记》、《京口山川考》等,其传世的书法墨宝及碑刻亦甚多。   著《□□亭集》32卷、《后集》12卷,有咸丰刻本。 清仁宗受天兴运敷化绥猷崇文经武光裕孝恭勤俭端敏英哲睿皇帝爱新觉罗颙琰(1760—1820)1796年~1820年嘉庆昌陵清宣宗效天符运立中体正至文圣武智勇仁慈俭勤孝敏宽定成皇帝爱新觉罗旻宁(1782—1850)1820年~1850年道光慕陵清文宗协天翊运执中垂谟懋德振武圣孝渊恭端仁宽敏庄俭显皇帝爱新觉罗奕詝(1830—1861)1850年~1861年咸丰定陵清穆宗继天开运受中居正保大定功圣智诚孝信敏恭宽明肃毅皇帝爱新觉罗载淳(1856—1875)1861年~1875年祺祥 同治惠陵清德宗同天崇运大中至正经文纬武仁孝睿智端俭宽勤景皇帝爱新觉罗载湉(1871—1908)1875年~1908年光绪崇陵无无爱新觉罗溥仪(1906—1967)1908年~1912年宣统华龙陵园(1)
2023-07-24 02:20:261

清朝祁隽澡?

祁隽藻(1793~1866) 近代诗人书法家。字叔颖,一字淳甫,避讳改实甫,号春圃。山西寿阳人。清嘉庆十九年(1814)进士,由庶吉士授编修,累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太子太保。谥号文端。十六年服阕后,任兵部右侍郎,转左侍郎,简放江宁提督学政。十九年,调吏部左侍郎,旋擢都察院左都御史。二十年,补授兵部尚书,上查禁鸦片条陈。二十一年,调户部尚书,奉旨在军机大臣上行走,历十年。二十九年,命充上书房总师傅,同年七月授协办大学士。三十年六月,授体仁阁大学士。咸丰元年起, 两任首席军机大臣。二年,赏加太子太保衔。四年,反对肃顺重用湘军,以病致仕。同治元年,授命复出,以大学士衔补授礼部尚书,在弘德殿授皇帝读。五年,病卒北京,谥文端。 “四朝文臣”、“三代帝师” 横亘嘉庆、道光、咸丰和同治四代,辅政为官达46年之久。   祁氏为学主张训诂,明义理,调和汉学宋学之争。他与程恩泽都是近代倡导宋诗的代表诗人,为诗主张不论穷通显晦,都要温柔敦厚,要讲究"学识"和"性情"。所作学杜甫、韩愈、苏轼,具见功力。他较有现实内容的诗如叙事的《纪事》,反映人民疾苦的《感河南直隶二案时久不雨》、《肩舆道覆夷于右臂作此自遣》,赞颂为民兴利的官吏的《蓝公教织歌》等,为数不多。他的诗大多是咏物、写景、感恩、扈从、官场应酬之作,但能显出学问、性情。陈衍《石遗室诗话》以为他是"道、咸间钜公工诗者,素讲朴学,故根柢深厚,非徒事吟咏者所能骤及"。常与唱和的"劲敌"是程恩泽。陈衍很欣赏其《题□□亭集》、《自题□□亭图》诗,以为"证据精确,比例切当,所谓学人之诗也,而诗中带着写景言情,则又诗人之诗矣"。又欣赏其"写景之工者",如《望庐山》、《次韵树斋夏夜步月越王山麓》等篇。所以他选《近代诗钞》,以祁诗冠首,入选者达119首之多,对后来"同光体"诗人有较多影响。   著作还有《马首农言》、《入山记》、《勤学斋笔记》、《京口山川考》等,其传世的书法墨宝及碑刻亦甚多。   著《□□亭集》32卷、《后集》12卷,有咸丰刻本。
2023-07-24 02:20:341

正史里祁隽藻很不喜欢曾国藩是吗?是什么原因让他厌恶曾国藩?

祁隽藻觉得曾国藩兵权太重,不喜欢曾国藩。据史料记载,咸丰四年(1854年)八月曾国藩湘军攻克太平军占领的武汉,咸丰帝闻捷色喜说,没想到曾某一书生“乃能建此奇功”。在傍的军机大臣祁寯藻却道:“曾国藩以侍郎在籍,犹匹夫耳。匹夫居闾里,一呼,蹶起从之者万余人,恐非国家福也。”
2023-07-24 02:20:511

清朝道光年的祁隽藻是怎么样的人?

祁隽藻(1793~1866) 近代诗人书法家。字叔颖,一字淳甫,避讳改实甫,号春圃。山西寿阳人。清嘉庆十九年(1814)进士,由庶吉士授编修,累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太子太保。谥号文端。政治生涯 [编辑本段]政治生涯 十六年服阕后,任兵部右侍郎,转左侍郎,简放江宁提督学政。十九年,调吏部左侍郎,旋擢都察院左都御史。二十年,补授兵部尚书,上查禁鸦片条陈。二十一年,调户部尚书,奉旨在军机大臣上行走,历十年。二十九年,命充上书房总师傅,同年七月授协办大学士。三十年六月,授体仁阁大学士。咸丰元年起, 两任首席军机大臣。二年,赏加太子太保衔。四年,反对肃顺重用湘军,以病致仕。同治元年,授命复出,以大学士衔补授礼部尚书,在弘德殿授皇帝读。五年,病卒北京,谥 文端 。 “四朝文臣”、“三代帝师” 横亘嘉庆、道光、咸丰和同治四代,辅政为官达46年之久。 祁氏为学主张训诂,明义理,调和汉学宋学之争。他与程恩泽都是近代倡导宋诗的代表诗人,为诗主张不论穷通显晦,都要温柔敦厚,要讲究"学识"和"性情"。所作学杜甫、韩愈、苏轼,具见功力。他较有现实内容的诗如叙事的《纪事》,反映人民疾苦的《感河南直隶二案时久不雨》、《肩舆道覆夷于右臂作此自遣》,赞颂为民兴利的官吏的《蓝公教织歌》等,为数不多。他的诗大多是咏物、写景、感恩、扈从、官场应酬之作,但能显出学问、性情。陈衍《石遗室诗话》以为他是"道、咸间钜公工诗者,素讲朴学,故根柢深厚,非徒事吟咏者所能骤及"。常与唱和的"劲敌"是程恩泽。陈衍很欣赏其《题□□亭集》、《自题□□亭图》诗,以为"证据精确,比例切当,所谓学人之诗也,而诗中带着写景言情,则又诗人之诗矣"。又欣赏其"写景之工者",如《望庐山》、《次韵树斋夏夜步月越王山麓》等篇。所以他选《近代诗钞》,以祁诗冠首,入选者达119首之多,对后来"同光体"诗人有较多影响。 著作还有《马首农言》、《入山记》、《勤学斋笔记》、《京口山川考》等,其传世的书法墨宝及碑刻亦甚多。 著《□□亭集》32卷、《后集》12卷,有咸丰刻本。 [编辑本段]轶事 曾为清朝道光、咸丰、同治“三代帝王师”的祁隽藻,山西寿阳人,出身书香门第,幼年就聪明过人,父亲祁韵士爱他如掌上明珠,常和友人叙谈说:“莫谓松柏小,已具栋梁才。” 一年端午节,五岁的祁隽藻奉母命给三哥三嫂送去五只粽子。三嫂乃大家闺秀,又素闻小弟诗才敏捷,见隽藻送来粽子便想测试一番,即命题曰:“五月五日五弟相送五粽,好香!好香!”只见隽藻略加思索脱口诵道:“三更三点三嫂伴读三哥,好亲!好亲!”三嫂闻言顿时晕生两颊,顺手抄去掸棍追打隽藻,唬得小隽藻拔腿就跑。 这年中秋佳节,祁隽藻一家共坐庭院饮茶赏月。大圆桌上各式月饼与糖果酒具摆得满满的。一时兴起,隽藻的父亲祁韵士指物出联,让儿子们逐一来对。当轮到小隽藻答对时,韵士看他年幼,指着一旁那只果篓子说:“果果篓篓果果,”小隽藻眼珠一转,将眼光移到桌上的沙茶壶上,便脱口对道:“壶壶盖盖壶壶。”“对得好!对得好!”全家人无不夸奖小隽藻的才智机敏。 咸丰四年(1854年)八月曾国藩湘军攻克太平军占领的武汉,咸丰帝闻捷色喜说,没想到曾某一书生“乃能建此奇功”。在傍的军机大臣祁寯藻却道:“曾国藩以侍郎在籍,犹匹夫耳。匹夫居闾里,一呼,蹶起从之者万余人,恐非国家福也。”
2023-07-24 02:20:591

祁隽藻的妻子是谁

祁隽藻的妻子是曹玉儿!
2023-07-24 02:21:061

祁隽藻是什么朝代的人。

祁寯藻(1793年-1866年),字叔颖,一字淳甫,避讳改实甫,号春圃、息翁,山西寿阳人。清朝大臣,三代帝师。嘉庆十九年(1814)进士,由庶吉士授编修,累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太子太保。谥号文端。
2023-07-24 02:21:141

祁隽藻怎么死的

祁隽藻(1793~1866) 近代诗人书法家。字叔颖,一字淳甫,避讳改实甫,号春圃。山西寿阳人。清嘉庆十九年(1814)进士,由庶吉士授编修,累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太子太保。病卒北京,谥文端。病死的
2023-07-24 02:21:272

清代做过三个皇帝的老师叫什么

祁隽藻(1793~1866) 近代诗人。字叔颖,一字淳甫,避讳改实甫,号春圃。山西寿阳人。清嘉庆十九年(1814)进士,由庶吉士授编修,累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太子太保。谥号文端。曾为清朝道光、咸丰、同治“三代帝王师”
2023-07-24 02:21:353

历史上有祈隽藻吗

有。祁寯藻(1793—1866)字颖叔、淳浦,避讳改实甫,号春圃、观斋、息翁,山西寿阳县平舒村人。户部郎中祁韵士之子。嘉庆进士。历官至军机大臣,左都御史,兵、户、工、礼诸部尚书,体仁阁大学士、太子太保。道光十九年(1839)赴福建筹办海防,查禁鸦片。咸丰帝即位,更得重用。后自请辞官。咸丰、同治之际,密陈厘捐病民,力请罢止。论时政六事。同治元年(1862),供职弘德殿,教同治帝读书。五年后卒。 谥号文端。   世称“三代帝师(道光、咸丰、同治)”、“四朝文臣(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寿阳相国”。他一生忠清亮直,勤政爱民,举贤荐能,政绩卓著,对朝政有影响。其书法由小篆入真行,师承二王,出颜柳,参以山谷,深厚遒健,自成一格,为清代中晚期著名书法家,有“一时之最,人共宝之”“楷书称首”的赞誉。著有《马首农言·农谚》,一个半世纪以来,这些谚语大多依然活在寿阳(春秋时称马首邑)广大群众之中。《马首农言》搜集记载的不仅有农谚、方言、地势、气候、农具、病虫害、畜牧、水利等多方面的农业技术,而且还记述了祀祠、织事、物价、人情、风俗、古建等方面的民风俗尚和社会知识。
2023-07-24 02:21:432

祁隽藻故里游记 4百字

  祁隽藻(1793-1866年),字叔颖,又字实甫,号春圃,晚年号观斋,山西寿阳人,是清代道光、咸丰,同治时立朝正直的宰相,也是有一定名气的诗人。他出生在一个三世显达的望族家庭,幼年随父亲读书,嘉庆十九年(1814年)考中进士,以后一路做官,不断升迁,曾任国子监祭酒、户部右侍郎、兵部尚书、户部尚书、体仁阁大学士、礼部尚书等高官。他横亘嘉庆、道光、咸丰和同治四代,辅政为官达46年之久。还兼任过道光皇帝的上书房总师傅、咸丰皇帝的太子太保衔、同治皇帝的弘德殿授读。因此有 “四朝重臣”“三代帝师”之称。  祁隽藻是一位政绩卓著的高官,又是一位博学多识造诣精深的学者,能诗善文,精于书法,勤于著述。他撰著的《马首农言》传世闻名,现已成为我国宝贵的文史资料,至今对我国北方旱作农业仍有很大的指导价值。他的文学造诣很深,一生作诗3000余首,著作有《曼九亭集》等20多种,他的诗歌语言质朴自然,不事雕琢,通俗易懂,许多诗篇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农民的悲惨生活,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他的书法艺术造诣更深,由小篆入真行,师承“二王”,出颜柳,参以山谷,深厚遒健,意到笔随,自成一格,在清代中晚期被誉为“一时之最”,为后世留下许多“人共宝之”的书法作品。  前不久,本人随晋中老年大学一行百十来人赴山西寿阳平舒祁隽藻故里参观访问,这里的人文信息和秀美的风景给笔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尽管这里还在继续建设之中,仅仅一上午的参观访问已经引起了对这个“书香门第”深入研究的兴趣。
2023-07-24 02:22:021

《天地民心》中祁隽藻为什么中途换人

有比他大的腕来了。其他演员就都没有换。 换了演员,我都不喜欢看了,感到很别扭。
2023-07-24 02:22:364

倚石得奇想看云多远怀啥意思

“倚石得奇想,看云多远怀”是一句成语,意思是指倚靠在石头上,看着云朵飘向远方,可以感受到远离尘嚣的宁静和舒适。这句话也可以理解为在静谧的环境中,可以更加深入地思考和感悟人生,感受自然的美丽和奥妙。
2023-07-24 02:22:512

”人如秋水玉为神,品若梅花香在骨”出处?全文是什么?

原诗:品若梅花香在骨;人如秋水玉为神。 骨气乃有老松格;神妙直到秋毫巅。 ------出自祁隽藻 诗题未知 祁隽藻(1793~1866) 近代诗人。字叔颖,一字淳甫,避讳改实甫,号春圃。山西寿阳人。清嘉庆十九年(1814)进士,由庶吉士授编修,累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太子太保。谥号文端。(1793~1866) 近代诗人。字叔颖,一字淳甫,避讳改实甫,号春圃。山西寿阳人。清嘉庆十九年(1814)进士,由庶吉士授编修,累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太子太保。谥号文端。
2023-07-24 02:23:025

齐隽藻三代皇帝:忠、明、直、廉一辈子

三代帝师,寿阳郭襄名。官是品,光明磊落,意气风发。世人赞美启功,诗歌胜于文字。今天,赞美启功,提倡国风儒学。这是寿阳县文化馆馆长白长生为祁隽藻写的诗祁公歌中的一段。全诗总结和歌颂了齐隽藻高贵的生活。他说祁隽造去世,慈禧太后赐词忠义、清明、耿直,忠义即忠、孝、忠国、孝老;它干净如水,清正廉洁;光明豁达懂事;它笔直挺拔,直立挺拔。初春时节,我们来到了齐寿阳县平舒村的s故居,踏上平坦笔直的翰林大道,穿过最能代表中国建筑景观的四大古迹,仿佛经历了一场心灵的洗礼。当年,出身书香门第的齐隽藻,就是从这条大道走出去的。道光、咸丰、同治年间,成为兵部尚书、提仁阁大学士,在民间享有三代御史的美誉。其书法集颜、刘、二王于一身,是清代著名的书法家、文学家。传世作品马首农言蓝公教织歌等。其造诣之深,令众多中外研究者顶礼膜拜。为官清正祁隽藻是山西寿阳人。他从小就聪明、勤奋、好学。进入仕途后,他更加平易近人,不骄不躁。他的一生处于清朝动荡腐朽的阶段,对国家的前途和人民的疾苦深感忧虑。为官清廉,忠厚谏,礼贤下士,嫉恶如仇。鸦片严禁,抗英,非法奸淫,保持忠诚,在民间享有清官的美誉。据寿阳县旅游局的白新礼说,齐故居旅游区于2006年开发,总面积333万平方米,总投资2.54亿元。该项目分两个阶段进行。现一期工程已完工,其余园林工程和展厅工程正在建设中。整个景区以中国第一书香世家为理念,每一处建筑和景观都充满文化气息,包括桥、碑廊、碑拓、慈孝堂、清芷堂、砚池等。清塘堂是齐隽藻展示从政清廉的地方。还有三块皇室赠送的牌匾,其中一块是赞伦的信仰,称赞他富有的经济和才能;第二件是忠诚、清晰、正直赞扬他的高尚品格;第三件是前一夜,前一夜,前一夜,前一夜,前一夜,前一夜,前一夜,前一夜,前一夜,前一夜,前一夜,前一夜,前一夜,前一夜,前一夜。在这里,后人对他的对联、臂章赞不绝口。这些都说明祁隽藻他在任职期间表现出正直和高尚的品格。白长生主任在一旁解释。那么,熬夜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它读作尚书舜典,就是它夜里只有阴,直而明。意思是言行要恭敬,要正直。后人常以阴晴作为为官之谏,即为官之道,意思是官员要常怀敬畏之心,清正廉明。到了儒雅广场,就是景区的核心建筑——戚居造纪念馆。该馆主要展示祁隽藻父子的生平传记、学术成就、文物、字画、实物等,分为七个展厅、十个展室。整个建筑群古色古香,古朴典雅。该博物馆建于2007年,占地2006平方米。背后是祁隽藻的祖居平舒村,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庄道光年间,虽是朝廷显要,但清正廉洁。有时候我会从千里之外的北京回老家探亲,但是我不能当我离开的时候,甚至连过路费都拿不到。我经常去附近的上虞村向我的富家借钱。寿阳县文化馆馆长白长生传道说,一天早上,道光看见站在面前的齐隽藻胸前没戴佛珠,就问他。他回答说,早上房东来交了几个月的房租。因为缺钱,我就央求延期付款,可是说了那么多好话,人家总是逼我现在结算。看到它时间不早了,我恐怕会耽误朝鲜的大事,但我别无选择,只能暂时典当朱超,支付租金。我没有我没想到朝廷官员会如此谦逊。因为祁隽藻学识渊博,忠心耿耿,从小就为道光到咸丰、同治三皇教书。他教书的时候,不仅从书本上给他知识,还经常告诉他这在理性上很重要。一次,教萧先锋背书,先锋不行因为他贪玩,所以没背出来,就让他跪着。他碰巧被道光抓住了,他认为皇室没有理由向大臣屈服。然后走过去拍了拍咸丰的头。他的背是皇帝,他的背也是皇帝。我儿子刚起床。齐卷藻是理性的:学习是尧舜,不学习是叛逆。相传清代蔚县生长着一种荷叶茶,以清香浓郁、提神补气著称。咸丰帝得知后,将其列入自己专饮的高级茶品,限时进贡。但是茶叶长在悬崖上,采摘的时候很多人摔死摔死。后来村民推选两个人去京城齐国的皇宫,说明采茶的困难,请求皇帝豁免这种茶。第二天早上,齐桓公早早来到庙里,问咸丰帝:你知道莲花茶长在哪里吗?当地有哪些人采莲茶的苦与怨?于是请求免除蔚县采莲茶,让百姓安居乐业。皇帝立刻戒掉喝莲子茶,再也不喝了。最后,白长生讲了一个欣赏塔的小故事。祁隽藻陪道光回到寿阳房山避暑。有一天,他们两个一起闲逛,来到城东的朝凤塔。道光帝问他,我听说齐艾青的孙子尝试了很多次,他仍然在农村为人民服务。我看你侍奉国君多年,想给你孙子一官半职,这是你作为爷爷的爱。他马上说,我家孙辈学习差。如果你只是一个官员,赢了你不想念国家大事吗?但是皇帝坚持要给一个官,他不愿意答应,也不善于找借口。我瞥见朝凤塔,灵机一动,就从它的由来说起。世界上有很多人想当官。如果都是不合格提拔,就像塔笔和砚台国家的光脉就要被那个不合格的官员毁掉?然后他推荐了学习成绩优异的福建人何。后来道光帝告诉大臣们,齐卷藻立功了,他们都很佩服他。像这样关于他的坦诚、爱民、无私奉献的故事太多了!我可以don"不要一次做完。白长生感慨道。关注世界和人民的心还记得几年前的一部电视剧天地民心吗?该剧描绘了三皇四朝重臣齐隽藻的传奇一生。历史上有很多文人都有报国的远大志向。虽然他们已经学会了如何发财,但他们不得不被屠夫打败政治阴谋的尖刀。司马迁就是其中之一。白长生曾评价说,清代寿阳士人祁隽藻不仅出生在皇权斗争极其复杂尖锐的环境中,而且把自己的政治主张融入到了为官生涯中,先后为道光、咸丰、同治emp服务咸丰十一年七月,咸丰帝死于热河避暑山庄皇宫寝宫。他的儿子载淳继承了王位,他的头衔是同治。为了给同治上学,两宫太后下诏召回正在寿阳县平舒村老家养病的老臣祁隽藻,让他做弘德殿同治皇帝的工头老师。为了让新皇帝有个好的开始,他把崇节俭以培元气疏献给了皇太后和两位皇后的皇帝,教皇帝懂得庄稼的辛苦和养尊处优来之不易的道理,并建议皇帝让百姓休息休养,把皇家园林都慢慢修,提倡节俭,绝不华而不实。这样,崇俭去奢的风气就不会有秩序,生命力就培养起来了。祁隽藻带领老师们一心一意向同治皇帝说话,深得两宫皇太后的赏识,于是给祁隽藻做了一块延年益寿的牌匾。同样是四年,祁隽藻辞职后,于次年九月在北京病逝,享年74岁。弥留之际,他在服药时写了一首诗:天帝选轩异才,四方太平。在上元仕途十年后,一定有贵人在等着他。写完这首诗,我闭上眼睛,一言不发。到了生命的最后,他还在为清廷的兴衰出谋划策。他的心是世界和人民。它真的很有价值!他死后,皇帝给了他极高的评价:他对大学士齐娟说,他忠厚、清正、直爽。金成献上太保,史文端,并按照一个大学生的榜样,供奉在神龛里。兵部主将王选为其写下挽联:何山庄三晋,崔汉儒,宋儒,乃名臣。中外学者皆如圣喻,以国、州、司马而名。尊四朝,统侨古情,守古情直,护老,亲贤堂不能回避适当的主人,而只能叹息黄平的遗产。40多年来,齐隽藻遵儒道,辅佐帝王,重视治官,赞助贤才,勤政爱民,崇尚清廉,严于律己,致力于做了许多爱国爱民的好事。他是当时官员的楷模,受到世人的广泛支持。他的治官爱民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
2023-07-24 02:23:541

