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图谱 / 问答 / 问答详情

什么叫教皇子午线?

2023-09-09 09:01:44
共2条回复
阳光下的日耳曼尼亚

教.皇子午线是1493年5月在罗.马教.皇亚历山大六世仲.裁下,西班.牙和葡萄.牙瓜分殖.民地的分界线。

规定在亚速尔群岛和佛得角群岛以西100里格的子午线为分界线,并把该线以西的一切土地都划归西班.牙,以东的一切土地归葡萄.牙。

1494年,西葡两国又缔结托德西拉斯条.约,把这条线向西移动270里格。当时西班.牙人认为自己在这个条约中占了便宜,相信到印.度去的航路是在西方。但实际上这条分界线使得葡萄.牙人取得了绕道非洲到印.度去的航路上所有据.点。

豆豆staR

“教皇子午线是1493年5月在罗马教皇亚历山大六世仲裁下,西班牙和葡萄牙瓜分殖民地的分界线。”

相关推荐

为什么叫做教皇子午线?

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葡萄牙人认为西班牙人侵犯了他们的权利,因为在1452~1456年间,罗马教皇曾赋予葡萄牙占有博哈多尔角以东和以南“直到印度人居住地”所有新大陆的权力,现在哥伦布在被认为是葡萄牙的势力范围内发现的新大陆,理应归还葡萄牙。西班牙人当然不会退让,于是这两个基督教国家便仍请罗马教皇来仲裁。1493年5月3日,教皇亚历山大六世鲍尔仁签署被称作《世界第一分界线》的文件,授予西班牙女王对已经发现和将要发现的与西方相对应的陆地和海洋上的陆地的主权。次日他又发布另一教谕,进一步为西葡两国划分地球势力范围,用一条线分割西葡两国的主权界线。教皇说,从北极到南极划定的界线以西和以南已被发现的岛屿和大陆和将要发现的大陆属于西班牙,这条线从亚速尔群岛和佛得角群岛后退100里格(里格,是当时的一种度量单位)处穿过。1494年6月7日,西葡两国经过协商谈判,同意教皇的裁决,在托尔德西拉签署了条约。因此,瓜分世界的这一条约也叫《托尔德西拉条约》,因是教皇仲裁的,故历史上又叫作“教皇子午线”。最后被确定下来的“教皇子午线”是通过佛德角群岛以西370里格的子午线,线西归西班牙,线东归葡萄牙。
2023-09-03 17:19:361

名词解释:教皇子午线

教皇子午线 Papal Meridian 1494 年经教皇仲裁 ,西班牙和葡萄牙在世界上划分势力范围的分界线
2023-09-03 17:19:494

本初子午线和教皇子午线一样吗

本初子午线和教皇子午线不一样。本初子午线是指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威治天文台的子午线,也就是经过英国本土的一条经线。它的位置是固定的,被定义为0度经线,以此为基准可以确定全球时间。教皇子午线是连接南北半球的虚拟经线,其位置在0度经线上方或下方。它由意大利天文学家朱利奥·皮亚齐于1564年提出,用于划分欧洲大陆上的领土。教皇子午线的纬度范围为23.5度至66.5度之间,因此它被划分为南半球和北半球两个部分。总的来说,本初子午线和教皇子午线有着不同的定义和作用,它们都在地理学中具有重要地位。
2023-09-03 17:20:052

教皇子午线的由来。

【答案】:1493年5月4日,教皇作出决断:“双方以子午线为界,线西归属西班牙,线东归属葡萄牙。”
2023-09-03 17:20:141

教皇子午线(图所示)是1493年5月在罗马教皇亚历山大六世仲裁下,将亚速尔群岛和佛德角群岛以西100里格的

C 试题分析:教皇子午线的划定和修改发生在1493-1494年,而欧洲的宗教改革16世纪兴起;环球航线开辟是在1519-1522年。故排除含有③④的选项,选C。点评:在15~16世纪之交,西欧各国经过一系列航海探险活动,开辟了通往印度和美洲等世界各地的航路,这些航路通常被叫做新航路。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世界各大洲孤立封闭的状态,增强各地的联系,世界开始连为一体,各民族逐步融合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
2023-09-03 17:20:231

世界上第一条关于西班牙和葡萄牙瓜分全球的分界线——教皇子午线

世界上崛起过不少庞然大国和文韬武略的绝世奇才与帝王,可是真正能够做到将整个世界瓜分掉并且胜券在握的国家可谓是少之又少。然而在14世纪有这么两个名不见经传的国家就做到了这件事情,他们划出了世界上第一条关于全球的分界线并且开始了长达几百年的嚣张肆虐,这就是大名鼎鼎的教皇子午线以及和西班牙、葡萄牙两个欧洲小国之间的历史! 首先我们知道在哥伦布到达新大陆之前这个世界的构造是我们完全不清楚的,直到这次史上第一的航海大发现才让世界的面目在我们眼前慢慢揭露了。而西班牙和葡萄牙这一对互相较劲的对头也就开始了他们之间的竞争与抢夺之史,据说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的时候就背着一船的国旗到处乱插表示这全部都是他们西班牙的底盘,可是葡萄牙怎么会轻易承认呢?他们两个国家为了地盘问题经常打的头破血流并且局面越来越严峻,这个时候他们无奈之中才想到了一个好办法。要知道在欧洲当时是有着狂热的宗教崇拜的,关于教主的话谁敢不听?于是乎他们将教皇亚历山大六世来作为裁判裁定这个局面。 这三位大人物就这片崭新的大陆开始了一场漫长又难缠的争斗,一会儿嫌弃自己的地盘小了一会嫌弃这块大陆不够值钱等等。终于在三方协商好之后来到了这个具有历史性的时刻,1493年5月4日由教皇亚历山大六世裁决出了结果:将划出一条分界线来规定两国的地盘,这个分界线就是在大西洋中部的亚速尔群岛和佛得角以西100里的位置开始。其中分界线以西属于西班牙的领土而以东就属于葡萄牙的领土。从现在的世界地图来看就是如今的美洲活人太平洋内的小岛啊一类的都属于西班牙,而亚洲和非洲两块大陆则属于了葡萄牙。不过这还没有结束,真正的教皇子午线定格却是在1494年。 在划定了分界线不到一年后葡萄牙国王就后悔了,强烈要求要重新划定分界线不然就要各种以死相逼等等。于是乎在两方协商之后又将这条分界线向西移动了270里格,而这个时间就是在1494年6月7日以所签订的《托德西利亚斯条约》为标准。在后来随着地图的进一步扩大大家又发现了美洲并不是传说中的亚洲,于是他们在1529年又签订了《萨拉戈萨条约》在摩鹿加群岛以东17度的地方划出了一条分界线正是分割出了东半球的瓜分线来。至此他们两个国家的瓜分世界线已经筹备停当了。 这条教皇子午线虽然是葡萄牙和西班牙两个国家的分界线却意义重大,在之后的历史中影响了美洲的历史和文化等各种各样的事情。而关于这条教皇子午线的由来我今天就讲到这里啦,有对美洲历史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哟。
2023-09-03 17:20:301

西经46° 37

西经46° 37在地理课本上就是普通的一条线,几乎没什么身影,那它的重要性在哪儿呢?权利的范围。 这条经线是一条权利的分割线,也被称为“教皇子午线”。时间是在1494年,罗马教皇为了调停西班牙和葡萄牙在海上势力范围的纷争,把地球当西瓜,以西经46° 37为分界线,界线以西的地方归西班牙,以东归葡萄牙。 什么概念呢?就是以此为界,葡萄牙和西班牙共同垄断欧洲以外的世界。也就是说欧洲以外那些未知的民族、国家、岛屿和海洋都赐予了这两个国家。现在听来荒唐,可当时的教皇就认为自己有这个权利,因为他是上帝全权代理人。 可历史有时就是将以荒唐为背景的。 教皇裁决后,西班牙获得了除巴西以外的全部美洲,而葡萄牙获得了整个非洲和印度。 所以,南美洲除了巴西说葡萄牙语,其余国家说西班牙语。而葡萄牙语和西班牙语同属拉丁语系,所以,南美洲称为为拉丁美洲。 界线确定后,西班牙向西航行,葡萄牙沿着非洲往南绕过好望角,再向东航行。 目的地都是遥远的东方。 葡萄牙的船队历经海上的各种风险终于到达了印度,找到了欧洲人期盼了几十年的航线,也因此获得了巨大的利润,为其成为海上帝国积累了财富基础。 西班牙呢?虽然教皇几乎将整个美洲都划给了它,但对美洲都所知无几,想从美州大陆找个海峡穿过去,再通往神秘富饶的东方,谈何容易? 但现在我们都知道了,这个梦想还真实现了。 实现这个梦想的领航人是麦哲伦,有趣的事麦哲伦是葡萄牙人。
2023-09-03 17:20:361

规定“教皇子午线”的背景和影响?

背景:葡萄牙和西班牙对巴西殖民地的问题矛盾尖锐影响:1.教皇子午线的划分引起葡萄牙王室的不满2.通过这样划分巴西归属于葡萄牙,葡萄牙的殖民和扩张得到认可3.亚非拉地区逐渐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
2023-09-03 17:20:442

说出教皇子午线的由来,它的划分表明了什么

自从有了教皇子午线后,西方的早期殖民的方向性就非常明确,葡萄牙主要在子午线以东开辟殖民地,西班牙则相反。所以现在在美洲只有巴西是葡萄牙的殖民地,因为它刚刚好就在这条线以东。
2023-09-03 17:21:011

开辟新航路时,为何葡向东,西向西?

西班牙和葡萄牙是当时世界上的两大航海强国,经常为了争夺航海利益和殖民地发生冲突,后来罗马教皇为解决两国间的争端于1493年在没有任何地理根据的情况下在大西洋上划了一条线,把世界分为两部分,这条线以西为西班牙的探险范围,以东全部由葡萄牙进行探险活动,1494年西班牙和葡萄牙接受了教皇的建议,约定从此以后西班牙向西,葡萄牙向东,两国从此大陆朝天各走一边,互不相扰,而这两个国家此后真的就没再为殖民探险的问题发生过什么大的冲突。还需要特别说明的一个问题是,教皇的这条线是从大概今天加拿大魁北克靠大西洋一侧一直向下的一条直线,如果以现在的地图为标准,整个美洲大陆应该都是西班牙的势力范围,但由于当时地理知识上的错误,人们误把巴西地区划在了这条线的东侧,由葡萄牙占领、殖民,这也是为什么现在的美洲大陆上只有巴西一个国家是说葡萄牙语的国家的原因。
2023-09-03 17:21:466

非洲资源丰富黄金储备也高,西班牙怎么还去美洲殖民?

大航海时代之后,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大陆,当地丰富的黄金白银,让西班牙和葡萄牙人垂涎欲滴。它们迅速瓜分了这片土地,建立起了庞大的殖民帝国,开始了疯狂的掠夺。仅16世纪到18世纪两百多年间,西班牙在墨西哥和秘鲁,所掠夺的白银就达到1亿公斤,黄金300多吨。不过,跟西班牙近在咫尺的非洲相比,美洲大陆的金银储量就不值一提了。根据2014年数据显示,非洲的钻石储量占世界总量的60%,黄金储量占世界总量50%,均居世界第一位。这就让人疑惑了,同样为了掠夺金银,放着身边的非洲大陆不殖民掠夺,却去遥远的美洲殖民,西班牙人为何要舍近求远呢?(国王在接见商队)一、大航海运动的动机。15世纪,奥斯曼土耳其迅速崛起。土耳其人不仅灭掉了昔日辉煌的拜占庭帝国,占领了整个巴尔干地区。还向南扩张,将阿拉伯帝国的领土尽收囊中,成功控制了东西商贸的通道。当时,桂皮、丁香、胡椒等香料和丝绸、瓷器等东方特产,几乎风靡整个欧洲,需求量非常大。那些欧洲商队,只需把这些当地所没有的东方特产运回欧洲,就能卖出成百上千倍的高价,实现一夜暴富。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东西陆路商道后,限制欧洲人贸易和运输,只能从阿拉伯人手中高价交易东方特产,才能运回欧洲。这些货物在威尼斯中转时,又被课以重税,整个利润都被阿拉伯人和意大利人所鲸吞。从昔日的贸易暴利,转为微利。不甘心接受盘剥的西班牙和葡萄牙人,决定绕开陆路,另辟蹊径,往海上发展。于是,他们开始了海洋探索,意图找到一条通往东方的海上航线,重新获取东西贸易的巨大财富。至于隔着一条直布罗陀海峡的非洲,当时一直穷得叮当响,也没有什么利润很高的特产。一些部落还用着石头打磨或是木制的武器。这样的穷地方,西班牙商人们根本没有兴趣。(哥伦布登岛)二、教皇子午线。可以看出,大航海运动的初衷,只是想找一条连接东西的海上贸易通道,并没有以占领土地搞殖民掠夺为目标。西班牙王室支持哥伦布,寻找一条通向印度的海上航道。谁知误打误撞,一直西行的哥伦布,登上了荒凉的美洲。当时他还始终认为,自己到了印度呢。葡萄牙人不干了,认为他们先到达印度的海岸。哥伦布发现的印度土地,应该属于葡萄牙,并威胁向西班牙开战。西班牙国穷势弱,不愿打仗,求助罗马教皇调解。最终双方签订条约,以佛得角以西370里为中轴线,线东的欧洲和非洲等地,所发现的新土地归葡萄牙;线西的南北美洲属于西班牙。这样一来,教皇子午线东面的非洲,也就不在西班牙的势力范围内。缺乏殖民基础,后期也就没有什么殖民地了。(黑奴贸易)三、难以征服的非洲。欧洲国家对非洲的兴趣,起始于黑奴贸易时期。当时,除了巴西被葡萄牙占领外,其它美洲土地,都是西班牙的殖民地。西班牙在当地建立种植园,搞农业生产,急需大量的劳工。强壮的黑人成为奴役劳动力的首选,黑奴贸易应运而生。欧洲国家争先恐后进入非洲,通过战争俘虏当地黑人,然后转卖给美洲的庄园。不过这些西欧军队在战争中并不占优势,有时还处于下风和劣势。1515年,葡萄牙在进攻摩洛哥的阿尔梅亚海战中,4000多士兵战死。大量葡萄牙人被俘后,被卖给农场主做奴隶。1560年,西班牙夺取了突尼斯的北非海盗基地。但控制北非的奥斯曼帝国派出的援军,挫败西班牙,81艘舰船损毁,7000余人丧命。1570年,葡萄牙近1500人的冒险队,远征津巴布韦黄金产地莫诺塔帕。但还没到达目的地,就因为蚊虫叮咬染病。加上非洲黑人袭击、瘟疫肆虐,近90%的队员客死他乡。1578年,葡萄牙利用摩洛哥内乱时机,登陆北非。结果深陷包围圈,国王塞巴斯蒂昂坠河淹死,全军24000人战死或被俘。正是有了这些前车之鉴,西班牙人对于仅一峡之隔的非洲,才心存畏惧,不敢进犯,从而远走美洲。19世纪时,南非发现了巨大的金刚石、黄金矿藏。欧洲国家争先恐后,深入非洲腹地,疯狂抢夺地盘。但此时的西班牙,连美洲的殖民地都已所剩无几,早已风光不再,自然也没有实力参与角逐了。
2023-09-03 17:22:022

在南美洲教皇子午线以西的官方语言是

西班牙语,原来都是西班牙殖民地。
2023-09-03 17:22:292

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托尔德西里亚斯条约

以下托尔德西拉斯条约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的文字资料由校易搜为大家收集出版。让让我们快速浏览一下!494年,西班牙和葡萄牙达成了托尔德塞拉斯条约,将这块新发现的土地划分到欧洲以外。是西班牙和葡萄牙于1494年6月7日在西班牙卡斯蒂利亚的托尔德西拉斯签订的协议,旨在瓜分新大陆。根据协议,两国将共同垄断欧洲以外的世界。特别是,它们将位于佛得角群岛以西300英里和约4637西经,这将是两国的权力分界线:西边是西班牙,东边是葡萄牙。西班牙和葡萄牙分别于当年7月2日和9月5日批准了该条约。由于麦哲伦在美国的环球航行中,两国于1529年重新签署了托尔德西拉斯条约号协议,以明确这一划分在太平洋的地位。教皇颁布第一道法令后,西班牙凭借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挑战葡萄牙的霸权。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葡萄牙人认为西班牙人破坏了博哈多角以东所有土地的所有权,这是当年教皇认可的,更何况葡萄牙人已经在他们之前到达了印度海岸。所以葡萄牙要通过军事远征来夺取哥伦布发现的土地。当西班牙请求教皇解决争端时,教皇为了传播天主教信仰,扩大教会的影响,允许西班牙占领哥伦布发现的所有土地。西班牙有权控制大西洋海岸佛得角群岛以西100英里的所有土地。为了调节葡西两国对这块新土地的争端,教皇亚历山大六世于1494年进行了仲裁,两国签订了萨拉戈萨条约,同意在佛得角以西370英里处划定边界,历史上称之为教皇子午线。东部新发现的土地属于葡萄牙,西部属于西班牙。麦哲伦向西航行到菲律宾和摩鹿加群岛后,尖锐地提出了一把分割地球的刀,应该把哪条线划到地球的这一边?点评:心太贪,地球都被你瓜分了?去吧。银河系被分割和占领。
2023-09-03 17:22:371

