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图谱 / 问答 / 问答详情

西南交通大学的学校领导

2023-07-24 16:55:35
TAG: 大学 学校
共1条回复
寸头二姐

一、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时期,1896年5月至1900年9月,校址山海关。   1.吴调卿,总办,任期为1896年夏。

2.罗仙桥,监督,任期为1897年10月至1898年秋。

3.胡叔博,监督,任期为1898年秋至1898年冬。

4.蓝轶符,监督,任期为1899年春至1900年9月。

二、唐山铁路学堂时期,1905年5月至1906年3月,校址唐山。  5.梁如浩,总办,1902年5月至1905年7月。

6.周寿臣,总办,1905年7月至1906年9月。 

三、山海关内外路矿学堂时期,1906年3月至1908年1月。

7.方伯梁,监督,任期为1905年7月至1908年6月。

四、唐山路矿学堂时期,1908年1月至1912年7月。

8.罗敦曧,坐办,1908年1月至1908年6月。

9.熊崇志,监督,1908年6月至1912年7月。

五、唐山铁路学校时期,1912年7月至1913年9月。

10.赵仕北,校长,1912年7月至1916年8月。

六、唐山工业专门学校时期,1913年9月至1921年7月。

11.骆通,校长,1916年8月至1917年7月。

12.章宗元,校长,1917年7月至1920年6月。

13.刘式训,校长,1920年6月至1921年7月。

七、交通大学唐山分校时期,1921年7月至1922年7月。

14.叶恭绰,交通大学总校校长,1921年5月至1922年5月。

15.罗忠忱,1921年7月上任,1922年7月离任。茅以升为唐校副主任。

16.陆梦雄,交通大学总校长,1922年5月至6月。

17.关赓麟,校长,1922年6月至1922年7月。

八、交通部唐山大学时期,1922年7月至1928年2月。

18.俞文鼎,校长,1922年7月至1923年1月。

19.刘式训,校长,1923年2月至1924年11月。

20.孙鸿哲,校长,1924年11月至1926年1月。

21.茅以升,校长,1926年1月至1926年6月。

22.胡仁源,校长,1926年3月至1926年6月。

23.常荫槐,校长,1926年6月至1927年9月。

九、唐山交通大学时期,1928年2月至1928年6月。

24.程崇,校长,1927年9月至1928年5月。

十、第二交通大学时期,1928年6月至1928年9月。

25.王伯群,校长,1928年7月至1928年冬。

26.孙鸿哲,副校长,1928年6月至1928年9月。

十一、交通大学唐山土木工程学院时期,1928年9月至1931年8月。  27.孙科,总校校长,1928年11月至1930年10月。

28.孙鸿哲,院长,1928年9月至1929年5月。

29.郑华,院长,1929年2月至1929年9月。

30.黎照寰,总校副校长,1929年6月至1930年10月。

31.黎照寰,总校校长,1930年10月至1944年冬。

32.李垕身,院长,1929年9月至1930年5月。

33.李书田,院长,1930年5月至1932年7月。

十二、交通大学唐山工程学院时期,1931年8月至1942年1月,学校唐山、湘潭、湘乡、平越四地搬迁。

34.孙鸿哲,院长,1932年8月至1937年10月。

35.茅以升,代院长,1938年2月至1938年5月。

36.茅以升,院长,1938年5月至1942年4月。

十三、国立交通大学贵州分校时期,1942年1月至1946年8月,校址平越壁山。

37.胡博渊,校长,1942年4月至1943年8月。

38.罗忠忱,校长,1943年8月至1945年6月。

39.顾宜孙,校长,1945年6月至1946年8月。

十四、国立唐山工学院时期,1946年8月1949年7月,校址唐山。

40.顾宜孙,院长,1946年8月至1949年3月。

41.唐振绪,代行院务,1949年1月至1949年3月。

42.唐振绪,院长,1949年3月至1949年7月。

十五、中国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时期,1949年7月至1950年8月。

43.茅以升,总校校长,1949年10月至1950年8月。

44.金士宣,总校副校长,1949年11月至1950年8月。

45.唐振绪,主任委员,1949年7月至1950年9月。 

十六、北方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时期,1950年8月至1952年5月。

46.茅以升,总校校长,1950年8月至1952年5月。

47.金士宣,总校副校长,1950年8月至1952年5月。

48.顾稀,代院长,1950年9月至1951年7月。

49.顾稀,院长,1951年7月至1957年10月。

十七、唐山铁道学院时期,1952年5月至1972年3月。

50.白铁岩,代院长,1956年8月至1957年6月。

51.钱应麟,院长,1957年10月至1959年12月。

52.顾稀,院长,1959年12月至1966年2月。

53.杜景云,院长,1966年2月至1973年1月。

十八、西南交通大学时期,1972年3月至1988年3月,校址峨眉。1988年3月至今,校址成都。

54.杜景云,革委会主任,1973年1月至1973年11月。

55.戈平,主持校务,1973年11月至1978年3月。

56.沈正光,主持校务,1978年3月至1978年8月。

57.刘圣化,校长,1978年8月至1982年1月。

58.阎涛,校长,1982年1月至1983年10月。

59.王润霖,校长,1983年10月至1985年10月。

60.沈大元,校长,1985年10月至1993年6月。

61.孙翔,校长,1993年6月至1995年3月。

62.胡正民,校长,1995年5月至1997年12月。

63.周本宽,校长,1997年12月至2007年2月。

64.陈春阳,校长,2007年2月至2013年9月。

65.徐飞,校长,2013年9月至今。

相关推荐

「 ”杨常而去”——张学良杀杨宇霆、常荫槐之缘由

张学良和杨宇霆之间的恩怨说来话长,在郭松龄兵谏时到了顶点,事实上张学良是张作霖的继承人,而杨宇霆受张作霖特别的倚重,两人之间利害冲突日积月累,杨宇霆既不能善处,张学良也不能容忍这样一位尾大不掉的父执。 张作霖遇害时,杨宇霆在滦州视察部队,6月6日张学良微服到了滦州,两人曾作一次密谈,据张学良事后告诉人说,他们两人密谈时,张曾表示愿意把奉天交给杨宇霆,可是杨却傲慢地说:我可以跟你的父亲,但不能跟你作事,我们之间看法做法都不一致。 民国17年6月下旬,沈阳酝酿推选东北军政领袖时,杨宇霆曾有通电表示个人立场,内有云: 「 ”今后更当秉其(指张作霖)遗志,以东三省大局为重,宇霆忠不出位,只知奉公守法。汉帅(张学良字汉卿)为大帅之令嗣,继承父志,名正言顺,吾从汉帅,如骖之随靳也。 愿我袍泽勿再齿及宇霆,则幸甚。” 杨这道通电显示杨没有反张的野心,事实上当时奉系主张推杨宇霆继张作霖的只是少数,还没有主张拥张作相的多,而张作相则坚决推让给张学良。 张学良任东三省保安司令后,杨宇霆没有新职务,但杨在张作霖时代有两个职务是长时期的。一个是总参议,一个是奉天兵工厂督办。无论杨发表任何新职,总参议和督办两职仍旧担任,所以东北军政人士都称杨宇霆为杨督办。东北兵工厂一直是杨宇霆掌握,他可以任意花钱,任意要钱,杨督办要钱在张老帅时代是优先的,到了张少帅时代,杨仍故态不改。当时奉天财政厅长是张振鹫,时常因杨宇霆要钱付不出而受杨的责骂。张宗昌在滦州被国民革命军击溃后,即率残军要退去关外,奉方一致反对,因为东北情势需要休生养息,而且正酝酿易帜,加上张宗昌平素作为,奉方多不满意,因此决定拒绝张宗昌入关。张学良乃派杨宇霆率兵去迎击张宗昌。杨出兵前曾问张说:「 ”如果捉住了张宗昌怎么办?”杨的意思如果捉了张押回来,你张学良把他放了做人情,岂不陷我于不义之地,因此要先问个明白。张学良和张宗昌曾磕过头、拜过把,杨这一问,张很难作答。当时袁金铠在旁,极力主张「 ”杀”。杨乃问张是不是照袁金铠的意思,张点头答应。杨宇霆出兵后果然活捉了张宗昌。因张没有想到奉方会真的打他。杨对张说:「 ”汉卿叫我杀你,你赶快跑吧,关外不是你的庇护所了。”张宗昌听了大为恚愤,逃至大连写了一封长信痛骂张学良,张学良接到张宗昌的信才发现杨宇霆有意挑拨的阴谋。 张学良酝酿易帜时,关内各方均派代表前往沈阳争取奉系,唐生智派刘兴、白崇禧派叶琪先后到了沈阳,他们都先去见杨宇霆,杨也公然向他们表示,关外的事我杨宇霆可以作主,汉卿是个小孩子,不必理他。刘兴和叶琪都信以为真,也就没有忙着去见少帅。后来在一个公开 *** 上,张学良见到了刘兴,大为惊讶,因刘兴说他是唐生智派他来的,张学良便问刘兴「 ”为何不来见我?”刘说:「 ”已见到杨督办,面陈一切。”张学良听了自然颇不高兴,第二天在某项会议席上便问杨宇霆是否已和刘兴、叶琪见面。杨岸然答道:「 ”是的,我们可以分开来做,你走中央路线,我和地方派系联络。”张学良说:「 ”如果中央失败怎么办?”杨无以为答。有人告诉张说,杨宇霆这些做法都是常荫槐的策划。 常荫槐当时被目为杨宇霆的亲信,因为他担任东北交通委员会委员长,中东铁路督办和黑龙江省长,这些职务都是杨宇霆所保的。常荫槐在黑龙江省长任内和黑龙江军务督办万福麟积不相容,万曾报告张学良说常荫槐故意积压黑龙江的军费。而省 *** 又扩充山林队,有替杨宇霆培养势力的企图。山林队本是前清时朱庆澜任黑龙江将军,因辖境大青山匪患猖獗,乃创办山林队。又追查前任吴俊升兼省长时的枪支,并且向奉天兵工厂洽领枪械,又有向捷克斯克达厂购买军火的传闻,但据说向捷克订货确有其事,却不是军火,而是火车头33辆和轮船16艘,拖船若干艘。 杨宇霆字邻葛,辽宁法库人,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步科第八期,受张作霖特识,因此权倾一切。第二次直奉战争时,杨为奉军参谋长,战后出任江苏军务督办,被浙江军务督办孙传芳所逐,仓促退出苏皖,其后郭松龄兵谏倒戈,以清君侧为号召,即是针对杨宇霆,而杨受张作霖的宠爱始终不衰。 常荫槐字翰勷,奉天梨树县人,奉天法政专门学校法律系毕业,一直在黑龙江省任事,后为许兰洲之参谋长。第一次奉直之战,奉军败退山海关,常代表许兰洲向总部办理事务,为杨宇霆所赏识。民国14年任京奉路局长,16年潘复组阁时代理交通部长并兼京奉路局长,日本迫张作霖签五路条约时,扬言此约不签张作霖及奉军不能出关,甚至不能过天津,常不主签订,避往天津。张作霖遇害时,常荫槐亦乘一辆专车随行,遇炸时常本在张车厢中,至皇姑屯乃离车后行,闻炸声车停,常恰在两车厢接头处,致跌倒受轻伤。 杨宇霆虽然算是个聪明人,可是皇姑屯事变后,他在东北扮演着一个危险的角色。他既然不满意张学良,又轻视张学良,可是却又在张学良下边任事。杨最不该的是常在人前人后呼张学良为阿斗。对张学良来说,他掌握东北军政大权,内有杨宇霆以悍将长辈自居,外又要应付日本军阀的各种压迫,所谓「 ”主少国疑”,他如果不「 ”立威”,是无法站得起来的。所以在当时情势下,杨宇霆有取死之道,张学良也有必杀之心。 据说张学良在杀杨宇霆前数日,某日本人曾以《日本外史》一册寄赠张学良,并用红笔把丰巨秀吉与德川家康一段史事勾出来,暗示杨宇霆是德川家康,而以张学良影射丰臣秀吉。德川是丰臣的家将,又是权臣。日本人不是对张学良有所爱护而是故意制造离间,希望张、杨互相争权,互相火拼,替日本人造机会。事实上杨宇霆也好,张学良也好,他们都是反日的,都不会和日本勾结。 张学良既有杀杨宇霆的动机,可是促成这个最后决定并不很容易,传说张每次受杨的气之后,就增加了杀杨的决心,可是仍然不敢下手,最后掷一块大洋作决定,张学良默祷说,如果三次都是「 ”龙面”,就要杀杨,结果三掷都是「 ”龙面”,这样才决定了杨宇霆的命运。可是1968年据张学良告诉亲近的朋友说那不是真的,他并没有掷过洋钱,不过有块银元藏在他办公室保险箱中则是事实。 是什么原故促成他一定要杀杨宇霆,据说是这样的。民国18年元旦的后两天,杨宇霆母亲作寿,张学良和他元配夫人于凤至都亲往道贺。杨督办的公馆群集东北显要,张少帅进入杨公馆时,杨宇霆不在家,可是客厅已挤满了人,大家对少帅的驾临并不以为意,打牌的打牌,聊天的聊天,张学良于是也参加了牌局,隔了一会外边喊督办到,于是整个客厅都静了下来,杨宇霆昂然进了客厅,大家全都起立,和对待张学良的随便完全两样,张学良心里当然有点不痛快,而最不痛快的是于凤至。这天晚上回到帅府,于凤至便对张学良说,你哪里像东北的主人?杨宇霆才是东北的真正主人,看看他那副德性,他眼睛里面还有你吗?杨宇霆之死,远因当然很多,近因却是杨母作寿这一天种下的。 民国18年1月10日午后杨宇霆和常荫槐联袂来见少帅,杨、常两人见张是要挟设立东北铁路督办公署,由常任督办。并且写好人事命令请张签字。张稍作敷衍,推说晚饭后再决定。杨、常遂告辞回家。张于杨、常去后,即部署一切,晚饭后杨、常再来,张接见后,命副官取哈密瓜,副官去而复返,称瓜在冰箱,因夫人正在洗澡,不便上楼。张乃云:「 ”待我去取!”遂出老虎厅,约一分钟,卫队六人,由万纪毅率领持枪步入,大声说:「 ”奉长官命:杨宇霆、常荫槐阻挠国家统一,立予处死,即刻执行。”于是枪声大作,杨、常未及反抗即被击毙于「 ”老虎厅”,奉天称此事件为「 ”杨常而去”。。随后以地毡包裹两人尸体。张随即命外交处长赴日本驻奉天总领事馆,告知已处决杨、常两人。此事不影响对日外交。并向南京报告,杨、常两人妨碍统一,阻挠新政,已予正法。 张学良于杀杨、常之次日并亲笔函杨宇霆夫人云: 「 ”杨大嫂鉴:弟与邻葛相交之厚,如同手足,但为国家计,弟受人民之嘱托,国家之寄任,不能顾及私情。……弟受任半载以来,费尽苦心,百方劝导,请人转述,欲其稍加收敛,勿过跋扈,公事或私人营业,不必一人包揽垄断,不期骄乱成性,日甚一日,毫无悔过之心……弟昨今两日食未入口,寝未安寐,中心痛耳。关于家中后事请大嫂安心,弟必尽私情,父母子弟皆如弟有,弟必尽力抚养教育,望大嫂安心治理家务,成其后事为盼。……已令潘桂庭、蒋建之办理后事,一切请同该二人相商可也。 弟良手启。” 张学良此一亲笔函,对杨家遽遭横逆,稍有抚慰作用。当杨、常死讯传出时,震骇万分,杨家不知尚会有何严重事件发生,一门莫知所措,迨张学良亲笔函致杨宇霆夫人,才让杨、常两家稍感缓和。 张学良挽杨宇霆联云: 讵同西蜀偏安,总为幼常挥涕泪; 凄绝东山零雨,终怜管叔误流言! 又有挽常荫槐联云: 天地鉴余心,同为流言悲蔡叔; 江山还汉室,敢国家事罪淮阴! 上二联均系杨云史代拟,名家手笔自是不凡。 挽联中,有袁金铠一联最为传神,袁是张作霖的秘书长,张称之为二哥而不名,在奉系中地位崇高。袁联云: 顿使精神增剧痛; 欲伸哀挽措辞难。 此联写出东北当局领导人群的震撼,以及不知如何哀挽的情景,传神之至! 在这场震惊全国的政治血案中,曾任五省联帅的孙传芳突然成为各方注目人物。这位五省联帅兵败丧地后即北上依附奉系,奉军撤至关外,孙亦随同到了奉天。张学良对孙颇为礼遇,特别在帅府内设有「 ”孙联帅办公室”,位列上宾,随时与少帅会谈。既似贵宾,又似高等顾问。而这位联帅白天在帅府办公,晚间则在杨宇霆家中打牌。杨、常伏诛后,孙被邀至帅府,甫与张见面,张即说:「 ”馨远,我又放了一炮。”孙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乃问「 ”是什么事?”张说:「 ”我把邻葛和翰香都处决了。”孙即时把大拇指一伸说:「 ”英雄,英雄!要想做大事,不杀几个人行么?杀得好,杀得好!”他虽然这样说,内心则极为震动,自己置身于险境,这位年不到卅的少帅竟然不动声色就处决了东北两个重要人物,手段之狠,较乃父犹有过之。所以他虚以委蛇,随着帅府人员忙碌了一整天,满肚子盘算自己的处境,卅六计走为上计,因此孙于1月11日不告而别,乘早车赴大连,到了大连才写信给张学良称家中有事不及走辞。张学良闻孙传芳不告而别,笑对部下说:「 ”馨远为什么这样胆小?” 杨宇霆、常荫槐被杀后,对少帅来说,「 ”立威”是做到了,因为整个东北的军政人员对于少帅不再有「 ”阿斗”的看法。不过对于他杀杨宇霆的对不对则各有各的看法。 我因不知骖之随靳的意思,查了一下,给大家解释一下: 骖之随靳 语出《左传.定公九年》:"吾从子,如骖之有靳。"杜预注:"靳,车中马也。猛不敢与书争,言己从书如骖马之随靳也。"后以"骖靳"喻前后相随。
2023-07-24 05:40:301

常阴槐后代现状

比较好。2014年春,常氏后人在刘家馆子墓地原址修复墓园,将故于北京的常荫槐夫人常刘氏骨灰与常荫槐遗骨合葬。分别竖立常荫槐父母、常荫槐二哥常荫敷、常荫槐夫妇三座墓碑。并将原墓地一汉白玉碑碑座移至新修建的常氏墓园内。
2023-07-24 05:40:371

郭松龄叛变后,张学良能够在张作霖盛怒下保住性命全依仗这个女人

郭松龄的倒戈给张作霖带来不小的损失,不仅差点被郭松龄打进奉天,更因这件事张作霖与日本人签订了一个近乎于卖国的条约,导致最后虽然平定了叛乱,但是奉军元气大伤,日本人又步步紧逼,张作霖左右逢源变成了四处碰壁,这张作霖哪受得了,可以说心里对张学良很是不满。 张学良 郭松龄是张学良的副手,但是却代张学良管理军团,最终架空张学良起兵倒戈反奉,可以说张学良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为此张作霖在组织奉军高级将领和参政人员开会过程中,亲命军政处长常荫槐逮捕张学良回奉天枪毙,后因张作相、杨宇霆众人劝阻,张作霖怒下命令,命常荫槐在逮捕张学良时就地枪决,偏赶上常荫槐脑袋一根筋,张作霖让咋做就咋做,真要是让他碰上张学良,张学良估计真就被枪决了。 张作霖巡视 张学良在束手无策的时候,张作霖的副官长张是非给张学良请了个高人,这个人既不是政要,也不是统军大员,而是一个女人,这个女人叫田小凤。很多人不知道田小凤其人,但是这个女人曾经拿枪差点枪毙张作霖和二夫人卢夫人,抽过张作霖大嘴巴,张作霖还给她下过跪,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田小凤与张作霖兄妹相称,田小凤曾对张作霖暗生情愫,张作霖也知道这件事,但是对田小凤仅有兄妹之情,耐不住田小凤逼迫,就答应田小凤如果夫人赵氏死了,就娶她,结果赵氏真死了,张作霖取了二夫人卢氏,才使得田小凤大闹张作霖婚礼,差点枪毙二人。 剧照 田小凤带着张学良长大的,是张学良的姑姑,张学良见到田小凤后倒头便拜,跪着哭开了,田小凤哪受得了这个,加上张是非添油加醋一阵劝之后,田小凤都气疯了。这位姑奶奶劝大帅的方式别具一格,她告诉张是非,你去把张作霖给我带到我这边来,我跟他说道说道。张作霖也是很听话,放下手边的事儿就去见田小凤了,结果田小凤张口便骂,一阵就把张作霖降服了,张学良也就由此保了一命。 其实我分析,虎毒不食子,张作霖之所以要枪毙张学良,原因和刘备摔阿斗是一个道理,他需要给手底下人一个交代,所以他手底下的将领怎么劝都不可能达到效果,田小凤恰好在此时能够给张作霖一个台阶,也能够还一个人情,一举多得的事儿,张作霖也就顺坡下驴了,张学良也就保住自己一条性命。 对历史人物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关注我,每日都会有正史和野史的整理汇总,我也在学习过程中,不当之处请各位看官指正,谢谢大家关注。
2023-07-24 05:40:431

奉系军阀常阴槐的历程和结局怎么样?

常阴槐是富家子弟,而后靠家族关系进入军政,而后由于奉系军阀的杨宇霆的赏识让他成为了高级军官,而后因为张作霖去世后,不服从张学良的命令被枪杀。
2023-07-24 05:40:513

奉系军阀常阴槐的人生历程和最终结局如何?

常荫槐一生之所以能在仕途之路上步步高升,主要与他前期踏实的努力以及后期杨宇霆等人的帮衬有关,最终因与张学良之间的种种矛盾,被枪杀在老虎厅,具体分析如下:一.出身东北富贵人家,因结识杨宇霆在军中获得要职。纵观常荫槐的一生,虽然他平生所担任官职也不算低,但真正使他被历史铭记的是,他与杨宇霆的牵扯,以及后来同张学良之间的斗争与被杀。常荫槐的家境较为殷实,出身在黑龙江省的一个富贵人家,据说他们家所拥有的土地之多,用一天的时间也无法巡查完毕。但不同与其他大户人家的纨绔子弟,常荫槐倒是很好学能干和认真务实。在未认识杨宇霆之前已在军队中担任一官半职,当然这也离不开他当时在奉系,有些地位的兄弟常荫廷的帮忙。后来因一次军务办理认识了杨宇霆,在不断的深交后,杨宇霆发现了常荫槐的闪光点,认为他是一个可造之材,便顺势被提拔到了更高的职位,担任奉天的陆军第一师军法处长。二.在奉天兵乱时治理有方,得张作霖赏识。常荫槐在军中崭露头角后,也没有放松,一直在为升级仕途而努力。在一次直奉大战结束后,由于当时军事长官的不作为和护短,导致士兵肆无忌惮的为非作歹,到处作乱祸害,让当时的百姓怨声载道和叫苦连天。于是常荫槐便亲自向上级,请命了一支军队,并采取了非常严格的整顿措施,不论在军中担任任何职务,只要不听命令出去作乱,都要受到一定惩罚。轻则关禁闭受轻罚,重则枪毙,据说即使是当时很有权威还难缠的郭松龄,来求情也不顶用。不畏强权坚持成功整治完善,奉天军队乱局的常荫槐,也因此吸引了张作霖的目光。再加上杨宇霆的推波助澜,更是让常荫槐成为整个东北交通管理层的重要人物,曾获得京奉铁路局长的职位。并在张作霖成立国安军后,任命他为交通总长。在管理交通时,常荫槐通过成立铁路护卫军,较大程度解决了兵痞和无赖,包括一些日本人,在东北火车上经常闹事的现象。从这一点来看,常荫槐在改善铁路交通面貌状况上,还是有些功绩。后来在张作霖死后,其被杨宇霆举荐为黑龙江省省长。三. 与杨宇霆共同反对张学良改旗易帜,最终被其枪杀。真正导致常荫槐被枪杀的结局,主要与其当时的政治主张有关。在张学良继位后,由于对他的不信任和一些其它原因,便联合杨宇霆反对张学良的改旗易帜,具体表现就是在改旗易帜大事件时,两位重量级人物直接没有参加合影,以表拒绝之心。且当初在选举张学良时,常荫槐特立独行的没有举手表态支持,再加上杨宇霆有点功高盖主,让张学良有所忌惮。后来因被张学良发现二人在黑龙江私自训练护卫军队,人数多达二十营,触动了当局者的底线。最终在老虎厅被张学良枪杀,常荫槐与杨宇霆就此消失在历史的洪流之中。
2023-07-24 05:41:015

奉系军阀常阴槐的历程和结局怎么样呢?

