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itcloud
-
黄自元
相关推荐
求黄自元九十二法“昔人论间架,以有中画之字为式;论结构,以无中画之字为式。兹比而合之,不复区别”翻
黄自元九十二法是中国书法中的一种理论,提供了92种不同的书法结构原则,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掌握汉字的构造和布局。这段话的意思是,过去人们在讨论间架结构的时候,通常会以有中线的字作为标准,而在讨论字体结构的时候,则以无中线的字为标准。但是,作者认为应该将两者结合起来,不再进行区别。简单来说,这段话的意思是:好的间架结构应该兼顾有中线之字和无中线之字,不能只注重一种字形。这样可以使字体结构更加严谨、匀整,同时也能够增强字体的美感。2023-08-18 06:48:392
柳体楷书间架结构九十二法字帖的内容简介
《柳体楷书间架结构九十二法字帖》千百年来,人们对美化楷书的法则和规律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和研究,其贡献卓著者,隋有智永,唐有张怀瓘,欧阳询,元有陈绎曾,明有李淳,姜立纲,清有王澎,蒋衡,等等,至清末黄自元,掇集前人要论,著成《间架结构摘要九十二法》(后称《黄自元楷书间架结构九十二示》)。它用精练、对仗的口诀,标准典型的例子,胪列出九十种楷书间架结构九百多年来,此贴对楷书的教学起了重要作用,至今人们仍有些口授相传的书诀,加“一字无二脚”、“横长撇短不用捺”等等。约是从“九十二法”中提炼出来的。据此四憾,欧、颜、柳、赵分体《九十二法》系列字帖,在研析大理楷书的基础上,以各家书体分册,选编各体典型例子,命名书诀与其书法形式统一,对九十二种法则,依据各种楷书的特点,各予不同的修订,使之吻合,对绝对,片面的词句,予以修正,使之恰当,对其语焉不详的诸条,更易它法,使之明瞭,分体《九十二法》系列字帖,继承了黄氏凝炼,对仗的口诀方式,以便学习者背诵,使用;并为了准确理解、运用各种法则,帖后附“楷书九十法释文”,简体字对照表,及有关的书法知识。2023-08-18 06:48:481
《黄自元间架结构九十二法》 用来练硬笔书法时应当如何使用?
(1)上面是宝盖的字,其余笔画应帽于其下。如:宇、宙、定(2)下面有底托状的字,其余笔画应托于其上。如:至、孟、圣(3)以左半部为主的字,左边要高,右边要低。如:部、幼、即(4)以右半部为主的字,右边要长,左边要短。如:绩、议、读(5)有横担的字,中横应该写得长些;如:喜、吾、安(6)有竖笔贯中的字,中竖应正直不歪。如:甲、平、干、午(7)勾拿笔不应弯曲、短小。如:葡、萄、蜀、葛(8)勾衄笔不应直长。如:句、匀、勿(9)横短撇长;如:左、在、尤、龙(10)横长撇短;如:右、有、灰(11)横画短竖画长的字,撇捺应延伸。如:木、本、朱(12)横画长竖画短的字,撇捺应缩短。如:乐、集(13)横长竖短。如:十、上、下、士(14)横短竖长。如:才、斗、丰、井(15)上下有横画的字,应上短而下长。如:丕、正、亚(16)左右有竖画的字,左边应收而右边伸展。如:目、自、因、固(17)左为撇画右为竖画的字,应左撇短右竖长。如:川、升、邦(18)左为竖画右为撇画的字,左竖应手敛而右撇应放展。如:伊、侈、修(19)有几点的字,各点方向要不同,使其有所变化。如:亦、赤、然(20)有数横画的字,各横长短要不同,使其不显得呆板。如:三、冉(21)由两个相等部分组成的字,左右要均匀。如:颜、顾(22)由三部分组成的字,中间务正。如:御、谢、树(23)由上下两部分构成的字,上下两部分各占一半,中间稍加变化。需、留(24)由上中下三部分组成的字,头和尾伸缩要得当。如:章、意、素、累(25)左偏旁小的字,要上边取齐如:吸、呼、峰、峻(26)右偏旁小的字,要下边取齐。如和、知、细(27)外为四叠的字(四个口),整个字形要正方。如:嚣、器(28)内为四叠的字,布置要均匀、紧密。如:爽、齿(29)斜勒笔画不要写平,写平了则没有气势。如:七、也(30)平勒画若写斜了则不端正。如:云、去、且、旦(31)纵捺之字,要积聚起笔,收拢尾笔。如:丈、尺、史、又(32)纵戈之字,最忌无力而又弯曲。武、成、或(33)横戈笔画不怕弯曲。如:恩、息、必、志(34)伸钩之字应抱持。如:勉、旭、抛(35)承上之“人”字,应恰在正中。天、父、外、文(36)屈钩笔之势,应缩小才好。如:鸠、辉(37)马齿的钩锋,应对着四点之中。如:鸟、马(38)上边为平画的字,其顶应相齐。如:师、明、既、野、(39)下边为平画的字,应与底对齐。如:朝、故、辰(40)有几个捺画的字,应有缩有伸。如:谈、茶、黍(41)有几个钩提的字,有的要挑起钩,有的要藏笔锋。如:禁、林、森(42)上下有钩提的字,下钩明显而上钩要隐藏。如:哥、柔(43)有俯钩和仰钩的字,俯钩要短,仰钩要长。如;冠、寇、宅(44)以上部为主的字,应让上边宽。如:普、皆、齐(45)纵腕笔,应弯曲而有力。如:风、飞、气(46)横腕笔,应圆润俊秀。如:先、见、元、毛(47)纵撇最忌象老鼠的尾巴。如;庭、居、底(48)有并排几个撇的字,不要写成象一排牙齿。如:友、及、反、皮(49)连着三撇的字,下撇应顶着上撇的中间。如;修、参、须、形(50)三点的写法,下点的提锋应与上点的结尾相对应。如:治、洪、流、海(51)以下部为主的字,下部应宽。如:表、禹(52)以右部为主的字,右部可丰满些。施、腾、靖(53)以左部为主的字,左部应大些。如:敬、敛、刘(54)以左右为主的字,中间宜小。如;弼、辩、衍、仰(55)以中间为主的字,中部应大。如:掷、番;(56)以上下为主的字,中间应小。如:莺、寡(57)卜字要写正不要偏,与上截的中间相对。如:是、足、走(58)土字要写正不要偏,与下截左边的竖画要对正。如:者、老、考(59)结构错综复杂的字,要穿插对应退让,但不能乱。如:繁、馨(60)结构紧密的字,布置要得当,不要显得拥挤杂乱。如:继、缠(61)当悬针的笔画若成垂露(结尾如露珠、圆形),则不美观。如:车、申、中、巾(62)当垂露的若悬针,则显得无力。如:卓、单(63)字体虽是斜的,但字心要正。如:易、乃、母、力;(64)字体本是正的,要写得有骨力;如:正、主、本、王(65)字本来就瘦的,字形不要写得太短。如:身、目、耳、贝;(66)字本来就矮的,就写得粗壮些。如:白、工、日、四(67)盖下(指人)的写法要使撇和捺匀称。如:会、合、金、命;(68)趁(ㄨ)的写法要左右相称。如:琴、吝、各、谷(69)虽宜肥的字,但不要显得臃肿;如:土、山、公、止(70)虽宜瘦的字,但不要显得太瘦。如:了、寸、才、卜(71)笔画少的字,要写的丰满些;如:上、下、千、小(72)笔画多的字,要写的均匀。如:赢、鼎(73)堆叠的字,也要消溶纳实,既不拥挤,也不松散;如:晶、磊、森(74)积累的字,要笔画清晰。如:糜、零、靡(75)下面的横画,应该稍微长点,以与右竖的末尾相接。如:口、日、田、(76)末钩应该稍微拖长一点,使之好象带有往下的趋势。如:丁、宇、亭(77)走之上的字,应上略大而下稍小。如:远、还、逮(78)横长撇短 的字,右边不宜用捺。莫、矣、矢、契(79)左竖不嫌短,右竖不嫌长;如:作、仰、冲、行(80)左竖不嫌长,右竖不嫌短。如:臣、巨、佳(81)宝盖的钩,要写的象鸟在看它自己的胸部一样就妙;如:官、空、宰、(82)纂集排列的笔画要象精工雕刻的一样就好。如:赫、鹧、鬻(yu)(83)从“卩”的字,以此为标准;如:印、叩、却(84)从“邑”(右阝)的字,以此为标准;如:郊、郑、邻(85)从“阜”(左阝)的字,以此为标准。 如:阪、陔(86)从“登”字头的字,以此为标准。如:登、凳(87)从“祭”字头的字,以此为标准;如:祭、蔡、察(88)从“聚”字底的字,以此为标准;如:聚(89)从“豕”的字,以此为标准;如:家、象、豪(90)从“亻”的字,以此为标准;如:仁、仪、俯、休(91)从“彳”的字,以此为标准;如:徐、循、行、很(92)从“乱”字中的竖弯钩的字,以此为标准。如:乳、乱、色、包2023-08-18 06:49:041
《黄自元间架结构九十二法》pdf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黄自元间架结构九十二法》(黄自元)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sxBqzim_VcYdK5HQZkQflA 提取码: q92e书名:黄自元间架结构九十二法作者:黄自元豆瓣评分:9.5出版社:湖北美术出版社出版年份:2013-10页数:72内容简介:《黄自元间架结构九十二法》科学性的分析了楷书的间架结构,该帖承接了欧字用笔和风格,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将构架结字的法则编成通俗易懂的九十二条口诀,再附以字例说明,由此而成为书法入门蒙本。竟达到了家喻户晓,学书之人案头必备的程度。附一篇黄自元临写的柳公权《玄秘塔》。2023-08-18 06:49:111
黄自元 间架结构92法
真的很难找啊,呵呵,最后几句因为有几个偏旁打不出来,就打了个括号,相信大家可以明白的。1, 天覆者凡画皆冒于其下2, 地载者有画皆托于其上3, 让左者左昂右低4, 让右者右伸左缩5, 横担者中画宜长6, 直卓者中竖宜正7, 勾拏法其身不宜曲短8, 不可直长勾衂法其势9, 画短撇长10,画长撇短11,画短直长12,画长直短撇捺宜缩13,横长直短14,横短直长15,上下有画须上短而下长16,左右有直须左收而右展17,左撇右直须左缩而右垂18,左直右撇左敛而右放19,点复者宜偃仰向背以求变20,画重者宜鳞羽参差以化极21,两平者左右宜均22,三合者中间务正23,两段者上下平分中微加饶减24,三联者头尾伸缩间仍要停匀25,左边小者宜齐上26,右边小者齐其下27,外四迭者体格必整方28,内四迭者布置匀密29,斜勒者不宜平平则失势30,平勒者不宜倚倚则无仪31,纵捺之字必要攒头收尾32,纵戈之法最忌力弱身弯33,横戈不厌曲34,伸勾贵抱持35,承上之人正中为贵36,呈勾之势退缩斯宜37,锋注射四点之半马齿法其拏钩之38,上平之字宜齐首39,下平之字宜齐足40,有缩有伸中捺者须41,迭超者当或挑或驻42,上下钩超者下钩明而上钩暗43,俯仰钩挑者俯钩缩而仰钩伸44,上占地步者听其上宽45,下占地步者任其下阔46,右占者右不妨独丰47,左占者左无嫌偏大48,左右占者中宜逊49,中间占着中独雄50,上下占者中小51,纵腕宜典劲52,横腕贵圆隽53,纵撇恶鼠尾54,联撇恶排牙55,三撇法以下撇首顶上撇之腹56,与正点驻笔相应三点法以下点提锋57,卜字直勿偏与上截中部相对58,土字直勿偏与下截左紧正对59,错综者贵迎浪穿插而恶纷纭60,缜密者宜布置安排而嫌挤杂61,当悬针而垂露则无韵62,当垂露而悬针则无力63,体虽宜斜而字心必正64,形本自正而骨力必坚65,字本瘦者其形勿短66,字本矮者用笔宜肥67,盖下之法撇捺宜均68,趁下之势左右相称69,虽宜肥而勿肿70,虽宜瘦而勿臞71,疏而丰之72,密者匀之73,堆迭者消纳之74,积累者清晰之75,下画宜微长以承右竖之末76,末钩宜微拖似有带下之势77,之迭中字宜于上略大而下小78,画长撇短者右不宜用捺79,左竖不嫌短右竖不嫌长80,左竖不嫌长右竖不嫌短81,宝盖之勾如鸟之视胸乃妙82,排摹之画如工之镂物乃佳83,从卩之字准此84,从邑之字准此85,从埠()之字准此86,从葵()之字准此87,从祭( )之字准此88,从聚( )之字准此89,从豪( )之字准此90,单人旁字准此91,双人旁准此92,从乱( )之字准此可能不好,因为太难查了,可以自己上网查2023-08-18 06:49:391
谁有清代黄自元 间架结构92法的现代文注释?谢谢帮忙!
(1)上面是宝盖的字,其余笔画应帽于其下。如:宇、宙、定 (2)下面有底托状的字,其余笔画应托于其上。如:至、孟、圣(3)以左半部为主的字,左边要高,右边要低。如:部、幼、即 (4)以右半部为主的字,右边要长,左边要短。如:绩、议、读(5)有横担的字,中横应该写得长些;如:喜、吾、安(6)有竖笔贯中的字,中竖应正直不歪。如:甲、平、干、午(7)勾拿笔不应弯曲、短小。如:葡、萄、蜀、葛(8)勾衄笔不应直长。如:句、匀、勿 (9)横短撇长;如:左、在、尤、龙(10)横长撇短;如:右、有、灰(11)横画短竖画长的字,撇捺应延伸。如:木、本、朱(12)横画长竖画短的字,撇捺应缩短。如:乐、集(13)横长竖短。如:十、上、下、士(14)横短竖长。如:才、斗、丰、井(15)上下有横画的字,应上短而下长。如:丕、正、亚(16)左右有竖画的字,左边应收而右边伸展。如:目、自、因、固(17)左为撇画右为竖画的字,应左撇短右竖长。如:川、升、邦(18)左为竖画右为撇画的字,左竖应手敛而右撇应放展。如:伊、侈、修(19)有几点的字,各点方向要不同,使其有所变化。如:亦、赤、然(20)有数横画的字,各横长短要不同,使其不显得呆板。如:三、冉(21)由两个相等部分组成的字,左右要均匀。如:颜、顾(22)由三部分组成的字,中间务正。如:御、谢、树(23)由上下两部分构成的字,上下两部分各占一半,中间稍加变化。需、留(24)由上中下三部分组成的字,头和尾伸缩要得当。如:章、意、素、累(25)左偏旁小的字,要上边取齐如:吸、呼、峰、峻(26)右偏旁小的字,要下边取齐。如和、知、细(27)外为四叠的字(四个口),整个字形要正方。如:嚣、器(28)内为四叠的字,布置要均匀、紧密。如:爽、齿(29)斜勒笔画不要写平,写平了则没有气势。如:七、也(30)平勒画若写斜了则不端正。如:云、去、且、旦(31)纵捺之字,要积聚起笔,收拢尾笔。如:丈、尺、史、又(32)纵戈之字,最忌无力而又弯曲。武、成、或(33)横戈笔画不怕弯曲。如:恩、息、必、志(34)伸钩之字应抱持。如:勉、旭、抛(35)承上之“人”字,应恰在正中。天、父、外、文(36)屈钩笔之势,应缩小才好。如:鸠、辉(37)马齿的钩锋,应对着四点之中。如:鸟、马(38)上边为平画的字,其顶应相齐。如:师、明、既、野、(39)下边为平画的字,应与底对齐。如:朝、故、辰(40)有几个捺画的字,应有缩有伸。如:谈、茶、黍(41)有几个钩提的字,有的要挑起钩,有的要藏笔锋。如:禁、林、森(42)上下有钩提的字,下钩明显而上钩要隐藏。如:哥、柔(43)有俯钩和仰钩的字,俯钩要短,仰钩要长。如;冠、寇、宅(44)以上部为主的字,应让上边宽。如:普、皆、齐(45)纵腕笔,应弯曲而有力。如:风、飞、气(46)横腕笔,应圆润俊秀。如:先、见、元、毛(47)纵撇最忌象老鼠的尾巴。如;庭、居、底(48)有并排几个撇的字,不要写成象一排牙齿。如:友、及、反、皮(49)连着三撇的字,下撇应顶着上撇的中间。如;修、参、须、形(50)三点的写法,下点的提锋应与上点的结尾相对应。如:治、洪、流、海(51)以下部为主的字,下部应宽。如:表、禹(52)以右部为主的字,右部可丰满些。施、腾、靖(53)以左部为主的字,左部应大些。如:敬、敛、刘(54)以左右为主的字,中间宜小。如;弼、辩、衍、仰(55)以中间为主的字,中部应大。如:掷、番;(56)以上下为主的字,中间应小。如:莺、寡(57)卜字要写正不要偏,与上截的中间相对。如:是、足、走(58)土字要写正不要偏,与下截左边的竖画要对正。如:者、老、考(59)结构错综复杂的字,要穿插对应退让,但不能乱。如:繁、馨(60)结构紧密的字,布置要得当,不要显得拥挤杂乱。如:继、缠(61)当悬针的笔画若成垂露(结尾如露珠、圆形),则不美观。如:车、申、中、巾(62)当垂露的若悬针,则显得无力。如:卓、单(63)字体虽是斜的,但字心要正。如:易、乃、母、力;(64)字体本是正的,要写得有骨力;如:正、主、本、王(65)字本来就瘦的,字形不要写得太短。如:身、目、耳、贝;(66)字本来就矮的,就写得粗壮些。如:白、工、日、四(67)盖下(指人)的写法要使撇和捺匀称。如:会、合、金、命;(68)趁(ㄨ)的写法要左右相称。如:琴、吝、各、谷(69)虽宜肥的字,但不要显得臃肿;如:土、山、公、止(70)虽宜瘦的字,但不要显得太瘦。如:了、寸、才、卜(71)笔画少的字,要写的丰满些;如:上、下、千、小(72)笔画多的字,要写的均匀。如:赢、鼎(73)堆叠的字,也要消溶纳实,既不拥挤,也不松散;如:晶、磊、森(74)积累的字,要笔画清晰。如:糜、零、靡(75)下面的横画,应该稍微长点,以与右竖的末尾相接。如:口、日、田、(76)末钩应该稍微拖长一点,使之好象带有往下的趋势。如:丁、宇、亭(77)走之上的字,应上略大而下稍小。如:远、还、逮(78)横长撇短 的字,右边不宜用捺。莫、矣、矢、契(79)左竖不嫌短,右竖不嫌长;如:作、仰、冲、行(80)左竖不嫌长,右竖不嫌短。如:臣、巨、佳(81)宝盖的钩,要写的象鸟在看它自己的胸部一样就妙;如:官、空、宰、(82)纂集排列的笔画要象精工雕刻的一样就好。如:赫、鹧、鬻(yu)(83)从“卩”的字,以此为标准;如:印、叩、却(84)从“邑”(右阝)的字,以此为标准;如:郊、郑、邻(85)从“阜”(左阝)的字,以此为标准。 如:阪、陔(86)从“登”字头的字,以此为标准。如:登、凳(87)从“祭”字头的字,以此为标准;如:祭、蔡、察(88)从“聚”字底的字,以此为标准;如:聚(89)从“豕”的字,以此为标准;如:家、象、豪(90)从“亻”的字,以此为标准;如:仁、仪、俯、休(91)从“彳”的字,以此为标准;如:徐、循、行、很(92)从“乱”字中的竖弯钩的字,以此为标准。如:乳、乱、色、包2023-08-18 06:49:493
黄自元书法间架92法详解
img src=" 339 p26。toutiaoi mg。com/large/66b 90001 beecbf 5 c 592 "/img src=" 339 p9。toutiaoi mg。" com/large/66b 50005 f 999 AE 2161 ed "/img src=" 339 p26。toutiaoi mg。" com/large/66b 50005 f 9 AAA 70 BD 982 "/img src=" 339 P5-测试cdn。toutiaoi mg。com/large/66b 50005 f9b 60181 ad9b "/img src=" 339 P3。toutiaoi mg。com/large/66 b 7000024 aeea 1308 a 92 "/img src=" 339 P3。toutiaoi mg。com/large/66 b 7000024 afaf 30d 0428 "/img src=" 339 P6。toutiaoi mg。" com/large/66 ba 000109 f 54 AEA 2 f1 b "/img src=" 339 P3。toutiaoi mg。66b 60002643805577 a "/img src=" 339 P3。toutiaoi mg。com/large/66b 90001 BF 5403 bb 2d 7 "/img src=" 339 P6。toutiaoi mg。com/large/66b 50005 f 9 FDE 9 dabd 79 "/相关问答:板滞的介绍板滞,拼音bǎn zhì,指呆板。相关问答:如何评价赵孟_写的《道德经》?赵孟_小楷《道德经》是他在元朝延佑三年三月63岁时写的。在卷首,赵氏绘了一幅老子画像,其后便是洋洋洒洒的整卷小楷书道德经。赵孟_此小楷经卷,深稳多姿,温润闲雅,下笔无一点尘俗气,正如文征明所云,“小楷精绝,殆无遗恨”。如何评价赵孟_小楷道德经?作为赵体书法的追随者,自年初以来,我认真学习研究了赵孟_小楷道德经,并恭恭敬敬地原大通临了4遍,说实话,我没有资格评价,结合临习谈点个人的领悟体会。一、用笔精到而不失清灵爽利,“赵体”的姿媚完全体现在这幅作品。赵氏一生曾多次书写小楷《道德经》,其晚年书写的这卷小楷,书法结体严谨,笔画精到,精工中透静穆之氮,稳健中露灵动之神,他非常喜爱扁平的结构,近于一种偏爱。在这种扁平的字的结体中,由于重心的降低而获得一种稳定感和平衡感。这与他心灵深处的矛盾达到了沟通,体现了他希望一种稳定的平衡,希望在风波迭起的官宦生涯中得到一种安定乃至安全的生活??这些都能引起我们的审美联想。二、楷法谨严而不失圆活飘逸,表现为“赵体”的圆润流转,字里行间往往显露出一种安闲自得的韵趣与恭敬兢业的意味。此卷端庄严正,兼有魏晋小楷的笔意,唐代小楷的严谨法度。整幅作品结体稳健,疏密适宜,笔画舒展,虽法度严谨,但姿态绰约,流美潇洒,丝毫无板滞局狭之气。从用笔、体势和姿态来看,赵氏显然以二王的萧散风神来作为借鉴的,他又时楷时行,随手变换字形,也颇具安闲自得之趣。然而他又一笔不苟,在乌丝栏中洋洋五千言的一点一画,一字一行,都排次顶接而成,颇见肃敬之意味。三、气息接晋而不失技巧精美,这幅小楷中的高超技巧,完美展示了“赵体”书法的精熟和姿韵。赵氏崇尚复古,用笔取法二王,兼收众家人长,而形成自己的风格。他几乎可以毫不费力地变幻着相同的字的字形。如《道德经》开头有一句“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三个“善”字,无一相同,各得其妙。此种变化如“以”字、“无”字、“难”字、“则”字等等,随处可见。赵孟_是用一种精良的软笔,纯用其毫尖,在提按和行止间,刻画着小楷的节奏与韵律,颇见其书法的精熟和姿韵。四、赵氏小楷,上承晋唐,下启明清,后世难有与其匹敌者。宋三百余年,在苏、黄、米的倡导与带领下,行草书成绩斐然,然善小楷者寥寥无几。赵孟_一出,以其圆转流动的笔势,温润闲雅的结体,有晋人之韵无唐人之拘的小楷书风,给书坛带来生气。自赵以后,小楷书法蔚然成风,祝枝山、文征明、董其昌等无不受赵之影响。同时赵孟_小楷中高超的用笔技巧以及字里行间显露出的安闲自得的意趣,也深深影响着他的行书。由此,是否可以这样领悟:中国的书法虽没有物象,没有悦目的彩色,但是它完全能体现出书法家的心灵与审美意趣,欣赏者只有通过各种信息去捕捉,才能将目光投射到作品的深邃之处,真正体味到精妙所在。?我是@牧心观道 ,欢迎关注交流!2023-08-18 06:50:031
跟黄自元学硬笔书法间架结构(十四)
今天继续更新《黄自元间架结构九十二法》之三十一、三十二法:纵捺之字必要攒头收尾,纵戈之法最忌力弱身湾。捺画和戈钩在汉字的书写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两笔若是练不好,很难体现一个字的精气神。王羲之笔势论中有这样一句: 屈折者杀戮也,点画者磊落也,戈旆者斩斫也,放纵者快利也,著笔者调和也,顿角者蹙捺也。意思是说:用笔的一曲一折,如同挥刀砍杀,一点一画,错落分明。 写一个飞戈,如同斩截斫zhuó断,豪放纵肆之处,愈见峻快锋利,着笔含蓄,滋润调和,顿笔的芒角处实际是写捺一波三折的浓缩。可见将这些笔画写生动的重要性。 三十一、纵捺之字必要攒头收尾。 斜捺为主笔的字,要藏锋起笔,力到捺画的尾端要留住笔,别飘出去,否则这个捺画就失去力度和含蓄。捺画在一个字中往往起着很关键的作用,尤其纵捺的字,这一笔尤为关键,一个捺画写不好,整个字都不会美观,在此具体来说一下捺这个笔画。永字八法中捺为磔,是指其气势,磔的本义是一种酷刑,学术界对此各种说法不一,引申为张开、裂开、 放开的意思。 唐太宗李世民在《笔法诀》中有这样一句话:“为波必磔,贵三折而遣豪。”所以捺画有一波三折之说。 总之写捺画的时候藏锋起笔平起一小段自然向下,由轻到重,力量逐渐增加,铺开笔锋,至适当长度,稍一停留,减力横势收锋,收出捺脚。如:丈、尺、史、又等字。 1、“丈”的硬笔写法。丈字横画左低右高,不要太长,最宽的部分是撇捺; 撇舒捺展,注意乂的交叉角度; 捺与横之间留出空间,别封住,力度弧度不再多说,自己仔细观察。 2、“尺”的硬笔写法。横折左低右高,折笔下来稍向内斜; 竖撇重起轻收力到笔端,收尾出笔断意连,呼应下一笔捺画; 捺画大胆拉长。 3、“史”的硬笔写法。口字上宽下窄,撇舒捺展,相互呼应。 4、“又”的硬笔写法。左低右高写横,顿笔向左下写撇,收笔处呼应捺画起笔; 捺画一波三折,舒展拉长。三十二、纵戈之法最忌力弱身弯。 有戈钩的字,最忌讳写的弯曲无力。如:武、成、或、几等字。 戈钩也是很有难度的一个笔画,很多初学者写不出力度感,这一笔若写失败了,整个字都会显得弱而无力。 在此我们着重的强调一下这个笔画的写法,但书法上很多东西真是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不是简单的一两句画可以形容的出。我若说这个笔画的写法,只能说大家要注意这一笔的斜度、力度、弧度。这种语言形容太苍白无力了。我们来看看古人是如何形容这些笔画的气势的。 虽然古人书论中说得都是毛笔字的笔法,但是我们也可以从其中感受到很多东西。 王羲之《笔势论》中曰:夫斫戈之法,落竿峨峨,如开松之倚溪谷,似欲倒也,复似百钧之弩初张。处其戈意,妙理难穷。放似弓张箭发,收似虎斗龙跃,直如临谷之劲松,曲类悬钩之钓水。凌()切于云汉,倒载陨于山崖。天门腾而地户跃,四海谧而五岳封;玉烛明而日月蔽,绣彩乱而锦纹翻。 王羲之管写戈叫斩戈,意思是:戈钩的写法要斩钉截铁,像一颗高大的松树侧立于溪流峡谷之上,貌似要倾倒,又好像有百钧之力的弓弩刚被拉开。其中隐有戈意,但其奥妙又难以言传。舒放处如拉开的弓,射出的箭;收笔时又如猛虎相斗之势,蛟龙腾跃之姿;劲直处,若峡谷之畔的劲松,弯曲时,又似临水垂钓的鱼钩。笔势峻挺处如直冲霄汉的高峰,笔势险绝处又如将要倾倒的山崖。笔势生动时若天门之祥云升腾地户之瑞气氤氲,笔势静穆时又如同四海静谧而五岳肃立。笔法的高明如夜晚之玉烛祥光仿佛比日月更明亮,笔法的美好如色彩艳丽的锦绣,纹样活泼飞动。 很是佩服古人,一段书论文采斐然!且不说令后世望尘莫及的书法,读他们的书论都令人拍案叫绝!前人强调“师古人,师自然”,王羲之这段书论中,所有的意象莫不源于自然。希望大家能从这段生动精彩的书论中悟到一些什么,运用的日常的练习中去,写的时候找到那种“百钧之弩初张” “悬钩之钓水” 的感觉。 1、“武”的硬笔写法。整个字左紧右松,形成疏密对比,斜钩大胆拉长,假如把这个字比喻为人,戈钩如同这个人手持的武器,一定要峻快锋利。 2、“成”的硬笔写法。整个字左缩右放,形成收与放的对比,因此短撇,横折斜钩都不要写长了,唯独这一笔戈钩尽情的舒展开来。 3、“或”的硬笔写法。左收右展,形成收与展的对比,或字中的提画,短撇,右上点彼此都有呼应顾盼之意,注意安排好字内空间。 4、“几” 的硬笔写法。我这个字写的太拘谨了,大家在写的时候多尝试几遍。两个幺字应该左边的低一点,右边的略高一些,这个字两边写平了,看起来呆板。下面右边的竖折折钩和左边的戈钩虽一辅一主,但两个笔画应该形成一种长短错落的背离之美,用笔还应更生动活泼一些。 初学书法逐字突破的时候,每写完一个字之后都要回头去总结这个字的成功与失败之处,在下一个字中取长补短,改正上一个字存在的不足,举一反三的去练。 观察能力分析能力上不去,发现不了自己存在的问题,会直接影响练习效果,很难进步。 很多书画家对自己要求比较松,一双眼睛专门善于去发现别人的问题,甚至吹毛求疵,让他写,他写不出来的时候就称自己眼高手低。 无论你是功成名就的大家,还是刚拾起笔来练字的小朋友,就爱好上而言,大家都是平等的。别人书法水平若不如你,不想说你可以不说,观棋不语真君子;若想说,就请真诚的为别人指出一条明路,也算功德一件。打击、挖苦、讽刺、踩人一脚、夸夸其谈、自以为是或是阳奉阴违、甚至夜郎自大,这些作为实不可取,点滴小事上都会暴露个人品性素养。 我们应该尊重每一位肯去拾起笔来练习的书画爱好者,认真的学习前人为我们总结下的知识,帮助新人一起学习,这才是书画圈应有的正能量氛围。 【365日更挑战】2023-08-18 06:50:221
清末书法家黄自元简介,代表作有《间架结构九十二法帖》等
简介 郑沅于《敬舆公七十寿序》中曾说:“典试江南,被议镌级。 或云可以入资捐复,而卒不为。终被朝廷昭雪,起用检讨。” 光绪年间,黄历任河南道、陕西道监察御史,简放甘肃宁夏知府。在任期间,常跨马出巡,考察河工,征求民隐;进而精修暗洞,以泄黄河之卤,宁夏人至今利之。至中年,因丁忧回籍,不复出仕。 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清廷起用湘军。黄被调北上,兵败后,只身自海上逃归。此后定居长沙,先后主讲湘水校经堂及成得书院,与诸生析疑释难,勤诲不倦。 黄善书法,曾临摹《间架结构九十二法》(已收入《中国书法大辞典》)。后经湖南美术出版社重印和出版的,尚有《黄自元临九成宫》和《间架结构摘要九十二法》。 生平 黄自元出身名门望族,家里不仅有良田万顷,更藏得四壁图书。他从小受传统文化的浸染和熏陶,有祖辈、父辈的言传身教,有良师的循循善诱,加上他本人自幼天资颖慧,勤勉上进,在苦读经史子集之余,尤其倾心于书法。 黄自元自六岁始,从祖父德濂习字。初学颜真卿、柳公权,接着又学欧阳询、王羲之、王献之等历代帖学大家。为锻炼臂力,求得其笔下的精气神,他一直悬腕书写,常年坚持,每日一练几个时辰。其字学谁像谁,学一家成一家。少小就名满乡里。后来,他几次参加科举考试,其书法上的成就也为其荣登皇榜立下了汗马功劳。遗憾的是,虽其书法屡有变更,却不能独辟蹊径,难得当代书林见赏。 不久,同治帝母亲病逝,经人推荐,黄自元奉诏进宫为同治帝生母书写《神道碑》,他跪地悬腕写来,其字秀雅美观,工整亭匀,深得同治皇帝的赏识,当即赐以“字圣”称号。自此名声大振,他的字,效仿者不计其数,一时蔚然成风,渐至成为了社会上的通用字范,成为了书生们考取功名的书法标准。他临写的柳公权《玄秘塔》、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以及他书写的《正气歌》、《间架结构九十二法》等字帖,经由长沙墨香m书画店刻版印行,也变得洛阳纸贵,成了人们竞相追捧的书法学习最佳蒙本。尤其是其总结自己几十年书法心得撰写的《间架结构九十二法》,竟达到了家喻户晓,人手一册,学书之人案头必备的程度。 史书记载,黄自元“书名满天下,妇孺皆得知”。“ *** 舆先生以书名海内,推何子贞先生后第一。”“数十年来,碑碣之文,祝颂之作,皆得以先生书为荣,零缣片纸,人争藏弃,或诡冒模龚以弋厚利,虽穷荒鲰孺,无不知有黄先生书者。然而其内行之纯笃,蹈履之谨严,识量之超明,天怀之元定,所以越流俗二资矜式者,世顾罕称之。盖世人徒震于先生之艺术,至含章隐曜而卓然有自立之道,非平日默窥潜视未易而得名也。” 黄自元一生书法创作颇丰,尤以楷书名世。其传世代表作品有《柳公权玄秘塔碑》(临本)、《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临本),临摹作品有《间架结构九十二法》、《张茂先励志诗》、《楷书千字文》、《文天祥正气歌》等,除此以外,他还有大量行、草书墨迹行世,这些写成了中堂、立轴、条屏、楹联、斗方、尺牍的书法精品或藏于国内各大博物馆,或散轶于民间,或流传至海外。不仅如此,他还写得有不少书论,还有其他碑帖流传。他收集整理了明代李东阳、张弼、祝允明、王守仁等四十三人的诗计书作五十六件(幅),不惜花重金刊刻上石,编印成《明贤诗册》出版。 《楷书千字文》创作于咸丰戊午(1858)年,是年22岁,此帖系早期作品,明显带有颜真卿和柳公权的风格和特点,虽略显青涩,但观此帖或可探询黄自元书法的艺术脉络。《柳公权玄秘塔碑》(临本),书写年代不详,其风貌特点与上帖趋同,也可视其为早期作品。 《间架结构九十二法》一书出版于光绪甲申(1884)年,是年42岁。该帖是黄自元影响后世最为深远的代表之作。 在研究书法结构方面,自古有历代书法名家总结出了不少法则和经验以流传启示后学,其最著名者有唐人欧阳询三十六法,明人李淳八十四法,其后便是黄自元临自邵瑛的九十二法。该帖承接了欧字用笔和风格,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将构架结字的法则编成通俗易懂的九十二条口诀,再附以字例说明,由此而成为书法入门的最佳蒙本。 《九成宫醴泉铭》(临本),书于光绪壬午(1882)年秋,是年46岁。《张茂先励志诗》,创作年代与上帖接近,是年49岁,这本字帖是黄自元在宁夏任知府时给子侄们所作的习字范本,字为欧楷,与《九成宫醴泉铭》、《间架结构九十二法》是同样面貌的字体。另外,还有《正气歌》(楷书),创作年代不详,字体与上述三帖同,所录为文天祥所作《正气歌》。此帖为新近发现。 作品 黄自元幼从祖父德濂习字,常悬腕书写,锻炼臂力。初仿颜体,又摩柳体、欧体。虽书法屡为更变,不能自辟蹊径,未受书林见赏,但博采众家之长,也卓然自成一家。同治帝之母病逝,黄自元被诏撰写神位,跪地悬手写来,工整匀称,受到赞赏,赐以“字圣”名号。晚年所仿《玄秘塔》、《醴泉铭》、《正气歌》等,经周墨香木刻拓印发售,作为当时蒙学习字教材,流传颇广。 同治戊辰(1868年)进士,廷试一甲第二名,授翰林院编修。工书法。历任顺天、江南乡试副主考、河南道、陕西道监察御史等职,后隐居长沙。 黄自元的楷书 间架结构九十二法 黄自元所临摹的楷书《间架结构九十二法帖》,科学性的分析了楷书的间架结构,是学楷书者的入门法帖。此外黄自元所临《九成宫》也对学习欧楷者有较强的参考意义。市面上能买到的有湖南美术出版社重印和出版的《黄自元临九成宫》和《间架结构九十二法》和黑龙江美术出版社出版的《黄自元楷书九十二法》。 戊申春半雨中寄禅大师见访 寒山拾得吾湘隽,肯让弥天释道安。 卓锡名山今欲遍,尽收瓯越入毫端。 注释 寄禅大师:清代名僧,湘人,又称八指头陀,住禅开福寺,为作者好友,将游江浙来与黄告别作了此诗。 寒山、拾得:均为唐代高僧,此处用以比喻寄禅。 释道安:《晋书·习凿齿传》:时有桑门释道安与凿齿初相见,道安曰:“弥天释道安。”凿齿曰:“四海习凿齿。”时人以为佳对。弥天:言其广大。 锡:僧人的拐杖——锡杖。卓锡:僧人留住某地,称住锡或卓锡。 瓯、越:分别指福建和江苏。 评价 黄自元的书法诸体皆能,各种体式的作品都有流传,存世最多影响最广的当属行书和楷书。黄自元的书法艺术寻求雅俗共赏,他的字端庄秀蕴,静雅内敛,文气蔚然,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兼及很强的实用功能,其风格特点和审美取向秉承的是晋人钟繇,羲、献父子所开创的帖学传统。其行草书表现得尤为明显,看得出其书法艺术的取法渊源和传承脉络。他学王羲之的《圣教序》、《兰亭序》,学王献之的《十七帖》、《鸭头丸帖》等,在结字上中宫紧缩,不偏不倚,较之前人更为整肃,在用笔上虽缺少变化,但讲究笔笔中锋,神完气足,用墨则体现出清代人普遍存在的笔酣墨饱的遗风。 黄自元一生致力研究且成就最高的,还是他那被人贬为“馆阁体”的黄氏楷书。在中国书法史上,历朝历代,书法大家层出不穷,然而在楷书一途能成大气者并不多。屈指数来,晋有钟繇、王羲之、王献之;唐是楷书的鼎盛时期,出现了褚遂良、欧阳询、虞世南、薛稷、颜真卿、柳公权、李邕等大师;宋代有苏东坡;元有赵孟;明代往后,擅小楷的高人不少,诸如王宠、文征明等,然而以中楷、大楷名世者确乎仅黄自元一人而已。在书法一途,楷书法度森严,其规整的结字和用笔缺少随意性和流动性,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书家个性的表现和感情的抒发,缩小了书法家创造自我的空间。所以,写楷书最难突破前人窠臼,最难成就一家面目。 正因为上述原因,很多书家仅把楷书作为入门的基础,因为畏难而不再深究,及至当今整个书坛,在篆、隶、行、草各种书体齐头并进的情况下,唯独楷书停滞不前,甚至出现倒退,几百年里再没有出现一个大家。 在这个前提和背景下,我以为,与开一代风气之先的那些大师们相比,黄自元的楷书尽管有个人风格和面目不鲜明,得整肃而失灵动,多法度而少情趣的种种问题,但其能自成一派,受皇家垂爱,得大众欢迎,同化一朝一代的审美趣味,引领一代书风,那也绝对是功德千秋的事。哪怕有人贬其为“馆阁体”,然而“馆阁体”也是独立一体,在书法史上自当有其重要的位置。就此一项,就当是一代大家。 在清代,康南海因为在政治上不得志,于是转而作起了书学研究,他摆出一种批判传统的架势,与包世臣等人一起领头崇碑贬帖,对二王开创的帖学,特别是唐代书法不屑一顾。在他们的鼓动下,世人一致放弃优良的帖学传统,改弦易辙转而取法金石碑版,取法民间书法。清光绪几十年,效法金石碑版之风正是甚嚣尘上的时候。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黄自元帖学一路的书法不被那些写金石碑版者看好是很自然的事,这些人贬损其书,将其斥之为“馆阁体”也就顺理成章了。 看一个人的成就不能离开时代这个大前提,更不能离开做人这个原则,在这两个大前提下,再来观察评判一个人的艺术成就,才能得出较为公允的结论。 历史的评价黄自元的书法,在艺术之外,更多的是一种实用,这当然是时代的要求所致,甚至是政治的要求所致,所以说,“馆阁体”和“八股文”都是时代的产物,与时代的要求和政治的需求有着明显的因果关系。然而他的实用书法,并非是“匠气”的写字,因为其艺术的审美价值也是显而易见的。 黄自元所处的时期正好是金石碑版书法泛滥,正统书法与民间书法抗争的历史时期。所谓金石碑版书法也就是舍弃经典、崇尚民间碑版的书法。就书法而言,当时这种书法体式一但形成风气,必然走向极端,贻误后学。黄自元的意义,或许就在于他认识到了这一层,并且在为扭转当时所谓金石碑版书法泛滥的社会局势,引导社会回归到规范尚法的帖学传统书路上来下足了功夫,他为此而临摹《间架结构九十二法》,可谓是呕心沥血。 当然,黄自元流传最广,影响最大,让人评头品足的几本楷书字帖,原本就是字范,是课徒的蒙本,是写字教材。说白了,他当时并非把它当作艺术作品在写,其实用价值在前,艺术价值自然退而居其次了。说其艺术性不强虽然千真万确,但就此以偏概全认定他的书法全貌也就如此的话,那自然有失公允。 盛景华认为,无论是继承传统的书家,还是创造型的个性鲜明的书家,其作品都有流传、欣赏、研究的价值,有其功绩和历史意义。 个人风貌明显,能开宗立派者,影响当然更为深远,意义也更加重大。黄自元是前者,是一个典型的继承传统的书法家,单凭他对《间架结构九十二法》的传播,加上在楷书创作上的成就,他对书法艺术的贡献就将永载史册。 宋代吴琚学米芾南宫惟妙惟肖,但不能自出机杼,独成一格,所以在书史上地位不高。黄自元学欧阳询楷书能乱其真,然而也挣不脱欧字的习气和程式。其成就或许本该和吴琚相伯仲,但是,他在历史上的影响,他的艺术传播的广度和深度,还有他在行草书创作上的成就,特别是他的《间架结构九十二法》,对于书法理论的贡献都比吴琚之流要高出许多许多。 所以,说他是晚清时期中国书坛何绍基之后第一人当不为过。2023-08-18 06:50:361
点复者宜偃仰向背以求变,画重者宜鳞羽参差以化板 这句话出自哪里
黄自元<间架结构摘要>九十二法第十九 ,点复者宜偃仰向背以求变第二十法,画重(chong)者宜鳞羽参差以化板希望对你有所帮助,2023-08-18 06:50:495
楷书结体法则有间架结构()法
楷书结体法则有间架结构92法。间架结构有并列结构、上下结构、包围结构、下右包围结构四种。并列结构:左右并列结构,如:性语河磕鹧;左中右并列结构,如:辙班浙淋挪。上下结构:上下结构,如:台是要竟患;上中下结构,如:高菩簟莽煎。包围结构:全包围结构,如:回囟困国圆。上三包围结构,如:问向同用风;左三包围结构,如:匡匣匿叵臣;下三包围结构,如:凶击函幽凼;上左包围结构,如:厄压病考居;上右包围结构,如:句匀可习氧;下左包围结构,如:这建毯翘勉;下右包围结构,如:头斗。左右相照结构,如:坐承乖噩巫。(这类字的特征是,每字中间有一竖。竖的一边象一面镜子,映照出另一边的影像)。楷书楷书(RegularScripts)是汉字书法中常见的一种手写字体风格,是现代通行的汉字手写正体字。该风格是由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横平竖直,其中可分为大楷、中楷、小楷。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和赵孟_是楷体四大家。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从程邈创立的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横平竖直。《辞海》解释说它“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名楷书。始于汉末,通行至现代,长盛不衰。2023-08-18 06:51:141