世界古代史名词解释

1.文艺复兴 十四至十六世纪欧洲的资产阶级文化运动.开始于意大利,并扩展到其他欧洲国家.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封建社会内的萌芽,新兴资产阶级为反映自身的利益,求得发展,日益要求摆脱封建制度的束缚.文艺复兴就是这种斗争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反映.许多知识分子以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为武器,猛烈冲击封建意识形态,建立人文主义的世界观.表面上这种新文化仿佛是古典文化的复兴,因此历史上把这中文化运动称为文艺复兴运动,实质上也是一种创新,它为资产阶级服务,但是却把人民从封建神学的桎梏下解放出来,在当时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2.人文主义 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的世界观和价值取向.它既是这一时期资产阶级反对封建斗争的思想武器,也是这一时期资产阶级新文化运动的指导思想,其主要内容有:用人性反对神性;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用理性反对蒙昧主义;主张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 3.奴隶贸易 十六至十九世纪欧洲殖民主义者将非洲黑人掠往美洲作为奴隶的肮脏买卖交易.美洲大陆“发现”以后,大批印第安人被欧洲殖民强盗虐杀,为了弥补美洲劳动力不足,欧洲殖民主义者从非洲掠贩黑人充当奴隶.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法美等国先后参与奴隶贸易.十六至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被贩卖到美洲的黑人共约一千五百万,加猎奴和贩卖途中死去的人数,非洲损失的人口约在六千万到一亿.奴隶贸易给欧洲和美洲殖民国家带来了巨额财富,成为欧美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方式之一.但却将亿万非洲黑人抛向死亡的深渊或置于奴隶制枷锁之下. 4.教皇子午线 1493年5月在罗马教皇亚历山大六世仲裁下,西班牙和葡萄牙瓜分殖民地的分界线.规定在亚速尔群岛和佛德角群岛以西100里格的子午线为分界线,并把该线以西的一切土地都划归西班牙,以东的一切土地归葡萄牙.1494年,西葡两国又缔结托德西拉斯条约,把这条线向东移动270里格.当时西班牙人认为自己在这个条约中占了便宜,相信到印度去的航路是在西方.但实际上这条分界限使得葡萄牙人取得了绕道非洲到印度去的航路上所有据点. 5.圈地运动 英国资产阶级进行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之一.由于英国毛纺织手工业的发展,羊毛需求量大增,价格上涨,英国贵族地主自十五世纪末开始,纷纷采用暴力手段把农民从世代耕种的小块租地上赶走,并把原为农民公用的山林,草地,沼泽霸占过来,围上篱笆,圈做牧场.之后以高价出租,或雇人饲养羊群.这就是英国历史上著名的“羊吃人”的圈地运动.圈地运动的进行,使英国大批农民丧失了租种的耕地,而被迫走上充当雇佣工人的道路,使英国的贵族地主逐步资产阶级化,从而促进了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的进程. 6.胡司战争 1419年----1434年捷克人民反对德国封建主和天主教会的民族解放战争.因在胡司领导的宗教改革推动下,又因胡司的殉难为直接导火线,故名.十三世纪德国封建主和天竺教会势力统治捷克,激起捷克人民的普遍不满和反抗.十五世纪以胡司为代表,掀起反对德国封建主的民族解放运动.胡司就义后,1419年布拉格起义爆发,是为胡司战争的开端.1420----1431年德国与罗马教皇先后组织五次十字军镇压,均失败.斗争中起义者分裂为两派:塔波尔派和圣杯派.圣杯派在没收教产与逐出城市中德国贵族后,害怕塔波塔波尔派尔派胜利会危及本身利益,1433年转而同教皇,德皇妥协,共同镇压塔波尔派.1434年里滂战战役,塔波尔派遭镇压,胡司战争基本结束,但是塔波尔派坚持到1452年.胡司战争给予捷克的德国封建主和天主教会势力以沉重打击,捷克获得一定时期的政治和宗教事物的独立,发展了民族文化,影响了欧洲宗教改革的爆发. 7、英法百年战争 1337---1453年英法两国断断续续进行的战争.十四世纪英法因争夺富庶的佛兰德尔和英王在法国的领地,矛盾十分尖锐.1328年,法王查理四世(法王腓力四世之子)死后没有男性继承人,他的堂兄腓力六世即位.英王爱德华以腓力四世的外孙的身份要求继承法国王位并向法国发动战争.战争初期英军获胜,继而从1369年开始的几年内,法国大部分失地,但接着发生了封建主内讧,国力削弱.英军于1415年再度入侵,以后占领法国北部.法国人民激于爱国热情,奋起反抗,终于收复除加来以外的全部土地,取得最后的胜利. 8、室町幕府 1336年(延元元年、建武3年)足利尊氏所开创的武家政权.至1392年(明德3年、元中9年)为止,日本一直停留于南北朝对立的时代,而其最盛期则属三代将军足利义满的应永年间(1394~1427年).另一方面,也呈现出有力守护大名连合政权的态势.然而,伴随应仁之乱的发生,幕府的势力乃逐渐衰退,最后退居成一介京都地方政权之类的存在.1573年(天正元年),15代将军/足利义昭被织田信长所追放,幕府的政权乃随之灭亡. 9、. 战国大名 战国时代,割据于各地的大领主.作为室町幕府权力基盘的守护大名于应仁之乱以后,领国支配权次第被其家臣之守护代、国人层剥夺而逐渐地没落.至战国时代末期为止,仍能维持其领国规模的守护大名有武田氏、今川氏、大友氏、岛津氏等数氏;追随主家(主君)而成立的大名则有后北 氏、长尾氏(上杉氏)、斋藤氏、浅井氏、朝仓氏、织田氏、长宗我部氏、龙造寺氏、有马氏等众家.这些战国大名以国人、土豪层为给人,进而组织自己的家臣团,强化对农民的直接支配.这种专制支配遍及于领国一元内政治、经济等各个层面,包括分国法(家法)的制定、城下町的建设、土地户口的调查、工商业的保护统制、新田开发、灌溉治水、宿驿传马的整备等各个分野.因此,战国的社会是较前代的社会更有组织且进步的社会.另一方面,这样的进步社会也进而造就出能够统合各个大名的新社会.换言之,在战国大名相互激烈的斗争过程中,相继出现如织田氏、丰臣氏的大业,并有德川氏承继其后,塑造出近世的幕藩体制社会. 10、应仁之乱 室町时代末期,以京都地区为中心所发生的反乱.室町幕府对旧有的守护大名欠缺强有力的统御机能,特别是在中期之后,不断地为有力守护大名的反乱所苦恼,加上连续的失政、腐败、土一揆、德政一揆的发生,幕府的支配力显著地衰退下去.另一方面,诸家的家门承继斗争激烈,以将军家、管领家(龟山家、斯波家)的继嗣问题为发端,与两有力守护大名细川氏(东军)、山名氏(西军)之间的势力斗争结合在一起,1467年(应仁元年)天下被分为两大阵营,发展成相互对立的局面.这样的乱相延续了11年,并且从中央逐渐往地方扩大.1477年(文明9年),这个由中央所引发的乱事终告结束.由于这个战乱事件,京都完全荒废,幕府的威信尽失,更加速促进庄园制的崩坏.相对地,在地武士势力不断地强化起来,乃逐渐发展成「战国大名领国制」.多数的公家(贵族)为了逃离战乱,而暂时避居于地方,间接促成文化的地方普及化现象.
2023-09-03 17:22:441

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托尔德西里亚斯条约》

1494年——西班牙和葡萄牙达成瓜分欧洲以外新发现陆地的《托尔德西里亚斯条约》。 点击查看: 托尔德西里亚斯条约(Treaty of Tordesillas)是西班牙和葡萄牙两国于1494年6月7日,在西班牙卡斯蒂利亚的托尔德西里亚斯签订的一份旨在瓜分新世界的协议。 协议规定两国 将共同垄断欧洲之外的世界,并特别将位于佛得角群岛以西300里格(约合1770公里或1100英里),大约位于西经46°37"的南北经线,为两国的势力分界线:分界线以西归西班牙,以东归葡萄牙。 西、葡两国分别于该年的7月2日和9月5日批准了该条约。由于麦哲伦的环球航行,1529年两国又重新签订 了萨拉戈萨条约(Treaty of Saragossa)用以明确这一分割在太平洋上的位置。 教皇第一次敕令之后,富有强大经济实力和军事力量的西班牙便向葡萄牙的霸权提出了挑战。哥伦布发 现新大陆后,葡萄牙人认为,西班牙人破坏了过去罗马教皇所批准的由葡萄牙掌握保哈多尔角以东一切土地的权利,更何况葡萄牙人比他们先到达印度的海岸。 于是 葡萄牙准备以军事远征来夺取哥伦布所发现的土地。当西班牙请求教皇解决这个争端时,罗马教皇从传播天主教信仰和扩大教会影响出发,许可西班牙占领哥伦布发 现的全部土地,西班牙有权掌握佛得角群岛以西100里格(约600公里)沿大西洋之线往西的全部土地。 为了调节葡萄牙和西班牙争夺新土地的纠纷,1494 年,教皇亚历山大六世实行仲裁,两国签订了《托尔德西里雅斯条约》,同意在佛得角以西370里格处划界,史称"教皇子午线"。线东新"发现"的土地属于葡 萄牙,线西划归西班牙。 麦哲伦向西航行到达菲律宾、摩鹿加群岛之后,尖锐地提出了分割地球的那一刀,究竟应该切到地球这一边的那条线上 点评:心太贪了,地球都被你们分了?去吧银河系也划分霸占了吧
2023-09-03 17:22:501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一周,究竟是什么在支撑着麦哲伦船队?

1522年9月6日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归来11522年的9月6日,西班牙的圣罗卡港。港口的水手们看到,在远处的海平面,慢慢出现了一艘船的桅杆。一些刚到港口来工作的码头工人,完全不认识这艘慢慢驶向港口的船,但一些有资历的人很快就发出了惊叹:天哪!居然是“维多利亚”号!他们中有不少人清楚地记得,三年前,正是这艘“维多利亚”号,率领了其余的四艘帆船,浩浩荡荡地离开了圣罗卡港,但从此渺无音讯。三年后,“维多利亚”号居然又出现了。不同的是,回来的,只有“维多利亚”号一艘船。而这艘船,刚刚成为全世界独一无二的一艘船——它完整绕了地球一圈。智利麦哲伦海峡畔的蓬塔阿雷纳斯,有一座“维多利亚号”博物馆,里面有一艘维多利亚号的仿制品2当初率领那支船队出发的人,叫做费迪南·麦哲伦。麦哲伦1480年出生在葡萄牙的波尔图,他的父亲在他10岁的时候把他送进了宫廷,担任王后的侍童。1496年,16岁的麦哲伦进入国家航海事务所工作,从此注定和海洋结缘。麦哲伦麦哲伦应该是幸运的,因为他正好出生在一个风云际会的时代。那个时代,被称为“地理大发现”时代,而它有个更让人热血贲张的名称,叫做“大航海时代”。在那个时代,欧洲伊比利亚半岛上的葡萄牙和西班牙这两个国家率先崛起,凭借航海成为欧洲乃至世界范围内的强国。在成为强国后,他们开始踏出欧洲,在全世界范围内进行征服、殖民和贸易。但在15世纪中叶,欧洲人碰到了一个强劲的对手,那就是盘踞在小亚细亚和巴尔干半岛上的奥斯曼帝国。当时西方与东方做生意的商路,一般是三条:第一条是陆路,就是我们熟悉的“丝绸之路”,船只从君士坦丁堡登陆,经小亚细亚、黑海和里海南岸到中亚,再翻过帕米尔高原到中国;第二条是海路,从叙利亚和地中海东岸,经两河流域抵达波斯湾;第三条也是海路,从埃及经过红海到亚丁湾,再换船到印度或中国。奥斯曼帝国在中亚崛起之后,将这三条传统的商路都捏在了自己的手里,对来往的货物都课以重税,大大削薄了西欧贵族和商人的贸易利润。全盛时期的奥斯曼帝国版图,是不是很恐怖?怎么办?无非两个途径。一条途径,就是打。但当时的阿拉伯人拥有绝不逊于欧洲人的航海术以及剽悍的军队,欧洲军队很难讨到便宜。另一条途径,就是躲。躲开三条传统的商路,从海上开辟新的航路。1505年和1511年,麦哲伦随同葡萄牙的军队两次前往印度作战。在1511年之后,葡萄牙人从阿拉伯人手里夺到了位置关键的马六甲海峡,东方的宝石和香料通过马六甲海峡源源不断地输往欧洲,葡萄牙因此国力大增。1513年,随葡军攻打摩洛哥要塞受伤而落得终身跛脚的麦哲伦,不甘寂寞地回到了葡萄牙。那一年,麦哲伦33岁。对于他来说,个人的野心和目标还远没有达成,因为他有一个叫法力罗的朋友,是一名占星学家,他测算出了“香料群岛”的大致位置。“香料群岛”是当时的欧洲人对出产香料的东印度群岛的称呼,对于渴求香料的欧洲人来说,那里简直就是遍地黄金的天堂——如果能开辟一条新的航线直达香料群岛,那肯定能发一笔横财。怎么去呢?麦哲伦有他自己的想法。麦哲伦一直是坚定的“地圆说”支持者,他推测,在“香料群岛”的东面,肯定还有一片大洋,过去就是哥伦布发现的美洲大陆。在他之前,一批航海家已经几乎证明了“地圆说”的理论:哥伦布、迪亚士、达伽马??现在,只需要有人去补上最后一个角。于是,麦哲伦决定进行一次环球航行。3几乎一无所有的麦哲伦,开始为他“环球航行”的创业项目寻找投资人。他首先想到的,自然是葡萄牙国王。麦哲伦向当时的葡萄牙国王曼努埃尔陈述了自己的想法,希望能够得到资助,组建一支环球航行的船队。葡萄牙国王听完后十分感动,然后拒绝了他。对于葡萄牙国王而言,他确实没有资助麦哲伦的动力:我都已经控制了从东方到欧洲的航线了,我干嘛还要折腾去开拓新的航线呢?麦哲伦想了想,也对,于是就来到了西班牙。为什么呢?在1494年,葡萄牙和西班牙这两个早期的航海强国,在西班牙小镇托尔德西利亚斯签订了一个著名的《托尔德西里亚斯条约》。这个条约简单来说,就是两个国家各自豪迈地发出宣言:我的征途,是半个星辰大海——他们两家约定,将全世界一分为二,一人一半。这个约定以西经46度37分为界限,以西归西班牙,以东归葡萄牙。这条分界线,又被称为“教皇子午线”虽然那个时候无论是西班牙还是葡萄牙,对整个世界的大陆和海洋轮廓还不是非常清楚,但他们却雄心壮志地订立了这个约定,而且,双方还基本都遵守这个约定。麦哲伦的想法就是:要打破葡萄牙对现有贸易航路的垄断,西班牙就有足够的动力去开辟一条新的航线,绕过葡萄牙的势力范围。麦哲伦首先来到了西班牙的塞维利亚港。在那里,麦哲伦的运气非常不错,他的想法和才能打动了塞维利亚港的要塞司令,这位司令不仅欣赏麦哲伦,还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在要塞司令的引荐下,麦哲伦见到了当时的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一世。麦哲伦送给国王一个自制的精美地球仪,然后当着国王的面,向他分析为什么说地球是圆的,以及自己愿意绕地球航行一周,为西班牙开拓疆土,开辟新航线。西班牙国王确实很难拒绝麦哲伦提出的宏伟计划。1519年8月10日,宣布放弃葡萄牙国籍,加入西班牙国籍的麦哲伦,坐镇旗舰“特立尼达”号,率领着“圣安东尼奥”号、“康塞普逊”号、“维多利亚”号和“圣地亚哥”号五艘舰船,浩浩荡荡离开了西班牙的圣卡罗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就这样开始了。“特立尼达”号411月29日,在大西洋上航行了70天后,麦哲伦船队抵达了巴西海岸。在休整了一个月后,麦哲伦船队继续起航,来到了一个一望无际的大海湾。当时船员们都很兴奋,以为已经到了南美洲的尽头,可以绕过去进入一个全新的大洋了。但是他们后来发现自己搞错了,那只是一个河口而已。麦哲伦船队发现的,其实是拉普塔拉河口,离绕过南美洲最南端还早玩过《大航海时代》系列游戏的人都会有一种相同的感受,那就是发现未知地理和新事物的新奇感和成就感,自己前进的每一步,哪怕是误打误撞,都会颠覆自己原有的认知。但长期的航海,除了有新发现带来的刺激感外,更多的是各种潜伏的危险3月底,南美洲进入了隆冬季节,麦哲伦为了避寒,率领船队进入了圣胡利安港(在今阿根廷的圣克鲁斯省)。圣胡利安港虽然被称为“港口”,但那时候还是一片荒凉。这时候,航海远航一个常见的危险爆发了——船员叛乱了。因为天气非常寒冷,而船队的粮食补给又出现了困难,所以几艘船的船员都开始后悔跟随麦哲伦进行这次未知的远航。五艘船里有三艘船的船长联合起来开始反对麦哲伦。经过一场激烈的争斗,麦哲伦这一边的人杀死了叛乱的船长和船员,船队暂时平复了下来。当然,最关键的是,麦哲伦他们在圣胡利安港发现了大量的淡水和海鸟,由于吃饭问题得到了解决,所以船员们的情绪又恢复了平静。在度过了一个寒冷的冬季后,1520年的8月,麦哲伦的船队又一次拔锚起航。但出发的船队,只剩下四艘船了,而时间,也离从西班牙出发整整过去了一年。麦哲伦船队的画像10月,麦哲伦船队接近了南美洲的最南端。在那里,麦哲伦苦苦寻觅可以穿越美洲大陆,到达他们认为的“南海”的航道。经过两天两夜与滔天巨浪和风暴的搏斗,麦哲伦船队付出了又损失了一条船的代价,终于穿越了一条狭长的海峡,顺利进入了“南海”。那条海峡,后来被命名为“麦哲伦海峡”。“麦哲伦海峡”全长592公里,最宽处有33公里,最窄处只有3公里,最深处超过1公里,最浅处只有20米。在巴拿马运河开通前,“麦哲伦海峡”是全世界船队经过南美洲的重要航道。麦哲伦他们认为的“南海”,是一片真正一望无际的大海。船队在这片海洋中一共航行了100多天,居然一次风暴也没有遭遇过,激动的麦哲伦于是就给这片大海命名了一个名字:太平洋。但是,尽管没有风暴,在没有任何岛屿和陆地的大洋中航行100多天,远航的又一个致命危险悄然来袭——他们断粮了。在100多天的时间里,因为没有任何陆地和岛屿可以停靠,所以麦哲伦和他的船员们没有吃到过任何一点新鲜的食物,只能用面包干充饥。然后面包干也吃完了,开始吃面包屑——面包屑生了虫,散发出一种像老鼠尿一般的臭气。等面包屑吃完,用作船上遮盖物的牛皮也被充当了食物。被风吹雨淋的牛皮硬得像石头一样,需要在海里浸泡四、五天,放在炭火上烤很久才能食用。最后,水手们还吃木头的锯末粉充饥。与食物一样短缺的还有淡水。淡水越喝越少,最后大家只能喝带着臭味的浑浊黄水。在最后的生死关头,站在桅杆?望台上水手终于用嘶哑的嗓音发出了大家久违的呼喊:前方发现陆地!麦哲伦船队看到的,是马里亚纳群岛。他们真的穿越了太平洋。我们熟悉的塞班岛,就属于马里亚纳群岛51521年3月,在历经了一年半的航行之后,麦哲伦船队到达马里亚纳群岛中的几个小岛。在那里,麦哲伦和他的船员们终于显露出了他们的另一面:殖民者。在和当地土著发生冲突之后,麦哲伦带了一队武装人员登上海岸,开枪打死了7个土著,放火烧毁了几十间茅屋和几十条小船。再往西行,麦哲伦的船队终于抵达了菲律宾群岛。当麦哲伦发现他重新又回到说马来语的人群中时,他知道,自己的环球航行,真的已经接近成功了——他用自己的实践证明,地球确实是圆的。但麦哲伦的死期却也渐渐接近了。麦哲伦的船队被当地的土著人带领到了当时的菲律宾大港口宿雾,在展示了自己的火枪和刺刀之后,宿雾岛的首领表示愿意成为西班牙国王的属臣,并且接受洗礼。但麦哲伦还想得到更多——他开始插手附近几个小岛之间首领的内讧。1521年4月27日晚,麦哲伦带领60多个船员分乘三艘小船前去攻打一座小岛,但遭到了岛上土著居民的激烈反抗。在战斗中,麦哲伦的舰队司令身份暴露了,引来了愤怒的土著居民的集体围攻,在漫天的标枪中,麦哲伦被人砍死了。就差一步,麦哲伦就完成他的环球航行创举了。麦哲伦6领头人就这样死了,怎么办?船员们推举麦哲伦的内弟哈尔迪担任指挥,继续完成环球航行。但随后,船队内部又发生了叛乱,互相射杀,经过一番折腾之后,当初的5艘船最后只剩下了2艘,而且其中的“特立尼达”号受损严重,需要大修。最终,一位叫埃尔萨诺的舵手被选为“维多利亚号”的船长,留下需要维修的“特立尼阿达”号,孤独地踏上了返回的旅程。为了躲避葡萄牙的船队,“维多利亚”号决定横渡印度洋,经非洲南段的好望角再返回西班牙。在航行中,因为“坏血病”,整艘“维多利亚”号船上只剩下了35名船员,在登陆非洲西海岸的佛得角换食物时,又被统治那里的葡萄牙人捉走13个。22名船员驾驶着破旧的“维多利亚”号艰难航行,最终望到欧洲海岸线的时候,全船只剩下了18个人——他们出发的时候,整个船队一共有270名水手。实际上是由埃尔萨诺完成了最后一段的环球航行1522年9月6日,破旧的“维多利亚”号终于接近了圣罗卡港,于是出现了本文开头的那一幕。极度疲劳的水手们走下了船,连当初熟悉他们的人都已经完全不认识他们了。但他们认得船舱里堆得满满的带回来的宝物:各种香料。整个远征船队的所有损失都弥补了回来——随手抓一把新鲜的丁香,就可以换取一把金币。与丰厚的回报相比,这支船队横穿太平洋,完成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的壮举,更是被载入了史册。只是,麦哲伦本人都看不到了。
2023-09-03 17:22:581

