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瑞瑞爱吃桃
-
、经济状况
2006年是“十一五”发展的开局之年。我们在中共扬州市委的领导下,依靠和带领全市人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两个率先”和“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扬州”的目标,解放思想,真抓实干,在跨越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上迈出新步伐,全面完成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实现了“十一五”时期的良好开局。
1.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全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元,达1100亿元,同比增长15.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4000元。财政总收入158亿元,增长35%,其中,一般预算收入63亿元,增长27.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33亿元,增长30.1%。
工业经济提速增效。牢固确立“工业强则扬州强”的观念,“双创”和“三重”工作深入开展。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1892亿元,增长31.4%;实现增加值500亿元、销售1806亿元、利税155亿元,分别增长21.3%、32.3%和51%。亏损企业数、亏损总额全面下降。八大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77.8%。规模以上和亿元以上企业数分别比上年增加207个和91个。全年完成工业投入361亿元,增长43.3%。实施亿元以上项目105个,比上年增加44个。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408亿元,增长39.6%。创成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43家、国家级重点新产品和省级高新技术产品149个。新增中国驰名商标1个、中国名牌产品5个、国家免检产品12个。全市建筑企业完成施工总产值550亿元、增加值120亿元,分别增长25.5%和24.8%。荣获“鲁班奖”6个。
农业农村经济平稳增长。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实现农业增加值94亿元,增长5.1%。粮食丰产丰收,总产达245万吨。新增高效农业面积19.3万亩、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基地65万亩、“三品”品牌92个。“菜篮子工程”建设取得新成效。扬州鹅、高邮鸭、邵伯鸡获国家级品种认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势头良好。建成全面小康村120个。新、改建农村公路680多公里,行政村等级公路通达率100%。南水北调三阳河潼河宝应站等一批重点水利工程和灌区改造工程相继建成,战胜了里下河地区严重雨涝灾害。土地复垦开发整理力度加大,实现了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农业科研、综合开发、粮食流通、农机、气象等工作又有新进展。
服务业加快发展。强化规划引导、政策扶持和机制创新,服务业发展跃上新平台。实现增加值385亿元,增长15.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6亿元,增长16%。扬州石化、公铁水、港口等重点物流园区规划通过评审,石化物流园区码头、仓储等项目开工建设。全市港口货物吞吐量5014万吨,增长8.2%。信息服务业实现销售收入41亿元,增长15%。传统特色商贸业持续发展,6家企业获“中华老字号”称号,“扬州师傅”品牌建设得到加强。农村“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进展顺利。全年接待境内外游客134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32亿元,分别增长18.4%和25.9%。房地产业稳定健康发展,全年开发投资83.4亿元,商品房销售面积385万平方米,分别增长14.1%和10.6%。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分别比年初增加133亿元和84亿元。中介、会展和社区服务业等行业发展势头良好。
2.沿江沿河加快开发,对外开放取得成效。
基础设施建设强势推进。沿江高等级公路全面建成通车,扬州二电厂二期扩建工程3号机组并网发电,水电气热等配套设施更加完善。编制了沿河开发总体规划。安大公路三垛以南段贯通,先导段建成通车。各开发园区、乡镇工业集中区建设步伐加快。“八区二园”注册外资实际到账和外贸出口分别占全市的81.9%和84.2%。新增省级开发区3个。扬州出口加工区顺利通过国家验收,正式封关运行。
招商引资力度加大。成功举办2006“烟花三月”国际经贸旅游节,赴欧美、日韩、东南亚和港台、京深沪杭等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招商推介活动,有效拓展了客商源、信息源、项目源。围绕项目落地和投产达效,加强配套服务、跟踪督查,提高招商项目成功率。全年注册外资实际到账7.61亿美元,增长44.7%。新批1000万美元以上项目75个。新增民资注册资本215亿元,增长30%。实现外贸出口23.6亿美元,增长23.9%,其中机电产品出口占48%。完成外经营业额1.25亿美元,增长20%。
县域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全市县域经济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67亿元;完成财政收入85.7亿元,增长28.3%。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县域三次产业比例由2005年的13.4:56.2:30.4调整为11.7:58.1:30.2。特色产业集聚效应初步显现,已逐步形成石油化工、汽车及零部件、船舶制造、电工电器、服装加工等主导产业,产值占全市规模工业产值的比重达70%。
3.城乡建设步伐加快,人居环境显著改善。
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取得新突破。全面推进城乡规划全覆盖,着手编制扬州市“一体两翼”概念性城市总体规划,完成了广陵新城(河东分区)、东南分区等5个分区规划和城市绿地系统等专项规划,编制了开发区中心片区等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了13个乡镇和76个村庄建设规划。加大城市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市区完成城市建设投资72亿元。建成开发路、解放南路、黄金坝北路、三湾大桥等工程,开工建设文昌大桥、渡江南路延伸工程,完成古运河五台山大桥至徐凝门桥段环境整治和景观提升工程。古城保护深入推进,修复卢氏盐商住宅,建成康山文化园一期工程。翻建40条街巷。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和新城西区建设步伐加快。新建各类绿地127万平方米。实施天然气置换工程,6万户居民用上天然气。新建垃圾中转场5座。新建、改造公厕18座。新增公交车105辆、公交线路7条。建成数字化城管新平台,首创全国中等城市数字化城管新模式。
节约型社会和生态市建设力度加大。制定出台了《加快发展节约型城市的意见》和《生态市建设行动计划(2006-2010)》。通过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复查。完成县乡河道疏浚、村庄河塘整治和村庄绿化等年度任务,全市创成3个省级环境优美乡镇。市区完成汤汪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建设,各县(市)都建成了污水处理厂,仪征、江都建成了符合国家标准的垃圾填埋场。市开发区生态工业示范园区规划通过国家级评审。我市被确定为全省循环经济试点市。132家清洁生产试点企业通过审核。开展了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整顿专项行动,以及南水北调东线源头、重点化工企业等环境风险排查和整治工作。全市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8%,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3.8%和3.2%。
经过全体市民的共同努力,该市以在古城保护和人居环境改善方面的突出成绩,荣获2006年度中国唯一的“联合国人居奖”。
4.体制改革全面深化,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
国有集体企业改革向纵深发展。推进市直工业管理体制改革工作,整合重组金茂化工医药集团、亚星汽车集团、工艺美术集团和工业资产经营管理公司。基本完成市直生产经营型事业单位改革。市政公用事业改革取得进展,完成市燃气总公司合资合作和企业改制。顺利完成联环药业、扬农化工股权分置改革工作。国有资产监管体制不断完善。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
农村综合改革稳步推进。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继续减轻农民负担。贯彻落实“一免三补”等政策,共兑现补贴资金1.56亿元。全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进一步发展。深化乡镇农技服务体系改革,逐步完善农经“一站式”窗口服务。加强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和规范化建设,村务公开继续扩大。
财税、金融和投融资体制等改革不断深化。实施依法治税和社会综合治税,进一步加强税收精细化征管。启动非税收入管理制度改革,继续深化部门预算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制定出台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和代建制管理办法。成立中小企业担保中心。设立了创业投资引导基金。
5.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全市组织实施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418项。落实省级以上火炬、星火计划项目103项。宝胜科创、三星电梯等12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火炬计划扬州汽车及零部件特色产业基地获得科技部批准。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步伐加快,一批信息化项目建成投入使用。与中科院合作共建应用技术研发与产业化中心。与南京大学签订了市校全面合作协议。人才要素有效集聚,全年引进各类人才9500人。全社会知识产权意识明显增强。
教育事业加快发展。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保持100%,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87.6%。素质教育进一步推进,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农村办学条件继续改善。新创建9所星级高中、16所省示范初中和省实验小学,扬州中学西区校建成招生。大力发展中高等职业教育,当年招生4.4万人。扬子津科教园区全面投入使用。
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持续发展。制定了《扬州文化博览城建设规划纲要》,新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扬剧等7个项目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新增“中国工艺美术大师”3名,新评“扬州市工艺美术大师”47名。有线电视入户率达73.5%,有线电视数字化改造工作有序推进。全市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和公共卫生信息网络体系基本建立。城乡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率分别达78%和40%。新增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3万户。完成了苏北医院医技楼和市妇幼保健院一期工程建设。全市33个乡镇561个村建成体育健身工程。参加省第十六届运动会,金牌总数和团体总分均获第7名。承办了国际田联竞走挑战赛、鉴真国际马拉松赛等赛事。高邮、仪征、广陵被命名为全省人口计生工作示范市(区)。宝应被评为全国计生优质服务先进县。外事、侨务、台湾事务和统计、档案、方志等工作取得新成绩。我市社会发展总水平列全省第五位。
6. 关注民生工作不断加强,人民生活继续改善。
统筹城乡就业取得积极进展。鼓励全民创业,全市新发展私营企业8077家、个体工商户27627户。认真落实就业再就业各项措施,全年采集就业岗位13.1万个,净增就业7.4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1%。培训下岗失业人员4.7万人、农村劳动力7.9万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8.4万人。
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全市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扩面续保10.8万人,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全部实现社会化发放,两次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发放标准。农村养老保险进一步完善。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稳步实施。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66.4万人。基本解决了破产困难企业7.8万人的医保问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口覆盖率达91%。市区“慈济”医院、“慈济”窗口共为7万人次减免医药费610万元。2.7万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城乡符合低保条件的人员应保尽保,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率达47.2%。灾民生活保障、残疾人帮扶工作得到有效落实。新一轮帮扶经济薄弱村和贫困户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
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4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813元,分别增长13.8%和11.5%。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城郊又有6个乡镇、30万居民享受区域集中供水。市区建成30万平方米限价商品房,262户低收入家庭领到购房补贴,多层次住房供应体系逐步健全。
7. 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不断深入。
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深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积极推进“城市文明建设行动计划”,广泛开展“八荣八耻”教育、“百万市民学礼仪”和窗口行业、服务部门共铸诚信等活动,评选了百名好市民和十佳新人新事,市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关心下一代、老龄工作取得新进展。双拥、国防教育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工作得到加强,国防(军事)园区启动建设。
民主法制建设不断深入。依法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工作监督、法律监督,接受市政协的民主监督,积极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社会各界意见。认真落实市人大的决议、决定,办理市人大代表建议294件、市政协提案374件,解决落实率进一步提高。加强社区建设和村民自治。实施“五五”普法,广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逐步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安扬州”、“法治扬州”建设深入推进。重视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相关控制指标全面下降。认真做好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工作,积极化解人民内部矛盾。民族、宗教工作取得新进步。
政府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坚持依法行政,不断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市直部门的行政许可职能归并工作取得明显进展,市级公布保留的行政许可事项实行集中办理。出台了《政府信息公开暂行办法》,开展了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试点。政府公开电话和“寄语市长”回复率、办结率稳步提高。市区为民办实事事项基本完成。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新成效。
二、对外开放
新中国成立后,扬州的对外贸易有了新的发展。1958年扬州成立了扬州市对外贸易公司。1976年国家批准扬州为全国首批十大出口商品基地之一。特别是1978年以来,在"改革、开放"方针的指引下,扬州的对外贸易得到了迅速发展。2001年底,全市共有获得国家外经贸部批准享有进出口经营权的外贸流通企业20家,自营生产企业179家,三资企业480家;直接从事对外贸易的各类人员5000多人。2001年全市各类外贸企业共完成进出口额123222万美元,其中出口66377万美元,进口56845万美元,出口商品的品种由1978年的8大类245个,发展到现在的纺织、丝绸、轻工、工艺、五金、机械、设备、电子、化工、医药、粮油、土产、畜产、汽车及配件等门类较为齐全的14大类500多个品种,远销141个国家和地区。近年来,我市外贸大力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努力扩大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产品的出口规模,2001年,全市机电产品出口比重达34.9%,工业制成品的比重已由1978年的49%上升到95%。部分低中档、单一化的品种也逐步向中高档、系列化转变,玩具、集装箱、鞋类、罐头、服装、猪鬃及制品、工具、船舶、医药和化工中间体等在全省乃至全国占有一定地位,深受客商青睐。
为适应WTO的各项运行规则,抓住新的外贸发展机遇,该市已相继成立了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扬州支会、中国国际商会扬州商会、扬州市对外经贸企业协会及扬州市国际货运代理协会,健全了扬州海关、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局、外汇管理局、海事局以及税收、保险等专业涉外机构;所有专业银行均开办了国际结算业务;扬州港已被列为国家一类开放港口,可直接停靠万吨级货轮;沪宁高速、京沪高速的开通便捷了我市的外贸运输和各类商务活动;即将建成的润扬长江公路大桥和沿江高等级公路等将极大地改变我市的交通运输状况和投资环境,使我市的区位优势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近年来,该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开发开放战略,抢抓机遇,攻坚克难,外向型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三、交通运输
交通现状:
目前扬州的对外交通主要有公路、铁路、水运等方式。沪宁高速公路、宁通高速公路在扬州境内交汇,扬溧高速公路经润扬长江公路大桥直通苏南,扬州已实现环城贯通高速公路,此外,沿江高等级公路、安大公路、淮江公路、盐金公路、仪扬公路等国省干线公路构筑起400公里的“市域环路”。宁启铁路横穿扬州境内,已开通扬州至北京、上海、武汉、西安、广州等客货运线路。京杭大运河与长江在扬州南部汇流,构成市域航道主骨,全市共有航道184条,盐邵线、古运河、三阳河等纵贯南北,高东线、新通扬运河、仪扬河、盐宝线等横穿东西,构筑了“三纵四横”的内河主航道网。扬州港口布局为“一港三区”,主港区六圩港区是国家一类开放口岸,江都港区、仪征港区分列两翼。
扬州交通规划:
规划至2020年,扬州市高速公路形成以扬州市区(含江都市区)为中心的“一环七射”高速路网:一环——宁通高速公路江扬段(含扬州南绕城高速公路)+京沪高速公路砖桥至丁伙段+扬州西北绕城高速公路;七射——宁通高速公路宁扬段、扬天高速公路、京沪高速公路、扬泰高速公路、宁通高速公路、京沪高速公路南延段、润扬长江公路大桥及其北接线。国省干线规划建设以宁通高速、京沪高速为为主骨架的“五纵四横”的国省干线公路网。“五横”:S331盐金国防公路、S332界临沙公路、S333高兴东—邮仪公路、G328国道、S336江平公路;“四纵”:S233河宜大公路、G010同三国道(京沪高速)、S237淮江公路、S244扬天公路、S243扬瓜公路。地方干线公路将形成“六横七纵六联”路网结构:“六横”:泾(河)安(丰)公路、沿(河)广(洋湖)公路、车(逻)樊(川)公路、邵(伯)吴(堡)公路、扬(州)治(山)公路、沿江公路;“七纵”:嘶(马)华(阳)公路、安(丰)大(桥)公路、泰(安)李(典)公路、扬(州)菱(塘)公路、扬(州)六(圩)公路、仪(征)圩(十二圩)公路、十(五里墩)月(塘)公路;“六联”:城水、范柳、澄营、马横、七麾、扬霍。农村公路建设同步推进:使县—乡公路达二级以上标准,乡—乡公路达三级以上标准,乡—村公路达四级以上标准。
规划至2020年,市域航道形成以京杭运河(二级)和高东线(三级)为主骨架的“四纵四横”干线航道网。“四横”:高东线、盐宝线、新通扬运河、仪扬河;“四纵”:京杭运河、三阳河、盐邵线、芒稻河。
按照扬州港“一港三区”的发展规划,到2015年,全市拥有100吨以上生产性泊位387个,具备吞吐能力近2亿吨,其中沿江拥有万吨级以上泊位34个(10万吨级泊位5个),千吨级泊位18个,具备吞吐能力近1.3亿吨。
铁路方面规划建设淮(安)扬(州)镇(江)铁路,结合京沪高速铁路南延工程、长三角城际轻轨项目,力争建成五峰山公铁两用大桥。
与邻近城市共建苏中机场,在高速公路、铁路、干线公路和港口的配合下,将扬州建成江北地区的重要航空枢纽港。
1.不要宏观写整个扬州所有,可以写绿化、市民生活丰富程度、扬州的某处变化,以此来影射扬州的变化
2.文章得分层次,这个是必须的,特别是写这种文章,没个结构概念很容易写着写着就变成流水账,有形无神。
最后希望你能写一篇好文章~
- 苏州马小云
-
经济状况
2006年是“十一五”发展的开局之年。我们在中共扬州市委的领导下,依靠和带领全市人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两个率先”和“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扬州”的目标,解放思想,真抓实干,在跨越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上迈出新步伐,全面完成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实现了“十一五”时期的良好开局。
1.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全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元,达1100亿元,同比增长15.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4000元。财政总收入158亿元,增长35%,其中,一般预算收入63亿元,增长27.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33亿元,增长30.1%。
工业经济提速增效。牢固确立“工业强则扬州强”的观念,“双创”和“三重”工作深入开展。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1892亿元,增长31.4%;实现增加值500亿元、销售1806亿元、利税155亿元,分别增长21.3%、32.3%和51%。亏损企业数、亏损总额全面下降。八大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77.8%。规模以上和亿元以上企业数分别比上年增加207个和91个。全年完成工业投入361亿元,增长43.3%。实施亿元以上项目105个,比上年增加44个。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408亿元,增长39.6%。创成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43家、国家级重点新产品和省级高新技术产品149个。新增中国驰名商标1个、中国名牌产品5个、国家免检产品12个。全市建筑企业完成施工总产值550亿元、增加值120亿元,分别增长25.5%和24.8%。荣获“鲁班奖”6个。
农业农村经济平稳增长。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实现农业增加值94亿元,增长5.1%。粮食丰产丰收,总产达245万吨。新增高效农业面积19.3万亩、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基地65万亩、“三品”品牌92个。“菜篮子工程”建设取得新成效。扬州鹅、高邮鸭、邵伯鸡获国家级品种认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势头良好。建成全面小康村120个。新、改建农村公路680多公里,行政村等级公路通达率100%。南水北调三阳河潼河宝应站等一批重点水利工程和灌区改造工程相继建成,战胜了里下河地区严重雨涝灾害。土地复垦开发整理力度加大,实现了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农业科研、综合开发、粮食流通、农机、气象等工作又有新进展。
服务业加快发展。强化规划引导、政策扶持和机制创新,服务业发展跃上新平台。实现增加值385亿元,增长15.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6亿元,增长16%。扬州石化、公铁水、港口等重点物流园区规划通过评审,石化物流园区码头、仓储等项目开工建设。全市港口货物吞吐量5014万吨,增长8.2%。信息服务业实现销售收入41亿元,增长15%。传统特色商贸业持续发展,6家企业获“中华老字号”称号,“扬州师傅”品牌建设得到加强。农村“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进展顺利。全年接待境内外游客134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32亿元,分别增长18.4%和25.9%。房地产业稳定健康发展,全年开发投资83.4亿元,商品房销售面积385万平方米,分别增长14.1%和10.6%。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分别比年初增加133亿元和84亿元。中介、会展和社区服务业等行业发展势头良好。
2.沿江沿河加快开发,对外开放取得成效。
基础设施建设强势推进。沿江高等级公路全面建成通车,扬州二电厂二期扩建工程3号机组并网发电,水电气热等配套设施更加完善。编制了沿河开发总体规划。安大公路三垛以南段贯通,先导段建成通车。各开发园区、乡镇工业集中区建设步伐加快。“八区二园”注册外资实际到账和外贸出口分别占全市的81.9%和84.2%。新增省级开发区3个。扬州出口加工区顺利通过国家验收,正式封关运行。
招商引资力度加大。成功举办2006“烟花三月”国际经贸旅游节,赴欧美、日韩、东南亚和港台、京深沪杭等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招商推介活动,有效拓展了客商源、信息源、项目源。围绕项目落地和投产达效,加强配套服务、跟踪督查,提高招商项目成功率。全年注册外资实际到账7.61亿美元,增长44.7%。新批1000万美元以上项目75个。新增民资注册资本215亿元,增长30%。实现外贸出口23.6亿美元,增长23.9%,其中机电产品出口占48%。完成外经营业额1.25亿美元,增长20%。
县域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全市县域经济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67亿元;完成财政收入85.7亿元,增长28.3%。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县域三次产业比例由2005年的13.4:56.2:30.4调整为11.7:58.1:30.2。特色产业集聚效应初步显现,已逐步形成石油化工、汽车及零部件、船舶制造、电工电器、服装加工等主导产业,产值占全市规模工业产值的比重达70%。
3.城乡建设步伐加快,人居环境显著改善。