黄自元的作品如何 有关于他的书法评价是什么样的
黄自元(1837年—1918年),字敬舆,号澹叟,湖南安化县龙塘乡人,清末书法家,实业家。 作品 黄自元幼从祖父德濂习字,常悬腕书写,锻炼臂力。初仿颜体,又摩柳体、欧体。虽书法屡为更变,不能自辟蹊径,未受书林见赏,但博采众家之长,也卓然自成一家。光绪帝之母病逝,黄自元被诏撰写神位,跪地悬手写来,工整匀称,受到赞赏,赐以“字圣”名号。晚年所仿《玄秘塔》、《醴泉铭》、《正气歌》等,经周墨香木刻拓印发售,作为当时蒙学习字教材,流传颇广。 同治戊辰(1868年)进士,廷试一甲第二名,授翰林院编修。工书法。历任顺天、江南乡试副主考、河南道、陕西道监察御史等职,后隐居长沙。 黄自元的楷书 间架结构九十二法 黄自元所临摹的楷书《间架结构九十二法帖》,科学性的分析了楷书的间架结构,是学楷书者的入门法帖。此外黄自元所临《九成宫》也对学习欧楷者有较强的参考意义。市面上能买到的有湖南美术出版社重印和出版的《黄自元临九成宫》和《间架结构九十二法》和黑龙江美术出版社出版的《黄自元楷书九十二法》。 戊申春半雨中寄禅大师见访 寒山拾得吾湘隽,肯让弥天释道安。 卓锡名山今欲遍,尽收瓯越入毫端。 注释 寄禅大师:清代名僧,湘人,又称八指头陀,住禅开福寺,为作者好友,将游江浙来与黄告别作了此诗。 寒山、拾得:均为唐代高僧,此处用以比喻寄禅。 释道安:《晋书·习凿齿传》:时有桑门释道安与凿齿初相见,道安曰:“弥天释道安。”凿齿曰:“四海习凿齿。”时人以为佳对。弥天:言其广大。 锡:僧人的拐杖——锡杖。卓锡:僧人留住某地,称住锡或卓锡。 瓯、越:分别指福建和江苏。 评价 黄自元的书法诸体皆能,各种体式的作品都有流传,存世最多影响最广的当属行书和楷书。黄自元的书法艺术寻求雅俗共赏,他的字端庄秀蕴,静雅内敛,文气蔚然,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兼及很强的实用功能,其风格特点和审美取向秉承的是晋人钟繇,羲、献父子所开创的帖学传统。其行草书表现得尤为明显,看得出其书法艺术的取法渊源和传承脉络。他学王羲之的《圣教序》、《兰亭序》,学王献之的《十七帖》、《鸭头丸帖》等,在结字上中宫紧缩,不偏不倚,较之前人更为整肃,在用笔上虽缺少变化,但讲究笔笔中锋,神完气足,用墨则体现出清代人普遍存在的笔酣墨饱的遗风。 黄自元一生致力研究且成就最高的,还是他那被人贬为“馆阁体”的黄氏楷书。在中国书法史上,历朝历代,书法大家层出不穷,然而在楷书一途能成大气者并不多。屈指数来,晋有钟繇、王羲之、王献之;唐是楷书的鼎盛时期,出现了褚遂良、欧阳询、虞世南、薛稷、颜真卿、柳公权、李邕等大师;宋代有苏东坡;元有赵孟頫;明代往后,擅小楷的高人不少,诸如王宠、文征明等,然而以中楷、大楷名世者确乎仅黄自元一人而已。在书法一途,楷书法度森严,其规整的结字和用笔缺少随意性和流动性,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书家个性的表现和感情的抒发,缩小了书法家创造自我的空间。所以,写楷书最难突破前人窠臼,最难成就一家面目。 正因为上述原因,很多书家仅把楷书作为入门的基础,因为畏难而不再深究,及至当今整个书坛,在篆、隶、行、草各种书体齐头并进的情况下,唯独楷书停滞不前,甚至出现倒退,几百年里再没有出现一个大家。 在这个前提和背景下,我以为,与开一代风气之先的那些大师们相比,黄自元的楷书尽管有个人风格和面目不鲜明,得整肃而失灵动,多法度而少情趣的种种问题,但其能自成一派,受皇家垂爱,得大众欢迎,同化一朝一代的审美趣味,引领一代书风,那也绝对是功德千秋的事。哪怕有人贬其为“馆阁体”,然而“馆阁体”也是独立一体,在书法史上自当有其重要的位置。就此一项,就当是一代大家。 在清代,康南海因为在政治上不得志,于是转而作起了书学研究,他摆出一种批判传统的架势,与包世臣等人一起领头崇碑贬帖,对二王开创的帖学,特别是唐代书法不屑一顾。在他们的鼓动下,世人一致放弃优良的帖学传统,改弦易辙转而取法金石碑版,取法民间书法。清光绪几十年,效法金石碑版之风正是甚嚣尘上的时候。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黄自元帖学一路的书法不被那些写金石碑版者看好是很自然的事,这些人贬损其书,将其斥之为“馆阁体”也就顺理成章了。 看一个人的成就不能离开时代这个大前提,更不能离开做人这个原则,在这两个大前提下,再来观察评判一个人的艺术成就,才能得出较为公允的结论。 历史的评价黄自元的书法,在艺术之外,更多的是一种实用,这当然是时代的要求所致,甚至是政治的要求所致,所以说,“馆阁体”和“八股文”都是时代的产物,与时代的要求和政治的需求有着明显的因果关系。然而他的实用书法,并非是“匠气”的写字,因为其艺术的审美价值也是显而易见的。 黄自元所处的时期正好是金石碑版书法泛滥,正统书法与民间书法抗争的历史时期。所谓金石碑版书法也就是舍弃经典、崇尚民间碑版的书法。就书法而言,当时这种书法体式一但形成风气,必然走向极端,贻误后学。黄自元的意义,或许就在于他认识到了这一层,并且在为扭转当时所谓金石碑版书法泛滥的社会局势,引导社会回归到规范尚法的帖学传统书路上来下足了功夫,他为此而临摹《间架结构九十二法》,可谓是呕心沥血。 当然,黄自元流传最广,影响最大,让人评头品足的几本楷书字帖,原本就是字范,是课徒的蒙本,是写字教材。说白了,他当时并非把它当作艺术作品在写,其实用价值在前,艺术价值自然退而居其次了。说其艺术性不强虽然千真万确,但就此以偏概全认定他的书法全貌也就如此的话,那自然有失公允。 盛景华认为,无论是继承传统的书家,还是创造型的个性鲜明的书家,其作品都有流传、欣赏、研究的价值,有其功绩和历史意义。 个人风貌明显,能开宗立派者,影响当然更为深远,意义也更加重大。黄自元是前者,是一个典型的继承传统的书法家,单凭他对《间架结构九十二法》的传播,加上在楷书创作上的成就,他对书法艺术的贡献就将永载史册。 宋代吴琚学米芾南宫惟妙惟肖,但不能自出机杼,独成一格,所以在书史上地位不高。黄自元学欧阳询楷书能乱其真,然而也挣不脱欧字的习气和程式。其成就或许本该和吴琚相伯仲,但是,他在历史上的影响,他的艺术传播的广度和深度,还有他在行草书创作上的成就,特别是他的《间架结构九十二法》,对于书法理论的贡献都比吴琚之流要高出许多许多。 所以,说他是晚清时期中国书坛何绍基之后第一人当不为过。2023-08-18 06:51:241
01天覆者凡画皆冒于其下|《灵飞经中的简体字》结构讲解
天覆者凡画皆冒于其下: 出自《黄自元间架结构九十二法》的第一个法则,天覆者即宀(mián),俗称宝盖头,这句话可以理解为,宀作为部首,就像一个帽子,所有在它下面的笔画都要被覆盖在里面。 注:宀一般覆盖的是主体。 欣赏古碑帖 欣赏古碑帖,除了理解它们 最突出 的结构特征,还要观察它们的细节,比如宀这个部首,以家为例: ①桃形点: 桃形点,是只有毛笔才能写出来的形态,是中国书法将写意融入到笔画中的代表(硬笔写不出来); ②折撇: 这一笔,一般称为啄法,是一种切笔。“啄不可缓,缓则失势”,讲究的是行笔要快,快然后出锋; ③横笔的弧度: 横在上方,包括宀的写法,可以向上略有弧度,让字显得饱满,但不可写成凹形。 了解了一些古碑帖的常识,日常书写更规范。 首先: 记住结构要领,只要是宀,除了个别的字,如安,都要写宽,覆盖下方; 其次: 注意三个要点 ①点: 硬笔点不出毛笔的桃形点,可以根据字帖中的字例,或者竖点,或者斜点; ②啄法: 硬笔在折撇处,完全可以像毛笔一样,写到位置,略作停顿,然后,快速甩出笔锋,可以形成棱角状特有的硬笔形态。 ③弧度: 弧度问题,有一定难度,等下再说。 很多人形容一些书法作品好,经常表达为“苍劲有力”。何谓 有力? 以前练字和写字中,一直存在一个谬误——字要写好,握笔就要用力,甚至笔尖死死地怼着纸,恨不得将纸弄破。 其实,所谓“有力”,一般指一个字的棱角和笔锋,和握笔是否用力,没啥关系。一个笔画关键就在起笔、驻笔和转折,行笔在这三个地方一定要对后面行笔做出准备和调整,而发力也不是针对纸的发力,更不是紧紧的握笔,是要根据笔的走势发力而已。 回到长横弧度的写法 ,在横笔完成起笔之后,拇指为主要发力方,拇指控制方向,食指和中指跟着行走,控制笔的行走平滑,腕部为支撑点,根据人体力学,行笔过程自然有轻微的向右上抗肩的趋势,顺势而行,到了快起折处,稍稍往下一带,停顿,重新调整走势,准备下一笔的啄法。 如需精进,还是要临帖 通过常识的了解,可以做到会读帖、会看帖,了解了一些基本技法,日常书写更顺手,更规范。但是,要真正领会这些要领、掌握这些技法,更上层楼,还是要对着字帖练习,以后表述中练字统一借用书法术语—— 临帖 。 临帖的目的: 临帖唯一的目的,就是“写得准”,达到和字帖“酷似”、“逼真”的效果。因为只有这样练习,才能不断的提高持笔控制的精细度,借用数据管理中颗粒度的概念,颗粒度越小,精度就越高。在练习书写“逼真”的过程,就是练习眼力和手指控制力向着颗粒度无限小的方向发展,颗粒度越小,对细节的识别和把控越敏锐,这才是练习书法的真正意义。 一些写字不得要领的理工生,总是这样的逻辑解释:“书法就是模仿,是抹杀创造力。” 书法的法,其实就是对楷书(这里只讨论楷书)的书写方法的一种归纳,掌握了这些归纳出来的“法”,就是为了在日常书写时候有效的演绎,换句话说,书法是一种归纳和演绎,是一种规范的科学系统。 而要想真正掌握这个科学系统,就需要眼睛和手达到更精细的颗粒度,要实现这个目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 临帖 。 小程序帮助更有效的临帖 但是 在这个过程中,发现新的问题出现了,就是我们普通人的肉眼是无法找到字帖和手写的差别,而如果找不到差别,就无法在后面的练习中去调整和优化,持续的练习就会变得没有意义。 为了及时发现书写练习和字帖的差异,让每个人都拥有一双“书法之眼”,配合《灵飞经中的简体字》开发了微信小程序“开心练字”: 只有持笔的精细度真正的提高,才能真正的提高眼力和手力。所谓心不厌精手不厌熟,讲的就是临帖。 《灵飞经中的简体字》 《灵飞经中的简体》既兼顾经典,又结合实用。将《灵飞经》·四十三行墨迹中的简体字(繁简统一的字)全部抽取出来,一共183个,按着结构相近原则进行归纳和整理,一本字帖,书写部分41页。每页8个字,每个字练习16个,有5个是描红。 不需要过多的练习,一本字帖,可以掌握汉字的常用结构要领,大部分的常用部首,和近乎全部的常用笔画。 从今天开始,会按着目录结构,陆续推出每个章节的内容讲解,敬请期待。 字帖特色: ① 第一本配套智能反馈的字帖; ② 第一本有结构逻辑导引的字帖; ③ 第一本用经典小楷当成硬笔练字的字帖; ④ 第一本用细密的网格线去勾勒结构的字帖; 如需购买,可加入公众号,查看2023-08-18 06:51:561
谁知道欧体字的结构口诀 ~~~~~~!
《间架结构九十二法》 1, 天覆者凡画皆冒于其下 上面是宝盖的字,其余笔画应帽于其下。如:宇、宙、定 2, 地载者有画皆托于其上 下面有底托状的字,其余笔画应托于其上。如:至、孟、圣 3, 让左者左昂右低 以左半部为主的字,左边要高,右边要低。如:部、幼、即 4, 让右者右伸左缩 以右半部为主的字,右边要长,左边要短。如:绩、议、读 5, 横担者中画宜长 有横担的字,中横应该写得长些;如:喜、吾、安 6, 直卓者中竖宜正 有竖笔贯中的字,中竖应正直不歪。如:甲、平、干、午 7, 勾拿法其身不宜曲短 以横折钩为主笔,且被包围部分笔画较多的字,横折钩宜长直而挺,折角正方。如:葡、萄、蜀、葛 8, 勾衂法,不可直长其势 以横折钩为主笔,且被包围部分笔画较少的字,横折钩宜稍短而右 倾,折角内收。如:句、匀、勿 9, 画短撇长 横短撇长;如:左、在、尤、龙 10,画长撇短 横长撇短;如:右、有、灰 11,画短直长 横画短竖画长的字,撇捺应延伸。如:木、本、朱 12,画长直短,撇捺宜缩 横画长竖画短的字,撇捺应缩短为相背的点,两相呼应。如:乐、集 13,横长直短 在一个字中,横长则竖宜短,横长而细挺,竖短而粗健。如:十、上、下、士 14,横短直长 在一个字中,横短则竖宜长。横短略粗,竖垂直下挺。如:才、斗、丰、井 15,上下有画,须上短而下长 上下有横画的字,应上短而下长。如:丕、正、亚 16,左右有直,须左收而右展 左右有竖画的字,左边应收而右边伸展。如:目、自、因、固 17,左撇右直,须左缩而右垂 左为撇画右为竖画的字,应左撇短右竖长。如:川、升、邦 18,左直右撇,左敛而右放 左为竖画右为撇画的字,左竖应收缩上靠而右撇应放展。如:伊、侈、修 19,点复者,宜偃仰向背以求变 有几点的字,各点方向要不同,使其有所变化。如:亦、赤、然 20,画重者,宜鳞羽参差以化极 有数横或者数竖画的字,各横长短要不同,使其不显得呆板。如:三、冉 21,两平者,左右宜均 由两个相等部分组成的字,左右要均匀。如:颜、顾 、騵 22,三合者,中间务正 由三部分组成的字,中间务正。如:御、谢、树 23,两段者,上下平分中微加饶减 由上下两部分构成的字,上下两部分各占一半,中间稍加变化。需、留 24,三联者,头尾伸缩间仍要停匀 由上中下三部分组成的字,头和尾伸缩要得当,突出主笔,协调统一。如:章、意、素、累 25,左边小者宜齐上 左偏旁小的字,左边笔画要与右边笔画的上边取齐。如:吸、呼、峰、峻 26,右边小者齐其下 右偏旁小的字,右边笔画应靠下或与左边下部齐平。如和、知、细 27,外四叠者,体格必整方 在字的四周出现相同的笔画,应排列整齐,大小相当,形成包围。如:嚣、器 28,内四叠者,布置匀密 内为四叠的字,布置要均匀、紧密。如:爽、齿 29,斜勒者,不宜平平则失势 斜勒笔画不要写平,写平了则没有气势。如:七、也 、 乜、此 30,平勒者,不宜倚倚则无仪 平勒画若写斜了则不端正。如:云、去、且、旦 31,纵捺之字,必要攒头收尾 有斜捺的字,要藏锋入笔,回锋收笔。如:丈、尺、史、又 32,纵戈之法,最忌力弱身弯 纵戈之字,最忌无力而又弯曲。如:武、成、或 33,横戈不厌曲 有卧钩的字,其卧钩要弯曲圆润,切忌细长直挺。如:恩、息、必、志 34,伸勾贵抱持 有竖弯钩且呈下包上的字,其竖弯钩要尽量向右伸展,以便包住被包围的部分。如:勉、旭、抛 35,承上之人,正中为贵 承上之“人”字,应恰在正中。天、父、外、文 36,呈勾之势,退缩斯宜 左右结构的字中,竖弯钩居左时,应缩小让右。如:鸠、辉 37,马齿法其拏钩之锋注射四点之半。马齿的钩锋,应对着四点之中。有横四点的字,横点的折钩的钩尖应指向二、三点之间。如:鸟、马 38,上平之字,宜齐首 上边为平画的字,其顶应相齐。如:师、明、既、野、 39,下平之字,宜齐足 笔画靠下的字,应与底对齐。如:朝、故、辰 40,重捺者,须有缩有伸 有几个捺画的字,应有缩有伸。如:谈、茶、黍 41,叠趯者,当或挑或驻 有几个钩提的字,有的要挑起钩,有的要藏笔锋。如:禁、林、森 42,上下钩趯者,下钩明而上钩暗 上下有钩提的字,下钩明显而上钩要隐藏。如:哥、柔 43,俯仰钩挑者,俯钩缩而仰钩伸 有俯钩和仰钩的字,俯钩要收,仰钩要放。如;冠、寇、宅 44,上占地步者,听其上宽 以上部为主的字,应让上边宽。如:普、皆、齐 45,下占地步者,任其下阔 以下部为主的字,下部应宽。如:表、禹 46,右占者,右不妨独丰 以右部为主的字,右部可丰满些。施、腾、靖 47,左占者,左无嫌偏大 以左部为主的字,左部应大些。如:敬、敛、刘 48,左右占者,中宜逊 以左右为主的字,中间宜小。如;弼、辩、衍、仰 49,中间占者,中独雄 以中间为主的字,中部应大。如:掷、番; 50,上下占者中小 以上下为主的字,中间应小。如:莺、寡 51,纵腕宜典劲 背抛钩的书写要弯中带曲,圆润有力。如:风、飞、气 52,横腕贵圆隽 竖弯钩的书写要求竖直钩圆,应圆润俊秀。如:先、见、元、毛 53,纵撇恶鼠尾 竖撇最忌象老鼠的尾巴,要避免末端细而无力。如;庭、居、底 54,联撇恶排牙 有并排几个撇的字,不要写成象一排牙齿。要有大小变化。如:友、及、反、皮 55,三撇法,以下撇首,顶上撇之腹 连着三撇的字,下撇应依次顶着上撇的中间。如;修、参、须、形 56,三点法,一下点提锋与上点驻笔相应 三点的写法,第三点的出锋应与首点的结尾相对应。如:治、洪、流、海 57,卜字直勿偏,与上截中部相对 卜字要写正不要偏,与上截的中间相对。如:是、足、走 58,土字直勿偏,与下截左紧正对 老字头中竖是字的中心。土字要写正不要偏,与下截左边的竖画要对正。如:者、老、考 59,错综者,贵迎浪穿插而恶纷纭 结构错综复杂的字,要穿插对应退让,但不能乱。如:繁、馨 60,缜密者,宜布置安排而嫌挤杂 结构紧密的字,布置要得当,不要显得拥挤杂乱。如:继、缠 61,当悬针而垂露,则无韵 当悬针的笔画若成垂露(结尾如露珠、圆形),则不美观。如:车、申、中、巾 62,当垂露而悬针,则无力 当垂露的若悬针,则显得无力。如:卓、单 63,体虽宜斜,而字心必正 倾斜型体的字要找准折画和撇画的中心位置,体虽是斜的,但字心要正。如:易、乃、母、力; 64,形本自正,而骨力必坚 字体本是正的,要写得有骨力;如:正、主、本、王 65,字本瘦者,其形勿短 字本来就瘦的,字形不要写得太短。如:身、目、耳、贝; 66,字本矮者,用笔宜肥 字本来就矮的,就写得粗壮些。如:白、工、日、四 67,盖下之法,撇捺宜均 盖下(指人)的写法要使撇和捺匀称。如:会、合、金、命; 68,趁下之势,左右相称 撇捺居中下俯的字,其捺脚双脚齐平,左右对称。如:琴、吝、各、谷 69,虽宜肥,而勿肿 虽宜肥的字,但不要显得臃肿;如:土、山、公、止 70,虽宜瘦而勿臞 笔画较少,形体较长的字,笔画要适当加粗,切忌细长无力。如:了、寸、才、卜 71,疏而丰之 笔画少的字,就写的丰满些;如:上、下、千、小 72,密者匀之 笔画繁多的字,笔画间要相互迎让,布白均匀。如:赢、鼎 73,堆叠者,消纳之 三角同型的字,在笔画的运用上要有变化。既不拥挤,也不松散;如:晶、磊、森 74,积累者,清晰之 由下而上堆积起来的字,笔画要合理安排,伸缩有度,繁而不乱。如:糜、零、靡 75,下画宜微长,以承右竖之末 下面的横画,应该稍微长点,以与右竖的末尾相接。如:口、日、田、 76,末钩宜微拖似有带下之势 末笔为竖钩的字,竖钩的钩锋稍像左平出,象有萦带下字之势。如:丁、宇、亭 77,之迭中字,宜于上略大而下小 走之上的字,应上略大而下稍小,且紧靠左下。如:远、还、逮 78,画长撇短者,右不宜用捺 横长撇短的字,右边不宜用捺而用反捺(长点)。如:矢、契 、莫 79,左竖不嫌短,右竖不嫌长 在一个字中,左竖短,则右竖不宜长;如:作、仰、冲、行 80,左竖不嫌,长右竖不嫌短 左竖不嫌长,右竖不嫌短。如:臣、巨、佳 81,宝盖之勾,如鸟之视胸乃妙 宝盖的钩,要写得象鸟低头看自己的胸部一样才好;如:官、空、宰、 82,排摹之画,如工之镂物乃佳 纂集排列的笔画要象精工雕刻的那样才叫精美。如:赫、鹧、鬻(yu) 83,从卩之字,准此 带单耳旁的字,横折钩宜短,长竖应为垂露,直挺向下;如:印、叩、却 84,从邑之字准此 带右耳旁的字,弯钩稍大,长竖应为悬针,直挺下垂。如:郊、郑、邻 85,从埠之字准此 带左耳旁的字,弯钩稍小,长竖应为垂露,直挺向下。 如:阪、陔 86,从葵之字准此 带登字头的字,撇伸捺展,两脚齐平,舒展盖下。如:登、凳 87,从祭之字准此 带祭字头的字,撇直捺伸,左低右略高,宽展盖下;如:祭、蔡、察 88,从众之字准此 带乑字底的字,上为短撇,中位垂露竖。如:聚 89,从豕之字准此 从豕的字,以此为标准;如:家、象、豪 90,单人旁字准此 从单人旁的字,以此为标准;如:仁、仪、俯、休 91,双人旁准此 从“彳”的字,以此为标准;如:徐、循、行、很 92,带竖弯钩字准此 带竖弯钩的字,以此为标准。如:乳、乱、色、包2023-08-18 06:52:075
大明万历五年(公元1577年)是写的什么字体
大明万历五年(公元1577年)写字以楷体为主。楷书演变过程:1、初期初期“楷书”,仍残留极少的隶笔,结体略宽,横画长而直画短,在传世的魏晋帖中,如钟繇的《宣示表》(左图)、《荐季直表》、王羲之的《乐毅论》、《黄庭经》等,可为代表作。观其特点,诚如翁方纲所说:“变隶书之波画,加以点啄挑,仍存古隶之横直”。2、魏东晋以后,南北分裂,书法亦分为南北两派。北派书体,带着汉隶的遗型,笔法古拙劲正,而风格质朴方严,长于榜书,这就是所说的魏碑。南派书法,多疏放妍妙,长于尺牍。南北朝,因为地域差别,个人习性、书风迥然不同。北书刚强,南书蕴藉,各臻其妙,无分上下,而包世臣与康有为,却极力推崇两朝书,尤重北魏碑体。康氏举十美,以强调魏碑的优点。3、唐唐代的楷书,亦如唐代国势的兴盛局面,真所谓空前。书体成熟,书家辈出,在楷书方面,唐初的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中唐的颜真卿、晚唐的柳公权,其楷书作品均为后世所重,奉为习字的模范。古人学书法有这一种说法:“学书须先楷法,作字必先大字。大字以颜为法,中楷以欧为法,中楷既熟,然后敛为小楷,以钟王为法”。然根据多年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初学写字,不宜先学太大的字,中楷比较适合。初唐三大书法家,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的楷书,都最适宜作中楷的临摹范本。兹分别简介如后:欧阳询的正楷,源出古隶,以二王体为基础,参以六朝北派书风,结体特异,独创一格,权威尤炽,其势力深入社会,几为学书的标准本。究其楷书特点,用笔刚劲峻拔,笔画方润整齐,结体开朗爽健。他的楷书碑帖代表作有《九成宫醴泉铭》、《化度寺碑》碑等。虞世南的楷书,婉雅秀逸,上承智永禅师的遗轨,为王派的嫡系。虽源出魏晋,但其外柔内刚,沉厚安详之韵,却一扫魏晋书风之怯懦。其楷书代表作,当以《夫子庙堂碑》为最。褚遂良的楷书,以疏瘦劲练见称,虽祖右军,而能得其媚趣。其字体结构看似非常奔放,却能巧妙地调和着静谧的风格,开创了前人所未到的境地,其楷书代表作,当以《雁塔圣教序》为最。4、宋元如果说汉魏是楷书的初始阶段,唐是楷书的成熟阶段,那么宋元就是楷书的延伸阶段。唐代楷书法度森严、结构严谨,到了宋元时期书法家们开始追求作品的美感,有的清秀俊朗,有的雍容典雅。5、清代清代的楷书以邵瑛所著的《间架结构摘要九十二法》为代表,它是在唐初四大书家之一欧阳询《结字三十六法》及明代李淳《大字结构八十四法》基础上系统、全面地研究剖析了汉字结构组合规律,归纳总结出九十二种汉字结体书写的方法,并各有典型例字。《间架结构摘要九十二法》是一本较为完整、实用的法帖,更对后世书者影响巨大,不仅适于初学书者临习,也可供书法爱好者参考欣赏。九十二法对初学者了解间架结构有指导意义,是初学者的启蒙导师。《间架结构摘要九十二法》成书100年后,被著名书法家黄自元临摹并推广。在清末及民国初年达到了家喻户晓、人手一册、学书之人案头必备的程度,至今仍有广泛影响力。2023-08-18 06:52:264
这是什么字体?
是楷书。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从程邈创立的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横平竖直。《辞海》解释说它“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名楷书。始于汉末,通行至今,长盛不衰。楷书的产生,紧扣汉隶的规矩法 ,而追求形体美的进一步发展,汉末、三国时期,汉字的书写逐渐变波、磔而为撇、捺、且有了“侧”(点)、“掠”(长撇)、“啄”(短撇)、“提”(直 钩)等比划,使结构上更趋严整。如《武威医简》、《居延汉简》等。楷书的特点在于规矩整齐,是字体中的楷模,所以称为楷书,一直沿用至今。[1] 尤中会楷书楷书有模楷的意思,张怀瓘《书断》中已先谈到过。六朝人仍习惯地用着它,例如羊欣《采》文,王僧虔《论书·韦诞传》中云:“诞字仲将,京兆人,善楷书。”那是“八分楷法”的简称。到北宋才以之代替了正书之名,其内容显然和古称是不一样的,名异实同和名同实异之例,大概有以上这些。楷书是我国封建社会南北魏到晋唐最为流行的一种书体。在楷书产生之前,我国的书法已产生了大篆、小篆和隶书三种书体。大篆是相对小篆而言的,一般把小篆以前所有的古文字统称为大篆,包括甲骨文、金文和战国时期除秦国之外的六国文字。小篆是秦统一中国之后通行的文字,它是以秦国的文字为基础,参照其他诸侯国文字,为便于书写而删繁就简、规范统一的,这是中国书法史上最初的规范化书体。隶书是继小篆之后出现的又一代表性书体,它是在小篆的基础上产生的。隶书的产生是汉字的一次大革命,其意义不仅在于汉字从此走向了符号化,更重要的是它改变了汉字的书写方式和审美趋向,从而为楷书书法艺术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并进而为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和繁荣开辟广阔的天地。于是在秦汉年间千姿百态的书法园地中,就直接孕育出了楷书(当时称为隶书,即辅佐小篆,书写更快捷)书法艺术。遵循其规律,将中国楷书的发展史分为四个时期:即楷书的萌芽期——秦汉,楷书发展期——魏、晋、南北朝,楷书繁荣期——隋、唐、五代,楷书守成期——宋、元、明、清。宋宣和书谱:“汉初有王次仲者,始以隶字作楷书。”这里的楷书实际上是指王次仲所创的八分书,而不是今天所谓的楷书。另据传:“孔子墓上,子贡植的一株楷树,枝干挺直而不屈曲。”楷书本笔画简爽,必须如楷树之枝干也。2书体年代编辑书法字体分类书法字体代表作书法家参考年代篆 书泰山刻石李斯秦公元前219年隶 书褒斜道刻石佚名汉公元63年草 书草书状索靖晋公元239—303年楷 书宣示表钟繇三 国公元151—230年行 书兰亭序王羲之东晋公元303-361燕书 岳阳楼记贴 马永安 共和国1949—— 3分类编辑楷书欣赏&1~2厘米的为小楷(小字),5厘米以上的为大楷(大字),之间的为中楷。但这仅仅是笼统的分法,实际上,现实生活里出现过小于1厘米的小字和大到1.8米的大字。小楷小楷,顾名思义,是楷书之小者,创始于三国魏时的钟繇。他原是位隶书最杰出的权威大家,所作楷书的笔意,亦脱胎于汉隶,笔势恍如飞鸿戏海,极生动之致。惟结体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仍存隶分的遗意,然已备尽楷法,实为正书之祖。到了东晋王羲之,将小楷书法更加以悉心钻研,使之达到了尽善尽美的境界,亦奠立了中国小楷书法优美的欣赏标准。大楷一般情况下,人们把一寸以上、数寸以下见方的真书称为大楷。较此更大的真书大字被称为“榜书”、“擘窠书”。根据历代书法家积累的经验,学习书法应先写大楷,作基本练习。掌握好大楷的点画、结构、布白,做到点画准确精到,结构疏密得当,则退而写小楷可做到结体宽绰开张,点画规矩清楚;进而学榜书则能结密无间而气魄宏阔,不致涣散无神。4演变过程编辑尤中会楷书如今一般所说的楷书,是从汉隶逐渐演变而来的,按照时期划分,可分为魏碑和唐楷。魏碑是指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书体,它可以说是一种从隶书到楷书的过渡书体,钟致帅《雪轩书品》称:“魏碑书法,承汉隶之余韵,启唐楷之先声。”魏碑经常带有隶书的写法在其中,因此它的楷书性质还不成熟,但正因为这种不成熟性,也就造成了百花齐放的场面,意态奇异,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美,康有为评价有“魏碑十美”。而狭义的楷书则是指到唐朝以后逐渐成熟起来的唐楷,其代表人物有初唐的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中唐的颜真卿,晚唐的柳公权。我们常说的楷书四大家“颜柳欧赵”,前三个就在唐朝。到了唐末,楷书已发展到了顶峰,风格已过于规整,于是逐渐走下坡路了。但是“唐书重法,宋书重意”,宋朝的苏轼以其诗人的风度开创了丰腴跌宕、天真烂漫的“苏体”,堪称“宋朝第一”。宋末元初的赵孟頫,以其恬润、婉畅,形成了“赵体”,也就是四大家中的“赵”,但是“赵体”严格来讲应该属于行楷,不再是规规矩矩的楷书了,所以初学者一般从“颜柳欧”三体择一入手,这也被公认为学书之正路。下面我将这三体从多个角度作一对比,有的角度还参考了魏碑和赵体,为的是能够全面的认识楷书个体。以上重点对比了“颜柳欧”三体的风格与特点,这里面既有时代的影响,又有个人的因素,如欧体形成于初唐,受魏碑的影响较大;颜体受唐朝以肥为美的审美观点的影响,又较丰腴;而柳体由于柳公权为人正直,“人正则字正”。[2] 初期初期“楷书”,仍残留极少的隶笔,结体略宽,横画长而直画短,在传世的魏晋帖中,如锺繇的《宣示表》(左 历代楷书代表作(3张)图)、《荐季直表》、王羲之的《乐毅论》、《黄庭经》等,可为代表作。观其特点,诚如翁方纲所说:“变隶书之波画,加以点啄挑,仍存古隶之横直”。魏东晋以后,南北分裂,书法亦分为南北两派。北派书体,带著汉隶的遗型,笔法古拙劲正,而风格质朴方严,长于榜书,这就是所说的魏碑。南派书法,多疏放妍妙,长于尺牍。南北朝,因为地域差别,个人习性、书风迥然不同。北书刚强,南书蕴藉,各臻其妙,无分上下,而包世臣与康有为,却极力推崇两朝书,尤重北魏碑体。康氏举十美,以强调魏碑的优点。唐唐代的楷书,亦如唐代国势的兴盛局面,真所谓空前。书体成熟,书家辈出,在楷书方面,唐初的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中唐的颜真卿、晚唐的柳公权,其楷书作品均为后世所重,奉为习字的模范。古人学书法有这一种说法:“学书须先楷法,作字必先大字。大字以颜为法,中楷以欧为法,中楷既熟,然后敛为小楷,以锺王为法”。然根据多年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初学写字,不宜先学太大的字,中楷比较适合。楷书初唐三大书法家,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的楷书,都最适宜作中楷的临摹范本。兹分别简介如后:欧阳询的正楷,源出古隶,以二王体为基础,参以六朝北派书风,结体特异,独创一格,权威尤炽,其势力深入社会,几为学书的标准本。究其楷书特点,用笔刚劲峻拔,笔画方润整齐,结体开朗爽健。他的楷书碑帖代表作有《九成宫醴泉铭》、《化度寺碑》碑等。虞世南的楷书,婉雅秀逸,上承智永禅师的遗轨,为王派的嫡系。虽源出魏晋,但其外柔内刚,沉厚安详之韵,却一扫魏晋书风之怯懦。其楷书代表作,当以《夫子庙堂碑》为最。褚遂良的楷书,以疏瘦劲练见称,虽祖右军,而能得其媚趣。其字体结构看似非常奔放,却能巧妙地调和着静谧的风格,开创了前人所未到的境地,其楷书代表作,当以《雁塔圣教序》为最。楷书一般说来,写小字与写大字是大不相同的,其原则上是:写大字要紧密无间,而写小字必要使其宽绰有余。也就是说:写大字要能做到小字似的精密;而写小字要能做到有大字似的局促,故古人所谓“作大字要如小字,而作小字要如大字。”又苏东坡论书有“大字难于结密而无间,小字难于宽绰有余”的精语。以上这些话怎么讲呢?因为我们通常写大字时,以为地位(面积)宽阔,可以任意挥洒,结果字体变成了松散空阔。写小字则正好相反,因为地空间太小,担心写不下就越难免要尽力局缩,往往局缩过当,反而变成蜷促。这都是自然而然的心理现象,极易触犯的毛病。所以苏公“大小难能”这句话,正是针对这种神情而发,更是经验老到之谈。写小字的重心与笔画的配合,则与大字无大差异。至于运笔,则略有不同。小字运笔要圆润、娟秀、挺拔、整齐;大字要雄壮、厚重。大字下笔时用逆锋(藏锋),收笔时用回锋; 小字下笔时则不必用逆锋,宜用尖锋,收笔时宜用顿笔或提笔。譬如写一横,起笔处或尖而收笔处则圆; 写一竖,起笔或略顿,收笔则尖;撇笔则起笔或肥而收笔瘦:捺笔则起笔或瘦而收笔肥,同时也要向左向右略作弧形,笔画生动而有情致;点欲尖而圆,挑欲尖而锐,弯欲内方而外圆,钩半曲半直。运笔灵活多变,莫可限定。尤其是整篇字,要笔笔不同,而又协调一致,一行字写出来,错落有致,却又一直在一条线上,如是则行气自然贯串,望之如串串珍珠项链,神采飞扬。楷书欣赏&小字为古代日用必需的书法,以前科举应试时,阅卷的人大半是先看字,然后再看文章。字如不好,文章再好也要受影响。朝考状元、翰林,尤注重书法。是故凡状元、翰林的小字,都是精妙的。一般读书,也都善写小字。如今硬笔盛行,用毛笔写小字的人不多,但用硬笔临写小楷字帖有事半功倍的明显进效,因此想写好硬笔字,不妨找本好的小楷字帖,加工练习。定能打下坚实基础,裨益终身,受用不尽。小楷字帖甚多,传世的墨拓中,要以晋唐小楷的声名最为显赫。其中通常包括了魏时锺繇的《宣示帖》《荐季直表》,东晋王羲之的《乐毅论》《曹娥碑》《黄庭经》王献之的《洛神赋十三行》、唐钟绍京的《灵飞经》等。还有元赵孟頫、明王宠、祝允明等小楷作品的墨迹影印本也是非常好的范本。锺繇书法,具古朴风格,惟传世作品《宣示表》、《荐季直表》,无一确实者,多为后人传模或临作。欣赏好的摹拓本,可以想像其古雅书风。宋元如果说汉魏是楷书的初始阶段,唐是楷书的成熟阶段,那么宋元就是楷书的延伸阶段。唐代楷书法度森严、结构严谨,到了宋元时期书法家们开始追求作品的美感,有的清秀俊朗,有的雍容典雅。清代尤中会楷书清代的楷书以邵瑛所著的《间架结构摘要九十二法》为代表,它是在唐初四大书家之一欧阳询《结字三十六法》及明代李淳《大字结构八十四法》基础上系统、全面地研究剖析了汉字结构组合规律,归纳总结出九十二种汉字结体书写的方法,并各有典型例字。《间架结构摘要九十二法》是一本较为完整、实用的法帖,更对后世书者影响巨大,不仅适于初学书者临习,也可供书法爱好者参考欣赏。九十二法对初学者了解间架结构有指导意义,是初学者的启蒙导师。《间架结构摘要九十二法》成书100年后,被著名书法家黄自元临摹并推广。在清末及民国初年达到了家喻户晓、人手一册、学书之人案头必备的程度,至今仍有广泛影响力。[1] 5名人编辑楷书的大家林立,像王羲之、王献之、欧、颜、柳、赵等。“书圣”——王羲之在书法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书法家当属王羲之,东晋书法家,文学家。字逸少。琅琊临沂人,后移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有“书圣”之称。亦长于诗文,但文才多为书法之名所掩,不为世人所重。曾任右将军、会稽内史等职,世称王右军。人称"书圣"。王羲之的行书《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王羲之的传世墨迹可以让你对“精采绝伦”四个字有深刻的体会。他的作品美妙绝伦,无雷同乏味之嫌。中国书艺在他笔下成就最高个人顶峰,其后各代大家只是在某些方面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和完善 :或意或法、或韵或势,局部过之者不乏其人,整体而论,无出其右。欧阳询——欧体生于南朝陈武帝永定元年(557),卒于唐太宗贞观十五年(641),字信本,潭州临湘人(今湖南)。以欧阳询《九成宫》楷书和行书著称。为书法史上第一大楷书家,其字体被称为“欧体”,与颜(真卿)体,柳(公权)体,赵(孟頫)体并驾齐驱。柳公权——柳体生于唐代宗大历十三年(778),卒于懿宗咸通六年(865)。字诚悬,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唐代著名楷书家。颜真卿——颜体颜真卿(709~785)唐代书法家。字清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祖籍琅琊临沂(今 山东临沂)。书史亦称颜鲁公。为人刚直不阿。唐代书法革新家,为盛唐书法树立一面旗帜。颜真卿自幼学书,又得到张旭亲授,并师法蔡邕、王羲之、王献之、褚遂良等人,融会贯通,加以发展,形成独特风格。其楷书结体方正茂密,笔画横轻竖重,笔力雄强圆厚,气势庄严雄浑,人称“颜体”。其行草书纵横跌宕中具凝练浑厚之势。赵孟頫——赵体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雪松道人,又号水晶宫道人,湖州(浙江吴兴)人。官至翰林学士承旨,荣禄柳公权《神策军碑》[3]大夫,封魏国公,谥文敏。著有《松雪斋集》。 赵孟頫是元代初期很有影响的书法家。《元史》本传讲,"孟頫篆籀分隶真行草无不冠绝古今,遂以书名天下"。赞誉很高。据明人宋濂讲,赵氏书法早岁学“妙悟八法,留神古雅”的思陵(即宋高宗赵构)书,中年学“钟繇及羲献诸家”,晚年师法李北海。此外,他还临抚过元魏的定鼎碑及唐虞世南、褚遂良等人,集前代诸家之大成。诚如文嘉所说:“魏公于古人书法之佳者,无不仿学”。所以,赵氏能在书法上获得如此成就,是和他善于吸取别人的长处分不开的。6四大楷体编辑楷体书法最为著名的四大家是:唐欧阳询(欧体)[4] 唐颜真卿(颜体)[4] 唐柳公权(柳体)[4] 元赵孟頫(赵体)[4] 一是:书学在唐代为鼎盛时期,凡及楷书,言必称虞、欧、褚、颜。颜真卿即是其中最富革新精神的大书法家。颜真卿(709—785),字清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他出身名门,是著名学者颜师古的五世孙。颜真卿为人笃实鲠直,向以义烈闻名于官场,曾为四朝元老,宦海浮沉,不以为意,后奉命招抚谋反的淮西节度使李希烈,为李所杀。颜真卿的书法渊自家学,但其得以变革的启迪者,乃吴郡张旭。由于他能兼取百家,自如取舍,留下大量书帖足可见其功力。史学家范文澜在著述中每及于唐书,皆称“盛唐的颜真卿,才是唐朝新书体的创造者”。颜的楷书,反映出一种盛世风貌,气字轩昂;而他的行草,使宋代米芾也心仪斯书,原因是那些书帖往往是在极度悲愤的心境中走笔疾书的,读者可从本文中领略个中滋味。情溶于艺,艺才生魂,历史上大凡优秀的艺术,均不违背此一准则。颜真卿《告身书》[5]颜真卿,一位书坛的巨灵。千百年来,唯颜鲁公能比肩书圣王羲之,雄视阔步于书坛。唐代书坛固然以颜真卿为冠冕,而宋代也以颜书为大纛。自兹以往,颜真卿的书魂形成了巨大的向力,而又积淀成中华民族书魂的重要部分。《新唐书·颜真卿传》赞曰:“虽千五百岁.其英烈言言,如严霜烈日,可畏而仰哉!”英烈的日月人生,便是浇灌其书艺奇葩的不竭泉源。二是:柳公权,唐代宗大历十三年(公元778年)——唐懿宗咸通六年(公元865年,终年88岁。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宫至太子少师,故世称“柳少师”。他初学王羲之并精研欧阳询、颜真卿笔法,然后自成一家。所写楷书,体势劲媚,骨力道健。较之颜体,柳字则稍清瘦,故有「颜筋柳骨」之称。穆宗尝问柳公权用笔之法,公权答云:「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穆公为之改容,如其笔谏也。宋朱长文《墨池编》中说:“公权正书及行楷,皆妙品之最,草不夫能。其法出于颜,而加以遒劲丰润,自名家。”他初学王羲之笔法,以后遍阅近代书法,于是极力变右军法,学习颜真卿,又溶汇自己新意,使他的字避免了横细竖粗的态势,而取匀衡瘦硬,追魏碑斩钉截铁势,点画爽利挺秀,骨力遒劲,结体严紧,后世学书者不少以柳字为楷模。他二十九岁进士及第,在地方担任一个低级官吏,后来偶然被唐穆宗看见他的笔迹,一时机为书法圣品,就被朝廷召到长安,那时,柳公权已四十多岁。他的为人既有骨气有一丝不苟,同样地,他的字也显露了他这部分的特质。也因为如此,提高了他在长安的声望与地位,一般王公贵族都不惜钜金争相请他。晚唐书法经历盛中唐之后,盛极而衰,柳公权虽号一时中兴,但与颜书相比,仍略有高下之分。唐代书法隆盛一时,至此已见式微。柳公权的楷书参有欧阳询的笔法,往往将部分笔画紧密穿插,使宽绰处特别开阔,笔画细劲,棱角峻厉,虽用笔出自颜真卿,而与颜真卿的浑厚宽博不同,特别显得英气逼人。柳公权享年八十岁,一共臣事七位皇帝,最后以太子少师死于任上。他的传世书迹很多,影响较为突出的有《玄秘塔》、《神策军碑》、《金刚经》等。1、《神策军碑》:楷书,唐会昌三年(公元843年)立。是柳公权的代表作之一,较后世熟知的《玄秘塔》书体风格更有特色,结体布局平稳匀整,左紧右舒,也是较好的临写范本。2、《柳书金刚经》:楷书,唐长庆刚年(公元824年),四月刻。原石毁于宋代。有甘肃敦煌石室唐拓孤本传世,一字未损,今在法国巴黎博物院。评论家认为楷书金刚经,具备了钟(繇)、王(羲之)、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陆(东之)各体之长,有很高艺术价值。赵孟頫《洛神赋》[6]3、《玄秘塔碑》:楷书。唐会昌元年(公元841年)上二月立,原碑现存陕西西安碑林。此碑在传世的书迹中,最为著名。是历来影响最大的楷书范本之一。7学习编辑中楷比较适合作大字要如小字,而作小字要如大字。(陈槱《负暄野录》)楷书临习章法章法是书法艺术形式美的重要组成部分。点画是线条美,间架结构是局部的构图美,章法是整体构图美。赵体楷书的章法,可以从两个方面研究和把握起规律。尤中会楷书其一,整齐一律。楷书章法的整体感,首先是整齐,字的排列形式是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等距,给人一稳定、庄重的视觉效果,这种形式最适合严格意义的楷书。结字的宽窄、长短不同的造型产生局部参差变化,便整齐一律而不呆板拘谨的楷书不会出现不和谐或单调之弊。其二,多样统一。赵体楷书的最大特点是带有行书的成分,笔法多变,因字赋形,不刻意布置,在多样性、变化性中有着十分和谐统一的关系。给人的感受是静中有动,字中融情。一件书法艺术品首先感染人的是其整体效果,而整体是由无数个局部构成。因此,在布置章法时,不应该忽略每个字的细节,诸如字的造型、长短、欹正的变化,轻重的节奏感等,都需要慎重地考虑,严密地设计,并且要坚持不懈地经过较长时期磨练,始能自由地进行章法处理,表现出一种似乎没有设计的设计美,达到书法艺术的较高境界。楷书章法并不复杂,其主要形式有中堂、对联、条幅、横披、扇面等。楷书的章法布置,字距与行距大多基本相等,但也有行距大于字距的;一律自右至左竖写,横披的少字数者也仍然是由右至左书写;现代的中文横写是自左至右,在特殊需要的情况下也可以用这种方法,但竖写是仍然以从右至左为佳。书写注意清代书法家宋曹(书法约言·论楷书》曰:“盖作楷先须令字内间架明称,得其字形,再会以法,自然合度。然大小、繁简、长短、广狭,不得概使平直如算子状,但能就其本体,尽其形势,不拘拘于笔画之间,而遏其意趣。使笔笔著力,字字异形,行行殊致,极其自然,乃为有法。仍须带逸气,令其萧散;又须骨涵于中,筋不外露。无垂不缩,无往不收,方是藏锋,方令人有字外之想。如作大楷,结构贵密,否则獭散无神,若太密恐涉于俗。作小楷易于局促,务令开阔,有大字体段。易于局促者,病在把笔苦紧,于运腕不灵,则左右牵掣;把笔要在虚掌悬起,而转动自活。若不空其手心而意在笔后,徒得其点画耳,非书也。总之,习熟不拘成法,自然妙生。有唐以书法取人,故专务严整,极意欧、颜。欧、颜诸家,宜于朝庙浩救。若论其常,当法锤、王及虞书(东方画赞》、(乐毅论)、(曹娥碑》、(洛神赋》、《破邪论序》为则,他不必取也。”按语:论述精到,实当可取。[7] 钢笔书法楷书是汉字[8] 的主要书体。楷,是楷模,就是标准字体。钢笔楷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讲究用笔楷书欣赏&钢笔楷书的笔画有提顿、藏露、方圆、快慢等用笔方法。不同的用笔方法产生不同的形态、质感的线条,不同的线条需要不同的用笔方法去体现。钢笔楷书字形较小,线条粗细变化不大,如果书写时用笔稍不注意,笔画就达不到要求,笔画就会出现软弱无力、僵硬死板等毛病。因此,必须经过严格训练才能掌握用笔方法。笔画分明钢笔楷书的每一个笔画的起笔和收笔都要交待清楚,工整规范,干净利落,不能潦草、粘连。但是笔画与笔画之间又要有内在的呼应关系,使笔画达到:既起收有序、笔笔分明、坚实有力,又停而不断、直而不僵、弯而不弱、流畅自然,非常好看!结构方整钢笔楷[9] 书在结构上强调笔画和部首均衡分布、重心平稳、比例适当、字形端正、合乎规范。字与字排列在一起时要大小匀称、行款整齐。虽然也有形态上的参差变化,但从总体上看仍是整齐工整的。楷书欣赏&正是由于以上原因,历代许多书家都主张把楷书作为学习书法的第一步。现行的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在小学阶段主要是学好写钢笔楷书,打好基础,为上中学写行楷书创造条件。实践证明,只有经过系统的楷书练习,才能了解汉字[8] 行书笔画和结构的特点和要求,才能掌握汉字的组合规律,为学写行楷书奠定书写基础,从而练就一手合乎法度、流畅自然的行书和草书。练习楷书,应从笔画和结构两方面下功夫。练习笔画,主要解决用笔方法问题,目的是生产合格的“零件”;练习结构,主要是解决笔画和部首之间的组合方式问题,目的是学会结构方法,掌握结构规律,从而达到将字写端正、整齐、美观的要求。2023-08-18 06:52:544
