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图谱 / 问答 / 问答详情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什么意思

2023-09-11 09:34:31
共12条回复
康康map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的意思是:人的身体以至每一根毛发和每一块皮肤,都是父母给予的,应当谨慎爱护,不敢稍有毁伤,这是实行孝道的开始。

1、这句话出自《孝经》,原文是: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子曰:“夫(12)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大雅》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

2、译文是:孔子在家里闲坐,他的学生曾参在旁侍坐。孔子说:“古代的圣王有至高之德、切要之道,用以顺天下人心,使人民和睦相处,上上下下都没有怨恨。你知道先王的至德要道是什么吗?”曾子离席而起,恭敬地回答说:“学生曾参愚昧,怎么会知道呢?”孔子说:“孝,是德行的根本,一切教化都从这里生发开来。你坐下,我现在就跟你讲!

3、人的身体以至每一根毛发和每一块皮肤,都是父母给予的,应当谨慎爱护,不敢稍有毁伤,这是实行孝道的开始;以德立身,实行大道,使美好的名声传扬于后世,以光耀父母,则是实行孝道的最终目标。所以实行孝道,开始于侍奉双亲,进而在侍奉君主的过程中得到发扬光大,最终的目的就是成就自己的德业。《诗经·大雅》说:‘常常怀念祖先的恩泽,念念不忘继承和发扬他们的德行"。”



扩展资料:

原文的注释:

1、仲尼居:仲尼,孔子的字。居,闲坐。

2、曾子侍:曾子,名参,字子舆。侍,卑者侍奉在尊者之侧。侍有坐有立,此处当为侍坐在侧。邢《疏》中说:“夫子以六经设教,随事表名,虽道由孝生,而孝纲未举,将欲开明其道,垂之来裔。以曾参之孝,先有重名,乃假因闲居,为之陈说。自标己字,称仲尼居,呼参为子,称曾子侍,建此两句,以起师资问答之体,似若别有承受而记录之。”

3、子:本为古代男子的通用美称。

4、先王有至德要道:先王,指古代的圣德之王,如夏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至德,最美好、最高尚的德行,即指下文之孝行。要道,最重要的道理。

5、顺:顺从,使天下人心顺服。

6、民用和睦:用,因而,由此。和睦,和,协调、融洽;睦,相亲。

7、上下:指各种人之间。古代为等级社会,人与人之间有上下尊卑的等级区分。

8、汝:你。此处指曾参。

9、避席:离席而立。曾参本侍坐于侧,因孔子问话,曾参为表示对老师的恭敬,因而起身离开坐席,站立回答。

10、不敏:敏,聪明、睿达、有智慧。不敏,为曾参自谦之词,犹言愚钝、鲁钝。

11、何足以知之:足,够得上、配得上。此处为曾参自谦之词。邢《疏》言:“又假言,参闻夫子之说,乃避所居之席,起而对曰:‘参性不聪敏,何足以知先王之至德要道之言义?"”

12、夫:发语词。

13、德之本也:本,根本。邢《疏》言:“此依郑注,引其圣治章文也。言孝行最大,故为德之本也。德则至德也。”邢《疏》云:“《正义》曰:云‘孝者,德之至,道之要也",依王肃义,德以孝而至,道以孝而要,是道德不离于孝。殷仲文曰:穷理之至,以一管众为要。”

14、教之所由生也:教,指教化。邢《疏》言:“《正义》曰:此依韦注也。案《礼记·祭义》称曾子云‘众之本教曰孝",《尚书》‘敬敷五教",解者谓教父以义,教母以慈,教兄以友,教弟以恭,教子以孝。举此,则其余顺人之教,皆可知也。”

15、复坐:复,重新。因曾参回答问话后仍然站立着,故让其重新坐下。

16、身体发肤:身,头颈胸腹。体,四肢。发,身上的毛发。肤,皮肤。

17、受之父母:受,接受。指子女的肉体是父母给予的。

18、立身行道:立,树立、成就。立身,树立自身于天地之间,指有崇高的道德修养,成就功名与事业。行道,实行天下的大道。

19、终:最后,老年时,或言指孝道的终极阶段、最高要求。

20、大雅:下引诗句《诗经·大雅·文王》。《文王》为大雅中的一首诗歌。

21、无念尔祖:无,发声词,无义。念,想念。尔祖,你的先祖。

22、聿修厥德:聿,语助词。厥,代词,其,指文王。

瑞瑞爱吃桃

我们的身体毛发皮肤是父母给我们的,我们必须珍惜它,爱护它,因为健康的身心是做人做事的最基本条件,所以珍惜它,爱护它就是行孝尽孝的开始.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孝经·开宗明义》

《孝经》中国古代儒家的伦理著作。儒家十三经之一。传说是孔子作,但南宋时已有人怀疑是出于后人附会。清代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中指出,该书是孔子“七十子之徒之遗言”,成书于秦汉之际。自西汉至魏晋南北朝,注解者及百家。现在流行的版本是唐玄宗李隆基注,宋代邢昺疏。全书共分18章。

阿里阿涅德

我们的身体毛发皮肤是父母给我们的,我们必须珍惜它,爱护它,因为健康的身心是做人做事的最基本条件,所以珍惜它,爱护它就是行孝尽孝的开始。

出自《孝经·开宗明义章》

tt白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谚语,意思是身上的一切都是父母给的,绝不能有丝毫的损伤,指爱护身体如同敬爱父母。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意思

人的身躯、四肢、毛发和皮肤,都是父母给予的,不能轻易伤害甚至毁坏,这就是尽孝的开始。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出处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出自《孝经·开宗明义章》身体发肤,这是我们身上的器官,最小的器官,发是毛发,最表层的皮肤,都是由父母所生。来自于父母,就如同父母的财产,就如同父母的身体,怎么敢毁伤?所以真有孝心的人,他一定是自爱、自重的,这是孝道的第一步。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原文

孝经节选

仲尼闲居,曾子侍座。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训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忠于事君,终于立身。《大雅》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

译文:孔子在家里闲坐,他的学生曾子侍坐在旁边。 孔子说∶“先代的帝王有其至高无上的品行和最重要的道德,以其使天下人心归顺,人民和睦相处。人们无论是尊贵还是卑贱,上上下下都没有怨恨不满。你知道那是为甚么吗?”曾子站起身来,离开自己的座位回答说∶“学生我不够聪敏,哪里会知道呢?”孔子说∶“这就是孝。它是一切德行的根本,也是教化产生的根源。你回原来位置坐下,我告诉你。”“人的身体四肢、毛发皮肤,都是父母赋与的,不敢予以损毁伤残,这是孝的开始。人在世上遵循仁义道德,有所建树,显扬名声于后世,从而使父母显赫荣耀,这是孝的终极目标。所谓孝,最初是从侍奉父母开始,然后效力于国君,最终建功立业,功成名就。《诗经·大雅·文王》篇中说过∶‘怎么能不思念你的先祖呢?要称述修行先祖的美德啊!"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影响

汉族人的信仰原本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由于儒家千年影响,直到明代无论男女都是长发束起。正常人只有在结婚的时候,夫妻才各剪一撮头发,结在一起,称之为“结发夫妻”。不正常的人分两类,第一类是坏了事的人,受一种“髡刑”就是把头发剃掉,走在大街上,人们远远看到之后疏远这类人,以示惩戒。第二类是和尚尼姑,需要持有朝廷的执照——度牒,才能削发为僧削发为尼,然后去深山老林的古寺中修行。吸取小说中经常出现,犯了事的人削发为僧遁入空门以躲避追捕。

名人事迹

“卧冰求鲤”的主人翁——有“孝圣”之称的王祥。王祥出生于三国末期的山东琅琊,但不久之后生母便去世了。后来父亲续娶了一位夫人,成了王祥的继母,她就是朱氏。继母毕竟不是生母,没有生育之恩,所以这位继母对王祥,其实并不好。王祥性格温顺,聪明,喜爱读书。“卧冰求鲤”的故事,讲述的是王祥继母朱氏,有一次生病了,突然想吃鲜鱼,当时天寒冰冻,王祥脱下衣服,准备砸冰捕鱼(一说卧在冰上),忽然冰块融化,跳出两条鲤鱼,王祥拿着鲤鱼回去孝敬母亲。

小菜G的建站之路

这是出自《孝经·开宗明义章》里德句子,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意思是:的身体四肢、毛发皮肤,都是父母赋与的,不敢予以损毁伤残,这是孝顺的开始。

ardim

身上的皮肤,头发是父母给的,自己不能毁坏,(故人不剪头发)。这是孝顺最起码的一点

左迁

我们的身体毛发皮肤是父母给我们的,我们必须珍惜它,爱护它,因为健康的身心是做人做事的最基本条件,所以珍惜它,爱护它就是行孝尽孝的开始。

出自《孝经·开宗明义章》

一自萧关起战尘

我们的身体毛发皮肤是父母给我们的,我们必须珍惜它,爱护它,因为健康的身心是做人做事的最基本条件,所以珍惜它,爱护它就是行孝尽孝的开始。

出自《孝经·开宗明义章》

床单格子

我们的身体毛发皮肤是父母给我们的,我们必须珍惜它,爱护它,因为健康的身心是做人做事的最基本条件,所以珍惜它,爱护它就是行孝尽孝的开始。

苏萦

论语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北营

把啦咯来咯呢

莫妮卡住了

我们的身体毛发皮肤是父母给我们的,我们必须珍惜它,爱护它,因为健康的身心是做人做事的最基本条件,所以珍惜它,爱护它就是行孝尽孝的开始。

相关推荐

曾子避席的原文是什么?

原文: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大雅》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白话译文:孔子坐着,曾子陪伴着他。孔子说:“先代的帝王有其至高无上的品行和最重要的道德,用来使天下人心归顺。老百姓因此和睦,君臣上下没有怨恨不满。你知道这个道理吗?”曾子离开座位恭敬地回答:“曾参不勾聪明,哪里能够知道呢?”孔子说:“这就是孝。它是一切德行的根本,也是教化产生的根源。回到座位上去吧,我告诉你(这个道理)。人的躯干四肢、毛发皮肤,都是父母赋予的,不敢予以损毁伤残,这是实行孝道的开始。”“修养自身,推行道义,显扬名声于后世,从而使父母显赫荣耀,这是实行孝道的归宿。孝道,从侍奉父母开始,以服事君主作为延续,成就自己忠孝两全作为最终归宿。《诗经·大雅·文王》中说:‘怎能不感念你的祖先,学习并发扬他们的德行呢。"”出自:儒家十三经之一《孝经》之《开宗明义章》。扩展资料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解释:既然,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那么,我们就应该倍加珍惜。我们的身体是我们敬爱的父母亲的一部分,是父母亲的精血经过十月怀胎孕育而成的,经过“一朝分娩”我们脱离了母体,成了一个个体,成了一个独立的人。尤其是母亲,在孕育我们的过程中,忍受了巨大的痛苦,而在生产我们的时刻,不仅忍受了巨大的痛苦,而且还经受了生与死的考验,要不然说母亲是伟大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更应该珍惜自己的身体,珍惜身体,就是对母亲的爱,就是对母亲的报答,就是对母亲的纪念。珍惜身体不单是指现如今所时尚的美肤美容美体之类的保健。诚然,这些能使我们的皮肤细腻光泽,面容俊美清秀,形体婀娜多姿,这些不能不说是对身体珍惜的一种表现,但这仅限于外表,是远远不够的。而真正意义上的珍惜身体应该是内在的,使我们身体的各个部分,尤其是内在脏器处于健康的状态中。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孝经·开宗明义章
2023-09-05 00:06:542

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中参是什么意思?

“参”在此句中是曾子的自称,表示他自己的谦虚。“参不敏”这句话是曾子所说的,出现在《论语》中。它描述的是曾子听到老师的教导后,站起来离开自己的座位,并向老师表示自己不够聪明,需要进一步学习和理解。这个故事是历史上著名的“曾子避席”的典故,表现了曾子对老师的尊敬和对学习的认真态度。
2023-09-05 00:07:314

文言文《曾参教子》翻译

翻译:曾子的妻子到集市上去,她的儿子跟随着她在她后面边走边哭。曾子的妻子对儿子说:“你先回去,等我回来后杀猪给你吃。”妻子从集市上回来,曾子就想抓只猪准备杀了它。他的妻子马上阻止他说:“我只不过是跟儿子开了个玩笑罢了。”曾子说:“不可以与儿子开玩笑。儿子什么都不懂,他只学习父母的,听从父母的教导。现在你欺骗了他,这就是在教育他欺骗人。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不会再相信他的母亲了,这不是正确教育孩子的方法啊。” 于是曾子就煮猪给孩子吃了。原文: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汝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作者:先秦韩非寓意:不论在教育子女,还是做人,要注意言传身教,不能以欺骗作为手段,做任何事都要说到做到,不能说谎。要做到言必信,行必果。这样才能获得他人信任。曾子用自己的行动教育孩子要言而有信,诚实待人,这种教育方法是可取的。教育子女要注意言传身教不能以欺骗作为手段,做任何事都要说到做到,不能说谎。要做到言必行,行必果,这样才能获到他人信任。以后不论做什么事情都要知道自己所做事情的后果,要为以后着想。以后自己不能做的事情就不能信口雌黄。
2023-09-05 00:07:406

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 怨。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曰

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  【白话】有一天,孔子在他的家里闲坐著,他的弟子曾参,也陪坐在他的一旁。孔子说:‘古代的圣王有一种崇高至极之德,要约至妙之道。拿它来治理天下,天下的人民,都能够很和气的相亲相敬,上自天子,下至庶人,都不会相互的愁恨。这个道德的妙用,你知晓吗?"  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  【白话】曾子听了孔子给他讲的这一段话,道理很深,他不觉肃然起敬,离开他的坐位站起来,向孔子答对说:‘我曾参很鲁钝,不大聪敏,怎么能够知晓这样深奥的道理呢?"  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  【白话】孔子因曾子很谦恭的起来答对,就告诉他说:‘前边所讲的至德要道,就是孝道,这个孝道,就是德行的根本,教化的出发点。你先坐下,我慢慢的告诉你"。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  【白话】‘说起这个孝道,固然范围很广,但行的时候,却很简单,你要晓得爱亲,先要从自己的身上爱起。凡是一个人的身体,或者很细小的一根头发和一点皮肤,都是父母遗留下来的。身体发肤,既然承受之于父母,就应当体念父母爱儿女的心,保全自己的身体,不敢稍有毁伤,这就是孝道的开始。"  ‘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白话】‘一个人的本身,既站得住,独立不倚,不为外界利欲所摇夺,那他的人格,一定合乎标准,这就是立身。做事的时候,他的进行方法,一切都本乎正道,不越轨,不妄行,有始有终,这就是行道。他的人格道德,既为众人所景仰,不但他的名誉传诵于当时,而且将要播扬于后世,无论当时和后世,将因景慕之心,推本追源,兼称他父母教养的贤德,这样以来,他父母的声名,也因儿女的德望光荣显耀起来,这便是孝道的完成。"  ‘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白话】‘这个孝道,可分成三个阶段,幼年时期,一开始,便是承欢膝下,事奉双亲。到了中年,便要充当公仆,替长官办事,藉以为国家尽忠,为民众服务。到了老年,就要检查自己的身体和人格道德,没有缺欠,也没有遗憾,这便是立身,这才是孝道的完成。"
2023-09-05 00:09:321

曾子避席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讲礼貌,尊重老师。曾子避席的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要讲礼貌,尊重老师,当曾子听到老师要向他传授时,他站起身来,走到席子外向老师请教,是为了表示他对老师的尊重。曾子内在的美德使他在儒家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这说明修德对人才的培养有很大的帮助。
2023-09-05 00:09:392

避席在古代的意思

避席在古代的意思介绍如下:避席亦作辟席,是东亚传统的交往礼节之一。东亚传统以前习惯席地而坐(中国在宋代以后才普及使用椅子),为了表示对对方的尊敬和自己的谦逊,都要离开坐席而伏于地,这种做法便叫做避席。起源“避席”起源于一个历史上有名的典故——“曾子避席”。说的是:有一次曾参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问他:“以前的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精要奥妙的理论,用来教导天下之人,人们就能和睦相处,君王和臣下之间也没有不满,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吗?”曾参听了,明白老师是要指点他深刻的道理,于是立刻从坐着的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的回答道:“我不够聪明,哪里能知道,还请老师把这些道理教给我。”在这里,“避席”是一种非常礼貌的行为,是为了表示对老师的尊重。后来很多人都向他学习这种礼仪。引证详解古人席地而坐,离席起立,以示敬意。①《吕氏春秋·慎大览》:“武王避席再拜之,此非贵虏也,贵其言也。”②《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於是二子愀然改容,超若自失,逡巡避廗曰:‘鄙人固陋,不知忌讳,乃今日见教。"” [1-2]③李善 注:“《孝经》曰:‘曾子避席。"廗与席古字通。”④《汉书·灌夫传》:“已婴为寿,独故人避席,余半膝席。”⑤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珠利耶国》:“於是避席礼谢,深加敬叹。”⑥《三国演义》第四回:“允避席问曰:‘孟德有何高见?"”⑦《东周列国志》第一百六回:“太子丹屏左右,避席而请曰:‘今日之势,燕、秦不两立,闻先生智勇足备,能奋奇策,救燕须臾之亡乎?"”指让席,以示敬意。①《庄子·盗跖》:“谒者复通,盗跖曰:‘使来前!" 孔子趋而进,避席反走,再拜盗跖 。”②《晏子使楚》:晏子避席对曰:“.......................”。详见《晏子使楚》泛指离席。①《文选·司马相如》:“於是二子愀然改容,超若自失,逡巡避席。” 李善注引 郭璞曰:“愀然,变色貌。”②唐 薛用弱 《集异记·王涣之》:“忽有梨园伶官十数人,登楼会讌。三诗人因避席偎映,拥炉火以观焉。”③清 捧花生 《画舫馀谈》:“觞客未毕,勿避席而起。”指逃席。元 杨梓 《豫让吞炭》第一折:“主人,让闻我主索地,赵君避席,主人反欲见伐。”犹离职。宋 洪迈 《夷坚支志乙·永悟侍者》:“悟曰:‘事既彰露,彼不宜复留。"遂遣出院。未几,悟亦避席,与之侄过 南康 。”回避,避退。①宋 洪迈 《夷坚志补·凤翔道上石》:“两屏相对,列于便殿燕几,他珍器百种皆避席。”②清 李渔 《奈何天·虑婚》:“花面冲场,正生避席,非关倒置梨园,只为从来雅尚。”回避,躲避的意思就是在一些特定的场合不适合出现 或在被敬酒的时候在或者在被要求和邀请自己不愿意做的事的时候的意思!
2023-09-05 00:09:451

