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可科科
-
柳云龙执导的电视剧《暗算》讲述的是一群密码情报天才,破译密码的故事,是人性与 情感 的碰撞、悲鸣、和燃烧。
柳云龙的片子,不论是《风筝》还是《暗算》都深深隐藏着人性与信仰的灵魂考问,这种考问痛彻心肺,肝肠寸断,如史诗般解读了情报人员的钢铁意志、舍弃父母妻子儿女恋人,成为国家安全机器的由来,是对坚持信仰革命者的敬意!
《暗算》一共分为听风者、看风者、捕风者三部分,一共讲述了四个人物。每一个人都是国家不可多得的人才,每个人都为701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可终究逃不过悲剧的结局。
一群异能人士,按某种敬畏的说法,也算是神了。无论是瞎子阿炳、生活开放的黄依依、死板的陈二湖,他们都有相同的特点,天赋异禀,不是普通人,在感情方面也就没有普通人的安定,最终都是因为爱而失去了生命。
麦家造了这些神,也造了神身上的痛苦与矛盾。
阿炳和黄依依,都有一些命运上的共性。说他们是神,是因为的确天赋异禀,但他们同时也有非常人性的,甚至是比普通人更人性的部分,他们的爱恨都是那么炽热,炽热到寻常人见了要惊慌,那是太原始的欲望,是我们的理性外衣遮挡不住的光。
阿炳和黄依依,让我发现了缺点所带来的美,因为他们的脆弱、不堪和迷失,我更爱他们。有人说,如果他们生活在和平时期,他们的天才会得到更好地发挥。
可是,如果没有他们的舍身忘我,又何来的和平年代呢?
在看余华的《活着》时,有读者说,哪有这么多悲惨的事发生在一个家庭里,这不是为了卖惨故意写得惨吗?
这位读者的质疑,不是少数人的疑惑,很多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也不曾了解过特殊年代的人,都曾有过类似的怀疑。
或许在和平时代,很多人已经难于理解那些战争年代和特殊年代曾经给人们带来的磨难和痛苦。
更多新生的年轻一代,也已经不能理解这些人为什么会为了一份工作,牺牲自己的人生和生命。
现代人已经很难了解几乎已经逝去的那一代人,为了信仰而牺牲个人追求、幸福和生命的这样一种行为。
可这种精神恰恰是当下的时代最为缺失,最应该传承下去的。
而替我们负重前行的,又何止是战争年代的先烈和无名英雄们,就是看似和平的当代,在很多地方,依然有着很多无名的英雄们,在用自己的信仰和生命,负重前行。
这样的人其实如今也还是存在,人们很难同情强悍的弱者,推及到柳云龙镜头下人物,其实人们也同样难以同情孱弱的强者,这是人性的局限,人们只愿意付出可怜的爱心,给那些看起来全面溃败的同类,而近乎神,或所谓私德有缺的可怜人,是最难得到关照的一类。愈少人走入他们的内心,他们的孤独就越刚烈,因此我说影像化加强而不是削弱了共情的可能。
王宝强的阿炳,陈数的黄依依,都是演的太好太深入了,可也就限死了想象,没人会觉得自己会凄惶如阿炳,没人会觉得自己会美丽精灵如黄依依。但其实我们随时有可能成为这样的人,人生尽可能。
这里不仅有天才的数学家,还有她爱情的悲鸣,不仅有那个时代的众志成城,也有那个时代的扼腕叹息。