书法的结构指的是什么
书法的结构 第二章 内部结构 书法的内部结构,是研究书法内部的基本规律。在掌握了书法的基本功之后,主要就是研究书法 的内部变化,有表到里全面地去揭示书法的规律。也就是说“初学平正”先学会表面的东西,打好基础,然后再去学里面的东西,步步深入。一个字的好看不只是外表对称,还要有内部对比、变化,达到完美,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要“表里统一”。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XX人有气质、有修养、有内涵,这些都是内部修炼形成的,是文化、知识、技术、不断积累的结晶,故而就有了高雅。人们常说的:“透过表面看本质”,说的也是内部的变化。 在书法中的内部变化是无穷的。综观历代的名帖、风格迥异,表现出书家的伟大和聪明,用今天的话来说是充满了“个性”。对这些变化、这些不同,我们不难发现其内部也有共性,有共同的变化规律。正是这些共性、变化,创造出伟大的书法文化。也促使我们去研究这些对比、变化的规律,更好地掌握书法的内涵。这些规律就是对比,是大与小、宽与窄、紧与松的对比,从中看出“内部结构”就是对比,就是反差、就是不同。进一步研究其“对比”的方法包裹:绝对对比相对对比和综合对比,下边我们分别介绍。 一.绝对对比 “绝对对比”。什么是绝对对比?就是反差、不同。就是昼夜的变化,黑与白、冷与热的对比;在书法的内部“绝对对比”是以紧与阔的方式表现的。如一个字可以上紧下阔,表现出青松、云杉之态;相反上阔下紧,表现出天大地小之态。“绝对对比”在书法中突出表现在上下结构的字,是以独立的形式存在的。明显地看出收与放的对比关系,展示出“相等美”、“平衡美”的内部变化规律。如:“其”字上边窄,下边宽;上边松,下边紧。“介”字上边宽,下边窄;上边紧,下边松。忌字的内部平均、布算子。 二.相对对比 “相对对比”是以轻重、远近、大小、高低产生变化的,例如轻则上升、重则下降;远则缩小、 近则放大;宽则魁梧、窄则苗条的手法进行对比。“相对对比”在书法中的明显表现在左右结构,是以组合的形式存在的。突出地在内部表现“顾盼美”、“协调美”。如“鸣”字,左边小,小则远;在上,上则高,上则轻;右边大,大则近;在下,下则低,上则重。小如枝、如子,大如杆、如父,表现出了联系,表现出了不可分割的亲情。 三.综合对比 “综合对比”是“绝对对比”和“相对对比”的结合体。就是在一个字中既有“绝对对比”也“相对对比”。如:“贸”字上边是“相对对比”,下边是“绝对对比”;“晶”字上边是“绝对对比”,下边是“相对对比”。 对比是书法的灵魂,是书家抒发思想感情、表现艺术思想的场所。故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要认清书法表现的特点和表现方法。只有了解书家的思想,才能较快地掌握书法的内在的规律,为今后的书法创造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下边是外部结构的对比图。 外部结构 | | 对比 | |------------------------------| | | | 绝对对比 综合对比 相对对比2023-08-18 06:53:031
如何欣赏书法作品?
书法的赏析不仅是体会作品点画、结构、章法的匠心与功力,以及师承、流派、风格,更重要的是通过作品去感受书法家的气质、情感及其审美追求。书法家靠手和思想来创造,欣赏者靠眼力来挖掘发现作品点画布白中蕴藏的生命与灵魂,是一种再创造。这种再创造成效取决于欣赏者的知识、修养、阅历、心境诸因素。赏析书法既要对作品有宏观的把握,如气势、神采、布白,又要有细微的观察,如用笔、用墨、结构、线条等等。欣赏线条质量,从中可以察出作者创作时的用笔、用墨及其笔法。其次是由线条点画组合的汉字结构,艺术造型的意趣和哲理。第三是布白,包括结字、行气、章法。第四是神采,就是指书法的精神气质、格调风韵。神采是作者精神境界的忠实记录,与作者的情感、性格、修养密切相关。优秀的书法作品必须形美神足、形神兼备,欣赏者就是要领会体势,捕捉神采。书法艺术风格首先表现在作品独特的整体风貌以及所造成的独特境界,这与书法家的审美取向、艺术气质最为密切,是书法家的艺术个性张扬的结果。书法艺术风格就是艺术家在创作中表现出的艺术特色和创作个性。书法家由于生活经历、艺术修养、个性特征、审美趣味以及性格的不同,在选择书体、表现手法诸方面都会有自己的特色,这样就形成了不同的艺术风格。风格也最能显示出一个人的气质、精神风貌。这也是数千年历史积淀在书法家心灵中的高能反映,体现在线条中的微妙之处,给人以无限的遐思。黑格尔说:“风格一般指的是个别艺术家在表现方法和笔调曲折等方面完全出现他个性的一些特点。”2023-08-18 06:54:192
怎么去论证(书法中)结构的重要性。。。。求帮助,给个提纲或着一个方面也行
书法结构讨论(一)、概论 中国书法渊源流长,它是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而形成的文字,从符号发展到象形文字,如:甲骨文、金文、简文这些都是象形文字。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创造文字的高峰期,有多种汉字,到秦朝统一中国,秦始皇统一了文字,这个时期的主体文字是小篆,但是,由于书写速度慢,不适合社会的需求,由李斯、程邈创建了隶书。王次仲的八分书未能普及,隶书到汉代达到了顶峰,到三国时期,魏国的钟繇又创建了真书,也叫正书是楷书的前身,晋朝王羲之的老师卫夫人,卫铄在钟繇的基础上发展了汉字,把文字的书写推向了书法艺术。至于后来的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张旭,怀素,米芾等都是在这些前辈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二)、书法艺术与大自然的关系 汉字以象形为主体,它是大自然中万物的缩影,并且还是多种形态,多种角度,经过多年的提炼,以大自然中的美为主轴的文字,有外露又有内涵的关系,比如:黄金分格律的关系,每一个汉字中都包含这种关系,字的形态好看与不好看,就看这个字是否用了黄金分割律的结构,或者用的多与少,一幅作品中整体看,谁的黄金分割律用的多就好看,用的少就不好看,或者逊色。(三)、读书论的启发 两千多年来,不同时期、不同朝代、不同的书家,对于甲骨文、金文、简文、隶书、篆书、楷书、魏碑、章草、行草、大草,都有所论述,对于用笔、用纸、用墨,间架结构、形、神、韵等有大量的文献可读,有些内容当出现疑问时,总是找不到答案,比如:黄自元间架结构九十二法中,有“横长撇短”、“横短撇长”、“横长竖短”、“横短竖长”等等。为什么长?为什么短?长多少?短多少?还有“左旁小者齐其上”、“右边少者齐其下”又为什么?上多少?下多少?还有些属于就字论字,如“双人旁字准此”、“单人旁字准此”这些都属于意授,而不是言传。 两千多年前,古希腊人发现了大自然中存在黄金分割律,现在已经被很多方面运用,而我们的古人在两千多年前,靠的是悟性,悟到了美的规律,实际上这个美的规律就是黄金分割律。(四).黄金分割律在书法上的应用 我们在学习起始阶段,都要临摹,还要有‘米字格"‘田字格"和‘九宫格",不管是什么格,这个‘格"实际上就是坐标,根据帖中字在坐标中的位置,用相同的坐标进行复制,临摹就是复制过程,通过这个过程,增加字所在位置的记忆,把前人积累的‘美"的经验位置复制下来,再由‘悟性"找到美感,最后达到没有坐标的复制。临摹的过程就是记忆的积累,‘悟性"的训练,这个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并且人与人存在很大差异,有的时间长,有的时间短,有的急于求成,有的半途而废,所以,给书法的普及造成很大困难。启功先生在‘论书绝句"第九十九首中,以欣喜的心情表述这一发现; 用笔何如结字难,纵横聚散最相关。 一从证得黄金律,顿觉金牛骨隙宽。 在认真学习,揣摩启功先生有关‘黄金律"在字的间架结构中有机联系的同时,又发现和这个字的每一笔画都存在一个内在的‘黄金律"关系。继而我用各种书体进行对照考证,发现了和‘黄金律"的联系。我的体会‘黄金律"在字当中有五种表现形式,一;黄金交点。二;黄金线段。三;黄金角度。四;黄金面积。五;黄金留白。 下面就这五个问题逐一讨论:(五):黄金交点 汉字中有很多相交的‘点",有的字交点多,有的字交点少,当然还有不相交的,另作它论,相交位置的选择是我们经常遇到的问题,为了在书写中视觉的方便,论述的简洁,黄金分割‘点"就不用0.618表示,因为,不可能去测量,所以,用简便的近似值,也可以叫‘黄金分割"意识,横或竖,撇或捺上边相交‘点"的选择为三分之一,或三分之二,只要是接近‘黄金律"的字‘美"感自然会表现出来。中点也是必不可少,对称‘美"也是自然界中不可缺少的要素,(有兴趣可在网上查询,本文不多论述)根据‘黄金律和对称轴"横画有三点,可以作为交点的位置,即左向里三分之一,中点,右向里三分之一。竖画一样,有三点,即上向下三分之一,中点,下向上三分之一。撇和捺的中点很少使用,一般是在上下三分之一处。例:【 十 】 横用中点,竖用上点相交,一般比较常用, 也有的横用右点竖用上点,此种情况竖短, 竖的长度是横长度的三分之二或三分之一。 【 上 】 上是短横在竖的上点相交,竖在下横的中点。 【 下 】 下也是同样,大横中点交竖,竖的上点交小横或斜点。 【 不 】 不字复杂一点,上横的右点与撇交,撇的上点与竖交, 竖的上点与小横或斜点交。 【 女 】 女字一般比较难写,横的左右点,上撇的下点,下撇的中点或下点 (要看比横高或平)捺的上点,这一个字有五个‘黄金点"。 【 寸 】 横的右点,与竖的上点相交,横的左点向下引申与横的下面竖勾 部分的上点引申交汇处是寸‘点"的位置。(六):黄金线段 在汉字当中有很多不产生交点的线段,有横,竖,撇,捺,当有两个或三个时,书论的法则是‘不能雷同"那么长短怎么配合,根据‘黄金律"‘美"的比例为;1:0.618:0.382,为了方便书写,同样取,一,三分之一,三分之二,为‘黄金线段"组合,例;【 川 】 三个竖画的组合,为,从左到右,三分之二,三分之一。 三个竖画之间的留白为左是右的三分之二,(留白另有论述) 符合了左紧右松的法则。 【 三 】 三个横画的组合为从上到下,三分之二,三分之一。 三个横画之间的留白,上是下的三分之二,符合书论的上紧下松。 【 王 】 在写这个字的时候,三横和‘三"一样,关键是一竖, 上两横是中点,当竖与下横相交时,一般资深的书法家都 把竖在收笔时向左带一下,交于下横,正好是下横的黄金点上, 在笔画多的字中,出现横多,竖多的情况下, 还要根据位置的不同,进行变化。(七):黄金角度 汉字有很多字是草字头,竹字头,横上两点,横下有撇捺,这就存在一个角度问题,比如;米,从上向下,角一角二,小于角三角四,角五角六,大于角七角八,有的书论已经涉及到这个字,只是没说大小多少,应该是小角是大角的三分之二。 【 木 】 【禾 】 【来 】 同米字 【 大 】 【天 】 【夫 】 中间虽然没有竖,心中要有虚拟的竖。(八):黄金面积 这里给大家提供一个公式,网上关于黄金分割论述里没有,面积的三个黄金分割数据,当正方形的边长是‘一"的情况下,面积为一,边长0.618乘与0.618得到的面积是0.381924,近似0.382,正好是黄金分割数。面积0.618的边长是0.786,接近黄金分割数列,所以当有面积组合时,软笔书法只差半个笔画粗细的一半,不是有非常大的区别,例;【 品 】上边口的面积为一,左下口的面积是上口面积的三分之一, 右下口的面积是上口面积的三分之二,大家可以换位置, 鉴别好看与不好看。 【 唱 】按三个口看,左面积是三分之一,上面积是三分之二,下面积是一。 【 吕 】上面积是三分之一,下面积是一。(九):黄金留白 汉字在画与画之间,字与字之间空隙为白,白的多少,宽窄,角度,也要十分考究,字少白多,不能成为作品,字多白少,杂乱无章,应该掌握在字间三分之一,行间三分之二,这种只是对‘行"‘楷"而言,书体不同,留白也不尽相同。 (十)、汉字由象形思维向“二维”“三维”形象思维的演变。汉字的起源于象形,就是把各种物体的外形用平面投影思维,不管物体大小,统一为一个比例,象形的用画的方式,表现出来的文字,后人根据考古,把这些文字的载体不同,定性为“甲骨文” “金文”“简文”“帛文”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我们的古人已对象形文字的“美感”不满足。把单一的象形,对称规则的文字,升华为符合大自然规律,符合人的“视觉习惯”“视差现象”的以二维三维透视为影像的主体形象思维的文字,这些思维早在晋唐时期已经确立,因为古代科学知识有限,在书论中是以抽象的方法去解释,古人是用大自然的现象加以夸张想象进行描绘,没有把人的“视觉”“视差”与大自然的关系科学的总结进行理解,这个视觉空间就是大自然中万物“二维”“三维”的成象。撑握立体形象思维,也就解决了书法“意授”和“言传”的矛盾。 因为篇幅限制,有兴趣请登陆‘百度网--周维祥书法结构讨论"或‘周维祥的空间"有五篇文章关于‘书法结构"的详细论述。2023-08-18 06:55:021
弱弱的问问各位大侠 中性笔练字到底练啥字体啊谢谢啦本人字写的不太好
书法呢,说起来一大堆,但还是有些方法的。中性笔呢其实就是传统的钢笔变成圆珠笔的形式。对现代办公是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其一,它解决了传统钢笔携带不方便(经常渗漏墨水)的问题。其二,它有圆珠笔快速、流畅书写的特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书写效率。但对于练书法呢。就不合适了。这个道理不用多说吧。小时候,为什么老师一定要小朋友写铅笔,到了三年级以后才能用圆珠笔就是这个道理。圆珠笔太滑,这对于初学写字的人来说,是不合适的。中性笔是同一个道理。因此,如果楼主要诚心练字,就应该找钢笔(或毛笔)来书写,传统钢笔因为是钢尖,与纸面磨察系数要慢过于圆珠笔,对于写字的稳定性就好许多了。并且,由于钢笔笔头相对比中性笔大一些,在学习书法时比较容易看出笔划效果来。至于书法学习,问练那种字。其实你自己也应该明白。但凡书法,都是从正楷体开始,然后至行书,再至草书等。正楷初看是比较严谨一些,但你不要感常到麻烦。练书法的人其实是练心。道理这谁都懂,但少有人做到!我用毛笔练柳公权的书法N多年了,依然不得其神韵,主要是杂事太多。不过呢,对于正常文本书法,写出来的字一般是比较清秀了。但要做一位书法家,火候尚欠。其实这与我想法有关。我的专业不在书法,我要的状态,只是爱好,用书法来静心。所以追求不一样,就会有不一样的结果。再说回来,说说一般的程序吧。我想朋友估计也是练个书法为求日常将字写好就行了。因此 ,按一般程序,你找些钢笔楷书字体。从基本笔画练起,明白“永”字八法的意味,笔画练到一定程度,再找到一本叫做《间架结构九十二法》(清·黄自元)这本书,好好地将结构弄明白,比如,一个字中,有中横的,中横要长;左右结构的,以左边为主的字,要左高右低等等。这样一段时间后,你就会有很大提高了,最后,如果你要学完整书法流程呢,就再买几本讲解书法构图、尺幅、印铃方面的书来看看。这样,你的书法就算比较完整了。对于书法有了一个很基本的常识了。最后借先人好句送朋友以共勉:“先得风骨俊,自然翰墨香”。2023-08-18 06:55:113
楷体字是什么样的?
楷体字的样式是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楷体由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横平竖直。楷书的产生,紧扣汉隶的规矩法度,而追求形体美的进一步发展,汉末、三国时期,汉字的书写逐渐变波、磔而为撇、捺、且有了侧(点)、掠(长撇)、“啄”(短撇)、提(直钩)等笔画,使结构上更趋严整。在楷体字又分为大楷和小楷1、小楷。顾名思义,是楷书之小者,创始于三国魏时的钟繇。他原是一位杰出的隶书大师,所作楷书的笔意,亦脱胎于汉隶,笔势恍如飞鸿戏海,极生动之致。惟结体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仍存隶分的遗意,然已备尽楷法,实为正书之祖。到了东晋王羲之,将小楷书法更加以悉心钻研,使之达到了尽善尽美的境界,亦奠立了中国小楷书法优美的欣赏标准。2、大楷。一般情况下,人们把一寸以上、数寸以下见方的真书称为大楷。较此更大的真书大字被称为“榜书”、“擘窠书”。根据历代书法家积累的经验,学习书法应先写大楷,作基本练习。掌握好大楷的点画、结构、布白,做到点画准确精到,结构疏密得当,则退而写小楷可做到结体宽绰开张,点画规矩清楚;进而学榜书则能结密无间而气魄宏阔,不致涣散无神。扩展资料:在初期“楷书”,仍残留极少的隶笔,结体略宽,横画长而直画短,在传世的魏晋帖中,如钟繇的《宣示表》(左图)、《荐季直表》、王羲之的《乐毅论》、《黄庭经》等,可为代表作。楷书章法并不复杂,其主要形式有中堂、对联、条幅、横披、扇面等。楷书的章法布置,字距与行距大多基本相等,但也有行距大于字距的;一律自右至左竖写,横披的少字数者也仍然是由右至左书写;现代的中文横写是自左至右,在特殊需要的情况下也可以用这种方法,但竖写是仍然以从右至左为佳。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楷书2023-08-18 06:55:278
书法结字是什么意思
结字是书法用语,指字的点划安排与形式布置,也称为“结体”或“间架”。汉字笔划的长短、粗细、俯仰、伸缩等和偏旁的宽窄、高低、侧正等,构成了结字的不同形态。清代冯班在《钝吟书要》一书中说:“书法无它秘,只有用笔与结字耳。”书法家启功先生认为“从书法艺术上讲,用笔和结字是辩证的关系,但从学习的深浅阶段讲,则应以结字为上”。书法结字的学习当中,需注意:1、首先要学习笔顺——先写哪里,再写哪里,搞清楚顺序;2、然后要学习主次——分清什么笔画重要,什么笔画次要;3、最后要学习排列——学会笔画的排列规律,即可举一反三。扩展资料:书法的结体架构中,最终要的是主笔,主笔是一个字当中最重要的一笔,必须写好。从形态上看,凡厚实、长大、舒展的笔,多为主笔。我们在书写时,本来先应确定主笔,然后再将其写得长大、舒展些,写出的形态久而久之被固定化。如“三”字,我们一听到这个字,头脑中就会想到它三横中底横最长,故主笔应是底横。谁也不能把第一、二笔横画写得长于第三横。“寺”字中,中横最长,主笔是中横。“大”字中,撇、捺向左右舒展,故捺为主笔。“月”字中,横折钩坚实有力,是主笔。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即字中有重复的横画、竖画或撇画、捺画,若以这些笔画为主笔,则只能选择其中适当的一笔做主笔,其余的笔画则要收敛。终笔指最后一次书写的笔画,如果说主笔是君,那么终笔就是大臣。在主笔非终笔的情况下,终笔的处理上,力度仅若于主笔。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结字2023-08-18 06:59:248
如何写好瘦金体?
你只能凭借临字练习了,瘦金体其实只是宋徽宗书写的个性表现,我去找过字帖,没有找到,网上的图片也很少,怎么说呢,大概因为不是书法主流吧,但是你可以去找《黄自元间架结构九十二法》(字帖版的比较好)看,汉字的间架结构把握就在此,黄自元的结构总结很好,个人觉得与瘦金体比较的话,有较多相似之处,按字帖习字,再拉长一点试试看吧,你喜欢的应该就是那种纤细刚劲的美感吧。附:《黄自元间架结构九十二法》1, 天覆者凡画皆冒于其下 2, 地载者有画皆托于其上 3, 让左者左昂右低 4, 让右者右伸左缩 5, 横担者中画宜长 6, 直卓者中竖宜正 7, 勾拏法其身不宜曲短 8, 不可直长勾衂法其势 9, 画短撇长 10,画长撇短 11,画短直长 12,画长直短撇捺宜缩 13,横长直短 14,横短直长 15,上下有画须上短而下长 16,左右有直须左收而右展 17,左撇右直须左缩而右垂 18,左直右撇左敛而右放 19,点复者宜偃仰向背以求变 20,画重者宜鳞羽参差以化极 21,两平者左右宜均 22,三合者中间务正 23,两段者上下平分中微加饶减 24,三联者头尾伸缩间仍要停匀 25,左边小者宜齐上 26,右边小者齐其下 27,外四迭者体格必整方 28,内四迭者布置匀密 29,斜勒者不宜平平则失势 30,平勒者不宜倚倚则无仪 31,纵捺之字必要攒头收尾 32,纵戈之法最忌力弱身弯 33,横戈不厌曲 34,伸勾贵抱持 35,承上之人正中为贵 36,呈勾之势退缩斯宜 37,锋注射四点之半 马齿法其拏钩之 38,上平之字宜齐首 39,下平之字宜齐足 40,有缩有伸中捺者须 41,迭超者当或挑或驻 42,上下钩超者下钩明而上钩暗 43,俯仰钩挑者俯钩缩而仰钩伸 44,上占地步者听其上宽 45,下占地步者任其下阔 46,右占者右不妨独丰 47,左占者左无嫌偏大 48,左右占者中宜逊 49,中间占着中独雄 50,上下占者中小 51,纵腕宜典劲 52,横腕贵圆隽 53,纵撇恶鼠尾 54,联撇恶排牙 55,三撇法以下撇首顶上撇之腹 56,与正点驻笔相应 三点法以下点提锋 57,卜字直勿偏与上截中部相对 58,土字直勿偏与下截左紧正对 59,错综者贵迎浪穿插而恶纷纭 60,缜密者宜布置安排而嫌挤杂 61,当悬针而垂露则无韵 62,当垂露而悬针则无力 63,体虽宜斜而字心必正 64,形本自正而骨力必坚 65,字本瘦者其形勿短 66,字本矮者用笔宜肥 67,盖下之法撇捺宜均 68,趁下之势左右相称 69,虽宜肥而勿肿 70,虽宜瘦而勿臞 71,疏而丰之 72,密者匀之 73,堆迭者消纳之 74,积累者清晰之 75,下画宜微长以承右竖之末 76,末钩宜微拖似有带下之势 77,之迭中字宜于上略大而下小 78,画长撇短者右不宜用捺 79,左竖不嫌短右竖不嫌长 80,左竖不嫌长右竖不嫌短 81,宝盖之勾如鸟之视胸乃妙 82,排摹之画如工之镂物乃佳 83,从卩之字准此 84,从邑之字准此 85,从埠()之字准此 86,从葵()之字准此 87,从祭( )之字准此 88,从聚( )之字准此 89,从豪( )之字准此 90,单人旁字准此 91,双人旁准此 92,从乱( )之字准此1, 天覆者凡画皆冒于其下 2, 地载者有画皆托于其上 3, 让左者左昂右低 4, 让右者右伸左缩 5, 横担者中画宜长 6, 直卓者中竖宜正 7, 勾拏法其身不宜曲短 8, 不可直长勾衂法其势 9, 画短撇长 10,画长撇短 11,画短直长 12,画长直短撇捺宜缩 13,横长直短 14,横短直长 15,上下有画须上短而下长 16,左右有直须左收而右展 17,左撇右直须左缩而右垂 18,左直右撇左敛而右放 19,点复者宜偃仰向背以求变 20,画重者宜鳞羽参差以化极 21,两平者左右宜均 22,三合者中间务正 23,两段者上下平分中微加饶减 24,三联者头尾伸缩间仍要停匀 25,左边小者宜齐上 26,右边小者齐其下 27,外四迭者体格必整方 28,内四迭者布置匀密 29,斜勒者不宜平平则失势 30,平勒者不宜倚倚则无仪 31,纵捺之字必要攒头收尾 32,纵戈之法最忌力弱身弯 33,横戈不厌曲 34,伸勾贵抱持 35,承上之人正中为贵 36,呈勾之势退缩斯宜 37,锋注射四点之半 马齿法其拏钩之 38,上平之字宜齐首 39,下平之字宜齐足 40,有缩有伸中捺者须 41,迭超者当或挑或驻 42,上下钩超者下钩明而上钩暗 43,俯仰钩挑者俯钩缩而仰钩伸 44,上占地步者听其上宽 45,下占地步者任其下阔 46,右占者右不妨独丰 47,左占者左无嫌偏大 48,左右占者中宜逊 49,中间占着中独雄 50,上下占者中小 51,纵腕宜典劲 52,横腕贵圆隽 53,纵撇恶鼠尾 54,联撇恶排牙 55,三撇法以下撇首顶上撇之腹 56,与正点驻笔相应 三点法以下点提锋 57,卜字直勿偏与上截中部相对 58,土字直勿偏与下截左紧正对 59,错综者贵迎浪穿插而恶纷纭 60,缜密者宜布置安排而嫌挤杂 61,当悬针而垂露则无韵 62,当垂露而悬针则无力 63,体虽宜斜而字心必正 64,形本自正而骨力必坚 65,字本瘦者其形勿短 66,字本矮者用笔宜肥 67,盖下之法撇捺宜均 68,趁下之势左右相称 69,虽宜肥而勿肿 70,虽宜瘦而勿臞 71,疏而丰之 72,密者匀之 73,堆迭者消纳之 74,积累者清晰之 75,下画宜微长以承右竖之末 76,末钩宜微拖似有带下之势 77,之迭中字宜于上略大而下小 78,画长撇短者右不宜用捺 79,左竖不嫌短右竖不嫌长 80,左竖不嫌长右竖不嫌短 81,宝盖之勾如鸟之视胸乃妙 82,排摹之画如工之镂物乃佳 83,从卩之字准此 84,从邑之字准此 85,从埠()之字准此 86,从葵()之字准此 87,从祭( )之字准此 88,从聚( )之字准此 89,从豪( )之字准此 90,单人旁字准此 91,双人旁准此 92,从乱( )之字准此 白话(1)上面是宝盖的字,其余笔画应帽于其下。如:宇、宙、定(2)下面有底托状的字,其余笔画应托于其上。如:至、孟、圣(3)以左半部为主的字,左边要高,右边要低。如:部、幼、即(4)以右半部为主的字,右边要长,左边要短。如:绩、议、读(5)有横担的字,中横应该写得长些;如:喜、吾、安(6)有竖笔贯中的字,中竖应正直不歪。如:甲、平、干、午(7)勾拿笔不应弯曲、短小。如:葡、萄、蜀、葛(8)勾衄笔不应直长。如:句、匀、勿(9)横短撇长;如:左、在、尤、龙(10)横长撇短;如:右、有、灰(11)横画短竖画长的字,撇捺应延伸。如:木、本、朱(12)横画长竖画短的字,撇捺应缩短。如:乐、集(13)横长竖短。如:十、上、下、士(14)横短竖长。如:才、斗、丰、井(15)上下有横画的字,应上短而下长。如:丕、正、亚(16)左右有竖画的字,左边应收而右边伸展。如:目、自、因、固(17)左为撇画右为竖画的字,应左撇短右竖长。如:川、升、邦(18)左为竖画右为撇画的字,左竖应手敛而右撇应放展。如:伊、侈、修(19)有几点的字,各点方向要不同,使其有所变化。如:亦、赤、然(20)有数横画的字,各横长短要不同,使其不显得呆板。如:三、冉(21)由两个相等部分组成的字,左右要均匀。如:颜、顾(22)由三部分组成的字,中间务正。如:御、谢、树(23)由上下两部分构成的字,上下两部分各占一半,中间稍加变化。需、留(24)由上中下三部分组成的字,头和尾伸缩要得当。如:章、意、素、累(25)左偏旁小的字,要上边取齐如:吸、呼、峰、峻(26)右偏旁小的字,要下边取齐。如和、知、细(27)外为四叠的字(四个口),整个字形要正方。如:嚣、器(28)内为四叠的字,布置要均匀、紧密。如:爽、齿(29)斜勒笔画不要写平,写平了则没有气势。如:七、也(30)平勒画若写斜了则不端正。如:云、去、且、旦(31)纵捺之字,要积聚起笔,收拢尾笔。如:丈、尺、史、又(32)纵戈之字,最忌无力而又弯曲。武、成、或(33)横戈笔画不怕弯曲。如:恩、息、必、志(34)伸钩之字应抱持。如:勉、旭、抛(35)承上之“人”字,应恰在正中。天、父、外、文(36)屈钩笔之势,应缩小才好。如:鸠、辉(37)马齿的钩锋,应对着四点之中。如:鸟、马(38)上边为平画的字,其顶应相齐。如:师、明、既、野、 (39)下边为平画的字,应与底对齐。如:朝、故、辰(40)有几个捺画的字,应有缩有伸。如:谈、茶、黍(41)有几个钩提的字,有的要挑起钩,有的要藏笔锋。如:禁、林、森(42)上下有钩提的字,下钩明显而上钩要隐藏。如:哥、柔(43)有俯钩和仰钩的字,俯钩要短,仰钩要长。如;冠、寇、宅(44)以上部为主的字,应让上边宽。如:普、皆、齐(45)纵腕笔,应弯曲而有力。如:风、飞、气(46)横腕笔,应圆润俊秀。如:先、见、元、毛(47)纵撇最忌象老鼠的尾巴。如;庭、居、底(48)有并排几个撇的字,不要写成象一排牙齿。如:友、及、反、皮(49)连着三撇的字,下撇应顶着上撇的中间。如;修、参、须、形(50)三点的写法,下点的提锋应与上点的结尾相对应。如:治、洪、流、海(51)以下部为主的字,下部应宽。如:表、禹(52)以右部为主的字,右部可丰满些。施、腾、靖(53)以左部为主的字,左部应大些。如:敬、敛、刘(54)以左右为主的字,中间宜小。如;弼、辩、衍、仰(55)以中间为主的字,中部应大。如:掷、番; (56)以上下为主的字,中间应小。如:莺、寡(57)卜字要写正不要偏,与上截的中间相对。如:是、足、走(58)土字要写正不要偏,与下截左边的竖画要对正。如:者、老、考(59)结构错综复杂的字,要穿插对应退让,但不能乱。如:繁、馨(60)结构紧密的字,布置要得当,不要显得拥挤杂乱。如:继、缠(61)当悬针的笔画若成垂露(结尾如露珠、圆形),则不美观。如:车、申、中、巾(62)当垂露的若悬针,则显得无力。如:卓、单(63)字体虽是斜的,但字心要正。如:易、乃、母、力; (64)字体本是正的,要写得有骨力;如:正、主、本、王(65)字本来就瘦的,字形不要写得太短。如:身、目、耳、贝; (66)字本来就矮的,就写得粗壮些。如:白、工、日、四(67)盖下(指人)的写法要使撇和捺匀称。如:会、合、金、命; (68)趁(ㄨ)的写法要左右相称。如:琴、吝、各、谷(69)虽宜肥的字,但不要显得臃肿;如:土、山、公、止(70)虽宜瘦的字,但不要显得太瘦。如:了、寸、才、卜(71)笔画少的字,要写的丰满些;如:上、下、千、小(72)笔画多的字,要写的均匀。如:赢、鼎(73)堆叠的字,也要消溶纳实,既不拥挤,也不松散;如:晶、磊、森(74)积累的字,要笔画清晰。如:糜、零、靡(75)下面的横画,应该稍微长点,以与右竖的末尾相接。如:口、日、田、 (76)末钩应该稍微拖长一点,使之好象带有往下的趋势。如:丁、宇、亭(77)走之上的字,应上略大而下稍小。如:远、还、逮(78)横长撇短 的字,右边不宜用捺。莫、矣、矢、契(79)左竖不嫌短,右竖不嫌长;如:作、仰、冲、行(80)左竖不嫌长,右竖不嫌短。如:臣、巨、佳(81)宝盖的钩,要写的象鸟在看它自己的胸部一样就妙;如:官、空、宰、 (82)纂集排列的笔画要象精工雕刻的一样就好。如:赫、鹧、鬻(yu) (83)从“卩”的字,以此为标准;如:印、叩、却(84)从“邑”(右阝)的字,以此为标准;如:郊、郑、邻(85)从“阜”(左阝)的字,以此为标准。 如:阪、陔(86)从“登”字头的字,以此为标准。如:登、凳(87)从“祭”字头的字,以此为标准;如:祭、蔡、察(88)从“聚”字底的字,以此为标准;如:聚(89)从“豕”的字,以此为标准;如:家、象、豪(90)从“亻”的字,以此为标准;如:仁、仪、俯、休(91)从“彳”的字,以此为标准;如:徐、循、行、很(92)从“乱”字中的竖弯钩的字,以此为标准。如:乳、乱、色、2023-08-18 07:00:043
间架结构九十二法的介绍
《间架结构摘要九十二法》是在唐初四大书家之一欧阳询《结字三十六法》及明代李淳《大字结构八十四法》基础上系统、全面地研究剖析了汉字结构组合规律,归纳总结出九十二种汉字结体书写的方法,并各有典型例字。《间架结构摘要九十二法》是一本较为完整、实用的法帖,更对后世书者影响巨大,不仅适于初学书者临习,也可供书法爱好者参考欣赏。九十二法对初学者了解间架结构有指导意义,是初学者的启蒙导师。在清末及民国初年达到了家喻户晓、人手一册、学书之人案头必备的程度。2023-08-18 07:01:051
黄自元楷书间架结构92法详解
所谓书法是指写毛笔字要遵照一定的规矩、法则。黄自元的间架结构九十二法就是结字的法则。黄自元,晚清时期的著名书法家。安化龙塘人,字敬单,号澹翁。同治六年举于乡,殿试列第二,授翰林学士,集颜、柳、欧三家之长,自创黄体,曾为同治帝母亲书写神道碑,人称“字圣”。1、天覆者,万画尽在其下。回答:上方为“玉冠”,余者为“朝”,“朝”为“朝”。如:宇,宙,定。也就是说,在宝盖下面,所有的笔划都不能超过盖子。2、地载者所绘之物,均置于其上。底部为底托字,其余笔划须托于其上。如:至,孟圣。换句话说,在一个字的下面,横线要比横线更长,因为它要承受所有的笔画。3、左方向左,右方向下。回答:在左侧占主导地位的宇,左侧较高,右侧较低。如:部、幼、即。4、让右边的人向右伸展,向左收缩。右半边占主导地位,右侧较长,左侧较短。如:功,议,读。2023-08-18 07:01:371
黄自元楷书间架结构92法详解
1天覆者,凡画皆冒于其下、2地栽者,有画皆托于其上、3二段者,上下平分中微加饶减、4下占地步者,任其下阔、5上占地步者,听其上宽、6三联者,头尾伸缩间仍要停匀、7中间占者,中独雄、8上下占者,中小、9让左者,左昂右低、10让右者,右伸左缩、11两平者,左右宜均、12左旁小者,齐其上、13右边少者,齐其下、14右占者,右不妨独丰、15左占者,左无嫌偏大、16三合者,中间务正、17右左占者,中宜逊、18形体自正而骨力必坚、19字本痩者,其形勿短、20字本矮者,用笔宜肥、21虽宜肥而勿肿、22虽宜瘦而勿臞、23疏者丰之、24外四叠者,体格必整方、25内四叠者,布置宜均密、26错综者,贵迎让穿插而恶纷纭、27缜密者,宜布置安排而嫌挤杂、28体虽斜,而字心必正、29密者匀之、30堆叠者,消纳之、31积累者,清晰之、32从卩之字,准此、33从邑之字,准此、34从阜之字,准此、35从癶之字,准此、36从祭之字,准此、37从乑之字,准此2023-08-18 07:02:121
黄自元间架结构九十二法的介绍
《间架结构摘要九十二法》又称《楷书间架结构九十二法》、《间架结构九十二法》是清末楷书大师邵瑛所著,黄自元光绪十年临摹成。新中国成立后,湖南美术出版社曾重印黄自元的《楷书间架结构九十二法》。2023-08-18 07:02:591
黄自元间架结构九十二法的作品评价
《间架结构摘要九十二法》是黄自元在唐初四大书家之一欧阳询间架结构《三十六法》和邵瑛著作基础上系统、全面地研究剖析了汉字结构组合规律,归纳总结出九十二种汉字结体书写的方法,并各有典型例字。他的楷书集欧、颜、柳三家之长,不仅得欧体之笔法结构,且备颜体之丰润遒劲,又见柳体之骨法劲健,不愧为一代楷书巨匠。他所临摹的 《间架结构摘要九十二法》,是一本较为完整、实用的法帖,更对后世书者影响巨大,不仅适于初学书者临习,也可供书法爱好者参考欣赏。2023-08-18 07:03:141
书法中的“勾弩之法”和“钩衄之法”是什么意思?
