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也不做站长了
-
1947年,鉴于犹太人与阿拉伯人之间的暴力冲突不断升级,和平努力受到挫败,英国政府决定从巴勒斯坦托管地脱身。犹太人的移民数量自从19世纪末以来一直稳定增长,受到二战中的犹太人大屠杀影响,犹太人复国的理念也获得越来越多的国际支持。联合国成立了“巴勒斯坦专门委员会”,1947年11月联合国大会表决了《1947年联合国分治方案》,33国赞成(包括美国和原苏联),13国反对,10国弃权,通过决议:将巴勒斯坦地区分为两个国家,犹太人和阿拉伯人分别拥有大约55%和45%的领土,耶路撒冷被置于联合国的管理之下,以期避免冲突。
1947年11月29日,联合国通过分治方案的当日,大卫·本-古理安接受了该方案,但被阿拉伯国家联盟断然拒绝。阿盟委员会高层下令对以色列的犹太平民展开为期三天的暴力袭击,攻击建筑、商店、以及住宅区,紧接着犹太人组织的地下民兵部队展开还击,这些战斗很快便蔓延为大规模的冲突,继而引发了1948年的以色列独立战争。
1948年5月14日,在英国的托管期结束前一天的子夜,以色列国正式宣布成立。在1949年1月25日全国选举中,有85%的合格选民参加了投票,接着有120个议席的第一届议会开会。两位曾领导以色列建成国家的人成为该国的领袖,犹太人代办处领导人大卫·本-古里安当选首任总理;世界犹太复国主义组织领导人哈伊姆·魏兹曼由议会选为首任总统。1949年5月11日,以色列取得联合国的席位,成为第59个会员国。
相关推荐
犹太复国主义是什么?
又称犹太复国运动,是散居世界各地的犹太人要求回到巴勒斯坦,重建犹太国的政治主张和运动。它形成于19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在俄、法、德出现了反犹太主义浪潮后,希特勒的灭犹政策加快了它的发展。犹太复国主义者认为,散居世界各地、使用不同语言的犹太人属于同一民族,不应与其他民族融合和同化;解决犹太人问题的主要途径应是与非犹太人分离,单独建立一个国家。他们认为只要取得宗主国与其他大国的支持和有钱的犹太人的资助,不断向一确定地区移民,即可实现这一目标,而无须征得殖民地区居民的同意。于是犹太人向巴基斯坦地区大量移民,并于1949年5月14日建立以色列国,激化了同整个阿拉伯民族的矛盾,成为此后中东局势长期动荡不宁的重要根源。2023-07-24 15:40:591
犹太复国主义是什么
犹太复国主义Zionism 散居世界各地的犹太人要求回到古代故乡巴勒斯坦,重建犹太国的政治主张与运动。又称犹太复国运动。 上古时代,巴勒斯坦曾存在着以色列国和犹太国两个犹太人国家,分别于公元前8世纪和前6世纪被亚述和巴比伦所灭。公元135年犹太人起义失败后,犹太人即被逐出耶路撒冷以至整个巴勒斯坦,流落到世界各地。 19世纪80~90年代在俄国、法国、德国出现反犹太主义浪潮后,形成了犹太复国主义的思潮和运动。1882年俄国敖德萨犹太人医生L.平斯克尔提出:“人们歧视犹太人,是因为我们不是一个国家,这个问题的唯一解决方法就是建立犹太国。”同时,在俄国出现了犹太复国主义组织比路,并开始了犹太人向巴勒斯坦有组织的移民。1895年维也纳犹太人记者T.赫茨尔撰写《犹太国》一书,进一步提出了犹太复国主义的理论和纲领。在他领导下,1897年在瑞士巴塞尔举行了第一次犹太人代表大会。大会通过的《世界犹太复国主义纲领》规定:犹太复国主义的目标是在巴勒斯坦为犹太民族建立一个为公法所保障的犹太人之家。会上成立了以赫茨尔为主席的世界犹太复国主义组织。 犹太复国主义者认为,散居世界各地、使用不同语言的犹太人属于同一民族,不应与其他民族融合和同化。解决犹太人问题的主要途径不是消除产生反犹太主义的阶级根源 ,而是与非犹太人分离,单独建立一个国家。只要取得宗主国与其他大国的支持和有钱的犹太人的资助,不断向一确定地区移民,即可实现这一目标,而无须征得殖民地区居民的同意。 犹太复国主义首先被英国所利用。1917年11月英国外交大臣贝尔福代表政府发表《贝尔福宣言》,声称“英王陛下政府赞成在巴勒斯坦为犹太人建立一个民族之家,并为达到此目的而竭尽努力”。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犹太复国主义者不顾阿拉伯人的强烈反对,采用政治、外交、财政以及军事手段,强行组织犹太人向阿拉伯人聚居的巴勒斯坦西部地区移民。在1882~1948年间的6次移民浪潮中,有46万多人移居巴勒斯坦。希特勒德国奉行的灭犹政策加快了犹太复国主义的发展。 1947年11月29日,联合国通过决议,决定在巴勒斯坦分别建立阿拉伯国家和犹太国家,并使耶路撒冷国际化。此后,犹太复国主义者立即用武力抢占了拟议中所谓犹太国的领土,同时强占了分治计划中属于阿拉伯国家的部分地区,在4个月内迫使30多万阿拉伯人离乡背井,成为难民。1948年5月14日,犹太复国主义者宣布建立以色列国。 犹太人向巴勒斯坦地区大量移民和建立以色列国,大大激化了同整个阿拉伯民族的矛盾,成为以后中东局势长期动荡不宁的重要根源。2023-07-24 15:41:073
什么是犹太复国主义
锡安主义,也称“犹太圣会主义”,中国大陆官方习惯(择其用意)译为“犹太复国主义”,是犹太人发起的一种民族主义政治运动和犹太文化模式,旨在支持或认同于以色列地带重建“犹太家园”的行为,也是建基于犹太人在宗教思想与传统上对以色列土地之联系的一种意识形态。在犹太复国运动发展初期,锡安主义是世俗化的,也是一定程度上对19世纪时在欧洲的以天主教徒为首的社会中十分猖獗的反犹主义的一种回应。从1世纪开始,犹太人遭受来自罗马天主教会不同程度的歧视和迫害,原因是犹太人被认为对耶稣受难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而居住在阿拉伯和北非地区的犹太人则得以和当地人和睦相处。在经过一连串的进展和挫折,以及在纳粹德国对犹太人大屠杀中摧毁了欧洲的犹太族群后,锡安主义的民粹运动于1948年(尤其是以色列建国前后)达到了高潮。2023-07-24 15:41:142
犹太复国主义目标是怎么实现的?
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系指19世纪末欧美等国的犹太人力图重建犹太国的运动。1896年,赫茨尔发表《犹太国——现代解决犹太人问题的尝试》,阐述了建立犹太国的思想,现代犹太复国主义从此诞生。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即初创时期(1897~1913年)。1897年在瑞士的巴塞尔召开了犹太复国主义者第一次代表大会,通过了犹太复国主义纲领,提出其目标是“在巴勒斯坦为犹太民族建立一个由公共法律所保障的犹太人之家”。大会成立了世界犹太复国主义者协会。自此,运动进入实际行动阶段。犹太人多次掀起迁入巴勒斯坦的运动。第二个时期,即魏兹曼时期(1913~1946年),其特点是全力依靠英国的支持来实现犹太复国主义的目标。1913年,第11届犹太复国主义者代表大会上,哈伊姆·魏兹曼开始领导犹太复国主义运动。1917年11月,英国政府以外交大臣阿瑟·贝尔福致函犹太复国主义领导人罗思柴尔德爵士的方式,发表了关于建立犹太民族之家的宣言,即著名的“贝尔福宣言”。这为巴勒斯坦犹太国的建立奠定了国际环境。自此到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是犹太复国主义运动迅速发展的时期。其间,自1920年始,英国获得了对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权。委任统治书明确规定了英国有义务或责任帮助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民族家园。移居巴勒斯坦的犹太人逐渐增多。据统计,1918年巴勒斯坦的犹太人为5.6万人,占居民总数的7%;1922年增为8.4万人,占11.1%;1939年增至44.5万人,占29.7%。委任当局的“扶犹排阿”政策,使阿以之间流血冲突不断。二战爆发后,英国为了争取阿拉伯世界的支持,于1939年5月发表了关于巴勒斯坦政策的白皮书,转而限制犹太人的移民和土地转让,并支持将让阿拉伯人政府“掌管”巴勒斯坦10年。美国一直支持犹太复国主义运动,要求英国废除白皮书。1946年第22届世界犹太复国主义者代表大会上,亲英美派的本·古里安取代了魏兹曼的地位,犹太复国主义运动进入了第三个时期。第三个时期,即本·古里安时期。二战后,美国为取代英国,称霸中东,在巴勒斯坦问题上支持犹太复国主义并向英国施加压力。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积极配合,向英国委任统治当局展开一系列斗争和暴力活动。阿拉伯人坚决要求独立。在多方压力之下,英国于1945年11月同意英美联合组成调查组解决巴勒斯坦问题。该委员会提出了1946年发10万张犹太移民证的计划,以及一个将巴勒斯坦分为4个省的“分省自治计划”。这些计划遭到阿拉伯人的反对,犹太人也表示不满。1946年8月犹太建国会巴黎会议通过了“在巴勒斯坦适当地区建立有活力的犹太国”的新计划,这个犹太国拟建在从加利利和特拉维夫到阿克的沿海平原上,再加上整个内格夫沙漠,约占巴勒斯坦总面积的65%。美国表示支持此计划。英国提出贝文计划,因阿犹双方均反对,遂于1947年2月将此问题提交联合国处理。1947年4月联合国巴勒斯坦特别会议决定成立专门委员会进行调查,11月29日第二届联大对专门委员会的报告进行表决,美苏两国立场一致,故英国只得投弃权票,结果大会以33;13的多数累通过《巴勒斯坦将来治理(分治计划)问题的决议(第181[二]号决议)。决议规定,英国对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必须结束,英国军队必须尽快撤出巴勒斯坦,最迟不得超过1948年8月1日,并规定托管理事会将制定并通过一项详细的耶路撒冷城规约。为执行决议,还设立了联合国巴勒斯坦委员会。决议还规定,在委任统治结束后两个月内成立阿拉伯国和犹太国。大体上根据民族分布情况,将巴勒斯坦分为六个部分,三个部分归阿拉伯人,三个部分归犹太人。占人口2/3的阿拉伯人建立的阿拉伯国,其面积为1.1万平方公里,约占巴勒斯坦面积的43%,所辖地区包括西加利利、约旦河西岸大部分地区和加沙地区以及雅法市的阿拉伯区,计有阿拉伯人72.5万人,犹太人1万人。约占人口1/3和土地6%的犹太人建立的犹太国,其面积为1.4万平方公里,占巴勒斯坦面积的56%,所辖地区包括上加利利、胡拉盆地、太巴列湖和贝桑地区以及从阿克以南至特拉维夫以南约20公里的沿海地区。计有犹太人49.8万人,阿拉伯人40.7万人。两国经济上实行联合;耶路撒冷及其附近郊区村镇(计有158平方公里)是一个“在特殊国际政策下的独立主体,并由联合国管理”。1948年5月14日,英国高级专员离开巴勒斯坦,英国委任统治正式结束。当日下午,出任以色列临时政府总理兼国防部长的戴维·本·古里安,在特拉维夫博物馆的展厅里,召开了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特别会议,宣布了以色列独立宣言,宣告以色列国的建立。11分钟以后,美国宣布“在事实上承认以色列临时政府”。5月17日,前苏联宣布承认以色列。以色列国的建立是犹太民族发展史上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里程碑,同时也使中东地区的国际关系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以色列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其主要居民是犹太人和阿拉伯人。1948年建国时,实际人口约78.6万。1952年人口增长近1倍,达到140万。此后一直保持较高增长势头。1992年以色列人口总数已达509万人,其中犹太人417.5万人,占人口总数的83%。还有占总人数近18%的非犹太人,主要有:1.阿拉伯人,其中阿拉伯穆斯林73.5万人,阿拉伯基督徒10万人,分别占总人口的13.8%和2.3%;2.德鲁兹人7.2万人,占总人口的1.7%;3.切尔克斯人,约2500人。以色列建国后,其边界和实际控制领土面积不断变化。巴勒斯坦分治决议规定以色列疆域为1.49万平方公里。通过第一次中东战争,以色列新占6220平方公里,总面积达2.11万平方公里。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占领了约旦河西岸(5268平方公里)、加沙地带(354平方公里)、耶路撒冷东区(187平方公里)。1981年通过法令,将1200万平方公里的戈兰高地划人其版图。1982年在黎巴嫩南部划出850平方公里的安全区,置于其控制之下。以色列采用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议会民主制、普选制、多党制、行政、立法、司法三权鼎立、互相制衡。总统超越党派和国家集团,是国家统一的象征,总统的职责主要属于礼仪性质。以色列议会属一院制,是以色列的立法机构,主要职能为:立法、监督政府工作、参与礼仪活动。政府是行政机构,对议会负责,并接受其监督,以色列26届政府均是多党联合政府。以色列的司法机构是各级法院,法院分为普通法院、宗教法院和专门法院三类以及普通地方法院、普通地区法院、最高法院三级。以色列经济就其性质和结构而言,属混合经济,它包括政府控制、合作经营和私人经营三类。以色列私人企业居多,其产值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一半。以色列的自然资源、军工及铁路、银行、邮政、电讯、公路建设、农田排灌、造林、水土保持等有关国计民生的部门,均由国家垄断。大的私人资本也由政府采取各种措施进行全面干预。这里“政府”包括地方政府、犹太办事处以及从事购置土地与移民定居的犹太民族基金会等,它们高度控制各主要经济部门。政府通过预算、投资、补贴、货币发行以及直接的控制和分配对国民经济施加影响,左右经济运转。以色列有强大的合作经济,它包括基布兹等农业集体和合作经济组织,以及以色列总工会及其下属控股公司所有的多数大商号,它们对犹太人定居、以色列建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以色列在全球开展灵活多样的外交实践,已和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以色列于1950年1月9日宣布决定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1992年1月24日,以中两国正式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2023-07-24 15:41:221
犹太复国主义的介绍
锡安主义(希伯来语:u05e6u05d9u05d5u05e0u05d5u05eau200e/Tsiyonut,阿拉伯语:u0627u0644u0635u0647u064au0648u0646u064au0629u200e/al-Sahyūnī,英语:Zionism),也称“犹太圣会主义”,中国大陆官方习惯(择其用意)译为“犹太复国主义”,是犹太人发起的一种民族主义政治运动和犹太文化模式,旨在支持或认同于以色列地带重建“犹太家园”的行为,也是建基于犹太人在宗教思想与传统上对以色列土地之联系的一种意识形态。犹太人是一个源自古代近东地区黎凡特的特殊民族,其居住地迦南(即以色列地)在历史上一直断断续续地存在过犹太王国及其自治领。根据犹太教(Judaism)、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教义,以色列地带为犹太人的应许之地。有人类学研究认为,该地区曾经于铁器时代存在过犹太部落王国,时间约在公元前10世纪或公元9世纪。在犹太复国运动发展初期,锡安主义是世俗化的,也是一定程度上对19世纪时在欧洲的以天主教徒为首的社会中十分猖獗的反犹主义的一种回应。从1世纪开始,犹太人遭受来自罗马天主教会不同程度的歧视和迫害,原因是犹太人被认为对耶稣受难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而居住在阿拉伯和北非地区的犹太人则得以和当地人和睦相处。在经过一连串的进展和挫折,以及在纳粹德国对犹太人大屠杀中摧毁了欧洲的犹太族群后,锡安主义的民粹运动于1948年(尤其是以色列建国前后)达到了高潮。2023-07-24 15:41:281
犹太复国主义对世界有什么影响
巴以冲突的直接起源在于犹太人的复国运动,建国后又屡次把巴勒斯坦人赶出故土,就像当年别人对他们所做的一样,而且越演越烈,终于酿成了民族矛盾。而更为深刻的原因是,两个民族都曾是这块土地的主人,两个民族都视同一个城市为宗教圣地,从而冲突就有了更为坚实的感情和宗教力量,而解决也变得更加困难。犹太人的建国和驱逐可以看作为几千年来怨恨的释放,虽然可以理解,但犹太人表现出来的过分强硬和蛮横却为本来可以更好解决的问题留下了祸根。 19世纪80~90年代在俄国、法国、德国出现反犹太主义浪潮后,形成了犹太复国主义的思潮和运动。1882年俄国敖德萨犹太人医生L.平斯克尔提出:“人们歧视犹太人,是因为我们不是一个国家,这个问题的唯一解决方法就是建立犹太国。”同时,在俄国出现了犹太复国主义组织比路,并开始了犹太人向巴勒斯坦有组织的移民。1895年维也纳犹太人记者T.赫茨尔撰写《犹太国》一书,进一步提出了犹太复国主义的理论和纲领。在他领导下,1897年在瑞士巴塞尔举行了第一次犹太人代表大会。大会通过的《世界犹太复国主义纲领》规定:犹太复国主义的目标是在巴勒斯坦为犹太民族建立一个为公法所保障的犹太人之家。会上成立了以赫茨尔为主席的世界犹太复国主义组织。 犹太复国主义者认为,散居世界各地、使用不同语言的犹太人属于同一民族,不应与其他民族融合和同化。解决犹太人问题的主要途径不是消除产生反犹太主义的阶级根源 ,而是与非犹太人分离,单独建立一个国家。只要取得宗主国与其他大国的支持和有钱的犹太人的资助,不断向一确定]地区移民,即可实现这一目标,而无须征得殖民地区居民(巴勒斯坦人)的同意。 然而事实上,犹太人占领巴勒斯坦的理由是犹太人的祖先在巴勒斯坦生活过,可是这不是犹太人拥有巴勒斯坦的理由,因为当一个民族拥有一块土地超过50年,他就拥有了这块土地,而阿拉伯人在巴勒斯坦生活了几千年,犹太人的主体已经离开了巴勒斯坦,他们已经不是巴勒斯坦的主体民族了。 十九世纪末期犹太人开始向巴勒斯坦地区移民,此时该地区归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管辖。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瓦解,英国控制了这一地区。在英国政府的准许下,犹太人向该地区移民加速,此时主要是来自东欧,尤其是苏联的移民。 当时,巴勒斯坦地区的阿拉伯人有120多万,占总人口的2/3强。但分治决议中的阿拉伯国的领土只占巴勒斯坦总面积的43%。更令阿拉伯人难以容忍的是,阿拉伯国的领土支离破碎,互不相连,大部分是丘陵和贫瘠地区。犹太国则不然,犹太人虽仅有60万,不到总人口的1/3,然而其领土却占巴勒斯坦总面积的57%,大部分又位处沿海地带,土地肥沃,水资源丰富。所以说,阿拉伯人有权利反对该决议,因为它本身就是不公平的。 犹太复国主义首先被英国所利用。1917年11月英国外交大臣贝尔福代表政府发表《贝尔福宣言》,声称“英王陛下政府赞成在巴勒斯坦为犹太人建立一个民族之家,并为达到此目的而竭尽努力”。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犹太复国主义者不顾阿拉伯人的强烈反对,采用政治、外交、财政以及军事手段,强行组织犹太人向阿拉伯人聚居的巴勒斯坦西部地区移民。在1882~1948年间的6次移民浪潮中,有46万多人移居巴勒斯坦。希特勒德国奉行的灭犹政策加快了犹太复国主义的发展。 1947年11月29日,联合国通过决议,决定在巴勒斯坦分别建立阿拉伯国家和犹太国家,并使耶路撒冷国际化。此后,犹太复国主义者立即用武力抢占了拟议中所谓犹太国的领土,同时强占了分治计划中属于阿拉伯国家的部分地区,在4个月内迫使30多万阿拉伯人离乡背井,成为难民。1948年5月14日,犹太复国主义者宣布建立以色列国。决议对巴勒斯坦人明显不公,因此巴勒斯坦人拒绝建国。 犹太人向巴勒斯坦地区大量移民和建立以色列国,大大激化了同整个阿拉伯民族的矛盾,成为以后中东局势长期动荡不宁的重要根源。2023-07-24 15:41:436
犹太复国主义是反基督吗
犹太复国主义,犹太人的民族解放运动,其名源于耶路撤冷和以色列故土的传统象征“锡安”一词。犹太复国主义思想就是犹太人在其祖先的家园为犹太人赎罪,其根源是对以色列故土的持续的渴望和深深的依恋,这是干百年来流散在外的犹太人身上所固有的情感。但是并不意味着是反基督2023-07-24 15:41:561
锡安的锡安主义
锡安主义也称为犹太复国主义,是由犹太人发起的一种政治运动,也泛指对犹太人在以色列土地建立家园表示支持的一种意识形态。锡安主义一词本为犹太人学生会“卡迪玛”(Kadimah)建立者、奥地利犹太出版商Nathan Birnbaum 所创,并首次出现在他于1890年出版的刊物《Selbstemanzipation》(“自我解放”)当中,维也纳记者和剧作家西奥多·赫茨尔发起锡安主义运动,号召全世界犹太人回归故土,恢复本民族的生活方式。1897年在瑞士的巴塞尔举行第一届锡安主义议会(英语:First Zionist Congress),开始将锡安主义变成一个政治性的运动。后来在1948年依联合国大会181号决议,以色列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之后锡安主义的焦点转向为如何保护以色列国及促进其发展。2023-07-24 15:42:031
被驱赶、遭屠杀,流散各地的犹太人是如何在中东故土复国的?
迫于欧洲反犹的压力以及受到犹太复国主义思想的影响,一些犹太人开始离开欧洲,回到两千多年前祖先生活的中东地区,这些人通过购买土地,在巴勒斯坦的佩塔提克瓦建立了第一个大型犹太人农场聚集区。 到了1880年,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人口数量将近三万。这时,殖民统治中东地区的奥托曼政府开始采取严厉的措施限制犹太移民。但是,这依旧阻挡不了犹太人采取各种手段移入巴勒斯坦地区。进入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人从奥托曼政府和阿拉伯人手中大量购买土地并且定居。 1881年,沙皇俄国因为怀疑亚历山大二世被杀与犹太人有关,于是对犹太人进行驱赶甚至是屠杀。1882年,俄国犹太裔医生平斯克尔提出:人们歧视犹太人,是因为我们不是一个国家,这个问题的唯一解决方法就是建立犹太国。平斯克尔的提议很快得到很多犹太人的响应。同年,在俄国的犹太人首次建立了犹太复国主义组织,并开始组织在俄犹太人向巴勒斯坦移民。1895年,维也纳犹太裔记者赫茨尔撰写《犹太国》一书,进一步提出了犹太复国主义的理论和纲领。 越来越多的流散世界各地的犹太人,加入犹太复国主义组织,迫切要求回到古代故乡巴勒斯坦,重建犹太国。 1897年,赫茨尔在瑞士的巴塞尔主持召开了第一次犹太复国主义者大会。这次大会正式成立了世界犹太复国主义者组织,并推选赫茨尔为这个组织的第一任主席。同年,在赫茨尔的领导下,在巴塞尔举行了第一届犹太复国主义代表大会。大会决议建立“一个得到公众承认的、有法律保障的家园”,将建国地点定在犹太族的故土巴勒斯坦。同时还集合犹太财阀成立“犹太国民基金”和“巴勒斯坦土地开发公司”等机构,以此帮助世界各地的犹太人向巴勒斯坦移民。 在此后的将近20年时间里,数十万犹太人回到巴勒斯坦地区,并从殖民者手中买到大量永久性土地。 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激战正酣,为了谋取犹太财团的经济支持,英国政府委派英国外交大臣贝尔福代表政府发表《贝尔福宣言》,声称“英王陛下政府赞成在巴勒斯坦为犹太人建立一个民族之家,并为达到此目的而竭尽努力”。美国以及其他协约国成员针对英国的这一宣言,当即表示支持!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犹太复国主义者不顾阿拉伯人的强烈反对,采用政治、外交、财政以及军事手段,强行组织犹太人向阿拉伯人聚居的巴勒斯坦西部地区移民。 一战结束后,1919年,美国政府在巴黎和会上提出“巴勒斯坦应成为一个犹太国”的建议。1922年,国际联盟通过了英国对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训令”,规定在巴建立“犹太民族之家”。英国将托管地划分为两部分:东部(现约旦)为阿拉伯人居住地,西部为犹太居民区。得到国际联盟的支持与许可之后,犹太复国主义组织开始组织更多犹太人回到巴勒斯坦地区。 然而,好景不长,由于全球经济大萧条以及德国纳粹党掌权,欧洲再次出现反犹太主义浪潮以及屠杀犹太人事件,由于二战的爆发,曾经许诺帮助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建国的英国等欧洲国家自顾不暇,促使犹太人的复国时间表大大推迟。 二战期间,为躲避希特勒纳粹的屠杀,更多的犹太人回到巴勒斯坦地区,犹太主义复国的现实要求变得更加迫切。同时,受到二战中的犹太人大屠杀影响,犹太人复国的理念也获得越来越多的国际支持。1947年,鉴于犹太人与阿拉伯人之间的暴力冲突不断升级,和平努力受到挫败,英国政府决定从巴勒斯坦托管地脱身。 联合国也为了尽快解决巴勒斯坦地区犹太人与阿拉伯人的冲突,成立了“巴勒斯坦专门委员会”,1947年11月联合国大会表决了《1947年联合国分治方案》,33国赞成,13国反对,10国弃权,通过决议:将巴勒斯坦地区分为两个国家:犹太国和阿拉伯国,犹太人和阿拉伯人分别拥有大约55%和45%的领土,耶路撒冷由于宗教意义特殊,被置于联合国的管理之下,以避免冲突。 1948年5月14日,在英国的托管期结束前一天,以色列国正式宣布成立,并确立当天为以色列的国庆节。时隔数千年,犹太人在祖先生活过的地方,再次建立了属于自己民族的国家。 然而就在以色列建国第二天,以埃及为首的阿拉伯国家,因为反对以色列在中东建国,开始对以色列宣战,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在后面我们要聊的战争故事系列里面,我们会和大家聊一聊数次中东战争以及巴以冲突的相关故事。 闲聊勿管对与错!闲聊故事汇,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就地点击评论分享留言!还可以点击关注,大家一起聊聊咱们感兴趣的那些事儿。2023-07-24 15:42:161
锡安主义和犹太人回归
近几个世纪以来,诸多流亡海外的犹太人一直试图返回以色列。18世纪便开始有数波小型的回归潮,从数百到上千人不等。在1878年,佩塔提克瓦出现第一个大型的犹太人农场社区。第一次大规模的回归浪潮则始于1881年,散居在世界其他地区的犹太人来到巴勒斯坦。犹太人从奥斯曼帝国和 *** 人手中购买土地并且定居。随着犹太居民的增多,他们与 *** 人之间的关系也日趋紧张。 1896年,基于犹太人在东欧受到种种迫害,维也纳记者和剧作家西奥多·赫茨尔发起了锡安主义运动,又称「 ”犹太复国主义运动”。该运动号召散居全世界的犹太人回归故土,恢复本民族的生活方式。 1897年8月29日在瑞士巴塞尔,他召集第一届「 ”世界锡安主义大会”,大会决议建立「 ”一个得到公众承认的、有法律保障的家园(或国家)”。「 ”犹太国民基金”和「 ”巴勒斯坦土地开发公司”等相应机构成立,帮助世界各地的犹太人向巴勒斯坦移民。 锡安主义运动的发展推动第二次回归浪潮(1904-1914年),约有四万名犹太人返回定居。1917年,英国外长贝尔福发表《贝尔福宣言》:「 ”英王陛下 *** 赞成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人的民族家园,并将尽最大努力促其实现”。1920年,国际联盟委托英国管辖巴勒斯坦。1922年英国将托管地划分为两部分:东部(现约旦)为 *** 人居住地,西部为犹太居民区。 1945年6月15日,布痕瓦尔德集中营的幸存者抵达海法时遭到英国托管 *** 逮捕。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犹太人掀起第三和第四次回归浪潮,导致与当地的 *** 人爆发冲突。泛 *** 主义者,如阿敏·阿·侯赛因在1920年鼓吹一场巴勒斯坦暴动,接着在1936年-1939年又有数场暴动发生。对此英国在1939年颁布一份白皮书,规定39年后的5年内犹太人可再移民75000人,此后不再接受犹太移民。这份白皮书被许多犹太人和锡安主义者视为是对犹太人的背叛,并且认为那违背贝尔福宣言。 *** 人的抵抗也并没有就此平息,他们希望完全停止犹太人的移民。 1933年,纳粹在德国上台,引发第五次犹太人回归浪潮。1940年,犹太人已占当地居民总数的30%。后来在欧洲发生的犹太人最终解决方案,进一步推动犹太人回归。1944至1948年之间,约20万犹太人通过各种途径辗转来到巴勒斯坦地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巴勒斯坦地区已经有60万犹太居民。2023-07-24 15:42:221
犹太复国运动初步兴起的原因是什么?
