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图谱 / 问答 / 问答详情

什么是特里芬难题

2023-09-04 17:59:14
共1条回复
clc1

1、特里芬难题来源于1960年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特里芬的《黄金与美元危机--自由兑换的未来》。是指由于美元与黄金挂钩,而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虽然取得了国际核心货币的地位,但是各国为了发展国际贸易,必须用美元作为结算与储备货币,这样就会导致流出美国的货币在海外不断沉淀,对美国国际收支来说就会发生长期逆差;而美元作为国际货币核心的前提是必须保持美元币值稳定,这又要求美国必须是一个国际贸易收支长期顺差国。这两个要求互相矛盾,因此是一个悖论。这一内在矛盾称为特里芬难题(TriffinDilemma)。

2、特里芬总结道:与黄金挂钩的布雷顿森林体制下美元的国际供给,是通过美国国际收支逆差(即储备的净流出)来实现的。这会产生两种相互矛盾的可能:如果美国纠正它的国际收支逆差,则美元稳定,金价稳定,但美元的国际供给将不抵需求;如果美国听任它的国际收支逆差,则美元的国际供给虽不成问题,但由此积累的海外美元资产势必远远超过其黄金兑换能力,如此两难困境,注定了布雷顿森林体制的崩溃只是时间早迟而已。

相关推荐

什么是“特里芬两难”

特里芬两难是由于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虽然美元已经获得了国际核心货币的地位,但为了发展国际贸易,各国必须以美元作为结算和储备货币。这样就会导致流出美国的货币在海外不断沉淀,比如,会出现长期逆差。而美元作为国际货币核心的前提是保持美元价值的稳定,这就要求美国长期保持国际贸易顺差平衡。这两个要求互相矛盾,因此是一个悖论。这一内在矛盾称为“特里芬两难”。20世纪5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特里芬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研究后指出,如果没有别的储备货币来补充/取代美元,以美元为中心的平价体系就会崩溃,因为在这个体系中,美元承担着一个矛盾的双重功能:(1)为世界经济增长和国际贸易发展提供流动性。(2)保持美元的货币信用,保持美元的货币信用。与黄金的汇率。为了满足各国对美元储备的需求,美国只能以对外负债的形式提供美元,即持续的国际收支逆差,这将导致国际流动性过剩和美元贬值(美元灾难),以及无法维持黄金的官方价格。如果想确保美元价值的稳定,美国将无法维持黄金的官方价格。各国必须保持国际收支顺差,这将导致美元短缺国际清偿手段匮乏(美元荒)。美元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这种两难处境,就是著名的“特里芬两难”。其后的历史发展证明了特里芬教授的先见之明。扩展资料:二战结束前夕,1944年在美国召开的布雷顿森林会议制订了《国际货币基金协定》,确立了美元与黄金和其他与美元挂钩的货币的平价(固定汇率)制度,其中美元作为国际储备的主要来源和支撑,国际流动性作为国际流动性的主要来源和货币体系的中心。这一架构对于恢复战后经济、缓解国际黄金储备和清偿能力的不足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固有的缺陷。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特里芬两难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特里芬难题
2023-09-01 14:43:371

什么是“特里芬两难”

特里芬两难是由于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虽然美元已经获得了国际核心货币的地位,但为了发展国际贸易,各国必须以美元作为结算和储备货币。这样就会导致流出美国的货币在海外不断沉淀,比如,会出现长期逆差。而美元作为国际货币核心的前提是保持美元价值的稳定,这就要求美国长期保持国际贸易顺差平衡。这两个要求互相矛盾,因此是一个悖论。这一内在矛盾称为“特里芬两难”。20世纪5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特里芬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研究后指出,如果没有别的储备货币来补充/取代美元,以美元为中心的平价体系就会崩溃,因为在这个体系中,美元承担着一个矛盾的双重功能:(1)为世界经济增长和国际贸易发展提供流动性。(2)保持美元的货币信用,保持美元的货币信用。与黄金的汇率。为了满足各国对美元储备的需求,美国只能以对外负债的形式提供美元,即持续的国际收支逆差,这将导致国际流动性过剩和美元贬值(美元灾难),以及无法维持黄金的官方价格。如果想确保美元价值的稳定,美国将无法维持黄金的官方价格。各国必须保持国际收支顺差,这将导致美元短缺国际清偿手段匮乏(美元荒)。美元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这种两难处境,就是著名的“特里芬两难”。其后的历史发展证明了特里芬教授的先见之明。扩展资料:二战结束前夕,1944年在美国召开的布雷顿森林会议制订了《国际货币基金协定》,确立了美元与黄金和其他与美元挂钩的货币的平价(固定汇率)制度,其中美元作为国际储备的主要来源和支撑,国际流动性作为国际流动性的主要来源和货币体系的中心。这一架构对于恢复战后经济、缓解国际黄金储备和清偿能力的不足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固有的缺陷。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特里芬两难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特里芬难题
2023-09-01 14:43:543

特里芬两难问题是什么

  问题:请详细解释一下 “特里芬两难问题”?   解答: “特里芬两难问题”即无论美国的国际收支是顺差还是逆差,都会给这一货币体系的运行带来困难。在这一制度下,如果美国要保持国际社会有足够的美元量用于国际支付,那么人们就会提心美国持有的黄金能否兑换各国持有的美元,从而对美元的信心在动摇;另一方面,如果美国力图消除国际收支逆差,以维持人们对美元的信任,又会出现美元的供应不充分的问题。因此,在这个货币体系中存在着“美元灾”或“美元荒”的双重威胁。    相关链接:   非常感谢校的老师和工作人员们,因为有你们,这次10月报考的四门全部通过了!谢谢!《管理中计算机应用》理论84分,实践72,《高级财务会计》65分,《财务报表分析(一)》63分,《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经管类)》62分!从8月18号开始闭关学习,正因为有你们,才可以创造出这份惊喜和收获!   湖南成绩出来了,5门全过了。《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68分,《财务管理学》89分,《风险管理》71分,《公共关系学》85分,《运筹学》64分。
2023-09-01 14:44:131

“特里芬难题”的含义和影响。

【答案】:(1)特里芬难题,指一种主权货币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货币制度的两难处境,即信心和清偿力之间的矛盾。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元直接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这就形成了所谓的“双挂钧“体系,它实际上是一种美元本位制。因此,它的运行既要求储备货币发行国一美国保证美元按固定官价兑换黄金,以维持各国对美元的信心,又要求美国提供足够的国际清偿力即提供足够的美元,以促进生产和国际贸易发展的顺畅运转。而信心和清偿力又存在着不可克服的矛盾,美元供给太多就会有不能兑换的危险,从而发生信心问题,美元供给太少就会发生国际清偿力不足的问题。这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根本缺陷是美国耶鲁大学教授特里芬在20世纪50年代第一次提出的,故称“特里芬两难”。 (2)特里芬难题指出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内在不稳定性及危机发生的必然性,该货币体系的根本缺陷在于美元的双重身份和双挂钩原则,由此导致的体系危机是美元的可兑换的危机,或人们对美元可兑换的信心危机。正是由于上述问题和缺陷,导致该货币体系基础的不稳定性,当着该货币体系的重要支柱— 美元出现危机时,必然带来这一货币体系危机的相应出现。
2023-09-01 14:44:261

请简述特里芬两难的含义及其结果。

【答案】: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中,美元作为储备货币,它既是一国的货币,又是世界的货币。作为一国的货币,美元的发行必须受制于美国的货币政策和黄金储备;作为世界的货币,美元必须为世界提供清偿力。美国耶鲁大学教授特里芬(R. Triffin)于20世纪50年代首先预见到,为满足世界经济增长和国际贸易的发展,美元的供应必须不断地增长;由于美元与黄金按固定比例挂钩,而黄金的产量和美国黄金储备的增长又跟不上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的发展,所以美元数量的增长将使美元同黄金的可兑换性日益难以维持,这一论断被称为特里芬两难。特里芬两难在日后的经济现实中得到了验证。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美国在西方世界中的经济地位逐渐下降,美国的国际收支状况从二战后初期的盈余转变成了赤字,黄金不断外流,世界各国持有的美元却不断增加,人们对美元按固定比例兑换成黄金的承诺开始怀疑。1960年到1971年爆发了三次美元危机,这就是对美元一黄金之间保持固定比例的可兑换性怀疑的集中反映,在几次美元危机中,美元都发生了贬值,并逐步中止和黄金的兑换,最终在1973年2月,美元宣布不再与黄金挂钩,双挂钩制度结束,布雷顿森林体系也崩溃了。
2023-09-01 14:44:351

什么是特里芬两难,Triffin Dilemma

特里芬两难(Triffin Dilemma)又被称为“信心与清偿力两难”,是由著名国际金融专家、美国耶鲁大学教授罗伯特·特里芬提出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存在着的自身无法克服的内在矛盾,这一内在矛盾在国际经济学界称为特里芬两难。 美元价值要稳定,它就不能作为国际货币;美元要作为国际货币,它的价值就难以稳定。也就是说,如果美国要成为世界经济体系的霸主,让美元成为世界货币,那么就必须保持经常项目下的贸易赤字,让美元流出美国,让其他国家获得足够的美元;另一方面,随着美元的流出,和持续增长的赤字,会影响美元持有国对于美元信心,一旦有任何波动,会出现恐慌性的抛售。该命题的结论是世界货币体系的稳定不能依赖任何单一国家来保障。   任何一个国家的货币作为国际储备资产都不会适应国际清偿能力的客观需要,最终导致国际货币体系崩溃。1957年特里芬就对布雷顿森林体系规定的美元兑换黄金的前途表示怀疑,指出50年代下半期各国储备发生巨大变化导致美国的黄金储备流向其他国家,如这种情况持续下去,最终将削弱对美元的信心。在政府加强干预的情况下,各个独立主权国家的政策目标并不一致,各国货币政策也难以协调,不能保持美元的可兑换性。如美国矫正其国际收支逆差,黄金生产也不可能在黄金官价基础上充分满足世界储备增长的需要。如美国继续保持其国际收支逆差,它的对外债务将大增并远远超过美元兑换黄金的能力,产生黄金与美元危机。这便是著名的“特里芬两难”。它揭示了以“两个挂钩”为核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内在的、不可解决的矛盾。20世纪60—70年代初的10次美元危机及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最终崩溃,证实了特里芬论断的正确性
2023-09-01 14:44:442

特里芬难题是指什么?

特里芬难题(特里芬悖论)是指:任何一个国家的货币如果充当国际货币,则必然在货币的币值稳定方面处于两难境地。一方面,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各国持有的国际货币增加,这就要求该国通过国际收支逆差来实现,这必然会带来该货币的贬值;另一方面,作为国际货币又必须要求货币币值比较稳定,而不能持续逆差。这就使充当国际货币的国家处于左右为难的困境,这就是特里芬难题。扩展资料:特里芬难题的实质在于,指出了现代国际经济生活中黄金与信用货币之间不可调合的冲突所达到的尖锐程度。自金本位制以来的人类商品经济史,无论是在一国之内、还是国际范围内都程度不同地反映出黄金与信用货币之间矛盾斗争的轨迹,而特里芬所揭示的布雷顿森林体制的两难困境无非是在典型环境下的插曲罢了。此外,特里芬难题所直接针对的,虽然只是布雷顿森林体制,但由于上述理由,它的理论内涵所能包容的历史事实,却远远不止于布雷顿森林体制,它实际上也是对战前金汇兑本位制(包括黄金——英镑本位制)的历史反思。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特里芬难题
2023-09-01 14:44:561

特里芬两难的介绍

特里芬两难(Triffin Dilemma)又被称为“信心与清偿力两难”,是由著名国际金融专家、美国耶鲁大学教授罗伯特·特里芬提出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存在着的自身无法克服的内在矛盾,这一内在矛盾在国际经济学界称为特里芬两难。
2023-09-01 14:45:171

特里芬难题是什么意思

特里芬难题(特里芬悖论)是指:任何一个国家的货币如果充当国际货币,则必然在货币的币值稳定方面处于两难境地。一方面,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各国持有的国际货币增加,这就要求该国通过国际收支逆差来实现,这必然会带来该货币的贬值;另一方面,作为国际货币又必须要求货币币值比较稳定,而不能持续逆差。这就使充当国际货币的国家处于左右为难的困境,这就是特里芬难题。扩展资料:特里芬难题的实质在于,指出了现代国际经济生活中黄金与信用货币之间不可调合的冲突所达到的尖锐程度。自金本位制以来的人类商品经济史,无论是在一国之内、还是国际范围内都程度不同地反映出黄金与信用货币之间矛盾斗争的轨迹,而特里芬所揭示的布雷顿森林体制的两难困境无非是在典型环境下的插曲罢了。此外,特里芬难题所直接针对的,虽然只是布雷顿森林体制,但由于上述理由,它的理论内涵所能包容的历史事实,却远远不止于布雷顿森林体制,它实际上也是对战前金汇兑本位制(包括黄金——英镑本位制)的历史反思。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特里芬难题
2023-09-01 14:45:461

特里芬两难的主要内容

“特里芬两难”,是由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特里芬教授发现并提出来的“悖论”。主要内容概括美元价值要稳定,它就不能作为国际货币;美元要作为国际货币,它的价值就难以稳定。也就是说,如果美国要成为世界经济体系的霸主,让美元成为世界货币,那么就必须保持经常项目下的贸易赤字,让美元流出美国,让其他国家获得足够的美元;另一方面,随着美元的流出,和持续增长的赤字,会影响美元持有国对于美元信心,一旦有任何波动,会出现恐慌性的抛售。该命题的结论是世界货币体系的稳定不能依赖任何单一国家来保障。任何一个国家的货币作为国际储备资产都不会适应国际清偿能力的客观需要,最终导致国际货币体系崩溃。1957年特里芬就对布雷顿森林体系规定的美元兑换黄金的前途表示怀疑,指出50年代下半期各国储备发生巨大变化导致美国的黄金储备流向其他国家,如这种情况持续下去,最终将削弱对美元的信心。在政府加强干预的情况下,各个独立主权国家的政策目标并不一致,各国货币政策也难以协调,不能保持美元的可兑换性。如美国矫正其国际收支逆差,黄金生产也不可能在黄金官价基础上充分满足世界储备增长的需要。如美国继续保持其国际收支逆差,它的对外债务将大增并远远超过美元兑换黄金的能力,产生黄金与美元危机。这便是著名的“特里芬两难”。它揭示了以“两个挂钩”为核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内在的、不可解决的矛盾。20世纪60—70年代初的10次美元危机及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最终崩溃,证实了特里芬论断的正确性。
2023-09-01 14:46:001

特里芬难题是什么?特里芬悖论是什么?

