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寸头二姐
-
瓜妈说:
前几天和大家分享了我 做汉字启蒙的经验和反思 ,有妈妈来问“过早认字会不会影响孩子的想象力”。
这个事我本不愿在公开场合讨论,因为目前国内外专门针对汉语儿童早期阅读和读写能力发展的研究还不太多,说实在的, 严谨如我虽然知道这个说法站不住脚,但在没有“权威研究结果”出来前,也不想乱开腔!
可是我也真心不愿意再见到有妈妈被误导,耽误孩子能力的正常发展。
且把我知道的,和大家做个分享 ,希望能让大家对这件事多一些自己的思考,不要被带节奏。
先来给大家复盘这个故事的经过。
1968年,一位美国妈妈把幼儿园老师告上了法庭,因为老师教她女儿认识字母“O”,她觉得是破坏了孩子的想象力。
她的女儿在认识字母“O”之前,可以把“O”看成是任何相似的东西,比如太阳、足球、鸟蛋等等圆形的东西。
然而在幼儿园告诉她这是“O”之后,孩子就没办法再去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于是,这个母亲要求幼儿园赔偿精神伤残费1000美金。
最后,这个母亲胜诉了,甚至这位母亲的辩护词还直接促成了内华达州修改《公民教育保护法》。
然后,这个事传到我们国内,有人据此得出了一个结论:“过早认识汉字会破坏孩子想象力”。
这个事情听起来很惊悚是不是,但我今天想告诉大家两点:
一、这么重大的一件事,但我花了很多时间在国内外的网站搜索、也让国外的朋友帮忙一起找,然而都 没有找到任何相关新闻;
二、 无论真相如何,今天也仅仅是想借这个引子来告诉大家: 汉语启蒙和英语启蒙真的不大一样,我们对汉语启蒙应该要有自己的态度。 这也是我今天要说的重点内容。
1
想象力和知识
不是天敌,是CP!
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说,我从来不认为教孩子知识包括认读汉字(也包括认读单词)、临摹画画、解决问题的技巧等等,就会限制他的想象。
今年5月份我在顶级科学期刊《自然》看到的一项研究,正好可以很好说明这一点。
文章说,科学家们利用人工智能算法,让 一位瘫痪病人可以用意念快速打字 ,每分钟90个字母,接近正常人的水平。
听起来好厉害!是不是发明了什么了不起的黑 科技 呢?
然而并没有,科学家只是 巧妙地把来自人工智能、信号处理,以及芯片加工等领域 现有的技术 组合在一起,就有了这样一个让人惊艳的创意成果。
其实真正高级的创造,它需要脑洞大开的想象,也需要渊博精深的知识和严谨的逻辑。 只要孩子有学习的欲望,就不该限制他 探索 。
2
汉语和英语不一样
启蒙也应该有中国文化的立场
对孩子汉语的启蒙,我一直认为,我们应该有中国文化、教育的立场,而不是直接照搬英语早期阅读研究和读写教育的结论、套路。
因为说到底,汉语和英语是两个不同体系的语言,孩子们习得语言的方式并不一样:
我们国家的研究者,包括周兢等人利用眼动仪对学前孩子亲子共读绘本的眼动轨迹 (也就是眼动法,它是心理学领域进行阅读研究的重要方法) 发现:
2、 尤其是在独立阅读情境中,我们汉语小孩无论是对文字的注视时间还是注视次数都远高于其他语系下孩子的水平 (我们的孩子对文字注视时长
占总时长的23.97%,注视次数占总次数的16.83%;其他语系小孩对文字注视时长占总比0.7%,注视次数占总次数的1%)。
注:以上研究均存在样本较小的不足,只能作为参考,并非定论。
研究人员也建议我们能够提供恰当的环境,帮助孩子学会阅读,掌握关键信息,增长文字意识,构建对阅读材料意义的多元理解过程, 并自然而然地获得对汉语文字的敏感性,有效地促进汉语学前儿童的阅读和读写发展。
3
但要警惕这种识字方式.....
要警惕的是过分在意识字,为求速成,用汉字卡机械、孤立地教孩子大量认字。
这个雷我早年也踩过。汉字卡被神话太厉害了,一说到汉字启蒙,大家想到的第一件工具大都是它。
我不可否认它有用, 一张卡片上只有一个字,确实更方便孩子准确、快速地把文字和对应的读音、所指的事物联系在一块 ,完成汉字的基础认知。
但真心说, 汉字卡只适合打辅助。
因为它有3大硬伤:
市面上还有一种只有文字没有图的汉字卡,但它又不适合给低幼的孩子启蒙,纯文字太抽象了,也死板无趣、没有语言之美,我一般都是拿来玩 汉字 游戏 ,帮助瓜瓜补缺补漏。
二、 汉字卡 所涉及的字,大部分都是实词,也就是名词动词和形容词等, 几乎没有 像“了、因、很、也、的、吗”这样的 虚词 (没有完整意义,但有语法意义或功能的词汇,包括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等) ,而完整的一句话其实都是虚实并用, 孩子只知道实词、不懂虚词就无法很好解读整句话的意思。
三、 脱离语境来认字,过程很枯燥 ,大部分的孩子都不喜欢;且因为没有其他词/语境帮助孩子联想记忆, 效率也很低。
就比如“周兢”的“兢”,我在写文章的时候想半天都没想起来它读啥,搜了才知道是“兢兢业业”的“兢”。
好多词汇都存在这样的情况,合在一块,我们都能脱口而出地读出来;拆开就要想半天了。
所以,只有把认字和阅读结合起来,在语境中认字,既可以帮助孩子提高认读效率,早日实现自主阅读;又能加深对汉字的理解,真正做到能辨识字形、会读字音、理解字义。
但我还是那句话, 认字只是阅读水到渠成的结果,并不是阅读的目的,让孩子喜欢阅读、养成阅读的习惯才是我们终极目标。
孩子喜欢,才有一切。
当孩子遇到好书时,就应该让他带着最初最纯的那份悸动,去欣赏去感知去理解,而不是“机械地多认一个字”。
哪怕是读一些指向性很强的“工具书”,比如分级阅读,也要找那种故事有嚼头、情节有趣的, 让学习自然发生、让孩子积极 探索 、让过程充满乐趣和惊喜。 (学英文字母/单词也是如此,虽然和汉语学习在具体方法上有些不一样,但彼此的宗旨都是一样的,也是鼓励通过自然、有趣的方式让孩子自然习得,而不是机械地背单词)
瓜妈最后说:
最后我想说的是,无论劳拉幼儿园的故事 事实真相如何,咱们对此都应该 有自己的判断力,不盲从不轻信,因为教育本身就是千人千面的事 ,适合别人的启蒙理念,不一定适合咱们的孩子;别人家孩子走不通的路,也不代表咱们孩子就不行。
参考文献:《汉语儿童早期阅读与读写能力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