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ira
-
“食色性也”经常被人误认为是孟子说的。其实这句话虽然出自《孟子·告子上》,却不是孟子说的。告子是一位年轻的哲学家,他对孟子的“人性善”观点很不满意,就找上门与孟子辩论。过程中告子说了句“食色,性也”,意思是食欲和性欲都是人的本性。对于二千多年前的这场有关人性本质的辩论,最终谁胜谁负其实并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这句话被堂而皇之地记录在儒家的经典著作《孟子》之中,而且从此之后也成了古人论述食欲和性欲本质的经典。
相关推荐
食色性也的意思是什么?
食色性也的意思是:喜爱美好的东西,是本性使然。食色性也语出《孟子·告子上》:告子的观点:“食、色,性也。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是告子的论点之一,并非孔子的论点。扩展资料:食色性也的近义词是人性本色语出《孟子》—— 告子曰:‘食色性也。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原来是孟子与告子辩论。孔子在《礼记》里讲“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的确是孔子对于人生的看法——形而下的,不讲形而上的。凡是人的生命,不离两件大事:饮食、男女。一个生活的问题,一个性的问题。所谓饮食,等于民生问题。男女属于康乐问题,人生就离不开这两件事。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食色性也2023-07-28 07:12:433
“食色性也”是什么意思?
“食色性也”的意思是“物质享受和感官享受是人的天性”。食,基础义就是吃饭,色的意思可以指外表(色厉内荏),指美丽的容颜(色衰爱弛),在佛教用语中也可以指物质(色即是空)。性,就是人的天性。也,就是表示判断的语气助词。“食色性也”这句话语出《孟子·告子上·第四节》:告子曰:“食色,性也。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意思是:告子说:“饮食男女,这是本性。与人相互亲爱,是内在的,不是外在的;行为方式,是外在的,不是内在的。”扩展资料:“食色,性也”这句话既非孔子说的也非孟子说的,它出自《孟子》,是孟子的辩论对手,告子说的。告子是一位年轻的哲学家,他对孟子的“人性善”观点很不满意,于是找上门与孟子辩论。过程中告子说了句“食色,性也”,对于二千多年前的这场有关人性本质的辩论,最终谁胜谁负其实并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这句话被记录在儒家的经典著作《孟子》之中,而且从此之后也成了古人论述食欲和性欲本质的经典。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食色性也 (汉语词语)2023-07-28 07:13:012
食色性也什么意思?
食色性也的意思有两个,一个意思是喜爱美好的东西,是本性使然;另一个意思是吃和性都是人的本性。出处:《孟子·告子上》告子曰:“食色,性也。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译文:告子说:“对于人来说,吃喝拉撒睡也好,喜怒哀乐也好,都是人的本性罢了,宽厚善良,同样是本性,而高尚正直却是需要后天的培养,无可厚非。”例句:老祖宗很有些经典的说法,比如说:食色性也,一家伙把两样必需品一网打尽,也算够狠的。扩展资料食色性也虽然出自《孟子·告子上》,却不是孟子说的。告子是一位年轻的哲学家,他对孟子的“人性善”观点很不满意,就找上门与孟子辩论。过程中告子说了句“食色,性也”,意思是食欲和性欲都是人的本性。在这里,“食”是动词,有喜爱的意思;色,这里为态度、美好的意思,即喜爱美好的东西,是本性使然。要从告子的论点上来理解,而不是单单地望文生义。即好色是本性驱使、人之常情,而用食色性也表示好色是本性使然是很不恰当的,因为其缩小了词义,让人产生误解。色字在春秋战国时期本没有性的意思,直到唐朝《心经》里“色即是空”也不是情色的意思。2023-07-28 07:13:151
孔子说:"食、色、性也"什么意思?
"食、色、性也"的意思是:饮食男女,这是本性。原文:告子曰:“食、色,性也。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孟子曰:“何以谓仁内义外也?”曰:“彼长而我长之,非有长於我也。犹彼白而我白之,从其白於外也,故谓之外也。”译文:告子说:“饮食男女,这是本性。仁是内在的东西不是外在的东西,义是外在的东西不是内在的东西。”孟子说:“什么叫仁是内在的东西,义是外在的东西呢?”告子说:“他年纪大我就尊敬他,尊敬长者之心不是我所固有;这好比外物是白的,我便认为它是白的,这是因为外物的白被我认识的缘故,所以说是外在的东西。”出处:《孟子·告子》——战国时期·孟子扩展资料《孟子·告子》记录了孟子和其学生告子(一说是墨子的学生)之间有关人性道德的讨论;和《论语》类似;是孟子“性善论”思想较为完整的体现。连带的是仁义道德与个人修养的问题。对精神与物质、感性与理性、人性与动物性等问题也有所涉及,全篇共20章。记录了孟子的治国思想、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和政治行动,成书大约在战国中期,属儒家经典著作。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主张德治。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自从宋、元、明、清以来,都把它当做家传户诵的书。就像今天的教科书一样。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孟子·告子2023-07-28 07:13:383
“食色性也”是什么意思
“食色性也”是一种古语,通常用来形容人作为生物的本性或生命条件的需求。具体来说,它表达了三个方面的含义。 首先,“食”指的是生命必备的食物和营养物质。这部分内容表达了生命体需要食物来维持生命活动的事实,补充能量、获取营养,保持身体状态处于一个健康的状态,是人们维持生命的根本。 其次,“色”指的是人们对于外在事物的审美和享受需求。在这部分内容中,食色性展现了人对于精神层面的需求,通过观赏、欣赏、体验自然、艺术和文化的美,来满足内心的情感需求和心灵的宁静。 最后,“性”指的是人的本性和天性。这部分内容将人性还原到了一个最本质的状态,强调了整个表述的基本性质,因为人作为一个有感知、有欲望的生物,是具备本性的。 综上所述,“食色性也”表达了人作为生命体的基本需求。它是对于人的本质和天性的一种概述,是人们性格、情感和行为的重要来源。通过对人性的发掘和理解,可以为人们的生命之旅带来更深刻的意义和价值。2023-07-28 07:13:591
孔子的“食色,性也”是什么意思?
“食、色,性也”这句话并非孔子所说,而是《孟子·告子上》中告子的观点,意思是:对于人来说,享受吃喝也好,喜欢繁华美好的事物也好,都只是人的天性罢了。告子主张性无善无不善论,与荀子主张的性恶论及孟子主张的性善论构成了对人性的三种认识。告子所提出的“食、色,性也”这句话告子只说出了人有动物的相类似的特性。扩展资料:孔子观点是: 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释义:人太过追求好色的本性,却没有追求好德的本性,会因为偏物不博,辩是非则有不察。出处:《论语·子罕》《论语·卫灵公》孟子观点是: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释义:仁义礼智都不是外界锻造给自我的,而是自我本来就有的。孟子并未驳斥告子对食和色的论述,而是强调了义也是本性。儒家首先是把仁义道德放在第一位的,把人的欲望放在第二位。出处:《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六节》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食色性也2023-07-28 07:14:131
食色,性也.是什么意思?
“食色性也”释义物质享受和感官享受是人的天性”。出自孟子的《孟子·告子上·第四节》,整句如下:告子曰:“食色,性也。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译文:告子说:“食欲、性欲,是人的天性。仁是生自内心的,不是外因引起的;义是外因引起的,不是生自内心的。”艺术特色《孟子》的语言明白晓畅,平实浅近,同时又精炼准确。作为散文,《孟子》长于论辩,更具艺术的表现力,具有文学散文的性质。其中的论辩文,巧妙的运用了逻辑推理的方法,孟子得心应手地运用类比推理,往往是欲擒故纵,反复诘难,迂回曲折的把对方引入自己预设的结论中,如《梁惠王下》。气势浩然是《孟子》散文的重要风格特征。这种风格源于孟子人格修养的力量。具有这种浩然之气的人,能够在精神上压倒对方,能够做到藐视政治权势,鄙夷物质贪欲,气概非凡,刚正不阿,无私无畏。《孟子》中大量使用排偶句、叠句等修辞手法。来增强文章的气势,使文气磅礴,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2023-07-28 07:14:271
食色性也是什么意思
食色性也的意思是喜爱美好的东西,是本性使然。食在这里是动名词,指喜爱。色在这里是美好的意思。食色性也语出《孟子告子上》,告子的观点:食色,性也。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这是告子的论点之一。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有些成语本就是一个微型的句子。成语又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惯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2023-07-28 07:14:591
食色性也,是什么意思?