书法中的“勾弩之法”和“钩衄之法”是书法中两种不同的书写方法。勾弩之法:竖钩长,竖钩直长不弯曲,竖钩短了字不挺,竖钩弯了字无力。钩衄之法:要弯曲,向左折笔应注意,弯曲程度在哪里,重心不倒最适宜。两种方法出自于黄自元的《楷书间架结构九十二法》。扩展资料《间架结构摘要九十二法》又称《楷书间架结构九十二法》、《间架结构九十二法》是清末楷书大师邵瑛所著,黄自元光绪十年临摹成;在新中国成立后,湖南美术出版社曾重印黄自元的《楷书间架结构九十二法》;自元习字始学颜真卿,后法柳公权、欧阳询、邵瑛,并博取众长,而自成家法。《间架结构摘要九十二法》是黄自元在唐初四大书家之一欧阳询间架结构《三十六法》和邵瑛著作基础上系统、全面地研究剖析了汉字结构组合规律,归纳总结出九十二种汉字结体书写的方法,并各有典型例字。他的楷书集欧、颜、柳三家之长,不仅得欧体之笔法结构,且备颜体之丰润遒劲,又见柳体之骨法劲健,不愧为一代楷书巨匠。他所临摹的 《间架结构摘要九十二法》,是一本较为完整、实用的法帖,更对后世书者影响巨大,不仅适于初学书者临习,也可供书法爱好者参考欣赏。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间架结构摘要九十二法2023-08-18 07:03:412
在汉字字体结构设计时,应注意哪些构成原则
《间架结构九十二法》 1, 天覆者凡画皆冒于其下 上面是宝盖的字,其余笔画应帽于其下。如:宇、宙、定 2, 地载者有画皆托于其上 下面有底托状的字,其余笔画应托于其上。如:至、孟、圣 3, 让左者左昂右低 以左半部为主的字,左边要高,右边要低。如:部、幼、即 4, 让右者右伸左缩 以右半部为主的字,右边要长,左边要短。如:绩、议、读 5, 横担者中画宜长 有横担的字,中横应该写得长些;如:喜、吾、安 6, 直卓者中竖宜正 有竖笔贯中的字,中竖应正直不歪。如:甲、平、干、午 7, 勾拿法其身不宜曲短 以横折钩为主笔,且被包围部分笔画较多的字,横折钩宜长直而挺,折角正方。如:葡、萄、蜀、葛 8, 勾衂法,不可直长其势 以横折钩为主笔,且被包围部分笔画较少的字,横折钩宜稍短而右 倾,折角内收。如:句、匀、勿 9, 画短撇长 横短撇长;如:左、在、尤、龙 10,画长撇短 横长撇短;如:右、有、灰 11,画短直长 横画短竖画长的字,撇捺应延伸。如:木、本、朱 12,画长直短,撇捺宜缩 横画长竖画短的字,撇捺应缩短为相背的点,两相呼应。如:乐、集 13,横长直短 在一个字中,横长则竖宜短,横长而细挺,竖短而粗健。如:十、上、下、士 14,横短直长 在一个字中,横短则竖宜长。横短略粗,竖垂直下挺。如:才、斗、丰、井 15,上下有画,须上短而下长 上下有横画的字,应上短而下长。如:丕、正、亚 16,左右有直,须左收而右展 左右有竖画的字,左边应收而右边伸展。如:目、自、因、固 17,左撇右直,须左缩而右垂 左为撇画右为竖画的字,应左撇短右竖长。如:川、升、邦 18,左直右撇,左敛而右放 左为竖画右为撇画的字,左竖应收缩上靠而右撇应放展。如:伊、侈、修 19,点复者,宜偃仰向背以求变 有几点的字,各点方向要不同,使其有所变化。如:亦、赤、然 20,画重者,宜鳞羽参差以化极 有数横或者数竖画的字,各横长短要不同,使其不显得呆板。如:三、冉 21,两平者,左右宜均 由两个相等部分组成的字,左右要均匀。如:颜、顾 、騵 22,三合者,中间务正 由三部分组成的字,中间务正。如:御、谢、树 23,两段者,上下平分中微加饶减 由上下两部分构成的字,上下两部分各占一半,中间稍加变化。需、留 24,三联者,头尾伸缩间仍要停匀 由上中下三部分组成的字,头和尾伸缩要得当,突出主笔,协调统一。如:章、意、素、累 25,左边小者宜齐上 左偏旁小的字,左边笔画要与右边笔画的上边取齐。如:吸、呼、峰、峻 26,右边小者齐其下 右偏旁小的字,右边笔画应靠下或与左边下部齐平。如和、知、细 27,外四叠者,体格必整方 在字的四周出现相同的笔画,应排列整齐,大小相当,形成包围。如:嚣、器 28,内四叠者,布置匀密 内为四叠的字,布置要均匀、紧密。如:爽、齿 29,斜勒者,不宜平平则失势 斜勒笔画不要写平,写平了则没有气势。如:七、也 、 乜、此 30,平勒者,不宜倚倚则无仪 平勒画若写斜了则不端正。如:云、去、且、旦 31,纵捺之字,必要攒头收尾 有斜捺的字,要藏锋入笔,回锋收笔。如:丈、尺、史、又 32,纵戈之法,最忌力弱身弯 纵戈之字,最忌无力而又弯曲。如:武、成、或 33,横戈不厌曲 有卧钩的字,其卧钩要弯曲圆润,切忌细长直挺。如:恩、息、必、志 34,伸勾贵抱持 有竖弯钩且呈下包上的字,其竖弯钩要尽量向右伸展,以便包住被包围的部分。如:勉、旭、抛 35,承上之人,正中为贵 承上之“人”字,应恰在正中。天、父、外、文 36,呈勾之势,退缩斯宜 左右结构的字中,竖弯钩居左时,应缩小让右。如:鸠、辉 37,马齿法其拏钩之锋注射四点之半。马齿的钩锋,应对着四点之中。有横四点的字,横点的折钩的钩尖应指向二、三点之间。如:鸟、马 38,上平之字,宜齐首 上边为平画的字,其顶应相齐。如:师、明、既、野、 39,下平之字,宜齐足 笔画靠下的字,应与底对齐。如:朝、故、辰 40,重捺者,须有缩有伸 有几个捺画的字,应有缩有伸。如:谈、茶、黍 41,叠趯者,当或挑或驻 有几个钩提的字,有的要挑起钩,有的要藏笔锋。如:禁、林、森 42,上下钩趯者,下钩明而上钩暗 上下有钩提的字,下钩明显而上钩要隐藏。如:哥、柔 43,俯仰钩挑者,俯钩缩而仰钩伸 有俯钩和仰钩的字,俯钩要收,仰钩要放。如;冠、寇、宅 44,上占地步者,听其上宽 以上部为主的字,应让上边宽。如:普、皆、齐 45,下占地步者,任其下阔 以下部为主的字,下部应宽。如:表、禹 46,右占者,右不妨独丰 以右部为主的字,右部可丰满些。施、腾、靖 47,左占者,左无嫌偏大 以左部为主的字,左部应大些。如:敬、敛、刘 48,左右占者,中宜逊 以左右为主的字,中间宜小。如;弼、辩、衍、仰 49,中间占者,中独雄 以中间为主的字,中部应大。如:掷、番; 50,上下占者中小 以上下为主的字,中间应小。如:莺、寡 51,纵腕宜典劲 背抛钩的书写要弯中带曲,圆润有力。如:风、飞、气 52,横腕贵圆隽 竖弯钩的书写要求竖直钩圆,应圆润俊秀。如:先、见、元、毛 53,纵撇恶鼠尾 竖撇最忌象老鼠的尾巴,要避免末端细而无力。如;庭、居、底 54,联撇恶排牙 有并排几个撇的字,不要写成象一排牙齿。要有大小变化。如:友、及、反、皮 55,三撇法,以下撇首,顶上撇之腹 连着三撇的字,下撇应依次顶着上撇的中间。如;修、参、须、形 56,三点法,一下点提锋与上点驻笔相应 三点的写法,第三点的出锋应与首点的结尾相对应。如:治、洪、流、海 57,卜字直勿偏,与上截中部相对 卜字要写正不要偏,与上截的中间相对。如:是、足、走 58,土字直勿偏,与下截左紧正对 老字头中竖是字的中心。土字要写正不要偏,与下截左边的竖画要对正。如:者、老、考 59,错综者,贵迎浪穿插而恶纷纭 结构错综复杂的字,要穿插对应退让,但不能乱。如:繁、馨 60,缜密者,宜布置安排而嫌挤杂 结构紧密的字,布置要得当,不要显得拥挤杂乱。如:继、缠 61,当悬针而垂露,则无韵 当悬针的笔画若成垂露(结尾如露珠、圆形),则不美观。如:车、申、中、巾 62,当垂露而悬针,则无力 当垂露的若悬针,则显得无力。如:卓、单 63,体虽宜斜,而字心必正 倾斜型体的字要找准折画和撇画的中心位置,体虽是斜的,但字心要正。如:易、乃、母、力; 64,形本自正,而骨力必坚 字体本是正的,要写得有骨力;如:正、主、本、王 65,字本瘦者,其形勿短 字本来就瘦的,字形不要写得太短。如:身、目、耳、贝; 66,字本矮者,用笔宜肥 字本来就矮的,就写得粗壮些。如:白、工、日、四 67,盖下之法,撇捺宜均 盖下(指人)的写法要使撇和捺匀称。如:会、合、金、命; 68,趁下之势,左右相称 撇捺居中下俯的字,其捺脚双脚齐平,左右对称。如:琴、吝、各、谷 69,虽宜肥,而勿肿 虽宜肥的字,但不要显得臃肿;如:土、山、公、止 70,虽宜瘦而勿臞 笔画较少,形体较长的字,笔画要适当加粗,切忌细长无力。如:了、寸、才、卜 71,疏而丰之 笔画少的字,就写的丰满些;如:上、下、千、小 72,密者匀之 笔画繁多的字,笔画间要相互迎让,布白均匀。如:赢、鼎 73,堆叠者,消纳之 三角同型的字,在笔画的运用上要有变化。既不拥挤,也不松散;如:晶、磊、森 74,积累者,清晰之 由下而上堆积起来的字,笔画要合理安排,伸缩有度,繁而不乱。如:糜、零、靡 75,下画宜微长,以承右竖之末 下面的横画,应该稍微长点,以与右竖的末尾相接。如:口、日、田、 76,末钩宜微拖似有带下之势 末笔为竖钩的字,竖钩的钩锋稍像左平出,象有萦带下字之势。如:丁、宇、亭 77,之迭中字,宜于上略大而下小 走之上的字,应上略大而下稍小,且紧靠左下。如:远、还、逮 78,画长撇短者,右不宜用捺 横长撇短的字,右边不宜用捺而用反捺(长点)。如:矢、契 、莫 79,左竖不嫌短,右竖不嫌长 在一个字中,左竖短,则右竖不宜长;如:作、仰、冲、行 80,左竖不嫌,长右竖不嫌短 左竖不嫌长,右竖不嫌短。如:臣、巨、佳 81,宝盖之勾,如鸟之视胸乃妙 宝盖的钩,要写得象鸟低头看自己的胸部一样才好;如:官、空、宰、 82,排摹之画,如工之镂物乃佳 纂集排列的笔画要象精工雕刻的那样才叫精美。如:赫、鹧、鬻(yu) 83,从卩之字,准此 带单耳旁的字,横折钩宜短,长竖应为垂露,直挺向下;如:印、叩、却 84,从邑之字准此 带右耳旁的字,弯钩稍大,长竖应为悬针,直挺下垂。如:郊、郑、邻 85,从埠之字准此 带左耳旁的字,弯钩稍小,长竖应为垂露,直挺向下。 如:阪、陔 86,从葵之字准此 带登字头的字,撇伸捺展,两脚齐平,舒展盖下。如:登、凳 87,从祭之字准此 带祭字头的字,撇直捺伸,左低右略高,宽展盖下;如:祭、蔡、察 88,从众之字准此 带乑字底的字,上为短撇,中位垂露竖。如:聚 89,从豕之字准此 从豕的字,以此为标准;如:家、象、豪 90,单人旁字准此 从单人旁的字,以此为标准;如:仁、仪、俯、休 91,双人旁准此 从“彳”的字,以此为标准;如:徐、循、行、很 92,带竖弯钩字准此 带竖弯钩的字,以此为标准。如:乳、乱、色、包2023-08-18 07:03:581
历代论汉字结构代表性的有
题目:历代论汉字结构代表性的有 、 、 等。A.唐欧阳询《楷书结构三十六法》B.隋智永《永字八法》C.明李淳《楷书结构八十四法》D.清黄自元《楷书间架结构九十二法》答案:A,C,D。2.欧阳询精通书法,与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三位并称“初唐四大家”。因其子欧阳通善于书法,父子俩被合称为“大小欧”。书法于平正中见险绝,号为“欧体”。代表作:楷书有《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化度寺碑》,行书有《仲尼梦奠帖》《行书千字文》。2023-08-18 07:04:061
楷书又被称为什么
楷书别称:正楷、正书、真书,由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横平竖直。楷书的产生,紧扣汉隶的规矩法度,而追求形体美的进一步发展,汉末、三国时期,汉字的书写逐渐变波、磔而为撇、捺、且有了“侧”(点)、“掠”(长撇)、“啄”(短撇)、“提”(直 钩)等笔画,使结构上更趋严整。楷书有楷模的意思,到北宋才以之代替了正书之名,其内容显然和古称是不一样的,名异实同和名同实异之例,大概有以上这些。扩展资料:在楷书产生之前,我国的书法已产生了大篆、小篆和隶书三种书体。大篆是相对小篆而言的,一般把小篆以前所有的古文字统称为大篆,包括甲骨文、金文和战国时期除秦国之外的六国文字。小篆是秦统一中国之后通行的文字,它是以秦国的文字为基础,参照其他诸侯国文字,为便于书写而删繁就简、规范统一的,这是中国书法史上最初的规范化书体。隶书继小篆之后出现的又一代表性书体,它是在小篆的基础上产生的,隶书的产生是汉字的一次大革命,其意义不仅在于汉字从此走向了符号化,更重要的是它改变了汉字的书写方式和审美趋向。2023-08-18 07:04:422
如何提高书法艺术的鉴赏能力
如何欣赏书法作品何谓欣赏?欣赏,就是享受美好事物,领略其中的趣味。何谓书法欣赏?书法欣赏即通过对优秀书法作品的品评,领略其中蕴含的美。这里我们谈的是“书法作品”,不是写字。写字与书法有根本的区别。如果把写字比喻为小学的识字阶段,要求把字写得准确平正的话,那么,书法则是作家将字词构成一篇令人赏心悦目的文章或诗词。当然,写文章有文章的构成方法和规律,那么,书法作品也有其本身的方法和规律。所以我们欣赏书法作品也像读一篇文学作品一样,大部分读者不可能有作家的水平,欣赏书法当然也不仅仅是书法家的事。如何欣赏书法作品?书法欣赏有没有一个具体的标准?这是关心和爱好书法的人经常提出的问题。简而言之,可以用当代书家白蕉先生的一句话作答:“学习的标准,就可以作为欣赏的标准”。话虽这么说,但具体做起来并非像一句话这么简单。因为任何一门科学和技艺的掌握都是有其规律和条件的。这里仅从三个方面谈谈书法作品欣赏的条件和方法,因为“规律”不是一篇短文所能包容的。经常遇到学员提出这样的问题:“某某是书法大家,他的字怎么看不出怎么好?”,“我们单位有个连小学都没毕业的人,写得字比某某书法家还好”。像这样的问题当然不会没有特殊情况,但一般来说,书家的字绝对不会比连小学都没毕业的人写得差。这里面有“写字”与“书法”的关系问题,同时也说明老年学员对书法作品认识的偏差和欣赏能力的问题。为了提高老年大学书画班学员对书法的欣赏水平,笔者不揣浅陋,就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问题谈点浅见,望方家、同道不吝赐教。众多的书法爱好者面对一幅书法作品或书法展览,往往都要谈论或评价一番,这谈论和评价是否中肯,便代表一个人对书法的认识水平,认识的深度如何,便反映出一个人对书法艺术的修养。具有一定书法修养的人,才谈得上书法欣赏。一、 书法欣赏的条件第一、欣赏者应有多方面的艺术修养。俗话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雅者见雅,俗者见俗”。任何事物在不同的人眼中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和结论。同一件书法作品,也会由于欣赏者的素养不同而得出不同的结论。书法本身可以说“既单纯又复杂”,它单纯到仅以黑白两色的变化和调度去征服欣赏者;但其本身又是一个多维结构。要深入理解一件作品,有赖于多方面的知识结构。应该从广泛的社会知识、人生的各种角度、各个层次去理解作品。书法也如其它艺术一样,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产物,它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它与各种意识形态,如哲学、宗教、历史、道德等有密切联系。其间错综复杂,变幻莫测;书法还与其它学科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如文字学、鉴定学、心理学、生理学、民俗学、历史、美学及音乐绘画等。它还与其它艺术门类互相交融、借鉴。所以,对书法的鉴赏,你越是知识丰富、阅历广博、对作品的认识理解就越深刻,得出的评价和结论也就越中肯准确。第二、欣赏者对书法应有广泛深刻的体验。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有“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的名言。意思是你对众多的剑器有鉴赏的经历,自然就能辨识其优劣;你会弹奏多种曲调也就懂得了音律。书法也与其他艺术门类一样,你不了解它的基本规律以及发展也就无从给以准确的评价和欣赏。中国书法的发展历经三千多年的历史,从公元前十一世纪我国就产生了书法艺术,甲骨文就是先用毛笔书写然后契刻的,有的刻后还用毛笔填朱或填墨。在漫长的岁月中,汉字演变经过了甲骨、篆、行、草、楷各个发展阶段,出现了众多的流派和书家。涌现了王羲之、颜真卿、怀素这样伟大的书法家,流传下数以万计的千古不朽的宝贵遗产,可以说是异彩纷呈。对于这些,我们虽然无法一一实践,但是,对于书法发展的基本概况,对各个时期有代表性的书家应有一定了解。对目前书法发展的状况和流派也应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对各种书体的特点、规律有一定的认识。而且要学习研究一两种书体,通过学习、研究、分析、比较掌握书法的基本规律,提高对书法美的感受能力。看得多,融汇得多,研究得深,眼界就提高得快,对欣赏和评价就越有发言权,否则书法欣赏就无从谈起。一个不辩欧、颜、柳、赵,不知苏、黄、米、蔡的人是无法进行书法欣赏的。马克思说:“如果你要得到艺术享受,你本身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书法欣赏何尝不是如此!第三,欣赏者要掌握一定文房四宝知识及其发展史。“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任何一件好的产品出现都离不开得心应手的工具或设备。书法作品的产生同样与文房四宝的质量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此,了解和掌握中国笔、墨、纸、砚的发展及其性能也是非常必要的。甲骨文是用刀刻在兽骨或龟甲上的,金文是用泥制范然后翻铸而成。这些与后来用笔写出的有着明显的不同。即使都是以笔书写,由于笔的性能不同所表现出来的线条也有所区别。王羲之书“兰亭”用的是鼠须笔,茧纸,与今天我们用羊毫笔生宣写出来的就不同。何况从古至今制笔所用的材料、方法不下百种。另外纸的品种性能也花样繁多。其他方面,如墨、砚的改革、装裱的方法形式、质量也都影响着书法作品的效果和质量。所以,我们在欣赏和评价各个时期的书法作品时就不能不涉及和研究作者使用的工具和材料。二、 书法欣赏的步骤和方法(一)整体把握我们前面引用了白蕉先生的一句话“学习的标准,就是欣赏的标准”。学习书法先从基本点画开始,然后学习结体,再是章法布局。而欣赏书法作品,与创作相反,欣赏必须从整体开始,再到局部,继而深入内核。正像看一个人,一见面“不必相其耳目手足、头面,而当观其举止、笑语、精神流露处”。这里主要指“神采”。王僧虔说:“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有者方可绍于古人”。在观神采后,再兼之于形质,此为欣赏书法的诀窍,而斤斤于点画者是难以得其真谛的。一幅优秀的书法作品,首先应能从整体上感染欣赏者,如果失去了整体美,局部的“美”也失去意义。并预示着这幅作品的失败。要把握整体,就要与作品保持一定的距离,作品的整体布局、意味都会在一定空间距离外闪现出来。有些作品每个字的笔画、结体还不错,甚至还有一定的功力,而整体却相当凌乱,就像合唱队里的各声部演员,不管高、中、低音,都扯着喉咙唱高八度,即使每个人的声音都高亢、优美,但失去了旋律,也就失去了音色和谐的美。书法作品的整体美,即一幅作品的章法布局之美。集点画成字,集字成行,由行联篇,构成章法。章法安排是否做到均衡协调,照应严谨,如一队队有组织有纪律的士兵;或似大小错落疏密有致、夜空中闪烁明灭的星辰;或行间茂密左右映带,或空旷疏朗上下呼应。一幅作品的成功与否,章法布局是一个重要因素。章法集众字而成篇,以整幅为一体,在书法技巧中虽是一个独立的部分,但又与运笔的节奏、墨韵的变化、笔力和气势、结构和意境等各方面都有着密切的联系。一幅作品就是一个整体,它通过字形的大小、长短、伸缩、开合以至用笔的轻重疾徐,墨色的浓淡枯润变化,在笔势的管束下,组合成一个均衡统一的整体。如王羲之的《兰亭序》,终篇笔意顾盼、首尾呼应,偃仰起伏、似欹反正。血脉相连、一气贯注。所以在布局上达到了上下承接、左右呼应、通篇团聚不散的艺术效果。章法的布局美又在于它符合自然美的法则,妙在各得其所。(二)局部分析章法是从整体上看书法作品的印象与效果。它包括了书法作品的正文与落款、分行与布白、落款与印章等多方面的关系处理。但是,作为整体效果是由局部的、单个的字与线条构成的,如果单个的局部的字与线条不美,那么整体的美也就无从谈起。应该说“单个的线条是美的,组合得好,就达到了更高的美”。在这里我们把“局部分析”分字法、笔法和墨法三个方面来谈:1、字法。字法即字的结构安排,也就是“集点画成字”。通过违与和、正与斜、疏与密、增与减、向与背、松与紧、平与险、避与就的处理构成美的汉字形体,这就是理想的字法。历来书家都把字的结体列为书法技巧中最重要的因素。因为章法再美,只是一个形式感的问题,而字的结体不好,也难称得上好的作品。唐代孙过庭说:“至若数画并施,其形各异;众点齐列为体互乖。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违而不犯,和而不同。”其精妙处,指出了每个字都应遵循一个规律:那就是“违”与“和”。“违”即变化,“和”即统一,要在错综复杂的结体变化中求得整体上的统一。中国汉字几经变革,各种书体也都有自己的结体规律,历代书家都有关于结体的论述。作为书法欣赏者应学习和掌握这些规律,运用这些规律,才能对书法作品做出正确的评价。如楷书有唐欧阳询的《大字结构三十六法》,明李淳进的《大字结构八十四法》,清黄自元《楷书间架结构九十二法》等,都是很好的学习参考资料。王羲之的《兰亭序》就是研究行书结体的优秀范本。出自宋人之手的《草诀百韵歌》也为后代所广为流传。总的来说,行草书中“违”的成分多些,楷隶篆中“和”的成分多些。但也不能一概而论,现代已有人将篆隶以草法为之,以强调“抒情达意”,这样的篆隶“和”的成分就大大减少,也颇具时代特色。即所谓“用笔千古不易,结字因时而传”之理。现代“流行书风”中所谓“丑书”也是以多种艺术形式和丰富的结字变化追求一种“从多种矛盾中求统一,又从统一中制造一定的矛盾”的构字技巧,使作品呈现一种新的视觉效果。虽至今争议不绝,但作为一种尝试,也不妨在争论中让欣赏者做出抉择,大可不必一棍子打死。我们在欣赏时要从多个角度审视和评价它以丰富和提高欣赏技能。2、笔法。从字面上看是用笔的方法。从书法欣赏的角度讲,应该是以正确的用笔写出形态规范的点画。点画自然因书体的不同而不同。但是古往今来的书评中都认为“凡是能给人以美感的用笔(线条或点画)都应是有力度的”。这种力度,在传统书学中称为“笔力”。判断点画有无“笔力”——也就是书法线条的审美条件,主要是以“圆”和“涩”为标准的。圆,是一个立体的而不是平面的概念。圆的线条饱满、结实,具有浮雕感,能表现出充实圆劲的力度。圆的线条是中锋用笔的结果,即古人所说“令笔心在点画中行,令笔心自点画中出”写出来的笔画。“映日视之,有一缕浓墨正当其中。”也就是古人“折钗股”、“锥画沙”、“印印泥”所比喻的效果。如果用笔偏侧(指一偏到底),写出的线条(点画)则扁、薄、浮、弱,抛筋露骨,就无美感可言。再谈“涩”。涩者,不浮滑,不流畅之谓也。用在书写中的用笔上,就是线条冲破纸面的阻力,挣扎奋进的艺术效果,笔锋在纸面上遇到阻碍和抵抗,而笔迟涩进。这种阻碍与反阻碍表现的越充分,线条就越显示出本身的力感。如前人所提到的“屋漏痕”,不仅是圆的,而且也是涩的。因为屋漏的水沿着墙壁(土墙)下流,不是像在平整光滑的玻璃上面没有阻力,而是在毛糙的墙面上并有沙粒和土灰的阻力,使下流的水线产生了或左或右、直中见曲、似滞还流的水痕,这正契合了书法线条涩的表现。“圆”和“涩”也是有内在联系的。圆是中锋用笔,涩也是要笔锋直立,人为地制造逆势涩行。古人有“横鳞竖勒”之说,意思是写横要像逆向刮鱼鳞一样,产生一定的阻力;写竖像骑马奋力前行,而又要用缰绳勒马控制,是一种蓄势的前进。刘熙载说:“笔欲行,如有物拒之,竭力与之争,斯不期涩而涩矣。”这样的线条,不轻滑,不飘弱,而有沉着、凝重、苍劲老辣的效果。另外,书法线条的节奏感也是评价和欣赏作品的重要条件之一。书法线条的节奏也像音乐中音的长短、高低、快慢一样,不能平铺直叙。体现在书法上,不但表现在线条的长短、轻重上,还表现在行笔的快慢上。无论是何种书体,运笔都不是“匀速”运动,而是随着书者的情绪和章法的要求调节运笔的快慢,使欣赏者从作品中受到书者情绪的感染。当然,各种书体都有本身的特定的规律和标准。正如《书谱》中所言“真以点画为形质,使转为情性;草以点画为情性,使转为形质。”无论是学习还是欣赏书法都应学习和掌握这些标准和规律,既要分清主次,又要能灵活运用,方能进入书法欣赏之堂奥。3、墨法。墨法即用墨的技巧。是书法艺术形式中一个重要课题。“字本与笔,而成于墨”“肉生于墨,血生于水”,没有墨色的变化、配合,用笔效果就难以达到。字缺乏血肉,也就没有了生命。所以清包世臣说:“书法字法本于笔成于墨,则墨法尤书艺一大关键也”。唐孙过庭说:“带燥方润,将浓遂枯”,也点出了用墨的关键处。“燥”、“润”、“浓”、“枯”又是矛盾的法则。用墨不可太枯,枯笔多了则燥;又不可水分太多,湿度太大会肥浊不清。杜甫诗云:“墨气淋漓幛犹湿”,就是理想的用墨。即使过许多年,也好像刚写出来的一样,精气神采不可磨灭。“不善用墨者,浓则易枯,淡则近薄,不数年间已淹淹无生气矣”。墨大致可分为浓、淡、干、湿、焦五种,但也不能过分悬殊,应在看似变化不大的墨色中,写出使人感到变化极为丰富而又保持“润”的特点,才是理想的用墨。三、书法欣赏中的几个具体问题作为书法欣赏,除了以上所述之外,还应注意几个具体问题,归纳如下:(一)稳定注意书法欣赏要充分发挥“注意”的作用。“注意”就是把意志放到某一方面,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人在“注意”时能清晰地观察、反映所追求的事物,而远离其它事物,这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活动状态。它受人的个性、兴趣、信念的制约,在具体欣赏书法时,必须把其感受、思维、理解、想象等一系列心理活动集中到作品中来,保持注意的稳定性。任何一幅作品,我们一眼就可以扫过去,甚至也评论一番,但这不能算是真正的欣赏。艺术欣赏要有一段时间用来感受、思考、理解,从而加速心理活动的运转,尤其是对于有着巨大艺术容量的作品,更应反复观赏、玩味,方可有所得。宋《续书断》中记载,一次欧阳询出行看到索靖写的碑,第一次大体看了一下就过去了,第二次经过时,先是坐了下来仔细的品味,越看感觉越好,干脆就住了下来,在碑旁过了三天三夜才肯离去。这足以说明一件好的作品,只有仔细观赏品味才能体会其深刻艺术内涵。此故事也是“稳定注意”的绝好范例。(二)多欣赏原作探索书法美,提高欣赏水平,必须多看原作,因为印刷品多是由大的原作缩小印刷的,一米或几米的作品缩印成只有十几厘米或几厘米大小,往往失真。如同真实的风景和风景的照相比较一样,从一张风景照片上是无法体验到走进真山实水中那种心旷神怡的感觉的。而我们面对书法原迹,既可远观,又可细加品赏,用笔技巧墨色变化都可清晰地展现在眼前。(三)、多读书提高书法欣赏水平,与学识和阅历的提高是分不开的。要想提高欣赏水平和层次必须有多方面的学养的支撑,如哲学、文学、历史、美学以及音乐、舞蹈、绘画等多方面的知识,都应通晓。因为不但书法内容既深又广,而且与其他艺术门类的美学原理是相通的。所谓“字外功”、“画外功”、“功夫在书外”的说法,其中多读书是非常重要的。(四)、书法创作实践要能鉴赏书法,不但要学习书法,还应亲自进行书法创作实践,只有书法家才能敏锐地感觉到书法作品中那些细微的美妙之处,就像只有诗人才能在诗作中感受到那种难以言状的、震撼人心的微妙之处一样。没有对创作的深刻体验就难以获得书作中最深层的意蕴。以上只是谈了书法欣赏中几个主要方面的基本规律和方法,目的是为学习书法的老年学员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这些所谓的方法规律很具体,但实质上还是较为抽象的原则。它不像工业产品的质量检验标准那样有具体的工具和手段,这也是书法艺术的特性所决定的。所以,理解和掌握这一品评欣赏标准的程度如何,与欣赏者对书法这门艺术的接触和认识的深度有关,与其书法造诣的高低有关,还与其字外的知识修养和个性气质有关。至于书法欣赏更深的层面还有待深入探讨和研究。2023-08-18 07:05:061
求书法的结构就是指作品的整体布局对还是 错?
错,书法结构主要指字本身的间架结构合理搭配等,整体布局是书法作品的要求之一。2023-08-18 07:05:184
学书法为什么都鄙视黄自元?
字体之争、门派之争吧,黄自元是欧阳询的坚定拥护者,有人嫌他创的欧楷理论(《间架结构九十二法》)写出来的字太过呆板,于是抨击他。呵呵,顺便说一句,他的间架结构只是一种总结,学书法嘛,活学活用更好,不能说别人的总结和理论有问题。鄙视他的那些人不一定能写好楷书……2023-08-18 07:06:202
如何欣赏书法?
