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芝华塔尼欧的少年
-
1951年1月2日,中央机要办公室主任叶子龙将写着毛岸英牺牲的电报送给了毛泽东。毛岸英在1950年11月24日牺牲的,当时主席的身体状况不好,战事紧急,周恩来总理决定先不将此事告诉主席。
毛主席知道长子牺牲的噩耗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没有真正开怀笑过。3月2日深夜,身心俱疲的毛泽东乘上了前往石家庄的专列,开始了一个多月的修养。
主席没有责备过任何人,所有的痛苦都压抑在心中。那段时间,毛主席家中的氛围是宁静而压抑的,没有人知道该如何劝解这位深沉的老人。一直到1951年9月底,家中来了一位小客人,这里才重新有了欢声笑语。
这位小客人就是毛泽东的大弟毛泽民的儿子,毛远新。
毛远新一直住在南昌,母亲朱旦华来北京参加全国妇联会议,就将他带到了北京。康克清大姐一见到这个孩子就喜欢地不行,马上和朱旦华说:"开会带个孩子不方便,就让孩子住我们家吧。"康克清把毛远新带到了毛主席家中,毛远新和李讷年龄相仿,一直叽叽喳喳说个不停,主席听到了孩子的笑声,从里屋走出来,看到了毛远新,立刻抓住毛远新的手问个不停。
半个月后,全国妇联会议结束,朱旦华去朱老总家接毛远新,带他去和伯伯告别。毛远新想要留在北京育英小学念书,育英小学是党中央从西柏坡迁到北京的,毛远新刚开始也在那里就读,里面有很多毛远新熟悉的老师和同学,学校迁走以后,他在新学校一直不适应。
主席对毛远新说:"住在我这里,你就容易成为温室的花朵,和妈妈回南昌,见见风雨,长些世面。"毛远新马上抢白:"我又不住你这里,我住在学校,怎么就成温室的花朵了?"
主席假装严肃说:"嗬!你还知道温室的花朵什么意思?"毛远新嘴巴噘得老高:"不知道,听你的意思,反正不是什么好东西。"一句话,把主席逗得哈哈大笑。
自从毛岸英牺牲之后,毛主席从来没有这般开心。主席身边的人希望毛远新能够留下来多陪伴陪伴主席。于是,毛远新如愿回到了原来的育才小学念书,寒暑假的时候,主席会派人将毛远新送回南昌。
1955年,干部实行工资制之后,朱旦华要给毛远新寄生活费和学费。毛主席摇摇头:"泽民牺牲了,远新就是自家的孩子。"
是啊,毛泽民走了十年了。朱旦华从撕心裂肺、不能接受,到慢慢平静下来,辛苦拉扯孩子长大,和毛泽民之间的爱情,全部融化成对孩子的疼爱。更让她感动的是毛主席对他们一家人的挂念,她和毛家的亲情,和毛泽民的爱情在日常琐碎的事情之中,在家人之间的鼓舞和支持之中越来越浓烈。
1911年12月26日,朱旦华出生在浙江慈溪。那时候清王朝已经被辛亥革命推翻,中华民国还没有成立,朱旦华常说:"我出生在一个没有朝代的年代,出生日期是和毛主席一样的。"
朱旦华早年在上海务本女中读书,抗战爆发之后,她前往延安陕北公学学习。1938年,她被分配到了省立迪化女子中学担任教导主任。几乎同时,毛泽民受中央派遣,来到了新疆出任财政厅厅长的职务,化名为周彬。
毛泽民本来是因为胃病恶化被中央安排到苏联治病修养的,而在取道新疆之时,中苏边界出现了严重的鼠疫,毛泽民不得不在新疆逗留。
新疆军阀盛世当时想要借助苏联的力量对付蒋介石,提出要加入苏联共产党,他向中国共产党请求派遣干部在新疆进行革命。党中央为了团结力量,派遣了不少优秀干部协助盛世才,毛泽民就是其中一位。
毛泽民有着丰富的管理经验,来到新疆之后,马上就发现了新疆财政秩序的问题所在。1939年年初,在新疆省政府的会议室之中,毛泽民正在做"改革新疆财政,建立全疆财政预算、决策制度"和"杜绝中饱私囊"的实施办法。毛泽民做完报告之后,全场官员都在叽叽喳喳讨论着,有人点头同意,也有人质疑反对,意见一时间无法统一起来。
盛世才长期把持着新疆是的财政,占有着庞大的财富。如果真的大刀阔斧改革财政,必然会触及到盛世才和其党羽的利益。在众多窃窃私语的质疑者之中突然站起来一名年轻的姑娘,她大声说道:"我赞成周厅长的主张。"
姑娘看起来年纪不大,但伶牙俐齿,有理有据,清楚阐述了改革的必要性。她一段话说下来,会场的形势马上发生了扭转。会议最后,毛泽民的报告正式通过。毛泽民看着这位姑娘随着人群离开现场,他却连她的名字都不知道。
几天之后,在新疆"八办"负责人会议之上,毛泽民悄声询问中央代表邓发:"那天,在督办府政务会议上,那位女委员……"毛泽民只是佯装不经意的一问,听者却留了心。邓发笑道:"她叫朱旦华,是迪化女中的教导主任,还没有结婚,我给你搭个桥?"
