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图谱 / 问答 / 问答详情

are based on the ability of bacteria是什么意思

2023-06-29 07:14:20
TAG: BAC
共3条回复
可可科科

are based on the ability of bacteria

基于细菌的能力

双语对照

例句:

Partnerships based on ability, not similarity, tend to do better.

伙伴关系基于能力,而不是相似度,其投资往往做得更好。

Chen

are based on the ability of bacteria

基于细菌的能力

双语对照

例句:

1.

Partnerships based on ability, not similarity, tend to do better.

伙伴关系基于能力,而不是相似度,其投资往往做得更好。

2.

Everyone has a layer of bacteria on their teeth called plaque.

每个人的牙齿中都有一层叫做噬菌斑的细菌。

阿啵呲嘚

are based on the ability of bacteria基于细菌的能力

相关推荐

噬斑测定

噬斑与噬斑形成单位 在液体培养基中,噬菌现象可使混浊菌液变为澄清。在固体培养基上,若用适量的噬菌体和宿主菌液混合后接种培养,培养基表面可有透亮的溶菌空斑出现。一个空斑系由一个噬菌体复制增殖并裂解细菌后形成,称为噬斑(plaque);不同噬菌体噬珥的形态与大小不尽相同。若将噬菌体按一定倍数稀释,通过噬斑计数,可测知一定体积内的噬斑形成单位,(plaque forming units,pfu)数目,即噬菌体的数量。
2023-06-29 01:28:351

什么是梯度稀释?什么是噬斑法??

梯度稀释:平板计数是根据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上所形成的单个菌落,即是由一个单细胞繁殖而成这一培养特征设计的计数方法,即一个菌落代表一个单细胞。噬斑法:依次稀释2倍,比如取1mL原液加入9mL水稀释10倍,再从这里面取1mL与9mL水混和,依次类推,称梯度稀释。计数时,首先将待测样品制成均匀的系列稀释液,尽量使样品中的微生物细胞分散开,使成单个细胞存在(否则一个菌落就不只是代表一个细胞)。扩展资料:溶剂通常拥有比较低的沸点和容易挥发。或是可以由蒸馏来去除,从而留下被溶物。因此,溶剂不可以对溶质产生化学反应。它们必须为低活性的。溶剂可从混合物萃取可溶化合物,最普遍的例子是以热水冲泡咖啡或茶。溶剂通常是透明,无色的液体,他们大多都有独特的气味。溶液的浓度取决于溶解在溶剂内的物质的多少。溶解度则是溶剂在特定温度下,可以溶解最多多少物质。 有机溶剂主要用于干洗(例如四氯乙烯)。作涂料稀释剂(例如甲苯、香蕉水、松香水、松节油),作洗甲水或去除胶水(例如丙酮,醋酸甲酯,醋酸乙酯),除锈(例如己烷),作洗洁精(柠檬精),用于香水(酒精)跟用于化学合成。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稀释
2023-06-29 01:28:443

为什么没刷牙会感觉毛绒绒的?

credit:锐景创意如果你在睡觉前不刷牙,你可能会注意到第二天早晨起来牙齿上好像毛绒绒的。这种感觉是由牙菌斑引起的,它有一种黏糊糊的质地,会让舌头感觉毛绒绒的。看过牙膏广告的人应该都听说过噬斑。这种物质是可以避免的,但它究竟是什么呢?从根本上说,这是一种自然的依附在牙齿表面的细菌膜。我们吃过东西的20分钟后,食物残渣、细菌、糖、酸和唾液相结合就会形成噬斑。在这段时间内细菌最为活跃。含有淀粉、糖且黏稠的食物因其含酸量和附着在牙齿上的能力十分利于牙菌斑的生长。特别是口腔中残留的糖分对牙菌斑来讲无疑是一场盛宴。如果没有做好口腔卫生,噬斑会不断增加,菌斑膜会变得越来越坚硬难以刷掉,开始损伤牙齿。最初的症状应该是齿龈炎,它是由牙斑菌和牙垢不受控制生长而引起的牙龈发炎,可能会导致牙龈出血和牙龈肿痛,但很容易被忽视,因为并不痛苦。除此之外,它会导致蛀牙、牙釉质受损、牙龈和骨骼退化(牙周炎)。这就听起来很糟糕了吧?更可怕的还在后面。想象一下你的口腔是通往其他器官的门路,在口腔中形成的细菌还会入侵你体内的其它系统,导致一些让人意想不到的疾病。这种细菌如果进入血液,甚至可能会导致心血管疾病。所以,你应该把这种毛茸茸的牙齿看作健康警告信息。当你的舌头轻轻在牙齿上掠过时,感觉到磕磕盼盼不光滑,那就代表着你可能需要更加频繁地刷牙。否则,你的口腔健康可能会受到威胁。偶尔,你可能会感觉到牙齿上有一层薄膜,除了是没有刷牙外,还有其他的原因。有些食物会引起这种令人作呕的毛绒绒的感觉。其中臭名昭著的罪魁祸首就是菠菜。据研究表示,食用过菠菜后残留在牙齿上的物质中含有草酸,这种物质在甜菜、甘蓝和大黄中也很常见。草酸虽然无害,但会影响人体吸收铁。你可以通过食用含有维生素C的食物、饮料或补品来抵消这种影响。当然,吃了菠菜后最好还是刷一下牙,这样才能去除菠菜给你留下的黏糊糊的感觉。经常刷牙似乎是为了保持清新口气和迷人微笑而付出的小小的代价,但除此之外,它还能帮你活得长久。
2023-06-29 01:28:591

噬斑实验是什么?噬斑实验可以检测病毒的复制?

皮肤斑贴实验是研究毒物对皮肤毒性的实验方法之一。把数层纱布折叠成一定大小(方形每边1cm,圆形直径1cm),将受试物原液或稀释液沾湿纱布后紧贴于皮肤上,外盖一层油纸或塑料薄膜,用绷带固定。一般12小时或24小后解开,观察局部反应。根据红斑及焦痂和水肿的大小记分。很淡的红斑(几乎觉察不到)为1分,边界清晰者为2分,中等严重者为3分极严重伴有轻微焦痂者为4分。很轻的水肿(几乎觉察不到)为1分,轻度者(边缘明显高出皮面)为2分,中等者(水肿高出皮面1cm)为3分,严重者(水肿高出皮面1cm以上,面积超过斑贴区)为4分。根据所得总分,平定皮肤局部反应。在24小时和72小时分别观察和记录2次。有人取其平均值,称为“原发性刺激指数”。<2分为轻度刺激,2-5分为中度刺激,>6分为强烈刺激
2023-06-29 01:29:051

生物学中噬菌斑是什么

噬菌斑即噬菌体侵染细菌细胞,导致寄主细胞溶解死亡.因而在琼脂培养基表面形成的空斑.   将适量的噬菌体和敏感细菌在软琼脂中混合,然后平埔于琼脂培养基上,凝固后保温放置,在培养基平面上的细菌,由于噬菌体的作用被溶菌而形成圆形斑,称为噬菌斑。噬菌斑的大小,从肉眼勉强可见的小形斑直到直径1厘米以上的大形斑不等。一般溶原性噬菌体的噬菌斑中央残存着已溶原化的细胞,故成为混浊噬菌斑。相反,烈性噬菌体则形成透明噬菌斑。另还有透明与混浊部分相混杂的斑驳噬菌斑。在适当条件下,一个噬菌体粒子形成一个噬菌斑。对动物病毒一般是把它少量地接种培养于玻璃试管或器皿的单层培养细胞上。当在它上面铺上一层含有中性红染料的琼脂时,由于被病毒感染而变性的细胞不能摄取染料,在一定时间(天数)后便出现噬菌斑。   噬菌斑是噬菌体感染敏感宿主细菌以后在含受体菌的涂布平板上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透明圈。   在涂布有敏感宿主细胞的固体培养基表面,若接种上相应噬菌体的稀释液,其中每一噬菌体粒子 由于 先侵染和裂解一个细胞,然后以此为中心,再反复侵染和裂解周围大量的细胞,结果就会在菌苔上形成一个具有一定形状、大小、边缘和透明度的噬菌斑。
2023-06-29 01:29:121

噬菌斑筛选法的原理

根据噬菌斑颜色变化。噬菌斑筛选法的原理是根据根据噬菌斑颜色变化进行筛选的。噬菌斑,即噬菌体侵染细菌细胞,导致宿主细胞溶解死亡,因而在琼脂培养基表面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透明小圆斑。
2023-06-29 01:29:191

为什么噬斑可以检出纯化噬菌体?

M13KO7噬菌体感染TG1,不见噬菌斑噬菌体有烈性的和非烈性噬菌体.烈性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后会快速造成细菌菌体裂解,培养液呈现清凉透明有破碎残渣.非裂解性的可以铺顶层琼脂板(可以查阅噬菌体滴度的测试实验方案),培养后看顶层琼脂层中有没有噬菌斑,也可以在底层培养基中加些IPTG/X-gal若噬菌体带有lacZ的还有蓝白斑筛选的作用(如M13KE的噬菌斑显现蓝斑).
2023-06-29 01:29:281

噬菌斑名词解释

即噬菌体侵染细菌细胞,导致宿主细胞溶解死亡,因而在琼脂培养基表面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透明小圆斑,或称负菌落。产生机理:噬菌斑是噬菌体感染敏感宿主细菌以后在含受体菌的涂布平板上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透明圈。在涂布有敏感宿主细胞的固体培养基表面,若接种上相应噬菌体的稀释液,其中每一噬菌体粒子 由于 先侵染和裂解一个细胞,然后以此为中心,再反复侵染和裂解周围大量的细胞,结果就会在菌苔上形成一个具有一定形状、大小、边缘和透明度的噬菌斑。噬菌斑在涂布有敏感宿主细胞的固体培养基表面,若接种上相应噬菌体的稀释液,其中每一个噬菌体粒子由于先侵染和裂解一个细胞,然后以此为中心,再反复侵染和裂解周围大量的细胞,结果就会在细胞菌苔上形成一个具有一定形状、大小、边缘和透明度的噬菌斑。
2023-06-29 01:29:351

为什么会产生噬菌斑

  噬菌体是专性侵染和寄生在细菌细胞和其他微生物里的病毒,繁殖迅速,并能很快地裂解细菌或其他微生物细胞,所以常用来做研究分子遗传的材料。  噬菌体结构简单,包括核酸芯子和蛋白质外壳两部分。如侵染大肠杆菌的噬菌体呈蝌蚪形,有头部和尾部。头部里面是DNA,头部和尾部的外壳由蛋白质组成,尾部由中空管状的尾管和尾鞘构成,尾鞘末端有六边形的基片和六根尾丝。  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用尾部末端六根尾丝吸附在大肠杆菌表面,再放出溶菌酶,促使大肠杆菌细胞壁裂开一个孔,接着把噬菌体头部的DNA通过尾管注入大肠杆菌细胞中,蛋白质外壳仍留在大肠杆菌外面。如果用放射性同位素32P标记噬菌体的DNA,发现细菌细胞里有放射性。如果用放射性的35S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细菌细胞里就没有放射性。证明噬菌体侵染时进入细菌细胞的只是DNA,而不是蛋白质。  噬菌体虽然只有DNA进入细菌体内,却能利用大肠杆菌的原料复制出许多噬菌体DNA,合成许多噬菌体蛋白质,组装成完整的子代噬菌体。约经20分钟后,细菌的细胞壁破裂,放出几十个到300个噬菌体。新的噬菌体跟原来的噬菌体的形状、大小、结构完全一样。由此证明,在侵染和繁殖过程中,DNA是连续的,蛋白质是不连续的,遗传物质不是蛋白质,而是DNA。
2023-06-29 01:30:031

甲基纤维素做噬斑实验时甲基纤维素浓度是多少

甲基纤维素做噬斑实验时甲基纤维素浓度是百分之一
2023-06-29 01:30:122

利用噬菌斑的形态和特点

利用噬菌斑的形态和特点可以进行纯种分离和计数。根据相关信息查询,每种噬菌体的噬菌斑有一定的形状、大小、边缘和透明度可以作为鉴定指标。噬菌斑即噬菌体侵染细菌细胞,导致寄主细胞溶解死亡因而在琼脂培养基表面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透明小圆斑。
2023-06-29 01:30:301

噬菌斑不再扩大是否代表噬菌体已死亡,将有噬菌斑的固体放入有正常菌液的培养基中是否会感染?

噬菌斑将少量噬菌体与大量宿主细胞混合后,将此混合液与45℃左右的琼脂培养基在培养皿中充分混匀,铺平后培养。经数小时至10余小时后,在平板表面布满宿主细胞的菌苔上,可以用肉眼看到一个个透亮不长菌的小圆斑,这就是噬菌斑。烈性噬菌体:凡在短时间内能连续完成吸附、侵入、增殖、成熟、裂解这五个阶段而实现其繁殖的噬菌体,称为烈性噬菌体。温和噬菌体:凡吸附并侵入细胞后,噬菌体的DNA只整合在宿主的该染色体组上并可长期随宿主DNA的复制而进行同步复制,因而在一般情况下不进行增殖和引起宿主细胞裂解的噬菌体,称温和噬菌体或溶源噬菌体。宿主称溶源菌。此现象称溶源现象。富营养化:指水体中因氮、磷等元素含量过高而引起的水体交层的蓝细菌和藻类过度繁殖的现象。
2023-06-29 01:30:371

病毒里面有水么? 占病毒重量的百分之多少?