古代文明礼仪小故事

古代文明礼仪小故事   文明礼仪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的。那么古代有关文明礼仪的小故事有哪些呢?下面和我一起看看吧!   张良拜师   张良是西汉高祖刘邦的军师,他的祖先是韩国人。在秦灭韩后,张良立志为韩国报仇。有一次,因刺杀秦始皇未遂,受到追捕而避居到下邳。   张良在下邳闲暇无事。有一天他到下邳桥上散步,碰到一个老人,穿着粗布短衣,走到张良旁边,故意把他的鞋子掉到桥下。然后回过头来冲着张良说:“孩子!下桥去给我把鞋子拾上来!”张良听了一愣,很想打他一下,但一看他是个老人,就强忍着怒气,到桥下把鞋拾了上来。那老人竟又命令说:“把鞋子给我穿上!”张良一想,既然已经给他拾来了鞋子,不如就给他穿上吧,于是就跪在地上给他穿鞋。那老人把脚伸着,让张良给他穿好后,就笑嘻嘻地走了。张良一直用惊奇的目光注视着他的去向。那老人走了里把路,又折回身来,对张良说:“你这个孩子是能培养成才的。5 天以后的早上,天一亮,就到这里来同我会面!” 张良跪下来说:“是。”第五天天刚亮,张良到了下邳桥上。不料那老人已经等在那里了,见了张良就生气地说:“和老人约会,怎么迟到了?以后的第五天早上再来相会!”说完就离去了。到第五天早上,鸡一叫,张良就赶去,可是那老人又等在那里了,见了张良又生气地说:“怎么又掉在我后面了?过了五天再早点来!”说完又走了。到第五天,张良没到半夜就赶到桥上,等了好久,那老人也来了,他高兴地说:“这样才好。” 然后他拿出一本书来,指着说道:“认真研读这本书,就能做帝王的老师了!过十年,天下形势有变,你就会发迹了。以后13 年,你就会在济北郡谷城山下看到我,那儿有块黄石就是我了。”老人说完就走了。   早上天亮时,张良拿出那本书来一看,原来是《太公兵法》(辅佐周武王伐纣的姜太公的兵书)!张良十分珍爱它,经常熟读,反复地学习、研究。   10年过去了,陈胜等人起兵反秦,张良也聚集了100多人响应。沛公刘邦率领了几千人马,在下邳的西面攻占了一些地方,张良就归附于他,成为他的部属。从此张良根据《太公兵法》经常向沛公献计献策,沛公认为很好,常常采用他的计谋,后来成了刘邦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军师。刘邦称帝后,封他为留侯。张良始终不忘那个给他《太公兵法》的老人。13年后,他随从刘邦经过济北时,果然在谷城山下看见有块黄石,并把它取回,称之为“黄石公”,作为珍宝供奉起来,按时祭祀。张良死后,家属把这块黄石和他葬在一起。   曾子避席   “曾子避席”出自《孝经》,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就问他:“以前的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精要奥妙的理论,用来教导天下之人,人们就能和睦相处,君王和臣下之间也没有不满,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吗?”曾子听了,明白老师孔子是要指点他最深刻的道理,于是立刻从坐着的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我不够聪明,哪里能知道,还请老师把这些道理教给我。”   在这里,“避席”是一种非常礼貌的行为,当曾子听到老师要向他传授时,他站起身来,走到席子外向老师请教,是为了表示他对老师的尊重。曾子懂礼貌的故事被后人传诵,很多人都向他学习。   程门立雪   杨时(1053-1135)是北宋时一位很有才华的才子,南剑州将乐人(今属福建)。中了进士后,他放弃做官,继续求学。   程颢(1032-1085)、程颐(1033-1107)兄弟俩是当时很有名望的大学问家、哲学家、教育学,洛阳人,同是北宋理学的奠基人。他们的学说为后来的南宋朱熹所继承,世称程朱学派。   杨时仰慕二程的学识,投奔洛阳程颢门下,拜师求学,4 年后程颢去世,又继续拜程颐为师。这时他年已40,仍尊师如故,刻苦学习。一天,大雪纷飞,天寒地冻,杨时碰到疑难问题,便冒着凛冽的寒风,约同学游酢(1053-1123 年)一同前往老师家求教。当他来到老师家,见老师正坐在椅子上睡着了,他不忍打搅,怕影响老师休息,就静静地侍立门外等候。当老师一觉醒来时他们的脚下已积雪一尺深了,身上飘满了雪。老师忙把杨时等两人请进屋去,为他们讲学。   后来,“程门立雪”成为了广为流传的尊师典范。   千里送鹅毛   “千里送鹅毛”的故事发生在唐朝。当时,云南一少数民族的首领为表示对唐王朝的拥戴,派特使缅伯高向太宗贡献天鹅。   路过沔阳河时,好心的缅伯高把天鹅从笼子里放出来,想给它洗个澡。不料,天鹅展翅飞向高空。缅伯高忙伸手去捉,只扯得几根鹅毛。缅伯高急得顿足捶胸,号啕大哭。随从们劝他说:“已经飞走了,哭也没有用,还是想想补救的方法吧。”缅伯高一想,也只能如此了。   到了长安,缅伯高拜见唐太宗,并献上礼物。唐太宗见是一个精致的绸缎小包,便令人打开,一看是几根鹅毛和一首小诗。诗曰:“天鹅贡唐朝,山高路途遥。沔阳河失宝,倒地哭号啕。上复圣天子,可饶缅伯高。礼轻情意重,千里送鹅毛。”唐太宗莫名其妙,缅伯高随即讲出事情原委。唐太宗连声说:“难能可贵! 难能可贵!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这个故事体现着送礼之人诚信的可贵美德。今天,人们用“千里送鹅毛”比喻送出的礼物单薄,但情意却异常浓厚。   孔子尊师   公元前521 年春,孔子得知他的学生宫敬叔奉鲁国国君之命,要前往周朝京都洛阳去朝拜天子,觉得这 是个向周朝守藏史老子请教“礼制”学识的好机会,于是征得鲁昭公的同意后,与宫敬叔同行。到达京都的第二天,孔子便徒步前往守藏史府去拜望老子。正在书写《道德经》的老子听说誉满天下的孔丘前来求教,赶忙放下手中刀笔,整顿衣冠出迎。孔子见大门里出来一位年逾古稀、精神矍铄的老人,料想便是老子,急趋向前,恭恭敬敬地向老子行了弟子礼。进入大厅后,孔子再拜后才坐下来。老子问孔子为何事而来,孔子离座回答:“我学识浅薄,对古代的‘礼制"一无所知,特地向老师请教。”老子见孔子这样诚恳,便详细地抒发了自己的见解。   回到鲁国后,孔子的学生们请求他讲解老子的学识。孔子说:“老子博古通今,通礼乐之源,明道德之归,确实是我的好老师。”同时还打比方赞扬老子,他说:“鸟儿,我知道它能飞;鱼儿,我知道它能游;野兽,我知道它能跑。善跑的野兽我可以结网来逮住它,会游的鱼儿我可以用丝条缚在鱼钩来钓到它,高飞的鸟儿我可以用良箭把它射下来。至于龙,我却不能够知道它是如何乘风云而上天的。老子,其犹龙邪!”   汉明帝敬师   汉明帝刘庄做太子时,博士桓荣是他的老师,后来他继位作了皇帝“犹尊桓荣以师礼”。他曾亲自到太常府去,让桓荣坐东面,设置几杖,像当年讲学一样,聆听老师的指教。他还将朝中百官和桓荣教过的学生数百人召到太常府,向桓荣行弟子礼。桓荣生病,明帝就派人专程慰问,甚至亲自登门看望,每次探望老师,明帝都是一进街口便下车步行前往,以表尊敬。进门后,往往拉着老师枯瘦的手,默默垂泪,良久乃去。当朝皇帝对桓荣如此,所以“诸候、将军、大夫问疾者,不敢复乘车到门,皆拜床下”。桓荣去世时,明帝还换了衣服,亲自临丧送葬,并将其子女作了妥善安排。   孔融让梨   孔融(153—208 年),鲁国人(今山东曲阜),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 他的文学创作深受魏文帝曹丕的推崇。据史书记载,孔融幼时不但非常聪明,而且还是一个注重兄弟之礼、互助友爱的典型。   孔融四岁的时候,常常和哥哥一块吃梨。每次,孔融总是拿一个最小的梨子。有一次,爸爸看见了,问道:“你为什么总是拿小的而不拿大的呢?”孔融说:“我是弟弟,年龄最小,应该吃小的,大的还是让给哥哥吃吧!”   孔融小小年纪就懂得兄弟姐妹相互礼让、相互帮助、团结友爱的道理,使全家人都感到惊喜。从此,孔融让梨的故事也就流传千载,成为团结友爱的典范。   刘备三请诸葛亮   诸葛亮(181—234年),字孔明,青年时代躬耕于隆中,并苦读经书,熟悉历朝兴衰的历史,潜心钻研兵法。他常以春秋战国时的管仲、乐毅自比,是难得的一位将才、谋士,自称“卧龙”。善于网罗人才的刘备闻知,高兴地说:“我需要这样的人才!”并表示哪怕山高路远,行走不便,也非亲自去请他不可。   深冬的一天,刘备带着关羽、张飞,到隆中邀请诸葛亮。谁知诸葛亮恰好不在家,刘备只好扫兴而归。   刘备回到新野,不断派人到隆中打听诸葛亮何时在家。当打听到诸葛亮外出已经回到家时,刘备当即决定二请诸葛。这时,张飞不以为然地说:“一个平民百姓,派个武士把他叫来就得了,犯不着让你一再去请。”刘备说:“诸葛亮是当代大贤,怎么能随便派个人去叫他呢?你还是痛痛快快地跟我去吧。”刘备说服了张飞,叫上关羽,三人骑马直奔隆中而去。   这一天,北风呼啸,大雪纷飞,冷得实在教人难忍。张飞对着刘备大嚷:“我等何苦找此罪受!不如等天晴再说。”刘备却说:“贤弟,咱们冒此大风雪,不怕山高路远,去请诸葛,不正表明了我们的"一片诚意吗?”三人继续往前赶路。不料,这一次刘备又未见到诸葛亮,只好写了一封信托诸葛亮的弟弟转交,说明来意,并表示择日再访。   第二年春天,刘备更衣备马,决定第三次去拜访诸葛亮。张飞、关羽竭力劝阻。关羽说:“我们两次相请,都未见到他,想必他徒有虚名,不敢前来相见。”张飞更是带着轻蔑的口吻说:“我们已仁至义尽,这次只需我一人前往,他如若不来,我就将他绑来见你。”刘备连忙说道:“不得无礼,没有诚意哪能请到贤人呢?”   刘备三人飞马直奔隆中,来到诸葛亮的草庐前。此时诸葛亮正在午睡。刘备唯恐打扰诸葛亮,不顾路途疲劳,屏声敛气地站在门外静候,直到诸葛亮醒来才敢求见。刘备见了诸葛亮,说道:“久慕先生大名,三次拜访,今日如愿,实是平生之大幸!”诸葛亮说:“蒙将军不弃,三顾茅庐,真叫我过意不去。亮年幼不才,恐怕让将军失望。”刘备却诚恳地说:“我不度德量力,想为天下伸张正义,振兴汉室。由于智术短浅,时至今日,尚未达到目的,望先生多多指教。”刘备谦虚的态度,诚恳的情意,使诸葛亮很受感动。于是诸葛亮终于答应了刘备的请求,怀着统一全国的政治抱负,离开了隆中茅庐,出任刘备的军师。他忠心耿耿地辅佐刘备,为“三国鼎立”局面的确立,做出了巨大贡献。   想一想:刘备为什么能请到诸葛亮?如果第三次还请不到,他还会去请吗?为什么? 1   廉蔺交欢   蔺相如是春秋战国时期赵国的大臣,他很有见识和才能。在“完璧归赵”、“渑池相会”两次外交斗争中,捍卫了赵国的尊严,地位在名将廉颇之上。这使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为赵国立下了赫赫战功。蔺相如不过是凭一张嘴巴,说说而已,有什么了不起,反而爬到我的头上。一定要侮辱他一番。”蔺相如听说后,尽量不跟廉颇会面,每次出门,避开廉颇,有时甚至装病不去上朝。有一次蔺相如外出,远远看见廉颇的车马迎面而来,连忙叫车夫绕小路而行。   蔺相如手下的人对他这样卑躬让步的作法感到委屈,纷纷要求告辞还乡。蔺相如执意挽留,并耐心地向他们解释说:“诸位认为廉将军和秦王相比,哪个厉害?”众人都说:“当然廉将军不及秦王了。”蔺相如说:“对啦,天下的诸候个个都怕秦王,可是为了赵国,我敢在秦国的朝廷上斥责他,怎么会见到廉将军倒反而害怕了呢?你们的心情我是理解的,可是,你们想过没有,强大的秦国之所以不敢攻打赵国,就是因为赵国有我和廉将军两人的缘故。如果两虎相斗,势必两败俱伤。我不计个人恩怨,处处让着廉将军,是从国家的利益着想啊。”听了这番话,大家都消了气,打消了告辞还乡的念头,反而更加尊敬蔺相如了。   后来,有人把蔺相如的话告诉了廉颇,廉颇大受感动,惭愧万分,觉得自己心胸竟然如此狭窄,实在对不起蔺相如,决心当面请罪。一天,他脱下战袍,赤身背着荆条,来到蔺相如的府第,“扑”地跪在地上,老泪纵横,泣不成声地对蔺相如说:“我是一鄙陋的粗人,见识浅薄,气量短小,没想到您对我竟这么宽容大量,我实在无脸见您,请您用力责打我吧!就是把我打死了,也心甘情愿。”蔺相如见到这情景,急忙扶起廉颇,两人紧抱在一起。从此两人消除了隔阂,加强了团结,同心协力,保卫赵国,强大的秦国更加不敢轻易地侵犯赵国了。   诚信知礼-燕昭王求贤   打从孟尝君被撤了相位以后,齐闵王又和楚、魏两国灭了宋国,更加骄横起来。他一心想兼并列国,自己来当天子。这一来,列国诸侯对他都不满意;特别是齐国北面的燕国,受到齐国的欺负,更想找机会报仇。   燕国本来也是个大国。后来传到燕王哙(音kuài)手里,听信了坏人的主意,竟学起传说中尧舜让位的办法来,把王位让给了相国子之。燕国将军和太子平进攻子之,燕国发生大乱。齐国借平定燕国内乱的名义,打进燕国,燕国差点被灭掉。后来燕国军民把太子平立为国君,奋起反抗,把齐国军队赶了出去。   太子平即位,就是燕昭王。他立志使燕国强大起来,下决心物色治国的人才,可是没找到合适的人。有人提醒他,老臣郭隗(音wěi)挺有见识,不如去找他商量一下。   燕昭王亲自登门拜访郭隗,对郭隗说:“齐国趁我们国家内乱侵略我们,这个耻辱我是忘不了的。但是现在燕国国力弱小,还不能报这个仇。要是有个贤人来帮助我报仇雪耻,我宁愿伺候他。您能不能推荐这样的人呢?”   郭隗摸了摸自己的胡子,沉思了一下说:“要推荐现成的人才,我也说不上,请允许我先说个故事吧。”接着,他就说了个故事:   古时候,有个国君,最爱千里马。他派人到处寻找,找了三年都没找到。有个侍臣打听到远处某个地方有一匹名贵的千里马,就跟国君说,只要给他一千两金子,准能把千里马买回来。那个国君挺高兴,就派侍臣带了一千两金子去买。没料到侍臣到了那里,千里马已经害病死了。侍臣想,空着双手回去不好交代,就把带去的金子拿出一半,把马骨买了回来。   侍臣把马骨献给国君,国君大发雷霆,说:“我要你买的是活马,谁叫你花了钱把没用的马骨买回来?”侍臣不慌不忙地说:“人家听说你肯花钱买死马,还怕没有人把活马送上来?”   国君将信将疑,也不再责备侍臣。这个消息一传开,大家都认为那位国君真爱惜千里马。不出一年,果然从四面八方送来了好几匹千里马。   郭隗说完这个故事,说:“大王一定要征求贤才,就不妨把我当马骨来试一试吧。”   燕昭王听了大受启发,回去以后,马上派人造了一座很精致的房子给郭隗住,还拜郭隗做老师。各国有才干的人听到燕昭王这样真心实意招请人才,纷纷赶到燕国来求见。其中最出名的是赵国人乐毅。燕昭王拜乐毅为亚卿,请他整顿国政,训练兵马,燕国果然一天天强大起来。   这时候,燕昭王看到齐闵王骄横自大,不得人心,就对乐毅说:“现在齐王无道,正是我们雪耻的时候,我打算发动全国人马去打齐国,你看怎么样?”   乐毅说:“齐国地广人多,靠我们一个国家去打,恐怕不行。大王要攻打齐国,一定要跟别的国家联合起来。”   燕昭王就派乐毅到赵国跟赵惠文王接上了头,另派人跟韩、魏两国取得联络,还叫赵国去联络秦国。这些国家看不惯齐国的霸道,都愿意跟燕国一起发兵。   公元前284年,燕昭王拜乐毅为上将军,统率五国兵马,浩浩荡荡杀奔齐国。   齐闵王听说五国联军打过来,也着了慌,把全国兵马集中起来抵抗联军,在济水的西面打了一仗。由于乐毅善于指挥,五国人马士气旺盛,把齐国军队打得一败涂地,齐闵王逃回临淄去了。   赵、韩、秦、魏的将士打了胜仗,各自占领了齐国的几座城,不想再打下去了。只有乐毅不肯罢休,他亲自率领燕国军队,长驱直入,一直打下了齐国都城临淄。齐闵王不得不出走,最后在莒城被人杀死。   燕昭王认为乐毅立了大功,亲自到济水边劳军,论功行赏,封乐毅为昌国君 。 ;
2023-09-05 00:10:181

急需有关曾子的故事

这是一则很有名的古人家庭教育故事。故事讲的是曾子的妻子要上街,她的小儿子哭闹着也要跟着去。曾妻便哄儿子说:“你回去等着我回来杀猪让你吃肉。” 曾妻刚从街上回来,就看到曾子真的要杀猪,她急忙阻拦道:“我只不过是跟孩子说着玩哄他的。”曾子说:“同小孩子是不能开玩笑的。孩子年幼没有知识,处处会模仿父母,听从父母的教导。今天你欺骗他,就是教他学你的样子骗人。做母亲的欺骗自己的孩子,那孩子就不会相信自己的母亲了。这不是教育孩子的好办法啊!”于是,曾子杀了那头猪,煮了肉给孩子吃。 这个故事告诉父母: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欺骗孩子。因为父母是孩子最直接的模仿榜样,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孩子产生巨大的影响,孩子都要跟着学。所以父母在孩子面前行为要特别慎重。在这里,说明曾子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言传身教的特点,家长的以身作则是教育子女成功的保证。我们有些父母认为,跟小孩子说话何必当真,这种想法是不懂得家庭教育,是很有害的。
2023-09-05 00:10:321

曾子避席的相关故事

陈祎是隋末唐初洛州人,有一次和几个哥哥听父亲讲授《孝经》。父亲说:「古时没有椅子,都是席地而坐。孔子向他的弟子们授课,大家也都是坐在席子上。有一天,孔子讲着讲着,忽然提了个问题,叫他的弟子曾子来回答。曾子见老师要他回答问题,赶紧站起来,往边上一站,垂下双手,毕恭毕敬的回答了孔子的提问……」「这就是曾子避席的故事。你们明白了吗?」几个哥哥都说明白了,这时陈祎却站了起来,整理好衣襟,站到边上,毕恭毕敬的说:「明白了!」后来陈祎出家当了和尚,法名玄奘。注:祎,音Yī;义为美好,多用于人名。
2023-09-05 00:10:391

《孝经》开宗明义章第一

原文: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 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 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大雅》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 译文: 孔子在家里闲坐,他的学生曾子侍坐在旁边。 孔子说∶“先代的帝王有其至高无上的品行和最重要的道德,以使天下人心归顺,人民和睦相处。人们无论是尊贵还是卑贱,上上下下都没有怨恨不满。你知道那是为什么吗?” 曾子站起身来,离开自己的座位回答说∶“学生我不够聪敏,哪里会知道呢?” 孔子说∶“这就是孝。它是一切德行的根本,也是教化产生的根源。你回原来位置坐下,我告诉你。人的身体四肢、毛发皮肤,都是父母赋与的,不敢予以损毁伤残,这是孝的开始。人在世上遵循仁义道德,有所建树,显扬名声於后世,从而使父母显赫荣耀,这是孝的终极目标。所谓孝,最初是从侍奉父母开始,然后效力于国君,最终建功立业,功成名就。《诗经·大雅·文王》篇中说过∶‘怎么能不思念你的先祖呢?要称述修行先祖的美德啊!"”
2023-09-05 00:11:021

如何理解曾子避席的故事

翻译如下孔子说:我死之后,子夏会比以前更有进步,而子贡会比以前有所退步“曾子问:为什么呢?”孔子说:子夏喜爱同比自已贤明的人在一起,(所以他的道德修养将日有提高);子贡喜欢同才质比不上自已的人相处,(因此他的道德修养将日见丧失)。不了解主子,看他派遣的使者就可以了,不了解本地的情况看本地的草木就可以了。所以常和品行高尚的人在一起,就像沐浴在种植芝兰散满香气的屋子里一样,时间长了便闻不到香味,但本身已经充满香气了;和品行低劣的人在一起,就像到了卖鲍鱼的地方,时间长了也闻不到臭了,也是融入到环境里了;藏丹的地方时间长了回变红,藏漆的地方时间长了回变黑,也是环境影响使然啊!所以说真正的君子必须谨慎的选择自己处身的环境。拓展资料《孔子家语》又名《孔氏家语》,或简称《家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孔门弟子思想言行的著作。今传本《孔子家语》共十卷四十四篇,魏王肃注,书后附有王肃序和《后序》。《后序》实际上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内容以孔安国语气所写,一般称之为《孔安国序》,后半部分内容为安国以后人所写,故称之为《后孔安国序》,其中收有孔安国的孙子孔衍关于《家语》的《奏言》。《孔子家语》一书最早著录于《汉书·艺文志》,凡二十七卷,孔子门人所撰,其书早佚。唐颜师古注《汉书》时,曾指出二十七卷本“非今所有家语”。
2023-09-05 00:11:091

曾子避席的其中道理

在这里,“避席”是一种非常礼貌的行为,当曾子听到老师要向他传授时,他站起身来,走到席子外向老师请教,是为了表示他对老师的尊重。曾子懂礼貌的故事被后人传诵,很多人都向他学习。
2023-09-05 00:11:231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之”出至哪里?

原文] 仲尼居⑴,曾子侍⑵。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⑶,以顺天下⑷。上民用和睦⑸,上下无怨。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曰⑹:“参不敏,何足以知之⑺?” 子曰:“夫孝,德之本也⑻,孝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身体发肤⑼,受之父母,不敢毁伤⑽,孝之始也。立身行道⑾,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⑿,孝之终也⒀。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大雅》云⒁:”无念尔祖⒂,聿修厥德⒃。”(开宗明义章) [注释] ⑴仲尼:孔子,名丘,字仲尼。居:坐。 ⑵侍:陪伴尊长。 ⑶先王:古代圣王。至德:最高的德行。要道:重要的道理。 ⑷顺:顺眼。 ⑸用:因此。 ⑹避席:离开座位表示尊重。 ⑺足:够格,能够。 ⑻教:教化。所由生:由此而产生。 ⑼身体:躯干为身,四肢为体。发:头发。肤:皮肤。 ⑽毁:诽谤。伤:损伤。不敢毁伤:不敢使它受到诽谤和损伤。 ⑾立身:树立自身,成就自己,修养自身。 ⑿显:高贵,尊贵。 ⒀终:最后,归宿。 ⒁诗句引自《诗经·大雅·文王》。 ⒂无念尔祖:怎能不想念你自己的先祖。 ⒃聿:发声助词。修:学习,发扬。厥:其,他们的。 [译文] 孔子坐着,曾子陪伴着他。孔子说:“古代圣王有一种最高的德行最重要的道理,用来顺服天下,老百姓因此和睦,君臣上下没有怨恨。你知道这种道德吗?”曾子离开座位恭敬地回答:“曾参不聪明,怎么能够知道呢?” 孔子说:“孝道便是道德的根本,教化由此而产生。返回到座位上去吧,我告诉你。人的躯干四肢毛发皮肤,都是从父母那里接受来的,不敢使它们受到诽谤和损伤,这是实行孝道的开始。修养自身,推行道义,扬名到后世,使父母受到尊贵,这是实行孝道的归宿。孝道,从侍奉父母开始,以服事君主作为继续,成就自己忠孝两全才是孝道的最终归宿。《诗经·大雅·文王》说:“怎能不念你祖先,努力学习修其德。”
2023-09-05 00:11:371

“曾子避席”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避席”是一种非常礼貌的行为,当曾子听到老师要向他传授时,他站起身来,走到席子外向老师请教,是为了表示他对老师的尊重。曾子懂礼貌的故事被后人传诵,很多人都向他学习。
2023-09-05 00:11:461

曾子避席中,始于事亲,事是什么意思

是侍奉的意思,原文: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意思 :所谓孝,最初是从侍奉父母开始,然后效力于国君,最终建功立业,功成名就。
2023-09-05 00:11:541

珍惜身体健康的诗句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孝经·开宗明义章》开宗明义章第一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 怨。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子曰:“夫孝,德之 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 终于立身。《大雅》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
2023-09-05 00:12:031

曾子避席的介绍

“曾子避席”出自《孝经》,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
2023-09-05 00:12:111

曾子的故事

《吕氏春秋》里面《孝行》一篇中有很多他的事情和言论摘录一点: 曾 子 曰 : 『 身 者 , 父 母 之 遗 体 也 。 行 父 母 之 遗 体 , 敢 不 敬 乎 ? 居 处 不 庄 , 非 孝 也 。 事 君 不 忠 , 非 孝 也 。 莅 官 不 敬 , 非 孝 也 。 朋 友 不 笃 , 非 孝 也 。 战 陈 无 勇 , 非 孝 也 。 五 行 不 遂 , 灾 及 乎 亲 , 敢 不 敬 乎 ? 』 商 书 曰 : 『 刑 三 百 , 罪 莫 重 于 不 孝 。 』 曾 子 曰 : 『 先 王 之 所 以 治 天 下 者 五 : 贵 德 , 贵 贵 , 贵 老 , 敬 长 , 慈 幼 。 此 五 者 , 先 王 之 所 以 定 天 下 也 。 所 谓 贵 德 , 为 其 近 于 圣 也 。 所 谓 贵 贵 , 为 其 近 于 君 也 。 所 谓 贵 老 , 为 其 近 于 亲 也 。 所 谓 敬 长 , 为 其 近 于 兄 也 。 所 谓 慈 幼 , 为 其 近 于 弟 也 。 』 曾 子 曰 : 『 父 母 生 之 , 子 弗 敢 杀 。 父 母 置 之 , 子 弗 敢 废 。 父 母 全 之 , 子 弗 敢 阙 。 故 舟 而 不 游 , 道 而 不 径 , 能 全 支 体 , 以 守 宗 庙 , 可 谓 孝 矣 。 』 养 有 五 道 : 修 宫 室 , 安 床 笫 , 节 饮 食 , 养 体 之 道 也 。 树 五 色 , 施 五 采 , 列 文 章 , 养 目 之 道 也 。 正 六 律 , 龢 五 声 , 杂 八 音 , 养 耳 之 道 也 。 熟 五 谷 , 烹 六 畜 , 龢 煎 调 , 养 口 之 道 也 。 龢 颜 色 , 说 言 语 , 敬 进 退 , 养 志 之 道 也 。 此 五 者 , 代 进 而 厚 用 之 , 可 谓 善 养 矣 。 乐 正 子 春 下 堂 而 伤 足 , 瘳 而 数 月 不 出 , 犹 有 忧 色 。 门 人 问 之 曰 : 『 夫 子 下 堂 而 伤 足 , 瘳 而 数 月 不 出 , 犹 有 忧 色 , 敢 问 其 故 ? 』 乐 正 子 春 曰 : 『 善 乎 而 问 之 。 吾 闻 之 曾 子 , 曾 子 闻 之 仲 尼 : 父 母 全 而 生 之 , 子 全 而 归 之 , 不 亏 其 身 , 不 损 其 形 , 可 谓 孝 矣 。 君 子 无 行 咫 步 而 忘 之 。 余 忘 孝 道 , 是 以 忧 。 』 故 曰 : 身 者 非 其 私 有 也 , 严 亲 之 遗 躬 也 。杀猪的事情太多人粘贴了避席的事情半分意义都没有说点别的《吕氏春秋.当染篇》、《史记》列传,皆称吴起学于曾子吴起母亲死了但是没有回家奔丧(理由不作推测)在《孝行》一篇里占那么大篇幅的曾子自然不高兴于是把吴起逐出师门《韩非子 说林下》卫将军文子见他曾子倨傲非常文子对自己车夫说:曾子就是个蠢货若是以我为君子,对君子怎么可以不敬重若是以我为暴徒,对暴徒怎么可以随便侮辱曾子没打短命,那是命好!
2023-09-05 00:12:284