如何欣赏书法作品? 发布者:乔丽 时间:2011-08-09--------------------------------------------------------------------------------书法品评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他与书法创作取反方想向的运动。书法创作是集点画以成字。组字而成篇,从而表现出作品的神采境界;而书法品评的第一视觉印象常常是书作的神采、气韵、再审视它的章法,剖析它的结字,用笔、有书作的意向,而联想到生活中种种事物,作者的创作环境和思想活动,从而领会出作品的美之所在。因此,书法品评的过程,是观赏者的“美的再创造”过程. 如何欣赏书法作品 何谓欣赏?欣赏,就是享受美好事物,领略其中的趣味。何谓书法欣赏?书法欣赏即通过对优秀书法作品的品评,领略其中蕴含的美。这里我们谈的是“书法作品”,不是写字。写字与书法有根本的区别。如果把写字比喻为小学的识字阶段,要求把字写得准确平正的话,那么,书法则是作家将字词构成一篇令人赏心悦目的文章或诗词。当然,写文章有文章的构成方法和规律,那么,书法作品也有其本身的方法和规律。所以我们欣赏书法作品也像读一篇文学作品一样,大部分读者不可能有作家的水平,欣赏书法当然也不仅仅是书法家的事。如何欣赏书法作品?书法欣赏有没有一个具体的标准?这是关心和爱好书法的人经常提出的问题。简而言之,可以用当代书家白蕉先生的一句话作答:“学习的标准,就可以作为欣赏的标准”。 话虽这么说,但具体做起来并非像一句话这么简单。因为任何一门科学和技艺的掌握都是有其规律和条件的。这里仅从三个方面谈谈书法作品欣赏的条件和方法,因为“规律”不是一篇短文所能包容的。 经常遇到学员提出这样的问题:“某某是书法大家,他的字怎么看不出怎么好?”,“我们单位有个连小学都没毕业的人,写得字比某某书法家还好”。像这样的问题当然不会没有特殊情况,但一般来说,书家的字绝对不会比连小学都没毕业的人写得差。这里面有“写字”与“书法”的关系问题,同时也说明老年学员对书法作品认识的偏差和欣赏能力的问题。为了提高老年大学书画班学员对书法的欣赏水平,笔者不揣浅陋,就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问题谈点浅见,望方家、同道不吝赐教。 众多的书法爱好者面对一幅书法作品或书法展览,往往都要谈论或评价一番,这谈论和评价是否中肯,便代表一个人对书法的认识水平,认识的深度如何,便反映出一个人对书法艺术的修养。具有一定书法修养的人,才谈得上书法欣赏。 一、 书法欣赏的条件 第一、欣赏者应有多方面的艺术修养。俗话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雅者见雅,俗者见俗”。任何事物在不同的人眼中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和结论。同一件书法作品,也会由于欣赏者的素养不同而得出不同的结论。书法本身可以说“既单纯又复杂”,它单纯到仅以黑白两色的变化和调度去征服欣赏者;但其本身又是一个多维结构。要深入理解一件作品,有赖于多方面的知识结构。应该从广泛的社会知识、人生的各种角度、各个层次去理解作品。书法也如其它艺术一样,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产物,它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它与各种意识形态,如哲学、宗教、历史、道德等有密切联系。其间错综复杂,变幻莫测;书法还与其它学科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如文字学、鉴定学、心理学、生理学、民俗学、历史、美学及音乐绘画等。它还与其它艺术门类互相交融、借鉴。所以,对书法的鉴赏,你越是知识丰富、阅历广博、对作品的认识理解就越深刻,得出的评价和结论也就越中肯准确。 第二、欣赏者对书法应有广泛深刻的体验。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有“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的名言。意思是你对众多的剑器有鉴赏的经历,自然就能辨识其优劣;你会弹奏多种曲调也就懂得了音律。书法也与其他艺术门类一样,你不了解它的基本规律以及发展也就无从给以准确的评价和欣赏。 中国书法的发展历经三千多年的历史,从公元前十一世纪我国就产生了书法艺术,甲骨文就是先用毛笔书写然后契刻的,有的刻后还用毛笔填朱或填墨。在漫长的岁月中,汉字演变经过了甲骨、篆、行、草、楷各个发展阶段,出现了众多的流派和书家。涌现了王羲之、颜真卿、怀素这样伟大的书法家,流传下数以万计的千古不朽的宝贵遗产,可以说是异彩纷呈。对于这些,我们虽然无法一一实践,但是,对于书法发展的基本概况,对各个时期有代表性的书家应有一定了解。对目前书法发展的状况和流派也应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对各种书体的特点、规律有一定的认识。而且要学习研究一两种书体,通过学习、研究、分析、比较掌握书法的基本规律,提高对书法美的感受能力。看得多,融汇得多,研究得深,眼界就提高得快,对欣赏和评价就越有发言权,否则书法欣赏就无从谈起。一个不辩欧、颜、柳、赵,不知苏、黄、米、蔡的人是无法进行书法欣赏的。马克思说:“如果你要得到艺术享受,你本身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书法欣赏何尝不是如此! 第三,欣赏者要掌握一定文房四宝知识及其发展史。“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任何一件好的产品出现都离不开得心应手的工具或设备。书法作品的产生同样与文房四宝的质量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此,了解和掌握中国笔、墨、纸、砚的发展及其性能也是非常必要的。甲骨文是用刀刻在兽骨或龟甲上的,金文是用泥制范然后翻铸而成。这些与后来用笔写出的有着明显的不同。即使都是以笔书写,由于笔的性能不同所表现出来的线条也有所区别。王羲之书“兰亭”用的是鼠须笔,茧纸,与今天我们用羊毫笔生宣写出来的就不同。何况从古至今制笔所用的材料、方法不下百种。另外纸的品种性能也花样繁多。其他方面,如墨、砚的改革、装裱的方法形式、质量也都影响着书法作品的效果和质量。所以,我们在欣赏和评价各个时期的书法作品时就不能不涉及和研究作者使用的工具和材料。 二、 书法欣赏的步骤和方法 (一)整体把握 我们前面引用了白蕉先生的一句话“学习的标准,就是欣赏的标准”。学习书法先从基本点画开始,然后学习结体,再是章法布局。而欣赏书法作品,与创作相反,欣赏必须从整体开始,再到局部,继而深入内核。正像看一个人,一见面“不必相其耳目手足、头面,而当观其举止、笑语、精神流露处”。这里主要指“神采”。王僧虔说:“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有者方可绍于古人”。在观神采后,再兼之于形质,此为欣赏书法的诀窍,而斤斤于点画者是难以得其真谛的。 一幅优秀的书法作品,首先应能从整体上感染欣赏者,如果失去了整体美,局部的“美”也失去意义。并预示着这幅作品的失败。要把握整体,就要与作品保持一定的距离,作品的整体布局、意味都会在一定空间距离外闪现出来。有些作品每个字的笔画、结体还不错,甚至还有一定的功力,而整体却相当凌乱,就像合唱队里的各声部演员,不管高、中、低音,都扯着喉咙唱高八度,即使每个人的声音都高亢、优美,但失去了旋律,也就失去了音色和谐的美。 书法作品的整体美,即一幅作品的章法布局之美。集点画成字,集字成行,由行联篇,构成章法。章法安排是否做到均衡协调,照应严谨,如一队队有组织有纪律的士兵;或似大小错落疏密有致、夜空中闪烁明灭的星辰;或行间茂密左右映带,或空旷疏朗上下呼应。一幅作品的成功与否,章法布局是一个重要因素。章法集众字而成篇,以整幅为一体,在书法技巧中虽是一个独立的部分,但又与运笔的节奏、墨韵的变化、笔力和气势、结构和意境等各方面都有着密切的联系。一幅作品就是一个整体,它通过字形的大小、长短、伸缩、开合以至用笔的轻重疾徐,墨色的浓淡枯润变化,在笔势的管束下,组合成一个均衡统一的整体。如王羲之的《兰亭序》,终篇笔意顾盼、首尾呼应,偃仰起伏、似欹反正。血脉相连、一气贯注。所以在布局上达到了上下承接、左右呼应、通篇团聚不散的艺术效果。章法的布局美又在于它符合自然美的法则,妙在各得其所。 (二)局部分析 章法是从整体上看书法作品的印象与效果。它包括了书法作品的正文与落款、分行与布白、落款与印章等多方面的关系处理。但是,作为整体效果是由局部的、单个的字与线条构成的,如果单个的局部的字与线条不美,那么整体的美也就无从谈起。应该说“单个的线条是美的,组合得好,就达到了更高的美”。在这里我们把“局部分析”分字法、笔法和墨法三个方面来谈:1、字法。字法即字的结构安排,也就是“集点画成字”。通过违与和、正与斜、疏与密、增与减、向与背、松与紧、平与险、避与就的处理构成美的汉字形体,这就是理想的字法。历来书家都把字的结体列为书法技巧中最重要的因素。因为章法再美,只是一个形式感的问题,而字的结体不好,也难称得上好的作品。唐代孙过庭说:“至若数画并施,其形各异;众点齐列为体互乖。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违而不犯,和而不同。”其精妙处,指出了每个字都应遵循一个规律:那就是“违”与“和”。“违”即变化,“和”即统一,要在错综复杂的结体变化中求得整体上的统一。 中国汉字几经变革,各种书体也都有自己的结体规律,历代书家都有关于结体的论述。作为书法欣赏者应学习和掌握这些规律,运用这些规律,才能对书法作品做出正确的评价。如楷书有唐欧阳询的《大字结构三十六法》,明李淳进的《大字结构八十四法》,清黄自元《楷书间架结构九十二法》等,都是很好的学习参考资料。王羲之的《兰亭序》就是研究行书结体的优秀范本。出自宋人之手的《草诀百韵歌》也为后代所广为流传。总的来说,行草书中“违”的成分多些,楷隶篆中“和”的成分多些。但也不能一概而论,现代已有人将篆隶以草法为之,以强调“抒情达意”,这样的篆隶“和”的成分就大大减少,也颇具时代特色。即所谓“用笔千古不易,结字因时而传”之理。 现代“流行书风”中所谓“丑书”也是以多种艺术形式和丰富的结字变化追求一种“从多种矛盾中求统一,又从统一中制造一定的矛盾”的构字技巧,使作品呈现一种新的视觉效果。虽至今争议不绝,但作为一种尝试,也不妨在争论中让欣赏者做出抉择,大可不必一棍子打死。我们在欣赏时要从多个角度审视和评价它以丰富和提高欣赏技能。 2、笔法。从字面上看是用笔的方法。从书法欣赏的角度讲,应该是以正确的用笔写出形态规范的点画。点画自然因书体的不同而不同。但是古往今来的书评中都认为“凡是能给人以美感的用笔(线条或点画)都应是有力度的”。这种力度,在传统书学中称为“笔力”。判断点画有无“笔力”——也就是书法线条的审美条件,主要是以“圆”和“涩”为标准的。圆,是一个立体的而不是平面的概念。圆的线条饱满、结实,具有浮雕感,能表现出充实圆劲的力度。圆的线条是中锋用笔的结果,即古人所说“令笔心在点画中行,令笔心自点画中出”写出来的笔画。“映日视之,有一缕浓墨正当其中。”也就是古人“折钗股”、“锥画沙”、“印印泥”所比喻的效果。如果用笔偏侧(指一偏到底),写出的线条(点画)则扁、薄、浮、弱,抛筋露骨,就无美感可言。再谈“涩”。涩者,不浮滑,不流畅之谓也。用在书写中的用笔上,就是线条冲破纸面的阻力,挣扎奋进的艺术效果,笔锋在纸面上遇到阻碍和抵抗,而笔迟涩进。这种阻碍与反阻碍表现的越充分,线条就越显示出本身的力感。如前人所提到的“屋漏痕”,不仅是圆的,而且也是涩的。因为屋漏的水沿着墙壁(土墙)下流,不是像在平整光滑的玻璃上面没有阻力,而是在毛糙的墙面上并有沙粒和土灰的阻力,使下流的水线产生了或左或右、直中见曲、似滞还流的水痕,这正契合了书法线条涩的表现。 “圆”和“涩”也是有内在联系的。圆是中锋用笔,涩也是要笔锋直立,人为地制造逆势涩行。古人有“横鳞竖勒”之说,意思是写横要像逆向刮鱼鳞一样,产生一定的阻力;写竖像骑马奋力前行,而又要用缰绳勒马控制,是一种蓄势的前进。刘熙载说:“笔欲行,如有物拒之,竭力与之争,斯不期涩而涩矣。”这样的线条,不轻滑,不飘弱,而有沉着、凝重、苍劲老辣的效果。 另外,书法线条的节奏感也是评价和欣赏作品的重要条件之一。书法线条的节奏也像音乐中音的长短、高低、快慢一样,不能平铺直叙。体现在书法上,不但表现在线条的长短、轻重上,还表现在行笔的快慢上。无论是何种书体,运笔都不是“匀速”运动,而是随着书者的情绪和章法的要求调节运笔的快慢,使欣赏者从作品中受到书者情绪的感染。当然,各种书体都有本身的特定的规律和标准。正如《书谱》中所言“真以点画为形质,使转为情性;草以点画为情性,使转为形质。”无论是学习还是欣赏书法都应学习和掌握这些标准和规律,既要分清主次,又要能灵活运用,方能进入书法欣赏之堂奥。 3、墨法。墨法即用墨的技巧。是书法艺术形式中一个重要课题。“字本与笔,而成于墨”“肉生于墨,血生于水”,没有墨色的变化、配合,用笔效果就难以达到。字缺乏血肉,也就没有了生命。所以清包世臣说:“书法字法本于笔成于墨,则墨法尤书艺一大关键也”。唐孙过庭说:“带燥方润,将浓遂枯”,也点出了用墨的关键处。“燥”、“润”、“浓”、“枯”又是矛盾的法则。用墨不可太枯,枯笔多了则燥;又不可水分太多,湿度太大会肥浊不清。杜甫诗云:“墨气淋漓幛犹湿”,就是理想的用墨。即使过许多年,也好像刚写出来的一样,精气神采不可磨灭。“不善用墨者,浓则易枯,淡则近薄,不数年间已淹淹无生气矣”。 墨大致可分为浓、淡、干、湿、焦五种,但也不能过分悬殊,应在看似变化不大的墨色中,写出使人感到变化极为丰富而又保持“润”的特点,才是理想的用墨。 三、书法欣赏中的几个具体问题 作为书法欣赏,除了以上所述之外,还应注意几个具体问题,归纳如下: (一)稳定注意 书法欣赏要充分发挥“注意”的作用。“注意”就是把意志放到某一方面,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人在“注意”时能清晰地观察、反映所追求的事物,而远离其它事物,这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活动状态。它受人的个性、兴趣、信念的制约,在具体欣赏书法时,必须把其感受、思维、理解、想象等一系列心理活动集中到作品中来,保持注意的稳定性。 任何一幅作品,我们一眼就可以扫过去,甚至也评论一番,但这不能算是真正的欣赏。艺术欣赏要有一段时间用来感受、思考、理解,从而加速心理活动的运转,尤其是对于有着巨大艺术容量的作品,更应反复观赏、玩味,方可有所得。宋《续书断》中记载,一次欧阳询出行看到索靖写的碑,第一次大体看了一下就过去了,第二次经过时,先是坐了下来仔细的品味,越看感觉越好,干脆就住了下来,在碑旁过了三天三夜才肯离去。这足以说明一件好的作品,只有仔细观赏品味才能体会其深刻艺术内涵。此故事也是“稳定注意”的绝好范例。 (二)多欣赏原作 探索书法美,提高欣赏水平,必须多看原作,因为印刷品多是由大的原作缩小印刷的,一米或几米的作品缩印成只有十几厘米或几厘米大小,往往失真。如同真实的风景和风景的照相比较一样,从一张风景照片上是无法体验到走进真山实水中那种心旷神怡的感觉的。而我们面对书法原迹,既可远观,又可细加品赏,用笔技巧墨色变化都可清晰地展现在眼前。 (三)、多读书 提高书法欣赏水平,与学识和阅历的提高是分不开的。要想提高欣赏水平和层次必须有多方面的学养的支撑,如哲学、文学、历史、美学以及音乐、舞蹈、绘画等多方面的知识,都应通晓。因为不但书法内容既深又广,而且与其他艺术门类的美学原理是相通的。所谓“字外功”、“画外功”、“功夫在书外”的说法,其中多读书是非常重要的。 (四)、书法创作实践 要能鉴赏书法,不但要学习书法,还应亲自进行书法创作实践,只有书法家才能敏锐地感觉到书法作品中那些细微的美妙之处,就像只有诗人才能在诗作中感受到那种难以言状的、震撼人心的微妙之处一样。没有对创作的深刻体验就难以获得书作中最深层的意蕴。 以上只是谈了书法欣赏中几个主要方面的基本规律和方法,目的是为学习书法的老年学员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这些所谓的方法规律很具体,但实质上还是较为抽象的原则。它不像工业产品的质量检验标准那样有具体的工具和手段,这也是书法艺术的特性所决定的。所以,理解和掌握这一品评欣赏标准的程度如何,与欣赏者对书法这门艺术的接触和认识的深度有关,与其书法造诣的高低有关,还与其字外的知识修养和个性气质有关。至于书法欣赏更深的层面还有待深入探讨和研究。2023-08-18 07:06:311
如何欣赏中国书法
如何欣赏书法作品? 发布者:乔丽 时间:2011-08-09--------------------------------------------------------------------------------书法品评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他与书法创作取反方想向的运动。书法创作是集点画以成字。组字而成篇,从而表现出作品的神采境界;而书法品评的第一视觉印象常常是书作的神采、气韵、再审视它的章法,剖析它的结字,用笔、有书作的意向,而联想到生活中种种事物,作者的创作环境和思想活动,从而领会出作品的美之所在。因此,书法品评的过程,是观赏者的“美的再创造”过程. 如何欣赏书法作品 何谓欣赏?欣赏,就是享受美好事物,领略其中的趣味。何谓书法欣赏?书法欣赏即通过对优秀书法作品的品评,领略其中蕴含的美。这里我们谈的是“书法作品”,不是写字。写字与书法有根本的区别。如果把写字比喻为小学的识字阶段,要求把字写得准确平正的话,那么,书法则是作家将字词构成一篇令人赏心悦目的文章或诗词。当然,写文章有文章的构成方法和规律,那么,书法作品也有其本身的方法和规律。所以我们欣赏书法作品也像读一篇文学作品一样,大部分读者不可能有作家的水平,欣赏书法当然也不仅仅是书法家的事。如何欣赏书法作品?书法欣赏有没有一个具体的标准?这是关心和爱好书法的人经常提出的问题。简而言之,可以用当代书家白蕉先生的一句话作答:“学习的标准,就可以作为欣赏的标准”。 话虽这么说,但具体做起来并非像一句话这么简单。因为任何一门科学和技艺的掌握都是有其规律和条件的。这里仅从三个方面谈谈书法作品欣赏的条件和方法,因为“规律”不是一篇短文所能包容的。 经常遇到学员提出这样的问题:“某某是书法大家,他的字怎么看不出怎么好?”,“我们单位有个连小学都没毕业的人,写得字比某某书法家还好”。像这样的问题当然不会没有特殊情况,但一般来说,书家的字绝对不会比连小学都没毕业的人写得差。这里面有“写字”与“书法”的关系问题,同时也说明老年学员对书法作品认识的偏差和欣赏能力的问题。为了提高老年大学书画班学员对书法的欣赏水平,笔者不揣浅陋,就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问题谈点浅见,望方家、同道不吝赐教。 众多的书法爱好者面对一幅书法作品或书法展览,往往都要谈论或评价一番,这谈论和评价是否中肯,便代表一个人对书法的认识水平,认识的深度如何,便反映出一个人对书法艺术的修养。具有一定书法修养的人,才谈得上书法欣赏。 一、 书法欣赏的条件 第一、欣赏者应有多方面的艺术修养。俗话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雅者见雅,俗者见俗”。任何事物在不同的人眼中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和结论。同一件书法作品,也会由于欣赏者的素养不同而得出不同的结论。书法本身可以说“既单纯又复杂”,它单纯到仅以黑白两色的变化和调度去征服欣赏者;但其本身又是一个多维结构。要深入理解一件作品,有赖于多方面的知识结构。应该从广泛的社会知识、人生的各种角度、各个层次去理解作品。书法也如其它艺术一样,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产物,它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它与各种意识形态,如哲学、宗教、历史、道德等有密切联系。其间错综复杂,变幻莫测;书法还与其它学科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如文字学、鉴定学、心理学、生理学、民俗学、历史、美学及音乐绘画等。它还与其它艺术门类互相交融、借鉴。所以,对书法的鉴赏,你越是知识丰富、阅历广博、对作品的认识理解就越深刻,得出的评价和结论也就越中肯准确。 第二、欣赏者对书法应有广泛深刻的体验。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有“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的名言。意思是你对众多的剑器有鉴赏的经历,自然就能辨识其优劣;你会弹奏多种曲调也就懂得了音律。书法也与其他艺术门类一样,你不了解它的基本规律以及发展也就无从给以准确的评价和欣赏。 中国书法的发展历经三千多年的历史,从公元前十一世纪我国就产生了书法艺术,甲骨文就是先用毛笔书写然后契刻的,有的刻后还用毛笔填朱或填墨。在漫长的岁月中,汉字演变经过了甲骨、篆、行、草、楷各个发展阶段,出现了众多的流派和书家。涌现了王羲之、颜真卿、怀素这样伟大的书法家,流传下数以万计的千古不朽的宝贵遗产,可以说是异彩纷呈。对于这些,我们虽然无法一一实践,但是,对于书法发展的基本概况,对各个时期有代表性的书家应有一定了解。对目前书法发展的状况和流派也应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对各种书体的特点、规律有一定的认识。而且要学习研究一两种书体,通过学习、研究、分析、比较掌握书法的基本规律,提高对书法美的感受能力。看得多,融汇得多,研究得深,眼界就提高得快,对欣赏和评价就越有发言权,否则书法欣赏就无从谈起。一个不辩欧、颜、柳、赵,不知苏、黄、米、蔡的人是无法进行书法欣赏的。马克思说:“如果你要得到艺术享受,你本身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书法欣赏何尝不是如此! 第三,欣赏者要掌握一定文房四宝知识及其发展史。“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任何一件好的产品出现都离不开得心应手的工具或设备。书法作品的产生同样与文房四宝的质量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此,了解和掌握中国笔、墨、纸、砚的发展及其性能也是非常必要的。甲骨文是用刀刻在兽骨或龟甲上的,金文是用泥制范然后翻铸而成。这些与后来用笔写出的有着明显的不同。即使都是以笔书写,由于笔的性能不同所表现出来的线条也有所区别。王羲之书“兰亭”用的是鼠须笔,茧纸,与今天我们用羊毫笔生宣写出来的就不同。何况从古至今制笔所用的材料、方法不下百种。另外纸的品种性能也花样繁多。其他方面,如墨、砚的改革、装裱的方法形式、质量也都影响着书法作品的效果和质量。所以,我们在欣赏和评价各个时期的书法作品时就不能不涉及和研究作者使用的工具和材料。 二、 书法欣赏的步骤和方法 (一)整体把握 我们前面引用了白蕉先生的一句话“学习的标准,就是欣赏的标准”。学习书法先从基本点画开始,然后学习结体,再是章法布局。而欣赏书法作品,与创作相反,欣赏必须从整体开始,再到局部,继而深入内核。正像看一个人,一见面“不必相其耳目手足、头面,而当观其举止、笑语、精神流露处”。这里主要指“神采”。王僧虔说:“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有者方可绍于古人”。在观神采后,再兼之于形质,此为欣赏书法的诀窍,而斤斤于点画者是难以得其真谛的。 一幅优秀的书法作品,首先应能从整体上感染欣赏者,如果失去了整体美,局部的“美”也失去意义。并预示着这幅作品的失败。要把握整体,就要与作品保持一定的距离,作品的整体布局、意味都会在一定空间距离外闪现出来。有些作品每个字的笔画、结体还不错,甚至还有一定的功力,而整体却相当凌乱,就像合唱队里的各声部演员,不管高、中、低音,都扯着喉咙唱高八度,即使每个人的声音都高亢、优美,但失去了旋律,也就失去了音色和谐的美。 书法作品的整体美,即一幅作品的章法布局之美。集点画成字,集字成行,由行联篇,构成章法。章法安排是否做到均衡协调,照应严谨,如一队队有组织有纪律的士兵;或似大小错落疏密有致、夜空中闪烁明灭的星辰;或行间茂密左右映带,或空旷疏朗上下呼应。一幅作品的成功与否,章法布局是一个重要因素。章法集众字而成篇,以整幅为一体,在书法技巧中虽是一个独立的部分,但又与运笔的节奏、墨韵的变化、笔力和气势、结构和意境等各方面都有着密切的联系。一幅作品就是一个整体,它通过字形的大小、长短、伸缩、开合以至用笔的轻重疾徐,墨色的浓淡枯润变化,在笔势的管束下,组合成一个均衡统一的整体。如王羲之的《兰亭序》,终篇笔意顾盼、首尾呼应,偃仰起伏、似欹反正。血脉相连、一气贯注。所以在布局上达到了上下承接、左右呼应、通篇团聚不散的艺术效果。章法的布局美又在于它符合自然美的法则,妙在各得其所。 (二)局部分析 章法是从整体上看书法作品的印象与效果。它包括了书法作品的正文与落款、分行与布白、落款与印章等多方面的关系处理。但是,作为整体效果是由局部的、单个的字与线条构成的,如果单个的局部的字与线条不美,那么整体的美也就无从谈起。应该说“单个的线条是美的,组合得好,就达到了更高的美”。在这里我们把“局部分析”分字法、笔法和墨法三个方面来谈:1、字法。字法即字的结构安排,也就是“集点画成字”。通过违与和、正与斜、疏与密、增与减、向与背、松与紧、平与险、避与就的处理构成美的汉字形体,这就是理想的字法。历来书家都把字的结体列为书法技巧中最重要的因素。因为章法再美,只是一个形式感的问题,而字的结体不好,也难称得上好的作品。唐代孙过庭说:“至若数画并施,其形各异;众点齐列为体互乖。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违而不犯,和而不同。”其精妙处,指出了每个字都应遵循一个规律:那就是“违”与“和”。“违”即变化,“和”即统一,要在错综复杂的结体变化中求得整体上的统一。 中国汉字几经变革,各种书体也都有自己的结体规律,历代书家都有关于结体的论述。作为书法欣赏者应学习和掌握这些规律,运用这些规律,才能对书法作品做出正确的评价。如楷书有唐欧阳询的《大字结构三十六法》,明李淳进的《大字结构八十四法》,清黄自元《楷书间架结构九十二法》等,都是很好的学习参考资料。王羲之的《兰亭序》就是研究行书结体的优秀范本。出自宋人之手的《草诀百韵歌》也为后代所广为流传。总的来说,行草书中“违”的成分多些,楷隶篆中“和”的成分多些。但也不能一概而论,现代已有人将篆隶以草法为之,以强调“抒情达意”,这样的篆隶“和”的成分就大大减少,也颇具时代特色。即所谓“用笔千古不易,结字因时而传”之理。 现代“流行书风”中所谓“丑书”也是以多种艺术形式和丰富的结字变化追求一种“从多种矛盾中求统一,又从统一中制造一定的矛盾”的构字技巧,使作品呈现一种新的视觉效果。虽至今争议不绝,但作为一种尝试,也不妨在争论中让欣赏者做出抉择,大可不必一棍子打死。我们在欣赏时要从多个角度审视和评价它以丰富和提高欣赏技能。 2、笔法。从字面上看是用笔的方法。从书法欣赏的角度讲,应该是以正确的用笔写出形态规范的点画。点画自然因书体的不同而不同。但是古往今来的书评中都认为“凡是能给人以美感的用笔(线条或点画)都应是有力度的”。这种力度,在传统书学中称为“笔力”。判断点画有无“笔力”——也就是书法线条的审美条件,主要是以“圆”和“涩”为标准的。圆,是一个立体的而不是平面的概念。圆的线条饱满、结实,具有浮雕感,能表现出充实圆劲的力度。圆的线条是中锋用笔的结果,即古人所说“令笔心在点画中行,令笔心自点画中出”写出来的笔画。“映日视之,有一缕浓墨正当其中。”也就是古人“折钗股”、“锥画沙”、“印印泥”所比喻的效果。如果用笔偏侧(指一偏到底),写出的线条(点画)则扁、薄、浮、弱,抛筋露骨,就无美感可言。再谈“涩”。涩者,不浮滑,不流畅之谓也。用在书写中的用笔上,就是线条冲破纸面的阻力,挣扎奋进的艺术效果,笔锋在纸面上遇到阻碍和抵抗,而笔迟涩进。这种阻碍与反阻碍表现的越充分,线条就越显示出本身的力感。如前人所提到的“屋漏痕”,不仅是圆的,而且也是涩的。因为屋漏的水沿着墙壁(土墙)下流,不是像在平整光滑的玻璃上面没有阻力,而是在毛糙的墙面上并有沙粒和土灰的阻力,使下流的水线产生了或左或右、直中见曲、似滞还流的水痕,这正契合了书法线条涩的表现。 “圆”和“涩”也是有内在联系的。圆是中锋用笔,涩也是要笔锋直立,人为地制造逆势涩行。古人有“横鳞竖勒”之说,意思是写横要像逆向刮鱼鳞一样,产生一定的阻力;写竖像骑马奋力前行,而又要用缰绳勒马控制,是一种蓄势的前进。刘熙载说:“笔欲行,如有物拒之,竭力与之争,斯不期涩而涩矣。”这样的线条,不轻滑,不飘弱,而有沉着、凝重、苍劲老辣的效果。 另外,书法线条的节奏感也是评价和欣赏作品的重要条件之一。书法线条的节奏也像音乐中音的长短、高低、快慢一样,不能平铺直叙。体现在书法上,不但表现在线条的长短、轻重上,还表现在行笔的快慢上。无论是何种书体,运笔都不是“匀速”运动,而是随着书者的情绪和章法的要求调节运笔的快慢,使欣赏者从作品中受到书者情绪的感染。当然,各种书体都有本身的特定的规律和标准。正如《书谱》中所言“真以点画为形质,使转为情性;草以点画为情性,使转为形质。”无论是学习还是欣赏书法都应学习和掌握这些标准和规律,既要分清主次,又要能灵活运用,方能进入书法欣赏之堂奥。 3、墨法。墨法即用墨的技巧。是书法艺术形式中一个重要课题。“字本与笔,而成于墨”“肉生于墨,血生于水”,没有墨色的变化、配合,用笔效果就难以达到。字缺乏血肉,也就没有了生命。所以清包世臣说:“书法字法本于笔成于墨,则墨法尤书艺一大关键也”。唐孙过庭说:“带燥方润,将浓遂枯”,也点出了用墨的关键处。“燥”、“润”、“浓”、“枯”又是矛盾的法则。用墨不可太枯,枯笔多了则燥;又不可水分太多,湿度太大会肥浊不清。杜甫诗云:“墨气淋漓幛犹湿”,就是理想的用墨。即使过许多年,也好像刚写出来的一样,精气神采不可磨灭。“不善用墨者,浓则易枯,淡则近薄,不数年间已淹淹无生气矣”。 墨大致可分为浓、淡、干、湿、焦五种,但也不能过分悬殊,应在看似变化不大的墨色中,写出使人感到变化极为丰富而又保持“润”的特点,才是理想的用墨。 三、书法欣赏中的几个具体问题 作为书法欣赏,除了以上所述之外,还应注意几个具体问题,归纳如下: (一)稳定注意 书法欣赏要充分发挥“注意”的作用。“注意”就是把意志放到某一方面,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人在“注意”时能清晰地观察、反映所追求的事物,而远离其它事物,这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活动状态。它受人的个性、兴趣、信念的制约,在具体欣赏书法时,必须把其感受、思维、理解、想象等一系列心理活动集中到作品中来,保持注意的稳定性。 任何一幅作品,我们一眼就可以扫过去,甚至也评论一番,但这不能算是真正的欣赏。艺术欣赏要有一段时间用来感受、思考、理解,从而加速心理活动的运转,尤其是对于有着巨大艺术容量的作品,更应反复观赏、玩味,方可有所得。宋《续书断》中记载,一次欧阳询出行看到索靖写的碑,第一次大体看了一下就过去了,第二次经过时,先是坐了下来仔细的品味,越看感觉越好,干脆就住了下来,在碑旁过了三天三夜才肯离去。这足以说明一件好的作品,只有仔细观赏品味才能体会其深刻艺术内涵。此故事也是“稳定注意”的绝好范例。 (二)多欣赏原作 探索书法美,提高欣赏水平,必须多看原作,因为印刷品多是由大的原作缩小印刷的,一米或几米的作品缩印成只有十几厘米或几厘米大小,往往失真。如同真实的风景和风景的照相比较一样,从一张风景照片上是无法体验到走进真山实水中那种心旷神怡的感觉的。而我们面对书法原迹,既可远观,又可细加品赏,用笔技巧墨色变化都可清晰地展现在眼前。 (三)、多读书 提高书法欣赏水平,与学识和阅历的提高是分不开的。要想提高欣赏水平和层次必须有多方面的学养的支撑,如哲学、文学、历史、美学以及音乐、舞蹈、绘画等多方面的知识,都应通晓。因为不但书法内容既深又广,而且与其他艺术门类的美学原理是相通的。所谓“字外功”、“画外功”、“功夫在书外”的说法,其中多读书是非常重要的。 (四)、书法创作实践 要能鉴赏书法,不但要学习书法,还应亲自进行书法创作实践,只有书法家才能敏锐地感觉到书法作品中那些细微的美妙之处,就像只有诗人才能在诗作中感受到那种难以言状的、震撼人心的微妙之处一样。没有对创作的深刻体验就难以获得书作中最深层的意蕴。 以上只是谈了书法欣赏中几个主要方面的基本规律和方法,目的是为学习书法的老年学员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这些所谓的方法规律很具体,但实质上还是较为抽象的原则。它不像工业产品的质量检验标准那样有具体的工具和手段,这也是书法艺术的特性所决定的。所以,理解和掌握这一品评欣赏标准的程度如何,与欣赏者对书法这门艺术的接触和认识的深度有关,与其书法造诣的高低有关,还与其字外的知识修养和个性气质有关。至于书法欣赏更深的层面还有待深入探讨和研究。2023-08-18 07:06:412
结体的简要定义
结体是一个东亚书法术语,指汉字等方块字书写的间架结构。中国古代论述结体的专著,比较著名的有唐代欧阳询《三十六法》、明朝李淳《大字结构八十四法》和清朝黄自元临摹自邵瑛的《间架结构摘要九十二法》等 。笔法、结体和章法是书法技艺的三个要素。作为受汉文化影响的日本、朝鲜等东亚国家,在书写本国文字的时候,也存在结体问题。日本的片假名、平假名,朝鲜半岛通行的谚文都需要精心结体才能书写得更为美观。2023-08-18 07:06:481
字写的大大小小看上去特别不舒服。。怎么写好字求大神解惑
总体上讲: 一、态度要端正,有些人不重视写字,认为字写得好不好无所谓,只要答案正确,考试就能得满分,其实不然,把字写好,终身受益。 二、写字的姿势要端正,姿势不正,写出的字也不会端正;眼睛离作业本太近,容易造成近视眼;做作业时弯腰驼背,写出的字歪歪扭扭,大大小小。 三、要勤练,只有通过勤奋的练习。 详细说来: 怎 样 写 好 钢 笔 字 (楷行书问答二十一则) □ 吴文环 一、写字的字体已经成形,能不能改,怎样改法? 答:能改,而且用不多久。很多同志认为:写字已经成形,年龄已经渐大了,不能改了……,这种看法不对。要知道,写好字并不是什么难事,也不是高不可攀,而是极其好学,只要你方法对头,改正旧的写字习惯。具体地说,在你练写的时候,必须端正写字的姿势和执笔方法,这是首要条件。 现在列举先人练字二例,现结合本身体会,谈谈这个问题。 大家知道,中国书圣王羲之,他先从卫铄学书,之后又多见先代名家钟繇等名著,遂改变初学。正是他,继往开来,把古朴的书体变成娇美流畅的今体,对楷、行、草书均有创造性的贡献,这就是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历史功绩。 再说颜真卿,他初学褚遂良,后从张旭得法。他参用了篆书笔意,写出了端庄雄伟的楷书。是他开创了二王以外的新风格。 我本身先从钟绍京的楷书摹法,后又从欧阳询、黄自元的楷书得法,在行书上追学黄若舟的笔法,自感距离尚远,自己仍须努力。但不论你写的字成形多少年,都是可以改的。 有的同志提出:写钢笔字摹仿毛笔字帖行吗?实践证明,可以,其效果一样。 写好钢笔字和毛笔字,不论年龄大小,不论你写字是否成形,只要勤字当头,下定决心,认识到对工作对前途有着相关的重要性,经过一番努力,是能写好的。 起步虽晚犹可追,古往今来,有许多三十而立后学成才的名师。宋朝的梁颢,八十二岁才考上进士,他咏道:“也知少年登科好,争夺龙头属老成。”明朝李贽,弃官就学,立志著书的时候已是五十四岁了,他的名著《焚书》,《藏书》先后在六十四岁和七十三岁时完成的。 成就的取得,不在于年龄大小,关键在于志向和恒心。 二、写字应当从何学起? 答:先要选好你所理想的字帖,又要考虑是否近似你所写的字形,选好了,先看上几遍,分析其中字形要点和结构的规律。这叫“意在字先”,然后用透明白纸先描摹,后临摹,熟记每个字中的关键部位。具体步骤分述如下: 写字的姿势和执笔 (1)坐要正,肩要平,背要直,身子和头部不能歪,更不要低;两眼距桌面约一尺,前胸距桌沿约三寸。 (2)执笔要正,笔尖应直向前,切忌内斜,(只要掌心放平些,笔尖就自然向前);食指指尖距笔尖约一寸。拿笔不正或笔尖向内斜,就写不好捺,写不好横,写不好钩,很难顺手,甚至每写一笔,就得挪动一下右手。同时,写出的线条一无骨气,二无韵律,字形也就谈不到舒展大方。 (3)笔杆的斜度,写大字拿笔往上些,笔杆斜度要稍大,写小字往下些,笔杆斜度稍小。一般的斜度应倾斜在食指关节处,超过这个部位,写出的笔画,不是拘泥,就是呆板。笔杆斜度不适当,笔速要受到局限的,并且不可能写出飘然、神韵的字形来,因此不应倾斜“虎口”处。 (4)握笔要轻松,运笔才自如;握笔太紧,写出的字,不能开阔大方。据在中学讲课所见,一个有五十人的班级里,就有四十五人拿笔不正或笔尖向内斜,大学里也是这样,正是这个缘故,这些同学写出的字,钩不象钩,捺不象捺,笔画全是平拖堆砌。 前已说过,写字好坏,在姿势和执笔上有绝对关系。如同木工锯木一样,如果姿势和拿锯不正,即便“线条”画得再直,你也要锯歪的。这和写好字的道理是一样的。 三、学书法的步骤应当怎样安排? 答:先从楷书基本笔画学起,即点、横、竖、撇、捺、提、钩、折八种。 一个字好比一台机器,基本笔画练好,等于把“零件”加工好;练好偏旁部首,就好比开始“组装”;练整个字形,就等于进入“总装”。就是说,先学“分解”,后学“连贯”。所以说,楷书是基础,而基本笔画则是基础的基础。 在练写基本笔画时,要分类去练。如练写“丶”时,要把丶、丿、丶、丨等分别练好,然后后再写“连贯”,进行组合。 一般的规律:练楷书先练基本笔画;再练笔画顺序;三练偏旁部首;四练字形结构;五练分行布局。 汉字的“点”画写时要加重,如石坠地。什么样的部位需要什么样的点,要做到“意在笔先”。如“宀”上头的点按钟绍京、欧阳询的写法,用短小竖势书写是比较有力的。 四、为什么说学字必先练楷书? 答:大家知道,幼儿开始走路时,必先学站立,站稳了才能学迈步,步子熟了,才能快步走,然后跑起来。 这和练字的三部曲一样,先练楷;再练行;三练草。历代书家一致主张,只有练好楷书,基础牢了,再写行、草就容易了。只有练好楷书,写出的字,才能笔不浮滑,体不支离。 五、先学楷书需要多久呢? 答:只要你选好字帖,每天坚持写两页,持之以恒,两个月就可以收效。至于练写的方法,仍是先描摹,后临摹,然后对照找差距。对难写的字,要分别记下来,专门突破。 当你练有成效的时候,你就自然产生了兴趣:越写越爱写,越看越高兴!这就是你成功的开始。 六、写行书已经习惯,再练楷书能成吗? 答:没问题,而且还快呢。因为你对字形的结构已有一定的印象,在书写上也有一定的基础,手指和腕部更有一定的素养,只要方法改变一下,纠正你原来拿笔和运笔姿势,按着楷书的基本体系,坚持练下去,那么,在半年的时间就可收效。 七、要想写好每个字,其重点应当掌握哪些? 答:第一要掌握笔力,这里指的是该用力的笔画就要用力;不该用力的就要轻笔过渡。例如写国、红、真、钢等字,轻重分得清,看起来就会给人以美感。 一般来说,写“丶、一、丨、丶(捺)”等笔画着笔应用力,其它稍轻些。但一个字中的个个笔画不能都用力。比如,写“人、大、天”等字的撇画应当轻,捺画应当重。相反,撇画写成重,捺画写成轻也可以,总之不能平均用力。 八、有人说,基本笔画好练,间架结构难写,是这样吗? 答:说起来好象很难,实际上只要你方法找准,路子对头,是很容易的。 比如,你首先练好了基本笔画之后,就有基础功底了。所说方法找准,路子对头,指的是在结构上分清是独体字,还是合体字。 如果是独体字,就要掌握字的中心和重心。例如“上、下、千、十”等字全是独体字,这就要掌握它的重心:横画稍长,竖画稍短,而竖画必须居中而下(楷书)。 如果是合体字,则要分清是左右结构;还是上下结构;是左中右结构,还是上中下结构,是半包结构,还是全包结构。 弄清这六个区别,再按字的定义和组织规律去掌握。这样,就可写出一个完美而秀丽的字形来。 例如:“好”“妈”属于左右结构;“幸”“素”属于上下结构;“常”“掌”属于上中下结构;“匠”“医”属于半包结构;区别这些不同的结构定义,就好办了。 比如:幸、素二字的上下两竖,注意居中对齐;常掌二字是个长形体势,不要写太长,稍加紧缩;好妈二字是个左右结构,左边稍小,右边稍大些,只要掌握好疏密得当,参差有序,不就好看了吗?相反,不分字形,疏密不当,一宽一窄,线条轻重不分,那就难看了。 九、有人说,要想写好钢笔字,必先练好 毛笔字才行,是这样吗? 答:不是。实践证明,那样要多走弯路。为什么?道理很清楚:因为汉字的结构规律完全一样,只是字形大小书写工具及手法不同,两先学哪一种都行。 继承和临摹古人作品,应力求形似,神似,但不能丢开个人的风格。 有些人对怎样写好字过于神秘化,也有的人把写好字说成是天生的……。事实上,不论写毛笔字还是写钢笔字,都不需要十年或二十年。不客气地说,毛笔字我只练了两年。当我把两年后写的字联拿给一位书法编辑看时,所得到第一句评语是:“你的字起码有十年的功夫”。这位编辑问我:“你都跟谁学过?”我说:“没跟谁学过”。事过三个月之后,我写的字联在一本杂志上选登了。 此事使我联想到,多少人和书法资料都一再声称:要想写好字,没有十年以上和更多的年头是练不成的……。又说,写好字是天才等等。这些论断是不符合实际的。事实上,只要字帖选好,方法对头,下定恒心,用不上一年的时间就可取得成效,请同学们试试看。 有的人提倡写好钢笔字必先练好毛笔字,实际不必要,因为你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同时掌握两种笔法。 十、怎样安排好字形有大小? 答:中国汉字有大有小,形状各异,不论用毛笔或钢笔,写出的大小不能完全一样,我们管它叫“参差有序”。 具体要求:笔画多的写细稍收缩,笔画少的写粗稍扩散。要写得大小匀称,不要象棋子不分大小一律排列。例如:“腾”字同“小”字;“口”字同“国”字;“工”字同“骞”字。 十一、写字讲究呼应,这指什么说的? 答:要想把字写得生动活泼,就得注意线条的往来和笔势的呼应。笔画相间有呼应,句间的开头和末尾也讲究呼应,这样的写法是为了避免机械式和堆砌现象。我们经常提到的“笔断而意连”,使点画互相间的声势具有连贯性,这种声势好比幼儿伸手喊妈妈,妈妈伸手接幼儿的那种动作。 《书筏》中说:起笔为呼,收笔为承。反之,如果写完一笔再考虑下一笔,中断笔间势能,那就是《续书谱》所批评的:“图写其形,末能涵容,皆支离而不贯,其结果多成珠子,字形当然活不起来”。 所以要使字写得生动活泼,情趣诱人,呼应二字是不能忽视的。 十二、据说横竖有原则写法,是这样吗? 答:是的,这是当代书法家邓散木说的,邓老讲得有道理。写“横”要稍斜,左边低,右边高,其斜度约在5-7度上下。不要低于5度。不要高于7度。这是因为人的两眼视觉并不平衡,如果把“横”画写成平直,那么,由于两眼的错觉,看上去右端的末尾似乎倒下去了,很不自然。 汉字的“竖”画比较重要,在一字当中起着栋梁作用。虞世南在《笔随论释行》(引王羲之语)说:“为竖必弩,贵战而雄。”故写竖画要刚劲有力。如中、牛、千、山等字。 十三、练字用什么样纸好?应注意些什么? 答:用方格本较好,因为它有一定的方格,对你练写的字形在规范上有一定的约束。在练写时要按行按序进行,每写完一页,就要分析一下,看看差距在哪?每写完一本,也要留存起来,以鉴别对照,衡量进步的程度。在练写时,切不能无规律地东写一个,西写两个,这样的练字会影响你掌握章法和布局。 按着次序练写,一能练好章法,二能安排好整篇布局,更会帮你养成写好行序的好习惯。如果任意乱写一通,那你在正式写作时,虽然字形本身写得尚好,但全篇布局肯定不规整,这是个大事。 十四、写字在快慢上有关系吗? 答:关系很大。写字在行笔快慢上有极大关系,字形的优美,线条的神韵,大部在快速行笔中体现出来。呼应的连贯笔势也是在快速运笔中体现。慢笔写出的字是没有神韵的。 大家知道,一些快速行笔的人写出的字形和篇章,不拘泥,不呆板,具有高昂的气势!这就是他们运用了“一气呵成”的良好效果。 要想快速行笔,达到满意的效果,除了要对字形本身结构具有素养之外,更重要的是执笔要正,并尽量往上些。 书写每个字要按照字的基本定义去构思,信指而书,信腕而行,不要做作,不要修饰。“笔劲洞达美而韵,书贵瘦硬方有神”。这就是写字在快慢上应当体现的一面。 十五、书写基本笔画时,应注意哪些? 答:(1)写“点”重如石,形断而意连; (2)写“横”要稍斜。一字有两“横”上“横”要仰势,下“横”写俯势; (3)“竖”画粗而壮,写直不要歪; (4)“撇”之发笔利,“捺”之发笔扬; (5)“折”的发笔缓,“钩”之发笔冲。 初练稍慢,循序渐进。要知道,书体成就的取得,都必需先把楷书的基本笔画练好,它是写好一切书体的立足点。 十六、学字非得模仿古人的字体吗? 答:是的,这是一个继承传统的问题。但是时代在前进,事物在发展,各种艺术总是要不断创新,因此也不能一味照搬古人的,应当取其精华。 明代的陈洪绶说:“谓学者,竟言钟王,顾古人何师?撷诸家法意,自创一体”。苏轼在“画论”中也提到:“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王羲之变隶法为行楷后称“书圣”;张旭变二王草法为今草称“草圣”。如果照古人一翻再翻,千人一体,千字一面,那就说谈不上书法艺术的发展。脱其窠臼,创出新貌,没有个性创新,就等于失去其生命力了。这是两种书法在发展上的必然趋势。 十七、怎样选择字帖? 答:这要看你对哪种字体感兴趣,也要看你的字近似哪种,然后就可定下来。如果选不到理想的钢笔字帖,也可选毛笔的字帖。如“灵飞经小楷字帖”,欧阳询的“三十六法”,黄自元的“九十二法”,这些秀丽端庄,遒媚劲健的楷书虽属毛笔字帖,但它的字形和大小,都可做学习钢笔字的范本。 十八、衡量一个字、一篇文章应从哪些方面来评价? 答:第一要看字的“笔力”;第二要看字形和间架结构规律的掌握;第三要看全篇手法和布局。 “笔力”分布怎样,结构相间的疏密程度是否适当,字间、行间、开头、结尾等,条理是否分明。 要知道,真正的书法功底还要注重在挺拔雄劲的楷书上面。 十九、 怎样才能掌握好章法和布局? 答:书写文章时,不能看一个字写一个字,应当看准一句,接连不停地写下去。这样的写法,能使字序整齐,气韵丰满。如果看一个写一个会产生字间、行间以致整个篇幅的不规则现象,这虽然是个小事,但对衡量作品的整个格调是很主要的。 钢笔字横写居多,要边写边向左方看齐,竖写时边写边向上部看齐。 字的大小,一般在5×8mm的宽高度,字间的距离应占一个字的一半,行间距离应占一个字的宽度。 字形写得虽好,但章法和布局安排不当,是要降价三分的。因此必须重视对章法布局的安排,要在平常写作时养成好的习惯。 二十、怎样体现书法艺术美感?这种美感从何而来? 答:书法艺术是运用联想来唤起人们内心情感的萌发,其中包括“形、神”两方面。 书法“形”的美主要运用点线、结构、疏密、轻重、行笔的缓急组成形象的“字形”,以这形式的美、力度的美、结构的美唤起人们的情趣和美感! 书法“神”的美,指的是线条组合后总体的外貌。它不是象几何学里那样机械式的配合,而是书家以唯物的、运动着的气势和本能,发自热爱生活的审美理想。“壮则雄健以嵑嶫,丽则绮靡以清遒”。这就是书法“神”美的应有体现。 古人说,情之喜、怒、哀、乐各有分数,它体现在书者的广阔胸怀中。喜则气和而字舒;怒则气愤而字险;哀则气郁而字敛;乐则气平而字丽。书者内心蕴含着生命激发的意念,洋溢于字里行间震撼着欣赏者的心灵,从而引起共鸣。 我国书法艺术“形神”兼备,气势生动!正是这种美,中国的书法艺术价值已被世界所重视。一九七七年四月美国耶鲁大学举办的首届国际书学史讨论会上,就有《中国书法对现代画家的影响》的论文。 具有典型东方美并成为世界上独树一帜的中国书法艺术,其影响之大,可窥一斑了。 二十一、今后在写字上应注意哪些? 答:要注意“识、简、连、美”四个方面,这是原副省长,辽宁书法家协会名誉会长朱川同志提倡的,这四个字,对今后硬笔书法规范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识”指的是写出的字要准确,清晰易辨。既然文字是代表无声语言的符号,表达一个人的心意和行动,那么,这个符号写出来就得叫人认识。如果写得七扭八歪,谁也不认识,日子久了,连自己也不认识了,这种字还有什么用处呢? “简”指的是按国家规定的简化字去写。要知道,汉字由繁向简发展、不断辗转演变已不是现在的事。从秦始皇统一文字并做了规范以后,小篆变隶书,草书变楷书,汉末的草书又变成楷书的草体。字体的不断简化是汉字发展的规律。 今天,我们正在建设物资文明和精神文明,人们对汉字书写效率要求更高。因此简写汉字的提法就十分必要了。但提倡写简化汉字,不是乱来的。 “连”指的是用连写的笔势写出的字,简单地说,就是快写的连笔字。 不论行书或草书,都必须有规范性的约束,不是无规律地乱来。重复地说,写出的字,必须叫人看得懂,领会其意,不给别人为难才行。 “美”是指一个字写出后的最高要求。书法美的表现形式是以线条造型美,而不是以象形美。 比如写个“鱼”字,欣赏者如果根据这个“鱼”字象不象自然界里的“鱼”而判断它美不美,这就混淆了美的含义。 评价字形美不美,应摒弃汉字古老的原型,而是以其线条造型所体现的“形、神”为依据。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汉字象形性的古老写法已不被人们所重视。如果有人认为象形性强的甲骨文是美的,那么,没有象形性的楷书就不美了,这显然不符合中国书法史的实际情况。 线条本身的美,来源于造型。毛笔字表现在“筋、骨、血、肉、神、气、韵、味”(朱川语)上,钢笔亦如此。 这种美不是牵丝拖沓或牵强做作,而是线条整体自然美,它通过“形、神”的具体化所表现出来的。2023-08-18 07:07:041
我的汉字很丑,还有80天就要高考了!如何能在短时间内在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把字提高一些!