1881年3月,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被刺杀后,沙俄为掩盖阶级矛盾,转移视线,煽起屠杀犹太人的狂潮,被屠杀的犹太人不计其数。1842年5月,沙皇俄国还颁布法令,将犹太人赶出乡村和居民区。这样,犹太人开始了第一次向巴勒斯坦移民的浪潮,并建立了一些犹太复国主义的移民点,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初步兴起。犹太资产阶级也乘机打出”犹太民族主义”的旗帜,为犹太复国主义运动推波助澜,从而把犹太人返回巴勒斯坦的一般愿望发展成为系统的犹太复国主义理论和有组织的政治运动。2023-07-24 15:42:431
有谁了解“犹太主义”和“锡安主义”么
锡安主义,就是犹太复国主义。犹太人自从2000多年前散落世界各地,因为没有国家的庇护,基本都处于受歧视的地位,19世纪民族思潮涌动,想建立一个由犹太人组成的国家。二战希特勒杀了不少犹太人,犹太人渴望建立国家的念头更强烈,因为中东耶路撒冷是犹太人曾经建立国家的地方,犹太人纷纷涌向这个地方,在美苏的支持下,终于成立以色列国。锡安主义,一般西方这么称呼,对中国人而言,无法从“锡安主义”字面上理解到底是什么,所以,中国一般称为犹太复国主义。2023-07-24 15:42:501
英美等国是怎样支持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的?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英国为打败德国,瓦解奥斯曼帝国,称霸中东,以承认和支持奥斯曼帝国境内阿拉伯人在战后建立一个包括巴勒斯坦在内的独立国家为条件,取得了阿拉伯人的支持。但英国又背着阿拉伯人同法国签订了处理战后奥斯曼领土的《塞克斯——皮科尔协定》。协定除划分两国的势力范围之外,规定巴勒斯坦由“国际共管”。尔后,在1917年11月,英国发表了支持犹太复国主义的《贝福尔宣言》,支持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人的国家。1917年11月6日,英国军队入侵巴勒斯坦,1918年9月占领全境。1920年国际联盟给予英国以管辖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权”。1921年,英国政府以执行《贝福尔宣言》为由,采取分而治之的政策,以约旦河为界,将巴勒斯坦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称外约旦,扶植了一个傀儡政权;西部仍为巴勒斯坦,由英国委任总督直接统治。在英国的支持下,犹太人开始大规模迁入巴勒斯坦,特别是在《贝福尔宣言》发表和英国委任统治之后,巴勒斯坦犹太移民成倍增长。犹太移民凭借其雄厚的资金和技术,以及英国委任统治当局的庇护,在巴勒斯坦建立了许多城市和工业,使阿拉伯人的工商业受到很大的打击。犹太人还建立了“哈加纳”、“伊尔贡”、“斯特恩集团”等秘密武装组织。从而使阿拉伯人和犹太人的矛盾和冲突日益加剧。美国有几百万犹太人,它从一开始就支持犹太复国主义。早在1917年10月,美国总统威尔逊就向英国政府表示他对《贝福尔宣言》草稿的支持。1919年1月21日,美国在巴黎和会是提出“关于建立独立的巴勒斯坦国家的建议”,“犹太国一旦成为事实,国联就立刻承认巴勒斯坦为犹太人的国家”。1922年6月30日,美国国会正式通过一项支持《贝福尔宣言》的决议。同时,在经济是开始渗入巴勒斯坦。为扩大美国在中东的势力范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大力扶持犹太复国主义,排挤英国。1943~1945年间,美国国会通过了赞成在巴勒斯坦无限制移民和建立犹太国家的决议和宣言,但同时,也加深了阿犹矛盾。2023-07-24 15:42:571
犹太复国主义和苏联有什么关系?
苏联政府反对犹太复国主义的历史由来已久,但在1947年4~5月间其态度突然发生变化。这一方面与苏联在二战后的全球战略、国家安全利益至上的原则密切相关,另一方面还受到苏联国家实力的制约,同时对犹太人在二战中所受遭遇的同情也是促使苏联态度发生转变的一个因素。虽然苏联这种亲以色列的政策持续时间不长,但它却成为以色列建国的重要前提,对当时和以后的中东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1947年,苏联对中东政策发生新变化,即:由反对犹太复国主义运动转为支持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建国。苏联这一外交政策的转变,不仅使犹太复国主义分子喜出望外,使其建国的愿望顺利进行,而且对此后中东政局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就导致这一时期苏联外交政策转变的原因进行一些探讨。 一 俄国人反对犹太复国主义的历史由来已久,早在1903年列宁就指出:“犹太人的民族思想有明显反动的性质”,“它是和犹太无产阶级的利益对立的,因为这种思想在犹太无产阶级中间会造成一种敌视同化的情绪———即‘赫托"情绪。”①斯大林也表达了同样的看法。苏维埃政权建立后,它对犹太复国主义的态度并未改变,“政治上的犹太复国主义被形容为犹太人资本家利用来剥削犹太工人的一种反动意识形态,而在巴勒斯坦成立犹太人民族之家的思想被认为是倒退的,是同无产阶级国际主义运动背道而驰的”②。1928年召开的共产国际第六次代表大会仍持同样的态度,指出:“犹太复国主义是犹太资产阶级进行剥削和争取庞大权利的表现。犹太复国主义通过(英国的)委托统治和《贝尔福宣言》,同英帝国主义结盟,作为对英帝国主义给予它支持的回报,犹太复国主义已把自己变成zhenya阿拉伯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的工具”③。正因为如此,苏联在1929年和1936~1939年的阿拉伯人起义中站在阿拉伯人一边。1939年5月英国发表白皮书,犹太复国主义者转而反对英国,苏联对此表示欢迎,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后,苏联在反对犹太复国主义方面有所缓和,但总的立场未变。1947年2月苏联《消息报》载文,表示坚决反对把巴勒斯坦一分为二。但到1947年4~5月,联合国召开巴勒斯坦特别会议时,苏联突然改变立场,表示支持关于巴勒斯坦的分治计划。5月14日苏联代表葛罗米柯在联合国作了长篇发言,在谈及英国委任统治制度的破产时,他对犹太人在战时“遭到非常不幸和苦难”寄予同情。因此,不能无视犹太人建立自己国家的愿望。他代表苏联政府建议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独立的、二元的、民主的和同样性质的阿拉伯—犹太国。”如果这一方案不能得到实施,就应考虑“把巴勒斯坦分成两个独立的自治国家,一个是犹太国,一个是阿拉伯国”。拒绝考虑或否定犹太人有实现这一愿望的要求和权利“将是不公平的”。 ④1947年9月16日,联合国召开讨论关于巴勒斯坦问题的会议。会上,联合国巴勒斯坦问题专设委员会提出了3个解决方案:一是结束委任统治;二是对巴勒斯坦实行分治,但从1947年9月起有2年的过渡期,期间仍由英国代管;三是经过2年过渡期后,成立联邦国家。在就上述3个方案进行表决时,美国赞成巴勒斯坦分治,苏联也赞成这个方案。在此基础上,联合国大会于1947年11月29日通过了《关于巴勒斯坦将来治理(分治计划)问题的决议》。 1948 年5月15日,当本.古里安在特拉维夫宣布成立以色列后不久,苏联即予以承认,并于5月26日在以色列设立了大使馆。此后还多方支持以色列。1949年5 月11日,在苏美的共同支持下,以色列被联合国正式接纳为成员国。苏联这一外交政策的转变,为联合国通过美国的分治方案铺平了道路,正如梅厄夫人所言“事实依然是5月18日苏联承认以色列对我们有巨大意义,它意味着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第一次一起支持犹太国家”⑤。但苏联也为此付出了高昂代价,“它在阿拉伯世界的地位不论在官方或在公众中间都一落千丈”⑥。 二 苏联对犹太复国主义的政策之所以转变,首先和苏联的全球战略密切相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改变了苏联的国际地位,苏联外交战略的中心从战前的单纯保卫自己的安全转向主动扩大势力范围。而中东地区是苏联的“利益”所在,正如苏联外交部长葛罗米柯所说:“这一地区在苏联的安全范围之内”⑦。从地缘政治看,中东地区接近世界“心脏地带”,是欧亚大陆的接合部,同时又将“心脏地带”与“世界岛”非洲大陆连接起来,中东在苏联全球战略中的地位举足轻重。特别是二战后,科学技术的发展,核武器、超音速喷气机和中远程导弹的使用,使地球变得更为狭小,中东作为“全球要冲”的战略地位更为突出。重返中东成为苏联全球战略的一部分,在巴勒斯坦问题上的基本出发点是致力于迫使英国势力的完全撤出⑧。 自19世纪以来,俄英就是争夺中东的一对敌手,但后者在争夺中一直占有优势,长期控制了中东地区。二战后,虽然英国的力量受到削弱,但英国统治集团仍把遏制共产主义的发展势头作为其头等重要的任务,其中包括封锁苏联通向地中海和波斯湾的出海口,积极在苏联周边组成反苏军事联盟。因此苏联视英国为最主要的敌人,千方百计削弱英国在中东的传统势力。战后英国对中东政策的目标是“争取阿拉伯人的支持,来建立以英阿联盟为基础的中东新秩序”⑨。在苏联领导人看来,支持犹太复国主义者无疑是打击英国在中东,特别是在阿拉伯国家的势力,打破帝国主义的围堵政策,并能够把自己的势力深入到中东的绝佳机会。于是“苏联为了它的战略目标,而放弃了对阿拉伯人的支持”⑩。可见把英国赶出中东并乘机使自己的利益渗入该地区是苏联支持犹太人建国的关键因素。同时,斯大林在二战后提出了资本主义的总危机理论,他认为,“资本主义的世界经济体系包藏着总危机和军事冲突的因素,因此,现代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并非平稳地和平衡地前进,而是要通过危机和战祸”。二战后出现的人民革命形势是“世界资本主义的总危机,是既包括经济、也包括政治的全面危机”(11),巴勒斯坦犹太人的复国运动“使动荡不安的局面加剧,而在苏联看来,这种动荡正是发展着的资本主义总危机的一个症候”(12)。 正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苏联对外政策的制定便纳入其世界革命的目标体系。 其次,苏联主张巴勒斯坦分治,支持以色列复国,与苏联的国家安全利益至上的原则有直接联系。在处理战后国际关系的过程中,苏联的外交政策始终围绕国家安全利益这一终极目标展开。在中东,苏联根据本国安全利益的需要既可通过支持犹太人建国以打击阿拉伯国家的亲西方统治集团,又可在以色列表示愿加入西方发起的 “中东司令部”后抛弃之而与阿拉伯世界结盟。阿拉伯世界在二战中的立场和二战后的政局使苏联人颇感失望。二战中许多阿拉伯民族主义者表现出同情轴心国的倾向,战后阿拉伯世界仍处于封建君主和反动上层分子的统治下,他们与英、美等西方国家关系密切,使苏联的积极对外政策在这些国家中没有多大的活动余地。于是苏联通过对犹太人的支持来换取以色列执行亲苏的政策,以抗衡当时阿拉伯国家的亲西方势力,特别是抵御美国势力的渗入。同时,苏联在阿拉伯国家的利益很小, “大家知道,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在巴勒斯坦并没有直接的物质利益和其他利害关系,它之所以对巴勒斯坦问题感兴趣,是因为苏联是联合国的一个成员国……。”(13)因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苏联支持犹太人复国的态度一度甚至比美国还坚决。例如:1947年11月29日,联合国作出关于巴勒斯坦分治的决议后,巴勒斯坦局势急剧恶化,各地战火纷飞,英国部队已无法维持秩序。美国政府为了照顾其在中东的长远利益,向联合国提出了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联合国临时托管制度,暂缓执行分治计划的建议,以便联合国有一个安排巴勒斯坦最终地位的机会。美国的建议得到一些阿拉伯国家的支持,但却遭到苏联的激烈反对,苏联认为美国的建议是以维持巴勒斯坦秩序为借口,把“巴勒斯坦变成为美国和联合王国的军事战略基地的一种企图”(14)。葛罗米柯在联合国讨论会上重申苏联政府支持分治方案,敦促联合国坚决执行巴勒斯坦分治计划。正是苏联采取的坚持立场为以色列的创建提供了保证。到20世纪50年代初,随着以色列外交西倾,苏联对以色列的立场发生改变,转而支持阿拉伯国家,反对以色列,称以色列为“反动国家”,甚至说以色列不是苏联代表建议成立的那样一个民主和独立的国家。可见苏联在巴勒斯坦问题上的态度是实用主义的,是根据本国的利益而变化的。 再次,苏联对巴勒斯坦问题的态度受苏联战后实力的制约。二战的结果虽然使苏联在政治和军事上成为一个世界强国,但是,由于战争的破坏,苏联的经济恢复和发展面临极大的困难。这致使苏联与美国等西方国家保持了一定的合作,以求得苏联国内经济建设有一个和平的外部环境。因此,斯大林不仅一再强调同英美维持友好合作关系的必要性,而且当双方在一些问题上发生争执时,苏联尽量采取克制态度,寻求妥协和谅解,即使在“冷战”的信号已经发出,杜鲁门主义已经出台的时候,亦是如此。1947年4月,斯大林在接见美国共和党活动家史塔生的谈话中,仍坚持两种不同制度的国家和平共处,他说:“两种不同的制度既然在战时能够合作,在和平时期又为什么不能合作呢?”,并强调“合作并不需要各国人民具有同样的制度。应该尊重人民所赞同的制度。只有在这种条件下,才能合作。”(15)就苏联的经济实力而言,当时也无法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相抗衡。这样苏联从反对分治到支持分治不能不受美国态度的影响。起初,苏联曾赞赏阿拉伯国家提出的结束英国对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和宣布巴勒斯坦独立的主张,但在阿拉伯国家的主张没有获得多数代表的同意,特别是遭到犹太人的保护国美国的坚决反对后(因为苏联在伊朗和土耳其受挫与美国的干涉有直接关系,所以在巴勒斯坦问题上不得不慎重考虑美国的态度),苏联对巴勒斯坦问题才转向同意分治方案。因为美国不仅在安理会拥有否决权,而且在联合国拥有很大的操纵力量,阿拉伯国家关于建立由阿拉伯人统治的巴勒斯坦国的主张决不可能获得通过。“看来,苏联对巴勒斯坦问题转向分治的主张,是与此有关的。”(16)不仅如此, “苏联支持分治计划后,就力图在未来的犹太人国家中博取好感以中和西方的影响”(17)。苏联不仅向犹太复国主义者供应武器,为以色列在战争中的胜利提供了重要保障,而且在外交上偏袒以色列。1948年5月29日,苏联代表葛罗米柯在联大安理会上提出了一项提案,要求安理会命令对巴勒斯坦战争“负有罪责的国家”在36小时内停止军事行动,并在发言中称阿拉伯人是“侵略者”。同日,苏联《真理报》发表题为《巴勒斯坦事件》的社论,指责“阿拉伯人进行推翻新犹太国的战争”,说阿拉伯人发动这场战争“既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也不是为了自己的独立,而是反对犹太人建立自己独立国家的权利的战争”,对此,苏联“不能不谴责阿拉伯人”等等。 最后,苏联人民和世界人民一样,对犹太人遭受法西斯的pohai和在战后流离失所的生活状况表示深切同情。“在上次大战期间,犹太人遭受到非常的不幸和苦难。这种不幸和苦难可以毫不夸大地说是非笔墨所能形容的……在希特勒分子统治领土内的犹太人几乎全遭到肉体的灭绝。死在纳粹刽子手手里的犹太人估计在六百万。在西欧只有约一百五十万犹太人在战后幸存下来。”(18)同时,我们也应看到,苏联态度的转变与国内犹太人的努力有关。十月革命后,许多犹太革命者纷纷进入新政权的各级部门,据统计,1919~1935年间政治局和主席团中犹太人的比例为18%(俄罗斯人为 65%)(19),在二战期间,大批犹太青年响应苏共中央的号召,奔赴前线,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贡献。为激发和调动人民的抗战热情,苏维埃政府重建或新建了一批犹太文化机关和团体,其中最知名的是“犹太反法西斯委员会”,它吸纳了一大批著名的作家、艺术家和科学家。它在动员国内犹太人和改善苏联政府同西方犹太人乃至西方社会各界人士的关系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苏联境内的各族人民,搞成一个统一的、团结的大家庭,它经受了战争年代中同一个爱好和平的人民所会遇到的最强大、最危险的敌人进行斗争的严峻考验。”(20)正因为苏联本身在战争中也付出了巨大牺牲,所以对在战争中付出同样代价的犹太人产生了由衷的同情。正如梅厄夫人所述,“苏联集团支持我们也由于俄国人在大战中付出了可怕的代价以及由此产生的深厚的同情心。他们认为在纳粹手里也遭受深重灾难的犹太人理所当然地应当有自己的国家。”(21) 正是由于上述因素的交互作用,使苏联对犹太复国主义的态度发生转变。虽然苏联这种亲以政策持续时间不长,但是它却成为以色列建国的重要前提,对当时和以后的中东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2023-07-24 15:43:041
在历史上,犹太复国主义运动为什么会得到英美两国的支持?
英美中最早支持犹太人的是英国人,不过英国人并不是完全支持犹太人建国,但是支持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取得居住权。一战消弱了英国的影响力,英国向凭借支持犹太人找到巩固其殖民统治的立足点,但是二战后英国开始反对犹太人了,原因是美国人插足进来了。美国人支持有太人的原因很明确,第一,美国在二战后刚刚成为世界霸主,在中东还没有立足点,需要通过犹太人牵制中东以达到控制中东的目的,第二点就是美国国内的犹太集团的势力非常强大,美国犹太人控制了美国大多数主要行业,他对这个国家对外政策的影响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美国犹太人对于以色列的热情远远大于对美国的热情,他们当然要让美国政府支持犹太人建国,美国的当权者为了争取选票和取悦本国的犹太人也必须支持建立以色列。2023-07-24 15:43:123
为什么说现代恐怖主义的源头是犹太复国主义
恐怖主义在全世界遭谴责,一个重要原因是,它冷酷地伤及无辜,以残暴的手段无差别地对待平民。恐怖主义在全球肆虐以来,人们必然要讨论一个问题:恐怖主义源头来自哪里?这个问题多少有点敏感。法国《查理周刊》惨案发生后,大多数国家的政要和媒体都只提恐怖主义,少数国家和领导人直言不讳地指向伊斯兰教。窗户纸捅不捅破,大家其实都心照不宣。事实上,早在拉登成为全球瞩目人物时,很多西方学者、政治家、媒体评论者就已经指出:恐怖主义与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有密切关联,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被认为是恐怖主义的温床。这个说法很有欺骗性。 “查理惨案”发生后,有媒体指出,法国发生的这起严重恐怖袭击事件,犹太人是重要的目标之一。据报道,死亡的4名人质都是犹太人。然而,以色列的一家报纸一方面谴责伊斯兰恐怖主义,另一方面又发文章回忆历史上犹太教与伊斯兰教和平共处的年代。原教旨主义从其命名就可以看出它主张复兴旧传统,既然如此,伊斯兰原教旨主义为何不复兴与犹太教和平相处的传统呢?其实,伊斯兰教创始人默罕默德在创教之初就与犹太人关系不错,在伊斯兰圣地麦地那周围,当时就住着不少犹太人。那么,伊斯兰原教旨主义为何不遵循默罕默德的行为规范呢?恐怖主义起源于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说法值得质疑。 首先,原教旨主义最初出现于美国基督教的新教,时间大约是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当时的目的之一就是反对达尔文。基督教新教的原教旨主义至今在美国社会依然有较大的影响。源自美国的基督教原教旨主义在理论上反对现代主义、自由主义和世俗主义。这种宗教情绪很快影响了受西方现代化冲击的其他宗教,例如犹太教和伊斯兰教。犹太原教旨主义和伊斯兰原教旨主义也随即产生。因此,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源头实际上来自西方社会。追根溯源,如果说伊斯兰恐怖主义与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有密不可分的关系,那么,结论也只能是:恐怖主义源自西方文明内部。 其次,伊斯兰恐怖主义大约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出现。但真正的恐怖主义源头比它早。19世纪时,犹太复国主义者开始向巴勒斯坦移民。20世纪初,原属奥斯曼帝国的巴勒斯坦地区由英国托管,英国对犹太复国主义从支持到冷淡,执行“亲阿疏犹”政策,从此,犹太恐怖主义开始大肆活动。1937年,第一个专职犹太恐怖组织“伊尔贡”成立,两年内共造成3000多名阿拉伯人和100多名英国人死亡。1944年犹太恐怖分子暗杀了英国驻中东公使,他们甚至计划暗杀丘吉尔。1946年7月,“伊尔贡”在英国托管机构总部耶路撒冷的大卫王酒店实施爆炸,造成91人死亡。1948年,“伊尔贡”制造了“代尔亚辛村大屠杀”。“伊尔贡”的领导人贝京后来成为以色列总理,“伊尔贡”现在叫做利库德集团。因此,从恐怖主义源头说,穆斯林最初是犹太恐怖主义的受害者。 第三,爱尔兰共和军长期也被视为恐怖主义,他们信仰的是天主教,与伊斯兰教没有关系。西班牙、法国交界处的巴斯克分离主义也制造了不少恐怖袭击事件,他们与伊斯兰也没关系。意大利的“红色旅”同样是恐怖活动的制造者,他们与伊斯兰也没有关系。因此,恐怖主义事实上就是西方文明内部自身的产物,现在所说的伊斯兰恐怖主义不过是西方社会内部滋生的恐怖主义病毒传染到伊斯兰而已,并非伊斯兰教一定导致恐怖主义。 第四,所谓伊斯兰恐怖主义,例如最近特别引人注目的ISIS,他们的理念和手法更多与欧洲原创的法西斯主义相通。ISIS刚出现时,有人在网上征集这个组织的中文译名,我认为可以叫做“阿西斯”,点明与法西斯的关系,但全世界主流媒体不会接受这种让西方文明蒙羞的名字。“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这个长长的名字强化了伊斯兰特征,但没能掩盖一个事实:ISIS的核心成员大都来自欧洲。前不久ISIS传播的一个“斩首”视频,凶手因其标准伦敦口音而被英国警方辨认出来,这样的ISIS成员不少。西方国家模模糊糊的情报说,有几千人已经从ISIS回到欧洲包括遥远的澳大利亚,因此纷纷提升了恐怖袭击的级别。这些人来自西方,很多还是西方本土出生,又回到西方。他们唯一的共同特征是信仰伊斯兰教,但这能说明他们的宗教信仰与恐怖主义有必然关联吗?穆斯林进入西方社会也不是最近的事情,为何以前进入西方社会的穆斯林没有成为恐怖分子,而现在很多西方原生的穆斯林却成为了恐怖分子?晏子说:橘生于南则为橘,橘生于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水土异也。这段话用在所谓伊斯兰恐怖主义身上太正确不过,西方“水土”是导致变种的根本原因,恐怖主义就是西方文明自身导致的产物。 那么,为什么说“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导致恐怖主义”这个说法具有欺骗性?因为,它模糊了原教旨主义原产美国这个事实,也掩盖了西方社会内部恐怖主义不断的事实,用移花接木的手法,将恐怖主义贴上了伊斯兰标签。美国并不是第一次这么做。胡佛任美国联邦调查局局长期间,美国黑社会十分猖獗。在一个民主国家当了48年局长的胡佛,开始不承认美国有黑社会,后来不得不承认,但胡佛给了它一个名字,“黑手党”。目的在于证明,美国的黑社会都是外来的,是从意大利西西里移植来的,而不是“伟大光荣正确”的美国内部产生的。如果黑社会是美国内部产生的,还怎么体现美国制度的先进?因此,黑社会必须是外来的,“黑手党”的命名就是关键。 由此,我们就能理解“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导致恐怖主义”的这一结论,目的同样是说明,恐怖主义不是西方文明内生的,而是外来的,是西方文明的敌人制造的卑劣手段。西方文明如此先进,怎么可能从内部产生恐怖主义?然而,恐怖主义的确是西方文明的产物,西方文明如果不反思自己,不从自己下手深化改革,解决自身的体制问题,他们将难以消除恐怖主义的威胁。2023-07-24 15:43:191
犹太人在哪个国家?
以色列。1948年以色列宣布成立,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2016年以色列总人口850万人,其中犹太人口共637.7万人,世界上唯一一个以犹太人为主体民族的国家。2014年11月23日,以色列总理办公室发表声明,以色列内阁批准了将以色列定义为“犹太国家”的法案。犹太人和阿拉伯人同源,人种为欧罗巴人种闪米特-含米特亚种,是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国的一个民族。发源于西亚的以色列地或希伯来地。扩展资料:犹太人的建国历史:19世纪末,由于东欧的犹太人不断遭到压迫和迫害,而西欧的犹太人对既未结束种族歧视也未使犹太人与所在国家的社会融为一体的那种形式上的解放所抱幻想日益破灭,犹太复国主义作为一种民族解放运动而出现。1897年,西奥多.赫茨尔在瑞士的巴塞尔召开了第一届犹太复国主义大会。在会上,犹太复国主义运动成为一个正式的政治组织,它号召犹太人返回以色列故土,在祖先的家园复兴犹太民族生活。尽管千百年来的异族统治使犹太人越来越少,但在这片故土上犹太人一直保持着他们的存在,而且随着散居各国的犹太人返回故乡,犹太人口也不断增加。犹太复国主义多少世纪以来,盼望有朝一日能返回锡安(耶路撒冷的锡安山被犹太教徒视为圣山)。因为即使再多的财富也不能买到归属感,在外漂泊了数个世纪的犹太人归根的思想越发强烈。终于在1922年,国际联盟基于承认“犹太人与巴勒斯坦(以色列故土)有着历史的联系”和“在那个国家重建犹太民族家园”的考虑,委托英国统治这片故土。但阿拉伯人反对犹太人在故土上定居,犹太人则坚持要求解除对犹太移民的限制,英国在无法调解的情况下,遂将问题移交给联合国。联合国大会于1947年11月29日表决在约旦河以西地区建立两个国家:一个犹太国和一个阿拉伯国。犹太人接受丁这个分治计划而阿拉伯人则予以拒绝。1948年5月14日英国托管结束,犹太人随即宣布建立以色列国。此后不到24小时,五个阿拉伯国家的军队入侵了这个新国家,战争开始时阿拉伯国家无论是在兵力还是在装备上都占据巨大优势,但是由于其内部矛盾分歧严重,没有统一的军事计划,反而渐渐处于被动地位。相反,以色列军队作了充分准备,他们在全境确立了统一的军事领导和指挥机构,经过几场漂亮的反击战逐渐在故土站稳了脚跟。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犹太人2023-07-24 15:43:261
以色列这个国家是如何成立的?
