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寸头二姐
-
1953年Watson和Crick在nature上发表了DNA双螺旋模型首次简要阐明了复杂DNA分子的二级结构,明确提出特异碱基配对可能是遗传物质的复制机制。要点如下: 1.两条反向平行的互补双螺旋链,一条方向为5‘→3",另一条方向为3‘→5",围绕同一中心纵轴,从右向上盘旋。 2.双螺旋磷酸-脱氧核糖主链在外,位于内的碱基平面与中心轴垂直。 3.每个碱基相聚0.34nm,同条链相邻碱基夹角36度,每10个碱基形成螺旋1周,螺距3.4nm。 4.露于螺旋外的磷原子离中心轴1.0nm,易与阳离子接近。 5.两条链相互碱基互补配对,即AT/GC,分别以2个和3个氢键相连。 6.两条单链之间由小沟,两个双链之间有大沟,他们在DNA双螺旋外交替出现。
相关推荐
B型DNA结构的特点有
右手螺旋,反向平行;螺旋直径2nm;脱氧核糖和磷酸基主链位于螺旋外部,碱基位于螺旋内部;双螺旋的螺距为3.4nm,其中包含10个核苷酸对。B型DNA仅仅是众多DNA双螺旋构象中的一种。在外界条件的改变下,双螺旋的构象也会改变。DNA是作为染色体的一个成而存在于细胞核之中。其主要的作用和功能在于对遗传信息的储存。DNA分子十分大是由核苷酸构成的。而核苷酸含碳碱基是鸟嘌呤腺嘧啶等。在细胞中DNA能够和蛋白质结合成为染色体整个染色体被被称为染色体组。扩展资料:DNA的作用:经过对DNA的本质进行学习和了解我们知道了DNA能够经过精准的复制把遗传信息传递给下一代DNA还能够在复制过程中进行有概率的突变这样可以为生物进化提供分子基础DNA可以转录成为RNA并且翻译成为蛋白质经过蛋白质来实现生命结构与功能。正是因为DNA所具备的这些功能使其能够对人类的生活起到很大的作用就当前的情况来看主要是在亲子鉴定以及转基因技术中发挥重大作用。2023-06-28 18:05:332
B型DNA双螺旋结构要点?简答题
B型DNA双螺旋结构要点是主链有二条。DNA双螺旋结构主链由脱氧核糖和磷酸基通过酯键交替连接而成。主链有二条,它们似“麻花状”绕一共同轴心以右手方向盘旋, 相互平行而走向相反形成双螺旋构型。主链处于螺旋的外则,这正好解释了由糖和磷酸构成的主链的亲水性。DNA外侧是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而成的骨架。所谓双螺旋就是针对二条主链的形状而言的。扩展资料: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发现了DNA双螺旋的结构,开启了分子生物学时代,使遗传的研究深入到分子层次,“生命之谜”被打开,人们清楚地了解遗传信息的构成和传递的途径。在以后的近50年里,分子遗传学、分子免疫学、细胞生物学等新学科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一个又一个生命的奥秘从分子角度得到了更清晰的阐明,DNA重组技术更是为利用生物工程手段的研究和应用开辟了广阔的前景。2023-06-28 18:05:502
B型DNA的生物学意义
B-DNA是与细胞中DNA结构最接近的,B-DNA是一种理想结构,不能预示基因活动,与细胞中的DNA略有不同,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溶液中的DNA分子比B-DNA分子的螺旋程度更高,平均每螺周有10.5个碱基对;第二,B型DNA构象是均一的结构,然而实际的DNA没有如此规则,甚至从精细结构看,它的各个碱基对之间都有所不同。2023-06-28 18:06:081
b型dna双螺旋结构的特点
1、两条DNA互补链反向平行。2、DNA双螺旋的稳定性靠氢键和碱基的堆集力维持。3、DNA双螺旋表面有一个大沟和一个小沟,蛋白质分子通过大沟、小沟和碱基相识别。4、两条DNA链靠形成的氢键结合在一起。5、脱氧核酸和磷酸间隔相连的清水骨架在螺旋分子外侧。 DNA的作用: 经过对DNA的本质进行学习和了解我们知道了DNA能够经过精准的复制把遗传信息传递给下一代DNA还能够在复制过程中进行有概率的突变这样可以为生物进化提供分子基础DNA可以转录成为RNA并且翻译成为蛋白质经过蛋白质来实现生命结构与功能。 正是因为DNA所具备的这些功能使其能够对人类的生活起到很大的作用就当前的情况来看主要是在亲子鉴定以及转基因技术中发挥重大作用。2023-06-28 18:06:141
B型DNA的生物学意义
B-DNA是与细胞中DNA结构最接近的,B-DNA是一种理想结构,不能预示基因活动,与细胞中的DNA略有不同,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溶液中的DNA分子比B-DNA分子的螺旋程度更高,平均每螺周有10.5个碱基对;第二,B型DNA构象是均一的结构,然而实际的DNA没有如此规则,甚至从精细结构看,它的各个碱基对之间都有所不同。2023-06-28 18:06:311
简述B型DNA双螺旋结构模
1953年Watson和Crick在nature上发表了DNA双螺旋模型首次简要阐明了复杂DNA分子的二级结构,明确提出特异碱基配对可能是遗传物质的复制机制。要点如下: 1.两条反向平行的互补双螺旋链,一条方向为5‘→3",另一条方向为3‘→5",围绕同一中心纵轴,从右向上盘旋。 2.双螺旋磷酸-脱氧核糖主链在外,位于内的碱基平面与中心轴垂直。 3.每个碱基相聚0.34nm,同条链相邻碱基夹角36度,每10个碱基形成螺旋1周,螺距3.4nm。 4.露于螺旋外的磷原子离中心轴1.0nm,易与阳离子接近。 5.两条链相互碱基互补配对,即AT/GC,分别以2个和3个氢键相连。 6.两条单链之间由小沟,两个双链之间有大沟,他们在DNA双螺旋外交替出现。2023-06-28 18:06:391
B型DNA的其他类型DNA比较
几种主要的DNA二级结构对照表 DNA模型 螺旋方向 直径(nm) 碱基数/螺旋 螺距(nm) 旋转角度/碱基 其它结构特征 存在情况 B-DNA 右手 2 10 3.54 36º 平滑旋转梯形螺旋结构 92%RH,钠盐,溶液和细胞中天然状态中的DNA多以此状态存在 A-DNA 右手 11 2.53 32.7º 碱基不与中心轴垂直,呈20º倾角 75%RH,钠盐 C-DNA 9.3 3.1 38º 66%RH,锂盐,可能存在于某些病毒DNA中 Z-DNA 左手 1.8 12 4.56 -60º 主链中P原子连接线呈锯齿形,似“Z”字,分子细长伸展,碱基对偏离中心轴而靠近外侧,螺旋表面只有小沟,无大沟 在一定条件下右旋DNA可转变为左旋,DNA左旋化可能与致癌、突变及基因表达调控有关 另外还有D型和E型等,研究少一些。DNA二级结构也还存在三股螺旋DNA,三股螺旋DNA存在于基因调控区和其他重要区域,因此具有重要生理意义。2023-06-28 18:06:461
A型DNA和B型DNA产生差别的主要原因 (最好详细解释一下D和E)
应该选E【D.两者的结晶状态不同】是一种结果。其它见下表。DNA的二级结构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右手螺旋,如A-DNA、B-DNA、C-DNA、D-DNA等;另一类是左手双螺旋,如Z-DNA。詹姆斯·沃森与佛朗西斯·克里克所发现的双螺旋,是称为B型的水结合型DNA,在细胞中最为常见。也有的DNA为单链,一般见于原核生物,如大肠杆菌噬菌体φX174、G4、M13等。有的DNA为环形,有的DNA为线形。在碱A与T之间可以形成两个氢键,G与C之间可以形成三个氢键,使两条多聚脱氧核苷酸形 成互补的双链,由于组成碱基对的两个碱基的分布不在一个平面上,氢键使碱基对沿长轴旋转一定角度,使碱基的形状像螺旋桨叶片的样子,整个DNA分子形成双螺旋缠绕状。碱基对之间的距离是0.34nm,10个碱基对转一周,故旋转一周(螺距)是3.4nm,这是β-DNA的结构,在生物体内自然生成的DNA几乎都是以β-DNA结构存在。2023-06-28 18:07:011
b型dna双螺旋结构特点正确的是a两条dna链反向平行 两条链围绕着同一个中心形
ABD 解析 : 双链多数为右手螺旋,也有其他形式,如左手双螺旋等。2023-06-28 18:07:141
B型DNA的B型和Z型DNA
要点如下:1.两条反向平行的互补双螺旋链,一条方向为5‘→3",另一条方向为3‘→5",围绕同一中心纵轴,从右向上盘旋。2.双螺旋磷酸-脱氧核糖主链在外,位于内的碱基平面与中心轴垂直。3.每个碱基相聚0.34nm,同条链相邻碱基夹角36度,每10个碱基形成螺旋1周,螺距3.4nm。4.露于螺旋外的磷原子离中心轴1.0nm,易与阳离子接近。5.两条链相互碱基互补配对,即AT/GC,分别以2个和3个氢键相连。6.两条单链之间由小沟,两个双链之间有大沟,他们在DNA双螺旋外交替出现。在Watson和Crick发现DNA B型双螺旋的同一时期,麻省理工学院的A.Rich等科学家提出了一种被称之为Z-DNA左手螺旋,糖磷酸骨架呈锯齿状排列,外面只有一条沟。每个Z-DNA螺旋含有12个碱基对,螺距为4.5nm。在高离子强度环境下,一条长的DNA片段中如有嘌呤嘧啶交替排列,即可呈Z构象。将Z-DNA双链中碱基C甲基化,有助于左手螺旋的稳定。某些证据表明Z-DNA可能影响基因的表达。多年来,B型DNA和Z型DNA究竟如何结合在一起,对科学家来说一直是谜。韩国成均馆大学及中央大学科学家组成的课题组,采用X射线晶体结构分析法,首次获得了这两种DNA结合处的三维结构,并由此阐明了两种不同结构DNA如何能够结合的机理。2023-06-28 18:07:331
DNA结构讲解
高中课本上的是Waston和Crick提出的,他们当时测定的DNA是相对湿度为92%的DNA钠盐,生物化学界把这种DNA叫做B型DNA,属右旋双螺旋结构DNA。结构要点:1.由两条脱氧核苷算链构成,两条链都是右手螺旋,并且两条链反相平行(一条5"→3",另一条3"→5");2.磷酸基和脱氧核糖在外侧,彼此之间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形成DNA的骨架,碱基连接在糖环内侧,糖环平面和碱基平面相互垂直;3.双螺旋的直径为2nm,顺轴方向,每隔0.34nm有一个核苷酸,两个相邻的核苷酸之间的夹角为36°,每一圈双螺旋有10对核苷酸,每圈高度为3.4nm;4.两条链之间由氢键连接,A与T之间形成两个氢键,G与C之间形成3个氢键;5.双螺旋的表面形成两个凹下去的槽,大槽称大沟,小槽称小沟,这些沟对蛋白质与DNA的识别起很重要的作用。另外,维持DNA结构稳定的作用力主要是碱基堆积力,而不是氢键。2023-06-28 18:07:451
B-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是什么
这是指B型DNA,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DNA沃森和克里克在研究DNA的时候所用的资料来自在相对湿度为百分之九十二是所得到的DNA,这种DNA称为B型DNA.还有A型和Z型,这是DNA的三种构型。一般认为,B构型最接近细胞中的DNA构象,它与双螺旋模型非常相似。A-DNA与RNA分子中的双螺旋区以及转录时形成的DNA-RNA杂交分子构象接近。Z-DNA以核苷酸二聚体为单元左向缠绕,其主链呈锯齿(Z)形,故名。2023-06-28 18:07:541
DNA的双螺旋结构具有多样性吗
有。DNA双螺旋其实有 A、B、Z三种构型:B型DNA(右手双螺旋DNA);活性最高的DNA构象; 平时学习的就是这种构型A型DNA,B型DNA的重要变构形式,仍有活性;Z型DNA,Z型DNA是左手螺旋,B型DNA的另一种变构形式,活性明显降低2023-06-28 18:08:021
B型DNA双螺旋结构要点?
