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鱼炖火锅
-
人体中的所有细胞都是有一套完整的染色体的,所以
性染色体
在人体的任何细胞中都存在的。只是
体细胞
会有选择性表达,所以只有在性腺细胞中,性染色体才会表达。
- 床单格子
-
性染色体在人体的所有细胞中都存在,只不过因为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导致性染色体只在生殖细胞中表达
相关推荐
性细胞是什么?
性细胞是指精细胞(有时也叫精子),卵细胞(有时也叫卵子)。精原细胞是指处于减数分裂的间期的细胞,DNA较体细胞加倍,染色体则出现姐妹染色单体。类似的名称还有: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卵原细胞,初级卵母细胞,刺激卵母细胞。初级精母细胞和初级卵母细胞是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和次级卵母细胞是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细胞。2023-06-29 09:10:4714
什么是性细胞?
性细胞又称起配子,包括精子和卵子,均为单倍体细胞,即仅有23条染色钵,其中一条是性染色体。2023-06-29 09:11:142
性细胞是什么
在生物学的诸多概念之中,性细胞就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殖细胞,或称为配子。对于高等动植物而言,就是指精子与卵细胞。2023-06-29 09:11:224
生殖细胞,性细胞有什么区别?次级性母细胞那些算什么?
生殖细胞包括有性生殖细胞和无性生殖细胞,有性生殖细胞包括精子与卵细胞,无性生殖细胞包括孢子。性细胞就是指有性生殖细胞,包括精子和卵细胞。次级性母细胞是属于性细胞,不是体细胞。希望能帮助您。^__^2023-06-29 09:11:334
什么叫做性细胞,性细胞的染色体是怎样的?
性细胞就是生殖细胞,包括雄性生殖细胞和雌性生殖细胞。性细胞染色体数量相较于体细胞数量减半,若是XY性别决定方式的生物,雄性生殖细胞含有Y染色体,雌性生殖细胞含有X染色体。2023-06-29 09:11:415
人体中的性细胞是?
性细胞又叫生殖细胞,在男性,就是精子;女性则为卵子。2023-06-29 09:11:552
性细胞和体细胞的区别是什么
性细胞是决定性别的细胞(精子、卵子),其形态、结构、功能与体细胞有别,其染色体数目为体细胞的一半.2023-06-29 09:12:041
性细胞和体细胞的区别是什么?
性细胞是决定性别的细胞(精子、卵子),其形态、结构、功能与体细胞有别,其染色体数目伟体细胞的一半。2023-06-29 09:12:152
性腺细胞和性细胞有什么区别?
性腺细胞具有和人所有的染色体而性细胞是性腺细胞经减数分裂得来的只具备人的一半的染色体2023-06-29 09:12:233
性细胞与生殖细胞 高二生物
如果选A的话,因为精子要经过减数分裂过程,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之间在减数第一分裂是会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的,所以X和Y染色体会分别到两个次级精母细胞,所以它们产生的精细胞有1/2的概率是没有Y染色体的! 因为人的所有体细胞都是由同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来的所以它们有同一套遗传物质,也就是说一定有Y染色体咯(生殖细胞除外) 至于性细胞,它没有明确说明是哪种,有可能是精子,有可能是初级精母细胞,有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也就是说有可能有Y,也有可能没有,所以不选我认为呢,性细胞所指的范围很广,可以是精子,可以是卵子,可以是初级精母细胞,可以是初级卵母细胞,也可以是次级卵母细胞,也可以是次级精母细胞,只要是和生殖有关的就可以算是。2023-06-29 09:12:325
性细胞是生殖细胞吗?
是,一般称生殖细胞。2023-06-29 09:13:044
生殖细胞,性细胞有什么区别?次级性母细胞那些算什么?