特里芬难题(特里芬悖论)是指:任何一个国家的货币如果充当国际货币,则必然在货币的币值稳定方面处于两难境地。一方面,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各国持有的国际货币增加,这就要求该国通过国际收支逆差来实现,这必然会带来该货币的贬值;另一方面,作为国际货币又必须要求货币币值比较稳定,而不能持续逆差。这就使充当国际货币的国家处于左右为难的困境,这就是特里芬难题。扩展资料:特里芬难题的实质在于,指出了现代国际经济生活中黄金与信用货币之间不可调合的冲突所达到的尖锐程度。自金本位制以来的人类商品经济史,无论是在一国之内、还是国际范围内都程度不同地反映出黄金与信用货币之间矛盾斗争的轨迹,而特里芬所揭示的布雷顿森林体制的两难困境无非是在典型环境下的插曲罢了。此外,特里芬难题所直接针对的,虽然只是布雷顿森林体制,但由于上述理由,它的理论内涵所能包容的历史事实,却远远不止于布雷顿森林体制,它实际上也是对战前金汇兑本位制(包括黄金——英镑本位制)的历史反思。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特里芬难题
2023-09-01 14:46:431

特里芬难题是什么?特里芬悖论是什么?

特里芬难题(特里芬悖论)是指:任何一个国家的货币如果充当国际货币,则必然在货币的币值稳定方面处于两难境地。一方面,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各国持有的国际货币增加,这就要求该国通过国际收支逆差来实现,这必然会带来该货币的贬值;另一方面,作为国际货币又必须要求货币币值比较稳定,而不能持续逆差。这就使充当国际货币的国家处于左右为难的困境,这就是特里芬难题。扩展资料:特里芬难题的实质在于,指出了现代国际经济生活中黄金与信用货币之间不可调合的冲突所达到的尖锐程度。自金本位制以来的人类商品经济史,无论是在一国之内、还是国际范围内都程度不同地反映出黄金与信用货币之间矛盾斗争的轨迹,而特里芬所揭示的布雷顿森林体制的两难困境无非是在典型环境下的插曲罢了。此外,特里芬难题所直接针对的,虽然只是布雷顿森林体制,但由于上述理由,它的理论内涵所能包容的历史事实,却远远不止于布雷顿森林体制,它实际上也是对战前金汇兑本位制(包括黄金——英镑本位制)的历史反思。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特里芬难题
2023-09-01 14:47:112

特里芬难题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影响吗?

特里芬难题(特里芬悖论)是指:任何一个国家的货币如果充当国际货币,则必然在货币的币值稳定方面处于两难境地。一方面,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各国持有的国际货币增加,这就要求该国通过国际收支逆差来实现,这必然会带来该货币的贬值;另一方面,作为国际货币又必须要求货币币值比较稳定,而不能持续逆差。这就使充当国际货币的国家处于左右为难的困境,这就是特里芬难题。扩展资料:特里芬难题的实质在于,指出了现代国际经济生活中黄金与信用货币之间不可调合的冲突所达到的尖锐程度。自金本位制以来的人类商品经济史,无论是在一国之内、还是国际范围内都程度不同地反映出黄金与信用货币之间矛盾斗争的轨迹,而特里芬所揭示的布雷顿森林体制的两难困境无非是在典型环境下的插曲罢了。此外,特里芬难题所直接针对的,虽然只是布雷顿森林体制,但由于上述理由,它的理论内涵所能包容的历史事实,却远远不止于布雷顿森林体制,它实际上也是对战前金汇兑本位制(包括黄金——英镑本位制)的历史反思。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特里芬难题
2023-09-01 14:47:411

什么是特里芬难题?

什么是"特里芬难题"? 特里芬顶题是由美国耶鲁大学教授罗伯特·特里芬在《美元与黄金危机》一书中提出的观点,他认为任何一个国家的货币如果充当国际货币,则必然在货币的币制稳定方面处于两难境地。一方面,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各国持有的国际货币增加,这就要求该国通过国际收支逆差来实现,这就必然会带来该货币的贬值;另一方面,作为国际货币又必须要求货币币制比较稳定,而不能持续逆差。这就使充当国际货币的国家处于左右为难的困境,这就是特里芬难题。 什么是特里芬难题 不要复制黏贴的 谢谢!!!! 我给你说啊 绝对不是复制的 给分吧 哈哈 特里芬难题 就是一个叫特里芬的人在一本书里提出来的概念 说是,当一个国家 *** 货币作为国际货币时 这个国家必然陷入两难境地 具体说:美国作为 *** 货币,它必须保持公信力,世界都接受美元 这个的前提就是有大量黄金抚备,然而保持黄金储备就得在国际收支上保持逆差 然而其他国家为了国际贸易 必须用美元来交易和作为外汇储备 这个意味着美元流出 对于美国就是逆差 一个是逆差,一个是顺差 是个悖论。 著名的特里芬难题什么是特里芬难题 天才无须制造。当有史以来第一个国际货币制度——布雷顿森林体系刚建立不久,并且正在给世界经济带来繁荣的时候,有人竞神奇地指出了它的先天不足,并预言了它的“死期”,从而给全世界出了一个难题。这个人就是美国耶鲁大学教授、著名国际金融专家特里芬。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美国不仅是军事上的战胜国,而且在经济上也以胜利者的姿态崭露头角。当时它拥有250多亿美元的黄金储备,约占世界总量的75%,成为国际上实力员雄厚的经济大国。这样,财大气粗的美国就“挟黄金以令诸侯”,建立一个体现自己意志的货币合作协定——布雷顿森林体系。其核心内容之一就是美国以黄金储备为保证,向世界各国提供美元,由美元来充当惟一的国际货币。美国 *** 承诺“美元和黄金一样可靠”,各国可以按照1盎司黄金等于35美元的官方价格,随时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 这一揽子货币安排有什么问题呢?让我们先听一段故事:从前有个媳妇,心灵手巧,贤淑能干,深得婆婆的欢心。后来婆婆让她主持家务,负责给全家人煮粥。由于土地贫瘠,每年打的粮食很有限,然而这一家的香火却异常兴旺,年年添丁进口。为了让全家人都吃饱,媳妇只好不断往锅里加水,结果是粥越来越稀,家人的怨气越来越大,最后,婆婆怀疑她把粮食偷着背回了娘家,一气之下,将她赶出了家门。这个例子可以很好地说明特里芬难题。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中,美国承担著两个基本的职责,一是要保证美元按固定官价兑换黄金,以维持各国对美元的信心;二是要为国际贸易的发展提供足够的国际清偿力,即美元。然而这两个问题,信心和清偿力却是有矛盾的,美元过少会导致清偿力不足,美元过多则会出现信心危机。原因在于,美国要持续不断地向其他国家提供美元,只能让自己的国际收支始终保持赤字,由此留下的“大窟窿”,惟一的填补办法就是开动印钞机,印刷美元现钞。这无异于往锅里加水,结果是美元越来越多;然而另一方面,收支赤字却意味着美国的黄金储备不仅不能增加,反而会由于别国的兑换而减少。这样,一边是美元越来越多,一边是黄金越来越少,势必会造成“粥越来越稀”,美元兑换黄金失去保证,美元出现信心危机。时间一长,布雷顿森林体系自然也就无法维持。关于清偿力和信心之间的这种两难境地,最早是由特里芬提出的,因此被称为“特里芬难题”。实际上,由任何一种 *** 货币来充当惟一的国际货币,特里芬难题都是存在的。 事实不幸被特里芬言中。在二战结束后的最初几年里,欧亚各国百废待兴,需要从美国进口商品,但由于缺乏美元,所以形成了“美元荒”。从50年代开始,美国的赤字缓解了国际清偿力不足的矛盾,但在50年代中期之前,美元基本上还是比较紧缺,各国仍然愿意积累美元,没有出现美元的信心问题。1958年以后,“美元荒”变成了“美元灾”,美国持续的收支赤字引起了许多国家的不满。其中尤以法国总统戴高乐的言辞最为激烈,他认为,美元享有“过分的特权”,它的国际收支赤字实际上毋需纠正,可以用印制美钞的方式来弥补;而其他国家,一旦发生了赤字,只能采取调整措施,蒙受失业和经济增长下降的痛苦,甚至不得不勒紧裤带,省吃俭用地节省外汇。 对于这些不满情绪,美国始终置若阁闻,不愿意为此付出调整国内经济的代价,来减少国际收支的赤字,依然对发行美钞乐此不疲。其原因在于,美元可以用于国际支付,因此,只要印钞机一转,不但能够轻而易举地抹平赤字,而且其他国家的商品和劳务也可以滚滚而来。 50年代末期,美国的黄金储备大量外流,对外短期债务激增。到1960年,美国的短期债务已经超过其黄金储备,美元的信用基础发生了动摇。当年1...... 特里芬难题所指的问题是什么? C,美元信誉与国际清偿能力供应的相矛盾 1960年,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特里芬在其《黄金与美元危机——自由兑换的未订》一书中提出“由于美元与黄金挂钩,而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虽然取得了国际核心货币的地位,但是各国为了发展国际贸易,必须用美元作为结算与储备货币,这样就会导致流出美国的货币在海外不断沉淀,对美国来说就会发生长期贸易逆差;而美元作为国际货币核心的前提是必须保持美元币值稳定与坚挺,这又要求美国必须是一个长期贸易顺差国。这两个要求互相矛盾,因此是一个悖论。”这一内在矛盾称为“特里芬难题(Triffin Dilemma)”。 名词解释“特里芬难题” 1960年,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特里芬在其《黄金与美元危机——自由兑换的未来》一书中提出“由于美元与黄金挂钩,而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虽然取得了国际核心货币的地位,但是各国为了发展国际贸易,必须用美元作为结算与储备货币,这样就会导致流出美国的货币在海外不断沉淀,对美国来说就会发生长期贸易逆差;而美元作为国际货币核心的前提是必须保持美元币值稳定与坚挺,这又要求美国必须是一个长期贸易顺差国。这两个要求互相矛盾,因此是一个悖论。”这一内在矛盾称为“特里芬龚题(Triffin Dilemma)” 详细内容请查百度百科! 什么是“特里芬难题” 特里芬难题是由美国耶鲁大学教授罗伯特·特里芬在《美元与黄金危机》一书中提出的观点,他认为任何一个国家的货币如果充当国际货币,则必然在货币的币制稳定方面处于两难境地.一方面,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各国持有的国际货币增加,这就要求该国通过国际收支逆差来实现,这就必然会带来该货币的贬值;另一方面,作为国际货币又必须要求货币币制比较稳定,而不能持续逆差.这就使充当国际货币的国家处于左右为难的困境,这就是特里芬难题. 特里芬难题是什么?特里芬悖论是什么? “特里芬悖论”,也可以说是特里芬难题,它是美国耶鲁大学教授特里芬在1960年出版的《黄金与美元危机》中提出的一个观点。书中的描述是这样的:“由于美元与黄金挂钩,而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虽然因此而取得了国际核心货币的地位,但是各国为了发展国际贸易,必须用美元作为结算与储备货币,这样就会导致流出美国的货币在海外不断沉淀,对美国来说就会发生长期贸易逆差;而美元作为国际货币核心的前提是必须保持美元币值稳定与坚挺,这又要求美国必须是一个长期贸易顺差国。这两个要求互相矛盾,因此是一个悖论。”
2023-09-01 14:47:591

简答题什么是特里芬难题

美元要保持国际核心货币地位,必然导致美元流出,从而发生长期贸易逆差;而作为国际核心货币,要保持美元的稳定与坚挺,又必须保持长期贸易顺差。这就构成了左右两难的“特里芬难题”。1960年,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特里芬在其《黄金与美元危机——自由兑换的未来》一书中提出“由于美元与黄金挂钩,而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虽然取得了国际核心货币的地位,但是各国为了发展国际贸易,必须用美元作为结算与储备货币,这样就会导致流出美国的货币在海外不断沉淀,对美国来说就会发生长期贸易逆差;而美元作为国际货币核心的前提是必须保持美元币值稳定与坚挺,这又要求美国必须是一个长期贸易顺差国。这两个要求互相矛盾,因此是一个悖论。”这一内在矛盾称为“特里芬难题
2023-09-01 14:48:091

特里芬难题是什么意思?

Triffin Dilemma, 特里芬难题,或称特里芬困境,是国际货币制度中的一个著名论断。 二战结束前夕,1944年在美国召开的布雷顿森林会议制订了《国际货币基金协定》,确立了美元同黄金挂钩、其他国家货币同美元挂钩的平价(固定汇率)制度,以美元作为国际储备和国际清偿力的主要来源和支撑,作为国际货币体系的中心。这一架构对于恢复战后经济、缓解国际黄金储备和清偿能力的不足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固有的缺陷。 20世纪5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特里芬(Robert Triffin)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研究后指出,如果没有别的储备货币来补充/取代美元,以美元为中心的平价体系必将崩溃,因为在这一体系中,美元同时承担了相互矛盾的双重职能,即(1)为世界经济增长和国际贸易发展提供清偿能力;(2)维持美元的币信,保持美元同黄金的汇兑比例。为了满足各国对美元储备的需要,美国只能通过对外负债形式提供美元,即国际收支持续逆差,而长期的国际收支逆差将导致国际清偿力过剩、美元贬值(“美元灾”),无法维系对黄金的官价;如果要保证美元币值稳定,美国就必须保持国际收支顺差,这又将导致美元供应不足、国际清偿手段匮乏(“美元荒”)。美元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这种两难处境,就是著名的“特里芬困境”(Triffin Dilemma)。其后的历史发展证明了特里芬教授的先见之明。 “特里芬悖论”,也可以说是特里芬难题,它是美国耶鲁大学教授特里芬在1960年出版的《黄金与美元危机》中提出的一个观点。书中的描述是这样的:“由于美元与黄金挂钩,而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虽然因此而取得了国际核心货币的地位,但是各国为了发展国际贸易,必须用美元作为结算与储备货币,这样就会导致流出美国的货币在海外不断沉淀,对美国来说就会发生长期贸易逆差;而美元作为国际货币核心的前提是必须保持美元币值稳定与坚挺,这又要求美国必须是一个长期贸易顺差国。这两个要求互相矛盾,因此是一个悖论。”
2023-09-01 14:48:182

什么是"特里芬难题"?