病毒的成分 基本不含水①蛋白质 病毒的主要组分,依其功能可分为衣壳蛋白、膜蛋白、糖蛋白和内在酶4类。衣壳蛋白包裹核酸形成保护性的外壳。简单的病毒只有1种衣壳蛋白,较复杂的如腺病毒衣壳是由六邻体、五邻体和纤维3种蛋白构成的。在有包膜的病毒如流感和水疱性口炎病毒中,膜蛋白一方面与外层脂质相连结,另一方面又同内部的核壳相连结,起到维系病毒内外结构的作用。糖蛋白位于包膜表面,有的形成突起,如流感病毒的血凝素,能与细胞膜受体结合。病毒虽无完整的酶系统,但常含有一些特殊的酶,如流感病毒的神经氨酸酶和噬菌体的溶菌酶。此外,呼肠孤病毒科、弹状病毒科、正粘病毒科和副粘病毒科病毒粒中含RNA多聚酶,反录病毒科含反转录酶,均与核酸复制有关。目前已查明十几种病毒蛋白的全氨基酸序列。②脂质 存在于包膜中,包膜是在病毒成熟时从细胞质膜或核膜芽生获得的,所以病毒脂质常具有宿主细胞脂质的特征。用有机溶剂或去污剂破坏包膜脂质,可使病毒粒裂解。③糖 除核酸中的戊糖外,病毒包膜还含有与蛋白或脂质结合的多糖。
2023-06-29 01:30:468

为什么噬菌斑不会一直扩大

由于培养基中营养用尽,细菌处于生理停滞状态,噬菌体无法利用细菌中的酶系进行转录等代谢,因而噬菌斑不会扩大。另外有一种寄生在细菌周质空间中的细菌,叫蛭弧菌,蛭弧菌则是利用细菌本身作为营养物质,因此噬菌斑不断扩大。
2023-06-29 01:31:011

噬菌斑的测定方法

噬菌斑的形成可用于检出、分离、纯化噬菌体和进行噬菌体计数。如,设0.10mL稀释度为10-6的病毒悬液可产生75个噬菌斑,则样品的噬菌斑形成单位为:PFU/mL=(75 PFU /0.10 mL )×(10^6)=7.5× 10^8
2023-06-29 01:31:091

关于噬菌斑实验中各种问题,噬菌斑的大小有什么决定

噬菌体的性质吧,有的噬菌体增殖快,可能形成的噬菌斑就大
2023-06-29 01:31:232

有关噬菌体的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答案】:C噬菌体为侵袭细菌等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病毒。某种噬菌体与其对应的细菌具有特异性的溶菌作用,可在固体培养基上裂解细菌形成噬斑或使液体培养基由混浊变为透明,因此可利用已知噬菌体对未知细菌进行鉴定和分型。因此A、D正确。此外,由于噬菌体的结构简单,基因数少,可充当载体被广泛应用于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噬菌体特异选择性侵入宿主菌即细菌携带噬菌体后,温和性噬菌体或称溶原性噬菌体的DNA可与宿主菌染色体的DNA(前噬菌体)发生整合,此过程称为溶原性转换。此外,以噬菌体为媒介,通过转导可将供体菌的DNA片段转移到受体菌内,也能使受体菌获得新的遗传性状。因此,细菌携带噬菌体使细菌生物学性状发生改变,包括溶原性转换盒转导两种情况。所以答案为C 。
2023-06-29 01:31:301

左侧颈总动脉斑块

您好:病情分析:斑块形成提示全身动脉有硬化,尤其是针对软斑,治疗应该引起重视,因为软斑(低回声)脱落风险比较大,容易引发脑梗,斑块厚度超过1.4mm,是颈动脉狭窄治疗指导:针对斑块治疗,不单单是活血化瘀,扩张血管,这样只能改善症状,无法达到清除斑块的目的,中药噬斑通管ASP是针对斑块,血液,血脂,血管四方面治疗,管壁荣养,活血养血,升清降浊。针对软斑固斑消斑同时治疗,既能预防斑块脱落还可以逐渐清除斑块,达到治愈。
2023-06-29 01:31:393

颈动脉斑块该如何治疗?【颈动脉斑块,头转动晕】

你好,从你的颈动脉血管超声检查看有点问题,但是此检查结果与实际情况有时差异较大。你目前症状不很多。建议做颈部拍片,测血压。服药丹参片。最好能去兰州或西安做头颅CTA检查明确颈部血管有无斑块及大小!(任军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兰州大学第二医院任军 http://rjok.haodf.com/
2023-06-29 01:31:462

什么叫噬菌斑?

噬菌体即细菌病毒侵染细菌细胞,导致寄主细胞溶解死亡.因而在琼脂培养基表面形成的空斑.
2023-06-29 01:32:072

噬菌体潜伏期噬菌斑是如何形成的?

噬菌斑都是因为细菌细胞被裂解产生的.潜伏期也有少量敏感细菌被裂解
2023-06-29 01:32:141

噬菌斑名词解释

噬菌体的解释 又称“ 细菌 病毒”。一类侵染细菌的病毒。一般呈蝌蚪状。只能侵入活的细菌细胞,在其中生长繁殖。在 自然 界分布 广泛 ,有严格的特异性,即一种噬菌体通常只能侵染一种细菌,因而常用已知的噬菌体测定未知菌种。作为良好的实验材料,对促进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和微生物学的发展,有 重要 作用。 词语分解 噬的解释 噬 ì 咬,吞:噬肤(a.喻犯罪受刑的人;b.喻关系 亲近 )。噬贤(嫉害贤能)。噬啮。 吞噬 。噬脐莫及。 部首 :口。
2023-06-29 01:32:201

过期的牙膏还能用么

过了期的牙膏是不能用的。一旦进入胃肠道,对身体也是有一定危害。为避免浪费牙膏可做清洁物品使用,平时要做好物品管理,定期检查有效期,以免使用过期物品对身体造成伤害。可以重新买一支新的牙膏比较好,旧的可以用来洗手手就可以的。需要注意的是,刷牙要在吃饭之后的三分钟之内,最少要三分钟,一天要刷三次。虽然牙膏不是最关键,但也要注意。扩展资料:牙膏一般呈凝胶状,通常会抹在牙刷上,借助牙刷的机械摩擦的作用清洁牙齿表面,对牙齿及其周边进行清洁,使口腔净化清爽。要使牙齿美观、保护牙龈健康和防止口臭,牙齿清洁是最重要的。牙膏已成为人类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最早的牙膏是古埃及人发明的。最早的牙刷由中国皇帝明孝宗于 1498 年发明。最早的牙膏公司是美国高露洁。最早的含氟牙膏是 1945 年在美国诞生的。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 牙膏
2023-06-29 01:32:305

染料木黄酮的功效作用

在妇女绝经前后,由于卵巢功能减退,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引起各器官组织的功能调整不相适应,出现一系列病症,而补充雌激素可以达到预防和治疗这类病症的目的。妇女更年期的表现:潮热、出汗、畏寒、胸闷、心悸、气短、头眩、血压波动等;出现情绪不稳定、烦躁、易激动或抑郁、多虑、失眠、记忆力减退、思想不集中、综合判断力下降。 大豆产品含有5种已知的抗癌因子,其中之一是植物雌激素(异黄酮),这是大豆食物特有的抗癌因子。科学家得出结论:染料木黄酮的抗氧化性和防止增生的功效是其抗癌效果的主要原因。大豆异黄酮对乳腺癌、结肠癌、肺癌、前列腺癌和皮肤癌及白血病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大豆异黄酮也可预防卵巢癌、结肠癌、胃癌和前列腺癌的发生。大量的研究发现,大豆异黄酮可以使癌细胞转化为具有正常功能的细胞,同时,还可以抑制不良肿块结构,防止肿块增生和癌细胞扩散。 大豆异黄酮的雌激素样作用可使女性皮肤光滑、细腻、柔嫩、富有弹性,焕发青春风采。女性通过补充雌激素激活乳房中的脂肪组织,使游离脂肪定向吸引到乳房,从而达到丰乳的效果。研究表明:现代女性出现更年期提前现象,长期补充大豆异黄酮可使体内雌激素维持正常水平,推迟绝经期,达到延缓衰老的作用。 大豆异黄酮可降低机体对血清LDL氧化的易感性。血清LDL脂蛋白被氧化后,激活人体内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并在动脉管壁内发展为泡沫细胞,进而形成粥样斑块。大豆异黄酮不仅自身具有抗氧化作用,还可诱导抗氧化酶活性的增高,提高血清LDL的抗氧化性预防动脉血管壁粥样斑块的形成,防止血管粥样性硬化。同时增加动脉血管的顺应性,扩张血管。大豆异黄酮还通过影响酪氨酸激酶抑制动脉粥样硬化过程,包括泡沫细胞、脂肪样纹、增生、纤维状噬斑浸润、破裂与溃疡,保持了心脏动脉血管的畅通无阻,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2023-06-29 01:33:091

牙膏过期了还能用吗 牙膏保质期一般多久

牙膏是我们平时刷牙经常会使用到的一种口腔清洁产品,牙膏的清洁作用非常好,很多人没有注意过牙膏的使用期限,牙膏过期是常见的一件事情,那么牙膏过期了还能用吗?牙膏保质期一般多久? 牙膏过期了还能用吗 如果你特别为此去问牙科医生,他会告诉你说,超过有效期的牙膏仍然可以用来刷牙,对身体没有什么危害。但医生还会说,尽管可以用,但牙膏中所承诺的一些功效可能会随着过期而消失。比如很多牙膏都会添加的氟化物,它被用来保护牙釉质,防止龋齿。氟化物属于人体微量需要的矿物质,它同时参与了骨骼和牙齿的构成及养育,并且起决定性的作用。此外,氟化物能预防龋齿的产生。如果牙齿噬斑分泌出来的酸性物质不断地消耗牙齿中的矿物质,就会造成牙齿硬组织进行性病损,从而形成龋齿。经常局部地施用低浓度的氟化物,可以加快珐琅质晶体的生长速度和增大它的体积,从而使牙齿不再忍受脱矿物质的痛苦。 不过,牙膏过期时间的长短以及放置的环境,牙膏中的其他一些化学成分也可能会分解,导致口味变得莫名其妙等等。所以,鉴于你的牙膏内部有可能已经面目全非了,那么既然它过期了,就换一管新的吧。牙膏保质期一般多久 不少人在买牙膏时都发现,有的牙膏上注明了保质期,有的没有。这里可以确切的说,牙膏是有保质期的。 牙膏被生产出来之后,呆在货架上的时间越久,所含的氟跟其它配料(比如磨料、起泡剂)发生结合的时间也就越长,这直接造成有效氟含量和生物利用度的降低。有研究显示:牙膏生产出后的最初几个月内,氟生物利用度的降低最迅速;在抵达牙膏的保质期之前,氟的利用度也许已经所剩无几。月桂基磺酸钠(sodium lauryl sulfate,简称SLS)会降低氟生物利用度。 所以,在买牙膏时,尽量避免选择以月桂基磺酸钠作为起泡剂的牙膏。除此之外,也应该考虑购买容量小的牙膏,这样就可以常换常新。注意看看有效期,尽量买日期较近的牙膏。 这个简单的小窍门有助于你的牙齿保健,对于易患蛀牙的朋友尤其重要。 一般的牙膏的有效期从出厂之日算起是两年左右。超过两年,含氟成分可能会结晶而失去作用。另外,一管牙膏使用越久,暴露在空气中的机会就越多,接触细菌的几率也就越大。 无限极植雅牙膏成分 植雅牙膏是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推出的纯天然中草药牙膏,利用植物的天然抗菌因子杀灭口腔细菌,有效清除口腔内阿米巴原虫(阿米巴原虫是口腔细菌迅速增长的条件之一),口感舒适无刺激不含有害化学成分。推荐大家使用。检验方法:取一小段无限极牙膏烧尽,只余草木灰是纯天然中草药牙膏,组合成分完全取自自然植物精华。 主要成分包括碳酸钙、山梨醇、水、甘油、二氧化硅、月桂醇硫酸酯钠、磷酸氢钙、植雅提取物、香精、黄原胶、羚甲基纤维素钠、焦磷酸四钠、糖精钠、羚苯甲酯等。 无限极植雅牙膏的多种用处 无限极植雅牙膏是第一军医大学科研成果,添加纯天然植物甙,不含生物碱,不刺激粘膜,无毒副作用,长期使用安全可靠。曾获国际金奖。它的功效也是相当之多,大家有的不妨试一试,一定会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可作为应急的“灵丹妙 药”。 1、被火烧或开水、油烫伤时,可立即抹上无 限极植雅牙膏,既能消肿又能止痛,而且能修复细胞,愈后不留疤痕。 2、手脚受冻后会出现红肿现象,而且又痒又 痛,在红肿处抹上无限极植雅牙膏,能活血化瘀。 3、防寒感冒初起,常有鼻塞、打喷嚏等症 状,只要在头部两侧的太阳穴,额前正中的天 庭穴及鼻孔下嘴唇上的人中穴分别挤上一小段 无限极植雅牙膏,喷嚏很快就会停止,鼻塞也 会缓解。 4、老年性皮肤瘙痒是一种令人烦的常见病, 只要在瘙痒处薄薄的涂上一层无限极植雅牙膏,瘙痒即可解除。长期使用,患处皮肤会变得滋润光泽,瘙痒症也会不治而愈。 5、患有风疹或湿疹的病人,在患处涂擦一些无限极植雅牙膏,即可受到止痒止痛、清热解 毒功效,使风疹或湿疹很快消除。 6、皮肤被碰伤、擦伤后,往往会有肿胀、疼 痛、渗血现象,这时如在创面上涂抹些无限极 植雅牙膏,就可止痛止血,减轻肿胀,创面不 会感染,很快愈合。 7、切葱、剥祘、洗辣椒后。手指就会觉得烧灼一样疼痛,如及时抹些无限极植雅牙膏就会减少疼痛,使末梢神经回复到正常功能。 8、夏天婴儿身上起了痱子,挤点无限极植雅牙膏涂擦,孩子会感到凉爽舒适,痱子也会很快消失。 9、面部生了疮肿,可先用温水洗净,然后在 处涂抹些无限极植雅牙膏,有消肿止痛的作 用,且可防止肿痛继续增大、感染及化脓。 10、嘴角舌头或口腔粘膜生有口疮时只要在患处涂抹一些无限极植雅牙膏就可起到消肿止痛的作用,同时牙膏还可以使伤口愈合。 11、鼻腔以及鼻翼出红肿糜烂,可先用淡盐水清洗患处,再抹上适量的牙膏每天1-2次可消肿止痛促进患处创面愈合。 12、面部皮肤生了皮癣汗斑,用无限极植雅 牙膏擦洗面部,每天早晚各1次可使皮癣、汗斑 很快消失。 13、嗓子痛,口含无限极植雅牙膏可代替含片,能缓解和消除咽喉疼痛。 14、偏头痛,在疼痛部太阳穴涂抹牙膏,可缓解疼痛。 15、面部皮肤干燥粗糙的人,可在无限极植 雅牙膏内加少许蜂蜜或奶油,调匀后涂抹面 部。只要坚持使用此法,经过一段时间后,既 可使面部皮肤变得滋润、细腻。 16、脚癣患者每晚洗好脚以后,在脚趾间涂 抹一些无限极植雅牙膏,即可止痒止痛。如能 持之以恒,脚癣很快就可治愈。 17、被蚊虫叮咬后,常奇痒难耐。如果在痒 处抹上牙膏,在轻轻按揉一会,有解毒、消 炎、抗过敏、止痒的作用。 18、患有腋臭者,每天洗浴后在腋窝处抹上 无限极植雅牙膏,能免除第二天异味产生。 19、被蜂蛰后,在蛰咬处涂上无限极植雅牙 膏,可以消除红肿、止痛。 20、牙痛时,在疼痛处涂抹些无限极植雅牙 膏,有缓解、减轻疼痛的作用。 21、脚气患者,每晚洗好脚以后在脚趾之间 及脚心涂抹一些无限极植雅牙膏,轻轻按摩既 可止痒止痛。 22、痔疮患者,疼痛难忍时,在肛门处涂抹 少许无限极植雅牙膏,症状即可得到缓解。 23、偶尔腹胀,用黄豆粒儿大小一点无限极 植雅牙膏放入杯中,搅匀温水服下很快通气腹 胀得到缓解。 24、腹泻,在没有药物的情况下,挤一点无 限极植雅牙膏在杯中摇匀温水服下,可治腹 泻。 25、几天不大便的顽固性便秘,挤一些无限 极植雅牙膏在杯中,摇匀温水服下可通大便。 26、口腔溃疡,连续使用数周可痊愈。 27、牙周炎、牙龈炎患者,坚持使用很快可 以治愈。 28、牙龈出血,牙酸倒牙,治疗效果非常 好。 29、非胃肠原因,消除口臭、口腔异味效果 明显。 30、手足龟裂的人,可用无限极植雅牙膏调 匀后涂抹患处,只要坚持使用经过一段时间 后,既可治愈使手足皮肤变得滋润、细腻。 31、皮炎、皮癣,只要坚持使用一段时间 后,即可治愈。 32、晕车者,在太阳穴和人中穴处涂上少许 牙膏,症状可得到很好缓解。 有了植雅牙膏,就相当于家中拥有一个小药箱。希望可以对大家生活中有所帮助。
2023-06-29 01:33:231