是!生殖细胞是多细胞生物体内能繁殖后代的细胞的总称。包括从原始生殖细胞直到最终已分化的生殖细胞。物种主要依靠生殖细胞而延续和繁衍。初级.次级精母细胞是未成熟的原始的生殖细胞精子是已分化成熟的生殖细胞2023-06-29 09:13:121
性原细胞和性细胞有什么异同
性原细胞能分化成初级性母细胞,然后初级性母细胞分化成次级性母细胞,次级性母细胞又再变成性细胞,当然雄的雌的变化方式不一样啦。不同点呢,我感觉最大的不同点就是染色体方面,性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的相同啦,性细胞是体细胞的一半啦。相同点呢,都具备细胞结构,按细胞结构的相同处说一说就应该ok吧。2023-06-29 09:13:211
体细胞和性细胞的概念
中文名称:体细胞英文名称:somaticcell定义1:多细胞生物体中除性细胞以外的细胞。应用学科:细胞生物学(一级学科);细胞分化与发育(二级学科)定义2:多细胞生物体中除生殖细胞和生殖细胞前体细胞之外的所有细胞的总称。应用学科:遗传学(一级学科);细胞遗传学(二级学科)2023-06-29 09:13:301
体细胞和性细胞分别在生物体的哪些部分
性细胞一般在生物体的卵巢和睾丸内除了性细胞以外的所有细胞都叫体细胞2023-06-29 09:13:393
两性细胞指什么?
我的理解是“两性/细胞”,那就是性细胞,即精子和卵细胞2023-06-29 09:13:471
人体中体细胞和生殖细胞有什么关系体细胞
体细胞是一个相对于生殖细胞的概念.它是一类细胞,其遗传信息不会像生殖细胞那样遗传给下一代.高等生物的细胞差不多都是体细胞,除了精子和卵细胞以及它们的母细胞之外.体细胞遗传信息的改变不会对下一代产生影响.体细胞的染色体数是经减数分裂得出的生殖细胞的两倍.例如在人类,体细胞是双倍体(具有两套完整的染色体组),而精子卵子则是单倍体(具有一套完整的染色体组).在基因治疗中区分体细胞和生殖细胞尤为重要.也就是说体细胞是人体内除生殖细胞,有全部遗传信息的细胞.体细胞最初从受精卵分裂得到.性细胞(germcell)是多细胞生物体内能繁殖后代的细胞的总称,包括从原始性细胞直到最终已分化的性细胞.此术语由A·恩格勒和K·普兰特尔于1897年提出以与体细胞相区别.体细胞最终都会死亡,只有性细胞有延存至下代的机会.物种主要依靠性细胞而延续和繁衍.长期的自然选择使每一种生物的结构都为其性细胞的存活提供最好的条件.所以说体细胞不会包括性细胞.2023-06-29 09:13:561
关于性细胞
当然包括啦,初级精(卵)母细胞,次级精(卵)母细胞是精细胞和卵细胞未分化前的状态啊,还有精(卵)原细胞也是性细胞,总之能够发生减数分裂的细胞都是生殖细胞!2023-06-29 09:14:031
性原细胞是精原细胞或者卵原细胞的统称? 高中生物
性原细胞包括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是二者的总称。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性原细胞能分化成初级性母细胞,然后初级性母细胞分化成次级性母细胞,次级性母细胞又再变成性细胞。2023-06-29 09:14:122
性原细胞是什么?有什么特性?
性原细胞的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彼此分裂的时候,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自由组合和同源染色体的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其特性就是可以减速分裂成 性细胞 染色体减半 呵呵 加油啊!2023-06-29 09:14:211
体细胞与性细胞染色体有什么区别
对于人类而言:体细胞是二倍性的,有两个染色体组;生殖细胞(配子)是单倍性的,有一个染色体组。性染色体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如XX,或XY,为一对同源染色体。在配子中成单存在,雄配子中X或Y,雌配子中X2023-06-29 09:14:391
性原细胞和卵原细胞的区别
性原细胞能分化成初级性母细胞,然后初级性母细胞分化成次级性母细胞,次级性母细胞又再变成性细胞。卵细胞是卵原细胞经过两次减数分裂生成的 卵原细胞是最初刚刚生成的生殖细胞,而卵细胞已经是成熟的生殖细胞了2023-06-29 09:14:484
性原细胞是不是体细胞?性原细胞有同源染色体吗?为什么?解释一下
性原细胞当然是体细胞,染色体一样嘛,自然也有同源染色体了,不过因为他跟生殖有关我们一般都叫他性细胞的。不懂再Hi我啊!BTW楼主是不是也喜欢杜拉斯啊!2023-06-29 09:14:551
既然精原细胞是体细胞,但为什么说体细胞的基因突变不能通过有性生殖进行遗传?