右手螺旋,反向平行;螺旋直径2nm;脱氧核糖和磷酸基主链位于螺旋外部,碱基位于螺旋内部;双螺旋的螺距为3.4nm,其中包含10个核苷酸对2023-06-28 18:08:101
DNA的双螺旋结构具有多样性吗
有,DNA的双螺旋结构具有多样性。DNA双螺旋其实有 A、B、Z三种构型B型DNA(右手双螺旋DNA);活性最高的DNA构象; 平时学习的就是这种构型A型DNA,B型DNA的重要变构形式,仍有活性;Z型DNA,Z型DNA是左手螺旋,B型DNA的另一种变构形式,活性明显降低2023-06-28 18:08:191
组成DNA结构的基本成分是什么
DNA是染色体的主要化学成分,同时也是组成基因的材料。DNA是由两条单链像葡萄藤那样相互盘绕成双螺旋形,根据螺旋的不同分为A型DNA,B型DNA和Z型DNA,詹姆斯·沃森与佛朗西斯·克里克所发现的双螺旋,是称为B型的水结合型DNA,在细胞中最为常见。 这种核酸高聚物是由核苷酸链接成的序列,每一个核苷酸都由一分子脱氧核糖,一分子磷酸以及一分子碱基组成。DNA有四种不同的核苷酸结构,它们是腺嘌呤(adenine,缩写为A),胸腺嘧啶(thymine,缩写为T),胞嘧啶(cytosine,缩写为C)和鸟嘌呤(guanine,缩写为G)。在双螺旋的DNA中,分子链是由互补的核苷酸配对组成的,两条链依靠氢键结合在一起。由于氢键键数的限制,DNA的碱基排列配对方式只能是A对T或C对G。因此,一条链的碱基序列就可以决定了另一条的碱基序列,因为每一条链的碱基对和另一条链的碱基对都必须是互补的。在DNA复制时也是采用这种互补配对的原则进行的:当DNA双螺旋被展开时,每一条链都用作一个模板,通过互补的原则补齐另外的一条链。 分子链的开头部分称为3"端而结尾部分称为5"端,这些数字表示脱氧核糖中的碳原子编号。 图 http://en.wikipedia.org/wiki/DNA2023-06-28 18:08:272
据推测细胞内的DNA主要以什么型结构存在
一般将Watson&Crick提出的双螺旋构型,称为B-DNA。B-DNA是DNA在生理状态下的构型,生活在细胞中的极大多数DNA以B-DNA形式存在。当外界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DNA的构型也会发生变化。实际生活在细胞内的B-DNA的一个螺圈并不正好是10个核苷酸对,平均一般为10.4对。当DNA在高盐浓度条件下时,则以A-DNA形式存在。A-DNA是DNA的脱水构型,它也是右手螺旋,每个螺圈含有11个核苷酸对。A-DNA比较短而密,平均直径为23?。大沟深而窄,小沟浅而宽。在活体内DNA并不以A构型存在;在细胞内的DNA-RNA或RNA-RNA双螺旋结构,却与A-DNA非常相似。2023-06-28 18:08:534
简述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要点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要点:1、由两条碱基互补的、反向平行排列的脱氧多核苷酸单链组成,碱基互补的方式是A与T,C与G对应;2、两条互补链围绕一“主轴”向右盘旋形成双螺旋结构;DNA分子结构3、DNA分子结构由4种碱基(A、T、G、C)的排列顺序决定储存遗传信息;4、DNA分子结构双螺旋的表面形成两条凹槽,一面宽而深,称之深沟;另一面狭而浅,称之浅沟。与特定功能的蛋白质(酶)识别和调控相关。DNA链5、DNA链碱基排列顺序的组合方式无限,形成多种不同的DNA分子。扩展资料: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者富兰克林(Rosalind Elsie Franklin)于1952年5月获得一张非常清晰的B型DNA衍射照片(照片51号)。1953年1月,沃森访问国王学院时看到了这张照片,立刻领悟了双螺旋模型的关键。他在回忆录《双螺旋》中写道:“在看到图片的瞬间,我目瞪口呆、心跳加速,图片上占主要位置的黑色十字映像只能从螺旋结构中产生”。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DNA双螺旋结构2023-06-28 18:09:021
什么是cDNA,BDNA,CDNA
B-DNAB-DNA又称B型DNA,为DNA双螺旋的一种形式.cDNA又称互补脱氧核糖核酸,为具有与某mRNA(信使RNA)链呈互补的碱基序列的单链DNA即complementary DNA之缩写,或此DNA链与具有与之互补的碱基序列的DNA链所形成的DNA双链....2023-06-28 18:09:181
A-DNA和Z-DNA的形成与B-DNA相比需要哪些特殊的条件?
B型DNA是人体正常的常见DNA类型,后来发现A型DNA和Z型DNA,它们的螺距不同,Z型DNA是左手螺旋。形成这样的DNA需要不同的温度、PH值。2023-06-28 18:09:271
生物学家富兰克林是男的还是女的?
Franklin是一位杰出的女科学家;从剑桥大学毕业后,她在巴黎学习了X射线衍射技术。1951年,她返回英国,与威尔金斯同在一个实验室(国王学院),开始她的研究工作。就在这个实验室,她跟威尔金斯有了一些误解与摩擦,这种关系使得她后来饱受曲解。次年,富兰克林经过长时间的研究,获得了一张B型DNA的X射线衍射晶体衍射照片。后来,富兰克林的这张照片被威尔金斯拿去给当时也在做DNA结构研究的沃森看,受到了启发,沃森和克里克立刻在Nature杂志上发表了DNA双螺旋结构的论文,论文中并未对借鉴富兰克林的图片作详细说明,也没有致谢。1953年,富兰克林加入伯贝克学院,在那里,她将x射线晶体衍射技术应用在研究烟草镶嵌病毒(TMV)的结构中,并于1955年完成了TMV模型。1956年,富兰克林患上了肿瘤,在其生病期间她还坚持研究工作,发表了多篇论文。两年后,富兰克林因卵巢癌逝世于英国伦敦。1962年的诺贝尔奖颁给了沃森、克里克等人,而这个重大发现背后的富兰克林却鲜有人知,这时富兰克林已经去世,依据惯例,诺奖不授予已去世的人,且同一奖项最多由3人分享,最终她与该奖失之交臂。直到沃尔森在《双螺旋》一书中提及,人们才认可了富兰克林的成果的价值。2023-06-28 18:09:331
A-DNA和Z-DNA的结构与B-DNA相比有哪些主要特点?
B-DNA、A-DNA、Z-DNA的主要区别: 1、A-DNA更紧密,每个碱基平面距离为0.256nm,每圈螺旋有11对碱基,螺距为2.8nm;B-DNA碱基距离为0.338nm,每圈螺旋有10对碱基,螺距为3.4nm. 2、C和G之间核苷酸中脱氧核糖的折叠不同,A-DNA是C3"在内,B-DNA是C2"在内. 3、B-DNA大沟、小沟的深度基本是一致的,只是大沟较宽;A-DNA大沟变窄、变深,小沟变宽、变浅. 4、Z-DNA糖-磷酸主链的走向呈“之”字形,分子呈左手螺旋构象. 5、 Z-DNA较B-DNA细而舒展,螺旋直径为1.8nm,每个碱基平面距离是0.37nm,每圈含12对碱基,螺距为4.5nm. 6、Z-DNA是C3"在内与A-DNA相同. 7、Z-DNA仅有一条小沟,且较深,含有较高的负电荷密度. Z-DNA的形成是DNA单链上出现嘌呤与嘧啶交替排列所成的.比如CGCGCGCG或者CACACACA.2023-06-28 18:09:411
什么叫DNA衍射图谱??
