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图谱 / 问答 / 问答详情

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学习与研究西方政治思想史

2023-07-26 11:08:08
共3条回复
北境漫步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是理论联系实际。

马克思主义,英文是Marxis,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简称,是关于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彻底解放的学说

LuckySXyd

我们要从我国国情出发,坚持“为我所用”,借鉴参考西方文明有益成果。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我国国情出发研究问题是我国政治学研究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

volcanoVol

可以先看完马克思主义写的《共产党宣言》和他的历史。

相关推荐

西方政治思想史(学科名)详细资料大全

西方政治思想史是以研究西方社会从古希腊、罗马以来各种政治思想的一门学科,是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的重要学科,是政治学理论二级学科下的重要学科。 基本介绍 中文名 :西方政治思想史 外文名 :A History of Western Political Thought 西方政治思想史是以研究西方社会从古希腊、罗马以来各种政治思想的一门学科,是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的重要学科,是政治学理论二级学科下的重要学科。在中国国内,有多所高校的多位学者研究西方政治思想史,尤以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徐大同教授最为知名,天津师范大学因此被学界称为“中国研究西方政治思想史的重镇”。另有同名或近名图书多本。 西方政治思想史是高等院校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的基础课程。学习西方政治思想史这门课程,对于运用马克思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认识西方政治思想,丰富政治知识,提高政治智慧,增强政治敏锐性,批判地吸收借鉴其中的有益成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2023-07-25 14:59:061

西方的政治思想经历了怎样的演变过程

西方政治思想史主要是指西欧和北美的政治思想,它的内容主要是人们对政治生活各要素的理解和关注,比如政治与理性、政治与伦理、公民与共同体、平等与差异性、自由与强制等一些基本政治要素之间的关系。而对于这些要素的理解和关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表现出不同的侧重点,由此导致政治的概念本身在时间进程中不断变化,而政治思想也表现出不同的面貌。 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中,政治范畴的演变过程大致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古希腊时期。在这一时期,城邦是基本的政治单元,也是政治生活的核心,政治与城邦是同一个概念。政治生活渗透进社会的方方面面,没有个人与公共之分,个人是城邦的一部分,因此个人的生活必须完全服从城邦的规则与利益,城邦(政治)价值占据了人们精神生活的全部,这是一种“泛政治”的概念。 第二阶段是古罗马时期,而这一时期又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哲学与政治的分离阶段;一是宗教与政治的分离阶段。由于罗马领土的扩大,其公民已经不可能像古希腊城邦时期那样广泛的参与政治生活,因此,公民的个人生活开始于政治生活疏远,政治开始成为少数人的特权。人们不得不开始在政治之外寻找安身立命的伦理依据和精神支柱,于是,道德哲学开始从政治生活中分离出来。但是,哲学是深奥难懂的,一般平民百姓很难懂得哲学,这就在人们的精神世界中留下了某种空白,并最终促成了基督教的产生。基督教的出现使人的精神生活与世俗生活相分离,前者归宗教管,后者归国家管,双方又通过世俗权力相互斗争,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第三阶段是近代时期,个人价值、利益开始被挖掘、体现,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开始占据主导地位,个人利益成为人的根本追求,个人在追求利益时应该是自由的,而国家的目的就是要保护个人追求利益的自由不受侵犯,因此国家只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恶”,应该追求“最小限度的国家”。此时国家与市民社会,公与私的界限很明确,政治只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极小部分。西方政治思想史的这三个阶段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它是古代希腊思想与古罗马和基督教思想以及日耳曼民主的政治和法律传统渐次融合形成的。具体体现为:罗马人继承了古希腊的政治思想,并接受了基督教的观念;日耳曼人又吸收了罗马人的政治思想和基督教观念,并将其与自身的传统相结合,奠定了近现代西方政治思想的基础。
2023-07-25 14:59:221

西方政治思想史上都有哪些重要的政治观?有哪些内容?

国家与政治秩序的建立归因于自然,并依据是否合乎自然秩序来评价国家制度与政治生活优良与否。人和城邦是整个自然世界的一部分,城邦起源于人过政治生活的需要。亚里士多德:“人在本性上是一个政治动物”整体主义国家观和伦理政治观。(二)欧洲中世纪的神学政治观基督教会的庞大势力,哲学、政治学、法学等一切学科成为神学的婢女中世纪,上帝在人间的统治:一切社会关系是上帝的创造并由教会批准神学政治观的三个特征:1、一切权威来自上帝,上帝的启示和圣经是唯一的真理,基督教的教义规定了基本的政治价值。2、教权与王权、教会与世俗政权的关系成为政治思想的基本内容。3、以既定的启示和教义为依据,通过形式逻辑的推理得出政治问题的结论。宗教改革运动(三)近现代西方的权利政治观权利(契约)政治:西方近代、现代的基本政治(天赋权利,立约)权利政治观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相适应人权是国家公共权力(政府)的基础萌发于15至16世纪的文艺复兴时期,创立并兴盛于17至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经过19世纪的发展变化而延续至今。权利政治观的基本表述:1 国家产生之前,人处于“自然状态”,享有各种自然权利;2 对抗自然不便,人们通过契约结合成国家,建立政府;3 政府的目的和作用是运用公共权力的强制力量维持秩序,保护个人权利;4 保护个人的权利既是政府的目的,又是政府权力的边界,一旦超出了这个界限,就会侵害个人的权利,政府就会失去合法性,人们就有权反抗它。
2023-07-25 14:59:322

西方法律思想史与西方政治思想史的联系和区别

西方法律思想史与西方政治思想史的联系和区别如下:1、研究对象不同:从名称上就可以看出,西方法律思想史主要研究法律思想和法律制度的历史发展,而西方政治思想史则重点研究政治理论和制度的发展和演变。2、研究视角不同:尽管两者都注重历史文化和社会的积淀,但它们的研究视角有所不同。西方法律思想史主要关注法律本身的形成和演变,包括法律实践、法律观念、法律制度等方面。而西方政治思想史更加注重人类政治行为与社会生活的相互作用,强调政治思想对于现代社会的意义和价值。3、研究方法不同:两者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手段也不尽相同。西方法律思想史主要运用历史文献分析、制度比较等方法来探究法律的演进趋势。而西方政治思想史则更多地采用哲学分析、概念建构等方法来研究政治理论、政治制度和政治实践。
2023-07-25 14:59:441

如何认识和理解西方政治思想发展的基本线索?

  一、认识和理解西方政治思想发展的基本线索:  1、西方政治思想史纵向经历自然政治观(古代希腊罗马时期,神人分治的二元格局,探索宇宙、社会、国家的本源和规律,政治秩序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2、基督教神学政治观(西方中世纪,产生于罗马后期的基督教神学到中世纪发展为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基督教的经典、信条成为人们观察政治思想的依据,维护教权、俗权的思想都从《圣经》中寻找依据。  3、权利政治观(西方近现代的基本政治观,从15、16世纪开始,形成于17、18世纪,一直发展到现在。人天生平等,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权利。人们为维护这种个人的权利,才组成政治社会,建立公共权力和政治秩序。政治社会与公共权力的目的是维护和促进个人的权利。经历了应然、实然、将然三个阶段。  二、学习西方政治思想史的意义:  1、了解完整的人类历史;  2、认识真实的西方社会;  3、增强政治的分析能力;  4、掌握先进的思维方式;  5、提高现代的公民意识;  6、理解当代的民主进程。  
2023-07-25 15:00:052

西方政治思想史有对当代社会,有什么价值意义

西方政治思想史是人类思想史的蕈要组成部分。西方历史上依次出现的各种政治思想,都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有些至今仍具有重要的价值。学习西方政治思想史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学习西方政治思想史,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认识,提高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理论水平,提高我们全民族的政治文化素质。全面提高我们民族的素质是当前世界形势发展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要求。政治素质是一个民族素质的核心,而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水平又对政治素质的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马克思主义不是封闭的体系,它是在吸取整个人类思想财富当然也包括西方政治思想的基础上产生的,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发展也不能离开现代人类文明的成果。系统地学习西方政治思想史,不仅可以有助于我们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和理解,而且有助于我们在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西方政治思想的实践中,划清马克思主义政治观与西方政治思想的界限,提高我们的政治理论水平,促进我们中华民族政治素质的提高和发展。其次,学习西方政治思想史,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和了解西方社会文化,有助于坚持改革开放的方针,促进我们与包括西方在内的世界的文化交流。现代科学技术、通讯,交通工具的发展,特别是信息产业的发展,使世界各国经济、政治、文化的联系和交流日益密切,改革开放已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基本前提。西方政治思想既是西方社会文化的源流,又是它的有机组成部分。系统地学习西方政治思想史,可以帮助我们正确的了解、认识西方文化,了解西方社会历史传统,促进我们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再次,学习西方政治思想史,可以开阔我们的眼界,启发思考,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实践提供有益的借鉴,西方的社会制度与社会主义制度是两种本质不同的社会制度,西方的思想文化与社会主义的思想文化也是两种不同的思想文化体系。过去,由于受左的思维方式的影响,我们片面地强调两种制度与思想体系的对立与斗争,而忽视了二者之间的联系。社会主义作为比资本主义更高级的社会形态,需要吸收资本主义物质文明的优秀成果,社会主义的思想体系也需要吸收一切人类精神文明的成果。西方政治思想史包括西方自古代希腊以来2000多年历史中各个国家、各种思想派别和政治思想家的政抬思想,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历史、哲学、法律等各个方面。特别是近代以来,西方政治思想家在个人与国家、政府与市场、权力与制约、自由与法治、效率与公平等关系上所提出的一系列的观点、设想与方案,都可以开阔我们的眼界,启发我们的思考。西方为解决上述问题进行的理论研究中所包含的政治经验、智慧,无疑对我们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2023-07-25 15:00:151

简述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的基本问题

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基本线索 人类社会包括经济、政治和文化三大领域,各领域都反映社会的不同方面,含有各自的内容。 在阶级社会中,只有掌握统治权,才能按照一定阶级或集团的利益整合社会,协调矛盾,稳定秩序,促进发展。 因此,如何夺取统治权,建立什么样的统治权,如何维持统治权,对现有统治权的态度等就成为政治领域的核心问题。 从一定意义讲,政治思想的根本目的,也就是为各阶级或集团实现上述目标“出谋献策”。 这种“谋”或“策”,可因民族、时代的不同而不同,也可因阶级、集团的不同而相异。 由于各种思维方式的不同,也可能表现为不同形式,如理性的,科学的;抽象的,实践的,等。 西方政治思想的诞生地是古代的希腊。 由于受希腊文化,特别是哲学思想的影响,希腊政治思想从开始时起就是以探索社会政治秩序建立的基础为出发点,研究社会政治秩序产生的根源和性质就成为西方政治思想的传统特点之一。 西方政治思想史可以说是多元演变型的。 从横向看,他在各个历史时期基本都是派别林立,诸家杂陈;从竖向看,他则是经历了不同的政治观的演变。 综观西方政治思想史,我认为大体经历了:自然政治观、神学政治观和权利政治观几个阶段。 各种政治观并不是只存在于某一时期,而只是反映某一时期的典型政治观。 自然政治观是古代希腊、罗马时期的基本政治观。 古代希腊是西方政治思想的发源地,是西方政治思想的奠基时期。 希腊从一开始,就形成神人分治的二元格局。 就是说人们按照人类世界的结构又创造出一个神的世界,而且二者各自独立存在,互不干扰。 思想家们很早就开始探索宇宙的本源和规律,以后又发展到探索社会、国家的本源和规律,政治秩序建立的原因。 他们的基本答案大体都认为政治秩序是由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自然而然形成的。 就是说,无论认为社会、城邦的产生是由于社会分工的需要(如柏拉图)或是社会发展的结果(如亚里斯多德)他们都是把政治秩序的建立看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需要。 既是自然的一部分,又是自然而形成的。 作为自然政治观的另一体现就是关于自然法思想。 早在希腊古代自然哲学时,就提出“逻各斯”思想,要探索事物的规律。 这是西方自然法思想的萌芽。 到希腊化和罗马时期,形成了系统的自然法思想。 就是人能够通过理性认识自然、社会的发展规律(法则)。 这种思想成为西方政治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观点而延续到后世。 人们把西方古代政治观归结为伦理政治观、整体政治观、自然政治观等,我们也曾这样提法。 我认为这也反映了西方古代政治思想的特色,都是可以的。 但为了使归纳古代、中世纪、近代政治观都统一于政治秩序建立的来源,故用自然政治观。 基督教神学政治观是西方中世纪的基本政治观。 自从日耳曼人灭亡罗马之后,入主西欧大陆。 从此欧洲开始进入中世纪。 当时存在着希腊罗马文化、基督教文化和日耳曼文化的并存和融合。 但产生于罗马后期的基督教神学,随着基督教势力的扩大,却发展成为人们观察一切问题的根据,一切意识形态的形式都从属于他。 当然政治思想也不例外。 无论是维护教权的思想,还是维护俗权的思想,都是从圣经中或基督教的历史上寻找依据。 甚至于“一般针对封建制度发出的一切攻击必然首先就是对教会的攻击,而一切革命的社会政治理论大体上必然同时就是神学异端。” 需要提出的是,尽管神学世界观笼罩了西方中世纪,但是我们也应看到,远自古代 流传下来的政治思想传统,如平等、自由、民主、法治等思想也都以不同的形式保存下来。 这是值得我们挖掘和研究的。 权利政治观是西方近、现代的基本政治观。 这个政治观基本是从十五、六世纪开始,而形成于十七、八世纪,一直发展到现在。 权利观念在西方产生于古代的希腊罗马,特别是罗马法时期。 然而作为一种政治秩序产生的基础的观念则是近代的事。 还在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们就开始用“人的眼光”观察社会、观察国家。 后来,更进一步与权利结合起来,提出“天赋人权”观念。 就是说,每一个平等的个人,都具有与生俱有的、不可剥夺的权利。 人们为了维护这种个人的权利,才组成政治社会,建立政治秩序。 这种观点,就是权利政治观。 也就是恩格斯所说的“代替教条和神权的是人权,代替教会的是国家。 以前,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是由教会批准的,因此曾被认为是教会和教条所创造的。 而现在这些关系则被认为是以权利为根据并由国家创造的。 ”因此,“权利和权力”问题,即如何运用公共权力实现、保护人的天赋权利问题就成为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的中心问题。 权利政治观是西方近、现代政治思想的主流。 十七、八世纪是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是“应然”阶段。 这时,各阶级、阶层或集团的先进思想家纷纷指责、揭露封建制度和专制主义是“毁灭”、“摧残”人性的制度,是不符合理性要求的。 从而提出各种取代封建社会的符合理性要求的理想制度。 在他们看来,人们应该在理性(自然法)的指引下,通过协议(契约)重新建立一个能够保护个人“天赋权利”的外部力量政治体(国家)。 虽然每个思想家关于人权的内容不完全相同,但大体上包括了生命、财产、自由、幸福和安全,都把保护个人财产权看成首要的权利。 虽然每个思想家设想的政治体的形式各不相同,但大体上都提出了民主和法治的主张。 这时的先进思想家们的目的是在于反对封建神学所宣扬的启示和专制制度,排除外界所加给人们繁重的枷锁,强调人的内在力量,从而引申出人的天赋的权利(自然权利),重新构建社会。 然而他们却不顾历史的发展变化,而把“人性”和“人权”说成是“永远和到处同一的”抽象物。 同时他们也是从抽象的推理出发,把市民社会看成是个人活动的园地,国家是通过协议(契约)而结成的公民个人联合体,把自己所设想的政治体的形式看成唯一合乎理性的组织。 十九世纪直到二十世纪前期,是“实然”阶段。 这时,西方主要国家都先后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建立了近代的国家,许多国家也开始实现“产业革命”,向工业化过渡。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日益暴露出来。 “理性的王国”并不理想,特别是对广大劳动群众,并未带来“人权”的许诺,得到“幸福”。 这时在政治思想上明显地出现了分野和对立。 居于主流地位的资产阶级思想家们,开始摆脱了“理想”,面对现实,从理性主义转向实证主义、实用主义。 为了更加巩固和完善已建立起的政权,在十九世纪时主要是提出各种改革方案,为建立完善的政治制度而出谋献策;而进入二十世纪后,随着政治制度的日趋完善, *** 对经济干预的加强,研究和规范 *** 行为成为政治思想的主题。 这个时期,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已是论证现实的合理性,已从探讨国家应该是怎样(应然)变为说明现实政权“是”(实然)怎样以及现政权应如何运作问题。 为了缓和矛盾、稳定秩序,“秩序”和“安全”已成为主要口号。 另一方面,作为资产阶级对立面的无产阶级业已逐步由自在的阶级变为自为的阶级。 在思想上他们不仅批判现存的资本主义制度,要求建立一个更为美好的新的社会主义制度,甚至要求用暴力推翻现政权,建立自己的政权。 最后,终于建立起无产阶级的科学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 他为无产阶级提出了完整的实现自身以及全人类彻底解放的科学理论。 后来,列宁更进一步结合世界新发展和俄国的情况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创立了列宁主义。 西方政治思想发展的新阶段是“实然”向“将然”转变的阶段。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世界有了急遽发展,世界格局有了新的变化。 西方世界在经济上有了新的进展,走进了所谓 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基本线索 人类社会包括经济、政治和文化三大领域,各领域都反映社会的不同方面,含有各自的内容。 关于政治领域,我觉得恩格斯的一段话很能说明。 他说:“在全部纷繁和复杂的政治斗争中,问题的中心始终是社会阶级的社会和政治的统治,即旧的阶级要保持统治,新兴的阶级要争得统治。 ”这就是说,在阶级社会中,只有掌握统治权,才能按照一定阶级或集团的利益整合社会,协调矛盾,稳定秩序,促进发展。 因此,如何夺取统治权,建立什么样的统治权,如何维持统治权,对现有统治权的态度等就成为政治领域的核心问题。 从一定意义讲,政治思想的根本目的,也就是为各阶级或集团实现上述目标“出谋献策”。 这种“谋”或“策”,可因民族、时代的不同而不同,也可因阶级、集团的不同而相异。 由于各种思维方式的不同,也可能表现为不同形式,如理性的,科学的;抽象的,实践的,等。 西方政治思想的诞生地是古代的希腊。 由于受希腊文化,特别是哲学思想的影响,希腊政治思想从开始时起就是以探索社会政治秩序建立的基础为出发点,研究社会政治秩序产生的根源和性质就成为西方政治思想的传统特点之一。 这种抽象的理论的思维模式,从回答为什么和是什么入手的政治观,在西方一直沿续到十九世纪才有所改变。 西方政治思想史可以说是多元演变型的。 从横向看,他在各个历史时期基本都是派别林立,诸家杂陈;从竖向看,他则是经历了不同的政治观的演变。 综观西方政治思想史,我认为大体经历了:自然政治观、神学政治观和权利政治观几个阶段。 各种政治观并不是只存在于某一时期,而只是反映某一时期的典型政治观。 自然政治观是古代希腊、罗马时期的基本政治观。 古代希腊是西方政治思想的发源地,是西方政治思想的奠基时期。 希腊从一开始,就形成神人分治的二元格局。 就是说人们按照人类世界的结构又创造出一个神的世界,而且二者各自独立存在,互不干扰。 思想家们很早就开始探索宇宙的本源和规律,以后又发展到探索社会、国家的本源和规律,政治秩序建立的原因。 他们的基本答案大体都认为政治秩序是由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自然而然形成的。 就是说,无论认为社会、城邦的产生是由于社会分工的需要(如柏拉图)或是社会发展的结果(如亚里斯多德)他们都是把政治秩序的建立看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需要。 既是自然的一部分,又是自然而形成的。 罗马是一个务实的民族。 他的思想观点包括政治思想基本是接受了希腊的思想用于罗马实际。 有人说西赛罗是“希腊化的拉丁人”是将希腊文化传入后世的“中介”是有道理的。 罗马人除提出共和国思想外,其他思想远远不如法律思想之发达和对后世影响之大。 作为自然政治观的另一体现就是关于自然法思想。 早在希腊古代自然哲学时,就提出“逻各斯”思想,要探索事物的规律。 这是西方自然法思想的萌芽。 到希腊化和罗马时期,形成了系统的自然法思想。 就是人能够通过理性认识自然、社会的发展规律(法则)。 这种思想成为西方政治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观点而延续到后世。 人们把西方古代政治观归结为伦理政治观、整体政治观、自然政治观等,我们也曾这样提法。 我认为这也反映了西方古代政治思想的特色,都是可以的。 但为了使归纳古代、中世纪、近代政治观都统一于政治秩序建立的来源,故用自然政治观。 基督教神学政治观是西方中世纪的基本政治观。 自从日耳曼人灭亡罗马之后,入主西欧大陆。 从此欧洲开始进入中世纪。 当时存在着希腊罗马文化、基督教文化和日耳曼文化的并存和融合。 但产生于罗马后期的基督教神学,随着基督教势力的扩大,却发展成为人们观察一切问题的根据,一切意识形态的形式都从属于他。 当然政治思想也不例外。 无论是维护教权的思想,还是维护俗权的思想,都是从圣经中或基督教的历史上寻找依据。 甚至于“一般针对封建制度发出的一切攻击必然首先就是对教会的攻击,而一切革命的社会政治理论大体上必然同时就是神学异端。” 需要提出的是,尽管神学世界观笼罩了西方中世纪,但是我们也应看到,远自古代 流传下来的政治思想传统,如平等、自由、民主、法治等思想也都以不同的形式保存下来。 这是值得我们挖掘和研究的。 权利政治观是西方近、现代的基本政治观。 这个政治观基本是从十五、六世纪开始,而形成于十七、八世纪,一直发展到现在。 权利观念在西方产生于古代的希腊罗马,特别是罗马法时期。 然而作为一种政治秩序产生的基础的观念则是近代的事。 还在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们就开始用“人的眼光”观察社会、观察国家。 后来,更进一步与权利结合起来,提出“天赋人权”观念。 就是说,每一个平等的个人,都具有与生俱有的、不可剥夺的权利。 人们为了维护这种个人的权利,才组成政治社会,建立政治秩序。 这种观点,就是权利政治观。 也就是恩格斯所说的“代替教条和神权的是人权,代替教会的是国家。 以前,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是由教会批准的,因此曾被认为是教会和教条所创造的。 而现在这些关系则被认为是以权利为根据并由国家创造的。 ”因此,“权利和权力”问题,即如何运用公共权力实现、保护人的天赋权利问题就成为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的中心问题。 权利政治观是西方近、现代政治思想的主流。 十七、八世纪是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是“应然”阶段。 这时,各阶级、阶层或集团的先进思想家纷纷指责、揭露封建制度和专制主义是“毁灭”、“摧残”人性的制度,是不符合理性要求的。 从而提出各种取代封建社会的符合理性要求的理想制度。 在他们看来,人们应该在理性(自然法)的指引下,通过协议(契约)重新建立一个能够保护个人“天赋权利”的外部力量政治体(国家)。 虽然每个思想家关于人权的内容不完全相同,但大体上包括了生命、财产、自由、幸福和安全,都把保护个人财产权看成首要的权利。 虽然每个思想家设想的政治体的形式各不相同,但大体上都提出了民主和法治的主张。 这时的先进思想家们的目的是在于反对封建神学所宣扬的启示和专制制度,排除外界所加给人们繁重的枷锁,强调人的内在力量,从而引申出人的天赋的权利(自然权利),重新构建社会。 然而他们却不顾历史的发展变化,而把“人性”和“人权”说成是“永远和到处同一的”抽象物。 同时他们也是从抽象的推理出发,把市民社会看成是个人活动的园地,国家是通过协议(契约)而结成的公民个人联合体,把自己所设想的政治体的形式看成唯一合乎理性的组织。 十九世纪直到二十世纪前期,是“实然”阶段。 这时,西方主要国家都先后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建立了近代的国家,许多国家也开始实现“产业革命”,向工业化过渡。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日益暴露出来。 “理性的王国”并不理想,特别是对广大劳动群众,并未带来“人权”的许诺,得到“幸福”。 这时在政治思想上明显地出现了分野和对立。 居于主流地位的资产阶级思想家们,开始摆脱了“理想”,面对现实,从理性主义转向实证主义、实用主义。 为了更加巩固和完善已建立起的政权,在十九世纪时主要是提出各种改革方案,为建立完善的政治制度而出谋献策;而进入二十世纪后,随着政治制度的日趋完善, *** 对经济干预的加强,研究和规范 *** 行为成为政治思想的主题。 这个时期,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已是论证现实的合理性,已从探讨国家应该是怎样(应然)变为说明现实政权“是”(实然)怎样以及现政权应如何运作问题。 为了缓和矛盾、稳定秩序,“秩序”和“安全”已成为主要口号。 另一方面,作为资产阶级对立面的无产阶级业已逐步由自在的阶级变为自为的阶级。 在思想上他们不仅批判现存的资本主义制度,要求建立一个更为美好的新的社会主义制度,甚至要求用暴力推翻现政权,建立自己的政权。 最后,终于建立起无产阶级的科学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 他为无产阶级提出了完整的实现自身以及全人类彻底解放的科学理论。 后来,列宁更进一步结合世界新发展和俄国的情况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创立了列宁主义。 西方政治思想发展的新阶段是“实然”向“将然”转变的阶段。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世界有了急遽发展,世界格局有了新的变化。 西方世界在经济上有了新的进展,走进了所谓
2023-07-25 15:00:241