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取得新突破。全面推进城乡规划全覆盖,着手编制扬州市“一体两翼”概念性城市总体规划,完成了广陵新城(河东分区)、东南分区等5个分区规划和城市绿地系统等专项规划,编制了开发区中心片区等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了13个乡镇和76个村庄建设规划。加大城市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市区完成城市建设投资72亿元。建成开发路、解放南路、黄金坝北路、三湾大桥等工程,开工建设文昌大桥、渡江南路延伸工程,完成古运河五台山大桥至徐凝门桥段环境整治和景观提升工程。古城保护深入推进,修复卢氏盐商住宅,建成康山文化园一期工程。翻建40条街巷。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和新城西区建设步伐加快。新建各类绿地127万平方米。实施天然气置换工程,6万户居民用上天然气。新建垃圾中转场5座。新建、改造公厕18座。新增公交车105辆、公交线路7条。建成数字化城管新平台,首创全国中等城市数字化城管新模式。
节约型社会和生态市建设力度加大。制定出台了《加快发展节约型城市的意见》和《生态市建设行动计划(2006-2010)》。通过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复查。完成县乡河道疏浚、村庄河塘整治和村庄绿化等年度任务,全市创成3个省级环境优美乡镇。市区完成汤汪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建设,各县(市)都建成了污水处理厂,仪征、江都建成了符合国家标准的垃圾填埋场。市开发区生态工业示范园区规划通过国家级评审。我市被确定为全省循环经济试点市。132家清洁生产试点企业通过审核。开展了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整顿专项行动,以及南水北调东线源头、重点化工企业等环境风险排查和整治工作。全市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8%,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3.8%和3.2%。
经过全体市民的共同努力,该市以在古城保护和人居环境改善方面的突出成绩,荣获2006年度中国唯一的“联合国人居奖”。
- Troublesleeper
-
俺也不会啊
- 大鱼炖火锅
-
同志哇····
- gitcloud
-
自己想吧、、、我的处境现在和你一样呢
- Chen
-
no
相关推荐
寄语市长
寄语市长 非常高兴通过中国城市网与您相识。我谨代表151万热情好客的鄂尔多斯人民,向多年来关心、支持鄂尔多斯发展的海内外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问候! 鄂尔多斯(汉语意为众多的宫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毗邻晋陕宁三省区,南临古长城,西、北、东三面为黄河环绕,与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和“草原钢城”包头市隔河相望,构成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金三角”。20xx年撤盟设市,辖7旗1区,总面积8.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51.4万,其中蒙古族16.8万。 鄂尔多斯历史悠久,早在七万年前境内就有人类聚居,从夏商的雍州、秦汉的云中郡,到明朝的胜州、清朝的伊克昭盟,都见证了鄂尔多斯的变迁。这里行走过横扫六合的秦皇战车和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铁马金戈,也留下了历史名人司马迁和郦道元探访的足迹,更有着昭君出塞、胡汉和亲的千古佳话。 鄂尔多斯文化底蕴深厚,是著名的“河套文化”发祥地,萨拉乌苏文化、鄂尔多斯青铜文化诞生地,也是世界上蒙古民族礼仪保留最完整的地区。成吉思汗祭祀、鄂尔多斯婚礼展示了蒙古族祭祀文化和婚俗礼仪的神秘和壮美亮丽,为我国民族文化增添了绚丽的色彩。 鄂尔多斯资源富集,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储备基地,拥有各类矿藏50多种,煤炭探明储量1496亿吨,天然气探明储量近8000亿立方米,天然碱、食盐、芒硝、石膏、石灰石、高岭土等资源也极为丰富。 鄂尔多斯交通便捷。京包、包兰铁路围绕周边,大准、准东、东乌铁路横穿东西,包西、包神铁路贯通南北,109、210国道贯穿市域,并与周边的110、107国道相连成网,周边五个大城市的民航机场与鄂尔多斯机场形成便捷的区域航空网络。 鄂尔多斯旅游资源丰富,是内蒙古自治区人文和自然景观最为丰富的地市,具有鲜明的地区民族特色。成吉思汗陵、阿尔寨石窟、秦直道遗迹、响沙湾、世纪珍禽园、沙漠绿洲恩格贝等吸引了国内外众多游客。 鄂尔多斯经济发展迅速。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紧紧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和国家宏观调控的大好机遇,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牢牢把握和谐社会和又好又快发展两大主题,构筑起了以纺织、化工、煤炭、电力、建材、农畜产品加工、药材等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实现了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20xx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150亿元;人均GDP突破了1万美元,居全国333个地级城市第4位。财政收入达到200.8亿元;人均财政收入在全国地级市中列第9位。地区综合实力跃居全国百强城市第28位,在全国200个城市竞争力排名中,鄂尔多斯市增长竞争力、效益竞争力分别名列第一和第三,已经成为全国经济最活跃、特色最鲜明、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前不久,市委、市政府又确立了新的宏伟战略目标:“赶苏州走进全国前列,学鲁尔走向世界一流”。到20xx年,主要经济指标将在20xx年的基础上再翻一番,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水平进一步提升,经济结构优化升级,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经济发展方式根本转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更加完善,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地区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届时,一个更加科学、和谐、精彩的鄂尔多斯将会矗立在祖国西部、呈现在世界面前。 物华天宝邀嘉宾,人杰地灵待高才。勤劳淳朴、诚实守信的鄂尔多斯人民热忱欢迎海内外各界朋友来鄂尔多斯旅游度假、参观考察、投资兴业。我们将以最优良的环境、更优惠的政策和更优质的服务,为各界有识之士提供最广阔的合作领域和最理想的投资平台,共谋发展大业、同创美好未来! 范文二 为做好“寄语市长”、“政府公开电话”、“网络发言人”及“市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答复办理工作,根据扬州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办好扬州市政府公开电话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制定本制度。 一、办理网络 中心主任为第一负责人,总负责所有答复办理工作;分管物业管理方面和老小区综合整治方面领导为直接责任人;行业科为职能处室,指定专人具体负责答复工作。 (一)实行“寄语市长”、“政府公开电话”、“网络发言人”答复办理工作责任制,由行业科具体负责答复办理,经分管物业服务管理方面和老小区综合整治方面领导指导把关后报主任审核。 (二)实行市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答复办理工作责任制。物业服务管理方面的建议和提案,由行业科具体负责答复办理,经分管领导指导把关后,报主任审核签字;老小区综合整治方面的建议和提案,由项目科具体负责答复办理,经分管领导指导把关后,报主任审核签字。 二、办理程序 (一)“寄语市长”、“政府公开电话”、“网络发言人”答复办理程序: 1、受理。综合科接收办理件,并履行登记手续。 2、答复。行业科具体负责答复办理。 3、办结。行业科将经中心主任签字后的答复内容按照规定格式以纸质形式交由综合科,综合科负责做好办结登记,并报送局办公室。 4、归档。办结后的相关材料,行业科及时整理、归档,并注意材料的完整。 (二)“市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答复办理程序,根据市相关规定执行。办结后的相关材料,行业科及时整理、归档,并注意材料的完整。 三、办理时限 (一)“寄语市长”答复办理时限,应在7个工作日内完成; (二)“政府公开电话”答复办理时限,应在7个工作日内完成; (三)“网络发言人”答复办理时限,应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 (四)“市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答复办理时限,应在上级指定工作内完成 (五)对一般性的咨询、求助事项应在3个工作日内办结;对涉及面较广、需查办核实的事项,原则上在5个工作日内办结;对一时难以解决的,应及时履行延期手续,积极、主动采取多种办法,争取早日解决。 ;2023-08-04 00:32:131
扬州蒋王悦来村有拆迁可能吗
暂时没有拆迁的可能。根据扬州市人民政府网,寄语市长页面显示在2022年7月4日回复蒋王悦来村暂无拆迁计划,所以没有拆迁的可能。悦来村,全村总面积3.5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近2707亩。蔬菜种植面积1012亩,其中大棚面积85亩。辖18个村民小组,现有869户,共计人口3812人。2023-08-04 00:32:411
仪征到雄州公交停运没有
今天起,暂停运营 - 通知公告 - 仪征市人民政府10月6日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定于自2022年10月7日起暂时停止99路(仪征——六合雄州)、青东线(青山客运站——六合东沟客运站)公交运营。仪征市人民政府ue63c大家还在搜ue63c仪征99路又停运了仪征99路恢复时间最新消息仪征至雄州是否恢复了2022仪征99路最新消息仪征99路有没有停运仪征32路停运了吗2022仪征到雄州99路公交2022南京到仪征大巴恢复了吗仪征,又停了! - 手机网易网前天08:24接六合区运管所通知,要求仪征市汇成公交公司于2022年11月26日起暂时停止99路(仪征——六合雄州)、青东线(青山客运站——六合东沟客运站)公交...网易新闻ue63c明天起,恢复仪征客运枢纽至六合雄州的公交线路运营7月13日根据市疫情防控指挥部交通管控组的通知,定于2022年7月14日恢复99路(仪征客运枢纽——六合雄州)公交线路运营。pc.96189.comue63c六合疫情严峻!仪征这两条公交线路又停了! - 公交公司 - 客运 - 通知前天07:02接六合区运管所通知,要求仪征市汇成公交公司于2022年11月26日起暂时停止99路(仪征——六合雄州)、青东线(青山客运站——六合东沟客运站)公交...搜狐网ue63c宁仪公共交通暂停营运!10月7日仪征市汇成公交客运有限公司发布,定于自2022年10月7日起暂时停止99路(仪征——六合雄州)、青东...ue6ba真州府ue63c仪征暂停至扬州、镇江、高邮、雄州、东沟等客运班次对部分公交线路运营进行临时调整,现将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一、暂时停止99路(仪征——六合雄州)、青东线(青山客运站——六合东沟客运站)公交...微信公众平台ue63c仪征多处暂停通告!|仪征市|客运站 - 网易订阅11月13日工作,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定于自2022年11月12日起暂时停止99路(仪征——六合雄州)、青东线(青山客运站——六合东沟客运站)公交...网易ue63c仪征到雄州的99路公交何时恢复?官方答复...|仪征|六... - 手机网易网5月14日生命安全,根据市疫情防控指挥部要求,汇成公交于2022年3月14日暂时停止99路(仪征——六合雄州)、青东线(青山客运站——六合东沟客运站)公交...网易新闻ue63c宁仪99路、青东线公交恢复运营!10月26日仪征市汇成公交客运有限公司公告,定于2022年10月26日恢复99路(仪征客运枢纽——六合雄州)、青东线(仪征青山...ue6ba真州府ue63c大家还在搜ue63c仪征99路恢复时间仪征到雄州公交最新时间表2020年仪征公交最新消息2022年客运恢复通知仪征至雄州公交开通了吗雄州到仪征公交最新时间表仪征到南京的公交车开了吗镇江到仪征大巴还通吗南京通报后,仪征暂停去六合雄州和东沟的公交车#最新通报 #抖加一...6月28日南京通报后,仪征暂停去六合雄州和东沟的公交车#最新通报 #抖加一下 - 遇见仪征于20220628发布在抖音,已经收获了17.6w个喜欢,来抖音,记录...www.douyin.comue63c周知!仪征99路等多条公交线路恢复运营 - 客运 - 旅客 - 班线6月2日部统一部署和要求,定于2022年6月2日逐步有序恢复99路(仪征客运枢纽—六合雄州)公交线路...搜狐网ue63c扬州这里暂停!最新情况公布……2021年12月9日仪征至六合雄州公交班线暂停运营 因12月8日南京市鼓楼区确诊1例新冠肺炎阳性患者,鉴于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严峻,为切实做好公共交通疫情防控工作,确...share.96189.comue63c关于仪征到雄州的99路公交,网友建议...|胥浦|车站|区段 - 网易订阅2021年6月16日由于本人经常坐99路公交往返胥浦和雄州,就多次坐车的经历,我想提点建议,希望政府部门能给与回复并解决。 据我所知,99路车的人流量高峰应该主要...网易新闻ue63c「跨市城际线路」「仪征公交POV1」仪征六合城际专线(仪征汽车客运站→六合雄州地铁站)全程前方展望POV(含报站)403次播放ue66a09:04驾驭两万里2020年10月15日ue63c大家还在搜ue63c雄州99路开仪征公交车通吗2021仪征到雄州公交还运行吗南京雄州到仪征公交车仪征到雄州的公交车仪征k29路停运了吗仪征青东线与468路仪征到雄州公交站点今天公交车正常运行吗(仪征—六合雄州)99路公交在胥浦车站停靠了! - 真州府2020年8月27日交通消息 自2020年8月26日起,99路(仪征——六合雄州)公交在胥浦汽车站上下客,天地嘉园...ue6ba真州府ue63c7月14日 仪征恢复99路(仪征客运枢纽六... 来自扬州交通发布 - 微博0评论1点赞2022年07月14日【7月14日 仪征恢复99路(仪征客运枢纽——六合雄州)公交线路运营】#百姓眼中的江苏公交# 为了有序做好疫情防控期间旅客运输保障工作,积极应对企业复工复产,满足旅客出行需求,7月14日起,仪征市恢复微博ue63c寄语市长 - 扬州市人民政府2021年8月22日首先感谢您对仪征市公交客运事业的关心和支持,2021年9月23日恢复了99路(仪征——六合雄州)公交的运营,班次时间不变,班次间隔时间还是30分钟。扬州市人民政府ue63c仪征哪些公交线路停运(4月27日) - 扬州本地宝4月27日自2022年4月27日起,途经仪征的33路、43路公交跨区线路临时停运;途经仪征的79路、83路公...扬州本地宝ue63c大家还在搜ue63c仪征公交公司最新消息公交车恢复运行通知仪征99路最新消息29日2022年公交车恢复时间仪征客运枢纽站官网仪征到雄州公交停运没有最新消息仪征客运枢纽站电话明天公交车恢复通行吗今日起,恢复运营! - 仪征 - 防控 - 客运7月14日指挥部交通管控组的通知,定于2022年7月14日恢复99路(仪征客运枢纽——六合雄州)公交线路...搜狐网ue63c99路、青东路恢复运营 - 通知公告 - 仪征市人民政府2021年9月22日1、2021年9月23日恢复青东线、99路(仪征——六合雄州)公交线路运营。 2、线路运营时间。 99路公交:仪征客运枢纽首班6:00,末班18:30;六合...仪征市人民政府ue63c99路(仪征—六合雄州)公交增加班次了仪征论坛2020年6月24日为方便仪征——六合间居民出行,自6月26日起99路(仪征—六合雄州)公交增加运营班次,仪征汽车站发车时间延长至18:30,六合雄州发车时间增加6:30...bbs.yizheng.gov.cnue63c注意!仪征——雄州99路公交车班次时间有调整|班线|客运 - 网易订阅2021年7月12日7月8日,网友“江南时代”通过相关渠道反映,最近发现仪征雄州班线发车时间有调整,请问能不能...网易新闻2023-08-04 00:32:482
扬州武塘武庄小区什么时候拆迁
扬州武塘武庄小区什么时候拆迁?回答如下:预计明年三月拆迁解决问题的计划清晰合理,问题的网友的认可度高。一起加油,谢谢采纳!2023-08-04 00:32:563
扬州友谊新村何时拆迁
扬州友谊新村不拆迁。扬州寄语市长信箱回复:目前暂未接到友谊新村的拆迁改造相关工作信息,后期有规划将会及时公布。2023-08-04 00:33:031
环卫所长年终工作总结
环卫所长年终工作总结(精选5篇) 时间犹如间隙中的沙一瞬间便消失无踪,很快就到年底了,经过过去一年的努力,我们已然有了很大的进步,如果你仍旧感到迷茫,那么我想你需要暂时停下来好好对过去的工作做个总结了。年终总结可是让你获得升职加薪的机会喔,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环卫所长年终工作总结(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环卫所长年终工作总结1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县委政府提出了“四城同创”的宏伟目标,其中,创建文明卫生城市的目标与我们环境卫生工作密切相关,这对我们环卫工作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XX年度环卫所针对环卫工作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如何进一步强化环卫各项管理工作,从源头抓起,从细节入手,取得了明显成效,现总结汇报如下: 一、完成的主要工作 (一)实现了清扫保洁全覆盖,真正做到了无卫生死角。我们把业州城区茨泉西路、二街、茨泉酒厂小区、西街等39条背街小巷纳入了常规化的清扫保洁范围,解决了城区道路清扫保洁空档和边角死角的问题。 (二)进行了对城郊结合部积压的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的整治工作。一是对城郊结合部长年积存的生活垃圾进行了彻底清理。二是火车站连接线路边违章乱倒的建筑渣土进行了彻底清理。三是配合城管大队对拆除违章乱搭乱建后残留的垃圾进行跟踪现场清理。四是对整治废品收购站违章占用人行道后残留的垃圾进行了清理。 (三)紧紧围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这项重点工作,加大日常清扫保洁、加大冲洒水频率,做到精细作业,不留空挡,不留死角。坚持每天上午10点至11点,下午3点至5点,分别对路面进行洒水作业,按照民意我们增加了对朝阳隧道的洒水,以减轻洞子及路面扬尘污染状况。 (四)实现环卫管理责、能、绩、效的有机结合,在细致周到上狠下功夫,3月,我所对全城破损的垃圾桶进行了更换,在城区主要街道的两旁门店配发的500个垃圾桶已经全部到位并投入使用,为市民提供了方便,也促进了街道的保洁效果。 (五)注重宣传,树立典型,以点带面,促进环卫工人整体素质提高。一线保洁工人王大梅被湖北省住建厅评为首届“湖北十佳城管人”、修理工人聂兴茂被恩施州人民政府评为“十佳环卫工人”,成为了我所所有员工的标杆和学习榜样,大大地激发了所有职工爱岗敬业的热情。 (六)开展“喜迎十八大,争创新业绩”主题实践活动。3月是“学雷锋活动活动月”,为进一步弘扬雷锋精神和志愿服务精神,推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继承和发扬雷锋同志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要求环卫所得每位职工认真履行职责,脚踏实地的干好每一项具体工作,把工作岗位当做学雷锋的大舞台。环卫所投资10000余元,对209国道、建恩路邻城5公里内的河道进行了彻底整治。此次活动,反响强烈,深受市民好评。配合局机关,执法大队,市政园林局去福利院进行慰问、义务清理卫生、为老人服务,让福利院的老人们感受到春天般的温暖。 (七)对建筑渣土的专项整治。我所成立了由李峰任组长的建筑渣土专项治理领导小组,组建了有环卫所渣土办人员、业州城建服务中心人员、综合执法大队人员共同参与的治理工作专班,办公室设在环卫所渣土办,业州城建服务中心人员已经到位。并已经初步制定了《关于业州城区建筑垃圾、渣土专项整治的工作方案》,整治时间为3个月,即4月1日——6月30日。分3个阶段进行。目前,专项整治活动已取得初步成效。 (八)我所相邻的谢平的住房受雨水冲刷而倒塌,灾害发生后,所领导与城管局领导在第一时间,冒雨到谢平家,实地察看灾情,看望了受灾户谢平,并组织全所干部职工为因天灾至使房屋倒塌的谢平捐款7000元。 (九)在“双联双促”活动中,我所与景阳镇马鞍山村结对子,5月23日,我所党员干部到该村实地走访群众,了解村情,力所能及的帮扶村民解决实际困难,并组织党员职工捐款1400元。 (十)加大宣传力度。利用网站、新闻媒体等多种渠道加大城市环境卫生的宣传,4月份开展了“门前四包责任制”活动、签订门前四包协议书、达到改善城市环境的目的,使得深入人心,并得以在广大群众中延续和拓展。 二、下一步的工作重点 我们将继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紧密围绕中心工作,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重点开展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加大硬件设施的投入。对垃圾处理厂二期工程进行申报或者是申报建一个新的垃圾处理场。对化肥厂旁简易的垃圾中转站进行改造,在人民医院院内、星豪广场、县职高等大型单位院内建立新的垃圾中转站,目前,已与各单位初步达成拟建意向协议。 (二)加大环卫作业精细化、规范化。努力打造精品环卫;落实好必要的设备配备、采取常规和专项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加大巡查、督查的力度。 (三)落实好“门前四包”责任制,开展了好先进门店、示范路段、先进队集体评选活动,激励了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召开全体干部职工大会,加强安全生产,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加强督察工作,每段路的清扫保洁质量,每座垃圾池的清运质量,工人着装情况等,做到天天巡查,不放过每段路,每座垃圾池。规范用工程序,规范与所有工人的用工合同的签订。聘请法律顾问,为全所干部职工普及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 环卫所长年终工作总结2 我任环卫所所长14年来,始终以把县城装扮的更加美丽为己任,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精心谋划、锐意进取,使环卫所的面貌发生了很大改变,县城环境整体形象也得到了明显改善,环卫所多次受到上级表彰,连续三年获县文明单位,三次荣获省爱国卫生先进单位,连续六年被省命名为市容环境卫生先进单位,涌现出国家级劳模一名。自己多次受县政府嘉奖、记三等功、二等功,保定市爱国卫生先进工作者、省授予“城市美容师”的光荣称号。 一、顾全大局,勇挑重担,坚定信心,知难而进 环卫工作是个又脏又累的活,由于世俗观念的缘故,常常被一些人看不起,可就是这个不起眼的工作,却涉及到千家万户,与广大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体现着城市精神风貌。近几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环卫工作任务也逐年增加,工作难度也越来越大。目前,县城建成区面积达6.5平方公里,清扫面积由原来的不足4万平方米扩大到现在的日清扫面积83万平方米,日外运垃圾达160余立方米,外运粪便35吨。为提高城市净化水平,经过不断地探索,自行研制了地下隐形垃圾箱,有效地解决了垃圾露天堆放的问题。周围县市纷纷来我县学习经验,推动了环卫工作的发展。2003年“非典”时期,由于各居民区都实行了封闭管理,给垃圾清运工作带来了很多困难,为此,我们一方面加大清整力度,全体干部职工全天候上班,另一方面明确责任,努力做到了垃圾的日产日清,同时加大了公共厕所的消杀力度,圆满完成了环卫任务。 二、精心谋划,严格要求,大胆管理,再创佳绩 工作积极,创造无极限。一名出色的领导干部必须能够做到积腋成塔,提沙成团,不但能够严格管理队伍,而且能够用人性化的管理凝聚人心,焕发整支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原来的环卫所,仅有职工23名,两台拖拉机,房无一间,地无一垄,经过多年来不断努力,环卫所已经发展成占地6.1亩,拥有在册职工187名、机动车17台、三轮车64辆、房屋12间,地面硬化,干净整洁,全体职工团结互助,心齐风正的正规化队伍。面对繁重的环卫工作,我们实行定职定责,分片包干,有偿服务,对街道清扫保洁进行公开竞争拍卖,实行定时定点的垃圾清运等措施,增加了职工的责任感和工作透明度。在内部管理上坚持严管厚爱,注重把人性化管理输入其中,谁家有个大事小情,主动关心,热情帮助,环卫所一位临时工家中失火,带头捐款2000元,送到失火职工家中,保证了职工度过了难关。原来的县城卫生由于多家管理,弊端很多,形成了许多卫生死角,有些地方垃圾堆积如山,严重影响了县城的形象和居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为彻底解决这一问题,自己积极协调有关部门,清退了所有私自雇用的垃圾倒运人员,同时将保清路和农贸市场的卫生管理工作也接管了过来。全部按照统一倾倒、统一清运、统一收费管理,从而避免了垃圾搬家,二次清运的现象,全部做到了日产日清,全天保洁,彻底改变了县城脏乱差的状况。 三、牢记宗旨,心系居民,甘愿奉献,虽苦也甜 作为一名党员,要时刻把党的宗旨落实在工作上、行动上,这些年来,自己以所为家,星期天、节假日作为无私奉献日,亲自动手修理清运车累计节支10多万元,从未领过加班费。20XX年冬天连续几场大雪,给广大居民的出行带来了很大困难,为及时清除冰雪,我带领全所人员,出动所有车辆,连续9个昼夜不停奋战,饿了在街头吃两个火烧,困了倒在车上打个盹,哪里任务重、困难大,自己就盯在哪里,以最快的速度清除了县城主次干道的冰雪。此外,居民和企业单位有事找到环卫所,总是力所能及的给予最大的帮助。有一年秋天,离县城20多公里的付庄毛纺厂厕所8年未掏,找到所里后,我立即组织4名工人赶去,整整干了一天,共掏运16车,解决了企业的老大难问题。 四、锐意改革,大胆创新,内引外联,负重奋进 在搞好日常工作的同时,针对几年来工作的难点问题,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通过广泛学习和大量的调研,研制成功了地下隐形垃圾箱,又自己动手制造了200多个新型果皮箱,垃圾箱、果皮箱的使用,极大地改变了县城形象,完善了城市功能,并且自制的垃圾箱还推广到高碑店、徐水等县市,在同行业中树立了良好形象,为解决环卫设备陈旧、经费紧张的矛盾,协调各种关系,从市局争取垃圾自卸车两台、铲车1台、推土机1台、洒水车1辆,建房资金5万元,累计折合资金50多万元。为改进环卫工作管理机制,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借鉴外地经验,在全市率先推行街道清扫保洁权的竞争拍卖机制,取得成功经验后,大范围普及,降低了运行成本,节约了资金。 把县城装扮的更加干净、整洁、美丽是我们的职责,“宁愿一人脏累、换来万家洁净”是我们的精神,推进环卫事业的不断发展是我们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行动和体现,我们将以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坚持科学发展的理念,创新思路、创新举措,加大工作力度,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为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多做贡献。 环卫所长年终工作总结3 一年来,我所在镇党委、政府的直接领导及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创建文明卫生城镇这个中心,明确工作目标,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大工作力度,以务实创新、加强自身建设为基础,争创一流工作为目标,充分调动环卫队伍的工作积极性,克服一切困难,为维护xxx镇区环境卫生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环境卫生面貌焕然一新。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20xx年的主要工作 1、加强日常清扫保洁力度,提升环境卫生总体水平。 我所担负着镇区主次干道52.3132万平方米面积的清扫保洁任务,每天早上4点至下午5点对全镇所有主次干道进行清扫保洁,要求做到道路清扫保洁无果皮、纸屑、树叶等;垃圾桶周围无垃圾杂物;人行道、边沟墙角保持整洁。环卫督察小组全天侯监督检查全城清扫保洁质量,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全城清扫保洁质量达标。由于镇区不断规划扩大,我所83名职工全部充实在一线工作,加强镇区主次干道清扫保洁力量。20xx年里,我镇环境卫生面貌取得有效改善,得到市民的较好评价。 2、积极做好创建文明卫生城镇工作,加大集中整治力度。 作为创建文明卫生城镇工作的排头兵,积极响应镇党委、政府的号召,通过开展车辆定点收集沿街店家及单位的垃圾,并安排专人对沿街所有沿街店家及单位进行通知,督促和检查。遇有履教不改,严重违反市容环境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的现象,我所与镇行政执法中队密切合作,坚决予以处理。通过一段时间的治理,乱倒垃圾、 乱泼污水现象得到有效控制。环卫所全体干部职工经常放弃节假日,充分发挥市容环境卫生整治主力军作用,广大职工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拼搏精神,齐心协力打好整治工作的每一仗,清理卫生死角80余处,清理各类垃圾120余车次,达700多吨,使我镇环境卫生面貌焕然一新,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 3、不断改善一线职工的工资福利待遇。 