关于文明礼仪的小故事

孔融让梨 孔融(153—208年),鲁国人(今山东曲阜),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他的文学创作深受魏文帝曹丕的推崇。据史书记载,孔融幼时不但非常聪明,而且还是一个注重兄弟之礼、互助友爱的典型。 孔融四岁的时候,常常和哥哥一块吃梨。每次,孔融总是拿一个最小的梨子。有一次,爸爸看见了,问道:“你为什么总是拿小的而不拿大的呢?”孔融说:“我是弟弟,年龄最小,应该吃小的,大的还是让给哥哥吃吧!” 孔融小小年纪就懂得兄弟姐妹相互礼让、相互帮助、团结友爱的道理,使全家人都感到惊喜。从此,孔融让梨的故事也就流传千载,成为团结友爱的典范。 程门立雪 “程门立雪”这个故事出自《宋史·杨时传》:“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程门立雪”说的是宋代学者杨时和游酢向程颢、程颐拜师求教的事。杨时、游酢二人,原先以程颢为师,程颢去世后,他们都已四十岁,而且已考上了进士,然而他们还要去找程颐继续求学。故事就发生在他们初次到嵩阳书院,登门拜见程颐的那天。 相传,一日杨时、游酢,来到嵩阳书院拜见程颐,但是正遇上程老先生闭目养神,坐着假睡。这时候,外面开始下雪。这两人求师心切,便恭恭敬敬侍立一旁,不言不动,如此等了大半天,程颐才慢慢睁开眼睛,见杨时、游酢站在面前,吃了一惊,说道:“啊,啊!他们两位还在这儿没走?”这时候,门外的雪已经积了一尺多厚了,而杨时和游酢并没有一丝疲倦和不耐烦的神情。 这个故事,就叫“程门立雪”,在宋代读书人中流传很广。后来人们常用“程门立雪”的成语表示求学者尊敬师长和求学心诚意坚。 回答者:miaomiao0705 - 举人 四级 10-9 20:45 许攸 - 简明演义传记 许攸年青时与曹操相友善,后来成为袁绍的谋士,多次为袁绍出谋划策均不被听从,深感不满。官渡之战之际,许攸因家人犯法被收治而投奔曹操,提供了重要情报,建议曹操偷袭乌巢,结果大获全胜。官渡之战后,许攸跟随曹操到达邺城,口出狂言,轻视曹军将士,被许褚一怒之下杀害。曹操假装生气,却没有惩罚许褚。 曹操曾赤足(光着脚,没穿鞋)迎接许攸.古代的礼仪 曹操(155-220),本姓夏侯,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县)人,出生自一个大官僚地主家庭,长子。因其父曹嵩乃是中常侍曹腾之养子,故改姓曹。亦因这种关系,曹操自幼便有机会接触官宦子弟。日后的劲敌袁绍亦是曹操年少时朋友。曹操身长七尺,细眼长须。自幼放荡不羁,但很有才华,又足智多谋,善于随机应变。当年,汝南有个善于评论人物的名士,名叫许劭,评论曹操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东汉末年,曹操在镇压黄巾起义过程中,逐步扩充军事力量;建安元年(196年),迎汉献帝到许(今河南许昌东),“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政治上的优势,先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200年官渡之战大败袁绍以后,逐步统一黄河流域。208年进为丞相,率军南下,在赤壁被孙权和刘备的联军打败。216年封为魏王。他在北方实行屯田,兴修水利,解决了军粮缺乏问题,对农业生产的恢复有一定作用。他用人唯才,先后下了三次“求贤今”,选择和任用一些有才能的人。他还整饬吏治,抑制豪强兼并。精通兵法,著《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书。擅长诗歌,《蒿里行》《观沧海》等篇,今天存有乐府诗20余篇。他用诗抒发自己革新政治、统一全国的抱负,对当时的军阀割据混战,加以批判揭露,反映了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207年,写了《龟虽寿》一诗。诗中说: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表现出为统一大业努力奋斗,积极进取的精神。所以,曹操是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散文亦清峻整洁。著作有《魏武帝集》,已佚,有明人辑本。今有整理排印本《曹操集》。 曹操 二、曹操的军事生涯: 汉灵帝死后,大将军以外戚身份把持朝政。但在诛杀杀宦官时,反被伏击。而此时有西凉之狼称号的董卓带领大军接管京城。卓入城不久便改立少帝之弟刘协,是为献帝。大部份大臣纷纷逃出洛阳。曹操亦逃至陈留,集结义兵,声讨董卓。 初平元年,各路大将推举家世显赫的袁绍为盟主,西讨董卓。但因各将领心怀鬼胎,遂使义军失败。曹操在这战役中,初次见到日后的死敌——刘备。 初平三年,董卓为王允、吕布所杀。而二人又被卓部下李傕、郭汜所遂。献帝乘乱与一众大臣逃出长安,但被李、郭二人所追捕。而曹操接受荀彧、程昱所议,迎接献帝至许昌。从此曹操便开始挟天子以令诸侯。 其后,曹操以献帝名义东征西讨。先后平定关东、关中一带。而刘备亦曾成为其部下。接下来,曹操便要面对他的老朋友-袁绍。 当时袁绍盘据幽、冀、并、青四州,军力雄厚,勇将如云。虽然曹操己成中原霸主,但就兵力而言始终与绍有一定距离。 建安五年,袁绍大军南下,与曹兵会战于官渡。最后曹操用降将许攸之计亲率五千骑兵偷袭袁军粮仓。袁兵见军粮被烧而大乱,曹军乘势出击。袁绍败走。官渡之役奠定了曹操在北方的霸主地位。 在官渡会战胜利后,曹操用数年时间稳定北方,和追击袁氏余党(绍兵败后不久病死)。建安十三年,曹操亲率大军南征刘表。同年,刘表死,次子刘琮继立。面对曹操如狼似虎的大军,刘琮决定出降。曹操轻易地接管荆州。可能因为荆州得来容易,曹操决定成势东伐孙权。但权并非刘琮之流可比。 孙氏自孙策时已盘据江东,至今已人心归顺。加上长江天险,孙氏政权已有一个稳定基础。当孙权收到曹操东来的消息后,曾召开多次军事会议。会中主战和主降派展开了激烈的争辩。最后在周瑜和鲁肃的分析下,孙权决定出战。 建安十三年十二月,孙权大军在赤壁迎战曹军。周瑜用计火烧曹操军舰 曹军大败。从此曹操无力大举南征。如果说官渡会战决定了曹操在北方霸主 地位,那么赤壁兵败便是曹操只可称雄北方的一战。 此后,曹操虽曾多次在东吴边境挑起战火,但双方均互有胜败。同时刘备西定益州,自封汉中王。三国鼎立之势已成。连盖世雄主曹操亦再无力改变这个事实。 建安二十一年,曹操进位为魏王。 建安二十五年,曹操病逝,享年六十六岁。 翌年,操子曹丕篡汉,建国号魏。追尊曹操为太祖武皇帝。 三、曹操的选官标准: 东汉时期选拔官吏,被选用人既要有仁义孝悌等方面封建道德品质,也要有高贵的家世出身。曹操为维护和发展势力,让更多的人为自己的事业服务,不受上述标准限制,强调“唯才是举”。只要有才能,即使缺少封建道德品质、出身下层的人,他也注意提拔。从210年到217年,他先后下了三次“求贤令”,选拔和任用一些有才能的人。于禁和乐进,是曹操从士兵中提拔起来的大将;张辽和徐晃,是曹操从亡虏中选拔出来的大将。他们作为名将,辅佐曹操成就大业,均立有赫赫战功。被曹操任命为州牧和郡守的许多人,也都出身低微。 四、曹操的经济政策: 1、曹操实行屯田 : 曹操起兵后,因缺乏粮食,招募的新兵有的中途叛逃,有的将领几乎饿死。严酷的现实使他深深体会到军粮的重要性。196年(建安元年),他决定推行屯田制。屯田的基层组织为屯,每屯约有五六十人,由屯田司马管理。屯田组织自成系统,不隶属郡县,官员有典农中郎将(相当于郡守)、典农都尉(相当于县令)、直接隶属于朝廷的大司农。屯田农民称屯田客。屯田客用官牛耕种的,要将收成的百分之六十交给国家,用自己牛耕种的,交百分之五十。屯田农民不再负担徭役和兵役。屯田制的推行,使许多流民重归土地,解决了他们的一些生计问题,对恢复和发展生产起了积极作用,对曹操势力的兴起和发展,也起了重要作用。 2、曹操奖励农耕 曹操注意招回流亡人口,分给无主荒地,或贷给耕牛,帮助和鼓励他们从事生产。关中地区因遭受军阀破坏,有十万多家流入荆州。后来这些人想重返关中,但苦于无犁、牛等生产资料。曹操便采纳卫觊(jì)建议,实行食盐专卖,以其收入购买耕牛和农具,贷给归还的农民,帮助他们恢复生产。曹操还注意发展水利灌溉事业,在各地修造陂塘,广兴稻田,推广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 孔融让梨 孔融(153—208年),鲁国人(今山东曲阜),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他的文学创作深受魏文帝曹丕的推崇。据史书记载,孔融幼时不但非常聪明,而且还是一个注重兄弟之礼、互助友爱的典型。 孔融四岁的时候,常常和哥哥一块吃梨。每次,孔融总是拿一个最小的梨子。有一次,爸爸看见了,问道:“你为什么总是拿小的而不拿大的呢?”孔融说:“我是弟弟,年龄最小,应该吃小的,大的还是让给哥哥吃吧!” 孔融小小年纪就懂得兄弟姐妹相互礼让、相互帮助、团结友爱的道理,使全家人都感到惊喜。从此,孔融让梨的故事也就流传千载,成为团结友爱的典范。 程门立雪 “程门立雪”这个故事出自《宋史·杨时传》:“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程门立雪”说的是宋代学者杨时和游酢向程颢、程颐拜师求教的事。杨时、游酢二人,原先以程颢为师,程颢去世后,他们都已四十岁,而且已考上了进士,然而他们还要去找程颐继续求学。故事就发生在他们初次到嵩阳书院,登门拜见程颐的那天。 相传,一日杨时、游酢,来到嵩阳书院拜见程颐,但是正遇上程老先生闭目养神,坐着假睡。这时候,外面开始下雪。这两人求师心切,便恭恭敬敬侍立一旁,不言不动,如此等了大半天,程颐才慢慢睁开眼睛,见杨时、游酢站在面前,吃了一惊,说道:“啊,啊!他们两位还在这儿没走?”这时候,门外的雪已经积了一尺多厚了,而杨时和游酢并没有一丝疲倦和不耐烦的神情。 这个故事,就叫“程门立雪”,在宋代读书人中流传很广。后来人们常用“程门立雪”的成语表示求学者尊敬师长和求学心诚意坚。
2023-09-05 00:13:035

避席的意思

避席的意思是:离开座位说话,以示尊敬。避席造句:1. 至于这次法官应否避席,他认为要由证监会或小股东的代表律师决定。2.敬酒时,敬酒的人和被敬酒的人都要“避席”,起立。3. 敬酒者和被敬人都要“避席”,即起立以示尊敬,以袖挡口。4.曾子避席、圯上受书、程门立雪……千百年来传为美谈的经典故事,无不体现出学生对老师发自内心的尊重与敬爱。5.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6.、村民们受曾子思想的影响,非常懂得谦让,村民间的关系一直很和睦,“曾子避席”就是村民们的行为典范
2023-09-05 00:13:181

关于礼貌的故事

杨时谦虚礼貌的故事  宋朝的杨时非常喜爱学习。一个下雪天的中午,他和同学一起去找理学家程颐老师求教  程老师正在睡午觉,他俩就站在门外等候。  雪越下越大,为不打扰老师,仍耐心地等候在门外。  老师醒了。发现杨时俩人站在雪地里,忙叫他们进屋来,杨时赶忙向老师行礼、请教。有一次,列宁同志下楼,在楼梯狭窄的过道上,正碰见一个女工端着一盆水上楼。那女工一看是列宁,就要退回去给让路。列宁阻止她说:“不必这样,你端着东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现在空手,请你先过去吧!”他把“请”字说得很响亮,很亲切。然后自己紧靠着墙,让女工上楼了,他才下楼。娇娇和妈妈去参加老同学聚会。用餐时,大人们举杯换盏尽情地聊着,娇娇伸着筷子,看哪盘菜好吃就一个劲儿地挑着吃,一副不管不顾的样子。有人开了个玩笑说:“这小丫头真精啊!”妈妈听了简直无地自容。是呀,在家里吃饭这不算什么事,姥姥每次做了好菜都紧着娇娇吃。像三鲜虾仁这道菜,娇娇就专挑虾仁吃,姥姥还帮着她挑,直到把盘子里的虾仁挑得一个不剩,留下一堆黄瓜片,她才住手。现在虽说到了外边,可习惯已经成自然了,这丢脸的吃相一时那里改得过来。“程门立雪”这个故事,说的是宋代学者杨时和游酢向程颢程颐拜师求教的事儿。  二程是洛阳伊川人,同是宋代著名儒学家。二程学说,后来为朱熹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杨时、游酢,向二程求学,非常恭敬。杨游二人,原先以程颢为师,程颢去世后,他们都已四十岁,而且已考上了进士,然而他们还要去找程颐继续求学。故事就发生在他们初次到嵩阳书院,登门拜见程颐的那天。  相传,一日杨时、游酢,来到嵩阳书院拜见程颐,正遇上这位老先生闭目养神,坐着假睡。程颐明知有两个客人来了,他欲不言不动,不予理睬。杨、游二人怕打扰先生休息,只好恭恭敬敬,肃然待立,一声不吭等候他睁开眼来。如此等了好半天,程颐才如萝初醒,见了杨、游,装作一惊说道:“啊!啊!贤辈早在此呼!”意思是说你们两个还在这儿没走啊。那天正是冬季很冷的一天,不知什么时候,开始下起雪来。门外积雪,有一尺多深。给大家讲个故事:北京有一家外资企业招工,对学历、外语、身高、相貌的要求都很高,但薪酬挺高,所以有很多高素质人才都来应聘。这一些年轻人,过五关斩六将,到了最后一关:总经理面试。 这些年轻人想,这很简单,只不过是走走过场罢了,准十拿九稳了。  没想到,这一面试出问题了。一见面,总经理说:“很抱歉,年轻人,我有点急事,要出去10分钟,你们能不能等我?”年轻人说:“没问题,您去吧,我们等您。”老板走了,年轻人一个个踌躇满志,得意非凡,闲不着,围着老板的大写字台看,只见上面文件一摞,信一摞,资料一摞。年轻人你看这一摞,我看这一摞,看完了还交换:哎哟,这个好看。  10分钟后,总经理回来了,说:“面试已经结束。”“没有啊?我们还在等您啊。”老板说:“我不在的这一段时间,你们的表现就是面试。很遗憾,你们没有一个人被录取。因为,本公司从来不录取那些乱翻别人东西的人。” 哎呀,这些年轻人一听啊,捶胸顿足。他们为什么这么感慨万千呢?他们说:“我们长这么大,就从来没听说过不能乱翻别人的东西。”王小红是一名四年级的学生,她非常懂礼貌,有客人来了,王小红就站起来说:“阿姨好,叔叔好,欢迎来我们家做客。”然后又给阿姨叔叔端茶水,上水果,拿瓜子和糖果,因此叔叔阿姨都夸她是一个好孩子。一次,爸爸的朋友来家里做客,王小红马上出来迎接,还陪爸爸的朋友一块儿聊天儿。爸爸的朋友夸王小红是一个聪明可爱懂事的孩子。他们要走了,王小红马上跑过去对他们说:“再见,再见,欢迎下次再来,欢迎下次再来!”
2023-09-05 00:13:417

曾子的典故

曾子的典故 曾子入孔门较晚,后来以授徒、种田为业,生平事迹较少流传。但是,其人品一直受到后世人的敬仰;其生平事迹和故事,被后人记录在不同的典籍中流传下来,并且成为儒家学说中不可或缺的典例,与其思想学说一道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中非常宝贵的一部分。 杀猪示信 在《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有一个记载,说曾子不仅非常重视诚信,而且还格外重视诚信教育。秋后季节,曾参的妻子怀着丰收喜悦,提着篮子、布袋,告诉曾参说:“夫子,我要去集市买菜去了!” 曾参的儿子曾元扯住母亲的衣衫哭哭啼啼地要求:“娘,我也要去集市,我也要去集市。” 曾妻劝阻说:“元儿,你在家玩耍吧,我去集市买了东西就回来,回来给你杀猪吃好吗?” 曾元听了立时不哭了,反而高高兴兴地说:“娘,我在家好好玩耍,回来可要杀猪吃!” 曾妻满口答应:“是,好好玩吧,可别出门。”曾元一整天都待在家里等妈妈回来,村子里的小伙伴来找他玩,他都拒绝了。他靠在墙根下一边晒太阳一边想象着猪肉的味道,心里甭提多高兴了。 过了一个时辰后,曾子的妻子赶集回来,把她曾经给儿子的承诺给忘了。曾元为此哭闹起来。曾子知道以后,就问妻子,“为何不杀猪呢?”立时挽起衣袖,说:“来,帮个忙,快把猪捆上!” 曾妻急忙上前劝说:“夫子,为何杀猪,我与元儿儿戏,何必当真。”曾参非常严肃地说:“你错啦,言而无信,是最不可取的,身教重于言教,说谎话是欺人也是害自己。这样怎么能教育孩子成才呢?” 妻子听后惭愧地低下了头,夫妻俩真的杀了猪给孩子吃,并且宴请了乡亲们,告诉乡亲们教育孩子要以身作则。曾元也高高兴兴地吃上了猪肉。 虽然曾子的做法遭到一些人的嘲笑,但是他却教育出了诚实守信的孩子。在曾子看来,正心诚意,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换言之,诚信是一切人生问题的根本。 母子连心 曾子以孝著称,其事迹在《孝经》上有记载:曾子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曾参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这个故事,也成为古代《二十四孝》之一的“啮指痛心”。 思母吐鱼 思母吐鱼这个故事源于《孝经》: 曾子的母亲过世之后,某天,曾子的妻子从门外提来了两条鲜鱼。因为曾参最爱吃鱼。妻子精心烹煮,做成了一道美味的菜肴,摆在桌子正当中,等曾子回来吃饭。 曾子的大儿子曾元,二儿子曾申趴到桌旁,馋涎欲滴。 曾妻斥责说:“孩子们可不能乱动,等你爹爹回来一齐吃鱼。” 曾元、曾申拍手叫喊:“爹爹回来吃鱼,爹爹回来吃鱼!” 说话间,曾参从学堂里教学回到家里。曾元、曾申都迎上前去施礼。 曾子一手抱着书简,一手提着长袍走进屋来。 妻子高高兴兴地介绍说:“夫子,今天吃鱼,可满意吗?” 曾子回答:“满意!满意!”说罢,便居中坐下,两个儿子坐在两边,曾妻来回端菜盛饭,一家人欢欢乐乐吃起饭来。 曾子首先用筷子夹了一块生鱼,在热汤里一涮,又沾了沾佐料放进嘴里,味美可口。接着他的脸从喜悦变得蜡黄蜡黄,随之,“哇”的一口全吐了出来。 曾妻大为吃惊,惶恐不安地问道:“夫子,鱼不好吃吗?” 曾子眼含热泪说:“我的老母生前不知鱼美味,今天鱼虽然美味,我却独自品尝,真是不孝啊!”此后,终生不再食鱼。 曾子思母吐鱼的故事影响了一代又一代曾氏后裔及所有的中华儿女。 众口铄金,曾参杀人 曾子是一个有名的孝子,他从来不惹母亲生气。 有一年,曾子告别母亲,离开了家乡到齐国去办事。 曾子的母亲在曾子走后,常常坐在窗前织布,盼望儿子在齐国平安无事,早日回来。曾子到齐国不久,齐国有个和他同名同姓的人,打架斗殴杀死了人,被官府抓了起来。一天,曾子的一个同乡,听到这个消息,也不问个清楚,就跑去告诉曾子的母亲说:“了不得啦,曾子在齐国杀死人了,”曾子的母亲听了这个消息,不慌不忙地回答说:“不可能,我的儿子是干不出这等事来的。”那位同乡,听曾子的母亲这么一说,也觉得拿不出什么根据,便半信半疑地走了。 他走后,曾子的母亲仍旧安心织布,心里没有半点疑虑。过了不大一会儿,又有一位邻居跑来,慌慌张张地问:“你儿子是不是杀人了?”曾子的母亲仍旧没一点儿惊慌的样子,一面织布,一面说:“不要听信谣言,曾子是不会杀人的。”曾子的母亲还是照样织自己的布,头也不抬地说:“我知道自己的孩子,他不可能闯这么大的乱子。” 这个报消息的人还没有走,门外又来了一个人,他还没进门,就大呼小叫地嚷道:“曾子杀人了,你老人家快躲一躲吧!”曾子的母亲见一连三个人来报告这可怕的消息,有些沉不住气了。她想:三个人都这么说,恐怕城里的人都嚷嚷开这件事啦,要是人家都嚷嚷,那么,曾子一定是真的杀人了。曾子的母亲越想越怕。于是,她忙扔下手中的梭子,离开织布机。在那两位邻居帮助下,从后院逃跑了。 人言可畏,被尊为“宗圣”的曾子尚不能免,我辈更不用说了。 曾参赞黔娄妻 黔娄是南武城人,与曾参是同窗好友。黔娄病故了,曾参急忙前去吊丧。 曾参到了黔娄家里,看到黔娄的尸体静卧于牖榻上,穿着长袍,用块白布覆盖着。由于这块白布短小,盖头就露出脚来,盖上脚则露出头来。曾参提议说:“把布斜着盖,不是头脚都盖上了吗?” 黔娄妻说:“斜而有余,不如正而不足。先生生前不邪,死而邪之,这样会违背先生的生前意愿。” 曾参听了认为很有道理,于是哭得更为悲伤。并问黔娄妻:“先生终时,何以为谧静?” 黔娄妻说:“以康乐为谧静?” 曾参又说:“先生在时,食不充饥,衣不遮体,死则首足不能覆盖,棺旁也没祭祀酒肉,这能算是谧静、康乐吗?” 黔娄妻回答说:“先生生前,国君常常想授于他正事,任为国相,但他辞而不为,这算是有余贵吧!国君还常常要赐予他米粟三千担,先生还是辞而不受,这也算是有余贵吧!他愿与天地人间共甘苦,宁愿为平民百姓,不戚戚于贫贱,而忻忻于富贵,全是为了求仁求义。这样的谧静、康乐,不是更好吗?” 曾参听了大加赞誉:“有黔娄这样的先生,才会有黔娄妻这样的好妇人。”一个能够让人们崇敬的人,首先是因为他的品德感化了身边的人。 曾子避席 “曾子避席”出自《孝经》,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就问他:“以前的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精要奥妙的理论,用来教导天下之人,人们就能和睦相处,君王和臣下之间也没有不满,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吗? 曾子听了,明白老师孔子是要指点他最深刻的道理,于是立刻从坐着的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我不够聪明,哪里能知道,还请老师把这些道理教给我。” 在古代,“避席”是一种非常礼貌的行为,当曾子听到老师要向他传授道理时,他站起身来,走到席子外向老师请教,是为了表示他对老师的尊重。 耘瓜受杖 雄鸡三唱,太阳从山林冉冉升起,农夫们纷纷荷锄下地。 曾参的父亲曾皙荷锄走出大门,曾参紧跟在后面,来到山脚下瓜地里。那瓜苗一片葱绿,十分茁壮,迎风摇摆着。 曾皙以教诲的口吻对曾参说:“参儿,锄地下锄要稳,拉锄要匀,切勿忙手忙脚。”说着便做起示范。 曾参用心学习,小心翼翼地耘瓜。 曾皙老当益壮,遥遥领先。 曾参初学乍练,手脚生疏,远远落在后面,但他不甘落后,奋力追赶。稍一不慎,一棵肥壮的瓜苗被锄掉了,于是大惊失色。曾皙回头一看,十分生气,声色俱厉地顺手拿起木杖就打儿子。曾参没有逃避,反而顺从地趴倒在地,任凭父亲责打。 曾母听说儿了挨打,急忙跑到田间,抱住儿子痛哭:“参儿受苦了!参儿受苦了!”曾参忍住疼痛,劝说母亲:“请母亲不要难过,爹爹是在教训我。惹爹爹生气了。” 曾皙渐渐息怒,回家之后,担心打伤了儿子,便悄悄到书房门窥视。曾参知道父亲走过来了,忍住肉体剧痛,抚琴而歌。 曾皙看后,才放下心来,缓步又走回屋去。 曾子取悦父母尽心行孝的故事,一代代的流传下来,深深的教育和启发着人们遵行孝道。 子夏丧子 曾参在60岁时,与子夏、段干木在西河教学。子夏的儿子不幸病死了,子夏非常悲伤,眼睛都哭瞎了。 曾参听说后,赶忙前去看望。子夏哭,曾参也哭。 子夏哭着说:“天哪,我有什么罪过,这样来惩罚我呢?” 曾参听后有些生气,并直率地说:“子夏,你为何无罪,过去我与你共同跟着孔夫子学于洙、泗那个地方,老了又退居于西河之上,可是西河的人都知道你,而不熟悉孔夫子,这是你的一个罪过吧!当你的父母亲去世时,西河人都不知道,这是你的第二个罪过吧!现在你的儿子死了,你却哭瞎了眼,没有不知道的,这是你的第三个罪过了。” 子夏听了,甚为信服,随之丢下手中的拐杖,深深拜谢说:“我是有罪的,我是有罪的。” 贫而乐道 曾参随孔子从楚国返回鲁国后,继续学习与研究儒学,锲而不舍,道传一贯。他这时没有任职,仍是在家敝衣躬耕,生活很是窘迫。鲁国的国君听说后,对他非常关心和同情,决定赠以“食邑”。但曾参以为“食邑”是只拿俸禄不做事,不如自食其力为好。于是曾参固辞不受。 国君派来的使者好心地劝说曾参:“先生非求于人,为何不受?” 曾参对使者诚恳地说:“我常听说,受人者畏惧于人;予人者骄傲于人。纵然对我不骄傲,我能不畏惧吗?”经过再三推辞,曾参终于没有接受国君赠给的食邑。 不久,孔子听说了这件事情,便肯定了曾参的这种言行。 此后,曾参到了楚国被聘为宾师,教一大批学生。但那里经常有战乱,就辞去宾师到了卫国。当时,他的同窗好友子路正在卫国任孔悝的蒲邑大夫,有职有权,显赫一时。有人劝说曾参,你到子路那里走一趟,什么不用说,也会得到高官厚禄。 曾参却摇了摇头说:“我从来不愿垂翼求人,宁愿在西河教学,过着安贫乐道的生活,不图小利,以仁为己任,直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曾参住在西河岸边,生活贫困到了难以维持的程度。面带饥色,手足皲裂,有时三日不动火,十年没做过新衣服,帽缨子都断了,鞋子都露出了脚。尽管如此,他仍然充满乐观精神,怡然自得,还经常散步于西河两岸,拂着轻风,不禁抒发心怀,唱着《商颂》乐曲,如同金鼓玉振,铮铮有声。
2023-09-05 00:13:571

