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萦
-
最有名最能显示野蛮人高智商的案例,莫过“条顿堡森林战役了”。
在该战役中,野蛮人成功利用伏击包围战术,一举全歼罗马人两个正规军团。
此战影响深远,遏制住了罗马帝国向东北扩张的脚步,保留了日耳曼蛮族的完整性,为现代欧洲日耳曼民族国家奠定了基础。
- 西柚不是西游
-
成吉思汗铁木真
相关推荐
条顿堡森林战役
条顿堡森林战役条顿堡森林战役(Battle of the Teutoburg Forest),又译条陀堡森林战役、条陶堡森林战役。奥古 斯都统治时期日耳曼人反对罗马占领军的一次战役。奥古斯都(屋大维)统治时期,罗马大举入侵日耳曼尼亚,一直征服到易北河附近。罗马在莱茵 河以东设置日耳曼行省,总督瓦鲁斯试图引进罗马的租税与法律制度,引起日耳曼人强烈不满,遂爆发起义。普布利乌斯·昆克蒂利乌斯·瓦卢斯率领罗马三个军团镇压,分别是第十七、十八、十九 军团,日耳曼人在切鲁西族的阿尔米尼乌斯领导下,阿尔米尼乌斯成功将瓦鲁斯及三个罗马军团引诱 至莱茵河以东的条顿堡森林地带,罗马军团遭受埋伏全军覆没。统帅瓦鲁斯自杀, 日耳曼人的抵抗似乎被消灭,瓦卢斯受命接任总督及莱茵军团的最高指挥官后,试图引进罗马帝 国的租税与法律制度,但他引入的税法与传统日耳曼文化有很大冲突。对日耳曼人来说,只有奴隶才 交税,于是瓦鲁斯下令严惩反对者,更引起日耳曼人强烈不满。加上瓦鲁斯生活荒淫,欺压日耳曼 人,他的统治很快就激起了日耳曼人的反抗。在日耳曼人不满下,切鲁西贵族阿米尼乌斯得以团结多个日耳曼人部落。阿米尼乌斯本人拥有罗 马公民权甚至是罗马辅助部队骑士,首先成功得到瓦卢斯的信任,并说服条顿各部落出兵。在公元9 年9月,瓦鲁斯从阿米尼乌斯得知日耳曼人叛乱,准备带领三支罗马军团离开罗马在边境Vetera(现时 的桑腾)的大本营,分别是第十七、十八、十九军团前往镇压叛乱。Segestes曾警告不要相信阿米尼 乌斯,瓦鲁斯无视警告前往镇压叛乱,并由阿米尼乌斯带领。瓦卢斯及其部队包括三支罗马军团,3队罗马同盟军骑兵,6支辅助步兵队大多都缺乏在当地与日 耳曼人作战经验。罗马部队不以作战阵式行军,在条顿堡森林地形环境限制罗马部队被迫拉长队型, 估计约长15至20公里。[1] 阿米尼乌斯自小在罗马长大,是罗马公民及罗马军人。他深知罗马部队作 战纪律及阵式,有效带领指挥不讲纪律的日耳曼军队。瓦鲁斯在条顿堡森林遭受阿米尼乌斯伏击,罗 马三个军团2万多人与阿米尼乌斯日耳曼军队激战4天惨败,瓦鲁斯自己亦因此自杀。 阿米尼乌斯枭首了瓦鲁斯,并将其首级送给国王Marbod。当奥古斯都得知瓦鲁斯及三个罗马军 团全军覆没时,大骂瓦卢斯无能:“Quintili Vare, legiones redde!”(“瓦鲁斯,还我军团!”)。此次战役阻止了罗马帝国继续向日耳曼地区扩张,保障了莱茵河东部日耳曼人的独立地位,从此 罗马帝国与日耳曼大致以莱茵河为边界。 条顿堡森林战役纪念塔矗立于在今德国北威州代特莫尔德市西南郊。2023-09-08 00:08:161
条顿堡森林战役、经过、过程、结果
条顿堡森林战役经过、过程、结果公元9年,25000罗马精锐在瓦卢斯率领下走进条顿堡森林,结果遭遇日耳曼人伏击。双方大战数日,罗马军团连战连败,一直被追着吊打,几乎全军覆没。统帅瓦卢斯陷入绝地,只好拔出佩剑,往脖子上一抹,结束了性命。条顿堡森林战役,是罗马帝国极盛时期最大的惨败,也是屋大维大帝一生最大的败仗。凯撒大帝死后,养子屋大维崛起,他在“后三巨头”博弈中胜出,并继续凯撒未竟的事业,将帝国边界拓展到日耳曼部落。古代日耳曼人,在罗马人眼中是蛮族,他们还没有进入文明社会。如此,罗马对日耳曼人采取高压政策,并歧视日耳曼人,对他们随意剥削,甚至公开抢夺妇女。提比略担任日耳曼尼亚总督时,他恩威并施,且本人军事能力强悍,日耳曼人不敢招惹。提比略返回罗马后,屋大维让瓦卢斯担任总督,管理日耳曼人。瓦卢斯打心底里就看不起日耳曼人,认为他们就是一帮野人,只适合充当奴隶。瓦卢斯残暴,却对出身日耳曼的阿米尼乌斯异常信任,从没戒备。如此,瓦卢斯注定要倒大霉,因为阿米尼乌斯已经暗中积蓄力量,并联合其他日耳曼部落,准备伏击罗马人。阿米尼乌斯叛变,瓦卢斯并不知道,他率25000精兵去镇压日耳曼人叛乱,行动路线已经泄露。条顿堡森林,地势复杂,丘陵众多,罗马军团只好分散行军,缓慢前进。早已埋伏的日耳曼人从两侧山上杀下来,罗马人猝不及防,阵脚大乱,相互踩踏而死者无数。日耳曼人近身搏杀,罗马人不是对手,纷纷溃逃。走出森林后,罗马军团来到平原地带,瓦卢斯列阵迎战,准备正面硬抗日耳曼人,一决胜负。谁知,日耳曼人不上当,他们不跟罗马军团正面对决,因为阵地战不是他们的强项。日耳曼人不来,瓦卢斯认为这些人已经撤退,于是率军返回莱茵河大营。谁知,瓦卢斯走进森林后,再一次遭受日耳曼人伏击。这次,瓦卢斯没那么幸运,罗马军团几乎全军覆没,他拔剑自刎而死。日耳曼人痛恨瓦卢斯,将其首级割下来,遍传日耳曼各部落,告示胜利。条顿堡森林惨败,是罗马帝国极盛时期遭遇的最大军事失败。战后,屋大维认为日耳曼人靠不住,他们勇猛彪悍,但对帝国不忠诚。为此,屋大维将近卫军中日耳曼人全部遣散,以防不测。2023-09-08 00:09:161
条顿堡森林战役的起因是什么?战役状况怎样?
条顿堡森林外条顿堡森林围歼战发生在公元9年,时值罗马北部边界战争时期,是罗马帝国皇帝屋大维同被征服的日耳曼行省之间的一场战争。因为战争是在条顿堡森林进行的,因此称为条顿堡森林围歼战。 公元前27年,屋大维当上了罗马帝国的皇帝后,便开始了大规模的军事扩张。为了确保罗马边界的安全,屋大维于公元前24年开始进行东征。他们每到一处,都进行残酷的军事掠夺,罗马人的暴行激起了菜菌河沿岸的日耳曼人的反抗。作为一个顽强好战的部族,日耳曼人坚决抵抗来犯的罗马侵略者,曾连续几次打垮了屋大维的军队,对屋大维构成极大的威胁。 直到公元前7年,罗马军在屋大维的养子提比略的带领下,才最终打退了日耳曼人的进攻。战胜日耳曼人以后,提比略把莱茵河到易北河流域的全部地区都设立了行省,以方便对被征服地区的部族进行控制,同时把这些行省交给了罗马执政官瓦鲁斯,自个则于公元前4年前往德意志。提比略撤走后,日耳曼行省再一次举起了反抗的大旗,瓦鲁斯不得不率领军队镇压。公元9年,双方在条顿堡森林展开了一场殊死的激战,这就是著名的条顿堡森林围歼战。 罗马人一向不敢小瞧日耳曼人,因为日耳曼一向是他们最头疼的问题。所以,这一次日耳曼行省的叛乱他们更是不敢轻视。罗马执政官瓦鲁斯亲自率领三个军团和九个辅助队前往日耳曼行省围剿叛军。日耳曼人做好了充分的战争准备,他们故意把罗马人引到了地势险要的条顿堡森林,利用熟悉的地形将瓦鲁斯的军团层层围困,然后在部族首领阿尔米尼乌斯的带领下,向被围困的罗马军团发起了猛烈的进攻,罗马人遭到了沉重的打击,瓦鲁斯全军覆没。日耳曼人在忍受剥削和侮辱之后,终于迎来了胜利。 瓦鲁斯在条顿堡森林全军覆没的讯息传到罗马以后,屋大维恨得咬牙切齿。据说,他愁得一连好几个月不整衣冠,有时候还疯狂地失声大叫「瓦鲁斯,还我军团」。由此可见条顿堡森林之战的惨败对罗马人的打击。条顿堡森林围歼战沉重地打击了罗马人,使得他们再也没有能力对日耳曼发动大规模的军事进攻,罗马的军事扩张已开始走下坡路了。 日耳曼人重新夺回了属于自个的土地,日耳曼行省彻底从罗马分裂出来,罗马的北部边疆只能确定在沿菜茵河与多瑙河以南的地区。此后,它的整个疆域基本上稳固下来。2023-09-08 00:10:281
条顿堡森林战役的详细经过
条顿堡森林战役的详细经过。在公元9年春天,瓦卢斯率领他麾下五个军团中最精锐的三个:第17、18、19军团,从他设在利珀河口的卡 斯特拉·费特拉大营出发,越过莱茵河向东进军。这是日耳曼尼亚行省总督的例常行动,目的是向刚刚被征服 的日耳曼人显示帝国的军威。作为辅助部队,阿米尼乌斯也带领切卢斯克族战士们随行。他们在5月份抵达维斯河畔的夏季营地,沿途没有遭到任何有力的抵抗。可能是因为天气炎热的缘故,瓦卢斯不再继续东进,观兵易北河,而留在这里避暑。8月气温转凉后,他率领大军拔营起寨,打算返回利珀河口过冬。此时,阿米尼乌斯已 经成为他手下的红人了,常常在中军大帐中出出进进,利用自己精通拉丁语的优势,向军官们汇报和解释当地 情况。9月初,瓦卢斯军顺利地抵达了条顿堡丘陵地带。条顿堡丘陵位于今德国下萨克森州和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交界处,介于奥斯纳布吕克和比勒菲尔 德这两座后来兴建的大学城之间,是哈尔茨山西北方向的一条支脉。由此再往北,就是一马平川的北德平原了 。它的地势并不险峻,其最高点的海拔仅有468米,上面至今都覆盖着茂密的森林,现在被规划为一个鸟类自然保护区。当瓦卢斯正要走直线穿越这片丘陵,沿来时的道路向西南方挺进时,突然从右翼奔来一名阿米尼乌斯手下 的传令兵,报告说本部受到敌军的猛烈袭击,情况万分危急,请总督阁下赶紧派兵增援!瓦卢斯闻报大喜,此次出兵一直未遇敌手,什么战利品都没有捞到,使得天性逞强好胜的他一直郁郁寡欢。现在敌人居然送上门来 ,他自然十分兴奋。“哼,这些胆小的蛮族就会骚扰人家的辅助部队,等我罗马大军一到,他们连眼睛都不敢 睁开!”说着,他就催动自己的全军将士追了上去。罗马军的布阵如下:最前面是三个重骑兵大队,每队大约300人;然后是6个轻步兵大队,每队大约 500人;然后是数十名军号手和数百名弓箭手;再往后,就是三个列成方阵的重步兵军团,每个军团6000人;这 三个军团的中央,骑在高头大马上的,便是威风凛凛的瓦卢斯总督本人,他的司令部参谋人员及卫队簇拥在他周围,共约2000人。在兵团两翼掩护的是一些日耳曼、色雷斯和非洲的轻骑兵,共约3000人;殿后的则是随军 家属、后勤人员、医生、厨师、奴隶等。全军总人数超过三万,战斗人员数目约有25000人,相当于那时罗马帝 国总兵力的十分之一。沿着条顿堡丘陵北麓林间大道前进没多久,他们就不得不改变自己的阵形了,因为左方 出现了一个巨大的石灰岩山包,而右方则出现了一片广阔的沼泽,它们之间相距只有几百米。两旁的灌木丛越 来越密,丘陵越来越多,道路越来越窄,也越来越泥泞,因为天开始下雷雨了,而且雷越来越响,雨也越来越 大。响亮的雷声、雨声、风声汇聚在一起,怎么听怎么像是两军人马在激烈地厮杀。一般说来,雷雨总不会持 续时间太久,但这次却不然。几个钟头过去了,敌人没有能够找到,阿米尼乌斯的部队也不知道去哪里了,而 罗马将士们却全都被淋成了落汤鸡。受气候影响,他们垂头丧气、胆战心惊地走着,但决不会想到,全日耳曼 尼亚行省的反罗马武装力量,此时此刻正像猎人一样,埋伏在他们身旁的那些灌木丛和丘陵后面,等着他们这 些猎物走进陷阱的最深处。在敌国留学多年的阿米尼乌斯,早已琢磨透了双方军队的优缺点。罗马军队身着坚固的铠甲,手拿沉 重的盾牌,列成紧密的方阵,所以需要较为宽阔的战场,纪律严明,行动迟缓,守强攻弱。日耳曼军队没有铠甲,盾牌又小又轻,在战斗中不习惯排什么阵形,所以也不需要宽阔的战场,喜欢各自为战,行动迅速,强时攻弱时守。因此,对于日耳曼军队来说,围攻罗马军堡垒是最为愚蠢的战术,其次是和对方在广阔的草地上野战, 而最佳方案就是在地形狭窄的密林中伏击他们。巨大的罗马盾牌在此很容易被灌木卡住,长矛和弓箭在近距离 格斗中派不上用场,沉重的铠甲更使他们成了日耳曼标枪的活靶子。而公元9年9月9日,条顿堡森林上空的暴风 骤雨,更是帮了日耳曼军队的大忙。不幸的罗马士兵们直到他们杀到眼皮底下,才发现敌人的存在,此时再拿 起武器并列阵,已经太晚了。从雨雾中冲出的无数日耳曼人像蚂蚁攻击长蛇那样,先是把首尾相距达5000米的 罗马大军迅速分割成上百段,然后再慢慢地一口一口吃掉。于是双方在阴暗的沼泽森林展开决战。在这里,军事上的谋略、纪律、军阵、全无用处,重铠甲、大盾牌、长矛反成累赘,双方士兵们更多的是空手白刃地单挑,全凭与生俱来的身体与心灵的力量,这方面罗马人显然不及日耳曼人,那些百战余生的罗马老兵们纷纷倒下,有许多走投无路的罗马将士逃入沼泽,被无情的泥潭 全部吞没。在双方持续血战了两天一夜之后,55岁的瓦卢斯总督看到大势已去,于10日傍晚和部分高级军官一 起用宝剑自杀身亡。但他们属下的抵抗还没有完全停止,剩余的罗马士兵依然相当顽强的战斗,一帮老兵在一个小山丘上组成一个环行防线,打退了日尔曼人一次又一次的冲锋,一直坚持到天黑。这些人挖的防御工事和堑壕,到今天还依稀可见。直到11日中午,战斗才终于以罗马将士全军覆没的结 局告终,仅有寥寥数人得以侥幸从包围圈中逃脱。自公元前216年的坎尼会战以来,罗马军团没有被全歼过的光 荣记录,连同他们自公元前53年的卡拉伊会战(克拉苏之死)以来不可战胜的神话,至此一并宣告结束。瓦卢斯的首级在各个西日耳曼部落中旅行了一遍之后,被马考曼族国王马波德送回罗马安葬。而他下属的尸体则永远 地留在了战场上:两万多个头颅被悬挂在条顿堡森林大道两侧的树梢上,直到离战场50千米外的地方,都能发 现他们被剥得精光的尸体。这里是欧洲被研究得最彻底的古代战场,直到1988年,一个英国考察队还在此处挖 掘出过大量的武器、数百枚银币、以及一些罗马军人、战马、骡子的骨架。2023-09-08 00:10:351
条顿堡森林战役
条顿堡森林战役条顿堡森林战役简介和条顿堡森林战役的故事,前1世纪恺撒占领高卢使得日耳曼人成为罗马人的直接邻居。这个接触始终不和平。恺撒于前55年和前53年渡莱茵河对日耳曼人进行惩罚性进攻。但恺撒将莱茵河看作日耳曼人和罗马人的边界。条顿森林战役是古罗马最强盛的时代所遭到的最惨痛的失败,而参加战役的罗马军人是罗马军中最强捍的百战菁英,他们的战争技艺那是相当高的,但是却败在"野蛮人"的手下,此战役使强大的古罗马停止了大规模的扩张,西方文明的版图大致形成。直到11日中午,战斗才终于以罗马将士几乎全军覆没的结局告终,仅有很少的人得以侥幸从包围圈中逃脱。自公元前53年的卡莱战役(克拉苏之死)以来,以来,罗马军团没有被全歼过的光荣记录、不可战胜的神话,至此一并宣告结束。瓦卢斯的首级在各个西日耳曼部落中旅行了一遍之后,被马考曼族(马科曼尼人)国王马波德(马罗波都)送回罗马安葬。而他下属的尸体则永远地留在了战场上:两万多个头颅被悬挂在条顿堡森林大道两侧的树梢上,直到离战场50千米外的地方,都能发现他们被剥得精光的尸体。这里是欧洲被研究得最彻底的古代战场,直到1988年,一个英国考察队还在此处挖掘出过大量的武器、数百枚银币、以及一些罗马军人、战马、骡子的骨架。条顿堡森林战役是屋大维皇帝一生中最惨痛的失败,在得知这不幸的消息后,他一连几个月不理发,不刮胡须,不洗脸,整天一副如丧考妣的尊容。像个丢失了心爱玩具的孩子那样,他反反复复地对着空中喃喃自语:"瓦卢斯,瓦卢斯,你把我的军团还给我!"这句话成为未来欧洲君主战败后的口头禅。这样的表现并非没有原因。因为当时的莱茵河的防线空虚,日耳曼人的军队则是大敌当前。提比略的大军,已经远水救不了近火。而由于罗马军队采取严格的训练制度,所以短期很难内募集足够的合格部队。奥古斯都只能在罗马下令宵禁,防止城中发生动乱。接着把那些卫队里的日耳曼人都解除武装后驱逐,避免他们因为同胞的成功而持非分之想。最后,开始各处征兵,利用没收财产等方式迅速征集了足够的兵员送往前线。2023-09-08 00:12:551
条顿堡森林战役有着怎样的战争背景
条顿堡森林战役有着怎样的战争背景。前1世纪恺撒占领高卢使得日耳曼人成为罗马人的直接邻居。这个接触始终不和平。恺撒于前55年和前53年渡莱茵河对日耳曼人进行惩罚性进攻,但恺撒还是将莱茵河看作日耳曼人和罗马人的边界,而此后的莱茵河边境依然不和平。罗马皇帝奥古斯都决定将驻扎在高卢的士兵迁移到莱茵河。但莱茵河边境依然不稳定。奥古斯都因此改变了他的策略。从前12年到前9年他的养子尼禄·克劳蒂乌斯·杜路苏斯多次对日耳曼人进攻。他征服了多个日耳曼民族。但这些民族不是真的投降罗马帝国。前8年杜路苏斯在撤退时从马上摔落负伤死亡。他的兄弟提庇留从前8年开始恢复杜路苏斯的进攻。4年他征服了至此为止一直反抗罗马的切鲁西人。为了继续向易北河进发,罗马人在莱茵河东建立了一系列城市。今天德国黑森州的一些城市的名字来自于拉丁文。公元6年,罗马人企图从美茵茨出发进攻位于今天波希米亚的一个王国。但这个行动半途而废,因为在今天的匈牙利爆发了动乱。虽然如此罗马人依然将到易北河的日耳曼地区看作他们的一个省。日耳曼人的抵抗似乎被消灭后,普布利乌斯·昆克蒂利乌斯·瓦卢斯受命在被占地区引入罗马的法律和收税。他在那里同时是省长和莱茵河军团的最高指挥官。瓦卢斯在此前在叙利亚就已经获得了一个残暴贪婪的名声。他的统治很快就激起了日耳曼人的反抗。他下令严惩反对罗马的人,而他引入的税在日耳曼人眼里非常不公平。对日耳曼人来说,只有奴隶才交税。在这种情况下切鲁西贵族阿尔米纽斯得以团结多个日耳曼人部落。阿尔米纽斯本人拥有罗马公民权甚至是罗马骑士。他利用瓦卢斯对他的信任而将瓦卢斯引入一个圈套。战役地点条顿森林位于现在德国西北部的利伯郡,这个地名保留到今天。条顿森林是一块高地,其中河谷纵横。地势起伏很大,不少地段道路在峡谷中穿行。这里生长着高大茂密的橡树林,灌木很少,人马可以在林中穿行无阻。条顿森林的地貌到今天都没有多少改变,地图上显示的一些地名,比如“胜利场"( das Winnefeld), “白骨巷"( die Knochenbahn),和“杀戮谷"( der Mordkessel),还能让我们依稀看到当年血战的影子。日耳曼统帅。直接指挥这场经典战役的"蓝方统帅"是日耳曼英雄阿尔米纽斯(阿米尼乌斯)也被叫做“阿明”或“赫尔曼”,他是切卢斯克人,在指挥这场历史性的战役时,年仅25 岁。贵族出身的父母在罗马担任人质期间生下了他,其童年和青年期也是在罗马度过的。在敌国的首都,这个年轻的日耳曼人认真地钻研了罗马军队的战术。后来他回到故乡,按照罗马帝国对待蛮族的惯例,被委任统率切卢斯克族的友军,辅助罗马军队维护日耳曼尼亚行省的治安。公元7年,他随同提比略到今波斯尼亚地区平乱 ,这是他第一次参加实战,由于表现英勇,被授予罗马公民权。提比略甚至还许诺将来封他为骑士,这已经是 一个蛮族出身的军官所能获得的最高荣誉了。然而,地位和财富都不能动摇阿米尼乌斯对本民族自由事业的热 爱,但他却很小心地不让别人发现这一点。罗马帝国统帅。当公元7年提比略离开日耳曼尼亚之后,屋大维皇帝委任自己的亲信、他以前死对头安东尼的孙子、时年53岁的普布里乌斯·奎因克提里乌斯·瓦卢斯为日耳曼尼亚行省总督。此人曾经在北非和西亚指挥过多次 战役,军事经验十分丰富。此时,日耳曼尼亚的局势看起来已经基本平静了,所以瓦卢斯放松了警惕,没有像几位前任那样恩威并施,而是仗着自己显贵的身份和辉煌的功绩,在当地作威作福,四处摊派苛捐杂税,强抢 民女。有道是上梁不正下梁歪,瓦卢斯的部下纷纷效仿他们的统帅,军纪迅速败坏,整个日耳曼尼亚行省民怨 鼎沸。但在罗马强大的兵威之下,这些日耳曼人暂时还敢怒不敢言。在公元8年秋天回到日耳曼尼亚的阿米尼乌 斯看到这种情况,感到机不可失,就开始积极联络其它西日耳曼部落,准备发动罗马人所谓的“叛乱”。2023-09-08 00:13:381
谁有“条陀堡战役(托伊朗托堡战役)”的详细资料?
战争的详细经过:::Teutoburg Forest War日耳曼尼亚(Germania),也就是莱茵河到易北河的战线本来是由提比略(Tiberius)来掌握着的,在他任总督的时候日耳曼尼亚被正式并入罗马帝国。他软硬兼施,给予了一部分部落贵族以罗马公民权,甚至有都还进入了罗马的骑士团。这样使日耳曼各部落的首领们就这样被收买,没被收买的也积极向罗马人称臣,要求罗马人收买他们。提比略还研究了日耳曼人的习俗,同时对日耳曼人进行了严密的监控,让日耳曼人不敢违抗罗马人的意志。但是事情却不是总是一帆风顺的。由于潘帕尼亚(今天的匈牙利)地区发生了暴乱,提比略被调离此处,而日耳曼尼亚总督由叙利亚总督瓦卢斯(Pulius Quintilius Varus)继任。瓦卢斯虽然很有能力,但是生活却极其放荡,即使是到了日耳曼尼亚也没有半点收敛,因此造成了罗马官兵的上行下效。在瓦卢斯的引导下,日耳曼尼亚的军队彻底蜕变,守卫松懈。不仅如此,瓦卢斯还一改提比略的怀柔政策,他把日耳曼人当作奴隶一样使用,拿着皮鞭发号施令,敲诈他们的钱财(日耳曼人传统:只有奴隶才交税)。由于这些所作所为,让日耳曼人很生气,造成了很严重的后果。这是有一个日耳曼人站了出来,他做了一件别人都没做到的事情。这个人就是日耳曼切鲁西部落(Cherusci)的首领海尔曼(Hermann, 拉丁文名为Arminius)。在提比略时期,他就已经是罗马军队中的一员了。他通晓拉丁文,曾经作为罗马雇佣兵在巴尔干做过战。在这些日子里,他深刻地了解到了罗马军队的优缺点,他一方面对罗马的豪华的生活方式很羡慕,但另一方面又富有极度的爱国主义使命感。这由于这样,他一直等待找机会,争取日耳曼人的独立。这个机会现在已经自己送上门来,还有什么可以等待的呢?海尔曼一边在瓦卢斯身边积极讨好,让瓦卢斯放松警惕;另一边则暗中联系日耳曼各部落,准备起事。但他同时也明白,想要打败罗马人不是那么容易的。瓦卢斯的三个军团是由提比略亲自训练出来的,具有相当前的战斗力。而日耳曼人则根本无法匹敌,唯一能克敌制胜的方法无过于钻山沟打伏击。秋天到了,日耳曼地区大量下雨,到底泥泞难走。罗马军队的后勤很难供应上。海尔曼发现时机已到,就支持北边的一个部落公然反叛。瓦卢斯知道情况后一怒之下就领兵出征,但是由于他对地形不熟悉,就找海尔曼咨询进军路线,因此海尔曼领着罗马人进入了伏击圈,让两万罗马士兵走上了不归路。条顿森林位于现在德国西北部的下萨克森州的奥斯纳布吕克(Osnabrück)附近,这个地名保留到今天。条顿森林是一块高地,其中河谷纵横。地势起伏很大,不少地段道路在峡谷中穿行。这里生长着高大茂密的橡树林,灌木很少,人马可以在林中穿行无阻。但是由于连日来的雨水让这里变的泥泞难行。再加上瓦卢斯的错误估计:他没有按照正常方式行军,在军队的后面还带了大群的妓女和小贩,好像是认为立刻就能把敌人消灭一样。在条顿森林中,道路越来越难行,瓦卢斯的军队也越来拉得越长。正在这时,一声号角,日耳曼人的箭大量射来,吞噬了大量罗马人的生命。虽然如此,罗马人也没有惊慌四顾,他们立刻收缩队形,竖起盾牌,想组成方阵应敌。但是森林却极大地阻碍了他们,罗马人且战且行,但仍不断有人倒下,敌人无处不在。好不容易罗马人找到了一块开阔地,马上修了一座营垒坚守。第二天,挖路思想要和日耳曼人决战,但海尔曼却拒不出战。为了赢得胜利,瓦卢斯再次命令罗马军队继续前进,这次却居然没有了日耳曼人的伏击。可是这只是暂时的,瓦卢斯的军队到了一个大峡谷前,发现这里已经被海尔曼事先砍倒了数十棵大树阻止他们前行,罗马人用了很长时间才清理出一条小道,这条小道只允许单兵通过,麻城等辎重必须留下。听到这个命令,罗马士兵立刻都赶到马车上去取自己的贵重物品,顿时大乱。海尔曼知道时机已到,就下令总进攻。他身先士卒冲下峡谷,其他人也像山洪暴发一样冲进敌阵,一时吼声连天,伏兵四起。瓦卢斯命令撤退,但事情并不是他所想象的那样了,罗马人虽然快速组成了形状各异的方阵,但罗马人已被金钱压弯了腰,一排排的被越来越多的日耳曼人砍倒。他们根本没有投降的机会,多次的反攻都被日耳曼人所破坏。瓦卢斯看到罗马军队越战越少,绝望的自杀了,终究没有辱没罗马人的尊严。有一部分罗马老兵在一个小山丘上组成了一个防御阵线,一直坚持到了晚上。至此,条顿堡森林战役结束,两万罗马士兵只有不足一百人生还。还有一些俘虏被日耳曼人献给神做了祭品,另一部分俘虏卖作了奴隶。在森林大道的树上,悬挂了两万多个头颅。直到今天,地图上显示的一些地名,比如“胜利场”( das Winnefeld), “白骨巷”( die Knochenbahn),和“杀戮谷”( der Mordkessel),都还能让人回想起当初那场可怕的杀戮。这场战役让罗马三个精锐军团全军覆没,罗马军队无坚不摧的神话被彻底打败。据说,当这个消息传到了罗马,奥古斯都扯烂自己的长袍,以头撞墙,几个月不理发刮胡,他撕心裂肺地喊出了西洋军事史上的千古名言:“Varus! Give me back my legions!”(瓦卢斯,把我的军团还给我!)2023-09-08 00:18:322
条顿堡森林战役的地点
条顿森林位于现在德国西北部的利伯郡,这个地名保留到今天。条顿森林是一块高地,其中河谷纵横。地势起伏很大,不少地段道路在峡谷中穿行。这里生长着高大茂密的橡树林,灌木很少,人马可以在林中穿行无阻。条顿森林的地貌到今天都没有多少改变,地图上显示的一些地名,比如“胜利场( das Winnefeld), “白骨巷( die Knochenbahn),和“杀戮谷( der Mordkessel),还能让我们依稀看到当年血战的影子。2023-09-08 00:19:061
条顿森林堡战役之后罗马报复过吗
日尔曼尼库斯所做的可不单单是“报了一部分仇”了……他从进入日耳曼境内就是一路杀过去的,而代价则是,一路上遭到他屠杀的布路克提里人、图邦提斯人和乌西皮提斯人都加入了针对他的战斗中,封死了他的军团退路。并且在森林中对他的部队展开了伏击。不过因为日尔曼尼库斯的鼓舞,左翼的第二十一军团成功抵御了日耳曼人的冲击,而随着第一军团成功通过森林建立营地,日耳曼人选择了撤退。而后,春季的时候,日尔曼尼库斯屠虐了卡提伊人的部落……嗯……这个是顺带的,他的主要目的是吧吧阿米尼乌斯(就是条顿森林战役里的那位日耳曼指挥官啦)全家都给抓了……并宣告阿米尼乌斯还没出生的儿子将沦为奴隶。而与之相反的,则是赦免了日耳曼部落二把手塞盖司特的罪孽。挑起而日耳曼民族内部主战派和主和派的斗争。随后,日耳曼尼库斯将自己的军团分成了三部分。凯奇纳率领四十个罗马步兵中队通过布路克提里人的地区到埃姆斯河去,以便牵制敌人。指挥官佩多则率领着骑兵沿着弗里喜人地区的边境前进。日耳曼尼库斯本人则和四个军团乘船穿过湖区。其中凯奇纳在靠近条顿森林的途中夺回了第十九军团的鹰旗。双方在森林边缘展开了一次小规模的接触过后,因为罗马人主力抵达的缘故,双方最终都选择了撤退。而撤退途中,日耳曼人将附近山上的河流中的水给引入的平原,并在水流的帮助下对罗马人展开了攻击。两翼的第五、第二十一军团在第一天夜晚过后选择了退缩。最后在第一军团的帮助下,凯奇纳才成功将残余的部队带领到了一处开敞的干地上进行扎营。在凌晨时分通过一次突袭击退了日耳曼人。不过最后第二和第十四军团在搭乘船只撤退时遭遇天灾,不得不退回本土进行休整。第五次战斗:休整过后的罗马人重新组成了八个军团和数目不详的高卢辅助军,以及两个近卫军中队,于日耳曼尼库斯将巴塔维亚岛(即莱茵河口的三角洲)登陆。并最终击败了联合起来的日耳曼主战派部落,使日耳曼部落陷入了连年内战之中(塔西陀编年史中这里全都是些搞得和小说一样的战斗细节,还偏偏是那种专注个人英雄事迹的类型的OTZ,唯一值得一提的就是条顿森林之战中的另外两面鹰旗也在此战中夺回)而后来的日耳曼部落……直到三世纪危机之前,基本都变成了罗马人刷资历的地方,履历上没一条“在对日耳曼作战中有优良表现”都不好意思当将领。总而言之,日尔曼尼库斯在21年里,吧条顿堡森林出头的那几家子基本上都被这家伙给杀得干干净净……如果这样都不算报复的话,实在是不知道什么样才能算是报复。之所以没有统治日耳曼部落,纯粹是因为那帮子丝毫没有从事生产的习俗,收入来源基本靠抢的日耳曼人根本一点油水都挤不出来……这和汉族锤死了北方游牧无数次,但是游牧依旧春风吹又生一样……真要说的话,条顿堡森林对于罗马人的损失根本不痛不痒,屋大维那货在那里哭纯粹是在作秀。罗马历史上损失的军团多了去了,他和安东尼内战玩掉的就不止三个军团了。罗马帝国时期经过了马略军改过后的罗马军团不是共和国时期的公民军,根本不缺乏兵源。后来的五贤帝时期和达西亚开片时直接抓起二十万人甩人家脸上,已经很好的证明了这一点。帝国前期,甚至可以说帝国黎明期,区区一两万人的损失对于罗马人来说真的什么都不算……所谓“生活安逸不想打仗”的说法纯粹就是想多了,罗马的版图直到一百多年后打到波斯湾才算是最大呢。顺带一提,辛布里战争中的日耳曼前辈们那才叫给力:罗马人前后近20个军团被歼灭,半个元老院死得精光,这损失的不是军改之后的募兵制士兵,而是实实在在的公民军。如果不是摊上马略这位国父强行救场,罗马当年就直接GG了。2023-09-08 00:19:202
罗马曾经为条托堡森林的损失复仇过吗?
