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uckySXyd
-
只有原子的核外电子均处在最低能态——基态时,这个原子才是最稳定的。无论在n=1的K层的2个电子中或在n=2的L层的8个电子中失去一个电子,那么这个原子将处于不稳定的激发状态,必然立即引起核外电子重新配位,也就是说,必然引起处在高能级的电子迅速(10-8s)向低能极电子空位跃迁,同时将以光子形式放出以跃迁两壳层电子结合能之差为能量的X射线,这个X射线称为特征X射线。每个元素有特定的壳层电子结合能,而能级之间的差值(与外界逐出电子提供的能量大小无关),是每个元素所特有的,成为这个元素的特征。也可以说,具有特定能量的特征X射线,代表了该元素的原子结构特征,所以叫特征X射线。
由此可见,产生特征X射线的条件,是原子内层电子的跃迁。其先决条件是先有电子空位。
(一)X射线的产生
如果由外界提供一个光子或带电粒子,且该光子或带电粒子的能量大于K层电子结合能,轰击K层电子将其逐出,那么根据(10-1-3)式,K层电子要突出该层,最低必须吸收等于电子结合能的能量,这个最低吸收能量叫作临界能量或吸收限,表示为Kab。这种由内壳逐出的电子,在重元素中不能跃迁到临近的外壳层上去,因为后者电子位置是充满的,所以该电子只能过渡到最外层上,或者完全抛出原子之外。对于L层,M层等也有各自吸收限(Lab,Mab)。
在原子的内层出现电子空位是产生特征X射线的条件,而内层电子在各能级之间跃迁是产生特征X射线的原因。理论和实验都早已证明这种电子跃迁是有规律的,受电子跃迁选择定则所限制,只有符合选择定则的两能级之间才有电子跃迁产生X射线。
对K层而言,来自L壳层的电子跃迁,充填到K层电子空位,放出的光子能量为L层电子结合能(EL)与K壳层电子结合能(EK)之差(EL-EK),叫Kα特征X射线。若来自M壳层电子跃迁,放出的光子能量为M壳层电子结合能(EM)与K壳层EK之差(EM-EK),叫Kβ特征X射线。又由于L、M层电子分别处于不同的分层,如L111分层电子跃迁到K层产生能量为EL111-EK的Kα1特征X射线。由L11跃迁到K层产生能量为EL11-EK的Kα2特征X射线。它们的能量和产生的几率都有差别。同样,由M层各分层跃迁到K层,根据不同分层将产生Kβ1、Kβ2等能量不同的特征X射线,总称为K系特征谱线。如果原子电离形成的电子空位出现在L壳层,由M、N等外层电子充填,则发射的X射线,总称为L系特征谱线。同样,产生M系特征谱线等等。见图10-1-1。
图10-1-1 电子跃迁产生的X射线谱
在X射线谱分析中比较有用的是强度大的几条谱线:K系谱线有Kα1、Kα2,Kβ1+β3、Kβ2四条,其中Kβ1和Kβ3能量接近,经常是重叠在一起的。L系谱线因为有分层存在,特征X射线谱的精细结构比较复杂,主要谱线有Lα1、Lα2、Lβ1、Lβ2、Lγ1五条。M系谱线主要有Mα1、Mα2、Mβ、Mγ四条(见图10-1-1)。
原子发射的K、L和M等各谱线的强度,决定于原子各壳层电子被逐出的相对几率。如果用以激发的光子或带电粒子能量足够大(大于K层临界吸收能量Kab),它将可以逐出原子所有K、L、M等壳层电子,但是几率最大的是逐出最内层的K壳层电子,其次是L层,M层电子。所以产生的特征X射线强度最大的是K谱线系,其次是L谱线系,M谱线系。
对同一元素处于同样的激发条件,例如激发射线能量大于K吸收限,各谱线系之间强度比相对的近似为
K:L:M=100:10:1
各谱线系内,每条谱线的强度,同样决定于每个元素各层电子跃迁的相对几率。产生的谱线强度的相对强度列于表10-1-1。由于每个元素发射的每条特征X射线强度之间的关系并不完全一致,所以不同作者给出的数值略有出入。
表10-1-1 各谱线系内每条谱线之间强度相对关系
(二)X射线能量与原子序数的关系
X射线是具有一定能量的光子,所以又叫X光子。它实际上是波长比较短的电磁波,大约在0.0051nm到几个纳米范围。X射线能量和波长的关系是:
Ex=hν=hc/λ (10-1-4)
式中:h=6.62559×10-34J·s,是普朗克常数;c=3×108m·s-1,是光速;ν是X射线的频率;λ是X射线波长;Ex为X射线能量。
根据(10-1-4)式,若波长(λ)以10-10m为单位,换算后得:
核辐射场与放射性勘查
特征X射线能量等于激发态原子中电子跃迁前后两能级的能量差。因此,根据(10-1-1)式可得特征X射线能量为
核辐射场与放射性勘查
式中:n1和n2分别为壳层电子跃迁前后所处壳层的主量子数,其他参数同(10-1-3)式。
对于K谱线系(10-1-6)式中:
an=1,n1=1,n2=2
对于L谱线系(10-1-6)式中:
an=3.5,n1=2,n2=3
图10-1-2 特征X射线能量与原子序数关系
(莫塞莱图)
式(10-1-6)表明,特征X射线能量与Z2成正比,或者说每个谱线系的特征X射线能量的平方根(或波长倒数的平方根
)和原子序数(Z)成近似线性关系,如图 10-1-2所示。公式(10-1-6)称做莫塞莱定律。图10-1-2为莫塞莱图,是X射线荧光定性分析的基础。这就进一步说明,无论是K系、L系或M系特征X射线能量均随原子序数增大而有规律的增大,每个元素发射的X射线有特定的能量,均可根据测定的X射线能量谱峰确定样品中某元素的存在。
(三)X射线的散射特征
X射线与γ射线一样,通过物质时产生散射作用。根据经典力学理论,物质在入射X射线的(高频磁场的)作用下,最靠近的一个电子会受迫振动,成为新的交变电磁场源,从这里发射出来的次级电磁波即为散射X射线。如果受迫振荡的频率与入射线的振荡频率一致,即波长相等,只是与入射线方向不同,这种散射X射线称瑞利散射或相干散射。如果发射的次级电磁波,波长改变,则称为康普顿散射或非相干散射。在第二章已作了详细讨论。这里仅就一些特殊问题进行研究。
研究康普顿散射时,是假定碰撞的原子是自由的、静止的。从碰撞前后的能量守恒来讲,应当包括电子束缚能在内。与高能量γ射线相比,X射线能量不大(<150keV),壳层电子束缚能不但不能忽略,而且作用显著。因为电子束缚能存在,将阻止入射光子能量转移,不利于打出电子。所以,束缚能越大康普顿散射几率降低,尤其是在重元素和低散射角位置,散射几率降低更为明显。相反在这些情况下弹性散射几率增加,尤其是在低角度时显著增大。
许多研究者提出了不同的考虑电子束缚能的计算方法,对于低能光子比较理想的是引入一个“增殖系数”,对假定散射电子为自由电子时导出的微分散射截面公式要进行校正。
由电子束缚能决定的增殖系数,应当是α、θ、Z(分别为光子能量、散射角、物质原子序数)的函数。对于康普顿散射的校正用S(α,θ,Z)函数表示,叫作“非相干散射函数”(Incoherent scatter function)。那么非相干散射电子微分截面由康普顿散射的微分截面公式(2-2-11)得到,写成下面形式:
核辐射场与放射性勘查
式中:非相干散射函数S(α,θ,Z)在入射光子能量很大的时候,S(α,θ,Z)接近1,这时公式(10-1-7)与公式(2-2-11)一致。如入射光子能量不很大,相对讲电子束缚能很大,可看作是无限大,则S(α,θ,Z)接近于零,说明光子散射主要表现为瑞利散射。
对于瑞利散射来讲,对于能量很低的X射线,电子束缚的松散与紧密更加不能忽略。也要引入一个校正函数F(α,θ,Z),叫作“原子形态系数”(Atomic form factor),则由瑞利散射(2-2-12)得到相干散射的微分截面为
核辐射场与放射性勘查
电子在原子壳层被束缚的程度可以看作从松散(束缚能为零)到紧密(无限大),则F(α,θ,Z)的变化为零到Z。
对(10-1-7)和(10-1-8)式求解,分别求出非相干电子(eσc)和非相干原子(aσc)散射截面,以及相干电子(eσR)和相干原子(aσR)散射截面。也可写成:
核辐射场与放射性勘查
式中:σec和σac分别为康普顿电子散射截面和原子散射截面;σeR和σaR分别为瑞利电子散射截面和原子散射截面。则电子的总散射截面为
deσT={G(α,θ)·S(α,θ,Z)+H(θ)[F(α,θ,Z)]2/2}dΩ(10-1-10)
式中:eσc、aσc分别为电子和原子的非相干(或康普顿)散射截面;eσR、aσR分别为电子和原子的相干(或瑞利)散射截面。
图10-1-3分别给出了相干(σR)、非相干(σc)散射系数,以及根据克乃因公式计算的康普顿散射(未做电子束缚能校正)系数(σKN)和总散射系数(σT)。σR随入射光子能量增大,迅速降低。σC和σKN区别明显,但随入射光子能量增大,两者趋于一致。