经过学习得知皮毛,与大家分享。 用X射线照射DNA分子,观察射线在照相底片上产生的点子(衍射花样),计算点子的分散角度等(每一点子的分散角度代表DNA分子的一个原子的位置或若干原子团的位置)推测分子排列。 最关键的第51号图谱是下图,1952年5月拍摄。照片中心X射线反射(使X射线底片变黑)的图象是交叉的,说明它是螺旋形的,顶部和底部最浓黑的部分,说明嘌呤碱和嘧啶碱垂直于螺旋轴,每隔3.4埃规律出现一对。 对A型DNA、B型DNA拍了好多张X射线衍射图谱,这两张是截面的,也有丝状(链形态的),可以得到34埃的数据。富兰克林还发现在翻转180度之后看起来还是一样,沃森与克里克在得到这一信息后,意识到两条链是反向的。在得到51号图时,还得到的了一些数据。 1953年2月24日富兰克林经过计算分析得出双股螺旋的结论,而沃森与克里克则是尝试以双螺旋模型与这些数据信息吻合。当时自然杂志同时发表了三篇论文,另二篇是威尔金斯的和富兰克林与蓝道夫的。 解读DNA晶体X射线衍射图谱,要用到很复杂的数学计算。 X射线衍射原理: 1912年劳埃等人根据理论预见,并用实验证实了X射线与晶体相遇时能发生衍射现象,证明了X射线具有电磁波的性质,成为X射线衍射学的第一个里程碑。当一束单色X射线入射到晶体时,由于晶体是由原子规则排列成的晶胞组成,这些规则排列的原子间距离与入射X射线波长有相同数量级,故由不同原子散射的X射线相互干涉,在某些特殊方向上产生强X射线衍射,衍射线在空间分布的方位和强度,与晶体结构密切相关。这就是X射线衍射的基本原理 。2023-06-28 18:09:502
什么是cDNA,BDNA,CDNA
B-DNAB-DNA又称B型DNA,为DNA双螺旋的一种形式。 cDNA又称互补脱氧核糖核酸,为具有与某mRNA(信使RNA)链呈互补的碱基序列的单链DNA即complementary DNA之缩写,或此DNA链与具有与之互补的碱基序列的DNA链所形成的DNA双链。与RNA链互补的单链DNA,以其RNA为模板,在适当引物的存在下,由依赖RNA的DNA聚合酶(反转录酶)的作用而合成,并且在合成单链cDNA后,在用碱处理除去与其对应的RNA以后,以单链cDNA为模板,由依赖DNA的DNA聚合酶或依赖RNA的DNA聚合酶的作用合成双链cDNA。2023-06-28 18:09:592
细胞内dna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处于负超螺旋结构,对吗
环形DNA分子如果具有上节表中B型DNA的结构特点,则称为处于松弛状态的分子。如果环形DNA被切断,形成一个线性双螺旋分子,然后用两手分别捏住线性DNA分子的两端,捻动其中的一端或两端同时向相反的方向捻动,双螺旋可以形成过旋(overwound,沿右手螺旋方向捻动)或欠旋(underwound,沿右手螺旋相反方向捻动)结构。过旋和欠旋都会给双螺旋DNA分子增加了额外的扭转张力。 当将线性过旋或欠旋的DNA连接成环状时,为了维持B构象,DNA分子会自动形成额外的超螺旋(supercoils)来抵消过旋或欠旋造成的应力。过旋DNA会自动形成额外左手螺旋,称为正超螺旋(positive supercoils);而欠旋形成额外右手螺旋,称为负超螺旋(negative supercoils)(右图)。生物体内大多数DNA分子都处于负超螺旋结构,而正超螺旋DNA在自然界还没有发现。负超螺旋也可以通过DNA的局部解旋消除。局部解旋在DNA复制和转录的起始期间是非常重要的。2023-06-28 18:10:081
染色质详细资料大全
染色质是指间期细胞核内由DNA、组蛋白、非组蛋白及少量RNA 组成的线性复合结构,是间期细胞遗传物质存在的形式。染色体是指细胞在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过程中,由染色质聚缩而成的棒状结构。实际上,两者化学组成没有差异,而包装程度即构型不同,是遗传物质在细胞周期不同阶段的不同表现形式。在真核细胞的细胞周期中,大部分时间是以染色质的形态而存在的。 基本介绍 中文名 :染色质 外文名 :Chromatin 套用学科 :医学-医学遗传学 套用学科 :人体组织学-细胞 种类 :常染色质、异染色质 别称 :核染质 位置 :处于细胞核中 发现过程,成分,染色质DNA,染色质蛋白,结构,结构单位,实验依据,结构要点,前期组装,组装模型,功能,分类,常染色质,异染色质,活性染色质,非活性染色质, 发现过程 1879年,W. Flemming提出了染色质(chromatin)这一术语,用以描述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强烈着色的物质。 1888年,Waldeyer正式提出染色体的命名。 经过一个多世纪的研究,人们认识到,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在细胞周期不同阶段可以相互转变的形态结构。 成分 通过分离胸腺、肝或其他组织细胞的核,用去垢剂处理后再离心收集染色质进行生化分析,确定染色质的主要成分是DNA和组蛋白,还有非组蛋白及少量RNA。大鼠肝细胞染色质常被当作染色质成分分析模型,其中组蛋白与DNA含量之比近于1:1,非组蛋白与DNA之比是0.6:1,RNA与DNA之比为0.1:1。DNA与组蛋白是染色质的稳定成分,非组蛋白与RNA的含量则随细胞生理状态不同而变化。 染色质DNA 基因组 凡是具有细胞形态的生物其遗传物质都是DNA,只有少数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在真核细胞中,每条未复制的染色体包含一条纵向贯穿的DNA分子。狭义而言,某一生物的细胞中储存于单倍染色体组中的总遗传信息,组成该生物的基因组。真核生物基因组DNA的含量比原核生物高得多。 染色质 突变分析结果表明,并非所有基因都是细胞生存的必需基因,如酵母基因组有40%的基因属于非必需基因,果蝇基因组只有5000个必需基因,最小最简单的细胞支原体,有迄今发现的能独立生活的有机体的最小基因组(482个基因),其中只有256个必需基因。 类型 以人类基因组为例,生物基因组DNA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蛋白编码序列。以三联体密码方式进行编码。编码DNA在基因组中所占比例随生物而异,在人类细胞基因组中,这一比例只有1.5%左右。这类编码序列主要是非重复的单一DNA序列,一般在基因组中只有一个拷贝(单一基因),然而,也有可能有两个或几个拷贝甚至多达上千个拷贝的情况,这些都来自于从基因家族里派生出来的重复基因或多基因。 2、编码rRNA、tRNA、snRNA和组蛋白的串联重复序列。它们在基因组中一般有20~300个拷贝,人类基因组中约含有0.3%这样的DNA。 3、含有重复序列的DNA。这类DNA在基因组中占有很大一部分。它们又可以分为两个亚类:简单序列DNA和散在重复序列。DNA转座子、LTR反转座子、非LTR反转座子和假基因都属于散在重复序列。非LTR反转座子包括短散在元件和长散在元件。典型SINE其长度少于500bp,如人和灵长类基因组中大量分散存在的Alu家族,人基因组中有50万~70万份Alu拷贝,相当于平均每隔4kb就有一个Alu序列;典型LINE其长度在6~8kb之间,如人基因组中L1家族,有100 000个L1拷贝。 4、未分类的间隔DNA。 5、高度重复DNA序列: ①卫星DNA,重复单位长5~100bp,不同物种重复单位碱基组成不同,一个物种也可能含有不同的卫星DNA序列。 ②小卫星DNA,重复单位长12~100bp,重复3 000次之多,又称数量可变的串联重复序列,每个小卫星区重复序列的拷贝数是高度不变的,因此早前常用于DNA指纹技术作个体鉴定。研究发现小卫星序列的改变可以影响邻近基因的表达,基因的异常表达会导致一系列不良后效应。 ③微卫星DNA,重复单位序列最短,只有1~5bp,串联成簇长度50~100bp。 二级结构 生物的遗传信息储存在DNA的核苷酸序列中,生物界物种的多样性也寓于DNA分子4种核苷酸千变万化的排列之中。DNA分子不仅一级结构具有多样性,而且二级结构也具有多态性。所谓二级结构是指两条多核苷酸链反向平行盘绕所生成的双螺旋结构。DNA二级结构构型分3种: ①B型DNA(右手双螺旋DNA),是“经典”的Watson-Crick结构,二级结构相对稳定,水溶液和细胞内天然DNA大多为B型DNA; ②A型DNA(右手双螺旋DNA),是一般B型DNA的重要变构形式,其分子形状与RNA的双链区和DNA/RNA杂交分子很相近; ③Z型DNA(左手双螺旋DNA),也是B型DNA的变构形式。 3种构型DNA中,特别是大沟的特征在遗传信息表达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基因表达调控蛋白都是通过其分子上特定的胺基酸侧链与沟中碱基对两侧潜在的氢原子供体(═NH)或受体(O和N)形成氢键而识别DNA遗传信息的。由于大沟和小沟中这些氢原子供体和受体各异以及排列不同,所以大沟携带的信息要比小沟多。此外,沟的宽窄及深浅也直接影响碱基对的暴露程度,从而影响调控蛋白对DNA信息的识别。B型DNA是活性最高的DNA构型,变构后的A型DNA仍有较高活性,变构后的Z型DNA活性明显降低。 此外,DNA双螺旋能进一步扭曲盘绕形成特定的高级结构,正、负超螺旋是DNA高级结构的主要形式。DNA二级结构的变化与高级结构的变化是相互关联的,这种变化在DNA复制、修复、重组与转录中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染色质蛋白 与染色质DNA结合的蛋白负责DNA分子遗传信息的组织、复制和阅读。这些DNA结合蛋白包括两类:一类是组蛋白,与DNA结合但没有序列特异性;另一类是非组蛋白,与特定DNA序列或组蛋白相结合。 组蛋白 组蛋白是构成真核生物染色体的基本结构蛋白,富含带正电荷的Arg和Lys等碱性胺基酸,等电点一般在pH10.0以上,属碱性蛋白质,可以和酸性的DNA紧密结合,而且一般不要求特殊的核苷酸序列。 染色质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可以区分5种不同的组蛋白:H1、H2A、H2B、H3和H4。几乎所有真核细胞都含有这5种组蛋白,而且含量丰富,每个细胞每种类型的组蛋白约6×10个分子。5种组蛋白在功能上分为两组: ①核小体组蛋白。包括H2A、H2B、H3和H4。这4种组蛋白有相互作用形成复合体的趋势,它们通过C端的疏水胺基酸互相结合,而N端带正电荷的胺基酸则向四面伸出以便与DNA分子结合,从而帮助DNA卷曲形成核小体的稳定结构。这4种组蛋白没有种属及组织特异性,在进化上十分保守,特别是H3和H4是所有已知蛋白质中最为保守的。从这种保守性可以看出,H3和H4的功能几乎涉及它们所有的胺基酸,任何位置上胺基酸残基的突变可能对细胞都将是有害的。 ②H1组蛋白。其分子较大。球形中心在进化上保守,而N端和C端两个“臂”的胺基酸变异较大,所以H1在进化上不如核小体组蛋白那么保守。