以色列于1948年5月14日建国 。二战结束后,从纳粹集中营里解放出来的几十万波兰犹太囚徒,成了无家可归之人。他们不能返回故园,因为此时在波兰各地相继发生了杀害返乡犹太人的事件;除了几个北欧国家之外,饱受战争蹂躏的西欧国家无力收容他们;连素以移民国家著称的美国都不愿敞开大门。此时,惟一张开臂膀欢迎他们的,就是巴勒斯坦的犹太社区。由于英国继续坚持白皮书的政策,导致犹太突击队同英国托管当局的冲突不断升级。犹太人炸路断桥,袭击拘禁非法移民的营地,暗杀英国官员。 此时,希特勒杀害600万犹太人的罪行,正被逐步揭露,国际舆论一边倒地同情犹太人。在国际舆论的压力下,英国决定从巴勒斯坦脱身。1947年2月15日,英国宣布把巴勒斯坦这块烫手山芋转交联合国。 1947年11月29日,第二届联合国大会以33票赞成、13票反对(其中10个是伊斯兰国家)、10票弃权的结果,表决通过了巴勒斯坦分治的决议,即联合国第181号决议。决议规定:英国于1948年8月1日之前结束在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并撤出其军队;两个月后,在巴勒斯坦的土地上建立两个国家,即阿拉伯国和犹太国。决议还规定:成立耶路撒冷市国际特别政权,由联合国来管理。苏联出于争取以色列执政的工党的考虑,一改从帝俄时期就固有的反犹态度,为以色列建国出了大力,并对以色列国的建立和巩固给予了外交和军事上的支持。苏联常驻联合国代表葛罗米柯在联大一番感人的演讲,对181号决议的顺利通过起了重要作用。而曾在《贝尔福宣言》中信誓旦旦地表示支持犹太人复国的英国,却在此时投了弃权票。 1947年11月联合国通过的分治决议为犹太人和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同时提供了建立自己国家的机会。但是,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阿拉伯人分到的领土是少于其人口比例份额和实际占有土地份额的。 1948年5月14日下午4时,,特拉维夫现代艺术博物馆前面的广场上,身高1.6米的“以色列建国之父”本—古里安宣布《以色列国独立宣言》。本—古里安就任以色列第一任总理。 1948年5月15日,也就是以色列宣布建国的第二天,英国宣布结束在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当天,阿拉伯联盟国家埃及、伊拉克、黎巴嫩、叙利亚以及外约旦(1950年改称约旦)的军队相继进入巴勒斯坦,同时,阿拉伯联盟发表声明,宣布对以色列处于战争状态,第一次中东战争由此爆发。史称“巴勒斯坦战争”。2023-07-24 15:43:494
犹太复国主义是什么?关于它有什么历史事件
世界在谁手里?犹太集团,犹太人要统治世界,有四个方面的努力,文化上,要打破民族传统,经济上,需要建设统一的无壁垒全球市场,政治上,用虚伪的民主否定独裁,军事上,控制军事强权打击反犹政权。文化,这四个方面只有文化上的阻力最大,面临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两大文明,而佛教文明已经全面衰落了。犹太人在用基督教文明的力量打击伊斯兰教文明。犹太人为什么要直接控制美国呢?美国没有传统、没有贵族,完全拜金,而欧洲有贵族,有传统,特别是有反犹传统,比如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苏联早期,共产党高层大多是犹太人,苏联沉重打击了俄罗斯传统,克格勃的教父犹太人捷尔任斯基,部署了对两千万苏联人的屠杀。当今中国的传统信仰,成为了人民的笑谈,仅剩的传统物业,如祠堂,在房地产大潮中被淹没。经济,有人认为,全球化才能发展,WTO就是犹太人提出的全球化经济规则。实际上,全球化仅仅是给犹太人的金融狩猎场,绝大多数发达经济体都是在相对封闭的经济环境中发展起来的,美国独立三十年,信奉全球化,发展的模式就是英国的殖民经济,没有进展,后来英国禁运了,美国经历短暂的困难后,才发展起独立强大的经济体。中国的WTO代表龙永图就是一个大汉奸!WTO卖国条款至今不敢公开,中国1949年建国后三十年是独立的经济体,79年后开放,89年苏联解体后,中国完全殖民地经济化,如此发展,结局可知,就连南美洲的现状我们也达不到,估计也就是与埃塞俄比亚、索马里为伍吧。世界上所有的金融危机全是犹太人为了牟利搞出来的,他们象一群饿狼站在山顶,搜寻着羊群中最弱势的羊,年老的羊,有病的羊,然后发动攻击,巴西、阿根廷、智利、东南亚、越南、冰岛、希腊,这些国家几十年的老本一夜之间被犹太金融集团吸个精光。你别以为这个与你无关,中国的二十八个主要行业有二十一项掌握在帝国主义资本家手里,就是犹太人手里,中石油张了燃油价,很多人骂他们垄断,食用油涨价,宝洁日用化工品涨价,自来水涨价,很多中国人还不知道这些东西掌握在谁手里,是犹太人!政治,犹太人,把世界各国的财产,让那些腐败官僚把持,挑起人民的仇视,大谈民主,实际上,犹太人根本不相信民主,美国这样庞大的国家,民选个大学教授当总统就能够玩转,你相信吗?民主仅仅是表象,实质是犹太人在操纵。方法很多,比如控制媒体,用媒体的声音代表人民的声音。只有雄才大略的独裁者才是犹太人头疼的对象,而这样的人太少了。犹太人控制下的美国就是一个没有灵魂的机器人,他的一举一动是犹太集团下指令的。美国总统就是一个播音员,如果不按照犹太集团导演给的稿子发言,总统很快就有性命之忧,美国的国务卿很多都是犹太人,就近监视总统。这个问题,德国的独裁者早就意识到了。他说,每当你挤破一个社会的脓疮,发现里面总有一个被光线刺得睁不开眼的小犹太人,所以他要灭犹,好歹消灭了600万,但是还有1200万在荼毒世界人民。所以,犹太人当然想报复德国,所以美国被日本人炸了珍珠港后,不立即找日本人算账,反而把欧洲作为战略重点,组织战略空军每天去炸德国本土,战争结束时,德国已经变成废墟了,对日本的战略轰炸要晚得多。为德国人准备的原子弹也被日本人一不小心享用了。军事,有人认为,和平才能发展,实际上,所有的世界帝国都是靠战争上位的,南美洲从独立到现在快两百年了,基本上没有战争,但是,他还是发展不起来,他的经济完全殖民化了,成为了犹太人的商品倾销地和原料产地。1995年9月27日,在美国旧金山曾召开“费尔蒙特饭店会议”。该会议以为:由于世界人口的过剩,世界将分化为20%的全球精英和80%的人口渣滓。要处分这一题目,一是采用布热津斯基的“喂奶主义”:弃置和隔绝那些无用而清贫的渣滓人口,不让他们参与地球文明生活。仅由20%精英将一些泯灭残渣供应他们苟延残喘。二是设法逐渐用“高技术”手段消灭他们。这个会议的列入者有日后的美国总统布什、英国首相布莱尔、微软总裁比尔u2022盖茨、将来学家奈斯比特和新守旧主义大师布热津斯基等。这个技术手段就是转基因。转基因食品就是犹太人发动的基因战争,张启发、方舟子这些人都是转基因的吹鼓手,是民族罪人。2023-07-24 15:44:151
犹太复国主义运动代表人物及发表了哪本书?
其代表人物是匈牙利出生的犹太作家西奥多·赫茨尔。1896年,他写了《犹太国:现代解决犹太人问题的一种尝试》一书,宣称犹太人问题既不是社会问题,也不是宗教问题,而是一个民族问题,提出建立犹太人自治的国家,并建议设立”犹太社团”和”犹太公司”两个机构,分别负责犹太国组织的筹备和经济上的策划工作。2023-07-24 15:44:221
犹太人能够重新建国,主要靠的是哪几个很关键的点?
以色列犹太人公元70年,罗马的军队攻陷耶路撒冷并摧毁了第二圣殿,大批的犹太人被迫离开家乡,分散至世界各地。由此,犹太民族开始了长达十几个世纪的“大离散时期”。虽然犹太民族身处世界的各个角落,但他们始终未曾被当地民族所完全同化,而是保持着强大的民族身份认同感。二战之后,犹太人于1948年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了以色列,正式结束了离散时代。犹太人跨越十几个世纪的再建国历程可谓历史奇迹,而在其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无疑是其文化的保留与其民族身份的认同。而犹太民族思想文化的中心则是犹太教。有人说:“不是犹太人创造了圣经,而是圣经创造了犹太人”。那么,这个犹太教中到底隐藏了什么秘密?能够给予犹太人如此大的力量呢?今天的以色列一:独特的身份,上帝的选民大多数犹太人恪守犹太教的信仰,将上帝作为自己的唯一崇拜。犹太人的主要宗教观念有“选民观”、“契约观”、“救世主观”、“应许观”等等。犹太人始祖亚伯拉罕首先,作为一名犹太人,天生就是“上帝的选民”。上帝选择了犹太人,引导他们走出埃及,为他们制定律法,与他们立下契约,最终将会拯救他们。为了表明自己的选民身份,每一个犹太男性出生之后都要行“割礼”,之后更是要严格遵守以摩西十诫为核心的犹太律法。这就是犹太人与上帝立下的契约。这些律法涵盖饮食、生活、思想、礼仪各个方面,为犹太人提供了全面的规范。这些规范也成为了犹太人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文化。只有严格遵守这些规定,上帝才会拯救犹太人,反之则会招来灾祸。犹太人认为自己之所以要受离散与奴役之苦,根本上是因为本民族未能严格遵守律法而招致上帝的惩罚,或者说考验。这种“救世主思想”是犹太人在离散时期能够保持传统的重要因素。救世主此外,犹太人认为巴勒斯坦地区是上帝赐予犹太人的“流着奶与蜜”的“应许之地”。虽然他们暂时离开了巴勒斯坦,但终有一天将回到这片土地,重新成为这片土地的主人。《圣经.旧约.约书亚记》记载着大祭司约书亚带领犹太人重返巴勒斯坦的故事。正是犹太教的宗教信仰使得犹太民族拥有了自己的特性,这种特性使得犹太人产生一种与其他民族的距离感,也使得犹太人初步形成了对自身民族身份的认同。二、在其他民族中间保存本民族文化在大离散时期,犹太人仍然尽力保持着自己的民族纯洁性,这也使得犹太民族未被其他民族完全同化,始终保持着民族身份。首先,犹太人大多实行族内婚,禁止与其他民族通婚。当然,也有一部分犹太人进行了通婚,比如中国古代开封的犹太人。但经过长期的通婚,他们的外貌已与中国人无异,在文化方面也几乎全盘接受了中国文化。甚至可以说他们的犹太民族性只能通过族谱来辨认,这也标志着这一支犹太人的消失。因此,族内婚是犹太民族存在的最基本要求。开封犹太会堂复原其次,其保留了本民族传统的语言文字。虽然在大多数情况下犹太人为了日常交流选择使用当地的语言文字,但在正式的宗教活动时,他们坚持使用希伯来语和希伯来文字。在历史的长河中,无数的语言文字因为民族离散和衰落而变为“死文字”,但犹太人的坚持使得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得以保留。在今日的以色列,我们到处都可以听到希伯来语、看到希伯来文。语言文字的保留是犹太文化得以复兴的重要因素。希伯来文最后,大部分犹太人聚居在犹太社区中,这使得犹太的传统生活方式得以继续,外界的干预也由此减少。同时,社区中拥有传统的宗教文化氛围,新一代的犹太人在此受到传统的教育,犹太文化也因此得到传播。这些举措使得犹太民族在大离散时期得以被保留,而民族的存在是民族意识产生的根本前提。在民族纯洁性的基础上,犹太人进一步形成了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自身民族身份的认同。三:苦难造就了民族凝聚与认同犹太人长期居于其他民族的统治区域之内,其间由于宗教因素与民族因素长期遭受其他民族的歧视与迫害。犹太人的这段苦难的历史也是其民族身份认同发展的重要原因。早期对犹太人的歧视是宗教歧视。当基督教在欧洲大陆得到广泛传播之时,犹太教被视为一种异教,普遍信仰犹太教的犹太人也被视为异教徒。虽然基督教最初来源于犹太教,但其与犹太教的教义存在着诸多差异。此外,因为出卖耶稣的信徒犹大是一名犹太人,欧洲基督教信徒认为犹太人应该对耶稣基督之死负责。在种种的宗教差异下,犹太人更是被基督徒妖魔化。他们散布诸多谣言,例如“犹太人所食用的无酵饼是用基督教儿童的鲜血制成”等等。这些谣言虽然听起来荒谬至极,却加深了基督徒对犹太人的厌恶与排斥,促进了反犹主义的盛行。他们建立“隔都”对犹太人进行排斥与隔离;统治者多次驱逐境内犹太人;欧洲社会禁止犹太人从事农业、手工业甚至是商业活动,犹太人只能通过高利贷产业谋生;犹太人无法享受公民权力,反而被当局压榨。总之,犹太人因“异教徒”、“高利贷者”的身份受到欧洲社会的不公待遇。纳粹犹太人集中营后期对犹太人的歧视表现为民族歧视。在希特勒极端民族主义的鼓吹下,犹太人被认定为是“劣等民族”而受到迫害。在二战前后,一些欧洲国家更是进行了对犹太人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大屠杀。在十几年内,大量的集中营被建立,数百万的犹太人被屠杀,犹太民族遭受到了空前的灾难。但这次灾难也强化了犹太人的民族意识与身份认同。他们对自身的处境进行了反思,认为犹太人融入欧洲社会的设想已经破产。他们认为唯一的解决方法是重新建立一个犹太国,犹太复国主义思想成为多数人的共识。在苦难中,犹太人并没有放弃自己的信仰与民族文化,反而是民族身份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强调。犹太人对自身的民族身份的认同达到了空前的高度,他们意识到了自身民族特殊性和与其他民族之间不可逾越的隔阂,这才使得犹太复国主义被提出与实行。耶路撒冷犹太大屠杀纪念馆1948年以色列的建立是犹太民族的胜利,更是犹太文化的胜利。十几个世纪以来犹太人经历了无数的分离与苦难,但犹太民族并未被同化或者瓦解,而是以强大的生命力延续到了现在。在此期间,犹太人在其宗教文化以及外部环境的影响下形成了强大的民族身份认同。这种认同正是犹太民族得以存留并发展的核心因素。犹太民族与中华民族都是多灾多难的民族。中国在经历近代的苦难后最终建立起了新中国。而犹太人更是创造了离散又再复国的奇迹历程。在数十个世纪的离散中犹太文化始终凝聚着犹太民族,并形成了强烈的身份认同感,犹太民族因此存留于历史的进程中。2023-07-24 15:44:411
犹太人的“建国”报告为何引斯大林大怒
斯大林警惕犹太“间谍”苏联领导层中的莫洛托夫、卡冈诺维奇、伏罗希洛夫等人对报告表示认同,但斯大林则于1944年夏,委托卡冈诺维奇向犹太人反法西斯委员会领导人通报他的否定态度,并建议他们忘掉这一想法。事实上,这份报告引起斯大林的高度戒备和强烈反应,赫鲁晓夫在回忆录中记述了斯大林的反应:“这是美国犹太复国主义所采取的行动;这个委员会的成员就是犹太复国主义代理人,他们企图在克里米亚建立自己的国家,使之脱离苏联,在那里建立起美帝国主义的代理机构。”这是犹太人反法西斯委员会在战后不久就遭镇压的肇因——1948年1月,米霍埃尔斯被暗杀。年底,随着犹太人反法西斯委员会被解散,其成员被逮捕枪毙或者流放。次年初,一场全国范围内针对犹太人的政治批判展开。其实,这场反犹运动发生的根本原因,是战后苏联所处的国际环境。在苏联领导人看来,随着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苏联的敌人已变成原先的盟国——美英等资本主义国家。随着双方分歧和矛盾的加深,苏联领导人对美英等国的戒备、警惕日益加重。正因为如此,当犹太人反法西斯委员会领导人提出在克里米亚建立犹太人自治共和国建议时,斯大林的反应才会那么敏感和强烈。斯大林女儿斯韦特兰娜的回忆也证实了这一点:“父亲觉得到处都是‘犹太复国主义",到处都有阴谋。父亲过了一段时间对我说,‘犹太复国主义者给你送来了第一个丈夫,整个老一代都受到犹太复国主义的传染,而他们现在又在教育年轻一代。"”1952年12月1日,斯大林曾当着苏联部长会议副主席马雷舍夫等人的面说:“任何一个犹太人都是民族主义者,都是美国情报机关的间谍。犹太民族主义者认为,美国拯救了他们的民族……他们认为自己欠了美国人的情。”赫鲁晓夫说:“斯大林产生了关于间谍活动的想法,因为克里米亚是外国船只可以通行的海疆。他认为,从国防的角度出发,绝不能容许这种事情发生……然而,并没有正式的讨论和决定,逮捕便开始了。”不仅大批犹太知识分子被捕,几乎所有犹太文化机构也被关闭。至此,在克里米亚建立犹太人自治共和国的方案彻底流产。2023-07-24 15:46:001
美国扶植以色列建国的具体前后经过是怎么样的
19世纪末,欧洲出现了大规模反犹太主义浪潮,犹太复国主义的思潮和运动也由此相应兴起。1881年,俄籍犹太医生平斯克尔出版了《自我解放》一书,提出了建立犹太民族国家的想法。该书被认为是犹太复国主义的发端。1896年,匈牙利犹太律师赫茨尔又出版了《犹太国》一书,完整地提出了犹太复国主义的思想。针对当时欧洲到处可以听到的“犹太人滚出去”的口号,他这样写道:“我现在要以最简单的形式提出这个问题:我们现在要‘出去"吗?到哪里去呢?”“应该把地球的某一部分的主权授予我们,其面积足以满足一个民族的正常需要;其余的事情将由我们自己来做。”赫茨尔的著作在犹太人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但这个民族家园究竟建在何处,犹太人内部也有过分歧。他们设想过在南非和阿根廷,还认真考虑过乌干达,并为之进行过投票。直到1897年8月29日在瑞士巴塞尔召开的第一次世界犹太复国主义者代表大会,才将其最终定在犹太人心目中的文化根——巴勒斯坦。 这次大会提出,犹太人应建立“ 一个得到公众承认的、有法律保障的家园(或国家)”。与此同时,“世界犹太复国主义组织”成立并开始活动。他们组织犹太人向许多世纪以来阿拉伯人聚居的巴勒斯坦移民,并成立了“犹太国民基金”和“巴勒斯坦土地开发公司”等相应机构。这次大会召开的1897年,被认为是犹太人将自己的家园梦想开始付诸实践的一年,也被认为是巴以争端的开始之年。 从《贝尔福宣言》到《巴勒斯坦白皮书》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巴勒斯坦被英军占领,战后成为英国的“委任统治地”。1917年11月2日,英国外交大臣贝尔福写信给犹太复国主义者联盟副主席罗斯查尔德,声称“英王陛下政府赞成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人的民族国家,并将尽最大努力促其实现”。此信后被称为《贝尔福宣言》。犹太人据此开始向巴勒斯坦大批移民。但是,此举遭到巴勒斯坦当地阿拉伯人的强烈反对,他们以暴动和罢工的方式向英国施加压力,要求限制犹太人移民。这场动乱一直持续了3年之久。与此同时,在纳粹迫害下生计无着的犹太人继续向巴勒斯坦大批移民,至1939年,移居巴勒斯坦的犹太人总数已增加到44.5万人。 1936至1939年期间,英国曾建议在巴勒斯坦分别建立一个犹太人国家(面积远比后来联合国划定的小)和一个阿拉伯人国家,但被阿拉伯人拒绝。1939年5月,英国政府害怕进一步激起阿拉伯各国的反抗,遂主动向阿拉伯各国示好,提出了所谓的《巴勒斯坦白皮书》。白皮书提出:在今后5年中,每年只限移入1.5万名犹太人;限制犹太人购买阿拉伯人的土地,准备把巴勒斯坦逐步移交给一个阿拉伯人占多数的当地政府,犹太人可在该政府管辖下实行高度自治。阿拉伯人的动乱是平息了,但是,在对立情绪强烈的犹太人与阿拉伯人之间建立信任,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巴勒斯坦白皮书》公布之时,恰是欧洲犹太人为逃避纳粹大屠杀,苦苦寻求安身立命的绿洲之日。在纳粹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中,全世界1/3的犹太人被杀害,遇难者总数达600万,欧洲犹太人所剩无几。英国在向德国宣战前,由于坚持白皮书的立场,不让受迫害的德国和奥地利犹太人进入巴勒斯坦,使得当地犹太人和托管当局处在了战争边缘。只是基于对德国法西斯的共同仇恨,才使暴力活动有所限制。但是,在战时,犹太突击队从未停止过对拦截非法移民的英军设施的破坏。 联合国第181号决议和以色列立国 二战结束后,从纳粹集中营里解放出来的几十万波兰犹太囚徒,成了无家可归之人。他们不能返回故园,因为此时在波兰各地相继发生了杀害返乡犹太人的事件;除了几个北欧国家之外,饱受战争蹂躏的西欧国家无力收容他们;连素以移民国家著称的美国都不愿敞开大门。此时,惟一张开臂膀欢迎他们的,就是巴勒斯坦的犹太社区。由于英国继续坚持白皮书的政策,导致犹太突击队同英国托管当局的冲突不断升级。犹太人炸路断桥,袭击拘禁非法移民的营地,暗杀英国官员。 对英国而言,这将是一场不得人心的战争。此时,希特勒杀害600万犹太人的罪行,正被逐步揭露,国际舆论一边倒地同情犹太人。让那些被解放的波兰犹太人继续住集中营,实在是说不过去。随着轴心国秘密文件的曝光,英国当年拒绝意大利的提议、不同意德国和奥地利犹太人经意大利转送巴勒斯坦的决定,也大白于天下,舆论视英国为残杀犹太人的帮凶。在国际舆论的压力下,英国决定从巴勒斯坦脱身。1947年2月15日,英国宣布把巴勒斯坦这块烫手山芋转交联合国。 1947年11月29日,第二届联合国大会以33票赞成、13票反对(其中10个是伊斯兰国家)、10票弃权的结果,表决通过了巴勒斯坦分治的决议,即联合国第181号决议。决议规定:英国于1948年8月1日之前结束在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并撤出其军队;两个月后,在巴勒斯坦的土地上建立两个国家,即阿拉伯国和犹太国。根据分治决议的蓝图,阿拉伯国国土可达11203平方公里,约占当时巴勒斯坦总面积的43%,人口中阿拉伯人为72.5万人,犹太人为 1万人;犹太国国土为14942平方公里,约占巴勒斯坦总面积的57%,人口中阿拉伯人为49.7万人,犹太人为59.8万人。决议还规定:成立耶路撒冷市国际特别政权,由联合国来管理。苏联出于争取以色列执政的工党的考虑,一改从帝俄时期就固有的反犹态度,为以色列建国出了大力,并对以色列国的建立和巩固给予了外交和军事上的支持。苏联常驻联合国代表葛罗米柯在联大一番感人的演讲,对181号决议的顺利通过起了重要作用。而曾在《贝尔福宣言》中信誓旦旦地表示支持犹太人复国的英国,却在此时投了弃权票。 当时,巴勒斯坦地区的阿拉伯人有120多万,占总人口的2/3强。但分治决议中的阿拉伯国的领土只占巴勒斯坦总面积的43%。更令阿拉伯人难以容忍的是,阿拉伯国的领土支离破碎,互不相连,大部分是丘陵和贫瘠地区。犹太国则不然,犹太人虽仅有60万,不到总人口的1/3,然而其领土却占巴勒斯坦总面积的57%,大部分又位处沿海地带,土地肥沃。 1948年5月14日下午,特拉维夫现代艺术博物馆前面的广场上,挤满了犹太人。下午4时,身高1.6米的“以色列建国之父”本—古里安宣布《以色列国独立宣言》。本—古里安就任以色列第一任总理。 以色列建国的消息通过电波传遍了全世界,大部分国家作出了积极的反应。本—古里安宣布建国17分钟后,美国白宫新闻秘书查理·罗斯向记者宣布:美国承认以色列。承认以色列的文告是美国人在还不知道这个新国家叫什么名字的时候就拟好的。当得知这个国家取名“以色列”时,杜鲁门总统用笔将文告上的“犹太国” 字样划去,改为“以色列”。5月17日,苏联宣布承认以色列。 建国次日即爆发战争 1948年5月15日,也就是以色列宣布建国的第二天,英国宣布结束在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当天,阿拉伯联盟国家埃及、伊拉克、黎巴嫩、叙利亚以及外约旦(1950年改称约旦)的军队相继进入巴勒斯坦,同时,阿拉伯联盟发表声明,宣布对以色列处于战争状态,第一次中东战争由此爆发。这次战争史称“巴勒斯坦战争”。 与以后的几次中东战争不同,英美两国出于在阿拉伯世界的长远战略考虑,在巴勒斯坦战争中站到了阿拉伯人一边。倒是苏联为争取这个新生的国家,对以色列给予了充分的支持。当时在苏联控制之下的捷克斯洛伐克不仅为以色列提供了大量的军火,而且为以色列提供专用机场、建立空中走廊,为以色列训练空军和伞兵部队。战争进行之时,几名驻欧美国空军犹太裔士兵冒着军法审判的危险,偷了3架重型轰炸机,在捷克斯洛伐克的机场装满炸弹后,起飞轰炸开罗和大马士革。 由于参战的阿拉伯各国彼此之间心存疑忌、内部不和,外约旦国王阿卜杜拉和埃及国王法鲁克各打算盘,使得只有游击队实力的以色列取得了战争的主动权。7月中旬,在英、美的催促下,以色列宣布停火,但零星战斗持续到1949年。这次战争后,巴勒斯坦被分为三部分:以色列占领了巴勒斯坦总面积的78%,超过“ 分治决议”规定面积5700多平方公里;约旦河西岸归约旦管辖;加沙地带归埃及管辖。近百万巴勒斯坦人被逐出家园成为难民。 第一次中东战争的失败使周围阿拉伯国家备感耻辱,到处弥漫着革命的气息。1949年3月、8月和12月,叙利亚先后3次发生政变。1951年7月,约旦国王阿卜杜拉父子被巴勒斯坦难民刺杀。阿卜杜拉国王18岁的孙子侯赛因由于子弹击中了祖父亲手别在他胸口上的一枚勋章而幸免于难,于1953年继位成为约旦哈希姆王国国王。1952年7月,埃及军人推翻法鲁克王朝,自由军官组织领导人纳赛尔于1956年6月成为总统。2023-07-24 15:46:193
近代以色列历史