精原细胞是性细胞也是特殊的体细胞,具有减数分裂的能力。基因突变的精原细胞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形成精子,最后与卵细胞结合形成胚胎,从而把变异遗传给下一代。而普通体细胞不具备减数分裂的能力,因此不能将变异遗传给下一代。2023-06-29 09:15:022
什么叫细胞的染色性?
染色体(chromosome) 是细胞在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时DNA存在的特定形式。细胞核内,DNA紧密卷绕在称为组蛋白的蛋白质周围并被包装成一个线状结构。当细胞不分裂时,染色体在细胞核中是不可见的 - 在显微镜下也是如此。然而,构成染色体的DNA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变得更紧密,在显微镜下可见。每条染色体都有一个叫做着丝粒(点)的收缩点,它将染色体分成两个部分,即“臂”。短臂为“p臂”;长臂为“q臂”。 着丝粒(点)在每条染色体上的位置为染色体提供了特有的形状,可用于帮助描述特定基因的位置。染色体有种属特异性,随生物种类、细胞类型及发育阶段不同,其数量、大小和形态存在差异。简介染色体(chromosome) 是真核细胞在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时DNA存在的特定形式,由染色质丝螺旋缠绕,逐渐缩短变粗形成。只有在细胞分裂中期(所有染色体以其浓缩形式在细胞中心排列),染色体通常在光学显微镜下才可见 [1] 。在此之前,每个染色体已被复制一次(S阶段),原来的染色体和其拷贝互称姐妹染色体,两个染色体通过着丝点(粒)连接。如果着丝点位于染色体的中间,则产生X形的染色体结构;如果着丝点位于其中一个末端附近,则产生双臂的染色体结构。X形结构染色体被称为中期染色体。在这种高度浓缩的形式中,染色体最容易区分和研究,易被碱性染料(例如龙胆紫和醋酸洋红)着色,因此而得名。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重组和随后的有性繁殖在遗传多样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果染色体不稳定性和易位发生的话,细胞有丝分裂将出现灾难,细胞启动细胞凋亡导致其自身死亡。细胞突变会阻碍这一过程,从而导致癌症发展。在无性繁殖物种中,生物体内所有细胞的染色体数目都一样;而在有性繁殖大部分物种中,生物体的体细胞染色体成对分布,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称为二倍体。性细胞如精子、卵子等是单倍体,染色体数目只是体细胞的一半。哺乳动物雄性个体细胞的性染色体对为XY,雌性则为XX。鸟类.两栖类.爬行类和某些昆虫的性染色体与哺乳动物不同:雄性个体的是ZZ,雌性个体为ZW。2023-06-29 09:15:161
植物的无性繁殖
营养体繁殖(Vegetative propagation) 由营养体繁殖的后代称为无性系(Clone),它来自母本的营养体,都保持其母体的性状而不发生或极少发生性状分离现象。因此,一些不易进行有性繁殖而又需保持品种优良性状(如杂种的优势)的作物,可利用无性系保持种性。 无融合生殖(Apomixes) 植物的雌雄性细胞甚至雌配子体内的某些单、二倍体细胞,不经过正常受精和两性配子的融合过程而直接形成种子以繁衍后代的方式,称为无融合生殖。无融合生殖有多种类型: 2.二倍体孢子生殖(Diplospory) 由大孢子母细胞不经过减数分裂而进行有丝分裂,直接产生二倍体的胚囊,最后形成种子。 3.不定胚生殖(Adventitious embryony) 由胚珠或子房壁的二倍体细胞经过有丝分裂形成胚,同时由正常胚囊中的极核发育成胚乳而形成种子。 4.孤雌生殖(Parthenogenesis) 胚囊中的卵细胞未和精核结合,直接形成单倍体的胚。有时,胚囊中的助细胞和反足细胞(配子体的体细胞),在特殊情况下,也能发育为单倍体或二倍体的胚。 5.孤雄生殖(Androgenesis) 进入胚囊中的精核未与卵细胞融合,直接形成单倍体的胚。具单倍体胚的种子后代,经染色体加倍可获得基因型纯合的二倍体,否则,表现高度不育。 上述各类无融合生殖所获得的后代,无论来自于母体的性细胞或体细胞,或来自父本的性细胞,其共同的特点是都没有经过受精过程,即都未经过雌雄配子的融合过程而直接形成胚,最后形成种子(后代)。这些后代只具有母本或父本一方的遗传物质,表现母本或父本一方的遗传性状,所以仍然属于无性繁殖的范畴。2023-06-29 09:15:361