Germanicus来自德国杀手世家。他的父亲德鲁斯是终极的德国杀手,他的曾祖父凯撒也不太卑鄙。图特堡事件之后,情况看起来很惨淡。正如迈克·邓肯(罗马历史播客)所说“当你遭受像条托堡那样的失败时,你不得不怀疑这是不是真的。”如果所有的好时光都已成为过去,而你的国家正在乞求灭亡。Germanicus将会改变这一切并证明罗马并没有崩溃。Germanicus是奥古斯都选择继承人的第一人选,但他太年轻了。提比略,真正的继承人,被迫收养日耳曼icus作为他的继承人,这样男孩才能成长。在提比略统治时期,莱茵河军团开始骚动起来,日耳曼icus被任命为他们的指挥官。为了让他们保持冷静,他会入侵日耳曼尼亚,并承诺他的士兵可以保留他们所掠夺的一切作为他们的奖金。这通常意味着奴隶、货物贸易和黄金。第一个战役14广告:基本上平安无事。带着一些奴隶和一些赃物,朝家走去——这本来就应该很小,而它确实很小。没有什么重大的战争,只是罗马对乡村的破坏,这在当时是很常见的。公元15年第二次战役:比第一次大一些。首先,日耳曼icus攻击了沙提人。他洗劫了他们的首都和土地,几乎消灭了整个部落。然后,他把亚美尼亚尼斯怀孕的妻子作为人质,继续他的解雇。之后,他前往条托堡森林遗址,开始埋葬罗马人的遗骸。最后,他找回了三只丢失的老鹰中的一只,返回莱茵河。尽管如此,他还是被授予了皇帝的称号和胜利的胜利。这也使日耳曼icus成为不受欢迎的提比略的严重威胁,因为日耳曼icus是罗马人眼中的神。公元16年第3次战役:日耳曼库库斯再次进入日耳曼尼亚,并开始带着8个军团洗劫乡村。这迫使聪明的避开战争的亚美尼亚人出手。他最终选择在另一片森林和河流边与罗马人交战。他们的想法是,罗马人将再次面临艰难的地形和斗争。日耳曼尼克斯不是瓦鲁斯,他的手下可以在有限的土地上工作。由于这是一场传统的战斗,而不是伏击,罗马人利用他们优越的训练、纪律和武器,使亚美尼亚的军队惨败。亚美尼亚人受了伤,被迫逃跑,他的部下也被杀死。第二天,德国人丢弃的武器被制成了德国人的战利品。重新集结的德国人被激怒了,再次发起进攻,再次遭到屠杀。2023-09-08 00:19:354
古罗马的几个经典战役
古代经典战争II2008-03-29 14:41古典决战之四:罗马惨败给波斯的卡莱之战公元前53年,也就是凯撒入侵英伦三岛的同一年,罗马执政官克拉苏领兵四万入侵波斯帕提亚王国。此时克拉苏已经年过六十,正处於其一生事业的顶峰。他是罗马三位执政官之一,也是罗马最富有的人。虽然拥有无与伦比的权力,金钱,美女和豪宅,克拉苏仍然不能满足。故老相传波斯王富甲天下,宫中藏金不计其数,克拉苏早就对此垂涎欲滴,况且征服波斯还可以给他带来超过凯撒的显赫战功和无尽的荣耀。他并不太在意罗马元老院拒绝批准对波斯开战,因为在他心目中,波斯只不过是又一个即将被征服的蛮族,这场战争几个星期就能结束。他已经在考虑如何安排得胜回朝的庆典活动了。克拉苏虽然是罗马共和国杰出的政治家和战略家,他对波斯的地理历史人文却一无所知,不过他也懒得去了解。克拉苏坚信在他的七个罗马军团面前,波斯将是不堪一击的,而征服波斯只不过是开始,他还要继续向印度进军,完成亚力山大征服世界的遗愿。克拉苏的狂妄倒也并不是全无道理,两百多年前,亚力山大就是率领四万希腊联军在高加麦拉(Gaugamela)一举击败波斯王大流士三世的十万大军,从而征服波斯的。克拉苏相信自己的七个罗马军团要比亚力山大的马其顿军队强大得多,而波斯则已经没落了,眼前这个帕提亚王国和二百年前的波斯帝国是不能相提并论的。帕提亚王国的确和过去的波斯帝国完全不同。亚力山大征服的波斯是农耕民族为主的古文明,而那时的波斯军队除了几件新奇的兵器以外(如战象和战车),基本的战法和希腊并没有太大的区别。高加麦拉之战是一场欧陆风格的会战,双方都以排列整齐的方阵迎敌。诚然,罗马军队代表那个时代步兵阵战的最高水准,任何民族和罗马人打堂堂之阵的会战,都不会有太多胜算。将波斯帝国取而代之的帕提亚人,却是地地道道的游牧民族,他们将向罗马人展示一种全新的战术理念 - 高度机动的轻骑兵战术,而将这种战术发扬光大的匈奴人和蒙古人多年以后成为整个欧洲的噩梦。克拉苏将为他的贪婪和狂妄付出生命的代价,而数万罗马将士将不得不为他陪葬。1. 历史背景帕提亚人是原先居住在里海东岸的游牧民族,可能因为受到异族的挤压而南迁到伊朗高原。帕提亚人没有文字,语言属于印欧波斯语族。在古波斯帝国兴盛时期,他们是帝国藩邦,一直为帝国军队提供优秀的弓箭手。亚力山大攻灭波斯帝国,使伊朗高原出现权力真空,于是帕提亚人乘机发展壮大。公元前250年,帕提亚部落首领阿萨斯(Arsaces)脱离希□塞吕西王国的控制,帕提亚建国。以后的二百年中,塞吕西王国逐渐衰落,帕提亚得以向西面扩张,占据了两河流域的巴比伦和塞吕西亚等名城,于是和积极东扩的罗马帝国发生碰撞。帕提亚人是马背上的民族,他们培育出了非常优秀的马种。帕提亚马不如欧洲马高大,但是强健有力,速度快,耐力好。帕提亚马从小就接受小步快跑的训练,跑起来又快又稳,所以帕提亚人策马疾驰时仍然能够非常准确地开弓射箭。希腊罗马人对帕提亚人映象最深的莫过于“帕提亚回马箭”(Parthian Shot),帕提亚人快速退却时可以在马上回身射箭,其准确程度丝毫不受影响。这里我们有必要对帕提亚人的弓箭和欧洲常用的弓箭做一个比较。欧洲的弓是一根直木棍做成,取材通常用弹性好的紫杉木或柳木。欧洲弓在不用的时候一般是不上弦的,以防止材料过度疲劳。中亚游牧民族使用的弓则是著名的组合反曲弓(Composite Recurve Bow),弓的材质包括榆木,牛角和牛筋等等,用鱼胶紧密粘合,做成的弓是弯的,从弓背到两端弧度渐缓,最后再将弓反向弯曲装上弓弦,是为反曲弓。反曲弓的形状和欧洲弓截然不同。欧洲弓呈一个完整的弧形,而反曲弓有两个弧形,在中央握把处内凹,整个弓的形状宛如双峰骆驼背部的轮廓。这种弓异常强劲,射程可达300米,在50米的距离内能够射穿鳞片甲,欧洲弓箭无论在射程还是穿透力上都望尘莫及。帕提亚军队的军种和战术都是建立在弓马娴熟的优势之上。帕提亚军队全部是骑兵,而且绝大多数是轻骑兵。轻骑兵的主要武器自然是弓箭,其次是一柄长刀。他们只著轻便的革胄,以保证其高度的机动性。轻骑兵采用游击战术,通常不和敌人短兵相接,而是保持一定距离以飞蝗般的箭雨削弱敌人的战斗力。除了轻骑兵之外,帕提亚和其他的中亚民族一样,还有数量不多的一支精英部队,称为“铁甲骑兵”(Cataphract)。铁甲骑兵全身披甲,其中头盔和胸甲为整块精钢打造,其它部位是鳞片甲或锁子甲,一个造型凶恶的金属面具将脸部遮掩,坐骑的铠甲多为青铜质地的鳞片甲,覆盖全身,长及马膝。罗马人生动地称这种骑兵为“火炉人”(Clibanarius),因为身披重甲的他们在沙漠地区烈日的烘烤下不得不忍受可怕的高温。铁甲骑兵的主要兵器是一支长矛,有三米半长;辅助兵器有长剑,铁锤或狼牙棒等等。铁甲骑兵并不打头阵,而且等待敌人被轻骑兵大大削弱,队形散乱的时候,排成密集队形冲击敌阵。虽然冲击速度并不是很快,但威力惊人,可谓当者披靡。现在再来看看罗马军队的组织和战术。这个时期的罗马军团的基本组织单位是百人队(Century),人数为一百一十人,基本相当于今天的连级单位。一个罗马军团包括十个营(Cohort),共五十五个连。第一营是主力营,执掌军团的鹰符,由十个连组成,其他的营都只有五个连。这样一个罗马军团共有步兵六千一百人。罗马士兵的标准装备是青铜或铁制头盔,只有躯干部分著铁甲或革胄,以保证活动自如;武器包括一面长方形木制盾牌,表面蒙一层牛皮,高一米二,宽七十公分;三支标枪,其中一支是重型标枪(Pilum),长约两米;最后是一支长五十公分的短剑(Gladius)。罗马军队通常是一个连组成一个方阵,有八行纵深,行列之间保持一米的距离,行与行之间错开站位。实战的时候,罗马士兵组成方阵逼近敌阵,到二十米的距离上开始投掷标枪。罗马人的重型标枪虽然射程只有十几米,但威力巨大,能够穿透任何盾牌和盔甲。标枪投出去后,罗马士兵就拔出短剑冲向敌阵,和敌人近身格斗。罗马士兵格斗动作简练有效,通常是左手挽盾抵住敌人,然后右手持短剑从盾牌下面猛刺敌人的腹部,这比挥剑砍杀致命得多。罗马军团每个营配属骑兵一队,主力营骑兵为一百三十二人,其他的营为六十六人。这样一个罗马军团共有骑兵七百余人。罗马骑兵只著轻便的锁甲,武器是一面盾牌,一支标枪,和一柄长剑。罗马骑兵多数是从高卢或日尔曼招募,他们的坐骑基本上是身高腿长的北非或西班牙种。罗马骑兵需要接受步兵训练,因而他们落马以后仍然能够有效地战斗。罗马军队不是很重视弓箭的作用,军中的弓箭手往往都是从战区当地招募的仆从部队,数量也不多。罗马军队在和欧洲的游牧民族作战时,发展出一种“龟阵”(Testudo)。当罗马军队遇到游牧民族大量弓箭的袭击时,会收拢队形,首排士兵以蹲踞姿势将盾牌拄地,第二排士兵将他们的盾牌置于前排盾牌之上,第三排以后的士兵将盾牌举过头顶,如同瓦片一样相迭,这样就组成一个密不透风的盾牌阵。大概因为盾牌片片相迭,远远望去酷似鱼鳞,中国的汉书称之为“夹门鱼鳞阵”。罗马士兵训练有素,能够迅速组成任何规模的龟阵。2. 碧血黄沙罗马帝国同波斯接壤的东部边疆,是地中海沿岸的叙利亚和巴勒斯坦。这里狭窄的沿海平原是典型的地中海气候,温暖湿润,紧贴着沿海平原的是一组南北向的山系,其中的黎巴嫩山脉高达两千五百米。翻过群山,就来到了两河领域的上游,这里的地貌是平坦的戈壁荒漠,只有少数绿洲点缀其中。渡过幼发拉底河再向东跋涉五十公里,就到了有一千年历史的卡莱古城(Carrhae)。克拉苏在叙利亚过冬的时候,罗马的盟友亚美尼亚国王阿塔巴祖(Artabazus)前来拜见。阿塔巴祖表示愿意亲率一万铁甲骑兵助战,同时建议克拉苏北上绕道亚美尼亚,从那里南下进军帕提亚的首都特西封(Ctesiphone在今天的巴格达附近)。这个行军路线经过的都是山地,可以限制帕提亚骑兵的活动能力。可惜傲慢的克拉苏没有采纳这个建议,他不愿绕路,执意穿越两河领域上游的戈壁沙漠,这个决定最终葬送了他的罗马军团。波斯帕提亚国王奥罗德(Orodes)得知克拉苏将要入侵,立刻召集一支大军。然后他兵分两路,自己亲率一路北上攻击亚美尼亚,阻止阿塔巴祖驰援克拉苏,另一路由帕提亚贵族苏莱纳(Surena)指挥,迎击克拉苏大军。苏莱纳是波斯百年不遇的优秀将领,此时年仅三十岁。据希腊史学家普拉塔克(Plutarch)的记载,苏莱纳身材伟岸,相貌俊美,衣著华丽,举止优雅。他出身波斯名门世家,又战功累累,不到三十岁就成为波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物。据说他外出旅行时,随行一千匹骆驼驮他的行李,二百辆马车装他的妃嫔,一千铁甲骑兵护卫,加上幕僚和仆人能有上万人的排场。因为早已料到和罗马必有一战,苏莱纳仔细研究过罗马军队的战法,从而非常有针对性地训练了他的军队,让他们知道何时该进,何时该退,何时集结,以及何时分散。此时正值盛夏,克拉苏大军渡过幼发拉底河,进入广袤的戈壁荒漠已经有好几天了。苏莱纳一直在假装逃跑,引诱克拉苏催促他的军团紧紧追赶,罗马士兵因为在高温干燥的环境下长时间急行军而疲惫不堪。终于有一天,罗马的侦察骑兵向克拉苏报告有大批波斯军队出现,克拉苏立刻命令展开战斗队形。他本打算按惯例将七个军团一字排开,骑兵摆在两翼,以防止波斯人迂回他的阵线。但很快克拉苏就发现波斯骑兵从四面八方涌现,而且根本看不出有什么阵形。于是他重新部署,将四万大军组成一个庞大的正方形龟阵,每一侧的防线由十二个营的重装步兵组成,中间是轻装步兵,骑兵和辎重。波斯军队惯用战鼓来鼓舞士气。苏莱纳发出开战的信号以后,几千面战鼓同时擂响,如雷鸣一般震摄心魂,从未经历过这种场面的罗马士兵个个面露惧色。波斯铁甲骑兵先试探性的冲击罗马人的防线,发现罗马人的龟阵相当厚实,于是马上退却。克拉苏命令罗马的骑兵和轻装步兵追击,但他们没走出去多远就被一阵乱箭射了回来。数以万计的波斯轻骑兵这时将罗马人的大方阵团团围住,然后密集的箭雨就开始倾泻在罗马人的防线上。波斯的轻骑兵小心翼翼地和罗马人的防线保持三五十米的距离,他们飞快的放箭,根本不瞄准,而且努力将箭以最大的力量射出。罗马士兵很快领教了波斯弓箭的威力 - 他们的木制盾牌根本挡不住波斯人的组合弓在如此近距离发射的利箭。很多箭穿透了盾牌,将罗马士兵挽盾的手钉在盾牌上。克拉苏注意到波斯人射箭的速度,以为不用多久他们的箭就会用尽。但他很快发现在远处有数千匹骆驼满载弓箭等候,使波斯轻骑兵立刻能够得到补充。克拉苏明白胜负已定,现在是撤退的时候了。为了保证行军速度,他不得不下令将不能走动的伤员五千多人遗弃。本来罗马人打算趁夜悄悄离去,但是伤员们得知被抛弃,顿时哭喊,怒骂,哀求声大作,让撤退的罗马人胆战心惊,几乎是一步三回头,生怕波斯人追上来。所幸波斯人不习惯夜战,没有追赶,这样罗马人安全撤到卡莱城。天亮以后,波斯人来到罗马军队的营地,将留下的五千伤员全部杀掉。这时有谣言传来,说克拉苏在轻骑护送下,已经逃回叙利亚,卡莱城里只有他的几个将领和余下的步兵。苏莱纳担心自己最大的猎物跑掉,立刻派人赶到卡莱城,要求面见克拉苏,诈称苏莱纳有意和谈,要求约定时间和地点。克拉苏不知是计,亲自接见了他们。这几个人立刻回报苏莱纳,告诉他克拉苏仍然在卡莱城。苏莱纳马上领军赶来,将卡莱城围得水泄不通。缺水少粮的罗马人不得不强行突围,结果克拉苏在突围中被杀,他的四万大军只有不到一万人安全回到叙利亚。卡莱之战是苏莱纳军事生涯的顶峰。本来帕提亚国王欧罗德率主力进攻亚美尼亚,只留给苏莱纳不到两万的兵力。欧罗德要求苏莱纳尽可能拖住克拉苏,等他解决亚美尼亚以后,再来支援苏莱纳与克拉苏决战。没想到苏莱纳就用这两万人将克拉苏的四万大军歼灭。所谓功高盖主,已经成为传奇人物的苏莱纳遭到欧罗德嫉恨,卡莱之战过后不久就被处死。卡莱一战后,波斯威名远扬,成了罗马帝国的克星。但波斯军队的弱点也很明显,他们的技术力量薄弱,没有攻坚能力,骑兵到了山地就难以发挥作用。因此罗马和波斯在两河领域形成均势。同波斯人的战争使罗马人意识到自己的弱点,以后的一百多年中,罗马军队大幅度增加弓箭手,大型机弩和投石器等等远程火力,铁甲骑兵也渐渐出现在罗马军中。奥古斯塔成为罗马皇帝以后,朝野上下一致要求和波斯开战以雪卡莱之耻。奥古斯塔是罗马帝国首屈一指的英明君主,他非常清楚罗马军队的优劣,明白和波斯开战胜算太小。于是奥古斯塔顶住了个方面的压力,坚持通过外交斡旋,终于使罗马战俘获得释放,罗马军团被缴获的鹰符得以归还,这时卡莱之战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年。3. 罗马孤军克拉苏大军在卡莱覆灭以后,故事并没有结束。根据“汉书–陈汤传”记载,公元前36年,汉朝西域都护甘延寿,校尉陈汤在征伐北匈奴郅支城时(在今哈萨克斯坦境内),遇到了一支奇怪的部队,以步兵百余人为单位组成夹门鱼鳞阵–即盾牌方阵,他们住在城外一座由原木筑成的营垒中,“汉书–陈汤传”将这些人称为“骊靬人”。陈汤收降骊靬人带回中国,汉元帝下诏“初设骊靬县,取国名为县”,安置在番和县南(今永昌县)的照面山下,四年后,骊靬城堡出现在西汉版图上。从此“骊靬县”这个地名在中国历史上频频出现。《晋书-张祚传》记述了公元31年“前凉张祚遣将伐骊靬或于南山(即照面山),大败而返”的史实。《隋书》改“骊靬”为“力乾”,“开皇中,并力乾入番和(县)”。唐代骊靬人的三次起义均见诸史册。清代《后汉书补注》称,骊靬县“本以骊靬降人置”。英国汉学家德效骞教授看到这段历史,立刻想到克拉苏在波斯败亡的大军,认为“汉书–陈汤传”记载的这支奇怪的军队,就是当年克拉苏的残军,逃遁至中亚,被北匈奴郅支单于收留,成为匈奴的一支雇佣军。根据这一联想,他在1947年撰写了《古代中国之骊靬城》一文,明确提出:中国古代称罗马帝国为“骊靬”,后又改称“大秦”,《后汉书-大秦》即以“大秦国一名黎鞬”起首。“骊靬县”就是汉朝政府安置罗马孤军的地方。前一段时间坊间有人撰文,称三国时代西凉豪强马超的军队善使标枪,显然是受了罗马军队的影响。永昌县在西凉境内,如果我们可以确定“骊靬人”就是罗马人的话,马超军学习一些罗马军队的优点也是理所当然,毕竟罗马军队代表那个时代军事艺术的一个顶峰。可叹的是那些生长在亚平宁半岛的罗马子弟,不得不终老异国他乡,再也无缘回到故土,见到那熟悉的葡萄园、橄榄树,和意大利姑娘甜美的笑容。骊靬人刻骨铭心的乡愁,大概只有于右任临终所作的“望大陆歌”能够抒发明了。古典决战之五:罗马抗击匈奴的沙隆之战在法国东北部的香槟平原上,座落着法国小城沙隆(Chalons)。这里是一望无际的冲积平原,地势略有起伏,马恩河蜿蜒流过,两岸长满高大的白杨树。沙隆城外五英里的马恩河边,一个小山包突然隆起,周围依稀可见人工开凿的堑壕。懂行的人一眼就能看出,这里是古战场,千百年前有一支军队曾经在这里掘壕据守,做最后的抗争。如果有当地人路过,他会告诉你这个山包名叫“阿提拉营地”。公元451年9月20日,就在这块平原上,爆发了欧洲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会战。会战一方是日落西山的罗马帝国,而另一方是号称“上帝之鞭”的阿提拉领导的匈奴帝国。双方在这次会战中总共投入超过一百万的兵力,会战虽然只持续了一天,但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有十六万人在这一天的战斗中丧生。会战以后匈奴军队败退到这个小山包附近据守,而阿提拉用木制马鞍堆起一座小山,将他所有的金银珠宝和妃嫔置于其上,他自己端坐在中间,打算一旦罗马军队攻破他的营垒,就引火自焚。领导罗马帝国联军击败匈奴王阿提拉的人,是罗马的末代名将,被称为“最后的罗马人”的埃裘斯(Flavius Aetius)。公元五世纪的上半叶,罗马帝国已经分裂为东西两个部分,而帝国的版图也已是千疮百孔,无数的日尔曼蛮族部落在罗马各省份建立了独立王国。埃裘斯虽然无力阻止象海潮一般的蛮族入侵,但他利用他的政治智慧和军事才华同蛮族部落周旋,才使摇摇欲坠的罗马帝国不至于倾覆。公元451年,埃裘斯联合西哥特人,在沙隆之战中击败了入侵的匈奴大军,并把阿提拉围困在马恩河边的营地里。面对垂死挣扎的阿提拉,埃裘斯突然犹豫起来,迟迟没有对负隅顽抗的匈奴人发动最后一击。1. 历史背景公元前376年,居住在多瑙河以北的成千上万的日尔曼人突然涌到罗马帝国的边境,要求得到庇护。他们携妇将雏,惊恐万状,仿佛后面追来了洪水猛兽。把这些强悍的蛮族赶得四处逃窜的“洪水猛兽”,就是匈奴。匈奴起源于蒙古高原,是文明程度很低的游牧民族。他们在公元一世纪中叶被中国的东汉帝国屡次击败,又受到蒙古高原新兴的鲜卑民族的挤压,不得不向西迁移。这以后匈奴民族在历史上消失了三百年,直到公元四世纪。这个时候的欧洲历史文献里开始提及一个非常丑陋和野蛮的民族,不知什么时候来到里海北岸的顿河草原游牧。罗马史学家马塞林(Ammianus Marcellinus)对他所知道的匈奴人有过这样一段精彩的描述:“匈奴人比欧洲所有的蛮族还要野蛮很多。他们天生丑怪,四肢粗短,躯干壮硕,大脑袋,罗圈腿,整个身体的线条就好象是上帝用斧头在一块老树根上随便砍出来的一样。他们吃半生不熟的兽肉,或者是地里挖出来的草根,从来不用调料;穿粗糙的亚麻布衣服,或者是鼠皮袍子,一件衣服上身以后就再也不洗不换,直到破烂不堪。他们在马背上生长,可以几天几夜不下马。打仗的时候,他们很少排成整齐的队形,时而分散,时而聚集,来去如风,往往在敌人没有防备的时候就已经冲到眼前,而杀戮劫掠一番后又迅速离去。他们是非常可怕的敌人,在远处他们飞快地射箭,来到近前他们用剑与敌格斗,舍身忘死骁勇无比,当敌人拚命招架时他们会突然甩出绳套,将敌人缚倒在地,动弹不得。”公元375年,匈奴人开始大规模扩张,他们向西攻灭阿兰人和东哥特人在多瑙河沿岸所建立的国家,向南攻克亚美尼亚,一直打到波斯和叙利亚。匈奴人以凶残闻名于世,他们所到之处烧杀掳掠,走后往往留下一片废墟,一地白骨。公元440年,匈奴攻灭多瑙河南岸富庶的耐苏城(Naissus),他们烧杀得如此彻底,以至于几年后罗马的使者路过此地,不得不在城外宿营,这时河边仍然能见到累累白骨,而城里尸臭冲天,让人无法靠近。进占匈牙利草原以后,匈奴人停了下来。此时的匈奴仍然是由各部落组成的松散联盟,部落首领之间的争执拖住了他们前进的脚步。但是这个局面并没有维持多久,公元433年,阿提拉成为匈奴各部落的领袖,建立了强有力的中央集权。根据一个哥特史学家记载,阿提拉具有一个典型匈奴人的外形,他肩膀宽阔,躯干壮硕,一颗硕大的头颅,面色黝黑,胡须稀疏粗硬,鼻子扁平,深陷的眼窝里是一双鹰隼一般的小眼睛。他喜欢以犀利的目光在众人脸上来回扫视,让人不寒而栗。阿提拉和那些简单粗暴的蛮族首领完全不同,他是一位出类拔萃的政治家和战略家。阿提拉在任何时候都能保持冷静的头脑,从来不感情用事。虽然在连年的征战中表现出优秀的军事才能,阿提拉更愿意利用政治手腕达到他的目的。3. 沙隆血战接到阿提拉的战争动员令以后,从伏尔加河到多瑙河的匈奴部落和蛮族藩邦尽皆响应,派兵向莱茵河畔集结。等到阿提拉率领大军渡过莱茵河时,匈奴联军已经达到七十万之众,其中绝大多数是蛮族军队。大军所到之处,高卢名城一个接一个地陷落,惨遭屠戮和焚毁。阿提拉攻陷法兰克城市梅茨(Metz)以后,兵分两路,一路沿塞纳河向西进军,而阿提拉自率一路南下,兵锋直指名城奥尔良(Orleans)。阿提拉大军对高卢北部的蹂躏震惊了西罗马帝国的所有蛮族,大家都意识到单凭自己的力量是无法对抗匈奴的。埃裘斯抓住这个同仇敌忾的良机,四处奔走,施展他高超的政治才能建立一个抗击匈奴的统一战线。高卢和西班牙各地的日尔曼蛮族,甚至不列颠的凯尔特部落都派兵来援;和埃裘斯打了二十年仗的宿敌-西哥特王特奥多里克(Theodoric)也亲自领兵前来助战。当阿提拉顿兵奥尔良城下的时候,埃裘斯的罗马联军日益壮大,最后达到五十余万人,终于有能力和匈奴人决战。阿提拉得知罗马联军逼近奥尔良城以后,立刻撤围北去,同时命令在高卢各地劫掠的匈奴部队向香槟平原集结。埃裘斯率领大军尾随而来,两军终于在马恩河畔的沙隆附近相遇,各自摆开决战的阵势。罗马联军方面,由埃裘斯亲率罗马军团组成左翼,西哥特军队在右翼,而中央是阿兰人和其他蛮族。埃裘斯这样部署相当冒险,因为他把罗马联军最弱的部分放在中间,非常容易被匈奴军队从中心突破,将罗马阵线拦腰斩断;从另一方面讲,中心突破的匈奴部队也有被罗马从两翼包抄的危险,搞得不好会重蹈罗马人在坎尼的覆辙。埃裘斯面对他的老朋友阿提拉,走出一步险棋。阿提拉针锋相对,亲率匈奴精骑居中,把东哥特人放在左翼去面对他们的同胞,而其他各蛮族军队组成右翼。这个时候的罗马军队和凯撒时代相比已经面目全非。罗马军团的编制到此时已经缩小为一千多人。步兵的装备也有变化,全金属表皮的盾牌取代了木制盾牌,防护性虽然增强,但重量也大增,非常不利于步兵冲锋。罗马步兵从前惯用的重型标枪被一种超轻型标枪替代,这种标枪虽然穿透力远逊,但射程可达五十米。罗马军队此时的战术已经变得非常保守,一般都是组成盾牌阵等敌人来攻。与罗马军队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西哥特军队,以大量的重装骑兵为核心,战斗时由铁骑冲击敌阵,步兵随后掩杀,已经体现出后古典时代战争的特点。会战终于打响,匈奴联军首先发动进攻,在遮天蔽日的箭雨掩护下,匈奴精骑风驰电掣一般冲向罗马联军的中央,由各蛮族的乌合之众组成的中央阵线抵挡不住,被匈奴骑兵以楔形深深插了进去。这时匈奴骑兵开始向左旋转,包抄西哥特军队。阿提拉对战局洞若观火,他知道罗马军团早已今不如昔,只有西哥特人尚能一战,如果能将其歼灭,就胜券在握。这时匈奴联军的两翼也开始一起压上来,会战到此已经变为一场混战,而罗马联军形势危急。阿提拉没有看错,西哥特人最终力挽狂澜,为罗马帝国赢得了这场会战的胜利。年过六十的西哥特王特奥多里克亲率铁甲骑兵反击,结果中箭落马,被紧跟其后的西哥特铁骑践踏而死。失去首领的西哥特人只出现了片刻的慌乱,在王子托里斯蒙(Torismond)的指挥下迅速恢复了秩序。西哥特骑兵凌厉的反击将匈奴人压了回去,而慌不择路的匈奴骑兵迎头撞上了左翼罗马军团的盾牌防线,纷纷倒在罗马标枪的攒射之下。这时匈奴左翼的东哥特人也抵挡不住西哥特铁骑的冲击,率先败逃,沙隆会战到此才分出胜负。阿提拉率领匈奴残军撤回马恩河畔的营地,用匈奴人的大蓬车首尾相连,弓箭手密布其间,组成一道相当坚固的防线。入夜以后,战场上依然一片混乱。托里斯蒙率部追击时在黑暗中与他的大部队走散,结果误入匈奴人的营地,要不是他的随从拼死搭救,托里斯蒙几乎就去见了他的父王。埃裘斯也和他的罗马军团失散,不得不在西哥特人的大营里过夜。直到天亮时分,罗马阵营才意识到他们居然击败了匈奴王阿提拉。阿提拉此时如同一只受伤的猛虎,虽然缩在营垒里负隅顽抗,依然斗志不减。匈奴人的战鼓不分昼夜地响彻云霄,而托里斯蒙率西哥特骑兵几次攻击都被乱箭射了回来。在罗马阵营的联席军事会议上,大家七嘴八舌,有的主张强攻,有的主张围困,但埃裘斯却另有计较。他奉劝托里斯蒙立刻回国坐稳王位再说,以免夜长梦多。埃裘斯一语惊醒梦中人,托里斯蒙马上率军赶了回去。罗马阵营走了西哥特人,顿时显得势单力薄,众人的心气也没那么高了。这样拖了几天以后,罗马联军遂撤围而去。埃裘斯在这个关键时刻放了阿提拉一马,使得后世史学家一直困惑不解。埃裘斯有超出常人的政治眼光,他这个决定其实大有道理。埃裘斯一直认为西罗马帝国的心腹大患不是匈奴,而是高卢蛮族。保留匈奴这个外患可以让西哥特人为首的蛮族有所忌惮,不得不和罗马帝国继续合作。阿提拉一死,匈奴帝国势必崩溃,而高卢蛮族们肯定要掉转矛头来对付罗马帝国。况且这场会战几乎是西哥特人独力赢下来的,如果再让阿提拉死在他们手里,西哥特人势必威名远扬,以后会更加难以控制。撇开政治上的因素,埃裘斯恐怕也不想将他多年的好友阿提拉置于死地,他还是希望阿提拉能接受教训,恢复过去和平共处的局面。2023-09-08 00:20:065
为什么日耳曼人不是罗马帝国的对手
罗马是个统一的帝国,有全面的经济政治系统。日耳曼人又称条顿诸民族,整体处于分裂的状态,本身的发展程度也不尽相同。而且罗马只征服了高卢部分吧,条顿堡森林战役就使罗马元气大伤无力再图莱茵以东的日耳曼地区。可以打个不恰当的比方,西班牙征服美洲。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对方均不是铁打一块的整体,甚至有些是文明方的盟友,集中各个击破并不难。而且,体格的强壮不是战役胜利与否的必要条件,还取决于士气,装备,战术策略等。尽管蛮族英勇强壮,但是他们冲动好战,不守纪律很容易被分割合围而消灭。2023-09-08 00:20:233
罗马帝国进行的战争、
330年 君士坦丁大帝迁都君士坦丁堡。 527年 查士丁尼一世成为皇帝。 532年-537年 查士丁尼一世修建“索菲亚大教堂”。 1054年 教会分裂:君士坦丁堡教会和罗马教廷决裂, 成为希腊东正教。 1204年 十字军东征:君士坦丁堡被十字军攻陷。 1261年 拜占庭皇帝迈克尔八世??帕里奥洛加斯解放君士坦丁堡。 1453年 鄂图曼突厥攻陷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灭亡。 拜占庭帝国(Byzantine Empire)或东罗马帝国(Eastern Roman Empire)是在西罗马帝国崩溃后依然存在的罗马帝国东半部。拜占庭帝国通常被认为开始自公元395年直至1453年。在其上千年的存在期内它一般被人简单地称为“罗马帝国”。2023-09-08 00:20:322
罗马军团一共几次重大惨败?分别是哪几场?