邓发知道毛泽民和钱希均的感情已经走到了尽头。钱希均和毛泽民的矛盾日渐加深,她想不通为什么毛泽民不去抗日战场,而留在了新疆和军阀搞统战。事实上,两人因为三观不同、感情不和已经分居两地,钱希均根本不懂毛泽民在做什么,也不想去沟通理解,她向组织提出了离婚,要求立刻离开新疆,前往抗日前线工作。
毛泽民自认为自己脾气大,不会体贴人,但邓发这些身边的同志,还是希望他身边有个妻子照顾,毕竟毛泽民那时候还有病在身。
迪化女中的教师班子之中,朱旦华是最勤恳努力的,几乎没什么时间考虑恋爱结婚的事情。当邓发找到朱旦华说起这事儿时,朱旦华的脸马上红了起来。
朱旦华很崇敬毛泽民,她听了好几次毛泽民的报告,所以才能在上次的会议上有条不紊得"舌战群儒",抓住毛泽民报告的关键。朱旦华知道毛泽民是位理财专家,在革命年代,她全身心投入工作之中,没有往这一方面想过。邓发作为中央派遣到新疆工作的最高领导人,找朱旦华就此事谈话,朱旦华知道这件事的分量有多重。
邓发告诉朱旦华,周彬同志其实是毛泽东的弟弟毛泽民,并且反复叮嘱她,找对象,一定要找可靠的。在邓发的撮合之下,朱旦华和毛泽民的恋爱过程非常顺利。
1940年5月,毛泽民从苏联回到了新疆,两人在新疆省政府的大礼堂上举行了非常简朴的婚礼。新郎穿着一件旧西服,而新娘穿的是她来到新疆这些年买的唯一一件新裙子。
迪化女校的歌咏队来到了会场,为新人歌唱了一首他们自己创作的歌曲:
两人的婚房在财政厅的一间普通的屋子里,家具都是旧家具,毛泽民只有一个旧皮箱和一只旧藤条包,里面除了常年跟着他的旧衣服,就是一些书籍。而朱旦华只有一只从延安带来的包和一台手摇缝纫机。
1941年春节过后,朱旦华生下了一个大胖小子。45岁的毛泽民乐坏了,给儿子起名为毛远新。
1942年春夏,蒋介石连连发动反共事变,皖南事变之后,摇摆不定的盛世才觉得中国共产党要"垮台",苏联要失败,他马上另找靠山,决定投奔蒋介石。
8月,蒋介石派宋美龄和朱绍良前往迪化拉拢盛世才,蒋介石答应给他八大要职。盛世才在新疆掌握党、政、军、财的大权,还获得了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和第八战区副司令的职位。他很快就撕下了虚伪的面具,背叛了曾经提出来的新政策,在新疆大肆抓捕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
1942年秋季的开学典礼之上,迪化女中的教师们发现朱旦华不见了。而当时的学校校长邱毓芳是盛世才的夫人,所有教职工都不敢公开谈论这件事情,生怕传到了盛世才耳中,这些不满的言论和情绪就会给自己和家人带来杀身之祸。
9月17日,盛世才以"督办请谈话"为名,将陈潭秋、毛泽民等共产党领导人的妻子儿女们秘密软禁。紧接着,他将昔日向中央申请过来帮助新疆建设的共产党人及其家属全部关押,朱旦华带着仅仅1岁的毛远新进了牢房,从此经历了3年9个月暗无天日的日子。1943年2月,盛世才将朱旦华和丈夫隔离开来分别关押。这是朱旦华和丈夫最后一次见面。
朱旦华焦虑万分,她见不到毛泽民,不知道他的胃病有没有复发?他动手术的刀口疼了没有?在监狱里,同志们吃的都是掺了砂石的霉馍,朱旦华时时担心毛泽民的身体,一边照看着孩子,一边在深夜之中流泪。
后来,朱旦华听闻监狱之中是允许探监的,逢年过节还可以给犯人送一些吃的或者用的。而毛泽民几位领导根本不允许探视,就连他们关在什么地方朱旦华都不知道。
每一个春节、端午和中秋,在女牢的同志们都会准备衣物送到男牢之中。朱旦华每次都会准备7份,再写上简单的祝福的纸条。男牢之中也有单身的同志,他们也需要节日的祝福。
