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arieVinne
-
赫赫战功
陈霸先从库吏改任萧映侯府传教后,终于有机会接触到社会的上层人物了。萧映是梁武帝侄子,历任吴兴太守、北徐州(州治在安徽凤阳东)刺史、给事黄门侍郎、卫尉卿等职,陈霸先应一直在萧映府中任幕僚。大约在梁大同六年(540),萧映到广州任刺史,陈霸先随任为广州府中直兵参军,不久又出任西江督护、高要太守。第二年,交州(治在今越南河内市东北约三十公里处)土豪李贲发起叛乱,赶跑了交州刺史萧咨。大同八年春,梁武帝遣将讨伐,林邑国(今越南南越)国王也从腹背袭击李贲。大同九年四月,李贲部将范修在九德(今越南荣市)大破林邑王,梁征讨诸军也不知所终。李贲控制了整个北越,就在梁大同十年正月仿梁朝制度,设置百官,自称越帝。梁武帝又命新州(治在今广东新兴)刺史卢子雄、高州(治在今广东阳江旁)刺史孙冏火速出兵,并受坐镇广州的萧映和萧咨节制。当时南方正是春暖草长、瘴疠肆虐的季节,卢、孙二将请求待秋凉后发兵,但二萧不允,催命出征。卢、孙二将只好领着将士匆匆上路。才行到合浦,果然疫气发作,死者达六七成,趁机溜掉的也不少,一支征讨大军不战而溃。梁武帝接到萧咨密报,误以为卢、孙二将交通李贲,故意逗留不进,敕令在广州赐死。这事激起了卢子雄部下旧将周文育、杜僧明等人的不平,于当年五月发动哗变,叛兵包围了广州城,准备捉住二萧,血祭卢、孙二将,然后赴京请罪。一天功夫,广州城外云集叛兵数万,广州告急。陈霸先在高要闻报,率三千精兵,日夜兼程,火速救援,一战而解重围,周文育、杜僧明等叛将被擒。陈霸先牛刀小试,已显露出英武雄奇的将略之才,这事惊动了朝廷,梁武帝还特派画师前往广州,画下陈霸先像,以示表彰。梁大同十年(544)冬,萧映在广州病亡。新年刚过,陈霸先护送萧映灵柩回建康,行至大庾岭,正遇上梁武帝诏命下达,任陈霸先为交州司马,领武平(今越南永安附近)太守,随新任交州刺史杨日票前往交州讨伐李贲。陈霸先又返回广州,召聚将士,备办军资。陈霸先与杨日票等征讨大军于大同十一年(545)十二月抵达交州。在恶劣的环境中,经过三年苦战,终于除掉了以李贲为首的地方分离势力,收复了交、爱、德、利、明等数州(约今北越全境)。整个交州平叛过程,杨日票虽然"领衔主演",真正的核心人物却是陈霸先,他所统领的军队,实际上是交州平叛的中坚力量。但由于当时社会极讲究家世出身,功勋卓著的陈霸先仍未受到朝廷重用,交州平定后,依然被任命为西江督护、高要太守,连一个刺史都未升上,只添了一个督七郡诸军事的军职。陈霸先领着本部将士返回高要复职时已是梁太清二年(548)。
陈霸先回高要不久,正遇上侯景之乱。侯景,原是东魏丞相高欢手下大将,爵封河南王,职任东南道大行台、都督十三州诸军事,高欢死后,不服高欢之子高澄的统治,举兵反叛,并于梁太清元年(547)二月投靠梁朝,梁武帝派侄子萧渊明领兵与东魏开战,接应侯景,但萧渊明与侯景都被打败,渊明被俘,侯景逃到了寿阳(今安徽寿县)。侯景是一个政界无赖,就以寿阳为据点,于梁太清二年八月举兵反梁,以诛锄奸佞为借口来号令百姓,十月渡江包围了台城。梁国各路援军云集,但互相勾心斗角,成了隔岸救火。第二年三月,侯景攻破宫城,梁武帝病饿而亡,太子萧纲(503~551)被侯景扶为傀儡皇帝。陈霸先得到台城被围的消息,立即准备赴援。但陈霸先当时的顶头上司是广州刺史元景仲,元景仲本是北魏降将,受侯景诱惑,准备举兵响应侯景。面对这样一位企图背叛国家的上司,陈霸先没有顺从,而是当机立断,举兵对抗,元景仲走投无路,自缢身亡。陈霸先就迎梁宗室曲江侯萧勃镇守广州,又奉萧勃之命平定了始兴(今广东韶关旁)等十郡叛乱,大军移镇始兴。太清三年十一月,陈霸先遣将进驻大庾岭,招聚始兴地方将士,准备继续推进。但萧勃心胸狭隘,置国家民族利益于不顾,软硬兼施,只希望陈霸先能帮他看守门户。面对萧勃的利诱威逼,陈霸先只好遣使往江陵,投到梁武帝第七子、湘东王萧绎(508~554)名下,受萧绎节制。
大宝元年(550)正月,陈霸先大军从始兴出发,抵达大庾岭,击败奉萧勃之命在南野(今江西南康以南约十五公里处)拦截的蔡路养,乘胜进驻南康。陈霸先被萧绎授为明威将军、交州刺史。此后近一年半时间,陈霸先与响应侯景的高州刺史李迁仕在南康一带展开了拉锯战,终于擒斩李迁仕,于大宝二年六月发兵南康,沿赣江北下。八月,陈霸先准备与萧绎部下都督王僧辩会师。由于陈霸先足智多谋,倜傥大度,名声在王僧辩之上,故王僧辩心存畏忌。当时,王僧辩等西路各军正好缺粮,情势不妙,而陈霸先已贮有军粮五十万石,在这紧要关头,陈霸先以大局为重,迅速馈送三十万石给西军,这打消了王僧辩的顾忌,也在西路各军中赢得了威信。陈霸先发兵南康时,梁国战局发生了根本性转变,萧绎部下大将王僧辩、胡僧佑、陆法和等,在巴陵(今湖南岳阳)、郢州(今湖北武汉)一带击败侯景主力,贼帅任约、宋子仙被擒,侯景从攻势转为守势。大宝二年十月,侯景残杀梁简文帝萧纲,十一月自立为皇帝。大宝三年正月,陈霸先南路征讨大军从豫章(今江西南昌)出发,这时已有甲士三万人,强弩五千张,舟舰二千艘,水陆俱下,另有前军五千由骁将杜僧明统领,已抵达湓口(鄱阳湖入长江口)。二月,王僧辩等西路大军又从寻阳起行,在白茅湾(今安徽怀宁以东)与陈霸先会师。王僧辩与陈霸先登坛设誓,缔结了盟约。征讨大军沿路攻克芜湖、姑熟(今安徽当涂),三月在建康与侯景展开了大决战,终于彻底摧毁了侯景暴乱势力,侯景被杀。经王僧辩、陈霸先等各路将士劝进,萧绎在江陵称帝,即历史上的梁元帝。陈霸先奉命镇守在京口(今江苏镇江),王僧辩镇守在建康。梁元帝崇尚玄虚,暴戾凶狠,心胸狭隘,又刚愎自用,既是学界巨人,又是政界侏儒。梁承圣三年(554)九月,西魏发兵突袭江陵,王僧辩未及时救援,梁元帝被杀,朝臣与百姓中强壮者都被掠走,陈霸先的儿子陈昌、侄子陈顼本在梁元帝宫中值事,这次也被掳至长安。江陵几乎成了一堆废墟。
陈霸先发兵南康时,梁国战局发生了根本性转变,萧绎部下大将王僧辩、胡僧佑、陆法和等,在巴陵(今湖南岳阳)、郢州(今湖北武汉)一带击败侯景主力,贼帅任约、宋子仙被擒,侯景从攻势转为守势。大宝二年十月,侯景残杀梁简文帝萧纲,十一月自立为皇帝。大宝三年正月,陈霸先南路征讨大军从豫章(今江西南昌)出发,这时已有甲士三万人,强弩五千张,舟舰二千艘,水陆俱下,另有前军五千由骁将杜僧明统领,已抵达湓口(鄱阳湖入长江口)。二月,王僧辩等西路大军又从寻阳起行,在白茅湾(今安徽怀宁以东)与陈霸先会师。王僧辩与陈霸先登坛设誓,缔结了盟约。征讨大军沿路攻克芜湖、姑熟(今安徽当涂),三月在建康与侯景展开了大决战,终于彻底摧毁了侯景暴乱势力,侯景被杀。经王僧辩、陈霸先等各路将士劝进,萧绎在江陵称帝,即历史上的梁元帝。陈霸先奉命镇守在京口(今江苏镇江),王僧辩镇守在建康。
梁元帝崇尚玄虚,暴戾凶狠,心胸狭隘,又刚愎自用,既是学界巨人,又是政界侏儒。梁承圣三年(554)九月,西魏发兵突袭江陵,王僧辩未及时救援,梁元帝被杀,朝臣与百姓中强壮者都被掠走,陈霸先的儿子陈昌、侄子陈顼本在梁元帝宫中值事,这次也被掳至长安。江陵几乎成了一堆废墟。梁元帝之侄、故昭明太子之子萧詧在西魏驻军监视下,被扶为傀儡皇帝,建立了一个地方不过三百里的"后梁"小王国。江陵陷落后,王僧辩与陈霸先书信往来不断,经反复商议,于次年二月迎接梁元帝第九子萧方智(543~558)至建康,准备称帝。
萧方智到建康不久,北齐(东魏已被北齐禅代)文宣帝高洋不甘心西魏势力南扩,也想趁梁国破败,前来瓜分,派其弟上党王高涣领兵南向,护送原被东魏俘虏的贞阳侯萧渊明来登梁国帝位。王僧辩起先拒不允应。承圣四年三月,齐军兵至东关(今安徽巢湖市东南),王僧辩遣徐州刺史裴之横领兵拦击,裴之横战败被杀,王僧辩在惊惧之中亲自领兵出屯姑熟。其间,王僧辩一方面与北齐、另一方面与陈霸先书信往来不断。陈霸先坚持不纳萧渊明,但王僧辩随着裴之横败亡,渐渐软弱下来,屈从于北齐压力,于七月迎萧渊明到建康称帝。
梁元帝之侄、故昭明太子之子萧詧在西魏驻军监视下,被扶为傀儡皇帝,建立了一个地方不过三百里的"后梁"小王国。江陵陷落后,王僧辩与陈霸先书信往来不断,经反复商议,于次年二月迎接梁元帝第九子萧方智(543~558)至建康,准备称帝。萧方智到建康不久,北齐(东魏已被北齐禅代)文宣帝高洋不甘心西魏势力南扩,也想趁梁国破败,前来瓜分,派其弟上党王高涣领兵南向,护送原被东魏俘虏的贞阳侯萧渊明来登梁国帝位。王僧辩起先拒不允应。承圣四年三月,齐军兵至东关(今安徽巢湖市东南),王僧辩遣徐州刺史裴之横领兵拦击,裴之横战败被杀,王僧辩在惊惧之中亲自领兵出屯姑熟。其间,王僧辩一方面与北齐、另一方面与陈霸先书信往来不断。陈霸先坚持不纳萧渊明,但王僧辩随着裴之横败亡,渐渐软弱下来,屈从于北齐压力,于七月迎萧渊明到建康称帝。陈霸先苦争无效,恨王僧辩单方做主,擅自废立,九月,在京口举兵,突袭石头城,杀死王僧辩,把萧渊明赶下台,萧方智登基称帝。陈霸先任大都督,总摄梁朝军国大事。梁国经过侯景之乱,到这个时候,实际上已四分五裂,淮南被东魏侵占,四川被西魏攻取,长江中游除江陵一个“后梁”小朝廷外,湘州(州治在今长沙市)还有一个王琳。王琳本来也是梁元帝手下大将,元帝被西魏杀害后,王琳被中游诸将推为盟主,拥兵自重。后来,还拥立一个十来岁的孩童萧庄(梁元帝之孙)为帝,借助北齐力量,在郢州集结军队,企图一举征服建康。陈霸先辅佐梁敬帝萧方智时,国内除王琳外,还有许多大小藩镇没有归顺,如在吴兴的震州刺史杜龛,在义兴(今江苏宜兴)的太守韦载,在会稽(今浙江绍兴)的东扬州刺史张彪,在苏州的王僧辩之弟王僧智,还有岭南的萧勃等。东魏与西魏两个国家这时已分别被北齐、北周禅代,北周在江陵扶持了一个后梁小王朝,虎踞汉水与长江中游,北齐则接纳了梁朝降将陆法和、徐嗣徽、任约等势力,并派遣翟子崇、柳达摩与萧轨、东方老等,分别于绍泰元年(555)底和太平元年(556)六月,两次大规模侵犯建康。