失败的战役还是很多的呀,举几个: 1、罗讷河谷战役 公元前109年执政官希拉努斯(Silanus) 率领四个军团北上迎战条顿人、辛布里人和阿姆布昂人。两万余罗马军和相等数量的高卢盟军抵达罗讷(Rhone)河上游,当日下午两军合战于罗讷河谷,希拉努斯当场阵亡,四万多罗马、高卢联军将士无一生还。2、阿劳西奥血战 公元前105年10月6日罗马方面投入了16个罗马军团8万正规军,加上联盟部队及随军仆役,总数超过12万人与15万日耳曼人在阿劳西奥作战,仅仅一天,罗马全军覆没,只有10人生还。 3、坎尼战役 公元前216 年6 月2 日,迦太基在意大利半岛东南沿海的坎尼附近,以少数兵力对抗罗马大军,获得了辉煌的胜利,罗马的8 万大军7 万人死于非命,执政官鲍路斯和军团将校全部阵亡,指挥决战的统帅瓦罗率残部逃跑。而迦太基军总共只损失了 6 000 人。 4、卡莱战役 公元前53年,古罗马“三巨头”之一的克拉苏率军远征安息(今伊朗),出师不利,兵败卡莱城,克拉苏本人被杀。5、弗拉斯帕战役 公元前36年,古罗马将军安东尼率军10万再度侵入安息,后在围攻弗拉斯帕时被安息王弗拉特斯四世带领的安息军击败,损失精兵3万人,残部也被安息军全歼于亚美尼亚山地,安东尼只身逃回叙利亚。此战,古罗马丧军10万。——到了后期,罗马失败就更多了,不少罗马皇帝在战场上被蛮族砍了脑袋。2023-09-08 00:20:412
第一保加利亚王国的第三次保加利亚战争
历史的车轮再一次滚动到了同一个地方,保加利亚人再度强盛,拜占庭人也再度尝到了800年前罗马军队在日耳曼土地上全军覆没的苦酒。这次带领保加利亚人走向辉煌的是科鲁姆国王(Krum,803-814)。此人本来是保加利亚潘诺尼亚部落的首领,彪悍勇猛,尚武好斗,一直渴望着扩张。最开始一直在与保加利亚人的老对手阿瓦尔人争夺霸权,由于查理大帝的突然出现,让保加利亚人和查理的帝国结成联盟,终于让他们的老对手彻底失败,才造就了这个保加利亚人的崛起,并且渐渐的蚕食拜占庭及其他周边国家的土地,发展了保加利亚民族的实力,再一次把保加利亚王国推向巅峰。拜占庭对于这种咄咄逼人的态势自然不能不管,因为保加利亚人的扩张直接威胁到首都君士坦丁堡的安全。没有好的防卫系统,那么保加利亚人就可以长驱直入,达到色雷斯、马其顿、爱琴海或者直接到君士坦丁堡的城下。为此,拜占庭人坚守巴尔干防线,德维尔图斯、亚得里亚堡、腓利浦堡、萨尔迪卡都成了防守要区。但科鲁姆利用保加利亚人善于山地站的特点和拜占庭人打游击,多次袭击并洗劫这些防守要区,就好像这些地方就是他的奶牛。正如拜占庭作家尼基弗鲁斯所写:“他们恐怖的喧嚣声常常划破夜空,与疾驶而来的马蹄声一起打碎人们的美梦,接着就是烧杀强掠,死神顿时降临到毫无防备的人们头上。”刚刚答应南方穆斯林进供三个金币的人头税的尼基弗鲁斯(Nikephoros I,802-811)对于保加利亚的进攻忍无可忍,终于在807年正式发动了第三次保加利亚战争。战争一开始,拜占庭皇帝就亲自统帅军队打击保加利亚人在色雷斯北部的军队。科鲁姆无法抵抗,率领军队遁入巴尔干山区。可是拜占庭未加以追击,原因是内部发生了内讧,贻误了战机,从而让科鲁姆有东山再起的机会。拜占庭军队撤离后,科鲁姆再次率领军队进攻拜占廷腹地。809年,在科鲁姆的领导下,斯特里蒙河畔的拜占庭人被伏击,拜占庭人仓皇逃脱。科鲁姆乘胜追击,并历史性的夺取了拜占廷北方重镇萨尔迪卡(即后来的索非亚)。拜占庭人立刻反击直接攻入保加利亚腹地,袭击了保加利亚的首都——普利斯卡。这次保加利亚人损失惨重,但科鲁姆并不气馁,充分做好拜占庭人再次反击的准备。在811年,科鲁姆发起和谈,建议于拜占庭休战。可是拜占庭皇帝尼基弗鲁斯仰仗自己刚刚组建的军区精英组成的新军战斗力极强,对这个提议不理不睬,再次攻入首都普利斯卡,抢走了保加利亚皇宫的金银,并焚烧了皇宫。尽管如此,科鲁姆并不慌张,他利用拜占庭人的骄傲气势,在莫埃斯亚山区成功劫击拜占庭军队。在拜占庭人回国的道路上设立埋伏,用大量的树枝封堵了拜占庭军队的撤离道路,几乎全歼拜占庭军队,再次上演了800年前的条顿堡森林战役的经过(参见拙文《蛋糕战争与馅饼和平——条顿堡森林伏击战》)。拜占庭尼基弗鲁斯皇帝阵亡,他的儿子斯达乌拉西乌斯(Stauracios,811-811)侥幸逃脱至亚德里亚堡。得胜的科鲁姆国王十分高兴,他命令部下把尼基弗鲁斯皇帝的头颅制成酒碗,让每个大臣和将军都用这个碗喝一碗酒,以增强他们的勇气。之后,保加利亚人变本加厉,大举进攻,为了报复拜占庭人进攻首都的仇恨,他所到之处城池彻底销平,村镇焚烧殆尽,所过之处,尽为焦土。他占领了色雷斯地区以及黑海沿岸的诸多城市,包括德维尔多斯、安西亚罗斯、菲力普堡等都成了库鲁姆的囊中之物。拜占庭作家瓦希里对于这段历史曾说:“保加利亚人和斯拉夫人成为拜占庭帝国的两个最可怕敌人。”斯达乌拉西乌斯在这种情况下与继承拜占庭皇帝之位,虽然按照法定程序宣布了他成为皇帝,但他的伤势使他根本无法继续坚持下去,在一场宫廷政变中他结束了自己做为皇帝的历史,之后不到三个月就一命呜呼了。811年10月2日米哈伊尔一世(Michael,811-813)继他为皇帝,这个人软弱无能,把拜占庭搞得一团糟。在外交上被法兰克查理帝国压制,在与法兰克的战斗中舰队彻底失败,不得不第一次承认了欧洲存在两个皇帝,一个是他本人,另一个是查理大帝。这在拜占庭的历史上是第一次,但不是最后一次,虽然这只是一个小小的权益之策,但它造成的后果是当时的人跟本无法想象的。拜占庭的继承罗马遗产的唯一特权已被打破,一切蛮族都可以挑战它了。在查理大帝的怂恿下,巴尔干半岛的形式越来越白热化。812年春天,科鲁姆再次进攻拜占庭的北部边疆,特维尔图斯城变成荒土,大量人民向南逃难。科鲁姆利用这个机会对拜占庭提出和谈,要求与拜占庭交换战俘以及告密者,但拜占庭由于内部的问题,迟迟没有回音。科鲁姆就借助这个机会于811年11月再次进犯拜占庭领土。米哈伊尔皇帝不会打仗,所以节节败退,黑海重要海港麦森布里亚被洗劫,保加利亚人得到了大量白银,并且得到了最重要的武器——希腊火的制作原理。拜占庭举国大惊。君士坦丁大教长尼基弗鲁斯主张和谈,接受保加利亚君主的任何条件;但斯图迪特修道院院长赛奥多利则极力主张迎战。最终赛奥多利占据了上风,拜占庭军队迅速出动,准备与保加利亚人决一死战。813年6月,拜占庭军队进驻色雷斯,立刻就在色雷斯首府维尔西尼基亚遇上了保加利亚的军队。两支军队僵持了数日,22日,拜占庭军队先发动进攻,但内部倒戈,阿维多利亚将军利奥撤出战斗,胜利的天平再次倒向了科鲁姆,仅仅半日,两年前的悲剧再次上演,拜占庭再次全军覆没,皇帝米哈伊尔侥幸逃至首都。813年7月11日,米哈伊尔一世被废,之后就是那个撤出战斗的将军,亚美尼亚人利奥登上了皇帝宝座,史称利奥五世(Leo V,813-820)。科鲁姆在追至君士坦丁堡城下,再次望城兴叹,尽管把自己的长矛扎在了君士坦丁堡的城门上,但仍旧未攻破城池,只得大肆劫掠了首都的附属乡村,并攻入了亚得里亚堡,俘虏了大量军民。814年,拜占庭人再次得到胜利,科鲁姆则再次挺进君士坦丁堡。在途中,他接受了拜占庭人的和谈要求,但是却在附会之时受到利奥派出的刺客的袭击,受了重伤,遂怨恨拜占庭人,准备第二年彻底踏平君士坦丁堡。但不幸的是814年4月13日,他就像阿提拉一样被脑出血致死。第三次保加利亚战争从此结束。随后保加利亚由奥穆塔格(Omurtag,814-831)即位,里奥五世与他订立了30年合约。自此以后,两国享受了80年的和平,这期间,保加利亚的君主自称沙皇,并在法国和拜占庭的争夺中,最终东正教化。最后由保加利亚沙皇西蒙再次挑起战端,第四次保加利亚战争开始,拜占庭也会出现第二保加利亚屠夫。2023-09-08 00:21:181
德国的历史背景及有趣事?
德国的历史背景 - 请参下列纲页 zh. *** /w/index?title=%E5%BE%B7%E5%9B%BD&variant=zh-hant#.E5.8E.86.E5.8F.B2 参考: *** 主条目:德国历史 日耳曼部落(前100年-300年) 公元50年日耳曼部落的分布(不包括斯堪的那维亚半岛)主条目:日耳曼人 据推测,日耳曼部落的进化发生在青铜时代或者最晚是铁器时代。公元前1世纪,部落开始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和德国北部逐渐向南、向东和向西扩散,与伊朗人、波罗的人、凯尔特人的高卢部落以及东欧的斯拉夫人发生接触。除了史料记载的日耳曼人与罗马帝国的接触以及考古发现外,科学家对早期日耳曼人历史知之甚少[5]。 在奥古斯都的统治时代,罗马帝国军队开始入侵德意志地区,日耳曼部落在抵抗过程中逐步掌握了与罗马军队相类似的战斗战术。公元9年,舍罗斯克人首领阿米纽斯在条顿堡森林战役中战胜瓦卢斯所领导的罗马军团,位于莱因河和多瑙河以北的德意志地区才得以于罗马帝国之外。至公元100年,日耳曼部落已在莱因河-美因河-多瑙河沿岸定居,占据了如今德国的大部分地区。3世纪,出现了许多较大的西日耳曼部落,包括阿勒曼尼人、法兰克人、萨克森人和弗里斯兰人等。 民族大迁徙和法兰克王国(300年-843年) 主条目:民族大迁徙和法兰克王国 376年,匈奴人对日耳曼的一支西哥德人发动袭击。西哥德人在得到罗马帝国皇帝的批准后,以「同盟者」的身份进入罗马帝国控制的土地,是为民族大迁徙的开始。此后日耳曼多个部落陆续跟进,并在今天法国和西班牙的部分地区建立了一系列的短命国家。由于不堪忍受压迫,476年,日耳曼人与部分罗马帝国人联合,推翻了罗马帝国。 5世纪末,克洛维一世建立法兰克王国,日耳曼人进入法兰克时代。法兰克王国延续了数个世纪,经历了墨洛温王朝和加洛林王朝。在查理大帝的统治时期,法兰克王国几乎占据了整个西欧地区。由于领地内各地区间缺乏文化和经济的联系,封建割据势力强大,王国在查理曼大帝死后陷入一片混战[7]。 神圣罗马帝国(843年-1806年) 神圣罗马帝国的选帝侯 马丁·路德主条目:神圣罗马帝国 843年,根据《凡尔登条约》,法兰克王国分成西、中、东三个部分,其中莱因河以西的西法兰克王国成为后来法国的基础;莱因河以东的东法兰克王国成为后来德意志王国的基础,也是其后神圣罗马帝国和今天德国的雏形;中部则成为后来法德争端的起源。 919年,萨克森公爵亨利一世成为东法兰克王国国王,建立了萨克森王朝,正式开创德意志国家,这是严格意义上的德意志历史的开始[7]。王国由洛林、萨克森、弗兰肯、士瓦本、图林根和巴伐利亚多个公国组成。962年,王国国王奥托一世由罗马教皇加冕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成为罗马的监护人和罗马天主教世界的最高统治者。在弗兰肯王朝统治期间(1024年-1125年),意大利北部和勃艮第加入神圣罗马帝国,但主教叙任权之争使皇帝的权力被削弱。在霍恩施陶芬王朝统治期间(1138年-1254年),帝国势力进一步扩张到斯拉夫人居住的地区。德意志北部地区的城镇因汉萨同盟而繁荣发展。 1356年金玺诏书颁布,规定帝国皇帝由七位选帝侯选举产生,选帝侯则来自帝国内最具势力的公国统治者和地方大主教。这一规定成为帝国的基本国体,直至其灭亡。从15世纪初起,帝国皇帝几乎被奥地利大公国的哈布斯堡家族占据。 1517年,马丁·路德撰写了质问罗马天主教的《九十五条论纲》,由此引发了宗教改革。宗教战争导致了三十年战争的爆发,战争使德意志领地遭受破坏。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签署,结束了德意志地区的宗教战争,但也使帝国实际上分成了众多的公国。从1740年开始,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和普鲁士王国之间的战争占据了18世纪的德意志历史。1806年,在拿破仑战争中,帝国皇帝弗兰茨二世被迫退位,神圣罗马帝国彻底瓦解[8]。 复辟和革命(1814年-1871年) 1848年法兰克福议会主条目:德意志邦联 随着拿破仑·波拿巴战争失败,1814年召开了维也纳会议,一个由39个 *** 国家组成的松散联盟---德意志邦联成立。由于不满意复辟,德意志人民兴起了追求统一和自由的自由主义运动,但随后被邦联议会主席克莱门斯·文策尔·冯·梅特涅策划的措施所。1834年,德意志关税同盟成立,极大促进了德意志国家的经济统一。由于受法国大革命的影响,民族主义在德意志人民特别是年轻知识份子中迅速成为一股重要的力量。用来代表此次运动的黑色、红色和金色后来也成为了德国国旗的颜色[9]。 受1848年欧洲革命和法国建立共和国的影响,德意志知识份子和平民也发动了革命。国王腓特烈·威廉四世为缓和群众的反抗情绪,同意制定宪法和成立议会,使运动暂时得以平息。1862年,威廉一世与议会斗争日益激烈并引发了军事变革,奥托·冯·俾斯麦被任命为普鲁士宰相。俾斯麦成功赢得了1864年普丹战争和1866年普奥战争的胜利,建立了北德意志联邦,将奥地利排除在德意志邦联之外。 参考: zh. *** /w/index?title=%E5%BE%B7%E5%9C%8B&variant=zh-#.E5.8E.86.E5.8F.B22023-09-08 00:21:321
请问大佬有蛮战2020年上映的由 Gaetano Aronica主演的高清视频在线观看资源吗
《蛮战 》百度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rhdW-SDMYTpjpjtwQQEyAw 提取码:8xhc《蛮战》导演: Barbara Eder、Steve Saint Leger编剧: Andreas Heckmann、Arne Nolting、Jan Martin Scharf主演:GaetanoAronica、BenceFerenczi、JeanneGoursaud、TiborMilosKrisko、杰里米·米里克、劳伦斯·鲁波、大卫·舒特、伯恩哈德·舒茨、EvaVerenaMüller、瑟吉·诺普科Florian Schmidtke、尼基·冯·坦珀霍夫、Marlon Boess、László Demény、尼科莱·金斯基、马迪斯·兰德维尔、辛哈·梅琳娜·吉尔克、乌尔斯·瑞恩、阿提拉·阿帕类型: 剧情、动作、历史、冒险制片国家/地区: 德国语言: 德语、拉丁语首播: 2020-10-23(德国)集数: 6单集片长: 42–52分钟又名: 蛮战之森(台)、野蛮人聚焦两千年前的著名大战、德国历史重要事件——日耳曼人与罗马帝国的条顿堡森林战役,其中“那不为人知的故事”,以三个命运相互联系起来的年轻人的视角展开。2023-09-08 00:21:471
求斯巴达克斯后罗马共和国的发展及衰亡?
斯巴达克斯有人介绍了,里面有说到个庞倍将军,他和恺撒在后斯巴达克斯时代都是罗马著名实权人物,掌握着强大的军队,罗马共和国的灭亡应该是从恺撒成为执政官开始的吧,后面的情况是元老院里有人为了阻止恺撒的专权刺杀了他,但是这并没有停下共和国灭亡的步伐,后面是安东尼和屋大维争权,“后三巨头”瓦解,屋大维成为了“奥古斯都”,罗马进入帝国时代,恺撒吧里有介绍,我贴一段! 恺撒此时声望不及庞培,可是他很有办法,他领兵征服了高卢地区,也就是现在的法国一带,然后向东进发,把罗马的领土扩大到莱茵河西岸。随后挥兵北上,渡过了一条海峡,来到了英格兰。他在英格兰留下一支军队,并在北部修了围墙,防止出没无常的山地野人(苏格兰人)南下洗劫。 其间,恺撒也不是战无不 胜的,当他东进时,在莱茵河附近遇到了生平仅见的对手日耳曼人,恺撒和日耳曼人打了好几仗,竟然没有讨得便宜,但他在罗马人心目中的地位还是迅速蹿高。 就在这时,从罗马传来消息说,庞培要当"终身执政"。恺撒大为光火,领兵杀回了罗马,庞培自知不是恺撒的对手,于是逃到希腊,随后又逃到有着众多拥戴者的埃及,但是刚一下船,还没有见到自己的拥护者,庞培就被埃及国王杀死。 恺撒为了铲除庞培的党羽,进军埃及,但是没有想到埃及人和庞培的拥护者一起进攻他的大营。不过,幸运的恺撒逃过一劫,当他稳住阵脚时,在战场上就没有对手了。他把埃及国王赶进了波涛汹涌的尼罗河,然后让这位年轻国王的妹妹当上了国王,她就是克里奥帕特拉。她无比敬仰恺撒,于是以身相许,还为他生了个儿子。 又经过多年的南征北战,为罗马掠夺了一大片领土之后,恺撒于公元前46年回到罗马。元老院对于他的丰功伟绩赞叹不已,竟任命他当十年的"独裁官"。 这是一个致命的举动,但是如果要判定它对罗马人来说是福是祸,我们一时也难以说清楚。 元老院很快就发现恺撒成为了他们共同的敌人,恺撒的独断专行让他们手中的权力一点点地流失。更难以忍受的是,恺撒竟然想把罗马公民权推广到海外殖民地去,这意味着他们再也不能无法无天地强取豪夺,财富也就会从他们手中一点点地流失。终于,几个大胆的元老秘谋干掉恺撒,而其他人则表示沉默。 公元前44年3月的一天,恺撒去参加元老院的会议,事前已经有人向他通风报信说,元老院要对付他。可是恺撒这一次太大意了,他认为那帮家伙只是一些摆弄唇舌的乌合之众,根本就没有胆量向他叫板。 但是他真的太大意了,元老院那些人的确没有能耐也没有胆子和他正面交锋,但是他们找了几个很不错的替死鬼,领头的是布鲁图斯和卡西约,他们原来都是恺撒的亲信。当布鲁图斯的短刀无声地刺入恺撒的胸膛时,恺撒脸上一片痛不欲生的神色,因为布鲁图斯是他的私生子。 这两个杀人凶手随即宣称他们的行为是为了维护共和,并且在元老院的帮助下,各自弄到了一支相当强大的军队,占领着马其顿和叙利亚,在那里作威作福。 恺撒虽然死去,但是他的巨大身影仍然笼罩在元老们头上。他的军队仍然强大无比,仍然对元老院虎视眈眈,要求他们处理凶手。元老院当然不想这么做,也无力这么做。 终于,恺撒的助手安东尼、骑兵队长雷必达,还有恺撒的甥孙屋大维结成了同盟,这就是所谓的"后三巨头",他们共同举起了复仇之剑。 应该说,在这一同盟刚刚结成之时,安东尼是三人之中最为强大的,因为他盘踞于高卢地区,而这一地区正是恺撒苦心经营的所在,他一死,他的军队便全部落入了安东尼之手。但是安东尼明显没有长远的战略眼光,这也正是他最后被屋大维逼死的原因。 安东尼接手恺撒的军队之后,元老院马上要求他把军权上缴,安东尼拒绝了,可是他也没有要元老院交出凶手,这就使他陷入了元老院和恺撒派的夹缝之中。 当屋大维打出了惩办凶手的招牌之后,恺撒忠心的老部下纷纷离开安东尼,投靠到屋大维帐下。 在正式攻打布鲁图斯和卡西约之前,屋大维处理了罗马城内所有和谋杀案有关联的人,一时间,罗马城人人自危。 等内患清除之后,三巨头的军队向两位凶手的盘踞地开去。卡西约和布鲁图斯都是玩阴谋的高手,但是在真刀真枪的战场上,他们不是身经百战的三巨头的对手。在很短的时间内他们先后兵败自杀。 正是在这段时间之内,屋大维的军事实力空前强大起来,现在他的对手只有安东尼和雷必达,不过,雷必达不用担心,他始终是个骑墙派。 如果安东尼真正地和屋大维打上一仗,鹿死谁手还真难说,可是这时候他狂热地爱上了恺撒的老情人克里奥帕特拉,所以无心恋战。这个女王看到真正能保护她的人不是安东尼,而是屋大维,于是派人散布谣言说自己已死,这条谎言害得安东尼自杀。 但是女王的如意算盘落空了,屋大维不是恺撒,也不是安东尼,而是屋大维,他对女王的美色毫不动心,还把她逼死。 现在轮到雷必达了,这个人倒也识趣,主动交出了兵权。 现在没有人能够阻止屋大维做任何事情了,如果他想做的话。 公元前27年,元老院要尊封他为"奥古斯都",屋大维没有拒绝,他成了第一位罗马皇帝。2023-09-08 00:22:014
德国历史简介
德国历史: 公元前境内就居住着日耳曼人。公元2-3世纪逐渐形成部落。10世纪形成德意志早期封建国家。13世纪中期走向封建割据。18世纪初奥地利和普鲁士崛起,根据1815年维也纳会议,组成了德意志邦联,1848年德国各地爆发革命,普鲁士于1866年的“七星期战争”中击败奥地利,次年建立北德意志联邦,1871年统一的德意志帝国建立 。 该帝国1914年挑起第一次世界大战,1918年因战败而宣告崩溃。1919年2月德意志建立魏玛共和国。1933年希特勒上台实行独裁统治。 德国于1939年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1945年5月8日德国战败。战后,根据雅尔塔协定和波茨坦协定,德国分别由美、英、法、苏四国占领,并由四国组成盟国管制委员会接管德国最高权力。柏林市也划分成4个占领区。1948年6月,美、英、法三国占领区合并。翌年5月23日,合并后的西部占领区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同年10月7日,东部的苏占区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德国从此正式分裂为两个主权国家 。 1990年3月18日,民主德国人民议会实行自由选举,德梅齐埃任总理后,两德统一的步伐大大加快。5月18日,两德在波恩签署关于建立货币、经济和社会联盟的国家条约。8月31日,双方又在柏林签署两德统一条约。9月24日,民主德国国家人民军正式退出华约组织。10月3日民主德国正式加入联邦德国。民主德国的宪法、人民议院、政府自动取消,原14个专区为适应联邦德国建制改为5个州,并入了联邦德国,分裂40多年的两个德国重新统一。德意志联邦共和国(The 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简称德国,是位于中欧的联邦议会共和制国家,北邻丹麦,西部与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接壤,南邻瑞士和奥地利,东部与捷克和波兰接壤,该国由16个联邦州组成,首都为柏林,领土面积357167平方公里,以温带气候为主,人口约8110万人 ,是欧洲联盟中人口最多的国家 ,以德意志人为主体民族。2023-09-08 00:22:126
汉朝和同时期的罗马帝国比,科技实力谁更强点?
