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图谱 / 问答 / 问答详情

电路分析基础,会做的帮我详细解答,就没有人会做吗!!!我服了!!!!

2023-07-28 11:07:08
共1条回复
余辉
已经回答过了,你怎么又提问了一遍?
解:us1=10√2cos2t=10√2cos(-2t)=10√2sin[90°-(-2t)]=10√2sin(2t+90°) V;
  us2=30√2cos(2t+30)=30√2cos(-2t-30)=30√2sin[90°-(-2t-30°)]=30√2sin(2t+120°)V;
  us3=20√2cos(2t+10°)=20√2cos(-2t-10°)=20√2sin[90°-(-2t-10°)]=20√2sin(2t+100°)V。
  所以:Us1(相量)=10∠90° V,Us2(相量)=30∠120° V,Us3(相量)=20∠100° V。
  ω=2rad/s,C=0.25F,L=2H。
  Xc=1/(ωC)=1/(2×0.25)=2(Ω),XL=ωL=2×2=4Ω。
  电路的参数计算及相量化已经完成。你的题目要求所求存在问题:网孔节点方程是什么玩意?电路中或者要求列网孔电流方程、或者要求列出节点电压方程,哪里来的“网孔节点方程”?针对本题,所有电源都是电压源,较为合适的解法应该是网孔电流方程。
  电路中三个回路,设三个回路的电流分别为:I1(相量)、I2(相量)和I3(相量)——分别对应于三个电压源所在的回路,且电流方向都设为逆时针。
  左下角回路:(-j2+5)×I1(相量)-(-j2)×I3(相量)-5×I2(相量)=Us1(相量)=10∠90°;
  右下角回路:(5+j4)×I2(相量)-5×I1(相量)-j4×I3(相量)=-Us2(相量)=-30∠120°=30∠-60°;
  上面回路:(5+j4-j2)×I3(相量)-(-j2)×I1(相量)-j4×I2(相量)=Us3(相量)=20∠100°。
  这三个方程称为采用网孔电流法列出的回路电压方程。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819893351702745868

相关推荐

电路分析基础该怎么学?

主线:电路分析的两大分析依据:KL和元件的VCR。掌握各种形式:直流、时域、相量式(频域)、运算式(复频域)  分析工具:掌握结点电压法、回路电流法、戴维宁定理、电源等效变换、叠加定理、替代定理等  方法:别无它法,多多做各种类型的题。
2023-07-27 17:03:482

电路分析基础?

1、电流所经过的路径叫做电路,通常由电源、负载和中间环节三部分组成。2、实际电路按功能可分为电力系统的电路和电子技术的电路两大类,其中电力系统的电路其主要功能是对发电厂发出的电能进行传输、分配和转换;电子技术的电路主要功能则是对电信号进行传递、变换、存储和处理。3、实际电路元件的电特性单一而确切,理想电路元件的电特性则多元和复杂。无源二端理想电路元件包括电阻元件、电感元件和电容元件。4、由理想电路元件构成的、与实际电路相对应的电路称为电路模型,这类电路只适用集总参数元件构成的低、中频电路的分析。5、大小和方向均不随时间变化的电压和电流称为稳恒直流电,大小和方向均随时间变化的电压和电流称为交流电,大小和方向均随时间按照正弦规律变化的电压和电流被称为正弦交流电。6、电压是电路中产生电流的根本原因,数值上等于电路中两
2023-07-27 17:03:562

电路分析基础:怎么判断电路的容性和感性?

感性和容性指的是电路中电压与电流的相位关系。在交流电路中电压和电流的相位有三种情况:当负载是纯电阻性质时,电压和电流相位相同;当负载是(或含有)电感性质时,电压相位超前电流,就是说负载是感性的;当负载是(或含有)容性负载时,电压相位滞后电流,或者说,电流相位超前电压,就是说负载是容性的。两种方法判断:计算电路的阻抗Z=R+jX。如果整个电路阻抗中,X>0,则电路为感性;如X<0,则电路为容性。已经知道电路中的电压相量相位角为φ1、电流相量的相位角为φ2。如果φ1-φ2>0,则电路为感性;反之则为容性。(-π<φ1-φ2<π)。
2023-07-27 17:04:051

电路分析基础?

从电容那一边看过去先求电路的等效电阻,看到的是两个2欧的电阻并联再跟3欧的电阻串联由此计算等效电阻后根据公式求解即可
2023-07-27 17:04:1615

简明电路分析基础

电路分析课程研究集总参数电路,以电流、电压、功率、能量为分析对象。传统电路理论以强电技术为其主要工程背景,而近代电路理论则以电子、通信、控制等弱电技术为其主要工程背景,按照其各种定理、方法、概念、定义之间相互关系,其基本结构可归结为一个假设、两类约束和三种基本方法。一个假设是指集总参数假设,是将实际电路抽象为电路模型的依据。两类约束是指电路结构的拓扑约束和电路元件的VCR约束,它们是描述电路的基本定律,是分析集总参数电路的基本依据,由此衍生出支路电流法、回路电流法、网孔电流法、节点电压法等电路分析方法,应贯穿于教材始终。三种基本方法是指等效法、叠加法和变换域法,等效法是对电路结构而言,依据等效的概念,使结构复杂的电路问题转化为结构简单的电路问题,由此衍生出两种电源模型之间的等效变换、三端电阻网络的Τ—Δ等效变换、戴维南定理、诺顿定理、置换定理、互易定理等电路分析方法;叠加法是对激励信号而言,通过叠加,使复杂激励的电路问题转化为简单激励的电路问题,由此衍生出叠加定理、三要素法和傅里叶级数展开等电路分析方法;变换域法是对整个电路模型而言,通过对外施激励信号的变换,对两类约束关系的变换,从而达到对电路模型的变换,运用相量模型、复频域模型使直流电阻电路的分析方法得以应用于正弦稳态电路分析、动态电路分析,最终使电路的三大类分析方法得到统一。参见《电路分析教程》,汪金山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
2023-07-27 17:04:502

在线等挺急的,电路分析基础这些题怎么做?