齐隽藻三代皇帝:忠、明、直、廉一辈子

三代帝师,寿阳郭襄名。官是品,光明磊落,意气风发。世人赞美启功,诗歌胜于文字。今天,赞美启功,提倡国风儒学。这是寿阳县文化馆馆长白长生为祁隽藻写的诗祁公歌中的一段。全诗总结和歌颂了齐隽藻高贵的生活。他说祁隽造去世,慈禧太后赐词忠义、清明、耿直,忠义即忠、孝、忠国、孝老;它干净如水,清正廉洁;光明豁达懂事;它笔直挺拔,直立挺拔。初春时节,我们来到了齐寿阳县平舒村的s故居,踏上平坦笔直的翰林大道,穿过最能代表中国建筑景观的四大古迹,仿佛经历了一场心灵的洗礼。当年,出身书香门第的齐隽藻,就是从这条大道走出去的。道光、咸丰、同治年间,他成为军务尚书、提篮阁大学士,在民间享有三代御史的美誉。其书法集颜、刘、二王于一身,是清代著名的书法家、文学家。传世作品马首农言蓝公教织歌等。其造诣之深,令众多中外研究者顶礼膜拜。为官清正祁隽藻是山西寿阳人。他从小就聪明、勤奋、好学。进入仕途后,他更加平易近人,不骄不躁。他的一生处于清朝动荡腐朽的阶段,对国家的前途和人民的疾苦深感忧虑。为官清廉,忠厚谏,礼贤下士,嫉恶如仇。鸦片严禁,抗英,非法奸淫,保持忠诚,在民间享有清官的美誉。据寿阳县旅游局的白新礼说,齐故居旅游区于2006年开发,总面积333万平方米,总投资2.54亿元。该项目分两个阶段进行。现一期工程已完工,其余园林工程和展厅工程正在建设中。整个景区以中国第一书香世家为理念,每一处建筑和景观都充满文化气息,包括桥、碑廊、碑拓、慈孝堂、清芷堂、砚池等。清塘堂是齐隽藻展示从政清廉的地方。还有三块皇室赠送的牌匾,其中一块是赞伦的信仰,称赞他富有的经济和才能;第二件是忠诚、清晰、正直赞扬他的高尚品格;第三件是前一夜,前一夜,前一夜,前一夜,前一夜,前一夜,前一夜,前一夜,前一夜,前一夜,前一夜,前一夜,前一夜,前一夜,前一夜。在这里,后人对他的对联、臂章赞不绝口。这些都说明祁隽藻他在任职期间表现出正直和高尚的品格。白长生主任在一旁解释。那么,熬夜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它读作尚书舜典,就是它夜里只有阴,直而明。意思是言行要恭敬,要正直。后人常以阴晴作为为官之谏,即为官之道,意思是官员要常怀敬畏之心,清正廉明。到了儒雅广场,就是景区的核心建筑——戚居造纪念馆。该馆主要展示祁隽藻父子的生平传记、学术成就、文物、书画、实物等,分为七个展厅、十个展室。整个建筑群古色古香,古朴典雅。该博物馆建于2007年,占地2006平方米。它的后面是平舒村,祁隽藻的祖籍,是一个著名的历史文化名村道光年间,虽是朝廷显要,但清正廉洁。有时候我会从千里之外的北京回老家探亲,但是我不能当我离开的时候,甚至连过路费都拿不到。我经常去附近的上虞村向我的富家借钱。寿阳县文化馆馆长白长生传道说,一天早上,道光看见站在面前的齐隽藻胸前没戴佛珠,就问他。他回答说,早上房东来交了几个月的房租。因为缺钱,我就央求延期付款,可是说了那么多好话,人家总是逼我现在结算。看到它时间不早了,我恐怕会耽误朝鲜的大事,但我别无选择,只能暂时典当朱超,支付租金。我没有我没想到朝廷官员会如此谦逊。因为祁隽藻学识渊博,忠心耿耿,从小就为道光到咸丰、同治三皇教书。他教书的时候,不仅从书本上给他知识,还经常告诉他这在理性上很重要。一次,教萧先锋背书,先锋不行因为他贪玩,所以没背出来,就让他跪着。他碰巧被道光抓住了,他认为皇室没有理由向大臣屈服。然后走过去拍了拍咸丰的头。他的背是皇帝,他的背也是皇帝。我儿子刚起床。齐卷藻是理性的:学习是尧舜,不学习是叛逆。相传清代蔚县生长着一种荷叶茶,以清香浓郁、提神补气著称。咸丰帝得知后,将其列入自己专饮的高级茶品,限时进贡。但是茶叶长在悬崖上,采摘的时候很多人摔死摔死。后来村民推选两个人去京城齐国的皇宫,说明采茶的困难,请求皇帝豁免这种茶。第二天早上,齐桓公早早来到庙里,问咸丰帝:你知道莲花茶长在哪里吗?当地有哪些人采莲茶的苦与怨?于是请求免除蔚县采莲茶,让百姓安居乐业。皇帝立刻戒掉喝莲子茶,再也不喝了。最后,白长生讲了一个欣赏塔的小故事。祁隽藻陪道光回到寿阳房山避暑。有一天,他们两个一起闲逛,来到城东的朝凤塔。道光帝问他,我听说齐艾青的孙子尝试了很多次,他仍然在农村为人民服务。我看你侍奉国君多年,想给你孙子一官半职,这是你作为爷爷的爱。他马上说,我家孙辈学习差。如果你只是一个官员,赢了你不想念国家大事吗?但是皇帝坚持要给一个官,他不愿意答应,也不善于找借口。我瞥见朝凤塔,灵机一动,就从它的由来说起。世界上有很多人想当官。如果都是不合格提拔,就像塔笔和砚台国家的光脉就要被那个不合格的官员毁掉?然后他推荐了学习成绩优异的福建人何。后来道光帝告诉大臣们,齐卷藻立功了,他们都很佩服他。像这样关于他的坦诚、爱民、无私奉献的故事太多了!我可以don"不要一次做完。白长生感慨道。关注世界和人民的心还记得几年前的一部电视剧天地民心吗?该剧描绘了三皇四朝重臣齐隽藻的传奇一生。历史上有很多文人都有报国的远大志向。虽然他们已经学会了如何发财,但他们不得不被屠夫打败政治阴谋的尖刀。司马迁就是其中之一。白长生曾评价说,清代寿阳士人祁隽藻不仅出生在皇权斗争极其复杂尖锐的环境中,而且把自己的政治主张融入到了为官生涯中,先后为道光、咸丰、同治emp服务咸丰十一年七月,咸丰帝死于热河避暑山庄皇宫寝宫。他的儿子载淳继承了王位,他的头衔是同治。为了给同治上学,两宫太后下诏召回正在寿阳县平舒村老家养病的老臣祁隽藻,让他做弘德殿同治皇帝的工头老师。为了让新皇帝有个好的开始,他把崇节俭以培元气疏赠送给皇太后和两位皇后的皇帝,教皇帝懂得庄稼的辛苦和养尊处优来之不易的道理,并建议皇帝让百姓休息休养,把皇家园林都慢慢修,提倡节俭,绝不华而不实。这样,崇俭去奢的风气就不会有秩序,生命力就培养起来了。祁隽藻带领老师们一心一意向同治皇帝说话,深得两宫皇太后的赏识,于是给祁隽藻做了一块延年益寿的牌匾。同样是四年,祁隽藻辞职后,于次年九月在北京病逝,享年74岁。弥留之际,他在服药时写了一首诗:天帝选轩异才,四方太平。在上元仕途十年后,一定有贵人在等着他。写完这首诗,我闭上眼睛,一言不发。到了生命的最后,他还在为清廷的兴衰出谋划策。他的心是世界和人民。它真的很有价值!他死后,皇帝给了他极高的评价:他对大学士齐娟说,他忠厚、清正、直爽。金成献上太保,史文端,并按照一个大学生的榜样,供奉在神龛里。兵部主将王选为其写下挽联:何山庄三晋,崔汉儒,宋儒,乃名臣。中外学者皆如圣喻,以国、州、司马而名。尊四朝,统侨古情,守古情直,护老,亲贤堂不能回避适当的主人,而只能叹息黄平的遗产。40多年来,齐隽藻遵儒道,辅佐帝王,重视治官,赞助贤才,勤政爱民,崇尚清廉,严于律己,致力于做了许多爱国爱民的好事。他是当时官员的楷模,受到世人的广泛支持。他的治官爱民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
2023-07-24 02:24:011

我听说在正史里祁隽藻很不喜欢曾国藩,是这样吗?是什么原因让他厌恶曾国藩?

ls说的引经据典的,很有意思简单说吧,以下是个人看法,仅供参考:1.自古文武不容,这是中国一个很特殊的现象,一般来说,文臣武将都不和睦,原因很多,比如说文臣厌恶武将的杀伐之气,武将讨厌文臣的酸气2.曾国藩作为一个文人,却去领兵打仗,在古代那些文人心中,只怕是有辱斯文。3.曾国藩杀气很重,据说亲自杀的人就有上万,这只怕也是文人厌恶的原因,不过乱世重典,算不上什么错4.曾国藩在政治上属于变法一派,也就是洋务派,祁隽藻属于保守派,两派政治主张不同,彼此不顺眼实在是很正常,你看过马克吐温的竞选州长就应该能够理解最后要说的是,大家看不顺眼并不代表谁对谁错,洋务派主张变法有他的道理,可是保守派的老成持重也是有他的道理的,文臣以和为贵的做法并不能说错,中世纪的意大利从来不是依靠铁蹄征服欧洲的,哪怕是拿破仑这样的一代军神都难免饮恨沙场,武将的杀伐果断也并不是说就是错的,乱世不用重典,很难实现和平
2023-07-24 02:24:104