在构成核小体时H1起连线作用,它赋予染色质以极性。H1有一定的种属及组织特异性。在哺乳类细胞中,组蛋白H1约有6种密切相关的亚型,胺基酸顺序稍有不同。在成熟的鱼类和鸟类的红细胞中,H1 为H5取代。有的生物如酵母缺少H1,结果酵母细胞差不多所有染色质都表现为活化状态。 非组蛋白 非组蛋白主要是指与特异DNA序列相结合的蛋白质,所以又称序列特异性DNA结合蛋白(sequence specific DNA binding protein)。利用凝胶延滞实验(gel retardation assay),可以在细胞抽提物中进行检测。首先制备一段带有放射性标记的已知特异序列的DNA,将要检测的细胞抽提物与标记DNA混合,进行凝胶电泳。未结合蛋白的自由DNA在凝胶上迁移最快,而与蛋白质结合的DNA迁移慢,一般结合的蛋白质分子越大,DNA分子的延滞现象越明显,然后通过放射自显影分析,即可发现一系列DNA带谱,每条带分别代表不同的DNA-蛋白质复合物。每条带相对应的结合蛋白随后再通过细胞抽提物组分分离方法被进一步分开。 特性 ①酸碱性:组蛋白是碱性的,而非组蛋白则大多是酸性的。 ②多样性:非组蛋白占染色质蛋白的60%~70%,不同组织细胞中其种类和数量都不相同,代谢周转快。包括多种参与核酸代谢与修饰的酶类如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HGM蛋白(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染色体支架蛋白、肌动蛋白和基因表达蛋白等。 ③特异性:能识别特异的DNA序列,识别信息来源于DNA核苷酸序列本身,识别位点存在于DNA双螺旋的大沟部分,识别与结合靠氢键和离子键。在不同的基因组之间,这些非组蛋白所识别的DNA序列在进化上是保守的。这类序列特异性DNA结合蛋白具有一个共同特征,即形成与DNA结合的螺旋区并具有蛋白二聚化的能力。 ④功能多样性:虽然与DNA特异序列结合的蛋白质在每一个真核细胞中只有10 000个分子左右,约占细胞总蛋白的1/50 000,但具有多方面的重要功能,包括基因表达的调控和染色质高级结构的形成。如帮助DNA分子摺叠,以形成不同的结构域;协助启动DNA复制,控制基因转录,调节基因表达等。 结构模式 虽然非组蛋白种类众多,但是根据它们与DNA结合的结构域不同,可分为不同的家族。 ①α螺旋-转角-α螺旋模式(helix - turn - helix motif) 这是最早在原核基因的激活蛋白和阻抑物中发现的。迄今已经在百种以上原核细胞和真核生物中发现这种最简单、最普遍的DNA结合蛋白的结构模式。这种蛋白与DNA结合时,形成对称的同型二聚体(symmetric homodimer)结构模式。构成同型二聚体的每个单体由20个胺基酸的小肽组成α螺旋-转角-α螺旋结构,两个α螺旋相互连线构成β转角,其中羧基端的α螺旋为识别螺旋(recognition helix),负责识别DNA大沟的特异碱基信息,另一个α螺旋没有碱基特异性,与DNA磷酸戊糖链骨架接触。这种蛋白在与DNA特异结合时,以二聚体形式发挥作用,结合靠蛋白质的胺基酸侧链与特异碱基对之间形成氢键。 ②锌指模式(zinc finger motif) 负责 5S RNA、tRNA 和部分 snRNA 基因转录的RNA聚合酶Ⅲ所必须的转录因子。TFⅢ A 是首先被发现的锌指蛋白,由344个胺基酸组成。TFⅢ A 含有9个有规律的锌指重复单位,每个单位30个胺基酸残基,其中一对半胱氨酸和一对组氨酸与Zn 2+ 形成配位键。每个锌指单位是一个DNA结合结构域(DNA-binding domain),每个锌指的 C 末端形成α螺旋负责与DNA结合。这类Cys 2 /His 2 锌指单位的共有序列(consensus sequence)是:Cys - X 2~4 - Cys - X 3 - Leu - X 2 - His - X 3 - His。哺乳类转录因子 SP1 也有类似的锌指结构,由三个锌指单位组成。另一类锌指蛋白含两对半胱氨酸,而不含组氨酸,如哺乳类细胞的甾体类激素受体蛋白。这类Cys 2 /Cys 2 锌指单位的结合Zn 2+ 的共有序列是:Cys - X 2 - Cys - X 13 - Cys - X 2 - Cys。不同的锌指识别不同的碱基序列,因为不同锌指的胺基酸组成不一样。 ③亮氨酸拉链模式(leucine zipper motif,ZIP) 在构建转录复合物过程中,普遍涉及蛋白与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二聚体是识别特异DNA序列蛋白的相互作用的共同原则,亮氨酸拉链就是富含Leu残基的一段胺基酸序列所组成的二聚化结构。这类序列特异性DNA结合蛋白家族,包括酵母的转录激活因子(GCN4)、癌蛋白Jun、Fos、Myc以及增强子结合蛋白(enhancer binding protein,C/EBP)等。所有这些蛋白的肽链羧基端约35个胺基酸残基有形成α螺旋的特点,每两圈(7个胺基酸残基)有一个亮氨酸残基。这样,在α螺旋一侧的Leu排成一排,两个蛋白质分子的α - 螺旋之间靠Leu残基之间的疏水作用力形成一条拉链状结构。这类蛋白与DNA的特异结合都是以二聚体形式起作用的,但与DNA结合的结构域是拉链区相邻的肽链 N 端带正电荷的碱性胺基酸区。 ④螺旋-环-螺旋结构模式(helix - loop - helix motif,HLH) HLH这一结构模式广泛存在于动、植物DNA结合蛋白中。HLH由40~50个胺基酸组成两个两性α螺旋,两个α螺旋中间被一个或几个β转角组成的环区所分开。每个α螺旋由15~16个胺基酸残基组成,并含有几个保守的胺基酸残基。具有疏水面和亲水面的两性α螺旋有助于二聚体的形成。α螺旋邻近的肽链 N 端也有带正电荷的碱性胺基酸区与靶DNA大沟结合。具有螺旋-环-螺旋结构的蛋白家族成员之间形成同源或异源二聚体是这类蛋白与DNA结合的必要条件,缺失α螺旋的二聚体不能牢固结合DNA。 ⑤HMG框结构模式(HMG-box motif) 在发现一组丰富的高速泳动族蛋白(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以后,首先命名HMG框结构模式。该结构由3个α螺旋组成 boomerang-shaped 结构模式,具有弯曲DNA的能力。因此,具有HMG框结构的转录因子又称为“构件因子(architectural factor)”,它们通过弯曲DNA、促进与邻近位点相结合的其他转录因子的相互作用而激活转录。SRY是一种HMG蛋白,在人类男性性别分化中具有关键作用,HMG蛋白由Y染色体上一个基因编码,在诱导睾丸分化途径中一些相关基因的转录活性被HMG蛋白所激活。 结构 结构单位 20世纪70年代以前,人们关于染色质结构的传统看法认为,染色质是组蛋白包裹在DNA外面形成的纤维状结构。直到1974年Kornberg等人根据染色质的酶切和电镜观察,发现核小体是染色质组装的基本结构单位,提出染色质结构的“串珠”模型,从而更新了人们关于染色质结构的传统观念。 实验依据 1、用温和的方法裂解细胞核,将染色质铺展在电镜铜网上,通过电镜观察,未经处理的染色质自然结构为30nm的纤丝,经盐溶液处理后解聚的染色质呈现一系列核小体彼此连线的串珠状结构,串珠的直径为10nm。 染色质 2、用非特异性微球菌核酸酶消化染色质时,经过蔗糖梯度离心及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发现绝大多数DNA被降解成大约 200 bp的片段;如果部分酶解,则得到的片段是以 200 bp为单位的单体、二体、三体等。蔗糖梯度离心得到的不同组分,在波长 260 nm的吸收峰的大小和电镜下所见到的单体、二体和三体的核小体组成完全一致。如果用同样方法处理 *** 的DNA,则产生随机大小的片段群体。从而提示染色体DNA除某些周期性位点之外均受到某种结构的保护,避免酶的接近。 3、套用X射线衍射、中子散射和电镜三维重建技术,研究染色质结晶颗粒,发现核小体颗粒是直径为 11 nm、高 6.0 nm的扁圆柱体,具有二分对称性。核心组蛋白的构成是先形成(H3) 2 -(H4) 2 四聚体,然后再与两个H2A-H2B异二聚体结合形成八聚体。 4、SV40微小染色体分析。用SV40病毒感染细胞,病毒DNA进入细胞后,与宿主的组蛋白结合,形成串珠状微小染色体,电镜观察SV40 DNA为环状,周长1 500 nm,约 5.0 kb。若 200 bp相当于一个核小体,则可形成25个核小体,实际观察到23个,与推断基本一致。如用0.25mol/L盐酸将SV40溶解,可在电镜下直接看到组蛋白的聚合体,若除去组蛋白,则完全伸展的DNA长度恰好为 5.0 kb。 结构要点 1、每个核小体单位包括 200 bp左右的DNA超螺旋和一个组蛋白八聚体以及一个分子的组蛋白H1。 2、组蛋白八聚体构成核小体的盘状核心颗粒,相对分子质量100 000,由4个异二聚体组成,包括两个H2A-H2B和两个H3-H4。 3、146 bp的DNA分子超螺旋盘旋组蛋白八聚体1.75圈。组蛋白H1在核心颗粒外结合额外 20 bp DNA,锁住核小体DNA的进出端,起稳定核小体的作用。 4、两个相邻核小体之间以连线DNA相连,典型长度 60 bp,不同物种变化值为 0~80 bp不等。 5、组蛋白与DNA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是结构性的,基本不依赖于核苷酸的特异序列。正常情况下不与组蛋白结合的DNA,当与从动、植物中分离钝化的组蛋白共同孵育时,可以体外组装成核小体亚单位。实验表明,核小体具有自组装的性质。 6、核小体沿DNA的定位受不同因素的影响。如非组蛋白与DNA特异性位点的结合,可影响邻近核小体的相位;DNA盘绕组蛋白核心的弯曲也是核小体相位的影响因素,因为富含AT的DNA片段优先存在于DNA双螺旋的小沟,面向组蛋白八聚体,而富含GC的DNA片段优先存在于DNA双螺旋的大沟,面向组蛋白八聚体,结果核小体倾向于形成富含AT和富含GC的理想分布,从而通过核小体相位改变影响基因表达。 前期组装 整个过程如下: ①最开始是H3·H4四聚体的结合,由CAF-1介导与新合成的 *** 的DNA结合。 ②然后是两个H2A·H2B二聚体由NAP-1和NAP-2介导加入。为了形成一个核心颗粒,新合成的组蛋白被特异地修饰。组蛋白H4的Lys5和Lys12两个位点典型地被乙酰化。 ③核小体最后的成熟需要ATP来创建一个规则的间距以及组蛋白的去乙酰化。ISWI和SWI/SNF家族的蛋白参与此过程的调节。连线组蛋白(H1)的结合伴随着核小体的摺叠。 ④4个核小体组成一个螺旋或由其他的组装方式形成一个螺线管结构。 ⑤进一步的摺叠事件将使染色质在细胞核中最终形成确定的结构。 这样一个高度压缩的结构极大地阻碍了像转录这样的细胞核活动的进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有两个家族的染色质修饰酶在染色质上作用,使染色质更接近于转录机器。