以色列历史悠久,是世界主要宗教犹太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的发源地。犹太人远祖是古代闪族的支脉希伯莱人。公元前13世纪末开始从埃及迁居到巴勒斯坦,曾先后建立希伯莱王国及以色列王国。 以色列最初是指一个民族而非地名,可查最早的记载出现在公元前1211年。在过去三千年的历史中,犹太人视以色列地为自己的民族和精神生活的核心,称之为“圣地”或“应许之地”。以色列在犹太教中具有特别的含义,包括圣殿遗迹和相关的宗教礼仪,都是现代犹太教传统的重要基础。从公元前1200年开始,一系列的犹太人王朝在这一地区存在了超过一千余年。 经历过亚述、巴比伦、波斯、希腊、罗马、拜占庭等古国的统治,犹太人在这一地区逐渐衰落并遭驱逐。尤其是在公元132年的一次大规模起义遭到镇压后,罗马帝国将犹太人驱逐出这一地区,将地名改为“叙利亚-巴勒斯坦”,企图抹灭犹太人千年来与这片土地相连的痕迹。虽然如此,仍有小部分犹太人一直留在巴勒斯坦,但主要的犹太人口从以色列南部移至了北部。犹太教最重要的两本经籍《密西拿》和《塔木德》经也是在这段时期写成。公元638年,穆斯林从拜占庭帝国夺取了该地区的控制权,之后数个穆斯林国家统治过这个地区;包括了倭马亚王朝、阿拔斯王朝,以及花剌子模和蒙古,在1260年至1516年间由马木鲁克统治,接著在1517年成为奥斯曼帝国一个省份。 锡安主义和犹太人回归 数个世纪以来,许许多多流亡海外的犹太人一直试图返回以色列。18世纪便有数波小型的回归潮,从数百到上千人不等。在1878年,佩塔提克瓦出现了第一个大型的犹太人农场殖民区。第一次大规模的回归浪潮则始于1881年,散居在世界其他地区的犹太人为了逃避迫害,开始回流到巴勒斯坦,即古犹太国之地。犹太人从奥斯曼帝国和阿拉伯人手中购买土地并且定居。随着犹太居民的增多,他们与阿拉伯人之间的关系也日趋紧张。 1896年,维也纳记者和剧作家西奥多·赫茨尔发起锡安主义运动(又称“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号召全世界犹太人回归故土,恢复本民族的生活方式。1897年8月29日在瑞士巴塞尔,他召集了第一届“世界锡安主义大会”,大会决议建立“一个得到公众承认的、有法律保障的家园(或国家)”。“犹太国民基金”和“巴勒斯坦土地开发公司”等相应机构成立,帮助世界各地的犹太人向巴勒斯坦移民。 锡安主义运动的发展推动了第二次回归浪潮(1904-1914年),约有四万名犹太人返回定居。1917年,英国外长贝尔福发表《贝尔福宣言》:“英王陛下政府赞成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人的民族国家,并将尽最大努力促其实现”。1920年,国际联盟委托英国管辖巴勒斯坦。1922年英国将托管地划分为两部分:东部(现约旦)为阿拉伯人居住地,西部为犹太居民区。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犹太人掀起了第三和第四次回归浪潮。在1929年爆发的一场巴勒斯坦暴动中,阿拉伯人杀死了133名犹太人。接著在1936年-1939年又有数场暴动发生。对此英国在1939年颁布了一份白皮书,限制犹太人的移民数量至75,000人,并且限制犹太人购买土地。这份白皮书被许多犹太人和锡安主义者视为是对犹太人的背叛,并且认为那违背了贝尔福宣言。阿拉伯人也并没有就此平息,他们希望完全停止犹太人的移民。 1933年,纳粹在德国执政,掀起第五次犹太人回归浪潮。1940年,犹太人已占当地居民总数的30%。后来在欧洲发生的犹太人大屠杀,进一步推动了犹太人回归。1944至1948年之间,愈20万犹太人通过各种途径辗转来到巴勒斯坦地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巴勒斯坦地区已经有60万犹太居民。 复国 1947年,鉴于犹太人与阿拉伯人之间的暴力冲突不断升级,和平努力受到挫败,英国政府决定从巴勒斯坦托管地脱身。犹太人的移民数量自从19世纪末以来一直稳定增长,受到二战中的犹太人大屠杀影响,犹太人复国的理念也获得越来越多的国际支持。联合国成立了“巴勒斯坦专门委员会”,1947年11月联合国大会表决了《1947年联合国分治方案》,33国赞成(包括美国和苏联),13国反对,10国弃权,通过决议:将巴勒斯坦地区分为两个国家,犹太人和阿拉伯人分别拥有大约55%和45%的领土,耶路撒冷被置于联合国的管理之下,以期避免冲突。 1947年11月29日,联合国通过分治方案的当日,大卫·本-古理安接受了该方案,但被阿拉伯国家联盟断然拒绝。阿盟委员会高层下令对以色列的犹太平民展开为期三天的暴力袭击,攻击建筑、商店、以及住宅区,紧接著犹太人组织的地下民兵部队展开还击,这些战斗很快便蔓延为大规模的冲突,继而引发了1948年的以色列独立战争。 1948年5月14日,在英国的托管期结束前一天的子夜,以色列国正式宣布成立。在1949年1月25日全国选举中,有85%的合格选民参加了投票,接着有120个议席的第一届议会开会。两位曾领导以色列建成国家的人成为该国的领袖,犹太人代办处领导人大卫·本-古里安当选首任总理;世界犹太复国主义组织领导人哈伊姆·魏兹曼由议会选为首任总统。1949年5月11日,以色列取得联合国的席位,成为第59个会员国。 1948年独立战争 在以色列建国之后,埃及、伊拉克、约旦、叙利亚、以及黎巴嫩向以色列宣战,开始了1948年的以色列独立战争。北边的叙利亚、黎巴嫩和伊拉克军队都在接近边界的地方被阻挡下来,来自东方的约旦军队则攻下耶路撒冷的东部,并且对城市的西部展开攻击。不过,犹太人的民兵部队成功的阻挡了约旦军队,而地下的国民军组织部队(Irgun)也阻止了来自南方的埃及军队。从6月开始,联合国宣布了一个月的停火令,在这段期间里以色列国防军正式成立。在数个月的战斗后,双方在1949年达成一则停火协议并划清暂时的边界,这条边界线被称为“绿线”(Green Line)。以色列在约旦河的西方获得了额外的23.5%的管辖领域,约旦则占有以色列南部一块山地区域和撒马里亚,后来那里被称为西岸地区。埃及在沿海地区占有一小块的土地,后来被称为加沙地带。 大量的阿拉伯人口逃离了新成立的犹太人国家,巴勒斯坦人将此次流亡称为“大灾难”(u0627u0644u0646u0643u0628u0629),预计有400,000至900,000名巴勒斯坦难民流亡,联合国估计有711,000人。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之间未解决的冲突、以及巴勒斯坦难民的问题一直持续至今。随著1948年的战争,西岸地区和加沙地带的犹太人口开始撤回以色列,大量来自阿拉伯国家的犹太人难民使得以色列的人口遽增了两倍。在接下来几年里将近850,000名瑟法底犹太人从阿拉伯国家逃离或遭驱逐,其中约有600,000人迁移至以色列,其他的人则移民至欧洲和美国。 50年代和60年代 在1954年至1955年间,担任以色列总理的摩西·夏里特(Moshe Sharett)试图轰炸埃及未遂而爆发丑闻,造成以色列在政治上蒙羞。埃及在1956年国有化了苏伊士运河,英国和法国对此相当不满。以色列在遭到一连串阿拉伯地下民兵部队的袭击后,秘密的与英法两国结盟,并且对埃及宣战。在苏伊士运河危机后,三个国家遭到联合国的谴责,以色列被迫从西奈半岛撤军。 在1955年,大卫·本-古理安再次成为以色列总理,并且一直任职到1963年才辞职。在古理安辞职后,列维·艾希科尔(Levi Eshkol)继任了总理。 在1961年,纳粹的战争犯、也是欧洲犹太人大屠杀主谋之一的阿道夫·艾希曼在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遭到以色列的摩萨德(Mossad)情报局干员逮捕,并且被送回以色列接受审判。艾希曼成为以色列历史上唯一一个遭到法庭判决死刑的罪犯。 在政治舞台上,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的关系在1967年5月再次紧绷。叙利亚、约旦、和埃及透露了开战的意图,埃及并且驱逐了在加沙地带的联合国维和部队。埃及违反了之前立定的条约、并且封锁了以色列战略要地的堤蓝海峡,接著又在以色列边界部署大量的战车和战机,以色列于是以埃及挑衅为由在6月5日对埃及展开先发制人的攻势。在这场六日战争中,以色列击败了所有阿拉伯邻国的军队,并且在空军战场上获得完全的胜利。以色列一口气夺下了整个西岸地区、加沙地带、西奈半岛、和戈兰高地,1949年划定的绿线则变成以色列管辖国内领土和占领区域的行政分界线。后来在签订一则和平协议后,以色列将西奈半岛还给了埃及。 在战争中以色列空军误炸了一艘美军的情报船自由号(USS Liberty),造成34名美军死亡。美国和以色列的调查总结认为这场意外是因为自由号的辨识困难而造成的误击事件。 在1969年,以色列的第一名女性总理梅尔夫人当选。 70年代 1968年至1972年这段期间被称为消耗战争(War of Attrition),以色列和叙利亚、埃及间的边界频繁爆发许多小规模的冲突。除此之外,在1970年代早期,巴勒斯坦武装部队对以色列和各国的犹太人展开了规模空前的恐怖攻击,在1972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中爆发了慕尼黑惨案,巴勒斯坦的武装民兵挟持以色列的代表团成员作为人质,最后所有人质皆遭杀害。以色列对此展开了报复性的“上帝之怒行动”(Operation Wrath of God),由一群以色列摩萨德情报局的干员在世界各地行刺那些筹划慕尼黑惨案的幕后凶手。 最后,在1973年10月6日,正值犹太人传统的赎罪日那天,埃及和叙利亚对以色列发起了突袭攻势。尽管阿拉伯国家在战争初期成功打击了准备不足的以色列军队,埃及和叙利亚最终仍被以色列击退。战后的几年局势变的较为平静,以色列和埃及终于得以达成和平协议。 在1974年,伊扎克·拉宾继承梅尔夫人成为第五任总理。1977年的国会选举成为以色列政治历史上的主要转折点,从1948年来一直支配以色列政坛的工党联盟(u05d4u05deu05e2u05e8u05da)遭到梅纳赫姆·贝京领导的联合党击败,这次选举在以色列还被称为是一场“革命”。 接著,在当年的11月,埃及的总统萨达特史无前例的拜访了以色列,在以色列国会进行演讲,这是以色列建国以来第一次获得阿拉国国家的承认。以色列军队的后备军官也组成和平运动以支持这次谈和。在萨达特拜访之后,两国间进行的和平谈判最后签下了大卫营和约。在1979年3月,贝京和沙达特在美国华盛顿特区达成以色列-埃及和平条约。随著条约的签订,以色列从西奈半岛撤军,并且撤离了自从1970年代开始在那里建立的移民区。以色列也同意依据1949年划定的绿线让巴勒斯坦获得自治权。 80年代 在1981年6月7日,以色列空军轰炸了伊拉克在奥西拉克(Osirak)建立的核子反应炉,阻止了伊拉克制造核武器的企图,这次任务又被称为巴比伦行动。 在1982年,以色列对黎巴嫩发动了一场攻势,卷入自从1975年以来一直进行的黎巴嫩内战。以色列的开战理由为保护以色列在北方的殖民区,当时殖民区经常受到来自黎巴嫩的恐怖攻击。在建立了四十公里的障碍区后,以色列国防军继续前进,甚至攻下了首都贝鲁特。以色列军队将巴勒斯坦解放组织逐出了黎巴嫩,迫使巴解转移基地至突尼斯。由于无法承担战争带来的压力,总理贝京在1983年辞职,由伊扎克·沙米尔(Yitzhak Shamir)继任。以色列最后在1986年撤出了大部分在黎巴嫩的军队,边界的缓冲地带则一直被维持,直到2000年以色列进行单方面的撤军。 在1980年代里,原本由伊扎克·沙米尔领导的右派政府被左派的西蒙·佩雷斯取代。佩雷斯从1984年开始担任总哩,但在1986年又被沙米尔取代,沙米尔达成了一个政党联盟的协议。在1987年爆发的巴勒斯坦大起义引燃了占领区域的一连串暴动,在暴动后沙米尔再次于1988年的选举中连任总理职位。 90年代 在波斯湾战争中,虽然以色列不是反伊拉克的联盟国之一、也没有实际参与伊拉克战事,以色列仍遭到39枚飞毛腿导弹击中。导弹并没有直接杀害任何以色列的公民,倒是有一些人因为不正确使用预备的防毒面具而死亡,除此之外一名以色列人遭到爱国者导弹碎片击中而丧命。在战事中,以色列也向在西岸和加沙地带的巴勒斯坦人提供防毒面具,以免他们遭伊拉克的生化武器攻击。尽管如此,巴解仍然表示支持萨达姆政权,一些巴勒斯坦居民甚至还站在屋顶上替来袭的飞毛腿导弹欢呼,虽然最后他们仍使用了以色列人提供的防毒面具。 在1990年代早期,苏联的大量犹太人开始移民至以色列,依据以色列的回归法,这些人在抵达以色列时便能取得以色列公民权。大约有380,000人在1990-1991年抵达以色列。虽然以色列大众最初相当支持回归法,新移民造成的许多问题被工党作为选战中的把柄,批评执政的联合党没有解决他们的工作和住房问题。结果在1992年的选举中,新移民们大量投票给工党,使得左派再次抬头。 在选举之后,伊扎克·拉宾成为了总理。在选举中工党曾经承诺将会大为改善以色列的国内治安和与阿拉伯国家的关系。到了1993年底,以色列政府抛弃了1991年的马德里协议框架,改与巴解签订奥斯陆协议(Oslo Accords)。在1994年,约旦成为继埃及之后第二个承诺与以色列和平共处的阿拉伯国家。 最初以色列大众广泛支持奥斯陆协议,然而在协议签订之后以色列仍然持续遭到哈马斯武装团体的频繁攻击,协议受到的支持也开始大量减少。在1995年11月4日,拉宾遭到一名极端的以色列民族主义者刺杀。 由于拉宾的遇刺,大众对于奥斯陆协议的观感也稍有好转,大为提升了西蒙·佩雷斯的支持度,使他赢得了1996年的大选。不过,新的一波自杀炸弹攻势加上阿拉法特赞美炸弹客的声明,使得公众舆论再次扭转,并且在1996年5月输给了联合党的本雅明·内塔尼亚胡。 虽然内塔尼亚胡被视为是奥斯陆协议的坚定反对者,他仍然决定从希伯伦(Hebron)撤军,并且签下了怀伊备忘录(Wye River Memorandum),给予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更大的自治权力。在内塔尼亚胡任内巴勒斯坦团体对以色列平民的袭击活动大为减少,然而他的联合政府仍然在1999年垮台。在1999年选举中工党的埃胡德·巴拉克以大幅票数差距击败内塔尼亚胡而继任总理。 2000年后 以拉克在2000年决定单边的从黎巴嫩撤军,这次撤军也是为了阻挠真主党对以色列的攻击,迫使他们不得不跨越以色列边界才能发动攻击。巴拉克和亚西尔·阿拉法特曾在美国总统比尔·克林顿的斡旋下于2000年在戴维营进行协商,然而协商最后失败了,巴拉克提出的条件是一个由73%西岸地区和100%加沙地带组成的巴勒斯坦国家,并且在10至25年时间内将西岸地区的巴勒斯坦领域扩展至90%(排除耶路撒冷郊区则是94%),但阿拉法特拒绝这个提议。 2003年6月4日,在乔治·沃克·布什主持下,巴勒斯坦权力机构主席马赫姆得·阿巴斯和以色列前总理沙龙于约旦相会。在谈判破裂后,巴勒斯坦开始了第二次的暴动,被称为阿克萨群众起义,暴动开始的时间就发生在以色列反对派领袖艾里尔·沙龙访问耶路撒冷圣殿山(Temple Mount)之后不久。协商的失败以及新战争的爆发使得许多以色列人对巴拉克政府感到失望,并且也使和平协议的支持度大减。 在一场总理的特别选举后,艾里尔·沙龙在2001年3月成为了新的总理,稍后又在2003年的选举中当选了连任。沙龙开始从加沙地带进行单边的撤军,这次撤军在2005年8月至9月间实行完成。 以色列也在西岸地区建立了围墙,目的是为了保护以色列免遭武装巴勒斯坦团体的攻击。为了建立长达681公里的围墙,接近围墙的缓冲地区也连带的减少了9.5%的西岸地区面积,使得巴勒斯坦居民的经济状况遭遇困难。围墙的建立遭致了国际间的许多批评,也遭到一些以色列极左派的批评,不过,围墙的确有效的减少了对以色列平民的恐怖攻击事件。 在艾里尔·沙龙严重中风之后,总理权力转移给了艾胡德·奥尔默特。在2006年4月14日,在前进党赢得了大选后,奥尔默特当选为以色列总理。奥尔默特的前进党也在2006年的2006年的选举中赢得了多数派席位。 在2006年6月28日,哈玛斯的民兵部队从加沙地带挖地道潜入以色列境内攻击以色列国防军的据点,俘虏了一名以色列士兵必且杀害了其他两名。以色列对此展开了夏雨行动,大量轰炸哈玛斯目标以及其他桥梁、道路、以及发电站。以色列也派军占领此地区。 2006年6月13日爆发的以黎冲突发生在以色列北部和黎巴嫩地区,主要是介于真主党和以色列之间的冲突。冲突始于真主党之前在一次跨越边界的恐怖袭击行动中杀害了八名以色列士兵并且俘虏其他两名,以色列认为黎巴嫩政府必须对这次攻击负起责任,因此从海上和空中对黎巴嫩展开轰炸,并且进军黎巴嫩南部。真主党继续使用火箭攻击以色列北部,并且以游击队的打带跑战术袭击以色列军队。最后以色列在2006年8月14日达成一则停火令。这场冲突杀害了一千名黎巴嫩平民、440名真主党民兵、以及119名以色列士兵,也对黎巴嫩城市的基础建设造成了庞大损害。 2008年9月18日凌晨,外交部长利夫尼在以色列执政党前进党17日党主席初选中以微弱优势获胜,将接替奥尔默特成为前进党成立3年来的第三任党主席和第一位女性党主席。 据报道,最终统计结果显示,利夫尼获得43.1%的选票,领先其最大竞争对手、交通部长莫法兹1.1个百分点。,因此利夫尼最终胜出,成为以色列历史上第二位女性总理。 2008年12月28日 以色列战机和武装直升机27日对哈马斯控制的加沙地带发动了大规模空袭,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发言人巴尔胡姆27日要求其下属武装派别对以色列发射远程火箭弹,以报复以军空袭加沙。 这次空袭是自1967年中东战争以来,以军袭击所造成的巴勒斯坦人单日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加沙地区应急机构负责人29日表示,以色列对哈马斯发动的空袭已造成310人死亡,另有1400余人受伤。巴勒斯坦27日宣布未来三天为哀悼日。 以色列外长利夫尼表示,选在这个时候痛击哈马斯的原因很简单,因为哈马斯违反半年前的停火协议,几乎每天以火箭、迫击炮攻击以色列平民。最近更变本加厉,上周曾有一天发射80枚火箭的纪录。因此以色列无法再忍受。[编辑本段]六、司法 以色列的司法部门是由三层架构的法庭组成。在最低层次的是地方法院,分布于大多数的都市。第二层则是地区法院,同时负起上诉法院和地方法院的功能,分布于五座城市:耶路撒冷、特拉维夫、海法、贝尔谢巴、以及拿撒勒。 最上层的法院则是以色列最高法院,位于耶路撒冷,目前的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是Dorit Beinisch。最高法院是最高的上诉法院,也身兼高等法院(HCQJ)的功能,高等法院主要是负责解决个别公民对於法院提出的请愿,对这些请愿的回覆通常是由政府部门进行(包括以色列国防军)。这样的请愿可能使得高等法院作出决定,指导政府部门改正行政的方式。 一般的法官是由国会组成的委员会、最高法院的法官、以及以色列律师行会的会员联合选出的。法律规定要求法官在70岁时退休。最高法院的首席大法官由司法部长所批准,负责指派所有法庭的常务官员。 以色列并不是国际刑事法院的成员,因为担心若加入成员将会导致以色列在有争议的领地的殖民者会遭到起诉. 以色列并没有一部明文写成的宪法。因此以色列政府的运作都是依据以色列国会颁布的法规进行,包括了一系列的「以色列基本法」(Basic Laws),目前为止总计有14条基本法。这些基本法被计画用作未来宪法颁布的基础。在2003年中旬,国会的宪法、法律、和司法委员会开始起早一份正式的宪法[24],直到2007年初为止宪法的起草过程仍在进行[25]。 以色列的法律系统混合了英美普通法系、欧陆法系和犹太法典的影响,另外也受到以色列建国宣言的影响。 如同英美的法系,以色列的法律体制建立在先前判例的原则上。以色列的法庭采取抗辩制度,而不是审讯制度,当事人(原告和被告)必须自行将证据带到法庭上,法庭并不会进行任何独立的调查。 以色列最高法院的建筑。如同欧陆法系,以色列并不采取陪审团制度。案件是由专业的法官进行判决。许多主要的以色列法规(例如契约法)也都受到欧陆法系的影响,是根基於民法的原则上。以色列的法规并不是由法典组成,而是由单独的法规构成。不过,一套民法的法典在最近完成了,并且预估将会被正式采用。 宗教法庭(犹太教、伊斯兰、和基督教)则在婚姻的离婚判决上拥有独占的法律权利。[编辑本段]七、禁忌 1交通全告停止的安息日及赎罪日 犹太教的安息日是从星期五太阳入海开始到星期六的傍晚时分止;大多数餐厅和电影院等场所在这段时间内都不营业,公共交通也停顿。在安息日,耶路撒冷市内的一切交通机关,全都停止工作。这一天,观光客最好勿搭车前往正统犹太教徒的居住区。否则,那些犹太教徒会怒不可遏地向车上的人投掷石头。 在赎罪日(通常在公历十月初或九月底)这一天,交通将绝对告停。除非救护车等必须行驶的车辆,其车窗前后必须有当日可以行车的标志,否则在这一天路人向车上扔石头、西红柿、鸡蛋等是合法的。这一天犹太人会穿着白衣服在马路中间散步,孩子们在街上骑自行车。这一天通常也是校友散步到学校附近见面的日子。 2莫夸奖阿拉伯国家 以色列和阿拉伯诸国之间的纠纷层出不穷。宗教上的原因,是造成这种纠纷的根源所在。伊斯兰教徒认为耶路撒冷是他们的圣地,这个问题纠缠至今难以解决。所以,到了以色列或阿拉伯诸国,应该避免夸奖对方任何一国,否则,势必引起麻烦。 3饮食禁忌 源于圣经对饮食的规定,根据这些规定(kashrut),犹太人只能食用某些特定种类的肉类和鱼类。而猪肉和兔肉,以及贝壳类是不行的。水里无翅无鳞的,雀鸟之类,有翅膀用四足爬行的物,蝗虫,蚂蚱,蟋蟀与其类,蚱蜢与其类,这些都不可以吃。另外,用于奶制品的餐具必须和用于肉制品的餐具分开使用。鱼类、蛋、水果和蔬菜(Pareve食品)可以同肉类或者同奶制品同时食用。分别用于奶制品和肉类的餐具应当分开使用、清洗和存放。 安息日当天是不允许烹饪的,只能把事先准备好的食物用小火慢炖。通常这样的食品是Cholent(头天做好的菜)或Kugel(类似面条)。按犹太教义,犹太人不吃猪肉和海蛰,不能把肉和奶制品一起食用。人道的宰杀动物,并严禁吃血、吃猪肉、无鳞的鱼类及其他被禁止的食物。以色列人不吃猪肉,牛肉可以吃,但必须有犹太教牧师在场之下宰杀出来的牛,且被宰杀的牛不能太痛苦的情况下才可以供人吃食。他们还有一些禁忌:牛肉和牛奶不可以同时烹任,也不可以两者同食。没有鱼鳞的鱼类,亦在禁吃之列。 犹太教的饮食禁忌很多。关于血,《旧约·利未记》中说,耶和华告诫以色列人,“凡以色列家中的人,或是寄居在他们中间的外人,若吃甚么血,我必向那吃血的人变脸,把他从民中剪除。” 4光说一句“抱歉”并不能了事 在以色列如果犯了什么错误,光说一句“抱歉”,往往不能就此了事。一犯了错,你必须思路清晰地说出犯错的原因,然后跟对方讨论、沟通。如果省掉这一点,只想用一句“对不起”来打发过去,你会招来对方的轻视。为了一件事,你该把之所以如此的理由搬出来,除非对方彻底了解,否则寸步不让——这也可以说是彼此尊重。 5参观犹太教圣地和教堂时 以色列民族大多不拘泥礼节,可是如果参拜圣地,礼节就不能不守,而且严格得很。要进入犹太教的圣地或教堂,男性必须顶着一种叫做“哥巴”的帽子。进入回教教堂的时候,必须脱鞋,赤足而入进入基督教教堂时,必须脱下帽子。参观这些地方,不能以游山玩水的态度处之,气氛应该是严肃的,绝不可以一路嘻嘻哈哈。2023-07-24 15:46:297
英国为什么要支持犹太复国主义
英国其实是以美国为首,英美联盟支持犹太复国主义 在战后美国人意识到中东地区将是美苏争霸的战略要地,扶持犹太人建了国,阿拉伯国家不喜欢犹太人,居然在阿拉伯的地盘上建国,不能容忍,美国佬他们不敢惹,所以就傍上了苏联人,以埃及,黎巴嫩,叙利亚为代表,购置全套苏制武器,以色列全套美系武器。6次中东战争的结束,不是以色列也不是阿拉伯国家可以决定的,而是苏联人与西方国家先谈价钱,谈妥了就开始劝架,谁不停火谁倒霉。所以每次都是战争一开始阿拉伯与以色列先自由搏击,美国人看以色列把阿拉伯揍的差不多了就开始与苏联人商量着拉架的利益分配。2023-07-24 15:46:441
犹太人属于哪个国家啊?
犹太人不属于某一个国家,犹太人是一种民族,分布于各个国家。2023-07-24 15:47:052
为什么历史上犹太人一直都没有自己的国家?
圣经时代 犹太人历史始于公元前第二个一千年的头五百年,始祖是亚伯拉罕、其子以撒和其孙雅各。一场遍及全国的饥荒迫使雅各和他的儿子们,即以色列十二个部落的祖先移居埃及,在那里他们的后代沦为奴隶。几个世纪之后,圣经率众人出埃及,摆脱奴役,奔向自由,最终返回以色列故土。他们在西奈沙漠上流浪了40年,在那里形成了一个民族,并接受了包括十诫在内的摩西律法,他们的始祖们所创立的一神教从此初具规模。圣经各部落在圣经的指挥下,征服了以色列故土,并定居下来,但它们往往只是在受到外来威胁时,才在被称为“士师”的领袖的统领下联合起来。公元前1028年,扫罗建立了君主国;他的继承者圣经于公元前1000年统一了各部落并建都于耶路撒冷。大卫的儿子所罗门把王国发展成为繁荣的商业强国并在耶路撒冷兴建了以色列一神教圣殿。考古发掘证实,在所罗门统治时期,曾在一些设防城镇,如夏琐、美吉多和基色设立了重要的城市贸易中心。所罗门去逝后,国家分裂成两个王国:一个是以色列王国,首都设在撒马利亚;一个是犹太王国,首都设在圣经。两个王国并存两个世纪之久,由犹太诸王统治,并由先知告诫人们主持社会正义和遵守律法。公元前722年,以色列王国遭亚述人侵占,它的人民被迫流亡(史称“失掉的十个部落”)。公元前586年,犹太王国被巴比伦人征服,入侵者捣毁了耶路撒冷的圣殿,并将大部分犹太人放逐到巴比伦。犹太人自治时期(公元前538—60年) 公元前539年,巴比伦帝国被波斯人征服,之后,许多犹太人返回犹大(以色列故土),并在耶路撒冷重建圣殿,犹太人在故土上的生活方式也得以恢复。此后四个世纪,犹太人在波斯人和古希腊人的统治下,享有很大程度的自治权。由于叙利亚塞琉孤王朝强制实行一系列措施,禁止犹太人的宗教信仰,导致爆发了公元前168年由马加比家族(哈斯蒙尼人)领导的起义,随后建立了由哈斯蒙尼王朝犹太诸王统治、历时约80年的独立犹太王国。异族统治(公元前60年一公元1948年) 从公元前60年起,国家因内乱而削弱,日益为罗马所控制。为了摆脱罗马统治,犹太人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起义,其中最大的一次爆发于公元66年。经过4年的战斗,罗马人于公元70年征服了犹地亚(犹大),焚毁丁第二圣殿,并将国内的众多犹太人放逐。犹太人对罗马进行的最后一次反抗是千余人固守在马撒达山顶城堡中。这次反抗于公元73年以守卫者集体自杀而告终。它成为犹太人在自己的土地上争取自由的象征。在圣经(公元70-313年)和圣经(公元313-636年)的统治下,犹太人社会在故土上继续保持和发展自己的法律、教育及文化制度。公元2世纪,涉及生活方方面面的犹太律法被编集成口传律法《密西拿经》,后于公元3-5世纪,又扩编成《塔木德经》。这些律法有些后来根据情况而变化作了修改,至今仍为恪守教规的犹太人所遵守。犹太人重获国家主权的另一次尝试是公元132年的巴尔·科赫巴起义,其结果是在犹地亚建立了一个独立的犹太飞地,以耶路撒冷为都城。但是,三年之后,罗马人打败了了巴尔·科赫巴,并且为了断绝犹太人与故土的联系,把耶路撒冷改名为埃利亚卡皮托利纳,把国家更名为巴勒斯梯那。从公元7世纪始,国家先后被圣经(613—1091)、塞尔柱克人(1091—1099)、圣经(1099—1291)、马穆鲁克人(1291-1516)、圣经的圣经人(1517一1917)和圣经人(1918—1948)所统治。不同时期的统治者任意变动疆界,更改国名。各征服者所建造的王宫殿宇是他们统治这片故土的历史见证。尽管千百年来的异族统治使犹太人越来越少,但在这片故土上犹太人一直保持着他们的存在,而且随着散居各国的犹太人返回故乡,犹太人口也不断增加。到了19世纪中叶,稀少的犹太人口出现了猛增的势头。圣经 多少世纪以来,盼望有朝一日能返回锡安(锡安,传统上是耶路撒冷和以色列故土的同义词),一直是散居世界各地的犹太人的生活支柱。到了19世纪末,由于东欧的犹太人不断遭到压迫和迫害,而西欧的犹太人对既未结束种族歧视也未使犹太人与所在国家的社会融为一体的那种形式上的解放所抱幻想日益破灭,犹太复国主义作为一种民族解放运动而出现。1897年,西奥多·赫茨尔在瑞士的巴塞尔召开了第一届犹太复国主义大会。在会上,犹太复国主义运动成为一个正式的政治组织,它号召犹太人返回以色列故土,在祖先的家园复兴犹太民族生活。在犹太复国主义思想的感召下,成千上万的犹太人开始返回故土,当时这片故土是奥斯曼帝国的一部分,人烟稀少,为世人所忽视。早期的开拓者在这里排干沼泽,开垦荒地,在秃山上植树造林,兴办工业,建设城市和乡村。他们建立了社区机构和服务设施,并使长期以来仅用于礼拜仪式和文学的希伯来语在日常生活中恢复使用。一块土地,两个民族国际联盟基于承认“犹太人与巴勒斯坦(以色列故土)有着历史的联系”和“在那个国家重建犹太民族家园”的考虑,于1922年委托英国统治这片故土,并特别责成英国“为这个国家创造各种确保建立犹太民族家园的政治、行政和经济环境。”同年,英国在这块托管地境内四分之三的土地上建立了阿拉伯外约旦酋长国(即今日的哈希姆约旦王国),只把圣经以西的地方留作发展犹太民族家园之用。阿拉伯极端领导人就连在这样小的区域建立犹太民族家园也要反对,他们煽动袭击犹太社区,甚至打击主张阿拉伯一犹太人共处的阿拉伯人。英国对犹太移民和定居的限制并没有使阿拉伯好战分子善罢甘休,暴力事件屡屡发生,持续不断,直到二次大战爆发为止。圣经期间,圣经杀害了约600万欧洲犹太人,其中包括150万儿童。战后,尽管迫切需要为在纳粹大屠杀中幸免于难的犹太人寻找避难所,但英国并未取消犹太移民的限额。为了邮票说明:安娜·富兰克及家人在这所房子里躲避纳粹迫害达两年之久对付英国限制移民的政策,故土上的犹太社团与世界各地犹太人一起,动员一切人力物力,组织了一场“非法”移民运动先后把85,000难民从欧洲转送到故土上。阿拉伯人反对犹太人在故土上定居,犹太人则坚持要求解除对犹太移民的限制,英国在无法调解的情况下,遂将问题移交给联合国。联合国大会于1947年11月29日表决在约旦河以西地区建立两个国家:一个犹太国和一个阿拉伯国。犹太人接受丁这个分治计划而阿拉伯人则予以拒绝。国家地位 1948年5月14日英国托管结束,犹太人随即宣布建立以色列国。此后不到24小时,五个阿拉伯国家的军队入侵了这个新国家。这场以色列独立战争断断续续打了一年多,于1949年7月以停火线为基础分别与接壤的阿拉伯国家签定了停战协议。以色列在立国宣言中表明它“向所有邻国及其人民伸出和平及睦邻之手。”尽管历届以色列总理一再重申这一呼吁,但始终遭到拒绝或不受理睬。阿拉伯恐怖分子不断袭击以色列居民中心,阿拉伯国家不仅支持和鼓励袭击行动,而且还实行经济和外交抵制,封锁以色列海运的国际航道并挑起全面战争。1956年和1967年,以色列发动先发制人的攻击,对蓄意挑衅作出反应。1973年,以色列击退了阿拉伯邻国同时从三条战线发动的全面进攻。1982年,因加利利北部居民屡遭恐怖分子的袭击,以色列采取行动,摧毁巴解(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在南黎巴嫩搞恐怖活动的基地。1977年,埃及总统萨达特应贝京总理邀请访问耶路撒冷,从而打破了拒和的僵局。这次访问导致了双方的谈判,其结果是1979年3月26日签署《埃以和平条约》并达成《戴维营协定》,该协议包括实现中东和平的有关条款及就1967年以来以色列管理的犹地亚、撒马利亚及加沙地带未来地位所做的一项安排。随着这些地区在1987年爆发了暴力抗议行动,阿以冲突的焦点集中在圣经阿拉伯方面。以色列确信有关各方只有通过直接谈判才能解决问题,因此,对由美俄主持下,于1991年10月30日在马德里举行的中东和平会议提供的对话机会表示欢迎。这次会议使以色列、黎巴嫩、叙利亚以及约旦一巴勒斯坦代表团坐在一起,为以色列随后与其每个阿拉伯邻国间的双边谈判及为解决区域问题举行多边会谈奠定了基础。2023-07-24 15:47:265
什么原因导致犹太复国主义者分裂为二大阵营?