常荫槐祖籍山东寿光,字瀚勃,出生于吉林省梨树县。家境殷实,大哥常荫廷在黑龙江政府担任重要职务,倚仗大哥的权势,常荫槐考入奉天法政专科学校,做事谨慎,干冲敢打,是张作霖的得力助手。曾任骑兵第三旅参谋长,两省剿匪总司令部参谋长,奉天省军警执法处处长,京奉铁路局长,东北三省交通委员会委员长等要职。常荫槐政治生涯的高升,除了他自有的才华智慧外,还有一个人的支持和帮助,就是杨宇霆。常荫槐能在东北军当上高级将领,是杨宇霆极力推选的。所以常荫槐和杨宇霆的关系非常好,二人志趣相投。不过,正是因为常荫槐和这位杨宇霆走得亲近,导致常荫槐和杨宇霆被张学良的卫兵两人枪毙在大帅府的老虎厅里。就是震惊全国“杨常事件”。这个事件发生,并不稀奇,也在意料当中。杨宇霆是张作霖的心腹,号称“小诸葛”,是东北军的军师。无论东北军还是整个东三省,还是在日本人眼里,杨宇霆都是一个非常重要人物。张作霖死后,曾经依靠大帅袒护的杨宇霆在少帅张学良面前专横跋扈,公开与少帅张学良抗衡。到处刁难这位新主子,有一次在他的生日宴会上,冷落了少帅张学良,让张学良毫无面子!杨宇霆认为老帅过世后,东北政务有他决定,他联合常荫槐逼迫张学良签署东北铁路督办公暑的人事任命书,功高盖主的行为过头了,让少帅张学良下定决心铲除他们两人。“杨常事件”对杨宇霆来说一种自找的行为。但对常荫槐来说,吃了杨宇霆的瓜烙了。,不是因为他的功绩有多高,而是因为他和杨宇霆搅在了一起。
2023-07-24 05:42:371

常荫槐的后人在哪

常林彝先生是常荫槐的四子,常林彝在纽约。
2023-07-24 05:43:061

奉系军阀元勋:常荫槐,为什么张学良要杀他

奉系军阀元勋,常荫槐居高自傲反对“东北易帜”,公开拒绝参加张学良等东北军政长官与南京政府代表的合影,在公馆拒不悬挂青天白日旗,张学良以阻挠国家统一罪,予以正法。1、1928年6月张作霖被炸身亡后,7月由总参议杨宇霆举荐常荫槐出任黑龙江省省长。不久被东三省保安总司令张学良任为东三省交通委员会委员长,常荫槐与杨宇霆来往密切,以黑龙江为根据地积极抓兵权,大肆培植个人势力,与黑龙江军务督办万福麟分庭抗礼,争权夺势。2、常荫槐擅自动用铁路资金,大肆编练山林警备队约二十个营的兵力,扩充自己的实力。张学良对他此举不但坚不同意,而且存有戒心,但常荫槐竟置若罔闻,我行我素,继续扩军练兵,因此引起张学的怀疑和关注。3、常荫槐官居要职,以权谋私,与杨宇霆相勾结,阴谋削弱和打击张学良在东北的统治地位。反对“易帜”分庭抗礼,张学良1928年12月29日通电全国,宣布:东北从即日起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变旗帜(将北洋政府的五色旗换成国民政府的青天白日满地红旗)。杨宇霆、常荫槐沆瀣一气,始终反对张学良与南京政府合作。杨、常认为蒋介石靠不住,言而无信,易帜后会被蒋吃掉,况且蒋也不见得站住脚,倒不如在东北搞独立。杨、常两家公馆却不挂旗,以示反对。4、1929年常荫槐自黑龙江抵沈面见张学良,要挟张学良罢免中东路督办吕荣寰职务,提出让刘哲(与常私人关系密切)继任,并且手持纸笔,蛮横无礼地胁迫张学良立即批准任命,气焰嚣张,咄咄逼人,张学良未允。常荫槐骄横傲慢,自作主张藐视少帅张学良,于是张学良令卫队六人,由高纪毅率领持枪步入,大声说:“奉长官命:杨宇霆、常荫槐阻挠国家统一,立予处死,即刻执行。”于是枪声大作,杨、常未及反抗即被击毙。
2023-07-24 05:43:142

奉系军阀常阴槐的人生历程和最终结局如何

常荫槐的个人履历并不突出,最出风头的两件事是反对东北易帜和被张学良枪杀,他和杨宇霆被枪杀于帅府老虎厅的消息当时轰动全国,称为“杨常事件”。常荫槐,字瀚勃,吉林梨树县人,毕业于奉天法政学堂第二期。第一次直奉战争期间任骑兵第三旅参谋长。1924年任奉天军法处长兼清乡督办,1926年任京奉铁路局长,此后一直在交通部任职,曾任安国军交通总长,安国军政府交通次长等职。1928年6月,张作霖乘专列从北京返回奉天途中,在皇姑屯被炸身亡。时任京奉铁路局长的常荫槐也在专列上,不过这家伙运气不错,只受了点轻伤。张作霖死后不久,在杨宇霆的极力推荐下,常荫槐出任黑龙江省长。常荫槐很早就认识了杨宇霆,张作霖死后,两人往来频繁,共同抵制东北易帜。杨宇霆是张作霖的手下干将,历任奉军参谋长,东北兵工厂总办,陆军训练总监等职务。曾一手策划了“秦皇岛劫械”事件,使张作霖凭空获得27000支步枪,500万发子弹,靠着这批军火,新编了7个混成旅,壮大了奉军实力。张作霖死后,杨宇霆以东北元老自居,丝毫没有将张学良放在眼里。张学良请他出任黑龙江军务督办,不干。再请他出任东北政务委员长,还是不干。杨宇霆以父辈自居,处处让张学良为难,常荫槐抱紧杨的大腿,在背后推波助澜。张学良让于风至与杨家三姨太结拜为干姊妹,准备走内线道路。于风至把写有生辰八字的兰谱连同特别预备的八项重礼一起送到杨府,请求结拜金兰。杨家三姨太都点头应允了,可杨宇霆说“辈份不对,不行”。1928年12月29日,为庆祝东北易帜,东北保安委员会全体委员与南京代表人士合影留念,杨宇霆和常荫槐竟然当场拂袖离去,拒不参加合影,且杨、常两家公馆也拒绝悬挂青天白日旗。张学良见两人沆瀣一气,难以制服,心中不禁起了杀机。1929年1月10日午后,杨宇霆和常荫槐联袂来见张学良,事由是设立东北铁路督办总署,由常荫槐出任督办。张学良认为事关中东铁路管辖,涉及外交问题,容他考虑考虑。杨,常二两拿出事先预备好的文件,请张学良签字。张学良推说吃完晚饭再签,并邀请二人共进晚餐。杨、常婉拒告辞,称稍后再来。张学良立即电召警务处长高纪毅入帅府,命令他处死杨常二人。高纪毅和帅府侍卫副官谭海率6名卫兵,部署在老虎厅外。晚饭后不久,杨、常二人去而复返,径直到老虎厅就座。张学良接见之后,让副官取哈密瓜待客,副官去而复返,称瓜在楼上冰箱里,因夫人正在洗澡,不方便上楼。张学良说:“那我去取。”随即离开老虎厅,高纪毅率领卫兵随后步入,大声说:“奉长官命:杨宇霆、常荫槐阻挠国家统一,立予处死,即刻执行。”杨、常闻言,脸色惨白,一句话也没说出,便由6名卫士分成两组执行,枪杀于老虎厅内。两人被杀时,杨宇霆44岁,常荫槐41岁。第二天,张学良就“杨常事件”发表通电,顿时震惊全国。事后,张学良给杨宇霆送上一对挽联,“讵同西蜀偏安,总为幼常挥痛泪;凄绝东山零雨,终怜管叔误流言”,上联以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典故自喻,下联以武王之弟管叔误听流言发动叛乱,最终兵败被杀的故事,表达惋惜之意。
2023-07-24 05:43:281

常荫怀历史上有这个人吗

有的,常荫槐出身于官僚地主家庭,祖籍山东寿光,后来他的父辈迁到梨树刘家馆子乡落户,他就在刘家馆子诞生,因此梨树是常荫怀真正的故乡。常荫怀兄弟四人,其长兄常荫廷是光绪年间科举人,在黑龙江省担任要职,与黑省省长兼督军的吴俊升结拜为兄弟,在黑省是一位相当有影响的人物;常荫怀次兄在梨树老家搞经营;三兄在哈尔滨开设钱庄和商号;常荫怀排行老四。常家依仗其权势,在黑龙江讷河县境占有大量肥沃土地,据常家管事人称:“日初骑马出发巡地查地号,直到日暮天黑尚未到达边界。”其土地面积之广、数量之多,于此可以想见。常家的产业还不止于前述,在沈阳天后宫附近常荫槐还建有私邸一处,宅第建筑比较阔气,时人称 “常公馆”。可见东北三省都有常家的家产。 常荫怀于1901年毕业于奉天(今沈阳)法政学堂。历充黑龙江陆军第一师军法处长,代理督军署军法课长兼省长公署参议,奉军赴陕剿匪总司令部军事参议。 1922年参加第一次直奉战争,任骑兵第三旅参谋长。后任北京政府交通部参事、国务院参议,吉林、黑龙江两省剿匪总司令部参谋长,奉军镇威军骑兵集团司令部参谋长。1924年任奉天全省军警执法处长兼清乡督办。是年参加第二次直奉战争,任奉军第三、四方面军军团部政务处长、交通司令。1926年任京奉(北京——沈阳)铁路局长。是年12月张作霖联合孙传芳、吴佩孚拼凑安国军,他受任安国军交通总长。次年6月张作霖等成立中华民国军政府(即安国军政府),任潘复内阁交通次长,不久代行部务。1928年3月任关税自主委员会委员。是年6月张作霖被炸身亡后,7月由总参议杨宇霆举荐出任黑龙江省省长。不久被东三省保安总司令张学良任为东三省交通委员会委员长,与杨宇霆来往密切,反对东北易帜,未果。同年12月被南京国民政府委任为黑龙江省政府主席。易帜当日,与杨宇霆公开拒绝参加张学良等东北军政长官与南京政府代表的合影,在公馆拒不悬挂青天白日旗。1929年1月与杨宇霆同被张学良枪决。 至今据说在刘家馆子镇学校附近还有常荫怀的石碑,却被学生们随意践踏,他们并不清楚那是什么东西。
2023-07-24 05:44:063

常荫槐的人物生平

常荫槐字翰勷,奉天梨树县人,奉天法政专门学校法律系毕业,一直在黑龙江省任事,后为许兰洲之参谋长。第一次奉直之战,奉军败退山海关,常代表许兰洲向总部办理事务,为杨宇霆所赏识。民国14年任京奉路局长,16年潘复组阁时代理交通部长并兼京奉路局长。 常荫槐出身于官僚地主家庭,祖籍山东寿光,后迁至吉林梨树西北刘家馆子乡落户。兄弟四人,他排行老四。其长兄常荫廷,字括襄,为清光绪甲午(1894)科举人,1910年起至1932年,历任黑龙江省青冈、木兰等县知事,绥兰、龙江等道道尹,黑龙江交涉员,呼海、齐克两铁路总办及黑龙江省政府参议等要职。当其兄任绥兰道尹时,曾创编所属各县游击队兼清乡会办、游击队营管处会办,与黑龙江督军兼省长吴俊升结拜为义兄弟,因此,在黑省政界中成为一位有影响的人物。常荫槐次兄在梨树家乡经营家业,三兄长年在哈尔滨开设钱庄、商号等。常家依仗其权势,在黑龙江讷河县境占有大量肥沃土地,据常家管事人称:“日初骑马出发巡地查地号,直到日暮天黑尚未到达边界。”其土地面积之广、数量之多,于此可以想见。常家的产业还不止于前述,在沈阳天后宫附近常荫槐还建有私邸一处,宅第建筑比较阔气,时人称“常公馆”。作为京奉铁路局长、交通部代理总长的常荫槐常荫槐虽是奉系军阀要员,但对旧官场馈赠往来酬酢的习气不以为然,办事认真,肯干。1922年第一次直奉战争,奉军大败,士气低落,常荫槐时任奉天全省军警执法处长及全省清乡督办,因沈阳城内驻军较多,军纪很差,打架斗殴时有发生,破坏了城市的公共秩序,为此他整肃军纪,维持社会治安,颇为努力。在京奉铁路局长及东北交通委员会委员长任内,常荫槐致力整顿铁路交通运输秩序,对不购车票乘坐火车的官兵、聚众闹事者、破坏交通秩序的散兵游勇以及违犯路规的客、货运输单位等,敢于督令属员,按章办事,而且对违章者处罚较严,不留情面,不怕得罪上司及同僚。因此,使多年较为紊乱的铁路交通面貌有所改观。常荫槐主管铁路交通时,奉东北地方当局指示,修筑大通(大虎山——通辽)铁路,尽管日本帝国主义多次抗议,反对修筑这条所谓与南满铁路平行的线路,但常荫槐不为其威胁所动,仍按计划施工,直至建成。除此之外,他还很重视培养铁路人才,成立交通教育监督处,在铁路交通线路上的重要城镇设立扶轮中、小学等。在任交通部次长、代总长期间,常荫槐同时兼任交通部唐山大学(即唐山交通大学,现西南交通大学)校长,他利用历年来京奉铁路局拖欠唐山交大(现西南交通大学)之办学经费,创办了唐山交通大学(现西南交通大学)锦县分校(这也是东北的第一所国立大学,锦县分校1932年并入东北大学)。张作霖遇害时,常荫槐亦乘一辆专车随行,遇炸时常本在张车厢中,至皇姑屯乃离车后行,闻炸声车停,常恰在两车厢接头处,致跌倒受轻伤。 出任黑龙江省长的常荫槐1928年,张作霖被炸身亡后不久,由于杨宇霆积极荐举,常荫槐出任黑龙江省长。常荫槐在黑龙江省长任内和黑龙江军务督办万福麟积不相容,万曾报告张学良说常荫槐故意积压黑龙江的军费。而省政府又扩充山林队,有替杨宇霆培养势力的企图。 身为封疆大吏后,他踌躇满志,以黑龙江为根据地积极抓兵权,大肆培植个人势力,与黑龙江军务督办万福麟分庭抗礼,争权夺势。常荫槐借助其兄常荫廷在黑龙江省任道尹时创编游击队的经验与人事关系,以及沈阳兵工厂督办杨宇霆在枪械弹药方面的支持,擅自动用铁路资金,大肆编练山林警备队约二十个营的兵力,扩充自己的实力。张学良对他此举不但坚不同意,而且存有戒心,指出:黑省既有国防军,又有省防军,无需再编练山林警备队。但他竟置若罔闻,我行我素,继续扩军练兵,因此引起东北地方当局的怀疑和关注。近在咫尺的黑省军务督办万福麟更感到极大的威胁和不安。1928年东北易帜,杨宇霆、常荫槐沆瀣一气,始终反对张学良与南京政府合作。杨、常认为蒋介石靠不住,言而无信,易帜后会被蒋吃掉,况且蒋也不见得站住脚,倒不如在东北搞独立。迨至易帜成功,杨宇霆为表示反对,于12月29日庆祝东北易帜,全体东北保安委员会委员与南京代表人士合影留念时,竟当场携皮包愤然离去,不参加合影。当日沈阳城各机关、学校、工厂、团体、商号以及东北地方政府、要人的私邸等处,均悬挂着青天白日旗,但杨、常两家公馆却不挂旗,以示反对。
2023-07-24 05:44:241

张学良为什么杀常荫槐

因为杨宇霆和常荫槐反对张学良东北易帜。杨宇霆和常荫槐在老帅张作霖死了之后,杨宇霆居功自傲,常常不把张学良放在眼里,有时候组织开会甚至已经达到了不需要张学良同意就通过会议章程的地步。在张学良上任后准备东北易帜完成祖国统一的时候,杨宇霆和常荫槐都持反对意见并且在易帜的当天拒绝参加合照,两个人的门口也拒绝悬挂青天白日旗。1929年1月10日,杨宇霆和常荫槐向张学良提出成立东北铁路督办公署的要求,并且逼迫张学良当时就签字,张学良无奈推脱说等到晚饭后再签,到了晚上杨宇霆和常荫槐再次来到张学良府邸,张学良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将两人在老虎厅处决。扩展资料:常荫槐1910年毕业于奉天法政学堂第二期。1922年参加第一次直奉战争,任骑兵第三旅参谋长。后任北京政府交通部参事、国务院参议,吉林、黑龙江两省剿匪总司令部参谋长,奉军镇威军骑兵集团司令部参谋长。1924年任奉天全省军警执法处长兼清乡督办。是年参加第二次直奉战争,任奉军第三、四方面军军团部政务处长、交通司令。1926年任京奉铁路局长。是年12月张作霖联合孙传芳、吴佩孚组建安国军,他受任安国军交通总长。1927年6月张作霖等成立安国军政府,任潘复内阁交通次长,不久代行部务。
2023-07-24 05:44:392

《少帅》里的常荫槐是谁演的

《少帅》里的常荫槐是徐光宇演的。徐光宇颠覆往日形象出色扮演的常荫槐,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在《少帅》中,徐光宇扮演的是当时的奉系军阀官员常荫槐。为了能够演好这个角色,徐光宇不顾自己往日形象,在化妆造型上大胆的贴大眼袋黏胡子,还别致的在脸上修痣。这些自毁形象的专业演员举动让徐光宇对常荫槐这个角色把握的更加准确,更加令观众叫好。徐光宇扮演的常荫槐这个角色在《少帅》这部电视剧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常荫槐因为与杨宇霆来往密切并且拒绝参加张学良等东北军政长官与南京政府代表的合影,在公馆拒不悬挂青天白日旗,张学良一气之下强杀了常荫槐和杨宇霆,铸就了历史名段“杨常而去”。徐光宇,男,1975年4月出生于长春市,演员。毕业于北师大艺术系。曾在《兵变1938》、《大营救》、《八路军》等众多影视作品中有着出色表现。在热播剧《红高粱》中,徐光宇饰演的土匪花脖子更是颇受观众喜爱。
2023-07-24 05:44:541

杨宇庭常荫槐不死会怎么样?

杨宇霆,杨宇霆。杨宇霆常荫槐不死,那么死的就该是小六子了!还有人畅想什么杨、常二人不死,东北军就是铁桶一样的江山,连九一八都不会发生了,他们也配?!杨宇霆常荫槐是东北军张作霖手下老人,东北军呢,里面就分这拨老人带的老部队,以及小六子、郭鬼子编练的新军,从两次直奉战争来看,这帮老兄弟带的老部队真屁都不是,完全就是有钱了装备好一点,有个表面正规化的大股土匪乌合之众,第一次直奉战争以他们为主,结果就是张大帅六千万大洋几天就全泡汤了,要不是新编练的几个旅在山海关顶住了,玉帅可就出关来抄老窝了。第二次直奉战争,更是小六子新军跟玉帅的部队主力顶牛,顶到了哪位民国吕布背后捅了玉帅一刀,要没有新军,那边冯老总还没下刀子呢,这边一帮东北军老兄弟又该哗哗哗逃回关外了!第二次直奉大战的胜利,奉军也就是东北军势力直达长江下游,进驻上海,期间郭松龄后方带一部新军反奉,留守的老部队完全压制不住,没什么大损失就镇压郭松龄,靠的是关东军出手。入关后东北军新军小六子带进关的,基本集中在京畿,朝南外放的到都是老部队,感觉倒是势力熏天,结果部队张的太散,跟孙传芳的所谓第三次直奉战争,就因为从上海撤一个师回江苏协防,即全线动摇,退回北方。所以杨宇霆常荫槐作为东北军老部队势力代表,即便不死,以他们带的军队,最多也就维持偏安一隅,作为地方军阀割据部队,他们从来没赢过吴佩孚,也不敢遇上稍微强势些的别的军阀部队,比如孙传芳,遇上已经具备一定信念的黄埔军,输是十拿九稳的事,这样两个人,你跟我说他们可以威吓关东军不敢发动九一八?!关东军九一八发动,确实是关东军自作主张偷鸡成功,但是对东北日本政府同样有着成熟的侵吞方案,关东军是等不及抢先下嘴偷吃,打乱了日本政府的全盘计划,这并不意味着东北军有杨宇霆常荫槐领导,就有拖延日本人入侵的可能,或者下令抵抗会给日本人造成什么麻烦。我不知道后世对东北军的宣传,为什么都变成一个爱国抗日团体似的,我也不否认东北军出了好多抗日积极分子,可是从整体上说,东北军就是一支借助日本扶持,才得以成长起来的地方军阀部队而已,从军事到民生,整个东北地区都有日本大力扶持帮助,日本人的心态就是顶着东北军张家的名义,提前为自己建设未来的占领地区,老一辈东北军心里都有数,包括张作霖自己也有数,说是当然说自己强大了,就不买日本人的帐,可是什么时候强大的起来?日本人都一向对东北军高层类似言论一笑了之,东北军内部,自认为最能打的郭鬼子,谁的帐都不买,一听关东军插手,立即部队崩溃,自己也慌了手脚,化妆潜逃。中东路东北军上上下下都有决心打了,人苏联多少还收着打呢,东北军又打成啥样?日本人是成心弄死你,比苏联可厉害,整个东北地盘从军到民,早被渗透的跟个筛子一样,张作霖到死,身边还有日本顾问呢,哪有能抵抗日本人的样子?老帅一死,张学良上位,他呢年青气盛,中东路就是这种我内线作战,新练精兵人多势众,也许有机会赢一把的产物,杨常二人当然对手下战力更有数,对苏对日都是避免冲突的所谓老成谋国,而且也不是没私心,两个人都开始自掏腰包养兵扩军,别说小六子,等打死或赶跑小六子后,他两人之间还有场龙争虎斗呢。无论谁当家,东北军首先还是一支军阀部队,这没法改变,不过要落在杨常二人手里,会更趋于保守,什么坚守国门抵抗日本侵略是不用指望,无非也就是留在关外被全歼或投降当汉奸,或者逃进关内跟历史上差不多。小六子好歹年青,受新思潮影响,军事上没什么建树,易帜一事,政治上还是颇具积极意义的。
2023-07-24 05:45:011