陈霸先与建康保卫战
陈霸先率建康军民英勇奋战,以弱制强,击溃了这两次进犯。 陈霸先于太平二年(557)禅梁称帝,并不是在四方平定、八面颂歌的时候,而是身处危难之中。
公元554年,也就是南朝梁承圣三年十月初九,西魏柱国于谨、宇文护,大将军杨忠领兵五万,进兵江陵。次年正月初二,江陵陷落。梁元帝旋即被杀,年四十七岁。
江陵朝廷覆灭之后,二月,年仅十三岁的晋安王萧方智在建康被王僧辩和陈霸先立为梁王。梁朝的危亡重任,落在了王、陈二人的肩上。
此时北齐趁虚而入,文宣帝把寒山之役俘获的梁贞阳侯萧渊明立为梁朝“皇帝”,派上党王高涣送他南还,并写信要求王僧辩迎接。对这样无理的要求,王僧辩自然是拒绝了。见劝说无效,高涣便猛攻东关,大破梁军,杀梁大将裴之横。王僧辩为北齐军势所慑,不得已答应接受萧渊明。五月,萧渊明入建康,即皇帝位,改元天成,立梁王为太子。
这个局面如果稳定了,那么梁无异于北朝的傀儡,南朝的历史也就结束了。陈霸先在苦劝无效之后,决定诛杀王僧辩。九月,徐度、侯安都与陈霸先水陆并进,突袭石头城。王僧辩猝不及防,很快就被俘,马上被绞杀。面对这样的形势,萧渊明只得退位。十月,梁王即皇帝位,改元绍泰,是为梁敬帝。陈霸先自任尚书令、都督中外诸军事、车骑将军、扬、南徐二州刺史。
这年冬天,吴兴太守杜龛、义兴太守韦载、吴郡太守王僧智(王僧辩之弟)起兵抗命。这三郡声势相连,几乎包括了京口东南的整个江南地区。陈霸先亲自东征,兵伐义兴。他刚一走,谯、秦二州刺史徐嗣徽和南豫州刺史任约突然投降北齐,偷袭建康,占据了石头城,与留守台城的侯安都形成相持局面。
东征总算顺利,但是建康的局面就不大好收拾。北齐公然南侵,不断增援叛军。从绍泰元年十月二十九日徐、任袭据石头城起,到太平元年(556年)六月十六日解严为止,前后二百二十多天,建康经历了一段惊心动魄的岁月。
绍泰元年十一月,齐军五千人占领姑孰,与石头城徐、任相互呼应。陈霸先命令徐度在冶城立栅,加强防卫。这时候韦载向陈霸先献策,认为当务之急应该在秦淮河南岸赶筑城垒,保障与东部联系的运输线,同时截断敌军的补给线,必然稳操胜券。陈霸先依计行事,命侯安都夜袭北岸屯粮之地胡墅,烧毁了一千多条船;命周铁虎攻击敌军运输线,俘获敌将张领州;又命韦载在大航的侯景旧营筑城,使杜稜防守。齐军也在石头仓城们和秦淮河南岸分别立栅,与梁军对抗。
徐、任仗着有北岸齐军为后盾,出兵猛扑冶城,陈霸先亲率精兵迎击,大破之。徐、任二人于是留齐将柳达摩守石头城,亲往采石迎接北齐援军。十二月中,梁军连胜,侯安都在北岸深入徐嗣徽本营,使徐嗣徽大为震动;陈霸先大败柳达摩,烧毁齐军所立两栅;徐、任领齐军一万欲回石头城,为侯安都水军所败。于是陈霸先开始猛攻石头城,想凭着连胜的锐气一战而胜。柳达摩胆寒,要求讲和,但是要求陈霸先侄子陈昙朗作为人质。
建康朝臣急欲讲和,陈霸先无奈只得同意。但是他认为齐军不会守信,以为梁朝微弱,定会发兵重来。十二月中旬,双方议和。柳达摩北还,因枉自损失失兵损将而一无所获,被齐文宣帝所杀。
陈霸先的估计完全正确。两个月后,徐、任袭击采石,抓去了一个防守的将领。三月下旬,齐大都督萧轨与徐、任合兵十万,进军当涂南岸东梁山。陈霸先在梁山本已设防,使侯安都、周铁虎在此驻军,这时候又增加兵力,亲自去视察,慰劳军队。
然而齐军在梁山不过是虚张声势,相持到五月,齐军突然通知梁朝,只要交还萧渊明就退兵。陈霸先满口答应,但是没过两天萧渊明就“疽发背”死了(明摆着是被故意搞死的)。得知这一消息后,萧轨大怒,次日兵发芜湖,走旱路向建康推进(可见萧轨对侯安都的水军仍然十分忌惮),把周文育、侯安都抛在后面。陈霸先立即召还梁山各军,在建康摆开防守阵势。
二十九日,齐军进到台城以东的倪塘,台城外郊开始出现零零散散的骑兵。从这天起,空前激烈的建康保卫战打响了。
二十九日当天,陈霸先趁齐军先锋立足未稳,领军出建康,在白城与徐嗣徽激战半日。周文育、侯安都勇不可当,亲率骑兵突击,生擒齐将乞伏无劳(看这个名字就是个衰鬼)。就在此时,大将沈泰奉陈霸先之命领三千精兵暗渡长江,偷袭瓜步,缴获一百多条船和一万军粮,令急欲增援南岸的齐军援兵大为受挫。这一天的战斗可谓是精彩之极,以劣势兵力两面出击仍然大获全胜,陈霸先对战局的判断和掌握证明了他是足以依靠的领袖人物。
第二天,齐军主力终于赶到,进军至城东北的钟山;初四,进至城北的幕府山;初九,到了玄武湖西北。齐军主力既到,兵力对梁军保持了绝对优势,进展相当顺利。陈霸先看出敌军士气正高,决定暂避其锋芒,且战且退,逐处应战,以战术上的优势弥补战略上的劣势,同时不断用游骑骚扰齐军的补给线。
但是陈霸先很快发现自己到了退无可退的境地,南、北、东三面都出现了敌军,建康被包围了。其时建康的对外联络已经被切断,粮运不至,救兵未来,户口离散,征求无所。
尽管这样,齐军却也陷入了困境。江南的梅雨季节终于发飙了,连日的大雨使城内外积水过膝。城内的守军还可以轮流到室内休息,城外的齐军可就惨了,一来露天无法烧火做饭,士兵只能吃生的食物;二来建康死守,陈霸先又不时偷袭,齐军无法休息,士兵日夜站在烂泥中,脚趾都烂了,精神更是疲惫不堪。
综合所有的情况,在召开了几次军事会议以后,陈霸先决定孤注一掷,冒险反攻。十一日,天气转好,陈霸先开始动员士兵,鼓舞士气。然而士兵个个饥饿不堪,根本无法出战。就在陈霸先一筹莫展的时候,陈蒨奇迹般的送来了三千斛米、一千只鸭。至于怎么弄到的这些东西,史书上没有说,我只能称之为奇迹。陈霸先自然是大喜过望,立即命令煮熟,发给每个人一包用荷叶裹的饭,中间夹着几块鸭肉。士兵们填饱了肚子,振作精神,准备拼死一搏。
公元556年、梁太平元年六月十二日的这场战斗,势必在历史上留下了几个耀眼的名字。下面我就结合史料,加上我的个人想象,描述一下这一天的激战。
十二日的拂晓,梁军的骑兵主力静悄悄的出了建康北门。先锋大将仍旧是侯安都,他的任务是为陈霸先的大部队冲乱敌军的阵地。侯安都回头看了看身后的的梁朝皇族猛将萧摩诃,道:“将军骁勇有名,安都久仰,但百闻不如一见,今日之事……”萧摩诃朗声道:“今日使明公一见!”侯安都道:“好!今日全赖将军神威。”
梁军在幕府山上摆开了阵势,而此时的齐军却一无所知。天光一放亮,侯安都立刻下令全军突击,向齐军本营发起进攻。借着幕府山的地势,士气高昂的梁军骑兵犹如猛虎下山一般直扑齐军阵地。惊慌失措的齐军仓促应战,不少士兵还没来得及拿起武器就已经身首异处。侯安都和萧摩诃更是一马当先,枪挑马踏,令齐军心惊胆战。
但是齐军很快从慌乱中回过神来,大批赶到的援军将侯安都部团团围住。侯安都坐骑被射中,落马倒地,十几个齐兵一拥而上就要抓人。当此时,萧摩诃大喝一声,匹马杀到,吓得齐兵四下逃窜。侯安都趁机大枪一挥,挑落一个敌军骑兵,夺过马再战,威猛无比。
这时候陈霸先亲率大部队赶到了,吴明彻、沈泰等军大举进攻,齐军又是一阵大乱。侯安都看到援军既到,便向萧摩诃大喝道:“萧将军!随我杀将过去!”便带着所部骑兵绕到齐军背后,再次发起猛攻。这时候齐军腹背受敌,又弄不清敌人究竟有多少兵马,士兵无心恋战,大败溃散,互相践踏而死的不计其数。
齐军大败,徐嗣徽和他的兄弟徐嗣宗也在乱军中被俘虏。士兵把二人押解回营,陈霸先冷笑一声,下令斩首,号令三军,梁军军威更壮。吴明彻、沈泰、周文育、徐度等各军纷纷告捷,齐军完全被击溃了,没有任何一只部队在抵抗,大家想的都是如何逃命。北齐南征的军事总指挥,大都督萧轨也被俘虏,其他齐军大将被俘的有四十五名之多,只有任约等不多几个人逃得性命。其余齐军将士逃到江边,却发现战船早已被侯安都的水军烧毁大半。船少人多,齐军为了争相上船而自相残杀,惨不忍睹,渡江溺死的也是不计其数。
十三日,梁军烧毁江边齐军遗留的战船,战事完全结束。十五日,建康宣布解严。至此,建康保卫战结束。陈霸先胜利了,但是充当人质的陈昙朗却被北齐杀害了。
陈霸先之所以愿走这一着险棋,与梁朝几代皇帝都无善终,民心对萧家已极度失望有关:梁武帝是饿死的,梁简文帝是被土囊压在头上闷死的,梁元帝在投降后受尽侮辱,也是被土囊闷死的,还有萧正德、萧栋、萧纪、萧渊明等,都称过帝,下场都很悲惨。这不是死了几个人的事,而是随着他们的失败,他们的子女妃妾,部下随从,成千上万的百姓连带着受屠戮的事。
