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萦
-
印象派打破了以前的传统
特别是对颜色的控制
最简单,最易懂的解释是印象派画出的风格属于朦胧型的和之前的写实派的不同,写实派注重真实.往往他们画出的画.就如同照片一样真实.
印象派:
强调画家对客观事物的感觉和印象,反对学院派的因循守旧,主张艺术上的革新。绘画技巧上对光和色进行了探讨,研究出用外光描写对象的方法,并认识到色彩的变化是由色光造成的,色彩是随着观察位置,受光状态的不同和环境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同时把这种科学原理运用到绘画中去。
新印象派和后印象派都是因为对印象派的主张有所不满而产生的,对印象派均有部分遵从和修改,不能被包括在印象派之中。因为这几个名词太关联,所以搞不太清楚的话就以为是从属关系了。
简单来说,新印象派不满意印象派的色彩铺陈和画面瞬间感。它主张按照色彩的光学原理替代在调色板上调色,让人眼自己去混合颜色;并且对构图和人物刻画都采用严谨的规则、理论来表现。说白了就是印象派往古典主义的转化。
新印象派因为过分注重与科学理论规则秩序相结合,而脱离事物本身,所以作品风格显得比较僵硬,也有人干脆说他们的画风呆板,不管怎么形容,反正最后是没有得以发扬光大就是了。
代表画家:修拉,西涅克。
后印象派主要是不满意印象派主张的对光与色的客观追求。它强调绘画要表现出作者的主观意识,因此在主体描绘上通常都进行夸张与变形;另外它也不太赞同印象派只对外光的追求,而把绘画场景转向室内。
后印象派在艺术史上的贡献可明显比新印象派大的多的多了,它是现代绘画的重要奠基,是野兽派、立体派、象征派、表现主义等现代画派的模糊前身。
代表画家:凡高,塞尚,高更。
相关推荐
"印象派”一词源于哪?
源于法国。1874年一群年轻的画家在巴黎卡皮西纳大道的一所公寓里举办了第一届印象派画展,有31位印象派画家参展。来向官方的沙龙挑战。包括莫奈、雷诺阿、毕沙罗、西斯莱、德加、塞尚和莫里索等在内的画家们不仅有各异的性格和天赋,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他们还具有不同的观念和倾向,但是,他们诞生在同样的时代,有着同样的经历,并且向同一的反对派斗争过。他们欣然接受一些杂志的讽刺文章作家封给他们带着嘲笑味道的称号——“印象派”。扩展资料印象派的胜利。1863年,学院派画家拒绝在叫做“沙龙”的官方展览会上展出莫奈的作品。他们跟着就进行煽动,怂恿当局在叫做“落选者沙龙”的特别展览会上展出所有遭到评判团摈弃的作品。公众到那个展览会去,主要是为了嘲笑那些不肯服从上级裁决的、误入歧途的可怜新手。 过了一段时间,公众才知道要想欣赏一幅印象主义的绘画就必须后退几码,去领略特殊的突然色块各得其所、在我们眼前活跃起来的奇迹。创造出这一奇迹,把画家亲眼所见的实际感受传达给观众,这就是印象主义者的真正目标。这些艺术家感觉自己有了新的自由和新的能力,那必然是地地道道的赏心乐事,一定大大地补偿了他们所遭受的嘲弄和敌视。整个世界骤然间都给画家笔下提供合适的题材了。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印象派2023-07-24 02:28:356
印象派一词源于哪里?
印象派一词源于法国印象派是19世纪后半期诞生于法国的绘画流派,其代表人物有莫奈、马奈、毕沙罗、雷诺阿、西斯莱、德加、莫里索、巴齐约以及塞尚等人2023-07-24 02:28:572
印象派 一词 源出
在众多的派别中,西洋油画中的印象派一直为西方人推崇。印象派起源于法国,莫奈即是印象派的创始人。 印象派作为油画的一个重要派别,它的名称起源于法国画家莫奈的一幅画。1874年,在巴黎的一个摄影师纳达尔的工作室里,两位艺术家看到莫奈的一幅名为“日出印象”的画,便把这种突破传统画法的画称为“印象”,从这以后“印象派”就被用来称呼当时的一批有新意的年轻画家。同年,这批年轻画家举办了第一次“印象派”画展。 印象派的代表作有莫奈的《日出印象》、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和《奥林比亚》、雷诺阿的《在阳台上》、凡·高的《吃土豆的人》、修拉的《在海滨浴场》及劳特累克的《红磨坊的莎尤克》等。2023-07-24 02:29:215
印象派艺术风格主要来源
印象派起源于法国。在画坛众多的派别中,西洋油画中的印象派一直为西方人所推崇。印象派起源于法国,莫奈是其创始人。印象派作为油画重要派别,它的名称起源于法国画家莫奈的一幅画。1874年,在巴黎摄影师纳达尔的工作室里,两位艺术家看到莫奈的一幅名为“日出印象”的画,便把这种突破传统画法的画称为“印象”,从这以后“印象派”就被用来称呼当时一批突破传统画法的年轻画家。同年,这批年轻画家举办了第一次“印象派”画展。传统油画和“印象派”作品的画法是不一样的。传统画法采用古典派画法,先打好速写稿,再画草图,然后画出底稿,再上色加工,整个画面被仔细磨平,显得光滑、闪亮、不露笔触。而印象派的画法却完全不同。这一派的画家认为,轮廓线是否要画得清晰、完整,要根据对光线的反差而定,应该用颜料直接在画布上作画,这样画面笔触清晰可见,具有活力和很强的动感,同时画面色彩亦淡亦浓。在题材上,印象派也打破过去以神话、圣经、战争等内容的局限,用很多笔墨来描绘风景。印象派的代表作:莫奈的《日出印象》,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奥林比亚》,雷诺阿的《在阳台上》,凡高的《吃土豆的人》,修拉的《在海滨浴场》,以及劳特累克的《红磨坊的莎尤克》等。2023-07-24 02:29:351
“印象派”一词最早源于哪位画家的画作?
“印象派”一词最早源于哪位画家的画作? 1.梵高 2.莫奈 正确答案:莫奈 印象派因克劳德?莫奈的油画《日出?印象》受到一位记者嘲讽而得名:那是一群根本就不懂绘画的画家,《日出?印象》完全就是凭印象胡乱画出来的,其他人也附和着说,这些画家统统都是“印象主义”。2023-07-24 02:30:221
“印象派”一词源于梵高的《日出·印象》?
“印象派”一词源于梵高的《日出·印象》? 1.错误 2.正确 正确答案:错误 印象派因克劳德·莫奈的油画《日出·印象》受到一位记者嘲讽而得名:那是一群根本就不懂绘画的画家,《日出·印象》完全就是凭印象胡乱画出来的,其他人也附和着说,这些画家统统都是“印象主义”。 此题要注意有陷阱,之前题库76出现过相似的题(当时答案为正确),此题题目发生了变化。2023-07-24 02:30:291
“印象派”一词源于哪里呢?
印象派绘画(Impressionism)是西方绘画史上划时代的艺术流派,19世纪七八十年代达到了它的鼎盛时期,其影响遍及欧洲,并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但它在法国取得了最为辉煌的艺术成就。19世纪后半叶到20世纪初,法国涌现出一大批印象派艺术大师,他们创作出大量至今仍令人耳熟能详的经典巨制,除了这次来华展出的著名画作外,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莫奈的《日出·印象》、凡高的《向日葵》等更是鼎鼎大名。印象派是19世纪后半期诞生于法国的绘画流派,其代表人物有莫奈、马奈、卡米耶·毕沙罗、雷诺阿、 西斯莱、德加、莫里索、巴齐约以及保罗·塞尚等。他们继承了法国现实主义(Realism)前辈画家库尔贝“让艺术面向当代生活”的传统,使自己的创作进一步摆脱了对历史、神话、宗教等题材的依赖,摆脱了讲述故事的传统绘画程式约束,艺术家们走出画室,深入原野和乡村、街头,把对自然清新生动的感观放到了首位,认真观察沐浴在光线中的自然景色,寻求并把握色彩的冷暖变化和相互作用,以看似随意实则准确地抓住对象的迅捷手法,把变幻不居的光色效果记录在画布上,留下瞬间的永恒图像。这种取自于直接外光写生的方式和捕捉到的种种生动印象以及其所呈现的种种风格,不能不说是印象派绘画的创举和对绘画的革命。印象派美术运动的影响遍及各国,获得了辉煌的成就。直到今天,他们的作品仍然是人类最受欢迎的艺术珍宝。 印象派,也叫印象主义,19世纪60—90年代在法国兴起的画派。当时因克劳德·莫奈的油画《日出·印象》受到一位记者嘲讽而得名。1874年第一届印象派画展在巴黎卡皮西纳大道的一所公寓里举办,有31位印象派画家参展。 在艺术观点上,印象主义画家反对当时占正统地位的古典学院派,反对日益落入俗套、矫揉造作的浪漫主义绘画(Romanticism),而是在C.柯罗、巴比松画派和G.库尔贝等人的写实画风的推动下,吸收荷兰、英国、西班牙、日本、中国等国家绘画的营养,同时受现代科学,尤其是光学的启发,认为一切色彩皆产生于光,于是他们依据光谱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来调配颜色。由于光是瞬息万变的,他们认为只有捕捉瞬息间光的照耀才能揭示自然界的奥妙。因此在绘画中注重对外光的研究和表现,主张到户外去,在阳光下依据眼睛的观察和现场的直感作画,表现物象在光的照射下,色彩的微妙变化。由此印象主义绘画在阴影的处理上,一反传统绘画的黑色而改用有亮度的青、紫等色。印象派绘画用点取代了传统绘画简单的线与面,从而达到传统绘画所无法达到的对光的描绘。具体的说,当我们从近处观察印象派绘画作品时,我们看到的是许多不同的色彩凌乱的点,但是当我们从远处观察他们时,这些点就会像七色光一样汇聚起来,给人光的感觉,达到异想不到的效果。由于个人的兴趣不同,印象主义画家又分为重光和色彩与重造型和素描两种类型,前者以莫奈、雷诺阿为代表,后者以德加为代表,卡米耶·毕沙罗则介于两者之间。由于追求外光和色彩的表现,印象主义画家主要把身边的生活琐事和直接见闻作为题材,多描绘现实中的人物和自然风景。在构图上多截取客观物象的某个片断或场景来处理画面,打破了写生与创作的界限。印象主义画家先后举办了8次展览,前两次均受到当时舆论界的猛烈抨击,以后逐渐成为具有很大影响的美术流派,并扩大到其他艺术领域。印象主义绘画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曾得到E.马奈的支持与鼓舞。作为一种美术思潮,印象主义绘画在世界美术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它推动了以后美术技法的革新与观念的转变,对欧美、日本乃至中国的画家产生过或大或小的影响。印象主义音乐 印象主义音乐由法国作曲家德彪西首创。印象主义一词在音乐中首次出现于1887年,法兰西美术研究院的评委指责德彪西在罗马进修时的第二部“交卷作品”交响组曲《春天》结构不明确,要他“警惕模糊的印象主义”。1894年他的《弦乐四重奏》在布鲁塞尔首演时,评论家开始用“印象主义音乐”加以赞扬。以后此词常被用以概括德彪西及风格与他接近的音乐,并不再带有贬意。印象主义音乐的产生是从后期浪漫主义和民族乐派中演变出来的,同时也吸取了东方音乐的养料。其艺术表现手法有:①以短小的曲调细胞组合成一种新颖的动机语汇。②在节奏上喜欢复节拍与复节奏,节拍不规则地细分减弱了推动力,呈现松散流动的状态。③重视调式的表现力,根据形象要求采用相应的调式。扩大调性概念,常避免出现明确的收束式。全音音阶的运用使调式中的每一个音居同等地位,减弱了调中心感,出现多调性因素。④由于喜好对不同色彩与音响作平面的、绘画式的并列,和声成为最重要的表现手段。通过增加和弦结构的可能性与减弱和声进行的功能性,得到极其丰富的和声色彩。⑤音色丰富、独特而新颖。在声乐作品中常使用缺乏光彩和戏剧力量的低音区。广泛运用各种乐器演奏法上的色彩手段。⑥配器与织体安排新颖。⑦结构往往松散模糊,但许多作品仍可看到三部曲式的轮廓。德彪西以后,虽然难于将某个作曲家截然归入印象主义的行列,但是,印象主义音乐风格与手法的实际影响已遍及整个音乐世界。印象主义文学 文学史家认为印象主义在19世纪70年代以后进入文学,但文学中的印象主义表现如何 ,哪些作家和诗人属于印象主义 ,却众说不一 。能够确定的只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欧一些文学家的确有类似印象派绘画和音乐的那种创作方法,即致力于捕捉模糊不清的转瞬即逝的感觉印象。由于文学创作的特殊性质,文学中的印象主义者更注意这种瞬间感觉经验如何转化为感情状态。他们与绘画和音乐中的印象主义者相同,也反对对所描写的事物之间的联系进行合乎逻辑或理性的提炼加工,于是他们本人也成了传达外界刺激与本能反应之间的中介。印象主义文学与象征主义文学之间有类通之处,它们都是形式主义的文学流派;但两者也有不同,主要在于印象主义反对使用象征手法表达思想,而倾向于感觉的描述。通常被认为象征主义的某些诗人,实际上更倾向于印象主义,例如象征主义领袖之一保尔·魏尔兰的《诗艺》一诗,与其说是在谈象征主义,不如说是一篇印象主义宣言。法国文学史家把龚古尔兄弟作为印象主义小说的代表,另一位被看作印象主义代表人物的法国诗人、小说家皮埃尔·洛蒂,他的某些诗歌的确如印象派画家那样在“捕捉瞬间的感觉印象”,但并非所有作品都是如此。20世纪法国某些作家受到印象主义的严重影响,某些小说中只剩下感觉印象的朦胧的追求。英国19世纪末的王尔德等人的部分作品中,印象主义的倾向比较明显。1912~1918年在伦敦的一部分英美诗人组成的意象诗派,与印象主义一样强调感觉印象的描绘,但他们自称所追求的是“清晰、硬朗”的形象。他们认为形象的模糊与不明确是浪漫主义的余风,因而全力加以攻击。但理论上的分歧在创作实践上有时却很难觉察,例如意象派中的美国诗人艾·洛威尔、希·杜利特尔、约翰·高尔德·弗莱彻等人的许多作品与印象主义的诗无分彼此。在德国文学中情况也相似,文学史家无法确认界线分明的印象主义流派。以德特勒夫·封·李利恩克龙为首,包括理查·戴默尔、古斯塔夫·法尔克等人,被认为是德国印象主义倾向最明显的诗派,但他们强调如实记录事物给诗人的感觉经验,因此接近自然主义。此外,如胡戈·封·霍夫曼斯塔尔和阿尔诺·霍尔茨等人的许多诗作也具有程度不等的印象主义倾向。印象主义一词同时还指一种文学批评,称为印象主义批评,亦即感受式批评。这种批评拒绝对作品进行理性的科学的分析,而强调批评家的审美直觉,认为最好的批评只是记录批评家感受美的过程,至多指出这美的印象是如何产生的,是在哪种条件下被感受到的。因此,印象主义批评是一种朦胧的、没有明确论证的“以诗解诗”式的批评,而且往往写成散文诗的格式,文学批评就成为一种与文学创作没有本质区别的艺术门类,写这种批评文字的人往往本身也就是诗人或作家。2023-07-24 02:30:371
“印象主义”这个名词是如何由来的?
19世纪后期,在法国画坛上,出现了一个标新立异的画派——印象主义画派。“印象主义”这个名词,原是巴黎一家报刊的记者杜撰出来的,因为他对1874年4月在巴黎市中心卡普辛大道35号举行独立画展的一批青年画家的作品十分不满,便从其中莫奈的一幅标题《印象·日出》杜撰出“印象主义”这个名词。当时这批对学院派绘画强烈不满。迫切要求创新的青年画家,觉得印象主义这一名词正好证明他们的艺术是与众不同的,便采用了这个名称,并从1874年至1886年。先后举办了八次“印象主义”画展。2023-07-24 02:30:451
名词解释 印象派
印象派名词解释:(Impressionism),也叫印象主义。西方绘画史上划时代的艺术流派,19世纪七八十年代达到了它的鼎盛时期,其影响遍及欧洲,并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但它在法国取得了最为辉煌的艺术成就。19世纪后半叶到20世纪初,法国涌现出一大批印象派艺术大师,他们创作出大量至今仍令人耳熟能详的经典巨制,例如,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莫奈的《日出·印象》。印象派是西方的一个重要画派,十九世纪下半叶产生于法国,因莫奈的《日出印象》一画遭到学院派攻击而得名。印象派在绘画技法上进行了革新,对光和色进行了探讨,研究出用外光描写对象的方法,对欧洲绘画技法的改进有一定贡献。2023-07-24 02:31:062
印象派到底是什么概念
诞生于法国19世纪后期的印象主义画派是西方绘画史上一个划时代的艺术流派。代表画家马奈、雷诺阿和莫奈等都把“光”和“色彩”作为绘画追求的主要目的,他们倡导走出画室,描绘自然景物,以迅速的手法把握瞬间的印象,使画面呈现出新鲜生动的感觉。因莫奈的《日出·印象》而得名。 什么是印象派? 印象派绘画是西方绘画史上划时代的艺术流派,19世纪七八十年代达到了它的鼎盛时期,其影响遍及欧洲,并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但它在法国取得了最为辉煌的艺术成就。19世纪后半叶到20世纪初,法国涌现出一大批印象派艺术大师,他们创作出大量至今仍令人耳熟能详的经典巨制,除了这次来华展出的著名画作外,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莫奈的《日出·印象》、凡·高的《向日葵》等更是鼎鼎大名。 印象派画家走出画室,深入原野、乡村、街头写生,力求真实地刻画自然。借用“物体的色彩是由光的照射而产生的,物体的固有色是不存在的”这一最新的光学理论,印象派画家认为,景物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有不同的颜色,他们的使命便是忠实地刻画在变动不居的光照条件下的景物的“真实”,这种瞬间的真实不恰恰就是一种转瞬即逝的“印象”吗?而印象派画家把这种“瞬间”永恒地记录在了画布上。 印象派:发现户外阳光下的色彩 从展览开幕的盛况和媒体的关注程度看,法国的印象派绘画在中国极受欢迎。从20世纪初开始,中国有学者专门撰文介绍和评价印象派绘画,印象派一词也见于各种文章,他们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印象派艺术的特点,印象派绘画对现代中国油画产生了深刻影响。一些学者和艺术家把印象派艺术与中国艺术作比较,认为印象派的审美趋向与中国传统绘画之间有着相互呼应的东西。徐悲鸿很重视印象派画家的写生,并对印象派画家运用色彩予以肯定,说他们的画重神韵。林风眠则从绘画革新的途径上对印象派的贡献加以肯定。黄宾虹认识到印象派风景画与中国山水画有相通之处。 印象派绘画的最重要成就,就是发现和表现户外自然光下的色彩,捕捉大自然的瞬间变化。为了捕捉瞬间的“印象”,印象派绘画在构图上往往较为随意,力求突出画面的偶然性,增加画面的生动和生活气氛,凸显对内心主观意象的表达。需要提醒观众特别是小观众,欣赏印象派绘画最好不要距画太近,若贴近看则会感觉色彩支离没有混合。 印象派:引起世界艺术形式大变革 印象派是19世纪中叶欧洲艺术从现实主义向现代主义过渡的重要阶段,印象派画家以创新的姿态登上法国画坛,其锋芒针对陈陈相因的古典画派和矫揉造作的浪漫主义。印象派画家吸收了写实主义绘画的营养,在绘画中开始对室外自然光的研究和表现。根据“物体的色彩是由光的照射而产生,物体的固有色是不存在的”这一当时最新的光学理论,印象派画家认为,景物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有不同的颜色。印象派画家倡导走出画室、去户外写生,力求真实地刻画自然,直接描绘阳光下的风景和日常生活,摒弃16世纪以来狭隘的褐色调。印象派的代表画家有马奈、莫奈、雷诺阿、德加、西斯莱、毕沙罗等。在印象派之后,塞尚、高更和凡·高都认为绘画不能仅仅像印象主义那样去模仿自然光中的客观世界,而应该更多地表现画家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感受,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后印象主义”三剑客。此后,现代主义的艺术潮流层出不穷,世界艺术形式的大变革开始了。 印象派:诞生在嘲讽之中 1863年,与官方沙龙画展唱反调的“沙龙落选作品展”在巴黎举行。马奈展出了他的《草地上的午餐》,画一裸妇与绅士们在草地上午餐。此画被认为有伤风化而受到激烈批评和嘲骂。而富有创新意识的莫奈、雷诺阿、德加、西斯莱、毕沙罗、塞尚等画家却乐意与马奈结盟。1874年4月在巴黎卡普辛大街借用摄影师那达尔的工作室举办了题为“画家、雕塑家和版画家等无名艺术家展览会”。“疯狂、怪诞、反胃、不堪入目!”这是巴黎一位艺术批评家的怒斥,画展迅即成为巴黎街谈巷议的话题,观众不但前往讪笑,甚至向画布唾啐。其中莫奈所绘的一小幅海景,受讥嘲最多,画的是哈佛港晨景,题名为《日出·印象》,艺术观点保守的记者勒鲁瓦借此画名嘲讽画展2023-07-24 02:31:173
什么是印象派?印象派的起源?
