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图谱 / 问答 / 问答详情

帝国的惆怅电子书txt全集下载

2023-07-26 07:05:00
共3条回复
陶小凡

帝国的惆怅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百度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

红|袖|言|情|小|说

北洋帝国是帝国大陆历史最悠久的帝国,已经没人能具体清楚北洋是什么时候建国的了。现任的帝王叫镇远。镇远长期身居深宫很难露面,北洋皇室历来就有与各国通婚的文律,所以北洋能在如今各国连连征战的情况下置身事外。

镇远走进湄云的房间,湄云是莲翼国女王的姐姐,也是镇远的妃子也是他最爱的妃子。

“湄云,莲翼国快撑不住了。”镇远不由忧心的对湄云说。

湄云静静的看着镇远,转身看着墙上的莲翼国地图,湄云一直把莲翼国的地图挂在寝宫日夜思恋这国土思恋自己的妹妹兔兔。

镇远看到湄云伤心不知说什么好

湄云轻抚这地图对镇远说“为何不出兵救我的国家,救我的妹妹,兔兔死了那我当年的对你的妥协不久白做了么。”

“可是CF帝国兵强马壮,对莲翼国一直虎视眈眈何况CF的帝王长风阴险狡诈野心勃勃,手下海妖大将军是个谋将,身无败仗,我国数百年没经历大仗,大将军震宇虽是个难得的猛将但要和海妖对抗估计必败。”

“那你也不能让我的国家……

余辉

已发送。

真颛

发私信了,不懂的再问我。

相关推荐

易中天 《帝国的惆怅》 是什么内容?好看吗?

《帝国的惆怅》以易中天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汉代风云人物的系列讲座为基础,解读了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与人性之间的冲突,渗透,帝国体制由来去向,改革派的命运沉浮,得失奥妙,是易中天对帝国制度的反思。中西历史的进程,是一个“交相胜”的过程。有时候我们比人家好,有时候人家比我们强。麻烦仅仅在于,人家比我们强,是在近现代。我们的风光靓丽,却已成明日黄花。这才让人惆怅。惆怅,就是失落、怅惘、迷茫,即”怅然若失”,因为我们原本不该这样。这就必须反思秦汉以后的帝国制度,甚至反思帝国之前的邦国制度。但顺藤摸瓜,由近及远,还得从帝国说起。何况我们的成败得失,包括汉唐盛世之辉煌,鸦片战争之惨痛,也确实跟它息息相关。事实上,一种制度能够实行两千多年之久,又居然会在一夜之间轰然倒塌,必定是有利有弊。没有利,就不会存在;没有弊,就无须革命。所以,帝国必须终结,也一定会终结。终结之后,留下的就是惆怅,还有教训。《帝国的惆怅》以人性为视角,以故事说人物,以人物说历史,以历史说文化,以文化说人性,解读中国传统社会政治、帝国制度与人性之间的关系,反思中国传统社会政治和帝国制度。
2023-07-25 02:06:466

跪求读后感啊历史类的伟大的中国革命

《帝国的惆怅》是一本容易被误认为集子的专著,原因在于,该书由十篇各自独立的万字长文组成,其中超过半数的文章,又可以视为某种“言在书内,意在书外”的读后感,如《鸦片的战争与战争的鸦片》一文,写作缘起即得自茅海建的史学专著《天朝的崩溃》,《非典型腐败》和《好制度,坏制度》两章,分别站在吴思《潜规则》和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两书的终点上;末篇《千年一梦》中大量的精彩论断和动人感喟,与陈平原《千古文人侠客梦》,也有着一根时隐时现的思维纽带。 正是这些书组成的思想港口,使《帝国的惆怅》得以扬帆起航,行驶到一个个全新的论域。 而这些书之间的内在关联,经易中天统筹调度之后,无论就内容的连贯、思想的递进还是表述的完整而言,都显现为一本学术专著的内核,思辨性、独创性扑面而来。 本书借以启碇远航的那些著作,多是易中天认同乃至服膺的。 作者的写作冲动里,基本可以排除“商榷”之意;可以同时排除的,是代为介绍的热情。 对每一本给予自己思想启迪的同行著作,作者都曾予以充分肯定,但肯定过后,作者还另有活儿要做,另有话儿要说。 说,有时是接着说,把他人未尽之意再奋勇前推;有时是宕开一笔,给读者另外开出一面天窗。 无论怎么说,作者的表达都俨若一支思想奇兵。 正是那一支支不期而至又犀利无比的思想奇兵,构成本书的突出特质,我们得以顺着作者招牌式的展开方式(我曾概括为“侦探小说式的随笔写作法”),一路惊奇,一路惆怅,为两千年帝国,亦为我们自身,那一个个浸透了帝国无意识的衰颓心灵。
2023-07-25 02:06:591

易中天有哪些作品?

易中天,1947年生,湖南长沙人,198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现任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长期从事文学、艺术、美学、心理学、人类学、历史学等多学科和跨学科研究,著有《〈文心雕龙〉美学思想论稿》《艺术人类学》等著作。近年撰写出版了“易中天随笔体学术著作·中国文化系列”四种:《闲话中国人》《中国的男人和女人》《读城记》和《品人录》以及《帝国的惆怅》等。去年因在央视“百家论坛”主讲“汉代风云人物”而为公众所熟悉,一举成为当前内地最炙手可热的学者和作家。《易中天品读汉代风云人物》《品人录》等著作一纸风行。近日,其《品读三国》一书的书稿更是以首印数55万册、版税14%的高价竞拍出版权。 作品简介录: 《帝国的惆怅》 :本书是易中天先生以其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汉代人物风云系列讲座为基础,解读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与人性之间的冲突,渗透,帝国体制由来去向,改革派的命运沉浮,得失奥妙……纵横捭阖,妙趣横生,发人深思。 历史总是让人惦记,历史将永存于我们的记忆! 《品人录》:本书作者在对中西文化的研究中,从中国几千年文化的积淀里,对这些生活现象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从具体到抽象,从抽象到具体,努力挖掘着文化的内涵,给予理论的阐述。全书讲述老百姓的事情,态度闲适,读起来轻松愉快,而又深刻地切中要害,令人常有“还真有那么回事”的感慨。 本书是“易中天随笔体学术著作.中国文化系列”之一种。我们总是习惯于把王朝的兴衰、事业的成败、历史的更替和事情的对错都归结为个人的原因,归结为某个主导人物个人品质的优劣好坏,与此同时,历史人物都按照一种简单的善恶二元论被脸谱化了。本书勾沉史实,从文化角度品评项羽、曹操、武则天、海瑞、雍正,独具只眼,新颖的评说、生动的文笔把我们带入一个崭新的人物内心世界。 《读城记》:城市和人一样,也是有个性的。有的粗犷,有的秀美,有的豪雄,有的温情。比如北京 “大气醇和”,上海 “开阔雅致”,广州 “生猛鲜活”,厦门 “美丽温馨”,成都 “悠闲洒脱”,武汉 “豪爽硬朗”。中国的城市极其可读,中国可读的城市又是何其之多!看看易老的《读城记》就知! 《中国的男人与女人》:女人有母性,有女儿性,所以女人爱英雄。英雄孔武紧强、成熟可靠,能满足女人的女儿性;英雄爱犯错误、易受伤害,能满足女人的母性。男人喜欢的也正是一半像女儿一半像母亲的女人。女人像女儿,可以让男人觉得自己是成功的英雄;像母亲,则可以使他觉得自己是受伤的英雄。成功也好,受伤也好,好歹都是英雄。 《闲话中国人》:作者易中天,独具匠心,在对中西文化的研究中,从中国几千年文化的积淀里,对这些生活现象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从具体到抽象,从抽象到具体,努力发掘着文化的内核,给予理论的阐述,指出这一切之所以是“这一个”而不是“那一个”,在于中国文化的内核是“群体意识”。它由近及远,于细致中阐发了中国文化的要旨。《闲话中国人》一书宛如一壶馨香扑鼻的碧螺春,细细品来,回味无穷,爱好传统文化的朋友不可不读。 《大话方言》:《大话方言》是易中天教授品评历史细读城市之后又一部别具特色的语言力作。在书中,易中天涉足了自己全新的领域“语言学”,他对中国各地方言文化进行全面考察,并以其一贯风趣诙谐的笔调进行阐释,内容穿古越今、走州过省,追溯方言起源,展现方言特色,读时忍俊不禁,欲罢不能,读后回味无穷,让人眼界大开,其被业内人士评价为是一部很有可读性的学术著作。 《易中天品读汉代风云人物》:“山河表里,铁马云雕共绝尘;漫嗟荣辱,酒酣犹诵大风歌”。去年4月,易中天在央视《百家讲坛》开讲“汉代风云人物”,他妙语连珠、充满活力的说史风格,迷倒了无数“意粉”,掀起民间“汉风”热潮。本书是CCTV《百家讲坛》超人气节目——易中天教授主讲《汉代风云人物》的全文字增补典藏版。讲述了晁错、袁盎、窦婴等功臣之死与时局;韩信的崛起、功过及成败;汉代的开国皇帝高祖刘邦,其崛起、胜利、成功、对手的传奇,呈现出纵横捭阖的大历史风貌。 《易中天品三国》(上附光碟一张)三国是一个风云变幻,沧海横流,英雄辈出,令人神往的时代,不知多少盖世英雄在那里大显身手,叱咤风云,正可谓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曹操就是其中一位影响历史进程的重要人物。他生前威震天下,他死后骂名最多,有人说他是英雄,有人说他是奸雄。 在历史的记载中,为什么他的所作所为总是自相矛盾,众说纷纭?看易老的品三国吧!
2023-07-25 02:07:072

《帝国的惆怅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与人性》epub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帝国的惆怅》(易中天)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nhhnNR7M-ANasYowFP5saA 提取码: m4sh书名:帝国的惆怅作者:易中天豆瓣评分:7.8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年份:2014-10页数:324内容简介:易中天反思秦汉之后的帝国制度:“从秦灭六国到辛亥革命,中华文明70%的历史都是惆怅,而惆怅,是因为在乎。”中西历史的进程,是一个“交相胜”的过程。有时候我们比人家好,有时候人家比我们强。麻烦仅仅在于,人家比我们强,是在近现代。我们的风光靓丽,却已成明日黄花。这才让人惆怅。惆怅,就是失落、怅惘、迷茫,即”怅然若失”,因为我们原本不该这样。这就必须反思秦汉以后的帝国制度,甚至反思帝国之前的邦国制度。但顺藤摸瓜,由近及远,还得从帝国说起。何况我们的成败得失,包括汉唐盛世之辉煌,鸦片战争之惨痛,也确实跟它息息相关。事实上,一种制度能够实行两千多年之久,又居然会在一夜之间轰然倒塌,必定是有利有弊。没有利,就不会存在;没有弊,就无须革命。所以,帝国必须终结,也一定会终结。终结之后,留下的就是惆怅,还有教训。《帝国的惆怅》以人性为视角,以故事说人物,以人物说历史,以历史说文化,以文化说人性,解读中国传统社会政治、帝国制度与人性之间的关系,反思中国传统社会政治和帝国制度。作者简介:作者介绍:易中天1947年生于长沙,曾在新疆工作。任教于武汉大学、厦门大学。现居江南某镇,潜心写作“中华史”。已出版作品:《易中天文集》(1~16卷)《易中天中华史总序:文明的意志与中华的位置》《易中天中华史:祖先》《易中天中华史:国家》《易中天中华史:奠基者》《易中天中华史:青春志》《易中天中华史:从春秋到战国》《易中天中华史:百家争鸣》《易中天中华史:秦并天下》《易中天中华史:汉武的帝国》《易中天中华史:两汉两罗马》《易中天中华史:三国纪》
2023-07-25 02:07:141

帝国的惆怅为什么下架

帝国的惆怅下架是美化帝国主义殖民侵略的勾当。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2022年8月被B站网友扒皮的《帝国的惆怅》美化帝国主义殖民侵略的勾当,现已下架。
2023-07-25 02:07:261

帝国的惆怅电子书txt全集下载

帝国的惆怅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百度网盘,点击免费下载:内容预览:收入本卷之《帝国的惆怅》,以及收入第十一卷之《帝国的终结》,与第九卷所收之《费城风云》(原名《艰难的一跃》),写作和出版,差不多是“前后脚”。《艰难的一跃》,由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时间是在2004年8月。《帝国的惆怅》,由文汇出版社出版;《帝国的终结》,最早由香港三联书店出版。时间,则都在2005年8月。正是因为有这三本书“垫底”,才会有后来的“品三国”,这恐怕是很多人不会想到的。当然,这三本书,也多有不同。如果说,撰写《艰难的一跃》(即《费城风云》),是为了“看看人家”;那么,写作《帝国的惆怅》和《帝国的终结》,就是为了“想想自己”。我们不是总喜欢说“以史为鉴”吗?那就好好照照镜子吧!结果,就照出惆怅来了。这真是好生让人不爽!中华文明三千多年,从秦灭六国到辛亥革命,帝国时代就占了三分之二。七成的历史如果都是惆怅,怎么能让人接受呢?联系到《费城风云》,就更让“爱国愤青”们不满。是啊,你说美国历史,……以上
2023-07-25 02:07:452

《帝国的惆怅》最新txt全集下载

帝国的惆怅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百度网盘,点击免费下载:内容预览:第二章 失真音的惆怅帝国大陆南是濒海小国-蓝海帝国。该国国民以捕鱼为生。人口100万,下面还有海军蓝海舰队20万。陆军几乎没有。面积只有大陆的十分之一。帝王是失真音。因帝王年迈,该国权利渐渐被下层军官把持。失真音收到北洋帝国帝王镇远的信函。老失:我是镇远啊,多年没见了。我只是以故友的身份给你写这封信,CF帝国试图吞噬莲翼国,我已经派我的儿子镇西和震宇大将军去解救莲翼国的危机,我是有心帮莲翼国的,但是杯水车薪,我希望你也出兵帮助莲翼国,我知道你一直就视兔兔为自己的妹妹,当年莲翼国国政变,兔兔**到蓝海,也是你全力保护兔兔才能登上莲翼女王的宝座的,如今想必你也在为莲翼国的存亡担忧更为兔兔的生死担忧,如今兔兔已经是女王了不会也不能象7年前那样**别国,她必须同她的国家一起面对这场浩劫同她的国家一起撑到灭亡的那一刻,我知道蓝海的陆军不多但是海军异常强悍,我希望你出动海军攻打CF帝国的后方海域,以解救兔兔的燃眉之急……免费的,直接下载就行
2023-07-25 02:08:112

可爱的历史:帝国的惆怅电子书txt全集下载

可爱的历史:帝国的惆怅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百度网盘,点击免费下载:内容预览:摆在读者面前的这本小书基本上是讲历史的。它和中央电视台科学教育频道的《百家讲坛》多少有些瓜葛,因为部分内容在那里讲过。众所周知,《百家讲坛》是一个学术性的栏目,尤以讲述历史见长。这类节目并不好做。做好了固然“双赢”(学术扩大了传播范围,电视提升了文化品位),做砸了却是“双输”(学术失去自身品质,电视失去广大观众)。这是许多学者和电视台都不敢轻易涉足此事的原因:他们害怕吃力不讨好,落得个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然而《百家讲坛》的编导却告诉我,他们的收视率并不低,高的可达百分之零点五以上,低一点也有百分之零点一。百分之零点五的收视率是个什么概念呢?通俗一点说,就是平均有千分之五的电视机选择了这个频道。当然,调到这个频道的更多,锁定的又少一些,所以说是“平均”。中国是个人口大国。按照这个比例推算,收看的人数将是一个天文数字。当然,账不能这么算,前面对收视率的解释也不完全准确。但要说很多人……
2023-07-25 02:08:362

请问易中天教授都有哪些作品?其出版顺序如何?大约什么时候上市的?

  易中天,1947年生,湖南长沙人,198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现任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长期从事文学、艺术、美学、心理学、人类学、历史学等多学科和跨学科研究,著有《〈文心雕龙〉美学思想论稿》《艺术人类学》等著作。近年撰写出版了“易中天随笔体学术著作·中国文化系列”四种:《闲话中国人》《中国的男人和女人》《读城记》和《品人录》以及《帝国的惆怅》等。去年因在央视“百家论坛”主讲“汉代风云人物”而为公众所熟悉,一举成为当前内地最炙手可热的学者和作家。《易中天品读汉代风云人物》《品人录》等著作一纸风行。近日,其《品读三国》一书的书稿更是以首印数55万册、版税14%的高价竞拍出版权。  作品简介录:  《帝国的惆怅》 :本书是易中天先生以其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汉代人物风云系列讲座为基础,解读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与人性之间的冲突,渗透,帝国体制由来去向,改革派的命运沉浮,得失奥妙……纵横捭阖,妙趣横生,发人深思。  历史总是让人惦记,历史将永存于我们的记忆!  《品人录》:本书作者在对中西文化的研究中,从中国几千年文化的积淀里,对这些生活现象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从具体到抽象,从抽象到具体,努力挖掘着文化的内涵,给予理论的阐述。全书讲述老百姓的事情,态度闲适,读起来轻松愉快,而又深刻地切中要害,令人常有“还真有那么回事”的感慨。  本书是“易中天随笔体学术著作.中国文化系列”之一种。我们总是习惯于把王朝的兴衰、事业的成败、历史的更替和事情的对错都归结为个人的原因,归结为某个主导人物个人品质的优劣好坏,与此同时,历史人物都按照一种简单的善恶二元论被脸谱化了。本书勾沉史实,从文化角度品评项羽、曹操、武则天、海瑞、雍正,独具只眼,新颖的评说、生动的文笔把我们带入一个崭新的人物内心世界。  《读城记》:城市和人一样,也是有个性的。有的粗犷,有的秀美,有的豪雄,有的温情。比如北京 “大气醇和”,上海 “开阔雅致”,广州 “生猛鲜活”,厦门 “美丽温馨”,成都 “悠闲洒脱”,武汉 “豪爽硬朗”。中国的城市极其可读,中国可读的城市又是何其之多!看看易老的《读城记》就知!  《中国的男人与女人》:女人有母性,有女儿性,所以女人爱英雄。英雄孔武紧强、成熟可靠,能满足女人的女儿性;英雄爱犯错误、易受伤害,能满足女人的母性。男人喜欢的也正是一半像女儿一半像母亲的女人。女人像女儿,可以让男人觉得自己是成功的英雄;像母亲,则可以使他觉得自己是受伤的英雄。成功也好,受伤也好,好歹都是英雄。  《闲话中国人》:作者易中天,独具匠心,在对中西文化的研究中,从中国几千年文化的积淀里,对这些生活现象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从具体到抽象,从抽象到具体,努力发掘着文化的内核,给予理论的阐述,指出这一切之所以是“这一个”而不是“那一个”,在于中国文化的内核是“群体意识”。它由近及远,于细致中阐发了中国文化的要旨。《闲话中国人》一书宛如一壶馨香扑鼻的碧螺春,细细品来,回味无穷,爱好传统文化的朋友不可不读。  《大话方言》:《大话方言》是易中天教授品评历史细读城市之后又一部别具特色的语言力作。在书中,易中天涉足了自己全新的领域“语言学”,他对中国各地方言文化进行全面考察,并以其一贯风趣诙谐的笔调进行阐释,内容穿古越今、走州过省,追溯方言起源,展现方言特色,读时忍俊不禁,欲罢不能,读后回味无穷,让人眼界大开,其被业内人士评价为是一部很有可读性的学术著作。  《易中天品读汉代风云人物》:“山河表里,铁马云雕共绝尘;漫嗟荣辱,酒酣犹诵大风歌”。去年4月,易中天在央视《百家讲坛》开讲“汉代风云人物”,他妙语连珠、充满活力的说史风格,迷倒了无数“意粉”,掀起民间“汉风”热潮。本书是CCTV《百家讲坛》超人气节目——易中天教授主讲《汉代风云人物》的全文字增补典藏版。讲述了晁错、袁盎、窦婴等功臣之死与时局;韩信的崛起、功过及成败;汉代的开国皇帝高祖刘邦,其崛起、胜利、成功、对手的传奇,呈现出纵横捭阖的大历史风貌。  《易中天品三国》(上附光碟一张)三国是一个风云变幻,沧海横流,英雄辈出,令人神往的时代,不知多少盖世英雄在那里大显身手,叱咤风云,正可谓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曹操就是其中一位影响历史进程的重要人物。他生前威震天下,他死后骂名最多,有人说他是英雄,有人说他是奸雄。  在历史的记载中,为什么他的所作所为总是自相矛盾,众说纷纭?看易老的品三国吧!
2023-07-25 02:08:493

请问易中天出过什么书?

《〈文心雕龙〉美学思想论稿》《艺术人类学》“易中天随笔体学术著作 — 中国文化系列”:《中国的男人和女人》《读城记》《闲话中国人》《品人录》和近来写的《易中天品读-汉代风云人物》《品三国》
2023-07-25 02:08:597

易中天的祖籍在哪

长沙
2023-07-25 02:09:223

简介易中天.

  易中天  目录·人物简介  ·人物评价  ·幽默语录  ·产生影响  人物简介  易中天,1947年生,湖南省长沙市人,198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现任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长期从事文学、艺术、美学、心理学、人类学、历史学等多学科和跨学科研究,著有《文心雕龙美学思想论稿》、《艺术人类学》等著作。  近撰写出版了“易中天随笔体学术著作·中国文化系列”四种:《闲话中国人》《中国的男人和女人》《读城记》和《品人录》。  2005年起开始在CCTV-10百家讲坛节目里讲解历史,因其白话式的幽默分析,受到追捧。最新两本书《帝国的惆怅》和《易中天品评汉代风云人物》也是异常大卖。  2006年开始制作《易中天品三国》。后因《三联生活周刊》封面标题,而享有了“学术超男”的称号。  人物评价  去年易中天做客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了“汉代风云人物”系列讲座。他独辟蹊径,“妙说”历史,巧妙地运用“俗不可耐”的语言、声情并茂的表演,有趣地还原了历史的本来面目。在网上找到了易中天先生在百家讲坛的韩信系列讲词,真是佩服,平常一段史从他口中出来俨然活灵活现一般,象评书一样绘声绘色,又象电影剪辑精练流畅。  例如:那段韩信投项羽“无所知名”后改投刘邦,在军中当“接待”,因违反军纪险些被杀一段:韩信终于成为一个英雄是遇到了一个时势,就是时势造英雄,秦朝末年,天下大乱,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四面八方的英雄豪杰在陈胜吴广的带动下,全部站出来,和暴秦进行斗争,这个时候韩信的家乡同样发生了起义,项羽的叔叔项梁拉起来了一支义军,于是韩信“仗剑从之”,就是拎着他的宝剑参军了,参军以后先跟着项梁,后来又跟着项羽,但是项羽不重视他,这个时候韩信的情况司马迁用四个字进行概括,“无所知名”,这个时候他还没有什么名气,在项羽那儿他觉得没有发展前途,于是投奔刘邦,刘邦让他当什么呢?当个连敖,连敖就是接待员,公关先生,韩信这个人长得比较体面,是一个帅哥,做做接待工作还是不错的,这个时候的状态也是四个字,“未得知名”。那么有一次韩信就犯了军法,和几个同事都犯了军法,依法当斩,一个个拉出来杀头,一二三四五六七,一口气杀了十三个,轮到韩信了,把韩信叫出来,要杀他,韩信这时候一抬头看见了一个人,这个人叫做夏侯婴,夏侯婴是什么人?夏侯婴是刘邦的哥儿们,从小就跟刘邦一起的,跟刘邦一起起义,以后当了刘邦的太仆,太仆这个东西翻译过来就是车夫,给刘邦驾马车的,但是你要知道,当时的这个制度,这个皇帝的太仆是部长,是部长级的官员,那么刘邦当然现在不是皇帝,他是一个诸侯王,这个太仆少说也是副部级了,韩信看见夏侯婴了,韩信就大喊一声说,我们大王不是想得天下吗?为什么要杀英雄好汉?夏侯婴说,咦!怎么还有这样的人啊?过来。司马迁用了六个字,“壮其貌,奇其行”。一看,呀!一表人才,跟他谈谈话,头头是道,不杀了,向萧何推荐,发现一个人才,又给他换了一个位置,叫做治粟都尉,相当于司务长,所以韩信他参加工作以后,也是郁郁不得志,先做侍卫官,再做接待员,再做司务长,都是不能施展自己的才华。那么韩信又是什么样的原因使他转变了命运呢?使他成为了西汉初年的风云人物呢?  幽默语录  1.晴雯又没和贾宝玉那个,和宝玉那个的是袭人!  2.韩信刚参加工作那会儿……  3.诺,相当于现在的OK。  4.哪个想呆在这种鬼地方哟。  5.……然后韩信就和那个南昌亭长绝交了~~~不跟他玩了!  6.那个印就在手里磨啊磨,磨啊磨,等到方的都磨成圆的了,还不给人家!  7.刘邦:“当将军还不行,那就让他当大将军!”  萧何:“那就再好不过了。”  8.哎呀,那我骂过了怎么办、老师的语气和表情太可爱了。  9.我被你雇佣了,我是忠心耿耿给你谋划,如果我的主意你不听,byebye,我换一个老板。  10.韩信,你不是个厚道人!  11.那小子他妈的不听我的,他要是听了我的,他今天会这样?你还能活着吗?  12.易中天:我提出一个观点,有个性,有个性就有魅力,没有个性怎么有魅力?  主持人小超:我充分体会到易老师语言的魅力。  易中天:我自己也觉得我很有魅力。很多粉丝,很多MM(笑)。  13.“这么多人你不追,偏去追那个韩……什么信的”  14.他(韩信)经常去蹭饭吃的一家叫南昌亭长……把饭先做好,等他来了就吃完了——人家讨厌他嘛……他脾气还大的不行,一甩袖子,绝交。  15.您老人家(南昌亭长)是个小人啊。  16. 韩信大笑“想不到我今天与樊哙这种人为伍啦!”——樊哙怎么了吗?  17.“不要以为弯下膝盖就是懦夫,别人惹你一下,你就一下扑上去,一口咬住,死死不放,这是什么,螃蟹!”  18.刘邦对萧何说:“他妈的,你小子跑哪去了!”  19.“晁错这个时候应该怎么样呢,应该夹起尾巴做人,他不!今天改革,明天变法,象跟搅屎棍子,搅得朝廷上下是不得安宁”  20.在多年征战中风餐露宿得个风湿性关节炎啦,那倒也是可能的!  21.弄得汉景帝,对他有点崇拜。太子的家人呢,也对他有点崇拜。  22.哪有说大侠用斧头的,或者是两把铁锤(作企鹅状),这不成体统,所以说剑是很高贵的。  23.“我要是把衣服让给别人穿,那是‘以身相许"!”  24.“晁错说:‘那不管啦,削之亦反,不削亦反!"那我们就搞他一下!结果两个人一看,还真反哪!”  25“刘邦想‘对啊,这个时候不能骂韩信哪,这个时候不能得罪他,可是我已经骂过了呀。"一拍桌子骂:‘混蛋!男子汉大丈夫建功立业,要当就当个真齐王,干吗当假的呀!给他封个真的"”  26.主持人:您讲《汉代风云人物》时,头发是乌云翻滚!  易中天:人家说像方便面!  产生影响  易中天火了,成为了文化偶像。在西单签售能签得手都抬不起来的不多,签到需要警察出动的,更是没有。但这些都因为易中天而发生了。让人感动欣慰的是,这些事都是因为一本《品三国》的书,总是让人觉得人们对读书还是热情犹存的。也让我们这些做出版的看到了希望。  易中天的火来的有些过猛,更是让人做梦也没想到,这火能烧得这么大这么久。火烧起来,但人们却不想扑灭它,因为这火没什么不好,可以照亮更多的人心,可以让知识不再以星星之势燎原,可以让老百姓也知道中国的文化思想宝库里都有些啥东西能看懂,让我等人也明白了搞学术的高级知识分子并不只是高高在上,也可以直接地为老百姓做些实惠事,丰富一下业余文化生活。  很多媒体都说易中天的出名要感谢百家讲坛,是这个节目让他出的名。可仔细想一想,其实百家讲坛应该感谢易中天。想想百家讲坛有多少名人学者登过坛,可让人记住的又有几个?阎崇年、易中天、刘心武他们的成功不仅仅是因为书的畅销,更是他们自身文化底蕴的魅力在里面。其他登坛者,虽也是学富五车,但在叙事的技巧上和讲座内容的设计上却远不如以上几位。他们的书的畅销让更多的人知道了百家讲坛,因为电视毕竟不如纸读物更容易贴近百姓,电视要在固定的时间看固定的栏目,而且必须死守在电视机前,万一哪句话没听明白,还不能倒回去重播,(从这一角度说DVD都已经领先了)。书则完全不同,时间绝对由自己支配,可以重复看无数次。看过书回头看电视,更容易明白。这样一来书的广大读者们也都自然喜欢上了这个节目,知道了这个节目原来可以让老百姓知道那么多关于历史关于文化的事,而且能听得懂,听得有趣。  其实百家讲坛的主要贡献是请了这些人去,让老百姓与学者有更多的交流机会,这完全出于收入率考虑的,他们不会想到请他们的时候要告诉他们:上我这个节目就可以出名。那么这个节目一定办不好,而且也不会让上节目的学者们都出名。所以,百家讲坛要感谢易中天,感谢刘心武,不要看着他们的书火了,都说是百家讲坛的功劳。  那易中天的火到底是因为什么?难道是他长得有风度,很儒雅,口才好,懂得说大白话。当然都不是。这些都是表面现象。  易中天的出名要感谢中国文化长久以来生生不息的文学魅力,刘心武揭红楼火了,易中天品三国火了。四大名著的魅力放在任何时代任何人群心中,都是中国文化的灯塔式标志。老百姓口耳相传的东西而最后又能一代一代传下来的,你说它的生命力有多强,基础有多厚实?现在的什么红学研究会、三国研究会,不正是因为这些所谓的“研究学者”们发现了这些文化精华在老百生和人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么。因为老百知道一个最简单的道理:好东西不能丢。  关于三国的电视剧电影却没有什么“戏说”在里面,都是从原著中公公正正改编来的,甚至书中的对话都照搬不动。但三国没有戏说么?其实罗贯中就是一个最大的戏说者。《三国演义》的故事又有哪一个是真实的历史史实呢?人们对三国演义的故事早已是耳熟能详,可是真正的三国历史,又有几个人知道呢?电视剧为“正说”清朝历史提供了舞台;四大名著本身就已经在200多年前为今天的“拨乱反正”三国历史留了话柄了。中国老百生都200多年的时间不知道真相是什么了,能不急么,他们都有知情权啊。易中天满足了他们的权利,就像古希腊神奇里的点灯人,你就他能不火吗?
2023-07-25 02:09:383