喜欢美好的事物,是人的天性。“食”指代的是喜爱的意思,色也不是一般认知中的好色,而是指美好的事物。性也不是男女之间的性,而是天性。所以连起来的意思就是喜欢美好的事物,是人的天性。还有一种理解是这样说的,食广泛的代指衣食住行,也就是物质上的事物,色笼统的代指感官上的事情,所以意思大致为人们喜欢物质和感官上的事物,这是天性。食色性也出自先秦·孟子《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四节》:告子曰:“食色,性也。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译文:告子说:“对于人来说,吃喝拉撒睡也好,喜怒哀乐也好,都是人的本性罢了,宽厚善良,同样是本性,而高尚正直却是需要后天的培养,无可厚非。”扩展资料孟子则论述观点:“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翻译过来就是:“仁义礼智都不是外界锻造给自我的,而是自我本来就有的”。孟子并未驳斥告子对食和色的论述,而是强调了义也是本性,这已经很能说明儒家的观念了。儒家首先是把仁义道德放在第一位的,把人的欲望放在第二位,但儒家并未否定人的欲望;在儒家的经典《礼记》中有:“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由此可见儒家是主张人有基本的欲望和需求的,孔子在卫国见卫灵公和南子时感叹也体现了孔子自己的主张,也就是追求道德应该是和追求美好事物(即好色)的这种天性是一样的。另外,孔子名句:“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粮食舂得越精越好,肉切得越细越好。)”也足以说明孟子为何不反驳“食”了。2023-07-28 07:15:252
“食色性也”是什么意思
食色性也,就是喜欢美好的事物是人的本性,意思是吃饭和性爱是人的基本欲望。食色性也衍生出了饮食男女一词,所谓饮食男女,就是人吃饱了以后男的想女的,女的想男的,简言之就是饱暖思淫欲。可见吃饭对于男女关系来说是很重要的事。必须先桌上然后再床上。 对于色的解释有很多说法,你认为的是“喜欢漂亮的、美好的东西”,这个解释也行。色字在春秋战国时期本没有性的意思,直到唐朝《心经》里“色即是空”也不是情色的意思。这个词真正的含义要看上下文,出自《孟子 告子上》:孟子与告子辩论,告子曰:“食、色,性也。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是告子的论点之一。2023-07-28 07:15:431
“食色性也”是什么意思?
“食”表示饮食,“性”代表男女,此句译为:关注饮食和男女是人类的本性。此句出自《孟子 · 告子上》:孟子与告子(孟子的朋友)辩论,告子曰:“食、色,性也。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这是告子的论点之一。饮食属于生活上不可避免的问题,人们每天都会为生计而奔波;而男女之间的交往也是生活中的重要部分,为人处世在一个人的发展上举足轻重。饮食属于民生问题,男女交往属于康乐问题,人生就离不开这两件事。这也是上文孟子的朋友告子强调的观点。2023-07-28 07:15:582
“食色,性也”指的是什么?
“食色,性也”指的是:饮食男女,这是本性。原文:告子曰:“食、色,性也。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孟子曰:“何以谓仁内义外也?”曰:“彼长而我长之,非有长於我也。犹彼白而我白之,从其白於外也,故谓之外也。”曰:“异於白马之白也,无以异於白人之白也。不识长马之长也,无以异於长人之长与?且谓长者义乎?长之者义乎?”曰:“吾弟则爱之,秦人之弟则不爱也,是以我为悦者也,故谓之内。长楚人之长,亦长吾之长,是以长为悦者也,故谓之外也。”曰:“耆秦人之炙,无以异於耆吾炙,夫物则亦有然者也,然则耆炙亦有外欤?”白话译文:告子说:“饮食男女,这是本性。仁是内在的东西不是外在的东西,义是外在的东西不是内在的东西。”孟子说:“什么叫仁是内在的东西,义是外在的东西呢?”告子说:“他年纪大我就尊敬他,尊敬长者之心不是我所固有;这好比外物是白的,我便认为它是白的,这是因为外物的白被我认识的缘故,所以说是外在的东西。”孟子说:“白马的白和白皮肤人的白或许无所不同,但不知对老马的怜悯心和对老人的尊敬心,有没有不同?而且,您说说,所谓义,是在于老者呢,还是在于尊敬老者的人呢?”告子答:“是我的弟弟就爱他,是秦国人的弟弟就不爱他,这是因为我自己喜爱的缘故才这样,所以说仁是内在的东西;恭敬楚国的老者,也恭敬我自己的老者,是因为外在的老者的缘故才这样,所以说义是外在的东西。”孟子说:“喜欢吃秦国人的烤肉,和喜欢吃自己的烤肉无所不同,各种事物也有这样的情形。那么,难道喜欢吃烤肉的心也是外在的东西吗?(这不和您所说的饮食男女是人的本性的论点相矛盾吗)”此文出自战国时期·孟子所著的《孟子·告子》扩展资料写作背景:《孟子·告子》记录了孟子和其学生告子(一说是墨子的学生)之间有关人性道德的讨论;和《论语》类似;是孟子“性善论”思想较为完整的体现。连带的是仁义道德与个人修养的问题。对精神与物质、感性与理性、人性与动物性等问题也有所涉及。全篇共20章。一书七篇,是战国时期孟子的言论汇编,记录了孟子与其他诸家思想的争辩,对弟子的言传身教,游说诸侯等内容,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共同编撰而成。《孟子》记录了孟子的治国思想、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和政治行动,成书大约在战国中期,属儒家经典著作。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主张德治。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自从宋、元、明、清以来,都把它当做家传户诵的书。就像今天的教科书一样。《孟子》是四书中篇幅最大的部头最重的一本,有三万五千多字,从此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孟子》这部书的理论,不但纯粹宏博,文章也极雄健优美。作者简介:孟子(约前372年—前289年),姬姓,孟氏,名轲,字号不详,战国时期邹国(今山东济宁邹城)人。战国时期地位仅次于孔子,与孔子并称“孔孟”。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孟子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子思的学生。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到过 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2023-07-28 07:16:073
“食色性也”是什么意思
孟子说:“色食性也。”这句话简单的意思是:(色)性欲和(食)饮食同为人的自然本性。这是说饮食和男女事。因为饮食与性欲为长养众生性命之根本条件。“饮食”为维持一期生命之存在是孕育二期生命之前提,“性欲”为延续子嗣后代所必须。2023-07-28 07:16:257
食色,性也,有什么不同含义吗?
食色性也的意思是:喜爱美好的东西,是本性使然。食色性也语出《孟子·告子上》:告子的观点:“食、色,性也。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是告子的论点之一,并非孔子的论点。扩展资料:食色性也的近义词是人性本色语出《孟子》—— 告子曰:‘食色性也。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原来是孟子与告子辩论。孔子在《礼记》里讲“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的确是孔子对于人生的看法——形而下的,不讲形而上的。凡是人的生命,不离两件大事:饮食、男女。一个生活的问题,一个性的问题。所谓饮食,等于民生问题。男女属于康乐问题,人生就离不开这两件事。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食色性也2023-07-28 07:17:071
食色性也是什么意思?