个人之见是罗马。首先从经济角度,罗马经济发展迅速,工商业手工业发达,有天然良港,水陆交通便利,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条件,汉朝虽然经济发展也很昌盛,但汉朝并没有那么多殖民地,相较之下,罗马帝国就大大占优势。再从政治方面, 罗马从共和国时期顽固保留的议会民主(元老院)制度,从原始社会,一直有效保留到罗马帝国的终结,为民主主义的复兴,提供了前提。英国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都受益于这项制度,英国的议会党对王党的革命,法国的第三等级议会的革命,莫不受益于此。都称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发端,相反,在中国和其他东方国家,由于帝国制度过于成熟,用人生依附关系的官僚制度,取代了议会民主制度, 导致从封建社会,直接跨入到社会主义社会。而汉朝在朝廷实施内外朝制度,在地方实施郡国并行制,用察举制选官,汉朝时,相权与皇权的矛盾很难解决,并不似书上说的设中超外朝那莫简单,但是当时汉朝的政治制度确实很先进,是任何地方无法比的,所以制度上来说,汉朝更好。从科技说,汉朝当时的科学技术已经远远领先于世界,有的技术比欧洲领先1000年左右:一、确切诞生了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对世界产生巨大影响,有学者论证火药的诞生也在汉朝;二、瓷器也在汉朝诞生,这是中国对世界的礼物;各种手工艺品在汉朝发展很快;三、纺织技术得到改良,丝绸等广泛使用;四、冶炼技术得到改良,冶铁工艺已经非常发达;五、从先秦就已经发达的水利技术得到发展,汉朝治水比较成功,很少有水灾;六、医学得到长途发展,出现了华佗、张仲景等名医,中医已经比较完备,也出现了“麻醉”、“手术”、发现血液循环原理,这比欧洲早了将近1000年;七、包括数学在内的自然科学有一定的发展,尤其是历法和天文。《九章算术》是与古希腊数学完全不同的独立体系。 罗马:儒略历:儒略历是以罗马统帅凯撒之名命名的一种历法,是现行公历的基础 。 2、托勒密的《地球中心说》:该书阐述了“地心说”的基本理论,绘出了地心体系的基本构造,统治了西方天文学界一千多年。3、卢克莱修的古代原子论:卢克莱修提出世界是由原子组成的,是无限的,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尽管卢克莱修的原子学说来自猜测,但对后代物质来源的研究,起了一定的指导作用。4、医学百科全书:塞尔苏斯向罗马人介绍了许多希腊的科学知识,尤其是医学知识,被人们称为“医学上的西塞罗”(西塞罗是罗马著名的著作家)。塞尔苏斯之后,罗马出现了一位医学的集大成者——盖仑,有解剖学之父的美称。5、普林尼的《自然史》:他撰写的《自然史》成为古代自然科学的百科全书,他也为探求科学真理而献出了生命。6、维特鲁维的《论建筑》:建筑学上的奠基性著作,“条条大路通罗马”。7、《论农业》与农业科学:古罗马是以农业立国,农业科学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论农业》把学问分为九科,即文法、修辞、逻辑、几何、算术、天文、音乐及医学、建筑。从而成为后来著名的“学问七科”。8、现代蒸汽机的雏形:赫伦发明了历史上把热能转变为机械能的第一个装置,是近代工业革命时期蒸汽轮机的雏形。所以,从整体上看,罗马更强盛【仅是一家之言,如有错误,还请见谅】2023-09-08 00:22:325
阿德里安堡战役
阿德里安堡战役阿德里安堡战役也作哈德良堡战役,是公元378年罗马帝国军队与反叛的哥特人之间的一次战 斗,发生在当时罗马帝国的色雷斯行省马里查河河畔的阿德里安堡(也称为哈德良堡)。位于土耳其共和国埃迪尔内省省会埃迪尔内。 哥特人起源于斯堪的纳维亚,3世纪初流浪至巴尔干地区,公元375年,由于受到匈人入侵,西哥 特人开始大举迁入罗马帝国。他们请求罗马帝国东部皇帝瓦伦斯允许他们在罗马帝国境内定居。瓦伦 斯希望能用哥特人来充实其军队,所以接受了他们的要求。然而,西哥特人通过收买多瑙河的边境卫 兵,被允许携带武器入境。很快事态失去了控制,大量哥特人源源不断地迁入多瑙河流域,而罗马帝 国在此地区的兵力又十分薄弱,无法对其加以有效的控制。当一些地区的罗马士兵开始虐待哥特移民 时,哥特人于377年开始暴乱,并且多次击败罗马帝国军队。而且东、西哥特人在各自洗劫了多瑙河 各省之后,还联合起来渡过多瑙河侵入了巴尔干半岛。瓦伦斯被迫从安条克出发亲自出征。然而用以 镇压哥特人的罗马士兵有许多是从蛮族人或临时招募的士兵,战斗力差、训练时间短,多使用小盾牌 和轻武器。罗马军团与哥特人在多瑙河河口附近遭遇。哥特人使用了他们的标准防御战术,用四轮车 围成一个大车阵,从阵里不时出击进攻者。此战双方不分胜负,哥特人向色雷斯方向撤退,罗马军队 追击。公元378年8月9日大约中午时分,瓦伦斯率部抵达阿德里安堡。罗马侦察兵在附近发现哥特兵 营,并得知大部分哥特骑兵已外出搜集粮草。为了独享战果,瓦伦斯立即命令部队向哥特兵营进攻, 而没有等待前来增援的西罗马皇帝格拉丁的军队。哥特兵营里留下的唯一主将菲列德根也立即派 人前去召回领兵搜集粮草的统帅阿拉特亚斯和沙弗拉克斯。当两军激战犹酣之际,阿拉特亚斯和沙弗 拉克斯率领哥特骑兵的主力抵达正在进行战斗的河谷旁的高地。哥特骑兵以良好的机动性能对罗马军 队的左翼发动了袭击,整个罗马军队顿时乱作了一团。哥特骑兵先是击溃了罗马军队左翼的罗马骑 兵,然后又席卷了罗马军队左翼的步兵,把他们压向罗马军队的中央,步兵受到挤压即无法展开作战 队形,也无法施展手中的兵器。菲列德根也下令打开车阵出击,罗马军队溃败。瓦伦斯待在后备队 中,被哥特人击退,其本人身负重伤,被抬到一个农家的茅屋。哥特人包围了茅屋并放了火, 他们不知道烧死的竟是罗马帝国皇帝。罗马军队有超过三分之二的士兵阵亡,哥特方面伤亡人数不 详,但应该相当轻微。这是罗马军队在坎尼战役和条顿堡森林战役之后的最大失利,也是罗马帝国走向灭亡的标志。哥 特人没有围攻君士坦丁堡,继任皇帝狄奥多西一世和哥特人在382年议和,哥特人答应帮助皇帝保护 罗马疆界以获得粮食补给。蛮族依然不可避免地渗透进原罗马帝国的土地,最终攻进亚平宁半岛,灭 亡了西罗马帝国。 尽管,骑兵发挥了决定性作用,但战斗本身仍是传统的步兵对步兵作战。哥特人的骑兵部队也并 非战术革新,关于这场战斗标志着骑兵崛起的说法已经被驳斥。2023-09-08 00:22:481
奥古斯都和原版战役的差异性问题大神来答
统治政权奥古斯都凭极大胆的手腕夺取了政权,用极审慎的智慧统治着罗马。罗马给了他近乎绝对的权力,他给了罗马四十年的国内和平与持续增长的繁荣,史称“罗马和平”(Pax Romana)。他创立了罗马第一支常备军(包括海军),并把军团驻扎在边境,以贯彻其养父凯撒生前提倡的。另创立禁卫军(Praetorian Guard)卫戍京畿并保卫皇帝本人。他还改革了罗马的财政与税收制度。奥古斯都没有发动过大规模战争。公元前26年至公元前19年的北西班牙山区战役以顺利征服该地而告终。经历高卢骚乱的反复,阿尔平地区亦被征服。罗马的疆域扩展至多瑙河的自然疆域,加拉提亚省被罗马占领。公元后9年,条顿堡森林伏击战罗马失利。自此罗马向西部日耳曼的扩张停止。此后他接受莱茵河为帝国的最终边界。在东方,罗马吞并了亚美尼亚和高加索,而扩张中止于帕提亚帝国的边境。在内政上,奥古斯都使用从帝国聚敛来的巨大财富提供给军队优厚的待遇;他装潢首都,大兴娱乐活动以愉悦罗马市民。其自夸“一座砖城在我手里变成了大理石的城市”。他建造了新的元老院会所(Curia),建造了阿波罗神庙与尤利乌斯神庙。他还在大角斗场(Circus Maximus)附近建神龛。据载,卡披扥里乌姆(Capitoline)神庙和庞培剧院(建时未署此名)俱为奥古斯都营造。其建立了交通部,并完成了一个庞大的交通网,促进了帝国的通讯、贸易及邮政。奥古斯都还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支消防队。其还在罗马建立了一支常规警力。罗马统治者通常对经济无知,奥古斯都也不例外。包括奥古斯都在内的罗马皇帝都把从农业上征来的重税花费在军队、庙宇及娱乐方面。一旦帝国不再扩张,没有战掠品,经济就开始停滞并最终衰退。奥古斯都之治按这个视角看来也就是帝国权力与繁荣的最高点。奥古斯都曾试图安置老兵务农以复兴农业,但收效甚微。首都仍依赖埃及进口的粮食。奥古斯都强烈鼓励对罗马神祇的崇拜,尤其是阿波罗。其把罗马战胜埃及叙述为罗马神战胜埃及神。其赞助维吉尔的埃涅阿德就是怀着提高罗马先人声望之目的。奥古斯都还整顿世风,赞美婚姻、家庭与生育;攻击奢侈、豪庶婚、滥交(包括卖淫和同性恋)和通奸,但成效不大。(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女儿尤利娅就是因与奥古都斯当做家人般对待的的外甥尤里乌斯·安东尼通奸而被终身流放至潘达特里亚岛。)奥古斯都还是文艺保护人。他帮助诗人、艺术家、雕塑家与建筑家。他的统治时期是罗马文学的黄金时代。在其保护下,贺拉斯、李维、奥维德与维吉尔脱颖而出。这些人士赞美其天才,以接近其标准,以免被逐。奥维德就因伤风化(奥古斯都的标准)而被放逐。他赢得了几乎整个罗马知识界的赞誉,尽管很多人私下仍追念共和国。他运用娱乐和庆祝其本人与其家族节日的手段赢得了群众的支持。 奥古斯都死时,罗马已经不可能回到共和国,唯一的问题是谁继承奥古斯都。2023-09-08 00:23:541
文明与征服学者试炼答案大全文明与征服瓜分60W砖石答题答案汇总一览
文明与征服学者试炼答案大全文明与征服瓜分60W砖石答题答案汇总一览,相信很多小伙伴对这一块不太清楚,接下来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文明与征服学者试炼答案大全文明与征服瓜分60W砖石答题答案汇总一览,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来了解一下哦。文明与征服学者试炼答案分享每周一到周五开启初试,初试通过可进入复试,然后可以获得终试资格,在月末进行终试。以下是详细答案,大家可以通过搜索来查找具体问题1、世界上第一部长篇小说《源氏物语》出自哪个国家?日本2、反应百年战争期间,英格兰在阿金库尔战役重创法兰西的技能卡是?阿金库尔之焰3、飞机起飞与降落时,如下哪种情况,最为有利于安全保障?逆风起飞逆风降落4、关于资源营地,以下哪个描述是错误的?一个资源营地,会同时产出4种基础资源5、游戏中反应教宗发布谕令,号召诸国发动十字军东征的技能是?十字军谕令6、发展无氟电冰箱的原因是氟利昂会?破坏臭氧层7、在扎马会战中击败汉尼拔的罗马名将是?西庇阿8、英雄等级每提升多少级可以分配一点属性点?109、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汉语11、以下哪个行为不会消耗英雄体力?攻击辎重车12、使用精锐的花郎当做护卫的朝鲜半岛统治者是?善德女王13、在第二次布匿战争中,罗马元老院预备兵动员令14、在贞观九年太宗对善德女王的册封中,没有授她下列哪个头衔?朝鲜国王15、世界中没有以下哪个等级的城市?1516、古代军事家曹操是哪个时期的人物?东汉17、世界杯足球赛几年举办一次?四年18、在被日方称为弘安之役的第二次对蒙元战争中,日军根据蒙古弓进行了改良,并且在哪个地区构筑了防御工事?九州19、有“世界童话之王”之称的安徒生是哪国人?丹麦20、关于英雄觉醒,以下哪个描述是错误的?英雄觉醒后,等级上限可提升至100级21、下列哪位皇后,其统治的国家擅长使用石油加工成的希腊火作战?西奥多拉22、扎马会战中西庇阿率领的罗马军队能获胜的原因之一,在于拥有更强的骑兵。这些骑兵辅助部队来自?底比斯23、每天可进行多少次荣耀之环的匹配?1024、下列哪种道具,无法通过讨伐资源营地获取?守誓者密文25、蒙古帝国与蒙元的军事组织中,担任可汗护卫对应的技能卡是?蒙古怯薛26、在罗马共和国时期,高卢人占据着今天的法国地区,描述他们战术的技能卡是?高卢野蛮冲锋27、腓特烈一世属于下列哪个著名的神罗家族?霍亨施陶芬家族28、下面哪个关于贞德的描述是错误的?是Saber职阶的英灵29、关于辎重车玩法,下列哪条描述是不正确的?掠夺其他领主的辎重车,可以直接获得其中的基础资源30、中国古代三十六计中第36计是?走为上计31、英雄最高可以达到多少级?50级32、传说中中国战国时期的名将田丹在即墨之战中用火牛击败敌军,对应的技能卡是?火牛之阵33、格林尼威天文台位于哪个城市?伦敦34、下面所列选项哪个不是地下茎?胡萝卜35、下列哪个属性会影响英雄的战术伤害?智力36、关于掠夺辎重车玩法,下列哪条描述是不正确的?击败携带夜枭币的其他领主部队,可以立刻获得其携带的所有夜枭币37、医学中的脱氧核糖核酸?DNA38、海尔曼出身日耳曼部落,他的部落被彼时的罗马人称作?切鲁西人39、正常人人体细胞有多少条染色体?46条40、以下哪个行为不会增加繁荣度?提升英雄技能等级41、在条顿堡森林会战中击溃罗马军团,缴获鹰旗的日耳曼民族英雄是?海尔曼42、电影天国王朝中与鲍德温三世数次交锋,最终夺回耶路撒冷的阿尤布王朝君主是?萨拉丁2023-09-08 00:24:131
德国的前身是普鲁士吗?
不算是,德国在19世纪的时候实际上是由很多小国家组成的一个松散联邦,叫做德意志。普鲁士只是众多国家中的一个,只不过比较强大而以当时比较强的国家有普鲁士,奥地利,还有一个不知道叫什么名字的。所以当时奥地利也算是德意志联邦的,后来铁血宰相俾斯麦通过两次比较大的战争统一了德意志全境。第一次是把奥地利踢出德意志联邦。第二次是统一战争,才有了现在的德国。2023-09-08 00:25:0511
古罗马帝国有哪些著名将领???
卢库鲁斯(前117—前56)罗马将军、执政官卢库鲁斯早年参加同盟者战争,后为苏拉部将,随其与米特拉达悌六世作战。前74年当选执政官,率军远征小亚,打败米特拉达悌六世,并追击至亚美尼亚,打败亚美尼亚国王提格拉尼一世,攻陷其首都。卢库鲁斯是罗马共和国末期著名将领,著有战史著作。庞培(前106—前48)罗马将军、执政官庞培出身贵族,早年作为苏拉的部将消灭了西西里的马略派残部,又转战非洲。苏拉死后,庞培倾向贵族派。前72年,在西班牙镇压了塞多留运动。前70年任执政官。前67年迅速剿灭了地中海上的海盗。至前63年,最后打败本都国王米特拉达悌六世,之后灭亡叙利亚的塞琉古王国,并占领巴勒斯坦。前60年,庞培与恺撒、克拉苏结成同盟。恺撒进军罗马后,庞培退往巴尔干地区,集结兵力与恺撒作战,初战小胜后,于前48年在法萨罗战役惨败,逃亡埃及被杀。庞培在军事上颇具才能,也有许多辉煌的战绩,但在政治上的优柔寡断使其一败而亡。安东尼(前82—前30)罗马将军、执政官安东尼早年随恺撒出征高卢,成为恺撒最得力的大将,随其参加了高卢战争和内战的历次战役,表现出色。前44年与恺撒一起担任执政官。恺撒死后,安东尼与屋大维、雷必达结成同盟。前42年,安东尼与屋大维在腓力比战役中彻底打败了布鲁图、喀西约指挥的共和派军队,安东尼在战役中起了主要作用。随后安东尼统治罗马的东方各行省,进攻帕提亚失败。他在埃及与女王克莉奥帕特拉结婚后,与屋大维开战。前31年,双方决战于亚克兴,由于埃及女王临阵脱逃,安东尼的军队被屋大维歼灭,在逃回埃及后自杀。屋大维(前63—后14)罗马皇帝屋大维是恺撒的甥孙,在恺撒死后,成为其继承人。前43年屋大维在穆提那击溃安东尼,之后与安东尼、雷必达结成同盟,共同反对贵族共和派。前42年,屋大维与安东亚克兴战尼的联军在腓力比战役彻底打败了布鲁图、喀西约指挥的共和派军队。前36年,屋大维最后消灭了小庞培的势力。随后与安东尼开战,前31年,屋大维在役中打败安东尼与埃及的联军,随即占领埃及,灭亡托勒密王朝。至前30年,屋大维成为罗马的统治者,后又称“奥古斯都”,罗马进入帝国时期。屋大维是罗马内战的最后胜利者,罗马帝国的开创者,其在政治、军事各方面都具有卓越的才能。阿格里帕(前62—前12)罗马将军、执政官阿格里帕出身贫贱,少年时成为屋大维的好友。前37年,屋大维的舰队被小庞培歼灭,于是起用阿格里帕重建海军。阿格里帕用铁扎木块加固战舰的水线一带,创造出最早的“装甲”战舰,并装备火箭,还亲自发明了铁爪钩,以抓住远处的敌舰,形成接舷战。阿格里帕率领这支新舰队迅速歼灭了小庞培的海军,扭转了战局。前31年,在著名的亚克兴大海战中,阿格里帕是屋大维舰队的实际指挥者,起了重要作用。帝国建立后,阿格里帕又率军远征高卢和日耳曼,取得了胜利。后任执政官,修建了万神殿等著名建筑。阿格里帕是古代最杰出的海军将领之一,在军事上足智多谋,又是能工巧匠,为屋大维建立罗马帝国作出了重大贡献。阿格里帕还著有地理学著作。阿尔米尼(约前18—后19)日耳曼部落首领罗马人称其为阿尔米尼(阿尔米尼乌斯),他的本名可能叫赫尔曼。在屋大维建立罗马帝国后,罗马加强了对日耳曼尼亚的控制。公元9年,日耳曼部落首领阿尔米尼领导日耳曼起兵反抗罗马统治。罗马将军瓦鲁斯率领3个军团前往镇压。阿尔米尼引诱罗马军团东渡莱茵河,在条顿堡森林设伏,全歼了罗马军团,瓦鲁斯自杀。此次战役的胜利,阻止了罗马帝国向莱茵河以东地区的入侵。阿尔米尼后来在日耳曼人的内部矛盾中被杀。在近代,赫尔曼被奉为日耳曼人的第一位民族英雄。图拉真(52或53—117)罗马皇帝图拉真生于西班牙,从军后长期在东方和日耳曼尼亚征战,表现出色。91年,任罗马执政官,后任日耳曼尼亚总督。97年被皇帝涅尔瓦收为养子,98年继位罗马皇帝,其后进行了大规模对外扩张。101年后,图拉真两次入侵并征服达西亚。113年远征东方,占领亚美尼亚,进入两河流域,打败帕提亚军队,攻占其首都泰西封,直抵波斯湾。图拉真在对外征服中的一系列胜利,使罗马帝国的疆域达到顶点。马可·奥勒留(121—180)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祖籍西班牙,生于罗马,是皇帝安敦尼·庇阿的养子和女婿。161年即位后长期对外作战,竭力保持帝国疆界。162—166年,与帕提亚人作战,打败其国王沃罗盖斯三世。马可·奥勒留接着转向多瑙河,与日耳曼人作战。172年打败日耳曼的马克曼尼人,174年又打败奎德人。178年马克曼尼人再次反抗罗马,马可·奥勒留出征病死。马可·奥勒留是新斯多葛派哲学的代表人物,其一生艰苦征战,保持着罗马帝国的辉煌。科农(约前444~约前392)雅典海军统帅。贵族出身。前405年率雅典海军与来山得指挥的斯巴达海军会战于赫勒斯滂海峡(今达达尼尔海峡)附近之羊河河口,遭惨败,仅率9艘战船逃往塞浦路斯避难。后斯巴达与波斯发生冲突时,以雇佣军首领身分参加并指挥波斯舰队。前394年8月在尼多斯附近大败斯巴达海军,为波斯夺回爱琴海制海权。次年返回雅典,重建长墙工事和比雷埃夫斯港,试图恢复雅典旧日霸权。前392年出使波斯,在小亚细亚萨迪斯遭波斯亚美尼亚总督提利巴佐监禁,逃脱后不久身亡。阿格西劳二世(约前444~前360年)斯巴达国王,统帅。阿基丹姆二世之子。即位时斯巴达霸权已趋衰落。公元前396年率军进入小亚细亚,占领弗里吉亚,打败波斯总督提萨菲奈斯。公元前395年科林斯战争爆发后,回师希腊参战。次年在喀罗尼亚等地打败反斯巴达盟军。公元前378年发动维奥蒂亚战争,两次围攻底比斯。公元前371年参加留克特拉之战,被底比斯军打败。公元前362年,在南希腊的曼丁尼亚会战中再次败北。次年率雇佣军进军埃及,支持赖革大那西斯夺取王位,获大笔酬金。死于归途2023-09-08 00:25:352
阿德里亚堡战役的影响
这是罗马军队在坎尼战役和条顿堡森林战役之后的最大失利,也是罗马帝国走向灭亡的标志。哥特人没有围攻君士坦丁堡,继任皇帝狄奥多西一世和哥特人在382年议和,哥特人答应帮助皇帝保护罗马疆界以获得粮食补给。但是蛮族依然不可避免地渗透进原罗马帝国的土地,最终攻进亚平宁半岛,灭亡了西罗马帝国。尽管,骑兵发挥了决定性作用,但战斗本身仍是传统的步兵对步兵作战。哥特人的骑兵部队也并非战术革新。关于这场战斗标志着骑兵崛起的说法已经被驳斥。此战,标志古代传统步兵方阵战术的没落,骑兵开始成为战场上的主力;机动战术和抗击骑兵冲击,已成为军事学术的重要课题。2023-09-08 00:25:411
德国的历史是怎样的
日耳曼时期考古证据表明,在现今德国国境内,约70万年前就有人类踏足。从此推测,约50万年前开始,人类就陆续移居于此。因为缺乏文献记载,所以德意志人早期的历史,并不是太清楚。罗马帝国最早开始记载日耳曼部落(Germanen)的活动,但这些日耳曼部落与今天的德意志民族并不相同。当时所谓的日耳曼部 落,是对所有居住于北欧及中欧,使用印度-日耳曼语系的各个部落的统称。现代的民族学家对这个名字的含意尚不太清楚,大约可信的是欧洲较早的居民克尔特人(Kelten)先使用这个名称来称呼新移民。而凯撒(Julius Caesar)远征高卢时,用“日耳曼族”这个名称来称呼当时居住在莱茵河右岸(在今天的德国境内)的各个部落。其后,“日耳曼族”这个概念才逐渐介绍到罗马人的世界里。日耳曼部落是指原先居于斯堪地那维亚半岛南部(包括丹麦)及其临近地区的一些民族,他们的文化及宗教相当接近,所以成为一个文化圈。西元前1000年左右,因为北欧地区气候转坏,该地区的居民开始向南迁移。到西元前450年时,他们分布于莱茵河沿岸,南至阿尔卑斯山以北,东到外克塞河(Weichsel,即维斯杜拉河Vistula)的地区之内。到了西元前2世纪,这些民族又开始另一波的民族移动,而开始与罗马世界有较多的接触。公元前后,在多瑙河和莱茵河流域,已定居着许多日耳曼部落,这些部落同企图征服此地的罗马帝国不断发生冲突。公元9年的日耳曼各部族在条顿堡森林战役中战胜了当时强盛的罗马帝国。在这次战役中,日耳曼部落伏击并消灭了三个罗马军团。此后,罗马人再也没有真正尝试过把它们帝国的东部边界推进过莱茵河。日耳曼部落虽是以语言、血统、生活习惯、文化及信仰为族群的指标,但因散居之故,个别差异可以相当大。所以西元4世纪起的大规模族群迁移时,并不是整个血缘民族集体行动,而是以较小的氏族组织为单位。历史学家将这些移动的日耳曼部落约略分成西日耳曼人,东日耳曼人及北日耳曼人三个大类别。西日耳曼人指的是西元1世纪时居住在西起莱茵河,东至卫塞河(Weser),南至多瑙河,北达北海的这些族群。自407年开始的一段时期中,各莱茵河沿岸的日耳曼部落渡过莱茵河并在今天的法国和西班牙的部分地区建立了一系列短命的王国。476年,日耳曼人与罗马帝国的下层人民联合,推翻了显赫的罗马帝国。民族大迁徙376~568年,散居罗马帝国境外的以日耳曼人为主的诸“蛮族”部落大举强行移居帝国境内,并各自建立国家的历史过程 。民族大迁徙的原因是日耳曼人的原始公社制解体,部落显贵 、军事首领及亲兵渴望向外掠夺新的土地和财富;人口自然增长对生产力形成压力,为了发展畜牧经济,一般日耳曼人不得不向外地迁徙。罗马奴隶制的危机和帝国的衰落,无力抵御外族入侵,因而使“蛮族”的武装迁徙深入帝国腹地。法兰克人时期从509年开始,法兰克人分为3个部族:萨利安人(Salian)、里普利安人(Ripuarian)和卡蒂人(Chatti, 或黑森人〔Hessian〕)。在428~480年间,萨利安法兰克人占领了罗亚尔河以北高卢的大部分地区。里普利安人和卡蒂人仍然留在德意志和高卢东北部。萨利安人在他们的国王克洛维(Clovis)的统治(481/482~511)下信奉了天主教,克洛维把他的统治权扩大到其他法兰克人身上,并征服了高卢的其他大部分地区。他的梅罗文加王朝(以他的祖父梅罗文加的名字命名)的继任者们统治法兰克人的土地,直至8世纪由加洛林家族代替时为止。加洛林王朝的查理曼大帝(768~814年在位)与教宗(教皇)合作恢复了西罗马帝国,并把天主教传播到德意志中部和北部。他的帝国於9世纪中叶解体。德意志立国5世纪末,延续了几个世纪的法兰克王国建立,其中包括莫洛温王朝和卡洛林王朝的辉煌时期。在查理曼大帝(800年加冕)的统治下,王国几乎拓展到了今天的法国和德国的绝大部分地区,称为查理曼帝国。查理曼大帝去世后,帝国很快走向分裂。公元843年,法兰克王国的疆域按照凡尔登条约分成三部分,西边的部分即莱茵河左岸的西法兰克王国就成为后来法国的基础;而东边的部分即莱茵河右岸操德语的东法兰克王国成为后来的日耳曼王国的基础,成为未来的神圣罗马帝国,也是今天德国的雏形;中间的部分成为了后来法德争斗的根源。公元919年,萨克森公爵亨利一世当选为东法兰克王国的国王,建立了萨克森王朝。萨克森王朝的地域大致位于今荷兰、德国西部、瑞士和奥地利。严格意义上的德意志历史的就此开始。2近代德国圣罗马帝国神圣罗马帝国早期是由拥有实际权力的皇帝统治的国家,中世纪时演变成承认皇帝为最高权威的公国、侯国、宗教贵族领地和帝国自由城市的政治联合体。其帝国国祚,因自称奉天承运,日耳曼人认为追溯为承继罗马帝国而来,所以称之为神圣罗马帝国。查理曼死后,西罗马帝国皇帝这个头衔,始终由东法兰克王国和西法兰克王国的加洛林君主轮流拥有。然而,胖子查理于887年被废黜之后,加洛林帝国自此瓦解,再也没有统一。自胖子查理之后,罗马帝国皇帝的头衔拥有者大多是由教宗加冕的意大利国王,意大利国王的实际统治范围极其有限,仅限于意大利东北部,而那些国王几乎是清一色的意大利本土贵族,最后一位本土国王是贝伦加尔一世。大约在900年,东法兰克王国地方势力崛起,形成了四大公国,它们是:萨克森、法兰克尼亚、士瓦本和巴伐利亚。当加洛林家族的最后一位国王孩童路易于911年去世后,东法兰克贵族没有选择西法兰克王国的加洛林家族作为路易的继任者,而是选举法兰克尼亚公爵康拉德为新一任国王。康拉德临终之时,指定宿敌捕鸟者亨利为继任者。919年,萨克森公爵亨利在众多东法兰克王国的公爵当中,被推举为东法兰克王国国王,亨利去世后其子奥托继位为东法兰克国王。962年,东法兰克国王、奥托王朝的奥托一世在罗马由教皇约翰十二世加冕称帝,到973年在位,成为罗马的监护人与皇帝和罗马天主教世界的最高统治者。1157年,这一帝国得到了“神圣帝国”的称号。1254年,帝国第一次开始使用头衔“神圣罗马帝国”,1512年的科隆帝国会议后颁布敕令,使用“德意志民族的神圣罗马帝国”,此后作为官方名称沿用直至1806年。1804年5月18日,拿破仑称帝。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弗朗茨二世纠合英国,俄国,瑞典和那不勒斯,组成第三次反法同盟。1805年,同盟军入侵法国的盟国巴伐利亚,另一支同盟军进攻拿破仑控制的意大利。拿破仑自本土挥军渡过莱茵河。12月2日在奥斯特利茨(Austerlitz),法、俄、神圣罗马三国皇军打了一场「三皇会战」。法军不但守住巴伐利亚,更攻入神圣罗马帝国的摩拉维亚,同时将同盟军赶出意大利,并在普鲁士境内打败俄国援军。12月16日,法国和神圣罗马帝国签订《普勒斯堡和约》。和约签订后,拿破仑成立以自己为护国公的莱茵邦联,以整固自己在德意志地区的盟友。1806年7月12日,在拿破仑的威逼利诱下,原来的16个神圣罗马帝国的成员邦签订了《莱茵邦联条约》(Rheinbundakte),脱离神圣罗马帝国,加入邦联。同时,拿破仑 对奥皇弗朗茨二世发出最后通牒,要求他解散神圣罗马帝国,并且放弃神圣罗马皇帝和罗马人民的国王等称号。最后弗朗茨二世于1806年8月6日放弃神圣罗马皇帝和罗马人民的国王的称号,仅保留奥地利帝号。神圣罗马帝国正式灭亡。德国人在论述其帝国历史时,将其定义为“第一帝国”;与后来的德意志帝国(1871年-1918年,史称为第二帝国)与希特勒执政时期(1933年-1945年,史称为第三帝国)加以串连论之。宗教改革马丁·路德为反对赎罪券买卖发表了九十五条论纲,后来在1517年他发起德国宗教改革。1519年哈布斯堡家族的查理五世即位。他不单要对抗土耳其奥斯曼帝国还要卷入对法国及教宗的长期战争。他在帝国的地位被削弱,无力阻止宗教改革。1522年至1526年间,在帝国的某些城市和地区流传着路德的学说。宗教改革由君主执行。皇帝的弟弟费迪南不能容忍路德的教徒,对此支持新教的领主还一度游行示威。14世纪农民就因为生活困苦而爆发起义。在宗教改革期间的1524年至1526年,甚至发展为德国农民战争。1525年在闵采尔的领导下,法兰肯豪斯的地主制度被废除。三十年战争由于德意志是1618年至1648年的三十年战争的主要战场,其经济遭到极大破坏,而且战后诸侯国各割地盘,其内部分裂变成不可逆转,间接令神圣罗马帝国变得名存实亡。黎塞留主政的法国在这场战争中取得了阿尔萨斯与洛林,为以后德法争战埋下隐患。普鲁士崛起1701年1月18日,勃兰登堡选帝侯腓特烈三世(Friedrich III,腓特烈·威廉之子)因支持神圣罗马帝国哈布斯堡王朝向法国波旁王朝宣战,在柯尼斯堡被加冕成为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一世(Friedrich I),自此,普鲁士作为一个王国才正式存在。法国大革命后,普鲁士参加反法同盟,但败于法军,被迫在1795年同意法国兼并莱茵河以西的普鲁士领土。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三世(1797年即位)于1806年10月再度参加反法战争,随即在耶拿败于拿破仑,被迫逃往柯尼斯堡。1807年普鲁士和法国在涅曼河的提尔西特缔结和约,普鲁士割让16万平方公里土地,包括普属波兰的绝大部分领土(第二次、第三次瓜分波兰所得,以及第一次瓜分波兰所得领土的南半部),以及易北河以西的全部领土,并赔款1.3亿法郎。1806年惨败后,普鲁士首相卡尔·施泰因开始推行改革,其措施包括让公民参与政治以唤醒其民族主义情感;释放农奴;实行地方自治;改组中央政府机构等。1809年在柏林创办了腓特烈·威廉大学(柏林大学),同时格哈德·冯·沙恩霍斯特开始对普鲁士军队进行改革。此后普鲁士的爱国主义情绪高涨。1812年冬,拿破仑军队自俄国败退,普鲁士遂于次年再度参加反法同盟,于1813年3月17日对法国宣战,10月24日,普、奥、俄三国联军在布吕歇尔和格奈森瑙指挥下在莱比锡大败法军。1815年普军在滑铁卢再度击败法军。根据维也纳会议的领土调整,普鲁士疆域自默麦尔河延至莱茵河,成为德意志邦联内德语居民占优势的唯一强国,以及欧洲列强之一。神圣罗马帝国在1806年灭亡后,德意志邦联在1815年成立,其中以普鲁士和奥地利最强大。普鲁士和奥地利都想由自己领导德国统一,后来普鲁士渐渐取得领导权。1834年普鲁士在德意志地区建立了德意志关税同盟,除奥地利和汉堡外,全部德意志邦国都加入该同盟。1848年革命1848年巴黎的二月革命推动了德国城邦的三月革命的发生。在奥地利发生巷战。3月13日梅特涅下台并逃亡到英国。费迪南一世于1848年4月批准新宪法通过并且允许民间组建武装力量。在匈牙利,意大利和斯拉夫地区爆发了起义,但很快被镇压。普鲁士皇帝腓特烈·威廉四世迫于民间压力,修改宪法并且承认人民有集会和言论自由。至于小城邦,如巴登就试图通过任命自由派分子组成政府这一策略来避免革命。但随着革命进一步升级,正是萨克森和巴登成为了激进民主革命的中心。5月初所有城邦进行选举,推选法兰克福国民议会代表。但只有六个城邦进行了直选。在国会里既有保守的保皇党也有自由党和共和党人。工人和农民根本就没有自己的代表。5月18日成立了临时政府,由临时国家元首领导。诸侯也承认临时政府,但临时政府没有自己的军队,警察和公务员,有名无实。法兰克福国民议会需要划定未来德国的国界。刚开始有人提出大德意志方案。但后来还是决定采用小德意志方案,建立一个不包括奥地利的德国。1849年3月28日,经过长时间讨论,伯多禄教堂宪法终于通过,宪法规定,在中央政府的领导下建立一个统一的联邦,立法部门是帝国议会,领导中央政府的则是世袭皇帝。