六十年代,国家困顿,台湾方面有十万特务潜伏在大陆,蠢蠢欲动,他们通过电台沟通,企图光复。得知电台被我方监听,便采用新的电台密码,面对加密后的情报,我方再也无法分析出其中的内容。
为了破译密码,安在天去研究所,希望找到最优秀的数学家。安在天遇到了黄依依,一个真正的数学天才,同时,也具备了天才的个性张扬,喜欢展示自己。
黄依依能力超群,可是私生活糜烂不堪,或许很多人会说她是渣女,可我却觉得她还算不得渣女。
在我的认知里,渣女是 游戏 人生,对男人不过逢场作戏,没有半分真心。可是,黄依依虽然换男人很是勤快,可是却都是真心相待。
爱情对于黄依依而言,是续命的良药,她自己也不止一次提到,没有爱情的滋润,她会没有任何灵感。
这样的形象,注定了是不符合拯救国家的英雄形象的。可在当时,恰好组织需要一个数学天才,来帮助破译敌方的高级密码光复一号。黄依依以她卓越的数学能力,在众多挑选者中脱颖而出。
但是黄依依并不想加入701,她之所以答应去帮助破译密码,是因为她爱上了701的安院长。在701发现安院长不爱她后,便不肯破解密码,后来是为了拯救另一个情人王主任,才成功破解了密码。
黄依依跟阿炳一样,各个方面都不符合国家英雄的形象,但哪怕她的初心只是为了爱情,因为她的能力和国家的需要,也让她成为了701的一名革命英雄。
我想她一定是经历过什么,让她把爱情看得比生命还重要,越是得不到,就越是渴望。
她一次又一次同安说,让他抱抱她,安慰她,说没有爱情,她灵感会枯竭,安觉得她在无理取闹,可我却认为,她说的都是真的。
生活中,人们获得不如意,常常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或者给某样东西或者某个人赋予特殊的意义。而黄依依便是如此,她对爱情以特殊的意义,我想这份意义应该是安全感和幸福感。
她觉得自己是被上帝抛弃的人,只有他人爱自己,才能证明她是幸运的。
安在天与黄依依的恋情,清清楚的告诉我们,秘密战线工作者只能属于国家意志,不能拥有个人感情。
安在天在见到黄依依的第一天就爱上了她。那场互相喂饭,互相夹菜的戏,足以解读男女两性世界的交往密码,无需语言、无需文字、无需肢体接触!安在天主动喂食红烧肉,黄依依给予了回应。对数字和感情同时具有高度敏感性的黄依依,敏锐的感受到对方释放的爱意,并没有理解错误。
黄依依与安在天,这对智商匹配、才情相当的热恋男女,互相试探、互相角逐、互相博弈。
人们只知黄依依的痛苦,却不知道安在天的痛苦。安在天,不论面对下属,还是黄依依,克制、冷静、压抑而防守。安在天永远滴水不漏,永远天经地义,永远理所当然。关心你不是因为爱,而是代表组织;维护你不是因为爱,而是维护光密。安在天总能第一时间找到黄依依,救她出小树林的泥潭、阻止她割腕自杀、准确找到昏迷在后山的她,在工作争论中维护黄依依,在丑闻后保护其名誉,熟知黄依依所用香皂、雪花膏的牌子、衣服的样式。男人如果不在意,那会如此牵挂一个女人。
平时的安在天都是理智而克制,只有风纪扣如实记录安在天的情绪。目睹黄依依从别人的宿舍出来后与之谈话,先得解开风纪扣;得知黄依依后山去见汪林,再次松开风纪扣,胸堂起伏,喘着粗气。与黄依依唇枪舍箭,诅咒她如果破解光密自己手心里煎鱼,不可思议地望着自己发抖要去煎鱼的手。
此时的安在天与平时理智的安院长判若两人。如果说安在天只是因为光密而在意黄依依,何必介意下属的休息日如何安排呢?