第一个家族是通过在组蛋白尾部的共价修饰而发挥作用,这些修饰包括组蛋白的磷酸化、乙酰化和泛素化等,它们会影响以后与DNA或组蛋白相互作用因子的作用。第二个家族成员的主要特点是它们能够利用ATP水解时释放的能量来破坏核小体中的组蛋白-DNA接触。 染色质 在真核生物细胞周期的S期,染色体的完全复制不仅需要基因组DNA的复制,也需要把复制好的DNA组装成染色质。普遍认为,在复制叉的移动期间,染色质短暂地解组装,然后在两条复制好的子代DNA链上重新进行组装。新复制的DNA主要通过以下两种途径组装成染色质:第一,在复制叉的移动期间,父代的核小体核心颗粒与DNA分离,到该段DNA复制完成,父代的核小体核心颗粒直接转移到两条子链DNA的一条上;第二,染色质组装因子利用刚刚合成的、乙酰化的组蛋白介导核小体在复制DNA上组装。 染色质组装的前期过程,即从 *** DNA组装成直径30纳米的螺线管已有直接的实验证据,并被绝大多数科学家认可。然而,染色质如何进一步组装成更高级结构,直至最终成染色体的过程尚不是非常清楚,主要有两种模型。 组装模型 人的每个体细胞所含DNA约6×109bp分布在46条染色体中,总长达2米,平均每条染色体DNA分子长约5厘米,而细胞核直径只有5~8微米,这就意味着从染色质DNA组装成染色体要压缩近万倍,相当于一个网球内包含有2千米长的细线。 多级螺旋模型 由DNA与组蛋白组装成核小体,在组蛋白H1的介导下核小体彼此连线形成直径约10纳米的核小体串珠结构,这是染色质组装的一级结构。不过在细胞中,染色质很少以这种伸展的串珠状形式存在。当细胞核经温和处理后,在电镜下往往会看到直径为30纳米的染色质纤维。在有组蛋白H1存在的情况下,由直径10纳米的核小体串珠结构螺旋盘绕,每圈6个核小体,形成外径25~30纳米,螺距12纳米的螺线管。组蛋白H1对螺线管的稳定起着重要作用。螺线管是染色质组装的二级结构。 Bak等(1977)从胎儿离体培养的分裂细胞中分离出染色体,经温和处理后,在电镜下看到直径0.4微米,长11~60微米的染色线,成为单位线。在电镜下观察,判明单位线是由螺线管进一步螺旋化形成直径为0.4微米的圆筒状结构,称为超螺线管,这是染色质组装的三级结构。这种超螺线管进一步螺旋摺叠,形成长2~10微米的染色单体,即染色质组装的四级结构。经过四级螺旋组装形成的染色体结构,共压缩了8 400倍。 骨架-放射环结构模型 Laemmli等人用2mol/L的NaCl或硫酸葡聚糖加肝素处理HeLa细胞中期染色体,除去组蛋白和大部分非组蛋白后,在电镜下可观察到由非组蛋白构成的染色体骨架和由骨架伸出的无数的DNA侧环。此外,实验观察发现,不论是原核细胞的染色体还是两栖类卵母细胞的灯刷染色体或昆虫的多线染色体,几乎都含有一系列的袢环结构域,从而提示袢环结构可能是染色体高级结构的普遍特征。 该模型认为,30纳米的染色线摺叠成环,沿染色体纵轴,由中央向四周伸出,构成放射环,即染色体的骨架-放射环结构模型。首先是直径2纳米的双螺旋DNA与组蛋白八聚体构建成连续重复的核小体串珠结构,其直径10纳米。然后按每圈6个核小体为单位盘绕成直径30纳米的螺线管。由螺线管形成DNA复制环,每18个复制环呈放射状平面排列,结合在核基质上形成微带。微带是染色体高级结构的单位,大约10个微带沿纵轴构建成子染色体。 功能 如果说细胞核是细胞遗传与代谢的调控中心,那么这个中心的最重要成员便是染色质。几乎所有细胞生命活动都要从染色质开始。我们知道细胞的成长、分裂甚至衰老与死亡都是受基因控制的,而细胞内基因存在与发挥功能的结构基础是染色质。与基因组直接相关的细胞活动都是在染色质水平进行的,如DNA复制、基因转录、同源重组、DNA修复,包括转录耦联的修复以及DNA和组蛋白的各种修饰。这些修饰包括甲基化、乙酰化、磷酸化、亚硝基化和泛素化等。 真核生物的基因组都是在细胞核的三维空间中发挥功能,如基因组的复制、DNA 突变、DNA 修复、基因的转录和调控、长链非编码 RNA 的传播和胚胎发育等。 分类 间期染色质按其形态特征、活性状态和染色性能区分为两种类型:常染色质和异染色质。按功能状态的不同可将染色质分为活性染色质和非活性染色质。 常染色质 常染色质是指间期细胞核内染色质纤维摺叠压缩程度低,相对处于伸展状态,用碱性染料染色时着色浅的那些染色质。在常染色质中,DNA组装比为1/2 000~1/1 000,即DNA实际长度为染色质纤维长度的1 000~2 000倍。构成常染色质的DNA主要是单一序列DNA和中度重复序列DNA。常染色质并非所有基因都具有转录活性,处于常染色质状态只是基因转录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异染色质 异染色质是指间期细胞核中,染色质纤维摺叠压缩程度高,处于聚缩状态,用碱性染料染色时着色深的那些染色质。异染色质又分为结构异染色质(组成型异染色质)和兼性异染色质。结构异染色质指的是各种类型的细胞中,除复制期以外,在整个细胞周期均处于聚缩状态,DNA组装比在整个细胞周期中基本没有较大变化的异染色质。兼性异染色质是指在某些细胞类型或一定的发育阶段,原来的常染色质聚缩,并丧失基因转录活性,变为异染色质。 活性染色质 活性染色质是指具有转录活性的染色质。活性染色质的核小体发生构象改变,具有疏松的染色质结构,从而便于转录调控因子与顺式调控元件结合和RNA 聚合酶在转录模板上滑动。 活性染色质主要特征活性:染色质具有DNase I超敏感位点(DNase I hypersensitive site);活性染色质很少有组蛋白H1与其结合;活性染色质的组蛋白乙酰化程度高;活性染色质的核小体组蛋白H2B很少被磷酸化;活性染色质中核小体组蛋白H2A在许多物种很少有变异形式;HMG14和HMG17只存在于活性染色质。 非活性染色质 非活性染色质是指不具有转录活性的染色质。2023-06-28 18:10:311
你好!请问B-DNA与Z-DNA谁的活性更强?
你好。DNA的活性主要是指DNA的转录活性,需要RNA聚合酶和很多转录因子的参与。RNA聚合酶和转录因子的结合依赖于DNA特定的高级结构中大沟和小沟的特征,而不是结合在碱基上。B型DNA的构型最利于这些聚合酶和转录因子的结合,所以活性最强。不客气。2023-06-28 18:10:382
为什么基因在DNA上呢?是怎么发现的?
自从孟德尔的遗传定律被重新发现以后,人们又提出了一个问题:遗传因子是不是一种物质实体?为了解决基因是什么的问题,人们开始了对核酸和蛋白质的研究。早在1868年,人们就已经发现了核酸。在德国化学家霍佩·赛勒的实验室里,有一个瑞士籍的研究生名叫米歇尔(1844--1895),他对实验室附近的一家医院扔出的带脓血的绷带很感兴趣,因为他知道脓血是那些为了保卫人体健康,与病菌""作战"而战死的白细胞和被杀死的人体细胞的"遗体"。于是他细心地把绷带上的脓血收集起来,并用胃蛋白酶进行分解,结果发现细胞遗体的大部分被分解了,但对细胞核不起作用。他进一步对细胞核内物质进行分析,发现细胞核中含有一种富含磷和氮的物质。霍佩·赛勒用酵母做实验,证明米歇尔对细胞核内物质的发现是正确的。于是他便给这种从细胞核中分离出来的物质取名为"核素",后来人们发现它呈酸性,因此改叫"核酸"。从此人们对核酸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研究。20世纪初,德国科赛尔(1853--1927)和他的两个学生琼斯(1865--1935)和列文(1869--1940)的研究,弄清了核酸的基本化学结构,认为它是由许多核苷酸组成的大分子。核苷酸是由碱基、核糖和磷酸构成的。其中碱基有4种(腺瞟吟、鸟嘌吟、胸腺嘧啶和胞嘧啶),核糖有两种(核糖、脱氧核糖),因此把核酸分为核糖核酸(RNA)和脱氧核糖核酸(DNA)。列文急于发表他的研究成果,错误地认为4种碱基在核酸中的量是相等的,从而推导出核酸的基本结构是由4个含不同碱基的核苷酸连接成的四核苷酸,以此为基础聚合成核酸,提出了"四核苷酸假说"。这个错误的假说,对认识复杂的核酸结构起了相当大的阻碍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核酸功能的认识。人们认为,虽然核酸存在于重要的结构--细胞核中,但它的结构太简单,很难设想它能在遗传过程中起什么作用。蛋白质的发现比核酸早30年,发展迅速。进人20世纪时,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中已有12种被发现,到1940年则全部被发现。1902年,德国化学家费歇尔提出氨基酸之间以肽链相连接而形成蛋白质的理论,1917年他合成了由15个甘氨酸和3个亮氨酸组成的18个肽的长链。于是,有的科学家设想,很可能是蛋白质在遗传中起主要作用。如果核酸参与遗传作用,也必然是与蛋白质连在一起的核蛋白在起作用。因此,那时生物界普遍倾向于认为蛋白质是遗传信息的载体。1928年,美国科学家格里菲斯(1877--1941)用一种有荚膜、毒性强的和一种无荚膜、毒性弱的肺炎双球菌对老鼠做实验。他把有荚病菌用高温杀死后与无荚的活病菌一起注人老鼠体内,结果他发现老鼠很快发病死亡,同时他从老鼠的血液中分离出了活的有荚病菌。这说明无荚菌竟从死的有荚菌中获得了什么物质,使无荚菌转化为有荚菌。这种假设是否正确呢?格里菲斯又在试管中做实验,发现把死了的有美菌与活的无荚菌同时放在试管中培养,无荚菌全部变成了有荚菌,并发现使无荚菌长出蛋白质荚的就是已死的有荚菌壳中遗留的核酸(因为在加热中,荚中的核酸并没有被破坏)。格里菲斯称该核酸为"转化因子"。1944年,美国细菌学家艾弗里(1877--1955)从有美菌中分离得到活性的"转化因子",并对这种物质做了检验蛋白质是否存在的试验,结果为阴性,并证明"转化因子"是DNA。但这个发现没有得到广泛的承认,人们怀疑当时的技术不能除净蛋白质,残留的蛋白质起到转化的作用。美籍德国科学家德尔布吕克(1906--1981)的噬菌体小组对艾弗里的发现坚信不移。因为他们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了噬菌体的形态和进人大肠杆菌的生长过程。噬菌体是以细菌细胞为寄主的一种病毒,个体微小,只有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它。它像一个小蝌蚪,外部是由蛋白质组成的头膜和尾鞘,头的内部含有DNA,尾鞘上有尾丝、基片和小钩。当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先把尾部末端扎在细菌的细胞膜上,然后将它体内的DNA全部注人到细菌细胞中去,蛋白质空壳仍留在细菌细胞外面,再没有起什么作用了。进人细菌细胞后的噬菌体DNA,就利用细菌内的物质迅速合成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从而复制出许多与原噬菌体大小形状一模一样的新噬菌体,直到细菌被彻底解体,这些噬菌体才离开死了的细菌,再去侵染其他的细菌。