这两题都是一阶电路,用三要素法。很多人不会求时间常数T=L/R,主要是不知道R怎么求。R是从电感(或电容)(假设接在ab两点)看出去的等效电阻,将独立电源去掉(电压源短路,电流源开路),电感(电容)拿掉,求Rab。
2023-07-27 17:04:582

电路分析基础

解:(1)电压源独立作用,电流源开路,上图。u"=6×2/(8+2)=1.2(V)。电流源独立作用时,电压源短路,下图。u"=1×(8∥2)=1.6(V)。叠加:u=u"+u"=1.2+1.6=2.8(V)。(2)电流源两端电压即u=2.8V,上正下负。则:P=1×2.8=2.8(W)>0,且电流源电流方向向上,电压正方向向下,二者为非关联正方向,所以电流源释放功率2.8W。
2023-07-27 17:06:143

大学电路分析基础题,求解

1、解:根据KCL,有:I1+I2=I3;根据KVL:回路一:I1R1+I3R3=Us1,I1+3I3=9;回路二:I2R2+I3R3=Us2,2I2+3I3=4。解方程组的:I1=3,I2=-1,I3=2。2、解:将电阻R=5Ω从电路中断开,上图。3Ω电阻电流为电流源电流2A,Uoc=Uab=2×3=6(V)。电压源短路、电流源开路:Req=Rab=3Ω。戴维南定理:I=Uoc/(Req+R)=6/(3+5)=0.75(A)。4、解:Ir(相量)=UR(相量)/R=2∠0°/2=1∠0°=1(A)。Ic(相量)=UR(相量)/(-jXc)=2∠0°/2∠-90°=1∠90°=j1(A)。根据KCL:I(相量)=Ir(相量)+Ic(相量)=1+j1=√2∠45°(A)。所以:U1(相量)=I(相量)×(R1+jXL)=√2∠45°×(1+j1)=√2∠45°×√2∠45°=2∠90°=j2(V)。根据KVL:U(相量)=U1(相量)+UR(相量)=j2+2∠0°=2√2∠45°(V)。
2023-07-27 17:06:341

电路分析基础

第三题我也不会做,太久了忘了怎么处理这个正弦电路给的i表达式中3了。。
2023-07-27 17:07:221

电路分析基础看谁的网课

清华大学于歆杰老师的网课,你绝对值得拥有,在b站上就有。《电路分析基础》是与这些领域相关的电气、电子专业的基础课程,是开启电路设计大门的钥匙,她带领你从零基础开始,把基本元件模型、电路一般规律、基本特性和分析方法,逐一呈现在你面前。《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是本校电类各专业所必修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它是研究电路理论的入门课程,着重讨论集中参数、线性时不变电路。系统论述电路分析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基本分析方法。主要内容包括:电路元件、电路变量和电路定律,线性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电路网络的VAR和电路的等效变换,电路定理,电容元件与电感元件,一阶电路分析,二阶电路分析,交流动态电路,相量模型和相量方程,正弦稳态的功率和能量,耦合电感和理想变压器,三相电路,电路的频率特性,双口网络,PSPICE简介等。该课程理论严密、逻辑性强,有广阔的工程背景。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工程观点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2023-07-27 17:08:451

电路分析基础

如图:该电路由三个网孔组成,设顺时针方向网孔电流i1(下右)、i2(下左)、i3(上)。其中i1等于电路中的I,列公式为:i1=Uab/Ri2=i1-Is=Uab/R-Isi3=0.5i1=0.5Uab/RUs1=(1+2)i2+Us2+Uab-2*i3。以上四公式代入:Us1=3Uab/R-3Is+Us2+Uab-Uab/R得到目标公式:Us1=2Uab/R + Uab-3Is+Us2。代入题目给的已知数得:1=4-3Is+Us2+4/3-4/3得常量公式:-3Is+Us2=-3由于Is和Us2是常量,不变化,当Us1=1.2,R=2欧姆时,代入目标公式为:1.2=2Uab/2+Uab-3Is+Us2再代入得到的常量公式得:1.2=3Uab-3,答案为:Uab=4.2/3=1.4(V)。
2023-07-27 17:09:0611

电路分析基础

把 4A 、1Ω 转换成电压源形式,合并1Ω电阻:I = 6/4 = 1.5AUab = 2 * 1.5 - 2 = 1VRab = 2//2 = 1Ω当 R = 1Ω 时获得最大功率:Pmax = 0.5 * 0.5 / 1 = 0.25W
2023-07-27 17:09:411

大学电路分析基础求救

1a)如图a列开了电压公式:(4-uoc)/2-uoc/3=1,得:uoc=1.2(V)。1b)如图b列开了电压公式:uoc=-4-2*1=-6(V)。2a)如图a,设由uoc正极流入电路电流为i,列VAR公式:i-1-uoc/3-(uoc-4)/2=06i-6-2uoc-3uoc+12=06i-5uoc+6=0Uoc=1.2i+1.2。2b)如图b,设由uoc正极流入电路电流为i,列VAR公式:i-1-(uoc-3i+4)/2=02i-2-uoc+3i-4=0uoc=5i-6。
2023-07-27 17:10:131

两题电路分析基础的大一题目

一、解:设4Ω和6Ω下端的公共节点为o。使用戴维南定理:将上端的4Ω电阻从电路中断开,则整个电路分解为两个各自独立的回路,其公共节点为o。1、求等效电压Uab:左边的电路:Uao=12×4/(4+4)=6(V);右边的电路:Ubo=8V。所以Uab=Uao-Ubo=6-8=-2(V)。2、等效内阻r:两边的电压源都失效(短接),则r=4∥4+0=2(Ω)。3、戴维南等效电路为:-2V的电压源,内阻r=2Ω,故流过4Ω的电阻的电流为:I=-2/(4+2)=-1/3(A),电流为负值,说明实际电流方向与图中所标注的正方向相反。二、解:使用叠加定理计算。1、9V电压源单独作用时,6A的电流源失效(开路),则电路结构为:4Ω电阻串联4Ω电阻,然后并联3Ω串联6Ω电阻。其中3Ω串联6Ω电阻支路两端电压即电源电压9V,所以该支路电流为:I"=9/(3+6)=1(A),因此6Ω电阻两端电压即U"=6I"=6(V)。2、6A电流源单独作用,9V电压源失效(短接),则电路结构变化为:3Ω并联6Ω、然后串联4Ω并联4Ω。电路总电阻为:R=6∥3+4∥4=2+2=4(Ω),则电流源两端电压为:6×4=24(V),所以6Ω电阻两端电压为:U""=6×2=12(V)。3、根据叠加定理,则:U=U"+U""=6+12=18(V)。
2023-07-27 17:10:391

电路分析基础对于这门课程你有什么感受?

