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图谱 / 问答 / 问答详情

dna分子的结构是(DNA双螺旋结构基本特点)

2023-06-28 06:31:24
共1条回复
CarieVinne

dna分子的结构是

DNA分子属于双螺旋结构,由两条平行的链组成,两条链互相绕成螺旋状。每条链都由称为脱氧核糖的糖分子与磷酸在交替连接而成。

DNA分子的结构

DNA分子两条单链以双螺旋结构结成。单链是指由许多脱氧核苷酸残基按一定顺序彼此用3",5"-磷酸二酯键相连构成的长链。

作用是:原核细胞的染色体是一个长DNA分子。真核细胞核中有不止一个染色体,每个染色体也只含一个DNA分子。不过它们一般都比原核细胞中的DNA分子大而且和蛋白质结合在一起。DNA分子的功能是贮存决定物种的所有蛋白质和RNA结构的全部遗传信息;策划生物有次序地合成细胞和组织组分的时间和空间;确定生物生命周期自始至终的活性和确定生物的个性。除染色体DNA外,有极少量结构不同的DNA存在于真核细胞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DNA病毒的遗传物质也是DNA。

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

DNA分子是由两条链组成的,这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

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并且碱基配对有一定的规律:A一定与T配对;G一定与C配对。碱基之间的这种一一对应的关系,叫做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DNA双螺旋结构基本特点

dna规则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如下:

dna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成的双螺旋结构。

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

dna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DNA的构型

DNA的结构目前一般划分为一级结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四级结构四个阶段.

DNA的一级结构

是指构成核酸的四种基本组成单位——脱氧核糖核苷酸,通过3",5"-磷酸二酯键彼此连接起来的线形多聚体,以及起基本单位-脱氧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顺序.每一种脱氧核糖核苷酸由三个部分所组成:一分子含氮碱基+一分子五碳糖+一分子磷酸根.核酸的含氮碱基又可分为四类:腺嘌呤,胸腺嘧啶,胞嘧啶和鸟嘌呤.DNA的四种含氮碱基组成具有物种特异性.即四种含氮盐基的比例在同物种不同个体间是一致的,但在不同物种间则有差异.DNA的四种含氮碱基比例具有奇特的规律性,每一种生物体DNA中A=T,C=G查哥夫法则.

DNA的二级结构

是指两条脱氧多核苷酸链反向平行盘绕所形成的双螺旋结构.DNA的二级结构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右手螺旋,如A-DNA、B-DNA、C-DNA、D-DNA等;另一类是左手双螺旋,如Z-DNA.詹姆斯·沃森与佛朗西斯·克里克所发现的双螺旋,是称为B型的水结合型DNA,在细胞中最为常见.也有的DNA为单链,一般见于原核生物,如大肠杆菌噬菌体φX174、G4、M13等.有

的DNA为环形,有的DNA为线形.在碱A与T之间可以形成两个氢键,G与C之间可以形成三个氢键,使两条多聚脱氧核苷酸形成互补的双链,由于组成碱基对的两个碱基的分布不在一个平面上,氢键使碱基对沿长轴旋转一定角度,使碱基的形状像螺旋桨叶片的样子,整个DNA分子形成双螺旋缠绕状.碱基对之间的距离是0.34nm,10个碱基对转一周,故旋转一周是3.4nm,这是β-DNA的结构,在生物体内自然生成的DNA几乎都是以β-DNA结构存在.

DNA的三级结构

是指DNA中单链与双链、双链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的三链或四链结构.如H-DNA或R-环等三级结构.DNA的三级结构是指DNA进一步扭曲盘绕所形成的特定空间

结构,也称为超螺旋结构.DNA的超螺旋结构可分为正、负超螺旋两大类,并可互相转变.超螺旋式克服张力而形成的.当DNA双螺旋分子在溶液中以一定构象自由存在时,双螺旋处于能量最低状态此为松弛态.如果使这种正常的DNA分子额外地多转几圈或少转几圈,就是双螺旋产生张力,如果DNA分子两端是开放的,这种张力可通过链的转动而释放出来,DNA就恢复到正常的双螺旋状态.但如果DNA分子两端是固定的,或者是环状分子,这种张力就不能通过链的旋转释放掉,只能使DNA分子本身发生扭曲,以此抵消张力,这就形成超螺旋,是双螺旋的螺旋.

核酸以反式作用存在

这可看作是核酸的四级水平的结构.

DNA的拓扑结构

也是DNA存在的一种形式.DNA的拓扑结构是指在DNA双螺旋的基础上,进一步扭曲所形成的特定空间结构.超螺旋结构是拓扑结构的主要形式,塔可以分为正超螺旋和负超螺旋两类,在相应条件下,它们可以相互转变.

DNA的高级结构是

原核生物的DNA高级结构为超螺旋结构。

由于具有螺旋结构的双链各自闭合,结果使整个DNA分子进一步旋曲而形成三级结构。自然界中主要是负超螺旋。

另外如果一条或二条链的不同部位上产生一个断口,就会成为无旋曲的开环DNA分子。

从细胞中提取出来的质粒或病毒DNA都含有闭环和开环这二种分子。可根据两者与色素结合能力的不同,而将两者分离开来。

扩展资料:

在双螺旋结构中,每旋转一圈含有10个碱基对处于能量最低的状态,少于10个就会形成右手超螺旋,反之为左手超螺旋。

前者称为负超螺旋,后者称为正超螺旋。这是一种三级构造。

原核细胞中的DNA超螺旋是在DNA旋转酶作用下,由ATP提供能量形成的环状DNA负超螺旋,真核细胞中的DNA与组蛋白形成的核小体以正超螺旋结构存在。

DNA超螺旋有两种存在形式:具绞旋线超螺旋以及螺管式超螺旋。具绞旋线是发生在当DNA从细胞中独立出来后形成的超螺旋状态,而螺管式则是当DNA处于染色质中维持的超螺旋状态。

其中以螺管式缠绕的更加紧密,且需要蛋白质的辅助方能形成——染色质中组蛋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原核生物

百度百科-超螺旋

简述DNA的结构

1、dna结构是双链结构,DNA即脱氧核糖核酸。脱氧核糖核酸是分子结构复杂的有机化合物。作为染色体的一个成分而存在于细胞核内。功能为储藏遗传信息。

2、细胞核是真核细胞内最大、最重要的细胞结构,是细胞遗传与代谢的调控中心,是真核细胞区别于原核细胞最显著的标志之一。,它主要由核膜、染色质、核仁、核基质等组成。

更多关于dna结构是什么,进入: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DNA双螺旋名词解释

DNA双螺旋结构:DNA双螺旋(DNAdoublehelix)是一种核酸的构象,在该构象中,两条反向平行的多核甘酸链相互缠绕形成一个右手的双螺旋结构。
2023-06-28 02:51:121

dna双螺旋结构有何重要生物学意义

DNA双螺旋结构的生物学意义: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开启了分子生物学时代,使遗传的研究深入到分子层次,为生物工程的研究和应用开辟了广阔的前景。DNA双螺旋结构的特点:双螺旋结构是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多核苷酸链围绕同一中心轴盘曲形成的以右手螺旋为主的结构;磷酸与脱氧核糖交替形成链的骨架位于螺旋的外侧,碱基位于螺旋的内部,碱基平面与中心轴垂直。扩展资料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史:20世纪,英国女性X射线晶体学家富兰克林分辨出了DNA的两种构型,并成功地拍摄了它的X射线衍射照片。沃森和克里克未经富兰克林的许可使用了她的照片,还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一篇证实DNA双螺旋结构的文章。1953年,詹姆斯·杜威·沃森和弗朗西斯·克里克利用了未经富兰克林的授权,通过使用她的X射线晶体结构数据,4月25日在英国《自然》杂志发表了题为“核酸的分子结构-脱氧核糖核酸的一个结构模型”,成功在人类探索生科本质的征途上迈出了巨大的一步。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DNA双螺旋结构
2023-06-28 02:51:254

什么是DNA双螺旋结构?

【答案】: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是Watson和Crick于1953年提出的。该模型的建立对促进分子生物学及分子遗传学的发展具有划时代意义。对DNA本身的复制机制、对遗传信息的存储方式和遗传信息的表达、对生物遗传稳定性和变异性等规律的阐明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主要内容如下:(1)两条反向平行的多核苷酸链围绕同一中心轴相互缠绕;两条链都为右手螺旋。(2)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双螺旋外侧,彼此通过3",5"-磷酸二酯键连接,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双螺旋的内侧,碱基平面与纵轴垂直。(3)双螺旋的平均直径为2.0nm,相邻碱基平面之间垂直距离为0.34nm,每10个碱基对旋转一圈,碱基对之间的螺距为3.4nm。(4)在双螺旋的表面分别形成大沟和小沟。(5)两条链借助碱基之间的氢键和碱基堆积力牢固结合,维持DNA结构的稳定性。[考点]DNA的双螺旋结构。
2023-06-28 02:51:451

简述DNA的双螺旋结构。

dna双螺旋结构的要点(1)主链(backbone):由脱氧核糖和磷酸基通过酯键交替连接而成.主链有二条,它们似"麻花状绕一共同轴心以右手方向盘旋,相互平行而走向相反形成双螺旋构型.主链处于螺旋的外则,这正好解释了由糖和磷酸构成的主链的亲水性.所谓双螺旋就是针对二条主链的形状而言的.(2)碱基对(basepair):碱基位于螺旋的内则,它们以垂直于螺旋轴的取向通过糖苷键与主链糖基相连.同一平面的碱基在二条主链间形成碱基对.配对碱基总是a与t和g与c.碱基对以氢键维系,a与t间形成两个氢键.dna结构中的碱基对与chatgaff的发现正好相符.从立体化学的角度看,只有嘌呤与嘧啶间配对才能满足螺旋对于碱基对空间的要求,而这二种碱基对的几何大小又十分相近,具备了形成氢键的适宜键长和键角条件.每对碱基处于各自自身的平面上,但螺旋周期内的各碱基对平面的取向均不同.碱基对具有二次旋转对称性的特征,即碱基旋转180°并不影响双螺旋的对称性.也就是说双螺旋结构在满足二条链碱基互补的前提下,dna的一级结构产并不受限制.这一特征能很好的阐明dna作为遗传信息载体在生物界的普遍意义.(3)大沟和小沟:大沟和小沟分别指双螺旋表面凹下去的较大沟槽和较小沟槽.小沟位于双螺旋的互补链之间,而大沟位于相毗邻的双股之间.这是由于连接于两条主链糖基上的配对碱基并非直接相对,从而使得在主链间沿螺旋形成空隙不等的大沟和小沟.在大沟和小沟内的碱基对中的n和o原子朝向分子表面.(4)结构参数:螺旋直径2nm;螺旋周期包含10对碱基;螺距3.4nm;相邻碱基对平面的间距0.34nm.dna双螺旋结构生物学意义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共同提出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标志着生物科学的发展进入了分子生物学阶段.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共同提出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标志着生物科学的发展进入了分子生物学阶段.dna双螺旋结构的提出开始,便开启了分子生物学时代.分子生物学使生物大分子的研究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使遗传的研究深入到分子层次,"生命之谜"被打开,人们清楚地了解遗传信息的构成和传递的途径.在以后的近50年里,分子遗传学,分子免疫学,细胞生物学等新学科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一个又一个生命的奥秘从分子角度得到了更清晰的阐明,dna重组技术更是为利用生物工程手段的研究和应用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在人类最终全面揭开生命奥秘的进程中,化学已经并将更进一步地为之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2023-06-28 02:51:532

dna双螺旋结构的特点

两条DNA互补链反向平行;由脱氧核糖和磷酸间隔相连而成的亲水骨架在螺旋分子的外侧,而疏水的碱基对则在螺旋分子内部,碱基平面与螺旋轴垂直。 DNA双螺旋结构的基本特点 1.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构成双螺旋结构。 2.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排列,在外侧构成构成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 3.两条链的碱基间能过氢键形成碱基对,碱基对之间遵循碱基互补配对规律(A和T;G和C)。 由脱氧核糖和磷酸基通过酯键交替连接而成。主链有二条,它们似“麻花状”绕一共同轴心以右手方向盘旋, 相互平行而走向相反形成双螺旋构型。主链处于螺旋的外则,这正好解释了由糖和磷酸构成的主链的亲水性。
2023-06-28 02:52:001

简述DNA的双螺旋结构。

1)DNA分子是由两条长度相同,方向相反的多聚脱氧核苷酸链平行围绕同一中心轴形成的双排螺旋结构;两螺旋都是右手螺旋,双螺旋表面有深沟和浅沟。2)各脱氧核苷酸中磷酸和脱氧核糖基借磷酸二酯键相连形成的糖-磷酸骨架是螺旋的主链部分,幷位于螺旋外侧;各碱基则从骨架突出指向螺旋的内侧,碱基平面都垂直于螺旋的纵轴。3)两条多聚脱氧核苷酸链通过碱基间的氢链连接,一条链中的腺嘌呤必定与另一条链中的胸嘧啶配对(A-T);鸟嘌呤必定与胞嘧啶配对(G-C),这种碱基间的氢链连接配对原则称为碱基互补规则维持DNA双螺旋结构稳定性的因素主要是上下层碱基对之间堆砌力和链间互补碱基之间的氢键。在双螺旋结构中碱基堆砌构成疏水性核心,而亲水性带负电荷的糖-磷酸基团处于外部,使双螺旋更加稳固;而氢键不仅是一种稳定双螺旋的力量,同时也为选择正确碱基配对提供了分辨能力希望能解决您的问题。
2023-06-28 02:52:181

简述DNA的双螺旋结构。

DNA双螺旋的碱基位于双螺旋内侧,磷酸与糖基在外侧,通过磷酸二脂键相连,形成DNA双螺旋核酸的骨架。碱基平面与假想的中心轴垂直,糖环平面则与轴平行,两条链皆为右手螺旋。双螺旋的直径为2nm,碱基堆积距离为0.34nm, 两核甘酸之间的夹角是36゜,每对螺旋由10对碱基组成,碱基按A-T,G-C配对互补A〢T,G〣C,彼此以氢键相联系。维持DNA双螺旋结构的稳定的力主要是碱基堆积力。双螺旋表面有两条宽窄`深浅不一的一个大沟和一个小沟。大沟(major groove)和小沟(minor groove):绕B-DNA双螺旋表面上出现的螺旋槽(沟),宽的沟称为大沟,窄沟称为小沟。大沟,小沟都、是由于碱基对堆积和糖-磷酸骨架扭转造成的
2023-06-28 02:52:261

为什么DNA分子呈现双螺旋结构

DNA分子呈现双螺旋结构的原因是双螺旋结构是进化的结果。双螺旋相比单链更稳定,可以保证遗传的稳定。DNA是脱氧核糖核酸,又称去氧核糖核苷酸,是染色体主要组成成分,同时也是主要遗传物质。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是相对稳定的。这是因为在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内侧,通过氢键形成的碱基对,使两条脱氧核苷酸长链稳固地并联起来。另外,碱基对之间纵向的相互作用力也进一步加固了DNA分子的稳定性。各个碱基对之间的这种纵向的相互作用力叫做碱基堆集力,它是芳香族碱基π电子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现在普遍认为碱基堆集力是稳定DNA结构的最重要的因素。再有,双螺旋外侧负电荷的磷酸基团同带正电荷的阳离子之间形成的离子键,可以减少双链间的静电斥力,因而对DNA双螺旋结构也有一定的稳定作用。
2023-06-28 02:52:342