该宪法是魏玛宪法和德国基本法的基础。选举权被进一步确定。4月2日普鲁士皇帝腓特烈·威廉四世逊位后,各城邦都从法兰克福撤回了代表。德累斯顿和巴登为了推行宪法发生了革命,但最后被镇压。少数代表拒绝被召回并且在斯图加特举行进一步会议。最后一场革命发生在7月23日拉斯斯塔德。宪法永远失效了。很多人由于受到政治迫害而逃亡到美洲。德意志统一1871年普鲁士腓特烈·威廉四世逝世,威廉一世即位。 1862年他因军事改革所需预算及税收问题与国会发生冲突,本拟退位,但在前驻法大使俾斯麦的建议下收回成命。俾斯麦表示支持军事改革,并称若任命他担任首相,他将不惜一切强行推行陆军改革和新兵役制度。1862年9月22日,威廉一世任命俾斯麦担任首相。俾斯麦出任首相,这标志着德国统一的开始。1864年普鲁士打败丹麦,收回北方近丹麦边境的多个领地。1866年普鲁士打败奥地利,迫使奥地利与匈牙利组成奥匈帝国;并合并数个邦,组成北德意志邦联。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德国南部几个邦脱离法国控制,至1871年德国宣布完成统一,德意志帝国成立,也称“德意志第二帝国”。3现代德国一战时期在战争爆发之前几年,德国总参谋长阿尔弗雷德·冯·施里芬已制定了以速战速决为主要特征的施里芬计划:先利用德国发达的铁路网,集中优势兵力在六星期内打败法国,然后将部队调往东线进攻俄国。与此相对应,法国也制订了以两个集团军齐头并进,一举收复普法战争后被割让给德国的阿尔萨斯和洛林两省的第十七号计划。但战事的发展却出乎这些军事家意料,使得这两个计划皆不可行。1914年8月2日,德军出兵中立国卢森堡,以取得卢森堡的铁路网。8月3日,德军对比利时不宣而战。至8月9日,德军成功攻占比利时全境,并且驱逐在比利时境内的法军回法国境内。8月21日,德军分兵五路攻向法国北部,法军失守,被逼后撤。9月3日,德军已进逼巴黎,法国政府被逼撤退至波尔多。9月5-12日,德军与英法联军在巴黎近郊马恩河一线爆发马恩河战役,结果两败俱伤,德军只得转入战略防御,固守安纳河一线,战斗开始演变为阵地战。接着,双方爆发了奔向海边的运动战,结果英法联军大败。德军成功夺取法国东北部的广阔领土,但始终不能截断英法两国的运输线。随后双方再爆发佛兰德会战,但双方均无重大成果,结果战事进入胶着对峙状态。1915年春,英法联军趁德军主力集中在东面战线,发动了香巴尼和阿杜瓦两轮攻势。但因为沿用旧战术,而且欠缺强大火力掩护,结果被德军成功抵挡,己方反而伤亡惨重。该年4月德军反击,并首次使用毒气,使双方的损失更为惨重。结果1915年的西面战线,英法联军死伤百万人,德军亦死伤 61万人,但战事仍然胶着。1916年2月,东面战线的压力稍为降低,德军主力再次移师西线,与法军爆发凡尔登会战。结果在激战7个多月后,德军仍不能攻取凡尔登。而英法联军为了制衡德军,在该年7月初向索姆河一线与德军爆发索姆河战役,战况更为惨烈。英军虽然在这场战争里首次使用坦克,但双方在伤亡共约 120万人后,战事仍未有重大突破,并持续至该年11月,西线再次变为胶着对峙状态,不过协约国开始掌握战争的主动权。1917年2月3日因德国使用无限制潜艇战,使美国多只船只被击沉,美国与德国断交。2月24日,美国驻英大使佩奇收到破获的齐默曼电报,电报称如果墨西哥对美国宣战,德国将协助把美国西南部还给墨西哥,于是美国以此为根据,于4月6日向德国宣战。1918年8月至9月间,德军再损失15万人、大炮2000余门及机枪13000余挺。不断传来的军事失败的消息使德国国内的矛盾加剧。9月,兴登堡元帅建议在德国议会提出要“结束战争”。但德军的最高统帅部却仍死心不息,意图用剩余的海军舰只与英国海军进行最后决战。结果德国水兵因不愿送死,在基尔港发生哗变,并迅速蔓延到整个海军及全国。11月9日,德国首都柏林亦发生革命,德皇威廉二世只得宣布退位,并逃至荷兰。11月11日,德军求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凡尔赛条约》将发动战争的责任悉数推给德国,从而对德国实行条件极为严厉的经济与军事制裁,德国失去13%的国土和12%的人口,还被解除武装,德国陆军被控制在10万人以下,且不许拥有空军。但德国虽然在一战中最后战败,其元气并未受到过大的伤害,工业体系依然保存完整,本土也并未受到战火的波及。《凡尔赛条约》过多考虑战胜国的利益分配,完全没有考虑战败国自身的利益,加上条约的空前苛刻性和掠夺本质,造成德国货币疯狂贬值,使得德国国民对强加给他们的条约有极强的抵触和反感情绪,因而引发德国民众强烈的民族复仇主义情绪。德国人为摆脱《凡尔赛条约》桎梏,各派政治势力、各种政治思想在德国你争我夺,显得尤为激烈。种种因素配合,以及德国在希特勒的纳粹党的领导下,终于爆发了规模空前的第二次世界大战。魏玛共和国战后的魏玛共和国是在德国的土地上建立一个和平、自由、民主的政权的一次努力。但是,魏玛政府自一开始就注定了困于经济问题和本身魏玛宪法固有的缺陷。开始的几年,魏玛共和国不得不忙于处理左翼和右翼相继发动的叛乱和1923年的严重的通货膨胀。接下来,由于德国与战时敌人们的关系逐渐缓和和赔偿债务的放宽,情况有了些好转。盟国一定程度上恢复了秩序和繁荣,全靠总理兼外交部长古斯塔夫·施特雷泽曼。这种繁荣一直延续到1930年来临的大萧条之前。此后,经济的衰退,加上对1923年超速通货膨胀的记忆和凡尔赛条约严酷的条款引发的民族主义反对声音,从内外两方面断送了魏玛政府。阿道夫·希特勒和他的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NSDAP,简称纳粹)利用了这一现实和不断增长的失业率。纳粹不断强调民族和种族的问题,并承诺让失业的人重新获得工作,他们把德国的许多问题都归罪于所谓的犹太人的阴谋,甚至宣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失败是由于内部的通敌造成的。二战时期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巨额赔款使魏玛共和国之民主共和政府无法负担,之后遭遇的经济大萧条和未能解决失业、其他社会问题(如左派及士兵工人的暴动),使许多德国人转向支持右翼,希特勒之纳粹党则属极右翼中之一支。希特勒承诺减少失业人口及对经济、文化和军事进行改革。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后,魏玛共和国的政局开始转向法西斯化。在1933年1月30日,魏玛共和国第二任总统保罗·冯·兴登堡任命希特勒为德国总理。希特勒执政后,对内开始实行白色恐怖,残酷镇压异己分子,通过冲锋队、党卫军和盖世太保及其遍布各地的劳动营和集中营实行法西斯专政。希特勒是通过鼓吹强烈的民粹主义上台的,上台后的他开始了对犹太人疯狂的种族压迫。在1933年2月27日,国会纵火案后,希特勒声称是国会的第二大党共产党(也是纳粹党的主要政敌)所为,逮捕了共产党领袖,动员冲锋队将全国所有共产党党部占领并禁止了共产党员参加3月初的国会选举,纳粹党赢得了44%的席位,联合了国家人民党后又通过胁迫或贿赂的手段,强行通过了《授权法》,只有社会民主党未赞同,是为德国踏入极权主义的第一步,最终利用《授权法》取缔了所有非纳粹政党。1933年9月1日,希特勒在纽伦堡召开的纳粹党代表大会上首度使用“第三帝国”指称他所统治下、“国祚千年”的德国。1933年12月1日通过《保证党和国家统一法》,成立德意志第三帝国。。1934年8月1日通过《德国元首法》等,加强了法西斯独裁统治。1934年8月2日保罗·冯·兴登堡死后,希特勒顺理成章地控制德国,废除总统制,成为德国元首,并派出100,000 名间谍,监察国内的评论家及异见者。希特勒将国家经济纳入战争轨道,加快重整军备的步伐。当时,德国总体经济因纳粹党的战争经济计划的而得到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大幅提高。但许多政治对手、尤其是共产主义者和一些社会主义者,被送去集中营,据估计,在纳粹最初统治的时间里,就有成千上万政治受害者死去或失踪。1935年3月16日,希特勒突破凡尔赛条约的封锁,宣布实施普遍义务兵役制,建立起50万人的军队,次年宣布实行由戈林主持的“四年计划”,工业发展速度超过西方各国。1936年3月7日,希特勒将德军开进莱茵非武装区,7月武装参与西班牙内战。11月25日德日缔结《反共产国际公约》。1938年3月德国吞并奥地利,9月,在慕尼黑会议上,希特勒表示「取得苏德台区以后,德国不再有领土要求」以及英法的绥靖政策的驱使下签订《慕尼黑协定》。10月,德国背约占领捷克斯洛伐克。1939年5月22日,德国和意大利于柏林订立钢铁同盟,至此,三国正式结盟,被称为轴心国。1939年7月10日,宣传部长戈培尔正式宣布废弃使用,改以“大德意志帝国”(Gross-deutsches Reich)取代。1939年9月1日,德国以闪电战进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开始,随后迅速占领了丹麦、挪威、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等国。1940年,击败英法联军,并占领了法国。随后占领了南斯拉夫和希腊等国。二战末期,根据希特勒遗嘱,北部战区司令邓尼茨海军元帅任总统,宣传部长戈培尔为总理。但戈培尔在希特勒自杀身亡后随即自杀,很快邓尼茨向盟军投降。1944年6月6日,美英联军在法国诺曼底登陆,1945年5月8日德国宣布无条件投降,“德意志第三帝国”终结。冷战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纳粹德国战败,根据战时波茨坦会议中英、美、法、苏四国的秘约,决定在德国战败后将其一分为四分别由四个战胜国占领,并且合组一个最高管理单位同盟管理议会(Allied Control Council,ACC)来治理德国事务。但由于理念上的差异,在战后以美国为主的西方阵营与以苏联为主的共产阵营逐渐疏远,1948年3月时,美、英、法三国在伦敦举行会议,初步决议要将三国所分别管理的德国领土合并,组成一个德国西部的政权,针对这点苏联方面作出反制,首先是退出ACC,并进而宣布着手设立一个东德政权的计划。但直接导致东西德分离的导火线,则是发生在1948年6月20日,西 当代德国(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一段历史时期。根据《柏林/波恩法令》,1994年3月10日,柏林重新成为德国的首都,直到1999年联邦政府才统合完成;而波恩则获得了联邦城市的地位,目前有包括国防部、农业部等在内六个联邦行政部门位于波恩,是德国第二大政治中心。2005年11月,基督教民主联盟的领导人安格拉·默克尔当选为德国总理,成为德国历史上首位女总理2023-09-08 00:26:008
日耳曼的历史
最早的关于日耳曼人的报道来自他们与希腊人和罗马人的接触。奴隶制社会后期,罗马人(Romanese)建立了一个横跨欧亚的大帝国——罗马帝国。罗马人把居住在罗马帝国北方的外族部落称为“蛮族”。这些外族部落人数最多的除了凯尔特人和斯拉夫人(Slavs),最著名的就是日耳曼人了。而这时的日耳曼人,还处于氏族社会末期。到了公元1世纪至3世纪,各日耳曼人部落开始结成联盟,其中较大的一支就是法兰克(FRANK)。这时的罗马帝国已从奴隶制社会发展的顶峰衰落下来,各地不断发生奴隶和农民起义,使得垂死的罗马帝国更加摇摇欲坠。被当时中国汉朝打败的匈奴人的一部分,经中亚向西迁徙入侵欧洲,引起了连锁反应式的“民族大迁徙”,很多外族部落纷纷迁移到罗马帝国境内。这时罗马帝国已无力对付这些外族的入侵,外族人在罗马帝国境内建立了自己的王国,将罗马帝国瓜分,不可一世的罗马帝国从此灭亡了。作为日耳曼人一支的法兰克人,也乘这个大动荡的机会,侵入罗马帝国境内,建立了法兰克王国。这时的法兰克王国,正在瓦解过程中的氏族制度同原罗马帝国境内日益发展的封建因素相结合,形成了西欧的封建制。以法兰克王国为主要代表的日耳曼人建立起来的各个王国,在公元5世纪将过去的不成文的习惯法编纂为成文法典。由于日耳曼人各部落的习惯大同小异,所以各王国的法律的基本精神也是大体相同的,后世称这些法律为日耳曼法。日耳曼法同罗马法一样,对近代资本主义法律也起着相当大的影响。约前330年希腊旅行家毕特阿斯从马赛出发报道了北海地区和在那里生活的民族。约前200年东日耳曼人中的巴斯塔乃人进入今天的罗马尼亚东部并与马其顿和巴尔干半岛上的其它民族发生战争。辛布里人和条顿人的长征约前120年辛布里人和条顿人南移,其原因今天没有完全能够考证。当时的历史资料说日德兰半岛上发生了一次大风暴,因此那里的居民离开了他们的家乡。今天更多的人怀疑是气候变化造成的饥荒是迁移的原因。约前113年他们遇到罗马人。在两个民族的交战中罗马人几乎全军覆没。日耳曼人将一场突然来到的暴风雨当作他们的气候神的警告因此中止了作战。前109年、前107年和前105年罗马人一再与这两支日耳曼人作战,但每次都战败。一直到这两个民族分裂后罗马人才于前102年战胜了条顿人,前101年战胜辛布里人。阿里奥维斯图斯和恺撒辛布里人和条顿人向凯尔特人居住的中部山区的突破沉重地打击了德国中部和南部凯尔特人的力量。后来其它日耳曼人(比如斯维比人)得以在今天的黑森州和美因河流域定居。在他们的首领阿里奥维斯图斯的领导下他们甚至闯入高卢,但在那里被恺撒于前58年击败被迫退回莱茵河东。前1世纪恺撒占领高卢使得日耳曼人成为罗马人的直接邻居。这个接触始终不和平。恺撒于前55年和前53年渡莱茵河对日耳曼人进行惩罚性进攻。但恺撒将莱茵河看作日耳曼人和罗马人的边界。奥古斯都向易北河的进发但此后莱茵河边境依然不和平。罗马皇帝奥古斯都决定将驻扎在高卢的士兵迁移到莱茵河。但莱茵河边境依然不稳定。奥古斯都因此改变了他的策略。从前12年到前9年他的养子尼禄·克劳蒂乌斯·杜路苏斯多次对日耳曼人进攻。他征服了多个日耳曼民族。但这些民族不是真的投降罗马帝国。前8年杜路苏斯在撤退时从马上摔落负伤死亡。他的兄弟提庇留从前8年开始恢复杜路苏斯的进攻。4年他征服了至此为止一直反抗罗马的切鲁西人。为了继续向易北河进发,罗马人在莱茵河东建立了一系列城市。今天德国黑森州的一些城市的名字来自于拉丁文。6年罗马人企图从美茵茨出发进攻位于今天波希米亚的一个王国。但这个行动半途而废因为在今天的匈牙利爆发了动乱。虽然如此罗马人依然将到易北河的日耳曼地区看作他们的一个省。条顿堡森林战役日耳曼人的抵抗似乎被消灭后,普布利乌斯·昆克蒂利乌斯·瓦卢斯受命在被占地区引入罗马的法律和收税。他在那里同时是省长和莱茵河军团的最高指挥官。瓦卢斯在此前在叙利亚就已经获得了一个残暴贪婪的名声。他的统治很快就激起了日耳曼人的反抗。他下令严惩反对罗马的人,而他引入的税在日耳曼人眼里非常不公平。对日耳曼人来说,只有奴隶才交税。在这种情况下切鲁西贵族阿尔米纽斯得以团结多个日耳曼人部落。阿尔米纽斯本人拥有罗马公民权甚至是罗马骑士。他利用瓦卢斯对他的信任而将瓦卢斯引入一个圈套。在条顿堡森林战役中罗马丧失了三个军团(约25000士兵)。这样罗马向东发展的计划就在9年结束了。到民族大迁徙为止日耳曼人受罗马的影响甚小。条顿堡森林战役后罗马和日耳曼的关系14年和16年在吉曼尼卡斯的领导下罗马军队再次渡莱茵河进入日耳曼人地区。历史学家对这两次远征的性质还争议不清。因此它们是罗马的扩张政策的继续还是惩罚性进攻不明。但此后日耳曼人与罗马人的战争依然不断。29年罗马军队平息一场至此为止比较亲罗马的弗里斯兰人的暴乱。69年为了扑灭巴它瓦人的暴乱罗马不得不从西班牙和不列颠调兵。83年罗马皇帝多米提安决定将罗马在莱茵河和多瑙河的边界向北移。在莱茵河以西和多瑙河以北罗马建立了一条很长的界墙来保护罗马和日耳曼之间的边界。同时莱茵河地区被分为上日耳曼省和下日耳曼省两个省。1995年后的研究认为上日耳曼界墙不是在83年/85年在多米提安统治时建立的,而是98年后在图拉真统治时建立的。100多年来的研究在上日耳曼界墙没有发现任何98年以前的文物(比如界碑、刻印或可用来确定时间的木头)。而且这道界墙更适合图拉真时期的军事需要。多米提安时期这个需要不是这么明确。122年在哈德良统治下罗马人将内卡河和多瑙河之间的界墙再次向北移了20到40千米。最后一次罗马将它的边境向日耳曼地区移动时在159年在安托尼努斯·比乌斯统治时进行的。马克曼战争2世纪在日耳曼地区发生了两个重要的变化:首先过去分裂的日耳曼部落联合为大部落,其次日耳曼人越来越多地对罗马边界进行袭击。167年马克曼人、夸地人、伦巴第人、汪达尔人和其它部落进入潘诺尼亚省导致马克曼战争(167年至180年)。马尔库斯·奥勒里乌斯领导了四次军事行动征服了入侵的日耳曼人。当时罗马可能有建立两个新的省的计划。但180年马尔库斯·奥勒里乌斯死后,他的儿子科莫德斯恢复了过去的防卫性战略。他与日耳曼人修和。许多历史学家将马克曼战争看作是民族大迁徙的前奏。其原因是哥特人向黑海和汪达尔人向多瑙河的迁徙所造成的罗马边境上的人口的变迁。这些日耳曼民族迁徙的原因今天还无法断证,有可能是饥荒造成的。2023-09-08 00:26:231
普布利乌斯·昆克提尼乌斯·瓦卢斯(Publius Quinctilius Varus)简介
Publius Quinctilius Varus(约公元前 46 年 - 公元 9 年)是罗马政治家和将军,在奥古斯都皇帝的统治下。他最为人所知的是在条顿堡森林战役中被日耳曼部落伏击时损失了三个罗马军团,这在罗马引起了巨大震动,并有效地阻止了罗马在莱茵河以外的扩张。 早期生活 Publius Quinctilius Varus出生于c。公元前46年,在一个古老的贵族家庭。他的父亲塞克斯图斯·昆克提利乌斯·瓦鲁斯是一名共和党人。塞克斯图斯是公元前49 年的一名财务官,在与庞培的内战期间,他保卫了科菲尼姆市免受凯撒大帝的围攻。当朱利叶斯凯撒被暗杀时,塞克斯图斯正在腓立比的战场上与马克安东尼和屋大维作战。当马克安东尼和屋大维击败最后一位共和党人时,塞克斯图斯自杀了。 卡修斯·迪奥将韦鲁斯描述为一个无能的军事指挥官,同时又天真和专横。 Publius Quinctilius Varus 没有他父亲的共和党倾向。他成为奥古斯都的政治朋友,并在c。公元前21年。瓦鲁斯与奥古斯都皇帝的得力助手马库斯·维普萨尼乌斯·阿格里帕的女儿维普萨尼亚·马塞拉·阿格里皮娜结婚。公元前 13 年,他与奥古斯都的继子提比略一起被任命为执政官,提比略本人与阿格里帕的一个女儿维普萨尼亚·阿格里皮娜 (Vipsania Agrippina) 结婚。后来,韦鲁斯与奥古斯都的孙女克劳迪娅·普尔克拉结婚。卡修斯·迪奥将韦鲁斯描述为一个无能的军事指挥官,同时又天真和专横。Velleius Paterculus 评价韦鲁斯是一个缓慢而懒惰的安静人。他们认为韦鲁斯是一名行政人员,他的职业生涯从与奥古斯都的密切联系中取得了进步。职业 在韦鲁斯在罗马政治世界中掌权的时候,帝国正忙于两个主要冲突,潘诺尼亚起义和最强大的日耳曼部落领袖之一马罗博杜斯。帝国精英也很清楚新征服的省份可能发生动乱。州长不仅需要证明他们有能力成功地进行军事指挥,而且还需要有能力建立和组织一个新的省份。韦鲁斯被授予非洲总督职位,这是一个非常有声望的职位,因为它是参议院统治的省份之一,也是所有其他驻军省份都由皇帝统治的唯一一个拥有军团的省份。韦鲁斯在公元前 8-7 年统治了罗马世界的这一部分,将他的名字写在了两人的硬币上城市,Hadrumetum 和 Achulla。然后他再次被任命为叙利亚总督,在那里他指挥了六分之一的罗马军队。 公元前 7 年,韦鲁斯抵达叙利亚。叙利亚是帝国最重要的省份之一,因为叙利亚的四个罗马帝国军团是守卫东部边境对抗帕提亚人的军团。大英博物馆有一枚古钱币,上面刻着皇帝头上的“Imperator Caesar Augustus”和“Publius Quinctilius Varus”的铭文,上面有两只军团的鹰,表明两人之间的密切联系。 作为叙利亚的总督,韦鲁斯还负责包括犹太在内的诸侯国的和平。犹太国王希律王是罗马最亲密、最忠诚的盟友。在他的统治结束时,希律指责他的儿子安提帕特——他也是他预定的继任者——犯了叛国罪。韦鲁斯支持这一指控,安提帕特被处决。 三年后希律死了。在他的遗嘱中,他将他的王国分配给他三个幸存的儿子——希律亚基劳斯、希律安提帕斯和菲利普。希律亚基劳斯得到犹太和撒玛利亚地区,希律安提帕得到加利利和比里亚,菲利普成为高拉尼蒂斯的统治者。很快,阿基劳斯统治的地区发生了骚乱。阿基劳斯的部队无法应付,韦鲁斯不得不进行干预。Sepphoris 和 Emmaus 城被摧毁,2000 人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希律阿基劳斯的领地被平定,他的统治开始了。在这场危机之后,韦鲁斯回到了罗马。 韦鲁斯在政治变革中进入罗马。奥古斯都任命他的孙子盖乌斯和卢修斯为他的继任者。提比略离开了罗马,住在罗得岛。然而,奥古斯都的新计划没有成功,因为两个孙子在相隔不到两年的时间里相继去世。由于这场家庭悲剧,提比略从罗得岛被召回,并被任命为奥古斯都的继任者之一。提比略被召回后,韦鲁斯被任命为日耳曼尼亚总督。公元 6 年。他的任命是通过向士兵们赠送带有标有 VAR 标志的硬币的礼物来庆祝的。 条顿堡森林之战 提比略在公元 4 年秋季和公元 5 年夏季巡回日耳曼尼亚,以展示实力,让日耳曼部落了解并履行他们作为罗马帝国一部分的义务。公元 6 年,他想从莱茵河中部率领至少 8 个军团和一个部队在 Boiohaemum(波希米亚)对抗 Marcomanni 的国王 Maroboduus。 与此同时,下莱茵河的三个军团也将向博伊奥哈姆姆发起进攻,沿着易北河向它发起进攻。他们的指挥官是 Gaius Sentius Saturninus。第三个集团军将沿着美因河前进。在现代 Marktbreit 附近建造了一个巨大的基地,莱茵河中部的军队将聚集在这里。然而,什么都没有发生,因为潘诺尼亚的叛乱阻碍了提比略计划的执行,并用了三年的时间才镇压下来。韦鲁斯取代了土星,并积极组织了莱茵河和易北河之间的被征服领土。他征税,建立新的定居点,并在需要时伸张正义。 公元 9 年夏天,提比略击败了潘诺尼亚人,并准备在公元 10 年恢复对波希米亚和易北河的进攻。对于那些想要摆脱罗马人的日耳曼领导人来说,是时候采取行动了。当西边的莱茵河地区叛乱日益严重的消息传来时,韦鲁斯正在威悉河上的夏季住所。然后,他决定率领三个军团(第十七、十八和十九)进军,并在返回莱茵河之前绕道穿过叛乱地区。 唯一一条穿过一小片可通行土地的道路;南面是条顿堡森林人迹罕至的山丘,而北面的沼泽地则难以前进。这是困住重型军团士兵的理想场所。那么,三个军团就处于战斗力最小化的境地。他们在条顿堡森林之战中被阿米尼乌斯率领的日耳曼部落伏击。一些试图逃跑的罗马士兵被德国部落成员拦截并杀害。一些被俘的罗马人被关在笼子里并被活活烧死,而另一些则被奴役或赎金。塔西佗和弗洛鲁斯报告说,胜利的日耳曼部落折磨和牺牲俘虏士兵献给他们的神。现代考古学家挖掘了战场的一部分,发现了许多军事物品和其他证明大屠杀时该地区存在平民的物品。韦鲁斯在看到所有希望都破灭后自杀了。 战役结束后,尽管日耳曼人在公元 15-16 年进行了远征,后来发生了几次冲突,但罗马人从未征服莱茵河以东的日耳曼人。如此巨大的耻辱和厄运被认为与条顿堡森林战役中失去的军团的数量有关,以至于第十七、十八和十九号的数字再也没有出现在罗马军队的战斗秩序中。据苏埃托尼乌斯说,奥古斯都在听到这个消息后,撕毁了他的衣服,几个月都拒绝剪头发。多年后,偶尔有人听到奥古斯都 *** :“昆克提利乌斯·瓦鲁斯,把我的军团还给我!” 阿米尼乌斯砍下韦鲁斯的头,把它送到波希米亚,作为礼物送给马罗博杜斯国王,以诱使他结盟。马罗博杜斯拒绝了这个提议,并将韦鲁斯的遗体送到了罗马。尽管他对瓦鲁斯在条顿堡森林战役中的彻底失败感到愤怒,但奥古斯都将瓦鲁斯的头埋在了皇室的陵墓中。2023-09-08 00:26:371
瓦卢斯 把我的军团还给我什么电影名字
条顿堡森林战役后时任罗马皇帝奥古斯都说的,瓦卢斯是在条顿堡森林战役中全军覆没的罗马军团指挥官,其本人也死于此战。电影的话我不是很清楚,但是罗马2全面战争里有这一段cg2023-09-08 00:26:472
条顿堡森林战役的介绍
前1世纪恺撒占领高卢使得日耳曼人成为罗马人的直接邻居。这个接触始终不和平。恺撒于前55年和前53年渡莱茵河对日耳曼人进行惩罚性进攻。但恺撒将莱茵河看作日耳曼人和罗马人的边界。条顿森林战役是古罗马最强盛的时代所遭到的最惨痛的失败,而参加战役的罗马军人是罗马军中最强捍的百战精英,他们的战争技艺那是相当高的,但是却败在野蛮人的手下,此战役使强大的古罗马停止了大规模的扩张,西方文明的版图大致形成。2023-09-08 00:27:171
罗马条森堡战役经过是什么
这个战役不一定是什么人都知道,但是“瓦卢斯、还我军团”这句话绝对是军迷(罗马全面战争迷)皆知的。说下经过:在公元9年春天,瓦卢斯率领他麾下五个军团中最精锐的三个:第17、18、19军团,从他设在利珀河口的卡 斯特拉·费特拉大营出发,越过莱茵河向东进军。这是日耳曼尼亚行省总督的例常行动,目的是向刚刚被征服 的日耳曼人显示帝国的军威。作为辅助部队,阿米尼乌斯也带领切卢斯克族战士们随行。他们在5月份抵达维斯 河畔的夏季营地,沿途没有遭到任何有力的抵抗。可能是因为天气炎热的缘故,瓦卢斯不再继续东进,观兵易 北河,而留在这里避暑。8月气温转凉后,他率领大军拔营起寨,打算返回利珀河口过冬。此时,阿米尼乌斯已 经成为他手下的红人了,常常在中军大帐中出出进进,利用自己精通拉丁语的优势,向军官们汇报和解释当地 情况。9月初,瓦卢斯军顺利地抵达了条顿堡丘陵地带。 条顿堡丘陵位于今德国下萨克森州和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交界处,介于奥斯纳布吕克和比勒菲尔 德这两座后来兴建的大学城之间,是哈尔茨山西北方向的一条支脉。由此再往北,就是一马平川的北德平原了 。它的地势并不险峻,其最高点的海拔仅有468米,上面至今都覆盖着茂密的森林,现在被规划为一个鸟类自然保护 区。当瓦卢斯正要走直线穿越这片丘陵,沿来时的道路向西南方挺进时,突然从右翼奔来一名阿米尼乌斯手下 的传令兵,报告说本部受到敌军的猛烈袭击,情况万分危急,请总督阁下赶紧派兵增援!瓦卢斯闻报大喜,此 次出兵一直未遇敌手,什么战利品都没有捞到,使得天性逞强好胜的他一直郁郁寡欢。现在敌人居然送上门来 ,他自然十分兴奋。“哼,这些胆小的蛮族就会骚扰人家的辅助部队,等我罗马大军一到,他们连眼睛都不敢 睁开!”说着,他就催动自己的全军将士追了上去。 罗马军的布阵如下:最前面是三个重骑兵大队,每队大约300人;然后是6个轻步兵大队,每队大约 500人;然后是数十名军号手和数百名弓箭手;再往后,就是三个列成方阵的重步兵军团,每个军团6000人;这 三个军团的中央,骑在高头大马上的,便是威风凛凛的瓦卢斯总督本人,他的司令部参谋人员及卫队簇拥在他 周围,共约2000人;在兵团两翼掩护的是一些日耳曼、色雷斯和非洲的轻骑兵,共约3000人;殿后的则是随军 家属、后勤人员、医生、厨师、奴隶等。全军总人数超过三万,战斗人员数目约有25000人,相当于那时罗马帝 国总兵力的十分之一。沿着条顿堡丘陵北麓林间大道前进没多久,他们就不得不改变自己的阵形了,因为左方 出现了一个巨大的石灰岩山包,而右方则出现了一片广阔的沼泽,它们之间相距只有几百米。两旁的灌木丛越 来越密,丘陵越来越多,道路越来越窄,也越来越泥泞,因为天开始下雷雨了,而且雷越来越响,雨也越来越 大。响亮的雷声、雨声、风声汇聚在一起,怎么听怎么像是两军人马在激烈地厮杀。一般说来,雷雨总不会持 续时间太久,但这次却不然。几个钟头过去了,敌人没有能够找到,阿米尼乌斯的部队也不知道去哪里了,而 罗马将士们却全都被淋成了落汤鸡。受气候影响,他们垂头丧气、胆战心惊地走着,但决不会想到,全日耳曼 尼亚行省的反罗马武装力量,此时此刻正像猎人一样,埋伏在他们身旁的那些灌木丛和丘陵后面,等着他们这 些猎物走进陷井的最深处。 在敌国留学多年的阿米尼乌斯,早已琢磨透了双方军队的优缺点。罗马军队身着坚固的铠甲,手拿沉 重的盾牌,列成紧密的方阵,所以需要较为宽阔的战场,纪律严明,行动迟缓,守强攻弱。日耳曼军队没有铠 甲,盾牌又小又轻,在战斗中不习惯排什么阵形,所以也不需要宽阔的战场,喜欢各自为战,行动迅速,攻强 守弱。因此,对于日耳曼军队来说,围攻罗马军堡垒是最为愚蠢的战术,其次是和对方在广阔的草地上野战, 而最佳方案就是在地形狭窄的密林中伏击他们。巨大的罗马盾牌在此很容易被灌木卡住,长矛和弓箭在近距离 格斗中派不上用场,沉重的铠甲更使他们成了日耳曼标枪的活靶子。而公元9年9月9日,条顿堡森林上空的暴风 骤雨,更是帮了日耳曼军队的大忙。不幸的罗马士兵们直到他们杀到眼皮底下,才发现敌人的存在,此时再拿 起武器并列阵,已经太晚了。从雨雾中冲出的无数日耳曼人像蚂蚁攻击长蛇那样,先是把首尾相距达5000米的 罗马大军迅速分割成上百段,然后再慢慢地一口一口吃掉。于是双方在阴暗的沼泽森林展开决战。在这里,军事上的谋略、纪律、军阵、全无用处,重铠甲、大盾牌、长矛反成累赘,双方士兵们更多的是空手白刃地单挑,全凭与生俱来的身体与心灵的力量,这方面罗马人显然不及日耳曼人,那些百战余生的罗马老兵们纷纷倒下,有许多走投无路的罗马将士逃入沼泽,被无情的泥潭 全部吞没。在双方持续血战了两天一夜之后,55岁的瓦卢斯总督看到大势已去,于10日傍晚和部分高级军官一 起用宝剑自杀身亡。但他们属下的抵抗还没有完全停止,剩余的罗马士兵依然相当顽强的战斗,一帮老兵在一个小山丘上组成一个环行防线,打退了日尔曼人一次又一次的冲锋,一直坚持到天黑。这些人挖的防御工事和堑壕,到今天还依稀可见.直到11日中午,战斗才终于以罗马将士全军覆没的结 局告终,仅有寥寥数人得以侥幸从包围圈中逃脱。自公元前216年的坎尼会战以来,罗马军团没有被全歼过的光 荣记录,连同他们自公元前53年的卡拉伊会战(克拉苏之死)以来不可战胜的神话,至此一并宣告结束。瓦卢斯 的首级在各个西日耳曼部落中旅行了一遍之后,被马考曼族国王马波德送回罗马安葬。而他下属的尸体则永远 地留在了战场上:两万多个头颅被悬挂在条顿堡森林大道两侧的树梢上,直到离战场50千米外的地方,都能发 现他们被剥得精光的尸体。2023-09-08 00:27:371
罗马军队损失最惨的一次是什么战役 好像是12万 不是汉尼拔
你说的应该是条顿堡森林战役条顿堡森林战役(Battle of the Teutoburg Forest),又译条陀堡森林战役、条陶堡森林战役。奥古斯都统治时期日耳曼人反对罗马占领军的一次战役。奥古斯都(屋大维)统治时期,罗马大举入侵日耳曼尼亚,一直征服到易北河附近。5年罗马在莱茵河以东设置日耳曼行省,总督瓦鲁斯试图引进罗马的租税与法律制度,引起日耳曼人强烈不满,遂于9年爆发起义。普布利乌斯·昆克蒂利乌斯·瓦卢斯率领罗马三个军团镇压,分别是第十七、十八、十九军团,日耳曼人在凯路斯奇族的阿米尼乌斯领导下,阿尔米尼乌斯成功将瓦鲁斯及三个罗马军团引诱至莱茵河以东的条顿堡森林地带,罗马遭受伏埋全军覆没,统帅瓦鲁斯自杀。当奥古斯都得知瓦鲁斯及三个罗马军团全军覆没,便痛叫"Quintili Vare, legiones redde!" ("Quintilius Varus, give me back my legions!")“瓦鲁斯,还给我军团!”。当时罗马总共才20个军团,可谓走的是精兵路线,一下子就没了3个军团,可谓损失惨重2023-09-08 00:27:463
第三次保加利亚战争的准确时间是哪时后?