杨宇霆被杀细节:张学良掷银元三正三反,以西瓜为号,杨脸色惨白

张学良晚年提起杨宇霆,如此说道。 对于父亲张作霖信赖的老部下杨宇霆,少帅张学良充满错综复杂的感情,他亲自下令枪杀杨宇霆,一手制造了轰动一时的“杨常事件”。他又怀着满腔愧疚与歉意,在杨宇霆死后照料其家人。 年迈的张学良提起杨宇霆,怪自己悔不当初。 可在波谲云诡的乱世中,张学良做出那样的选择,其实有多方面的原因。 杨宇霆,是张作霖的“智囊”,张作霖很看重他,但张学良不喜欢。 说起张作霖和杨宇霆的相识,实际上还有一番曲折。辛亥革命时,张作霖为虎作伥,挤走革命党人蓝天蔚,诱杀进步人士张榕,深得清廷赏识。一时间,在奉天府,留洋学生、进步人士成为张作霖下令捕杀的对象。 1912年张作霖去拜访参加南北军界统一会议的成员刘德权,杨宇霆是刘德权的同学,正好在他家中,杨宇霆知道张作霖正捕杀学生,于是赶紧匆忙收拾,准备离开。 当杨宇霆踏门而出时,张作霖正好走进来,他看了杨宇霆一眼,没有说话,直奔刘德权面前,笑着和他说道:“这不都是你的同学吗?你告诉他们,千万不要走,我们奉天讲武堂就要开办,都要用他们,军队没有教育哪能行呢。” 刘德权并未对张作霖有任何承诺,只是虚与委蛇,对于张作霖乱世混战,依附权贵的做法,刘德权不齿。 这是张作霖、杨宇霆初见,他们对彼此都没有什么印象。 直到三年后,张作霖在街上看到一支整训有素的部队,一番打听后,他才得知原来这是时任奉天军械局局长兼军械厂厂长的杨宇霆的卫队。 张作霖专门找到杨宇霆,希望杨宇霆能为他所用。 而当时萦绕在张作霖心头的,有冯德麟、段芝贵两大烦恼,他想除掉二人,却苦无办法,杨宇霆为他出了个好主意。 张、冯家族是当时东北最为显赫的两大家族,辛亥革命爆发后,东北保皇派就是靠张作霖、冯德麟负隅顽抗,当时,张作霖被任命为民国陆军二十七师师长,而冯德麟则被任命为二十八师师长,二人平起平坐。 当张作霖发愁怎么挤掉冯德麟,独掌大权时,袁世凯又派来了段芝贵。 段芝贵是袁世凯的干儿子,靠着巴结袁世凯,一路扶摇直上,1915年,为更好地掌控东北地区局势,袁世凯任命段芝贵为镇安上将军、督理奉天军务(不久即兼巡按使),节制吉林、黑龙江两省军政。 段芝贵来到东北后,掌权又捞钱,冯德麟、张作霖都对他十分不满,袁世凯甚至还想把奉天的“灵魂人物”张作霖派到其他地方去,张作霖拒不接受任命,一直留在东北。 为了将段芝贵赶出东北去,张作霖绞尽脑汁,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他遇到杨宇霆,杨宇霆也不负所望地为他献上一个绝美的计策。 1916年,冯德麟邀张作霖吃饭,席间提出如何把段芝贵赶出去,张作霖假装询问办法,冯德麟的办法是: 听完冯德麟的话,张作霖毫不犹豫,立刻答应,他心满意足地笑了,因为这正好是杨宇霆料到的。 张作霖先告诉段芝贵,冯德麟要对付他,吓得段芝贵六神无主,张作霖再给出他“走”的主意,段芝贵二话不说,带上搜刮来的钱财仓皇而逃。 段芝贵快到车站时,冯德麟部下到了,要求扣押段芝贵,这时负责护送他的张作霖手下前去与冯德麟商议一番,当然,商议也是商量好的,最后,段芝贵的钱财、军火被扣留,人匆忙逃回北京,向袁世凯告状去了。 这时,在段芝贵的心里,冯德麟是对付他的人,而张作霖反而是帮助他的大好人,在袁世凯面前,段芝贵必然为张作霖说好话。 袁世凯一声令下,张作霖为奉天督军兼巡按使,大权在握,而冯德麟则任命为军务帮办,居张作霖之下。 杨宇霆的良策,让张作霖一箭双雕,从此,杨宇霆深得张作霖重用,他自己甚至以“皇帝与宰相”自勉。 张作霖主政东北时,长子张学良正年轻,杨宇霆与常荫槐二人是张作霖的左右手,大权在握,眼里根本放不下和他们差了一个辈分的张学良。 所以父亲张作霖在世时,张学良就一点都不喜欢杨宇霆。 1928年6月4日,日本人制造“皇姑屯事件”,张作霖被炸死。他的离世让所有人都猝不及防。 虽然杨宇霆心不甘情不愿,但张学良还是获得大多数人的支持,就任东三省保安总司令,开始统治东北。 杨宇霆、常荫槐仗着自己曾辅佐张作霖,居功自傲,一点也不尊重掌权的张学良,他常以执父自居,对张学良动辄训骂,张学良每次想向他询问一些情况或者意见时,杨宇霆总是十分敷衍的回答:“你不懂,别瞎掺和,我会做决定。” 那时张学良惹了一些不好的习惯,杨宇霆就直接冲到张学良卧室门外,使劲揣门,高声叫喊:“我是杨麟阁(杨宇霆的字), 快起来, 有公事。” 待张学良披着衣服出来,还未说一句话,杨宇霆直接劈头盖脸大骂:“ 老帅在世时可不这样,混账东西,你若这样,东北的事能干好吗?” 张学良被骂急了,罕见地回骂一句:“我干不了,你干。” 对于张学良的多次任命,杨宇霆要么不接受,要么根本不理睬,直接回:“我的事情不用你操心了。”在张学良面前,他丝毫没有部下的样子,整日在杨公馆接待各处官僚,指责张学良的政策。 常荫槐与杨宇霆无异,对张学良总是颐指气使,有一次在会议上,常荫槐当着众人的面,公然辱骂张学良:“鳖犊子, 你懂个屁。” 杨宇霆、常荫槐二人自以为自己德高望重,根本不听张学良的话,很多事情都自己做主,对张学良是“先斩后奏”。东北各地的元老们敢怒不敢言,只敢偷偷向张学良进谏。 皇姑屯事件后,考虑到人民渴望和平的心愿,张学良希望通过“东北易帜”延缓国民政府进攻,稳定东北局势,蒋介石也极力争取,张学良下定决心要“易帜南京, 统一山河”。 但此时的东北暗潮涌动,杨宇霆、常荫槐坚决反对,因为一旦易帜,他们的权力会受到影响,利益会受到损害,为实现目的,二人甚至带头煽动、谩骂张学良。 即使如此,张学良还是漫过重重阻碍,宣布服从南京国民政府,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向全国通电易帜,促使中国从形式上走向统一。 蒋介石保留了张学良在东北的权力,任命他为陆海空军副司令、东北边防司令长官。可在中央代表和东北代表合影时,杨宇霆夹起皮包,径直离开,公然驳张学良的面子。 杨宇霆的倚老卖老、肆无忌惮,实在让张学良不能不忌惮,但还不至于让张学良动杀心,刚刚执政的张学良势力不算强大,确实需要仰仗杨宇霆的辅佐,所以虽然他们积怨已久,但张学良对杨宇霆一直还算恭敬。 可杨宇霆偏偏贪心无度,一直在试探张学良的“底线”。 1929年1月上旬,正逢杨宇霆父亲过寿,好友建议不需要大操大办,吸引人的注意,杨宇霆不同意,坚持大肆操办,寿宴邀请了各路官员,几乎无人不知,轰动全城,各地官员都准备重礼,张学良携夫人于凤至也前来贺寿。 张学良准备了30根金条,以及两万块崭新的银元,与夫人来到杨家,他走近客厅,随行的副官大喊:“总司令到......” 按道理,张学良主政东北,算是东山省的头号人物,他的到来理应引起轰动,可副官喊完后,许多人只是坐在原位看了一眼,甚至连站起来的意思都没有,各自继续各自的聊天,旁若无人。 连张学良都没有想到,自己会受到如此冷遇。 张学良于凤至夫妇进来后没多久,杨宇霆就到了,他刚走进客厅,众人都立刻从座位上站起来,直到杨宇霆示意众人落座,大家才坐下来。 对于张学良于凤至夫妇前来道贺,杨宇霆视若无睹,甚至都没有走上前握个手,只是象征性地说了一句:“你们先找个地方歇一会,吃过饭再走。”说完就去招呼别人。 杨宇霆这种态度,无异于打张学良的脸,实在是有些“侮辱”,张学良在杨家待了不到一刻钟,便打道回府,一路上一言不发,极力克制生气暴躁的情绪。 历史 上功高盖主最终不得善终的人比比皆是,更何况,杨宇霆从一开始对张学良就不友好,两人的矛盾累积许久,杨宇霆一次次的行为实则在戳张学良的逆鳞。终有一时,张学良会再也受不了。 从杨家回来的当晚,张学良心情一直不好,直到拂晓,他再也忍不住心头怨气,和夫人于凤至提起过往种种,此时的张学良已经动了杀心,但尚在犹豫之中。 而接下来,杨宇霆做的一件事最终将他自己推向末路...... “东北易帜”后,杨宇霆、常荫槐仍想将更多的权力抓在手里,他们直接去找张学良,要求张学良成立“东北铁路督办公署”,张学良觉得应上报南京政府,再从长计议。 杨宇霆、常荫槐根本不听,纠缠许久,杨宇霆直接对张学良厉声说道:“别跟我咬文嚼字的,说那些没用,赶紧签字。” 当时的情景,二人根本没有将张学良的意见放在心上。为缓和气氛,张学良只说等晚饭后,再签字。 杨宇霆、常荫槐前脚刚走,张学良生气摔了杯子,对夫人于凤至说:“大姐, 二贼欺我太甚。” 为宽慰张学良,于凤至劝他: “古人在遇难事时,以卜决疑。今日不妨卜上一卦,听从天意吧。” 张学良拿出一块银元,对于凤至说:“我向高处投掷三次,如正面全朝上或全朝下,就是天让我杀杨、常。” 于凤至站在一旁看,张学良一连掷三次,银元都是正面朝上,张学良长叹一声说:“天要我杀掉二贼。” 于凤至表示,银元可能两面重量不同,张学良听了于凤至的话,又投掷了三次,结果正面全都朝下,他只叹天命如此:“天要我杀掉他们啊!” 张学良叫来卫士长高纪毅,让他提前埋伏在老虎厅,那里陈列着汤玉麟赠送的两只老虎标本,所有叫老虎厅,张学良说: “我给你命令,立刻将杨宇霆、常荫槐处死,你率卫队执行。” 高纪毅挑选了几名体格强壮的卫士提前做好准备,同时安排其他人,做好警卫任务。 按照规定,进出帅府的人都不准携带武器,当杨宇霆、常荫槐向来专横,每次来张学良府邸,都不交出武器,不过警卫连都被安排在较远的驻地。 晚饭过后,杨宇霆、常荫槐二人按照约定再次前来帅府,得意洋洋地喊张学良,屋外的侍卫先解除了二人随身武装队,然后传递消息给屋内的张学良。 杨宇霆、常荫槐正叫嚣着让张学良赶紧签字,张学良问:“二位话说得这么多,是不是有点渴了?” “是有点渴,可我不爱喝水。”杨宇霆骄横地回答。一旁的常荫槐又说:“就是想让你赶紧签字。” 张学良让侍卫去楼上拿西瓜,给他们吃,侍卫离开,又在楼上喊:“西瓜还在楼上冰块里镇着呢,夫人正在洗澡,我实在不方便进去。” 张学良转身对二人说:“二位稍等,我去拿。”随即离开老虎厅,而这就是动手的信号。 张学良一离开,老虎厅的门就被打开,提前埋伏好的卫士们冲进来,把杨宇霆、常荫槐二人按倒在地上,高纪毅大喊: 杨宇霆、常荫槐吓傻了,脸色惨白,面面相觑,一个字都说不出来了,再也没了刚才的无理之态,卫士朝着二人连开数枪,对张学良颐指气使的杨宇霆、常荫槐就这样命丧于此。 这就是著名的“杨常事件”,这天,是1929年1月10日。 杨宇霆、常荫槐死后,张学良写好通电,一个发往南京国民政府,一个发往东北军政两界,对外宣布二人死讯。 此外,张学良吩咐部下,给杨宇霆、常荫槐的家人各自送去一万元抚慰金,并指示“杨、常被处死后, 不株连任何官员。”这才让很多官员都放下心来。 杨宇霆、常荫槐死讯传出后,各地都惊讶无比,二人都算是重臣,手握大权,没想到就这样毫无征兆地被处决,借此一事,张学良立威东北,再也无人在他面前跋扈专横,而他也很快稳住东北局势,让“杨常事件”不再产生更大的影响。 关于杨宇霆的死,成为后人时常谈论的事情。 有人说,杨宇霆确实该杀,他贪心膨胀,野心太大,只有杀掉杨宇霆,张学良的威望才能提高,事实证明,他也确实达到“立威”的目的。 也有人说,杨宇霆不该杀,他辅佐张作霖、张学良两代,手握大权,他的死给东北各方面都会带来影响,况且张作霖逝世未满一年,诛杀老臣,实属不该。 对于杨宇霆之事,张学良心中也很复杂,他几乎挂怀了一生。 做出处决,绝非一朝一夕突然决定的,是各种外因、内因、时间的积累,他有原因,也有懊悔,有歉疚,晚年的张学良回忆起代表天意的银元,感叹道: “我不大迷信,可我对这个事儿,是真迷信了。” 为追思过往,他曾怀着悲痛之心,为杨宇霆写下挽联: 讵同西蜀偏安, 总为幼常挥痛泪, 凄绝东山零雨, 终怜管叔误流言。
2023-07-24 05:45:301

张学良晚年坦言:杀杨宇霆前我从不迷信,但杀他后我不得不信

张学良的铁柜里,锁着一枚不为人知的银元,即便知道其存在的人也不明白,张学良为什么要独独珍藏一枚平平无奇的银元。 但张学良自己清楚,这枚银元的意义究竟有着多重大的意义。 1929年1月11日,身为少帅的张学良,以出其不意的狠辣手腕,决绝剿杀了父亲张作霖生前的两名左膀右臂,杨宇霆和常荫槐。 在真正动手前,张学良百般犹豫,最终用这枚银元决定了杨宇霆的生死。 足足抛了六次,诡异的结果都这名年轻的少帅冷汗顿起,从不迷信的他,也忍不住觉得,这天下有些事情当真邪异。 皇姑屯车站附近三洞桥的一声爆炸,炸死了雄踞东北纵横关内的奉系大军阀张作霖。 皇姑屯事件过后,奉系便进入了后张作霖时代。 张作霖死前并未指定接班人,因为他也想不到自己的死亡竟会来得如此猝不及防,草草定格在了54岁。 他死后,奉系有三人最有资格继承张作霖的地位,分别是张作相、杨宇霆、张学良。 这三人各有来历,张作相代表的是奉系内的元老派,从名字也可以看出,他与张作霖关系匪浅,是打天下的拜把子兄弟,手握军权,威望很高,资历也最深。 杨宇霆相对其较为次之,他代表的是奉系内新兴的“洋派”,即日本士官派,是张作霖的高参,深受张作霖赏识。 最后的张学良,年纪最轻,资历最浅,威望也不高,但却是张作霖的长子,身份最名正言顺,且掌握着奉军中最精锐的三四方面军。 张作霖在世时,有意培养长子,但张学良毕竟年轻,所以并没指定儿子当自己接班人。 这就导致了张作霖死后,奉系政权隐隐呈三足鼎立之势,三人都有可能成为奉系新首领。 但最终上位人选还得由内外部因素来决定。 首先,张作霖是被日本人炸死的,日本想侵吞东北的阴谋暴露无遗,新继承人绝对不能是亲日分子。 从大局来看,日后奉系少不了要与国民党打交道,因此新继承者也不能是思想顽固的守旧派。 于是竞争力最大的元老张作相先出局了。 杨宇霆主张倒蒋,也不适合与国民党交涉,于是主张东北易帜的张学良便成了奉系新首领的最佳人选。 再从内部来看,最终代表旧派的张作相也转向支持张学良了,叔侄联手,杨宇霆一派便呈被孤立之势。 张学良最终成功继承奉系政权。 按理说,上位已然无望的杨宇霆应当审时度势,积极充当起“诸葛亮”的角色,好好辅佐张学良这个被留下的“孤”,反正张作相是这么干了。 但显然,他的存在和一些做法,让张学良这个少帅感受到了威胁。 前面说到,张学良主张东北易帜,走中央路线,与国民政府合作,而杨宇霆主张走地方派路线,与桂系代表李宗仁等合作,一起倒蒋。 两人在立场上就出现分歧。 张作霖还在世时,杨宇霆就野心勃勃,曾冒领军部拨款370万元,企图发展个人势力,张作霖得知后将其撤职。 但张作霖最终还是惜才,毕竟杨宇霆此人能带来的用处还大的多,后又重新启用杨宇霆。 如今上头一直镇压的大佬没了,要说杨宇霆不蠢蠢欲动,动些别的心思,也不太可能。 杨宇霆此人也是个爱显摆的性子,仗着自己跟张作霖是出生入死的关系,就把自己摆的比张学良还高一头。 张学良上位后,最急需的就是赶紧建立起自己在军中的威望,但杨宇霆就仗着资历老,总喜欢在年轻的少帅面前倚老卖老,说教起来不给面子,时常挤兑的张学良下不来台。 他的傲慢轻浮,令张学良心中窝火不已。 两人关系也逐渐僵化至冰点。 最令张学良感到威胁的,其实还不是来自杨宇霆本人,而是他手下的“小弟”常荫槐。 常荫槐也是张作霖生前麾下的能干人物,兼任东北交通委员长和黑龙江省省长。 但他也是杨宇霆一派的人物,张作霖活着的时候,“大哥”杨宇霆都对大军阀俯首称臣,常荫槐自然也别无二话,但现在大军阀死了,剩下个年轻少帅。 之前不活络的心思,也许就悄悄燃起了。 杨宇霆反对归顺蒋介石南京政府,常荫槐也跟着反对,而且常荫槐掌管着东北铁路局,利用手中强大的财力明里暗里替杨宇霆抢地盘,还给张学良在经济上使绊子。 张学良想从常荫槐口袋里掏出些银元来充当军费,常荫槐居然敢不给。 两人的种种忤逆、作威作福,其实都还不足以令张学良对他们痛下杀手。 因为这两人都身居高位,除去两人那些缺点,还是值得重用的人物,杨宇霆又是元老级人物,贸然将其除掉,对根基未稳的张学良而言不是什么好的抉择。 可惜再长的导火索,都有烧到尽头的一天。 促使张学良真正动了杀心的,是接下来发生的一件事。 1929年1月11日的下午,杨宇霆和常荫槐一起来到帅府,找张学良商量,建议他成立东北铁路督办处,交给常荫槐来管。 彼时中东路上负责管事的是吕荣寰。 杨宇霆言下之意就是要张学良下令把吕荣寰撤掉,让常荫槐接替。 张学良怒极而笑,这样下来,常荫槐的能耐可就太大了,又是交通委员会的委员长,又当着黑龙江的主席,现在又要去中东路管事。 合着整个东三省是没人了不成?怎么能把东三省所有的职务都叫他一个人给做了? 权力滔天,接下来是不是就要造反了? 张学良不同意,杨宇霆很不高兴,一定要让张学良下令把吕荣寰撤换成常荫槐。 杨宇霆此行有备而来,直接当场拿出了事先起草好的文件,就差张学良在上面签字了。 完全就是呈逼迫之势。 这下彻底把张学良惹得火气也上来了,杀心顿起。 但张学良年轻归年轻,子承父业能登上这个位子,也绝不是个草包公子,他不仅不是个废物点心,相反心思深沉,权谋能力也强。 于是张学良表面依旧不动声色,平静道,此事涉及外交问题,要慎重考虑,从长计议。 张学良告诉两人,晚饭后再议,便神色如常地将杨宇霆和常荫槐送走了。 前脚送完人,后脚就立即着手布置对这两人的绞杀计划。 可张学良没有下定决心。 张学良的太太于凤至跟杨宇霆的太太关系很好,张学良对杨宇霆动了杀心,因为他觉得这件事自己是应该做的,但是心里又始终下不了决心,身边也没个人可以商量,可谓是百般纠结。 “我不大迷信,可我对这个事儿,是真迷信了。” 晚年的张学良回忆起当年的纠结,不禁叹道。 最终,从不迷信的张学良,决定赌一把上天的旨意,于是他拿出一枚银元,准备用其来决定杨宇霆的生死。 第一次,银元被高高弹起,落在掌心中,是正面。 第二次,依旧正面朝上。 第三次,还是正面。 这下张学良十分愕然,因为在丢银元前,他在心中想的是,如果是正面,就说明老天认为自己要做的这个事是正确的,一定要杀了杨宇霆。 结果三次均为正面,这莫非是注定要自己对杨宇霆动手? 面对着三次均正的结果,张学良却动摇了,他觉得这钱不对劲,准备再丢一把。 于是张学良把钱翻了个面,心中默念着,如果老天爷觉得自己不杀杨宇霆是不对的,那就出反面吧。 也就是说,如果正面,杨宇霆逃过一劫,如果反面,则必杀。 弹第一回,是反面。 弹第二回,又是反面。 第三回弹出之后,银元落进掌心,张学良却突然不敢看了,便叫来夫人替自己看结果。 于凤至看了看丈夫手掌中的银元,突然就哭了。 张学良对妻子的表现感到讶异,问她: “你哭什么?” 于凤至啜泣着道: “我知道你要杀人了。” 张学良闻言低头一看,果不其然,又是反面。 这个结果实在太邪了,三次均正,三次均反,次次直逼杨宇霆死门,仿佛是老天铁了心不给他留活路一样。 本来已有动摇的张学良也不禁默然了,他仰天长叹,然后将这枚银元锁进了自己的铁柜深处。 晚上,杨宇霆二人如约而至,本以为这次一定能逼得张学良在文件上签字,但他们看到的是黑洞洞的枪口。 负责执行处决的人举着枪,对二人冷声道: “奉长官命令,你们阻挠新政,破坏统一,将你二位处死,立刻执行。” 杨常当下面如死灰,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随着老虎厅的几声枪响,杨宇霆和常荫槐有去无回,双双成了张学良枪下亡魂。 据当时在场的人回忆,参谋长荣臻来到张学良的帅府,张学良一见到荣臻,就上千拉着他的手,神色有些惶然,跟他说: “老荣,你摸摸我的心还跳呢。” 荣参谋长看着不对劲的少帅,觉得有点莫名其妙。 缓过半会儿,张学良才开口道: “杨、常教我杀了。” 荣臻大惊失色。 很多年后,有人在访谈中问张学良: “当时是否有想过把杨宇霆先关押起来呢?” 已经垂垂老矣的张学良摆了摆手: “你这个事儿不对,所谓一言兴邦,一言丧邦。” 因为这件事跟夫人于凤至有很大的关系。 当时的张学良其实并不想对杨宇霆痛下杀手,起初只想着把常荫槐一人枪毙算了,把杨宇霆先关起来。 然而于凤至对他道: “把他关起来,你将来怎么办?” 如果东北的那些重量级大佬过来找杨宇霆,届时你是该保他,还是怎样? 这句话令张学良如梦惊醒,也成为了结束杨宇霆生命的最后一张催命符。 很多年后,目睹当年情景的老人带着一堆后人故地重游,来到张学良曾经的办公厅,指着门道: “事情发生的那天晚上,张学良就在秘书厅的木板床上躺着。” 一切都被提前安排好了,两人来到后,没有什么吃饭、玩牌等热身活动,进门就挨了枪子,行动十分果决、狠厉。 等后来的人赶到时,看到的就是杨宇霆二人的尸体摆放在屋内,便拿地毯将他们裹上了,然后送到杨公祠,让家属来把尸体领回去。 次日,张学良就迅速公布了《杨常伏法之判决书》等文件,公布了二人的种种罪状,如暗结党羽、图谋内乱、侵款渎职等。 张学良亲笔给杨宇霆的夫人写了信,以表安慰,杨家和常家各发了一万现洋的治丧费,尤其是杨家,张学良担心杨家可能会有旁人对这笔钱起心思,还专门派了几个人去警告,杨家的这些家产不准动。 那枚让杨宇霆丢了命的银元,也一直被张学良锁在铁柜中收作纪念。 这件事成为张学良心中一处永久的阴霾,回想起那六次诡异的抛银元结果,仍然心中发凉。 唯物主义世界自然不会有灵异事件的发生,六次结果也许真是天大的巧合,也许是张学良心中的天平更倾向的结果。 杀掉杨常二人,是张学良完成东北易帜后,在内政方面做出的第一件大事,却也是未经任何程序的,下午起意,晚上就动手了。 因此也给张学良留下一些诟病,有人觉得两人虽有过错,确实触犯了为政者的大忌,却不至于被张学良如此草率狠绝地杀害。 这件事也对东北的政治产生很大的影响,有正面有负面。 张学良立威目的实现,一些旧部也对张学良的喋血做法感到寒心,政坛失去了两个举足轻重的才干,内政方面,常荫槐也有励精图治的一面,没了他,东北交通事业的管理受到影响,在对日交涉方面,没了杨宇霆,紧急关头难以缓冲局势,东北三省的局势很快产生惊天动地的变故。 张学良是有着愧疚和悔意的,几十年后的他在回忆录中反思了杨宇霆的死。 当初杨宇霆犯错,父亲却选择用更委婉包容的方式处理,如果自己也能这样,也许后续发生的 历史 就能被改写。 然而彼时年轻气盛,意气用事,终究是悔不当初。 张学良的行为不能简单地用对错赖评价,从其政治人物的身份来看,也有着好坏的分析,只能说凡事均有两面性,人也不例外,从政者做事尤其要从大局出发,权衡利弊,功过是非,是否相抵,向来都是值得深究的考量。
2023-07-24 05:45:371