平王僧辩余部之战
王僧辩被杀后,其余部起兵反陈霸先。绍泰元年十月,震州刺史杜龛与义兴太守韦载、吴郡太守王僧智等据城抗陈霸先。杜龛遣杜泰率精兵5000攻长城(今浙江长兴东),击陈霸先子陈倩不克而退。陈霸先派部将周文育攻义兴(今江苏宜兴),战不利,陈霸先遂自率军东讨,攻拔其城外水栅。谯(今安徽和县)、秦(今江苏六合)二州刺史徐嗣徽以州降北齐,乘陈霸先东讨义兴之机,秘与豫州刺史任约,以精兵5000袭建康(今江苏南京),占据石头城。陈霸先说降韦载还救建康,遣周文育攻杜龛,以救长城。又命裴忌助黄他攻吴郡(今江苏苏州),王僧智弃城逃吴兴。十一月,北齐遣兵5000渡江占据姑孰(今安徽当涂),以援徐嗣徽、任约。陈霸先于冶城(今江苏南京朝天宫一带)立栅以阻绝援军。北齐又命安州刺史翟子崇、楚州刺史刘士荣、淮州刺史柳达摩领兵万人于胡墅(今江苏南京长江北岸)渡江,向石头城送米3万石,马干匹。陈霸先得知,卷甲还建康,命侯安都夜袭胡墅,烧北齐船只千余艘,断其粮运,并在大航(今南京镇淮桥东)修缮侯景故垒,派兵据守。北齐军亦于石头城南秦淮河南岸筑两栅,与梁军相拒。徐嗣徽等攻冶城栅,陈霸先亲率铁骑精甲出明门袭击。徐嗣徽军大败,遂以柳达摩留守石头,自往采石迎接北齐援军。十二月,侯安都败徐嗣徽,俘数百人,陈霸先攻克北齐军石头。水南二栅,大败北齐兵。徐嗣徽、任约等领北齐水步军万余人准备进入石头,陈霸先派兵据江宁阻击,北齐军不敢进,驻屯浦口(今江苏南京北)。陈霸先派侯安都率水军袭击,大破北齐军,徐嗣徽、任约等单舸逃走。陈霸先围攻石头城,断其汲水道路,城中无水,北齐将柳达摩遣使向陈霸先求和,陈霸先遂与齐结盟,签订和约。徐嗣徽、任约随柳达摩奔北齐。陈霸先随即遣将攻占姑孰。次年正月,遣陈蒨、周文育攻克吴兴(今属浙江),杜龛败死。王僧智等奔齐。二月,攻克会稽(今浙江绍兴),斩求扬州刺史张彪。至此,除江州刺史侯填拈江州、豫章外、王僧辩余部悉平。
平萧勃之战
太平二年二月,梁曲江侯萧勃在广州反陈霸先,举兵北伐。过五岭至南康(今属江西),以郢州刺史欧阳頠及其部将傅泰、萧孜(萧勃侄子)为前军,至豫章,分屯要点:欧阳頠屯苦竹滩(今江西丰城西南),傅泰据跖口城(今江西南昌南)。南江州刺史余孝顷在新吴(今江西奉新西)举兵响应萧勃,以其弟余孝劢守郡城,自率军出豫章据守石头,与萧孜会合。陈霸先派平西将军周文育率军进击。周文育至豫章后,即以军主焦谯僧度袭击余孝顷,尽夺其上牢所泊船只,于豫章立栅固守。周文育军粮尽,诸将欲退,文育不许,遣使送出临川(今江西南城)内史周迪,周迪允送粮食。于是周文育以旧船运老弱,顺流而下,烧豫章栅栏佯退。余孝顷见之,不设防备。周文育军由小路日夜兼程,占据芊韶(今江西丰城东北)。芊韶上游有欧阳颇、萧孜.下游则有傅泰、余孝顷、周文育据中筑城,切断敌军联系。欧阳頠等人大惊,退入泥溪(今江西新干西南)。周文育派严威将军周铁虎等袭俘欧阳頠。又派其将丁法攻俘傅泰。萧孜、余孝顷军闻讯退走。三月,萧勃在南康得知欧阳頠等兵败,军中惊慌,其部将陈法武、谭世远于始兴(今广东广州韶关北)斩杀萧勃,持其首级降梁。四月,萧孜、余孝顷仍据石头抵抗。陈霸先遣平南将军侯安都协助周文育攻之。侯安都潜师夜烧其船舰,周文育率水军、侯安都率步兵协同进攻,萧孜出降,余孝顷逃新吴。陈霸先以欧阳頠为衡州刺史,并派其征讨岭南,欧阳頠子欧阳纥克始兴,頠至岭南,诸郡皆降,遂克广州。五月,余孝顷亦降。
平王琳之战
陈霸先立萧方智为帝后,王琳不服,于太平二年五月,大治船舰,将攻陈霸先。六月。陈霸先命平西将军周文育、平南将军侯安都等领水军2万会师于武昌(今属湖北武汉)征讨王琳。十月,侯安都进抵武昌,王琳部将樊猛弃城退走。周文育军由豫章(今江西南昌)进至武昌,与侯安都会师,得知陈霸先废萧方智自立为帝,侯安都认为师出无名,又因两将并行,不相隶属,部下交争,以致围攻郢州(今湖北武汉)不克。王琳军进至弇口(今湖北武汉西南),侯安都乃撤围移军至沌口(今武昌),仅留沈泰守汉曲(即汉口),侯安都遇风不得进,与王琳军对峙数日后交战,侯安都军大败。周文育、侯安都等均被俘。仅沈泰退走。王琳军移驻郢州,又派部将樊猛袭占江州(今江西九江)。永定二年(558年)正月,王琳率兵10万进至湓城(治所江州,今江西九江),驻扎白水浦(九江西),北江州刺史鲁悉达据地自保,控制中流,王琳欲东下,不敢,乃向北齐求援,请立梁永嘉王萧庄返江南,即帝位,改元天启。萧庄以王琳为梁侍中丞相、录尚书事。六月,陈霸先再遣侯填、徐度率水军攻王琳,又另派谢哲前往游说。八月,王琳同意退军湘州(今湖南长沙),陈霸先召众军还驻大雷(今安徽望江)。三年十月,王琳得知陈霸先死,复率军东进,复拥永嘉王萧庄出屯濡须口(今安徽巢县),北齐慕容俨率军临逼长江为之声援。十一月,王琳进犯大雷,陈以侯瑱、侯安都、徐度合兵抵御。安州刺史吴明彻夜袭湓城,被王琳部将任忠击败,王琳乘势率军东下,于天嘉元年二月,进至栅口(在濡须口东)。侯填驻军芜湖,两军相持百余日。东关(即濡须口)水涨,王琳引合肥、芜湖一带水军助战。侯瑱进军虎槛州(今安徽芜湖西南),王琳列舟江西,与陈师隔州对峙。次日,两军交战,王琳军撤退,至西岸以自保。晚上,遇大风雨,王琳军入浦修船,侯瑱军亦退回芜湖。北周乘王琳东下之际,遣都督荆、襄等五十二州诸军事、荆州刺史史宁带兵数万人袭击郢州。王琳恐军心动摇,乃率水军东进,北齐水军刘伯球以万人助战,慕容子会又率铁骑2000驻芜湖西岸策应王琳。时西南风紧,王琳自为得天助,引兵直取建康(今江苏南京),侯瑱率军出芜湖尾其后。王琳用火攻,因风向反烧己船。侯瑱以拍舰击王舰,又以蒙冲小船冲撞王舰,并溶铁洒之,王琳军大败,军士溺死及被杀伤殆尽。王琳退至湓城,欲收容散卒,已无人归附,乃携妻子奔北齐。
- 大鱼炖火锅
-
陈霸先
难挽狂澜的陈朝
其实陈霸先并不是在四方平定、八面颂歌的时候改朝称帝的,当时整个南方政权都身处危难之中。梁朝几代皇帝都无善终:梁武帝是饿死的,简文帝是被土壤压在头上闷死的,元帝在投降后受尽侮辱被土壤闷死,还有萧正德、萧栋、萧纪、萧渊明等,都贵为王侯,下场却都很悲惨。
但是这绝不是死了几个人的事,王朝的兴废、政局的动荡让曾经富庶的江南生灵涂炭。而这个时候,如果没有一个强势的皇帝,那自东晋以来的南方汉族文化就会遭到严重的破坏。于是,历史选择了陈霸先,他受命于危难之际,攘臂于无望之时。
陈朝立国,正值侯景之乱不久,连续数年的战乱对南方的经济、文化造成了严重的破坏。陈朝的几位君主一边平定大大小小的地方割据,一边医治战争创伤,南方的经济、文化逐渐得到了恢复。本文开头部分,就是发生在公元550~557年间,陈霸先平定大小内乱、抵御外辱的某一个战役。陈霸先打下基础后,继承人陈文帝励精图治,国势逐渐强盛起来;陈宣帝为了实现陈霸先的统一遗愿,兴兵北伐,战败北齐,拥有了淮南之地,这是陈朝鼎盛时期。后因陈后主溺于文酒,不图进取,江山最后让给了隋朝。
赫赫战功
陈霸先出生在梁武帝登基的第二年,即梁天监二年,那时候,中国正处在分裂时期,南北对峙,内外战乱不断,频繁的战乱对社会经济、文化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严重影响了生产力的发展,百姓十分贫困。梁武帝登基后,国内基本无大的战事,但几次北伐失利,又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梁武帝虽然勤政好学,才艺超群,算得上一个大学者,在政治上却犯下了一些致命的失误:首先是"特佞佛",光京城建康就建有佛寺五百多所,供养僧尼十多万人,底层百姓不堪重负,一个是斧正人间的皇帝身份,一个是普度众生的教主角色,梁武帝兼而有之,首鼠两端,优柔寡断,政治上渐渐走向下坡路;其次是优容官吏,弛刑宽政,对鱼肉百姓的官僚阶层持放纵的态度,动摇了治国根本;第三是庇护子弟,子弟中哪怕行为荒唐乖张到极点,梁武帝仍不忍诛戮,结果在身边伏下了隐患。
这三大失误挡住了梁武帝的视野,即忽视了国计民生。陈霸先就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陈霸先从库吏改任萧映侯府传教后,终于有机会接触到社会的上层人物了。萧映是梁武帝侄子,历任吴兴太守、北徐州(州治在安徽凤阳东)刺史、给事黄门侍郎、卫尉卿等职,陈霸先应一直在萧映府中任幕僚。
大约在梁大同六年(540年),萧映到广州任刺史,陈霸先随任为广州府中直兵参军,不久又出任西江督护、高要太守。第二年,交州(治在今越南河内市东北约三十公里处)土豪李贲发起叛乱,赶跑了交州刺史萧咨。
大同八年春,梁武帝遣将讨伐,林邑国(今越南南越)国王也从腹背袭击李贲。大同九年四月,李贲部将范修在九德(今越南荣市)大破林邑王,梁征讨诸军也不知所终。李贲控制了整个北越,就在梁大同十年正月仿梁朝制度,设置百官,自称越帝。梁武帝又命新州(治在今广东新兴)刺史卢子雄、高州(治在今广东阳江旁)刺史孙冏火速出兵,并受坐镇广州的萧映和萧咨节制。