问题一:食色性也。是什么意思。 40分 简单说,人同动物一样,活着就两件本能的重要事:1 吃饭(食); 2. 繁殖(性);隐身的含义就是现在人过于追求安逸,生活奢靡,放纵乱性,疾病流行。 人是社会性和自然性共存的,过分强调某一个必然导致郸类社会或某国国家走向衰亡。 问题二:食色性也是什么意思? 孔子在《礼记》里讲“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的确是孔子对于人生的看法――形而下的,不讲形而上的。凡是人的生命,不离两件大事:饮食、男女。一个生活的问题,一个性的问题。所谓饮食,等于民生问题。男女属于康乐问题,人生就离不开这两件事。有时候看到有关中国文化的文章说“食色性也”是孔子说的,错了,这句攻不是孔子说的,是与孟子同时代的告子说的。 问题三:食色性也,是什么意思? 食色性也,意思是吃饭和 *** 是人的基本欲望,并衍生出了饮食男女一词,所谓饮食男女,就是人吃饱了以福男的想女的,女的想男的,简言之就是饱暖思淫欲。可见吃饭对于男女关系来说是很重要的事。必须先桌上然后再床上。 对于色的解释有很多说法,你认为的是“喜欢漂亮的、美好的东西”,这个解释也行。 问题四:食色性也是什么意思? 这里应该 读作“食色、性也”,食-这里是动名词,有喜爱的意思;色,这里为态度、美好的意思,即喜爱美好的东西(也许是食物),是本性使然;要从告子的论点上来理解。 问题五:“食色性也”到底是什么意思 就是吃和 *** 是人的本性。 问题六:食色性也是什么意思 这句可以如此断句:食、色,性也。 意思是饮食(好吃),好色,都是一种天性。 不过虽然好吃好色都是一种天性,但应有所节制,不要过于放纵。 希望有帮助~~~ 问题七:食色性也,是什么意思 语出《孟子u30fb告子上》:孟子与告子辩论,告子曰:“食色性也。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是告子的论点之一。孔子在《礼记》里讲“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凡是人的生命,不离两件大事:饮食、男女,即生活和性。所谓饮食,等于民生问题,男女属于康乐的问题。 问题八:“食色性也”是什么意思? 食色性也语出《孟子u30fb告子上》:孟子与告子辩论,告子曰:“食、色,性也。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是告子的论点之一。 一个生活的问题,一个性的问题。所谓饮食,等于民生问题。男女属于康乐问题,人生就离不开这两件事,是与孟子同时代的告子说的。 孔子在《礼记》里讲“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的确是孔子对于人生的看法――形而下的,不讲形而上的。凡是人的生命,不离两件大事:饮食、男女。一个生活的问题,一个性的问题。所谓饮食,等于民生问题。男女属于康乐问题,人生就离不开这两件事,是与孟子同时代的告子说的。 问题九:“食色性也”是什么意思 孔子在《礼记》里讲“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的确是孔子对于人生的看法――形而下的,不讲形而上的。凡是人的生命,不离两件大事:饮食、男女。一个生活的问题,一个性的问题。所谓饮食,等于民生问题。男女属于康乐问题,人生就离不开这两件事。有时候看到有关中国文化的文章说“食色性也”是孔子说的,错了,这句话不是孔子说的,是与孟子同时的告子说的。 详细请看下面的一段,摘自南怀瑾 饮食男女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这几句话,是接着证明了学问的目的,不是文学、不是知识,是作人做事。子夏比孔子少四十四岁,定的名字叫卜商。孔子死后,在战国开始的初期,他讲学河西,在战国时期一般对时代有影响的大学者,蒙受他的影响很大。所以这也是我们大家要注意的。领导历史、领导国家社会的,到底还是学问思想。 现在引用子夏的话,证明学问是什么。我们看原文“贤贤易色”,两个贤字,第一个贤字作动词用,因为中国文字有时候是假借的。第二个贤字是名词,指贤人――学问修养好的人。“易色”,古人如宋儒他们,是怎么解释的呢?他们对“色”字解作“女色”、“女人”、“男女之色”了。(孔子被人叫打倒,就是这样受冤的。)“贤贤易色”就是看到贤人――有学问道德的人,马上跟他学了。“易色”,女色都不要了,太太都不要了,在恋爱中的,把女朋友都丢掉了。如是女方,男朋友也不要了。如果真如宋儒的说法,我认为孔夫子不是圣人了。因为圣人,是不会违反人情的。孔子在《礼记》里讲“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的确是孔子对于人生的看法――形而下的,不讲形而上的。凡是人的生命,不离两件大事:饮食、男女。一个性的问题,一个生活的问题。所谓饮食,等于民生问题。男女属于康乐问题,人生就离不开这两件事。有时候看到有关中国文化的文章说“食色性也”是孔子说的,错了,这句话不是孔子说的,是与孟子同时的告子说的。以后引用文章,不要将错就错,一错再错。 这个性的问题,究竟先天的性或后天的性呢?以后再讨论。但宋儒解释“贤贤易色”,为了作学问,都可以把自己的妻女或丈夫丢开,这是不通的。 这个“色”字,很简单,就是态度、形色,下面还有证明,所谓“态色”就是态度。“贤贤易色”意思是:我们看到一个人,学问好,修养好,本事很大,的确很行,看到他就肃然起敬,态度也自然随之而转。这是很明白,很平实的,是人的普通心理,不管一个如何坏的人,看到一个好人,总会不自觉地对这好人比较友善,这是人之常情。 “事父母能竭其力”是讲孝道。这句话有一个问题产生了,子夏为什么提到“竭其力”呢?重点在这个“竭”字。过去一般人讲到对父母的孝顺,是“非孝不可”。其实孝道也要量力而为,孝要竭其力,不要过分了。前一两年,有个年轻人基于天生的(不是教育的)孝心,为了孝养父母,去做了小偷,犯了法,对于这样行孝的人,在心理道德上,我们觉得这个人“非其罪”也,因为他为了孝顺,为了医母亲的病,结果偷了钱,犯了法,这是可以原谅的。但是在学问修养上看,对他的批评是“这个人没有受良好的教养”。在道理上来讲,这个青年是好心,但是好心要学识来培植它,使他知道要“竭其力”而不要做过分的事。中国古人有两句话综合起来的一副对联说:“百善孝为先,原心不原迹,原迹贫家无孝子。万恶淫为首,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少完人。”其“原心不原迹”就只看他的心孝不孝。比如一个人很穷,想买一罐奶粉给父母吃,但实在没有钱,买不起,因此心里很痛苦,只有希望慢慢积蓄点钱再去买。只要有这个心,只要......>> 问题十:食色性也。是什么意思。 40分 简单说,人同动物一样,活着就两件本能的重要事:1 吃饭(食); 2. 繁殖(性);隐身的含义就是现在人过于追求安逸,生活奢靡,放纵乱性,疾病流行。 人是社会性和自然性共存的,过分强调某一个必然导致郸类社会或某国国家走向衰亡。2023-07-28 07:17:491
汝安知,君子食色性也。什么意思
你可知道,作为一个正常人,食欲、性欲都是天生的本性。“食色性也”常被人误认为是孟子说的,用来对自己的某些行为进行辩解。其实这句话虽出自《孟子·告子上》,却非孟子所言。告子是一位年轻的哲学家,他对孟子“人性善”的观点不满,就找上门与孟子辩论。辩论中告子说了句“食色,性也”,意思是食欲和性欲都是人的本性。对二千多年前这场有关人性本质的辩论,最终谁胜谁负其实并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这句话被堂而皇之地记录在儒家的经典著作《孟子》之中,从此成了古人论述食欲和性欲本质的经典。2023-07-28 07:17:581
"食色性也"是什么意思?
分类: 人文学科 >> 中国文学 解析: 语出《孟子》—— 告子曰:‘食色性也。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原来是孟子与告子辩论,“食色性也”这句话是只不过是告子的论点之一罢了,看来也不是孟子的观点。那么我们平时经常引用这句话,并先说上“连圣人都说过”,岂不是大错特错了吗? 告子主张性无善无不善论,与荀子主张的性恶论及孟子主张的性善论构成了为对人性的三种认识。告子所提出的“食色性也”这句话,是为了证明自己关于性无善无不善论的,告子主张“生之谓性”学,也就是主张食、色为人类生存所必需。在与孟子争辩时,其实孟子对告子的这句话并未持反对的态度,也就是说孟子虽然是持性善论,也是基本上同意告子的这种观点的,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得出来呢?一、从下面的辩论可以看得出来,即孟子并没有在此批判食色二字,只是从外与内进行批驳;二、这还要从《孟子》这本书里面去找答案,这一个证明的过程甚是罗嗦,去找的过程,那真是累呀!翻了大半天的《孟子》,终于找到可以证明的句子,这是孟子与齐宣王进行对话时所提到的,孟子一如既往地宣扬仁政思想,而齐宣王却如幼童般找出一些可笑的借口来拒绝实行仁政,如他提到他这个人“好货”又“好色”,而孟子进行了针锋相对的劝说:“……王如好货,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当是时也,内无怨女,外无旷夫。王如好色,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从这可以看出孟子并不主张除去人的好货好色的私心。 ue5f1ue5f1孔子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告子又主张:“食、色,性也!”孟子也不主张去除人的好货好色之私心,可见平时人们在引用“食色性也”这句话是并不是多么太离谱的事情,但至少再不能说“孔子曾说过”这样的话了,你可以说“我们的老祖先都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就比较准确了。三人有一贯的思想,这与他们同属儒家学派可能有关,据后人考证,告子当属于儒家弟子,他们三人都不约而同地尊重“人性”,他们身上闪耀着人道主义的光辉,只可惜后人牵强附会,将好端端一锅味美鲜汤给弄馊了,比如宋儒理学家们,固然他们也有些许的贡献。ue5f1ue5f1 ue5f1ue5f1时至今日,人们更是对“食、色”这两个方面趋之若骛,几乎达到了无所不用其极的地步,人们正在陷入越来越混乱的境地之中。太重视“吃”了,结果造成了对大自然的严重破坏及国家资源的严重浪费;太重视“色”,结果造成了无数的良家女子铤而走险,从事肮脏的 *** 易,社会风气败坏,人心思乱。面对这种局面,如果再不反思,将会有巨大的抱复。实际上现在的抱复已经出现了。很多例子可以证明这一点,比如最具震撼力是零三年的“非典”及今年的“禽流感”,这实际上是大自然对人类急功近利行为的一种巨大的无情的报复行为,还有爱滋病的泛滥更是对人类滥交行为的巨大的报复。人们对“食、色”的不加节制,使相关的商业行为完全蔑视人类的生存权利,只要能赚钱就行,具体一点说,人们所吃的已经几乎没有什么能令人放心了,比如大米是有毒的、月饼是陈陷的、蔬菜农药残留严重超标、牛肉是注水的、猪肉里面含有瘦肉精并且有的猪肉是用垃圾喂大的、鱼是喂激素长大的、面粉里含有漂白剂严重超标、一些食品中竟含有苏丹红、垃圾食品如洋快餐(据说薯条里面含有致癌成份)、酒里加有敌敌畏等,不胜枚举。ue5f1ue5f1ue5f1ue5f1“食色性也”本是古代先贤对人的天性的一种尊重,没想到后人却不加思考地继承并发扬光大,以至全世界没有不知道中国美食的,时至今日,这种观念实在应该改改了。建立节约型社会,不但是国家的事情,更是个人应必须做的。人们当然应追求吃的好,玩的好,但是不能没有节制,不能变本加厉地去破坏大自然,去做一些太过放纵的事情。 ue5f1ue5f1当法律不能禁止一些行为时,神秘的力量却横空出世,用来警醒世人应做什么,不应做什么!当人们的神经变得极为麻木,不为所动时,也许将会有更大的灾难降临到我们这个美丽的地球上2023-07-28 07:18:051
子曰:“食色性也” 出自哪里?什么意思?