印象派绘画(Impressionism)是西方绘画史上划时代的艺术流派,19世纪七八十年代达到了它的鼎盛时期,其影响遍及欧洲,并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但它在法国取得了最为辉煌的艺术成就。19世纪后半叶到20世纪初,法国涌现出一大批印象派艺术大师,他们创作出大量至今仍令人耳熟能详的经典巨制,除了这次来华展出的著名画作外,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莫奈的《日出·印象》、凡高的《向日葵》等更是鼎鼎大名。印象派是19世纪后半期诞生于法国的绘画流派,其代表人物有莫奈、马奈、卡米耶·毕沙罗、雷诺阿、 西斯莱、德加、莫里索、巴齐约以及保罗·塞尚等。他们继承了法国现实主义(Realism)前辈画家库尔贝“让艺术面向当代生活”的传统,使自己的创作进一步摆脱了对历史、神话、宗教等题材的依赖,摆脱了讲述故事的传统绘画程式约束,艺术家们走出画室,深入原野和乡村、街头,把对自然清新生动的感观放到了首位,认真观察沐浴在光线中的自然景色,寻求并把握色彩的冷暖变化和相互作用,以看似随意实则准确地抓住对象的迅捷手法,把变幻不居的光色效果记录在画布上,留下瞬间的永恒图像。这种取自于直接外光写生的方式和捕捉到的种种生动印象以及其所呈现的种种风格,不能不说是印象派绘画的创举和对绘画的革命。印象派美术运动的影响遍及各国,获得了辉煌的成就。直到今天,他们的作品仍然是人类最受欢迎的艺术珍宝。 印象派,也叫印象主义,19世纪60—90年代在法国兴起的画派。当时因克劳德·莫奈的油画《日出·印象》受到一位记者嘲讽而得名。1874年第一届印象派画展在巴黎卡皮西纳大道的一所公寓里举办,有31位印象派画家参展。 1874年,有一群年轻的画家在巴黎组织了一个他们自己的画展,来向官方的沙龙挑战。包括莫奈、雷诺阿、毕沙罗、西斯莱、德加、塞尚和莫里索等在内的画家们不仅有各异的性格和天赋,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他们还具有不同的观念和倾向,但是,他们诞生在同样的时代,有着同样的经历,并且向同一的反对派斗争过。他们欣然接受一些杂志的讽刺文章作家封给他们带着嘲笑味道的称号——“印象派”。 《吹短笛的男孩》,又称吹笛少年,1866年 ,160x98cm ,布 油彩 ,巴黎 奥赛博物馆 ,爱德华·马奈 法国 《吹笛少年》画中描绘的是近卫军乐队里的一位少年吹笛手的肖像。画家在探索形与色的统一时,注意到人物个性特征的刻画。在色彩上追求一种稳定的、几乎没有变化的亮面,然后突然转入暗部,将人物置于浅灰色、近乎平涂的明亮背景中进行描绘,用比较概括的色块将形体显示出来。在这幅画中没有阴影,没有视平线,没有轮廓线,以最小限度的主体层次来作画,否定了三度空间的深远感。杜米埃说过马奈的画平得像扑克牌一样。 自然主义作家左拉曾在这幅《吹短笛的男孩》面前赞叹道:“我相信不可能用比他更简单的手段获得比这更强烈的效果的了。”虽然现在看来,这幅画给人带来的震撼并未见得有多强烈。然而在马奈那个时代,这幅画的好处恰恰在于叛逆,不合当时的礼教。第一没什么内容,第二没有什么深意,就是个小男孩,什么都不代表,什么都不说明。而且马奈画的时候非常快,完全变革了以前的画法!当时官方沙龙展的评委们都不愿意收这幅作品,谁又想到100多年后,这幅画市值8亿人民币。 权威评价:19世纪60年代,刚刚摆脱第一任老师库图尔的权威的马奈,又遭到同时代人的不理解,他在沙龙中经历了好几次失败。他在室内作的与实体同样大小的人物绘画给人一种奇怪的印象,遭到许多批评,例如这幅《吹短笛的男孩》,被1866年的官方沙龙展的评判委员会拒绝。 这幅画表现一个皇家卫队的年轻轻骑兵正在吹短笛,这是一种声音尖锐的木制小笛子,它用于引导士兵投入战斗,笛子的名称成了画的题目。由一儿童在画家的画室里扮演的乐师占据了画的中心位置。他清楚地显现在色调细微变化的灰底色上,画底没有给出一个确切的空间,仅仅给人一种空气在他的周围流动的印象。画家在他的肖像画中常常使用的这种中性的不可触知的背景,是受黄金时代的西班牙画家,尤其是贝拉斯克斯和牟利罗的启迪,马奈不久前去马德里旅行期间,对他们大加赞扬。由于想让被画对象看起来是孤立的,避免造成这是在游行或军事训练现场创作的印象,马奈没有加进任何轶事性背景成分。孩子、服装及短笛构成画的惟一主题。画是在画室的冷光线中完成的,这一点从投到地上的短影可以得到证实。 马奈很早就参军了,是一名水兵,他以怜悯的目光看着这个孩子兵,为因画画需要而穿上的这身行头感到骄傲。他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这身由红、黑、白、金色装饰的完美军服和短笛的金色金属套上。用白色布带束住的乐管在男式紧身短上衣的深色呢绒上和裤子的茜红色呢上闪闪发亮,短上衣上饰有铜纽扣。紧束孩子的上半身的布带形成一道亮光,与白色的鞋罩相映衬。只有孩子的脸和手有生气,与有点僵硬、看不出细节的侧影形成明显的对照。马奈的同时代人指责这缺少厚度,处理过于简单,像是厄比纳尔城印出来的天真的民众像。背景与人物之间没有配景,也没有联系,这些也使人物显得不真实。人物用大色点处理,很像扑克牌上的人头像和日本的铜版画。马奈的《吹短笛的男孩》今天普遍受到好评,这幅画是马奈对很少被印象派画家画的军队主题的一个无视传统观念的挑战。这幅画的朴实无华证实了艺术家的现代性,他是一切陈规之敌,他通过其作品表达一种新的世界观。“我相信不可能用比他更简单的手段获得比这更强烈的效果的了。”自然主义作家左拉在《吹短笛的男孩》面前赞叹道。 马奈简介: 马奈Adouard Manet(1832-1883)是法国印象主义画派中的著名画家,是亨利·凡汀·拉图尔的《巴迪侬画室》画作中位于中间的那个人,他对欧洲绘画的发展有重要贡献;尽管他从来没有参加过印象派画家的联合展览,仍被认为是印象主义画派的奠基人,很早就被后来的印象派画家们视为大师。这些画家比马奈年轻10岁左右。尽管马奈得到了这个尊称,尽管他与这些年轻画家保持着友好关系并同他们一起外出写生,他却始终拒绝参加印象派组织的画展。由于希望得到官方的承认,他从1859年开始定期将画作送给沙龙评审委员会审查。他参加沙龙的运气时好时坏:有时他成功地被接受,如当他于1861年在沙龙上展出一幅名为《弹吉他的人》的画作时(现存于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有时又被轻蔑地拒之门外,如当他于1866年向沙龙提交一幅名为《吹短笛的男孩》的画作时。 马奈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人物画方面,第一个将印象主义的光和色彩带进了人物画,开创了印象主义画风。马奈早年受过学院派的六年教育,后又研究许多历代大师的作品,他的画既有传统绘画坚实的造型,又有印象主义画派明亮、鲜艳、充满光感的色彩,可以说他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画家。他的作品(尤其是肖像画)很自然地反映出了人物的性格和心理。《吹笛少年》用几乎没有影子的平面人物画法,表现人物的实在,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莫奈的才气和自负感。此画明显带有日本浮世绘版画的影响。 印象主义Impressionnism(1874-1886):不依据可靠的知识,以瞬间的印象做画。画家们是抓住一个具有特点的侧面去做画,所以他们必须疾飞画笔把颜色直接涂在画布上,他们只能多考虑画的总体效果,较少的顾及枝节细部。印象主义的以粗放的笔法做画,作品缺乏修饰,是一种外表草率的画法。印象主义采取在户外阳光下直接描绘景物,追求光色变化中表现对象的整体感和气氛的创作方法,主张根据太阳光谱所呈现的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去反映自然界的瞬间印象,印象主义的作品选择的题材面比较广泛,无论是在城市或是在乡村,画家都试图捕捉到瞬息多变的大自然。 在艺术观点上,印象主义画家反对当时占正统地位的古典学院派,反对日益落入俗套、矫揉造作的浪漫主义绘画(Romanticism),而是在C.柯罗、巴比松画派和G.库尔贝等人的写实画风的推动下,吸收荷兰、英国、西班牙、日本、中国等国家绘画的营养,同时受现代科学,尤其是光学的启发,认为一切色彩皆产生于光,于是他们依据光谱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来调配颜色。由于光是瞬息万变的,他们认为只有捕捉瞬息间光的照耀才能揭示自然界的奥妙。因此在绘画中注重对外光的研究和表现,主张到户外去,在阳光下依据眼睛的观察和现场的直感作画,表现物象在光的照射下,色彩的微妙变化。由此印象主义绘画在阴影的处理上,一反传统绘画的黑色而改用有亮度的青、紫等色。印象派绘画用点取代了传统绘画简单的线与面,从而达到传统绘画所无法达到的对光的描绘。具体的说,当我们从近处观察印象派绘画作品时,我们看到的是许多不同的色彩凌乱的点,但是当我们从远处观察他们时,这些点就会像七色光一样汇聚起来,给人光的感觉,达到异想不到的效果。由于个人的兴趣不同,印象主义画家又分为重光和色彩与重造型和素描两种类型,前者以莫奈、雷诺阿为代表,后者以德加为代表,卡米耶·毕沙罗则介于两者之间。由于追求外光和色彩的表现,印象主义画家主要把身边的生活琐事和直接见闻作为题材,多描绘现实中的人物和自然风景。在构图上多截取客观物象的某个片断或场景来处理画面,打破了写生与创作的界限。印象主义画家先后举办了8次展览,前两次均受到当时舆论界的猛烈抨击,以后逐渐成为具有很大影响的美术流派,并扩大到其他艺术领域。印象主义绘画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曾得到E.马奈的支持与鼓舞。作为一种美术思潮,印象主义绘画在世界美术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它推动了以后美术技法的革新与观念的转变,对欧美、日本乃至中国的画家产生过或大或小的影响。2023-07-24 02:31:351
“印象派”一词源于?
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法国画家马奈,莫奈,毕沙罗,雷诺阿,德加等画家办了一个画展,其中莫奈的《日出印象》被一位记者嘲讽,而他们的作品则被称为“印象派” 因此而得名!(这些画家性格各异,但都继承了现实主义画家库尔贝的艺术面向生活的主张,摆脱宗教 历史 神话 等以叙事的传统模式。他们还主张走出画室,去到大自然,注重颜色的冷暖关系,瞬间捕捉永恒的画面)2023-07-24 02:31:523
什么叫印象派、抽象派、现代、后现代?
印象主义画派诞生于法国19世纪后期,印象主义画派是西方绘画史上一个划时代的艺术流派。代表画家马奈、雷诺阿和莫奈等都把“光”和“色彩”作为绘画追求的主要目的,他们倡导走出画室,描绘自然景物,以迅速的手法把握瞬间的印象,使画面呈现出新鲜生动的感觉。因莫奈的《日出·印象》而得名。抽象派: 「抽象」是「具象」的相对概念,是就多种事物抽出其共通之点,加以综合而成一个新的概念,此一概念就叫做「抽象」。「抽象绘画」 (AbstractPainting)是泛指二十世纪想脱离「模仿自然」的绘画风格而言,包含多种流派,并非某一个派别的名称:它的形成是经过长期持续演进而来的。但无论其派别如何,其共同的特质都在于尝试打破绘画必须模仿自然的传统观念。1930年代和二次大战以后,由抽象观念衍生的各种形式,成为二十世纪最流行、最具特色的艺术风格。抽象绘画是以直觉和想象力为创作的出发点,排斥任何具有象征性、文学性、说明性的表现手法,仅将造形和色彩加以综合、组织在画面上。因此抽象绘画呈现出来的纯粹形色,有类似于音乐之处。抽象绘画的发展趋势,大致可分为:〔一〕几何抽象〔或称冷的抽象〕。这是以塞尚的理论为出发点,经立体主义、构成主义、新造形主义....,而发展出来。其特色为带有几何学的倾向。这个画派可以蒙德里安(Mondrian)为代表。〔二〕抒情抽象〔或称热的抽象〕。这是以高更的艺术理念为出发点,经野兽派、表现主义发展出来,带有浪漫的倾向。这个画派可以康丁斯基〔Kandinsky〕为代表。现代:现代派美术,是指西方国家从二十世纪初发展起来的现代美术中某些流派--野兽派,立体派,未来派,达达派,表现派,超现实主义,抽象主义,波普艺术的统称。“现代派”一词是和某种新的,非传统的,区别于过去的艺术思想联系在一起的;现代派美术既不同于以往的传统美术,也不包括现代的各种现实主义流派,它与现代的西方美术更不是同一概念,它在其中只占一席之地。 如果说现代派美术引领了西方乃至世界美术,那么引领现代派美术的无疑是这三个人,法国后印象主义画家塞尚,高更和荷兰画家凡高。后现代: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是一个从理论上难以精准下定论的一种概念,因为后现代主要理论家,均反对以各种约定成俗的形式,来界定或者规范其主义。目前,在建筑学、文学批评、心理分析学、法律学、教育学、社会学、政治学等诸多领域,均就当下的后现代境况,提出了自成体系的论述。他们各自都反对以特定方式来继承固有或者既定的理念。由于它是由多重艺术主义融后现代主义合而成的派别,因此要为后现代主义进行精辟且公式化的解说是无法完成的。若以单纯的历史发展角度来说,最早出现后现代主义的是哲学和建筑学。当中领先其他范畴的,尤其是六十年以来的建筑师,由于反对全球性风格(InternationalStyle)缺乏人文关注,引起不同建筑师的大胆创作,发展出既独特又多元化的后现代式建筑方案。而哲学界则先后出现不同学者就相类似的人文境况进行解说,其中能够为后现代主义大略性表述的哲学文本,可算是法国的解构主义了。 设定相对主义。不是不讲道德,而是反统一道德;不是否认真理,而是设定有许多真理的可能性,从个人的角度、情境的、文化的、政治的、甚至是性的角度。后现代主义反对连贯的、权威的、确定的解释(包括对圣经,和其它信仰宣告)。个人的经验、背景、意愿和喜好在知识、生活、文化和性上占优先地位。 解构文本、意义、表征和符号。后现代主义认为对给定的一个文本、表征和符号有无限多层面的解释可能性。这样,字面意思和传统解释就要让位给作者意图和读者反映。这样,男性传统的解释就被女权主义者和被边缘化了的解释者解构了。 后现代主义是人类历史上一次最伟大的革新,是人类文明的最高峰,对人类认识世界和自我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批评权利和信仰的系统。认为政治党派联盟是基于短期利益,而非长期忠诚;信仰的好坏基于对其的个人体验。在西方,后现代主义与无政治信仰相联系;在灵命生活里,它是折衷主义(全凭在平安、安全、价值和目的方面是否有舒服的感觉)。后现代主义的反“元解释”和“文本意义”也为其本身带来了巨大的力量。 由于后现代主义的无中心意识和多元价值取向,由此带来的一个直接的后果就是评判价值的标准不甚清楚或全然模糊,从而使人们的思想不再拘泥于社会理想、人生意义、国家前途、传统道德等等,从而使人的思想得到彻底的解放,也使人对于自我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同时,后现代主义对真理、进步等价值的否定,导致了价值相对主义、怀疑主义和价值虚无主义的产生,从而使人们认识到价值的相对性和多元性。2023-07-24 02:32:032
印象主义的背景
19世纪西方美术的中心在法国,主宰法国画坛的仍然是有势力的官方学院派。19世纪下半叶法国画界有一部分青年画家反对官方学院派艺术的墨守成规,由于自己的创新作品不能在官方沙龙展出而强烈反对官方的审查制度,他们要求艺术上的革新和创作自由,经常聚集在巴黎的盖尔波瓦咖啡馆自由交换对艺术的见解,共同寻求艺术创新道路。19世纪后半期形成于法国的一个重要的绘画运动,包括1867~1886年期间一批持有相近的观点和采用相近技巧的画家的活动。这些画家个性十分鲜明,非常讲究实际,没有确定的共同遵守的具体原则。但印象主义最明显的特点则是,力图客观地描绘视觉现实中的瞬息片刻,主要是表现纯粹光的关系。在广义上,印象主义一词有时也用于19世纪后期的其他艺术(通常指音乐,但有时也指文学),它们所采用的技巧和达到的效果同印象主义绘画相似。主要的印象主义画家有莫奈、马奈、毕沙罗、雷诺阿、西斯莱(Alfred Sisley)、德加(Edgar Degas)、摩里索(Berthe Morisot)、吉约曼(Armand Guillaumin)和巴齐耶(Frederic Bazille),他们一起工作,相互影响,并一起独立展出作品,只有继续谋求官方赞许的马奈例外。这些画家在其早期的创作生涯中,就对统治欧洲艺术达200年之久的种种清规戒律表示不满。1860年代后期,马奈的艺术反映了一种新的美学观点,有史以来第一次把画家从传统上占统治地位的以题材为中心的创作方法中解放出来;他主张把重点严格地放在绘画艺术的组成部分--颜色和形体上。在大约同一时间内,莫奈、毕沙罗、雷诺瓦、西斯莱和巴齐耶在风景画中努力探索一种更有直接的方法来描绘灿烂的光和色。莫奈以他出类拔萃的敏锐目光一马当先。当时这方面的科学研究表明∶颜色不是物体所固有的特性,而是物体反射出来的光线。在这种观点影响下,这些画家努力探索一种有效的方法,以突破物体的单一的,表面看来一成不变的“固有”色;他们力图捕捉物体在特定时间内所自然呈现的那种瞬息即逝的颜色,那种受一时的气氛条件、距离和周围其他物体影响的颜色。他们从画水开始,把水波反射出来的许多颜色完全按照他们亲眼目睹的那样表现出来。他们把这一做法扩大到从建筑物到天空的所有其他物体,笔触简短明了,远看是一堆混合的颜色,其实是用未经调合的颜色,以此描绘阳光反射所产生的形形色色的颜色。在马奈的“纯绘画”实验启发下,他们努力寻找色彩最鲜明的题材,通常不再注意感情色彩和文学特性。 1874年,这批画家首次举行独立画展,以与法国美术学院的官方沙龙相抗衡,后者一再拒绝展出他们的大部分作品。莫奈的《印象∶日出》一画(1872,现藏巴黎马摩坦博物馆〔Musee Marmottan〕),最初曾使人们用印象派这一名称讥笑这批画家。他们后来陆续举办了7次画展,最后一次在1886年举行。在此期间,他们继续发展自己的个人和个性风格。1886年以后,印象派团体宣布解散。其存在时间虽然很短,但在艺术史上却完成了一次革命,使西方后来产生的各种绘画得以从画家和题材之间的既定束缚关系中解放出来。在音乐方面,德彪西通常被认为是主要的印象主义者。德布西音乐从他的第一部作品到最后一部作品,都各有不同的特点,因此只有约1892~1903年间完成的乐曲和一些风格上同这个时期乐曲酷似的后期作品,才可以说具有一般含义上的印象主义。他的印象作品有歌剧《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Pelleas et Melisande,1902年首演),交响诗《云雾》(《夜曲》〔Nocturnes〕之一,1899年作)和钢琴曲《帆》(见《两套前奏曲》〔Douze Preludes〕第一册,1910)。其他被认为属于印象派的作曲家有拉威尔(Maurice Ravel)、戴流士(Frederick Delius)、雷史碧基(Ottorino Respighi)、席曼诺夫斯基(Karol〔Maciej〕Szymanowski)和葛利菲斯(Charles Griffes)。音乐上的印象主义往往被认为是指一种微妙脆弱、消极杂乱、情绪暧昧的音乐。印象主义音乐的特点,说得确切些则是拘谨、克制、平静,一种由于作曲家把纯音响想像为美和神秘的目的本身,从而形成的丰富多彩的效果。印象主义虽被认为是摆脱浪漫主义的过分放纵的一种运动,但其许多特点可以在一些又被称为表现主义的浪漫主义先驱者的作曲家(如李斯特、华格纳和斯克里亚宾〔Aleksandr Scria! bin〕)的作品中找到根源。文学方面的印象主义,一般来说是一种高度个性化的写作手法,反映作家的个人气质。一些作家的作品以其感染力很强而被认为可与绘画方面的印象主义相提并论,他们是托玛斯曼(Thomas Mann)、赫塞(Herman Hesse)、福特(F. Madox Ford)和沃(Evelyn Waugh)。2023-07-24 02:32:101