美洲有众多西语国家,但为何葡语国家只有一个巴西?

因为在葡萄牙殖民地时期巴西的繁荣地段就集中在了那里,而加上交通的不便,最后形成了一个独立的巴西。所以葡语国家只有巴西。
2023-09-03 17:23:534

欧洲大航海运动的历史资料

希望帮得上忙地理大发现(英文:Age of DiscoveryorAge of Exploration),又称大航海时代,指在15-17世纪世界各地,尤其是欧洲发起的广泛跨洋活动与地理学上的重大突破。这些远洋活动促进了地球上各大洲之间的沟通,并随之形成了众多新的贸易路线。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东西方之间的文化、贸易交流大量增加,殖民主义与自由贸易主义开始抬头。欧洲则在这个时期快速发展并奠定了超过亚洲繁荣的基础。人们不仅在这个时代中发现了新的大陆,增长了大量的地理知识,也极大促进了欧洲的海外贸易,并成为欧洲资本主义兴起的重要环节之一。而新航路对世界各大洲在数百年后的发展也产生的久远的影响,对除欧洲以外的国家和民族而言,地理大发现带来的影响也是复杂而矛盾的。需要指出的是,所谓“大发现”是以当时欧洲人的眼光,而非人类历史上真正的第一次发现。有人误以为“地理大发现”是单纯的发现北美新大陆,其实是几个地理事件的综合。历史背景君士坦丁堡的陷落1453年,东罗马帝国首府君士坦丁堡被奥斯曼土耳其人所攻陷,从此整个中东及近东地区,全部成了穆斯林的天下。由于君士坦丁堡的特殊地理位置,欧洲人从此不能再向他们的前辈那样通过波斯湾前往印度及中国,也不能再直接通过这个位于博斯普鲁斯海峡的巨大港口来获得他们日益依赖,且需求量巨大的香料。欧洲人必须找到一条新的贸易路线,直接从香料群岛获得香料的资源。对新的殖民地和财富的渴望很久以来,与中国、印度的贸易,一直是通过阿拉伯人作为中介的,而在整个欧洲,与阿拉伯人的贸易又几乎都掌握在意大利的威尼斯和热那亚商人手里。在西欧,英国、法国、西班牙和葡萄牙等各国君主还有商人们都急切地希望能够打破意大利人和阿拉伯人的垄断,自己前往印度、中国和香料群岛等地,直接与当地人进行香料、丝绸等商品交易。另一方面,由于当时欧洲的商品对于中国人、印度人而言毫无吸引力,导致了欧洲人只得用大量的金银来换取香料和丝绸。长期的入不敷出,导致欧洲人对于获取金、银、宝石或者直接获取香料等资源显得十分感兴趣。至此,那些出产这些珍贵资源的地区,便成了欧洲人猎取与互相争夺的目标。对未知世界的向往 最古老的幸存葡萄牙海图,结果显示探索达伽马到印度。在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中,欧洲在公元15世纪以前一直扮演着一个次要的角色。而在同期亚洲创造出了更为繁荣的文化,并将这一优势不断扩大。对于这个世界的发展而言,亚欧大陆及北非在世界上扮演的角色超过了其他地区,这导致很长一段时间内,亚欧大陆及北非的人们对世界的认识仅仅局限于此。而这个“世界”的两端:太平洋西岸和大西洋东岸几乎没有过直接的交往,欧洲黑暗时期正是亚洲国家空前繁荣的年代。他们对彼此的认识也仅仅是通过7000余公里的丝绸之路相互了解。这样漫长的距离和通行这段道路所需要的时间,也扭曲了东西方之间绝大部分可供了解的资讯。对于当时的中国而言,天圆地方观念与地理中国中心是社会的标准常识。与之相对的欧洲,则是通过数世纪前成书的《圣经》与托勒密在公元2世纪成书的《地理学指南》(人们将它从希腊文翻译为拉丁文——大规模被欧洲人了解的前提之一,则是在1406年)。欧洲人通过《地理学指南》可以准确的了解他们憧憬的亚洲、北非。但对于世界的另一半,依然是一片空白。他们所知道的世界并不比千余年前的罗马人甚至希腊人多多少。他们根本不知道有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的存在。虽然他们已经知道了印度与中国的存在,但是真正到过那里的却很少。13世纪末,马可波罗与他的游记在欧洲掀起了对东方向往的狂潮:在马可波罗笔下的中国、东亚甚至整个亚洲成为一个拥有空前繁荣的文化、遍地黄金、香料发达而强盛的区域。这引发了大量欧洲人一窥东方文明的愿望。然而马可·波罗前往中国时所途经的波斯湾对于欧洲人,特别是15世纪之后西欧人而言已经成为了禁区;虽然已经有人深信地球是圆的,但是他们对地球大小的估计,却是完全建立在错误的数据的基础之上的。当时甚至有人认为从欧洲往西至多几周时间便可到达亚洲。文化与航海技术中国在15世纪时将它的海上力量培养为用于符合其儒家思想的工具——将一只庞大、技术力量先进的船队赋予宣扬天朝国威的工具。这支准仪仗队到达了中东、东非(现在有人声称他们发现了澳洲、美洲、南极洲——并早于麦哲伦一行环绕了整个世界,但这些说法并没有足够的证据使其成为主流思想)。但郑和的航行没有将明帝国发展成为领土广大经济繁荣的国家:这支仪仗队并没有军事使命,也没有将它发展的贸易扩张为大规模的交往。大航海也因此消耗了明政府大量的财力物力。随着明朝海禁的开始,亚洲失去了在技术上可行的远望:发现新大陆和环游世界。 六分仪图解但是欧洲则走上了大航海时代的前台,有证据显示维京的海盗们曾到过格陵兰,并在加拿大设立了海盗据点。除了海盗活动。梵蒂冈的活动也成为促进远航的要素之一:葡萄牙与西班牙的探索活动多少有将基督教传播到世界,并将异教徒转化为基督教徒的想法,并且伊比利亚半岛在历史上曾多次被穆斯林国家军队进攻过,伊斯兰教对伊比利亚半岛的政治、宗教、文化形成的威胁是显而易见的。这种政治、经济上的扩张主义加上文化理念上的扩张要求令伊比利亚半岛的航海家们对自己的活动坚信是上帝的使命,从而为远航的心理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十字军东征带来的长年战争,中世纪的宗教裁判所等等这一切,导致欧洲人对于基督教产生了一种狂热的感觉。很久以来,积极传教便是基督教会特点之一。而且,为了使那些异教徒或不信教的人皈依基督教,人们总是会毫不犹豫地使用武力。尤其是那些刚刚战胜了摩尔人的西班牙传教士们,特别渴望将战场上的胜利转化成宗教上的胜利,将基督教带出伊比利亚半岛,带出欧洲,传向世界的每个角落。远洋航行所需的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对于航海家而言,他们能够在海上活动,除了宗教信仰以外,他们更多的是依靠来自各地的科技:由占星术发展的方向辨识、指南针,从穆斯林的独杆三角帆船发展的大三角帆技术——这项技术将三角帆从横帆的替代物转化为推进船只的重要附加物,还有本国发达的造船业才是在海上最可信赖的依靠。而在这些科技流传至欧洲之前,没有人会打算到世界“边缘”去冒险,地圆说的出现打消了航海家从地球摔向地狱的担忧。从12世纪开始,欧洲人便开始制造用于航海的大型船只。1200年至1500年间,欧洲普通船舶的吨位普遍增加了一到二倍。在短短的几个世纪之内,他们或是从阿拉伯人那里学会了使用,或是自己动手发明改造了诸如罗盘、六分仪、海图、三角帆、艉舵、三桅帆船等工具或技术,使得欧洲人拥有了在各种复杂气候条件下进行远航的能力。通往印度的航路越过好望角 好望角,从西边的崖壁上看下去与西班牙将注意力放在地中海不同,葡萄牙扩张政策的目标一直是向大西洋推进。一方面这符合葡萄牙王室寻求黄金的需要,也是葡萄牙试图与传说中非洲大陆上的普莱斯特u2022约翰王国(Prester John)进行接触。葡萄牙王室的“航海者”恩里克亲王(Prince Henry the Navigator,1394—1460)在1415年进行了一次关于西非的探险,葡萄牙在这一次的探索中占领了非洲西北,位于直布罗陀的休达城(Ceuta,今摩洛哥塞卜泰),开始了他们的新航路探索。葡萄牙船队在王室的资助下越过直布罗陀不断南下。他们在1434年成功越过博贾多尔角,打破了人们对远洋航行的心理与生理上的局限,因此航海探索的进程加快了。1448年,葡萄牙在非洲大陆西部建立了占领堡垒,这些堡垒的主要任务并非是维持葡萄牙对当地的占领,而是对当地人进行掠夺,并逐渐深入非洲腹地进行探索的据点。很快,葡萄牙舰队1470年代到达加纳,1480年代到达刚果和安哥拉。1486年迪亚士的船队达到非洲最南端的风暴角(因绕过此处获取印度财富在望,葡王将其改名好望角)并在这些地方建立殖民据点,与土著居民展开贸易往来。在1487年,葡萄牙政府任命巴u2022迪亚士(Bartolomeu Dias)进行向扎伊尔和入海口以南的探索。这只船队在1488年1月来到南纬33度的西风带,遭到了暴风雨的袭击。在长达13天的暴风雨中,迪亚士曾多次下令改变航向,并在2月3日看到了陆地,并将该地命名为“牧人湾”(今Mossel Bay,莫塞尔湾)。并在接下来一段毫无目的的旅程中绕过非洲最南端。在船队疲惫不堪的情况下完全越过好望角,在好望角他们遇到了大风暴。于是迪亚士将这个非洲的最南端命名为“风暴角”,并启程返航。1488年末他们回到里斯本,向葡萄牙王室汇报了他们的行程。而这段探索绕过好望角的航线,已经过去了60余年。终点是印度在1492—1493年间,意大利人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到达了美洲并建立的殖民据点,这加剧了西班牙、葡萄牙之间对新大陆的控制权的争夺激烈程度。葡萄牙和西班牙对己方船队发现的新大陆,都宣布自己的探险队最先到达的地方为本国领土,两国因此争执不断。在罗马教皇亚历山大六世的调停下,于1494年签订《托德西拉斯条约》,规定佛得角群岛以西100里加(1里加=5.92公里,这条经线约是西经41度)处从北极到南极的经线为分界线(称为教皇子午线),西侧归西班牙,东侧归葡萄牙。由于这条经线穿过巴西,使得葡萄牙有能力对本属于西班牙势力的美洲巴西提出领土要求。同时葡萄牙新君主开始继续支持绕过非洲大陆探索东方的航线,1497年7月,获得葡萄牙支持的航海家达·伽马率领一支船队从里斯本出发,而在上一次大探险中受封为地方要塞长官的迪亚士也随船队一并南下。8月份船队到达佛得角后达·伽马与迪亚士分开,独自进行南方航线的探索。在佛得角补给后船队在大西洋西风带漂流了3个月,并一度接近了南美洲的大陆。舰队于11月抵达好望角附近,并随后在莫桑比克(1498年1月)休整。与莫桑比克当地领主的交谈为达·伽马的船队带来了一位富有经验的领航员,在这位领航员的指导下船队于4月13抵达肯尼亚的马林迪,并获得通往印度的航线与一位领航员。于1498年5月抵达印度的卡里库特港(现在的喀拉拉邦科泽科德),在同当地王宫商谈贸易的交涉中,由于长期垄断印度洋贸易的阿拉伯商人施加的影响而并不成功。最终达·伽马通过扣留数位印度贵族为手段,与卡里库特签订了贸易条约,于1498年8月底离开印度,启程回国。史料记载这场约的印度行收获的香料与财富,数倍于航海成本。这次航行极大的刺激了葡萄牙政府。为此,1502年2月,葡萄牙再次派遣达·伽马率领10艘舰船前往印度。鉴于上一次航行时卡里库特对葡萄牙的态度,达·伽马选择支持当地另一个诸侯科侵王来削弱反葡萄牙的力量。通过数十年的经营,葡萄牙成功开辟了通往东方的商贸航路。通往美洲的航路 哥伦布的座船“圣母玛丽亚号”在葡萄牙积极出海探险的同时,西班牙也不甘示弱。1492年,哥伦布得到西班牙国王伊莎贝拉一世的批准和资助,率领3艘海船(载重分别为100吨,60吨,40吨)和87名水手,带着3份国书(一份西班牙国王致中国皇帝,两份空白国书由哥伦布发现新国家时填写),于8月3日出航。经过艰苦航行,在10月12日到达美洲一个海岛。据考证,他第一次在美洲登陆的圣萨尔瓦多(西班牙语意为救世主)岛就是今巴哈马群岛中的华特林岛。可是哥伦布以为他到了印度,因此他将这里的居民称作印第安人(Indian,意思是印度人)。1493年3月,哥伦布留下一小部分人驻守后,率船回到西班牙。他的发现震动了整个欧洲。此后他又进行了3次航行(1493年、1498年、1502年),发现了牙买加、波多黎各、多米尼加,并且见到了洪都拉斯和巴拿马。但是哥伦布一直以为他到的是印度,因此至今称那里是西印度群岛。1499年 - 1504年间,意大利人阿美利哥·维斯普西考察了南美洲东北沿海地区,认为这里不是印度,而是一块新大陆。后人将这块大陆以他的名字命名为亚美利加洲(America)。人类首次环球航行1513年,西班牙航海家巴尔波亚从北向南穿越巴拿马地峡,发现了太平洋的水面,称为“大南海”。1519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得到西班牙国王查理一世的支持,在9月20日率领5艘船和265名船员,从西班牙塞维利亚港启航,横渡大西洋,沿南美洲东岸南下。在1520年3月31日到达阿根廷南部的圣胡利安港,并在此休整。8月24日,从这里出发,通过大陆与火地岛之间的海峡(后称麦哲伦海峡),进入“大南海”。因为在这个水域里航行3个多月没有遇到任何风暴和巨浪袭击,因此称为“太平洋”。1521年3月16日,麦哲伦船队抵达菲律宾群岛的三描岛。3月25日又抵达马索华岛。经过与当地居民的沟通,麦哲伦发现自己从西方绕到了东方。1521年麦哲伦被菲律宾土人杀害,只剩下1艘船和18名船员,由德尔·卡诺率领继续横渡印度洋,经过好望角,于1522年9月返回西班牙。实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的环球航行。影响葡萄牙和西班牙对新大陆的发现,都宣布自己的探险队最先到达的地方为本国领土,两国因此争执不断。在罗马教皇亚历山大六世的调停下,于1494年签订条约,规定佛得角群岛以西100里加(1里加=5.92公里)处从北极到南极的经线为分界线(称为教宗子午线),西侧归西班牙,东侧归葡萄牙。麦哲伦实现环球航行后,争议又起,再次订立条约,西班牙独占巴西以外的美洲全部,葡萄牙则将亚洲、非洲至于自己的势力范围之内。之后,荷兰、英国、法国接踵而至,几乎将欧洲以外的土地瓜分殆尽。由于新大陆的瓜分,导致了印第安人被大肆屠杀,非洲黑人大批贩卖,黄金、白银、香料等不断运回欧洲。同时,地理大发现也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而且地理大发现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由于航海需要解决许多实际问题,天文学、数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到17世纪,科学的中心已从中世纪商业繁荣和文艺复兴的文化中心德国和意大利北部,转移到受地理大发现好处的大西洋沿岸地区,如法国、荷兰和英国南部。对地理大发现的责疑近年来有历史家、学者提出了对地理大发现的责疑。最主要的论点如下大约公元前600年腓尼基人已沿非洲东岸向南航行,绕非洲南端进入大西洋,瓦斯科·达·伽马不过是反向而行。 北欧移民者曾到达过冰岛、格陵兰、以及加拿大东岸。 15世纪初阿拉伯航海家也从非洲东岸南航到达莫桑比克。 15世纪初的世界海洋霸主是中国明朝军队(海军),该军已经来往航行于欧亚大陆以南(中国、印度、东非),这一段根本不能算是新发现。(参见条目:郑和下西洋)
2023-09-03 17:25:132

