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图谱 / 问答 / 问答详情

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隋唐五代又十

2023-08-10 10:49:25
共14条回复
Mugen-Hive

历史朝代歌

第一种

夏商与西周 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 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楚吴 二晋前后沿 南北朝并立 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 皇朝至此完

第二种

[香港版本]第一首

炎黄虞夏商,周到战国亡,秦朝并六国,赢政称始皇。 楚汉鸿沟界,最后属刘邦,西汉孕新莽,东汉迁洛阳。 末年黄巾出,三国各称王,西晋变东晋,迁都到建康, 拓跋入中原,国分南北方,北朝十六国,南朝宋齐梁, 南陈被隋灭,杨广输李唐,大唐曾改周,武后则天皇, 残皇有五代,伶官舞后庄,华歆分十国,北宋火南唐, 金国俘二帝,南宋到苏杭,蒙主称大汗,最后被明亡, 明到崇帧帝,大顺立闯王,金田太平国,时适清道光, 九传至光绪,维新有康梁,换位至宣统,民国废末皇, 五四风雨骤,建国存新纲,抗日反内战,五星红旗扬

第三种 [香港版]第二首

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第四种 [香港版本]第三首 夏、商、周, 春秋、战国、秦。 西汉、新 公元界线平帝分, 东汉、三国、西东晋, 南、北朝, 隋、唐、五代、宋、辽、金, 元、明、清。 民国寿命短, 社会主义气象新。 以上约计四千二百春。

第五种 [香港版本]第四首

夏后殷商西东周,春秋战国秦皇收, 西汉东汉魏蜀吴,西晋东晋兼五胡。 匈奴羯氏羌慕容,拓跋代北后称雄。 宋齐梁陈是南朝,北魏齐周称北朝。 北周灭齐传於隋,隋又灭陈再统一。 隋灭唐兴称富强,五代十国各称王。 契丹兴起在北方,建号为辽入汴梁。 五代梁唐晋汉周,宋朝建国陈桥头。 女真建金先灭辽,打破汴京北宋消。 南宋偏安在江南,蒙古兴起国号元。 灭金灭宋归一统,元朝统治九十年。 明代共传十六君,满洲初起号后金。 后金国号改为清,入关称帝都北京。 人民觉悟革命起,清帝退位民国立。 人民民主再胜利,齐心奔向共产国。

第六种

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volcanoVol
应该是这样——
炎黄尧舜禹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西柚不是西游

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北境漫步

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四是对头,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u投在线

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LuckySXyd

我之前学的是 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秦汉三国司马晋,魏晋割据有十六。南朝宋齐梁陈出,北朝三魏继齐周。隋唐五代又十国,宋辽金元明清休。

莫妮卡住了

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臭打游戏的长毛

历史朝代歌

第一种

夏商与西周

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

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楚吴

二晋前后沿

南北朝并立

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

皇朝至此完

第二种

[香港版本]第一首

炎黄虞夏商,周到战国亡,秦朝并六国,赢政称始皇。

楚汉鸿沟界,最后属刘邦,西汉孕新莽,东汉迁洛阳。

末年黄巾出,三国各称王,西晋变东晋,迁都到建康,

拓跋入中原,国分南北方,北朝十六国,南朝宋齐梁,

南陈被隋灭,杨广输李唐,大唐曾改周,武后则天皇,

残皇有五代,伶官舞后庄,华歆分十国,北宋火南唐,

金国俘二帝,南宋到苏杭,蒙主称大汗,最后被明亡,

明到崇帧帝,大顺立闯王,金田太平国,时适清道光,

九传至光绪,维新有康梁,换位至宣统,民国废末皇,

五四风雨骤,建国存新纲,抗日反内战,五星红旗扬

第三种 [香港版]第二首

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第四种 [香港版本]第三首

夏、商、周,

春秋、战国、秦。

西汉、新

公元界线平帝分,

东汉、三国、西东晋,

南、北朝,

隋、唐、五代、宋、辽、金,

元、明、清。

民国寿命短,

社会主义气象新。

以上约计四千二百春。

第五种 [香港版本]第四首

夏后殷商西东周,春秋战国秦皇收,

西汉东汉魏蜀吴,西晋东晋兼五胡。

匈奴羯氏羌慕容,拓跋代北后称雄。

宋齐梁陈是南朝,北魏齐周称北朝。

北周灭齐传於隋,隋又灭陈再统一。

隋灭唐兴称富强,五代十国各称王。

契丹兴起在北方,建号为辽入汴梁。

五代梁唐晋汉周,宋朝建国陈桥头。

女真建金先灭辽,打破汴京北宋消。

南宋偏安在江南,蒙古兴起国号元。

灭金灭宋归一统,元朝统治九十年。

明代共传十六君,满洲初起号后金。

后金国号改为清,入关称帝都北京。

人民觉悟革命起,清帝退位民国立。

人民民主再胜利,齐心奔向共产国。

第六种

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北营

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芝华塔尼欧的少年

“唐、虞”分别是“尧、舜”的姓,并不是指朝代

CarieVinne

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小菜G的建站之路

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苏州马小云

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这才是正确的哦٩(๑^o^๑)۶

康康map

您好像没打完,如果打玩得话,那是啊。

相关推荐

“史学双壁”指的是哪两部史书?

“史学双壁”指的是《史记》和《资治通鉴》。一、《史记》《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史记》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刘向等人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二、《资治通鉴》《资治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扩展资料一、《史记》的赏析叙事艺术史记独特的叙事艺术,注重对事件因果关系的更深层次的探究,综合前代的各种史书,成一家之言,纵向以十二本纪和十表为代表,叙写了西汉中期以前的各个历史时代,横向以八书、三十世家和七十列传为代表,统摄各个阶层、各个民族、各个领域和行业,形成纵横交错的舒适结构。人物刻画(1)注重语言,细节描写;(2)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特写相结合,突出人物形象;(3)运用对比映衬的方法;(4)在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5)互见法的运用;互见法的运用。二、《资治通鉴》赏析《资治通鉴》按时间先后叙次史事,用追叙和终言的手法,说明史事的前因后果,使人得到系统而明晰的印象。它的内容以政治、军事的史实为主,借以展示历代君臣治乱、成败、安危之迹,作为历史的借鉴。叙述了各族人民的生活与斗争。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史学双璧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资治通鉴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史记
2023-08-09 06:40:325

司马迁的《史记》和谁的什么共称为“史学双壁”

司马迁的《史记》和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称为“史学双壁”。在中国浩瀚的史学著作中,有两本史书如同突兀的双峰,并峙于历史峻岭之中,那就是《史记》和《资治通鉴》。与《史记》齐名的历史学著作,是北宋著名政治家司马光所撰的《资治通鉴》,全书294卷,约300万字,记述了从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23年至公元959年即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总共1362年的历史。司马光编写《资治通鉴》,殚精竭虑,历时19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其一,该书取材宏富,体大思精,凡一切与历史有关的编年史、别史、野史、奏议、传记、小说、诸子、碑碣、地理等等,都无所不去舍取和借鉴。《资治通鉴》的规模远远超过了《史记》,其宗旨在于为封建帝王提供治国安邦之道,思想博大精深。其二,该书方法进步,编撰严谨。《资治通鉴》先作丛目,再作长编,最后删改定稿,这种由简至繁,再由繁至简的方法,体现了辩证思维的特点。司马光摒弃孔子所创的《春秋》笔法,同时对历史上并存的几个政权并不区分正润,即正统与僭伪政权,而是根据各不同政权的实际功业来记叙,体现了实事求是的思想。其三,该书博采众长,融会贯通。司马光既继承了古代《左传》和《汉书》等优秀编年体史书的优点,又吸收了纪传体史书的长处,使《资治通鉴》成为后代史学家仿效的楷模。扩展资料《资治通鉴》的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目的是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统治阶级政策的描述警示后人。书名的由来,就是宋神宗认为该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而钦赐此名的。由此可见,《资治通鉴》的得名,既是史家治史以资政自觉意识增强的表现,也是封建帝王利用史学为政治服务自觉意识增强的表现。《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史记》为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春秋》为现存最早编年体史书),按时间先后叙次史事,往往用追叙和终言的手法,说明史事的前因后果,容易使人得到系统而明晰的印象。它的内容以政治、军事的史实为主,借以展示历代君臣治乱、成败、安危之迹,作为历史的借鉴。叙述了各族人民的生活与斗争。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史学双壁
2023-08-09 06:41:061

史学双壁是什么?

史学双璧是史学界对司马迁所著《史记》和司马光编纂《资治通鉴》的合称。《史记》被鲁迅先生称为“史学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它是一部贯穿古今的通史,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一直写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叙述了我国三千年左右的历史。全书有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史记》取材相当广泛。当时社会上流传的《世本》、《国语》、《国策》、《秦记》、《楚汉春秋》、诸子百家等著作和国家的文书档案,以及实地调查获取的材料,都是司马迁写作《史记》的重要材料来源。《资治通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述了从周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到五代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丰富的历史事实。全书计二百九十四卷,另附目录三十卷,《考异》三十卷。扩展资料司马光在编修《资治通鉴》时,不仅妥善地将纪传体揉入编年体中,使纪传之详细与编年之简明结合起来,我国古代编年体史书因按年纪事,故没有篇目,不作目录,只是以年检索。司马光突破这种旧例,分三部分将年表、帝纪、历法、天象、目录、举要及索引集于一块,开创了编年体史书多功能目录的新体例,使《资治通鉴》更臻于完善,将中国的历史编纂推进到了新的水平上。司马光对《资治通鉴》文献整理思想,文献整理模式及方法,不仅结出了丰硕成果,丰富了中国古典文献学理论,而且对文献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资治通鉴》自成书以来,历代帝王将相、文人骚客、各界要人争读不止。点评批注《资治通鉴》的帝王、贤臣、鸿儒及现代的政治家、思想家、学者不胜枚举、数不胜数。作为历代君王的教科书,对《资治通鉴》的称誉除《史记》外,几乎都不可以和《资治通鉴》媲美。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与司马迁的《史记》并列为中国史学的不朽巨著,所谓“史学两司马”。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史学双壁
2023-08-09 06:41:231