研究西方思想政治史的方法

研究西方思想政治史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 坚持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需要从历史和逻辑两个方面来探究西方思想政治的发展和演变过程,通过对其历史进程的梳理和逻辑线索的分析,来揭示其中的规律性和内在联系。2. 坚持阶级分析的方法:需要对西方思想政治的历史进程进行阶级分析,探究不同阶级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以及这些矛盾和冲突如何影响了西方思想政治的发展。3. 坚持具体的、历史的分析方法:需要将具体的、历史的分析方法应用于西方思想政治史的研究中,从具体的历史事件、人物、社会背景等方面来进行深入分析,探究其中的因果关系和内在联系。4. 坚持寓评于介的原则:需要在介绍西方思想政治史的过程中,适当融入自己的评价和分析,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其中的思想和理论。5. 研读原著:学习与研究西方政治思想史需要从研读原著开始,通过深入阅读原著,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思路和观点,从而更好地理解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和演变过程。这些方法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来进行研究。
2023-07-25 15:00:422

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基本线索()。

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基本线索()。 A.研究各种思想产生的历史环境与思想家的基本观点B.探索建立国家的基础或本源C.研究思想家们的基本观点D.探索建立政治秩序的基本或本源,并以此作为评价社会政治制度的依据正确答案:探索建立政治秩序的基本或本源,并以此作为评价社会政治制度的依据
2023-07-25 15:00:551

浅谈《西方政治思想史》中对基督教的认识

第一部分认识: 1.基督教的概况。基督教形成于公元1世纪中叶。在罗马帝国众多的宗教中,它起初是犹太教的一个分支,是“奴隶和被释放的奴隶、穷人和无权者、被罗马征服和驱散的人们的宗教。” 2.发展。4世纪前它处于非法的状态中,但却任然顽强的得到发展,以致许多富人也皈依了基督教。到4世纪初,它获得了合法地位。在4世纪末,它压倒其他所有宗教,成为帝国的宗教,也是唯一合法的宗教。 代表人物:奥古斯丁: 提出了原罪。亚当偷吃智慧果,收到了上帝的惩罚,亚当把他的罪遗传给了他的后代,所以我们一出生都是有罪的,只有通过皈依基督教这个途径,才有可能得到救赎。 提出了双城论。“上帝之城”与“”世人之城。原因是由于两种不同的爱。只爱自己甚至连上帝也轻蔑的爱,构成了世人之城,由爱上帝发展到连自己也轻蔑的爱,造成了上帝之城。两个城的区分是根据基督教伦理对人进行区分的。 托马斯.阿奎那 3.基本观点 第一、追求天国与来世的价值取向。基督教徒必须相信神,爱神,向往天国的世界,只有“上帝之城”才是完美无缺的,才是幸福的。 第二、贬低世俗权威的思想取向。从奥古斯丁的观念中可以看出,众人是有原罪的,在世俗世界人们遭受着苦难,一直在赎罪,并且只有通过加入基督教这个通道或者途径才能去到“上帝之城”,远离苦难。 第三、形成关于人的新观念。基督教从人与上帝关系的角度来认识人,使得他们抛弃了人们在世俗社会中的因素,比如身份地位。财富等等。看中人的灵魂和精神。最后演变成人人平等的思想。 第二部分:感想 1.历史上的每个阶段的变化在文字上有时是苍白无力的,但是现实有可能是血淋淋的。比如在4世纪末期,基督教在成为众教之首的时候,为了除掉异教徒,用得是残忍的手段,而在中国的屈辱史中,每一场抗战的胜利都是用一个个中国人的身躯去热血换来的。 2.虽说经过宗教改革后,西方的宗教与政治分离了,但是基督教对西方人任具有重要的价值与作用。基督教任是西方人的精神家园,人们更愿意在基督教的联系中寻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西方的政府作用宗教作为自己国家思想政治隐形教育的工具,通过宗教这个途径对国民展开自己国家价值观的灌输与教育。
2023-07-25 15:01:021

西方政治思想史试题:什么是自然政治观?

自然政治观是古代希腊、罗马时期的基本政治观,认为政治秩序是自然的一部分,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自然而然形成的。它源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目的论路径和自然主义演进方式,认为城邦应该是一个自足、理想、超越的自然单位,而好人和好公民的不一致是这种政治观的紧张关系表现。自然政治观也体现在自然法思想中,即人能够通过理性认识自然、社会的发展规律(法则)。
2023-07-25 15:01:252

西方政治思想史的自由主义的国家观

欧洲的自由主义,从20世纪到30年代之前,欧洲的自由主义思想发展的是一个相当长的历程,比如洛克,伏尔泰等一些人的思想成就,还有清教徒运动(当时英国伊丽莎白女王建立了英国教会--圣公会,但有些人不满,脱了圣公会,自立新的宗教团--清教徒。之后这些清教徒离开英国,最后到达了新大陆,也就是美洲,这样做的原因就是为了不受英国管辖)等具有影响力的人物等,这些自由主义是随着资本主义的兴起而产生,主要是为商业文明中的私有制提供意识形态上的辩护。美国的自由主义:它是指来源于英国与美国工人主义结合而形成的以个人自由权利为核心的一种意识形态,自由主义是美国政治共识的核心,以“美国信条”的政治思想(自由、平等、民族)为基础。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建立在共同思想和共同政治信仰的基础上的国家,古典自由主义是美国人的共识。古典自由主义的特点是要求限制政府或国家在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在经济上实行自由放任政策,靠市场自动调节供求关系;政治上强调政府或国家不得妨碍、损害个人自由;在社会生活中,自由主义者要求人们自己承担起对自己的责任,而不依赖于政府,靠个人奋斗来实现“美国梦”;在社会生活中,自由主义者希望政府“别管我”,让我自己来。形成原因是什么?因为美国人是通过独立战争才摆脱了英国殖民统治的,因此他们从内心里对政府(尤其是远不可及的联邦政府)的作用充满了怀疑,并对政府的权力进行了重重限制。所以美国一直以来选总统或者参议员,都是由人民、投票选举的,美国人对自己的自由权利等是看的很重的。
2023-07-25 15:01:331

西方政治思想史名词解释来库古改革

时间在公元前830年左右,来库古改革的各项措施以"瑞特拉"神谕的形式流传下来,对斯巴达的政治制度产生了数世纪的影响·来库古的政制改革不仅使斯巴达从此由氏族社会阶段进入阶级社会阶段,使斯巴达国家由王政转变为贵族政制,而且为以后数百年的政治稳定,军事强大奠定了基础,对斯巴达古典时代的强盛产生了积极的历史后果· 政治上 1、组成新的部落和选区,对外代表国家,对内指挥军队,并掌握宗教祭祀大权; 2、国家设立由28位60岁以上的老人与2位国王组成30人的元老院(长老会议); 3、设立5名监察官,监督公民遵守法律的情况,并有权弹劾国王; 4、设公民大会,由30岁以上的公民参加,职责是向元老院提出议案. 经济上 1、实行土地国有政策,重新分配土地; 2、发行笨重的铁币,限制工商业的发展,禁止生活奢侈; 3、不准斯巴达人、希洛人、皮里阿西人任意迁移,也不许外邦人随意进入斯巴达境内; 4、实行公共会食制度. 教育上 实行全民皆兵式教育,男子自7岁起至60岁在军营过集体生活,培养在艰苦环境里生存、作战的能力. 改革奠定了斯巴达作为奴隶制国家的基础,来库古也成为斯巴达共同尊崇的开国始祖. 来库古为斯巴达国家进行了囊括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立法,以后斯巴达国家一直沿着这个方向发展.他的立法,限制了公民自由,使国家成为一个封闭的堡垒.
2023-07-25 15:01:411

西方政治思想史是什么

是西方有关政治思想的历史~ 从古希腊、古罗马、中世纪、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到后来的各国西方各国资产阶级革命,每个时期均有典型的代表人物以及主流思想。 其研究方法大致有12种,目前施特劳斯派和剑桥学派比较有名~
2023-07-25 15:01:512

西方政治思想史关于国家概述

1.国家神权说国家是由神或上帝直接或间接创造出来的,是神或上帝为了保护人类而创造的,一切政治权力都是神或上帝的赐予.统治者是上帝在世间的代理人,人民应该绝对服从之.2.国家社会共同体说国家是一种自然产生的、不可避免的及有益的团体.3.社会契约说社会契约说是对国家神权说的直接否定.在自然状态下,因人们滥用自然权利,而使人们的生命及财产得不到保障.为了摆脱这种状况,人们订立契约,建立足以保障自然权利的国家和政府.以契约建立的国家,任务是遵守自然法,保护公民的生命、财产和自由;如果统治者背叛契约,人民有权推翻政府,由此得出主权在民的结论.4.国家统治说国家的存在就意味着政府的存在,政府是统治和管理国家的机关.5.国家要素说国家要素说分为三要素说和四要素说.三要素说认为国家是人口、领土、主权三者的联合体.四要素说认为国家由人口、领土主权、政府构成.国家要素说实际上在以地理意义上的国家代替政治意义上的国家,以此来模糊国家的政治性质及国家统治的阶级本质
2023-07-25 15:02:011

西方政治思想史名词解释:宗教宽容

宗教宽容就是允许个人选择并非国家认可的宗教信仰形式的政策。形成于启蒙运动,启蒙运动的一个标志在于人们广泛要求宗教宽容,并且形成了要求国家支持这种改革的政治理论。这场改革运动在不同程度上取得了成功。启蒙运动结束时,欧洲主要国家及美国都正式实行了宽容政策。因此,启蒙运动的重大成就之一就是开创了一种政治理论和相关的博爱观,使各国不再把宗教迫害作为控制公民行为的手段。
2023-07-25 15:02:162

简述西方政治思想史上关于国家起源学说的理论.

西方政治思想史上关于国家起源学说的理论大体有五种论断:①政治共同体。政治共同体来源于古希腊的政治观念,主要从国家的性质、目的、本源方面探讨国家的起源,揭示国家的目的是一般的、普遍的幸福。②神权论。神权论认为,世俗国家的君主是代表上天对世人进行统治的,即所谓“君权神授”。③契约论。契约论又称为社会契约说、自然法学说,它是基于个人利益先于国家利益,国家的终极目的是实现个人的根本利益的理念建立起的一种与政治共同体学说不同的学说。④暴力论。这种理论最基本的观点是国家起源于原始部落之间的暴力冲突,是强盛部落政府并兼并弱小部落的结果。⑤历史唯物主义国家起源说。国家从原始社会的氏族制度中产生。国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以及与此相伴随的私有制和阶级的出现。
2023-07-25 15:02:282

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的特殊主义起自那个时代的什么人

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的特殊主义世界观起自黎塞留,其真谛在于压倒性地注重“时间、地点和人物的相对情况”,强调人类事务以及政治方略的由此决定的复杂不定、情势特征和实践能动性。阿尔芒·让·迪普莱西(Armand Jean du Plessis,1585年9月9日-1642年12月4日)法兰西首席宰相,黎塞留及弗龙萨克红衣主教。黎塞留在法王路易十三的政务决策中具有主导性的影响力,在他的执政期间,通过对贵族和教士阶层权利的极度挤压和控制,以及对政治制度,政府结构,法律系统,军队表章和经济开发的全面改革,他成功的将法国变成了大陆上的第一个专制君主国,为法国在路易十四时期的大陆霸权打下极为坚定的基础。同时,他还是欧洲大陆上最伟大的外交家之一,通过一系列精彩的外交努力,他主导了席卷欧洲的三十年战争,并因此结束了哈布斯堡王朝长达数十年的欧陆霸权,最终在外交桌上亲手规划了欧洲大陆在未来近两百年的权力平衡,开启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国时代。毫无疑问,小贵族出身的黎塞留可以说是欧洲历史上最伟大的外交家,政治家及战略家之一,也是17世纪的代表人物。
2023-07-25 15:02:351

西方政治思想史中的德性是什么

  西方理性主义的表现形式  自帕森斯(T.Parsons)以降,关于社会(a)、文化(b)以及个性(c)的三分法巳成公论。  现代社会所特有的意识结构源于文化合理化,而文化合理化包括认知、审美表现以及宗教传统的道德评价三个部分。有了科学和技术、自律的艺术和自我表现的价值以及普遍主义的法律观念和道德观念,三种价值领域就出现了分化,而且各自遵守的是自己特有的逻辑。这样,不仅文化的不同组成部分(认知部分、表现部分以及道德部分)有了自己的“内在规律”,这些价值领域之间也形成了紧张关系。伦理理性主义最初还和它所依据的宗教语境保持一定的亲和性,伦理与宗教却与其他的价值领域势不两立。韦伯发现,这就是“用知识把(内在财富和外在财富)有意识地提升为理性财富所导致的一个普遍结果,它对宗教历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反之,这也是合理化辩证法的出发点。  合理生活方式的特征在于:它把一种复杂的行为类型固定了下来;这种行为类型囊括了合理性的所有三个方面的内容,并把合理性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此外,还把这些合理性结构紧密地结合在一切,使得它们相互加强,互为前提,彼此促进。合理的生活方式既促成也保障了行为的后果:  ——从工具合理性的角度来看,它履行了技术的使命,并建立了有效的手段;  ——从选择合理性的角度来看,它坚持在不同的行为之间进行选择(在此过程中,如果必须注意到对方的合理抉择,那么,我们就称之为策略合理性);  ——从规范合理性的角度来看,它在伦理原则范围内旅行了道德实践的使命。  行为合理性的三个方面可以归属于不同的知识范畴。有了技术和策略,经验知识和分析知识就进入了目的行为取向当中——这种知识完全可以具备科学知识的精确形式。而有了潜能和动机,道德实践知识(以及审美表现知识)便进入了价值行为取向当中。这种知识表现为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并被不断加以改进:首先是在宗教世界观当中,后来又在法律、道德(和艺术)等价值领域范围当中。由此可见,行为合理化、生活方式合理化以及世界观的合理化“说到底是密不可分的”。  “价值的提高”在现代经验科学领域里的含义最初是没有任何问题的:理论知识的增加导致了认识的进步。构成问题的是法律观念和道德观念中价值的提高;韦伯在这里指的是结构的改变,亦即法律理论和道德理论的普遍主义命题越来越明确。否则,韦伯就无法在传统的法律伦理、信念伦理和责任伦理之间建立等级秩序。知识的“完善”(Perfektion)与知识的工具化(Implementierung)在这里是密切相关的。至于审美领域中价值的提高,则意味着进步的观念退化成为一种更新和复活的观念,退化成为一种通过革新而使本真经验永保活力的观念。  无论是在道德一实践领域还是在审美表现领域,工具合理性意义上的进步都必须与价值合理性意义上的提高区别开来。
2023-07-25 15:02:451

西方政治思想史上关于社会平等的观点以及代表人物

首先,古希腊时期的理性是在神意指导下的一种认识和思想,它主要体现在为了维持社会稳定而确立人类阶级的划分,从而使奴隶主的社会地位更加稳固,使君权和父权得到更大的保障。西方的封建社会历史较短,缘于他们在哲学体系上的认识和发展,因为任何一种追本溯源的理论都会将人类社会最终指向自由和公平的状态之中,在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时期也不例外,笛卡尔对于存在的认识正是基于这么一种理论之下建立的。当然,在那个时期的所有思潮中,主观理性主义占据了上风,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主要原因是理论超越了实践的发展,当所有的理论无法用实践来证明的时候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导致很多理论没有一个牢固的基础,从而是一种空想的理论,如洛克、孟德斯鸠、卢梭等人的思想中,只有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得到了实证,在美国得到较为完整的应用,并且取得了不俗的效果。而象卢梭提出的泛社会主义明显是一种空想的社会状态,欲想得到完全的平等,就等于建立了一种更不平等的体制。现在这么多的社会主义国家就是最好的便证。在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中,18世纪以后的理性思想为他们提供了较为完整的理论基础,从而使西方的社会、人文、经济等各方面得到了较为完善的发展,具体的代表人物如康德、边沁、黑格尔、海德格尔等人。总结一下。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中的理性思想就是:自由、平等、民主的社会体系;公平、公正、公开的行政和司法体系。
2023-07-25 15:03:051

西方政治思想史中讲的法国三贤是哪几位

西方政治思想史中讲的法国三贤是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
2023-07-25 15:03:152