特里芬难题是由美国耶鲁大学教授罗伯特·特里芬在《美元与黄金危机》一书中提出的观点,他认为任何一个国家的货币如果充当国际货币,则必然在货币的币制稳定方面处于两难境地。一方面,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各国持有的国际货币增加,这就要求该国通过国际收支逆差来实现,这就必然会带来该货币的贬值;另一方面,作为国际货币又必须要求货币币制比较稳定,而不能持续逆差。这就使充当国际货币的国家处于左右为难的困境,这就是特里芬难题。
2023-09-01 14:48:335

特里芬两难在信用货币时代是否依然持续?

是。特里芬两难是指美元作为国际货币核心的前提是必须保持美元币值稳定,而美国国际收支长期顺差的要求与美元作为国际贸易结算货币的要求相矛盾,在信用货币时代,虽然美元与黄金脱钩,但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仍挂钩,因此特里芬两难的内在矛盾仍然存在。
2023-09-01 14:48:511

谁知道特里芬两难(Trimn’s_Dilemma)的介绍?

特里芬难题(Triffin Dilemma),或称特里芬困境 研究 经济 和 金融 的人都知道“特里芬悖论”, 也可以说是特里芬难题。1960年,美国经济学家 罗伯特·特里芬 (Robert Triffin)在其《黄金与美元危机——自由兑换的未来》 一书中提出的 布雷顿森林体系 存在着其自身无法克服的内在矛盾:“ 由于美元与黄金挂钩,而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 美元虽然因此而取得了国际核心货币的地位,但是各国为了发展 国际 贸易,必须用美元作为结算与储备货币, 这样就会导致流出美国的货币在海外不断沉淀, 对美国来说就会发生长期 贸易逆差 ; 而美元作为国际货币核心的前提是必须保持美元币值稳定与坚挺, 这又要求美国必须是一个长期贸易顺差国。这两个要求互相矛盾, 因此是一个悖论。” 这一内在矛盾在国际经济学界称为“特里芬难题(Triffin Dilemma)”正是这个“难题” 决定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不稳定性和垮台的必然性。
2023-09-01 14:49:031

什么是“特里芬难题”

天才无须制造。当有史以来第一个国际货币制度——布雷顿森林体系刚建立不久,并且正在给世界经济带来繁荣的时候,有人竞神奇地指出了它的先天不足,并预言了它的“死期”,从而给全世界出了一个难题。这个人就是美国耶鲁大学教授、著名国际金融专家特里芬。x0dx0ax0dx0a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美国不仅是军事上的战胜国,而且在经济上也以胜利者的姿态崭露头角。当时它拥有250多亿美元的黄金储备,约占世界总量的75%,成为国际上实力员雄厚的经济大国。这样,财大气粗的美国就“挟黄金以令诸侯”,建立一个体现自己意志的货币合作协定——布雷顿森林体系。其核心内容之一就是美国以黄金储备为保证,向世界各国提供美元,由美元来充当惟一的国际货币。美国政府承诺“美元和黄金一样可靠”,各国可以按照1盎司黄金等于35美元的官方价格,随时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x0dx0ax0dx0a 这一揽子货币安排有什么问题呢?让我们先听一段故事:从前有个媳妇,心灵手巧,贤淑能干,深得婆婆的欢心。后来婆婆让她主持家务,负责给全家人煮粥。由于土地贫瘠,每年打的粮食很有限,然而这一家的香火却异常兴旺,年年添丁进口。为了让全家人都吃饱,媳妇只好不断往锅里加水,结果是粥越来越稀,家人的怨气越来越大,最后,婆婆怀疑她把粮食偷着背回了娘家,一气之下,将她赶出了家门。这个例子可以很好地说明特里芬难题。x0dx0ax0dx0a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中,美国承担着两个基本的职责,一是要保证美元按固定官价兑换黄金,以维持各国对美元的信心;二是要为国际贸易的发展提供足够的国际清偿力,即美元。然而这两个问题,信心和清偿力却是有矛盾的,美元过少会导致清偿力不足,美元过多则会出现信心危机。原因在于,美国要持续不断地向其他国家提供美元,只能让自己的国际收支始终保持赤字,由此留下的“大窟窿”,惟一的填补办法就是开动印钞机,印刷美元现钞。这无异于往锅里加水,结果是美元越来越多;然而另一方面,收支赤字却意味着美国的黄金储备不仅不能增加,反而会由于别国的兑换而减少。这样,一边是美元越来越多,一边是黄金越来越少,势必会造成“粥越来越稀”,美元兑换黄金失去保证,美元出现信心危机。时间一长,布雷顿森林体系自然也就无法维持。关于清偿力和信心之间的这种两难境地,最早是由特里芬提出的,因此被称为“特里芬难题”。实际上,由任何一种主权货币来充当惟一的国际货币,特里芬难题都是存在的。x0dx0ax0dx0a 事实不幸被特里芬言中。在二战结束后的最初几年里,欧亚各国百废待兴,需要从美国进口商品,但由于缺乏美元,所以形成了“美元荒”。从50年代开始,美国的赤字缓解了国际清偿力不足的矛盾,但在50年代中期之前,美元基本上还是比较紧缺,各国仍然愿意积累美元,没有出现美元的信心问题。1958年以后,“美元荒”变成了“美元灾”,美国持续的收支赤字引起了许多国家的不满。其中尤以法国总统戴高乐的言辞最为激烈,他认为,美元享有“过分的特权”,它的国际收支赤字实际上毋需纠正,可以用印制美钞的方式来弥补;而其他国家,一旦发生了赤字,只能采取调整措施,蒙受失业和经济增长下降的痛苦,甚至不得不勒紧裤带,省吃俭用地节省外汇。x0dx0ax0dx0a 对于这些不满情绪,美国始终置若阁闻,不愿意为此付出调整国内经济的代价,来减少国际收支的赤字,依然对发行美钞乐此不疲。其原因在于,美元可以用于国际支付,因此,只要印钞机一转,不但能够轻而易举地抹平赤字,而且其他国家的商品和劳务也可以滚滚而来。 x0dx0ax0dx0a 50年代末期,美国的黄金储备大量外流,对外短期债务激增。到1960年,美国的短期债务已经超过其黄金储备,美元的信用基础发生了动摇。当年10月,爆发了战后第一次大规模抛售美元、抢购黄金的美元危机。美国政府请求其他国家予以合作,共同稳定金融市场。各国虽然与美国有利害冲突和意见分歧,但美元危机直接影响国际货币制度,也关系到各自的切身利益,因而各国采取了协调冲突、缓解压力的态度,通过一系列国际合作,来稳定美元。除合作性措施之外,美国还运用政治压力,劝说外国政府,不要拿美元向美国财政部兑换黄金,并曾就此与当时的西德政府达成协议。但有些西方国家,比如法国政府就对美国的施压手法非常反感,丝毫不买美国的账,仍要求兑换黄金,带头冲击美元的霸主地位。x0dx0ax0dx0a 60年代中期,越南战争爆发,美国的国际收支进一步恶化,到19邱年3月,其黄金储备已降至120亿美元,只够偿付短期债务的三分之一。结果在伦敦、巴黎和苏黎士黄金市场上,爆发了空前规模的美元危机,在半个月内美国的黄金储备又流失了14亿美元,巴黎市场金价一度涨至44美元1盎司。于是美国政府被迫要求英国关闭伦敦黄金市场,宣布实行“黄金双价制”,即各国中央银行之间的官方市场,仍维持35美元l盎司的官价,私人黄金市场的价格,则完全由供求力量自行决定。到1971年夏天,美国黄金储备已不足100亿美元,美元贬值的形势越来越明显,由此引发了一场资金外逃的狂潮,并于当年夏天达到了顶点。面对着各国要求兑换黄金的巨大压力,1971年8月15日,尼克松总统被迫宣布实行“新经济政策”,切断美元和黄金的联系。其他国家所拥有的700多亿美元,到底还值多少黄金,美国政府从此再也没有做出回答。x0dx0ax0dx0a 美元不再和黄金挂钩,实际上等于废止了布雷顿森林协议,宣告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从此以后,美元不再兑换黄金,美国政府也不再承诺“美元和黄金一样可靠”,对美元的信心要求不存在了,信心和充足性之间的矛盾也最终消失了,历史终于以这样一种代价惨重的方式,破解了特里芬的难题。
2023-09-01 14:49:252

什么是特里芬难题

天才无须制造。当有史以来第一个国际货币制度——布雷顿森林体系刚建立不久,并且正在给世界经济带来繁荣的时候,有人竞神奇地指出了它的先天不足,并预言了它的“死期”,从而给全世界出了一个难题。这个人就是美国耶鲁大学教授、著名国际金融专家特里芬。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美国不仅是军事上的战胜国,而且在经济上也以胜利者的姿态崭露头角。当时它拥有250多亿美元的黄金储备,约占世界总量的75%,成为国际上实力员雄厚的经济大国。这样,财大气粗的美国就“挟黄金以令诸侯”,建立一个体现自己意志的货币合作协定——布雷顿森林体系。其核心内容之一就是美国以黄金储备为保证,向世界各国提供美元,由美元来充当惟一的国际货币。美国政府承诺“美元和黄金一样可靠”,各国可以按照1盎司黄金等于35美元的官方价格,随时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 这一揽子货币安排有什么问题呢?让我们先听一段故事:从前有个媳妇,心灵手巧,贤淑能干,深得婆婆的欢心。后来婆婆让她主持家务,负责给全家人煮粥。由于土地贫瘠,每年打的粮食很有限,然而这一家的香火却异常兴旺,年年添丁进口。为了让全家人都吃饱,媳妇只好不断往锅里加水,结果是粥越来越稀,家人的怨气越来越大,最后,婆婆怀疑她把粮食偷着背回了娘家,一气之下,将她赶出了家门。这个例子可以很好地说明特里芬难题。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中,美国承担着两个基本的职责,一是要保证美元按固定官价兑换黄金,以维持各国对美元的信心;二是要为国际贸易的发展提供足够的国际清偿力,即美元。然而这两个问题,信心和清偿力却是有矛盾的,美元过少会导致清偿力不足,美元过多则会出现信心危机。原因在于,美国要持续不断地向其他国家提供美元,只能让自己的国际收支始终保持赤字,由此留下的“大窟窿”,惟一的填补办法就是开动印钞机,印刷美元现钞。这无异于往锅里加水,结果是美元越来越多;然而另一方面,收支赤字却意味着美国的黄金储备不仅不能增加,反而会由于别国的兑换而减少。这样,一边是美元越来越多,一边是黄金越来越少,势必会造成“粥越来越稀”,美元兑换黄金失去保证,美元出现信心危机。时间一长,布雷顿森林体系自然也就无法维持。关于清偿力和信心之间的这种两难境地,最早是由特里芬提出的,因此被称为“特里芬难题”。实际上,由任何一种主权货币来充当惟一的国际货币,特里芬难题都是存在的。 事实不幸被特里芬言中。在二战结束后的最初几年里,欧亚各国百废待兴,需要从美国进口商品,但由于缺乏美元,所以形成了“美元荒”。从50年代开始,美国的赤字缓解了国际清偿力不足的矛盾,但在50年代中期之前,美元基本上还是比较紧缺,各国仍然愿意积累美元,没有出现美元的信心问题。1958年以后,“美元荒”变成了“美元灾”,美国持续的收支赤字引起了许多国家的不满。其中尤以法国总统戴高乐的言辞最为激烈,他认为,美元享有“过分的特权”,它的国际收支赤字实际上毋需纠正,可以用印制美钞的方式来弥补;而其他国家,一旦发生了赤字,只能采取调整措施,蒙受失业和经济增长下降的痛苦,甚至不得不勒紧裤带,省吃俭用地节省外汇。 对于这些不满情绪,美国始终置若阁闻,不愿意为此付出调整国内经济的代价,来减少国际收支的赤字,依然对发行美钞乐此不疲。其原因在于,美元可以用于国际支付,因此,只要印钞机一转,不但能够轻而易举地抹平赤字,而且其他国家的商品和劳务也可以滚滚而来。 50年代末期,美国的黄金储备大量外流,对外短期债务激增。到1960年,美国的短期债务已经超过其黄金储备,美元的信用基础发生了动摇。当年10月,爆发了战后第一次大规模抛售美元、抢购黄金的美元危机。美国政府请求其他国家予以合作,共同稳定金融市场。各国虽然与美国有利害冲突和意见分歧,但美元危机直接影响国际货币制度,也关系到各自的切身利益,因而各国采取了协调冲突、缓解压力的态度,通过一系列国际合作,来稳定美元。除合作性措施之外,美国还运用政治压力,劝说外国政府,不要拿美元向美国财政部兑换黄金,并曾就此与当时的西德政府达成协议。但有些西方国家,比如法国政府就对美国的施压手法非常反感,丝毫不买美国的账,仍要求兑换黄金,带头冲击美元的霸主地位。 60年代中期,越南战争爆发,美国的国际收支进一步恶化,到19邱年3月,其黄金储备已降至120亿美元,只够偿付短期债务的三分之一。结果在伦敦、巴黎和苏黎士黄金市场上,爆发了空前规模的美元危机,在半个月内美国的黄金储备又流失了14亿美元,巴黎市场金价一度涨至44美元1盎司。于是美国政府被迫要求英国关闭伦敦黄金市场,宣布实行“黄金双价制”,即各国中央银行之间的官方市场,仍维持35美元l盎司的官价,私人黄金市场的价格,则完全由供求力量自行决定。到1971年夏天,美国黄金储备已不足100亿美元,美元贬值的形势越来越明显,由此引发了一场资金外逃的狂潮,并于当年夏天达到了顶点。面对着各国要求兑换黄金的巨大压力,1971年8月15日,尼克松总统被迫宣布实行“新经济政策”,切断美元和黄金的联系。其他国家所拥有的700多亿美元,到底还值多少黄金,美国政府从此再也没有做出回答。 美元不再和黄金挂钩,实际上等于废止了布雷顿森林协议,宣告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从此以后,美元不再兑换黄金,美国政府也不再承诺“美元和黄金一样可靠”,对美元的信心要求不存在了,信心和充足性之间的矛盾也最终消失了,历史终于以这样一种代价惨重的方式,破解了特里芬的难题。
2023-09-01 14:49:403

什么是“特里芬困境”?