“食色性也”经常被人误认为是孟子说的。其实这句话虽然出自《孟子 告子上》,却不是孟子说的。告子是一位年轻的哲学家,他对孟子的“人性善”观点很不满意,就找上门与孟子辩论。过程中告子说了句“食色,性也”,意思是食欲和性欲都是人的本性。对于二千多年前的这场有关人性本质的辩论,最终谁胜谁负其实并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这句话被堂而皇之地记录在儒家的经典著作《孟子》之中,而且从此之后也成了古人论述食欲和性欲本质的经典。2023-07-28 07:18:241
请问“食色,性也”是什么意思?
分类: 教育/科学 >> 学习帮助 问题描述: 请问“食色,性也”是什么意思?出自哪里? 解析: 食色性也”经常被人误认为是孟子说的。其实这句话虽然出自《孟子·告子上》,却不是孟子说的。告子是一位年轻的哲学家,他对孟子的“人性善”观点很不满意,就找上门与孟子辩论。过程中告子说了句“食色,性也”,意思是食欲和 *** 都是人的本性。对于二千多年前的这场有关人性本质的辩论,最终谁胜谁负其实并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这句话被堂而皇之地记录在儒家的经典著作《孟子》之中,而且从此之后也成了古人论述食欲和 *** 本质的经典。 、、、、、 孔子在《礼记》里讲“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的确是孔子对于人生的看法——形而下的,不讲形而上的。凡是人的生命,不离两件大事:饮食、男女。一个生活的问题,一个性的问题。所谓饮食,等于民生问题。男女属于康乐问题,人生就离不开这两件事。有时候看到有关中国文化的文章说“食色性也”是孔子说的,错了,这句话不是孔子说的,是与孟子同时的告子说的。 详细请看下面的一段,摘自南怀瑾<论语别裁> 饮食男女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这几句话,是接着证明了学问的目的,不是文学、不是知识,是作人做事。子夏比孔子少四十四岁,他的名字叫卜商。孔子死后,在战国开始的初期,他讲学河西,在战国时期一般对时代有影响的大学者,蒙受他的影响很大。所以这也是我们大家要注意的。领导历史、领导国家社会的,到底还是学问思想。 现在引用子夏的话,证明学问是什么。我们看原文“贤贤易色”,两个贤字,第一个贤字作动词用,因为中国文字有时候是假借的。第二个贤字是名词,指贤人——学问修养好的人。“易色”,古人如宋儒他们,是怎么解释的呢?他们对“色”字解作“女色”、“女人”、“男女之色”了。(孔子被人叫打倒,就是这样受冤的。)“贤贤易色”就是看到贤人——有学问道德的人,马上跟他学了。“易色”,女色都不要了,太太都不要了,在恋爱中的,把女朋友都丢掉了。如是女方,男朋友也不要了。如果真如宋儒的说法,我认为孔夫子不是圣人了。因为圣人,是不会违反人情的。孔子在《礼记》里讲“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的确是孔子对于人生的看法——形而下的,不讲形而上的。凡是人的生命,不离两件大事:饮食、男女。一个性的问题,一个生活的问题。所谓饮食,等于民生问题。男女属于康乐问题,人生就离不开这两件事。有时候看到有关中国文化的文章说“食色性也”是孔子说的,错了,这句话不是孔子说的,是与孟子同时的告子说的。以后引用文章,不要将错就错,一错再错。 这个性的问题,究竟先天的性或后天的性呢?以后再讨论。但宋儒解释“贤贤易色”,为了作学问,都可以把自己的妻女或丈夫丢开,这是不通的。 这个“色”字,很简单,就是态度、形色,下面还有证明,所谓“态色”就是态度。“贤贤易色”意思是:我们看到一个人,学问好,修养好,本事很大,的确很行,看到他就肃然起敬,态度也自然随之而转。这是很明白,很平实的,是人的普通心理,不管一个如何坏的人,看到一个好人,总会不自觉地对这好人比较友善,这是人之常情。2023-07-28 07:18:311
“食色性也”是什么意思。
孟子说:“色食性也。”这句话简单的意思是:(色)性欲和(食)饮食同为人的自然本性。这是说饮食和男女事。因为饮食与性欲为长养众生性命之根本条件。“饮食”为维持一期生命之存在是孕育二期生命之前提,“性欲”为延续子嗣后代所必须。2023-07-28 07:19:022
孔子有云:食色性也!什么意思?