三代帝师祁隽藻的资料。

祁隽藻史传  祁隽藻(1793年7月11日—1866年),字叔颖,号淳甫,因避讳穆宗载淳之讳改号为实甫,晚号观斋、息翁、间叟。山西寿阳平舒村人。   祁隽藻生于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历经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五朝,于同治五年(1866年)病逝,终年七十四岁。祁隽藻为寿阳祁氏第十六代裔孙,是祁韵士的第五子。他二十二岁中进士,曾官至大学士、首席军机大臣(正一品),是当时晋人在朝中居官最高最久者。他曾为三代皇帝授课:道光年间,他在翰林院任侍讲学士,经筵讲官,为道光帝讲习经书;咸丰帝年间,他为体仁阁大学士兼任讲官,为咸丰帝讲治国方略,授用人之道;同治年间,他在弘德殿为同治帝授课,朝夕纳诲启沃。所以,人们称他为“三代帝王师”。一个人一生能为三代皇帝授课,实乃罕见。   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六月初四日(7月11日),祁隽藻出生于北京城南宣武门外铁门官舍,当时其父祁韵士正复校文渊、文源两阁《四库全书》。祁隽藻自幼聪明过人,他四岁开始识字,六岁入家塾,十岁写作文,读书过目不忘,被人们誉为神童。十二岁时,祁隽藻赋《春草诗》以见志。嘉庆九年(1804年),祁韵士因宝泉局亏铜案发,被牵连逮问治罪,祁隽藻随侍狱中读书,后祁韵士被发配伊犁,他只好和母亲兄弟们回到寿阳平舒老家。母亲刘夫人为把儿子们培养成人,先后特邀名师为他们讲解诸经四书。母亲对儿子的学业要求相当严格,据说在祁隽藻十五岁那年,参加县里的考试,以第一名的好成绩考中秀才。当祁隽藻兴高采烈地把中秀才的消息告诉母亲时,母亲却告诉他,学无止境,你刚中个秀才就如此得意,向人眩耀,日后还会有什么大的出息。祁隽藻深知母亲的良苦用心,自此,再不自满。此事被后人传为佳话,光绪皇帝的老师翁同和给他儿子写信,让其努力学习,就引用了这段故事。   祁隽藻十八岁参加了省里举行的乡试中举人。 嘉庆十九年(1814年),二十二岁的祁隽藻赴京参加会试中进士,因成绩优异,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嘉庆二十年(1815年),其父祁韵士逝世,祁隽藻守孝三年。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四月,祁隽藻被授翰林院编修,从此步入仕途。   道光元年(1821年)三月,祁隽藻奉旨入值南书房行走。道光三年(1823年)任湖南学政。学政是清代各省管理学校教育事务的官员,其位在巡抚后,由朝廷亲自派任。他在任学政期间,废除了新生红卷陋规,重新恢复童生复试黎明入场的惯例,并取消了考生所交的选拔优生试卷费,受到了湖南人民的称颂。道光十二年(1832年),祁隽藻“由庶子连擢侍讲学士、通政司副使、光禄侍卿、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一岁中凡四迁”,从正五品官一跃升到从二品的六部副长官。   道光十四年(1834年),祁隽藻因母逝回寿阳老家守孝,期间著《马首农言》。道光十六年(1836年),守孝终,回朝任兵部右侍郎,后转任左侍郎。道光十七年(1837年),调任户部右侍郎并简放江苏学政。他到江苏后,奉旨严禁鸦片烟,撰写《新乐府》三章,刊示各地,痛陈鸦片烟之害,对当时的禁烟运动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他针对当时江苏学子重文轻德,在考试中词章之学甚多,根底之学甚少等问题,于道光十九年(1839年)重刊了宋本《说文系传》,刊发了《朱子小学》,遵旨恭书《圣谕广训》等,以加强基础知识和德行的教育。他还针对各州书院简陋考棚少而考生多的问题,增修了考棚,重修了常州书院,为发展江苏的教育事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这年九月,祁隽藻调补吏部右侍郎。十二月,补授都察院左都御史。   道光二十年(1840年),祁隽藻奉旨和刑部侍郎黄爵滋赴福建视察海防建设及禁烟事宜。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后,他上书道光帝“一、建议闽浙总督宜驻泉州督办防务,因为英国的武装船只大多停泊在漳州和泉州海域,泉州为扼要之区,所以总督每岁暂住泉州,督办防务,非常必要。 二、建议将福建沿海的炮台改为炮墩。三、建议朝廷应重视海战,制造可与英军抗衡的大船大炮。四、查禁烟贩,惩治汉奸。五、禁止漳州、泉州两府行使夷钱,凡有夹带或私铸者均要治罪。”这些建议切中时弊,得到道光帝认同,并颁旨施行。二月,补授兵部尚书。七月,英军进犯厦门,被闽浙总督邓廷桢击退,邓廷桢上折报告战况并保奏立功将士,但朝中的妥协派却诬蔑他是虚报战况,欺瞒邀功。道光帝又命祁隽藻核查厦门战况,通过认真调查,祁隽藻用确凿的证据证明邓廷桢所奏属实,从而揭露了妥协派的诬蔑,保护了抵抗派将领。   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祁隽藻调任户部尚书,九月,被命为军机大臣。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正月,任经筵讲官,为皇帝研读经史。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祁隽藻和兵部尚书文庆前往天津调查长芦盐运使陈鉴挪用盐税案。查清事实后,撤职查办了陈鉴,整饬了盐政官吏,改革了长芦盐务章程,从而使清朝的盐政管理有所改善,清廷的财政收入也有所增加,此举被时人称为救时良策。   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祁隽藻主持户部筹办恢复海运。次年,海运恢复,从此,海运成为清朝重要的运输方式,也使京城供养的困难得以解决。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二月祁隽藻任上书房总师傅,七月以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管户部三库事务。十月,奉旨会同陕甘总督琦善查办已革职的岷州知州陈昌言揭发总督布彦泰案,经查核,陈昌言所奏为诬告,祁隽藻即上奏皇帝降旨遣戍诬告者陈昌言到新疆充当苦差。办案完毕后,奏请返京,同时奏请皇帝恩准其顺便回寿阳老家为先祖上坟扫墓。道光三十年(1850年)正月二十二日,祁隽藻途经山西介休,闻道光帝驾崩。于是,匆忙返京,途中路过寿阳老家而未入家门探望,便直奔京师。   道光帝去世后咸丰帝即位,六月,授祁隽藻为体仁阁大学士(大学士为清朝内阁主官,正一品,是最高品秩文职官员),仍管户部。咸丰元年(1851年),咸丰帝广开言路,采纳百官谏言,锐意图治。罢免了穆彰阿、耆英、琦善等对外妥协的大臣,起用了林则徐、姚莹等名臣,任命祁隽藻为首席军机大臣,兼管户部事务。祁隽藻成为当时左右枢务的重臣。 祁隽藻咸丰二年(1852年)祁隽藻爵太子太保衔。就在这一年,咸丰皇帝对主要官员的政绩进行了评估,对祁隽藻的评价是:“在军机处行走有年,实力匡襄,殚精竭虑。自军兴以来,夙夜在公,勤劳倍著。”咸丰三年(1853年),上临雍充进讲官。在此期间,他向咸丰帝提过许多建议,当时有的大臣奏请开厘捐,他认为厘捐损害百姓利益,不宜开征。有人提出铸大钱,他上奏罢铸。他事事以国以民为重,对咸丰帝影响很大,为维持清朝政局稳定起了一定作用。是年正月三十日,祁隽藻六弟祁宿藻在太平军围攻南京城时,因守城劳瘁呕血而殒。祁隽藻得知后感愤时事,旧病剧增,屡请假医治,但效果不佳。咸丰四年春,感到左肋涨痛,气喘头晕。七月,患感冒,不寐少食,晕眩益甚。秋季又染痢疾,头部生疮,久病不愈,故奏请皇帝允其致仕。   祁隽藻致仕后,一些爱国忧民的官吏,特别希望祁隽藻能复出。咸丰九年(1859年),何子贞在和祁隽藻的《谏草堂》诗中写道:“寿阳相国人伦宗,谓此振兴关圣道。”同年,徐继畲在寄《呈寿阳相国二首》诗中写道:“共祝温公无返洛,且看裴公再扶唐。”他将去职的祁氏,比作裴度和司马光,坚信祁隽藻能象他二人一样再度出山,鼎力匡扶社稷。   祁隽藻致仕后,仍十分关心国家大事,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进犯天津,直逼京师。咸丰皇帝率大臣准备逃往热河,祁隽藻得知后,密疏切谏,指出热河只适于暂停,不宜久留,而关中地理位置重要,可进可退,适宜建都,所以皇帝应往关中而不应去热河。   咸丰十一年(1861年),咸丰帝在热河病逝。六岁的皇太子载淳继位,慈禧太后联络恭亲王奕欣发动“祺祥政变”。慈禧、慈安两宫皇太后垂帘听政,定年号“同治”,载淳即同治帝。同治即位后,起用旧臣,当年十月二十一日在寿阳老家养病的祁隽藻接到上谕:“大学士祁隽藻,忠清亮直,学问优长,著即来京,听候简用。”十一月,祁隽藻先派子祁世长赴京向皇上恭递了《陈时务疏》折,向皇帝献治国安邦之道。此疏陈时政六事:一曰保护圣躬,以崇帝学;二曰绥辑民心,以清盗源、;三曰重守令,以固民心;四曰开制科,以收人才;五曰速剿山东、,河南贼匪,严防山西、陕西要隘,以卫畿辅;六曰敦崇节俭,以培元气。言词恳切诚挚,被上采纳,并予以施行。这年十二月,以大学士衔补授礼部尚书。   同治元年(1862年)二月六日,祁隽藻从寿阳老家返回京城,奉慈禧、慈安两宫皇太后的旨意,在弘德殿教授年仅七岁的皇帝读书,同时为同治皇帝授读的还有前任大学士时管理工部事务的翁心存、工部尚书倭仁、翰林院编修李鸿藻等,而祁隽藻为领班老师。为同治帝授读期间,祁隽藻竭诚进讲,授皇帝治国安邦之道,博得了两宫皇太后的赞赏。十二月慈禧太后赐“夙夜寅清”匾予祁隽藻。同治三年(1864年)十二月,同治皇帝书赐“美意延年”匾一面,予以褒奖祁隽藻。就在这年,祁隽藻头晕病复发,并且腹泻,便奏请开缺,皇上只准其开缺礼部尚书,以大学士衔仍在弘德殿行走。同治四年(1865年),七十三岁的祁隽藻自春季以来一直多病,八月八日,奏请停全俸致仕。皇上准开弘德殿差,以大学士致仕,仍食全俸。同治五年(1866年)春季时,祁隽藻精神尚好,夏季食欲不振,八月病情加重,但他仍不忘国事,在病中得句云:“病久岂忘忧世念,梦中还有荐贤心。”九月初四日,命子世长具笔墨,题一绝句:“天子临轩选异才,八方平定物无灾。上元事业十年后,定有贤豪应候来。”写完后瞑目不语。九月十二日(10月22日)未时逝世,终年七十四岁。   祁隽藻为官一生,受过皇帝的奖赏二十余次、受赠物品达百余件,被世人誉为晚清一代名相。在他逝世后,皇帝给予极高的评价,“予告大学士祁隽藻学粹品端,忠清亮直,加恩晋赠太保,谥文端,照大学士例赐,入祀贤良祠。”兵部主事王轩为祁隽藻撰写了挽联:“河山壮三晋,萃汉儒名物,宋儒名理,而为名臣,中外咸知如圣喻,所云名世乡邦并司马;冠冕尊四朝,统侨古遗爱,肸古遗直,而憗遗老,亲贤不避宜夫子,只叹遗徽家世继黄羊。”世人评论他一生忠君、勤政、爱民、崇俭,是官吏楷模。 祁隽藻祁隽藻不仅是晚清政坛上的一位名臣,他为维护清王朝的统治和中华民族的利益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而且他还是一位著名的学者,在近代学术史上有突出的贡献。他撰写的《马首农言》是祁隽藻于1834年因母逝回寿阳平舒老家守孝期间,在留心农事,访问乡民,深入研究当地气候、耕作、水利、畜牧、赋税等情况基础上而作,是清朝后期一部重要的区域性农学著作。他精通经书,提倡汉学与宋学并重,倡导经世致用之学,并身体力行。他曾组织学者俞理初、苗先路、李申耆、张穆、何绍基及何秋涛等人校刊过《说文系传》和《朱子小学》,编纂过《春秋左传读本》,他批注过《三国志·魏书》,他的著作有《谷曼谷九亭诗集》、《祁大夫字说》、《皇朝谥法考》、《十三经断句考补》、《京口山水考》及《勤学斋笔记》等二十余部。此外,他还为父亲祁韵士,清代早期学者顾炎武、阎若琚,好友张穆、程春海等名人刊刻了年谱和他们的遗作,使大量珍贵史料得以保存和流传。   祁隽藻还是一位清道光、咸丰、同治年间著名的诗人和书法家。他一生集诗近3000余首,自编《谷曼谷九亭集》十二卷,《谷曼谷九亭后集》十二卷,被人尊为道光年间诗坛领袖。陈衍在《石遗室诗话》中称“祁文端为道、咸间巨公工诗者。”刘禺生撰《世载堂杂忆》说“当时都下以名高位重之祁隽藻、陶澍、张洋河等为领袖,芸集都下。”对他在京都诗坛的地位作了肯定。祁隽藻的书法由小篆入真行,出颜柳,参以山谷,深厚遒劲,自成一格,论者谓达到“大书深刻”之绝诣,有“为一时最,人共宝之”之赞誉。
2023-07-24 02:24:194

祁寯藻的人物生平

祁寯藻  大清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 籍贯山西省寿阳县族裔汉族字号字叔颖,一字淳甫、改实甫  号春圃、息翁谥号文端出生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  山西省寿阳县逝世同治五年(1866年)  京师出身  嘉庆十九年甲戌科进士出身 祁寯藻(1793年7月11日(癸丑年)—1866年10月22日)字颖叔、淳浦,避讳改实甫,号春圃、观斋、息翁,山西寿阳县平舒村人。户部郎中祁韵士之子。嘉庆进士。历官至军机大臣,左都御史,兵、户、工、礼诸部尚书,体仁阁大学士、太子太保。道光十九年(1839)赴福建筹办海防,查禁鸦片。咸丰帝即位,更得重用。后自请辞官。咸丰、同治之际,密陈厘捐病民,力请罢止。论时政六事。同治元年(1862),供职弘德殿,教同治帝读书。五年后卒。 谥号文端。世称“三代帝师(道光、咸丰、同治)” 、“四朝文臣(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寿阳相国”。他一生忠清亮直,勤政爱民,举贤荐能,政绩卓著,对朝政有影响。其书法由小篆入真行,师承二王,出颜柳,参以山谷,深厚遒健,自成一格,为清代中晚期著名书法家,有“一时之最,人共宝之”“楷书称首”的赞誉。祁寯藻主持清代道咸诗坛、书坛长达几十年,为士林所瞻望,他为学主张通训诂,明义理,调和汉、宋学术之争;为诗主张宗宋,开后代同光宋诗派诗人之先河;尤其他的书法,更是清代书坛承上启下的一代宗师,他的书法由小篆入真、行,出颜、柳,参以山谷,深厚遒劲,自成一格,论者谓达到“大书深刻”之绝诣,有“为一时最,人共宝之”的赞誉。以其在清代山西书法史上的影响和地位而论,堪称傅山以后第一人。 其子祁世长历任翰林院编修、工部尚书,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其孙祁友蒙历任南河同知、湖北知府,玄孙祁式潜抗日战争时期加入中国共产党。 祁隽藻(1793年7月11日—1866年),字叔颖,号淳甫,因避讳穆宗载淳之讳改号为实甫,晚号观斋、息翁、间叟。山西寿阳平舒村人。祁隽藻生于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历经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五朝,于同治五年(1866年)病逝,终年七十四岁。祁隽藻为寿阳祁氏第十六代裔孙,是祁韵士的第五子。他二十二岁中进士,曾官至大学士、首席军机大臣(正一品),是当时晋人在朝中居官最高最久者。他曾为三代皇帝授课:道光年间,他在翰林院任侍讲学士,经筵讲官,为道光帝讲习经书;咸丰帝年间,他为体仁阁大学士兼任讲官,为咸丰帝讲治国方略,授用人之道;同治年间,他在弘德殿为同治帝授课,朝夕纳诲启沃。所以,人们称他为“三代帝王师”。一个人一生能为三代皇帝授课,实乃罕见。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六月初四日(7月11日),祁隽藻出生于北京城南宣武门外铁门官舍,当时其父祁韵士正复校文渊、文源两阁《四库全书》。祁隽藻自幼聪明过人,他四岁开始识字,六岁入家塾,十岁写作文,读书过目不忘,被人们誉为神童。十二岁时,祁隽藻赋《春草诗》以见志。嘉庆九年(1804年),祁韵士因宝泉局亏铜案发,被牵连逮问治罪,祁隽藻随侍狱中读书,后祁韵士被发配伊犁,他只好和母亲兄弟们回到寿阳平舒老家。母亲刘夫人为把儿子们培养成人,先后特邀名师为他们讲解诸经四书。母亲对儿子的学业要求相当严格,据说在祁隽藻十五岁那年,参加县里的考试,以第一名的好成绩考中秀才。当祁隽藻兴高采烈地把中秀才的消息告诉母亲时,母亲却告诉他,学无止境,你刚中个秀才就如此得意,向人眩耀,日后还会有什么大的出息。祁隽藻深知母亲的良苦用心,自此,再不自满。此事被后人传为佳话,光绪皇帝的老师翁同和给他儿子写信,让其努力学习,就引用了这段故事。祁隽藻十八岁参加了省里举行的乡试中举人。 嘉庆十九年(1814年),二十二岁的祁隽藻赴京参加会试中进士,因成绩优异,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嘉庆二十年(1815年),其父祁韵士逝世,祁隽藻守孝三年。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四月,祁隽藻被授翰林院编修,从此步入仕途。道光元年(1821年)三月,祁隽藻奉旨入值南书房行走。道光三年(1823年)任湖南学政。学政是清代各省管理学校教育事务的官员,其位在巡抚后,由朝廷亲自派任。他在任学政期间,废除了新生红卷陋规,重新恢复童生复试黎明入场的惯例,并取消了考生所交的选拔优生试卷费,受到了湖南人民的称颂。道光十二年(1832年),祁隽藻“由庶子连擢侍讲学士、通政司副使、光禄侍卿、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一岁中凡四迁”,从正五品官一跃升到从二品的六部副长官。道光十四年(1834年),祁隽藻因母逝回寿阳老家守孝,期间著《马首农言》。道光十六年(1836年),守孝终,回朝任兵部右侍郎,后转任左侍郎。道光十七年(1837年),调任户部右侍郎并简放江苏学政。他到江苏后,奉旨严禁鸦片烟,撰写《新乐府》三章,刊示各地,痛陈鸦片烟之害,对当时的禁烟运动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他针对当时江苏学子重文轻德,在考试中词章之学甚多,根底之学甚少等问题,于道光十九年(1839年)重刊了宋本《说文系传》,刊发了《朱子小学》,遵旨恭书《圣谕广训》等,以加强基础知识和德行的教育。他还针对各州书院简陋考棚少而考生多的问题,增修了考棚,重修了常州书院,为发展江苏的教育事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这年九月,祁隽藻调补吏部右侍郎。十二月,补授都察院左都御史。道光二十年(1840年),祁隽藻奉旨和刑部侍郎黄爵滋赴福建视察海防建设及禁烟事宜。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后,他上书道光帝“一、建议闽浙总督宜驻泉州督办防务,因为英国的武装船只大多停泊在漳州和泉州海域,泉州为扼要之区,所以总督每岁暂住泉州,督办防务,非常必要。 二、建议将福建沿海的炮台改为炮墩。三、建议朝廷应重视海战,制造可与英军抗衡的大船大炮。四、查禁烟贩,惩治汉奸。五、禁止漳州、泉州两府行使夷钱,凡有夹带或私铸者均要治罪。”这些建议切中时弊,得到道光帝认同,并颁旨施行。二月,补授兵部尚书。七月,英军进犯厦门,被闽浙总督邓廷桢击退,邓廷桢上折报告战况并保奏立功将士,但朝中的妥协派却诬蔑他是虚报战况,欺瞒邀功。道光帝又命祁隽藻核查厦门战况,通过认真调查,祁隽藻用确凿的证据证明邓廷桢所奏属实,从而揭露了妥协派的诬蔑,保护了抵抗派将领。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祁隽藻调任户部尚书,九月,被命为军机大臣。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正月,任经筵讲官,为皇帝研读经史。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祁隽藻和兵部尚书文庆前往天津调查长芦盐运使陈鉴挪用盐税案。查清事实后,撤职查办了陈鉴,整饬了盐政官吏,改革了长芦盐务章程,从而使清朝的盐政管理有所改善,清廷的财政收入也有所增加,此举被时人称为救时良策。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祁隽藻主持户部筹办恢复海运。次年,海运恢复,从此,海运成为清朝重要的运输方式,也使京城供养的困难得以解决。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二月祁隽藻任上书房总师傅,七月以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管户部三库事务。十月,奉旨会同陕甘总督琦善查办已革职的岷州知州陈昌言揭发总督布彦泰案,经查核,陈昌言所奏为诬告,祁隽藻即上奏皇帝降旨遣戍诬告者陈昌言到新疆充当苦差。办案完毕后,奏请返京,同时奏请皇帝恩准其顺便回寿阳老家为先祖上坟扫墓。道光三十年(1850年)正月二十二日,祁隽藻途经山西介休,闻道光帝驾崩。于是,匆忙返京,途中路过寿阳老家而未入家门探望,便直奔京师。道光帝去世后咸丰帝即位,六月,授祁隽藻为体仁阁大学士(大学士为清朝内阁主官,正一品,是最高品秩文职官员),仍管户部。咸丰元年(1851年),咸丰帝广开言路,采纳百官谏言,锐意图治。罢免了穆彰阿、耆英、琦善等对外妥协的大臣,起用了林则徐、姚莹等名臣,任命祁隽藻为首席军机大臣,兼管户部事务。祁隽藻成为当时左右枢务的重臣。咸丰二年(1852年)祁隽藻爵太子太保衔。就在这一年,咸丰皇帝对主要官员的政绩进行了评估,对祁隽藻的评价是:“在军机处行走有年,实力匡襄,殚精竭虑。自军兴以来,夙夜在公,勤劳倍著。”咸丰三年(1853年),上临雍充进讲官。在此期间,他向咸丰帝提过许多建议,当时有的大臣奏请开厘捐,他认为厘捐损害百姓利益,不宜开征。有人提出铸大钱,他上奏罢铸。他事事以国以民为重,对咸丰帝影响很大,为维持清朝政局稳定起了一定作用。是年正月三十日,祁隽藻六弟祁宿藻在太平军围攻南京城时,因守城劳瘁呕血而殒。祁隽藻得知后感愤时事,旧病剧增,屡请假医治,但效果不佳。咸丰四年春,感到左肋涨痛,气喘头晕。七月,患感冒,不寐少食,晕眩益甚。秋季又染痢疾,头部生疮,久病不愈,故奏请皇帝允其致仕。祁隽藻致仕后,一些爱国忧民的官吏,特别希望祁隽藻能复出。咸丰九年(1859年),何子贞在和祁隽藻的《谏草堂》诗中写道:“寿阳相国人伦宗,谓此振兴关圣道。”同年,徐继畲在寄《呈寿阳相国二首》诗中写道:“共祝温公无返洛,且看裴公再扶唐。”他将去职的祁氏,比作裴度和司马光,坚信祁隽藻能象他二人一样再度出山,鼎力匡扶社稷。祁隽藻致仕后,仍十分关心国家大事,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进犯天津,直逼京师。咸丰皇帝率大臣准备逃往热河,祁隽藻得知后,密疏切谏,指出热河只适于暂停,不宜久留,而关中地理位置重要,可进可退,适宜建都,所以皇帝应往关中而不应去热河。咸丰十一年(1861年),咸丰帝在热河病逝。六岁的皇太子载淳继位,慈禧太后联络恭亲王奕欣发动“祺祥政变”。慈禧、慈安两宫皇太后垂帘听政,定年号“同治”,载淳即同治帝。同治即位后,起用旧臣,当年十月二十一日在寿阳老家养病的祁隽藻接到上谕:“大学士祁隽藻,忠清亮直,学问优长,著即来京,听候简用。”十一月,祁隽藻先派子祁世长赴京向皇上恭递了《陈时务疏》折,向皇帝献治国安邦之道。此疏陈时政六事:一曰保护圣躬,以崇帝学;二曰绥辑民心,以清盗源、;三曰重守令,以固民心;四曰开制科,以收人才;五曰速剿山东、,河南贼匪,严防山西、陕西要隘,以卫畿辅;六曰敦崇节俭,以培元气。言词恳切诚挚,被上采纳,并予以施行。这年十二月,以大学士衔补授礼部尚书。同治元年(1862年)二月六日,祁隽藻从寿阳老家返回京城,奉慈禧、慈安两宫皇太后的旨意,在弘德殿教授年仅七岁的皇帝读书,同时为同治皇帝授读的还有前任大学士时管理工部事务的翁心存、工部尚书倭仁、翰林院编修李鸿藻等,而祁隽藻为领班老师。为同治帝授读期间,祁隽藻竭诚进讲,授皇帝治国安邦之道,博得了两宫皇太后的赞赏。十二月慈禧太后赐“夙夜寅清”匾予祁隽藻。同治三年(1864年)十二月,同治皇帝书赐“美意延年”匾一面,予以褒奖祁隽藻。就在这年,祁隽藻头晕病复发,并且腹泻,便奏请开缺,皇上只准其开缺礼部尚书,以大学士衔仍在弘德殿行走。同治四年(1865年),七十三岁的祁隽藻自春季以来一直多病,八月八日,奏请停全俸致仕。皇上准开弘德殿差,以大学士致仕,仍食全俸。同治五年(1866年)春季时,祁隽藻精神尚好,夏季食欲不振,八月病情加重,但他仍不忘国事,在病中得句云:“病久岂忘忧世念,梦中还有荐贤心。”九月初四日,命子世长具笔墨,题一绝句:“天子临轩选异才,八方平定物无灾。上元事业十年后,定有贤豪应候来。”写完后瞑目不语。九月十二日(10月22日)未时逝世,终年七十四岁。祁隽藻为官一生,受过皇帝的奖赏二十余次、受赠物品达百余件,被世人誉为晚清一代名相。在他逝世后,皇帝给予极高的评价,“予告大学士祁隽藻学粹品端,忠清亮直,加恩晋赠太保,谥文端,照大学士例赐,入祀贤良祠。”兵部主事王轩为祁隽藻撰写了挽联:“河山壮三晋,萃汉儒名物,宋儒名理,而为名臣,中外咸知如圣喻,所云名世乡邦并司马;冠冕尊四朝,统侨古遗爱,肸古遗直,而憗遗老,亲贤不避宜夫子,只叹遗徽家世继黄羊。”世人评论他一生忠君、勤政、爱民、崇俭,是官吏楷模。祁隽藻不仅是晚清政坛上的一位名臣,他为维护清王朝的统治和中华民族的利益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而且他还是一位著名的学者,在近代学术史上有突出的贡献。他撰写的《马首农言》是祁隽藻于1834年因母逝回寿阳平舒老家守孝期间,在留心农事,访问乡民,深入研究当地气候、耕作、水利、畜牧、赋税等情况基础上而作,是清朝后期一部重要的区域性农学著作。他精通经书,提倡汉学与宋学并重,倡导经世致用之学,并身体力行。他曾组织学者俞理初、苗先路、李申耆、张穆、何绍基及何秋涛等人校刊过《说文系传》和《朱子小学》,编纂过《春秋左传读本》,他批注过《三国志·魏书》,他的著作有《谷曼谷九亭诗集》、《祁大夫字说》、《皇朝谥法考》、《十三经断句考补》、《京口山水考》及《勤学斋笔记》等二十余部。此外,他还为父亲祁韵士,清代早期学者顾炎武、阎若琚,好友张穆、程春海等名人刊刻了年谱和他们的遗作,使大量珍贵史料得以保存和流传。祁隽藻还是一位清道光、咸丰、同治年间著名的诗人和书法家。他一生集诗近3000余首,自编《谷曼谷九亭集》十二卷,《谷曼谷九亭后集》十二卷,被人尊为道光年间诗坛领袖。陈衍在《石遗室诗话》中称“祁文端为道、咸间巨公工诗者。”刘禺生撰《世载堂杂忆》说“当时都下以名高位重之祁隽藻、陶澍、张洋河等为领袖,芸集都下。”对他在京都诗坛的地位作了肯定。
2023-07-24 02:24:261