Triffin Dilemma, 特里芬难题,或称特里芬困境,是国际货币制度中的一个著名论断。 二战结束前夕,1944年在美国召开的布雷顿森林会议制订了《国际货币基金协定》,确立了美元同黄金挂钩、其他国家货币同美元挂钩的平价(固定汇率)制度,以美元作为国际储备和国际清偿力的主要来源和支撑,作为国际货币体系的中心。这一架构对于恢复战后经济、缓解国际黄金储备和清偿能力的不足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固有的缺陷。 20世纪5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特里芬(Robert Triffin)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研究后指出,如果没有别的储备货币来补充/取代美元,以美元为中心的平价体系必将崩溃,因为在这一体系中,美元同时承担了相互矛盾的双重职能,即(1)为世界经济增长和国际贸易发展提供清偿能力;(2)维持美元的币信,保持美元同黄金的汇兑比例。为了满足各国对美元储备的需要,美国只能通过对外负债形式提供美元,即国际收支持续逆差,而长期的国际收支逆差将导致国际清偿力过剩、美元贬值(“美元灾”),无法维系对黄金的官价;如果要保证美元币值稳定,美国就必须保持国际收支顺差,这又将导致美元供应不足、国际清偿手段匮乏(“美元荒”)。美元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这种两难处境,就是著名的“特里芬困境”(Triffin Dilemma)。其后的历史发展证明了特里芬教授的先见之明。 “特里芬悖论”,也可以说是特里芬难题,它是美国耶鲁大学教授特里芬在1960年出版的《黄金与美元危机》中提出的一个观点。书中的描述是这样的:“由于美元与黄金挂钩,而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虽然因此而取得了国际核心货币的地位,但是各国为了发展国际贸易,必须用美元作为结算与储备货币,这样就会导致流出美国的货币在海外不断沉淀,对美国来说就会发生长期贸易逆差;而美元作为国际货币核心的前提是必须保持美元币值稳定与坚挺,这又要求美国必须是一个长期贸易顺差国。这两个要求互相矛盾,因此是一个悖论。”
2023-09-01 14:50:041

特里芬难题是什么?

天才无须制造。当有史以来第一个国际货币制度——布雷顿森林体系刚建立不久,并且正在给世界经济带来繁荣的时候,有人竞神奇地指出了它的先天不足,并预言了它的“死期”,从而给全世界出了一个难题。这个人就是美国耶鲁大学教授、著名国际金融专家特里芬。x0dx0ax0dx0a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美国不仅是军事上的战胜国,而且在经济上也以胜利者的姿态崭露头角。当时它拥有250多亿美元的黄金储备,约占世界总量的75%,成为国际上实力员雄厚的经济大国。这样,财大气粗的美国就“挟黄金以令诸侯”,建立一个体现自己意志的货币合作协定——布雷顿森林体系。其核心内容之一就是美国以黄金储备为保证,向世界各国提供美元,由美元来充当惟一的国际货币。美国政府承诺“美元和黄金一样可靠”,各国可以按照1盎司黄金等于35美元的官方价格,随时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x0dx0ax0dx0a 这一揽子货币安排有什么问题呢?让我们先听一段故事:从前有个媳妇,心灵手巧,贤淑能干,深得婆婆的欢心。后来婆婆让她主持家务,负责给全家人煮粥。由于土地贫瘠,每年打的粮食很有限,然而这一家的香火却异常兴旺,年年添丁进口。为了让全家人都吃饱,媳妇只好不断往锅里加水,结果是粥越来越稀,家人的怨气越来越大,最后,婆婆怀疑她把粮食偷着背回了娘家,一气之下,将她赶出了家门。这个例子可以很好地说明特里芬难题。x0dx0ax0dx0a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中,美国承担着两个基本的职责,一是要保证美元按固定官价兑换黄金,以维持各国对美元的信心;二是要为国际贸易的发展提供足够的国际清偿力,即美元。然而这两个问题,信心和清偿力却是有矛盾的,美元过少会导致清偿力不足,美元过多则会出现信心危机。原因在于,美国要持续不断地向其他国家提供美元,只能让自己的国际收支始终保持赤字,由此留下的“大窟窿”,惟一的填补办法就是开动印钞机,印刷美元现钞。这无异于往锅里加水,结果是美元越来越多;然而另一方面,收支赤字却意味着美国的黄金储备不仅不能增加,反而会由于别国的兑换而减少。这样,一边是美元越来越多,一边是黄金越来越少,势必会造成“粥越来越稀”,美元兑换黄金失去保证,美元出现信心危机。时间一长,布雷顿森林体系自然也就无法维持。关于清偿力和信心之间的这种两难境地,最早是由特里芬提出的,因此被称为“特里芬难题”。实际上,由任何一种主权货币来充当惟一的国际货币,特里芬难题都是存在的。x0dx0ax0dx0a 事实不幸被特里芬言中。在二战结束后的最初几年里,欧亚各国百废待兴,需要从美国进口商品,但由于缺乏美元,所以形成了“美元荒”。从50年代开始,美国的赤字缓解了国际清偿力不足的矛盾,但在50年代中期之前,美元基本上还是比较紧缺,各国仍然愿意积累美元,没有出现美元的信心问题。1958年以后,“美元荒”变成了“美元灾”,美国持续的收支赤字引起了许多国家的不满。其中尤以法国总统戴高乐的言辞最为激烈,他认为,美元享有“过分的特权”,它的国际收支赤字实际上毋需纠正,可以用印制美钞的方式来弥补;而其他国家,一旦发生了赤字,只能采取调整措施,蒙受失业和经济增长下降的痛苦,甚至不得不勒紧裤带,省吃俭用地节省外汇。x0dx0ax0dx0a 对于这些不满情绪,美国始终置若阁闻,不愿意为此付出调整国内经济的代价,来减少国际收支的赤字,依然对发行美钞乐此不疲。其原因在于,美元可以用于国际支付,因此,只要印钞机一转,不但能够轻而易举地抹平赤字,而且其他国家的商品和劳务也可以滚滚而来。 x0dx0ax0dx0a 50年代末期,美国的黄金储备大量外流,对外短期债务激增。到1960年,美国的短期债务已经超过其黄金储备,美元的信用基础发生了动摇。当年10月,爆发了战后第一次大规模抛售美元、抢购黄金的美元危机。美国政府请求其他国家予以合作,共同稳定金融市场。各国虽然与美国有利害冲突和意见分歧,但美元危机直接影响国际货币制度,也关系到各自的切身利益,因而各国采取了协调冲突、缓解压力的态度,通过一系列国际合作,来稳定美元。除合作性措施之外,美国还运用政治压力,劝说外国政府,不要拿美元向美国财政部兑换黄金,并曾就此与当时的西德政府达成协议。但有些西方国家,比如法国政府就对美国的施压手法非常反感,丝毫不买美国的账,仍要求兑换黄金,带头冲击美元的霸主地位。x0dx0ax0dx0a 60年代中期,越南战争爆发,美国的国际收支进一步恶化,到19邱年3月,其黄金储备已降至120亿美元,只够偿付短期债务的三分之一。结果在伦敦、巴黎和苏黎士黄金市场上,爆发了空前规模的美元危机,在半个月内美国的黄金储备又流失了14亿美元,巴黎市场金价一度涨至44美元1盎司。于是美国政府被迫要求英国关闭伦敦黄金市场,宣布实行“黄金双价制”,即各国中央银行之间的官方市场,仍维持35美元l盎司的官价,私人黄金市场的价格,则完全由供求力量自行决定。到1971年夏天,美国黄金储备已不足100亿美元,美元贬值的形势越来越明显,由此引发了一场资金外逃的狂潮,并于当年夏天达到了顶点。面对着各国要求兑换黄金的巨大压力,1971年8月15日,尼克松总统被迫宣布实行“新经济政策”,切断美元和黄金的联系。其他国家所拥有的700多亿美元,到底还值多少黄金,美国政府从此再也没有做出回答。x0dx0ax0dx0a 美元不再和黄金挂钩,实际上等于废止了布雷顿森林协议,宣告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从此以后,美元不再兑换黄金,美国政府也不再承诺“美元和黄金一样可靠”,对美元的信心要求不存在了,信心和充足性之间的矛盾也最终消失了,历史终于以这样一种代价惨重的方式,破解了特里芬的难题。
2023-09-01 14:50:201

当前的国际货币体系下,还存在特里芬难题吗?

真命题,不过是“新特里芬两难”(Eichengreen提出的“Triffin Dilemma revised”),广义上来说只要存在信心与清偿力之间的矛盾就是特里芬两难,而与美元是否与黄金挂钩无关。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下,美元霸主地位没有得到动摇(从外汇储备中美元资产的占比,外汇市场上以美元标价资产比例,以及大宗商品上美元的标价权等可以看出)。虽然美元自2002年以来一路走弱,但是在“网络外部性”的作用下,各国选择美元是仍然是大势所趋,但是毫无疑问各国对美元的选择仅仅是次优选择,美国经济复苏的缓慢以及欧元区、中国经济的崛起加之美国不负责任的量化宽松必然导致各国对美元前景的担忧,甚至会丧失信心,这就出现了特里芬两难————一方面各国想要得到美元,另一方面美元的大量输出会导致美元的信心受损。新特里芬两难的新体现在哪呢?就是欧元的崛起,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只有美元一支独大,而欧元的崛起也吸收了一部分美元的信心与清偿力之间的矛盾。总而言之,正如你在提问中所说的,只要是主权货币时代必然出现特里芬两难,这是一国货币政策的溢出效应造成的,正本《国际金融学》都在研究这个。如果是超主权货币出现,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原因就不具体分析了,你可以从其发行机制上考虑,参考stiglitz和Greenwald在IMF上所作的报告。
2023-09-01 14:50:303

特里芬困境的名词解释

20世纪5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特里芬(Robert Triffin)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研究后指出,如果没有别的储备货币来补充/取代美元,以美元为中心的平价体系必将崩溃,因为在这一体系中,美元同时承担了相互矛盾的双重职能,即(1)为世界经济增长和国际贸易发展提供清偿能力;(2)维持美元的币信,保持美元同黄金的汇兑比例。为了满足各国对美元储备的需要,美国只能通过对外负债形式提供美元,即国际收支持续逆差,而长期的国际收支逆差将导致国际清偿力过剩、美元贬值(“美元灾”),无法维系对黄金的官价;如果要保证美元币值稳定,美国就必须保持国际收支顺差,这又将导致美元供应不足、国际清偿手段匮乏(“美元荒”)。美元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这种两难处境,就是著名的“特里芬困境”(Triffin Dilemma)。其后的历史发展证明了特里芬教授的先见之明。
2023-09-01 14:50:381

什么是特里芬难题

天才无须制造。当有史以来第一个国际货币制度——布雷顿森林体系刚建立不久,并且正在给世界经济带来繁荣的时候,有人竞神奇地指出了它的先天不足,并预言了它的“死期”,从而给全世界出了一个难题。这个人就是美国耶鲁大学教授、著名国际金融专家特里芬。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美国不仅是军事上的战胜国,而且在经济上也以胜利者的姿态崭露头角。当时它拥有250多亿美元的黄金储备,约占世界总量的75%,成为国际上实力员雄厚的经济大国。这样,财大气粗的美国就“挟黄金以令诸侯”,建立一个体现自己意志的货币合作协定——布雷顿森林体系。其核心内容之一就是美国以黄金储备为保证,向世界各国提供美元,由美元来充当惟一的国际货币。美国政府承诺“美元和黄金一样可靠”,各国可以按照1盎司黄金等于35美元的官方价格,随时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 这一揽子货币安排有什么问题呢?让我们先听一段故事:从前有个媳妇,心灵手巧,贤淑能干,深得婆婆的欢心。后来婆婆让她主持家务,负责给全家人煮粥。由于土地贫瘠,每年打的粮食很有限,然而这一家的香火却异常兴旺,年年添丁进口。为了让全家人都吃饱,媳妇只好不断往锅里加水,结果是粥越来越稀,家人的怨气越来越大,最后,婆婆怀疑她把粮食偷着背回了娘家,一气之下,将她赶出了家门。这个例子可以很好地说明特里芬难题。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中,美国承担着两个基本的职责,一是要保证美元按固定官价兑换黄金,以维持各国对美元的信心;二是要为国际贸易的发展提供足够的国际清偿力,即美元。然而这两个问题,信心和清偿力却是有矛盾的,美元过少会导致清偿力不足,美元过多则会出现信心危机。原因在于,美国要持续不断地向其他国家提供美元,只能让自己的国际收支始终保持赤字,由此留下的“大窟窿”,惟一的填补办法就是开动印钞机,印刷美元现钞。这无异于往锅里加水,结果是美元越来越多;然而另一方面,收支赤字却意味着美国的黄金储备不仅不能增加,反而会由于别国的兑换而减少。这样,一边是美元越来越多,一边是黄金越来越少,势必会造成“粥越来越稀”,美元兑换黄金失去保证,美元出现信心危机。时间一长,布雷顿森林体系自然也就无法维持。关于清偿力和信心之间的这种两难境地,最早是由特里芬提出的,因此被称为“特里芬难题”。实际上,由任何一种主权货币来充当惟一的国际货币,特里芬难题都是存在的。 事实不幸被特里芬言中。在二战结束后的最初几年里,欧亚各国百废待兴,需要从美国进口商品,但由于缺乏美元,所以形成了“美元荒”。从50年代开始,美国的赤字缓解了国际清偿力不足的矛盾,但在50年代中期之前,美元基本上还是比较紧缺,各国仍然愿意积累美元,没有出现美元的信心问题。1958年以后,“美元荒”变成了“美元灾”,美国持续的收支赤字引起了许多国家的不满。其中尤以法国总统戴高乐的言辞最为激烈,他认为,美元享有“过分的特权”,它的国际收支赤字实际上毋需纠正,可以用印制美钞的方式来弥补;而其他国家,一旦发生了赤字,只能采取调整措施,蒙受失业和经济增长下降的痛苦,甚至不得不勒紧裤带,省吃俭用地节省外汇。 对于这些不满情绪,美国始终置若阁闻,不愿意为此付出调整国内经济的代价,来减少国际收支的赤字,依然对发行美钞乐此不疲。其原因在于,美元可以用于国际支付,因此,只要印钞机一转,不但能够轻而易举地抹平赤字,而且其他国家的商品和劳务也可以滚滚而来。 50年代末期,美国的黄金储备大量外流,对外短期债务激增。到1960年,美国的短期债务已经超过其黄金储备,美元的信用基础发生了动摇。当年10月,爆发了战后第一次大规模抛售美元、抢购黄金的美元危机。美国政府请求其他国家予以合作,共同稳定金融市场。各国虽然与美国有利害冲突和意见分歧,但美元危机直接影响国际货币制度,也关系到各自的切身利益,因而各国采取了协调冲突、缓解压力的态度,通过一系列国际合作,来稳定美元。除合作性措施之外,美国还运用政治压力,劝说外国政府,不要拿美元向美国财政部兑换黄金,并曾就此与当时的西德政府达成协议。但有些西方国家,比如法国政府就对美国的施压手法非常反感,丝毫不买美国的账,仍要求兑换黄金,带头冲击美元的霸主地位。 60年代中期,越南战争爆发,美国的国际收支进一步恶化,到19邱年3月,其黄金储备已降至120亿美元,只够偿付短期债务的三分之一。结果在伦敦、巴黎和苏黎士黄金市场上,爆发了空前规模的美元危机,在半个月内美国的黄金储备又流失了14亿美元,巴黎市场金价一度涨至44美元1盎司。于是美国政府被迫要求英国关闭伦敦黄金市场,宣布实行“黄金双价制”,即各国中央银行之间的官方市场,仍维持35美元l盎司的官价,私人黄金市场的价格,则完全由供求力量自行决定。到1971年夏天,美国黄金储备已不足100亿美元,美元贬值的形势越来越明显,由此引发了一场资金外逃的狂潮,并于当年夏天达到了顶点。面对着各国要求兑换黄金的巨大压力,1971年8月15日,尼克松总统被迫宣布实行“新经济政策”,切断美元和黄金的联系。其他国家所拥有的700多亿美元,到底还值多少黄金,美国政府从此再也没有做出回答。 美元不再和黄金挂钩,实际上等于废止了布雷顿森林协议,宣告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从此以后,美元不再兑换黄金,美国政府也不再承诺“美元和黄金一样可靠”,对美元的信心要求不存在了,信心和充足性之间的矛盾也最终消失了,历史终于以这样一种代价惨重的方式,破解了特里芬的难题。
2023-09-01 14:50:543

特里芬两难为何构成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致命缺陷?