少帅常荫槐扮演者是谁

扮演者是余皑磊
2023-07-24 05:45:441

张作霖大帅府

张作霖大帅府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朝阳街少帅府巷,是张作霖及其家属和长子张学良的官邸和私宅,又称“张氏帅府”。张氏帅府是中华民国早期 历史 的重要组成部分。 张作霖帅府始建于民国三年(1914年),总占地5.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达2.98万平方米。民国五年(1916年)张作霖正式入住,以后又不断扩建,达到现在的建筑规模。张氏帅府由南部三进四合院,东院、中院、西院和院外建筑组成的的建筑体系。精美的建筑体现了当时中国最高统治者:“东北王”张作霖至高无上的气质。 张氏帅府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国家4A景区。张学良将军铜像。张学良(张氏帅府)旧居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张氏帅府大门。张作霖子女上学用的马车。张氏帅府一进门。张作霖办公室。张作霖蜡像。张作霖文化不高,貌不惊人,居然能成为中国最高统治者,能让日本人感到畏惧。张作霖会客室。帅府主体建筑大青楼前的太湖石。太湖石大门上嵌张作霖书写的“天理人心”匾额。大青楼。张作霖父子住处。张作霖办公室。老虎厅。1929年1月10日张学良在此室枪杀了东三省兵工厂督办杨宇霆、黑龙江省长常荫槐。老虎厅因陈列两只老虎标本而得名,是张作霖父子接见重要官员之处。当时杨宇霆、常荫槐在此逼迫张学良答应成立东北铁路公署,并由常荫槐任督办,强迫张学良签字。威风凛凛的老虎!张学良与夫人于凤至卧室。当年张学良与夫人在此屋商议杀杨常二人否?“一块银元定决心”,张学良与夫人抛银元正反面决定杀否,决心“杀”!下午杨常二人来时,由此二人及卫兵在老虎厅将杨常执行了枪杀。小青楼。张作霖专为五夫人寿氏(名懿)所建。一楼东厅屋为五夫人居住处。张作霖死后密不发丧待张学良回来主政,日本领事来探听消息,五夫人在此处泰然接待,消除了日本人的疑问。一楼西厅,张作霖死前弥留、死后放置处。1928年皇姑屯事件,日本人用炸药将张作霖专列炸毁,张作霖成重伤在此厅去世。车牌:“奉天一号”。张作霖专用福特 汽车 。小青楼前花亭。张学良和赵一荻(赵四小姐)在美国夏威夷合影。张学良衣帽。张学良将军。 张作霖帅府(张氏帅府)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国家4A景区。
2023-07-24 05:46:071

少帅张学良杀害常荫槐杨宇霆在多少集

1928年7月17日晚,张作霖在皇姑屯车站遭日本人暗算身亡。杨宇霆的处境更为复杂。12月29日东北易帜,杨宇霆坚决反对,他认为不应该服从蒋介石,因此与张学良酿成新的矛盾。对张学良他俨然以保护人的身份自居,经常以周公辅成王的典故自诩,规劝张学良戒毒,批评他不问政事。虽出好心,但年轻气盛的张学良却不买他的账。日本人也趁机利用正友本党和混迹东北的中国流氓处处诽谤杨宇霆,离间张杨关系。他们送给张学良一本《日本外传》,将张学良比作日皇丰臣绣吉,将杨比作篡位的日相德川。暗示张学良,杨宇霆是他身边的隐患,要及早除掉。张学良中了奸计,但仍犹豫不决,三次掷银元问卜后才下了杀杨的决心。1929年1月10日晚,杨宇霆下班回家,听说有帅府请他去打牌的电话,没有吃饭便驱车前往。谁料一进帅府,就同黑龙江省长常荫槐一起人车被扣,以吞扣军饷,贻误戎机,图谋不轨等莫须有的罪名,被张学良事先安排好的警务处长高纪毅、副官谭海等枪杀在帅府会客厅东大厅(老虎厅)。事后,张学良对自毁长城之举悔恨莫及,命统带刘多荃给杨、常两家各送去慰问费一万元,并亲自给在法国留学的杨宇霆的长子春元去信,安慰他安心学习。杨宇霆是个烟酒不沾,没有嗜好的正统军人,一生自负好胜。年轻时,为练骑术,半夜偷着骑马被战马咬伤。领兵后,对违例士兵不论亲疏,严加处罚。辅佐张作霖时,则以皇帝与宰相自勉,视主不二。他有秘书,却经常亲自批阅文件到深夜。但他心胸狭窄,对自己不睦的人从不宽容。他非常迷信,家中常年养着术士,遇事扶乩问卜。老虎厅事件前,他还曾扶乩,得乩语:“杂乱无章,扬长而去。”术士认为乩语不祥,要他多加小心。事有凑巧,不几天他便死于非命。后来民间这样传称:“炸烂吴(俊升)张(作霖),杨(宇霆)常(荫槐)而去。”杨宇霆戎马一生,死后张学良派兵护柩葬于辽宁省法库县蛇山沟村。
2023-07-24 05:46:151

历史上的杨宇霆是被张学良杀死的吗

历史上的杨宇霆是被张学良杀死的。杨宇霆在老帅张作霖去世了以后,根本没有把张学良放在眼里,常常的管教张学良。有时开会表决的时候有没有张学良都一样,甚至强行逼迫张学良去任命东北三省的官员职位。在张学良举行东北易帜典礼杨宇霆因为反对张学良东北易帜坚决不参加合影。1929年1月10日,杨宇霆与黑龙江省主席常荫槐向张学良提出成立东北铁路督办公署的要求。并且逼迫张学良在任命长槐荫为署长的任命书上签字,张学良忍无可忍推脱到晚上再说,随后张学良召集警务处长在晚上的时候把刚进入帅府大厅的杨宇霆和长槐荫处死。扩展资料:杨宇霆死后,张学良对自毁长城之举悔恨莫及,命统带刘多荃给杨、常两家各送去慰问费一万元,并亲自给在法国留学的杨宇霆的长子春元去信,安慰他安心学习。杨宇霆是个烟酒不沾,没有嗜好的正统军人,一生自负好胜。年轻时,为练骑术,半夜偷着骑马被战马咬伤。但他心胸狭窄,对自己不睦的人从不宽容。他非常迷信,家中常年养着术士,遇事扶乩问卜。老虎厅事件前,他还曾扶乩,得语:杂乱无章,扬长而去。术士认为乩语不祥,要他多加小心。事有凑巧,不几天他便死于非命。后来民间这样传称:炸烂吴张,杨常(荫槐)而去。杨宇霆戎马一生,死后张学良派兵护柩葬于辽宁省法库县蛇山沟村。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杨宇霆
2023-07-24 05:46:426

杨宇霆是怎么死的?张学良为什么要处死杨宇霆

在老虎厅被枪毙1929年1月10日下午,杨宇霆、常荫槐来到帅府老虎厅求见张学良。他们以“中东铁路系中苏合办的铁路,一向不接受东北交通委员会的指挥”为理由,要求成立东北铁路督办公署。杨宇霆极力推荐常荫槐为督办,常荫槐也表示:“成立东北铁路督办公署,就可以将中东铁路纳入我们的管辖范围之内了。”张学良表示,此事涉及外交问题,应该慎重考虑,从长计议,切不可草率从事,并推托要将此事上报南京政府后,方可执行。很明显,对于杨、常的这个提议,张学良是不赞成的,所说慎重考虑等,不过是推托之词。杨、常二人如果知趣的话,就应适时而退。不料,素来飞扬跋扈的杨宇霆和常荫槐根本没把张学良这个总司令放在眼里,坚持要即刻决定,并拿出事先就已拟好的文件递给张学良,说道:“此事我们俩已经商量好了,就这么办了。你签个字,我们马上公布于众!”杨、常二人的强硬态度,让张学良怒火中烧,差一点儿拍案而起。但他忍住了,强压怒火,脸上挤出一丝笑容,说:“你们的建议,我可以考虑。现在天色已晚,我让下人们先备饭。我们一起用餐后再商量吧。”杨、常二人交换了个眼色,说:“这样也行,饭就不吃了,我们还有要事回去处理。再说,临来时,已经告诉家人准备晚饭了,我们吃过饭再来听结果。”说罢,二人起身告辞。杨宇霆和常荫槐走后,张学良立即将警务处长高纪毅召进客厅,对他说:“杨宇霆、常荫槐欺我太甚。东北易帜时,他们想尽办法,阻挠易帜。刚才又强逼我成立东北铁路公署,发布常荫槐为铁路督办的任命。我说,事关外交问题,办也得请示南京政府,我无权决定。但他们逼我立即签字,太不像话了。现在他们回去吃饭,很快就回来。我给你命令,立刻将杨、常处死,你率卫队执行。”平素虽然早就看不惯杨、常二人的飞扬跋扈,但听此命令,高纪毅还是心头一惊。很快,他就镇定下来,问:“在什么地方?”张学良想了想,说:“就在这,老虎厅。”这时,时针已指向了下午5点半。高纪毅马上进行准备,他挑选了4名卫士,由他和张学良的侍卫副官谭海率领。此外,还安排刘多荃负责帅府内外的警卫工作,只许人进来,不许人出去。一切布置妥当,只等杨宇霆、常荫槐前来送死。大约过了两个多小时,丝毫没有感到死期临近的杨宇霆和常荫槐,还像往常一样大摇大摆地来到老虎厅就座,拿出那份文件,只等张学良签字。这时,在门外守候多时的高纪毅和谭海率领4名全副武装的卫士夺门而入,将杨宇霆和常荫槐分别按住。杨、常二人被这突如其来的举动惊呆了,挣扎着说:“你们要干什么?”高纪毅宣布:“奉长官命令,你们二人阻挠新政,破坏统一,将你二位处死,立刻执行。”杨宇霆和常荫槐听后,顿时面如死灰,一句话也说不出来。高纪毅一挥手,卫士举枪就打,随着几声枪响,杨、常二人倒地身亡,鲜血流了一地。
2023-07-24 05:47:022

景点知识:帅府大青楼

大青楼位于花园北侧,1918年开始筹划,1922年建成。面积约2460余平方米。此时张作霖巳成为东三省巡阅使,而后入京改组内阁,问鼎中原。因公务纷繁,眷属增多,房屋不敷使用,张作霖决定建造大青楼,特地从天津请来有经验的李木匠.仿照北洋军阀政府总统曹锟在天津公馆——曹家花园的样式,设计建造。因该楼用青砖而建,故称谓大青楼,此楼三层,楼顶是大穹顶阁楼,下有半地地下室.一层前出列往遮荫廊,柱顶饰垂穗。前廊正面及东西两侧共有石阶三道降入庭院。一层、二层及楼顶都有宽敞的阳台。登楼顶凭台眺望,奉天城全景尽收眼底。每当中秋节赏月,张氏帅府全家,登此楼顶赏月,北与故宫凤凰楼相对,是当时奉天城两个点之一.升门阶入楼内,中间一直角走廊连通各房间。东头三个客厅,第一客厅在正南面,张作霖去世后,改为东北改务委员会办公室。第二客厅在正东,第三客厅在东北角,大青楼建成后,当时任东边道镇守使的汤玉麟,给张作霖送来两只老虎标本。摆放在客厅内,因而人们也称此为老虎厅.1929年1月10日张学良处决杨宇霆、常荫槐,就在此厅。 进楼左侧(即西南角)一大一小相连的两屋,为张作霖办公室和卧室。张学良主政时为秘书长室和秘书厅。正对着楼门靠北面较大的房间是宴会厅,多用于宴请宾客之用。二楼也是直角形走廊,正南面一屋是张学良主政时期的办公室。正北面是张学良的藏书室兼书房,西南面一大一小相连房间为张学良和于风至的卧室。正东、东北角、和西北角房间,分别为张学良子女居住.三楼为张作霖几位夫人及用人居住。 大青楼自建成到“九·一八”事变,一直是张氏父子两代的官邸和私宅。融办公与居住为一体。期间历经两次直奉大战、张学良承接父任、东北易帜、处决杨常、南京政府任命他为东北边防军总司令长官,接受全国陆海空军副总司令信印、武装调停中原大战等重大军政活动。 大青楼是一座西式建筑.在楼墙正面的墙壁上,雕塑着张作霖任镇威上将军所佩带的绶带、文虎章与嘉禾章等装饰。*期间这些浮雕均被铲除。此楼建筑工艺考究细致,一楼走廊及宴会厅的墙裙上,均镶有法国进口的花瓷砖。一楼南侧房间都是落地窗。一、二楼内的主要房间,都饰有壁画橱窗。这些壁画皆出自当时奉天绘画高手、从师于郎士宁的民间艺术家蔡东陀(字晓坡)先生。至今已七十余年了,这些画大部分保存完好。在一楼宴会厅里的北侧建有一个铁梨木的木雕枋。雕刻精致,装饰豪华,是一件典型的中式设施。木雕枋的后边摆放着两只烟锅,是张家宴请宾客时,请宾客在烟榻上吸鸦片使用的。 大青楼当时是帅府的象征,权力的象征。
2023-07-24 05:47:351

民国时期,他是东三省的支柱,奉系的顶梁柱,让日本人不敢入东北,他是谁?

东三省沦陷后,胡适先生曾发出这样一声叹息:“倘若杨宇霆不死,东北不至于丢得这样快”。这句话,我个人理解为,这是对杨宇霆个人能力的认同。杨宇霆究竟有何作为,竟让胡适先生这样的人都称赞尊敬?杨宇霆作为张作霖的左膀右臂,作为东北小诸葛,除了才智过人外,还是做了很多实事的。四大军绩一:建立东北海军,使军队自成体系,增强了部队实力。二:制定田赋制度,从军阀、地主手中划出大量未开垦的荒地让农民耕种,发展生产,增强了东北的经济实力。三:修筑战备公路,当时东北的南满铁路权归日本,修了战备公路,交通运输部受日本挟制,一旦战争起来,可以用公路与日军周旋。四:督办奉天(沈阳)兵工厂,自制武器弹药装备军队,增强了防卫能力。杨宇霆在东北政治上、军事上的这些所作所为,使东北的军事、政治、经济实力大增,使早已对中国东三省垂涎三尺的日本人不敢轻举妄动。日本人向张作霖要求,在东北实行“杂居”。杨宇霆认为这是袁世凯卖国二十一条第十六条的翻版,力主不予答应。统帅之大才在当时的奉系军阀中,军事以张作霖为首,且以杨宇霆为“二把手”把控。在不少人看来,杨宇霆就相当于站在遥远的后方控制整个战争局面,就差“羽扇纶巾”了,故有“小诸葛”之称。与杨宇霆站在对立面的人,名为郭松龄。此人只有领兵打仗之才能,毫无运筹帷幄于隆中之大能,且心胸狭隘、不知感恩、小肚鸡肠,常在张学良面前吹杨宇霆的枕边风,久而久之,自然就会有所偏见,这也为杨宇霆后来之死埋下伏笔。在杨宇霆治军方略下,张作霖麾下的东北军被打造成一支军纪严正的铁血之师,全盛时期的东北军多达60w人,军队更是被称“东北虎”。正是有这一座北境长城的存在,日本人才有所顾忌,即使是张作霖遇刺身亡,也不敢有所行动。杨宇霆跟在张作霖身边多年,多多少少也学会了“绿林好汉”张作霖那套对付日本人的方法,再加上本身的口才、能力,更是把日本人“哄”得不分东西南北。比如在经济上,杨宇霆在向日本借钱时花言巧语,各种承诺像不要钱似得满天飞,有各种办法从日本人手里拿到钱;可拿到钱后又无情的很,拒不承认,颇有“拔diao无情”风格,提上裤子不认人。致使日本要钱不得,又不敢对东北轻举妄动。因而在那段时间,日本对其产生了“邻国之贤,敌国之仇”的“除患”之念。死因分析历史上有两种人会死得毫不值钱。一种人是平民百姓;另一种人则为“功高盖主”者。1928年6月4日,日本人制造“皇姑屯事件”炸死了张作霖,接掌东北政局的少帅张学良年仅27岁。虽然当时的军政要人表面上拥戴他,但很多人仍持观望态度,特别是一些绿林出身的元老重臣,根本不拿他当回事,甚至居功自傲,一手遮天,尤以杨宇霆、常荫槐两人为最。张作霖统治时期,视杨宇霆、常荫槐二人为左右手,二人均掌握着东北的实权,且关系极为密切。张作霖故后,二人经常飞扬跋扈,对张学良动辄训骂,俨然以执父自居。每当张学良向杨宇霆询问情况或发表主张时,杨宇霆都以斥责的口吻说:“你不懂,别瞎掺和,我会做决定。”全然不将身为统治者的张学良放在眼里。杨宇霆虽然是个聪明人,可是皇姑屯事变后,他于张学良来说,是一个直接威胁到自己执政东北的“障碍物”。杨宇霆既不满意张学良,又轻视张学良,但偏偏不得不在张学良身边任事。对张学良来说,他掌握东北军政大权,内有杨宇霆、常荫槐以悍将长辈自居,外又要应付日本军阀的各种压迫,如果不“立威”,是无法站得起来的。虽然杨宇霆一心一意为了东北的前途,可哪位君主愿意养只老虎在身边呢?所以在当时情势下,杨宇霆有取死之道,张学良也有必杀之心。1929年1月10日晚,杨宇霆、常荫槐二人欲“强迫”张学良成立东北铁路督办公署,谁料张学良已经下令将二人处死。杨宇霆、常荫槐一进帅府直奔老虎厅就座。警务处长高纪毅同副官谭海率领6名卫士持手枪进入老虎厅,立即对杨、常宣布说:“奉长官命令,你们两阻挠国家统一,着将二位处死,即刻执行。”杨宇霆、常荫槐闻言,顿时木然,脸色惨白,一句话也没说出,当即由6名卫士分为两组执行。杨宇霆、常荫槐二人分别被两名卫士按住,一名卫士开枪,结果了性命,当夜陈尸老虎厅内。处死二人后,张学良的说法是:杨宇霆、常荫槐两朋比为奸,勾结日本人反对东北易帜,故学良果断处决。不过张学良第二天领衔向中央政府发出的通电中,并没提到他俩有何卖国罪行,反倒是电文前端的“杨常朋比,操纵把持,致使一切政务受其牵制,各事无从进行”,让人念出端倪——原来少帅就是嫌二人妨碍自己执政而已。故奉天城内流传起“大帅身亡,杨常而去”的说法。由于杨宇霆死于非命,原因非三言两语可说清楚。法库县当时名士陈丹林对杨宇霆之死曾作一首《五律·无题》诗:“壮士挽天河,中流起恶波。长城檀道济,返日鲁阳戈。有泪挥知已,无词上挽歌。欢迎曾几月,舆榇此回过。”颔联以檀道济、鲁阳相比,足见其对杨宇霆的推崇。
2023-07-24 05:47:434