孔门弟子—曾参

曾参(约前505~前435),字子舆,春秋末鲁国南武城(今平邑)人。人们尊称为曾子。 孔子弟子。曾点之子,孔子之孙子思的老师,儒家五圣之一,被后世尊称为宗圣。 战国初期政治家,军事家吴起的老师。乐道养亲,曾仕为小吏,以孝著称。认为"忠恕"是孔子" 一以贯之"的思想,提出"吾日三省吾身"的修养方法,主张"慎终(慎重地办理父母的丧事),追远(虔诚地追念祖先),民德归厚”,“犯而不校(计较)”,矢志不懈地实践孔 子学说。相传著有《孝经》和《大学》。在孔门中被视为道统的继承者,被后代统治者尊为 “宗圣”。《汉书·艺文志》著录《曾子》18篇,已残,今存《大戴礼记》中,自《立事》至《天圆》凡10篇。清阮元有《曾子注释》。今嘉祥城南20公里南武山南麓有曾庙,又称宗圣庙。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避席”讲的就是曾参,它是《孝经》开篇第一章《开宗明义章》里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 原文: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 译文: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就问他:“以前的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精要奥妙的理论,用来教导天下之人,人们就能和睦相处,君王和臣下之间也没有不满,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吗?”曾子听了,明白老师孔子是要指点他最深刻的道理,于是立刻从坐着的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我不够聪明,哪里能知道,还请老师把这些道理教给我。” 在这里,“避席”是一种非常礼貌的行为,当曾子听到老师要向他传授时,他站起身来,走到席子外向老师请教,是为了表示他对老师的尊重。曾子懂礼貌的故事被后人传诵,很多人都向他学习。 曾参正是凭借他对老师的这份至诚恭敬之心,才使得他在儒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后世尊为“宗圣”,成为配享孔庙的四配之一,仅次于“复圣”颜渊。
2023-09-05 00:14:071

曾子避席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告诉我们对师长要有礼貌,要讲文明,懂礼貌。
2023-09-05 00:15:451

避席是什么意思

避席亦作辟席,是东亚传统的交往礼节之一。东亚传统以前习惯席地而坐(中国在宋代以后才普及使用椅子),为了表示对对方的尊敬和自己的谦逊,都要离开坐席而伏于地,这种做法便叫做避席。避席也叫避_,可指离席或席中不告而别,也指回避、退避或者躲避。“避席”起源于一个历史上有名的典故——“曾子避席”。说的是:有一次曾参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问他:“以前的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精要奥妙的理论,用来教导天下之人,人们就能和睦相处,君王和臣下之间也没有不满,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吗?”曾参听了,明白老师是要指点他深刻的道理,于是立刻从坐着的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的回答道:“我不够聪明,哪里能知道,还请老师把这些道理教给我。”在这里,“避席”是一种非常礼貌的行为,是为了表示对老师的尊重。后来很多人都向他学习这种礼仪。
2023-09-05 00:15:541

后人学习的榜样,关于孔子的礼仪故事有哪些?

1、见齐衰者,虽狎,必变;见冕者与瞽者,虽亵,必以貌。凶服者式之。式负版者。——春秋战国,《论语·学而》(对待行人的礼仪)看见穿孝服的,虽然平日很亲密,也一定改变容颜。看见戴着正式礼帽的人和瞎子,虽然经常遇到,也一定表示礼貌。遇到穿丧服的,在车上俯身表敬意,同样那些为国家修筑城门、城墙之人,我们也要躬身行礼。2、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殡。”朋友之馈,虽车马,非祭肉,不拜。——春秋战国,《论语·子罕》(对待朋友的仪礼)朋友死了,没有人收殓,孔子便说:“由我来负责丧事。”朋友送礼物,即使是车马,如果不是祭肉,不行拜礼。朋友有通财之义,故虽车马之重不拜,祭肉则拜者,敬其祖考,同于己亲也。这里点出孔子交友之道:重感情,讲原则。礼物重意义的重轻而非财物之厚薄;祭肉涉及祖先,礼重,故拜。3、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君在,踧踖如也,与与如也。——春秋战国,《论语·雍也》(孔子对各个阶层的礼仪)孔子在老乡中间,从来恭顺谦逊,好像不会说话。但是他在宗庙和朝廷中,讲话却雄辩,但很谨慎。在朝廷中,他与同级说话,直率畅快;与上级说话,温和恭顺;国君在的时候,敬畏不安,态度严肃。可见孔子会对不同人行不同礼仪。4、君召使摈,色勃如也,足躩如也。揖所与立,左右手,衣前后,襜如也。趋进,翼如也。宾退,必复命曰:“宾不顾矣。”——春秋战国,《论语·雍也》(孔子对外宾的礼仪)国君命孔子迎接外宾,他面色马上变得庄重,起步快速。向站着的人们作揖行礼,或左或右,他的衣服前后飘动,都很整齐。很快地行走,像鸟展开翅膀一样。宾客走后,一定回来报告君王说:“客人已经不回头了。”意思是说,一直等宾客走远不再回头作别时,自己才回来,以示慎重和礼貌。5、齐,必有明衣,布。齐必变食,居必迁坐。——春秋战国,《论语·为政》(孔子对于祭祀的礼仪)孔子斋戒,一定有浴衣,用布做的。斋戒,一定改变饮食,改变住房。古代斋戒一定要洗澡,所以有浴衣。这些都是为了节制自己的享受和快乐,以表示忠诚、崇敬和畏惧。儒家的“敬”、“畏”一直保存这种宗教性的禁欲特征,发展为宋明理学的“灭人欲存天理”的著名理论。
2023-09-05 00:16:055

尊师的成语故事

尊师的成语故事三篇    尊师的成语故事一:曾子避席   “曾子避席”出自《孝经》,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就问他:“以前的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精要奥妙的理论,用来教导天下之人,人们就能和睦相处,君王和臣下之间也没有不满,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吗?”曾子听了,明白老师孔子是要指点他最深刻的道理,于是立刻从坐着的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我不够聪明,哪里能知道,还请老师把这些道理教给我.”   在这里,“避席”是一种非常礼貌的行为,当曾子听到老师要向他传授时,他站起身来,走到席子外向老师请教,是为了表示他对老师的尊重.曾子懂礼貌的故事被后人传诵,很多人都向他学习.    尊师的成语故事二:圯上受书   一天,张良闲步沂水圯桥头,遇一穿着粗布短袍的老翁,这个老翁走到张良的身边时,故意把鞋脱落桥下,然后傲慢地差使张良道:“小子,下去给我捡鞋!”张良愕然,但还是强忍心中的不满,违心地替他取了   上来.随后,老人又跷起脚来,命张良给他穿上.此时的张良真想挥拳揍他,但因他已久历人间沧桑,饱经漂泊生活的种种磨难,因而强压怒火,膝跪于前,小心翼翼地帮老人穿好鞋.老人非但不谢,反而仰面长笑而去.张良呆视良久,只见那老翁走出里许之地,又返回桥上,对张良赞叹道:“孺子可教矣.”并约张良5日后的`凌晨再到桥头相会.张良不知何意,但还是恭敬地跪地应诺.   5天后,鸡鸣时分,张良急匆匆地赶到桥上.谁知老人故意提前来到桥上,此刻已等在桥头,见张良来到,忿忿地斥责道:“与老人约,为何误时?五日后再来!”说罢离去.结果第二次张良再次晚老人一步.第三次,张良索性半夜就到桥上等候.他经受住了考验,其至诚和隐忍精神感动了老者,于是送给他一本书,说:“读此书则可为王者师,10年后天下大乱,你可用此书兴邦立国;13年后再来见我.”说罢,扬长而去.这位老人就是传说中的神秘人物:隐身岩穴的高士黄石公,亦称“圮上老人”.    尊师的成语故事三:程门立雪   远在北宋时期,福建将东县有个叫杨时的进士,他特别喜好钻研学问,到处寻师访友,曾就学于洛阳著名学者程颢门下。程颢死后,又将杨时推荐到其弟程颐门下,在洛阳伊川所建的伊川书院中求学。杨时那时已四十多岁,学问也相当高,但他仍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尊师敬友,深得程颐的喜爱,被程颐视为得意门生,得其真传。   一天,杨时同一起学习的游酢向程颐请求学问,却不巧赶上老师正在屋中打盹儿。杨时便劝告游酢不要惊醒老师,于是两人静立门口,等老师醒来。一会儿,天飘起鹅毛大雪,越下越急,杨时和游酢却还立在雪中,游酢实在冻的受不了,几次想叫醒程颐,都被杨时阻拦住了。直到程颐一觉醒来,才赫然发现门外的两个雪人!从此,程颐深受感动,更加尽心尽力教杨时,杨时不负重望,终于学到了老师的全部学问。   之后,杨时回到南方传播程氏理学,且形成独家学派,世称“龟山先生”。后人便用“程门立雪”这个典故,来赞扬那些求学师门,诚心专志,尊师重道的学子。 ;
2023-09-05 00:16:371

古代经典故事

1、曾子避席“曾子避席”出自《孝经》,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就问他:“以前的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精要奥妙的理论,用来教导天下之人,人们就能和睦相处,君王和臣下之间也没有不满,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吗?”曾子听了,明白老师孔子是要指点他最深刻的道理,于是立刻从坐着的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我不够聪明,哪里能知道,还请老师把这些道理教给我。” 在这里,“避席”是一种非常礼貌的行为,当曾子听到老师要向他传授时,他站起身来,走到席子外向老师请教,是为了表示他对老师的尊重。 2、程门立雪 “程门立雪”这个故事,说的是宋代学者杨时和游酢(ZUO)向程颢程颐拜师求教的事儿。二程是洛阳伊川人,同是宋代著名儒学家。二程学说,后来为朱熹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杨时、游酢,向二程求学,非常恭敬。杨游二人,原先以程颢为师,程颢去世后,他们都已四十岁,而且已考上了进士,然而他们还要去找程颐继续求学。故事就发生在他们初次到嵩阳书院,登门拜见程颐的那天。 相传,一日杨时、游酢,来到嵩阳书院拜见程颐,正遇上这位老先生闭目养神,坐着假睡。程颐明知有两个客人来了,他欲不言不动,不予理睬。杨、游二人怕打扰先生休息,只好恭恭敬敬,肃然待立,一声不吭等候他睁开眼来。如此等了好半天,程颐才如萝初醒,见了杨、游,装作一惊说道:“啊!啊!贤辈早在此呼!”意思是说你们两个还在这儿没走啊。那天正是冬季很冷的一天,不知什么时候,开始下起雪来。门外积雪,有一尺多深。 这个故事,就叫“程门立雪”。在宋代读书人中流传很广,后来形容尊敬老师,诚恳求教,人们就往往引用这个典故和这句成语。3、孔融让梨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夸他是奇童。4岁时,他已能背诵许多诗赋,并且懂得礼节,父母亲非常喜爱他。 一日,父亲买了一些梨子,特地拣了一个最大的梨子给孔融,孔融摇摇头,却另拣了一个最小的梨子说:“我年纪最小,应该吃小的梨,你那个梨就给哥哥吧。”父亲听后十分惊喜,又问:"那弟弟也比你小啊?"孔融说"弟弟比我小,我也应该让给他.""孔融让梨的故事,很快传遍了曲阜,并且一直流传下来,成了许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例子。 4、南辕北辙魏王准备攻打邯郸,季梁听到这件事,半路上就返回来,来不及舒展衣服皱折,顾不得洗头上的尘土,就忙着去谒见魏王,说:“今天我回来的时候,在大路上遇见一个人,正在向北面赶他的车,他告诉我说:‘我想到楚国去。"我说:‘您既然要到楚国去,为什么往北走呢?"他说:‘我的马好。"我说:‘马虽然不错,但是这也不是去楚国的路啊!"他说:‘我的路费多。"我说:‘路费即使多,但这不是去楚国的方向啊。"他又说:‘我的车夫善于赶车。"我最后说:‘这几样越好,反而会使您离楚国越远!"如今大王的每一个行动都想建立霸业,每一个行动都想在天下取得威信;然而依仗魏国的强大,军队的精良,而去攻打邯郸,以使土地扩展,名分尊贵,大王这样的行动越多,那么距离大王的事业无疑是越来越远。这不是和那位想到楚国去却向北走的人一样的吗?” 5、螳螂捕蝉 黄雀在后春秋时期,吴国国王寿梦准备攻打荆地(楚国),遭到大臣的反对。吴王很恼火,在召见群臣的会上警告:“有谁胆敢阻止我出兵,将他处死!” 尽管如此,还是有人想阻止吴王出兵。王宫中一个青年侍卫官想出一个好办法:每天早晨,他拿着弹弓、弹丸在王宫后花园转来转去,露水湿透他的衣鞋,接连三天如此。吴王很奇怪,问道:“这是为何?”侍卫道:“园中的大树上有一只蝉,它一面唱歌,一面吸饮露水,却不知已有一只螳螂在向它逼近;螳螂想捕蝉,但不知旁边又来了黄雀;而当黄雀正准备啄螳螂时,它又怎知我的弹丸已对准它呢?它们三个都只顾眼前利益而看不到后边的灾祸。”吴王一听很受启发,随后取消了这次军事行动。
2023-09-05 00:16:513

文明礼仪小故事

1、曾子避席“曾子避席”出自《孝经》,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就问他:“ 以前的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 ,精要奥妙的理论, 用来教导天下之人,人们就能和睦相处, 君王和臣下之间也没有不满,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吗?”曾子听了,明白老师孔子是要指点他最深刻的道理, 于是立刻从坐着的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我不够聪明,哪里能知道,还请老师把这些道理教给我。”在这里,“避席”是一种非常礼貌的行为,当曾子听到老师要向他传授时,他站起身来,走到席子外向老师请教,是为了表示他对老师的尊重。曾子懂礼貌的故事被后人传诵,很多人都向他学习。2、程门立雪杨时(1053-1135)是北宋时一位很有才华的才子,南剑州将乐人(今属福建)。中了进士后,他放弃做官,继续求学。程颢(1032-1085)、程颐(1033-1107)兄弟俩是当时很有名望的大学问家、哲学家、教育学,洛阳人,同是北宋理学的奠基人。他们的学说为后来的南宋朱熹所继承,世称程朱学派。杨时仰慕二程的学识,投奔洛阳程颢门下,拜师求学,4 年后程颢去世,又继续拜程颐为师。这时他年已40,仍尊师如故,刻苦学习。一天,大雪纷飞,天寒地冻,杨时碰到疑难问题,便冒着凛冽的寒风,约同学游酢(1053-1123 年)一同前往老师家求教。当他来到老师家,见老师正坐在椅子上睡着了,他不忍打搅,怕影响老师休息,就静静地侍立门外等候。当老师一觉醒来时他们的脚下已积雪一尺深了,身上飘满了雪。老师忙把杨时等两人请进屋去,为他们讲学。后来,“程门立雪”成为了广为流传的尊师典范。3、千里送鹅毛“千里送鹅毛”的故事发生在唐朝。当时,云南一少数民族的首领为表示对唐王朝的拥戴,派特使缅伯高向太宗贡献天鹅。路过沔阳河时,好心的缅伯高把天鹅从笼子里放出来 ,想给它洗个澡 。不料, 天鹅展翅飞向高空。缅伯高忙伸手去捉,只扯得几根鹅毛。缅伯高急得顿足捶胸,号啕大哭。随从们劝他说:“已经飞走了,哭也没有用,还是想想补救的方法吧。”缅伯高一想,也只能如此了。到了长安,缅伯高拜见唐太宗,并献上礼物。唐太宗见是一个精致的绸缎小包,便令人打开,一看是几根鹅毛和一首小诗。诗曰:“天鹅贡唐朝,山高路途遥。沔阳河失宝,倒地哭号啕。上复圣天子,可饶缅伯高。礼轻情意重,千里送鹅毛。”唐太宗莫名其妙,缅伯高随即讲出事情原委。唐太宗连声说:“难能可贵! 难能可贵!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这个故事体现着送礼之人诚信的可贵美德。今天,人们用“千里送鹅毛”比喻送出的礼物单薄,但情意却异常浓厚。4、孔子尊师公元前521 年春,孔子得知他的学生宫敬叔奉鲁国国君之命,要前往周朝京都洛阳去朝拜天子,觉得这 是个向周朝守藏史老子请教“礼制”学识的好机会,于是征得鲁昭公的同意后,与宫敬叔同行。到达京都的第二天,孔子便徒步前往守藏史府去拜望老子。正在书写《道德经》的老子听说誉满天下的孔丘前来求教,赶忙放下手中刀笔,整顿衣冠出迎。孔子见大门里出来一位年逾古稀、精神矍铄的老人,料想便是老子,急趋向前,恭恭敬敬地向老子行了弟子礼。进入大厅后,孔子再拜后才坐下来。老子问孔子为何事而来, 孔子离座回答:“我学识浅薄,对古代的‘礼制"一无所知,特地向老师请教。”老子见孔子这样诚恳,便详细地抒发了自己的见解。回到鲁国后,孔子的学生们请求他讲解老子的学识。孔子说:“老子博古通今,通礼乐之源,明道德之归,确实是我的好老师。”同时还打比方赞扬老子,他说:“鸟儿,我知道它能飞;鱼儿,我知道它能游。野兽,我知道它能跑。善跑的野兽我可以结网来逮住它,会游的鱼儿我可以用丝条缚在鱼钩来钓到它 ,高飞的鸟儿我可以用良箭把它射下来 。 至于龙,我却不能够知道它是如何乘风云而上天的。老子,其犹龙邪! ”5、汉明帝敬师汉明帝刘庄做太子时,博士桓荣是他的老师,后来他继位作了皇帝“犹尊桓荣以师礼”。他曾亲自到太常府去,让桓荣坐东面,设置几杖,像当年讲学一样,聆听老师的指教。他还将朝中百官和桓荣教过的学生数百人召到太常府,向桓荣行弟子礼。桓荣生病,明帝就派人专程慰问,甚至亲自登门看望,每次探望老师,明帝都是一进街口便下车步行前往,以表尊敬。进门后,往往拉着老师枯瘦的手,默默垂泪,良久乃去。当朝皇帝对桓荣如此,所以“诸候、将军、大夫问疾者,不敢复乘车到门,皆拜床下”。桓荣去世时,明帝还换了衣服,亲自临丧送葬,并将其子女作了妥善安排。
2023-09-05 00:17:015