答:所谓特里芬两难是指美国耶鲁大学教授特里芬提出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存在着自身无法克服的内在矛盾,这一内在矛盾在国际经济学界称为特里芬两难。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各国政府积累的美元储备可向美国兑换黄金。这就意味着布雷顿森林体系是建立在美国一国的经济基础上的。美国黄金储量的大小以及美元币值的稳定是维持该货币体系的基础。但由此就产生了一个巨大的矛盾,即:如果美国国际收支保持顺差,那么国际储备资产就不能满足国际贸易发展的需要,各国由于缺乏美元作为国际支付手段,就会产生美元供不应求的短缺现象;但如果美国的国际收支长期保持逆差,那么国际储备资产就会发生过剩,造成美元泛滥,各国由于对美元的币值缺乏信心从而将美元兑换黄金,进而导致美国黄金外流,黄金储备枯竭,引发美元危机,并危及布雷顿森林体系。特里芬两难决定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不稳定性和垮台的必然性。
2023-09-01 14:51:161

什么是特里芬难题

天才无须制造。当有史以来第一个国际货币制度——布雷顿森林体系刚建立不久,并且正在给世界经济带来繁荣的时候,有人竞神奇地指出了它的先天不足,并预言了它的“死期”,从而给全世界出了一个难题。这个人就是美国耶鲁大学教授、著名国际金融专家特里芬。x0dx0ax0dx0a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美国不仅是军事上的战胜国,而且在经济上也以胜利者的姿态崭露头角。当时它拥有250多亿美元的黄金储备,约占世界总量的75%,成为国际上实力员雄厚的经济大国。这样,财大气粗的美国就“挟黄金以令诸侯”,建立一个体现自己意志的货币合作协定——布雷顿森林体系。其核心内容之一就是美国以黄金储备为保证,向世界各国提供美元,由美元来充当惟一的国际货币。美国政府承诺“美元和黄金一样可靠”,各国可以按照1盎司黄金等于35美元的官方价格,随时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x0dx0ax0dx0a 这一揽子货币安排有什么问题呢?让我们先听一段故事:从前有个媳妇,心灵手巧,贤淑能干,深得婆婆的欢心。后来婆婆让她主持家务,负责给全家人煮粥。由于土地贫瘠,每年打的粮食很有限,然而这一家的香火却异常兴旺,年年添丁进口。为了让全家人都吃饱,媳妇只好不断往锅里加水,结果是粥越来越稀,家人的怨气越来越大,最后,婆婆怀疑她把粮食偷着背回了娘家,一气之下,将她赶出了家门。这个例子可以很好地说明特里芬难题。x0dx0ax0dx0a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中,美国承担着两个基本的职责,一是要保证美元按固定官价兑换黄金,以维持各国对美元的信心;二是要为国际贸易的发展提供足够的国际清偿力,即美元。然而这两个问题,信心和清偿力却是有矛盾的,美元过少会导致清偿力不足,美元过多则会出现信心危机。原因在于,美国要持续不断地向其他国家提供美元,只能让自己的国际收支始终保持赤字,由此留下的“大窟窿”,惟一的填补办法就是开动印钞机,印刷美元现钞。这无异于往锅里加水,结果是美元越来越多;然而另一方面,收支赤字却意味着美国的黄金储备不仅不能增加,反而会由于别国的兑换而减少。这样,一边是美元越来越多,一边是黄金越来越少,势必会造成“粥越来越稀”,美元兑换黄金失去保证,美元出现信心危机。时间一长,布雷顿森林体系自然也就无法维持。关于清偿力和信心之间的这种两难境地,最早是由特里芬提出的,因此被称为“特里芬难题”。实际上,由任何一种主权货币来充当惟一的国际货币,特里芬难题都是存在的。x0dx0ax0dx0a 事实不幸被特里芬言中。在二战结束后的最初几年里,欧亚各国百废待兴,需要从美国进口商品,但由于缺乏美元,所以形成了“美元荒”。从50年代开始,美国的赤字缓解了国际清偿力不足的矛盾,但在50年代中期之前,美元基本上还是比较紧缺,各国仍然愿意积累美元,没有出现美元的信心问题。1958年以后,“美元荒”变成了“美元灾”,美国持续的收支赤字引起了许多国家的不满。其中尤以法国总统戴高乐的言辞最为激烈,他认为,美元享有“过分的特权”,它的国际收支赤字实际上毋需纠正,可以用印制美钞的方式来弥补;而其他国家,一旦发生了赤字,只能采取调整措施,蒙受失业和经济增长下降的痛苦,甚至不得不勒紧裤带,省吃俭用地节省外汇。x0dx0ax0dx0a 对于这些不满情绪,美国始终置若阁闻,不愿意为此付出调整国内经济的代价,来减少国际收支的赤字,依然对发行美钞乐此不疲。其原因在于,美元可以用于国际支付,因此,只要印钞机一转,不但能够轻而易举地抹平赤字,而且其他国家的商品和劳务也可以滚滚而来。 x0dx0ax0dx0a 50年代末期,美国的黄金储备大量外流,对外短期债务激增。到1960年,美国的短期债务已经超过其黄金储备,美元的信用基础发生了动摇。当年10月,爆发了战后第一次大规模抛售美元、抢购黄金的美元危机。美国政府请求其他国家予以合作,共同稳定金融市场。各国虽然与美国有利害冲突和意见分歧,但美元危机直接影响国际货币制度,也关系到各自的切身利益,因而各国采取了协调冲突、缓解压力的态度,通过一系列国际合作,来稳定美元。除合作性措施之外,美国还运用政治压力,劝说外国政府,不要拿美元向美国财政部兑换黄金,并曾就此与当时的西德政府达成协议。但有些西方国家,比如法国政府就对美国的施压手法非常反感,丝毫不买美国的账,仍要求兑换黄金,带头冲击美元的霸主地位。x0dx0ax0dx0a 60年代中期,越南战争爆发,美国的国际收支进一步恶化,到19邱年3月,其黄金储备已降至120亿美元,只够偿付短期债务的三分之一。结果在伦敦、巴黎和苏黎士黄金市场上,爆发了空前规模的美元危机,在半个月内美国的黄金储备又流失了14亿美元,巴黎市场金价一度涨至44美元1盎司。于是美国政府被迫要求英国关闭伦敦黄金市场,宣布实行“黄金双价制”,即各国中央银行之间的官方市场,仍维持35美元l盎司的官价,私人黄金市场的价格,则完全由供求力量自行决定。到1971年夏天,美国黄金储备已不足100亿美元,美元贬值的形势越来越明显,由此引发了一场资金外逃的狂潮,并于当年夏天达到了顶点。面对着各国要求兑换黄金的巨大压力,1971年8月15日,尼克松总统被迫宣布实行“新经济政策”,切断美元和黄金的联系。其他国家所拥有的700多亿美元,到底还值多少黄金,美国政府从此再也没有做出回答。x0dx0ax0dx0a 美元不再和黄金挂钩,实际上等于废止了布雷顿森林协议,宣告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从此以后,美元不再兑换黄金,美国政府也不再承诺“美元和黄金一样可靠”,对美元的信心要求不存在了,信心和充足性之间的矛盾也最终消失了,历史终于以这样一种代价惨重的方式,破解了特里芬的难题。
2023-09-01 14:51:273

简要分析特里芬难题?

任何理论命题的成立都应以其对现实生活的洞察及对寓于其中的内在矛盾的揭示为前提。特里芬难题所直接针对的,正是寓于布雷顿森林体制之中的矛盾。早在布雷顿森林体制尚处于正常运行的5O年代后期,特里芬就开始对该体制的生命力表示怀疑,结果,便是“特里芬难题”的提出。特里芬总结道:与黄金挂钩的布雷顿森林体制下美元的国际供给,是通过美国国际收支逆差、即储备的净流出来实现的。这会产生两种相互矛盾的可能:如果美国纠正它的国际收支逆差,则美元稳定金价稳定,然而美元的国际供给不衍需求;结果美国听任它的国际收支逆差,则美元的国际供给虽不成问题,但由此积累的海外美元资产势必远远超过其黄金兑换能力,从而美元的兑换性难于维系。如此两难困境,注定了布雷顿森林体制的崩溃只是时间早迟而已。实践已经证明特里芬难题的正确性。引用MBa智库百科---【特里芬难题】
2023-09-01 14:51:542

特里芬悖论是什么意思?

Triffin Dilemma, 特里芬难题,或称特里芬困境,是国际货币制度中的一个著名论断。 二战结束前夕,1944年在美国召开的布雷顿森林会议制订了《国际货币基金协定》,确立了美元同黄金挂钩、其他国家货币同美元挂钩的平价(固定汇率)制度,以美元作为国际储备和国际清偿力的主要来源和支撑,作为国际货币体系的中心。这一架构对于恢复战后经济、缓解国际黄金储备和清偿能力的不足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固有的缺陷。 20世纪5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特里芬(Robert Triffin)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研究后指出,如果没有别的储备货币来补充/取代美元,以美元为中心的平价体系必将崩溃,因为在这一体系中,美元同时承担了相互矛盾的双重职能,即(1)为世界经济增长和国际贸易发展提供清偿能力;(2)维持美元的币信,保持美元同黄金的汇兑比例。为了满足各国对美元储备的需要,美国只能通过对外负债形式提供美元,即国际收支持续逆差,而长期的国际收支逆差将导致国际清偿力过剩、美元贬值(“美元灾”),无法维系对黄金的官价;如果要保证美元币值稳定,美国就必须保持国际收支顺差,这又将导致美元供应不足、国际清偿手段匮乏(“美元荒”)。美元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这种两难处境,就是著名的“特里芬困境”(Triffin Dilemma)。其后的历史发展证明了特里芬教授的先见之明。 “特里芬悖论”,也可以说是特里芬难题,它是美国耶鲁大学教授特里芬在1960年出版的《黄金与美元危机》中提出的一个观点。书中的描述是这样的:“由于美元与黄金挂钩,而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虽然因此而取得了国际核心货币的地位,但是各国为了发展国际贸易,必须用美元作为结算与储备货币,这样就会导致流出美国的货币在海外不断沉淀,对美国来说就会发生长期贸易逆差;而美元作为国际货币核心的前提是必须保持美元币值稳定与坚挺,这又要求美国必须是一个长期贸易顺差国。这两个要求互相矛盾,因此是一个悖论。”
2023-09-01 14:52:051

目前国际货币体系下特里芬难题是否已解决?为什么?