当时南方正是春暖草长、瘴疠肆虐的季节,卢、孙二将请求待秋凉后发兵,但二萧不允,催命出征。卢、孙二将只好领着将士匆匆上路。才行到合浦,果然疫气发作,死者达六七成,趁机溜掉的也不少,一支征讨大军不战而溃。梁武帝接到萧咨密报,误以为卢、孙二将交通李贲,故意逗留不进,敕令在广州赐死。
这事激起了卢子雄部下旧将周文育、杜僧明等人的不平,于当年五月发动哗变,叛兵包围了广州城,准备捉住二萧,血祭卢、孙二将,然后赴京请罪。一天功夫,广州城外云集叛兵数万,广州告急。陈霸先在高要闻报,率三千精兵,日夜兼程,火速救援,一战而解重围,周文育、杜僧明等叛将被擒。
陈霸先牛刀小试,已显露出英武雄奇的将略之才,这事惊动了朝廷,梁武帝还特派画师前往广州,画下陈霸先像,以示表彰。梁大同十年(544年)冬,萧映在广州病亡。新年刚过,陈霸先护送萧映灵柩回建康,行至大庾岭,正遇上梁武帝诏命下达,任陈霸先为交州司马,领武平(今越南永安附近)太守,随新任交州刺史杨日票前往交州讨伐李贲。陈霸先又返回广州,召聚将士,备办军资。陈霸先与杨日票等征讨大军于大同十一年(545年)十二月抵达交州。在恶劣的环境中,经过三年苦战,终于除掉了以李贲为首的地方分离势力,收复了交、爱、德、利、明等数州(约今北越全境)。
整个交州平叛过程,杨日票虽然"领衔主演",真正的核心人物却是陈霸先,他所统领的军队,实际上是交州平叛的中坚力量。但由于当时社会极讲究家世出身,功勋卓著的陈霸先仍未受到朝廷重用,交州平定后,依然被任命为西江督护、高要太守,连一个刺史都未升上,只添了一个督七郡诸军事的军职。陈霸先领着本部将士返回高要复职时已是梁太清二年(548年)。
陈霸先回高要不久,正遇上侯景之乱。侯景,原是东魏丞相高欢手下大将,爵封河南王,职任东南道大行台、都督十三州诸军事,高欢死后,不服高欢之子高澄的统治,举兵反叛,并于梁太清元年(547年)二月投靠梁朝,梁武帝派侄子萧渊明领兵与东魏开战,接应侯景,但萧渊明与侯景都被打败,渊明被俘,侯景逃到了寿阳(今安徽寿县)。
侯景是一个政界无赖,就以寿阳为据点,于梁太清二年八月举兵反梁,以诛锄奸佞为借口来号令百姓,十月渡江包围了台城。梁国各路援军云集,但互相勾心斗角,成了隔岸救火。第二年三月,侯景攻破宫城,梁武帝病饿而亡,太子萧纲(503~551年)被侯景扶为傀儡皇帝。
陈霸先得到台城被围的消息,立即准备赴援。但陈霸先当时的顶头上司是广州刺史元景仲,元景仲本是北魏降将,受侯景诱惑,准备举兵响应侯景。面对这样一位企图背叛国家的上司,陈霸先没有顺从,而是当机立断,举兵对抗,元景仲走投无路,自缢身亡。陈霸先就迎梁宗室曲江侯萧勃镇守广州,又奉萧勃之命平定了始兴(今广东韶关旁)等十郡叛乱,大军移镇始兴。
太清三年十一月,陈霸先遣将进驻大庾岭,招聚始兴地方将士,准备继续推进。但萧勃心胸狭隘,置国家民族利益于不顾,软硬兼施,只希望陈霸先能帮他看守门户。面对萧勃的利诱威逼,陈霸先只好遣使往江陵,投到梁武帝第七子、湘东王萧绎(508~554年)名下,受萧绎节制。
大宝元年(550年)正月,陈霸先大军从始兴出发,抵达大庾岭,击败奉萧勃之命在南野(今江西南康以南约十五公里处)拦截的蔡路养,乘胜进驻南康。陈霸先被萧绎授为明威将军、交州刺史。此后近一年半时间,陈霸先与响应侯景的高州刺史李迁仕在南康一带展开了拉锯战,终于擒斩李迁仕,于大宝二年六月发兵南康,沿赣江北下。
八月,陈霸先准备与萧绎部下都督王僧辩会师。由于陈霸先足智多谋,倜傥大度,名声在王僧辩之上,故王僧辩心存畏忌。当时,王僧辩等西路各军正好缺粮,情势不妙,而陈霸先已贮有军粮五十万石,在这紧要关头,陈霸先以大局为重,迅速馈送三十万石给西军,这打消了王僧辩的顾忌,也在西路各军中赢得了威信。
陈霸先发兵南康时,梁国战局发生了根本性转变,萧绎部下大将王僧辩、胡僧佑、陆法和等,在巴陵(今湖南岳阳)、郢州(今湖北武汉)一带击败侯景主力,贼帅任约、宋子仙被擒,侯景从攻势转为守势。大宝二年十月,侯景残杀梁简文帝萧纲,十一月自立为皇帝。大宝三年正月,陈霸先南路征讨大军从豫章(今江西南昌)出发,这时已有甲士三万人,强弩五千张,舟舰二千艘,水陆俱下,另有前军五千由骁将杜僧明统领,已抵达湓口(鄱阳湖入长江口)。
二月,王僧辩等西路大军又从寻阳起行,在白茅湾(今安徽怀宁以东)与陈霸先会师。王僧辩与陈霸先登坛设誓,缔结了盟约。征讨大军沿路攻克芜湖、姑熟(今安徽当涂),三月在建康与侯景展开了大决战,终于彻底摧毁了侯景暴乱势力,侯景被杀。经王僧辩、陈霸先等各路将士劝进,萧绎在江陵称帝,即历史上的梁元帝。陈霸先奉命镇守在京口(今江苏镇江),王僧辩镇守在建康。梁元帝崇尚玄虚,暴戾凶狠,心胸狭隘,又刚愎自用,既是学界巨人,又是政界侏儒。梁承圣三年(554年)九月,西魏发兵突袭江陵,王僧辩未及时救援,梁元帝被杀,朝臣与百姓中强壮者都被掠走,陈霸先的儿子陈昌、侄子陈顼本在梁元帝宫中值事,这次也被掳至长安。江陵几乎成了一堆废墟。
梁元帝之侄、故昭明太子之子萧詧在西魏驻军监视下,被扶为傀儡皇帝,建立了一个地方不过三百里的"后梁"小王国。江陵陷落后,王僧辩与陈霸先书信往来不断,经反复商议,于次年二月迎接梁元帝第九子萧方智(543~558年)至建康,准备称帝。
萧方智到建康不久,北齐(东魏已被北齐禅代)文宣帝高洋不甘心西魏势力南扩,也想趁梁国破败,前来瓜分,派其弟上党王高涣领兵南向,护送原被东魏俘虏的贞阳侯萧渊明来登梁国帝位。王僧辩起先拒不允应。承圣四年三月,齐军兵至东关(今安徽巢湖市东南),王僧辩遣徐州刺史裴之横领兵拦击,裴之横战败被杀,王僧辩在惊惧之中亲自领兵出屯姑熟。其间,王僧辩一方面与北齐、另一方面与陈霸先书信往来不断。陈霸先坚持不纳萧渊明,但王僧辩随着裴之横败亡,渐渐软弱下来,屈从于北齐压力,于七月迎萧渊明到建康称帝。
陈霸先苦争无效,恨王僧辩单方做主,擅自废立,九月,在京口举兵,突袭石头城,杀死王僧辩,把萧渊明赶下台,萧方智登基称帝。陈霸先任大都督,总摄梁朝军国大事。梁国经过侯景之乱,到这个时候,实际上已四分五裂,淮南被东魏侵占,四川被西魏攻取,长江中游除江陵一个"后梁"小朝廷外,湘州(州治在今长沙市)还有一个王琳。王琳本来也是梁元帝手下大将,元帝被西魏杀害后,王琳被中游诸将推为盟主,拥兵自重。后来,还拥立一个十来岁的孩童萧庄(梁元帝之孙)为帝,借助北齐力量,在郢州集结军队,企图一举征服建康。
陈霸先辅佐梁敬帝萧方智时,国内除王琳外,还有许多大小藩镇没有归顺,如在吴兴的震州刺史杜龛,在义兴(今江苏宜兴)的太守韦载,在会稽(今浙江绍兴)的东扬州刺史张彪,在苏州的王僧辩之弟王僧智,还有岭南的萧勃等。东魏与西魏两个国家这时已分别被北齐、北周禅代,北周在江陵扶持了一个后梁小王朝,虎踞汉水与长江中游,北齐则接纳了梁朝降将陆法和、徐嗣徽、任约等势力,并派遣翟子崇、柳达摩与萧轨、东方老等,分别于绍泰元年(555年)底和太平元年(556年)六月,两次大规模侵犯建康。
建康保卫战
陈霸先率建康军民英勇奋战,以弱制强,击溃了这两次进犯。 陈霸先于太平二年(557年)禅梁称帝,并不是在四方平定、八面颂歌的时候,而是身处危难之中。
公元554年,也就是南朝梁承圣三年十月初九,西魏柱国于谨、宇文护、大将军杨忠领兵五万,进兵江陵。次年正月初二,江陵陷落。梁元帝旋即被杀,年四十七岁。
江陵朝廷覆灭之后,二月,年仅十三岁的晋安王萧方智在建康被王僧辩和陈霸先立为梁王。梁朝的危亡重任,落在了王、陈二人的肩上。
此时北齐趁虚而入,文宣帝把寒山之役俘获的梁贞阳侯萧渊明立为梁朝“皇帝”,派上党王高涣送他南还,并写信要求王僧辩迎接。对这样无理的要求,王僧辩自然是拒绝了。见劝说无效,高涣便猛攻东关,大破梁军,杀梁大将裴之横。王僧辩为北齐军势所慑,不得已答应接受萧渊明。五月,萧渊明入建康,即皇帝位,改元天成,立梁王为太子。
这个局面如果稳定了,那么梁无异于北朝的傀儡,南朝的历史也就结束了。陈霸先在苦劝无效之后,决定诛杀王僧辩。九月,徐度、侯安都与陈霸先水陆并进,突袭石头城。王僧辩猝不及防,很快就被俘,马上被绞杀。面对这样的形势,萧渊明只得退位。十月,梁王即皇帝位,改元绍泰,是为梁敬帝。陈霸先自任尚书令、都督中外诸军事、车骑将军、扬、南徐二州刺史。
这年冬天,吴兴太守杜龛、义兴太守韦载、吴郡太守王僧智(王僧辩之弟)起兵抗命。这三郡声势相连,几乎包括了京口东南的整个江南地区。陈霸先亲自东征,兵伐义兴。他刚一走,谯、秦二州刺史徐嗣徽和南豫州刺史任约突然投降北齐,偷袭建康,占据了石头城,与留守台城的侯安都形成相持局面。
东征总算顺利,但是建康的局面就不大好收拾。北齐公然南侵,不断增援叛军。从绍泰元年十月二十九日徐、任袭据石头城起,到太平元年(556年)六月十六日解严为止,前后二百二十多天,建康经历了一段惊心动魄的岁月。