其实算起来,朱旦华和毛泽民在一起的时间并不长,朱旦华还有很多话没有对毛泽民说。在每次送去东西的时候,朱旦华都会提前很久设计好,把他们母子俩对毛泽民的思念和她对毛泽民的爱恋表达出来,她制作食物,缝补衣服,希望毛泽民在收到的那一刻可以感受到她说不出口的千言万语。可是,这些东西送过去了,朱旦华依旧收不到关于丈夫的任何消息。
毛泽民、陈潭秋等高级领导人被囚禁在新疆第二监狱之中,遭受了种种酷刑,盛世才威逼利诱,要他们承认正在策划所谓的"阴谋暴动"。而毛泽民宁死不屈,在监狱之中指着盛世才斥责他背信弃义。
1943年春节,朱旦华终于收到了一张字条。朱旦华拿在手上仔细辨认,看了许久才敢确定,这确实是毛泽民的亲笔签名"周彬"。毛泽民不敢询问朱旦华的情况,对自己糟糕的监狱生活只字不提,只写了一行字"高腰皮鞋及捆肚子的绑带"。这是毛泽民唯一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给朱旦华写字条,朱旦华看着这些字,泪水忍不住夺眶而出。
那几日,朱旦华几乎天天流泪,那几个字给予朱旦华的信号是那么让人不安。高腰皮鞋,肯定是毛泽民的脚已经被铁镣给磨破了,铁锈不停摩擦着脚上的伤处,好了破开,破开了又结痂。他一定是疼得吃不消了,才和朱旦华要一双高腰皮鞋,挡住脚镣给他带来的痛苦。毛泽民的腹部开刀之后一直留着一块大伤疤,在剧烈运动或者变天的时候,他的伤疤就会经常隐隐作痛,如果是受了重刑,他更是疼痛难忍。监狱的生活条件恶劣,毛泽民能想到的缓解办法,就是用绑带绑住腹部,压迫止痛。
朱旦华一针一线缝着绑带,针脚扎得很密实。朱旦华找到了高筒皮鞋之后,想到毛泽民一向喜欢穿布鞋,又日夜赶制,缝了一双布鞋。她找到一顶帽子,在帽子的衬布之中夹了一张纸条。她握住小远新的手,写了"爸爸好",又简单告知他妇女和孩子们都在一起,希望男牢之中的同志们能够放心。
把准备好的东西送过去,毛泽民就又没有了回音。那时候的毛泽民已经被敌人折磨得体无完肤,从5月份开始,除了酷刑,敌人还对他们实行了"轮轴转"的办法,被审者24小时都不能睡,一闭上眼就会被化学药物被熏醒。在毛泽民意识模糊的时候,敌人甚至想要抓住他的手在预先写好的"坦白书"上面按手印,毛泽民坚贞不屈,始终未能得逞。
1943年9月,盛世才接到了蒋介石的通知,要求他前往重庆参加会议。为了向蒋介石邀功,盛世才在临行之前下了命令,要求将毛泽民、陈潭秋等共产党领导人杀害。27日深夜,刽子手将毛泽民击晕之后又用绳子勒死,同日遇难的还有陈潭秋、林基路两位烈士。
烈士们的遗体被敌人装进了麻袋之中,埋葬在迪化北疆六道湾荒无人烟的山坡之上。几天之后,盛世才又下令下属将所有的遗骸挖出来,挨个拍照,将照片送给蒋介石请赏。
身在监狱之中的朱旦华对丈夫的牺牲一无所知。那年中秋节,朱旦华送去了一条火腿,没有看见回条。1944年的春节,朱旦华送去了衣物,依旧是石沉大海……
不安感越来越强烈,朱旦华要见毛泽民,强烈的信念让她一直坚持和敌人斗争着。在新疆第四监狱之中。为了能够将所有人团结起来,她们在狱中组织成立了学习干事会,坚持斗争,争取集体无罪释放回到延安。为此,朱旦华冒着生命危险,做了很多秘密工作。
一日中午,监狱为了镇压女监狱难友的反抗,将所有的大人和小孩全部拉了出来,集中在监狱的大院之中。那日正值盛夏,烈日炎炎,一名女难友一直被绑在树上,一名看守一直殴打她。朱旦华带领着众人围上前,大声斥责:"不许打人,不许侮辱妇女,否则我们全部绝食!"打人的看守们被震慑住了,生怕所有人反抗起来发生意外,不得不答应和他们谈判。谈判过后,所有被关押的党员和家属们才有了一点"放风"的时间。
1944年,盛世才被蒋介石调离新疆,前往南京担任农林部长。一日,朱旦华带着生病的毛远新去监狱外的医院看病,在医院之中,她看到了曾经迪化女中的学生张玉贞。