1494年,西班牙和葡萄牙在教皇仲裁下,划定了一条如下图所示的分界线。这意味着 A.两国当时的航海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新航路开辟过程中西班牙和葡萄牙为争夺殖民地而请罗马教皇裁定势力范围,最终由罗马教皇划定了殖民地范围的分界线即“教皇子午线”,这是对双方航海成就与殖民侵略成果的宗教认定,所以答案选A,B项两国对殖民地的正当已经超出了大西洋范围, C D两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
2023-09-03 17:25:261

宗教对美洲的影响:天主教在拉丁美洲殖民史上的地位有多高?

宗教一直以来都是西方国家统治百姓的一种有效手段和最简单的办法,而当年殖民美洲大陆的两个国家西班牙和葡萄牙都是虔诚火热的天主教信徒。甚至当年的两位大名鼎鼎的征服者科尔蒂斯和皮萨罗也都是很虔诚痴狂的宗教信仰者凭著信念拿下了这惊人的陆地和印第安人,而天主教在美洲大陆毕竟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和拥有着何种地位呢,编者接下来就和大家讲一讲。 首先天主教是一个什么样的宗教呢,这个教会和新教、东正教共同组成了基督教会的三大主要流派。并且天主教的影响和存在大大的超过当时的新教以及东正教这两个教派,要晓得当年葡萄牙和西班牙因为地盘分割问题争的头破血流也是在最后由教皇亚历山大六世进行的调解和划分了世界著名的「教皇子午线」才结束的。因此在征服这块土地的时候也少不了天主教的存在和助力,才有了教会在美洲大地的蓬勃发展和遍地开花。 根据历史记载当年的殖民战争当中不少英勇杀敌的将士就是来自天主教会的虔诚信徒和传教士,因此他们可以说一方面也充当了一个刽子手的角色。不过在当年的历史中的确有着一位格外光辉伟大的传教士存在,他的名字就是巴托洛梅·德拉斯卡萨斯。他因为跟随父亲一起出行做生意而目睹到了西班牙人民在美洲当地对于印第安原住民做下的残酷暴行而一心决定要改变这种现状,并且在之后他来到美洲放弃了所谓的对于印第安人的委托监护权并且释放了那些分配给他的奴隶。一直游走劝说这些杀戮者放下罪恶的屠刀并且还过去向国王求情等行为,他的行为在天主教会建立在美洲这么多年中显得格外光辉与伟大值得所有人了解明白。 而天主教会却在之后真正的在美洲大地遍地开花,他们拥有着自个的宗教裁判所以及非常多庞大的修道院。根据记载当时在美洲的天主教会会接收大量的信徒馈赠和供奉以及印第安人奴隶的辛勤劳作因此累积了大量的财富,并且在后期教会几乎可以获得殖民地三分之一的物资产出和财物,并且他们的产业也不断扩大和发展。可以说在许多地方教会已完全的控制了地方的经济和统治权利,成为了真正的一方之主和主宰。 可以看见教会在美洲殖民地当中所占据的重要位置和影响,并且在教会影响的几百年中也真正的改变了当地的黑人和印第安人的宗教信仰。乃至到现今拉丁美洲依然受到欧洲教会的影响和改变,根据统计在墨西哥和阿根廷等拉美国家信仰天主教的信徒达到了百分之九十以上,而在这之后的历史当中也有着宗教因素的出现和存在。
2023-09-03 17:25:331

葡萄牙和西班牙有什么历史恩怨?

  西班牙和葡萄牙同处伊比利亚半岛。公元861年,葡萄牙国王阿方索宣布葡萄牙脱离独立,但西班牙却不予承认,为此两个国家经历了三百多年的战争。直到公元1143年,西班牙才承认葡萄牙是一个独立国家。1494西班牙和葡萄牙签订《托尔德西里亚斯条约》。条约规定,在西经41°到45°之间划一分界线,凡在分界线以东新发现的土地属葡萄牙势力范围,而以西新发现的土地则属西班牙势力范围。这一分界线由教皇亚历山大六世作保,称“教皇子午线”。15和16世纪,虽然葡萄牙在海外拥有大量的殖民地,但他们却于1580年再次被西班牙国王菲利浦二世率兵侵占。葡萄牙直到1640年才摆脱了菲利普王朝的统治。因此,在葡萄牙人看来,他们的海上霸主地位之所以会堕落,也全是因为西班牙的缘故,是西班牙人将他们拖入战争,国家的财富也毁之殆尽。  但在矛盾的漩涡中,也存在着民族友好的闪亮之处。比如西班牙人认为葡萄牙语和西班牙语同种同根;两个国家的人都喜欢斗牛,唯一的区别是西班牙斗牛士会把牛杀死在斗牛场内,而葡萄牙斗牛士却仅将牛按倒在地即告胜利。  在经济上,西班牙最近10年经济飞速发展,而葡萄牙却进展缓慢。目前,西班牙有数千个公司在葡萄牙境内开展业务,西班牙也是对葡萄牙投资最多的国家,而葡萄牙设立在西班牙境内的公司,却不到对方的十分之一。葡萄牙原有“恐西症”
2023-09-03 17:25:513

为什么巴西说西班牙语而不说葡萄牙语

巴西的官方语言是葡萄牙语,巴西与葡萄牙曾有过殖民关系,所以巴西的文化、历史和语言都受到了葡萄牙的影响。西班牙语不是官方语言,但却是媒体和日常交流的主要语言。巴西是一个拉丁美洲国家,大多数巴西人的母语是西班牙语,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西班牙语是主要的交流语言。
2023-09-03 17:26:062

新航路开辟背景经过影响

新航路开辟的经过?主要以4位航海家的航海旅程为脉络。迪亚士:葡萄牙支持,1487年沿非洲西海岸向南航行,绕过非洲大陆进入印度洋,发现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哥伦布:西班牙支持,1492年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的古巴、海地等地,发现了“新大陆”。达·伽马:葡萄牙支持,1497~1498年沿迪亚士开辟的航路到达印度等地,找到了通往印度的新航路。麦哲伦:西班牙支持,1519~1522年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返回欧洲,完成了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参考资料:新航路开辟的经过?
2023-09-03 17:26:563

历史上葡萄牙和西班牙是不是同一个国家?

历史上葡萄牙和西班牙曾经是一个国家。公元861年,葡萄牙国王阿方索宣布葡萄牙脱离独立,但西班牙却不予承认,为此两个国家经历了三百多年的战争。直到公元1143年,西班牙才承认葡萄牙是一个独立国家。1494西班牙和葡萄牙签订《托尔德西里亚斯条约》。条约规定,在西经41°到45°之间划一分界线,凡在分界线以东新发现的土地属葡萄牙势力范围,而以西新发现的土地则属西班牙势力范围。这一分界线由教皇亚历山大六世作保,称“教皇子午线”。15和16世纪,虽然葡萄牙在海外拥有大量的殖民地,但他们却于1580年再次被西班牙国王菲利浦二世率兵侵占。葡萄牙直到1640年才摆脱了菲利普王朝的统治。因此,在葡萄牙人看来,他们的海上霸主地位之所以会堕落,也全是因为西班牙的缘故,是西班牙人将他们拖入战争,国家的财富也毁之殆尽。
2023-09-03 17:27:233

麦哲伦有哪些背景故事?

麦哲伦,1480年出身于葡萄牙北部一个没落的贵族世家。贵族门庭的孩子可以进入王宫,他10岁那年,与哥哥双双被送入王宫。1492年,由于他聪明出众,深受王后的宠爱,选为王后侍童。宫中优越的学习条件,使麦哲伦从小受到了正规教育。当时,国王和王后喜欢各地游居,这种生活方式,也使少年麦哲伦得以饱览各地风光,增长了许多见识。1496年,16岁的麦哲伦进入了国家航海事务厅工作。亨利亲王积极倡导远航,使葡萄牙的船队不断沿非洲海岸向南挺进。1497年,达·伽马绕过好望角,开辟了直达印度的新航路,而成为英雄。麦哲伦耳濡目染,深受鼓舞,也一心想投入到东方寻金的航海探险中,以获取达·伽马那样的声誉和财富。他曾多次申请参加远征队,都未能如愿,他便把精力投放到学习上。航海事务厅,就好比一所秘密的航海学校,他看到了远征队的许多秘密报告,学到了很多航行知识和当时最新的地理见解,对前往印度的新航路渐渐地熟悉起来,这成了他后来环球航行的知识基础。1505年,25岁的麦哲伦终于获得了参加远征队的机会。他非常高兴,但他不知道,这也是他不幸的遭遇的开始。为了继续获得东方的财富,葡萄牙王室组织了规模庞大的远征印度的舰队,麦哲伦作为一名普通的水手,参加了这种血腥的殖民征服战争。在征服印度的历次大型战役中,麦哲伦出生入死,为殖民统治者立下汗马功劳。由于多次受重伤,麦哲伦决定永远告别硝烟弥漫的印度。但天不作美,1510年春,船在离开印度海岸不远的巴社恩沙洲触礁沉没,无奈滞留印度。不久,他晋升为船长,又参加了征服印度果阿的战斗和马六甲的远征。在马六甲的作战中,麦哲伦搭救了法兰西科斯·谢兰的性命,二人成了莫逆之交。稍后,他又在马来群岛进行了一番游历。1513年,麦哲伦终于回到里斯本,他希望自己在东方遭受的苦难和不幸,能得到应有的报酬,尤其是看到里斯本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时,这种愿望更强烈了。但8年的艰苦远征与拼搏,惟一使他自慰的是一个船长的职位和带回一个忠实的马来西亚奴仆。在里斯本,他并没得到国王的垂青,在一番热情款待后,得到一个在宫廷看门的职位。麦哲伦悲愤已极,在里斯本只呆两天,便回家乡去了。阔别8年,家乡依旧贫困,没有丝毫变化。人们对他的东方见闻不感兴趣,只关心眼前的日子。他两手空空,不仅没给家庭带来欢乐,反而多张嘴巴,增加了负担和困难。出于贫困,他返回里斯本,不久又自愿参加了对摩洛哥的征战。在激烈的肉搏战中,再次受伤,左脚再也不能屈伸,终身成了瘸子。负伤后的麦哲伦,留在后方负责管理储藏品,却因失盗有监守自盗之嫌,又被迫回到里斯本。可又有人告发他是个逃兵,险些成为审判的对象。1516年,跛脚的麦哲伦跪在国王面前,请求增加抚恤年金以解决经济困难,遭到了拒绝。36岁的麦哲伦,贫病交加,又受到如此的冷落,感到非常的屈辱和痛苦。尽管麦哲伦遭到过葡萄牙国王的奚落,但为了实现宏伟计划,他不得不走这条路。不利的是,国王正满足于达·伽马开辟的新航路不断从印度掠来财富和取得更多的殖民地,而对这种新计划的航行结果所能带来的好处信心不足。再说,由于葡萄牙和西班牙两个国家争夺殖民地,已于1494年签订了一条条约,规定了一条“教皇子午线”,线以东为葡萄牙势力范围,线以西为西班牙控制。这样,全部非洲和亚洲在葡萄牙势力范围内,有辽阔的土地可掠夺,不必向西航行,引起争端。因此,他的西航计划遭到国王的拒绝。
2023-09-03 17:27:321

历史太平洋西岸和大西洋东岸之间什么事件开启了一个冒险时代

楼上说的没错,是新航路的开辟。原因有几个,一个是西班牙葡萄牙建立起了中央集权的封建政权,你看哥伦布啥的都是西班牙皇室给的钱。第二个是欧洲的重商主义,对黄金的渴望。第三个是想去东方传播天主教。第四个是地中海航路被奥斯曼帝国垄断了,所以要开辟新航路。开辟了之后经济贸易中心就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了。根本原因是商品经济的发展。开辟了之后不就各种殖民扩张,欧洲价格革命,封建地主不行了,资本主义就起来了,其中西班牙向西扩张,然后葡萄牙向东扩张,还定了一个教皇子午线。
2023-09-03 17:27:402

“殖民宗主国”西班牙,葡萄牙的关系是怎样的

西班牙和葡萄牙同处伊比利亚半岛。公元861年,葡萄牙国王阿方索宣布葡萄牙脱离独立,但西班牙却不予承认,为此两个国家经历了三百多年的战争。直到公元1143年,西班牙才承认葡萄牙是一个独立国家。1494西班牙和葡萄牙签订《托尔德西里亚斯条约》。条约规定,在西经41°到45°之间划一分界线,凡在分界线以东新发现的土地属葡萄牙势力范围,而以西新发现的土地则属西班牙势力范围。这一分界线由教皇亚历山大六世作保,称“教皇子午线”。15和16世纪,虽然葡萄牙在海外拥有大量的殖民地,但他们却于1580年再次被西班牙国王菲利浦二世率兵侵占。葡萄牙直到1640年才摆脱了菲利普王朝的统治。因此,在葡萄牙人看来,他们的海上霸主地位之所以会堕落,也全是因为西班牙的缘故,是西班牙人将他们拖入战争,国家的财富也毁之殆尽。但在矛盾的漩涡中,也存在着民族友好的闪亮之处。比如西班牙人认为葡萄牙语和西班牙语同种同根;两个国家的人都喜欢斗牛,唯一的区别是西班牙斗牛士会把牛杀死在斗牛场内,而葡萄牙斗牛士却仅将牛按倒在地即告胜利。在经济上,西班牙最近10年经济飞速发展,而葡萄牙却进展缓慢。目前,西班牙有数千个公司在葡萄牙境内开展业务,西班牙也是对葡萄牙投资最多的国家,而葡萄牙设立在西班牙境内的公司,却不到对方的十分之一。葡萄牙原有“恐西症”
2023-09-03 17:27:581

高分悬赏哥伦布大航行之前或者这前后的欧洲海洋神话!急急急!