20xx年里,在日常管理经费紧张的情况下,遇法定节假日,能拿出部分资金改善一线职工的福利水平。为一线环卫工人发放慰问品,所里在年底都对特困职工发放补助金,职工遇特殊情况的,所领导都慰问。通过不断改善工资福利待遇水平,一线职工情绪不稳定,缺工难招人的现象得到有效改观。 4、积极争取各项资金,加大镇区环卫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今年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新购扫地车2辆,用于工业园区主次干道的清扫任务,极大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5、做好垃圾清运工作,确保垃圾日产日清,不产生二次污染。环卫所每月运输处理各类垃圾1100余吨,不论刮风下雨,环卫车队每天早上7点上班,晚上5点半下班,从不间断。夏季和节假日里,由于垃圾量加大,车队人员加班加点,确保垃圾安全及时运输处理。运输过程中,严格要求,从严处理抛撒滴漏现象,坚决杜绝二次污染。 6、加强公厕管理。 环卫所负责管理着全镇的11座公厕,每天由专人对公厕进行保洁,定期灭蝇、消毒,及时抽粪,确保公厕不满溢,在小事当中,为镇区的环境卫生面貌增放光彩。 7、做好建筑垃圾的管理工作。 今年我镇城市建设项目增多,给建筑垃圾管理带来不便。我们平时积极加强巡查工作,发现无主垃圾达40余起,达200多吨,对于无主建筑垃圾,督察组每天对全镇进行巡查,发现一处,清理一处,全年共清理建筑垃圾120多车次,达700多吨。 8、重视安全教育,确保安全生产。 (1)不断加强一线职工的安全生产教育,并配发警示背心、帽子,确保工作期间人身安全。并与相关责任人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加强管理。 (2)组织车队驾驶员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定期考核。不合格的坚决调离驾驶岗位,确保垃圾运输工作安全、文明,维护公私财产和人身安全。 9、加大生活垃圾处理费的征收力度。 垃圾处理费征收工作由于牵涉人数多,工作难度大,一直是一个难题。今年一方面组织精干力量,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0、做好上级领导部门安排的各项工作。 (1)做好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改善居民工作生活条件,迎接上级领导来我镇检查指导工作。一年来,按上级部门安排,积极主动做好镇区清扫保洁工作,迎接上级领导视察20余次。圆满完成上级布置的各项任务 (2)做好群众来电、来访工作。今年共接群众反映问题20余件,我们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只要群众反映,我们不论份内份外,在人民群众中获得较好评价。 (4)为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改善我镇环境卫生状况,环卫所新购置了1900个环保型垃圾桶,组织车辆送货上门,积极推广生活垃圾机械化收集。 二、主要做法 1、严格要求,切实搞好环境卫生工作。 日常工作中,加强管理,制定一整套的管理制度和考核办法,定期组织机关人员对所属部门的工作进行检查考核,发现问题,限期改正,对改正不到位的,给责任人一定处罚,保证镇区的环境卫生水平不断提高。 2、提高队伍整体素质。 不断加大对全体干部职工的素质教育,提出“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净”的环卫宗旨,要求全所职工争做名符其实的城市美容师。 3、加大宣传力度,抓好门前三包,营造一个全民争当文明好市民的良好氛围。 我们决心在20xx年里,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充分发扬“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净”的环卫精神,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切实抓好xxx环境卫生工作,努力建设一支思想好、拉得出、打得赢的.环卫队伍。 环卫所长年终工作总结4 x月份,我处进一步加强考评工作,切实抓好垃圾清运工作和公厕、垃圾站管理工作,着力抓次干道及小街不巷清扫保洁的监管,全区环境卫生工作得到平衡发展。现将本月工作简单总结如下: 一、加强考评,促进全区环境卫生质量提高 为全面提升全区道路环境卫生质量,我处进一步强化考评工作。 一是加强主干道的普扫考评。处考评办每天早上7:00—8:00对普扫完成质量,进行不定期的抽查,如发现普扫没达到要求,按照考评标准和扣款原则对清扫保洁公司进行罚款。由于普扫到位,主干道的清扫保洁作业水平整体提高。 二是强化考评结果的运用。环卫处针对主干道清扫保洁人员缺岗、不作为、作业效果不理想等现象,加大考评力度,严格按照考评标准进行扣分扣款,并要求公司根据考评结果层层追究责任,按照5%、20%、50%的标准分别对业务员、班长、清扫工进行处罚。同时,区环卫处将所扣款项全额返回给清扫保洁公司,要求公司根据处、公司考评结果对工作表现突出的员工进行奖励,实现奖勤罚懒、奖优罚劣目标。通过完善考评制度,实行奖罚兑现,进一步增强了员工的责任心,极大地调动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三是加强对次干道及小街小巷环境卫生的监管。处考评办每天分早、晚两个时段对合泰路、文化路、东湖路、石宋路、月塘南路、新荷东路、新荷西路、桂花路、中南市场路、大坪路、祁阳路等路段及小街小巷进行巡查,详实记录清扫保洁人员在岗情况和路段卫生状况。考评过程中,区环卫处将清扫保洁工作中比较突出的问题,及时反馈给各街道办事处及其所管辖的清扫保洁公司,要求及时整改。考评之后,区环卫处将每天的考评记录进行整理,出具专题报告,以便于科学评判次干道及小街小巷的清扫保洁工作。 二、强化管理,确保公厕、垃圾站管理到位 为提高公厕、垃圾站管理水平,我处进一步加强公厕、垃圾站的管理。一是加强对值守人员的教育。我处每月组织值守人员召开一次业务分析会,学习单位的规章制度,学习设备的操作规范,学习公厕、垃圾站管理的业务知识,不断提高了值守人员的整体素质。二是加大对公厕、垃圾站的巡查力度,处要求公厕、垃圾站的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每周对所有公厕、垃圾站巡查两次以上,指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三是加大考评力度。处考评办增加对公厕、垃圾站的考评次数,对问题较多的公厕、垃圾站进行重点考评,考评结果与绩效工资挂钩。通过加强管理,增强了值守人员的工作责任心,主动性,有效的提高了公厕、垃圾站的管理水平。四是加强设备、设施的保养工作。环卫处定期派专人指导公厕、垃圾站的值守人员对设备、设施进行检查、保养,有效的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年限,减少了设施维修费用。 三、优化服务,提高垃圾清运效率 为确保垃圾清运及时,环卫处加强内部管理,不断改进工作方法。一是强化服务意识。我处要求清运公司树立优质服务意识,加强与各垃圾站点值守人员的联系,及时了解各站点垃圾收集情况,提前安排好司机和车辆,做到合理调度,科学安排。二是加强教育,提高员工素质。汽车队每周组织司机、维修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学习车辆维护、保养知识,强化安全意识。三是加强车辆保养。汽车队以“重保养少维修”为原则,及时对车辆进行日检、日查,按时对车辆进行保养。通过加强车辆的保养,有效地减少了车辆“大毛病”,增加了出车率,提高了垃圾清运效率。 环卫所长年终工作总结5 xxxx年业务科全体同志在环卫办主任室的正确领导下,在各所、队、物业公司的积极协助下。圆满地完成了上级领导安排的任务,全力做好了多次重大活动的卫生保洁保障工作。虽然在市场化保洁管理和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工作中也取得了一点点成绩,但这与各位领导的正确指导和关心是分不开的,现将业务科全年工作向各位领导作如下汇报,如有不对,还请指正。 一、全力以赴完成各项检查环卫保障任务 在今年六月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中,业务科能精心准备超前预测,全方位地对维扬区内各主次干道进行全面摸底,对不达标及可能不达标的路段进行彻底整治,共清洗道路数条,清洗油迹十多处,同时在各所队和各物业公司的协助下,加班加点在维扬区十多条主干道新装、更换了400余只木制果壳箱,对辖区内次干道将所有损坏的果壳箱进行修理维护;在主次干道两侧投放、更换800多只新垃圾桶;对辖区范围内所有垃圾房进行维修、出新,并新建垃圾房33座;清理8条主干道,4条次干道口香糖痕迹,约10万平方米。在这几项工作中业务科全体人员既是指导员也做战斗员,克服种种困难,不计时间不求报酬,体现环卫人无私奉献的精神。 二、基础设施建设 今年公共厕所改造任务在年初就紧锣密鼓进行,上半年就将念泗一村、芦柴摊、邵庄、春竹苑、新庄五座公厕进行了升级改造,并增加了无障碍设施。下半年,又将平山堂脚下原区政府产权的工程进行了全面升级改建。在为民办实事方面,应马庄周边群众要求,我们将原邗江交通机械厂一遗留的厕所进行原地新建,使得周边群众有了一个整洁的如厕地点,当地群众与社区万分感激并送旌旗一面。长征西路厕所根据规划要求拆除,当地政协委员及群众多次进行政协提案,我办通过多方面努力,克服种种困难,终于在原址重建,确实地解决了当地居民的实际困难,为此当地社区居民送旌旗一面,并在媒体进行宣传表扬。 石油山庄、鸿福二村两座中转站已改建成功,目前已投入使用。山水锦城、运河北路中转站各项设备已招标完成,即将投入使用。 三、抓好市场化道路管理 始终把道路保洁督查、考核工作作为工作重点,不管刮风下雨,督检人员都能坚持上路认真巡查,对不达标的路段,迅速有效地处置,并作记录,作为每月考核的依据,不徇私情,特别是区划调整过程中业务科,能够按照环卫办领导的要求,工作不松懈,督查力度不变小,保洁质量不下降,在乡(镇)道路纳入市场化保洁时,业务科积极主动地协助甘泉镇做好前期文件资料准备,使该镇市场化道路保洁工作顺利展开。 四、业务管理水平逐步提高 业务科每月制定周密的工作计划,并将计划个个落实到位,对计划中的每一项工作都要做精心记录,有据可查。 有计划的每月召开科、所督检人员业务工作会议,提高督检业务管理水平和突发事件处置能力。 对寄语市长及上级来电来文、政协提案,业务科都能积极认真处理,准确回复,领导和群众满意率达100%,数字化案卷处置及时高效,处置率100%。 GPS平台每天对车辆运行路线、趟次、油耗进行统计核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与车队通报并督促整改。 今年收费组工作任务比较重,在人员少的情况下,完成了收费指标,并且有10万元的超额。 业务科在xxxx年的工作中,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领导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在20XX年的工作中,业务科将认真完成主任室布置的各项工作,努力保障各项大型活动的市容环境,督促环卫基础设施建设任务的完成进度,严格做好道路市场化、小街巷市场化保洁的督查工作,加强对垃圾中转站、公厕、垃圾房(池)等的督查,一如既往的不怕吃苦,不怕累,将环卫办的各项业务工作做好做细,谢谢大家。 ;2023-08-04 00:33:101
为何在扬州寄语市长发表的留言找不到?
是找不到,不光你,所有发表的留言都必须经过网站管理员核实后才能看到的。未通过核实的留言是不会出现的,毕竟你的留言是给市长的。2023-08-04 00:33:246
关于扬州变化的作文?
、经济状况 2006年是“十一五”发展的开局之年。我们在中共扬州市委的领导下,依靠和带领全市人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两个率先”和“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扬州”的目标,解放思想,真抓实干,在跨越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上迈出新步伐,全面完成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实现了“十一五”时期的良好开局。 1.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全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元,达1100亿元,同比增长15.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4000元。财政总收入158亿元,增长35%,其中,一般预算收入63亿元,增长27.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33亿元,增长30.1%。 工业经济提速增效。牢固确立“工业强则扬州强”的观念,“双创”和“三重”工作深入开展。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1892亿元,增长31.4%;实现增加值500亿元、销售1806亿元、利税155亿元,分别增长21.3%、32.3%和51%。亏损企业数、亏损总额全面下降。八大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77.8%。规模以上和亿元以上企业数分别比上年增加207个和91个。全年完成工业投入361亿元,增长43.3%。实施亿元以上项目105个,比上年增加44个。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408亿元,增长39.6%。创成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43家、国家级重点新产品和省级高新技术产品149个。新增中国驰名商标1个、中国名牌产品5个、国家免检产品12个。全市建筑企业完成施工总产值550亿元、增加值120亿元,分别增长25.5%和24.8%。荣获“鲁班奖”6个。 农业农村经济平稳增长。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实现农业增加值94亿元,增长5.1%。粮食丰产丰收,总产达245万吨。新增高效农业面积19.3万亩、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基地65万亩、“三品”品牌92个。“菜篮子工程”建设取得新成效。扬州鹅、高邮鸭、邵伯鸡获国家级品种认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势头良好。建成全面小康村120个。新、改建农村公路680多公里,行政村等级公路通达率100%。南水北调三阳河潼河宝应站等一批重点水利工程和灌区改造工程相继建成,战胜了里下河地区严重雨涝灾害。土地复垦开发整理力度加大,实现了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农业科研、综合开发、粮食流通、农机、气象等工作又有新进展。 服务业加快发展。强化规划引导、政策扶持和机制创新,服务业发展跃上新平台。实现增加值385亿元,增长15.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6亿元,增长16%。扬州石化、公铁水、港口等重点物流园区规划通过评审,石化物流园区码头、仓储等项目开工建设。全市港口货物吞吐量5014万吨,增长8.2%。信息服务业实现销售收入41亿元,增长15%。传统特色商贸业持续发展,6家企业获“中华老字号”称号,“扬州师傅”品牌建设得到加强。农村“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进展顺利。全年接待境内外游客134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32亿元,分别增长18.4%和25.9%。房地产业稳定健康发展,全年开发投资83.4亿元,商品房销售面积385万平方米,分别增长14.1%和10.6%。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分别比年初增加133亿元和84亿元。中介、会展和社区服务业等行业发展势头良好。 2.沿江沿河加快开发,对外开放取得成效。 基础设施建设强势推进。沿江高等级公路全面建成通车,扬州二电厂二期扩建工程3号机组并网发电,水电气热等配套设施更加完善。编制了沿河开发总体规划。安大公路三垛以南段贯通,先导段建成通车。各开发园区、乡镇工业集中区建设步伐加快。“八区二园”注册外资实际到账和外贸出口分别占全市的81.9%和84.2%。新增省级开发区3个。扬州出口加工区顺利通过国家验收,正式封关运行。 招商引资力度加大。成功举办2006“烟花三月”国际经贸旅游节,赴欧美、日韩、东南亚和港台、京深沪杭等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招商推介活动,有效拓展了客商源、信息源、项目源。围绕项目落地和投产达效,加强配套服务、跟踪督查,提高招商项目成功率。全年注册外资实际到账7.61亿美元,增长44.7%。新批1000万美元以上项目75个。新增民资注册资本215亿元,增长30%。实现外贸出口23.6亿美元,增长23.9%,其中机电产品出口占48%。完成外经营业额1.25亿美元,增长20%。 县域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全市县域经济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67亿元;完成财政收入85.7亿元,增长28.3%。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县域三次产业比例由2005年的13.4:56.2:30.4调整为11.7:58.1:30.2。特色产业集聚效应初步显现,已逐步形成石油化工、汽车及零部件、船舶制造、电工电器、服装加工等主导产业,产值占全市规模工业产值的比重达70%。 3.城乡建设步伐加快,人居环境显著改善。 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取得新突破。全面推进城乡规划全覆盖,着手编制扬州市“一体两翼”概念性城市总体规划,完成了广陵新城(河东分区)、东南分区等5个分区规划和城市绿地系统等专项规划,编制了开发区中心片区等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了13个乡镇和76个村庄建设规划。加大城市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市区完成城市建设投资72亿元。建成开发路、解放南路、黄金坝北路、三湾大桥等工程,开工建设文昌大桥、渡江南路延伸工程,完成古运河五台山大桥至徐凝门桥段环境整治和景观提升工程。古城保护深入推进,修复卢氏盐商住宅,建成康山文化园一期工程。翻建40条街巷。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和新城西区建设步伐加快。新建各类绿地127万平方米。实施天然气置换工程,6万户居民用上天然气。新建垃圾中转场5座。新建、改造公厕18座。新增公交车105辆、公交线路7条。建成数字化城管新平台,首创全国中等城市数字化城管新模式。 节约型社会和生态市建设力度加大。制定出台了《加快发展节约型城市的意见》和《生态市建设行动计划(2006-2010)》。通过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复查。完成县乡河道疏浚、村庄河塘整治和村庄绿化等年度任务,全市创成3个省级环境优美乡镇。市区完成汤汪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建设,各县(市)都建成了污水处理厂,仪征、江都建成了符合国家标准的垃圾填埋场。市开发区生态工业示范园区规划通过国家级评审。我市被确定为全省循环经济试点市。132家清洁生产试点企业通过审核。开展了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整顿专项行动,以及南水北调东线源头、重点化工企业等环境风险排查和整治工作。全市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8%,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3.8%和3.2%。 经过全体市民的共同努力,该市以在古城保护和人居环境改善方面的突出成绩,荣获2006年度中国唯一的“联合国人居奖”。 4.体制改革全面深化,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 国有集体企业改革向纵深发展。推进市直工业管理体制改革工作,整合重组金茂化工医药集团、亚星汽车集团、工艺美术集团和工业资产经营管理公司。基本完成市直生产经营型事业单位改革。市政公用事业改革取得进展,完成市燃气总公司合资合作和企业改制。顺利完成联环药业、扬农化工股权分置改革工作。国有资产监管体制不断完善。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 农村综合改革稳步推进。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继续减轻农民负担。贯彻落实“一免三补”等政策,共兑现补贴资金1.56亿元。全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进一步发展。深化乡镇农技服务体系改革,逐步完善农经“一站式”窗口服务。加强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和规范化建设,村务公开继续扩大。 财税、金融和投融资体制等改革不断深化。实施依法治税和社会综合治税,进一步加强税收精细化征管。启动非税收入管理制度改革,继续深化部门预算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制定出台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和代建制管理办法。成立中小企业担保中心。设立了创业投资引导基金。 5.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全市组织实施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418项。落实省级以上火炬、星火计划项目103项。宝胜科创、三星电梯等12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火炬计划扬州汽车及零部件特色产业基地获得科技部批准。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步伐加快,一批信息化项目建成投入使用。与中科院合作共建应用技术研发与产业化中心。与南京大学签订了市校全面合作协议。人才要素有效集聚,全年引进各类人才9500人。全社会知识产权意识明显增强。 教育事业加快发展。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保持100%,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87.6%。素质教育进一步推进,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农村办学条件继续改善。新创建9所星级高中、16所省示范初中和省实验小学,扬州中学西区校建成招生。大力发展中高等职业教育,当年招生4.4万人。扬子津科教园区全面投入使用。 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持续发展。制定了《扬州文化博览城建设规划纲要》,新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扬剧等7个项目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新增“中国工艺美术大师”3名,新评“扬州市工艺美术大师”47名。有线电视入户率达73.5%,有线电视数字化改造工作有序推进。全市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和公共卫生信息网络体系基本建立。城乡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率分别达78%和40%。新增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3万户。完成了苏北医院医技楼和市妇幼保健院一期工程建设。全市33个乡镇561个村建成体育健身工程。参加省第十六届运动会,金牌总数和团体总分均获第7名。承办了国际田联竞走挑战赛、鉴真国际马拉松赛等赛事。高邮、仪征、广陵被命名为全省人口计生工作示范市(区)。宝应被评为全国计生优质服务先进县。外事、侨务、台湾事务和统计、档案、方志等工作取得新成绩。我市社会发展总水平列全省第五位。 6. 关注民生工作不断加强,人民生活继续改善。 统筹城乡就业取得积极进展。鼓励全民创业,全市新发展私营企业8077家、个体工商户27627户。认真落实就业再就业各项措施,全年采集就业岗位13.1万个,净增就业7.4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1%。培训下岗失业人员4.7万人、农村劳动力7.9万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8.4万人。 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全市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扩面续保10.8万人,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全部实现社会化发放,两次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发放标准。农村养老保险进一步完善。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稳步实施。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66.4万人。基本解决了破产困难企业7.8万人的医保问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口覆盖率达91%。市区“慈济”医院、“慈济”窗口共为7万人次减免医药费610万元。2.7万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城乡符合低保条件的人员应保尽保,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率达47.2%。灾民生活保障、残疾人帮扶工作得到有效落实。新一轮帮扶经济薄弱村和贫困户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 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4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813元,分别增长13.8%和11.5%。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城郊又有6个乡镇、30万居民享受区域集中供水。市区建成30万平方米限价商品房,262户低收入家庭领到购房补贴,多层次住房供应体系逐步健全。 7. 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不断深入。 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深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积极推进“城市文明建设行动计划”,广泛开展“八荣八耻”教育、“百万市民学礼仪”和窗口行业、服务部门共铸诚信等活动,评选了百名好市民和十佳新人新事,市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关心下一代、老龄工作取得新进展。双拥、国防教育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工作得到加强,国防(军事)园区启动建设。 民主法制建设不断深入。依法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工作监督、法律监督,接受市政协的民主监督,积极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社会各界意见。认真落实市人大的决议、决定,办理市人大代表建议294件、市政协提案374件,解决落实率进一步提高。加强社区建设和村民自治。实施“五五”普法,广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逐步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安扬州”、“法治扬州”建设深入推进。重视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相关控制指标全面下降。认真做好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工作,积极化解人民内部矛盾。民族、宗教工作取得新进步。 政府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坚持依法行政,不断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市直部门的行政许可职能归并工作取得明显进展,市级公布保留的行政许可事项实行集中办理。出台了《政府信息公开暂行办法》,开展了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试点。政府公开电话和“寄语市长”回复率、办结率稳步提高。市区为民办实事事项基本完成。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新成效。 二、对外开放 新中国成立后,扬州的对外贸易有了新的发展。1958年扬州成立了扬州市对外贸易公司。1976年国家批准扬州为全国首批十大出口商品基地之一。特别是1978年以来,在"改革、开放"方针的指引下,扬州的对外贸易得到了迅速发展。2001年底,全市共有获得国家外经贸部批准享有进出口经营权的外贸流通企业20家,自营生产企业179家,三资企业480家;直接从事对外贸易的各类人员5000多人。