孔子食色性也的意思:孔老夫子 讲过,食色,性也,这是本性带来的。师父问你们,如 果你是畜生里的老虎,它也是食色性也,它看见肉就要 吃,所以人的肉它也要吃,对不对?难道是好的吗?色 呢?学佛人的心要像天地一样的宽阔,要像宇宙一样的 广大,看看你们的心宽不宽啊,看看你们有的人气量比 女人还要小,一点点自己家里的事情都不肯做,一句话 都听不得,那你是一个好男人吗?过去的女人虽然气量 小,但是不敏感,有点事情很快就过去了;现在的女人 不但气量小,还很敏感,人家的一个表情、一个动作, 一句话跟她没有关系的,她还拼命地往自己身上拉,这 样的心能够像天地一样地宽阔吗?能够像大海宇宙一样 广大吗?你们从现在开始试试看,被人家骂了不还口, 心胸宽大,被人家讲了无所谓,我只要走得正,那你就 成功了。师父不是教你们脸皮厚,脸皮厚是因为你做错 了事情,被人家骂了,你无所谓,你这个人就叫脸皮厚, 那叫无德,没有道德。如果你没有做错事情被人家骂了, 你不讲话,那你这个人就叫有德,有德之士就是拥有智 慧。所以,想不通的时候看看天、看看海,天空、海洋 是多么的湛蓝、宽阔,你的心就宽阔广大了。学佛中要破除食色、物质、名利的欲望,孔老夫子 讲过,食色,性也,这是本性带来的。师父问你们,如 果你是畜生里的老虎,它也是食色性也,它看见肉就要 吃,所以人的肉它也要吃,对不对?难道是好的吗?色 呢?男人喜欢女人,女人喜欢男人,都叫色,这是你本 性带来的东西,本性带来的东西那是外心,那是好东西 吗?人道是三善道里最低的一个道,那你要把这些不好 的东西带过来,是改正,还是继续拥有啊?带来了,知 道不好,必须改正。很多孩子生出来了,遗传了爸爸妈妈身体不好的方 面,既然来到人间,已经得到爸爸妈妈不好的遗传,有 什么办法?那就要改变,而不能顺着它的不好再继续坏 下去,明白吗?色,要戒除,食,吃东西,也要戒除贪 多,所以,为什么学佛修心到后来,老和尚就只吃两顿 饭、过午不食啊?因为食欲对人的影响很大,大家想一 想,吃的时候,人会怎么样?人会睡觉、懒惰吧?吃得 太饱之后,对自己身体有伤害吧?喝了酒、吃得太多的 话,会不会做坏事啊?食欲影响色欲,色欲会带来食欲, 这些都是人不好的东西,都是垃圾啊,还以为是自然应 该拥有的吗?你们知道人身上有很多垃圾的思维,垃圾的行为, 很多垃圾啊,对不对?就像你没洗澡一样,脏不脏?师 父问你们,你们到卫生间去做事情,脏不脏啊?为什么 在人间还去找这些脏的东西在人间乐此不疲呢?想想 看,耳朵里有耳屎脏不脏?眼睛里、鼻子里、嘴巴里, 哪个地方不脏啊?恶心不恶心?这些不好的人间的东 西,你还要把它保留住吗?还要留在心中吗?菩萨是这 么脏的吗?师父跟你们讲佛法,如果不把这些事情讲通, 不把这些事情讲白了,很多人还会取乐于其中,多肮脏 的人间啊,表面洗得再干净都是没有用的。鼻子看着很 干净,你再想想里面呢?你的脑门、头发梳得再干净, 你再看看脑子里面的东西呢?你不是掩耳盗铃吗?就相 当于一个卫生间一样,如果里面没有弄干净,即使你把 门关上了,那里面不还是脏的吗?你们真的要学啊,真的要懂得克服食色和欲望,不 能有欲望。既然看见这么多好吃的,可是我吃这点就够 了,那么你的肠胃就不会吃撑,如果你憋不住,你就会 闯祸。告诉你们一个故事,有一个糖尿病病人,病情刚 刚被控制,有一天他实在憋不住了,逃到医院外面去大 吃大喝了一顿,血糖一下子升高,第二天就走人了。想 想看,控制不住自己就出事了。很多女孩子为什么未婚 先孕啊?就是因为控制不住啊,丢脸了吧?当年被人家 骂,丢人现眼啊,现在是无所谓了。有些人还带个孩子, 你们看要承受多大的压力?走进走出,被邻居骂,被邻 居讲,被人家翻白眼,被人家看不起,不就是因为自己 贪吗?不就是因为控制不住自己的欲望而得来的吗?师父跟你们讲,要锻炼自己从物质欲望世界中脱离 出来。知道怎么锻炼自己吗?例如吃自助餐,出了钱, 知道自己今天只能吃两盆,我锻炼自己,两盆吃好了, 坚决不多吃;知道自己看见女人就要心动,学会就不看 女人;知道自己今天上网会有某些行为,会去看某些画 面,坚决不看,锻炼自己,电脑打开了,关掉;看见好 吃的,不吃,锻炼自己,好习惯养成了,就会慢慢地放 下。欲望已经成为世界了,你们知道吗?人的思维当中 只要有欲望,就是你的思维的世界啊。真的,你们的欲 望还少啊?你们这些女孩子的欲望还少吗?师父告诉你 们,连想自己更漂亮一点都是一种欲望。除非你当演员, 需要化化妆,平时要自然一点,过分地把钱砸在化妆打 扮上,这就叫欲望。我们过去有些女孩子,花很多钱去 买名牌化妆品,那就是欲望,那是不好的,自然一点不 是很好吗?有些女孩子左一刀、右一刀地去整容,弄得 笑也不敢笑,讲话也不敢大声讲,因为害怕一旦大笑, 整容的部位变形了怎么办?要认清这个世界形形色色的一切都是假相,知道这 些都是假相,就要认清这些不是真性,假的东西不是真 的本性流露。恨孩子的时候,一巴掌打在孩子的脸上, 过一会儿呢,真性开始出来了,不舍得啊,不就是这样 的吗?男人打老婆也是这样的,打过之后就后悔,说明 他还是有本性啊,因为你的本性是善良的,你要有良心, 老婆对你这么好,你不能对人家不好,做人不能过分啊。 人家说,一拳把一个缘分打掉了,一拳把一个善念打掉 了,一拳把你的善缘就打掉了,所以,第一差劲的就是 行为,第二差劲的是语言,最隐蔽、最差劲的那是思维。希望你们的内心和内在要坦荡,就是要经常想,我 是对得起他的,这是一个好的先生。要经常讲一句话, 我对得起自己,我对得起师父,我对得起观世音菩萨, 师父再怎么讲我,我还是很努力地在修行。经常这么想, 我没有做错事情,我内心坦坦荡荡的,自然慈悲,那才 是我们的本性。你们都不知道本性当中的那种慈悲不是 装出来的,很多人是装出来的慈悲,那叫猫哭耗子假慈 悲。一看见有人到观音堂,马上给别人让出椅子,我要 帮助你,因为当时人很多,可是一走出观音堂就把人家 忘记了,这叫慈悲吗?慈悲不是装出来的,真正的慈悲 是自然流露出来的慈悲,明白了吗?自然的慈悲才是我 们的本性。修心就是要越修越真,师父为什么要把你们这些孩 子放在东 方 台啊?就是要让你们少用脑子,因为在外面 讲一句话都是要动脑筋的,因为环境善良称为福地,像 你们这些小孩子在东方台讲话需要动脑筋吗?师父不要 你们动脑筋,你们会越来越纯洁,你们的皮肤会越来越 好,眉头越来越不皱,因为在东 方 台你讲话讲错了也没 有关系,没有人会跟你斤斤计较的,你就好好修,什么 都不要怕,心中坦荡。要知道你们在社会上讲话要有多 担心吗?一句话出来,得罪这个,得罪那个,到最后话 都不敢讲了。师父就要你们在东 方 台变得纯洁,为什么?不是外 表看上去很傻,而是心里坦荡啊。你们去看心中坦荡的 人、敢于讲真话的人,在外面都吃不开啊,但是在庙里 都吃得开。庙里的法师为什么不到人间来啊?就是因为 他们不愿入凡尘做凡人,所以,他们到人间来弘法,就 很累,但是他自修,能够到天上去,那是非常好的。师 父现在是没有办法,师父只能够让你们在东方台老老实 实地修,你们出来讲话不怕得罪人,你就是这样实实在 在讲话的,改掉自己的毛病,不隐瞒自己的观点,有什 么关系啊,讲错了又怎么样?你就算讲错了,人家不会 乱想的,都是学佛人,你的心就坦荡了。现在的夫妻不 都是这样的吗?老婆讲话,老公要仔细听:“哦,今天 她的话里面加水分了吗?有讽刺我吗?有对我怎么样 吗?”那你活得累不累啊?老公讲一句话,老婆担心得 不得了:“他是不是恨我了?他是不是对我有意见了?” 因为人间不是学佛的地方啊。2023-07-28 07:19:241
孟子曰:“食”“色”性也,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不是孟子说的。但是出自《孟子·告子上》,是告子对孟子说的。这句话的意思是:食欲和性欲都是人的本性。告子是一位年轻的哲学家,他对孟子的“人性善”观点很不满意,就找上门与孟子辩论。过程中告子说了句“食色,性也”。告子在与孟子辩论人性时,用了四个比喻,分别是“性犹杞柳”、“性犹湍水”、“生之谓性”、“食色性也”。正是告子的这几个比喻引出了孟子对于人性本善的精辟论证,引出了孟子对“仁义理智”理论的全面见解。虽然告子的每个比喻都遭到孟子强有力的驳斥,但正是告子的误解,才得以让孟子从最细微处一气呵成、淋漓尽致地阐述了儒家学说的精要。《告子》是《孟子》书中的篇目,分上、下两篇。孟子与告子都是战国时人,孟子持性善说,告子持不善不恶说,《告子》以两人的论辩开头,集中阐述了孟子关于人性、道德及其相关理论。注:今人常习惯性地将性善与性恶相对,事实上,持性恶说的是荀子,年代晚于孟子,本篇是孟子与告子的争论,不涉及荀子的性恶说。应当指出,当时的人多用比喻论证,其某些论述按照现代的逻辑标准看并不严格。《孟子·告子》记录了孟子和其学生告子(一说是墨子的学生)之间有关人性道德的讨论;和《论语》类似;是孟子“性善论”思想较为完整的体现。连带的是仁义道德与个人修养的问题。对精神与物质、感性与理性、人性与动物性等问题也有2023-07-28 07:19:331
“食色性矣”是什么意思
食色性也,语出《孟子·告子上》:孟子与告子辩论,告子曰:“食、色,性也。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是告子的论点之一。一个生活的问题,一个性的问题。所谓饮食,等于民生问题。男女属于康乐问题,人生就离不开这两件事,是与孟子同时代的告子说的。2023-07-28 07:19:391
食色性也是什么意思
这句可以如此断句:食、色,性也。意思是饮食(好吃),好色,都是一种天性。不过虽然好吃好色都是一种天性,但应有所节制,不要过于放纵。希望有帮助~~~2023-07-28 07:19:481
食色性也一整句话意思 食色性也出自哪里呢
1、“食色性也”的意思是“物质享受和感官享受是人的天性”。 2、食,基础义就是吃饭,色的意思可以指外表(色厉内荏),指美丽的容颜(色衰爱弛),在佛教用语中也可以指物质(色即是空)。性,就是人的天性。也,就是表示判断的语气助词。 3、“食色性也”这句话语出《孟子·告子上·第四节》:告子曰:“食色,性也。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 4、意思是:告子说:“饮食男女,这是本性。与人相互亲爱,是内在的,不是外在的;行为方式,是外在的,不是内在的。”2023-07-28 07:19:551
食色性也什么意思?