威盖尔(J Veigele,1966)根据汤姆逊-费米方程以及Nelus等的经验公式提出:
核辐射场与放射性勘查
核辐射场与放射性勘查
将(10-1-11)和(10-1-12)式代入方程(10-1-9)和(10-1-10),经过计算得到了碳介质中散射角分布和平均散射截面。其平均散射截面与入射光子能量关系,以及克乃因公式描述的康普顿散射截面一并示于图10-1-3中。由图中可见,当入射光子能量增大(100keV)三者趋于一致。
图10-1-3 σR、σC和σKN三者随能量变化图
图10-1-4 康普顿和瑞利散射谱
(241Am放射源)
1.散射与物质原子序数关系
由于考虑了原子的电子束缚能,表明了散射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图10-1-4为实测结果。康普顿散射与瑞利散射相比,谱峰的宽度和幅度,都要增强很多倍。康普顿散射随物质原子序数增大峰的幅度减小,而且向高能方向迁移。瑞利散射则相反,随物质原子序数增大而增大。由图可见对于轻基体物质(岩石、土壤)康普顿散射占主要地位。
图10-1-5 散射射线强度与原子序数关系
(G.Andermann,1958)
A—E>Kab,斜率Z-1.9;B—Kab>E>Lab,斜率Z-2;C—E<Lab
图10-1-5为实测得到的纯元素康普顿(非相干)散射与散射体物质原子序数的关系。图中所以出现三条直线,是吸收系数跃变引起的,各直线的斜率近似为 Z-2和理论计算得到的[Z-(3~2)]非常近似。
相干散射和非相干散射强度之比为
核辐射场与放射性勘查
式中:E0为入射射线能量,keV;θ为散射角;Z为散射体原子序数;F是原子形态系数。
对于土壤、岩石等复杂成分,在X射线荧光分析基体校正中常常需要知道质量吸收系数μm,而μm是有效原子序数(
)的函数。根据(10-1-13)式可以计算。为了能够应用,有人用Si(Li)探测器,对238Pu(13.5keV,17.2keV,20.2keV)、109Cd(22.1keV,24.9keV)和241Am(59.6keV)放射源,散射物体为岩石标准样及水样(H2O)实测了散射比和平均原子序数(Z—)的关系,示于图10-1-6。其关系为
S=A·Z-n (10-1-14)
式中:A、n可以用回归方法确定。对于13.5keV,n=1.40;对于59.6keV,n=2.08。
2.散射强度与初级射线质量吸收系数的关系
对于以轻基体为主的土壤、岩石样品,无论是中心源或环形源布置,对于饱和厚度样品散射强度的表达式为
核辐射场与放射性勘查
式中:K为与装置有关的系数;I0为激发源的强度;σc为康普顿散射系数;μ0为入射射线的质量吸收系数;μs为散射射线质量吸收系数。
康普顿散射截面(σc)与散射体原子序数的关系是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小。实验证明,对于复杂成分物质,当有效原子序数从10 变化到20时,σc的数值仅降低4%;Z 从20~40 时,降低 10%。岩石(包括岩浆岩、变质岩和沉积岩)的有效原子序数一般在11~13之间,随重元素含量增加而增大。
图10-1-6 不同E0的S和Z的关系
假定初级入射的激发源为241Am(59.6keV),其最大散射(在180°方向)峰为49keV。发现对吸收限能量小于50keV的元素,各种能量γ射线的吸收系数μ59.6与μ49呈线性关系,如图10-1-7所示,其相关系数达99.98%。即
μs=a+bμ0 (10-1-16)
代入(10-1-15)式,可得:
核辐射场与放射性勘查
式中:R=K′/(1+b);A=a/(1+b)。其中,a、b为常系数。由于a≤(1+b),则A可以忽略,于是(10-1-17)式变为
Is=R/μ0 (10-1-18)
可见,散射射线强度与初级入射射线的质量吸收系数的倒数呈线性关系。如图10-1-8所示,为使用241Am放射源(γ射线能量为59.6keV)测得的化学物质样品和锡矿样品的实测结果。
图10-1-7 241Am的59.6keVγ射线和康普顿散峰的吸收系数μ59.6、μ49的关系图
图10-1-8 康普顿散射强度与入射线(59.6keV)质量吸收系数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