2001年全市各类外贸企业共完成进出口额123222万美元,其中出口66377万美元,进口56845万美元,出口商品的品种由1978年的8大类245个,发展到现在的纺织、丝绸、轻工、工艺、五金、机械、设备、电子、化工、医药、粮油、土产、畜产、汽车及配件等门类较为齐全的14大类500多个品种,远销141个国家和地区。近年来,我市外贸大力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努力扩大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产品的出口规模,2001年,全市机电产品出口比重达34.9%,工业制成品的比重已由1978年的49%上升到95%。部分低中档、单一化的品种也逐步向中高档、系列化转变,玩具、集装箱、鞋类、罐头、服装、猪鬃及制品、工具、船舶、医药和化工中间体等在全省乃至全国占有一定地位,深受客商青睐。 为适应WTO的各项运行规则,抓住新的外贸发展机遇,该市已相继成立了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扬州支会、中国国际商会扬州商会、扬州市对外经贸企业协会及扬州市国际货运代理协会,健全了扬州海关、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局、外汇管理局、海事局以及税收、保险等专业涉外机构;所有专业银行均开办了国际结算业务;扬州港已被列为国家一类开放港口,可直接停靠万吨级货轮;沪宁高速、京沪高速的开通便捷了我市的外贸运输和各类商务活动;即将建成的润扬长江公路大桥和沿江高等级公路等将极大地改变我市的交通运输状况和投资环境,使我市的区位优势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近年来,该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开发开放战略,抢抓机遇,攻坚克难,外向型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三、交通运输 交通现状: 目前扬州的对外交通主要有公路、铁路、水运等方式。沪宁高速公路、宁通高速公路在扬州境内交汇,扬溧高速公路经润扬长江公路大桥直通苏南,扬州已实现环城贯通高速公路,此外,沿江高等级公路、安大公路、淮江公路、盐金公路、仪扬公路等国省干线公路构筑起400公里的“市域环路”。宁启铁路横穿扬州境内,已开通扬州至北京、上海、武汉、西安、广州等客货运线路。京杭大运河与长江在扬州南部汇流,构成市域航道主骨,全市共有航道184条,盐邵线、古运河、三阳河等纵贯南北,高东线、新通扬运河、仪扬河、盐宝线等横穿东西,构筑了“三纵四横”的内河主航道网。扬州港口布局为“一港三区”,主港区六圩港区是国家一类开放口岸,江都港区、仪征港区分列两翼。 扬州交通规划: 规划至2020年,扬州市高速公路形成以扬州市区(含江都市区)为中心的“一环七射”高速路网:一环——宁通高速公路江扬段(含扬州南绕城高速公路)+京沪高速公路砖桥至丁伙段+扬州西北绕城高速公路;七射——宁通高速公路宁扬段、扬天高速公路、京沪高速公路、扬泰高速公路、宁通高速公路、京沪高速公路南延段、润扬长江公路大桥及其北接线。国省干线规划建设以宁通高速、京沪高速为为主骨架的“五纵四横”的国省干线公路网。“五横”:S331盐金国防公路、S332界临沙公路、S333高兴东—邮仪公路、G328国道、S336江平公路;“四纵”:S233河宜大公路、G010同三国道(京沪高速)、S237淮江公路、S244扬天公路、S243扬瓜公路。地方干线公路将形成“六横七纵六联”路网结构:“六横”:泾(河)安(丰)公路、沿(河)广(洋湖)公路、车(逻)樊(川)公路、邵(伯)吴(堡)公路、扬(州)治(山)公路、沿江公路;“七纵”:嘶(马)华(阳)公路、安(丰)大(桥)公路、泰(安)李(典)公路、扬(州)菱(塘)公路、扬(州)六(圩)公路、仪(征)圩(十二圩)公路、十(五里墩)月(塘)公路;“六联”:城水、范柳、澄营、马横、七麾、扬霍。农村公路建设同步推进:使县—乡公路达二级以上标准,乡—乡公路达三级以上标准,乡—村公路达四级以上标准。 规划至2020年,市域航道形成以京杭运河(二级)和高东线(三级)为主骨架的“四纵四横”干线航道网。“四横”:高东线、盐宝线、新通扬运河、仪扬河;“四纵”:京杭运河、三阳河、盐邵线、芒稻河。 按照扬州港“一港三区”的发展规划,到2015年,全市拥有100吨以上生产性泊位387个,具备吞吐能力近2亿吨,其中沿江拥有万吨级以上泊位34个(10万吨级泊位5个),千吨级泊位18个,具备吞吐能力近1.3亿吨。 铁路方面规划建设淮(安)扬(州)镇(江)铁路,结合京沪高速铁路南延工程、长三角城际轻轨项目,力争建成五峰山公铁两用大桥。 与邻近城市共建苏中机场,在高速公路、铁路、干线公路和港口的配合下,将扬州建成江北地区的重要航空枢纽港。 1.不要宏观写整个扬州所有,可以写绿化、市民生活丰富程度、扬州的某处变化,以此来影射扬州的变化 2.文章得分层次,这个是必须的,特别是写这种文章,没个结构概念很容易写着写着就变成流水账,有形无神。 最后希望你能写一篇好文章~2023-08-04 00:33:412
扬州市长热线服务的地址在哪边呢
中国扬州寄语市长的网址是:http://jysz.yangzhou.gov.cn/,希望对您有所帮助。2023-08-04 00:33:582
连淮扬镇高铁扬州段什么时候拆迁
请向市规划局 http://bbs.yznews.com.cn/forum.php?mod=forumdisplay&fid=368 垂询2023-08-04 00:34:161
扬州裴庄新村会拆吗
不会。双桥街道的宰庄小区是二十几年前的拆迁安置小区,没有物业管理服务。道路狭窄,年久失修,没有规划合理的停车位。大部分居民在自家门口种地施肥,养殖家禽,导致整体环境卫生情况较差。希望有关部门可以对这个老小区进行整治。还有居民咨询:广陵区沙头镇三星村小圩有没有拆迁计划?裴庄新村今年或明年有纳入拆迁或危房改造的计划之中吗......最新!这些小区到底拆不拆迁,扬州市长信箱给了确切回复!东南新城化工新村小区:9月14日市民咨询:8.2号回复化工新村在七里河二期拆迁计划内,头条新闻都说了30年老小区确定拆迁,9.13号又回复占无拆迁计划。拆我们就等,不拆,就问什么时候改造。寄语市长信箱9月17日最新回复:经了解,该地块暂无拆迁计划。一、现场曝光!扬州这个地方要新建一所幼儿园和小学,靠着你家吗?近些年来,扬州二城的发展越来越受重视,商业层出不穷,住宅如雨后春笋一般,各方面配套也在逐步补齐。最近,又有消息传出,二城核心位置正有学校在规划中。二、新面貌!扬州南区这个老牌公园终于改造完成了!瓜洲要建文旅小镇的消息不胫而走,消息一出,很多市民纷纷支持!这不,改造已经初见成效啦!三、扬州又有两个区域即将拆迁!拆迁范围....近日,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发布了《关于公布新村组何庄组地块改造项目拆迁报名的房屋征收(拆迁)评估机构名单的通知》,可以看到共有15家符合条件的机构被选出。2023-08-04 00:34:301
扬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内设机构
根据上述职责,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设22个职能处室,均为正科级建制。(一)办公室负责局机关日常政务工作;负责机关文电、机要、会务、文秘、值班、信息宣传、档案、政务(政府信息)公开、年鉴(地方志)、安全保密和后勤保障工作;负责局各类资产管理;负责局长办公会、季度工作分析会等行政会议的记录及纪要工作;负责本局重点工作、行政重要事项、领导批示事项和政府民生工程的协调、督办工作;负责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工作。(二)政策法规处(挂“行政办事服务处”牌子)负责统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依法行政工作;牵头负责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调研工作;负责拟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地方性政策;负责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政策的宣传、培训和新闻发布工作;组织开展相关政策动态的收集和综合研究工作;组织重大政策的评估工作,协调有关政策研究的专家咨询工作;承担机关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核工作;承担本局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和相关法律事务工作;负责本系统普法工作;负责指导局相关学会、协会等社团工作;负责本局行政审批及驻市行政服务中心窗口管理工作。(三)规划财务和基金监督处牵头拟订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并督促实施;组织协调局系统重大项目的立项申报、实施调度和项目管理;负责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方面的统计及综合分析工作;综合协调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科技和信息化建设工作;承担编制本部门财务预决算草案工作;负责本局及下属单位的财务和政府采购管理工作;拟订重大转移支付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审核下达资金分配方案;负责下属单位财务预决算审核;负责机关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和标准的申报工作;负责组织编制全市社会保险基金预决算草案,监督实施全市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拟订全市社会保障基金财务管理制度和社会保险基金监督制度,依法监督社会保险及其补充保险基金的征缴、支付、管理和运营;建立并管理社会保险基金监督信息和举报系统,受理投诉举报,组织查处相关案件;负责社会保险及其补充保险运营机构资格认定并实施监督;监督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及社会保险基金使用单位执行社会保险政策、国家财务会计制度情况;承担市社会保险基金监督委员会办公室的具体工作。(四)就业促进处(挂“失业保险处”牌子)拟订全市促进城乡统筹就业的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拟订促进就业、鼓励创业的政策并组织实施;拟订人力资源市场发展政策、规划和管理办法并组织实施;指导和监督全市职业中介机构的管理,规范职业中介的信息管理和发布工作;承担人力资源市场统计工作;完善公共就业服务政策和体系,指导和规范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管理;牵头拟订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拟订就业援助和特殊群体统筹就业的政策并指导实施;拟订国(境)外人员(不含专家)来本市就业政策并指导实施;参与拟订就业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并指导实施;拟订失业保险政策、规划和失业保险基金管理办法,做好失业统计工作;负责审核关闭破产企业职工安置方案,牵头协调处理职工安置、就业帮扶及再就业工作。(五)人力资源配置处拟订全市公务员考试有关规定、录用计划和事业单位人员公开招聘政策;组织、指导全市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试及录用工作;完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考试及录用制度;负责机关、事业单位招考面试考官和命题专家队伍建设;组织拟订促进人力资源有效配置的政策,拟订人员调配政策并组织实施;负责编制机关单位人员计划并进行管理;承办各类单位工作人员调配事宜;承担国家、省、市特殊需要人员选派调配工作;承担国家政策性安置人员安排等工作;承办公务员交流、登记管理事宜;负责全市新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的组织申报和管理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做好机关、事业单位编外人员相关配置工作。(六)公务员管理处(挂“市公务员局”牌子)拟订公务员队伍建设规划、职位分类标准和职务任免与升降、辞职辞退制度等管理办法并组织实施;拟订全市聘任制公务员管理办法;承担公务员非领导职务管理工作;拟订全市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办法,负责按法定程序办理市政府授权管理的领导人员任免手续;负责公务员的教育培训工作,组织公务员对口培训工作;拟订公务员普法规划并组织实施;负责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工作人员年度考核管理工作;会同有关部门拟订和实施政府奖励制度,初步审核以市政府名义奖励的人选和以市政府名义实施的奖励活动;会同有关部门开展市政府各部门的工作目标督查考核和绩效考评相关工作;完善公务员惩戒制度并组织实施,初步审核报请市政府批准的处分;完善公务员申诉控告制度;执行公务员惩戒、申诉控告的有关规定;承担对公务员法实施情况监督工作;拟订公务员行为规范、职业道德建设和能力建设政策,依法对公务员实施监督;承担公务员信息统计管理工作。(七)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处指导全市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工作;会同有关部门拟订分行业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方案,参与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科教文卫等行业体制改革工作;指导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完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负责编制事业单位用人计划并进行管理;负责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和推行人员聘用制度的指导、协调工作,拟订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竞聘上岗、考核、奖励、惩戒、申诉控告等政策并组织实施;负责事业单位各类人员的教育培训;负责市属事业单位年度考核及指导市属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目标管理工作;参与大学生“村官”的人事管理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做好机关事业单位工勤人员管理工作;综合管理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工人技术等级的定级、考核和晋升工作;负责事业单位人员统计工作;负责全市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和人事管理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配合事业单位人员招录的相关工作。(八)军官转业安置处(挂“市军官转业安置工作小组办公室”牌子)贯彻执行国家和省有关军转安置工作政策和法律法规;拟订全市转业军官安置工作的政策规定,制定安置工作方案并协调落实;组织实施转业军官的安置工作;协调、指导和督促部、省属单位接收安置转业军官的工作;拟订全市转业军官的岗前培训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负责自主择业转业军官管理和服务工作;协调市区转业军官配偶的安置和随迁子女的入学、入托工作;协调全市企业军转干部解困和稳定工作;承担市军官转业安置工作小组办公室的具体工作。(九)职业能力建设处(挂“扬州市技工教研室”牌子)拟订全市城乡劳动者职业能力建设规划和政策并组织实施;拟订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及表彰、激励等配套政策并组织实施;承担全市有突出贡献的技师、高级技师、技术能手的选拔和管理工作,参与高技能人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有关工作,指导全市职业技能竞赛工作;指导实施全市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和公共实训基地建设;拟订各类人员就业培训政策并组织实施;拟订全市技工院校以及职业培训机构的发展规划、政策和管理规则并指导实施,负责民办职业技能培训学校设立审批和管理;指导全市技工院校教学研究、教学改革等工作,指导师资队伍建设和教材建设,承担全市技工院校教师系列初、中级职称评审的组织工作;组织实施全市国家职业技能资格证书制度和职业技能国家标准;拟订全市职业技能鉴定政策措施并指导实施,负责职业技能鉴定机构的设立审批。(十)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挂“市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职业资格)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牌子)拟定全市专业技术人员综合管理、发展规划政策并组织实施;拟定全市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选拔、培养、奖励等管理政策;负责职称(职业资格)综合管理工作,牵头推进深化职称(职业资格)制度改革;负责全市专业技术资格评定工作,综合管理全市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和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的初审和申报工作;指导和监督全市专业技术资格(职业资格)考试工作;推行和指导全市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职业资格制度工作;承担市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职业资格)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具体工作;综合管理全市专家工作,负责市以上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及省“六大人才高峰资助项目”的选拔和管理工作,完善和加强专家联系制度;负责高级专家延期退休的核准工作;负责全市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申报、管理工作;会同有关部门推进留学人员创业园建设,负责留学人员创业园的申报管理工作和留学人员回国创新创业有关经费资助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开展留学回国人员表彰工作;负责回国(来本市)工作专家的管理工作。(十一)国际交流合作处(挂“市外国专家局”牌子)负责综合管理全市外国专家和引进国(境)外智力工作,拟订全市引进国(境)外智力规划和政策并组织、指导、监督实施;编报全市引进国(境)外智力专项经费分配方案、聘请外国专家经费分配方案及相关国际交流合作经费分配方案并组织实施,组织筹措国家、省、市拨款外的国(境)外智力引进机动资金;负责全市引进国(境)外技术、管理人才等方面专家项目的申报及审批后的管理工作,建立引进国(境)外智力服务体系和推广体系;负责来本市工作或定居的外国专家的管理和服务工作,为来本市工作的外国专家办理工作许可和相关证件;负责办理聘请外国专家单位资格许可及年检工作;承担引进国(境)外智力工作的宣传及来本市工作的优秀外国专家表彰奖励工作;负责非教育系统公派出国留学人员选派工作;负责全市出国(境)培训管理工作,办理使用国家、省、市专项经费出国(境)培训人员申报事宜;负责实施对外交流和合作项目及承办本局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负责本市派往国际组织职员的选拔和协调工作;指导和协调本市在国(境)外举办的招才引智活动;协助外事部门处理在本市工作的外国专家发生的突发事件。(十二)人才开发处(挂“市人才资源开发工作办公室”牌子)负责全市人力资源开发的调研、分析、预测和规划工作;负责全市人力资源开发政策的研究制定、组织实施、监督落实工作;负责全市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的政策和计划制定、组织实施工作;负责全市高层次人才资助项目管理工作;负责全市人力资源开发重大活动的项目策划、组织实施工作;负责全市人力资源开发社会化推进工作;负责人才的统计、分析工作。(十三)劳动关系监察处(挂“劳动监察局”牌子)拟订劳动关系与监察综合规划和工作制度;拟订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制度和劳务派遣管理实施规范,指导用人单位规范劳动用工管理;拟订企业职工工资收入分配的宏观调控政策并组织实施;会同有关部门指导和监督国有企业工资总额管理和企业负责人工资收入分配;依法查处和督办全市重大劳动保障违法事件,处理有关突发事件;负责拟订特殊工时审批操作规范;负责实施消除非法使用童工政策和女工、未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政策;负责指导全市各地开展劳动关系与监察工作;牵头建立健全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负责军队转业干部配偶、退伍士兵、转业士官的安置工作;协调全市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依法维权工作;负责对用人单位劳动用工方面的法律法规培训,承担劳动关系与监察统计工作,编制劳动监察年度报告;指导和审查国有集体企业改制的职工安置方案。(十四)工资福利处负责机关、事业单位工资福利和离退休综合管理工作;拟订机关、事业单位工资、福利政策并组织实施;拟订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退职政策并组织实施;负责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总额管理;承担代管驻扬有关单位的工资福利工作;负责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资统计年报;拟订机关、事业单位工资统一发放办法并组织实施;参与机关事业单位有关社会保险政策的拟订工作;指导、监督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收入分配、福利及退休管理工作。(十五)养老保险处统筹拟订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城镇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及补充养老保险政策、标准并监督实施;完善全市企业职工离退休政策,负责企业职工退休条件和企业年金方案审查、审批工作;拟订基本养老金和社会保险调整办法并监督实施;拟订参保人员死亡遗属待遇和非因工伤残职工待遇政策及给付标准;拟订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事业发展规划和政策;组织实施全市因病非因工丧失劳动能力鉴定工作。(十六)医疗保险处统筹实施医疗、生育保险政策和医疗救助政策规定和标准;拟订全市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基金管理办法;组织拟订全市定点医疗机构、药店的医疗保险服务和生育保险服务管理、结算办法;实施定点医疗机构、药店的资格认定;拟订医疗保险、生育保险药品、诊疗项目和医疗服务设施的支付范围及标准并组织实施;拟订全市离休人员医疗保障政策;拟订机关事业单位补充医疗保险管理办法;负责医疗保险救助工作。(十七)工伤保险处(挂“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办公室”牌子)拟订全市工伤保险政策规划和标准并组织实施;拟订工伤预防、认定和康复政策并组织实施;依法承担扬州市区所有用人单位职工的工伤认定工作;拟订工伤保险待遇项目、给付标准和工伤保险基金管理使用办法;拟订工伤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及服务设施范围;拟订工伤定点医疗机构、药店、康复机构、残疾辅助器具安装机构的资格认定标准和监督管理办法;组织实施因工伤残人员的劳动能力鉴定工作;承担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办公室的具体工作。(十八)农村社会保险处(挂“被征地农民办公室”牌子)拟订农村社会保险有关政策;执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的政策及标准;会同有关部门拟订农村社会保险基金、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资金的筹集和管理办法并组织实施;会同有关部门拟订返乡农民工养老保险及其他社会保险与农村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负责制定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的保障政策,负责征地方案中有关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措施运行程序的监督,对社会保障费及有关材料进行复审或审核。(十九)农民工工作处牵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统筹城乡和城镇化推进工作;拟订农民工工作综合性政策和规划、市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年度工作要点并组织实施;推动农民工相关政策的落实,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组织开展农民工宣传报道和优秀农民工的表彰奖励;协调做好农民工培训工作;组织协调农民工统计和信息建设工作;参与流动人口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相关工作;指导协调全市农民工相关就业、社保等工作;承担市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具体工作。(二十)调解仲裁管理处统筹拟订本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政策、规则、程序、制度并组织实施;指导本市劳动人事争议预防、调解和处理工作;指导本市劳动人事争议实体机构和基层工作网络建设;负责全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员、仲裁员队伍建设;依法指导并组织处理重大劳动人事争议案件;承担调解仲裁统计分析工作,指导协调全市企、事业单位、行业、区域劳调组织和人民调解组织的建设和协调工作;承担市劳动、人事争议委员会办公室的具体工作。(二十一)信访处负责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方面矛盾排查与调处工作;承办本局的信访件;负责群众来访、来信、来电和书记信箱、省长信箱、寄语市长来信以及上级转办、交办、督办信访件的交办、督办;协调有关部门处理相关的历史遗留问题,做好社会稳定工作;负责全局信访工作的信息和归档工作;负责信访数据的统计、分析和上报工作。(二十二)组织人事处负责本局及下属单位的组织建设、机构编制及人事管理工作;负责本局及下属单位人员的考试录用、配置等管理工作;负责局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会议纪要和党委民主生活会相关服务工作;牵头组织本局及下属单位的考核和表彰奖励工作;协调本局及下属单位的工资福利、社会保障、人员(含编外聘用人员)招聘和出国(境)人员选派审查及手续办理等工作;负责协调所属单位工资总额管理、职称管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负责全市处级以下人员因公出国(境)人员政审工作;负责局党委的党务工作及承办局党委交办的其他工作。机关党组织、纪检监察、群团等机构设置按有关规定执行。2023-08-04 00:34:361
怎么能让一个食品黑加工点曝光倒闭
如果这个食品加工点属于无证无照经营,并且生产条件不具备获证条件的话,那么可以向当地工商部门举报,工商部门可以取缔。另外可以通过寄语市长举报,一般在这上面举报的都会给你处理结果的2023-08-04 00:34:572
扬州市教育局的举报电话
扬州教育局举报电话是0514-87361108、0514-87361100。也可以打87362197这个电话到扬州教育局督导办,找崔柏君,他是负责人。扬州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团办公室,主要负责协调、指导全市中等及其以下教育督导工作。拟订教育督导规章制度,制定年度督导计划和督导方案,组织对下级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履行教育职责情况的督导评估工作。组织对中等及其以下学校贯彻执行教育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情况进行督导评估和监督检查。组织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的督导检查,组织开展全市基础教育发展水平和质量监测工作。负责全市教育系统行政执法与监督工作,组织开展教育行政执法检查并依法查处严重违法、违规案件。扩展资料:或者联系扬州教育局基础教育处也可以,电话是87361396,负责人是赵云。主要负责综合管理全市基础教育工作,制定全市基础教育发展目标,对全市普通中小学教育、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民族教育的教育教学行政管理工作进行指导、检查、督促、评价。负责全市基础教育教育教学质量管理、监控、评价工作,市直普通学校的教育教学行政管理工作。全市基础教育课程建设及教材管理工作,指导学校课程的设置、建设与开发工作,指导全市基础教育学校招生工作,负责市区普通中学招生工作,指导和协调市区小学、幼儿园招生工作。参考资料:扬州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团办公室联系我们- 扬州市教育局2023-08-04 00:35:073
扬州是个穷地方还是富地方...