食色性也的意思有两个,一个意思是喜爱美好的东西,是本性使然;另一个意思是吃和性都是人的本性。出处:《孟子·告子上》告子曰:“食色,性也。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译文:告子说:“对于人来说,吃喝拉撒睡也好,喜怒哀乐也好,都是人的本性罢了,宽厚善良,同样是本性,而高尚正直却是需要后天的培养,无可厚非。”例句:老祖宗很有些经典的说法,比如说:食色性也,一家伙把两样必需品一网打尽,也算够狠的。扩展资料食色性也虽然出自《孟子·告子上》,却不是孟子说的。告子是一位年轻的哲学家,他对孟子的“人性善”观点很不满意,就找上门与孟子辩论。过程中告子说了句“食色,性也”,意思是食欲和性欲都是人的本性。在这里,“食”是动词,有喜爱的意思;色,这里为态度、美好的意思,即喜爱美好的东西,是本性使然。要从告子的论点上来理解,而不是单单地望文生义。即好色是本性驱使、人之常情,而用食色性也表示好色是本性使然是很不恰当的,因为其缩小了词义,让人产生误解。色字在春秋战国时期本没有性的意思,直到唐朝《心经》里“色即是空”也不是情色的意思。2023-07-28 07:20:171
孔子曰:食色性也;这是什么意思?
食色性也的意思是:喜爱美好的东西,是本性使然。食色性也语出《孟子·告子上》:告子的观点:“食、色,性也。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是告子的论点之一,并非孔子的论点。扩展资料:食色性也的近义词是人性本色语出《孟子》—— 告子曰:‘食色性也。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原来是孟子与告子辩论。孔子在《礼记》里讲“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的确是孔子对于人生的看法——形而下的,不讲形而上的。凡是人的生命,不离两件大事:饮食、男女。一个生活的问题,一个性的问题。所谓饮食,等于民生问题。男女属于康乐问题,人生就离不开这两件事。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食色性也2023-07-28 07:20:264
“食色性也”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释义一:读作“食色,性也”。表示喜爱美好的东西,是本性使然。释义二:吃和性都是人的本性。出处:食色性也语出《孟子·告子上》:孟子与告子辩论,告子曰:“食、色,性也。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是告子的论点之一。孔子在《礼记》里讲“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的确是孔子对于人生的看法——形而下的,不讲形而上的。凡是人的生命,不离两件大事:饮食、男女。一个生活的问题,一个性的问题。所谓饮食,等于民生问题。男女属于康乐问题,人生就离不开这两件事,是与孟子同时代的告子说的。相关论证:语出《孟子》—— 告子曰:“食、色,性也。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孟子与告子辩论,“食、色,性也”这句话是只不过是告子的论点之一。告子主张性无善无不善论,与荀子主张的性恶论及孟子主张的性善论构成了对人性的三种认识。告子所提出的“食、色,性也”这句话,是为了证明自己关于性无善无不善论的,告子主张“生之谓性”学,也就是主张食、色为人类生存所必需。造句:老祖宗很有些经典的说法,比如说:食色性也,一家伙把两样必需品一网打尽,也算够狠的。就整个社会来说,情色指征已经提高并外化到与“食色性也”相称的水平,或许这与“娱乐至死”的后现代潮流不无相通。食色性也,倘若世上真有人能像吃饭一样来享受男女之情,那非法兰西人莫属。古人又告诉我们食色性也,我们都是饮食男女,喜欢美食,也喜欢美女。记得鲁迅先生说过:“人的本性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这同中国古代一句有名的话,完全是一致的:“食色性也。”食是为了解决生存和温饱的问题,色是为了解决发展问题,也就是所谓传宗接代。性都阿姆斯特点也并非只因红灯区而得名,整座城市都洋溢着“食色性也”的气氛。参考资料百度百科:https://baike.baidu.com/item/%E9%A3%9F%E8%89%B2%E6%80%A7%E4%B9%9F/96536?fr=aladdin造句网:http://zaojv.com/9654099.html2023-07-28 07:20:551
食色性也是什么意思?
食色性也的意思是:喜爱美好的东西,是本性使然。食色性也语出《孟子·告子上》:告子的观点:“食、色,性也。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是告子的论点之一,并非孔子的论点。扩展资料:食色性也的近义词是人性本色语出《孟子》—— 告子曰:‘食色性也。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原来是孟子与告子辩论。孔子在《礼记》里讲“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的确是孔子对于人生的看法——形而下的,不讲形而上的。凡是人的生命,不离两件大事:饮食、男女。一个生活的问题,一个性的问题。所谓饮食,等于民生问题。男女属于康乐问题,人生就离不开这两件事。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食色性也2023-07-28 07:21:091
食色性也什么意思?
喜欢美好的事物,是人的天性。“食”指代的是喜爱的意思,色也不是一般认知中的好色,而是指美好的事物。性也不是男女之间的性,而是天性。所以连起来的意思就是喜欢美好的事物,是人的天性。还有一种理解是这样说的,食广泛的代指衣食住行,也就是物质上的事物,色笼统的代指感官上的事情,所以意思大致为人们喜欢物质和感官上的事物,这是天性。食色性也出自先秦·孟子《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四节》:告子曰:“食色,性也。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译文:告子说:“对于人来说,吃喝拉撒睡也好,喜怒哀乐也好,都是人的本性罢了,宽厚善良,同样是本性,而高尚正直却是需要后天的培养,无可厚非。”扩展资料孟子则论述观点:“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翻译过来就是:“仁义礼智都不是外界锻造给自我的,而是自我本来就有的”。孟子并未驳斥告子对食和色的论述,而是强调了义也是本性,这已经很能说明儒家的观念了。儒家首先是把仁义道德放在第一位的,把人的欲望放在第二位,但儒家并未否定人的欲望;在儒家的经典《礼记》中有:“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由此可见儒家是主张人有基本的欲望和需求的,孔子在卫国见卫灵公和南子时感叹也体现了孔子自己的主张,也就是追求道德应该是和追求美好事物(即好色)的这种天性是一样的。另外,孔子名句:“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粮食舂得越精越好,肉切得越细越好。)”也足以说明孟子为何不反驳“食”了。2023-07-28 07:21:261
食色性也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喜好美食和美色,是人的本性。出处:《孟子》原文:告子曰:“食色,性也。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译文:告子说:“喜好美食和美色,是人的本性。仁,是内在的,不是外在的;义,是外在的,不是内在的。”词语背景:“食色性也”经常被人误认为是孟子说的。其实这句话虽然出自《孟子·告子上》,却不是孟子说的。告子是一位年轻的哲学家,他对孟子的“人性善”观点很不满意,就找上门与孟子辩论。过程中告子说了句“食色,性也”,意思是食欲和性欲都是人的本性。告子主张性无善无不善论,与荀子主张的性恶论及孟子主张的性善论构成了为对人性的三种认识。告子所提出的“食色性也”这句话,是为了证明自己关于性无善无不善论的,告子主张“生之谓性”学,也就是主张食、色为人类生存所必需。2023-07-28 07:21:573
食色性也是什么意思?
食、色,性也。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对于人来说,吃喝拉撒睡也好,喜怒哀乐也好,都是人的本性罢了,宽厚善良,同样是本性,而高尚正直却是需要后天的培养,无可厚非。2023-07-28 07:22:165
食色性也什么意思?