古人礼仪小故事

古人礼仪小故事 古人礼仪小故事1   公元前521年春,孔子得知他的学生宫敬叔奉鲁国国君之命,要前往周朝京都洛阳去朝拜天子,觉得这是个向周朝守藏史老子请教“礼制”学识的好机会,于是征得鲁昭公的同意后,与宫敬叔同行。到达京都的第二天,孔子便徒步前往守藏史府去拜望老子。正在书写《道德经》的老子听说誉满天下的孔丘前来求教,赶忙放下手中刀笔,整顿衣冠出迎。孔子见大门里出来一位年逾古稀、精神矍铄的老人,料想便是老子,急趋向前,恭恭敬敬地向老子行了弟子礼。进入大厅后,孔子再拜后才坐下来。老子问孔子为何事而来,孔子离座回答:“我学识浅薄,对古代的‘礼制"一无所知,特地向老师请教。”老子见孔子这样诚恳,便详细地抒发了自己的见解。   回到鲁国后,孔子的学生们请求他讲解老子的学识。孔子说:“老子博古通今,通礼乐之源,明道德之归,确实是我的好老师。”同时还打比方赞扬老子,他说:“鸟儿,我知道它能飞;鱼儿,我知道它能游;野兽,我知道它能跑。善跑的野兽我可以结网来逮住它,会游的鱼儿我可以用丝条缚在鱼钩来钓到它,高飞的鸟儿我可以用良箭把它射下来。至于龙,我却不能够知道它是如何乘风云而上天的。老子,其犹龙邪!” 古人礼仪小故事2   杨香扼虎救亲   杨香是一个十四岁的女孩。有一天,她跟着父亲杨丰到田间去收割庄稼。两人刚走到半路上,突然跃出一只大老虎,咬住杨香的父亲便往回跑。当时杨香手无寸铁,但她临危不惧,一心只想着被老虎拖走的父亲,而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她拼命奔上去,抓住老虎的脖子便往死里掐。起初,老虎用力反扑,可杨香硬不松手,老虎渐渐元气大泄,磨着牙齿,终于断了气。杨香的父亲终于脱离了险境,免于老虎的伤害。   后人为赞扬杨香写文记曰:杨香,年十四岁。随父丰往田中获粟,父为虎曳去。时香手无寸铁,惟知有父,而不知有身。踊跃向前,扼持虎颈,虎磨牙而逝,父因得免于害。 古人礼仪小故事3   孔融(153—208年),鲁国人(今山东曲阜),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他的`文学创作深受魏文帝曹丕的推崇。据史书记载,孔融幼时不但非常聪明,而且还是一个注重兄弟之礼、互助友爱的典型。   孔融四岁的时候,常常和哥哥一块吃梨。每次,孔融总是拿一个最小的梨子。有一次,爸爸看见了,问道:“你为什么总是拿小的而不拿大的呢?”孔融说:“我是弟弟,年龄最小,应该吃小的,大的还是让给哥哥吃吧!”   孔融小小年纪就懂得兄弟姐妹相互礼让、相互帮助、团结友爱的道理,使全家人都感到惊喜。从此,孔融让梨的故事也就流传千载,成为团结友爱的典范。 古人礼仪小故事4   千里送鹅毛   “千里送鹅毛”的故事发生在唐朝。当时,云南一少数民族的首领为表示对唐王朝的拥戴,派特使缅伯高向太宗贡献天鹅。   路过沔阳河时,好心的缅伯高把天鹅从笼子里放出来,想给它洗个澡。不料,天鹅展翅飞向高空。缅伯高忙伸手去捉,只扯得几根鹅毛。缅伯高急得顿足捶胸,号啕大哭。随从们劝他说:“已经飞走了,哭也没有用,还是想想补救的方法吧。”缅伯高一想,也只能如此了。   到了长安,缅伯高拜见唐太宗,并献上礼物。唐太宗见是一个精致的绸缎小包,便令人打开,一看是几根鹅毛和一首小诗。诗曰:“天鹅贡唐朝,山高路途遥。沔阳河失宝,倒地哭号啕。上复圣天子,可饶缅伯高。礼轻情意重,千里送鹅毛。”唐太宗莫名其妙,缅伯高随即讲出事情原委。唐太宗连声说:“难能可贵!难能可贵!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这个故事体现着送礼之人诚信的可贵美德。今天,人们用“千里送鹅毛”比喻送出的礼物单薄,但情意却异常浓厚。 古人礼仪小故事5   汉明帝刘庄做太子时,博士桓荣是他的老师,后来他继位作了皇帝“犹尊桓荣以师礼”。他曾亲自到太常府去,让桓荣坐东面,设置几杖,像当年讲学一样,聆听老师的指教。他还将朝中百官和桓荣教过的学生数百人召到太常府,向桓荣行弟子礼。桓荣生病,明帝就派人专程慰问,甚至亲自登门看望,每次探望老师,明帝都是一进街口便下车步行前往,以表尊敬。进门后,往往拉着老师枯瘦的手,默默垂泪,良久乃去。当朝皇帝对桓荣如此,所以“诸候、将军、大夫问疾者,不敢复乘车到门,皆拜床下”。桓荣去世时,明帝还换了衣服,亲自临丧送葬,并将其子女作了妥善安排。 古人礼仪小故事6   程门立雪   杨时是北宋时一位很有才华的才子,南剑州将乐人。中了进士后,他放弃做官,继续求学。   程颢、程颐兄弟俩是当时很有名望的大学问家、哲学家、教育学,洛阳人,同是北宋理学的奠基人。他们的学说为后来的南宋朱熹所继承,世称程朱学派。   杨时仰慕二程的学识,投奔洛阳程颢门下,拜师求学,4年后程颢去世,又继续拜程颐为师。这时他年已40,仍尊师如故,刻苦学习。一天,大雪纷飞,天寒地冻,杨时碰到疑难问题,便冒着凛冽的寒风,约同学游酢(1053—1120年)一同前往老师家求教。当他来到老师家,见老师正坐在椅子上睡着了,他不忍打搅,怕影响老师休息,就静静地侍立门外等候。当老师一觉醒来时他们的脚下已积雪一尺深了,身上飘满了雪。老师忙把杨时等两人请进屋去,为他们讲学。   后来,“程门立雪”成为了广为流传的尊师典范。 古人礼仪小故事7   曾子避席“曾子避席”出自《孝经》,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就问他:“以前的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精要奥妙的理论,用来教导天下之人,人们就能和睦相处,君王和臣下之间也没有不满,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吗?”曾子听了,明白老师孔子是要指点他最深刻的道理,于是立刻从坐着的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我不够聪明,哪里能知道,还请老师把这些道理教给我。”   在这里,“避席”是一种非常礼貌的行为,当曾子听到老师要向他传授时,他站起身来,走到席子外向老师请教,是为了表示他对老师的尊重。曾子懂礼貌的故事被后人传诵,很多人都向他学习。
2023-09-05 00:17:381

避席在文言文是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

1. 避席在古文中的意思什么 避席 bì xí 1. 古人席地而坐,离席起立,以示敬意。 例:《吕氏春秋u2022慎大览》:「武王避席再拜之,此非贵虏也,贵其言也。」 2. 指让席,以示敬意。 例:《庄子u2022盗跖》:「谒者复通,盗跖曰:‘使来前!"孔子趋而进,避席反走,再拜盗跖。」 3. 泛指离席。 例:清捧花生《画舫余谈》:「觞客未毕,勿避席而起。」 4. 指逃席。 例:元杨梓《豫让吞炭》第一摺:「主人,让闻我主索地,赵君避席,主人反欲见伐。」 5. 离职。 例:宋洪迈《夷坚支志乙·永悟侍者》:「悟曰:‘事既彰露,彼不宜复留。"遂遣出院。未几,悟亦避席,与之侄过南康。」 6. 回避,避退。 例:宋洪迈《夷坚志补·凤翔道上石》:「两屏相对,列于便殿燕几,他珍器百种皆避席。」 2. 何以是什么意思,避席是什么意思 何以:用什么来。 避席:亦作“ 避廗 ” 1.古人席地而坐,离席起立,以示敬意。 《吕氏春秋·慎大览》:“武王 避席再拜之,此非贵虏也,贵其言也。” 《文选·司马相如》:“於是二子愀然改容,超若自失,逡巡避廗曰:‘鄙人固陋,不知忌讳,乃今日见教。"” 李善 注:“《孝经》曰:‘ 曾子 避席。 "廗与席古字通。” 《汉书·灌夫传》:“已 婴 为寿,独故人避席,余半膝席。”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珠利耶国》:“於是避席礼谢,深加敬叹。” 《三国演义》第四回:“ 允 避席问曰:‘ 孟德 有何高见?"” 2.指让席,以示敬意。 《庄子·盗跖》:“谒者复通,盗跖曰:‘使来前!" 孔子趋而进,避席反走,再拜盗跖 。” 3.泛指离席。 唐 薛用弱 《集异记·王涣之》:“忽有梨园伶官十数人,登楼会讌。三诗人因避席偎映,拥炉火以观焉。” 清 捧花生 《画舫馀谈》:“觞客未毕,勿避席而起。” 4.指逃席。 元 杨梓 《豫让吞炭》第一折:“主人, 让闻我主索地, 赵君 避席,主人反欲见伐。” 5.犹离职。 宋 洪迈 《夷坚支志乙·永悟侍者》:“ 悟曰:‘事既彰露,彼不宜复留。"遂遣出院。 未几,悟亦避席,与之侄过 南康 。” 6.回避,避退。 宋 洪迈 《夷坚志补·凤翔道上石》:“两屏相对,列于便殿燕几,他珍器百种皆避席。” 清 李渔 《奈何天·虑婚》:“花面冲场,正生避席,非关倒置梨园,只为从来雅尚。” 敬酒时,被敬酒的人都要离开席位以表示对敬酒人的尊重,这一行为称“避席”。普通敬酒以三杯为度。 3. 避席是什么意思 避席 bì xí 亦作“ 避廗 ”。 ——古人席地而坐,离席起立,以示敬意。 《吕氏春秋·慎大览》:“ 武王 避席再拜之,此非贵虏也,贵其言也。” 后来又有引申意: · 指让席,以示敬意。 《庄子·盗跖》:“谒者复通, 盗跖 曰:‘使来前!" 孔子 趋而进,避席反走,再拜 盗跖 。” · 泛指离席。 唐 薛用弱 《集异记·王涣之》:“忽有梨园伶官十数人,登楼会讌。 三诗人因避席偎映,拥炉火以观焉。” 清 捧花生 《画舫馀谈》:“觞客未毕,勿避席而起。” · 指逃席。 元 杨梓 《豫让吞炭》第一折:“主人, 让 闻我主索地, 赵君 避席,主人反欲见伐。” · 离职。 宋 洪迈 《夷坚支志乙·永悟侍者》:“ 悟 曰:‘事既彰露,彼不宜复留。 "遂遣出院。未几, 悟 亦避席,与之侄过 南康 。” · 回避,避退。 宋 洪迈 《夷坚志补·凤翔道上石》:“两屏相对,列于便殿燕几,他珍器百种皆避席。” 4. 曾子避席是什么意思 陈祎是隋末唐初洛州人,有一次和几个哥哥听父亲讲授《孝经》第一章。 父亲说:“古人没有椅子,都是席地而坐。孔子向他的弟子们授课,大家也都是坐在席子上。有一天,孔子讲著讲著,他忽然提了个问题,叫他的弟子曾子来回答。曾子见老师要他回答问题,赶紧站起来,往边上一站,垂下双手,毕恭毕敬的回答了孔子的提问……” “这就是曾子避席的故事。你们明白了吗?” 几个哥哥都说明白了,只有陈祎站了起来,整理好衣襟,站到边上,毕恭毕敬的说:“明白了。” 后来陈祎出家当了和尚,法名玄奘。 (出自《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第一》) 曾子避席 “曾子避席”出自《孝经》,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就问他:“以前的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精要奥妙的理论,用来教导天下之人,人们就能和睦相处,君王和臣下之间也没有不满,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吗?”曾子听了,明白老师孔子是要指点他最深刻的道理,于是立刻从坐着的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我不够聪明,哪里能知道,还请老师把这些道理教给我。” 在这里,“避席”是一种非常礼貌的行为,当曾子听到老师要向他传授时,他站起身来,走到席子外向老师请教,是为了表示他对老师的尊重。曾子懂礼貌的故事被后人传诵,很多人都向他学习。
2023-09-05 00:17:451

举止文明的诗句,故事,三字经

一、曾子避席“曾子避席”出自《孝经》,是一个非常着名的故事。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就问他:“以前的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精要奥妙的理论,用来教导天下之人,人们就能和睦相处,君王和臣下之间也没有不满,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吗?”曾子听了,明白老师孔子是要指点他最深刻的道理,于是立刻从坐着的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我不够聪明,哪里能知道,还请老师把这些道理教给我。”在这里,“避席”是一种非常礼貌的行为,当曾子听到老师要向他传授时,他站起身来,走到席子外向老师请教,是为了表示他对老师的尊重。曾子懂礼貌的故事被后人传诵,很多人都向他学习。二、程门立雪杨时(1053~1135)是北宋时一位很有才华的才子,南剑州将乐人(今属福建)。中了进士后,他放弃做官,继续求学查字典小学网。程颢(1032~1085)、程颐(1033~1107)兄弟俩是当时很有名望的大学问家、哲学家、教育学,洛阳人,同是北宋理学的奠基人。他们的学说为后来的南宋朱熹所继承,世称程朱学派。杨时仰慕二程的学识,投奔洛阳程颢门下,拜师求学,4年后程颢去世,又继续拜程颐为师。这时他年已40,仍尊师如故,刻苦学习。一天,大雪纷飞,天寒地冻,杨时碰到疑难问题,便冒着凛冽的寒风,约同学游酢(1053~1123年)一同前往老师家求教。当他来到老师家,见老师正坐在椅子上睡着了,他不忍打搅,怕影响老师休息,就静静地侍立门外等候。当老师一觉醒来时他们的脚下已积雪一尺深了,身上飘满了雪。老师忙把杨时等两人请进屋去,为他们讲学。后来,“程门立雪”成为了广为流传的尊师典范。三、孔融让梨孔融有五个哥哥,一个小弟弟。有一天,家里吃梨。一盘梨子放在大家面前,哥哥让弟弟先拿。你猜,孔融拿了一个什么样的梨?他不挑好的,不拣大的,只拿了一个最小(xiaoxue.chazidian.com)的。爸爸看见了,心里很高兴:别看这孩子才四岁,还真懂事哩。就故意问孔融:“这么多的梨,又让你先拿,你为什么不拿大的,只拿一个最小的呢?”孔融回答说:“我年纪小,应该拿个最小的;大的留给哥哥吃。”父亲又问他:“你还有个弟弟哩,弟弟不是比你还要小吗?”孔融说:“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我应该把大的留给弟弟吃。”你看,孔融讲得多好啊。他父亲听了,哈哈大笑:“好孩子,好孩子,真是一个好孩子。”孔融四岁,知道让梨。上让哥哥,下让弟弟。大家都很称赞他。四、总理道歉霍克就任澳大利亚总理期间,有一次在一家商场内与一位老人就养老金问题发生争执。霍克一时冲动,骂那位老人:“愚蠢的老家伙。”老人因此把他告到法院。霍克举行记者招待会,就自己不文明的语言,公开向这位老者道歉。他说:“那天我非常烦恼,但这不能成为我使用那种措辞的理由。如果我确实伤害了他的话,我愿意就此向这位先生道歉,诚请宽容我的不逊。”五、列宁让路有一次,列宁下楼,在楼梯狭窄的过道上,正碰见一个女工端着一盆水上楼。那女工一看是列宁,就要给列宁让路,准备自己退回去。列宁阻止她说:“不必这样,你端着东西走了半截,而我现在空着手,请你先过去吧!”他把“请”字说得很响亮,很亲切。然后自己紧靠着墙,让女工上楼了,他才下楼。列宁毫无疑问是一位伟人,但他却不因自己地位的高贵而无礼,这更显出了他伟大的品质。
2023-09-05 00:17:541

求古代同学礼仪的小故事?

曾子避席 “曾子避席”出自《孝经》,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就问他:“以前的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精要奥妙的理论,用来教导天下之人,人们就能和睦相处,君王和臣下之间也没有不满,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吗?”曾子听了,明白老师孔子是要指点他最深刻的道理,于是立刻从坐着的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我不够聪明,哪里能知道,还请老师把这些道理教给我。” 在这里,“避席”是一种非常礼貌的行为,当曾子听到老师要向他传授时,他站起身来,走到席子外向老师请教,是为了表示他对老师的尊重。曾子懂礼貌的故事被后人传诵,很多人都向他学习。 程门立雪 杨时(1053?1135)是北宋时一位很有才华的才子,南剑州将乐人(今属福建)。中了进士后,他放弃做官,继续求学。 程颢(1032?1085)、程颐(1033?1107)兄弟俩是当时很有名望的大学问家、哲学家、教育学,洛阳人,同是北宋理学的奠基人。他们的学说为后来的南宋朱熹所继承,世称程朱学派。 杨时仰慕二程的学识,投奔洛阳程颢门下,拜师求学,4年后程颢去世,又继续拜程颐为师。这时他年已40,仍尊师如故,刻苦学习。一天,大雪纷飞,天寒地冻,杨时碰到疑难问题,便冒着凛冽的寒风,约同学游酢(1053?1123年)一同前往老师家求教。当他来到老师家,见老师正坐在椅子上睡着了,他不忍打搅,怕影响老师休息,就静静地侍立门外等候。当老师一觉醒来时他们的脚下已积雪一尺深了,身上飘满了雪。老师忙把杨时等两人请进屋去,为他们讲学。 后来,“程门立雪”成为了广为流传的尊师典范。 张良拜师 张良是西汉高祖刘邦的军师,他的祖先是韩国人。在秦灭韩后,张良立志为韩国报仇。有一次,因刺杀秦始皇未遂,受到追捕而避居到下邳。 张良在下邳闲暇无事。有一天他到下邳桥上散步,碰到一个老人,穿着粗布短衣,走到张良旁边,故意把他的鞋子掉到桥下。然后回过头来冲着张良说:“孩子!下桥去给我把鞋子拾上来!”张良听了一愣,很想打他一下,但一看他是个老人,就强忍着怒气,到桥下把鞋拾了上来。那老人竟又命令说:“把鞋子给我穿上!”张良一想,既然已经给他拾来了鞋子,不如就给他穿上吧,于是就跪在地上给他穿鞋。那老人把脚伸着,让张良给他穿好后,就笑嘻嘻地走了。张良一直用惊奇的目光注视着他的去向。那老人走了里把路,又折回身来,对张良说:“你这个孩子是能培养成才的。5天以后的早上,天一亮,就到这里来同我会面!”张良跪下来说:“是。”第五天天刚亮,张良到了下邳桥上。不料那老人已经等在那里了,见了张良就生气地说:“和老人约会,怎么迟到了?以后的第五天早上再来相会!”说完就离去了。到第五天早上,鸡一叫,张良就赶去,可是那老人又等在那里了,见了张良又生气地说:“怎么又掉在我后面了?过了五天再早点来!”说完又走了。到第五天,张良没到半夜就赶到桥上,等了好久,那老人也来了,他高兴地说:“这样才好。”然后他拿出一本书来,指着说道:“认真研读这本书,就能做帝王的老师了!过十年,天下形势有变,你就会发迹了。以后13年,你就会在济北郡谷城山下看到我??那儿有块黄石就是我了。”老人说完就走了。 早上天亮时,张良拿出那本书来一看,原来是《太公兵法》(辅佐周武王伐纣的姜太公的兵书)!张良十分珍爱它,经常熟读,反复地学习、研究。 10年过去了,陈胜等人起兵反秦,张良也聚集了100多人响应。沛公刘邦率领了几千人马,在下邳的西面攻占了一些地方,张良就归附于他,成为他的部属。从此张良根据《太公兵法》经常向沛公献计献策,沛公认为很好,常常采用他的计谋,后来成了刘邦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军师。刘邦称帝后,封他为留侯。 张良始终不忘那个给他《太公兵法》的老人。13年后,他随从刘邦经过济北时,果然在谷城山下看见有块黄石,并把它取回,称之为“黄石公”,作为珍宝供奉起来,按时祭祀。张良死后,家属把这块黄石和他葬在一起。 千里送鹅毛 “千里送鹅毛”的故事发生在唐朝。当时,云南一少数民族的首领为表示对唐王朝的拥戴,派特使缅伯高向太宗贡献天鹅。 路过沔阳河时,好心的缅伯高把天鹅从笼子里放出来,想给它洗个澡。不料,天鹅展翅飞向高空。缅伯高忙伸手去捉,只扯得几根鹅毛。缅伯高急得顿足捶胸,号啕大哭。随从们劝他说:“已经飞走了,哭也没有用,还是想想补救的方法吧。”缅伯高一想,也只能如此了。 到了长安,缅伯高拜见唐太宗,并献上礼物。唐太宗见是一个精致的绸缎小包,便令人打开,一看是几根鹅毛和一首小诗。诗曰:“天鹅贡唐朝,山高路途遥。沔阳河失宝,倒地哭号啕。上复圣天子,可饶缅伯高。礼轻情意重,千里送鹅毛。”唐太宗莫名其妙,缅伯高随即讲出事情原委。唐太宗连声说:“难能可贵!难能可贵!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这个故事体现着送礼之人诚信的可贵美德。今天,人们用“千里送鹅毛”比喻送出的礼物单薄,但情意却异常浓厚。
2023-09-05 00:18:031

曾子的轶事典故

“曾子避席”出自《孝经》,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就问他:“以前的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精要奥妙的理论,用来教导天下之人,人们就能和睦相处,君王和臣下之间也没有不满,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吗?”曾子听了,明白老师孔子是要指点他最深刻的道理,于是立刻从坐着的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我不够聪明,哪里能知道,还请老师把这些道理教给我。” 曾子再仕而心再化,曰:“吾及亲仕,三釜而心乐;后仕,三千钟而不洎,吾心悲。”弟子问于仲尼曰:“若参者,可谓无所县其罪乎?”曰:“既已县矣。夫无所县者,可以有哀乎?彼视三釜三千钟,如观雀蚊虻相过乎前也。”《庄子·杂篇》
2023-09-05 00:18:231