电路分析,到了后面的课程——模拟电子线路、以及以后的相关课程,比如电气专业的电气线路的基础,还有通信专业的高频电子线路等等。电路分析是所有,这些课程的基础。其实电路分析理论的核心,就是有源二端网络。将所有的单元电路都可以看做是一个二端口网络,然后一层层将复杂的电路按单元模块剥离开来分析。电路分析应该说有两个阶段,开始,学会用电压分析电路。各点的电位,还有压差,都可以反应当前电路的不同状态;第二个阶段,就是用电流分析电路,这个阶段,是你在掌握了更多器件的特性以后,可以用电流来分析。包括这个时候电路里电流方向和大小,很多电路,用这种方法一看,就知道整个回路应该怎么走。自己的一点建议。
2023-07-27 17:10:481

电路分析基础 求解此题

设R1、R2、R3和R4四个电阻相连公共点的电压为Ux,又因运放的同相端接地,即反相端为虚地 则有 Ux/R3=-U0/R5 --------(1) 同时 可得:R1中的电流大小为 (Us-Ux)/R1 方向向右 R2中的电流大小为 Ux/R2 方向向下 R4中的电流大小为 (U0-Ux)/R4 方。
2023-07-27 17:10:571

电路分析基础习题求指教,高手进。

解:求Uoc:使用叠加定理:1、300V电压源单独作用,3A电流源开路。电路的串并联结构为:150Ω电阻串联10Ω电阻,然后和40Ω电阻并联,最后和8欧姆电阻串联,所以电路总电阻为:R=40∥(150+10)+8=40(Ω)。所以电源电流为:I=300/40=7.5(A)。40∥(150+10)支路的电压为:U2=32×7.5=240(V)。8Ω电阻两端电压为:7.5×8=60(V),方向上正下负。(150+10)支路电压为240V,则支路电流为:240/160=1.5(A),因此10Ω电阻两端电压为:U1=1.5×10=15(V),方向右正左负。因此:U"oc=U"ab=U1+U2=15+60=75(V)。2、3A电流源单独作用,300V电压源短路。此时,电路的总电阻为:R=150∥(40∥8+10)=15(Ω),因此电流源两端电压为:U3=15×3=45(V),方向为左正右负。而电流源左端接b、右端接a,因此:此时U"ab=-U"ba=-U3=-45(V),即:U"oc=U"ab=-45V。根据叠加定理,因此:Uoc=U"oc+U"oc=75-45=30(V)。求Req:将电压源短路、电流源开路,从ab端看进去,可得到:Req=150∥(10+40∥8)=150∥(50/3)=15(Ω)。
2023-07-27 17:11:041

电路分析基础?

你的解法存在错误,不能直接用两个6Ω并联,因为右边的6Ω电阻串联有5V电压源。可参考下面的采用叠加定理的解法,会更明白一下:解:1、10V电压源单独作用时,5V电压源短路,下图:I"=10/(6+6∥6)=10/(6+3)=10/9(A)。U1"=I"×(6∥6)=(10/9)×3=10/3(V)。I1"=I2"=U1"/6=(10/3)÷6=5/9(A)。2、5V电压源单独作用时,10V电压源短路,下图:I2"=-5/(6+6∥6)=-5/9(A)。U1"=-I2"×(6∥6)=-(-5/9)×(6∥6)=5/3(V)。I1"=U1"/6=(5/3)÷6=5/18(A)。I"=-U1"/6=-5/18(A)。3、叠加定理:I=I"+I"=10/9-5/18=15/18=5/6(A)。I1=I1"+I1"=5/9+5/18=5/6(A)。I2=I2"+I2"=5/9-5/9=0(A)。U1=U1"+U1"=10/3+5/3=5(V)。
2023-07-27 17:11:121

急!谢谢。电路分析基础

解:端口电压为Uoc,则受控电流源的电流为0.2Uoc,那么回路电流就是受控源电流0.2Uoc。所以,有:0.2Uoc×3+4=Uoc,从而解得:Uoc=10V。即戴维南等效电压为10V。将4V电压源短接,从端口输入一个电压U0,流入端口的电流为I0,则戴维南等效电阻为:Req=U0/I0。2Ω电阻压降为2I0,流过电流I0;电流源提供电流0.2U0,所以3Ω电阻的电流为(0.2U0+I0),其两端电压为:3×(0.2U0+I0)。所以:2I0+3×(0.2U0+I0)=U0,化简:5I0=0.4U0,所以Req=U0/I0=5/0.4=12.5(Ω)。另外一种等效电阻的求法(和卷子上所列方法一致):将端口ab短接,计算出从a流向b的电流Isc,那么Req=Uoc/Isc。短接ab后端口电压为零,因此受控源的电流也为零,相当于开路。所以Isc=4/(3+2)=0.8(A)。所以:Req=Uoc/Isc=10/0.8=12.5(Ω)。结果一致。
2023-07-27 17:11:362

电路分析基础这些题怎么做?

3欧和6欧并联阻值为2欧。若电源为9伏,则4欧分压6伏,3欧和6欧的分压为3伏。那么左面9=6+3伏,符合KVL。右面3欧和6欧组成的网孔,3=3伏,符合KVL
2023-07-27 17:11:451

电路分析基础一道题的解题思路?

Us=30v3Ω电阻两端电压等于10Ⅴ,3Ω与6Ω为串联关系,总电压为Us。由此可推导Us的大小。
2023-07-27 17:12:211

电路基础和电路分析基础的区别?