喜欢美好的事物,是人的天性。“食”指代的是喜爱的意思,色也不是一般认知中的好色,而是指美好的事物。性也不是男女之间的性,而是天性。所以连起来的意思就是喜欢美好的事物,是人的天性。还有一种理解是这样说的,食广泛的代指衣食住行,也就是物质上的事物,色笼统的代指感官上的事情,所以意思大致为人们喜欢物质和感官上的事物,这是天性。食色性也出自先秦·孟子《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四节》:告子曰:“食色,性也。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译文:告子说:“对于人来说,吃喝拉撒睡也好,喜怒哀乐也好,都是人的本性罢了,宽厚善良,同样是本性,而高尚正直却是需要后天的培养,无可厚非。”扩展资料孟子则论述观点:“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翻译过来就是:“仁义礼智都不是外界锻造给自我的,而是自我本来就有的”。孟子并未驳斥告子对食和色的论述,而是强调了义也是本性,这已经很能说明儒家的观念了。儒家首先是把仁义道德放在第一位的,把人的欲望放在第二位,但儒家并未否定人的欲望;在儒家的经典《礼记》中有:“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由此可见儒家是主张人有基本的欲望和需求的,孔子在卫国见卫灵公和南子时感叹也体现了孔子自己的主张,也就是追求道德应该是和追求美好事物(即好色)的这种天性是一样的。另外,孔子名句:“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粮食舂得越精越好,肉切得越细越好。)”也足以说明孟子为何不反驳“食”了。2023-07-28 07:22:501
食色性也是什么意思呢
食色性也语出《孟子·告子上》:告子的观点:“食、色,性也。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是告子的论点之一。孟子观点: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并以诗经的观点以及孔子支持诗经的观点为证。诗经观点:‘天生蒸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夷,好是懿德。"孔子讲:‘为此诗者,其知道乎!"”孔子观点: 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食色性也的意思,可理解为:喜欢美好的东西,是人的本性。2023-07-28 07:23:081
“食色性也,性则色也,色则罪也,色乃生命大欲”请问这几句词出自哪里?是什么意思?
出自《孟子·告子上》,意思是:食欲和性欲都是人的本性,夫妻外的色就是犯罪,色是人生命中最大的欲望。食色性也”经常被人误认为是孟子说的。其实这句话虽然出自《孟子·告子上》,却不是孟子说的。告子是一位年轻的哲学家,他对孟子的“人性善”观点很不满意,就找上门与孟子辩论。过程中告子说了句“食色,性也”,意思是食欲和性欲都是人的本性。对于二千多年前的这场有关人性本质的辩论,最终谁胜谁负其实并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这句话被堂而皇之地记录在儒家的经典著作《孟子》之中,而且从此之后也成了古人论述食欲和性欲本质的经典。孟子与告子都是战国时人,孟子持性善论(人生来有向善的力量),告子持不善不恶说(即人生下来本无所谓善恶),《告子》以两人的论辩开头,集中阐述了孟子关于人性、道德及其相关理论。《告子》是《孟子》书中的篇目,分上、下两篇。告子中国战国时期道家思想家。以道为本兼容儒道。名不详,一说名不害。大约为游学于稷下的一位学士。后与孟柯论人性问题,认为"生之谓性","食色,性也"。人性和水一样,"水无分于东西",性也"无分于善不善"。"以人性为仁义",犹如"以杞柳为杯桊"。其言论见《孟子·告子》篇。由于孟子的思想与其根本对立,故《孟子》中的记载不尽可信,而告子无著作,因此其真实思想已然无从查考。告子以主张"性无善无不善"的人性论而著称。他以木材作成器皿为比喻说:"性,犹杞柳也;义,犹杯桊也。以人性为仁义,犹以杞柳为杯桊。"孟子反辩说:"子能顺杞柳之性而以为杯桊乎?将戕贼杞柳而后以为杯桊也?如将戕杞柳而以为杯桊,则亦将戕贼人以为仁义与?率天下之人而祸仁义者,必子之言夫!"告子论性 ,在《孟子·告子》两章 。其要点有二 ,一为生之谓性 ,其言 : "性,犹杞柳也; 义 ,犹杯 也 。以人性为仁义 ,犹以杞柳为杯 。 "此所谓性 ,乃事物之个体 ,如其言"食色 ,性也 。仁 ,内也 ,非外也 ; 义,外也 ,非内也 。 "实剥离道德与生命之关系 。二为性无善恶 。其言 : "性犹湍水也 ,决诸东方则东流 ,决诸西方则西流 。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 ,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 。《孟子·告子》记录了孟子和其学生告子(一说是墨子的学生)之间有关人性道德的讨论;和《论语》类似;是孟子"性善论"思想较为完整的体现。连带的是仁义道德与个人修养的问题。对精神与物质、感性与理性、人性与动物性等问题也有所涉及。全篇共20章。2023-07-28 07:23:161
知道孔子说的食色性也是什么意思吗?
食色性也是告子所云,其实这里的“食”并不只代表吃东西,它是泛指人的衣食住行等生活起居,是一种代称,属于物质上的。3、色既不是代表喜欢漂亮的东西,更不是特指好色(其实好色也算是喜欢漂亮事物的一种特例)一类,色的原意为感官上的追求,人有五感六觉,人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折射出人性中的喜怒哀乐,莫不过佛说五蕴色受想行识,亦为八苦之一。总而言之,我不完全认同百度百科的一套说法,但是百度百科对于这句话的理解也有正确的地方,从我个人的观点来看,告子说“食、色,性也。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对于人来说,吃喝拉撒睡也好,喜怒哀乐也好,都是人的本性罢了,宽厚善良,同样是本性,而高尚正直却是需要后天的培养,无可厚非。为什么现代人总会解读为:贪嗔痴、吃喝、好色是生理需求人之本性自然而然的规律,是因为为自己的自私自利找到合理借口罢了。找理由说圣人都这样讲,我就更能心安理得的放肆了,人性的弱点,有意或无意的扭曲事实而已。2023-07-28 07:23:313
食色性也是什么意思?
食色性也的意思有两个,一个意思是喜爱美好的东西,是本性使然;另一个意思是吃和性都是人的本性。出处:《孟子·告子上》告子曰:“食色,性也。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译文:告子说:“对于人来说,吃喝拉撒睡也好,喜怒哀乐也好,都是人的本性罢了,宽厚善良,同样是本性,而高尚正直却是需要后天的培养,无可厚非。”例句:老祖宗很有些经典的说法,比如说:食色性也,一家伙把两样必需品一网打尽,也算够狠的。扩展资料食色性也虽然出自《孟子·告子上》,却不是孟子说的。告子是一位年轻的哲学家,他对孟子的“人性善”观点很不满意,就找上门与孟子辩论。过程中告子说了句“食色,性也”,意思是食欲和性欲都是人的本性。在这里,“食”是动词,有喜爱的意思;色,这里为态度、美好的意思,即喜爱美好的东西,是本性使然。要从告子的论点上来理解,而不是单单地望文生义。即好色是本性驱使、人之常情,而用食色性也表示好色是本性使然是很不恰当的,因为其缩小了词义,让人产生误解。色字在春秋战国时期本没有性的意思,直到唐朝《心经》里“色即是空”也不是情色的意思。2023-07-28 07:23:531
“食色性也”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释义一:读作“食色,性也”。表示喜爱美好的东西,是本性使然。释义二:吃和性都是人的本性。2023-07-28 07:24:011
食色性也中,食色是什么意思。
食色性也的意思是:喜爱美好的东西,是本性使然。食色性也语出《孟子·告子上》:告子的观点:“食、色,性也。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是告子的论点之一,并非孔子的论点。扩展资料:食色性也的近义词是人性本色语出《孟子》—— 告子曰:‘食色性也。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原来是孟子与告子辩论。孔子在《礼记》里讲“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的确是孔子对于人生的看法——形而下的,不讲形而上的。凡是人的生命,不离两件大事:饮食、男女。一个生活的问题,一个性的问题。所谓饮食,等于民生问题。男女属于康乐问题,人生就离不开这两件事。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食色性也2023-07-28 07:24:081
食色性也是什么意思?