牙膏保质期多久

牙膏是有保质期的。正常的都是一到三年不等。开封过的牙膏尽量在一到两个月内使用完。因为其中所含的化学物存放一定时间后会发生化学反应。另外牙膏是分类的,不同功能的牙膏保质期是不一样的。牙膏有保质期吗,几年一管牙膏使用越久,暴露在空气中的机会就越多,接触细菌的几率也就越大,清洁作用也有可能变成致病作用。一般牙膏保存期比较长,牙膏里面主要两大类成分不同,保存时间长短也不同,一般都是1-3年。功能性牙膏里面的化学成分不同,所以保持年限有所不同,以钙化和防龋为主,含氟含钙牙膏会相对来说长久一点,对于漂白、止痛、止血等牙膏化学成分,可能保质期相对短一点。
2023-06-29 01:33:322

雌激素少吃大豆补.每天吃多少大豆适当

大豆异黄酮 [english name]:soybean isoflavones p.e. [拉丁文学名]:c(cine max (l.) merr [性状]:浅黄色粉末,气味微苦, 略有涩味。 [来源]:大豆类植物的胚芽 [主要成分]:大豆甙(daidzin),大豆甙元(daidzein),染料木甙(genistin),染料木素(genistein),黄豆黄素(glycitin),黄豆黄素甙元(glycitein) [功能]:可防治一些和激素水平下降有关的疾病,延缓女性衰老,改善更年期症状、骨质疏松、血脂升高、乳腺癌、前列腺癌、心脏病、骨质疏松症、心血管疾病等。对于高 雌激素水平者,表现为抗激素活性,可防治乳腺、子宫内膜、结肠、前列腺、肺、皮肤等癌细胞的生长和白血病,及其它心血管疾病。大豆提取物作为营养补充食品 便用,此外,大豆异黄酮显著的降低了乳腺癌的发病率,产生这种结果被认为是与它的产物植物雌激素有关。研究还指出在平时多食用富含大豆异黄酮的食物有助于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的生长,那些多吃低脂肪,富含大豆蛋白食品的人患前列腺癌的概率会更低。 (一)什么是大豆异黄酮? 异黄酮是黄酮类化合物中的一种,主要存在于豆科植物中,大豆异黄酮是大豆生长中形成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由于是从植物中提取,与雌激素有相似结构,因此称为植物雌激素。大豆异黄酮的雌激素作用影响到激素分泌、代谢生物学活性、蛋白质合成、生长因子活性,是天然的癌症化学预防剂。益生大豆异黄酮是从非转基因大豆精制而成的生物活性物质,是一种具有多种重要生理活性的天然营养因子,是纯天然的植物雌激素,容易被人体吸收,能迅速补充营养。 在每100克大豆样品中,含异黄酮128毫克,传统方法生产的分离蛋白含异黄酮102毫克,而豆乳中含9.65毫克,因为豆乳含水93.27%,相当于干物质中每100克也含异黄酮100毫克以上。豆腐中含异黄酮27.74毫克,其干物质含异黄酮200毫克以上。异黄酮是一种弱的植物雌激素,大豆是人类获得异黄酮的惟一有效来源。在雌激素生理活性强的情况下,异黄酮能起抗雌激素作用,降低受雌激素激活的癌症如乳腺癌的风险,而当妇女绝经时期雌激素水平降低,异黄酮能起到替代作用,避免潮热等停经期症状发生。异黄酮的抗癌特性十分突出,能阻碍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而且只对癌细胞有作用,对正常细胞并无影响。异黄酮还是一种有效的抗氧化剂,能阻止氧自由基的生成,而氧自由基是一种强致癌因素。可见异黄酮的抗癌作用有多种方式和途径。 (二)益生大豆异黄酮的特点 1、神奇的双向调节作用 大豆异黄酮在化学上作为结构类似物与雌激素活性有关,显示抑制和协同的双向调节功效:当人体内雌激素水平偏低时,异黄酮占据雌激素受体,发挥弱雌激素效应,表现出提高雌激素水平的作用;当人体内雌激素水平过高时,异黄酮以“竞争”方式占据受体位置,同时发挥弱雌激素效应,因而从总体上表现出降低体内雌激素水平的作用。 2、它能有选择地与雌激素受体结合且性质温和 它与脑、前列腺、膀胱、心血管、骨组织这些受体的亲和力强,而对子宫、卵巢、乳腺等的亲和力弱,而且其活性只有雌性激素的1/1000-1/100000。因而避免了补充雌激素可能诱发癌症的风险。 (三)益生大豆异黄酮的功能 1、预防妇女更年期综合征 在妇女绝经前后,由于卵巢功能减退,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引起各器官组织的功能调整不相适应,出现一系列病症,而补充雌激素可以达到预防和治疗这类病症的目的。 妇女更年期的表现:潮热、出汗、畏寒、胸闷、心悸、气短、头眩、血压波动等;出现情绪不稳定、烦躁、易激动或抑郁、多虑、失眠、记忆力减退、思想不集中、综合判断力下降。 2、预防、改善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是指骨组织减少而导致骨骼脆而易碎,易骨折。常见于更年期后妇女及老年男子(由于激素变化或钙和维生素d不足)。中老年女性骨质疏松发病率比男性高很多,主要原因是卵巢功能衰退后雌激素水平下降,骨代谢出现负平衡,骨量减少。异黄酮可与骨细胞上的雌激素受体结合,减少骨质流失,同时增加机体对钙的吸收,增加骨密度。 3、预防乳腺癌 长期单独服用雌激素可使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发生率增加5至7倍。大豆异黄酮物质结构和雌性激素相似,所以能结合到细胞表面的雌性受体,同时激活其它抗癌症机制,减少了妇女因雌激素高水平患子宫内膜癌、乳腺癌的危险性。 4、预防癌症 大豆产品含有5种已知的抗癌因子,其中之一是植物雌激素(异黄酮),这是大豆食物特有的抗癌因子。科学家得出结论:染料木黄酮的抗氧化性和防止增生的功效是其抗癌效果的主要原因。大豆异黄酮对乳腺癌、结肠癌、肺癌、前列腺癌和皮肤癌及白血病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大豆异黄酮也可预防卵巢癌、结肠癌、胃癌和前列腺癌的发生。 大量的研究发现,大豆异黄酮可以使癌细胞转化为具有正常功能的细胞,同时,还可以抑制不良肿块结构,防止肿块增生和癌细胞扩散。 5、预防心血管疾病 心脏病也是一种与雌激素相关的疾病,作为植物雌激素的大豆异黄酮其降低血脂、预防心脏病的机制为:雌激素样的作用促进甲状腺素分泌,促进胆汁排泄。在降低胆固醇时能降低低密度脂蛋白(ldl)胆固醇,而不降低高密度脂蛋白(hdl)胆固醇,已是被充分证明了的。异黄酮作为黄酮类化合物的特色,具有生物抗氧化作用,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低密度脂蛋白(ldl)胆固醇的氧化是动脉硬化过程的关键因子。每天接受80毫克染料木黄酮纯品的妇女可增加动脉弹性约26%。 6、预防早老性痴呆症 早老性痴呆症是目前最常见的一种痴呆症,女性多患。近年来研究表明,人类的大脑也属于雌激素作用的靶组织,脑内具有记忆功能的海马突触小体含雌激素受体,医学界已证实,雌激素水平与老年性痴呆密切相关,服用大豆异黄酮和真正的雌激素对脑部都是有益的。 7、美容、延缓衰老的作用 大豆异黄酮的雌激素样作用可使女性皮肤光滑、细腻、柔嫩、富有弹性,焕发青春风采。女性通过补充雌激素激活乳房中的脂肪组织,使游离脂肪定向吸引到乳房,从而达到丰乳的效果。 研究表明:现代女性出现更年期提前现象,长期补充大豆异黄酮可使体内雌激素维持正常水平,推迟绝经期,达到延缓衰老的作用。 8、改善经期不适 经期不适一般与雌激素分泌不平衡有关,长期补充大豆异黄酮可使体内雌激素维持正常水平,达到改善经期不适的目的。 9、提高性生活质量 大豆异黄酮的雌激素样作用可使女性阴道上皮细胞的成熟度增加,阴道肌肉弹性增强从而提高性生活质量。 10、降低胆固醇 心血管疾病(chd)为多因素疾病,其中胆固醇(ch)起着重要作用。在日本进行的一项5000人的大规模研究,其结果表明大豆异黄酮具有降低胆固醇ch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在英国对年青女性的一项研究中显示了异黄酮的剂量效应关系,每天45 mg以上异黄酮连续30天可降低总ch和ldl-ch水平10%,而23 mg异黄酮则无作用。 11、调节血脂预防心血管疾病 大豆异黄酮可降低机体对血清ldl氧化的易感性。血清ldl脂蛋白被氧化后,激活人体内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并在动脉管壁内发展为泡沫细胞,进而形成粥样斑块。大豆异黄酮不仅自身具有抗氧化作用,还可诱导抗氧化酶活性的增高,提高血清ldl的抗氧化性预防动脉血管壁粥样斑块的形成,防止血管粥样性硬化。同时增加动脉血管的顺应性,扩张血管。大豆异黄酮还通过影响酪氨酸激酶抑制动脉粥样硬化过程,包括泡沫细胞、脂肪样纹、增生、纤维状噬斑浸润、破裂与溃疡,保持了心脏动脉血管的畅通无阻,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四)大豆异黄酮可预防和治疗癌症原理 1.抑制酪氨酸蛋白激酶(ptk)的活性 人体正常细胞中ptk受到严格的调控,当细胞受损时会引起ptk的活性提高并可使正常细胞转化为失控肿瘤细胞。大豆异黄酮能抑制酪氨酸蛋白激酶(ptk)的活性,一旦ptk活性受到抑制,就能阻止人体细胞的增殖,从根本上防止肿瘤细胞的产生。 2.抑制拓扑异构酶ⅱ的活性 拓扑异构酶ⅱ参与dna的复制过程,该酶受到抑制会影响细胞分裂增殖。大豆异黄酮抑制拓扑异构酶ⅱ活性是通过稳定dna-拓扑异构酶ⅱ复合物而抑制酶活性,在肿瘤细胞中,dna-拓扑异构酶ⅱ复合物的稳定化导致双链或单链dna断裂,从而使肿瘤细胞的生长停止或死亡。 3.阻止体内皮细胞增生和血管生成 在癌细胞增殖的促进阶段,肿瘤组织生长快,需要新生血管提供营养。高浓度大豆异黄酮能阻止人体内皮细胞增生和血管形成,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所需的血管形成,断绝肿瘤组织的营养供给,使肿瘤组织死亡。 4.植物雌激素效应 与激素有关的癌症乳腺癌、子宫肌瘤、卵巢癌、前列腺癌等都是与雌激素水平相关的疾病。由于雌激素促进细胞的分裂增殖,刺激潜在的肿瘤生长。大豆异黄酮具有植物雌激素活性,在结构上类似于体内产生的雌激素,当雌性激素不足时可起到类雌激素效果,而雌性激素过剩时又起到抗激素作用。当人体雌激素的感受器位置被较弱的植物雌激素占据,人体的雌激素就不能再被结合,从而可减轻雌激素的促进细胞增殖作用,降低与雌激素有关的癌症发病危险。大豆异黄酮还增加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的合成。shbg合成增加可降低游离的、有活性的性激素浓度,从而减少性激素相关癌症发病危险即防止前列腺癌症的发生。 最新研究证实每天服用80mg以上的大豆异黄酮,能有效的预防癌症的发生,当服用200mg以上的大豆异黄酮时,可使肿瘤细胞的生长停止或死亡。 (五)益生大豆异黄酮的适宜人群 1、适宜中老年女性 根据对女性卵巢功能衰退的认识,35岁左右的女性就开始需要服用异黄酮。40岁以前服用小剂量,41-50岁应该用足够剂量,50岁以后需要大剂量服用;有更年期症状者剂量必须加大,根据个人感受和身体反应来调整剂量大小。(注意: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不要服用异黄酮。) 组别 年龄(岁) 日推荐量 服用周期 无更年期症状 35-40 30mg 每年2-3个月 无更年期症状 40-50 45mg 每年2-3个月 无更年期症状 50以上 60mg 每年2-3个月 有更年期症状 35-40 60mg 服用至更年期症状消失后,再服用2-3个月,每年补充2-3个月 有更年期症状 40-50 60mg 服用至更年期症状消失后,再服用2-3个月,每年补充2-3个月 有更年期症状 50以上 60mg 服用至更年期症状消失后,再服用2-3个月,每年补充2-3个月 2、适宜患病人群 ·心血管病人群; ·老年性痴呆者; ·前列腺肥大者; ·骨质疏松症; ·女性更年期障碍者。 3、适宜亚健康人群 ·改善肝功能与预防糖尿病的人群; ·便秘者; ·美容养颜、抗皮肤衰老者。 (六)益生大豆异黄酮成分 每10克含大豆异黄酮100毫克。 (七)大豆异黄酮是以大豆为原料,采用先进的生物技术提取的纯天然生物制品。该品在预防和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征、前列腺癌、心血管疾病、中老年骨质疏松症方面效果显著,是一种新兴的医疗保健产品,在发达国家被广泛用作食品添加剂和医药组份。
2023-06-29 01:33:412