祁寯藻的相关事件

道光年间,祁隽藻在京收到近本家“里七门”一封书信,信告邻居打墙多占了一步宽地基,为此事求祁大人做主。时隔不久,近本家接到祁隽藻的回信,只见信中写了这样四句话:“千里捎书为堵墙,让人一步又何妨?古修长城今还在,不见当年秦始皇。”那本家看了祁大人的书信自惭形秽,这场官司不打自消了。民间还有人说信内四句诗是:“千里捎书为堵墙,让人一步有何妨?好地千年换百主,自古人长天也长。”诗意大致相同,它告诫人们,相处当以礼让为先,争名夺利到头来还是两手空空。 祁隽藻22岁以第二名高中榜眼,中因父亲祁韵士嘉庆九年,以朗中监督宝泉局库亏铜失察案牵连,被削为一般翰林,然深为嘉庆赏识。这嘉庆也算是心细之人,早有心测试祁隽藻博学能否致用。一日朝罢,独留祁隽藻在朝,皇上道:“素闻爱卿多才多艺,今烦劳先生在径寸之木作书画,三日为限。此等雕虫小技,爱卿幸勿推却。”祁隽藻从太监手中接过两块一寸见方的檀香木,一块要上书一万个字,一块要画上一万头骆驼。祁隽藻先是一惊,然后定了定神道:“臣遵旨”。欣然领命退朝。眼看三天限期已到,朝罢已毕,只见祁隽藻手捧两块檀香木跪在龙帐前道:“启奏吾皇万岁,不才书画已就,请万岁过目。”这时,走过一位太监从祁隽藻手中将两块方木呈与嘉庆帝观看。只见一块上面写着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整十二个字。嘉庆帝心想:这话出自《三字经》,用于此,足抵万字。他又看了看另一块,只见上面画了一座大山,山这边画了一个骆驼脑袋,山那边画了一条骆驼尾巴。便问:“祁爱卿,怎么看不到万头骆驼呢?”“禀万岁,其余都在山后行走呢。”这时,只见嘉庆帝大喜道:“好!写得好!画得妙!” 《天地民心》是著名作家朱秀海继《乔家大院》之后的又一力作,刻画了一位忧国忧民好官祁隽藻的形象。祁隽藻,字叔颖,一字淳甫,避讳改实甫,号春圃。山西人。清嘉庆十九年进士,由庶吉士授编修,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太子太保。祁隽藻曾因反对肃顺重用湘军,以病辞仕。同治元年,授命复出,以大学士衔补授礼部尚书,后病卒北京,谥文端。祁隽藻有着“四朝文臣”、“三代帝师”之称,横亘嘉庆、道光、咸丰和同治四代,辅政为官达46年之久。 祁隽藻与程恩泽都是近代倡导宋诗的代表诗人,为诗主张不论穷通显晦,都要温柔敦厚,要讲究“学识”和“性情”。祁隽藻的诗模仿杜甫、韩愈、苏轼,他创作的具有现实内容的诗,如叙事的《纪事》,反映人民疾苦的《感河南直隶二案时久不雨》、《肩舆道覆夷于右臂作此自遣》,赞颂为民兴利的官吏的《蓝公教织歌》等。他的诗大多是咏物、写景、感恩、扈从、官场应酬之作,但能显出学问、性情。陈衍《石遗室诗话》以为他是“道、咸间钜公工诗者,素讲朴学,故根底深厚,非徒事吟咏者所能骤及”。 五岁巧对——祁隽藻童年才智过人曾为清朝道光、咸丰、同治“三代帝王师”的祁隽藻幼年就聪明过人,父亲祁韵士爱他如掌上明珠,常和友人叙谈说:“莫谓松柏小,已具栋梁才。”一年端午节,五岁的祁隽藻奉母命给三哥三嫂送去五个粽子。三嫂乃大家闺秀,又素闻小弟诗才敏捷,见隽藻送来粽子便想测试一番,即命题曰:“五月五日五弟相送五粽,好香!好香!”只见隽藻略加思索脱口诵道:“三更三点三嫂伴读三哥,好亲!好亲!”三嫂闻言顿时晕生两颊,追打隽藻,吓得小隽藻拔腿就跑。这年中秋节,祁隽藻一家共坐庭院饮茶赏月。大圆桌上各式月饼与糖果、酒具摆得满满的。一时兴起,祁韵士指物出联,让儿子们逐一来对。当轮到小隽藻答对时,韵士看他年幼,指着一旁那只果篓子说:“果果篓篓果果,”小隽藻眼珠一转,将眼光移到桌上的沙茶壶上,便脱口对道:“壶壶盖盖壶壶。”“对得好!对得好!”全家人无不夸奖小隽藻的才智机敏。
2023-07-24 02:24:401

祁隽藻的妻子是谁

祁隽藻的妻子是曹玉儿!
2023-07-24 02:24:521

正史里祁隽藻很不喜欢曾国藩是吗?是什么原因让他厌恶曾国藩?

祁隽藻觉得曾国藩兵权太重,不喜欢曾国藩。据史料记载,咸丰四年(1854年)八月曾国藩湘军攻克太平军占领的武汉,咸丰帝闻捷色喜说,没想到曾某一书生“乃能建此奇功”。在傍的军机大臣祁寯藻却道:“曾国藩以侍郎在籍,犹匹夫耳。匹夫居闾里,一呼,蹶起从之者万余人,恐非国家福也。”
2023-07-24 02:24:591

鬼子六弈忻的生卒年月?