任何学科都可以分成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两个大方面,电路基础也是一样。所谓定性分析,就是分析做什么的,怎么做的,达到什么效果,出现什么问题,等等。不必理会电路中的参数,完全是逻辑关系的分析与叙述。所谓定量分析,简单说就是对电路进行计算,就是从已知的参数算出需要求解的参数,是电路的量化。首先学会定性分析,只要熟悉并理解基本概念,如定义、定律、公理等,就可以做好。然后进行定量分析,这需要掌握基本公式,并通过例题学会计算的方法与运用的范围。应当首先学会定性分析,这是基础,如果定性分析掌握不好,定量分析就变的无意义,或者不知道最终的目的或目标是什么,甚至也不知道如何计算。而掌握了定量分析,往往定量分析也变的简单了。
2023-07-27 17:12:442

大学电路分析基础题目怎么做?

解:设U2(相量)-U2∠φ,则:IL2(相量)=U2(相量)/j500=U2(相量)/500∠90°=-j0.002U2(相量)。Ic(相量)=U2(相量)/(-j/ωC)=jωCU2(相量)。I(相量)=IL2(相量)+Ic(相量)=-j0.002U2(相量)+jωCU2(相量)=(jωC-j0.002)U2(相量)=0,所以:ωC=0.002,C=0.002/100=20×10^(-6)(F)=20μF。I(相量)=0,所以Ur2(相量)=0,相当于开路,所以:IL1(相量)=Us(相量)/(r1+j100)=100∠0°/(100+j100)=1∠0°/√2∠45°=√2/2∠-45°(A)。U1(相量)=U2(相量)=IL1(相量)×j100=0.5√2∠-45°×100∠90°=50√2∠45°(V)。Ic(相量)=jωCU2(相量)=j0.002×50√2∠45°=0.1√2∠135°(A)。
2023-07-27 17:13:041

电路分析基础这个教材需要掌握的重点知识部分

《电路分析基础》复习重点一、本课程考试题型(一)填空题(二)单选(三)判断(四)简答题(五)计算题二、本课程掌握以下知识点1、受控源、电路分析、电路综合的定义(第一章)2、戴维南定理的内容(第一章)3、最大功率传输定理的内容(第一章)4、能够用电路图说明如何用实验的方法确定互感线圈的同名端(第三章)5、动态电路完全响应的两种分解与叠加方式(第四章)6、理想电压源的特性(第一章)7、滤波器电路的作用(第二章)8、理想变压器的定义及其理想化条件(第三章)9、换路定律的内容(第四章)10、综合运用知识例题
2023-07-27 17:13:521

电路分析基础中什么叫关联参考方向

比如说电压与电流吧,对一个二端元件来说如果你选择电压方向为左正右负,而你选择电流从元件的左端流入这时电压与电流就是关联参考方向,如果选择从右端流入这时电压与电流就是非关联的参考方向。当一段电路上的电流、电压参考方向一致时称他们为关联的参考方向!参考方向确定后其值可正可负当这段电路计算出的功率为正表示这段电路吸收功率(也就是负载)功率为负表示该段电路发出功率(也就是电源)在通俗点讲就是得出功率为正就是吸收功率、负为发出功率,再教你个办法电流的方向指向电源的正极就是负载就是用电器,指向负极就是电源。扩展资料:电路:由金属导线和电气、电子部件组成的导电回路,称为电路。在电路输入端加上电源使输入端产生电势差,电路连通时即可工作。电流的存在可以通过一些仪器测试出来,如电压表或电流表偏转、灯泡发光等;按照流过的电流性质,一般把它分为两种:直流电通过的电路称为“直流电路”,交流电通过的电路称为“交流电路”。电路是电流所流经的路径,或称电子回路,是由电气设备和元器件(用电器),按一定方式联接起来。如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三极管、电源和开关等,构成的网络。电路规模的大小,可以相差很大,小到硅片上的集成电路,大到高低压输电网。根据所处理信号的不同,电子电路可以分为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电路由电源、开关、连接导线和用电器四大部分组成。实际应用的电路都比较复杂,因此,为了便于分析电路的实质,通常用符号表示组成电路实际原件及其连接线,即画成所谓电路图。其中导线和辅助设备合称为中间环节。电源是提供电能的设备。电源的功能是把非电能转变成电能。例如,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变成电能;发电机是把机械能转变成电能。由于非电能的种类很多,转变成电能的方式也很多。电源分为电压源与电流源两种,只允许同等大小的电压源并联,同样也只允许同等大小的电流源串联,电压源不能短路,电流源不能断路。在电路中使用电能的各种设备统称为负载。负载的功能是把电能转变为其他形式能。例如,电炉把电能转变为热能;电动机把电能转变为机械能,等等。通常使用的照明器具、家用电器、机床等都可称为负载。连接导线用来把电源、负载和其他辅助设备连接成一个闭合回路,起着传输电能的作用。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电路
2023-07-27 17:14:015

电路分析基础仪用放大器电路计算公式推导,求大神,必采纳?

通用方法:首先+端与-端电位是相同的,再对-端列节点电压方程(实际是KCL)就可推出所需要的关系。V3n=V3p=V4*R4/(R3+R4) (就是+-端电位相同) (Vo-V3n)/R4=-(V3-V3n)/R3 (就是-端节点KCL方程) 消去中间变量V3n,就得到Vo与V3和V4的关系。至于V3、V4与V1、V2的关系,也是用这个方法得到的。至于那个负号,按方程推导出来就有了,物理上讲它是一个反相放大器。
2023-07-27 17:14:414