百家讲坛有什么人讲的历史是比较靠谱的?

一个以文化人、历史专家、教师为主的《百家讲坛》在娱乐当道的年月里成为热门节目,到现在,在《百家讲坛》推出过讲座的人已超过了20位,这些人在上“讲坛”前,影响力只限于小圈子里,但在央视走了一遭,他们名气爆增,成为公众眼中的明星。他们能走红,除了央视这个造星平台外,他们所具有的独特气质才是成为观众 追捧的主要原因。 最投入——孙丹林 孙丹林是渤海大学的客座教授,主要研究中文。文史不分家,研究历史也成为孙丹林教授的爱好。孙丹林教授分析了《百家讲坛》之所以得到众多观众的青睐的原因:《百家讲坛》充当了桥梁,真切地拉近了专家学者和普通百姓之间的距离,专家学者的灵活讲述,加上电视手段的运用,让《百家讲坛》这个安静的节目成了观众收视的一匹黑马;另外,《百家讲坛》使一些原来只在书斋里传播的文化和观点,与普通百姓见面了,百姓也非常渴望得到这方面的知识和信息。 孙丹林在《百家讲坛》讲过陆游、讲过唐伯虎,会时不时蹦出一些“帅呆”、“酷毙”等新潮词汇。当他讲到陆游钗头凤的经过时,连一些观众都被他讲哭了。 最洒脱——孔庆东 孔庆东,北大教授。祖籍山东,系孔子第73代直系传人。1983年自哈尔滨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钱理群先生的开山硕士、严家炎先生的博士,主攻现代小说与武侠小说,语言驾驭出色,文章不仅生动有趣且愤世嫉俗。出版:《北大往事》《青楼文化》、《井底飞天》、《金庸侠语》、《空山疯语》等。他那种差不多是与生俱来的幽默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孔庆东说起金庸小说基本可以不看讲稿,凭他不凡的经历和独特的思考方式,有人甚至戏言孔庆东是“北大的马克.吐温”。 最具人气——易中天 易中天,1947年生,湖南长沙人,198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现任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长期从事文学、艺术、美学、心理学、人类学、历史学等多学科和跨学科研究,著有《<文心雕龙>美学思想论稿》《艺术人类学》等。近年撰写出版了《帝国的惆怅》以及“易中天随笔体学术著作.中国文化系列”四种:《闲话中国人》《中国的男人和女人》《读城记》《品人录》等。 易中天,这个具有八卦精神的教授用一种平民化的方式在电视上讲起了历史故事,让他迅速成了“超级教授”,并已有了庞大的“易粉”群。 最争议——刘心武 刘心武,四川成都人,当代作家。先后担任北京第13中学教师、北京出版社编辑。近作长篇小说《钟鼓楼》标志着创作的新高度。刘心武擅长青年题材,把塑造人物同对生活思考的抒情议论结合,是他小说的艺术特色。 刘心武揭秘《红楼梦》”一出,“红学家”一片哗然,认为他创出的“秦学”属于歪门别道,但在争议声中,刘心武主讲节目的收视率却节节高升。 最另类——纪连海 纪连海是北师大二附中的高级教师、学科带头人,长期从事历史教学工作,算是一位“教书先生”。在央视节目《百家讲坛》上说清史。 纪连海的另类首先是身份,他不是专家、教授,而只是一名普通的高中历史老师,而他的讲座风格也另类,看他的节目,跺脚、拍桌子、双手颤抖是常见的事情。 最幽默——金正昆 金正昆,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外交学系主任,礼仪与公关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主要从事外交学、传播学、礼仪学研究。已出版专著、教材12部,发表文章近百篇,共350多万字。是国内知名礼仪专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等多所院校兼职教授,政府多部门顾问。 金正昆是礼仪与公共关系专家,所有听过金正昆讲座的人都会用幽默来形容他的说话风格,无论是在教室还是在演播室,笑声总是充满他发言的全过程。 最关键——阎崇年 阎崇年,1934年4月生,山东省蓬莱市人。北京社会科学院满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北京满学会会长。研究满洲史、清代史,兼及北京史。在《百家讲坛》播讲过《清十二帝疑案》和《明亡清兴六十年》。 2004年5月,《百家讲坛》从北京市社科院找来了阎崇年讲清史,此前这个“讲坛”的收视一直不温不火,但阎崇年来了后立马扭转局面,节目开始渐渐走上正轨。 最悬疑——毛佩琦 毛佩琦,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原国家文物局文物出版社副社长;北京大学明清研究中心 研究员;中国明史学会常务理事;北京郑和下西洋研究会副理事长;北京吴晗研究会副会长;长期从事中国古代史明史、文化史、社会生活史研究,发表论文60余篇。 主要著作有:《明成祖史论》、《永乐皇帝大传》、《郑成功评传》、《明清行政管理制度》、《中国明代政治史》(合著)、《中国明代军事史》(合著);主编有:《岁月河山—图说中国历史》、《岁月风情—中国社会生活史》、《十大后妃》、《百卷本中国通史??明史10卷》、《中国社会通史?明代卷》、《中国状元大典》、《四库全书大辞典?史部》等。最新出版著作:《毛佩琦细解明朝十七帝第一部》 。 毛佩琦《百家讲坛》主讲的“明十七帝疑案”,收视率排名位于去年《百家讲坛》所有讲座的第二位,明朝的悬疑故事在他口中一一破解,也掀起了民间“明史热”。 最严谨——马瑞芳 马瑞芳,著名学者、作家,1942年生于山东青州,1965年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现任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古代文学学科学术带头人。2005年初,山东大学的马瑞芳教授在CCTV-10《百家讲坛》开讲《说聊斋》,她以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活泼的叙事方式赢得社会各界观众的广泛欢迎。 马瑞芳讲聊斋吸引观众注意,靠的是她严谨的治学态度,她曾20多年考察蒲松龄的生平,并沿蒲松龄青年时的“南游”路线考察,有关《聊斋》的趣事就是这么被发掘出来的。 最学术——王立群 王立群,1945年生,山东新泰人。1982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当时称“河南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现任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古典学博士生导师、中国《史记》研究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山水游记研究和《文选》研究两个方面。王立群走入《百家讲坛》,以他的“汉代风云人物”系列《项羽》、《吕后》,赢得满堂喝彩。 王立群和易中天都讲过汉代人物,而作为河南大学教授的王立群所讲内容更有史学家风范。他在节目中显得内敛,所讲内容考据严谨,每堂课结束后都令人感觉回味无穷。
2023-07-25 02:09:473

《百家讲坛》有哪些明星讲员?

一个以文化人、历史专家、教师为主的《百家讲坛》在娱乐当道的年月里成为热门节目,到现在,在《百家讲坛》推出过讲座的人已超过了20位,这些人在上“讲坛”前,影响力只限于小圈子里,但在央视走了一遭,他们名气爆增,成为公众眼中的明星。他们能走红,除了央视这个造星平台外,他们所具有的独特气质才是成为观众 追捧的主要原因。   最投入——孙丹林   孙丹林是渤海大学的客座教授,主要研究中文。文史不分家,研究历史也成为孙丹林教授的爱好。孙丹林教授分析了《百家讲坛》之所以得到众多观众的青睐的原因:《百家讲坛》充当了桥梁,真切地拉近了专家学者和普通百姓之间的距离,专家学者的灵活讲述,加上电视手段的运用,让《百家讲坛》这个安静的节目成了观众收视的一匹黑马;另外,《百家讲坛》使一些原来只在书斋里传播的文化和观点,与普通百姓见面了,百姓也非常渴望得到这方面的知识和信息。   孙丹林在《百家讲坛》讲过陆游、讲过唐伯虎,会时不时蹦出一些“帅呆”、“酷毙”等新潮词汇。当他讲到陆游钗头凤的经过时,连一些观众都被他讲哭了。   最洒脱——孔庆东   孔庆东,北大教授。祖籍山东,系孔子第73代直系传人。1983年自哈尔滨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钱理群先生的开山硕士、严家炎先生的博士,主攻现代小说与武侠小说,语言驾驭出色,文章不仅生动有趣且愤世嫉俗。出版:《北大往事》《青楼文化》、《井底飞天》、《金庸侠语》、《空山疯语》等。他那种差不多是与生俱来的幽默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孔庆东说起金庸小说基本可以不看讲稿,凭他不凡的经历和独特的思考方式,有人甚至戏言孔庆东是“北大的马克.吐温”。   最具人气——易中天   易中天,1947年生,湖南长沙人,198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现任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长期从事文学、艺术、美学、心理学、人类学、历史学等多学科和跨学科研究,著有《<文心雕龙>美学思想论稿》《艺术人类学》等。近年撰写出版了《帝国的惆怅》以及“易中天随笔体学术著作.中国文化系列”四种:《闲话中国人》《中国的男人和女人》《读城记》《品人录》等。   易中天,这个具有八卦精神的教授用一种平民化的方式在电视上讲起了历史故事,让他迅速成了“超级教授”,并已有了庞大的“易粉”群。   最争议——刘心武   刘心武,四川成都人,当代作家。先后担任北京第13中学教师、北京出版社编辑。近作长篇小说《钟鼓楼》标志着创作的新高度。刘心武擅长青年题材,把塑造人物同对生活思考的抒情议论结合,是他小说的艺术特色。   刘心武揭秘《红楼梦》”一出,“红学家”一片哗然,认为他创出的“秦学”属于歪门别道,但在争议声中,刘心武主讲节目的收视率却节节高升。   最另类——纪连海   纪连海是北师大二附中的高级教师、学科带头人,长期从事历史教学工作,算是一位“教书先生”。在央视节目《百家讲坛》上说清史。   纪连海的另类首先是身份,他不是专家、教授,而只是一名普通的高中历史老师,而他的讲座风格也另类,看他的节目,跺脚、拍桌子、双手颤抖是常见的事情。   最幽默——金正昆   金正昆,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外交学系主任,礼仪与公关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主要从事外交学、传播学、礼仪学研究。已出版专著、教材12部,发表文章近百篇,共350多万字。是国内知名礼仪专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等多所院校兼职教授,政府多部门顾问。   金正昆是礼仪与公共关系专家,所有听过金正昆讲座的人都会用幽默来形容他的说话风格,无论是在教室还是在演播室,笑声总是充满他发言的全过程。   最关键——阎崇年   阎崇年,1934年4月生,山东省蓬莱市人。北京社会科学院满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北京满学会会长。研究满洲史、清代史,兼及北京史。在《百家讲坛》播讲过《清十二帝疑案》和《明亡清兴六十年》。   2004年5月,《百家讲坛》从北京市社科院找来了阎崇年讲清史,此前这个“讲坛”的收视一直不温不火,但阎崇年来了后立马扭转局面,节目开始渐渐走上正轨。   最悬疑——毛佩琦   毛佩琦,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原国家文物局文物出版社副社长;北京大学明清研究中心 研究员;中国明史学会常务理事;北京郑和下西洋研究会副理事长;北京吴晗研究会副会长;长期从事中国古代史明史、文化史、社会生活史研究,发表论文60余篇。   主要著作有:《明成祖史论》、《永乐皇帝大传》、《郑成功评传》、《明清行政管理制度》、《中国明代政治史》(合著)、《中国明代军事史》(合著);主编有:《岁月河山—图说中国历史》、《岁月风情—中国社会生活史》、《十大后妃》、《百卷本中国通史??明史10卷》、《中国社会通史?明代卷》、《中国状元大典》、《四库全书大辞典?史部》等。最新出版著作:《毛佩琦细解明朝十七帝第一部》 。   毛佩琦《百家讲坛》主讲的“明十七帝疑案”,收视率排名位于去年《百家讲坛》所有讲座的第二位,明朝的悬疑故事在他口中一一破解,也掀起了民间“明史热”。   最严谨——马瑞芳   马瑞芳,著名学者、作家,1942年生于山东青州,1965年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现任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古代文学学科学术带头人。2005年初,山东大学的马瑞芳教授在CCTV-10《百家讲坛》开讲《说聊斋》,她以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活泼的叙事方式赢得社会各界观众的广泛欢迎。   马瑞芳讲聊斋吸引观众注意,靠的是她严谨的治学态度,她曾20多年考察蒲松龄的生平,并沿蒲松龄青年时的“南游”路线考察,有关《聊斋》的趣事就是这么被发掘出来的。   最学术——王立群   王立群,1945年生,山东新泰人。1982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当时称“河南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现任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古典学博士生导师、中国《史记》研究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山水游记研究和《文选》研究两个方面。王立群走入《百家讲坛》,以他的“汉代风云人物”系列《项羽》、《吕后》,赢得满堂喝彩。   王立群和易中天都讲过汉代人物,而作为河南大学教授的王立群所讲内容更有史学家风范。他在节目中显得内敛,所讲内容考据严谨,每堂课结束后都令人感觉回味无穷。
2023-07-25 02:10:051

评选明朝最不行的皇帝

高阳是个人才,娓娓道来,也不失专业性。另外参考,孟森《明史讲义》,黄仁宇《万历十五年》易中天《帝国的惆怅》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国史大纲》明朝皇帝个个性格鲜明,说得不好听是怪僻。开国 太祖 高 洪武 惠宗 让 建文 黄子澄 齐泰 李景隆 铁铉 方孝孺靖难 成祖 文 永乐 解缙 仁宗 昭 洪熙 宣宗 章 宣德 英宗 正统 杨士奇 杨荣 杨溥 王振土木之变 代宗 景 景泰 于谦夺门 英宗 天顺 石亨 曹吉祥 徐有贞 李贤 宪宗 纯 成化 万贵妃 马文生 汪直 孝宗 敬 弘治 武宗 毅 正德 王守仁 刘瑾 焦芳 唐伯虎旁支入继大统 世宗 肃 嘉靖 大礼议 夏言 严嵩 赵文华 杨继盛 徐阶 海瑞 穆宗 庄 隆庆 神宗 显 万历 张居正 顾宪成 光宗 贞 泰昌 熹宗 哲 天启 魏忠贤 杨涟 左光斗 思宗 庄烈 崇祯 袁崇焕 愍 南明小朝廷 安宗 质 弘光 绍宗 襄 隆武 桂王 永历 总的来说,明朝皇帝多是混蛋。 有明一朝,一切制度上东西,无论好坏,都是高祖留下的。高祖定法严峻,自然是希望千秋万代,可惜计划总是没有变化快。在宫门立铁牌规定内侍不得干政,结果被王振给偷了。设了详尽的法律,但东西厂锦衣卫一出,法治又变成皇帝私治,或吏治。开国功臣屠戮殆尽,牵连无数,如蓝玉等案,皆牵连数万人。封诸王以藩卫天子,同时防藩王如防敌国,招藩王入京如临大敌。奈何太子早死,太孙年幼,给成祖以可乘之机。 建文帝颇有才,但信用书生齐泰、黄子澄,削藩过激,逼燕王造反后军事上无力,反被燕王夺了天下,称此段兵事曰靖难。建文下落是历史上一段疑案,据说是化装成和尚逃掉了。 成祖靠暴力篡得帝位,继而靠血腥镇压来钳众口。方孝孺被灭十族。建文之子(建庶人)被囚五十多年,放出来后连牛马都不认识。女犯有令强奸者。颇有武功,南收安南,朝鲜藩属,郑和下三洋。 仁宣两朝与民休息,可比汉文景。 英宗本来还不错,可惜信任太监王振,遭土木堡之变,50万人马尽丧,身陷异域。因此引出夺门之变,一帮宵小得势。 宪宗本性怯懦,宠信万贵妃和太监汪直等,迷信方术番僧,求房中术。 孝宗宽厚,修《大明会典》。 武宗顽劣,明朝政治败坏从正德始。 喜欢自封大将军带兵出征,其实是瞎胡闹。此朝出了个大学者王阳明,主张知行合一。学问做得好,政事也不赖,一个多月就平定宁王宸濠叛乱。恰逢正德皇帝御驾亲征,正德想过过打仗的瘾,就隐匿捷报不发,假装不知道,继续进兵大闹一场。到了扬州,公然强抢民女,百姓纷纷逃亡,后来地方官劝谏,就改为晚上抢。又因猪朱同音,派兵把数百里内老百姓的猪都杀掉。其他还有各种荒唐事种种,行径和土匪无异。甚至还想叫王阳明把捉到的宁王放掉,他自己再带兵围剿一通,未得逞,就叫王把宁王移交给手下太监,伪装是自己的功劳。最后回到京城还装模做样演了一回献俘的戏,才把宁王弄死。这宁王就是《唐伯虎点秋香》里之宁王,起事前招揽名士,把唐伯虎弄去,唐无奈,靠装疯才逃出来。 该朝著名人物还有大太监刘瑾,易中天《帝国的惆怅》里称之为超级抽水机,他规定地方大员进京办事必须向他送两万两白银,甚至向皇亲国戚索贿。而且正德朝首开阁臣(焦芳)与阉党勾结之例,实为大恶,明朝有阉党从正德始。纵观正德一朝,几无善政。 世宗由献王子入继大统,为正名,一场大礼议搞了17年。灭僧重道,《西游记》之车迟国即是言此。又好青词,最著名的青词宰相,即严嵩父子。严嵩抄家时家产相当于全朝一年的财政收入。古板如海瑞者独善其身,痛斥皇上,没惨死在世宗朝简直是奇迹。戚继光治倭寇。二十余年不朝。 神宗贪婪,张居正身没之后即遭抄家,财产不足严嵩1/20。设矿监敛财,三次加赋,天下大怨。宠爱福王,轻慢太子,有廷击案,即福王母后郑贵妃手下太监养人谋害太子一说。二十五年不朝,官缺不补。顾宪成讲学东林首开民间议政之先河。自万历起,明有末世之相。 光宗尽革前朝鄙政,然而溺于女色,仅在位五月。有红丸案,即传闻光宗误服红丸而死,红丸是用女性经血炼成,含性激素大概是做春药用的。 熹宗没受什么教育,喜欢做木匠。有移宫案,即杨涟为防小皇帝受母后控制,逼李选侍迁出东宫。照例有个大太监魏忠贤,与东林党终成水火,结果东林惨遭屠戮,国势也随之衰微。中学课本中有《五人墓碑记》《连升三级》,前者说阉党大捕东林遭民众反击,后者说魏忠贤不学无术,目不识丁。 思宗铲除魏党,奈何为时已晚。为人猜忌,妄杀大臣,更冤杀袁崇涣,自促其亡。 南明小朝廷危如覆卵之时,犹唱后庭花,不亡也难。其中弘光帝人称蛤蟆天子,因为他热衷叫百姓抓蛤蟆给他熬春药。 好多坏例都是明朝开的头,或者从明朝起变得不可收拾。 一曰废相,使君权侵夺相权,家国不分,国家独裁于君主。以前丞相职能的三省,中书、门下、尚书俱废,只留六科给事中有权驳回意旨。六部尚书直接对皇帝负责。独裁导致政事过于繁重,除了开国太祖,靠自己武力上台的成祖二帝精力过人之外,其后皇帝根本无法应付。如某朝廷臣奏8天内折子千余,言3000余事,多到用秤来称。忙不过来就另用私人秘书协助,即内阁,经常应诏进宫商议事情,成为实际的丞相。后来连内阁也懒得见了,内阁的意见用小条贴在奏折上由太监交给皇帝,叫票拟。有阁臣和廷臣从未见过皇帝一面的,某次突然召见竟不知如何应对,吓得尿裤子。奏折也不亲自看,由太监念,太监就可以弄虚作假(杨继盛弹劾严嵩事)。最后发展到太监直接在奏折上用朱笔批复,成为实际上的皇帝。 二曰阉党,除太祖外,几乎每朝都有大太监把政。不光中央,甚至军队出征(监军)、卫所、地方行政、开矿、外交(如郑和)都有太监监控。 三曰厂卫,东西厂锦衣卫使君主用私刑代替国法,又多用太监为首,法治沦为阉党打击异己的手段。理想的政治道德理论(孔孟之道)与实际相差太远,造成巨大的寻租空间。实际处世往往借仁义道德之名行倾轧构陷之实。实际上,只要想害人,总能找到理由,或者莫须有的罪名。所谓法治,只能流于形式。 四曰廷杖,凌辱士大夫,经常立时打死。堵塞言路,广失臣心。 另,唐宋都无殉葬习俗,而明朝前几代时兴起,实在反动,幸得英宗禁止。 海禁闭关锁国,倭寇横行。北面瓦刺、俺答、女真为患,几次打到京城来(景泰、嘉靖、崇祯)。 帝国制度中,政治上没有选拔统治者的方法,只好采用流血最少的世袭制。结果朝政好坏,总随机于皇帝贤能与否。纵有善政,只行于一世,百年之后便又推倒。而皇帝鲜有至德,无外乎阉党、外戚、佞臣轮番作怪。大臣们要惩治奸佞往往寻他由向皇上弹劾,所以不敢直言,正是因为奸佞的根子在皇帝本人。明朝最不成器的两个皇帝,偏偏在位最长,嘉靖45年,万历48年。仁宣之治不过11年。破坏比建设容易,如此政治怎么能好得起来。 在这样的时局下,就会出现一些怪事。如马文升平建州之乱,王守仁平宸濠之乱,仗打了,功劳归太监。戚继光送美女给张居正。张居正笼络太监冯保。地方官员进京办公需要行贿。徐阶除严世藩是最典型的例子,严失宠之后,廷臣俱欲杀之,三司拟折子弹劾他冤杀忠良,徐阶说:难道你们想放走他吗?说完从袖子中拿出早已拟好的另一份奏折,说严世藩勾结倭寇,密谋造反,皇上下旨严查,徐阶就回奏说,已经查有实据了,就顺利地把严世藩杀掉了。严自然是很冤枉,然后不用此计不行。因为政治斗争的关键不在于谁对谁错,而在于争取皇帝支持。杀害忠良是皇帝点过头的,用这个罪名来弹劾不是揭皇上的短吗?故而得另找理由,造反是皇帝最忌讳的,故而是必杀技。在争取皇帝方面,太监、后妃们自然容易占上风。又帝王权术,在于令臣下自相攻讦。如世宗二十余年不上朝而大权不旁落,就在于善用权术。 君多不肖,臣何以忠?尽是礼教之功。明朝出了很多大太监,但外廷大奸臣倒不多。有公学,有科举,有荐举,文官体制畅通,故后面几个皇帝数十年不临朝,政务居然也照样运转。即如此,何不来个君主立宪。真想不通大臣们何以非要个皇帝不可。明末东林党民间议政似乎有点西方在野党的意思,可惜最后被阉党所灭。这点我觉得还很有讨论的必要,中国究竟能否自发的演化出类似西方的文明的政治,如果能,何以到现在还没有,如果不能,原因何在?
2023-07-25 02:10:1515

《百家讲坛》中谁讲得最好?