道光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在后宫中地位仅次于皇后的静皇贵妃生皇六子奕欣。 清宣宗(道光)生前共有三后九子,长子薨于道光十一年四月,而二、三两子幼殇;道光十一年六月初九日宣宗第三后孝全皇后生皇四子奕詝,即后来的清文宗(咸丰)。如果处在明朝,则“立嫡不立长,立长不立贤”的立嗣规则就已注定了奕詝这位嫡长子的未来皇帝身份,不过就算在以立贤为主的清朝,奕詝的嫡长身份亦使他得到了帝位竞争者中最有利的地位。道光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在后宫中地位仅次于皇后的静皇贵妃生皇六子奕欣。 道光二十年正月初九,时年三十三岁的皇后驾崩,道光帝亲自为其定谥为“孝全”。在孝全皇后之后,道光帝未再立后,于是奕欣的生母以皇贵妃的身份成为了六宫中之第一人,而年幼的奕詝也交托给皇贵妃抚育。在某些人看来,帝位的天平开始向奕欣倾斜了。 但为一母所育奕詝和奕欣都还是不懂事孩子,成人所追求的权利此刻尚未给他们带来任何影响。也许是年龄相仿(皇五子奕淙出嗣为敦郡王,而皇七子之后年龄都太小),也许是因为身在寂寞宫廷而缺乏别的朋友,兄弟俩的感情十分亲密。据《清史稿》载“(王)与文宗同在书房,肄武事,共制枪法二十八势、刀法十八势,宣宗赐以名,枪曰“棣华协力”,刀曰“宝锷宣威”,并以白虹刀赐奕欣。”由此可见二人关系之亲密,而宣宗亦为此感到欣慰。 树欲静而风不止,奕詝和奕欣还没有争夺帝位的念头,而他们的老师杜受田与卓秉恬却开始在暗中进行着无声却激烈的斗争。亲奕欣的卓秉恬生前长期担任大学士,“历管兵部、户部、工部,赐花翎”,身后谥为“文端”,由此可见是一位才德皆有可观之重臣,但《清史稿》又载其常在亲贵主持的会议中于众皆称是之际却“时有辩论,不为用事者所喜”,卓秉恬这种不够圆滑性格也在言传身教中极大的影响了弟子奕欣;而亲奕詝的杜受田虽然职位较低(此时只是从二品但担任上书房总师傅。),但其在处事与捉摸宣宗心思方面却胜过卓秉恬甚多。根据史书记载,有两件事对宣宗决定继承人取到了重要影响,其一载于《清史稿》,曰:“文宗自六岁入学,受田朝夕纳诲,必以正道,历十余年。至宣宗晚年,以文宗长且贤,欲传大业,犹未决;会校猎南苑,诸皇子皆从,恭亲王获禽最多,文宗未发一矢,问之,对曰:‘时方春,鸟兽孳育,不忍伤生以干天和。"宣宗大悦曰:‘此真帝者之言!"立储遂密定,受田辅导之力也”。其二出自野史笔记《清人逸事》,曰:“道光之季,宣宗衰病,一日召二皇子入对,将藉以决定储位。二皇子各请命于其师,卓(秉恬)教恭王,以上如有所垂询,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杜则谓咸丰帝曰:‘阿哥如条陈时政,智识万不敌六爷。惟有一策,皇上若自言老病,将不久于此位,阿哥惟伏地流涕,以表孺慕之诚而已。"如其言,帝大悦,谓皇四子仁孝,储位遂定。”道光二十六年,清宣宗置立储诏于鐍匣。 观以上二事,奕詝得立多倚杜受田之力(杜受田又靠揣摩宣宗心意,老实说不是所谓“正道”),而两事给人的的感觉又颇似《三国演义》中曹丕与曹植,做哥哥的都靠取巧而成为继承人,虽然可说都是应该的,但往往令人为弟弟抱不平;而第二件事则已写明奕詝在时政方面不如奕欣,而两事合并又体现了奕欣的文武双全。另一方面,卓秉恬虽未替奕欣取得皇位,但奕欣却学到了卓秉恬因长期兼管京尹而获得的理政务实之才。由于此时奕欣未满十五岁,可以说还是个孩子,所以他并未完全了解这次竞争的成败会对自己一生所产生的影响;而大奕欣一岁半的兄长奕詝却充分了解到了个中玄妙,岁月磨练带来的经验胜过了天资聪明。此外,没有证据表明奕詝、奕欣的兄弟之情在争夺帝位的过程中受到大的损害。 道光二十八年,奕欣(应该没满十六岁,好年轻……)娶桂良之女为妻;而后来的慈安太后“事文宗潜邸”应稍晚于此。奕欣娶桂良之女为妻一事对他以后的外交生涯和所谓“恭王派”的成立都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道光三十年正月十四(1850年2月25日) 清晨,清宣宗病笃,遂召宗人府宗令载铨,御前大臣载垣、端华、僧格林沁,军机大臣穆彰阿、赛尚阿、何汝霖、陈孚恩、季芝昌,总管内务府大臣文庆公启鐍匣,宣示御书“皇四子立为皇太子”;但宣宗最终也没有放弃皇六子奕欣,他在生命的最后留朱谕“封皇六子奕欣为亲王”,而这种留双遗诏的情况是罕见的。是日,宣宗崩于圆明园慎德堂。 二 恭亲王——最年轻的军机大臣 道光三十年正月二十六(1850年3月9日)未满十九岁的奕詝登上了帝位,改明年为咸丰元年。尊皇贵妃为皇贵太妃;追封早薨三兄为郡王,封弟奕欣为恭亲王(咸丰二年四月分府,命仍在内廷行走),其余诸弟皆为郡王。用现在的观点来看,以奕詝这个年龄成为中国的统治者未免太过年轻,而在清朝,这个年纪继位的皇帝却不算小了。 也许是皇家子弟早熟,抑或政治责任感驱使,年轻的皇帝很快显示一个统治者应有的气魄(也很可能多数为杜受田所教,《清史稿·杜受田传》曰:“国家大政及进退大臣,上必谘而后行”。)。一方面,奕詝重新起用了被誉为道光朝第一贤臣的林则徐,命其以钦差大臣署广西巡抚的头衔赴广西镇压刚刚兴起太平天国运动(可惜林则徐未至广西便于半途病故,若林文忠多得三载之寿,则两秀很可能就不能离开两广了);另一方面,即位仅九个月的奕詝以“妨贤病国”的罪名将受宣宗顾命的领班军机大臣穆彰阿革职永不叙用。穆彰阿在道光朝中后期权倾一时,结成“穆党”以至门生故吏遍于中外,知名之士多被援引,堪称祸国甚烈。奕詝这一果断的处置,使得天下正人无不称快,而奕詝的地位也随之稳固下来。 奕詝锐意图治,这需要一个同样想振作的行政班子。穆彰阿之后,咸丰先后任命赛尚阿、祁隽藻担任领班军机大臣,但这些老臣很快就用事实证明了自己不是那种栋梁之才。随着太平天国的发展壮大,满清的局面也越来越糟,咸丰三年,太平军林凤祥、李开芳部逐步逼近京畿,已对祁隽藻彻底失望的咸丰帝想起了自己二十岁的弟弟——恭亲王 奕欣。此刻的奕詝显然不认为局面的败坏是因为自己志大才疏能力不足所致,在他看来原因在于内而军机、外而督抚都辜负了自己。 咸丰三年九月(一说十月,九月之说出自《清史稿·恭亲王传》),奕欣受命在军机处行走。这是在雍正七年军机处(房)设立以来的第三位出任军机大臣的亲王(第一位是怡贤亲王允祥,但允祥任职不足一年就去世了;而第二位成哲亲王永瑆也只入值军机十个月)。此刻的奕欣刚满二十岁,在军机处又属新进,但他亲王的地位使得祁隽藻亦须对其顾忌、退让,此后在咸丰的默许与支持下奕欣很快成为了事实上的领班军机大臣,祁隽藻在委蛇了一段时间后于咸丰四年八月请了病假,又在十一月致仕(祁隽藻在不受咸丰信任的情况下又遭到了端华、肃顺的排挤)。奕欣遂成为正式领班军机大臣,至此道光朝之军机大臣已全部撤换,一个全新的行政班子成立了。 史书就奕欣担任首辅这一时期的作为鲜有较详细的记载,其中《中国史纲要》称:“奕欣任职两年,没有什么作为”,但事实证明满清的情况在这一时期并未继续恶化。相反,之前发展迅速的太平天国在这一阶段遭受了几次相当大的挫折;当然,缺乏经验的奕欣不太可能是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角,但奕欣在任职期间的表现应相当优异(其间陆续兼任都统、右宗正、宗令。),否则咸丰末年深孚众望的恭亲王就不会存在。在朝廷认为最重要的华北战区,林凤祥、李开芳统率的太平军“扫北”军一路劫掠北上,至沧州又尽屠全城,于是该部“长毛贼”迅速陷入绝境,至咸丰五年初全军覆没,而奕欣也因为“畿辅肃清,予优叙”。在南方战区,湘军于湘潭大败太平军林绍璋、曾天养部,太平军随后被迫从湖南全境退出,而平定本乡出援外省的湘军也因此开始成为满清的一支重要武装力量(这一事实表明奕欣不属于那一类具有满汉珍域之见的满蒙亲贵)。 咸丰五年七月,奕欣的生母(静)皇贵太妃病笃,随后尊皇贵太妃为康慈皇太后,至七月初九皇太后崩,七月二十咸丰以恭亲王“办理皇太后丧仪疏略”为由“罢军机大臣、宗令、都统,仍在内廷行走,上书房读书。”《清朝简史》一书以“咸丰帝又以莫须有的罪名,把奕欣赶出军机处”来形容这次事件。奕詝和奕欣何以决裂?高阳先生在历史小说《慈禧全传·序》中曾引用王闿运《祺祥故事》所载并做分析说明,现摘录如下。(A段为《祺祥故事》所载;B段为高阳先生所做分析。) A 会太妃疾,王日省,帝亦省视。一日,太妃寝未觉,上问安至,宫监将告,上摇手令勿惊。妃见床前影,以为恭王,即问曰:“汝何尚在此?我所有尽与汝矣!他性情不易知,勿生嫌疑也。”帝知其误,即呼“额娘”。太妃觉焉,回面一视,仍向内卧不言。自此始有猜,而王不知也。 B 圆明园三园之一的万春园,原名绮春园。道光年间,尊养孝和太后于此。文宗即位,亦奉康慈太妃居绮春,这是文宗以宣宗尊孝和者尊康慈,而视疾问安,又无异亲子,凡此都是报答抚育之恩。但看康慈误认文宗为恭王所说的一段话,偏心自见,而猜嫌固先起自康慈。 A 又一日,上问安入,遇恭王自内而出,上问病如何?王跪泣言:“已笃!”意待封号以瞑。上但曰:“哦,哦!”王至军机,遂传旨令具册礼。 B 此记康慈不得太后封号,死不瞑目。“哦,哦!”是暂不置可否之词,恭王则以为文宗已经许诺。这可能是一种误会,但恭王行事,有时亦确不免冲动冒失,因而被认为“狂妄自大”,以后与慈禧的不和,即由于此种性格使然。……至于“传旨”,通常指口头传达旨意而言。 A 所司以礼请,上不肯却奏,依而上尊号,遂愠王,令出军机,入上书房,而减杀太后丧仪,皆称遗诏减损之。自此远王同诸王矣! B “所司”指礼部。尊封皇太后,应由礼部具奏,陈明一切仪典。恭王传旨,虽非文宗本意,但皇帝如摈拒礼部请尊封皇太后的奏章,则将闹成大笑话,所以不得不依奏。而恭王的“传旨”,起于误会,终同挟制,文宗自然要懊恼。 由于缺乏其他相关史料,而高阳先生所做分析又颇为精当,是故引用上文于此。而咸丰之罢恭王,既被后世称为“莫须有”,其不公可知也。 咸丰五年七月奕欣被罢免。次年二、三月太平军破江北大营,五月破江南大营;同年二月、十月广西马神甫案与广东亚罗号事件先后发生,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清廷一时内外交困。两大营败破的在于两大营本身缺乏战斗力,而太平军急于解除南京遭到的封锁;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则可认为是英、法两国在克里米亚战争结束之后可以将军力移往中国,以便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以上几事基本不会因为清朝皇帝或首辅的意志而有所改变,若咸丰能将对奕欣的罢免推迟一年再以军事外交的失利作为借口,则理由就充分了很多。而奕欣凭借运气躲开了这个责任,于是在局势再次败坏后部分臣僚开始怀念这位二十三岁的前首相,其中也开始夹杂了对咸丰帝的抱怨。 咸丰既罢恭亲王,乃以顾命大臣、协办大学士文庆接任领班军机大臣并“晋武英殿大学士,管理户部,充上书房总师傅。”。而文庆亦是满臣中之能者,其人在道光朝已多次出任军机大臣,在此危急之时主张“欲办天下大事,当重用汉人”,积极支持曾国藩及湘军,同时提拔了胡林翼、袁甲三、骆秉章、阎敬铭诸人。《清史稿》曰:“文庆醇谨持大体,……端华、肃顺渐进用事,皆敬惮其严正焉。”文庆在任职年余病故。文庆之后,彭蕴章继任领班军机大臣。其间由于宗室肃顺逐渐得宠,中枢乃分为彭、肃两派,为争宠计,两派皆外引督抚为援(彭蕴章文倚何桂清、武恃和春、张国梁等人;肃顺内以郭嵩焘、王闿运为幕,外而力荐曾左彭胡等湘系诸人),犹如唐之刘李党争。中枢既如此,时局安得不坏?若非太平天国亦同时内讧连连的话,清朝的统治也许就结束了。但在另一方面,英、法两国没有为了配合中国人也搞一场内讧,他们与清军开始在广东发生了一系列的冲突。 也许是为了笼络负责外交谈判的桂良,也许是想起了昔日的兄弟之情,咸丰七年五月,奕詝复授恭亲王为都统。据野史所载,咸丰使恭亲王治太后陵事,肃顺为固己位遂以作反诗、心怀怨望为名屡次攻讦恭亲王,以至奕詝和奕欣之感情一直未能恢复。 三 钦差便宜行事全权大臣——临危受命,“督办和局” 咸丰七年十一月十四日(1857年12月29日),英、法联军破广州,尽获城内大员。 咸丰八年四月初八日(1858年5月20日),联军克大沽炮台;满清谈判代表东阁大学士桂良、吏部尚书花沙纳被迫在极端不利的情况下与英法代表进行谈判,6月26日《中英天津条约》签订,27日《中法天津条约》签订。 咸丰九年五月二十五日(1859年6月25日),僧格林沁率部破联军于大沽。 咸丰十年七月初五日(1860年8月21日),联军破僧格林沁部于大沽;八月初四日(9月18日),联军复破僧格林沁部于张家湾;八月初七日(9月21日),联军再破僧格林沁部于通州八里桥,至此满清在京畿一带已无可用之兵。 咸丰十年八月初八日(9月22日),奕詝用肃顺之谋(彭蕴章因当年二月何桂清等人在江南的失败而被迫下台,继任领班军机大臣穆荫已依附肃顺;肃顺、怡亲王载垣和郑亲王端华三人已基本把持朝政),以“坐镇京北”、“将以巡幸之备,作为亲征之举”为名逃往热河(承德),同时任命奕欣为“特授留守京师、督办和局、便宜行事、全权钦差大臣”留京善后。如果结合之前的中外事态来看,这个所谓的“钦差便宜行事全权大臣”其实是肃顺排挤奕欣的手段,这个职务把恭亲王送进了一个既危险而又难以措手的境况。 由于咸丰十年八月初三日(9月17日),中国谈判代表怡亲王载垣下令扣留了以巴夏礼为首的英法谈判代表38人,之后通过咸丰的命令又处决了其中26人(这也是联军火烧圆明园时所持的理由,而绝大多数中国历史书没有记载中方杀害英法谈判代表一事。这里所用资料来自《剑桥中国晚清史》)。而留在联军控制下的北京的中国谈判代表奕欣不得不当心自己会因此遭到报复,即便不遭处决、监禁,但以奕欣的身份只要遭到了“外夷”的侮辱也是不能容忍的;鉴于耆英的例子(1858年,作为谈判代表的耆英因“擅自回京”的罪名被赐死),奕欣也无法弃职逃走。此刻的奕欣无疑将闯了祸又把烂摊子推给自己的肃顺一伙恨之入骨。据另外一些资料记载,奕欣在联军入城后出城躲到了长辛店,拒绝(其实是不敢)与之进行直接谈判,最后在所谓“调停者”——俄国公使伊格那切夫愿以自己作为人质以担保奕欣人身安全的情况下,奕欣回到北京由桂良、文祥辅佐开始了与侵略者的谈判(但奕欣谢绝了由伊格那切夫作为人质以担保自身安全的建议),而奕欣也因此第一次戴上了卖国的帽子。 奕欣本人曾对当时的局面作了这样的描述:“大沽未败以前,其时可剿而亦可抚;大沽既败而后,其时能抚而不能剿。至夷兵入城,战守一无足恃,则剿亦害抚亦害。……(故不得不)权宜办理。”在这样的情况下所谓谈判无非是任列强予取予求罢了,无论改换何人进行谈判也决不会有什么迥然不同的结果,此外躲在热河的咸丰又命令奕欣“将退兵各层迅速定议,俟该夷酋进城,即行前住画押换约,保全大局,毋再耽延,致生枝节。此时天气尚未严寒,该夷如能早退,朕即可回銮以定人心”。九月,条约达成,奕欣上奏自请议处,咸丰以“恭亲王办理抚局,本属不易。朕深谅苦衷,毋庸议处。”为由赦免了做替罪羊的弟弟。 在这一过程中,侵略者的强大与先进无疑给了奕欣极大的震撼,奕欣由原先的“理智型攘夷派”(奕欣在咸丰八年上《通筹大局不能稍涉迁就折》主张拒签《天津条约》,之后又上《江岸通商贻患甚巨宜早筹战备折》主张积极备战)转变成了“师夷自强派”,咸丰十年十二月初十日(1861年1月20日)咸丰批准了由恭亲王奕欣、文华殿大学士桂良、军机大臣文祥等在9天前在《通筹夷务全局折》中提议设立的“总理各国(通商)事务衙门”统管一切涉外事务,并任命奕欣为首席总理大臣,桂良、文样担任总理大臣;至此,“恭王派”开始了对清朝外交长达四分之一个世纪的控制;此外,由于俄国获利最多而祸华最烈,治俄先于治英法成为了奕欣的对外方针。与此同时,奕欣的“师夷”思想及外交风度无疑受到了“外夷”极大的欣赏,于是在庆祝签约的宴会上,“夷人”把奕欣恭上了“绝座”,叫其他王公跪迎,为此奕欣得到了“鬼子六”这个称号。而很快的,一个奕欣将要造反代替奕詝的谣言在京城一带开始流传,奕欣陷入了尴尬的境地;虽然没有证据,但结合当时的情况来看,制造谣言的幕后黑手有极大可能是躲在热河而与奕欣意见相左的肃顺。 四 辛酉政变 咸丰十一年春,为了避免与“夷人”同城居住而滞留热河的奕詝由于生活放纵无节搞坏了身体;七月十六日,奕詝病笃,乃留遗诏二道,一是立皇长子载淳为太子;二是任命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肃顺及御前大臣载垣、端华、景寿,军机大臣穆廕、匡源、杜翰、焦佑瀛八人“赞襄一切政务”,以上八人也被称为“赞襄政务王大臣”。 咸丰十一年七月十七日(1861年8月22日)清晨,清文宗奕詝崩于承德避暑山庄烟波致爽殿东暖阁。 留守京师的恭亲王奕欣很快就得到了咸丰帝驾崩的消息和遗诏的内容,抛开兄长去世的消息不说,奕欣对那张既在情理之中又在预料之外的“顾命大臣”名单感到了相当程度的震惊,他完全没有料到受命于危难之际的自己竟会被兄长彻底排除在新的权力中枢之外。不止奕欣自己,军机大臣文祥的落选表明了整个“恭王派”都遭到了排挤(文祥在军机处的资历与匡源大致相同,优于焦佑瀛;咸丰十一年在军机处五大臣中排名第三,先于杜翰、焦佑瀛;而此刻却唯一落选),在这种情况下,奕欣必须在妥协和反抗间做一个决定。 如果选择妥协,运气好的话,奕欣在新时代可以继续担任“外长”(被首相压抑的外长日子不会好过,这个可以看日本前外相田中的例子),但这种可能很小,因为统论亲尊贵贤,奕欣都是诸顾命大臣无法比拟的,地位并不十分巩固的顾命大臣们也无法坐视在各部门都有自己一套班子的恭亲王与之分享权力,特别是贪权而又专断的肃顺绝对不能容忍奕欣成为反对自己的一面旗帜。因此在当时那种“办理抚局大不易”的情况下,肃顺等人很容易就可以找茬将奕欣革职让其归邸养老,而从30岁不到就开始养老显然是当时英气勃发的奕欣所不能接受的,毕竟他曾经看到过取得天下的希望,在已经委屈了多年以后,奕欣不愿再接受这样悲惨的未来。为了自己,也为了支持自己的众人,奕欣毅然走上了反抗之路。 清文宗奕詝因为自己执政后期的失败而变得十分多疑,他不信任在江南统兵的曾国藩、不信任留京办理“夷务”的奕欣,最终也没有完全信任在自己身后“赞襄一切政务”的肃顺。为了保持相对的权力平衡,奕詝在弥留之际将“御赏”、“同道堂”两印分别赐予皇后(母后皇太后、慈安)与懿贵妃(圣母皇太后、慈禧),而其用途显然并不是用来做纪念品。于是在清文宗驾崩之后,顾命大臣们同意在上谕和廷寄的首尾钤用两印作为两太后(代表小皇帝载淳)经审阅后同意发出的凭证,形成了“垂帘辅政,盖兼有之”的局面,这种情况使得顾命八大臣的权力(也包括办事效率)大大低于康熙年间的顾命四大臣。 慈禧太后有着很强的权力欲,而其在文宗病重期间曾替文宗批阅奏章的经历使之有了干预政务的能力;以肃顺为首的顾命大臣们为此而加意防范慈禧太后,结果大大加深了双方的恶感。另一方面,权势日重的肃顺在两宫太后面前显出一种妄自尊大的态度而深遭两宫太后之忌。在慈禧太后的提议下,两宫太后暗中发懿旨招唯一有力量可以对抗顾命大臣的恭亲王奕欣赴热河行在“筹谘大事”。 与此同时,在北京的奕欣的为了探听新政权的虚实而要求赴热河叩谒梓宫。在热河的肃顺等顾命大臣一方面没有理由驳回奕欣这个合情合理的折子;另一方面又对自身的权位过于自信,认为奕欣即便来了热河也兴不起什么风浪,于是批准了奕欣赴热河叩谒梓宫。 咸丰十一年八月初一(1861年9月5日)奕欣到达热河,在澹泊敬诚殿叩谒梓宫之后立即受到了两宫太后的单独召见。双方在会见中显然达成了推翻现有“顾命大臣”制度代之以“两宫垂帘、恭王秉政”的新制度的默契,以之后的结果来看,肃顺等人并没有获知这次会谈的内容。为了不使肃顺等人起疑,直到回京,奕欣没有再和两宫太后单独会见过。双方的秘密交通改由醇郡王奕譞之妻(慈禧亲妹)负责传递。奕欣对顾命大臣的进攻开始大规模发动起来。八月初六,都察院山东道监察御史董元醇奏请两宫太后“明降谕旨,宣示中外……皇太后暂时权理朝政,左右不能干预,庶人心益知敬畏,而文武臣工,俱不敢肆其蒙蔽之术”,“更当于亲王中简派一二人,令其同心辅弼一切事务”。而督办“河南安徽剿匪事宜钦差大臣”胜保与山东巡抚谭廷襄亦同时联衔具折“恭请皇太后圣躬懿安”,开了臣子向太后请安的例子。 八月初七,奕欣赶回北京,召集在京重臣进行布置,只待众人从热河行在回京。 以当时情况来看,奕欣的“恭王派”在北京占有较大优势,首先奕欣自己是留守京师的“全权钦差大臣”,在顾命大臣正式回京办事之前在北京拥有绝对权威;而“恭王派”首席干将文祥在事实上掌握北京卫戍部队(现任步军统领端华在热河,而任左翼总兵的文祥曾兼署该职);在京重臣中文华殿大学士桂良是奕欣的岳父,武英殿大学士贾桢是奕欣的老师,体仁阁大学士周祖培因在担任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时受了满尚书肃顺的排挤乃与之结怨颇深;而“一时清望所归”的前重臣祁隽藻、翁心存(也是奕欣的老师)亦“并与肃顺不协”,前领班军机大臣彭蕴章更是对其深恶痛绝。京中臣工又多有上述诸人之门生故吏,于是在北京形成了一个针对肃顺及顾命大臣的强大包围网。而外国势力因为载垣之前的作为自然也站到与之相反的一方。 京畿周边的统兵大员僧格林沁、胜保一方面对肃顺主张重用曾国藩等汉员不满;另一方面又因为咸丰十年八月间肃顺等人自行逃逸,而将吃了败仗的自己丢在一旁而心怀怨恨,因此也站到了恭亲王一边。 在热河,双方实力对比又恰恰相反,“恭王派”及其支持者的实力只限于以领班军机章京曹毓瑛为首的一批司员和位尊而权不重的醇郡王奕譞等亲贵;其余军政要职都掌握在顾命大臣手中。肃顺等顾命大臣首先以在大丧期间使用黄折为由将胜保、谭廷襄交部议处。为了董元醇奏请两宫垂帘一事更是掀起了一场不小的风波。慈禧太后在收到董元醇奏请“两宫垂帘、(恭)亲王辅弼”的折子后知道无法立刻实行,于是将该折留中不发,而顾命大臣则打算严惩董元醇以杀鸡儆猴,继而杜绝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为此要求将该折发下处理。 两宫太后在商议后将该折发下并明确指示批准董折“亲王辅弼、添派师傅”二事。顾命大臣为此而大为恼火,当下以祖宗旧制向无皇太后垂帘之礼为理由,坚持写明发上谕痛加驳斥,并由焦佑瀛起草了一份措辞严厉的上谕稿指责董折“奏请皇太后暂时权理朝政,殊属非是”,“该御史必欲于亲王中另行简派,是诚何心?所奏尤不可行!”两宫太后对顾命大臣违背己意、擅自改写上谕稿一事亦不能容忍。结果双方当廷争执起来,肃顺等人“勃然抗论,以为不可”,称“顾命之臣,辅弼幼主,不能听命于太后,请太后看折子,原是多余的事!”,最后竟把小皇帝载淳吓得小便失禁哭了出来才算停口。次日,顾命大臣又停止办公,拒绝开视发下的折件来向太后施加压力。只拥有名义上权力的两宫太后无计可施,被迫向顾命大臣屈服,将董元醇的奏折和焦佑瀛所拟谕旨发下照抄。 顾命大臣在这次冲突中取胜,但他们的跋扈却使得舆论倒向了相反的方向,而大多数亲贵也随之站到了太后与恭王一方。另一方面,顾命大臣将对手一时的韬晦认为是永久的屈服,大大放松了警惕(这一时期顾命大臣对奕欣的反击仅是任命对奕欣不满的豫亲王义道“佩带领侍卫内大臣的印钥”进行牵制)。利用顾命大臣的松懈,两宫太后巧妙解除了肃顺、载垣、端华所兼任的步军统领和銮仪卫、向导处、上虞备用处(粘竿处)等职务,削弱了顾命大臣在内廷的影响力。 咸丰十一年九月二十三日(1861年10月26日),两宫太后偕幼帝载淳奉文宗梓宫离热河回京。为了在东华门率众跪迎咸丰帝灵枢,两宫太后偕幼帝载淳及载垣、端华等七大臣在前间道先回;而肃顺与醇郡王奕譞等亲贵护送咸丰帝灵柩随后。在这种安排下,顾命大臣中的灵魂人物肃顺与中枢产生了短暂的分离,最终导致了致命的后果。 咸丰十一年九月二十八日(1861年10月31日),两宫太后偕幼帝载淳及载垣、端华等七大臣抵顺义县西北的南石槽行宫。恭亲王奕欣在此接驾并受到了两宫太后的召见;而政治中枢由热河再次回的了北京。 九月二十九日,两宫太后抵京后于养心殿东暖阁再次召见奕欣,而载垣、端华等人竟然未进行任何干涉,也没有产生应有的警惕。 九月三十日(11月2日),两宫太后传特旨召文华殿大学士桂良、武英殿大学士贾桢、体仁阁大学士周祖培、军机大臣户部左侍郎文祥由恭亲王奕欣带领进见,载垣等人阻拦不果。两宫太后在养心殿东暖阁向众人泣
2023-07-24 02:25:072

品若梅花香在骨,人如秋水玉为神.是什么意思

  品若梅花香在骨,人如秋水玉为神意思是人品像梅花一样,香味从骨髓中发出,人就像秋天的水一样,有美玉一样的精神。  原诗: 祁隽藻  品若梅花香在骨;人如秋水玉为神。  骨气乃有老松格;神妙直到秋毫巅。  祁隽藻(1793~1866) 近代诗人。字叔颖,一字淳甫,避讳改实甫,号春圃。山西寿阳人。清嘉庆十九年(1814)进士,由庶吉士授编修,累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太子太保。谥号文端。(1793~1866) 近代诗人。字叔颖,一字淳甫,避讳改实甫,号春圃。山西寿阳人。清嘉庆十九年(1814)进士,由庶吉士授编修,累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太子太保。谥号文端。
2023-07-24 02:25:156

有谁知道关于清朝恭亲王奕欣的事迹啊??