印象派名字的由来
可能源于印象派画家莫奈吧?他的画刚开始被人成为是因自己的印象而画,没有科学的根据和参照物。后来他的画被称为印象派,因此而得名,后来出现了印象主义。2023-07-24 02:32:261
印象主义产生的历史原因
印象主义(impressionl9n)在19世纪60一70年代以创新的姿态登上法国画坛,其锋芒是反对陈陈相因的古典画派和沉缅在中世纪骑士文学而陷入矫揉造作的浪漫主义。印象主义吸收了柯罗、巴比松画派以及库尔贝写实主义的营养,在19世纪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光学理论和实践)的启发下,注重在绘画中对外光的研究和表现。印象主义画家提倡户外写生,直接描绘在阳光下的物象,从而据弃了从16世纪以来变化甚微的褐色调子,并根据画家自己眼睛的观察和直接感受,表现微妙的色彩变化。在这方面印象主义画家还从荷兰小画派、西班牙画家委拉斯贵支、英国画家特纳和康斯太勃尔等人那里接受了经验。 莫奈 〈印象·日出〉 从印象主义开始,欧洲的画家们试图使绘画摆脱文学的影响,吏多地注意绘画语言本身。在印象主义内部存在着两种类型的画家群。一是以德加为代表3一是以莫奈为代表。当然也有的画家介于两种类型之间。早在60年代,一群有探索和创新精神的青年人,对保守的官方沙龙压制青年的创造精神深感不满,他们以库尔贝当年反对官方艺术的斗争精神为榜样,团结在受到官方沙龙冷淡和买落的、富有探新勇气的马奈的周围,形成一个与官方沙龙相对立的集团。这些画家不定期地在巴黎的盖尔波瓦餐馆和新雅典餐馆,以及在巴齐耶与雷诺阿的共同画室会晤,并到塞纳河畔直接对景写生。经常参加聚会的画家有莫奈、雷诺阿、毕沙罗、巴齐耶、塞尚等,评论家有杜瑞和利维拉,资助这个聚会的有画商杜朗一鲁耶。1874年4月,这群青年画家在巴黎卡普辛大街借用摄影师那达尔(Na—dar)的工作室举办展览,他们自称为“无名的画家、雕塑家和版画家协会”。参加展出的有莫奈、雷诺阿、毕沙罗、西斯莱、德加、塞尚、莫里索、基约曼等人。在展品中莫奈的油画〈印象·日出〉的标题被一位保守的记者路易·勒鲁瓦在文章中借用作为嘲讽,称这次展览是“印象主义画家的展览会”,“印象主义”由此而得名。印象主义画展从1874年到1886年共举行了8次。分别在1874、1876、1877、1879、1880、1881、1882和1886年。除了第一、第四和第八次外,均使用“印象主义”一词作为展览名称。 印象主义是一个松散的艺术社团。这个社团没有明确的纲领。艺术家集合在一起,仅仅因为画风比较一致,便于共同举办展览。参与展出的艺术家,有的仅在一段时间内迷恋于印象主义画风,后来则另有追求;有的在绘画风格上曾多次变化反复。此外,参与画家的水平也不尽一致。绘画中的印象主义是和法国文学中的自然主义流派相对应的。印象主义和自然主义都曾受到哲学上实证主义的影响。2023-07-24 02:32:342
印象派与新印象派的区别
印象派主要讲究光线的运用,主要依靠个人感受作画;新印象派又叫点彩派,它把感觉综合上升为理性分析,演变成一种科学表现形式。总体来说,印象派绘画有一种生气勃勃的新鲜感;新印象派则较为呆板、冷漠。[印象画派] 十九世纪下半叶法国兴起的一个画派。这一名称是由1874年该派作者举行画展时,批评家对莫奈所作《日出印象》一画出以嘲笑而来。该派反对当时学院派的保守思想和表现手法,采取在户外阳光下直接描绘景物,追求光色变化中表现对象的整体感和氛围气的创作方法,主张根据太阳光谱 所呈现的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色相去反映自然界的瞬间印象,一反过去宗教神话等主题内容和陈陈相因的灰褐色调,使欧洲绘画出现发挥光色原理加强表现力的新方法,对绘画技法的革新有很大影响。代表画家有莫奈、毕沙罗、西斯莱、雷诺阿等。 印象派绘画 Impressionism 源起於法国 对颜色有不同的见解及应用,提出了「物体没有恒久的颜色」、 「推翻从前全是黑褐色的影子,改以影子为物体的互补色代之」 、「开始使用七种颜色作画,以距离的自然混色替代以三原色於色盘上调色所产生混浊的缺点,而各色仍存在於画布上」理论。印象派绘画已经将文学、宗教、哲学分离开来,而把全部的注意 力都灌注在视觉的世界里。 马奈 Eduard Manet 莫内 Claude Monet 毕莎罗 Camille Pissarro 西斯来 Alfred Sisley 雷诺亚 Pierre Auguste Renoir 狄加斯 Edgar Degas 塞干提尼 Giovanni Segantini [新印象画派] 十九世纪末从法国印象派发展而来的一个流派。认为印象画派表现光色效果的方法不够严格,标榜以科学方法追求色彩分析,用不同的色点排列组合作画,画法机械。此派活动时间短暂。代表作者有*修拉、西涅克、克罗斯(Henri-Edmond 新印象派 Neo-Impressionism 把印象派极力追求的光与色,做更深一层的分析,而完成了印象派在艺术上的真实意义。严禁混色,所有的颜料必须一小点一小点的维持原色,以此色点所构成的画,此用科学精神来研究光和赞美光的画法,就称做「点描法」Pointulism 。 代表画家: 秀拉 G. Seurat 纤细的极细小色点构画 西涅克 P. Signac 由活泼生动的大点所组成2023-07-24 02:32:542
印象派的得名源于莫奈作品 印象派的简介
1、印象派这个名字,是因为莫奈的一副名叫《日出·印象》的参展作品而得名。 2、印象主义绘画是指在19世纪下半期,以法国为中心风靡全欧并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印象主义绘画现象,是欧洲美术运动的主流。 3、印象派绘画以莫奈的《日出的印象》最初被人讥笑而得名,领军人物莫奈、灵魂人物马奈、开拓者塞尚、中坚者雷诺阿、毕沙罗和德加。2023-07-24 02:33:011
什么是印象派?
印象派的特色是印象主义,不依据可靠的知识,以瞬间的印象作画。画家们是抓住一个具有特点的侧面去作画,所以他们必须疾飞画笔把颜色直接涂在画布上,他们只能多考虑画的总体效果,较少的顾及枝节细部。印象主义的以粗放的笔法作画,作品缺乏修饰,是一种对笔法较草率的画法。印象主义采取在户外阳光下直接描绘景物,追求以思维来揣摩光与色的变化,并将瞬间的光感依据自己脑海中的处理附之于画布之上,这种对光线和色彩的揣摩也是达到了色彩和光感美的极致。2023-07-24 02:33:129
印象派什么意思
印象派绘画也叫印象主义,是西方绘画史上划时代的艺术流派,19世纪60—90年代在法国兴起的画派。印象派绘画是西方绘画史上划时代的艺术流派,19世纪七八十年代达到了它的鼎盛时期,其影响遍及欧洲,并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但它在法国取得了最为辉煌的艺术成就。19世纪后半叶到20世纪初,法国涌现出一大批印象派艺术大师,他们创作出大量至今仍令人耳熟能详的经典巨制,例如: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印象派主要分为三个时期,印象派时期代表人物有莫奈、毕沙罗、雷诺阿、德加、西斯莱等;新印象派时期代表人物有修拉、西涅克等;后印象派时期代表人物有梵高、塞尚、高更等。印象派画家提倡走出画室,深入原野、乡村、街头写生,力求真实地刻画自然。扩展资料:印象派画家肩负起了重新研究光与色彩之关系的历史任务。他们不再依据传统的法则和教条,在受到巴比松画派和英国风景画家户外写生的启迪后,他们大胆地走出画室,面对自然进行写生创作。他们在室外写生后很少回画室再整理,让作品保持室外写生的生动性。而巴比松画派在外写生后,大多是绘画室进行创作整理的。印象派画家根据当代科学的发展,了解光的构成,光和色的关系,依靠自己眼睛的观察去再现对象的光和色在视觉中造成的印象。这样,人们在把握色彩方面完成了一次伟大的革命。现在美术学院教授的色彩理论以及条件色、对比色、色彩三要素等广为人知的色彩知识均源于印象派对色彩的研究成果。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印象派绘画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印象派2023-07-24 02:34:058
“印象主义”这一名称源于莫奈的《日出?印象》一画,故莫奈有“印象派之父”之称,是否正确?
【正确】印象主义崛起于19世纪70年代。印象主义这个名称是由法国画家莫奈的一幅风景画《日出?印象》得来的。克劳德?莫奈是最典型的印象派画家(印象主义画家集团的核心人物),而且是印象派绘画的创始人之一,尽管他从来没有参加过印象派画家的联合展览,仍被称作是“印象派之父”。2023-07-24 02:34:261
印象派是什么意思
问题一:什么是印象派? 我就用通俗的语言来解释吧 印象派既“印象主义” 19世纪的时候,法国巴黎是欧洲油画的中心。这个时候的风格是以学院派的新古典主义为主导的,他们每年都要举办官方的展览,叫做“沙龙”,多数人都出自于皇家美术学院,他们有着深厚的素描基础,并且精通人体解剖,画风严谨,细腻。而在这个时候,还有着另外一大批充满着理想的年轻画家,他们来自于各个阶层,大多数都是自由人,很多人对学院派的教学方式及绘画风格有着不同的看法,认为古典主义千篇一律,缺乏个人风格,他们更崇尚现实主义,并提倡户外写生。由于大家有着共同的理想和观点,他们逐渐地不约而同的来到巴黎郊外的一个小村庄,巴比松村,有的甚至长期定居于此,来描绘那里迷人的风光,“巴比松”派诞生了。“巴比松”村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枫丹白露”。“巴比松画派”就是“印象派”的前身。 这些画家在长期的写生过程中发现,光线对色彩的影响很大,不同的天气,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时间,同样的景物会呈现不同的色彩和不同的色调,再加上物理光学,也被科学家发现了其中的规律,他们对空气中的色彩变化有了新的,科学的认识。比如说,同样是教堂,画家在不同的时间就描绘出不同的色彩效果,阳光灿烂的时候,物体被阳光照射的部分受光源影响,会偏光源的色调,而背光或投影也并不是灰色的,而是有丰富的色彩构成;再比如说,秋天的森林,一片金黄色,而笼罩在金黄色里的树干和石头展现的并不是它原有的固有色,而是偏紫色的,等等。画家们将这些色彩规律运用到绘画里,“色彩学”也就运应而生。 这些画家们只有及个别的被官方所接受,大部分画家的作品被拒之“沙龙”的门外,于是画家们就联手举办了“官方沙龙”淘汰作品展,逐渐的社会对他们的风格也有所认同。 “印象主义”一词的诞生,纯属偶然。画家莫奈的一副油画《日出印象》在“沙龙”展出,他描绘的是塞纳河的清晨,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由于要在很短的瞬间,将早晨的美景在光线还没有变化前,就要完成作品,画面不可能描绘的很仔细。当学院派的画家们看到这幅作品时,认为很粗糙,过于随便,就用讥讽的语言嘲笑“巴比松”的画家,意思是说:那是一群根本就不懂绘画的画家,《日出印象》完全就是凭印象胡乱画出来的,其他人也附和着说,这些画家统统都是“印象主义”,没想到,这些挖苦的话,反而成全了这批画家,“印象派”随之诞生,而且在很短的时间内,名声响誉全世界,“巴比松”派反而慢慢被人淡忘。 总之,印象派既不是粗糙,也不是前卫,更不是抽象,他是将科学的色彩学理论运用与绘画,现在的高考色彩考试,也是以这种色彩规律作为标准。 注意,“后期印象派”和“印象派”完全不是一回事,高更p塞尚p梵高是“后期印象派”的代表人物,楼上的人有点晕(个人观点,楼上的朋友别生气哦) 至于文学,音乐的“印象派”,我还真不了解,和“印象主义”有没有直接的关系,还是让专家来说吧 怎么样,能理解吧 赞同的话,就给个最佳答案,呵呵 问题二:印象派的特点是什么 抓住瞬间,用色,光线 问题三:野兽派和印象派是什么意思啊? 野兽派运用鲜艳、浓重的色彩,往往用直接从颜料管中挤出的颜料,以直率、粗放的笔法,创造强烈的画面效果,充分显示出追求情感表达的表现主义倾向。印象派的艺术家们走出画室,深入原野和乡村、街头,把对自然清新生动的感观放到了首位,认真观察沐浴在光线中的自然景色,寻求并把握色彩的冷暖变化和相互作用,以看似随意实则准确地抓住对象的迅捷手法,把变幻不居的光色效果记录在画布上,留下瞬间的永恒图像。是取自于直接外光写生的方式和捕捉到的种种生动印象以及其所呈现的风格。 问题四:印象派是什么意思 印象派(英语:Impressioni *** ),是于1860年代法国展开的艺术运动、画风。印象派的命名源自于莫奈于1874年的画作《印象u30fb日出》,遭到学院派的攻击,并被评论家路易斯u30fb勒罗伊(Louis Leroy)挖苦是“印象派(起源)。印象派画作常见的特色是笔触未经修饰而显见,构图宽广无边,尤其着重于光影的改变、对时间的印象,并以生活中的平凡事物做为描绘对象。著名的艺术家有克劳德u30fb莫内、爱德华u30fb马奈、窦加、皮耶-奥古斯特u30fb雷诺阿等,其中塞尚后开创了后印象派。在视觉艺术领域的印象派后,很快的便出现了印象乐派、印象文学派等其他领域的类似派别。 采纳自百度知道 问题五:印象派名字的由来 印象派兴起于19世纪60年代,兴盛与70、80年代,反罚因循环守旧的古典主义和虚构臆造的浪漫主义,19世纪最后30年,他成为法国艺术的主流,并影响整个西方画坛。 代表画家马奈、雷诺阿和莫奈等都把“光”和“色彩”作为绘画追求的主要目的,他们倡导走出画室,描绘自然景物,以迅速的手法把握瞬间的印象,使画面呈现出新鲜生动的感觉。因莫奈的《日出u30fb印象》而得名。 baike.baidu/view/82380?fromId=577 问题六:印象派和写实派各有什么特点?又有什么区别? 呵呵,真巧,我是学美术(于1个月前放弃)又是学历史的。 印象派的画家直接描绘阳光下的物象,追求强烈的个人感受,根据自己眼睛的观察和感受,来表现微妙的色彩变化。写实派的特点就是哗求客观上的真实,要求与我们眼睛看到的一模一样。 至于两者间的区别就是印象派讲求主观,写实派的讲求客观。 问题七:印象派与象征派有什么不同? 诞生于法国19世纪后期的印象主义画派是西方绘画史上一个划时代的艺术流派。代表画家马奈、雷诺阿和莫奈等都把“光”和“色彩”作为绘画追求的主要目的,他们倡导走出画室,描绘自然景物,以迅速的手法把握瞬间的印象,使画面呈现出新鲜生动的感觉。因莫奈的《日出u30fb印象》而得名。 所谓西方现代派美术,是指西方国家从二十世纪初发展起来的现代美术中某些流派--野兽派,立体派,未来派,达达派,表现派,超现实主义,抽象主义,波普艺术的统称。“现代派”一词是和某种新的,非传统的,区别于过去的艺术思想联系在一起的;现代派美术既不同于以往的传统美术,也不包括现代的各种现实主义流派,它与现代的西方美术更不是同一概念,它在其中只占一席之地。 如果说现代派美术引领了西方乃至世界美术,那么引领现代派美术的无疑是这三个人,法国后印象主义画家塞尚,高更和荷兰画家凡高。 「抽象」是「具象」的相对概念,是就多种事物抽出其共通之点,加以综合而成一个新的概念,此一概念就叫做「抽象」。「抽象绘画」 (AbstractPainting)是泛指二十世纪想脱离「模仿自然」的绘画风格而言,包含多种流派,并非某一个派别的名称:它的形成是经过长期持续演进而来的。但无论其派别如何,其共同的特质都在于尝试打破绘画必须模仿自然的传统观念。1930年代和二次大战以后,由抽象观念衍生的各种形式,成为二十世纪最流行、最具特色的艺术风格。 抽象绘画是以直觉和想象力为创作的出发点,排斥任何具有象征性、文学性、说明性的表现手法,仅将造形和色彩加以综合、组织在画面上。因此抽象绘画呈现出来的纯粹形色,有类似于音乐之处。 抽象绘画的发展趋势,大致可分为:〔一〕几何抽象〔或称冷的抽象〕。这是以塞尚的理论为出发点,经立体主义、构成主义、新造形主义....,而发展出来。其特色为带有几何学的倾向。这个画派可以蒙德里安(Mondrian)为代表。〔二〕抒情抽象〔或称热的抽象〕。这是以高更的艺术理念为出发点,经野兽派、表现主义发展出来,带有浪漫的倾向。这个画派可以康丁斯基〔Kandinsky〕为代表。 代表画家 康丁斯基(W.Kandinsky,1866~94),抒情抽象派代表画家,曾是德国表现主义团体「蓝骑士」的领导者。代表作《构成第四号(战争)》(1911,杜塞尔夫莱茵河西发里亚艺品收藏室)、《构成第七号习作》(1913,莫斯科Tretyakov画廊)。 蒙德里安(P.Mondrian,1872~1944),几何抽象派代表画家,在平面上把横线和竖线加以结合,形成直角或长方形,并在其中安排红、黄、蓝三原色,但有时也用灰色,是荷兰风格派(deStijl)的主将,代表作《黄与蓝的构成》(1929)、《百老汇爵士乐》(1942~43,纽约现代美术馆)。 马列维奇(K.C.Malevich,1878~1935),俄国构成主义倡导者,也是几何抽象派画家,代表作《飞机起飞》(1915,纽约现代美术馆)、《青色三角形与黑色长方形》(1915)。 库波卡(F.Kupka1871~1957),捷克画家。运用色彩理论和音乐式和谐造成独特的几何风格,例如《绘图构成主题二》(1911~12,华盛顿国家画廊)、《垂直线语系习作》(1911)。 克利(P.Klee,1879~1940),瑞士画家。运用色彩调和及抽象的手法,创作了许多含有哲理性和富稚拙趣味的作品,例如:《金鱼》(1925,油彩加水彩,纸裱在卡纸板上,48.5×68.5cm,汉堡美术馆)、《干道与支道》(1929,油画,布,83×76cm,科隆,里伯尔兹美术馆)、《......>> 问题八:什么是印象派 它的特征是什么 印象主义者摒弃古典绘画的色调,提倡户外写生,追求瞬间视觉印象的表达,对构图并不十分刻意经营,印象主义绘画是现代艺术的开端。 问题九:印象派画家代表 莫奈、马奈、德加、比沙罗、雷诺阿。 梵高不是,梵高是后印象派代表人物,差远了去了。2023-07-24 02:34:341
什么是印象派?