是什么力维持了DNA的双螺旋结构?

dna双螺旋结构一般情况下比较稳定,维持其稳定的作用力主要有:①两条多核苷酸链间的互补碱基对之间的氢键作用.②螺旋中碱基对疏水的芳香环堆积所产生的疏水作用力和③上下相邻的芳香环的电子的相互作用即碱基堆积力.这是一种最主要的作用力.④磷酸基团的氧原子带负电荷,与细胞中的碱性组蛋白,亚精胺以及mg2+等阳离子化合物结合所形成的离子键,从而抵消负电荷之间的排斥作用.
2023-06-28 02:52:411

阿尔法螺旋和DNA双螺旋结构的特点和区别

首先,你要知道α螺旋指的是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而DNA双螺旋是DNA分子的空间结构,是不同的两种生物大分子的空间结构 其次,蛋白质的二级结构中的α螺旋是一条钛链形成的空间结构,每个螺旋周期包含3.6个氨基酸残基,残基侧链伸向外侧,同一肽链上的每个残基的酰胺氢原子和位于它后面的第4个残基上的羰基氧原子之间形成氢键.这种氢键大致与螺旋轴平行.而DNA双螺旋是两条DNA单链反向平行成螺旋状,每圈10个碱基;既然是两条链扭成的双螺旋,就存在这大沟小沟. 再次,蛋白质的α螺旋是形成蛋白质空间结构中的一个阶段,现有多肽链(一级结构)形成二级结构,α螺旋是二级结构中的一种类型,再由二级结构形成三级结构,或者有的蛋白质能形成四级结构才算是蛋白质的空间结构;DNA双螺旋就是它的空间结构了,只是双螺旋又分成不同的类型,如A B Z等等
2023-06-28 02:52:591

dna双螺旋结构是哪一年发现的

dna双螺旋结构是哪一年发现的?1953年双螺旋被发现詹姆斯.杜威.沃森,一九二八年四月六日生于美国芝加哥,由于提出DNA的双螺旋结构而获得一九六二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被称谓DNA之父.还有克里克于1916年6月8日出生在英国的北汉普顿.美国和英国~请采纳~
2023-06-28 02:53:132

dna双螺旋结构的提出解决了哪些问题

DNA双螺旋结构解决以下生物学问题:①生物遗传问题;②遗传信息的构成;③遗传信息的传递途径;④基因是如何起作用的。
2023-06-28 02:53:221

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依据是什么

依据DNA双螺旋结构的特点:(1)主链  由脱氧核糖和磷酸基通过酯键交替连接而成。主链有二条,它们似“麻花状”绕一共同轴心以 右手方向 盘旋, 相互平行而走向相反形成双螺旋构型。主链处于螺旋的外则,(两条主链可用铁线在圆柱同上绕成 )(2)碱基对  碱基位于螺旋的 内则 ,它们以垂直于螺旋轴的取向通过糖苷键与主链糖基相连。同一平面的碱基在二条主链间形成碱基对。配对碱基 总是 A与T和G与C。碱基对以氢键维系,A与T 间形成两个氢键,G与C间形成三个氢键 (用牙签或其他小棒表示氢键,用卡纸剪成不同形状表示各种碱基)。 (3)结构参数  螺旋直径2nm;螺旋周期包含10对碱基;螺距3.4nm;相邻碱基对平面的间距0.34nm。(您可通过比例换算到合适尺寸 如3.4NM 在模型上用3.4CM 表示)
2023-06-28 02:53:312

DNA为什么是双螺旋结构?有什么意义?

DNA是双螺旋结构原因:DNA的双螺旋结构巧妙,生物体需要各种能量物质,在不同阶段进行不同的活动。而这些东西全部都由基因指挥完成,这样就需要庞大的不同的基因完成不同的事,为了使一个细胞能够装的下这个更多的基因。DNA是双螺旋结构意义:双螺旋结构最能节省空间的螺旋结构,这种结构在长度和半径上都进行了压缩处理。而且高度的螺旋结构,也使得DNA的紧密,碱基几乎不暴露在外面,也使得基因受到更好的保护。双螺旋碱基配对的方式存在,使得一个点位基因发生突变的概率降低,只有两条链上的碱基发生突变基因才能突变。双螺旋结构的DNA是一种可能是最合理的存在方式。扩展资料:双螺旋模型不仅意味着探明了DNA分子的结构,更重要的是它还提示了DNA的复制机制:由于腺膘呤(A)总是与胸腺嘧啶(T)配对、鸟膘呤(G)总是与胞嘧啶(C)配对。这说明两条链的碱基顺序是彼此互补的,只要确定了其中一条链的碱基顺序,另一条链的碱基顺序也就确定了。因此,只需以其中的一条链为模版,即可合成复制出另一条链。克里克从一开始就坚持要求在发表的论文中加上“DNA的特定配对原则,立即使人联想到遗传物质可能有的复制机制”这句话。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DNA双螺旋结构
2023-06-28 02:53:561

简述DNA的双螺旋结构。

(1)主链:由脱氧核糖和磷酸基通过酯键交替连接而成。主链有二条,它们似“麻花状”绕一共同轴心以右手方向盘旋, 相互平行而走向相反形成双螺旋构型。(2)碱基对:碱基位于螺旋的内则,它们以垂直于螺旋轴的取向通过糖苷键与主链糖基相连。同一平面的碱基在二条主链间形成碱基对。配对碱基总是A与T和G与C。碱基对以氢键维系,A与T 间形成两个氢键,G与C间形成三个氢键。(3)大沟和小沟:小沟位于双螺旋的互补链之间,而大沟位于相毗邻的双股之间。在大沟和小沟内的碱基对中的N 和O 原子朝向分子表面。(4)结构参数:螺旋直径2nm;螺旋周期包含10对碱基;螺距3.4nm;相邻碱基对平面的间距0.34nm。**************************************************************如果你对这个答案有什么疑问,请追问,另外如果你觉得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请千万别忘记采纳哟!***************************************************************
2023-06-28 02:54:041

dna双螺旋结构有何重要生物学意义

双螺旋结构是生物结构中常见的基本单元,双螺旋模型的意义,不仅意味着探明了DNA分子的结构,更重要的是它还提示了DNA的复制机制:由于腺膘呤(A)总是与胸腺嘧啶(T)配对、鸟膘呤(G)总是与胞嘧啶(C)配对,这说明两条链的碱基顺序是彼此互补的,只要确定了其中一条链的碱基顺序,另一条链的碱基顺序也就确定了。因此,只需以其中的一条链为模版,即可合成复制出另一条链。扩展资料结构特点:主链(backbone)由脱氧核糖和磷酸基通过酯键交替连接而成。主链有二条,它们似“麻花状”绕一共同轴心以右手方向盘旋, 相互平行而走向相反形成双螺旋构型。主链处于螺旋的外则,这正好解释了由糖和磷酸构成的主链的亲水性。DNA外侧是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而成的骨架。所谓双螺旋就是针对二条主链的形状而言的。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双螺旋结构
2023-06-28 02:54:111

DNA双螺旋结构的特点

2023-06-28 02:54:361

名词解释:DNA双螺旋模型。

李老师为你解答:DNA双螺旋的碱基位于双螺旋内侧,磷酸与糖基在外侧,通过磷酸二脂键相连,形成核酸的骨架。碱基平面与假想的中心轴垂直,糖环平面则与轴平行,两条链皆为右手螺旋
2023-06-28 02:54:442

科学家是依据什么判断DNA分子是双螺旋结构

在上世纪中叶(1950s)James Watson 和 Francis Crick提出了著名的DNA双螺旋以及双链间碱基配对的模型,根据这个模型,他们进一步提出了DNA复制的半保留模型(semiconservative model),虽然这个模型比当时并存的全保留模型(conservative 模型)看起来简单易行的多,但始终缺乏有说服力的数据。 最后在1957年,当时在Caltech作研究生的Matthew Meselson和作博士后的Franklin Stahl设计并实现了这组著名的,证明了DNA复制半保留机理的实验。  试验中,他们先将大肠杆菌细胞培养在用15NH4Cl作为唯一氮源的培养液里养很长时间(14代),使得细胞内所有的氮原子都以15N的形式存在(包括DNA分子里的氮原子)。这时再加入大大过量的14NH4Cl和各种14N的核苷酸分子,细菌从此开始摄入14N,因此所有既存的“老”DNA分子部分都应该是15N标记的, 而新生的DNA则应该是未标记的。接下来他们让细胞们继续高高兴兴地生长,而自己则在在不同时间提取出DNA分子,利用CsCl密度梯度离心分离,而当细胞分裂了一次的时候只有一个DNA带,这就否定了所谓的全保留机理,因为根据全保留机理,DNA复制应该通过完全复制一个“老”DNA双链分子而生成一个全新的DNA双链分子,那么当一次复制结束,应该一半DNA分子是全新(双链都完全只含14N), 另一半是“全老”(双链都完全只含15N)。这样一来应该在出现在离心管的不同位置,显示出两条黑带。  通过与全14N和全15N的DNA标样在离心管中沉积的位置对比,一次复制(分裂)时的这根DNA带的密度应当介于两者之间,也就是相当于一根链是14N,另一根链是15N。而经历过大约两次复制后的DNA样品(generation=1.9)在离心管中显示出强度相同的两条黑带,一条的密度和generation=1时候的一样,另一条则等同于完全是14N的DNA。这样的结果跟半保留机理推测的结果完美吻合  就这样,关于DNA复制机理的争论终于被Meselson和Stahl完美解决,而基因学和基因组学也得以在此后的五十年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
2023-06-28 02:55:021

Dna双螺旋 和 蛋白质阿尔法螺旋 的区别

区别可太大了。首先DNA双螺旋是两条链,有大沟和小沟(我指B型DNA双链分子),蛋白质就一条肽链形成阿尔法螺旋。其次形成的力就不一样。DNA靠的是氢键和碱基之间堆积力,蛋白质靠的是肽键和分子间氢键。还有角度和旋距都不同,具体的参数你可以参考一下生化书,这个没人能背得下来。
2023-06-28 02:55:091

DNA双螺旋中的两股链走向是反平行的,一股链是5′→3′走向,另一股链是3′→5′走向。两股链之间在空间上形成一条大沟(major groove)和一条小沟(minor groove),这是蛋白质识别DNA的碱基序列,与其发生相互作用的基础。扩展资料:DNA双螺旋的稳定由互补碱基对之间的氢键和碱基对层间的堆积力维系。DNA双螺旋中两股链中碱基互补的特点,逻辑地预示了DNA复制过程是先将DNA分子中的两股链分离开,然后以每一股链为模板(亲本)。通过碱基互补原则合成相应的互补链(复本),形成两个完全相同的DNA分子。因为复制得到的每对链中只有一条是亲链,即保留了一半亲链,将这种复制方式称为DNA的半保留复制。后来证明,半保留复制是生物体遗传信息传递的最基本方式。
2023-06-28 02:55:172

DNA双螺旋有几种类型,它们分别由哪些序列特征和存在条件?

DNA双螺旋有五种类型。1、由脱氧核糖和磷酸基通过酯键交替连接而成。主链有二条,它们似“麻花状”绕一共同轴心以右手方向盘旋, 相互平行而走向相反形成双螺旋构型。主链处于螺旋的外则,这正好解释了由糖和磷酸构成的主链的亲水性。2、碱基位于螺旋的内则,它们以垂直于螺旋轴的取向通过糖苷键与主链糖基相连。同一平面的碱基在二条主链间形成碱基对。配对碱基总是A与T和G与C。碱基对以氢键维系,A与T 间形成两个氢键,G与C间形成三个氢键。DNA结构中的碱基对与Chatgaff的发现正好相符。3、大沟和小沟分别指双螺旋表面凹下去的较大沟槽和较小沟槽。小沟位于双螺旋的互补链之间,而大沟位于相毗邻的双股之间。这是由于连接于两条主链糖基上的配对碱基并非直接相对,从而使得在主链间沿螺旋形成空隙不等的大沟和小沟。在大沟和小沟内的碱基对中的N和O原子朝向分子表面。4、结构参数,螺旋直径2nm;螺旋周期包含10对碱基;螺距3.4nm;相邻碱基对平面的间距0.34nm。
2023-06-28 02:55:451

dna分子的结构是(DNA双螺旋结构基本特点)