电路分析基础。帮帮忙4-10

先求t=0-时电容的电压,由于电容电压不能突变,因此uc(0+)=uc(0-)。由于t=0-时电路已经处于稳态,电容相当于开路,30Ω和50Ω电阻中无电流流过,因此u1(0-)=u2(0-)。它们的电压值等于20Ω电阻的电压,且因为电容中无电流,1A电流源的电流全部流过20Ω电阻。所以u1(0-)=u2(0-)=1×20=20(V),即u1(0+)=u2(0+)=20V。等效电路如图at=0+时,两个电容等效于两个20V的电压源,等效电路如图b。因此:i1=20/20=1(A)。列出回路电压方程:30i3-40i4+30=20,40i4+50i5+20=30。列出节点电流方程:i3+i4=i5。解方程组,得到:i3=-5/47,i4=3/47,i5=8/47。对于30Ω电阻左侧的节点,根据KCL:i1+i2+i3=1,因此:i2=1-i1-i3=1-1-(-5/47)=5/47。因此:i1(0+)=1A,i2(0+)=5/47A,i3(0+)=-5/47A,i4(0+)=3/47A,i5(0+)=8/47A。u1(0+)=u2(0+)=20V。
2023-07-27 17:14:581

电路分析基础,急求解答

2、n=3,b=5,l=3,3、us=10V,Ro=2欧,4、u1=50根号2sin(314t+30度)V,i1=50根号2sin(314t+126.87度)A,5、Z=100(-30度)欧,电路呈感性。1、错,2、对,3、错,4错。
2023-07-27 17:15:211

电路分析基础

主线: 电路分析的两大分析依据:KL和元件的VCR。掌握各种形式:直流、时域、相量式(频域)、运算式(复频域) 分析工具:掌握结点电压法、回路电流法、戴维宁定理、电源等效变换、叠加定理、替代定理等 方法:别无它法,多多做各种类型的题。
2023-07-27 17:15:551

电路分析基础的图书二

书 名:电路分析基础(2010年版)作 者: 周茜 编著出 版 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 2010-1-1开 本: 16开I S B N : 9787121097102定价:32.00 本书系统论述电路分析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基本分析方法。全书共17章,主要内容包括:电路元件、电路变量和电路定律,线性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网络的VAR和电路的等效变换,网络定理,晶体管及集成运算放大器电路的分析,电容元件与电感元件,一阶电路分析,二阶电路分析,交流动态电路,相量模型和相量方程,正弦稳态的功率和能量,电路的频率特性,三相电路,耦合电感和理想变压器,双口网络,PSPICE简介等。在第1版教材的基础上,这次修订增加了晶体管放大电路的分析、电子元器件的介绍、PSPICE简介等内容,并增选了六个实例,以加强与后续课程及实际工程的联系,适应当前电路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需要。在内容选材上,本书立足于“加强基础、精选内容、例题典型、重点突出”,在论述风格上力求简洁明了、通俗易懂。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工科类专业本科生或专科生教材,也可作为学生、教师及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第1章 绪论1.1 概述1.2 电路的分类1.3 实际电路和电路模型1.4 电路分析方法第2章 电路元件、电路变量和电路定律2.1 电路分析中的基本变量2.2 基尔霍夫定律2.3 电阻元件2.4 电阻器2.5 独立电源2.6 受控电源习题第3章 线性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3.1 支路分析法3.2 网孔分析法3.3 节点分析法3.4 回路分析法3.5 电路的对偶特性与对偶电路习题第4章 网络的VAR和电路的等效变换4.1 引言4.2 单口网络的VAR4.3 单口网络(二端网络)的等效4.4 电源模型的等效变换4.5 T-Ⅱ变换习题第5章 网络定理5.1 叠加定理5.2 置换定理(替代定理)5.3 戴维南定理5.4 诺顿定理5.5 最大功率传输定理5.6 互易定理习题第6章 晶体管及集成运算放大器电路的分析6.1 晶体三极管放大电路分析6.2 含运算放大器的电路分析习题第7章 电容元件与电感元件7.1 电容元件7.2 电感元件7.3 电容器和电感器7.4 电感器和电容器的电路模型习题第8章 一阶电路分析8.1 引言8.2 换路定理及初始值计算8.3 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8.4 一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8.5 一阶电路的全响应8.6 三要素分析法8.7 阶跃函数与阶跃响应习题第9章 二阶电路分析9.1 LC电路中的正弦振荡9.2 RLC串联电路的零输入响应9.3 GLC并联电路的零输入响应9.4 一般二阶电路的分析习题第10章 交流动态电路10.1 引言10.2 正弦电压和电流10.3 正弦RC电路分析10.4 正弦信号的相量表示10.5 相量运算与正弦信号运算对应关系的几个引理10.6 应用相量求解正弦稳态响应习题第11章 相量模型和相量方程11.1 KCL和·KVL的相量形式11.2 R、L、C元件VAR的相量形式11.3 阻抗和导纳——相量模型11.4 正弦稳态电路的相量法分析习题第12章 正弦稳态的功率和能量12.1 基本元件的功率和能量12.2 二端网络的功率和能量12.3 最大功率传输定理12.4 正弦稳态功率的叠加习题第13章 电路的频率特性13.1 电路的频率响应13.2 一阶RC电路的频率特性13.3 RLC串联谐振电路13.4 GLC并联谐振电路习题第14章 三相电路14.1 三相电路概述14.2 三相电源和负载的连接14.3 对称三相电路的分析习题第15章 耦合电感和理想变压器15.1 耦合电感元件15.2 耦合电感的去耦等效电路15.3 耦合电感电路的初次级等效15.4 理想变压器15.5 实际变压器模型15.6 变压器习题第16章 双口网络16.1 双口网络的基本概念16.2 网络的端口方程和参数16.3 各网络参数间的关系16.4 用网络参数进行网络分析习题第17章 PSpice应用17.1 概述17.2 Capture绘制电路原理图17.3 PSpice电路仿真习题附录A 证明m=b一(n-1)个网孔部分习题答案参考文献
2023-07-27 17:16:431

电路分析基础和电路哪个难

电路分析基础。电路分析基础是电工技术基础的加强版,难度和深度都大大增加了。电路分析基础以电路理论的经典内容为核心,以提高学生的电路理论水平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出发点,以培养“厚基础、宽口径、会设计、可操作、能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人才为目的。
2023-07-27 17:17:151