科鲁姆国王(Krum,803-814)。此人本来是保加利亚潘诺尼亚部落的首领,彪悍勇猛,尚武好斗,一直渴望着扩张。最开始一直在与保加利亚人的老对手阿瓦尔人争夺霸权,由于查理大帝的突然出现,让保加利亚人和查理的帝国结成联盟,终于让他们的老对手彻底失败,才造就了这个保加利亚人的崛起,并且渐渐的蚕食拜占庭及其他周边国家的土地,发展了保加利亚民族的实力,再一次把保加利亚王国推向巅峰。 拜占庭对于这种咄咄逼人的态势自然不能不管,因保加利亚人的扩张直接威胁到首都君士坦丁堡的安全。没有好的防卫系统,那么保加利亚人就可以长驱直入,达到色雷斯、马其顿、爱琴海或者直接到君士坦丁堡的城下。为此,拜占庭人坚守巴尔干防线,德维尔图斯、亚得里亚堡、腓利浦堡、萨尔迪卡都成了防守要区。但科鲁姆利用保加利亚人善于山地站的特点和拜占庭人打游击,多次袭击并洗劫这些防守要区,就好像这些地方就是他的奶牛。正如拜占庭作家尼基弗鲁斯所写:“他们恐怖的喧嚣声常常划破夜空,与疾驶而来的马蹄声一起打碎人们的美梦,接着就是烧杀强掠,死神顿时降临到毫无防备的人们头上。” 刚刚答应南方穆斯林进供三个金币的人头税的尼基弗鲁斯(Nikephoros I,802-811)对于保加利亚的进攻忍无可忍,终于在807年正式发动了第三次保加利亚战争。战争一开始,拜占庭皇帝就亲自统帅军队打击保加利亚人在色雷斯北部的军队。科鲁姆无法抵抗,率领军队遁入巴尔干山区。可是拜占庭未加以追击,原因是内部发生了内讧,贻误了战机,从而让科鲁姆有东山再起的机会。拜占庭军队撤离后,科鲁姆再次率领军队进攻拜占廷腹地。809年,在科鲁姆的领导下,斯特里蒙河畔的拜占庭人被伏击,拜占庭人仓皇逃脱。科鲁姆乘胜追击,并历史性的夺取了拜占廷北方重镇萨尔迪卡(即后来的索非亚)。拜占庭人立刻反击直接攻入保加利亚腹地,袭击了保加利亚的首都——普利斯卡。这次保加利亚人损失惨重,但科鲁姆并不气馁,充分做好拜占庭人再次反击的准备。在811年,科鲁姆发起和谈,建议于拜占庭休战。可是拜占庭皇帝尼基弗鲁斯仰仗自己刚刚组建的军区精英组成的新军战斗力极强,对这个提议不理不睬,再次攻入首都普利斯卡,抢走了保加利亚皇宫的金银,并焚烧了皇宫。尽管如此,科鲁姆并不慌张,他利用拜占庭人的骄傲气势,在莫埃斯亚山区成功劫击拜占庭军队。在拜占庭人回国的道路上设立埋伏,用大量的树枝封堵了拜占庭军队的撤离道路,几乎全歼拜占庭军队,再上演了800年前的条顿堡森林战役的经过(参见拙文《蛋糕战争与馅饼和平——条顿堡森林伏击战》)。拜占庭尼基弗鲁斯皇帝阵亡,他的儿子斯达乌拉西乌斯(Stauracios,811-811)侥幸逃脱至亚德里亚堡。得胜的科鲁姆国王十分高兴,他命令部下把尼基弗鲁斯皇帝的头颅制成酒碗,让每个大臣和将军都用这个碗喝一碗酒,以增强他们的勇气。之后,保加利亚人变本加厉,大举进攻,为了报复拜占庭人进攻首都的仇恨,他所到之处城池彻底销平,村镇焚烧殆尽,所过之处,尽为焦土。他占领了色雷斯地区以及黑海沿岸的诸多城市,包括德维尔多斯、安西亚罗斯、菲力普堡等都成了库鲁姆的囊中之物。拜占庭作家瓦希里对于这段历史曾说:“保加利亚人和斯拉夫人成为拜占庭帝国的两个最可怕敌人。” 斯达乌拉西乌斯在这种情况下与继承拜占庭皇帝之位,虽然按照法定程序宣布了他成为皇帝,但他的伤势使他根本无法继续坚持下去,在一场宫廷政变中他结束了自己做为皇帝的历史,之后不到三个月就一命呜呼了。811年10月2日米哈伊尔一世(Michael,811-813)继他为皇帝,这个人软弱无能,把拜占庭搞得一团糟。在外交上被法兰克查理帝国压制,在与法兰克的战斗中舰队彻底失败,不得不第一次承认了欧洲存在两个皇帝,一个是他本人,另一个是查理大帝。这在拜占庭的历史上是第一次,但不是最后一次,虽然这只是一个小小的权益之策,但它造成的后果是当时的人跟本无法想象的。拜占庭的继承罗马遗产的唯一特权已被打破,一切蛮族都可以挑战它了。在查理大帝的怂恿下,巴尔干半岛的形式越来越白热化。812年春天,科鲁姆再次进攻拜占庭的北部边疆,特维尔图斯城变成荒土,大量人民向南逃难。科鲁姆利用这个机会对拜占庭提出和谈,要求与拜占庭交换战俘以及告密者,但拜占庭由于内部的问题,迟迟没有回音。科鲁姆就借助这个机会于811年11月再次进犯拜占庭领土。米哈伊尔皇帝不会打仗,所以节节败退,黑海重要海港麦森布里亚被洗劫,保加利亚人得到了大量白银,并且得到了最重要的武器——希腊火的制作原理。拜占庭举国大惊。君士坦丁大教长尼基弗鲁斯主张和谈,接受保加利亚君主的任何条件;但斯图迪特修道院院长赛奥多利则极力主张迎战。最终赛奥多利占据了上风,拜占庭军队迅速出动,准备与保加利亚人决一死战。813年6月,拜占庭军队进驻色雷斯,立刻就在色雷斯首府维尔西尼基亚遇上了保加利亚的军队。两支军队僵持了数日,22日,拜占庭军队先发动进攻,但内部倒戈,阿维多利亚将军利奥撤出战斗,胜利的天平再次倒向了科鲁姆,仅仅半日,两年前的悲剧再次上演,拜占庭再次全军覆没,皇帝米哈伊尔侥幸逃至首都。813年7月11日,米哈伊尔一世被废,之后就是那个撤出战斗的将军,亚美尼亚人利奥登上了皇帝宝座,史称利奥五世(Leo V,813-820)。科鲁姆在追至君士坦丁堡城下,再次望城兴叹,尽管把自己的长矛扎在了君士坦丁堡的城门上,但仍旧未攻破城池,只得大肆劫掠了首都的附属乡村,并攻入了亚得里亚堡,俘虏了大量军民。814年,拜占庭人再次得到胜利,科鲁姆则再次挺进君士坦丁堡。在途中,他接受了拜占庭人的和谈要求,但是却在附会之时受到利奥派出的刺客的袭击,受了重伤,遂怨恨拜占庭人,准备第二年彻底踏平君士坦丁堡。但不幸的是814年4月13日,他就像阿提拉一样被脑出血致死。第三次保加利亚战争从此结束。随后保加利亚由奥穆塔格(Omurtag,814-831)即位,里奥五世与他订立了30年合约。此后,两国享受了80年的和平,最终由保加利亚沙皇西蒙再次挑起战端,第四次保加利亚战争开始,拜占庭也会出现第二保加利亚屠夫。2023-09-08 00:27:551
古代罗马帝国最经典的十次战役有哪些?
古代经典战争II2008-03-29 14:41古典决战之四:罗马惨败给波斯的卡莱之战公元前53年,也就是凯撒入侵英伦三岛的同一年,罗马执政官克拉苏领兵四万入侵波斯帕提亚王国。此时克拉苏已经年过六十,正处於其一生事业的顶峰。他是罗马三位执政官之一,也是罗马最富有的人。虽然拥有无与伦比的权力,金钱,美女和豪宅,克拉苏仍然不能满足。故老相传波斯王富甲天下,宫中藏金不计其数,克拉苏早就对此垂涎欲滴,况且征服波斯还可以给他带来超过凯撒的显赫战功和无尽的荣耀。他并不太在意罗马元老院拒绝批准对波斯开战,因为在他心目中,波斯只不过是又一个即将被征服的蛮族,这场战争几个星期就能结束。他已经在考虑如何安排得胜回朝的庆典活动了。克拉苏虽然是罗马共和国杰出的政治家和战略家,他对波斯的地理历史人文却一无所知,不过他也懒得去了解。克拉苏坚信在他的七个罗马军团面前,波斯将是不堪一击的,而征服波斯只不过是开始,他还要继续向印度进军,完成亚力山大征服世界的遗愿。克拉苏的狂妄倒也并不是全无道理,两百多年前,亚力山大就是率领四万希腊联军在高加麦拉(Gaugamela)一举击败波斯王大流士三世的十万大军,从而征服波斯的。克拉苏相信自己的七个罗马军团要比亚力山大的马其顿军队强大得多,而波斯则已经没落了,眼前这个帕提亚王国和二百年前的波斯帝国是不能相提并论的。帕提亚王国的确和过去的波斯帝国完全不同。亚力山大征服的波斯是农耕民族为主的古文明,而那时的波斯军队除了几件新奇的兵器以外(如战象和战车),基本的战法和希腊并没有太大的区别。高加麦拉之战是一场欧陆风格的会战,双方都以排列整齐的方阵迎敌。诚然,罗马军队代表那个时代步兵阵战的最高水准,任何民族和罗马人打堂堂之阵的会战,都不会有太多胜算。将波斯帝国取而代之的帕提亚人,却是地地道道的游牧民族,他们将向罗马人展示一种全新的战术理念 - 高度机动的轻骑兵战术,而将这种战术发扬光大的匈奴人和蒙古人多年以后成为整个欧洲的噩梦。克拉苏将为他的贪婪和狂妄付出生命的代价,而数万罗马将士将不得不为他陪葬。1. 历史背景帕提亚人是原先居住在里海东岸的游牧民族,可能因为受到异族的挤压而南迁到伊朗高原。帕提亚人没有文字,语言属于印欧波斯语族。在古波斯帝国兴盛时期,他们是帝国藩邦,一直为帝国军队提供优秀的弓箭手。亚力山大攻灭波斯帝国,使伊朗高原出现权力真空,于是帕提亚人乘机发展壮大。公元前250年,帕提亚部落首领阿萨斯(Arsaces)脱离希□塞吕西王国的控制,帕提亚建国。以后的二百年中,塞吕西王国逐渐衰落,帕提亚得以向西面扩张,占据了两河流域的巴比伦和塞吕西亚等名城,于是和积极东扩的罗马帝国发生碰撞。帕提亚人是马背上的民族,他们培育出了非常优秀的马种。帕提亚马不如欧洲马高大,但是强健有力,速度快,耐力好。帕提亚马从小就接受小步快跑的训练,跑起来又快又稳,所以帕提亚人策马疾驰时仍然能够非常准确地开弓射箭。希腊罗马人对帕提亚人映象最深的莫过于“帕提亚回马箭”(Parthian Shot),帕提亚人快速退却时可以在马上回身射箭,其准确程度丝毫不受影响。这里我们有必要对帕提亚人的弓箭和欧洲常用的弓箭做一个比较。欧洲的弓是一根直木棍做成,取材通常用弹性好的紫杉木或柳木。欧洲弓在不用的时候一般是不上弦的,以防止材料过度疲劳。中亚游牧民族使用的弓则是著名的组合反曲弓(Composite Recurve Bow),弓的材质包括榆木,牛角和牛筋等等,用鱼胶紧密粘合,做成的弓是弯的,从弓背到两端弧度渐缓,最后再将弓反向弯曲装上弓弦,是为反曲弓。反曲弓的形状和欧洲弓截然不同。欧洲弓呈一个完整的弧形,而反曲弓有两个弧形,在中央握把处内凹,整个弓的形状宛如双峰骆驼背部的轮廓。这种弓异常强劲,射程可达300米,在50米的距离内能够射穿鳞片甲,欧洲弓箭无论在射程还是穿透力上都望尘莫及。帕提亚军队的军种和战术都是建立在弓马娴熟的优势之上。帕提亚军队全部是骑兵,而且绝大多数是轻骑兵。轻骑兵的主要武器自然是弓箭,其次是一柄长刀。他们只著轻便的革胄,以保证其高度的机动性。轻骑兵采用游击战术,通常不和敌人短兵相接,而是保持一定距离以飞蝗般的箭雨削弱敌人的战斗力。除了轻骑兵之外,帕提亚和其他的中亚民族一样,还有数量不多的一支精英部队,称为“铁甲骑兵”(Cataphract)。铁甲骑兵全身披甲,其中头盔和胸甲为整块精钢打造,其它部位是鳞片甲或锁子甲,一个造型凶恶的金属面具将脸部遮掩,坐骑的铠甲多为青铜质地的鳞片甲,覆盖全身,长及马膝。罗马人生动地称这种骑兵为“火炉人”(Clibanarius),因为身披重甲的他们在沙漠地区烈日的烘烤下不得不忍受可怕的高温。铁甲骑兵的主要兵器是一支长矛,有三米半长;辅助兵器有长剑,铁锤或狼牙棒等等。铁甲骑兵并不打头阵,而且等待敌人被轻骑兵大大削弱,队形散乱的时候,排成密集队形冲击敌阵。虽然冲击速度并不是很快,但威力惊人,可谓当者披靡。现在再来看看罗马军队的组织和战术。这个时期的罗马军团的基本组织单位是百人队(Century),人数为一百一十人,基本相当于今天的连级单位。一个罗马军团包括十个营(Cohort),共五十五个连。第一营是主力营,执掌军团的鹰符,由十个连组成,其他的营都只有五个连。这样一个罗马军团共有步兵六千一百人。罗马士兵的标准装备是青铜或铁制头盔,只有躯干部分著铁甲或革胄,以保证活动自如;武器包括一面长方形木制盾牌,表面蒙一层牛皮,高一米二,宽七十公分;三支标枪,其中一支是重型标枪(Pilum),长约两米;最后是一支长五十公分的短剑(Gladius)。罗马军队通常是一个连组成一个方阵,有八行纵深,行列之间保持一米的距离,行与行之间错开站位。实战的时候,罗马士兵组成方阵逼近敌阵,到二十米的距离上开始投掷标枪。罗马人的重型标枪虽然射程只有十几米,但威力巨大,能够穿透任何盾牌和盔甲。标枪投出去后,罗马士兵就拔出短剑冲向敌阵,和敌人近身格斗。罗马士兵格斗动作简练有效,通常是左手挽盾抵住敌人,然后右手持短剑从盾牌下面猛刺敌人的腹部,这比挥剑砍杀致命得多。罗马军团每个营配属骑兵一队,主力营骑兵为一百三十二人,其他的营为六十六人。这样一个罗马军团共有骑兵七百余人。罗马骑兵只著轻便的锁甲,武器是一面盾牌,一支标枪,和一柄长剑。罗马骑兵多数是从高卢或日尔曼招募,他们的坐骑基本上是身高腿长的北非或西班牙种。罗马骑兵需要接受步兵训练,因而他们落马以后仍然能够有效地战斗。罗马军队不是很重视弓箭的作用,军中的弓箭手往往都是从战区当地招募的仆从部队,数量也不多。罗马军队在和欧洲的游牧民族作战时,发展出一种“龟阵”(Testudo)。当罗马军队遇到游牧民族大量弓箭的袭击时,会收拢队形,首排士兵以蹲踞姿势将盾牌拄地,第二排士兵将他们的盾牌置于前排盾牌之上,第三排以后的士兵将盾牌举过头顶,如同瓦片一样相迭,这样就组成一个密不透风的盾牌阵。大概因为盾牌片片相迭,远远望去酷似鱼鳞,中国的汉书称之为“夹门鱼鳞阵”。罗马士兵训练有素,能够迅速组成任何规模的龟阵。2. 碧血黄沙罗马帝国同波斯接壤的东部边疆,是地中海沿岸的叙利亚和巴勒斯坦。这里狭窄的沿海平原是典型的地中海气候,温暖湿润,紧贴着沿海平原的是一组南北向的山系,其中的黎巴嫩山脉高达两千五百米。翻过群山,就来到了两河领域的上游,这里的地貌是平坦的戈壁荒漠,只有少数绿洲点缀其中。渡过幼发拉底河再向东跋涉五十公里,就到了有一千年历史的卡莱古城(Carrhae)。克拉苏在叙利亚过冬的时候,罗马的盟友亚美尼亚国王阿塔巴祖(Artabazus)前来拜见。阿塔巴祖表示愿意亲率一万铁甲骑兵助战,同时建议克拉苏北上绕道亚美尼亚,从那里南下进军帕提亚的首都特西封(Ctesiphone在今天的巴格达附近)。这个行军路线经过的都是山地,可以限制帕提亚骑兵的活动能力。可惜傲慢的克拉苏没有采纳这个建议,他不愿绕路,执意穿越两河领域上游的戈壁沙漠,这个决定最终葬送了他的罗马军团。波斯帕提亚国王奥罗德(Orodes)得知克拉苏将要入侵,立刻召集一支大军。然后他兵分两路,自己亲率一路北上攻击亚美尼亚,阻止阿塔巴祖驰援克拉苏,另一路由帕提亚贵族苏莱纳(Surena)指挥,迎击克拉苏大军。苏莱纳是波斯百年不遇的优秀将领,此时年仅三十岁。据希腊史学家普拉塔克(Plutarch)的记载,苏莱纳身材伟岸,相貌俊美,衣著华丽,举止优雅。他出身波斯名门世家,又战功累累,不到三十岁就成为波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物。据说他外出旅行时,随行一千匹骆驼驮他的行李,二百辆马车装他的妃嫔,一千铁甲骑兵护卫,加上幕僚和仆人能有上万人的排场。因为早已料到和罗马必有一战,苏莱纳仔细研究过罗马军队的战法,从而非常有针对性地训练了他的军队,让他们知道何时该进,何时该退,何时集结,以及何时分散。此时正值盛夏,克拉苏大军渡过幼发拉底河,进入广袤的戈壁荒漠已经有好几天了。苏莱纳一直在假装逃跑,引诱克拉苏催促他的军团紧紧追赶,罗马士兵因为在高温干燥的环境下长时间急行军而疲惫不堪。终于有一天,罗马的侦察骑兵向克拉苏报告有大批波斯军队出现,克拉苏立刻命令展开战斗队形。他本打算按惯例将七个军团一字排开,骑兵摆在两翼,以防止波斯人迂回他的阵线。但很快克拉苏就发现波斯骑兵从四面八方涌现,而且根本看不出有什么阵形。于是他重新部署,将四万大军组成一个庞大的正方形龟阵,每一侧的防线由十二个营的重装步兵组成,中间是轻装步兵,骑兵和辎重。波斯军队惯用战鼓来鼓舞士气。苏莱纳发出开战的信号以后,几千面战鼓同时擂响,如雷鸣一般震摄心魂,从未经历过这种场面的罗马士兵个个面露惧色。波斯铁甲骑兵先试探性的冲击罗马人的防线,发现罗马人的龟阵相当厚实,于是马上退却。克拉苏命令罗马的骑兵和轻装步兵追击,但他们没走出去多远就被一阵乱箭射了回来。数以万计的波斯轻骑兵这时将罗马人的大方阵团团围住,然后密集的箭雨就开始倾泻在罗马人的防线上。波斯的轻骑兵小心翼翼地和罗马人的防线保持三五十米的距离,他们飞快的放箭,根本不瞄准,而且努力将箭以最大的力量射出。罗马士兵很快领教了波斯弓箭的威力 - 他们的木制盾牌根本挡不住波斯人的组合弓在如此近距离发射的利箭。很多箭穿透了盾牌,将罗马士兵挽盾的手钉在盾牌上。克拉苏注意到波斯人射箭的速度,以为不用多久他们的箭就会用尽。但他很快发现在远处有数千匹骆驼满载弓箭等候,使波斯轻骑兵立刻能够得到补充。克拉苏明白胜负已定,现在是撤退的时候了。为了保证行军速度,他不得不下令将不能走动的伤员五千多人遗弃。本来罗马人打算趁夜悄悄离去,但是伤员们得知被抛弃,顿时哭喊,怒骂,哀求声大作,让撤退的罗马人胆战心惊,几乎是一步三回头,生怕波斯人追上来。所幸波斯人不习惯夜战,没有追赶,这样罗马人安全撤到卡莱城。天亮以后,波斯人来到罗马军队的营地,将留下的五千伤员全部杀掉。这时有谣言传来,说克拉苏在轻骑护送下,已经逃回叙利亚,卡莱城里只有他的几个将领和余下的步兵。苏莱纳担心自己最大的猎物跑掉,立刻派人赶到卡莱城,要求面见克拉苏,诈称苏莱纳有意和谈,要求约定时间和地点。克拉苏不知是计,亲自接见了他们。这几个人立刻回报苏莱纳,告诉他克拉苏仍然在卡莱城。苏莱纳马上领军赶来,将卡莱城围得水泄不通。缺水少粮的罗马人不得不强行突围,结果克拉苏在突围中被杀,他的四万大军只有不到一万人安全回到叙利亚。卡莱之战是苏莱纳军事生涯的顶峰。本来帕提亚国王欧罗德率主力进攻亚美尼亚,只留给苏莱纳不到两万的兵力。欧罗德要求苏莱纳尽可能拖住克拉苏,等他解决亚美尼亚以后,再来支援苏莱纳与克拉苏决战。没想到苏莱纳就用这两万人将克拉苏的四万大军歼灭。所谓功高盖主,已经成为传奇人物的苏莱纳遭到欧罗德嫉恨,卡莱之战过后不久就被处死。卡莱一战后,波斯威名远扬,成了罗马帝国的克星。但波斯军队的弱点也很明显,他们的技术力量薄弱,没有攻坚能力,骑兵到了山地就难以发挥作用。因此罗马和波斯在两河领域形成均势。同波斯人的战争使罗马人意识到自己的弱点,以后的一百多年中,罗马军队大幅度增加弓箭手,大型机弩和投石器等等远程火力,铁甲骑兵也渐渐出现在罗马军中。奥古斯塔成为罗马皇帝以后,朝野上下一致要求和波斯开战以雪卡莱之耻。奥古斯塔是罗马帝国首屈一指的英明君主,他非常清楚罗马军队的优劣,明白和波斯开战胜算太小。于是奥古斯塔顶住了个方面的压力,坚持通过外交斡旋,终于使罗马战俘获得释放,罗马军团被缴获的鹰符得以归还,这时卡莱之战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年。3. 罗马孤军克拉苏大军在卡莱覆灭以后,故事并没有结束。根据“汉书–陈汤传”记载,公元前36年,汉朝西域都护甘延寿,校尉陈汤在征伐北匈奴郅支城时(在今哈萨克斯坦境内),遇到了一支奇怪的部队,以步兵百余人为单位组成夹门鱼鳞阵–即盾牌方阵,他们住在城外一座由原木筑成的营垒中,“汉书–陈汤传”将这些人称为“骊靬人”。陈汤收降骊靬人带回中国,汉元帝下诏“初设骊靬县,取国名为县”,安置在番和县南(今永昌县)的照面山下,四年后,骊靬城堡出现在西汉版图上。从此“骊靬县”这个地名在中国历史上频频出现。《晋书-张祚传》记述了公元31年“前凉张祚遣将伐骊靬或于南山(即照面山),大败而返”的史实。《隋书》改“骊靬”为“力乾”,“开皇中,并力乾入番和(县)”。唐代骊靬人的三次起义均见诸史册。清代《后汉书补注》称,骊靬县“本以骊靬降人置”。英国汉学家德效骞教授看到这段历史,立刻想到克拉苏在波斯败亡的大军,认为“汉书–陈汤传”记载的这支奇怪的军队,就是当年克拉苏的残军,逃遁至中亚,被北匈奴郅支单于收留,成为匈奴的一支雇佣军。根据这一联想,他在1947年撰写了《古代中国之骊靬城》一文,明确提出:中国古代称罗马帝国为“骊靬”,后又改称“大秦”,《后汉书-大秦》即以“大秦国一名黎鞬”起首。“骊靬县”就是汉朝政府安置罗马孤军的地方。前一段时间坊间有人撰文,称三国时代西凉豪强马超的军队善使标枪,显然是受了罗马军队的影响。永昌县在西凉境内,如果我们可以确定“骊靬人”就是罗马人的话,马超军学习一些罗马军队的优点也是理所当然,毕竟罗马军队代表那个时代军事艺术的一个顶峰。可叹的是那些生长在亚平宁半岛的罗马子弟,不得不终老异国他乡,再也无缘回到故土,见到那熟悉的葡萄园、橄榄树,和意大利姑娘甜美的笑容。骊靬人刻骨铭心的乡愁,大概只有于右任临终所作的“望大陆歌”能够抒发明了。古典决战之五:罗马抗击匈奴的沙隆之战在法国东北部的香槟平原上,座落着法国小城沙隆(Chalons)。这里是一望无际的冲积平原,地势略有起伏,马恩河蜿蜒流过,两岸长满高大的白杨树。沙隆城外五英里的马恩河边,一个小山包突然隆起,周围依稀可见人工开凿的堑壕。懂行的人一眼就能看出,这里是古战场,千百年前有一支军队曾经在这里掘壕据守,做最后的抗争。如果有当地人路过,他会告诉你这个山包名叫“阿提拉营地”。公元451年9月20日,就在这块平原上,爆发了欧洲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会战。会战一方是日落西山的罗马帝国,而另一方是号称“上帝之鞭”的阿提拉领导的匈奴帝国。双方在这次会战中总共投入超过一百万的兵力,会战虽然只持续了一天,但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有十六万人在这一天的战斗中丧生。会战以后匈奴军队败退到这个小山包附近据守,而阿提拉用木制马鞍堆起一座小山,将他所有的金银珠宝和妃嫔置于其上,他自己端坐在中间,打算一旦罗马军队攻破他的营垒,就引火自焚。领导罗马帝国联军击败匈奴王阿提拉的人,是罗马的末代名将,被称为“最后的罗马人”的埃裘斯(Flavius Aetius)。公元五世纪的上半叶,罗马帝国已经分裂为东西两个部分,而帝国的版图也已是千疮百孔,无数的日尔曼蛮族部落在罗马各省份建立了独立王国。埃裘斯虽然无力阻止象海潮一般的蛮族入侵,但他利用他的政治智慧和军事才华同蛮族部落周旋,才使摇摇欲坠的罗马帝国不至于倾覆。公元451年,埃裘斯联合西哥特人,在沙隆之战中击败了入侵的匈奴大军,并把阿提拉围困在马恩河边的营地里。面对垂死挣扎的阿提拉,埃裘斯突然犹豫起来,迟迟没有对负隅顽抗的匈奴人发动最后一击。1. 历史背景公元前376年,居住在多瑙河以北的成千上万的日尔曼人突然涌到罗马帝国的边境,要求得到庇护。他们携妇将雏,惊恐万状,仿佛后面追来了洪水猛兽。把这些强悍的蛮族赶得四处逃窜的“洪水猛兽”,就是匈奴。匈奴起源于蒙古高原,是文明程度很低的游牧民族。他们在公元一世纪中叶被中国的东汉帝国屡次击败,又受到蒙古高原新兴的鲜卑民族的挤压,不得不向西迁移。这以后匈奴民族在历史上消失了三百年,直到公元四世纪。这个时候的欧洲历史文献里开始提及一个非常丑陋和野蛮的民族,不知什么时候来到里海北岸的顿河草原游牧。罗马史学家马塞林(Ammianus Marcellinus)对他所知道的匈奴人有过这样一段精彩的描述:“匈奴人比欧洲所有的蛮族还要野蛮很多。他们天生丑怪,四肢粗短,躯干壮硕,大脑袋,罗圈腿,整个身体的线条就好象是上帝用斧头在一块老树根上随便砍出来的一样。他们吃半生不熟的兽肉,或者是地里挖出来的草根,从来不用调料;穿粗糙的亚麻布衣服,或者是鼠皮袍子,一件衣服上身以后就再也不洗不换,直到破烂不堪。他们在马背上生长,可以几天几夜不下马。打仗的时候,他们很少排成整齐的队形,时而分散,时而聚集,来去如风,往往在敌人没有防备的时候就已经冲到眼前,而杀戮劫掠一番后又迅速离去。他们是非常可怕的敌人,在远处他们飞快地射箭,来到近前他们用剑与敌格斗,舍身忘死骁勇无比,当敌人拚命招架时他们会突然甩出绳套,将敌人缚倒在地,动弹不得。”公元375年,匈奴人开始大规模扩张,他们向西攻灭阿兰人和东哥特人在多瑙河沿岸所建立的国家,向南攻克亚美尼亚,一直打到波斯和叙利亚。匈奴人以凶残闻名于世,他们所到之处烧杀掳掠,走后往往留下一片废墟,一地白骨。公元440年,匈奴攻灭多瑙河南岸富庶的耐苏城(Naissus),他们烧杀得如此彻底,以至于几年后罗马的使者路过此地,不得不在城外宿营,这时河边仍然能见到累累白骨,而城里尸臭冲天,让人无法靠近。进占匈牙利草原以后,匈奴人停了下来。此时的匈奴仍然是由各部落组成的松散联盟,部落首领之间的争执拖住了他们前进的脚步。但是这个局面并没有维持多久,公元433年,阿提拉成为匈奴各部落的领袖,建立了强有力的中央集权。根据一个哥特史学家记载,阿提拉具有一个典型匈奴人的外形,他肩膀宽阔,躯干壮硕,一颗硕大的头颅,面色黝黑,胡须稀疏粗硬,鼻子扁平,深陷的眼窝里是一双鹰隼一般的小眼睛。他喜欢以犀利的目光在众人脸上来回扫视,让人不寒而栗。阿提拉和那些简单粗暴的蛮族首领完全不同,他是一位出类拔萃的政治家和战略家。阿提拉在任何时候都能保持冷静的头脑,从来不感情用事。虽然在连年的征战中表现出优秀的军事才能,阿提拉更愿意利用政治手腕达到他的目的。3. 沙隆血战接到阿提拉的战争动员令以后,从伏尔加河到多瑙河的匈奴部落和蛮族藩邦尽皆响应,派兵向莱茵河畔集结。等到阿提拉率领大军渡过莱茵河时,匈奴联军已经达到七十万之众,其中绝大多数是蛮族军队。大军所到之处,高卢名城一个接一个地陷落,惨遭屠戮和焚毁。阿提拉攻陷法兰克城市梅茨(Metz)以后,兵分两路,一路沿塞纳河向西进军,而阿提拉自率一路南下,兵锋直指名城奥尔良(Orleans)。阿提拉大军对高卢北部的蹂躏震惊了西罗马帝国的所有蛮族,大家都意识到单凭自己的力量是无法对抗匈奴的。埃裘斯抓住这个同仇敌忾的良机,四处奔走,施展他高超的政治才能建立一个抗击匈奴的统一战线。高卢和西班牙各地的日尔曼蛮族,甚至不列颠的凯尔特部落都派兵来援;和埃裘斯打了二十年仗的宿敌-西哥特王特奥多里克(Theodoric)也亲自领兵前来助战。当阿提拉顿兵奥尔良城下的时候,埃裘斯的罗马联军日益壮大,最后达到五十余万人,终于有能力和匈奴人决战。阿提拉得知罗马联军逼近奥尔良城以后,立刻撤围北去,同时命令在高卢各地劫掠的匈奴部队向香槟平原集结。埃裘斯率领大军尾随而来,两军终于在马恩河畔的沙隆附近相遇,各自摆开决战的阵势。罗马联军方面,由埃裘斯亲率罗马军团组成左翼,西哥特军队在右翼,而中央是阿兰人和其他蛮族。埃裘斯这样部署相当冒险,因为他把罗马联军最弱的部分放在中间,非常容易被匈奴军队从中心突破,将罗马阵线拦腰斩断;从另一方面讲,中心突破的匈奴部队也有被罗马从两翼包抄的危险,搞得不好会重蹈罗马人在坎尼的覆辙。埃裘斯面对他的老朋友阿提拉,走出一步险棋。阿提拉针锋相对,亲率匈奴精骑居中,把东哥特人放在左翼去面对他们的同胞,而其他各蛮族军队组成右翼。这个时候的罗马军队和凯撒时代相比已经面目全非。罗马军团的编制到此时已经缩小为一千多人。步兵的装备也有变化,全金属表皮的盾牌取代了木制盾牌,防护性虽然增强,但重量也大增,非常不利于步兵冲锋。罗马步兵从前惯用的重型标枪被一种超轻型标枪替代,这种标枪虽然穿透力远逊,但射程可达五十米。罗马军队此时的战术已经变得非常保守,一般都是组成盾牌阵等敌人来攻。与罗马军队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西哥特军队,以大量的重装骑兵为核心,战斗时由铁骑冲击敌阵,步兵随后掩杀,已经体现出后古典时代战争的特点。会战终于打响,匈奴联军首先发动进攻,在遮天蔽日的箭雨掩护下,匈奴精骑风驰电掣一般冲向罗马联军的中央,由各蛮族的乌合之众组成的中央阵线抵挡不住,被匈奴骑兵以楔形深深插了进去。这时匈奴骑兵开始向左旋转,包抄西哥特军队。阿提拉对战局洞若观火,他知道罗马军团早已今不如昔,只有西哥特人尚能一战,如果能将其歼灭,就胜券在握。这时匈奴联军的两翼也开始一起压上来,会战到此已经变为一场混战,而罗马联军形势危急。阿提拉没有看错,西哥特人最终力挽狂澜,为罗马帝国赢得了这场会战的胜利。年过六十的西哥特王特奥多里克亲率铁甲骑兵反击,结果中箭落马,被紧跟其后的西哥特铁骑践踏而死。失去首领的西哥特人只出现了片刻的慌乱,在王子托里斯蒙(Torismond)的指挥下迅速恢复了秩序。西哥特骑兵凌厉的反击将匈奴人压了回去,而慌不择路的匈奴骑兵迎头撞上了左翼罗马军团的盾牌防线,纷纷倒在罗马标枪的攒射之下。这时匈奴左翼的东哥特人也抵挡不住西哥特铁骑的冲击,率先败逃,沙隆会战到此才分出胜负。阿提拉率领匈奴残军撤回马恩河畔的营地,用匈奴人的大蓬车首尾相连,弓箭手密布其间,组成一道相当坚固的防线。入夜以后,战场上依然一片混乱。托里斯蒙率部追击时在黑暗中与他的大部队走散,结果误入匈奴人的营地,要不是他的随从拼死搭救,托里斯蒙几乎就去见了他的父王。埃裘斯也和他的罗马军团失散,不得不在西哥特人的大营里过夜。直到天亮时分,罗马阵营才意识到他们居然击败了匈奴王阿提拉。阿提拉此时如同一只受伤的猛虎,虽然缩在营垒里负隅顽抗,依然斗志不减。匈奴人的战鼓不分昼夜地响彻云霄,而托里斯蒙率西哥特骑兵几次攻击都被乱箭射了回来。在罗马阵营的联席军事会议上,大家七嘴八舌,有的主张强攻,有的主张围困,但埃裘斯却另有计较。他奉劝托里斯蒙立刻回国坐稳王位再说,以免夜长梦多。埃裘斯一语惊醒梦中人,托里斯蒙马上率军赶了回去。罗马阵营走了西哥特人,顿时显得势单力薄,众人的心气也没那么高了。这样拖了几天以后,罗马联军遂撤围而去。埃裘斯在这个关键时刻放了阿提拉一马,使得后世史学家一直困惑不解。埃裘斯有超出常人的政治眼光,他这个决定其实大有道理。埃裘斯一直认为西罗马帝国的心腹大患不是匈奴,而是高卢蛮族。保留匈奴这个外患可以让西哥特人为首的蛮族有所忌惮,不得不和罗马帝国继续合作。阿提拉一死,匈奴帝国势必崩溃,而高卢蛮族们肯定要掉转矛头来对付罗马帝国。况且这场会战几乎是西哥特人独力赢下来的,如果再让阿提拉死在他们手里,西哥特人势必威名远扬,以后会更加难以控制。撇开政治上的因素,埃裘斯恐怕也不想将他多年的好友阿提拉置于死地,他还是希望阿提拉能接受教训,恢复过去和平共处的局面。2023-09-08 00:28:143