噬菌体纯化为什么不长

培养纯化环境不对。由于噬菌体的作用被溶菌而形成圆形斑,称为噬菌斑,生存环境恶劣:释放出的噬菌体引起平板上的菌苔点性感染而噬菌体不会移动,它经过侵袭细菌使得周围的细菌死亡,导致再生的噬菌体不能连成一片,而只是一块一块的。刚分离纯化所得到的噬菌体往往效价不高,需要进行增殖。将纯化了的噬菌体滤液与液体培养基按1∶10的比例混合,再加入大肠杆菌悬液适量(可与噬菌体滤液等量或1/2的量),培养,使增殖,如此重复移种数次,最后过滤,可得到高效价的噬菌体制品。
2023-06-29 01:34:161

噬菌体在基因重组中的作用

他可以将自身基因整合到宿主细胞基因,这个过程并非常态,所以说算不上在基因重组中有什么必然作用
2023-06-29 01:34:252

食品微生物——病毒

一. 填空题:(2)根据噬菌体与宿主的关系可分为烈性噬菌体和温和噬菌体两类。(4)烈性噬菌体的生长繁殖方式,称为裂解反应 。(5) E. coli T4 噬菌体的典型外形是 蝌蚪状。(8)溶源性细胞在正常情况下有大约10-5 细胞 会 发 生 裂解 现 象, 这是由于少数溶源细胞中的 温和噬菌体 变成了 烈性噬菌体 的缘故。(10)一种病毒只含一种核酸 , 即 DNA或 RNA; 植物病毒多为RNA病毒; 噬菌体多为DNA病毒。二. 名词解释:(1)病毒:一类超显微的、无细胞结构的,只含有一种类型核酸的、专性寄生的、以复制进行增殖的、最小的生物体。 (2)噬菌斑:噬菌体感染细菌后,使细菌细胞破裂死亡,连续重复感染使大量的细菌死亡,在长满细菌的平板上,可以看到一个个透明不长细菌的透明小圆斑,称为噬菌斑。(3)烈性噬菌体:侵入宿主菌体后就会改变宿主性质,产生大量子代噬菌体,导致菌体裂解死亡的噬菌体(4)温和噬菌体:进入宿主菌体后,根据生长条件不同,可具有两条截然不同的生长途径:一条是与烈性噬菌体相同的生长路线,引起宿主细胞裂解死亡;另一条是将其核酸整合到细菌染色体上,随细菌染色体的复制而复制,该细菌细胞继续生长繁殖,并被溶原化。这类噬菌体被称为“温和噬菌体”。(5)一步生长曲线:以培养时间为横坐标,以噬菌斑数为纵坐标,定量描述烈性噬菌体生长规律的实验曲线称作一步生长曲线(6)前噬菌体 :附着或整合在溶源性细菌染色体上的温和噬菌体的核酸称为前噬菌体 (7)类病毒:类病毒是无蛋白质外壳、裸露的,仅含一个单股闭合环状的RNA分子的侵染性病原体,是比病毒还小的专性细胞内寄生的分子生物。(8)溶源性细胞:含有温和噬菌体的DNA而又找不到形态上可见的噬菌体粒子的宿主的细胞 三.简答题:(1)病毒的基本特点有哪些? 1. 个体极小,能通过细菌过滤器,在电子显微镜下才可看见。 2. 无细胞结构,化学组成简单,仅含有一种类型的核酸——DNA或RNA。(无细胞壁等结构) 3. 没有酶或酶系极不完全,不能进行独立的代谢。 4. 严格活细胞内寄生。严格的宿主特异性。 5. 繁殖方式简单独特。 6. 它们在活细胞外具有一般化学大分子的特征(无生命),进入宿主细胞又具有生命特征。 7. 对抗生素不敏感,对干扰素敏感。(2)请以大肠杆菌T4噬菌体为例,简述噬菌体的繁殖过程。1吸附 2侵入3增值4组装5释放(3)什么是溶源性细菌?溶源性细菌有哪些特征?含有温和噬菌体的DNA而又找不到形态上可见的噬菌体粒子的宿主细胞叫 溶源性细胞 ①可带着前噬菌体繁殖; ②自发裂解;③诱发裂解;④具有“免疫性”; ⑤溶源性细菌可复愈;⑥可获得一些新的生理特性(4)简述病毒的结构、组成。结构:病毒粒子:核衣壳 (有的 有囊膜 囊膜上有刺突) 结构有对称性:螺旋对称壳体 二十面体对称壳体复合对称结构组成:由蛋白质和核酸构成
2023-06-29 01:34:342

解释一下VCSM13噬菌体的作用机理

经数小时至10余小时后,在平板表面布满宿主细胞的菌苔上,可以用肉眼看到一个个透亮不长菌的小圆斑,这就是噬菌斑。烈性噬菌体:凡在短时间内能连续完成
2023-06-29 01:34:411

噬菌体纯化不成功

没有严格按照实验步骤。噬菌体是专性寄生物,所以自然界中凡有细菌分布的地方,均可发现其特异的噬菌体的存在,亦即噬菌体是伴随着宿主细菌的分布而分布的,例如粪便与阴沟污水中含有大量大肠杆菌,故也能很容易地分离到大肠杆菌噬菌体;乳牛场有较多的乳酸杆菌,也容易分离到乳酸杆菌噬菌体等。纯化过程会长出的分离的单个噬菌斑,其形态、大小常不一致,再用接种针在单个噬菌斑中刺一下,小心采取噬菌体,接入含有大肠杆菌的液体培养基内, 37 ℃培养。
2023-06-29 01:34:471

检测噬菌体存在的方法

1、将细菌培养液涂平板,如果有噬菌斑说明有噬菌体。如果提取噬菌体的核酸物质,应该大量培养噬菌体,然后离心去除细菌碎片,转移上清后用氯仿-乙醇法即可。2、有的噬菌体可能是溶源性的,已经整合到细菌染色体上了,可以试试不同的条件把它诱导出来,像是UV照射,高温之类的。3、如果噬菌体的背景清楚的话,可以设计引物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来检测噬菌体核酸。4、“针对于溶源性的噬菌体有没有相关的文献介绍把它诱导出来的方法。”用丝裂霉素也可以诱导出来
2023-06-29 01:34:571

互补测验,能互补是等位基因吗?

互补作用的测验系统:互补作用是使二个突变型的染色体同处于一个细胞内,在不发生基因重组的条件下,由于相应突变型细胞内正常基因的相互补偿而使表型正常化的作用。互补作用实质:是两个突变菌株正常基因在同一细胞内的互养作用,避开基因产物向胞外分泌和扩散等问题,使测定结果更为准确。互补测验条件:recA突变菌株,避免2个突变型染色体之间的重组作用。符合要求的测验系统:二倍体、局部合子、异核体、感染了两个突变型噬菌体的寄主细菌。常用的互补作用测验系统有:①异核体形成测验:不能形成异核体可能原因:除了由于等位基因突变而不能互补外,还可能由于2个突变株之间的不亲和性,即2个菌丝体之间不能经质配形成异核体。不能形成异核体,也不能说明2个突变位点属于等位基因,一次互补测验难于准确判断突变基因等位性。② 异核体形成测验和互养测验差异:互养测验:2个突变株之间相互提供的是分泌到细胞外的自身不能合成的代谢产物;异核体形成测验:在同一细胞内2个突变株染色体提供的是基因的产物或酶顺反位置效应测验顺反位置效应测验:比较结构基因的顺式和反式结构表型效应的互补测验。rⅡ只能在B上形成r型噬菌斑,在S上形成野生型的正常噬菌斑;在K上不能复制、不能形成噬菌斑;彭泽用两个rⅡ突变型混合感染B菌株,采用单菌释放技术,将从B菌株释放的噬菌体去感染K菌株平板;如果能形成噬菌斑,则表明供试的两个rⅡ突变型不相同,能在寄主B菌株细胞内通过染色体交换、重组产生野生型子代噬菌体;只有rⅡA+rⅡB+才能感染K菌株、形成噬菌斑,而重组型rⅡA-rⅡB-不能感染K菌株。r51或rl06单独感染K菌株:都不能复制,不会产生噬菌斑。但混合感染却可以裂解K菌株并得到r51、r106和野生型等3种噬菌体。r47-r106的距离虽然比r51-rl06的距离大,但用它们混合感染K菌株后却不能在指示菌株B上获得噬菌斑。结论:两个rⅡ突变型混合感染时出现噬菌斑,首先是由于互补作用,恢复了复制能力,然后在复制过程中发生重组,产生野生型噬菌体用r51和r106混合感染,可把寄主K细胞看成两个rⅡ突变型染色体的杂合体:(r51-rl06+)/(r51+r106-)。在这一杂合体中的r51+和r106+由于功能上的互补关系,使突变株均得以进行复制。对所有rⅡ突变型进行两两互补测验,可以将rⅡ的突变位点分为A和B两大群,属于同一群内的任何两个突变型都不能互补;属于群间的两个突变型无论位置远近均能互补。 顺反位置效应测验结果证明:基因是有功能的一段连续DNA,只有通过顺反测验才能确定一个顺反子或一个基因的界限。一个基因的任何位点均可以发生突变,属于同一基因的不同突变也可以发生重组,因此基因只是一个功能单位而不是一个突变或重组的单位。顺反位置效应:所要考察的两个突变位点在顺式结构和反式结构遗传效应不同的现象。具有顺反位置效应的两个位点属于同一个基因(顺反子)。杂基因子:含有个别处于杂合状态基因的细胞。利用大肠杆菌λ噬菌体在高频转导过程中形成的λdg或λdb转导子去感染相应的缺陷型宿主细胞就容易获得杂基因子。基因间互补作用:在进行顺反位置效应测验时,如果供试基因或顺反子的结构完整,那么属于同一基因或顺反子的两个突变株将能互补,如果两个突变株能够互补,那么突变应涉及不同的基因或顺反子。基因内互补作用:某些已通过生物化学等其他实验肯定是属于同一基因的两个突变株之间有时也能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互补作用。基因突变使其产物酶蛋白的结构发生改变而失活,只是由于两个突变株之间的基因内互补作用,才使活性部分得以恢复;两个突变株的突变位点间距离愈近,其离体互补作用愈弱,距离愈远,其互补作用愈强。互补群:属于同一基因突变的相互间能表现出一定程度互补作用的一群突变株。属于同一互补群的基因突变均表现为同一种酶蛋白的功能缺陷。
2023-06-29 01:35:061

植物的噬菌体要怎样检验?

噬菌体检验:噬菌体是一种感染细菌和放线菌的病毒。它在自然界分布很广,凡是有大量细菌的场所,几乎都有它们的噬菌体存在。噬菌体的外形多为蝌蚪形,少数呈球形;头部多角形,尾部杆状。其外壳主要由蛋白质组成,里面是核糖核酸或脱氧核糖核酸等成分。当一个有活力的游离噬菌体吸附于细菌细胞后,核酸(DNA)等成分就进入细菌细胞内,并在其中增殖,使寄主细胞内的营养物质按照噬菌体的基因编码,分别复制成许多新的核酸并合成新的蛋白质外壳,然后核酸与外壳等成分结合,组成新的一代噬菌体。这时,如有新生的寄主细菌,新生的噬菌体即吸附在寄主细菌表面,侵入后反复进行增殖。细菌被噬菌体寄生后,细胞消解,在液体培养时,本来混浊的细菌悬浮液逐渐澄清;而在固体培养基上,则出现许多透明光亮的无菌空斑,或称噬菌斑。噬菌体有不同的寄主范围,有的噬菌体可以寄生在一个“种”下的几个变种的细菌细胞上,称为多价噬菌体;有些噬菌体只能寄生在一个“变种”的细菌细胞上,甚至只能在一定的菌株上寄生,称为单价噬菌体。植物病原细菌的噬菌体,在自然情况下起着抑制病原细菌蔓延和传播的作用。此外,还可利用噬菌体来追踪病原潜伏的场所,测定其数量,探索病菌的消长规律,进行病害的预测预报以及应用于植物检疫上。另外,利用多价噬菌体了解各种细菌在进化上的亲缘关系,也具有一定的意义。
2023-06-29 01:35:141

在发酵工业中,为何常受噬菌体的危害,如何防治?