是个不错的地方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扬州,地处江苏中部,长江下游北岸,江淮平原南端。扬州城区至今已有近 2500 年的建城史。现辖广陵、维扬区、邗江 3 个区,江都、高邮、仪征 3 个市和宝应县。全市共有 87 个乡镇, 11 个街道办事处。全市总面积 6634 平方公里,市区总面积 988.81 平方公里,全市总人口 453.61 万,其中市区人口 112.52 万人。现辖区域在东经 119 度 01 分(仪征市移居、青山一线)至 119 度 54 分、北岸 31 度 56 分至 33 度 25 分(宝应县西安丰、泾河一线)之间。南部濒临长江,北与淮安、盐城接攘,东和盐城、泰州毗联,西与天长(安徽省)、南京、淮安交界。境内有长江岸线 80.5 公里,沿岸有仪征、邗江、江都;京杭大运河纵穿腹地,全长 143.3 公里,由北向南沟通白马、宝应、高邮、邵伯 4 湖,汇入长江。扬州市城区位于长江与京杭运河交汇处,东经 119 度 26 分、北纬 32 度 24 分。 扬州全市共有 49 个民族,汉族占总数的 99.57% 。少数民族中,回族人口最多,占少数民族人口总数的 65% 。高邮市菱塘回族乡是江苏省唯一的少数民族乡。 扬州既是风景秀丽的风景城,又是人文荟萃的文化城、历史悠久的博物城。这里有中国最古老的运河,汉隋帝王的陵墓,唐宋古城遗址,明清私家园林,众多的人文景观,秀丽的自然风光,丰富的旅游资源,多少年来吸引了大量的中外游客。 1998 年,扬州荣膺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中国最著名的湖上园林瘦西湖和千年古刹大明寺是中国 4A 级风景区(点);何园、个园、唐城遗址、高邮盂城驿、普哈丁墓、龙虬庄古人类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著名的瘦西湖乾隆水上游览线是国家旅游局向海内外推出的国家级旅游线;扬州的穆斯林旅游产品正日渐成为我国穆斯林旅游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4 年,扬州获得“全国最佳人居环境奖”称号。多年来,扬州市利用名城优势和景观特色,在“古、文、水、绿、秀”上做文章,成功地开发了一大批旅游“新品、名品、精品”,并进一步开发和完善了瘦西湖乾隆水上游览线、高邮湖渔家乐休闲游、仪征生态旅游等民俗观光系列产品,此外,汪氏小苑、汉广陵王墓博物馆二号墓、高旻寺、普哈丁墓园、市区古运河风光带、隋炀帝陵、玉器厂工艺美术景区、西郊森林公园、仪征登月湖旅游度假区、江都龙川广场等一批旅游新景点也正式对外开放。 扬州是国务院 1982 年首批公布的 24 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人文景观丰富,名胜古迹众多,古典园林兼具“南秀北雄”艺术风格。全市现有各类旅行社 50 家,星级饭店 36 家。从 2000 年开始扬州每年定期举办“烟花三月”旅游节和“二分明月”文化节,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2003 年接待境外游客 12.8 万人次,创汇 5200 万美元;接待国内游客 725 万人次,旅游收入 62.3 亿元。 经济概况 2006年是“十一五”发展的开局之年。我们在中共扬州市委的领导下,依靠和带领全市人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两个率先”和“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扬州”的目标,解放思想,真抓实干,在跨越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上迈出新步伐,全面完成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实现了“十一五”时期的良好开局。 1.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全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元,达1100亿元,同比增长15.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4000元。财政总收入158亿元,增长35%,其中,一般预算收入63亿元,增长27.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33亿元,增长30.1%。 工业经济提速增效。牢固确立“工业强则扬州强”的观念,“双创”和“三重”工作深入开展。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1892亿元,增长31.4%;实现增加值500亿元、销售1806亿元、利税155亿元,分别增长21.3%、32.3%和51%。亏损企业数、亏损总额全面下降。八大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77.8%。规模以上和亿元以上企业数分别比上年增加207个和91个。全年完成工业投入361亿元,增长43.3%。实施亿元以上项目105个,比上年增加44个。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408亿元,增长39.6%。创成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43家、国家级重点新产品和省级高新技术产品149个。新增中国驰名商标1个、中国名牌产品5个、国家免检产品12个。全市建筑企业完成施工总产值550亿元、增加值120亿元,分别增长25.5%和24.8%。荣获“鲁班奖”6个。 农业农村经济平稳增长。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实现农业增加值94亿元,增长5.1%。粮食丰产丰收,总产达245万吨。新增高效农业面积19.3万亩、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基地65万亩、“三品”品牌92个。“菜篮子工程”建设取得新成效。扬州鹅、高邮鸭、邵伯鸡获国家级品种认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势头良好。建成全面小康村120个。新、改建农村公路680多公里,行政村等级公路通达率100%。南水北调三阳河潼河宝应站等一批重点水利工程和灌区改造工程相继建成,战胜了里下河地区严重雨涝灾害。土地复垦开发整理力度加大,实现了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农业科研、综合开发、粮食流通、农机、气象等工作又有新进展。 服务业加快发展。强化规划引导、政策扶持和机制创新,服务业发展跃上新平台。实现增加值385亿元,增长15.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6亿元,增长16%。扬州石化、公铁水、港口等重点物流园区规划通过评审,石化物流园区码头、仓储等项目开工建设。全市港口货物吞吐量5014万吨,增长8.2%。信息服务业实现销售收入41亿元,增长15%。传统特色商贸业持续发展,6家企业获“中华老字号”称号,“扬州师傅”品牌建设得到加强。农村“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进展顺利。全年接待境内外游客134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32亿元,分别增长18.4%和25.9%。房地产业稳定健康发展,全年开发投资83.4亿元,商品房销售面积385万平方米,分别增长14.1%和10.6%。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分别比年初增加133亿元和84亿元。中介、会展和社区服务业等行业发展势头良好。 2.沿江沿河加快开发,对外开放取得成效。 基础设施建设强势推进。沿江高等级公路全面建成通车,扬州二电厂二期扩建工程3号机组并网发电,水电气热等配套设施更加完善。编制了沿河开发总体规划。安大公路三垛以南段贯通,先导段建成通车。各开发园区、乡镇工业集中区建设步伐加快。“八区二园”注册外资实际到账和外贸出口分别占全市的81.9%和84.2%。新增省级开发区3个。扬州出口加工区顺利通过国家验收,正式封关运行。 招商引资力度加大。成功举办2006“烟花三月”国际经贸旅游节,赴欧美、日韩、东南亚和港台、京深沪杭等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招商推介活动,有效拓展了客商源、信息源、项目源。围绕项目落地和投产达效,加强配套服务、跟踪督查,提高招商项目成功率。全年注册外资实际到账7.61亿美元,增长44.7%。新批1000万美元以上项目75个。新增民资注册资本215亿元,增长30%。实现外贸出口23.6亿美元,增长23.9%,其中机电产品出口占48%。完成外经营业额1.25亿美元,增长20%。 县域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全市县域经济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67亿元;完成财政收入85.7亿元,增长28.3%。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县域三次产业比例由2005年的13.4:56.2:30.4调整为11.7:58.1:30.2。特色产业集聚效应初步显现,已逐步形成石油化工、汽车及零部件、船舶制造、电工电器、服装加工等主导产业,产值占全市规模工业产值的比重达70%。 3.城乡建设步伐加快,人居环境显著改善。 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取得新突破。全面推进城乡规划全覆盖,着手编制扬州市“一体两翼”概念性城市总体规划,完成了广陵新城(河东分区)、东南分区等5个分区规划和城市绿地系统等专项规划,编制了开发区中心片区等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了13个乡镇和76个村庄建设规划。加大城市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市区完成城市建设投资72亿元。建成开发路、解放南路、黄金坝北路、三湾大桥等工程,开工建设文昌大桥、渡江南路延伸工程,完成古运河五台山大桥至徐凝门桥段环境整治和景观提升工程。古城保护深入推进,修复卢氏盐商住宅,建成康山文化园一期工程。翻建40条街巷。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和新城西区建设步伐加快。新建各类绿地127万平方米。实施天然气置换工程,6万户居民用上天然气。新建垃圾中转场5座。新建、改造公厕18座。新增公交车105辆、公交线路7条。建成数字化城管新平台,首创全国中等城市数字化城管新模式。 节约型社会和生态市建设力度加大。制定出台了《加快发展节约型城市的意见》和《生态市建设行动计划(2006-2010)》。通过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复查。完成县乡河道疏浚、村庄河塘整治和村庄绿化等年度任务,全市创成3个省级环境优美乡镇。市区完成汤汪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建设,各县(市)都建成了污水处理厂,仪征、江都建成了符合国家标准的垃圾填埋场。市开发区生态工业示范园区规划通过国家级评审。我市被确定为全省循环经济试点市。132家清洁生产试点企业通过审核。开展了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整顿专项行动,以及南水北调东线源头、重点化工企业等环境风险排查和整治工作。全市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8%,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3.8%和3.2%。 经过全体市民的共同努力,我市以在古城保护和人居环境改善方面的突出成绩,荣获2006年度中国唯一的“联合国人居奖”。 4.体制改革全面深化,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 国有集体企业改革向纵深发展。推进市直工业管理体制改革工作,整合重组金茂化工医药集团、亚星汽车集团、工艺美术集团和工业资产经营管理公司。基本完成市直生产经营型事业单位改革。市政公用事业改革取得进展,完成市燃气总公司合资合作和企业改制。顺利完成联环药业、扬农化工股权分置改革工作。国有资产监管体制不断完善。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 农村综合改革稳步推进。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继续减轻农民负担。贯彻落实“一免三补”等政策,共兑现补贴资金1.56亿元。全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进一步发展。深化乡镇农技服务体系改革,逐步完善农经“一站式”窗口服务。加强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和规范化建设,村务公开继续扩大。 财税、金融和投融资体制等改革不断深化。实施依法治税和社会综合治税,进一步加强税收精细化征管。启动非税收入管理制度改革,继续深化部门预算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制定出台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和代建制管理办法。成立中小企业担保中心。设立了创业投资引导基金。 5.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全市组织实施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418项。落实省级以上火炬、星火计划项目103项。宝胜科创、三星电梯等12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火炬计划扬州汽车及零部件特色产业基地获得科技部批准。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步伐加快,一批信息化项目建成投入使用。与中科院合作共建应用技术研发与产业化中心。与南京大学签订了市校全面合作协议。人才要素有效集聚,全年引进各类人才9500人。全社会知识产权意识明显增强。 教育事业加快发展。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保持100%,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87.6%。素质教育进一步推进,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农村办学条件继续改善。新创建9所星级高中、16所省示范初中和省实验小学,扬州中学西区校建成招生。大力发展中高等职业教育,当年招生4.4万人。扬子津科教园区全面投入使用。 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持续发展。制定了《扬州文化博览城建设规划纲要》,新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扬剧等7个项目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新增“中国工艺美术大师”3名,新评“扬州市工艺美术大师”47名。有线电视入户率达73.5%,有线电视数字化改造工作有序推进。全市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和公共卫生信息网络体系基本建立。城乡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率分别达78%和40%。新增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3万户。完成了苏北医院医技楼和市妇幼保健院一期工程建设。全市33个乡镇561个村建成体育健身工程。参加省第十六届运动会,金牌总数和团体总分均获第7名。承办了国际田联竞走挑战赛、鉴真国际马拉松赛等赛事。高邮、仪征、广陵被命名为全省人口计生工作示范市(区)。宝应被评为全国计生优质服务先进县。外事、侨务、台湾事务和统计、档案、方志等工作取得新成绩。我市社会发展总水平列全省第五位。 6. 关注民生工作不断加强,人民生活继续改善。 统筹城乡就业取得积极进展。鼓励全民创业,全市新发展私营企业8077家、个体工商户27627户。认真落实就业再就业各项措施,全年采集就业岗位13.1万个,净增就业7.4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1%。培训下岗失业人员4.7万人、农村劳动力7.9万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8.4万人。 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全市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扩面续保10.8万人,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全部实现社会化发放,两次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发放标准。农村养老保险进一步完善。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稳步实施。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66.4万人。基本解决了破产困难企业7.8万人的医保问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口覆盖率达91%。市区“慈济”医院、“慈济”窗口共为7万人次减免医药费610万元。2.7万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城乡符合低保条件的人员应保尽保,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率达47.2%。灾民生活保障、残疾人帮扶工作得到有效落实。新一轮帮扶经济薄弱村和贫困户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 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4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813元,分别增长13.8%和11.5%。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城郊又有6个乡镇、30万居民享受区域集中供水。市区建成30万平方米限价商品房,262户低收入家庭领到购房补贴,多层次住房供应体系逐步健全。 7. 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不断深入。 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深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积极推进“城市文明建设行动计划”,广泛开展“八荣八耻”教育、“百万市民学礼仪”和窗口行业、服务部门共铸诚信等活动,评选了百名好市民和十佳新人新事,市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关心下一代、老龄工作取得新进展。双拥、国防教育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工作得到加强,国防(军事)园区启动建设。 民主法制建设不断深入。依法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工作监督、法律监督,接受市政协的民主监督,积极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社会各界意见。认真落实市人大的决议、决定,办理市人大代表建议294件、市政协提案374件,解决落实率进一步提高。加强社区建设和村民自治。实施“五五”普法,广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逐步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安扬州”、“法治扬州”建设深入推进。重视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相关控制指标全面下降。认真做好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工作,积极化解人民内部矛盾。民族、宗教工作取得新进步。 政府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坚持依法行政,不断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市直部门的行政许可职能归并工作取得明显进展,市级公布保留的行政许可事项实行集中办理。出台了《政府信息公开暂行办法》,开展了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试点。政府公开电话和“寄语市长”回复率、办结率稳步提高。市区为民办实事事项基本完成。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新成效。2023-08-04 00:35:2311
扬州三里桥化工新村什么时候拆迁
根据寄语市长信箱8月2日回复内容:化工新村已被列入七里河二期拆迁计划、截止于,9.13号又回复占无。拆迁计划2023-08-04 00:35:461
作文素材财税创新创业知识教育
、经济状况 2006年是“十一五”发展的开局之年。我们在中共扬州市委的领导下,依靠和带领全市人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两个率先”和“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扬州”的目标,解放思想,真抓实干,在跨越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上迈出新步伐,全面完成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实现了“十一五”时期的良好开局。 1.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全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元,达1100亿元,同比增长15.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4000元。财政总收入158亿元,增长35%,其中,一般预算收入63亿元,增长27.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33亿元,增长30.1%。 工业经济提速增效。牢固确立“工业强则扬州强”的观念,“双创”和“三重”工作深入开展。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1892亿元,增长31.4%;实现增加值500亿元、销售1806亿元、利税155亿元,分别增长21.3%、32.3%和51%。亏损企业数、亏损总额全面下降。八大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77.8%。规模以上和亿元以上企业数分别比上年增加207个和91个。全年完成工业投入361亿元,增长43.3%。实施亿元以上项目105个,比上年增加44个。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408亿元,增长39.6%。创成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43家、国家级重点新产品和省级高新技术产品149个。新增中国驰名商标1个、中国名牌产品5个、国家免检产品12个。全市建筑企业完成施工总产值550亿元、增加值120亿元,分别增长25.5%和24.8%。荣获“鲁班奖”6个。 农业农村经济平稳增长。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实现农业增加值94亿元,增长5.1%。粮食丰产丰收,总产达245万吨。新增高效农业面积19.3万亩、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基地65万亩、“三品”品牌92个。“菜篮子工程”建设取得新成效。扬州鹅、高邮鸭、邵伯鸡获国家级品种认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势头良好。建成全面小康村120个。新、改建农村公路680多公里,行政村等级公路通达率100%。南水北调三阳河潼河宝应站等一批重点水利工程和灌区改造工程相继建成,战胜了里下河地区严重雨涝灾害。土地复垦开发整理力度加大,实现了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农业科研、综合开发、粮食流通、农机、气象等工作又有新进展。 服务业加快发展。强化规划引导、政策扶持和机制创新,服务业发展跃上新平台。实现增加值385亿元,增长15.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6亿元,增长16%。扬州石化、公铁水、港口等重点物流园区规划通过评审,石化物流园区码头、仓储等项目开工建设。全市港口货物吞吐量5014万吨,增长8.2%。信息服务业实现销售收入41亿元,增长15%。传统特色商贸业持续发展,6家企业获“中华老字号”称号,“扬州师傅”品牌建设得到加强。农村“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进展顺利。全年接待境内外游客134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32亿元,分别增长18.4%和25.9%。房地产业稳定健康发展,全年开发投资83.4亿元,商品房销售面积385万平方米,分别增长14.1%和10.6%。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分别比年初增加133亿元和84亿元。中介、会展和社区服务业等行业发展势头良好。 2.沿江沿河加快开发,对外开放取得成效。 基础设施建设强势推进。沿江高等级公路全面建成通车,扬州二电厂二期扩建工程3号机组并网发电,水电气热等配套设施更加完善。编制了沿河开发总体规划。安大公路三垛以南段贯通,先导段建成通车。各开发园区、乡镇工业集中区建设步伐加快。“八区二园”注册外资实际到账和外贸出口分别占全市的81.9%和84.2%。新增省级开发区3个。扬州出口加工区顺利通过国家验收,正式封关运行。 招商引资力度加大。成功举办2006“烟花三月”国际经贸旅游节,赴欧美、日韩、东南亚和港台、京深沪杭等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招商推介活动,有效拓展了客商源、信息源、项目源。围绕项目落地和投产达效,加强配套服务、跟踪督查,提高招商项目成功率。全年注册外资实际到账7.61亿美元,增长44.7%。新批1000万美元以上项目75个。新增民资注册资本215亿元,增长30%。实现外贸出口23.6亿美元,增长23.9%,其中机电产品出口占48%。完成外经营业额1.25亿美元,增长20%。 县域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全市县域经济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67亿元;完成财政收入85.7亿元,增长28.3%。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县域三次产业比例由2005年的13.4:56.2:30.4调整为11.7:58.1:30.2。特色产业集聚效应初步显现,已逐步形成石油化工、汽车及零部件、船舶制造、电工电器、服装加工等主导产业,产值占全市规模工业产值的比重达70%。 3.城乡建设步伐加快,人居环境显著改善。 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取得新突破。全面推进城乡规划全覆盖,着手编制扬州市“一体两翼”概念性城市总体规划,完成了广陵新城(河东分区)、东南分区等5个分区规划和城市绿地系统等专项规划,编制了开发区中心片区等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了13个乡镇和76个村庄建设规划。加大城市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市区完成城市建设投资72亿元。建成开发路、解放南路、黄金坝北路、三湾大桥等工程,开工建设文昌大桥、渡江南路延伸工程,完成古运河五台山大桥至徐凝门桥段环境整治和景观提升工程。古城保护深入推进,修复卢氏盐商住宅,建成康山文化园一期工程。翻建40条街巷。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和新城西区建设步伐加快。新建各类绿地127万平方米。实施天然气置换工程,6万户居民用上天然气。新建垃圾中转场5座。新建、改造公厕18座。新增公交车105辆、公交线路7条。建成数字化城管新平台,首创全国中等城市数字化城管新模式。 节约型社会和生态市建设力度加大。制定出台了《加快发展节约型城市的意见》和《生态市建设行动计划(2006-2010)》。通过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复查。完成县乡河道疏浚、村庄河塘整治和村庄绿化等年度任务,全市创成3个省级环境优美乡镇。市区完成汤汪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建设,各县(市)都建成了污水处理厂,仪征、江都建成了符合国家标准的垃圾填埋场。市开发区生态工业示范园区规划通过国家级评审。我市被确定为全省循环经济试点市。132家清洁生产试点企业通过审核。开展了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整顿专项行动,以及南水北调东线源头、重点化工企业等环境风险排查和整治工作。全市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8%,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3.8%和3.2%。 经过全体市民的共同努力,该市以在古城保护和人居环境改善方面的突出成绩,荣获2006年度中国唯一的“联合国人居奖”。 4.体制改革全面深化,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 国有集体企业改革向纵深发展。推进市直工业管理体制改革工作,整合重组金茂化工医药集团、亚星汽车集团、工艺美术集团和工业资产经营管理公司。基本完成市直生产经营型事业单位改革。市政公用事业改革取得进展,完成市燃气总公司合资合作和企业改制。顺利完成联环药业、扬农化工股权分置改革工作。国有资产监管体制不断完善。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 农村综合改革稳步推进。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继续减轻农民负担。贯彻落实“一免三补”等政策,共兑现补贴资金1.56亿元。全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进一步发展。深化乡镇农技服务体系改革,逐步完善农经“一站式”窗口服务。加强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和规范化建设,村务公开继续扩大。 财税、金融和投融资体制等改革不断深化。实施依法治税和社会综合治税,进一步加强税收精细化征管。启动非税收入管理制度改革,继续深化部门预算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制定出台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和代建制管理办法。成立中小企业担保中心。设立了创业投资引导基金。 5.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全市组织实施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418项。落实省级以上火炬、星火计划项目103项。宝胜科创、三星电梯等12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火炬计划扬州汽车及零部件特色产业基地获得科技部批准。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步伐加快,一批信息化项目建成投入使用。与中科院合作共建应用技术研发与产业化中心。与南京大学签订了市校全面合作协议。人才要素有效集聚,全年引进各类人才9500人。全社会知识产权意识明显增强。 教育事业加快发展。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保持100%,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87.6%。素质教育进一步推进,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农村办学条件继续改善。新创建9所星级高中、16所省示范初中和省实验小学,扬州中学西区校建成招生。大力发展中高等职业教育,当年招生4.4万人。扬子津科教园区全面投入使用。 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持续发展。制定了《扬州文化博览城建设规划纲要》,新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扬剧等7个项目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新增“中国工艺美术大师”3名,新评“扬州市工艺美术大师”47名。有线电视入户率达73.5%,有线电视数字化改造工作有序推进。全市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和公共卫生信息网络体系基本建立。城乡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率分别达78%和40%。新增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3万户。完成了苏北医院医技楼和市妇幼保健院一期工程建设。全市33个乡镇561个村建成体育健身工程。参加省第十六届运动会,金牌总数和团体总分均获第7名。承办了国际田联竞走挑战赛、鉴真国际马拉松赛等赛事。高邮、仪征、广陵被命名为全省人口计生工作示范市(区)。宝应被评为全国计生优质服务先进县。外事、侨务、台湾事务和统计、档案、方志等工作取得新成绩。我市社会发展总水平列全省第五位。 6. 关注民生工作不断加强,人民生活继续改善。 统筹城乡就业取得积极进展。鼓励全民创业,全市新发展私营企业8077家、个体工商户27627户。认真落实就业再就业各项措施,全年采集就业岗位13.1万个,净增就业7.4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1%。培训下岗失业人员4.7万人、农村劳动力7.9万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8.4万人。 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全市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扩面续保10.8万人,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全部实现社会化发放,两次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发放标准。农村养老保险进一步完善。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稳步实施。