印象主义是十九世纪末在欧洲文化活动中心巴黎萌生的一种艺术风格。印象派艺术家的活动虽然属于十九世纪的范畴,但是他们所探寻的这种新语言、新风格,却意味着同浪漫主义的一些传统形式与风格的决裂,并为二十世纪以现代派面目出现的各种艺术做好了准备,因此,印象派很自然地成为联结两个世纪的纽带。由于印象主义首先是在绘画中出现的,再加上法国诸姊妹艺术之间的相互联系又特别密切,因此,谈论音乐上的印象主义,首先也得从法国的印象主义绘画谈起。 印象主义这个名称是由法国画家莫奈的一幅风景画《印象:日出》得来的。那是在1874年,巴黎一些反对学院繁琐教学和向传统绘画原则挑战的青年艺术家,第一次独立举办了旨在同官方沙龙相抗衡的画展,展出近三十位画家的作品。这次画展受到了舆论的奚落,人们无礼地嘲弄这些艺术家,随随便便地以莫奈的这幅画为他们取上印象主义者的诨号。由于这群青年艺术家对待印象主义这一贬称并不怎样介意,从此这个含混不清的偶得之词便保留了下来。其实印象派艺术家之间的关系相当复杂,他们的气质和造诣各不相同,追求的理想也各有异,因此,相继举行的八次印象派联合画展中,送展的作者常有变易,而且到1886年为止这种画展也就不再举行了。法国绘画上的印象主义虽如上述得名于1874年,但它的渊源还可以上溯到法国画家莫奈在1863年在落选作品沙龙展出的《草地上的午餐》。法国绘画上的印象主义从它在巴黎第一次公开出现后,不久便成为一种国际性的风格,它的影响相当深远,除绘画外,还涉及到姊妹艺术如文学和音乐诸领域。 印象主义绘画不同于其他绘画之处,在于它以阳光和色彩为主角,即借助光与色的变幻来表现作者从一个飞逝的瞬间所捕捉到的印象。印象派画家的这一选择,是同当时自然科学界对光的传播与照射的物理研究成果密切相关的。 人们的视觉之所以能感知自然界中的物体,都得以光所提供的条件为其前提。阳光笼罩万物,使各种物体呈现出不同的色泽,换句话说,所有的物体都是染色的形,人们就是根据不同表面的不同色泽,即从不同染色面的分界才得以认知物体的形状的。如果光一消失,形和色也就不见了。所以印象派画家认为,在表现光的过程中,他们也就找到了绘画艺术的一切。于是,干草堆、教堂、白杨树和泰晤士河等,便在不同的时辰中一再地被描绘(同一个对象可以画出几十幅);由于艺术家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光线和空气对色彩的影响方面,至于画布上所描绘的受光物体便变得越来越不重要了。印象主义绘画技法的基本原理是色彩分解,即只用光谱中的七种纯色作画,像这样取消各种混合色而在画布上只并列不同纯色而让观者凭自己的视觉自行加以调合的做法,可以保持每一种纯色的新鲜和光彩,从而创造出更为强烈的发光度。印象主义运用光谱纯色的画法,后来在以修拉(G.Seurat,185-1891)和西涅克(P.Signac,1863-1935)为代表的新印象主义(或称点彩主义、分割主义)中又有了发展。印象主义后期(Post一Impressionnisme)的三大画家――塞尚(P.Cezanne,1839-1906)、高更(P.Gauguin,1848一1903)和凡u2022高(V.W.van Gogh,1853一1890),虽然有的被称为反印象主义者或象征派,而且各人也各有新的追求目标,但他们都接受印象主义的纯粹和光辉的色彩、自由的取材和运用纯色与碎笔触描绘形象的技法,同印象派还是有瓜葛的。 印象派画家的风景画,把过去被忽略的许多现实的色调变为众所共有的财富,这无疑是印象主义作出的巨大贡献。但是印象派画家不关心作品的思想性,这又是一个根本性缺陷。印象主义后期的大师高更曾经说过:印象派研究色彩仅仅是为了装饰效果,这样他们就给表现带上了枷锁,因而丧失了自由他们是明天的官方画家。高更对印象派命运的预言确实应验了一这些标榜独立的印象派画家,有的却一直在指望着从官方沙龙获得荣誉,莫奈和雷诺阿等人就都是这样。 音乐上的印象主义一词是从绘画借用过来的,印象派音乐最典型的代表人物是法国作曲家德彪西。印象派音乐同样也有它的国际性影响,除了法国的德彪西、杜卡和拉威尔外,西班牙的法雅、英国的德留斯(F.Delius,1863一1934)和司各特(C.Scott,1879-1970)、意大利的雷斯庇基(O.Respighi,1879一1936)、德国的.雷格(M.Reger,1873一1916)和俄国的斯克里亚宾等,时常被不同程度地划入印象派;至于同印象主义有所接触、个别作品反映出受印象主义启发和影响的作曲家,为数就更多了。 像印象派绘画一样,印象派音乐的主角是音响和音色。为了让色彩效果得以在音乐作品中突出起作用,印象派作曲家大胆地对十九世纪后半叶浪漫主义音乐的风格和形式提出挑战:为什么一部作品必须受自然音阶所包合的那几个音的约束?为什么和弦连接必须依据从紧张到松弛、从不协和到解决的模式?为什么音乐的表达要囿于呈示、对比(或发展)和再现的框框?对此,他们的回答是:用织体、色彩和响度以取代发展,他们还认为音乐只能暗示或者提供一种意象或心境,不必要去转述一则故事或者字面的含义。他们的具体做法,首先是在和声方面利用音的各种新的结合(九和弦、十三和弦、含附加音如添加不解决的二度音的和弦,以及各种增和弦等)和这些非常复杂的和弦的连接(一个个不协和和弦的并列),而创造出不断闪烁的强烈色彩,就像印象派绘画的纯色并列一样。从这里可以看出,和声的进行完全是服从于音色效果的,配器方面也是这样。瓦格纳式的庞大乐队编制还是保留着,但用非常雅致的手法加以处理:铜管乐器常常加用弱音器,木管乐器则多使用其神秘动人的低音区,弦乐器的分奏也相当细密,打击乐器中的钟琴、钢片琴和三角铁,以及竖琴在色彩性处理上都发挥了很大作用。同音色效果密切相关的还有力度方面的因素-一印象派作曲家为了突出音乐的恬淡、纤巧、妩媚、甚至带点伤感等情调,爱用弱奏和极弱奏,乐曲中的力度高潮大多只是短暂的闪现。至于旋律方面.在器乐作品中往往没有大段的旋律,而是一些互不连贯的短小动机的瞬息自由飘浮,其中变化多于稳定,正如德彪西所说,旋律的连绵进行从不被任何东西打断,而且永远不回复它的本来面目。还有,一般总是避免节拍重音的节奏型,各种调式音阶、全音音阶和东方的五声音阶,以及丰富而复杂的织体,都成为印象派音乐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印象派音乐喜欢反映微妙和难于捉摸的东西,而不喜欢堂皇、不朽的雄伟气派;喜欢暗示和隐喻,而不喜欢过分夸张、直率和毫无保留。所以,模糊的轮廓,朦胧的色彩,不易分辨的色调变化,都是印象派音乐的明显标志;它所塑造的种种幻象、印象和气氛,都同莫奈的模糊印象、塞尚的奇异梦境、雷诺阿的美妙温柔、修拉的眩眼精巧相对应。印象派音乐的精致而优美的音乐语言,同浪漫派音乐夸张的响亮音调,同样达到了很高的审美境界,同样受人抚爱。 印象派音乐是十九世纪最后一种富于特征的风格,它反映了一个新时代的变化的初步迹象,是新世纪音乐的许多重要特点和精神意境的发端。上面说过,印象派是联结两个世纪的纽带,指的也就是这一点。2023-07-24 02:34:442
何谓印象画派?
印象派又称为「外光派」,产生于19世纪60年代的法国。1874年莫内创作的题为《印象·日出》的油画,遭到学院派的攻击,评论家们戏称这些画家们是「印象派」,印象派由此而得名。 目录 [隐藏] 1 特点 2 参看 3 代表画家 4 外部连结 [编辑] 特点 印象派强调对客观事物的感觉和印象,反对因循守旧,主张艺术的革新。绘画技巧上对光和色进行了探讨,研究出用外光描写对象的方法,并认识到色彩的变化是由光色造成的,色彩是随着观察位置,受光状态的不同和环境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同时印象派着重于描绘自然的霎那景象,使一瞬成为永恒,并将这种科学原理运用到绘画中。根据观察和直接感受表现微妙的色彩变化。给后来的现代美术以极大的影响。 印象派追求光的描写,把画架从室内搬到户外,在野外作画,因此称为外光派。一般来说这样的画派属于早期的印象派。 印象派脱离了以往艺术形式对历史和宗教的依赖,艺术家们大胆地抛弃了传统的创作观念和程式。艺术家关注的焦点转移到了纯粹的视觉感受上,作品的内容和主题变得不再重要。,今天的我们很难想像,在十九世纪的美术沙龙展中,印象画派作品所掀起的轩然 *** ;观众与艺评哗然大笑,而拿破仑三世的妻子鄂珍妮皇后甚至还曾经用马鞭刺穿了一幅画! 要等过了一百年,人们总算才承认,印象派的画家以他们所呈现的现实面貌颠覆了我们看世界的方式。一个不再只有英雄的世界,只有平凡的人与他们的私密生活场景;一个充满日常生活现实,劳动与娱乐并存的世界;一个充满感官,其美感既可来自一幅海滩风景,也可来自被人类手迹变动过的大自然,甚至还可来自工业都会的景观。 时期:十九世纪(1960之后) 画题:多以乡间景色﹑城市景色的风景画为主 风格特点:强调色彩,印象派的画家强调必须在户外作风景画,这样容易去掌握景物在阳光的照射下,捕捉景物色彩的生动性。 代表的画家:印象派之父(塞尚)﹑印象派之母(莫内)﹑毕莎罗﹑马奈﹑雷诺瓦和梵谷等等。 2006-11-18 11:24:42 补充: 印象派又称为「外光派」,产生于19世纪60年代的法国。1874年莫内创作的题为《印象·日出》的油画,遭到学院派的攻击,评论家们戏称这些画家们是「印象派」,印象派由此而得名。 2006-11-18 11:25:26 补充: 印象派强调对客观事物的感觉和印象,反对因循守旧,主张艺术的革新。绘画技巧上对光和色进行了探讨,研究出用外光描写对象的方法,并认识到色彩的变化是由光色造成的,色彩是随着观察位置,受光状态的不同和环境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同时印象派着重于描绘自然的霎那景象,使一瞬成为永恒,并将这种科学原理运用到绘画中。根据观察和直接感受表现微妙的色彩变化。给后来的现代美术以极大的影响。 2006-11-18 11:25:41 补充: 印象派追求光的描写,把画架从室内搬到户外,在野外作画,因此称为外光派。一般来说这样的画派属于早期的印象派。印象派脱离了以往艺术形式对历史和宗教的依赖,艺术家们大胆地抛弃了传统的创作观念和程式。艺术家关注的焦点转移到了纯粹的视觉感受上,作品的内容和主题变得不再重要。 2006-11-18 11:26:13 补充: 印象主义 Impressioni *** 一八七四年四月,一群画家在巴黎举行了一次展览,这个展览得到的评价不高。也因为其中有一幅莫内的油画作品,名为「日出.印象」,而被艺评家讥讽为「印象派」,他们不但不加以反驳,反而从此干脆以印象派画家自居了呢! 2006-11-18 11:26:45 补充: 新印象派(Neo Impressioni *** )新印象派又称点描派(Pointilli *** )或分割派(Divisioni *** ). 新印象派是一群将印象派的理论用科学的方法发挥到极致的画家. 依据印象派的理论, 太阳光的颜色是由分光镜所分析出的七色, 所以印象派的画家多用那七色作画. 可是, 新印象派的画家不但只用七色作画还将七色原原本本的用点描在画布上. 若只是将画的一部份放大来看, 只是重叠的色点可能大家根本看不出来画什么东东, 但距画一定的距离来看, 所有的色点把您的眼睛当作调色盘, 所呈现出来的耀眼, 清新不是其它画法所能比拟的.,印象派", 1997年,一个罗浮宫与故宫合办的印象-巴黎使许多不曾去过美术馆的人第一次走进了美术的天地. 说起印象派的确是继十四世纪文艺复兴后, 另一次艺术思想的大跃进, 这一个新的观念不但与文艺复兴时期一样影响全欧, 这一次, 更穿国越洲的影响了全世界. 1874年, 巴黎的一群不受学院派拘束的先进画家, 开了一次画展. 当时的环境是: 古典主义, 浪漫派相继落没, 写实主义与装饰派无法支撑大局, 印象派当时在法国遭在英国的拉菲尔前派和唯美主义的夹击, 印象派的画家们了解照相术的发明及普及, 在走写实路线已无前途, 在当时莫内, 塞尚, 秀拉, 雷诺亚, 高更, 及马奈的展出中, 莫内画了一幅"日出-印象"另当时参观的人大为吃惊. 当时的美术记者Louis Leroy在报导中嘲笑他们的话如同画名"印象"一样, 作画只凭印象, 因此称这派的人为"印象派". 印象派拜光线为导师, 他们认为一件物体会随光线的变化而不断的变色, 变形. 莫内对着干草堆及卢昂大教堂同一件物体画了一系列的画作, 幅幅不同. 总之, 印象派的画家看黑不是黑, 看白不是白, 他们认为黑是深紫, 深绿, 靛青三色调成. 印象派由科学分析得知绿, 橙, 紫为 Pierre Auguste Renoir On the Meadow, 1890, oil on canvas,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New York. 光学的三原色, 而不是过去画家认为的红, 黄, 蓝. 所以太阳光是白色还是黄色那要依当时的时间而定. 不同太阳光照在不同颜色的物体上, 自然显现不同的颜色出来. 难怪近代写实主义之父-高培尔(Gustave Dourbet)在看莫内作画时不解的问: 为什么不画? 莫内说: 我在等太阳. 高培尔说: 你可以先画背景啊!? 莫内却不同意. 可见印象派的画将作画的层次变广, 变深. 光不是白色, 影子也不黑, 他们都是内藏色彩的, 用这个角度看世界是多么的色彩缤纷啊! 当然, 这个改变几千年来绘画游戏规则的印象派也细分了几个派别: 印象派(Impressioni *** ) 此派特指那些领导这个革新运动的初始画家. 他们特别注意阳光的变化, 所以喜欢到户外写生, 又称为"外光派" 印象派的代表画家有: 印象派的开山鼻祖 马奈(Edouard Ma) 印象派米勒 毕沙罗(Camille Pissarro) 外光派首席 莫内(Claude Mo) 快乐的女孩 雷诺亚(Pierre Auguste Renoir) 芭蕾舞画家 戴伽斯(Edgar Degas) 风景画家 西斯勒(Alfred Sisley) -------------------------------------------------------------------------------- Gees Seurat Sunday Afternoon on the Island of la Grande Jatte 1886, Art Institute of Chicago. 新印象派(Neo Impressioni *** ) 新印象派又称点描派(Pointilli *** )或分割派(Divisioni *** ). 新印象派是一群将印象派的理论用科学的方法发挥到极致的画家. 依据印象派的理论, 太阳光的颜色是由分光镜所分析出的七色, 所以印象派的画家多用那七色作画. 可是, 新印象派的画家不但只用七色作画还将七色原原本本的用点描在画布上. 若只是将画的一部份放大来看, 只是重叠的色点可能大家根本看不出来画什么东东, 但距画一定的距离来看, 所有的色点把您的眼睛当作调色盘, 所呈现出来的耀眼, 清新不是其它画法所能比拟的. 新印象派的代表画家有: 短命的新印象派宗师 秀拉(Gees Seurat) 新印象派的推销员 西捏克(Paul Signac) -------------------------------------------------------------------------------- Paul Cezanne Le Ch?teau Noir, 1900-04, National Gallery of Art, Washington D.C. 后期印象派(Post Impressioni *** ) 之后的印象派画家们了解到,印象派太注重光影变化, 新印象派忽略主题本身的形与色. 再加上照相术的日益精进, 印象派那种客观的绘画法, 只要彩色相片加上网线和布纹纸, 绘画实在不是其对手. 第二点影响后期印象派画家的是1862年伦敦举行的世界博览会, 在博览会中他们对东方绘画的简洁明了留下深刻的印象. 尤其是中国人的山水画家加上画家的主观见解, 把复杂的形体简化, 使画面更加含蓄, 生动, 有韵味. 这种主观的作画方法正好成了这些思变的法国画家模仿的对象. 之前印象派的马奈, 莫内常把东方话挂在墙上参考. 到了后期印象派的画家塞尚, 梵谷, 高更进而想临摹东方画的精神. 尤其是梵谷, 在梵谷"卧室"(The Bedroom) 作品中(梵谷颇喜欢"卧室"一画, 他曾说过"When I saw my canvases again after my illness, the one that seemed the best was The Bedroom." 一般认为画中的卧室就是他在35岁时, 迁居至南法的亚耳城(Arles)时的睡房.)挂在床头的, 就是一幅日本画. 总而言之, 后期印象派的特色是, 修正印象派太注重光影变化及新印象派忽略主题本身的形与色, 掺入东方画家的主观观察, 最后创造出一个脱离文学, 宗教, 哲学等绘画无关的东西, 纯粹的表现眼睛所看到物体的形与色. 这些反思与再思考使得后期印象派的画家成为了印象派的精华. 后期印象派的代表画家有: 现代绘画之父 塞尚(Paul Cezanne) 大溪地之王 高更(Paul Gauguin) 绝对的热情 梵谷(Vincent Van Gogh) 穿梭于红磨纺的画家 罗特列克(Henri de Toulouse Lautrec),印象派又称为「外光派」,产生于19世纪60年代的法国。1874年莫内创作的题为《印象·日出》的油画,遭到学院派的攻击,评论家们戏称这些画家们是「印象派」,印象派由此而得名。 特点 印象派强调对客观事物的感觉和印象,反对因循守旧,主张艺术的革新。绘画技巧上对光和色进行了探讨,研究出用外光描写对象的方法,并认识到色彩的变化是由光色造成的,色彩是随着观察位置,受光状态的不同和环境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同时印象派着重于描绘自然的霎那景象,使一瞬成为永恒,并将这种科学原理运用到绘画中。根据观察和直接感受表现微妙的色彩变化。给后来的现代美术以极大的影响。 印象派追求光的描写,把画架从室内搬到户外,在野外作画,因此称为外光派。一般来说这样的画派属于早期的印象派。 印象派脱离了以往艺术形式对历史和宗教的依赖,艺术家们大胆地抛弃了传统的创作观念和程式。艺术家关注的焦点转移到了纯粹的视觉感受上,作品的内容和主题变得不再重要。 印象主义 Impressioni *** 一八七四年四月,一群画家在巴黎举行了一次展览,这个展览得到的评价不高。也因为其中有一幅莫内的油画作品,名为「日出.印象」,而被艺评家讥讽为「印象派」,他们不但不加以反驳,反而从此干脆以印象派画家自居了呢! 印象派的画家提倡走出户外,直接在阳光下写生,特别重视光线在物体上造成的阴影和变化。否认物体有固定的颜色,认为阴影不仅是黑色或褐色,阴影也是有 彩度的,只是彩度比较低而已。他们描绘自然风光、平凡的生活,表现出光和色彩交融的美;有时甚至因太过追求光线灿烂的感觉,而使形体溶入背景显得模糊不 清。他们也受到日本「浮世绘」东洋画色彩和线条的影响。 1860到1880年代而集中于法国 印象主义Impressioni *** 由莫内Claude Mo的画作印象.日出Impression Sunrise而来,在那次的展览会,美术评论者卢洛瓦Louis Leroy嘲笑批评的用语。从法国开始,用光与自然的方式运用到绘画上,补抓「光」的变化,而自然的看法和基础是起源于柯洛Corot及法国的写实主义 Reali *** 者。 印象派艺术家的气质和造诣各不相同,追求的理想也各自有异。印象派绘画不同于其他绘画之处,在于借助光与色的变幻来表现作者在瞬间捕捉到的印象。印象派画家认为在表现光的过程中,他们也就找到了绘画艺术的一切。 印象主义绘画技法的基本原理是色彩分解,即只用光谱中的七种纯色作画,像这样在画布上只并列不同纯色而让观者凭自己的视觉自行加以调合的做法,可以保持每一种纯色的新鲜和光彩,从而创造出更强烈的发光度。 印象派画家的风景画,把过去被忽略的许多现实的色调变成为主角,这无疑是印象主义作出的巨大贡献。但是由于艺术家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光线和空气对色彩的影响,使得画布上所描绘的受光物变得越来越不重要了。印象派画家不关心作品的思想性,是一个根本性的缺陷。 自称不属印象主义者的马内Edouard Ma,却是印象主义Impressioni *** 的深厚影响者,核心份子有莫内 Claude Mo、雷诺瓦Pierre Auguste Renoir、希斯里Alfred Sisley,另有,法国的毕沙罗Camille Pissarro、窦加Edgar Degas、摩里索特Berthe Morisot、卡玉伯特Gustave Caillebotte,美国的惠斯特James McNeill Whistler、卡莎特Mary Cassatt、哈山姆Childe Hassam。 印象主义风格迄今仍被广泛运用,同型而变化则另称之为后期印象主义 Post-Impressioni *** 。 "印象派", 1997年,一个罗浮宫与故宫合办的印象-巴黎使许多不曾去过美术馆的人第一次走进了美术的天地. 说起印象派的确是继十四世纪文艺复兴后, 另一次艺术思想的大跃进, 这一个新的观念不但与文艺复兴时期一样影响全欧, 这一次, 更穿国越洲的影响了全世界. 1874年, 巴黎的一群不受学院派拘束的先进画家, 开了一次画展. 当时的环境是: 古典主义, 浪漫派相继落没, 写实主义与装饰派无法支撑大局, 印象派当时在法国遭在英国的拉菲尔前派和唯美主义的夹击, 印象派的画家们了解照相术的发明及普及, 在走写实路线已无前途, 在当时莫内, 塞尚, 秀拉, 雷诺亚, 高更, 及马奈的展出中, 莫内画了一幅"日出-印象"另当时参观的人大为吃惊. 当时的美术记者Louis Leroy在报导中嘲笑他们的话如同画名"印象"一样, 作画只凭印象, 因此称这派的人为"印象派". 印象派拜光线为导师, 他们认为一件物体会随光线的变化而不断的变色, 变形. 莫内对着干草堆及卢昂大教堂同一件物体画了一系列的画作, 幅幅不同. 总之, 印象派的画家看黑不是黑, 看白不是白, 他们认为黑是深紫, 深绿, 靛青三色调成. 印象派由科学分析得知绿, 橙, 紫为 Pierre Auguste RenoirOn the Meadow, 1890, oil on canvas,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New York. 光学的三原色, 而不是过去画家认为的红, 黄, 蓝. 所以太阳光是白色还是黄色那要依当时的时间而定. 不同太阳光照在不同颜色的物体上, 自然显现不同的颜色出来. 难怪近代写实主义之父-高培尔(Gustave Dourbet)在看莫内作画时不解的问: 为什么不画? 莫内说: 我在等太阳. 高培尔说: 你可以先画背景啊!? 莫内却不同意. 可见印象派的画将作画的层次变广, 变深. 光不是白色, 影子也不黑, 他们都是内藏色彩的, 用这个角度看世界是多么的色彩缤纷啊! 当然, 这个改变几千年来绘画游戏规则的印象派也细分了几个派别: 印象派(Impressioni *** ) 此派特指那些领导这个革新运动的初始画家. 他们特别注意阳光的变化, 所以喜欢到户外写生, 又称为"外光派" 印象派的代表画家有: 印象派的开山鼻祖马奈(Edouard Ma) 印象派米勒毕沙罗(Camille Pissarro) 外光派首席莫内(Claude Mo) 快乐的女孩雷诺亚(Pierre Auguste Renoir) 芭蕾舞画家戴伽斯(Edgar Degas) 风景画家西斯勒(Alfred Sisley) ,参考: zh. *** /wiki/%E5%8D%B0%E8%B1%A1%E6%B4%BE%E7%B9%AA%E7%95%AB,2023-07-24 02:35:061
新印象主义的创始人是?