大航海时代大事记年表 1298年后 《马可.波罗游记》成书。这本书在欧洲的广泛流传,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文明与财富的倾慕与贪婪,最终引发了新航路和新大陆的发现。 1317年 葡萄牙堂·迪尼斯国王与热那亚航海家佩萨尼亚签订重建海军的协定,开始成为海军强国。 1375年 欧洲当时最完备的航海地图-加塔兰地图完成。 1405-1407年 中国航海家郑和奉明成祖之命出使“西洋”各国,“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借以促使东南亚国家向明称臣纳贡,向世界宣扬国威。1407年于旧港(印度尼西亚巴邻旁)擒国王陈祖义,斩于南京。 1408-1411年 郑和第二次下西洋,1409年于锡兰(斯里兰卡)擒国王亚烈苦柰儿并押往南京,后释放。 1410年 法国主教达里伊著书《世界的面貌》,论述大地为球型,并从理论上断定从西班牙海岸可以越洋去印度。 1412-1415年 郑和第三次下西洋,于苏门达腊擒前王子苏干刺,斩于北京。 1415年 葡萄牙占领西北非的穆斯林据点休达。 1416-1419年 郑和第四次下西洋,最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1420年 葡萄牙发现马德拉群岛。 1421-1422年 郑和第五次下西洋。 1424-1425年 郑和第六次下西洋。 1427年 葡萄牙发现并占领亚速尔群岛,成为大西洋航行重要的中转站。 1430-1433年 郑和第七次下西洋。不久,中国又恢复闭关锁国。 1432年 葡萄牙占领马德拉群岛。 1445年 葡萄牙发现绿角(佛得角)。 1446年 葡萄牙人阿方索率船队抵达冈比亚河,马里帝国以及曼宁哥人区域被发现。 1447年 葡萄牙军队与摩尔人作战,兵败丹吉尔,遂调整航海计划,以主要精力来筹建和经营阿尔金商站。阿尔金模式也成为后来西方各国商贸殖民的基本模式之一。 1450年 欧洲的活版印刷技术出现,书本的大量印刷,使得知识得到广泛传播,不再是一部分僧侣的专利,由于人们知识水平的提高,对未知世界探索的渴望越来越强烈,为大航海时代的到来提供了思想基础。 1453年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攻陷君士坦丁堡,东罗马帝国灭亡。通往东方的陆上和海上商路分别被土耳其人和阿拉伯人控制。 1455年 罗马教皇尼古拉五世颁布特权令,授予葡萄牙海上霸主的地位。 1460年 葡萄牙堂·恩里克王子(大航海时代的伟大奠基者,葡萄牙航海事业的总策划和总指挥)去世,航海探险事业几乎中断。 1467年 A.俄罗斯特维尔商人尼吉丁经伊朗到达印度,著书《三海巡礼》 B.日本应仁之乱(~1477年),战国时代开始。战乱之中的失败武士沦为浪人,不断骚扰洗劫我国东南沿海。倭寇之患由此开始,并越演越烈! 1471年 葡萄牙人的船队到达几内亚湾。 1475年 葡萄牙人的船队到达圣卡塔琳那角。 1482年 葡萄牙著名船长迪奥戈·卡奥出海,发现刚果河口。 1488年 葡萄牙人巴瑟罗缪·迪亚士发现非洲好望角。同年,葡萄牙间谍科维良由陆路(亚历山大和亚丁)只身前往印度实地考察,并为国内发回许多重要情报,这也成为葡国日后向东方发展的主要参考资料。 1492年 A.热那亚人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的资助下发现新大陆(8月3日从巴罗斯港出发;10用12日抵达巴哈马群岛中的圣萨尔瓦多;10月28日到达古巴;12月6日到达海地并建立殖民地;1493年3月15日返回西班牙),并将之误认为是印度。后来的1493、1498、1502年,哥伦布又几次出海,相继到达牙买加、波多黎各、多米尼加等岛屿和南美海岸以及洪都拉斯、巴拿马等地。 B.德国人马丁·倍海谟设计出第一台地球仪 1494年 在罗马教皇的仲裁下,西班牙与葡萄牙签订了瓜分世界的《托尔德西里亚斯条约》,规定在绿角以西370里加处划分界线,即教皇子午线,线以西属西班牙,以东属葡萄牙。 1497年 威尼斯人卡波特在英国的资助下发现纽芬兰岛,并发现拉布拉多寒流。 1498年 葡萄牙人瓦斯科.达.伽马到达印度卡利卡特(中国史书称古里),开辟了印度航路。(1497年出发,旗舰圣加布里埃尔号;1497年11月到达好望角;1498年3月到达莫桑比克;后在马林迪[中国史书称麻林地]觅得穆斯林航海家伊本·马德内德领航;1498年5月到达卡利卡特,1498年9月回到里斯本) 1499年 奥斯曼土耳其海军击败威尼斯,开始争夺东地中海地区的制海权。 1500年 A.葡萄牙人佩德罗·卡布拉尔率领舰队去征服印度,途中遇风暴而迷航,西行发现巴西,并宣布巴西归葡萄牙所有。后继续东行,绕过好望角后再遇风暴,舰队被风吹散,船长洛伦佐·马克斯发现马达加斯加岛。 B.葡萄牙人费尔南德斯发现格陵兰南部。 1501年 A.佛罗伦萨人亚美利哥·维斯普奇在西班牙政府的资助下对南美洲东北部沿岸作了详细考察,著书《海上游行故事集》,确认这是一块新的大陆,但不是印度,后以他的名字命名这块大陆为“亚美利加”。 B.葡萄牙人加斯巴尔发现纽芬兰岛。 1502年 葡萄牙人达·诺瓦发现阿松森岛和圣赫勒那岛(后来因囚禁拿破轮而出名)。 1505年 A.葡萄牙发现特里斯坦-达库尼亚群岛。 B.葡萄牙国王曼努埃尔任命德·阿尔梅达为印度总督。攻击并歼灭一切非葡萄牙的商船或军舰,垄断东方所有贸易。 1506年 葡萄牙占领索科特拉岛(亚丁湾)。 1507年 葡萄牙海军于印度西海岸被印度埃及联合舰队击败,德·阿尔梅达被击毙。 1508年 葡萄牙占领忽鲁谟斯岛(波斯湾)。 1510年 葡萄牙的印度总督阿布克尔克占领印度的果阿。 1511年 A.阿布克尔克攻占马六甲,完全控制了马六甲海峡。 B.西班牙在塞维利亚专设“印度事务所”,总管对殖民地的统治事务。 C.西班牙征服古巴。 1513年 A.西班牙巴尔博亚探险队通过巴拿马地峡看到了南海,即太平洋。 B.西班牙人阿拉米诺斯发现墨西哥湾流。 1519年 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在西班牙政府的资助下出发,力图环绕地球航行以发现通往东方的新航路。 1520年 麦哲伦穿过美洲南段与火地岛之间的海峡,进入太平洋。后人将这个海峡命名为“麦哲伦海峡”。 1521年 A.麦哲伦到达菲律宾,卷入当地土人的冲突,战死。其手下继续航行,发现摩鹿加群岛(就是著名的香料群岛),随后越过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 B.西班牙的埃尔南多.科尔特斯攻取特诺奇蒂特兰城,新大陆墨西哥的阿兹特克帝国灭亡。 C.中葡“屯门之战”爆发,葡萄牙船败逃马六甲。 1522年9月6日,麦哲伦的船队回到圣卢卡港,世界一周航路完成。 1523年 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一世宣布脱离卡尔马联盟,瑞典独立。 1529年 葡西两国签订《萨拉哥萨新条约》,在摩鹿加群岛以东17度处又划了一条分界线,完成了亚洲地区的势力划分。 1532年 A.葡萄牙贵族马丁·苏沙从法国人手里夺回巴西。 B.西班牙侵占厄瓜多尔。 1533年 西班牙的弗朗西斯科·皮萨罗灭亡新大陆的印加帝国。 1535年 A.西班牙人门多萨侵占巴拉圭和乌拉圭。 B.西班牙击败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夺取突尼斯。 1538年 A.西班牙人阿尔马格罗侵占玻利维亚。 B.西班牙人奎沙达侵占哥伦比亚和委内瑞拉,并筑波哥大城。 1541年 西班牙击败南美阿劳干人,完全征服智利。 1548年 葡萄牙在日本九州设立商站。 1549年 西班牙征服阿根廷。 1553年 A.葡萄牙骗借去中国澳门。 B.英国人威罗比向北冰洋航行,抵达阿尔汉格尔斯克(俄罗斯)。 1558年 A.英国伊丽莎白一世即位(~1603年),为了扩展英国的海上势力而积极的鼓励海盗活动。 B.瑞典与俄罗斯为争夺立窝尼亚爆发战争。 1561年 倭寇大举侵犯台州,戚继光率领所部九战九胜,取得举世闻名的台州大捷!以后的几年又会同俞大猷所率俞家军进行兴化、平海、等平倭战役,连战连胜。1665年,长期为害的倭寇之患,终被荡平。 1566年 西属尼德兰地区爆发资产阶级革命。 1569年 A.荷兰人墨卡托首创用圆柱投影法编绘世界地图,奠定航海制图基础。 B.印度海军将领昆甲利大败葡萄牙海军,葡舰队司令德米德兰重伤而死。 1570年 西班牙侵占菲律宾。 1571年 雷班托战役爆发,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海军在该战役中被西班牙和威尼斯的联合舰队打败,失去了对地中海的控制。从此,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开始走下坡路。 1579年 尼德兰成立乌特勒支同盟。 1580年 西班牙吞并葡萄牙。 1581年 原尼德兰北部地区宣布独立,荷兰诞生。 1583年 立窝尼亚战争结束,瑞典、波兰和立陶宛击败俄罗斯,赢得胜利。 1584年 英国在北美建立弗吉尼亚殖民地。 1588年 A.英国击溃西班牙“无敌舰队”。 B.英国成立几内亚公司,从事殖民活动。 1589年 葡萄牙灭亡西非安哥拉王国。 1592年 朝鲜“壬辰卫国战争”,丰臣秀吉跨海入侵朝鲜,中国援朝。 1595年 荷兰人范·林斯霍特编著了最早的航海志,记述了大西洋的风系和海流。 1596年 荷兰人巴伦支为探寻由北方通向中国和印度的航线,曾在北冰洋地区作了三次航行,并于本年到达新地岛。 1598年 A.荷兰人范·尼克远征爪哇、摩鹿加群岛。 B.日本关白丰臣秀吉逝世,日军撤出朝鲜。 1600年 A.英国东印度公司成立,直至1858年被英国政府正式取消。 B.葡萄牙侵占缅甸沙廉。 1602年 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英荷两国矛盾加剧。 1603年 荷兰在爪哇建立商站。 1604年 法国东印度公司成立。 1605年 荷兰在摩鹿加群岛击败葡萄牙舰队。 1607年 荷兰眼镜商人帕理席发明望远镜。 1608年 A.法国在北美圣劳伦斯河下游建立魁北克城。 1609年 A.英国在印度苏拉特建立商站。 B.西班牙与荷兰缔结12年休战协议。 C.荷兰占领班达群岛,完全征服摩鹿加群岛。 1610年 英国人哈得孙航行至今哈得孙湾(加拿大)。 1611年 英国占领印度马苏利巴丹。 1613年 A.英国占领印度苏拉特城。 B.缅甸军队围城34日,最终收复沙廉,处死葡萄牙总督博利多,驱逐葡萄牙人。 1619年 荷兰营建巴达维亚城(雅加达)。 1621年 荷兰西印度公司成立。 1622年 荷兰在美洲东岸占领哈德孙河口,命名为“新荷兰”,建新阿姆斯特丹城。 1623年 荷兰从葡萄牙处夺取巴西。 1624年 荷兰殖民者侵占我国宝岛台湾。 1640年 里斯本发生起义,葡萄牙恢复独立。 1641年 荷兰占领马六甲。 1642年 荷兰航海家塔斯曼出海,抵达毛里求斯和澳洲南部,并发现塔斯马尼亚岛,命其名为“范迪门地”,之后,又发现新西兰南岛。 1643年 塔斯曼继续航行并发现汤加和斐济群岛。 1644年 A.塔斯曼航抵新几内亚西南海岸和澳洲北部。 B.法国向圭亚那殖民。 1648年 A.“三十年战争”结束,参战诸国签定《威斯特伐里亚和约》,西班牙正式承认荷兰独立。 B.荷兰人击败葡萄牙夺取好望角,建立荷属海角殖民地。 1649年 荷兰占领苏门达腊岛亚齐。 1668年 西班牙承认葡萄牙独立。 1652年~1654年 第一次英荷战争,先后发生9次海战,互有胜负,但总体是荷兰战败。 1658年 荷兰占领苏拉威西岛美那德(万鸦老)。 1661年 葡萄牙将荷兰人逐出巴西。 1662年 A.郑成功击败荷兰,收复台湾。 B.荷兰占领苏门达腊岛巨港(旧港)。 1665年 A.西非刚果王国击败葡萄牙军队,宣布独立。 B.法国向马达加斯加殖民。 1665年~1667年 第二次英荷战争,各有失利,双方最后签订《布里达合约》。 1667年 荷兰占领苏拉威西岛乌戎潘当(望加锡)。 1670年 英国玻意耳在研究海水中盐度与密度关系基础上发表《海水盐度的观测和实验》,开创海洋化学的研究。 1671年 葡萄牙人第二次灭亡西非安哥拉王国。 1672年~1674年 第三次英荷战争,在此以后荷兰势力有所削弱,英国取得了最后胜利。英国夺占新阿姆斯特丹城,改名纽约。 1675年 丹麦人罗默首创恒星中天法测时。 1686年 英国人哈雷系统地研究了主要风系与主要海流的关系,后又阐述了海洋蒸发现象。 1687年 英国人牛顿用引力定律对潮汐性质作了精辟解释 1688年~1697年 法国与反法的奥格斯堡同盟(由英,荷,奥,西等国组成)之间发生战争。这是英法之间海上争霸战的开始。 1698年 东非蒙巴萨阿拉伯人起义,击败葡萄牙人。到了次年,鲁伍河以北葡萄牙殖民者全被驱逐。 1702年~1713年 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英法的第二次交锋,结果英国取得了海上霸权的明显 优势。 1730年 A.英国人西森发明经纬仪 B.英国人哥德弗莱和哈德利首创用六分仪在海上进行天文定位测量 1732年 俄皇彼得一世派白令考察俄国东端海域,发现“白令海峡”。 1740年 瑞士人伯努利提出平衡潮学说 1740年~1748年 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英法的第三次交锋,法国还是失利。 1756年~1763年 “七年战争”,这是18世纪英法争夺海洋和殖民霸权的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战争结束,英国取得了最终胜利,从而确立了其全球的海上霸主的地位,“日不落帝国”建立! 1768年~1779年 英国的詹姆斯.库克船长进行了3次南太平洋考察,将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纳入英国版图,并且发现了夏威夷。但库克的功绩在于发现了用橙汁和卷心泡菜来防治坏血病的方法,从而拯救了大量水手的生命。库克是继哥伦布之后在地理学上发现最多的人,南半球的海陆轮廓很大部分都是由他发现的;他还在海上精确地测量经纬度,取得了大量表层水温、海流、大洋测深及珊瑚礁等科学考察资料。 1770年 美国人富兰克林制作并出版了墨西哥湾流图。 1772年 法国人拉瓦锡首先测定了海水成分,发现水是氢和氧的化合物。 1775年 A.法国人拉普拉斯创立潮汐动力学理论。 B.库克完成了环南极航行。 1779年 库克在与夏威夷人的冲突中被杀。 1799年 德国人洪堡德发现了秘鲁海流。 ………………
2023-09-03 17:28:096

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托尔德西里亚斯条约

——年,西班牙和葡萄牙达成协议,将新发现的欧洲以外的土地按0,755-79,000分成。托尔德西利亚斯条约是西班牙和葡萄牙于1494年6月7日在西班牙卡斯蒂利亚的托尔德西利亚签订的旨在瓜分新大陆的协议。协议中规定,两国将共同垄断欧洲以外的世界,它将位于佛得角群岛以西300里格,约为南北子午线4637西经,这是两国的权力分界线:西边是西班牙,东边是葡萄牙。西班牙和葡萄牙分别于当年7月2日和9月5日批准了该条约。由于麦哲伦在美国的环球航行中,两国于1529年重新签署了萨拉戈萨条约,以明确这一划分在太平洋上的位置。第一个教皇敕令颁布后,经济和军事实力雄厚的西班牙向葡萄牙发起了挑战的霸权。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葡萄牙人认为西班牙人破坏了葡萄牙对过去教皇批准的巴哈杜尔角以东所有土地的统治权,什么此外,葡萄牙人在他们之前到达了印度海岸。于是葡萄牙准备通过军事远征夺取哥伦布发现的土地。当西班牙请求教皇解决这一争端时,教皇为了传播天主教信仰,扩大教会的影响,允许西班牙占领哥伦布发现的所有土地。西班牙有权拥有大西洋沿岸佛得角群岛以西100里格的所有土地。为了解决葡西两国关于新土地的争端,1494年,教皇亚历山大六世进行仲裁,两国签订了托尔德西里亚斯条约年的契约,同意将边界划定在佛得角以西370法里,当时称为教皇子午线在历史上。新来的发现线以东的土地属于葡萄牙,线以西的土地属于西班牙。麦哲伦向西航行到菲律宾和摩鹿加群岛后,他尖锐地提出,分割地球的刀应该切到地球这一边的线上。点评:心太贪,地球都被你分了?让让我们去银河系,然后分而治之。
2023-09-03 17:28:241