史学双壁是哪两个

在中国浩瀚的史学著作中,有两本史书如同突兀的双峰,并峙于历史峻岭之中,那就是《史记》和《资治通鉴》。史称“史学双壁”。一下为两书详细介绍:史记出身于史官世家的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遭受迫害之后,忍辱负重,发愤写作,完成了被后世推崇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鲁迅语)的《史记》。与孔子修编的《春秋》不同,《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贯穿古今的纪传体通史,全书130卷,约52万余字,记载了从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四年约3000年的历史。全书分为五大部分,计有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本纪,按帝王的世序记叙了各代帝王的兴废和政治军事等天下大事。表,按世代年月排比并列了历史大事。书,对古代有关经济、文化、水利、天文、历法等方面进行专门论述。世家,则是诸侯王的国别史和家族史。列传,为社会上各领域有代表性的人物的传记。本纪、世家、列传,是《史记》的主体结构。因《史记》以人物为中心来表现历史大事,故后人将这种体例叫做“纪传体”。司马迁在《史记》中敢于冲破一些封建正统思想的樊篱,其远见卓识为后代史官所难以匹敌。司马迁运用朴素唯物主义观点来解释自然和社会现象,反对神学思想,揭露迷信方术的昏庸愚妄,否定“天命”论。他注重于从经济上着眼来分析社会发展,把社会看成和自然界一样有规律可循。司马迁敢于正视历史现实,并不一味地为汉帝国歌功颂德,而是一针见血地批判汉朝帝王及官吏的本质。相反,司马迁却对陈胜、吴广等农民起义领袖以及游侠、倡优、屠夫、卜祝等下层人物表现出极为同情的态度。对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司马迁最先给予高度评价。因此,爱憎分明,热爱人民,是司马迁伟大人格的表现。资治通鉴与《史记》齐名的历史学著作,是北宋著名政治家司马光所撰的《资治通鉴》,全书294卷,约300万字,记述了从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23年至公元959年即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总共1362年的历史。司马光编写《资治通鉴》,殚精竭虑,历时19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其一,该书取材宏富,体大思精,凡一切与历史有关的编年史、别史、野史、奏议、传记、小说、诸子、碑碣、地理等等,都无所不去舍取和借鉴。《资治通鉴》的规模远远超过了《史记》,其宗旨在于为封建帝王提供治国安邦之道,思想博大精深。其二,该书方法进步,编撰严谨。《资治通鉴》先作丛目,再作长编,最后删改定稿,这种由简至繁,再由繁至简的方法,体现了辩证思维的特点。司马光摒弃孔子所创的《春秋》笔法,同时对历史上并存的几个政权并不区分正润,即正统与僭伪政权,而是根据各不同政权的实际功业来记叙,体现了实事求是的思想。其三,该书博采众长,融会贯通。司马光既继承了古代《左传》和《汉书》等优秀编年体史书的优点,又吸收了纪传体史书的长处,使《资治通鉴》成为后代史学家仿效的楷模。除《史记》与《资治通鉴》外,在泱泱中华的文明史上,各朝代都不断修纂正史,一脉相传的《二十四史》,篇幅浩繁,计有3516卷,近2000万字,其体系之完备周密,内容之博大精深,在世界史上绝无仅有。
2023-08-09 06:41:301

史学双璧,指的是哪两个?

(1)《史记》出生于史官世家的汉朝历史学家司马迁,在遭到残害以后,委曲求全,发奋创作,完成了被后人青睐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鲁迅语)的《史记》。与孔子规划修编的《春秋》不一样,《史记》是中国在历史上第一部围绕古往今来的纪传体通史,本书130卷,约52亿元字,记述了从中华中华民族的祖先黄帝到汉武帝鸿蒙年里约3000年的历史时间。本书分成五绝大多数,计有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本纪。本纪,按君王的世序叙事了各代君王的兴废和政冶国防等天下事。表,按世世代代年月排比句并排了历史时间大事儿。书,对古时候相关经济发展、文化艺术、水利工程、天文学、农历历法等层面开展专业阐述。世家,则是诸候王的国别史和家族史。本纪,为社会发展上各行业有象征性的角色的人物传记。本纪、世家、本纪,是《史记》的主体工程。因《史记》以角色为管理中心来主要表现历史时间大事儿,故后代将这类方法称为“纪传体”。司马迁在《史记》中勇于打破一些封建社会正统思想的樊篱,其真知灼见为子孙后代史官所无法媲美。司马迁应用质朴唯物见解来表述当然和社会问题,抵制哲学观念,揭秘封建迷信方术的软弱无能愚妄,否认“天神”论。他重视于从经济发展上着眼于来剖析社会经济发展,把社会发展当做和大自然一样有规律性可寻。司马迁勇于认清历史时间实际,并不一味地为汉帝国歌功颂德,只是一针见血地抨击汉代君王及官员的实质。反过来,司马迁却对陈胜、吴广等农民战争领导者及其侠客、倡优、屠户、卜祝等下一层角色主要表现出极其怜悯的心态。对杰出爱国志士屈原,司马迁最开始给与充分肯定。因而,爱恨分明,忠于祖国,是司马迁杰出人格特质的主要表现。(2)《资治通鉴》与《史记》并称的历史系经典著作,是宋朝知名思想家司马光所撰的《资治通鉴》,本书294卷,约三百万字,记叙了从公元403年周威烈王23年至公年959年即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一共1362年的历史时间。司马光撰写《资治通鉴》,沥尽心血,历经19年,获得了极大的造就。其一,此书取样宏富,体大思精,凡一切与历史时间相关的编年、别史、野史秘闻、奏议、人物传记、小说集、诸子、碑碣、自然地理这些,都没有没去舍取和参考。《资治通鉴》的经营规模远远地超出了《史记》,其服务宗旨取决于为封建社会君王给予治国之道,观念源远流长。其二,此书方式发展,编写认真细致。《资治通鉴》先作丛目,再作长编,最终删减终稿,这类由简至繁,再由繁简至的方式,展现了辩证逻辑的特性。司马光革除孔子创立的《春秋》技法,与此同时对在历史上共存的好多个政党并不区别正润,即正统与僭伪政权,只是依据各不一样政党的具体之功来叙事,展现了求真务实的观念。其三,此书兼收并蓄,融会贯通。司马光既承继了古时候《左传》和《汉书》等出色编年体史书的优势,又消化吸收了纪传体史书的优点,使《资治通鉴》变成子孙后代历史学家效仿的榜样。除《史记》与《资治通鉴》外,在泱泱大国中华的古代文明上,各朝代都持续修纂史书,一脉相传的《二十四史》,篇数浩繁,计有3516卷,近2000万字,其管理体系之完善缜密,内容之源远流长,在世界史上独一无二。史学双壁是史学界对司马迁著作《史记》和司马光编撰《资治通鉴》的统称。其在中国社会史经典著作里具备较高的应用和科学研究使用价值。《史记》被鲁迅老先生称之为“社会史之绝响,无韵之离骚”。它是一部围绕古往今来的通史,从传说中的黄帝逐渐,一直写到汉武帝元狩年间,描述了在我国三千年上下的历史时间。本书有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本纪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史记》取样非常普遍。《资治通鉴》是中国在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记叙了从周烈王二十三年(公元403年)到五代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丰富多彩的历史故事。本书计二百九十四卷,附页文件目录三十卷,《考异》三十卷。拓展材料《史记》的叙述描写人物都紧紧围绕“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服务宗旨,司马迁尽管也从零碎的日常生活细事写起,但绝大部分的历史人物传记最后都是在宏大壮美的界面中进行,有一系列在历史上的大事儿交叉期间。司马迁并不是一般地叙述历史背景和角色的生平简介,只是对历史时间规律性和角色运势开展深入的思索,通过现象去挖掘实质,根据随机性去掌握必然规律。这就促使《史记》的历史人物传记不仅有宏大的界面,又有深遂的蕴意,产生了雄深雅健的设计风格。《资治通鉴》在文化艺术、高新科技、经济发展、国防等层面均有记述。在文化艺术层面,就学术观点而言,上至秦代的儒、法名、阳阴、横纵五家的意味着角色和学术研究认为,入于汉初的黄老思想,汉武帝的八股取士,及其魏晋玄学的风靡都是有记述。针对佛家、道家的发源、发展趋势,及其儒、佛、道中间的抗争也是有描述。对西汉至今经学的发展趋势,著作的校理,石经的刻立,九经的雕印及广为流传,都是有较系统软件的阐述。知名的文人学士以及著作也是有记述。
2023-08-09 06:41:384

史学双壁是啥?

史学双壁是指两部著名的历史著作:司马迁所著的《史记》和司马光所著的《资治通鉴》。
2023-08-09 06:42:232

史学双壁是啥 史学双壁是什么

1、《史记》被称为“世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又与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并称为“史学双壁”。 2、《史记》《史记》是西汉时期的司马迁所著的作品,是一部贯穿古今的通史,这部作品描述了我国三千年左右的历史,从黄帝开始,一直写到了汉武帝时期,内容丰富,还曾被鲁迅先生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3、《资治通鉴》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就是著名的《资治通鉴》,而《资治通鉴》的作者是北宋史学家司马光,这部书从周威烈王时期一直写到周世宗时期,涵盖了十六朝1362年的历史,整部书一个294卷,历时十九年才完成。
2023-08-09 06:42:291

史学双璧,指的是史记和什么?

史学双璧,指的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编纂的《史记》和北宋时期司马光主编的《资治通鉴》。《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黄帝时代到汉武帝时代的长达3000年的历史,是现在研究古代历史的权威历史教材。《史记》以十二本纪和十表八书三十世家和七十列传为代表,详略得当,历史上的重要事情都有记录。《史记》记载的史料上到皇帝贵胄,下到寻常百姓,覆盖面很广泛,而且采用的手法独到,和孔夫子编著的《春秋》相比,《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步横跨了中华发展史的巨作。其中的12本纪,是按帝王的出场顺序来详细介绍了历史上各代帝王的执政期间的大事,包括执政时期的兴衰利弊和执政时期地政治军事等大事,是帝王家的反射。十表,是按年月的前后顺序一一囊括了各种历史大事。八书,相对而言就不是以描写人为主题了,而是对古代社会发展的简单说明,包括了社会的各个方面,像经济发展、文化建设、水利修建、天文地理、人文历法等方面进行专门论述。对于世家这一部分来说,是仅次于天子的诸侯王描写,包括受到封赏的诸侯国国别史和诸侯大臣家族史。列传,是社会有贡献的人的记载体。记录了各个朝代为封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的事情。这样由本纪、世家、列传构成的《史记》的主体,其实也是每个朝代的浓缩。《资治通鉴》从周朝开始到五代十国后周时代结束,大约有1300多年的历史。以政治军事为主要的构成成分,主要展现的是社会上层人士的事情。《资治通鉴》主要写的是关于君王的治国之策,安邦之法。重在描述封建社会的帝王世家,少有社会百姓的语录。
2023-08-09 06:42:544

比较一下被称为“史学双壁”的两部史书

  在我国浩瀚如烟的史学著作中,有堪称“史学双壁”的两部史书大放光彩,一部是被鲁迅先生称为“史学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司马迁著的《史记》;另一部是北宋著名史学家司马光著的《资治通鉴》。  一 成书时间不同 《史记》为西汉,作者司马迁,《资治通鉴》为北宋,作者司马光.  二体例不同《史记》是纪传体史书,而《资治通鉴》则是编年体史书.《编年体与纪传体最大的区别是纪传体根据人物记载历史,而编年体则是根据时间来记载历史.  三他们所记载的时间也各有所不同,《史记》包含了三皇五帝一直到汉武帝,而《资治通鉴》则是从战国到五代,他们所截取的时间都很大不同.  一般而言《史记》当中富有更多的文学色彩,较之于《资治通鉴》艺术价值更丰富.
2023-08-09 06:43:241

被誉为“史学双壁”的两部史书

西汉司马迁著的《史记》、东汉班固著的《汉书》,前者为纪传体通史,后者为编年体断代史,分别开创了史学先河,被后人誉为“史学双璧”。
2023-08-09 06:43:594

史学双壁还是璧

双璧。根据查询奥数网显示,小学语文文学常识:史学双璧,史学双璧《史记》《资治通鉴》。
2023-08-09 06:44:051

《离骚》与什么并称史学双璧?