食色性也的意思有两个,一个意思是喜爱美好的东西,是本性使然;另一个意思是吃和性都是人的本性。出处:《孟子·告子上》告子曰:“食色,性也。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译文:告子说:“对于人来说,吃喝拉撒睡也好,喜怒哀乐也好,都是人的本性罢了,宽厚善良,同样是本性,而高尚正直却是需要后天的培养,无可厚非。”例句:老祖宗很有些经典的说法,比如说:食色性也,一家伙把两样必需品一网打尽,也算够狠的。扩展资料食色性也虽然出自《孟子·告子上》,却不是孟子说的。告子是一位年轻的哲学家,他对孟子的“人性善”观点很不满意,就找上门与孟子辩论。过程中告子说了句“食色,性也”,意思是食欲和性欲都是人的本性。在这里,“食”是动词,有喜爱的意思;色,这里为态度、美好的意思,即喜爱美好的东西,是本性使然。要从告子的论点上来理解,而不是单单地望文生义。即好色是本性驱使、人之常情,而用食色性也表示好色是本性使然是很不恰当的,因为其缩小了词义,让人产生误解。色字在春秋战国时期本没有性的意思,直到唐朝《心经》里“色即是空”也不是情色的意思。2023-07-28 07:24:241
食色,性也。的意思是什么?
意思是:喜好美食和美色,是人的本性。出处:《孟子》原文:告子曰:“食色,性也。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译文:告子说:“喜好美食和美色,是人的本性。仁,是内在的,不是外在的;义,是外在的,不是内在的。”词语背景:“食色性也”经常被人误认为是孟子说的。其实这句话虽然出自《孟子·告子上》,却不是孟子说的。告子是一位年轻的哲学家,他对孟子的“人性善”观点很不满意,就找上门与孟子辩论。过程中告子说了句“食色,性也”,意思是食欲和性欲都是人的本性。告子主张性无善无不善论,与荀子主张的性恶论及孟子主张的性善论构成了为对人性的三种认识。告子所提出的“食色性也”这句话,是为了证明自己关于性无善无不善论的,告子主张“生之谓性”学,也就是主张食、色为人类生存所必需。2023-07-28 07:24:421
食之性也 什么意思?
食之性也 什么意思?意思性是人的本性。望采纳。2023-07-28 07:25:012
食色性也是什么意思??
食色性也的意思有两个,一个意思是喜爱美好的东西,是本性使然;另一个意思是吃和性都是人的本性。出处:《孟子·告子上》告子曰:“食色,性也。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译文:告子说:“对于人来说,吃喝拉撒睡也好,喜怒哀乐也好,都是人的本性罢了,宽厚善良,同样是本性,而高尚正直却是需要后天的培养,无可厚非。”例句:老祖宗很有些经典的说法,比如说:食色性也,一家伙把两样必需品一网打尽,也算够狠的。扩展资料食色性也虽然出自《孟子·告子上》,却不是孟子说的。告子是一位年轻的哲学家,他对孟子的“人性善”观点很不满意,就找上门与孟子辩论。过程中告子说了句“食色,性也”,意思是食欲和性欲都是人的本性。在这里,“食”是动词,有喜爱的意思;色,这里为态度、美好的意思,即喜爱美好的东西,是本性使然。要从告子的论点上来理解,而不是单单地望文生义。即好色是本性驱使、人之常情,而用食色性也表示好色是本性使然是很不恰当的,因为其缩小了词义,让人产生误解。色字在春秋战国时期本没有性的意思,直到唐朝《心经》里“色即是空”也不是情色的意思。2023-07-28 07:25:141
食色性也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喜好美食和美色,是人的本性。出处:《孟子》原文:告子曰:“食色,性也。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译文:告子说:“喜好美食和美色,是人的本性。仁,是内在的,不是外在的;义,是外在的,不是内在的。”词语背景:“食色性也”经常被人误认为是孟子说的。其实这句话虽然出自《孟子·告子上》,却不是孟子说的。告子是一位年轻的哲学家,他对孟子的“人性善”观点很不满意,就找上门与孟子辩论。过程中告子说了句“食色,性也”,意思是食欲和性欲都是人的本性。告子主张性无善无不善论,与荀子主张的性恶论及孟子主张的性善论构成了为对人性的三种认识。告子所提出的“食色性也”这句话,是为了证明自己关于性无善无不善论的,告子主张“生之谓性”学,也就是主张食、色为人类生存所必需。2023-07-28 07:25:221
(孔子曰:食色性也)是什么意思。
食色性也是告子所云,其实这里的“食”并不只代表吃东西,它是泛指人的衣食住行等生活起居,是一种代称,属于物质上的。3、色既不是代表喜欢漂亮的东西,更不是特指好色(其实好色也算是喜欢漂亮事物的一种特例)一类,色的原意为感官上的追求,人有五感六觉,人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折射出人性中的喜怒哀乐,莫不过佛说五蕴色受想行识,亦为八苦之一。总而言之,我不完全认同百度百科的一套说法,但是百度百科对于这句话的理解也有正确的地方,从我个人的观点来看,告子说“食、色,性也。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对于人来说,吃喝拉撒睡也好,喜怒哀乐也好,都是人的本性罢了,宽厚善良,同样是本性,而高尚正直却是需要后天的培养,无可厚非。为什么现代人总会解读为:贪嗔痴、吃喝、好色是生理需求人之本性自然而然的规律,是因为为自己的自私自利找到合理借口罢了。找理由说圣人都这样讲,我就更能心安理得的放肆了,人性的弱点,有意或无意的扭曲事实而已。2023-07-28 07:25:437
食色性也中的色指的是什么
食色,性也。色指的是色欲,性欲。这句话是告子说的。出自《孟子·告子上》。告子是一位年轻的哲学家,他对孟子的“人性善”观点很不满意,就找上门与孟子辩论。过程中告子说了句“食色,性也”,意思是食欲和性欲都是人的本性。2023-07-28 07:25:592
“食色性也”是什么意思
食,这里是动名字,有喜爱的意思;色,这里为态度、美好的意思,即喜爱美好的东西,是本性使然。出自《孟子·告子上》。告子是一位年轻的哲学家,他对孟子的“人性善”观点很不满意,就找上门与孟子辩论。过程中告子说了句“食色,性也”,意思是食欲和性欲都是人的本性。告子主张性无善无不善论,与荀子主张的性恶论及孟子主张的性善论构成了为对人性的三种认识。告子所提出的“食色性也”这句话,是为了证明自己关于性无善无不善论的,告子主张“生之谓性”学,也就是主张食、色为人类生存所必需。扩展资料告子思想,至今仍有时人学习的地方。告子曾说:“食色性也”。这句话很好理解,口腹之欲和男女之爱是人的天性。告子认为,人生非善,亦生非恶。爱美之心人皆有,所谓食色,正是出于人的本能。对于此种观点,孔夫子则扩展说“君子色而不淫”。贪恋美色,人之常情,但若是沉浸其中无法自拔,就难免因欲望而成为淫邪小人。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食色性也2023-07-28 07:26:091
食色性也的食和色是什么意思?
食色性也是告子所云,其实这里的“食”并不只代表吃东西,它是泛指人的衣食住行等生活起居,是一种代称,属于物质上的。3、色既不是代表喜欢漂亮的东西,更不是特指好色(其实好色也算是喜欢漂亮事物的一种特例)一类,色的原意为感官上的追求,人有五感六觉,人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折射出人性中的喜怒哀乐,莫不过佛说五蕴色受想行识,亦为八苦之一。总而言之,我不完全认同百度百科的一套说法,但是百度百科对于这句话的理解也有正确的地方,从我个人的观点来看,告子说“食、色,性也。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对于人来说,吃喝拉撒睡也好,喜怒哀乐也好,都是人的本性罢了,宽厚善良,同样是本性,而高尚正直却是需要后天的培养,无可厚非。 为什么现代人总会解读为:贪嗔痴、吃喝、好色是人之本性自然而然的规律,是因为为自己的自私自利找到合理借口罢了。找理由说圣人都这样讲,我就更能心安理得的放肆了,人性的弱点,有意或无意的扭曲事实而已。2023-07-28 07:26:372
食色者性也??
孔子说的吧2023-07-28 07:26:571
食色,性也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喜好美食和美色,是人的本性。出处:《孟子》原文:告子曰:“食色,性也。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译文:告子说:“喜好美食和美色,是人的本性。仁,是内在的,不是外在的;义,是外在的,不是内在的。”词语背景:“食色性也”经常被人误认为是孟子说的。其实这句话虽然出自《孟子·告子上》,却不是孟子说的。告子是一位年轻的哲学家,他对孟子的“人性善”观点很不满意,就找上门与孟子辩论。过程中告子说了句“食色,性也”,意思是食欲和性欲都是人的本性。告子主张性无善无不善论,与荀子主张的性恶论及孟子主张的性善论构成了为对人性的三种认识。告子所提出的“食色性也”这句话,是为了证明自己关于性无善无不善论的,告子主张“生之谓性”学,也就是主张食、色为人类生存所必需。2023-07-28 07:27: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