托尔德西里亚斯条约详细资料大全

《托尔德西里亚斯条约》(或译为《托德西拉斯条约》)是西班牙和葡萄牙两国于1494年6月7日,在西班牙卡斯蒂利亚的托尔德西里亚斯签订的一份旨在瓜分新世界的协定。 基本介绍 中文名 :托尔德西里亚斯条约 外文名 :Treaty of Tordesillas 签订时间 :公元1494年6月7日 签订双方 :西班牙、葡萄牙 目的 :瓜分新世界的协定 签订地点 :托尔德西里亚斯 又称 :《托德西拉斯条约》 历史背景,历史影响, 历史背景 自从1454年,教皇尼古拉五世颁布敕书,把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发现的领土送给葡萄牙人之后,富有强大经济实力和军事力量的西班牙便向葡萄牙帝国的霸权提出了挑战。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葡萄牙人认为,西班牙人破坏了过去罗马教皇所批准的由葡萄牙掌握保哈多尔角以东一切土地的权利,更何况葡萄牙人比他们先到达印度的海岸。于是葡萄牙准备以军事远征来夺取哥伦布所发现的土地。 当西班牙请求教皇解决这个争端时,新任罗马教皇亚历山大六世从传播天主教信仰和扩大教会影响出发,许可西班牙占领哥伦布发现的全部土地,西班牙有权掌握维德角群岛以西100里格(约600公里)沿大西洋之线往西的全部土地。 为了调节葡萄牙和西班牙争夺新土地的纠纷,1494年,教皇亚历山大六世实行仲裁,两国签订了《托尔德西里亚斯条约》,同意在维德角以西370里格处划界,史称"教皇子午线"。线东新"发现"的土地属于葡萄牙,线西划归西班牙。 历史影响 协定规定两国将共同垄断欧洲之外的世界,并特别将位于维德角群岛以西300里格(约合1770公里或1100英里),大约位于西经46°37"的南北经线,为两国的势力分界线:分界线以西归西班牙,以东归葡萄牙。这就很好的解释了为什么西班牙在西半球具有巨大的影响力,而葡萄牙在巴西,非洲,及远东地区拥有极大影响力。 西、葡两国分别于1494年的7月2日和9月5日批准了该条约。 由于麦哲伦的环球航行,1529年两国又重新签订了萨拉戈萨条约(Treaty of Saragossa)用以明确这一分割在太平洋上的位置。 西班牙国王裴迪南和伊莎贝拉女王欣然同意这个条约,它明确保护了属于西班牙的哥伦布在1493年向大西洋西部航行新发现的领土,从而避免了其与葡萄牙的战争危机,而葡萄牙国王若昂二世则同样高兴地在里斯本隆重宴请谈判的使臣,他认为,该条约保证了葡萄牙几代国王所努力了近一个世纪的,向非洲南部海洋探索的利益,从而将这个条约的签订视为他一生中最大的胜利。双方各得其利,从此西、葡双方在以后的100年时间里认真地执行了这个条约。 事实证明,这个条约对葡萄牙很合算,继西班牙拥有了北美之后,葡萄牙也毫不逊色地拥有了美洲南部的巴西。
2023-09-03 17:28:311

西班牙和葡萄牙原本是一个国家吗?

葡萄牙与西班牙是伊比利亚分裂后割据政权的名称,本来就不存在两个国家,而是一个伊比利亚~同语言同文化同人种的伊比利亚部族。伊比利亚这个地方是北半球最湿润的地中海气候区域,原始居民是地中海人与西欧人迁移民的混血,在古罗马以前并没有建立独立国家,后来成为古罗马帝国的一部分,发展成为西部拉丁语的部族~伊比利亚部族或者西拉丁部族。罗马帝国衰落后,被哥萨克人侵略再混血,中世纪先后成了法兰克帝国和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混入大量法兰克人和阿拉伯人的血统。在反阿拉伯统治的斗争中,西部一隅的葡萄牙和大部分西班牙并不团结,所以后来伊比利亚部族赶走阿拉伯人后分裂为两个西拉丁割据政权,就是西班牙与葡萄牙。这也是欧洲人自私不团结和缺乏凝聚力的集中体现。
2023-09-03 17:28:423

明朝时西班牙与葡萄牙打过扙么?

历史上,西班牙曾经占领过葡萄牙,葡萄牙是从西班牙独立出去的。西班牙和葡萄牙同处伊比利亚半岛。公元861年,葡萄牙国王阿方索宣布葡萄牙脱离独立,但西班牙却不予承认,为此两个国家经历了三百多年的战争。直到公元1143年,西班牙才承认葡萄牙是一个独立国家。1494西班牙和葡萄牙签订《托尔德西里亚斯条约》。条约规定,在西经41°到45°之间划一分界线,凡在分界线以东新发现的土地属葡萄牙势力范围,而以西新发现的土地则属西班牙势力范围。这一分界线由教皇亚历山大六世作保,称“教皇子午线”。15和16世纪,虽然葡萄牙在海外拥有大量的殖民地,但他们却于1580年再次被西班牙国王菲利浦二世率兵侵占。葡萄牙直到1640年才摆脱了菲利普王朝的统治。因此,在葡萄牙人看来,他们的海上霸主地位之所以会堕落,也全是因为西班牙的缘故,是西班牙人将他们拖入战争,国家的财富也毁之殆尽。
2023-09-03 17:29:101

葡萄牙和西班牙曾经是一个国家吗?

1、历史上葡萄牙和西班牙曾经是一个国家。2、公元861年,葡萄牙国王阿方索宣布葡萄牙脱离独立,但西班牙却不予承认,为此两个国家经历了三百多年的战争。直到公元1143年,西班牙才承认葡萄牙是一个独立国家。3、1494西班牙和葡萄牙签订《托尔德西里亚斯条约》。条约规定,在西经41°到45°之间划一分界线,凡在分界线以东新发现的土地属葡萄牙势力范围,而以西新发现的土地则属西班牙势力范围。这一分界线由教皇亚历山大六世作保,称“教皇子午线”。
2023-09-03 17:29:192

一张大事年表,快读世界历史的作品目录

距今约3500~3000万年——原上猿出现距今约1400~700万年——腊玛古猿出现距今约300、400万年——人类的诞生距今约200、300~1万年——旧石器时代距今约170万年——元谋人生活在中国西南地区距今约100万年前——火的使用约70~20万年前——北京人生活在中国华北地区约公元前3~前1万年——原始宗教出现约18万年前——人类文明进入旧石器时代晚期约公元前1.2万~前4000年——中石器时代开始约公元前8000~前2000年——新石器时代开始,母系氏族公社的兴盛约公元前8000~前4000年——农业革命 约公元前4000~前3100年——埃及进入前王朝时期,文字的出现约公元前3100年——美尼斯统一埃及约公元前3100~前2686年——埃及进入早王朝时期公元前2686年——君主专制制度的出现公元前2686~前2181年——埃及进入古王国时期约公元前2700年前后——金字塔的出现公元前2040~前1786年——埃及进入中王国时期公元前1786—前1567年——埃及进入第二中间期,喜克索斯人入侵约公元前4300~前3500年——两河流域苏美尔文明铜石并用时代,楔形文字出现约公元前3500~前3100年——苏美尔文明乌鲁克时期,形成早期的城市国家和宗教中心约公元前3100~前2800年——苏美尔文明进入捷姆迭特·那色时期,公元前2800~前2371年——苏美尔文明早王朝时期,乌鲁卡基那改革公元前2371年——阿卡德王国建立,公元前2191年——库提人入侵灭亡阿卡德王国公元前2113年——乌尔第三王朝的建立公元前2006年——埃兰人的入侵公元前1894年——巴比伦的统一公元前1792~前1750年——古巴比伦王国强盛时期,汉谟拉比颁布《汉谟拉比法典》公元前1595年——赫梯人入侵古巴比伦约公元前17世纪——赫梯人建立帝国公元前626~前539年——新巴比伦王国时期,空中花园的建造,犹太教的诞生公元前1020年——以色列犹太人扫罗称王约公元前4000~前2000年——印度河流域文明的兴盛和衰落公元前1500—前600年——吠陀时代的印度,雅利安人进入恒河流域约公元前566年——乔达摩·悉达多(佛陀)的诞生约公元前324~前187年——印度孔雀帝国统治时期,亚历山大大帝的入侵约公元前21世纪——黄河流域夏文明兴盛约公元前20~前12世纪——爱琴文明与克里特文明时期,线形文字的出现约公元前1100~前900年——希腊荷马时代,特洛伊之战约公元前800~前600年——希腊古风时代,希腊城邦最初形成约公元前500~前4世纪中期——希腊古典时代,希波战争爆发公元前431~前404年——伯罗奔尼撒战争公元前4世纪晚期~前2世纪中期——希腊马其顿统治时期,腓力二世侵略希腊公元前334~公元前327年——亚历山大东征公元前1567 ~前1085年——埃及新王国时期,埃赫那吞宗教改革公元前1085~前332年——埃及后王朝时期,埃及达到鼎盛时期公元前332~前642年——马其顿希腊人和罗马人统治埃及,托勒密埃及建立约公元前2500~前1500年——古亚述时期,奴隶制大地产逐渐形成约公元前1400~前1078年——中亚述时期,统一两河流域公元前935~前605年——新亚述时期,亚述进入铁器时代公元前558年——居鲁士二世建立波斯帝国公元前330年——马其顿灭亡波斯帝国公元前753~前510年——罗马王政时代,塞尔维乌斯改革公元前509年~前27年——罗马共和国时代,斯巴达克奴隶起义公元前27~476年——罗马帝国时期,帝国分裂 1世纪中叶——基督教的诞生公元313年——君士坦丁一世颁布《米兰赦令》公元392年——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国教公元376年——西哥特人渡过多瑙河,进入罗马帝国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公元529年——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一世颁布《罗马民法大全》,拜占庭帝国的黄金时代公元532年——尼卡起义公元610年——拜占庭希拉克略王朝建立7~12世纪——拜占庭推行军区制8~9世纪——圣像破坏运动公元717年——拜占庭伊苏里亚王朝的建立公元876年——马其顿统治拜占庭,拜占庭的第二个黄金时代公元1057年——拜占庭科穆宁王朝建立公元1204年——君士坦丁堡被十字军攻陷14世纪末~15世纪——奥斯曼帝国进攻拜占庭帝国,拜占庭帝国灭亡6世纪后期——伊斯兰教诞生,默罕默德出生在麦加公元622年——默罕默德出走麦地那(希吉拉)公元624年——白德尔之战公元627年——壕沟之战公元632~661年——阿拉伯四大哈里发统治时期,阿拉伯领土扩张公元661年——穆阿维叶建立阿拉伯帝国倭马亚王朝公元732年——阿拉伯军队败于法兰克王国宫相查理·马特公元750年——阿拨斯王朝建立公元756年——倭马亚王朝灭亡公元1171年——萨拉丁建立阿尤布王朝公元1258年——蒙古旭烈兀西征,灭亡阿拉伯帝国公元481年——克洛维建立法兰克王国墨洛温王朝公元751年——矮子丕平建立法兰克加洛林王朝公元814年——法兰克帝国分裂公元1095年——教皇乌尔班二世召开克勒芒宗教会议,十字军运动开始公元1096-1099年——十字军攻占耶路撒冷公元1147~1291年——第二次到第八次十字军东征公元962年——德意志国王奥托一世建立神圣罗马帝国公元1066年——黑斯廷斯战争,诺曼王朝开始统治英国公元1295年——英王爱德华一世召开“模范国会”公元1337年——英法百年战争爆发公元1346年——克勒西战役公元1429年——圣女贞德面见法国太子查理,解奥尔良之围公元1453年——英法百年战争结束公元1455~1485年——英国红白玫瑰战争公元1212年——托罗萨战役,“在征服运动”加快进程公元882年——东斯拉夫人建立基辅罗斯公元1243年——钦察汗国建立13世纪末——莫斯科公国建立公元1378年——沃查河战役公元1380年——库里科沃战役。底米特里获得“顿斯科伊”的称号公元1533年——伊凡四世成为第一任俄国沙皇,号称“雷帝伊凡”。公元1453年——奥斯曼帝国迁都伊斯坦布尔(原君士坦丁堡)公元1517年——奥斯曼帝国统治埃及公元1206年——德里苏丹国建立公元1526年——卧莫尔帝国建立,第一次帕尼帕特战役6世纪末——日本推古改革公元646年——日本大化改新公元672年——日本壬申之乱公元1192年——日本幕府统治的开端公元1467年——应仁之乱,日本进入战国时代公元1582年——本能寺之变公元1592年——日本入侵朝鲜公元1521年——西班牙殖民者灭亡阿兹特克文明公元1533年——西班牙殖民者灭亡印加帝国公元1541~1546年——西班牙殖民者征服玛雅文明 14世纪中叶~17世纪初——欧洲文艺复兴运动15世纪中叶——大航海时代的开始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1493年——教皇子午线的划定1543年——哥白尼发表《天体运行论》,提出日心说16世纪——宗教改革首先爆发于德国1517年——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1555年——《奥格斯堡条约签订》,路德新教派正式得到承认15世纪末——英国圈地运动开始1603年——英国都铎王朝开始1685年——“光荣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17世纪——英国三次颁布《航海条例》,夺取海上霸权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的兴起1775年——克莱星顿枪声,北美独立战争开始1781年——美国独立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攻占巴士底狱1792年——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1793年——雅各宾派颁布《粮食最高限价法案》1794年——热月政变1799年——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1804年——拿破仑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1813年——莱比锡战役,拿破仑第一次退位1815年——滑铁卢战役,拿破仑第二次退位1848年——欧洲1848革命开始1854年——美国堪萨斯事件1860年——林肯当选美国总统1861年——美国南北战争1853年——俄国对土耳其发动克里木战争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1866年——日本戊辰战争开始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开始1871年——普鲁士统一德国19世纪后半期——第二次工业革命1848年——《共产党宣言》在伦敦发表1864年——第一国际在伦敦成立1871年——巴黎公社运动1889年——第二国际建立1791年——拉丁美洲民族独立战争首先在海地爆发1894~1895年——甲午战争1899~1902年——英布战争1895年——美西战争爆发1814~1815年——维也纳会议召开;神圣同盟建立;维也纳体系的形成1882年——三国同盟建立1912年——第一次巴尔干战争1913年——第二次巴尔干战争1914年——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马恩河战役;坦能堡战役1916年——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日德兰海战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俄国十月革命1919年——巴黎和会召开1921年——华盛顿会议召开1920年——国际联盟成立1918年——德国十一月革命;匈牙利革命1920年——印度开始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919~1921年——土耳其爆发凯末尔革命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1932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实行新政1933年——纳粹党成为德国执政党,希特勒就任德国总理1939年——希特勒发动波兰闪击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1941年——德国入侵苏联;太平洋战争1945年——德国无条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雅尔塔会议召开1946年——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冷战开始1949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1955年——亚非会议召开20世纪四五十年代——第三次技术革命开始1991年——苏联解体
2023-09-03 17:29:271

分析地理大发现在历史上的地位及影响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欧洲人发现了许多不知道的地方,他们把这个过程称为“地理大发现”。新航路的开辟,加强了欧洲同亚洲、非洲以及“新发现”的美洲等地的联系,逐渐结束了各地相互孤立的状态。各地的文明发生接触与碰撞,开始了汇合交融,日益连成一个整体。商人们通过这些航路,贩卖世界各地的商品,贸易范围空前扩大,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新航路的开辟,大大推动了欧洲商业的发展,贸易中心也由原来的地中海地区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在世界各地建立殖民据点,把殖民地的大量黄金白银掠回欧洲,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023-09-03 17:29:422

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辟跟本原因是什么

根本原因是利益啊。文艺复兴是因为当时的欧洲各国反对罗马教权压制世俗王权,这是权力。新航路开辟为了东方的财富,是经济因素。归纳起来就两个字--利益
2023-09-03 17:29:521

教皇子午线的介绍

教皇子午线是1493年5月在罗马教皇亚历山大六世仲裁下,西班牙和葡萄牙瓜分殖民地的分界线。规定在亚速尔群岛和佛德角群岛以西100里格的子午线为分界线,并把该线以西的一切土地都划归西班牙,以东的一切土地归葡萄牙。1494年,西葡两国又缔结托德西拉斯条约,把这条线向西移动270里格。当时西班牙人认为自己在这个条约中占了便宜,相信到印度去的航路是在西方。但实际上这条分界限使得葡萄牙人取得了绕道非洲到印度去的航路上所有据点。
2023-09-03 17:30:111

教皇子午线

教.皇子午线是1493年5月在罗.马教.皇亚历山大六世仲.裁下,西班.牙和葡萄.牙瓜分殖.民地的分界线。规定在亚速尔群岛和佛得角群岛以西100里格的子午线为分界线,并把该线以西的一切土地都划归西班.牙,以东的一切土地归葡萄.牙。1494年,西葡两国又缔结托德西拉斯条.约,把这条线向西移动270里格。当时西班.牙人认为自己在这个条约中占了便宜,相信到印.度去的航路是在西方。但实际上这条分界线使得葡萄.牙人取得了绕道非洲到印.度去的航路上所有据.点。
2023-09-03 17:30:242