通过转基因技术获得的变异可遗传吗
1.如果转在体细胞 就不遗传 转在生殖细胞 就遗传 2.人工合成目的基因 由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倒推出来的 而氨基酸是由外显子转录而来 自然不含内含子 3.DNA疫苗是近年来基因治疗研究中所衍生并发展起来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它是指将编码某种蛋白质抗原的重组真核表达载体直接注射到动物体内,使外源基因在活体内表达,产生的抗原激活机体的免疫系统,从而诱导特异性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该疫苗既具有减毒疫苗的优点。同时又无逆转的危险,因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被看作是继传统疫苗及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之后的第三代疫苗. 你看这里面介绍得很详细 两者都有2023-06-29 09:15:454
生物的性别是完全由性染色体决定的吗?为什么?
生物的性别完全由性染色体决定不对。因为有些生物是没有性别的,有些生物没有染色体,比如微生物,改为由基因决定会严谨很多,不过也不对,比如有些病毒是没有核酸的,生物这范围实在有点大。雌雄异体的生物的性别大多数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这其中既包括了动物(如人),也包括了植物(如菠菜)。但是由性染色体决定性别的生物,其机理并不相同。染色体是细胞核中载有遗传信息(基因)的物质,在显微镜下呈圆柱状或杆状,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在细胞发生有丝分裂时期容易被碱性染料(例如龙胆紫和醋酸洋红)着色,因此而得名。在无性繁殖物种中,生物体内所有细胞的染色体数目都一样;而在有性繁殖大部分物种中,生物体的体细胞染色体成对分布,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称为二倍体。性细胞如精子、卵子等是单倍体,染色体数目只是体细胞的一半。哺乳动物雄性个体细胞的性染色体对为XY,雌性则为XX。鸟类.两栖类.爬行类和某些昆虫的性染色体与哺乳动物不同:雄性个体的是ZZ,雌性个体为ZW。伴性遗传是指在遗传过程中子代的部分性状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这种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性状的遗传方式就称为伴性遗传,又称性连锁(遗传)或性环连。许多生物都有伴性遗传现象。在人类,了解最清楚的是红绿色盲和血友病的伴性遗传。它们的遗传方式与果蝇的白眼遗传方式相似。红绿色盲在某个家系中的遗传情况。伴性遗传分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2023-06-29 09:16:072
一个性原细胞可产生几种配子??还有什么含N对同源染色体的有几种是什么意思 好像还分是一个还是一种生物
含N对同源染色体的生物可以产生2^N种配子。一个精原细胞一次可以产生四个配子,其中两两相同,只能从2^N种里随机出两种,所以一个精原细胞只能产生两种配子。一个卵原细胞一次可以产生一个配子和三个极体,只能从2^N种里随机出一种。所以一个卵原细胞只能产生一种配子但是如果问一个生物体的精原细胞能产生几种配子的话的话,答案就不是了,因为一个生物体含有很多个精原细胞,每个精原细胞能产生两种配子,但每个精原细胞产生哪两种配子是不一定的,这时应该答2^N种。 卵原细胞也是同理。2023-06-29 09:16:275
人体性腺既然是体细胞,那它为什么既能进行有丝分裂又能进行减数分裂?