一个以文化人、历史专家、教师为主的《百家讲坛》在娱乐当道的年月里成为热门节目,到现在,在《百家讲坛》推出过讲座的人已超过了20位,这些人在上“讲坛”前,影响力只限于小圈子里,但在央视走了一遭,他们名气爆增,成为公众眼中的明星。他们能走红,除了央视这个造星平台外,他们所具有的独特气质才是成为观众 追捧的主要原因。   最投入——孙丹林   孙丹林是渤海大学的客座教授,主要研究中文。文史不分家,研究历史也成为孙丹林教授的爱好。孙丹林教授分析了《百家讲坛》之所以得到众多观众的青睐的原因:《百家讲坛》充当了桥梁,真切地拉近了专家学者和普通百姓之间的距离,专家学者的灵活讲述,加上电视手段的运用,让《百家讲坛》这个安静的节目成了观众收视的一匹黑马;另外,《百家讲坛》使一些原来只在书斋里传播的文化和观点,与普通百姓见面了,百姓也非常渴望得到这方面的知识和信息。   孙丹林在《百家讲坛》讲过陆游、讲过唐伯虎,会时不时蹦出一些“帅呆”、“酷毙”等新潮词汇。当他讲到陆游钗头凤的经过时,连一些观众都被他讲哭了。   最洒脱——孔庆东   孔庆东,北大教授。祖籍山东,系孔子第73代直系传人。1983年自哈尔滨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钱理群先生的开山硕士、严家炎先生的博士,主攻现代小说与武侠小说,语言驾驭出色,文章不仅生动有趣且愤世嫉俗。出版:《北大往事》《青楼文化》、《井底飞天》、《金庸侠语》、《空山疯语》等。他那种差不多是与生俱来的幽默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孔庆东说起金庸小说基本可以不看讲稿,凭他不凡的经历和独特的思考方式,有人甚至戏言孔庆东是“北大的马克.吐温”。   最具人气——易中天   易中天,1947年生,湖南长沙人,198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现任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长期从事文学、艺术、美学、心理学、人类学、历史学等多学科和跨学科研究,著有《<文心雕龙>美学思想论稿》《艺术人类学》等。近年撰写出版了《帝国的惆怅》以及“易中天随笔体学术著作.中国文化系列”四种:《闲话中国人》《中国的男人和女人》《读城记》《品人录》等。   易中天,这个具有八卦精神的教授用一种平民化的方式在电视上讲起了历史故事,让他迅速成了“超级教授”,并已有了庞大的“易粉”群。   最争议——刘心武   刘心武,四川成都人,当代作家。先后担任北京第13中学教师、北京出版社编辑。近作长篇小说《钟鼓楼》标志着创作的新高度。刘心武擅长青年题材,把塑造人物同对生活思考的抒情议论结合,是他小说的艺术特色。   刘心武揭秘《红楼梦》”一出,“红学家”一片哗然,认为他创出的“秦学”属于歪门别道,但在争议声中,刘心武主讲节目的收视率却节节高升。   最另类——纪连海   纪连海是北师大二附中的高级教师、学科带头人,长期从事历史教学工作,算是一位“教书先生”。在央视节目《百家讲坛》上说清史。   纪连海的另类首先是身份,他不是专家、教授,而只是一名普通的高中历史老师,而他的讲座风格也另类,看他的节目,跺脚、拍桌子、双手颤抖是常见的事情。   最幽默——金正昆   金正昆,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外交学系主任,礼仪与公关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主要从事外交学、传播学、礼仪学研究。已出版专著、教材12部,发表文章近百篇,共350多万字。是国内知名礼仪专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等多所院校兼职教授,政府多部门顾问。   金正昆是礼仪与公共关系专家,所有听过金正昆讲座的人都会用幽默来形容他的说话风格,无论是在教室还是在演播室,笑声总是充满他发言的全过程。   最关键——阎崇年   阎崇年,1934年4月生,山东省蓬莱市人。北京社会科学院满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北京满学会会长。研究满洲史、清代史,兼及北京史。在《百家讲坛》播讲过《清十二帝疑案》和《明亡清兴六十年》。   2004年5月,《百家讲坛》从北京市社科院找来了阎崇年讲清史,此前这个“讲坛”的收视一直不温不火,但阎崇年来了后立马扭转局面,节目开始渐渐走上正轨。   最悬疑——毛佩琦   毛佩琦,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原国家文物局文物出版社副社长;北京大学明清研究中心 研究员;中国明史学会常务理事;北京郑和下西洋研究会副理事长;北京吴晗研究会副会长;长期从事中国古代史明史、文化史、社会生活史研究,发表论文60余篇。   主要著作有:《明成祖史论》、《永乐皇帝大传》、《郑成功评传》、《明清行政管理制度》、《中国明代政治史》(合著)、《中国明代军事史》(合著);主编有:《岁月河山—图说中国历史》、《岁月风情—中国社会生活史》、《十大后妃》、《百卷本中国通史??明史10卷》、《中国社会通史?明代卷》、《中国状元大典》、《四库全书大辞典?史部》等。最新出版著作:《毛佩琦细解明朝十七帝第一部》 。   毛佩琦《百家讲坛》主讲的“明十七帝疑案”,收视率排名位于去年《百家讲坛》所有讲座的第二位,明朝的悬疑故事在他口中一一破解,也掀起了民间“明史热”。   最严谨——马瑞芳   马瑞芳,著名学者、作家,1942年生于山东青州,1965年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现任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古代文学学科学术带头人。2005年初,山东大学的马瑞芳教授在CCTV-10《百家讲坛》开讲《说聊斋》,她以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活泼的叙事方式赢得社会各界观众的广泛欢迎。   马瑞芳讲聊斋吸引观众注意,靠的是她严谨的治学态度,她曾20多年考察蒲松龄的生平,并沿蒲松龄青年时的“南游”路线考察,有关《聊斋》的趣事就是这么被发掘出来的。   最学术——王立群   王立群,1945年生,山东新泰人。1982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当时称“河南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现任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古典学博士生导师、中国《史记》研究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山水游记研究和《文选》研究两个方面。王立群走入《百家讲坛》,以他的“汉代风云人物”系列《项羽》、《吕后》,赢得满堂喝彩。   王立群和易中天都讲过汉代人物,而作为河南大学教授的王立群所讲内容更有史学家风范。他在节目中显得内敛,所讲内容考据严谨,每堂课结束后都令人感觉回味无穷。
2023-07-25 02:10:4211

帝国的终结读后感

  读完某一作品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我整理的帝国的终结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帝国的终结读后感1   《帝国的终结》深刻探究了中国帝国制度形成和灭亡的原因,作者意在揭露和批判中国古代帝制的乖舛和荒谬。透过若干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细节,作者对有着数千年历史的帝国体制,给予抽丝剥茧式的剖析。《帝国的终结》承续了作者易中天生动、风趣、见解独到的一贯风格,讨论的是帝国体制命运这样的问题。   秦最终夺取了天下,只能归结为秦国有当时最管用的制度,或者说,他们把这个新制度建设得最彻底。这就是初具规模的中央集权制。 这是一个帝国制度不断成熟、完善的过程,它表现为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秦创郡县制,汉因之;隋创科举制,唐因之;宋创文官制,明因之;明创阁臣制,清因之。   世界上没有免费的的午餐。伦理治国或者说独尊儒术的原则维护了帝国制度,却让我们民族付出了巨大的代。 皇帝对官员常有一种复杂的心理。一方面,他离不开官员;另一方面,他又近乎本能地认为帝国的事情会坏在这帮家伙手里。 奇怪,帝国的产权怎么会成为问题呢?“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不是很清楚吗?公元1911年,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王朝——大清,在内外交困中灭亡了。随同它一起被埋葬的,还有整个帝国制度。   我认为这本书就是对于中国历史的一种解读方式,或者说是对于帝国从形成、发展到终结的历史的一种独特理解。我们如果静下心来,细细品味,便不难发现,“封建”的本意,是对于“天下为公”的“公天下”的理解。   以“历史为鉴”,我们可以更透彻清楚的理解现在的"治国方略。通过读这本书,我对国家和政党体制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当今的政治政策有了更加明了的认识。   帝国的终结读后感2   读完《帝国的惆怅》,就顺带着看了《帝国的终结》,这两本书其实内容有部分重复,尤其是涉及到帝国制度的形成、发展以及缺陷的文字。   值得重点阅读的是最后两章,“内在矛盾”与“共和之路”。帝国的产权问题导致了固有的制度无法通过改革使之重新充满生命力。比起产权明晰的、成熟的现代共和国制度,帝国的缺点必然使它走向终结。   民主与民本,国民与臣民,法治与法制,宪政与限政等的区别是很多人不太清楚或者明明清楚,却故意装着不清楚的概念。不理清楚这些,就不会领会共和国的实质。最后一章对共和制度的基本精神阐述的很明晰:“民主关注的重点是授权,政关注的重点是限政。”民主授权,宪政限法,协调二者的是共和,它们必须是三位一体的关系。一个名副其实的共和国,必然是民主、共和、宪政的。看完全书,这是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一点论述。一直以来我也弄不太清楚它们之间的关系,直到看了此书才稍有领悟。   最后,作者认为,在这个没有丝毫共和传统的国度里,建立共和制度“必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摸着石头过河”。其实,要彻底摆脱帝国思想的影响,首先必须建立现代常识意识。国学不必全盘反对,但是应当在宏观上去掉某些有消极意义的古代社会特有等级观念(例如三纲五常、愚忠、无法治观念、官本位思想等等),只继承那些对个人修养和社会行为有实在好处的观念,并且要用符合现代世界共同价值的形式去阐释它(例如仁爱、恻隐等)。这就是易先生所说的继承传统文化的三要素:“抽象继承”、“现代阐释”和“共同价值“。   只有用传统文化结合现代共同价值,才能催生出成熟的共和国,让帝国彻底终结。   帝国的终结读后感3   做为开“明星学者”之先河的易中天先生,本人也曾在“年少无知”的时候的追捧过,追读过一些著作。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对易中天先生开始失望,一部“品三国”一年都没有品完,而三国历史在中国历史中实在微不足道,要说精彩程度不如隋唐,要说矛盾冲突不如魏晋南北朝,要说史料充足更不如明清,要说对中国的影响,唐宋元明清那个时期都比三国强,可易先生偏偏抱着个三国左右品味。读易先生的书也开始索然无味,一篇篇小品式文章的汇总,倒是易先生的几本非历史读物值得一读,《美国宪法的产生和我们的反思》、《破门而入》等,看出了一个学者应有的水平和睿智。   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帝国的终结》,本不报太大希望(当初买它完全是因为要把过期书卡用光),但一读之下却有种欲罢不能之感。两千年的帝国史,被一条清晰的线索串联在一起,过去感觉虚无缥缈的“历史车轮”开始逐渐清晰起来。   中国历史,悠悠上下五千年。今人读来,总有种“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感觉,尤其是像我等俗人,看过的历史书籍不少,读懂的不多,知道历史故事不少,后来发现演义的居多。直到看完易中天先生的《帝国的终结》,感觉隐隐的找到了那把钥匙,读懂中国历史的钥匙。   荣格有句名言“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不仅适用于个人,也适用与群体,某一特定区域内的个人具有性格上共通性,并由此演化出民族性格,并由民族性格决定了民族的命运。那什么决定了性格呢?如果按佛洛伊德的理论,成人的行为习惯全来自儿时经历,我把这理解为环境决定性格。如果指群体,应该是自然环境决定民族性格。   那我们民族的性格来源于什么样的自然环境?自大禹治水时期,华夏部落就依靠肥沃的土地成为农耕民族,因此自夏以来,农业一直是“国家”发展的核心。为了适应农业生产,中国抛弃了邦国制度建立了集权的帝国制度,因为集权可以形成稳固的政权和稳定的社会环境,进而满足了靠天时、地利、人和的农业生产的需要。同样,帝国为了适应农业生产,政治上采用中央集权,精神上采用伦理治国,行政上采用官员代理。直到帝国制度下产生的内部矛盾不可调和,恰中国的大门又被西方“敲”开,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被西方贸易融通经济破坏掉后,帝国制度才随清王朝一起走入历史。   一条简单的线索牵起了中国两千年的历史,集权统治的帝国制度使中国历史上反复上演的王朝更迭,就像一壶老酒装了无数的新瓶,虽然每个朝代都有各自的特点,下一个王朝总比上一个好些,但究其灭亡的原因,都是王朝在集权统治中“无法无天”,国家只有法制而无法治,皇权集立法、行政、监察于一身又不受任何监督。而国家另外一个强大势力官僚集团因产权不清,处于一种“打工者”的心态,又拥有牧民的极大权力,形成了一种制度性腐败(如耗羡),破坏农业生产,导致最后每个王朝几乎都亡于奸臣当道、宦官乱政、官员腐败、皇帝昏庸等因素。   这让我想起当初阅读《伟大的博弈》时产生的疑惑?美国建立之初,就存在两种经济理论的争论,一方是杰斐逊主义,一方是汉密尔顿主义。两个派别的争斗贯穿整个华尔街历史,最后汉密尔顿主义取得阶段性胜利。当时阅读是就没弄懂两种经济理论的区别,书对两种思想也没交代清楚。事后我也在网上查找了一些资料,试图搞清楚。可惜国内对美国历史研究的文章不多,提及两种思想的文章更少,感觉上两种思想好像牵扯面极广,远不只经济方面,而是两种立国理论之争。但有一点,杰斐逊主张农业立国,真实的商品生产才能让国家富强。   现在回想起当时的疑问,开始有些明白,两种思想基本上是农业立国与商业立国之争。农业立国立足农业上大规模生产增加社会财富,需要集权统治的保护;商业立国立足贸易交换增加社会财富,需要公平契约的保护。当初美国建国者脱胎于英国,公平契约观念发展出来的民主思想成为立国之本,而农业立国会将社会变成权力社会,甚至集权社会。   集权是中国陷入历史漩涡的原因,而农业民族是产生集权统治的土壤,当我们的民族还处于农业立国,集权统治就不可避免,也就难以冲出漩涡,建立稳定社会。   易中天先生在书的最后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西方社会的民主、共和、宪政的模式到了中国总是水土不服,最好的政治制度是自根自生的,纵然从外国移植过来,也要进行本土化改造后才能发生相当的作用,也就是说我们要在中国传统中开掘出民主、共和、宪政的思想,才能适应国情生长下去。但问题是,我们有这种传统吗?
2023-07-25 02:11:291

有 什么好看的历史类书籍 !

《晋书》《旧唐书》《资治通鉴》《史记》《历史是什么玩意》《民国就是这么生猛》《全球通史》 《中国最有名的100位帝王》 <明朝那些事儿>《夜宴:浮华背后的五代十国》《 原来这才是春秋》《 战国那些事儿》《 大秦帝国》《 流血的仕途》《两宋风云》《中国人史纲》《历史的尘埃》《沉痛的转身——晚清文人实录》《铁血强宋》《世界史纲》《世界上下五千年》《中国上下五千年》《正说清朝十二帝》《从黎明到衰落》《二十四史》《1421,假如历史可以重来》《 如果那时宋朝》 《革命逸史》《细说三国》《细说元朝》《西方哲学史》 《罗马帝国衰亡史》 《帝国的终结》《帝国的惆怅》《资本论》《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都是文学的,相信能满足你的要求。
2023-07-25 02:11:548

宋江活捉高俅后最理想的处置方法是什么

﹣和梁山有血仇的扈三娘为何要嫁给王英﹣掀开潘金莲的尸布:里面肉体无头也无心﹣假如宋江暴毙 谁会是梁山的第一接班人 决定要放的是宋江。想当时宋江一定很为难。他夹在山寨与朝廷之间,左也不是,右也不是;手里捏着高俅这个活宝贝,杀也不是,放也不是。所以,宋江虽然大获全胜,心情却很沉重,忧心忡忡,一脸的难色。 因此,我很想替宋江拿个主意。 办法也无非三条: 杀,放,不杀也不放。 杀了高俅,自然大快人心。林冲(还有杨志、鲁智深)不用说,武松、李逵、刘唐以及三阮,也一定拍手称快、喝彩叫好。投反对票的,除高俅自己,不大会有别人。但站在宋江的立场上,为他所谓“招安大事”计,却是不杀为好。宋江是铁了心要投降的。为了投降,他只想把事情闹大(闹大了才能引起注意,也才好和朝廷讲价),却不想和朝廷闹翻(闹翻可就没戏了)。所以,他可以大败官兵,也可以杀个把芝麻小官,甚至不大不小的官,比如曾是蔡京门人的华州太守贺某等等,却杀不得高俅。高俅不比别人。他不但是当朝太尉,而且是天子宠臣。杀了高俅,就等于是和朝廷翻脸,和皇上翻脸。这个脸,宋江翻不起。 于是宋江便把高俅放了。依宋江的一相情愿,原本是指望高俅能在皇上面前为他说项的。宋江深知,他能不能投降,关键不在自己,而在朝廷,更在皇上。然而,作为先前的“猥琐小吏”,此刻的“犯上草寇”,他根本就没有资格和那“至尊天子”说上话。他的种种想法、愿望、要求,包括投降的乞求,都不可能直截了当地“上达天听”,而只能通过高俅之流来“中转”。这就是宋江决计要放高俅回去的根本原因。可惜,高俅是个小人。根本不讲诚信,还使了不少坏,害得宋江“竹篮打水一场空”。 其实,宋江应该知道高俅是什么货色,也应该知道高俅那厮根本就靠不住。因此他的做法,应该是把高俅当作可居的奇货和讲价的筹码扣在梁山,不杀也不放。也不光是留做人质,而是要他不断地写信给皇上,催皇上快快派人来招安。如果不写呢?对不起,那宋某就只好请林冲兄弟来和太尉大人说话了,就像当初对宿太尉所说的那样:“只怕弟兄们惊了太尉。”对宿太尉那样的“清官”尚且可以连哄带骗,高俅这混蛋为什么就吓他不得? 甚至在我看来,宋江还可以动点“真格的”,比如让林冲隔三岔五来臭骂一通,或者狠揍一顿(只是不可往死里打)。这既可以让林冲出出气,也能逼高俅就范。那皇帝老儿原本对高俅就言听计从,又耽心高俅小命难保,自然会乖乖地下诏招安,还得客客气气地恭请宋大人下山。如果三番五次都弄不来一纸诏书,则证明该“奇货”已毫无利用价值,那就交给林冲发落好了。送给林冲的这份人情,比招待高俅的几顿酒肉值钱得多。 那么,倘若那厮果真弄来了招安诏书,又怎么办呢?也不妨碍林冲报仇雪恨。因为这时高俅已毫无用处,留下来只能是一个祸害。他会到皇帝那里搬弄是非不说,宋高两人同朝为官,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有这么一段“过节”,岂非说有多尴尬就有多尴尬?再说了,这种祸国殃民的东西,留他作甚?因此不妨过河拆桥,卸磨杀驴,在招安天使将到未到之际,结果了他。朝廷来人问起时,宋江可以双肩一耸两手一摊,对不起得很,天使晚来一步,高大人一片孝心匆匆忙忙见老祖宗去了。至于死因嘛,尽管随便编: 失足落水啦,忽染暴疾啦,有的是说法。宋江身边有个诡计多端的吴用,何愁做不了这点手脚?又有个“神医安道全”,自然不难出具全套“医生证明”。反正这时生米早已煮成熟饭,朝廷也无可奈何,总不能因此而收回成命吧?自古道,君无戏言,何况那“君”又是昏君,好糊弄得很。此计的关键是掌握好时间,必须是招安天使“将到未到”之际,早了晚了都不合适。 这无疑是最好的一个办法: 既不耽误招安(没准还能加快),又不妨碍报仇(顶多拖上几天);既不悖于“忠”(替皇上除了奸臣),又不碍于“义”(让弟兄出了恶气)。忠义双全,一举两得,好极了,妙极了,简直OK顶呱呱! 可惜,这个办法也是不灵的。 不灵的原因,是宋江做不来。也不是做不来,而是不能做。如果梁山寨主是高俅,用不着咱们出这馊主意,他早就这么干了。然而宋江不行。因为高俅是小人,宋江是君子。小人可以无恶不作,君子却须正大光明,这样的诡计,如何使得?宋江倘若果真做出这种两面三刀的勾当,他在弟兄们面前,将是一种什么样的形象?使不得,万万使不得。 然而反过来一想,似乎又不对。想当初,宋江为了赚秦明上山,拉卢俊义下水,什么狠毒之计没用过?卢俊义差一点掉了脑袋,秦明则被整得家破人亡,还连累了不少无辜平民,正所谓“只为一人归水浒,致令百姓受兵戈”,宋江却并无愧疚,众人也说他是“义气深重”。这可真是咄咄怪事!莫非对自己弟兄(还有无辜百姓)就可以“使坏”,对高俅那样的混蛋反倒应该“行善”? 这已是另外一个话题了,还是以后再说!摘自《帝国的惆怅》
2023-07-25 02:12:311

县吏是干什么的?

网上资料,希望有所帮助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7269666.html?si=1 明清时代在衙门里做事的人,有官,有僚,有吏。官就是正职,即长官;僚就是副职、佐贰,即僚属;吏就是办事员,即胥吏。官和僚都是官员,有品级(比如知县正七品,县丞正八品,主簿正九品),叫“品官”。又因为自隋以后,官和僚都由中央统一任命,因此也叫“朝廷命官”。吏则“不入流”,由长官自己“辟召”,身份其实是民。也就是说,官僚都是“国家干部”,吏却只好算作“以工代干”。他们是官府中的“服役人员”,其身份与衙役(更夫、捕快、狱卒之类)并无区别,只不过更夫、捕快、狱卒或服劳役,或服兵役,胥吏则提供知识性服务而已。因此胥吏地位极低(常被呼为“狗吏”),待遇也极低(往往领不到薪水)。此外,还有一条规定,就是胥吏不能当御史(监察官),也不能考进士。官和吏,就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了。 不过胥吏的地位虽然低,政治影响却大,因为国家事务,尤其是地方行政,实际上是靠胥吏来处理的。进士、翰林出身的“官”们,“学问”虽好,能力却很可疑。他们往往不屑于(其实也未必能)处理繁琐的具体事务。“吏”却是这方面的专门人才。而且,由于胥吏没有别的出路,无法像官那样步步高升,也就更加努力地把自己打造成“专门人才”,并在执法领域“大显身手”。结果,在处理国家事务和地方行政时,官是外行,吏是内行。外行虽然在名义上领导内行,内行却可以在实际上糊弄外行。要知道,帝国的政策和法令往往都是些“原则性意见”,是用漂亮的文言文写成的,因此是含糊其辞和语焉不详的,具体尺度全靠执行者掌握。官们既然不懂行,则升迁的快慢,处分的轻重,赋税的多少,工程的增减,便都由吏们说了算,或者被胥吏牵着鼻子走。所以,明末的顾炎武,便说当时的情况是“百官者虚名,而柄国者吏胥也”。清末的郭嵩焘,也说有清一代是“与胥吏共天下”。一个王朝的政治,如果居然实际上是由一大批永无出头之日的办事员(胥吏)来操纵的,那光景大约意见可想而知。 参考资料:易中天 《帝国的惆怅》
2023-07-25 02:12:413

对明嘉靖皇帝的评价是什么?

嘉靖皇帝(1507~1566)朱姓,名厚熜,宪宗庶孙,兴献王朱佑杬嫡一子,母蒋氏评价:有权谋,有思想,有孝心,有手腕,但极为倔强,任用奸佞,痴迷道教,久不视朝,明朝政局日益混乱,内乱迭生,开始正式向灭亡道路前进详细资料:武宗正德十六年(1521)四月即位,改年号为嘉靖。即位之初,革除先朝蠹政,朝政为之一新。 但不久与杨廷和等朝臣在议兴献王尊号的问题上发生礼议之争。史称“大礼仪”之争。他打击旧朝臣和皇族、勋戚势力,总揽内外大政,皇权 高度集中。他还重视内阁作用,注意裁抑宦官权力。但与此 同时,他日渐腐朽,不仅滥用民力大事营建,而且迷信方士, 尊尚道教。二十一年更移居西苑(今北京北海、中南海),一 心修玄,日求长生,不问朝政,首辅严嵩专国20年,吞没军 饷,吏治败坏,边事废弛,倭寇频繁侵扰东南沿海地区,造成极大破坏。在长城以北,蒙古鞑靼部首领俺答汗不断寇边, 二十九年甚至兵临北京城下,大肆掠夺。在嘉靖年间,南倭 北虏始终是明王朝的莫大祸患。 在用人上 ,世宗“ 忽智忽愚”、“忽功忽罪”,功臣、直臣多遭杀害、贬黜。户部主 事海瑞上《治安疏》,世宗怒不可遏,下瑞诏狱。死后葬北京十三陵之“永陵”,谥“钦天履命英毅圣神宣文广武洪仁大孝肃皇帝”。  嘉靖帝是正德帝的堂弟,本来与皇位无缘,他的父亲兴献王是弘治帝的弟弟,就藩湖广安陆。正德帝是弘治帝的独子,继大位后荒淫无度,31岁即早逝,且无子嗣。国不可一日无君,于是时在湖广安陆府、年仅15岁的朱厚匆忙赴京继位(1521年),次年改元嘉靖帝。从16岁登基,到60岁去世,嘉靖帝帝在位45年,是明朝实际统治时间最长的皇帝。  
2023-07-25 02:12:491

读完那几本历史书籍就能让你成为通晓古今之人?