“史学双壁”的两部史书分别是,一部是被鲁迅先生称为“史学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司马迁著的《史记》;另一部是北宋著名史学家司马光著的《资治通鉴》.
2023-08-09 06:44:121

史记与汉书并称史学双壁对不对?

是的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所著,记述了从上古黄帝到西汉初年的历史,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汉书是东汉史学家班固所著,是一部记述西汉历史的纪传体断代史
2023-08-09 06:44:192

资治通鉴与史记并称为什么?

资治通鉴与史记并称“史学双壁”。一、《史记》《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史记》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刘向等人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二、《资治通鉴》《资治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资治通鉴》的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目的是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统治阶级政策的描述警示后人。书名的由来,就是宋神宗认为该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而钦赐此名的。由此可见,《资治通鉴》的得名,既是史家治史以资政自觉意识增强的表现,也是封建帝王利用史学为政治服务自觉意识增强的表现扩展资料一、《史记》创作过程司马氏世代为太史,整理和论述历史。《隋书·经籍志》载:“谈乃据《左氏春秋》、《国语》、《世本》、《战国策》、《楚汉春秋》,接其后事,成一家之言。”可见司马迁之父司马谈有意继续编订《春秋》以后的史事。司马谈曾任太史令,将修史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可惜壮志未酬。元封元年,汉武帝进行封禅大典,司马谈身为太史令,却无缘参与当世盛事,引为终生之憾,忧愤而死,死前将遗志嘱咐儿子司马迁。司马迁则回答道:“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可知司马迁乃秉承父亲的遗志完成史著。《史记》以《封禅书》为其八书之一,即见其秉先父之意。司马迁是绍继《春秋》,并以汉武帝元狩元年“获麟”,撰写《史记》。司马迁子承父志,继任太史令。他早年受学于孔安国、董仲舒,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初任郎中,奉使西南。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马迁开始了《太史公书》即后来被称为《史记》的史书创作。但是,事出意外,天汉三年(前98年),李陵战败投降匈奴,司马迁因向汉武帝辩护事情原委而被捕入狱,并处以宫刑,在形体和精神上给了他巨大的创伤。出狱后任中书令,他忍辱含垢,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前后经历了14年,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二、《资治通鉴》创作背景司马光曾患历代史籍浩繁,学者难以遍览,因欲撮取其要,撰纪传体史。初成《通志》8卷,起战国至秦二世,表进于朝,引起宋英宗的重视。治平三年(1066),诏置书局于崇文院,继续编纂。宋神宗即位,赐书名为《资治通鉴》,并序以奖之。元丰七年(1084)书成。《通鉴》由司马光总其大成,协修者有刘恕、刘攽、范祖禹3人。刘恕博闻强记,自《史记》以下诸史,旁及私记杂说,无所不览,对《通鉴》的讨论编次,用力最多。刘攽于汉史、范祖禹于唐史,都有专深的研究。他们分工合作,各自作出了重要贡献。最后,由司马光修改润色,写成定稿。其中是非予夺,一出于光。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史学双壁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史记 (司马迁著纪传体历史著作)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资治通鉴
2023-08-09 06:44:262

你知道“史学双壁”这俩部史学著作吗?它们哪些发面不同?

《史记》和《资治通鉴》。《史记》主要记载了从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四年约3000年的历史。以人物为中心来表现历史大事。《资治通鉴》主要记述了从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23年至公元959年即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总共1362年的历史。其宗旨在于为封建帝王提供治国安邦之道,思想博大精深。不同:史记是记载人物、历史大事 资治通鉴取材比较广泛,比史记记载全面,与历史有关的一切典籍,他都汲取其精华。博采众长,融会贯通。而且吸收了史记的优点。读书的话,先读史记,将历史轮廓记住,然后再去慢慢读资治通鉴。用心去读。
2023-08-09 06:44:422

孩子,你是时候该读读《资治通鉴》了,不然过了十三岁就难了

曾国藩为训勉子弟,作了一篇文章,开头就说:「国藩志学不早」。其实他五岁开始读书,十岁左右就背完了九经(五经加上公羊、谷梁、仪礼、礼记),从此以后优游经史子集了。居然还自责「志学不早」! 不过比起其它人,曾国藩的读书经历确实有点「晚」了。且举一代名人胡适之为例:胡适之四岁就背诗,五、六岁开始背古文,九岁就读古典小说,十一岁点读资治通鉴。十三岁就读完左传了。 而沈刚伯(当代历史学家)自叙说:「四岁时先祖父便教我识字,六岁正式背书写字,先祖父安排的顺序是:第一朱子小学集解、第二孝经、第三论语、第四孟子、第五大学、第六中庸、第七诗经、第八书经、第九易经,这九本书在两年内背完。 而且诗经、书经和四书是连注解都要背的。以后两年(八岁到十岁)便读完了左传、国语、国策、周礼、礼记、公羊传、谷梁传、资治通鉴和续资治通鉴。」 这样大气魄的读书法是很平常的。人人都如此的。而这样的成绩只不过奠下小小的基础而已,所以胡适之说,读资治通鉴是他研究中国历史的第一步。 了解了这一点我们才会恍然大悟!为什么近现代以来,中国一直出不了大人才!甚至有学者认为十三岁之前没读过资治通鉴,这一辈子,纵使天资聪慧,充其量也不过成就一个「小聪明」罢了。 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其中有可歌可泣的故事,有可惊可叹的人品,有君子小人的大是大非,有治国平天下的大经大本,有忧古忧民的情怀,有历史兴亡的劝戒。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家长、老师,千万不要因为自己见识的鄙陋短浅,而障碍孩子的大好时机!计算机网络,十八岁以后学还来得及,而读经、读资治通鉴,空过了十三岁就难了。 但对了小孩子来说,《资治通鉴》可能会显得太枯燥,今天李老师要给大家推荐一套《少年读资治通鉴》,专为少年儿童而编著的一套可读性很强的《资治通鉴》。 为什么值得李老师好书推荐: 他们性格迥异、形象鲜明、或义薄云天、忠心赤胆;或才高八斗、勇敢果敢;或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无不是展鸿图于谈笑中,兴风雨于反掌间。 他们或是英勇善战的将军、或是善于谋划的异士、或是诧叱风云的英雄;他们或是开国之君,或是中兴之主;他们或爱疆扩土,或力挽狂澜…… 他们无不凭借其智慧与胆识,励精图治而终成其宏图霸业,中兴盛世。毋庸置疑,他们都是时代的舵手,将当时的统治引领到一片崭新的天地。 他们的事迹一一被记录在司马光的《资治通鉴》里~ 说到司马光,想必很多人都知道了吧,没错他就是水缸里最靓的仔~ 不过比起「 ”砸缸”这件轶事,更值得世人铭记和崇敬的是,司马光耗时十九年主持编写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资治通鉴》。 这本巨著不仅是中国第一部编年史,是理清历史脉络最权威、最方便的书。更是一部专门写给后人获借鉴的史书。 这部书梳理了从周威烈王到五代后周世宗总共16朝1362年的历史。论其地位,可用清人王鸣盛的一句话来概括:「 ”此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亦学者必不可不读之书也。 书名「 ”资治通鉴”则是宋神宗取的,当司马光将这套书进献给宋神宗后,神宗相当珍视。他将书的每编首尾都盖上了睿思殿图章,并亲为作序,书名寓言为:有鉴于往事,以资于治道。 这套书不仅得到了当朝皇帝的激赏,还得到了后世帝王和学者的交口称誉。据说朱元璋就对《资治通鉴》情有独钟,清朝康熙、乾隆等帝王也都通过阅读此书学习治国之道,并作「 ”御批”(读书笔记)传世。 据说 *** 把《资治通鉴》读了17遍! 王夫之写过一本《读通鉴论》,他认为读《资治通鉴》,知历代兴衰,明人事臧否,「 ”可以自淑,可以诲人,可以知道而乐”。自淑,就是可以提升自己;诲人,就是可以与人分享;知道而乐,就是知道治国之道、为人之道、处事之道,而感到很愉悦、很快乐。 作家冯唐甚至坚定地表示:「 ”如果只读一本书,我就选《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全书共294卷,逐年记载了自公元前403年至公元959年这1362年间发生的大事。 除采用正史资料外,还博采杂史222种以上。书中记事,条理清晰,层次分明,详而不乱。 这部编年体史书, 体大思精,史料充实,文笔生动, 特别是时间概念极为明确具体, 让人爱看,看了还想看,又很耐看, 其魅力是经久不衰的。 只是读原著,古文难免枯燥隐晦,生涩难懂,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 读它的最佳方式是先读白话文版。但事实是,很多人根本没有时间看书,更别说这样的「 ”大部头”。而对于有时间但却理解能力不是很成熟的小孩子来说,当然首选《少年读资治通鉴》。 它与《史记》并称「 ”史学双壁”。中国上下几千年,都历经了哪些朝代兴衰,出现过哪些历史事件。要系统理清中国历史,则一定要读它。 文中文言文的生僻字、难词都有注视解答,对于成语的解释均有详细解释,关于成语的来源出处,还有一段精彩额小故事,加深孩子对成语故事的理解的同时还能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 每章节有名人和历史的简介,使得孩子加深了对历史的理解,精致插图,图文并茂,优质的美图,吸引着孩子的阅读兴趣,同时可缓解视力疲劳。 读来如小说般,有趣、生动,令你轻松博通古今历史。许多脍炙人口的名言警句,如「 ”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都出自于它。 曾国潘读数遍,称它「 ”论古皆折衷至当,开拓心胸, 就连金庸都说:写作的功底,正是来自读《资治通鉴》,也令我更了解历史规律。 从3000年前的先秦到现在,中华文明从未断裂,一脉相承。在「 ”四大文明古国”中,古埃及、古巴比伦早已被掩埋在黄沙中,印度也早已改头换面,只有中华文明,虽然无数次遭受侵略,却始终屹立不倒。 中环文明的韧性来源于文脉不断地被继承和发扬,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人文经典,可资治通鉴,讲述了战国初期至五代共1362年,国家民生的兴衰历史,同时又分析历史人物的品德善恶,管理政策得失,总结经验。 《资治通鉴》讲历史故事的同时,更是讲做人、处世智慧。难怪说是人类历史上十分强大的史书,涵盖智谋、兵法、心理、做人、处世…… 生命在时光中消长。 唯有读历史的人, 活得达观通透,不易迷失。 给孩子最好的,就是让孩子读《资治通鉴》! 国学,史学,哲学,文学一应俱全,开启少年读《资治通鉴》的成功典范。 展示了王朝兴衰的沧桑历史; 总结了历朝历代的政治智慧; 历史教授精心编写,适合少年阅读的资治通鉴故事; 让广大少年朋友尽早领略和学习国学经典; 从而开启孩子一生的智慧钥匙! 1、文言文的生僻词,难词都有注释解答; 2、关于成语的来源出处,还有一段精彩的小故事,丰富孩子的阅读,锻炼思维能力,提高阅读理解; 3、成语,均有详细的意义解释。让孩子能过成语故事更容易理解成语意义; 4、每章节有名人和历史的简介,加深孩子对历史的理解。图文并茂, *** 孩子的阅读感; 5、精致插图,大图大字,方便孩子阅读,缓解视力疲倦; 6~13岁孩子自主阅读 更多”好书推荐「 ”搜索「 ”木子的好书推荐”或点击文章底部「 ”了解更多”。
2023-08-09 06:44:481

什么是《史记》?