人体性腺中的细胞不全是体细胞。 从体细胞与生殖细胞的定义来讲, 不能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定义为体细胞。 关于性腺中的细胞, 在初期的生殖干细胞例如精原干细胞和卵原干细胞经过有丝分裂变成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 都是是属于体细胞的,但一旦精原细胞卵原细胞经性激素刺激进入减数分裂之后, 变为初级精(卵)母细胞及次级精(卵)母细胞之后,进而变为精(卵)细胞直至精子卵子, 以上细胞均称为生殖细胞。 所以实质上既能进行有丝分裂又能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只有精原干细胞和卵原干细胞。2023-06-29 09:16:414
真菌是有性繁殖吗?
真菌生长发育到一定时期就进行有性生殖。有性生殖是经过两个性细胞结合后细胞核产生减数分裂产生孢子的繁殖方式。多数真菌由菌丝分化产生性器官即配子囊,通过雌,雄配子囊结合形成有性孢子。其整个过程可分为质配,核配,减数分裂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质配,即经过两个性细胞的配合,两者的细胞质和细胞核合并在同一细胞中,形成双核期。第二个阶段是核配,就是在融合的细胞内两个单倍体的细胞核结合成一个双倍体的细胞核。第三个阶段是减数分裂,双倍体细胞核经过连续两次的分裂,形成四个单倍体的核,从而回到原来的单倍体阶段。经过有性繁殖,真菌可以产生四种类型的有性孢子。2023-06-29 09:16:497
中性粒细胞偏高
在检查有没有感染的时候经常需要检查到中粒性细胞,中粒性细胞如果出现偏高的情况,那么说明人的体内存在感染,可以这么说,中粒性细胞越高,说明感染的情况越严重,如果没那么高,那么只是轻微感染,很快就能够治疗好的,那么接下来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中粒性细胞偏高的相关知识吧。 中性粒细胞偏高是什么意思 有些人到医院检查发现中性粒细胞偏高,那么中性粒细胞偏高是什么意思呢? 中性粒细胞是血液中白细胞的分类之一,中性粒细胞偏高是通过检测血常规来明确其在血液的数量偏高。临床上可见于一些原因所导致,常见于细菌感染所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肺脓肿、支气管扩张症的肺部感染、阻塞性肺炎以及比较严重的软组织化脓性感染。也见于由于烧伤、烫伤急性胃肠炎、严重的腹泻导致的严重的脱水,也见于心肌梗塞。人体受到惊吓,大的精神压力或者重大的身体的创伤而引起的应急状态。 通常细菌感染是中性粒细胞增多的最常见原因,包括化脓性球菌和一些杆菌引起的局部或全身细菌感染,一般情况下,全身性感染较局限性感染、重症感染较轻症感染的中性粒细胞增高明显。 孕妇中性粒细胞偏高是什么意思 孕妇中性粒细胞偏高还是比较常见的,那么孕妇中性粒细胞偏高是什么意思呢? 孕妇中性粒细胞偏高,考虑是女性怀孕后出现正常的生理反应。由于怀孕后的女性,其体内的白细胞不断增多,所以造成中性粒细胞也出现偏高的情况,若没出现其他不适症状,则就不会有什么问题,孕妇不用太紧张。 要知道孕妇在孕期血常规会出现白细胞增高1.5万~2万、中性粒明显增高的情况。这种情况是一种生理性改变,常常没有什么临床意义,但是需要结合孕妇的临床表现来对待。如果没有临床表现,中性粒细胞增高的情况是正常的。孕期注意休息,合理膳食,注意优质蛋白、新鲜蔬菜水果及碳水化合物的摄取,既可以提高孕妇身体的抵抗力,也可以促进宝宝的健康发育。 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偏高是什么意思 有些人的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都偏高,那么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偏高是什么意思呢? 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是反应炎症的一种指标,如果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高,说明感染的可能性比较大,患者可能会有高热,寒战,全身乏力等不适主诉。