莫奈是“新印象派”还是“后印象派”?? 莫奈是印象派的创始者,属于印象派,后来印象派又出现了新印象派、后印象派,所以新、后印象派是继印象派之后的,莫奈不属于新、后印象派,只是印象派 法国新印象主义绘画的代表人物是( ) 修拉 新印象画派的创始人 大碗岛星期天的下午属于以下哪个画派的作品 《大碗岛星期天的下午》属于以下哪个画派的作品?A、 抽象派 B、 威尼斯画派 C、 后印象派 D、 野风画派 正确答案: C、 后印象派 《大碗岛星期天的下午》是新印象主义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修拉(Georges Seurat,1859~1891)1886年展出的一幅最能体现“新印象主义”绘画原理的代表作品。 印象主义绘画的代表 马奈/毕沙罗/莫奈/雷诺阿/德加/西斯莱/修拉/高更/塞尚/凡·高还有高更等等 莫奈:(Gaude Monet 1840-1926) 印象派创始人之一。最初从师布丹学习,后转向外光的描写。马奈和透纳的作品给了他很大的启示。常在不同的时间和光线下,对同一对象作多幅的描绘,在色彩运用上很有建树。代表作品有《日出-印象》,《睡莲》,《鲁昂大教堂》等。 马奈:(Edouard Manet 1832-1883) 他在传统绘画的基础上革新技法,善于运用鲜明响亮的色彩,简洁准确的笔触,以及减少中间色调,加强明暗对比等方法来作画。其成就主要是在表现外光方面和肖像画方面。作品有《吹笛男孩》,《左拉像》,《奥林匹亚》等。 德加:(Edgar Dagas 1834-1917) 擅于从不寻常的角度描绘对象瞬间的动态,描绘在灯光下、日光下人物与物体的温和色彩。题材多取自于芭蕾舞剧院、咖啡馆和赛马场等。他除了用油画工具外,兼用色粉工具,后期亦作雕塑。作品有《舞蹈课》,《巴黎歌剧院乐队席》,《洗衣妇》,《舞台上的 *** 》等。 雷诺阿:(Pierre Auguste Renoir 1841-1919) 以油画著称,亦作雕塑和版画。曾从师于格莱尔,在创作上能把传统画法与印象派方法相结合。以绚丽透明的色彩,表现阳光与空气的颤动与明朗的气氛,独具风格。作品有《包厢》,《阳光下的裸妇》,《加莱特磨坊的舞会》等。 凡高(Vincent Van Gogh 1853-1890)后期印象派画家之一。以跃动的线条,凸起的色彩表达主观感受和激动情绪。作品有《向日葵》等。 《大碗岛的星期天》作者是( ),是( )画派的作家 19世纪80年代中期,当印象主义在法国画坛方兴未艾之际,又派生出了一种新的艺术流派——新印象主义。 新印象主义利用光学科学的实验原理来指导艺术实践。自然科学的成果证明,在光的照耀下一切物体的色彩是分割的。他们认为印象主义表现光色效果的方法还不够“科学”,主张不要在调色板上调和颜料,应该在画布上把原色排列或交错在一起,让观众的眼睛进行视觉混合,然后获得一种新的色彩感受。画面上的形象由若干色点组成,好似缤纷的镶嵌画,所以该画派又被称为“点彩派”。因为它的理论是色彩分割原理,也叫“分割主义”艺新印象主义是在印象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种作画方法,很多印象主义画家都尝试过,只不过没有严格理智地去分析和安排色彩,主要凭个人的主观感受作画。而新印象主义则把感性变为理性,主张不用画板调和颜色。 修拉(Georges Seurat,1859~1891)是新印象主义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他出生于一个封闭的宗教家庭,早年在美术学院接受过传统的艺术教育,作品始终带有古典气质。他崇尚理论,把理论看得高于感觉和直觉。尽管他用色点表现对象,但他十分看中对形体的塑造,这与印象主义是不同的。由于过分强调理性的分析和形体的几何化,画家的 *** 与感性几乎完全排除,致使作品缺乏生动性。1886年展出的《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是一幅最能体现“新印象主义”绘画原理的代表作品。画面描写了人们在塞纳河阿尼埃的大碗岛上休息度假的情景。阳光下的河滨树林间,人们在休憩、散步,垂钓,河面上隐约可见有人在划船,午后的阳光拉下人们长长的身影,画面宁静而和谐。为完成这幅作品,修拉画了三十多幅习作和色彩稿,花了整整两年时间来绘制了这幅具有纪念碑意义的作品,它是现代艺术的重要事件之一。修拉是根据自己的理论来从事创作的,他力求使画面构图合乎几何学原理,他根据黄金分割法则,将画面中物象的比例,物象与画面大小、形状的关系,垂直线与水平线的平衡,人物角度的配置等,制定出一种全新的构图类型。注重艺术形象静态的特性和体积感,建立了画面的造型秩序,这幅《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就是依据这个理论创作的代表作品。 画中人物都是按远近透视法安排的,并以数学计算式的精确,递减人物的大小和在深度中进行重复来构成画面,画中领着孩子的妇女正好被置于画面的几何中心点。画面上有大块对比强烈的明暗部分,每一部分都是由上千个并列的互补色小笔触色点组成,使我们的眼睛从前景转向觉得很美的背景,整个画面在色彩的量感中取得了均衡与统一。 在这幅画里画家使用了垂直线和水平线的几何分割关系和色彩分割关系,描绘了盛夏烈日下有40个人在大碗岛游玩的情景,画面上充满一种神奇的空气感,人物只有体积感而无个性和生命感,彼此之间具有神秘莫测的隔绝的特点。 修拉的这幅画预示了塞尚的艺术以及后来的立体主义、抽象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的问世,使他成为现代艺术的先驱者之一。 秀拉在一个中产家庭长大,是后印象派的画家。由于他思考严密,作品中充满著系统和理性。他发现线条和明暗、色彩和构图都受辖于相同的定律中的韵律、比例和对比,他更自创与传统有别的绘画公式——「点描法」,这是他当时崭新的色彩科学实验的成果。他说:「我画成那样,因为我想要完成某种新事物——属于我自己的画。」然而秀拉很年轻便因为染上百喉(Diptheria)而逝世,结束其短暂的创作生涯。 《大碗岛夏日的星期天午后》是秀拉在1884年开始、共花了两年时间完成的作品,是他点描法中的经典名作,画中内容是描述一个天色晴朗的星期天下午,各式各样的游人作乐的境况,画中表现著那种安逸的诗意。 他采用......>> 大碗岛的星期天作者是( ),他是( )派的代表 作者修拉(Georges Seurat,1859~1891),新印象主义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1886年展出的一幅最能体现“新印象主义”绘画原理的代表作品。画面描写了人们在塞纳河阿尼埃的大碗岛上休息度假的情景。阳光下的河滨树林间,人们在休憩、散步,垂钓,河面上隐约可见有人在划船,午后的阳光拉下人们长长的身影,画面宁静而和谐。这幅画主要采用了点彩画法。 修拉主要作品:大碗岛的星期日下午,安涅尔浴场,欧兰菲林运河,女模特,杂技团大汇演,舞蹈等。 修拉作品特点:不同于印象派是用粗大的笔触描绘光与色,画面主要是由一个个色点组成,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 试述印象派绘画在西方美术发展中的地位及贡献。 10分 印象派又称为“外光派”,产生于19世纪60年代的法国,1824年莫奈创作的题为《印象·日出》的油画,遭学院派的攻击,评论家们戏称这些画家们是“印象派”,印象派由此而得。 印象主义派以色彩为中心,创立了不同于以往任何图式的视觉语言,拉开了西方现代美术的序幕,印象主义的产生,与几个客观条件息息相关,首先,不论从技术还是效果上,安格尔式新古典主义绘画都可谓以穷极写实注意,倘若再沿着著条路走下去,除了重复,画家们不可能走的更远,19世纪物理科学的进步,是导致印象主义产生的直接条件,当时色彩学被一次科学的对应与光学,从而揭示了物理学本质,人们认识到,色彩并非物体的属性,而是光的折射在视网膜上所造成的知觉反映,光线变化了,色彩也随之变化,这些人认识被反映在法国人谢弗勒尔的《色彩对比论》和美国人O·N·鲁特的《现代色彩学》西部代表性著作中。而他们所阐述的色彩对比与视觉调和的原理,正是印象派画家所实行的东西。 印象派有三个特点:第一,表现瞬间真实。 印象派语言的出现,是以观念的改变为前提,这种观念与库尔贝式现实注意一脉相承,在放弃追求普遍性和类型化的古典主义艺术理想之后,印象派破除事物具有恒常性的看法,将艺术的触觉深入到大千世界生生不息的变化之中,以表现瞬间真实为己任。 第二,以光和色彩为表现媒介。 印象主义者抛弃了支配欧洲绘画数百年的固有观念,将色彩直根与光学研究之新成果所提供的信念中,当下即得地捕捉有某一瞬间的光线作用所造成的色彩印象,致力于表现光源色和条件色,从而表现出大自然在一刻也不停的变化之中所呈现的美,正如他们自己所说,印象主义旨在使艺术回到一种严格认真的,精确的对于大自然的观察,使我们自己热忱的在运动之中也在光的瞬间描绘形状。“ 文艺复兴以来的欧洲绘画发展了一种以素描为中心的图式,这种图式建立在物体坚实不变的信念基础上,所瞄准的是结构而不是光线,所看到的是明暗而不是色彩,印象派则将色彩置于画面的中心地位,又使一切色彩皆从光源色出发,力图表现出太阳的,真正的光,他们完全打破了户外蒐集素材,户内整理加工的风景画创作模式,多数时候在户外光线下直接完成作品,同时,他们强调,既然万物都受太阳照射,那么,任何一个对象的色彩都不可能是独立的而必然以周围物体的反射光为条件,因此,也特别注意反映条件色,正是光源色与条件色,将印象派的画圈变成了一个统一与色彩中的整体。 第三,突出绘画的视觉性。 印象派追求的“画其所见”,以描绘艺术家所看到的视觉表象为宗旨,而不强调表现事物背后的意义。他们以色彩作为光的回声,建立色彩的和谐,谱写视觉的音乐,使绘画回到了视觉艺术的位置上,不过,对光线与色彩的敏感加深了印象派画家对大千世界运动的本质的感悟。如果说,印象派绘画有什么内容意义的话,那就是它们以可见的形式结构了生长与衰灭不断交替进行的节奏,让我们直接看到了生命与自然运动的本质。 19世纪印象派的产生是西洋美术发展史上极为重要的一个转折点,而此流派的奠基人,即是主张“为艺术而艺术”的法国绘画大师——马奈。虽然他从未真正参加印象派的展览,但他深具革新精神的艺术创作态度,却深深影响了莫奈,塞尚、凡·高等新兴画家,进而将绘画带入现代主义的道路上。受到日本浮世绘及西班牙画风的影响,马奈大胆采用鲜明色彩,舍弃传统绘画的中间色彩,将绘画从追求三元次立体空间的传统束缚中解放出来,朝二元次的平面创作迈出革命性的一大步。主要表现在《草地上的午餐》和《奥林匹亚》画中的裸女,以同一种肤色描绘人体就可以看出。 此外,马奈亦以自然主义式的想像来处......>> 张兴文画是画家吗?有人能介绍一下不? 德朗 1914年出生于俄国圣彼得堡的德·斯塔埃尔画作由短暂的具象转为抽象后不久,即受画坛的认可。他却很快一面沉湎于抽象创作中,一面又与同代的抽象艺术圈保持距离,显示出一种令人动容的好品味,被纳入巴黎“抽象第二代”之大家。画家善于捕捉瞬间闪光,化具象为抽象。对他的创作,半个世纪以来一直存在热烈的反应与争论。 保罗·塞尚(1839-1906)生于法国普罗旺斯省的埃克斯镇,他父亲是位制帽厂主,后来成了银行家,这使他能一生专心于艺术。他16岁入埃克斯中学结识后来成为大作家的左拉,3年后升入大学法律系,他坚持要学艺术而赴巴黎入苏伊塞学院学画与毕沙罗交往。他是南方省份的人,装束简陋,外表难看,满嘴难听的土话,人们认为他没有学画的天才,虽有色彩画家的气质,却不幸滥用颜色,因此始终未能考上巴黎高等美术学校。他回到了埃克斯,父亲为他在自己的银行里安排了工作。他23岁时又重返巴黎苏伊塞学校,在以后的3年里几乎年年送画到官方沙龙,但年年落选,后来在毕沙罗的劝说下参加了1874年第一届印象派画展,他却遭到了比其他印象派画家更多的嘲笑与攻击,说他是个走错路的画家,是一个村愚、低能儿,一只用蠢驴的尾巴作画的人,这次失败又使他回到故乡埃克斯。 塞尚崇拜浪漫派的德拉克洛瓦,写实派的库尔贝,再加上印象派的影响,在他的脑中便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创造力。他宣称要创作一种像古代大师们那样可以进博物馆的永恒艺术。为了强调质感,他采取库尔贝用调色刀作画的方法。他还提出用圆柱体、球体、圆锥体来描绘对象,并且都表现出透视关系,还要把一个物体或平面的每一个面都引向中心,用分解景物,以创造形象的重量感、体积感、稳定感和宏伟感的作品,最后达到简化和几何化的效果。 塞尚在新艺术观念指导下创作的画不仅受到官方沙龙的拒绝和舆论的攻击,而且公众也不理解。因此没有人买他的画。失意使他的性格变得更加乖戾,他不能容忍社会的压力和社交界的虚荣,当他纯朴的自尊受到障碍时,内心变得更加痛苦怪僻,觉得世间没有人理解他的艺术思想,有时他也发出自尊自大的言辞:“在法国所有活着的画家中最伟大的是我塞尚。” 塞尚在艺术上是个不被赏识的、孤独的探索者,他也是一个意志坚韧的、孤辟的人,他不是为生活而画,是为画而生活,甚至不为别人画,而完全为自己画。他只在死后20年才赢得声誉,成为画坛巨星,被誉为现代艺术之父。 乔治·修拉 后期印象画派代表人物。修拉是诞生在科学革命中的最早的新型艺术家--艺术家兼科学家。把文艺复兴传统的古典结构和印象主义的色彩试验结合起来。把最新的绘画空间概念、传统的幻象透视空间、以及在色彩和光线的知觉方面的最新科学发现结合起来。对二十世纪几何抽象艺术有很大的影响。 保罗-西涅克(Paul Signac, 1863-1935), 法国新印象派(Neo-impressioni *** )点彩派(Pointilli *** )创始人之一,他主要画风景,且经常使用点彩派技法作画 。 1863年11月11日生于巴黎,1935年8月15日卒于同地。早年学建筑,后转而学绘画。1884年与G.修拉交往后,开始接受新印象主义理论,并成为这一运动的骨干人物。作品富于 *** ,善用红色作为基调,代表作《圣特罗佩港的出航》、《马赛港的入口》等色彩鲜明和谐,使远近产生秩序感。晚年思想进步,同情社会主义和俄国十月革命。 他是位狂热的人,醉心于绘画,科学,文学,政治,一句话,他热爱他所处的时代. 他从来都是最彻底的,既强壮又开朗,与其说象位画家,不如说象个布列塔尼水手. 他讲起话来又快又急,既夹带着让人不能重复出来的字眼,又......>> 新印象派的代表人物 新印象派的理论主要包括:①色彩的分割理论,及分割法。②主张色彩、线的表现性与情感的特质相结合。新印象主义既是印象主义的某些技法和科学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同时也是印象派(凭直觉、凭经验的写实主义)向古典主义(重法则、重理论、重秩序)的转化。 代表人物有乔治·修拉、保罗·西涅克、卡米尔·毕沙罗、M. 吕斯、H.-E.克罗斯等。新印象派开始活动是1880年左右及以后。1886年5 月法国巴黎举办了第八届印象派展览,此次展览最受瞩目的是修拉和西涅克,修拉展出了他的一幅毕生杰作《大碗岛的星期日下午》,获得极高评价。同年十二月美术批评家亚塞奴·亚历山大在一家杂志《艾维奴曼》首用“新印象派”一词,称呼以修拉为首领的集团。这就是新印象派名称的来由。把他开创的理论加以发扬的画家是保罗·西涅克(Paul Signac,1863--1935)。修拉死后,西涅克成为新印象派的首领。他运用长方形笔触描绘巴黎城市风光和乡间景色,特别是许多水上风光。虽然仍然使用纯色,但画面较为活泼,与修拉的古典气派不尽相同。西涅克还把他和修拉的理论写成专著《从德拉克罗瓦到新印象主义》,总结了从法国浪漫主义到印象主义再到新印象主义的实践和理论。 保罗·西涅克的简介 【中 文 名】:保尔·西涅克【英 文 名】:Paul Signac【别 名】:西涅克【籍 贯】:法国巴黎【性 别】:男【国 籍】:法国【出生年月】:1863年11月11日【星 座】:天蝎座【去世年月】:1935年8月15日【所处时代】:近代【职 业】:艺术 画家 航海家 作家【成 就】:法国新印象派(Neo-impressioni *** )点彩派(Pointilli *** )创始人之一, 著名油画大师。他的画风大胆,用相当大的笔点,把色点几乎无秩序地随便放置,,产生出生动的感觉。这种笔法是很有特色的,在凡高的画中,可以明显地看到他的影响。【重要事件】:二十一岁时,他便参与创建了独立派画家协会,在该沙龙首次展出作品。1884年与修拉交往后,开始接受新印象主义理论,并成为这一运动的骨干人物。【代表作品】:《菲尼翁肖像》、《圣特罗佩港的出航》(1902)、《马赛港的入口》(1922)等【爱 好】:航海、文学、政治、科学等 他是位狂热的人,醉心于绘画、科学、文学、政治一句话,他热爱他所处的时代。他从来都是最彻底的,既强壮又开朗,与其说象位画家,不如说象个布列塔尼水手。他讲起话来又快又急,既夹带着让人不能重复出来的字眼,又有着可亲的温柔。他的狂热,好斗精神,智慧,坚定不移,都丝毫不能说明他的特点。而在他甚至最狂热的爆发时,也没有渺小低下之处和无缘无故的恶意。他的坚定是实实在在的,主意也不是轻而易举的:他可不是那种注定要使生活简单,逐走一切不该进入自己小圈子的事物的人。恰恰相反,他有着每次接触新东西时都变得生动活跃的信念,时刻准备攀上更高的水平。他的话不管多么生硬,都出自一颗慷慨仁慈的心,是为真理而发。开放精神使他完全同意有各种各样达到真理的办法,承认有时与他根本对立的研究的合法性。但是,在艺术上,一如在生活中,他始终与野心家,伪善者,拍马者,自命不凡者誓不两立。斗争是他生活的一部分,艺术斗争也如社会斗争一样,因为他似乎有更多的精力要提供给渴望行动的坚强气质使用。 ;他从这些旅行中带回大量鲜艳夺目的水彩画,铅笔的线条和振颤的颜色交织在一起,运笔自发流畅,令人赞叹地捕捉住每一事物变化著的面貌.在画室里,他就是根据这些写生记录,到精心准备的大画布上去作油画的.他巧妙地使大自然的各种成分平衡起来,以达到他所谓的最和谐,最明亮,最多彩的结果.他的忠实好友费利克斯·费内翁这样形容过西涅克的画:他的色彩象海浪一样扩散著,分出层次,碰撞著,互相渗透著,形成一种与曲线美相结合的丰富效果.他用以表达这些欢乐和冲突的调色板史允许有纯色.画家把它们按照光谱上的顺序排列起来,减弱着相邻的颜色,尽可能地建立起它们的色阶顺序.进行着生死竞争的一系列笔触把它们排列在画布上,恰好与该部分的固有色,光线的颜色,这种那种反光的颜色相符.眼睛发觉了正在诞生之中的光学混合.这些成分的重叠和排列保证了色彩的变化,颜色的单纯保证了清新,光学混合保证了明亮.和色素混合相反,一切光学混合都倾向于明亮. 和修拉加以比较,西涅克的画更富于炽烈的情感。如《圣特罗佩港的出航》(1902),以红色作为基调,采用各种谐调的、镶嵌画似的点描法绘制,补色关系在细部颇不讲究,可是从整体上看是和谐的。它不仅色彩鲜明、响亮和耀眼,而且像交响乐似地产生丰富华丽的鸣响。港口近处用低明度的冷色,中间用中明度的暖色,天空中用高明度的色彩,既良好地处理了补色的关系,同时又使远近产生秩序感。他的代表作品还有《马塞港的入口》(1922)等。2023-07-24 02:35:121