《史记》是我国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它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它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与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并称“史学双壁”。
2023-08-09 06:44:5912

小升初文学常识选择题

1.小学5下语文文学常识最好有答案 五年级下册文学常识1、丝绸之路是古代横贯亚欧的通道。 它东起我国的汉唐古都_______(今陕西____),往西一直延伸到________。在通过这条漫漫长路进行贸易的货物中,以产自我国的_______最具代表性,“__________”因此得名。 丝绸之路不仅是古代亚欧互通有无的__________,还是促进亚欧各国和中国友好往来、沟通东西方文化的__________。历史上一些著名人物,如,出使西域的_____,投笔从戎的_____,西天取经的_____,他们的一些故事都与这条道路有关。 2、《冬阳。童年。骆驼队》是小说__________的序言。这是一部_________小说,它以朴实、纯真的笔调描绘了20世纪20年代,主人公小英子在北京城经历的童年往事,向我们展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说作者________,小名________。3、《将相和》是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改编。 《史记》是用______________的形式来反映历史,成功描写了众多有血有肉、性格鲜明的人物。如,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________,伟大诗人________,西楚霸王________。 它既是一部很有价值的____________________,又是一部杰出的____________________,被鲁迅先生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代的________。 4、《草船借箭》是根据我国著名长篇历史小说《_____________》第______回改编。 这部小说写的是三国时期____、_____、____的故事,书中塑造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人物形象,家喻户晓。 书中的许多故事,如,“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广为流传。 作者是________(朝代)的_____。5、景阳冈选自我国著名古代长篇小说《 》,写的是____________以________为首的____________在___________起义的故事,形象地描绘了农民起义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全过程。 作者是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你知道这部小说的人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西游记》是一部体现中华民族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的__________________。 塑造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个性鲜明的神话人物形象。 7、小嘎子是作家________的儿童小说《___________》中的主人公。8、严监生是我国古典______小说《__________》中的一个人物。 9、“凤辣子”就是王熙凤,她是古典文学名著《________》中的一个主要人物。作家_______呕心沥血,用了十年时间写成了这部长篇小说。 书中以______和________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展现了封建大家族_____________的历史,刻画了众多性格鲜明的人物。 10、《金钱的魔力》选自___国著名作家__________的写的短篇小说____________。 本册课文中《 》也是他写的。 2.初中文学常识题目 1. 第一位女诗人是:蔡琰(文姬) 2. 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3. 第一部词典是:尔雅 4. 第一部大百科全书是:永乐大典 5. 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 6. 第一部文选:昭明文选 7. 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 8. 第一部神话集:山海经 9. 第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世说新语 10. 第一部文言志怪小说集:搜神记 11. 第一部语录体著作:论语 12. 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 13. 第一部断代史:汉书 14. 第一部兵书:孙子兵法 15. 文章西汉两司马:司马迁。 司马相如 16. 乐府双璧:木兰词 孔雀东南飞,加上《秦妇吟》为乐府三绝 17. 史学双璧:史记 资治通鉴 18. 二拍:初刻拍案惊奇 二刻拍案惊奇 (凌蒙初) 19. 大李杜:李白 杜甫 小李杜:李商隐 杜牧 20. 中国现代文坛的双子星座:鲁迅 郭沫若 21. 三不朽:立德 立功 立言 22. 三代:夏 商 周 23. 《春秋》三传:左传 公羊传 谷梁传 24. 三王:夏禹 商汤 周公 25. 三山:蓬莱 方丈 瀛洲 26. 三教:儒 释 道 27. 三公:周时,司马 司徒 司空 西汉,丞相 太尉 御史大夫 清明,太师 太傅 太保 28. 三曹:曹操 曹丕 曹植 29. 公安三袁:袁宗道 袁宏道 袁中道 30. 江南三大古楼:湖南岳阳楼 武昌黄鹤楼 南昌滕王阁 31. 岁寒三友:松 竹 梅 32. 三辅:左冯翊 右扶风 京兆尹 33. 科考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和自的第一名(解元,会元,状元) 34. 殿试三鼎甲:状元 榜眼 探花 35. 中国三大国粹:京剧 中医 中国画 36. 三言:喻世明言 警世通言 醒世恒言(冯梦龙) 37. 儒家经典三礼:周礼 仪礼 礼记 38. 三吏:新安吏 石壕吏 潼关吏 39. 三别:新婚别 垂老别 无家别 40. 郭沫若 “女神”三部曲:女神之再生 湘果 棠棣之花 41. 茅盾“蚀”三部曲:幻灭 动摇 追求 农村三部曲:春蚕 秋收 残冬 42. 巴金“爱情”三部曲:雾 雨 电 “激流”三部曲:家 春 秋 43. 第一部国别史:国语 44. 第一部记录谋臣策士门客言行的专集:国策 战国策 45. 第一部专记个人言行的历史散文:晏子春秋 46. 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47. 第一首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357句,1785字) 48. 第一部文学批评专著:《典论·论文》(曹丕) 49. 第一位田园诗人:东晋,陶渊明 50. 第一部文学理论和评论专著:南北朝梁人刘勰的《文心雕龙》 51. 第一部诗歌理论和评论专著:南北朝梁人钟嵘的《诗品》 52. 第一部科普作品,以笔记体写成的综合性学术著作:北宋的沈括的《梦溪笔谈》 53. 第一部日记体游记:明代的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记》 54. 第一位女词人,亦称“一代词宗”:李清照 1. 我国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2. 我国第一部介绍进化论的译作:严复译的赫胥黎的《天演论》,他是一个由不懂外,却成了翻译家的人。 3. 我国第一部个人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4. 我国新文学史上第一篇短篇小说是:狂人日记 5. 第一位开拓“童话园地”的作家是:叶圣陶 6. 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神话小说:西游记 7. 第一篇报告文学作品是:(夏衍)包身工 8. 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老舍 .其作品是; 龙须沟 9. 先秦时期的两大显学是:儒 墨 10. 儒家两大代表人物是:孔丘和孟子,分别被尊至圣和亚圣。 11. 唐代开元,天宝年间,有两大词派,: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 以王维,孟在为代表的其风格,前者雄浑豪,后者恬淡疏朴 12. 常把宋词分为豪放,婉约两派。前者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后者以柳永,周邦彦,李清照为代表。 13. “五四”新文化运动高举的两面大旗:反对旧礼教,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 14. 两篇《狂人日记>>的作者分别是:俄罗斯的果戈里 我国的鲁迅 15. 世界文学中有两大史诗:伊利亚特 奥德赛 16. 佛教三宝是:佛(大知大觉的) 法(佛所说的教义)僧(继承或宣扬教义的人) 17. 三从四德中三从:未嫁从父 既嫁从夫 夫死从子 四德:妇德 妇言 妇容 妇功/品德 辞令 仪态 女工 18.初伏,中伏,末伏统称三伏。夏至节的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的第一天,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的第一天,立秋节后的第一个庚日是末伏的第一天。 初伏,末伏后十天,中伏十天或二十天。 19.三纲五常:三纲:父为子纲 群为臣纲 夫为妻纲 五常:仁 义 礼 智 信 20.三姑六婆:三姑:尼姑 道姑 卦姑 六婆:媒婆 师婆(巫婆) 牙婆 虔婆 药婆 接生婆 21.三皇五帝:三皇:伏羲 燧人 神农 五帝:黄帝 颛琐 帝喾 尧 舜 22.三教九流:三教:儒 道 释 九流:儒家 道家 阴阳 法 名 墨 纵横 杂 农 23.三山五岳:东海里的三座仙山:瀛洲、蓬莱、方丈; 五岳:东岳泰山 南岳衡山 西岳华山 北岳恒山 中岳嵩山 24.三性:祭祀用的牛羊猪(太牢)(无牛为少牢) 25.三一律:欧洲古典广义戏剧理论家所制定的戏剧创作原则,就是地点一致,时间一致,情节一致。 26.佛教三昧:止息杂虑,心专注于一境。(修行方法之一) 27.佛教三藏:总说根本教义为经,述说戒律为律,阐发教义为论(通晓三藏的叫三藏法师) 28.三省六部:三省: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 六部:吏 户 礼 兵 刑 工 29.三苏:苏洵 苏轼 苏辙 三军:上中下/左中右/海陆空 30.三吴:吴郡 吴兴 会稽(丹阳) 三国:魏 蜀 吴 31.三秦:雍王(西) 塞王(东) 瞿王(陕西北) 32.三楚:港陵-南楚。 3.小学文学常识试题及答案 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第一部语录体儒家经典是《 》 2."四书五经",”四书“|指《 》《 》《 》《 》, ”五经“指《 》《 》《 》《 》《 》 答案:1.《诗经》、《论语》 2.“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诗》《书》《礼》《易》《春秋》 1月8日(第二天):先秦时期(二) 1.我国的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是( ),他的代表作《 》为我国第一首长篇抒情诗。 答案:1.屈原《离骚》 1.女娲造人、女娲补天、盘古开天地、后羿射日、精卫填海、黄帝战蚩尤、鲧禹治水这些神话故事中解释自然现象的有( ) 、( )、( );反映人类同自然斗争的有( )、( )、( );反映社会斗争的有( )。 2.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其中孔子是( )学派的代表人物,名( ),字( ),他不仅是一位思想家,还是一位( )家 答案:1.解释自然现象的有:女娲补天、女娲造人、盘古开天地 反映人类同自然斗争的有:后羿射日、精卫填海、鲧禹治水 反映社会斗争的有:黄帝战蚩尤 2.儒家 丘 仲尼 教育 1.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是西汉著名史学家( )撰写的《 》,被( )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与司马光的《》并称“史学双壁” 2. 汉赋四大家:( )、扬雄、( )、张衡 答案:1.司马迁《史记》 鲁迅 《资治通鉴》 2.司马相如、班固 1、我国第一部断代体通史是《 》,作者是东汉的( ) 2、西汉文章两司马指的是( )、( ) 答案: 1《汉书》 班固 2.司马迁、司马相如 魏晋南北朝时期 1.我国第一位女诗人是( )。 2乐府双壁指的是《 》、《 》加上《 》为乐府三绝 答案: 1.蔡琰(文姬) 2.《孔雀东南飞》《木兰辞》(《木兰诗》) 《秦妇吟》 1.建安“三曹”指的是( )、( )、( ),“七步之才”这个成语就是由( )的《》诗得来的。其实建安曹家人才辈出,你还记得那个称象的男孩吗?他叫什么名字? 2.魏晋南北朝诗人,被钟嵘《诗品》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的是 ( ),你能写出一个他的作品的名字么? 唐宋时期 由于隋代十分短暂,文学的发展也不够典型,所以我们直接进入唐宋时期 1.初唐四杰指( )、( )、( )、( ) 2.“李杜文章在,光芒万丈长”,这里的“李杜”指的是( )和( )。 他们分别被尊称为( )和( )。 答案 1.王勃、卢照邻、杨炯、骆宾王 2.李白、杜甫 诗仙 诗圣 1. 唐宋八大家指的是唐宋( )八大家。 他们分别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和( )以及宋代的欧阳修、( )、( )、( )、王安石、( )。 2.中国文学史上的“大李杜”是指李白和杜甫,你知道“小李杜”指哪两位么? 答案: 1.散文 韩愈 柳宗元 苏洵 苏轼 苏辙 曾巩 2.李商隐和杜牧 1. 第一位女词人,亦称“三瘦词人”的是宋代的( )。 2.唐代诗人雅号:例如李白——诗仙 杜甫——诗圣 王维——( ) 刘禹锡——( ) 李贺——( ) 白居易——( ) 答案: 1.李清照 2.王维——诗佛 刘禹锡——诗豪 李贺——诗鬼 白居易——诗魔 1.“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你知道这“三词客”“四大家”指的是谁么? 2.宋词主要分为( )派和( )派。前者的代表人物主要有( ),后者的代表人物主要有( )。 答案: 1 “三词客”指的是:苏洵、苏轼、苏辙 “四大家”指的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 2. 豪放派、婉约派 苏轼 (辛弃疾) 柳永(李清照)(后两问答案 1.苏子瞻云:“子美之诗,退之之文,鲁公之书,皆集大成者也。”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苏轼对( )的诗、( )的文、( )的书法皆有较高的评价 2.我国诗歌史上的双子星座是( )和( )。 (这道题学生应该可以猜出来的) 答案: 1.杜甫 韩愈 颜真卿 2.李白 杜甫(这两个人至于整个诗歌史实在是太重要了 1 .唐代边塞诗派的代表人物有( )、( )等;山水田园派的代表人物有( )、( )等。 2.中国文学史上有许多的“圣”:至圣——( )、亚圣——( )、诗圣——( )、词圣——( )、文圣——( ),七绝圣手——( ) 答案 1.边塞诗派:王昌龄、高适、王之涣、岑参(答案不唯一) 山水田园:王维、孟浩然、韦应物、柳宗元(答案不唯一) 2.孔子 孟子 杜甫 苏轼 欧阳修 王昌龄 元明清时期 1.元曲四大家指( )、( )、( )、( ) 2.我国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是( )的《 》 答案 1.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有一个姓“郑”的人骑着一匹“白”“马”去闯“关”) 2.吴敬梓《儒林外史》 1. ( )有“曲状元”之美誉。 2. 我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是《 》、《 》、《 》、《 》。 答案: 1. 马致远 2.《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 1.“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 是老舍对《 》这部文学作品的评价,它的作者是( ) 2.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神话小说是《 》。 答案 1.《聊斋志异》(《聊斋》) 蒲松龄 2.《西游记》 1.关于“四” 文房四宝:( )、( )、( )、( ) 国画四君子:( )、( )、( )、( ) 文人四艺:( )、( )、( )、( )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 )、( )、( ) 有点多……今天就积累一个题吧…… 答案 文房四宝:湖笔 微墨 宣纸 端砚 国画四君子:梅 兰 竹 菊 文人四艺:琴 棋 书 画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指南针、造纸术、火药、。 4.给我30道文学常识题,难度是小学升初中的 题: 1.《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大型合唱音乐作品,____作词,____谱曲.作品由____个乐章组成,它以____,____和____,表现出____. 2.《最后一课》的作者是____,__国__家.他的小说创作多次收入短篇集《____》中,其中《____》,《____》,《____》等由于具有深刻的爱国注意内容和精湛的艺术技巧,成为世界短篇小说的杰作. 3.臧克家是我国著名的____,他有一篇纪念鲁迅先生著名的诗,题目是《____》. 4.李公朴是____人士,1946年因参加爱国运动,在____被 *** 特务暗杀. 5.《红楼梦》中,结局最好的人是____. 答案: 1 光未然 冼星海 八 以丰富的艺术形象,壮阔的历史场景和磅礴的气势,表现出黄河儿女的英雄气概。 2 都德 法国 作家 磨坊文札 《柏林之围》《最后一课》 3 诗人 有的人 4 民主爱国 昆明 5 贾宝玉
2023-08-09 06:46:141