爱新觉罗·奕欣(1832--1898年),清末洋务派首领。道光帝第六子。咸丰元年(1851年)被封为恭亲王。咸丰十年(1860年),咸丰帝逃亡热河时,被任命为全权大臣,留京议和,与英、法、俄分别签订《北京条约》。咸丰十一年(1861年)受命主持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咸丰帝死后,与慈禧太后共谋发动祺祥政变,清除肃顺集团,任议政王,掌军机处及总理衙门,总揽朝政,主持洋务活动。因与慈禧太后的矛盾,几度解职、复职。戊戌年病死。一 皇六子——失败的帝位竞争者清宣宗(道光)生前共有三后九子,长子薨于道光十一年四月,而二、三两子幼殇;道光十一年六月初九日宣宗第三后孝全皇后生皇四子奕詝,即后来的清文宗(咸丰)。如果处在明朝,则“立嫡不立长,立长不立贤”的立嗣规则就已注定了奕詝这位嫡长子的未来皇帝身份,不过就算在以立贤为主的清朝,奕詝的嫡长身份亦使他得到了帝位竞争者中最有利的地位。道光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在后宫中地位仅次于皇后的静皇贵妃生皇六子奕欣。道光二十年正月初九,时年三十三岁的皇后驾崩,道光帝亲自为其定谥为“孝全”。在孝全皇后之后,道光帝未再立后,于是奕欣的生母以皇贵妃的身份成为了六宫中之第一人,而年幼的奕詝也交托给皇贵妃抚育。在某些人看来,帝位的天平开始向奕欣倾斜了。但为一母所育奕詝和奕欣都还是不懂事孩子,成人所追求的权利此刻尚未给他们带来任何影响。也许是年龄相仿(皇五子奕淙出嗣为敦郡王,而皇七子之后年龄都太小),也许是因为身在寂寞宫廷而缺乏别的朋友,兄弟俩的感情十分亲密。据《清史稿》载“(王)与文宗同在书房,肄武事,共制枪法二十八势、刀法十八势,宣宗赐以名,枪曰“棣华协力”,刀曰“宝锷宣威”,并以白虹刀赐奕欣。”由此可见二人关系之亲密,而宣宗亦为此感到欣慰。树欲静而风不止,奕詝和奕欣还没有争夺帝位的念头,而他们的老师杜受田与卓秉恬却开始在暗中进行着无声却激烈的斗争。亲奕欣的卓秉恬生前长期担任大学士,“历管兵部、户部、工部,赐花翎”,身后谥为“文端”,由此可见是一位才德皆有可观之重臣,但《清史稿》又载其常在亲贵主持的会议中于众皆称是之际却“时有辩论,不为用事者所喜”,卓秉恬这种不够圆滑性格也在言传身教中极大的影响了弟子奕欣;而亲奕詝的杜受田虽然职位较低(此时只是从二品但担任上书房总师傅。),但其在处事与捉摸宣宗心思方面却胜过卓秉恬甚多。根据史书记载,有两件事对宣宗决定继承人取到了重要影响,其一载于《清史稿》,曰:“文宗自六岁入学,受田朝夕纳诲,必以正道,历十余年。至宣宗晚年,以文宗长且贤,欲传大业,犹未决;会校猎南苑,诸皇子皆从,恭亲王获禽最多,文宗未发一矢,问之,对曰:‘时方春,鸟兽孳育,不忍伤生以干天和。"宣宗大悦曰:‘此真帝者之言!"立储遂密定,受田辅导之力也”。其二出自野史笔记《清人逸事》,曰:“道光之季,宣宗衰病,一日召二皇子入对,将藉以决定储位。二皇子各请命于其师,卓(秉恬)教恭王,以上如有所垂询,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杜则谓咸丰帝曰:‘阿哥如条陈时政,智识万不敌六爷。惟有一策,皇上若自言老病,将不久于此位,阿哥惟伏地流涕,以表孺慕之诚而已。"如其言,帝大悦,谓皇四子仁孝,储位遂定。”道光二十六年,清宣宗置立储诏于鐍匣。观以上二事,奕詝得立多倚杜受田之力(杜受田又靠揣摩宣宗心意,老实说不是所谓“正道”),而两事给人的的感觉又颇似《三国演义》中曹丕与曹植,做哥哥的都靠取巧而成为继承人,虽然可说都是应该的,但往往令人为弟弟抱不平;而第二件事则已写明奕詝在时政方面不如奕欣,而两事合并又体现了奕欣的文武双全。另一方面,卓秉恬虽未替奕欣取得皇位,但奕欣却学到了卓秉恬因长期兼管京尹而获得的理政务实之才。由于此时奕欣未满十五岁,可以说还是个孩子,所以他并未完全了解这次竞争的成败会对自己一生所产生的影响;而大奕欣一岁半的兄长奕詝却充分了解到了个中玄妙,岁月磨练带来的经验胜过了天资聪明。此外,没有证据表明奕詝、奕欣的兄弟之情在争夺帝位的过程中受到大的损害。道光二十八年,奕欣(应该没满十六岁,好年轻……)娶桂良之女为妻;而后来的慈安太后“事文宗潜邸”应稍晚于此。奕欣娶桂良之女为妻一事对他以后的外交生涯和所谓“恭王派”的成立都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道光三十年正月十四(1850年2月25日) 清晨,清宣宗病笃,遂召宗人府宗令载铨,御前大臣载垣、端华、僧格林沁,军机大臣穆彰阿、赛尚阿、何汝霖、陈孚恩、季芝昌,总管内务府大臣文庆公启鐍匣,宣示御书“皇四子立为皇太子”;但宣宗最终也没有放弃皇六子奕欣,他在生命的最后留朱谕“封皇六子奕欣为亲王”,而这种留双遗诏的情况是罕见的。是日,宣宗崩于圆明园慎德堂。二 恭亲王——最年轻的军机大臣道光三十年正月二十六(1850年3月9日)未满十九岁的奕詝登上了帝位,改明年为咸丰元年。尊皇贵妃为皇贵太妃;追封早薨三兄为郡王,封弟奕欣为恭亲王(咸丰二年四月分府,命仍在内廷行走),其余诸弟皆为郡王。用现在的观点来看,以奕詝这个年龄成为中国的统治者未免太过年轻,而在清朝,这个年纪继位的皇帝却不算小了。也许是皇家子弟早熟,抑或政治责任感驱使,年轻的皇帝很快显示一个统治者应有的气魄(也很可能多数为杜受田所教,《清史稿·杜受田传》曰:“国家大政及进退大臣,上必谘而后行”。)。一方面,奕詝重新起用了被誉为道光朝第一贤臣的林则徐,命其以钦差大臣署广西巡抚的头衔赴广西镇压刚刚兴起太平天国运动(可惜林则徐未至广西便于半途病故,若林文忠多得三载之寿,则两秀很可能就不能离开两广了);另一方面,即位仅九个月的奕詝以“妨贤病国”的罪名将受宣宗顾命的领班军机大臣穆彰阿革职永不叙用。穆彰阿在道光朝中后期权倾一时,结成“穆党”以至门生故吏遍于中外,知名之士多被援引,堪称祸国甚烈。奕詝这一果断的处置,使得天下正人无不称快,而奕詝的地位也随之稳固下来。奕詝锐意图治,这需要一个同样想振作的行政班子。穆彰阿之后,咸丰先后任命赛尚阿、祁隽藻担任领班军机大臣,但这些老臣很快就用事实证明了自己不是那种栋梁之才。随着太平天国的发展壮大,满清的局面也越来越糟,咸丰三年,太平军林凤祥、李开芳部逐步逼近京畿,已对祁隽藻彻底失望的咸丰帝想起了自己二十岁的弟弟——恭亲王 奕欣。此刻的奕詝显然不认为局面的败坏是因为自己志大才疏能力不足所致,在他看来原因在于内而军机、外而督抚都辜负了自己。咸丰三年九月(一说十月,九月之说出自《清史稿·恭亲王传》),奕欣受命在军机处行走。这是在雍正七年军机处(房)设立以来的第三位出任军机大臣的亲王(第一位是怡贤亲王允祥,但允祥任职不足一年就去世了;而第二位成哲亲王永瑆也只入值军机十个月)。此刻的奕欣刚满二十岁,在军机处又属新进,但他亲王的地位使得祁隽藻亦须对其顾忌、退让,此后在咸丰的默许与支持下奕欣很快成为了事实上的领班军机大臣,祁隽藻在委蛇了一段时间后于咸丰四年八月请了病假,又在十一月致仕(祁隽藻在不受咸丰信任的情况下又遭到了端华、肃顺的排挤)。奕欣遂成为正式领班军机大臣,至此道光朝之军机大臣已全部撤换,一个全新的行政班子成立了。史书就奕欣担任首辅这一时期的作为鲜有较详细的记载,其中《中国史纲要》称:“奕欣任职两年,没有什么作为”,但事实证明满清的情况在这一时期并未继续恶化。相反,之前发展迅速的太平天国在这一阶段遭受了几次相当大的挫折;当然,缺乏经验的奕欣不太可能是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角,但奕欣在任职期间的表现应相当优异(其间陆续兼任都统、右宗正、宗令。),否则咸丰末年深孚众望的恭亲王就不会存在。在朝廷认为最重要的华北战区,林凤祥、李开芳统率的太平军“扫北”军一路劫掠北上,至沧州又尽屠全城,于是该部“长毛贼”迅速陷入绝境,至咸丰五年初全军覆没,而奕欣也因为“畿辅肃清,予优叙”。在南方战区,湘军于湘潭大败太平军林绍璋、曾天养部,太平军随后被迫从湖南全境退出,而平定本乡出援外省的湘军也因此开始成为满清的一支重要武装力量(这一事实表明奕欣不属于那一类具有满汉珍域之见的满蒙亲贵)。咸丰五年七月,奕欣的生母(静)皇贵太妃病笃,随后尊皇贵太妃为康慈皇太后,至七月初九皇太后崩,七月二十咸丰以恭亲王“办理皇太后丧仪疏略”为由“罢军机大臣、宗令、都统,仍在内廷行走,上书房读书。”《清朝简史》一书以“咸丰帝又以莫须有的罪名,把奕欣赶出军机处”来形容这次事件。奕詝和奕欣何以决裂?高阳先生在历史小说《慈禧全传·序》中曾引用王闿运《祺祥故事》所载并做分析说明,现摘录如下。(A段为《祺祥故事》所载;B段为高阳先生所做分析。)A 会太妃疾,王日省,帝亦省视。一日,太妃寝未觉,上问安至,宫监将告,上摇手令勿惊。妃见床前影,以为恭王,即问曰:“汝何尚在此?我所有尽与汝矣!他性情不易知,勿生嫌疑也。”帝知其误,即呼“额娘”。太妃觉焉,回面一视,仍向内卧不言。自此始有猜,而王不知也。B 圆明园三园之一的万春园,原名绮春园。道光年间,尊养孝和太后于此。文宗即位,亦奉康慈太妃居绮春,这是文宗以宣宗尊孝和者尊康慈,而视疾问安,又无异亲子,凡此都是报答抚育之恩。但看康慈误认文宗为恭王所说的一段话,偏心自见,而猜嫌固先起自康慈。A 又一日,上问安入,遇恭王自内而出,上问病如何?王跪泣言:“已笃!”意待封号以瞑。上但曰:“哦,哦!”王至军机,遂传旨令具册礼。B 此记康慈不得太后封号,死不瞑目。“哦,哦!”是暂不置可否之词,恭王则以为文宗已经许诺。这可能是一种误会,但恭王行事,有时亦确不免冲动冒失,因而被认为“狂妄自大”,以后与慈禧的不和,即由于此种性格使然。……至于“传旨”,通常指口头传达旨意而言。A 所司以礼请,上不肯却奏,依而上尊号,遂愠王,令出军机,入上书房,而减杀太后丧仪,皆称遗诏减损之。自此远王同诸王矣!B “所司”指礼部。尊封皇太后,应由礼部具奏,陈明一切仪典。恭王传旨,虽非文宗本意,但皇帝如摈拒礼部请尊封皇太后的奏章,则将闹成大笑话,所以不得不依奏。而恭王的“传旨”,起于误会,终同挟制,文宗自然要懊恼。由于缺乏其他相关史料,而高阳先生所做分析又颇为精当,是故引用上文于此。而咸丰之罢恭王,既被后世称为“莫须有”,其不公可知也。咸丰五年七月奕欣被罢免。次年二、三月太平军破江北大营,五月破江南大营;同年二月、十月广西马神甫案与广东亚罗号事件先后发生,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清廷一时内外交困。两大营败破的在于两大营本身缺乏战斗力,而太平军急于解除南京遭到的封锁;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则可认为是英、法两国在克里米亚战争结束之后可以将军力移往中国,以便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以上几事基本不会因为清朝皇帝或首辅的意志而有所改变,若咸丰能将对奕欣的罢免推迟一年再以军事外交的失利作为借口,则理由就充分了很多。而奕欣凭借运气躲开了这个责任,于是在局势再次败坏后部分臣僚开始怀念这位二十三岁的前首相,其中也开始夹杂了对咸丰帝的抱怨。咸丰既罢恭亲王,乃以顾命大臣、协办大学士文庆接任领班军机大臣并“晋武英殿大学士,管理户部,充上书房总师傅。”。而文庆亦是满臣中之能者,其人在道光朝已多次出任军机大臣,在此危急之时主张“欲办天下大事,当重用汉人”,积极支持曾国藩及湘军,同时提拔了胡林翼、袁甲三、骆秉章、阎敬铭诸人。《清史稿》曰:“文庆醇谨持大体,……端华、肃顺渐进用事,皆敬惮其严正焉。”文庆在任职年余病故。文庆之后,彭蕴章继任领班军机大臣。其间由于宗室肃顺逐渐得宠,中枢乃分为彭、肃两派,为争宠计,两派皆外引督抚为援(彭蕴章文倚何桂清、武恃和春、张国梁等人;肃顺内以郭嵩焘、王闿运为幕,外而力荐曾左彭胡等湘系诸人),犹如唐之刘李党争。中枢既如此,时局安得不坏?若非太平天国亦同时内讧连连的话,清朝的统治也许就结束了。但在另一方面,英、法两国没有为了配合中国人也搞一场内讧,他们与清军开始在广东发生了一系列的冲突。也许是为了笼络负责外交谈判的桂良,也许是想起了昔日的兄弟之情,咸丰七年五月,奕詝复授恭亲王为都统。据野史所载,咸丰使恭亲王治太后陵事,肃顺为固己位遂以作反诗、心怀怨望为名屡次攻讦恭亲王,以至奕詝和奕欣之感情一直未能恢复。三 钦差便宜行事全权大臣——临危受命,“督办和局”咸丰七年十一月十四日(1857年12月29日),英、法联军破广州,尽获城内大员。咸丰八年四月初八日(1858年5月20日),联军克大沽炮台;满清谈判代表东阁大学士桂良、吏部尚书花沙纳被迫在极端不利的情况下与英法代表进行谈判,6月26日《中英天津条约》签订,27日《中法天津条约》签订。咸丰九年五月二十五日(1859年6月25日),僧格林沁率部破联军于大沽。咸丰十年七月初五日(1860年8月21日),联军破僧格林沁部于大沽;八月初四日(9月18日),联军复破僧格林沁部于张家湾;八月初七日(9月21日),联军再破僧格林沁部于通州八里桥,至此满清在京畿一带已无可用之兵。咸丰十年八月初八日(9月22日),奕詝用肃顺之谋(彭蕴章因当年二月何桂清等人在江南的失败而被迫下台,继任领班军机大臣穆荫已依附肃顺;肃顺、怡亲王载垣和郑亲王端华三人已基本把持朝政),以“坐镇京北”、“将以巡幸之备,作为亲征之举”为名逃往热河(承德),同时任命奕欣为“特授留守京师、督办和局、便宜行事、全权钦差大臣”留京善后。如果结合之前的中外事态来看,这个所谓的“钦差便宜行事全权大臣”其实是肃顺排挤奕欣的手段,这个职务把恭亲王送进了一个既危险而又难以措手的境况。由于咸丰十年八月初三日(9月17日),中国谈判代表怡亲王载垣下令扣留了以巴夏礼为首的英法谈判代表38人,之后通过咸丰的命令又处决了其中26人(这也是联军火烧圆明园时所持的理由,而绝大多数中国历史书没有记载中方杀害英法谈判代表一事。这里所用资料来自《剑桥中国晚清史》)。而留在联军控制下的北京的中国谈判代表奕欣不得不当心自己会因此遭到报复,即便不遭处决、监禁,但以奕欣的身份只要遭到了“外夷”的侮辱也是不能容忍的;鉴于耆英的例子(1858年,作为谈判代表的耆英因“擅自回京”的罪名被赐死),奕欣也无法弃职逃走。此刻的奕欣无疑将闯了祸又把烂摊子推给自己的肃顺一伙恨之入骨。据另外一些资料记载,奕欣在联军入城后出城躲到了长辛店,拒绝(其实是不敢)与之进行直接谈判,最后在所谓“调停者”——俄国公使伊格那切夫愿以自己作为人质以担保奕欣人身安全的情况下,奕欣回到北京由桂良、文祥辅佐开始了与侵略者的谈判(但奕欣谢绝了由伊格那切夫作为人质以担保自身安全的建议),而奕欣也因此第一次戴上了卖国的帽子。奕欣本人曾对当时的局面作了这样的描述:“大沽未败以前,其时可剿而亦可抚;大沽既败而后,其时能抚而不能剿。至夷兵入城,战守一无足恃,则剿亦害抚亦害。……(故不得不)权宜办理。”在这样的情况下所谓谈判无非是任列强予取予求罢了,无论改换何人进行谈判也决不会有什么迥然不同的结果,此外躲在热河的咸丰又命令奕欣“将退兵各层迅速定议,俟该夷酋进城,即行前住画押换约,保全大局,毋再耽延,致生枝节。此时天气尚未严寒,该夷如能早退,朕即可回銮以定人心”。九月,条约达成,奕欣上奏自请议处,咸丰以“恭亲王办理抚局,本属不易。朕深谅苦衷,毋庸议处。”为由赦免了做替罪羊的弟弟。在这一过程中,侵略者的强大与先进无疑给了奕欣极大的震撼,奕欣由原先的“理智型攘夷派”(奕欣在咸丰八年上《通筹大局不能稍涉迁就折》主张拒签《天津条约》,之后又上《江岸通商贻患甚巨宜早筹战备折》主张积极备战)转变成了“师夷自强派”,咸丰十年十二月初十日(1861年1月20日)咸丰批准了由恭亲王奕欣、文华殿大学士桂良、军机大臣文祥等在9天前在《通筹夷务全局折》中提议设立的“总理各国(通商)事务衙门”统管一切涉外事务,并任命奕欣为首席总理大臣,桂良、文样担任总理大臣;至此,“恭王派”开始了对清朝外交长达四分之一个世纪的控制;此外,由于俄国获利最多而祸华最烈,治俄先于治英法成为了奕欣的对外方针。与此同时,奕欣的“师夷”思想及外交风度无疑受到了“外夷”极大的欣赏,于是在庆祝签约的宴会上,“夷人”把奕欣恭上了“绝座”,叫其他王公跪迎,为此奕欣得到了“鬼子六”这个称号。而很快的,一个奕欣将要造反代替奕詝的谣言在京城一带开始流传,奕欣陷入了尴尬的境地;虽然没有证据,但结合当时的情况来看,制造谣言的幕后黑手有极大可能是躲在热河而与奕欣意见相左的肃顺。四 辛酉政变咸丰十一年春,为了避免与“夷人”同城居住而滞留热河的奕詝由于生活放纵无节搞坏了身体;七月十六日,奕詝病笃,乃留遗诏二道,一是立皇长子载淳为太子;二是任命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肃顺及御前大臣载垣、端华、景寿,军机大臣穆廕、匡源、杜翰、焦佑瀛八人“赞襄一切政务”,以上八人也被称为“赞襄政务王大臣”。咸丰十一年七月十七日(1861年8月22日)清晨,清文宗奕詝崩于承德避暑山庄烟波致爽殿东暖阁。留守京师的恭亲王奕欣很快就得到了咸丰帝驾崩的消息和遗诏的内容,抛开兄长去世的消息不说,奕欣对那张既在情理之中又在预料之外的“顾命大臣”名单感到了相当程度的震惊,他完全没有料到受命于危难之际的自己竟会被兄长彻底排除在新的权力中枢之外。不止奕欣自己,军机大臣文祥的落选表明了整个“恭王派”都遭到了排挤(文祥在军机处的资历与匡源大致相同,优于焦佑瀛;咸丰十一年在军机处五大臣中排名第三,先于杜翰、焦佑瀛;而此刻却唯一落选),在这种情况下,奕欣必须在妥协和反抗间做一个决定。如果选择妥协,运气好的话,奕欣在新时代可以继续担任“外长”(被首相压抑的外长日子不会好过,这个可以看日本前外相田中的例子),但这种可能很小,因为统论亲尊贵贤,奕欣都是诸顾命大臣无法比拟的,地位并不十分巩固的顾命大臣们也无法坐视在各部门都有自己一套班子的恭亲王与之分享权力,特别是贪权而又专断的肃顺绝对不能容忍奕欣成为反对自己的一面旗帜。因此在当时那种“办理抚局大不易”的情况下,肃顺等人很容易就可以找茬将奕欣革职让其归邸养老,而从30岁不到就开始养老显然是当时英气勃发的奕欣所不能接受的,毕竟他曾经看到过取得天下的希望,在已经委屈了多年以后,奕欣不愿再接受这样悲惨的未来。为了自己,也为了支持自己的众人,奕欣毅然走上了反抗之路。清文宗奕詝因为自己执政后期的失败而变得十分多疑,他不信任在江南统兵的曾国藩、不信任留京办理“夷务”的奕欣,最终也没有完全信任在自己身后“赞襄一切政务”的肃顺。为了保持相对的权力平衡,奕詝在弥留之际将“御赏”、“同道堂”两印分别赐予皇后(母后皇太后、慈安)与懿贵妃(圣母皇太后、慈禧),而其用途显然并不是用来做纪念品。于是在清文宗驾崩之后,顾命大臣们同意在上谕和廷寄的首尾钤用两印作为两太后(代表小皇帝载淳)经审阅后同意发出的凭证,形成了“垂帘辅政,盖兼有之”的局面,这种情况使得顾命八大臣的权力(也包括办事效率)大大低于康熙年间的顾命四大臣。慈禧太后有着很强的权力欲,而其在文宗病重期间曾替文宗批阅奏章的经历使之有了干预政务的能力;以肃顺为首的顾命大臣们为此而加意防范慈禧太后,结果大大加深了双方的恶感。另一方面,权势日重的肃顺在两宫太后面前显出一种妄自尊大的态度而深遭两宫太后之忌。在慈禧太后的提议下,两宫太后暗中发懿旨招唯一有力量可以对抗顾命大臣的恭亲王奕欣赴热河行在“筹谘大事”。与此同时,在北京的奕欣的为了探听新政权的虚实而要求赴热河叩谒梓宫。在热河的肃顺等顾命大臣一方面没有理由驳回奕欣这个合情合理的折子;另一方面又对自身的权位过于自信,认为奕欣即便来了热河也兴不起什么风浪,于是批准了奕欣赴热河叩谒梓宫。咸丰十一年八月初一(1861年9月5日)奕欣到达热河,在澹泊敬诚殿叩谒梓宫之后立即受到了两宫太后的单独召见。双方在会见中显然达成了推翻现有“顾命大臣”制度代之以“两宫垂帘、恭王秉政”的新制度的默契,以之后的结果来看,肃顺等人并没有获知这次会谈的内容。为了不使肃顺等人起疑,直到回京,奕欣没有再和两宫太后单独会见过。双方的秘密交通改由醇郡王奕譞之妻(慈禧亲妹)负责传递。奕欣对顾命大臣的进攻开始大规模发动起来。八月初六,都察院山东道监察御史董元醇奏请两宫太后“明降谕旨,宣示中外……皇太后暂时权理朝政,左右不能干预,庶人心益知敬畏,而文武臣工,俱不敢肆其蒙蔽之术”,“更当于亲王中简派一二人,令其同心辅弼一切事务”。而督办“河南安徽剿匪事宜钦差大臣”胜保与山东巡抚谭廷襄亦同时联衔具折“恭请皇太后圣躬懿安”,开了臣子向太后请安的例子。八月初七,奕欣赶回北京,召集在京重臣进行布置,只待众人从热河行在回京。以当时情况来看,奕欣的“恭王派”在北京占有较大优势,首先奕欣自己是留守京师的“全权钦差大臣”,在顾命大臣正式回京办事之前在北京拥有绝对权威;而“恭王派”首席干将文祥在事实上掌握北京卫戍部队(现任步军统领端华在热河,而任左翼总兵的文祥曾兼署该职);在京重臣中文华殿大学士桂良是奕欣的岳父,武英殿大学士贾桢是奕欣的老师,体仁阁大学士周祖培因在担任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时受了满尚书肃顺的排挤乃与之结怨颇深;而“一时清望所归”的前重臣祁隽藻、翁心存(也是奕欣的老师)亦“并与肃顺不协”,前领班军机大臣彭蕴章更是对其深恶痛绝。京中臣工又多有上述诸人之门生故吏,于是在北京形成了一个针对肃顺及顾命大臣的强大包围网。而外国势力因为载垣之前的作为自然也站到与之相反的一方。京畿周边的统兵大员僧格林沁、胜保一方面对肃顺主张重用曾国藩等汉员不满;另一方面又因为咸丰十年八月间肃顺等人自行逃逸,而将吃了败仗的自己丢在一旁而心怀怨恨,因此也站到了恭亲王一边。在热河,双方实力对比又恰恰相反,“恭王派”及其支持者的实力只限于以领班军机章京曹毓瑛为首的一批司员和位尊而权不重的醇郡王奕譞等亲贵;其余军政要职都掌握在顾命大臣手中。肃顺等顾命大臣首先以在大丧期间使用黄折为由将胜保、谭廷襄交部议处。为了董元醇奏请两宫垂帘一事更是掀起了一场不小的风波。慈禧太后在收到董元醇奏请“两宫垂帘、(恭)亲王辅弼”的折子后知道无法立刻实行,于是将该折留中不发,而顾命大臣则打算严惩董元醇以杀鸡儆猴,继而杜绝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为此要求将该折发下处理。两宫太后在商议后将该折发下并明确指示批准董折“亲王辅弼、添派师傅”二事。顾命大臣为此而大为恼火,当下以祖宗旧制向无皇太后垂帘之礼为理由,坚持写明发上谕痛加驳斥,并由焦佑瀛起草了一份措辞严厉的上谕稿指责董折“奏请皇太后暂时权理朝政,殊属非是”,“该御史必欲于亲王中另行简派,是诚何心?所奏尤不可行!”两宫太后对顾命大臣违背己意、擅自改写上谕稿一事亦不能容忍。结果双方当廷争执起来,肃顺等人“勃然抗论,以为不可”,称“顾命之臣,辅弼幼主,不能听命于太后,请太后看折子,原是多余的事!”,最后竟把小皇帝载淳吓得小便失禁哭了出来才算停口。次日,顾命大臣又停止办公,拒绝开视发下的折件来向太后施加压力。只拥有名义上权力的两宫太后无计可施,被迫向顾命大臣屈服,将董元醇的奏折和焦佑瀛所拟谕旨发下照抄。顾命大臣在这次冲突中取胜,但他们的跋扈却使得舆论倒向了相反的方向,而大多数亲贵也随之站到了太后与恭王一方。另一方面,顾命大臣将对手一时的韬晦认为是永久的屈服,大大放松了警惕(这一时期顾命大臣对奕欣的反击仅是任命对奕欣不满的豫亲王义道“佩带领侍卫内大臣的印钥”进行牵制)。利用顾命大臣的松懈,两宫太后巧妙解除了肃顺、载垣、端华所兼任的步军统领和銮仪卫、向导处、上虞备用处(粘竿处)等职务,削弱了顾命大臣在内廷的影响力。咸丰十一年九月二十三日(1861年10月26日),两宫太后偕幼帝载淳奉文宗梓宫离热河回京。为了在东华门率众跪迎咸丰帝灵枢,两宫太后偕幼帝载淳及载垣、端华等七大臣在前间道先回;而肃顺与醇郡王奕譞等亲贵护送咸丰帝灵柩随后。在这种安排下,顾命大臣中的灵魂人物肃顺与中枢产生了短暂的分离,最终导致了致命的后果。咸丰十一年九月二十八日(1861年10月31日),两宫太后偕幼帝载淳及载垣、端华等七大臣抵顺义县西北的南石槽行宫。恭亲王奕欣在此接驾并受到了两宫太后的召见;而政治中枢由热河再次回的了北京。九月二十九日,两宫太后抵京后于养心殿东暖阁再次召见奕欣,而载垣、端华等人竟然未进行任何干涉,也没有产生应有的警惕。九月三十日(11月2日),两宫太后传特旨召文华殿大学士桂良、武英殿大学士贾桢、体仁阁大学士周祖培、军机大臣户部左侍郎文祥由恭亲王奕欣带领进见,载垣等人阻拦不果。两宫太后在养心殿东暖阁向众人泣
2023-07-24 02:25:412