学习西方政治思想史的感想

浅谈学习西方政治思想史的一点感想通过一个学期以来对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学习,使我对于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过程以及历史有了系统的全面的认识,由于我们的所学习的课程是著名教授徐大同所编著的《西方政治思想史》,该书使用的是通俗化的语言,认识更快,在思想上也更容易接受,现就自己在学习中的点体会汇报如下:一、使我系统的认识了西方政治思想史的主要发展历程所谓的政治思想,是有关于政治的思想,也就是说人们在政治活动中的总的指导思想或者理论,正所谓思想决定行动,西方政治思想既受各个时期社会政治的影响,也受政治思想个人个体的特征思维所影响,但不论怎么说,政治思想有他的历史性,还有他的社会性。通过学习,使我懂得,西方政治思想的起源于古代的希腊,因此。政治思想肯定会受希腊文化特别是哲学思想的深刻影响,希腊政治思想给了西方政治思想的一个坚实的基础,那就是,重视并探索社会政治秩序的建立,这是前提,是条件,也是根本,这种思维方式一直沿续到十九世纪才有所改变。通过学习,使我懂得,在整个西方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一部西方政治思想史就是一部西方政治的缩影,既是多元演变的,也是派别林立的,但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我们都能知道,无非是经历了自然政治观、神学政治观和权力政治观。自然政治观顾名思义,就是探索宇宙、认识事物的本源,以此为出发点,去探索社会事物,特别是社会政治的规律,希腊一开始就把神和人分开来研究,把神与政治分开,政治所体现的不是神灵的色彩,而是自然的属性,他们的基本答案大体都认为政治秩序是由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自然而然形成的。柏拉图认为,社会、城邦的产生是由于社会分工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结果,亚里士多德把政治秩序的建立看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需要,这是社会规律、是自然发展形成的,很显然,这种认识与神的关系基本没有,是遵循社会发展规律或者自然规律。希腊的另外一个自然法思想的影响也非常深远,例如早在希腊古代自然哲学时,就产生了“逻各斯”思想,它的内涵是要探索事物的规律,而这正成为了西方自然法思想的萌芽。罗马对于希腊的政治思想的传承和发展是很显著的,西赛罗是“希腊化的拉丁人”,他将希腊文化传入后,还提出了共和国思想,但希腊后来创立并发扬光大的法律思想非常发达,并且对后世影响非常大。在这一时期,罗马由于对希腊的继承,形成了系统的自然法思想。理性的认识自然、理性的认识社会发展规律。基督教是全世界影响最大的,信教徒最多的宗教,在西方社会,基督教政治成为统治者对于被统治者的意志俘虏的工具之一,这是一种意识形态的存在,也成为人们认识社会事物、改变社会事物等一切问题的起源以及思维根据,圣经以及基督教成为一种历史宗法或者依据。任何政治活动都上升到针对封建制度发出的一切攻击必然首先就是对教会的攻击,是对神的攻击,显然这是一种谬论或者社会政治的产物。权力政治观粉墨登场于十五、六世纪,正式形成于十七、八世纪,最初产生于古代的希腊罗马,文艺复兴时期让权力政治观不断完善发展成熟,权利是每一个人都拥有的,而不是这个人有,那个人没有,这是与生俱有的,不可剥夺的,所以这个观点来看,社会其实是充满权利的社会,如果人们无视权利,就没社会秩序可言,从这个角度来看,为了维护每个社会成员的权利,才组成了政治社会,建立了政治秩序。二、权力政治观的内涵及意义虽然我们从西方政治思想的学习中看出,既有自然政治观还有神学政治观,更有权力政治观,但不可否认,权力政治观发展的最晚,是前两个政治思想观的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后的必然结果,当然权力政治观离现代人很近,我们本身就生活在权力政治观中,权力政治观已经成为现代政治思想的主流。应然阶段是权力政治观的第一个阶段,它产生于十七、八世纪的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人们特别是思想家对于封建社会“毁灭”、“摧残”人性的制度恨之入骨,声明这是严重不符合理性要求的。他们提出了他们认为的理想制度,例如生命、财产、自由、幸福以及安全,民主和法治成为人们渴望或者寄托的新生事物,这成为保护个人财产权的重要武器,这些的矛头直指封建社会或者说封建社会所形成的神学政治观、政治体制。实然阶段是权力政治观的第二阶段,它产生于十九世纪直到二十世纪前期,在这个时期,西方国家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建立了近代资本主义国家,产业革命的主体是主要是工业化过渡,这个时代的思想家依附于资产阶级的政治思想,由于资本主义的社会政治的矛盾重重,思想家们的理性主义变成为实用主义,各种改革方案层出不穷,特别是进入二十世纪以后,政治制度的不断完善,政府开始对经济加以干预,政府行为的研究成为政治思想的主题。政权应如何运作、如何缓解矛盾、稳定秩序,成为新的一个历史时期研究的主体和主流,同时,无产阶级变为自为的阶级,他们的理想是建立新的社会主义制度,甚至通过社会运动、暴力等来要求革新,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等相继诞生。“将然”阶段是权力政治观的第三个阶段,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由于世界格局发生变革,世界经济有了新的发展,科学技术以不可预见的飞速发展势头让这个世界迅速日新月异,经济时代、知识时代、信息时代成为这个世界最为鲜明的特征,民主化、和平、和谐成为世界的主题,在这种情况下,西方政治思想的内容随之发生了变化,“派别林立,花样繁多”,从笔者总结来看,这些花样繁多的思想理论中包含两个方面的思想体系,一方面就是以维护和发展现存政权的思想为主。也就是说,紧跟政权,维护政权,这种政治思想是政权的附属或者说代言,但他的发展出现了新的情况和方向,即由“描述型研究”向“干预型研究”过渡。另一方面,一些派别和思想家反对上面所说的政权型思想理论,站在“反方”立场,揭露、批判现代社会的各种弊端。他们还提出西方社会已进入“后工业化社会”或“后现代社会”。据此,原来的社会构成和组织已不能适应要求,有的甚至认为原有的社会已然“解构”,需重新建构。从而提出一套各自的“将然”的设想。必须指出的是,从根本上说,这些“设想”仍然没有离开西方政治思想的传统。三、学习的启示1、政治思想的社会性。无论任何一种政治思想,他的基础必然是所处的那个时代,这个绝对不会发生变化,即马克思主义,他提出的共产主义思想好像与当时的社会不相干,但是别忘记了,这种思想是总结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总结已有社会的展规律才能提出的。我们所处的是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是它自己的实际,这表明了社会主义的政治思想必然与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思想相贴近,相符合,并在这种社会形态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和发展。2、政治思想的复杂性。思想也就是说意识形态的一种表现,它的复杂性不言面喻,然而政治思想会左右人们的大脑,我们从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史来看,思想在不断演变,思想也存在“五花八门”,认识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符合社会主义的政治思想,也就是发展的马克思主义。3、政治思想的发展。从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发展来看,思想理论非常丰富,成果也非常突出,可以说是百家百样,而我国的政治思想相对来说还落后于国外的政治思想,但在借鉴和学习上,在丰富和完善上,大多是“照搬”、浅要的“分析或者论证”,而没有进入深入的分析,理论成果既不深刻也不丰富,这也是我国政治思想发展的方向和任务。总之,通过学习西方政治思想史,不仅是思想上形成了系统性,而且在认识上更加深刻,这对于自己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都是非常有益的。
2023-07-25 15:03:303

西方政治思想史的约翰·麦克里兰编著图书

本书首要特色在于文字通俗流畅,所有介绍几乎皆以交谈讨论方式进行,因此口语化程度高,极易拉近作者与读者的距离。其次,作者比较着重近代及现代政治思想的发展,在800页左右的原稿中,15世纪以后的部分占了600多页,约为全书五分之四强。由于篇幅充裕,因此作者可以从容拒绝现代政治思想的流派,不仅包括了帕累托(Pareto)与弗洛伊德(Freud),甚至还涵盖到莫拉斯(Mauras)与奥克肖特(Oakeshott)。在20世纪行将完全走入历史之际,此书乃是惟一反映这种时代感的政治思想史通论。最后,本书比前两部著作幸运的是,它找到一位出色的翻译者。彭淮栋先生在翻译工作中素有盛名,对此书之翻译显然投入甚多,故译文典雅流畅,可读性强。不过原文比较口语化,译文比较文雅,少了临场对话的感觉,多了洗练的陈述味道。研究政治思想,可以帮助我们澄清概念,深入了解政治现象,并培养客观容忍的态度。 ——朱坚章欲彻底了解和评估政治上的重要大事的现象,必须基于对政治思想史的正确认识。一本良好的西方政治思想史是国内读者迫切需要的。  ——吕亚力 本书是以西方二千五百年来最重要的政治思想家和历史为主题,加以活泼流畅的阐释。它是一部见解和写法都与众不同的政治思想史,上起古希腊,中经近代国家的演变,美国的启蒙运动,到自由主义的兴起及自由主义激起的各种反动……一应俱全,蔚为大观。它激荡着思想的声音,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使读者在思考挑战的刺激中,洋溢着捧卷玩味的乐趣。此书在国外出版后,得到学术界与文化界的共同推荐,广大读者如获至宝、交相赞誉,立即登上畅销书排行榜。 导读 鉴古足以知今前言编者的话第一部分 希腊人第1章古希腊政治思想第2章苏格拉底与柏拉图第3章 国家的卫士与正义第4章亚里士多德与政治学第二部罗马人与罗马天主教徒第5章 从城邦到国际都市第6章 基督教世界主义:圣奥古斯丁的《上帝之城》第7章 基督教世界及其律法:圣托马斯第三部罗马人与人文主义者:主权再造第8章 主权再造:帕多瓦的马西利乌斯第9章 马基雅维里:《君主论》与美德共和国第四部 社会契约理论第10章 社会契约理论的兴起及其可观的持续力第11章 社会契约(一):霍布斯第12章 社会契约(二):洛克第13章 社会契约(三):卢梭第五部 启蒙运动与近代国家的演变第14章 近代国家的近代性第15章 启蒙运动的政治学第16章 启蒙运动与依法而治:孟德斯鸠第17章美国的启蒙运动:第18章 启蒙运动的局限:柏克与休谟第六部 自由主义的兴起第19章 自由主义的兴起第20章 自由主义的成熟:边沁与穆勒第21章 自由主义的成熟与式微:斯宾塞、萨姆纳、格林第七部 对自由主义的反动(一):格尔——国家与辩证法第22章黑格尔及马克思主义的黑格尔背景第八部 对自由主义的反动(二):社会主义第23章 马克思主义及其他社会主义第24章 社会民主:伯恩斯坦与克洛斯兰第25章雅各宾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布尔什维克的综合:列宁、托洛茨基、斯大林第九部 对自由主义的反动(三):非理性主义与反理性主义第26章 民族主义的民道德排他性:赫尔德第27章 精英主义对民主的批判:帕累托与米歇尔斯第28章 自由主义的特殊敌人:群众与群众理论家第29章 领袖及其群众第30章 法西斯主义第31章 保守主义第32章 卷末论思想及论述之窟媒体评论
2023-07-25 15:03:381

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的特殊主义起自那个时代的什么人

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的特殊主义看来起自17世纪初的黎塞留。黎塞留1624年开始任法国首席大臣或宰相,在这位大国务家及其幕僚那里,有了对具体情势中一个个具体政治实体(国家)的特质的理论性探究,它们基于对其内外形势与其行为方式的经验性观察。中国人也讲究调查研究,黎塞留及其幕僚强调事物个性、新鲜经验和创新实践。“对国家最危险的”,黎塞留在其流传最广的《政治遗嘱》中说,“莫过于那些希望按照他们从书本里搬来的原则统治王国的人……为什么最危险?因为时间、地点和人物的相对情况大不一样。”
2023-07-25 15:03:512

亚里士多德对西方政治学的开创性贡献有哪些?

最早创立独立的政治学体系。亚里士多德认为,国家自然赋予人的本性是过国家生活,但是任何事物的本性都有一个发展过程,只有当它发展到最高阶段时,才充分显露出它的本性,社会也是如此。亚里士多德指出;国家在产生过程中经历了家庭、村落而最终形成了高级完备的社团,它是人的本性的最充分体现。个人只有作为城邦的组成部分,才能满足其自给自足的生活。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社会生活包括许多内容,城邦的存在不只是为了便于交换,防止互相损害等等。城邦的目的在于实现道德的良善,即以城邦协调各人的功能,导致人类的优良生活。个人和城邦的主要和最终目的都是谋取优良的生活。这是城邦区别于其它社会团体的本质所在。亚里士多德首次从政治学的意义上讨论了国家的起源、本质和目的等一系列的重要课题,为这门学科的建立提供了基础理论。请添加详细解释
2023-07-25 15:04:073

如何学习和研究西方政治思想史课堂讨论要求

通过一个学期以来对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学习,使我对于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过程以及历史有了系统的全面的认识,由于我们的所学习的课程是著名教授徐大同所编著的《西方政治思想史》,该书使用的是通俗化的语言,认识更快,在思想上也更容易接受,现就自己在学习中的点体会汇报如下:一、使我系统的认识了西方政治思想史的主要发展历程所谓的政治思想,是有关于政治的思想,也就是说人们在政治活动中的总的指导思想或者理论,正所谓思想决定行动,西方政治思想既受各个时期社会政治的影响,也受政治思想个人个体的特征思维所影响,但不论怎么说,政治思想有他的历史性,还有他的社会性。通过学习,使我懂得,西方政治思想的起源于古代的希腊,因此。政治思想肯定会受希腊文化特别是哲学思想的深刻影响,希腊政治思想给了西方政治思想的一个坚实的基础,那就是,重视并探索社会政治秩序的建立,这是前提,是条件,也是根本,这种思维方式一直沿续到十九世纪才有所改变。
2023-07-25 15:04:201

上海交通大学政治学考研经验分享?

上海交通大学政治学考研经验分享本人总分403分,政治71分,英语一69分,政治学概论127分,地方政府与政治136分。一、关于择校和定专业(1)我选择上海交通大学政治学专业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考虑到毕业后能否留在成都工作,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成都与我老家相距并不是很远,所以有留在这里工作的可能性;二是我本科的专业虽然是思想政治教育,但在本科的培养计划中有接触到部分政治学的内容,所以有一定的了解与进一步学习的兴趣。(2)上海交通大学政治学专业分为了政治学理论、国际关系、中国党史、科社(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四个方向,前两个方向属于国际关系学院。后面两个方向属于马克思主义学院,不同的方向初试内容是一样的,复试根据不同的学院会有所不同,我将会在下面考研经验中详细阐述。上海交通大学政治学专业考研难度我觉得是中等偏上,主要是因为录取的人数比较少,两个学院除了推免名额以外,加起来的名额应该在12-15个。(3)上海交通大学的政治学专业的变化还是挺明显的,近两年一直在更换参考书目,在2019年考研之前982的参考书是王浦劬的《政治学基础》、杨光斌《政治学导论》;632是徐大同《西方政治思想史》;2020年982的参考书是王浦劬《政治学基础》、燕继荣《政治学原理》632没有变化。2021年982没有变化,632西方政治思想史直接取消换成了政治学综合,参考书目是孙关宏的《政治学概论》。从参考书目的变化可以看出,现在川大政治学命题更加偏向更深层次的题目,也不再简单是简单的政治学概念问题。二、初试经验1、专业课这门专业课包含的内容很多,可以细分为政治学原理、西方政治思想史、国际政治学概论、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四个部分,复习起来很需要时间和精力,复习时候首先要进行大体的划分,然后把这些内容系统的串联起来,便于理解和记忆。比如政治学原理主要围绕政治权力、国家、政治制度(政党和政党制度、民主和法治、选举制度、议会制度)、政治团体、政治意识形态、政治发展等问题来讲的。政治学原理复习时参考书主要有《政治学概论》(孙关宏等著复旦博学系列第二版),国内意识形态色彩不那么浓厚,明显的海外派,但也不乏本土关怀,属国内上乘的政治学教材;英国人海伍德的《政治学》,西方学者的书,但观点较为客观中立,且涵盖的知识点很全面,是学习政治学不可多得的好书;《比较政治制度》(高等教育出版社曹沛霖等著)通过比较,让你对宪政、法治、民主及西方的各种政治制度、政治原则(主权在民、三权分立)有一个深入的了解,还包括相应的政治思想及思想家的观点的罗列和对比,对加深对西方政治制度和理念的理解非常有益,在此极力推荐。北大燕继荣的《现代政治分析原理》(也有一本《政治学十五讲》,其实内容差不多)这本书很大一部分内容与海伍德的《政治学》惊人的一致,但也有其独到之处,需要认真研读;许Sir和潘维老师的政治学原理和比较政治学讲义,重要性就不再赘述了,自然要达到背通的的程度。两份讲义写得都比较简明,需要自己去理解、扩充。尤其潘老师的讲义,牛人牛到一定程度就不再那么那么严谨了,说的话乍看起来有点荒谬、摸不到头脑,其实你真的读懂了后就会发现潘老师是一个非常有思想的学者。除此之外,美国人罗斯金的《政治科学》,人大杨光斌的《政治学导论》,都写得不错,建议同学们根据自己时间及需要进行复习。西方政治思想史是必须复习的内容,是对政治学原理知识的必不可少的补充,比如2011年的简答就涉及到了霍布斯利维坦的意义,虽然大家都知道,但没认真复习政治思想史就很难写出高水平的答案。除此之外,答论述题也需要有思想史方面的论据作支撑,而论据的充实与否肯定是阅题的重要标准。复习参考书以唐士其的《西方政治思想史》为主,也可以参看徐大同和马啸原的书。唐老师的书以思想发展的脉络为线索,娓娓道来,绝对是思想的盛宴,但看起来感觉条理性不是很好,对基础不好的人来说肯定是个考验,徐大同和马啸原的书像纪传体一样以人物为线索一个一个的介绍下来,条理清晰,但缺乏深度和思想的连贯性,这两种书一起看相得益彰,易于理解和记忆。国际政治学概论的复习要首先弄明白这门学科讲的是什么,包含哪些基本内容。概括的讲,这门课程主要讲的是国际政治行为体及其行为,以及围绕国际政治行为体及其行为形成的相关理论问题。国际政治行为体包括国家|、政府组织、NGO等,国际政治行为包括战争、和平与冲突。每一个要素展开都包含大量的内容,拿国家来说可以延伸出主权、综合国力、国际格局、国家利益、民族和民族主义等,战争与和平则涉及到时代主题、军备及其控制、核时代的战争问题、国家安全、恐怖主义等。(1)一定要多背,任何一个细节也不要放过。第一,以前的政治学基础(982)所涉及到的内容大部分都是王浦劬的那本《政治学基础》,但现在出题范围很明显不仅仅涉及到这本书本书的内容,特别是名词解释书中没有仔细讲的也有可能会拿来出题。简答题基本上跟以往的出题风格差不多。论述题跟时政结合的非常紧密,所以同学们在复习政治的同时也要注意可能在政治学基础方面有涉及。现在考试的题型依然是名词解释、简答和论述,值得注意的是名词解释不是8选5,而是8个名词解释,简答不是7选5,而是直接5个简答,论述也不是3选2,而是直接2个论述,所以在复习的时候不要抱有侥幸心理,每一个都要落实到位。第二,就是关于西方政治思想史(632)名词解释和简答都比较常规,论述题出题方式有点变化,以前考得最多的是单个思想家的政治思想的评述与影响,而现在的论述很明显对考生的要求更高,要求对整个西方政治思想史有宏观的把握,例如政治权利观的演变,自然法的演变与发展以及对政治制度的影响。(2)除了扣细节同时还要把握大框架,把每一章每一节的框架都把握住,最好采用列提纲的形式。提纲这个东西虽然很多人反应,说没用,但是其实你所做的所有事情都不是无用之功。今年西方政治思想史考了西方权利观的演变以及自然法的发展演变,如果你的知识点是孤立的,那就很难把这道题答好。(3)复习的过程中也不可能把所有的知识都复习到,也有部分知识是书本上直接找不到的,遇到这种情况也不要慌,但一定要保证书上有的东西都会。我是从今年四、五月份开始学的专业课和英语单词。战线不要拉得太长,但是一定要保证自己能够不慌不忙地准备复习。专业课我是九月份开学之后开始背诵,背之前是看了三遍书。背了多少遍我也记不清了但至少都是七八遍的样子。我们一共五本参考书,并且重复内容很多,所以压力相对比较小,所以一定要扎扎实实背。2、英语英语应该尽早开始复习。一是单词:一定要打好基础,考研英语所要求的词汇量一定要尽可能全部掌握,我用的红宝书;只要是早开始学,每天都读写上一个单元,这个任务非常容易完成,只有把单词学会,才能够做到心中有数。并且,我是把历年来真题中出现的重要的或者不认识的单词,连同他所在的那句话整个抄在的笔记本上,便于后期背诵。二是阅读:真题一定要做,可以不用做模拟题,把所有的真题都研究透,我的真题一共是前前后后做了三遍。在这里非常推荐唐迟老师的阅读课,他对解题思路,文章解读都说得非常清晰。在没有听唐迟讲课之前,做英语都是很懵的状态,听了他的课之后思路感觉清晰了很多,也掌握很多的答题技巧。三是新题型,我是看的李玉技的课,他的视频只更新到15年,但是技巧还是可以通用的。四是阅读:真题的大小作文一定要背,就算不能完全记住一整篇文章,但话题的核心句子和亮点句子一定要能够背得滚瓜烂熟。其他的作文我不是很建议背,但如果你有足够的精力就无所谓了,因为真题的作文所涉及的话题基本上可以应付考试。五是翻译和完型,这个我没啥好的经验,因为我也没有怎么准备这两个题型,近几年的完型都还挺简单的这个不用太担心,翻译的话在分析阅读的时候也顺便练习了翻译,但是一定要下笔写,动手写出来跟在脑子里面翻译完全不一样。3、政治(晚点开始准备)最开始的阶段看的是肖秀荣的精讲精练,刚开始会发现很难看进去,可以结合徐涛的视频配套来看,徐涛讲得还是非常好的,人也很幽默。之后一定要仔细做1000题,这对于打好基础真的非常重要,1000题做几遍都不为过,我是做了3遍,但我感觉我做的时候有点追求速度,其实很多知识点做完之后没有复习也就忘了。最后肖秀荣四套卷一定要仔仔细细地背,然后会发现肖大大之所以是肖大大是有道理的。徐涛的背后冲刺20题我也背了两三遍,对于徐涛的这个书需要考生能够在考场上有足够的应变能力,不能没有办法将考题跟小黄书上的答案结合起来,所以综合来看,肖四的主观题还是最重要的。政治我不建议做真题,因为每年政治的它的变化,时效性是非常强的,每年的真题一般就不会再考这种东西了,但是你可以去看一看真题,他的思路是什么样的,就是它偏向于怎样出题,可以去研究这个,但是真题的内容和分数就可以不用关注。三、复试经验(1)首先是笔试,笔试的题目主要参考曹德本《中国政治思想史》,会围绕中国政治历史上的思想大家进行出题。国际关系学院的面试主要包括英语面试和专业课面试。大家在筹备复试的时候,要注重对一些国际政治相关英语表述的积累,英语自己介绍是其次的,重要的是能够回答相应的专业问题,平时可以多加强口语的锻炼以及现场的英语会话的语言组织能力。专业课的问题因为具有不确定性,对之前初试的参考书目也要多复习几遍,以应对政治学基础的相关问题。(2)英语面试的流程:第一步,两分钟以内的自我介绍(越精炼越好,不要太累赘)第二步,现场朗读两段英文报纸并翻译(朗读跟翻译之间没有思考时间,所以在朗读的时候一定要在脑中大致想一想自己所读内容的意思)第三步,老师提问环节(问题比较随机,不固定)。(3)专业课面试的流程:第一步,两分钟之内的自我介绍;第二步,随机抽签选题,三选二进行回答,有一到两分钟的思考时间;第三步,如果专业课回答完之后,还剩时间,就会问一些其他问题,问题随机;如果专业课回答完了之后,正好15分钟,不会再进行提问。四、总结其实考研也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难,首先,最难的是你得对自己要求严格,忍受得了寂寞和每天一成不变枯燥的复习生活,切记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吊儿郎当。一旦选定了目标,那就把它当做信念去执行,坚持到底不放弃。其次,要建立起一种基于实力之上的一种自信,不能怀疑自己,要相信自己。最后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心态问题,心态要平和,不能得失心太重,只要努力去准备就好了,剩下的交给天意。那些什么为了考研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得抑郁症的人,本身心态就有问题,如何还能发挥出最好的自己呢。反正我当时是直到考试当天都是每天吃得下睡得着,什么奇奇怪怪的问题都没想过。相信经历过考研的同学们,身上都有一种可贵品质,那就是自觉自律,以及心态平稳。有句很好的座右铭:自律者方得自由。可能当你走完这一程之后并没有成功上岸,但是你回头来看看,你的内在早已经形成了一种更为丰盈坚定的自己。加油,考研人!
2023-07-25 15:04:281