1935年8月召开的第19次世界犹太复国主义大会上,本u2022古里安被选为执委会主席和犹太代办处执委会主席,魏兹曼再次当选世界犹太复国主义组织主席。但他与魏兹曼的关系时而十分融洽,时而又处于相互敌视的状态,他们的关系支配了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发展的进程,并导致数百万犹太复国主义者分裂为二大阵营。2023-07-24 15:47:431
以色列是如何起源的
公元70年,古罗马大军占领耶路撒冷,摧毁犹太教圣殿。公元135年,犹太人被逐出巴勒斯坦,由此开始了持续1800多年的漂泊生涯。从被逐出故土那天起,犹太人就没有忘记过重返故园。19世纪末,欧洲出现了大规模反犹太主义浪潮,犹太复国主义的思潮和运动也由此相应兴起。1881年,俄籍犹太医生平斯克尔出版了《自我解放》一书,提出了建立犹太民族国家的想法。该书被认为是犹太复国主义的发端。1896年,匈牙利犹太律师赫茨尔又出版了《犹太国》一书,完整地提出了犹太复国主义的思想。针对当时欧洲到处可以听到的“犹太人滚出去”的口号,他这样写道:“我现在要以最简单的形式提出这个问题:我们现在要‘出去"吗?到哪里去呢?”“应该把地球的某一部分的主权授予我们,其面积足以满足一个民族的正常需要;其余的事情将由我们自己来做。”赫茨尔的著作在犹太人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但这个民族家园究竟建在何处,犹太人内部也有过分歧。他们设想过在南非和阿根廷,还认真考虑过乌干达,并为之进行过投票。直到1897年8月29日在瑞士巴塞尔召开的第一次世界犹太复国主义者代表大会,才将其最终定在犹太人心目中的文化根——巴勒斯坦。这次大会提出,犹太人应建立“一个得到公众承认的、有法律保障的家园(或国家)”。与此同时,“世界犹太复国主义组织”成立并开始活动。他们组织犹太人向许多世纪以来阿拉伯人聚居的巴勒斯坦移民,并成立了“犹太国民基金”和“巴勒斯坦土地开发公司”等相应机构。这次大会召开的1897年,被认为是犹太人将自己的家园梦想开始付诸实践的一年,也被认为是巴以争端的开始之年。从《贝尔福宣言》到《巴勒斯坦白皮书》巴勒斯坦-以色列地区西临地中海,北接黎巴嫩,东邻约旦,南连埃及。历史上,这一地区并不是一个单独的政治-地理区域,也不存在严格的疆界。在奥斯曼帝国统治期间,这一地区的北部归属贝鲁特省,中部和南部大部分地区在“大耶路撒冷区”范围内,东南端延伸至希贾兹西部(今沙特阿拉伯)境内 。1906年10月,奥斯曼苏丹和埃及总督签订了埃及东部同巴勒斯坦的边界条约 ,首先确定了这一地区同埃及的边界,即巴勒斯坦南部边界。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不久,英国、法国和俄国之间就开始就战后瓜分奥斯曼领地展开秘密谈判。巴勒斯坦地区的特殊地位在一系列密谋的最初阶段便得以确立,即便在拉拢阿拉伯人加入反奥斯曼阵营的努力当中,英国也否认巴勒斯坦一带是“纯粹的阿拉伯地区”,并拒绝将这一地区纳入酝酿中的阿拉伯国家境内。在英国和法国于1916年3月17日正式签订的《赛克斯-皮科协定》中,巴勒斯坦地区被约定为“实行国际共管”,并大致划分了巴勒斯坦地区北部同未来法国势力范围的边界。此后,在犹太复国主义组织领导人的参预下,英国和法国之间就巴勒斯坦地区的北部疆界问题展开了旷日持久的谈判。为了给“犹太家园”预留更多的发展空间和充足的水源,在1919年2月的巴黎和会期间,犹太复国主义领导人还提出了一个包含今黎巴嫩南部和约旦河东岸一部分土地在内的“大巴勒斯坦”方案,但没有被接受。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巴勒斯坦被英军占领,战后成为英国的委任统治地。1917年11月2日,英国外交大臣贝尔福写信给犹太复国主义者联盟副主席罗斯查尔德,声称“英王陛下政府赞成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人的民族国家,并将尽最大努力促其实现”。此信后被称为《贝尔福宣言》。犹太人据此开始向巴勒斯坦大批移民。但是,此举遭到巴勒斯坦当地阿拉伯人的强烈反对,他们以暴动和罢工的方式向英国施加压力,要求限制犹太人移民。这场动乱一直持续了3年之久。与此同时,在纳粹迫害下生计无着的犹太人继续向巴勒斯坦大批移民,至1939年,移居巴勒斯坦的犹太人总数已增加到44.5万人。1920年12月,英国和法国非正式地划出了巴勒斯坦地区的北部“协议边界”,作为两国势力范围的临时分界线。这条分界线将太巴列湖以北的戈兰高地的一部分划入了巴勒斯坦境内,从而使巴勒斯坦地区拥有了约旦河水系的全部地表径流,太巴列湖则双方共享。这条分界线显然对巴勒斯坦地区是有利的,但法国对此并不满意。国际联盟在1920年7月正式发布了委任统治训令后,英国首先给与了外约旦(约旦河东岸地区)独立地位,并确立了“约旦河边界原则”,划分了巴勒斯坦地区的东部边界。接着,英法两国又举行了多次谈判,并于1923年3月正式划定了双方委任统治的分界线,即巴勒斯坦北部边界。在新的划分方案中,戈兰高地被全部划入法国委任统治区内,太巴列湖则全部划入英国委任统治区内,巴勒斯坦地区的外围疆界由此全部划定。 这一地区的面积约为27000平方公里 。1936年4月阿拉伯人大暴动之后,英国派出了以罗伯特DangerCode;皮尔为首的皇家考察团,并拟定了被称为“皮尔方案”的分治设想。在这一方案中,巴勒斯坦地区被分为阿拉伯区、犹太区和英国委任统治区。阿拉伯区包括目前的特拉维夫南部的雅法市、约旦河西岸绝大部分土地、加沙地带和内格夫荒漠的全部土地,面积约为17,000平方公里,约占巴勒斯坦全部土地的60%,是1947年联合国分治决议规定的阿拉伯国面积的1.5-1.6倍,1948年战争后约旦和埃及控制的阿拉伯领土的2.7-2.8倍,未来巴勒斯坦国可能拥有的领土面积的将近3倍。犹太区位于巴勒斯坦北部同日后黎巴嫩和叙利亚接壤目前的巴勒斯坦最富饶的加利利地区和北部沿海地带,面积约为8,000平方公里,不超过巴勒斯坦地区总面积的1/3,约等于目前以色列领土面积的40%。继续处于英国委任统治的地区是以耶路撒冷为中心的巴勒斯坦最敏感的地区,面积不超过巴勒斯坦总面积的10%,区域内集中了各宗教的几乎所有圣地,位于犹太区内的拿撒勒(圣母玛丽亚受孕处,基督教圣地)被划为委任统治飞地。但阿犹双方都没于接受这一方案。1939年5月,英国政府害怕进一步激起阿拉伯各国的反抗,遂主动向阿拉伯各国示好,提出了所谓的《巴勒斯坦白皮书》。白皮书提出:在今后5年中,每年只限移入1.5万名犹太人;限制犹太人购买阿拉伯人的土地,准备把巴勒斯坦逐步移交给一个阿拉伯人占多数的当地政府,犹太人可在该政府管辖下实行高度自治。阿拉伯人的动乱是平息了,但是,在对立情绪强烈的犹太人与阿拉伯人之间建立信任,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巴勒斯坦白皮书》公布之时,恰是欧洲犹太人为逃避纳粹大屠杀,苦苦寻求安身立命的绿洲之日。在纳粹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中,全世界1/3的犹太人被杀害,遇难者总数达600万,欧洲犹太人所剩无几。英国在向德国宣战前,由于坚持白皮书的立场,不让受迫害的德国和奥地利犹太人进入巴勒斯坦,使得当地犹太人和托管当局处在了战争边缘。只是基于对德国法西斯的共同仇恨,才使暴力活动有所限制。但是,在战时,犹太突击队从未停止过对拦截非法移民的英军设施的破坏。联合国第181号决议和以色列立国二战结束后,从纳粹集中营里解放出来的几十万波兰犹太囚徒,成了无家可归之人。他们不能返回故园,因为此时在波兰各地相继发生了杀害返乡犹太人的事件;除了几个北欧国家之外,饱受战争蹂躏的西欧国家无力收容他们;连素以移民国家著称的美国都不愿敞开大门。此时,惟一张开臂膀欢迎他们的,就是巴勒斯坦的犹太社区。由于英国继续坚持白皮书的政策,导致犹太突击队同英国托管当局的冲突不断升级。犹太人炸路断桥,袭击拘禁非法移民的营地,暗杀英国官员。对英国而言,这将是一场不得人心的战争。此时,希特勒杀害600万犹太人的罪行,正被逐步揭露,国际舆论一边倒地同情犹太人。让那些被解放的波兰犹太人继续住集中营,实在是说不过去。随着轴心国秘密文件的曝光,英国当年拒绝意大利的提议、不同意德国和奥地利犹太人经意大利转送巴勒斯坦的决定,也大白于天下,舆论视英国为残杀犹太人的帮凶。在国际舆论的压力下,英国决定从巴勒斯坦脱身。1947年2月15日,英国宣布把巴勒斯坦这块烫手山芋转交联合国。1947年11月29日,第二届联合国大会以33票赞成、13票反对(其中10个是伊斯兰国家)、10票弃权的结果,表决通过了巴勒斯坦分治的决议,即联合国第181号决议。决议规定:英国于1948年8月1日之前结束在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并撤出其军队;两个月后,在巴勒斯坦的土地上建立两个国家,即阿拉伯国和犹太国。决议还规定:成立耶路撒冷市国际特别政权,由联合国来管理。苏联出于争取以色列执政的工党的考虑,一改从帝俄时期就固有的反犹态度,为以色列建国出了大力,并对以色列国的建立和巩固给予了外交和军事上的支持。苏联常驻联合国代表葛罗米柯在联大一番感人的演讲,对181号决议的顺利通过起了重要作用。而曾在《贝尔福宣言》中信誓旦旦地表示支持犹太人复国的英国,却在此时投了弃权票。1947年11月联合国通过的分治决议为犹太人和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同时提供了建立自己国家的机会。但是,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阿拉伯人分到的领土是少于其人口比例份额和实际占有土地份额的。1. 1947年底阿犹双方实际拥有土地情况:在约27,000平方公里的巴勒斯坦土地当中,约有12,000平方公里是可耕地,实际开发面积为约9,000平方公里 。如同在其他国家或地区一样,土地占有情况分为有主土地、无主土地和公有土地。英国委任统治当局沿袭了奥斯曼加帝国的土地法,对巴勒斯坦的土地管理一直是十分严格的,并从1920年起重新进行了土地登记,规定了土地买卖规则。毫无疑问,在犹太人回归巴勒斯坦之前,除少量基督教会拥有的地产之外,巴勒斯坦“有主土地”的所有者基本上是阿拉伯人。1855年起,犹太人开始在巴勒斯坦购置农业用地。截止到委任统治结束前(1948年5月),各犹太复国主义组织、公司和个人共购置了1,630平方公里土地,英国委任统治当局还将188平方公里的荒地“特许”给犹太人进行开发,使犹太人拥有的土地面积达到了1,820平方公里,约占巴勒斯坦土地总面积的7%,实际开发面积的20% 。很难在文献中检索到同期阿拉伯人土地拥有情况的确切数据,根据对间接资料的核算,委任统治结束时阿拉伯人拥有的土地面积在7,200平方公里左右,占巴勒斯坦总面积的近27%,实际开发面积80%。在人口比例上,据联合国特别委员会1947年11月提交的报告,1946年底巴勒斯坦的人口总数是197.2万,其中60.8万为犹太人,占总人口的31%;136.4万为阿拉伯人(含穆斯林、阿拉伯基督徒和少量非阿拉伯基督徒,基督徒总数约为10万人),占总人口的69%。2. 分治决议规定的阿拉伯国疆域基本情况:巴勒斯坦分治方案的蓝图实际上由美国提出的,有几种不同的版本。经联合国巴勒斯坦特别委员会批准而供联合国大会表决的被称为最后蓝图 ,也就是1947年11月29日联合国大会通过的第181(二)号决议(巴勒斯坦分治决议)的附图一。这份25万分之一的地图标明了“犹太国”和“阿拉伯国”各自的疆域,以及“耶路撒冷特别行政区”的边界,决议文本还对边界的大致走向做了文字说明,但并没有标出各方的领土面积。由于随后爆发的战争,实地标界也无从进行,人们目前见到的所有关于领土面积的数据都是事后估算的。181(二)号决议对巴勒斯坦土地的分配情况如下:领土面积(平方公里) 领土比例阿拉伯国 11,000 40.7%转自铁血 http://www.tiexue.net/犹太国 15,850 58.7%耶路撒冷特区 158 0.6%总计 27,008 100%“阿拉伯国”和“犹太国”领土的划分并不是严格依照人口分布情况作出的,人口交叉问题十分严重。在“阿拉伯国”疆域内,当时居住着近1万犹太人;而“犹太国”疆域内的阿拉伯居民超过了43万。各区人口构成和民族比例是 :区内人口总数 阿拉伯人 所占比例 犹太人 所占比例阿拉伯国 828,000 818,000 98.8% 10,000 1.2%犹太国 937,000 438,000 46.7% 499,000 53.3%转自铁血 http://www.tiexue.net/耶路撒冷特区 205,000 105,000 51.2% 100,000 48.8%合计 1,970,000 1,361,000 69% 609,000 31%1948年5月14日下午4时,,特拉维夫现代艺术博物馆前面的广场上,身高1.6米的“以色列建国之父”本—古里安宣布《以色列国独立宣言》。本—古里安就任以色列第一任总理。以色列建国的消息通过电波传遍了全世界,大部分国家作出了积极的反应。本—古里安宣布建国17分钟后,美国白宫新闻秘书查理·罗斯向记者宣布:美国承认以色列。承认以色列的文告是美国人在还不知道这个新国家叫什么名字的时候就拟好的。当得知这个国家取名“以色列”时,杜鲁门总统用笔将文告上的“犹太国”字样划去,改为“以色列”。5月17日,苏联宣布承认以色列。第一次中东战争1948年5月15日,也就是以色列宣布建国的第二天,英国宣布结束在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当天,阿拉伯联盟国家埃及、伊拉克、黎巴嫩、叙利亚以及外约旦(1950年改称约旦)的军队相继进入巴勒斯坦,同时,阿拉伯联盟发表声明,宣布对以色列处于战争状态,第一次中东战争由此爆发。史称“巴勒斯坦战争”。战争一开始,阿拉伯国家军队在数量上比以色列部队略占优势。其中埃及出兵7000人,外约旦“阿拉伯军团”7500人,叙利亚5000人,伊拉克1万人,黎巴嫩2000人,“阿拉伯解放军”和“阿拉伯拯救军”1万余人,合计4万多人。空军装备有各类飞机131架,舰船12艘,坦克装甲车240辆,各种野战炮140门,而以色列总兵力只有3.4万人,各类飞机33架,舰船3艘,几乎没有什么大炮、装甲车。与以后的几次中东战争不同,英美两国出于在阿拉伯世界的长远战略考虑,在巴勒斯坦战争中站到了阿拉伯人一边。倒是苏联为争取这个新生的国家,对以色列给予了充分的支持。当时在苏联控制之下的捷克斯洛伐克不仅为以色列提供了大量的军火,而且为以色列提供专用机场、建立空中走廊,为以色列训练空军和伞兵部队。战争进行之时,几名驻欧美国空军犹太裔士兵冒着军法审判的危险,偷了3架重型轰炸机,在捷克斯洛伐克的机场装满炸弹后,起飞轰炸开罗和大马士革。由于参战的阿拉伯各国彼此之间心存疑忌、内部不和,外约旦国王阿卜杜拉和埃及国王法鲁克各打算盘,使得只有游击队实力的以色列取得了战争的主动权。7月中旬,在英、美的催促下,以色列宣布停火,但零星战斗持续到1949年。埃及在军事失利的情况下,于1949年2月24日在希腊的罗德岛签定停战协定。根据协定,埃及承认除加沙地带外,以色列占有整个内格夫地区。边界重镇奥贾非军事化,埃及在离奥贾14至17英里内不得设立阵地。外约旦和以色列的停战谈判3月2日也在罗德岛开始。通过协定,以色列控制了越过卡梅尔山脉到埃斯雷德郎和加利利山谷的战略公路,解除了阿拉伯人对特拉维夫和哈德腊东部沿海平原的军事威胁。伊拉克拒绝和以色列谈判,但表示遵守以约协定。以约停战后,伊拉克军队即撤出巴勒斯坦。这次战争后,巴勒斯坦被分为三部分:以色列占领了巴勒斯坦总面积的78%,超过“分治决议”规定面积5700多平方公里;约旦河西岸归约旦管辖;加沙地带归埃及管辖。而以色列则作为一个新生的犹太人国家,登上了历史的舞台。2023-07-24 15:47:554
阿拉伯和以色列的世仇
>> 至此,这场在中国被称为「第一次中东战争」、在以色列被称为「独立战争」、在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口中被称为「大灾难」的战争正式结束了。>> 1951年7月20日,约旦国王阿卜杜拉在耶路撒冷被一名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刺杀身亡。国王的孙子也被子弹击中,但他爷爷别在他胸口的一枚勋章弹开了子弹。他奇迹般地活了下来,并成为了约旦新的统治者。1952年7月22日,以纳赛尔为首的一群埃及军官发动了政变,废黜了埃及国王法鲁克。在四年后,纳赛尔正式成为埃及总统,开始了他对埃及长达14年的统治。>> 这场战争中,最大的输家无疑是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在战争结束时,根据联合国的统计,有70多万巴勒斯坦阿拉伯人成为难民,占到了巴勒斯坦阿拉伯总人口的70%。这些难民们痛苦地发现,那个原先叫做巴勒斯坦的地方已经在地图消失了。他们的家园现在被分割成了三部分,分别是以色列、加沙地带和约旦河西岸,统治这三片土地的分别是犹太人、埃及人和约旦人。周边的阿拉伯国家并不欢迎这些难民。>> 在犹太裔导演斯皮尔伯格拍摄的影片《慕尼黑》中,主人公与一名年轻的巴勒斯坦恐怖分子有过一段对话。他不理解为什么对方会甘愿把年轻的生命浪费在从犹太人手中夺回巴勒斯坦这种毫无希望的事业上。在电影中,主人公不解地质问这名巴勒斯坦恐怖分子:「你真心觉得你们一定回到那片不毛之地上去吗?一块贫瘠的土地、几间简陋的小石屋,这就是你想要留给你孩子的东西吗?(Do you honestly think you have to get back all that…that nothing? That chalky soil and stone huts, is that what you really want for your children?)」想起自己民族的故土,年轻的恐怖分子眼眶湿润了。他哽咽着,一字一顿地回答说:「绝对是。(It absolutely is.)」2023-07-24 15:48:363
以色列的建国历史 以色列建国前,是属于哪个国家的
在拜占庭时期(公元4世纪),大量的基督徒涌入了巴勒斯坦。那时,巴勒斯坦的人口组成是基督徒、犹太人皈依的基督徒和异教徒(paganism),以及罗马人和原著居民。大约在公元7世纪,穆斯林阿拉伯的军队北上占领了包括巴勒斯坦在内的大部分中东地区,从此,穆斯林对巴勒斯坦的控制一直延续到20世纪初。在这漫长的穆斯林统治中,土尔其奥托曼帝国(Ottoman Empire)曾于1517年将巴勒斯坦纳入自己的版图。在这期间,土尔其苏丹还曾邀请离散的犹太人到巴勒斯坦的各个城市里定居下来。在18世纪末拿破仑入侵时,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趁机起来反抗埃及和土尔其人的统治,致使土尔其帝国进一步开放其边界,犹太人和阿拉伯人口同时增长了,而且两个民族的民族意识也随之提升。到了1880年,巴勒斯坦的人口达到了40万,其中犹太人口是2.4万左右。这时奥托曼政府开始采取严厉的措施限制犹太移民,但是,犹太人却采取各种手段移入巴勒斯坦。 这时在19世纪的欧洲,反犹浪潮和欧洲犹太人解放运动此生彼长,现代民族国家的理念与传统犹太家园的向往交织在一起,在欧洲离散的犹太人心中,燃起了犹太复国主义(Zionism)的烈火。特别是东欧国家的反犹和排犹政策,加速了欧洲犹太人向巴勒斯坦的迁徙。也是在此时,欧洲犹太人开始将犹太复国主义思想体系化。犹太祭司奥克雷(Rabbi Yehuda Alcalay),在19世纪40年代发表了许多犹太复国思想的希伯来语文章。另外,在1896年匈牙利裔犹太律师赫茨尔(Theodore Herzl)出版了《犹太国》一书,完整地阐释了犹太复国主义。次年8月,犹太复国主义者在瑞士巴塞尔(Basle)召开了“第一次世界犹太复国主义者代表大会”,大会根据赫茨尔的理念希望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国。与会的犹太复国主义者预期将有数百万欧洲犹太人移民巴勒斯坦,以形成人口的绝对多数。至于当地的阿拉伯人,没有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到1914年为止,巴勒斯坦大约有70万人口,61万为阿拉伯人,犹太人还不到10万人口。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巴勒斯坦的统治者奥托曼帝国与德国联盟。这时巴勒斯坦地区爆发霍乱和伤寒,土尔其军事首脑决定赶走所有外国人,大批的犹太人再次被驱逐出巴勒斯坦。在此期间,只有俄国籍的犹太人可以免被逐出,这些剩下来的犹太人,就成为英国的合作者,后来为英军与土尔其作战提供了帮助。与此同时,英国也需要阿拉伯人的帮助。英国政府就许愿给阿拉伯人,只要他们支持同盟国与土尔其人作战,阿拉伯在战后便可以独立。在1916年,阿拉伯人在劳伦斯(T. E. Lawrence)的领导下,真的起来反抗土尔其人的统治。但是战后,英国却否认了自己对阿拉伯人的承诺,巴勒斯坦成了英国的“委托统治地”。战后巴勒斯坦的人口中大约70%是阿拉伯人,30%是犹太人和基督教徒。 此时在英国本土,有一批犹太复国主义者游说英国议会,最终促成了英国在 1917年11月签署了著名的《贝尔福宣言》(Balfour Declaration),宣言允诺建立一个犹太家园,同时确保非犹太社区的权利和信仰不受侵害。英国之所以这样做,主要是考虑如果德国向犹太人做出类似的承诺,会把国际上的犹太人拉向德国一边。英国此举遭到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的强烈反对,他们坚持巴勒斯坦是阿拉伯人的土地,并且通过暴动和罢工等手段向英国当局施压。同时,阿拉伯人还策动美国介入此事,以便影响英国的中东政策。阿拉伯领袖达迦尼(Aref Pasha Dajani)曾对美国派来的代表陈述说:历史已经证明无法与犹太人居住在一起,所有国家都不欢迎犹太人,因为他们吸所有人的血。在这种情况下,犹太人也意识到与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无法避免冲突,后来就任以色列国总理的本u2022古里安(David Ben Gurion)曾在1919年发表讲话说:没有人能找到任何解决办法,我们要这片土地成为我们自己的国家,而阿拉伯人也要做同样的事情。 英国却在这时做出了一件匪夷所思的事,为了答谢麦加行政长官侯赛因之子阿卜杜勒曾为英国奋勇征战,当时的英国殖民大臣温斯顿u2022丘吉尔在1921年的“一个星期日的下午”突发奇想,把约旦河以东地区的管理权交给了阿卜杜勒,这片土地是英国所管辖的巴勒斯坦总面积的四分之三。阿卜杜勒立刻就把这片地区改名为约旦哈西姆王国,并且在1946年得到了国王称号。在巴勒斯坦的面积急剧缩小的情况下,在美国和英国的犹太复国主义者,却仍在鼓动犹太人移居到只剩下原领土四分之一的巴勒斯坦。到1929年,巴勒斯坦人口的日益稠密,造成竞争加剧和经济萧条。富有和受过良好教育的犹太人有很强的竞争力,他们大量购买土地,致使阿拉伯的种田人流离失所,大量涌入城市。阿拉伯人开始预感到大量欧洲和美国犹太人的涌入,会逐渐挤走缺乏商业竞争力的阿拉伯人。而且,外来移民炫耀自己与大多数阿拉伯人有不同的生活方式,也引起当地人的嫉恨。在1929、1930和1931年,犹太人定居点遭到了阿拉伯人的武装袭击和恐怖威胁。 恰在此时,纳粹在德国掌了权,并开始了迫害犹太人的暴行。当犹太人的遭遇开始为人所知时,英国政府不得不放宽犹太人移居巴勒斯坦的配额。1933至 1935年间,获准移入的犹太人在13万以上,而非法移民数以万计。巴勒斯坦从那时起变成一座充满暴力和恐怖的活火山。恐怖主义遍布了整个地区,英国当局根本无法维持基本的秩序。1942年,美国的犹太复国主义者在纽约集会,通过了比尔特摩纲领,要求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国家和一支犹太人的军队。不久,阿拉伯人和犹太人就进入了全面备战,双方大开杀戒,巴勒斯坦变成了烧、杀、抢、掠的战场。 二战结束后,从欧洲各地的集中营里解放出大量的犹太难民。西方各国不愿接收这些难民,因此,英国政府对巴勒斯坦的移民控制受到了各方的巨大压力。美国不断地要求增加犹太人的移民配额,而这时阿拉伯人和犹太人双方都在通过暴力手段对英国当局施压,阿方要求控制移民,犹太一方则要求放宽移民。阿拉伯人对犹太定居点实施恐怖袭击,而犹太人炸路断桥,暗杀英国官员,以阻止英国当局对非法犹太移民的追捕。最终,英国政府决定甩掉巴勒斯坦这个烫手的山芋。1947年4月,英国政府把巴勒斯坦问题提交联合国解决,并宣布一年后结束委托统治,撤回所有驻军。1947年11月29日,第二届联大通过了181号决议,规定在巴勒斯坦的土地上建立两个国家,即阿拉伯国和犹太国,耶路撒冷市由联合国的特别管理。但是,阿拉伯一方拒绝接受联合国决议,原因是阿拉伯人占巴勒斯坦人口的2/3强,却只得到43%的贫瘠土地;而犹太国的人口仅占1/3,却得到了57%的沿海肥沃土地。1948年5月15日,犹太临时政府单方面宣布成立以色列国(而没有采用“犹太国”做国名),次年2 月立宪会议召开,通过一部临时宪法,宣布国家为民主共和国。本u2022古里安就任以色列第一任总理。 在以色列宣布建国的第二天,阿拉伯联盟(Arab League)国家埃及、伊拉克、黎巴嫩、叙利亚以及外约旦(Transjordan)(后改称约旦)拒绝承认以色列,并且对以色列宣战,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了。2023-07-24 15:48:511
巴勒斯坦和以色列战争怎么回事