张学良回忆枪杀杨宇霆前的细节:抛了6次硬币,3次正面,3次反面

1929年1月10日 ,客人走后, “啪” 的一声,一盏茶杯摔碎在地上,奉系军阀的少将张学良在自己的府上来回踱步,他的内心充斥着愤怒和憋屈,杀或不杀,全在他的一念之间。 这时,夫人于凤至闻声而来,知道丈夫是时候做决定了,便拿出了一枚雕刻着袁大头画像的硬币说 :“如果是正面,就杀了他。” 张学良拿起硬币抛起,一次、两次、三次...于凤至看到三次的结果,脸色惨白,三次都是正面,张学良长叹一声说道 :“老天爷也要让我杀了他。” 但是,于凤至想了想认为,或许是硬币两面字图不一样, 就会有轻有重, 或许是因为袁大头这面轻,所以都朝上,于是决定再抛一回,如果是反面朝上则杀。张学良又抛了三次,结果三次又都是反面。 两个标准,六次机会,全都指向了张学良最不愿意看到的决定,在晚年的回忆录中,张学良也说过: 这次事件后,从来不迷信的他开始有些相信鬼神之说。 终于,张学良当机立断,当晚就对此人进行了枪决, 而这个人,就是杨宇霆——张作霖生前最为重用的大将。 是什么让张学良以一枚银元定生死?又是什么让张学良对杨宇霆起了杀心?今天我们就来走进杨宇霆,看看这位奉系军阀的大将是如何把自己“作”没的。 历史 人物的童年不是聪慧过人就是勤奋好学,而杨宇霆就是前者。 杨宇霆出生在 1885年 ,那个时候科举制还没有被废除,杨宇霆在16岁就考中了秀才,后来科举制被废除,杨宇霆在堂兄的资助下到 日本的士官学校 留学,这也为他日后在奉系军阀内部成为亲日派奠定了基础。 后来,杨宇霆遇到了自己的“伯乐”张作霖,不过也可以说,两个人是相互成就的。 杨宇霆从日本士官学校毕业时,正值辛亥革命前夕,回国后被派任为东三省讲武堂教官,后来因出众的军事谋略一路升迁,成为了奉天军械厂厂长。所谓 “酒香不怕巷子深” ,杨宇霆的才华终于在一次机缘巧合之下被张作霖看到。 一天,张作霖去街上巡视,看到一队纪律严明、穿着整齐的军队的卫队感到很是好奇,于是便召见了这支卫队的负责人,这个人就是杨宇霆。 在交谈之中,杨宇霆对于军事上的看法和见解让张作霖大为震撼,张作霖心想这小伙子不错,直接就任命他为奉天督军署参谋长,专门为张作霖出谋划策。 而真正让杨宇霆得到张作霖重用并成为奉系军阀中的核心人物的,是杨宇霆的一次“劫持军火事件”。 辛亥革命失败后我们国家很长一段时间都处在军阀混战的时期,而这个时候的张作霖也只不过是个仅拥有三个师兵力的师长,想要扩充自己的实力,就得有资本、有人脉。 而杨宇霆正是凭借自己的谋略和人脉,不仅为张作霖拉拢了袁世凯亲信,还劫持了直系军阀价值4千万元的2万7千余军械,这些武器武装了张作霖的七个旅, 最后这支部队也直接成为了张作霖跻身到北洋军阀的筹码。 要知道当时的直系军阀首领可是北洋政府的总统冯国璋,而且这批军火数量庞大, 杨宇霆怎敢如此嚣张? 这才是他在军事谋略上的过人之处。 他正是利用了皖系军阀段祺瑞和冯国璋之间的矛盾,所谓 “敌人的敌人是朋友” ,杨宇霆正是料定了北洋政府总理段祺瑞会“罩”着他,便联合自己身在皖系军阀中的同学徐树铮,截获了这批军火。 杨宇霆的这次“大手笔”,让奉系军阀的实力急剧扩张,杨宇霆也成为了张作霖身边“诸葛亮”一样的存在。甚至在杨宇霆和徐树铮背地里搞小动作自建队伍后,张作霖也只是一气之下罢了他们的职,过了段时间又灰溜溜地请回了杨宇霆。可见,张作霖对于杨宇霆的军事才能给予了多么大的肯定。 然而杨宇霆虽然是张作霖的心腹,但是与张作霖的儿子张学良却是矛盾重重,两人之间的恩怨早在张作霖去世之前就已经埋下伏笔。 杨宇霆在张作霖的身边深得重用,在直奉战争中帮助张作霖将苏皖收入囊中,杨宇霆随即也被任命为了江苏督办。 但是,奉系军阀内部错综复杂,分为不同的派系, “老派”的郭松龄就一直看不惯“新派”的杨宇霆。 杨宇霆任江苏督办后,在江苏还未稳固势力,郭松龄就把自己在江苏的兵力调走,最后让杨宇霆被孙传芳的五省联军打得落荒而逃, 从此杨宇霆和郭松龄的梁子算是结下了。 杨宇霆有事没事就给郭松龄使绊子,在张作霖旁边打小报告,这下弄得郭松龄里外不是人,在张作霖那里也不受待见,最后逼得他“兵变反奉”。 说是“反奉”,其实就是反杨宇霆,想让张作霖妥协一下,罢了杨宇霆的职,但是搞不清状况的张作霖以为郭松龄要造反,气得联合日本关东军活捉郭松龄夫妇。 郭松龄兵败被捕后,原本张作霖是念及旧情下令将他们押回来审问的,但是杨宇霆知道郭松龄一回来,指定依仗着张学良死不了了,便在张作霖旁边煽风点火,说是要永绝后患,便自作主张在押回途中枪杀了郭松龄夫妇。 这事张作霖倒是没说什么,但可把张学良气坏了,要知道郭松龄是张学良在东三省讲武堂学习时的战术教官,郭松龄对于张学良的教诲使得他对于这位恩师既欣赏又崇拜。 张作霖还曾经调侃张学良说 :“你除了老婆不给茂宸(郭松龄)睡,连吃水果都要给他一块。” 可见,两个人的感情有多么深厚,但是杨宇霆直接先斩后奏枪杀了郭松龄夫妇让张学良不仅和父亲张作霖大吵了一架,还对于杨宇霆怨恨至极。 如果说郭松龄的死让张学良对杨宇霆的好感度降至冰点,那么张作霖死后杨宇霆对于张学良的所作所为则成为了张学良厌恶他至极的理由。 1928年6月4日 , 日本人制造“皇姑屯事件”炸死了张作霖,张学良作为张作霖的长子,自然顺理成章地接管了东北政局, 这个时候张学良才27岁。 张学良成为东北一把手后,压抑在杨宇霆心中的野心也迸发了出来。 张作霖生前一直想让杨宇霆以后能够协助自己的儿子继续管理东北政局,但是杨宇霆可没有这样的想法,他虽然在军事上才华横溢,但是在做人的格局上却是阴险狡诈、野心勃勃。 张作霖死后,杨宇霆自恃为元老重臣,处处刁难张学良,这种情况就好比一个四五十岁位高权重的人要听一个二十来岁刚上任的毛头小子的话一样,杨宇霆当然不肯,处处给张学良难堪,不但在众人面前毫不给面子的直呼张学良小名 “小六子” ,还在军政问题上根本没有把张学良当回事,做事情从来不请示,每次都是先斩后奏。 更为过分的是,杨宇霆对于张学良的轻视使得奉系军阀中的官员也都不把张学良当回事。 杨宇霆的部下常荫槐更是在一次高级会议上直接当场指着张学良的鼻子辱骂道: “鳖犊子, 你懂个屁! ” 甚至在杨宇霆的生日宴会上,来往的各路官员都对张学良这个奉系军阀的少将、东北三省的一把手熟视无睹,这么一看,张学良这个少帅当得得多憋屈。 而杨宇霆之所以敢对张学良如此粗鲁,除了自认为有经验之外,还在于他笃定张学良不敢拿自己怎么样。 当时杨宇霆身兼数职,东北的大小事务都由杨宇霆插手负责,一旦他出了任何事情,东北奉系军阀的政局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他认为张学良没这个胆子动他。 但是在情商方面,杨宇霆确实稍欠火候,他似乎不知道,兔子被逼急了也是会咬人的,你爹终究是你爹。 张学良对于杨宇霆处处忍让,但是换来的是杨宇霆变本加厉,终于兔子被逼急了,不顾后果地反咬了一口。 1929年1月10日 ,杨宇霆和常荫槐两人来帅府求见张学良,要求成立所谓 “ 东北铁路督办公署” , 让常荫槐作为督办,两人的态度异常粗鲁,几乎是逼迫张学良签字的。 但是张学良并不傻,一旦签字,杨宇霆在东北的实力将延伸至东北的交通枢纽,会进一步助长杨宇霆的嚣张气焰 。于是张学良强忍着怒火,用平淡的语气劝说这两个人从长计议。 这下又激怒了杨宇霆,他厉声说道: “别跟我咬文嚼字的,说那些没用,赶紧签字!” 常荫槐也阴沉着脸粗暴地吼道: “少扯这袄领子! 刹棱签了!” 张学良就开始拖延时间说,等吃过晚饭就签,杨宇霆觉得张学良不敢骗自己,和常荫槐两人就先回去吃饭了。 而两人走后,张学良再也忍无可忍,一盏茶杯摔得粉碎,他受够了这种憋屈的日子,夫人于凤至便帮张学良做了决定,用抛硬币的方式决定杨宇霆和常荫槐的生死。 其实这个时候张学良还是很害怕的,自己刚刚接管东北政局没多久,杨宇霆这种位高权重的元老确实不敢动,但是愤怒、委屈和胆怯情绪的交加让他忍无可忍,最终将决定权交给了老天爷。 由此就发生了开头的一幕,六次抛掷,两个标准,三正三反,似乎注定了杨宇霆必死无疑。 张学良不再犹豫,当即命人召来卫士长高纪毅说道:“我给你命令, 立刻将杨、常处死, 你率卫队执行。”高纪毅领受命令后,会同张学良的侍卫官谭海挑选了6名精壮的卫士去执行处置杨、常的任务。 1月10日晚上 ,杨、常二人吃完晚饭又到帅府上找张学良签字,这次张学良将他们请到老虎厅,一切都蓄势待发。张学良以“上楼拿冰镇西瓜”为暗号,张学良一走,埋伏在老虎厅周围的卫士破门而入,将杨宇霆、常荫槐二人压倒在地,立刻执行枪决。 杨宇霆怎么也没想到,张学良会以这样的方式了结自己。 杨、常两个人吓得脸色惨白,目瞪口呆。4名卫士分别按住杨、常二人的双肩,黑洞洞的枪口抵住两人的后脑勺, “砰砰”连开数枪,血染老虎厅 ,张学良头也不回,就这样结束了两个人的生命。 而张学良也不得不承担丧失杨宇霆的后果。 当时日军对东北蠢蠢欲动,而唯一能跟日军抗衡的杨宇霆死了,东北陷入了危局,先是被苏联按在地上一顿 “爆锤” ,后来日本又发动九一八事变致使 东北沦陷 ,这也是张学良在晚年接受采访时,说自己心有余悸、后悔不已的主要原因, 因为他是拿整个东北三省的安危做赌注。 但是,杨宇霆的死和东北的沦陷并不能将错误直接归结在张学良身上。 杨宇霆的嚣张跋扈确实非常人所能忍受,何况张学良还是奉系军阀的统帅,军权在握,杨宇霆威望再高也只是帮助统帅出谋划策的“智囊”而已,要怪只能怪杨宇霆情商不行,认不清自己的地位,不断地挑战上司忍耐的极限,最终“作”的把自己的性命搭了进去。 而“杨常事件”也警示了后世人,为人谦和才能为自己留后路,但凡杨宇霆对于张学良有半分的谦逊恭敬,做事情能够思虑再三,也不至于到最后把自己逼上死路,杨宇霆不可谓不是军事上的天才,为人处世上的蠢才了。
2023-07-24 05:48:521

张学良是怎样稳坐东北的?他曾枪决了两位元老,分别是谁?

说起近代史上第一任东北王,我们会想到张作霖,他的经历是颇为传奇,坐上这个位置非常不容易,可以说是玩命得来的成就。张作霖能稳坐东北,一方面源于自己的个人魅力,另一方面手下有一帮能臣辅佐,替张作霖撑起了一片天,如张作相等人,能力也是不错的。张作霖本人虽然是军阀,但他是一个有民族气节的人,日本原先想和他合作,但被他拒绝后发生了皇姑屯暗杀事件,张作霖被炸伤,不久后去世了。张学良在大多数东北军元老的支持下,坐上了父亲张作霖的位置,成了第二任的东北王。其实那时候的张学良品行一般,可以说是一个花花公子,不仅吃喝嫖赌,而且还吸了毒,完全没有接班张作霖的实力。如果没有发生皇姑屯事件,那么张学良不会这么快成熟,他在父亲张作霖去世后迅速镇定了下来,改掉了不少坏习惯,接受了张作霖的位置,成为了名义上东北最高统帅。当时的张学良年龄不足三十岁,手里就有了几十万的东北军部队,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年轻的首领了。但有些曾经跟随张作霖的元老们认为张学良不堪大用,在他面前倚老卖老指点江山,对张学良的政策持反对意见,同时那些人手里都握有实权,让张学良非常头疼。为了能迅速掌握东北的实际控制权,张学良决定把那些不听话的元老杀掉几个,为了降低不必要的恐慌,张学良采用了鸿门宴的方式,秘密处决了两个人。这两个人是谁呢?这两人分别是杨宇霆与常荫槐杨宇霆原本是张作霖手下的得力干将,早期因为贪污问题被张作霖处罚,但由于为人圆滑且办事能力强,再次受到了张作霖的重用。在直奉战争期间,杨宇霆主管的兵工厂为张作霖最终的获胜奠定了基础,从此杨宇霆自然功勋卓著,成了老张身边的红人。张作霖死后杨宇霆根本没有把张学良放在眼里,反对张学良提出的东北易帜有利于民族统一的事情,拒绝在东北易帜典礼上合照,可以说公然反对张学良的一切决定,且看轻张学良的能力,并且还联合了常荫槐有夺权的意图,最终张学良忍无可忍,为了把权力掌握在自己手里,使用了手段把杨宇霆秘密处决了。常荫槐的死与杨宇霆有类似的因素,张作霖时期的常荫槐负责后勤保障工作,在直奉战争中表现出色,随后一直主管交通铁路等工作,是张作霖的元老之一,深受老张的信任。张作霖死后,张学良原本是重用常荫槐的,任命他为黑龙江省省长与东三省交通委员会委员长,算是对他非常信任了。但张学良的这份信任常荫槐根本不当回事,不仅不把张学良放在眼里,而且在组织开会的相关事宜都不需要张学良同意就能通过的地步,把自己当成了东北主事的人了。在张学良主张东北易帜这件事上,常荫槐和杨宇霆两人和张学良唱反调,不仅拒绝合照而且拒接门口挂青天白日旗,公然反对张学良的主张。不过这些事情张学良并没有直接因此而报复杀掉他。常荫槐和杨宇霆被杀的导火线是他两人向张学良提出要成立东北铁路督办公署,这完全是分化张学良的权力,有企图夺权自立的意思在里面了,这点不论是哪个当政者都无法接受的事情,况且常荫槐和杨宇霆野心昭然若揭,已经到达了和张学良摊牌的地步了。对于常荫槐和杨宇霆要求成立东北铁路督办公署的要求,张学良表面答应,推诿说等到晚饭后再签,不过晚上等常荫槐和杨宇霆两人到张学良府上的时候,忍无可忍的张学良将他们处决在老虎厅。张学良处决常荫槐和杨宇霆两人相对来说比较果断的,起到了警惕其他东北元老的作用,两人被杀后其他人安分了很多,没有人主张反对张学良的东北易帜。
2023-07-24 05:48:581

张作霖死后数月,张学良就枪杀了悍将杨宇霆,究竟是不是无奈之举?

奉系军阀张作霖在皇姑屯被日本关东军炸死。随后,张作霖的长子张学良接班,就任东三省保安总司令,开始统治东北。张学良邀请东三省兵工厂督办杨宇霆、黑龙江省省长常荫槐到大帅府老虎厅会客室谈事。杨宇霆、常荫槐刚落座,张学良预先安排的卫士就冲上去,称“奉长官命令,你们反对易帜,阻挠国家统一,着将你们二人处死,立即执行。”当场开枪将杨宇霆、常荫槐处决。杨宇霆、常荫槐二人来头不小,堪称奉系军阀的重量级人物。杨宇霆是张作霖的首席军师,手握重兵,身兼要职。常荫槐也是东北政界大佬,还做过交通部代理总长,黑龙江省长一职更是封疆大吏,权倾一时。张学良主政东北仅半年,正是需要拉拢人才之际,为何就将这两位奉系军阀的重量级人物同时处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杨宇霆、常荫槐二人自己找死。杨宇霆、常荫槐二人是奉系军阀的元老级人物,素得张作霖信赖。正因为此,他们也就养成了除了张作霖,谁也不服的专横作风。张作霖死后,他们根本就不把张学良看在眼里。杨宇霆不服从张学良的工作安排,不尊敬张学良这个新上任的领导。常荫槐则对张学良阳奉阴违,一度写信给蒋介石,称“东北之事不必找张,他每天打毒针,跳舞,不务政事,有事找杨督办或是我即可。”轻视领导,不尊重领导,这在任何一个朝代,都可能分分钟带来杀身之祸。然而,杨宇霆、常荫槐二人虽有致死之由,却无应杀之罪。张学良在处决杨宇霆、常荫槐二人之后,曾对外宣传他们七大罪状,分别是:“暗结党羽,图谋内乱,勾结共党,颠覆国府,阻挠和议,把持庶政,侵款渎职。”这七大罪状中,除了“阻挠和议”、“把持庶政”这两条能够成立外,其余均属于欲加之罪。杨宇霆和常荫槐关系虽好,但并未勾结任何人,至于“勾结共党”“颠覆国府”更是无稽之谈。“侵款渎职”则更是毫无根据。杨宇霆死后,张学良派人到他家去清点家产,只有区区60万元,还是数十年的积累而成。在聚敛家产成风的军阀时代,这简直就是“清官”啊。而且,张学良处决杨宇霆、常荫槐二人,没有经过任何的法律程序。事前,张学良也没有与任何人商量。张学良用这种几近于“暗杀”的方式,处决杨宇霆、常荫槐二人,是相当草率的,让许多奉系军阀元老级人物心寒。早在张作霖去世之时,日本军界高层前来吊唁。关东军司令官村冈长太郎就告诉张学良,“好自珍重,注意有人虎视眈眈,暗怀阴谋,企图伺机取而代之”。担任东北军军事顾问的土肥原贤二多次“向张学良进言,如不排除杨宇霆,即将危及司令的地位”。日本外交官林权助则说得较为含蓄,他:“今天的东北实际情况,同我们日本当年幕府时期德川家康时代很相似。”张学良听了这段话,特意买来日本《东洋史》,得知日本大军阀丰臣秀吉死后,儿子丰臣秀赖继承了大权。可丰臣秀赖的岳父德川家康却发动政变,逼死了女婿,篡夺了大权,建立了德川幕府。张学良看到此,自然心惊胆颤,还在书上作了朱笔圈点。我们相信,到了这里,张学良已经有了杀掉杨宇霆、常荫槐二人的想法。及至后来,杨宇霆、常荫槐二人自己作死,屡屡冒犯张学良,一意孤行地要张学良同意成立“东北铁路督办公署”,甚至要张学良马上签字同意,只不过是给了张学良一个借口而已。
2023-07-24 05:49:5415

电视剧《少帅》处决杨宇霆是哪一集?

第37集。学良因为在杨宇霆的事情上和凤至产生分歧,大发脾气,跟王树翰说不想再做总司令,这个时候杀杨之心已经暗许,恰逢杨宇霆和常荫槐一唱一和的强迫学良办东北铁路办公署,让常荫槐任铁路督办,逼学良在公文上签字,留两人吃饭,在饭桌上边吃边聊,却被两人拒绝。这一切让学良杀心顿起,命令警务处长高纪毅,以阻挠国家统一之罪处决杨常二人。1929年1月10日杨常二人被枪杀。张学良处决杨常二人震惊四方,面对各方的批判,学良对此事态度依旧强硬,要学唐太宗搞东北的贞观之治。扩展资料:《少帅》的创作背景:《少帅》的老中青配备可谓是实力与话题相得相得益彰。文章此次荧屏回归,话题十足。导演张黎说看中的是他能演《小爸爸》,又能演《黑豹》军人硬汉的可塑性。而“少帅”恰也是一位难以定义的人物。据说,文章为了演好这位历史风云人物,也是“拼了”,他曾亲自前往张学良故居捕捉饰演张学良的感觉。很多观众期望,在做演员与做导演这两个方面均都有着出众才华的文章,能够凭借此剧重焕演绎光彩。文章能够借此重量级角色成功新生,这也是大家最关注的话题之一。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少帅
2023-07-24 05:51:153

张作霖手下于大头是黑龙江省双城县人吗

张帅麾下大将资料1 张作相(1881-1949) 字辅臣,一作辅忱。奉天锦县(今属辽宁)人。绿林出身。曾与结拜兄弟张作霖投清盛京将军增祺,任巡防队第一营管带。1915年后,历任陆军第二十七师炮兵团团长、旅长、代理师长。1919年任 东三省巡阅使署总参谋长。1924年为吉林督军并几次出任吉林省省长。1927年任"安国军"第五军团长,次年依附国民党,改任吉林省政府主席,又任东北边防军副司令官等职。 --------------------------------------------------------------------------------2 汤玉麟(1871--1937),字阁臣,绰号汤二虎,他爱虎成性,在其豪华的会客厅里,墙上挂着一幅很大的“猛虎下山图”,他经常坐在铺有虎皮的沙发上。他原籍山东掖县,生于辽宁阜新,出身绿林。1902年被收编入奉天前路巡防营哨官、帮办。1912年任二十七师骑兵二十七团团长,次年升为五十二旅旅长。1917年赴京参与张勋复辟活动,失败后逃回阜新隐居。1919年又回奉天任东三省巡阅使署中将顾问。1921年5月任奉天陆军第十一混成旅旅长兼东边镇守使和剿匪司令。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后任第十一师师长。1926年任安国军第五方面军第十二军军长。同年4月任热河都统. --------------------------------------------------------------------------------3 张景惠,字叙五,1871年生于辽宁台安县八角台一个农民家庭。张景惠青年时代,跟随其父卖豆腐为生。他善于结交朋友,经常出入赌博场上。中日甲午战争后,清朝统治在东北陷于瘫痪状态,各地草泽枭雄,一时乘机而起。张景惠也拉起大排,由商务会长出面,在八角台镇成立自卫团,自任团练大,为本镇的商号富户看家护院。当时张作霖遭到土匪金寿山的袭击,借道八角台投奔冯德麟。张作霖、张景惠二人一见如故。张景惠拥护张作霖做自卫团的首领,自己情愿当副手,从此张景惠对张作霖言听计从。1902年,张作霖决定投奔清廷,张景惠等人随之。初任哨官,1903年提升为帮带,成为一名正式清朝军官。 1906年,张作霖任后路巡防营统领,张景惠也随之升为管带。1910年,张作霖指示张景惠、汤玉麟、张作相等人,以现任管带身分进入奉天讲武堂学习,并让张景惠随时将奉天军政动态报告张作霖。民国初年,张作霖任27师师长时,张景惠任该团长。1917年,汤玉麟因张作霖重用王永江而与张作霖交恶时,张景惠最终站在张作霖一边,升任第53旅旅长。1918年2月,张景惠率53旅劫持了直系从日本购置的一批军火,先后增编7个混成旅,张作霖提升他为暂编奉军第1师师长,随后被任命为奉军前敌湘西司令。同年8月,张景惠侦知场宇霆与徐树铮相互勾结,用奉军名义,私自招募新兵4个旅,发展个人势力,密报张作霖,遂使徐、杨被逐。张景惠升任奉军副司令,代表张作霖常住北京。1920年9月,北京政府又发表张景惠为察哈尔都统兼陆军16师师长。 --------------------------------------------------------------------------------4 张宗昌(1881-1932) 北洋奉系军阀。字效坤。山东掖县人。曾为土匪。辛亥革命时,任上海光复军团长。1913年投靠直系冯国璋,历任旅长、军官教导团团长,暂编第一师师长。1921年又投奔张作霖,曾任吉林省防军 第三旅旅长和第二军副军长,成为奉系重要将领。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南下占领上海,任苏皖鲁三省剿匪总司令。次年改任山东军务督办,组成直鲁联军,任副司令,1926年任总司令兼安国军副总司令。1927年初南下援助孙传芳对抗国民革命军,不久上海工人举行第三次武装起义,被驱逐北逃。次年在蒋介石、冯玉祥联合进攻下退出山东,所部被白崇禧收编。后在济南被刺死。 --------------------------------------------------------------------------------5 王永江(1872~1927)清末民初学者。字岷源,号铁龛。祖籍山东蓬莱县,生于辽宁金州。20岁以县试第一考取优贡,步入仕途。至民国7年(1918),升任奉天省长,民国12年(1923),兼任东北大学校长。民国15年(1926),鉴于军阀混战,借病请假回籍,从事著述 --------------------------------------------------------------------------------7 汲金纯字海峰,1879年8月15日生,属兔,海城县温香乡金家湾子人。幼年因家境贫寒,为地主扛活,不堪虐待,杀了地主的当家人,闯下了人命案,逃往他乡,参加了辽西一带有名的绿林首领冯德麟部。 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后,冯德麟、汲金纯组织了“东北义勇军”,奋起抗击沙俄军队,转战辽西各地。由于义勇军以“保卫家乡,打击沙俄”为宗旨,数月之间,就组织了几千人,武器多为大刀长矛。 1906年,张作霖、冯德麟被奉天将军赵尔巽招抚后,汲金纯在冯手下任管带(相当于营长职务),1912年任28师56旅旅长。1917年张勋复辟,张、冯热心支持,冯令汲代理28师师长,他亲自赴京赞助,未及一月复辟失败,张作霖正式任命汲金纯为28师师长。 1925年,奉系将领郭松龄倒戈反奉,汲金纯在连山一带击退郭松龄多次进攻,张作霖对汲更加器重。1927年任汲金纯为奉军第三、四方面军团第十五军上将军长。 1931年,“九·一八”事变,汲居住天津英国租界地,辞去军职。张景惠、张海鹏等投靠了日本侵略者,前来劝说汲金纯回归东北,为伪满洲国效力,被汲拒绝。日本侵略者又以高官引诱,不为所动。 汲金纯后来返回沈阳居住,甘愿做一个普通百姓,直至1948年病逝于北平,终年69岁。 --------------------------------------------------------------------------------8 杨宇霆,原名玉亭,字凌阁(后改为邻葛),1885年(清光绪十一年)生于一个贫困家庭,19岁时中清朝末科秀才,1906年留学日本士官学校,1911年归国,1916年开始辅佐张作霖崛起东北,经过兼并吉林和黑龙江,奉军三次入关,终于使张作霖”入主”北京、“扬威”中原,当上陆海军大元帅。杨宇霆当上陆军上将,江苏督办等要职。因与张学良的政见分歧,突出表现在“东北易帜”上,民国十八年(1929年)一月十日,张学良以研究成立东北铁路督办公署的名义,邀请杨宇霆和常荫槐到帅府,将二人枪毙老虎厅。 --------------------------------------------------------------------------------9 孙烈臣,字占鳌,后改赞尧。1872年6月23日生于辽宁黑山芳山镇老河深屯的一个染匠世家。孙烈臣5岁丧父,家境贫穷,无力就读。他打过短工、贩过马、擅骑射,当过护院炮手。庚子年间,孙烈臣因护送盛京总督增祺而立功,留用于督军部堂任戈什(即总督的侍从武弁)。不久命他热量募兵马,拨擢为中营帮带(相当于副营长)。后在朱庆澜麾下任管带。张作霖任统领后,孙烈臣的队伍改为前路巡防营,任四营营长。随张作霖征剿陶克陶胡、白音大赉期间,战功卓著,升前路巡防营帮统。 孙烈臣是张作霖最信赖的心腹干将之一。辛亥革命后,张作霖任27师师长,孙烈臣任该师步兵第54旅旅长。当张作霖与53旅旅长汤玉麟交恶时,孙烈臣始终站在张作霖一边,反对汤玉麟。张作霖与孙烈臣的关系甚为密切。1917年,冯德麟因参与张勋复辟被褫夺军权,孙烈臣在张作霖的荐举下升任27师师长。护法战争时,奉皖联合进军关内,孙烈臣任湘东司令,后任奉军副司令。1919年,张作霖逼迫北京政府任命孙烈臣为吉林督军,未果,转而任黑龙江省督军。同年8月,加陆军上将衔,兼黑龙江省省长。1921年3月,吉林督军鲍贵卿失宠于张作霖。张作霖调孙烈臣转任吉林督军兼省长,黑龙江督军由吴俊升继任。第一次直奉战争中,孙烈臣任镇威军副司令。奉军战败,直系军阀吴佩孚挥师北上,大在捣毁奉垣之势,张作霖处境千均一发,十分火急。孙烈臣乃孤军夺出锦州,独挡榆关之冲,扼守九门口,临阵督战,凡数十昼夜,抵住直军进攻,稳定了东北三省之局势,乃有直奉两系讲和之举。孙烈臣代表奉系,与直系代表王承斌会谈于天津英国军舰上,达成停火协议。张作霖于是闭关自治,整军经武,设立东三省陆军整理处,孙烈臣任统监兼陆军总部谋主(即参谋总长),张作相、姜登选为副统监,张学良为参谋长,开始全面整训部队,举办军校,培养军事骨干,并筹划建立空军,建立东三省第一座兵工厂。奉军力量于是开始增强。 --------------------------------------------------------------------------------10 吴俊升,字兴权,1863年11月21日生于辽宁昌图一个贫苦农家。从小失去就学机会。17岁投效辽源捕盗营为卒伍,当上骑兵。因剿匪有功,由“把总”而升任为统领官。被授予“勇字”称号。 1912年,满族王公勾结日人,组织宗社党,策动“满蒙独立”,吴俊升率领所部给其以沉重打击。后吴俊升因剿灭乌泰叛匪有功,晋升陆军少将。这次平叛胜利,粉碎了沙俄分裂中国的阴谋,他本人也因此以骁勇善战而扬名塞外。一年后,库伦蒙逆祸乱于经棚、辽源,均被吴俊升击溃,吴俊升任林西、经棚地区守备司令官。不久任洮辽镇守使,实力和地位与张作霖和冯德麟旗鼓相当。袁世凯欲当皇帝,张作霖、吴俊升、冯德麟等皆为复辟帝制摇旗呐喊。后全国一片讨袁声,吴俊升一反常态,支持张作霖“奉天人治理奉天”的主张,与其密谋取赶走段芝贵,夺取了奉天军政大权。在张作霖与冯德麟、汤玉麟的不和争斗中,吴俊升始终站在张作霖一边。张作霖为酬谢吴俊升,奏请中央建制29师,擢升吴俊升为师长。但中央政府未同意,张作霖竟先斩后奏而成。张作霖在称霸吉林、黑龙江两省的过程中,吴俊升充当了张作霖的得力帮手。吴俊升在奉系集团中,不仅年龄资历高于张作霖,就实力而言与与张作霖不相上下,但他对张作霖忠耿耿,唯张作霖之命是从。 --------------------------------------------------------------------------------11 马占山,字秀芳,1885年11月30日出生于辽宁省怀德县一个农民家庭。早年落草为寇,后率领他的弟兄们接受“收编”,当上了哨长。从此,开始了他的军伍生活。 1908年——1909年,徐世昌调张作霖和吴俊升镇压陶克陶胡和白音大赉叛乱。马占山随队英勇善战,深得吴俊升的赏识,将其强行留在自己的部队,并从4营中哨哨长提升为哨官。后历任少校连长、营长、骑兵团长。 1925年11月,郭松龄反奉,张作霖在新民巨流河一带组织力量抵抗郭军。同年12月,马占山随同吴俊升在辽宁新民白旗堡附近,同郭松龄军展开激战。郭军大败,马占山部尾随搜索,并活捉郭松龄夫妇。同年,马占山升任东北陆军第17师骑兵第五旅旅长。 1928年6月4日,皇姑屯事件,张作霖遇难,张学良主持东北军政事务,任命马占山为黑龙江步兵第3旅旅长。1929年任命他为黑龙江省剿匪司令,后改任黑龙江省骑兵总指挥。1930年调任黑河警备司令。 --------------------------------------------------------------------------------12 袁金铠,字洁珊,1869年生于辽阳县山岳铺。19岁中秀才。庚子之役,地方不靖,各地纷纷组织保甲,办理团练。袁金铠妻兄苏会忱之力得任北路保甲局总办,后任团练团董。1904年出任辽阳警务提调。后结交赵尔巽,受赵尔巽关爱,认为门生。赵尔巽任东三省总督时,袁金铠入督幕,参预政事。在赵尔巽的支持下,袁金铠谘议局副议长。 1928年6月4日,张作霖被炸死后,袁金铠支持张学良继承父业,统治东北。张学良主政期间,袁金铠任东北政务委员会委员,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公署参议。 --------------------------------------------------------------------------------13 阚朝玺,字子珍,又名朝洗,1884年生于盘锦一个农家。阚家曾一手操办了张作霖迎娶卢夫人婚事,从此阚、张两家有了因缘。 阚朝玺早年入锦州中学堂学习,后得知张作霖被清廷招安,遂投笔从戎,在张的巡防营中当了一名缮写文书的字兵,不久提升为统领部的总理(书记长)。 第一次直奉战争中,阚的表现得到张作霖的称赞。二次直奉战争中,阚任第5军副军长(军长为吴俊升)。战后升任热河特别行政区都统,成为一方封疆大吏,阚在任上大力种植鸦片以肥自己,极力扩编军队,以求势大。郭松龄反奉时,阚朝玺心怀贰志,引起张作霖不满。随手阚与常荫槐执法部队发生冲突,失去张作霖信任。1926年,声明辞职,寓避大连。1927年,张作霖就任陆军海军大元帅,经张宗昌斡旋,阚朝玺得到张作霖原谅,任大元帅府军政权执法处处长。 “九·一八”事变后,阚朝玺出任“四民维持会”委员长,后得罪日本人,被关押。出狱后更名朝洗,卖身投靠日本帝国主义,成为可耻的汉奸。从此阚在伪满中央银行任副总裁、总裁。1951年4月阚朝玺被捕,1952年8月11日病死狱中。享年68岁。 14 张学良 1901年6月3日(清光绪二十七年4月17日)出生于今辽宁省台安县桑林子乡詹家窝堡。名学良,字汉卿,号毅庵,乳名双喜,后改小六子。7岁从师学儒学。11岁生母赵氏病逝。15岁随父进入奉天城,步入社会,参加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二十一条”运动。 1919年3月进入东三省陆军讲武堂第一期炮兵科就读,任营长,从此开始了戎马生涯。1920年4月毕业,任团长,6月晋升为东三省巡阅使署卫队旅旅长,11月授陆军少将衔。1925年4月授陆军中将衔,10月升任镇威军第三军团军团长,1926年6月擢拔为安国军陆军第三方面军军团长,1927年授陆军上将衔。同时还兼海空军司令要职。期间奉父命参加了军阀混战:1920年的直皖战争,1922年和1924年的两次直奉战争,1927年10月至1928年1月同晋军傅作义的涿州之战。此外还参加了1920年秋吉林的剿匪战争,1925年平定郭松龄倒戈的战争,1926年8月同国民军冯玉祥南口之战,1927年春对抗北伐军的河南之战等。 1928年5月至12月,主持京津易帜、热河易帜、滦东易帜和东三省易帜。。东北易帜后,出任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和东北政务委员会主席,从此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1929年1月枪毙杨宇霆、常荫槐,巩固了执掌东北军政大权的地位。为收复国权,1929年7月挑起中东路事件,发动“抗俄”战争。1930年武装调停中原大战。10月就任中华民国陆海空军副司令,11月就任国民政府委员。1931年4月在北平成立中华民国陆海空军副司令行营,除主管东北军政外,还兼理华北军务。
2023-07-24 05:51:476