西方政治思想史理性

  西方理性主义的表现形式  自帕森斯(T.Parsons)以降,关于社会(a)、文化(b)以及个性(c)的三分法巳成公论。  现代社会所特有的意识结构源于文化合理化,而文化合理化包括认知、审美表现以及宗教传统的道德评价三个部分。有了科学和技术、自律的艺术和自我表现的价值以及普遍主义的法律观念和道德观念,三种价值领域就出现了分化,而且各自遵守的是自己特有的逻辑。这样,不仅文化的不同组成部分(认知部分、表现部分以及道德部分)有了自己的“内在规律”,这些价值领域之间也形成了紧张关系。伦理理性主义最初还和它所依据的宗教语境保持一定的亲和性,伦理与宗教却与其他的价值领域势不两立。韦伯发现,这就是“用知识把(内在财富和外在财富)有意识地提升为理性财富所导致的一个普遍结果,它对宗教历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反之,这也是合理化辩证法的出发点。  合理生活方式的特征在于:它把一种复杂的行为类型固定了下来;这种行为类型囊括了合理性的所有三个方面的内容,并把合理性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此外,还把这些合理性结构紧密地结合在一切,使得它们相互加强,互为前提,彼此促进。合理的生活方式既促成也保障了行为的后果:  ——从工具合理性的角度来看,它履行了技术的使命,并建立了有效的手段;  ——从选择合理性的角度来看,它坚持在不同的行为之间进行选择(在此过程中,如果必须注意到对方的合理抉择,那么,我们就称之为策略合理性);  ——从规范合理性的角度来看,它在伦理原则范围内旅行了道德实践的使命。  行为合理性的三个方面可以归属于不同的知识范畴。有了技术和策略,经验知识和分析知识就进入了目的行为取向当中——这种知识完全可以具备科学知识的精确形式。而有了潜能和动机,道德实践知识(以及审美表现知识)便进入了价值行为取向当中。这种知识表现为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并被不断加以改进:首先是在宗教世界观当中,后来又在法律、道德(和艺术)等价值领域范围当中。由此可见,行为合理化、生活方式合理化以及世界观的合理化“说到底是密不可分的”。  “价值的提高”在现代经验科学领域里的含义最初是没有任何问题的:理论知识的增加导致了认识的进步。构成问题的是法律观念和道德观念中价值的提高;韦伯在这里指的是结构的改变,亦即法律理论和道德理论的普遍主义命题越来越明确。否则,韦伯就无法在传统的法律伦理、信念伦理和责任伦理之间建立等级秩序。知识的“完善”(Perfektion)与知识的工具化(Implementierung)在这里是密切相关的。至于审美领域中价值的提高,则意味着进步的观念退化成为一种更新和复活的观念,退化成为一种通过革新而使本真经验永保活力的观念。  无论是在道德一实践领域还是在审美表现领域,工具合理性意义上的进步都必须与价值合理性意义上的提高区别开来。
2023-07-25 15:08:122

学习西方政治思想史为啥有助于锻炼政治思维

  人类社会包括经济、政治和文化三大领域,各领域都反映社会的不同方面,含有各自的内容。关于政治领域,我觉得恩格斯的一段话很能说明。他说:“在全部纷繁和复杂的政治斗争中,问题的中心始终是社会阶级的社会和政治的统治,即旧的阶级要保持统治,新兴的阶级要争得统治。”(《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4页)这就是说,在阶级社会中,只有掌握统治权,才能按照一定阶级或集团的利益整合社会,协调矛盾,稳定秩序,促进发展。因此,如何夺取统治权,建立什么样的统治权,如何维持统治权,对现有统治权的态度等就成为政治领域的核心问题。从一定意义讲,政治思想的根本目的,也就是为各阶级或集团实现上述目标“出谋献策”。这种“谋”或“策”,可因民族、时代的不同而不同,也可因阶级、集团的不同而相异。由于各种思维方式的不同,也可能表现为不同形式,如理性的,科学的;抽象的,实践等。  西方政治思想的诞生地是古代的希腊。由于受希腊文化,特别是哲学思想的影响,希腊政治思想从开始时起就是以探索社会政治秩序建立的基础为出发点,研究社会政治秩序产生的根源和性质就成为西方政治思想的传统特点之一。这种抽象的理论的思维模式,从回答为什么和是什么入手的政治观,在西方一直沿续到十九世纪才有所改变。  西方政治思想史可以说是多元演变型的。从横向看,他在各个历史时期基本都是派别林立,诸家杂陈;从竖向看,他则是经历了不同的政治观的演变。综观西方政治思想史,我认为大体经历了:自然政治观、神学政治观和权利政治观几个阶段。各种政治观并不是只存在于某一时期,而只是反映某一时期的典型政治观。  自然政治观是古代希腊、罗马时期的基本政治观。古代希腊是西方政治思想的发源地,是西方政治思想的奠基时期。希腊从一开始,就形成神人分治的二元格局。就是说人们按照人类世界的结构又创造出一个神的世界,而且二者各自独立存在,互不干扰。思想家们很早就开始探索宇宙的本源和规律,以后又发展到探索社会、国家的本源和规律,政治秩序建立的原因。他们的基本答案大体都认为政治秩序是由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自然而然形成的。就是说,无论认为社会、城邦的产生是由于社会分工的需要(如柏拉图)或是社会发展的结果(如亚里斯多德)他们都是把政治秩序的建立看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需要。既是自然的一部分,又是自然而形成的。  罗马是一个务实的民族。他的思想观点包括政治思想基本是接受了希腊的思想用于罗马实际。有人说西赛罗是“希腊化的拉丁人”是将希腊文化传入后世的“中介”是有道理的。罗马人除提出共和国思想外,其他思想远远不如法律思想之发达和对后世影响之大。  作为自然政治观的另一体现就是关于自然法思想。早在希腊古代自然哲学时,就提出“逻各斯”思想,要探索事物的规律。这是西方自然法思想的萌芽。到希腊化和罗马时期,形成了系统的自然法思想。就是人能够通过理性认识自然、社会的发展规律(法则)。这种思想成为西方政治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观点而延续到后世。  人们把西方古代政治观归结为伦理政治观、整体政治观、自然政治观等,我们也曾这样提法。我认为这也反映了西方古代政治思想的特色,都是可以的。但为了使归纳古代、中世纪、近代政治观都统一于政治秩序建立的来源,故用自然政治观。  基督教神学政治观是西方中世纪的基本政治观。自从日耳曼人灭亡罗马之后,入主西欧大陆。从此欧洲开始进入中世纪。当时存在着希腊罗马文化、基督教文化和日耳曼文化的并存和融合。但产生于罗马后期的基督教神学,随着基督教势力的扩大,却发展成为人们观察一切问题的根据,一切意识形态的形式都从属于他。当然政治思想也不例外。无论是维护教权的思想,还是维护俗权的思想,都是从圣经中或基督教的历史上寻找依据。甚至于“一般针对封建制度发出的一切攻击必然首先就是对教会的攻击,而一切革命的社会政治理论大体上必然同时就是神学异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七卷,第 41页〗  需要提出的是,尽管神学世界观笼罩了西方中世纪,但是我们也应看到,远自古代 流传下来的政治思想传统,如平等、自由、民主、法治等思想也都以不同的形式保存下来。这是值得我们挖掘和研究的。  权利政治观是西方近、现代的基本政治观。这个政治观基本是从十五、六世纪开始,而形成于十七、八世纪,一直发展到现在。  权利观念在西方产生于古代的希腊罗马,特别是罗马法时期。然而作为一种政治秩序产生的基础的观念则是近代的事。  还在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们就开始用“人的眼光”观察社会、观察国家。后来,更进一步与权利结合起来,提出“天赋人权”观念。就是说,每一个平等的个人,都具有与生俱有的、不可剥夺的权利。人们为了维护这种个人的权利,才组成政治社会,建立政治秩序。这种观点,就是权利政治观。也就是恩格斯所说的“代替教条和神权的是人权,代替教会的是国家。以前,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是由教会批准的,因此曾被认为是教会和教条所创造的。而现在这些关系则被认为是以权利为根据并由国家创造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546页〗因此,“权利和权力”问题,即如何运用公共权力实现、保护人的天赋权利问题就成为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的中心问题。  十七、八世纪是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是“应然”阶段。这时,各阶级、阶层或集团的先进思想家纷纷指责、揭露封建制度和专制主义是“毁灭”、“摧残”人性的制度,是不符合理性要求的。从而提出各种取代封建社会的符合理性要求的理想制度。在他们看来,人们应该在理性(自然法)的指引下,通过协议(契约)重新建立一个能够保护个人“天赋权利”的外部力量政治体(国家)。虽然每个思想家关于人权的内容不完全相同,但大体上包括了生命、财产、自由、幸福和安全,都把保护个人财产权看成首要的权利。虽然每个思想家设想的政治体的形式各不相同,但大体上都提出了民主和法治的主张。  这时的先进思想家们的目的是在于反对封建神学所宣扬的启示和专制制度,排除外界所加给人们繁重的枷锁,强调人的内在力量,从而引申出人的天赋的权利(自然权利),重新构建社会。然而他们却不顾历史的发展变化,而把“人性”和“人权”说成是“永远和到处同一的”抽象物。同时他们也是从抽象的推理出发,把市民社会看成是个人活动的园地,国家是通过协议(契约)而结成的公民个人联合体,把自己所设想的政治体的形式看成唯一合乎理性的组织。  十九世纪直到二十世纪前期,是“实然”阶段。这时,西方主要国家都先后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建立了近代的国家,许多国家也开始实现“产业革命”,向工业化过渡。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日益暴露出来。“理性的王国”并不理想,特别是对广大劳动群众,并未带来“人权”的许诺,得到“幸福”。这时在政治思想上明显地出现了分野和对立。  居于主流地位的资产阶级思想家们,开始摆脱了“理想”,面对现实,从理性主义转向实证主义、实用主义。为了更加巩固和完善已建立起的政权,在十九世纪时主要是提出各种改革方案,为建立完善的政治制度而出谋献策;而进入二十世纪后,随着政治制度的日趋完善,政府对经济干预的加强,研究和规范政府行为成为政治思想的主题。这个时期,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已是论证现实的合理性,已从探讨国家应该是怎样(应然)变为说明现实政权“是”(实然)怎样以及现政权应如何运作问题。为了缓和矛盾、稳定秩序,“秩序”和“安全”已成为主要口号。  另一方面,作为资产阶级对立面的无产阶级业已逐步由自在的阶级变为自为的阶级。在思想上他们不仅批判现存的资本主义制度,要求建立一个更为美好的新的社会主义制度,甚至要求用暴力推翻现政权,建立自己的政权。最后,终于建立起无产阶级的科学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他为无产阶级提出了完整的实现自身以及全人类彻底解放的科学理论。后来,列宁更进一步结合世界新发展和俄国的情况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创立了列宁主义。  西方政治思想发展的新阶段是“实然”向“将然”转变的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世界有了急遽发展,世界格局有了新的变化。西方世界在经济上有了新的进展,走进了所谓“第二个黄金时代”实现了所谓工业化或现代化时代。科学技术有了突飞猛进,出现了许多新的科学领域。特别是电子计算机的发展,更促使社会逐渐走向知识经济时代,影响着人们生产、生活方式。政治上人们对法西斯的统治深恶痛绝,民主化已成为世界潮流;社会主义国家的出现,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和民族国家的形成,震撼着并影响着西方国家,同时也遏制了美国的霸权主义。与此同时,西方国家的资本主义的痼疾不仅未能消失,而且随着社会的进展愈演愈烈,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和矛盾。  在这种局面下,西方政治思想更是派别林立,花样繁多,表现许多新的特点。但总的方向不外两个方面。  一方面仍以维护和发展现存政权的思想为主。无论各种政治思想流派的理论基础是什么,但这时已完成了由“描述型研究”向“干预型研究”的过渡。就是说各种派别无不是为政府的国内、国际政策出谋划策。或提供某种理论模式,或对现实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某种设想和对策。  另一方面,有的派别和思想家,开始揭露并批判现代社会的各种弊端。同时,他们提出西方社会已进入“后工业化社会”或“后现代社会”。据此,原来的社会构成和组织已不能适应要求,有的甚至认为原有的社会已然“解构”,需重新建构。从而提出一套各自的“将然”的设想。必须指出的是,从根本上说,这些“设想”仍然没有离开西方政治思想的传统。
2023-07-25 15:09:292

西方政治思想史名词解释来库古改革

时间在公元前830年左右,来库古改革的各项措施以"瑞特拉"神谕的形式流传下来,对斯巴达的政治制度产生了数世纪的影响·来库古的政制改革不仅使斯巴达从此由氏族社会阶段进入阶级社会阶段,使斯巴达国家由王政转变为贵族政制,而且为以后数百年的政治稳定,军事强大奠定了基础,对斯巴达古典时代的强盛产生了积极的历史后果·政治上1、组成新的部落和选区,对外代表国家,对内指挥军队,并掌握宗教祭祀大权;2、国家设立由28位60岁以上的老人与2位国王组成30人的元老院(长老会议);3、设立5名监察官,监督公民遵守法律的情况,并有权弹劾国王;4、设公民大会,由30岁以上的公民参加,职责是向元老院提出议案。经济上1、实行土地国有政策,重新分配土地;2、发行笨重的铁币,限制工商业的发展,禁止生活奢侈;3、不准斯巴达人、希洛人、皮里阿西人任意迁移,也不许外邦人随意进入斯巴达境内;4、实行公共会食制度。教育上实行全民皆兵式教育,男子自7岁起至60岁在军营过集体生活,培养在艰苦环境里生存、作战的能力。改革奠定了斯巴达作为奴隶制国家的基础,来库古也成为斯巴达共同尊崇的开国始祖。来库古为斯巴达国家进行了囊括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立法,以后斯巴达国家一直沿着这个方向发展。他的立法,限制了公民自由,使国家成为一个封闭的堡垒。
2023-07-25 15:09:361