噬菌体与发酵工业噬菌体对实践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对发酵工业的危害上。当发酵液受噬菌体严重污染时,会出现:①发酵周期明显延长;②碳源消耗缓慢;③发酵液变清,镜检时,有大量异常菌体出现;④发酵产物的形成缓慢或根本不形成;⑤用敏感菌作平板检查时,出现大量噬菌斑;⑥用电子显微镜观察时,可见到有无数噬菌体粒子存在。当出现以上现象时,轻则延长发酵周期、影响产品的产量和质量,重则引起倒罐甚至使工厂被迫停产。这种情况在谷氨酸发酵、细菌淀粉酶或蛋白酶发酵、丙酮丁醇发酵以及各种抗生素发酵中是司空见惯的,应严加防范。要防治噬菌体的危害,首先是提高有关工作人员的思想认识,建立“防重于治”的观念。预防噬菌体污染的措施主要有:(1)决不使用可疑菌种认真检查斜面、摇瓶及种子罐所使用的菌种,坚决废弃任何可疑菌种。(2)严格保持环境卫生。(3)决不排放或随便丢弃活菌液环境中存在活菌,就意味着存在噬菌体赖以增殖的大量宿主,其后果将是极其严重的。为此,摇瓶菌液、种子液、检验液和发酵后的菌液绝对不能随便丢弃或排放;正常发酵液或污染噬菌体后的发酵液均应严格灭菌后才能排放;发酵罐的排气或逃液均须经消毒、灭菌后才能排放。(4)注意通气质量空气过滤器要保证质量并经常进行严格灭菌,空气压缩机的取风口应设在30~40米高空。(5)加强管道及发酵罐的灭菌。(6)不断筛选抗性菌种,并经常轮换生产菌种。(7)严格执行会客制度。如果预防不成,一旦发现噬菌体污染时,要及时采取合理措施。例如,①尽快提取产品,如果发现污染时发酵液中的代谢产物含量已较高,即应及时提取或补加营养并接种抗噬菌体菌种后再继续发酵,以挽回损失;②使用药物抑制,目前防治噬菌体污染的药物还很有限,在谷氨酸发酵中,加入某些金属螯合剂(如0.3~0.5%草酸盐、柠檬酸铵)可抑制噬菌体的吸附和侵入;加入1~2μg/ml金霉素、四环素或氯霉素等抗生素或0.1~0.2%的“吐温60”、“吐温20”或聚氧乙烯烷基醚等表面活性剂均可抑制噬菌体的增殖或吸附;③及时改用抗噬菌体生产菌株。
2023-06-29 01:35:301

什么是梯度稀释?什么是噬斑法??

梯度稀释:平板计数是根据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上所形成的单个菌落,即是由一个单细胞繁殖而成这一培养特征设计的计数方法,即一个菌落代表一个单细胞。噬斑法:依次稀释2倍,比如取1mL原液加入9mL水稀释10倍,再从这里面取1mL与9mL水混和,依次类推,称梯度稀释。计数时,首先将待测样品制成均匀的系列稀释液,尽量使样品中的微生物细胞分散开,使成单个细胞存在(否则一个菌落就不只是代表一个细胞)。扩展资料:溶剂通常拥有比较低的沸点和容易挥发。或是可以由蒸馏来去除,从而留下被溶物。因此,溶剂不可以对溶质产生化学反应。它们必须为低活性的。溶剂可从混合物萃取可溶化合物,最普遍的例子是以热水冲泡咖啡或茶。溶剂通常是透明,无色的液体,他们大多都有独特的气味。溶液的浓度取决于溶解在溶剂内的物质的多少。溶解度则是溶剂在特定温度下,可以溶解最多多少物质。 有机溶剂主要用于干洗(例如四氯乙烯)。作涂料稀释剂(例如甲苯、香蕉水、松香水、松节油),作洗甲水或去除胶水(例如丙酮,醋酸甲酯,醋酸乙酯),除锈(例如己烷),作洗洁精(柠檬精),用于香水(酒精)跟用于化学合成。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稀释
2023-06-29 01:35:481

为什么噬菌斑局限一定的大小

噬菌斑无法进行转录等代谢。培养基中营养用尽,细菌处于生理停滞状态,噬菌体无法利用细菌中的酶系进行转录等代谢,因而噬菌斑局限一定的大小。
2023-06-29 01:36:031

有没有必要对冰淇凌原液进行梯度稀释

有。梯度稀释就是依次稀释2倍,比如取1mL原液加入9mL水稀释10倍,再从这里面取1mL与9mL水混和,依次类推,称梯度稀释。 噬斑法原理是:病毒破坏健康的体细胞后会留下痕迹,称之为叫做空斑。通过检测空斑,即看不见的病毒所造成的影响,就可以得出病毒的浓度(效价或滴度)和毒性等相关信息,一般不用病毒粒子的绝对数量表示,而是用噬菌斑形成单位,即PFU(Plague-forming units)来衡量。每毫升测试样品中的病毒含量计算(pfu/ml)= 平板平均噬斑数×稀释倍数。
2023-06-29 01:36:091

噬菌斑的介绍

噬菌斑,即噬菌体侵染细菌细胞,导致寄主细胞溶解死亡,因而在琼脂培养基表面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透明小圆斑,或称负菌落。
2023-06-29 01:36:161