东北军杨雨婷个人资料

(1885-1929),本名,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奉系首领之一。奉天法库(今沈阳法库县)社山沟村人,祖籍口镇代岭村。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八师。历任冯军参谋长、东北军训练总监、东北兵工厂总经理、冯军第三、第四军团司令、江苏军务督察、鞍钢军参谋长、东北政府委员、国民政府委员。张死后,杨自诩为东北老兵,经常管教张学良。杨反对东北易帜,并拒绝在仪式当天合影。日本人也挑拨张杨的关系。1929年1月10日,杨雨婷和黑龙江省主席常荫槐要求张学良设立东北铁路监督所。张学良说这就完了晚饭,然后把警察局长高继义叫进了公馆。晚上,杨雨婷和常荫槐在老虎厅被高继义和谭海带领的六名警卫杀死。奉天将此事称为“杨昌左”。火中涅_岳贵妃,岳贵妃的扮演者,杨雨婷的简介,微博的照片杨雨婷,1978年9月出生于河南,汉族,内地女演员,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本科班。1998年主演第一部电视剧《家事风云》。2000年出演历史剧《大明宫词》。2004年拍摄了根据陈赓真实人物改编的作品《陈赓大将》。2008年,她的搭档老公方子彬主演了《家园》,主题是环保。2013年主演动作偶像剧《纵横四海》。
2023-07-24 05:52:021

少帅杀杨宇霆是在沈阳大帅府吗

是的,杨宇霆和杨荫槐二人被张学良枪毙,枪毙地点在沈阳大帅府大青楼老虎厅东宾客坐位。枪毙杨宇霆杨荫槐地点目前对外开放,在隔离护栏外参观拍照均可。杨宇霆常荫槐二人反对张学良东北易帜,张学良将杨宇霆常荫槐二人以办理公事为由传唤二人在大帅府老虎厅等待,后二人被枪毙于老虎厅东侧的宾客坐位。杨宇霆公馆在沈阳市大东区,2004年被评为沈阳市第一批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名录,目前被评选为市级文物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常荫槐也被评选为沈阳市首批不可移动文物名录。
2023-07-24 05:52:091

日本法西斯之父给张学良送本史书,是哪一本?

1929年1月10日晚8时左右,6名侍卫冲进老虎厅,将杨宇霆、常荫槐两人枪毙。默默见证这一刻的,还有老虎厅里的两只老虎标本,这是当年外号为"二虎"的汤玉麟送给张作霖的。彼时的汤玉麟正在热河省打造自己的"汤氏帝国",到了抗战时期他却一溃千里。张作霖将杨常"二虎"留给了儿子,儿子却怒而将其枪毙,此事虽非历史悬案,却仍然是争议多端。有的人说当时日本人忌恨杨宇霆超过了小张,有杨宇霆在日本人不敢发动九一八事变;有的人说小张这是在立威,没有这番勇毅和果决,一个"瘾君子"如何能管束下属?我们不妨回到100多年前的那一个夜晚,设身处地的想想张学良当时的处境,我们才能真切的明白,处在丛林状态下的张学良不得不下那个争议百年的命令。1月10日当天下午,杨常二人来到大青楼的老虎厅见张学良,希望能成立东北铁路督办公署,并任命常荫槐为督办,目的是将中东铁路纳入中方的有效管辖内。事实证明,如果排除有夺权的嫌疑,杨常二人的决断是非常正确的,仅仅他们死后半年,中东路就出大事了,这里我们先按下不表。两人说完便拿出早已经草拟好的便条,要求张学良签字。还说:"此事我们俩已经商量好了,就这么办了。你签个字,我们马上公布于众!"此时的张学良已经怒火中烧,几欲发作。但他却冷静下来,使了一招拖刀计。他先说这属于外交事务,要向南京方面请示,失败后说天色已晚,吃了饭咱再聊,杨常二人说自己家里人准备好了,就先回去吃,等会儿再来。张学良晚年时曾对着镜头解释双方冲突的原因。当时的常荫槐是已经是奉天的交通委员会的委员长,又是黑龙江的主席,杨宇霆又要求常荫槐去管位于吉林的中东路,他吐槽:"这常荫槐的能耐也太大了u2026u2026我说东三省没人了,只有一个人了吗?这怎能让他一个人把东三省都做了?"一个是权利实在太大,另外一个是杨常二人对张学良的轻蔑。可能不打算把张学良当做一个有思考能力的对象,或者是"瘾君子"、或者是"孩子",只要行使"橡皮图章"的功能就行,总之不是总司令。杨常二人嚣张跋扈,以老臣自重,路人皆知。当时已经是总司令的张学良,本应该是东三省最具权威的人。但杨宇霆还是一口一个"六爷"、一口一个"小伙",简直就像在训教徒弟。催动张学良下杀心的,还有一本史书、一封密电、一场宴席、一支部队。1928年6月4日凌晨,张作霖在帅府小青楼的这间会客厅内死去。炸死他的日本人还假惺惺的派吊丧专使林权助来,后来林权助返回日本时候在火车站上召开了一个记者招待会,讲了一句影响日后东三省局势的话:"今天东北实际情况,同我们日本当年幕府时期德川家康时代很相似。"位于小青楼的会客厅 张作霖故于此地 本人摄于沈阳张氏帅府张学良很好奇,托人到店里买了一本《东洋史》(实际是日本六史之一的《日本外史》),日方说法是被称作"日本法西斯主义之父"的大川周明寄的这本书,还专门用红笔将德川家康这一段的史实勾出来,供张学良快速阅读,后来大川周明在远东军事法庭上被判为甲级战犯。无论哪一种说法,张学良的秘书陶尚铭都确认,这本书给张学良杀杨常二人的决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这段日本历史是怎么回事呢?简单说说:丰臣秀吉统一日本后死去,留下了幼子丰臣秀赖。朝政仰赖以德川家康为首的众臣,但德川家康在任期间发展党羽,秀赖亲政遭到反叛,最终秀赖身死,江山被德川家康夺去。张学良看后汗毛倒竖,他认认真真的在这段历史上做满了笔记。聪明人一眼就看出来了,这丰臣秀吉和丰臣秀赖,难道不是张作霖和张学良吗?这杨宇霆,难道不就是德川家康吗?张学良不想步丰臣秀赖的后尘。但其实这时候张学良自己也有点问题,他虽然害怕权柄落入他手,文件公文经常自己批阅,但因公文繁复,他又"厌公务烦冗,高卧楼上,终日不出",甚至染上了毒瘾。闹得杨宇霆经常不请示就上楼叩他卧室的门,高喊:"起!起!有公事待决!",有时候于凤至还在房屋里,他就径直走过去,感觉对张学良就像待小辈一样。在这前后,蒋介石方面还发来一封密电。称白崇禧曾经劝告杨宇霆夺张学良的位置,蒋介石劝张学良先下手为强。蒋介石此举无疑是拉动张学良作为反对南方桂系军阀筹码,可以说,东三省这块宝地受到了外部势力的极大干预,仅在张学良下决心杀杨常事件上,就找到蒋介石和日本人的影子。但让张学良下杀心的,还有杨宇霆自己作的死。左 杨雨霆 右 常荫槐杨的实际地位,通过一场宴席表现的淋漓尽致。杨宇霆用私宅给他老爹祝寿,请了一大批人。于凤至和张学良先后进入杨公馆,所有人都是爱答不理,没想到杨宇霆来了,全体成员肃然起立,宾客还说杨宇霆是东北众望所归的人物。显然大家都没有把张学良放到眼里!于凤至也对杨宇霆的嚣张跋扈非常不满,她对张学良说:"你哪里像东北的主人,杨宇霆才是东北的真正主人!看看他那副德行,他眼睛里面还有你吗?"如果说这些只是功高震主或者恶意揣测,可杨宇霆和常荫槐养的一支部队,不得不让张学良打起十二分警惕!黑龙江有国防军、有省防军,但是杨宇霆作为兵工厂厂长,对其他部队的武器经常卡的很严,对黑龙江几个山林警备队所需武器却足额给足。这几个山林警备队是独立于编制之外,归黑龙江主席常荫槐的指挥!当时黑龙江军务督办万福麟已经表现出疑问,甚至拿"主少国疑,功高震主"的老生常谈来劝阻杨。但杨宇霆说自己没有野心、不抓军权,此举是对的起东北老百姓,这就让人疑惑了,万福麟是忠于张氏的,但黑龙江此时主席是常荫槐,他还私自在捷克借口了一笔军火,这是要干什么?后人说杨常二人没有反意,可又如何解释,他们私自在黑龙江拉起的这几个团的武装力量?一本史书、一封密电、一场宴席、一支部队,这四个一催动了张学良的杀意。从杨常二人离开老虎厅回家再回到大青楼,不过2个小时的时间。张学良心中可能像走马灯一样回忆了往事种种,而他也对自己的处境有了明确的判断。这是一个近乎黑暗森林的猎人世界,假如你不先开枪,你能确保杨常不会事后开枪吗?你没有智囊可以商量,站在总司令这个位置上,你只有兄弟、部下,唯一能合计的只有老婆于凤至。张学良内心中的猜忌不断盘旋,凝聚成恶意的野兽:杨已经成为了人们心中实际的东北王、他兵权在握、他深负众望、他可能觊觎我的位置u2026u2026对死亡的恐惧、对权威的留恋、对虎父无犬子的尊严的恪守,最终酿成了他杀人的血勇,在缜密的计划背后,张学良决定还将此事求问命运。在这间卧室里,张学良和于凤至开始抛硬币。张学良说如果这件事情我应该做,硬币就出正面。结果接连三回,硬币都是正面。张学良还觉得这硬币是不是有问题,就反着说这事情我不应该做,我就是不对,结果接连两回都是反面。张学良把硬币给于凤至弹第三回,于凤至看了一眼哭了,对张学良说:"我知道你要杀人!"打开一看,还是反面。当晚8时,杨常二人重回老虎厅被枪毙,死前震惊的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客观来讲,杨常二人对东北是有功劳的,他们也是爱国的,死前他们一直在日俄两大帝国中樽俎折冲,并无卖国之举,只有互相利用的手段。所以张学良在枪毙他们的时候,叫侍卫喊的是"阻碍国家统一"的罪名,事后有人将卖国的罪名扣在了杨常二人的头上,张学良拍案而起愤怒斥责,大抵也是维护了他们的声名。总的来说,张学良杀杨常二人,颇具有封建王朝杀功臣立威的行事风格,这也大概是近代社会未能真正进入法制道路的体现吧。杨常二人有反叛之心吗?我觉得是有的,要不然不可能去犯忌讳发展那支深山老林里的、独立于编制之外的军队。但我更愿意相信,杨宇霆仍然是犹豫的。他对老帅的忠诚天地共鉴,但又看到了张学良在执政期间种种的"不上进"、"不懂事",觉得必须要自己大包大揽。也可能是这样的犹豫,给了张学良先下手为强的机会。所以在流亡到东北的孙传芳事后才会夸赞张学良是英雄。张学良好好的安葬了杨常二人,也没有株连无辜,反而给了他们两家一笔丰厚的丧葬费,看得出张学良还是一个真性情的人物。无论如何,斯人已逝,历史也没有如果。但张学良也要承认此事带来的巨大影响。杨常二人已去,虽然无人再对张学良掣肘,但也意味着无人对张学良加以管教。他在毒瘾中日益堕落,而东北也失去了两名重要的精英人才。日本人也拍手称快,因为此前他们觉得杨十分难对付,他在的话东北会日益排外。晚年的张学良也透露,自己是愿意和日本人合作的,但不能把中国人当奴隶,但他在九一八事变中还是低估了日本军人的疯狂,这是他自己都承认的历史错误。杨常事件起于中东铁路,后来在当年7月份爆发了中东路事件,东北军和俄军兵戎相见,打了一场长达5个月的战役。晚年的张学良懊悔的说:"我跟俄国打仗,是很自不量力啊!"这场战役持续了近5个月之久,使得东北军精锐受到重创,也在日本军队面前暴露了其战斗力贫弱的本质,助长了日军的侵略野心,最终酿成九一八事变。
2023-07-24 05:52:164

张学良手下有哪些将领

张学良手下的将领有:1、万福麟:万福麟字寿山,吉林农安人,祖籍直隶宁河。当时任国民政府陆军第五十三军军长。东北军张学良的部下,曾任黑龙江省督办、辽宁省主席、二十集团军副总司令等职。2、张作相:张作相字辅忱,祖籍直隶深县太古庄花盆村,生于奉天锦州义县。是张作霖的结拜兄弟,张学良的辅帅。张作相在吉林任职期间,创办吉林大学,修吉敦铁路,兴办自来水,铺筑柏油马路,拒绝与日本人合作修筑吉海铁路。1949年3月,张作相患病逝于天津。3、王家桢:王家桢祖籍文登县,黑龙江双城人。1924年毕业于日本庆应大学经济科。1927年王家桢到外交部任科长。1928年王家桢转到张学良部从事外交事务担任过北京政府外交部秘书、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公署外交机要处主任等职,成为张学良的心腹。国民党政府外交部常务次长。4、王树常:王树常字霆午,奉天人。早年赴日本留学,1919年回国。曾任北洋政府参谋本部科长、黑龙江督军参谋长、镇威上将军公署总参谋兼军长。1927年后任张学良部第十军军长、国民党政府军令厅厅长、黑龙江省政府委员。1930年任河北省政府主席。1932年后任天津卫戍司令。5、郭松龄:郭松龄字茂宸,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东陵区深井子镇渔樵村,当张学良从讲武堂毕业后担任巡阅使署卫队旅旅长时,便向张作霖推荐郭松龄任卫队旅参谋长兼第二团团长。郭松龄担任卫队旅参谋长后,专心致力于训练、整顿军纪,进行军事教育。不到1年时间,卫队旅的面貌大为改观,绿林弊端一扫殆尽,军容一新,名冠各军。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万福麟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张作相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王家桢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王树常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郭松龄
2023-07-24 05:53:316