汉朝时期古罗马帝国就掌握的现代技术
罗马帝国相对汉朝要晚了将近200年,所以对比起来好像汉朝吃亏;但是汉朝站在周秦的文明肩膀上,起点就比罗马帝国高,因此就算差不多吧。个人看法:汉朝的造纸、冶金、天文、数学等等都强于罗马,包括建筑,这里有东西方审美的差别,但仍是汉朝占优,也就是说无论民用军用的科技水平都强于罗马;至于军队战术同样强于罗马,说起来都是刀盾兵、骑兵、弓兵配合,罗马的战法还是比较单一的以列阵冲锋对决为主,属于简单粗糙型的。而汉朝,韩信的十面埋伏是正兵的大兵团作战典范;周亚夫的平定七国之乱之战有诡诈;项羽的彭城之战更是骑兵奇袭以少胜多之经典........条顿堡森林战役算是罗马的经典战役了,可是无论规模跟战术,在汉朝看来都不惊讶跟新鲜了2023-09-08 00:28:582
世界战争史
上古战争汉谟拉比战争埃赫争霸战争美吉多之战卡迭石之战特洛伊战争美塞尼亚战争亚述战争 巴比伦之囚神圣战争希波战争 马拉松之战温泉关之战萨拉米斯海战维爱战争伯罗奔尼撒战争西西里之战羊河口海战科林斯战争比奥西亚战争留克特拉会战曼丁尼亚会战希腊同盟战争奥林托斯战争萨莫奈战争喀罗尼亚会战亚历山大东征格拉尼库斯河战役伊苏斯会战高加米拉会战拉米亚战争皮洛士远征马其顿战争布匿战争埃克诺姆斯角海战坎尼会战特拉西梅诺湖战役拉菲亚会战尤古尔塔战争同盟者战争米特拉达悌战争斯巴达克起义帕提亚战争高卢战争罗马内战前三头同盟战争法萨罗之战后三头同盟战争亚克兴海战中古战争罗马北部边界战争罗马东部边界战争条顿堡森林围歼战高卢起义罗马不列颠战争犹太战争罗马安息战争蒙斯格劳皮乌斯战役达西亚战争罗马马科曼人之战罗马东方战争埃及布里克起义撒克逊入侵不列颠之战罗马波斯战争前期罗马波斯战争罗马哥特战争奥列良努斯与齐诺比亚战争奥列良努斯与泰特里克斯战争米尔维恩桥决战北非阿哥尼斯特运动匈奴西哥特之战罗马夸迪人战争伦提恩人罗马战争亚德里亚堡之战斯提利科对西哥特人之战 西哥特征服战争 爱尔兰入侵不列颠之战 汪达尔人征服战争匈奴罗马战争 沙隆之战 汪达尔人罗马战争狄奥多里克与奥多亚塞之战 马资达克起义 勃艮第与法兰克战争加萨尼与莱赫米战争西哥特法兰克之战日本磐井之乱 尼卡起义 查士丁尼征服汪达尔人战争 查士丁尼征服东哥特战争 法兰克王室内战艾特弗里斯战争拜占庭与阿瓦尔战争拜占庭波斯战争中世纪战争 阿拉伯半岛统一战争阿拉伯扩张战争大马士革争夺战普瓦捷会战 阿拉伯拜占庭战争查理曼大帝征服战争查理曼征服萨克森之战 查理曼出征伦巴德王国之战 查理曼远征西班牙之战 北欧海盗肆掠欧洲北欧海盗袭击英格兰北欧海盗袭击法兰西伊戈尔大公远征斯维亚托斯拉夫远征美国独立战争俄土战争法国革命战争拉丁美洲独立战争拿破仑战争奥斯特利茨三皇会战博罗季诺会战第二次美英战争希腊独立战争英缅战争爪哇人民起义英国阿富汗战争祖鲁战争美墨战争意大利独立战争匈牙利民族解放战争克里米亚战争印度民族大起义法越战争美国内战普奥战争奥意战争古巴30年解放战争普法战争巴黎公社起义英埃战争意大利-埃塞俄比亚战争菲律宾独立战争美西战争英布战争日俄战争意土战争巴尔干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凡尔登之战日德兰海战苏俄内战和外国武装干涉俄波战争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西班牙内战日本侵华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闪击西欧日本奇袭珍珠港斯大林格勒大会战诺曼底登陆战莱特湾大海战印支人民抗法战争中东战争朝鲜战争古巴革命战争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战争越老柬人民抗美战争印巴战争越南统一战争越南侵略柬埔寨战争 苏联入侵阿富汗战争两伊战争英阿马岛战争海湾战争前南斯拉夫内战2023-09-08 00:29:262
世界战争的目录
上古战争汉谟拉比战争埃赫争霸战争美吉多之战卡迭石之战特洛伊战争美塞尼亚战争亚述战争巴比伦之囚神圣战争希波战争马拉松之战温泉关之战萨拉米斯海战维爱战争伯罗奔尼撒战争西西里之战羊河口海战科林斯战争比奥西亚战争留克特拉会战曼丁尼亚会战希腊同盟战争奥林托斯战争萨莫奈战争喀罗尼亚会战亚历山大东征格拉尼库斯河战役伊苏斯会战高加米拉会战拉米亚战争皮洛士远征马其顿战争布匿战争埃克诺姆斯角海战坎尼会战特拉西梅诺湖战役拉菲亚会战尤古尔塔战争同盟者战争米特拉达悌战争斯巴达克起义帕提亚战争高卢战争罗马内战前三头同盟战争法萨罗之战后三头同盟战争亚克兴海战中古战争罗马北部边界战争罗马东部边界战争条顿堡森林围歼战高卢起义罗马不列颠战争犹太战争罗马安息战争蒙斯格劳皮乌斯战役达西亚战争罗马马科曼人之战罗马东方战争埃及布里克起义撒克逊入侵不列颠之战罗马波斯战争前期罗马波斯战争罗马哥特战争奥列良努斯与齐诺比亚战争奥列良努斯与泰特里克斯战争米尔维恩桥决战北非阿哥尼斯特运动匈奴西哥特之战罗马夸迪人战争伦提恩人罗马战争亚德里亚堡之战斯提利科对西哥特人之战西哥特征服战争爱尔兰入侵不列颠之战汪达尔人征服战争匈奴罗马战争沙隆之战汪达尔人罗马战争狄奥多里克与奥多亚塞之战马资达克起义勃艮第与法兰克战争加萨尼与莱赫米战争西哥特法兰克之战日本磐井之乱尼卡起义查士丁尼征服汪达尔人战争查士丁尼征服东哥特战争法兰克王室内战艾特弗里斯战争拜占庭与阿瓦尔战争拜占庭波斯战争中世纪战争阿拉伯半岛统一战争阿拉伯扩张战争大马士革争夺战普瓦捷会战阿拉伯拜占庭战争查理曼大帝征服战争查理曼征服萨克森之战查理曼出征伦巴德王国之战查理曼远征西班牙之战北欧海盗肆掠欧洲北欧海盗袭击英格兰北欧海盗袭击法兰西伊戈尔大公远征斯维亚托斯拉夫远征近代战争现代战争未来战争星球大战2023-09-08 00:29:451
条顿森林为什么是罗马人的伤心地?
黑森林(德语:Schwarzwald)是德国最大的森林山脉,位于德国西南部的巴登-符腾堡州。黑森林的西边和南边是莱茵河谷,最高峰是海拔1493米的菲尔德山(Feldberg)。 条顿森林战役 公元9年的一天,罗马帝国和往常一样,到处是一片歌舞升平的景象。七十岁的罗马皇帝奥古斯塔有点厌倦地将御案上堆积如山的羊皮纸公文推到一旁。他被元老院授予“奥古斯塔”(Augustus)这个称号,成为罗马帝国的第一个皇帝,已经有三十八年了。那个曾经叫做渥大维,跟随凯撒南征北战,在阿克图海战中指挥若定,一举击溃政敌安东尼的翩翩少年,如今已经垂垂老矣。在他的治理下,罗马帝国进入鼎盛时期,天下太平,四海归一。虽然时不时有远方被征服的蛮族反叛,他的罗马将军们总是能够毫不费力地荡平。 前不久,潘诺尼亚省的土著起来造反,奥古斯塔不得不把他的养子,罗马名将提贝留(Tiberius)从日尔曼尼亚调去镇压,这样日尔曼尼亚总督的位置就出现了空缺。奥古斯塔为新总督的人选颇费了一番心思。他素来知道日尔曼人的桀骜不驯,提贝留以征服者的身份建立铁腕统治,才震慑住了那些野蛮人。奥古斯塔突然觉得提贝留在日尔曼尼亚过于严苛,也许现在该是怀柔的时候了,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嘛。这时他想起了他的内侄,现任叙利亚总督瓦卢斯(Varus)。瓦卢斯是罗马上流社会的典型产物。他饱读诗书,博闻强识,喜欢辩论哲学问题和处理法律纠纷。也许这样一个人,能够给日尔曼尼亚的蛮荒之地带去一些文明的风气。 瓦卢斯上任几个月来,一直安然无事。几个星期前,奥古斯塔接到报告,说日尔曼尼亚北方一个部落反叛,瓦卢斯正率领三个罗马军团前往弹压。奥古斯塔隐隐有些担心,因为瓦卢斯没有多少打仗的经验。 他随即宽慰自己,心想无论再麻烦的局面,三个罗马军团总能应付得了。没想到噩耗很快传来,瓦卢斯大军在条顿森林(Teutoburg Forest)遭到伏击,全军覆没。2023-09-08 00:29:592
battle of idistaviso是什么战役?
这是威悉河之战,又叫明登之战,发生于公元16年。为罗马帝国与日耳曼蛮族间的战斗。罗马第二代皇帝提比略的养子日耳曼尼库斯为平息屋大维死后军中发生的骚乱,而展开了对日耳曼尼亚为时三年的新一轮征伐。公元14年,在安抚了驻莱茵河沿岸的罗马军队后,日耳曼尼库斯率军越过上鲁尔河,向日耳曼人的一部马昔人(Marsi)发动了进攻,将该部落大部分人屠杀殆尽。 在接下来的两年中,他率领麾下八个军团对抗由日耳曼酋长,罗马帝国的前将领阿米尼乌斯(Arminius)领导的日耳曼联军,公元16年部队在渡今天被称作明登(Minden)附近的威悉河(Weser)时,遭受了埋伏,受到一定损失。随后在威悉河上游,今瑞腾市附近的伊狄斯多维索(Idistoviso)遭遇阿米尼乌斯部,展开了今称威悉河之战的战斗。此次战争罗马军击溃了阿米尼乌斯部,俘获了阿米尼乌斯的妻儿(一说为上一年日耳曼贵族所献),夺回丢失的鹰旗(公元9年罗马的瓦鲁斯军团在条顿堡森林伏击战中曾大败于日耳曼军队,本人也战死),瓦解北方蛮族的抵抗,巩固了边界,日耳曼军撤入森林。但也引起了养父提比略的猜忌。之后提比略以不扩大战争的方针,召日耳曼尼库斯回国。 在回国途中,走海路的罗马军遭到风暴,损失惨重。不过此战仍被视为一次胜利。2023-09-08 00:30:082
罗马全面战争格言
{Quote_1}死者不会复生{Quote_2}人民愤怒的声音往往意味著危险{Quote_3}胜利青睐深谋远虑的人{Quote_4}面对危险 , 有备方能无患{Quote_5}勇士是城市最坚强的防御{Quote_6}伟大的军队在统一意志的激励下会变得极为崇高和可靠{Quote_7}啊 ! 将军们 ! 他们人数众多 , 却没有多大用处 ! {Quote_8}正如谚语所云 , 战争中三实七虚{Quote_9}战争让征服者获得对被征服者提出任何要求的权力{Quote_10}瓦卢斯 , 还我军团 ! {Quote_11}让敌人在仇恨我们的同时惧怕我们{Quote_12}巨大的财富是战争的驱动力{Quote_13}运筹帷幄方能决胜千里{Quote_14}只有英勇之人才能享有崇高而光荣的死亡{Quote_15}有利可图的时候 , 上位者会无所不用其极{Quote_16}侵略者在战场上的 “英勇” 表现只会招致坚定的蔑视{Quote_17}彼此畏惧的双方在相互攻击之前会三思{Quote_18}有钱可以诸事顺利 , 战争也一样{Quote_19}没有人会被浑浑噩噩的推上战场 , 而相信能从战争中获利的人也不会因恐惧而却步{Quote_20}在和平时期 , 儿子埋葬父亲 ; 在战争时期 , 父亲埋葬儿子{Quote_21}分担他人的不幸 , 保持一种坚定勇敢的心态 , 远胜过整天草木皆兵{Quote_22}雅典的公民们 , 没有时间勉励大家了 , 但是对与勇士来说 , 寥寥数句就抵得上千言万语{Quote_23}战争是外科医生最好的学校{Quote_24}即使是最英勇的人 , 战斗时也须讲究策略{Quote_25}苍天在上 , 在诸神的指引下我们会挺起胸膛 ! 战斗吧 ! 像秋风扫落叶那样{Quote_26}高尚雄壮的音乐会令心灵激荡 , 会帮助懦弱的人坚强 , 激励他去追求伟大而高贵的事业{Quote_27}侍我最勤者 , 乃侍国最忠者{Quote_29}逃跑者无缘权力与荣誉{Quote_30}逆境激发将才 , 顺境则掩盖将才{Quote_31}明智的人会在和平时期备战{Quote_32}对优秀的将军而言 , 运气非常重要{Quote_33}战争中 , 不尽如人意的事情比任何时候都多{Quote_34}当起风涨潮时 , 在岸上欣赏敌人挣扎于水中 , 是人生一大快事{Quote_35}对勇士来说 , 自由和荣誉就是战争提供的奖赏{Quote_36}逃亡者仍然会卷土重来 !{Quote_37}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 , 寡固不可以敌众 , 弱固不可以敌强{Quote_38}士兵不喜欢接受出身低微者的指挥{Quote_39}战争中一次错误就足以致命{Quote_40}自己犯的错误比敌人的诡计更可能招致严重后果{Quote_41}征服者必坚韧不拔{Quote_42}战争结束之后 , 广结盟友{Quote_43}绝不可信任与强者的联盟{Quote_44}行动时要牢记沉默与秩序的价值{Quote_45}庞大的军队总是免不了混乱{Quote_46}唯有统治者才拥有说谎的豁免权{Quote_47}必须用一切手段确保那些比我们的公民更强壮的外籍军团不致于变得太强 , 以致于成为野蛮人{Quote_48}征服 ! 我们终于征服了这里 ! {Quote_49}啊 , 是的 , 只剩下步兵了——可怜的乞丐那……{Quote_50}勇士对国家的贡献要高于最优秀 、 最聪明的演说家{Quote_51}汉尼拔知道如何获得胜利 , 但不知道如何运用胜利{Quote_52}伟大战役之后 , 通常有大雨滂沱{Quote_53}良将不惟知见得胜之道 , 亦知不可得胜之机{Quote_54}在战时 , 我们必须时刻准备应对突然而来的运气及无法预知的意外{Quote_55}姑息一人的罪过 , 就等于鼓励众人犯罪{Quote_56}我们应在和平时期备战{Quote_57}征服是唯一的法则{Quote_58}好计划应能随机应变{Quote_59}居安思危 , 方为全身之道{Quote_60}如果一个人不知道自己航向那个港口 ,任何风向都不能令他喜悦{Quote_61}兵贵神速{Quote_62}一堆建材不能叫做房子 , 如同一群暴民不能叫做军队一样{Quote_63}草率决策是危险的{Quote_64}残酷的战争铸造和平{Quote_65}伟大的帝国不是用谦卑怯懦来维系的{Quote_66}即使是最勇敢的人也会被突如其来的恐怖所惊吓{Quote_67}判断力及审慎是将军必备的才能{Quote_68}虚假的和平比战争更加危险{Quote_69}苟且偷安只会消磨一切伟大而高贵的进取精神{Quote_70}战争中金钱的作用远胜武器{Quote_71}埋伏若是被识破 、 并被反包围的话 , 不但无法达到预期的目的 , 反而会付出更惨重的代价{Quote_72}勇气很少与生俱来 , 多数情况下要通过严苛的训练和铁一般的纪律来约束铸就{Quote_73}正确判断战争态势的人才能百战不殆{Quote_74}体力不济的士兵不可冲锋陷阵{Quote_75}胜利青睐深谋远虑的人{Quote_76}敌人尸体的气息令人愉悦{Quote_77}拥有神赐的高昂士气的一方将会无坚不摧{Author_1}埃斯库罗斯 古希腊三大悲剧作家之一{Author_2}埃斯库罗斯 古希腊三大悲剧作家之一{Author_3}拉丁谚语{Author_4}伊索 古希腊寓言作家{Author_5}阿尔凯奥斯 古希腊四行诗人{Author_6}阿基达姆斯 斯巴达国王{Author_7}阿里斯托芬 古希腊喜剧作家{Author_8}亚里士多德 古希腊三大哲人之一{Author_9}尤利乌斯 · 凯撒 古罗马独裁者{Author_10}奥古斯都 · 凯撒 当瓦卢斯的军队在条顿堡森林被消灭之后{Author_11}卡利古拉 古罗马帝国皇帝{Author_12}西塞罗 古罗马政治家、雄辩家、著作家{Author_13}西塞罗 古罗马政治家、雄辩家、著作家{Author_14}戴奥尼索斯 叙拉古王国的暴君{Author_15}雅典的埃乌培莫斯{Author_16}赫莫克利特斯 叙拉古王国的悲剧名将{Author_17}赫莫克利特斯 叙拉古王国的悲剧名将{Author_18}赫莫克利特斯 叙拉古王国的悲剧名将{Author_19}赫莫克利特斯 叙拉古王国的悲剧名将{Author_20}希罗多德 古希腊历史学家、 被尊为 “历史之父”{Author_21}希罗多德 古希腊历史学家、 被尊为 “历史之父”{Author_22}希波克拉底 古希腊名医、 被尊为 “医学之父”{Author_23}希波克拉底 古希腊名医、 被尊为 “医学之父”{Author_24}荷马 古希腊盲诗人、 [荷马史诗] 作者{Author_25}荷马 古希腊盲诗人、 [荷马史诗] 作者{Author_26}荷马 古希腊盲诗人、 [荷马史诗] 作者{Author_27}荷马 古希腊盲诗人、 [荷马史诗] 作者{Author_29}荷马 古希腊盲诗人、 [荷马史诗] 作者{Author_30}贺拉斯 古罗马三大诗人之一{Author_31}贺拉斯 古罗马三大诗人之一{Author_32}李维 古罗马历史学家{Author_33}李维 古罗马历史学家{Author_34}卢克莱修 古罗马哲学家、 诗人{Author_35}莱克格斯 斯巴达法典的创立者{Author_36}米南德 古希腊戏剧作家{Author_37}孟子 [梁惠王章句上]{Author_38}奥诺山德{Author_39}拉丁谚语{Author_40}伯里克利 雅典民主政治家{Author_41}波西乌斯 古罗马诗人{Author_42}希腊谚语{Author_43}费德鲁斯 古罗马寓言家{Author_44}弗米欧 雅典的政治家、 军事家{Author_45}欧里庇得斯 古希腊三大悲剧作家之一{Author_46}柏拉图 古希腊三大哲人之一{Author_47}柏拉图 古希腊三大哲人之一{Author_48}普劳图斯 古罗马喜剧作家{Author_49}普劳图斯 古罗马喜剧作家{Author_50}普劳图斯 古罗马喜剧作家{Author_51}玛哈巴尔 汉尼拔部下名将{Author_52}普鲁塔克 古希腊传记作家、 哲学家{Author_53}波利比阿 古希腊历史学家{Author_54}波利比阿 古希腊历史学家{Author_55}帕布留斯 · 西鲁斯 古罗马智者{Author_56}帕布留斯 · 西鲁斯 古罗马智者{Author_57}帕布留斯 · 西鲁斯 古罗马智者{Author_58}帕布留斯 · 西鲁斯 古罗马智者{Author_59}帕布留斯 · 西鲁斯 古罗马智者{Author_60}塞涅卡 古罗马哲学家、 悲剧作家、 政治家{Author_61}西利乌斯 · 伊达利库斯{Author_62}苏格拉底 古希腊三大哲人之一{Author_63}索福克勒斯 古希腊三大悲剧作家之一{Author_64}帕布留斯 · 斯塔提乌斯 古罗马诗人{Author_65}塔西陀 古罗马历史学家{Author_66}塔西陀 古罗马历史学家{Author_67}塔西陀 古罗马历史学家{Author_68}塔西陀 古罗马历史学家{Author_69}塔西陀 古罗马历史学家{Author_70}修昔底德 堪与希罗多德比肩的古希腊历史学家{Author_71}威吉修斯 古罗马帝国军事著作家、 著有[罗马军制]{Author_72}威吉修斯 古罗马帝国军事著作家、 著有[罗马军制]{Author_73}威吉修斯 古罗马帝国军事著作家、 著有[罗马军制]{Author_74}威吉修斯 古罗马帝国军事著作家、 著有[罗马军制]{Author_75}拉丁谚语{Author_76}亚勒斯 · 维提鲁斯{Author_77}色诺芬 古希腊历史学家、 作家、 苏格拉底的门徒{quote_78}只有逝者方能得享永久的和平{quoted_79}柏拉图 古希腊三大哲人之一{quote_80}Veni , vidi , vici{trans_81}我来 , 我见 , 我征服{quoted_82}盖乌斯 · 尤利乌斯 · 凯撒 古罗马独裁者{quote_83}Silent enim leges inter arma{trans_84}在战争时期法律就是一纸空文{quoted_85}西塞罗 古罗马政治家、 雄辩家、 著作家{quote_86}我们为赢取和平而战{quoted_87}亚里士多德 古希腊三大哲人之一{quote_88}较之睡觉 、 爱情 、 唱歌和舞蹈 , 战争更容易让人类乐此不疲{quoted_89}荷马 古希腊盲诗人、 [荷马史诗] 作者{quote_90}战争只会舍弃懦夫 , 而非勇士{quoted_91}阿那克瑞翁 古希腊抒情诗人{quote_92}未曾体验过战争的人总对其有著浪漫的憧憬{quoted_93}品达 古希腊田园诗人{quote_94}大事常启于细微末节{quoted_95}盖乌斯 · 尤利乌斯 · 凯撒 古罗马独裁者{quote_96}Bella detesta matribus{trans_97}战争是母亲的梦魇{quoted_98}贺拉斯 古罗马三大诗人之一{quote_99}Bella , horida bella{trans_100}战争 , 可怕的战争 ! {quoted_101}维吉尔 古罗马三大诗人之一{quote_102}心甘情愿的臣服总比被迫的顺从要好{quoted_103}色诺芬 古希腊历史学家、 作家、 苏格拉底的门徒{quote_104}永远无法事先断定战争的天平会倾向哪一方{quoted_105}塞涅卡 古罗马哲学家、 悲剧作家、 政治家{quote_106}斯巴达人不问敌人有多少 , 只问敌人在哪里{quoted_107}亚吉斯二世 斯巴达国王{quote_108}带著这面盾牌回来 , 或是永远躺在上面{quoted_109}一位斯巴达女人对她儿子所言{quote_110}战场上 , 勇气胜于数量{quoted_111}威吉修斯 古罗马帝国军事著作家、 著有[罗马军制]{quote_112}勇气即是对死亡和痛苦的蔑视{quoted_113}塔西陀 古罗马历史学家{quote_114}以不教民战 , 是谓弃之{quoted_115}孔子 [论语 · 子路第十三]{quote_116}在战争中 , 真理是最先阵亡的{quoted_117}埃斯库罗斯 古希腊三大悲剧作家之一{quote_118}Dulce et decorum est pro patria mori{trans_119}为国捐躯是光荣而甜蜜的{quoted_120}贺拉斯 古罗马三大诗人之一{quote_121}Qui desiderat pacem , praeparet bellum{trans_122}想要和平的人就得准备战争{quoted_123}威吉修斯 古罗马帝国军事著作家、 著有[罗马军制]{quote_124}埋伏若是被识破 、 并被反包围的话 , 不但无法达到预期的目的 , 反而会付出更惨重的代价{quoted_125}威吉修斯 古罗马帝国军事著作家、 著有[罗马军制]{quote_126}刀剑唤醒暴虐{quoted_127}荷马 古希腊盲诗人、 [荷马史诗]作者{quote_128}谁第一个铸造杀人的刀剑 ? 他的心一定坚如铁石{quoted_129}提布留斯 · 阿尔比乌斯 古罗马诗人{quote_130}如此结束了一天的血腥{quoted_131}荷马 古希腊盲诗人、[荷马史诗]作者{quote_132}Quae caret ora cruore nostro?{trans_133}哪片海岸没有我们的血迹?{quoted_134}贺拉斯 古罗马三大诗人之一{quote_135}武力维系和平{quoted_136}拉丁谚语{quote_137}诸神宠爱冒险者{quoted_138}奥维德 古罗马三大诗人之一{quote_139}伟大的帝国不是用谦卑怯懦来维系的{quoted_140}塔西陀 古罗马历史学家{quote_141}Fortes fortuna adiuvat{trans_142}命运眷顾勇士{quoted_143}泰伦斯 古罗马剧作家{quote_144}只有勇士才能享有伟大而高贵的死亡{quoted_145}戴奥尼索斯 叙拉古王国的暴君{quote_146}勇气很少与生俱来 , 多数情况下要通过严苛的训练和铁一般的纪律来约束铸就{quoted_147}威吉修斯 古罗马帝国军事著作家、 著有[罗马军制]{quote_148}Fortis cadere , cedere non potest{trans_149}勇士可能倒下 , 但他不会屈服{quoted_150}拉丁谚语{quote_151}在和平时期 , 儿子埋葬父亲 ; 在战争时期 , 父亲埋葬儿子{quoted_152}希罗多德 古希腊历史学家、 被尊为 “历史之父”{quote_153}英雄竞相在阵上仆倒 ! {quoted_154}圣经 [撒母耳记下 · 一章廿五节]{quote_155}你的墙垣必因骑马的和战车 、 辎重车的响声而震动{quoted_156}圣经 [以西结书 · 廿六章十节]{quote_157}Alta sedent civilis vulnera dextrae{trans_158}内乱造成的创伤难以愈合{quoted_159}卢坎 古罗马诗人{quote_160}一场海战可以毁掉你一整天{quoted_161}修昔底德 堪与希罗多德比肩的古希腊历史学家{quote_162}Fas est et ab hoste doceri{trans_163}学习是件好事 , 即使是从敌人身上{quoted_164}奥维德 古罗马三大诗人之一{quote_165}在指挥之前先学习服从{quoted_166}梭伦 雅典的政治家、 诗人及立法者、 被尊为 “贤人”{quote_167}分进 , 合击{quoted_168}军事格言{quote_169}分化对手 , 而后征服{quoted_170}军事格言{quote_171}Victi vincimus{trans_172}征服 !我们终于征服了这里 !{quoted_173}普劳图斯 古罗马喜剧作家{quote_174}Flet victus , victor interiit{trans_175}若被征服者仍然哭泣哀悼 , 征服就未竟全功{quoted_176}拉丁谚语{quote_177}勇气可以教导 , 正如儿童可以学习说话{quoted_178}欧里庇得斯 古希腊三大悲剧作家之一{quote_179}Timidi mater non flet{trans_180}懦夫之母不懂得哀伤悲泣{quoted_181}拉丁谚语{quote_182}在勇士眼中 , 危险如同日光般闪亮{quoted_183}欧里庇得斯 古希腊三大悲剧作家之一{quote_184}经常面对危险 , 会让你习以为常{quoted_185}塞涅卡 古罗马哲学家、 悲剧作家、 政治家{quote_186}为国捐躯是最高贵的牺牲{quoted_187}荷马 古希腊盲诗人、 [荷马史诗]作者{quote_188}兵者 , 诡道也{quoted_189}孙子兵法 [始计第一]{quote_190}战神憎恨迟疑者{quoted_191}欧里庇得斯 古希腊三大悲剧作家之一{quote_192}Alea iacta est{trans_193}骰子已掷出{quoted_194}盖乌斯 · 尤利乌斯 · 凯撒 古罗马独裁者{quote_195}Vae victus{trans_196}被征服是一场灾难{quoted_197}李维 古罗马历史学家{quote_198}让所有人到场 , 接受胜利的奖赏吧{quoted_199}维吉尔 古罗马三大诗人之一{quote_200}勇士是城市最坚强的防御{quoted_201}阿尔凯奥斯 古希腊四行诗人{quote_202}侵略者在战场上的 “英勇” 表现只会招致坚定的蔑视{quoted_203}赫莫克利特斯 叙拉古王国的悲剧名将{quote_204}比起屠杀来 , 蔑视更能刺痛敌人的心{quoted_205}威吉修斯 古罗马帝国军事著作家、 著有[罗马军制]{quote_206}勇气源于自尊 , 自尊源于自控{quoted_207}修昔底德 堪与希罗多德比肩的古希腊历史学家{quote_208}为浩劫恸哭吧 ! 释出战争之犬{quoted_209}莎士比亚 [凯撒大帝 · 第三幕 · 第一场]{quote_210}强者肆意横行 , 弱者逆来顺受{quoted_211}修昔底德 堪与希罗多德比肩的古希腊历史学家{quote_212}巨大的财富是战争的驱动力{quoted_213}西塞罗 古罗马政治家、 雄辩家、 著作家{quote_214}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quoted_215}孙子兵法 [谋攻第三]{quote_216}判断力及审慎是将军必备的才能{quoted_217}塔西陀 古罗马历史学家{quote_218}勇士的选择就是要么光荣地战斗 , 要么高贵地死亡{quoted_219}索福克勒斯 古希腊三大悲剧作家之一{quote_220}我们应在和平时期备战{quoted_221}帕布里留斯 · 西鲁斯 古罗马智者{quote_222}凡治众如治寡 , 分数是也{quoted_223}孙子兵法 [兵势第五]{quote_224}先发制人 , 后发制于人{quoted_225}赫莫克利特斯 叙拉古王国的悲剧名将{quote_226}明智的人在和平时期备战{quoted_227}贺拉斯 古罗马三大诗人之一{quote_228}兵非贵益多也 , 惟无武进{quoted_229}孙子兵法 [行军第九]2023-09-08 00:30:322
罗马尚武且强大,罗马为何没能征服日耳曼?