1.《明朝那些事儿》《明朝那些事儿》主要讲述的是从1344年到1644年这三百年间关于明朝的一些故事 。以史料为基础,以年代和具体人物为主线,并加入了小说的笔法,语言幽默风趣。对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权贵和小人物的命运进行全景展示,尤其对官场政治、战争、帝王心术着墨最多,并加入对当时政治经济制度、人伦道德的演义。2.《上下五千年》《上下五千年》是外文出版社出版图书,为现代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学家林汉达所著,讲述了中国的实史,上至三皇五帝,下至辛亥革命,是一本集中国发展史、重大历史事件及名人简介为一身的优秀历史读物。作者选择重要和著名的人物和事件,根据史籍材料,加以组织和剪裁,用现代语言写出来,通俗易懂。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约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渊源,所以“上下五千年”也就代指整个中国历史。3.《那时汉朝》《那时汉朝》是2009年1月长征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图书,作者是月望东山。中华上下五千年,当年明月一人力不能及,于是,月望东山开始讲述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盛世王朝——汉朝。这个中国第一个兴盛的军事王朝。月望东山沿用“明月”式写作手法,笔调诙谐,通俗易懂,完整再现了汉朝400多年的兴旺与衰落。月望东山以“历史可以更好看”为宗旨,为您讲述大汉王朝的风风雨雨,再现大汉王朝的风起云涌。4.《中国历史通论》《中国历史通论》是2012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王家范。本《通论》初版分前篇和后篇两部分。前篇从纵横交错的角度,围绕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特征和演进脉络两大主题,通过若干专题,进行研讨。纵向的,对发展线索作讨论;横向的,多围绕中国历史的特点展开。后篇则重在回顾和反思《通史》的百年经历。增订本新加入的“续编”,收进了初版后十年写的一些相关文章,如〈阅读历史:前现代、现代与后现代〉〈明清易代的偶然性与必然性〉〈农业、农民与乡村社会:农耕文明新审视〉等等,大体沿袭原来的风格,仍然是“讲义”性质,亦即作者所理解的“中国通史”,反映其个人性思考的心迹。5.《品三国》《品三国》基本囊括了易中天在“百家讲坛”讲三国的内容。我们总是习惯于把王朝的兴衰、事业的成败、历史的更替和事情的对错都归结为个人的原因,归结为某个领袖人物和主导人物个人品质的优劣好坏。与此同时,历史人物也都按照一种简单的善恶二元化论而无一例外地脸谱化了,中国历史则变成了一个大戏台。但我们从来就不知道舞台上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白脸和白鼻子,也不知道红脸和黑脸的什么时候才能出现,因为我们不知道编剧和导演是谁。我们只能寄希望于运气和等待,却不肯承认每一次“善报”,往往也差不多意味着下一次“恶运”的来临。扩展资料:史书指古籍中专门记载历史的书,在四库分类之中就是史部。早期的史书都是以编年史的形式存在,晋朝太康年间汲冢出土的《竹书纪年》也是编年体。东汉末年,荀悦撰成《汉纪》,开创了编年体的断代史。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史书
2023-07-25 02:12:5812

你如何评价易中天品三国,他评的如何?

我自己是这么觉得的,易中天的品三国讲的十分好!十分到位,但是我也不得不说,他讲曹操讲得太过偏爱了 易中天 我现在在网上看到很多对他反对的看法,这些人都是哗众取宠 竟然拿那个将纪晓兰的来和他比! 但是总体来说!他是一个很优秀的历史学家,他基本还原了三国本来历史给观众!这个是很多历史学家很难做到的 我也很喜欢研究三国历史,所以对三国的了解自己可以很不谦虚的说已经有一定的建树,但是我还是十分佩服易中天老师!他纠正了几百年三国演义给我们后代的看法!还原了历史的本貌 至于有些人拿北大附中的那个老师和易中天老师对比,我觉得他的建树是不如易中天天的 首先,不说别的,就拿语言表达能力来说,那个老师显得很激动,动作比较夸张,而易中天老师确是抑扬顿挫,很有学者风范 第2.研究历史的层次,易中天研究的是整个三国历史,另外对汉朝的研究也是很不错的,大家应该看过他的"汉朝风云人物吧"总跨度500年,而北大附中的老师仅仅研究乾隆朝的历史,不过60年 第3,建树方面,易中天有褒有贬,还三国一个本来面貌,而北大附中的那个老师只是跟讲故事一样,讲了一大堆的故事,但是我们并没有从中学到很多乾隆朝的真实历史 另外,以前也有个讲三国的,叫周思源, 简直就是胡扯,要赞扬某人就用三国演义的,要贬低某人就用三国志的,听了我的搞笑! 把他和易中天比起来,更可以看见差距了 另外我申请了一个知识主题 对三国历史有兴趣的可以过来顶下 帖子地址: http://post.baidu.com/f?kz=115767012 谢谢大家的支持
2023-07-25 02:13:292

于丹 纪连海 易中天等百家讲坛上比较出名的人的档案(呵呵喜欢金正昆的也行)

  于 丹,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教授,中国古代文学硕士,影视传媒系主任,影视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专业方向:广播电视媒介学。现为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视协高校艺术委员会秘书长、中国视协理论研究会特邀研究员、中央电视台研究处客座研究员、中国新闻研究会、中广学会主持人研究会、中广学会法制节目委员会常务评委、澳大利亚新闻集团首席顾问。  出版《形象 品牌 竞争力》等专著多部,在重要学术刊物发表专业论文十余万字。知名影视策划人和撰稿人。为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今日说法》《艺术人生》等50个电视栏目进行策划,现任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科教频道总顾问,北京电视台首席策划顾问。古典文化研究者和传播者。2006年“十一”黄金假日在央视百家讲坛连续七天解读《论语》心得,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专业职务: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助理、影视传媒系系主任、影视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  社会职务: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  中国视协高校艺术委员会秘书长  中国视协理论研究会特邀研究员  中国视协旅游节目委员会学术顾问  中央电视台研究处客座研究员  中国新闻研究会  中广学会主持人研究会  中广学会法制节目委员会常务评委  澳大利亚新闻集团(中国大陆区)首席顾问  电视频道策划  自2000年以来先后为中央电视台12个电视频道中的近50个电视栏目进行策划,参与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音乐频道筹建,现任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西部频道、科教频道总顾问。北京电视台首席策划顾问。  传媒运营策划  近年来曾应邀为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等四十余家省市级电视台主持“生存策略研究”,并提供内容完备的建设发展方案。为2003北京国际电视周首届DV影像国际观摩论坛;天津广播电视局主办的“2004天津国际电视娱乐周”;2004首届沈阳“清文化节”等大型活动策划设计完备的建设运营方案。  城市形象策划  自2001年至今,深入研究城市品牌资源整合及城市形象战略,先后为重庆、珠海、桂林、沈阳、丽江、秦皇岛市北戴河区提供完备的城市整体品牌规划及城市形象战略方案,先后在重庆、丽江、沈阳市委多次授课,并专题讲授文化体制改革研究,受到一致好评。  教学科研  自1995年开始从事高校影视教学与研究工作。在北京师范大学先后执教本科生课程《影视学概论》《经典名片分析》《电视新闻采编》《中国古典文学》及研究生课程《电视理论思潮》等,并在北京大学、北京广播学院电视学研究生班固定授课。作为骨干教师参加“北京师范大学影视艺术学科基础教程系列”教材和“中国影视美学丛书”等大型理论工程的编著工作,参与创办北京师范大学“影视数字”实验室,参与策划推进“北京师范大学公共艺术教育方案”等多项教育教学工作。曾获得1996年度北京市优秀教学奖;获2000年度北京市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第一名;北京市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北京师范大学优秀教学奖;2001年度中国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2001年度北京师范大学励耘奖;北京师范大学十佳优秀教师奖;2005年北京师范大学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此外被评为2004年度北京市十佳电视艺术工作者,2004年度中国百佳电视艺术工作者。  传媒研究  出版《形象品牌竞争力》等电视理论专著。2002至2004年间以首席研究员的身份主持中央电视台研究处科研项目:《电视频道包装研究》、《电视谈话节目研究》等科研课题,并主持编撰《2004中央电视台制片人手册》。作为骨干成员参与国家级科研课题:《中国影视民族化理论研究》和国家级青年科研课题:《电视栏目化研究》。在《中国社会科学》、《文艺研究》、《现代传播》、《中国社会科学》、《南方电视学刊》等重要学术刊物发表关于电视理论、新闻与传播、传媒产业等领域论文10余万字,引起了影视与传媒学界的高度重视。并担任《中国广播电视学刊》编委。  影视实践  自1988年从事影视创作及研究工作,先后担任《在共和国史册上》(中央电视台1989)、《太阳照常升起》(中央电视台1992)、《香港沧桑》(中央电视台1996)等20与部大型电视专题片撰稿人,其中《香港沧桑》获1997年中国电视专题片优秀奖。自1990年以来先后为中央电视台《正大综艺》、《中国报道》、《环球》等电视栏目担任撰稿人,曾获1994年、1996年星光奖最佳撰稿奖。自1999年以来,担任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社会经纬》、《今日说法》、《精品赏析》、《电视你我他》、《新闻调查》、《对话》、《艺术人生》等电视栏目策划,担任中央电视台《城市之间》栏目策划、导演,担任中央电视台教科文频道策划顾问,担任光线传播中心《中国娱乐报道》栏目总策划(本栏目已在全国210家有线电视台播出),并担任1993年中央电视台青少部春节晚会《红红火火迎新年》策划人和撰稿人,担任2003年北京市迎战非典大型专题节目《非凡抗击》总撰稿;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申奥片策划。  教育培训  先后为辽宁、河北、浙江、安徽、贵州、湖南、湖北、江西、河南、山东、北京等20余家省级电视台,为大连、青岛、沈阳、长沙、武汉等20余家市级电视台做业务培训,授课获得一致好评。在转型时期中国电视运营理念、省级上星台生存策略、中国电视新闻发展趋势、城市形象整体策划、电视频道整体包装等方面有较为深入的理论研究。2003年4月,促成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同澳洲知名学府南澳大学的联合办学,主持开设省市电视台·电视频道总监高级研修班并授课。  其他经历  多次应邀担任中国新闻节目奖,中国电视金鹰奖、中国社教节目奖,中国谈话节目奖评委以及电视主持人“金话筒”奖年度评委,中国电视法制节目“金剑奖”评委等。  纪连海,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中学高级教师,长期从事高中历史教学工作,现为北京市骨干教师。1986年7月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历史系。1998年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首届历史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班结业,2001年首都师范大学计算机系计算机专业毕业。2005年成为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主讲人,已经播出的节目有《正说和坤》、《正说刘墉》、《正说纪晓岚》、《正说多尔衮》等。2006年成为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文化中国》栏目的特邀嘉宾,已经播出的节目有《<孝庄秘史>大揭秘》、《揭秘<康熙王朝>、《揭秘〈雍正王朝〉》、《揭秘〈朝隆王朝〉》等。著有《历史上的和坤》、《历史上的多尔衮》、《历史上的刘墉》、《历史上的纪晓岚》等。  易中天,1947年生,湖南长沙人,198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现任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长期从事文学、艺术、美学、心理学、人类学、历史学等多学科和跨学科研究,著有《〈文心雕龙〉美学思想论稿》《艺术人类学》等著作。近年撰写出版了“易中天随笔体学术著作·中国文化系列”四种:《闲话中国人》《中国的男人和女人》《读城记》和《品人录》以及《帝国的惆怅》等。去年因在央视“百家论坛”主讲“汉代风云人物”而为公众所熟悉,一举成为当前内地最炙手可热的学者和作家。《易中天品读汉代风云人物》《品人录》等著作一纸风行。近日,其《品读三国》一书的书稿更是以首印数55万册、版税14%的高价竞拍出版权。  金正昆(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外交学系主任。  浙江东阳市人,生于1959年11月6日。 (中间为金正昆教授,其他为其学生)  1977年4 月参加工作。  1986年金正昆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政治系。  1989年9月起金正昆在人大国政系任教。  金正昆曾任国际传播与交流教研室、外交学教研室副主任。主要从事外交学、传播学、礼仪学研究。其应用礼仪的研究,目前在国内居于前沿位置,现兼任国内多家国家机关及企事业的礼仪顾问,并多次参与国内外重大公关、礼仪或活动的运作。  目前金正昆在人民大学为研究生、本科生及函授生开设《外交学理论与实务》、《国际礼仪》、《涉外工作实务》、《社交礼仪》、《现代商务礼仪》、《文官礼仪》及《谈判学》等多门专业课、基础课。在国内高校中,首先开设礼仪课程。现招收外交学方面硕士研究生。  已公开发表近百篇文章、论文,个人正式出版专著、教材9部,主编教材6部,累计个人发表约320万字。代表作为《现代外交学概论》、《现代商务礼仪教程》、《国家公务员礼仪教程》、《社交礼仪教程》、《涉外礼仪教程》、《服务礼仪教程》、《大学生礼仪》等。
2023-07-25 02:13:432

百家讲坛人气排行榜谁知道呢?

一个以文化人、历史专家、教师为主的《百家讲坛》在娱乐当道的年月里成为热门节目,到现在,在《百家讲坛》推出过讲座的人已超过了20位,这些人在上“讲坛”前,影响力只限于小圈子里,但在央视走了一遭,他们名气爆增,成为公众眼中的明星。他们能走红,除了央视这个造星平台外,他们所具有的独特气质才是成为观众 追捧的主要原因。 最投入——孙丹林 孙丹林是渤海大学的客座教授,主要研究中文。文史不分家,研究历史也成为孙丹林教授的爱好。孙丹林教授分析了《百家讲坛》之所以得到众多观众的青睐的原因:《百家讲坛》充当了桥梁,真切地拉近了专家学者和普通百姓之间的距离,专家学者的灵活讲述,加上电视手段的运用,让《百家讲坛》这个安静的节目成了观众收视的一匹黑马;另外,《百家讲坛》使一些原来只在书斋里传播的文化和观点,与普通百姓见面了,百姓也非常渴望得到这方面的知识和信息。 孙丹林在《百家讲坛》讲过陆游、讲过唐伯虎,会时不时蹦出一些“帅呆”、“酷毙”等新潮词汇。当他讲到陆游钗头凤的经过时,连一些观众都被他讲哭了。 最洒脱——孔庆东 孔庆东,北大教授。祖籍山东,系孔子第73代直系传人。1983年自哈尔滨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钱理群先生的开山硕士、严家炎先生的博士,主攻现代小说与武侠小说,语言驾驭出色,文章不仅生动有趣且愤世嫉俗。出版:《北大往事》《青楼文化》、《井底飞天》、《金庸侠语》、《空山疯语》等。他那种差不多是与生俱来的幽默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孔庆东说起金庸小说基本可以不看讲稿,凭他不凡的经历和独特的思考方式,有人甚至戏言孔庆东是“北大的马克.吐温”。 最具人气——易中天 易中天,1947年生,湖南长沙人,198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现任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长期从事文学、艺术、美学、心理学、人类学、历史学等多学科和跨学科研究,著有《<文心雕龙>美学思想论稿》《艺术人类学》等。近年撰写出版了《帝国的惆怅》以及“易中天随笔体学术著作.中国文化系列”四种:《闲话中国人》《中国的男人和女人》《读城记》《品人录》等。 易中天,这个具有八卦精神的教授用一种平民化的方式在电视上讲起了历史故事,让他迅速成了“超级教授”,并已有了庞大的“易粉”群。 最争议——刘心武 刘心武,四川成都人,当代作家。先后担任北京第13中学教师、北京出版社编辑。近作长篇小说《钟鼓楼》标志着创作的新高度。刘心武擅长青年题材,把塑造人物同对生活思考的抒情议论结合,是他小说的艺术特色。 刘心武揭秘《红楼梦》”一出,“红学家”一片哗然,认为他创出的“秦学”属于歪门别道,但在争议声中,刘心武主讲节目的收视率却节节高升。 最另类——纪连海 纪连海是北师大二附中的高级教师、学科带头人,长期从事历史教学工作,算是一位“教书先生”。在央视节目《百家讲坛》上说清史。 纪连海的另类首先是身份,他不是专家、教授,而只是一名普通的高中历史老师,而他的讲座风格也另类,看他的节目,跺脚、拍桌子、双手颤抖是常见的事情。 最幽默——金正昆 金正昆,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外交学系主任,礼仪与公关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主要从事外交学、传播学、礼仪学研究。已出版专著、教材12部,发表文章近百篇,共350多万字。是国内知名礼仪专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等多所院校兼职教授,政府多部门顾问。 金正昆是礼仪与公共关系专家,所有听过金正昆讲座的人都会用幽默来形容他的说话风格,无论是在教室还是在演播室,笑声总是充满他发言的全过程。 最关键——阎崇年 阎崇年,1934年4月生,山东省蓬莱市人。北京社会科学院满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北京满学会会长。研究满洲史、清代史,兼及北京史。在《百家讲坛》播讲过《清十二帝疑案》和《明亡清兴六十年》。 2004年5月,《百家讲坛》从北京市社科院找来了阎崇年讲清史,此前这个“讲坛”的收视一直不温不火,但阎崇年来了后立马扭转局面,节目开始渐渐走上正轨。 最悬疑——毛佩琦 毛佩琦,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原国家文物局文物出版社副社长;北京大学明清研究中心 研究员;中国明史学会常务理事;北京郑和下西洋研究会副理事长;北京吴晗研究会副会长;长期从事中国古代史明史、文化史、社会生活史研究,发表论文60余篇。 主要著作有:《明成祖史论》、《永乐皇帝大传》、《郑成功评传》、《明清行政管理制度》、《中国明代政治史》(合著)、《中国明代军事史》(合著);主编有:《岁月河山—图说中国历史》、《岁月风情—中国社会生活史》、《十大后妃》、《百卷本中国通史??明史10卷》、《中国社会通史?明代卷》、《中国状元大典》、《四库全书大辞典?史部》等。最新出版著作:《毛佩琦细解明朝十七帝第一部》 。 毛佩琦《百家讲坛》主讲的“明十七帝疑案”,收视率排名位于去年《百家讲坛》所有讲座的第二位,明朝的悬疑故事在他口中一一破解,也掀起了民间“明史热”。 最严谨——马瑞芳 马瑞芳,著名学者、作家,1942年生于山东青州,1965年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现任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古代文学学科学术带头人。2005年初,山东大学的马瑞芳教授在CCTV-10《百家讲坛》开讲《说聊斋》,她以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活泼的叙事方式赢得社会各界观众的广泛欢迎。 马瑞芳讲聊斋吸引观众注意,靠的是她严谨的治学态度,她曾20多年考察蒲松龄的生平,并沿蒲松龄青年时的“南游”路线考察,有关《聊斋》的趣事就是这么被发掘出来的。 最学术——王立群 王立群,1945年生,山东新泰人。1982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当时称“河南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现任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古典学博士生导师、中国《史记》研究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山水游记研究和《文选》研究两个方面。王立群走入《百家讲坛》,以他的“汉代风云人物”系列《项羽》、《吕后》,赢得满堂喝彩。 王立群和易中天都讲过汉代人物,而作为河南大学教授的王立群所讲内容更有史学家风范。他在节目中显得内敛,所讲内容考据严谨,每堂课结束后都令人感觉回味无穷。
2023-07-25 02:13:524

易中天到底几岁了

1948年生。当然,学者的年龄可以因其学术生命力而常青。
2023-07-25 02:14:109

易中天的简介

易中天:1947年生,湖南省长沙市人,198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现任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长期从事文学、艺术、美学、心理学、人类学、历史学等多学科和跨学科研究,著有《文心雕龙美学思想论稿》、《艺术人类学》等著作。近撰写出版了“易中天随笔体学术著作·中国文化系列”四种:《闲话中国人》《中国的男人和女人》《读城记》和《品人录》。2005年起开始在CCTV-10百家讲坛节目里讲解历史,因其白话式的幽默分析,受到追捧。最新两本书《帝国的惆怅》和《易中天品评汉代风云人物》也是异常大卖。2006年开始制作《易中天品三国》。后因《三联生活周刊》封面标题,而享有了“学术超男”的称号。去年易中天做客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了“汉代风云人物”系列讲座。他独辟蹊径,“妙说”历史,巧妙地运用“俗不可耐”的语言、声情并茂的表演,有趣地还原了历史的本来面目。在网上找到了易中天先生在百家讲坛的韩信系列讲词,真是佩服,平常一段史从他口中出来俨然活灵活现一般,象评书一样绘声绘色,又象电影剪辑精练流畅。
2023-07-25 02:14:362

县吏是什么官

网上资料,希望有所帮助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7269666.html?si=1 明清时代在衙门里做事的人,有官,有僚,有吏。官就是正职,即长官;僚就是副职、佐贰,即僚属;吏就是办事员,即胥吏。官和僚都是官员,有品级(比如知县正七品,县丞正八品,主簿正九品),叫“品官”。又因为自隋以后,官和僚都由中央统一任命,因此也叫“朝廷命官”。吏则“不入流”,由长官自己“辟召”,身份其实是民。也就是说,官僚都是“国家干部”,吏却只好算作“以工代干”。他们是官府中的“服役人员”,其身份与衙役(更夫、捕快、狱卒之类)并无区别,只不过更夫、捕快、狱卒或服劳役,或服兵役,胥吏则提供知识性服务而已。因此胥吏地位极低(常被呼为“狗吏”),待遇也极低(往往领不到薪水)。此外,还有一条规定,就是胥吏不能当御史(监察官),也不能考进士。官和吏,就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了。 不过胥吏的地位虽然低,政治影响却大,因为国家事务,尤其是地方行政,实际上是靠胥吏来处理的。进士、翰林出身的“官”们,“学问”虽好,能力却很可疑。他们往往不屑于(其实也未必能)处理繁琐的具体事务。“吏”却是这方面的专门人才。而且,由于胥吏没有别的出路,无法像官那样步步高升,也就更加努力地把自己打造成“专门人才”,并在执法领域“大显身手”。结果,在处理国家事务和地方行政时,官是外行,吏是内行。外行虽然在名义上领导内行,内行却可以在实际上糊弄外行。要知道,帝国的政策和法令往往都是些“原则性意见”,是用漂亮的文言文写成的,因此是含糊其辞和语焉不详的,具体尺度全靠执行者掌握。官们既然不懂行,则升迁的快慢,处分的轻重,赋税的多少,工程的增减,便都由吏们说了算,或者被胥吏牵着鼻子走。所以,明末的顾炎武,便说当时的情况是“百官者虚名,而柄国者吏胥也”。清末的郭嵩焘,也说有清一代是“与胥吏共天下”。一个王朝的政治,如果居然实际上是由一大批永无出头之日的办事员(胥吏)来操纵的,那光景大约意见可想而知。 参考资料:易中天 《帝国的惆怅》
2023-07-25 02:14:573

清朝为什么清朝暗立储君不发生动乱

清朝秘密立储,首先明确的是立皇储是皇家的家室,所以大臣们无法干涉,无法用传统的礼数左右统治者的决策。其次,清朝秘密立储各皇子都不知道谁是最后真正的接班人所以都不敢,所以大臣们也不敢作乱,毕竟清朝集权达到顶峰,皇帝高度集权,加上清朝汉臣地位并不是很高。而满族人都需要自称奴才。所以并不能说谁是什么集团的。建议您可以看一下易中天的《帝国的终结》和《帝国的惆怅》里面又谈到这个问题
2023-07-25 02:15:153

因为学历高而成功的名人事迹

如果你是要拿这种人来写作比喻的话不妨了解一下最近都比较火的易中天  易中天,1947年生,湖南省长沙市人,198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现任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文学、艺术、美学、心理学、人类学、历史学等研究,著有《美学思想论稿》、《艺术人类学》等著作。  2005年起开始在CCTV-10百家讲坛节目里讲解历史,因其白话式的幽默分析,受到追捧。最新著作《帝国的惆怅》和《易中天品评汉代风云人物》。  2006年开始制作《易中天品三国》,一举成名。《三联生活周刊》封面标题,而享有了“学术超男”的称号.  2007年11月,在上海出版了新书《帝国的终结》。  2007年被评为武汉大学第五届杰出校友。  2008年,和百家讲坛再度携手合作,录制播出《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共36集,分成《实话孔子》、《儒墨之分》、《儒道之争》、《儒法之争》、《先因后果》、《继往开来》六个部分,以孔子和儒家思想为重点。以飨观众朋友、读者和他的粉丝。  易中天火了,成为了文化偶像。   很多媒体说易中天的出名要感谢百家讲坛,是这个节目让他出的名。其实百家讲坛应该感谢易中天。电视毕竟不如纸读物更容易贴近百姓。书则完全不同,时间绝对由自己支配,可以重复看无数次。  其实百家讲坛的主要贡献是请了这些人去,让老百姓与学者有更多的交流机会,所以,百家讲坛要感谢易中天,感谢刘心武,不要看着他们的书火了,都说是百家讲坛的功劳。   易中天的出名要感谢中国文化长久以来生生不息的文学魅力。中国老百姓都200多年的时间不知道三国真相是什么了,能不急么,他们都有知情权啊。易中天满足了他们的权利,就像古希腊神奇里的点灯人,你就说他能不火吗?   还有一点:有许多人评价易中天,不过世人只会记住易中天而不会记住那些人!易老师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  易老师在百家讲坛栏目的讲说在中国添掀起了如日中天的热潮,当时的在学术界和全社会都流传一句话:“嫁人就嫁易中天”。意思当然就是说当代的女孩子要嫁人就要嫁像易老师这样的男人。
2023-07-25 02:15:221

对严嵩,我们应该怎样评价?