1952年,噬菌体小组主要成员赫尔希(1908一)和他的学生蔡斯用先进的同位素标记技术,做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他把大肠杆菌T2噬菌体的核酸标记上32P,蛋白质外壳标记上35S。先用标记了的T2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然后加以分离,结果噬菌体将带35S标记的空壳留在大肠杆菌外面,只有噬菌体内部带有32P标记的核酸全部注人大肠杆菌,并在大肠杆菌内成功地进行噬菌体的繁殖。这个实验证明DNA有传递遗传信息的功能,而蛋白质则是由DNA的指令合成的。这一结果立即为学术界所接受。几乎与此同时,奥地利生物化学家查加夫(1905--)对核酸中的4种碱基的含量的重新测定取得了成果。在艾弗里工作的影响下,他认为如果不同的生物种是由于DNA的不同,则DNA的结构必定十分复杂,否则难以适应生物界的多样性。因此,他对列文的"四核苷酸假说"产生了怀疑。在1948-1952年4年时间内,他利用了比列文时代更精确的纸层析法分离4种碱基,用紫外线吸收光谱做定量分析,经过多次反复实验,终于得出了不同于列文的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在DNA大分子中嘌吟和嘧啶的总分子数量相等,其中腺嘌吟A与胸腺嘧啶T数量相等,鸟嘌吟G与胞嘧啶C数量相等。说明DNA分子中的碱基A与T、G与C是配对存在的,从而否定了"四核苷酸假说",并为探索DNA分子结构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和依据。1953年4月25日,英国的《自然》杂志刊登了美国的沃森和英国的克里克在英国剑桥大学合作的研究成果:DNA双螺旋结构的分子模型,这一成果后来被誉为20世纪以来生物学方面最伟大的发现,标志着分子生物学的诞生。沃森(1928一)在中学时代是一个极其聪明的孩子,15岁时便进人芝加哥大学学习。当时,由于一个允许较早人学的实验性教育计划,使沃森有机会从各个方面完整地攻读生物科学课程。在大学期间,沃森在遗传学方面虽然很少有正规的训练,但自从阅读了薛定愕的《生命是什么?--活细胞的物理面貌》一书,促使他去"发现基因的秘密"。他善于集思广益,博取众长,善于用他人的思想来充实自己。只要有便利的条件,不必强迫自己学习整个新领域,也能得到所需要的知识。沃森22岁取得博士学位,然后被送往欧洲攻读博士后研究员。为了完全搞清楚一个病毒基因的化学结构,他到丹麦哥本哈根实验室学习化学。有一次他与导师一起到意大利那不勒斯参加一次生物大分子会议,有机会听英国物理生物学家威尔金斯(1916--)的演讲,看到了威尔金斯的DNAX射线衍射照片。从此,寻找解开DNA结构的钥匙的念头在沃森的头脑中索回。什么地方可以学习分析X射线衍射图呢?于是他又到英国剑桥大学卡文迪什实验室学习,在此期间沃森认识了克里克。克里克(1916)上中学时对科学充满热情,1937年毕业于伦敦大学。1946年,他阅读了《生命是什么?--活细胞的物理面貌卜书,决心把物理学知识用于生物学的研究,从此对生物学产生了兴趣。1947年他重新开始了研究生的学习,1949年他同佩鲁兹一起使用X射线技术研究蛋白质分子结构,于是在此与沃森相遇了。当时克里克比沃森大12岁,还没有取得博士学位。但他们谈得很投机,沃森感到在这里居然能找到一位懂得DNA比蛋白质更重要的人,真是三生有幸。同时沃森感到在他所接触的人当中,克里克是最聪明的一个。他们每天交谈至少几个小时,讨论学术问题。两个人互相补充,互相批评以及相互激发出对方的灵感。他们认为解决DNA分子结构是打开遗传之谜的关键。只有借助于精确的X射线衍射资料,才能更快地弄清DNA的结构。为了搞到DNAX射线衍射资料,克里克请威尔金斯到剑桥来度周末。在交谈中威尔金斯接受了DNA结构是螺旋型的观点,还谈到他的合作者富兰克林(1920--1958,女)以及实验室的科学家们,也在苦苦思索着DNA结构模型的问题。从1951年11月至1953年4月的18个月中,沃森、克里克同威尔金斯、富兰克林之间有过几次重要的学术交往。1951年11月,沃森听了富兰克林关于DNA结构的较详细的报告后,深受启发,具有一定晶体结构分析知识的沃森和克里克认识到,要想很快建立DNA结构模型,只能利用别人的分析数据。他们很快就提出了一个三股螺旋的DNA结构的设想。1951年底,他们请威尔金斯和富兰克林来讨论这个模型时,富兰克林指出他们把DNA的含水量少算了一半,于是第一次设立的模型宣告失败。有一天,沃森又到国王学院威尔金斯实验室,威尔金斯拿出一张富兰克林最近拍制的"B型"DNA的X射线衍射的照片。沃森一看照片,立刻兴奋起来、心跳也加快了,因为这种图像比以前得到的"A型"简单得多,只要稍稍看一下"B型"的X射线衍射照片,再经简单计算,就能确定DNA分子内多核苷酸链的数目了。克里克请数学家帮助计算,结果表明源吟有吸引嘧啶的趋势。他们根据这一结果和从查加夫处得到的核酸的两个嘌吟和两个嘧啶两两相等的结果,形成了碱基配对的概念。他们苦苦地思索4种碱基的排列顺序,一次又一次地在纸上画碱基结构式,摆弄模型,一次次地提出假设,又一次次地推翻自己的假设。有一次,沃森又在按着自己的设想摆弄模型,他把碱基移来移去寻找各种配对的可能性。突然,他发现由两个氢键连接的腺膘吟一胸腺嘧啶对竟然和由3个氢键连接的鸟嘌岭一胞嘧啶对有着相同的形状,于是精神为之大振。因为嘌吟的数目为什么和嘧啶数目完全相同这个谜就要被解开了。查加夫规律也就一下子成了DNA双螺旋结构的必然结果。因此,一条链如何作为模板合成另一条互补碱基顺序的链也就不难想象了。那么,两条链的骨架一定是方向相反的。经过沃森和克里克紧张连续的工作,很快就完成了DNA金属模型的组装。从这模型中看到,DNA由两条核苷酸链组成,它们沿着中心轴以相反方向相互缠绕在一起,很像一座螺旋形的楼梯,两侧扶手是两条多核苷酸链的糖一磷基因交替结合的骨架,而踏板就是碱基对。由于缺乏准确的X射线资料,他们还不敢断定模型是完全正确的。下一步的科学方法就是把根据这个模型预测出的衍射图与X射线的实验数据作一番认真的比较。他们又一次打电话请来了威尔金斯。不到两天工夫,威尔金斯和富兰克林就用X射线数据分析证实了双螺旋结构模型是正确的,并写了两篇实验报告同时发表在英国《自然》杂志上。1962年,沃森、克里克和威尔金斯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而富兰克林因患癌症于1958年病逝而未被授予该奖。DNA双螺旋结构被发现后,极大地震动了学术界,启发了人们的思想。从此,人们立即以遗传学为中心开展了大量的分子生物学的研究。首先是围绕着4种碱基怎样排列组合进行编码才能表达出20种氨基酸为中心开展实验研究。1967年,遗传密码全部被破解,基因从而在DNA分子水平上得到新的概念。它表明:基因实际上就是DNA大分子中的一个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在这个单位片段上的许多核苷酸不是任意排列的,而是以有含意的密码顺序排列的。一定结构的DNA,可以控制合成相应结构的蛋白质。蛋白质是组成生物体的重要成分,生物体的性状主要是通过蛋白质来体现的。因此,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是通过DNA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实现的。在此基础上相继产生了基因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蛋白质工程等,这些生物技术的发展必将使人们利用生物规律造福于人类。现代生物学的发展,愈来愈显示出它将要上升为带头学科的趋势。2023-06-28 18:10:473
在潮湿状态下,DNA的纤维会变的较长较细,称做A型;而干燥的时候则变得较短较粗,称为B型。
首先要明确的是:关于“在潮湿状态下,DNA的纤维会变的较长较细,称做A型;而干燥的时候则变得较短较粗,称为B型。”这句话不是对DNA构象的科学表述,而是出自传记作者的一种很不严谨的文学性描述。 这个问题涉及DNA结构的多态性,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DNA的构象绝不仅仅是随着湿度的改变而改变那样简单。 Watson和Crick提出的DNA双螺旋结构属于B型双螺旋,它是以在生理盐溶液中抽出的DNA纤维在92%相对湿度下进行X-射线衍射图谱为依据进行推测的,这是DNA分子在水性环境和生理条件下最稳定的结构。 在以钠、钾或铯作反离子,相对湿度为75%时,DNA分子的X-射线衍射图给出的是A构象,A-DNA每螺旋含11个碱基对,而且变成A-DNA后,大沟变窄、变深,小沟变宽、变浅。 以锂作反离子,相对湿度进一步降为66%,DNA分子的X-射线衍射图给出的是C构象。C构象仅在实验室中观察到。 D和E构象:相对湿度进一步下降,同时DNA分子中G-C碱基对较少时的X-衍射图为此。 然而研究表明DNA的结构是动态的。一般说来,A-T丰富的DNA片段常呈B-DNA。采用乙醇沉淀法纯化DNA时,整个过程中,大部分DNA由B-DNA经过C-DNA,最终变构为A-DNA。若DNA双链中一条链被相应的RNA链所替换,会变构成A-DNA。当DNA处于转录状态时,DNA模板链与由它转录所得的RNA链间形成的双链就是A-DNA。由此可见A-DNA构象对基因表达有重要意义。此外,B-DNA双链都被RNA链所取代而得到由两条RNA链组成的双螺旋结构也是A-DNA。总之,DNA的双螺旋结构永远处于动态平衡中,DNA分子构象的变化与糖基和碱基之间空间相对位置有关。 上述这些不同构象的DNA都有共同的一点,即它们都是右手双螺旋;两条反向平行的核苷酸链通过Watson-Crick碱基配对结合在一起;链的重复单位是单核苷酸;这些螺旋中都有两个螺旋沟,分为沟与小沟,只是它们的宽窄和深浅程度有所不同。 1979年,Wang和Rich等人在研究人工合成的CGCGCG单晶的X-射线衍射图谱时又发现了与上述完全不同的DNA构象,它是左手双螺旋,每个螺旋含12个碱基对,分子长链中磷原子不是平滑延伸而是锯齿形排列,有如“之”字形一样,因此叫它Z构象。 DNA构象的可变性,或者说DNA二级结构的多态性的发现拓宽了人们的视野。原来,生物体中最为稳定的遗传物质也可以采用不同的姿态来实现其丰富多采的生物学功能。 ue004 多年来,DNA结构的研究手段主要是X射线衍射技术,其结果是通过间接观测多个DNA分子有关结构参数的平均值而获得的。同时,这项技术的样品分析条件使被测DNA分子与天然状态相差甚远。因此,在反映DNA结构真实性方面这种方法存在着缺陷。1989年,应用扫描隧道显微镜(scanning tummeling microscopy,STM)研究DNA结构克服了上述技术的缺陷。这种先进的显微技术,不仅可将被测物放大500万倍,且能直接观测接近天然条件下单个DNA分子的结构细节。STM 技术的应用是DNA结构研究中的重要进展,可望在探索DNA结构的某些未知点上展示巨大潜力。2023-06-28 18:10:571
DNA与α-DNA有什么区别?