关于病毒的资料

太笼统了~!只好给你很长的答复,如下:病毒【生物学名词】是一类个体微小,无完整细胞结构,含单一核酸(DNA或RNA)型,必须在活细胞内寄生并复制的非细胞型微生物。原指一种动物来源的毒素。“virus”一词源于拉丁文。病毒能增殖、遗传和演化,因而具有生命最基本的特征。其主要特点是:①含有单一种核酸(DNA或 RNA)的基因组和蛋白质外壳,没有细胞结构;②在感染细胞的同时或稍后释放其核酸,然后以核酸复制的方式增殖,而不是以二分裂方式增殖;③严格的细胞内寄生性。由于病毒的结构和组分简单,有些病毒又易于培养和定量,因此从20世纪40年代后,病毒始终是分子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材料。在实践方面,病毒的研究对防治人类、植物和动物的疾病作出了重要贡献。如病毒疫苗的发展,利用昆虫病毒作为杀虫剂等。1982 年将资料齐全而能分类的病毒划分为7大群:(双链)ds DNA,有包膜;(双链)ds DNA,无包膜 ;(单链)ss DNA ,无包膜;(双链)ds RNA,有包膜;(双链)ds RNA,无包膜; (单链)ss RNA,有包膜;(单链)ss RNA,无包膜。“virus”一词源于拉丁文,原指一种动物来源的毒素。病毒能增殖、遗传和演化,因而具有生命最基本的特征,但至今对它还没有公认的定义。最初用来识别病毒的性状,如个体微小、一般在光学显微镜下不能看到、可通过细菌所不能通过的滤器、在人工培养基上不能生长、具有致病性等,现仍有实用意义。但从本质上区分病毒和其他生物的特征是:①含有单一种核酸(DNA或RNA)的基因组和蛋白质外壳,没有细胞结构;②在感染细胞的同时或稍后释放其核酸,然后以核酸复制的方式增殖,而不是以二分裂方式增殖;③严格的细胞内寄生性。病毒缺乏独立的代谢能力,只能在活的宿主细胞中,利用细胞的生物合成机器来复制其核酸并合成由其核酸所编码的蛋白,最后装配成完整的、有感染性的病毒单位,即病毒粒。病毒粒是病毒从细胞到细胞或从宿主到宿主传播的主要形式。目前,病毒一词的涵义可以是:指那些在化学组成和增殖方式是独具特点的,只能在宿主细胞内进行复制的微生物或遗传单位。它的特点是:只含有一种类型的核酸(DNA或RNA)作为遗传信息的载体;不含有功能性核糖体或其它细胞器;RNA病毒,全部遗传信息都在RNA上编码,这种情况在生物学上是独特的;体积比细菌小得多,仅含有少数几种酶类;不能在无生命的培养基中增殖,必须依赖宿主细胞的代谢系统复制自身核酸,合成蛋白质并装配成完整的病毒颗粒,或称病毒体(完整的病毒颗粒是指成熟的病毒个体)。病毒性质的两重性;一、病毒生命形式的两重性1、病毒存在的两重性 病毒的生命活动很特殊,对细胞有绝对的依存性。其存在形式有二:一是细胞外形式,一是细胞内形式。存在于细胞外环境时,则不显复制活性,但保持感染活性,是病毒体或病毒颗粒形式。进入细胞内则解体释放出核酸分子(DNA或RNA),借细胞内环境的条件以独特的生命活动体系进行复制,是为核酸分子形式。2、病毒的结晶性与非结晶性 病毒可提纯为结晶体。我们知道结晶体是一个化学概念,是很多无机化合物存在的一种形式,我们可以认为某些病毒有化学结晶型和生命活动型的两种形式。3、颗粒形式与基因形式 病毒以颗粒形式存在于细胞之外,此时,只具感染性。一旦感染细胞病毒解体而释放出核酸基因组,然后才能进行复制和增殖,并产生新的子代病毒。有的病毒基因组整合于细胞基因组,随细胞的繁殖而增殖,此时病毒即以基因形式增殖,而不是以颗粒形式增殖,这是病毒潜伏感染的一种方式。二、病毒结构和功能的两重性1、标准病毒与缺陷病毒 在病毒的增殖过程中,由于其基因组因某种微环境因素的影响或转录过程的错误而发生突变,以致有装配不全的病毒颗粒产生,称为缺陷病毒,产生缺陷病毒的原亲代病毒,则称为标准病毒,缺陷病毒颗粒有干扰标准病繁殖的作用。2、假病毒与真病毒 一种细胞有两种病毒同时感染的情况,在增殖过程中,一种病毒可以穿上本身的外壳,这就是真病毒,是这种病毒的应有“面目”;如果一种病毒的核酸被以另一病毒编码的外壳,则称为假病毒,此时一种病毒的本来性质,被另一种病毒的性质所掩盖。3、杂种病毒和纯种病毒 两种病毒混合感染时,除了出现假型病毒外,还有可能出现病毒核酸重组的情况,即一种病毒颗粒之中,可含有两种病毒的遗传物质,此可称为杂种病毒,折实病毒学中一个相当常见的现象。三、病毒病理学的两重性1、病毒的致病性和非致病性 关于致病性和非致病性问题,是同宿主细胞相对而言的,在分子水平、细胞水平和机体水平,可能有不同的含义。在细胞水平有细胞病变作用,但在机体水平可能并不显示临床症状,此可称为亚临床感染或不显感染。2、病毒感染的急性和慢性 病毒感染所致的临床症状有急、慢之分,有的病毒一般只表现急性感染而很少表现慢性感染;有的则既有急性过程,也有慢性过程。目前对病毒的概念可以是:病毒是代谢上无活性,有感染性,而不一定有致病性的银子,他们小于细胞,但大于大多数大分子,他们无例外地在生活细胞内繁殖,他们含有一个蛋白质或脂蛋白外壳和一种核酸,DNA或RNA,甚至只含有核酸而内有蛋白质,或只有蛋白质而没有核酸,它们作为大分子似乎太复杂,作为生物体它们的生理和复制方式又千姿百态。Lwoff在“病毒的概念”一文中强调病毒的特殊性时指出,“病毒应该就是病毒,因为它们是病毒”。病毒的形态(1) 球状病毒;(2)杆状病毒;(3)砖形病毒;(4)有包膜的球状病毒;(5)具有球状头部的病毒;(6)封于包含体内的昆虫病毒。病毒的大小较大的病毒直径为300-450纳米,较小的病毒直径仅为18-22纳米病毒的组成病毒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质外壳组成。病毒的复制过程叫做复制周期。其大致可分为连续的五个阶段:吸附、侵入、脱壳、病毒大分子的合成、病毒的装配与释放病毒的分类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CNV)第七次报告(1999),将所有已知的病毒根据核酸类型分为DNA病毒——单股DNA病毒,DNA病毒——双股DNA病毒,DNA与RNA反转录病毒,RNA病毒——双股RNA病毒,RNA病毒——单链、单股RNA病毒,裸露RNA病毒及类病毒等八大类群。此外,还增设亚病毒因子一类。这个报告认可的病毒约4000种,设有三个病毒目,64个病毒科,9个病毒亚科,233个病毒属,其中29个病毒属为独立病毒属。亚病毒因子类群,不设科和属。包括卫星病毒和prion(传染性蛋白质颗粒或朊病毒)。一些属性不很明确的属称暂定病毒属。病毒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可感染细菌、真菌、植物、动物和人,常引起宿主发病。但在许多情况下,病毒也可与宿主共存而不引起明显的疾病。简史在发现病毒以前,人们早已开始不自觉地利用病毒为人类服务。中国在16世纪前后,就用天花患者脓疮中的浆液给健康人接种而使之获得免疫力。差不多同时,荷兰的种植者用嫁接法使郁金香感染病毒而开出美丽的碎色花朵;1796年E.琴纳发明了牛痘苗;1885年L.路易斯·巴斯德首创了狂犬病疫苗。1892年Д.И.伊万诺夫斯基发现患烟草花叶病的烟叶汁通过阻留细菌的滤器后,仍保留其感染性;1898年M.W.拜耶林克再次发现了这一事实,并指出该病是一类与细菌不同的病原体所引起的。这是认识病毒的开端。以后相继发现许多人类、植物和动物的疾病是由病毒引起的。1898年 F.A.J.勒夫勒和 P.伏罗施发现了牛的口蹄疫病毒;1915年F.W.特沃特和1917年F.埃雷尔分别发现了细菌病毒即噬菌体。从30年代起开始探索病毒的理化性质,M.施莱辛格提纯了噬菌体并指出它是由蛋白质和DNA构成的;1935年W.M.斯坦利获得了烟草花叶病毒的结晶;1936年首次在电子显微镜下看到该病毒是一种杆状颗粒。以后许多病毒相继被提纯,对他们的形态结构和化学组分进行了研究,为病毒分类提供了依据。由于病毒的结构和组分简单,有些病毒又易于培养和定量,因此从20世纪40年代以来,病毒始终是分子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材料。30年代末,以M.德尔布吕克为代表的一派学者开始用大肠杆菌的T偶数噬菌体研究其复制和遗传机制,奠定了分子遗传学的基础。70年代,研究重点逐渐转向动物病毒。分子生物学发展中的重要进展,如DNA和 RNA是遗传物质的确证,三联体密码学说的形成,核酸复制机制的阐明,遗传信息流中心法则的提出,反转录酶、基因的重叠和不连续性等的发现,以至基因工程的兴起和致癌理论的发展,几乎无一不与病毒有关。一些蛋白质和核酸的一级结构分析,也常常是首先以病毒为材料研究完成的。反过来,分子生物学研究又促进了对病毒结构、复制和遗传的认识,使病毒学发展成一门独立的分支学科。在实践方面,病毒的研究对防治人类、植物和动物的病毒病作出了重要贡献。病毒疫苗的发展,为控制人类疾病(如天花、黄热病、脊髓灰质炎、麻疹等)和畜禽疾病(如牛瘟、猪瘟、鸡新城疫等)提供了有效措施;由于综合防治和抗病育种等措施的利用,有效地控制了马铃薯退化病、小麦土传花叶病、白菜芜菁花叶病等农作物病害;利用昆虫病毒作为杀虫剂的研究,也在大力开展并已进入实用阶段。培养和检测病毒研究的发展常常与病毒培养和检测方法的进步有密切的关系,特别在脊椎动物病毒方面,小鼠和鸡胚接种、组织培养、超速离心、凝胶电泳、电子显微镜和免疫测定等技术,对病毒学的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噬菌体的培养和检测方法最为简单。将噬菌体接种到易感细菌的肉汤培养物中,经18~24小时后,混浊的培养物重新透明,此时细菌被裂解,大量噬菌体被释放到肉汤中,再经除菌过滤,即为粗制噬菌体。为了测定其中噬菌体的数量,将粗制噬菌体稀释到每一接种量含100个左右,与过量的细菌混合,然后铺种于琼脂平皿上,在温箱中培养过夜,细菌繁殖成乳白色衬底,被噬菌体裂解的区域则在此衬底上表现为圆形的透明斑,称为噬斑。噬斑数代表该接种量中有活力的噬菌体数量。如果挑出单个噬斑来培养,就能获得由单个噬菌体所繁殖的后代,达到分离纯化的目的。动物病毒(见脊椎动物病毒)的培养可在自然宿主、实验动物、鸡胚或细胞培养中进行,以死亡、发病或病变等作为病毒繁殖的直接指标,或以血细胞凝集、抗原测定等作为间接指标。收获发病动物的组织磨成悬液或有病变的细胞培养液,即为粗制病毒。测定活病毒数量可采用空斑法,其原理与噬斑法相同,但以易感的动物单层细胞代替细菌,在接种适当稀释的病毒后,用含有培养液和中性红的琼脂覆盖,使病毒感染局限在小面积内形成病变区,衬底的健康细胞被中性红染成红色,病变区不染色而显示为空斑。至今植物病毒的培养和检测大都是在整株植物上进行的。从捣碎的病叶汁中制备病毒,常用枯斑法检测。用手指蘸上混有金刚砂的稀释病毒在植物叶片上轩轻磨擦,经一定时间后出现单个分开的圆形坏死或退绿斑点,称为枯斑。除了利用病毒的致病性定量检测病毒外,还可应用物理方法,如在电子显微镜下计数病毒颗粒,或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提纯病毒的蛋白和核酸量,这些方法所测得的数据包括了有感染性和无感染性的病毒粒。应用电子显微镜不但能看清病毒粒的大小、形态,还可以分辨其表面的蛋白亚单位和内部的核壳等超微结构。大小与形态不同病毒的大小变动于20~450纳米之间。最大的为痘病毒科,大小为(170~260)×(300~450)纳米,最小的为双联病毒科,直径18~20纳米。病毒的形态也是多样的:球状(包括二十面体),如脊髓灰质炎病毒和有包膜的如疱疹病毒;杆状(包括棒状),如烟草花叶病毒;丝状,如甜菜黄花病毒;弹状,如水疱性口炎病毒;复杂构型,如蝌蚪状的T偶数噬菌体。有些病毒在细胞内呈自然晶体排列。结构最简单的病毒中心是核酸,外面包被着1层有规律地排列的蛋白亚单位,称为衣壳。构成衣壳的形态亚单位称为壳粒,由核酸和衣壳蛋白所构成的粒子称为核壳。较复杂的病毒外边还有由脂质和糖蛋白构成包膜。核壳按壳粒的排列方式不同而分为3种模式:二十面体对称,如脊髓灰质炎病毒;螺旋对称,如烟草花叶病毒;复合对称,如 T偶数噬菌体。在脂质的包膜上还有1种或几种糖蛋白,在形态上形成突起,如流感病毒的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昆虫病毒中有1类多角体病毒,其核壳被蛋白晶体所包被,形成多角形包涵体。化学组成核酸带有遗传密码的病毒基因组。病毒依所含核酸种类不同可分为 DNA病毒和 RNA病毒。动物病毒或含DNA,或含RNA;植物病毒除少数组外大多为RNA病毒;噬菌体除少数科外大多为DNA病毒。DNA或RNA可以是线型的或环状的,可以是单链的或双链的。RNA可以分节段或不分节段,单链RNA又分正链的和负链的。在分节段的RNA植物病毒中,常见多分体基因组,即同一病毒的几个RNA节段分别装入衣壳中,形成大小不同的颗粒,有的分装在两种颗粒中称二分体基因组,如豇豆花叶病毒;有的分装在3种颗粒中称三分体基因组,如黄瓜花叶病毒和雀麦花叶病毒。通过遗传学和生物化学方法,已查明一些病毒的基因图谱。对MS2和ΦΧ174噬菌体。花椰菜花叶病毒、SV40和乙型肝炎病毒核酸的核苷酸序列,已全部查明。①蛋白质 病毒的主要组分,依其功能可分为衣壳蛋白、膜蛋白、糖蛋白和内在酶4类。衣壳蛋白包裹核酸形成保护性的外壳。简单的病毒只有1种衣壳蛋白,较复杂的如腺病毒衣壳是由六邻体、五邻体和纤维3种蛋白构成的。在有包膜的病毒如流感和水疱性口炎病毒中,膜蛋白一方面与外层脂质相连结,另一方面又同内部的核壳相连结,起到维系病毒内外结构的作用。糖蛋白位于包膜表面,有的形成突起,如流感病毒的血凝素,能与细胞膜受体结合。病毒虽无完整的酶系统,但常含有一些特殊的酶,如流感病毒的神经氨酸酶和噬菌体的溶菌酶。此外,呼肠孤病毒科、弹状病毒科、正粘病毒科和副粘病毒科病毒粒中含RNA多聚酶,反录病毒科含反转录酶,均与核酸复制有关。目前已查明十几种病毒蛋白的全氨基酸序列。②脂质 存在于包膜中,包膜是在病毒成熟时从细胞质膜或核膜芽生获得的,所以病毒脂质常具有宿主细胞脂质的特征。用有机溶剂或去污剂破坏包膜脂质,可使病毒粒裂解。③糖 除核酸中的戊糖外,病毒包膜还含有与蛋白或脂质结合的多糖。烟草花叶病毒、流感病毒和枯草杆菌噬菌体的电子显微镜照片和结构模式图(见植物病毒、正粘病毒科和细菌病毒)。复 制病毒复制指病毒粒入侵宿主细胞到最后细胞释放子代毒粒的全过程,包括吸附、进入与脱壳、病毒早期基因表达、核酸复制、晚期基因表达、装配和释放等步骤。各步的细节因病毒而异。吸附与进入T4噬菌体先以其尾丝与大肠杆菌表面受体结合,随后尾鞘收缩,裸露出的尾轴穿入细菌外壁,把头部内储存的DNA注射到细菌体内。动物病毒也是先与细胞受体结合,以后或是靠细胞的吞噬作用进入,或是病毒包膜与细胞质膜融合后使核壳进入。植物病毒则是通过伤口侵入或通过媒介昆虫直接注入。一般情况下,病毒均须经脱壳,即脱去外被的蛋白质释放核酸,才能进行下一步复制。基因表达将其核酸上的遗传信息转录成信使核糖核酸(mRNA),然后再翻译成蛋白质。一般在核酸复制以前的称早期基因表达,所产生的早期蛋白质,有的是核酸复制所需的酶,有的能抑制细胞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在核酸复制开始以后的称晚期基因表达,所产生的晚期蛋白质主要是构成毒粒的结构蛋白质。早期和晚期蛋白质中都包括一些对病毒复制起调控作用的蛋白质。转录因病毒核酸的类型而异,共有6种方式:双链DNA(dsDNA)的病毒如 SV40,其转录方式与宿主细胞相同;含单链DNA(ssDNA)的病毒如小DNA病毒科,需要通过双链阶段后再转录出mRNA;含单链正链RNA(ss +RNA)的病毒如脊髓灰质炎病毒、烟草花叶病毒和Qβ噬菌体,其RNA可直接作为信使,利用宿主的蛋白质合成机器合成它所编码的蛋白质;含单链负链 RNA(ss-RNA)的病毒如水疱性口炎病毒和流感病毒,需先转录成互补的正链作为其mRNA,ssRNA的反录病毒如鸡肉瘤病毒和白血病病毒,需先经反转录成dsDNA而整含到宿主染色体中,于表达时再转录成mRNA,含dsRNA的呼肠孤病毒,则以保守型复制方式转录出与原来双链中的正链相同的 mRNA。近年来发现有些病毒(如腺病毒和SV40)的基因是不连续的,有外显子与内含子之分,转录后有剪接过程,把内含子剪除而把外显子连接起来,才有mRNA的功能。多数病毒的mRNA还需经过其他加工,如在5′端加上“帽子”结构和在3′端加上多聚腺嘌呤核苷酸。病毒基因转录所需酶的来源也不相同,如小DNA病毒科、乳多泡病毒科所需依赖于DNA的RNA多聚酶,都是利用宿主原有的酶;而弹状病毒科、正粘病毒科、副粘病毒科和呼肠孤病毒科所需的依赖于RNA的RNA多聚酶,以及反录病毒科所需的反转录酶,都是病毒粒自备的。翻译不同病毒mRNA翻译的方式是不同的。一般认为噬菌体的翻译是多顺反子的,如Qβ的RNA上有3个顺反子(为单个肽链编码的基因功能单位),可沿着1条 mRNA独立地翻译出3种多肽。动物病毒的翻译是单顺反子的,即由其基因组转录成不同的mRNA,每种mRNA翻译成一种多肽。分节段基因组病毒如流感病毒和呼肠孤病毒,每1节段RNA构成1个顺反子,多分体基因组的植物病毒也是如此。脊髓灰质炎病毒的mRNA先被翻译成1个分子量为20万的巨肽,再经裂解成为衣壳蛋白和酶。有些病毒如ΦΧ174,Qβ噬菌体和 SV40等,存在基因重叠现象,即按读码位相不同而从同一核苷酸序列可以表达出一种以上的蛋白质。这是病毒经济地利用其有限的遗传信息的1种方式。核酸复制DNA病毒按照经典的沃森-克里克碱基配对方式进行 DNA复制。乳多泡病毒的环状 DNA按“滚环”模式进行复制时,需要有核酸内切酶和连接酶参与。病毒RNA是通过半保留方式复制的,即以病毒RNA(vRNA)为模板,同时转录几个互补链(cRNA),cRNA转录完成并脱落后,又以同样方式再转录出新的vRNA。因此,在感染细胞中可以查出具有部分双链结构而又拖着多条长短不同单链 “尾巴”(正在合成中的互补链)的“复制中间体”。病毒核酸复制所需酶的来源也各不相同。SV40DNA合成所需的酶都来自宿主。含RNA的Qβ噬菌体、小RNA病毒科和含ssRNA的植物病毒所需RNA 多聚酶的某个亚基,可能由病毒基因编码,而其他亚基来自宿主。疱疹病毒DNA复制所需的酶,部分地由病毒编码,如DNA多聚酶和胸苷激酶,可能还有核苷酸还原酶。痘类病毒的独立自主能力最强,甚至能在去核细胞中进行DNA复制,其基因组至少能为75种蛋白质编码,包括DNA多聚酶、胸苷激酶、脱氧核糖核酸酶和聚核苷酸连接酶。装配与释放病毒核酸和结构蛋白是分别复制的,然后装配成完整的病毒粒。最简单的装配方式(如烟草花叶病毒)是核酸与衣壳蛋白相互识别,由衣壳亚单位按一定方式围绕 RNA聚集而成,不借助酶,也无需能量再生体系。许多二十面体病毒粒先聚集其衣壳,然后再装入核酸。有包膜的病毒,在细胞内形成核完后转移至被病毒修饰了的细胞核膜或质膜下面,以芽生方式释放病毒粒。T4噬菌体则先分别装配头部、尾部和尾丝,最后组合成完整病毒粒,裂解细菌而释放,其中有些步骤需酶的作用。细胞水平上的感染类型和宿主反应很早发现噬菌体感染有裂解性和溶源性之分。以大肠杆菌的λ噬菌体为例,裂解性感染于经历上述复制周期后产生大量子代病毒粒而将细菌裂解;而溶源性感染时,噬菌体DNA环化并整合到大肠杆菌 DNA的特异性位点上,随着细菌的分裂而传给子代细菌,细菌不被裂解也不产生子代病毒粒。营养条件、紫外线或化学药物都能使溶性源感染转化为裂解性。动物的DNA病毒如 SV40、腺病毒、疱疹病毒等于感染敏感细胞(称为容许细胞)后,形成裂解性感染,而于感染不大敏感的细胞(称为不容许细胞)后,则形成转化性感染。转化性感染与溶源性感染相似,病毒DNA或其片段整合于细胞染色体上,并随细胞分裂而传给子代细胞,表达其部分基因(一般为早期基因),但不产生子代病毒粒,细胞也不死亡,但被转化成类似于肿瘤细胞,可无限地传代。另一方面,RNA肿瘤病毒(如鸡肉瘤病毒)必须先将其RNA反转录成dsDNA并整合到细胞染色体上,才能进行复制,所以这种感染方式是独特的,既是转化性感染,又产生大量病毒粒。宿主细胞对病毒感染的反应有4种:无明显反应、细胞死亡、细胞增生后死亡和细胞转化。例如,副粘病毒SV5在细胞培养中产生大量病毒而不引起明显反应。多数病毒感染敏感细胞时,由于抑制了细胞核酸和蛋白质合成而引起细胞死亡。痘病毒感染时,先刺激细胞多次分裂然后死亡,造成痘疱病灶。DNA病毒和RNA肿瘤病毒则引起细胞转化。有些动物病毒于感染宿主细胞后,在胞核或细胞质内形成具有特殊染色特性的内含物,称为包涵体,如痘病毒的细胞质内包涵体和疱疹病毒的胞核内包涵体。这些包涵体有的是由未成熟或成熟的病毒粒构成,有的是宿主细胞的反应产物,有的是两者的混合物。有些昆虫病毒的病毒粒包埋在蛋白基质中,形成包涵体如核型多角体病毒。脊椎动物细胞感染病毒后的另一种反应是产生干扰素。干扰素是一种动物细胞编码的蛋白,其基因平常处于不活动状态,于病毒感染或经双链RNA诱导后活化。干扰素有广谱的抗病毒作用,但并不直接作用于病毒,其作用机制是通过与细胞膜结合,激活具有抗病毒作用的3种酶,阻断了病毒mRNA的翻译。干扰素在防止病毒扩散和疾病恢复中有一定作用,并有可能成为一种抗病毒药物。
2023-06-29 01:36:322

潜伏期为什么有噬菌斑

噬菌斑都是因为细菌细胞被裂解产生的.潜伏期也有少量敏感细菌被裂解
2023-06-29 01:36:381

噬菌体表现出生命活动的主要特征是?