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66.4万人。基本解决了破产困难企业7.8万人的医保问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口覆盖率达91%。市区“慈济”医院、“慈济”窗口共为7万人次减免医药费610万元。2.7万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城乡符合低保条件的人员应保尽保,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率达47.2%。灾民生活保障、残疾人帮扶工作得到有效落实。新一轮帮扶经济薄弱村和贫困户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 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4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813元,分别增长13.8%和11.5%。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城郊又有6个乡镇、30万居民享受区域集中供水。市区建成30万平方米限价商品房,262户低收入家庭领到购房补贴,多层次住房供应体系逐步健全。 7. 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不断深入。 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深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积极推进“城市文明建设行动计划”,广泛开展“八荣八耻”教育、“百万市民学礼仪”和窗口行业、服务部门共铸诚信等活动,评选了百名好市民和十佳新人新事,市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关心下一代、老龄工作取得新进展。双拥、国防教育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工作得到加强,国防(军事)园区启动建设。 民主法制建设不断深入。依法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工作监督、法律监督,接受市政协的民主监督,积极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社会各界意见。认真落实市人大的决议、决定,办理市人大代表建议294件、市政协提案374件,解决落实率进一步提高。加强社区建设和村民自治。实施“五五”普法,广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逐步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安扬州”、“法治扬州”建设深入推进。重视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相关控制指标全面下降。认真做好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工作,积极化解人民内部矛盾。民族、宗教工作取得新进步。 政府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坚持依法行政,不断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市直部门的行政许可职能归并工作取得明显进展,市级公布保留的行政许可事项实行集中办理。出台了《政府信息公开暂行办法》,开展了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试点。政府公开电话和“寄语市长”回复率、办结率稳步提高。市区为民办实事事项基本完成。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新成效。 二、对外开放 新中国成立后,扬州的对外贸易有了新的发展。1958年扬州成立了扬州市对外贸易公司。1976年国家批准扬州为全国首批十大出口商品基地之一。特别是1978年以来,在"改革、开放"方针的指引下,扬州的对外贸易得到了迅速发展。2001年底,全市共有获得国家外经贸部批准享有进出口经营权的外贸流通企业20家,自营生产企业179家,三资企业480家;直接从事对外贸易的各类人员5000多人。2001年全市各类外贸企业共完成进出口额123222万美元,其中出口66377万美元,进口56845万美元,出口商品的品种由1978年的8大类245个,发展到现在的纺织、丝绸、轻工、工艺、五金、机械、设备、电子、化工、医药、粮油、土产、畜产、汽车及配件等门类较为齐全的14大类500多个品种,远销141个国家和地区。近年来,我市外贸大力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努力扩大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产品的出口规模,2001年,全市机电产品出口比重达34.9%,工业制成品的比重已由1978年的49%上升到95%。部分低中档、单一化的品种也逐步向中高档、系列化转变,玩具、集装箱、鞋类、罐头、服装、猪鬃及制品、工具、船舶、医药和化工中间体等在全省乃至全国占有一定地位,深受客商青睐。 为适应WTO的各项运行规则,抓住新的外贸发展机遇,该市已相继成立了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扬州支会、中国国际商会扬州商会、扬州市对外经贸企业协会及扬州市国际货运代理协会,健全了扬州海关、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局、外汇管理局、海事局以及税收、保险等专业涉外机构;所有专业银行均开办了国际结算业务;扬州港已被列为国家一类开放港口,可直接停靠万吨级货轮;沪宁高速、京沪高速的开通便捷了我市的外贸运输和各类商务活动;即将建成的润扬长江公路大桥和沿江高等级公路等将极大地改变我市的交通运输状况和投资环境,使我市的区位优势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近年来,该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开发开放战略,抢抓机遇,攻坚克难,外向型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三、交通运输 交通现状: 目前扬州的对外交通主要有公路、铁路、水运等方式。沪宁高速公路、宁通高速公路在扬州境内交汇,扬溧高速公路经润扬长江公路大桥直通苏南,扬州已实现环城贯通高速公路,此外,沿江高等级公路、安大公路、淮江公路、盐金公路、仪扬公路等国省干线公路构筑起400公里的“市域环路”。宁启铁路横穿扬州境内,已开通扬州至北京、上海、武汉、西安、广州等客货运线路。京杭大运河与长江在扬州南部汇流,构成市域航道主骨,全市共有航道184条,盐邵线、古运河、三阳河等纵贯南北,高东线、新通扬运河、仪扬河、盐宝线等横穿东西,构筑了“三纵四横”的内河主航道网。扬州港口布局为“一港三区”,主港区六圩港区是国家一类开放口岸,江都港区、仪征港区分列两翼。 扬州交通规划: 规划至2020年,扬州市高速公路形成以扬州市区(含江都市区)为中心的“一环七射”高速路网:一环——宁通高速公路江扬段(含扬州南绕城高速公路)+京沪高速公路砖桥至丁伙段+扬州西北绕城高速公路;七射——宁通高速公路宁扬段、扬天高速公路、京沪高速公路、扬泰高速公路、宁通高速公路、京沪高速公路南延段、润扬长江公路大桥及其北接线。国省干线规划建设以宁通高速、京沪高速为为主骨架的“五纵四横”的国省干线公路网。“五横”:S331盐金国防公路、S332界临沙公路、S333高兴东—邮仪公路、G328国道、S336江平公路;“四纵”:S233河宜大公路、G010同三国道(京沪高速)、S237淮江公路、S244扬天公路、S243扬瓜公路。地方干线公路将形成“六横七纵六联”路网结构:“六横”:泾(河)安(丰)公路、沿(河)广(洋湖)公路、车(逻)樊(川)公路、邵(伯)吴(堡)公路、扬(州)治(山)公路、沿江公路;“七纵”:嘶(马)华(阳)公路、安(丰)大(桥)公路、泰(安)李(典)公路、扬(州)菱(塘)公路、扬(州)六(圩)公路、仪(征)圩(十二圩)公路、十(五里墩)月(塘)公路;“六联”:城水、范柳、澄营、马横、七麾、扬霍。农村公路建设同步推进:使县—乡公路达二级以上标准,乡—乡公路达三级以上标准,乡—村公路达四级以上标准。 规划至2020年,市域航道形成以京杭运河(二级)和高东线(三级)为主骨架的“四纵四横”干线航道网。“四横”:高东线、盐宝线、新通扬运河、仪扬河;“四纵”:京杭运河、三阳河、盐邵线、芒稻河。 按照扬州港“一港三区”的发展规划,到2015年,全市拥有100吨以上生产性泊位387个,具备吞吐能力近2亿吨,其中沿江拥有万吨级以上泊位34个(10万吨级泊位5个),千吨级泊位18个,具备吞吐能力近1.3亿吨。 铁路方面规划建设淮(安)扬(州)镇(江)铁路,结合京沪高速铁路南延工程、长三角城际轻轨项目,力争建成五峰山公铁两用大桥。 与邻近城市共建苏中机场,在高速公路、铁路、干线公路和港口的配合下,将扬州建成江北地区的重要航空枢纽港。 1.不要宏观写整个扬州所有,可以写绿化、市民生活丰富程度、扬州的某处变化,以此来影射扬州的变化 2.文章得分层次,这个是必须的,特别是写这种文章,没个结构概念很容易写着写着就变成流水账,有形无神。 最后希望你能写一篇好文章~2023-08-04 00:36:121
江都市社保局对工作人员疏于管理,导致这个重要窗口让那些素质低下的人在为老百姓办事。
可以把这段内容发到扬州网上面的寄语市长里面去。网址:http://jysz.yangzhou.gov.cn/写到百度上没有用的。2023-08-04 00:36:302
扬州盐商古宅历史遗存
你好,请百度 扬州寄语市长 进入后选择相关部门进行咨询,举手之劳,烦请采纳,谢谢!2023-08-04 00:36:371
写作要求: (一)大赛主题:2014年,是扬州建城2500年。未来4年,将紧紧围绕“三个扬州”建设,把扬州建
扬州作为具有2500年历史的文化名城,素以文化璀璨、人杰地灵而名闻天下。 我也是一个老扬州人了。同你一样,我们共同目睹了扬州发生的巨大变化。我们生活的时代,就是一个百舸争流的时代。扬州在进步,别的地方也在进步。有先有后,这是自然现象。别的地方发展快了,我们应当为它们高兴。只有大家都有争先精神,我们这个社会才能进步。其实,我们应当全面地认识扬州的成绩和不足。扬州在许多方面的成绩都是走在江苏前面的,例如,扬州的城市建设、文化建设、古城保护、环境保护等。当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在某些方面,别人走在我们的前面,我们应当向别人学习。 作为扬州人,我们都希望扬州在各个方面的发展都比别的地方更好更快。这个心理可以理解。其实,扬州市委、市政府也希望能够发展得更好更快。最近,扬州市委召开了五届九次全体会议,提出建设创新扬州、精致扬州、幸福扬州的一系列决策和举措。这就是扬州目前破解难题的良方。这些决策和举措如果能够全面地落实,相信能够发展得更好。现在,我们的任务就是全面贯彻落实扬州市委提出的一系列要求。 创新扬州是三个扬州的基础。创新扬州通过产业创新、科技创新、载体创新、人才创新和制度创新,促进生产力更好更快地发展,提高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力,为提高扬州人民的生活水平奠定物质基础。 精致扬州是三个扬州的途径。精致扬州着眼于城市布局更加合理,风景更加宜人,环境更加秀美,彰显扬州历史文化名城的特色,使扬州的城市特色更加鲜明,真正做到人文、生态、精致、宜居。 幸福扬州是三个扬州的出发点和根本目的。幸福扬州着力于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幸福指数的提升,显著提高养老、医疗、就业等基本生活保障,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明显提高,真正做到学有优教、业有所就、医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建设幸福扬州,就是要坚持以“幸福”为导向统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相统一,致力于把扬州建设成为“人人崇文尚德、家家安居乐业、社会公平正义、充满人文关怀”的幸福城市。一、建设“创新扬州”。创新是扬州的永恒追求。建设创新扬州,1.要推动产业创新。促进主导产业高端化、新兴产业规模化、现代服务业特色化,结合扬州城市特质,确立高端、高效、低碳、低耗的“两高两低”产业发展导向,把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聚焦到新能源、新光源、新材料、智能电网、电子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经济发展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2.要推动城市创新。呼应长三角一体化和江苏沿海开发,加快实施苏中江都机场、沪陕高速江六段扩容和淮扬镇铁路、京沪高速扩容及南延等重大项目,超前谋划扬州“城铁时代”,尽快融入“上海一小时都市圈”,实现与南京、镇江的同城化发展,提升城市承载力和竞争力。3.要推动载体创新。立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从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和产业布局着眼,加快对沿江和开发园区空间、产业、资源和政策的整合,进一步完善园区公共技术研发、企业孵化、金融支持、创投服务等综合功能,打造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特色园区和特色产业基地。4.要推动人才创新。加大人才政策创新力度,建立健全人才培养、评价、选用、流动、激励和保障的政策体系。大力实施“8631”科技创新行动计划、“人才强市双百千万行动计划”、“绿扬金凤”计划等,3年内面向国内外引进100名左右创新创业领军人才,今年引进100名左右高层次博士人才,以人才兴产业,以产业聚人才。5.要推动制度创新。更加注重区域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充分发挥政府政策引导、政策资金撬动作用,加大政府创新投入,深化产学研金合作,激发企业创新的内在动力,把各种创新要素整合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让一切创新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的源泉充分涌流。二、建设“精致扬州”。精致是扬州的鲜明特质。我们将更加注重精当规划。科学安排空间布局,合理划分功能区域,在城市总体规划的统领下,鼓励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规划招标,吸引高水准的著名公司和著名设计师参与城市规划设计,科学选择最优的设计方案,保证城市风貌的整体协调性,推进城市有序扩张和精明增长。我们将着力增强精品意识。全面、科学保护古城,最大限度保护古城风貌的原真性和整体性,传承、彰显历史文脉。按照建设“功能齐全、环境优美、适宜人居”的城市副中心和新商业圈的要求,高品位规划新区整体环境、高标准建设精品建筑,高质量完善配套功能建设,精心设计、精心建设新区建筑的传世精品,体现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扬州元素,谱写城市“凝固的乐章”。我们将深入推进精细管理。健全完善数字化城管新模式,加快“城市家具”的更新配套,实现城市管理的“全覆盖、经常化、高水平”,营造清洁有序的生活环境。我们将致力倡导精彩生活。积极推进信息化技术在人民生活中的应用,到今年底,扬州主城区将实现“无线上网”全覆盖;到2014年,用于办理社保等个人相关社会事务、享受公共服务、具有信息存储、信息查询和交易支付等多功能合一的“市民卡”将在全市人民中广泛普及。坚持举办元旦万人长跑、全民健身体育节、社区运动会、千人围棋大赛等规模大、群众参与面广的文体活动。加快文化、体育、音乐、美术等公共场馆建设步伐,不断提升市民精致生活的品质。三、建设“幸福扬州”。幸福是扬州的温馨底色。根据扬州所处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以及城市个性,倾力打造“人人崇文尚德、家家安居乐业、社会公平正义、追求创新创造、充满人文关怀”的幸福扬州。我们将坚持文化立市,文明育人。把人的全面发展摆上突出位置,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升城市的精神文化品位,着力塑造品格高尚、快乐向上的市民群体,合力打造崇文重教、尚文风雅的城市气质。我们将坚持富民优先、安民为本。体察民情、尊重民意,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做大蛋糕、分好蛋糕”,营造生态良好、环境宜人、优居乐居、平安法治的生产生活环境,让广大市民安居乐业。我们将坚持执政为民、依法治市。促进社会良性互动,充分发挥市委书记信箱、寄语市长、人大代表与选民统一见面日、政协委员界别活动周、市民论谈等民意表达平台的作用,倾听民意、关注民生,发展民主、保障民权。坚持依法行政、公正司法,更加注重干部素质、机关形象,构建新型党群、干群互信关系,让公平正义惠及每个公民。我们将坚持激发活力、激励创新。培育创新文化、宣传创新典型、营造创新氛围、激发创造热情,积极推动广大干部、引导广大群众克服墨守成规、小富即安的思想,弘扬创业创造、创新创优的时代精神。我们将坚持以人为本、关爱为魂。营造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氛围,引导市民施惠勿念、受恩莫忘,懂得感激、心怀感恩,以正直善良之心待人,以真诚友爱之心相处,邻里相亲、守望相助,尊老爱幼、扶弱济贫,让城市处处富有亲和力、人情味,让全体市民在心情舒畅中、在爱心奉献中感受幸福、创造幸福。 经济社会发展享受幸福。2023-08-04 00:36:4614
市长您好!我是扬州香堤春晓一期八栋业主,迟迟没有拿到房产证,恳请领导给我们做主!谢谢!
你这个发在这,起不到作用,建议你写到市政府官网上的市长电孑信箱中去。一2023-08-04 00:37:282
哪里有废旧电池回收点?
来自2005年的扬州晚报: 市环保局法制宣传科的李处长称,废旧电池的无害化处理是一大难题。在目前缺乏有效回收的技术条件下,不鼓励集中收集达国家低汞或无汞要求的一次性使用废电池。市环保局污控处的陈处长和禹克伟工程师告诉记者,电池厂回收处理废电池的成本比较高,所以一般厂家不愿回收。人们常用的五号和七号电池已达到低汞或无汞的生产标准,分散处理不会对环境构成污染,但充电电池和扣式电池污染较严重,必须由厂家回收,对已经收集的废电池要参照危险物的要求进行处置或贮藏。扬州的废物处理中心目前还无法对废电池、废弃的电脑、电冰箱等电子物品进行处理,但这一问题已经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日后有望得到解决。国家已要求从今年1月开始停止生产含汞量大于0.0001%的碱性锌锰电池,市民也应从保护环境出发,积极使用低汞或无汞电池。 在寄语市长找到答复: 网友:环保 时间: 2005-5-27 16:23:47 IP: 218.91.30.139 请问扬州是否有废旧电池回收点,请告知地点。 答复: 网友“环保”,您好!感谢您对环保工作的关注和支持。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把回收废旧电池当作环保行为加以推行,扬州市也曾有一段时间倡导对废旧电池集中回收处理。从以往的实践看,废旧电池集中回收后,无害化处理成了一大难题。针对这一情况,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发改委等有关部门于2003年10月9日联合制定并出台了《废电池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这份指导性文件,该文件明确指出,在目前缺乏有效回收技术的条件下,不鼓励集中收集已达到国家低汞或无汞要求的一次性电池。一次性使用的低汞或无汞电池汞含量很少,在日常生活垃圾中的环境容量能够承受少量低汞或无汞电池中汞的自然降解,如果把大量废电池集中起来而得不到妥善的处理,反而会造成新的环境污染。 答复时间: 2005-5-30 11:03:46 非常的无奈阿,不过这是2005年的现在不知,据说新世纪大酒店等地曾经有回收点,现在不知道有没有了2023-08-04 00:37:494
高邮界首初中上不上晚自习的问题
高邮市武安初级中学也是如此,真缺德!!!2023-08-04 00:37:574
扬州市冮都区工农东路临时车位现在有人收费,还称是某某局某某局单位的,架势很的很,请问这钱收了给某某
你好,请登录寄语市长 http://www.yangzhou.gov.cn/qtyy/jysz/wyly_index.jsp选择相关部门进行咨询。2023-08-04 00:38:102
违反这样的交通法应该罚款多少钱?请大家帮帮我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五十一条 机动车行驶时,驾驶人、乘坐人员应当按规定使用安全带,摩托车驾驶人及乘坐人员应当按规定戴安全头盔。 第九十条 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关于道路通行规定的,处警告或者二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处罚。 第一百零七条 对道路交通违法行为人予以警告、二百元以下罚款,交通警察可以当场做出行政处罚决定,并出具行政处罚决定书。 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载明当事人的违法事实、行政处罚的依据、处罚内容、时间、地点以及处罚机关名称,并由执法人员签名或者盖章。----------------------------------------- 你如果感到不服,保留证据,申请行政复议,但效果肯定----微。N年以前我被罚过5元;同样的N年前,还被罚50元。都是因骑摩托车没带头盔,交警想罚多少就罚多少,它们有很大的主动权。各地都有被罚的,看看吧:http://www.baidu.com/baidu?tn=GreenBrowser&word=%C6%EF%C4%A6%CD%D0%B3%B5%C3%BB%B4%F8%CD%B7%BF%F8%B7%A3%B6%E0%C9%D9老百姓是这样----寄语市长为什么就没有显示时间的数子牌,是不是你门公安为了多创收,而故意设的陷阱啊...敬爱的警察叔叔您好,最近为什么很多摩托车主骑摩托不带头盔,而你们为什么不...不能就随他们说了罚多少就多少 啊? 我希望我们的 领导能给我个公正的处理... shizhang.yangzhou.gov.cn/listtype.asp?pag ... 25K 2007-3-20 - 百度快照2023-08-04 00:38:172
以前的扬州和现在的扬州有那些不同
一、经济状况 2006年是“十一五”发展的开局之年。我们在中共扬州市委的领导下,依靠和带领全市人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两个率先”和“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扬州”的目标,解放思想,真抓实干,在跨越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上迈出新步伐,全面完成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实现了“十一五”时期的良好开局。 1.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全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元,达1100亿元,同比增长15.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4000元。财政总收入158亿元,增长35%,其中,一般预算收入63亿元,增长27.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33亿元,增长30.1%。 工业经济提速增效。牢固确立“工业强则扬州强”的观念,“双创”和“三重”工作深入开展。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1892亿元,增长31.4%;实现增加值500亿元、销售1806亿元、利税155亿元,分别增长21.3%、32.3%和51%。亏损企业数、亏损总额全面下降。八大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77.8%。规模以上和亿元以上企业数分别比上年增加207个和91个。全年完成工业投入361亿元,增长43.3%。实施亿元以上项目105个,比上年增加44个。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408亿元,增长39.6%。创成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43家、国家级重点新产品和省级高新技术产品149个。新增中国驰名商标1个、中国名牌产品5个、国家免检产品12个。全市建筑企业完成施工总产值550亿元、增加值120亿元,分别增长25.5%和24.8%。荣获“鲁班奖”6个。 农业农村经济平稳增长。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实现农业增加值94亿元,增长5.1%。粮食丰产丰收,总产达245万吨。新增高效农业面积19.3万亩、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基地65万亩、“三品”品牌92个。“菜篮子工程”建设取得新成效。扬州鹅、高邮鸭、邵伯鸡获国家级品种认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势头良好。建成全面小康村120个。新、改建农村公路680多公里,行政村等级公路通达率100%。南水北调三阳河潼河宝应站等一批重点水利工程和灌区改造工程相继建成,战胜了里下河地区严重雨涝灾害。土地复垦开发整理力度加大,实现了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农业科研、综合开发、粮食流通、农机、气象等工作又有新进展。 服务业加快发展。强化规划引导、政策扶持和机制创新,服务业发展跃上新平台。实现增加值385亿元,增长15.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6亿元,增长16%。扬州石化、公铁水、港口等重点物流园区规划通过评审,石化物流园区码头、仓储等项目开工建设。全市港口货物吞吐量5014万吨,增长8.2%。信息服务业实现销售收入41亿元,增长15%。传统特色商贸业持续发展,6家企业获“中华老字号”称号,“扬州师傅”品牌建设得到加强。农村“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进展顺利。全年接待境内外游客134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32亿元,分别增长18.4%和25.9%。房地产业稳定健康发展,全年开发投资83.4亿元,商品房销售面积385万平方米,分别增长14.1%和10.6%。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分别比年初增加133亿元和84亿元。中介、会展和社区服务业等行业发展势头良好。 2.沿江沿河加快开发,对外开放取得成效。 基础设施建设强势推进。沿江高等级公路全面建成通车,扬州二电厂二期扩建工程3号机组并网发电,水电气热等配套设施更加完善。编制了沿河开发总体规划。安大公路三垛以南段贯通,先导段建成通车。各开发园区、乡镇工业集中区建设步伐加快。“八区二园”注册外资实际到账和外贸出口分别占全市的81.9%和84.2%。新增省级开发区3个。扬州出口加工区顺利通过国家验收,正式封关运行。 招商引资力度加大。成功举办2006“烟花三月”国际经贸旅游节,赴欧美、日韩、东南亚和港台、京深沪杭等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招商推介活动,有效拓展了客商源、信息源、项目源。围绕项目落地和投产达效,加强配套服务、跟踪督查,提高招商项目成功率。全年注册外资实际到账7.61亿美元,增长44.7%。新批1000万美元以上项目75个。新增民资注册资本215亿元,增长30%。实现外贸出口23.6亿美元,增长23.9%,其中机电产品出口占48%。完成外经营业额1.25亿美元,增长20%。 县域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全市县域经济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67亿元;完成财政收入85.7亿元,增长28.3%。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县域三次产业比例由2005年的13.4:56.2:30.4调整为11.7:58.1:30.2。特色产业集聚效应初步显现,已逐步形成石油化工、汽车及零部件、船舶制造、电工电器、服装加工等主导产业,产值占全市规模工业产值的比重达70%。 3.城乡建设步伐加快,人居环境显著改善。 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取得新突破。全面推进城乡规划全覆盖,着手编制扬州市“一体两翼”概念性城市总体规划,完成了广陵新城(河东分区)、东南分区等5个分区规划和城市绿地系统等专项规划,编制了开发区中心片区等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了13个乡镇和76个村庄建设规划。加大城市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市区完成城市建设投资72亿元。建成开发路、解放南路、黄金坝北路、三湾大桥等工程,开工建设文昌大桥、渡江南路延伸工程,完成古运河五台山大桥至徐凝门桥段环境整治和景观提升工程。古城保护深入推进,修复卢氏盐商住宅,建成康山文化园一期工程。翻建40条街巷。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和新城西区建设步伐加快。新建各类绿地127万平方米。实施天然气置换工程,6万户居民用上天然气。新建垃圾中转场5座。新建、改造公厕18座。新增公交车105辆、公交线路7条。建成数字化城管新平台,首创全国中等城市数字化城管新模式。 节约型社会和生态市建设力度加大。制定出台了《加快发展节约型城市的意见》和《生态市建设行动计划(2006-2010)》。通过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复查。完成县乡河道疏浚、村庄河塘整治和村庄绿化等年度任务,全市创成3个省级环境优美乡镇。市区完成汤汪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建设,各县(市)都建成了污水处理厂,仪征、江都建成了符合国家标准的垃圾填埋场。市开发区生态工业示范园区规划通过国家级评审。我市被确定为全省循环经济试点市。132家清洁生产试点企业通过审核。开展了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整顿专项行动,以及南水北调东线源头、重点化工企业等环境风险排查和整治工作。全市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8%,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3.8%和3.2%。 经过全体市民的共同努力,该市以在古城保护和人居环境改善方面的突出成绩,荣获2006年度中国唯一的“联合国人居奖”。 4.体制改革全面深化,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 国有集体企业改革向纵深发展。推进市直工业管理体制改革工作,整合重组金茂化工医药集团、亚星汽车集团、工艺美术集团和工业资产经营管理公司。基本完成市直生产经营型事业单位改革。市政公用事业改革取得进展,完成市燃气总公司合资合作和企业改制。顺利完成联环药业、扬农化工股权分置改革工作。国有资产监管体制不断完善。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 农村综合改革稳步推进。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继续减轻农民负担。贯彻落实“一免三补”等政策,共兑现补贴资金1.56亿元。全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进一步发展。深化乡镇农技服务体系改革,逐步完善农经“一站式”窗口服务。加强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和规范化建设,村务公开继续扩大。 财税、金融和投融资体制等改革不断深化。实施依法治税和社会综合治税,进一步加强税收精细化征管。启动非税收入管理制度改革,继续深化部门预算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制定出台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和代建制管理办法。成立中小企业担保中心。设立了创业投资引导基金。 5.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全市组织实施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418项。落实省级以上火炬、星火计划项目103项。宝胜科创、三星电梯等12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火炬计划扬州汽车及零部件特色产业基地获得科技部批准。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步伐加快,一批信息化项目建成投入使用。与中科院合作共建应用技术研发与产业化中心。与南京大学签订了市校全面合作协议。人才要素有效集聚,全年引进各类人才9500人。全社会知识产权意识明显增强。 教育事业加快发展。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保持100%,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87.6%。素质教育进一步推进,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农村办学条件继续改善。新创建9所星级高中、16所省示范初中和省实验小学,扬州中学西区校建成招生。大力发展中高等职业教育,当年招生4.4万人。扬子津科教园区全面投入使用。 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持续发展。制定了《扬州文化博览城建设规划纲要》,新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扬剧等7个项目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新增“中国工艺美术大师”3名,新评“扬州市工艺美术大师”47名。有线电视入户率达73.5%,有线电视数字化改造工作有序推进。全市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和公共卫生信息网络体系基本建立。城乡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率分别达78%和40%。新增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3万户。完成了苏北医院医技楼和市妇幼保健院一期工程建设。全市33个乡镇561个村建成体育健身工程。参加省第十六届运动会,金牌总数和团体总分均获第7名。承办了国际田联竞走挑战赛、鉴真国际马拉松赛等赛事。高邮、仪征、广陵被命名为全省人口计生工作示范市(区)。宝应被评为全国计生优质服务先进县。外事、侨务、台湾事务和统计、档案、方志等工作取得新成绩。我市社会发展总水平列全省第五位。 6. 关注民生工作不断加强,人民生活继续改善。 统筹城乡就业取得积极进展。鼓励全民创业,全市新发展私营企业8077家、个体工商户27627户。认真落实就业再就业各项措施,全年采集就业岗位13.1万个,净增就业7.4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1%。培训下岗失业人员4.7万人、农村劳动力7.9万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8.4万人。 