巴勒斯坦问题的出现可以上溯到19世纪末。当时,政治犹太复国主义兴起,犹太人涌向巴勒斯坦,并声称他们对巴勒斯坦拥有“历史的”和“自然的”权利。而世世代代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巴勒斯坦人却逐渐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在此过程中,两个民族相悖权利的撞击与冲突持续了近一个世纪,到2002年依然热点不断,并呈现出愈演愈烈之势。 问题的历史渊源 巴勒斯坦地扼亚非欧三洲要冲,是联结东西部阿拉伯国家的纽带,长期以来,它一直是强邻与大国争夺的主要目标,在历史上也出现过部族的迁徙和后来者征服先来者的情况。 巴勒斯坦最早的居民是公元前4000年在此定居的迦南人。公元前13世纪,腓力斯人移居此地,并将此地称为“巴勒斯坦”,意为“腓力特人的土地”。 公元前1025年,同阿拉伯人、迦南人共同生息在这片土地上的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了统一的希伯莱王国,后分裂为以色列(希伯莱语“与神摔跤”的意思)王国和犹太王国。公元前586年,巴比伦王国占领了犹太王国,并把数万名犹太人作为俘虏押回巴比伦,开始了犹太人历史上的“巴比伦之囚”的时代。这是犹太人的第一次大流散,从而结束了古犹太人在巴勒斯坦立国的历史。 罗马帝国时期,犹太人为了反抗罗马人的入侵,曾举行了三次武装起义,但遭到失败并被大批屠杀,犹太人死亡150多万人,幸存者几乎全部逃离和被驱逐出巴勒斯坦,从而结束了犹太民族主体在巴勒斯坦生存的历史。直到20世纪初,犹太人在政治、经济上同巴勒斯坦基本上没有什么联系了。 公元637年,巴勒斯坦并入阿拉伯帝国,其居民、宗教、文化逐渐阿拉伯化,形成巴勒斯坦阿拉伯人。1300多年来,他们在这一地区劳动生息,成为这块土地的主人。到1918年时,在巴勒斯坦的犹太人只有不到6万,仅占当地居民的8%。 流散到世界各地的犹太人在长达1000多年的漫长岁月中,处境悲惨。中世纪欧洲各国是基督教居于统治地位,它们视犹太教为异端邪说,并对犹太人实行种族歧视、迫害以至屠杀。艰难的处境成了犹太复国主义的催化剂,使犹太复国主义从一般的愿望发展成了具体的政治性运动。 问题的形成历程 起初,政治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只是世界犹太人中的一个边缘运动,至多只是欧洲犹太人中的一种思潮,多数犹太人对此没有兴趣,甚至反对。犹太人不认同犹太复国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很多犹太人包括一些著名人士和领袖,意识到在巴勒斯坦复国必然伤害当地人民的利益,于道义不合,他们建议去寻找一块“没有人民的土地”,用来建立犹太家园。 但历史的发展并不总是符合理性和道义的。19世纪后期,沙皇俄国开始对犹太人屠杀,东欧各地也开始了反犹、排犹活动。20世纪30年代,希特勒开始疯狂杀戮犹太人,迫使大批犹太人不得不加入到复国的行列。一些大国,包括英国、美国,为了推行对阿拉伯国家分而治之的策略,也纵容与支持了犹太复国运动。 1917年11月,英国发表《贝尔福宣言》,支持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人的国家。当年11月6日,英军入侵巴勒斯坦(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巴勒斯坦属于正在与德国一起对英作战的奥斯曼帝国),并在一战结束后取得了管辖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权”。1921年,英国以执行《贝尔福宣言》为由,采取了传统的分而治之的政策,以约旦河为界,将巴勒斯坦分为东西两部分。在英国的支持下,犹太人开始大规模迁入巴勒斯坦,到1939年,在巴勒斯坦的犹太人近45万,占巴勒斯坦居民总数的1/3。 1947年11月29日,联大通过了巴勒斯坦分治决议。规定英国对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于1948年8月结束,其后在巴勒斯坦建立阿拉伯国和犹太国;阿拉伯面积11000平方公里,犹太国面积14000平方公里;耶路撒冷市成为一个在国际政权下的独立主体,由联合国管理。这样人口占巴勒斯坦总人口三分之一的犹太人拥有了近60%的土地。 联合国分治决议一通过,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和阿拉伯国家纷纷举行示威,反对分治。犹太复国主义者认为,应借此大好时机以武力建国。1947年11月30日清晨,爆发了犹太人和阿拉伯人之间的激烈的武装冲突。1948年5月14日,犹太复国主义者宣布成立以色列国。15日,阿盟国家埃及、外约旦、伊拉克、叙利亚和黎巴嫩的军队相继进入巴勒斯坦,第一次中东战争开始。 此后,又发生了4次中东战争。在1967年的第三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占领了巴勒斯坦全境,土著的巴勒斯坦人分成了三部分:一部分背井离乡,加入到第一次中东战争后形成的巴勒斯坦难民行列;一部分在以色列本土上成为以色列的少数民族;大部分留在加沙地带和约旦河西岸,成了没有国家的被占领区居民。 但巴勒斯坦人民从来没有放弃过要求恢复合法民族权益和建立国家的斗争,从20世纪50年代的费达因(敢死队)到有纲领、有组织的巴解组织,直到1987年开始的全占领区的巴勒斯坦人民的大起义,巴勒斯坦人民的力量不断壮大。 不断的战争最终让阿方明白:以色列是不能被常规战争所消灭,以色列在战争中是越打越大。而以方也明白:不可能通过一次常规战争达到一劳永逸地解决自己的安全问题。双方终于意识到,谈判是惟一的出路。在国际社会的推动下,1993年9月,巴勒斯坦人的组织第一次以一个独立的政治实体与以色列签订了奥斯陆协议,开始了巴以和平进程。但由于巴勒斯坦人民是处在“理与力”相悖的状态,在遇到关键问题时,双方总要有一番较力,和谈的进程一波三折。 问题的关键所在 巴勒斯坦问题之所以难以解决,其关键所在就是参加和谈的以巴双方在实质性问题上都是针锋相对的,是一种“零和博奕”———一方所得即为对方所失,双方可以让步的余地相当有限。这是中东和谈困难的一个实际情况。比如耶路撒冷问题,巴解权力机构主席阿拉法特强调,没有巴勒斯坦对东耶路撒冷行使全部主权,就没有巴以和约,要求以色列应根据联合国决议把耶路撒冷同其他西岸地区一起归还巴勒斯坦。但是以色列方面表示,以只同意归还西岸和加沙的大部分土地,前提是以色列继续对东耶路撒冷拥有主权。而自奥斯陆协议以来的两次长期、大规模的巴以冲突的导火索都是由耶城纠纷引起的。 除了耶城地位问题,双方和谈的焦点有如下几个:领土如何划分、定居点前途、巴勒斯坦难民出路、水资源分配以及双方未来关系等。这些问题解决得如何事关巴勒斯坦能否顺利建国及将来国家的发展。 然而,在现实中,巴勒斯坦的生存和发展面临巨大困难,这使它在与以色列的和谈中砝码较少。这些困难主要是:一,巴勒斯坦的领土、领海和领空几乎全部控制在以色列手中,所有的出入境口岸均由以色列掌握;二,巴的经济落后且畸形发展,严重依附于以色列,一旦建国,难以独立运转的经济将使巴的社会发展和百姓生活出现空前困难;三,巴至今尚未建立独立的货币和金融体系,电力、燃料等战略能源完全控制在以色列手中,80%的淡水也受其支配;四,加沙和约旦河西岸这两块巴勒斯坦领土相隔数十公里,连接两地的安全通道若为巴关闭,巴勒斯坦的正常运转将陷入严重的瘫痪。 同时,国际社会对巴建立实体国家的立场并不一致,没有形成统一的和强有力的后盾:惟一可以主导和平进程并能影响以色列态度的美国对此并不支持。“9·11”事件后,美国虽有积极表示,但缺乏具体行动,尤其是在反恐战争进行顺利的情况下,美国态度有所反弹;日本、俄罗斯欧盟态度模棱两可,它们支持巴建立独立国家,但认为巴应先完成与以的和谈,避免单方面采取行动;阿拉伯和第三世界国家旗帜鲜明地表示支持,但是这些国家也从现实出发,认为巴应争取以的认可。 所有这一切决定了巴勒斯坦人民斗争的长期性。 寄希望于未来 就巴以目前的状况而言,双方很难和平共处,但几十年来,双方谁也消灭不了谁,双方的事实存在是任何一方都不能回避的现实。单靠巴以双方之间进行交涉,一种可能的前途就是双方武力冲突不断,而和平却遥遥无期————目前的情况正是如此。 巴勒斯坦问题的解决有三种可能:一是以色列再出现一个像拉宾一样的人物,真正用“以土地换和平”的方式来解决巴勒斯坦人民的生存与建国问题;其二是阿拉伯国家真正团结起来,全力支持自己的同胞,使巴勒斯坦与以色列形成一种势均力敌的态势,从而保证巴勒斯坦人民利益;第三是期待能决定天平方向的国际力量来主持正义。回顾历史,在巴勒斯坦问题上,大国的介入一直对和平进程的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其中,美国是惟一可以左右以色列政策的国家。2023-07-24 15:49:011
请老师能帮我介绍一下犹太人的历史简单的介绍。
犹太(Jew)民族发源于古代西亚闪米特(闪族)的一个支脉。公元前18世纪中叶,犹太人在其族长亚伯拉罕的带领下迁徒至迦南地(巴勒斯坦的古称),被称为希伯来人,意即“河那边来的人”。后来,为躲避自然灾害迁徒到了埃及尼罗河三角洲东部,公元前13世纪末期,又返回迦南地,于公元前11世纪形成了统一的希伯来王国。大卫王时夺取了耶布斯城(耶路撒冷古称),并将首都建成在城南的锡安山上。从此,耶路撒冷成为历代王国的首都。因此,锡安(Zion)亦指耶路撒冷,成为犹太教和犹太人向往的圣地。锡安主义(Zionism亦称犹太复国主义)一词即源于此。 公元前926年,希伯来王国分裂为以色列王国和犹太王国。公元前722年和公元前586年,分别被亚述人和巴比伦人所灭。在其后数百年中,波斯人、希腊人、罗马人先后征服了巴勒斯坦这块土地。公元135年,犹太人反抗罗马人的起义被镇压后,开始流散到世界各地。从公元7世纪起,巴勒斯坦地区的居民逐渐以阿拉伯人为主。在将近2000年的流散生活中,犹太人不断遭受来自居住国的各种歧视和迫害,反犹排犹活动到本世纪三四十年代发展到极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大约有600万犹太人死于纳粹德国的屠刀之下。 18世纪,欧洲犹太人受到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开始争取犹太民族的解放。19世纪,奥地利记者赫茨尔较为完整地提出了犹太复国主义思想,世界各地陆续建立起犹太复国主义组织,犹太人开始大量移居巴勒斯坦。1948年5月14日,根据1947年联大通过的关于巴勒斯坦分治的第181号决议,犹太复国主义领导人本·古里安在特拉维夫宣读《独立宣言》,以色列国正式宣告成立。 目前在全世界100多个国家中共有1350万犹太人,其中美国最多,约有560万。此外,有较大犹太人社区的国家还有法国、俄罗斯、阿根廷等。在香港约有2500名。宋朝时,一些犹太人经印度移居到我国河南开封,并逐渐与汉族融合。在非洲的埃塞俄比亚曾生活着一些黑人犹太人,以色列政府通过“摩西行动”和“所罗门行动”,将其中的约2万人接至以色列。今天的犹太人既有种族的也有宗教的含义。2000年的大流散,犹太人与居住国民族不同程度地发生了同化,早已是面目各异,形形色色,但犹太人的概念始终没有消失,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对自己文化的热爱和宗教信仰。 对于犹太人为何世代遭受世界范围的反犹排犹主义的迫害,观点众多,莫衷一是。有的说是犹太人太过精明,“人至察则无徒”;有的说是宗教原因,因为基督教信奉的耶稣基督就是被犹太人出卖而遭杀害的;还有学者认为,在中世纪,基督教国家视放债收息为罪孽,然而当时各国都禁止犹太人从事其他“正当”职业,他们只能从事这种“罪孽”的行当,这更加深了对犹太人的仇视。长期的反犹排犹史,犹太人被打上了惟利是图的奸商或守财奴的烙印,就连莎士比亚也没摆脱对犹太人的偏见,他笔下的夏洛克曾被认为是犹太人的代表。 的确,犹太人自命不凡,不仅自称是上帝的选民,而且是敢跟上帝较量的人(“以色列”即与上帝摔跤的意思)。他们向人类贡献了《圣经》(旧约),亿万信徒在这里找到了精神归宿;他们收租放债的“罪孽勾当”奠定了商业时代的金融法则;他们以占世界人口不到0.3%之势,获取了诺贝尔奖的30%之多。无论在科学、思想还是文化和艺术领域中,无不闪烁着犹太人的智慧之光,马克思、爱因斯坦、弗洛伊德、卡夫卡、门德尔松、毕加索以及新闻通讯的鼻祖路透,还有许多国际著名的政治家都是犹太人或有犹太血统。可以说,人类文明之所以取得今天的成就,与犹太人的贡献密不可分。犹太人传统上重视教育,与中国儒家的“劳心者治人”不谋而合。他们不干粗活,铺路、盖房、种田和收垃圾等多雇佣阿拉伯人或者其他外籍劳工承担。 犹太人也确实很爱钱,但与其说是爱钱,不如说他们更懂得,在商业社会,钱的重要性和如何使用钱。犹太人赚起钱来毫不客气,但同时也不乏施舍行善的美德,通常都会拿出自己收入的10%作慈善捐助,以色列社会非营利性组织机构数不胜数,都是以捐款形式建立的,在提供社会福利、维护公民权利和促进阿以民族和睦等很多方面都发挥着积极作用。当然,一些极右组织也是靠捐款集资运作的。 犹太人也很能干。也许正因如此,上帝赐给的“应许之地”贫瘠无比:地上少内河,地下无矿藏,一半国土是荒漠。然而,流散世界2000年后,他们竟在这样的环境中复兴故国,让荒漠变成了绿洲,农业、教育、科技和军事都很发达,就连间谍水平都不时让美国中央情报局和克格勃同行叹为观止。 年轻的国家和古老的文化传统、宗教势力的强大和移民来源的广泛,构成以色列独特的社会基调。移民背景的不同、政治观点的分歧以及宗教信仰程度的差异,使每个以色列人都将自己置于不同的利益群体之中,他们普遍受教育程度较高,知识面广,又关心政治,任何事件都有可能导致他们之间碰撞的加剧,引起激烈的争论。以色列人自嘲道,600万人口中有600万个总理。在社会固有的各种矛盾中,以宗教势力和世俗者、左翼和右翼阵营、东方裔与欧裔犹太以及阿拉伯公民与犹太公民之间这四大矛盾最为突出,以色列前总理拉宾不幸遇刺身亡,就是这种内部矛盾恶化的结果。以色列人自己也承认,从这些矛盾的角度来说,以色列实际上已被分裂为两个国家。 这就是犹太人:太平盛世内讧不断,矛盾激化时不惜刀枪相见,大敌当前又显出惊人的团结和超凡的能力。对于犹太人来说,没干成的事多是不想干,想要干的事很少干不成。在东西方交汇处的这块弹丸之地,这个古老奇特的群体始终吸引着世人的目光。 多了解点吧!~!~!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2023-07-24 15:49:191
阿以冲突的历史原因
阿以冲突的历史根源 历史上的犹太人 阿以冲突自然是从以色列国建立后才开始的,但其历史根源却可以追溯到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甚至更久远的年代。 据《圣经》记载,亚伯拉罕是希伯来人的始祖,生于迦勒底的乌尔。 后随其家族迁往哈兰。 公元前1900—1850年,亚伯拉罕带领家人和随从来到迦南。公元前1720年,喜克索斯统治埃及时期,迦南发生特大灾荒,雅各(亚伯拉罕之孙)率希伯来人进入埃及,居住在尼罗河三角洲附近的歌珊地区。约在公元1290年,希伯来人在摩西带领下出埃及辗转来到迦南,后在迦南南方形成了原始的以色列联盟。公元前1200年—1020年为士师时期,希伯来人征服了迦南许多地区,但直到大卫王(公元前1000—961年)时代也未能实现对迦南的完全控制。 所罗门(公元前961—922年)时代是古以色列的极盛时期,在耶路撒冷建立了圣殿,它逐渐成为犹太人的宗教中心、精神生活中心。以后王国瓦解,分裂成以色列王国(公元前922年—722年)和犹太王国(公元前922年—586年),又先后被亚述和巴比伦所灭。耶路撒冷和圣殿均被摧毁,犹太人也成了“巴比伦之囚”。当巴比伦为居鲁士所陷时,犹太人又处于波斯人的统治下。直到公元前166年犹太人解放了耶路撒冷,建立了马卡比王国。公元前63年,罗马帝国先后占领了耶路撒冷和整个巴勒斯坦。为镇压犹太人的反抗,罗马皇帝摧毁了耶路撒冷,圣殿遗址被翻耕成田,几十万犹太人被杀害,幸存者也被迫离开巴勒斯坦,逃亡到欧洲、北非和世界各地。从此犹太人结束了在巴勒斯坦的生活,开始了犹太历史上的大流散时期。(从那时起)“犹太人的历史早已不再是巴勒斯坦的历史,……”。 巴勒斯坦在此后的不同历史时期,又依次为波斯帝国、阿拉伯帝国和土耳其奥斯曼帝国所统治。 犹太复国主义运动产生、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 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始于19世纪末。1897年犹太复国主义代表大会召开、世界犹太复国主义组织成立,标志着犹太复国主义运动成为一个世界性的有组织的政治运动。犹太复国主义运动产生在19世纪并在进入20世纪后能进一步发展决非偶然,其原因是极其复杂的,但最主要的是: 1.反犹排犹的社会背景及由来以久的回乡观念。历史上的反犹排犹浪潮最初主要是源于宗教上的分歧及由此产生的宗教歧视和迫害。犹太教徒认为犹太教是高于一切的宗教,耶和华是神力无比的唯一真神,犹太人则是上帝的特选子民,是最优秀的种族。而基督教徒却认为,犹太人对基督之死犯有罪行。早期基督教神父圣约翰.克里苏斯敦就宣布,犹太人是永远背叛了上帝,终于被上帝所抛弃的人。 这种宗教上的尖锐对立必然导致各种各样的迫害。久而久之,对犹太人的各种禁令和限制便“渐渐的编进了中世纪法律和宪章的结构中了。”公元4世纪,君士坦丁大帝发布法令,宣布犹太人和其他异教徒在公诉中不能成为有效证人;5世纪,提奥多西二世的法典也包括了反犹太人的内容;两次特兰特会议后,犹太人不能再担任公职,还必须佩戴醒目的标志;多明我会建立的宗教裁判所更加深了犹太人的苦难。在苦难中挣扎的犹太人更加相信从宗教中得到的启示,笃信加路特(GALUTH)和苟拉(GEULLAH)的观念, 相信犹太人终将在弥赛亚(MAHSIAH)解救下,回到上帝应允的土地。在长期的流散生活中,每当犹太人的境遇变坏和遭到迫害时,这种回乡观念就愈强烈。反之也就比较淡薄。例如二战期间,纳粹对犹太人实行种族灭绝大屠杀,数百万犹太人惨遭杀害的血腥现实就使更多的犹太人投身于犹太复国主义运动。 2.启蒙运动、法国大革命和欧洲民族主义思想的影响。直到法国大革命前,占世界犹太人口大多数的欧洲犹太人是在“格都”(GHETTO)里生活的,几乎与非犹太社会隔绝。保守的犹太人不仅满足格都内的生活,还把格都当作抵制同化的堡垒。法国大革命以后,欧洲犹太人逐步得到解放、争取到人权。获得解放的犹太人,尤其是犹太知识分子阶层在启蒙运动、法国大革命和欧洲民族主义思想的影响下,通过著书立说提出了建立犹太国家的主张和理论,为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的兴起做了思想和理论准备。对复国运动影响最大的是摩西·海斯、平斯克、西奥多·赫茨尔 等人的理论与主张,其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 犹太民族是优秀的种族,犹太人不应也不可能与非犹太人融合,以保持犹太人优秀的种族属性;反犹排犹不是个别的历史现象,而是根深蒂固的,永远不会消失;犹太人问题涉及许多国家的犹太人,它不是社会问题,也不是宗教问题,而是种族问题;由于具有优秀种族特性的犹太人不应、也不能与其他民族融合,那么摆脱迫害的唯一途径就是建立犹太国家;建立犹太国是犹太人的历史性权利,这种历史性的权利只有在历史性的国家(巴勒斯坦)才能实现。犹太复国主义者还利用《圣经》和《犹太法典》中的某些记述作为复国并在巴勒斯坦建国的理论依据。 3.大国政治游戏中的赌注。19世纪末,资本主义体系在全世界已经确立,欧洲大部分国家已完成民族民主运动,自由资本主义基本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世界三大矛盾空前尖锐。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的诞生与投靠迎和了西方列强争夺、保护海外殖民地的需要,因此,它得到大国的支持和庇护,同时也成为大国政治游戏中的赌注。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成为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同西方大国“结盟”的开端。犹太复国主义运动领袖钱姆.魏茨曼曾在1914年向英国政府献媚说,“巴勒斯坦将落入英国的势力范围……我们可以轻而易举地在此后的50至60年内向巴勒斯坦移入100万犹太人,这样英国就将有一道坚强而有效的防线”。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组织了大批犹太人参加英国军队,为帝国主义战争充当炮灰。英国为了拉拢、控制犹太复国主义运动,于1917年发表了《贝尔福宣言》,使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得到一个大国的公开承认和支持。在服务于大国利益的同时,复国运动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复国运动的发展与以色列国的建立 如前所述,曾在巴勒斯坦生活过的犹太人已有二千多年的流散史,与巴勒斯坦已经没有什么联系。因此,从第一次犹太复国主义代表大会召开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20多年中,虽然先后召开了6次犹太复国主义代表大会,并做了大量的“思想”和组织工作,但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并没有什么“实质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巴勒斯坦人口约有100万,其中犹太人约有2.5万(为当时世界犹太人口总数的0.2%),约占巴勒斯坦人口总数的2.5%,犹太人与阿拉伯人的人口比例为1:40。尽管犹太复国主义运动极力组织向巴勒斯坦移民,但直到1918年巴勒斯坦的犹太人口也才增长到5万人。 犹太复国主义运动投靠大国,使大国看到它是一支可以利用的力量。而正是在大国的庇护和支持下,犹太复国主义运动才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最终实现了其政治目标——建立犹太国。1918年英国占领了巴勒斯坦全境,并在1920年得到国际联盟给予的“委任统治权”。在此之后的20多年中,在英国殖民当局的支持和鼓励下,犹太人向巴勒斯坦移民的规模迅速扩大。到1946年巴勒斯坦的犹太人口已经达到60.8万,与19世纪末相比增长了20多倍。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地区人口总数中占31.4%, 与阿拉伯人的比例为约为1:2,改变了巴勒斯坦的人口结构,使犹太复国主义运动有了“实质性内容”。美国作为“后起的、爆发的”帝国主义为同老殖民主义争夺势力范围也积极支持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利用犹太人问题作为其插手中东事务的契机。复国主义运动领袖也看到“美国已获得世界领导地位”,便从英国的怀抱转向美国。1942年5月,犹太复国主义者在纽约开会,通过了旨在结束英国的统治,建立犹太军队和犹太国的“比尔特摩尔纲领”。它很快得到美国的支持。1945年杜鲁门又两次致函英国政府,要求英撤消对犹太人迁入巴勒斯坦的限制,允许10万犹太人立即迁往巴勒斯坦。第二年又发表“赎罪日声明”,支持犹太建国会关于建国的要求。 与此同时,进入二十世纪的中东社会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洗礼,从“中东的觉醒”到中东地区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中东地区相继出现了一批民族独立国家。中东民族国家的建立和阿拉伯民族主义的发展使一些踌躇满志的阿拉伯国家的领导人再次萌发了统一阿拉伯世界的构想。当然,这种统一构想往往伴随着统治者扩张势力的个人欲望,例如,沙特家族的崛起和统一阿拉伯半岛的活动,外约旦埃米尔阿卜杜拉的“大叙利亚计划”,伊拉克的“肥沃新月计划”等,但阿拉伯国家联盟的成立(1945年)在客观上加强了阿拉伯各国之间的团结合作及自身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作用,对日后中东地区政治局势的发展也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在西方大国的支持和犹太复国主义组织的具体安排下,大批犹太人涌入巴勒斯坦,引起阿拉伯国家的恐慌,于1931年、1937年先后在耶路撒冷和布卢丹召开会议,商讨在巴勒斯坦问题上的对策。当时刚刚取得独立的阿拉伯国家(有的尚未取得独立)还没有来得及组成反对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的统一阵线,但阿拉伯民族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必然与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形成尖锐对抗。1947年11月29日,联合国大会在美国的操纵下通过了181号决议即关于巴勒斯坦问题的分支决议。分治决议无视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的民族权利,却使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在巴勒斯坦建国的活动“合法化”,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宣告成立,仅16分钟之后美国就宣布承认以色列,其速度之快在外交史上是罕见的。英国甚至认为,以色列“这个新国家……可以说是在纽约诞生的”。2023-07-24 15:49:283
犹太复国主义的评价
巴以冲突的直接起源在于犹太人的复国运动,建国后又屡次把巴勒斯坦人赶出故土,就像当年别人对他们所做的一样,而且越演越烈,终于酿成了民族矛盾。而更为深刻的原因是,两个民族都曾是这块土地的主人,两个民族都视同一个城市为宗教圣地,从而冲突就有了更为坚实的感情和宗教力量,而解决也变得更加困难。犹太人的建国和驱逐可以看作为几千年来怨恨的释放,虽然可以理解,但犹太人表现出来的过分强硬和蛮横却为本来可以更好解决的问题留下了祸根。2023-07-24 15:49:341
爱因斯坦在什么时候开始积极支持犹太复国主义的主张?