杨宇霆的哀悼挽联

张作霖的秘书长袁金铠挽杨宇霆顿使精神增剧痛;欲伸哀挽措辞难。——张作霖的秘书长袁金铠挽杨宇霆袁金铠(1869-1947),字洁珊,辽宁省辽阳县山岳铺人,原任张作霖秘书长,张作霖称之为二哥而不呼其姓名,在奉系中地位崇高。19岁中秀才。庚子之役,地方不靖,各地纷纷组织保甲,办理团练。1904年出任辽阳警务提调。后结交赵尔巽,受赵尔巽关爱,认为门生。赵尔巽任东三省总督时,入督幕,参预政事。在赵尔巽的支持下,任谘议局副议长。武昌起义发生时,向赵尔巽进策,赵尔巽采纳之。当得知张榕等密谋驱逐赵尔巽,宣布独立的消息时,马上建议赵尔巽电召张作霖带队来奉天护驾,并迅速成立东三省保安会。此举促成了赵尔巽继续控制东三省的局面,由此受清廷赏四品京堂,襄办关外练兵事宜……。此联写出东北当局领导人群的震撼,以及不知如何哀挽的情景,传神之至!在这场震惊全国的政治血案中,曾任五省联帅的孙传芳突然成为各方注目人物。这位五省联帅兵败丧地后即北上依附奉系,奉军撤至关外,孙亦随同到了奉天。张学良对孙颇为礼遇,特别在帅府内设有“孙联帅办公室”,位列上宾,随时与少帅会谈。既似贵宾,又似高等顾问。而这位联帅白天在帅府办公,晚间则在杨宇霆家中打牌。杨、常伏诛后,孙被邀至帅府,甫与张见面,张即说:“馨远,我又放了一炮。”孙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乃问“是什么事?”张说:“我把邻葛和翰香都处决了。”孙即时把大拇指一伸说:“英雄,英雄!要想做大事,不杀几个人行么?杀得好,杀得好!”他虽然这样说,内心则极为震动,自己置身于险境,这位年不到卅的少帅竟然不动声色就处决了东北两个重要人物,手段之狠,较乃父犹有过之。所以他虚以委蛇,随着帅府人员忙碌了一整天,满肚子盘算自己的处境,卅六计走为上计,因此孙于1月11日不告而别,乘早车赴大连,到了大连才写信给张学良称家中有事不及走辞。张学良闻孙传芳不告而别,笑对部下说:“馨远为什么这样胆小?” 杨宇霆、常荫槐被杀后,对少帅来说,“立威”是做到了,因为整个东北的军政人员对于少帅不再有“阿斗”的看法。不过对于他杀杨宇霆的对不对则各有各的看法。东三省官银号总办于冲汉挽杨宇霆棘门坝上如儿戏;我识将军未遇时。——东三省官银号总办于冲汉挽杨宇霆于冲汉(1871-1932),字云章,辽宁省辽阳县人。甲午中日战争时,东渡日本。1905年日俄战争期间,充当日军间谍。1918年任东三省巡阅使署总参议。1920年任东三省官银号总办。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参加伪满建国会议并任伪满监察院院长,伪满国务院总参议。1932年10月病死于大连。东北军宪兵少将司令陈兴亚挽杨宇霆天地正气谁留意;人事无常莫再来。——东北军宪兵少将司令陈兴亚挽杨宇霆陈兴亚,后任京师警察厅总监,受到张作霖的特别奖赏,被授予陆军中将衔,并被授予二等文虎勋章。1930年正月,地方储蓄会的会长和经理受杨春元(杨宇霆)委托给先死的杨宇霆和在他后死的父亲杨永昌同时安葬。实际一切由杨春元母亲授意。这桩丧事规模轰动全省。杨家拿出银币2万元,作为治丧经费,张学良又拨给5000元。开始筹备工作时,在地方储蓄会临时挂了牌子。成立治丧筹备处。杨宇霆长子杨春元是大夫人所生,当杨宇霆被处死之际,他正在德国留学。杨宇霆死后,张学良发函叫杨春元回国,他毫不犹豫的回来。张学良召见他,对他进行抚慰。杨春元没做工作,在沈阳大东区经营一个商店。治丧筹备处主办人员,公推德高望重的陈丹林为首,由副会长王占元负责一切筹备事宜。对于治丧的日期、僧道经、乐队、扎纸活,灵棚等都作了周密安排。请陈丹林做“点主官”。另如招待筵席、厨师,接待工作无不做妥善准备。由沈阳聘雇棚匠高手,以及搭棚器材,两座高大豪贵的苏州式灵棚,在杨家东西两院高高搭起。东灵棚是杨父杨永昌,西灵棚是杨宇霆,每座棚内都是四台经(僧道),东西两门,各设有四台鼓乐,昼夜不停轮番吹奏,唢呐声凄婉悱恻,震人心弦。南园摆满纸扎的人马、车辆、财宝等。外地赶来赴丧敬祭的人来人往,热闹非凡。治丧招待筵席原料,干鲜蔬菜全是派专人从天津购进的,有青椒、茄子、黄瓜、蒜台、藕和冬笋,高档菜有海叁、鱼翅、燕窝,各种山珍海味应有尽有。燕窝仅仅是正日子给大宾及点主官一席之用。一般客人多是用海参席招待。出殡前两天张学良特派来两连骑兵,两个汽车连作出灵时前导的仪仗队。出灵时队伍浩浩荡荡,有六十四人抬着一条龙棺椁的大杠,前面是杨永昌,后面是杨宇霆。队伍最前面的是地方警察队开路,其次是骑兵连、汽车连、纸扎人马等,以后是吹鼓手、僧侣诵经。所过之处,经语呢喃,笙管齐鸣,锣鼓铙钹,震耳欲聋。家属后辈,素衣孝服,麻绳拖地,呜咽低泣,哀伤不已。地方官员,各界代表及远亲近友,依次陪阵两旁,垂首示哀。整个送行队伍不下五千人。最后把杨永昌安葬在蛇山沟村杨宇霆的墓北,而原来杨宇霆生前给他父亲准备的陵园墓穴,却安放了他本人。杨家后代又在杨宇霆墓周,埋上石柱圈以铁管栏杆,外地运来翁仲和石刻狮、马、骆驼,树立华表。正前面修建了水泥牌坊,前面有旱桥。张学良挽杨宇霆讵同西蜀偏安,总为幼常挥痛泪;凄绝东山零雨,终怜管叔误流言。——张学良挽杨宇霆杨宇霆的灵棚挂满省县官员和各界名流赠送的挽联和幛子,都是名贵绸缎呢绒所制,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张学良送的这副挽联。对于张学良处决杨、常的是非功过,留给历史学家评说。但从这幅挽联来看,即寄托了对死者的哀思,又指出死者被“流言”所误而招致杀身之祸。缱绻悲哀,义正词严,溶为一体,堪称挽联中之佳作。上联“讵”,怎么。“西蜀”,指三国时期刘备建立的政权。是说易帜已成,全国统一,东北怎能同偏安一隅的西蜀相比呢? “幼常”,指马谡,字幼常,三国时期西蜀的将领,与曹魏大将张郃战于街亭,因违背诸葛亮的部署,被张郃打败,将街亭丢失,被处斩刑。“挥痛泪”,典指马谡是诸葛亮的爱将,按私情诸葛亮不忍心斩他,但按军法不得不斩,所以在斩马谡时,诸葛亮“为之流涕”。这就是诸葛亮挥泪战马谡的故事。上联是说,现在东北的处境怎能同偏安一隅的西蜀相比呢?但处决杨宇霆时的心情,总还是与诸葛亮挥泪战马谡有相似之处的。张学良在《致杨宇霆是夫人函》中说:“弟受任半载以来,费尽苦心,多方劝导,倩人转述,欲其稍加收敛,勿过跋扈,公事或私人营业,不必一人包办垄断。不期骄乱成性,日甚一日,毫无悔改之心,如再发生郭、王之变,或使东三省再起战祸,弟何以对国家对人民乎!然论及私交,言之痛心,至于泪下,弟昨今两日,食未入口,寝未安寐,中心痛耳。”这种复杂的心情,与挽联是一致的。下联“东山零雨”,典出《诗经·东山》:“我徂东山滔滔不归,我来自东,领域其蒙。”东山零雨,反映的是一种凄惨悲凉的景象。“管叔误流言”管叔为流言所误。周武王死后,年幼的成王继位。由武王之弟周公代管国家政事。武王之弟管叔、蔡叔、霍叔负责监管殷朝遗民。后来又人造要说,周共想谋害成王,篡夺王位。殷纣王之子武庚,趁机煽动管叔、蔡叔发动叛乱。于是周公率兵东征,平定了叛乱,杀了武庚、管叔,流放了蔡叔。下联说杨宇霆之死是很凄惨的,虽然由于他自己误心流言所至,但终究还是很值得可怜的。法库县名士陈丹林悼杨宇霆题咏纪念、杨宇霆联长城檀道济;返日鲁阳戈。由于杨宇霆死于非命,原因非三言五语可说清楚。法库县当时名士陈丹林对杨宇霆之死曾作一首《五律·无题》诗:“壮士挽天河,中流起恶波。长城檀道济,返日鲁阳戈。有泪挥知已,无词上挽歌。欢迎曾几月,舆榇此回过。”颔联以檀道济、鲁阳相比,足见其对杨宇霆的推崇。有泪挥知已;无词上挽歌。而颈联备极哀痛,“无词上挽歌”却是当时实际情况。法库县平治学校总务长阎宝海悼杨宇霆山势嵈岈,云龙蔚起;水流婉蜓,草木华兹。烈烈奇勋,应共青山峙柳寒;悠悠逝水,长随林木绕佳城。——法库县平治学校总务长阎宝海撰书辽宁省法库县蛇山沟村杨宇霆陵墓杨宇霆陵墓位于法库县东15里的蛇山沟村。蛇山沟村依山傍水,树茂林丰,风景极为优美,沟两边突冗而起两座小山,沟北的石景山山顶怪石多姿,山顶南侧有一石洞,石洞供石佛数尊,石洞中有一横向卧碑,碑长3米,高82厘米,碑刻于1944年,碑文刻有“佛之洞天,吾之乡里,惟佛与我,彼此相依……”等文字。沟南的梯形山松林茂密,从松林缓步而上,层层奇形突冗,异常可观。陵园建在后景山阳坡,占地面积15亩,呈正方形,四周竖有白石桩,桩间横穿两道二寸粗的铁管相连,墙外松柏成林。正门前建有上马石和三重四桶式拱桥,桥北矗立宽高各约七米的重檐式牌楼,雕金缕银,玻璃碧瓦,伟宏壮观。正前面修建了水泥牌坊,牌坊两侧石柱有法库县文化名人阎宝海撰书的两副对联(另一见下)。园内通往坟墓的是青砖铺就的甬道,两边碧绿如茵的草坪,两侧排着用唐山绵石精刻的望天吼(华表),立仗着猪、马、牛、羊、鹿、驼、象等石兽和文武石人翁仲。坟前立有墓碑,刻“陆军墓上将江苏督办杨公宇霆之墓”。这里独好的风景,虽然遭到破坏,但给予复修,恢复原貌,是一处有历史价值的游览区。
2023-07-24 05:53:581

【历史】杨宇霆怎么死的

杨宇霆被张学良事先安排好的警务处长高纪毅、副官谭海等枪杀在帅府会客厅东大厅(老虎厅)。杨宇霆(1885—1929),字邻葛,系北洋军阀执政时期奉系军阀首领之一。奉天法库(今沈阳市法库县)蛇山沟村出生,祖籍宋道口镇代岭村。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八期步科毕业。历任奉军参谋长、东北陆军训练总监、东三省兵工厂总办,奉军第三和第四军团司令,江苏军务督办。安国军参谋总长,东北政务委员会委员,国民政府委员。张作霖死后,杨以东北元老自居,时常管教张学良。杨反对东北易帜,东北易帜典礼当天拒不参加集体留影。日本人也从中挑拨张杨关系。1929年1月10日,杨宇霆与黑龙江省主席常荫槐向张学良提出成立东北铁路督办公署的要求。张学良推说晚餐再说,后召警务处长高纪毅进府,晚上杨宇霆与常荫槐被高纪毅、谭海率领六名卫士杀害于“老虎厅”,奉天称此事件为“杨常而去”。扩展资料:真正杀死杨宇霆的人,其实不能说是张学良。张学良只是拿起刀子的人,真正把杨宇霆送到刀子底下的,有三个人。第一个是日本人。自从张作霖把杨宇霆提拔重用之后,杨宇霆通过协办东北海军,督办奉天兵工厂等作为,极大的加强了东北的军事实力。杨宇霆治军有方,通过他的调教,东北军的面貌焕然一新,战斗力自然也得到了不小的提高。除此之外,杨宇霆主导了东北的田亩税赋制度的改革,大大加强了东北的经济实力,同时积极推动东北道路设施的建设,使得东北成为了一个经济和军事实力日益强劲的地方政权。一个强大的东北,绝对不是日本人想看到的。第二个就是蒋介石。1928年,南京的蒋介石想和奉系和谈,派了桂系的白崇禧和杨宇霆见面。白崇禧传达了蒋介石和谈的意愿,而杨宇霆明白,蒋介石的所谓和谈无非缓兵之计,直言了关内各路军阀的貌合神离,以揭示蒋介石假和谈的态度。最后更是以推举张学良为民国总统的提议反诘了蒋介石的和谈诚意。从此蒋介石对其怀恨在心,有这个人在,蒋介石很难对付得了奉系,想拉拢张学良也注定碰一鼻子灰。蒋介石想了一个简单而有用的法子,就是把杨宇霆和白崇禧的南北和谈说成了杨白密谋联合推翻张学良的阴谋。并透露给了张学良。那么多的谣言传来,难说张学良不害怕。第三个人,就是杨宇霆他自己了。杨宇霆是流学日本的,在日本学习军事的时候就出类拔萃,回到东北又能得到张作霖的格外器重,心气不免高傲。这种高傲在张作霖未死之前倒也无妨,因为张作霖算是个大度的人。尤其是对杨宇霆、郭松龄、王永江之类高级知识分子十分之宠信。可是张作霖死后,杨宇霆并没有能够审时度势,他没有把张学良和张作霖分清了看,今日的汉卿哪能比昔日的大帅。一朝天子一朝臣,杨宇霆觉得自己的身份重,可以突破这种规律。可惜,他看错了对象。他对张学良的种种批评和指责,虽说是出于一片衷心,但是自古忠言难入耳,杨宇霆的劝谏和批评得到的更多是张学良的暗中反感。当然了,战在边缘认为仅仅是反感就杀掉如此举足轻重的人物,也未免太儿戏。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杨宇霆
2023-07-24 05:54:285

少帅剧中常荫槐的扮演者

  少帅剧中常荫槐是由徐光宇扮演。  徐光宇在出演《少帅》中常荫槐这个角色之间做了很多戏前工作,包括对这个历史人物的资料研究和形象深度揣摩。在记者采访徐光宇时,徐光宇谈到这次的演出他花了不少心思,在造型和角色的颠覆扮演上都做足了功夫。  常荫槐(1888—1929),字瀚勃,生于吉林梨树。 1910年毕业于奉天法政学堂第二期。1922年参加第一次直奉战争,任骑兵第三旅参谋长。后任北京政府交通部参事、国务院参议,吉林、黑龙江两省剿匪总司令部参谋长,奉军镇威军骑兵集团司令部参谋长。1924年任奉天全省军警执法处长兼清乡督办。是年参加第二次直奉战争,任奉军第三、四方面军军团部政务处长、交通司令。1926年任京奉铁路局长。是年12月张作霖联合孙传芳、吴佩孚组建安国军,他受任安国军交通总长。1927年6月张作霖等成立安国军政府,任潘复内阁交通次长,不久代行部务。1926年6月至1927年9月任交通部唐山大学(即唐山交通大学,现西南交通大学)校长。1928年3月任关税自主委员会委员。是年6月张作霖被炸身亡后,7月由总参议杨宇霆举荐出任黑龙江省省长。不久被东三省保安总司令张学良任为东三省交通委员会委员长,与杨宇霆来往密切,反对东北易帜,未果。同年12月被南京国民政府委任为黑龙江省政府主席。易帜当日,与杨宇霆公开拒绝参加张学良等东北军政长官与南京政府代表的合影,在公馆拒不悬挂青天白日旗。1929年1月与杨宇霆同被张学良枪杀。
2023-07-24 05:55:294

满清常荫怀是什么职务

常荫槐(1888—1929),字瀚勃,生于吉林梨树。 1910年毕业于奉天法政学堂第二期。1922年参加第一次直奉战争,任骑兵第三旅参谋长。后任北京政府交通部参事、国务院参议,吉林、黑龙江两省剿匪总司令部参谋长,奉军镇威军骑兵集团司令部参谋长。1924年任奉天全省军警执法处长兼清乡督办。是年参加第二次直奉战争,任奉军第三、四方面军军团部政务处长、交通司令。1926年任京奉铁路局长。是年12月张作霖联合孙传芳、吴佩孚组建安国军,他受任安国军交通总长。1927年6月张作霖等成立安国军政府,任潘复内阁交通次长,不久代行部务。1926年6月至1927年9月任交通部唐山大学(即唐山交通大学,现西南交通大学)校长。1928年3月任关税自主委员会委员。是年6月张作霖被炸身亡后,7月由总参议杨宇霆举荐出任黑龙江省省长。不久被东三省保安总司令张学良任为东三省交通委员会委员长,与杨宇霆来往密切,反对东北易帜,未果。同年12月被南京国民政府委任为黑龙江省政府主席。易帜当日,与杨宇霆公开拒绝参加张学良等东北军政长官与南京政府代表的合影,在公馆拒不悬挂青天白日旗。1929年1月与杨宇霆同被张学良枪杀。
2023-07-24 05:55:371

少帅中常荫槐扮演者

从影视剧《少帅》的官方资料来看,并没有常荫槐的扮演者,可能剧中常荫槐的仅仅是个龙套人物,剧组并没有特殊的刻画。历史上的常荫槐位高权重,最后死于张学良枪下。常荫槐(1888—1929),字瀚勃,生于吉林梨树。 1910年毕业于奉天法政学堂第二期。1922年参加第一次直奉战争,任骑兵第三旅参谋长。后任北京政府交通部参事、国务院参议,吉林、黑龙江两省剿匪总司令部参谋长,奉军镇威军骑兵集团司令部参谋长。1924年任奉天全省军警执法处长兼清乡督办。是年参加第二次直奉战争,任奉军第三、四方面军军团部政务处长、交通司令。1926年任京奉铁路局长。是年12月张作霖联合孙传芳、吴佩孚组建安国军,他受任安国军交通总长。1927年6月张作霖等成立安国军政府,任潘复内阁交通次长,不久代行部务。1926年6月至1927年9月任交通部唐山大学(即唐山交通大学,现西南交通大学)校长。1928年3月任关税自主委员会委员。是年6月张作霖被炸身亡后,7月由总参议杨宇霆举荐出任黑龙江省省长。不久被东三省保安总司令张学良任为东三省交通委员会委员长,与杨宇霆来往密切,反对东北易帜,未果。同年12月被南京国民政府委任为黑龙江省政府主席。易帜当日,与杨宇霆公开拒绝参加张学良等东北军政长官与南京政府代表的合影,在公馆拒不悬挂青天白日旗。1929年1月与杨宇霆同被张学良枪杀。
2023-07-24 05:55:431

为什么张学良一上任就将杨宇霆和常荫槐杀掉?

因为杨宇霆和常荫槐反对张学良东北易帜。杨宇霆和常荫槐在老帅张作霖死了之后,杨宇霆居功自傲,常常不把张学良放在眼里,有时候组织开会甚至已经达到了不需要张学良同意就通过会议章程的地步。在张学良上任后准备东北易帜完成祖国统一的时候,杨宇霆和常荫槐都持反对意见并且在易帜的当天拒绝参加合照,两个人的门口也拒绝悬挂青天白日旗。1929年1月10日,杨宇霆和常荫槐向张学良提出成立东北铁路督办公署的要求,并且逼迫张学良当时就签字,张学良无奈推脱说等到晚饭后再签,到了晚上杨宇霆和常荫槐再次来到张学良府邸,张学良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将两人在老虎厅处决。扩展资料在东北军中有两位位高权重的人物,分别是杨宇霆和常荫槐,这两人曾在张作霖时期就非常受重视,其中杨宇霆更是有张作霖的智囊和军事之称,曾经权倾一时。张作霖是一个脾气非常暴躁的人,被他骂过的人不在少数,但是对于杨宇霆,张作霖可是从来不干骂的,可见杨宇霆对于张作霖有多么的重要。再说说这位常荫槐,他曾是黑龙江的省长,手握重兵。这两位可以算是东北军中的大佬级人物了,可是张作霖被日本人炸死后,张学良刚刚继任东北大权,就将这二人给枪毙了,到底是为什么呢?虽说两人曾经位高权重,但那也是过去,现在新的领导继位,不管当初张作霖是怎么样对待你们的,张学良初生牛犊不怕虎,可不惯着他们。杨宇霆和常荫槐二人也厉害惯了,没有将年轻的张学良放在眼里。张学良的命令杨宇霆不是挑刺,就是干脆不执行,对张学良这个人也不尊重。再看看这个常荫槐呢,人家可是两面三刀,一面奉承着张学良,可是在背地里却又讨好蒋介石,张学良知道后自然是非常生气的。这两人一个不为自己办事,另一个又对自己不忠心,要了有何用?于是张学良就动了杀心,有一天张学良叫两人前来商议事情,没想到这二人刚刚进门,还没等说话,就被张学良提前安排好的士兵给一顿乱枪打死了。之后张学良又向外界定了杨宇霆和常荫槐二人的罪,足足有七大罪过。
2023-07-24 05:55:512

电视剧少帅处决杨宇霆是哪一集

是第37集。张学良告诉王树翰,他不止打落牙齿和血吞,是连舌头都咬断了,一山容不了二虎,王树翰听出他未竟的狠厉之意,劝他不要鲁莽行事。杨宇霆带着常荫槐去找张学良,他认为东北铁路应该联通联运统一管辖,必须成立东北铁路督办总署,督办必须是常荫槐,两人拿出公文和笔一定要张学良签字,张学良说这涉及外交不可草率,看两人不依不饶退一步说留二人吃饭再说,两人却拒绝了称晚上再来。看着两个时时在自己面前都要说一不二的人离开的身影,张学良叫来了警卫处长高纪毅,命令他以阻挠国家之罪在帅府老虎厅办了他们。扩展资料:电视剧少帅剧情简介传奇人物张学良的人生自传,娓娓道出这位沧桑老人辉煌而又坎坷的一生。张学良出生于军阀混战的年代,幼年丧母,是大军阀张作霖最钟爱的长子。这位顶着父亲光环的风流公子,自进入父亲创办的陆军军校起,便踏上了一条戎马之路。从最初带兵打仗到几经战争的洗礼,遭受过挚友郭松龄举兵反奉的打击,忍受着父亲被日本人谋杀的家仇国耻;最终担负起身上的家国重任,成长为东北三省的领导者。张学良一生风流倜傥,却情归两位奇女子,与原配于凤至、挚爱赵四相伴一生。他吸毒成瘾,最终靠外国医生打戒毒。他有颗赤子之心,为了中国的统一,实行“东北易帜”,对蒋介石绝对服从;但也因此,在九一八事变中,让日本人占领了沈阳。终于,他在三十六岁那年与杨虎城将军策划了西安事变,结束了内战,促成国共合作、一致抗日,而他自己却因此被软禁长达半个世纪之久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少帅
2023-07-24 05:56:066

为什么张学良非要杀杨宇霆呢,杀他了的后果是什么

在现在的所谓正史或关于张学良的很多传记里,都把杨宇霆刻画成了一个亲日派和一个与张学良争权夺利的阴险小人。殊不知要是没有杨宇霆东三省加热河早就变成日本人中的囊中之物了。九一八事件造成的原因根本原因在于张学良的误国(很多人把原因归于蒋,说蒋让张不抵抗才致。其实蒋虽说是委员长,东三省虽说已经易帜,但是明白人都知道东三省还是张学良的。有愤青说是属于东三省人民的,那真是这样那张学良没有经过什么全民公投之类的所谓形式,就敢公然把军队撤走?杨宇霆自幼出身寒门,完全靠自己的努力当上了张作霖的参谋长,深的张马匪的信任,为张作霖统一东北立下了汗马功劳,人称“杨诸葛”。张学良不过而立之年,就当上了东北三省保安司令,多少有点稚嫩,再加上郭松龄事件,让张学良痛下杀心。最终杀了有功之臣,让日本和沙俄从中得利,总之,张学良杀掉杨是一很严重的错误。为什么张学良非要杀杨宇霆呢?杀他了的后果是什么?第二次直奉战争后,杨宇霆、姜登选、张宗昌等都捞到了督军头衔,尤其杨宇霆捞得江苏督办一差,甚为得意,而战功卓著的郭松龄一无所获,甚为愤懑。与郭松龄关系极为密切的少帅张学良,也代为不平。杨宇霆赴江苏就任时,向张作霖请示派一支部队一同赴江苏以壮行色,并可补充奉军在宁、沪的两个师。而作为张作霖的接班人,张学良不但不予支持,反将原驻浦口的刘伟一旅调回,以示拆台。骄傲自负的杨宇霆,一怒之下只带若干卫士前往赴任。由于其兵单势孤,贪功轻进,不到10天,即被孙传芳、陈调元逐回,丢官失地,颇为狼狈。一时间,杨宇霆的声望为之大挫。不久,郭松龄在“清君侧”、“诛杨宇霆,逐王永江,消弭战祸”的口号下,举起了反奉的旗帜。对此,不少人认为是杨宇霆“妒能抑功”,把郭松龄逼反的。由此,张作霖对杨宇霆也产生了疑虑。特别是张学良,不仅失去了多年的得力臂膀郭松龄,还因此遭到父亲的严厉责怨,所以对杨宇霆的迁恨与日俱增。杨宇霆是一个骄傲自负忘乎所以的人。他自恃功高,有张作霖做靠山,根本不把他人放在眼里,也觉察不到周围对他的疑忌和不满,仍然一意孤行。在他的竭力怂恿下,张作霖又第三次入关参加了内战,在这一点上,他又和张学良“休养生息,伺机而动”的政治主张大为矛盾。这时,第三、四方面军团长韩麟春因为“害病”离职,杨宇霆说服老帅让其取代了韩麟春的军权,与张学良同任军团长,张学良对此极为不满。但碍于父亲,不得不虚与委蛇,实则时刻提防,不予合作。黑龙江督军兼省长吴俊升被炸死后,张学良决定让万福麟兼任省长,碍于杨宇霆的极力推荐和支持,张学良才不得不改任常荫槐为黑龙江省长。常荫槐到任后,飞扬跋扈、专横擅权,丝毫不把万福麟放在眼里。他自行组建所谓“森林警察”,添购大批新式枪械,作为自己掌握的武装。万福麟自恃是张作霖的亲家,又是奉系的“元老”,对常荫槐的骄纵专横,十分恼怒,屡次向张学良哭诉。张作霖死后,杨以东北元老自居,时常管教张学良。杨反对东北易帜,东北易帜典礼当天拒不参加集体留影。日本人也从中挑拨张杨关系。1929年1月10日,杨宇霆与黑龙江省主席常荫槐向张学良提出成立东北铁路督办公署的要求,张学良推说晚餐再说,后召警务处长高纪毅进府,晚上杨宇霆与常荫槐被高纪毅、谭海率领六名卫士杀害于“老虎厅”,奉天称此事件为“杨常而去”。杨宇霆是日本士官学校毕业生,在日本人中自然有许多老朋友。而且张作霖在世时,和日本人的来往与交涉,如借款、购买武器、请兵镇压郭松龄等,都是杨宇霆一手操办,而张学良和日本人则有杀父之仇。在张学良掌政后,杨宇霆和日本人的来往不仅没有收敛,而且书信往来过从甚密。张学良曾两次安排杨宇霆到黑龙江和吉林去担任要职,都遭到其拒绝。杨宇霆却整日在公馆内接待各方面的官僚政客,优礼相加,倍加笼络。杨宇霆的这些表现与举动,不能不引起张学良更多的疑虑和不安,所以从张学良角度看杀了他也很正常。就当时的背景来看,从张学良自身角度,没有问题,就算晚年他后悔,但如果再来一次,他还会那么干的,这种事历史已经发生了无数次,少主年幼,老臣不把少主放眼里----结果通常是:少主被迫退位或成傀儡或被杀,老臣上位或被杀-----世上没有几个周公旦的。从历史角度看,其实是说不准的,历史是没有如果的,但仅就杨常的事迹来看,东北不会好到哪去,说杨常会坚定抗日的都活在梦里。总得来说,杨常是自己找死,怪不得其他。找死这种事其实跟才能没关系的,恃才傲物,功高盖主,有多少英才死在这八个字上?有错么?或许好多好多人都在说毁什么自己的万里长城-----杨不是檀道济,张也不是刘义康。请再次注意,杀杨是张自己的主意,杨是死在自己的行为下而不是谗言和猜忌下。但这对张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张太年轻,玩不转呀;杀杨常后直接面临的就是无人可用的问题,东北军走向衰落, 也有了后面的九一八。
2023-07-24 05:56:581

