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颛
-
东风 107
在 1958 年席卷全国的“大跃进”浪潮、追求高指标的风气影响下,自行设计飞机的性能指标一路攀升,1958 年 8 月,航空工业局根据空军的要求,决定将飞机设计室提出的东风 104 歼击机的 M 数提高到 1.8,升限提高到 20,000 米,装两台红旗二号发动机,并将飞机改名为东风 107。后来赵尔陆部长带队到哈军工参观学习,在东风 113 高指标的影响下,又将东风 107 飞机的最大速度提高到 M2。1958 年 11 月,沈阳飞机厂制成东风 107 木质全机模型送北京审查。当月,国家航空产品试制小组正式批准进行研制。12 月,沈阳飞机厂基本完成东风 107 生产图设计。1959 年 2 月,东风 107 飞机设计图纸送苏联咨询,并在苏联做了气动力试验。5 月,苏联有关部门正式提出咨询意见,认为飞机采用的变攻角活动机翼布局和发动机的选择不尽合理,飞行速度将达不到 M2 的指标,只能达到 M1.8,还可能出现不安定现象,建议采用大后掠角的固定三角翼。根据苏联方向的咨询意见、飞机设计室对东风 107 原设计做了较大更改,M 数 1.8,升限 20,000 米,定名为东风 107A,于 1959 年 10 月完成初步设计。1959 年 12 月,上级决定东风 107A 下马,为东风 113 让路。东风 107 初始阶段还能按科学规律办事,后来与东风 113 竞相攀比,不得不中途夭折。
东风 113
在 1958 年春,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空军工程系为了进行毕业设计,要求各专业从本专业做起,共同设计一种新式歼击机,当时并未准备研制。初始设计性能为 M 数 2.0,高度 20,000 米。各种技术性能超过美国 F-105 战斗轰炸机,当年 8 月完成方案论证和总体及部件设计草图。后来国防科委领导将作战对象定为美国 1958 年刚刚装备部队的 F-104 战斗机,遂将性能指标大为提高,开始设计号称“双二五”,即飞行速度 M 数为 2.5,升限 25,000 米的歼击机,当时这种性能的歼击机世界上还没有。要求 9 月下旬设计出来,送北京审查。同月,航空工业局奉命下达《关于试制东风 113 高速歼击机的决定》,要求沈阳飞机厂、沈阳发动机厂同时研制两种高性能歼击机——东风 107 和东风 113 及其配套的发动机。1958 年 11 月,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派 400 人到有关工厂成立设计机构。沈阳飞机厂成立第二飞机设计室,负责设计东风 113 歼击机。东风 113 的设计工作障碍重重,举步维艰。1960 年 4 月,东风 113 图纸设计基本完成,但新材料供应不上。最重要的问题是飞机飞行速度超过了“热障”,当时国内的工业基础条件根本不具备,耐高温材料和有关成品均无着落,试制工作进展很慢。如果采用国内已有的材料,飞行速度就会降低到 M 数 1.8,升限亦大为降低;如果等新材科研制出来,则飞机试制将大为延迟。东风 113 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加之沈阳飞机厂任务很重,也无力同时进行两种歼击机的研制。1961 午 6 月,东风 113 研制正式中止。东风 113 立志“越英赶美”,设计指标严重脱离我国国情和航空工业实际,最后以失败告终。
- 陶小凡
-
东风 107
在 1958 年席卷全国的“大跃进”浪潮、追求高指标的风气影响下,自行设计飞机的性能指标一路攀升,1958 年 8 月,航空工业局根据空军的要求,决定将飞机设计室提出的东风 104 歼击机的 M 数提高到 1.8,升限提高到 20,000 米,装两台红旗二号发动机,并将飞机改名为东风 107。后来赵尔陆部长带队到哈军工参观学习,在东风 113 高指标的影响下,又将东风 107 飞机的最大速度提高到 M2。1958 年 11 月,沈阳飞机厂制成东风 107 木质全机模型送北京审查。当月,国家航空产品试制小组正式批准进行研制。12 月,沈阳飞机厂基本完成东风 107 生产图设计。1959 年 2 月,东风 107 飞机设计图纸送苏联咨询,并在苏联做了气动力试验。5 月,苏联有关部门正式提出咨询意见,认为飞机采用的变攻角活动机翼布局和发动机的选择不尽合理,飞行速度将达不到 M2 的指标,只能达到 M1.8,还可能出现不安定现象,建议采用大后掠角的固定三角翼。根据苏联方向的咨询意见、飞机设计室对东风 107 原设计做了较大更改,M 数 1.8,升限 20,000 米,定名为东风 107A,于 1959 年 10 月完成初步设计。1959 年 12 月,上级决定东风 107A 下马,为东风 113 让路。东风 107 初始阶段还能按科学规律办事,后来与东风 113 竞相攀比,不得不中途夭折。
东风 113
在 1958 年春,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空军工程系为了进行毕业设计,要求各专业从本专业做起,共同设计一种新式歼击机,当时并未准备研制。初始设计性能为 M 数 2.0,高度 20,000 米。各种技术性能超过美国 F-105 战斗轰炸机,当年 8 月完成方案论证和总体及部件设计草图。后来国防科委领导将作战对象定为美国 1958 年刚刚装备部队的 F-104 战斗机,遂将性能指标大为提高,开始设计号称“双二五”,即飞行速度 M 数为 2.5,升限 25,000 米的歼击机,当时这种性能的歼击机世界上还没有。要求 9 月下旬设计出来,送北京审查。同月,航空工业局奉命下达《关于试制东风 113 高速歼击机的决定》,要求沈阳飞机厂、沈阳发动机厂同时研制两种高性能歼击机——东风 107 和东风 113 及其配套的发动机。1958 年 11 月,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派 400 人到有关工厂成立设计机构。沈阳飞机厂成立第二飞机设计室,负责设计东风 113 歼击机。东风 113 的设计工作障碍重重,举步维艰。1960 年 4 月,东风 113 图纸设计基本完成,但新材料供应不上。最重要的问题是飞机飞行速度超过了“热障”,当时国内的工业基础条件根本不具备,耐高温材料和有关成品均无着落,试制工作进展很慢。如果采用国内已有的材料,飞行速度就会降低到 M 数 1.8,升限亦大为降低;如果等新材科研制出来,则飞机试制将大为延迟。东风 113 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加之沈阳飞机厂任务很重,也无力同时进行两种歼击机的研制。1961 午 6 月,东风 113 研制正式中止。东风 113 立志“越英赶美”,设计指标严重脱离我国国情和航空工业实际,最后以失败告终。
中国航空业早期的飞机编号是很混乱的,大概到六十年代中期,才统一以歼—X,强—X来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