如果白细胞偏低严重的话,可能要考虑是否有血液方面的疾病,比如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一般情况下,全身性感染较局限性感染、重症感染较轻症感染的中性粒细胞增高明显。 白细胞高除了病理性原因之外,生理性的因素也会引起白细胞升高,例如剧烈运动,体力劳动或者是情绪过度紧张,妇女的月经期等都会引起生理性的白细胞升高,因此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高的患者,建议要到正规的医院,完善一些相关的检查来明确病因,然后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小孩中性粒细胞偏高是什么意思 小孩很容易就中性粒细胞偏高,那么小孩中性粒细胞偏高是什么意思呢? 中性粒细胞是一种机体的免疫细胞,数值偏高说明孩子体内存在感染,还要根据其他血常规项目来判断孩子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然后再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在生病后一定要多补充水分,还要注意休息,如果出现呼吸道的症状一定要注意室内的湿度,太过干燥不利于恢复。 本身来说中性粒细胞具有趋化、吞噬、杀菌等多种生物学功能,是非常重要的杀伤细胞。当局部组织受到细菌等侵害时,中性粒细胞在趋化因子等作用下,穿越毛细血管壁进入周围组织,向病变局部大量集中,并进行活跃的吞噬和分泌活动。吞噬了细菌的中性粒细胞或被巨噬细胞吞噬,或变性坏死成为脓细胞。2023-06-29 09:17:241
性染色体在什么细胞内
性染色体即存在体细胞内也存在于性细胞内,因为所有体细胞都有全套的染色体,性细胞则只包含一半的染色体。2023-06-29 09:17:339
高等植物的每个染色体组都有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吗?
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绝大多数能见到的雌雄同株的植物都不存在性染色体;有一些依靠发育期温度决定性别的植物往往也不存在性染色体。生物的性别决定方式复杂多样,并不是所有的性别决定都依赖于性染色体。对于不依赖于性染色体进行性别决定的生物,很多是没有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之分的。由花发育基因控制的植物性别分化,是最常见的植物性别决定方式,见于大多数植物,表现为雌雄同花及雌雄同株异花。这种植物幼年时没有性别,成年后植物雌雄同体或者说是只有花分不同的性别。花发育相关的各类基因在一定生长阶段及植物组织表达,植物形成花原基并分化成为花器官,形成相应的雌雄蕊。这类植物细胞就没有常染色体性染色体之分。植物的性别分化也受环境影响。比如雌雄同株异花的黄瓜,早期发育中多施氮肥,能促使更多雌花形成,缩短光照时间亦有此效果;南瓜生长季内降低夜间温度,也会促使更多雌花形成。更典型的则是鸡和鱼的性反转,古人也早就发现了牝鸡司晨的反转现象。这些由环境影响的性别变化甚至反转,也是独立于性染色体的。扩展资料:当细胞不分裂时,染色体在细胞核中是不可见的,在显微镜下也是如此。然而,构成染色体的DNA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变得更紧密,在显微镜下可见。在无性繁殖物种中,生物体内所有细胞的染色体数目都一样;而在有性繁殖大部分物种中,生物体的体细胞染色体成对分布,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称为二倍体。性细胞如精子、卵子等是单倍体,染色体数目只是体细胞的一半。哺乳动物雄性个体细胞的性染色体对为XY,雌性则为XX。2023-06-29 09:17:505