如何认识和理解西方政治思想发展的基本线索

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基本线索人类社会包括经济、政治和文化三大领域,各领域都反映社会的不同方面,含有各自的内容。在阶级社会中,只有掌握统治权,才能按照一定阶级或集团的利益整合社会,协调矛盾,稳定秩序,促进发展。因此,如何夺取统治权,建立什么样的统治权,如何维持统治权,对现有统治权的态度等就成为政治领域的核心问题。从一定意义讲,政治思想的根本目的,也就是为各阶级或集团实现上述目标“出谋献策”。这种“谋”或“策”,可因民族、时代的不同而不同,也可因阶级、集团的不同而相异。由于各种思维方式的不同,也可能表现为不同形式,如理性的,科学的;抽象的,实践的,等。西方政治思想的诞生地是古代的希腊。由于受希腊文化,特别是哲学思想的影响,希腊政治思想从开始时起就是以探索社会政治秩序建立的基础为出发点,研究社会政治秩序产生的根源和性质就成为西方政治思想的传统特点之一。西方政治思想史可以说是多元演变型的。从横向看,他在各个历史时期基本都是派别林立,诸家杂陈;从竖向看,他则是经历了不同的政治观的演变。综观西方政治思想史,我认为大体经历了:自然政治观、神学政治观和权利政治观几个阶段。各种政治观并不是只存在于某一时期,而只是反映某一时期的典型政治观。自然政治观是古代希腊、罗马时期的基本政治观。古代希腊是西方政治思想的发源地,是西方政治思想的奠基时期。希腊从一开始,就形成神人分治的二元格局。就是说人们按照人类世界的结构又创造出一个神的世界,而且二者各自独立存在,互不干扰。思想家们很早就开始探索宇宙的本源和规律,以后又发展到探索社会、国家的本源和规律,政治秩序建立的原因。他们的基本答案大体都认为政治秩序是由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自然而然形成的。就是说,无论认为社会、城邦的产生是由于社会分工的需要(如柏拉图)或是社会发展的结果(如亚里斯多德)他们都是把政治秩序的建立看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需要。既是自然的一部分,又是自然而形成的。作为自然政治观的另一体现就是关于自然法思想。早在希腊古代自然哲学时,就提出“逻各斯”思想,要探索事物的规律。这是西方自然法思想的萌芽。到希腊化和罗马时期,形成了系统的自然法思想。就是人能够通过理性认识自然、社会的发展规律(法则)。这种思想成为西方政治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观点而延续到后世。人们把西方古代政治观归结为伦理政治观、整体政治观、自然政治观等,我们也曾这样提法。我认为这也反映了西方古代政治思想的特色,都是可以的。但为了使归纳古代、中世纪、近代政治观都统一于政治秩序建立的来源,故用自然政治观。基督教神学政治观是西方中世纪的基本政治观。自从日耳曼人灭亡罗马之后,入主西欧大陆。从此欧洲开始进入中世纪。当时存在着希腊罗马文化、基督教文化和日耳曼文化的并存和融合。但产生于罗马后期的基督教神学,随着基督教势力的扩大,却发展成为人们观察一切问题的根据,一切意识形态的形式都从属于他。当然政治思想也不例外。无论是维护教权的思想,还是维护俗权的思想,都是从圣经中或基督教的历史上寻找依据。甚至于“一般针对封建制度发出的一切攻击必然首先就是对教会的攻击,而一切革命的社会政治理论大体上必然同时就是神学异端。”需要提出的是,尽管神学世界观笼罩了西方中世纪,但是我们也应看到,远自古代 流传下来的政治思想传统,如平等、自由、民主、法治等思想也都以不同的形式保存下来。这是值得我们挖掘和研究的。权利政治观是西方近、现代的基本政治观。这个政治观基本是从十五、六世纪开始,而形成于十七、八世纪,一直发展到现在。权利观念在西方产生于古代的希腊罗马,特别是罗马法时期。然而作为一种政治秩序产生的基础的观念则是近代的事。还在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们就开始用“人的眼光”观察社会、观察国家。后来,更进一步与权利结合起来,提出“天赋人权”观念。就是说,每一个平等的个人,都具有与生俱有的、不可剥夺的权利。人们为了维护这种个人的权利,才组成政治社会,建立政治秩序。这种观点,就是权利政治观。也就是恩格斯所说的“代替教条和神权的是人权,代替教会的是国家。以前,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是由教会批准的,因此曾被认为是教会和教条所创造的。而现在这些关系则被认为是以权利为根据并由国家创造的。”因此,“权利和权力”问题,即如何运用公共权力实现、保护人的天赋权利问题就成为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的中心问题。权利政治观是西方近、现代政治思想的主流。十七、八世纪是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是“应然”阶段。这时,各阶级、阶层或集团的先进思想家纷纷指责、揭露封建制度和专制主义是“毁灭”、“摧残”人性的制度,是不符合理性要求的。从而提出各种取代封建社会的符合理性要求的理想制度。在他们看来,人们应该在理性(自然法)的指引下,通过协议(契约)重新建立一个能够保护个人“天赋权利”的外部力量政治体(国家)。虽然每个思想家关于人权的内容不完全相同,但大体上包括了生命、财产、自由、幸福和安全,都把保护个人财产权看成首要的权利。虽然每个思想家设想的政治体的形式各不相同,但大体上都提出了民主和法治的主张。这时的先进思想家们的目的是在于反对封建神学所宣扬的启示和专制制度,排除外界所加给人们繁重的枷锁,强调人的内在力量,从而引申出人的天赋的权利(自然权利),重新构建社会。然而他们却不顾历史的发展变化,而把“人性”和“人权”说成是“永远和到处同一的”抽象物。同时他们也是从抽象的推理出发,把市民社会看成是个人活动的园地,国家是通过协议(契约)而结成的公民个人联合体,把自己所设想的政治体的形式看成唯一合乎理性的组织。十九世纪直到二十世纪前期,是“实然”阶段。这时,西方主要国家都先后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建立了近代的国家,许多国家也开始实现“产业革命”,向工业化过渡。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日益暴露出来。“理性的王国”并不理想,特别是对广大劳动群众,并未带来“人权”的许诺,得到“幸福”。这时在政治思想上明显地出现了分野和对立。居于主流地位的资产阶级思想家们,开始摆脱了“理想”,面对现实,从理性主义转向实证主义、实用主义。为了更加巩固和完善已建立起的政权,在十九世纪时主要是提出各种改革方案,为建立完善的政治制度而出谋献策;而进入二十世纪后,随着政治制度的日趋完善,政府对经济干预的加强,研究和规范政府行为成为政治思想的主题。这个时期,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已是论证现实的合理性,已从探讨国家应该是怎样(应然)变为说明现实政权“是”(实然)怎样以及现政权应如何运作问题。为了缓和矛盾、稳定秩序,“秩序”和“安全”已成为主要口号。另一方面,作为资产阶级对立面的无产阶级业已逐步由自在的阶级变为自为的阶级。在思想上他们不仅批判现存的资本主义制度,要求建立一个更为美好的新的社会主义制度,甚至要求用暴力推翻现政权,建立自己的政权。最后,终于建立起无产阶级的科学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他为无产阶级提出了完整的实现自身以及全人类彻底解放的科学理论。后来,列宁更进一步结合世界新发展和俄国的情况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创立了列宁主义。西方政治思想发展的新阶段是“实然”向“将然”转变的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世界有了急遽发展,世界格局有了新的变化。西方世界在经济上有了新的进展,走进了所谓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基本线索人类社会包括经济、政治和文化三大领域,各领域都反映社会的不同方面,含有各自的内容。关于政治领域,我觉得恩格斯的一段话很能说明。他说:“在全部纷繁和复杂的政治斗争中,问题的中心始终是社会阶级的社会和政治的统治,即旧的阶级要保持统治,新兴的阶级要争得统治。”这就是说,在阶级社会中,只有掌握统治权,才能按照一定阶级或集团的利益整合社会,协调矛盾,稳定秩序,促进发展。因此,如何夺取统治权,建立什么样的统治权,如何维持统治权,对现有统治权的态度等就成为政治领域的核心问题。从一定意义讲,政治思想的根本目的,也就是为各阶级或集团实现上述目标“出谋献策”。这种“谋”或“策”,可因民族、时代的不同而不同,也可因阶级、集团的不同而相异。由于各种思维方式的不同,也可能表现为不同形式,如理性的,科学的;抽象的,实践的,等。西方政治思想的诞生地是古代的希腊。由于受希腊文化,特别是哲学思想的影响,希腊政治思想从开始时起就是以探索社会政治秩序建立的基础为出发点,研究社会政治秩序产生的根源和性质就成为西方政治思想的传统特点之一。这种抽象的理论的思维模式,从回答为什么和是什么入手的政治观,在西方一直沿续到十九世纪才有所改变。西方政治思想史可以说是多元演变型的。从横向看,他在各个历史时期基本都是派别林立,诸家杂陈;从竖向看,他则是经历了不同的政治观的演变。综观西方政治思想史,我认为大体经历了:自然政治观、神学政治观和权利政治观几个阶段。各种政治观并不是只存在于某一时期,而只是反映某一时期的典型政治观。自然政治观是古代希腊、罗马时期的基本政治观。古代希腊是西方政治思想的发源地,是西方政治思想的奠基时期。希腊从一开始,就形成神人分治的二元格局。就是说人们按照人类世界的结构又创造出一个神的世界,而且二者各自独立存在,互不干扰。思想家们很早就开始探索宇宙的本源和规律,以后又发展到探索社会、国家的本源和规律,政治秩序建立的原因。他们的基本答案大体都认为政治秩序是由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自然而然形成的。就是说,无论认为社会、城邦的产生是由于社会分工的需要(如柏拉图)或是社会发展的结果(如亚里斯多德)他们都是把政治秩序的建立看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需要。既是自然的一部分,又是自然而形成的。罗马是一个务实的民族。他的思想观点包括政治思想基本是接受了希腊的思想用于罗马实际。有人说西赛罗是“希腊化的拉丁人”是将希腊文化传入后世的“中介”是有道理的。罗马人除提出共和国思想外,其他思想远远不如法律思想之发达和对后世影响之大。作为自然政治观的另一体现就是关于自然法思想。早在希腊古代自然哲学时,就提出“逻各斯”思想,要探索事物的规律。这是西方自然法思想的萌芽。到希腊化和罗马时期,形成了系统的自然法思想。就是人能够通过理性认识自然、社会的发展规律(法则)。这种思想成为西方政治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观点而延续到后世。人们把西方古代政治观归结为伦理政治观、整体政治观、自然政治观等,我们也曾这样提法。我认为这也反映了西方古代政治思想的特色,都是可以的。但为了使归纳古代、中世纪、近代政治观都统一于政治秩序建立的来源,故用自然政治观。基督教神学政治观是西方中世纪的基本政治观。自从日耳曼人灭亡罗马之后,入主西欧大陆。从此欧洲开始进入中世纪。当时存在着希腊罗马文化、基督教文化和日耳曼文化的并存和融合。但产生于罗马后期的基督教神学,随着基督教势力的扩大,却发展成为人们观察一切问题的根据,一切意识形态的形式都从属于他。当然政治思想也不例外。无论是维护教权的思想,还是维护俗权的思想,都是从圣经中或基督教的历史上寻找依据。甚至于“一般针对封建制度发出的一切攻击必然首先就是对教会的攻击,而一切革命的社会政治理论大体上必然同时就是神学异端。”需要提出的是,尽管神学世界观笼罩了西方中世纪,但是我们也应看到,远自古代 流传下来的政治思想传统,如平等、自由、民主、法治等思想也都以不同的形式保存下来。这是值得我们挖掘和研究的。权利政治观是西方近、现代的基本政治观。这个政治观基本是从十五、六世纪开始,而形成于十七、八世纪,一直发展到现在。权利观念在西方产生于古代的希腊罗马,特别是罗马法时期。然而作为一种政治秩序产生的基础的观念则是近代的事。还在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们就开始用“人的眼光”观察社会、观察国家。后来,更进一步与权利结合起来,提出“天赋人权”观念。就是说,每一个平等的个人,都具有与生俱有的、不可剥夺的权利。人们为了维护这种个人的权利,才组成政治社会,建立政治秩序。这种观点,就是权利政治观。也就是恩格斯所说的“代替教条和神权的是人权,代替教会的是国家。以前,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是由教会批准的,因此曾被认为是教会和教条所创造的。而现在这些关系则被认为是以权利为根据并由国家创造的。”因此,“权利和权力”问题,即如何运用公共权力实现、保护人的天赋权利问题就成为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的中心问题。权利政治观是西方近、现代政治思想的主流。十七、八世纪是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是“应然”阶段。这时,各阶级、阶层或集团的先进思想家纷纷指责、揭露封建制度和专制主义是“毁灭”、“摧残”人性的制度,是不符合理性要求的。从而提出各种取代封建社会的符合理性要求的理想制度。在他们看来,人们应该在理性(自然法)的指引下,通过协议(契约)重新建立一个能够保护个人“天赋权利”的外部力量政治体(国家)。虽然每个思想家关于人权的内容不完全相同,但大体上包括了生命、财产、自由、幸福和安全,都把保护个人财产权看成首要的权利。虽然每个思想家设想的政治体的形式各不相同,但大体上都提出了民主和法治的主张。这时的先进思想家们的目的是在于反对封建神学所宣扬的启示和专制制度,排除外界所加给人们繁重的枷锁,强调人的内在力量,从而引申出人的天赋的权利(自然权利),重新构建社会。然而他们却不顾历史的发展变化,而把“人性”和“人权”说成是“永远和到处同一的”抽象物。同时他们也是从抽象的推理出发,把市民社会看成是个人活动的园地,国家是通过协议(契约)而结成的公民个人联合体,把自己所设想的政治体的形式看成唯一合乎理性的组织。十九世纪直到二十世纪前期,是“实然”阶段。这时,西方主要国家都先后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建立了近代的国家,许多国家也开始实现“产业革命”,向工业化过渡。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日益暴露出来。“理性的王国”并不理想,特别是对广大劳动群众,并未带来“人权”的许诺,得到“幸福”。这时在政治思想上明显地出现了分野和对立。居于主流地位的资产阶级思想家们,开始摆脱了“理想”,面对现实,从理性主义转向实证主义、实用主义。为了更加巩固和完善已建立起的政权,在十九世纪时主要是提出各种改革方案,为建立完善的政治制度而出谋献策;而进入二十世纪后,随着政治制度的日趋完善,政府对经济干预的加强,研究和规范政府行为成为政治思想的主题。这个时期,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已是论证现实的合理性,已从探讨国家应该是怎样(应然)变为说明现实政权“是”(实然)怎样以及现政权应如何运作问题。为了缓和矛盾、稳定秩序,“秩序”和“安全”已成为主要口号。另一方面,作为资产阶级对立面的无产阶级业已逐步由自在的阶级变为自为的阶级。在思想上他们不仅批判现存的资本主义制度,要求建立一个更为美好的新的社会主义制度,甚至要求用暴力推翻现政权,建立自己的政权。最后,终于建立起无产阶级的科学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他为无产阶级提出了完整的实现自身以及全人类彻底解放的科学理论。后来,列宁更进一步结合世界新发展和俄国的情况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创立了列宁主义。西方政治思想发展的新阶段是“实然”向“将然”转变的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世界有了急遽发展,世界格局有了新的变化。西方世界在经济上有了新的进展,走进了所谓
2023-07-25 15:09:471

如何理解西方政治思想的延续与断裂

一、认识和理解西方政治思想发展的基本线索:1、西方政治思想史纵向经历自然政治观(古代希腊罗马时期,神人分治的二元格局,探索宇宙、社会、国家的本源和规律,政治秩序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2、基督教神学政治观(西方中世纪,产生于罗马后期的基督教神学到中世纪发展为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基督教的经典、信条成为人们观察政治思想的依据,维护教权、俗权的思想都从《圣经》中寻找依据。3、权利政治观(西方近现代的基本政治观,从15、16世纪开始,形成于17、18世纪,一直发展到现在。人天生平等,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权利。人们为维护这种个人的权利,才组成政治社会,建立公共权力和政治秩序。政治社会与公共权力的目的是维护和促进个人的权利。经历了应然、实然、将然三个阶段。二、学习西方政治思想史的意义:1、了解完整的人类历史;2、认识真实的西方社会;3、增强政治的分析能力;4、掌握先进的思维方式;5、提高现代的公民意识;6、理解当代的民主进程。
2023-07-25 15:09:531

西方政治思想史理性

你好,如果你说西方政治思想史,那倒可以去看书,如果说西方政治思想史中的理性部分,这样分解稍有难度。因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政权可以称作是理性的政府,所以西方政治思想史跟理性是风马牛不相及的。更何况历史是自然的,它超越了人类的认识观,所以不能用是否理性来衡量历史和自然。如果你的问题是西方政治思想史中的理性思想,那样还能够理解一下。首先,古希腊时期的理性是在神意指导下的一种认识和思想,它主要体现在为了维持社会稳定而确立人类阶级的划分,从而使奴隶主的社会地位更加稳固,使君权和父权得到更大的保障。西方的封建社会历史较短,缘于他们在哲学体系上的认识和发展,因为任何一种追本溯源的理论都会将人类社会最终指向自由和公平的状态之中,在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时期也不例外,笛卡尔对于存在的认识正是基于这么一种理论之下建立的。当然,在那个时期的所有思潮中,主观理性主义占据了上风,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主要原因是理论超越了实践的发展,当所有的理论无法用实践来证明的时候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导致很多理论没有一个牢固的基础,从而是一种空想的理论,如洛克、孟德斯鸠、卢梭等人的思想中,只有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得到了实证,在美国得到较为完整的应用,并且取得了不俗的效果。而象卢梭提出的泛社会主义明显是一种空想的社会状态,欲想得到完全的平等,就等于建立了一种更不平等的体制。现在这么多的社会主义国家就是最好的便证。在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中,18世纪以后的理性思想为他们提供了较为完整的理论基础,从而使西方的社会、人文、经济等各方面得到了较为完善的发展,具体的代表人物如康德、边沁、黑格尔、海德格尔等人。总结一下。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中的理性思想就是:自由、平等、民主的社会体系;公平、公正、公开的行政和司法体系。说得有点笼统,你要是想具体学习的话还得多看书,光是一两次谈话不能解决比较深奥的问题。
2023-07-25 15:10:021

求一篇有关西方政治思想史的论文

人类社会包括经济、政治和文化三大领域,各领域都反映社会的不同方面,含有各自的内容。关于政治领域,我觉得恩格斯的一段话很能说明。他说:“在全部纷繁和复杂的政治斗争中,问题的中心始终是社会阶级的社会和政治的统治,即旧的阶级要保持统治,新兴的阶级要争得统治。”(《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40页)这就是说,在阶级社会中,只有掌握统治权,才能按照一定阶级或集团的利益整合社会,协调矛盾,稳定秩序,促进发展。因此,如何夺取统治权,建立什么样的统治权,如何维持统治权,对现有统治权的态度等就成为政治领域的核心问题。从一定意义讲,政治思想的根本目的,也就是为各阶级或集团实现上述目标“出谋献策”。这种“谋”或“策”,可因民族、时代的不同而不同,也可因阶级、集团的不同而相异。由于各种思维方式的不同,也可能表现为不同形式,如理性的,科学的;抽象的,实践的,等。 西方政治思想的诞生地是古代的希腊。由于受希腊文化,特别是哲学思想的影响,希腊政治思想从开始时起就是以探索社会政治秩序建立的基础为出发点,研究社会政治秩序产生的根源和性质就成为西方政治思想的传统特点之一。这种抽象的理论的思维模式,从回答为什么和是什么入手的政治观,在西方一直沿续到十九世纪才有所改变。 西方政治思想史可以说是多元演变型的。从横向看,他在各个历史时期基本都是派别林立,诸家杂陈;从竖向看,他则是经历了不同的政治观的演变。综观西方政治思想史,我认为大体经历了:自然政治观、神学政治观和权利政治观几个阶段。各种政治观并不是只存在于某一时期,而只是反映某一时期的典型政治观。 自然政治观是古代希腊、罗马时期的基本政治观。古代希腊是西方政治思想的发源地,是西方政治思想的奠基时期。希腊从一开始,就形成神人分治的二元格局。就是说人们按照人类世界的结构又创造出一个神的世界,而且二者各自独立存在,互不干扰。思想家们很早就开始探索宇宙的本源和规律,以后又发展到探索社会、国家的本源和规律,政治秩序建立的原因。他们的基本答案大体都认为政治秩序是由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自然而然形成的。就是说,无论认为社会、城邦的产生是由于社会分工的需要(如柏拉图)或是社会发展的结果(如亚里斯多德)他们都是把政治秩序的建立看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需要。既是自然的一部分,又是自然而形成的。 罗马是一个务实的民族。他的思想观点包括政治思想基本是接受了希腊的思想用于罗马实际。有人说西赛罗是“希腊化的拉丁人”是将希腊文化传入后世的“中介”是有道理的。罗马人除提出共和国思想外,其他思想远远不如法律思想之发达和对后世影响之大。 作为自然政治观的另一体现就是关于自然法思想。早在希腊古代自然哲学时,就提出“逻各斯”思想,要探索事物的规律。这是西方自然法思想的萌芽。到希腊化和罗马时期,形成了系统的自然法思想。就是人能够通过理性认识自然、社会的发展规律(法则)。这种思想成为西方政治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观点而延续到后世。 人们把西方古代政治观归结为伦理政治观、整体政治观、自然政治观等,我们也曾这样提法。我认为这也反映了西方古代政治思想的特色,都是可以的。但为了使归纳古代、中世纪、近代政治观都统一于政治秩序建立的来源,故用自然政治观。 基督教神学政治观是西方中世纪的基本政治观。自从日耳曼人灭亡罗马之后,入主西欧大陆。从此欧洲开始进入中世纪。当时存在着希腊罗马文化、基督教文化和日耳曼文化的并存和融合。但产生于罗马后期的基督教神学,随着基督教势力的扩大,却发展成为人们观察一切问题的根据,一切意识形态的形式都从属于他。当然政治思想也不例外。无论是维护教权的思想,还是维护俗权的思想,都是从圣经中或基督教的历史上寻找依据。甚至于“一般针对封建制度发出的一切攻击必然首先就是对教会的攻击,而一切革命的社会政治理论大体上必然同时就是神学异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七卷,第 401页〗 需要提出的是,尽管神学世界观笼罩了西方中世纪,但是我们也应看到,远自古代 流传下来的政治思想传统,如平等、自由、民主、法治等思想也都以不同的形式保存下来。这是值得我们挖掘和研究的。 权利政治观是西方近、现代的基本政治观。这个政治观基本是从十五、六世纪开始,而形成于十七、八世纪,一直发展到现在。 权利观念在西方产生于古代的希腊罗马,特别是罗马法时期。然而作为一种政治秩序产生的基础的观念则是近代的事。 还在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们就开始用“人的眼光”观察社会、观察国家。后来,更进一步与权利结合起来,提出“天赋****”观念。就是说,每一个平等的个人,都具有与生俱有的、不可剥夺的权利。人们为了维护这种个人的权利,才组成政治社会,建立政治秩序。这种观点,就是权利政治观。也就是恩格斯所说的“代替教条和神权的是****,代替教会的是国家。以前,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是由教会批准的,因此曾被认为是教会和教条所创造的。而现在这些关系则被认为是以权利为根据并由国家创造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546页〗因此,“权利和权力”问题,即如何运用公共权力实现、保护人的天赋权利问题就成为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的中心问题。 权利政治观是西方近、现代政治思想的主流。但是,由于历史的发展和演变,这种政治观也经历了三个阶段,我们归结为:ought to be;tobe ; will be 即“应然”、“实然”和“将然”。 十七、八世纪是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是“应然”阶段。这时,各阶级、阶层或集团的先进思想家纷纷指责、揭露封建制度和****主义是“毁灭”、“摧残”人性的制度,是不符合理性要求的。从而提出各种取代封建社会的符合理性要求的理想制度。在他们看来,人们应该在理性(自然法)的指引下,通过协议(契约)重新建立一个能够保护个人“天赋权利”的外部力量政治体(国家)。虽然每个思想家关于****的内容不完全相同,但大体上包括了生命、财产、自由、幸福和安全,都把保护个人财产权看成首要的权利。虽然每个思想家设想的政治体的形式各不相同,但大体上都提出了民主和法治的主张。 这时的先进思想家们的目的是在于反对封建神学所宣扬的启示和****制度,排除外界所加给人们繁重的枷锁,强调人的内在力量,从而引申出人的天赋的权利(自然权利),重新构建社会。然而他们却不顾历史的发展变化,而把“人性”和“****”说成是“永远和到处同一的”抽象物。同时他们也是从抽象的推理出发,把市民社会看成是个人活动的园地,国家是通过协议(契约)而结成的公民个人联合体,把自己所设想的政治体的形式看成唯一合乎理性的组织。 十九世纪直到二十世纪前期,是“实然”阶段。这时,西方主要国家都先后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建立了近代的国家,许多国家也开始实现“产业革命”,向工业化过渡。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日益暴露出来。“理性的王国”并不理想,特别是对广大劳动群众,并未带来“****”的许诺,得到“幸福”。这时在政治思想上明显地出现了分野和对立。 居于主流地位的资产阶级思想家们,开始摆脱了“理想”,面对现实,从理性主义转向实证主义、实用主义。为了更加巩固和完善已建立起的政权,在十九世纪时主要是提出各种改革方案,为建立完善的政治制度而出谋献策;而进入二十世纪后,随着政治制度的日趋完善,政府对经济干预的加强,研究和规范政府行为成为政治思想的主题。这个时期,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已是论证现实的合理性,已从探讨国家应该是怎样(应然)变为说明现实政权“是”(实然)怎样以及现政权应如何运作问题。为了缓和矛盾、稳定秩序,“秩序”和“安全”已成为主要口号。另一方面,作为资产阶级对立面的无产阶级业已逐步由自在的阶级变为自为的阶级。在思想上他们不仅批判现存的资本主义制度,要求建立一个更为美好的新的社会主义制度,甚至要求用暴力****现政权,建立自己的政权。最后,终于建立起无产阶级的科学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他为无产阶级提出了完整的实现自身以及全人类彻底解放的科学理论。后来,列宁更进一步结合世界新发展和俄国的情况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创立了列宁主义。 西方政治思想发展的新阶段是“实然”向“将然”转变的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世界有了急遽发展,世界格局有了新的变化。西方世界在经济上有了新的进展,走进了所谓“第二个黄金时代”实现了所谓工业化或现代化时代。科学技术有了突飞猛进,出现了许多新的科学领域。特别是电子计算机的发展,更促使社会逐渐走向知识经济时代,影响着人们生产、生活方式。政治上人们对法西斯的统治深恶痛绝,民主化已成为世界潮流;社会主义国家的出现,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和民族国家的形成,震撼着并影响着西方国家,同时也遏制了美国的霸权主义。与此同时,西方国家的资本主义的痼疾不仅未能消失,而且随着社会的进展愈演愈烈,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和矛盾。 在这种局面下,西方政治思想更是派别林立,花样繁多,表现许多新的特点。但总的方向不外两个方面。一方面仍以维护和发展现存政权的思想为主。无论各种政治思想流派的理论基础是什么,但这时已完成了由“描述型研究”向“干预型研究”的过渡。就是说各种派别无不是为政府的国内、国际政策出谋划策。或提供某种理论模式,或对现实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某种设想和对策。另一方面,有的派别和思想家,开始揭露并批判现代社会的各种弊端。同时,他们提出西方社会已进入“后工业化社会”或“后现代社会”。据此,原来的社会构成和组织已不能适应要求,有的甚至认为原有的社会已然“解构”,需重新建构。从而提出一套各自的“将然”的设想。必须指出的是,从根本上说,这些“设想”仍然没有离开西方政治思想的传统。
2023-07-25 15:10:122