A-DNA更紧密,每个碱基平面距离为0.256nm,每圈螺旋有11对碱基,螺距为2.8nm;B-DNA碱基距离为0.338nm,每圈螺旋有10对碱基,螺距为3.4nm。A-DNA又称A型DNA,为DNA双螺旋的一种形式,拥有与较普遍的B-DNA相似的右旋结构,但其螺旋较短较紧密。A-DNA与B-DNA相似,有大小凹陷处之分。但其每一转的螺旋中具有较多的碱基对,因而产生较深的大凹陷处与较浅的小凹陷处。Z-DNA又称Z型DNA,是DNA双螺旋结构的一种形式,具有左旋型态的双股螺旋(与常见的B-DNA相反),并呈现锯齿形状。 Z-DNA的双股螺旋为左旋型态,与B-DNA的右旋型态明显有所差别。其结构每两个碱基对重复出现一次。大小螺旋凹槽之间的差别较A型及B型小,只在宽度上有些微差异。这种型态并不常见,但某些特定情况可增加其存在的可能,如嘌呤-嘧啶交替序列、DNA超螺旋,或盐份与某些阳离子浓度高时。Z-DNA能够与B-DNA构成相互结合型态,这种结构会使一对碱基突出于双螺旋之外。 B-DNA是一种理想结构,不能预示基因活动,与细胞中的DNA略有不同,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溶液中的DNA分子比B-DNA分子的螺旋程度更高,平均每螺周有10.5个碱基对;第二,B型DNA构象是均一的结构,然而实际的DNA没有如此规则,甚至从精细结构看,它的各个碱基对之间都有所不同。2023-06-28 18:11:452
Z型DNA与B型DNA可以相互转化吗
可以,在不同的生理条件下,可以进行互相转换。2023-06-28 18:12:141
B型DNA结构的特点有
右手螺旋,反向平行;螺旋直径2nm;脱氧核糖和磷酸基主链位于螺旋外部,碱基位于螺旋内部;双螺旋的螺距为3.4nm,其中包含10个核苷酸对。B型DNA仅仅是众多DNA双螺旋构象中的一种。在外界条件的改变下,双螺旋的构象也会改变。DNA是作为染色体的一个成而存在于细胞核之中。其主要的作用和功能在于对遗传信息的储存。DNA分子十分大是由核苷酸构成的。而核苷酸含碳碱基是鸟嘌呤腺嘧啶等。在细胞中DNA能够和蛋白质结合成为染色体整个染色体被被称为染色体组。扩展资料:DNA的作用:经过对DNA的本质进行学习和了解我们知道了DNA能够经过精准的复制把遗传信息传递给下一代DNA还能够在复制过程中进行有概率的突变这样可以为生物进化提供分子基础DNA可以转录成为RNA并且翻译成为蛋白质经过蛋白质来实现生命结构与功能。正是因为DNA所具备的这些功能使其能够对人类的生活起到很大的作用就当前的情况来看主要是在亲子鉴定以及转基因技术中发挥重大作用。2023-06-28 18:12:341
B型DNA双螺旋结构要点?简答题
B型DNA双螺旋结构要点是主链有二条。DNA双螺旋结构主链由脱氧核糖和磷酸基通过酯键交替连接而成。主链有二条,它们似“麻花状”绕一共同轴心以右手方向盘旋, 相互平行而走向相反形成双螺旋构型。主链处于螺旋的外则,这正好解释了由糖和磷酸构成的主链的亲水性。DNA外侧是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而成的骨架。所谓双螺旋就是针对二条主链的形状而言的。扩展资料: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发现了DNA双螺旋的结构,开启了分子生物学时代,使遗传的研究深入到分子层次,“生命之谜”被打开,人们清楚地了解遗传信息的构成和传递的途径。在以后的近50年里,分子遗传学、分子免疫学、细胞生物学等新学科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一个又一个生命的奥秘从分子角度得到了更清晰的阐明,DNA重组技术更是为利用生物工程手段的研究和应用开辟了广阔的前景。2023-06-28 18:12:511
b型dna的螺旋形式是
右手螺旋,反向平行;螺旋直径2nm;脱氧核糖和磷酸基主链位于螺旋外部,碱基位于螺旋内部;双螺旋的螺距为3.4nm,其中包含10个核苷酸对2023-06-28 18:13:161
B型DNA双螺旋结构要点?简答题
1953年Watson和Crick在nature上发表了DNA双螺旋模型首次简要阐明了复杂DNA分子的二级结构,明确提出特异碱基配对可能是遗传物质的复制机制。要点如下: 1.两条反向平行的互补双螺旋链,一条方向为5‘→3",另一条方向为3‘→5",围绕同一中心纵轴,从右向上盘旋。 2.双螺旋磷酸-脱氧核糖主链在外,位于内的碱基平面与中心轴垂直。 3.每个碱基相聚0.34nm,同条链相邻碱基夹角36度,每10个碱基形成螺旋1周,螺距3.4nm。 4.露于螺旋外的磷原子离中心轴1.0nm,易与阳离子接近。 5.两条链相互碱基互补配对,即AT/GC,分别以2个和3个氢键相连。 6.两条单链之间由小沟,两个双链之间有大沟,他们在DNA双螺旋外交替出现。2023-06-28 18:13:231
B型DNA双螺旋的螺距是多少?
B型DNA双螺旋的螺距是3.54nm2023-06-28 18:13:321
简述B-型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要点
右手螺旋,反向平行;螺旋直径2nm;脱氧核糖和磷酸基主链位于螺旋外部,碱基位于螺旋内部;双螺旋的螺距为3.4nm,其中包含10个核苷酸对2023-06-28 18:13:411
组成DNA结构的基本成分是什么
DNA是由脱氧核苷酸的单体聚合而成的聚合体。DNA的单体称为脱氧核苷酸,每一种脱氧核苷酸由三个部分所组成:一分子含氮碱基+一分子五碳糖(脱氧核糖)+一分子磷酸根,DNA都是由C、H、O、N、P五种元素组成的。2023-06-28 18:14:101
为什么中关村广场是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这是指b型dna,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dna沃森和克里克在研究dna的时候所用的资料来自在相对湿度为百分之九十二是所得到的dna,这种dna称为b型dna.还有a型和z型,这是dna的三种构型。一般认为,b构型最接近细胞中的dna构象,它与双螺旋模型非常相似。a-dna与rna分子中的双螺旋区以及转录时形成的dna-rna杂交分子构象接近。z-dna以核苷酸二聚体为单元左向缠绕,其主链呈锯齿(z)形,故名。2023-06-28 18:14:172
DNA分子的结构?
一DNA分子是由两条链组成的。这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二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三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A(腺嘌呤)与T(胸腺嘧啶)配对,G(鸟嘌呤)与C(胞嘧啶)配对。碱基之间的这种一一对应关系,叫做碱基互补配对原则。2023-06-28 18:14:232
dna阿拉发螺旋的碱基数
B型DNADNA分子每匝螺旋有10个碱基对.A型DNADNA分子每匝螺旋有11个碱基对.Z型DNA每个螺旋有12个碱基对.知道这个以后你可以推断出来.2023-06-28 18:14:301
古代里认亲都是将双方的血化在水里,融在一起就是亲骨肉,这是什么根据?
滴血认亲 开放分类: 科学、医学、基因 古代讲的滴血认亲,就是小孩的血跟大人的血如能够溶在一块,就是父母亲生的,否则就不是。据了解,我国宋代的法医著作里面就记载了古老的亲子认定办法,进入现代社会,滴血认亲这个老办法肯定用不上了。 提起亲子鉴定,很多人会想到古代小说上常常提到的滴血认亲。其实这种方法没有任何科学依据。而在这种鉴定过程中,亲子关系的血液不一定能融合,而不是亲子关系的血液常常能融合。 “亲子鉴定”古已有之,最早出现于三国时代。其方式是“滴血认亲”,认为“血相溶者即为亲”。《南史》记载着南朝梁武帝萧衍之子萧综滴骨认亲的故事:萧综的母亲吴淑媛原来是齐宫东昏候的妃子,因其貌 美又有才学,被武帝看中,入宫后七月即生下萧综,宫中都怀疑非武帝亲生,萧综长大以后,去盗掘东昏候的坟墓,刨出尸骨,用自己的血液滴在尸骨上,见其果真能渗入尸骨中,萧综半信半疑,后又杀了自己的亲生儿子,用自己的血在儿子的尸骨进行试验,血液仍能渗入骨中;于是深信不疑。后来萧综投奔北魏 ,改名萧缵,并表示要为东昏候服丧三年。萧综是否为东昏候的亲生子,不再重要,现更已无法考证。但滴血认亲的不科学性,已为人之公认。 滴骨认亲不科学 《洗冤集录》:检滴骨亲法,谓如:某甲是父或母,有骸骨在,某乙来认亲生男或女何以验之?试令某乙就身刺一两点血,滴骸骨上,是亲生,则血沁入骨内,否则不入。俗云“滴骨亲”,盖谓此也。 剧情:玉娘的丈夫被人杀死。宋慈查出真相,玉娘的父亲和魁就是元凶,原来和魁并不是玉娘的亲生父亲。在公堂上,宋慈找来玉娘亲生父亲的骸骨,以滴骨法检验。玉娘刺破手指,指血很快渗入骸骨中,确认玉娘与死者有血缘关系。 这种“滴血认亲”的鉴定方式没有科学依据。无论是不是有血缘关系,血液滴在骨骼上都不会渗入。古代的滴血认亲是传说。到目前为止,血缘关系的准确认定还只能通过DNA鉴定。 滴血认亲不科学 观众熟悉的“李府连环案”是《大宋提刑官》中很精彩的一段,宋提刑运用“滴血认亲”的方法验证出了和魁父女并无血缘之亲的事实,进而破获了李府连环案使和魁伏法。石岩彬说,“滴血认亲”是古代的检验方法,但按现代医学的观点分析,这种方法缺乏科学性。但由于当时人们认识的局限性和科学手段的缺乏,宋提刑将滴血认亲运用到法医勘验实践中已经很了不起,在宋提刑所处的时代仍不失为先进方法。 现代的"滴血认亲"就要选用DNA亲子鉴定了(基因技术) 脱氧核糖核酸(DNA,为英文Deoxyribonucleic acid的缩写),又称去氧核糖核酸,是染色体的主要化学成分,同时也是组成基因的材料。有时被称为“遗传微粒”,因为在繁殖过程中,父代把它们自己DNA的一部分复制传递到子代中,从而完成性状的传播 DNA的理化结构 DNA是大分子高分子聚合物,DNA溶液为高分子溶液,具有很高的粘度。DNA对紫外线有吸收作用,当核酸变性时,吸光值升高;当变性核酸可复性时,吸光值又会恢复到原来水平。温度、有机溶剂、酸碱度、尿素、酰胺等试剂都可以引起DNA分子变性,即使得DNA双键间的氢键断裂,双螺旋结构解开。 DNA复制脱氧核糖核酸(DNA,为英文Deoxyribonucleic acid的缩写),又称去氧核糖核酸,是染色体的主要化学成分,同时也是组成基因的材料。有时被称为“遗传微粒”,因为在繁殖过程中,父代把它们自己DNA的一部分复制传递到子代中,从而完成性状的传播。 这种核酸高聚物是由核苷酸链接成的序列,每一个核苷酸都由一分子脱氧核糖,一分子磷酸以及一分子碱基组成。DNA有四种不同的核苷酸结构,它们是腺嘌呤(adenine,缩写为A),胸腺嘧啶(thymine,缩写为T),胞嘧啶(cytosine,缩写为C)和鸟嘌呤(guanine,缩写为G)。在双螺旋的DNA中,分子链是由互补的核苷酸配对组成的,两条链依靠氢键结合在一起。由于氢键键数的限制,DNA的碱基排列配对方式只能是A对T或C对G。因此,一条链的碱基序列就可以决定了另一条的碱基序列,因为每一条链的碱基对和另一条链的碱基对都必须是互补的。在DNA复制时也是采用这种互补配对的原则进行的:当DNA双螺旋被展开时,每一条链都用作一个模板,通过互补的原则补齐另外的一条链。分子链的开头部分称为3"端而结尾部分称为5"端,这些数字表示脱氧核糖中的碳原子编号。 事实上,原核细胞(无细胞核)的DNA存在于细胞质中,而真核生物的DNA存在于细胞核中,DNA片断并不像人们通常想象的那样,是单链的分子。严格的说,DNA是由两条单链像葡萄藤那样相互盘绕成双螺旋形,根据螺旋的不同分为A型DNA,B型DNA和Z型DNA,詹姆斯·沃森与佛朗西斯·克里克所发现的双螺旋,是称为B型的水结合型DNA,在细胞中最为常见。2023-06-28 18:14:493
请问DNA里,螺旋数与碱基对的关系?假设碱基对为x个,求螺旋的个数?