资治通鉴有什么美称?

《资治通鉴》这书名的由来,就是宋神宗认为该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而钦赐此名的。由此可见,《资治通鉴》的得名,既是史家治史以资政自觉意识增强的表现,也是封建帝王利用史学为政治服务自觉意识增强的表现。
2023-08-09 06:46:211

史记主要讲什么内容

《史记》是中国古代史学著作中地位最高的一部,全书共分12本纪30篇,记载从上古时期到汉武帝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主要内容如下:第一本:太史公自序太史公自序是《史记》的序言,主要介绍了《史记》的写作目的、方法和思想。第二本:纪事志1篇,主要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自然灾害等内容记录。第三本至第十一本:列传《史记》的核心组成部分,全书共30篇,其中有像《伯夷列传》、《吕不韦列传》、《项羽本纪》、《陈涉世家》和《张良列传》等篇目,讲述了不少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反映了古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及文化等方面的变迁。第十二本:表《史记》的最后一本,主要介绍汉武帝时期的公元前206年至公元前6年中断的大事记及重要人物,分别按年、月、日、时顺序排列。总之,《史记》是中国古代历史学著作中的集大成之作,记录了中国古代的历史和文化,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2023-08-09 06:46:282

国学小名士竞赛题及答案「小学组」

2017国学小名士竞赛题及答案「小学组」   国学,是以先秦经典及诸子百家学说为根基,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道学、宋明理学、明清实学和同时期的先秦诗赋、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等一套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随着国学小名士的热播,同学们也学起了国学,到底掌握了多少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练练国学小名士竞赛题就知道啦!   国学小名士竞赛题(一)   1.唐代边塞诗人王昌龄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中的“飞将”指的是谁?(李广)   2.“江州司马”指的是唐代哪位诗人?(白居易)   3.“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出自哪里?(《八声甘州》)   4.《水浒传》中共有多少好汉?(108)   5.“洛阳纸贵”比喻作品风行一时,广为流传,这个成语与哪部作品有关?(左思的《三都赋》)   6.颠张醉素”指张旭和谁?(怀素)   7.15、古代战争中指挥军队撤退时击鼓还是敲锣?(敲锣)   8.16、王羲之从哪种动物的体态姿势上领悟到书法执笔运笔的道理?(鹅)   9.17、成语“请君入瓮”,“请”的是谁?(周兴)   10.18、明朝永乐年间,从西洋归来的郑和船队带回了一只西方异域兽“麒麟”,就是现在我们所知的(长颈鹿)   11.19、“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写的是哪里的景色?(边塞)   12.《从军行》是谁的作品?(杨炯)   13.有“孤篇压全唐”之美名的是唐代诗人张若虚的哪一首诗?(《春江花月夜》)   14.“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出自哪里?(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15.“莲动下渔舟”的上一句?(竹喧归浣女)   16.我们常用“社稷”来指代国家,其中“稷”字代表的是?(五谷之神)   17.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把菊花形容为什么?(花之隐逸者也)   18.水浒一百单八将中有几位女性?(3位)   19.我国四大名亭中的“爱晚亭”是因为唐代谁的诗句而成名?(杜牧)   20.“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描写的是哪一座山?(庐山)   21.请问,唐代诗人中,作诗力求“老妪能解”的诗人是谁?(白居易)   22.被称为“史学双壁”的除了《资治通鉴》,还有哪一部?(司马迁《史记》)   23.“诗圣”指的是我国唐代哪位诗人?(杜甫)   24.骆宾王《易水送别》:“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中的“壮士”指的是谁?(荆轲)   25.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的后两句是什么? (明辨之,笃行之)   26.“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的下一句是什么?(登泰山而小天下)   27.西湖白堤的得名与唐代哪位诗人有关?(白居易)   28.古人的婚礼一般在什么时间举行?(黄昏/晚上)   29.相传曹操曾梦见过“三马食一槽”,由此内心惊恐不安,请问“三马”指的是谁?(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   30.“一朵芙蓉顶上栽,彩衣不用剪刀裁。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唱千门万户开。”描写的是哪一种动物?(鸡)   31.算盘是中国传统计算工具,利用算盘能进行开平方的运算吗?(能)   32.“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说的是谁?(项羽)   33.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的长篇神魔小说是哪部?《西游记》   34.成语“咫尺天涯”中“咫”、“尺”哪个更长?(尺)   35. “清水出芙蓉”的下一句是什么?(天然去雕饰)   36.“诗鬼”是谁?(李贺)   37.《长门赋》的作者是谁?(司马相如)   38.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说的是哪位诗人?(白居易)   39.有“凌波仙子”、“洛神香妃”之称的是什么花?(水仙花)   40.为了孩子的学习环境而三迁居的是哪个成语?(孟母三迁)   国学小名士竞赛题(二)   41.“道是无晴却有晴”的上一句是什么?(东边日出西边雨)   42.《高山流水》是琵琶曲还是古琴曲?(古琴)   43.京剧“四大名旦”除了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还有谁?(梅兰芳)   44.诗句“笑问客从何处来”中的“客”是指谁?(贺知章)   45.十二个月份各有别称,请问“荷月”指的是哪一个月份?(6月)   46.寒食节的由来与哪位历史人物有关?(春秋时期晋国介子推或介之推)   47.“丝”、“竹”哪个是吹奏乐器(竹)   48.甲骨文最早是在哪种物品上发现的?(药材)   49.“谢公屐”是谁发明的?(谢灵运)   50.“未须草草,赋梅花,多少骚人词客。总被西湖林处士,不肯分留风月。”是对谁的哪部作品的赞赏?(林逋《山园小梅》)   51.梅兰竹菊中苏轼最喜欢的植物是什么?(竹子)   52.有“阳关三叠”之称的是王维的哪一首诗?(《阳关曲》、或《渭城曲》/《送元二使安西》)   53.“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说的是谁?(勾践)   54.“拔剑四顾心茫然”的上一句?(停杯投箸不能食)   55.曹子建指的是谁?(曹植)   56.“山随平野尽”的下一句?(江入大荒流)   57.古诗文中的“妻子”相当于现在的什么概念?(妻子和子女)   58.请问“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出自哪一部作品?(温庭筠《商山早行》)   59.请问,“长爪郎”是唐代哪位诗人的别称?(李贺)   60.李清照:“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咏的是哪种花?(桂花)   61.“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是咏叹什么?(石灰)   62.请问传说中牛郎和织女会在由什么动物组成的桥上相见? (喜鹊)   63.歌词“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来自汉代诗人卓文君的哪首诗?《白头吟》   64.李商隐《可叹》中说道:“用尽陈王八斗才。“八斗之才”指的"是谁?(曹植)   65.《论语》中认为“为仁之本”的是?(孝悌)   66.卢照邻《长安古意》中表现对爱情美好向往的诗句是什么?(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   67.“姑妄言之姑听之,豆棚瓜架雨如丝。料应厌作人间语,爱听秋坟鬼唱诗。”描写的是哪一部作品?(《聊斋志异》)   68.根据《琵琶行》诗前小序记载,这首长诗共有多少字?(616/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69.我国现存最早的文人五言诗是哪位作家的什么作品?(班固《咏史》)   70.苏轼“人老簪花不自羞,花应羞上老人头。”咏赞的是什么花?(牡丹花)   71.“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中的“我”是谁?(孟浩然)   72.“韦编三绝”说的是谁?(孔子)   73.“欲渡黄河冰塞川”的下一句?(将登太行雪满山)   74.辅佐勾践大败吴国之后泛舟而去,又称陶朱公的是谁?(范蠡[lǐ])   75.白居易“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中“太真”指的是谁?(杨玉环)   76. “何人不起故园情”的上一句?(此夜曲中闻折柳)   77.传说中沉香“劈山救母”中的“山”指的是哪座山? (华山)   78.琼瑶小说《在水一方》这个名字出自于《诗经》中的哪一篇?《蒹葭》   79.二十四节气中的“芒种”应该属于哪个季节? ( 夏季)   80.“酒圣”是谁?(杜康)   81.凿壁偷光说的是谁的故事?(匡衡)   82.“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是谁的诗句?(贺知章)   83.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的作者是谁?(王翰《凉州词》)   84.“酌酒花间,磨针石上;倚剑天下,挂弓扶桑。”赞颂的是谁?(李白)   85.张骞出使西域带回了一种有关西域珍宝的传说,汉武帝为此不惜进行武力争夺,请问这种珍宝是什么?(汗血宝马)   86.请问唐代以摔琴而闻名于世的大诗人是谁?(陈子昂)   87.《将进酒》是李白和哪两位友人饮酒之作?(岑勋、元丹丘/岑夫子,丹丘生) ;
2023-08-09 06:46:351