阅读曾子的全部故事

1/《说苑疏正 建本》里有一则关于曾子的故事,故事发生在曾子家里,曾子(名参,是孔子的学生)在田里帮父亲曾皙(也是孔子的学生)锄草,不小心把瓜苗给斩断,父亲大怒,拿起一根大棒就朝曾子劈头盖脸打来,曾子牢记孔子的教诲,决心当一个孝子,来了个“电闪雷鸣何所惧,泰山压顶不弯腰。”作为父亲的曾皙也不点到为止,一棒子就把他打昏在地。过了好一会儿,曾子才慢慢苏醒过来,起来第一件事情赶快到父亲的跟前,问候道:“以往参得罪于父亲大人,父亲大人用力教训儿子,不知父亲有没有闪了腰?”见父亲不语,便退到屏风后面,弹琴唱歌,来平息父亲的不满。 孔子听到这件事后,告诉门卫,“曾参来了,不要让他进来!”曾子如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我没有罪啊,赶快请人跟孔子解释。孔子说:“你没听说过瞎眼睛老头有个儿子叫舜,他是如何服侍父亲的:随时要使唤他,舜总不离左右;想要杀了他,舜总是逃得无影无踪。如果看到父亲拿个小树条,便站在那儿,等着父亲来教训;若是父亲拿个大木棒,那就赶快逃之夭夭,以避免暴虐之事发生。如今你挺身而立,以待暴怒,若是你的父亲真的把你杀了,你就陷你父亲于不义,这难道不是大不孝吗?你难道不是天子之民吗?你父亲杀天子之民,他又该当何罪?”就像曾子这样的孔门高足,都无法把握孝与义,弄不好,不光是行孝丧命,还要犯下不可饶恕的罪过。看来惟有孔子能够游刃有余,可惜他的父亲不知为谁? 在孔子的政治思想和伦理世界中尊尊亲亲、父父子子、君君臣臣等都是等级制度的体现,所谓的孝是单向度的,没有人格尊严,没有平等博爱,只有“父教子死子不敢不死,君教臣亡臣不敢不亡”的愚孝和愚忠。这可能就是“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历史原由吧。后世为了宣传孝道,还树立了二十四个孝的榜样,大多是荒诞不经或背离人道主义的。 读了这则故事后,我不禁要向孔子发问:“孝”让人怎么去把握? 2、曾子的故事: 曾子杀猪 曾子深受孔子的教导,不但学问高,而且为人非常诚实,从不欺骗别人,甚至是对于自己的孩子也是说到做到。 有一天,曾子的妻子要去赶集,孩子哭着叫着要和母亲一块儿去。于是母亲骗他说:“乖孩子,待在家里等娘,娘赶集回来给你杀猪吃。”孩子信以为真,一边欢天喜地地跑回家,一边喊着:“有肉吃了,有肉吃了。” 孩子一整天都待在家里等妈妈回来,村子里的小伙伴来找他玩,他都拒绝了。他靠在墙根下一边晒太阳一边想像着猪肉的味道,心里甭提多高兴了。 傍晚,孩子远远地看见了妈妈回来了,他一边三步作两步的跑上前去迎接,一边喊着:“娘,娘快杀猪,快杀猪油,我都快要馋死了。” 曾子的妻子说:“一头猪顶咱家两三个月的口粮呢,怎么能随随便便于工作杀猪呢?” 孩子哇的一声就哭了。 曾子闻声而来,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以后,二话没说。转身就回到屋子里。过一会儿,他举着菜刀出来了,曾子的妻子吓坏了,因为曾子一向对孩子非常严厉,以为他要教训孩子,连忙把孩子搂在怀里。哪知曾子却径直奔向猪圈。 妻子不解地问:“你举着菜刀跑到猪圈里干啥?” 曾子毫不思索地回答:“杀猪”。 妻子听了扑哧一声笑了:“不过年不过节杀什么猪呢?” 曾子严肃地说:“你不是答应过孩子要杀猪给他吃的,既然答应了就应该做到。” 妻子说:“我只不过是骗骗孩子,和小孩子说话何必当真呢?” 曾子说:“对孩子就更应该说到做到了,不然,这不是明摆着让孩子学着家长撒谎吗?大人都说话不算话,以后有什么资格教育孩子呢?” 妻子听后惭愧地低下了头,夫妻俩真的杀了猪给孩子吃,并且宴请了乡亲们,告诉乡亲们教育孩子要以身作则。 虽然曾子的做法遭到一些人的嘲笑,但是他却教育出了诚实守信的孩子。曾子杀猪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他的人品一直为后代人所尊敬。 3、曾子避席 “曾子避席”出自《孝经》,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就问他:“以前的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精要奥妙的理论,用来教导天下之人,人们就能和睦相处,君王和臣下之间也没有不满,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吗?”曾子听了,明白老师孔子是要指点他最深刻的道理,于是立刻从坐着的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我不够聪明,哪里能知道,还请老师把这些道理教给我。” 在这里,“避席”是一种非常礼貌的行为,当曾子听到老师要向他传授时,他站起身来,走到席子外向老师请教,是为了表示他对老师的尊重。曾子懂礼貌的故事被后人传诵,很多人都向他学习。 陈祎是隋末唐初洛州人,有一次和几个哥哥听父亲讲授《孝经》第一章。 父亲说:“古人没有椅子,都是席地而坐。孔子向他的弟子们授课,大家也都是坐在席子上。有一天,孔子讲著讲著,他忽然提了个问题,叫他的弟子曾子来回答。曾子见老师要他回答问题,赶紧站起来,往边上一站,垂下双手,毕恭毕敬的回答了孔子的提问……” “这就是曾子避席的故事。你们明白了吗?” 几个哥哥都说明白了,只有陈祎站了起来,整理好衣襟,站到边上,毕恭毕敬的说:“明白了。” 后来陈祎出家当了和尚,法名玄奘。 4、 曾子是一个有名的孝子,他从来不惹母亲生气,对母亲知寒问暖,十分体贴。母亲也爱他,视若掌上明珠。   有一天,曾子要离开家乡到齐国去。他告别母亲说:   “我要到齐国去,望母亲在家里多保重身体,我一办完公事就回来。   母亲对他说:   “我儿出去,各方面要多加小心,说话做事,千万注意,不要违犯人家齐国的一切规章制度。”   曾子说:   “母亲放心就是了,儿子一定遵命。”   曾子走后,母亲每日在窗前织布,常常抬头向窗外瞭望,盼望儿子在齐国平安无事,早日回来。   曾子到齐国不久,齐国有个和他同名同姓的人,打架斗殴杀死了人,被官府抓了起来。   曾子的一个同乡,听到这个消息,也不问个清楚,就跑去告诉曾于的母亲说:   “了不得啦,曾子在齐国杀死人了,”   曾子的母亲听了这个消息,不慌不忙地回答说:   “不可能,我的儿子是干不出这等事来的。”   那位同乡,因为自己也是听来的消息,又没有把情况弄清楚,听曾子的母亲这么一说,也觉得拿不出什么根据,便半信半疑地走了。   他走后,曾子的母亲仍旧安心织布,心里没有半点疑虑。   过了不大一会儿,又有一位邻居跑来,慌慌张张他说,   “曾于撞下大乱子了,他在齐国杀了人啦。”   曾子的母亲仍旧没一点儿惊慌的样子,一面织布,一面说:   “不要听信谣言,曾子不会杀人的,你放心吧。”   那人很认真地说:“不哪里是谣言,他明明成了杀人犯,已被齐国官府给抓起来了!”   曾子的母亲还是照样织自己的布,头也不抬地说。   “我知道自己的孩子,他不可能闯这么大的乱子。”   这个报消息的人还没有走,门外又来了一个人,他还没进门,就大呼小叫地嚷道:   “曾子杀人了,你老人家快躲一躲吧!”   曾子的母亲见一连三个人来报告这可怕的消息,有些沉不住气了。她想道:   “三个人都这么说,恐怕城里的人都嚷嚷开这件事啦,要是人家都嚷嚷,那么,曾子一定是真的杀人了。”   她越想越怕,耳朵里好似已听到街上哄哄吵吵,官府来抓杀人犯的母亲啦。   于是,她忙扔下手中的梭子,离开织布机。在那两位邻居帮助下,从后院逃跑了。   对一个人来说,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动摇自己正确的信念,不作无这是一则很有名的古人家庭教育故事。故事讲的是曾子的妻子要上街,她的小儿子哭闹着也要跟着去。曾妻便哄儿子说:“你回去等着我回来杀猪让你吃肉。” 曾妻刚从街上回来,就看到曾子真的要杀猪,她急忙阻拦道:“我只不过是跟孩子说着玩哄他的。”曾子说:“同小孩子是不能开玩笑的。孩子年幼没有知识,处处会模仿父母,听从父母的教导。今天你欺骗他,就是教他学你的样子骗人。做母亲的欺骗自己的孩子,那孩子就不会相信自己的母亲了。这不是教育孩子的好办法啊!”于是,曾子杀了那头猪,煮了肉给孩子吃。 这个故事告诉父母: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欺骗孩子。因为父母是孩子最直接的模仿榜样,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孩子产生巨大的影响,孩子都要跟着学。所以父母在孩子面前行为要特别慎重。在这里,说明曾子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言传身教的特点,家长的以身作则是教育子女成功的保证。我们有些父母认为,跟小孩子说话何必当真,这种想法是不懂得家庭教育,是很有害的。根据的怀疑,那是多么不容易呀。
2023-09-05 00:18:381

古代 言谈举止的事例

  故事类素材:中国古代文明礼仪小故事  ——用于《友好交往礼为先》一课  曾子避席  “曾子避席”出自《孝经》,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就问他:“以前的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精要奥妙的理论,用来教导天下之人,人们就能和睦相处,君王和臣下之间也没有不满,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吗?”曾子听了,明白老师孔子是要指点他最深刻的道理,于是立刻从坐着的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我不够聪明,哪里能知道,还请老师把这些道理教给我。”  在这里,“避席”是一种非常礼貌的行为,当曾子听到老师要向他传授时,他站起身来,走到席子外向老师请教,是为了表示他对老师的尊重。曾子懂礼貌的故事被后人传诵,很多人都向他学习。  程门立雪  杨时(1053-1135)是北宋时一位很有才华的才子,南剑州将乐人(今属福建)。中了进士后,他放弃做官,继续求学。  程颢(1032-1085)、程颐(1033-1107)兄弟俩是当时很有名望的大学问家、哲学家、教育学,洛阳人,同是北宋理学的奠基人。他们的学说为后来的南宋朱熹所继承,世称程朱学派。  杨时仰慕二程的学识,投奔洛阳程颢门下,拜师求学,4 年后程颢去世,又继续拜程颐为师。这时他年已40,仍尊师如故,刻苦学习。一天,大雪纷飞,天寒地冻,杨时碰到疑难问题,便冒着凛冽的寒风,约同学游酢(1053-1123 年)一同前往老师家求教。当他来到老师家,见老师正坐在椅子上睡着了,他不忍打搅,怕影响老师休息,就静静地侍立门外等候。当老师一觉醒来时他们的脚下已积雪一尺深了,身上飘满了雪。老师忙把杨时等两人请进屋去,为他们讲学。  后来,“程门立雪”成为了广为流传的尊师典范。  张良拜师  张良是西汉高祖刘邦的军师,他的祖先是韩国人。在秦灭韩后,张良立志为韩国报仇。有一次,因刺杀秦始皇未遂,受到追捕而避居到下邳。  张良在下邳闲暇无事。有一天他到下邳桥上散步,碰到一个老人,穿着粗布短衣,走到张良旁边,故意把他的鞋子掉到桥下。然后回过头来冲着张良说:“孩子!下桥去给我把鞋子拾上来!”张良听了一愣,很想打他一下,但一看他是个老人,就强忍着怒气,到桥下把鞋拾了上来。那老人竟又命令说:“把鞋子给我穿上!”张良一想,既然已经给他拾来了鞋子,不如就给他穿上吧,于是就跪在地上给他穿鞋。那老人把脚伸着,让张良给他穿好后,就笑嘻嘻地走了。张良一直用惊奇的目光注视着他的去向。那老人走了里把路,又折回身来,对张良说:“你这个孩子是能培养成才的。5 天以后的早上,天一亮,就到这里来同我会面!” 张良跪下来说:“是。”第五天天刚亮,张良到了下邳桥上。不料那老人已经等在那里了,见了张良就生气地说:“和老人约会,怎么迟到了?以后的第五天早上再来相会!”说完就离去了。到第五天早上,鸡一叫,张良就赶去,可是那老人又等在那里了,见了张良又生气地说:“怎么又掉在我后面了?过了五天再早点来!”说完又走了。到第五天,张良没到半夜就赶到桥上,等了好久,那老人也来了,他高兴地说:“这样才好。” 然后他拿出一本书来,指着说道:“认真研读这本书,就能做帝王的老师了!过十年,天下形势有变,你就会发迹了。以后13 年,你就会在济北郡谷城山下看到我,那儿有块黄石就是我了。”老人说完就走了。  早上天亮时,张良拿出那本书来一看,原来是《太公兵法》(辅佐周武王伐纣的姜太公的兵书)!张良十分珍爱它,经常熟读,反复地学习、研究。  10 年过去了,陈胜等人起兵反秦,张良也聚集了100 多人响应。沛公刘邦率领了几千人马,在下邳的西面攻占了一些地方,张良就归附于他,成为他的部属。从此张良根据《太公兵法》经常向沛公献计献策,沛公认为很好,常常采用他的计谋,后来成了刘邦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军师。刘邦称帝后,封他为留侯。张良始终不忘那个给他《太公兵法》的老人。13 年后,他随从刘邦经过济北时,果然在谷城山下看见有块黄石,并把它取回,称之为“黄石公”,作为珍宝供奉起来,按时祭祀。张良死后,家属把这块黄石和他葬在一起。  千里送鹅毛  “千里送鹅毛”的故事发生在唐朝。当时,云南一少数民族的首领为表示对唐王朝的拥戴,派特使缅伯高向太宗贡献天鹅。  路过沔阳河时,好心的缅伯高把天鹅从笼子里放出来,想给它洗个澡。不料,天鹅展翅飞向高空。缅伯高忙伸手去捉,只扯得几根鹅毛。缅伯高急得顿足捶胸,号啕大哭。随从们劝他说:“已经飞走了,哭也没有用,还是想想补救的方法吧。”缅伯高一想,也只能如此了。  到了长安,缅伯高拜见唐太宗,并献上礼物。唐太宗见是一个精致的绸缎小包,便令人打开,一看是几根鹅毛和一首小诗。诗曰:“天鹅贡唐朝,山高路途遥。沔阳河失宝,倒地哭号啕。上复圣天子,可饶缅伯高。礼轻情意重,千里送鹅毛。”唐太宗莫名其妙,缅伯高随即讲出事情原委。唐太宗连声说:“难能可贵!难能可贵!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这个故事体现着送礼之人诚信的可贵美德。今天,人们用“千里送鹅毛”比喻送出的礼物单薄,但情意却异常浓厚。  孔子尊师  公元前521 年春,孔子得知他的学生宫敬叔奉鲁国国君之命,要前往周朝京都洛阳去朝拜天子,觉得这是个向周朝守藏史老子请教“礼制”学识的好机会,于是征得鲁昭公的同意后,与宫敬叔同行。到达京都的第二天,孔子便徒步前往守藏史府去拜望老子。正在书写《道德经》的老子听说誉满天下的孔丘前来求教,赶忙放下手中刀笔,整顿衣冠出迎。孔子见大门里出来一位年逾古稀、精神矍铄的老人,料想便是老子,急趋向前,恭恭敬敬地向老子行了弟子礼。进入大厅后,孔子再拜后才坐下来。老子问孔子为何事而来,孔子离座回答:“我学识浅薄,对古代的‘礼制"一无所知,特地向老师请教。”老子见孔子这样诚恳,便详细地抒发了自己的见解。  回到鲁国后,孔子的学生们请求他讲解老子的学识。孔子说:“老子博古通今,通礼乐之源,明道德之归,确实是我的好老师。”同时还打比方赞扬老子,他说:“鸟儿,我知道它能飞;鱼儿,我知道它能游;野兽,我知道它能跑。善跑的野兽我可以结网来逮住它,会游的鱼儿我可以用丝条缚在鱼钩来钓到它,高飞的鸟儿我可以用良箭把它射下来。至于龙,我却不能够知道它是如何乘风云而上天的。老子,其犹龙邪! ”  汉明帝敬师  汉明帝刘庄做太子时,博士桓荣是他的老师,后来他继位作了皇帝“犹尊桓荣以师礼”。他曾亲自到太常府去,让桓荣坐东面,设置几杖,像当年讲学一样,聆听老师的指教。他还将朝中百官和桓荣教过的学生数百人召到太常府,向桓荣行弟子礼。桓荣生病,明帝就派人专程慰问,甚至亲自登门看望,每次探望老师,明帝都是一进街口便下车步行前往,以表尊敬。进门后,往往拉着老师枯瘦的手,默默垂泪,良久乃去。当朝皇帝对桓荣如此,所以“诸候、将军、大夫问疾者,不敢复乘车到门,皆拜床下”。桓荣去世时,明帝还换了衣服,亲自临丧送葬,并将其子女作了妥善安排。  孔融让梨  孔融(153—208 年),鲁国人(今山东曲阜),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他的文学创作深受魏文帝曹丕的推崇。据史书记载,孔融幼时不但非常聪明,而且还是一个注重兄弟之礼、互助友爱的典型。  孔融四岁的时候,常常和哥哥一块吃梨。每次,孔融总是拿一个最小的梨子。有一次,爸爸看见了,问道:“你为什么总是拿小的而不拿大的呢?”孔融说:“我是弟弟,年龄最小,应该吃小的,大的还是让给哥哥吃吧! ”  孔融小小年纪就懂得兄弟姐妹相互礼让、相互帮助、团结友爱的道理,使全家人都感到惊喜。从此,孔融让梨的故事也就流传千载,成为团结友爱的典范。  
2023-09-05 00:18:462

关于曾子的故事,简短的。20字左右

曾子杀猪 曾子深受孔子的教导,不但学问高,而且为人非常诚实,从不欺骗别人,甚至是对于自己的孩子也是说到做到。 有一天,曾子的妻子要去赶集,孩子哭着叫着要和母亲一块儿去。于是母亲骗他说:“乖孩子,待在家里等娘,娘赶集回来给你杀猪吃。”孩子信以为真,一边欢天喜地地跑回家,一边喊着:“有肉吃了,有肉吃了。” 孩子一整天都待在家里等妈妈回来,村子里的小伙伴来找他玩,他都拒绝了。他靠在墙根下一边晒太阳一边想像着猪肉的味道,心里甭提多高兴了。 傍晚,孩子远远地看见了妈妈回来了,他一边三步作两步的跑上前去迎接,一边喊着:“娘,娘快杀猪,快杀猪油,我都快要馋死了。” 曾子的妻子说:“一头猪顶咱家两三个月的口粮呢,怎么能随随便便于工作杀猪呢?” 孩子哇的一声就哭了。 曾子闻声而来,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以后,二话没说。转身就回到屋子里。过一会儿,他举着菜刀出来了,曾子的妻子吓坏了,因为曾子一向对孩子非常严厉,以为他要教训孩子,连忙把孩子搂在怀里。哪知曾子却径直奔向猪圈。 妻子不解地问:“你举着菜刀跑到猪圈里干啥?” 曾子毫不思索地回答:“杀猪”。 妻子听了扑哧一声笑了:“不过年不过节杀什么猪呢?” 曾子严肃地说:“你不是答应过孩子要杀猪给他吃的,既然答应了就应该做到。” 妻子说:“我只不过是骗骗孩子,和小孩子说话何必当真呢?” 曾子说:“对孩子就更应该说到做到了,不然,这不是明摆着让孩子学着家长撒谎吗?大人都说话不算话,以后有什么资格教育孩子呢?” 妻子听后惭愧地低下了头,夫妻俩真的杀了猪给孩子吃,并且宴请了乡亲们,告诉乡亲们教育孩子要以身作则。 虽然曾子的做法遭到一些人的嘲笑,但是他却教育出了诚实守信的孩子。曾子杀猪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他的人品一直为后代人所尊敬。 曾子避席 “曾子避席”出自《孝经》,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就问他:“以前的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精要奥妙的理论,用来教导天下之人,人们就能和睦相处,君王和臣下之间也没有不满,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吗?”曾子听了,明白老师孔子是要指点他最深刻的道理,于是立刻从坐着的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我不够聪明,哪里能知道,还请老师把这些道理教给我。” 在这里,“避席”是一种非常礼貌的行为,当曾子听到老师要向他传授时,他站起身来,走到席子外向老师请教,是为了表示他对老师的尊重。曾子懂礼貌的故事被后人传诵,很多人都向他学习。 陈祎是隋末唐初洛州人,有一次和几个哥哥听父亲讲授《孝经》第一章。 父亲说:“古人没有椅子,都是席地而坐。孔子向他的弟子们授课,大家也都是坐在席子上。有一天,孔子讲著讲著,他忽然提了个问题,叫他的弟子曾子来回答。曾子见老师要他回答问题,赶紧站起来,往边上一站,垂下双手,毕恭毕敬的回答了孔子的提问……” “这就是曾子避席的故事。你们明白了吗?” 几个哥哥都说明白了,只有陈祎站了起来,整理好衣襟,站到边上,毕恭毕敬的说:“明白了。” 后来陈祎出家当了和尚,法名玄奘。 (出自《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第一》)
2023-09-05 00:18:542

谦让的例子

1、曾子避席 。“曾子避席”出自《孝经》,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就问他:“以前的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精要奥妙的理论,用来教导天下之人,人们就能和睦相处,君王和臣下之间也没有不满,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吗?”曾子听了,明白老师孔子是要指点他最深刻的道理,于是立刻从坐着的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我不够聪明,哪里能知道,还请老师把这些道理教给我。” 在这里,“避席”是一种非常礼貌的行为,当曾子听到老师要向他传授时,他站起身来,走到席子外向老师请教,是为了表示他对老师的尊重。曾子懂礼貌的故事被后人传诵,很多人都向他学习。2、孔融让梨(这个大家太熟悉了,不赘述了)3、分羊的典故。有个皇帝决定要奖赏臣子们每人一只羊。但那些羊有大有小,有肥有瘦,要怎样分配才不至于导致争议呢?皇帝把这个“难题”抛给了手下的臣子。第二天早朝时,百官们各抒己见,向皇帝提出了很多的分羊办法。正当百官争论得脸红耳赤时,宰相默默地来到圈羊的地方,把其中一只最瘦、最小的羊牵走了。于是大家在互相谦让中很快地就把羊分了下去。4、六尺巷的典故。清朝康熙年间有个大学士名叫张英。一天张英收到家信,说家人为了争三尺宽的宅基地,与邻居发生纠纷,家人修书一封要他用职权疏通关系,打赢这场官司。张英阅信后坦然一笑,挥笔回了一封信,附诗一首: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有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接信后,让出三尺宅基地。邻居见了,也主动相让.结果成了六尺巷,这个化干戈为玉帛的故事流传至今。
2023-09-05 00:19:021

中国古代礼仪故事?

1、程门立雪:这个故事,说的是宋代学者杨时和游酢向程颢程颐拜师求教的故事。在宋代读书人中流传很广,后来形容尊敬老师,诚恳求教,人们就往往引用这个典故和这句成语。2、千里送鹅毛:这个故事体现着送礼之人诚信的可贵美德。今天,人们用“千里送鹅毛”比喻送出的礼物单薄,但情意却异常浓厚。3、孔融让梨:孔融小小年纪就懂得兄弟姐妹相互礼让、相互帮助、团结友爱的道理,使全家人都感到惊喜。从此,孔融让梨的故事也就流传千载,成为团结友爱的典范。
2023-09-05 00:19:094

孝经第一章原文及译文

孝经第一章原文及译文如下:【孝经原文】开宗明义章第一仲尼居,曾子持。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忠于事君,终于立身。《大雅》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孝经译文】开宗明义章第一孔子在家里闲坐,他的学生曾子侍坐在旁边。孔子说:“先代的帝王有其至高无上的品行和最重要的道德,以其使天下人心归顺,人民和睦相处。人们无论是尊贵还是卑贱,上上下下都没有怨恨不满。你知道那是为什么吗?”曾子站起身来,离开自己的座位回答说:“学生我不够聪敏,哪里会知道呢?”孔子说:“这就是孝。它是一切德行的根本,也是教化产生的根源。你回原来位置坐下,我告诉你。人的身体四肢、毛发皮肤,都是父母赋予的,不敢予以损毁伤残,这是孝的开始。人在世上遵循仁义道德,有所建树,显扬名声于后世,从而使父母显赫荣耀,这是孝的终极目标。所谓孝,最初是从侍奉父母开始,然后效力于国君,最终建功立业,功成名就。《诗经》中说过:‘怎么能不思念你的先祖呢?要称述修行先祖的美德啊!"”
2023-09-05 00:19:411

春秋鲁国思想家曾子简介,曾子杀猪的故事讲的是什么?