“新特里芬两难”(Eichengreen提出的“Triffin Dilemma revised”),广义上来说只要存在信心与清偿力之间的矛盾就是特里芬两难,而与美元是否与黄金挂钩无关。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下,美元霸主地位没有得到动摇(从外汇储备中美元资产的占比,外汇市场上以美元标价资产比例,以及大宗商品上美元的标价权等可以看出)。虽然美元自2002年以来一路走弱,但是在“网络外部性”的作用下,各国选择美元是仍然是大势所趋,但是毫无疑问各国对美元的选择仅仅是次优选择,美国经济复苏的缓慢以及欧元区、中国经济的崛起加之美国不负责任的量化宽松必然导致各国对美元前景的担忧,甚至会丧失信心,这就出现了特里芬两难————一方面各国想要得到美元,另一方面美元的大量输出会导致美元的信心受损。新特里芬两难的新体现在哪呢?就是欧元的崛起,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只有美元一支独大,而欧元的崛起也吸收了一部分美元的信心与清偿力之间的矛盾。总而言之,只要是主权货币时代必然出现特里芬两难,这是一国货币政策的溢出效应造成的,
2023-09-01 14:52:412

特里芬难题的发展历程

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英国在战争期同遭受了巨大创伤,经济实力大为下降,而美国已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和经济实力最雄厚的国家,这为建立美元在全世界的霸主地位创造了必要条件。1944年,在美国新罕布会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召开了有44国参加的联合与联盟国家货币金融会议,通过了以美国“怀特计划”为基础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总称布雷顿森林协定,从而建立起了著名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一种以黄金为基础、以美元作为国际储备中心货币的新型的国际货币制度,从而确立了美元的霸主地位,布体系的建立和运转结束了国际货币金融顿域的混乱局面,弥补了国际收支清偿力的不足,并极大地促进了国际贸易、投资和世界经济的发展。但这种以一国货币作为最主要国际储备资产的体系有一种内在的不可克服的矛盾:美国以外的成员国必须依靠美国国际收支持续保持逆差,不断输出美元来增加它们的国际清偿能力(即国际储备),这势必会危及美元信用从而动摇美元作为最主要国际储备资产的地位;反之,美国若要维持国际收支平衡稳定美元,则其他成员国国际储备增长又成问题,从而会发生国际清偿能力不足进而影响到国际贸易与经济的增长。美元实际上处于两难境地。这一问题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就被著名的国际金融专家特里芬所提出,成为著名的“特里芬难题”;他并且据此预言布雷顿森林体系会由于这一内在矛盾而必然走向崩溃,这已为后来的事实所证明。“特里芬难题”的本质含义概括起来就是:国际清偿力的需求不可能长久地依靠国际货币的逆差输出来满足。这一难题实际上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之前的国际货币体系中就已存在,只不过在布体系中表现得更为突出、更为典型罢了。布体系崩溃后,仍以由美元为中心的多元储备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特征的牙买加体系开始建立。由于该体系实现了国际储备多元化,美元已不是唯一的国际储备货币和国际清算及支付手段,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特里芬难题”。但这一体系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难题呢?从多元储备体系的现实情况看,美元仍占有很大优势,能在国际储备中占一席之地的也只有美元、英镑、日元、欧元等极少数国家的货币。这种多元储备制,不论其币种和内部结构如何变化,但国际清偿力的需求仍要靠这些国家货币的逆差输出来满足,实质上是没有变化的。所以说,多元储备体系没有也不可能从根本解决“特里芬难题”,因而也终将违脱不了崩溃的命运。“特里芬难题”告诫我们:依靠主权来充当国际清偿能力的货币体系必然会陷人“特里芬难题”而走向崩溃。特里芬难题”揭示的意义正在于此。这对于我们分析未来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无疑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2023-09-01 14:52:471

特里芬难题的告诫

“特里芬难题”告诫我们:依靠主权国家货币来充当国际清偿能力的货币体系必然会陷入“特里芬难题”而走向崩溃。不论这种货币能否兑换黄金,不论是哪一国货币,也不论是以一国货币为主还是平均的几国货币,这对于我们分析未来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无疑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作为建立在黄金一美元本位基础上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根本缺陷还在于,美元既是一国货币,又是世界货币。作为一国货币,它的发行必须受制于美国的货币政策和黄金储备;作为世界货币,美元的供给又必须适应于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增长的需要。由于黄金产量和美国黄金储备量增长跟不上世界经济发展的需要,而美元供给的不断增长,又会导致美元同黄金的兑换性日益难以维持。美元的这种两难,即“特里芬难题”指出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内在不稳定性及危机发生的必然性,该货币体系的根本缺陷在于美元的双重身份和双挂钩原则,由此导致的体系危机是美元的可兑换的危机,或人们对美元可兑换的信心危机。正是由于上述问题和缺陷,导致该货币体系基础的不稳定性,当该货币体系的重要支柱——美元出现危机时,必然带来这一货币体系危机的相应出现。
2023-09-01 14:53:001

什么是特里芬难题?顺便举一个案例.谢谢

特里芬难题是由美国耶鲁大学教授罗伯特·特里芬在《美元与黄金危机》一书中提出的观点,他认为任何一个国家的货币如果充当国际货币,则必然在货币的币制稳定方面处于两难境地。一方面,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各国持有的国际货币增加,这就要求该国通过国际收支逆差来实现,这就必然会带来该货币的贬值;另一方面,作为国际货币又必须要求货币币制比较稳定,而不能持续逆差。这就使充当国际货币的国家处于左右为难的困境,这就是特里芬难题。
2023-09-01 14:53:131

特里芬是什么意思

Triffin Dilemma, 特里芬难题,或称特里芬困境,是国际货币制度中的一个著名论断。 二战结束前夕,1944年在美国召开的布雷顿森林会议制订了《国际货币基金协定》,确立了美元同黄金挂钩、其他国家货币同美元挂钩的平价(固定汇率)制度,以美元作为国际储备和国际清偿力的主要来源和支撑,作为国际货币体系的中心。这一架构对于恢复战后经济、缓解国际黄金储备和清偿能力的不足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固有的缺陷。 20世纪5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特里芬(Robert Triffin)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研究后指出,如果没有别的储备货币来补充/取代美元,以美元为中心的平价体系必将崩溃,因为在这一体系中,美元同时承担了相互矛盾的双重职能,即(1)为世界经济增长和国际贸易发展提供清偿能力;(2)维持美元的币信,保持美元同黄金的汇兑比例。为了满足各国对美元储备的需要,美国只能通过对外负债形式提供美元,即国际收支持续逆差,而长期的国际收支逆差将导致国际清偿力过剩、美元贬值(“美元灾”),无法维系对黄金的官价;如果要保证美元币值稳定,美国就必须保持国际收支顺差,这又将导致美元供应不足、国际清偿手段匮乏(“美元荒”)。美元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这种两难处境,就是著名的“特里芬困境”(Triffin Dilemma)。其后的历史发展证明了特里芬教授的先见之明。 “特里芬悖论”,也可以说是特里芬难题,它是美国耶鲁大学教授特里芬在1960年出版的《黄金与美元危机》中提出的一个观点。书中的描述是这样的:“由于美元与黄金挂钩,而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虽然因此而取得了国际核心货币的地位,但是各国为了发展国际贸易,必须用美元作为结算与储备货币,这样就会导致流出美国的货币在海外不断沉淀,对美国来说就会发生长期贸易逆差;而美元作为国际货币核心的前提是必须保持美元币值稳定与坚挺,这又要求美国必须是一个长期贸易顺差国。这两个要求互相矛盾,因此是一个悖论。”
2023-09-01 14:53:211

轻松理解经济学术语:特里芬难题、格雷欣法则、吉芬难题

不断地学习是作为一名合格的金融人士所必备的素养,金融小白和刚入金融行业的新人更是如此。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锻炼自己的业务能力才可能在金融圈内混出一丝名堂。 我在此为各位准备了几个金融、经济方面的小知识,权当抛砖引玉,激起大家对金融兴趣,希望大家能系统地学习一些金融课程,提高专业素养。 想理解好特里芬难题,首先得先了解布雷顿森林体系。 各位初中 历史 教科书里面都肯定学到过布雷顿森林体系。二战后期,美国开始构思战后国际货币体系,于是召集了44个国家在美国一个叫布雷顿森林里开始召开国际货币金融会议。最终建立了以美元和黄金为基础的“金汇兑本位制”。即美元与黄金挂钩;国际货币基金会员国货币和美元保持固定汇率。 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的运转是以美元的信誉和地位密切相关的。而美国当时拥有世界上最多的黄金储备,经济实力雄厚。实际上,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初期,的确发挥了一定优势,给各国经济带来了繁荣。但不久后,即有人指出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先天的不足,并大胆预言了它即将“夭折”,此人便是著名金融专家特里芬。 布雷顿森林体系中,美国主要承担两项责任:一是保证美元按固定官价兑换黄金,以维持各国对美元信心。二是要为国际贸易发展提供足够的国际清偿力,即美元。 各位思考一下,这两项责任其实是矛盾的。 美元少,会导致清偿力不足;美元多,又会导致出现美元的信心危机。原因在于:一方面,美国要持续不断地向其他国家提供美元,只能让自己的国际收支始终保持赤字,由此留下的“大窟窿”,惟一的填补办法就是开动印钞机,印刷美元现钞,结果是美元越来越多;另一方面,收支赤字却意味着美国的黄金储备不仅不能增加,反而会由于别国的兑换而减少。这样,一边是美元越来越多,一边是黄金越来越少,双向打击,美元兑换黄金终将失去保证,布雷顿森林体系势必会因为这两难境地而瓦解。 以上就是特里芬难题的主要内容,主要是针对布雷顿森林体系设计的矛盾提出的。实际上,布雷顿森林体系与因此难题于1971年被尼克松政府宣告结束。 金融小白没听过格雷欣法则,肯定听过劣币驱逐良币。实际上两者是一回事。对格雷欣法则最简单理解就是:假设你钱包里有两张50块钱,一张是崭新的,一张皱巴巴的,你肯定会先把旧的50块钱用掉,把新的50块钱收藏起来。 格雷欣法则是金银双本位制下的产物。金银有一定的兑换比率,当金银的市场比率与法定比率不一致时,市场比率比法定比率高的货币,即良币,将逐渐减少;市场比率比法定比率低的货币,即劣币,将增加。由此形成良币退藏,劣币充斥的现象。 其实格雷欣法则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比比皆是,大家可以仔细留意生活细节。所以说很多知识来源于生活细节。 芬难题是由英国统计学家吉芬最早发现。也是一种经济悖论现象。 我们通常所学经济学常识中,是不是价格上涨,需求下降,价格下降,需求上涨。但是,有时候,现实却并非这样,这种有悖于价格需求曲线的现象就是吉芬难题。 1845年,爱尔兰发生灾荒,土豆歉收,因此,市场上土豆价格上升,但是实际上,土豆的需求量反而增加了,这一现象被吉芬发现。在对市场进行研究后发现土豆歉收,贫困家庭比平时购买了更多的土豆,之所以土豆价格和土豆需求呈反常的正比例关系,是因为土豆价格上升,意味着穷人的实际收入变少了,人们不得不多吃土豆(人越穷,土豆吃的越多),少吃牛肉(人越穷,吃肉越少)所以土豆价格反而上升了。反之,如果土豆价格下降了,说明穷人收入增多了,就会尽量少吃土豆多吃肉,这时候,土豆需求反而下降了。 吉芬难题是一种有悖于需求曲线的例外情况,实际上,这种有悖于需求曲线的商品又被称之为吉芬商品,如上例中的土豆。 并不是什么商品都会产生吉芬难题中的现象,实际上吉芬商品通常是生活中需求性较强的低档商品。吉芬难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因为“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叠加的结果。 以上三个经济学小知识,是不是很有意思呢,经济原理很多来自于生活,当有人发现并点破的时候,其实,你会发现他们不过尔尔。 碎片化式的阅读,不会提升专业知识能力,各位有机会还是系统学习,才能使知识更加体系化。
2023-09-01 14:53:281

什么是特里芬难题 不要复制黏贴的 谢谢!!!!

我给你说啊 绝对不是复制的 给分吧 哈哈特里芬难题 就是一个叫特里芬的人在一本书里提出来的概念 说是,当一个国家主权货币作为国际货币时 这个国家必然陷入两难境地 具体说:美国作为主权货币,它必须保持公信力,世界都接受美元 这个的前提就是有大量黄金储备,然而保持黄金储备就得在国际收支上保持逆差 然而其他国家为了国际贸易 必须用美元来交易和作为外汇储备 这个意味着美元流出 对于美国就是逆差 一个是逆差,一个是顺差 是个悖论。 著名的特里芬难题
2023-09-01 14:53:364

特里芬难题是指什么?

特里芬难题(特里芬悖论)是指:任何一个国家的货币如果充当国际货币,则必然在货币的币值稳定方面处于两难境地。一方面,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各国持有的国际货币增加,这就要求该国通过国际收支逆差来实现,这必然会带来该货币的贬值;另一方面,作为国际货币又必须要求货币币值比较稳定,而不能持续逆差。这就使充当国际货币的国家处于左右为难的困境,这就是特里芬难题。扩展资料:特里芬难题的实质在于,指出了现代国际经济生活中黄金与信用货币之间不可调合的冲突所达到的尖锐程度。自金本位制以来的人类商品经济史,无论是在一国之内、还是国际范围内都程度不同地反映出黄金与信用货币之间矛盾斗争的轨迹,而特里芬所揭示的布雷顿森林体制的两难困境无非是在典型环境下的插曲罢了。此外,特里芬难题所直接针对的,虽然只是布雷顿森林体制,但由于上述理由,它的理论内涵所能包容的历史事实,却远远不止于布雷顿森林体制,它实际上也是对战前金汇兑本位制(包括黄金——英镑本位制)的历史反思。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特里芬难题
2023-09-01 14:54:041

特里芬悖论,收支难平衡

1960年经济学家罗伯特u2022特里芬指出,全球主要储备货币国家面临的两难困境:要保持储备货币国家的地位,要求经济必须坚固稳定,但同时国家必须保持贸易赤字和财政赤字,用资本输入来平衡国际收支,否则主权货币就不可能成为主要的贸易结算货币、国际储备货币和金融避险货币。但是这种地位反过来又会侵蚀经济的坚固性和稳定性,这就形成了“ 特里芬悖论 ”。比如说,在国际贸易中,美元作为世界货币之一,自然受到国际关注。一方面,美国为了维护美元在国际上的地位,她得持续输出,即支出。另一方面,要有资本输入,即收入。这样有进有出,国际收支平能够得到衡是有益的,当然收入大于支出是最好的。可是作为主要储备货币国家往往难以做到收支平衡,在国际贸易中处于逆差地位。因此,美国为了维护自己利益和地位,要么印钞票,要么搞贸易保护主义,一切以“美国优先”。
2023-09-01 14:54:191

1960年美国耶鲁大学教授罗伯特·特里芬在《美元与黄金危机》一书中提出:任何一个国家的货币如果充当国际

C 试题分析: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材料中罗伯特?特里芬指出了这一体系的弊端,D项正确;根据材料“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各国持有的国际货币增加,这就要求该国通过国际收支逆差来实现”可知B项正确;“作为国际货币又必须要求货币币制比较稳定,而不能持续逆差”说明A项正确。C项材料没有体现。
2023-09-01 14:54:311

币值影响贸易,反观贸易影响币值吗?

所谓特里芬两难,一般被认为是解释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原因最有影响的理论。由于这时候实行的是体系内成员汇率与美元挂钩,美元与黄金挂钩的双挂钩体系。你如果仅仅想问为贸易顺差和汇率波动的关系的话。如果你学过ISLMBP曲线,或者弗莱明模型,都可以做出理解。在此我仅做出通俗解释,并不严谨。若不联系产出,现金余额效应等对利率,出口,进口,的影响,最简单而言 当美国处于贸易顺差的地位时,美国持有的外汇资产增加,便于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以推行一个稳定的汇率。最后理解特里芬两难,要理解随着经济的发展黄金的产出跟不上经济的发展速度,造成美元清偿力不足的实际。
2023-09-01 14:54:451

为什么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必然是不稳定的?为什么布雷顿森林体系必然会崩溃?次贷危机爆发的根源

第二个问题特里芬两难可以解决。第一个问题美元是一个国家的货币,而且是无锚的,如果美国的经济能够一直强势,一直优越于其世界上其他的国家,那么世界货币体系能够稳定下去,但是这个是不可能的,一旦美国经济出现问题,那么为了其自身的利益而损害其他国家的利益就会理所当然了,现在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就是其最好的代表做了,往历史上推还有1985年得对日元的广场协议等。第三个问题次贷危机的爆发的根源是非常复杂的,可以追溯到金融体系的监管,美联储的低利率政策等。
2023-09-01 14:54:583

2022金融硕士考研题型及考察内容解析?