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的特殊主义起自那个时代的什么人

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的特殊主义看来起自17世纪初的黎塞留。黎塞留1624年开始任法国首席大臣或宰相,在这位大国务家及其幕僚那里,有了对具体情势中一个个具体政治实体(国家)的特质的理论性探究,它们基于对其内外形势与其行为方式的经验性观察。中国人也讲究调查研究,黎塞留及其幕僚强调事物个性、新鲜经验和创新实践。“对国家最危险的”,黎塞留在其流传最广的《政治遗嘱》中说,“莫过于那些希望按照他们从书本里搬来的原则统治王国的人……为什么最危险?因为时间、地点和人物的相对情况大不一样。”
2023-07-25 15:10:191

亚里士多德的综合性论著《政治学》都主要讲了哪些内容?

亚里士多德的综合性论著《政治学》,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书中,亚里士多德对希腊的各种政治体制进行比较研究,举出了君主、贵族、共和、僭主、寡头和平民六种政体,并主张实行共和制。在对待法治和人治的问题上,他主张实行法治,是西方法律思想发展史上最早崇尚法治的学者之一。开创了把政治作为专门研究对象的先河。像柏拉图一样,他看到了不同制度的存在是由不同的阶级基础造成的,而制度的变化是阶级斗争和阶级力量对比发生变化的结果。但他的态度不像柏拉图那么悲观。柏拉图用理念来衡量现实世界中的一切,理想的制度只存在于他的空想中,那正宗的、以维护全邦人民利益的宗旨的都可归入理想政体,它们都曾经在这个世界上存在过,只是他那个时候被打败了而已,只要时机到来,这种正宗政体还会出现。
2023-07-25 15:10:301

西方政治观念演变的脉络是什么?

西方政治思想史简单脉络(理清思路必备)1,西方政治思想的起源及其简单发展脉络,2.苏格拉底、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3.理解“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4.古典自然法理论,5.霍布斯的政治哲学及其对后世的影响,6.洛克,7.孟德斯鸠与卢梭,8.自由主义:密尔和边沁,9.柏克及其保守主义,10.托克维尔,11.麦迪逊与美国的宪政设计,12.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两种不同的国家伦理
2023-07-25 15:10:501

求一篇有关西方政治思想史的论文~~

人类社会包括经济、政治和文化三大领域,各领域都反映社会的不同方面,含有各自的内容。关于政治领域,我觉得恩格斯的一段话很能说明。他说:“在全部纷繁和复杂的政治斗争中,问题的中心始终是社会阶级的社会和政治的统治,即旧的阶级要保持统治,新兴的阶级要争得统治。”(《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40页)这就是说,在阶级社会中,只有掌握统治权,才能按照一定阶级或集团的利益整合社会,协调矛盾,稳定秩序,促进发展。因此,如何夺取统治权,建立什么样的统治权,如何维持统治权,对现有统治权的态度等就成为政治领域的核心问题。从一定意义讲,政治思想的根本目的,也就是为各阶级或集团实现上述目标“出谋献策”。这种“谋”或“策”,可因民族、时代的不同而不同,也可因阶级、集团的不同而相异。由于各种思维方式的不同,也可能表现为不同形式,如理性的,科学的;抽象的,实践的,等。 西方政治思想的诞生地是古代的希腊。由于受希腊文化,特别是哲学思想的影响,希腊政治思想从开始时起就是以探索社会政治秩序建立的基础为出发点,研究社会政治秩序产生的根源和性质就成为西方政治思想的传统特点之一。这种抽象的理论的思维模式,从回答为什么和是什么入手的政治观,在西方一直沿续到十九世纪才有所改变。 西方政治思想史可以说是多元演变型的。从横向看,他在各个历史时期基本都是派别林立,诸家杂陈;从竖向看,他则是经历了不同的政治观的演变。综观西方政治思想史,我认为大体经历了:自然政治观、神学政治观和权利政治观几个阶段。各种政治观并不是只存在于某一时期,而只是反映某一时期的典型政治观。 自然政治观是古代希腊、罗马时期的基本政治观。古代希腊是西方政治思想的发源地,是西方政治思想的奠基时期。希腊从一开始,就形成神人分治的二元格局。就是说人们按照人类世界的结构又创造出一个神的世界,而且二者各自独立存在,互不干扰。思想家们很早就开始探索宇宙的本源和规律,以后又发展到探索社会、国家的本源和规律,政治秩序建立的原因。他们的基本答案大体都认为政治秩序是由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自然而然形成的。就是说,无论认为社会、城邦的产生是由于社会分工的需要(如柏拉图)或是社会发展的结果(如亚里斯多德)他们都是把政治秩序的建立看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需要。既是自然的一部分,又是自然而形成的。 罗马是一个务实的民族。他的思想观点包括政治思想基本是接受了希腊的思想用于罗马实际。有人说西赛罗是“希腊化的拉丁人”是将希腊文化传入后世的“中介”是有道理的。罗马人除提出共和国思想外,其他思想远远不如法律思想之发达和对后世影响之大。 作为自然政治观的另一体现就是关于自然法思想。早在希腊古代自然哲学时,就提出“逻各斯”思想,要探索事物的规律。这是西方自然法思想的萌芽。到希腊化和罗马时期,形成了系统的自然法思想。就是人能够通过理性认识自然、社会的发展规律(法则)。这种思想成为西方政治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观点而延续到后世。 人们把西方古代政治观归结为伦理政治观、整体政治观、自然政治观等,我们也曾这样提法。我认为这也反映了西方古代政治思想的特色,都是可以的。但为了使归纳古代、中世纪、近代政治观都统一于政治秩序建立的来源,故用自然政治观。 基督教神学政治观是西方中世纪的基本政治观。自从日耳曼人灭亡罗马之后,入主西欧大陆。从此欧洲开始进入中世纪。当时存在着希腊罗马文化、基督教文化和日耳曼文化的并存和融合。但产生于罗马后期的基督教神学,随着基督教势力的扩大,却发展成为人们观察一切问题的根据,一切意识形态的形式都从属于他。当然政治思想也不例外。无论是维护教权的思想,还是维护俗权的思想,都是从圣经中或基督教的历史上寻找依据。甚至于“一般针对封建制度发出的一切攻击必然首先就是对教会的攻击,而一切革命的社会政治理论大体上必然同时就是神学异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七卷,第 401页〗 需要提出的是,尽管神学世界观笼罩了西方中世纪,但是我们也应看到,远自古代 流传下来的政治思想传统,如平等、自由、民主、法治等思想也都以不同的形式保存下来。这是值得我们挖掘和研究的。 权利政治观是西方近、现代的基本政治观。这个政治观基本是从十五、六世纪开始,而形成于十七、八世纪,一直发展到现在。 权利观念在西方产生于古代的希腊罗马,特别是罗马法时期。然而作为一种政治秩序产生的基础的观念则是近代的事。 还在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们就开始用“人的眼光”观察社会、观察国家。后来,更进一步与权利结合起来,提出“天赋****”观念。就是说,每一个平等的个人,都具有与生俱有的、不可剥夺的权利。人们为了维护这种个人的权利,才组成政治社会,建立政治秩序。这种观点,就是权利政治观。也就是恩格斯所说的“代替教条和神权的是****,代替教会的是国家。以前,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是由教会批准的,因此曾被认为是教会和教条所创造的。而现在这些关系则被认为是以权利为根据并由国家创造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546页〗因此,“权利和权力”问题,即如何运用公共权力实现、保护人的天赋权利问题就成为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的中心问题。 权利政治观是西方近、现代政治思想的主流。但是,由于历史的发展和演变,这种政治观也经历了三个阶段,我们归结为:ought to be;tobe ; will be 即“应然”、“实然”和“将然”。 十七、八世纪是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是“应然”阶段。这时,各阶级、阶层或集团的先进思想家纷纷指责、揭露封建制度和****主义是“毁灭”、“摧残”人性的制度,是不符合理性要求的。从而提出各种取代封建社会的符合理性要求的理想制度。在他们看来,人们应该在理性(自然法)的指引下,通过协议(契约)重新建立一个能够保护个人“天赋权利”的外部力量政治体(国家)。虽然每个思想家关于****的内容不完全相同,但大体上包括了生命、财产、自由、幸福和安全,都把保护个人财产权看成首要的权利。虽然每个思想家设想的政治体的形式各不相同,但大体上都提出了民主和法治的主张。 这时的先进思想家们的目的是在于反对封建神学所宣扬的启示和****制度,排除外界所加给人们繁重的枷锁,强调人的内在力量,从而引申出人的天赋的权利(自然权利),重新构建社会。然而他们却不顾历史的发展变化,而把“人性”和“****”说成是“永远和到处同一的”抽象物。同时他们也是从抽象的推理出发,把市民社会看成是个人活动的园地,国家是通过协议(契约)而结成的公民个人联合体,把自己所设想的政治体的形式看成唯一合乎理性的组织。 十九世纪直到二十世纪前期,是“实然”阶段。这时,西方主要国家都先后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建立了近代的国家,许多国家也开始实现“产业革命”,向工业化过渡。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日益暴露出来。“理性的王国”并不理想,特别是对广大劳动群众,并未带来“****”的许诺,得到“幸福”。这时在政治思想上明显地出现了分野和对立。 居于主流地位的资产阶级思想家们,开始摆脱了“理想”,面对现实,从理性主义转向实证主义、实用主义。为了更加巩固和完善已建立起的政权,在十九世纪时主要是提出各种改革方案,为建立完善的政治制度而出谋献策;而进入二十世纪后,随着政治制度的日趋完善,政府对经济干预的加强,研究和规范政府行为成为政治思想的主题。这个时期,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已是论证现实的合理性,已从探讨国家应该是怎样(应然)变为说明现实政权“是”(实然)怎样以及现政权应如何运作问题。为了缓和矛盾、稳定秩序,“秩序”和“安全”已成为主要口号。另一方面,作为资产阶级对立面的无产阶级业已逐步由自在的阶级变为自为的阶级。在思想上他们不仅批判现存的资本主义制度,要求建立一个更为美好的新的社会主义制度,甚至要求用暴力****现政权,建立自己的政权。最后,终于建立起无产阶级的科学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他为无产阶级提出了完整的实现自身以及全人类彻底解放的科学理论。后来,列宁更进一步结合世界新发展和俄国的情况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创立了列宁主义。 西方政治思想发展的新阶段是“实然”向“将然”转变的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世界有了急遽发展,世界格局有了新的变化。西方世界在经济上有了新的进展,走进了所谓“第二个黄金时代”实现了所谓工业化或现代化时代。科学技术有了突飞猛进,出现了许多新的科学领域。特别是电子计算机的发展,更促使社会逐渐走向知识经济时代,影响着人们生产、生活方式。政治上人们对法西斯的统治深恶痛绝,民主化已成为世界潮流;社会主义国家的出现,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和民族国家的形成,震撼着并影响着西方国家,同时也遏制了美国的霸权主义。与此同时,西方国家的资本主义的痼疾不仅未能消失,而且随着社会的进展愈演愈烈,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和矛盾。 在这种局面下,西方政治思想更是派别林立,花样繁多,表现许多新的特点。但总的方向不外两个方面。一方面仍以维护和发展现存政权的思想为主。无论各种政治思想流派的理论基础是什么,但这时已完成了由“描述型研究”向“干预型研究”的过渡。就是说各种派别无不是为政府的国内、国际政策出谋划策。或提供某种理论模式,或对现实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某种设想和对策。另一方面,有的派别和思想家,开始揭露并批判现代社会的各种弊端。同时,他们提出西方社会已进入“后工业化社会”或“后现代社会”。据此,原来的社会构成和组织已不能适应要求,有的甚至认为原有的社会已然“解构”,需重新建构。从而提出一套各自的“将然”的设想。必须指出的是,从根本上说,这些“设想”仍然没有离开西方政治思想的传统。
2023-07-25 15:11:001

亚里士多德对西方政治学的开创性贡献有哪些

 亚里士多德是“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是西方最早创立独立的政治学体系的思想家,是古希腊奴隶主中产阶级利益的思想代表。他对城邦国家的产生、本质和目的做了系统地论述。  1 .国家产生的原因。亚里士多德认为国家的产生基于人的本性,因为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人有天然要过道德生活的愿望。  2 .国家产生的过程。亚里士多德认为,国家自然赋予人的本性是过国家生活,但是任何事物的本性都有一个发展过程,只有当它发展到最高阶段时,才充分显露出它的本性,社会也是如此。亚里士多德指出;国家在产生过程中经历了家庭、村落而最终形成了高级完备的社团,它是人的本性的最充分体现。个人只有作为城邦的组成部分,才能满足其自给自足的生活。  3 .城邦的本质。亚里士多德认为城邦是至高广涵的社会团体,它是行业与职能相异的许多分子的集合,是由许多公民各以其不向职业、家庭等参加而组成的有机的整体。  4 .城邦的目的。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社会生活包括许多内容,城邦的存在不只是为了便于交换,防止互相损害等等。城邦的目的在于实现道德的良善,即以城邦协调各人的功能,导致人类的优良生活。个人和城邦的主要和最终目的都是谋取优良的生活。这是城邦区别于其它社会团体的本质所在。  5 .学说的意义。亚里士多德首次从政治学的意义上讨论了国家的起源、本质和目的等一系列的重要课题,为这门学科的建立提供了基础理论。  (二)亚里士多德的政体理论  1 .政体的定义:政体就是城邦的最高政权组织,是城邦一切组织的依据。政体又关涉到全邦人民的生活方式,是公民的生活规范。所以政体是城邦的决定因素,它决定城邦性质。  2 .划分政体的标准。第一是宗旨,看政体是照顾全邦人民的共同利益,还是只照顾一个人、少数人或平民群众的私利。前者为正宗政体,后者为变态政体。第二是人数,看最高治权的执行者是一个人、少数人或多数人,这样共划出二类六种政体。即正宗政体三种,有君主政体、贵族政体和共和政体。又有变态政体三种,它们是僭主制、寡头制和平民政体。  3 .政体三要素。亚里士多德还指出,一切政体都包含有三个要素,即议事部分、行政部分和审判(司法)部分。各个要素的组织如不同,也会导致政体的不同。只有当三个要素都有良好的组织时,相应的政体才是良好的。  4 .理想政体。亚里士多德认为,三种变态的政体都是不良的政体,对任何社会都不适宜。至于三种正宗政体,亚里士多德主张要视社会实际情况来决定。他认为君主政体与贵族政体己经过时,唯有他所认为以中产阶级为基础的共和政体宜于实行。因为在一切城邦中,所有公民可分为极富、极贫和处于两者之间的中产阶级三部分。中产阶级占居城邦公民大多数,可以调和贫富两极的对方,稳定战邦的政治。亚里士多德的政体思想实质是想建立以中等奴隶主阶级为主体的共和政体,以挽救城邦制度的危机。  5 .政体变革思想。亚里士多德还对政体的变革做了分析。他认为变革有两种;一是以较好的新法代替旧法。他认为,成文法不应一成不变,但变革要慎重,如轻率的变革必然消灭民众守法的习性。二是政体的变革,即由于治理不当引起政体的变革,由内讧诉之武力,演化为革命,革命使现行政体变革或是政权由另一个党派控制。  (三)亚里士多德的治国原则思想  1 .必须实行法治。他认为法治优于人治。法治的特点是不凭感情因素治事,由于人本性易于感情用事,而法律恰恰是没有感情的。即使统治者才德卓绝,一切政务还得以整部法律为依归。只有在法律所不能包括或不够周详的问题上,才让个人运用其理智。法治有两重意义:一是制定良好的法律。法律应根据政体来制定;二是普遍的守法。认为为政的重要规律之一,就是订立法律后,使执政者和下属官员不能假借公职谋求私利,又使各部分成员各得其所,都受到法律的保护。  2 .主张公民轮番为政。认为公民具有平等的地位,所以不能使某些人终身作统治者从事治理工作,而是应该由大家参与政治。当然公民不能同时作统治者,他们必须按照规定的时期或其它轮流的程序交替执政,间时安排好执政者轮流退休,使他们征退休之后和其他同等公民处于同等的地位。  3 .城邦的建立要选择优良的地理位置。城邦建立时应考虑到城邦的内外联系,城邦内部的各种设施的安排以及军事防卫等各种因素。  4 .城邦的人口和疆域应大小适应。认为城邦不一定非要人口众多,这样安排易于维持普遍良好的秩序,而且城邦也有能力供养,达到自给自足。土地疆域要大小适度,一是有利于全体居民的生活;二是便于军事防卫。  (四)亚里士多德政治思想的重要地位  亚里士多德的一整套政治思想并不能挽救古代希腊城邦制度,但却深刻地影响着 2000 多年来的西方政治思想。惟其如此,他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的地位也就显得特别重要。  第一,他开创了西方传统政治学体系,最早地从体系上区分了政治学和伦理学,从而使政治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这是亚里士多德江西方政治思想史上具有开创性的贡献。他指出了伦理学与政治学在研究对象上的区别,前者研究个人的善,后者研究人群的善,并认为后者是最高的科学。尽管他还没有严格地把政治和伦理分开,但他最早使政治学独立于伦理学而自成体系。  第二,他创立了用归纳法研究政治现象的方法。在此之前,柏拉图的研究方法是从抽象的理念出发,通过玄想与演绎,阐述政治见解。亚里士多德则不同,他从实际出发,在收集与研究大量实际材料的基础上,分析、比较各种政治制度的利弊得失,然后再归纳出政治理论,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这就为后人研究政治问题提供了另一种方法。  第三,他提出了—系列独到的政治观点。他关于国家的起源、目的、性质等观点对以后西方政治学的研究具有深刻的影响。他关于政体的理论,则影响了更多的西方政治思想家。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政体的异同决定城邦的异同”这类观点,片面地强调政治制度作用,甚至得出“政治形式决定一切”的结论。在政体分类问题上,他们中的许多人,都直接沿用了亚里士多德的理论。  另外,亚里士多德关于法律、关于公民、关于“防止革命”的论述,也为西方政治思想家奉为圭臬。
2023-07-25 15:11:116

如何评价亚里士多德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的地位

第一,他开创了西方传统政治学体系,最早地从体系上区分了政治学和伦理学,从而使政治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这是亚里士多德江西方政治思想史上具有开创性的贡献。他指出了伦理学与政治学在研究对象上的区别,前者研究个人的善,后者研究人群的善,并认为后者是最高的科学。尽管他还没有严格地把政治和伦理分开,但他最早使政治学独立于伦理学而自成体系。 第二,他创立了用归纳法研究政治现象的方法。在此之前,柏拉图的研究方法是从抽象的理念出发,通过玄想与演绎,阐述政治见解。亚里士多德则不同,他从实际出发,在收集与研究大量实际材料的基础上,分析、比较各种政治制度的利弊得失,然后再归纳出政治理论,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这就为后人研究政治问题提供了另一种方法。 第三,他提出了—系列独到的政治观点。他关于国家的起源、目的、性质等观点对以后西方政治学的研究具有深刻的影响。他关于政体的理论,则影响了更多的西方政治思想家。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政体的异同决定城邦的异同”这类观点,片面地强调政治制度作用,甚至得出“政治形式决定一切”的结论。在政体分类问题上,他们中的许多人,都直接沿用了亚里士多德的理论。
2023-07-25 15:11:354

西方政治思想史中的理性(主义)到底是唯物的还是唯心的?