人物生平 夏禹之后 黄帝的第25子叫昌意,昌意生颛顼,颛顼生鲧,鲧生禹。禹子启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世袭王朝夏朝,国号夏后氏。夏朝建都于阳城,即今河南登封县的东南部。夏王少康封其次子曲烈为甑子爵,在甑建立国,曾姓自此发源。国历经夏、商、周,直到春秋,即前567年被莒国灭。太子巫出奔鲁国南武城定居。其后代用“”为氏,除去邑旁(阝),表示离开故城,不忘先祖,称为“曾”,玄孙即曾子。 师从孔子 曾子生于公元前505年10月12日(周敬王十五年、鲁定公五年)。 公元前494年(鲁哀公元年)曾参,常随父学诗书,有“伏案苦读”之说。公元前492年(鲁哀公三年),“躬耕于泰山之下,遇大雨雪旬日不得归,因思父母,而作梁山之歌。”(见《淮南子》) 公元前490年(鲁哀公五年),十六岁的曾参拜孔子为师,他勤奋好学,颇得孔子真传。 公元前482年(鲁哀公十三年),孔子的高才弟子颜回病故,曾参就成了孔子学说的主要继承人。 公元前480年(鲁哀公十五年),孔子呼而告之,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孔子亲以《大学》授曾参。 孔子托孤 公元前479年(鲁哀公十六年)曾参二十七岁。是年,孔子卒,终年七十三岁。曾参若父丧而无服,守孔子墓。孔子临终将其孙(孔鲤之遗孤)子思托付于曾参。 公元前476年(鲁哀公十九年)曾参三十岁。三年守墓过后,孔门弟子子夏、子游、子张认为有若面貌很像孔子,要把有若当孔子来事奉,强叫曾参同意。曾参拒绝说:“这样做不可。老师的德行像长江的水洗过,像秋天的阳光晒过,清净洁白,无以复加,怎么只求面貌像似呢?”(见《孟子·滕文公上》) 公元前475年(鲁哀公二十年)曾参三十一岁。父病故时,曾参“泪如涌泉,水浆不入口者七日”,以后“每读丧礼则泣下沾襟”(见《礼记》) 拒入仕途 公元前468年(鲁哀公二十七年)曾参三十八岁。武城大夫聘曾参为宾师,设教于武城。 公元前456年(鲁悼公十一年)曾参五十岁。时齐聘以相,楚迎以令尹,晋迎以上卿,曾子皆不应命。 公元前455年(鲁悼公十二年)曾参五十一岁。鲁悼公十三年(公元前454年)曾参五十二岁。 公元前446年(鲁悼公二十一年)曾参六十岁。与子夏、段干木等设教于西河一带。 病逝鲁国 公元前436年(鲁悼公三十一年)曾参七十岁。是年,曾参有病卧床不起,把弟子们叫到跟前说:你们掀开被子,看看我的脚和手,都保全得很好吧!我一生正像《诗经》上说的:“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小心谨慎,以保其身。从今以后,我知道身体能够免于毁伤了。小子们,要记住啊!并且他自言自语地说,君子修养之道贵在三条:“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这三条我能做到吗?始终不忘修养功夫。(《论语·泰伯》) 公元前435年(鲁悼公三十二年)曾参七十一岁。一天夜里,病危中的曾子,突然想起身下铺着一领华美的席子,是鲁大夫季孙氏送给他的。他认为,自己一生没做到大夫,不应铺大夫的席子,于是就招呼儿子们把席子换下来。没等换上的席子铺好,他就去世了,终年七十一岁。 主要思想 修齐治平 曾子著作《大学》,开宗明义提出了三纲(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目(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构成了一套完整的封建伦理道德的政治哲学体系。 人为贵 《曾子·天圆》中指出: “阳之精气曰神,阴之精气曰灵,神灵者品物之本也。阴阳之气各从其行则静矣。偏则风,俱则雪,交则电,乱则雾,和则雨。阳气胜,则散为雨露;阴气胜,则凝为霜雪。阳之专气为雹,阴之专气为霰。霰雹者,一气之化也。” 《曾子·天圆》认为毛虫羽虫是阳气化生的,介虫、鳞虫是阴气化生的。人是倮生的,无羽毛鳞甲,乃是禀阴阳精气而生。 这就明显地突出人在万物天地中的地位。这正是儒家思想的特点。《曾子·大孝》说:“天之所生,地之所养,人为大矣。”认为人是天地间最伟大的,“天地之性为贵”(《孝经》)。《小戴礼记·礼运》中说:“人者五行之秀气也。”荀子继承并发展了这一思想,认为人不是顺应自然,屈从于自然,而是能动的改造自然。“从天而倾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荀子·天论》)。发现并重视人的作用,这是儒家思想的精华。 不苟权贵 《韩诗外传》卷一记,曾参为养活父母仕于莒,曾当过“得粟三秉”的官职。虽有从政经历,但综观其一生,仍然是一个孔子式的知识分子形象。其根源在于他那尽守礼约、躬守孝道、不苟同权贵的思想品格。他曾声言道:“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论语·泰伯》),《庄子·让王》篇中记载:“曾子居卫,温袍无表,颜色肿哙,手足胼胝,三日不举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捉衿而肘见,纳履而踵决。曳纵而歌《商颂》,声满天地,若出金声。天子不得臣,诸侯不得友,故养志者忘形,养形者忘利,致道者忘心矣。”《说苑·立节》载:“曾子敝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致邑焉。”《韩诗外传》说“齐聘以相,楚迎以令尹,晋迎以上卿,皆不应命。” 人物名言 曾子形象图集 曾子曰:“忠者,其孝之本与?孝子不登高,不履危,痹亦弗凭;不苟笑,不苟訾,隐不命,临不指。故不在尤之中也。” 曾子曰:“君子立孝,其忠之用,礼之贵。” 曾子曰:“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不辱,其下能养。” 曾子曰:"吾闻诸夫子:"人未有自致者也必也,亲丧乎‘。" 曾子曰:"吾闻诸夫子:"孟庄子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是难能也。"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笾豆之事,则有司存。" 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处,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 曾子曰:"堂堂乎张也!难与并为仁矣。" 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欤?君子人也。"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以上出自《论语》) 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大学》) 轶事典故 啮指痛心 周曾参,字子舆,事母至孝。参尝采薪山中,家有客至。母无措,望参不还,乃啮其指。参忽心痛,负薪以归,跪问其故。母曰:“有急客至,吾啮指以悟汝尔。”(《二十四孝》) 曾子烹彘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猪)。”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智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曾子避席 “曾子避席”出自《孝经》,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就问他:“以前的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精要奥妙的理论,用来教导天下之人,人们就能和睦相处,君王和臣下之间也没有不满,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吗?”曾子听了,明白老师孔子是要指点他最深刻的道理,于是立刻从坐着的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我不够聪明,哪里能知道,还请老师把这些道理教给我。” 曾子居卫 曾子居卫,袍无表,颜色肿哙,手足胼胝。三日不举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捉拎而时见,纳屡而踵决,曳继而歌《商颂》,声满天地,若出金石。天子不得臣,诸侯不得友。故养志者忘形,养形者忘利,致道者忘心矣。《庄子》 曾子换席 曾子寝疾,病笃。乐正子春坐于床下,曾元、曾申坐于足,童子隅坐而执烛。童子曰:“华而皖,大夫之箦与?”子春曰:“止!”参子闻之,瞿然曰:“呼!”曰:“华而皖,大夫之箦与?”曰:“然,斯季孙之赐也,我未之能易也。元!起,易箦!”曾元曰:“夫子之病革矣,不可以变。幸而至于旦,请敬易之。”曾子曰:“尔之爱我也,不如彼。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吾何求哉?吾得正而毙焉,斯已矣!”举扶而易之。反席,未安而没。(《礼记·檀弓上》) 曾子不受赐 曾子衣敝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致封邑焉。曰:“请以此修衣。”曾子不受。反复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曾子曰:“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不畏乎?”终不受。孔子闻之,曰:“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说苑·立节》) 曾子再仕 曾子再仕而心再化,曰:“吾及亲仕,三釜而心乐;后仕,三千钟而不洎,吾心悲。”弟子问于仲尼曰:“若参者,可谓无所县其罪乎?”曰:“既已县矣。夫无所县者,可以有哀乎?彼视三釜三千钟,如观雀蚊虻相过乎前也。”《庄子·杂篇》 人物地位 孔子去世后,曾参聚徒讲学,有不少弟子,相传他就是儒家子思、孟子一派的创始人。曾参在孔门弟子的地位原本不太高,不入“孔门十哲”之列,直到颜渊配享孔子后才升为“十哲”之一。唐玄宗时追封为“ 伯”。中唐以后,随着孟子地位的上升,曾参的地位也随之步步高升。北宋徽宗时加封为“武城侯”,南宋度宗时加封为“ 国公”,元至顺元年加封为“宗圣公”,到明世宗时改称为“宗圣”,地位仅次于“复圣”颜渊。 曾子师从孔子,积极推行儒家主张,传播儒家思想。孔子的孙子孔(字子思)师从参公,又传授给孟子。因之,曾参上承孔子之道,下启思孟学派,对孔子的儒学学派思想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和建树。曾参是孔子学说的主要继承人和传播者,在儒家文化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曾参以他的建树,终于走进大儒殿堂,与孔子、颜子(颜回)、子思、孟子比肩共称为五大圣人。 曾子性情沉静,举止稳重,为人谨慎,待人谦恭,以孝著称。齐国欲聘之为卿,他因在家孝敬父母,辞而不就。曾提出“慎终(慎重地办理父母的丧事),追远(虔诚地追念祖先),民德归厚(要注重人民的道德修养)”的主张。又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的修养方法,即“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历代追谥 曾参在孔学中的地位,很长时间以来未被人们所认识。上承孔子道统,下开思孟学派,这一学术地位,是唐、宋以后才为一些人所逐步承认。历代对曾参的封赠与奉祀情况如下: 唐代 总章元年(公元668年)四月,唐高宗赠曾参为太子少保。此为对曾参赠官之始。 太极元年(公元712年),唐睿宗加赠曾参太子太保,配享孔子庙堂。此为曾参配享之始。 开元八年(公元720年),唐玄宗定曾参位次,诏曰:“曾子大孝,德冠群列,特为塑像,坐于十哲之次”。同年,唐玄宗勒礼部尚书苏撰《曾子赞》。 开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八月,唐玄宗赠曾参为伯。此为曾参赠爵之始。 五代 后唐长兴三年(公元932年),唐明宗罢二十一先儒,改以曾参与七十一子图形四壁,世称七十二贤,合计共八十二人。曾参名为七十二弟子之位,实为“文宣王庙,四壁英贤”,每逢祭祀,面前陈脯、盐等物以祭。 宋代 建隆元年(公元960年),宋太祖命文臣时廷臣撰《曾参赞》。 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五月,宋真宗晋曾参为瑕丘侯。因犯孔子讳,于政和元年(公元1111年)六月,改瑕丘侯为武城侯。 绍兴十四年(公元1144年),宋高宗御制《曾子像赞》。 咸淳三年(公元1267)二月,宋度宗升曾参为国公,配先圣,居正位之西,面东。至此颜、曾、思、孟四配始定。 元代 大德十年(公元1306年),元成宗颁降初献国公乐章。国公酌献、奏《成安之曲》。 初献国公乐章内容是:“心传忠恕,一以贯之;爰述大学,百世训彝;惠我光明,遵闻行之;继圣迪后,是享是宜。” 延三年(公元1316年)七月,元仁宗降诏,春秋祭祀先圣,以颜子、曾子、子思子、孟子为配享。 至顺元年(公元1330年)七月,元文宗加封曾参为国宗圣公。此为曾参封圣之始。 至顺二年(公元1331年),元文宗进封颜子为复圣公、曾子为宗圣公、子思子为述圣公、孟子为亚圣公。命词臣为制,书一代为典,崇敬备至。 明代 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明太祖颁《释奠仪节》,四配位前,每位羊一、豕一、登一、一、笾豆各十、缚簋各一、爵三、帛一、篚一、口一。弘治四年(公元1491年),明孝宗派官祭祀曾参并颁发祭文。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山东巡抚赵璜、巡按李玑奏准,照弘治四年例,春秋次丁有司,永远致祭曾参专庙。嘉靖以后,嘉祥曾参专庙,每逢二、八月,翰博主祭上丁,地方官主祭次丁。明清两代均遵循未改。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礼部召集诸大臣议事,一致认为:人以圣人为至圣,圣人以孔子为至。宋真宗称孔子为至圣,其意以备。今宜于孔子神位题“至圣先师孔子”,去其王号及“大成文宣”之称。其四配称,“复圣颜子”、“宗圣曾子”、“述圣子思子”、“亚圣孟子”。嘉靖十四年(公元1535年),明世宗改为曾参为宗圣曾子,并敕封曾参之妻公羊氏为国一品夫人。 清代 康熙二十八年(公元1689年)闰三月十六日,清圣祖颁发御制《宗圣赞》。 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八月初五日,清世宗书赠宗圣殿匾额“道传一贯”。 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二月二十八日,清高宗亲制《宗圣赞》(勒于碑石),并派官至嘉祥宗圣庙致祭曾参。 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颁发元圣周公及复、宗、述、亚四圣祭器,以备陈设之用,当经山东巡抚专委东昌府同知陈赴江南制造。赐宗圣曾子庙:一件、缚十件、簋十件、笾四十件、爵十一支、帛匣五件(竹笾、木匣、余皆铜器);宗圣:爵三、一、缚二、簋二、笾八、豆八、帛匣一;两配:各爵一、缚一、簋一、笾四、豆四、帛匣一;两庑:各三坛、爵三、缚三、簋三、笾十二、豆十二、帛匣一;宗圣夫人殿、启圣王殿、两庑,祭器可调使用。 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三月四日、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三月七日、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三月二十七日,清高宗亦亲制祭文,并派官至宗圣庙祭祀曾参。
2023-09-05 00:20:361

根据你对曾子的了解对曾子其人作出评价?

曾子(前505~前432)春秋末年鲁国人。名参,字子舆,被尊称为曾子。性情沉静,举止稳重,为人谨慎,待人谦恭,以孝著称。齐国欲聘之为卿,他因在家孝敬父母,辞而不就。曾提出“慎终(慎重地办理父母的丧事),追远(虐诚地追念祖先),民德归厚”的主张。又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的修养方法,即“: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他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追封“郕伯”。宋大中宋大中符二年(1009)加封“郕侯”(一作瑕丘候)。元至顺初年,加封为“郕国宗圣公”。明嘉靖九年改称“宗圣”。在山东嘉祥县南建有曾子庙。 二十四孝记载了曾子啮指痛心的佳话:曾子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曾参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 曾子杀猪曾子深受孔子的教导,不但学问高,而且为人非常诚实,从不欺骗别人,甚至是对于自己的孩子也是说到做到。 有一天,曾子的妻子要去赶集,孩子哭着叫着要和母亲一块儿去。于是母亲骗他说:“乖孩子,待在家里等娘,娘赶集回来给你杀猪吃。”孩子信以为真,一边欢天喜地地跑回家,一边喊着:“有肉吃了,有肉吃了。” 孩子一整天都待在家里等妈妈回来,村子里的小伙伴来找他玩,他都拒绝了。他靠在墙根下一边晒太阳一边想像着猪肉的味道,心里甭提多高兴了。 傍晚,孩子远远地看见了妈妈回来了,他一边三步作两步的跑上前去迎接,一边喊着:“娘,娘快杀猪,快杀猪油,我都快要馋死了。” 曾子的妻子说:“一头猪顶咱家两三个月的口粮呢,怎么能随随便便于工作杀猪呢?” 孩子哇的一声就哭了。 曾子闻声而来,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以后,二话没说。转身就回到屋子里。过一会儿,他举着菜刀出来了,曾子的妻子吓坏了,因为曾子一向对孩子非常严厉,以为他要教训孩子,连忙把孩子搂在怀里。哪知曾子却径直奔向猪圈。 妻子不解地问:“你举着菜刀跑到猪圈里干啥?”曾子毫不思索地回答:“杀猪”。 妻子听了扑哧一声笑了:“不过年不过节杀什么猪呢?” 曾子严肃地说:“你不是答应过孩子要杀猪给他吃的,既然答应了就应该做到。” 妻子说:“我只不过是骗骗孩子,和小孩子说话何必当真呢?”曾子说:“对孩子就更应该说到做到了,不然,这不是明摆着让孩子学着家长撒谎吗?大人都说话不算话,以后有什么资格教育孩子呢?” 妻子听后惭愧地低下了头,夫妻俩真的杀了猪给孩子吃,并且宴请了乡亲们,告诉乡亲们教育孩子要以身作则。 虽然曾子的做法遭到一些人的嘲笑,但是他却教育出了诚实守信的孩子。曾子杀猪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他的人品一直为后代人所尊敬。曾子避席 “曾子避席”出自《孝经》,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就问他:“以前的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精要奥妙的理论,用来教导天下之人,人们就能和睦相处,君王和臣下之间也没有不满,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吗?”曾子听了,明白老师孔子是要指点他最深刻的道理,于是立刻从坐着的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我不够聪明,哪里能知道,还请老师把这些道理教给我。” 在这里,“避席”是一种非常礼貌的行为,当曾子听到老师要向他传授时,他站起身来,走到席子外向老师请教,是为了表示他对老师的尊重。曾子懂礼貌的故事被后人传诵,很多人都向他学习。 陈祎是隋末唐初洛州人,有一次和几个哥哥听父亲讲授《孝经》第一章。父亲说:“古人没有椅子,都是席地而坐。孔子向他的弟子们授课,大家也都是坐在席子上。有一天,孔子讲著讲著,他忽然提了个问题,叫他的弟子曾子来回答。曾子见老师要他回答问题,赶紧站起来,往边上一站,垂下双手,毕恭毕敬的回答了孔子的提问……”“这就是曾子避席的故事。你们明白了吗?”几个哥哥都说明白了,只有陈祎站了起来,整理好衣襟,站到边上,毕恭毕敬的说:“明白了。”後来陈祎出家当了和尚,法名玄奘。(出自《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第一》)
2023-09-05 00:21:001

关于文明礼貌的小故事

1、汉明帝敬师汉明帝刘庄做太子时,博士桓荣是他的老师,后来他继位作了皇帝“犹尊桓荣以师礼”。他曾亲自到太常府去,让桓荣坐东面,设置几杖,像当年讲学一样,聆听老师的指教。他还将朝中百官和桓荣教过的学生数百人召到太常府,向桓荣行弟子礼。桓荣生病,明帝就派人专程慰问,甚至亲自登门看望,每次探望老师,明帝都是一进街口便下车步行前往,以表尊敬。进门后,往往拉着老师枯瘦的手,默默垂泪,良久乃去。当朝皇帝对桓荣如此,所以“诸候、将军、大夫问疾者,不敢复乘车到门,皆拜床下”。桓荣去世时,明帝还换了衣服,亲自临丧送葬,并将其子女作了妥善安排。2、孔融让梨孔融(153—208年),鲁国人(今山东曲阜),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他的文学创作深受魏文帝曹丕的推崇。据史书记载,孔融幼时不但非常聪明,而且还是一个注重兄弟之礼、互助友爱的典型。孔融四岁的时候,常常和哥哥一块吃梨。每次,孔融总是拿一个最小的梨子。有一次,爸爸看见了,问道:“你为什么总是拿小的而不拿大的呢?”孔融说:“我是弟弟,年龄最小,应该吃小的,大的还是让给哥哥吃吧!”孔融小小年纪就懂得兄弟姐妹相互礼让、 相互帮助、团结友爱的道理,使全家人都感到惊喜。从此,孔融让梨的故事也就流传千载,成为团结友爱的典范。3、有一次,列宁同志下楼,在楼梯狭窄的过道上,正碰见一个女工端着一盆水上楼。那女工一看是列宁,就要退回去给让路。列宁阻止她说:“不必这样,你端着东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现在空手,请你先过去吧!”他把“请”字说得很响亮,很亲切。然后自己紧靠着墙,让女工上楼了,他才下楼。4、“程门立雪”这个故事,说的是宋代学者杨时和游酢向程颢程颐拜师求教的事儿。二程是洛阳伊川人,同是宋代著名儒学家。二程学说,后来为朱熹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杨时、游酢,向二程求学,非常恭敬。杨游二人,原先以程颢为师,程颢去世后,他们都已四十岁,而且已考上了进士,然而他们还要去找程颐继续求学。故事就发生在他们初次到嵩阳书院,登门拜见程颐的那天。相传,一日杨时、游酢,来到嵩阳书院拜见程颐,正遇上这位老先生闭目养神,坐着假睡。程颐明知有两个客人来了,他欲不言不动,不予理睬。杨、游二人怕打扰先生休息,只好恭恭敬敬,肃然待立,一声不吭等候他睁开眼来。如此等了好半天,程颐才如萝初醒,见了杨、游,装作一惊说道:“啊!啊!贤辈早在此呼!”意思是说你们两个还在这儿没走啊。那天正是冬季很冷的一天,不知什么时候,开始下起雪来。门外积雪,有一尺多深。5、孝感动天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2023-09-05 00:21:105

求一些礼议小故事!

子避席“曾子避席”出自《孝经》,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就问他:“以前的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精要奥妙的理论,用来教导天下之人,人们就能和睦相处,君王和臣下之间也没有不满,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吗?”曾子听了,明白老师孔子是要指点他最深刻的道理,于是立刻从坐着的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我不够聪明,哪里能知道,还请老师把这些道理教给我。”在这里,“避席”是一种非常礼貌的行为,当曾子听到老师要向他传授时,他站起身来,走到席子外向老师请教,是为了表示他对老师的尊重。曾子懂礼貌的故事被后人传诵,很多人都向他学习。程门立雪杨时(1053?1135)是北宋时一位很有才华的才子,南剑州将乐人(今属福建)。中了进士后,他放弃做官,继续求学。程颢(1032?1085)、程颐(1033?1107)兄弟俩是当时很有名望的大学问家、哲学家、教育学,洛阳人,同是北宋理学的奠基人。他们的学说为后来的南宋朱熹所继承,世称程朱学派。杨时仰慕二程的学识,投奔洛阳程颢门下,拜师求学,4年后程颢去世,又继续拜程颐为师。这时他年已40,仍尊师如故,刻苦学习。一天,大雪纷飞,天寒地冻,杨时碰到疑难问题,便冒着凛冽的寒风,约同学游酢(1053?1123年)一同前往老师家求教。当他来到老师家,见老师正坐在椅子上睡着了,他不忍打搅,怕影响老师休息,就静静地侍立门外等候。当老师一觉醒来时他们的脚下已积雪一尺深了,身上飘满了雪。老师忙把杨时等两人请进屋去,为他们讲学。后来,“程门立雪”成为了广为流传的尊师典范。
2023-09-05 00:21:372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原文

开宗明义章第一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大雅》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春帆试注】题解:孝经的宗旨和意义。孔子坐着,曾子在一旁等待教诲。孔子说:“先前的圣王有最美好的品德和最令人佩服的做人的原则,他们把这些用来治理天下,让民众学习和效法,社会上就会出现和睦相处的好风气,官吏和民众之间就没有相互怨恨的现象。你知道这是什么样的品德和原则吗?”曾子马上站起来说:“曾参我不够聪敏,没有能力知晓这么深刻的道理,请老师指教。”孔子说:“孝这个事情,是道德的根本,人需要教育的原因也在这里。请你坐下,我说给你听。我们的身体毛发皮肤是父母给我们的,我们必须珍惜它,爱护它,因为健康的身心是做人做事的最基本条件,所以珍惜它,爱护它就是行孝尽孝的开始。让自己健康成长按正确的原则做人、做事,让自己的名字为后人所景仰,就会让后世知道自己的父母教导有方,培养出了一个优秀儿女,这是人行孝尽孝的结束。总的讲,行孝尽孝的开始就是要孝顺父母,长大成人就要忠于国家和君主,最终就是要对他人和社会有所贡献,能实现自己应有的人生价值。因此,《诗》的《大雅》中讲:‘不要忘记你的祖宗和父母,这是人生最需要修养的道德。
2023-09-05 00:21:472

关于礼貌的故事!