安在天可以欣赏黄依依的才情、却不能公然接受黄依依的热情。一怕组织利益至上的自己最终伤害对方;二怕光密未破的情况下“打着工作的旗号谈情说爱”的风言风语会将两个人一起毁掉。
当周围人视感情如洪水猛兽,禁欲禁情,有着正常 情感 需求、心理需求、生理需求,纯真坦荡的黄依依,则被人视为怪物,是一种不合谐、不稳定的靡靡之音。
失去亲人的黄依依,在感情荒芜的沙漠中跋涉,求爱不能,爱而不得,借肉体发泄精神上的苦闷,最后一点点寄托都要被代表组织的安在天消灭,要走不准、要死不允,囚禁终老。一个男人爱而拒绝她,另一个男人不爱而背弃她,她的名声被两个男人毁掉,求生不能,求死不得,生机勃勃的黄依依被冰冷的组织杀死了,只剩一个死气沉沉如工作机器一般的躯壳。
安在天知道黄依依留在了701,滴水的镜头语言表露出安在天动心了,两人一起收拾洗好的衣物,一上一下,互相拉撑的床单,如同男女恋爱关系中的博弈。安在天用大树想为小树遮风挡雨,第一次暗示自己的心意。可惜的是,遍体鳞伤的黄依依永远关闭了心门,尤其是小雨的故事让她明白,安在天的爱情永远会让位于国家利益。这个围墙之下的人,都隶属于国家机器,他们为这架机器埋藏了个人的一切,包括心灵与感情。
黄依依与安在天如同两条平行线,终因价值观的不同而错过,黄依依的价值观是爱国与爱人并不矛盾,没有爱情,哪来人性;没有人性,哪来生存;工作只是生活中的一部分,并不是全部,这种价值观更属于今天。安在天的价值观是国家利益大于天,个人感情服从工作任务;隐蔽战线上,即便是恋人和妻子,也要服从于任务,甚至牺牲。
黄依依面对安在天污辱性的质问,报复性的说自己和张国庆好上了。而对代表组织的部长大姐,则暗示了张国庆对自己的骚扰,自己只是想摆脱骚扰,此时此刻的黄依依真正的孤立无援,与组织的思想观念格格不入,包括安在天都不能理解她,将感情贞洁的黄依依视为人近可夫的女人,黄依依已经失去了活在这个组织内部的生存土壤,黄依依死了。
当安在天对着医院院长出现了人生的第一次失态,破口大骂,要让杀人凶手从地球消失时;当安在天微笑着向组织提出要照顾植物人黄依依时,当安在天在黄依依的死亡名单的家属一栏落下自己的名字时,我们怎能不知,安在天对黄依依是真爱呢?安在天对黄依依不是不爱,而是不敢爱。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主张一切以集体为主,主张个性收缩。天才往往被看成是疯子。
黄依依在破译密码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阻力。这些阻力,并不完全来自于密码,而源于在国外工作生活的她的观念与 社会 、时代格格不入。她不懂得避讳、不懂得服从权威、不懂得保持距离、不懂得枪打出头鸟这些处世哲学。而正是这些,扼杀了她的肉体,扼杀了她的创造力,也扼杀了她的灵魂。
人性的破碎,道德的压力,最终让她变成这台国家机器的一个齿轮,一颗螺丝钉。
让她从一开始的明艳动人,充满活力,到最后心灰意冷,无欲无求。
黄依依有个性,留过洋,热情奔放,敢于表达爱,然而,又是最可怜的那一个。阿炳有林小芳的爱,陈二湖有不离不弃的妻子的爱、子女的爱。黄依依却因为爱的太泛滥,也正说明她的无爱。两个前夫不必说,701的老王和老张,是黄依依追求不到安在天的感情替代品。剧中没有老王、老张的视角,自然无法知道二人对黄依依的真实 情感 。虽然黄依依最后嫁给了张国庆,并不能代表她真正得到了自己所追求的爱。或许,天才的感情世界是普通人无法理解的,黄依依就像一朵盛开的鲜艳无比的大丽花,本该在最好看的时候供人观赏,却意外又在意料之中,被哪个不知名的淘气小孩儿冲到前面,一下掐断,令人扼腕惋惜。
陈数用扎实的演技展示了这个世界一步步改造黄依依的过程,而这个世界过早亮出的獠牙,让她在被动接受的时候,遍体鳞伤。
爱情是她生命中必不可少的元素,哪怕进入了封闭的701,她也要继续 探索 自己的爱情。