dna分子的结构是DNA分子属于双螺旋结构,由两条平行的链组成,两条链互相绕成螺旋状。每条链都由称为脱氧核糖的糖分子与磷酸在交替连接而成。DNA分子的结构DNA分子两条单链以双螺旋结构结成。单链是指由许多脱氧核苷酸残基按一定顺序彼此用3",5"-磷酸二酯键相连构成的长链。作用是:原核细胞的染色体是一个长DNA分子。真核细胞核中有不止一个染色体,每个染色体也只含一个DNA分子。不过它们一般都比原核细胞中的DNA分子大而且和蛋白质结合在一起。DNA分子的功能是贮存决定物种的所有蛋白质和RNA结构的全部遗传信息;策划生物有次序地合成细胞和组织组分的时间和空间;确定生物生命周期自始至终的活性和确定生物的个性。除染色体DNA外,有极少量结构不同的DNA存在于真核细胞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DNA病毒的遗传物质也是DNA。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DNA分子是由两条链组成的,这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并且碱基配对有一定的规律:A一定与T配对;G一定与C配对。碱基之间的这种一一对应的关系,叫做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NA双螺旋结构基本特点dna规则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如下:dna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成的双螺旋结构。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dna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NA的构型DNA的结构目前一般划分为一级结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四级结构四个阶段.DNA的一级结构是指构成核酸的四种基本组成单位——脱氧核糖核苷酸,通过3",5"-磷酸二酯键彼此连接起来的线形多聚体,以及起基本单位-脱氧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顺序.每一种脱氧核糖核苷酸由三个部分所组成:一分子含氮碱基+一分子五碳糖+一分子磷酸根.核酸的含氮碱基又可分为四类:腺嘌呤,胸腺嘧啶,胞嘧啶和鸟嘌呤.DNA的四种含氮碱基组成具有物种特异性.即四种含氮盐基的比例在同物种不同个体间是一致的,但在不同物种间则有差异.DNA的四种含氮碱基比例具有奇特的规律性,每一种生物体DNA中A=T,C=G查哥夫法则.DNA的二级结构是指两条脱氧多核苷酸链反向平行盘绕所形成的双螺旋结构.DNA的二级结构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右手螺旋,如A-DNA、B-DNA、C-DNA、D-DNA等;另一类是左手双螺旋,如Z-DNA.詹姆斯·沃森与佛朗西斯·克里克所发现的双螺旋,是称为B型的水结合型DNA,在细胞中最为常见.也有的DNA为单链,一般见于原核生物,如大肠杆菌噬菌体φX174、G4、M13等.有的DNA为环形,有的DNA为线形.在碱A与T之间可以形成两个氢键,G与C之间可以形成三个氢键,使两条多聚脱氧核苷酸形成互补的双链,由于组成碱基对的两个碱基的分布不在一个平面上,氢键使碱基对沿长轴旋转一定角度,使碱基的形状像螺旋桨叶片的样子,整个DNA分子形成双螺旋缠绕状.碱基对之间的距离是0.34nm,10个碱基对转一周,故旋转一周是3.4nm,这是β-DNA的结构,在生物体内自然生成的DNA几乎都是以β-DNA结构存在.DNA的三级结构是指DNA中单链与双链、双链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的三链或四链结构.如H-DNA或R-环等三级结构.DNA的三级结构是指DNA进一步扭曲盘绕所形成的特定空间结构,也称为超螺旋结构.DNA的超螺旋结构可分为正、负超螺旋两大类,并可互相转变.超螺旋式克服张力而形成的.当DNA双螺旋分子在溶液中以一定构象自由存在时,双螺旋处于能量最低状态此为松弛态.如果使这种正常的DNA分子额外地多转几圈或少转几圈,就是双螺旋产生张力,如果DNA分子两端是开放的,这种张力可通过链的转动而释放出来,DNA就恢复到正常的双螺旋状态.但如果DNA分子两端是固定的,或者是环状分子,这种张力就不能通过链的旋转释放掉,只能使DNA分子本身发生扭曲,以此抵消张力,这就形成超螺旋,是双螺旋的螺旋.核酸以反式作用存在这可看作是核酸的四级水平的结构.DNA的拓扑结构也是DNA存在的一种形式.DNA的拓扑结构是指在DNA双螺旋的基础上,进一步扭曲所形成的特定空间结构.超螺旋结构是拓扑结构的主要形式,塔可以分为正超螺旋和负超螺旋两类,在相应条件下,它们可以相互转变.DNA的高级结构是原核生物的DNA高级结构为超螺旋结构。由于具有螺旋结构的双链各自闭合,结果使整个DNA分子进一步旋曲而形成三级结构。自然界中主要是负超螺旋。另外如果一条或二条链的不同部位上产生一个断口,就会成为无旋曲的开环DNA分子。从细胞中提取出来的质粒或病毒DNA都含有闭环和开环这二种分子。可根据两者与色素结合能力的不同,而将两者分离开来。扩展资料:在双螺旋结构中,每旋转一圈含有10个碱基对处于能量最低的状态,少于10个就会形成右手超螺旋,反之为左手超螺旋。前者称为负超螺旋,后者称为正超螺旋。这是一种三级构造。原核细胞中的DNA超螺旋是在DNA旋转酶作用下,由ATP提供能量形成的环状DNA负超螺旋,真核细胞中的DNA与组蛋白形成的核小体以正超螺旋结构存在。DNA超螺旋有两种存在形式:具绞旋线超螺旋以及螺管式超螺旋。具绞旋线是发生在当DNA从细胞中独立出来后形成的超螺旋状态,而螺管式则是当DNA处于染色质中维持的超螺旋状态。其中以螺管式缠绕的更加紧密,且需要蛋白质的辅助方能形成——染色质中组蛋白。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原核生物百度百科-超螺旋简述DNA的结构1、dna结构是双链结构,DNA即脱氧核糖核酸。脱氧核糖核酸是分子结构复杂的有机化合物。作为染色体的一个成分而存在于细胞核内。功能为储藏遗传信息。2、细胞核是真核细胞内最大、最重要的细胞结构,是细胞遗传与代谢的调控中心,是真核细胞区别于原核细胞最显著的标志之一。,它主要由核膜、染色质、核仁、核基质等组成。更多关于dna结构是什么,进入:查看更多内容
2023-06-28 02:55:521

为什么DNA分子呈现双螺旋结构

  这个解释起来其实要数学和物理很好 不知道你要详细到什么地步的 所以……(以下内容摘自网络)PS.如果满意请采纳~谢谢~~ :)DNA为什么是双螺旋结构(撰文:夏烆光)内容提要:本文从力学的角度出发阐明:蛋白质分子为什么是螺旋式的结构?DNA为什么是双螺旋结构?核苷酸分子为什么只能有四种类型?以及它们的自我复制功能为什么是唯一的?反过来,从蛋白质分子和DNA分子的螺旋状结构中证明,微观粒子存在着螺旋式前进的运动规律.进而,证明广义时空相对论所给出的理论结果本身的正确性.一 引 言1909年,丹麦植物学家约翰逊用“基因”一词取代了孟德尔的“遗传因子”.从此,基因便被看作是生物性状的决定者,或者说,被看成是生物遗传变异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1926年,美国遗传学家摩尔根发表了著名的《基因论》.他和其他学者用大量的实验证明,基因是组成“染色体”的“遗传单位”.基因在染色体上占有一定的位置和空间,并呈现为直线排列.这样一来,就使孟德尔关于“遗传因子”的假说,体现到具体的遗传物质——基因这一概念上.这个结论,为后来进一步研究基因的结构和功能奠定了最初的理论基础.尽管情况如此,但当时的人们并不知道“基因”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直到上个世纪40年代,当生物科学工作者弄清楚了“核酸”,特别是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乃是一切生物传宗接代的遗传物质时,“基因”这一概念才有了确切的生物学内涵.其间,1951年科学家们在实验室里获得了DNA的结晶体;1952年又获得了DNA的X射线衍射图谱.在此基础上,于1953年,年仅25岁的美国科学家詹姆斯?沃森与37岁的英国科学家西斯?克里克共同阐明了这个划时代的学术成果,——他们从DNA(脱氧核糖核酸)的X射线衍射图上解读了它的“双螺旋结构”.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开创了分子生物学的新时代,它使生物大分子的研究跨入了一个崭新的研究阶段,并使遗传学的研究深入到了分子层次,从而迈出了解开“生命之谜”的重要一步.应该承认,当时的两项科学成就对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是,美国加州大学森格尔教授发现了蛋白质分子的螺旋状结构;二是,X射线衍射技术在生物大分子结构研究中得到了实际的应用,从而有了观测分子内部结构的实验手段.正是在这样的科学背景和研究条件下,才促使沃森来到英国剑桥大学与克里克合作,致力于研究DNA的结构模式.他们通过对大量X射线衍射实验结果的分析与研究,提出了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这项研究成果发表在1953年4月25日英国的《发现》杂志上.在随后的日子里,科学家们便围绕着DNA的结构和作用,陆续地展开了进一步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系列的重大进展,并于1961年终于成功地破译了“遗传密码”,以雄辩的实验依据证实了DNA双螺旋结构这个结论的正确性.沃林、克里克、威尔金斯等三人,因此而共同分享了1962年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参见[1])二 核苷酸只有四种结构模型基因(DNA)是自然界唯一能够自我复制的生物分子.正是由于DNA的这种精细准确的自我复制功能,为生物体将其祖先的生物特性传递给下一代提供了保证.现代生物学研究已经清楚地证明,NDA是由大量“核苷酸分子”组成的生物“大分子”.核苷酸分子有四种类型,它们按着不同的顺序排列,构成了含有各种遗传信息的生物基因(DNA).基因是包含着特定遗传信息的脱氧核糖核酸片段.实验证明,“大肠杆菌”是一个品系繁多的大家族,其中有成千上万种不同的类型.生物学的研究发现,一些品系的大肠杆菌,本身缺少指导合成某些特殊营养物质的基因,因此,它们必须从培养基中直接摄取营养物质才能生活,——这样的大肠杆菌,被生物学称之作“营养缺陷型”.例如,大肠杆菌K不能合成苏氨酸(T)和亮氨酸(L);而它的另一个品系则不具备合成生物素(B)和甲硫氨(M)的能力.实验表明,如果把这两种大肠杆菌中的任何一种单独放在缺少T、L、B、M的培养基上都不能生长.但是,当我们把这两种品系的大肠杆菌混合在一起,然后放到缺少TLBM这四种物质的培养基上,却奇迹般地长出了新菌落.这是为什么呢?简单地说:就是因为在大肠杆菌K的DNA中,缺少T、L两种基因,而只含有B和M两种另外的基因;同样,在另一个品系大肠杆菌的DNA中,虽然不具备B和M基因,但却含有前者所缺少的T、L两种基因.把这两种营养缺陷型的大肠杆菌放在一起,就等于把四种基因放在一起来进行培养.这样一来,前一品系细胞中的DNA,就有可能通过细胞膜进入后一品系的细胞中,使两种类型的DNA之间进行基因重组,从而形成含有T、L、B、M四种基因的新型大肠杆菌.我们说,生物学的这一重大发现,仅仅证明DNA本身具有双螺旋结构,但是,这里并没有指出,形成这种双螺旋结构的物理原因是什么.作为深入的学术研究,完全有必要弄清以下问题:1、蛋白质分子为什么是螺旋状的结构?2、DNA分子为什么是双螺旋式的结构?3、核苷酸分子为什么只有四种类型?4、由核苷酸分子所构成的DNA分子,能够唯一自我复制生物分子的原因是什么?而本文将从力学的角度上,探索并尝试地回答这些新问题.三 蛋白质分子为什么是螺旋结构这里,我们先来回答:蛋白质分子为什么是螺旋状的结构?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先来简单地介绍一下微观粒子的运动特征.根据《广义时空相对论》的理论结果知道,微观粒子的运动规律是:在不停“自旋”的同时,又绕着某个轴线、以一定的旋转频率和旋转半径不停地“公转”.加上粒子本身的直线运动,就自然地构成了一种螺旋式的前进运动.这里虽不是在讨论理论物理问题,但为使大家对这个结论确信无疑,还是需要简单地介绍一点广义时空相对论的相关理论.诚如所知,在广义时空相对论中(参见[2],§21),我曾经指出:若曲线M(t)是给定参数t的方程,利用基本矢量τ,μ来表达二阶导数d2M/dt2,并注意到,如果参数t代表着时间,则二阶导数d2M/dt2就是M点运动的“相对加速度”.把等式dM/dt =τds/dt (1)对参数t微分,就得出:d2M/dt2 =τd2s/dt2+(dτ/dt)·(ds/dt) (2)按照复合函数的微分法则,则有:dτ/dt =(dτ/ds)·(ds/dt)再将dτ/ds = kμ (3)代入等式(2)中,便可以得出:d2M/dt2 =τd2s/dt2+μk(ds/dt)*2 (4)由此可见,相对加速度d2M/dt2可分成两项:一个是切向加速度矢量;另一个是法向加速度矢量.下面,我们用运动时钟的读数t*来替换方程(4).为此,需要把曲线的特别参数s写成如下的函数关系:s = s(t*).这里,我们约定:一阶导数s"(t*)是站在动点M上的观测者,用运动时钟所得出地关于动点M的绝对速度.这个绝对速度可以是常数,——对应着没有外力作用的保守体系;也可以是时间坐标t*的函数,——对应着外力作用引起的绝对速度的变化.同时,我们还要约定:运动是匀加速的.由此而来,把上式对运动系的时间坐标t* 微分两次,便可以得出:ds = s"(t*)dt* (5)以及,d2s =[s"(t*)dt*]"dt*=s""(t*)dt*2 (6)令绝对速度υ= s"(t*)以及绝对加速度η= s""(t*)于是,便可以得出:ds =υdt*;以及,d2s =ηdt*2 (7)由于这里是“纯量”之间的微分运算,所以不必考虑绝对速度和绝对加速度的方向.再者,由于这里只限于讨论“绝对加速度”为常数时的情况,因此,我们将(5)和(7)式同时代入(4)式,便可以得出:d2M/dt2 =(ηdt*2/dt2)τ+ k(υdt*/dt)2μ (8)不难看出,上式等号右边的第一项代表了动点M的切向加速度,而第二项代表了它的法向加速度.等式左边的二阶导数d2M/dt2则是静止观测者、用静止的钟、所得出的动点M在曲线M(t)上运动的“相对加速度”.显然,这个“相对加速度”乃是“切向加速度”与“法向加速度”的矢量合成结果.下面,我们来研究在均匀引力场中,物质的运动方程.为了简便起见,这里选择微观粒子沿着X轴方向的运动为运动的正方向.这里区分为两种运动状况来加以考虑.第一,粒子在自由空间中的曲线运动按照广义时空相对论的观点:在相互作用传播速度有限性的前提下,运动系上的钟、与静止系上的钟,不可能绝对地同步地记录到一个运动事件的两种不同的时间坐标t*和t.因此,如果利用不同的参变数t和t* 来表示(4)式的话,则相应的数学形式也就有所不同.根据本文讨论的需要,我们直接按照广义时空相对论的理论结果,写出运动时钟的纯量读数t* 和静止时钟的纯量读数t之间的关系:dt* =ξdt,或 dt*/dt =ξ (9)其中,ξ= c/(c2 +υ2)1/2 (10)对于自由空间中的匀速运动,(8)式中的η= 0,并且υ是常数,由此而来,(8)式右端的第一项等于0. 以及ξ是常数.于是,把(9)式代入(8)式便可以得出:d2M/dt2 = k[υ2c2/(c2 +υ2)]μ (11)再把关系式V = υc/(c2 +υ2)1/2 (12)代入上式,则有:d2M/dt2 = kV2μ (13)我们用曲率半径ρ= 1/k代入上式,则有:d2M/dt2 = (V2/ρ)μ (14)这就是“匀速圆周运动”的基本公式.这一结果表明:在一个与外界没有任何联系的封闭的自由空间内,物体的绝对线速度υ和相对加速度都是常数,且其方向指向圆心.它的运动轨迹则是一个封闭的圆周.当体系本身具有恒定的初速度υ0时,它的运动轨迹就是一条等螺距的螺旋线.第二,粒子在均匀引力场(η= Const.)中的运动按照(9)式,则有:dt*2/dt2 =ξ2 = c2/(c2 +υ2) (15)在η等于常数的情况下,将(15)式代入(8)式,并引入相对加速度符号a(t) = d2M/dt2,得出:a(t)=τηc2/(c2+υ2)+μkc2υ2/(c2+υ2) (16)然后,再引入符号V2/ρ=ω公2ρ,以及ω自2 r =(ηV2/υ2), 其中,ω公为粒子的公转频率,ω自为粒子绕着质心“自旋”的角频率,r代表微观粒子本身的半径,则上式就可以改写成:a(t)=(ω自2 r)τ+ (ω公2ρ)μ (17)这就是在均匀外力作用下(η≠0),微观粒粒子的运动方程.不难理解,如果没有这种均匀外力的作用,微观粒子就不会具有自旋分量,即上式中的第一项.在上式中,如果把第一项代表切线方向的相对加速度,第二项代表了主法线方向的相对加速度.而切线τ方向的相对加速度代表着微观粒子的“自旋”,而主法线μ方向的相对加速度代表着微观粒子的“公转”.这两种加速度的合成结果,导致微观粒子在前进运动的同时,伴随着自旋以及绕着前进方向为轴线的公转.其轨迹是一条螺旋线.不言而喻,所有化学元素的分子,例如氮(N)、氢(H)、碳(C)的分子等都是微观粒子,因此,它们一定会呈现螺旋式的运动状态.在这种运动状态的影响下,由碳水化合物所构成的蛋白质分子必然会出现螺旋状的结构.四 核苷酸的类型与双螺旋结构的原因根据微分几何的理论结果,我们知道d2M/dt2 =τd2s/dt2 +μk(ds/dt)2 (18)以及d2M/ds2 = kμ (19)现在,我们把上式的二阶导数d2M/ds2再对具有“内蕴意义”的参数“s”微分,就得出了它的三阶微分关系式.不过,这里并不是直接把二阶导数d2M/ds2 = kμ对特别参数“s”进行微分,而是把这个式子右端的矢量μ和曲率k的乘积进行微分.由于从这里出发会使问题大为简化,所以,我们的讨论将从对矢量μ的微分开始,然后所得出的不变式来表示三阶导数d3M/ds3、以及d3M/dt3.不过,这里不准备进行具体的分析与讨论,而是直接地引用微分几何的理论结果(参见[3],第69—72页),写出三阶微分邻域的不变式如下:dτ/ds = kμ;dμ/ds = - kτ+ζβ;dβ/ds = -ζμ (20)其中,β是副法线方向上的单位矢量.它的方向垂直于由τ和μ相交后所构成的平面.上式中各公式的符号是选择了“右旋坐标系”时的情况.倘若是改为“左旋坐标系”,对于曲线M(t)的定向运动来说,在切矢量τ改变方向时,在切线单位矢量τ与主法线单位矢量μ确定的旋转方向下,公式(20)所确定的副法线单位矢量β将改变自己的正方向.所以,由方程(20)所确定的不变式“ζβ”也随之改变符号,即:由(+ζβ)变成了(-ζβ);为了保持曲线M(t)的不变式ζ的符号,必须在公式(20)中改变矢量“β”的符号.这样一来,在左旋的坐标系中,相伴三面形单位矢量导数的“基本关系式”可以写成下列的形式:dτ/ds = kμ;dμ/ds = - kτ-ζβ;dβ/ds = -ζμ (21)其中,“ζ”是曲线的“挠率”,而r = 1/ζ是曲线的“挠率半径”.其中,符号“ζβ”的“正”与“负”,代表着参数相同的两个粒子之间的“自旋方向”刚好相反.下面,我们取dβ/ds = 0,——它代表着微观粒子的自旋轴的方向始终平行于粒子的前进方向,且β的数值不跟随着粒子的运动路程而变换.结果,上式就可以化成:dτ/ds = kμ;dμ/ds = - kτ-ζβ (22)上式表明,刚体的任何运动都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远离坐标原点的平行移动;二是绕固定轴的转动.换言之,在每一个给定的瞬间,物体的运动都是由两个基本的运动所组成:第一,平移——此时物体在每一给定的时间内,它的各个部分都具有相同的运动速度.第二,转动——此时物体上的某一条直线固定不动,而物体的其它部分则绕着这个固定的直线旋转.而这种旋转可以分成两个部分,一个是绕着固定旋转轴的“公转”,另一个是绕着粒子质心的“自旋”.正如(17)式所示,第一项代表着粒子围绕着质心的“自旋”;而第二项代表着围绕前进方向的“公转”.不难理解,在上述约定的前提条件下,当粒子在前进(dτ/ds>0)、或后退(dτ/ds<0)的过程中,相伴三面形T(M,τ,μ,β)的顶点M都同时包含着“平移”和“转动”两个方面.这里所包含的平移和转动,总共可以分成四种情况,分别由下列四个关系式来单独地确定:dτ/ds = kμ;dμ/ds = - kτ+ζβ; ………… ①dτ/ds = kμ;dμ/ds = - kτ-ζβ; ………… ② (23)dτ/ds = - kμ;dμ/ds = kτ-ζβ; ………… ③dτ/ds = - kμ;dμ/ds = kτ+ζβ; ………… ④在上述四个关系式中,曲线上的每个动点M联系着一个相伴三面形T(M,τ,μ,β),它是由曲线上对应点发出的“切矢量”、“主法线矢量”、“副法线矢量”所构成的“直角三面形”.这些关系式不仅给出了平移的“正方向”与它的“反方向”,而且给出了每种情况下的转动.单纯地就转动而言,这些公式一方面给出了“左旋公转”与“右旋公转”的情况;另一方面给出了顶点M围绕着自己的质心“左旋自旋”与“右旋自旋”的情况.当相伴三面形的顶点M移动时,动点M所描绘的运动轨迹就肯定是一条螺旋状的曲线.值得指出的是,在粒子构成的“自旋”中,η≠0是至关重要的.正是基于自旋的存在,所以才能出现以上四种独立的运动类型.这里,如果我们把η≠0看成是地球引力场的作用,那么,上式所代表的自旋一定与引力场的性质有关.普遍的规律,对于两个基本相同的粒子来说,只有它们的自旋相反时,才能发生“耦合作用”而成对地出现.并且,只有自旋相反的粒子之间实现了耦合,其状态才是最稳定的状态.基于这一考虑,我们大胆地推测:核苷酸分子总是成对地耦合在一起.假如情况真地象我们推测的那样,再考虑到每个核苷酸分子的运动轨迹都是螺旋式的结构形状,那么,由这些成对存在着的核苷酸分子所构成的DNA分子,就必然具有双螺旋式的结构特征.另外,由于粒子的自旋运动来自于所在星球的引力特征,以,地球上生物的DNA分子,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地球引力的影响.为了形象的理解上述观点,我们不妨反过来思考,即从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中,反过来考虑微观粒子螺旋式的运动状态.广义时空相对论业已证明,只有这种螺旋式的运动状态,才能体现出微观粒子“波动性”与“粒子性”的对立统一.——即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如果不是这种运动状态,将难以解释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实际上,这种理解方法在物理学中被经常地运用.例如,在中学物理中,人们就是利用“铁粉”在磁场中的分布状况,来证实“磁力线”的存在.正如所知,磁力线本身是看不见的,所以人们只好通过铁粉在磁场中的分布状态,来间接地证明磁力线本身的分布状况.有了铁粉的分布状况,就间接证明了磁力线的形状.再者,由于只有那些自旋相反的核苷酸分子才能够相互耦合而成对地出现,并且这些自旋相反的核苷酸分子的耦合结果只能具有以下四种可能,因此说,所有核苷酸分子只有T、L、B、M四种类型.为了明确,我们把(23)式中的四个式子间的可能耦合列成下表.耦合条件 公转方向相同 公转方向相反 自旋方向必须相反 ①—②,③—④①—③,②—④ 上表列出了核苷酸分子各种可能的耦合关系.从上表所列出的耦合关系可以看出,核苷酸分子的耦合情况只能是表中所列出的“四种组合”,即:①—②,③—④,①—③,②—④.在给定的、均匀的引力场中,这四种结构特征应该是唯一的.所以,地球上生物体的DNA分子只能有四种类型,并且这四种类型DNA分子的自我复制功能也是唯一的.进一步地考虑,生物体的遗传特征,在一定的程度上取决于所在星球上的引力特征.改变引力场,有可能改变DNA分子的形状.五 结 论总之,通过上述讨论,回答了四个问题:一是蛋白质分子螺旋结构特征的力学原因.二是,核苷酸分子成对出现的力学原因;三是,由于核苷酸分子的成对出现,所以DNA分子必定是双螺旋结构;四是,由于同种核苷酸分子的耦合只能有四种情况,所以导致了DNA分子只能有四种类型,以及它们唯一的自我复制功能.再者,通过蛋白质分子的螺旋结构和DNA的双螺旋结构特征,反过来证明了微观粒子的运动形态的螺旋式特征.而且,只有这种螺旋式的运动特征,才能真正体现出微观粒子的波动性与粒子性的统一,进而证明广义时空相对论的正确性.参考文献:[1]《DNA双螺旋结构发现的前前后后》 作者:徐九武,科报网,《生命科学的里程碑》.[2]《广义时空相对论》夏烆光著,人民交通出版社,北京,2003年1月 第一版.[3]《微分几何教程》[苏] С.П.芬尼可夫 著,施祥林、徐家福 译,高等教育出版社,1954年 7月第一版.
2023-06-28 02:56:134