程门立雪“程门立雪”这个故事出自《宋史·杨时传》:“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程门立雪”说的是宋代学者杨时和游酢向程颢、程颐拜师求教的事。杨时、游酢二人,原先以程颢为师,程颢去世后,他们都已四十岁,而且已考上了进士,然而他们还要去找程颐继续求学。故事就发生在他们初次到嵩阳书院,登门拜见程颐的那天。相传,一日杨时、游酢,来到嵩阳书院拜见程颐,但是正遇上程老先生闭目养神,坐着假睡。这时候,外面开始下雪。这两人求师心切,便恭恭敬敬侍立一旁,不言不动,如此等了大半天,程颐才慢慢睁开眼睛,见杨时、游酢站在面前,吃了一惊,说道:“啊,啊!他们两位还在这儿没走?”这时候,门外的雪已经积了一尺多厚了,而杨时和游酢并没有一丝疲倦和不耐烦的神情。这个故事,就叫“程门立雪”,在宋代读书人中流传很广。后来人们常用“程门立雪”的成语表示求学者尊敬师长和求学心诚意坚。曾子避席“曾子避席”出自《孝经》,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就问他:“以前的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精要奥妙的理论,用来教导天下之人,人们就能和睦相处,君王和臣下之间也没有不满,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吗?”曾子听了,明白老师孔子是要指点他最深刻的道理,于是立刻从坐着的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我不够聪明,哪里能知道,还请老师把这些道理教给我。” 在这里,“避席”是一种非常礼貌的行为,当曾子听到老师要向他传授时,他站起身来,走到席子外向老师请教,是为了表示他对老师的尊重。曾子懂礼貌的故事被后人传诵,很多人都向他学习。张良拜师张良是西汉高祖刘邦的军师,他的祖先是韩国人。在秦灭韩后,张良立志为韩国报仇。有一次,因刺杀秦始皇未遂,受到追捕而避居到下邳。张良在下邳闲暇无事。有一天他到下邳桥上散步,碰到一个老人,穿着粗布短衣,走到张良旁边,故意把他的鞋子掉到桥下。然后回过头来冲着张良说:“孩子!下桥去给我把鞋子拾上来!”张良听了一愣,很想打他一下,但一看他是个老人,就强忍着怒气,到桥下把鞋拾了上来。那老人竟又命令说:“把鞋子给我穿上!”张良一想,既然已经给他拾来了鞋子,不如就给他穿上吧,于是就跪在地上给他穿鞋。那老人把脚伸着,让张良给他穿好后,就笑嘻嘻地走了。张良一直用惊奇的目光注视着他的去向。那老人走了里把路,又折回身来,对张良说:“你这个孩子是能培养成才的。5天以后的早上,天一亮,就到这里来同我会面!”张良跪下来说:“是。”第五天天刚亮,张良到了下邳桥上。不料那老人已经等在那里了,见了张良就生气地说:“和老人约会,怎么迟到了?以后的第五天早上再来相会!”说完就离去了。到第五天早上,鸡一叫,张良就赶去,可是那老人又等在那里了,见了张良又生气地说:“怎么又掉在我后面了?过了五天再早点来!”说完又走了。到第五天,张良没到半夜就赶到桥上,等了好久,那老人也来了,他高兴地说:“这样才好。”然后他拿出一本书来,指着说道:“认真研读这本书,就能做帝王的老师了!过十年,天下形势有变,你就会发迹了。以后13年,你就会在济北郡谷城山下看到我??那儿有块黄石就是我了。”老人说完就走了。早上天亮时,张良拿出那本书来一看,原来是《太公兵法》(辅佐周武王伐纣的姜太公的兵书)!张良十分珍爱它,经常熟读,反复地学习、研究。10年过去了,陈胜等人起兵反秦,张良也聚集了100多人响应。沛公刘邦率领了几千人马,在下邳的西面攻占了一些地方,张良就归附于他,成为他的部属。从此张良根据《太公兵法》经常向沛公献计献策,沛公认为很好,常常采用他的计谋,后来成了刘邦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军师。刘邦称帝后,封他为留侯。张良始终不忘那个给他《太公兵法》的老人。13年后,他随从刘邦经过济北时,果然在谷城山下看见有块黄石,并把它取回,称之为“黄石公”,作为珍宝供奉起来,按时祭祀。张良死后,家属把这块黄石和他葬在一起。千里送鹅毛“千里送鹅毛”的故事发生在唐朝。当时,云南一少数民族的首领为表示对唐王朝的拥戴,派特使缅伯高向太宗贡献天鹅。路过沔阳河时,好心的缅伯高把天鹅从笼子里放出来,想给它洗个澡。不料,天鹅展翅飞向高空。缅伯高忙伸手去捉,只扯得几根鹅毛。缅伯高急得顿足捶胸,号啕大哭。随从们劝他说:“已经飞走了,哭也没有用,还是想想补救的方法吧。”缅伯高一想,也只能如此了。到了长安,缅伯高拜见唐太宗,并献上礼物。唐太宗见是一个精致的绸缎小包,便令人打开,一看是几根鹅毛和一首小诗。诗曰:“天鹅贡唐朝,山高路途遥。沔阳河失宝,倒地哭号啕。上复圣天子,可饶缅伯高。礼轻情意重,千里送鹅毛。”唐太宗莫名其妙,缅伯高随即讲出事情原委。唐太宗连声说:“难能可贵!难能可贵!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这个故事体现着送礼之人诚信的可贵美德。今天,人们用“千里送鹅毛”比喻送出的礼物单薄,但情意却异常浓厚。孔融让梨孔融(153—208年),鲁国人(今山东曲阜),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他的文学创作深受魏文帝曹丕的推崇。据史书记载,孔融幼时不但非常聪明,而且还是一个注重兄弟之礼、互助友爱的典型。孔融四岁的时候,常常和哥哥一块吃梨。每次,孔融总是拿一个最小的梨子。有一次,爸爸看见了,问道:“你为什么总是拿小的而不拿大的呢?”孔融说:“我是弟弟,年龄最小,应该吃小的,大的还是让给哥哥吃吧!”孔融小小年纪就懂得兄弟姐妹相互礼让、相互帮助、团结友爱的道理,使全家人都感到惊喜。从此,孔融让梨的故事也就流传千载,成为团结友爱的典范。
2023-09-05 00:21:583

历史典故时间排序问题

顺序如下曾子避席: 曾子(公元前505~公元前432)春秋末期孔融让梨: 孔融(公元153-208)东汉末年程门立雪: 杨时(公元1044—1130)宋代简单的说,曾子是孔子的学生,孔融是孔子的二十世孙。杨时最靠后,宋代了
2023-09-05 00:22:085

文明礼仪小故事

文明礼仪小故事如下:1、程门立雪杨时(1053~1135)是北宋时一位很有才华的才子,南剑州将乐人(今属福建)。中了进士后,他放弃做官,继续求学。一天,大雪纷飞,天寒地冻,杨时碰到疑难问题,便冒着凛冽的寒风,约同学游酢(1053~1123年)一同前往老师家求教。当他来到老师家,见老师正坐在椅子上睡着了,他不忍打搅,怕影响老师休息,就静静地侍立门外等候。当老师一觉醒来时他们的脚下已积雪一尺深了,身上飘满了雪。老师忙把杨时等两人请进屋去,为他们讲学。后来,“程门立雪”成为了广为流传的尊师典范。2、 孔融让梨孔融四岁的时候,常常和哥哥一块吃梨。每次,孔融总是拿一个最小的梨子。有一次,爸爸看见了,问道:“你为什么总是拿小的而不拿大的呢?”孔融说:“我是弟弟,年龄最小,应该吃小的,大的还是让给哥哥吃吧! ”孔融小小年纪就懂得兄弟姐妹相互礼让、 相互帮助、 团结友爱的道理,使全家人都感到惊喜。从此,孔融让梨的故事也就流传千载,成为团结友爱的典范。3、百里负米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他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哪里能够再得呢?”孔子赞扬说:“你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时尽力,死后思念哪!5、买水果有一位教授带着他的小儿子去市场买水果,再选水果的时候小贩很不耐烦的说这些很贵你到底买不买,教授很有礼貌的说要买要买并将水果递给了他,之后付了钱。在回家的路上小儿子一路沉默,快到家时实在忍不住了,便问:“爸爸,你是专家,教授学者,在我心中一直是最尊近的人,为什么让一个小贩如此吆喝?”,教授笑着说:”待人有礼谦逊是我的水平,粗俗无理是小贩的水平,我不能因为他而破坏自己的水平。“扩展资料见面礼仪1、握手礼握手是一种沟通思想、交流感情、增进友谊的重要方式。与他人握手时,目光注视对方,微笑致意,不可心不在焉、左顾右盼,不可戴帽子和手套与人握手。在正常情况下,握手的时间不宜超过3秒,必须站立握手,以示对他人的尊重、礼貌。握手也讲究一定的顺序:一般讲究“尊者决定”,即待女士、长辈、已婚者、职位高者伸出手来之后,男士、晚辈、未婚者、职位低者方可伸出手去呼应。若一个人要与许多人握手,那么有礼貌的顺序是:先上级后下级,先长辈后晚辈,先主人,后客人。2、鞠躬礼鞠躬,意即弯身行礼,是对他人敬佩的一种礼节方式。鞠躬时必须立正、脱帽、行礼,或是边鞠躬边说好听的话。鞠躬前视对方,以表尊重的诚意。3、致意致意是一种不出声的问候礼节,常用于相识的人从各种场合打招呼。在社交场合里,人们往往采用招手致意、欠身致意、脱帽致意等形式来表达友善之意。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文明礼仪
2023-09-05 00:22:2713

文明礼仪的小故事

文明礼仪故事1. 诚信知礼--燕昭王求贤打从孟尝君被撤了相位以后,齐闵王又和楚、魏两国灭了宋国,更加骄横起来。他一心想兼并列国,自己来当天子。这一来,列国诸侯对他都不满意;特别是齐国北面的燕国,受到齐国的欺负,更想找机会报仇。燕国本来也是个大国。后来传到燕王哙(音kuài)手里,听信了坏人的主意,竟学起传说中尧舜让位的办法来,把王位让给了相国子之。燕国将军和太子平进攻子之,燕国发生大乱。齐国借平定燕国内乱的名义,打进燕国,燕国差点被灭掉。后来燕国军民把太子平立为国君,奋起反抗,把齐国军队赶了出去。太子平即位,就是燕昭王。他立志使燕国强大起来,下决心物色治国的人才,可是没找到合适的人。有人提醒他,老臣郭隗(音wěi)挺有见识,不如去找他商量一下。燕昭王亲自登门拜访郭隗,对郭隗说:“齐国趁我们国家内乱侵略我们,这个耻辱我是忘不了的。但是现在燕国国力弱小,还不能报这个仇。要是有个贤人来帮助我报仇雪耻,我宁愿伺候他。您能不能推荐这样的人才呢?”郭隗摸了摸自己的胡子,沉思了一下说:“要推荐现成的人才,我也说不上,请允许我先说个故事吧。”接着,他就说了个故事:古时候,有个国君,最爱千里马。他派人到处寻找,找了三年都没找到。有个侍臣打听到远处某个地方有一匹名贵的千里马,就跟国君说,只要给他一千两金子,准能把千里马买回来。那个国君挺高兴,就派侍臣带了一千两金子去买。没料到侍臣到了那里,千里马已经害病死了。侍臣想,空着双手回去不好交代,就把带去的金子拿出一半,把马骨买了回来。侍臣把马骨献给国君,国君大发雷霆,说:“我要你买的是活马,谁叫你花了钱把没用的马骨买回来?”侍臣不慌不忙地说:“人家听说你肯花钱买死马,还怕没有人把活马送上来?”国君将信将疑,也不再责备侍臣。这个消息一传开,大家都认为那位国君真爱惜千里马。不出一年,果然从四面八方送来了好几匹千里马。郭隗说完这个故事,说:“大王一定要征求贤才,就不妨把我当马骨来试一试吧。”燕昭王听了大受启发,回去以后,马上派人造了一座很精致的房子给郭隗住,还拜郭隗做老师。各国有才干的人听到燕昭王这样真心实意招请人才,纷纷赶到燕国来求见。其中最出名的是赵国人乐毅。燕昭王拜乐毅为亚卿,请他整顿国政,训练兵马,燕国果然一天天强大起来。这时候,燕昭王看到齐闵王骄横自大,不得人心,就对乐毅说:“现在齐王无道,正是我们雪耻的时候,我打算发动全国人马去打齐国,你看怎么样?”乐毅说:“齐国地广人多,靠我们一个国家去打,恐怕不行。大王要攻打齐国,一定要跟别的国家联合起来。”燕昭王就派乐毅到赵国跟赵惠文王接上了头,另派人跟韩、魏两国取得联络,还叫赵国去联络秦国。这些国家看不惯齐国的霸道,都愿意跟燕国一起发兵。公元前284年,燕昭王拜乐毅为上将军,统率五国兵马,浩浩荡荡杀奔齐国。齐闵王听说五国联军打过来,也着了慌,把全国兵马集中起来抵抗联军,在济水的西面打了一仗。由于乐毅善于指挥,五国人马士气旺盛,把齐国军队打得一败涂地,齐闵王逃回临淄去了。赵、韩、秦、魏的将士打了胜仗,各自占领了齐国的几座城,不想再打下去了。只有乐毅不肯罢休,他亲自率领燕国军队,长驱直入,一直打下了齐国都城临淄。齐闵王不得不出走,最后在莒城被人杀死。燕昭王认为乐毅立了大功,亲自到济水边劳军,论功行赏,封乐毅为昌国君2 .团结友爱--心平气和的刘铭传清廷派驻台湾的总督刘铭传,是建设台湾的大功臣,台湾的第一条铁路便是他督促修的。刘铭传的被任用,有一则发人深省的小故事:当李鸿章将刘铭传推荐给曾国藩时,还一起推荐了另外两个书生。曾国藩为了测验他们三人中谁的品格最好,便故意约他们在某个时间到曾府去面谈。可是到了约定的时刻,曾国藩却故意不出面,让他们在客厅中等候,暗中却仔细观察他们的态度。只见其他两位都显得很不耐烦似的,不停地抱怨;只有刘铭传一个人安安静静、心平气和地欣赏墙上的字画。后来曾国藩考问他们客厅中的字画,只有刘铭传一人答得出来。结果刘铭传被推荐为台湾总督。按语:没有耐性的人,必定缺乏坚毅持久、克服万难的精神,自然成就不了甚么伟大的事业。我们希望将来能有所作为,首先便须磨炼自己的耐心和毅力。3.勤俭自力--忍辱负重陆逊,字伯言,三国时期吴郡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他最初在孙权的将军衙署做东西曹令史,后来出任海昌屯田都尉,兼管县中政事。县中连年亢旱,他开仓赈济贫民。劝农督桑,政绩优异。当时吴郡、会稽、丹阳一带,山贼骚扰,侵害百姓。陆逊获得准许自行招兵,深入险隘征讨,一一荡平,被升为定威校尉,屯驻利浦。镇守陆口的都督吕蒙,计划夺取荆州,扬言有病回到吴国的京城建业(今南京市)。陆逊去见他,对他说:“你的防地和关羽相连,怎么不远远地离开?没有适当的人接替实在令人担心。”吕蒙说:“你说的完全对,可是我病重了。”陆逊说:“关羽恃着勇气惯于欺凌别人。如今建立了攻打樊城、水淹七军、斩庞德、擒于禁的大功,意气骄横思想松懈,只专心北伐进军,不留意我们,听到你病了,一定更加不会作防备。我们出其不意地进攻,定然可以成功。你见了主上,要好好商定主意。”吕蒙见了孙权,就推荐陆逊接替自己,并说:“陆逊计谋深远,才能足以担当重任。他还没有名声,关羽不会顾忌他。若任用他,叫他不动声色暗中行事,一定可以成功。"孙权就任命陆逊为偏将军右都督代替吕蒙镇守陆口。”陆逊到了陆口,写信给关羽,称颂功德,表示庆幸自己能得到盟军强有力的庇护,措辞极为谦恭。关羽本来就轻视陆逊,认为他只是个书生,后生小子;看了来信非常高兴,不再有什么防范。陆逊奏报孙权,提出偷袭荆州的方略。孙权就暗中调动军队行动,派陆逊和吕蒙为前锋部队,一出兵就攻战了公安、南郡,跟着又攻下宜都、房陵、南乡。关羽在樊城前线得到急报赶紧回师,却已进退失据,部下士兵逐渐溃散,终于败走麦城,被吴将潘璋所截杀。荆州全部落入东吴手中。陆逊以功劳升为右将军、镇西将军,进封娄侯。刘备为报杀关羽、夺荆州之仇,亲自统率七十万大军讨伐东吴。孙权任命陆逊为大都督,统率五万人马前往抵御。刘备从巫峡、建平直至夷陵连营七百里,先派吴班带领数千人在平地立营,显示老弱,进行挑战。吴军将领都纷纷要求出战。陆逊说:“ 这里头一定有阴谋诡计,我军只许坚守,静待局势的变化。”果然刘备在山谷中埋伏了重兵,因诱敌不成,只好作罢。陆逊认为刘备军队初来,锐气正盛,应当避免交锋。敌方求战不得,相持日久,自然松懈,然后再捕捉战机。可是部下的将领体会不到他的意图,以为他害怕强敌,懦怯畏战,都心怀愤恨不满。这些将领,有的是孙策时的旧将,有的是公室贵戚,就各恃身份,不想听从号令。陆逊按剑厉声宣布:“我虽然是个书生,但接受了主上的重任。国家所以要委屈诸位听我节制调度,是因为我有些长处,能够忍辱负重的缘故。各人要负责严守隘口,不得妄动。军法无情,切莫违犯!”后来,刘备移营于山林间,陆逊用火攻计,火烧七百里连营,乘胜追击,蜀军兵败如山倒,刘备连夜逃回白帝城去了孔融让梨孔融(153—208年),鲁国人(今山东曲阜),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他的文学创作深受魏文帝曹丕的推崇。据史书记载,孔融幼时不但非常聪明,而且还是一个注重兄弟之礼、互助友爱的典型。孔融四岁的时候,常常和哥哥一块吃梨。每次,孔融总是拿一个最小的梨子。有一次,爸爸看见了,问道:“你为什么总是拿小的而不拿大的呢?”孔融说:“我是弟弟,年龄最小,应该吃小的,大的还是让给哥哥吃吧!”孔融小小年纪就懂得兄弟姐妹相互礼让、相互帮助、团结友爱的道理,使全家人都感到惊喜。从此,孔融让梨的故事也就流传千载,成为团结友爱的典范。程门立雪“程门立雪”这个故事出自《宋史·杨时传》:“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程门立雪”说的是宋代学者杨时和游酢向程颢、程颐拜师求教的事。杨时、游酢二人,原先以程颢为师,程颢去世后,他们都已四十岁,而且已考上了进士,然而他们还要去找程颐继续求学。故事就发生在他们初次到嵩阳书院,登门拜见程颐的那天。相传,一日杨时、游酢,来到嵩阳书院拜见程颐,但是正遇上程老先生闭目养神,坐着假睡。这时候,外面开始下雪。这两人求师心切,便恭恭敬敬侍立一旁,不言不动,如此等了大半天,程颐才慢慢睁开眼睛,见杨时、游酢站在面前,吃了一惊,说道:“啊,啊!他们两位还在这儿没走?”这时候,门外的雪已经积了一尺多厚了,而杨时和游酢并没有一丝疲倦和不耐烦的神情。这个故事,就叫“程门立雪”,在宋代读书人中流传很广。后来人们常用“程门立雪”的成语表示求学者尊敬师长和求学心诚意坚。曾子避席“曾子避席”出自《孝经》,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就问他:“以前的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精要奥妙的理论,用来教导天下之人,人们就能和睦相处,君王和臣下之间也没有不满,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吗?”曾子听了,明白老师孔子是要指点他最深刻的道理,于是立刻从坐着的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我不够聪明,哪里能知道,还请老师把这些道理教给我。” 在这里,“避席”是一种非常礼貌的行为,当曾子听到老师要向他传授时,他站起身来,走到席子外向老师请教,是为了表示他对老师的尊重。曾子懂礼貌的故事被后人传诵,很多人都向他学习。张良拜师张良是西汉高祖刘邦的军师,他的祖先是韩国人。在秦灭韩后,张良立志为韩国报仇。有一次,因刺杀秦始皇未遂,受到追捕而避居到下邳。张良在下邳闲暇无事。有一天他到下邳桥上散步,碰到一个老人,穿着粗布短衣,走到张良旁边,故意把他的鞋子掉到桥下。然后回过头来冲着张良说:“孩子!下桥去给我把鞋子拾上来!”张良听了一愣,很想打他一下,但一看他是个老人,就强忍着怒气,到桥下把鞋拾了上来。那老人竟又命令说:“把鞋子给我穿上!”张良一想,既然已经给他拾来了鞋子,不如就给他穿上吧,于是就跪在地上给他穿鞋。那老人把脚伸着,让张良给他穿好后,就笑嘻嘻地走了。张良一直用惊奇的目光注视着他的去向。那老人走了里把路,又折回身来,对张良说:“你这个孩子是能培养成才的。5天以后的早上,天一亮,就到这里来同我会面!”张良跪下来说:“是。”第五天天刚亮,张良到了下邳桥上。不料那老人已经等在那里了,见了张良就生气地说:“和老人约会,怎么迟到了?以后的第五天早上再来相会!”说完就离去了。到第五天早上,鸡一叫,张良就赶去,可是那老人又等在那里了,见了张良又生气地说:“怎么又掉在我后面了?过了五天再早点来!”说完又走了。到第五天,张良没到半夜就赶到桥上,等了好久,那老人也来了,他高兴地说:“这样才好。”然后他拿出一本书来,指着说道:“认真研读这本书,就能做帝王的老师了!过十年,天下形势有变,你就会发迹了。以后13年,你就会在济北郡谷城山下看到我??那儿有块黄石就是我了。”老人说完就走了。早上天亮时,张良拿出那本书来一看,原来是《太公兵法》(辅佐周武王伐纣的姜太公的兵书)!张良十分珍爱它,经常熟读,反复地学习、研究。10年过去了,陈胜等人起兵反秦,张良也聚集了100多人响应。沛公刘邦率领了几千人马,在下邳的西面攻占了一些地方,张良就归附于他,成为他的部属。从此张良根据《太公兵法》经常向沛公献计献策,沛公认为很好,常常采用他的计谋,后来成了刘邦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军师。刘邦称帝后,封他为留侯。张良始终不忘那个给他《太公兵法》的老人。13年后,他随从刘邦经过济北时,果然在谷城山下看见有块黄石,并把它取回,称之为“黄石公”,作为珍宝供奉起来,按时祭祀。张良死后,家属把这块黄石和他葬在一起。千里送鹅毛“千里送鹅毛”的故事发生在唐朝。当时,云南一少数民族的首领为表示对唐王朝的拥戴,派特使缅伯高向太宗贡献天鹅。路过沔阳河时,好心的缅伯高把天鹅从笼子里放出来,想给它洗个澡。不料,天鹅展翅飞向高空。缅伯高忙伸手去捉,只扯得几根鹅毛。缅伯高急得顿足捶胸,号啕大哭。随从们劝他说:“已经飞走了,哭也没有用,还是想想补救的方法吧。”缅伯高一想,也只能如此了。到了长安,缅伯高拜见唐太宗,并献上礼物。唐太宗见是一个精致的绸缎小包,便令人打开,一看是几根鹅毛和一首小诗。诗曰:“天鹅贡唐朝,山高路途遥。沔阳河失宝,倒地哭号啕。上复圣天子,可饶缅伯高。礼轻情意重,千里送鹅毛。”唐太宗莫名其妙,缅伯高随即讲出事情原委。唐太宗连声说:“难能可贵!难能可贵!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这个故事体现着送礼之人诚信的可贵美德。今天,人们用“千里送鹅毛”比喻送出的礼物单薄,但情意却异常浓厚。
2023-09-05 00:23:285

曾子杀彘的译文是怎样?

译文:曾参的妻子到市集上去,她的儿子跟在后面哭。他的母亲就说;“你回去吧,等我回来以后,给你宰一头猪吃。”妻子从市集上回来了,曾子想要捉一头猪来杀了。他妻子马上阻止说:“我不过跟儿子开个玩笑罢了!”曾子说:“小孩子可不能跟他开玩笑啊。小孩小,把父母当作老师向他们学习,听父母的。现在你欺骗他,这就是教孩子撒谎。做母亲的欺骗孩子,孩子就不会相信母亲,以后就难以教导他了。”于是就把猪杀了。原文: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烹彘也。出处:《韩非子》轶事典故曾子避席:“曾子避席”出自《孝经》,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就问他:“以前的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精要奥妙的理论,用来教导天下之人,人们就能和睦相处,君王和臣下之间也没有不满,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吗?”曾子听了,明白老师孔子是要指点他最深刻的道理,于是立刻从坐着的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我不够聪明,哪里能知道,还请老师把这些道理教给我。”
2023-09-05 00:23: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