电路分析基础第5-17和5-18两题。在线等。

5-17、解:设并联支路的电压为:U(相量)=U∠0°,则:I1(相量)=10∠0°,I2(相量)=10∠90°(电容电流超前电压90°)。所以:I(相量)=I1(相量)+I2(相量)=10∠0°+10∠90°=10+j10=10√2∠45°(A)。即:I=10√2=14.14(A)。UL(相量)=I(相量)×jXL=10√2∠45°×j10=100√2∠135°=-100+j100(V)。U(相量)=I1(相量)×R=10∠0°×10=100(V)。因此:Us(相量)=UL(相量)+U(相量)=-100+j100+100=j100=100∠90°(V)。5-18、解:电路的复导纳为:Y=1/1+1/(-j0.5)+1/j1=1+j2-j1=1+j1(S)。所以电路的阻抗为:Z=1/Y=1/(1+j1)=0.5-j0.5=0.5√2∠-45°(Ω)。所以:U(相连)=Is(相量)×Z=2∠0°×0.5√2∠-45°=√2∠-45°=1-j1(V)。
2023-07-27 17:17:261

电路分析基础简单问题

一、先求总电阻:3、6并联为2,6、12并联为4.故总电阻为7,二、求总电流:总电流为3A(21/7)。三、求电压:1、2、4欧姆电压分别为:3、6、12v。即3、6欧姆并联后的电压为6v,6、12欧姆并联后的电压为12v。四、节点电流法求电流 I流入3欧姆电流:2A,(3*2/3),流入12欧姆电流为1A(3*1/3)。故 I是节点流出电流:2-1=1A
2023-07-27 17:17:331

电路分析基础清考,大神门帮忙做题!~

1、计算电路的阻抗Z=R+jX。如果整个电路阻抗中,X>0,则电路为感性;如X<0,则电路为容性。2、已经知道电路中的电压相量相位角为φ1
2023-07-27 17:18:225

电路分析基础

4V电压源单独作用时,4+5i+5u=0,u=-2i,解得,i=0.8A;2A电流源单独作用时,u=3i+5u,u=2(2-i),解得,i=3.2A,叠加后有,i=4A。
2023-07-27 17:18:551

电路分析基础1-6怎么做,谢谢

首先。元件5的电压为1v,上正下负。故元件2的电压为1v,左负右正。I1看不清楚,如果是总电流应该是节点电流法:3+4=7A。电压降的方向与电流方向一致,就是吸收电功率。故吸收功率的是元件2、4。即输了功率的是:1、3、5。其中元件1:2*3=6w,同理:3、5元件放出功率分别是:21w和4w。2、4元件吸收功率分别是:3w、28w。电路一共放出功率为:6+21+4=31w,吸收功率是:3+28=31w,可见电路的功率是平衡的。
2023-07-27 17:19:041

电路分析基础对于这门课程你有什么感受?

电路分析,到了后面的课程——模拟电子线路、以及以后的相关课程,比如电气专业的电气线路的基础,还有通信专业的高频电子线路等等。电路分析是所有,这些课程的基础。其实电路分析理论的核心,就是有源二端网络。将所有的单元电路都可以看做是一个二端口网络,然后一层层将复杂的电路按单元模块剥离开来分析。电路分析应该说有两个阶段,开始,学会用电压分析电路。各点的电位,还有压差,都可以反应当前电路的不同状态;第二个阶段,就是用电流分析电路,这个阶段,是你在掌握了更多器件的特性以后,可以用电流来分析。包括这个时候电路里电流方向和大小,很多电路,用这种方法一看,就知道整个回路应该怎么走。自己的一点建议。
2023-07-27 17:19:131

电路分析基础求解过程7-46 7-47

  7-46、解:1、初始状态计算:t=0-时,电容相当于开路。  受控电流源0.5i1并联2Ω电阻,可以等效为2×0.5i1=i1的电压源(右正左负)、串联2Ω电阻。  最左端2Ω电阻两端电压为:12-6i1(0-),所以该电阻电流为:[12-6i1(0-)]/2=6-3i1(0-),方向向下。  受控电压源i(0-)串联3个2Ω电阻支路的电流,根据KCL为:i1(0-)-6+3i(0-)=4i1(0-)-6,方向向右。  因此:12-6i1(0-)=-i1(0-)+(2+2+2)×[4i1(0-)-6]。  解得:i1(0-)=48/29(A),由此:Uc(0-)=(2+2)×[4i1(0-)-6]=4×(4×48/29-6)=72/29(V)。  2、t=0+时,根据换路定理电容电压不能突变,Uc(0+)=Uc(0-)=72/29(V),电容相当于一个电压源。  显然,最右端的2Ω电阻被开关短接,所以:i(0+)=Uc(0+)/2=36/29(A)。  设电容等效的电压源输出电流为I,方向向上。根据KCL,则受控源支路的电流为:i(0+)-I=36/29-I,方向向右。左端垂直2Ω电阻的电流为:i1(0+)-36/29+I,方向向下。  根据支路电流法,列出两个回路的电压方程:  6i1(0+)+2×[i1(0+)-36/29+I]=12;  6ii1(0+)-i1(0+)+2×(36/29-I)+72/29=12。  解方程组,得:i1(0+)=480/377(A)。  3、t=∞时,电容相当于开路,等效电路如下。  垂直2Ω电阻的电流为:i1(∞)-i(∞),方向向下。  所以:6i1(∞)+2×[i1(∞)-i(∞)]=12,2×[i1(∞)-i(∞)]=-i1(∞)+(2+2)×i(∞)。  解方程组:i1(∞)=12/7,i(∞)=6/7。  4、计算时间常数:  外加电压U0,设流入电流为I0。i=U0/2。  垂直2Ω电阻电流为6i1/2=3i1,方向向上;于是,受控源支路的电流为:i1+3i1=4i1,方向向右。  2×4i1+U0+6i1=i1,且I0=i-4i1=U0/2-4i1。  整理:U0=-13i1,i1=U0/8-I0/4。U0=-13×(U0/8-I0/4)=-13U0/8+13I0/4。  (1+13/8)U0=13I0/4,Req=U0/I0=26/21(Ω)。  时间常数:τ=ReqC=(26/21)×0.5=13/21(s)。  5、结果根据三要素法:f(t)=f(∞)+[f(0+)-f(∞)]e^(-t/τ)。  i1(t)=12/7+(480/377-12/7)×e^(-21t/13)=12/7-0.441e^(-21t/13)(A)。  i(t)=6/7+(36/29-6/7)×e^(-21t/13)=6/7-0.384e^(-21t/13)(A)。
2023-07-27 17:19:211