教皇子午线经度和本初子午线一样吗

教皇子午线是1493年5月在罗马教皇亚历山大六世仲裁下,西班牙和葡萄牙瓜分殖民地的分界线。规定在亚速尔群岛和佛德角群岛以西100里格的子午线为分界线,并把该线以西的一切土地都划归西班牙,以东的一切土地归葡萄牙。本初子午线,即0度经线,亦称格林威治子午线或格林尼治子午线,是位于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的一条经线(亦称子午线)。本初子午线的东西两边分别定为东经和西经,于180度相遇。本初子午线不是东西半球的划分。简单讲,一个是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地瓜分界限。一个是地理学的0度经线。
2023-09-03 17:30:381

教皇子午线的经度是多少

教皇子午线是1493年5月在罗马教皇亚历山大六世仲裁下,西班牙和葡萄牙瓜分殖民地的分界线。规定在亚速尔群岛和佛德角群岛以西100里格的子午线为分界线,并把该线以西的一切土地都划归西班牙,以东的一切土地归葡萄牙。1494年,西葡两国又缔结托德西拉斯条约,把这条线向东移动270里格。当时西班牙人认为自己在这个条约中占了便宜,相信到印度去的航路是在西方。但实际上这条分界限使得葡萄牙人取得了绕道非洲到印度去的航路上所有据点。
2023-09-03 17:30:461

教皇子午线什么时候被取消

1、教皇子午线是1493年5月在罗马教皇亚历山大六世仲裁下,西班牙和葡萄牙瓜分殖民地的分界线。2、规定在亚速尔群岛和佛德角群岛以西100里格的子午线为分界线,并把该线以西的一切土地都划归西班牙,以东的一切土地归葡萄牙。3、1494年,西葡两国又缔结托德西拉斯条约,把这条线向西移动270里格。4、当时西班牙人认为自己在这个条约中占了便宜,相信到印度去的航路是在西方。5、但实际上这条分界限使得葡萄牙人取得了绕道非洲到印度去的航路上所有据点。
2023-09-03 17:30:531

教皇子午线的调整原因

这条“教皇子午线”仅在确定后的30多年里,就受到了两次较大的挑战。首先是葡萄牙1500年突破了西经46度经线占领了南美洲的巴西;紧接着,1522年,麦哲伦和他的同伴完成了环球航行还闯入了属于葡萄牙拓殖范围的菲律宾并占领了它,“教皇子午线”没有确定其在东半球边界的弊端显现了出来。面对这种类情况,西、葡两国在1529年又不得不对“教皇子午线”做出调整,调整后的“教皇子午线”使西班牙获得了独占美洲的权利,葡萄牙对巴西的占领也获得了承认。今天拉丁美洲的范围,很大程度上是由这条“教皇子午线”决定的,并由此形成了拉丁美洲的西语区和葡语区。而拉丁美洲的独立浪潮,正是从西属拉美地区爆发的。
2023-09-03 17:31:001

教皇子午线的影响

教皇子午线的影响:这条“教皇子午线”仅在确定后的30多年里,就受到了两次较大的挑战。首先是葡萄牙1500年突破了西经46度经线占领了南美洲的巴西;紧接着,1522年,麦哲伦和他的同伴完成了环球航行还闯入了属于葡萄牙拓殖范围的菲律宾并占领了它,“教皇子午线”没有确定其在东半球边界的弊端显现了出来。面对这种类情况,西、葡两国在1529年又不得不对“教皇子午线”做出调整,调整后的“教皇子午线”使西班牙获得了独占美洲的权利,葡萄牙对巴西的占领也获得了承认。今天拉丁美洲的范围,很大程度上是由这条“教皇子午线”决定的,并由此形成了拉丁美洲的西语区和葡语区。而拉丁美洲的独立浪潮,正是从西属拉美地区爆发的。教皇子午线背景:教皇子午线是1493年5月在罗马教皇亚历山大六世仲裁下,西班牙和葡萄牙瓜分殖民地的分界线。规定在亚速尔群岛和佛得角群岛以西100里格的子午线为分界线,并把该线以西的一切土地都划归西班牙,以东的一切土地归葡萄牙。1494年,西葡两国又缔结托德西拉斯条约,把这条线向西移动270里格。当时西班牙人认为自己在这个条约中占了便宜,相信到印度去的航路是在西方。但实际上这条分界线使得葡萄牙人取得了绕道非洲到印度去的航路上所有据点。
2023-09-03 17:31:171

教皇子午线的教皇子午线的由来

从公元1096年起,由西欧天主教国家的国王、诸侯、贵族们联合起来发动的“十字军东征”,在近两百年时间内,不但给叙利亚、巴勒斯坦、拜占庭各族人民带去了可怕的灾难,而且使西欧人民也遭受了惨重的损失。再加上统治阶级的有意挑拨,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徒之间的对立情绪极为严重。1415年,葡萄牙王若望一世率军攻占了伊斯兰教在非洲毛里塔尼亚最坚固的强大堡垒休达。他的儿子、亲王“航海家”亨利,于1445年航海到达赤道。亨利热衷于反伊斯兰教,而且还有过一个“联合东方信基督教的国家、和西欧配合,东西夹攻中东、北非伊斯兰教”的庞大计划。虽然这一切还只是“纸上谈兵”的幻想,可是却深受罗马教皇的赞赏。当时在位的教皇就公开宣告了他给葡萄牙的许诺说:“凡尚未被占领的土地,全部归葡萄牙所有,任何人不得侵犯!”于是,葡萄牙殖民者便更加肆无忌惮地把魔爪伸向非洲。从15世纪中叶开始,葡继强占撒哈拉、冈比亚、达荷美之后,又于1462年侵占佛得角群岛和塞拉里昂,1471年侵占几内亚和加纳,并将加纳改为黄金海岸,1472年侵占尼日利亚,1475年占科特迪瓦将它改为象牙海岸,1482年占安哥拉。葡萄牙殖民者在这些地方建立据点后,就搜掠象牙和香料,强迫黑人为他们采掘黄金,后来甚至把黑人贩往美洲当奴隶。可正当葡萄牙殖民者兴高采烈、春风得意之际,由西班牙国王费迪南二世所资助的哥伦布在1492年“发现”了“新大陆”美洲。这对于打算独吞全世界的葡萄牙殖民主义者来说,无异是对葡萄牙利益的严重侵犯,可这时在位的教皇亚历山大六世又公开发出宣告晓谕说:“我已将哥伦布已经寻获及正在探寻之新地,全托付给了西班牙管理。”西班牙殖民者听了当然喜出望外,可对本已窝了一肚子火的葡萄牙殖民者来讲,这正如火上浇油。在这以前葡萄牙原本一直是把征服新属地、进行帝国的大扩张和“传扬天主教”这两件事,看作自己独家的专利的;而亚历山大六世的宣告,等于取消了葡萄牙的特权和专利。因此葡王除恼羞成怒地向教皇极力抗争外,同邻国西班牙的关系也一下子紧张了起来,双方为此剑拔弩张,大有大动干戈之势。教皇亚历山大六世见此情景,只好出面调停。1493年5月4日,教皇作出决断:“双方以子午线为界,线西归属西班牙,线东归属葡萄牙。”同时又加授西、葡两国一项新的“保护传教”特权,即:两国在各自归属范围内,有宣传天主教的“权利”,包括任命主教和划分教区的“权利”。这也就成了后来葡萄牙顽固坚持他在东方(包括中国和日本)掌有“保教权”的由来和所谓依据。经过教皇亚历山大六世的这次调停,西、葡两国总算坐了下来,双方通过一轮又一轮的谈判,终于在1504年签订了“陶尔代西里雅斯条约”并经由继任教皇犹利阿斯二世于1506年给予批准。但同时也在相当限度内,将前教皇亚历山大六世的决定略加了修改。即:将西葡两国的势力范围分界线,定到了从佛得角群岛以西370里加(1里加=5.92公里)外起。因此南美的巴西便归属了葡萄牙,这就是西方国家历史课本中所谓的“教皇子午线”这一称谓的由来。
2023-09-03 17:31:301

谁提出十六世纪世界分为葡萄牙和西班牙的

1494年,葡、西两国签定了“托尔德西里雅斯条约”,规定在佛得角群岛以西370里加处,自北极向南极划一条假想的分界线。此线以东新发现的土地归葡萄牙所有,以西归西班牙占有,此即臭名昭著的“教皇子午线”。当时的条约签订,当然是两国国王签署的,而且是经过教皇亚历山大六世(西班牙人)的协调。当时葡萄牙的国王是若昂二世,又译约翰二世。而西班牙的统治者是著名的女王伊莎贝拉一世和她的丈夫斐迪南二世。1500年葡萄牙探险家佩德罗·卡布拉尔意外越过子午线,并发现了巴西。1512年葡萄牙在太平洋发现了极有经济价值的香料群岛摩鹿加。这引起了西班牙的垂涎。1521年环球航行的西班牙探险家麦哲伦,也在摩鹿加登陆。西班牙与葡萄牙在这里遭遇。葡西两国从1523年开始谈判,至1529年,西、葡两国在萨拉哥萨签订新约,将西属土地的西界定在摩鹿加群岛以东17度处。根据以上两个条约,西班牙独占了除巴西以外的整个美洲,葡萄牙则将亚非狂妄地纳入了自己的殖民范围。这是人类有史以来对世界的第一次瓜分。 希望对你有帮助。请采纳。
2023-09-03 17:31:462

西、葡两国是如何划定巴西的边界的?

先是在教皇的授意下,画了一条南北向横贯今天巴西疆域的中线作为界限1494,后来西班牙葡萄牙合并期间1580-1640,住在巴西的葡萄牙探险者顺亚马逊河上溯到今天的巴西西部疆界,由于当时整个伊比利亚人民包括统治者都没相到还会有再分开的一天,于是暂时吧中线以西相当于原来巴西一倍面积的土地交给巴西总督区管理,后来1640年是,两个殖民帝国的西界即位今天巴西西界,西班牙虽然吃了大亏但已经无济于事
2023-09-03 17:32:092

新航路开辟的背景 过程 影响。知识点归纳

何为新航路?十五、十六世纪之交,西欧各国本想探寻通往东方的航线,经过一系列航海探险活动,开辟了通往印度和美洲等世界各地的航路,这些航路通常被叫做新航路。西方史学界在欧洲中心论的影响下,一般都将这一过程称为“地理大发现”。 1、历史背景 十五世纪末至十六世纪初,欧洲人开辟了通往印度和美洲的航路,从而发现了美洲大陆,这个事件在历史上习惯称为“地理大发现”。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绝非历史的偶然,它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和经济根源。 (1)十五世纪以后,随着封建经济的急速发展,商品货币关系开始从内部侵蚀封建自然经济的基础,瓦解封建制度,促进资本主义萌芽。当时,商品交换十分广泛,这就需要大量货币,这时西欧货币已经由银本位制过渡到金本位制,黄金、白银同是欧洲各国和欧洲各国间国际贸易的支付手段,地位很高,因而当时人们认为占有金银就占有一切,黄金能为灵魂开辟通往天堂的道路,因此,西欧社会各阶层,尤其商人和资产阶级,非常热衷于追求金银、财富,然而欧洲大陆所产金银有限,于是他们把注意力转到了东方。当时欧洲流传很广的一部书《马可波罗行记》(马可波罗是意大利威尼斯商人,青年时代随其父叔到中亚、印度和中国等地经商,元世祖时在中国朝廷做官,在中国住了十七年。回国后,参加了威尼斯与热那亚的海战,威尼斯战败,马可波罗被捕下狱,在狱中他口述了在东方的见闻,由比萨作家罗斯蒂生记录整理成书,广为流传),该书对印度、南洋和中国的财富作了夸张描述,进一步激发了欧洲上层分子到东方寻金的热情。 (2)东方通往西方的道路原来有三条:一条陆路,由中亚沿里海、黑海到达小亚;两条海路,即由海路入波斯湾,然后经两河流域到地中海东岸叙利亚一带,或先由海路至红海,然后由陆路到埃及亚历山大港。十五世纪中叶奥斯曼帝国兴起后,占领了巴尔干半岛和小亚细亚地区,不久又占领了克里米亚,控制了东西方间的传统商路,对往来于地中海区域的欧洲各国商人横征暴敛,百般刁难,因此,运抵欧洲的商品,数量少且价格高,而欧洲上层社会把亚洲奢侈品看作生活必需,不惜高价购买,这种贸易造成西欧的入超,大量黄金外流,于是西欧各国贵族、商人和资产阶级急切的想绕过地中海东部,另外开辟一条航路通往印度和中国,从亚洲直接获得大量奢侈商品。 (3)西欧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为发现新航路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使远洋航行成为可能。十五世纪西欧出现了适于在大海里航行的多桅快速帆船,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罗盘针,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这时得到普遍应用,欧洲人利用它来辩明地理方位,确定航向。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古希腊的地圆学说在知识界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其中以佛罗伦萨的天文学家、地理学家托斯堪内里最为坚定,他从大地是球形这一假定出发,认为向西航行可以到达印度和中国,并绘制了概略的世界地图。总之,十五世纪天文地理知识的进步,世界各地航海经验的积累,使欧洲的航海员敢于远离海岸,到从未去过的大洋里航行,从而导致新航路的开辟最终获得成功。 2、新航路的开辟 最先探寻通往印度航路的是葡萄牙人,从十五世纪初开始,葡萄牙的贵族阶级在专制王朝的支持下,为了寻找黄金,沿着非洲西海岸向南航行,于1415年占领了非洲西北角的休达城。七十年代,葡萄牙人到达加纳,发现那里黄金丰富,后被欧洲人称为黄金海岸。八十年代到达刚果和安哥拉,每次出航都带回大批贵重物品。这种情况对西班牙人是个刺激,为了同对手竞争,西班牙朝着另一方向寻找通往印度的航路,其结果是开辟了横渡大西洋的欧美航线,发现了美洲大陆。意大利人哥伦布根据地圆学说,认为从大西洋到一直西航可到达印度,西班牙国王采纳了他的意见。1492年8月3日,哥伦布率船队,横渡大西洋,于10月12日到达巴哈马群岛中的一个小岛――瓦特林岛,他认为所到的地方是印度,把遇见的土著居民叫做印第安人,然后继续南航,到达古巴、海地,于1493年3月返回西班牙,这是哥伦布第一次航行,随后哥伦布出航又发现了一些岛屿。 就在哥伦布探航期间,意大利人阿美利哥?味斯普奇考察了南美洲东北部海岸,他返回后绘制了最新地图,并出版了《海上旅行故事集》,书中断定这个地方不是印度,而是新大陆,后人用他的名字给新大陆命名为“阿美利加洲”,但哥伦布最先到达的南北美洲间的岛屿后来一直叫西印度群岛。 哥伦布的航行和发现,在欧洲产生很大影响,推动各国掀起了一个新的海外扩张浪潮。葡萄牙不甘落后,早在1486年,葡萄牙人迪亚士航行到达非洲南端好望角。1497年,达?伽马率船队沿迪亚士走过的路线绕过好望角,沿非洲东岸北上,靠一个阿拉伯航海员的领航,于1498年5月22日到达印度卡里库特港,新航路终于开辟成功,达?伽马满载香料、丝绸回到葡萄牙,获得的纯利超过航行费用的六十倍,这在欧洲又引起极大震动,西班牙贵族尤其眼红。 1519年9月,由于在本国受不到重视而投效西班牙国王的葡萄牙人麦哲伦作环球航行,船队到达南美东海岸后沿岸向南,穿过南端的海峡――后被称为麦哲伦海峡,向西进入一片海洋,由于沿途风平浪静,于是船员称之为太平洋。1521年3月到达菲律宾群岛,麦哲伦企图征服各岛屿,结果被当地居民杀死,其余船员经过印度洋,绕好望角北上,于1522年9月回到西班牙,这样人类第一次环球航行宣告成功。 3、早期殖民征服和掠夺 新航路开辟和新大陆发现后,处在原始积累时期的新兴资产阶级、没落贵族和商人,在各国王朝的支持下纷纷涌向亚洲、非洲和美洲,进行殖民征服和掠夺。葡萄牙和西班牙先于其它欧洲国家进行征服和掠夺的,两国把他们最先到达的地方都宣布为本国属地,结果为争夺属地两国发生了争执,罗马教皇亚历山大六世于是出面调停,双方于1494年6月签订条约,在佛得角群岛以西2220公里处,从北极到南极划出一条分界线,称为“教皇子午线”,条约规定该线以西所发现的非基督教国土归西班牙所有,以东属葡萄牙。当麦哲伦航行抵达摩鹿加群岛后,对该岛归属问题发生矛盾。1529年,双方在萨拉哥撒再订条约,在摩鹿加群岛以东17度的地方,划出另一条分界线。根据这两次协议,西班牙几乎独占了美洲,葡萄牙则将亚洲和非洲置于自己的势力范围之下,这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殖民地瓜分。 哥伦布到达美洲之后不久,西班牙人就开始侵占美洲大陆。在十六世纪头十年,首先占领了加勒比海和西印度群岛,在海地岛的圣多明各和牙买加、古巴、波多黎各等岛屿建立了殖民据点,然后进一步侵占广大的中南美洲。到十六世纪中叶,除葡属巴西外,北起墨西哥,南至阿根廷南端合恩角,整个中南美洲大陆基本上被西班牙人征服,西班牙殖民者的侵略活动十分卑鄙残忍,其中对墨西哥和秘鲁的征服最为典型。(科泰斯、皮萨罗的征服活动) 西班牙人征服中南美洲以后,在那里设立殖民政府,派驻总督,实行直接统治,随后西班牙人大批移民。到1574年总数就达15万,西班牙贵族、僧侣、商人和其他冒险家在那里霸占土地,成了大地产的主人。原来土地上的主人则沦为农奴或奴隶,殖民者在种植园和金银矿中推行奴隶制度,残酷压榨和剥削印第安人,造成印第安人口锐减,例如:1503年西班牙入侵牙买加时,岛上居民约30万,1548年时则几乎绝迹。到十六世纪中叶(1541年),据估计西班牙殖民地上的印第安人被消灭了1500万人。 由于印第安人大批被虐杀,美洲劳动力严重不足,为解决这个问题,从十六世纪起,殖民者开始从非洲贩斥黑人,运往美洲为奴。十六世纪内,从非洲运往美洲的黑奴约90万,十七世纪约275万,十八世纪约700万,至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被贩运到美洲的黑人共达1500万,加上猎奴和贩运中死亡的人数,非洲损失人口约6000万至?
2023-09-03 17:32:294

葡萄牙什么时候被西班牙殖民?