印象派鼻祖--莫奈
印象派代表人物:达芬奇、梵高、毕加索、莫奈 印象派源于莫奈一幅画。 克劳德·莫奈(Claude Monet,1840年11月14日-1926年12月5日),法国画家,被誉为“印象派领导者”,是印象派代表人物和创始人之一。 对同一个事物繁复的描绘来探索视觉的极限。 最爱云的画家——欧仁·布丹路易,被称为“国王的天空” 欧仁·布丹 ( 法语: [budu025b] ; 1824年7月12日- 1898年8月8日)是第一个法国风景画家作画户外。 布丹的作品下笔精确,迅速而轻盈,他所展现的上层社会经常出没的沙滩则成为了新的绘画主题。35岁的布丹开始在巴黎经常展出他的油画。他的画多为小型的海洋风景画,大多是不列颠和诺曼底海岸,往往描绘海滨浴场上的人群,使风景生动,富有生活气息。 布丹以高度的油画技巧真实地描绘出透彻明亮的空气,蓝天上飘着朵朵白云,动荡的海洋水面上波浪追逐,呈现出变幻莫测的光影。 库尔贝和柯罗十分推崇布丹的写实艺术成就。但是,布丹只是把自然界看成是一种纯粹的绘画对象,他的那种对景写生,笔触粗放地描绘阳光、空气和色彩的风格,得到后来的印象主义画家们的肯定。 他被称作“印象派之父”,他是莫奈的启蒙老师。布丹对莫奈的忠告是:“当场直接画下来的任何东西,往往有一种你不可能再在画室里找到的力量和用笔的生动性。”布丹的忠告渗透莫奈的灵魂,终于形成了他追求的画旨:“我想在最易消逝的效果前表达我的印象。”由此可见布丹对这位被世人称之为印象派之父的莫奈影响之大,可谓决定性的。布丹才是真正的印象派之父。 不过他只是印象派的铺路石,当印象派兴起时,他已黯然失色了。 受卢浮宫藏品震撼,重新开始学习素描 素描:提高观察效率,从粗糙变细致 《撑阳伞的卡米耶》1875年,卡米耶 洗衣工的女儿,莫奈的第一个儿子,让;卡米耶是莫奈的恋人 失明 被治好后返回巴黎 没有觉得对的颜色,颜色之间总有微妙的关系,很难说清楚。 当时沙龙的主流: 新古典主义大师 安格尔 《大宫女》 1814年 《穿和服的卡米耶》1876年 学习与反思 看到了英国画家透纳的晚期做品,尤其是透纳善于捕捉水面上变化多端的光线和色彩,直接影响到莫奈对于技法的追求。 联合其他画家,开创新时代 《日出印象》1872年11月12日7点35分 《临终的卡米耶》1878年 “我曾以为留住光便能留住你” 组图,不同的时刻和情景你下的同一个事物 《鲁昂大教堂》 《英国国会大厦》 《睡莲》组图比较少,价值高 “我画这些睡莲就像古代僧侣专注于抄经写文” 如果说日出印象开启了印象派,那么睡莲则是莫奈这一生对光和色的一个总结,也是莫奈整个艺术生涯的完结。 除了印象派,还有后印象派(梵高)。 本文是听颜齐老师文澜讲坛讲座的笔记2023-07-24 02:35:321
印象派的始端是由什么的一副叫做什么的画作展开的?
印象派的始端是由一幅《印象日出》的油画,在一次印象派画展中引起的,这幅画是莫奈的作品。2023-07-24 02:35:392
印像派是什么?
印象派兴起于19世纪60年代,兴盛于70、80年代,反对因循守旧的古典主义和虚构臆造的浪漫主义,19世纪最后30年,它成为法国艺术的主流,并影响整个西方画坛。代表画家马奈、雷诺阿和莫奈等都把“光”和“色彩”作为绘画追求的主要目的,他们倡导走出画室,描绘自然景物,以迅速的手法把握瞬间的印象,使画面呈现出新鲜生动的感觉。因莫奈的《日出·印象》而得名。在西方绘画史上印象派绘画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艺术流派,19世纪七八十年代达到了它的鼎盛时期,其影响遍及欧洲,并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但它在法国取得了最为辉煌的艺术成就。19世纪后半叶到20世纪初,法国涌现出一大批印象派艺术大师,他们创作出大量至今仍令人耳熟能详的经典巨制,例如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莫奈的《日出·印象》、梵高的《向日葵》等更是鼎鼎大名。诞生1863年,与官方沙龙画展唱反调的“沙龙落选作品展”在巴黎举行。马奈展出了他的《草地上的午餐》,画一裸妇与绅士们在草地上午餐。此画被认为有伤风化而受到激烈批评和嘲骂。而富有创新意识的莫奈、雷诺阿、德加、西斯莱、毕沙罗[1] 、塞尚等画家却乐意与马奈结盟。1874年4月在巴黎卡普辛大街借用摄影师那达尔的工作室举办了题为“画家、雕塑家和版画家等无名艺术家展览会”。“疯狂、怪诞、反胃、不堪入目!”这是巴黎一位艺术批评家的怒斥,画展迅即成为巴黎街谈巷议的话题,观众不但前往讪笑,甚至向画布唾啐。其中莫奈所绘的一小幅海景,受讥嘲最多,画的是哈佛港晨景,题名为《日出·印象》,艺术观点保守的记者路易斯·勒罗伊(LouisLeroy)借此画名挖苦其为“印象主义画家的展览会”,“印象主义”由此而得名。印象主义画展从1874年到1886年共举行了8次,除了第一、第四和第八次外,均使用“印象主义”一词作为展览名称。日出·印象这幅名画是莫奈于1872年在勒阿弗尔港口画的一幅写生画。他在同一地点还画了一张《日落》,在送往首届印象派画展时,两幅画都没有标题。一名新闻记者讽刺莫奈的画是"对美与真实的否定,只能给人一种印象"。莫奈于是就给这幅画起了个题目——《日出·印象》。它作为一幅海景写生画,整个画面笼罩在稀薄的灰色调中,笔触画得非常随意、零乱,展示了一种雾气交融的景象。日出时,海上雾气迷朦,水中反射着天空和太阳的颜色.岸上景色隐隐约约,模模糊糊看不清,给人一种瞬间的感受。2023-07-24 02:35:532
印象派名词解释
印象派名词解释:(Impressionism),也叫印象主义。西方绘画史上划时代的艺术流派,19世纪七八十年代达到了它的鼎盛时期,其影响遍及欧洲,并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但它在法国取得了最为辉煌的艺术成就。19世纪后半叶到20世纪初,法国涌现出一大批印象派艺术大师,他们创作出大量至今仍令人耳熟能详的经典巨制,例如,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莫奈的《日出·印象》。印象派是西方的一个重要画派,十九世纪下半叶产生于法国,因莫奈的《日出印象》一画遭到学院派攻击而得名。印象派在绘画技法上进行了革新,对光和色进行了探讨,研究出用外光描写对象的方法,对欧洲绘画技法的改进有一定贡献。2023-07-24 02:36:011
印象派摄影的由来历史
最早接受印象派观念的实际是前面提到的英国自然主义摄影家埃默森。埃默森当时提出的焦点摄影理论,曾认为人的视觉边界是不明确的,中间部分清晰,边缘部部分模糊。为了使照相机达到人类视觉再现的效果,他劝告摄影同行不必使影像都达到最清晰的程度,仅仅清晰地展现景物的部分完整细节,就能获得更自然的效果。尽管埃默森的“有差别的调焦”引起了守旧的英国画意摄影派的激烈反对,但出乎埃默森意料之外的是,一幅照片甚至可以将画面完全置于焦点之外,这一激进的观念就成为后来的印象派理论的基础。1890年,后来成为英国伦敦柯达有限公司经理的乔治·戴维森(George Davison,1856-1930)在一次关于“摄影的印象派”讲座中坚持认为,尽管锐度和清晰度对一些照片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在其他情况下,它们也可能完全用着。他认为决定性因素是摄影师在艺术上的观念。为了说明他的观点,他展出了一幅后来成为摄影史上的经典摄影作品《洋葱田》,这幅看起来完全是“印象派”的没有经过调焦的照片,其实是没有通过镜头而是用金属片上的针孔拍摄的。戴维森的实践立即引起了大量年轻的摄影师们的兴趣,他们借助针孔镜头和特殊的柔焦镜赋予摄影完全朦胧的印象,或是在印相时使用漫射滤光镜,甚至开始戏剧性地修整负片或是直接在照片上施用画笔以达到朦胧的效果。从总体上看,印象派摄影作品营造了一种浪漫的风格,从而与传统的画意摄影形成了迥然的区别。受印象派摄影影响并身体力行的摄影家主要有:英国摄影家约翰·杜利·约翰斯顿(John Dudley Johnston,1868-1955),法国摄影家罗伯特·德马奇(Robert Demachy,1859-1936),奥地利摄影家海因里希·库恩(Heinrich Kuehn,1866-1944)等。除此之外,印象派摄影在美国也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后文提到的摄影分裂主义中的不少成员如爱德华·施泰肯、阿尔文·兰登·科伯恩等,于1900年在伦敦举办了“美国画意摄影新学派”作品展,尽管同样是朦胧效果的画面,和英国人不同的是,他们不是将印象派技巧应用于风景和人像,而是从日常生活中寻找灵感,其作品并不仅仅限于形态与影调的优美安排。当然,印象派摄影并不都是赢得一片喝彩的,一些评论家无情地讽刺这些“摄影模糊图像学派”,甚至连萧伯纳这样同情摄影的作家也承认非常不喜欢这些新的“失真的摄影师”。十几年以年,随着摄影观念的迅速转变,许多印象派摄影家也放弃了这种风格,重新探索不加控制的、“直接的”摄影的各种可能,从而也为直接摄影派的出现奠定基础。2023-07-24 02:36:101
19世纪印象主义音乐名词解释
19世纪印象主义音乐名词解释印象主义音乐是19世纪末在欧洲文化活动中心巴黎萌生的一种新音乐风格,是受"象征主义文学"和"印象主义绘画"的影响而出现的 一种音乐流派。印象主义音乐带有一种完全抽象的、超越现实的色彩,是音乐进入现代主义的开端。 它的音乐形式、织体、表现手法、基本美学观点以及所追求的艺术目的和艺术效果都与古典和浪漫主义有着很大的分歧与差别。由法国作曲家C.德彪西首创。印象主义一词借用自美术。1874年巴黎"落选者沙龙"展出画家C.莫奈一幅题为《日出印象》的绘画,引起嘲笑和议论,此后人们把艺术理想与表现手法大致与之相似的画家,如E.德加、C.毕沙罗、A.西斯莱、P.A.雷诺阿称为"印象派"。他们反对学院派的保守思想,热爱大自然,面向现代生活,采取在户外的阳光下直接描绘景物的方法,在光与色的变化中表现对象的整体感与周围的气氛,对绘画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印象主义一词在音乐中首次出现于1887年,法兰西美术研究院的评委指责德彪西在罗马进修时的第 2部"交卷作品"交响组曲《春天》结构不明确,要他"警惕模糊的印象主义"。1894年其《弦乐四重奏》在布鲁塞尔首演时,评论家开始用"印象主义"加以赞扬;1905年以后,此词常用以概括德彪西及风格与他接近的音乐,不再带有贬意。2023-07-24 02:36:251
印象派为什么会命名为印象派
一八七一年莫奈从英国、荷兰一路游历回到法国,这一年十一月他定居在哈佛港,在这个塞纳河的河口港湾一直住到一八七八年。哈佛港的风景对他产生了具体的影响,包括他一八七二年创作的《日出印象》,也是以哈佛港为背景。哈佛港在巴黎西北边,是风景优美的地方。在法国,巴黎最早有了火车,巴黎市民可以从圣拉扎尔(Saint Lazare)火车站方便地乘火车到达这里。哈佛港与巴黎的关系,很像淡水与台北的关系,都是河流出海口,都离大都会不远,都有现代化火车可以方便到达,哈佛港聚集了印象派画家,淡水也是日据时代到光复初期台湾地区印象主义画家最爱写生的地方,陈澄波、杨三郎、廖继春的画作里都常常看到淡水,如同马奈、莫奈、雷诺阿、西斯莱等印象派画家的画中也总是看到哈佛港的风景。哈佛港一到假日就都是坐火车从巴黎来度假的游客,他们在这里散步、戏水、游泳、玩风帆船,形成有趣而活泼的欢乐画面。莫奈常常来往于巴黎和哈佛港之间,圣拉扎尔火车站也变成他经常出入的地方。他感觉到现代工业对生活的改变,一种因为工业而改变的速度感、空间感,让莫奈的视觉体验着完全不同的感受。他感觉到光的跳跃,感觉到光的闪烁,感觉到光无所不在的力量,感觉到光的不可捉摸,感觉都会市民度假时视觉的愉悦兴奋与脸上洋溢的光。他感觉到的光其实不只是自然光,而更接近透纳在《雨·蒸汽·速度》这幅画里表现的光,他试图更积极地表现与工业革命的速度感、空间感有关的心理层面的光——光是视觉的迷离,但是,光同时也是心理上的感官记忆。他在哈佛港的河口边,架起画架,从黑夜的尽头开始等待,等待黎明,等待破晓,等待黑暗中一点点微微的光亮起来,是自然宇宙间的黎明日出之光,然而也是一个工业革命初期期待全新美学革命的青年画家的兴奋、好奇与狂喜。现在收藏在巴黎玛摩丹美术馆(Marmottan)的《日出印象》是莫奈在哈佛港的一页黎明日记。他也许没有想到这将是一件划时代的伟大巨作,他也许没有想到这张画将为一个艺术史上最重要的画派命名。站在黎明前的哈佛港边,看到港湾里的船只,看到港湾码头一些起重的工程吊具,他全神贯注,等待水面上第一道日出的光,凝视那一道光拉长,闪烁,在水波上颤动,他拿起画笔快速在画布上记录着,不断凝视,不断记录,每一次记录完,抬起头再看那一道光,光的色彩、色温、强度、位置,又都改变了。莫奈“顽固”地记录着,他坚决要画下日出每一秒钟的变化,他要抓住日出每一秒钟光的瞬间变化。但是当一轮红日高高升起,一身是汗的莫奈或许觉得无力而沮丧,因为他彻底发现日出之光是无法复制的。所有传统学院绘画处理的日出其实都只是谎言,“日出”根本是画不出来的。莫奈看着自己实验的手稿,匆促的笔触,模糊不确定的色彩,朦胧的光,一点都不清晰的物体轮廓,然而这的确是他看到的日出之光,是他完完整整面对日出记录下来的“印象”。他想大胆地把这幅实验性的手稿送到法国国家官方美术沙龙参加比赛,他知道,这将是一颗多么大的震撼弹,他知道这将引起保守的学院派多么大的反击、诬蔑与嘲讽。但是他不在意了,有过与真正日出最真实的对话,他自信一切误解与批判的后果自己都可以承担。一八七四年《日出印象》参加了比赛,当然落选,这幅画又在“落选展”展出,被众人当话柄嘲笑,然后保守派的媒体评论家勒罗伊(L. Leroy)撰文大肆讽刺,侮辱称一个年轻画家不认真学习古典技巧,只会胡乱涂抹印象。莫奈的画作名称被拿来做嘲讽侮辱的标题,刊登在报纸上。报纸传到一群年轻艺术家手中,他们聚集在一起,朗读这篇措辞恶毒的文章,公开宣称与官方沙龙美展的决裂,他们说:“我们就是要走向户外、走向光、走向现代,我们就是——印象派。”一个被敌人用来攻击的词语反而变成了新美学的历史名称。2023-07-24 02:36:341
什么叫印象派?有哪些代表画家及作品?