B型DNA DNA分子每匝螺旋有10个碱基对. A型DNA DNA分子每匝螺旋有11个碱基对. Z型DNA 每个螺旋有12个碱基对. 知道这个以后你可以推断出来.2023-06-28 18:14:561
什么叫DNA?是谁发现了DNA?
DNA是由两条单链像葡萄藤那样相互盘绕成双螺旋形,根据螺旋的不同分为A型DNA,B型DNA和Z型DNA,又称去氧核糖核酸,是染色体的主要化学成分,同时也是组成基因的材料。发现DNA最早是在1869年,是由德国生化学家米歇尔发现的。2023-06-28 18:15:021
3种构型DNA的特点如何?
B型DNA(右手双螺旋DNA);活性最高的DNA构象; A型DNA,B型DNA的重要变构形式,仍有活性; Z型DNA,Z型DNA是左手螺旋,B型DNA的另一种变构形式,活性明显降低2023-06-28 18:15:221
DNA结构的基本要素有哪些?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要点:1、由两条碱基互补的、反向平行排列的脱氧多核苷酸单链组成,碱基互补的方式是A与T,C与G对应;2、两条互补链围绕一“主轴”向右盘旋形成双螺旋结构;DNA分子结构3、DNA分子结构由4种碱基(A、T、G、C)的排列顺序决定储存遗传信息;4、DNA分子结构双螺旋的表面形成两条凹槽,一面宽而深,称之深沟;另一面狭而浅,称之浅沟。与特定功能的蛋白质(酶)识别和调控相关。DNA链5、DNA链碱基排列顺序的组合方式无限,形成多种不同的DNA分子。扩展资料: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者富兰克林(Rosalind Elsie Franklin)于1952年5月获得一张非常清晰的B型DNA衍射照片(照片51号)。1953年1月,沃森访问国王学院时看到了这张照片,立刻领悟了双螺旋模型的关键。他在回忆录《双螺旋》中写道:“在看到图片的瞬间,我目瞪口呆、心跳加速,图片上占主要位置的黑色十字映像只能从螺旋结构中产生”。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DNA双螺旋结构2023-06-28 18:15:381
DNA的分子结构是什么样子的
DNA的分子结构是什么样子的DNA是染色体的主要化学成分,同时也是组成基因的材料.DNA是由两条单链像葡萄藤那样相互盘绕成双螺旋形,根据螺旋的不同分为A型DNA,B型DNA和Z型DNA,詹姆斯·沃森与佛朗西斯·克里克所发现的双螺旋,是称为B型的水结合型DNA,在细胞中最为常见.这种核酸高聚物是由核苷酸链接成的序列,每一个核苷酸都由一分子脱氧核糖,一分子磷酸以及一分子碱基组成.DNA有四种不同的核苷酸结构,它们是腺嘌呤(adenine,缩写为A),胸腺嘧啶(thymine,缩写为T),胞嘧啶(cytosine,缩写为C)和鸟嘌呤(guanine,缩写为G).在双螺旋的DNA中,分子链是由互补的核苷酸配对组成的,两条链依靠氢键结合在一起.由于氢键键数的限制,DNA的碱基排列配对方式只能是A对T或C对G.因此,一条链的碱基序列就可以决定了另一条的碱基序列,因为每一条链的碱基对和另一条链的碱基对都必须是互补的.在DNA复制时也是采用这种互补配对的原则进行的:当DNA双螺旋被展开时,每一条链都用作一个模板,通过互补的原则补齐另外的一条链.分子链的开头部分称为3"端而结尾部分称为5"端,这些数字表示脱氧核糖中的碳原子编号.图2023-06-28 18:15:551
DNA分子的结构是什么
双螺旋结构DNA即脱氧核糖核酸(英文Deoxyribonucleic acid的缩写),又称去氧核糖核苷酸,是染色体主要组成成分,同时也是主要遗传物质。、不明白欢迎来求助~2023-06-28 18:16:021
DNA分子的结构?
脱氧核糖核酸(DNA,为英文Deoxyribonucleicacid的缩写),又称去氧核糖核酸,是染色体的主要化学成分,同时也是组成基因的材料。有时被称为“遗传微粒”,因为在繁殖过程中,父代把它们自己DNA的一部分复制传递到子代中,从而完成性状的传播。事实上,原核细胞(无细胞核)的DNA存在于细胞质中,而真核生物的DNA存在于细胞核中,DNA片断并不像人们通常想像的那样,是单链的分子。严格的说,DNA是由两条单链像葡萄藤那样相互盘绕成双螺旋形,根据螺旋的不同分为A型DNA,B型DNA和Z型DNA,詹姆斯·沃森与佛朗西斯·克里克所发现的双螺旋,是称为B型的水结合型DNA,在细胞中最为常见。这种核酸高聚物是由核苷酸链接成的序列,每一个核苷酸都由一分子脱氧核糖,一分子磷酸以及一分子碱基组成。DNA有四种不同的核苷酸结构,它们是腺嘌呤(adenine,缩写为A),胸腺嘧啶(thymine,缩写为T),胞嘧啶(cytosine,缩写为C)和鸟嘌呤(guanine,缩写为G)。在双螺旋的DNA中,分子链是由互补的核苷酸配对组成的,两条链依靠氢键结合在一起。由于氢键键数的限制,DNA的碱基排列配对方式只能是A对T或C对G。因此,一条链的碱基序列就可以决定了另一条的碱基序列,因为每一条链的碱基对和另一条链的碱基对都必须是互补的。在DNA复制时也是采用这种互补配对的原则进行的:当DNA双螺旋被展开时,每一条链都用作一个模板,通过互补的原则补齐另外的一条链。分子链的开头部分称为3"端而结尾部分称为5"端,这些数字表示脱氧核糖中的碳原子编号。2023-06-28 18:16:091
为什么有的血会相溶,有的不会
古代讲的滴血认亲,就是小孩的血跟大人的血如能够溶在一块,就是父母亲生的,否则就不是。据了解,我国宋代的法医著作里面就记载了古老的亲子认定办法,进入现代社会,滴血认亲这个老办法肯定用不上了。 提起亲子鉴定,很多人会想到古代小说上常常提到的滴血认亲。其实这种方法没有任何科学依据。而在这种鉴定过程中,亲子关系的血液不一定能融合,而不是亲子关系的血液常常能融合。 “亲子鉴定”古已有之,最早出现于三国时代。其方式是“滴血认亲”,认为“血相溶者即为亲”。《南史》记载着南朝梁武帝萧衍之子萧综滴骨认亲的故事:萧综的母亲吴淑媛原来是齐宫东昏候的妃子,因其貌 美又有才学,被武帝看中,入宫后七月即生下萧综,宫中都怀疑非武帝亲生,萧综长大以后,去盗掘东昏候的坟墓,刨出尸骨,用自己的血液滴在尸骨上,见其果真能渗入尸骨中,萧综半信半疑,后又杀了自己的亲生儿子,用自己的血在儿子的尸骨进行试验,血液仍能渗入骨中;于是深信不疑。后来萧综投奔北魏 ,改名萧缵,并表示要为东昏候服丧三年。萧综是否为东昏候的亲生子,不再重要,现更已无法考证。但滴血认亲的不科学性,已为人之公认。 滴骨认亲不科学《洗冤集录》:检滴骨亲法,谓如:某甲是父或母,有骸骨在,某乙来认亲生男或女何以验之?试令某乙就身刺一两点血,滴骸骨上,是亲生,则血沁入骨内,否则不入。俗云“滴骨亲”,盖谓此也。 剧情:玉娘的丈夫被人杀死。宋慈查出真相,玉娘的父亲和魁就是元凶,原来和魁并不是玉娘的亲生父亲。在公堂上,宋慈找来玉娘亲生父亲的骸骨,以滴骨法检验。玉娘刺破手指,指血很快渗入骸骨中,确认玉娘与死者有血缘关系。 这种“滴血认亲”的鉴定方式没有科学依据。无论是不是有血缘关系,血液滴在骨骼上都不会渗入。古代的滴血认亲是传说。到目前为止,血缘关系的准确认定还只能通过DNA鉴定。 滴血认亲不科学观众熟悉的“李府连环案”是《大宋提刑官》中很精彩的一段,宋提刑运用“滴血认亲”的方法验证出了和魁父女并无血缘之亲的事实,进而破获了李府连环案使和魁伏法。石岩彬说,“滴血认亲”是古代的检验方法,但按现代医学的观点分析,这种方法缺乏科学性。但由于当时人们认识的局限性和科学手段的缺乏,宋提刑将滴血认亲运用到法医勘验实践中已经很了不起,在宋提刑所处的时代仍不失为先进方法。现代的"滴血认亲"就要选用DNA亲子鉴定了(基因技术) 脱氧核糖核酸(DNA,为英文Deoxyribonucleic acid的缩写),又称去氧核糖核酸,是染色体的主要化学成分,同时也是组成基因的材料。有时被称为“遗传微粒”,因为在繁殖过程中,父代把它们自己DNA的一部分复制传递到子代中,从而完成性状的传播 DNA的理化结构 DNA是大分子高分子聚合物,DNA溶液为高分子溶液,具有很高的粘度。DNA对紫外线有吸收作用,当核酸变性时,吸光值升高;当变性核酸可复性时,吸光值又会恢复到原来水平。温度、有机溶剂、酸碱度、尿素、酰胺等试剂都可以引起DNA分子变性,即使得DNA双键间的氢键断裂,双螺旋结构解开。DNA复制脱氧核糖核酸(DNA,为英文Deoxyribonucleic acid的缩写),又称去氧核糖核酸,是染色体的主要化学成分,同时也是组成基因的材料。有时被称为“遗传微粒”,因为在繁殖过程中,父代把它们自己DNA的一部分复制传递到子代中,从而完成性状的传播。 这种核酸高聚物是由核苷酸链接成的序列,每一个核苷酸都由一分子脱氧核糖,一分子磷酸以及一分子碱基组成。DNA有四种不同的核苷酸结构,它们是腺嘌呤(adenine,缩写为A),胸腺嘧啶(thymine,缩写为T),胞嘧啶(cytosine,缩写为C)和鸟嘌呤(guanine,缩写为G)。在双螺旋的DNA中,分子链是由互补的核苷酸配对组成的,两条链依靠氢键结合在一起。由于氢键键数的限制,DNA的碱基排列配对方式只能是A对T或C对G。因此,一条链的碱基序列就可以决定了另一条的碱基序列,因为每一条链的碱基对和另一条链的碱基对都必须是互补的。在DNA复制时也是采用这种互补配对的原则进行的:当DNA双螺旋被展开时,每一条链都用作一个模板,通过互补的原则补齐另外的一条链。分子链的开头部分称为3"端而结尾部分称为5"端,这些数字表示脱氧核糖中的碳原子编号。 事实上,原核细胞(无细胞核)的DNA存在于细胞质中,而真核生物的DNA存在于细胞核中,DNA片断并不像人们通常想象的那样,是单链的分子。严格的说,DNA是由两条单链像葡萄藤那样相互盘绕成双螺旋形,根据螺旋的不同分为A型DNA,B型DNA和Z型DNA,詹姆斯·沃森与佛朗西斯·克里克所发现的双螺旋,是称为B型的水结合型DNA,在细胞中最为常见。2023-06-28 18:16: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