在微生物界,同样存在类似动植物界的食物链一样的关系。“捕食”细菌的生物,正是科学家们研究微生物的一种强有力的工具:噬菌体(Phage)。噬菌体是感染细菌、真菌、放线菌或螺旋体等微生物的细菌病毒的总称,作为病毒的一种,噬菌体具有病毒特有的一些特性:个体微小;不具有完整细胞结构;只含有单一核酸。噬菌体基因组含有许多个基因,但所有已知的噬菌体都是在细菌细胞中利用细菌的核糖体、蛋白质合成时所需的各种因子、各种氨基酸和能量产生系统来实现其自身的生长和增殖。一旦离开了宿主细胞,噬菌体既不能生长,也不能复制。噬菌体颗粒感染一个细菌细胞后可迅速生成几百个子代噬菌体颗粒,每个子代颗粒又可感染细菌细胞,再生成几百个子代噬菌体颗粒。如此重复只需4次,一个噬菌体颗粒便可使几十亿个细菌感染而死亡。当把细菌涂布在培养基上,长成一层菌苔时,一个噬菌体感染其中一个细菌时,便会同上面所说的那样,把该细菌周围的成千上万个细菌感染致死,在培养基的菌苔上出现一个由于细菌被噬菌体裂解后造成的空斑,这便称为噬菌斑(plaque)。每一噬菌体除了能使宿主细菌裂解死亡外,还有一些噬菌体感染细菌后,并不使细胞死亡,称为溶原性噬菌体,这些噬菌体感染细菌后,将其自身的基因组整合进宿主细胞的基因组,此时,这种宿主细菌称为溶原性细菌。溶原性细菌内存在的整套噬菌体DNA基因组称为原噬菌体(prophage),溶原性细菌不会产生许多子噬菌体颗粒,也不会裂解;但当条件改变使溶原周期终止时,宿主细胞就会因原噬菌体的增殖而裂解死亡,释放出许多子代噬菌体颗粒。一个典型的噬菌体的侵染细菌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感染阶段、增殖阶段和成熟阶段。感染阶段:噬菌体侵染寄主细胞的第一步是“吸附”,即噬菌体的尾部附着在细菌的细胞壁上,然后进行“侵入”。噬菌体先通过溶菌酶的作用在细菌的细胞壁上打开一个缺口,尾鞘像肌动球蛋白的作用一样收缩,露出尾轴,伸入细胞壁内,如同注射器的注射动作,噬菌体只把头部的DNA注入细菌的细胞内,其蛋白质外壳留在壁外,不参与增殖过程。增殖阶段:噬菌体DNA进入细菌细胞后,会引起一系列的变化:细菌的DNA合成停止,酶的合成也受到阻抑,噬菌体逐渐控制了细胞的代谢。噬菌体巧妙地利用寄主(细菌)细胞的“机器”,大量地复制子代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并形成完整的噬菌体颗粒。噬菌体的形成是借助于细菌细胞的代谢机构,由本身的核酸物质操纵的。据观察,当噬菌体侵入细菌细胞后,细菌的细胞质里很快便充满了DNA细丝,十分钟左右开始出现完整的多角形头部结构。噬菌体成熟时,这些DNA高分子聚缩成多角体,头部蛋白质通过排列和结晶过程,把多角形DNA聚缩体包围,然后头部和尾部相互吻合,组装成一个完整的子代噬菌体。成熟阶段:噬菌体成熟后,在潜伏后期,溶解寄主细胞壁的溶菌酶逐渐增加,促使细胞裂解,从而释放出子代噬菌体。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培养的感染细胞,可以直接看到细胞的裂解现象。T2噬菌体在37 ℃下大约只需四十分就可以产生100~300个子代噬菌体。子代噬菌体释放出来后,又去侵染邻近的细菌细胞,产生子二代噬菌体。
2023-06-29 01:36:451

噬菌体在基因重组中的作用

噬菌体的基因重组  历史:1936年F. M. Burnet发表了噬菌体能产生突变体的观点,其噬菌斑的外形和野生型的有明显区别,可惜未能引起重视,以致噬菌体遗传学延迟了十几年才得以建立。   1946年第11届冷泉港学术讨论会上,在宣布一基因一酶学说的胜利,及Ledernerg、Tatum细菌杂交实验报告的同时,Hershey和Luria宣布发现了噬菌体的r,h突变,Delbrück和Hershey发表了他们各自发现的噬菌体重组,这四项重大的发现分别在1958年和1969年获得了诺贝尔奖。后两项的发现有力地推动了噬菌体遗传学的发展。   噬菌体的基因重组和细菌不同,而和真核的重组十分相似。杂交是用标记不同的噬菌体之间进行。然后计算重组噬菌体占总的子代噬菌体的比例来确定重组值。一般可以选用2-4个基因差异的噬菌体来混合感染细菌。首先把不同类型的噬菌体混合起来和细菌一起涂布在固体培养基上,细菌的浓度要达到可以长成菌苔(lawn)的水平,噬菌体的浓度要很稀。每个噬菌体感染一个细菌,经过裂解周期,宿主细胞破裂后,释放出的子噬菌体又去感染周围的细菌,结果在菌苔上形成一个圆形清亮的斑,称为噬菌斑(plaque),而一个噬菌斑来自最初涂布平板时的一个噬菌体。噬菌斑的形态必须选择容易区别的,以表示噬菌体的相应表型。单个的噬菌体只能在电镜下才可观察其形态,突变引起其形态变化没有电镜是无法鉴别的,但突变影响到生活周期,会产生不同的噬菌斑,因此通过噬菌斑的观察我们很容易观察基因型的变化与重组。   Hershey等用T2噬菌体的两个不同表型特征:噬菌斑的形态和宿主范围来进行杂交。一个噬菌体的基因型是h+r,另一个噬菌体的基因型是h r+。h+表示宿主范围(hostrange),是野生型,能在E.coli B菌株上生长,r 表示快速溶菌(rapid lysis),产生的噬菌斑大,边缘清楚。h噬菌体能在E.coli B和B/2品系上生长,r+产生小而边缘模糊的噬菌斑,能产生透明的噬菌斑,而h+因只能裂解E.coli B,所以在B和B/2的混合菌上产生的噬菌斑是半透明的。   杂交时hr+和h+r混合感染E.coli B和B/2,在B和B/2混合菌苔上出现了四种噬菌斑,表明h r+ 和h+r之间有一部分染色体在B菌株的细胞中进行了重组,释放出的子噬菌体有一部分的基因型为h+r+和h r。我们利用下面的公式就可以计算出和两个位点的重组值:   重组值=(h+r++h r)/总噬菌斑数×100%   此重组值也表示两个连锁基因之间的遗传距离。
2023-06-29 01:36:521

噬菌体颗粒形成的原因?

噬菌体 - 概念噬菌体是感染细菌、真菌、放线菌或螺旋体等微生物的细菌病毒的总称,本世纪初由D.Herelle和Twort各自独立于葡萄球菌和志贺菌中发现的。作为病毒的一种,噬菌体具有病毒特有的一些特性:个体微小;不具有完整细胞结构;只含有单一核酸。噬菌体基因组含有许多个基因,但所有已知的噬菌体都是在细菌细胞中利用细菌的核糖体、蛋白质合成时所需的各种因子、各种氨基酸和能量产生系统来实现其自身的生长和增殖。一旦离开了宿主细胞,噬菌体既不能生长,也不能复制。噬菌体 - 种类因为噬菌体主要由蛋白质外壳和核酸组成,所以,可以根据蛋白质外壳或核酸的结构特点对噬菌体进行分类。根据蛋白质结构分类:无尾部结构的二十面体:这种噬菌体为一个二十面体,外表由规律排列的蛋白亚单位——衣壳组成,核酸则被包裹在内部。有尾部结构的二十面体:这种噬菌体除了一个二十面体的头部外,还有由一个中空的针状结构及外鞘组成的尾部,以及尾丝和尾针组成的基部。线状体:这种噬菌体呈线状,没有明显的头部结构,而是由壳粒组成的盘旋状结构。迄今已知的噬菌体大多数是有尾部结构的二十面体,这是因为正多面体是多面体里最简单的结构,搭建起来最容易,所以病毒喜欢采用正多面体的结构。而正多面体一共又只有五种,分别是正4, 6, 8, 12, 20面体,其中正20面体是最接近球形的,也就是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需要更少的材料,更为节省。根据核酸特点分类:ss RNA:噬菌体中所含的核酸是单链RNA。ds RNA:噬菌体中所含的核酸是双链RNA。ss DNA:噬菌体中所含的核酸是单链DNA。ds DNA:噬菌体中所含的核酸是双链DNA。噬菌体 - 噬菌机理噬菌体颗粒感染一个细菌细胞后可迅速生成几百个子代噬菌体颗粒,每个子代颗粒又可感染细菌细胞,再生成几百个子代噬菌体颗粒。如此重复只需4次,一个噬菌体颗粒便可使几十亿个细菌感染而死亡。当把细菌涂布在培养基上,长成一层菌苔时,一个噬菌体感染其中一个细菌时,便会同上面所说的那样,把该细菌周围的成千上万个细菌感染致死,在培养基的菌苔上出现一个由于细菌被噬菌体裂解后造成的空斑,这便称为噬菌斑(plaque)。每一噬菌体除了能使宿主细菌裂解死亡外,还有一些噬菌体感染细菌后,并不使细胞死亡,称为温和噬菌体,这些噬菌体感染细菌后,将其自身的基因组整合进宿主细胞的基因组,此时,这种宿主细菌称为溶原性细菌。溶原性细菌内存在的整套噬菌体DNA基因组称为原噬菌体(prophage),溶原性细菌不会产生许多子噬菌体颗粒,也不会裂解;但当条件改变使溶原周期终止时,宿主细胞就会因原噬菌体的增殖而裂解死亡,释放出许多子代噬菌体颗粒。溶原性细菌有两个特点。第一,溶原性细菌在被噬菌体感染并溶原化后,不会被同种噬菌体再次感染,这是超感染免疫性。第二,经过若干世代后,溶原性细菌会开始进入溶菌周期,即溶原性细菌的诱发。此时,原噬菌体从宿主基因组上切离下来进行增殖。噬菌体 - 侵染过程一个典型的噬菌体的侵染细菌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感染阶段、增殖阶段和成熟阶段。 感染阶段:噬菌体侵染寄主细胞的第一步是“吸附”,即噬菌体的尾部附着在细菌的细胞壁上,然后进行“侵入”。噬菌体先通过溶菌酶的作用在细菌的细胞壁上打开一个缺口,尾鞘像肌动球蛋白的作用一样收缩,露出尾轴,伸入细胞壁内,如同注射器的注射动作,噬菌体只把头部的DNA注入细菌的细胞内,其蛋白质外壳留在壁外,不参与增殖过程。 增殖阶段:噬菌体DNA进入细菌细胞后,会引起一系列的变化:细菌的DNA合成停止,酶的合成也受到阻抑,噬菌体逐渐控制了细胞的代谢。噬菌体巧妙地利用寄主(细菌)细胞的“机器”,大量地复制子代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并形成完整的噬菌体颗粒。噬菌体的形成是借助于细菌细胞的代谢机构,由本身的核酸物质操纵的。据观察,当噬菌体侵入细菌细胞后,细菌的细胞质里很快便充满了DNA细丝,十分左右开始出现完整的多角形头部结构。噬菌体成熟时,这些DNA高分子聚缩成多角体,头部蛋白质通过排列和结晶过程,把多角形DNA聚缩体包围,然后头部和尾部相互吻合,组装成一个完整的子代噬菌体。 成熟阶段:噬菌体成熟后,在潜伏后期,溶解寄主细胞壁的溶菌酶逐渐增加,促使细胞裂解,从而释放出子代噬菌体。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培养的感染细胞,可以直接看到细胞的裂解现象。T2噬菌体在37 ℃下大约只需四十分就可以产生100~300个子代噬菌体。子代噬菌体释放出来后,又去侵染邻近的细菌细胞,产生子二代噬菌体。参考资料:《Brock Biology of Microorganisms》,11 edition。
2023-06-29 01:37:001

某微生物发酵厂的发酵液出现疑似噬菌体感染的异常情况,设计一简便快速实验证实

噬菌体有烈性的和非烈性噬菌体。烈性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后会快速造成细菌菌体裂解,培养液呈现清凉透明有破碎残渣。非裂解性的可以铺顶层琼脂板(可以查阅噬菌体滴度的测试实验方案),培养后看顶层琼脂层中有没有噬菌斑,也可以在底层培养基中加些IPTG/X-gal若噬菌体带有lacZ的还有蓝白斑筛选的作用(如M13KE的噬菌斑显现蓝斑)。不知道你的菌是否是抗性菌,可以找些XL1-blue(Tet抗性)加抗性培养一段时间到对数期再接种你认为有噬菌体污染的样品(非Tet抗性)后铺顶层琼脂培养查看噬菌斑。M13噬菌体侵染细菌一般需要细菌带有F-pilus(性菌毛)才可以介导噬菌体的侵染过程。这一类的雄性菌比如TG1、XL1-blue等。
2023-06-29 01:37:081