严嵩的死,让我想起了另一个人,他就是岳飞。岳飞的死,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天字第一号的大冤案。其让后人之痛心疾首,一如明代诗人文征明的《满江红》所说:“最无辜堪恨更堪怜,风波狱!”然而岳飞曾经是极受信任和器重的,宋高宗赵构甚至对他说过“中兴之事,一以委卿”的话,还对王德等人说“听飞号令,如朕亲行”。所以文征明才说:“慨当初,依飞何重,后来何酷!”这就和严嵩不乏相似之处。严嵩最得宠的时候是很风光的。因为年纪大,嘉靖特许他乘肩舆出入紫苑,还为他修办公室,每天赐御膳,赐法酒。最后呢?寄食墓舍以死,也就是睡在坟场里,靠人家上坟的供品过日子。岳飞和严嵩在皇帝那里所受的“两重天”待遇,真是何其相似乃尔! 或许有人会说,你怎么能拿严嵩和岳飞比?一个是公认的大奸臣,一个是公认的大忠臣。一忠一奸,泾渭分明;一功一罪,天壤之别!这当然不错。但我们要问:奸臣就可以冤枉么?坏人就该冤死么?罢免(后来又抄家)严嵩,处死严世蕃,固然是实现了“实质正义”,然而这种正义如果要靠不正当的手段来实现,那就只能叫做“荒唐的正义”。我在《帝国的惆怅》一书中,使用的就是这个标题。 正义要靠非正义的手段来实现,这种荒唐的事情只可能发生在荒唐的时代。不过,即便在那个荒唐的时代,也有很多人不以为然。张居正在主修《世宗实录》时就说,严世蕃是该杀的,但罪名应该定为“奸党”而不是“反贼”。其实,就连说严嵩父子是“奸党”,也是冤枉的。他们两个恶贯满盈不假,对皇帝却是忠心耿耿。我们知道,嘉靖皇帝为了长生不老,是要亲自炼丹的。丹炼好以后,要找人吃一下,试一试。谁试呢?严嵩。严嵩多大年纪呢?七八十岁。然后吃下去还写实验报告,说什么臣夜服仙丹一丸,浑身燥热,痛下淤血二碗云云。这正是铅汞中毒的症状。一个七八十岁的老人,心甘情愿的充当皇帝实验室的小白鼠,你还说他是奸臣?所以,严嵩只能算是“奸贼”,不能算是“奸臣”,更不是“奸党”。 实际上严嵩原本也是“正人君子”。《明史》说他身材高大,眉目清朗,声音洪亮,才华横溢,名重一时,初入官场时也还正派,能和其他大臣一起反对嘉靖的胡作非为。但是,自从嘉靖皇帝发过一次“雷霆之怒”后,严嵩身上原本不多、却好歹还有的那么一点“正义感”,就荡然无存了,他也从此踏上了媚上、邀宠、弄权、谋私的不归之路。可以说,严嵩这个“奸臣”,其实是嘉靖“培养”出来的。 那么,嘉靖这个混账皇帝,又是谁“培养”出来的?何况中国古代的皇帝,又有几个不混账呢?只不过混账的程度各有不同罢了。还说岳飞这个案子。岳飞的死,在民间常常是归咎于秦侩之罪的,但史家却另有说法。许多历史学家都指出,大宋一朝,原本有一个比较好的传统,就是不妄杀重臣;岳飞以前,也不曾有一位大将被杀。秦侩胆敢破此先例,谋杀岳飞,没有高宗的默许,几乎就不可能。至少,也是投其所好。文征明说得好:“彼区区一侩亦何能?逢其欲。”也就是说,秦侩那贼,不过算准了皇帝的心思而已! 同样,严嵩干了那么多坏事,没有嘉靖的纵容,也不可能。不要以为嘉靖在西苑炼丹就两眼一抹黑了。实际上就连一只苍蝇从朝堂飞过,他都知道,怎么会不知道严嵩都干了些什么?不过睁只眼闭只眼,甚至有意放纵罢了。等到不想放纵时,他自有办法对付。所以,严嵩混账是因为嘉靖混账,秦侩丑恶是因为赵构丑恶。皇帝,是所有这一切的罪魁祸首。 但你不能说皇帝就天生混账,皇帝的混账也是被“培养”出来的。谁的“培养”?帝国制度。前面说了,秦侩谋杀岳飞,是看准了高宗的心思。什么心思呢?“徽钦既返,此身何属!”也就是收复了中原,迎回了钦宗(其时徽宗已死),赵构就得让出皇位来。为了保住皇位,他就不能把仗打得太大,也只能向敌人曲膝求和,甚至帮敌人除掉岳飞。“千载休谈南渡错,当时自怕中原复。”这,也许就是他默许甚至暗示秦侩杀掉岳飞的原因之一。 其实宋高宗也好,明嘉靖也好,如果不当皇帝,也未必就有多坏。靖康之难时,当时还是康王的赵构,也曾有过“慷慨请行”赴金人军营谈判的壮举,而且表现还不俗。嘉靖的个人素质也不差,至少是个明白人。但是一当皇帝,就对不起了,既没有是非,也不讲道理。“尽忠报国”如岳飞,“贪赃枉法”如严嵩,在他们眼里并没有什么两样,都是想用就用想杀就杀的。原因和道理也很简单,就因为他们是皇帝。 从这个意义上讲,混账和丑恶的就不是嘉靖和赵构,而是皇帝制度。或者说,嘉靖混账,是因为皇帝制度混账;赵构丑恶,是因为皇帝制度丑恶。正因为这个制度是混账和丑恶的,所以,就连皇帝本人,也未必都有好结果。黄仁宇先生就说,他《万历十五年》一书中所涉及到的人物,从权臣到名将,从清官到太监,从贵妃到皇子,其“最后的结果,都是无分善恶,统统不能在事业上取得有意义的发展,有的身败,有的名裂,还有的人则身败而兼名裂”,包括皇帝,也不例外。显然,制度才是问题所在,皇权才是万恶之首。 所以,我觉得对于历史人物,确实要有“历史之同情”,要看到他当时的那些处境和原因。最后我们得出的结论,也不应该是个人品质的优劣,而是制度的问题。简单地把历史人物分为好人和坏人、善人和恶人、君子和小人,是没有意义的。人性中不会纯粹是善,也不会纯粹是恶。坏人也有好心,恶人也有善意,小人也曾想做君子。
2023-07-25 02:15:291

宋江活捉高俅后最理想的处置方法是什么

﹣和梁山有血仇的扈三娘为何要嫁给王英﹣掀开潘金莲的尸布:里面肉体无头也无心﹣假如宋江暴毙 谁会是梁山的第一接班人 决定要放的是宋江。想当时宋江一定很为难。他夹在山寨与朝廷之间,左也不是,右也不是;手里捏着高俅这个活宝贝,杀也不是,放也不是。所以,宋江虽然大获全胜,心情却很沉重,忧心忡忡,一脸的难色。 因此,我很想替宋江拿个主意。 办法也无非三条: 杀,放,不杀也不放。 杀了高俅,自然大快人心。林冲(还有杨志、鲁智深)不用说,武松、李逵、刘唐以及三阮,也一定拍手称快、喝彩叫好。投反对票的,除高俅自己,不大会有别人。但站在宋江的立场上,为他所谓“招安大事”计,却是不杀为好。宋江是铁了心要投降的。为了投降,他只想把事情闹大(闹大了才能引起注意,也才好和朝廷讲价),却不想和朝廷闹翻(闹翻可就没戏了)。所以,他可以大败官兵,也可以杀个把芝麻小官,甚至不大不小的官,比如曾是蔡京门人的华州太守贺某等等,却杀不得高俅。高俅不比别人。他不但是当朝太尉,而且是天子宠臣。杀了高俅,就等于是和朝廷翻脸,和皇上翻脸。这个脸,宋江翻不起。 于是宋江便把高俅放了。依宋江的一相情愿,原本是指望高俅能在皇上面前为他说项的。宋江深知,他能不能投降,关键不在自己,而在朝廷,更在皇上。然而,作为先前的“猥琐小吏”,此刻的“犯上草寇”,他根本就没有资格和那“至尊天子”说上话。他的种种想法、愿望、要求,包括投降的乞求,都不可能直截了当地“上达天听”,而只能通过高俅之流来“中转”。这就是宋江决计要放高俅回去的根本原因。可惜,高俅是个小人。根本不讲诚信,还使了不少坏,害得宋江“竹篮打水一场空”。 其实,宋江应该知道高俅是什么货色,也应该知道高俅那厮根本就靠不住。因此他的做法,应该是把高俅当作可居的奇货和讲价的筹码扣在梁山,不杀也不放。也不光是留做人质,而是要他不断地写信给皇上,催皇上快快派人来招安。如果不写呢?对不起,那宋某就只好请林冲兄弟来和太尉大人说话了,就像当初对宿太尉所说的那样:“只怕弟兄们惊了太尉。”对宿太尉那样的“清官”尚且可以连哄带骗,高俅这混蛋为什么就吓他不得? 甚至在我看来,宋江还可以动点“真格的”,比如让林冲隔三岔五来臭骂一通,或者狠揍一顿(只是不可往死里打)。这既可以让林冲出出气,也能逼高俅就范。那皇帝老儿原本对高俅就言听计从,又耽心高俅小命难保,自然会乖乖地下诏招安,还得客客气气地恭请宋大人下山。如果三番五次都弄不来一纸诏书,则证明该“奇货”已毫无利用价值,那就交给林冲发落好了。送给林冲的这份人情,比招待高俅的几顿酒肉值钱得多。 那么,倘若那厮果真弄来了招安诏书,又怎么办呢?也不妨碍林冲报仇雪恨。因为这时高俅已毫无用处,留下来只能是一个祸害。他会到皇帝那里搬弄是非不说,宋高两人同朝为官,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有这么一段“过节”,岂非说有多尴尬就有多尴尬?再说了,这种祸国殃民的东西,留他作甚?因此不妨过河拆桥,卸磨杀驴,在招安天使将到未到之际,结果了他。朝廷来人问起时,宋江可以双肩一耸两手一摊,对不起得很,天使晚来一步,高大人一片孝心匆匆忙忙见老祖宗去了。至于死因嘛,尽管随便编: 失足落水啦,忽染暴疾啦,有的是说法。宋江身边有个诡计多端的吴用,何愁做不了这点手脚?又有个“神医安道全”,自然不难出具全套“医生证明”。反正这时生米早已煮成熟饭,朝廷也无可奈何,总不能因此而收回成命吧?自古道,君无戏言,何况那“君”又是昏君,好糊弄得很。此计的关键是掌握好时间,必须是招安天使“将到未到”之际,早了晚了都不合适。 这无疑是最好的一个办法: 既不耽误招安(没准还能加快),又不妨碍报仇(顶多拖上几天);既不悖于“忠”(替皇上除了奸臣),又不碍于“义”(让弟兄出了恶气)。忠义双全,一举两得,好极了,妙极了,简直OK顶呱呱! 可惜,这个办法也是不灵的。 不灵的原因,是宋江做不来。也不是做不来,而是不能做。如果梁山寨主是高俅,用不着咱们出这馊主意,他早就这么干了。然而宋江不行。因为高俅是小人,宋江是君子。小人可以无恶不作,君子却须正大光明,这样的诡计,如何使得?宋江倘若果真做出这种两面三刀的勾当,他在弟兄们面前,将是一种什么样的形象?使不得,万万使不得。 然而反过来一想,似乎又不对。想当初,宋江为了赚秦明上山,拉卢俊义下水,什么狠毒之计没用过?卢俊义差一点掉了脑袋,秦明则被整得家破人亡,还连累了不少无辜平民,正所谓“只为一人归水浒,致令百姓受兵戈”,宋江却并无愧疚,众人也说他是“义气深重”。这可真是咄咄怪事!莫非对自己弟兄(还有无辜百姓)就可以“使坏”,对高俅那样的混蛋反倒应该“行善”? 这已是另外一个话题了,还是以后再说!摘自《帝国的惆怅》
2023-07-25 02:15:371

历史类书籍

晋书》《旧唐书》《资治通鉴》《史记》《历史是什么玩意》《民国就是这么生猛》《全球通史》 《中国最有名的100位帝王》 <明朝那些事儿>《夜宴:浮华背后的五代十国》《 原来这才是春秋》《 战国那些事儿》《 大秦帝国》《 流血的仕途》《两宋风云》《中国人史纲》《历史的尘埃》《沉痛的转身——晚清文人实录》《铁血强宋》《世界史纲》《世界上下五千年》《中国上下五千年》《正说清朝十二帝》《从黎明到衰落》《二十四史》《1421,假如历史可以重来》《 如果那时宋朝》 《革命逸史》《细说三国》《细说元朝》《西方哲学史》 《罗马帝国衰亡史》 《帝国的终结》《帝国的惆怅》《资本论》《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2023-07-25 02:15:475

那里可以下载百家讲坛-易中天品三国的全集 一次可以全下的哪种

分类: 娱乐休闲 >> 电视 解析: 易中天音视频讲座全集及作品电子书分享 ---------------------------------------------------------- 系列一:音视频资源: 1.CCTV-10 百家讲坛栏目 ①《易中天品三国》(1-31集) 地址: 28gl/bbs/thread-310-1-1 ②《品读汉代风云人物》(1-12集) 地址: 28gl/bbs/thread-199-1-4 2.CCTV电视访谈栏目 ①2006年10月29日 CCTV-2 :《对话·品读易中天》 地址: 28gl/bbs/thread-1283-1-2 ②2006年10月8日 CCTV-10 :《与易中天面对面》 易中天(王志访谈) 地址: 28gl/bbs/thread-101-1-1 ③2006年8月20日 CCTV-新闻: 《面对面》--“麻辣教授”易中天 地址: 28gl/bbs/thread-102-1-4 ④2006年6月19日: 《杨澜访谈录》-- “麻辣先生”易中天 地址: 28gl/bbs/thread-107-1-4 ⑤《鲁豫有约》--《“疯狂教授”易中天》(上、下) 地址: 28gl/bbs/thread-262-1-1 ⑥易中天:教授也“疯狂”(央视新闻会客厅) 地址: 28gl/bbs/thread-427-1-1 ⑦易中天解读从未沉没过的鲁迅 (今日关注) 地址:28gl/bbs/thread-608-1-2 ⑧东方讲坛: “易中天热” 的文化热点 地址:28gl/bbs/thread-829-1-2 ⑨超级书声易中天(福建电视台) 地址:28gl/bbs/thread-1672-1-2 ⑩阎崇年谈易中天及《百家讲坛》 地址:28gl/bbs/thread-447-1-1 3.其他访谈栏目 ①易中天东方网独家专访 地址: 28gl/bbs/thread-437-1-3 ②江苏卫视《金陵论情》之《“本色”易中天》 地址:28gl/bbs/thread-398-1-4 ③易中天坐客三国策IV论坛 地址:28gl/bbs/thread-432-1-3 ④〔易中天谈〕杂家最适合做大众节目 地址:28gl/bbs/thread-213-1-4 ⑤〔易中天说〕我想透过人物命运反思问题 地址: 28gl/bbs/thread-214-1-4 ⑥〔易中天说〕下一代看上一代肯定更清楚 地址: 28gl/bbs/thread-215-1-4 ⑦〔易中天说〕成为明星后感觉比较累 地址: 28gl/bbs/thread-216-1-4 ⑧〔易中天说〕雅俗共赏是好作品的最高境界 地址:28gl/bbs/thread-217-1-4 ⑨〔易中天谈〕自己保证不会杜撰历史 地址:28gl/bbs/thread-218-1-4 ⑩〔易中天说〕传媒是学者影响社会的最好平台 地址:28gl/bbs/thread-400-1-1 4.易中天知识讲座专栏 ①自我意识与人的确证(凤凰卫视世纪大讲堂) 地址: 28gl/bbs/thread-186-1-1 ②易中天在成都市图书馆开讲座(音频) 地址:28gl/bbs/thread-397-1-1 ③中国文化的思想内核 (演讲) 地址:28gl/bbs/thread-407-1-1 ④中国文化与中国人 (东方讲坛) 地址: 28gl/bbs/thread-431-1-1 ⑤易中天教授纵论中国文化(长沙讲座) 地址: 28gl/bbs/thread-434-1-1 ⑥中国城市的魅力在哪里?(央视论坛) 地址:28gl/bbs/thread-433-1-1 ⑦历史的面目和我们的眼睛(易中天中山大学演讲) 地址:28gl/bbs/thread-510-1-1 ⑧易中天在成都讲座录音(主题:宋代官场人物) 地址: 28gl/bbs/thread-828-1-1 ⑨易中天徐州之行--楚汉文化与魅力徐州 地址:28gl/bbs/thread-390-1-1 5.陕西电视台《开坛》栏目 ①〔陈忠实 易中天〕2006后顾前瞻——大师之死 地址: 28gl/bbs/thread-401-1-1 ②〔易中天 朱维铮〕三国人物今日谈——刘备:如何成王 地址: 28gl/bbs/thread-402-1-1 ③〔王学泰 王 毅〕三国人物今日谈——关羽:如何成圣 地址: 28gl/bbs/thread-403-1-1 ④〔易中天 朱维铮〕三国人物今日谈——诸葛亮:如何成神 地址: 28gl/bbs/thread-404-1-1 6.五一黄金周专栏 ①江山如此多娇(1)-九寨沟 地址:28gl/bbs/thread-420-1-1 ②江山如此多娇(2)-桂林 地址: 28gl/bbs/thread-421-1-1 ③江山如此多娇(3)-庐山 地址:28gl/bbs/thread-422-1-1 ④江山如此多娇(4)-张家界 地址: 28gl/bbs/thread-423-1-1 ⑤江山如此多娇(5)-嵩山 地址:28gl/bbs/thread-424-1-1 7.《文明中国》及《道德观察》 ①〔文明中国〕阿丘寻找文明榜样 易中天品社会文明 地址:28gl/bbs/thread-861-1-1 ②〔文明中国〕售货员的文明服务(嘉宾:易中天) 地址: 28gl/bbs/thread-1270-1-1 ③〔文明中国〕面对陌生人微笑到底难不难?(嘉宾:易中天) 地址:28gl/bbs/thread-1271-1-1 ④〔文明中国〕公园为何变成了“卧佛寺”?(嘉宾:易中天) 地址:28gl/bbs/thread-1278-1-1 ⑤〔文明中国〕说说您与烟头有关的日子(嘉宾:易中天) 地址:28gl/bbs/thread-1280-1-1 ⑥〔文明中国〕您是自助餐厅的文明食客吗?(嘉宾:易中天) 地址:28gl/bbs/thread-1281-1-1 ⑦〔文明中国〕你会向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手吗?(嘉宾:易中天) 地址: 28gl/bbs/thread-1282-1-1 ⑧〔道德观察〕“说英雄、论英雄”(易中天、曾志伟) 地址: 28gl/bbs/thread-1279-1-1 8.央视《子午书简》(易中天专栏) ①没有方言的深圳(央视子午书简) 地址:28gl/bbs/thread-530-1-1 ②武汉是个热闹的镇(央视子午书简) 地址:28gl/bbs/thread-531-1-1 ③厦门是个温馨的家(央视子午书简) 地址:28gl/bbs/thread-534-1-1 ④成都爱摆龙门阵(央视子午书简) 地址:28gl/bbs/thread-532-1-1 ⑤2001年高考满分作文----赤兔之死(增加子午简书视频) 地址: 28gl/bbs/thread-526-1-1 9.搞笑栏目 ①(搞笑〕〔推荐〕易中天大话三国 地址: 28gl/bbs/thread-446-1-1 ②〔纯粹搞笑〕易中天乱弹大唐 地址: 28gl/bbs/thread-511-1-1 ③ 暴笑三国 地址:28gl/bbs/thread-795-1-1 系列二:易老师电子书: 〔DOC〕〔易中天〕易中天品三国图文版(332P,小熊猫整理) 地址:28gl/bbs/thread-190-1-1 〔PDF〕〔易中天〕中国的男人和女人(375P) 地址:28gl/bbs/thread-141-1-1 〔PDF〕〔易中天〕品人录(350P) 地址:28gl/bbs/thread-142-1-1 〔PDF〕〔易中天〕闲话中国人(413P) 地址:28gl/bbs/thread-143-1-1 〔PDF〕〔易中天〕艺术人类学(427P) 地址:28gl/bbs/thread-144-1-1 〔PDF〕〔易中天〕书生意气(305P) 地址:28gl/bbs/thread-145-1-1 〔PDF〕〔易中天〕你好,伟哥(298P) 地址:28gl/bbs/thread-146-1-1 〔PDF〕〔易中天〕人的确证——人类学艺术原理(298P) 地址:28gl/bbs/thread-147-1-1 〔PDF〕〔易中天〕中国,掀起你的盖头来----中国文化现象解密(386P) 地址:28gl/bbs/thread-148-1-1 〔PDF〕〔易中天〕文心雕龙美学思想论稿(176P) 地址:28gl/bbs/thread-149-1-1 〔PDF〕〔邓晓芒 易中天〕黄与蓝的交响——中西美学比较论(514P) 地址:28gl/bbs/thread-150-1-1 〔DOC〕〔易中天〕大话方言(45P,不全) 地址:28gl/bbs/thread-151-1-1 〔exe电子书〕〔易中天〕帝国的惆怅: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与人性 地址:28gl/bbs/thread-152-1-1 〔exe电子书〕〔易中天〕读城记 地址:28gl/bbs/thread-153-1-1 〔exe电子书〕易中天品读汉代风云人物 地址:28gl/bbs/thread-154-1-1 易中天文集 地址:28gl/bbs/thread-188-1-1 系列三、易中天品三国(图文稿)新增YYTVO(部分为MWV)视频点播 《易中天品三国》(一) 大江东去 28gl/bbs/thread-51-1-1 《易中天品三国》(二) 真假曹操 28gl/bbs/thread-59-1-1 《易中天品三国》(三) 奸雄之谜 28gl/bbs/thread-67-1-1 《易中天品三国》(四) 能臣之路 28gl/bbs/thread-71-1-1 《易中天品三国》(五) 何去何从 28gl/bbs/thread-72-1-1 《易中天品三国》(六) 一错再错 28gl/bbs/thread-73-1-1 《易中天品三国》(七) 深谋远虑 28gl/bbs/thread-74-1-1 《易中天品三国》(八) 鬼使神差 28gl/bbs/thread-75-1-1 《易中天品三国》(九) 一决雌雄 28gl/bbs/thread-76-1-1 《易中天品三国》(十) 胜败有凭 28gl/bbs/thread-77-1-1 《易中天品三国》(十一) 海纳百川 28gl/bbs/thread-78-1-1 《易中天品三国》(十二) 天下归心 28gl/bbs/thread-79-1-1 《易中天品三国》之 拷问易中天 28gl/bbs/thread-80-1-1 《易中天品三国》(十四) 青梅煮酒 28gl/bbs/thread-172-1-1 《易中天品三国》(十五) 天生奇才 28gl/bbs/thread-173-1-1 《易中天品三国》(十六) 慧眼所见 28gl/bbs/thread-174-1-1 《易中天品三国》(十七) 三顾茅庐 28gl/bbs/thread-175-1-1 《易中天品三国》(十八) 隆中对策 28gl/bbs/thread-176-1-1 《易中天品三国》(十九) 江东基业 28gl/bbs/thread-177-1-1 《易中天品三国》(二十) 必争之地 28gl/bbs/thread-178-1-1 《易中天品三国》(二十一) 兵临城下 28gl/bbs/thread-179-1-1 《易中天品三国》(二十二) 临危受命 28gl/bbs/thread-185-1-1 《易中天品三国》(二十三) 力挽狂澜 28gl/bbs/thread-181-1-1 《易中天品三国》(二十四) 中流砥柱 28gl/bbs/thread-182-1-1 《易中天品三国》(二十五) 赤壁疑云 28gl/bbs/thread-183-1-1 易中天品三国》(二十六) 半途而废 28gl/bbs/thread-2299-1-1 《易中天品三国》(二十八) 进退失据 28gl/bbs/thread-2300-1-1 易中天品三国》(二十九) 借刀杀人 28gl/bbs/thread-2322-1-1 系列四:汉化风云人物: 〔易中天〕汉代风云人物 冤死的晁错(上) 28gl/bbs/thread-200-1-1 〔易中天〕汉代风云人物 冤死的晁错(下) 28gl/bbs/thread-201-1-1 〔易中天〕汉代风云人物 袁盎与士 28gl/bbs/thread-202-1-1 〔易中天〕汉代风云人物 窦婴与外戚 28gl/bbs/thread-203-1-1 〔易中天〕汉代风云人物 韩信被杀之谜 28gl/bbs/thread-204-1-1 〔易中天〕汉代风云人物 身世之谜 28gl/bbs/thread-205-1-1 〔易中天〕汉代风云人物 韩信功过之谜 28gl/bbs/thread-206-1-1 〔易中天〕汉代风云人物 韩信成败之谜 28gl/bbs/thread-207-1-1 〔易中天〕汉代风云人物 刘邦崛起之谜 28gl/bbs/thread-208-1-1 〔易中天〕汉代风云人物 刘邦胜利之谜 28gl/bbs/thread-209-1-1 〔易中天〕汉代风云人物 刘邦用人之谜 28gl/bbs/thread-210-1-1 〔易中天〕汉代风云人物 刘邦对手之谜 28gl/bbs/thread-211-1-1 易中天做客新浪聊汉代风云人物 28gl/bbs/thread-219-1-1 系列五:易中天学术文章: 〔PDF〕〔易中天〕 *** _武 *** 什幺娘都敢骂(3P) 28gl/bbs/thread-1738-1-1 〔PDF〕〔易中天〕窝里斗别传(2P) 28gl/bbs/thread-1740-1-1 〔PDF〕〔易中天〕餐桌上的文化(2P) 28gl/bbs/thread-1742-1-1 〔PDF〕〔易中天〕逼良为寇(5P) 28gl/bbs/thread-1742-1-1 〔PDF〕〔易中天〕曹操做能臣,还是做奸雄(6P) 28gl/bbs/thread-1743-1-1 〔PDF〕〔易中天〕晁盖与宋江(5P) 28gl/bbs/thread-1744-1-1 〔PDF〕〔易中天〕城市的文化品格(4P) 28gl/bbs/thread-1745-1-1 〔PDF〕〔易中天〕城市与人节选(3P) 28gl/bbs/thread-1746-1-1 〔PDF〕〔易中天〕从前艺术到后艺术(7P) 28gl/bbs/thread-1747-1-1 〔PDF〕〔易中天〕从请客吃饭说起(4P) 28gl/bbs/thread-1748-1-1 〔PDF〕〔易中天〕犯不着那么傻(3P) 28gl/bbs/thread-1749-1-1 〔PDF〕〔易中天〕官场你我他(2P) 28gl/bbs/thread-1750-1-1 〔PDF〕〔易中天〕礼失求诸野(3P) 28gl/bbs/thread-1751-1-1 〔PDF〕〔易中天〕历史总是让人惦记(2P) 28gl/bbs/thread-1752-1-1 〔PDF〕〔易中天〕刘邦成功之谜(2P) 28gl/bbs/thread-1753-1-1 〔PDF〕〔易中天〕烟酒茶中话国人(3P) 28gl/bbs/thread-1754-1-1 〔PDF〕〔易中天〕雍正治贪(4P) 28gl/bbs/thread-1755-1-1 更多更精彩相关资源请光临:28gl/bbs
2023-07-25 02:16:021