体细胞和性原细胞(精原细胞、卵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是一样的吗?只是性原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只有一条D
体细胞和性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是一样的。第一次减数分裂前的间期DNA复制,染色体数目不变。第一次减数分裂前期也就是四分体时期,和体细胞相比染色体的数目相同,DNA的数目是体细胞的2倍。2023-06-29 09:18:302
性染色体存在于所有细胞中吗
性染色体几乎存在于所有细胞中。以人为例,性染色体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只有一对。在生殖细胞中只有一条。等到生殖细胞结合成受精卵后,又是成对存在,不过仍旧只有一对,这对性染色体决定胎儿的性别。2023-06-29 09:18:398
人体性腺既然是体细胞,那它为什么既能进行有丝分裂又
性腺里的细胞有性原细胞,性原细胞增殖为性原细胞时为有丝分裂,性原细胞产生性细胞是减数分裂.2023-06-29 09:18:531
无性生殖会发生分离吗?试加说明
亲体不通过性细胞而产生后代个体的生殖方式。多见于无脊椎动物。又称无配子生殖。各式无性生殖的共同特点是参与生成新个体的细胞在遗传物质组成上和亲代的体细胞相同,一般都是含有相同数目染色体的二倍体细胞。无性生殖不经复杂的胚胎发育,也不发生遗传信息的重组,所以子代的遗传物质基础和亲代完全相同。由一个亲体经无性生殖产生的各子代个体都可形成一个无性繁殖系或克隆。无性生殖有利于处在适宜环境下的个体快速增殖,扩大种群数量。在原生动物中,这种生殖仅是以细胞分裂方式产生新个体。多细胞动物由于细胞和组织的分化程度越来越高,其无性生殖必须由成群的细胞或动物身体的特定部位来承担。 生物体直接进行分裂,分裂后每一部分都成为一个完整新个体的生殖方式称为分裂。①二分裂。一个亲体纵裂或横裂为两个新个体,常见于细菌、单细胞真菌、单细胞藻类和原生动物。②复裂。群体鞭毛虫的无性生殖为典型复裂。组成这类动物的营养个员都有一定数目。当环境条件适合时,各营养个员同时进行复裂,从而分别发育为与亲体组成相同的新群体。亲体反复分裂或分裂为大量孢子又叫复裂,如疟原虫。③质裂生殖。多核原生动物细胞核不分裂,只由细胞质连同原有细胞核分成两个或多个新个体。④胞囊生殖。某些纤毛虫在环境不适时形成胞囊。环境转好后,在胞囊内进行分裂。⑤断裂生殖。沿生物身体主轴横断为两部或多部,各部分发育成新个体的方式,见于真菌的菌丝体、多种藻类、扁形动物和环节动物。农业、林业中用的插枝也属于人为的断裂生殖。 母体在一定部位长出芽体,脱离后成为新个体的生殖方式称为出芽生殖。芽体自母体向外突起的称为外出芽,如水螅;芽体在动物体内生成的称内出芽,如壳吸管虫。 芽体分化和长大而成为群体中的个员。有的脱离母体,成为独立新个体。在吸管虫的内出芽生殖的过程中,虫体局部向内凹入以形成胚体。这时亲体中大小核都进行分裂,所生子核进入胚体内。由此胚体长成的具纤毛幼虫脱离母体后,在水中游动,经变态后成为营附着生活的成体。内出芽的另一种方式是芽球萌发,见于淡水海绵中。在环境不适宜的情况下,一部分原生殖细胞聚集,外包以膜和骨针形成芽球。环境适宜时,芽球内的原细胞离开芽球,经过一系列分化和发育过程最后形成新个体。 现存动物中进行无性生殖的只占少数,但这种繁殖方式在动物生殖中有独特作用,因而能在长期进化中得到保留和发展。 无性生殖一般不会出现性状分离,因为前后代的遗传物质相同,除非在要表达的基因段出现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变异2023-06-29 09:19:002
生殖细胞,性细胞有什么区别?次级性母细胞那些算什么?
是!生殖细胞是多细胞生物体内能繁殖后代的细胞的总称。包括从原始生殖细胞直到最终已分化的生殖细胞。物种主要依靠生殖细胞而延续和繁衍。初级.次级精母细胞是未成熟的原始的生殖细胞精子是已分化成熟的生殖细胞2023-06-29 09:19:201
有性生殖中的性细胞与生殖细胞的区别是什么?
生殖细胞包括有性生殖细胞和无性生殖细胞,有性生殖细胞包括精子与卵细胞,无性生殖细胞包括孢子。性细胞就是指有性生殖细胞,包括精子和卵细胞。2023-06-29 09:19:291
性原细胞的概念?