史记的史学成就

《史记》是我国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原名《太史公记》。该书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古典典籍之一,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史记》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一、开创了“纪传体”体例 纪,指本纪,即皇帝的传记;传,指列传,是一般大臣和各式人物的传记。司马迁在前人的基础上,在《史记》中以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体结构,创造性地探索了以人物为主体的历史编纂学方法。 “本纪”按年代顺序记叙帝王的言行和政绩;“表”按年代谱列各个时期的重大事件;“书”记录了各种典章制度的沿革;“世家”载述诸侯国的兴衰和杰出人物的业绩;“列传”记载各种代表人物的活动。司马迁创造性地把这五种体裁综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系。 二、开创了政治、经济、民族、文化等各种知识的综合纂史方法.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规模宏大、贯通古今、内容广博的百科全书式的通史。在《史记》中,司马迁第一个为经济史作传:《平准书》、《货殖列传》;司马迁又第一个为少数民族立传:《匈奴列传》、《西南夷列传》等;他还第一个为卑微者列传:《刺客列传》、《游侠列传》等。 《史记》第一次把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都包容在历史学的研究范围之内,从而开拓了历史学研究的新领域,推动了我国历史学的发展。由于纪传体可以容纳广泛的内容,有一定的灵活性,又能反映出封建的等级关系,因而这种撰史方法,为历代史家所采用,影响十分深远。 三、秉笔直书,是我国宝贵的史学传统,司马迁的《史记》对此有很好的发挥. 所谓秉笔直书,就是史学家必须忠于历史史实,既不溢美,也不苛求,按照历史的本来面貌撰写历史。《史记》明确表示反对那种“誉者或过其失,毁者或损其真”的作法。 对于先秦的法家和秦代的暴政,从感情上司马迁是愤恨的,但他做到了不因憎而增其恶。相反,对法家的改革和秦代统一中国的历史作用,他都予以充分的肯定。正因为司马迁的实录精神,才使《史记》以信史闻名于世。 《史记》还贯穿一条重要线索,即重视人的历史作用。司马迁是反天命的。强调人是历史的中心。因此,他在写帝王将相的同时、注意为社会上的各种人立传,尤其是把农民起义的领袖陈胜、吴广,放到与王侯功臣以及封建社会的圣人孔子同等的地位来写。所以在《史记》中,既有战国七雄的世家、萧丞相(萧何)。留侯(张良)的世家、孔子的世家,同时也有《陈涉世家》。 司马迁也很重视物质生产活动在历史上的作用,把经济状况同政治上的治乱兴衰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他还强调总结历史经验。提出以史为镜、鉴往知来的思想。由于司马迁在历史编纂学上的伟大创造精神,他的进步的史学思想和严谨的治史方法,使《史记》成为我国史学史上一座巍峨的丰碑,司马迁也赢得了“中国史学之父”的美名。 一、建立杰出的通史体裁 《史记》是中国史学史上第一部贯通古今,网罗百代的通史名著。无论说它是古代中国史学史的最辉煌成就,还是说它是世界古代史学史的最辉煌成就,都毫不为过。这一点,只要将之与希罗多德的《历史》相比较,就会非常明白。正因为《史记》能够会通古今撰成一书,开启先例,树立了榜样,于是仿效这种体裁而修史的也就相继而起了。通史家风,一直影响着近现代的史学研究与写作。 二、建立了史学独立地位 我国古代,史学是包含在经学范围之内没有自己的独立地位的。所以史部之书在刘歆的《七略》和班固的《艺文志》里,都是附在《春秋》的后面。自从司马迁修成《史记》以后,作者继起,专门的史学著作越来越多。于是,晋朝的荀勖适应新的要求,才把历代的典籍分为四部:甲部记六艺小学,乙部记诸子兵术,丙部记史记皇览,丁部记诗赋图赞。从而,史学一门,在中国学术领域里才取得了独立地位。饮水思源,这一功绩应该归于司马迁和他的《史记》。 三、建立了史传文学传统 司马迁的文学修养深厚,其艺术手段特别高妙。往往某种极其复杂的事实,他都措置的非常妥贴,秩序井然,再加以视线远,见识高,文字生动,笔力洗炼,感情充沛,信手写来,莫不词气纵横,形象明快,使人“惊呼击节,不自知其所以然”。(《容斋随笔·史记简妙处》) 但必须特别指出的是,由于司马迁受时代的限制,《史记》也存在某些缺点与不足之处。例如,存在“天命”、灾异和历史循环论的神秘思想的影响。在《六国年表序》论述秦并天下的原因时,指出这是“天所助”的结果。《高祖本纪》带有“三统循环论”的色彩,以为“三五之道若循环,终而复始”。在《天官书》中,记述各种特殊的自然天象时,常常与人事联系在一起,更多地表现了灾异的神秘思想。这些说明《史记》在“究天人之际”时,仍然没有完全摆脱“天人感应”神学思想的影响。
2023-08-09 06:46:514

史记被称为我国第一部 史书

《史记》被称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同时,《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刘向等人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与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并称“史学双壁”。
2023-08-09 06:46:582

史记是什么朝代写的

史记是西汉的司马迁写的。介绍:《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或称“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记”,也省称“太史公”。“史记”本来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时期开始,“史记”由史书的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称。影响:《史记》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同时,《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刘向等人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与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并称“史学双壁”。
2023-08-09 06:47:073

史记 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130篇对吗

对。《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马迁开始了《太史公书》即后来被称为《史记》的史书创作。前后经历了14年,才得以完成。《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十表(大事年表)、八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扩展资料:《史记》作者介绍: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 。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司马迁早年受学于孔安国、董仲舒,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初任郎中,奉使西南。元封三年(前108)任太史令,继承父业,著述历史。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史记
2023-08-09 06:47:167

史学双壁是指的什么 史学双壁指的是哪两部史书

1、“史学双壁”指的是《史记》和《资治通鉴》。 (1)《史记》 《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史记》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刘向等人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 (2)《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
2023-08-09 06:48:091

司马迁的《史记》和谁的什么共称为“史学双壁”

司马迁的《史记》和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称为“史学双壁”。在中国浩瀚的史学著作中,有两本史书如同突兀的双峰,并峙于历史峻岭之中,那就是《史记》和《资治通鉴》。与《史记》齐名的历史学著作,是北宋著名政治家司马光所撰的《资治通鉴》,全书294卷,约300万字,记述了从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23年至公元959年即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总共1362年的历史。司马光编写《资治通鉴》,殚精竭虑,历时19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其一,该书取材宏富,体大思精,凡一切与历史有关的编年史、别史、野史、奏议、传记、小说、诸子、碑碣、地理等等,都无所不去舍取和借鉴。《资治通鉴》的规模远远超过了《史记》,其宗旨在于为封建帝王提供治国安邦之道,思想博大精深。其二,该书方法进步,编撰严谨。《资治通鉴》先作丛目,再作长编,最后删改定稿,这种由简至繁,再由繁至简的方法,体现了辩证思维的特点。司马光摒弃孔子所创的《春秋》笔法,同时对历史上并存的几个政权并不区分正润,即正统与僭伪政权,而是根据各不同政权的实际功业来记叙,体现了实事求是的思想。其三,该书博采众长,融会贯通。司马光既继承了古代《左传》和《汉书》等优秀编年体史书的优点,又吸收了纪传体史书的长处,使《资治通鉴》成为后代史学家仿效的楷模。扩展资料《资治通鉴》的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目的是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统治阶级政策的描述警示后人。书名的由来,就是宋神宗认为该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而钦赐此名的。由此可见,《资治通鉴》的得名,既是史家治史以资政自觉意识增强的表现,也是封建帝王利用史学为政治服务自觉意识增强的表现。《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史记》为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春秋》为现存最早编年体史书),按时间先后叙次史事,往往用追叙和终言的手法,说明史事的前因后果,容易使人得到系统而明晰的印象。它的内容以政治、军事的史实为主,借以展示历代君臣治乱、成败、安危之迹,作为历史的借鉴。叙述了各族人民的生活与斗争。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史学双壁
2023-08-09 06:48:287

史学双壁的两部史书是

“史学双壁”指的是《史记》和《资治通鉴》。《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资治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
2023-08-09 06:48:532

史学双璧是指什么?

01 《史记》和《资治通鉴》 史学双璧是史学界对司马迁所著《史记》和司马光编纂《资治通鉴》的合称。其在中国史学著作里具有较高的使用和研究价值。 《史记》和《资治通鉴》合称为史学双壁,在中国史学著作里具有较高的使用和研究价值。 《史记》为司马迁编撰,被鲁迅先生称为“史学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它是一部贯穿古今的通史,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一直写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叙述了我国三千年左右的历史。全书有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史记》取材相当广泛。当时社会上流传的《世本》、《国语》、《国策》、《秦记》、《楚汉春秋》、诸子百家等著作和国家的文书档案,以及实地调查获取的材料,都是司马迁写作《史记》的重要材料来源。特别可贵的是,司马迁对搜集的材料做了认真地分析和选择,淘汰了一些无稽之谈。对一些不能弄清楚的问题,或者采用阙疑的态度,或者记载各种不同的说法。由于取材广泛,修史态度严肃认真,所以,《史记》记事翔实,内容丰富。 《资治通鉴》为司马光编撰,是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述了从周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到五代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丰富的历史事实。全书计二百九十四卷,另附目录三十卷,《考异》三十卷。这部书,取材甚广,网罗极富,除依据正史处,还采用了野史杂志三百二十余种,而且对史料的取舍极严,考辨异同,尽力求真,所以记述内容,比较翔实可信,为历代史学家所推崇。《通鉴》文字以荀悦的《汉纪》为宗,力求简明扼要,文笔生动流畅,朴质精炼,富有文学意味。不仅可以作为历史著作阅读,有些篇章也可当作文学作品欣赏。
2023-08-09 06:48:591

被誉为史学双壁的两部史书是什么?