易中天的资料帮哈忙

人物简介   易中天易中天,星座:水瓶座 血型:B型 生肖:猪;1947年生,湖南省长沙市人,198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现任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文学、艺术、美学、心理学、人类学、历史学等研究,著有《美学思想论稿》、《艺术人类学》等著作。撰写出版了“易中天随笔体学术著作·中国文化系列”四种: 《闲话中国人》、《中国的男人和女人》、《读城记》和《品人录》。2005年起开始在CCTV-10《百家讲坛》节目里讲解历史,品评汉代风云人物,因其白话式的幽默分析,受到追捧。2006年开始制作《易中天品三国》,一举成名。《三联生活周刊》封面标题,而享有了“学术超男”的称号,2007年11月,在上海出版了新书《帝国的终结》。2008年,与《百家讲坛》再度携手合作,录制播出节目《先秦诸子·百家争鸣》。 人物经历生活非诗   年轻时的易中天1965年,易中天高中毕业后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新疆,他一待就是13年。他的学生说,易中天对于他在新疆的生活曾说过一句话:“在那个曾经被诗意描述过的地方,我明白了生活不是诗。”   在古尔班通古特大沙漠边缘的一个军垦农场,年轻的易中天在那里当“军垦战士”。之后,很幸运他碰上了一次招工的机会,进入乌鲁木齐一家大型国有企业的子弟学校任中学老师。这段经历中各种情节,被易中天称为完全可以写一篇《胜利大逃亡》的小说。在那个不可以随便“跳槽”的年代,他从农场到工厂,几乎是用“逃”才离开的。艰苦也很能锻炼人,易中天用这句话概括了那段时光。   易中天当语文老师时,老师和学生都公认他是教得最好的,可他的工资却是最少的,为什么?他没读过大学。他想到了去考研究生。为什么不考本科呢?不行,因为他带的是高中毕业班,不能和学生一起考大学呀。他想,直接考研吧,考不上还有个说头。于是,易中天成了武汉大学文学院招收的第一批研究生。 王朗与易中天  新三国期间,根据文学界反映,易中天教授可能最接近三国演义中王朗的角色,在电视剧《新三国》开拍时,导演曾三顾茅庐邀请易中天老师担任王朗的角色,学者们一致认为易中天老师是王朗的不二人选,从学识的角度来说,演义中的王朗,博学多才,饱读诗书和易中天老师一致;但高希希导演的心愿没有实现,由于演义中的王朗王司徒是被诸葛亮骂死的,最终高希希导演被易中天老师说服。新三国拍摄期间,易中天老师多次到现在指导《新三国》拍摄工作,也铸就了陆毅版诸葛亮的成功。 人生转折  1978年,易中天以同等学历考取了武汉大学的古代文学专业研究生。武大三年的学习生活是易中天人生的转折。易中天不属于那种埋头苦读的学生,课堂上也是一个好动分子,下课后更不闲着,文学、历史、哲学、经济、理科(当时武大还没有工科),几乎听遍了所有的讲座。广交朋友,也多长见识。易中天就是在那样的氛围里一步步让思想趋于开阔、理性和成熟的。   毕业时,时任武汉大学校长的刘道玉说:“人才难得”,坚持要把易中天留下来。为此还惊动了当时任教育部部长的蒋南翔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王恩茂。最后,教育部专门为易中天的毕业分配下了一个文件。于是,易中天留校任教,直到1992年,他来到厦门大学中文系。 玩转历史  文学、艺术、美学、心理学、人类学、历史学等学科都是易中天研究的领域。易中天的伯父毕业于清华大学历史系,与翦伯赞等著名的历史学家是同班同学。易中天从小就耳濡目染,对历史颇感兴趣。   开始中央电视台的编辑请他上《百家讲坛》,他并没有当回事,可是从2005年9月份开始,他就基本没有过上正常人的生活,一年半讲座比搞多年的学术研究都要辛苦。学校的讲坛,面对的都是经过考试后本学科的硕士生,而《百家讲坛》面对的是不同层次的观众,他们拿着遥控器,两只眼睛瞪着你,一个其貌不扬的人,在谈些什么呢?为了吸引他们,易中天规定自己在5分钟内设计一个悬念,在那里自编、自导、自演独角戏。讲坛与论坛一字之差,意义不同。讲坛是传播,论坛是学者发表学术之地。而传播历史,不可能没有评价,但要研究,要体现出方法来,作为一个历史讲解者,无法避免地要在书中渗透本人对历史的评价。为了杜绝自己的历史观出现偏颇,他在写《品三国》(下)时,重读了马克思的经典著作《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 拒“品三国”   易中天与百家讲坛易中天是怎么走进《百家讲坛》的?《百家讲坛》制片人万卫披露了两家最初“联姻”的幕后。“我们有个编导,非常喜欢看易中天的《读城记》等书,去年那个时候电视剧《汉武大帝》正热播,我们跟易中天电话沟通后,就约定他来讲汉武帝。”2005年4月,易中天在央视《百家讲坛》开讲“汉代人物风云”,他妙语连珠、充满活力的说史风格,塑造出了刘邦、韩信、晁错、袁盎等鲜活的人物形象,掀起民间“汉风”热潮。《汉代风云人物》也由此成为《百家讲坛》中的一档超人气节目。2006年年初,《汉代风云人物》的讲稿结集《易中天品读汉代风云人物》正式面市,起印数量就达到了惊人的15万册。   “汉代风云人物”一炮打响之后,万卫和编导们决定让易中天继续说下去,并选定了“三国”这个大题目。但没想到易中天刚开始却拒绝了这个建议,他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自己时间太紧,二是自己对“三国”不是很熟。如果非让他继续说,他宁愿说自己更有兴趣的《水浒》。   为了说服易中天,编导到成都去游说,表示“三国”的框架结构更适合说。但费了无数口舌,易中天还在犹豫,他表示要跟家里商量一下。“易中天是个非常顾家的人,到底说不说三国?他后来就去问自己夫人的意见。”万卫笑着说,双方能达成一致,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易中天夫人的功劳。 低酬开讲  虽然同意合作,但当时易中天不知道这个三国能说多大的规模。万卫回忆说:“我就说,咱要干就干一年,易老师你把精力都转移过来吧。”于是,易中天几乎成了“空中飞人”,趁周末的时间来北京录制节目,他在飞机上的消遣读物,也变成了《三国志》。   易中天录制节目的速度很快,一般一天时间能录制5集《品三国》,而录制现场也是热闹非常。万卫介绍说,录制节目的小厅不是很大,只能容纳100多人,但最多的时候现场人数达到了140人。因为房间的通风不好,还曾发生有听讲的女孩晕倒的事件,后来栏目组严格将人数限制在了100人左右。   像刘心武、易中天这样的学者,《百家讲坛》请他们讲课得花多少钱?万卫对此表示,钱对学者们来说不是最重要的:“作为一个学者,谁不希望自己的成果能扩大影响?”他透露,栏目组给学者的报酬不高,主要包括差旅费与讲课费,跟这些学者出书的收入相比,简直是微不足道的。 编导“洗脑”  《百家讲坛》有10余位编导,他们负责与每一位在《百家讲坛》主讲的学者沟通,刘心武和易中天在荧屏上他们将历史故事讲得充满悬念、一波三折,其实录制前都经过了节目组的“洗脑”以及痛苦的“变异”。   山东大学的教授马瑞芳介绍了那个艰苦的“洗脑过程”:“我讲了20年的蒲松龄,他们不让我讲,让我按问题去讲,我开始拒绝了。后来专家和读者反映说这样挺好的。我跟他们沟通每次都要花很长时间,电话一打就一个多小时。现在的电视观众很难伺候。”   易中天也没有避免这个“洗脑”过程。万卫介绍说,易中天刚开始讲汉代刘邦,总是忽视细节。“前面都铺垫好了,讲到鸿门宴他说:下面该是你们都知道鸿门宴,就不讲了。我问他为什么不讲了?他说,这谁不知道啊?我们跟易老师讲,观众想听的就是这个,他们要听您的版本的鸿门宴。” 妙语三国   易中天品三国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易中天先生于2006年2月12日在《百家讲坛》开讲《品三国》。首期《品三国》播出后,赞赏和质疑声不绝。比如空城计那段,有人质疑易中天用现代人的视角给司马懿出了三个主意,有些不妥。但易中天不以为然,他说:“我用的可能不是古代人的语言,但那情形还是古代的。我说武器也没说机关枪啊,是箭啊,我用了侦察兵,那时候可能还没有这个词,但探子也有啊。更何况,对诸葛亮空城计的质疑,裴松之等古代学者早就有了,又怎么是现代人的视角!” 易中天认为,任何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都有三种面目,历史上的本来面目,称之为历史形象;小说、戏剧和文学艺术中的面目,称之为文学形象;民间信仰、民众风俗和一般人心目中的面目,称之为民间形象。“站在古人的立场上看历史,叫历史意见;站在现今人的立场上去看历史,叫时代意见;站在个人的立场上去看历史,叫个人意见。《三国演义》是三国的文学形象,而我重点要讲的是历史形象。”   易中天虽然运用了很多当代语言和诙谐说法,但他反击了那些认为他是戏说的观点。“正说不是一本正经地说,也不是严肃地说。而是说,我说的历史是有根据的,依据了正史上的记载。但如果你问,正史就符合历史吗?那我就不能保证。但反过来,戏说却一定是臆造的。”对于三国中曹操、刘备等争议性人物,易中天表示他没有倾向性,尽可能客观公正地还历史原貌。   易中天讲演时声情并茂、举手投足间透出自信,俘虏了无数“易粉”的心。而他易中天有趣的讲课方式更是让“易粉”们津津乐道,比如在《品三国》中,易中天评价关羽说:“民间把关羽奉为财神,什么民营企业啊,个体户啊,家家供个关羽当财神,这说明什么?难道他们的钱是靠打架抢来的吗?……”在“易中天吧”所做的调查中,有七成以上的“易粉”是13-25岁的年轻人。而其中女孩占了多数,甚至有人还发出了“嫁人就嫁易中天”的口号。 震撼影响  易中天火了,成为了文化偶像。很多媒体说易中天的出名要感谢《百家讲坛》,是这个节目让他出的名。其实《百家讲坛》应该感谢易中天。电视毕竟不如纸读物更容易贴近百姓。书则完全不同,时间绝对由自己支配,可以重复看无数次。   其实《百家讲坛》的主要贡献是请了这些人去,让老百姓与学者有更多的交流机会,所以,百家讲坛要感谢易中天,感谢刘心武,不要看着他们的书火了,都说是百家讲坛的功劳。   易中天的出名要感谢中国文化长久以来生生不息的文学魅力。中国老百姓都200多年的时间不知道三国真相是什么了,能不急么,他们都有知情权啊。易中天满足了他们的权利,就像古希腊神奇里的点灯人,你就他能不火吗?   还有一点:有许多人评价易中天,不过世人只会记住易中天而不会记住那些人!易老师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   易老师在百家讲坛栏目的讲说在中国添掀起了如日中天的热潮,当时的在学术界,和全社会都流传一句话:“嫁人就嫁易中天”。意思当然就是说当代的女孩子要嫁人就要嫁像易老师这样的男人。   易中天现象,易中天自从上了《百家讲坛》以后,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学者变成一个“明星学者”,从一个普通的教授变成一个“超级教授”。这种现象被人们称为易中天现象。   易中天现象,第一步是登上《百家讲坛》,这很关键。学者走上电视,学术结缘传媒,成为新世纪学术走出大学围墙的新方式。
2023-07-25 02:16:231

易中天的祖籍是哪里的

易中天:1948年生,湖南长沙人,198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现任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长期从事文学、艺术、美学、心理学、人类学、历史学等多学科和跨学科研究,著有《〈文心雕龙〉美学思想论稿》、《艺术人类学》等著作。近撰写出版了“易中天随笔体学术著作·中国文化系列”四种:《闲话中国人》、《中国的男人和女人》、《读城记》和《品人录》。2005年起开始在CCTV-10百家讲坛节目里讲解历史,因其白话式的幽默分析,受到追捧。最新两本书《帝国的惆怅》和《易中天品评汉代风云人物》也是异常大卖。2006年开始制作《易中天品三国》。 后因《三联生活周刊》封面标题,而享有了“学术超男”的称号。
2023-07-25 02:16:323

品三国的作者简介

易中天,1948年生,湖南长沙人,198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现任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长期从事文学、艺术、美学、心理学、人类学、历史学等研究,著有《美学思想论稿》、《艺术人类学》等著作,并撰写出版了“易中天随笔体学术著作·中国文化系列”四种:《闲话中国人》《中国的男人和女人》《读城记》和《品人录》。 2005年起开始在CCTV-10百家讲坛节目里讲解历史,因其白话式的幽默分析,受到追捧。最新两本书《帝国的惆怅》和《易中天品评汉代风云人物》也是异常大卖。2006年开始制作《易中天品三国》,同时出版同名书籍《品三国》,销量飙升。后因《三联生活周刊》封面标题,而享有了“学术超男”的称号。并且出版“易中天随笔体学术著作·中国文化系列”四种:《闲话中国人》《中国的男人和女人》《读城记》和《品人录》。他是央视《百家讲坛》“开坛论道”的学者,其主讲的“汉代人物风云”在2005年4月首播即获热评。2007年11月,在上海出版了新书《帝国的终结》。2007年被评为武汉大学第五届杰出校友。2008年,和百家讲坛再度携手合作,录制播出《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共36集,分成《实话孔子》、《儒墨之争》、《儒道之争》、《儒法之争》、《前因后果》、《继往开来》六个部分,以孔子和儒家思想为重点。以飨观众朋友、读者和他的粉丝。2009年,再度和百家讲坛携手合作,录制节目。
2023-07-25 02:16:491

狄仁杰活了多少岁

一说:狄仁杰(630--700年),字怀英,唐代并州太原(今大原南郊区)人。至今,其故里狄村尚有一株古槐,枝叶繁茂,世代相传为狄母手植。而古槐旁仍有石碑一通,上刻“狄梁公故里”。二说:狄仁杰 (607-700)唐大臣。官怀英,太原(今属山西)人。武则天初年任地官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后因被酷吏来俊臣诬谋反下狱,旋放出贬为彭泽令。契丹犯河北,转迁为魏州刺史、幽州都督、河北道安抚大使等,筹划防务。后居相位,以敢于诤谏、执法不阿著称,则天呼为"国老"。三说:易中天的《帝国的惆怅》武曌那一段里是说狄仁杰活了九十三岁。
2023-07-25 02:17:021

关于中国历史文化的书籍有哪些

南环瑾的《论语别裁》 《上下五千年》 《大汗之国:西方眼中的中国》 《狼图腾》姜戎 《中国大历史》《万历十五年》黄仁宇 《中国文化要义》 梁漱溟 《中国美术史百题》 谭天 《明朝那些事儿》 当时明月 《红楼梦》 曹雪芹 《乡土中国》 费孝通 余秋雨《文化苦旅》 易中天《帝国的惆怅》 夏坚勇《湮没的辉煌》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看似平淡,实则回味无穷)、《放宽历史的视界》、《中国大历史》 钱穆:《国史大纲》(是繁体竖排的,可能会有点不习惯,不过是读史必读)、《中国史学史》、《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论语新解》 吕思勉:《吕思勉文集》 柏杨:《中国人史纲》、《丑陋的中国人》 、《柏杨版通鉴纪事本末》 当年明月:《明朝那些事儿》1~7(语言风趣幽默,但不失史实) 韦庆远、柏桦 :《中国官制史》(了解中国的官制) 台湾十四院校六十教授:《白话史记》 (明)冯梦龙、(清)蔡元放 著:《东周列国志》 孙皓晖:《大秦帝国》(同上……) 黎东方:《细说历朝》 邱树森,陈振江:《新编中国通史》(1~4册) 中华书局:《资治通鉴》 鉴高阳:《清朝的皇帝》 白寿彝:《中国通史》22卷 易中天:《帝国的终结》
2023-07-25 02:17:101

易天中的简介

易中天 易中天:1948年生,湖南长沙人,198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现任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长期从事文学、艺术、美学、心理学、人类学、历史学等多学科和跨学科研究,著有《〈文心雕龙〉美学思想论稿》、《艺术人类学》等著作。近撰写出版了“易中天随笔体学术著作·中国文化系列”四种:《闲话中国人》、《中国的男人和女人》、《读城记》和《品人录》。2005年起开始在CCTV-10百家讲坛节目里讲解历史,因其白话式的幽默分析,受到追捧。最新两本书《帝国的惆怅》和《易中天品评汉代风云人物》也是异常大卖。2006年开始制作《易中天品三国》。 后因《三联生活周刊》封面标题,而享有了“学术超男”的称号。 去年易中天做客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了“汉代风俗人物”系列讲座。他独辟蹊径,“妙说”历史,巧妙地运用“俗不可耐”的语言、声情并茂的表演,有趣地还原了历史的本来面目。在网上找到了易中天先生在百家讲坛的韩信系列讲词,真是佩服,平常一段史从他口中出来俨然活灵活现一般,象评书一样绘声绘色,又象电影剪辑精练流畅。 例如那段韩信投项羽“无所知名”后改投刘邦,在军中当“接待”,因违反军纪险些被杀一段: 韩信终于成为一个英雄是遇到了一个时势,就是时势造英雄,秦代末年,天下大乱,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四面八方的英雄豪杰在陈胜吴广的带动下,全部站出来,和暴秦进行斗争,这个时候韩信的家乡同样发生了起义,项羽的叔叔项梁拉起来了一支义军,于是韩信“仗剑从之”,就是拎着他的宝剑参军了,参军以后先跟着项梁,后来又跟着项羽,但是项羽不重视他,这个时候韩信的情况司马迁用四个字进行概括,“无所知名”,这个时候他还没有什么名气,在项羽那儿他觉得没有发展前途,于是投奔刘邦,刘邦让他当什么呢?当个连敖,连敖就是接待员,公关先生,韩信这个人长得比较体面,是一个帅哥,做做接待工作还是不错的,这个时候的状态也是四个字,“未得知名”。那么有一次韩信就犯了军法,和几个同事都犯了军法,依法当斩,一个个拉出来杀头,一二三四五六七,一口气杀了十三个,轮到韩信了,把韩信叫出来,要杀他,韩信这时候一抬头看见了一个人,这个人叫做夏侯婴,夏侯婴是什么人?夏侯婴是刘邦的哥儿们,从小就跟刘邦一起的,跟刘邦一起起义,以后当了刘邦的太仆,太仆这个东西翻译过来就是车夫,给刘邦驾马车的,但是你要知道,当时的这个制度,这个皇帝的太仆是部长,是部长级的官员,那么刘邦当然现在不是皇帝,他是一个诸侯王,这个太仆少说也是副部级了,韩信看见夏侯婴了,韩信就大喊一声说,我们大王不是想得天下吗?为什么要杀英雄好汉?夏侯婴说,咦!怎么还有这样的人啊?过来。司马迁用了六个字,“壮其貌,奇其行”。一看,呀!一表人才,跟他谈谈话,头头是道,不杀了,向萧何推荐,发现一个人才,又给他换了一个位置,叫做治粟都尉,相当于司务长,所以韩信他参加工作以后,也是郁郁不得志,先做侍卫官,再做接待员,再做司务长,都是不能施展自己的才华。那么韩信又是什么样的原因使他转变了命运呢?使他成为了西汉初年的风云人物呢? 易中天先生幽默语录 1.晴雯又没和宝玉那个,和宝玉那个的是袭人! 2.韩信刚参加工作那会儿... 3.诺,相当于现在的OK 4.哪个想呆在这种鬼地方哟。 5.……然后韩信就和那个南昌亭长绝交了~~~不跟他玩了! 6.那个印就在手里磨阿磨,磨阿磨,等到方的都磨成圆的了,还不给人家!~ 7.刘邦:“当将军还不行,那就让他当大将军~~ 萧何:“那就再好不过了。” 8.哎呀,,那我骂过了怎么办、老师的语气和表情太可爱了 9.我被你雇佣了,我是忠心耿耿给你谋划,如果我的主意你不听,byebye,我换一个老板。 10.韩信,你不是个厚道人! 11.那小子他妈的不听我的,他要是听了我的,他今天会这样?你还能活着吗? 12.易中天:我提出一个观点,有个性,有个性就有魅力,没有个性怎么有魅力? 主持人小超:我充分体会到易老师语言的魅力。 易中天:我自己也觉得我很有魅力。很多粉丝,很多MM(笑)。 13.“这么多人你不追,偏去追那个韩``什么信的” 14.他(韩信)经常去蹭饭吃的一家叫南昌亭长……把饭先做好,等他来了就吃完了——人家讨厌他嘛……他脾气还大的不行,一甩袖子,绝交。 15.您老人家(南昌亭长)是个小人啊。 16. 韩信大笑“想不到我今天与樊哙这种人为伍啦!”——樊哙怎么了吗? 17.“不要以为弯下膝盖就是懦夫,别人惹你一下,你就一下扑上去,一口咬住,死死不放,这是什么,螃蟹!” 18.刘邦对萧何说:"他妈的,你小子跑哪去了!", 19.“晁错这个时候应该怎么样呢,应该夹起尾巴做人,他不!今天改革,明天变法,象跟搅屎棍子,搅得朝廷上下是不得安宁” 20.在多年征战中风餐露宿得个风湿性关节炎啦 ,那倒也是可能的! 21.弄得汉景帝,对他有点崇拜。太子的家人呢,也对他有点崇拜。 22.哪有说大侠用斧头的,或者是两把铁锤(作企鹅状),这不成体统 所以说剑是很高贵的。 23.“我要是把衣服让给别人穿,那是‘以身相许"!” 24.“晁错说:‘那不管啦,削之亦反,不削亦反!"那我们就搞他一下!结果两个人一看,还真反哪!” 25“刘邦想‘对啊,这个时候不能骂韩信哪,这个时候不能得罪他,可是我已经骂过了呀。"一拍桌子骂:‘混蛋!男子汉大丈夫建功立业,要当就当个真齐王,干吗当假的呀!给他封个真的"”   易中天火了,成为了文化偶像。在西单签售能签得手都抬不起来的不多,签到需要警察出动的,更是没有。但这些都因为易中天而发生了。让人感动欣慰的是,这些事都是因为一本《品三国》的书,总是让人觉得人们对读书还是热情犹存的。也让我们这些做出版的看到了希望。 易中天的火来的有些过猛,更是让人做梦也没想到,这火能烧得这么大这么久。火烧起来,但人们却不想扑灭它,因为这火没什么不好,可以照亮更多的人心,可以让知识不再以星星之势燎原,可以让老百姓也知道中国的文化思想宝库里都有些啥东西能看懂,让我等人也明白了搞学术的高级知识分子并不只是高高在上,也可以直接地为老百姓做些实惠事,丰富一下业余文化生活。 很多媒体都说易中天的出名要感谢百家讲坛,是这个节目让他出的名。可仔细想一想,其实百家讲坛应该感谢易中天。想想百家讲坛有多少名人学者登过坛,可让人记住的又有几个?阎崇年、易中天、刘心武他们的成功不仅仅是因为书的畅销,更是他们自身文化底蕴的魅力在里面。其他登坛者,虽也是学富五车,但在叙事的技巧上和讲座内容的设计上却远不如以上几位。他们的书的畅销让更多的人知道了百家讲坛,因为电视毕竟不如纸读物更容易贴近百姓,电视要在固定的时间看固定的栏目,而且必须死守在电视机前,万一哪句话没听明白,还不能倒回去重播,(从这一角度说DVD都已经领先了)。书则完全不同,时间绝对由自己支配,可以重复看无数次。看过书回头看电视,更容易明白。这样一来书的广大读者们也都自然喜欢上了这个节目,知道了这个节目原来可以让老百姓知道那么多关于历史关于文化的事,而且能听得懂,听得有趣。 其实百家讲坛的主要贡献是请了这些人去,让老百姓与学者有更多的交流机会,这完全出于收入率考虑的,他们不会想到请他们的时候要告诉他们:上我这个节目就可以出名。那么这个节目一定办不好,而且也不会让上节目的学者们都出名。所以,百家讲坛要感谢易中天,感谢刘心武,不要看着他们的书火了,都说是百家讲坛的功劳。 那易中天的火到底是因为什么?难道是他长得有风度,很儒雅,口才好,懂得说大白话。当然都不是。这些都是表面现象。 易中天的出名要感谢中国文化长久以来生生不息的文学魅力,刘心武揭红楼火了,易中天品三国火了。四大名著的魅力放在任何时代任何人群心中,都是中国文化的灯塔式标志。老百姓口耳相传的东西而最后又能一代一代传下来的,你说它的生命力有多强,基础有多厚实?现在的什么红学研究会、三国研究会,不正是因为这些所谓的“研究学者”们发现了这些文化精华在老百生和人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么。因为老百知道一个最简单的道理:好东西不能丢。 戏说的电视剧给了阎崇年一个广大的平台,让他可以“正说”,如果没有戏说,谁又会理会正说呢?其实他讲的都是一些简单的历史,史书上白字黑字写的清清楚楚的,但有意思的是,“正说”系列图书的走红却不是因为人们想知道历史的真实是什么样,而是想知道戏说的是不是真实的历史。谁让老百生实诚呢?说是戏说了,还是愿意相信。 关于三国的电视剧电影却没有什么“戏说”在里面,都是从原著中公公正正改编来的,甚至书中的对话都照搬不动。但三国没有戏说么?其实罗贯中就是一个最大的戏说者。《三国演义》的故事又有哪一个是真实的历史史实呢?人们对三国演义的故事早已是耳熟能详,可是真正的三国历史,又有几个人知道呢?电视剧为“正说”清朝历史提供了舞台;四大名著本身就已经在200多年前为今天的“拔乱反正”三国历史留了话柄了。中国老百生都200多年的时间不知道真相是什么了,能不急么,他们都有知情权啊。易中天满足了他们的权利,就像古希腊神奇里的点灯人,你就他能不火吗? 易中天个人播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ttp://blog.sina.com.cn/m/yizhongtian
2023-07-25 02:17:215

谁是《百家讲坛》最有人气的主讲人?