2022考研的同学已经开始备考准备,作为热门专业,金融硕士考研竞争也分激烈。金融硕士考研同学们一定要把握住重点,掌握好复习方法,为了帮助大家更深入的了解2022考研金融硕士相关事宜。猎考考研金融专硕小编整理相关资讯,关注一下~初试考查内容数学基础经济类联考综合能力考试中的数学基础部分主要考查考生经济分析中常用数学知识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概念。试题涉及的数学知识范围有:1、微积分部分一元函数的微分、积分多元函数的一阶偏导数函数的单调性和极值。2、概率论部分分布和分布函数的概念常见分布期望值和方差。3、线性代数部分线性方程组向量的线性相关和线性无关矩阵的基本运算。逻辑推理综合能力考试中的逻辑推理部分主要考查考生对各种信息的理解、分析、综合和判断,并进行相应的推理、论证、比较、评价等逻辑思维能力。试题内容涉及自然、社会的各个领域,但不考查有关领域的专业知识,也不考查逻辑学的专业知识。写作综合能力考试中的写作部分主要考查考生的分析论证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过论证有效性分析和论说文两种形式来测试。1.论证有效性分析论证有效性分析试题的题干为一段有缺陷的论证,要求考生分析其中存在缺陷与漏洞,选择若干要点,围绕论证中的缺陷或漏洞,分析和评述论证的有效性。论证有效性分析的一般要点是:概念特别是核心概念的界定和使用是否准确并前后一致,有无明显的逻辑错误,论证的论据是否支持结论,论据成立的条件是否充分等。文章根据分析评论的内容、论证程度、文章结构及语言表达给分。要求内容合理、论证有力、结构严谨、条理清楚、语言流畅。2.论说文论说文的考试形式有两种:命题作文、基于文字材料的自由命题作文。每次考试为其中一种形式。要求考生在准确、地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对题目所给观点或命题进行分析,表明自己的态度、观点并加以论证。文章要求思想健康、观点明确、材料充实、结构严谨完整、条理清楚、语言流畅。复试考查内容金融硕士的基础知识包含内容比较广,有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学、金融工程学导论等等,下面分别介绍一下应该复习的主要内容。货币银行学主要说的是货币的起源,信用,商业银行经营,货币的需求,供给。中央银行,及货币政策。通货膨胀及紧缩。其主要概念有:格雷欣法则,金汇兑本位制,金融工具,金融衍生工具,金融期货,互换,直接融资,间接融资,基本利率,浮动利率,市场利率,均衡利率,吉尔逊迷团,利率互换,货币互换,资产证券化,派生存款,存款系数,基础货币,货币乘数,流动性陷阱,结构型通货膨胀,停滞通胀,菲利普斯曲线,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公开市场业务,金融抑制,金融深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公开型通货膨胀,抑制型通货膨胀,蒙代尔效应。国际金融学,主要内容是:外汇汇率,国际收支,资本流动。理论部分考的可能性不大,因为理论都有这有那的缺陷。主要的部分是外汇汇率。其主要概念有:外汇,记帐外汇,关键汇率,现钞汇率,有效汇率,J曲线效应,外汇投机交易,外汇保值交易,外汇期货交易,外汇期权交易,货币互换,利率交换,布雷顿森林体系,牙买加货币体系,特里芬两难,特别提款权,普通提款权,汇率目标区,国际收支,国际收支平衡表及其包含的帐户(3个),自主性交易,调节性交易,国际收支自动(主动)调节交易,国际储备,国际清偿力,投机性资本流动,货币替代,汇率超调,中和政策,BOT,出口信贷,外国债券,欧洲债券,存款凭证,债务率,偿债率,负债率。金融工程学导轮,主要是计算题,把书上的计算搞明白就没问题,不太可能出简答。其主要概念有:货币互换,利率互换,债券期货,外汇期货,股指期货,SAFE,FRA,信用等值,收敛远期合约,期货合约。计算一定要会,公式要背熟。证券投资学,理论结合计算。主要计算在于资本资产定价理论和债券和股票的定价,各种收益率,还要特别注意行为金融和债券投资策略的内容。其主要概念有:资本市场线,证券市场线,贝塔系数,特征线,a值,无差异曲线,有效边界,优证券组合,优风险证券组合,系统风险,非系统风险,市场组合,到期收益率,久期,凸性,可转换债券,转换平价,转换升水,认股权证,免疫策略(2种),债券调换(3种),基本分析,技术分析,价值股票,成长股票,行为金融。 研究生考试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考研考点内容、不清楚考研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https://www.87dh.com/yjs/
2023-09-01 14:55:091

蒙代尔不可能三角和特里芬之谜的关系

  美联储若不大量发行美元,就无法弥补美国庞大的贸易赤字和对外投资;但如果大量发行,各国就会失去对这种货币的信任。这就是所谓的“特里芬之谜”。  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缺陷在于:  1、美元的清偿能力和对美元的信心构成矛盾,表现为美元的国际货币储备地位和国际清偿力的矛盾、储备货币发行国与非储备货币发行国之间政策协调的不对称性以及固定汇率制下内外部目标之间的两难选择等;  2、汇率体制僵硬,无法通过汇率浮动自动实现国际收支平衡,调节国际收支失衡的责任主要落在非储备货币发行国一方,牺牲了它们的经济发展目标。  综上我们其实可以得出,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确是在尽其所能实现不可能三角,但是并不是因为这样才出现了特里芬之谜,而是因为特里芬之谜——这样一个矛盾的存在使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推进困难重重,最后导致崩溃,因此其因果关系应该是特里芬之谜导致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但是特里芬之谜并不是由布雷顿森林体系产生的。  如果还有疑问可以阅读以下相关材料:  http://baike.baidu.com/view/1648635.htm?fr=ala0_1  http://baike.baidu.com/view/2050241.htm  http://hi.baidu.com/alvin_lian/blog/item/b1fe57906a163d8ba877a47f.html
2023-09-01 14:55:231

金融硕士考哪些内容,好考吗?

金融硕士考研主要涉及的内容有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学、金融工程学导论等等货币银行学主要说的是货币的起源,信用,商业银行经营,货币的需求,供给。中央银行,及货币政策。通货膨胀及紧缩。其主要概念有:格雷欣法则,金汇兑本位制,金融工具,金融衍生工具,金融期货,互换,直接融资,间接融资,基本利率,浮动利率,市场利率,均衡利率,吉尔逊迷团,利率互换,货币互换,资产证券化,派生存款,存款系数,基础货币,货币乘数,流动性陷阱,结构型通货膨胀,停滞通胀,菲利普斯曲线,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公开市场业务,金融抑制,金融深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公开型通货膨胀,抑制型通货膨胀,蒙代尔效应。国际金融学,主要内容是:外汇汇率,国际收支,资本流动。理论部分考的可能性不大,因为理论都有这有那的缺陷。最主要的部分是外汇汇率。其主要概念有:外汇,记帐外汇,关键汇率,现钞汇率,有效汇率,J曲线效应,外汇投机交易,外汇保值交易,外汇期货交易,外汇期权交易,货币互换,利率交换,布雷顿森林体系,牙买加货币体系,特里芬两难,特别提款权,普通提款权,汇率目标区,国际收支,国际收支平衡表及其包含的帐户(3个),自主性交易,调节性交易,国际收支自动(主动)调节交易,国际储备,国际清偿力,投机性资本流动,货币替代,汇率超调,中和政策,BOT,出口信贷,外国债券,欧洲债券,存款凭证,债务率,偿债率,负债率。金融工程学导论,主要是计算题,把书上的计算搞明白就没问题,不太可能出简答。其主要概念有:货币互换,利率互换,债券期货,外汇期货,股指期货,SAFE,FRA,信用等值,收敛远期合约,期货合约。计算一定要会,公式要背熟。证券投资学,理论结合计算。主要计算在于资本资产定价理论和债券和股票的定价,各种收益率,还要特别注意行为金融和债券投资策略的内容。其主要概念有:资本市场线,证券市场线,贝塔系数,特征线,a值,无差异曲线,有效边界,最 优证券组合,最 优风险证券组合,系统风险,非系统风险,市场组合,到期收益率,久期,凸性,可转换债券,转换平价,转换升水,认股权证,免疫策略(2种),债券调换(3种),基本分析,技术分析,价值股票,成长股票,行为金融。
2023-09-01 14:55:331

国际金融学的简答题

1、1960年,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特里芬在其《黄金与美元危机——自由兑换的未来》一书中提出“由于美元与黄金挂钩,而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虽然取得了国际核心货币的地位,但是各国为了发展国际贸易,必须用美元作为结算与储备货币,这样就会导致流出美国的货币在海外不断沉淀,对美国来说就会发生长期贸易逆差;而美元作为国际货币核心的前提是必须保持美元币值稳定与坚挺,这又要求美国必须是一个长期贸易顺差国。这两个要求互相矛盾,因此是一个悖论。”这一内在矛盾称为“特里芬难题(Triffin Dilemma)”2、美国以外的成员国必须依靠美国国际收支持续保持逆差,不断输出美元来增加它们的国际清偿能力(即国际储备),这势必会危及美元信用从而动摇美元作为最主要国际储备资产的地位;反之,美国若要维持国际收支平衡稳定美元,则其他成员国国际储备增长又成问题,从而会发生国际清偿能力不足进而影响到国际贸易与经济的增长。美元实际上处于两难境地。这一问题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就被著名的国际金融专家特里芬所提出,成为著名的“特里芬难题”;他并且据此预言布雷顿森林体系会由于这一内在矛盾而必然走向崩溃,这已为后来的事实所证明。
2023-09-01 14:55:431

为什么美国的货币不和黄金挂钩?

请参考这篇文章...肯定解决布雷顿森林体系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协定。布雷顿森林体系是该协定对各国对货币的兑换、国际收支的调节、国际储备资产的构成等问题共同作出的安排所确定的规则、采取的措施及相应的组织机构形式的总和。历史该协定源自1944年7月,44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召开联合国和盟国货币金融会议,这次会议通过了《联合国货币金融协议最后决议书》、《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即世界银行)两个附件,总称《布雷顿森林协定》。召开会议的美国布雷顿森林蒙特·华盛顿饭店1944年,经过激烈的争论英美两国达成了共识,美国于当年5月邀请参加筹建联合国的44国政府的代表在美国布雷顿森林举行会议,签定了布雷顿森林协议,建立了金本位制崩溃后的人类第二个国际货币体系。在这一体系中美元与黄金挂钩,美国承担以官价兑换黄金的义务。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处于中心地位,起世界货币的作用。实际是一种新金汇兑本位制,在布雷顿货币体制中,黄金无论在流通还是在国际储备方面的作用都有所降低,而美元成为了这一体系中的主角。但因为黄金是稳定这一货币体系的最后屏障,所以黄金的价格及流动都仍受到较严格的控制,各国禁止居民自由买卖黄金,市场机制难以有效发挥作用。伦敦黄金市场在该体系建立十年后才得以恢复。经济学家凯恩斯(右)在该次会议上核心内容* “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了两大国际金融机构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World Bank)。前者负责向成员国提供短期资金借贷,目的为保障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后者提供中长期信贷来促进成员国经济复苏。* 美元与黄金挂钩,成员国货币和美元挂钩,实行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 取消经常账户交易的外汇管制等。美国作为储备货币发行国的责任基本责任有两点:* 美联储保证美元按照官价兑换黄金,维持协定成员国对美元的信心* 提供足够的美元作为国际清偿手段内在矛盾:美元供给过多则不能保证全部兑换黄金,供给不足则国际清偿手段不足——此即“特里芬之谜”。美国联邦储备纸币该体系的作用* 建立了以美元和黄金挂钩和固定汇率制度,结束了混乱的国际金融秩序,为国际贸易的扩大和世界经济增长创造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美元作为储备货币和国际清偿手段,弥补了黄金的不足,提高全球的购买力,促进了国际贸易和跨国投资该体系的基本缺陷* 美元的清偿能力和对美元的信心构成矛盾,表现为美元的国际货币储备地位和国际清偿力的矛盾、储备货币发行国与非储备货币发行国之间政策协调的不对称性以及固定汇率制下内外部目标之间的两难选择等;* 汇率体制僵硬,无法通过汇率浮动自动实现国际收支平衡,调节国际收支失衡的责任主要落在非储备货币发行国一方,牺牲了它们的经济发展目标该体系的结束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的运转与美元的信誉和地位密切相关,到20世纪60~70年代,美国深陷越南战争的泥潭,财政赤字巨大,国际收入情况恶化,美元的信誉受到极大的冲击,爆发了多次美元危机。大量资本出逃,各国纷纷抛售自己手中的美元,抢购黄金,使美国黄金储备急剧减少,伦敦金价暴涨。为了抑制金价上涨,保持美元汇率,减少黄金储备流失,美国联合英国、瑞士、法国、西德、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八个国家于1961年10月建立了黄金总库,八国央行共拿出2.7亿美元的黄金,由英格兰银行为黄金总库的代理机关,负责维持伦敦黄金价格,并采取各种手段阻止外国政府持美元外汇向美国兑换黄金。每块12.5千克的金砖60年代后期,美国进一步扩大了侵越战争,国际收支进一步恶化,美元危机再度爆发。1968年3月的半个月中,美国黄金储备流出了14亿多美元,仅3月14日一天,伦敦黄金市场的成交量达到了350~400吨的破记录数字。美国再也没有维持黄金官价的能力,经与黄金总库成员协商后,宣布不再按每盎司35美元官价向市场供应黄金,市场金价自由浮动,但各国政府或中央银行仍按官价结算,从此黄金开始了双价制阶段。但双价制也维持了三年的时间,原因是美国国际收支仍不断恶化,美元不稳;二是西方各国不满美国以已私利为原则,不顾美元危机拒不贬值,强行维持固定汇率。于是欧洲一些国家采取了请君入瓮的策略,既然美国拒不提高黄金价格,让美元贬值,他们就以手中的美元兑换美国的储备黄金。当1971年8月传出法国等西欧国家要以美元大量兑换黄金的消息后,美国于8月15日不得不宣布停止履行对外国政府或中央银行以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的义务。1971年12月以《史密森协定》为标志美元对黄金贬值,同时美联储拒绝向国外中央银行出售黄金,至此美元与黄金挂钩的体制名存实亡。1973年3月因美元贬值,再次引发了欧洲抛售美元、抢购黄金的风潮。西欧和日本外汇市场不得不关闭了17天。经过磋商最后达成协议,西方国家放弃固定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制。至此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完全崩溃,从此也开始了黄金非货币化的改革进程。但直至1976年国际社会间才了达成了以浮动汇率合法化、黄金的非货币化等为主要内容的“牙买加协定”。从法律的角度看,国际货币体系的黄金非货币化到1978年才正式明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1978年以多数票通过批准了修改后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该协定删除了以前有关黄金的所有规定,宣布:黄金不再作为货币定值标准,废除黄金官价,可在市场上自由买卖黄金;取消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必须用黄金支付的规定;出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6黄金,所得利润用于建立帮助低收入国家优惠贷款基金;设立特别提款权代替黄金用于会员国与IMF之间的某些支付等等。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作为重要的国际组织仍得以存在,并发挥重要作用。
2023-09-01 14:55:531