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全市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扩面续保10.8万人,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全部实现社会化发放,两次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发放标准。农村养老保险进一步完善。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稳步实施。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66.4万人。基本解决了破产困难企业7.8万人的医保问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口覆盖率达91%。市区“慈济”医院、“慈济”窗口共为7万人次减免医药费610万元。2.7万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城乡符合低保条件的人员应保尽保,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率达47.2%。灾民生活保障、残疾人帮扶工作得到有效落实。新一轮帮扶经济薄弱村和贫困户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 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4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813元,分别增长13.8%和11.5%。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城郊又有6个乡镇、30万居民享受区域集中供水。市区建成30万平方米限价商品房,262户低收入家庭领到购房补贴,多层次住房供应体系逐步健全。 7. 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不断深入。 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深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积极推进“城市文明建设行动计划”,广泛开展“八荣八耻”教育、“百万市民学礼仪”和窗口行业、服务部门共铸诚信等活动,评选了百名好市民和十佳新人新事,市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关心下一代、老龄工作取得新进展。双拥、国防教育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工作得到加强,国防(军事)园区启动建设。 民主法制建设不断深入。依法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工作监督、法律监督,接受市政协的民主监督,积极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社会各界意见。认真落实市人大的决议、决定,办理市人大代表建议294件、市政协提案374件,解决落实率进一步提高。加强社区建设和村民自治。实施“五五”普法,广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逐步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安扬州”、“法治扬州”建设深入推进。重视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相关控制指标全面下降。认真做好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工作,积极化解人民内部矛盾。民族、宗教工作取得新进步。 政府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坚持依法行政,不断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市直部门的行政许可职能归并工作取得明显进展,市级公布保留的行政许可事项实行集中办理。出台了《政府信息公开暂行办法》,开展了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试点。政府公开电话和“寄语市长”回复率、办结率稳步提高。市区为民办实事事项基本完成。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新成效。 二、对外开放 新中国成立后,扬州的对外贸易有了新的发展。1958年扬州成立了扬州市对外贸易公司。1976年国家批准扬州为全国首批十大出口商品基地之一。特别是1978年以来,在"改革、开放"方针的指引下,扬州的对外贸易得到了迅速发展。2001年底,全市共有获得国家外经贸部批准享有进出口经营权的外贸流通企业20家,自营生产企业179家,三资企业480家;直接从事对外贸易的各类人员5000多人。2001年全市各类外贸企业共完成进出口额123222万美元,其中出口66377万美元,进口56845万美元,出口商品的品种由1978年的8大类245个,发展到现在的纺织、丝绸、轻工、工艺、五金、机械、设备、电子、化工、医药、粮油、土产、畜产、汽车及配件等门类较为齐全的14大类500多个品种,远销141个国家和地区。近年来,我市外贸大力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努力扩大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产品的出口规模,2001年,全市机电产品出口比重达34.9%,工业制成品的比重已由1978年的49%上升到95%。部分低中档、单一化的品种也逐步向中高档、系列化转变,玩具、集装箱、鞋类、罐头、服装、猪鬃及制品、工具、船舶、医药和化工中间体等在全省乃至全国占有一定地位,深受客商青睐。 为适应WTO的各项运行规则,抓住新的外贸发展机遇,该市已相继成立了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扬州支会、中国国际商会扬州商会、扬州市对外经贸企业协会及扬州市国际货运代理协会,健全了扬州海关、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局、外汇管理局、海事局以及税收、保险等专业涉外机构;所有专业银行均开办了国际结算业务;扬州港已被列为国家一类开放港口,可直接停靠万吨级货轮;沪宁高速、京沪高速的开通便捷了我市的外贸运输和各类商务活动;即将建成的润扬长江公路大桥和沿江高等级公路等将极大地改变我市的交通运输状况和投资环境,使我市的区位优势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近年来,该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开发开放战略,抢抓机遇,攻坚克难,外向型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三、交通运输 交通现状: 目前扬州的对外交通主要有公路、铁路、水运等方式。沪宁高速公路、宁通高速公路在扬州境内交汇,扬溧高速公路经润扬长江公路大桥直通苏南,扬州已实现环城贯通高速公路,此外,沿江高等级公路、安大公路、淮江公路、盐金公路、仪扬公路等国省干线公路构筑起400公里的“市域环路”。宁启铁路横穿扬州境内,已开通扬州至北京、上海、武汉、西安、广州等客货运线路。京杭大运河与长江在扬州南部汇流,构成市域航道主骨,全市共有航道184条,盐邵线、古运河、三阳河等纵贯南北,高东线、新通扬运河、仪扬河、盐宝线等横穿东西,构筑了“三纵四横”的内河主航道网。扬州港口布局为“一港三区”,主港区六圩港区是国家一类开放口岸,江都港区、仪征港区分列两翼。 扬州交通规划: 规划至2020年,扬州市高速公路形成以扬州市区(含江都市区)为中心的“一环七射”高速路网:一环——宁通高速公路江扬段(含扬州南绕城高速公路)+京沪高速公路砖桥至丁伙段+扬州西北绕城高速公路;七射——宁通高速公路宁扬段、扬天高速公路、京沪高速公路、扬泰高速公路、宁通高速公路、京沪高速公路南延段、润扬长江公路大桥及其北接线。国省干线规划建设以宁通高速、京沪高速为为主骨架的“五纵四横”的国省干线公路网。“五横”:S331盐金国防公路、S332界临沙公路、S333高兴东—邮仪公路、G328国道、S336江平公路;“四纵”:S233河宜大公路、G010同三国道(京沪高速)、S237淮江公路、S244扬天公路、S243扬瓜公路。地方干线公路将形成“六横七纵六联”路网结构:“六横”:泾(河)安(丰)公路、沿(河)广(洋湖)公路、车(逻)樊(川)公路、邵(伯)吴(堡)公路、扬(州)治(山)公路、沿江公路;“七纵”:嘶(马)华(阳)公路、安(丰)大(桥)公路、泰(安)李(典)公路、扬(州)菱(塘)公路、扬(州)六(圩)公路、仪(征)圩(十二圩)公路、十(五里墩)月(塘)公路;“六联”:城水、范柳、澄营、马横、七麾、扬霍。农村公路建设同步推进:使县—乡公路达二级以上标准,乡—乡公路达三级以上标准,乡—村公路达四级以上标准。 规划至2020年,市域航道形成以京杭运河(二级)和高东线(三级)为主骨架的“四纵四横”干线航道网。“四横”:高东线、盐宝线、新通扬运河、仪扬河;“四纵”:京杭运河、三阳河、盐邵线、芒稻河。 按照扬州港“一港三区”的发展规划,到2015年,全市拥有100吨以上生产性泊位387个,具备吞吐能力近2亿吨,其中沿江拥有万吨级以上泊位34个(10万吨级泊位5个),千吨级泊位18个,具备吞吐能力近1.3亿吨。 铁路方面规划建设淮(安)扬(州)镇(江)铁路,结合京沪高速铁路南延工程、长三角城际轻轨项目,力争建成五峰山公铁两用大桥。 与邻近城市共建苏中机场,在高速公路、铁路、干线公路和港口的配合下,将扬州建成江北地区的重要航空枢纽港。2023-08-04 00:38:242
高邮政府没人上班吗?怎么网上部门信箱没有用呢?我咨询了都说我的验正码是错的,我明明是对的,这是怎么
高邮网上部门信箱你要等到猴年马月了。那是摆设、最好亲自来2023-08-04 00:38:312
科进船厂到泰兴鼓楼多远
驾车路线:全程约38.6公里起点:科进船业公司船厂1.从起点向正北方向出发,沿前进路行驶760米,右转进入S3362.沿S336行驶4.5公里,稍向右转进入S3363.沿S336行驶2.7公里,直行进入通港路4.沿通港路行驶290米,在第3个出口,朝G328/泰州城区方向,左转进入泰州大道5.沿泰州大道行驶2.1公里,朝南通/宁通公路方向,左转上匝道6.沿匝道行驶140米,过刁铺立交桥约280米后,直行进入京沪高速7.沿京沪高速行驶18.2公里,在泰兴(北)/根思/S232出口,稍向右转上匝道8.沿匝道行驶420米,右前方转弯进入宣泰线9.沿宣泰线行驶260米,直行进入S23210.沿S232行驶4.3公里,右转进入阳江中路11.沿阳江中路行驶1.6公里,左转进入鼓楼北路12.沿鼓楼北路行驶3.0公里,到达终点(在道路右侧)终点:鼓楼购物中心2023-08-04 00:38:382
扬州杉湾东苑土地证什么时候下来?
你好,请登录寄语市长 http://www.yangzhou.gov.cn/qtyy/jysz/wyly_index.jsp选择相关部门进行咨询。2023-08-04 00:38:451
问扬州国土局城中村办公室2015年拆迁计划
拆迁计划属于国家相关管理部门内部信息,一般是不公开的,但是可以向相关部门咨询某个地区是否有拆迁计划。 某个区域是否拆迁由扬州地区的规划、国土等相关部门决定,详情请咨询扬州市规划局或扬州市拆迁管理办公室。 扬州市规划局地址:淮海路33号,扬州建筑职工中专旁边。 扬州市拆迁办地址:徐凝门大街65号,何园的东侧路对面。 具体联系电话等,可以通过百度搜索或者114转接入。 此外,还可以登录扬州市政府网站“中国扬州”,选择“寄语市长频道”下属的“寄语规划局”和“寄语国土局”等进行相关问题的咨询。 官网地址:http://www.yangzhou.gov.cn/qtyy/jysz/wyly_index.jsp2023-08-04 00:38:522
扬州寄语市长的留言可以删除吗,要怎么样才可以删除啊?很急切的知道答案,求网友帮帮忙啊!
自己是不好删除的,只有管理员可以删,跟网站管理联系。2023-08-04 00:39:171
扬州对烧烤行业排烟有什么规定
你好,请登录寄语市长 http://www.yangzhou.gov.cn/qtyy/jysz/wyly_index.jsp选择相关部门进行咨询。2023-08-04 00:39:241
扬州仪征交界处,八字桥什么时候能把路修修,太多坑了
你好,请登录寄语市长 http://www.yangzhou.gov.cn/qtyy/jysz/wyly_index.jsp选择相关部门进行咨询。2023-08-04 00:39:311
改革开放30年扬州的变化
一、经济状况 2006年是“十一五”发展的开局之年。我们在中共扬州市委的领导下,依靠和带领全市人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两个率先”和“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扬州”的目标,解放思想,真抓实干,在跨越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上迈出新步伐,全面完成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实现了“十一五”时期的良好开局。 1.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全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元,达1100亿元,同比增长15.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4000元。财政总收入158亿元,增长35%,其中,一般预算收入63亿元,增长27.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33亿元,增长30.1%。 工业经济提速增效。牢固确立“工业强则扬州强”的观念,“双创”和“三重”工作深入开展。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1892亿元,增长31.4%;实现增加值500亿元、销售1806亿元、利税155亿元,分别增长21.3%、32.3%和51%。亏损企业数、亏损总额全面下降。八大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77.8%。规模以上和亿元以上企业数分别比上年增加207个和91个。全年完成工业投入361亿元,增长43.3%。实施亿元以上项目105个,比上年增加44个。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408亿元,增长39.6%。创成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43家、国家级重点新产品和省级高新技术产品149个。新增中国驰名商标1个、中国名牌产品5个、国家免检产品12个。全市建筑企业完成施工总产值550亿元、增加值120亿元,分别增长25.5%和24.8%。荣获“鲁班奖”6个。 农业农村经济平稳增长。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实现农业增加值94亿元,增长5.1%。粮食丰产丰收,总产达245万吨。新增高效农业面积19.3万亩、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基地65万亩、“三品”品牌92个。“菜篮子工程”建设取得新成效。扬州鹅、高邮鸭、邵伯鸡获国家级品种认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势头良好。建成全面小康村120个。新、改建农村公路680多公里,行政村等级公路通达率100%。南水北调三阳河潼河宝应站等一批重点水利工程和灌区改造工程相继建成,战胜了里下河地区严重雨涝灾害。土地复垦开发整理力度加大,实现了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农业科研、综合开发、粮食流通、农机、气象等工作又有新进展。 服务业加快发展。强化规划引导、政策扶持和机制创新,服务业发展跃上新平台。实现增加值385亿元,增长15.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6亿元,增长16%。扬州石化、公铁水、港口等重点物流园区规划通过评审,石化物流园区码头、仓储等项目开工建设。全市港口货物吞吐量5014万吨,增长8.2%。信息服务业实现销售收入41亿元,增长15%。传统特色商贸业持续发展,6家企业获“中华老字号”称号,“扬州师傅”品牌建设得到加强。农村“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进展顺利。全年接待境内外游客134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32亿元,分别增长18.4%和25.9%。房地产业稳定健康发展,全年开发投资83.4亿元,商品房销售面积385万平方米,分别增长14.1%和10.6%。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分别比年初增加133亿元和84亿元。中介、会展和社区服务业等行业发展势头良好。 2.沿江沿河加快开发,对外开放取得成效。 基础设施建设强势推进。沿江高等级公路全面建成通车,扬州二电厂二期扩建工程3号机组并网发电,水电气热等配套设施更加完善。编制了沿河开发总体规划。安大公路三垛以南段贯通,先导段建成通车。各开发园区、乡镇工业集中区建设步伐加快。“八区二园”注册外资实际到账和外贸出口分别占全市的81.9%和84.2%。新增省级开发区3个。扬州出口加工区顺利通过国家验收,正式封关运行。 招商引资力度加大。成功举办2006“烟花三月”国际经贸旅游节,赴欧美、日韩、东南亚和港台、京深沪杭等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招商推介活动,有效拓展了客商源、信息源、项目源。围绕项目落地和投产达效,加强配套服务、跟踪督查,提高招商项目成功率。全年注册外资实际到账7.61亿美元,增长44.7%。新批1000万美元以上项目75个。新增民资注册资本215亿元,增长30%。实现外贸出口23.6亿美元,增长23.9%,其中机电产品出口占48%。完成外经营业额1.25亿美元,增长20%。 县域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全市县域经济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67亿元;完成财政收入85.7亿元,增长28.3%。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县域三次产业比例由2005年的13.4:56.2:30.4调整为11.7:58.1:30.2。特色产业集聚效应初步显现,已逐步形成石油化工、汽车及零部件、船舶制造、电工电器、服装加工等主导产业,产值占全市规模工业产值的比重达70%。 3.城乡建设步伐加快,人居环境显著改善。 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取得新突破。全面推进城乡规划全覆盖,着手编制扬州市“一体两翼”概念性城市总体规划,完成了广陵新城(河东分区)、东南分区等5个分区规划和城市绿地系统等专项规划,编制了开发区中心片区等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了13个乡镇和76个村庄建设规划。加大城市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市区完成城市建设投资72亿元。建成开发路、解放南路、黄金坝北路、三湾大桥等工程,开工建设文昌大桥、渡江南路延伸工程,完成古运河五台山大桥至徐凝门桥段环境整治和景观提升工程。古城保护深入推进,修复卢氏盐商住宅,建成康山文化园一期工程。翻建40条街巷。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和新城西区建设步伐加快。新建各类绿地127万平方米。实施天然气置换工程,6万户居民用上天然气。新建垃圾中转场5座。新建、改造公厕18座。新增公交车105辆、公交线路7条。建成数字化城管新平台,首创全国中等城市数字化城管新模式。 节约型社会和生态市建设力度加大。制定出台了《加快发展节约型城市的意见》和《生态市建设行动计划(2006-2010)》。通过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复查。完成县乡河道疏浚、村庄河塘整治和村庄绿化等年度任务,全市创成3个省级环境优美乡镇。市区完成汤汪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建设,各县(市)都建成了污水处理厂,仪征、江都建成了符合国家标准的垃圾填埋场。市开发区生态工业示范园区规划通过国家级评审。我市被确定为全省循环经济试点市。132家清洁生产试点企业通过审核。开展了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整顿专项行动,以及南水北调东线源头、重点化工企业等环境风险排查和整治工作。全市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8%,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3.8%和3.2%。 经过全体市民的共同努力,该市以在古城保护和人居环境改善方面的突出成绩,荣获2006年度中国唯一的“联合国人居奖”。 4.体制改革全面深化,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 国有集体企业改革向纵深发展。推进市直工业管理体制改革工作,整合重组金茂化工医药集团、亚星汽车集团、工艺美术集团和工业资产经营管理公司。基本完成市直生产经营型事业单位改革。市政公用事业改革取得进展,完成市燃气总公司合资合作和企业改制。顺利完成联环药业、扬农化工股权分置改革工作。国有资产监管体制不断完善。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 农村综合改革稳步推进。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继续减轻农民负担。贯彻落实“一免三补”等政策,共兑现补贴资金1.56亿元。全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进一步发展。深化乡镇农技服务体系改革,逐步完善农经“一站式”窗口服务。加强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和规范化建设,村务公开继续扩大。 财税、金融和投融资体制等改革不断深化。实施依法治税和社会综合治税,进一步加强税收精细化征管。启动非税收入管理制度改革,继续深化部门预算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制定出台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和代建制管理办法。成立中小企业担保中心。设立了创业投资引导基金。 5.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全市组织实施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418项。落实省级以上火炬、星火计划项目103项。宝胜科创、三星电梯等12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火炬计划扬州汽车及零部件特色产业基地获得科技部批准。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步伐加快,一批信息化项目建成投入使用。与中科院合作共建应用技术研发与产业化中心。与南京大学签订了市校全面合作协议。人才要素有效集聚,全年引进各类人才9500人。全社会知识产权意识明显增强。 教育事业加快发展。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保持100%,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87.6%。素质教育进一步推进,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农村办学条件继续改善。新创建9所星级高中、16所省示范初中和省实验小学,扬州中学西区校建成招生。大力发展中高等职业教育,当年招生4.4万人。扬子津科教园区全面投入使用。 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持续发展。制定了《扬州文化博览城建设规划纲要》,新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扬剧等7个项目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新增“中国工艺美术大师”3名,新评“扬州市工艺美术大师”47名。有线电视入户率达73.5%,有线电视数字化改造工作有序推进。全市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和公共卫生信息网络体系基本建立。城乡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率分别达78%和40%。新增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3万户。完成了苏北医院医技楼和市妇幼保健院一期工程建设。全市33个乡镇561个村建成体育健身工程。参加省第十六届运动会,金牌总数和团体总分均获第7名。承办了国际田联竞走挑战赛、鉴真国际马拉松赛等赛事。高邮、仪征、广陵被命名为全省人口计生工作示范市(区)。宝应被评为全国计生优质服务先进县。外事、侨务、台湾事务和统计、档案、方志等工作取得新成绩。我市社会发展总水平列全省第五位。 6. 关注民生工作不断加强,人民生活继续改善。 统筹城乡就业取得积极进展。鼓励全民创业,全市新发展私营企业8077家、个体工商户27627户。认真落实就业再就业各项措施,全年采集就业岗位13.1万个,净增就业7.4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1%。培训下岗失业人员4.7万人、农村劳动力7.9万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8.4万人。 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全市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扩面续保10.8万人,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全部实现社会化发放,两次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发放标准。农村养老保险进一步完善。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稳步实施。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66.4万人。基本解决了破产困难企业7.8万人的医保问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口覆盖率达91%。市区“慈济”医院、“慈济”窗口共为7万人次减免医药费610万元。2.7万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城乡符合低保条件的人员应保尽保,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率达47.2%。灾民生活保障、残疾人帮扶工作得到有效落实。新一轮帮扶经济薄弱村和贫困户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 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4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813元,分别增长13.8%和11.5%。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城郊又有6个乡镇、30万居民享受区域集中供水。市区建成30万平方米限价商品房,262户低收入家庭领到购房补贴,多层次住房供应体系逐步健全。 7. 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不断深入。 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深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积极推进“城市文明建设行动计划”,广泛开展“八荣八耻”教育、“百万市民学礼仪”和窗口行业、服务部门共铸诚信等活动,评选了百名好市民和十佳新人新事,市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关心下一代、老龄工作取得新进展。双拥、国防教育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工作得到加强,国防(军事)园区启动建设。 民主法制建设不断深入。依法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工作监督、法律监督,接受市政协的民主监督,积极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社会各界意见。认真落实市人大的决议、决定,办理市人大代表建议294件、市政协提案374件,解决落实率进一步提高。加强社区建设和村民自治。实施“五五”普法,广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逐步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安扬州”、“法治扬州”建设深入推进。重视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相关控制指标全面下降。认真做好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工作,积极化解人民内部矛盾。民族、宗教工作取得新进步。 政府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坚持依法行政,不断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市直部门的行政许可职能归并工作取得明显进展,市级公布保留的行政许可事项实行集中办理。出台了《政府信息公开暂行办法》,开展了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试点。政府公开电话和“寄语市长”回复率、办结率稳步提高。市区为民办实事事项基本完成。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新成效。 二、对外开放 新中国成立后,扬州的对外贸易有了新的发展。1958年扬州成立了扬州市对外贸易公司。1976年国家批准扬州为全国首批十大出口商品基地之一。特别是1978年以来,在"改革、开放"方针的指引下,扬州的对外贸易得到了迅速发展。2001年底,全市共有获得国家外经贸部批准享有进出口经营权的外贸流通企业20家,自营生产企业179家,三资企业480家;直接从事对外贸易的各类人员5000多人。2001年全市各类外贸企业共完成进出口额123222万美元,其中出口66377万美元,进口56845万美元,出口商品的品种由1978年的8大类245个,发展到现在的纺织、丝绸、轻工、工艺、五金、机械、设备、电子、化工、医药、粮油、土产、畜产、汽车及配件等门类较为齐全的14大类500多个品种,远销141个国家和地区。近年来,我市外贸大力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努力扩大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产品的出口规模,2001年,全市机电产品出口比重达34.9%,工业制成品的比重已由1978年的49%上升到95%。部分低中档、单一化的品种也逐步向中高档、系列化转变,玩具、集装箱、鞋类、罐头、服装、猪鬃及制品、工具、船舶、医药和化工中间体等在全省乃至全国占有一定地位,深受客商青睐。 为适应WTO的各项运行规则,抓住新的外贸发展机遇,该市已相继成立了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扬州支会、中国国际商会扬州商会、扬州市对外经贸企业协会及扬州市国际货运代理协会,健全了扬州海关、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局、外汇管理局、海事局以及税收、保险等专业涉外机构;所有专业银行均开办了国际结算业务;扬州港已被列为国家一类开放港口,可直接停靠万吨级货轮;沪宁高速、京沪高速的开通便捷了我市的外贸运输和各类商务活动;即将建成的润扬长江公路大桥和沿江高等级公路等将极大地改变我市的交通运输状况和投资环境,使我市的区位优势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近年来,该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开发开放战略,抢抓机遇,攻坚克难,外向型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三、交通运输 交通现状: 目前扬州的对外交通主要有公路、铁路、水运等方式。沪宁高速公路、宁通高速公路在扬州境内交汇,扬溧高速公路经润扬长江公路大桥直通苏南,扬州已实现环城贯通高速公路,此外,沿江高等级公路、安大公路、淮江公路、盐金公路、仪扬公路等国省干线公路构筑起400公里的“市域环路”。宁启铁路横穿扬州境内,已开通扬州至北京、上海、武汉、西安、广州等客货运线路。京杭大运河与长江在扬州南部汇流,构成市域航道主骨,全市共有航道184条,盐邵线、古运河、三阳河等纵贯南北,高东线、新通扬运河、仪扬河、盐宝线等横穿东西,构筑了“三纵四横”的内河主航道网。扬州港口布局为“一港三区”,主港区六圩港区是国家一类开放口岸,江都港区、仪征港区分列两翼。 扬州交通规划: 规划至2020年,扬州市高速公路形成以扬州市区(含江都市区)为中心的“一环七射”高速路网:一环——宁通高速公路江扬段(含扬州南绕城高速公路)+京沪高速公路砖桥至丁伙段+扬州西北绕城高速公路;七射——宁通高速公路宁扬段、扬天高速公路、京沪高速公路、扬泰高速公路、宁通高速公路、京沪高速公路南延段、润扬长江公路大桥及其北接线。国省干线规划建设以宁通高速、京沪高速为为主骨架的“五纵四横”的国省干线公路网。“五横”:S331盐金国防公路、S332界临沙公路、S333高兴东—邮仪公路、G328国道、S336江平公路;“四纵”:S233河宜大公路、G010同三国道(京沪高速)、S237淮江公路、S244扬天公路、S243扬瓜公路。地方干线公路将形成“六横七纵六联”路网结构:“六横”:泾(河)安(丰)公路、沿(河)广(洋湖)公路、车(逻)樊(川)公路、邵(伯)吴(堡)公路、扬(州)治(山)公路、沿江公路;“七纵”:嘶(马)华(阳)公路、安(丰)大(桥)公路、泰(安)李(典)公路、扬(州)菱(塘)公路、扬(州)六(圩)公路、仪(征)圩(十二圩)公路、十(五里墩)月(塘)公路;“六联”:城水、范柳、澄营、马横、七麾、扬霍。农村公路建设同步推进:使县—乡公路达二级以上标准,乡—乡公路达三级以上标准,乡—村公路达四级以上标准。 规划至2020年,市域航道形成以京杭运河(二级)和高东线(三级)为主骨架的“四纵四横”干线航道网。“四横”:高东线、盐宝线、新通扬运河、仪扬河;“四纵”:京杭运河、三阳河、盐邵线、芒稻河。 按照扬州港“一港三区”的发展规划,到2015年,全市拥有100吨以上生产性泊位387个,具备吞吐能力近2亿吨,其中沿江拥有万吨级以上泊位34个(10万吨级泊位5个),千吨级泊位18个,具备吞吐能力近1.3亿吨。 铁路方面规划建设淮(安)扬(州)镇(江)铁路,结合京沪高速铁路南延工程、长三角城际轻轨项目,力争建成五峰山公铁两用大桥。 与邻近城市共建苏中机场,在高速公路、铁路、干线公路和港口的配合下,将扬州建成江北地区的重要航空枢纽港。2023-08-04 00:39:413
扬州男性失地农民劳保工资什么时候发
你好,请登录寄语市长 http://www.yangzhou.gov.cn/qtyy/jysz/wyly_index.jsp选择相关部门进行咨询。2023-08-04 00:39:481
扬州地区的二级残和重残补助有区别吗?