DNA的双螺旋结构是由沃森和()共同提出的。

DNA的双螺旋结构是由沃森和()共同提出的。 A.富兰克林 B.克里克 C.孟德尔 D.鲍林 正确答案:B
2023-06-28 02:56:201

dna的双螺旋结构在几几年提出

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发现了DNA双螺旋的结构,开启了分子生物学时代,使遗传的研究深入到分子层次,“生命之谜”被打开,人们清楚地了解遗传信息的构成和传递的途径.
2023-06-28 02:56:271

阿尔法螺旋和DNA双螺旋结构的特点和区别

首先,你要知道α螺旋指的是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而DNA双螺旋是DNA分子的空间结构,是不同的两种生物大分子的空间结构其次,蛋白质的二级结构中的α螺旋是一条钛链形成的空间结构,每个螺旋周期包含3.6个氨基酸残基,残基侧链伸向外侧,同一肽链上的每个残基的酰胺氢原子和位于它后面的第4个残基上的羰基氧原子之间形成氢键。这种氢键大致与螺旋轴平行。而DNA双螺旋是两条DNA单链反向平行成螺旋状,每圈10个碱基;既然是两条链扭成的双螺旋,就存在这大沟小沟。再次,蛋白质的α螺旋是形成蛋白质空间结构中的一个阶段,现有多肽链(一级结构)形成二级结构,α螺旋是二级结构中的一种类型,再由二级结构形成三级结构,或者有的蛋白质能形成四级结构才算是蛋白质的空间结构;DNA双螺旋就是它的空间结构了,只是双螺旋又分成不同的类型,如A B Z等等
2023-06-28 02:56:342

DNA双螺旋结构有什么基本特点呢

1、由脱氧核糖和磷酸基通过酯键交替连接而成。 主链有二条,它们似“麻花状”绕一共同轴心以右手方向盘旋,相互平行而走向相反形成双螺旋构型。 主链处于螺旋的外则,这正好解释了由糖和磷酸构成的主链的亲水性。 2、碱基位于螺旋的内则,它们以垂直于螺旋轴的取向通过糖苷键与主链糖基相连。 同一平面的碱基在二条主链间形成碱基对。 配对碱基总是A与T和G与C。 碱基对以氢键维系,A与T间形成两个氢键,G与C间形成三个氢键。 DNA结构中的碱基对与Chatgaff的发现正好相符。 3、大沟和小沟分别指双螺旋表面凹下去的较大沟槽和较小沟槽。 小沟位于双螺旋的互补链之间,而大沟位于相毗邻的双股之间。 这是由于连接于两条主链糖基上的配对碱基并非直接相对,从而使得在主链间沿螺旋形成空隙不等的大沟和小沟。 在大沟和小沟内的碱基对中的N和O原子朝向分子表面。 4、结构参数,螺旋直径2nm;螺旋周期包含10对碱基;螺距3.4nm;相邻碱基对平面的间距0.34nm。 扩展资料: 脱氧核糖核酸链在双螺旋基础上如绳索般扭转的现象与过程称为DNA超螺旋。 当脱氧核糖核酸处于“松弛”状态时,双螺旋的两股通常会延着中轴,以每10.4个碱基对旋转一圈的方式扭转。 但如果脱氧核糖核酸受到扭转,其两股的缠绕方式将变得更紧或更松。 当脱氧核糖核酸扭转方向与双股螺旋的旋转方向相同时,称为正超螺旋,此时碱基将更加紧密地结合。 反之若扭转方向与双股螺旋相反,则称为负超螺旋,碱基之间的结合度会降低。 自然界中大多数的脱氧核糖核酸,会因为拓扑异构酶的作用,而形成轻微的负超螺旋状态。 拓扑异构酶同时也在转录作用或DNA复制过程中,负责纾解脱氧核糖核酸链所受的扭转压力。
2023-06-28 02:56:401

何为DNA与RNA形成的双螺旋结构

在身体合成蛋白质时DNA的螺旋回解旋这时细胞中的RAN会和DNA形成螺旋结构形成信使RNA然后在经过其他的过程合成蛋白质其实DNA与RNA形成双螺旋结构是特殊的情况
2023-06-28 02:57:001

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依据是什么

依据DNA双螺旋结构的特点:(1)主链  由脱氧核糖和磷酸基通过酯键交替连接而成.主链有二条,它们似“麻花状”绕一共同轴心以 右手方向 盘旋, 相互平行而走向相反形成双螺旋构型.主链处于螺旋的外则,(两条主链可...
2023-06-28 02:57:071

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有哪些主要特点

(1)DNA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成的双螺旋结构.(2)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3)DNA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2023-06-28 02:57:262

DNA双螺旋结构

简单说,手性就像左右手一样,呈实物与镜像的关系,但不能重叠。可能是由于右手性的结构空间位阻小吧
2023-06-28 02:57:402

DNA双螺旋结构的特点及其生物学功能是什么?