欧元发行历史研究

根据欧盟的规定,欧元现钞于2002年1月1日起正式进入流通,欧元区的各成员国原流通货币从2002年3月1日起停止流动。那堋欧元货币正式流通会对外汇投资者产生什堋样的影响呢?欧元(EURO)是欧洲货币联盟(EMU)国家单一货币的名称,是EMU国家的统一法定货币。1999年1月1日起在奥地利、比利时、法国、德国、芬兰、荷兰、卢森堡、爱尔兰、意大利、葡萄牙和西班牙11个国家(以下称为“欧元区内国家”)开始正式使用。希腊于2000年加入欧元区,成为欧元区第12个成员国,并于2002年1月1日取代上述12国的货币。欧元的国家标准代码为EUR。
2023-09-01 14:56:152

外汇储备的含义是什么? 有哪些形式? 我要关于外汇储备的尽可能多的信息~

  呵呵,我也是直接给你copy了,因为这样权威下哈  什么是外汇储备  外汇储备(foreign exchange reserve),又称为外汇存底,指一国政府所持有的国际储备资产中的外汇部分,即一国政府保有的以外币表示的债权 。是一个国家货币当局持有并可以随时兑换外国货币的资产。狭义而言,外汇储备指一个国家的外汇积累;广义而言,外汇储备是指以外汇计价的资产,包括现钞、黄金、国外有价证券等。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国际清偿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对于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汇率有重要的影响。  外汇储备的具体形式是:政府在国外的短期存款或其他可以在国外兑现的支付手段,如外国有价证券,外国银行的支票、期票、外币汇票等。主要用于清偿国际收支逆差,以及干预外汇市场以维持本国货币的汇率。  编辑本段外汇储备的发展  为了应付国 际支付的需要,各国的中央银行及其他政府机构所集中掌握的外汇即外汇储备。同黄金储备、特别提款权以及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可随时动用的款项一起,构成一国的官方储备(储备资产)总额。外汇储备的主要用途是支付清偿国际收支逆差,还经常被用来干预外汇市场,以维持本国货币的汇率。外汇储备的主要形式有政府在国外的短期存款,其他可以在国外兑现的支付手段,如外国有价证券,外国银行的支票、期票、外币汇票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很长一段时期,西方国家外汇储备的主要货币是美元,其次是英镑,70年代以后,又增加了德国马克、日元、瑞士法郎、法国法郎等。在国际储备资产总额中,外汇储备比例不断增高。外汇储备的多少,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一国应付国际收支的能力,关系到该国货币汇率的维持和稳定。它是显示一个国家经济、货币和国际收支等实力的重要指标。  编辑本段外汇储备的功能  外汇储备的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调节国际收支,保证对外支付。  二是干预外汇市场,稳定本币汇率。  三是维护国际信誉,提高对外融资能力。  四是增强综合国力和抵抗风险的能力。  一定的外汇储备是一国进行经济调节、实现内外平衡的重要手段。当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动用外汇储备可以促进国际收支的平衡;当国内宏观经济不平衡,出现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可以动用外汇组织进口,从而调节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关系,促进宏观经济的平衡。同时当汇率出现波动时,可以利用外汇储备干预汇率,使之趋于稳定。因此,外汇储备是实现经济均衡稳定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手段,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一国经济更易于受到其他国家经济影响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一般说来,外汇储备的增加不仅可以增强宏观调控的能力,而且有利于维护国家和企业在国际上的信誉,有助于拓展国际贸易、吸引外国投资、降低国内企业融资成本、防范和化解国际金融风险。适度外汇储备水平取决于多种因素,如进出口状况、外债规模、实际利用外资等。应根据持有外汇储备的收益、成本比较和这些方面的状况把外汇储备保持在适度的水平上。  编辑本段外汇储备的代价  外汇储备作为一个国家经济金融实力的标志,它是弥补本国国际收支逆差,稳定本国汇率以及维持本国国际信誉的物质基础。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往往要持有高于常规水平的外汇储备。但是,外汇储备并非多多益善,近年来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急剧扩大对经济发展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  1、 损害了经济增长的潜力。一定规模的外汇储备流入代表着相应规模的实物资源的流出,这种状况不利于一国经济的增长。如果我国外汇储备的超常增长持续下去,将损害我国经济增长的潜力。  2、 带来了较大的利差损失。据保守估计,以投资利润率和外汇储备收益率的差额的2%来看,若拥有6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年损失高达100多亿美元。如果考虑到汇率变动的风险,这一潜在损失会更大。另外,很多国家外汇储备构成中绝大部分是美元资产,若美元贬值,则该国的储备资产也将严重缩水。  3、 存在着高额的机会成本损失。我国每年要引进大约500亿美元的外商投资,为此国家要提供大量的税收优惠;同时,我国又持有大约一万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闲置不用。这样,一方面是国家财政收入减少,另一方面老百姓省吃俭用借钱给外国人花,其潜在的机会成本不可忽视。  4、 削弱了宏观调控的效果。在现行外汇管理体制下,央行负有无限度对外汇资金回购的责任,因此随着外汇储备的增长,外汇占款投放量不断加大。外汇占款的快速增长不仅从总量上制约了2004年以来宏观调控的效力,还从结构上削弱宏观调控的效果,并进一步加大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使央行调控货币政策的空间越来越小。  5、 影响对国际优惠贷款的运用。外汇储备过多会使我国失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优惠贷款。按照IMF的规定,外汇储备充足的国家不但不能享受该组织的优惠低息贷款,还必须在必要时对国际收支发生困难的其他成员国提供帮助。这对我国来讲,不能不说是一种浪费。  编辑本段外汇储备管理原则  1,保持外汇储备的货币多元化,以分散汇率变动的风险;  2,根据进口商品、劳务和其它支付需要,确定各种货币的数量、期限结构以及各种货币资产在储备中的比例;  3,在确定储备货币资产的形式时,既要考虑储备资产的收益率,也要考虑流动性、灵活性和安全性;  4,密切注意储备货币汇率的变化,及时或不定期调整不同币种储备资产的比例。  因此,国家外汇储备的管理原则是:“安全、灵活、保值、增值”。第一位是安全,只有在安全的前提下,保值和增值才有基础。但由于储备资产是支付工具,应该随时能变现,因此必须具有灵活性,这两者缺一不可。当然,这里所说的安全,不仅是货币汇率、利率风险的防范,更重要的是变现、流通、兑换风险的防范。因此,为减少储备资产风险,在考虑对外支付的情况下,应该采取积极主动的手段,把储备当作金融资产进行管理和运营。在保值的基础上,不仅仅要获取基本利息的收益,还要努力争取获得较高的投资收益,实现储备资产的增值。  编辑本段附:中国外汇储备  中国外汇储备(不含港澳台)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美元资产,其主要持有形式是美国国债和机构债券。2006年2月底中国大陆的外汇储备总额为8537亿美元(不包括港澳的外汇储备),首次超过日本,位居全球第一。2007年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2007年第一季度中国外汇储备增加1357亿美元,同比多增795亿美元,一季度的外汇储备增加额已经接近2006年全年外汇储备增加额的55%。截至3月末,中国外汇储备余额达12020亿美元,同比增长37.36%。 截止2008年4月末,中国的外汇储备已经增加到1.76万亿美元,比东北亚其他国家和地区外汇储备的总和还多。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余永定对环球网记者说,这个数字实际上已经超过了世界主要7大工业国(包括美国、日本、英国、德国、法国、加拿大、意大利,简称G7)的总和。  中国大陆外汇储备作为国家资产,由中国人民银行下属的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管理,部分实际业务操作由中国银行进行。  近据报道,截至2008年4月30日,中国的外汇储备已经增加到17600亿美元。国内外某些专家学者强调指出,这比东北亚其他国家和地区外汇储备的总和还多,已经超过了世界主要七大工业国的总和。  改革开放30年来,尤其是最近6年,外汇储备迅猛增加,这是中国综合国力迅速提高的重要象征之一,也是中国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地位提高的一个很好的“风向标”,确实是非常喜人的大事,值得中国人民自豪。  但我们千万不能过于自我陶醉,更不应因此而感到“飘飘然”,以为中国外汇储备真的已经“雄踞世界第一”,把美欧日等发达国家“都比下去了”。事实并非如此。我们在庆幸来之不易成就的同时,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看到其中的某些风险和泡沫,看到这个“第一”同美欧日有着一些“不可比性”。美国次贷危机发生以来,美元外汇储备越多,人间蒸发的资本就越大,经济代价越大,除了跨国公司和国内利益集体捞了好处,吃亏的是中国这个国家和老百姓。  1.币种构成  中国外汇储备的结构没有对外明确公布过,目前属于国家金融机密。据估计,美元资产占70%左右,日元约为10%,欧元和英镑约为20%,依据来自于国际清算银行的报告、路透社报道以及中国外贸收支中各币种的比例。  2.外汇储备结构原因  中国外汇储备结构以美元资产为主有以下几方面历史和国际金融理论原因:  1、储备货币发行国的经济活动要以国内经济为主,虽然美国占国际贸易的比例很大,但是与美国庞大的国内生产总值相比仍然比例很低,远远低于日本、德国、瑞士的相应指标,后者三国的主要经济活动是外向型的,其货币价值容易受到国际资本流动的干扰而大幅波动,不利于保值;  2、除美国外,日本、德国、瑞士的央行拒绝其货币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扮演更重要的作用;  3、美元是历史形成的国际支付手段、交易中介、价值储藏手段;  4、国际贸易中2/3以美元结算;  5、国际金融市场上的批发交易绝大多数以美元交易,各国央行的金融操作也是主要采用美元;  6、各大国的外汇储备主要是美元资产;  7、国际银团贷款和国际债券市场的绝大多数交易都是美元或美元债券。  3.储备成本  由于中国外汇储备结构中美元资产较多,在2000年之后的美元大跌过程中,中国外汇储备在账面上贬值严重。有观点认为,2003年中国的外汇储备账面损失约200亿美元,2004年上半年账面损失约400亿。  4.流动性风险  “外汇储备经营管理特别强调安全性和流动性,这决定了外汇储备主要投资于国际市场上信用等级较高的债券”;“中国的外汇不是拿着一些外国的现钞放在那里,而是买了外国的一些高收益、低风险、非常安全的债券”。然而约占60%比例、高达数千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以美国国债和债券形式存在,使得外汇储备的流动性不足,受到中美关系、美国国债市场规模的威胁。  5.非常规使用  2004年1月,国务院动用450亿美元外汇储备以充实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的资本金。这次注资行为不属于外汇储备的常规运用范畴,2003年12月16日成立的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承担执行人的角色。  6.储备规模  有观点认为,实行浮动汇率制的国家外汇储备以GDP的10%左右为好,中国目前的外汇储备水平明显偏高。亚太区国家的外汇储备额占GDP的比例平均上都要比西方国家高出很多,这个现象并非中国所独有,而且高外汇储备对于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也是有帮助的。有些观点认为,考虑到中国的银行坏账情况比较严重,适当的增加外汇储备不但是必要的,而且现在的储备水平还太低。  人民币汇率曾经采用盯住美元的做法,在人民币/美元购买力平价失衡、全球预期人民币将会相对美元升值的情况下,大量美元热钱涌入中国换取人民币,以求收买廉价资源并获得汇率波动收益。中国央行为了维持固定汇率,不得不大量买入美元,加剧了中国外汇储备问题,导致了通货膨胀的风险。统计表明,2004年约有1000亿美元热钱通过各种渠道进入中国。人民币的汇率2005年7月21日改为“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2023-09-01 14:56:273

纳尼亚传奇银椅内容简介

讲述的是尤斯塔斯和女生波尔被一群坏学生所追赶,逃进了一扇通往荒野的小门,意外地发现自己来到了阿斯兰的国土上。他俩接受阿斯兰交付的任务,寻找凯斯宾国王失踪的独子瑞廉王子。十年前,王后被一条青绿色的毒蛇咬死,不久,王子也被一个绿衣美女诱走。其实,这绿衣美女是蛇精,它用魔法控制了瑞廉王子。瑞廉王子每天只有夜间一个小时是清醒的。但这时蛇精把他捆在银椅中,用魔法控制他。尤斯塔斯和波尔和帮助他俩的沼泽怪一起踏上了艰险的寻找之路,但由于波尔忘了阿斯兰的指示,所以增加了很多危险。他们通过巨人盘踞的北方荒原,误入吃人的哈方宫,来到地下的幽深王国。扩展资料相关背景:《纳尼亚传奇》是一部儿童游历冒险小说,其最大的特点是将神话奇幻巧妙地融入其中;同时它还是一部将种种神话元素、基督教思想和现代精神融为一体的魔幻小说。全书由七个分册组成,按照故事的时间顺序,分别是《魔法师的外甥》、《狮子、女巫与魔衣橱》、《能言马与男孩》、《凯斯宾王子》、《黎明踏浪号》、《银椅》和《最后一战》。故事中的“纳尼亚王国”是一个神秘奇幻的世界,在这些故事中,小主人公们或凭借一枚魔法戒指,或通过一扇衣柜大门等各种奇妙方法进入奇幻世界纳尼亚王国。故事以正义与邪恶的斗争为线索展开,他们在伟大的狮王阿斯兰帮助下,通过英勇的冒险和战斗,一次次战胜邪恶,拯救纳尼亚的人们并保卫了这个神奇而充满欢乐的国度。每个故事独立成册,但形散神不散,七个主题构成一部史诗般的整体。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纳尼亚传奇
2023-09-01 14:57: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