无论唯心 还是唯物 都是理性的产物 也就是人思考得出的思想 人思考的过程 也就是理性运转的过程 是理性产生了唯物和唯心 而不是理性属于唯物或者唯心。。。
2023-07-25 15:11:423

行政管理为什么要学西方政治思想史

有力地促进了西方经济的发展和科学进步。有利于提高我国行政理论知识,提高行政管理能力。100多年来,西方的行政管理理论不断发展创新,有力地促进了西方经济的发展和科学进步。研究西方行政理论变革,对我国进一步搞好改革和提升管理水平亦有借鉴意义。
2023-07-25 15:11:521

法西斯主义属不属于20世纪西方政治思想史

不是。法西斯(fascist)本义是“束棒”(拉丁语:fasces)的音译,是一把被绑在多根围绕在一起的木棍上的斧头,在古罗马是权力和威信的标志。法西斯主义(英语:Fascism;意大利语:Fascismo;德语:Faschismus)是一种结合了社团主义、工团主义、独裁主义、极端民族主义、中央集权形式的军国主义、反无政府主义、反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和反共产主义政治哲学;《大英百科全书》对法西斯主义的定义:“个人的地位被压制于集体—例如某个国家、民族、种族、或社会阶级之下的社会组织。”
2023-07-25 15:12:002

好的追加100.名句解释,西方政治思想史的。 下面是 几个名句。

  “我所说的自由是社会的自由。这种社会的自由是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中,自由是通过平等的限制来实现的。这种社会的自由又是一种结构,在这种结构中,个人的自由、团体的自由和众人的自由都不能找到任何凭借和渠道来侵犯社会中的任何个人或任何类别的人的自由。”  答:此段话是由英国政治思想家埃德蒙u2022柏克所说,究其含义可以概括为:自由不是抽象的自由,而是社会中的自由,阐明了自由的社会性。自由的社会性意味着自由是一种相互间的义务责任关系,并存在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中,关涉社会中的其他人及团体。同时,个人的自由又不受到其它人、团体、众人的自由的干涉和侵扰。  3. 奥古斯丁国家观的基本内容和特点  基本内容:国家是一种必要的恶事恐惧痛苦和死亡的根源,他阐述国家的价值在于树立一个至上的,绝对的伦理标准,用宗教方式奠定道德对政治活动的意义,但是具有国家的不完善性与功能的局限性  特点:将其分为上帝之城与世俗之城,他用基督教伦理来解释国家  4. 托马斯u2022阿奎那的神学政治论的基本特征及该特征在其国家理论中的具体表现  基本特征:  在坚持基督教信仰的前提下,调和信仰和理性的矛盾,并以此作为其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阿奎那神权政治思想的基本特点。  具体表现:  教会和国家的关系是阿奎那神权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其核心是论证教权高于俗权,维护基督教会的神权统治。关于教会和国家的关系,阿奎那承认国家的合理存在,并在这一基础上论证教权高于俗权。国家的目的是实现人的理性对于社会生活的要求,教会的目的则是实现人的理性的最高要求,因此教会高于国家,罗马教皇高于世俗的统治者。进一步来说,既然世俗统治者服从教会统治者是上帝的安排,因此,凡是不服从教会和罗马教皇的君主就是“暴君”,限制和废黜“暴君”的权力是正义的。  在坚持教权高于俗权的前提下,阿奎那承认并论证世俗国家的合理性何必要性。同时,论证教会法高于国家法,维护教会的司法特权是阿奎那神权政治思想的重要内容,这是从法的方面论证教会权力高于世俗权力。  。
2023-07-25 15:12:083

从西方政治思想史来看宗教改革地位和作用

基督教对西方文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逐渐渗透到西方哲学、法学、教育、艺术(文学、音乐、建筑、绘画和雕塑等等)以及科学等各个领域。 在哲学领域,基督教奠定了近代西方的哲学思辨传统。正如恩格斯所说:“中世纪只知道一种意识形态,即宗教和神学。”基督教哲学就是罗马天主教会的官方意识形态,它是以上帝为核心、神学为基础的唯心主义思想体系,先后经历了早期教父哲学、中世纪经院哲学和近代的新托马斯主义等三个阶段。在早期基督教哲学中,关于神的统一性和三位一体论的本体论证明,关于神的本性和人的本性在基督身上结合的争论以及关于上帝的恩赐和人的罪孽深重的本性的人类学研究构成了教父哲学的全部内容。北非希波城主教奥古斯丁是早期教父哲学最负盛名的代表,作为一名新柏拉图主义者,他自觉地使理性屈从于信仰,写下了《忏悔录》、《论三位一体》、《上帝之城》等多部划时代的著作,在西方哲学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进入经院哲学时期,经院哲学家把理性应用于启示,力图证明关于信仰的教义来自于启示而非理性,但是信仰和理性并不相互排斥,基督教的教义也可以通过理性推理来论证和说明。托马斯??阿奎那以创新的精神和渊博的学识,为基督教创立了一个百科全书式的神学体系,是继奥古斯丁主义之后又一完备的理论形态。为了更加牢固地确立基督教哲学的地位和影响,同时也为了适应当时社会对于理性的普遍要求,托马斯利用亚里士多德的实在论,进一步标榜自己承认客观知识和人的理性,在他的哲学体系中,信仰主义、理性主义和神秘主义达到了高度的统一,把中世纪经院哲学推向高峰。经院哲学调和理性与天主教教义,缓和了由理性思潮冲击所造成的天主教教义危机。但理性一旦进入神学的殿堂,也就埋下了使神学走向衰落的种子。 在法学领域,德国著名法学家鲁道夫??耶林有一句名言:“罗马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中世纪欧洲是被基督教神学家称之为“神圣秩序” 的时代,根据基督教的信仰,世俗国家的地位和作用被贬低,它只是在教会之旁或教会之下的一个负责较低等级事物的社会组织。直到11世纪晚期开始,以意大利为基地开始了罗马法的复兴。在东罗马帝国保存和臻于成熟的罗马法又传回到西方。尽管罗马成文法的制定是建立在民众的宗教信仰基础上的,它的有效运行也都基于此,但与教会法相比,罗马法毕竟有着鲜明的非宗教性质,逐渐成了王权用以对抗教权的有力武器,使罗马法获得了与《圣经》同等的权威并受到与《圣经》相似的尊崇。由波隆那法律学校的罗马法研究专家爱尔纳留于公元1088年编就的《查士丁尼法典》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以致圣伯尔纳曾抱怨欧洲的法庭都被查士丁尼法包围了,再也听不到上帝的命令了。对此罗马教廷迫切需要从理论上论证教权高于王权、教会高于国家,尽管罗马法在西欧的复活与教会有直接关系,但教会更重视教会法,规定法学课程中的教会法要以宗教会议和罗马教廷公布的教规和命令为依据。公元1140年,爱尔纳留的学生格拉蒂安把基督教历届会议和教皇的敕令汇编成册,后世称之为《格拉蒂安教令集》,由此推动了教会法的研究。那时“城邦的统治者和政府的官员与教会的管理人员均来自相同的阶层,在相同的大学里接受教育,并具有相同的知识背景;因此,在这里存在着一种不断的相互批评的过程,它刺激了一种受过教育的公众舆论的发展”(克里斯托弗??道森:《宗教与西方文化的兴起》,第216页)。在对教会法,特别是民法的研究中,已经包含了合法性、合法政府的原则,包含了国家是建立在法律基础之上的观念。法律也开始被人理解为一切人都必须遵守的、凌驾于个人意愿之上的诉讼程序。现代罗马法精神正是经历了欧洲基督教世界的改造,是宗教信仰进一步理性化和世俗化的产物。 在教育领域,基督教也为近代西方教育打下了基础。“中世纪早期不仅在宗教生活的精神戒律上,而且在基督教文化的思想发展上都带有修道院领先的痕迹。它们被称作西方文化的本尼狄克时代,因为上自7世纪新型基督教文化在诺萨布里亚的兴起,下迄12世纪城市生活的复苏和公社的兴起,较高层次的文化的连续性在西欧,在作为知识和文学创作的巨大源泉的本尼狄克修道院中得到了维持”(克里斯托弗??道森:《宗教与西方文化的兴起》,第207页)。严格意义上的高等教育、大学制度都是源于中世纪的大教堂学校和修道院学校,其文化知识和多种学科也是在中世纪早期兴起的文法、修辞、逻辑、几何、数学、天文、音乐这“七艺”基础上发展而来的。12世纪城市大学的诞生,带来了西方社会学术生活和教育制度的深刻变革。最初的大学不是按照君主的意志,而是由有意学习的人们自己组织的。后来,教会主管各大学的事务,发特许证给已经建立的大学如意大利、法兰西和英格兰的大学,又与倡导办学的贵族合作。这些大学主要是专科性质,在意大利的撒勒诺大学以医科著名,波伦亚大学以编订教会法典和罗马法闻名。那时最大的大学巴黎大学是哲学和神学的中心,它是中世纪后期牛津、剑桥、布拉格、维也纳等大学效法的榜样。威尔??杜兰在其名作《世界文明史》中写道,自从亚里士多德以来,没有一个教育机构能和巴黎大学所造成的影响相比拟。在3个世纪里,它不但吸引了最大量的学生,并且招来了心智最敏捷最突出的人士,例如阿伯拉尔、索尔兹伯里的约翰、大阿尔伯特、布拉班特的西格尔、托马斯??阿奎那、波纳文图拉、罗吉尔??培根、邓斯??司格脱、威廉??奥卡姆等,几乎构成了从公元1100年到1400年之间的哲学史。而这些伟大的学者,又必然是由那些伟大的教师,在一种令人们的心智激荡高昂的气氛中,在人类历史达到文明的巅峰状态下造就出来的。从欧洲历史上看,各种教育制度、机构设施的产生与发展都是与基督教会分不开的。中世纪大学所确立的一些制度,如指定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以及使用教科书、学生毕业授予学位等,在西方高等教育中一直沿袭至今。 在文学方面,中世纪早期出现的教会文学作品多是赞美诗和描写基督与圣徒生活的戏剧,托马斯??阿奎那等人都曾进行过这方面的创作。至于中世纪盛行的英雄史诗,最著名的有:西班牙的《熙德之歌》、法国的《罗兰之歌》、德国的《尼伯龙根之歌》、俄罗斯的《伊戈尔远征记》等等,都深受基督教的影响,它们大多借基督教反对异教斗争的形式,表现一种寻求统一和抵御外侮的英雄气概。譬如俄罗斯英雄史诗《伊戈尔远征记》,全诗具有强烈的爱国意识和宗教意识,主人公为了正教的利益在作战。马克思评价说:“全诗具有英雄主义和基督教的性质,虽然多神教的因素还表现得非常明显。”另外,中世纪还盛行骑士文学,骑士文学是对骑士阶层的文化观念、精神个性和生活理想的文学表达。这类作品以忠君、信教、行侠为信条,歌颂骑士们为荣誉、信仰和爱情而战的献身精神,暗示出原始活力如何同禁欲主义相抗衡的悲剧主题。骑士抒情诗、骑士故事诗和骑士传奇是骑士文学的三种主要类型。如《亚历山大的故事》采用12音节诗句,也称“亚历山大诗体”,是法国诗歌中的著名诗体。随着城市和市民阶层的兴起,市民文化也在逐渐形成,进入12世纪以后,市民创作的文艺作品即城市文学开始发展起来,成为继教会文学、英雄史诗和骑士文学而兴起的中世纪第四类文学形态。正象塞万提斯笔下与风车作战的堂??吉诃德,在整整一千年中,西方人一直无法摆脱精神和肉体的深刻矛盾,他们既痛苦又无奈地同包括自己在内的周围一切进行无休止的战斗。这种神性和世俗性的矛盾在中世纪最后一位诗人但丁的《神曲》中表现得最为充分。它以基督教天堂与地狱为题材,充满了神学典故,它把基督教神学作为最高指导思想,却又把异教徒维吉尔作为引路人,它既崇奉基督教来世思想,又在作品中讴歌现实生活。基督教文学,尤其是《圣经》对欧美文学的影响至今不衰。许多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都曾从《圣经》中汲取营养,寻找素材。14世纪英国诗人乔叟的代表作《坎特伯雷故事集》、16世纪英国著名戏剧家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17世纪英国诗人弥尔顿的《力士参孙》和《失乐园》、散文作家班扬的《天路历程》以及当代德国作家托马斯??曼的《约瑟和他的兄弟们》都取材于《圣经》。由此可见,《圣经》已成为欧美文学的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在音乐方面,基督教要表现的是神的爱,爱在神和人类之间形成了一种情感的交流,而音乐是最恰当不过地表现了这种情感。在世界所有宗教中,惟有基督教音乐作品最多,音乐水平发展得最高最快。在罗马帝国后期,教堂音乐开始形成以赞歌颂诗为主的独特体系,到了中世纪,基督教的圣剧、圣乐曾是欧洲音乐的主体。当时教会内部涌现了许多作曲家、歌唱家和音乐理论家。如公元6世纪,罗马教皇格列高利一世花费了十多年时间选出了许多典型的歌调,并订立了许多演唱规则,形成了音调简朴、旋律优美的格列高利颂调,至今通用于天主教会弥撒仪式中,是为“格列高利圣咏”,代表着教会非人格化的精神势力,是欧洲普遍公认的古典音乐典范。基督教音乐在其发展过程中,还利用了当时的骑士文化和法国游吟诗人的歌谣作品,以及德国恋诗歌手的抒情诗,以扩大基督教的影响。同时被称为“奥尔加农”的多声部宗教歌曲诞生,到17世纪,基督教新教音乐又创造出清唱剧的形式,近代圣剧的集大成者亨德尔的代表作《弥赛亚》就是借清唱剧的体裁,以其大规模的合唱、优美的宣叙调和流畅舒适的咏叹调,而成为影响最大、流传最广、最受欢迎的圣剧。18世纪欧洲音乐界举世闻名的一代宗师巴赫,为了“使上帝的话语广为流传,从而把宗教音乐发展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顶点”,他创作的圣咏、康塔塔、经文歌和受难曲等,蕴涵着热烈的情感和诗一般的沉思,使“巴罗克”音乐风格达到了鼎盛。可见,教堂音乐不仅为中世纪欧洲音乐确立了模式、方法和风格,也为近代欧美世俗音乐,如交响乐、歌剧等形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23-07-25 15:12:171

西方政治思想史课后作业从理想国到法律篇,柏拉图的政治思想发生了哪些变化

摘要:传统的观点认为,从《理想国》到《法律篇》,柏拉图的政治法律思想经历了一个从“哲学王”的人治到法治的转变过程。
2023-07-25 15:12:391

西方政治思想史中的逻各斯可以理解为

希腊世界:并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而是一个地理和文化概念。它以爱琴海地区为中心,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中各岛屿和小亚细亚沿海地区,其边缘延伸到黑海沿岸和意大利南部及西西里岛等地区。所谓的希腊世界就是由数以百计的城邦构成。2、荷马史诗:是反映公元前12-8世纪时期社会面貌和人们思想观念的文献,是记载希腊人原始政治观念萌芽的最早的文献资料,相传为盲诗人荷马的作品,但在它长时期流传的过程中,许多民间行吟歌手都参与了它的创作。包括两部分,一是《伊利亚特》,一是《奥德赛》。曲折的反映出荷马时代的社会特征和人们的政治观念。3、逻各斯:指的是自然的普遍规律和共同法则。是人间法律的源泉。是后来西方政治哲学非常重要的自然法概念的前身。是自然与社会政治联系的中介。
2023-07-25 15:12:461

经典的政治学入门书籍有哪些推荐?能不能附上简介?

听说政治学是很广泛的,相比学起来必然是不容易的。尚上学的时候就很不喜欢学政治,觉得枯燥得很。但是这个学科怎么说,学进去了觉得很有趣,学不进去就觉得没有任何意义。虽然我不太喜欢政治,但并不影响我了解一些。在这里,有一些经典的政治学入门书籍推荐一下。【当代学术入门:政治学】 [美]肯尼斯.米诺格 辽宁教育出版社简介:想了解西方政治的人,这本书可以在较短的时间里给你一个相对深入的框架。其中主要介绍各个时代对政治的理解.【政治学】 [英]海伍德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简介:海伍德的著作很符合“出浅入深”这一点,能让你在对政治和政治学有个初步印象的同时,也了解一些细微的制度。缺点是只集中于政治制度的介绍,而且政治学理论的论述也比较有限。定义略显简短单薄附录:收录于本版精华区x-7-6-1【政治社会学导论】 [美]奥罗姆 上海人民出版社简介:本书中,作者确立了由权力、权威、制度、网络与文化所构成的分析框架,以此把握现代政治生活的运动规律和发展趋势,分析了政治的方方面面政治学听起来就是很脱离生活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一些领袖级的人物大都是大政治家,大哲学家。所以,学好政治学,会让人有时局观,有更开阔的视野。
2023-07-25 15:12:553