绍泰元年十一月,齐军五千人占领姑孰,与石头城徐、任相互呼应。陈霸先命令徐度在冶城立栅,加强防卫。这时候韦载向陈霸先献策,认为当务之急应该在秦淮河南岸赶筑城垒,保障与东部联系的运输线,同时截断敌军的补给线,必然稳操胜券。陈霸先依计行事,命侯安都夜袭北岸屯粮之地胡墅,烧毁了一千多条船;命周铁虎攻击敌军运输线,俘获敌将张领州;又命韦载在大航的侯景旧营筑城,使杜稜防守。齐军也在石头仓城们和秦淮河南岸分别立栅,与梁军对抗。
徐、任仗着有北岸齐军为后盾,出兵猛扑冶城,陈霸先亲率精兵迎击,大破之。徐、任二人于是留齐将柳达摩守石头城,亲往采石迎接北齐援军。十二月中,梁军连胜,侯安都在北岸深入徐嗣徽本营,使徐嗣徽大为震动;陈霸先大败柳达摩,烧毁齐军所立两栅;徐、任领齐军一万欲回石头城,为侯安都水军所败。于是陈霸先开始猛攻石头城,想凭着连胜的锐气一战而胜。柳达摩胆寒,要求讲和,但是要求陈霸先侄子陈昙朗作为人质。
建康朝臣急欲讲和,陈霸先无奈只得同意。但是他认为齐军不会守信,以为梁朝微弱,定会发兵重来。十二月中旬,双方议和。柳达摩北还,因枉自失兵损将而一无所获,被齐文宣帝所杀。
陈霸先的估计完全正确。两个月后,徐、任袭击采石,抓去了一个防守的将领。三月下旬,齐大都督萧轨与徐、任合兵十万,进军当涂南岸东梁山。陈霸先在梁山本已设防,使侯安都、周铁虎在此驻军,这时候又增加兵力,亲自去视察,慰劳军队。
然而齐军在梁山不过是虚张声势,相持到五月,齐军突然通知梁朝,只要交还萧渊明就退兵。陈霸先满口答应,但是没过两天萧渊明就因“疽发背”死了。得知这一消息后,萧轨大怒,次日兵发芜湖,走旱路向建康推进(可见萧轨对侯安都的水军仍然十分忌惮),把周文育、侯安都抛在后面。陈霸先立即召还梁山各军,在建康摆开防守阵势。
二十九日,齐军进到台城以东的倪塘,台城外郊开始出现零零散散的骑兵。从这天起,空前激烈的建康保卫战打响了。
二十九日当天,陈霸先趁齐军先锋立足未稳,领军出建康,在白城与徐嗣徽激战半日。周文育、侯安都勇不可当,亲率骑兵突击,生擒齐将乞伏无劳。就在此时,大将沈泰奉陈霸先之命领三千精兵暗渡长江,偷袭瓜步,缴获一百多条船和一万军粮,令急欲增援南岸的齐军援兵大为受挫。这一天的战斗可谓是精彩之极,以劣势兵力两面出击仍然大获全胜,陈霸先对战局的判断和掌握,证明了他是足以依靠的领袖人物。
第二天,齐军主力终于赶到,进军至城东北的钟山;初四,进至城北的幕府山;初九,到了玄武湖西北。齐军主力既到,兵力对梁军保持了绝对优势,进展相当顺利。陈霸先看出敌军士气正高,决定暂避其锋芒,且战且退,逐处应战,以战术上的优势弥补战略上的劣势,同时不断用游骑骚扰齐军的补给线。
但是陈霸先很快发现自己到了退无可退的境地,南、北、东三面都出现了敌军,建康被包围了。其时建康的对外联络已经被切断,粮运不至,救兵未来,户口离散,征求无所。
尽管这样,齐军却也陷入了困境。江南的梅雨季节终于发飙了,连日的大雨使城内外积水过膝。城内的守军还可以轮流到室内休息,城外的齐军可就惨了,一来露天无法烧火做饭,士兵只能吃生的食物;二来建康死守,陈霸先又不时偷袭,齐军无法休息,士兵日夜站在烂泥中,脚趾都烂了,精神更是疲惫不堪。
综合所有的情况,在召开了几次军事会议以后,陈霸先决定孤注一掷,冒险反攻。十一日,天气转好,陈霸先开始动员士兵,鼓舞士气。然而士兵个个饥饿不堪,根本无法出战。就在陈霸先一筹莫展的时候,陈蒨奇迹般的送来了三千斛米、一千只鸭。至于怎么弄到的这些东西,史书上没有说,我只能称之为奇迹。陈霸先自然是大喜过望,立即命令煮熟,发给每个人一包用荷叶裹的饭,中间夹着几块鸭肉。士兵们填饱了肚子,振作精神,准备拼死一搏。
公元556年、梁太平元年六月十二日的这场战斗,势必在历史上留下了几个耀眼的名字。下面我就结合史料,加上我的个人想象,描述一下这一天的激战。
十二日的拂晓,梁军的骑兵主力静悄悄的出了建康北门。先锋大将仍旧是侯安都,他的任务是为陈霸先的大部队冲乱敌军的阵地。侯安都回头看了看身后的的梁朝皇族猛将萧摩诃,道:“将军骁勇有名,安都久仰,但百闻不如一见,今日之事......”萧摩诃朗声道:“今日使明公一见!”侯安都道:“好!今日全赖将军神威。”
梁军在幕府山上摆开了阵势,而此时的齐军却一无所知。天光一放亮,侯安都立刻下令全军突击,向齐军本营发起进攻。借着幕府山的地势,士气高昂的梁军骑兵犹如猛虎下山一般直扑齐军阵地。惊慌失措的齐军仓促应战,不少士兵还没来得及拿起武器就已经身首异处。侯安都和萧摩诃更是一马当先,枪挑马踏,令齐军心惊胆战。
但是齐军很快从慌乱中回过神来,大批赶到的援军将侯安都部团团围住。侯安都坐骑被射中,落马倒地,十几个齐兵一拥而上就要抓人。当此时,萧摩诃大喝一声,匹马杀到,吓得齐兵四下逃窜。侯安都趁机大枪一挥,挑落一个敌军骑兵,夺过马再战,威猛无比。
这时候陈霸先亲率大部队赶到了,吴明彻、沈泰等军大举进攻,齐军又是一阵大乱。侯安都看到援军既到,便向萧摩诃大喝道:“萧将军!随我杀将过去!”便带着所部骑兵绕到齐军背后,再次发起猛攻。这时候齐军腹背受敌,又弄不清敌人究竟有多少兵马,士兵无心恋战,大败溃散,互相践踏而死的不计其数。
齐军大败,徐嗣徽和他的兄弟徐嗣宗也在乱军中被俘虏。士兵把二人押解回营,陈霸先冷笑一声,下令斩首,号令三军,梁军军威更壮。吴明彻、沈泰、周文育、徐度等各军纷纷告捷,齐军完全被击溃了,没有任何一只部队在抵抗,大家想的都是如何逃命。北齐南征的军事总指挥,大都督萧轨也被俘虏,其他齐军大将被俘的有四十五名之多,只有任约等不多几个人逃得性命。其余齐军将士逃到江边,却发现战船早已被侯安都的水军烧毁大半。船少人多,齐军为了争相上船而自相残杀,惨不忍睹,渡江溺死的也是不计其数。
十三日,梁军烧毁江边齐军遗留的战船,战事完全结束。十五日,建康宣布解严。至此,建康保卫战结束。陈霸先胜利了,但是充当人质的陈昙朗却被北齐杀害了。
陈霸先之所以愿走这一着险棋,与梁朝几代皇帝都无善终,民心对萧家已极度失望有关:梁武帝是饿死的,梁简文帝是被土囊压在头上闷死的,梁元帝在投降后受尽侮辱,也是被土囊闷死的,还有萧正德、萧栋、萧纪、萧渊明等,都称过帝,下场都很悲惨。这不是死了几个人的事,而是随着他们的失败,他们的子女妃妾,部下随从,成千上万的百姓连带着受屠戮的事。
扶立少帝禅代称帝
陈霸先亲手扶上台的梁敬帝,登位时才十三岁,决无左右时局的能力。这时,陈霸先要是继续瑟缩于腐见,愚忠于萧氏,不当机立断,釜底抽薪,最终也逃不出与萧梁皇朝共同覆亡的下场,对人民来说,将是又一场浩劫。所以,陈霸先称帝,实际上是受命于危难之际,攘臂于无望之时,既是民情所需,也为时局所迫。
《梁书》作者姚思廉认为,梁朝多次惨遭横祸,颓势已无可挽回,"敬皇高让,将同释负焉",梁帝退位,陈霸先等于挑起了一副沉重的担子。明末清初的思想家王夫之,虽主张君权可禅代,但仍坚持从政治道德角度分析开国君主的人格品性,认为陈霸先的政治道德要高于魏、晋、齐、梁等朝,并评价说:"陈高非忠于萧氏,而保中国之遗民,延数十年以待隋之一统,则功亦伟矣哉!" 陈霸先之所以能从一介平民跃居社会政界颠峰,除历史机遇使然外,应与其自身优良的文化素质有关。首先,陈霸先有着极高的军事修养。
陈霸先手下许多将相,如杜僧明、周文育、欧阳頠、周铁虎、程灵洗、侯瑱、鲁悉达、韦载、徐陵、杜稜等,大都是他的战俘或被击败的对手,尤其是杜稜,曾险些被陈霸先亲手绞杀,陈霸先都能放手任用,让他们人尽其才。这些人也不辜负陈霸先的期望,无论在陈霸先生前还是死后,都能出死力效忠新兴的陈氏皇朝,这又不能不说陈霸先的用人之道也是一个奇迹。
陈霸先"志度弘远,怀抱豁如",在位三年,任贤使能,政治清明,江南局势渐趋稳定。南北朝时期,中国虽处于分裂状态,但中国要统一,始终是南北的共同心愿。凡有识之士,无论他是南人还是北人,无论他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无不根据自己的见识水准在作主观努力。因而南北战争不断。区别只在于其所发起的战争是否维护了广大人民的利益,是否有利于促进经济与文化的发展。陈霸先也不例外,他对自己弟弟的评价就说明他没有忘记北方;击败侯景后,陈霸先曾领兵三下广陵(今江苏扬州西北),以图收复失地;他袭杀王僧辩,就表明了他不屈服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北齐的压迫。所以,我们不能把陈霸先建立的陈朝理解为一个偏安政权。但方方面面的因素,却使他未能实现更大的政治抱负。
公元559年,陈霸先病亡。
历史评价
中国历代先贤对陈霸先的历史地位和功绩都给予了充分肯定。下列人物曾对陈霸先的生平作过深入研究,其评价是极其权威的。
魏徵:唐朝宰相魏徵曾是《隋书》、《周书》、《北齐书》、《梁书》、《陈书》五部史书的总监修官,不仅熟悉陈朝历史,而且具备政治家、史学家的眼光,他在唐太宗心目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魏徵分析并赞扬了陈霸先为维护中华民族利益而奋斗的一生,认为陈霸先效命旧王朝,立下丰功伟绩,功勋不下曹操、刘裕;三分天下,能够“决机百胜”,雄豪无愧刘备、孙权(高祖拔起垄亩,有雄桀之姿。始佐下藩,奋英奇之略。魏王之延汉鼎祚,宋武之反晋乘舆,懋绩鸿勋,无以尚也。决机百胜,成此三分,方诸鼎峙之雄,足以无惭权、备矣)。