你好,请登录寄语市长 http://www.yangzhou.gov.cn/qtyy/jysz/wyly_index.jsp选择相关部门进行咨询。2023-08-04 00:39:561
请问有没有扬州的同志,知道扬州这里货币拆迁大约多少钱一个平米啊?家住东花园,均价6000,马路对面
你好,请登录寄语市长 http://www.yangzhou.gov.cn/qtyy/jysz/wyly_index.jsp选择相关部门进行咨询。2023-08-04 00:40:201
我只要扬州的变化500字征文,急死了
一、经济状况 2006年是“十一五”发展的开局之年。我们在中共扬州市委的领导下,依靠和带领全市人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两个率先”和“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扬州”的目标,解放思想,真抓实干,在跨越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上迈出新步伐,全面完成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实现了“十一五”时期的良好开局。 1.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全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元,达1100亿元,同比增长15.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4000元。财政总收入158亿元,增长35%,其中,一般预算收入63亿元,增长27.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33亿元,增长30.1%。 工业经济提速增效。牢固确立“工业强则扬州强”的观念,“双创”和“三重”工作深入开展。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1892亿元,增长31.4%;实现增加值500亿元、销售1806亿元、利税155亿元,分别增长21.3%、32.3%和51%。亏损企业数、亏损总额全面下降。八大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77.8%。规模以上和亿元以上企业数分别比上年增加207个和91个。全年完成工业投入361亿元,增长43.3%。实施亿元以上项目105个,比上年增加44个。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408亿元,增长39.6%。创成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43家、国家级重点新产品和省级高新技术产品149个。新增中国驰名商标1个、中国名牌产品5个、国家免检产品12个。全市建筑企业完成施工总产值550亿元、增加值120亿元,分别增长25.5%和24.8%。荣获“鲁班奖”6个。 农业农村经济平稳增长。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实现农业增加值94亿元,增长5.1%。粮食丰产丰收,总产达245万吨。新增高效农业面积19.3万亩、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基地65万亩、“三品”品牌92个。“菜篮子工程”建设取得新成效。扬州鹅、高邮鸭、邵伯鸡获国家级品种认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势头良好。建成全面小康村120个。新、改建农村公路680多公里,行政村等级公路通达率100%。南水北调三阳河潼河宝应站等一批重点水利工程和灌区改造工程相继建成,战胜了里下河地区严重雨涝灾害。土地复垦开发整理力度加大,实现了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农业科研、综合开发、粮食流通、农机、气象等工作又有新进展。 服务业加快发展。强化规划引导、政策扶持和机制创新,服务业发展跃上新平台。实现增加值385亿元,增长15.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6亿元,增长16%。扬州石化、公铁水、港口等重点物流园区规划通过评审,石化物流园区码头、仓储等项目开工建设。全市港口货物吞吐量5014万吨,增长8.2%。信息服务业实现销售收入41亿元,增长15%。传统特色商贸业持续发展,6家企业获“中华老字号”称号,“扬州师傅”品牌建设得到加强。农村“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进展顺利。全年接待境内外游客134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32亿元,分别增长18.4%和25.9%。房地产业稳定健康发展,全年开发投资83.4亿元,商品房销售面积385万平方米,分别增长14.1%和10.6%。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分别比年初增加133亿元和84亿元。中介、会展和社区服务业等行业发展势头良好。 2.沿江沿河加快开发,对外开放取得成效。 基础设施建设强势推进。沿江高等级公路全面建成通车,扬州二电厂二期扩建工程3号机组并网发电,水电气热等配套设施更加完善。编制了沿河开发总体规划。安大公路三垛以南段贯通,先导段建成通车。各开发园区、乡镇工业集中区建设步伐加快。“八区二园”注册外资实际到账和外贸出口分别占全市的81.9%和84.2%。新增省级开发区3个。扬州出口加工区顺利通过国家验收,正式封关运行。 招商引资力度加大。成功举办2006“烟花三月”国际经贸旅游节,赴欧美、日韩、东南亚和港台、京深沪杭等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招商推介活动,有效拓展了客商源、信息源、项目源。围绕项目落地和投产达效,加强配套服务、跟踪督查,提高招商项目成功率。全年注册外资实际到账7.61亿美元,增长44.7%。新批1000万美元以上项目75个。新增民资注册资本215亿元,增长30%。实现外贸出口23.6亿美元,增长23.9%,其中机电产品出口占48%。完成外经营业额1.25亿美元,增长20%。 县域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全市县域经济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67亿元;完成财政收入85.7亿元,增长28.3%。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县域三次产业比例由2005年的13.4:56.2:30.4调整为11.7:58.1:30.2。特色产业集聚效应初步显现,已逐步形成石油化工、汽车及零部件、船舶制造、电工电器、服装加工等主导产业,产值占全市规模工业产值的比重达70%。 3.城乡建设步伐加快,人居环境显著改善。 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取得新突破。全面推进城乡规划全覆盖,着手编制扬州市“一体两翼”概念性城市总体规划,完成了广陵新城(河东分区)、东南分区等5个分区规划和城市绿地系统等专项规划,编制了开发区中心片区等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了13个乡镇和76个村庄建设规划。加大城市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市区完成城市建设投资72亿元。建成开发路、解放南路、黄金坝北路、三湾大桥等工程,开工建设文昌大桥、渡江南路延伸工程,完成古运河五台山大桥至徐凝门桥段环境整治和景观提升工程。古城保护深入推进,修复卢氏盐商住宅,建成康山文化园一期工程。翻建40条街巷。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和新城西区建设步伐加快。新建各类绿地127万平方米。实施天然气置换工程,6万户居民用上天然气。新建垃圾中转场5座。新建、改造公厕18座。新增公交车105辆、公交线路7条。建成数字化城管新平台,首创全国中等城市数字化城管新模式。 节约型社会和生态市建设力度加大。制定出台了《加快发展节约型城市的意见》和《生态市建设行动计划(2006-2010)》。通过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复查。完成县乡河道疏浚、村庄河塘整治和村庄绿化等年度任务,全市创成3个省级环境优美乡镇。市区完成汤汪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建设,各县(市)都建成了污水处理厂,仪征、江都建成了符合国家标准的垃圾填埋场。市开发区生态工业示范园区规划通过国家级评审。我市被确定为全省循环经济试点市。132家清洁生产试点企业通过审核。开展了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整顿专项行动,以及南水北调东线源头、重点化工企业等环境风险排查和整治工作。全市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8%,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3.8%和3.2%。 经过全体市民的共同努力,该市以在古城保护和人居环境改善方面的突出成绩,荣获2006年度中国唯一的“联合国人居奖”。 4.体制改革全面深化,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 国有集体企业改革向纵深发展。推进市直工业管理体制改革工作,整合重组金茂化工医药集团、亚星汽车集团、工艺美术集团和工业资产经营管理公司。基本完成市直生产经营型事业单位改革。市政公用事业改革取得进展,完成市燃气总公司合资合作和企业改制。顺利完成联环药业、扬农化工股权分置改革工作。国有资产监管体制不断完善。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 农村综合改革稳步推进。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继续减轻农民负担。贯彻落实“一免三补”等政策,共兑现补贴资金1.56亿元。全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进一步发展。深化乡镇农技服务体系改革,逐步完善农经“一站式”窗口服务。加强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和规范化建设,村务公开继续扩大。 财税、金融和投融资体制等改革不断深化。实施依法治税和社会综合治税,进一步加强税收精细化征管。启动非税收入管理制度改革,继续深化部门预算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制定出台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和代建制管理办法。成立中小企业担保中心。设立了创业投资引导基金。 5.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全市组织实施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418项。落实省级以上火炬、星火计划项目103项。宝胜科创、三星电梯等12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火炬计划扬州汽车及零部件特色产业基地获得科技部批准。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步伐加快,一批信息化项目建成投入使用。与中科院合作共建应用技术研发与产业化中心。与南京大学签订了市校全面合作协议。人才要素有效集聚,全年引进各类人才9500人。全社会知识产权意识明显增强。 教育事业加快发展。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保持100%,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87.6%。素质教育进一步推进,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农村办学条件继续改善。新创建9所星级高中、16所省示范初中和省实验小学,扬州中学西区校建成招生。大力发展中高等职业教育,当年招生4.4万人。扬子津科教园区全面投入使用。 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持续发展。制定了《扬州文化博览城建设规划纲要》,新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扬剧等7个项目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新增“中国工艺美术大师”3名,新评“扬州市工艺美术大师”47名。有线电视入户率达73.5%,有线电视数字化改造工作有序推进。全市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和公共卫生信息网络体系基本建立。城乡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率分别达78%和40%。新增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3万户。完成了苏北医院医技楼和市妇幼保健院一期工程建设。全市33个乡镇561个村建成体育健身工程。参加省第十六届运动会,金牌总数和团体总分均获第7名。承办了国际田联竞走挑战赛、鉴真国际马拉松赛等赛事。高邮、仪征、广陵被命名为全省人口计生工作示范市(区)。宝应被评为全国计生优质服务先进县。外事、侨务、台湾事务和统计、档案、方志等工作取得新成绩。我市社会发展总水平列全省第五位。 6. 关注民生工作不断加强,人民生活继续改善。 统筹城乡就业取得积极进展。鼓励全民创业,全市新发展私营企业8077家、个体工商户27627户。认真落实就业再就业各项措施,全年采集就业岗位13.1万个,净增就业7.4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1%。培训下岗失业人员4.7万人、农村劳动力7.9万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8.4万人。 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全市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扩面续保10.8万人,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全部实现社会化发放,两次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发放标准。农村养老保险进一步完善。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稳步实施。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66.4万人。基本解决了破产困难企业7.8万人的医保问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口覆盖率达91%。市区“慈济”医院、“慈济”窗口共为7万人次减免医药费610万元。2.7万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城乡符合低保条件的人员应保尽保,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率达47.2%。灾民生活保障、残疾人帮扶工作得到有效落实。新一轮帮扶经济薄弱村和贫困户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 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4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813元,分别增长13.8%和11.5%。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城郊又有6个乡镇、30万居民享受区域集中供水。市区建成30万平方米限价商品房,262户低收入家庭领到购房补贴,多层次住房供应体系逐步健全。 7. 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不断深入。 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深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积极推进“城市文明建设行动计划”,广泛开展“八荣八耻”教育、“百万市民学礼仪”和窗口行业、服务部门共铸诚信等活动,评选了百名好市民和十佳新人新事,市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关心下一代、老龄工作取得新进展。双拥、国防教育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工作得到加强,国防(军事)园区启动建设。 民主法制建设不断深入。依法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工作监督、法律监督,接受市政协的民主监督,积极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社会各界意见。认真落实市人大的决议、决定,办理市人大代表建议294件、市政协提案374件,解决落实率进一步提高。加强社区建设和村民自治。实施“五五”普法,广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逐步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安扬州”、“法治扬州”建设深入推进。重视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相关控制指标全面下降。认真做好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工作,积极化解人民内部矛盾。民族、宗教工作取得新进步。 政府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坚持依法行政,不断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市直部门的行政许可职能归并工作取得明显进展,市级公布保留的行政许可事项实行集中办理。出台了《政府信息公开暂行办法》,开展了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试点。政府公开电话和“寄语市长”回复率、办结率稳步提高。市区为民办实事事项基本完成。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新成效。 二、对外开放 新中国成立后,扬州的对外贸易有了新的发展。1958年扬州成立了扬州市对外贸易公司。1976年国家批准扬州为全国首批十大出口商品基地之一。特别是1978年以来,在"改革、开放"方针的指引下,扬州的对外贸易得到了迅速发展。2001年底,全市共有获得国家外经贸部批准享有进出口经营权的外贸流通企业20家,自营生产企业179家,三资企业480家;直接从事对外贸易的各类人员5000多人。2001年全市各类外贸企业共完成进出口额123222万美元,其中出口66377万美元,进口56845万美元,出口商品的品种由1978年的8大类245个,发展到现在的纺织、丝绸、轻工、工艺、五金、机械、设备、电子、化工、医药、粮油、土产、畜产、汽车及配件等门类较为齐全的14大类500多个品种,远销141个国家和地区。近年来,我市外贸大力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努力扩大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产品的出口规模,2001年,全市机电产品出口比重达34.9%,工业制成品的比重已由1978年的49%上升到95%。部分低中档、单一化的品种也逐步向中高档、系列化转变,玩具、集装箱、鞋类、罐头、服装、猪鬃及制品、工具、船舶、医药和化工中间体等在全省乃至全国占有一定地位,深受客商青睐。 为适应WTO的各项运行规则,抓住新的外贸发展机遇,该市已相继成立了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扬州支会、中国国际商会扬州商会、扬州市对外经贸企业协会及扬州市国际货运代理协会,健全了扬州海关、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局、外汇管理局、海事局以及税收、保险等专业涉外机构;所有专业银行均开办了国际结算业务;扬州港已被列为国家一类开放港口,可直接停靠万吨级货轮;沪宁高速、京沪高速的开通便捷了我市的外贸运输和各类商务活动;即将建成的润扬长江公路大桥和沿江高等级公路等将极大地改变我市的交通运输状况和投资环境,使我市的区位优势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近年来,该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开发开放战略,抢抓机遇,攻坚克难,外向型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三、交通运输 交通现状: 目前扬州的对外交通主要有公路、铁路、水运等方式。沪宁高速公路、宁通高速公路在扬州境内交汇,扬溧高速公路经润扬长江公路大桥直通苏南,扬州已实现环城贯通高速公路,此外,沿江高等级公路、安大公路、淮江公路、盐金公路、仪扬公路等国省干线公路构筑起400公里的“市域环路”。宁启铁路横穿扬州境内,已开通扬州至北京、上海、武汉、西安、广州等客货运线路。京杭大运河与长江在扬州南部汇流,构成市域航道主骨,全市共有航道184条,盐邵线、古运河、三阳河等纵贯南北,高东线、新通扬运河、仪扬河、盐宝线等横穿东西,构筑了“三纵四横”的内河主航道网。扬州港口布局为“一港三区”,主港区六圩港区是国家一类开放口岸,江都港区、仪征港区分列两翼。 扬州交通规划: 规划至2020年,扬州市高速公路形成以扬州市区(含江都市区)为中心的“一环七射”高速路网:一环——宁通高速公路江扬段(含扬州南绕城高速公路)+京沪高速公路砖桥至丁伙段+扬州西北绕城高速公路;七射——宁通高速公路宁扬段、扬天高速公路、京沪高速公路、扬泰高速公路、宁通高速公路、京沪高速公路南延段、润扬长江公路大桥及其北接线。国省干线规划建设以宁通高速、京沪高速为为主骨架的“五纵四横”的国省干线公路网。“五横”:S331盐金国防公路、S332界临沙公路、S333高兴东—邮仪公路、G328国道、S336江平公路;“四纵”:S233河宜大公路、G010同三国道(京沪高速)、S237淮江公路、S244扬天公路、S243扬瓜公路。地方干线公路将形成“六横七纵六联”路网结构:“六横”:泾(河)安(丰)公路、沿(河)广(洋湖)公路、车(逻)樊(川)公路、邵(伯)吴(堡)公路、扬(州)治(山)公路、沿江公路;“七纵”:嘶(马)华(阳)公路、安(丰)大(桥)公路、泰(安)李(典)公路、扬(州)菱(塘)公路、扬(州)六(圩)公路、仪(征)圩(十二圩)公路、十(五里墩)月(塘)公路;“六联”:城水、范柳、澄营、马横、七麾、扬霍。农村公路建设同步推进:使县—乡公路达二级以上标准,乡—乡公路达三级以上标准,乡—村公路达四级以上标准。 规划至2020年,市域航道形成以京杭运河(二级)和高东线(三级)为主骨架的“四纵四横”干线航道网。“四横”:高东线、盐宝线、新通扬运河、仪扬河;“四纵”:京杭运河、三阳河、盐邵线、芒稻河。 按照扬州港“一港三区”的发展规划,到2015年,全市拥有100吨以上生产性泊位387个,具备吞吐能力近2亿吨,其中沿江拥有万吨级以上泊位34个(10万吨级泊位5个),千吨级泊位18个,具备吞吐能力近1.3亿吨。 铁路方面规划建设淮(安)扬(州)镇(江)铁路,结合京沪高速铁路南延工程、长三角城际轻轨项目,力争建成五峰山公铁两用大桥。 与邻近城市共建苏中机场,在高速公路、铁路、干线公路和港口的配合下,将扬州建成江北地区的重要航空枢纽港。 选我最佳啊2023-08-04 00:40:292
扬州的风土人情
1,观音山香会观音山香会起源于明代,兴旺于清代。据农历六月十九日是观音菩萨得道之日,这天观音山香火最为旺。亦为扬州最盛的庙香会。2,春节旧时,新年初一子时一过,便有人带上猪头三牲、香烛、鞭炮,赶到土地庙去烧头香,烧完香回家不再睡觉,等待天亮。天刚一放亮便天“财门”(大门),点燃香烛、鸣放鞭炮“接年”。接着晚辈起床给长辈拜年,长辈给晚辈吃桔子和云片糕,叫“走大局”、“步步高”。然后吃早饭“汤圆和面条。早饭后,中青年人出门向街坊邻居拜年,家中备有香烟、瓜子、糖果、糕点等食物,由老年人接待来拜年的客人。中午不做新饭菜,吃除夕晚餐余下的饭菜,叫“隔年陈”(“隔年陈”有的一直吃到正月初四)。新中国成立后,烧香敬神之俗在不少家庭中已经不见,初一这天,有些单位举行团拜,人民群众还开展向烈军属拜年及各种文化活动。3,清明节清明节这天早晨,不少人家吃自制的烧饼,有的烧饼还和嫩柳叶和面做,说是吃了不生灾,此俗现今仍然可见。不少家庭还有清明上坟祭扫和踏青(野外郊游)的习惯。4,重阳节扬州人爱在重阳节登高祛邪。这天,不少人爬上平山堂、观音堂或文峰塔等高处,欣赏秋景,不出门登高的便在家以吃重阳糕象征登高。旧时每逢重阳节,作坊老板都要办酒请工人,席间每人最少两只螃蟹。工人们吃了重阳酒,更加劲地做工。旧有“吃了重阳酒,日夜不停手”之说。5,扬州婚俗扬州习俗称订婚为“下茶”。订婚又叫“定婚”。有大定、小定之分。小定又称”稳亲”,是在男女尚年幼情况下的定婚形式。大定就是正式定婚。现在自由恋爱,只要双方谈定了,男方请女方父母上门聚宴,便算是定婚。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扬州2023-08-04 00:40:374
扬州生态科技新城泰安夏桥五房组什么时候拆
你好,请登录寄语市长 http://www.yangzhou.gov.cn/qtyy/jysz/wyly_index.jsp选择相关部门进行咨询。2023-08-04 00:40:501
请问在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公务员出车祸去世怃恤金多少?父母的补贴多少
丧葬费是24个月的基本工资,父母没有补贴2023-08-04 00:40:572
扬州卜桥刘庄今年能拆迁吗
是否拆迁的问题需结合城市建设规划(计划),由扬州地区的规划、国土等相关部门决定,详情请咨询扬州市规划局邗江分局或扬州市拆迁管理办公室。 扬州市规划局邗江分局地址:兴城西路189号,邗江实验学校东边。 扬州市拆迁办地址:徐凝门大街65号,何园的东侧路对面。 具体联系电话等,可以通过百度搜索或者114转接入。 此外,还可以登录扬州市政府网站“中国扬州”,选择“寄语市长频道”下属的“寄语规划局”和“寄语国土局”等进行相关问题的咨询。 官网地址:http://www.yangzhou.gov.cn/qtyy/jysz/wyly_index.jsp2023-08-04 00:41:052
高邮哪儿有人气比较旺的论坛啊?
寄语市长:http://shizhang.yangzhou.gov.cn/index.asp高邮贴吧:http://post.baidu.com/f?kw=%B8%DF%D3%CA2023-08-04 00:41:213
扬州sm广场建不建了
你好,寄语市长上的最新回复,见图2023-08-04 00:41:281
扬州槐泗陈沟村钱庄组拆迁户名单
你好,请登录寄语市长 http://www.yangzhou.gov.cn/qtyy/jysz/wyly_index.jsp选择相关部门进行咨询。2023-08-04 00:41:461
扬州肉联厂宿舍什么时候拆迁
据了解,暂时无拆迁计划。给你建议:你可以在寄语市长里提问,这些提问会得到相关部门的回复的。呵呵,因为我以前就经常回复寄语市长。2023-08-04 00:41:531
扬州瓦窑郭庄西组会不会拆迁
你好,请登录寄语市长 http://www.yangzhou.gov.cn/qtyy/jysz/wyly_index.jsp选择相关部门进行咨询。2023-08-04 00:41:591
扬州经济适用房何时申请2016
你好,请登录寄语市长 http://www.yangzhou.gov.cn/qtyy/jysz/wyly_index.jsp选择相关部门进行咨询。2023-08-04 00:42:061
日本整蛊节目叫什么
中文名是《整人大赏20XX》2023-08-04 00:43:211
求文】强攻弱受的文,结局是HE的
《楚楚》轩辕悬,超级棒!古代的!总之各种棒!我爱死这文了!绝对的温馨可爱HE!攻君各种强对受各种好!别被最开始蒙蔽了!最开始救受受的不是攻君,啊!总之经典文不知你看过没。酥油饼大大的绝对质量保证!不过弱受嘛…不能算吧…强攻是一定的!他的《幽灵BOSS》是我的最爱!(绝对强攻)嘛,只是推荐一下这位作者,很棒!《龙游浅溪》天啊!这个攻君…简直是极品!绝对地强!受受身体虚弱,攻宠受必须的!这个攻君是我超欣赏的啊!心理超级成熟!我最受不了攻君因为什么就怀疑受啊折磨受啊什么的,这个攻君说了,伤害他就等于伤害我。嗷嗷嗷嗷嗷推荐啊!《一个爹爹三个娃》算是弱受吧…强攻必须的,因为我也爱看这类文w这文CP较多,不过很好看!真的!《邪尘》嗷嗷嗷嗷嗷嗷嗷怎么可以落下这个!绝对的强攻弱受特好看!!!HE绝对必须的!《魔剑公子卫正义》这个有两部,很好看!其实…强攻文很多,只是不知道你认为的弱受是怎样的。其实在攻面前受都弱的=-=这些都是攻宠受的w因为本人接受不了渣攻,看到渣攻我会想分尸的…于是其他的记不得了…2023-08-04 00:31: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