以下是我自己根据我们书上所写的归纳的,希望对你有帮助:DNA双螺旋结构有如下几个特点:1、DNA是反向平行的互补双链结构,它的两条多聚核苷酸链在空间排布呈反向平行,碱基位于内侧,亲水的脱氧核糖基和磷酸基位于外侧,碱基间以A-T和G-C的方式互补配对;2、DNA双链是右手螺旋结构,DNA的两条多核苷酸链反向平行围绕同一中心轴互相缠绕,呈右手螺旋;3疏水力和氢键维系DNA双螺旋的稳定,横向稳定靠碱基间的氢键维系,纵向靠碱基平面间的疏水性堆积力维持。DNA的生物学功能:DNA是遗传物质,是遗传信息的载体。证据如下:1、DNA分布在染色体内,是染色体的主要成分,而染色体是直接与遗传有关的。2、体细胞DNA含量为生殖细胞DNA含量的两倍,且含量十分稳定。3、DNA在代谢上较稳定不受营养条件、年龄等因素的影响。4、作用于DNA的理化因素可引起遗传特性的改变,这一点已经由Avery在1953年用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
2023-06-28 02:57:503

为什么DNA分子呈现双螺旋结构?麻烦讲详细点。

这个解释起来其实要数学和物理很好 不知道你要详细到什么地步的 所以……(以下内容摘自网络)PS.如果满意请采纳~谢谢~~ :)DNA为什么是双螺旋结构(撰文:夏烆光)内容提要:本文从力学的角度出发阐明:蛋白质分子为什么是螺旋式的结构?DNA为什么是双螺旋结构?核苷酸分子为什么只能有四种类型?以及它们的自我复制功能为什么是唯一的?反过来,从蛋白质分子和DNA分子的螺旋状结构中证明,微观粒子存在着螺旋式前进的运动规律。进而,证明广义时空相对论所给出的理论结果本身的正确性。一 引 言 1909年,丹麦植物学家约翰逊用“基因”一词取代了孟德尔的“遗传因子”。从此,基因便被看作是生物性状的决定者,或者说,被看成是生物遗传变异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1926年,美国遗传学家摩尔根发表了著名的《基因论》。他和其他学者用大量的实验证明,基因是组成“染色体”的“遗传单位”。基因在染色体上占有一定的位置和空间,并呈现为直线排列。这样一来,就使孟德尔关于“遗传因子”的假说,体现到具体的遗传物质——基因这一概念上。这个结论,为后来进一步研究基因的结构和功能奠定了最初的理论基础。尽管情况如此,但当时的人们并不知道“基因”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直到上个世纪40年代,当生物科学工作者弄清楚了“核酸”,特别是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乃是一切生物传宗接代的遗传物质时,“基因”这一概念才有了确切的生物学内涵。其间,1951年科学家们在实验室里获得了DNA的结晶体;1952年又获得了DNA的X射线衍射图谱。在此基础上,于1953年,年仅25岁的美国科学家詹姆斯?沃森与37岁的英国科学家西斯?克里克共同阐明了这个划时代的学术成果,——他们从DNA(脱氧核糖核酸)的X射线衍射图上解读了它的“双螺旋结构”。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开创了分子生物学的新时代,它使生物大分子的研究跨入了一个崭新的研究阶段,并使遗传学的研究深入到了分子层次,从而迈出了解开“生命之谜”的重要一步。 应该承认,当时的两项科学成就对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是,美国加州大学森格尔教授发现了蛋白质分子的螺旋状结构;二是,X射线衍射技术在生物大分子结构研究中得到了实际的应用,从而有了观测分子内部结构的实验手段。正是在这样的科学背景和研究条件下,才促使沃森来到英国剑桥大学与克里克合作,致力于研究DNA的结构模式。他们通过对大量X射线衍射实验结果的分析与研究,提出了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这项研究成果发表在1953年4月25日英国的《发现》杂志上。在随后的日子里,科学家们便围绕着DNA的结构和作用,陆续地展开了进一步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系列的重大进展,并于1961年终于成功地破译了“遗传密码”,以雄辩的实验依据证实了DNA双螺旋结构这个结论的正确性。沃林、克里克、威尔金斯等三人,因此而共同分享了1962年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参见[1])二 核苷酸只有四种结构模型 基因(DNA)是自然界唯一能够自我复制的生物分子。正是由于DNA的这种精细准确的自我复制功能,为生物体将其祖先的生物特性传递给下一代提供了保证。现代生物学研究已经清楚地证明,NDA是由大量“核苷酸分子”组成的生物“大分子”。核苷酸分子有四种类型,它们按着不同的顺序排列,构成了含有各种遗传信息的生物基因(DNA)。基因是包含着特定遗传信息的脱氧核糖核酸片段。 实验证明,“大肠杆菌”是一个品系繁多的大家族,其中有成千上万种不同的类型。生物学的研究发现,一些品系的大肠杆菌,本身缺少指导合成某些特殊营养物质的基因,因此,它们必须从培养基中直接摄取营养物质才能生活,——这样的大肠杆菌,被生物学称之作“营养缺陷型”。例如,大肠杆菌K不能合成苏氨酸(T)和亮氨酸(L);而它的另一个品系则不具备合成生物素(B)和甲硫氨(M)的能力。实验表明,如果把这两种大肠杆菌中的任何一种单独放在缺少T、L、B、M的培养基上都不能生长。但是,当我们把这两种品系的大肠杆菌混合在一起,然后放到缺少TLBM这四种物质的培养基上,却奇迹般地长出了新菌落。这是为什么呢?简单地说:就是因为在大肠杆菌K的DNA中,缺少T、L两种基因,而只含有B和M两种另外的基因;同样,在另一个品系大肠杆菌的DNA中,虽然不具备B和M基因,但却含有前者所缺少的T、L两种基因。把这两种营养缺陷型的大肠杆菌放在一起,就等于把四种基因放在一起来进行培养。这样一来,前一品系细胞中的DNA,就有可能通过细胞膜进入后一品系的细胞中,使两种类型的DNA之间进行基因重组,从而形成含有T、L、B、M四种基因的新型大肠杆菌。 我们说,生物学的这一重大发现,仅仅证明DNA本身具有双螺旋结构,但是,这里并没有指出,形成这种双螺旋结构的物理原因是什么。作为深入的学术研究,完全有必要弄清以下问题:1、蛋白质分子为什么是螺旋状的结构?2、DNA分子为什么是双螺旋式的结构?3、核苷酸分子为什么只有四种类型?4、由核苷酸分子所构成的DNA分子,能够唯一自我复制生物分子的原因是什么?而本文将从力学的角度上,探索并尝试地回答这些新问题。三 蛋白质分子为什么是螺旋结构 这里,我们先来回答:蛋白质分子为什么是螺旋状的结构?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先来简单地介绍一下微观粒子的运动特征。根据《广义时空相对论》的理论结果知道,微观粒子的运动规律是:在不停“自旋”的同时,又绕着某个轴线、以一定的旋转频率和旋转半径不停地“公转”。加上粒子本身的直线运动,就自然地构成了一种螺旋式的前进运动。这里虽不是在讨论理论物理问题,但为使大家对这个结论确信无疑,还是需要简单地介绍一点广义时空相对论的相关理论。 诚如所知,在广义时空相对论中(参见[2],§21),我曾经指出:若曲线M(t)是给定参数t的方程,利用基本矢量τ,μ来表达二阶导数d2M/dt2,并注意到,如果参数t代表着时间,则二阶导数d2M/dt2就是M点运动的“相对加速度”。把等式 dM/dt =τds/dt (1)对参数t微分,就得出: d2M/dt2 =τd2s/dt2+(dτ/dt)·(ds/dt) (2)按照复合函数的微分法则,则有: dτ/dt =(dτ/ds)·(ds/dt)再将 dτ/ds = kμ (3)代入等式(2)中,便可以得出: d2M/dt2 =τd2s/dt2+μk(ds/dt)*2 (4)由此可见,相对加速度d2M/dt2可分成两项:一个是切向加速度矢量;另一个是法向加速度矢量。 下面,我们用运动时钟的读数t*来替换方程(4)。为此,需要把曲线的特别参数s写成如下的函数关系:s = s(t*)。这里,我们约定:一阶导数s"(t*)是站在动点M上的观测者,用运动时钟所得出地关于动点M的绝对速度。这个绝对速度可以是常数,——对应着没有外力作用的保守体系;也可以是时间坐标t*的函数,——对应着外力作用引起的绝对速度的变化。同时,我们还要约定:运动是匀加速的。由此而来,把上式对运动系的时间坐标t* 微分两次,便可以得出: ds = s"(t*)dt* (5)以及, d2s =[s"(t*)dt*]"dt*=s""(t*)dt*2 (6)令绝对速度υ= s"(t*)以及绝对加速度 η= s""(t*)于是,便可以得出: ds =υdt*;以及,d2s =ηdt*2 (7)由于这里是“纯量”之间的微分运算,所以不必考虑绝对速度和绝对加速度的方向。再者,由于这里只限于讨论“绝对加速度”为常数时的情况,因此,我们将(5)和(7)式同时代入(4)式,便可以得出: d2M/dt2 =(ηdt*2/dt2)τ+ k(υdt*/dt)2μ (8) 不难看出,上式等号右边的第一项代表了动点M的切向加速度,而第二项代表了它的法向加速度。等式左边的二阶导数d2M/dt2则是静止观测者、用静止的钟、所得出的动点M在曲线M(t)上运动的“相对加速度”。显然,这个“相对加速度”乃是“切向加速度”与“法向加速度”的矢量合成结果。 下面,我们来研究在均匀引力场中,物质的运动方程。为了简便起见,这里选择微观粒子沿着X轴方向的运动为运动的正方向。这里区分为两种运动状况来加以考虑。第一,粒子在自由空间中的曲线运动 按照广义时空相对论的观点:在相互作用传播速度有限性的前提下,运动系上的钟、与静止系上的钟,不可能绝对地同步地记录到一个运动事件的两种不同的时间坐标t*和t。因此,如果利用不同的参变数t和t* 来表示(4)式的话,则相应的数学形式也就有所不同。根据本文讨论的需要,我们直接按照广义时空相对论的理论结果,写出运动时钟的纯量读数t* 和静止时钟的纯量读数t之间的关系: dt* =ξdt,或 dt*/dt =ξ (9)其中, ξ= c/(c2 +υ2)1/2 (10) 对于自由空间中的匀速运动,(8)式中的η= 0,并且υ是常数,由此而来,(8)式右端的第一项等于0. 以及ξ是常数。于是,把(9)式代入(8)式便可以得出: d2M/dt2 = k[υ2c2/(c2 +υ2)]μ (11)再把关系式 V = υc/(c2 +υ2)1/2 (12)代入上式,则有: d2M/dt2 = kV2μ (13)我们用曲率半径ρ= 1/k代入上式,则有: d2M/dt2 = (V2/ρ)μ (14)这就是“匀速圆周运动”的基本公式。这一结果表明:在一个与外界没有任何联系的封闭的自由空间内,物体的绝对线速度υ和相对加速度都是常数,且其方向指向圆心。它的运动轨迹则是一个封闭的圆周。当体系本身具有恒定的初速度υ0时,它的运动轨迹就是一条等螺距的螺旋线。第二,粒子在均匀引力场(η= Const.)中的运动按照(9)式,则有: dt*2/dt2 =ξ2 = c2/(c2 +υ2) (15)在η等于常数的情况下,将(15)式代入(8)式,并引入相对加速度符号a(t) = d2M/dt2,得出: a(t)=τηc2/(c2+υ2)+μkc2υ2/(c2+υ2) (16)然后,再引入符号V2/ρ=ω公2ρ,以及ω自2 r =(ηV2/υ2), 其中,ω公为粒子的公转频率,ω自为粒子绕着质心“自旋”的角频率,r代表微观粒子本身的半径,则上式就可以改写成: a(t)=(ω自2 r)τ+ (ω公2ρ)μ (17)这就是在均匀外力作用下(η≠0),微观粒粒子的运动方程。不难理解,如果没有这种均匀外力的作用,微观粒子就不会具有自旋分量,即上式中的第一项。 在上式中,如果把第一项代表切线方向的相对加速度,第二项代表了主法线方向的相对加速度。而切线τ方向的相对加速度代表着微观粒子的“自旋”,而主法线μ方向的相对加速度代表着微观粒子的“公转”。这两种加速度的合成结果,导致微观粒子在前进运动的同时,伴随着自旋以及绕着前进方向为轴线的公转。其轨迹是一条螺旋线。不言而喻,所有化学元素的分子,例如氮(N)、氢(H)、碳(C)的分子等都是微观粒子,因此,它们一定会呈现螺旋式的运动状态。在这种运动状态的影响下,由碳水化合物所构成的蛋白质分子必然会出现螺旋状的结构。四 核苷酸的类型与双螺旋结构的原因 根据微分几何的理论结果,我们知道d2M/dt2 =τd2s/dt2 +μk(ds/dt)2 (18)以及d2M/ds2 = kμ (19) 现在,我们把上式的二阶导数d2M/ds2再对具有“内蕴意义”的参数“s”微分,就得出了它的三阶微分关系式。不过,这里并不是直接把二阶导数d2M/ds2 = kμ对特别参数“s”进行微分,而是把这个式子右端的矢量μ和曲率k的乘积进行微分。由于从这里出发会使问题大为简化,所以,我们的讨论将从对矢量μ的微分开始,然后所得出的不变式来表示三阶导数d3M/ds3、以及d3M/dt3。不过,这里不准备进行具体的分析与讨论,而是直接地引用微分几何的理论结果(参见[3],第69—72页),写出三阶微分邻域的不变式如下: dτ/ds = kμ;dμ/ds = - kτ+ζβ;dβ/ds = -ζμ (20) 其中,β是副法线方向上的单位矢量。它的方向垂直于由τ和μ相交后所构成的平面。上式中各公式的符号是选择了“右旋坐标系”时的情况。倘若是改为“左旋坐标系”,对于曲线M(t)的定向运动来说,在切矢量τ改变方向时,在切线单位矢量τ与主法线单位矢量μ确定的旋转方向下,公式(20)所确定的副法线单位矢量β将改变自己的正方向。所以,由方程(20)所确定的不变式“ζβ”也随之改变符号,即:由(+ζβ)变成了(-ζβ);为了保持曲线M(t)的不变式ζ的符号,必须在公式(20)中改变矢量“β”的符号。这样一来,在左旋的坐标系中,相伴三面形单位矢量导数的“基本关系式”可以写成下列的形式: dτ/ds = kμ;dμ/ds = - kτ-ζβ;dβ/ds = -ζμ (21)其中,“ζ”是曲线的“挠率”,而r = 1/ζ是曲线的“挠率半径”。其中,符号“ζβ”的“正”与“负”,代表着参数相同的两个粒子之间的“自旋方向”刚好相反。 下面,我们取dβ/ds = 0,——它代表着微观粒子的自旋轴的方向始终平行于粒子的前进方向,且β的数值不跟随着粒子的运动路程而变换。结果,上式就可以化成: dτ/ds = kμ;dμ/ds = - kτ-ζβ (22) 上式表明,刚体的任何运动都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远离坐标原点的平行移动;二是绕固定轴的转动。换言之,在每一个给定的瞬间,物体的运动都是由两个基本的运动所组成:第一,平移——此时物体在每一给定的时间内,它的各个部分都具有相同的运动速度。第二,转动——此时物体上的某一条直线固定不动,而物体的其它部分则绕着这个固定的直线旋转。而这种旋转可以分成两个部分,一个是绕着固定旋转轴的“公转”,另一个是绕着粒子质心的“自旋”。正如(17)式所示,第一项代表着粒子围绕着质心的“自旋”;而第二项代表着围绕前进方向的“公转”。 不难理解,在上述约定的前提条件下,当粒子在前进(dτ/ds>0)、或后退(dτ/ds<0)的过程中,相伴三面形T(M,τ,μ,β)的顶点M都同时包含着“平移”和“转动”两个方面。这里所包含的平移和转动,总共可以分成四种情况,分别由下列四个关系式来单独地确定:dτ/ds = kμ;dμ/ds = - kτ+ζβ; ………… ①dτ/ds = kμ;dμ/ds = - kτ-ζβ; ………… ② (23)dτ/ds = - kμ;dμ/ds = kτ-ζβ; ………… ③dτ/ds = - kμ;dμ/ds = kτ+ζβ; ………… ④ 在上述四个关系式中,曲线上的每个动点M联系着一个相伴三面形T(M,τ,μ,β),它是由曲线上对应点发出的“切矢量”、“主法线矢量”、“副法线矢量”所构成的“直角三面形”。这些关系式不仅给出了平移的“正方向”与它的“反方向”,而且给出了每种情况下的转动。单纯地就转动而言,这些公式一方面给出了“左旋公转”与“右旋公转”的情况;另一方面给出了顶点M围绕着自己的质心“左旋自旋”与“右旋自旋”的情况。当相伴三面形的顶点M移动时,动点M所描绘的运动轨迹就肯定是一条螺旋状的曲线。值得指出的是,在粒子构成的“自旋”中,η≠0是至关重要的。正是基于自旋的存在,所以才能出现以上四种独立的运动类型。这里,如果我们把η≠0看成是地球引力场的作用,那么,上式所代表的自旋一定与引力场的性质有关。 普遍的规律,对于两个基本相同的粒子来说,只有它们的自旋相反时,才能发生“耦合作用”而成对地出现。并且,只有自旋相反的粒子之间实现了耦合,其状态才是最稳定的状态。基于这一考虑,我们大胆地推测:核苷酸分子总是成对地耦合在一起。假如情况真地象我们推测的那样,再考虑到每个核苷酸分子的运动轨迹都是螺旋式的结构形状,那么,由这些成对存在着的核苷酸分子所构成的DNA分子,就必然具有双螺旋式的结构特征。另外,由于粒子的自旋运动来自于所在星球的引力特征,所以,地球上生物的DNA分子,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地球引力的影响。 为了形象的理解上述观点,我们不妨反过来思考,即从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中,反过来考虑微观粒子螺旋式的运动状态。广义时空相对论业已证明,只有这种螺旋式的运动状态,才能体现出微观粒子“波动性”与“粒子性”的对立统一。——即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如果不是这种运动状态,将难以解释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实际上,这种理解方法在物理学中被经常地运用。例如,在中学物理中,人们就是利用“铁粉”在磁场中的分布状况,来证实“磁力线”的存在。正如所知,磁力线本身是看不见的,所以人们只好通过铁粉在磁场中的分布状态,来间接地证明磁力线本身的分布状况。有了铁粉的分布状况,就间接证明了磁力线的形状。 再者,由于只有那些自旋相反的核苷酸分子才能够相互耦合而成对地出现,并且这些自旋相反的核苷酸分子的耦合结果只能具有以下四种可能,因此说,所有核苷酸分子只有T、L、B、M四种类型。为了明确,我们把(23)式中的四个式子间的可能耦合列成下表。耦合条件 公转方向相同 公转方向相反 自旋方向必须相反 ①—②,③—④ ①—③,②—④ 上表列出了核苷酸分子各种可能的耦合关系。从上表所列出的耦合关系可以看出,核苷酸分子的耦合情况只能是表中所列出的“四种组合”,即:①—②,③—④,①—③,②—④。在给定的、均匀的引力场中,这四种结构特征应该是唯一的。所以,地球上生物体的DNA分子只能有四种类型,并且这四种类型DNA分子的自我复制功能也是唯一的。进一步地考虑,生物体的遗传特征,在一定的程度上取决于所在星球上的引力特征。改变引力场,有可能改变DNA分子的形状。五 结 论 总之,通过上述讨论,回答了四个问题:一是蛋白质分子螺旋结构特征的力学原因。二是,核苷酸分子成对出现的力学原因;三是,由于核苷酸分子的成对出现,所以DNA分子必定是双螺旋结构;四是,由于同种核苷酸分子的耦合只能有四种情况,所以导致了DNA分子只能有四种类型,以及它们唯一的自我复制功能。再者,通过蛋白质分子的螺旋结构和DNA的双螺旋结构特征,反过来证明了微观粒子的运动形态的螺旋式特征。而且,只有这种螺旋式的运动特征,才能真正体现出微观粒子的波动性与粒子性的统一,进而证明广义时空相对论的正确性。参考文献:[1]《DNA双螺旋结构发现的前前后后》 作者:徐九武,科报网,《生命科学的里程碑》。[2]《广义时空相对论》夏烆光著,人民交通出版社,北京,2003年1月 第一版。[3]《微分几何教程》[苏] С.П.芬尼可夫 著,施祥林、徐家福 译,高等教育出版社,1954 年 7月第一版。
2023-06-28 02:57:581