诞生于法国19世纪后期的印象主义画派是西方绘画史上一个划时代的艺术流派。代表画家马奈、雷诺阿和莫奈等都把“光”和“色彩”作为绘画追求的主要目的,他们倡导走出画室,描绘自然景物,以迅速的手法把握瞬间的印象,使画面呈现出新鲜生动的感觉。因莫奈的《日出·印象》而得名。 什么是印象派? 印象派绘画是西方绘画史上划时代的艺术流派,19世纪七八十年代达到了它的鼎盛时期,其影响遍及欧洲,并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但它在法国取得了最为辉煌的艺术成就。19世纪后半叶到20世纪初,法国涌现出一大批印象派艺术大师,他们创作出大量至今仍令人耳熟能详的经典巨制,除了这次来华展出的著名画作外,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莫奈的《日出·印象》、凡·高的《向日葵》等更是鼎鼎大名。 印象派画家走出画室,深入原野、乡村、街头写生,力求真实地刻画自然。借用“物体的色彩是由光的照射而产生的,物体的固有色是不存在的”这一最新的光学理论,印象派画家认为,景物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有不同的颜色,他们的使命便是忠实地刻画在变动不居的光照条件下的景物的“真实”,这种瞬间的真实不恰恰就是一种转瞬即逝的“印象”吗?而印象派画家把这种“瞬间”永恒地记录在了画布上。 印象派:发现户外阳光下的色彩 从展览开幕的盛况和媒体的关注程度看,法国的印象派绘画在中国极受欢迎。从20世纪初开始,中国有学者专门撰文介绍和评价印象派绘画,印象派一词也见于各种文章,他们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印象派艺术的特点,印象派绘画对现代中国油画产生了深刻影响。一些学者和艺术家把印象派艺术与中国艺术作比较,认为印象派的审美趋向与中国传统绘画之间有着相互呼应的东西。徐悲鸿很重视印象派画家的写生,并对印象派画家运用色彩予以肯定,说他们的画重神韵。林风眠则从绘画革新的途径上对印象派的贡献加以肯定。黄宾虹认识到印象派风景画与中国山水画有相通之处。 印象派绘画的最重要成就,就是发现和表现户外自然光下的色彩,捕捉大自然的瞬间变化。为了捕捉瞬间的“印象”,印象派绘画在构图上往往较为随意,力求突出画面的偶然性,增加画面的生动和生活气氛,凸显对内心主观意象的表达。需要提醒观众特别是小观众,欣赏印象派绘画最好不要距画太近,若贴近看则会感觉色彩支离没有混合。 印象派:引起世界艺术形式大变革 印象派是19世纪中叶欧洲艺术从现实主义向现代主义过渡的重要阶段,印象派画家以创新的姿态登上法国画坛,其锋芒针对陈陈相因的古典画派和矫揉造作的浪漫主义。印象派画家吸收了写实主义绘画的营养,在绘画中开始对室外自然光的研究和表现。根据“物体的色彩是由光的照射而产生,物体的固有色是不存在的”这一当时最新的光学理论,印象派画家认为,景物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有不同的颜色。印象派画家倡导走出画室、去户外写生,力求真实地刻画自然,直接描绘阳光下的风景和日常生活,摒弃16世纪以来狭隘的褐色调。印象派的代表画家有马奈、莫奈、雷诺阿、德加、西斯莱、毕沙罗等。在印象派之后,塞尚、高更和凡·高都认为绘画不能仅仅像印象主义那样去模仿自然光中的客观世界,而应该更多地表现画家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感受,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后印象主义”三剑客。此后,现代主义的艺术潮流层出不穷,世界艺术形式的大变革开始了。 印象派:诞生在嘲讽之中 1863年,与官方沙龙画展唱反调的“沙龙落选作品展”在巴黎举行。马奈展出了他的《草地上的午餐》,画一裸妇与绅士们在草地上午餐。此画被认为有伤风化而受到激烈批评和嘲骂。而富有创新意识的莫奈、雷诺阿、德加、西斯莱、毕沙罗、塞尚等画家却乐意与马奈结盟。1874年4月在巴黎卡普辛大街借用摄影师那达尔的工作室举办了题为“画家、雕塑家和版画家等无名艺术家展览会”。“疯狂、怪诞、反胃、不堪入目!”这是巴黎一位艺术批评家的怒斥,画展迅即成为巴黎街谈巷议的话题,观众不但前往讪笑,甚至向画布唾啐。其中莫奈所绘的一小幅海景,受讥嘲最多,画的是哈佛港晨景,题名为《日出·印象》,艺术观点保守的记者勒鲁瓦借此画名嘲讽画展2023-07-24 02:36:454
何谓“印象派”、“现代派”、“抽象派”
诞生于法国19世纪后期的印象主义画派是西方绘画史上一个划时代的艺术流派。代表画家马奈、雷诺阿和莫奈等都把“光”和“色彩”作为绘画追求的主要目的,他们倡导走出画室,描绘自然景物,以迅速的手法把握瞬间的印象,使画面呈现出新鲜生动的感觉。因莫奈的《日出·印象》而得名。 所谓西方现代派美术,是指西方国家从二十世纪初发展起来的现代美术中某些流派--野兽派,立体派,未来派,达达派,表现派,超现实主义,抽象主义,波普艺术的统称。“现代派”一词是和某种新的,非传统的,区别于过去的艺术思想联系在一起的;现代派美术既不同于以往的传统美术,也不包括现代的各种现实主义流派,它与现代的西方美术更不是同一概念,它在其中只占一席之地。 如果说现代派美术引领了西方乃至世界美术,那么引领现代派美术的无疑是这三个人,法国后印象主义画家塞尚,高更和荷兰画家凡高。 「抽象」是「具象」的相对概念,是就多种事物抽出其共通之点,加以综合而成一个新的概念,此一概念就叫做「抽象」。「抽象绘画」 (AbstractPainting)是泛指二十世纪想脱离「模仿自然」的绘画风格而言,包含多种流派,并非某一个派别的名称:它的形成是经过长期持续演进而来的。但无论其派别如何,其共同的特质都在于尝试打破绘画必须模仿自然的传统观念。1930年代和二次大战以后,由抽象观念衍生的各种形式,成为二十世纪最流行、最具特色的艺术风格。抽象绘画是以直觉和想象力为创作的出发点,排斥任何具有象征性、文学性、说明性的表现手法,仅将造形和色彩加以综合、组织在画面上。因此抽象绘画呈现出来的纯粹形色,有类似于音乐之处。抽象绘画的发展趋势,大致可分为:〔一〕几何抽象〔或称冷的抽象〕。这是以塞尚的理论为出发点,经立体主义、构成主义、新造形主义....,而发展出来。其特色为带有几何学的倾向。这个画派可以蒙德里安(Mondrian)为代表。〔二〕抒情抽象〔或称热的抽象〕。这是以高更的艺术理念为出发点,经野兽派、表现主义发展出来,带有浪漫的倾向。这个画派可以康丁斯基〔Kandinsky〕为代表。代表画家康丁斯基(W.Kandinsky,1866~94),抒情抽象派代表画家,曾是德国表现主义团体「蓝骑士」的领导者。代表作《构成第四号(战争)》(1911,杜塞尔夫莱茵河西发里亚艺品收藏室)、《构成第七号习作》(1913,莫斯科Tretyakov画廊)。蒙德里安(P.Mondrian,1872~1944),几何抽象派代表画家,在平面上把横线和竖线加以结合,形成直角或长方形,并在其中安排红、黄、蓝三原色,但有时也用灰色,是荷兰风格派(deStijl)的主将,代表作《黄与蓝的构成》(1929)、《百老汇爵士乐》(1942~43,纽约现代美术馆)。马列维奇(K.C.Malevich,1878~1935),俄国构成主义倡导者,也是几何抽象派画家,代表作《飞机起飞》(1915,纽约现代美术馆)、《青色三角形与黑色长方形》(1915)。库波卡(F.Kupka1871~1957),捷克画家。运用色彩理论和音乐式和谐造成独特的几何风格,例如《绘图构成主题二》(1911~12,华盛顿国家画廊)、《垂直线语系习作》(1911)。克利(P.Klee,1879~1940),瑞士画家。运用色彩调和及抽象的手法,创作了许多含有哲理性和富稚拙趣味的作品,例如:《金鱼》(1925,油彩加水彩,纸裱在卡纸板上,48.5×68.5cm,汉堡美术馆)、《干道与支道》(1929,油画,布,83×76cm,科隆,里伯尔兹美术馆)、《死与火》(1940,油画,83×67cm,科隆,里伯尔兹美术馆)2023-07-24 02:37:033
“印象派”一词,源于什么时候?
源于法国。1874年一群年轻的画家在巴黎卡皮西纳大道的一所公寓里举办了第一届印象派画展,有31位印象派画家参展。来向官方的沙龙挑战。包括莫奈、雷诺阿、毕沙罗、西斯莱、德加、塞尚和莫里索等在内的画家们不仅有各异的性格和天赋,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他们还具有不同的观念和倾向,但是,他们诞生在同样的时代,有着同样的经历,并且向同一的反对派斗争过。他们欣然接受一些杂志的讽刺文章作家封给他们带着嘲笑味道的称号——“印象派”。印象派,也叫印象主义,19世纪60—90年代在法国兴起的画派.当时因克劳德·莫奈的油画《日出·印象》受到一位记者嘲讽而得名.1874年第一届印象派画展在巴黎卡皮西纳大道的一所公寓里举办,有31位印象派画家参展.1874年,有一群年轻的画家在巴黎组织了一个他们自己的画展,来向官方的沙龙挑战.包括莫奈、雷诺阿、毕沙罗、西斯莱、德加、塞尚和莫里索等在内的画家们不仅有各异的性格和天赋,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他们还具有不同的观念和倾向,但是,他们诞生在同样的时代,有着同样的经历,并且向同一的反对派斗争过.他们欣然接受一些杂志的讽刺文章作家封给他们带着嘲笑味道的称号——“印象派”.印象派是19世纪后半期诞生于法国的绘画流派,其代表人物有莫奈、马奈、毕沙罗、雷诺阿、西斯莱、德加、莫里索、巴齐约以及塞尚等人。印象派画家的绘画生长在写实主义的土壤之中,但他们的主要兴趣在于准确而客观地描绘个人面对世界时的视觉感受。印象派画家对瞬间视觉感受,对色彩、氛围、笔触的关注,超过对社会历史、宗教、伦理的关注,正是在这一方面,他们与此前的欧洲画家走上了不同的艺术道路。他们的作品刚出现时受到已经习惯于古典绘画形式的观众非难,1874年在首届印象派画展上,莫奈的《日出·印象》一画遭到批评,从此以后,“印象派”和“印象主义”就作为一个专有名词来称呼像莫奈这样一批艺术家们的作品。2023-07-24 02:37:224
印象派一词来源于?
源于法国。1874年一群年轻的画家在巴黎卡皮西纳大道的一所公寓里举办了第一届印象派画展,有31位印象派画家参展。印象派绘画是西方绘画史上划时代的艺术流派,19世纪七八十年代达到了它的鼎盛时期,其影响遍及欧洲,并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但它在法国取得了最为辉煌的艺术成就。19世纪后半叶到20世纪初,法国涌现出一大批印象派艺术大师,他们创作出大量至今仍令人耳熟能详的经典巨制,例如: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莫奈的《日出·印象》。扩展资料:印象主义画家反对当时占正统地位的古典学院派,反对日益落入俗套、矫揉造作的浪漫主义绘画,而是在C.柯罗、巴比松画派和G.库尔贝等人的写实画风的推动下,吸收荷兰、英国、西班牙、日本、中国等国家绘画的营养;同时受现代科学,尤其是光学的启发,认为一切色彩皆产生于光,于是他们依据光谱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来调配颜色。由于光是瞬息万变的,他们认为只有捕捉瞬息间光的照耀才能揭示自然界的奥妙。因此在绘画中注重对外光的研究和表现,主张到户外去,在阳光下依据眼睛的观察和现场的直感作画,表现物象在光的照射下,色彩的微妙变化。2023-07-24 02:37:514
印象派一词源于 印象派一词源于什么
1、印象派一词源于克劳德·莫奈(Claude Monet)的油画作品《日出·印象》,因被批评完全是凭印象胡乱画出来的而得名。印象派是西方绘画史上划时代的艺术流派,其鼎盛时期史在19世纪七八十年代,代表作有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 2、印象派绘画史19世纪60-90年代在法国兴起的画派,当时克劳德·莫奈(Claude Monet)的油画《日出·印象》,这幅画描绘的是勒·阿弗尔港口的清晨,因为时间很短,要在光线还未变化前完成作品,所以画面并不能描绘的很仔细。 3、学院派画家在看到这幅作品时,认为它非常粗糙,也过于随便,所以用讥讽的语言嘲笑克劳德·莫奈,认为巴比松画家是一群不懂绘画的画家,《日出·印象》完全是凭印象胡乱画出来的,这些画家统统都是“印象主义”,从此“印象派”随之诞生。2023-07-24 02:38:321
印象派一词出自?
印象派出现在19世纪末,是现实主义画派发展到了极端产生的,早期印象主义砻家马奈原也是现实主义的,印象主义画家强蠃真实的世界就存在于眼睛的观察之中,只有色彩和光影,不在乎物体的实质u3802所以印象派画家经常创作一些“系列u281d作品,如莫奈的“干草堆”、“睡莲”等,描画在u480d同的时间、不同的气候条件下的同一堺景。印象主义画家将色彩发挥到了极蠴,他们的画作使人如同面对一扇打开砄窗户,极度真实,但不关心绘画的内堹。以后所有画家都从印象派画家那里堸收到色彩表现的方法。印象派的名称起源于莫奈的一幅画“日出·占象”,原来是被艺术界嘲笑的名词,吠来成为他们的代表。印象派著名画家陠了上述外,还有雷诺阿、德加、毕沙罗等。印象主义在音乐界的代表则是德彪西,也是重形式轻内容。2023-07-24 02:38:413
"印象派”一词源于
印象派是19世纪后半期诞生于法国的绘画流派,其代表人物有莫奈、马奈、毕沙罗、雷诺阿、西斯莱、德加、莫里索、巴齐约以及塞尚等人。印象派画家的绘画生长在写实主义的土壤之中,但他们的主要兴趣在于准确而客观地描绘个人面对世界时的视觉感受。印象派画家对瞬间视觉感受,对色彩、氛围、笔触的关注,超过对社会历史、宗教、伦理的关注,正是在这一方面,他们与此前的欧洲画家走上了不同的艺术道路。他们的作品刚出现时受到已经习惯于古典绘画形式的观众非难,1874年在首届印象派画展上,莫奈的《日出·印象》一画遭到批评,从此以后,“印象派”和“印象主义”就作为一个专有名词来称呼像莫奈这样一批艺术家们的作品。2023-07-24 02:38:491
“印象派”一词源于莫奈的《日出·印象》?
“印象派”一词源于莫奈的《日出·印象》? 1.错误 2.正确 正确答案:正确 印象派因克劳德·莫奈的油画《日出·印象》受到一位记者嘲讽而得名:那是一群根本就不懂绘画的画家,《日出·印象》完全就是凭印象胡乱画出来的,其他人也附和着说,这些画家统统都是“印象主义”。2023-07-24 02:38:551
“ 印象派”一词源于:
印象派,也叫印象主义,19世纪60—90年代在法国兴起的画派。当时因克劳德·莫奈的油画《日出·印象》受到一位记者嘲讽而得名。 1874年有一群年轻的画家在巴黎卡皮西纳大道的一所公寓里举办了第一届印象派画展,有31位印象派画家参展。来向官方的沙龙挑战。包括莫奈、雷诺阿、毕沙罗、西斯莱、德加、塞尚和莫里索等在内的画家们不仅有各异的性格和天赋,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他们还具有不同的观念和倾向,但是,他们诞生在同样的时代,有着同样的经历,并且向同一的反对派斗争过。他们欣然接受一些杂志的讽刺文章作家封给他们带着嘲笑味道的称号——“印象派”。2023-07-24 02:39:032
"印象派”一词源于哪里?求大神帮助
印象派绘画(Impressionism)是西方绘画史上划时代的艺术流派,19世纪七八十年代达到了它的鼎盛时期,其影响遍及欧洲,并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但它在法国取得了最为辉煌的艺术成就。19世纪后半叶到20世纪初,法国涌现出一大批印象派艺术大师,他们创作出大量至今仍令人耳熟能详的经典巨制,除了这次来华展出的著名画作外,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莫奈的《日出·印象》、凡高的《向日葵》等更是鼎鼎大名。 印象派是19世纪后半期诞生于法国的绘画流派,其代表人物有莫奈、马奈、卡米耶·毕沙罗、雷诺阿、 西斯莱、德加、莫里索、巴齐约以及保罗·塞尚等。他们继承了法国现实主义(Realism)前辈画家库尔贝“让艺术面向当代生活”的传统,使自己的创作进一步摆脱了对历史、神话、宗教等题材的依赖,摆脱了讲述故事的传统绘画程式约束,艺术家们走出画室,深入原野和乡村、街头,把对自然清新生动的感观放到了首位,认真观察沐浴在光线中的自然景色,寻求并把握色彩的冷暖变化和相互作用,以看似随意实则准确地抓住对象的迅捷手法,把变幻不居的光色效果记录在画布上,留下瞬间的永恒图像。这种取自于直接外光写生的方式和捕捉到的种种生动印象以及其所呈现的种种风格,不能不说是印象派绘画的创举和对绘画的革命。印象派美术运动的影响遍及各国,获得了辉煌的成就。直到今天,他们的作品仍然是人类最受欢迎的艺术珍宝。 印象派,也叫印象主义,19世纪60—90年代在法国兴起的画派。当时因克劳德·莫奈的油画《日出·印象》受到一位记者嘲讽而得名。1874年第一届印象派画展在巴黎卡皮西纳大道的一所公寓里举办,有31位印象派画家参展。 在艺术观点上,印象主义画家反对当时占正统地位的古典学院派,反对日益落入俗套、矫揉造作的浪漫主义绘画(Romanticism),而是在C.柯罗、巴比松画派和G.库尔贝等人的写实画风的推动下,吸收荷兰、英国、西班牙、日本、中国等国家绘画的营养,同时受现代科学,尤其是光学的启发,认为一切色彩皆产生于光,于是他们依据光谱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来调配颜色。由于光是瞬息万变的,他们认为只有捕捉瞬息间光的照耀才能揭示自然界的奥妙。因此在绘画中注重对外光的研究和表现,主张到户外去,在阳光下依据眼睛的观察和现场的直感作画,表现物象在光的照射下,色彩的微妙变化。由此印象主义绘画在阴影的处理上,一反传统绘画的黑色而改用有亮度的青、紫等色。印象派绘画用点取代了传统绘画简单的线与面,从而达到传统绘画所无法达到的对光的描绘。具体的说,当我们从近处观察印象派绘画作品时,我们看到的是许多不同的色彩凌乱的点,但是当我们从远处观察他们时,这些点就会像七色光一样汇聚起来,给人光的感觉,达到异想不到的效果。 由于个人的兴趣不同,印象主义画家又分为重光和色彩与重造型和素描两种类型,前者以莫奈、雷诺阿为代表,后者以德加为代表,卡米耶·毕沙罗则介于两者之间。 由于追求外光和色彩的表现,印象主义画家主要把身边的生活琐事和直接见闻作为题材,多描绘现实中的人物和自然风景。在构图上多截取客观物象的某个片断或场景来处理画面,打破了写生与创作的界限。 印象主义画家先后举办了8次展览,前两次均受到当时舆论界的猛烈抨击,以后逐渐成为具有很大影响的美术流派,并扩大到其他艺术领域。印象主义绘画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曾得到E.马奈的支持与鼓舞。 作为一种美术思潮,印象主义绘画在世界美术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它推动了以后美术技法的革新与观念的转变,对欧美、日本乃至中国的画家产生过或大或小的影响。 印象主义音乐 印象主义音乐由法国作曲家德彪西首创。印象主义一词在音乐中首次出现于1887年,法兰西美术研究院的评委指责德彪西在罗马进修时的第二部“交卷作品”交响组曲《春天》结构不明确,要他“警惕模糊的印象主义”。1894年他的《弦乐四重奏》在布鲁塞尔首演时,评论家开始用“印象主义音乐”加以赞扬。以后此词常被用以概括德彪西及风格与他接近的音乐,并不再带有贬意。 印象主义音乐的产生是从后期浪漫主义和民族乐派中演变出来的,同时也吸取了东方音乐的养料。其艺术表现手法有: ①以短小的曲调细胞组合成一种新颖的动机语汇。 ②在节奏上喜欢复节拍与复节奏,节拍不规则地细分减弱了推动力,呈现松散流动的状态。 ③重视调式的表现力,根据形象要求采用相应的调式。扩大调性概念,常避免出现明确的收束式。全音音阶的运用使调式中的每一个音居同等地位,减弱了调中心感,出现多调性因素。 ④由于喜好对不同色彩与音响作平面的、绘画式的并列,和声成为最重要的表现手段。通过增加和弦结构的可能性与减弱和声进行的功能性,得到极其丰富的和声色彩。 ⑤音色丰富、独特而新颖。在声乐作品中常使用缺乏光彩和戏剧力量的低音区。广泛运用各种乐器演奏法上的色彩手段。 ⑥配器与织体安排新颖。 ⑦结构往往松散模糊,但许多作品仍可看到三部曲式的轮廓。 德彪西以后,虽然难于将某个作曲家截然归入印象主义的行列,但是,印象主义音乐风格与手法的实际影响已遍及整个音乐世界。 印象主义文学 文学史家认为印象主义在19世纪70年代以后进入文学,但文学中的印象主义表现如何 ,哪些作家和诗人属于印象主义 ,却众说不一 。能够确定的只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欧一些文学家的确有类似印象派绘画和音乐的那种创作方法,即致力于捕捉模糊不清的转瞬即逝的感觉印象。由于文学创作的特殊性质,文学中的印象主义者更注意这种瞬间感觉经验如何转化为感情状态。他们与绘画和音乐中的印象主义者相同,也反对对所描写的事物之间的联系进行合乎逻辑或理性的提炼加工,于是他们本人也成了传达外界刺激与本能反应之间的中介。 印象主义文学与象征主义文学之间有类通之处,它们都是形式主义的文学流派;但两者也有不同,主要在于印象主义反对使用象征手法表达思想,而倾向于感觉的描述。通常被认为象征主义的某些诗人,实际上更倾向于印象主义,例如象征主义领袖之一保尔·魏尔兰的《诗艺》一诗,与其说是在谈象征主义,不如说是一篇印象主义宣言。 法国文学史家把龚古尔兄弟作为印象主义小说的代表,另一位被看作印象主义代表人物的法国诗人、小说家皮埃尔·洛蒂,他的某些诗歌的确如印象派画家那样在“捕捉瞬间的感觉印象”,但并非所有作品都是如此。20世纪法国某些作家受到印象主义的严重影响,某些小说中只剩下感觉印象的朦胧的追求。 英国19世纪末的王尔德等人的部分作品中,印象主义的倾向比较明显。1912~1918年在伦敦的一部分英美诗人组成的意象诗派,与印象主义一样强调感觉印象的描绘,但他们自称所追求的是“清晰、硬朗”的形象。他们认为形象的模糊与不明确是浪漫主义的余风,因而全力加以攻击。但理论上的分歧在创作实践上有时却很难觉察,例如意象派中的美国诗人艾·洛威尔、希·杜利特尔、约翰·高尔德·弗莱彻等人的许多作品与印象主义的诗无分彼此。 在德国文学中情况也相似,文学史家无法确认界线分明的印象主义流派。以德特勒夫·封·李利恩克龙为首,包括理查·戴默尔、古斯塔夫·法尔克等人,被认为是德国印象主义倾向最明显的诗派,但他们强调如实记录事物给诗人的感觉经验,因此接近自然主义。此外,如胡戈·封·霍夫曼斯塔尔和阿尔诺·霍尔茨等人的许多诗作也具有程度不等的印象主义倾向。 印象主义一词同时还指一种文学批评,称为印象主义批评,亦即感受式批评。这种批评拒绝对作品进行理性的科学的分析,而强调批评家的审美直觉,认为最好的批评只是记录批评家感受美的过程,至多指出这美的印象是如何产生的,是在哪种条件下被感受到的。因此,印象主义批评是一种朦胧的、没有明确论证的“以诗解诗”式的批评,而且往往写成散文诗的格式,文学批评就成为一种与文学创作没有本质区别的艺术门类,写这种批评文字的人往往本身也就是诗人或作家。2023-07-24 02:39:102
"印象派"一词源于哪幅作品?