总体上讲:一、态度要端正,有些人不重视写字,认为字写得好不好无所谓,只要答案正确,考试就能得满分,其实不然,把字写好,终身受益。二、写字的姿势要端正,姿势不正,写出的字也不会端正;眼睛离作业本太近,容易造成近视眼;做作业时弯腰驼背,写出的字歪歪扭扭,大大小小。三、要勤练,只有通过勤奋的练习。详细说来:怎 样 写 好 钢 笔 字 (楷行书问答二十一则) □ 吴文环一、写字的字体已经成形,能不能改,怎样改法? 答:能改,而且用不多久。很多同志认为:写字已经成形,年龄已经渐大了,不能改了……,这种看法不对。要知道,写好字并不是什么难事,也不是高不可攀,而是极其好学,只要你方法对头,改正旧的写字习惯。具体地说,在你练写的时候,必须端正写字的姿势和执笔方法,这是首要条件。 现在列举先人练字二例,现结合本身体会,谈谈这个问题。 大家知道,中国书圣王羲之,他先从卫铄学书,之后又多见先代名家钟繇等名著,遂改变初学。正是他,继往开来,把古朴的书体变成娇美流畅的今体,对楷、行、草书均有创造性的贡献,这就是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历史功绩。 再说颜真卿,他初学褚遂良,后从张旭得法。他参用了篆书笔意,写出了端庄雄伟的楷书。是他开创了二王以外的新风格。 我本身先从钟绍京的楷书摹法,后又从欧阳询、黄自元的楷书得法,在行书上追学黄若舟的笔法,自感距离尚远,自己仍须努力。但不论你写的字成形多少年,都是可以改的。 有的同志提出:写钢笔字摹仿毛笔字帖行吗?实践证明,可以,其效果一样。 写好钢笔字和毛笔字,不论年龄大小,不论你写字是否成形,只要勤字当头,下定决心,认识到对工作对前途有着相关的重要性,经过一番努力,是能写好的。 起步虽晚犹可追,古往今来,有许多三十而立后学成才的名师。宋朝的梁颢,八十二岁才考上进士,他咏道:“也知少年登科好,争夺龙头属老成。”明朝李贽,弃官就学,立志著书的时候已是五十四岁了,他的名著《焚书》,《藏书》先后在六十四岁和七十三岁时完成的。 成就的取得,不在于年龄大小,关键在于志向和恒心。二、写字应当从何学起? 答:先要选好你所理想的字帖,又要考虑是否近似你所写的字形,选好了,先看上几遍,分析其中字形要点和结构的规律。这叫“意在字先”,然后用透明白纸先描摹,后临摹,熟记每个字中的关键部位。具体步骤分述如下: 写字的姿势和执笔 (1)坐要正,肩要平,背要直,身子和头部不能歪,更不要低;两眼距桌面约一尺,前胸距桌沿约三寸。 (2)执笔要正,笔尖应直向前,切忌内斜,(只要掌心放平些,笔尖就自然向前);食指指尖距笔尖约一寸。拿笔不正或笔尖向内斜,就写不好捺,写不好横,写不好钩,很难顺手,甚至每写一笔,就得挪动一下右手。同时,写出的线条一无骨气,二无韵律,字形也就谈不到舒展大方。 (3)笔杆的斜度,写大字拿笔往上些,笔杆斜度要稍大,写小字往下些,笔杆斜度稍小。一般的斜度应倾斜在食指关节处,超过这个部位,写出的笔画,不是拘泥,就是呆板。笔杆斜度不适当,笔速要受到局限的,并且不可能写出飘然、神韵的字形来,因此不应倾斜“虎口”处。 (4)握笔要轻松,运笔才自如;握笔太紧,写出的字,不能开阔大方。据在中学讲课所见,一个有五十人的班级里,就有四十五人拿笔不正或笔尖向内斜,大学里也是这样,正是这个缘故,这些同学写出的字,钩不象钩,捺不象捺,笔画全是平拖堆砌。 前已说过,写字好坏,在姿势和执笔上有绝对关系。如同木工锯木一样,如果姿势和拿锯不正,即便“线条”画得再直,你也要锯歪的。这和写好字的道理是一样的。三、学书法的步骤应当怎样安排? 答:先从楷书基本笔画学起,即点、横、竖、撇、捺、提、钩、折八种。 一个字好比一台机器,基本笔画练好,等于把“零件”加工好;练好偏旁部首,就好比开始“组装”;练整个字形,就等于进入“总装”。就是说,先学“分解”,后学“连贯”。所以说,楷书是基础,而基本笔画则是基础的基础。 在练写基本笔画时,要分类去练。如练写“丶”时,要把丶、丿、丶、丨等分别练好,然后后再写“连贯”,进行组合。 一般的规律:练楷书先练基本笔画;再练笔画顺序;三练偏旁部首;四练字形结构;五练分行布局。 汉字的“点”画写时要加重,如石坠地。什么样的部位需要什么样的点,要做到“意在笔先”。如“宀”上头的点按钟绍京、欧阳询的写法,用短小竖势书写是比较有力的。四、为什么说学字必先练楷书? 答:大家知道,幼儿开始走路时,必先学站立,站稳了才能学迈步,步子熟了,才能快步走,然后跑起来。 这和练字的三部曲一样,先练楷;再练行;三练草。历代书家一致主张,只有练好楷书,基础牢了,再写行、草就容易了。只有练好楷书,写出的字,才能笔不浮滑,体不支离。 五、先学楷书需要多久呢? 答:只要你选好字帖,每天坚持写两页,持之以恒,两个月就可以收效。至于练写的方法,仍是先描摹,后临摹,然后对照找差距。对难写的字,要分别记下来,专门突破。 当你练有成效的时候,你就自然产生了兴趣:越写越爱写,越看越高兴!这就是你成功的开始。 六、写行书已经习惯,再练楷书能成吗? 答:没问题,而且还快呢。因为你对字形的结构已有一定的印象,在书写上也有一定的基础,手指和腕部更有一定的素养,只要方法改变一下,纠正你原来拿笔和运笔姿势,按着楷书的基本体系,坚持练下去,那么,在半年的时间就可收效。 七、要想写好每个字,其重点应当掌握哪些? 答:第一要掌握笔力,这里指的是该用力的笔画就要用力;不该用力的就要轻笔过渡。例如写国、红、真、钢等字,轻重分得清,看起来就会给人以美感。 一般来说,写“丶、一、丨、丶(捺)”等笔画着笔应用力,其它稍轻些。但一个字中的个个笔画不能都用力。比如,写“人、大、天”等字的撇画应当轻,捺画应当重。相反,撇画写成重,捺画写成轻也可以,总之不能平均用力。八、有人说,基本笔画好练,间架结构难写,是这样吗? 答:说起来好象很难,实际上只要你方法找准,路子对头,是很容易的。 比如,你首先练好了基本笔画之后,就有基础功底了。所说方法找准,路子对头,指的是在结构上分清是独体字,还是合体字。 如果是独体字,就要掌握字的中心和重心。例如“上、下、千、十”等字全是独体字,这就要掌握它的重心:横画稍长,竖画稍短,而竖画必须居中而下(楷书)。 如果是合体字,则要分清是左右结构;还是上下结构;是左中右结构,还是上中下结构,是半包结构,还是全包结构。 弄清这六个区别,再按字的定义和组织规律去掌握。这样,就可写出一个完美而秀丽的字形来。 例如:“好”“妈”属于左右结构;“幸”“素”属于上下结构;“常”“掌”属于上中下结构;“匠”“医”属于半包结构;区别这些不同的结构定义,就好办了。 比如:幸、素二字的上下两竖,注意居中对齐;常掌二字是个长形体势,不要写太长,稍加紧缩;好妈二字是个左右结构,左边稍小,右边稍大些,只要掌握好疏密得当,参差有序,不就好看了吗?相反,不分字形,疏密不当,一宽一窄,线条轻重不分,那就难看了。九、有人说,要想写好钢笔字,必先练好毛笔字才行,是这样吗? 答:不是。实践证明,那样要多走弯路。为什么?道理很清楚:因为汉字的结构规律完全一样,只是字形大小书写工具及手法不同,两先学哪一种都行。 继承和临摹古人作品,应力求形似,神似,但不能丢开个人的风格。 有些人对怎样写好字过于神秘化,也有的人把写好字说成是天生的……。事实上,不论写毛笔字还是写钢笔字,都不需要十年或二十年。不客气地说,毛笔字我只练了两年。当我把两年后写的字联拿给一位书法编辑看时,所得到第一句评语是:“你的字起码有十年的功夫”。这位编辑问我:“你都跟谁学过?”我说:“没跟谁学过”。事过三个月之后,我写的字联在一本杂志上选登了。 此事使我联想到,多少人和书法资料都一再声称:要想写好字,没有十年以上和更多的年头是练不成的……。又说,写好字是天才等等。这些论断是不符合实际的。事实上,只要字帖选好,方法对头,下定恒心,用不上一年的时间就可取得成效,请同学们试试看。 有的人提倡写好钢笔字必先练好毛笔字,实际不必要,因为你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同时掌握两种笔法。十、怎样安排好字形有大小? 答:中国汉字有大有小,形状各异,不论用毛笔或钢笔,写出的大小不能完全一样,我们管它叫“参差有序”。 具体要求:笔画多的写细稍收缩,笔画少的写粗稍扩散。要写得大小匀称,不要象棋子不分大小一律排列。例如:“腾”字同“小”字;“口”字同“国”字;“工”字同“骞”字。十一、写字讲究呼应,这指什么说的? 答:要想把字写得生动活泼,就得注意线条的往来和笔势的呼应。笔画相间有呼应,句间的开头和末尾也讲究呼应,这样的写法是为了避免机械式和堆砌现象。我们经常提到的“笔断而意连”,使点画互相间的声势具有连贯性,这种声势好比幼儿伸手喊妈妈,妈妈伸手接幼儿的那种动作。 《书筏》中说:起笔为呼,收笔为承。反之,如果写完一笔再考虑下一笔,中断笔间势能,那就是《续书谱》所批评的:“图写其形,末能涵容,皆支离而不贯,其结果多成珠子,字形当然活不起来”。 所以要使字写得生动活泼,情趣诱人,呼应二字是不能忽视的。十二、据说横竖有原则写法,是这样吗? 答:是的,这是当代书法家邓散木说的,邓老讲得有道理。写“横”要稍斜,左边低,右边高,其斜度约在5-7度上下。不要低于5度。不要高于7度。这是因为人的两眼视觉并不平衡,如果把“横”画写成平直,那么,由于两眼的错觉,看上去右端的末尾似乎倒下去了,很不自然。 汉字的“竖”画比较重要,在一字当中起着栋梁作用。虞世南在《笔随论释行》(引王羲之语)说:“为竖必弩,贵战而雄。”故写竖画要刚劲有力。如中、牛、千、山等字。十三、练字用什么样纸好?应注意些什么? 答:用方格本较好,因为它有一定的方格,对你练写的字形在规范上有一定的约束。在练写时要按行按序进行,每写完一页,就要分析一下,看看差距在哪?每写完一本,也要留存起来,以鉴别对照,衡量进步的程度。在练写时,切不能无规律地东写一个,西写两个,这样的练字会影响你掌握章法和布局。 按着次序练写,一能练好章法,二能安排好整篇布局,更会帮你养成写好行序的好习惯。如果任意乱写一通,那你在正式写作时,虽然字形本身写得尚好,但全篇布局肯定不规整,这是个大事。十四、写字在快慢上有关系吗? 答:关系很大。写字在行笔快慢上有极大关系,字形的优美,线条的神韵,大部在快速行笔中体现出来。呼应的连贯笔势也是在快速运笔中体现。慢笔写出的字是没有神韵的。 大家知道,一些快速行笔的人写出的字形和篇章,不拘泥,不呆板,具有高昂的气势!这就是他们运用了“一气呵成”的良好效果。 要想快速行笔,达到满意的效果,除了要对字形本身结构具有素养之外,更重要的是执笔要正,并尽量往上些。 书写每个字要按照字的基本定义去构思,信指而书,信腕而行,不要做作,不要修饰。“笔劲洞达美而韵,书贵瘦硬方有神”。这就是写字在快慢上应当体现的一面。十五、书写基本笔画时,应注意哪些? 答:(1)写“点”重如石,形断而意连; (2)写“横”要稍斜。一字有两“横”上“横”要仰势,下“横”写俯势; (3)“竖”画粗而壮,写直不要歪; (4)“撇”之发笔利,“捺”之发笔扬; (5)“折”的发笔缓,“钩”之发笔冲。 初练稍慢,循序渐进。要知道,书体成就的取得,都必需先把楷书的基本笔画练好,它是写好一切书体的立足点。十六、学字非得模仿古人的字体吗? 答:是的,这是一个继承传统的问题。但是时代在前进,事物在发展,各种艺术总是要不断创新,因此也不能一味照搬古人的,应当取其精华。 明代的陈洪绶说:“谓学者,竟言钟王,顾古人何师?撷诸家法意,自创一体”。苏轼在“画论”中也提到:“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王羲之变隶法为行楷后称“书圣”;张旭变二王草法为今草称“草圣”。如果照古人一翻再翻,千人一体,千字一面,那就说谈不上书法艺术的发展。脱其窠臼,创出新貌,没有个性创新,就等于失去其生命力了。这是两种书法在发展上的必然趋势。十七、怎样选择字帖? 答:这要看你对哪种字体感兴趣,也要看你的字近似哪种,然后就可定下来。如果选不到理想的钢笔字帖,也可选毛笔的字帖。如“灵飞经小楷字帖”,欧阳询的“三十六法”,黄自元的“九十二法”,这些秀丽端庄,遒媚劲健的楷书虽属毛笔字帖,但它的字形和大小,都可做学习钢笔字的范本。十八、衡量一个字、一篇文章应从哪些方面来评价? 答:第一要看字的“笔力”;第二要看字形和间架结构规律的掌握;第三要看全篇手法和布局。 “笔力”分布怎样,结构相间的疏密程度是否适当,字间、行间、开头、结尾等,条理是否分明。 要知道,真正的书法功底还要注重在挺拔雄劲的楷书上面。十九、 怎样才能掌握好章法和布局? 答:书写文章时,不能看一个字写一个字,应当看准一句,接连不停地写下去。这样的写法,能使字序整齐,气韵丰满。如果看一个写一个会产生字间、行间以致整个篇幅的不规则现象,这虽然是个小事,但对衡量作品的整个格调是很主要的。 钢笔字横写居多,要边写边向左方看齐,竖写时边写边向上部看齐。 字的大小,一般在5×8mm的宽高度,字间的距离应占一个字的一半,行间距离应占一个字的宽度。 字形写得虽好,但章法和布局安排不当,是要降价三分的。因此必须重视对章法布局的安排,要在平常写作时养成好的习惯。二十、怎样体现书法艺术美感?这种美感从何而来? 答:书法艺术是运用联想来唤起人们内心情感的萌发,其中包括“形、神”两方面。 书法“形”的美主要运用点线、结构、疏密、轻重、行笔的缓急组成形象的“字形”,以这形式的美、力度的美、结构的美唤起人们的情趣和美感! 书法“神”的美,指的是线条组合后总体的外貌。它不是象几何学里那样机械式的配合,而是书家以唯物的、运动着的气势和本能,发自热爱生活的审美理想。“壮则雄健以嵑嶫,丽则绮靡以清遒”。这就是书法“神”美的应有体现。 古人说,情之喜、怒、哀、乐各有分数,它体现在书者的广阔胸怀中。喜则气和而字舒;怒则气愤而字险;哀则气郁而字敛;乐则气平而字丽。书者内心蕴含着生命激发的意念,洋溢于字里行间震撼着欣赏者的心灵,从而引起共鸣。 我国书法艺术“形神”兼备,气势生动!正是这种美,中国的书法艺术价值已被世界所重视。一九七七年四月美国耶鲁大学举办的首届国际书学史讨论会上,就有《中国书法对现代画家的影响》的论文。 具有典型东方美并成为世界上独树一帜的中国书法艺术,其影响之大,可窥一斑了。二十一、今后在写字上应注意哪些? 答:要注意“识、简、连、美”四个方面,这是原副省长,辽宁书法家协会名誉会长朱川同志提倡的,这四个字,对今后硬笔书法规范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识”指的是写出的字要准确,清晰易辨。既然文字是代表无声语言的符号,表达一个人的心意和行动,那么,这个符号写出来就得叫人认识。如果写得七扭八歪,谁也不认识,日子久了,连自己也不认识了,这种字还有什么用处呢? “简”指的是按国家规定的简化字去写。要知道,汉字由繁向简发展、不断辗转演变已不是现在的事。从秦始皇统一文字并做了规范以后,小篆变隶书,草书变楷书,汉末的草书又变成楷书的草体。字体的不断简化是汉字发展的规律。 今天,我们正在建设物资文明和精神文明,人们对汉字书写效率要求更高。因此简写汉字的提法就十分必要了。但提倡写简化汉字,不是乱来的。 “连”指的是用连写的笔势写出的字,简单地说,就是快写的连笔字。 不论行书或草书,都必须有规范性的约束,不是无规律地乱来。重复地说,写出的字,必须叫人看得懂,领会其意,不给别人为难才行。 “美”是指一个字写出后的最高要求。书法美的表现形式是以线条造型美,而不是以象形美。 比如写个“鱼”字,欣赏者如果根据这个“鱼”字象不象自然界里的“鱼”而判断它美不美,这就混淆了美的含义。 评价字形美不美,应摒弃汉字古老的原型,而是以其线条造型所体现的“形、神”为依据。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汉字象形性的古老写法已不被人们所重视。如果有人认为象形性强的甲骨文是美的,那么,没有象形性的楷书就不美了,这显然不符合中国书法史的实际情况。 线条本身的美,来源于造型。毛笔字表现在“筋、骨、血、肉、神、气、韵、味”(朱川语)上,钢笔亦如此。 这种美不是牵丝拖沓或牵强做作,而是线条整体自然美,它通过“形、神”的具体化所表现出来的。2023-08-18 07:07:1410
怎样才能把字写好呀
练字说那么多就几个简单的要求,其实字帖不重要!字帖只是一个借鉴的工具,练好字最主要的是:一慢,二反复,三心神静,四坚持不懈!所谓的慢就是千万别心急,从楷书开始!看你写字还有点基础,可以直接用钢笔书写练习!如果感觉笔锋掌握不好的话,建议先用铅笔练习,铅笔软硬适中,塑性较好,容易出效果!刚开始你必须去学楷书,不管以后你想学什么书法,首先最好先写楷书,这样以后你不管些什么书体,字会显得耐看!写字一定要慢慢的写,不一定非要和字帖一模一样,你刚开始练习所要学习的不要太多,只注意别人的间架结构!在间架结构掌握好的情况下,你可以注意字的每一笔的起笔和落笔的变化!这就是笔锋!切记一定要慢!写楷书!最忌讳的就是逮着一个行书或者草书,一口气照着乱画,即使你当场写的和他一模一样,但是时间久了你会发现,你学会的那个字味道慢慢变了!不耐看!反复就是刚开始练字逮着一个字反复的写!不要换,一直写到自己满意为止!试想自己都不满意的字还能叫别人满意?写到自己满意后再换下一个字!心神静就是写字心态一定要淡定!别有太多的杂念!有句话说:画画修性,写字养神!写字就得有耐心,不能急躁!书法是一门艺术,艺术是技术的升华!然而任何一种技术都需要不懈的努力,花大量的时间去磨!一段时间放松了,就会出现手生的现象!所以贵在持之以恒!我自己没事写着玩的,写的不好,但是我一直坚持在练!2023-08-18 07:07:4111
怎么练字才能把字写好?
总体上讲: 一、态度要端正,有些人不重视写字,认为字写得好不好无所谓,只要答案正确,考试就能得满分,其实不然,把字写好,终身受益。 二、写字的姿势要端正,姿势不正,写出的字也不会端正;眼睛离作业本太近,容易造成近视眼;做作业时弯腰驼背,写出的字歪歪扭扭,大大小小。 三、要勤练,只有通过勤奋的练习。 详细说来: 怎 样 写 好 钢 笔 字 (楷行书问答二十一则) □ 吴文环 一、写字的字体已经成形,能不能改,怎样改法? 答:能改,而且用不多久。很多同志认为:写字已经成形,年龄已经渐大了,不能改了……,这种看法不对。要知道,写好字并不是什么难事,也不是高不可攀,而是极其好学,只要你方法对头,改正旧的写字习惯。具体地说,在你练写的时候,必须端正写字的姿势和执笔方法,这是首要条件。 现在列举先人练字二例,现结合本身体会,谈谈这个问题。 大家知道,中国书圣王羲之,他先从卫铄学书,之后又多见先代名家钟繇等名著,遂改变初学。正是他,继往开来,把古朴的书体变成娇美流畅的今体,对楷、行、草书均有创造性的贡献,这就是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历史功绩。 再说颜真卿,他初学褚遂良,后从张旭得法。他参用了篆书笔意,写出了端庄雄伟的楷书。是他开创了二王以外的新风格。 我本身先从钟绍京的楷书摹法,后又从欧阳询、黄自元的楷书得法,在行书上追学黄若舟的笔法,自感距离尚远,自己仍须努力。但不论你写的字成形多少年,都是可以改的。 有的同志提出:写钢笔字摹仿毛笔字帖行吗?实践证明,可以,其效果一样。 写好钢笔字和毛笔字,不论年龄大小,不论你写字是否成形,只要勤字当头,下定决心,认识到对工作对前途有着相关的重要性,经过一番努力,是能写好的。 起步虽晚犹可追,古往今来,有许多三十而立后学成才的名师。宋朝的梁颢,八十二岁才考上进士,他咏道:“也知少年登科好,争夺龙头属老成。”明朝李贽,弃官就学,立志著书的时候已是五十四岁了,他的名著《焚书》,《藏书》先后在六十四岁和七十三岁时完成的。 成就的取得,不在于年龄大小,关键在于志向和恒心。 二、写字应当从何学起? 答:先要选好你所理想的字帖,又要考虑是否近似你所写的字形,选好了,先看上几遍,分析其中字形要点和结构的规律。这叫“意在字先”,然后用透明白纸先描摹,后临摹,熟记每个字中的关键部位。具体步骤分述如下: 写字的姿势和执笔 (1)坐要正,肩要平,背要直,身子和头部不能歪,更不要低;两眼距桌面约一尺,前胸距桌沿约三寸。 (2)执笔要正,笔尖应直向前,切忌内斜,(只要掌心放平些,笔尖就自然向前);食指指尖距笔尖约一寸。拿笔不正或笔尖向内斜,就写不好捺,写不好横,写不好钩,很难顺手,甚至每写一笔,就得挪动一下右手。同时,写出的线条一无骨气,二无韵律,字形也就谈不到舒展大方。 (3)笔杆的斜度,写大字拿笔往上些,笔杆斜度要稍大,写小字往下些,笔杆斜度稍小。一般的斜度应倾斜在食指关节处,超过这个部位,写出的笔画,不是拘泥,就是呆板。笔杆斜度不适当,笔速要受到局限的,并且不可能写出飘然、神韵的字形来,因此不应倾斜“虎口”处。 (4)握笔要轻松,运笔才自如;握笔太紧,写出的字,不能开阔大方。据在中学讲课所见,一个有五十人的班级里,就有四十五人拿笔不正或笔尖向内斜,大学里也是这样,正是这个缘故,这些同学写出的字,钩不象钩,捺不象捺,笔画全是平拖堆砌。 前已说过,写字好坏,在姿势和执笔上有绝对关系。如同木工锯木一样,如果姿势和拿锯不正,即便“线条”画得再直,你也要锯歪的。这和写好字的道理是一样的。 三、学书法的步骤应当怎样安排? 答:先从楷书基本笔画学起,即点、横、竖、撇、捺、提、钩、折八种。 一个字好比一台机器,基本笔画练好,等于把“零件”加工好;练好偏旁部首,就好比开始“组装”;练整个字形,就等于进入“总装”。就是说,先学“分解”,后学“连贯”。所以说,楷书是基础,而基本笔画则是基础的基础。 在练写基本笔画时,要分类去练。如练写“丶”时,要把丶、丿、丶、丨等分别练好,然后后再写“连贯”,进行组合。 一般的规律:练楷书先练基本笔画;再练笔画顺序;三练偏旁部首;四练字形结构;五练分行布局。 汉字的“点”画写时要加重,如石坠地。什么样的部位需要什么样的点,要做到“意在笔先”。如“宀”上头的点按钟绍京、欧阳询的写法,用短小竖势书写是比较有力的。 四、为什么说学字必先练楷书? 答:大家知道,幼儿开始走路时,必先学站立,站稳了才能学迈步,步子熟了,才能快步走,然后跑起来。 这和练字的三部曲一样,先练楷;再练行;三练草。历代书家一致主张,只有练好楷书,基础牢了,再写行、草就容易了。只有练好楷书,写出的字,才能笔不浮滑,体不支离。 五、先学楷书需要多久呢? 答:只要你选好字帖,每天坚持写两页,持之以恒,两个月就可以收效。至于练写的方法,仍是先描摹,后临摹,然后对照找差距。对难写的字,要分别记下来,专门突破。 当你练有成效的时候,你就自然产生了兴趣:越写越爱写,越看越高兴!这就是你成功的开始。 六、写行书已经习惯,再练楷书能成吗? 答:没问题,而且还快呢。因为你对字形的结构已有一定的印象,在书写上也有一定的基础,手指和腕部更有一定的素养,只要方法改变一下,纠正你原来拿笔和运笔姿势,按着楷书的基本体系,坚持练下去,那么,在半年的时间就可收效。 七、要想写好每个字,其重点应当掌握哪些? 答:第一要掌握笔力,这里指的是该用力的笔画就要用力;不该用力的就要轻笔过渡。例如写国、红、真、钢等字,轻重分得清,看起来就会给人以美感。 一般来说,写“丶、一、丨、丶(捺)”等笔画着笔应用力,其它稍轻些。但一个字中的个个笔画不能都用力。比如,写“人、大、天”等字的撇画应当轻,捺画应当重。相反,撇画写成重,捺画写成轻也可以,总之不能平均用力。 八、有人说,基本笔画好练,间架结构难写,是这样吗? 答:说起来好象很难,实际上只要你方法找准,路子对头,是很容易的。 比如,你首先练好了基本笔画之后,就有基础功底了。所说方法找准,路子对头,指的是在结构上分清是独体字,还是合体字。 如果是独体字,就要掌握字的中心和重心。例如“上、下、千、十”等字全是独体字,这就要掌握它的重心:横画稍长,竖画稍短,而竖画必须居中而下(楷书)。 如果是合体字,则要分清是左右结构;还是上下结构;是左中右结构,还是上中下结构,是半包结构,还是全包结构。 弄清这六个区别,再按字的定义和组织规律去掌握。这样,就可写出一个完美而秀丽的字形来。 例如:“好”“妈”属于左右结构;“幸”“素”属于上下结构;“常”“掌”属于上中下结构;“匠”“医”属于半包结构;区别这些不同的结构定义,就好办了。 比如:幸、素二字的上下两竖,注意居中对齐;常掌二字是个长形体势,不要写太长,稍加紧缩;好妈二字是个左右结构,左边稍小,右边稍大些,只要掌握好疏密得当,参差有序,不就好看了吗?相反,不分字形,疏密不当,一宽一窄,线条轻重不分,那就难看了。 九、有人说,要想写好钢笔字,必先练好 毛笔字才行,是这样吗? 答:不是。实践证明,那样要多走弯路。为什么?道理很清楚:因为汉字的结构规律完全一样,只是字形大小书写工具及手法不同,两先学哪一种都行。 继承和临摹古人作品,应力求形似,神似,但不能丢开个人的风格。 有些人对怎样写好字过于神秘化,也有的人把写好字说成是天生的……。事实上,不论写毛笔字还是写钢笔字,都不需要十年或二十年。不客气地说,毛笔字我只练了两年。当我把两年后写的字联拿给一位书法编辑看时,所得到第一句评语是:“你的字起码有十年的功夫”。这位编辑问我:“你都跟谁学过?”我说:“没跟谁学过”。事过三个月之后,我写的字联在一本杂志上选登了。 此事使我联想到,多少人和书法资料都一再声称:要想写好字,没有十年以上和更多的年头是练不成的……。又说,写好字是天才等等。这些论断是不符合实际的。事实上,只要字帖选好,方法对头,下定恒心,用不上一年的时间就可取得成效,请同学们试试看。 有的人提倡写好钢笔字必先练好毛笔字,实际不必要,因为你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同时掌握两种笔法。 十、怎样安排好字形有大小? 答:中国汉字有大有小,形状各异,不论用毛笔或钢笔,写出的大小不能完全一样,我们管它叫“参差有序”。 具体要求:笔画多的写细稍收缩,笔画少的写粗稍扩散。要写得大小匀称,不要象棋子不分大小一律排列。例如:“腾”字同“小”字;“口”字同“国”字;“工”字同“骞”字。 十一、写字讲究呼应,这指什么说的? 答:要想把字写得生动活泼,就得注意线条的往来和笔势的呼应。笔画相间有呼应,句间的开头和末尾也讲究呼应,这样的写法是为了避免机械式和堆砌现象。我们经常提到的“笔断而意连”,使点画互相间的声势具有连贯性,这种声势好比幼儿伸手喊妈妈,妈妈伸手接幼儿的那种动作。 《书筏》中说:起笔为呼,收笔为承。反之,如果写完一笔再考虑下一笔,中断笔间势能,那就是《续书谱》所批评的:“图写其形,末能涵容,皆支离而不贯,其结果多成珠子,字形当然活不起来”。 所以要使字写得生动活泼,情趣诱人,呼应二字是不能忽视的。 十二、据说横竖有原则写法,是这样吗? 答:是的,这是当代书法家邓散木说的,邓老讲得有道理。写“横”要稍斜,左边低,右边高,其斜度约在5-7度上下。不要低于5度。不要高于7度。这是因为人的两眼视觉并不平衡,如果把“横”画写成平直,那么,由于两眼的错觉,看上去右端的末尾似乎倒下去了,很不自然。 汉字的“竖”画比较重要,在一字当中起着栋梁作用。虞世南在《笔随论释行》(引王羲之语)说:“为竖必弩,贵战而雄。”故写竖画要刚劲有力。如中、牛、千、山等字。 十三、练字用什么样纸好?应注意些什么? 答:用方格本较好,因为它有一定的方格,对你练写的字形在规范上有一定的约束。在练写时要按行按序进行,每写完一页,就要分析一下,看看差距在哪?每写完一本,也要留存起来,以鉴别对照,衡量进步的程度。在练写时,切不能无规律地东写一个,西写两个,这样的练字会影响你掌握章法和布局。 按着次序练写,一能练好章法,二能安排好整篇布局,更会帮你养成写好行序的好习惯。如果任意乱写一通,那你在正式写作时,虽然字形本身写得尚好,但全篇布局肯定不规整,这是个大事。 十四、写字在快慢上有关系吗? 答:关系很大。写字在行笔快慢上有极大关系,字形的优美,线条的神韵,大部在快速行笔中体现出来。呼应的连贯笔势也是在快速运笔中体现。慢笔写出的字是没有神韵的。 大家知道,一些快速行笔的人写出的字形和篇章,不拘泥,不呆板,具有高昂的气势!这就是他们运用了“一气呵成”的良好效果。 要想快速行笔,达到满意的效果,除了要对字形本身结构具有素养之外,更重要的是执笔要正,并尽量往上些。 书写每个字要按照字的基本定义去构思,信指而书,信腕而行,不要做作,不要修饰。“笔劲洞达美而韵,书贵瘦硬方有神”。这就是写字在快慢上应当体现的一面。 十五、书写基本笔画时,应注意哪些? 答:(1)写“点”重如石,形断而意连; (2)写“横”要稍斜。一字有两“横”上“横”要仰势,下“横”写俯势; (3)“竖”画粗而壮,写直不要歪; (4)“撇”之发笔利,“捺”之发笔扬; (5)“折”的发笔缓,“钩”之发笔冲。 初练稍慢,循序渐进。要知道,书体成就的取得,都必需先把楷书的基本笔画练好,它是写好一切书体的立足点。 十六、学字非得模仿古人的字体吗? 答:是的,这是一个继承传统的问题。但是时代在前进,事物在发展,各种艺术总是要不断创新,因此也不能一味照搬古人的,应当取其精华。 明代的陈洪绶说:“谓学者,竟言钟王,顾古人何师?撷诸家法意,自创一体”。苏轼在“画论”中也提到:“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王羲之变隶法为行楷后称“书圣”;张旭变二王草法为今草称“草圣”。如果照古人一翻再翻,千人一体,千字一面,那就说谈不上书法艺术的发展。脱其窠臼,创出新貌,没有个性创新,就等于失去其生命力了。这是两种书法在发展上的必然趋势。 十七、怎样选择字帖? 答:这要看你对哪种字体感兴趣,也要看你的字近似哪种,然后就可定下来。如果选不到理想的钢笔字帖,也可选毛笔的字帖。如“灵飞经小楷字帖”,欧阳询的“三十六法”,黄自元的“九十二法”,这些秀丽端庄,遒媚劲健的楷书虽属毛笔字帖,但它的字形和大小,都可做学习钢笔字的范本。 十八、衡量一个字、一篇文章应从哪些方面来评价? 答:第一要看字的“笔力”;第二要看字形和间架结构规律的掌握;第三要看全篇手法和布局。 “笔力”分布怎样,结构相间的疏密程度是否适当,字间、行间、开头、结尾等,条理是否分明。 要知道,真正的书法功底还要注重在挺拔雄劲的楷书上面。 十九、 怎样才能掌握好章法和布局? 答:书写文章时,不能看一个字写一个字,应当看准一句,接连不停地写下去。这样的写法,能使字序整齐,气韵丰满。如果看一个写一个会产生字间、行间以致整个篇幅的不规则现象,这虽然是个小事,但对衡量作品的整个格调是很主要的。 钢笔字横写居多,要边写边向左方看齐,竖写时边写边向上部看齐。 字的大小,一般在5×8mm的宽高度,字间的距离应占一个字的一半,行间距离应占一个字的宽度。 字形写得虽好,但章法和布局安排不当,是要降价三分的。因此必须重视对章法布局的安排,要在平常写作时养成好的习惯。 二十、怎样体现书法艺术美感?这种美感从何而来? 答:书法艺术是运用联想来唤起人们内心情感的萌发,其中包括“形、神”两方面。 书法“形”的美主要运用点线、结构、疏密、轻重、行笔的缓急组成形象的“字形”,以这形式的美、力度的美、结构的美唤起人们的情趣和美感! 书法“神”的美,指的是线条组合后总体的外貌。它不是象几何学里那样机械式的配合,而是书家以唯物的、运动着的气势和本能,发自热爱生活的审美理想。“壮则雄健以嵑嶫,丽则绮靡以清遒”。这就是书法“神”美的应有体现。 古人说,情之喜、怒、哀、乐各有分数,它体现在书者的广阔胸怀中。喜则气和而字舒;怒则气愤而字险;哀则气郁而字敛;乐则气平而字丽。书者内心蕴含着生命激发的意念,洋溢于字里行间震撼着欣赏者的心灵,从而引起共鸣。 我国书法艺术“形神”兼备,气势生动!正是这种美,中国的书法艺术价值已被世界所重视。一九七七年四月美国耶鲁大学举办的首届国际书学史讨论会上,就有《中国书法对现代画家的影响》的论文。 具有典型东方美并成为世界上独树一帜的中国书法艺术,其影响之大,可窥一斑了。 二十一、今后在写字上应注意哪些? 答:要注意“识、简、连、美”四个方面,这是原副省长,辽宁书法家协会名誉会长朱川同志提倡的,这四个字,对今后硬笔书法规范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识”指的是写出的字要准确,清晰易辨。既然文字是代表无声语言的符号,表达一个人的心意和行动,那么,这个符号写出来就得叫人认识。如果写得七扭八歪,谁也不认识,日子久了,连自己也不认识了,这种字还有什么用处呢? “简”指的是按国家规定的简化字去写。要知道,汉字由繁向简发展、不断辗转演变已不是现在的事。从秦始皇统一文字并做了规范以后,小篆变隶书,草书变楷书,汉末的草书又变成楷书的草体。字体的不断简化是汉字发展的规律。 今天,我们正在建设物资文明和精神文明,人们对汉字书写效率要求更高。因此简写汉字的提法就十分必要了。但提倡写简化汉字,不是乱来的。 “连”指的是用连写的笔势写出的字,简单地说,就是快写的连笔字。 不论行书或草书,都必须有规范性的约束,不是无规律地乱来。重复地说,写出的字,必须叫人看得懂,领会其意,不给别人为难才行。 “美”是指一个字写出后的最高要求。书法美的表现形式是以线条造型美,而不是以象形美。 比如写个“鱼”字,欣赏者如果根据这个“鱼”字象不象自然界里的“鱼”而判断它美不美,这就混淆了美的含义。 评价字形美不美,应摒弃汉字古老的原型,而是以其线条造型所体现的“形、神”为依据。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汉字象形性的古老写法已不被人们所重视。如果有人认为象形性强的甲骨文是美的,那么,没有象形性的楷书就不美了,这显然不符合中国书法史的实际情况。 线条本身的美,来源于造型。毛笔字表现在“筋、骨、血、肉、神、气、韵、味”(朱川语)上,钢笔亦如此。 这种美不是牵丝拖沓或牵强做作,而是线条整体自然美,它通过“形、神”的具体化所表现出来的。2023-08-18 07:08:201
规范字的重要性
为推动国家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及其健康发展,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社会生活中更好地发挥作用,促进各民族、各地区经济文化交流。所谓汉字规范化,是指根据文字发展的规律和社会交际的需要,为汉字的应用确定各方面的标准,把那些符合文字发展规律的新成分、新用法固定下来,加以推广;对不符合文字发展规律和没有必要存在的歧异成分及用法,妥善加以处理,使汉字更好地为社会交际和现代化建设服务。扩展资料:写字是一项重要的技能,我们从上学开始,就要接触汉字,语文学习,除了听、说、读之外,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写,正确、规范书写汉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是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基本任务。郭沫若先生说:“培养中小学生写好字不一定要人人都成为书法家,总要把字写得合乎规格,比较端正、干净,容易认。这样养成习惯有好处,能够使人细心,容易集中意志,善于体贴人。草草了事,粗枝大叶,独行专横,这容易误事的。练习写字可以逐渐免除这些毛病。”听书法家胡一帆老师的课,不光佩服他字写得好,他还告诉老师们很多做人的道理,如现代人心浮气躁,练字可以让人静下心来,实际上就是陶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提高文化修养,又能养心、健体。学生有兴趣才能认真练字,自觉练字。教师可用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如,向他们介绍我国书法家勤学苦练的故事;欣赏书法艺术作品,举办作业展览、书法展览,使同学之间互相观摩。2023-08-18 07:08:2911
怎样把字写好看点?