天地民心四贝勒原型

没有原型。《天地民心》是朱秀海编剧,杨梓鹤导演,四贝勒并无原型,讲述的是清代山西寿阳籍的著名文人祁隽藻从十几岁到七十几岁的传奇人生故事。
2023-07-24 02:25:581

给读书室起个名吧?

启航书屋,启航读书室,启明星书屋,翰林书屋,翰林读书室,学无涯书屋,学无涯读书室,快乐书屋,快乐读书室,育才书屋,育才读书室,学海书屋,学海读书室,勤为径书屋,勤为径读书室,未来书屋,未来读书室,旭日书屋,旭日读书室,智度书屋,智度读书室,智慧书屋。我们的学生时代总是充满着各种幻想和希望,那么我们可以给读书室取名为:“启航书屋”。“启航”代表着我们的梦想从此刻从阅读开始,“书屋”表示我们的梦想要靠丰富的知识去创造并取得成功。当然我们还可以给读书室取名为“快乐书屋”“瀚海书屋”等有寓意的名字。要说给读书室起个名字吧还要看书屋的位置和书的种类以及个人的想法来定,比如,大众读书室,大众阅览室,爱你阅读室,读书之家,家庭阅读室,众悦阅览室等等等等,总之要给读书起一个好名字真的是很重要很重要的事情,有个好的名字才会引人耳目名字及寓意:1、晓荷取自“小荷才露尖尖角(娇嫩的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其中的晓字就是代表着清晨,而取名的意境就是露水湿润了荷,在阳光里折射出异彩纷呈的世界,也可以理解为读书带给我们的开阔眼界。2、书笺小驿其中的“笺”字就是代表着小幅华贵的纸张;而“驿”字以前一般指的客栈,而现在一般指休息的地方,而读书就是一种比较休闲的活动,充满着书香。3、曦林书苑“曦”字,代表着早晨的太阳,而其中的“曦林”是晨曦中的树林,代表着希望的意义,此名非常好听,而且既文雅又象征希望,更是体现了“读书给人希望之光”之意。这要看你的情趣、志向、特长、及书房所处的自然与社会环境等情况的而定的。书房的名字称作斋号,斋名是书房名称的雅称。中国有识文风雅之士将其书斋所取名号,常常也成为书斋主人的代称。斋号名的形式,几乎全是偏正式结构,后半部分表示建筑式样,通常是一个字如亭、山房之类,前半部分内容,与文人自取别号相似。个人觉得:知止有定、天下为公、知行合一、渊澄取映、聆音听理、寸阴是竞、闻鸡起舞;自知者/自知则明,自重则威;敏事慎言,笃行致远,贵在坚持。都挺好,主要看个人心境。另外给你个多重选择吧。博雅__、登山_水、淡泊明_、大巧若拙、大智若愚、清_若_、_海__、甘苦自知、和_朗月、厚德_物、厚_薄_、海_百川、江山入_、君子不器、兼__明、境由心造、境由心生、_卷有益、__若竹,_海__、____、明月清_、__致_、品茗_琴、清_朗月、_若幽_、曲_通幽、人淡如菊、仁者不_、素心若雪、室雅_香、室雅人和、天朗_清、踏雪_梅、_故知新,唯善是_、__若谷、心__舒、___天、_淡__、一_四益、_雅趣幽、_目__、逸致_情、悠然雅_、知足不辱、知人者智、知己者明、竹影清_、中庸和_(怪怪的么)。冰清玉_、_善最_、至_高_、___卷、_精__、_精於勤、耕__月、天道酬勤、_卷有益、_而不_、胸__落、_恭自_、慎_尚_、澄心清神、百忍成金、_若幽_、怡然自_、冰_秋月、_通古今、__自然、言_心_。还有长一点的推荐:读书身健方为福,种树花开总是缘。用繁体写出来是极美的。一轮明月;四壁清风。山以石峻;海为川归。天下有道;国家将兴。云水风度;松柏气节。五车诗胆;八斗才雄。不攻人短;莫矜己长。风云论道;笔墨通天。尺璧非宝;寸阴无价。当勤精进;但念无常。竹阴在水;兰气随风。行仁义事;读圣贤书。江山入画;意气凌云。花晨月夕;茶半香初。求通民情;愿闻己过。(林则徐)穷不失义;富而无骄。松风高洁;兰气幽芳。松风煮茗;竹雨淡诗。事理通达;心气和平。斧藻其德;竹柏之怀。(梁同书)贫不学吝;默无过言。泪尽数行;诗留千古。(郑燮)持山作寿;与鹤同侪。(齐白石)荡思八荒;游神万古。倚剑天外;射雕云中。读古人书;友天下士。(包世臣)勤能补拙;俭以助廉。虚心为竹;清节而秋。移花得蝶;买石饶云。(郑燮)欲正人心;引为己任。(胡林翼)曾三颜四;禹寸陶分。(郑燮)静观世态;细品人生。澹泊明志;夙夜在公。一亭俯流水;万竹引清风。一溪流水绿;千树落花红。人无信不立;天有日方明。几阁文墨暇;园林春景深。三月桃花雨;一张风雪图。三思方举步;百折不回头。丈夫志四海;古人惜寸荫。万山排紫绿;一室贮清虚。与世为依怙;如日处虚空。(释弘一)山吞残日暮;水夹断云流。山深春自永;海静日尤高。千流归大海;高路入云端。己过勿惮改;未然当先思。井灶有余处;林园无俗情。天地入胸臆;文章生风雷。天长落日远;意重泰山轻。天意怜幽草;人间爱晚晴。无言先立意;未啸已生风。无极原有极;欲仁存至仁。无事此静坐;有福方读书。云山起翰墨;星斗焕文章。云霞生异彩;山水有清音。云卷千峰色;泉和万籁色。云卷千峰集;风驰万壑开。不雨山常润;无云水自阴。不矜威益重;无私功自高。甘从千日醉;耻与万人同。日气含春雨;石阴散秋光。日丽千芳闹;风和百鸟鸣。书中乾坤大;笔下天地宽。书存金石气;室有蕙兰香。(于右任)气得神仙迥;情依节制尊。长笑对高柳;贞心比古松。从来多古意;可以赋新诗。月行疑读画;花生当蓑衣。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天山。月斜诗梦瘦;风散墨花香。(邓子龙)风云三尺剑;花鸟一床书。风竹引天乐;林亭集古春。风逆花迎面;山深云湔衣。风波即大道;尘土有至情。风轻一楼月;室静半枕书。风柔莺戏柳;花放燕衔香。文章负奇色;事业富清机。文章辉五色;心迹喜双清。心同孤鹤静;节效古松贞。心源无风雨;浩气养乾坤。心悬万里外;兴在一杯中。以文常会友;惟德自成邻。水清鱼读月;山静鸟谈天。水漾春山影;人吟时雨诗。去草寻怪石;留云补断山。古琴弹夜月;淡墨画秋山。平生怀直道;大化扬仁风。东壁图书府;西园翰墨林。由来意气合;直取性情真。丘壑趣如此;鸾鹤心悠然。白眼观天下;丹心报国家。(宋教仁)兰气熏山酌;竹声兼夜泉。兰风载芳润;谷性多温纯。半窗知我月;千卷鉴人书。年酒迎新绿;梅花送暗香。老骥思千里;鹪鹩足一枝。(翁方纲)地小花栽俭;窗虚月到勤。(陈宝琛)地回云偏白;亭香草木凡。共知心是水;安见我非鱼。有山皆园画;无水不文章。有竹人不俗;无兰室自馨。有雨云生石;无风叶满山。有容德乃大;无欺心自安。曲径踏花影,明轩赏月华。虫书叶字古;风织浪纹轻。(于右任)竹开霜后果;梅动雪前香。竹石得幽秉;壶觞多雅游。(梁同书集文同句)竹外山初曙;藤荫水更凉。竹送清溪月;松摇古谷风。(董其昌)竹疏云作画;梅瘦雪添神。优游乐闲静;恬谈养清虚。行修而名立;理得则心安。(于右任)会心今古远;放眼天地宽。会心多野趣;契理谢言诠。(乾隆)名香泛窗户;达岫对壶觞。名香播兰蕙;妙墨挥岩泉。名香播兰蕙;雕藻迈琼琚。名随市人隐;心与古佛闲。(梁同书集苏轼句)各勉日新志;共证岁寒心。(蔡元培)江山千古意;时序百年心。江山开眼界;风雪炼精神。江山如有待,花柳更无私。江山助磅礴;文物照光辉。江山澄气象;冰雪净聪明。汲古得修绠;开怀畅远襟。寻山如访友;远游如致身。异石归海岳;高士标云林。声华满冰雪;述作凌江山。声华满冰雪;节操方松筠。芳野留胜事;艺苑重高文。把酒时看剑;焚香夜读书。我思铭陋室;谁为记闲轩。秀句满江国;芳声腾海隅。何处梅花笛;谁家碧玉萧。伴我书千卷;可人竹一丛。(郑燮)闲中有富贵;寿外更康宁。(陈鸿寿)闲吟步竹石;长醉歌芳菲。穷愁但有骨;诗兴不无神。良辰入奇怀;虚室绝尘想。即事已可悦;赏心还自怡。青山吟意远;红树寄归迟。苦读千年史;笑吟万家诗。苔石随人古;山花拂面香。事可对人语;福向俭中求。松风清耳目;蕙气袭认襟。奇石寿太古;好花开四时。画前原有易;删后更无诗。(龚晴皋)雨匀万木翠;日暖百花舒。雨过琴山润;风来花木香。(乾隆)雨过琴书润;风来翰墨香。雨润千山秀;风和万物荣。披云炼琼液;坐月观宝书。披襟对清朗;推分得天和。到为诗书重;心缘启沃留。知音在霄汉;高步蹑华嵩。畅怀年大有;极目世同春。佳气生朝夕;清言见古今。径隐千重石;园开四季花。采菊东篱下;种桑长江边。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鱼跃清波彻;莺啼众绿深。卷帘花雨滴;扫石竹荫移。(查士标)学业醇儒富;文章大雅存。波涛良史笔;讽兴诗家流。(祁隽藻)波绿生春早;云归注雨迟。诗从肺腑出;心与水月心。诗思竹间得;道心尘外逢。春归花不落;风静月长明。春来千岭翠;花落两衿香。春秋多佳日;山水有清音。草木含清色;岩廊挹大犹。草色和云暖;梅花带月寒。茗杯暝起味;书卷静中缘。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枳棘成而刺;担黎食之甘。(郭沫若)柳深陶令宅;月静庚公楼。(集唐诗句)要求真学问;莫做假文章。看人用白眼;当户有青山。(夏_尊)秋菊有佳色;幽兰生前庭。泉清堪洗砚;山秀可藏书。剑气非关月;书香不是花。闻说江山好;终嗟风趣频。闻鸡晨舞剑;借萤夜着书。美花多映竹;乔木自成林。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养拙干戈际;用心霜雪间。恪勤在朝夕;怀抱观古今。举头望明月;荡胸生层云。洪词留石逸;华势上流黄。洗砚鱼吞墨;烹茶鹤避烟。(郑燮)室有山林乐;人同天地春。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诗写梅花月;茶烹谷雨春。>险艰自得力;金石不随波。结交指松柏;述作凌江山。幽林听鸟语;深谷看云飞。素襟不可易;清琴时以思。(阮元)素襟不可易;蜀酒且百陶。栽培心上地;涵养性中天。(郑燮)荷锄修药圃;煮茗就花栏。桂子落秋月;荷花羞玉颜。格超梅以上;品在竹之间。根深则果茂;源远而流长。(于右任)晓风杨柳翠;微雨杏花红。晓汲清湘水;夕观沧海云。晓露三春润;钟声两岸闻。铁肩担道义;辣手着文章。积照涵德镜;素怀寄清琴。倚石得奇想;看云多远怀。(祁隽藻)倚杖看孤石;开林出远山。修业勤为贵;成文意必高。爱画人骨髓;吐词合风骚。胸中富丘壑;腕底有鬼神。(齐白石)高怀同霁月;雅量洽春风。高松来好月;野竹上清霄。座对贤人酒;山藏太史书。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阅古宗文举;临风怀谢公。酒香留客住;诗好带风吟。海为龙世界;云是鹤家乡。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浮沉休感慨;方正自栽培。涧松寒转直;碧海阔逾澄。朗抱开晓月;高文激颓波。读书滋逸气;阅世益豪情。读书难字过;回首白云间。谁知大隐者;乃是不羁人。谁将佳句并;真与古人齐。能除一切苦;照见五蕴空。绿树多生意;白云无尽时。菱荷叠映蔚;水木湛清华。着书惊日短;索句人眠迟。著作追先哲;精神让后生。检书几案窄;昂首海天宽。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接垣分竹径;微路入花源。雅琴飞白雪;高论横青云。雅琴飞白雪;逸翰怀青霄。雅量含高远;诗书见古今。雅量涵高远;清言见古今。探道好渊玄;观书鄙章句。略翻书数则;便不愧三餐。崇情符远迹;精理亦道心。脚着谢公履;身披莱子衣。鹿门多大隐;花洞有长春。道德为源本;知识极诚明。粗茶有真味;薄酒无醉人。(林纾)清风挺松柏;逸气上烟霞。清机发妙理;高步超常伦。清光依日月;逸思绕风云。深心_豪素;努力爱春华。深情托瑶瑟;逸兴横素襟。谋猷归哲匠;词赋引文雄。颇得河山趣;不知城市喧。骐骥出绝域;鸾凤本高翔。琴心妙清远;谷性多温存。琴言清若水;诗梦暖于春。琴将天籁合;幔卷浪花浮。斯文在天地;至乐寄山林。惠日朗虚室;清风怀古人。跌宕孔文举;风流贺季真。野翠生松竹;潭香闻芰荷。短歌能驻日;闲坐但闻香。智勇冠当代;卓荦观群书。游山喜乘兴;种竹能养闲。寒竹有贞叶;灵芝冠众芳。隔沼连香芰;缘岩覆绿萝。雷霆走精锐;冰雪净聪明。鹏鹗励羽翼;龙鸾炳文章。叠石通溪水;当轩暗绿筠。嘉木偶良酌;仙芝皆延年。暗水流花径;清风满竹林。慷慨谈世事;卓荦观群书。(齐彦槐)溪静云生石;窗虚日弄纱。蕴真惬所遇;赏心知有余。蕴真惬所遇;振藻若有神。墨研清露月;琴响碧天秋。德从宽处积;褊性合中求。端居喜良友;独立占古风。澄江静如练;长啸气若兰。(李世卓)点个赞啦!
2023-07-24 02:26:051