很惊讶男主第一次见到黄依依时,用了一个词,风骚。可当我把整个故事看完再翻过来想这个词的时候,我感到这个表面刻毒的词语下,是有一层悲凉的底色的。男主的初印象,可能也会是我们的初印象,是人性中压抑不住的道德判断乃至嫉恨要噬咬他人,在这个阴鹫的层面上我们都有不知觉的恶,意识到这一点,我们会吓到自己吧。
黄依依对自己的情人,也都有情有义。为了救被自己连累的王主任,她想方设法解开了光复一号密码。张国庆的妻子前几年因为犯错被调离,为了帮张国庆把妻子调回身边,黄依依利用她的特殊身份,去求组织帮忙。对于这个请求,组织上的态度是,如果张国庆的妻子留在外地,有助于黄依依继续维持她的爱情。
在黄依依的坚持中,张国庆的妻子还是被调回来了。可是没多久,黄依依因为怀孕,又要求组织安排张国庆夫妻离婚,让自己嫁给张国庆。
为了保护这个特殊人才,组织上不止答应了她的所有荒诞的要求,还设身处地帮她着想。
可是这个被保护的人并没有因此获得生活的一帆风顺,她在医院中,死于张国庆前妻的一次报复行为。
黄依依的人生密码,是割舍不掉的爱情,爱情是她的生命,也让她失去了生命。黄依依被炽烈的 情感 所困扰,她性格爽利,敢爱敢恨,却因为爱而不得,转而爱上有妇之夫,最后因为这段不堪的感情,以一种极不堪的方式死去。
她能破译得了世界上最难的密码,却破译不了爱情的密码。
听风者中,讲述的是一个耳力非凡的瞎子阿炳,他用自己的耳力,去认知身边的世界和身边的人和事。
可无论他耳力是如何的卓绝精妙,他认知的世界是残缺不全的,而他的人生也因此十分脆弱。
阿炳性格中的弱点,成为了他致命的一击,他能用惊才绝艳的天赋,做到别人做不到的事,却因为这些弱点,促使他一步步走入了命运的陷阱。
对于阿炳决定去701工作的原因,也并非因为崇高的理想,而是因为组织能给他妈妈解决柴草问题。
若在平时,阿炳整体条件与英雄完全不沾边。可在当时,701突然窃听不到敌军的所有电台了,他们的窃听工作陷入了瓶颈。当若想尽快取得突破,必须寻找一位听力天才。阿炳,就是在那个时期应运而生的理想英雄。
因为有着得天独厚的听力优势,所以哪怕没有崇高的理想和健全的身心,阿炳还是从一个只能为母亲背柴火的人,成为了国家机密部门的英雄。
阿炳的悲剧,是其性格本身造成,阿炳是个天才,是个不寻常的人,他执拗脆弱,接受不了他人的反驳,也经不起失败。
这样的人,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中遇到与他预期相左的事,他都会因为内心受不了而剑走偏锋。
组织给阿炳安排了一个媳妇,但阿炳没有生育能力。为了满足阿炳有孩子的愿望,他的妻子与药房里的山东男人交好,成功怀孕。
可当听到孩子的第一声啼哭,阿炳就从声音中听出了这不是自己的孩子,受不了打击的阿炳选择了自杀。
阿炳的自杀,给组织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为了照顾阿炳,他们算出了阿炳的每个需求。他厌恶质疑,就安排701的每个人都对他恭敬推崇;他挂念家里的母亲,组织上就按时去给母亲送钱;他想要给家族留个后,组织就给他安排了一名妻子,妻子的短暂出轨,也仅仅是为了满足阿炳的愿望......可是他们算出了所有,却没有算到阿炳能听出孩子的身份,更没有算到阿炳会采用这种极端行为。
阿炳能帮组织获取机密密码,组织却无法帮阿炳获取人生密码,这是阿炳命运的悲哀,也是由于他性格和身体的原因,导致的人生必然走向。
阿炳特殊的听力,让其可以洞察世事,可是他的敏感和脆弱,却无法让他难得糊涂。倘若阿炳能够软和一些,糊涂一些,而不是只认自己心中的死理,我想他们或许可以有自己的孩子,过上幸福的生活。
爱情可以滋润人心,可是安稳却只能自己给自己。
最重要的一件衣服叫自我,最昂贵的一件配饰叫自由。希望你的生活态度是丈量自己,丈量 社会 的一把尺子,努力拓宽对美,对爱的标准。