一个以文化人、历史专家、教师为主的《百家讲坛》在娱乐当道的年月里成为热门节目,到现在,在《百家讲坛》推出过讲座的人已超过了20位,这些人在上“讲坛”前,影响力只限于小圈子里,但在央视走了一遭,他们名气爆增,成为公众眼中的明星。他们能走红,除了央视这个造星平台外,他们所具有的独特气质才是成为观众 追捧的主要原因。   最投入——孙丹林   孙丹林是渤海大学的客座教授,主要研究中文。文史不分家,研究历史也成为孙丹林教授的爱好。孙丹林教授分析了《百家讲坛》之所以得到众多观众的青睐的原因:《百家讲坛》充当了桥梁,真切地拉近了专家学者和普通百姓之间的距离,专家学者的灵活讲述,加上电视手段的运用,让《百家讲坛》这个安静的节目成了观众收视的一匹黑马;另外,《百家讲坛》使一些原来只在书斋里传播的文化和观点,与普通百姓见面了,百姓也非常渴望得到这方面的知识和信息。   孙丹林在《百家讲坛》讲过陆游、讲过唐伯虎,会时不时蹦出一些“帅呆”、“酷毙”等新潮词汇。当他讲到陆游钗头凤的经过时,连一些观众都被他讲哭了。   最洒脱——孔庆东   孔庆东,北大教授。祖籍山东,系孔子第73代直系传人。1983年自哈尔滨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钱理群先生的开山硕士、严家炎先生的博士,主攻现代小说与武侠小说,语言驾驭出色,文章不仅生动有趣且愤世嫉俗。出版:《北大往事》《青楼文化》、《井底飞天》、《金庸侠语》、《空山疯语》等。他那种差不多是与生俱来的幽默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孔庆东说起金庸小说基本可以不看讲稿,凭他不凡的经历和独特的思考方式,有人甚至戏言孔庆东是“北大的马克.吐温”。   最具人气——易中天   易中天,1947年生,湖南长沙人,198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现任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长期从事文学、艺术、美学、心理学、人类学、历史学等多学科和跨学科研究,著有《<文心雕龙>美学思想论稿》《艺术人类学》等。近年撰写出版了《帝国的惆怅》以及“易中天随笔体学术著作.中国文化系列”四种:《闲话中国人》《中国的男人和女人》《读城记》《品人录》等。   易中天,这个具有八卦精神的教授用一种平民化的方式在电视上讲起了历史故事,让他迅速成了“超级教授”,并已有了庞大的“易粉”群。   最争议——刘心武   刘心武,四川成都人,当代作家。先后担任北京第13中学教师、北京出版社编辑。近作长篇小说《钟鼓楼》标志着创作的新高度。刘心武擅长青年题材,把塑造人物同对生活思考的抒情议论结合,是他小说的艺术特色。   刘心武揭秘《红楼梦》”一出,“红学家”一片哗然,认为他创出的“秦学”属于歪门别道,但在争议声中,刘心武主讲节目的收视率却节节高升。   最另类——纪连海   纪连海是北师大二附中的高级教师、学科带头人,长期从事历史教学工作,算是一位“教书先生”。在央视节目《百家讲坛》上说清史。   纪连海的另类首先是身份,他不是专家、教授,而只是一名普通的高中历史老师,而他的讲座风格也另类,看他的节目,跺脚、拍桌子、双手颤抖是常见的事情。   最幽默——金正昆   金正昆,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外交学系主任,礼仪与公关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主要从事外交学、传播学、礼仪学研究。已出版专著、教材12部,发表文章近百篇,共350多万字。是国内知名礼仪专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等多所院校兼职教授,政府多部门顾问。   金正昆是礼仪与公共关系专家,所有听过金正昆讲座的人都会用幽默来形容他的说话风格,无论是在教室还是在演播室,笑声总是充满他发言的全过程。   最关键——阎崇年   阎崇年,1934年4月生,山东省蓬莱市人。北京社会科学院满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北京满学会会长。研究满洲史、清代史,兼及北京史。在《百家讲坛》播讲过《清十二帝疑案》和《明亡清兴六十年》。   2004年5月,《百家讲坛》从北京市社科院找来了阎崇年讲清史,此前这个“讲坛”的收视一直不温不火,但阎崇年来了后立马扭转局面,节目开始渐渐走上正轨。   最悬疑——毛佩琦   毛佩琦,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原国家文物局文物出版社副社长;北京大学明清研究中心 研究员;中国明史学会常务理事;北京郑和下西洋研究会副理事长;北京吴晗研究会副会长;长期从事中国古代史明史、文化史、社会生活史研究,发表论文60余篇。   主要著作有:《明成祖史论》、《永乐皇帝大传》、《郑成功评传》、《明清行政管理制度》、《中国明代政治史》(合著)、《中国明代军事史》(合著);主编有:《岁月河山—图说中国历史》、《岁月风情—中国社会生活史》、《十大后妃》、《百卷本中国通史??明史10卷》、《中国社会通史?明代卷》、《中国状元大典》、《四库全书大辞典?史部》等。最新出版著作:《毛佩琦细解明朝十七帝第一部》 。   毛佩琦《百家讲坛》主讲的“明十七帝疑案”,收视率排名位于去年《百家讲坛》所有讲座的第二位,明朝的悬疑故事在他口中一一破解,也掀起了民间“明史热”。   最严谨——马瑞芳   马瑞芳,著名学者、作家,1942年生于山东青州,1965年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现任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古代文学学科学术带头人。2005年初,山东大学的马瑞芳教授在CCTV-10《百家讲坛》开讲《说聊斋》,她以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活泼的叙事方式赢得社会各界观众的广泛欢迎。   马瑞芳讲聊斋吸引观众注意,靠的是她严谨的治学态度,她曾20多年考察蒲松龄的生平,并沿蒲松龄青年时的“南游”路线考察,有关《聊斋》的趣事就是这么被发掘出来的。   最学术——王立群   王立群,1945年生,山东新泰人。1982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当时称“河南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现任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古典学博士生导师、中国《史记》研究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山水游记研究和《文选》研究两个方面。王立群走入《百家讲坛》,以他的“汉代风云人物”系列《项羽》、《吕后》,赢得满堂喝彩。   王立群和易中天都讲过汉代人物,而作为河南大学教授的王立群所讲内容更有史学家风范。他在节目中显得内敛,所讲内容考据严谨,每堂课结束后都令人感觉回味无穷。
2023-07-25 02:17:361

对严嵩,我们应该怎样评价?

严嵩的死,让我想起了另一个人,他就是岳飞。岳飞的死,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天字第一号的大冤案。其让后人之痛心疾首,一如明代诗人文征明的《满江红》所说:“最无辜堪恨更堪怜,风波狱!”然而岳飞曾经是极受信任和器重的,宋高宗赵构甚至对他说过“中兴之事,一以委卿”的话,还对王德等人说“听飞号令,如朕亲行”。所以文征明才说:“慨当初,依飞何重,后来何酷!”这就和严嵩不乏相似之处。严嵩最得宠的时候是很风光的。因为年纪大,嘉靖特许他乘肩舆出入紫苑,还为他修办公室,每天赐御膳,赐法酒。最后呢?寄食墓舍以死,也就是睡在坟场里,靠人家上坟的供品过日子。岳飞和严嵩在皇帝那里所受的“两重天”待遇,真是何其相似乃尔! 或许有人会说,你怎么能拿严嵩和岳飞比?一个是公认的大奸臣,一个是公认的大忠臣。一忠一奸,泾渭分明;一功一罪,天壤之别!这当然不错。但我们要问:奸臣就可以冤枉么?坏人就该冤死么?罢免(后来又抄家)严嵩,处死严世蕃,固然是实现了“实质正义”,然而这种正义如果要靠不正当的手段来实现,那就只能叫做“荒唐的正义”。我在《帝国的惆怅》一书中,使用的就是这个标题。 正义要靠非正义的手段来实现,这种荒唐的事情只可能发生在荒唐的时代。不过,即便在那个荒唐的时代,也有很多人不以为然。张居正在主修《世宗实录》时就说,严世蕃是该杀的,但罪名应该定为“奸党”而不是“反贼”。其实,就连说严嵩父子是“奸党”,也是冤枉的。他们两个恶贯满盈不假,对皇帝却是忠心耿耿。我们知道,嘉靖皇帝为了长生不老,是要亲自炼丹的。丹炼好以后,要找人吃一下,试一试。谁试呢?严嵩。严嵩多大年纪呢?七八十岁。然后吃下去还写实验报告,说什么臣夜服仙丹一丸,浑身燥热,痛下淤血二碗云云。这正是铅汞中毒的症状。一个七八十岁的老人,心甘情愿的充当皇帝实验室的小白鼠,你还说他是奸臣?所以,严嵩只能算是“奸贼”,不能算是“奸臣”,更不是“奸党”。 实际上严嵩原本也是“正人君子”。《明史》说他身材高大,眉目清朗,声音洪亮,才华横溢,名重一时,初入官场时也还正派,能和其他大臣一起反对嘉靖的胡作非为。但是,自从嘉靖皇帝发过一次“雷霆之怒”后,严嵩身上原本不多、却好歹还有的那么一点“正义感”,就荡然无存了,他也从此踏上了媚上、邀宠、弄权、谋私的不归之路。可以说,严嵩这个“奸臣”,其实是嘉靖“培养”出来的。 那么,嘉靖这个混账皇帝,又是谁“培养”出来的?何况中国古代的皇帝,又有几个不混账呢?只不过混账的程度各有不同罢了。还说岳飞这个案子。岳飞的死,在民间常常是归咎于秦侩之罪的,但史家却另有说法。许多历史学家都指出,大宋一朝,原本有一个比较好的传统,就是不妄杀重臣;岳飞以前,也不曾有一位大将被杀。秦侩胆敢破此先例,谋杀岳飞,没有高宗的默许,几乎就不可能。至少,也是投其所好。文征明说得好:“彼区区一侩亦何能?逢其欲。”也就是说,秦侩那贼,不过算准了皇帝的心思而已! 同样,严嵩干了那么多坏事,没有嘉靖的纵容,也不可能。不要以为嘉靖在西苑炼丹就两眼一抹黑了。实际上就连一只苍蝇从朝堂飞过,他都知道,怎么会不知道严嵩都干了些什么?不过睁只眼闭只眼,甚至有意放纵罢了。等到不想放纵时,他自有办法对付。所以,严嵩混账是因为嘉靖混账,秦侩丑恶是因为赵构丑恶。皇帝,是所有这一切的罪魁祸首。 但你不能说皇帝就天生混账,皇帝的混账也是被“培养”出来的。谁的“培养”?帝国制度。前面说了,秦侩谋杀岳飞,是看准了高宗的心思。什么心思呢?“徽钦既返,此身何属!”也就是收复了中原,迎回了钦宗(其时徽宗已死),赵构就得让出皇位来。为了保住皇位,他就不能把仗打得太大,也只能向敌人曲膝求和,甚至帮敌人除掉岳飞。“千载休谈南渡错,当时自怕中原复。”这,也许就是他默许甚至暗示秦侩杀掉岳飞的原因之一。 其实宋高宗也好,明嘉靖也好,如果不当皇帝,也未必就有多坏。靖康之难时,当时还是康王的赵构,也曾有过“慷慨请行”赴金人军营谈判的壮举,而且表现还不俗。嘉靖的个人素质也不差,至少是个明白人。但是一当皇帝,就对不起了,既没有是非,也不讲道理。“尽忠报国”如岳飞,“贪赃枉法”如严嵩,在他们眼里并没有什么两样,都是想用就用想杀就杀的。原因和道理也很简单,就因为他们是皇帝。 从这个意义上讲,混账和丑恶的就不是嘉靖和赵构,而是皇帝制度。或者说,嘉靖混账,是因为皇帝制度混账;赵构丑恶,是因为皇帝制度丑恶。正因为这个制度是混账和丑恶的,所以,就连皇帝本人,也未必都有好结果。黄仁宇先生就说,他《万历十五年》一书中所涉及到的人物,从权臣到名将,从清官到太监,从贵妃到皇子,其“最后的结果,都是无分善恶,统统不能在事业上取得有意义的发展,有的身败,有的名裂,还有的人则身败而兼名裂”,包括皇帝,也不例外。显然,制度才是问题所在,皇权才是万恶之首。 所以,我觉得对于历史人物,确实要有“历史之同情”,要看到他当时的那些处境和原因。最后我们得出的结论,也不应该是个人品质的优劣,而是制度的问题。简单地把历史人物分为好人和坏人、善人和恶人、君子和小人,是没有意义的。人性中不会纯粹是善,也不会纯粹是恶。坏人也有好心,恶人也有善意,小人也曾想做君子。我们要弄清楚的,就是这些原本也有好心和善意的人,是怎么变坏变恶的,如果有此可能的话。
2023-07-25 02:17:431

急求易中天的全面资料

易中天:1947年生,湖南长沙人,198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现任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长期从事文学、艺术、美学、心理学、人类学、历史学等多学科和跨学科研究,著有《〈文心雕龙〉美学思想论稿》、《艺术人类学》等著作。近撰写出版了“易中天随笔体学术著作·中国文化系列”四种:《闲话中国人》、《中国的男人和女人》、《读城记》和《品人录》。 名人姓名:易中天 出生年代:1947 名人职称:现任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名人国家:中国相关介绍: 易中天,1947年生,湖南长沙人,198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现任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长期从事文学、艺术、美学、心理学、人类学、历史学等多学科和跨学科研究,著有《〈文心雕龙〉美学思想论稿》、《艺术人类学》、《黄与蓝的交响——中西美学比较论》(与邓晓芒合作)等著作。近年撰写出版了“易中天随笔体学术著作·中国文化系列”四种:《闲话中国人》、《中国的男人和女人》、《读城记》和《品人录》以及《帝国的惆怅》等。 易中天忙啊,约他采访要抢时间,听他讲座还要抢座。从去年年底开始录制百家讲坛的《易中天品三国》,每个月易中天都得从厦门到北京来,至少一次,他说自己现在已经是超负荷运转了。问他打算怎么减压,他笑说“少点采访就可以了”。昨天易中天就不歇气地录了两个小时的节目,讲的是《隆中对策》和《江东基业》。下午1时起开始录节目,演播室里早坐满了听众,看得出有不少是资深的老听众,面包加矿泉水的中午饭都在演播室外面打扫了,他们说踩着点儿来肯定就没座了,最少要提前半个小时。 易中天的招牌是他的俏皮话,简直是在讲座里呼呼地往外冒。昨天他讲刘备请出了诸葛亮,“刘备对诸葛亮的好,好到让关羽和张飞觉得,就像老鼠爱大米。”又举《三国演义》里鲁肃找刘备要荆州的情形,刘备装哭,你猜他怎么学鲁肃:“鲁肃说,你不要哭嘛,不要哭,我这有餐巾纸。”录节目的时候他都带稿,但是很少看。问他,这些俏皮话之前打了底稿的?他说稿子是以后出书用的,俏皮话可是现场冒出来的。 易中天以前说过,“学者和电视台的对接,做好了是‘双赢",学术扩大了传播范围,电视提高了文化品位;做坏了就是‘双输",学术失去了自身品质,电视失去了广大观众。”一个麻烦事,不是每个学者都有“镜头感”。第一次上电视时,他紧张吗?“紧张什么?跟在课堂上讲课一样,我根本不觉得有个电视镜头在那儿对着我。” 易中天的讲座应该叫“品座”,因为去年他讲了“品读汉代风云人物”,今年又要讲一年的“品三国”。三国的历史老百姓更熟悉,听众更多,也更难讲,从他讲座的框架上就能看出来,“品读汉代风云人物”的品法就是品人,而三国,他发明了一个以人物、事件和问题为线索的所谓“三维”品法。另一个难处是,红脸的关公白脸的曹操,“三国演义在人民群众中的民间形象要大于历史形象,在我们试图还原历史形象时,很多人在情感上很难接受。”比如他把曹操称为“可爱的奸雄”,又认为“对于三国来说形象最离谱的是诸葛亮”。 目前他的俏皮话惹出的最大争议是“空城计的发明权”。在“品三国”的第一讲里,易中天说在《三国演义》里面曹操被诸葛亮抢走了空城计的“发明权”,立即受到质疑:先是有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周振鹤先生在上海的《青年报》发表谈话,说“历史上不曾有过‘空城计",所以谈不上谁发明”,又有一位名叫“红茶杨威利”的网友在百度的“易中天吧”上发了一篇《空城计与易教授》的帖子,认为三国时期既有“空城计”又有“空营计”。“空城计”是文聘对孙权使的,“空营计”是赵云对曹操使的,而曹操的那个故事“并不是什么空城计,最多也只是一个空营计”。前者批评他“一个研究文学的人去讲历史,当然免不了破绽百出。”后者则断定“明显易教授没有仔细地读过三国志。”很遗憾,易中天的态度不是深具炒作价值的骂嘴架和打官司,他把辩解都写在新浪网的博客上,题目叫《心平气和说空城》。 对历史的细枝末节或对分歧的意见都没有穷追猛打的必要。上周六易中天到北京图书大厦签售《易中天品读汉代风云人物》,一个读者说,曹操的生年历史上没有定论,问他是否有兴趣研究一下,他的回答是:“只要差不多就好,曹操到底是66岁、65岁还是64岁,对于这个人物性格的分析和历史的评价不起到决定性的影响。这不重要,对历史问题我主张‘抓大放小"。” 如果了解三国历史不仅仅满足于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或袁阔成的评书的话,易中天说“我讲的东西都在那些小字里面”。那些“小字”指的是《三国志》的“注解”。 昨天易中天还有个重要的活动是和“意粉”们的见面会,“意粉”是易中天迷的谐称。上周六签售的时候,百家讲坛的制片人万卫说,“我们不会拿学者造星的。”易中天随即加上了一句:“万一造出来了,也是一不小心。”百度贴吧里,有两个在《百家讲坛》讲座的有自己的Fans区,一个是“阎崇年吧”,另一个是“易中天吧”。学者成为时代造就的明星,影响很好,比如连“意粉”们都深受易中天“少点采访”的主张,本来记者事先和他约好同赴聚会,但最后他婉言转达了“意粉”们的意思,不希望媒体报道,“他们说只要默默地支持我就好。” 生活中的易中天 易中天“大话三国” “司马懿自己打马上前,大为惊诧,说牛鼻子老道搞什么搞?城门大开,他开Party啊。于是撤军。” “曹操说好你个魏种啊,你也背叛我,你有本事跑到天涯海角,北边有本事你跑匈奴去,南边有本事你跑到越南去,你只要跑不了那么远我就要把你抓回来,绝饶不了你。” “估计(曹操的)老丈人也不敢嫁,丁夫人也不肯嫁,也没人敢娶,你说谁敢娶阎王的前妻?” “这个时候的曹操因为刚刚出道,二十岁还不太懂得官场,是个生瓜蛋子。以为他当了一个副县级的公安局长就怎么了不起了,他放出话来谁敢违令格杀勿论,结果蹇图这个大尾巴狼撞上来了,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只好硬着头皮把他打死。” “袁术以为皇帝的称号就像现在我们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商标一样,要抢先注册,他以为他抢先注册了皇帝的商标别人就不能把他怎么的了,没想到他反而成了‘众矢之的"。” “(曹操)长期行军打仗,对女人也不能讲究,只能将就!” “袁绍拿着玉玺——可能是它自制的——对曹操说:‘哥们儿,干吧……"”
2023-07-25 02:17:514

从哪个朝代开始有衙役的 实行的是什么编制

称呼有胥里(乡里小吏);胥役(胥吏与差役););胥祝(司祭的小吏);胥耆(老吏);胥师(管市场的小吏)胥吏http://www.my285.com/gdwx/sw/mydfl/018.htm漫谈<<水浒传>>中的胥吏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0b8c270100apzd.html明清时代在衙门里做事的人,有官,有僚,有吏。官就是正职,即长官;僚就是副职、佐贰,即僚属;吏就是办事员,即胥吏。官和僚都是官员,有品级(比如知县正七品,县丞正八品,主簿正九品),叫“品官”。又因为自隋以后,官和僚都由中央统一任命,因此也叫“朝廷命官”。吏则“不入流”,由长官自己“辟召”,身份其实是民。也就是说,官僚都是“国家干部”,吏却只好算作“以工代干”。他们是官府中的“服役人员”,其身份与衙役(更夫、捕快、狱卒之类)并无区别,只不过更夫、捕快、狱卒或服劳役,或服兵役,胥吏则提供知识性服务而已。因此胥吏地位极低(常被呼为“狗吏”),待遇也极低(往往领不到薪水)。此外,还有一条规定,就是胥吏不能当御史(监察官),也不能考进士。官和吏,就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了。不过胥吏的地位虽然低,政治影响却大,因为国家事务,尤其是地方行政,实际上是靠胥吏来处理的。进士、翰林出身的“官”们,“学问”虽好,能力却很可疑。他们往往不屑于(其实也未必能)处理繁琐的具体事务。“吏”却是这方面的专门人才。而且,由于胥吏没有别的出路,无法像官那样步步高升,也就更加努力地把自己打造成“专门人才”,并在执法领域“大显身手”。结果,在处理国家事务和地方行政时,官是外行,吏是内行。外行虽然在名义上领导内行,内行却可以在实际上糊弄外行。要知道,帝国的政策和法令往往都是些“原则性意见”,是用漂亮的文言文写成的,因此是含糊其辞和语焉不详的,具体尺度全靠执行者掌握。官们既然不懂行,则升迁的快慢,处分的轻重,赋税的多少,工程的增减,便都由吏们说了算,或者被胥吏牵着鼻子走。所以,明末的顾炎武,便说当时的情况是“百官者虚名,而柄国者吏胥也”。清末的郭嵩焘,也说有清一代是“与胥吏共天下”。一个王朝的政治,如果居然实际上是由一大批永无出头之日的办事员(胥吏)来操纵的,那光景大约意见可想而知。参考资料:易中天 《帝国的惆怅》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7269666.html?si=1
2023-07-25 02:17:581

求书~偏历史类或者财经类的

《晋书》《旧唐书》《资治通鉴》《史记》《历史是什么玩意》《民国就是这么生猛》《全球通史》 《中国最有名的100位帝王》 <明朝那些事儿>《夜宴:浮华背后的五代十国》《 原来这才是春秋》《 战国那些事儿》《 流血的仕途》《两宋风云》《中国人史纲》《历史的尘埃》《沉痛的转身——晚清文人实录》《铁血强宋》《世界史纲》《世界上下五千年》《中国上下五千年》《正说清朝十二帝》《从黎明到衰落》《二十四史》《1421,假如历史可以重来》《 如果那时宋朝》 《革命逸史》《细说三国》《细说元朝》《西方哲学史》 《罗马帝国衰亡史》 《帝国的终结》《帝国的惆怅》《资本论》《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等
2023-07-25 02:18:063

宋江活捉高俅后最理想的处置方法是什么

﹣和梁山有血仇的扈三娘为何要嫁给王英﹣掀开潘金莲的尸布:里面肉体无头也无心﹣假如宋江暴毙 谁会是梁山的第一接班人 决定要放的是宋江。想当时宋江一定很为难。他夹在山寨与朝廷之间,左也不是,右也不是;手里捏着高俅这个活宝贝,杀也不是,放也不是。所以,宋江虽然大获全胜,心情却很沉重,忧心忡忡,一脸的难色。 因此,我很想替宋江拿个主意。 办法也无非三条: 杀,放,不杀也不放。 杀了高俅,自然大快人心。林冲(还有杨志、鲁智深)不用说,武松、李逵、刘唐以及三阮,也一定拍手称快、喝彩叫好。投反对票的,除高俅自己,不大会有别人。但站在宋江的立场上,为他所谓“招安大事”计,却是不杀为好。宋江是铁了心要投降的。为了投降,他只想把事情闹大(闹大了才能引起注意,也才好和朝廷讲价),却不想和朝廷闹翻(闹翻可就没戏了)。所以,他可以大败官兵,也可以杀个把芝麻小官,甚至不大不小的官,比如曾是蔡京门人的华州太守贺某等等,却杀不得高俅。高俅不比别人。他不但是当朝太尉,而且是天子宠臣。杀了高俅,就等于是和朝廷翻脸,和皇上翻脸。这个脸,宋江翻不起。 于是宋江便把高俅放了。依宋江的一相情愿,原本是指望高俅能在皇上面前为他说项的。宋江深知,他能不能投降,关键不在自己,而在朝廷,更在皇上。然而,作为先前的“猥琐小吏”,此刻的“犯上草寇”,他根本就没有资格和那“至尊天子”说上话。他的种种想法、愿望、要求,包括投降的乞求,都不可能直截了当地“上达天听”,而只能通过高俅之流来“中转”。这就是宋江决计要放高俅回去的根本原因。可惜,高俅是个小人。根本不讲诚信,还使了不少坏,害得宋江“竹篮打水一场空”。 其实,宋江应该知道高俅是什么货色,也应该知道高俅那厮根本就靠不住。因此他的做法,应该是把高俅当作可居的奇货和讲价的筹码扣在梁山,不杀也不放。也不光是留做人质,而是要他不断地写信给皇上,催皇上快快派人来招安。如果不写呢?对不起,那宋某就只好请林冲兄弟来和太尉大人说话了,就像当初对宿太尉所说的那样:“只怕弟兄们惊了太尉。”对宿太尉那样的“清官”尚且可以连哄带骗,高俅这混蛋为什么就吓他不得? 甚至在我看来,宋江还可以动点“真格的”,比如让林冲隔三岔五来臭骂一通,或者狠揍一顿(只是不可往死里打)。这既可以让林冲出出气,也能逼高俅就范。那皇帝老儿原本对高俅就言听计从,又耽心高俅小命难保,自然会乖乖地下诏招安,还得客客气气地恭请宋大人下山。如果三番五次都弄不来一纸诏书,则证明该“奇货”已毫无利用价值,那就交给林冲发落好了。送给林冲的这份人情,比招待高俅的几顿酒肉值钱得多。 那么,倘若那厮果真弄来了招安诏书,又怎么办呢?也不妨碍林冲报仇雪恨。因为这时高俅已毫无用处,留下来只能是一个祸害。他会到皇帝那里搬弄是非不说,宋高两人同朝为官,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有这么一段“过节”,岂非说有多尴尬就有多尴尬?再说了,这种祸国殃民的东西,留他作甚?因此不妨过河拆桥,卸磨杀驴,在招安天使将到未到之际,结果了他。朝廷来人问起时,宋江可以双肩一耸两手一摊,对不起得很,天使晚来一步,高大人一片孝心匆匆忙忙见老祖宗去了。至于死因嘛,尽管随便编: 失足落水啦,忽染暴疾啦,有的是说法。宋江身边有个诡计多端的吴用,何愁做不了这点手脚?又有个“神医安道全”,自然不难出具全套“医生证明”。反正这时生米早已煮成熟饭,朝廷也无可奈何,总不能因此而收回成命吧?自古道,君无戏言,何况那“君”又是昏君,好糊弄得很。此计的关键是掌握好时间,必须是招安天使“将到未到”之际,早了晚了都不合适。 这无疑是最好的一个办法: 既不耽误招安(没准还能加快),又不妨碍报仇(顶多拖上几天);既不悖于“忠”(替皇上除了奸臣),又不碍于“义”(让弟兄出了恶气)。忠义双全,一举两得,好极了,妙极了,简直OK顶呱呱! 可惜,这个办法也是不灵的。 不灵的原因,是宋江做不来。也不是做不来,而是不能做。如果梁山寨主是高俅,用不着咱们出这馊主意,他早就这么干了。然而宋江不行。因为高俅是小人,宋江是君子。小人可以无恶不作,君子却须正大光明,这样的诡计,如何使得?宋江倘若果真做出这种两面三刀的勾当,他在弟兄们面前,将是一种什么样的形象?使不得,万万使不得。 然而反过来一想,似乎又不对。想当初,宋江为了赚秦明上山,拉卢俊义下水,什么狠毒之计没用过?卢俊义差一点掉了脑袋,秦明则被整得家破人亡,还连累了不少无辜平民,正所谓“只为一人归水浒,致令百姓受兵戈”,宋江却并无愧疚,众人也说他是“义气深重”。这可真是咄咄怪事!莫非对自己弟兄(还有无辜百姓)就可以“使坏”,对高俅那样的混蛋反倒应该“行善”? 这已是另外一个话题了,还是以后再说!摘自《帝国的惆怅》
2023-07-25 02:18:371