姚察:陈朝吏部尚书姚察在陈亡被俘,到隋朝后,为隋文帝撰写陈朝历史,仍认为陈霸先“英略大度,应变无方,”与汉高祖刘邦、魏武帝曹操一样同属伟人(高祖英略大度,应变无方,盖汉高、魏武之亚矣)。
姚思廉:唐朝散骑常侍姚思廉曾主编了《梁书》、《陈书》两部史书,他在全面肯定了陈霸先优良品德后,用“智以绥物、武以宁乱、英谋独运、人皆莫及”四句作出了高度评价(高祖智以绥物,武以宁乱,英谋独运,人皆莫及,故能征伐四克,静难夷凶。至升大麓之日,居阿衡之任,恒崇宽政,爱育为本。有须调发军储,皆出于事不可息。加以俭素自率,常膳不过数品,私飨曲宴,皆瓦器蚌盘,肴核庶羞,裁令充足而已,不为虚费。初平侯景及立绍泰,子女玉帛,皆班将士,其充闱房者,衣不重彩,饰无金翠,歌钟女乐,不列于前。及乎践阼,弥厉恭俭。故隆功茂德,光有天下焉)。
李延寿:唐朝大史学家李延寿(《南史》与《北史》的作者)用“雄武英略”、“性甚仁爱”、“恒崇宽简”、“弥厉恭俭” 来称赞陈霸先一生(帝雄武多英略,性甚仁爱。及居阿衡,恒崇宽简。雅尚俭素,常膳不过数品。私飨曲宴,皆瓦器蚌盘,肴核庶羞,裁令充足,不为虚费。初平侯景及立敬帝,子女玉帛皆班将士,其充闱房者,衣不重彩,饰无金翠,声乐不列于前。践阼之后,弥厉恭俭。故隆功茂德,光于江左云)。
司马光:宋代史学家司马光(编有《资治通鉴》一书)用“临戎制胜,英谋独运”、“为政务崇宽简”、“性俭素”分别概括了陈霸先治军、从政、为人的鲜明个性(上临戎制胜,英谋独运,而为政务崇宽简,非军旅急务,不轻调发。性俭素,常膳不过数品,私宴用瓦器、蚌盘,肴核充事而已;后宫无金翠之饰,不设女乐)。
归有光:明代文学家归有光充分肯定陈霸先抵御落后势力的军事掠夺,保护华夏传统文化的历史功绩,用“江左诸帝,号为最贤”来歌颂陈霸先(恭俭勤劳,志度弘远,江左诸帝,号为最贤。赫然陈祖,大业光灿。寂寞沛乡,吾兹感叹)。
用我们今天的眼光来看,陈霸先在抵御落后势力摧残,维护社会稳定,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等方面,为中华民族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没有陈霸先,中国南方势必分崩离析,中华民族将受到更大的摧残。而且,就陈霸先治国、治军、从政、为人的自身品格来讲,更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杰出代表。所以,毛泽东也曾经要求人们读读《陈书》,了解陈霸先的身世经历。陈霸先之所以伟大,不仅在于他是一代开国皇帝,还在于他具有彪炳千古的贤明人格。
平叛之战
平王僧辩余部之战
平萧勃之战
平王琳之战
- 以心消业
-
陈霸先继位后,平叛战争主要是平定王琳之乱,具体过程如下:
时间:梁太平二年(陈永定元年,557年)五月至陈天嘉元年(560年)二月
陈霸先立萧方智为帝后,王琳不服,于太平二年(557年)五月,大治船舰,将攻陈霸先。六月,陈霸先命平西将军周文育、平南将军侯安都等领水军2万会师于武昌,征讨王琳。十月,侯安都进抵武昌,王琳部将樊猛弃城退走。周文育军由豫章进至武昌,与侯安都会师,得知陈霸先废萧方智自立为帝,侯安都认为师出无名,又因两将并行,不相隶属,部下交争,以致围攻郢州不克。
王琳军进至樊口,侯安都乃撤围移军至沌口,仅留沈泰守汉曲,侯安都遇风不得进,与王琳军对峙数日后交战,侯安都军大败。周文育、侯安都等均被俘,仅沈泰退走。王琳军移驻郢州,又派部将樊猛袭占江州。
永定二年(558年)正月,王琳率兵10万进至湓城,驻扎白水浦,北江州刺史鲁悉达据地自保,控制中流。王琳欲东下,不敢,乃向北齐求援,请立梁永嘉王萧庄返江南,即帝位,改元天启。萧庄以王琳为梁侍中丞相、录尚书事。
六月,陈霸先再遣侯填、徐度率水军攻王琳,又另派谢哲前往游说。八月,王琳同意退军湘州,陈霸先召众军还驻大雷。
永定三年(559年)十月,王琳得知陈霸先死,复率军东进,复拥永嘉王萧庄出屯濡须口,北齐慕容俨率军临逼长江为之声援。十一月,王琳进犯大雷,陈以侯瑱、侯安都、徐度合兵抵御。安州刺史吴明彻夜袭湓城,被王琳部将任忠击败。王琳乘势率军东下,于天嘉元年(560年)二月,进至栅口。侯瑱驻军芜湖,两军相持百余日。东关水涨,王琳引合肥、芜湖一带水军助战。侯瑱进军虎槛州,王琳列舟江西,与陈师隔州对峙。次日,两军交战,王琳军撤退,至西岸以自保。晚上,遇大风雨,王琳军入浦修船,侯瑱军亦退回芜湖。
北周乘王琳东下之际,遣都督荆、襄等五十二州诸军事、荆州刺史史宁带兵数万人袭击郢州。王琳恐军心动摇,乃率水军东进,北齐水军刘伯球以万人助战,慕容子会又率铁骑2000驻芜湖西岸策应王琳。时西南风紧,王琳自为得天助,引兵直取建康,侯瑱率军出芜湖尾其后。王琳用火攻,因风向反烧己船。侯瑱以拍舰击王舰,又以蒙冲小船冲撞王舰,并溶铁洒之,王琳军大败,军士溺死及被杀伤殆尽。王琳退至湓城,欲收容散卒,已无人归附,乃携妻子奔北齐。
《陈书·本纪第二·高祖下》有零散的记载如下:
“是月,西讨都督周文育、侯安都于郢州败绩,囚于王琳。”
“是月,王琳立梁永嘉王萧庄于郢州。”
“六月己巳,诏司空侯瑱、领军将军徐度率舟师为前军,以讨王琳。秋七月戊戌,舆驾幸石头,亲送瑱等。己亥,江州刺史周迪擒王琳将李孝钦、樊猛、余孝顷于工塘。甲辰,遣吏部尚书谢哲谕王琳。”
“辛未,诏临川王蒨西讨,以舟师五万发自京师,舆驾幸冶城寺亲送焉。前开府仪同三司、南豫州刺史周文育,前镇北将军、南徐州刺史、新除开府仪同三司侯安都等于王琳所逃归,自劾廷尉,即日引见,并宥之。戊寅,诏复文育等本官。”
“谢哲反命,王琳请还镇湘川,诏追众军缓其伐。癸未,西讨众军至自大雷。”
- tt白
-
平王僧辩余部之战
王僧辩被杀后,其余部起兵反陈霸先。绍泰元年十月,震州刺史杜龛与义兴太守韦载、吴郡太守王僧智等据城抗陈霸先。杜龛遣杜泰率精兵5000攻长城(今浙江长兴东),击陈霸先子陈倩不克而退。陈霸先派部将周文育攻义兴(今江苏宜兴),战不利,陈霸先遂自率军东讨,攻拔其城外水栅。谯(今安徽和县)、秦(今江苏六合)二州刺史徐嗣徽以州降北齐,乘陈霸先东讨义兴之机,秘与豫州刺史任约,以精兵5000袭建康(今江苏南京),占据石头城。陈霸先说降韦载还救建康,遣周文育攻杜龛,以救长城。又命裴忌助黄他攻吴郡(今江苏苏州),王僧智弃城逃吴兴。十一月,北齐遣兵5000渡江占据姑孰(今安徽当涂),以援徐嗣徽、任约。陈霸先于冶城(今江苏南京朝天宫一带)立栅以阻绝援军。北齐又命安州刺史翟子崇、楚州刺史刘士荣、淮州刺史柳达摩领兵万人于胡墅(今江苏南京长江北岸)渡江,向石头城送米3万石,马干匹。陈霸先得知,卷甲还建康,命侯安都夜袭胡墅,烧北齐船只千余艘,断其粮运,并在大航(今南京镇淮桥东)修缮侯景故垒,派兵据守。北齐军亦于石头城南秦淮河南岸筑两栅,与梁军相拒。徐嗣徽等攻冶城栅,陈霸先亲率铁骑精甲出明门袭击。徐嗣徽军大败,遂以柳达摩留守石头,自往采石迎接北齐援军。十二月,侯安都败徐嗣徽,俘数百人,陈霸先攻克北齐军石头。水南二栅,大败北齐兵。徐嗣徽、任约等领北齐水步军万余人准备进入石头,陈霸先派兵据江宁阻击,北齐军不敢进,驻屯浦口(今江苏南京北)。陈霸先派侯安都率水军袭击,大破北齐军,徐嗣徽、任约等单舸逃走。陈霸先围攻石头城,断其汲水道路,城中无水,北齐将柳达摩遣使向陈霸先求和,陈霸先遂与齐结盟,签订和约。徐嗣徽、任约随柳达摩奔北齐。陈霸先随即遣将攻占姑孰。次年正月,遣陈蒨、周文育攻克吴兴(今属浙江),杜龛败死。王僧智等奔齐。二月,攻克会稽(今浙江绍兴),斩求扬州刺史张彪。至此,除江州刺史侯填拈江州、豫章外、王僧辩余部悉平。
平萧勃之战
太平二年二月,梁曲江侯萧勃在广州反陈霸先,举兵北伐。过五岭至南康(今属江西),以郢州刺史欧阳頠及其部将傅泰、萧孜(萧勃侄子)为前军,至豫章,分屯要点:欧阳頠屯苦竹滩(今江西丰城西南),傅泰据跖口城(今江西南昌南)。南江州刺史余孝顷在新吴(今江西奉新西)举兵响应萧勃,以其弟余孝劢守郡城,自率军出豫章据守石头,与萧孜会合。陈霸先派平西将军周文育率军进击。周文育至豫章后,即以军主焦谯僧度袭击余孝顷,尽夺其上牢所泊船只,于豫章立栅固守。周文育军粮尽,诸将欲退,文育不许,遣使送出临川(今江西南城)内史周迪,周迪允送粮食。于是周文育以旧船运老弱,顺流而下,烧豫章栅栏佯退。余孝顷见之,不设防备。周文育军由小路日夜兼程,占据芊韶(今江西丰城东北)。芊韶上游有欧阳颇、萧孜.下游则有傅泰、余孝顷、周文育据中筑城,切断敌军联系。欧阳頠等人大惊,退入泥溪(今江西新干西南)。周文育派严威将军周铁虎等袭俘欧阳頠。又派其将丁法攻俘傅泰。萧孜、余孝顷军闻讯退走。三月,萧勃在南康得知欧阳頠等兵败,军中惊慌,其部将陈法武、谭世远于始兴(今广东广州韶关北)斩杀萧勃,持其首级降梁。四月,萧孜、余孝顷仍据石头抵抗。陈霸先遣平南将军侯安都协助周文育攻之。侯安都潜师夜烧其船舰,周文育率水军、侯安都率步兵协同进攻,萧孜出降,余孝顷逃新吴。陈霸先以欧阳頠为衡州刺史,并派其征讨岭南,欧阳頠子欧阳纥克始兴,頠至岭南,诸郡皆降,遂克广州。五月,余孝顷亦降。