近代以来的殖民主义,大体上经历了产生、发展、帝国主义和新殖民主义四个时期。殖民主义的产生时期大致从15世纪初至19世纪初,这一时期的殖民列强主要有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俄国等。其中走在最前列的是葡萄牙、西班牙,本文试对葡、西两国早期殖民活动的有关方面作一归纳对比,欢迎指正。一、关于相同方面 葡萄牙、西班牙是伊比利亚半岛上的两个封建国家,由于这一共同因素,再加上他们殖民活动的历史背景和目的大致相同,因此,葡、西两国的殖民活动有许多相同之处。1、时间上,在近代所有殖民国家中,葡、西两国最早走上海上探险和殖民扩张的道路。早在15世纪,葡、西两国就开始了殖民探险活动,到16世纪中叶,这两国已建立起各自殖民帝国的基本轮廓,第一次世界瓜分是在葡、西两国之间进行的。而荷、英、法的殖民扩张则要到16世纪晚期17世纪初才开始。那么葡、西两国为什么能够最早走上殖民征服的道路?原因大致有三。第一,当时两国已是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这是他们能够首先进行殖民征服的政治前提。15世纪后半叶,欧洲其他国家刚刚结束百年战争,又陷入玫瑰战争、意大利战争或大封建主反抗的漩涡里而难以自拔,他们虽有探索新航路的强烈愿望,却不得不落在葡、西两国之后来实现。第二,葡、西两国都处在大西洋沿岸,便于进行海上探险。第三,他们掌握了丰富的航海知识和先进的航海技术。2、组织方式上和手段上,葡、西两国的殖民活动主要是国家出面组织的,武力征服是他们对外扩张的主要手段。当时葡、西两国还处在封建统治之下,国内工商业基础薄弱。由于商人力量弱小,尚未有能力单独组织对外扩张,因此两国的殖民探险活动主要是国家出面组织的。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领导的人类历史上三次最重要的航行都是政府组织的。可以说,封建政府是当时殖民活动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和资助者。又由于两国国内商品少,无法用更多的商品与殖民地进行贸易,所以武力征服是他们对外扩张的主要手段,贸易只不过是个副产品。掠夺黄金、屠杀土著、抢占土地,成为哥伦布及其后继者们的三部曲。而后起的殖民国家荷、英、法诸国,由于商业资本的发达,他们对外殖民不是政府包办,而是在国家政权的支持下,由商业公司(如英国组建了伦敦公司、东印度公司等)单独组织进行;主要手段也不是武力征服,而是商业殖民。3、性质上,葡、西两国殖民活动属于封建殖民征服,算不上是资本主义性质的扩张。之所以这么讲,是因为:第一,两国的殖民征服是欧洲中世纪后期社会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当时,欧洲社会商品的性质基本上仍是封建性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还只表现为一些零星的幼芽,根基是不牢固的。第二,两国的殖民征服都是在封建王室直接策划与控制下由贵族为主体进行的。第三,两国王室组织和支持殖民征服的目的,是扩大封建统治范围。第四,两国都建立了封建性的庞大的帝国,在殖民土地上,着重掠夺金银、土地,极少从事资本主义经营,且所得财富没有在本国化为资本,而是花在封建主的奢侈享乐上。因此,无论是从两国殖民征服的原因、组织、目的,还是结果上看,两国殖民活动均是封建性的。 二、不同方面 葡、西两国的殖民活动尽管有许多相同之处,但由于两国国情不尽相同,他们的殖民活动又各有特点。1、时间上,葡萄牙的殖民活动早于西班牙。葡萄牙人最早殖民活动是1415年占领了摩洛哥的休达地区,此后一直致力于开辟绕道非洲南端通往东方的新航路。而西班牙的殖民活动是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才开始的,1493年占领爱斯班诺尔(今海地),这是西班牙第一块殖民地。为什么葡萄牙比西班牙率先走上殖民扩张的道路?首先,葡萄牙较早形成统一国家和建立中央集权。7世纪阿拉伯人侵入伊比利亚半岛后,当地居民就开始了收复失地运动,建立自己的国家。其中,葡萄牙王国形成于12世纪中期,而西班牙王国则形成于15世纪晚期。其次,葡萄牙疆域不大,三面为西班牙领土所包围,从国王阿方索三世(1248-1279年)和迪尼什(1279-1325年)的时代起,历代国王都致力于海上势力的发展,无意介于欧洲大陆的纷争。最后,葡萄牙掌握了更多的航海知识,地理知识方面比西班牙人更先进。例如,1484年哥伦布向葡萄牙国王请求资助时,遭到拒绝。因葡萄牙人确信地球比哥伦布所认为的还大,海洋更宽,前往东方的最近便之路是绕过非洲而不是横越大西洋,结果哥伦布是在西班牙王室赞助下成行的。2、空间上,葡萄牙殖民活动的主要方向是由西向东,重点在亚非地区;西班牙则是自东往西,重点在美洲地区。葡萄牙王室支持了由西向东殖民探险的迪亚士、达·伽马远航活动,殖民重点在亚非;西班牙王室支持了自东往西殖民探险的哥伦布、麦哲伦远航活动,殖民重点在美洲。葡、西两国殖民活动在空间上的差异,是两国争夺殖民霸权斗争的结果。早在15世纪上半叶,葡萄牙刚刚在西非海岸进行殖民探险时,就以一副霸主的面孔出现。葡萄牙政府三令五申,宣告任何国家的任何船只,未经葡萄牙下令许可,不准在西非沿岸航行。1455年罗马教皇尼古拉五世也颁布了授予葡萄牙海上霸权的特权令,其大意是:葡萄牙殖民者已经侵占的地方是它的势力范围,还未侵占而准备侵占的地方也是它的势力范围。根据教皇的谕令,葡萄牙统治者便以“海上霸主”自居。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后,葡萄牙的海上霸权受到了西班牙的挑战,于是葡、西两国互不相让,走上了争夺殖民霸权的道路。在教皇的调停下,两国在1494年6月签订了《托德西里雅斯条约》,议定以佛得角群岛以西370里格(一里格约合6公里)处,自北极至南极划一条线,即所谓教皇子午线,线东属葡萄牙势力范围,线西属西班牙势力范围。但这条“子午线”忽视了地球是圆的,世界上任何地方既处于线东,也处于线西。所以,麦哲伦船队环航全球后,两国在太平洋又发生了争执,为此于1529年签订《萨拉戈萨条约》,规定摩鹿加群岛以东17度处划一条线,线西和线东分别属于葡萄牙、西班牙的势力范围。根据上述两条分界线,地球已一分为二,西班牙几乎独霸美洲,而葡萄牙则独霸非洲、亚洲和南美洲的巴西。这两个条约在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成为葡、西两国殖民活动的理论依据。3、掠夺方式上,葡萄牙主要占“点”据“线”,以欺诈性贸易掠夺财富为主;而西班牙则抢占大片土地(即“面”),直接掠夺金银。到16世纪早期,葡萄牙人已占领了非洲西岸、非洲东岸、印度洋西岸的一些据点,控制了欧洲绕非洲到印度的航路。接着,葡萄牙占领了马六甲,掌握了由印度洋通往太平洋的交通咽喉,进而垄断欧洲到摩鹿加群岛的香料贸易线。后来,又在印度和东南亚一些地方建立了商站。因此,葡萄牙在亚非以侵占军事据点为主,同时采取垄断商路、建立商站,进行欺诈性贸易的办法掠取大量财富。而西班牙则在中、南美洲侵占大片土地。从15世纪末到16世纪中期,中、南美洲的广大地区,除巴西外,都被划入西班牙庞大殖民帝国的版图之内。葡、西两国掠夺方式的差异主要原因是:第一,两国实力,尤其是军事实力的不同。葡、西两国由于国土面积、人口数量的差异,相对来说,葡萄牙的军事力量弱小,西班牙的军事力量强大。第二,两国殖民对象不同,葡萄牙所侵略的对象大多是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的封建国家。而西班牙的侵略对象是远远落后于欧洲、地广人稀的美洲,且当时美洲的一些主要地区(如墨西哥、秘鲁)的印第安人之间不团结、闹分裂的程度,远比当时某些非洲人的情况严重。所以,相对弱小的葡萄牙面对的是强大的封建国家,难以深入亚非内地、征服广大的内陆地区,只能占领一些比较偏僻的沿海港口和岛屿作据点,以欺诈性贸易进行间接掠夺。相对强大的西班牙面对的是地广人稀、又不团结的美洲,能够比较轻易地占领大片土地,直接掠夺金银。
2023-09-03 17:32:391

世界古代史名词解释

1.文艺复兴十四至十六世纪欧洲的资产阶级文化运动。开始于意大利,并扩展到其他欧洲国家。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封建社会内的萌芽,新兴资产阶级为反映自身的利益,求得发展,日益要求摆脱封建制度的束缚。文艺复兴就是这种斗争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反映。许多知识分子以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为武器,猛烈冲击封建意识形态,建立人文主义的世界观。表面上这种新文化仿佛是古典文化的复兴,因此历史上把这中文化运动称为文艺复兴运动,实质上也是一种创新,它为资产阶级服务,但是却把人民从封建神学的桎梏下解放出来,在当时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2.人文主义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的世界观和价值取向。它既是这一时期资产阶级反对封建斗争的思想武器,也是这一时期资产阶级新文化运动的指导思想,其主要内容有:用人性反对神性;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用理性反对蒙昧主义;主张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3.奴隶贸易十六至十九世纪欧洲殖民主义者将非洲黑人掠往美洲作为奴隶的肮脏买卖交易。美洲大陆“发现”以后,大批印第安人被欧洲殖民强盗虐杀,为了弥补美洲劳动力不足,欧洲殖民主义者从非洲掠贩黑人充当奴隶。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法美等国先后参与奴隶贸易。十六至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被贩卖到美洲的黑人共约一千五百万,加猎奴和贩卖途中死去的人数,非洲损失的人口约在六千万到一亿。奴隶贸易给欧洲和美洲殖民国家带来了巨额财富,成为欧美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方式之一。但却将亿万非洲黑人抛向死亡的深渊或置于奴隶制枷锁之下。4.教皇子午线 1493年5月在罗马教皇亚历山大六世仲裁下,西班牙和葡萄牙瓜分殖民地的分界线。规定在亚速尔群岛和佛德角群岛以西100里格的子午线为分界线,并把该线以西的一切土地都划归西班牙,以东的一切土地归葡萄牙。1494年,西葡两国又缔结托德西拉斯条约,把这条线向东移动270里格。当时西班牙人认为自己在这个条约中占了便宜,相信到印度去的航路是在西方。但实际上这条分界限使得葡萄牙人取得了绕道非洲到印度去的航路上所有据点。5.圈地运动英国资产阶级进行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之一。由于英国毛纺织手工业的发展,羊毛需求量大增,价格上涨,英国贵族地主自十五世纪末开始,纷纷采用暴力手段把农民从世代耕种的小块租地上赶走,并把原为农民公用的山林,草地,沼泽霸占过来,围上篱笆,圈做牧场。之后以高价出租,或雇人饲养羊群。这就是英国历史上著名的“羊吃人”的圈地运动。圈地运动的进行,使英国大批农民丧失了租种的耕地,而被迫走上充当雇佣工人的道路,使英国的贵族地主逐步资产阶级化,从而促进了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的进程。6.胡司战争1419年----1434年捷克人民反对德国封建主和天主教会的民族解放战争。因在胡司领导的宗教改革推动下,又因胡司的殉难为直接导火线,故名。十三世纪德国封建主和天竺教会势力统治捷克,激起捷克人民的普遍不满和反抗。十五世纪以胡司为代表,掀起反对德国封建主的民族解放运动。胡司就义后,1419年布拉格起义爆发,是为胡司战争的开端。1420----1431年德国与罗马教皇先后组织五次十字军镇压,均失败。斗争中起义者分裂为两派:塔波尔派和圣杯派。圣杯派在没收教产与逐出城市中德国贵族后,害怕塔波塔波尔派尔派胜利会危及本身利益,1433年转而同教皇,德皇妥协,共同镇压塔波尔派。1434年里滂战战役,塔波尔派遭镇压,胡司战争基本结束,但是塔波尔派坚持到1452年。胡司战争给予捷克的德国封建主和天主教会势力以沉重打击,捷克获得一定时期的政治和宗教事物的独立,发展了民族文化,影响了欧洲宗教改革的爆发。7、英法百年战争1337---1453年英法两国断断续续进行的战争。十四世纪英法因争夺富庶的佛兰德尔和英王在法国的领地,矛盾十分尖锐。1328年,法王查理四世(法王腓力四世之子)死后没有男性继承人,他的堂兄腓力六世即位。英王爱德华以腓力四世的外孙的身份要求继承法国王位并向法国发动战争。战争初期英军获胜,继而从1369年开始的几年内,法国大部分失地,但接着发生了封建主内讧,国力削弱。英军于1415年再度入侵,以后占领法国北部。法国人民激于爱国热情,奋起反抗,终于收复除加来以外的全部土地,取得最后的胜利。8、室町幕府1336年(延元元年、建武3年)足利尊氏所开创的武家政权。至1392年(明德3年、元中9年)为止,日本一直停留于南北朝对立的时代,而其最盛期则属三代将军足利义满的应永年间(1394~1427年)。另一方面,也呈现出有力守护大名连合政权的态势。然而,伴随应仁之乱的发生,幕府的势力乃逐渐衰退,最后退居成一介京都地方政权之类的存在。1573年(天正元年),15代将军/足利义昭被织田信长所追放,幕府的政权乃随之灭亡。9、. 战国大名战国时代,割据于各地的大领主。作为室町幕府权力基盘的守护大名于应仁之乱以后,领国支配权次第被其家臣之守护代、国人层剥夺而逐渐地没落。至战国时代末期为止,仍能维持其领国规模的守护大名有武田氏、今川氏、大友氏、岛津氏等数氏;追随主家(主君)而成立的大名则有后北 氏、长尾氏(上杉氏)、斋藤氏、浅井氏、朝仓氏、织田氏、长宗我部氏、龙造寺氏、有马氏等众家。这些战国大名以国人、土豪层为给人,进而组织自己的家臣团,强化对农民的直接支配。这种专制支配遍及于领国一元内政治、经济等各个层面,包括分国法(家法)的制定、城下町的建设、土地户口的调查、工商业的保护统制、新田开发、灌溉治水、宿驿传马的整备等各个分野。因此,战国的社会是较前代的社会更有组织且进步的社会。另一方面,这样的进步社会也进而造就出能够统合各个大名的新社会。换言之,在战国大名相互激烈的斗争过程中,相继出现如织田氏、丰臣氏的大业,并有德川氏承继其后,塑造出近世的幕藩体制社会。10、应仁之乱室町时代末期,以京都地区为中心所发生的反乱。室町幕府对旧有的守护大名欠缺强有力的统御机能,特别是在中期之后,不断地为有力守护大名的反乱所苦恼,加上连续的失政、腐败、土一揆、德政一揆的发生,幕府的支配力显著地衰退下去。另一方面,诸家的家门承继斗争激烈,以将军家、管领家(龟山家、斯波家)的继嗣问题为发端,与两有力守护大名细川氏(东军)、山名氏(西军)之间的势力斗争结合在一起,1467年(应仁元年)天下被分为两大阵营,发展成相互对立的局面。这样的乱相延续了11年,并且从中央逐渐往地方扩大。1477年(文明9年),这个由中央所引发的乱事终告结束。由于这个战乱事件,京都完全荒废,幕府的威信尽失,更加速促进庄园制的崩坏。相对地,在地武士势力不断地强化起来,乃逐渐发展成「战国大名领国制」。多数的公家(贵族)为了逃离战乱,而暂时避居于地方,间接促成文化的地方普及化现象。
2023-09-03 17:32:482

新航路的开辟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关系.?

vvv
2023-09-03 17:32: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