张作霖大帅府

张作霖大帅府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朝阳街少帅府巷,是张作霖及其家属和长子张学良的官邸和私宅,又称“张氏帅府”。张氏帅府是中华民国早期 历史 的重要组成部分。 张作霖帅府始建于民国三年(1914年),总占地5.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达2.98万平方米。民国五年(1916年)张作霖正式入住,以后又不断扩建,达到现在的建筑规模。张氏帅府由南部三进四合院,东院、中院、西院和院外建筑组成的的建筑体系。精美的建筑体现了当时中国最高统治者:“东北王”张作霖至高无上的气质。 张氏帅府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国家4A景区。张学良将军铜像。张学良(张氏帅府)旧居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张氏帅府大门。张作霖子女上学用的马车。张氏帅府一进门。张作霖办公室。张作霖蜡像。张作霖文化不高,貌不惊人,居然能成为中国最高统治者,能让日本人感到畏惧。张作霖会客室。帅府主体建筑大青楼前的太湖石。太湖石大门上嵌张作霖书写的“天理人心”匾额。大青楼。张作霖父子住处。张作霖办公室。老虎厅。1929年1月10日张学良在此室枪杀了东三省兵工厂督办杨宇霆、黑龙江省长常荫槐。老虎厅因陈列两只老虎标本而得名,是张作霖父子接见重要官员之处。当时杨宇霆、常荫槐在此逼迫张学良答应成立东北铁路公署,并由常荫槐任督办,强迫张学良签字。威风凛凛的老虎!张学良与夫人于凤至卧室。当年张学良与夫人在此屋商议杀杨常二人否?“一块银元定决心”,张学良与夫人抛银元正反面决定杀否,决心“杀”!下午杨常二人来时,由此二人及卫兵在老虎厅将杨常执行了枪杀。小青楼。张作霖专为五夫人寿氏(名懿)所建。一楼东厅屋为五夫人居住处。张作霖死后密不发丧待张学良回来主政,日本领事来探听消息,五夫人在此处泰然接待,消除了日本人的疑问。一楼西厅,张作霖死前弥留、死后放置处。1928年皇姑屯事件,日本人用炸药将张作霖专列炸毁,张作霖成重伤在此厅去世。车牌:“奉天一号”。张作霖专用福特 汽车 。小青楼前花亭。张学良和赵一荻(赵四小姐)在美国夏威夷合影。张学良衣帽。张学良将军。 张作霖帅府(张氏帅府)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国家4A景区。
2023-07-24 05:57:041

少帅杨宇霆是怎么死的?被张学良杀了吗

  张学良杀死杨宇霆是因为:杨宇霆桀骜不驯,嚣张难制。同时,据说杨宇霆勾结日本人,阻扰张学良归顺南京国民政府。当然,这一条就死无对证了。  杨宇霆(1885—1929),字邻葛,系北洋军阀执政时期奉系军阀首领之一。奉天法库(今沈阳市法库县)蛇山沟村出生,祖籍宋道口镇代岭村。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八期步科毕业。历任奉军参谋长、东北陆军训练总监、东三省兵工厂总办,奉军第三和第四军团司令,江苏军务督办,安国军参谋总长,东北政务委员会委员,国民政府委员。张作霖死后,杨以东北元老自居,时常管教张学良。杨反对东北易帜,东北易帜典礼当天拒不参加集体留影。日本人也从中挑拨张杨关系。1929年1月10日,杨宇霆与黑龙江省主席常荫槐向张学良提出成立东北铁路督办公署的要求,张学良推说晚餐再说,后召警务处长高纪毅进府,晚上杨宇霆与常荫槐被高纪毅、谭海率领六名卫士杀害于“老虎厅”,奉天称此事件为“杨常而去”。  1928年6月4日,日本人制造“皇姑屯事件”炸死了张作霖,接掌东北政局的少帅张学良年仅27岁。虽然当时的军政要人表面上拥戴他,但很多人仍持观望态度,特别是一些绿林出身的元老重臣,根本不拿他当回事,甚至居功自傲,一手遮天,尤以杨宇霆、常荫槐两人为最。父亲在世时,视杨、常为左右手,二人均掌握着东北的实权,且关系极为密切。张作霖故后,二人经常飞扬跋扈,对张学良动辄训骂,俨然以执父自居。每当张学良向杨询问情况或发表主张时,杨都以斥责的口吻说:“你不懂,别瞎掺和,我会做决定。”  一次某官员求见张学良不得,只好找到杨。杨大怒道:“汉卿子承父业,如此下去,抽死得了。”(时张学良已有毒瘾)遂带那位官员到帅府问卫兵:“少帅何在?”卫兵答:“尚未起床“。杨怒气冲冲地来到张卧室外,使劲踹门并大声嚷道:“我是杨麟阁,快起来,有公事。”  张急披衣而出,杨指着骂道:“老帅在世可不这样,混帐东西,你若这样,东北的事能干好吗?”张学良忍无可忍,破例回敬了一句:“我干不了你干!”  关于处决杨宇霆、常荫槐的过程,历来有各种传说。据当事高纪毅的回忆,当时情形是这样的:  他们走后,张学良立刻用电话召我进府,这时已是下午5点半钟。我进府立被张召入内室,他从容不迫地向我说:“杨宇霆、常荫槐两人欺我太甚,他们想尽办法,阻挠全国统一,今天又来强迫我成立东北铁路督办公署,并要发表常荫槐为铁路督办,说是为的能管理中东铁路。事关同苏联的外交问题,这事要办也应该请示南京,从长计议。但他们要我立刻签字发表,太不象话了。现在他们正在回去吃饭,少刻就会回来。我给你命令,立刻将他们2人处死,你率领卫士去执行好了!”我接受命令后,请示应在何处执行。张学良指示说:就在老虎厅内执行,并以轻松的语气嘱咐我说:“你可要小心,他们二身边都带有手枪。”于是我配备6名卫士,由我同张学良的侍卫副官谭海率领,另由刘多筌担任府内外警卫任务,只许进来,不许出去(刘当时仅知将有大事,但并不知要处死杨宇霆、常荫槐。一切布置完竣,经过两个多小时,杨、常来到,径入老虎厅就座。我同谭海率领6名卫士持手枪进入老虎厅,立即对杨、常宣布说:“奉长官命令,你们两阻挠国家统一,着将二位处死,即刻执行。”杨、常闻言,顿时木然,脸色惨白,一句话也没说出,当即由6名卫士分为两组执行。杨宇霆、常荫槐2人分别被两名卫士按住,一名卫士开枪,结果了性命,当夜陈尸老虎厅内。  张学良接着指示处理善后步骤,一面连夜以长途电话指示驻天津代表胡若愚,要他立刻向南京蒋介石报告处死杨、常的原因和经过,一面用文字写成军法会审形式,罪名是“妨碍统一,阻挠新政”,检查官由我署名。我率彻夜工作,通宵未眠。翌晨天还未明,张学良召集张作相、翟文选、王树翰、臧式毅、郑谦、孙传芳等东北保安委员会委员进府,宣布此事经过。这些乍闻之下,惊愕万状,面面相觑。同时张又嘱郑谦在另室草拟电报,正式报告南京,并昭告东北各县市。郑谦是杨宇霆的亲信,提起笔来只是摇头沉吟,一个字也写不出来。过了片刻,他将笔丢下,起身要走。我严肃的警告他说:“从现在起没有我的命令,任何都不能离开。”他只得重又坐下,呆然不动,但仍未动笔。最后还是改由刘鸣九执笔,将电报稿拟好。这时始将杨、常尸体从老虎厅用地毯包裹抬出,用汽车送到南头风雨台姜庙(杨宇霆为纪念姜登选修的庙)装棺,听由他们家亲友吊祭。杨、常被杀的消息传出以后,顿时震动了沈阳全城……
2023-07-24 05:57:122

少帅中的扬宇霆是历史上的西安事变的杨虎城吗?

少帅中的扬宇霆并不是历史上的西安事变的杨虎城。理由如下:扬宇霆(1885年—1929年),是北洋军阀执政时期奉系军阀首领之一,奉天法库(今辽宁省法库县)蛇山沟村人。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八期步科毕业。历任奉军参谋长、东北陆军训练总监、东三省兵工厂总办,奉军第三和第四军团司令,江苏军务督办,安国军参谋总长。杨虎城(1893年11月26日-1949年9月6日)民国陕军成就最高的将领,刀客出身。自护国起义以来,百战不屈,历经二虎守长安。在潼关截断西北军后路等一系列重大战役,终至17路军总指挥、陆军二级上将,陕西省主席,势力遍布于陕甘两省绝大部分地区。杨虎城因与中央的矛盾,联合张学良发动“双十二事变”,抓捕蒋介石而被囚。1949年9月6日,因武装兵变主谋而于重庆中美合作所之戴公祠被杀,终年五十六岁。
2023-07-24 05:57:204

张学良到底在防着张宇霆什么!张宇霆是个怎么样的人?张宇霆的简介也行

杨宇霆,不知道电视剧改名的还是你打错了简单来说,功高震主,跋扈难制杨宇霆(1885—1929),字邻葛,系北洋军阀执政时期奉系军阀首领之一。奉天法库(今沈阳市法库县)蛇山沟村出生,祖籍宋道口镇代岭村。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八期步科毕业。历任奉军参谋长、东北陆军训练总监、东三省兵工厂总办,奉军第三和第四军团司令,江苏军务督办,安国军参谋总长,东北政务委员会委员,国民政府委员。张作霖死后,杨以东北元老自居,时常管教张学良。杨反对东北易帜,东北易帜典礼当天拒不参加集体留影。日本人也从中挑拨张杨关系。1929年1月10日,杨宇霆与黑龙江省主席常荫槐向张学良提出成立东北铁路督办公署的要求,张学良推说晚餐再说,后召警务处长高纪毅进府,晚上杨宇霆与常荫槐被高纪毅、谭海率领六名卫士杀害于“老虎厅”,奉天称此事件为“杨常而去”
2023-07-24 05:57:362

杨常事件的事件过程

杨宇霆和常荫槐走后,张学良立即将警务处长高纪毅召进客厅,对他说:“杨宇霆、常荫槐欺我太甚。东北易帜时,他们想尽办法,阻挠易帜。刚才又强逼我成立东北铁路公署,发布常荫槐为铁路督办的任命。我说,事关外交问题,办也得请示南京政府,我无权决定。但他们逼我立即签字,太不像话了。现在他们回去吃饭,很快就回来。我给你命令,立刻将杨、常处死,你率卫队执行。” 平素虽然早就看不惯杨、常二人的飞扬跋扈,但听此命令,高纪毅还是心头一惊。很快,他就镇定下来,问:“在什么地方?”张学良想了想,说:“就在这,老虎厅。”这时,时针已指向了下午5点半。高纪毅马上进行准备,他挑选了4名卫士,由他和张学良的侍卫副官谭海率领。此外,还安排刘多荃负责帅府内外的警卫工作,只许人进来,不许人出去。一切布置妥当,只等杨宇霆、常荫槐前来送死。 大约过了两个多小时,丝毫没有感到死期临近的杨宇霆和常荫槐,还像往常一样大摇大摆地来到老虎厅就座,拿出那份文件,只等张学良签字。这时,在门外守候多时的高纪毅和谭海率领4名全副武装的卫士夺门而入,将杨宇霆和常荫槐分别按住。杨、常二人被这突如其来的举动惊呆了,挣扎着说:“你们要干什么?”高纪毅宣布:“奉长官命令,你们二人阻挠新政,破坏统一,将你二位处死,立刻执行。”杨宇霆和常荫槐听后,顿时面如死灰,一句话也说不出来。高纪毅一挥手,卫士举枪就打,随着几声枪响,杨、常二人倒地身亡,鲜血流了一地。有一些史书和文章称,杨、常回到帅府后,并没有被立即打死,而是先跟张学良打了一会儿牌,然后,张学良借口上楼给他俩取西瓜离开,卫兵才进房将二人杀死。对此,张学良回忆说:“进门就打,没有切西瓜、吃饭、打牌这些事,早就准备好了的。”此外,高纪毅、刘鸣九等当事人的回忆材料也说明是直接处死。
2023-07-24 05:57:531

张学良杀杨宇霆有没有过错

错误实在太大了,造成了东北军第二次大的分裂。第一次是郭松龄反奉,那次对东北军影响最大的一次,造成了东北军实力大减。张学良杀杨宇霆,使得东北军中元老派被边缘化,这也就埋下了之后西安事变张学良去南京后,东北军无人能掌控大局,很快分崩离析。
2023-07-24 05:58:073

少帅张学良杀死杨宇霆原因真相揭秘 杨宇霆为什么被杀

  张学良杀死杨宇霆是因为:杨宇霆桀骜不驯,嚣张难制。同时,据说杨宇霆勾结日本人,阻扰张学良归顺南京国民政府。当然,这一条就死无对证了。  杨宇霆(1885—1929),字邻葛,系北洋军阀执政时期奉系军阀首领之一。奉天法库(今沈阳市法库县)蛇山沟村出生,祖籍宋道口镇代岭村。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八期步科毕业。历任奉军参谋长、东北陆军训练总监、东三省兵工厂总办,奉军第三和第四军团司令,江苏军务督办,安国军参谋总长,东北政务委员会委员,国民政府委员。张作霖死后,杨以东北元老自居,时常管教张学良。杨反对东北易帜,东北易帜典礼当天拒不参加集体留影。日本人也从中挑拨张杨关系。1929年1月10日,杨宇霆与黑龙江省主席常荫槐向张学良提出成立东北铁路督办公署的要求,张学良推说晚餐再说,后召警务处长高纪毅进府,晚上杨宇霆与常荫槐被高纪毅、谭海率领六名卫士杀害于“老虎厅”,奉天称此事件为“杨常而去”。  1928年6月4日,日本人制造“皇姑屯事件”炸死了张作霖,接掌东北政局的少帅张学良年仅27岁。虽然当时的军政要人表面上拥戴他,但很多人仍持观望态度,特别是一些绿林出身的元老重臣,根本不拿他当回事,甚至居功自傲,一手遮天,尤以杨宇霆、常荫槐两人为最。父亲在世时,视杨、常为左右手,二人均掌握着东北的实权,且关系极为密切。张作霖故后,二人经常飞扬跋扈,对张学良动辄训骂,俨然以执父自居。每当张学良向杨询问情况或发表主张时,杨都以斥责的口吻说:“你不懂,别瞎掺和,我会做决定。”  一次某官员求见张学良不得,只好找到杨。杨大怒道:“汉卿子承父业,如此下去,抽死得了。”(时张学良已有毒瘾)遂带那位官员到帅府问卫兵:“少帅何在?”卫兵答:“尚未起床“。杨怒气冲冲地来到张卧室外,使劲踹门并大声嚷道:“我是杨麟阁,快起来,有公事。”  张急披衣而出,杨指着骂道:“老帅在世可不这样,混帐东西,你若这样,东北的事能干好吗?”张学良忍无可忍,破例回敬了一句:“我干不了你干!”  关于处决杨宇霆、常荫槐的过程,历来有各种传说。据当事高纪毅的回忆,当时情形是这样的:  他们走后,张学良立刻用电话召我进府,这时已是下午5点半钟。我进府立被张召入内室,他从容不迫地向我说:“杨宇霆、常荫槐两人欺我太甚,他们想尽办法,阻挠全国统一,今天又来强迫我成立东北铁路督办公署,并要发表常荫槐为铁路督办,说是为的能管理中东铁路。事关同苏联的外交问题,这事要办也应该请示南京,从长计议。但他们要我立刻签字发表,太不象话了。现在他们正在回去吃饭,少刻就会回来。我给你命令,立刻将他们2人处死,你率领卫士去执行好了!”我接受命令后,请示应在何处执行。张学良指示说:就在老虎厅内执行,并以轻松的语气嘱咐我说:“你可要小心,他们二身边都带有手枪。”于是我配备6名卫士,由我同张学良的侍卫副官谭海率领,另由刘多筌担任府内外警卫任务,只许进来,不许出去(刘当时仅知将有大事,但并不知要处死杨宇霆、常荫槐。一切布置完竣,经过两个多小时,杨、常来到,径入老虎厅就座。我同谭海率领6名卫士持手枪进入老虎厅,立即对杨、常宣布说:“奉长官命令,你们两阻挠国家统一,着将二位处死,即刻执行。”杨、常闻言,顿时木然,脸色惨白,一句话也没说出,当即由6名卫士分为两组执行。杨宇霆、常荫槐2人分别被两名卫士按住,一名卫士开枪,结果了性命,当夜陈尸老虎厅内。  张学良接着指示处理善后步骤,一面连夜以长途电话指示驻天津代表胡若愚,要他立刻向南京蒋介石报告处死杨、常的原因和经过,一面用文字写成军法会审形式,罪名是“妨碍统一,阻挠新政”,检查官由我署名。我率彻夜工作,通宵未眠。翌晨天还未明,张学良召集张作相、翟文选、王树翰、臧式毅、郑谦、孙传芳等东北保安委员会委员进府,宣布此事经过。这些乍闻之下,惊愕万状,面面相觑。同时张又嘱郑谦在另室草拟电报,正式报告南京,并昭告东北各县市。郑谦是杨宇霆的亲信,提起笔来只是摇头沉吟,一个字也写不出来。过了片刻,他将笔丢下,起身要走。我严肃的警告他说:“从现在起没有我的命令,任何都不能离开。”他只得重又坐下,呆然不动,但仍未动笔。最后还是改由刘鸣九执笔,将电报稿拟好。这时始将杨、常尸体从老虎厅用地毯包裹抬出,用汽车送到南头风雨台姜庙(杨宇霆为纪念姜登选修的庙)装棺,听由他们家亲友吊祭。杨、常被杀的消息传出以后,顿时震动了沈阳全城……
2023-07-24 05:58:141

少帅电视剧张学良哪一集杀的杨宇霆

第37集剧情介绍学良因为在杨宇霆的事情上和凤至产生分歧,大发脾气,跟王树翰说不想再做总司令,这个时候杀杨之心已经暗许,恰逢杨宇霆和常荫槐一唱一和的强迫学良办东北铁路办公署,让常荫槐任铁路督办,逼学良在公文上签字,留两人吃饭,在饭桌上边吃边聊,却被两人拒绝。这一切让学良杀心顿起,命令警务处长高纪毅,以阻挠国家统一之罪处决杨常二人。1929年1月10日杨常二人被枪杀。胡兰春不顾众人反对,主张给杨宇霆设灵堂办丧事,学良亲自上门拜祭,送上挽联,并给杨夫人写下亲笔信解释杀人的苦衷。张学良处决杨常二人震惊四方,面对各方的批判,学良对此事态度依旧强硬,要学唐太宗搞东北的贞观之治。然外界评价学良杀杨常的行动是中世纪争夺政权的喋血亲友之间的表演,说杨一死,对日外交上少了一个折冲樽俎的得力人物,内政上也少了个掌控全局深入实际的辅佐人才。日本方面得到杨常被杀的消息,非常的不安,害怕学良的内心激荡着某种反日情绪。杨常一时风波未平,张学良统一祖国的步伐也并因此而未停下,广州号的到来就是这一方针的最好体现,学良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实行真正的空中南北合一。扩展资料角色介绍1、张学良东北奉系军阀头目张作霖的长子,出生在军阀混战的年代,早年的时候母亲去世。聪明伶俐,是张作霖重点培养的对象。年轻的时候一直顶着父亲的光环生活着,风流、无所事事,后来被张作霖送去陆军军校锻炼学习。在成长之路上伴随着荆棘和危险,在民族大义面前力挽狂澜,后成为东北抗日的领军人物。2、张作霖东北奉系军阀大头目,清朝末年拥有绝对势力的大军阀,张学良的父亲,在军阀混战时期带着手下部队南征北战,可谓是戎马一生打下了一片江山,是东北三省的土皇帝,大权在握。在日军侵略中国领土之际一腔爱国热情激发,坚决不与日军同流合污,后在皇姑屯被日军设计秘密杀害。3、于凤至富商于文斗之女,毕业于奉天女子师范学校。少帅张学良的原配妻子,比张学良年长三四岁。在张学良的坎坷人生之中,一直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4、赵四小姐交通部次长赵庆华之女,因在姐妹中排行第四,而被称赵四小姐。张学良第二任妻子。陪伴张学良七十二年,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位颇具神秘色彩的女性。5、郭松龄东北军将领,奉系军阀张作霖的得力干将,一直跟着张作霖南征北战,也是一名充满正义之气的将领。在张学良成长历程里可谓是亦师亦友。6、杨宇霆杨宇霆是个精于谋略、心机颇深的人。作为奉军最年轻的总参谋长,杨宇霆被老帅张作霖视为左膀右臂,但由于自持功高而妄自尊大过分跋扈,他与少帅张学良之间的利害冲突日积月累,最终招来杀身之祸。
2023-07-24 05:58:224

张学良手下有那些名将

杨宇霆、常荫槐、郑谦等都是,可惜都被这混蛋给杀了。杨宇霆,出身日本士官军校,雄才伟略,爱国之心强烈,不仅是张作霖最信任的托孤之臣,长期担任东北军军师(总参议),在东北军政各界威望最高,为张作霖打江山乃至入关执政立下汗马功劳,更是张作霖被炸死后迅速稳定局势,扶持张学良继位、并促成南北统一东北易帜的最关键人物,而杨事后为免张学良忌恨,已经辞去一切职务,清廉自守!而常荫槐,被东北人看做是“最能干的人才”,作为黑龙江省长、交通总长,常荫槐主持修造了打通、奉海、北宁铁路,维护了东北的路权,瓦解了苏俄中东日本满铁的垄断,更设立10万山林警察,配置进口武器,遏制了苏俄日本的侵略渗透!在被命令捏造杨常罪状时,帅府秘书长郑谦愤怒质问张学良:“咋干这种事呢?!”张学良无言以对,三天后,又把郑谦秘密杀害。
2023-07-24 05:58:382

四平出过大人物吗

四平历史上重量级人物也不少. 1、纳兰性德(1654—1685)清代第一词人,康熙皇帝身边的一等带刀侍卫,其文学地位显著,清代学者王国维称其“北宋以来,一人而已”,祖籍地四平市梨树县叶赫镇。 2、孟古(1575—1603):努尔哈赤的大福晋、皇太极的母亲,纳兰性德的曾祖姑,土生土长在四平梨树叶赫。 3、钱来苏(1884—1968),四平梨树县人.诗人,革命家,与朱德、董必武、林伯渠、吴玉章、徐特立、谢觉哉、续范亭、李木庵、熊瑾玎齐名,合称“延安十老”。(有《十老诗选》)。 4、常荫槐(1889—1929),四平市梨树县刘家馆人,张学良手下的风云人物,奉天省铁路局局长。 5、孟繁锦(1939— )四平梨树人.曾任空军政治部宣传部部长、空政文化部部长、著名书法家,现任职务:中国楹联学会会长。多次为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题写片头。 6、于凤至,张学良夫人,四平双辽人。 7、马占山,民族英雄,公主岭人。
2023-07-24 05:58: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