也希望我的朋友们永远天真,永远执着;巧笑倩兮,顾盼生姿;走通困难,最后无怨无悔。
梳理柳云龙的导演轨迹,他镜头里的地下工作者,那些必须隐藏甚至彻底变换身份的革命同志,始终有一种浓厚的同情,这里面有很强的个人情结,当然也有影像手段更适合突出描写个别人物的特质。而当故事还原到麦家这里,它倒变得更加中观,是从一个个具体的人身上,推导出一个新的层次,在那种环境氛围,那种时代背景下,神的命运与人的命运交叠纠缠,这其中的荒诞不再属于一个或多个主演,他们成为一个特殊的它,这个东西,将给如今的我们,带来很多启发。
柳云龙镜头里的《暗算》,是在同情人,而麦家,是在同情那个时代。
陈二湖在701的红墙里工作了40年,退休之后却无法融入现实生活,他先是对所有事都提不起兴趣,后迷上了下棋,却因为很快打败了所有对手而神情恍。
英雄陈二湖,最大的问题,是 情感 的缺失,他在工作中是专家,在生活 情感 中,却是一个成年巨婴。在他看来,现实生活中的一切都是空虚无聊的,不值得花费时间。
在退休后,因为从事了太久的密码破译工作,已经无法适应现实生活,所以重新回到了工作岗位,继续破译密码,直到去世。
陈二湖既不符合我们心目中有情有义的英雄形象,也并非为了崇高的理想回到工作岗位。但有他40年的解密工作做积累,当他因工作而去世的那一刻,他还是成为了人民英雄。
对于陈二湖的死亡,是一种意外,但也是一种必然,因为对解密工作的热爱和无法割舍,就决定了陈二湖的生命要终止在解密工作中。
陈二湖的人生密码,是无法放下的解密工作,为密码而生,为密码而死,是他最终的人生宿命。
他和自己的妻子一样,是一种不要自己的人,和那个年代很多人一样,只要自己的信念和理想还有,他们可以为此洒尽最后一滴热血。
暗算在塑造这些人物的时候,极力渲染人物最突出的特点,将他们天才的一面展现在读者面前,而这些特点越是突出,反衬得他们在其它方面越是无法承受生命之重,如同最精美的镂空玉雕,越是雕琢得精美,越是极为脆弱,一碰就有可能毁坏。
这群天才们,能识破敌人设下最精密的机关和暗算,却往往无法识破生命与人生的密码,而这样的失败,却让他们付出了生命作为代价。
韦夫本是一位越南小伙子,在军队中负责看守仓库。在一场肺炎中去世后,他的命运发生了改变。他被改变了身份,成为了越南海军参谋部的胡海洋参谋,并通过他的尸体传达了情报。
韦夫的命运走向,让我们再一次看到了生命的无常,一种超越了人自身能力的,人生的神奇密码。
这4名英雄,都不是理想主义英雄,他们都没有崇高的理想,自身也存在着诸多缺陷。作者在人物塑造中,大胆跳出了理想主义框架,为我们呈现了一种更现实的价值观,完美只是一种美好愿景,缺憾才是人生常态。英雄是适时而生的产物,并非完美无缺才能造就伟业。
我们每个人都有英雄主义情结,通过对4种英雄的剖析,我们该明白,英雄并非无所不能,没有完美的人,我们也绝非一无是处,抛开完美主义,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英雄。
在工作能力之外,怎样与复杂的人性和这多变的生活相处,也将直接决定着我们的命运走向。
结语:
暗算用其独特的表述方式,为我们呈现了一种柳云龙式的英雄。他们虽然不完美,却能适应时代的特殊要求,成为当下的理想英雄。可也是因为他们的不完美,所以无法破解自己的人生密码,最终走向了自己的命运终点。
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你可以解开敌人的密码,却难以解开人心的密码。在这个复杂的 社会 中,我们都无法冲破所有的人生密码,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成为生活的英雄。正视我们的不完美,接纳它,改变它,才能引领我们走出更美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