线粒体中DNA是不是双螺旋

完全正确,DNA都是双螺旋结构的!
2023-06-28 02:58:061

中心法则是什么意思?

中心法则是指遗传信息从DNA传递给RNA,再从RNA传递给蛋白质的过程,即完成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的过程。也可以从DNA传递给DNA,即完成DNA的复制过程。这是所有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所遵循的法则。该法则由佛朗西斯·克里克于1958年提出,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兴起和发展,人们对其进行了补充和完善,发现RNA还可以反过来决定DNA的合成,并在某些情况下,可合成DNA分子本身。该法则包括三个部分:DNA的复制;从DNA到RNA的转录;从RNA到蛋白质的翻译。总之,中心法则是分子生物学的基本法则,是现代生物学中最重要、最基本的规律之一,对生物学的发展和现代生物学体系的建立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3-06-28 02:58:242

中心法则是什么

中心法则(英语:genetic central dogma),又译成分子生物学的中心教条(英语:The central dogma of molecular biology),首先由佛朗西斯·克里克于1958年提出。中心法则是指:遗传信息的标准流程大致可以描述为DNA制造RNA,RNA制造蛋白质,蛋白质反过来协助前两项流程,并协助DNA自我复制”,或者更简单的“DNA → RNA →蛋白质”。所以整个过程可以分为三大步骤:转录、翻译和DNA复制。1、转录。转录(Transcription)是遗传信息由DNA转换到RNA的过程。转录是信使RNA(mRNA)以及非编码RNA(tRNA、rRNA等)的合成步骤。转录中,一个基因会被读取、复制为mRNA;这个过程由RNA聚合酶(RNA polymerase)和转录因子(transcription factor)所共同完成。2、剪接。在真核细胞中,原始转录产物(mRNA前体Pre-mRNA)还要被加工:一个或多个序列(内含子)被剪出除去。选择性剪接的机制使之可产生出不同的成熟的mRNA分子,这取决于哪段序列被当成内含子而哪段又作为存留下来的外显子。并非全部有mRNA的活细胞都要经历这种剪接;剪接在原核细胞中是不存在的。3、转译。最终,成熟的mRNA接近核糖体,并在此处被翻译。原核细胞没有细胞核,其转录和翻译可同时进行。而在真核细胞中,转录的场所和翻译的场所通常是分开的(前者在细胞核,后者在细胞质),所以mRNA必须从细胞核转移到细胞质,并在细胞质中与核糖体结合。核糖体会以三个密码子来读取mRNA上的信息,一般是从AUG开始,或是核糖体连接位下游的启始甲硫氨酸密码子开始。启始因子及延长因子的复合物会将氨酰tRNA(tRNAs)带入核糖体-mRNA复合物中,只要mRNA上的密码子能与tRNA上的反密码子配对,即可按照mRNA上的密码序列加入氨基酸。当一个个氨基酸串连成多肽的肽链后,就会开始折叠成正确的构形。这个折叠的过程会一直进行,直到原先的多肽的肽链从核糖体释出,并形成成熟的蛋白质。在一些情况下,新合成的多肽的肽链需要经过额外的处理才能成为成熟的蛋白质。正确的折叠过程是相当复杂的,且可能需要其他称为分子伴侣的帮忙。有时蛋白质本身会进一步被切割,此时内部被“舍弃”的部分即称为内含肽。4、DNA复制。作为中心法则的最后一步,DNA必须忠实地进行复制才能使遗传密码从亲代转移至子代。复制是由一群复杂的蛋白质完成的;这些蛋白质打开超螺旋结构、DNA双螺旋结构,并利用DNA聚合酶及其相关蛋白。拷贝或复制原模板,以使新代细胞或机体能重复“DNA → RNA →蛋白质”的过程。 DNA分子存在着构型多样性,在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中,DNA构象存在着左手螺旋及右手螺旋向右手螺旋的转变过程,因此应赋有核酸构象的转换形式。5、只有RNA基因组的病毒。有些病毒含有整套以RNA形式编码的基因组,因此他们只有RNA→蛋白质的编译形式。6、拟逆转录(病毒DNA整合到宿主DNA)。近年在植物体内发现了拟逆转录病毒(pararetrovirus),这种病毒的遗传物质是双链DNA,能像逆转录病毒一样,通过把自己的DNA整合到寄主的基因组DNA中去,再进行复制。扩展资料:克里克在上述那篇1970年的文章中指出,中心法则虽然对指导实验很有用,但不应该被当成教条。自从克里克发表1970年那篇文章以来,很多新发现说明了中心法则补充和发展的必要。1、转译后修饰对于大部分的蛋白质来说,这是蛋白质生物合成的最后步骤。蛋白质的翻译后修饰会附上其他的生物化学官能团、改变氨基酸的化学性质,或是造成结构的改变来扩阔蛋白质的功能。酶可以从蛋白质的N末端移除氨基酸,或从中间将肽链剪开。举例来说,胰岛素是肽的激素,它会在建立双硫键后被剪开两次,并在链的中间移走多肽前体,而形成的蛋白质包含了两条以双硫键连接的多肽链。其他修饰,就像磷酸化,是控制蛋白质活动机制的一部分。蛋白质活动可以是令酶活性化或钝化。2、蛋白质的内含子蛋白质有自剪接现象,与mRNA相同,一些蛋白质前体具有内含子(intein)序列,多肽序列中间的某些区域被加工切除,剩余部分的蛋白质外显子(extein)重新连接为蛋白质分子。3、DNA甲基化表观遗传学研究在没有细胞核DNA序列改变的情况时,基因功能的可逆的、可遗传的改变。这些改变包括DNA的修饰(如甲基化修饰)、RNA干扰、组蛋白的各种修饰等。也指生物发育过程中包含的程序的研究。在这两种情况下,研究的对象都包括在DNA序列中未包含的基因调控信息如何传递到(细胞或生物体的)下一代这个问题。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大致两方面内容。一类为基因选择性转录表达的调控,有DNA甲基化,基因印记,组蛋白共价修饰,染色质重塑。另一类为基因转录后的调控,包含基因组中非编码的RNA,微小RNA,反义RNA,内含子及核糖开关等。4、DNA甲基化DNA甲基化为DNA化学修饰的一种形式,能在不改变DNA序列的前提下,改变遗传表现。为外遗传编码(epigenetic code)的一部分,是一种外遗传机制。DNA甲基化过程会使甲基添加到DNA分子上,例如在胞嘧啶环的5"碳上:这种5"方向的DNA甲基化方式可见于所有脊椎动物。5、蛋白质可作为合成DNA的模板来自美国Mount.Sinai医院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叫Rev1 DNA聚合酶的蛋白质,它可以为DNA复制提供编码信息。许多致癌物质会倾向于破坏DNA的鸟嘌呤(G),或者是破坏鸟嘌呤与胞嘧啶(C)的配对,这些都会导致DNA错配的发生。新发现的蛋白质可以以自身为模板在复制链上加一个胞嘧啶,这个胞嘧啶无论鸟嘌呤是否在DNA链中存在都会被Rev1加上去的,在DNA复制时可以利用一条单链,根据碱基配对原则复制出新的DNA链。细胞利用这种崭新的机制在含有致癌物质的情况下对受损的DNA进行复制。这是第一次发现蛋白质可以作为一种合成DNA的模板。6、朊病毒。朊病毒是通过改变其他蛋白质的构象来进行自身精确复制的一类蛋白质。也就是:蛋白质→蛋白质。这种具有感染性的因子主要由蛋白质组成。具有感染性的因子PrpSC与正常因子PrPC在形状上有一点不同。科学家推测这种变形的蛋白质会引起正常的PrPC转变成具有感染性的蛋白质,这种连锁反应使得正常的蛋白质和致病的蛋白质因子都成为新病毒。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心法则
2023-06-28 02:58:324

中心法则过程是什么?

中心法则是什么 中心法则是指遗传信息从DNA传递给RNA,再从RNA传递给蛋白质,即转录和翻译,也可从DNA传递给DNA,即DNA的复制。某些病毒中的RNA自我复制和某些病毒能以RNA为模板逆转录成DNA是对中心法则的补充。 中心法则各过程的模版,原料和产物各是什么 这里遗传信息的转移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用实线箭头表示,包括DNA的复制、RNA的转录和蛋白质的翻译,即①DNA→DNA(复制);②DNA→RNA(转录);③RNA→蛋白质(翻译)。这三种遗传信息的转移方向普遍地存在于所有生物细胞中。第二类用虚线箭头表示,是特殊情况下的遗传信息转移,包括RNA的复制,RNA反向转录为DNA和从DNA直接翻译为蛋白质。即①RNA→RNA(复制);②RNA→DNA(反向转录);③DNA→蛋白质。RNA复制只在RNA病毒中存在。反向转录最初在RNA致癌病毒中发现,后来在人的白细胞和胎盘滋养层中也测出了与反向转录有关的反向转录酶的活性。至于遗传信息从DNA到蛋白质的直接转移仅在理论上具可能性,在活细胞中尚未发现。RNA的自我复制和逆转录过程,在病毒单独存在时是不能进行的,只有寄生到寄主细胞中后才发生。逆转录酶在基因工程中是一种很重要的酶,它能以已知的mRNA为模板合成目的基因。在基因工程中是获得目的基因的重要手段。 以DNA为模板合成RNA是生物界RNA合成的主要方式,但有些生物像某些病毒及噬菌体,它们的遗传信息贮存在RNA分子中,当它们进入宿细胞后,靠复制而传代,它们在RNA指导的RNA聚合酶催化下合成RNA分子,当以RNA模板时,在RNA复制酶作用下,按5"→3"方向合成互补的RNA分子,但RNA复制酶中缺乏校正功能,因此RNA复制时错误率很高,这与反转录酶的特点相似。[ 中心法则过程中各生物分子的功能是什么 中心法则 *** 有三个生物分子,分别是:DNA,调控细胞的生命活动。 RNA,在RNA病毒中,遗传物质RNA的功能相当于细胞中DNA的功能,即控制细胞的一切生命活动。而在细胞中,RNA的功能有三种:mRNA—传递遗传信息;tRNA—运载氨基酸;rRNA—构成核糖体。 蛋白质,人体各部分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3-06-28 02:59:011

“中心法则”名词解释

中心法则(geneticcentraldogma)是指遗传信息从dna传递给rna,再从rna传递给蛋白质的转录和翻译的过程,以及遗传信息从dna传递给dna的复制过程。这是所有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所遵循的法则。在某些病毒中的rna自我复制(如烟草花叶病毒等)和在某些病毒中能以rna为模板逆转录成dna的过程(某些致癌病毒)是对中心法则的补充。rna的自我复制和逆转录过程,在病毒单独存在时是不能进行的,只有寄生到寄主细胞中后才发生。逆转录酶在基因工程中是一种很重要的酶,它能以已知的mrna为模板合成目的基因。在基因工程中是获得目的基因的重要手段。
2023-06-28 02:59:102