罗马帝国作为西方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在400多年的时间里占据了欧洲几乎一半的领土。帝国兴衰前后,无数敌人与它战斗到底,用自己的鲜血使罗马繁荣昌盛。然而,居住在北欧的日耳曼人让罗马头疼。在双方不断接触的漫长历史中,看似落后的部落总是主动出击,一再击败帝国。这并不是因为前者的文明水平和军事实力如此强大,而是因为其地理环境和气候因素,整个南方的军团感到不知所措。事实上,罗马帝国的边界大致被定在两种文化的分界线上。如果你打开欧洲气候类型的地图,很容易发现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有巨大的自然因素。东部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不同于南部地中海气候区,而西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更加独立。气候和环境的这些差异不仅决定了两个日耳曼民族的不同发展程度,也直接影响了罗马征服的选择。凯撒征服高卢后,罗马人首先试图穿过莱茵河,沿着大西洋海岸向德国地区进发。由于发展一度过于顺利,导致了公元9年日耳曼森林城堡的灾难性失败。阿米尼乌斯,一个在罗马军队服役的日耳曼贵族,利用对手对敌人的低估,将一支强大的军队引入腹地。后来,居住在周围地区的许多日耳曼人蜂拥而至,杀死了大部分罗马士兵。但是在随后的几年战争中,罗马人不仅打败了最重要的阿米尼乌斯,还控制了多瑙河以北的一小块地区。这主要是由于河两岸地势相对平坦,属于拉坦诺斯文化的日耳曼城镇也很容易被发现和围困。尽管帝国后来避免走得太远,但它还是征服了多瑙河北岸的部落。当地贵族会把他们的孩子送到罗马接受教育,并根据族长的需要提供大量的辅助部队。罗马利用这些文明和早期城市化的居民作为高卢南部省份的防御屏障。2023-09-08 00:30:4311
全面战争竞技场日耳曼尼亚地图攻略
日耳曼尼亚日耳曼尼亚是古代欧洲的一处地名,位于莱茵河以东,同时也包括被古罗马控制的莱茵河以西地区。地名来自高卢语,由罗马共和国统帅尤利乌斯middot;凯撒最先使用,以指代莱茵河以东的居民,意为ldquo;邻居rdquo;。古罗马人将日耳曼尼亚分为两个部分,即莱茵河以西及以南、由罗马人占领的小日耳曼尼亚和莱茵河以东的大日耳曼尼亚。小日耳曼尼亚又被分为两个行省:下日耳曼尼亚省和上日耳曼尼亚省。公元前12年,罗马帝国皇帝奥古斯都开始征战大日耳曼尼亚,并委任日耳曼尼库斯和提比略管理该地区。至公元6年,罗马人已控制易北河以西的日耳曼尼亚地区,计划继续征服整个地区并将其并入罗马帝国疆域。公元9年,日耳曼人在条顿堡林山战役中击败罗马人,使罗马人的计划破灭。随后,奥古斯都以莱茵河和多瑙河为依托建立起帝国的边界。游戏中的日耳曼尼亚全面战争竞技场中的日耳曼尼亚,是一张非常广阔的地图,并且森林遍布,给行军带来了极大的危险;视野点虽然多达四个,但是能够提供的视野范围却极小,同时视野点都更加偏向防守位,对于进攻几乎毫无作为。中心大点处于一片低洼地中,泥地会极大的拖累军团的移动力,成片的森林也是伏击的绝佳地点。总体来说,日耳曼尼亚是一张打法多变且可以尝试多重奔放打法的地图。从初始部署点来看,日耳曼尼亚的主要初始点位集中在中路,最前一个部署点甚至在中央C点面前,可以看出这张地图在设计上还是想让我们围绕中路来打。由于这张地图很大,森林又多,在两条边路上可以多部署能够利用好地形的部队,例如机动性高的骑兵以及和森林相性极佳的蛮族进攻单位为主。在日耳曼尼亚这张地图作战,要尽量利用广阔的地图和繁盛的森林做掩护,找出敌军阵线的疏漏缺口,从而突袭敌方大营,将会使敌军被迫回防,陷入极大的被动之中。对于步兵中路C点的泥地让中路步兵机动性大打折扣,需要强大的重装甲步兵才能扛住敌方的伤害,撑起战线。同时这张地图的森林也给尤其是蛮族进攻型步兵带来了极大优势,蛮族特有的森林加成在这张图体现的淋漓尽致,通过森林的掩护,可以从极近的位置接触敌方部队,杀一个措手不及。对于弓兵森林地形对于弓兵来说既是优势也是劣势,优势在于有相当大的拉扯空间,被发现也可以迅速进入森林寻求掩护,同时森林对骑兵速度的减缓让弓兵的走位更加从容;而劣势也是显而易见的,森林在掩护己方的同时也掩护了敌方的进攻部队,而视野的阻隔让弓兵难以发现敌方单位,更加需要友方帮忙侦查开视野。在日耳曼尼亚作战的弓兵要比其他地图更加小心,任何一处森林都有可能藏着敌方虎视眈眈的突袭兵团。对于骑兵日耳曼尼亚的森林对蛮族骑兵来说无疑就是主场作战,森林加成让蛮族骑兵如鱼得水,不管是绕后突袭还是侦查点位都得心应手 ,在面对其他种族骑兵时也可以放心大胆的与之缠斗,几乎没有落败的可能。其他种族的骑兵由于森林降低大量移动速度,导致机动性大打折扣,可以围绕防御和视野来进行作战部署;较大的地图让阵线不可能密不透风,而骑兵在这时候就可以通过频繁的移动来尽量支撑起军团的视野需求,防止有敌方部队从森林中混到后方偷袭大营。如果有较好的机会,抓住了敌方的防守漏洞,骑兵部队直逼大营也是上策,逼迫对方回防会导致前线压力骤降,甚至回防小队过多的话,前线更可能一举击破正面部队,取得胜利。王者之心2点击试玩2023-09-08 00:36:321
除了三国,还有哪个时代的冷兵器战争经典案例比较多?
先秦时期牧野之战 姜尚、周武王 不足10万——17万,一说70万 全军覆没柏举之战 孙伍、伍员、磕闾 3万——20万 千里破楚,五战入郢阴晋之战 吴起 5万——50万 大败秦军伊阙之战 白起 12万——24万 全歼即墨之战 田单 不详 将燕军逐出齐国鄗代之战 廉颇、乐乘 20万——60万 大败燕军秦汉时期巨鹿之战 项羽 2万——40万 歼灭彭城之战 项羽 3万——56万 歼20万井陉之战 韩信 3万——20万 灭赵,俘赵王歇潍水之战 韩信 数万——20万 灭齐,昆阳之战 刘秀 不足2万——42万 王邑仅率数千人逃回洛阳祝阿、临淄之战 耿弇 数万——20多万 灭张步,平齐赤亭之战 虞诩 3千——数万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兖州之战 曹操 数万——数10万 迫降30万官渡之战 曹操 2万——10余万 歼7万余人赤壁之战 周瑜 5万——20余万 为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合肥之战 张辽 7千——10万 大败吴军凉州之战 马隆 3500——数万 平定凉州前秦灭前燕之战 王猛 6万——30万 歼敌近20万淝水之战 谢玄 8万——97万 苻坚至洛阳,仅剩10余万沙苑之战 宇文泰 数万——20万 伏击战,歼8万余人玉壁之战 韦孝宽 不详——15万左右 城邑保卫战,歼7万余人金乡之战 于仲文 8千——10万 全歼敌军隋唐五代时期浅水原之战 李世民 不详——10余万 消灭薛仁杲虎牢之战 李世民 3500——10余万 全歼窦建德唐平萧铣之战 李靖 不详——40余万 平萧铣碛口 李靖 3千——不详 歼数万蔡州之战 李愬 9千——不详 平淮西叛军奉天、灵台之战 郭子仪 不详——30余万(一说数十万) 歼敌近10万太原之战 李光弼 不满万人——10万 城邑保卫战,歼敌7万余人雍丘之战 张巡 3千——数万 城邑保卫战,不详睢阳之战 张巡 6800——13万 城邑保卫战,歼12万人嘉山之战 郭子仪、李光弼 不详——5万余 歼敌4万象牙潭之战 周本 7千——数万 俘5千六合之战 赵匡胤 2千——2万 歼5千宋辽金夏蒙元时期西夏、吐蕃攻宋之战 刘舜卿 不详——20多万 击退夏蕃联军达鲁古城之战 完颜阿骨打 不详(一说2万)——27万 大败辽军护步达冈之战 完颜阿骨打 2万——70万 大败辽军主力和尚原之战 吴玠、吴璘 数千——10余万 俘万余,大败金军顺昌之战 刘锜 1.8万——10余万 城邑保卫战,大败金军郾城之战 岳飞 数千——1.5 大败金军精锐陈家岛海战 李宝 3千——10万 海战,全歼金军采石之战 虞允文 1.8万——17万 水战,大败金军海州之战 魏胜 不详——30万 大败金军六合之战 毕再遇 不详——10万 城邑保卫战,大败金军庐州之战 杜杲 不详——号80万 城邑保卫战,大败金军边堡寨之战 成吉思汗 不详——30万 大败金军纳忽山、不黑都儿麻之战 成吉思汗 4万——8万 全歼迦勒迦河之战 哲别、速不台 不足3万——8万 全歼赛约河之战 拔都、速不台 不足5万——10万 全歼鄂州之战 伯颜 20万——60万 大败宋军丁家洲之战 伯颜 10万——13万 大败宋军精锐厓山海战 张弘范、李恒 数万——20万 海战,全歼虎啸山之战 张庭瑞、焦德裕 5千——数万 大败宋军鄱阳湖之战 朱元璋 20万——60万 水战,全歼明清时期白沟河之战 朱棣 1O余万——60万 死伤10多万上峰岭之战 戚继光 1500——2千 歼敌倭寇300余人台州之战 戚继光 不详 9战9捷浑河之战 努尔哈赤 4人——800 奇迹萨尔浒之战 努尔哈赤 4.5万——约11万 歼敌约5万人宁远之战 袁崇焕 不满2万—13万(或五六万,或10余万)贵阳之战 王三善 2万——10万 扭转了平叛战局清征达瓦齐之战 阿五锡、巴图济尔噶勒 22——2千余人 奇迹浑河之战 长龄 4万——10多万 收复南疆西四城近代、现代时期南京之战 徐绍桢 约万人——约2万人 攻坚战第一次反围剿 毛泽东、朱德 约4万——约10余万 歼1.2万第二次反围剿 毛泽东、朱德 3万——20万 歼3万第三次反围剿 毛泽东、朱德 3万余人——30万 歼3万第四次反围剿 朱德、周恩来 约7万——近40万 歼万余人鄂豫皖苏区第三次反围剿 徐向前 近3万——不详 歼6万余人川陕苏区反六路围攻 徐向前 近8万——20万 歼8万人黄桥战役 粟裕 7千——1.5万余人 歼敌1.1万余人苏中战役 粟裕 3万余人——12万 歼敌53700人鲁南战役 粟裕 不详 歼敌53530人莱芜战役 粟裕 不详 歼敌56800人孟良崮战役 粟裕 不详——约45万人 歼敌32680人晋中战役 徐向前 6万余人——约13万人 歼敌100370人豫东战役 粟裕 不详 歼敌93970人淮海战役 粟裕、刘伯承 60万——80万 歼敌555570人九连山战斗 不详 不详 5战5捷,歼6个连又1个排2023-09-08 00:36:435
战争时期的历史名言
你打你的原子弹,我打我的手榴弹。——毛泽东你们的飞机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目前它还不能跑到地面上来抓俘虏。——粟裕廋狗要敢屙硬屎!——邓小平摸摸你的裤裆里头还有没有卵子!还是不是七尺男子汉!——刘伯承美国鬼子欺负老子没得飞机大炮!——彭德怀台湾没有解放,中国就没有解放。——粟裕缴获太多拿不走怎么办?用‘权"拉回来。——林彪2023-09-08 00:37:032
全面战争竞技场新手怎么玩?全面战争竞技场最全新手介绍手册
游戏背景设定在古典时代,有四大派系共计十四位历史名将,超过二十余条兵种升级路线中,过百种不同类型的军事部队。其中包括罗马重步兵、投石车、斯巴达重步兵、希腊重装骑兵、蛮族驯犬部队、迦太基战象等历史上各国著名的标志性兵种。你将以将领身份,与九名战友一起各率领三个军团,指挥超过三千人规模的军队,在还原历史的真实战场上,与同样超过三千人规模的对手进行会战。但是,与全面战争系列单机版的最大不同是:不管是队友还是敌人,参战的近万名士兵,都是由二十位真实的玩家进行指挥操作,因此,巧用谋略的基础上调度好你的士兵,将会是取得胜利的关键!游戏基本玩法此游戏的游戏目标是尽可能多的占领战场上的据点,占领据点后可在该据点进行部队补员,最终目标是通过占领比敌军更多的据点,从而在规定时间内获取比对方更多的胜利点数后取得胜利。同时,你可以采取奇袭敌营的战术,通过占领敌军本营,直接忽视其他因素获得游戏胜利。游戏主界面简洁精致,点击右上角的头像可查看个人信息;点击左上角教学按钮进入新手教程;点击社交按钮查看战斗回放并使用好友、小队、直播等功能;点击商店按钮进入商店使用金币购买将领或高级兵种。进行游戏的步骤和游戏内具体操作方式如下:(1)点击游戏界面左上角军队二字下方的指挥官选项,之后点击指挥官下方的罗马或希腊等选项选择派系,选中相应派系后单击指挥官头像可看到该指挥官的三个技能。(2)选定指挥官后,单击左上角指挥官旁的单位选择,可进入兵种界面,选中想要使用的兵种后点击左上角的等级可查看该兵种不同等级的细节信息,通过右边的装备升级树可查看待升级装备的属性细节,并用兵种经验值对装备进行升级。(3)点击界面下方技能栏上方的参战部队框后,单击你所选中兵种上的银币金额(如上图的700银币青年兵)可将该兵种添加进参战名单内,你可以选择三个相同单位作战,也可以在点击参战部队框后另外选择不同兵种混搭作战。(4)确定三个单位选用的兵种后,可以选中位于技能栏上方,某一单位的参战部队框,然后点击技能栏右边(也就是图中技能栏C位框)的+号,可以选择想要为该单位携带的增益物资或防御工程,完成这一步后可单击界面正上方开战二字旁边的箭头,选择想要与玩家对战还是与电脑AI对战,选择完成后单击开战选项即可开始对局。(5)进入对局后按住ALT键并点击鼠标左键可呼出如上图所示的快捷指令菜单并基于战术交流的需要选择接受、拒绝、进攻、防御、小心等快速指令,通过这些指令与战友进行快速沟通。(6)选中你的单位并双击战场上任何位置可以移动单位前往,按住ALT键并拉动鼠标左键可为该单位布置阵型或调整面向。选中己方单位的基础上鼠标右键点击敌方单位可发动攻击,鼠标左键单击敌方单位可在界面右上角查看该单位详细信息,注意敌方单位的各种buff可以帮助你判断该单位的实力。(7)可将有战损的单位移动到战场上由我方占领的据点旁边的蓝色方框进行部队补员,进入敌军据点旗帜下一定范围内的圆圈可开始占领该据点,但要注意据点旗帜上的图标是否下是否显示锁形图标倒计时,如果是则说明在倒计时结束前该据点暂时无法被夺取。(8)游戏界面左右两侧各显示敌我双方的玩家名称,不同的图标代表该玩家所率领的三个单位不同的单位类型,如长矛图标代表持矛步兵,弓箭图标代表弓兵,马匹+剑的图标代表持剑骑兵。(9)界面右上角会实时滚动显示敌我双方单位的击败、阵亡情况。(10)界面上方两个进度条显示敌我双方得分情况,七个据点图标显示敌我双方当前的据点占领情况。(11)界面左下角的图形显示你当前选中单位的布阵排列,排列框上方显示你的攻击、防御、生存、移速数值,单击某一数值可查看详细数值。(12)界面右下角小地图可以查看据点情况和友军与敌军的分布情况,小地图可点击调整大小,点击铅笔图标后可在小地图上画出行军示意图,告知队友你的行进路线或建议队友选择某一路线行军。(13)界面正下方三个单位框上方显示该单位当前的状态,如道路图标显示该单位正在行军中。单位框下方的技能栏现实将领及部队技能的冷却情况和使用快捷键,单位框的两条数值,蓝色数值显示生命值,生命值为零时部队会全员阵亡,白色数值显示士气值,士气值过低时部队会失控溃逃。两条数值下方为该单位的经验条,游戏中击杀敌方可获得单场经验值,经验值满后单位可升级,等级越高的单位战斗力越强,最高为四级。(14)将领头像下方的按钮为撤退按钮,脱离战斗后方可使用,单机该按钮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读条可将单位传送回我方本营。游戏特色(一)调度灵活、细节精致的模式。游戏采用远可观战略全局、近可看战术细节的独特视角,通过操作键盘施放将领和兵种技能,通过操作鼠标推近视角可查看残酷厮杀的作战细节,拉远视角可从战略层面上判断全局,做出合理调度。这种战术与战略相结合的视角和操作方式,有助于你从各个维度观察战场并做出正确决策。向前推动鼠标滚轮可推近视角查看作战细节,图中罗马步兵发起了快速冲锋直接将敌方士兵撞飞。向后推动鼠标可拉远视角总览全局,图中我方拉远视角后可见左上角友军骑兵正在对敌军进行迂回包抄,此时应该配合友军围歼敌军。(二)还原史实、错综复杂的地形。游戏中共有十二张地图,均真实还原历史上曾发生过著名战役的地点。如斯巴达三百勇士血战波斯大军的温泉关、罗马军团惨败于蛮族伏击的条顿堡森林、亚历山大东征路上关键一战的伊苏斯、以及罗马城中著名的卡皮托林山。每一张地图均有各自的地形特征:温泉关平坦开阔,适合骑兵迂回包抄;塞勒纳姆位于城市中心,步兵们惨烈巷战;奥古斯都通路错综复杂,稍有不慎就陷入死地;卢比孔河双方以河为界,相互对峙。森林地形可以有效隐藏部队,埋伏敌军;狭隘关口可以依托地形,以少胜多;辽阔地带可以建立拒马和围墙等战争工事,创造优势。总之,在对地形有充分的了解后,巧用兵法调度你的士兵利用不同的地形优势,将十分考验你统兵布阵的能力。上图是游戏开始时,你为军队选择行军路线,根据友军选择的路线,选择一条既有近战步兵又有远程兵和骑兵的路线进行多兵种协作,将更有可能战胜敌军。(三)能力各异、盛名远扬的将领。游戏中的每一位将领,都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各国名将。如罗马的凯撒大帝、斯巴达的列奥尼达、马其顿的亚历山大、迦太基的汉尼拔。将领拥有独特的将领技能,在战斗中使用这些还原将领历史特征的技能,或鼓舞士气,或增强士兵的杀伤能力,或加速移动进行迂回包抄。运用好这些将领技能,能够帮助你在势均力敌的战斗中赢得优势。上图是我们选中日耳曼尼库斯将领后可以看到该将领特有的三个技能,分别是上文中撞飞敌军士兵的撞击冲锋、防御远程伤害的龟甲阵,还有近战中对敌人造成可怕杀伤的反击技能。(四)深度考究、尊重史实的部队。每一个派系不同的兵种部队,都参考真实历史进行设计。不管是士兵的装备形制、作战方式、结阵特征;还是骑兵、步兵、远程兵、战争机器、野兽部队之间的相互克制关系,都是经得起历史爱好者深度考究的真实还原。士兵被前后包夹会士气崩溃,过度行军会疲惫不堪,损耗过大会全军阵亡,陷入困境受到将领鼓舞也可以血战胜敌。且士兵发起冲锋时以及陷入作战后会有震耳欲聋的战阵嘶吼。这些设计都试图还原一个有血有肉,容不得个人英雄主义的残酷古战场。上图是我们选中罗马特有的重型投石车兵种后可从左边看到该兵种拥有四个单位技能,并从右边看到该兵种可用经验值升级的装备属性。配置要求最低配置:操作系统:Windows764Bit显卡:AMDR5240/NvidiaGT620存储空间:30GB处理器:Core2DuoE4500内存:3GB推荐配置:操作系统:Windows7/8(8.1)/1064Bit显卡:AMDHD5870/NvidiaGTX560存储空间:30GB处理器:i3-2120内存:4GB2023-09-08 00:37:101
安格里瓦尔瓦战役是什么
安格里瓦尔瓦战役发生在公元17年5月。指挥这场战役的双方主要指挥官分别是:日耳曼尼库斯(罗马帝国日耳曼尼亚行省总督、皇储提比略的侄子)、马考曼(所谓的北方“蛮族”之一)国王马波德,以及切卢斯克族(所谓的北方“蛮族”之一)首领阿米尼乌斯。先说说这位马波德。马波德的早年生活和阿米尼乌斯几乎如出一辙:作为蛮族首领的儿子,他以人质的身份在罗马度过了快乐的童年,长大后回到祖国,并于公元前9年继承了马考曼族的君位。马考曼族是古施瓦本人的一支,在公元前1世纪定居在今法兰克福附近的美因河流域。即位之初的马波德很不走运:罗马帝国将军德鲁苏斯为了征服所有的西日耳曼人,向他的民族发动了猛烈的进攻。马波德见势不妙,就三十六计走为上,带着族人向东撤退了。他们一直跑到易北河的发源地——波希米亚,这里是东、西日耳曼人之间的缓冲区,当时人口还不多,属于所谓的政治真空地带。马考曼族仗着自己人多力量大,顺利地把这里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他们连战连胜,其势力范围南抵阿尔卑斯山脉,北至苏台德山脉,西起巴伐利亚高原,东达喀拉巴阡山脉,伦巴第人、汪达尔人、卢吉人、查特人、塞蒙侬人、夸德人等周边地区的日耳曼民族全部称臣纳贡,马考曼族俨然成为中欧霸主。马波德见此处山高皇帝远,便正式划疆域,定法律,自称“Rex”(拉丁语中“国王”的意思),建立起了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日耳曼王国。当时罗马帝国的日耳曼尼亚总督提比略知道自己鞭长莫及,于是也就顺水推舟地承认了马波德的国王身份,并和他结成了同盟。再来说说阿米尼乌斯。阿米尼乌斯是日耳曼部族切卢斯克族首领之子,长大他成为了一名罗马辅助部队骑兵队的队长。在日耳曼尼亚期间,罗马人的横征暴敛激起了阿米尼乌斯的反感,此后,阿米尼乌斯决定走上反抗罗马的道路。公元9年9月,瓦鲁斯(时任罗马帝国日耳曼尼亚行省总督)带领十七、十八和十九军团从夏营返回冬营过冬,连同辎重、家属共计逾两万两千人,阿米尼乌斯召集日耳曼各部落共同伏击罗马人,他施计引诱罗马人进入条顿堡森林,通过三场战斗,他歼灭了罗马人的这三个军团,瓦卢斯自u2764杀身亡。条顿堡森林战役之后,切卢斯克族威震四方,连易北河以东的许多东日耳曼民族都遣使朝见阿米尼乌斯,表示恭顺之意。只有马波德(前面提到的那位马考曼族国王)自以为是罗马的盟友,不肯有所表示,他的那些附属民族因此也都动摇观望。阿米尼乌斯此时正要乘胜前进,联合所有的日耳曼民族,一举把罗马人赶过莱茵河,占领全高卢,见马波德居然没有加入自己的“统一战线”的意思,心里自然恼火。于是他派人给马波德送去了瓦卢斯总督的首级,表明自己希望双方结盟,讨伐罗马侵略军,共分高卢之意。但如果马波德不同意的话,他就只得“先安内,后攘外”了。偏偏此时提比略(时任罗马帝国日耳曼尼亚行省总督)也派来使团,卑辞厚礼的请求马波德看在双方多年友谊的份上,不要落井下石。马波德深知,此时保持中立是不可能的,自己必须得罪其中的一方。几经权衡利弊,他认为罗马帝国毕竟是老牌强国,阿米尼乌斯只不过是个走运的暴发户而已,一场战役的胜负并不足以改变双方的实力对比;何况在危急时刻背弃盟友,又是不道德的事。于是,他决定保持和罗马帝国的同盟,并把瓦卢斯的首级交给了提比略使团。阿米尼乌斯闻报大怒,遂调动其全部兵力,东下攻击马考曼王国。马波德也召集伦巴第、汪达尔、夸德等族联军迎战。双方旗鼓相当,从公元14年初一直打到公元16年底,依然不分胜负。此时,罗马帝国日耳曼行省新任总督日耳曼尼库斯乘虚而入,从西北偷袭切卢斯克族的大后方。阿米尼乌斯慌忙回师,结果被罗马军队以逸待劳,在安格里瓦尔瓦打得惨败。这便是安格里瓦尔瓦战役。在此役中,阿米尼乌斯几乎是只身逃走,他怀孕的妻子斯图内尔达被俘,当年在条顿堡森林之战中获得的三面罗马军团鹰旗也有两面被日耳曼尼库斯“收回”。而这时马考曼王国的国王马波德也是精疲力竭,在安格里瓦尔瓦战役结束,日耳曼尼库斯撤兵之后,阿米尼乌斯和马波德双方继续整军再战。这次阿米尼乌斯大获全胜,而提比略许诺的救兵却迟迟不到,各附属民族纷纷转而投靠阿米尼乌斯,一度强大的马考曼王国瞬间土崩瓦解。国民无不埋怨马波德的外交决策失误,沮丧的贵族们在公元19年发动了正u2764变,推举瓦尼乌斯为新国王,众叛亲离的马波德只得落荒逃往意大利,被提比略安置在拉文纳城软禁起来,靠着难民救济粮度过余生。由于阿米尼乌斯在公元21年被人谋u2764杀,马考曼民族因此得以幸存下来。自从马考曼族和切卢斯克族这两个短命的地区霸权同归于尽之后,西日耳曼人便失去了核心领导民族。在继续混战了一番之后,它们中的大部分又再次改向罗马帝国称臣。2023-09-08 00:37:392
罗马帝国这段时间有过哪些主要的战争?有过哪些著名的领袖?(包括罗马共和国)
共和国时期的著名战争:布匿战争,马其顿战争,维爱战争,萨莫奈战争,高卢战争,征服塞硫古王国战争,拉丁战争。 共和国时期著名将领:大小西庇阿,马略、苏拉、庞培、恺撒,费边。 帝国时期的著名战争:条顿堡森林会战,犹太战争,对达西亚人的战争,帕提亚战争,西哥特战争,匈奴战争。 帝国时期著名将领:屋大维,五位贤帝,戴克里先,君士坦丁一世。2023-09-08 00:38:081
古今战争中的50个决定性战役是什么啊
萨拉米斯战役(公元前480年)雅典远征锡拉库扎(公元前415-前413年)高加米拉战役(公元前331年)贝内温图战役(公元前275年)扎马战役(公元前202年)亚克兴海战(公元前31年)条顿堡林山战役(公元9年)阿德里安堡战役(378年)塔吉奈战役(552年)耶尔穆克战役(636年)君士坦丁堡之围(718年)莱希费德战役(955年)黑斯廷斯战役(1066年)曼兹科特战役(1071年)哈丁战役(1187年)拉斯·那瓦斯·德·托罗萨战役(1212年)阿因·扎卢特战役(1260年)克雷西战役(1346年)坦能堡战役(1410年)奥尔良之围(1429年)君士坦丁堡之围(1453年)博斯沃思原野战役(1485年)特诺奇蒂特兰之围(1521年)维也纳之围(1529年)勒班陀战役(1571年)西班牙无敌舰队覆灭(1588年)布莱登菲尔德战役(1631年)洛克罗伊战役(1643年)马斯顿荒原战役(1644年)布伦海姆战役(1704年)波尔塔瓦战役(1709年)普拉西战役(1757年)魁北克的陷落(1759年)萨拉托加战役(1777年)特拉法加海战(1805年)奥斯特里茨战役(1805年)滑铁卢战役(1815年)葛底斯堡战役(1863年)克尼格累茨战役(1866年)色当战役(1870年)对马海战(1905年)马恩河战役(1914年)色当战役(1940年)不列颠战役(1940年)中途岛战役(1942年)阿拉曼战役(1942年)斯大林格勒战役(1942—1943年)奠边府战役(1954年)六日战争:以色列空袭(1967年6月5日)第二次海湾战争(1991年)2023-09-08 00:38:182
条顿堡森林伏击战的划河而治
是役,罗马三个精锐军团全军尽墨、震动天下。无坚不摧的罗马雄师居然被北方蛮夷成建制地歼灭。边关急报传到京城罗马,奥古斯都大帝,这个当之无愧的万王之王失态了。他扯烂自己的长袍,以头撞墙,撕心裂肺地喊出了西洋军事史上的千古名言:“Varus! Give me back my legions!”(瓦卢斯,把我的军团还给我!)丧师辱国已是可恨之至,更让奥古斯都感到恐惧的是,在罗马和北方日耳曼人之间的屏藩已经毁灭。如果日耳曼人乘胜追击,那么他的手上将无兵可调,万国之都的罗马将再次面临过去另一个蛮族高卢人兵临城下的窘境。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海尔曼也不是那种“既得陇,复望蜀”的人,因此日耳曼人并没有打过来。此后罗马军队为了复仇几次渡过莱茵河,入侵日耳曼尼亚,和海尔曼的联军互有胜负,但始终未能重新征服这个桀骜不驯的民族。从此罗马帝国同日耳曼人划河而治。罗马帝国北部的领土扩张到此为止,以后的四百年都是在努力守城而已。2023-09-08 00:38: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