总体上讲: 一、态度要端正,有些人不重视写字,认为字写得好不好无所谓,只要答案正确,考试就能得满分,其实不然,把字写好,终身受益。 二、写字的姿势要端正,姿势不正,写出的字也不会端正;眼睛离作业本太近,容易造成近视眼;做作业时弯腰驼背,写出的字歪歪扭扭,大大小小。 三、要勤练,只有通过勤奋的练习。 详细说来: 怎 样 写 好 钢 笔 字 (楷行书问答二十一则) □ 吴文环 一、写字的字体已经成形,能不能改,怎样改法? 答:能改,而且用不多久。很多同志认为:写字已经成形,年龄已经渐大了,不能改了……,这种看法不对。要知道,写好字并不是什么难事,也不是高不可攀,而是极其好学,只要你方法对头,改正旧的写字习惯。具体地说,在你练写的时候,必须端正写字的姿势和执笔方法,这是首要条件。 现在列举先人练字二例,现结合本身体会,谈谈这个问题。 大家知道,中国书圣王羲之,他先从卫铄学书,之后又多见先代名家钟繇等名著,遂改变初学。正是他,继往开来,把古朴的书体变成娇美流畅的今体,对楷、行、草书均有创造性的贡献,这就是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历史功绩。 再说颜真卿,他初学褚遂良,后从张旭得法。他参用了篆书笔意,写出了端庄雄伟的楷书。是他开创了二王以外的新风格。 我本身先从钟绍京的楷书摹法,后又从欧阳询、黄自元的楷书得法,在行书上追学黄若舟的笔法,自感距离尚远,自己仍须努力。但不论你写的字成形多少年,都是可以改的。 有的同志提出:写钢笔字摹仿毛笔字帖行吗?实践证明,可以,其效果一样。 写好钢笔字和毛笔字,不论年龄大小,不论你写字是否成形,只要勤字当头,下定决心,认识到对工作对前途有着相关的重要性,经过一番努力,是能写好的。 起步虽晚犹可追,古往今来,有许多三十而立后学成才的名师。宋朝的梁颢,八十二岁才考上进士,他咏道:“也知少年登科好,争夺龙头属老成。”明朝李贽,弃官就学,立志著书的时候已是五十四岁了,他的名著《焚书》,《藏书》先后在六十四岁和七十三岁时完成的。 成就的取得,不在于年龄大小,关键在于志向和恒心。 二、写字应当从何学起? 答:先要选好你所理想的字帖,又要考虑是否近似你所写的字形,选好了,先看上几遍,分析其中字形要点和结构的规律。这叫“意在字先”,然后用透明白纸先描摹,后临摹,熟记每个字中的关键部位。具体步骤分述如下: 写字的姿势和执笔 (1)坐要正,肩要平,背要直,身子和头部不能歪,更不要低;两眼距桌面约一尺,前胸距桌沿约三寸。 (2)执笔要正,笔尖应直向前,切忌内斜,(只要掌心放平些,笔尖就自然向前);食指指尖距笔尖约一寸。拿笔不正或笔尖向内斜,就写不好捺,写不好横,写不好钩,很难顺手,甚至每写一笔,就得挪动一下右手。同时,写出的线条一无骨气,二无韵律,字形也就谈不到舒展大方。 (3)笔杆的斜度,写大字拿笔往上些,笔杆斜度要稍大,写小字往下些,笔杆斜度稍小。一般的斜度应倾斜在食指关节处,超过这个部位,写出的笔画,不是拘泥,就是呆板。笔杆斜度不适当,笔速要受到局限的,并且不可能写出飘然、神韵的字形来,因此不应倾斜“虎口”处。 (4)握笔要轻松,运笔才自如;握笔太紧,写出的字,不能开阔大方。据在中学讲课所见,一个有五十人的班级里,就有四十五人拿笔不正或笔尖向内斜,大学里也是这样,正是这个缘故,这些同学写出的字,钩不象钩,捺不象捺,笔画全是平拖堆砌。 前已说过,写字好坏,在姿势和执笔上有绝对关系。如同木工锯木一样,如果姿势和拿锯不正,即便“线条”画得再直,你也要锯歪的。这和写好字的道理是一样的。 三、学书法的步骤应当怎样安排? 答:先从楷书基本笔画学起,即点、横、竖、撇、捺、提、钩、折八种。 一个字好比一台机器,基本笔画练好,等于把“零件”加工好;练好偏旁部首,就好比开始“组装”;练整个字形,就等于进入“总装”。就是说,先学“分解”,后学“连贯”。所以说,楷书是基础,而基本笔画则是基础的基础。 在练写基本笔画时,要分类去练。如练写“丶”时,要把丶、丿、丶、丨等分别练好,然后后再写“连贯”,进行组合。 一般的规律:练楷书先练基本笔画;再练笔画顺序;三练偏旁部首;四练字形结构;五练分行布局。 汉字的“点”画写时要加重,如石坠地。什么样的部位需要什么样的点,要做到“意在笔先”。如“宀”上头的点按钟绍京、欧阳询的写法,用短小竖势书写是比较有力的。 四、为什么说学字必先练楷书? 答:大家知道,幼儿开始走路时,必先学站立,站稳了才能学迈步,步子熟了,才能快步走,然后跑起来。 这和练字的三部曲一样,先练楷;再练行;三练草。历代书家一致主张,只有练好楷书,基础牢了,再写行、草就容易了。只有练好楷书,写出的字,才能笔不浮滑,体不支离。 五、先学楷书需要多久呢? 答:只要你选好字帖,每天坚持写两页,持之以恒,两个月就可以收效。至于练写的方法,仍是先描摹,后临摹,然后对照找差距。对难写的字,要分别记下来,专门突破。 当你练有成效的时候,你就自然产生了兴趣:越写越爱写,越看越高兴!这就是你成功的开始。 六、写行书已经习惯,再练楷书能成吗? 答:没问题,而且还快呢。因为你对字形的结构已有一定的印象,在书写上也有一定的基础,手指和腕部更有一定的素养,只要方法改变一下,纠正你原来拿笔和运笔姿势,按着楷书的基本体系,坚持练下去,那么,在半年的时间就可收效。 七、要想写好每个字,其重点应当掌握哪些? 答:第一要掌握笔力,这里指的是该用力的笔画就要用力;不该用力的就要轻笔过渡。例如写国、红、真、钢等字,轻重分得清,看起来就会给人以美感。 一般来说,写“丶、一、丨、丶(捺)”等笔画着笔应用力,其它稍轻些。但一个字中的个个笔画不能都用力。比如,写“人、大、天”等字的撇画应当轻,捺画应当重。相反,撇画写成重,捺画写成轻也可以,总之不能平均用力。 八、有人说,基本笔画好练,间架结构难写,是这样吗? 答:说起来好象很难,实际上只要你方法找准,路子对头,是很容易的。 比如,你首先练好了基本笔画之后,就有基础功底了。所说方法找准,路子对头,指的是在结构上分清是独体字,还是合体字。 如果是独体字,就要掌握字的中心和重心。例如“上、下、千、十”等字全是独体字,这就要掌握它的重心:横画稍长,竖画稍短,而竖画必须居中而下(楷书)。 如果是合体字,则要分清是左右结构;还是上下结构;是左中右结构,还是上中下结构,是半包结构,还是全包结构。 弄清这六个区别,再按字的定义和组织规律去掌握。这样,就可写出一个完美而秀丽的字形来。 例如:“好”“妈”属于左右结构;“幸”“素”属于上下结构;“常”“掌”属于上中下结构;“匠”“医”属于半包结构;区别这些不同的结构定义,就好办了。 比如:幸、素二字的上下两竖,注意居中对齐;常掌二字是个长形体势,不要写太长,稍加紧缩;好妈二字是个左右结构,左边稍小,右边稍大些,只要掌握好疏密得当,参差有序,不就好看了吗?相反,不分字形,疏密不当,一宽一窄,线条轻重不分,那就难看了。 九、有人说,要想写好钢笔字,必先练好 毛笔字才行,是这样吗? 答:不是。实践证明,那样要多走弯路。为什么?道理很清楚:因为汉字的结构规律完全一样,只是字形大小书写工具及手法不同,两先学哪一种都行。 继承和临摹古人作品,应力求形似,神似,但不能丢开个人的风格。 有些人对怎样写好字过于神秘化,也有的人把写好字说成是天生的……。事实上,不论写毛笔字还是写钢笔字,都不需要十年或二十年。不客气地说,毛笔字我只练了两年。当我把两年后写的字联拿给一位书法编辑看时,所得到第一句评语是:“你的字起码有十年的功夫”。这位编辑问我:“你都跟谁学过?”我说:“没跟谁学过”。事过三个月之后,我写的字联在一本杂志上选登了。 此事使我联想到,多少人和书法资料都一再声称:要想写好字,没有十年以上和更多的年头是练不成的……。又说,写好字是天才等等。这些论断是不符合实际的。事实上,只要字帖选好,方法对头,下定恒心,用不上一年的时间就可取得成效,请同学们试试看。 有的人提倡写好钢笔字必先练好毛笔字,实际不必要,因为你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同时掌握两种笔法。 十、怎样安排好字形有大小? 答:中国汉字有大有小,形状各异,不论用毛笔或钢笔,写出的大小不能完全一样,我们管它叫“参差有序”。 具体要求:笔画多的写细稍收缩,笔画少的写粗稍扩散。要写得大小匀称,不要象棋子不分大小一律排列。例如:“腾”字同“小”字;“口”字同“国”字;“工”字同“骞”字。 十一、写字讲究呼应,这指什么说的? 答:要想把字写得生动活泼,就得注意线条的往来和笔势的呼应。笔画相间有呼应,句间的开头和末尾也讲究呼应,这样的写法是为了避免机械式和堆砌现象。我们经常提到的“笔断而意连”,使点画互相间的声势具有连贯性,这种声势好比幼儿伸手喊妈妈,妈妈伸手接幼儿的那种动作。 《书筏》中说:起笔为呼,收笔为承。反之,如果写完一笔再考虑下一笔,中断笔间势能,那就是《续书谱》所批评的:“图写其形,末能涵容,皆支离而不贯,其结果多成珠子,字形当然活不起来”。 所以要使字写得生动活泼,情趣诱人,呼应二字是不能忽视的。 十二、据说横竖有原则写法,是这样吗? 答:是的,这是当代书法家邓散木说的,邓老讲得有道理。写“横”要稍斜,左边低,右边高,其斜度约在5-7度上下。不要低于5度。不要高于7度。这是因为人的两眼视觉并不平衡,如果把“横”画写成平直,那么,由于两眼的错觉,看上去右端的末尾似乎倒下去了,很不自然。 汉字的“竖”画比较重要,在一字当中起着栋梁作用。虞世南在《笔随论释行》(引王羲之语)说:“为竖必弩,贵战而雄。”故写竖画要刚劲有力。如中、牛、千、山等字。 十三、练字用什么样纸好?应注意些什么? 答:用方格本较好,因为它有一定的方格,对你练写的字形在规范上有一定的约束。在练写时要按行按序进行,每写完一页,就要分析一下,看看差距在哪?每写完一本,也要留存起来,以鉴别对照,衡量进步的程度。在练写时,切不能无规律地东写一个,西写两个,这样的练字会影响你掌握章法和布局。 按着次序练写,一能练好章法,二能安排好整篇布局,更会帮你养成写好行序的好习惯。如果任意乱写一通,那你在正式写作时,虽然字形本身写得尚好,但全篇布局肯定不规整,这是个大事。 十四、写字在快慢上有关系吗? 答:关系很大。写字在行笔快慢上有极大关系,字形的优美,线条的神韵,大部在快速行笔中体现出来。呼应的连贯笔势也是在快速运笔中体现。慢笔写出的字是没有神韵的。 大家知道,一些快速行笔的人写出的字形和篇章,不拘泥,不呆板,具有高昂的气势!这就是他们运用了“一气呵成”的良好效果。 要想快速行笔,达到满意的效果,除了要对字形本身结构具有素养之外,更重要的是执笔要正,并尽量往上些。 书写每个字要按照字的基本定义去构思,信指而书,信腕而行,不要做作,不要修饰。“笔劲洞达美而韵,书贵瘦硬方有神”。这就是写字在快慢上应当体现的一面。 十五、书写基本笔画时,应注意哪些? 答:(1)写“点”重如石,形断而意连; (2)写“横”要稍斜。一字有两“横”上“横”要仰势,下“横”写俯势; (3)“竖”画粗而壮,写直不要歪; (4)“撇”之发笔利,“捺”之发笔扬; (5)“折”的发笔缓,“钩”之发笔冲。 初练稍慢,循序渐进。要知道,书体成就的取得,都必需先把楷书的基本笔画练好,它是写好一切书体的立足点。 十六、学字非得模仿古人的字体吗? 答:是的,这是一个继承传统的问题。但是时代在前进,事物在发展,各种艺术总是要不断创新,因此也不能一味照搬古人的,应当取其精华。 明代的陈洪绶说:“谓学者,竟言钟王,顾古人何师?撷诸家法意,自创一体”。苏轼在“画论”中也提到:“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王羲之变隶法为行楷后称“书圣”;张旭变二王草法为今草称“草圣”。如果照古人一翻再翻,千人一体,千字一面,那就说谈不上书法艺术的发展。脱其窠臼,创出新貌,没有个性创新,就等于失去其生命力了。这是两种书法在发展上的必然趋势。 十七、怎样选择字帖? 答:这要看你对哪种字体感兴趣,也要看你的字近似哪种,然后就可定下来。如果选不到理想的钢笔字帖,也可选毛笔的字帖。如“灵飞经小楷字帖”,欧阳询的“三十六法”,黄自元的“九十二法”,这些秀丽端庄,遒媚劲健的楷书虽属毛笔字帖,但它的字形和大小,都可做学习钢笔字的范本。 十八、衡量一个字、一篇文章应从哪些方面来评价? 答:第一要看字的“笔力”;第二要看字形和间架结构规律的掌握;第三要看全篇手法和布局。 “笔力”分布怎样,结构相间的疏密程度是否适当,字间、行间、开头、结尾等,条理是否分明。 要知道,真正的书法功底还要注重在挺拔雄劲的楷书上面。 十九、 怎样才能掌握好章法和布局? 答:书写文章时,不能看一个字写一个字,应当看准一句,接连不停地写下去。这样的写法,能使字序整齐,气韵丰满。如果看一个写一个会产生字间、行间以致整个篇幅的不规则现象,这虽然是个小事,但对衡量作品的整个格调是很主要的。 钢笔字横写居多,要边写边向左方看齐,竖写时边写边向上部看齐。 字的大小,一般在5×8mm的宽高度,字间的距离应占一个字的一半,行间距离应占一个字的宽度。 字形写得虽好,但章法和布局安排不当,是要降价三分的。因此必须重视对章法布局的安排,要在平常写作时养成好的习惯。 二十、怎样体现书法艺术美感?这种美感从何而来? 答:书法艺术是运用联想来唤起人们内心情感的萌发,其中包括“形、神”两方面。 书法“形”的美主要运用点线、结构、疏密、轻重、行笔的缓急组成形象的“字形”,以这形式的美、力度的美、结构的美唤起人们的情趣和美感! 书法“神”的美,指的是线条组合后总体的外貌。它不是象几何学里那样机械式的配合,而是书家以唯物的、运动着的气势和本能,发自热爱生活的审美理想。“壮则雄健以嵑嶫,丽则绮靡以清遒”。这就是书法“神”美的应有体现。 古人说,情之喜、怒、哀、乐各有分数,它体现在书者的广阔胸怀中。喜则气和而字舒;怒则气愤而字险;哀则气郁而字敛;乐则气平而字丽。书者内心蕴含着生命激发的意念,洋溢于字里行间震撼着欣赏者的心灵,从而引起共鸣。 我国书法艺术“形神”兼备,气势生动!正是这种美,中国的书法艺术价值已被世界所重视。一九七七年四月美国耶鲁大学举办的首届国际书学史讨论会上,就有《中国书法对现代画家的影响》的论文。 具有典型东方美并成为世界上独树一帜的中国书法艺术,其影响之大,可窥一斑了。 二十一、今后在写字上应注意哪些? 答:要注意“识、简、连、美”四个方面,这是原副省长,辽宁书法家协会名誉会长朱川同志提倡的,这四个字,对今后硬笔书法规范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识”指的是写出的字要准确,清晰易辨。既然文字是代表无声语言的符号,表达一个人的心意和行动,那么,这个符号写出来就得叫人认识。如果写得七扭八歪,谁也不认识,日子久了,连自己也不认识了,这种字还有什么用处呢? “简”指的是按国家规定的简化字去写。要知道,汉字由繁向简发展、不断辗转演变已不是现在的事。从秦始皇统一文字并做了规范以后,小篆变隶书,草书变楷书,汉末的草书又变成楷书的草体。字体的不断简化是汉字发展的规律。 今天,我们正在建设物资文明和精神文明,人们对汉字书写效率要求更高。因此简写汉字的提法就十分必要了。但提倡写简化汉字,不是乱来的。 “连”指的是用连写的笔势写出的字,简单地说,就是快写的连笔字。 不论行书或草书,都必须有规范性的约束,不是无规律地乱来。重复地说,写出的字,必须叫人看得懂,领会其意,不给别人为难才行。 “美”是指一个字写出后的最高要求。书法美的表现形式是以线条造型美,而不是以象形美。 比如写个“鱼”字,欣赏者如果根据这个“鱼”字象不象自然界里的“鱼”而判断它美不美,这就混淆了美的含义。 评价字形美不美,应摒弃汉字古老的原型,而是以其线条造型所体现的“形、神”为依据。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汉字象形性的古老写法已不被人们所重视。如果有人认为象形性强的甲骨文是美的,那么,没有象形性的楷书就不美了,这显然不符合中国书法史的实际情况。 线条本身的美,来源于造型。毛笔字表现在“筋、骨、血、肉、神、气、韵、味”(朱川语)上,钢笔亦如此。 这种美不是牵丝拖沓或牵强做作,而是线条整体自然美,它通过“形、神”的具体化所表现出来的。2023-08-18 07:09:054
怎样才能把字写好看点
汉语如同满园的鲜花,五彩纷呈,香气各异,只要精心选用,恰当布局,就能充分表达思想感情,使文章生辉。下面和我一起来看怎样才能把字写好看点,希望有所帮助! 怎样才能把字写好看点 篇1 怎样把字写好看点? 总体上讲: 一、态度要端正,有些人不重视写字,认为字写得好不好无所谓,只要答案正确,考试就能得满分,其实不然,把字写好,终身受益。 二、写字的姿势要端正,姿势不正,写出的字也不会端正;眼睛离作业本太近,容易造成近视眼;做作业时弯腰驼背,写出的字歪歪扭扭,大大小小。 三、要勤练,只有通过勤奋的练习。 一、写字的字体已经成形,能不能改,怎样改法? 答:能改,而且用不多久。 很多同志认为:写字已经成形,年龄已经渐大了,不能改了……,这种看法不对。 要知道,写好字并不是什么难事,也不是高不可攀,而是极其好学,只要你方法对头,改正旧的写字习惯。 具体地说,在你练写的时候,必须端正写字的姿势和执笔方法,这是首要条件。 现在列举先人练字二例,现结合本身体会,谈谈这个问题。 大家知道,中国书圣王羲之,他先从卫铄学书,之后又多见先代名家钟繇等名著,遂改变初学。 正是他,继往开来,把古朴的书体变成娇美流畅的今体,对楷、行、草书均有创造性的贡献,这就是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历史功绩。 再说颜真卿,他初学褚遂良,后从张旭得法。 他参用了篆书笔意,写出了端庄雄伟的楷书。 是他开创了二王以外的新风格。 我本身先从钟绍京的楷书摹法,后又从欧阳询、黄自元的楷书得法,在行书上追学黄若舟的笔法,自感距离尚远,自己仍须努力。 但不论你写的字成形多少年,都是可以改的。 有的同志提出:写钢笔字摹仿毛笔字帖行吗?实践证明,可以,其效果一样。 写好钢笔字和毛笔字,不论年龄大小,不论你写字是否成形,只要勤字当头,下定决心,认识到对工作对前途有着相关的重要性,经过一番努力,是能写好的。 起步虽晚犹可追,古往今来,有许多三十而立后学成才的名师。 宋朝的梁颢,八十二岁才考上进士,他咏道:“也知少年登科好,争夺龙头属老成。 明朝李贽,弃官就学,立志著书的时候已是五十四岁了,他的名著《焚书》,《藏书》先后在六十四岁和七十三岁时完成的。 成就的取得,不在于年龄大小,关键在于志向和恒心。 二、写字应当从何学起? 答:先要选好你所理想的字帖,又要考虑是否近似你所写的字形,选好了,先看上几遍,分析其中字形要点和结构的规律。 这叫“意在字先”,然后用透明白纸先描摹,后临摹,熟记每个字中的关键部位。 具体步骤分述如下: 写字的姿势和执笔 (1)坐要正,肩要平,背要直,身子和头部不能歪,更不要低;两眼距桌面约一尺,前胸距桌沿约三寸。 (2)执笔要正,笔尖应直向前,切忌内斜,(只要掌心放平些,笔尖就自然向前);食指指尖距笔尖约一寸。 拿笔不正或笔尖向内斜,就写不好捺,写不好横,写不好钩,很难顺手,甚至每写一笔,就得挪动一下右手。 同时,写出的线条一无骨气,二无韵律,字形也就谈不到舒展大方。 (3)笔杆的斜度,写大字拿笔往上些,笔杆斜度要稍大,写小字往下些,笔杆斜度稍小。 一般的斜度应倾斜在食指关节处,超过这个部位,写出的笔画,不是拘泥,就是呆板。 笔杆斜度不适当,笔速要受到局限的,并且不可能写出飘然、神韵的字形来,因此不应倾斜“虎口”处。 (4)握笔要轻松,运笔才自如;握笔太紧,写出的字,不能开阔大方。 据在中学讲课所见,一个有五十人的班级里,就有四十五人拿笔不正或笔尖向内斜,大学里也是这样,正是这个缘故,这些同学写出的字,钩不象钩,捺不象捺,笔画全是平拖堆砌。 前已说过,写字好坏,在姿势和执笔上有绝对关系。 如同木工锯木一样,如果姿势和拿锯不正,即便“线条”画得再直,你也要锯歪的。 这和写好字的道理是一样的。 三、学书法的步骤应当怎样安排? 答:先从楷书基本笔画学起,即点、横、竖、撇、捺、提、钩、折八种。 一个字好比一台机器,基本笔画练好,等于把“零件”加工好;练好偏旁部首,就好比开始“组装”;练整个字形,就等于进入“总装”。 就是说,先学“分解”,后学“连贯”。 所以说,楷书是基础,而基本笔画则是基础的基础。 在练写基本笔画时,要分类去练。 如练写“丶”时,要把丶、丿、丶、丨等分别练好,然后后再写“连贯”,进行组合。 一般的规律:练楷书先练基本笔画;再练笔画顺序;三练偏旁部首;四练字形结构;五练分行布局。 汉字的“点”画写时要加重,如石坠地。 什么样的部位需要什么样的点,要做到“意在笔先”。 如“宀”上头的点按钟绍京、欧阳询的写法,用短小竖势书写是比较有力的。 四、为什么说学字必先练楷书? 答:大家知道,幼儿开始走路时,必先学站立,站稳了才能学迈步,步子熟了,才能快步走,然后跑起来。 这和练字的三部曲一样,先练楷;再练行;三练草。 历代书家一致主张,只有练好楷书,基础牢了,再写行、草就容易了。 只有练好楷书,写出的字,才能笔不浮滑,体不支离。 五、先学楷书需要多久呢? 答:只要你选好字帖,每天坚持写两页,持之以恒,两个月就可以收效。 至于练写的方法,仍是先描摹,后临摹,然后对照找差距。 对难写的字,要分别记下来,专门突破。 当你练有成效的时候,你就自然产生了兴趣:越写越爱写,越看越高兴!这就是你成功的开始。 六、写行书已经习惯,再练楷书能成吗? 答:没问题,而且还快呢。 因为你对字形的结构已有一定的印象,在书写上也有一定的基础,手指和腕部更有一定的素养,只要方法改变一下,纠正你原来拿笔和运笔姿势,按着楷书的基本体系,坚持练下去,那么,在半年的时间就可收效。 七、要想写好每个字,其重点应当掌握哪些? 答:第一要掌握笔力,这里指的是该用力的笔画就要用力;不该用力的就要轻笔过渡。 例如写国、红、真、钢等字,轻重分得清,看起来就会给人以美感。 一般来说,写“丶、一、丨、丶(捺)”等笔画着笔应用力,其它稍轻些。 但一个字中的个个笔画不能都用力。 比如,写“人、大、天”等字的撇画应当轻,捺画应当重。 相反,撇画写成重,捺画写成轻也可以,总之不能平均用力。 八、有人说,基本笔画好练,间架结构难写,是这样吗? 答:说起来好象很难,实际上只要你方法找准,路子对头,是很容易的。 比如,你首先练好了基本笔画之后,就有基础功底了。 所说方法找准,路子对头,指的是在结构上分清是独体字,还是合体字。 如果是独体字,就要掌握字的中心和重心。 例如“上、下、千、十”等字全是独体字,这就要掌握它的重心:横画稍长,竖画稍短,而竖画必须居中而下(楷书)。 如果是合体字,则要分清是左右结构;还是上下结构;是左中右结构,还是上中下结构,是半包结构,还是全包结构。 弄清这六个区别,再按字的定义和组织规律去掌握。 这样,就可写出一个完美而秀丽的字形来。 例如:“好”“妈”属于左右结构;“幸”“素”属于上下结构;“常”“掌”属于上中下结构;“匠”“医”属于半包结构;区别这些不同的结构定义,就好办了。 比如:幸、素二字的上下两竖,注意居中对齐;常掌二字是个长形体势,不要写太长,稍加紧缩;好妈二字是个左右结构,左边稍小,右边稍大些,只要掌握好疏密得当,参差有序,不就好看了吗?相反,不分字形,疏密不当,一宽一窄,线条轻重不分,那就难看了。 九、有人说,要想写好钢笔字,必先练好 毛笔字才行,是这样吗? 答:不是。 实践证明,那样要多走弯路。 为什么?道理很清楚:因为汉字的结构规律完全一样,只是字形大小书写工具及手法不同,两先学哪一种都行。 继承和临摹古人作品,应力求形似,神似,但不能丢开个人的风格。 有些人对怎样写好字过于神秘化,也有的人把写好字说成是天生的……。 事实上,不论写毛笔字还是写钢笔字,都不需要十年或二十年。 不客气地说,毛笔字我只练了两年。 当我把两年后写的字联拿给一位书法编辑看时,所得到第一句评语是:“你的字起码有十年的功夫”。 这位编辑问我:“你都跟谁学过?”我说:“没跟谁学过”。 事过三个月之后,我写的字联在一本杂志上选登了。 此事使我联想到,多少人和书法资料都一再声称:要想写好字,没有十年以上和更多的年头是练不成的……。 又说,写好字是天才等等。 这些论断是不符合实际的。 事实上,只要字帖选好,方法对头,下定恒心,用不上一年的时间就可取得成效,请同学们试试看。 有的人提倡写好钢笔字必先练好毛笔字,实际不必要,因为你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同时掌握两种笔法。 十、怎样安排好字形有大小? 答:中国汉字有大有小,形状各异,不论用毛笔或钢笔,写出的大小不能完全一样,我们管它叫“参差有序”。 具体要求:笔画多的写细稍收缩,笔画少的写粗稍扩散。 要写得大小匀称,不要象棋子不分大小一律排列。 例如:“腾”字同“小”字;“口”字同“国”字;“工”字同“骞”字。 十一、写字讲究呼应,这指什么说的? 答:要想把字写得生动活泼,就得注意线条的往来和笔势的呼应。 笔画相间有呼应,句间的开头和末尾也讲究呼应,这样的写法是为了避免机械式和堆砌现象。 我们经常提到的“笔断而意连”,使点画互相间的声势具有连贯性,这种声势好比幼儿伸手喊妈妈,妈妈伸手接幼儿的那种动作。 《书筏》中说:起笔为呼,收笔为承。 反之,如果写完一笔再考虑下一笔,中断笔间势能,那就是《续书谱》所批评的:“图写其形,末能涵容,皆支离而不贯,其结果多成珠子,字形当然活不起来”。 所以要使字写得生动活泼,情趣诱人,呼应二字是不能忽视的。 十二、据说横竖有原则写法,是这样吗? 答:是的,这是当代书法家邓散木说的,邓老讲得有道理。 写“横”要稍斜,左边低,右边高,其斜度约在5-7度上下。 不要低于5度。 不要高于7度。 这是因为人的两眼视觉并不平衡,如果把“横”画写成平直,那么,由于两眼的错觉,看上去右端的末尾似乎倒下去了,很不自然。 汉字的“竖”画比较重要,在一字当中起着栋梁作用。 虞世南在《笔随论释行》(引王羲之语)说:“为竖必弩,贵战而雄。 故写竖画要刚劲有力。 如中、牛、千、山等字。 十三、练字用什么样纸好?应注意些什么? 答:用方格本较好,因为它有一定的方格,对你练写的字形在规范上有一定的约束。 在练写时要按行按序进行,每写完一页,就要分析一下,看看差距在哪?每写完一本,也要留存起来,以鉴别对照,衡量进步的程度。 在练写时,切不能无规律地东写一个,西写两个,这样的练字会影响你掌握章法和布局。 按着次序练写,一能练好章法,二能安排好整篇布局,更会帮你养成写好行序的好习惯。 如果任意乱写一通,那你在正式写作时,虽然字形本身写得尚好,但全篇布局肯定不规整,这是个大事。 十四、写字在快慢上有关系吗? 答:关系很大。 写字在行笔快慢上有极大关系,字形的优美,线条的神韵,大部在快速行笔中体现出来。 呼应的连贯笔势也是在快速运笔中体现。 慢笔写出的字是没有神韵的。 大家知道,一些快速行笔的人写出的字形和篇章,不拘泥,不呆板,具有高昂的气势!这就是他们运用了“一气呵成”的良好效果。 要想快速行笔,达到满意的效果,除了要对字形本身结构具有素养之外,更重要的是执笔要正,并尽量往上些。 书写每个字要按照字的基本定义去构思,信指而书,信腕而行,不要做作,不要修饰。 “笔劲洞达美而韵,书贵瘦硬方有神”。 这就是写字在快慢上应当体现的一面。 十五、书写基本笔画时,应注意哪些? 答:(1)写“点”重如石,形断而意连; (2)写“横”要稍斜。 一字有两“横”上“横”要仰势,下“横”写俯势; (3)“竖”画粗而壮,写直不要歪; (4)“撇”之发笔利,“捺”之发笔扬; (5)“折”的发笔缓,“钩”之发笔冲。 初练稍慢,循序渐进。 要知道,书体成就的取得,都必需先把楷书的基本笔画练好,它是写好一切书体的立足点。 十六、学字非得模仿古人的字体吗? 答:是的,这是一个继承传统的问题。 但是时代在前进,事物在发展,各种艺术总是要不断创新,因此也不能一味照搬古人的,应当取其精华。 明代的陈洪绶说:“谓学者,竟言钟王,顾古人何师?撷诸家法意,自创一体”。 苏轼在“画论”中也提到:“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 王羲之变隶法为行楷后称“书圣”;张旭变二王草法为今草称“草圣”。 如果照古人一翻再翻,千人一体,千字一面,那就说谈不上书法艺术的发展。 脱其窠臼,创出新貌,没有个性创新,就等于失去其生命力了。 这是两种书法在发展上的必然趋势。 十七、怎样选择字帖? 答:这要看你对哪种字体感兴趣,也要看你的字近似哪种,然后就可定下来。 如果选不到理想的钢笔字帖,也可选毛笔的字帖。 如“灵飞经小楷字帖”,欧阳询的“三十六法”,黄自元的“九十二法”,这些秀丽端庄,遒媚劲健的楷书虽属毛笔字帖,但它的字形和大小,都可做学习钢笔字的范本。 十八、衡量一个字、一篇文章应从哪些方面来评价? 答:第一要看字的“笔力”;第二要看字形和间架结构规律的掌握;第三要看全篇手法和布局。 “笔力”分布怎样,结构相间的疏密程度是否适当,字间、行间、开头、结尾等,条理是否分明。 要知道,真正的书法功底还要注重在挺拔雄劲的楷书上面。 十九、 怎样才能掌握好章法和布局? 答:书写文章时,不能看一个字写一个字,应当看准一句,接连不停地写下去。 这样的写法,能使字序整齐,气韵丰满。 如果看一个写一个会产生字间、行间以致整个篇幅的不规则现象,这虽然是个小事,但对衡量作品的整个格调是很主要的。 钢笔字横写居多,要边写边向左方看齐,竖写时边写边向上部看齐。 字的大小,一般在5×8mm的宽高度,字间的距离应占一个字的一半,行间距离应占一个字的宽度。 字形写得虽好,但章法和布局安排不当,是要降价三分的。 因此必须重视对章法布局的安排,要在平常写作时养成好的习惯。 二十、怎样体现书法艺术美感?这种美感从何而来? 答:书法艺术是运用联想来唤起人们内心情感的萌发,其中包括“形、神”两方面。 书法“形”的`美主要运用点线、结构、疏密、轻重、行笔的缓急组成形象的“字形”,以这形式的美、力度的美、结构的美唤起人们的情趣和美感! 书法“神”的美,指的是线条组合后总体的外貌。 它不是象几何学里那样机械式的配合,而是书家以唯物的、运动着的气势和本能,发自热爱生活的审美理想。 “壮则雄健以嵑嶫,丽则绮靡以清遒”。 这就是书法“神”美的应有体现。 古人说,情之喜、怒、哀、乐各有分数,它体现在书者的广阔胸怀中。 喜则气和而字舒;怒则气愤而字险;哀则气郁而字敛;乐则气平而字丽。 书者内心蕴含着生命激发的意念,洋溢于字里行间震撼着欣赏者的心灵,从而引起共鸣。 我国书法艺术“形神”兼备,气势生动!正是这种美,中国的书法艺术价值已被世界所重视。 一九七七年四月美国耶鲁大学举办的首届国际书学史讨论会上,就有《中国书法对现代画家的影响》的论文。 具有典型东方美并成为世界上独树一帜的中国书法艺术,其影响之大,可窥一斑了。 二十一、今后在写字上应注意哪些? 答:要注意“识、简、连、美”四个方面,这是原副省长,辽宁书法家协会名誉会长同志提倡的,这四个字,对今后硬笔书法规范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识”指的是写出的字要准确,清晰易辨。 既然文字是代表无声语言的符号,表达一个人的心意和行动,那么,这个符号写出来就得叫人认识。 如果写得七扭八歪,谁也不认识,日子久了,连自己也不认识了,这种字还有什么用处呢? “简”指的是按国家规定的简化字去写。 要知道,汉字由繁向简发展、不断辗转演变已不是现在的事。 从秦始皇统一文字并做了规范以后,小篆变隶书,草书变楷书,汉末的草书又变成楷书的草体。 字体的不断简化是汉字发展的规律。 今天,我们正在建设物资文明和精神文明,人们对汉字书写效率要求更高。 因此简写汉字的提法就十分必要了。 但提倡写简化汉字,不是乱来的。 “连”指的是用连写的笔势写出的字,简单地说,就是快写的连笔字。 不论行书或草书,都必须有规范性的约束,不是无规律地乱来。 重复地说,写出的字,必须叫人看得懂,领会其意,不给别人为难才行。 “美”是指一个字写出后的最高要求。 书法美的表现形式是以线条造型美,而不是以象形美。 比如写个“鱼”字,欣赏者如果根据这个“鱼”字象不象自然界里的“鱼”而判断它美不美,这就混淆了美的含义。 评价字形美不美,应摒弃汉字古老的原型,而是以其线条造型所体现的“形、神”为依据。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汉字象形性的古老写法已不被人们所重视。 如果有人认为象形性强的甲骨文是美的,那么,没有象形性的楷书就不美了,这显然不符合中国书法史的实际情况。 线条本身的美,来源于造型。 毛笔字表现在“筋、骨、血、肉、神、气、韵、味”(语)上,钢笔亦如此。 这种美不是牵丝拖沓或牵强做作,而是线条整体自然美,它通过“形、神”的具体化所表现出来的。 怎样才能把字写好看点 篇2 一、正确的学习之路 1、临帖 从古到今,临帖是学习书法最基本的方法,没有一个书法家是没有临过帖的。 2、专注 专注学一个书法家的字,专心致志,认真临教学反思怎么写(教师如何写好教学反思)怎样才能把字写好?写,持之以恒,怎样才能把字教学反思怎么写(教师如何写好教学反思)怎样才能把字写好?写好?直到形同神似。 3、博采众长 临帖达到形同神似后,也可以汲取其他字帖的营养,慢慢消化吸收,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的风格,自成一家。 4、坚持 说到坚持,臣妾做不到呀,这个是非常重要的,作者跟其他书友交流时,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每天都练字,已经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了。 二、科学的练字方法 1、临帖和摹帖 临帖和摹帖是学字正确之路,是学字方法中的跟本点,这里有临帖的方法不用怕自己教学反思怎么写(教师如何写好教学反思)怎样才能把字写好?写不好字,就怕用这种方法练,书法老师大力推荐学习。 2、每天定量 说到每天的学习量,就是增加肌肉记忆的一个过程,教学反思怎么写(教师如何写好教学反思)怎样才能把字写好?写到一定量的时候,手教学反思怎么写(教师如何写好教学反思)怎样才能把字写好?写的每一个字都是下意识的动作,字怎么教学反思怎么写(教师如何写好教学反思)怎样才能把字写好?写,可能你说不出来怎么教学反思怎么写(教师如何写好教学反思)怎样才能把字写好?写,但手就很随意的教学反思怎么写(教师如何写好教学反思)怎样才能把字写好?写出来了,而且教学反思怎么写(教师如何写好教学反思)怎样才能把字写好?写的非常漂亮。 3、循序渐进 在勤学苦练的基础上,还应懂得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1、先正楷,后行草。楷、行、草书三者如同人的立、走、跑,是一回事,如果没有楷书做基础,直接教学反思怎么写(教师如何写好教学反思)怎样才能把字写好?写行书或草书,就会疏于法度,流于轻滑飘浮,行书、草书是楷书的流、便、疏、散,学好楷书后,增加用笔的流动呼应,这样教学反思怎么写(教师如何写好教学反思)怎样才能把字写好?写行、草书很容易上手,把楷书学熟练后,在教学反思怎么写(教师如何写好教学反思)怎样才能把字写好?写行、草书时,可以悟到两者是相铺相成,互相促进的。 2、先学习点画,后结构,然后再章法。书法是线条艺术,也就是以基本点画为基础的艺术,点画教学反思怎么写(教师如何写好教学反思)怎样才能把字写好?写不好,怎样才能把字教学反思怎么写(教师如何写好教学反思)怎样才能把字写好?写好?字的艺术性就无从谈起。 改变笔顺,是教学反思怎么写(教师如何写好教学反思)怎样才能把字写好?写行书常用的笔法,其目的就是加快书教学反思怎么写(教师如何写好教学反思)怎样才能把字写好?写速度,便于笔画的连接,从而改变楷书固有的书教学反思怎么写(教师如何写好教学反思)怎样才能把字写好?写顺序,使运笔更加快速,字形更趋于草意变化。2023-08-18 07:09:241
写好缝字要注意什么