中心法则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注解 1 拼音 zhōng xīn fǎ zé 2 英文参考 Central dogma 3 注解 中心法则是现代遗传学关于遗传信息在核酸与蛋白质两类生物大分子之间传递的基本原理。由英国物理学家克里克于1958年首次提出并由巴尔梯摩和梯明于1970年补充修正。 遗传信息是指包含在DNA和RNA分子中具有功能意义的核苷酸的线性排列顺序。 中心法则认为:生物遗传信息的传递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通过DNA的自我复制,由亲代DNA分子把遗传信息传递给子代DNA分子,即遗传信息从DNA→DNA,这决定了遗传物质的世代连续性和准确性。另一种情况是,DNA能以其中的一条链为模板,互补合成RNA,使遗传信息从DNA→RNA(即转录),再从RNA→蛋白质(即转译),这解决了DNA的遗传信息如何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进而控制生物遗传性状的问题。中心法则所揭示的遗传信息单向传递可表示为: 中心法则说明了脱氧核糖核酸(DNA)、核糖核酸(RNA)与蛋白质之间的关系。70年代以来,又在两种RNA病毒中发现了逆转录酶,表明遗传信息也可以从RNA→DNA,即逆转录。后来在人的白细胞和胎盘滋养层中也测出了与逆向转录有关的逆向转录酶的活性。这说明RNA也可作为模板合成DNA,遗传信息的传递成为: 但至今尚未发现有蛋白质作为合成核酸模板的例子。 中心法则是指遗传信息从DNA传递给RNA,再从RNA传递给蛋白质的转录和翻译的过程,以及遗传信息从DNA传递给DNA的复制过程。这是所有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所遵循的法则。在某些病毒中的RNA自我复制(如烟草花叶病毒等)和在某些病毒中能以RNA为模板逆转录成DNA的过程(某些致癌病毒)是对中心法则的补充。RNA的自我复制和逆转录过程,在病毒单独存在时是不能进行的,只有寄生到寄主细胞中后才发生。逆转录酶在基因工程中是一种很重要的酶,它能以已知的mRNA为模板合成目的基因。在基因工程中是获得目的基因的重要手段。 遗传物质可以是DNA,也可以是RNA。细胞的遗传物质都是DNA,只有一些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这种以RNA为遗传物质的病毒称为反转录病毒(retrovirus),在这种病毒的感染周期中,单链的RNA分子在反转录酶(reverse tranase)的作用下,可以反转录成单链的DNA,然后再以单链的DNA为模板生成双链DNA。双链DNA可以成为宿主细胞基因组的一部分,并同宿主细胞的基因组一起传递给子细胞。在反转录酶催化下,RNA分子产生与其序列互补的DNA分子,这种DNA分子称为互补DNA(plementary DNA),简写为cDNA,这个过程即为反转录(reverse tranion)。 由此可见,遗传信息并不一定是从DNA单向地流向RNA,RNA携带的遗传信息同样也可以流向DNA。但是DNA和RNA中包含的遗传信息只是单向地流向蛋白质,迄今为止还没有发现蛋白质的信息逆向地流向核酸。这种遗传信息的流向,就是克里克概括的中心法则(central dogma)的遗传学意义。 任何一种假设都要经受科学事实的检验。反转录酶的发现,使中心法则对关于遗传信息从DNA单向流入RNA做了修改,遗传信息是可以在DNA与RNA之间相互流动的。那么,对于DNA和RNA与蛋白质分子之间的信息流向是否只有核酸向蛋白质分子的单向流动,还是蛋白质分子的信息也可以流向核酸,中心法则仍然肯定前者。可是,病原体朊粒(Prion)的行为曾对中心法则提出了严重的挑战。 朊粒是一种蛋白质传染颗粒(proteinaceous infectious particle),它最初被认识到是羊的瘙痒病的病原体。这是一种慢性神经系统疾病,在200多年前就已发现。1935年法国研究人员通过接种发现这种病可在羊群中传染,意味着这种病原体是能在宿主动物体内自行复制的感染因子。朊粒同时又是人类的中枢神经系统退化性疾病如库鲁病(Kuru)和克—杰氏综合征(CreutzfeldtJacobdisease,CJD)的病原体,也可引起疯牛病即牛脑的海绵状病变(bovin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y,BSE)。以后的研究证明,这种朊粒不是病毒,而是不含核酸的蛋白质颗粒。一个不含DNA或RNA的蛋白质分子能在受感染的宿主细胞内产生与自身相同的分子,且实现相同的生物学功能,即引起相同的疾病,这意味着这种蛋白质分子也是负载和传递遗传信息的物质。这是从根本上动摇了遗传学的基础。 实验证明,朊粒确实是不含DNA和RNA的蛋白质颗粒,但它不是传递遗传信息的载体,也不能自我复制,而仍是由基因编码产生的一种正常蛋白质的异构体。
2023-06-28 02:59:171

分子遗传学的中心法则是什么

中心法则是指遗传信息从DNA传递给RNA,再从RNA传递给蛋白质,即完成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的过程。也可以从DNA传递给DNA,即完成DNA的复制过程。分子生物学的核心原理是阐述一系列信息的逐字传递。指出遗传信息不能从蛋白质传递到蛋白质或核酸。脱氧核糖核酸(DNA)或核糖核酸(RNA)分子中所含的功能性核苷酸序列称为遗传信息。遗传信息传递包括核酸分子间转移、核酸分子间转移和蛋白质分子间转移。扩展资料中心法则对探索生命现象的本质和普遍规律起着重要作用,极大地促进了现代生物学的发展,是现代生物学的理论基石,为生物学基础理论的统一指明了方向。它在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遗传物质可以是DNA,细胞的遗传物质都是DNA,只有一些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双链DNA可以成为宿主细胞基因组的一部分,并同宿主细胞的基因组一起传递给子细胞。在反转录酶催化下,RNA分子产生与其序列互补的DNA分子。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心法则
2023-06-28 02:59:269

高中生物的“中心法则”是什么?谁能简单介绍一下。

中心法则是指遗传信息从DNA传递给RNA,再从RNA传递给蛋白质,即完成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的过程。也可以从DNA传递给DNA,即完成DNA的复制过程。这是所有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所遵循的法则。
2023-06-28 03:00:044

中心法则的意义

问题一:中心法则的意义。 遗传信息并不一定是从DNA单向地流向RNA,RNA携带的遗传信息同样也可以流向DNA。但是DNA和RNA中包含的遗传信息只是单向地流向蛋白质,迄今为止还没有发现蛋白质的信息逆向地流向核酸。这种遗传信息的流向,就是克里克概括的中心法则(central dogma)的遗传学意义。 问题二:中心法则的意义 由此可见,遗传信息并不一定是从DNA单向地流向RNA,RNA携带的遗传信息同样也可以流向DNA。但是DNA和RNA中包含的遗传信息只是单向地流向蛋白质,迄今为止还没有发现蛋白质的信息逆向地流向核酸。这种遗传信息的流向,就是克里克概括的中心法则(central dogma)的遗传学意义。任何一种假设都要经受科学事实的检验。反转录酶的发现,使中心法则对关于遗传信息从DNA单向流入RNA做了修改,遗传信息是可以在DNA与RNA之间相互流动的。那么,对于DNA和RNA与蛋白质分子之间的信息流向是否只有核酸向蛋白质分子的单向流动,还是蛋白质分子的信息也可以流向核酸,中心法则仍然肯定前者。可是,病原体朊粒(Prion)的行为曾对中心法则提出了严重的挑战。 问题三:中心法则的意义,分点概述 【内容提要】 理论远离经验,是分子生物学理论发展的一大特征。在这样的一个前提下,就如何理解和解释分子生物学理论方面,语义分析成为一种十分重要的科学方法。本文首先利用语义分析的方法,对作为科学理论的中心法则的语义变迁进行了分析,并指出这种变迁是在分子生物学纵向语境的不断变化中实现的。只有在特定的语境下对中心法则进行不同层面的语义解释,才不会导致其语义的局限性。而作为科学理论的中心法则语义被局限,自然会导致其作为研究方法的意义局限性。之后,文章讨论了传统意义下作为研究方法的中心法则的意义局限性,并结合计算机模拟提出一种自上而下的研究策略。 【关键词】中心法则/语义分析/语境论/还原论/自上而下 中心法则作为分子生物学最基本、最重要的理论之一,对当代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起到了极大地推动作用。然而,在分子生物学领域,自其产生到现在一直存在着很多争议。作为一个科学假设的中心法则,对其进行系统的语义分析有益于这一理论的意义澄清。那么在什么样的一个基底上对其进行语义分析?我们认为这一基底应该是语境论。 结构学、生物化学和信息学路线是一直较为公认的分子生物学研究中三条主要的路线。[1]中心法则的产生是以生化――信息学方法为基础的。其产生的模式是假说演绎的,即先利用有限的证据提出一个假说,然后根据假说演绎出若干理论,最后等待证据检验所演绎的结论,其过程是假说――演绎――检验。伴随着分子生物学的不断发展,这一演绎――检验的过程不断循环往复。正是在这种循环往复的过程中,中心法则的语形发生着不断地转变。同时,在此过程中,不断有新的生物学概念的提出,不断有新旧生物学概念的更替。在这里既包括新的概念的提出及其所被赋予的特定意义,又包括同一概念在不同的研究范围中所包含的不同的生物学意义。也就是说,在这一过程中中心法则的语义不断地发生变迁,而这种变迁是在分子生物学纵向语境的不断变化中实现的。 1、中心法则的语义变迁 自克里克在1958年提出中心法则至今,中心法则已经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丰富和发展。我们可以将其发展的整个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克里克最初提出的经典的中心法则;20世纪70―80年代被修正和丰富的中心法则;20世纪末基因组及后基因组时代下的中心法则。 最初被克里克描述的中心法则如图1所示。 图1 最初被克里克描述的中心法则图 箭头表示在三大类生物大分子DNA、RNA和蛋白质间信息传递或流动所有可能的方向。它揭示了生命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或传递规律。结合当时的理论背景和认识论背景,克里克对所描述的中心法则做了进一步的分析,最终提出了中心法则最初的基本形式: 上式描述了由碱基→氨基酸→蛋白质这一基本过程。对这一过程中代码的语义分析,必然无法脱离整个理论的语义结构。因为,在以上所描述的过程中,任意一次结构的上升,都必然会伴随着其代码的语义调整。在中心法则中,碱基位于一个基础的层面,成为生物学解释与物理、化学解释的纽带。例如,在化学中GAA是作为氨基乙酸的代码,然而,在生物学中,它却表示对应于谷氨酸的遗传密码。当我们对其结构上升,多个连续的三联体碱基序列自然也就对应多个连续的氨基酸序列。当碱基序列发生变化时,也就必然地导致氨基酸序列发生变化。有序列的碱基链和氨基酸链又分别构成了DNA和蛋白质。自此,就构成了最初的中心法则:蛋白质作为生物性状形成的工作分子是由构成DNA的碱基序列所决定,我们把这种碱基序列称之为遗传信息。......>> 问题四:中心法则及其扩充的意义 分子生物学的基本法则,是1958年由克里克(Crick)提出的遗传信息传递的规律,包括由DNA到DNA的复制、由DNA到RNA的转录和由RNA到蛋白质的翻译等过程。20世纪70年代逆转录酶的发现,表明还有由RNA逆转录形成DNA的机制,是对中心法则的补充和丰富。中心法则对医学及遗传病理的研究有莫大的帮助。
2023-06-28 03:00:101

显微镜的作用

显微镜的作用是通过放大物体的具体形态,来研究物体的构造和具体的内部特征。通常应用于生物、医药、微观粒子等观测。使用显微镜时要注意:持镜时须右手握臂、左手托座,不可单手提取,以免零件脱落或受到碰撞。 显微镜的作用是通过放大物体的具体形态,来研究物体的构造和具体的内部特征。通常应用于生物、医药、微观粒子等观测。使用显微镜时要注意:持镜时须右手握臂、左手托座,不可单手提取,以免零件脱落或受到碰撞。
2023-06-28 02:49:312

光镜下和电子显微镜下都能看见哪些细胞器?

电镜下可见的细胞器: 两层膜结构的有:线粒体 叶绿体一层膜结构的有:高尔基体 溶酶体 液泡 内质网(粗面、滑面)无生物膜结构的有:中心体 核糖体光镜下可见的细胞器: 两层膜结构的有:叶绿体一层膜结构的有:液泡无生物膜结构的有:中心体
2023-06-28 02:49:211

对于高中的生物来说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有什么区别,电子显微镜可以看到细胞器里面的结构吗?

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的区别是:光学显微镜只能看到某些细胞结构,如细胞壁、叶绿体、染色后的染色体、线粒体、细胞核等,电子显微镜可以看到细胞器的内部结构以及象核糖体这样较小的细胞器。总之,光学显微镜看到细胞的显微结构,电子显微镜可以看到亚显微结构。
2023-06-28 02:48:537

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的区别电子显微镜

生物上显微结构一般是以细胞为单位,而亚显微结构是以细胞器为单位的。亚显微结构要通过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亚显微结构又称为超微结构。指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能分辨清楚的细胞内各种微细结构。普通光学显微镜的分辨力极限约为0.2微米,细胞膜、内质网膜和核膜的厚度,核糖体、微体、微管和微丝的直径等均小于0.2微米,因而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不到这些细胞结构,要观察细胞中的各种亚显微结构,必须用分辨力更高的电子显微镜。显微结构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中能够观察到的细胞结构。细胞生物学有各种各样的研究方法。观察、分析则是细胞研究的基本方法。显微镜是用于细胞观察的主要工具,目前使用的显微镜有普通光学显微镜、暗视野显微镜、相差显微镜、荧光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等。各种显微镜识别微观物象的能力叫做分辨力。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最大放大倍数为1000~1500倍,能够分辨两个点之间的最小距是0.2微米,小于这个距离就不能分辨。所以,一般认为普通光学显微镜的分辨力极限约为0.2微米。细胞中的结构如染色体、叶绿体、线粒体、中心体、核仁等结构的大小均超过0.2微米,用普通光学显微镜都能看到,因而这些结构属于细胞的显微结构。
2023-06-28 02:48:441

高中生物中电子显微镜和光学显微镜的区别

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最大的区别在于所使用波长不同,前者使用可见光,分辨率最高达0.1微米级,最高有效放大倍率只能到1600倍左右,而且相应的景深也很小(微米级)。后者使用电子,根据物质波波长理论,在几十千伏至几百千伏的电压加速下,可使电子显微镜的分辨率达到纳米级,比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高千倍。当电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较小时,其景深很大,可以拍出很有立体感的照片来总体来说电子显微镜可以看到光学显微镜看不见的东西而且它不会受光照强弱的干扰光学显微镜局限性较多能看的最小单位莫过于细胞病毒看不到的
2023-06-28 02:48:352

电子显微镜可以看到微生物的存在嘛?