“史学双壁”指的是《史记》和《资治通鉴》。一、《史记》《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史记》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刘向等人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二、《资治通鉴》《资治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扩展资料一、《史记》的赏析叙事艺术史记独特的叙事艺术,注重对事件因果关系的更深层次的探究,综合前代的各种史书,成一家之言,纵向以十二本纪和十表为代表,叙写了西汉中期以前的各个历史时代,横向以八书、三十世家和七十列传为代表,统摄各个阶层、各个民族、各个领域和行业,形成纵横交错的舒适结构。人物刻画(1)注重语言,细节描写;(2)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特写相结合,突出人物形象;(3)运用对比映衬的方法;(4)在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5)互见法的运用;互见法的运用。二、《资治通鉴》赏析《资治通鉴》按时间先后叙次史事,用追叙和终言的手法,说明史事的前因后果,使人得到系统而明晰的印象。它的内容以政治、军事的史实为主,借以展示历代君臣治乱、成败、安危之迹,作为历史的借鉴。叙述了各族人民的生活与斗争。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史学双璧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资治通鉴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史记
2023-08-09 06:49:092

史学双璧指的是哪两部作品

在中国浩瀚的史学著作中,有两本史书如同突兀的双峰,并峙于历史峻岭之中,那么史学双璧指的是哪两部作品呢? 史学双璧指的是哪两部作品 1、“史学双壁”指的是《史记》和《资治通鉴》。 2、《史记》:《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史记》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刘向等人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 3、《资治通鉴》:《资治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 关于史学双璧指的是哪两部作品的相关内容就介绍到这里了。
2023-08-09 06:49:411

史学双璧是指什么?

《史记》和《资治通鉴》 史学双璧是史学界对司马迁所著《史记》和司马光编纂《资治通鉴》的合称。其在中国史学著作里具有较高的使用和研究价值。 《史记》和《资治通鉴》合称为史学双壁,在中国史学著作里具有较高的使用和研究价值。 《史记》为司马迁编撰,被鲁迅先生称为史学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它是一部贯穿古今的通史,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一直写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叙述了我国三千年左右的历史。全书有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史记》取材相当广泛。当时社会上流传的《世本》、《国语》、《国策》、《秦记》、《楚汉春秋》、诸子百家等著作和GJ的文书档案,以及实地调查获取的材料,都是司马迁写作《史记》的重要材料来源。特别可贵的是,司马迁对搜集的材料做了认真地分析和选择,淘汰了一些无稽之谈。对一些不能弄清楚的问题,或者采用阙疑的态度,或者记载各种不同的说法。由于取材广泛,修史态度严肃认真,所以,《史记》记事翔实,内容丰富。 《资治通鉴》为司马光编撰,是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述了从周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到五代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丰富的历史事实。全书计二百九十四卷,另附目录三十卷,《考异》三十卷。这部书,取材甚广,网罗极富,除依据正史处,还采用了野史杂志三百二十余种,而且对史料的取舍极严,考辨异同,尽力求真,所以记述内容,比较翔实可信,为历代史学家所推崇。《通鉴》文字以荀悦的《汉纪》为宗,力求简明扼要,文笔生动流畅,朴质精炼,富有文学意味。不仅可以作为历史著作阅读,有些篇章也可当作文学作品欣赏。
2023-08-09 06:50:021

史学双壁的两部史书是什么

“史学双壁”指的是《史记》和《资治通鉴》。其在中国史学著作里具有较高的使用和研究价值。 史学双壁的两部史书 一、《史记》 《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史记》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刘向等人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 二、《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 提高历史成绩的方法 抓住书本框架,背熟目录和小标题。因为每一本历史书都是按照一定的秩序和规律编排的。我们接受的不是零散的知识点而是知识的整体,背熟目录才能准确把握历 史发展的线索,建立知识点之间的深入联系,为知识的迁移和或用奠定基础。考场答题时,才能做到大跨度和宏观概括,尽量避免因遗漏观点而失分。 注重整理笔记,抄录书里。我没有单独的历史笔记本,因为我觉得把笔记记到书里是最好的,方便和课本知识紧密联系。我把几本参考资料的延伸知识或者精辟见解 都抄录在书中,翻阅课本时也会一起复习。这样在考试中你的历史语言表达会更加完善和专业,切涉略面和跨度也更广,进而得分更高。 不放过任何角落。大字小字一起看,还有批注,插图及其说明等。还要适度涉及未列入纲的内容。因为试题"超纲"现象常有发生,比如今年广西历史选择题就把大部分考生弄得措手无策。
2023-08-09 06:50:092

司马迁的《史记》和谁的哪部作品,共称为“史学双壁”?

司马迁的《史记》和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称为“史学双壁”。在中国浩瀚的史学著作中,有两本史书如同突兀的双峰,并峙于历史峻岭之中,那就是《史记》和《资治通鉴》。与《史记》齐名的历史学著作,是北宋著名政治家司马光所撰的《资治通鉴》,全书294卷,约300万字,记述了从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23年至公元959年即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总共1362年的历史。司马光编写《资治通鉴》,殚精竭虑,历时19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其一,该书取材宏富,体大思精,凡一切与历史有关的编年史、别史、野史、奏议、传记、小说、诸子、碑碣、地理等等,都无所不去舍取和借鉴。《资治通鉴》的规模远远超过了《史记》,其宗旨在于为封建帝王提供治国安邦之道,思想博大精深。其二,该书方法进步,编撰严谨。《资治通鉴》先作丛目,再作长编,最后删改定稿,这种由简至繁,再由繁至简的方法,体现了辩证思维的特点。司马光摒弃孔子所创的《春秋》笔法,同时对历史上并存的几个政权并不区分正润,即正统与僭伪政权,而是根据各不同政权的实际功业来记叙,体现了实事求是的思想。其三,该书博采众长,融会贯通。司马光既继承了古代《左传》和《汉书》等优秀编年体史书的优点,又吸收了纪传体史书的长处,使《资治通鉴》成为后代史学家仿效的楷模。扩展资料《资治通鉴》的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目的是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统治阶级政策的描述警示后人。书名的由来,就是宋神宗认为该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而钦赐此名的。由此可见,《资治通鉴》的得名,既是史家治史以资政自觉意识增强的表现,也是封建帝王利用史学为政治服务自觉意识增强的表现。《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史记》为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春秋》为现存最早编年体史书),按时间先后叙次史事,往往用追叙和终言的手法,说明史事的前因后果,容易使人得到系统而明晰的印象。它的内容以政治、军事的史实为主,借以展示历代君臣治乱、成败、安危之迹,作为历史的借鉴。叙述了各族人民的生活与斗争。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史学双壁
2023-08-09 06:50:186

史学双壁是什么?

史学双璧是史学界对司马迁所著《史记》和司马光编纂《资治通鉴》的合称。其在中国史学著作里具有较高的使用和研究价值。《史记》被鲁迅先生称为“史学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它是一部贯穿古今的通史,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一直写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叙述了我国三千年左右的历史。全书有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史记》取材相当广泛。《资治通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述了从周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到五代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丰富的历史事实。全书计二百九十四卷,另附目录三十卷,《考异》三十卷。扩展资料《史记》的叙事写人都围绕“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宗旨,司马迁虽然也从琐碎的生活细事写起,但绝大多数的人物传记最终都在宏伟壮阔的画面中展开,有一系列历史上的大事穿插其间。司马迁不是一般地描述历史进程和人物的生平事迹,而是对历史规律和人物命运进行深刻的思考,透过表象去发掘本质,通过偶然性去把握必然规律。这就使得《史记》的人物传记既有宏伟的画面,又有深邃的意蕴,形成了雄深雅健的风格。《资治通鉴》在文化、科技、经济、军事等方面均有记载。在文化方面,就学术思想来说,上至先秦的儒、法名、阴阳、纵横五家的代表人物和学术主张,下及汉初的黄老思想,汉武帝的独尊儒术,以及魏晋玄学的盛行都有记载。对于佛教、道教的起源、发展,以及儒、佛、道之间的斗争也有叙述。对西汉以来经学的发展,典籍的校理,石经的刻立,九经的雕印及流传,都有较系统的陈述。著名的文人学士及其作品也有记载。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史学双壁
2023-08-09 06:50:466

史学双壁的两部史书是

“史学双壁”指的是《史记》和《资治通鉴》。《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资治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
2023-08-09 06:51:291

被誉为史学双壁的两部史书是什么 被誉为史学双壁的两部史书简单介绍

1、史学双璧是史学界对司马迁所著《史记》和司马光编纂《资治通鉴》的合称。 2、《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全书有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史记》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刘向等人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 3、《资治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述了从周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到五代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丰富的历史事实。全书计二百九十四卷,另附目录三十卷,《考异》三十卷。
2023-08-09 06:51:361

史学双壁是什么

史学双璧是史学界对司马迁所著《史记》和司马光编纂《资治通鉴》的合称。其在中国史学著作里具有较高的使用和研究价值。《史记》被鲁迅先生称为“史学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它是一部贯穿古今的通史,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一直写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叙述了我国三千年左右的历史。全书有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史记》取材相当广泛。《资治通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述了从周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到五代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丰富的历史事实。全书计二百九十四卷,另附目录三十卷,《考异》三十卷。扩展资料《史记》的叙事写人都围绕“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宗旨,司马迁虽然也从琐碎的生活细事写起,但绝大多数的人物传记最终都在宏伟壮阔的画面中展开,有一系列历史上的大事穿插其间。司马迁不是一般地描述历史进程和人物的生平事迹,而是对历史规律和人物命运进行深刻的思考,透过表象去发掘本质,通过偶然性去把握必然规律。这就使得《史记》的人物传记既有宏伟的画面,又有深邃的意蕴,形成了雄深雅健的风格。《资治通鉴》在文化、科技、经济、军事等方面均有记载。在文化方面,就学术思想来说,上至先秦的儒、法名、阴阳、纵横五家的代表人物和学术主张,下及汉初的黄老思想,汉武帝的独尊儒术,以及魏晋玄学的盛行都有记载。对于佛教、道教的起源、发展,以及儒、佛、道之间的斗争也有叙述。对西汉以来经学的发展,典籍的校理,石经的刻立,九经的雕印及流传,都有较系统的陈述。著名的文人学士及其作品也有记载。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史学双壁
2023-08-09 06:51:431