“字是人的第二面容”。写一手漂亮的钢笔字对于学习、工作、学业、交友是十分有用处,另外练习写字可以培养良好的习惯,修身养性,延年益寿,展示个人才华、魅力等,因此很多朋友都想把字写好,都有想学硬笔书法的想法,但是很多初学者又觉得茫然,不知从何入手,笔者学习硬笔书法多年,今不嫌浅薄,谈谈怎样学习硬笔书法。工具/原料钢笔纸墨步骤/方法1一、写字的字体已经成形,能不能改,怎样改法? 答:能改,而且用不多久。很多同志认为:写字已经成形,年龄已经渐大了,不能改了……,这种看法不对。要知道,写好字并不是什么难事,也不是高不可攀,而是极其好学,只要你方法对头,改正旧的写字习惯。具体地说,在你练写的时候,必须端正写字的姿势和执笔方法,这是首要条件。 现在列举先人练字二例,现结合本身体会,谈谈这个问题。 大家知道,中国书圣王羲之,他先从卫铄学书,之后又多见先代名家钟繇等名著,遂改变初学。正是他,继往开来,把古朴的书体变成娇美流畅的今体,对楷、行、草书均有创造性的贡献,这就是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历史功绩。 再说颜真卿,他初学褚遂良,后从张旭得法。他参用了篆书笔意,写出了端庄雄伟的楷书。是他开创了二王以外的新风格。 我本身先从钟绍京的楷书摹法,后又从欧阳询、黄自元的楷书得法,在行书上追学黄若舟的笔法,自感距离尚远,自己仍须努力。但不论你写的字成形多少年,都是可以改的。 有的同志提出:写钢笔字摹仿毛笔字帖行吗?实践证明,可以,其效果一样。 写好钢笔字和毛笔字,不论年龄大小,不论你写字是否成形,只要勤字当头,下定决心,认识到对工作对前途有着相关的重要性,经过一番努力,是能写好的。 起步虽晚犹可追,古往今来,有许多三十而立后学成才的名师。宋朝的梁颢,八十二岁才考上进士,他咏道:“也知少年登科好,争夺龙头属老成。”明朝李贽,弃官就学,立志著书的时候已是五十四岁了,他的名著《焚书》,《藏书》先后在六十四岁和七十三岁时完成的。 成就的取得,不在于年龄大小,关键在于志向和恒心。23二、写字应当从何学起? 答:先要选好你所理想的字帖,又要考虑是否近似你所写的字形,选好了,先看上几遍,分析其中字形要点和结构的规律。这叫“意在字先”,然后用透明白纸先描摹,后临摹,熟记每个字中的关键部位。具体步骤分述如下: 写字的姿势和执笔 (1)坐要正,肩要平,背要直,身子和头部不能歪,更不要低;两眼距桌面约一尺,前胸距桌沿约三寸。 (2)执笔要正,笔尖应直向前,切忌内斜,(只要掌心放平些,笔尖就自然向前);食指指尖距笔尖约一寸。拿笔不正或笔尖向内斜,就写不好捺,写不好横,写不好钩,很难顺手,甚至每写一笔,就得挪动一下右手。同时,写出的线条一无骨气,二无韵律,字形也就谈不到舒展大方。 (3)笔杆的斜度,写大字拿笔往上些,笔杆斜度要稍大,写小字往下些,笔杆斜度稍小。一般的斜度应倾斜在食指关节处,超过这个部位,写出的笔画,不是拘泥,就是呆板。笔杆斜度不适当,笔速要受到局限的,并且不可能写出飘然、神韵的字形来,因此不应倾斜“虎口”处。 (4)握笔要轻松,运笔才自如;握笔太紧,写出的字,不能开阔大方。据在中学讲课所见,一个有五十人的班级里,就有四十五人拿笔不正或笔尖向内斜,大学里也是这样,正是这个缘故,这些同学写出的字,钩不象钩,捺不象捺,笔画全是平拖堆砌。 前已说过,写字好坏,在姿势和执笔上有绝对关系。如同木工锯木一样,如果姿势和拿锯不正,即便“线条”画得再直,你也要锯歪的。这和写好字的道理是一样的。45三、学书法的步骤应当怎样安排? 答:先从楷书基本笔画学起,即点、横、竖、撇、捺、提、钩、折八种。 一个字好比一台机器,基本笔画练好,等于把“零件”加工好;练好偏旁部首,就好比开始“组装”;练整个字形,就等于进入“总装”。就是说,先学“分解”,后学“连贯”。所以说,楷书是基础,而基本笔画则是基础的基础。 在练写基本笔画时,要分类去练。如练写“丶”时,要把丶、丿、丶、丨等分别练好,然后后再写“连贯”,进行组合。 一般的规律:练楷书先练基本笔画;再练笔画顺序;三练偏旁部首;四练字形结构;五练分行布局。 汉字的“点”画写时要加重,如石坠地。什么样的部位需要什么样的点,要做到“意在笔先”。如“宀”上头的点按钟绍京、欧阳询的写法,用短小竖势书写是比较有力的。67四、为什么说学字必先练楷书? 答:大家知道,幼儿开始走路时,必先学站立,站稳了才能学迈步,步子熟了,才能快步走,然后跑起来。 这和练字的三部曲一样,先练楷;再练行;三练草。历代书家一致主张,只有练好楷书,基础牢了,再写行、草就容易了。只有练好楷书,写出的字,才能笔不浮滑,体不支离。89五、先学楷书需要多久呢? 答:只要你选好字帖,每天坚持写两页,持之以恒,两个月就可以收效。至于练写的方法,仍是先描摹,后临摹,然后对照找差距。对难写的字,要分别记下来,专门突破。 当你练有成效的时候,你就自然产生了兴趣:越写越爱写,越看越高兴!这就是你成功的开始。1011六、写行书已经习惯,再练楷书能成吗? 答:没问题,而且还快呢。因为你对字形的结构已有一定的印象,在书写上也有一定的基础,手指和腕部更有一定的素养,只要方法改变一下,纠正你原来拿笔和运笔姿势,按着楷书的基本体系,坚持练下去,那么,在半年的时间就可收效。1213七、要想写好每个字,其重点应当掌握哪些?答:第一要掌握笔力,这里指的是该用力的笔画就要用力;不该用力的就要轻笔过渡。例如写国、红、真、钢等字,轻重分得清,看起来就会给人以美感。 一般来说,写“丶、一、丨、丶(捺)”等笔画着笔应用力,其它稍轻些。但一个字中的个个笔画不能都用力。比如,写“人、大、天”等字的撇画应当轻,捺画应当重。相反,撇画写成重,捺画写成轻也可以,总之不能平均用力。1415八、有人说,基本笔画好练,间架结构难写,是这样吗? 答:说起来好象很难,实际上只要你方法找准,路子对头,是很容易的。 比如,你首先练好了基本笔画之后,就有基础功底了。所说方法找准,路子对头,指的是在结构上分清是独体字,还是合体字。 如果是独体字,就要掌握字的中心和重心。例如“上、下、千、十”等字全是独体字,这就要掌握它的重心:横画稍长,竖画稍短,而竖画必须居中而下(楷书)。 如果是合体字,则要分清是左右结构;还是上下结构;是左中右结构,还是上中下结构,是半包结构,还是全包结构。 弄清这六个区别,再按字的定义和组织规律去掌握。这样,就可写出一个完美而秀丽的字形来。 例如:“好”“妈”属于左右结构;“幸”“素”属于上下结构;“常”“掌”属于上中下结构;“匠”“医”属于半包结构;区别这些不同的结构定义,就好办了。 比如:幸、素二字的上下两竖,注意居中对齐;常掌二字是个长形体势,不要写太长,稍加紧缩;好妈二字是个左右结构,左边稍小,右边稍大些,只要掌握好疏密得当,参差有序,不就好看了吗?相反,不分字形,疏密不当,一宽一窄,线条轻重不分,那就难看了。1617九、有人说,要想写好钢笔字,必先练好 毛笔字才行,是这样吗? 答:不是。实践证明,那样要多走弯路。为什么?道理很清楚:因为汉字的结构规律完全一样,只是字形大小书写工具及手法不同,两先学哪一种都行。 继承和临摹古人作品,应力求形似,神似,但不能丢开个人的风格。 有些人对怎样写好字过于神秘化,也有的人把写好字说成是天生的……。事实上,不论写毛笔字还是写钢笔字,都不需要十年或二十年。不客气地说,毛笔字我只练了两年。当我把两年后写的字联拿给一位书法编辑看时,所得到第一句评语是:“你的字起码有十年的功夫”。这位编辑问我:“你都跟谁学过?”我说:“没跟谁学过”。事过三个月之后,我写的字联在一本杂志上选登了。 此事使我联想到,多少人和书法资料都一再声称:要想写好字,没有十年以上和更多的年头是练不成的……。又说,写好字是天才等等。这些论断是不符合实际的。事实上,只要字帖选好,方法对头,下定恒心,用不上一年的时间就可取得成效,请同学们试试看。 有的人提倡写好钢笔字必先练好毛笔字,实际不必要,因为你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同时掌握两种笔法。1819十、怎样安排好字形有大小? 答:中国汉字有大有小,形状各异,不论用毛笔或钢笔,写出的大小不能完全一样,我们管它叫“参差有序”。 具体要求:笔画多的写细稍收缩,笔画少的写粗稍扩散。要写得大小匀称,不要象棋子不分大小一律排列。例如:“腾”字同“小”字;“口”字同“国”字;“工”字同“骞”字。2021十一、写字讲究呼应,这指什么说的? 答:要想把字写得生动活泼,就得注意线条的往来和笔势的呼应。笔画相间有呼应,句间的开头和末尾也讲究呼应,这样的写法是为了避免机械式和堆砌现象。我们经常提到的“笔断而意连”,使点画互相间的声势具有连贯性,这种声势好比幼儿伸手喊妈妈,妈妈伸手接幼儿的那种动作。 《书筏》中说:起笔为呼,收笔为承。反之,如果写完一笔再考虑下一笔,中断笔间势能,那就是《续书谱》所批评的:“图写其形,末能涵容,皆支离而不贯,其结果多成珠子,字形当然活不起来”。 所以要使字写得生动活泼,情趣诱人,呼应二字是不能忽视的。2223十二、据说横竖有原则写法,是这样吗? 答:是的,这是当代书法家邓散木说的,邓老讲得有道理。写“横”要稍斜,左边低,右边高,其斜度约在5-7度上下。不要低于5度。不要高于7度。这是因为人的两眼视觉并不平衡,如果把“横”画写成平直,那么,由于两眼的错觉,看上去右端的末尾似乎倒下去了,很不自然。 汉字的“竖”画比较重要,在一字当中起着栋梁作用。虞世南在《笔随论释行》(引王羲之语)说:“为竖必弩,贵战而雄。”故写竖画要刚劲有力。如中、牛、千、山等字。2425十三、练字用什么样纸好?应注意些什么? 答:用方格本较好,因为它有一定的方格,对你练写的字形在规范上有一定的约束。在练写时要按行按序进行,每写完一页,就要分析一下,看看差距在哪?每写完一本,也要留存起来,以鉴别对照,衡量进步的程度。在练写时,切不能无规律地东写一个,西写两个,这样的练字会影响你掌握章法和布局。 按着次序练写,一能练好章法,二能安排好整篇布局,更会帮你养成写好行序的好习惯。如果任意乱写一通,那你在正式写作时,虽然字形本身写得尚好,但全篇布局肯定不规整,这是个大事。2627十四、写字在快慢上有关系吗? 答:关系很大。写字在行笔快慢上有极大关系,字形的优美,线条的神韵,大部在快速行笔中体现出来。呼应的连贯笔势也是在快速运笔中体现。慢笔写出的字是没有神韵的。 大家知道,一些快速行笔的人写出的字形和篇章,不拘泥,不呆板,具有高昂的气势!这就是他们运用了“一气呵成”的良好效果。 要想快速行笔,达到满意的效果,除了要对字形本身结构具有素养之外,更重要的是执笔要正,并尽量往上些。 书写每个字要按照字的基本定义去构思,信指而书,信腕而行,不要做作,不要修饰。“笔劲洞达美而韵,书贵瘦硬方有神”。这就是写字在快慢上应当体现的一面。2829十五、书写基本笔画时,应注意哪些? 答:(1)写“点”重如石,形断而意连; (2)写“横”要稍斜。一字有两“横”上“横”要仰势,下“横”写俯势; (3)“竖”画粗而壮,写直不要歪; (4)“撇”之发笔利,“捺”之发笔扬; (5)“折”的发笔缓,“钩”之发笔冲。 初练稍慢,循序渐进。要知道,书体成就的取得,都必需先把楷书的基本笔画练好,它是写好一切书体的立足点。3031十六、学字非得模仿古人的字体吗? 答:是的,这是一个继承传统的问题。但是时代在前进,事物在发展,各种艺术总是要不断创新,因此也不能一味照搬古人的,应当取其精华。 明代的陈洪绶说:“谓学者,竟言钟王,顾古人何师?撷诸家法意,自创一体”。苏轼在“画论”中也提到:“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王羲之变隶法为行楷后称“书圣”;张旭变二王草法为今草称“草圣”。如果照古人一翻再翻,千人一体,千字一面,那就说谈不上书法艺术的发展。脱其窠臼,创出新貌,没有个性创新,就等于失去其生命力了。这是两种书法在发展上的必然趋势。3233十七、怎样选择字帖? 答:这要看你对哪种字体感兴趣,也要看你的字近似哪种,然后就可定下来。如果选不到理想的钢笔字帖,也可选毛笔的字帖。如“灵飞经小楷字帖”,欧阳询的“三十六法”,黄自元的“九十二法”,这些秀丽端庄,遒媚劲健的楷书虽属毛笔字帖,但它的字形和大小,都可做学习钢笔字的范本。3435十八、衡量一个字、一篇文章应从哪些方面来评价? 答:第一要看字的“笔力”;第二要看字形和间架结构规律的掌握;第三要看全篇手法和布局。 “笔力”分布怎样,结构相间的疏密程度是否适当,字间、行间、开头、结尾等,条理是否分明。 要知道,真正的书法功底还要注重在挺拔雄劲的楷书上面。3637十九、 怎样才能掌握好章法和布局? 答:书写文章时,不能看一个字写一个字,应当看准一句,接连不停地写下去。这样的写法,能使字序整齐,气韵丰满。如果看一个写一个会产生字间、行间以致整个篇幅的不规则现象,这虽然是个小事,但对衡量作品的整个格调是很主要的。 钢笔字横写居多,要边写边向左方看齐,竖写时边写边向上部看齐。 字的大小,一般在5×8mm的宽高度,字间的距离应占一个字的一半,行间距离应占一个字的宽度。 字形写得虽好,但章法和布局安排不当,是要降价三分的。因此必须重视对章法布局的安排,要在平常写作时养成好的习惯。3839二十、怎样体现书法艺术美感?这种美感从何而来? 答:书法艺术是运用联想来唤起人们内心情感的萌发,其中包括“形、神”两方面。 书法“形”的美主要运用点线、结构、疏密、轻重、行笔的缓急组成形象的“字形”,以这形式的美、力度的美、结构的美唤起人们的情趣和美感! 书法“神”的美,指的是线条组合后总体的外貌。它不是象几何学里那样机械式的配合,而是书家以唯物的、运动着的气势和本能,发自热爱生活的审美理想。“壮则雄健以嵑嶫,丽则绮靡以清遒”。这就是书法“神”美的应有体现。 古人说,情之喜、怒、哀、乐各有分数,它体现在书者的广阔胸怀中。喜则气和而字舒;怒则气愤而字险;哀则气郁而字敛;乐则气平而字丽。书者内心蕴含着生命激发的意念,洋溢于字里行间震撼着欣赏者的心灵,从而引起共鸣。 我国书法艺术“形神”兼备,气势生动!正是这种美,中国的书法艺术价值已被世界所重视。一九七七年四月美国耶鲁大学举办的首届国际书学史讨论会上,就有《中国书法对现代画家的影响》的论文。 具有典型东方美并成为世界上独树一帜的中国书法艺术,其影响之大,可窥一斑了。4041二十一、今后在写字上应注意哪些?42 答:要注意“识、简、连、美”四个方面。这四个字,对今后硬笔书法规范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识”指的是写出的字要准确,清晰易辨。既然文字是代表无声语言的符号,表达一个人的心意和行动,那么,这个符号写出来就得叫人认识。如果写得七扭八歪,谁也不认识,日子久了,连自己也不认识了,这种字还有什么用处呢? “简”指的是按国家规定的简化字去写。要知道,汉字由繁向简发展、不断辗转演变已不是现在的事。从秦始皇统一文字并做了规范以后,小篆变隶书,草书变楷书,汉末的草书又变成楷书的草体。字体的不断简化是汉字发展的规律。 今天,我们正在建设物资文明和精神文明,人们对汉字书写效率要求更高。因此简写汉字的提法就十分必要了。但提倡写简化汉字,不是乱来的。 “连”指的是用连写的笔势写出的字,简单地说,就是快写的连笔字。 不论行书或草书,都必须有规范性的约束,不是无规律地乱来。重复地说,写出的字,必须叫人看得懂,领会其意,不给别人为难才行。 “美”是指一个字写出后的最高要求。书法美的表现形式是以线条造型美,而不是以象形美。 比如写个“鱼”字,欣赏者如果根据这个“鱼”字象不象自然界里的“鱼”而判断它美不美,这就混淆了美的含义。 评价字形美不美,应摒弃汉字古老的原型,而是以其线条造型所体现的“形、神”为依据。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汉字象形性的古老写法已不被人们所重视。如果有人认为象形性强的甲骨文是美的,那么,没有象形性的楷书就不美了,这显然不符合中国书法史的实际情况。 线条本身的美,来源于造型。毛笔字表现在“筋、骨、血、肉、神、气、韵、味”上,钢笔亦如此。 这种美不是牵丝拖沓或牵强做作,而是线条整体自然美,它通过“形、神”的具体化所表现出来的。END注意事项学习书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希望大家能够坚持。有些人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能够做好,有些人却刚刚相反。学习书法不需要天赋,需要的只是重视和认真。如果可能,愿意和大家共同交流探讨书法。2023-08-18 07:09:492
怎么写钢笔字
一、写字的字体已经成形,能不能改,怎样改法? 答:能改,而且用不多久。很多同志认为:写字已经成形,年龄已经渐大了,不能改了……,这种看法不对。要知道,写好字并不是什么难事,也不是高不可攀,而是极其好学,只要你方法对头,改正旧的写字习惯。具体地说,在你练写的时候,必须端正写字的姿势和执笔方法,这是首要条件。 现在列举先人练字二例,现结合本身体会,谈谈这个问题。 大家知道,中国书圣王羲之,他先从卫铄学书,之后又多见先代名家钟繇等名著,遂改变初学。正是他,继往开来,把古朴的书体变成娇美流畅的今体,对楷、行、草书均有创造性的贡献,这就是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历史功绩。 再说颜真卿,他初学褚遂良,后从张旭得法。他参用了篆书笔意,写出了端庄雄伟的楷书。是他开创了二王以外的新风格。 我本身先从钟绍京的楷书摹法,后又从欧阳询、黄自元的楷书得法,在行书上追学黄若舟的笔法,自感距离尚远,自己仍须努力。但不论你写的字成形多少年,都是可以改的。 有的同志提出:写钢笔字摹仿毛笔字帖行吗?实践证明,可以,其效果一样。 写好钢笔字和毛笔字,不论年龄大小,不论你写字是否成形,只要勤字当头,下定决心,认识到对工作对前途有着相关的重要性,经过一番努力,是能写好的。 起步虽晚犹可追,古往今来,有许多三十而立后学成才的名师。宋朝的梁颢,八十二岁才考上进士,他咏道:“也知少年登科好,争夺龙头属老成。”明朝李贽,弃官就学,立志著书的时候已是五十四岁了,他的名著《焚书》,《藏书》先后在六十四岁和七十三岁时完成的。 成就的取得,不在于年龄大小,关键在于志向和恒心。二、写字应当从何学起? 答:先要选好你所理想的字帖,又要考虑是否近似你所写的字形,选好了,先看上几遍,分析其中字形要点和结构的规律。这叫“意在字先”,然后用透明白纸先描摹,后临摹,熟记每个字中的关键部位。具体步骤分述如下: 写字的姿势和执笔 (1)坐要正,肩要平,背要直,身子和头部不能歪,更不要低;两眼距桌面约一尺,前胸距桌沿约三寸。 (2)执笔要正,笔尖应直向前,切忌内斜,(只要掌心放平些,笔尖就自然向前);食指指尖距笔尖约一寸。拿笔不正或笔尖向内斜,就写不好捺,写不好横,写不好钩,很难顺手,甚至每写一笔,就得挪动一下右手。同时,写出的线条一无骨气,二无韵律,字形也就谈不到舒展大方。 (3)笔杆的斜度,写大字拿笔往上些,笔杆斜度要稍大,写小字往下些,笔杆斜度稍小。一般的斜度应倾斜在食指关节处,超过这个部位,写出的笔画,不是拘泥,就是呆板。笔杆斜度不适当,笔速要受到局限的,并且不可能写出飘然、神韵的字形来,因此不应倾斜“虎口”处。 (4)握笔要轻松,运笔才自如;握笔太紧,写出的字,不能开阔大方。据在中学讲课所见,一个有五十人的班级里,就有四十五人拿笔不正或笔尖向内斜,大学里也是这样,正是这个缘故,这些同学写出的字,钩不象钩,捺不象捺,笔画全是平拖堆砌。 前已说过,写字好坏,在姿势和执笔上有绝对关系。如同木工锯木一样,如果姿势和拿锯不正,即便“线条”画得再直,你也要锯歪的。这和写好字的道理是一样的。三、学书法的步骤应当怎样安排? 答:先从楷书基本笔画学起,即点、横、竖、撇、捺、提、钩、折八种。 一个字好比一台机器,基本笔画练好,等于把“零件”加工好;练好偏旁部首,就好比开始“组装”;练整个字形,就等于进入“总装”。就是说,先学“分解”,后学“连贯”。所以说,楷书是基础,而基本笔画则是基础的基础。 在练写基本笔画时,要分类去练。如练写“丶”时,要把丶、丿、丶、丨等分别练好,然后后再写“连贯”,进行组合。 一般的规律:练楷书先练基本笔画;再练笔画顺序;三练偏旁部首;四练字形结构;五练分行布局。 汉字的“点”画写时要加重,如石坠地。什么样的部位需要什么样的点,要做到“意在笔先”。如“宀”上头的点按钟绍京、欧阳询的写法,用短小竖势书写是比较有力的。四、为什么说学字必先练楷书? 答:大家知道,幼儿开始走路时,必先学站立,站稳了才能学迈步,步子熟了,才能快步走,然后跑起来。 这和练字的三部曲一样,先练楷;再练行;三练草。历代书家一致主张,只有练好楷书,基础牢了,再写行、草就容易了。只有练好楷书,写出的字,才能笔不浮滑,体不支离。五、先学楷书需要多久呢? 答:只要你选好字帖,每天坚持写两页,持之以恒,两个月就可以收效。至于练写的方法,仍是先描摹,后临摹,然后对照找差距。对难写的字,要分别记下来,专门突破。 当你练有成效的时候,你就自然产生了兴趣:越写越爱写,越看越高兴!这就是你成功的开始。六、写行书已经习惯,再练楷书能成吗? 答:没问题,而且还快呢。因为你对字形的结构已有一定的印象,在书写上也有一定的基础,手指和腕部更有一定的素养,只要方法改变一下,纠正你原来拿笔和运笔姿势,按着楷书的基本体系,坚持练下去,那么,在半年的时间就可收效。七、要想写好每个字,其重点应当掌握哪些? 答:第一要掌握笔力,这里指的是该用力的笔画就要用力;不该用力的就要轻笔过渡。例如写国、红、真、钢等字,轻重分得清,看起来就会给人以美感。 一般来说,写“丶、一、丨、丶(捺)”等笔画着笔应用力,其它稍轻些。但一个字中的个个笔画不能都用力。比如,写“人、大、天”等字的撇画应当轻,捺画应当重。相反,撇画写成重,捺画写成轻也可以,总之不能平均用力。八、有人说,基本笔画好练,间架结构难写,是这样吗? 答:说起来好象很难,实际上只要你方法找准,路子对头,是很容易的。 比如,你首先练好了基本笔画之后,就有基础功底了。所说方法找准,路子对头,指的是在结构上分清是独体字,还是合体字。 如果是独体字,就要掌握字的中心和重心。例如“上、下、千、十”等字全是独体字,这就要掌握它的重心:横画稍长,竖画稍短,而竖画必须居中而下(楷书)。 如果是合体字,则要分清是左右结构;还是上下结构;是左中右结构,还是上中下结构,是半包结构,还是全包结构。 弄清这六个区别,再按字的定义和组织规律去掌握。这样,就可写出一个完美而秀丽的字形来。 例如:“好”“妈”属于左右结构;“幸”“素”属于上下结构;“常”“掌”属于上中下结构;“匠”“医”属于半包结构;区别这些不同的结构定义,就好办了。 比如:幸、素二字的上下两竖,注意居中对齐;常掌二字是个长形体势,不要写太长,稍加紧缩;好妈二字是个左右结构,左边稍小,右边稍大些,只要掌握好疏密得当,参差有序,不就好看了吗?相反,不分字形,疏密不当,一宽一窄,线条轻重不分,那就难看了。九、有人说,要想写好钢笔字,必先练好 毛笔字才行,是这样吗? 答:不是。实践证明,那样要多走弯路。为什么?道理很清楚:因为汉字的结构规律完全一样,只是字形大小书写工具及手法不同,两先学哪一种都行。 继承和临摹古人作品,应力求形似,神似,但不能丢开个人的风格。 有些人对怎样写好字过于神秘化,也有的人把写好字说成是天生的……。事实上,不论写毛笔字还是写钢笔字,都不需要十年或二十年。不客气地说,毛笔字我只练了两年。当我把两年后写的字联拿给一位书法编辑看时,所得到第一句评语是:“你的字起码有十年的功夫”。这位编辑问我:“你都跟谁学过?”我说:“没跟谁学过”。事过三个月之后,我写的字联在一本杂志上选登了。 此事使我联想到,多少人和书法资料都一再声称:要想写好字,没有十年以上和更多的年头是练不成的……。又说,写好字是天才等等。这些论断是不符合实际的。事实上,只要字帖选好,方法对头,下定恒心,用不上一年的时间就可取得成效,请同学们试试看。 有的人提倡写好钢笔字必先练好毛笔字,实际不必要,因为你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同时掌握两种笔法。十、怎样安排好字形有大小? 答:中国汉字有大有小,形状各异,不论用毛笔或钢笔,写出的大小不能完全一样,我们管它叫“参差有序”。 具体要求:笔画多的写细稍收缩,笔画少的写粗稍扩散。要写得大小匀称,不要象棋子不分大小一律排列。例如:“腾”字同“小”字;“口”字同“国”字;“工”字同“骞”字。十一、写字讲究呼应,这指什么说的? 答:要想把字写得生动活泼,就得注意线条的往来和笔势的呼应。笔画相间有呼应,句间的开头和末尾也讲究呼应,这样的写法是为了避免机械式和堆砌现象。我们经常提到的“笔断而意连”,使点画互相间的声势具有连贯性,这种声势好比幼儿伸手喊妈妈,妈妈伸手接幼儿的那种动作。 《书筏》中说:起笔为呼,收笔为承。反之,如果写完一笔再考虑下一笔,中断笔间势能,那就是《续书谱》所批评的:“图写其形,末能涵容,皆支离而不贯,其结果多成珠子,字形当然活不起来”。 所以要使字写得生动活泼,情趣诱人,呼应二字是不能忽视的。十二、据说横竖有原则写法,是这样吗? 答:是的,这是当代书法家邓散木说的,邓老讲得有道理。写“横”要稍斜,左边低,右边高,其斜度约在5-7度上下。不要低于5度。不要高于7度。这是因为人的两眼视觉并不平衡,如果把“横”画写成平直,那么,由于两眼的错觉,看上去右端的末尾似乎倒下去了,很不自然。 汉字的“竖”画比较重要,在一字当中起着栋梁作用。虞世南在《笔随论释行》(引王羲之语)说:“为竖必弩,贵战而雄。”故写竖画要刚劲有力。如中、牛、千、山等字。十三、练字用什么样纸好?应注意些什么? 答:用方格本较好,因为它有一定的方格,对你练写的字形在规范上有一定的约束。在练写时要按行按序进行,每写完一页,就要分析一下,看看差距在哪?每写完一本,也要留存起来,以鉴别对照,衡量进步的程度。在练写时,切不能无规律地东写一个,西写两个,这样的练字会影响你掌握章法和布局。 按着次序练写,一能练好章法,二能安排好整篇布局,更会帮你养成写好行序的好习惯。如果任意乱写一通,那你在正式写作时,虽然字形本身写得尚好,但全篇布局肯定不规整,这是个大事。十四、写字在快慢上有关系吗? 答:关系很大。写字在行笔快慢上有极大关系,字形的优美,线条的神韵,大部在快速行笔中体现出来。呼应的连贯笔势也是在快速运笔中体现。慢笔写出的字是没有神韵的。 大家知道,一些快速行笔的人写出的字形和篇章,不拘泥,不呆板,具有高昂的气势!这就是他们运用了“一气呵成”的良好效果。 要想快速行笔,达到满意的效果,除了要对字形本身结构具有素养之外,更重要的是执笔要正,并尽量往上些。 书写每个字要按照字的基本定义去构思,信指而书,信腕而行,不要做作,不要修饰。“笔劲洞达美而韵,书贵瘦硬方有神”。这就是写字在快慢上应当体现的一面。十五、书写基本笔画时,应注意哪些? 答:(1)写“点”重如石,形断而意连; (2)写“横”要稍斜。一字有两“横”上“横”要仰势,下“横”写俯势; (3)“竖”画粗而壮,写直不要歪; (4)“撇”之发笔利,“捺”之发笔扬; (5)“折”的发笔缓,“钩”之发笔冲。 初练稍慢,循序渐进。要知道,书体成就的取得,都必需先把楷书的基本笔画练好,它是写好一切书体的立足点。十六、学字非得模仿古人的字体吗? 答:是的,这是一个继承传统的问题。但是时代在前进,事物在发展,各种艺术总是要不断创新,因此也不能一味照搬古人的,应当取其精华。 明代的陈洪绶说:“谓学者,竟言钟王,顾古人何师?撷诸家法意,自创一体”。苏轼在“画论”中也提到:“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王羲之变隶法为行楷后称“书圣”;张旭变二王草法为今草称“草圣”。如果照古人一翻再翻,千人一体,千字一面,那就说谈不上书法艺术的发展。脱其窠臼,创出新貌,没有个性创新,就等于失去其生命力了。这是两种书法在发展上的必然趋势。十七、怎样选择字帖? 答:这要看你对哪种字体感兴趣,也要看你的字近似哪种,然后就可定下来。如果选不到理想的钢笔字帖,也可选毛笔的字帖。如“灵飞经小楷字帖”,欧阳询的“三十六法”,黄自元的“九十二法”,这些秀丽端庄,遒媚劲健的楷书虽属毛笔字帖,但它的字形和大小,都可做学习钢笔字的范本。十八、衡量一个字、一篇文章应从哪些方面来评价? 答:第一要看字的“笔力”;第二要看字形和间架结构规律的掌握;第三要看全篇手法和布局。 “笔力”分布怎样,结构相间的疏密程度是否适当,字间、行间、开头、结尾等,条理是否分明。 要知道,真正的书法功底还要注重在挺拔雄劲的楷书上面。十九、 怎样才能掌握好章法和布局? 答:书写文章时,不能看一个字写一个字,应当看准一句,接连不停地写下去。这样的写法,能使字序整齐,气韵丰满。如果看一个写一个会产生字间、行间以致整个篇幅的不规则现象,这虽然是个小事,但对衡量作品的整个格调是很主要的。 钢笔字横写居多,要边写边向左方看齐,竖写时边写边向上部看齐。 字的大小,一般在5×8mm的宽高度,字间的距离应占一个字的一半,行间距离应占一个字的宽度。 字形写得虽好,但章法和布局安排不当,是要降价三分的。因此必须重视对章法布局的安排,要在平常写作时养成好的习惯。二十、怎样体现书法艺术美感?这种美感从何而来? 答:书法艺术是运用联想来唤起人们内心情感的萌发,其中包括“形、神”两方面。 书法“形”的美主要运用点线、结构、疏密、轻重、行笔的缓急组成形象的“字形”,以这形式的美、力度的美、结构的美唤起人们的情趣和美感! 书法“神”的美,指的是线条组合后总体的外貌。它不是象几何学里那样机械式的配合,而是书家以唯物的、运动着的气势和本能,发自热爱生活的审美理想。“壮则雄健以嵑嶫,丽则绮靡以清遒”。这就是书法“神”美的应有体现。 古人说,情之喜、怒、哀、乐各有分数,它体现在书者的广阔胸怀中。喜则气和而字舒;怒则气愤而字险;哀则气郁而字敛;乐则气平而字丽。书者内心蕴含着生命激发的意念,洋溢于字里行间震撼着欣赏者的心灵,从而引起共鸣。 我国书法艺术“形神”兼备,气势生动!正是这种美,中国的书法艺术价值已被世界所重视。一九七七年四月美国耶鲁大学举办的首届国际书学史讨论会上,就有《中国书法对现代画家的影响》的论文。 具有典型东方美并成为世界上独树一帜的中国书法艺术,其影响之大,可窥一斑了。二十一、今后在写字上应注意哪些? 答:要注意“识、简、连、美”四个方面,这是原副省长,辽宁书法家协会名誉会长朱川同志提倡的,这四个字,对今后硬笔书法规范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识”指的是写出的字要准确,清晰易辨。既然文字是代表无声语言的符号,表达一个人的心意和行动,那么,这个符号写出来就得叫人认识。如果写得七扭八歪,谁也不认识,日子久了,连自己也不认识了,这种字还有什么用处呢? “简”指的是按国家规定的简化字去写。要知道,汉字由繁向简发展、不断辗转演变已不是现在的事。从秦始皇统一文字并做了规范以后,小篆变隶书,草书变楷书,汉末的草书又变成楷书的草体。字体的不断简化是汉字发展的规律。 今天,我们正在建设物资文明和精神文明,人们对汉字书写效率要求更高。因此简写汉字的提法就十分必要了。但提倡写简化汉字,不是乱来的。 “连”指的是用连写的笔势写出的字,简单地说,就是快写的连笔字。 不论行书或草书,都必须有规范性的约束,不是无规律地乱来。重复地说,写出的字,必须叫人看得懂,领会其意,不给别人为难才行。 “美”是指一个字写出后的最高要求。书法美的表现形式是以线条造型美,而不是以象形美。 比如写个“鱼”字,欣赏者如果根据这个“鱼”字象不象自然界里的“鱼”而判断它美不美,这就混淆了美的含义。 评价字形美不美,应摒弃汉字古老的原型,而是以其线条造型所体现的“形、神”为依据。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汉字象形性的古老写法已不被人们所重视。如果有人认为象形性强的甲骨文是美的,那么,没有象形性的楷书就不美了,这显然不符合中国书法史的实际情况。 线条本身的美,来源于造型。毛笔字表现在“筋、骨、血、肉、神、气、韵、味”(朱川语)上,钢笔亦如此。 这种美不是牵丝拖沓或牵强做作,而是线条整体自然美,它通过“形、神”的具体化所表现出来的。摘自网址:http://www.yingbishufa.com/JIAOXUE/RUMEN/10.htm2023-08-18 07:10:112
练书法(楷书)只是先小后大还是先大后小,我听说有口诀啊,求书法高人解答!!!
一般讲以中字型作为练习开始为好,即两寸见方的字,如柳公权的《玄秘塔》、《神策军碑》。开始就学小字,容易见效果,因为字型小,笔画间架间隔小,书写时容易掌握和控制,然而写惯了小字,遇到写大字,间架结构的笔画间隔距离大了,书写时对笔画的掌握和控制就不易,很可能出现疏散松懈或紧密不匀等等现象。写两寸见方的字,写大时有伸展的余地,写小字则更容易掌握。 关于楷书的口诀讲的是“笔法”和“结体”两个方面 楷书“笔法”讲的是“永”字八法:永字八法其实就是“永”这个字的八个笔画,代表中国书法中笔画的大体,分别是“侧、勒、努、趯、策、掠、啄、磔”八划。 (1)点为侧(如鸟之翻然侧下); (2)横为勒(如勒马之用缰); (3)竖为弩(用力也); (4)钩为趯 (跳貌,与跃同); (5)提为策(如策马之用鞭); (6)撇为掠(如用篦之掠发); (7)短撇为啄(如鸟之啄物); (8)捺为磔(磔音哲,裂牲为磔,笔锋开张也)。 楷书“结体”三十六法(欧阳询): 一、排叠: 就是书写时,根据每个字的点画多少和长短安排好体形大小与疏密,使其匀称停当,阔狭适度。 二、避就 :就是使字体结构的疏密、险易、远近,彼此变化得当,映带合宜。 三、顶戴 :指的是字体组成,以下承载上者居多,但对上大下小的字,就须顶正而不偏侧,视为上重下轻的字,要稳重而不浮漂。 四、穿插: 指的是通过横竖笔画贯穿,和斜势线条交错方法来协调疏密、长短、大小的字形,达到均衡间架结构的目的。 五、向背: 结字有相向与相背之分,各有体态姿势,不可紊错。 六、偏侧 :结字端正者故然很多,但也有偏侧、欹斜者,可以按照各个字势结体不同,相应地分布设置。 七、挑挖: 字体形态,有的则须挑拗,使偏侧之势达到整体平衡,某种笔画就要伸展。 八、相让: 结字多为左右合体,点画多者易拥挤,少者易松散。书写时,偏旁部首须要彼此相让,互不影响,妥帖安排,方能为善。 九、补空 :指作书时补其空处,务使神气贯通,四面调匀,整体相称。 十、覆盖: 即指字的上面盖住下面,像似宫室屋顶,全然容纳覆尽。 十一、贴零: 即是粘贴零星点画,用于收笔之处,务求摆好位置,与上列笔画相离过远就会松散,靠的过近显得窘促。 十二、粘合 :有些字的形象,本来欲要相离开,即将彼此黏合靠拢,以使各就其位。 十三、满不要虚 :对于包围结构的字,内部须要充满,不宜多留空白,然而又忌点画分散,免与外围相逼,采取疏密匀称,大小适宜为佳。 十四、意连 :结体当中,有些字的点画,形态互不相交,笔势彼此相反,书写时须注意起伏照应,力求字势不予隔绝,形虽断而 笔意相连。 十六 十五、覆冒: 类同覆盖的结字法理,为一种注下之势;凡是上部分大者,必然覆冒其下,但须左右停匀,不能偏侧欹斜。 十六 、垂曳: 即垂下牵引的笔势,右垂而左面略缩,如“都、卿、卯、拜”之类,右曳而左侧稍短。 十七、借换: 是指书写时,将合体字的点画彼此借用,或者左右调换,有的把上下堆叠,拆为横式并排。 十八、增减: 是指书写时,视字体某处点画的多少,自行增减。 十九、应副: 指有些左右合体字,在结构上刻意达到对应相称的目的。 二十、撑拄: 凡是单体结构,并以最后一竖支撑的字,书写时务求立得稳、撑得住,方能显得劲健有力。 二十一、朝揖: 凡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部件合体的宇,皆须相互顾盼,彼此联结,力求避免松懈离散。 二十二、救应: 每当书写作字,第一笔才落纸,便要想到第二三笔如何呼应,倘若前笔已经失势,后笔就要即刻补救。 二十三、附丽: 字的形体,凡适宜于相互紧密的,不可使其彼此离散。 二十四、围抱: 系指书写时回锋勾抱笔法,须要注意宽狭合度,过宽松弛,过狭窘蹙。 二十五、包裹: 系全包围或半包围的结字方法。 二十六、大成小:指字的结构大体妥帖,小笔画即使不当也不影响大局。 二十七、小成大:指字的大机构中,由于某一笔画安排妥当而能影响大局的。 二十八、小大成形: 就是说小字、大字各有形势,各具本身特点,因此两类字的写法也就各不相同。 二十九、小大大小: 《书法》中说:“大字促令小,小字放令大,自然宽狭得宜。” 三十、各自成形: 凡写字,欲将二三字合为一字也好,或者分为异体书写亦好(所谓“妙在可拆”)主要看其能否各自成形,即是上覆下载,左右映带为由。 三十一、相管领: 管领的基本含义,是上管下,前领后。为了彼此顾盼,达到不失位置,一字的结体规则,故然上边覆盖下面,下部承载上部,左右向背之间,亦须相互揖让(同样,相管领的意义,还可以引申到全篇的章法布局。 三十二、应接: 字的点画,要作到互相应接,以使笔势富有意趣。 三十三、褊: 字的结体不能过于狭隘偏长。 三十四、左小右大,左荣右枯:左右双体的字,左偏旁往往写小了,或左体笔画多则写的丰茂,而在单体反而写的枯瘦,这两种写法都要纠正。 三十五、左高右低、左短右长: 字体结构的特点是,端正庄重,四面均称。写字不可左高右低,那叫作“单肩”之弊。 三十六、却好: 指书写时,掌握包裹结体方法,讲求规矩,避免失势,使之恰到好处。2023-08-18 07:10:2110
我是学生,怎样练好字,我知道要一笔一划,总不能数理化语等作业都一笔一划来吧。。。
随着一个人的成熟,字体在随时变化。小的时候多是横平竖直的,方方正正的居多,越大的时候,作业的增多,字数的增多,字体多潦草,这是很正常的事情。这时练字练的重心应该往字的结构上转型,语文肯定多少规矩的字体,数理化肯定多少草点,但是字的结构不能少。到最后一个人应该是具有两种或者以上的字体。平时训练的过程,汉字多的像语文要把字写端正,可以临摹字帖。草的时候要注意端正字的变形,也就是行书居多,临摹字帖也可以,或者找班里字写的好的,摹他的字也没问题,再或者每天自己写一篇字。2023-08-18 07:10:5811
书法间家结构怎么掌握。。。好烦
学书法,结构是一个大关,一般要3到5年以上才能闯过,有老师教或有相关艺术功底又悟性颇高的人至少也得练习两到三年以上,过了这个关你才刚刚迈入书法的大门2023-08-18 07:11: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