乾隆的父亲是谁

是雍正皇帝,在雍正没有当皇帝时,其爵位是和硕雍亲王,所以有时是其未登基之前的称谓.
2023-07-25 02:18:4616

品三国每一集大概讲什么

易中天品三国剧集简介 《易中天品三国》还原真实曹操,替周瑜辩诬,正说诸葛亮,重评司马懿。纵论天下,闲话三分。细品是非功过,总结成败得失。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将以故事说人物,以人物说历史,以历史说文化,以文化说人性。纵论三国天下大事,细品英雄成败得失。易中天品三国目录2007年03月25日 星期日 上午 07:41易中天品三国一共四部 每部12集 共48集 《易中天品三国》第一部《魏武挥鞭》共12集 易中天品三国01_大江东去 易中天品三国02_真假曹操 易中天品三国03_奸雄之谜 易中天品三国04_能臣之路 易中天品三国05_何去何从 易中天品三国06_一错再错 易中天品三国07_深谋远虑 易中天品三国08_鬼使神差 易中天品三国09_一决雌雄 易中天品三国10_胜败有凭 易中天品三国11_海纳百川 易中天品三国12_天下归心 《易中天品三国》第二部《孙刘联盟》共12集: 易中天品三国13_青梅煮酒 易中天品三国14_天生奇才 易中天品三国15_慧眼所见 易中天品三国16_三顾茅庐 易中天品三国17_隆中对策 易中天品三国18_江东基业 易中天品三国19_必争之地 易中天品三国20_兵临城下 易中天品三国21_临危受命 易中天品三国22_力挽狂澜 易中天品三国23_中流砥柱 易中天品三国24_赤壁疑云 易中天品三国》第三部《三足鼎立》共12集 易中天品三国25_半途而废 易中天品三国26_得寸进尺 易中天品三国27_进退失据 易中天品三国28_借刀杀人 易中天品三国29_命案真相 易中天品三国30_夺嫡之争 易中天品三国31_乘虚而入 易中天品三国32_蜜月阴谋 易中天品三国33_白衣渡江 易中天品三国34_败走麦城 易中天品三国35_夷陵之战 易中天品三国36_永安托孤 《易中天品三国》第四部《一统归晋》:易中天品三国37_非常君臣 易中天品三国38_水火不容 易中天品三国39_曹丕篡汉 易中天品三国40_孙权称帝 易中天品三国41_上书北伐 易中天品三国42_街亭大战 易中天品三国43_痛心之失 易中天品三国44_诸葛归仙 易中天品三国45_邓艾灭蜀 易中天品三国46_司马代魏 易中天品三国47_进攻吴国 易中天品三国48_三国归晋[大结局] 易中天:1948年生,湖南省-长沙市人,198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现任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长期从事文学、艺术、美学、心理学、人类学、历史学等多学科和跨学科研究,著有《文心雕龙美学思想论稿》、《艺术人类学》等著作。近撰写出版了“易中天随笔体学术著作·中国文化系列”四种:《闲话中国人》、《中国的男人和女人》、《读城记》和《品人录》。2005年起开始在CCTV-10百家讲坛节目里讲解历史,因其白话式的幽默分析,受到追捧。最新两本书《帝国的惆怅》和《易中天品评汉代风云人物》也是异常大卖。2006年开始制作《易中天品三国》。后因《三联生活周刊》封面标题,而享有了“学术超男”的称号。去年易中天做客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了“汉代风俗人物”系列讲座。他独辟蹊径,“妙说”历史,巧妙地运用“俗不可耐”的语言、声情并茂的表演,有趣地还原了历史的本来面目。在网上找到了易中天先生在百家讲坛的韩信系列讲词,真是佩服,平常一段史从他口中出来俨然活灵活现一般,象评书一样绘声绘色,又象电影剪辑精练流畅。例如那段韩信投项羽“无所知名”后改投刘邦,在军中当“接待”,因违反军纪险些被杀一段:韩信终于成为一个英雄是遇到了一个时势,就是时势造英雄,秦代末年,天下大乱,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四面八方的英雄豪杰在陈胜吴广的带动下,全部站出来,和暴秦进行斗争,这个时候韩信的家乡同样发生了起义,项羽的叔叔项梁拉起来了一支义军,于是韩信“仗剑从之”,就是拎着他的宝剑参军了,参军以后先跟着项梁,后来又跟着项羽,但是项羽不重视他,这个时候韩信的情况司马迁用四个字进行概括,“无所知名”,这个时候他还没有什么名气,在项羽那儿他觉得没有发展前途,于是投奔刘邦,刘邦让他当什么呢?当个连敖,连敖就是接待员,公关先生,韩信这个人长得比较体面,是一个帅哥,做做接待工作还是不错的,这个时候的状态也是四个字,“未得知名”。那么有一次韩信就犯了军法,和几个同事都犯了军法,依法当斩,一个个拉出来杀头,一二三四五六七,一口气杀了十三个,轮到韩信了,把韩信叫出来,要杀他,韩信这时候一抬头看见了一个人,这个人叫做夏侯婴,夏侯婴是什么人?夏侯婴是刘邦的哥儿们,从小就跟刘邦一起的,跟刘邦一起起义,以后当了刘邦的太仆,太仆这个东西翻译过来就是车夫,给刘邦驾马车的,但是你要知道,当时的这个制度,这个皇帝的太仆是部长,是部长级的官员,那么刘邦当然现在不是皇帝,他是一个诸侯王,这个太仆少说也是副部级了,韩信看见夏侯婴了,韩信就大喊一声说,我们大王不是想得天下吗?为什么要杀英雄好汉?夏侯婴说,咦!怎么还有这样的人啊?过来。司马迁用了六个字,“壮其貌,奇其行”。一看,呀!一表人才,跟他谈谈话,头头是道,不杀了,向萧何推荐,发现一个人才,又给他换了一个位置,叫做治粟都尉,相当于司务长,所以韩信他参加工作以后,也是郁郁不得志,先做侍卫官,再做接待员,再做司务长,都是不能施展自己的才华。那么韩信又是什么样的原因使他转变了命运呢?使他成为了西汉初年的风云人物呢?三国是一个风云变幻,沧海横流,英雄辈出,令人神往的时代,不知多少盖世英雄在那里大显身手,叱咤风云,正可谓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曹操就是其中一位影响历史进程的重要人物。他生前威震天下,他死后骂名最多,有人说他是英雄,有人说他是奸雄。 在历史的记载中,为什么他的所作所为总是自相矛盾,众说纷纭?曹操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在他前期有着什么样的功过得失?易中天教授将从平民角度为您解读。 易中天作品全集 →品三国 ·《易中天品三国》(一)大江东去 ·《易中天品三国》(二)真假曹操 ·《易中天品三国》(三)奸雄之谜 ·《易中天品三国》(四)能臣之路 ·《易中天品三国》(五)何去何从 ·《易中天品三国》(六)一错再错 ·《易中天品三国》(七)深谋远虑 ·《易中天品三国》(八)鬼使神差 ·《易中天品三国》(九)一决雌雄 ·《易中天品三国》(十)胜败有凭 ·《易中天品三国》(十一)海纳百川 ·《易中天品三国》(十二)天下归心 ·《易中天品三国》(十三)青梅煮酒 ·《易中天品三国》(十四)天生奇才 ·《易中天品三国》(十五)慧眼所见 ·《易中天品三国》(十六)三顾茅庐 ·《易中天品三国》(十七)隆中对策 ·《易中天品三国》(十八)江东基业 ·《易中天品三国》(十九)必争之地 ·《易中天品三国》(二十)兵临城下 ·《易中天品三国》(二十一)临危受命 ·《易中天品三国》(二十二)力挽狂澜 ·《易中天品三国》(二十三)中流砥柱 ·《易中天品三国》(二十四)赤壁疑云 ·《易中天品三国》(二十五)半途而废 ·《易中天品三国》(二十六)得寸进尺 ·《易中天品三国》(二十七)进退失据 ·《易中天品三国》(二十八) 借刀杀人 ·《易中天品三国》(二十九)命案真相 ·《易中天品三国》(三十) 夺嫡之争 ·《易中天品三国》(三十一)乘虚而入 ·《易中天品三国》(三十二)蜜月阴谋 ·《易中天品三国》(三十三)白衣渡江 ·《易中天品三国》(三十四)败走麦城 ·《易中天品三国》(三十五)夷陵之战 ·《易中天品三国》(三十六)永安托孤 ·《易中天品三国》之 拷问易中天 ·《易中天品三国》之 易中天面对面
2023-07-25 02:19:115

《百家讲坛:这张魔鬼的床》揭密的是哪十大主讲人?在天津上市了吗?

孔庆东,北大教授。祖籍山东,系孔子第73代直系传人。人称“北大醉侠”。 1964年生于哈尔滨,1983年自哈尔滨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后师从于北大中文系的两位名师:是钱理群先生的开山硕士、严家炎先生的博士,现任北大中文系副教授,主要从事现当代小说戏剧研究和通俗文学研究,兼及思想文化批评。语言驾驭出色,文章不仅生动有趣且愤世嫉俗。著有:《47楼207》、《谁主沉浮》、《青楼文化》、《超越雅俗》、《井底飞天》、《金庸侠语》、《空山疯语》、《独立寒秋》等。他那种差不多是与生俱来的幽默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于丹,是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教授,影视传媒系主任,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助理、中国古代文学硕士、影视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专业方向:广播电视媒介学。现为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视协高校艺术委员会秘书长、中国视协理论研究会特邀研究员、中央电视台研究处客座研究员、中国新闻研究会、中广学会主持人研究会、中广学会法制节目委员会常务评委、澳大利亚新闻集团首席顾问。 影视传媒系系主任。出版《形象 品牌竞争力》等专著多部,在重要学术刊物发表专业论文十余万字。知名影视策划人和撰稿人。为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今日说法》《艺术人生》等50个电视栏目进行策划,现任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科教频道总顾问,北京电视台首席策划顾问。 于丹在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上讲了七天《论语》,她的气质和语言都接近曲艺表演中的评书,但被通俗方式拆解的国学经典,却出乎意料地抓住了全国观众,仅在七天时间里,于丹就从默默无闻变成一鸣惊人。之前,厦门大学的易中天教授在这个讲坛完成的《品三国》在全国引起轰动,于丹也因此被称为“女易中天”。 易中天:1948年生,湖南长沙人,198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现任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长期从事文学、艺术、美学、心理学、人类学、历史学等多学科和跨学科研究,著有《〈文心雕龙〉美学思想论稿》、《艺术人类学》等著作。近撰写出版了“易中天随笔体学术著作·中国文化系列”四种:《闲话中国人》、《中国的男人和女人》、《读城记》和《品人录》。2005年起开始在CCTV-10百家讲坛节目里讲解历史,因其白话式的幽默分析,受到追捧。最新两本书《帝国的惆怅》和《易中天品评汉代风云人物》也是异常大卖。2006年开始制作《易中天品三国》。 后因《三联生活周刊》封面标题,而享有了“学术超男”的称号。 去年易中天做客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了“汉代风俗人物”系列讲座。他独辟蹊径,“妙说”历史,巧妙地运用“俗不可耐”的语言、声情并茂的表演,有趣地还原了历史的本来面目。在网上找到了易中天先生在百家讲坛的韩信系列讲词,真是佩服,平常一段史从他口中出来俨然活灵活现一般,象评书一样绘声绘色,又象电影剪辑精练流畅。 例如那段韩信投项羽“无所知名”后改投刘邦,在军中当“接待”,因违反军纪险些被杀一段: 韩信终于成为一个英雄是遇到了一个时势,就是时势造英雄,秦代末年,天下大乱,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四面八方的英雄豪杰在陈胜吴广的带动下,全部站出来,和暴秦进行斗争,这个时候韩信的家乡同样发生了起义,项羽的叔叔项梁拉起来了一支义军,于是韩信“仗剑从之”,就是拎着他的宝剑参军了,参军以后先跟着项梁,后来又跟着项羽,但是项羽不重视他,这个时候韩信的情况司马迁用四个字进行概括,“无所知名”,这个时候他还没有什么名气,在项羽那儿他觉得没有发展前途,于是投奔刘邦,刘邦让他当什么呢?当个连敖,连敖就是接待员,公关先生,韩信这个人长得比较体面,是一个帅哥,做做接待工作还是不错的,这个时候的状态也是四个字,“未得知名”。那么有一次韩信就犯了军法,和几个同事都犯了军法,依法当斩,一个个拉出来杀头,一二三四五六七,一口气杀了十三个,轮到韩信了,把韩信叫出来,要杀他,韩信这时候一抬头看见了一个人,这个人叫做夏侯婴,夏侯婴是什么人?夏侯婴是刘邦的哥儿们,从小就跟刘邦一起的,跟刘邦一起起义,以后当了刘邦的太仆,太仆这个东西翻译过来就是车夫,给刘邦驾马车的,但是你要知道,当时的这个制度,这个皇帝的太仆是部长,是部长级的官员,那么刘邦当然现在不是皇帝,他是一个诸侯王,这个太仆少说也是副部级了,韩信看见夏侯婴了,韩信就大喊一声说,我们大王不是想得天下吗?为什么要杀英雄好汉?夏侯婴说,咦!怎么还有这样的人啊?过来。司马迁用了六个字,“壮其貌,奇其行”。一看,呀!一表人才,跟他谈谈话,头头是道,不杀了,向萧何推荐,发现一个人才,又给他换了一个位置,叫做治粟都尉,相当于司务长,所以韩信他参加工作以后,也是郁郁不得志,先做侍卫官,再做接待员,再做司务长,都是不能施展自己的才华。那么韩信又是什么样的原因使他转变了命运呢?使他成为了西汉初年的风云人物呢? 心武,1942年出生于四川省成都市,1950年后定居北京。曾当过中学教师、出版社编辑、《人民文学》杂志主编。1977年11月发表短篇小说《班主任》,被认为是“伤痕文学”发轫作,引出轰动,走上文坛。短篇小说代表作还有《我爱每一片绿叶》《黑墙》《白牙》等。中篇小说代表作有《如意》《立体交叉桥》《小墩子》等。长篇小说有《钟鼓楼》《四牌楼》《栖凤楼》《风过耳》等。 1985年发表纪实作品《5·19长镜头》《公共汽车咏叹调》,再次引起轰动。1986-1987在《收获》杂志开辟《私人照相簿》专栏,开创图文相融的新文本,1999年推出图文融合的长篇《树与林同在》。1992年后发表大量随笔,结为多种集子。 1993年开始发表研究《红楼梦》的论文,并将研究成果以小说形式发表,十多年来坚持从秦可卿这一人物入手解读《红楼梦》,开创出“红学”的“秦学”分支。 1995年后开始尝试建筑评论,1998年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我眼中的建筑与环境》,2004年由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出版《材质之美》。 作品多次获奖,如长篇小说《钟鼓楼》获第二届茅盾文学奖;短篇小说《班主任》获1978年全国首届优秀短篇小说奖第一名,此外短篇小说《我爱每一片绿叶》和儿童文学《看不见的朋友》《我可不怕十三岁》都曾获全国性奖项;长篇小说《四牌楼》还曾获得第二届上海优秀长篇小说大奖。 1993年出版《刘心武文集》8卷,至2005年初在海内外出版的个人专著以不同版本计已逾130种。若干作品在境外被译为法、日、英、德、俄、意、韩、瑞典、捷克、希伯来等文字发表、出版 阎崇年,1934年4月生,山东省蓬莱市人。北京社会科学院满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北京满学会会长。研究满洲史、清代史,兼及北京史。倡议并创建第一个专业满学研究机构——北京社会科学院满学研究所、北京满学会和北京满学研究基金会。倡议并主持第一届和第二届国际满学研讨会。北京市政府授予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特殊津贴。《努尔哈赤传》获北京市和中国“光明杯”优秀学术著作奖、全国满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古都北京》获中国文化部最佳图书奖、法兰克福和莱比锡国际最佳图书荣誉奖。先后到美国、日本、蒙古、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讲学,多次出国参加国际学术研讨会。 《新京报》曾经报道阎老师曾经当过中学老师,所以讲解过程中深入浅出,有儒雅的大家风范。 北京社会科学院满学研究所研究员、北京满学会会长。论文集有《满学论集》(民族出版社1999年出版)、《燕史集》(北京燕山出版社1998年出版)、《袁崇焕研究论集》(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4年出版)、《燕步集》(北京燕山出版社1989年出版)共四部;专著有《努尔哈赤传》(北京出版社1983年出版)、《古都北京》(中、英、德文版)(北京朝华出版社1987年出版)、《天命汗》(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出版等十六部)、《中国历史大事编年·清代卷》(北京出版社1987年出版)、《中国都市生活史》(台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出版)。主编学术丛刊《满学研究》第一至六辑和《袁崇焕学术论文集》、《戚继光研究论集》等十一部。先后发表满学、清史论文二百五十余篇。 在《百家讲坛》播讲过《清十二帝疑案》和《明亡清兴六十年》。 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上以《正说清朝十二帝》引起关注的北京学者阎崇年,对于自己成为《百家讲坛》走红第一人,阎崇年把成功首先归结为选准了切入点。他说,《正说清朝十二帝》之所以受大家欢迎,最主要的原因是满足了读者对历史知识的需求,这种需求不是短期的。《正说清朝十二帝》的成功关键在于找对了切入点,“比如讲咸丰,我把太平天国作背景,然后从咸丰的几个错误讲起,45分钟6个错误讲不完,于是我就选了3个错———错坐了皇帝宝座、错离了皇都北京、错选了顾命大臣,开场就吸引了大家。” 其次是客观评价清朝历史。阎崇年说,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来自港台的戏说历史之风盛行,对于历史,人们弄不清哪些是真的、哪些是编的,哪些是正说、哪些是戏说。正因为如此,他的演讲才会受到读者的欢迎。 此外,讲座要学电视剧制造悬念。阎崇年说:“在节目中,编导从我开始加入了悬念。以悬念隔断、牵引,使《百家讲坛》不再平铺直叙。”阎崇年认为,“清朝十二帝疑案”之所以成功,一是目前清宫戏热播,老百姓已不再满足于戏说,希望能了解历史的真实;第二个原因就是一个“疑”字。《百家讲坛》的编导们在节目编排上设置层层悬念,又一个个解开,在后期制作上配以扣人心弦的音乐,紧扣观众。阎崇年还分析说,除了悬念,他还在演讲中加入了历史故事、逻辑综合、理论分析,让整个演讲站在更高的高度上。 阎崇年:拂去清史迷雾 以“戏说”取胜的清宫戏,迎合了大众的娱乐诉求,但误导了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对真实历史的认识,引发了严肃历史学家的集体愤怒。清史专家阎崇年在央视大开讲坛,拓清了人们对清史认知的迷雾…… 阎崇年对清史的研究从康熙《清圣祖实录》开始,他陆续发表了《满学论集》、《燕史集》等论文集,专著《努尔哈赤传》等,同时发表满学、清史论文250余篇。296年的清代历史,兴衰荣辱,阎崇年了然于心,他从不囿于前人成果的束缚。 他认为,顺治、康熙、乾隆虽然个个是大清皇帝,现在却都是娱乐大众的主儿,看多了荧屏上的清宫戏,大家自然关心这“戏说”、那“戏说”到底有几分真?阎崇年就拿“康熙微服私访”开说:“康熙微服私访,一、绝无意识;二、绝无必要;三、绝无可能。”阎崇年解释,“微服私访”是现代人的意识,清朝皇帝,绝对有一身皇族的傲气,不屑和平民百姓为伍,看看末代皇帝溥仪《我的前半生》就知道了,那绝对是贵为天子,睥睨下人,要说和一般老百姓勾肩搭背,那绝对不可能;再说,康熙皇帝不需要微服私访,因为他有一个“密折”制度(就是秘密报告),通过密折,康熙就能知道一切。就着这话题,阎崇年又顺便给民间盛传的几段“野史”辟谣:一是多尔衮与孝庄皇后的“私情”,民间说法,在孝庄还是庄妃的时候,多尔衮就多次在她的寝宫过夜,连顺治皇帝都是他俩的私生子。阎崇年苦笑:“庄妃和皇后、其他妃子住的地方像个四合院,东边屋里能看见西边窗户,多尔衮要是来了还过夜,那多少双眼睛得盯着?这压根不是戏说,是胡说。再一个,就是少年康熙与孝庄侍女苏麻喇姑的“恋情”。民间说苏麻喇姑是康熙的初恋,也是他一生唯一真爱过的女人,包括历史正剧《康熙王朝》里也把苏麻喇姑描绘成一个只比康熙大几岁的妙龄姑娘。可阎崇年“毫不留情”地给这传说泼了盆冷水:“孝庄出嫁的时候是14岁,苏麻喇姑是她陪嫁的丫头,大概十二三岁吧;康熙是孝庄的孙子,也就是苏麻喇姑的孙子辈,和苏麻喇姑至少差了三四十岁,这两人还能爱得个死去活来?” 阎崇年在他的《正说清朝十二帝》一书中坚持了“五说”———正、细、慎、通、新。正说,民间流传很多康乾江南私访的说法,事实上清帝没有下江南私访过;细说,讲到光绪死,怎么死的,病死害死还是毒死;慎说,正确传达传递历史信息;通说,既肯定康熙的历史贡献,又讲细节引人入胜;新说,讲出新见解来。正是这样,阎崇年把一部清十二帝正史讲得如同评书一般出彩,把一大批受戏说清宫戏影响的人们拉回到敬畏历史、珍重历史的轨道上。 多年来,阎崇年多次应邀赴美国、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香港特区等地学术机构或高校讲学,每到一地,他都受到当地华人华侨和外国友人的欢迎。8.16上海签售估计8月底天津就有售了
2023-07-25 02:19:261

对严嵩,我们应该怎样评价?

严嵩的死,让我想起了另一个人,他就是岳飞。岳飞的死,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天字第一号的大冤案。其让后人之痛心疾首,一如明代诗人文征明的《满江红》所说:“最无辜堪恨更堪怜,风波狱!”然而岳飞曾经是极受信任和器重的,宋高宗赵构甚至对他说过“中兴之事,一以委卿”的话,还对王德等人说“听飞号令,如朕亲行”。所以文征明才说:“慨当初,依飞何重,后来何酷!”这就和严嵩不乏相似之处。严嵩最得宠的时候是很风光的。因为年纪大,嘉靖特许他乘肩舆出入紫苑,还为他修办公室,每天赐御膳,赐法酒。最后呢?寄食墓舍以死,也就是睡在坟场里,靠人家上坟的供品过日子。岳飞和严嵩在皇帝那里所受的“两重天”待遇,真是何其相似乃尔! 或许有人会说,你怎么能拿严嵩和岳飞比?一个是公认的大奸臣,一个是公认的大忠臣。一忠一奸,泾渭分明;一功一罪,天壤之别!这当然不错。但我们要问:奸臣就可以冤枉么?坏人就该冤死么?罢免(后来又抄家)严嵩,处死严世蕃,固然是实现了“实质正义”,然而这种正义如果要靠不正当的手段来实现,那就只能叫做“荒唐的正义”。我在《帝国的惆怅》一书中,使用的就是这个标题。 正义要靠非正义的手段来实现,这种荒唐的事情只可能发生在荒唐的时代。不过,即便在那个荒唐的时代,也有很多人不以为然。张居正在主修《世宗实录》时就说,严世蕃是该杀的,但罪名应该定为“奸党”而不是“反贼”。其实,就连说严嵩父子是“奸党”,也是冤枉的。他们两个恶贯满盈不假,对皇帝却是忠心耿耿。我们知道,嘉靖皇帝为了长生不老,是要亲自炼丹的。丹炼好以后,要找人吃一下,试一试。谁试呢?严嵩。严嵩多大年纪呢?七八十岁。然后吃下去还写实验报告,说什么臣夜服仙丹一丸,浑身燥热,痛下淤血二碗云云。这正是铅汞中毒的症状。一个七八十岁的老人,心甘情愿的充当皇帝实验室的小白鼠,你还说他是奸臣?所以,严嵩只能算是“奸贼”,不能算是“奸臣”,更不是“奸党”。 实际上严嵩原本也是“正人君子”。《明史》说他身材高大,眉目清朗,声音洪亮,才华横溢,名重一时,初入官场时也还正派,能和其他大臣一起反对嘉靖的胡作非为。但是,自从嘉靖皇帝发过一次“雷霆之怒”后,严嵩身上原本不多、却好歹还有的那么一点“正义感”,就荡然无存了,他也从此踏上了媚上、邀宠、弄权、谋私的不归之路。可以说,严嵩这个“奸臣”,其实是嘉靖“培养”出来的。 那么,嘉靖这个混账皇帝,又是谁“培养”出来的?何况中国古代的皇帝,又有几个不混账呢?只不过混账的程度各有不同罢了。还说岳飞这个案子。岳飞的死,在民间常常是归咎于秦侩之罪的,但史家却另有说法。许多历史学家都指出,大宋一朝,原本有一个比较好的传统,就是不妄杀重臣;岳飞以前,也不曾有一位大将被杀。秦侩胆敢破此先例,谋杀岳飞,没有高宗的默许,几乎就不可能。至少,也是投其所好。文征明说得好:“彼区区一侩亦何能?逢其欲。”也就是说,秦侩那贼,不过算准了皇帝的心思而已! 同样,严嵩干了那么多坏事,没有嘉靖的纵容,也不可能。不要以为嘉靖在西苑炼丹就两眼一抹黑了。实际上就连一只苍蝇从朝堂飞过,他都知道,怎么会不知道严嵩都干了些什么?不过睁只眼闭只眼,甚至有意放纵罢了。等到不想放纵时,他自有办法对付。所以,严嵩混账是因为嘉靖混账,秦侩丑恶是因为赵构丑恶。皇帝,是所有这一切的罪魁祸首。 但你不能说皇帝就天生混账,皇帝的混账也是被“培养”出来的。谁的“培养”?帝国制度。前面说了,秦侩谋杀岳飞,是看准了高宗的心思。什么心思呢?“徽钦既返,此身何属!”也就是收复了中原,迎回了钦宗(其时徽宗已死),赵构就得让出皇位来。为了保住皇位,他就不能把仗打得太大,也只能向敌人曲膝求和,甚至帮敌人除掉岳飞。“千载休谈南渡错,当时自怕中原复。”这,也许就是他默许甚至暗示秦侩杀掉岳飞的原因之一。 其实宋高宗也好,明嘉靖也好,如果不当皇帝,也未必就有多坏。靖康之难时,当时还是康王的赵构,也曾有过“慷慨请行”赴金人军营谈判的壮举,而且表现还不俗。嘉靖的个人素质也不差,至少是个明白人。但是一当皇帝,就对不起了,既没有是非,也不讲道理。“尽忠报国”如岳飞,“贪赃枉法”如严嵩,在他们眼里并没有什么两样,都是想用就用想杀就杀的。原因和道理也很简单,就因为他们是皇帝。 从这个意义上讲,混账和丑恶的就不是嘉靖和赵构,而是皇帝制度。或者说,嘉靖混账,是因为皇帝制度混账;赵构丑恶,是因为皇帝制度丑恶。正因为这个制度是混账和丑恶的,所以,就连皇帝本人,也未必都有好结果。黄仁宇先生就说,他《万历十五年》一书中所涉及到的人物,从权臣到名将,从清官到太监,从贵妃到皇子,其“最后的结果,都是无分善恶,统统不能在事业上取得有意义的发展,有的身败,有的名裂,还有的人则身败而兼名裂”,包括皇帝,也不例外。显然,制度才是问题所在,皇权才是万恶之首。 所以,我觉得对于历史人物,确实要有“历史之同情”,要看到他当时的那些处境和原因。最后我们得出的结论,也不应该是个人品质的优劣,而是制度的问题。简单地把历史人物分为好人和坏人、善人和恶人、君子和小人,是没有意义的。人性中不会纯粹是善,也不会纯粹是恶。坏人也有好心,恶人也有善意,小人也曾想做君子。
2023-07-25 02:19: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