电路分析基础题不会做求详解

a) S打开,中间支路阻值=3k,右支路阻值=6k,两支路并联阻值为2k,电路总阻值=3.2k总电流=12/3.2 mA,中间支路电流设为i1=12/3.2 x 6/9=24/9.6 mA,右支路电流 i2=12/9.6 mA,Va=4k x i2=48/9.6 v,Vb=1k x i1=24/9.6 v,Uab=Va-Vb=24/9.6=2.5v。S闭合,电路总阻值=1.2k + 2k并2k + 4k并1k=3k,总电流=12/3=4mA,上两个2欧平分总电流各为2mA,下4欧上电流=4mA x 1/(1+4)=0.8mA,iab=2-0.8=1.2mA。
2023-07-27 17:19:581

请问《电路分析基础》的这道题怎么做啊

uabuff1d10uff0d6uff0d(uff0d2)uff1d6Vuff0ci1uff1duab/2uff1d3Auff0cucbuff1d4uff0b(uff0d9)uff0d(uff0d2)uff1duff0d3Vuff0ci2uff1ducb/3uff1duff0d1Auff0ci3uff1duff0di1uff0di2uff1duff0d2Au3002
2023-07-27 17:20:181

电路分析基础:怎么判断电路的容性和感性

感性和容性指的是电路中电压与电流的相位关系。在交流电路中电压和电流的相位有三种情况:当负载是纯电阻性质时,电压和电流相位相同;当负载是(或含有)电感性质时,电压相位超前电流,就是说负载是感性的;当负载是(或含有)容性负载时,电压相位滞后电流,或者说,电流相位超前电压,就是说负载是容性的。两种方法判断:计算电路的阻抗Z=R+jX。如果整个电路阻抗中,X>0,则电路为感性;如X<0,则电路为容性。已经知道电路中的电压相量相位角为φ1、电流相量的相位角为φ2。如果φ1-φ2>0,则电路为感性;反之则为容性。(-π<φ1-φ2<π)。
2023-07-27 17:20:394

电路分析基础 求解

  好像是第三次提问了。  解:分解为两个单独的单口网络,再分别等效为戴维南等效电路:  左边:Uoc1=3×2/(1+2)3×1/(2+1)=1(V),Req1=1∥2+2∥1=4/3(Ω);  右边:电压源外电阻为:R=4∥(4+6)+4=48/7(Ω)。  并联支路电压为:12×4∥(4+6)/R=12×(20/7)/(48/7)=5(V)。  Uoc2=5×6/(4+6)=3(V)。  Req2=6∥(4+4∥4)=3(Ω)。  断开处的电流为:I=(Uoc2-Uoc1)/(Req1+Req2)=(3-1)/(4/3+3)=6/13(A),方向向左。  断开处电压为:U=I×Req1+Uoc1=(4/3)×(6/13)+1=21/13(V),上正下负。  左边网络:设Uca=p,则:Uca+Uad=3,Uad=3-p。  Ica=Uca/1=p,Iad=Uad/2=(3-p)/2。  根据KCL:Ica+I=Iad,p+6/13=(3-p)/2,解得:p=9/13(V)。  Ucb=Uca+U=9/13+21/13=30/13(V)。  Ica=9/13(A),Icb=Ucb/2=15/13(A)。根据KCL:i1=Idc=Icb+Ica=15/13+9/13=24/13(A)。  右边网络:Iab=U/6=(21/13)/6=7/26(A)。  根据KCL:Ima=Iab+I=7/26+6/13=19/26(A)。  Umb=4×Ima+U=4×19/26+21/13=59/13(V)。  Imb=Umb/4=59/52(A)。  所以:i2=Inm=Imb+Ima=59/52+19/26=97/52(A)。  如果不使用分解的方法,可以采用叠加定理:  1、12V电压源单独作用时,3V电压源短路。此时左端的网络等效为一个4/3Ω的电阻,与6Ω电阻并联,等效为12/11Ω的电阻;然后依据电阻串并联的计算,可以求出I2"。  回到原电路,可求出6Ω电阻两端的电压U,这个电压U就是1∥2+2∥1两端的电压,因为两组串连且阻值都为2/3Ω,所以两组的电压都为U/2,即Uac=Ucb=U/2,因此:I1"=Ucb/2-Uac/1=-U/4。  2、3V电压源单独作用时,12V电压源短路。右端网络等效为3Ω电阻。此时电路中出现了Y型或者△接法的电路,可以使用将Y转化为△(或者将△转化为Y)的方法,等到等效电阻,进而求出I1";  同样回到原电路求出U,然后逐步向后推算可求出I2"。  2、叠加:I1=I1"+I1";I2=I2"+I2"。
2023-07-27 17:20:541

电路分析基础 求解

Ucd(0)=18VUcd(∞)=0,τ=L/R=(1/3)/[9+(4+8)//(3+1)]=(1/3)/(9+3)=1/36Ucd(t)=18e^-36tUa(t)=(1/3)Ucd(t)x(2/3)=(2/9)(18e^-36t)=4e^-36tUb(t)=(1/3)Ucd(t)x(1/4)=(1/12)(18e^-36t)=1.5e^-36tUab(t)=Ua(t)-Ub(t)=2.5e^-36t
2023-07-27 17:21:071

电路分析基础题目求大神指导 追加100分?