印象派绘画(Impressionism)是西方绘画史上划时代的艺术流派,19世纪七八十年代达到了它的鼎盛时期,其影响遍及欧洲,并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但它在法国取得了最为辉煌的艺术成就。19世纪后半叶到20世纪初,法国涌现出一大批印象派艺术大师,他们创作出大量至今仍令人耳熟能详的经典巨制,除了这次来华展出的著名画作外,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莫奈的《日出·印象》、凡高的《向日葵》等更是鼎鼎大名。 印象派是19世纪后半期诞生于法国的绘画流派,其代表人物有莫奈、马奈、卡米耶·毕沙罗、雷诺阿、 西斯莱、德加、莫里索、巴齐约以及保罗·塞尚等。他们继承了法国现实主义(Realism)前辈画家库尔贝“让艺术面向当代生活”的传统,使自己的创作进一步摆脱了对历史、神话、宗教等题材的依赖,摆脱了讲述故事的传统绘画程式约束,艺术家们走出画室,深入原野和乡村、街头,把对自然清新生动的感观放到了首位,认真观察沐浴在光线中的自然景色,寻求并把握色彩的冷暖变化和相互作用,以看似随意实则准确地抓住对象的迅捷手法,把变幻不居的光色效果记录在画布上,留下瞬间的永恒图像。这种取自于直接外光写生的方式和捕捉到的种种生动印象以及其所呈现的种种风格,不能不说是印象派绘画的创举和对绘画的革命。印象派美术运动的影响遍及各国,获得了辉煌的成就。直到今天,他们的作品仍然是人类最受欢迎的艺术珍宝。 印象派,也叫印象主义,19世纪60—90年代在法国兴起的画派。当时因克劳德·莫奈的油画《日出·印象》受到一位记者嘲讽而得名。1874年第一届印象派画展在巴黎卡皮西纳大道的一所公寓里举办,有31位印象派画家参展。 在艺术观点上,印象主义画家反对当时占正统地位的古典学院派,反对日益落入俗套、矫揉造作的浪漫主义绘画(Romanticism),而是在C.柯罗、巴比松画派和G.库尔贝等人的写实画风的推动下,吸收荷兰、英国、西班牙、日本、中国等国家绘画的营养,同时受现代科学,尤其是光学的启发,认为一切色彩皆产生于光,于是他们依据光谱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来调配颜色。由于光是瞬息万变的,他们认为只有捕捉瞬息间光的照耀才能揭示自然界的奥妙。因此在绘画中注重对外光的研究和表现,主张到户外去,在阳光下依据眼睛的观察和现场的直感作画,表现物象在光的照射下,色彩的微妙变化。由此印象主义绘画在阴影的处理上,一反传统绘画的黑色而改用有亮度的青、紫等色。印象派绘画用点取代了传统绘画简单的线与面,从而达到传统绘画所无法达到的对光的描绘。具体的说,当我们从近处观察印象派绘画作品时,我们看到的是许多不同的色彩凌乱的点,但是当我们从远处观察他们时,这些点就会像七色光一样汇聚起来,给人光的感觉,达到异想不到的效果。 由于个人的兴趣不同,印象主义画家又分为重光和色彩与重造型和素描两种类型,前者以莫奈、雷诺阿为代表,后者以德加为代表,卡米耶·毕沙罗则介于两者之间。 由于追求外光和色彩的表现,印象主义画家主要把身边的生活琐事和直接见闻作为题材,多描绘现实中的人物和自然风景。在构图上多截取客观物象的某个片断或场景来处理画面,打破了写生与创作的界限。 印象主义画家先后举办了8次展览,前两次均受到当时舆论界的猛烈抨击,以后逐渐成为具有很大影响的美术流派,并扩大到其他艺术领域。印象主义绘画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曾得到E.马奈的支持与鼓舞。 作为一种美术思潮,印象主义绘画在世界美术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它推动了以后美术技法的革新与观念的转变,对欧美、日本乃至中国的画家产生过或大或小的影响。 印象主义音乐 印象主义音乐由法国作曲家德彪西首创。印象主义一词在音乐中首次出现于1887年,法兰西美术研究院的评委指责德彪西在罗马进修时的第二部“交卷作品”交响组曲《春天》结构不明确,要他“警惕模糊的印象主义”。1894年他的《弦乐四重奏》在布鲁塞尔首演时,评论家开始用“印象主义音乐”加以赞扬。以后此词常被用以概括德彪西及风格与他接近的音乐,并不再带有贬意。 印象主义音乐的产生是从后期浪漫主义和民族乐派中演变出来的,同时也吸取了东方音乐的养料。其艺术表现手法有: ①以短小的曲调细胞组合成一种新颖的动机语汇。 ②在节奏上喜欢复节拍与复节奏,节拍不规则地细分减弱了推动力,呈现松散流动的状态。 ③重视调式的表现力,根据形象要求采用相应的调式。扩大调性概念,常避免出现明确的收束式。全音音阶的运用使调式中的每一个音居同等地位,减弱了调中心感,出现多调性因素。 ④由于喜好对不同色彩与音响作平面的、绘画式的并列,和声成为最重要的表现手段。通过增加和弦结构的可能性与减弱和声进行的功能性,得到极其丰富的和声色彩。 ⑤音色丰富、独特而新颖。在声乐作品中常使用缺乏光彩和戏剧力量的低音区。广泛运用各种乐器演奏法上的色彩手段。 ⑥配器与织体安排新颖。 ⑦结构往往松散模糊,但许多作品仍可看到三部曲式的轮廓。 德彪西以后,虽然难于将某个作曲家截然归入印象主义的行列,但是,印象主义音乐风格与手法的实际影响已遍及整个音乐世界。 印象主义文学 文学史家认为印象主义在19世纪70年代以后进入文学,但文学中的印象主义表现如何 ,哪些作家和诗人属于印象主义 ,却众说不一 。能够确定的只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欧一些文学家的确有类似印象派绘画和音乐的那种创作方法,即致力于捕捉模糊不清的转瞬即逝的感觉印象。由于文学创作的特殊性质,文学中的印象主义者更注意这种瞬间感觉经验如何转化为感情状态。他们与绘画和音乐中的印象主义者相同,也反对对所描写的事物之间的联系进行合乎逻辑或理性的提炼加工,于是他们本人也成了传达外界刺激与本能反应之间的中介。 印象主义文学与象征主义文学之间有类通之处,它们都是形式主义的文学流派;但两者也有不同,主要在于印象主义反对使用象征手法表达思想,而倾向于感觉的描述。通常被认为象征主义的某些诗人,实际上更倾向于印象主义,例如象征主义领袖之一保尔·魏尔兰的《诗艺》一诗,与其说是在谈象征主义,不如说是一篇印象主义宣言。 法国文学史家把龚古尔兄弟作为印象主义小说的代表,另一位被看作印象主义代表人物的法国诗人、小说家皮埃尔·洛蒂,他的某些诗歌的确如印象派画家那样在“捕捉瞬间的感觉印象”,但并非所有作品都是如此。20世纪法国某些作家受到印象主义的严重影响,某些小说中只剩下感觉印象的朦胧的追求。 英国19世纪末的王尔德等人的部分作品中,印象主义的倾向比较明显。1912~1918年在伦敦的一部分英美诗人组成的意象诗派,与印象主义一样强调感觉印象的描绘,但他们自称所追求的是“清晰、硬朗”的形象。他们认为形象的模糊与不明确是浪漫主义的余风,因而全力加以攻击。但理论上的分歧在创作实践上有时却很难觉察,例如意象派中的美国诗人艾·洛威尔、希·杜利特尔、约翰·高尔德·弗莱彻等人的许多作品与印象主义的诗无分彼此。 在德国文学中情况也相似,文学史家无法确认界线分明的印象主义流派。以德特勒夫·封·李利恩克龙为首,包括理查·戴默尔、古斯塔夫·法尔克等人,被认为是德国印象主义倾向最明显的诗派,但他们强调如实记录事物给诗人的感觉经验,因此接近自然主义。此外,如胡戈·封·霍夫曼斯塔尔和阿尔诺·霍尔茨等人的许多诗作也具有程度不等的印象主义倾向。 印象主义一词同时还指一种文学批评,称为印象主义批评,亦即感受式批评。这种批评拒绝对作品进行理性的科学的分析,而强调批评家的审美直觉,认为最好的批评只是记录批评家感受美的过程,至多指出这美的印象是如何产生的,是在哪种条件下被感受到的。因此,印象主义批评是一种朦胧的、没有明确论证的“以诗解诗”式的批评,而且往往写成散文诗的格式,文学批评就成为一种与文学创作没有本质区别的艺术门类,写这种批评文字的人往往本身也就是诗人或作家。记得采纳啊2023-07-24 02:39:191
印象主义画派是怎么诞生的?
“印象主义”这个名词,原是巴黎一家报刊的记者杜撰出来的,因为他对1874年4月在巴黎市中心卡普辛大道35号举行独立画展的一批青年画家的作品十分不满,便从其中莫奈的一幅标题《印象·日出》杜撰出“印象主义”这个名词。当时这批对学院派绘画强烈不满。迫切要求创新的青年画家,觉得印象主义这一名词正好证明他们的艺术是与众不同的,便采用了这个名称,并从1874年至1886年。先后举办了八次“印象主义”画展。2023-07-24 02:39:491
印象派产生的原因?
印象派绘画也叫印象主义,是西方绘画史上划时代的艺术流派,19世纪60—90年代在法国兴起的画派。当时因克劳德·莫奈(Claude Monet)的油画《日出·印象》受到一位记者嘲讽而得名。这幅画面描绘的是勒·阿弗尔港口的清晨,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由于画家要在很短的瞬间,将早晨的美景在光线还没有变化前,就要完成作品,因此画面不可能描绘的很仔细。当学院派的画家们看到这幅作品时,认为很粗糙,过于随便,就用讥讽的语言嘲笑“巴比松”的画家,意思是说:那是一群根本就不懂绘画的画家,《日出·印象》完全就是凭印象胡乱画出来的,其他人也附和着说,这些画家统统都是“印象主义”。没想到,这些挖苦的话,反而成全了这批画家,“印象派”随之诞生,“巴比松派”反而慢慢被人淡忘。扩展资料:创作特点:1、印象派强调人对外界物体的光和影的感觉和印象,在创作技法上反对因循守旧,主张艺术的革新。2、绘画技巧方面,印象派对光和色进行了探讨,研究出用外光描写对象的方法,并认识到色彩的变化是由色光造成的:色彩是随着观察位置,受光状态的不同和环境的影响而发生变化。3、印象派着重于描绘自然的霎那景象,使一瞬成为永恒,并将这种科学原理运用到绘画中。印象派观察、直接感受表现色彩变化的微妙的画风,影响后来的现代艺术非常深远。4、早期印象派追求光的描写,把画架从室内搬到户外,在野外作画,因此又称为外光派。5、印象派脱离了以往艺术形式对历史和宗教的依赖,艺术家们大胆地抛弃了传统的创作观念和公式。艺术家将焦点转移到纯粹的视觉感受形式上,作品的内容和主题变得不再重要,和表现主义表现内心情感、忽视描绘对象的外在形象不同。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印象派2023-07-24 02:40:253
"印象派"的"印象"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叫这个名字?
诞生于法国19世纪后期的印象主义画派是西方绘画史上一个划时代的艺术流派。代表画家马奈、雷诺阿和莫奈等都把“光”和“色彩”作为绘画追求的主要目的,他们倡导走出画室,描绘自然景物,以迅速的手法把握瞬间的印象,使画面呈现出新鲜生动的感觉。因莫奈的《日出·印象》而得名。 什么是印象派? 印象派绘画是西方绘画史上划时代的艺术流派,19世纪七八十年代达到了它的鼎盛时期,其影响遍及欧洲,并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但它在法国取得了最为辉煌的艺术成就。19世纪后半叶到20世纪初,法国涌现出一大批印象派艺术大师,他们创作出大量至今仍令人耳熟能详的经典巨制,除了这次来华展出的著名画作外,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莫奈的《日出·印象》、凡·高的《向日葵》等更是鼎鼎大名。 印象派画家走出画室,深入原野、乡村、街头写生,力求真实地刻画自然。借用“物体的色彩是由光的照射而产生的,物体的固有色是不存在的”这一最新的光学理论,印象派画家认为,景物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有不同的颜色,他们的使命便是忠实地刻画在变动不居的光照条件下的景物的“真实”,这种瞬间的真实不恰恰就是一种转瞬即逝的“印象”吗?而印象派画家把这种“瞬间”永恒地记录在了画布上。 印象派:发现户外阳光下的色彩 从展览开幕的盛况和媒体的关注程度看,法国的印象派绘画在中国极受欢迎。从20世纪初开始,中国有学者专门撰文介绍和评价印象派绘画,印象派一词也见于各种文章,他们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印象派艺术的特点,印象派绘画对现代中国油画产生了深刻影响。一些学者和艺术家把印象派艺术与中国艺术作比较,认为印象派的审美趋向与中国传统绘画之间有着相互呼应的东西。徐悲鸿很重视印象派画家的写生,并对印象派画家运用色彩予以肯定,说他们的画重神韵。林风眠则从绘画革新的途径上对印象派的贡献加以肯定。黄宾虹认识到印象派风景画与中国山水画有相通之处。 印象派绘画的最重要成就,就是发现和表现户外自然光下的色彩,捕捉大自然的瞬间变化。为了捕捉瞬间的“印象”,印象派绘画在构图上往往较为随意,力求突出画面的偶然性,增加画面的生动和生活气氛,凸显对内心主观意象的表达。需要提醒观众特别是小观众,欣赏印象派绘画最好不要距画太近,若贴近看则会感觉色彩支离没有混合。 印象派:引起世界艺术形式大变革 印象派是19世纪中叶欧洲艺术从现实主义向现代主义过渡的重要阶段,印象派画家以创新的姿态登上法国画坛,其锋芒针对陈陈相因的古典画派和矫揉造作的浪漫主义。印象派画家吸收了写实主义绘画的营养,在绘画中开始对室外自然光的研究和表现。根据“物体的色彩是由光的照射而产生,物体的固有色是不存在的”这一当时最新的光学理论,印象派画家认为,景物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有不同的颜色。印象派画家倡导走出画室、去户外写生,力求真实地刻画自然,直接描绘阳光下的风景和日常生活,摒弃16世纪以来狭隘的褐色调。印象派的代表画家有马奈、莫奈、雷诺阿、德加、西斯莱、毕沙罗等。在印象派之后,塞尚、高更和凡·高都认为绘画不能仅仅像印象主义那样去模仿自然光中的客观世界,而应该更多地表现画家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感受,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后印象主义”三剑客。此后,现代主义的艺术潮流层出不穷,世界艺术形式的大变革开始了。 印象派:诞生在嘲讽之中 1863年,与官方沙龙画展唱反调的“沙龙落选作品展”在巴黎举行。马奈展出了他的《草地上的午餐》,画一裸妇与绅士们在草地上午餐。此画被认为有伤风化而受到激烈批评和嘲骂。而富有创新意识的莫奈、雷诺阿、德加、西斯莱、毕沙罗、塞尚等画家却乐意与马奈结盟。1874年4月在巴黎卡普辛大街借用摄影师那达尔的工作室举办了题为“画家、雕塑家和版画家等无名艺术家展览会”。“疯狂、怪诞、反胃、不堪入目!”这是巴黎一位艺术批评家的怒斥,画展迅即成为巴黎街谈巷议的话题,观众不但前往讪笑,甚至向画布唾啐。其中莫奈所绘的一小幅海景,受讥嘲最多,画的是哈佛港晨景,题名为《日出·印象》,艺术观点保守的记者勒鲁瓦借此画名嘲讽画展2023-07-24 02:40:432
印象派最先产生于哪个领域
印象派最先产生于绘画,是19世纪后半期诞生于法国的绘画流派。19世纪七八十年代达到了它的鼎盛时期 可以百度百科搜下2023-07-24 02:40:531
印象主义是什么意思
是问的画派吗?印象主义,也称印象派,又称为“外光派”,是西方绘画史中的重要艺术流派,产生于19世纪60年代的法国。1874年莫奈创作的题为《印象·日出》的油画,遭到学院派的攻击,评论家们戏称这些画家们是“印象派”,印象派由此而得名。2023-07-24 02:41:001
法国印象派简介?
http://www.gmw.cn/01gmrb/2004-10/21/content_117666.htm2023-07-24 02:4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