张玉贞虽然家境贫苦,但思想进步,学习成绩优异,朱旦华对她印象非常深刻。看到曾经敬重的老师被折磨成这个模样,张玉贞下定决定帮助她。朱旦华组织女牢的同志们将所有被关押的人员名单列了下来,用浆糊写在一块白布上面,偷偷交给张玉贞,叮嘱张玉贞一定要交给党组织。
张玉贞冒着危险前往延安,因为困难重重,她不得不改道去了重庆,在那里找到了八路军驻渝办事处,将名单郑重交给了周恩来的秘书魏传统。今天,在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之中,还收藏着这块关系着100多名同志性命的"求救信"。
在监狱之中,朱旦华其实已经收到了不确定的噩耗,那是毛泽民牺牲一年之后,有人说毛泽民另外2位领导已经被杀害了。3位领导人的夫人联合决定,由朱旦华执笔,给国民党当局写下了一封字字血泪的《抗议书》。这封抗议书送上去如石沉大海。
1945年,抗战终于胜利。蒋介石派遣张治中到新疆担任军事委员会西北行营主任兼新疆省主席。女牢的同志们以"第十八集团军留守人员"的名义给张治中写信,要求恢复自由,并为狱中患病的同志们治病。
张治中看到信后,邀请她们派代表谈判,在谈判桌上,朱旦华多次提出一定要知道"周彬"等三位同志的下落。张治中却说三位同志的档案根本没有找到,生死不明。
中共中央一直在坚持不懈得和国民党政府交涉,要求释放新疆的延安人员,一直到1946年6月,朱旦华等人才终于从监狱之中走了出来,其中还有23名儿童。张治中安排了8辆卡车,将他们送离迪化,这100多名同志,这才终于离开了盛世才的冤狱。
一个多月之后,朱旦华母子才在延安见到了毛泽东,亲人们才总算团聚。毛远新那时候已经5岁了,被送到了延安保育员之中,朱旦华被分配到了中央妇委工作。
朱旦华没有放弃寻找毛泽民,是生是死,她一定要知道他在哪里。朱旦华强忍着悲痛,请求毛泽东一定要追查到毛泽民等三位同志的下落。她含着泪,哽咽道:"只要有万分之一的希望,也不能放过。"毛泽东点点头,也许是怕朱旦华伤心,他始终没有说什么。
朱旦华等着真相,一直到了解放初,陷害毛泽民的刽子手李英奇、季元普等人相继落网,毛泽民等烈士被杀害的详细经过才被公布。人们找到了掩埋烈士的地方,将英雄的遗骸挖出来,造好了烈士墓,修筑了烈士陵园。
1983年,在新疆人民纪念陈潭秋、毛泽民和林基路烈士牺牲40周年时,人们发现了白发苍苍的朱旦华。她带着鲜花,在毛泽民的墓前饮泣呜咽。在新疆,朱旦华见到了曾经在监狱里互相扶持的狱友,见到了曾经手把手教授知识的孩子们……在监狱之中,她曾经在心中一遍一遍呼喊毛泽民的名字,希望在男牢的丈夫能够听见。今天,中国解放了,新疆也富裕了,在这里默默守望着这片土地的毛泽民,终于可以安眠了吧。
毛远新没有对父亲的回忆,和所有人一样,他只能从母亲的回忆之中和博物馆的文物之中去寻找父亲留下来的痕迹。在纪念馆,毛远新看到了陈列的文物之中,有一张国民党给父亲判罪的文件,上面写着清晰的罪名"危害民国",毛远新不由自主得浑身颤抖,眼眶湿润。
毛远新多次前往新疆,修缮毛泽民烈士故居。在好友的资助之下,邀请沈阳鲁迅美术学院的教授为毛泽民制作了一尊铜像,赠送给了纪念馆。他曾为父亲设计了一封邮折,封面是那尊铜像,背面是两张照片。
一张照片上,毛泽民和兄长毛泽东,弟弟毛泽覃和母亲文七妹并列站在一起;另一张,是毛泽民生前最后一张照片,照片上,毛泽民和妻儿在一起幸福合影,上面的毛远新才一岁。从韶山到天山,毛泽民走完了他光辉的一生,留给朱旦华和毛远新的,是漫长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