史学双壁是指拜托各位大神

《史记》和《资治通鉴》 追问: 都记录了哪些重要史事和年代始末?分别列出一部分。 回答: 《 史记》是中国西汉时期的历史学家 司马迁 撰写的史学名著,又称《太史公记》。列“ 二十四史 ”之首, 《史记》 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古典典籍之一,与后来的 《汉书》 、《后汉书》、 《三国志》 合称“前四史”。 《史记》记载了上自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 汉武帝 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共3000多年的历史。作者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使《史记》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 纪传体通史 。 《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 王政 绩)、三 十世 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 音律 ·历法· 天文 ·封禅·水利·财用),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 《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或称“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记”,也省称“太史公”。“史记”本来是 古代史 书的通称,从三国时期开始,“史记”由史书的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称。 《史记》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同时,《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 中国文学史 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 离骚 ”,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刘向 等人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 《资治通鉴》 是我国古代著名历史学家、政治家 司马光 和他的助手刘攽、刘恕、范祖禹、司马康等人历时十九年编纂的一部规模空前的编年体通史巨著。在这部书里,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书名的意思是:“鉴于往事,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叫《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全书294卷,约300多万字,另有《考异》、《目录》各三十卷。《资治通鉴》所记历史断限,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迄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前后共1361年。全书按朝代分为十六纪,即《周纪》五卷、《秦纪》三卷、《汉纪》六十卷、《魏纪》十卷、《晋纪》四十卷、《宋纪》十六卷、《齐纪》十卷、《梁纪》二十二卷、《 陈纪 》十卷、《隋纪》八卷、《唐纪》八十一卷、《后梁纪》六卷、《 后唐 纪》八卷、《 后晋 纪》六卷、《后汉纪》四卷、《后周纪》五卷。 《资治通鉴》的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目的是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统治阶级政策的描述,以警示后人。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生于 宋真宗 天禧三年,卒于 宋哲宗 元祐元年,享年68岁。陕州夏县(现在属山西省夏县)涑水乡人,出生于河南省光山县,世称涑水先生。 司马光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他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司马光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举荐兴国之才——黄中庸(1030-1110),字长行,号军城居士,北宋文学家,政治家。福建兴化军城西驿前街府西巷(即今 莆田 城西 雷山 巷110号其故居尚存)黄太常寺卿第。北宋景祐甲戌进士 大理寺 评事黄宠之子。黄中庸从小受到其父宋进士宝文阁大理寺评事黄宠的 熏陶 ,学习刻苦,勤奋上进,皇祐四年(1052)中福建乡试举人,次年,赴京会试第一即会元;经殿试中进士二甲第一名即传胪。以司马光温国公论荐,累官至太常寺卿、侍中兼 枢密院 副使,其人格堪称 儒学 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2023-08-09 06:51:591

被誉为"史学双壁"的两部史书是什么

史学双璧 在中国浩瀚的史学著作中,有两本史书如同突兀的双峰,并峙于历史峻岭之中,那就是《史记》和《资治通鉴》。
2023-08-09 06:52:051

史学双壁是什么东东??

史学双璧:在中国浩瀚的史学著作中,有两本史书如同突兀的双峰,并峙于历史峻岭之中,那就是《史记》和《资治通鉴》。
2023-08-09 06:52:243

那两部著作被誉为史学双壁??

史学双壁司马迁的《史记》和 司马光的《资治通鉴》
2023-08-09 06:52:311

史学双壁是指的什么

一部是被鲁迅先生称为“史学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司马迁著的《史记》;另一部是北宋著名史学家司马光著的《资治通鉴》.
2023-08-09 06:52:391

《史记》的推荐语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以人物为中心的伟大的历史著作,同时也是我国第一部以人物为中心的伟大的文学著作。从历史的角度讲,《史记》开创了我国古代两千多年纪传体的历朝“正史”的先河;从文学的角度讲,《史记》第一次运用丰富多彩的艺术手法,给人们展现了丰富多彩而又各具个性的历史人物。《史记》的出现,确定了我国古代传记的基本格局,诸如思想方面的以史为鉴,富有教化作用;形式方面的篇幅短小,强调表现人物性格,而不在堆砌材料的多与全,以及语言的精美、抒情等等。而《史记》写人物、写故事的方法则又给我国后世小说、戏剧以深刻影响,《史记》中的诸多主题,《史记》人物的诸多范型,以及《史记》故事的许多情节场面,都为后世的小说、戏剧开出了无数法门。《史记》作为第一部传记文学的确立,是具有世界意义的。过去欧洲人以欧洲为中心,他们称古希腊的普鲁塔克为“世界传记之王”。普鲁塔克大约生于公元46年,死于公元120年,著有《列传》(今本译作《希腊罗马名人传》)50篇,是欧洲传记文学的开端。如果我们把普鲁塔克放到中国古代史的长河里来比较一下,可以发现,普鲁塔克比班固(32—92)还要晚生14年,若和司马迁相比,则要晚生191年了。司马迁的《史记》要比普鲁塔克的《列传》早产生几乎两个世纪。O(∩_∩)O~ 《史记》(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古典典籍之一)与后来的《汉书》(班固)、《后汉书》(范晔、司马彪)、《三国志》(陈寿)合称“前四史”。 《史记》记载了上自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公元前122年),共3000多年的历史。作者司马迁以其[1]“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使《史记》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 《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或称“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记”,也省称“太史公”。“史记”本来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时期开始,“史记”由史书的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称。 《史记》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同时,《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刘向等人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与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并称“史学双壁”。
2023-08-09 06:52:508

史记主要讲了什么?作者是谁?

 《史记》是我国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原名《太史公记》.该书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古典典籍之一,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史记》记载了上自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公元前122年),共3000多年的历史.作者司马迁以其[1]“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使《史记》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  《史记》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同时,《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刘向等人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与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并称“史学双壁”  司马迁著《史记》,其史学观念在于“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司马迁探求的天人之际,并非承认天的神秘力量,而是重视天人之间关系的演变,从而了解 “古今之变” 的关键,探求出历史动态发展变化的层面,最终完成“一家之言”.而他的撰述动机,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一、司马迁为了继承其父司马谈编订史书的遗志,完成撰述《史记》的宏愿 司马氏世代为太史,为继承孔子撰述《春秋》的精神,整理和论述上代历史.《隋书·经籍志》说:“谈乃据《左氏春秋》、《国语》、《世本》、《战国策》、《楚汉春秋》,接其后事,成一家之言.”可见司马谈有意继续编订《春秋》以后的史事. 元封元年,汉武帝进行封禅大典,司马谈身为太史令,却无缘参与当世盛事,引为终生之憾,忧愤而死.他死前将遗志嘱咐儿子司马迁说:“今天子接千岁之统,封泰山,而余不得从行,是命也夫!余死,汝必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司马迁则回答道:“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可知司马迁乃秉承父亲的遗志完成史著. 而《史记》以《封禅书》为其八书之一,即见其秉先父之意. 二、司马迁想继承《春秋》精神 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说::“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岁而有孔子,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岁,有能绍明世,正《易传》、继《春秋》、本《诗》、《书》、《礼》、《乐》之际,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让焉?”此正暗示其有明道义,显扬志业人物的使命. 《春秋》的下限,到鲁哀公获麟之年,此后的史事就没有完整的史籍记载.司马迁是绍继《春秋》,并以汉武帝元狩元年“获麟”及太初元年改历下限,撰写史记. 然而,司马迁继承《春秋》,不仅是要形式上承继周公以来的道统,而且是重视《春秋》的性质,他在《太史公自序》说:“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纪,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存亡国,继绝世,补敝起废,王道之大者也……《春秋》以道义,拨乱世,反之正,莫近于《春秋》.” 可见司马迁对“春秋之义”和“春秋笔法”心仪已久,这是他要承孔子的真意、秉承《春秋》褒贬精神,撰述《史记》. 三、司马迁要肩负史家职责 司马谈早有整理上代历史的计划,可惜却“发愤而卒”,临终前叮嘱司马迁,认为“自获麟以来,史记放绝.今汉兴,海内一统,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甚多,司马迁身为太史公,有完成论载上代历史的任务. 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也指出身为太史的职责说:“且余尝掌其官,废明圣盛德不载,灭功臣、世家、贤大夫之不述,隳先人之言,罪莫大焉.”因此,司马迁一心秉承先人世传及“述往事以思来者”的责任感,决意撰述《史记》. 在《报任安书》中也透露著述《史记》的目的,他说“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可见他不但要完成太史令的责任,更要尽史学家的职责.
2023-08-09 06:53:211

中国那部著作能反映一段时期的历史状态

  史记  《史记》是我国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原名《太史公记》。该书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古典典籍之一,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史记》(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古典典籍历史著作之一)与后来的《汉书》(班固)、《后汉书》(范晔、司马彪)、《三国志》(陈寿)合称“前四史”。  《史记》记载了上自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公元前122年),共3000多年的历史。作者司马迁以其[1]“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使《史记》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  《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或称“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传”,也省称“太史公”。“史记”本来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时期开始,“史记”由史书的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称。  《史记》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同时,《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刘向等人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与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并称“史学双壁”。
2023-08-09 06:53:323

史记的人物介绍

  史记中的人物很多很多,没有办法都介绍一遍,推荐你读一读史记了解一下。简单介绍几个:  司马迁:著成信史照尘寰  黄帝:智慧和勇敢的化身  尧、舜:宽厚仁爱  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  商汤:网开一面  商纣王:多行不义,必自毙  周文王:仁慈  周武王:伐纣  周公旦: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  伯夷、叔齐:宁死不食周粟  齐桓公:第一个霸主  晋文公重耳:流亡半生的一代霸主  赵氏孤儿:侠义存千古  越王勾践:忍辱负重终雪耻  管仲:成就霸业,强大国家  晏子:机敏多才的外交家  老子:神龙见首不见尾  孔子:所有中国人的老师  孔子和他的弟子们:教学相长  司马穰苴:一声令下如山倒  孙武:操练女兵,严字当头  孙膑:一生坎坷的军事家  吴起:矛盾的统一体  伍子胥:亡命天涯,一夜白头  扁鹊:神医  专诸、豫让、聂政:职业刺客  商鞅:改革家  苏秦:六国宰相  张仪:连横  屈原:世人皆醉,惟我独醒  庄子:逍遥自在,优哉游哉  白起、王翦:秦国名将  战国四公子:养“士”大户  鲁仲连:天下第一士  范雎:死而复生的秦国宰相  廉颇蔺相如:将相佳话传千秋  田单:火牛阵  吕不韦:与秦始皇之爱恨  甘罗:小外交官  荆轲:刺秦王  秦始皇: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皇帝  赵高:指鹿为马  陈涉:发动第一次农民起义  项羽:失败了的英雄  “弄臣”: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1]  《史记》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同时,《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刘向等人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与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并称“史学双壁”。[1]  《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  参考链接:http://baike.baidu.com/link?url=lLTRCt39KHinFuTIEwfTDSaHTKtaSIRFl3up4OG7B4SCyP-kpAHHMzqS7zOXx7JXa4EPMaNYvxjGvxexipQfyq
2023-08-09 06:53:412

史记属于哪家哪派作品

《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1] 《史记》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同时,《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刘向等人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与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并称“史学双壁”。它不能归到别派,因为它是先河
2023-08-09 06:53:501

史记的写作范围和它的地位

《史记》是我国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原名《太史公记》.该书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古典典籍之一,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2023-08-09 06:54:113

《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记传体通史

《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史记》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同时,《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刘向等人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
2023-08-09 06:54: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