先求总阻抗,和初中电路一样算,只不过用了复数运算 Z=(4+j4)(-j4)+2+(-2j) =6-j6 Ω =6√2∠-45° Ω U=6∠0° V I=U/Z=1/√2∠45° A φU-φI=-45° P=UIcos(-45°)=3 (W) (此式以下式中U,I含义是U,I的模大小, 前面U,I是向量,书写时候上面应该加点以区别) Q=UIsin(-45°)=-3 (var) S=UI=3√2=4.243(V*A) λ=cos(-45°)=√2/2=0.707 注意P的单位是W,Q单位是var,S单位通常写作V*A,10,P叫有功功率,平均功率啥玩意儿看不懂 对于原电路进行等效变换后得: j4电感和4Ω电阻串联后与-j4电容并联, 并联后再与2Ω,j2电容串联。 故总阻抗表示为: Z = 2-j2+[-j4(j4+4)] = 24/17 - j54/17 (数字有点妖) = √[(24/17)^2 + (54/17)^2] ∠[arctg (4/9...,2,先求总阻抗: Z=(4+j4)(-j4)+2+(-2j) =6-j6 Ω U=6∠0° V所以电流相量I=U/Z=(1+j)/2 复功率S=UI*=6(1-j)/2=3-3j=P+jQ 平均功率P等于3W,无功功率Q为-3var,视在功率S=3√2VA;功率因率λ=P/S=0.707,0,电路分析基础题目求大神指导 追加100分 求电路的平均功率P,无功功率Q,视在功率S,功率因数λ
2023-07-27 17:21:141

求助!电路分析基础题

解:1、左边:3A电流源串联2Ω电阻,等效为3A电流源;3A电流源并联15V电压源,等效为15V电压源;(上图)2、右边:4Ω电阻串联4Ω电阻,等效为8Ω电阻;4V电压源串联8Ω电阻,等效为4/8=0.5A电流源(向下)、并联8Ω电阻;(下图):3、5A电流源并联0.5A电流源,等效为5.5A电流源;5.5A电流源并联8Ω电阻,等效为44V电压源、串联8Ω电阻(上图);4、2Ω电阻串联3Ω电阻,等效为5Ω电阻;15V电压源串联5Ω电阻,等效为3A电流源、并联5Ω电阻;10Ω电阻串联8Ω电阻,等效为18Ω电阻;44V电压源串联18Ω电阻,等效为22/9A电流源(向下)、并联18Ω电阻;(上图)。5、3A电流源反向并联22/9A电流源,等效为:3-22/9=5/9A电流源;5Ω电阻并联18Ω电阻,,等效为90/23Ω电阻。(上图)。6、i=(5/9)×(90/23)∥6/6=25/114(A)=0.2193(A)。——因为原电路电源较多、且连接结构复杂,采用等效变换是较为简单的方法,其他方法更为繁琐。
2023-07-27 17:21:223

怎样学好《电路分析基础》?

电压源和电流源都是电路模型 都是理想元件 在实际电路中是不存在的 要弄明白以上问题以及相关的问题 就要先清楚电压源和电流源的概念 按我电路基础教材上所表述 如果一个二端元件两端的电压总是按一定的规律变化而不论它两端电流的多少 就说这个二端元件是电压源 如果一个二端元件两端总能输出恒定的电流而不管其两端电压为多少 就说这个二端元件是电流源 在我的理解就是 电压源和电流源是分别从 电源的电压特性(恒定或按一定规律变化)和电流特性(恒定)的方面来考虑的 是为电路分析的需要而抽象出来的理想元件 “为什么有时在电路中两个电压源的正极可以对连?这样做有意义吗?电流方向算哪个” 应该书上的这些电路都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得学习电路得分析方法而“设计”出来的,在实际电路中是不存在的的(电压源和电流源本身就不存在于实际电路)也就谈不上意义 电压源的定义上说过电压源是“不论它两端电流的多少(包括正负)”的理想元件 所以流过电压源的电流不用去考虑 并且它本身就是不确定的 它是于电压源所连接的外电路所决定的 你可以用KCL" KVL和电路分析的一般方法去求出其两端电流情况 同样电流源是不用考虑其两端电压大小和正负的
2023-07-27 17:22:121

电路分析基础,求指导

1、因为3A电流源单独作用时,视12V电压源为短路,3欧和6欧电阻的另一端短接在一起,所以是并联。2、因为3欧和6欧电阻并联,u""既是3欧电阻上的电压,也是6欧电阻上的电压,还是3欧与6欧并联后的等效电阻上的电压。
2023-07-27 17:22:293

电路分析基础 习题 求答案

3.1、通过电感的电流只能【连续变化】,而不能【突变、或者跃变】;电容两端电压只能【连续变化】,而不能【突变、或者跃变】,换路定则的内容是【iL(0+)=iL(0-)、uC(0+)=uC(0-)】。3.2、时间常数 ; 秒 ; RC; L/R3.3、时间常数τ、稳态值f(∞)、 初始值f(0)3.4、0 ; τ=RC=300Ω* 2uF=0.6mS; uC(∞)=US=5V
2023-07-27 17:23:371

电路分析基础的例题?

"电路分析"是与电力及电信等专业有关的一门基础学科。它的任务是在给定电路模型的情况下计算电路中各部分的电流i和(或)电压v。电路模型包括电路的拓扑结构,无源元件电阻R,储能元件电容C及电感L的大小,激励源(电流源或电压源)的大小及变化形式,如直流,单一频率的正弦波,周期性交流等。电路分析分为稳态分析和暂态分析两大部分。电路模型的状态始终不变(在-∞<∞的范围内)时的电路分析谓之稳态分析,如果在某一瞬时(例如t=0)电路模型的状态突然改变,例如激励源的突然接通或切断等,这时的电路分析谓之暂态分析。不论是稳态分析还是暂态分析,也不论电路中的激励源为何种变化形式,基尔霍夫定律在独立节点的电流方程、基尔霍夫定律在独立回路的电压方程以及每个元件的伏安关系方程,即 电阻元件v=Ri,电容元件i=C( dv/dt),电感元件v=L(di/dt)是电路分析所需要的,必要的和充分的全部方程组。例题如下
2023-07-27 17:23:441

电路分析基础

求某个独立电源单独作用时,先将其它独立电源置零(将电压源短路,电流源断路)。
2023-07-27 17:24: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