请问奕昕是谁???

奕昕是慈禧的小叔子。慈禧(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即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咸丰帝的妃嫔,同治帝的生母。晚清重要政治人物,清朝晚期的实际统治者。1852年入宫,赐号兰贵人(清史稿记载懿贵人),次年晋封懿嫔;1856年生皇长子爱新觉罗·载淳(同治帝),晋封懿妃,次年晋封懿贵妃;1861年咸丰帝驾崩后,与孝贞显皇后两宫并尊,称圣母皇太后,上徽号慈禧。后联合慈安太后(即孝贞)、恭亲王奕欣发动辛酉政变,诛顾命八大臣,夺取政权,形成“二宫垂帘,亲王议政”的格局。清政府暂时进入平静时期,史称同治中兴。1873年两宫太后卷帘归政。顽固中心19世纪60至90年代,清王朝的一部分中央和地方官员主张学习西方近代的科学技术,训练新军,购买枪炮、军舰,发展中国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以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他们的代表人物,在中央有奕u4723、文祥,在地方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尽管他们的改革没有触及封建专制的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但是,在顽固派看来,却是“用夷变夏”,违背了祖宗成法和圣贤古训。所以,洋务运动一开始,就遭到顽固派的坚决反对。在洋务派与顽固派的斗争中,慈禧熟悉政治手腕玩起了平衡策略,一方面,支持以奕u4723为首的洋务派,另一方面,又扶植顽固派以牵制洋务派。
2023-07-24 02:27:007

气子的三句名言是什么?

品若梅花香在骨;人如秋水玉为神。 (祁隽藻 )祁隽藻(1793~1866) 近代诗人。字叔颖,一字淳甫,避讳改实甫,号春圃。山西寿阳人。清嘉庆十九年(1814)进士,由庶吉士授编修,累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太子太保。谥号文端。(1793~1866) 近代诗人。字叔颖,一字淳甫,避讳改实甫,号春圃。山西寿阳人。清嘉庆十九年(1814)进士,由庶吉士授编修,累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太子太保。谥号文端。是形容人丰神俊朗,气质出凡,品格高尚的。多形容男子,就是那种“翩翩浊世之佳公子”有些是只可意会的啦。就是说他的精神多么的出众,人品像梅花一样高尚,骨子里是那么的高洁。有一句话是虽死侠骨香。虚心竹有低头叶 ,傲骨梅无仰面花(郑燮)意思是竹子内心谦逊才向人虚心低头,梅花高傲不屈从不仰面拍马逢迎。 此联以物喻人,托物言志。抓住梅竹特点,展现人的美好心灵。上联“有低头叶”,指竹不倨傲自矜,虚心有节。下联“无仰面花”,指梅不媚俗向上的骨气品格。此连语言朴实,构思巧妙。寓意深刻,对仗精工,堪称佳作。竹中空有节,它的叶子都是两两相对向下生长的,好象一个“个”字,所以说它“虚心”“低头”,“低首虚心”既描竹的外在自然状态,又指人的内在精神品德,二者异质同结构相对应;下联赞梅。梅,不惧冰霜,迎风斗寒傲雪开,所以称梅有傲骨,而且梅还有一个特征,它的花都开在枝的阳面,一律朝上,从无在阴面朝下的,其他的花就不一定(如桃花就有朝下开的花,所以被斥为“轻薄”)。因此说“无两面枝”,梅的这种形象特征与人们所赞扬的不向恶势力低头,表里如一的正直人格又是异质同构的。联语虽然是咏竹赞梅,实际上是为人写照、为己写照。上联说的是治学的精神,下联说的是做人的品格。郑板桥在学术上诗书画三绝,在为人上傲岸耿直,在他身上,后人不是看到了竹的精神、梅的风格吗?注释: 1.低头叶:指竹叶叶尖下垂。 2.仰面花:指梅花花蕊不上仰。 评析:此联颂竹梅,旨在颂人品。上联抓住竹之特征,赞誉其谦虚的美德;下联刻画梅之精神,歌颂不奉迎阿谀的正气。中国封建社会的知识分子,倘具备
2023-07-24 02:27:251

“品若梅花香在骨”的下联是什么?

人如秋水玉为神原诗: 品若梅花香在骨;人如秋水玉为神。 骨气乃有老松格;神妙直到秋毫巅。 ------出自祁隽藻 诗题未知 祁隽藻(1793~1866) 近代诗人。字叔颖,一字淳甫,避讳改实甫,号春圃。山西寿阳人。清嘉庆十九年(1814)进士,由庶吉士授编修,累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太子太保。谥号文端。(1793~1866) 近代诗人。字叔颖,一字淳甫,避讳改实甫,号春圃。山西寿阳人。清嘉庆十九年(1814)进士,由庶吉士授编修,累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太子太保。谥号文端。 是形容人丰神俊朗,气质出凡,品格高尚的。多形容男子,就是那种“翩翩浊世之佳公子” 有些是只可意会的啦。就是说他的精神多么的出众,人品像梅花一样高尚,骨子里是那么的高洁。有一句话是虽死侠骨香。
2023-07-24 02:27:337

清朝历任内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名单

一、内阁大学士名单1、崇德年间①、内国史院大学士:刚林;②、内秘书院大学士:范文程、鲍承先;③、内弘文院大学士:希福。2、顺治年间①①、内国史院大学士:刚林、宋权、宁完我、陈泰、雅泰、额色黑、张端、金之俊、蒋赫德、党崇雅、王永吉;②、内秘书院大学士:范文程、洪承畴、陈名夏、成克巩、王永吉、傅以渐、胡世安、车克;③、内弘文院大学士:希福、冯铨、宁完我、祁充格、李建泰、希福、陈名夏、陈之遴、高尔俨、刘正宗、图海、吕宫、巴哈纳、卫周祚、李霨。④、建极殿大学士:谢升。3、顺治年间②(年代/中和殿大学士/保和殿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东阁大学士/无名号)4、顺治年间③①、内秘书院大学士:巴哈纳、金之俊、胡世安、车克;②、内国史院大学士:额色黑、成克巩、卫周祚、苏纳海;③、内弘文院大学士:蒋赫德、李霨、觉罗伊图。5、康熙年间①①、内秘书院大学士:巴哈纳、金之俊、车克、成克巩、车克、孙廷铨、魏裔介、班布尔善、巴泰;②、内国史院大学士:成克巩、卫周祚、苏纳海、蒋赫德、巴泰、对喀纳、索额图、杜立德;③、内弘文院大学士:伊图、蒋赫德、李霨、图海。6、康熙年间②①、中和殿大学士:图海、巴泰;②、保和殿大学士:索额图、李霨、魏裔介、杜立德、王熙、梁清标、吴琠;③、文华殿大学士:对喀纳、冯溥、黄机、宋德宜、李之芳、伊桑阿、徐元文、张玉书、张英、温达、萧永藻、嵩祝、白潢;④、武英殿大学士:莫洛、熊赐履、明珠、勒德洪、吴正治、余国柱、阿兰泰、李天馥、马齐、王顼龄、富甯安;⑤、文渊阁大学士:佛伦、席哈纳、陈廷敬、李光地、王掞;⑥、东阁大学士:熊赐履。7、雍正年间①、中和殿大学士:无;②、保和殿大学士:马齐、张廷玉、鄂尔泰;③、文华殿大学士:嵩祝、萧永藻、白潢、张鹏翮、田从典、朱轼、嵇曾筠、查郎阿;④、武英殿大学士:马齐、王顼龄、富甯安、马尔赛、迈柱;⑤、文渊阁大学士:王掞、高其位、张廷玉、逊柱、蒋廷锡、陈元龙;⑥、东阁大学士:尹泰;⑦、协办大学士:徐元梦、田从典、张廷玉、逊柱、尹泰、陈元龙、福敏、彭维新、巴泰、三泰、徐本。8、乾隆年间(年代/中和殿大学士/保和殿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东阁大学士/体仁阁大学士/协办大学士)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⑩①、9、嘉庆年间①、保和殿大学士:无;②、文华殿大学士:和珅、董诰;③、武英殿大学士:阿桂、福康安、保宁、勒保、松筠、明亮;④、文渊阁大学士:孙士毅、庆桂、章煦、戴均元;⑤、东阁大学士:王杰、董诰、苏凌阿、禄康、松筠、托津;⑥、体仁阁大学士:刘墉、朱珪、费淳、戴衢亨、刘权之、曹振镛;⑦、协办大学士:保宁、庆桂、书麟、吉庆、琳宁、朱珪、禄康、纪昀、刘权之、费淳、戴衢亨、明亮、松筠、托津、邹炳泰、曹振镛、百龄、章煦、伯麟、戴均元、吴璥。10、道光年间①、保和殿大学士:无;②、文华殿大学士:长龄、穆彰阿;③、武英殿大学士:明亮、曹振镛、穆彰阿、潘世恩、卓秉恬;④、文渊阁大学士:戴均元、文孚、琦善、宝兴、耆英;⑥、协办大学士:伯麟、长龄、吴璥、孙玉庭、英和、蒋攸铦、富俊、汪廷珍、卢荫溥、李鸿宾、文孚、穆彰阿、阮元、琦善、王鼎、伊里布、汤金钊、奕经、卓秉恬、敬征、陈官俊、祁寯藻、赛尚阿、杜受田;⑦、体仁阁大学士:曹振镛、伯麟、孙玉庭、蒋攸铦、卢荫溥、潘世恩、阮元、卓秉恬、祁寯藻。11、咸丰年间(年代/中和殿大学士/保和殿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东阁大学士/体仁阁大学士/协办大学士)①、②、③、12、同治年间①、保和殿大学士:无;②、文华殿大学士:桂良、官文、倭仁、瑞常、瑞麟、李鸿章;③、武英殿大学士:贾桢、曾国藩、李鸿章、文祥;④、文渊阁大学士:官文、倭仁、瑞常、瑞麟、单懋谦;⑤、东阁大学士:左宗棠;⑥、体仁阁大学士:周祖培、曾国藩、朱凤标、文祥、宝鋆;⑦、协办大学士:麟魁、倭仁、瑞常、曾国藩、骆秉章、文祥、李鸿章、全庆、左宗棠、单懋谦。13、光绪年间(年代/中和殿大学士/保和殿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东阁大学士/体仁阁大学士/协办大学士)①、保和殿大学士:无;②、文华殿大学士:李鸿章、荣禄;③、武英殿大学士:文祥、宝鋆、文煜、灵桂、额勒和布、麟书、王文韶、孙家鼐;④、文渊阁大学士:麟书、荣禄、王文韶、崇礼、昆冈、孙家鼐、世续;⑤、东阁大学士:左宗棠、阎敬铭、恩承、张之万、昆冈、崇礼、孙家鼐、世续、那桐;⑥、体仁阁大学士:宝鋆、英桂、载龄、全庆、灵桂、额勒和布、恩承、张之万、福锟、昆冈、徐桐、王文韶、孙家鼐、敬信、裕德、世续、那桐、张之洞;⑦、协办大学士:英桂、沈桂芬、载龄、全庆、灵桂、文煜、李鸿藻、额勒和布、恩承、阎敬铭、张之万、福锟、麟书、徐桐、荣禄、刚毅、翁同龢、王文韶、崇礼、孙家鼐、徐郙、世续、敬信、裕德、那桐、瞿鸿禨、张之洞、鹿传霖。14、宣统年间①、中和殿大学士:无;②、保和殿大学士:无;③、文华殿大学士:世续;④、武英殿大学士:孙家鼐;⑤、文渊阁大学士:世续、那桐;⑥、东阁大学士:那桐、鹿传霖、陆润庠;⑦、体仁阁大学士:张之洞、鹿传霖、陆润庠、徐世昌;⑧、协办大学士:荣庆、鹿传霖、陆润庠、戴鸿慈、徐世昌、李殿林。二、军机大臣名单1、雍正年间爱新觉罗·胤祥;张廷玉;马尔赛;蒋廷锡;鄂尔泰;哈元生;马兰泰;福彭;钮祜禄·讷亲;博尔济吉特·班第。2、乾隆年间鄂尔泰;张廷玉;钮祜禄·讷亲;博尔济吉特·班第;索柱;丰盛额;乌雅·海望;莽鹄立;萨尔图克·纳延泰;徐本;富察·傅恒;汪由敦;高斌;蒋溥;陈大受;舒赫德;来保;尹继善;刘纶;兆惠;刘统勋;雅尔哈善;阿兰泰;钮祜禄·阿里衮;裘曰修;梦麟;三泰;富德;于敏中;阿桂;富察·福隆安;索琳;温福;丰升额;桂林;章佳·庆桂;福康安;袁守侗;梁国治;阿思哈;和珅;明亮;李侍尧;董诰;福长安;王杰;孙士毅;松筠;台布。3、嘉庆年间阿桂;和珅;王杰;福长安;董诰;台布;沈初;傅森;戴衢亨;吴熊光;那彦成;爱新觉罗·永瑆;章佳·庆桂;成德;刘权之;德瑛;英和;托津;方维甸;卢荫溥;松筠;勒保;桂芳;章煦;戴均元;和瑛;文孚。4、道光年间曹振镛;黄钺;英和;卢荫溥;文孚;松筠;长龄;玉麟;王鼎;蒋攸铦;穆彰阿;潘世恩;赵盛奎;赛尚阿;奎照;文庆;隆文;何汝霖;祁隽藻;陈孚恩;季芝昌。5、咸丰年间祁隽藻;赛尚阿;何汝霖;季芝昌;穆荫;舒兴阿;彭蕴章;邵灿;麟魁;爱新觉罗·奕u4723;瑞麟;杜翰;文庆;柏葰;匡源;文祥;焦祐瀛。6、同治年间爱新觉罗·奕u4723;文祥;桂良;沈兆霖;宝鋆;曹毓瑛;李棠阶;李鸿藻;胡家玉;汪元方;沈桂芬。7、光绪年间爱新觉罗·奕u4723;文祥;宝鋆;沈桂芬;李鸿藻;景廉;王文韶;左宗棠;翁同龢;潘祖荫;礼亲王世铎;额勒和布;阎敬铭;张之万;孙毓汶;许庚身;徐用仪;他塔拉·刚毅;钱应溥;廖寿恒;裕禄;荣禄;启秀;赵舒翘;端郡王载漪;鹿传霖;瞿鸿禨;爱新觉罗·奕劻;荣庆;徐世昌;铁良;世续;林绍年;爱新觉罗·载沣;张之洞;袁世凯。8、宣统年间奕劻;世续;张之洞;那桐;鹿传霖;戴鸿慈;吴郁生、毓朗、徐世昌。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军机大臣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清朝大学士列表
2023-07-24 02:27:483

曾国藩到底是穆彰柯的学生,还是祁隽藻的学生?

历史上讲穆彰阿是曾国藩的老师,而且也是穆彰阿 才有了现在的曾国藩,穆彰阿在朝事上一直在皇上面前力挺曾国藩!
2023-07-24 02:29:383

电视连续剧《天地民心》演到第十八集的时候为什么祁隽藻的饰演者换人了?请不吝赐教!谢谢

成年了嘛。。
2023-07-24 02:29: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