11,现代西方政治学的历史发展

西方政治学的历史发展 西方政治学最早发源于古希腊,创始人是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其所著的《政治学》被公认为是西方政治学的奠基之作。从《政治学》开始,按照历史顺序,可以把西方政治学的历史发展大致分为四个阶段:ue004 (一)古代西方政治学ue004 公元前5世纪,地中海沿岸分布着数百个奴隶制城邦国家,这些城邦国家的形成和发展,打破了原始氏族部落社会的血缘关系,瓦解了人与人之间的宗法关系,较早地建立了权利关系和契约关系,促成了城市文明、商业文明和海洋文明的形成与发展,这些都为西方古典政治学说的产生提供了沃土和摇篮。古希腊的思想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撰写了《理想国》和《政治学》等著作,开辟了政治学研究的新领域。ue004 柏拉图(前427~前347),古希腊思想家,其主要政治思想是对“理想国”的描述,主要著作有《理想国》、《政治家篇》和《法律篇》三篇对话。他认为“最好”的政体是“正义之邦”,即“理想国”。在这个规模不大的城邦国家中,分为三个等级,即哲学王、武士和劳动者。哲学王是治理国家的德高望重的哲学家,武士保卫国家,劳动者进行生产,这是柏拉图的理想政体。但如果这三个等级发生了混乱,理想政体的模式会被打乱,代之以军人政体、寡头政体,进而导致民众革命,产生民主政体。柏拉图后期的思想有了一些变化,他设计了“第二等好”的城邦:采用混合政体以取代有可能导致专权的哲人政体;以恢复私有财产和家庭代替了理想国的公产公妻制;按照财产的多少而非天赋划分等级。ue004 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的学生,代表著作是《政治学》。他考察分析了150多个不同形式的城邦国家,从伦理和利益的角度,研究了国家的基本理论,即国家的起源、性质、目的和任务;研究了国家的政治制度划分的原则,并对各种政治制度进行了比较;研究了如何建立以及管理国家等问题,奠定了西方政治学研究的基础。具体内容有:①国家的形成如同雌雄结合,是自然的产物,“早期各级社会团体都是自然地生长起来,一切城邦既然都是这一生长过程的完成,也该是自然的产物,这又是社会团体发展的终点”。“事物的终点,或其极因,必然达到至善,那么,现在这个完全自足的城邦正该是至善的社会团体了”。所以,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国家是自然形成的至善的社会团体。②他认为伦理学研究个人的善,政治学研究人群的善,国家这一社会团体的目的在于达到最高尚、最广泛的“善业”。他指出:“政治学的善就是正义,正义以公共利益为依归。”“城邦以正义为原则……正义恰恰是树立社会秩序的基础。”③政治权力的分配制度即政体决定着城邦的异同。亚里士多德对各类政体进行了区分和研究之后,认为君主政体、贵族政体与共和政体能够照顾公共利益,其差别只在于掌握最高统治权的人数不同;而僭主政体、寡头政体和平民政体都只会为统治者谋利。④最好最易于实行的是共和政体,特别是以中产阶级为主体的共和政体最为稳定。⑤政体发生变革基于人们对“正义”与“平等”的认识的分歧。寡头会认为基于财产多寡的政治权力不平等是正义的,平民则认为基于人身自由的政治权力的平等分配才是正义的。⑥私有财产和家庭是人本性和城邦的性质,不能取消,但要避免财富的两极分化。⑦城邦要实行法治,并由有公民权的人轮流执政。ue004 亚里士多德时代,古希腊的奴隶制城邦制度已面临着严重的危机,所以,亚里士多德的任务在于努力维护并竭力赞美城邦制,把它看作是至善的化身;同时,他又在尽力寻找一种能够挽救奴隶制城邦的政体,认为以中产阶级为主体的共和政体是最稳定的,力图以此化解两个极端的矛盾,维持国家的稳定。由此可以看出,西方古代政治学说有这样一些特点:①它始于对国家问题的研究,因为它是以城邦国家作为研究和分析对象的;②它强调政治的最高目的和价值取向在于特定的伦理道德,因为它认为政治是研究群体的善,国家的应然状态是至善的社会团体;③它维护奴隶主统治和奴隶制国家;④在研究方法上,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有所不同。柏拉图主要运用哲学思辨的方法,并且把政治与哲学、道德、教育以及家庭等问题糅合在一起,在他看来,政治学就是伦理学;亚里士多德主要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通过对150多个城邦国家的比较,研究了不同的政体类型,并开始把政治学与伦理学分开,使政治研究的概念趋于系统化。所以,在方法论上,以柏拉图为代表的哲学思辨研究方法和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实证比较研究方法,奠定了西方传统政治研究方法两大倾向的基础。 (二)中世纪西方政治学说 欧洲的中世纪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个是封建性,其经济基础是封建领主占有生产资料;另一个是宗教性,教会是最大的封建主。所以,在欧洲中世纪,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是神学,一切科学都成为神学的奴婢,政治学也不例外。这个时期的政治学说是神学政治观,其代表人物是奥古斯丁和托马斯·阿奎那。 奥古斯丁(354-430),是西罗马帝国末期的思想家,教父学的代表,其主要著作有《忏悔录》、《上帝之城》等。他的主要政治思想是“双国论”。其内容有:①世界上存在着两个国家,即神国和俗国,神国是上帝之国,俗国是地上之国。②神国是光明的、永恒的,它由上帝的选民组成,代表是教会;俗国是黑暗的、短暂的,它由上帝的弃民组成。③在末日审判时,神国会享受永生幸福,而俗国将要遭受永世的苦难。 托马斯·阿奎那(1224~1274)是意大利中世纪的神学家和经院主义哲学家,其主要著作有《神学大全》、《论君主政治》等。他的政治思想主要有:①关于国家的思想:他认为上帝是万物的源泉和归宿,所以,信仰是高于一切的。那么,现存的一切都是合理的,包括奴役制和等级制,这些都是天意。他说:“一切现存的事物都是由神安排的,天意要对一切事物贯彻一种秩序。”所以,在他看来,国家既是源于人的自然本性,更是上帝的创造。②关于政体问题:他认为最好的政体是君主政体,因为它能促进社会福利,但是这一职责的完成必须依靠神的统治,神在人间的代理是教会,所以,君主必须服从教皇。公民完全有权力在教皇的支持下杀死暴君。③关于法的思想:他认为法律的目的是合理安排公共幸福,这根源于人的本性,但究其本质它仍是上帝的意志的体现。所以,他认为法的本质是受理性节制的意志。他把法分为永恒法(上帝之法)、自然法(上帝之法在人类中的表现)、人法(国家法)、神法(教会法)四种,并认为永恒法是一切法律的源泉,它代表着上帝对宇宙的统治规则,其他的人的法律都必须服从上帝之法。ue004 总之,中世纪的政治学说的基本特点有:①鼓吹信仰高于理性,以宗教教义作为判别是非的标准;②强调君权神授,认为教权大于王权,给王权也加上了神圣的光环;③主张神创等级制,以上帝创造万物为借口标榜封建等级秩序的合理性;④在研究方法上,早期的研究多诉诸神秘的直觉,后期即阿奎那时期则运用哲学的严密思维,采用抽象的概念分析方法,推导上帝的存在,论证国家、政体以及法的政治思想。ue004 (三)近代西方政治学ue004 14世纪,欧洲封建社会内部孕育了一种新型的生产关系,即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伴随着这种生产关系的发展,一个新的阶级——市民阶级迅速兴起并不断走向壮大。新的生产交换方式和新的阶级的利益要求与封建神权政治发生了尖锐的对立和严重的冲突。新兴资产阶级开始要求自己的政治权力,并对政治和国家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16世纪的资产阶级文艺复兴运动代表着资产阶级思想革命的先声。在这场运动中,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得以脱颖而出。资产阶级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对政治有了更多的认识和要求,提出了很多不同的政治思想。下面就以时间为顺序,把近代政治学说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并分别进行说明。ue004 1、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政治学说ue004 这个时期的政治思想家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马基雅维利和博丹。ue004 马基雅维利(1469~1527)是意大利政治家和政治思想家,近代西方政治学的奠基者,主要著作有《君主论》,有的译为《霸术》。其鲜明特点是从人性出发,而不是从上帝出发研究社会政治。在方法上是以事实和经验为依据,而不再采取经院教条式的推理。马基雅维利的国家学说是基于他的人性恶理论。在他看来,既然人性是恶的,那么,只能依靠强有力的君主专制制度来实现社会的稳定。君主权力的基础是军队和法律,为了达到政治目的,君主可以不择手段,可以不受任何道德约束,他甚至强调成功的君主要具备狮子和狐狸的功能。所以,在马基雅维利看来,国家的职责是阻止人类因贪欲而引发的无休止的争斗,最终目的是建立秩序。马基雅维利认为理想的政体是共和政体。 博丹(1530~1596)是法国政治思想家和法学家,是近代资产阶级主权理论的创始人,其主要著作有《共和六论》。在政治思想方面的主要贡献是:①主张以人的眼光研究国家问题。②提出了主权理论。认为国家主权是指一个中心(或是一个君主,或是一个集团)握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它是一种永久性的绝对权力,对于公民和臣民而言,它是不受法律限制的最高权力,政府可以更换,主权永远存在。国家主权通过法律得以体现,并维护社会稳定,使国家合法化。③以主权的归属作为依据,将政体划分为民主制、贵族制、君主制三种类型,赞美合法的君主制政体是最稳定、合理的形式等。 这一时期的政治思想家的思想充分反映了时代发展的要求。例如,他们开始尊人重世,开始以政治权力作为研究的核心取向,使政治学独立于伦理学之外,开始运用经验实证方法进行研究等等,都是新兴资产阶级对封建神学政治学说的突破。当然他们的思想也带有阶级局限性的一面,例如马基雅维利的政治权术论——为达目的,可以采取任何手段等,是资产阶级利己主义赤裸裸的表现。 2、17~18世纪的政治学说 17~18世纪是西方政治学的繁荣时期。这段时期,由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逐渐取得了经济上的统治权,进而在政治上也要求取得相应的统治权,于是资产阶级政治革命开始提上欧洲社会发展的日程,这给西方政治学的发展以极大的推动力。一大批欧美思想家纷纷著书立说,阐发自己对政治的认识,丰富、发展了西方政治学说。主要代表人物有荷兰的格老秀斯、斯宾诺莎,英国的霍布斯、洛克,法国的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美国的潘恩、杰斐逊、汉密尔顿等。 格老秀斯(1583~1645)是荷兰政治思想家,自然法学派创始人之一,近代国际法理论的奠基者,主要著作有《海上自由论》、《战争与和平法》。他的政治学说主要有自然法、主权理论和国际法三个重要组成部分。他认为:自然法的基础是自然和人的理性,它体现了正义和公正,用以维护社会安定,从而反驳了神的意志的至高无上性;在主权问题上,提出主权是自己的行为不受其他权力的限制,也不能被其他人的意志视为无效的一种权力。但同时,为了论证资产阶级统治的必要性,他反对“主权在民”的思想,认为这样会导致国家的混乱和秩序的破坏;在国际关系方面,拥有独立性的主权国家是国际活动中的行为主体,国际行为受国际法约束,国际法以自然法为基础,规范调整各国之间的关系,维护国际秩序。ue004 斯宾诺莎(1632~1677)是荷兰哲学家、政治思想家,主要著作有《神学政治论》、《伦理学》、《政治学》。他的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是人性论,认为生存权是人性的根本原则,是人的最高的自然权力。其主要政治思想有国家论、政体论、自由论。国家是人们为保证生存的安全,通过理性地建立契约而形成的,所以,国家权力必须强有力,才能保证人的生命和社会的安全;最符合人的自由的最自然的制度是民主政体,但要格外注意民众的冲动情绪,这有可能会破坏民主;思想和言论是自由的,是每个人的不可转让的权利,但它们必须受法律的限制,不能危及统治者的权威和国家的安全。ue004 霍布斯(1588~1679)是英国哲学家、政治思想家,近代自然法和社会契约论的代表人物,主要著作有《自然法与国家法的原理》、《论公民》等平安全,必须建立起一个大于个人权力的公共权力,于是人们达成社会契约,成立了国家。国家权力的握有者即主权者的权力是由人们通过契约赋予的,这种权力一旦被赋予,就具有绝对性。ue004 洛克(1632~1704)是英国哲学家、政治思想家,主要著作有《政府论》等。他的政治思想主要是建立在自然法和社会契约论基础上的天赋人权思想。他认为:人们的生命、自由和财产作为与生俱来的自然权力是不可转让和剥夺的,其中,财产权是核心,具有神圣不可侵犯性;政府的存在价值是为了保护私有财产,因此政府权利应是有限的;为了保证国家实现其民主,防止专制,应当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执行权和对外权,对每一种权力进行严格限制。洛克第一次系统地论述了天赋人权的理论,奠定了自由主义的基本原则。ue004 孟德斯鸠(1689~1755)是法国启蒙思想家、法学家、哲学家,主要著作有《论法的精神》。法的精神是其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代表了历史必然性和客观规律性,具体指国家的法律、政体、自然环境、社会方式、宗教习俗等因素之间的关系。政体原则是一种精神力量,推动着国家的活动。君主立宪制是最合乎理性的政体。他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洛克提出的分权学说,系统论述了三权分立思想。他主张按照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的原则来组成国家机构,其中,议会行使立法权,君主掌握行政权,法院专管司法权,利用权力之间的相互约束保证它们不被滥用。他认为,只有实行依法治国,才能实现这一目的。ue004 卢梭(1712~1778)是法国启蒙思想家,主要著作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等。他强烈抨击私有制,认为封建专制制度是私有制发展的顶峰。他提出了“人民主权学说”和“社会契约论”,主张在新社会契约基础上建立人民主权的、实行法制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ue004 潘恩、杰斐逊和汉密尔顿都是18世纪美国的政治活动家,他们的政治思想有很多共同的特征:①运用欧洲现成的政治理论为美国的政治实践服务,较少进行抽象的理论论证,多具有务实性;著作较少鸿篇巨幅和系统严谨,多以小册子、政论文、文件等形式出现。②围绕着美国独立和建立联邦制共和国展开论述。③运用欧洲流行的自然权利理论论证每个人在追求幸福的能力和机会上是平等的。④将权力平衡作为构建联邦政府的基本原则,认为按照这一原则建立的联邦政府才是完美的政府。但他们的思想又各具特色,从不同的角度对西方政治思想进行了发挥和创新,作出了自己的贡献。潘恩是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第一个阐述天赋权利与公民权利关系理论的思想家,认为“天赋权利就是人在生存方面所具有的权利”,公民权利则是“人作为社会一分子所具有的权利”,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的实现必须依靠国家、政府或法的力量。杰斐逊是美国资产阶级民主传统的奠基人,他的民主自治思想和其他民主思想相比更为具体,更具现实性。为保证人民自治的实现并防止暴政,他提出了限制中央政府权力、中央和地方分权治理以及人民参政等原则。汉密尔顿政治思想的特色是他的性恶论和精英论。性恶论以人性的自私为依据论证了依靠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维持国家秩序的必要性,这是对霍布斯观点的继承和发展;精英论则把富人和有地位的人排除在人性恶的范畴之外,从而肯定了政权应该由这部分人来掌握的合理、合法性。ue004 这个时期的政治思想基本上是以人性论及自然法为理论基础,结合政治实践的需要,进行政治制度的构建和政治方案的设计。尽管这些政治学家所论述的角度和问题各有侧重,其政治态度也有激进和保守的区别,可是作为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家,他们的政治思想具有一定的共同性,主要表现在:①强烈、全面地批判封建专制的政治制度和社会观念。②从人性论的角度出发创造了自然法学说,强调每个人生来都是平等的,进一步揭批神权以及封建等级制。③肯定人们对正义、平等、自由、民主、幸福的追求,形成正义论、平等论、自由论、民主论、天赋人权等理论。④认为国家是人们缔结契约的结果,契约一旦生效,国家权力至高无上。⑤分析政治权力的类别、特性和功能,提出了配置政治权力、构建政体的若干原则。⑥重视法的作用,主张要依法建国,依法治国,按照法处理主权国家之间的关系;正义、平等、自由、民主等权利的实现必须依靠法律的保障,同时,这些权利的活动范围也必须以法律为边界。⑦这些思想学说的本质是自由资本主义的经济和市场规则在政治思想上的投射。ue004 3、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期的政治学说ue004 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期,资产阶级革命的任务在欧美已经基本完成,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已成为统治阶级,同时,随着无产阶级的成长和壮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资产阶级面临的主要政治任务是维护并实现自己的利益。历史主题的变化使得西方政治学的研究主题也发生了相应的转变,从阐发和倡导资产阶级的平等、民主等价值观转向了论述和分析资产阶级个人利益和政治权力之间的关系、资产阶级利益和社会之间的关系,于是,一些政治学家开始运用社会学的世界观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代表人物有边沁、密尔、孔德、斯宾塞。ue004 边沁(1748~1832)是英国政治思想家、法学家、经济学家,主要著作有《政府片论》、《道德与立法原理》等。其政治思想建立在功利原则基础之上,他认为:欢乐和痛苦是人类的两大主宰,求乐避苦是人的本性,是人的一切行为的始因和目的;幸福的内容是生存、富裕、安全和平等;每个人的利益和幸福的实现将促进整个社会的利益和幸福的发展,因而追求个人利益和幸福是正当的;评判国家制度和法律的唯一标准是看其能否增进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反对天赋权利论、社会契约论以及自然法理论,认为国家是一种恶,它会限制个人的自由,主张奉行国家放任主义,对经济生活毫不干涉;认为应实行法制和分权的代议民主制;提出了改革议会的一系列主张,如由立法权控制行政权、议员不担任行政职务、议员不受政府控制、扩大成年男子选举权等等。这些政治思想奠定了边沁作为功利主义学派主要代表的地位,他的议会改革方案直接成为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的指导原则。ue004 密尔(1806~1873)是英国的哲学家、政治思想家,19世纪自由主义思想的主要代表,著作有《论自由》、《功利主义》等。自由论是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主张要维护个人的自由和个性的发展,提出不仅要反对国家的压迫,保证政治自由,还要反对社会习俗和舆论的奴役,维护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自由。他指出:个人自由并不是绝对的,个人行为只有不涉及他人利益,个人才拥有完全的行动自由而无需对社会负责;当个人行为危害到他人利益时,这种行为应受到社会控制,个人也要受到社会或法律的相应惩罚。他还第一次从更广阔的社会领域探讨自由并对个人自由与社会控制的关系进行了界定。另外,密尔还发展了边沁的功利理论,对传统自由主义的放任原则进行了修正,认为放任原则的实施应有一定的限度,国家的干涉有其积极作用,可以为人们提供更多创造幸福、追求自由的机会。在政府理论方面,密尔阐述了资产阶级议会民主制的一般原则和具体问题,认为议会具有控制政府和批评政府两大职能,强调议会民主制中知识的作用和智力的权威,推崇“杰出人物”的统治等等。晚年的密尔还一度主张将自然资源、矿山、铁路国有化,提出“有限度的社会主义”等主张。密尔的政治思想体现了传统自由主义向现代自由主义的过渡,是英国自由主义思想发生重大变化的标志,其本人也成为自由主义思想史上最具影响的代表之一。ue004 孔德(1798~1857)是法国思想家、实证主义的创始人,主要著作有《实证政治体系》。其政治思想主要由实证主义体系和社会团结思想组成。实证主义体系方面,指出科学的知识必须以“实证的事实”即经验的事实和经验的现象为基础,现象以外的本质和终极原因是不可能被认识的。主张把人类认识的发展分为神学、形而上学和实证学三个阶段。与此相适应,人类社会的发展应分为神学的军事时代、形而上学的法学时代和科学的工业时代三个阶段。所以,孔德认为以往的政治学都是以想象为基础的臆测的政治学,主张建立以观察为基础的实证政治学。社会团结思想方面,指出社会起源于人的社会本能,社会的精神权力应由科学家来行使,世俗权力应由资本家集团掌握,政府的职责主要在于培养并提高人们的社会感情,保证社会的秩序和进步,实现社会的和谐与团结。孔德的实证主义思想广泛流传,对现代政治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ue004 斯宾塞(1820~1903)是英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哲学家、政治思想家,社会进化论和社会有机体论的主要代表,著作有《社会静力学》等。他用自然科学概念解释人类社会现象,提出了有影响的社会进化论和社会有机体论,这是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他指出: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有机体,不同阶级之间的协作是人类共同生活的基础,从而形成了社会的均衡状态;生物竞争原则完全适用于人类道德规范,优胜劣汰是人类道德的体现。所以,他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是社会进化的最高阶段,是最完美的社会。以社会进化论和有机体论为基础,斯宾塞认为国家和政府是社会进化的必然结果,国家是一种自然单位即个人的合成物,个人合成的唯一法则是平等自由的法则,即每个人的自由只受到其他人获得同等自由的必要的限制,以此发展了自由主义思想家的最大幸福原则。他用自由放任主义的观点看待国家和政府,认为政府是一种必要的恶,但又主张政府作为有节制的必需品,应尽可能少地干预经济,以避免自然规律的选择失去作用。ue004 这一时期的政治思想集中反映了工业资产阶级自由发展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要求,通过确立功利主义和自由主义的思想理论依据,运用社会学世界观,借助自然科学的概念、逻辑和方法,把西方政治学推进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当然,在这一时期,随着资本运动的展开、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矛盾的凸显,无产阶级的利益和政治要求也逐渐凝结成了自己的政治学说,这就是以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政治学说。这些政治思想主要揭露现实社会的弊端,批判资本主义私有制,期望通过社会变革达成社会的进步与和谐;变革计划包括诸如建立社会公有、共同劳动的共和国等等。这些学说成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的重要思想来源。ue004 (四)现代西方政治学ue004
2023-07-25 15:14:123

为什么说霍布斯是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的奠基人

霍布斯在西方思想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产生过深远的影响。首先,作为“第一个近代唯物主义者(18世纪意义上的)”霍布斯开创性的将新科学和政治哲学融会贯通。机械唯物论是他研究社会政治问题的理论基础,他指出一切物体都在按照必然的因果规律运动,国家作为“人造的物体”也受因果规律制约,这种规律就存在与人类的心灵之中,通过观察可以看到。其次,霍布斯是西方近代首位彻底贯彻个人主义的思想家。他将自我保存视为个人最基本的自然权利,视为第一条自然法,独立并优先于其他自然法,这就根本区别了人依附于自然和秩序的传统自然法观念,由此,在他那里传统自然法实现了向现代自然权利观念的转变。再次,霍布斯从抽象人性原则和人的理性概念出发,第一次系统的用社会契约论解释了国家的产生及基础,批判了君权神授论,确立了近代资产阶级国家学说的基本形态。最后,霍布斯关于国家主权的阐述标致着西方近代政治思想史上国家主权说的正式形成。当然,霍布斯的思想的局限性也是明显的。首先,他的人性论是抽象的、机械的。他关于人性的论述实际上是把资产阶级的利己本性抽象化、普遍化为人的本性,而他关于自然状态的描述实际上只是当时英国内战和欧洲大陆频繁战争所导致的一种混乱的反映。在此基础上建立的关于国家起源和本质的理论,自然也是唯心的反历史的。其次,他的权利观和自由观是狭隘的、片面的。在他看来,人们在自然状态下最根本的自然权利便是自我保存,而在国家产生之后,主权者不得侵犯、不得剥夺的基本权利也只有这一项。他的这种权力观和自由观忽视了人民应该享有的其他基本权利,没有考虑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发展需求和相应的保障。他表达的不过是新兴资产阶级对国际的根本要求,即保障资产阶级的人身安全、财产权利和经济自由。最后,他的专制主义主张是保守的、不现实的。尽管霍布斯构造了一套关于个人——契约——国家的学说,但他的结论是“利维坦式”的国家,公然为君主制辩护。他试图用君主制来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从本质上而言它反映了英国大资产阶级和上层新贵族对人民的恐惧和防范。然而从现实上讲,资本主义的发展不能依靠专制政权,结果是他的主张既不为保王派所接受,也得不到资产阶级的欢迎,最终被后起的资产阶级思想家所抛弃。
2023-07-25 15:14: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