在柏林,爱因斯坦已经预感到,此处的形势将对自己大大不利。民族激近主义的狭隘,引发了一次次反犹太主义的运动,最后竟然以此为由发展到了反对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并抹杀了他的一切科学成就,这一切深深刺伤了爱因斯坦的心。早在布拉格时期,爱因斯坦认识的犹太学者,就曾劝他加入犹太民族主义运动中去,但被他断然拒绝了,可是当他在柏林一次又一次地受到攻击时,他的思想深处有了很大的变动。犹太民族为什么要受到如此不平等的待遇呢?难道我们的孩子生来就要受到那些不平等的待遇吗?从此以后,爱因斯坦积极支持犹太复国主义的主张,参加他们的一些活动,并利用自己在学术界的威望,帮助组织做一些实际的工作。2023-07-24 15:49:491
犹太民族的发展历史
犹太人是原指犹大支派(以色列人12支派之一)或犹大王国(以色列国分裂后与北方10支派所成立的以色列王国对立)的人民。全体犹太人本来统称希伯来人,自进占巴勒斯坦起至举族被掳往巴比伦为止,又称以色列人。经过流亡生活,只有原属犹大王国的人仍然保持民族特征,其他10个支派于公元前721年亚述灭亡北方王国后四散而同化于其他民族。因此,犹太人一词仅指原属犹大王国之人。 各派犹太人都承认由犹太妇女所生者即为犹太人,而改革派则认为,双亲中有一人是犹太人者即为犹太人。一般地讲,从纯粹宗教的角度看,世代生活在非犹太人环境中而保留犹太教许多基本教义的社团,作为整体被认为真正犹太人,但作为个人,这种人不能任意同犹太人结婚。 犹太人遍布全世界,美国有580万,以色列442万,法国60万,俄罗斯60万,乌克兰44.6万,加拿大36万,英国30万,阿根廷25万,南非11.4万,澳大利亚10万,巴西10万。 圣经时代 犹太人历史始于公元前第二个一千年的头五百年,始祖是亚伯拉罕、其子以撒和其孙雅各。一场遍及全国的饥荒迫使雅各和他的儿子们,即以色列十二个部落的祖先移居埃及,在那里他们的后代沦为奴隶。几个世纪之后,摩西率众人出埃及,摆脱奴役,奔向自由,最终返回以色列故土。他们在西奈沙漠上流浪了40年,在那里形成了一个民族,并接受了包括十诫在内的摩西律法,他们的始祖们所创立的一神教从此初具规模。 以色列各部落在约书亚的指挥下,征服了以色列故土,并定居下来,但它们往往只是在受到外来威胁时,才在被称为“士师”的领袖的统领下联合起来。公元前1028年,扫罗建立了君主国;他的继承者大卫于公元前1000年统一了各部落并建都于耶路撒冷。大卫的儿子所罗门把王国发展成为繁荣的商业强国并在耶路撒冷兴建了以色列一神教圣殿。考古发掘证实,在所罗门统治时期,曾在一些设防城镇,如夏琐、美吉多和基色设立了重要的城市贸易中心。所罗门去逝后,国家分裂成两个王国:一个是以色列王国,首都设在撒马利亚;一个是犹太王国,首都设在耶路撒冷。两个王国并存两个世纪之久,由犹太诸王统治,并由先知告诫人们主持社会正义和遵守律法。 公元前722年,以色列王国遭亚述人侵占,它的人民被迫流亡(史称“失掉的十个部落”)。公元前586年,犹太王国被巴比伦人征服,入侵者捣毁了耶路撒冷的圣殿,并将大部分犹太人放逐到巴比伦。 犹太人自治时期(公元前538—60年) 公元前539年,巴比伦帝国被波斯人征服,之后,许多犹太人返回犹大(以色列故土),并在耶路撒冷重建圣殿,犹太人在故土上的生活方式也得以恢复。此后四个世纪,犹太人在波斯人和古希腊人的统治下,享有很大程度的自治权。由于叙利亚塞琉孤王朝强制实行一系列措施,禁止犹太人的宗教信仰,导致爆发了公元前168年由马加比家族(哈斯蒙尼人)领导的起义,随后建立了由哈斯蒙尼王朝犹太诸王统治、历时约80年的独立犹太王国。 异族统治(公元前60年一公元1948年) 从公元前60年起,国家因内乱而削弱,日益为罗马所控制。为了摆脱罗马统治,犹太人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起义,其中最大的一次爆发于公元66年。经过4年的战斗,罗马人于公元70年征服了犹地亚(犹大),焚毁丁第二圣殿,并将国内的众多犹太人放逐。犹太人对罗马进行的最后一次反抗是千余人固守在马撒达山顶城堡中。这次反抗于公元73年以守卫者集体自杀而告终。它成为犹太人在自己的土地上争取自由的象征。 在罗马(公元70-313年)和拜占庭(公元313-636年)的统治下,犹太人社会在故土上继续保持和发展自己的法律、教育及文化制度。公元2世纪,涉及生活方方面面的犹太律法被编集成口传律法《密西拿经》,后于公元3-5世纪,又扩编成《塔木德经》。这些律法有些后来根据情况而变化作了修改,至今仍为恪守教规的犹太人所遵守。 犹太人重获国家主权的另一次尝试是公元132年的巴尔·科赫巴起义,其结果是在犹地亚建立了一个独立的犹太飞地,以耶路撒冷为都城。但是,三年之后,罗马人打败了了巴尔·科赫巴,并且为了断绝犹太人与故土的联系,把耶路撒冷改名为埃利亚卡皮托利纳,把国家更名为巴勒斯梯那。 从公元7世纪始,国家先后被阿拉伯人(613—1091)、塞尔柱克人(1091—1099)、十字军(1099—1291)、马穆鲁克人(1291-1516)、奥斯曼帝国的土耳其人(1517一1917)和英国人(1918—1948)所统治。不同时期的统治者任意变动疆界,更改国名。各征服者所建造的王宫殿宇是他们统治这片故土的历史见证。 尽管千百年来的异族统治使犹太人越来越少,但在这片故土上犹太人一直保持着他们的存在,而且随着散居各国的犹太人返回故乡,犹太人口也不断增加。到了19世纪中叶,稀少的犹太人口出现了猛增的势头。 犹太复国主义 多少世纪以来,盼望有朝一日能返回锡安(锡安,传统上是耶路撒冷和以色列故土的同义词),一直是散居世界各地的犹太人的生活支柱。到了19世纪末,由于东欧的犹太人不断遭到压迫和迫害,而西欧的犹太人对既未结束种族歧视也未使犹太人与所在国家的社会融为一体的那种形式上的解放所抱幻想日益破灭,犹太复国主义作为一种民族解放运动而出现。1897年,西奥多·赫茨尔在瑞士的巴塞尔召开了第一届犹太复国主义大会。在会上,犹太复国主义运动成为一个正式的政治组织,它号召犹太人返回以色列故土,在祖先的家园复兴犹太民族生活。 在犹太复国主义思想的感召下,成千上万的犹太人开始返回故土,当时这片故土是奥斯曼帝国的一部分,人烟稀少,为世人所忽视。早期的开拓者在这里排干沼泽,开垦荒地,在秃山上植树造林,兴办工业,建设城市和乡村。他们建立了社区机构和服务设施,并使长期以来仅用于礼拜仪式和文学的希伯来语在日常生活中恢复使用。 一块土地,两个民族 国际联盟基于承认“犹太人与巴勒斯坦(以色列故土)有着历史的联系”和“在那个国家重建犹太民族家园”的考虑,于1922年委托英国统治这片故土,并特别责成英国“为这个国家创造各种确保建立犹太民族家园的政治、行政和经济环境。” 同年,英国在这块托管地境内四分之三的土地上建立了阿拉伯外约旦酋长国(即今日的哈希姆约旦王国),只把约旦河以西的地方留作发展犹太民族家园之用。阿拉伯极端领导人就连在这样小的区域建立犹太民族家园也要反对,他们煽动袭击犹太社区,甚至打击主张阿拉伯一犹太人共处的阿拉伯人。英国对犹太移民和定居的限制并没有使阿拉伯好战分子善罢甘休,暴力事件屡屡发生,持续不断,直到二次大战爆发为止。 二战期间,纳粹杀害了约600万欧洲犹太人,其中包括150万儿童。战后,尽管迫切需要为在纳粹大屠杀中幸免于难的犹太人寻找避难所,但英国并未取消犹太移民的限额。为了邮票说明:安娜·富兰克及家人在这所房子里躲避纳粹迫害达两年之久对付英国限制移民的政策,故土上的犹太社团与世界各地犹太人一起,动员一切人力物力,组织了一场“非法”移民运动先后把85,000难民从欧洲转送到故土上。 阿拉伯人反对犹太人在故土上定居,犹太人则坚持要求解除对犹太移民的限制,英国在无法调解的情况下,遂将问题移交给联合国。联合国大会于1947年11月29日表决在约旦河以西地区建立两个国家:一个犹太国和一个阿拉伯国。犹太人接受丁这个分治计划而阿拉伯人则予以拒绝。 国家地位 1948年5月14日英国托管结束,犹太人随即宣布建立以色列国。此后不到24小时,五个阿拉伯国家的军队入侵了这个新国家。这场以色列独立战争断断续续打了一年多,于1949年7月以停火线为基础分别与接壤的阿拉伯国家签定了停战协议。2023-07-24 15:49:595
有人说,以色列是专门给犹太人成立的国家,请问这是怎么回事
解决这个问题的前提是要弄清楚巴勒斯坦的历史和犹太复国主义。 散居世界各地的犹太人要求回到古代故乡巴勒斯坦,重建犹太国的政治主张与运动。又称犹太复国运动。 上古时代,巴勒斯坦曾存在着以色列国和犹太国两个犹太人国家,分别于公元前8世纪和前6世纪被亚述和巴比伦所灭。公元135年犹太人起义失败后,犹太人即被逐出耶路撒冷以至整个巴勒斯坦,流落到世界各地。 19世纪80~90年代在俄国、法国、德国出现反犹太主义浪潮后,形成了犹太复国主义的思潮和运动。1882年俄国敖德萨犹太人医生L.平斯克尔提出:“人们歧视犹太人,是因为我们不是一个国家,这个问题的唯一解决方法就是建立犹太国。”同时,在俄国出现了犹太复国主义组织比路,并开始了犹太人向巴勒斯坦有组织的移民。1895年维也纳犹太人记者T.赫茨尔撰写《犹太国》一书,进一步提出了犹太复国主义的理论和纲领。在他领导下,1897年在瑞士巴塞尔举行了第一次犹太人代表大会。大会通过的《世界犹太复国主义纲领》规定:犹太复国主义的目标是在巴勒斯坦为犹太民族建立一个为公法所保障的犹太人之家。会上成立了以赫茨尔为主席的世界犹太复国主义组织。 犹太复国主义者认为,散居世界各地、使用不同语言的犹太人属于同一民族,不应与其他民族融合和同化。解决犹太人问题的主要途径不是消除产生反犹太主义的阶级根源 ,而是与非犹太人分离,单独建立一个国家。只要取得宗主国与其他大国的支持和有钱的犹太人的资助,不断向一确定地区移民,即可实现这一目标,而无须征得殖民地区居民的同意。 犹太复国主义首先被英国所利用。1917年11月英国外交大臣贝尔福代表政府发表《贝尔福宣言》,声称“英王陛下政府赞成在巴勒斯坦为犹太人建立一个民族之家,并为达到此目的而竭尽努力”。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犹太复国主义者不顾阿拉伯人的强烈反对,采用政治、外交、财政以及军事手段,强行组织犹太人向阿拉伯人聚居的巴勒斯坦西部地区移民。在1882~1948年间的6次移民浪潮中,有46万多人移居巴勒斯坦。希特勒德国奉行的灭犹政策加快了犹太复国主义的发展。 1947年11月29日,联合国通过决议,决定在巴勒斯坦分别建立阿拉伯国家和犹太国家,并使耶路撒冷国际化。此后,犹太复国主义者立即用武力抢占了拟议中所谓犹太国的领土,同时强占了分治计划中属于阿拉伯国家的部分地区,在4个月内迫使30多万阿拉伯人离乡背井,成为难民。1948年5月14日,犹太复国主义者宣布建立以色列国。 犹太人向巴勒斯坦地区大量移民和建立以色列国,大大激化了同整个阿拉伯民族的矛盾,成为以后中东局势长期动荡不宁的重要根源。2023-07-24 15:50:183
犹太复国主义目标是怎么实现的?
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系指19世纪末欧美等国的犹太人力图重建犹太国的运动。1896年,赫茨尔发表《犹太国——现代解决犹太人问题的尝试》,阐述了建立犹太国的思想,现代犹太复国主义从此诞生。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即初创时期(1897~1913年)。1897年在瑞士的巴塞尔召开了犹太复国主义者第一次代表大会,通过了犹太复国主义纲领,提出其目标是“在巴勒斯坦为犹太民族建立一个由公共法律所保障的犹太人之家”。大会成立了世界犹太复国主义者协会。自此,运动进入实际行动阶段。犹太人多次掀起迁入巴勒斯坦的运动。第二个时期,即魏兹曼时期(1913~1946年),其特点是全力依靠英国的支持来实现犹太复国主义的目标。1913年,第11届犹太复国主义者代表大会上,哈伊姆·魏兹曼开始领导犹太复国主义运动。1917年11月,英国政府以外交大臣阿瑟·贝尔福致函犹太复国主义领导人罗思柴尔德爵士的方式,发表了关于建立犹太民族之家的宣言,即著名的“贝尔福宣言”。这为巴勒斯坦犹太国的建立奠定了国际环境。自此到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是犹太复国主义运动迅速发展的时期。其间,自1920年始,英国获得了对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权。委任统治书明确规定了英国有义务或责任帮助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民族家园。移居巴勒斯坦的犹太人逐渐增多。据统计,1918年巴勒斯坦的犹太人为5.6万人,占居民总数的7%;1922年增为8.4万人,占11.1%;1939年增至44.5万人,占29.7%。委任当局的“扶犹排阿”政策,使阿以之间流血冲突不断。二战爆发后,英国为了争取阿拉伯世界的支持,于1939年5月发表了关于巴勒斯坦政策的白皮书,转而限制犹太人的移民和土地转让,并支持将让阿拉伯人政府“掌管”巴勒斯坦10年。美国一直支持犹太复国主义运动,要求英国废除白皮书。1946年第22届世界犹太复国主义者代表大会上,亲英美派的本·古里安取代了魏兹曼的地位,犹太复国主义运动进入了第三个时期。第三个时期,即本·古里安时期。二战后,美国为取代英国,称霸中东,在巴勒斯坦问题上支持犹太复国主义并向英国施加压力。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积极配合,向英国委任统治当局展开一系列斗争和暴力活动。阿拉伯人坚决要求独立。在多方压力之下,英国于1945年11月同意英美联合组成调查组解决巴勒斯坦问题。该委员会提出了1946年发10万张犹太移民证的计划,以及一个将巴勒斯坦分为4个省的“分省自治计划”。这些计划遭到阿拉伯人的反对,犹太人也表示不满。1946年8月犹太建国会巴黎会议通过了“在巴勒斯坦适当地区建立有活力的犹太国”的新计划,这个犹太国拟建在从加利利和特拉维夫到阿克的沿海平原上,再加上整个内格夫沙漠,约占巴勒斯坦总面积的65%。美国表示支持此计划。英国提出贝文计划,因阿犹双方均反对,遂于1947年2月将此问题提交联合国处理。1947年4月联合国巴勒斯坦特别会议决定成立专门委员会进行调查,11月29日第二届联大对专门委员会的报告进行表决,美苏两国立场一致,故英国只得投弃权票,结果大会以33;13的多数累通过《巴勒斯坦将来治理(分治计划)问题的决议(第181[二]号决议)。决议规定,英国对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必须结束,英国军队必须尽快撤出巴勒斯坦,最迟不得超过1948年8月1日,并规定托管理事会将制定并通过一项详细的耶路撒冷城规约。为执行决议,还设立了联合国巴勒斯坦委员会。决议还规定,在委任统治结束后两个月内成立阿拉伯国和犹太国。大体上根据民族分布情况,将巴勒斯坦分为六个部分,三个部分归阿拉伯人,三个部分归犹太人。占人口2/3的阿拉伯人建立的阿拉伯国,其面积为1.1万平方公里,约占巴勒斯坦面积的43%,所辖地区包括西加利利、约旦河西岸大部分地区和加沙地区以及雅法市的阿拉伯区,计有阿拉伯人72.5万人,犹太人1万人。约占人口1/3和土地6%的犹太人建立的犹太国,其面积为1.4万平方公里,占巴勒斯坦面积的56%,所辖地区包括上加利利、胡拉盆地、太巴列湖和贝桑地区以及从阿克以南至特拉维夫以南约20公里的沿海地区。计有犹太人49.8万人,阿拉伯人40.7万人。两国经济上实行联合;耶路撒冷及其附近郊区村镇(计有158平方公里)是一个“在特殊国际政策下的独立主体,并由联合国管理”。1948年5月14日,英国高级专员离开巴勒斯坦,英国委任统治正式结束。当日下午,出任以色列临时政府总理兼国防部长的戴维·本·古里安,在特拉维夫博物馆的展厅里,召开了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特别会议,宣布了以色列独立宣言,宣告以色列国的建立。11分钟以后,美国宣布“在事实上承认以色列临时政府”。5月17日,前苏联宣布承认以色列。以色列国的建立是犹太民族发展史上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里程碑,同时也使中东地区的国际关系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以色列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其主要居民是犹太人和阿拉伯人。1948年建国时,实际人口约78.6万。1952年人口增长近1倍,达到140万。此后一直保持较高增长势头。1992年以色列人口总数已达509万人,其中犹太人417.5万人,占人口总数的83%。还有占总人数近18%的非犹太人,主要有:1.阿拉伯人,其中阿拉伯穆斯林73.5万人,阿拉伯基督徒10万人,分别占总人口的13.8%和2.3%;2.德鲁兹人7.2万人,占总人口的1.7%;3.切尔克斯人,约2500人。以色列建国后,其边界和实际控制领土面积不断变化。巴勒斯坦分治决议规定以色列疆域为1.49万平方公里。通过第一次中东战争,以色列新占6220平方公里,总面积达2.11万平方公里。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占领了约旦河西岸(5268平方公里)、加沙地带(354平方公里)、耶路撒冷东区(187平方公里)。1981年通过法令,将1200万平方公里的戈兰高地划人其版图。1982年在黎巴嫩南部划出850平方公里的安全区,置于其控制之下。以色列采用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议会民主制、普选制、多党制、行政、立法、司法三权鼎立、互相制衡。总统超越党派和国家集团,是国家统一的象征,总统的职责主要属于礼仪性质。以色列议会属一院制,是以色列的立法机构,主要职能为:立法、监督政府工作、参与礼仪活动。政府是行政机构,对议会负责,并接受其监督,以色列26届政府均是多党联合政府。以色列的司法机构是各级法院,法院分为普通法院、宗教法院和专门法院三类以及普通地方法院、普通地区法院、最高法院三级。以色列经济就其性质和结构而言,属混合经济,它包括政府控制、合作经营和私人经营三类。以色列私人企业居多,其产值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一半。以色列的自然资源、军工及铁路、银行、邮政、电讯、公路建设、农田排灌、造林、水土保持等有关国计民生的部门,均由国家垄断。大的私人资本也由政府采取各种措施进行全面干预。这里“政府”包括地方政府、犹太办事处以及从事购置土地与移民定居的犹太民族基金会等,它们高度控制各主要经济部门。政府通过预算、投资、补贴、货币发行以及直接的控制和分配对国民经济施加影响,左右经济运转。以色列有强大的合作经济,它包括基布兹等农业集体和合作经济组织,以及以色列总工会及其下属控股公司所有的多数大商号,它们对犹太人定居、以色列建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以色列在全球开展灵活多样的外交实践,已和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以色列于1950年1月9日宣布决定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1992年1月24日,以中两国正式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2023-07-24 15:50:391
犹太复国主义的基本概况
散居世界各地的犹太人要求回到古代故乡巴勒斯坦,重建犹太国的政治主张与运动。又称犹太复国运动。上古时代,巴勒斯坦曾存在着以色列国和犹太国两个犹太人国家,分别于公元前8世纪和前6世纪被亚述和巴比伦所灭。公元135年犹太人起义失败后,犹太人即被逐出耶路撒冷以至整个巴勒斯坦,流落到世界各地。19世纪80~90年代在俄国、法国、德国出现反犹太主义浪潮后,形成了犹太复国主义的思潮和运动。1882年俄国敖德萨犹太人医生L.平斯克尔提出:“人们歧视犹太人,是因为我们不是一个国家,这个问题的唯一解决方法就是建立犹太国。”同时,在俄国出现了犹太复国主义组织比路,并开始了犹太人向巴勒斯坦有组织的移民。1895年维也纳犹太人记者T.赫茨尔撰写《犹太国》一书,进一步提出了犹太复国主义的理论和纲领。在他领导下,1897年在瑞士巴塞尔举行了第一次犹太人代表大会。大会通过的《世界犹太复国主义纲领》规定:犹太复国主义的目标是在巴勒斯坦为犹太民族建立一个为公法所保障的犹太人之家。会上成立了以赫茨尔为主席的世界犹太复国主义组织。 犹太复国主义首先被英国所利用。1917年11月英国外交大臣贝尔福代表政府发表《贝尔福宣言》,声称“英王陛下政府赞成在巴勒斯坦为犹太人建立一个民族之家,并为达到此目的而竭尽努力”。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犹太复国主义者不顾阿拉伯人的强烈反对,采用政治、外交、财政以及军事手段,强行组织犹太人向阿拉伯人聚居的巴勒斯坦西部地区移民。在1882~1948年间的6次移民浪潮中,有46万多人移居巴勒斯坦。希特勒德国奉行的灭犹政策加快了犹太复国主义的发展。1947年11月29日,联合国通过决议,决定在巴勒斯坦分别建立阿拉伯国家和犹太国家,并使耶路撒冷国际化。此后,犹太复国主义者立即用武力抢占了拟议中所谓犹太国的领土,同时强占了分治计划中属于阿拉伯国家的部分地区,在4个月内迫使30多万阿拉伯人离乡背井,成为难民。1948年5月14日,犹太复国主义者宣布建立以色列国。犹太人向巴勒斯坦地区大量移民和建立以色列国,大大激化了同整个阿拉伯民族的矛盾,成为以后中东局势长期动荡不宁的重要根源。 犹太人返回祖辈所居住的地方的愿望已成为全球犹太人的中心主题,自从古代的犹太人起义失败,以及在公元70年罗马帝国对耶路撒冷的毁灭,公元135年,犹太人被逐出巴勒斯坦地区,然后犹太人就散居到了帝国的其他地方,虽然在HellenisticAge许多犹太人自愿决定离开巴勒斯坦而移居到地中海盆地的其他地方[1](这些移居所造就的著名的人士中包括亚历山大的斐洛)。如同MosesHess在他1862年的著作《罗马与耶路撒冷:最后的民族问题》所论,有些犹太思想家认为犹太人定居巴勒斯坦是一个民族问题。发动现代犹太复国主义的一个关键事件是1894年发生在法国的德雷福斯事件。犹太人被这起在他们认为是自由与启蒙的发源地的国家发生的反犹太主义事件深深地震动了。这个事件的一个见证者是犹太裔奥地利人西奥多·赫茨尔。在1896年他出版的一个叫做《犹太国》的小册子中,他将这个事件描述成一个转折点——在德雷福斯事件以前,赫茨尔曾经是一个反犹太复国主义者;在事件以后他变成了一个犹太复国主义的热烈追随者。然而,历史学家们一直没有重视赫茨尔的自述,转而指出推动现代犹太复国主义普及的主要因素是煽动政治家卡尔·鲁埃格所持有的反犹太人主义观点的流行化。[2]1897年,赫茨尔在瑞士的巴塞尔召开了第一次犹太复国主义者大会。这次大会成立了世界犹太复国主义者组织(WZO),并推选赫茨尔为这个组织的第一任主席。锡安主义这个字根源于锡安(Hebrew:u05e6u05d9u05d5u05df,Tziyyon),是圣经中所提到耶路撒冷的别名。这是奥地利犹太出版商NathanBirnbaum在他1890年的刊物《自我解放》中对犹太民族主义所创的词。 1947年英国宣布了他们从巴勒斯坦撤出的愿望,然后在同年的11月29日,联合国大会投票通过了一项将巴勒斯坦分割成一个阿拉伯国家和一个犹太国的议案(耶路撒冷成为国际领土)。在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和犹太人之间马上爆发了内战。1948年5月14日巴勒斯坦的犹太人领导人宣布独立,从而建立了以色列国。这在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历史中标志着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因为运动的主要目标已经达成了。许多犹太复国主义组织采用了新方针,而那三个军事组织也组合而成了以色列国防军。在独立战争时期,大多数阿拉伯人口或是逃离了巴勒斯坦,或是被驱逐出境,所以犹太人在1948年停火线中的地区人口中占多数。直到1967年以前,这停火线变成了以色列实际上的边境。1950年以色列国会通过了回归法令,给所有犹太人移民到以色列的权利。这法令,和从欧洲来的犹太难民潮与之后的被阿拉伯国家驱逐出境的犹太人潮一起导致以色列的人口变为犹太人占了绝大多数,而且这个变化看起来是永久的。1968年世界犹太复国主义大会采用了以下的准则:犹太人的团结与以色列在犹太生活中的中心地位,犹太人从所有国家移民到祖先的土地——以色列地区,在“预言的正义与和平”之下的以色列国的富强,通过犹太、希伯莱与犹太复国主义教育和强化犹太的文化价值观与精神价值观而保存犹太人的身份,和在所有地区对犹太人权的保护。 1918年奥图曼帝国瓦解,巴勒斯坦不再受制,犹太复国运动进入崭新的局面。首先扩大在巴勒斯坦的犹太屯垦区,开始国家公共基础建设和筹募建设基金,并且劝阻—或说迫使—英国当局不可采取任何将导致巴勒斯坦地区成为阿拉伯人占多数的动作。1920年代犹太人口稳定成长,犹太建制亦具国家雏形,但同时巴勒斯坦阿拉伯民族主义的兴起,对犹太人移入的抵制升高。国际间犹太人对锡安主义仍存在意见分歧。许多在欧洲和美国的犹太人认为并不需要有一个“犹太故土”,因为即使不支持锡安主义,犹太人一样能以平等公民身分居住于西方民主国家。2023-07-24 15:50:471
是谁促进了犹太复国运动的发展?
历史上,犹太民族屡遭驱逐或屠戮,最根本的原因是他们没有自己的家园。饱经沧桑的犹太有识之士终于提出了“建立犹太国的呼声”,现代犹太复国主义由此诞生了。犹太复国运动先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到1939年得到英国支持。尽管英国、美国都在利用犹太人巩固和扩大在中东的势力范围,但在客观上却又加速了犹太复国运动的发展。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疯狂屠杀犹太人,而西方国家的绥靖政策也表明他们无力,也不愿意保护犹太人。犹太人对西方的自由、民主和同化的幻想彻底破灭,更坚定了他们复国的决心。他们在犹太复国主义政党领导下,奔赴巴勒斯坦,建立起自治机构和保卫组织,发展经济和文化教育,在巴勒斯坦实际上已形成了犹太国的雏形。2023-07-24 15:51:231
犹太复国主义者是什么时候宣布成立以色列国的?
1948年5月14日,英国结束了对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同日,犹太复国主义者宣布成立以色列国。15日,阿拉伯联盟国家埃及、外约旦、伊拉克、叙利亚和黎巴嫩的军队相继进入巴勒斯坦,巴勒斯坦战争正式开始。2023-07-24 15:51:291
1917年英国发表了支持犹太复国主义的什么宣言?
但英国又背着阿拉伯人同法国签订了处理战后奥斯曼领土的《塞克斯——皮科尔协定》。协定除划分两国的势力范围之外,规定巴勒斯坦由“国际共管”。尔后,在1917年11月,英国发表了支持犹太复国主义的《贝福尔宣言》,支持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人的国家。2023-07-24 15:51:371
犹太人属于什么国家?