电子显微镜可以看病毒。病毒是一种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它们的结构非常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病毒不能独立生存,必须生活在其他生物的细胞内,一旦离开活细胞可就不表现任何生命活动迹象。病毒个体极其微小,绝大多数要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到。电子显微镜技术的应用是建立在光学显微镜的基础之上的,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为0.2μm,透射电子显微镜的分辨率为0.2nm,也就是说透射电子显微镜在光学显微镜的基础上放大了1000倍。扩展资料:电子显微镜按结构和用途可分为透射式电子显微镜、扫描式电子显微镜、反射式电子显微镜和发射式电子显微镜等。透射式电子显微镜常用于观察那些用普通显微镜所不能分辨的细微物质结构;扫描式电子显微镜主要用于观察固体表面的形貌,也能与X射线衍射仪或电子能谱仪相结合,构成电子微探针,用于物质成分分析;发射式电子显微镜用于自发射电子表面的研究。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电子显微镜
2023-06-28 02:48:191

显微镜包括那几个部分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主要分为三部分:机械部分、照明部分和光学部分,(1)镜座:是显微镜的底座,用以支持整个镜体。 (2)镜柱:是镜座上面直立的部分,用以连接镜座和镜臂。 (3)镜臂:一端连于镜柱,一端连于镜筒,是取放显微镜时手握部位。 (4)镜筒:连在镜臂的前上方,镜筒上端装有目镜,下端装有物镜转换器。 (5)物镜转换器(旋转器):接于棱镜壳的下方,可自由转动,盘上有3-4个圆孔,是安装物镜部位,转动转换器,可以调换不同倍数的物镜,当听到碰叩声时,方可进行观察,此时物镜光轴恰好对准通光孔中心,光路接通。 (6)镜台(载物台):在镜筒下方,形状有方、圆两种,用以放置玻片标本,中央有一通光孔,我们所用的显微镜其镜台上装有玻片标本推进器(推片器),推进器左侧有弹簧夹,用以夹持玻片标本,镜台下有推进器调节轮,可使玻片标本作左右、前后方向的移动。 (7)调节器:是装在镜柱上的大小两种螺旋,调节时使镜台作上下方向的移动。 ①粗调节器(粗螺旋):大螺旋称粗调节器,移动时可使镜台作快速和较大幅度的升降,所以能迅速调节物镜和标本之间的距离使物象呈现于视野中,通常在使用低倍镜时,先用粗调节器迅速找到物象。 ②细调节器(细螺旋):小螺旋称细调节器,移动时可使镜台缓慢地升降,多在运用高倍镜时使用,从而得到更清晰的物象,并借以观察标本的不同层次和不同深度的结构。 (8)转换器:可以在使用时转换不同倍数的物镜。转换物镜后,不允许使用粗调节器,只能用细调节器,是像清晰。◆照明部分 装在镜台下方,包括反光镜,集光器。 (1)反光镜:装在镜座上面,可向任意方向转动,它有平、凹两面,其作用是将光源光线反射到聚光器上,再经通光孔照明标本,凹面镜聚光作用强,适于光线较弱的时候使用,平面镜聚光作用弱,适于光线较强时使用。 (2)集光器(聚光器)位于镜台下方的集光器架上,由聚光镜和光圈组成,其作用是把光线集中到所要观察的标本上。 ①聚光镜:由一片或数片透镜组成,起汇聚光线的作用,加强对标本的照明,并使光线射入物镜内,镜柱旁有一调节螺旋,转动它可升降聚光器,以调节视野中光亮度的强弱。 ②光圈(虹彩光圈):在聚光镜下方,由十几张金属薄片组成,其外侧伸出一柄,推动它可调节其开孔的大小,以调节光量。 ◆光学部分 (1)目镜:装在镜筒的上端,通常备有2-3个,上面刻有5×、10×或15×符号以表示其放大倍数,一般装的是10×的目镜。 (2)物镜:装在镜筒下端的旋转器上,一般有3-4个物镜,其中最短的刻有“10×”符号的为低倍镜,较长的刻有“40×”符号的为高倍镜,最长的刻有“100×”符号的为油镜,此外,在高倍镜和油镜上还常加有一圈不同颜色的线,以示区别。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的放大倍数与目镜的放大倍数的乘积,如物镜为10×,目镜为10×,其放大倍数就为10×10=100。 ■电子显微镜结构 电子显微镜由镜筒、真空系统和电源柜三部分组成。镜筒主要有电子枪、电子透镜、样品架、荧光屏和照相机构等部件,这些部件通常是自上而下地装配成一个柱体;真空系统由机械真空泵、扩散泵和真空阀门等构成,并通过抽气管道与镜筒相联接;电源柜由高压发生器、励磁电流稳流器和各种调节控制单元组成。 ◆电子透镜 电子透镜是电子显微镜镜筒中最重要的部件,它用一个对称于镜筒轴线的空间电场或磁场使电子轨迹向轴线弯曲形成聚焦,其作用与玻璃凸透镜使光束聚焦的作用相似,所以称为电子透镜。现代电子显微镜大多采用电磁透镜,由很稳定的直流励磁电流通过带极靴的线圈产生的强磁场使电子聚焦。 ◆电子枪 电子枪是由钨丝热阴极、栅极和阴极构成的部件。它能发射并形成速度均匀的电子束,所以加速电压的稳定度要求不低于万分之一。编辑本段【成像原理】 ■光学显微镜成像原理 当把待观察物体放在物镜焦点外侧靠近焦点处时,在物镜后所成的实像恰在目镜焦点内侧靠近焦点处,经目镜再次放大成一虚像。观察到的是经两次放大后的倒立虚像。 ■电子显微镜成像原理 电子显微镜是根据电子光学原理,用电子束和电子透镜代替光束和光学透镜,使物质的细微结构在非常高的放大倍数下成像的仪器。 电子显微镜的分辨能力以它所能分辨的相邻两点的最小间距来表示。20世纪70年代,透射式电子显微镜的分辨率约为0.3纳米(人眼的分辨本领约为0.1毫米)。现在电子显微镜最大放大倍率超过300万倍,而光学显微镜的最大放大倍率约为2000倍,所以通过电子显微镜就能直接观察到某些重金属的原子和晶体中排列整齐的原子点阵。编辑本段【修理维护】 ■显微镜的维护 1、经常性的维护 (1)防潮如果室内潮湿,光学镜片就容易生霉、生雾。镜片一旦生霉,很难除去。显微镜内部的镜片由于不便擦拭,潮湿对其危害性更大。机械零件受潮后,容易生锈。为了防潮,存放显微镜时,除了选择干燥的房间外,存放地点也应离墙、离地、远离湿源。显微镜箱内应放置1~2袋硅胶作干燥剂。并经常对硅胶进行烘烤。在其颜色变粉红后,应及时烘烤,烘烤后再继续使用。 (2)防尘光学元件表面落入灰尘,不仅影响光线通过,而且经光学系统放大后,会生成很大的污斑,影响观察。灰尘、砂粒落入机械部分,还会增加磨损,引起运动受阻,危害同样很大。因此,必须经常保持显微镜的清洁。 (3)防腐蚀 显微镜不能和具有腐蚀性的化学试剂放在一起。如硫酸、盐酸、强碱等。 (4)防热 防热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避免热胀冷缩引起镜片的开胶与脱落。 2、光学系统的擦拭 平时对显微镜的各光学部分的表面,用干净的毛笔清扫或用擦镜纸擦拭干净即行。在镜片上有抹不掉的污物、油渍或手指印时,镜片生霉、生雾以及长期停用后复用时,都需要先进行擦拭再使用。 (1)擦拭范围 目镜和聚光镜允许拆开擦拭。物镜因结构复杂,装配时又要专门的仪器来校正才能恢复原有的精度,故严禁拆开擦拭。 拆卸目镜和聚光镜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a、小心谨慎。 b、拆卸时,要标记各元件的相对位置(可在外壳上划线作标记)、相对顺序和镜片的正反面,以防重装时弄错。 c、操作环境应保持清洁、干燥。拆卸目镜时,只要从两端旋出上下两块透镜即可。目镜内的视场光栏不能移动。否则,会使视场界线模糊。聚光镜旋开后严禁进一步分解其上透镜。因其上透镜是油浸的,出厂时经过良好的密封,再分解会破坏它的密封性能而损坏。 2.擦拭方法先用干净的毛笔或吹风球除去镜片表面的灰尘。然后用干净的绒布从镜片中心开始向边缘作螺旋形单向运动。擦完一次把绒布换一个地方再擦,直至擦净为止。如果镜片上有油渍、污物或指印等擦不掉时,可用柳枝条裹上脱脂棉,蘸少量酒精和乙醚混合液(酒精80%,乙醚20%)擦拭。如果有较重的霉点或霉斑无法除去时,可用棉签蘸水润湿后粘上碳酸钙粉(含量为99%以上)进行擦拭。擦拭后,应将粉末清除干净。镜片是否擦净,可用镜片上的反射光线进行观察检查。要注意的是,擦拭前一定要将灰尘除净。否则,灰尘中的砂粒会将镜面划起沟纹。不准用毛巾、手帕、衣服等去擦拭镜片。酒精乙醚混合液不可用的太多,以免液体进入镜片的粘接部使镜片脱胶。镜片表面有一层紫蓝色的透光膜,不要误作污物将其擦去。 3、机械部分的擦拭 表面涂漆部分,可用布擦拭。但不能使用酒精、乙醚等有机溶剂擦,以免脱漆。没有涂漆的部分若有锈,可用布蘸汽油擦去。擦净后重新上好防护油脂即可。 ■机械装置故障的排除 1、粗调部分故障的排除 粗调的主要故障是自动下滑或升降时松紧不一。所谓自动下滑是指镜筒、镜臂或载物台静止在某一位置时,不经调节,在它本身重量的作用下,自动地慢慢落下来的现象。其原因是镜筒、镜臂、载物台本身的重力大于静摩擦力引起的。解决的办法是增大静摩擦力,使之大于镜筒或镜臂本身的重力。 对于斜筒及大部分双目显微镜的粗调机构来说,当镜臂自动下滑时,可用两手分别握往粗调手轮内侧的止滑轮,双手均按顺时针方向用力拧紧,即可制止下滑。如不凑效,则应找专业人员进行修理。 镜筒自动下滑,往往给人以错觉,误认为是齿轮与齿条配合的太松引起的。于是就在齿条下加垫片。这样,镜筒的下滑虽然能暂时止住,但却使齿轮和齿条处于不正常的咬合状态。运动的结果,使得齿轮和齿条都变形。尤其是垫得不平时,齿条的变形更厉害,结果是一部分咬得紧,一部分咬得松。因此,这种方法不宜采用。 此外,由于粗调机构长久失修,润滑油干枯,升降时会产生不舒服的感觉,甚至可以听到机件的摩擦声。这时,可将机械装置拆下清洗,上油脂后重新装配。 2、微调部分故障的排除 微调部分最常见的故障是卡死与失效。微调部分安装在仪器内部,其机械零件细小、紧凑,是显微镜中最精细复杂的部分。微调部分的故障应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修理。没有足够的把握,不要随便乱拆。 3、物镜转换器故障的排除 物镜转换器的主要故障是定位装置失灵。一般是定位弹簧片损坏(变形、断裂、失去弹性、弹簧片的固定螺钉松动等)所致,更换新弹簧片时,暂不要把固定螺钉旋紧,应按本节“三(二)2”先作光轴校正。等合轴以后,再旋紧螺丝。若是内定位式的转换器,则应旋下转动盘中央的大头螺钉,取下转动盘,才能更换定位弹簧片,光轴校正的方法与前面相同。 4、聚光器升降机构故障的排除 这部分的主要故障也是自动下滑。排除方法如下: (1)直筒显微镜聚光器的升降机构如图10-3-2所示:1. 5.赛璐珞垫圈 2.大头螺钉 3.偏心式齿杆套 4.齿杆 6.升降手轮 7.双眼螺母 调整时,一只手用双眼螺母扳手插入手轮端面上的双眼螺母内,另一只手用螺丝刀插入另一端的大头螺钉槽口内,用力旋紧即可制止下滑。 (2)斜筒显微镜聚光器的升降机构如图10-3-3所示: 调整时,首先用螺丝刀把双眼螺母中间的驻螺2退出1~2圈,轴承垫圈3是与驻螺2压紧配合的,因此,也会跟着它一起退出,并脱离齿杆10的端面。然后,用双眼螺母扳手把双眼螺母1向调节座5旋进。同时,用另一只手转动手轮,进行试验,直到升降机构松紧合适,又能停留在任意位置上时,才停止双眼螺母的旋进。最后,再把驻螺旋入,使轴承垫圈接触齿杆10就行了。 这样调整之所以能够排除故障,是因为调节座5的内孔是锥形的。锥形轴套4在轴向有槽口,如图10-3-4所示。当双眼螺母1向里旋进时,将锥形套向里顶,使锥形套在前进时,槽口变小,内孔收缩,将齿杆10夹得更紧,加大了齿轮转动的摩擦阻力,从而制止自动下降。编辑本段【使用方法】 ■低倍镜的使用方法 (1)取镜和放置:显微镜平时存放在柜或箱中,用时从柜中取出,右手紧握镜臂,左一手托住镜座,将显微镜放在自己左肩前方的实验台上,镜座后端距桌边1-2寸为宜,便于坐着操作。 (2)对光:用拇指和中指移动旋转器(切忌手持物镜移动),使低倍镜对准镜台的通光孔(当转动听到碰叩声时,说明物镜光轴已对准镜筒中心)。打开光圈,上升集光器,并将反光镜转向光源,以左眼在目镜上观察(右眼睁开),同时调节反光镜方向,直到视野内的光线均匀明亮为止。 (3)放置玻片标本:取一玻片标本放在镜台上,一定使有盖玻片的一面朝上,切不可放反,用推片器弹簧夹夹住,然后旋转推片器螺旋,将所要观察的部位调到通光孔的正中。 (4)调节焦距:以左手按逆时针方向转动粗调节器,使镜台缓慢地上升至物镜距标本片约5毫米处,应注意在上升镜台时,切勿在目镜上观察。一定要从右侧看着镜台上升,以免上升过多,造成镜头或标本片的损坏。然后,两眼同时睁开,用左眼在目镜上观察,左手顺时针方向缓慢转动粗调节器,使镜台缓慢下降,直到视野中出现清晰的物象为止。 如果物象不在视野中心,可调节推片器将其调到中心(注意移动玻片的方向与视野物象移动的方向是相反的)。如果视野内的亮度不合适,可通过升降集光器的位置或开闭光圈的大小来调节,如果在调节焦距时,镜台下降已超过工作距离(>5.40mm)而未见到物象,说明此次操作失败,则应重新操作,切不可心急而盲目地上升镜台。 ■高倍镜的使用方法 (1)选好目标:一定要先在低倍镜下把需进一步观察的部位调到中心,同时把物象调节到最清晰的程度,才能进行高倍镜的观察。 (2)转动转换器,调换上高倍镜头,转换高倍镜时转动速度要慢,并从侧面进行观察(防止高倍镜头碰撞玻片),如高倍镜头碰到玻片,说明低倍镜的焦距没有调好,应重新操作。 (3)调节焦距:转换好高倍镜后,用左眼在目镜上观察,此时一般能见到一个不太清楚的物象,可将细调节器的螺旋逆时针移动约0.5-1圈,即可获得清晰的物象(切勿用粗调节器!) 如果视野的亮度不合适,可用集光器和光圈加以调节,如果需要更换玻片标本时,必须顺时针(切勿转错方向)转动粗调节器使镜台下降,方可取下玻片标本。 想让像变大就要使使物镜靠近物体,目镜远离物镜一些,像变小则反之……
2023-06-28 02:48: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