1 如何检测细菌是否感染噬菌体。10分 2 M13 噬菌体感染细菌的条件。10分

噬菌体有烈性的和非烈性噬菌体。烈性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后会快速造成细菌菌体裂解,培养液呈现清凉透明有破碎残渣。非裂解性的可以铺顶层琼脂板(可以查阅噬菌体滴度的测试实验方案),培养后看顶层琼脂层中有没有噬菌斑,也可以在底层培养基中加些IPTG/X-gal若噬菌体带有lacZ的还有蓝白斑筛选的作用(如M13KE的噬菌斑显现蓝斑)。不知道你的菌是否是抗性菌,可以找些XL1-blue(Tet抗性)加抗性培养一段时间到对数期再接种你认为有噬菌体污染的样品(非Tet抗性)后铺顶层琼脂培养查看噬菌斑。M13噬菌体侵染细菌一般需要细菌带有F-pilus(性菌毛)才可以介导噬菌体的侵染过程。这一类的雄性菌比如TG1、XL1-blue等。
2023-06-29 01:37:273

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的增值方式是什么

噬菌体是由D.Herelle和Twort各自独立发现的。噬菌体(bacteriophage, phage)是感染细菌、真菌、放线菌或螺旋体等微生物的病毒的总称,因部分能引起宿主菌的裂解,故称为噬菌体。本世纪初在葡萄球菌和志贺菌中首先发现。噬菌体具有病毒的一些特性:个体微小。噬菌体基因组含有许多个基因,但所有已知的噬菌体都是细菌细胞中利用细菌的核糖体、蛋白质合成时所需的各种因子、各种氨基酸和能量产生系统来实现其自身的生长和增殖。一旦离开了宿主细胞,噬菌体既不能生长,也不能复制。 噬菌体分布极广,凡是有细菌的场所,就可能有相应噬菌体的存在。在人和动物的排泄物或污染的井水、河水中,常含有肠道菌的噬菌体。在土壤中,可找到土壤细菌的噬菌体。噬菌体有严格的宿主特异性,只寄居在易感宿主菌体内,故可利用噬菌体进行细菌的流行病学鉴定与分型,以追查传染源。由于噬菌体结构简单、基因数少,是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的良好实验系统。 噬菌体颗粒在结构上有很大差别,一般可分成三种类型,即无尾部结构的二十面体,有尾部结构的二十面体和线状体,迄今已知的噬菌体大多数是有尾部结构的二十面体。 噬菌体有毒(烈)性噬菌体和温和噬菌体两种类型。侵入宿主细胞后,随即引起宿主细胞裂解的噬菌体称作毒性噬菌体。毒性噬菌体被看作正常表现的噬菌体。温和噬菌体则是:当它侵入宿主细胞后,其核酸附着并整合在宿主染色体上,和宿主核酸同步复制,宿主细胞不裂解而继续生长。这种不引起宿主细胞裂解的噬菌体称作温和噬菌体。 噬菌体颗粒感染一个细菌细胞后可迅速生成几百个子代噬菌体颗粒,每个子代颗粒又可感染细菌细胞,再生成几百个子代噬菌体颗粒。如此重复只需4次,一个噬菌体颗粒便可使几十亿个细菌感染而死亡。当把细菌涂布在培养基上,长成一层菌苔时,一个噬菌体感染其中一个细菌时,便会同上面所说的那样,把该细菌周围的成千上万个细菌感染致死,在培养基的菌苔上出现一个由于细菌被噬菌体裂解后造成的空斑,这便称为噬菌斑(plaque)。每一噬菌体除了能使宿主细菌裂解死亡外,还有一些噬菌体感染细菌后,并不使细胞死亡,称为温和噬菌体,这些噬菌体感染细菌后,将其自身的基因组整合进宿主细胞的基因组,此时,这种宿主细菌称为溶原性细菌。溶原性细菌内存在的整套噬菌体DNA基因组称为原噬菌体(prophage),溶原性细菌不会产生许多子噬菌体颗粒,也不会裂解;但当条件改变使溶原周期终止时,宿主细胞就会因原噬菌体的增殖而裂解死亡,释放出许多子代噬菌体颗粒。 溶原性细菌有两个特点。第一,溶原性细菌在被噬菌体感染并溶原化后,不会被同种噬菌体再次感染,这是超感染免疫性。第二,经过若干世代后,溶原性细菌会开始进入溶菌周期,即溶原性细菌的诱发。此时,原噬菌体从宿主基因组上切离下来进行增殖。 λ噬菌体载体不具有质粒载体的抗生素抗性的标记基因;因此,对λ重组分子的选择主要有下面几种方法。 ① cI基因功能选择 cI基因编码的阻遏蛋白可使感染了λ噬菌体的大肠杆菌进入溶原化状态。如果在插入型载体的克隆位点上,或是置换型载体的可置换片段中,放上一个cI基因,当外源DNA插入或取代时,便破坏了cI基因,使出现cI-表型。此时,λ重组分子生成的是透亮的噬菌斑,而未重组的λ噬菌体由于仍保有cI基因,所以宿主细菌是溶原化的,就生成混沌的噬菌斑。 ②lac Z基因功能选择 lac Z基因的产物为卢—半乳糖苷酶,在Xgal—IPTG培养基上显现蓝色。在插入型载体的lac Z基因序列中引入限制性内切核酸酶的切点,外源DNA插入这个克隆位点就会破坏lac Z基因,于是在上述培养基上出现无色的噬菌斑。如果没有同外源DNA形成λ重组分子,则lac Z基因未遭破坏,在培养基上出现蓝色的噬菌斑。 ③spi-选择 λ噬菌体的red和gam基因产物可抑制噬菌体在宿主细菌中正常生长,red-和gam-突变型λ噬菌体则可正常生长。当置换型载体的可置换片段中放上red和gam基因后,外源DNA片段取代了置换片段,则同时除去了red、gam基因,就可在宿主菌中生长,否则就不能正常生长。 早在1958年,我国第一位细菌学博士余贺教授,就利用噬菌体成功治疗了绿脓杆菌对烧伤病人的感染,成为微生物学界的一段佳话。这件事情还被拍成了一部名为《春满人间》的电影。 噬菌体有时有益,有时有害,益是因为它会“吃”掉某些在人体内的病菌,可能起到治病的效果。害是因为它可能会“吃”掉一些益菌或其它本身属于害菌但被人利用做一些有益的事的细菌(如:大肠杆菌、葡萄球菌、酵母菌等)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2023-06-29 01:37:359

λ噬菌体载体里都有哪些标记基因

第二节 λ噬菌体载体λ噬菌体,一种大肠杆菌双链RNA噬菌体。λ噬菌体的分子量为 31 ×106dal,是一种中等大小的温和噬菌体。迄今已经定位的λ噬菌体的基因至少有61个,其中有一半左右参与了噬菌体生命周期的活动,我们称这类基因为λ噬菌体的必要基因;另一部分基因,当它们被外源基因取代之后,并不影响噬菌体的生命功能,我们称这类基因为λ噬菌体的非必要的基因。 一.λ噬菌体的分子生物学概述(1)λ噬菌体基因组的结构在λ噬菌体线性双链 DNA分子的两端,各有一条由12个核劳酸组成的彼此完全互补的5′单链突出序列,即通常所说的粘性末端。注入到感染寄主细胞内的λ噬菌体的线性DNA分子,会迅速地通过粘性末端之间的互补作用,形成环形双链DNA分子。随后在DNA连接酶的作用下,将相邻的5′-P和3′-OH基团封闭起来,并进一步超盘旋化。这种由粘性末端结合形成的双链区段称为cos位点(略语cos,系英语cohesive-end site的缩写,即粘性末端位点之意)(图5-5)。在环化的状态下,λ噬菌体DNA分子的长度为48 502碱基对。(2)λ噬菌体DNA的复制在λ噬菌体感染的早期,环形的λ DNA分子按θ形式从双向进行复制。到了感染的晚期,控制滚环复制机理的开关被启动了,合成出了由一系列线性排列的人基因组oxA组成的长多连体分子。(3)λ噬菌体DNA的整合与删除λ噬菌体基因组的整合作用,是通过它的附着位点att,同大肠杆菌染色体DNA的局部同源位点之间的重组反应实现的。整合作用需要int基因的表达,它是一种可逆的过程。的复制子,这种过程叫做原噬菌体的删除作用。λ噬菌体的删除,需要噬菌体xis基因和bio基因的协同作用才能实现。(4)λ噬菌体DNA的转录与转译在溶菌周期,λ噬菌体DN A的转录是在三个时期,即早期、中期和晚期发生的。大体的情况是,早期基因转录确立起溶菌周期;中期基因转录的结果导致 DNA进行复制和重组;晚期基因的转录最终使DNA被包装为成熟的噬菌体颗粒。二.λ噬菌体载体的构建及其主要类型(1)构建λ噬菌体载体的基本原理构建λ噬菌体载体的基本原理是多余限制位点的删除。按照这一基本原理构建的λ噬菌体的派生载体,可以归纳成两种不同的类型:一种是插入型载体(insertion vectors),只具有一个可供外源DNA插入的克隆位点。另一种是替换型载体(rePlacement vectors),具有成对的克隆位点,在这两个位点之间的人 DNA区段可以被外源插入的 DNA片段所取代(如图5-6)。在基因克隆中的二者的用途不尽相同。插入型载体只能承受较小分子量(一般在10kb以内)的外源DNA片段的插入,广泛应用于cDNA及小片段DNA的克隆。而替换型载体则可承受较大分子量的外源DNA片段的插入,所以适用于克隆高等真核生物的染色体DNA(如图5-7)。(2)λ噬菌体载体的主要类型(i)插入型载体外源的DNA克隆到插入型的λ载体分子上,会使噬菌体的某种生物功能丧失效力,即所谓的插入失活效应。插入型的λ载体又可以分为免疫功能失活的(inactivatiort of immunityfunction)和大肠杆菌β-半乳糖苷酶失活的(inactlvatlon of E.coli β-galactosidase)两种亚型。①免疫功能失活的插入型载体:在这类插入型载体的基因组中有一段免疫区,其中带有一两种核酸内切限制酶的单切割位点。当外源DNA片段插入到这种位点上时,就会使载体所具有的合成活性阻遏物的功能遭受破坏,而不能进入溶源周期。因此,凡带有外源DNA插入的λ重组体都只能形成清晰的噬菌斑,而没有外源DNA插入的亲本噬菌体就会形成混浊的噬菌斑。②β-半乳糖苷酶失活的插入型载体:它们的基因组中含有一个大肠杆菌的lac5区段,其中编码着β半乳糖着酶基因lacZ。由这种载体感染的大肠杆菌lac-指示菌,涂布在补加有IPTG和Xgal的培养基平板上,会形成蓝色的噬菌斑。如果外源DNA插入到lac5区段上,阻断了β-半乳糖着酶基因lacZ的编码序列,不能合成β-半乳糖昔酶,只能形成无色的噬菌斑。(ii)替换型载体替换型载体又叫做取代型载体(substitution vector),是一类在λ噬菌体基础上改建的、在其中央部分有一个可以被外源插入的DNA分子所取代的DNA片段的克隆载体。λNM781便是其中的一个代表。在这个替换型载体中,可取代的EcoRI片段,编码有一个supE基因(大肠杆菌突变体tRNA基因),由于这种λNM781噬菌体的感染,寄主细胞lacZ基因的琥珀突变更被抑制了,能在乳糖麦康基氏(MacConkey)琼脂培养基上产生出红色的噬菌斑,或是在Xgal琼脂培养基上产生出蓝色的噬菌斑。如果这个具有supE基因的EcoRI片段被外源DNA取代了,那么所形成的重组体噬菌体,在上述这两种指示培养基上都只能产生出无色的噬菌斑。用替换型载体克隆外源DNA包括三个步骤:第一,应用适当的核酸内切限制酶消化λ载体,除去基因组中可取代的DNA区段。第二,将上述所得的人 DNA臂同外源DNA片段连接。第三,对重组体的λDN A分子进行包装和增殖,以得到有感染性的λ重组噬菌体。三.λ重组体DNA分子的体装(1)λ重组体DNA分子的转染作用用λ重组体DNA分子直接感染大肠杆菌,使之侵入寄主细胞内。这种由寄主细胞捕获裸露的噬菌体DNA的过程叫做转染(transfection),它有别于以噬菌体颗粒为媒介的转导(kransduction)。λDNA的转染作用,是一种低效的过程。即便是使用未经任何基因操作处理的新鲜制备的λ DNA,其典型的转染效率(即每微克λDNA转染产生的噬菌斑数目),也仅为 105~106之间。体外连接的结果,转染效率便下降到了104~103左右。(2)λDNA的体装λDNA的体装作用,在离体条件下,将重组体DNA包入噬菌体等病毒颗粒中的过程,以形成有功能的病毒载体。根据体外互补作用研究发现,λ噬菌体的头部和尾部的装配是分开进行的。头部基因发生了突变的噬菌体只能形成尾部,而尾部基因发生了突变的噬菌体则只能形成头部。将这两种不同突变型的噬菌体的提取物混合起来,便能够在体外装配成有生物活性的噬菌体颗粒。这就是噬菌体体装所依据的基本原理。(图5-8)(3)λ噬菌体DNA的包装限制问题λ噬菌体头部外壳蛋白质容纳DNA的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上限不得超过其正常野生型DNA总量的5%左右,而低限又不得少于正常野生型DNA总量的75%。按野生型λDNA分子长度为 48kb计算,λ噬菌体的包装上限是 51kb。编码必要基因的DNA区段占28kb,因此λ载体克隆外源DNA的理论极限值应是23kb。
2023-06-29 01:37:491

如何区分杂菌污染还是感染了噬菌体

杂菌污染是其他细菌与培养基上的培养细菌竞争,甚至于抑制或杀死,比如青霉菌,葡萄球菌.当然有时也可能进入的是真菌,丝状真菌放线菌等等.噬菌体感染是病毒的感染,噬菌体寄生于细菌内.进行自我繁殖复制,然后是细菌破裂死亡.区分主要在于,噬菌体是一种病毒,和细菌不是个类别的生物.噬菌体有烈性的和非烈性噬菌体.烈性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后会快速造成细菌菌体裂解,培养液呈现清凉透明有破碎残渣.非裂解性的可以铺顶层琼脂板(可以查阅噬菌体滴度的测试实验方案),培养后看顶层琼脂层中有没有噬菌斑,也可以在底层培养基中加些IPTG/X-gal若噬菌体带有lacZ的还有蓝白斑筛选的作用(如M13KE的噬菌斑显现蓝斑).
2023-06-29 01:37: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