平王琳之战
陈霸先立萧方智为帝后,王琳不服,于太平二年五月,大治船舰,将攻陈霸先。六月。陈霸先命平西将军周文育、平南将军侯安都等领水军2万会师于武昌(今属湖北武汉)征讨王琳。十月,侯安都进抵武昌,王琳部将樊猛弃城退走。周文育军由豫章(今江西南昌)进至武昌,与侯安都会师,得知陈霸先废萧方智自立为帝,侯安都认为师出无名,又因两将并行,不相隶属,部下交争,以致围攻郢州(今湖北武汉)不克。王琳军进至弇口(今湖北武汉西南),侯安都乃撤围移军至沌口(今武昌),仅留沈泰守汉曲(即汉口),侯安都遇风不得进,与王琳军对峙数日后交战,侯安都军大败。周文育、侯安都等均被俘。仅沈泰退走。王琳军移驻郢州,又派部将樊猛袭占江州(今江西九江)。永定二年(558年)正月,王琳率兵10万进至湓城(治所江州,今江西九江),驻扎白水浦(九江西),北江州刺史鲁悉达据地自保,控制中流,王琳欲东下,不敢,乃向北齐求援,请立梁永嘉王萧庄返江南,即帝位,改元天启。萧庄以王琳为梁侍中丞相、录尚书事。六月,陈霸先再遣侯填、徐度率水军攻王琳,又另派谢哲前往游说。八月,王琳同意退军湘州(今湖南长沙),陈霸先召众军还驻大雷(今安徽望江)。三年十月,王琳得知陈霸先死,复率军东进,复拥永嘉王萧庄出屯濡须口(今安徽巢县),北齐慕容俨率军临逼长江为之声援。十一月,王琳进犯大雷,陈以侯瑱、侯安都、徐度合兵抵御。安州刺史吴明彻夜袭湓城,被王琳部将任忠击败,王琳乘势率军东下,于天嘉元年二月,进至栅口(在濡须口东)。侯填驻军芜湖,两军相持百余日。东关(即濡须口)水涨,王琳引合肥、芜湖一带水军助战。侯瑱进军虎槛州(今安徽芜湖西南),王琳列舟江西,与陈师隔州对峙。次日,两军交战,王琳军撤退,至西岸以自保。晚上,遇大风雨,王琳军入浦修船,侯瑱军亦退回芜湖。北周乘王琳东下之际,遣都督荆、襄等五十二州诸军事、荆州刺史史宁带兵数万人袭击郢州。王琳恐军心动摇,乃率水军东进,北齐水军刘伯球以万人助战,慕容子会又率铁骑2000驻芜湖西岸策应王琳。时西南风紧,王琳自为得天助,引兵直取建康(今江苏南京),侯瑱率军出芜湖尾其后。王琳用火攻,因风向反烧己船。侯瑱以拍舰击王舰,又以蒙冲小船冲撞王舰,并溶铁洒之,王琳军大败,军士溺死及被杀伤殆尽。王琳退至湓城,欲收容散卒,已无人归附,乃携妻子奔北齐。
- 莫妮卡住了
-
——陈高祖陈霸先
讲起南朝陈氏,似乎后人知道更多的只有陈后主、《玉树后庭花》这两个名词解释,至于开国皇帝陈霸先,估计好多人只是隐隐约约知晓这个符号式的名字而已。陈朝号称有五帝,祚命却只有三十二年。
这样一个短命的王朝,实际上,开国皇帝得之甚难,亡国皇帝失之甚易,十足的传奇小说素材或电视剧戏说,只是从前史学家、文学家多对这个王朝太过忽略,才造成陈朝的“事迹”罕为人知。为什么如此呢?大概是陈朝前后朝代的开国之主和亡国之君都过于大名鼎鼎——陈朝之前,开国雄主有宋武帝刘裕和梁武帝萧衍。陈朝之后,开国皇帝有大名鼎鼎的隋文帝杨坚、唐高祖李渊和唐太宗李世民,陈霸先在这些名字面前稍显黯淡。亡国皇帝方面,宋、齐、梁各朝残暴的长君和青春期的小皇帝们一个坏过一个。陈朝之后的隋炀帝更在亡国排行榜上数一数二,相较之下。陈叔宝真算是个很乖的“败家子”了。
陈霸先,字兴国,籍贯颍川。永嘉之乱,其先辈南渡,迁居吴兴长城(今浙江长兴县)。
陈霸先家世寒微,《南史》、《陈书》均讲他是西晋太尉陈准之后,也应该是乱认祖先,给皇帝脸上贴金的事情。有一点不假,即此人相貌堂堂,“身长七尺五寸,日角龙颜,垂手过膝”,是个当地土豪的好样板。年轻时,陈霸先因为“多武艺”,好舞刀弄棒,就先从小里长(街委会主任)做起,最终使银两走关系进入建康城,谋得一个很有油水的差使——梁朝的“油库吏”。陈霸先“倜傥有大志,不事生产”,终日游手好闲,又有铁饭碗,时常还能倒腾“公家”的油出来贩卖挣些碎银,年轻时的地霸身份使他在都城的下层社会中很有人缘,认识了上上下下不少人物。
梁朝宗室新喻侯萧映当吴兴太守时,陈霸先又送礼走关系,成为这位高干子弟的僚佐。从此,他才算正式开始了他发达的运程。
萧映对陈霸先非常器重,因为这位小吏出身的哥们儿黑道白道路路通,讲义气,重许诺,在吴兴地面一呼百应,自然使得萧映对他另眼看待,很快就当作心腹来使用。
梁武帝大同年间,萧映获任为广州刺史,上任时自然带着这位使唤起来得心应手的陈霸先,并把他从原先“传教”一类的保安散职提升为“中直兵参军”,联防队长一下子成了军区司令的保卫团团长。由于在岭南镇压当地民乱有功,陈霸先不久就获升为西江都护、高要郡守。
梁朝新州刺史卢子雄讨贼不利,被朝廷斩首,他的儿子与部下造反,进寇广州。陈霸先“率精兵三千,卷甲兼行以救之,屡战屡捷”,大破贼众。梁武帝萧衍闻知,“深叹异焉”,授直阁将军,封新安子,并派画师到岭南画陈霸先像送至建康亲自临观。至此,陈霸先已是名闻朝廷,确确实实是一刀一枪拼出的功名。
萧映病卒后,陈霸先护送老上司的灵柩返回建康,中途获知贼人李贲重新反叛、朝廷任自己为交州司马的消息,便不顾私心甚重的定州太守萧勃的阻拦,拥兵进讨,大破李贲叛军。梁廷嘉奖,又除陈霸先振远将军、高要太守、督七郡诸军事。可见,岭南之地是陈霸先的发迹处。也正是在这里,他在征战中生俘了卢子雄部下两位猛将杜僧明和周文育,招降纳叛,此二人后来成为他的得力军将。
侯景乱起,广州刺史元景仲与侯景暗通。陈霸先马上提拔朝廷委派的宗室萧勃为广州刺史,带兵攻打元景仲,逼得这位前广州刺史自杀了事。于是,陈霸先便以始兴(今广东韶关)为根据地,准备北讨侯景。
萧勃虽为梁武帝堂侄儿,却一丁点儿不忠心报国,只想大乱之中保存个人势力,想方设法阻止陈霸先出兵。始兴土豪侯安都慧眼识人,帮陈霸先四处招兵买马,也想乱世取个功名。两人一起统兵,打破萧勃的心腹南康(今江西赣州)地头蛇蔡路养以及始兴令谭世远的大兵封锁,并收蔡路养的妻侄萧摩诃为将。萧小伙当时年仅十九岁,勇武绝伦,成为日后陈霸先旗下一位得力大将。
后来,陈霸先与王僧辩会师,大败侯景,收复建康,并被梁元帝萧绎封为长城县侯,成为攻败侯景贼军的重要功臣之一。
江陵失陷,梁元帝被西魏军俘杀,陈霸先就与王僧辩共迎梁元帝第九子、时任江州刺史的萧方智为帝,是为梁敬帝。梁敬帝时年仅十三岁,一切军国大事皆是陈、王两人说了算。
北齐也是趁人之危,趁机掠地不说,又要把在寒山俘虏的梁武帝侄子萧渊明送回梁地为君。萧渊明经过“洗脑”,肯定会乖乖当傀儡。王僧辩聪明一世,糊涂一时。起初,王僧辩确实不同意北齐“遣返”萧渊明,但不久,拦击萧渊明的梁将裴之横被北齐军攻杀,东关失守。在此种情势下,“王僧辩大惧,出屯姑孰,谋纳(萧)渊明”。于是,萧渊明在齐军千人与王僧辩军人共同“护送”下入主建康,继皇帝位,改元天成,把原先陈霸先与王僧辩共立的小皇帝萧方智封为“皇太子”。
陈霸先虽被萧渊明封为“侍中”,暗地里却十分不满,认为王僧辩废梁元帝之子萧方智之举名不正言不顺,多次劝阻,皆被王僧辩拒绝。两个人本来在平灭侯景过程中结成深厚的战斗友谊,还差点成为亲家。但王僧辩纳萧渊明,不仅给了陈霸先翻脸的口实,也使得王僧辩本人在道义上一下子跌于下风——外依夷狄(北齐),援立非次(萧渊明继位),确非人臣所为。
王僧辩丝毫没有疑心这位曾大度地分给自己三十万石粮食的老战友陈霸先。得知北齐有大举入侵寿春的可能,王僧辩还派人告知陈霸先要他防备齐军。陈霸先也以拒抵北齐为名,留于京口,准备举兵突袭王僧辩。
由于事关重大,陈霸先只与侯安都、周文育等四人密议。夜间出兵时,军人都以为陈大将军是要外出抵御北齐,根本不知是去建康突袭自己人。
侯安都自告奋勇,指挥舟舰、兵士向建康出发。解缆之际,陈霸先有些犹豫,驻马不前。侯安都大惧加大怒,骂陈霸先:“今日作贼,事势已成,生死须决!若失败,大家一起死!你在原地犹豫,能免于被杀吗!”
陈霸先闻言也笑:“安都怪我呀!”于是拍马前进。
侯安都一部人马到达建康石头城北面,弃船登岸。由于石头城“北接冈阜,不甚危峻”,兵士们一齐把侯安都抬起,合力把他扔入女墙之内,这位侯将军真有武侠轻功的意思。然后,侯安都扔下绳索,众人随之攀上。陈霸先方面,也率军士自建康南门进攻。
王僧辩深夜还在办公,忽闻禀报说城外有兵来攻,慌忙四处寻找兵甲。仓猝之间,又见侯安都等人自内杀出。情危之下,王僧辩与其子王NFDA6趋出亭阁,率左右亲兵数十人在听事厅前与陈霸先兵士苦战。“力不敌,走登南门楼,拜请求哀”。陈霸先做事决绝,派人在门下纵火,烧得王僧辩父子不得不下楼投降。
陈霸先恶人先问罪,责斥王僧辩:“我有何罪,你想与齐军一起进攻我?”
王僧辩苦笑无言。
一不做二不休,陈霸先派兵把王僧辩父子押下去,用绳子双双勒死。这位平灭侯景的首功之臣,死得如此突兀,如此不堪,可悲可叹!