以色列。1948年以色列宣布成立,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2016年以色列总人口850万人,其中犹太人口共637.7万人,世界上唯一一个以犹太人为主体民族的国家。2014年11月23日,以色列总理办公室发表声明,以色列内阁批准了将以色列定义为“犹太国家”的法案。犹太人和阿拉伯人同源,人种为欧罗巴人种闪米特-含米特亚种,是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国的一个民族。发源于西亚的以色列地或希伯来地。扩展资料:犹太人的建国历史:19世纪末,由于东欧的犹太人不断遭到压迫和迫害,而西欧的犹太人对既未结束种族歧视也未使犹太人与所在国家的社会融为一体的那种形式上的解放所抱幻想日益破灭,犹太复国主义作为一种民族解放运动而出现。1897年,西奥多.赫茨尔在瑞士的巴塞尔召开了第一届犹太复国主义大会。在会上,犹太复国主义运动成为一个正式的政治组织,它号召犹太人返回以色列故土,在祖先的家园复兴犹太民族生活。尽管千百年来的异族统治使犹太人越来越少,但在这片故土上犹太人一直保持着他们的存在,而且随着散居各国的犹太人返回故乡,犹太人口也不断增加。犹太复国主义多少世纪以来,盼望有朝一日能返回锡安(耶路撒冷的锡安山被犹太教徒视为圣山)。因为即使再多的财富也不能买到归属感,在外漂泊了数个世纪的犹太人归根的思想越发强烈。终于在1922年,国际联盟基于承认“犹太人与巴勒斯坦(以色列故土)有着历史的联系”和“在那个国家重建犹太民族家园”的考虑,委托英国统治这片故土。但阿拉伯人反对犹太人在故土上定居,犹太人则坚持要求解除对犹太移民的限制,英国在无法调解的情况下,遂将问题移交给联合国。联合国大会于1947年11月29日表决在约旦河以西地区建立两个国家:一个犹太国和一个阿拉伯国。犹太人接受丁这个分治计划而阿拉伯人则予以拒绝。1948年5月14日英国托管结束,犹太人随即宣布建立以色列国。此后不到24小时,五个阿拉伯国家的军队入侵了这个新国家,战争开始时阿拉伯国家无论是在兵力还是在装备上都占据巨大优势,但是由于其内部矛盾分歧严重,没有统一的军事计划,反而渐渐处于被动地位。相反,以色列军队作了充分准备,他们在全境确立了统一的军事领导和指挥机构,经过几场漂亮的反击战逐渐在故土站稳了脚跟。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犹太人2023-07-24 15:51:443
犹太人从什么时候开始被中国同化
散居世界各地的犹太人要求回到古代故乡巴勒斯坦,重建犹太国的政治主张与运动。又称犹太复国运动。这种运动追求的是自身民族的自由,然而却忽视了其他民族的合法权益。 上古时代,巴勒斯坦曾存在着以色列国和犹太国两个犹太人国家,分别于公元前8世纪和前6世纪被亚述和巴比伦所灭。公元135年犹太人起义失败后,犹太人即被逐出耶路撒冷以至整个巴勒斯坦,流落到世界各地。 19世纪80~90年代在俄国、法国、德国出现反犹太主义浪潮后,形成了犹太复国主义的思潮和运动。1882年俄国敖德萨犹太人医生L.平斯克尔提出:“人们歧视犹太人,是因为我们不是一个国家,这个问题的唯一解决方法就是建立犹太国。”同时,在俄国出现了犹太复国主义组织比路,并开始了犹太人向巴勒斯坦有组织的移民。1895年维也纳犹太人记者T.赫茨尔撰写《犹太国》一书,进一步提出了犹太复国主义的理论和纲领。在他领导下,1897年在瑞士巴塞尔举行了第一次犹太人代表大会。大会通过的《世界犹太复国主义纲领》规定:犹太复国主义的目标是在巴勒斯坦为犹太民族建立一个为公法所保障的犹太人之家。会上成立了以赫茨尔为主席的世界犹太复国主义组织。 犹太复国主义者认为,散居世界各地、使用不同语言的犹太人属于同一民族,不应与其他民族融合和同化。解决犹太人问题的主要途径不是消除产生反犹太主义的阶级根源 ,而是与非犹太人分离,单独建立一个国家。只要取得宗主国与其他大国的支持和有钱的犹太人的资助,不断向一确定]地区移民,即可实现这一目标,而无须征得殖民地区居民的同意。 然而事实上,犹太人占领巴勒斯坦的理由是犹太人的祖先在巴勒斯坦生活过,可是这不是犹太人拥有巴勒斯坦的理由,因为当一个民族拥有一块土地超过50年,他就拥有了这块土地,而阿拉伯人在巴勒斯坦生活了几千年,犹太人的主体已经离开了巴勒斯坦,他们已经不是巴勒斯坦的主体民族了。因此犹太复国主义的本质存在非正义性,是殖民主义的克隆。(文延廷) 十九世纪末期犹太人开始向巴勒斯坦地区移民,此时该地区归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管辖。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瓦解,英国控制了这一 地区。在英国政府的准许下,犹太人向该地区移民加速,此时主要是来自东欧,尤其是苏联的移民。 当时,巴勒斯坦地区的阿拉伯人有120多万,占总人口的2/3强。但分治决议中的阿拉伯国的领土只占巴勒斯坦总面积的43%。更令阿拉伯人难以容忍的是,阿拉伯国的领土支离破碎,互不相连,大部分是丘陵和贫瘠地区。犹太国则不然,犹太人虽仅有60万,不到总人口的1/3,然而其领土却占巴勒斯坦总面积的57%,大部分又位处沿海地带,土地肥沃,水资源丰富。 犹太复国主义首先被英国所利用。1917年11月英国外交大臣贝尔福代表政府发表《贝尔福宣言》,声称“英王陛下政府赞成在巴勒斯坦为犹太人建立一个民族之家,并为达到此目的而竭尽努力”。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犹太复国主义者不顾阿拉伯人的强烈反对,采用政治、外交、财政以及军事手段,强行组织犹太人向阿拉伯人聚居的巴勒斯坦西部地区移民。在1882~1948年间的6次移民浪潮中,有46万多人移居巴勒斯坦。希特勒德国奉行的灭犹政策加快了犹太复国主义的发展。 1947年11月29日,联合国通过决议,决定在巴勒斯坦分别建立阿拉伯国家和犹太国家,并使耶路撒冷国际化。此后,犹太复国主义者立即用武力抢占了拟议中所谓犹太国的领土,同时强占了分治计划中属于阿拉伯国家的部分地区,在4个月内迫使30多万阿拉伯人离乡背井,成为难民。1948年5月14日,犹太复国主义者宣布建立以色列国。决议对巴勒斯坦人明显不公,因此巴勒斯坦人拒绝建国。 犹太人向巴勒斯坦地区大量移民和建立以色列国,大大激化了同整个阿拉伯民族的矛盾,成为以后中东局势长期动荡不宁的重要根源。 文延廷教授的评价 巴以冲突的直接起源在于犹太人的复国运动,建国后又屡次把巴勒斯坦人赶出故土,就像当年别人对他们所做的一样,而且越演越烈,终于酿成了民族矛盾。而更为深刻的原因是,两个民族都曾是这块土地的主人,两个民族都视同一个城市为宗教胜地,从而冲突就有了更为坚实的感情和宗教力量,而解决也变得更加困难。犹太人的建国和驱逐可以看作为几千年来怨恨的释放,虽然可以理解,但犹太人表现出来的过分强硬和蛮横却为本来可以更好解决的问题留下了祸根。2023-07-24 15:52:011
世界上唯一一个以犹太人为主体民族的国家是?
以色列。1948年以色列宣布成立,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2016年以色列总人口850万人,其中犹太人口共637.7万人,世界上唯一一个以犹太人为主体民族的国家。2014年11月23日,以色列总理办公室发表声明,以色列内阁批准了将以色列定义为“犹太国家”的法案。犹太人和阿拉伯人同源,人种为欧罗巴人种闪米特-含米特亚种,是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国的一个民族。发源于西亚的以色列地或希伯来地。扩展资料:犹太人的建国历史:19世纪末,由于东欧的犹太人不断遭到压迫和迫害,而西欧的犹太人对既未结束种族歧视也未使犹太人与所在国家的社会融为一体的那种形式上的解放所抱幻想日益破灭,犹太复国主义作为一种民族解放运动而出现。1897年,西奥多.赫茨尔在瑞士的巴塞尔召开了第一届犹太复国主义大会。在会上,犹太复国主义运动成为一个正式的政治组织,它号召犹太人返回以色列故土,在祖先的家园复兴犹太民族生活。尽管千百年来的异族统治使犹太人越来越少,但在这片故土上犹太人一直保持着他们的存在,而且随着散居各国的犹太人返回故乡,犹太人口也不断增加。犹太复国主义多少世纪以来,盼望有朝一日能返回锡安(耶路撒冷的锡安山被犹太教徒视为圣山)。因为即使再多的财富也不能买到归属感,在外漂泊了数个世纪的犹太人归根的思想越发强烈。终于在1922年,国际联盟基于承认“犹太人与巴勒斯坦(以色列故土)有着历史的联系”和“在那个国家重建犹太民族家园”的考虑,委托英国统治这片故土。但阿拉伯人反对犹太人在故土上定居,犹太人则坚持要求解除对犹太移民的限制,英国在无法调解的情况下,遂将问题移交给联合国。联合国大会于1947年11月29日表决在约旦河以西地区建立两个国家:一个犹太国和一个阿拉伯国。犹太人接受丁这个分治计划而阿拉伯人则予以拒绝。1948年5月14日英国托管结束,犹太人随即宣布建立以色列国。此后不到24小时,五个阿拉伯国家的军队入侵了这个新国家,战争开始时阿拉伯国家无论是在兵力还是在装备上都占据巨大优势,但是由于其内部矛盾分歧严重,没有统一的军事计划,反而渐渐处于被动地位。相反,以色列军队作了充分准备,他们在全境确立了统一的军事领导和指挥机构,经过几场漂亮的反击战逐渐在故土站稳了脚跟。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犹太人2023-07-24 15:52:094
以色列复国的历史知道吗?
—九四六年,从集中营幸存下来的犹太人,争先恐后地潜回故土。虽然此时的英国工党拒绝犹太人移入,但偷偷潜入者却达十一万三干之众。犹太难民果然像潮水般涌入巴勒斯坦,一九四七年九月,联合国通过“巴勒斯坦分治案”,允许犹太人有立足之地,但为阿拉伯各国坚决拒绝。英国当局为继续维持殖民统治,也将成批的犹太人拒之门外。于是一场反英护民的游击战发生了,最后连英军的总部都被游击队炸毁。在犹太人不断的军事反抗面前,联合国终于以多数票通过,结束英国在巴勒斯坦的托管权;并命英军必须于一九四八年五月十四日前全部撤离。一九四八年五月十四日,以色列宣布立国。扩展资料:立国之日,以色列在巴勒斯坦总人口虽达65万左右,而阿拉伯人在此地却有120万之众,加上临近阿拉伯国家的三千万人口,许多人怕新生之国夭折。果真在以色列复国之后数小时,阿拉伯联军从四方进攻这个新生小国,说要一举将犹太复国主义者消灭在襁褓之中。阿拉伯人要消灭以色列人,但每次战争阿拉伯人都以惨败告终。此后同阿拉伯国家先后爆发四次中东战争,实际控制面积不断扩大。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以色列2023-07-24 15:52:417
二战后,犹太人在以色列建国,这一历史事件的背景过程是怎样的?
二战后,犹太人在以色列建国历史事件的背景过程:1945年二战结束后,从纳粹集中营里相继解放出来了几十万犹太人,这些犹太人在二战中被纳粹党卫军非法拘禁,受尽折磨。但是战争结束后,这些历尽千辛万难活下来的犹太人又成了无家可归之人。彼时的欧洲经过二战战火的摧残后已是一片狼藉、自顾不暇。很多欧洲国家无力接纳从纳粹集中营里逃过一劫的犹太人,甚至很多国家都发生了杀害返乡犹太人的恶劣事件。彼时,就连以移民国家著称的美国都不愿意为这些犹太人敞开大门。后来随着二战审判的进行,纳粹在二战中对犹太人的屠杀被逐步揭露,世界在震惊的同时也开始一边倒地同情犹太人。在国际舆论的压力下,英国人决定从巴勒斯坦脱身。1947年2月15日,英国宣布把巴勒斯坦这块烫手山芋转交联合国。1947年11月29日,第二届联合国大会以33票赞成、13票反对(其中10个是伊斯兰国家)、10票弃权的结果,表决通过了巴勒斯坦分治的决议,即联合国第181号决议。决议规定:英国于1948年8月1日之前结束在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并撤出其军队;两个月后,在巴勒斯坦的土地上建立两个国家,即阿拉伯国和犹太国。扩展资料:1948年5月14日下午4时,在特拉维夫现代艺术博物馆前面的广场上,身高1.6米的“以色列建国之父”本·古里安宣布《以色列国独立宣言》。之后本·古里安就任以色列第一任总理。至此一个崭新又古老的国家——以色列诞生了。就在以色列宣布建国的第二天,即1948年5月15日,时任阿拉伯联盟成员国的埃及、伊拉克、黎巴嫩、叙利亚以及约旦的军队相继开进巴勒斯坦,宣布对以色列处于战争状态,第一次中东战争由此爆发。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以色列2023-07-24 15:53:093
高分 求犹太人复国史
1920年,国际联盟委托英国管辖巴勒斯坦。1922年英国将托管地划分为两部分:东部(现约旦)为阿拉伯人居住地,西部为犹太居民区。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犹太人掀起了第三和第四次回归浪潮。在1929年爆发的一场巴勒斯坦暴动中,阿拉伯人杀死了133名犹太人。接著在1936年-1939年又有数场暴动发生。对此英国在1939年颁布了一份白皮书,限制犹太人的移民数量至75,000人,并且限制犹太人购买土地。这份白皮书被许多犹太人和锡安主义者视为是对犹太人的背叛,并且认为那违背了贝尔福宣言。阿拉伯人也并没有就此平息,他们希望完全停止犹太人的移民。 1933年,纳粹在德国执政,掀起第五次犹太人回归浪潮。1940年,犹太人已占当地居民总数的30%。后来在欧洲发生的犹太人大屠杀,进一步推动了犹太人回归。1944至1948年之间,愈20万犹太人通过各种途径辗转来到巴勒斯坦地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巴勒斯坦地区已经有60万犹太居民。 以色列复国 1947年,鉴于犹太人与阿拉伯人之间的暴力冲突不断升级,和平努力受到挫败,英国政府决定从巴勒斯坦托管地脱身。犹太人的移民数量自从19世纪末以来一直稳定增长,受到二战中的犹太人大屠杀影响,犹太人复国的理念也获得越来越多的国际支持。联合国成立了“巴勒斯坦专门委员会”,1947年11月联合国大会表决了《1947年联合国分治方案》,33国赞成(包括美国和苏联),13国反对,10国弃权,通过决议:将巴勒斯坦地区分为两个国家,犹太人和阿拉伯人分别拥有大约55%和45%的领土,耶路撒冷被置于联合国的管理之下,以期避免冲突。 1947年11月29日,联合国通过分治方案的当日,大卫·本-古理安接受了该方案,但被阿拉伯国家联盟断然拒绝。阿盟委员会高层下令对以色列的犹太平民展开为期三天的暴力袭击,攻击建筑、商店、以及住宅区,紧接著犹太人组织的地下民兵部队展开还击,这些战斗很快便蔓延为大规模的冲突,继而引发了1948年的以色列独立战争。 1948年5月14日,在英国的托管期结束前一天的子夜,以色列国正式宣布成立。在1949年1月25日全国选举中,有85%的合格选民参加了投票,接着有120个议席的第一届议会开会。两位曾领导以色列建成国家的人成为该国的领袖,犹太人代办处领导人大卫·本-古里安当选首任总理;世界犹太复国主义组织领导人哈伊姆·魏兹曼由议会选为首任总统。1949 年5月11日,以色列取得联合国的席位,成为第59个会员国。 1948年独立战争 在以色列建国之后,埃及、伊拉克、约旦、叙利亚、以及黎巴嫩向以色列宣战,开始了1948年的以色列独立战争。北边的叙利亚、黎巴嫩和伊拉克军队都在接近边界的地方被阻挡下来,来自东方的约旦军队则攻下耶路撒冷的东部,并且对城市的西部展开攻击。不过,犹太人的民兵部队成功的阻挡了约旦军队,而地下的国民军组织部队(Irgun)也阻止了来自南方的埃及军队。从6月开始,联合国宣布了一个月的停火令,在这段期间里以色列国防军正式成立。在数个月的战斗后,双方在1949年达成一则停火协议并划清暂时的边界,这条边界线被称为“绿线”(Green Line)。以色列在约旦河的西方获得了额外的23.5%的管辖领域,约旦则占有以色列南部一块山地区域和撒马里亚,后来那里被称为西岸地区。埃及在沿海地区占有一小块的土地,后来被称为加沙地带。 大量的阿拉伯人口逃离了新成立的犹太人国家,巴勒斯坦人将此次流亡称为“大灾难”(u0627u0644u0646u0643u0628u0629),预计有400,000至900,000名巴勒斯坦难民流亡,联合国估计有711,000人。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之间未解决的冲突、以及巴勒斯坦难民的问题一直持续至今。随著1948年的战争,西岸地区和加沙地带的犹太人口开始撤回以色列,大量来自阿拉伯国家的犹太人难民使得以色列的人口遽增了两倍。在接下来几年里将近850,000名瑟法底犹太人从阿拉伯国家逃离或遭驱逐,其中约有600,000人迁移至以色列,其他的人则移民至欧洲和美国。 50年代和60年代 在1954年至1955年间,担任以色列总理的摩西·夏里特(Moshe Sharett)试图轰炸埃及未遂而爆发丑闻,造成以色列在政治上蒙羞。埃及在1956年国有化了苏伊士运河,英国和法国对此相当不满。以色列在遭到一连串阿拉伯地下民兵部队的袭击后,秘密的与英法两国结盟,并且对埃及宣战。在苏伊士运河危机后,三个国家遭到联合国的谴责,以色列被迫从西奈半岛撤军。 在1955年,大卫·本-古理安再次成为以色列总理,并且一直任职到1963年才辞职。在古理安辞职后,列维·艾希科尔(Levi Eshkol)继任了总理。 在1961年,纳粹的战争犯、也是欧洲犹太人大屠杀主谋之一的阿道夫·艾希曼在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遭到以色列的摩萨德(Mossad)情报局干员逮捕,并且被送回以色列接受审判。艾希曼成为以色列历史上唯一一个遭到法庭判决死刑的罪犯。 在政治舞台上,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的关系在1967年5月再次紧绷。叙利亚、约旦、和埃及透露了开战的意图,埃及并且驱逐了在加沙地带的联合国维和部队。埃及违反了之前立定的条约、并且封锁了以色列战略要地的堤蓝海峡,接著又在以色列边界部署大量的战车和战机,以色列于是以埃及挑衅为由在6月5日对埃及展开先发制人的攻势。在这场六日战争中,以色列击败了所有阿拉伯邻国的军队,并且在空军战场上获得完全的胜利。以色列一口气夺下了整个西岸地区、加沙地带、西奈半岛、和戈兰高地,1949年划定的绿线则变成以色列管辖国内领土和占领区域的行政分界线。后来在签订一则和平协议后,以色列将西奈半岛还给了埃及。 在战争中以色列空军误炸了一艘美军的情报船自由号(USS Liberty),造成34名美军死亡。美国和以色列的调查总结认为这场意外是因为自由号的辨识困难而造成的误击事件。 在1969年,以色列的第一名女性总理梅尔夫人当选。 70年代 1968年至1972年这段期间被称为消耗战争(War of Attrition),以色列和叙利亚、埃及间的边界频繁爆发许多小规模的冲突。除此之外,在1970年代早期,巴勒斯坦武装部队对以色列和各国的犹太人展开了规模空前的恐怖攻击,在1972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中爆发了慕尼黑惨案,巴勒斯坦的武装民兵挟持以色列的代表团成员作为人质,最后所有人质皆遭杀害。以色列对此展开了报复性的“上帝之怒行动”(Operation Wrath of God),由一群以色列摩萨德情报局的干员在世界各地行刺那些筹划慕尼黑惨案的幕后凶手。 最后,在1973年10月6日,正值犹太人传统的赎罪日那天,埃及和叙利亚对以色列发起了突袭攻势。尽管阿拉伯国家在战争初期成功打击了准备不足的以色列军队,埃及和叙利亚最终仍被以色列击退。战后的几年局势变的较为平静,以色列和埃及终于得以达成和平协议。 在1974年,伊扎克·拉宾继承梅尔夫人成为第五任总理。1977年的国会选举成为以色列政治历史上的主要转折点,从1948年来一直支配以色列政坛的工党联盟(u05d4u05deu05e2u05e8u05da)遭到梅纳赫姆·贝京领导的联合党击败,这次选举在以色列还被称为是一场“革命”。 接著,在当年的11月,埃及的总统萨达特史无前例的拜访了以色列,在以色列国会进行演讲,这是以色列建国以来第一次获得阿拉伯国家的承认。以色列军队的后备军官也组成和平运动以支持这次谈和。在萨达特拜访之后,两国间进行的和平谈判最后签下了大卫营和约。在1979年3月,贝京和沙达特在美国华盛顿特区达成以色列-埃及和平条约。随著条约的签订,以色列从西奈半岛撤军,并且撤离了自从1970年代开始在那里建立的移民区。以色列也同意依据1949年划定的绿线让巴勒斯坦获得自治权。 80年代 在1981年6月7日,以色列空军轰炸了伊拉克在奥西拉克(Osirak)建立的核子反应炉,阻止了伊拉克制造核武器的企图,这次任务又被称为巴比伦行动。 在1982年,以色列对黎巴嫩发动了一场攻势,卷入自从1975年以来一直进行的黎巴嫩内战。以色列的开战理由为保护以色列在北方的殖民区,当时殖民区经常受到来自黎巴嫩的恐怖攻击。在建立了四十公里的障碍区后,以色列国防军继续前进,甚至攻下了首都贝鲁特。以色列军队将巴勒斯坦解放组织逐出了黎巴嫩,迫使巴解转移基地至突尼斯。由于无法承担战争带来的压力,总理贝京在1983年辞职,由伊扎克·沙米尔(Yitzhak Shamir)继任。以色列最后在1986年撤出了大部分在黎巴嫩的军队,边界的缓冲地带则一直被维持,直到2000年以色列进行单方面的撤军。 在1980年代里,原本由伊扎克·沙米尔领导的右派政府被左派的西蒙·佩雷斯取代。佩雷斯从1984年开始担任总哩,但在1986年又被沙米尔取代,沙米尔达成了一个政党联盟的协议。在1987年爆发的巴勒斯坦大起义引燃了占领区域的一连串暴动,在暴动后沙米尔再次于1988年的选举中连任总理职位。 90年代 在波斯湾战争中,虽然以色列不是反伊拉克的联盟国之一、也没有实际参与伊拉克战事,以色列仍遭到39枚飞毛腿导弹击中。导弹并没有直接杀害任何以色列的公民,倒是有一些人因为不正确使用预备的防毒面具而死亡,除此之外一名以色列人遭到爱国者导弹碎片击中而丧命。在战事中,以色列也向在西岸和加沙地带的巴勒斯坦人提供防毒面具,以免他们遭伊拉克的生化武器攻击。尽管如此,巴解仍然表示支持萨达姆政权,一些巴勒斯坦居民甚至还站在屋顶上替来袭的飞毛腿导弹欢呼,虽然最后他们仍使用了以色列人提供的防毒面具。 在1990年代早期,苏联的大量犹太人开始移民至以色列,依据以色列的回归法,这些人在抵达以色列时便能取得以色列公民权。大约有380,000人在1990-1991年抵达以色列。虽然以色列大众最初相当支持回归法,新移民造成的许多问题被工党作为选战中的把柄,批评执政的联合党没有解决他们的工作和住房问题。结果在1992年的选举中,新移民们大量投票给工党,使得左派再次抬头。 在选举之后,伊扎克·拉宾成为了总理。在选举中工党曾经承诺将会大为改善以色列的国内治安和与阿拉伯国家的关系。到了1993年底,以色列政府抛弃了1991年的马德里协议框架,改与巴解签订奥斯陆协议(Oslo Accords)。在1994年,约旦成为继埃及之后第二个承诺与以色列和平共处的阿拉伯国家。 最初以色列大众广泛支持奥斯陆协议,然而在协议签订之后以色列仍然持续遭到哈马斯武装团体的频繁攻击,协议受到的支持也开始大量减少。在1995年11月4日,拉宾遭到一名极端的以色列民族主义者刺杀。 由于拉宾的遇刺,大众对于奥斯陆协议的观感也稍有好转,大为提升了西蒙·佩雷斯的支持度,使他赢得了1996年的大选。不过,新的一波自杀炸弹攻势加上阿拉法特赞美炸弹客的声明,使得公众舆论再次扭转,并且在1996年5月输给了联合党的本雅明·内塔尼亚胡。 虽然内塔尼亚胡被视为是奥斯陆协议的坚定反对者,他仍然决定从希伯伦(Hebron)撤军,并且签下了怀伊备忘录(Wye River Memorandum),给予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更大的自治权力。在内塔尼亚胡任内巴勒斯坦团体对以色列平民的袭击活动大为减少,然而他的联合政府仍然在1999年垮台。在1999年选举中工党的埃胡德·巴拉克以大幅票数差距击败内塔尼亚胡而继任总理。 2000年后 巴拉克在2000年决定单边的从黎巴嫩撤军,这次撤军也是为了阻挠真主党对以色列的攻击,迫使他们不得不跨越以色列边界才能发动攻击。巴拉克和亚西尔·阿拉法特曾在美国总统比尔·克林顿的斡旋下于2000年在戴维营进行协商,然而协商最后失败了,巴拉克提出的条件是一个由73%西岸地区和100%加沙地带组成的巴勒斯坦国家,并且在10至25年时间内将西岸地区的巴勒斯坦领域扩展至90%(排除耶路撒冷郊区则是94%),但阿拉法特拒绝这个提议。 2003年6月4日,在乔治·沃克·布什主持下,巴勒斯坦权力机构主席马赫姆得·阿巴斯和以色列前总理沙龙于约旦相会。在谈判破裂后,巴勒斯坦开始了第二次的暴动,被称为阿克萨群众起义,暴动开始的时间就发生在以色列反对派领袖艾里尔·沙龙访问耶路撒冷圣殿山(Temple Mount)之后不久。协商的失败以及新战争的爆发使得许多以色列人对巴拉克政府感到失望,并且也使和平协议的支持度大减。 在一场总理的特别选举后,艾里尔·沙龙在2001年3月成为了新的总理,稍后又在2003年的选举中当选了连任。沙龙开始从加沙地带进行单边的撤军,这次撤军在2005年8月至9月间实行完成。 以色列也在西岸地区建立了围墙,目的是为了保护以色列免遭武装巴勒斯坦团体的攻击。为了建立长达681公里的围墙,接近围墙的缓冲地区也连带的减少了9.5%的西岸地区面积,使得巴勒斯坦居民的经济状况遭遇困难。围墙的建立遭致了国际间的许多批评,也遭到一些以色列极左派的批评,不过,围墙的确有效的减少了对以色列平民的恐怖攻击事件。 在艾里尔·沙龙严重中风之后,总理权力转移给了艾胡德·奥尔默特。在2006年4月14日,在前进党赢得了大选后,奥尔默特当选为以色列总理。奥尔默特的前进党也在2006年的2006年的选举中赢得了多数派席位。 在2006年6月28日,哈玛斯的民兵部队从加沙地带挖地道潜入以色列境内攻击以色列国防军的据点,俘虏了一名以色列士兵必且杀害了其他两名。以色列对此展开了夏雨行动,大量轰炸哈玛斯目标以及其他桥梁、道路、以及发电站。以色列也派军占领此地区。 2006年6月13日爆发的以黎冲突发生在以色列北部和黎巴嫩地区,主要是介于真主党和以色列之间的冲突。冲突始于真主党之前在一次跨越边界的恐怖袭击行动中杀害了八名以色列士兵并且俘虏其他两名,以色列认为黎巴嫩政府必须对这次攻击负起责任,因此从海上和空中对黎巴嫩展开轰炸,并且进军黎巴嫩南部。真主党继续使用火箭攻击以色列北部,并且以游击队的打带跑战术袭击以色列军队。最后以色列在2006年8月14日达成一则停火令。这场冲突杀害了一千名黎巴嫩平民、440名真主党民兵、以及119名以色列士兵,也对黎巴嫩城市的基础建设造成了庞大损害。 选自《百度百科》2023-07-24 15:53:262
以色列是在什么时间建国的,背景又是什么
以色列于1948年5月14日建国二战结束后,从纳粹集中营里解放出来的几十万波兰犹太囚徒,成了无家可归之人。他们不能返回故园,因为此时在波兰各地相继发生了杀害返乡犹太人的事件;除了几个北欧国家之外,饱受战争蹂躏的西欧国家无力收容他们;连素以移民国家著称的美国都不愿敞开大门。此时,惟一张开臂膀欢迎他们的,就是巴勒斯坦的犹太社区。由于英国继续坚持白皮书的政策,导致犹太突击队同英国托管当局的冲突不断升级。犹太人炸路断桥,袭击拘禁非法移民的营地,暗杀英国官员。此时,希特勒杀害600万犹太人的罪行,正被逐步揭露,国际舆论一边倒地同情犹太人。在国际舆论的压力下,英国决定从巴勒斯坦脱身。1947年2月15日,英国宣布把巴勒斯坦这块烫手山芋转交联合国。1947年11月29日,第二届联合国大会以33票赞成、13票反对(其中10个是伊斯兰国家)、10票弃权的结果,表决通过了巴勒斯坦分治的决议,即联合国第181号决议。决议规定:英国于1948年8月1日之前结束在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并撤出其军队;两个月后,在巴勒斯坦的土地上建立两个国家,即阿拉伯国和犹太国。决议还规定:成立耶路撒冷市国际特别政权,由联合国来管理。苏联出于争取以色列执政的工党的考虑,一改从帝俄时期就固有的反犹态度,为以色列建国出了大力,并对以色列国的建立和巩固给予了外交和军事上的支持。苏联常驻联合国代表葛罗米柯在联大一番感人的演讲,对181号决议的顺利通过起了重要作用。而曾在《贝尔福宣言》中信誓旦旦地表示支持犹太人复国的英国,却在此时投了弃权票。1947年11月联合国通过的分治决议为犹太人和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同时提供了建立自己国家的机会。但是,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阿拉伯人分到的领土是少于其人口比例份额和实际占有土地份额的。1948年5月14日下午4时,,特拉维夫现代艺术博物馆前面的广场上,身高1.6米的“以色列建国之父”本—古里安宣布《以色列国独立宣言》。本—古里安就任以色列第一任总理。1948年5月15日,也就是以色列宣布建国的第二天,英国宣布结束在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当天,阿拉伯联盟国家埃及、伊拉克、黎巴嫩、叙利亚以及外约旦(1950年改称约旦)的军队相继进入巴勒斯坦,同时,阿拉伯联盟发表声明,宣布对以色列处于战争状态,第一次中东战争由此爆发。史称“巴勒斯坦战争”。2023-07-24 15:53: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