杀了王僧辩,陈霸先下一步自然就要废掉萧渊明,重新迎立萧方智为帝。当然,陈霸先立足未稳,仍向北齐“称藩”,并以萧渊明为“司徒”,做做样子给北齐看。至于陈霸先自己,一下子“加尚书令、都督中外诸军事”。
公元555年(梁敬帝绍秦元年)年底,王僧辩的残余势力杜龛、王僧智等人纷纷起兵,并引北齐军入寇。
面对强敌,陈霸先披甲跨马,亲自带兵从建康西明门出击,大败徐嗣徽等人,接着,又击败北齐军,缴获无数战利品。虽然取胜,龟缩于建康城内的梁廷大臣都内心疑惧,纷纷要求陈霸先以侄子陈昙朗为人质,与北齐讲和。陈霸先也想喘口气,他深知北齐想使缓兵计,就听从众臣建议,暂时与北齐息兵。
没过多久,公元556年(梁敬帝太平元年)4月,北齐又遣萧轨、东方老以及任约等人率十万大军入寇。但是,北齐出师即败,陈霸先帐下大将黄业在梁山迎击北齐军,“破之”。
相持一个多月,北齐军见无计可施,就要求陈霸先送还萧渊明。陈霸先一口答应,“具舟送之”。但萧渊明人还未出建康,却突然“疽发背卒”,自己“病”死了,当然是陈霸先等人做了手脚,提前送这位爷升了天。
齐军生气,兵发芜湖,准备进攻建康。白城一战,又是侯安都率十二骑突入齐阵,大破北齐军,并生擒北齐仪同三司乞伏无劳。另一方面,陈霸先又派三千精兵在瓜步大败另一支北齐军,“获舰百余艘,粟万斛”。
由于当时天降大雨,平地水丈余深,齐军昼夜不得休息,脚趾皆溃烂。梁军也不好过,粮运不至,军士们都饿着肚子打仗。陈霸先侄子陈蒨正好运三千斛米、一千多只鸭子至军中,陈霸先马上下命“炊米煮鸭”,让大兵饱餐一顿,然后就下令进攻。
双方交战,陈霸先手下大将侯安都、萧摩诃奋勇当先,大败齐军,生擒北齐萧轨、东方老等大将四十六人。北齐军被杀、掉入江中淹死的不计其数,逃回江北的大概只有五分之一,梁军大获全胜。由此,梁廷进封陈霸先为长城公、司徒、扬州刺史。
北齐方面,见多数将领被杀,大怒之余,斩杀了做人质的陈霸先侄子陈昙朗。北齐当时正是狂暴皇帝高洋在位,这位爷几年之间曾经把强悍、野蛮的山胡、契丹、突厥都打得嗷嗷狂逃、俯首称臣,却不想自己连连在江南平地里栽大跟头。也是气候地理原因,大个子壮身板儿的北方士兵,过了长江就拉肚子,打摆子,水土不服,战斗力急降不说,时兮运兮,总是不利连连。
公元557年3月,陈霸先原先在岭南的老上司、萧梁宗室萧勃起兵,周文育率军征讨。折腾也就一个月,萧勃就被属下杀掉,广州被攻克,“岭南悉平”。
6月,梁元帝旧将王琳在长沙起兵,扬言要出兵讨伐陈霸先。陈霸先便遣亲信侯安都和周文育会军武昌,合军进击王琳。
公元557年9月,梁廷“进丞相(陈)霸先位太傅,加黄钺、殊礼,赞拜不名”。十来天过后,“进丞相为相国,封陈公、备九锡,陈国置百司”。又过一二十天,“进陈公爵为王”。刚过三天,“陈王”就让梁敬帝“禅位”于己。梁朝至此已正式灭亡,共四主,五十六年。
“是日,梁帝逊于别宫。高祖(陈霸先)谦让再三,群臣固请,乃许”。封建史官也真好玩,曹操、司马懿祖孙三代、桓温、刘裕、萧道成、萧衍等诸人,成与不成,都慢慢熬着,虽然篡国的进程后来居上,一个快过一个,但谁也没有陈老头这么老不要脸的快,称王三天就当皇帝,简直是闻所未闻。对此,史官竟下笔说陈霸先“谦让再三”,几乎就把滑稽当庄严了。
想想两年前王僧辩改立萧渊明为帝时陈霸先的一腔“忠义”之言:“嗣王高祖之孙,元皇之子,海内瞩目,天下归心,竟有何辜,坐致废黜!”王僧辩还把萧方智当成“皇太子”,好好敬养着。陈老头倒好,自己上台后废梁敬帝为“江阴王”,不久就派人去杀他。这个十六岁的少年被兵士追着围床而逃,边哭边喊:“我不愿当皇帝,陈霸先非推我入帝座,现在又要杀我!”兵士们大刀闪闪,少年身首异处。寒人土豪出身的陈霸先,读书不多,做事果决,省却不少“又当婊子又立牌坊”的拖泥带水,但也失于粗疏和远略。无论如何,反正皇帝位子已经坐上,别的事就慢慢料理了。
陈霸先称帝前,确实是“武功独运”、“殄歼凶逆”。老哥们当上皇帝,上演的第一出大戏竟然是大搞“迷信”活动——先去钟山祭拜蒋帝庙,然后又自称找到遗失的佛牙舍利,“设无遮大会,帝亲出阙膜拜”。富贵荣华以及帝位到手得太容易,老头子很想找精神寄托。又过了数日,陈霸先竟然也学梁武帝,亲自到大庄岩寺“舍身”,群臣“凑钱”,才把这位雄武老皇帝请回皇宫。搞别的把戏,皆可以使当时、后代之人容易理解,佞佛、舍身,完全是尸骨未寒的亡国之君梁武帝萧衍的衣钵,真不知陈霸先当时是出于何等考虑,作出如此“形而下”之事。
陈霸先在建康城里大搞“义演”,王琳那边也没闲着。陈霸先派去的侯安都、周文育两员大将起头还很顺利,大军至武昌,王琳留下守城的大将樊猛不及交手,就弃城而逃。侯、周两人在武昌城下“胜利”会师。正欢呼间,又有“大好”消息传来,陈霸先“受禅”为帝,梁朝已经变成陈朝。
侯安都闻此讯,不喜反忧,叹息道:“师出无名,肯定要打败仗了!”
本来侯安都、周文育二人攻伐王琳,打的旗号就是指斥王琳不依从梁敬帝指示,拒绝皇帝的封爵。挟天子以令诸侯,从道义上讲是正大光明。但陈老头已经把梁朝小皇帝扳倒自己做,篡位替君,侯安都、周文育大军一下子就变成了以邪侵正,因为王琳名义上是一直效忠于梁朝皇室的。
王琳,字子珩,会稽山阴人。此人并非王、谢高门的王氏子弟,“本兵家”,出身寒微。由于王琳姐妹数人皆在梁元帝萧绎当藩王时入侍受宠,王琳自少年时代就在萧绎幕府中“行走”,“少好武,常为将帅”。依附萧绎这么一个亲王宗室,王琳得显才华。侯景之乱,王琳随王僧辩立有大功,又是攻克建康的先头部队,但他纵放将士在建康大掠,王僧辩“惧将为乱,启请诛之”。萧绎当时正依重王琳,就派人逮捕王琳。“(王)琳果劲绝人,又能倾身下士,所得赏物不以入家,麾下万人,多是江淮群盗。”由此,王琳自己入江陵陈辩,其长史陆纳率大帮江湖好汉奔赴湘州(王琳被授为湘州刺史,当时未及赴任)。
王琳在江陵被送入大狱,萧绎便派廷尉卿黄罗汉、太舟卿张载到王琳军内喻示众人解散。陆纳等人大哭,极言王琳冤枉,拒不受命。最倒霉的要属张载,此人先前在荆州地区驭下严刻,以法杀人,深为萧绎所信,而王琳属下的“群盗”们对这位昔日屡屡杀伐自己人的这位“海军大将”恨之入骨,正好他自送上门,兵士们便把张载捆在木桩上,用小刀捅破肚腹,牵出一小段肠子,拴在马腿上,又拉着马围着木桩慢慢转,“肠尽气绝”。一不做二不休,陆纳等人又囚禁黄罗汉等人,兴兵抗拒萧绎。王僧辩率军去镇压,陆纳等人败走,退保长沙。由于当时陆纳等人并非真的造反,宗室武陵王萧纪又从蜀地顺流而下与萧绎争位,萧绎只得放出王琳,让他随王僧辩一起去长河“招安”陆纳。一见主帅平安,陆纳等人马上开城投降。
“元帝(萧绎)性多忌,以(王)琳所部甚盛,又得众心,故出之岭外”。授王琳广州刺史,外放岭南。王琳忠心耿耿,感觉乱世中将有更大乱事发生,写信给萧绎亲信,希望自己坐镇荆南,“为国御捍”。书上不报,王琳只得率部众万里南下。萧绎也是倒霉蛋,如此虎狼能战之军,摒弃遐荒,待到江陵被西魏围逼,急下诏召王琳回援,却也远水解不了近渴。
王琳昼夜兼行赶到长沙,得知西魏军已经攻克江陵。老主人梁元帝被俘后,受尽凌辱被处决,而王琳自己全家老小也被西魏军押送长安。于是,王琳为元帝发哀,三军缟素,他自己坐镇长沙,传檄四方共拥梁室,又遣手下将侯平去进攻萧察的后梁。不久,被外派将兵征伐的侯平又阴图自立,不听王琳节制,王琳遣将征讨不克。师老兵疲之际,王琳只得先向北齐称臣。
陈霸先杀掉王僧辩时,推立梁敬帝,任命王琳为侍中、司空,征其入朝。王琳觉察到陈霸先不怀好意,拒不从命,大修楼船,准备进攻建康。王琳水军大将张平宅所乘坐舰,每次战役之前,如果能败敌,这艘战舰就“有声如野猪”,因此,王琳把新造的千余艘大舰都称为“野猪舰”。估计也是陈胜、吴广学狐狸叫的伎俩,这样以在心理上鼓舞士气,给予必胜的暗示。
侯安都、周文育“两将俱行,不相统摄,部下交争,稍不相平”。两人进攻郢州,不能成功,听闻王琳大军已近,便弃郢州不攻,想擒贼先擒王,直朝王琳杀来。到达沌口,侯安都等人逆风,不得行船,便据西岸,与东岸的王琳相持。数日后,双方合战。这两支大军从前是一个战壕里的战友,平侯景攻建康时都打着梁朝的军旗,而且当时王琳军才是攻城主力,大家都对对方知根知底。现在,双方开打,侯、周二军已经成为“陈军”,而王琳仍奉梁朝为“正朔”,刚刚变换服色的“陈军”心里别扭,又惧王琳军神勇,一交手,陈军就大溃败,王琳指挥自若,“乘平肩舆,执钺而挥之”,如果手中换成麈尾,整个就是一个诸葛亮再生。
此仗王琳打得特别漂亮,侯安都、周文育、徐敬成、周铁虎等陈朝大将几乎一个不漏,全被王琳活捉。老战友见老战友,又骂又笑又问候,唯独周铁虎“辞色不屈”,惹得王琳恼怒,推出斩首。这位周铁虎原是与萧绎对抗的梁朝宗室萧誉部下。王僧辩平湘州,生擒周铁虎,本来要杀,铁虎大叫:“侯景未灭,奈何杀壮士!”王僧辩奇之,宥其一命,收为部下。此后周铁虎屡有战功,并获封侯爵。陈霸先杀王僧辩,周铁虎率本部人马归降,又成为陈朝大将。按理讲王琳和王僧辩关系很差,周铁虎又非陈霸先铁杆老部下,谁料这两人一见面就气场相克,谁看谁都别扭,言语相激,王琳就让刀斧手先要了这位大将的性命。
杀掉周铁虎,王琳愈想愈气,在自己指挥的舰底设置一个大连枷,把侯安都、周文育等人一排锁起,命一亲信太监王子晋看管(此人原为萧绎手下,与王琳是多年“老友”)。
公元558年(陈武帝武定二年)春,王琳奉梁武帝年方七岁的孙子萧庄为帝,率十万大军在白水浦屯结,准备大举进伐陈霸先。
侯安都、周文育等人在大船舱底和太监王子晋慢慢混熟,许以高官厚赂,九月间,几个人一齐逃出,得返建康。“上(陈霸先)引见,并宥之,复其本官。”这几位陈朝大将命好,也托王琳宽厚不杀,竟也能有命一起上演“胜利大逃亡”。
转年八月,为帝三年的陈霸先重病不治,殂于建康,终年五十七岁。
史官对陈霸先评价不错:“帝雄武多英略,性甚仁爱。……雅尚俭素,不为虚费,其后宫衣不重采,饰无金翠,声乐不列于前。”陈霸先虽属篡位之君,但相比赵匡胤,他有平侯景之功;相比曹魏、司马西晋,他无处心积虑之阴险;相比于萧衍,他非以下犯上贸然兴兵夺位。而且,假使王僧辩成功,奉北齐之傀儡萧渊明为主,江南说不定就沦于北齐暴主之手,当时北齐上下“大鲜卑主义”歧视严重,很可能把江南人民拽入万劫不复的痛苦深渊。从保存汉族文明这一角度讲,陈高祖居功至伟。
陈武帝死后,其亲生儿子陈昌当时在长安,小伙子在江陵陷落时和堂兄陈顼由西魏军俘掠而去。于是,侯安都等人立推陈霸先侄子陈蒨为主,是为陈文帝。
- 可可科科
-
南朝陈高祖即位后平定了许多叛乱,部分包括:1. 郑法士之乱:发生于南朝南陈时期,郑法士在江州起兵,但最终被击败。2. 丰州骁骑叛乱:发生于南朝陈高祖即位初期,丰州骁骑起义,但最终被击败。3. 治平之乱:发生于南朝陈高祖即位初期,治平侯萧思话起兵叛乱,但最终被击败。4. 东阳王萧詧之乱:发生于南朝陈高祖即位后期,东阳王萧詧在豫章起兵,但最终被击败。5. 楚王萧昭文之乱:发生于南朝陈后期,楚王萧昭文在定州起兵,但最终被击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