性原细胞包括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是二者的总称。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性原细胞能分化成初级性母细胞,然后初级性母细胞分化成次级性母细胞,次级性母细胞又再变成性细胞。2023-06-29 09:19:381
精原细胞不是体细胞吗?为什么体细胞发生的基因突变不能通过有性生殖遗传给后代?
精原细胞是性细胞也是特殊的体细胞,具有减数分裂的能力。基因突变的精原细胞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形成精子,最后与卵细胞结合形成胚胎,从而把变异遗传给下一代。而普通体细胞不具备减数分裂的能力,因此不能将变异遗传给下一代。2023-06-29 09:19:462
真菌是怎样进行有性繁殖?
真菌生长发育到一定时期(一般到后期)就进行有性生殖。有性生殖是经过两个性细胞结合后细胞核产生减数分裂产生孢子的繁殖方式。多数真菌由菌丝分化产生性器官即配子囊(gametangium),通过雌、雄配子囊结合形成有性孢子。其整个过程可分为质配、核配和减数分裂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质配,即经过两个性细胞的融合,两者的细胞质和细胞核(N)合并在同一细胞中,形成双核期(N+N)。第二阶段是核配,就是在融合的细胞内两个单倍体的细胞核结合成一个双倍体的核(2N)。第三阶段是减数分裂,双倍体细胞核经过两次连续的分裂,形成四个单倍体的核(N),从而回到原来的单倍体阶段。经过有性生殖,真菌可产生4种类型的有性孢子。(1)卵孢子卵菌的有性孢子,是由两个异型配子囊—雄器和藏卵器接触后,雄器的细胞质和细胞核经授精管进入藏卵器,与卵球核配,最后受精的卵球发育成厚壁的、双倍体的卵孢子。(2)接合孢(zygospore)接合菌的有性孢子,是由两个配子囊以配子囊结合的方式融合成1个细胞,并在这个细胞中进行质配和核配后形成的厚壁孢子。(3)子囊孢子(ascospore)子囊菌的有性孢子。通常是由两个异型配子囊—雄器和产囊体相结合,经质配、核配和减数分裂而形成的单倍体孢子。子囊孢子着生在无色透明、棒状或卵圆形的囊状结构即子囊(ascus)内。每个子囊中一般形成8个子囊孢子。子囊通常产生在具包被的子囊果内。子囊果一般有4种类型:球状而无孔口的闭囊壳(cletothecium)、瓶状或球状且有真正壳壁和固定孔口的子囊壳(perithecium),由子座溶解而成的、无真正壳壁和固定孔口的子囊腔(locule),以及盘状或杯状的子囊盘(apothecium)。(4)担孢子(basidiospore)担子菌的有性孢子,通常是直接由“+”、“一”菌丝结合形成双核菌丝,以后双核菌丝的顶端细胞膨大成棒状的担子(basidium)。在担子内的双核经过核配和减数分裂,最后在担子上产生4个外生的单倍体的担孢子。此外,有些低等真菌如根肿菌和壶菌产生的有性孢子是一种由游动配子结合成合子,再由合子发育而成的厚壁的休眠孢子(restingspore)。2023-06-29 09:19:551
卵巢恶性肿瘤
危险因素:1.生殖的影响:不育或妊娠次数少,以及使用促排卵药物等 2.月经的影响:绝经年龄晚、月经初潮早 3.外源性激素的作用:长期口服避孕药——降低卵巢癌发病危险;绝经后的激素替代治疗——增加风险 4.饮食因素:西方饮食——风险增加 5.遗传因素 浆液性癌:切面为囊实性,囊内液为浆液性,囊内壁常有多个质脆的乳头或实性结节,半数以上可见外生乳头。 黏液性癌:多房,实性或部分囊性,囊内含胶状黏液,很少外生性乳头,实质区组织乳白或谈红色,结构致密,质脆 子宫内膜样癌:多为实性,切面灰白色,质脆,囊性者内有大片乳头状物 恶性Brenner瘤和移行细胞癌:多发生于中老年妇女。肿瘤为囊实性或实性 恶性Brenner瘤镜下:良性或交界性Brenner瘤结构浸润间质,常合并钙化。 移行细胞癌:具有良性、交界性的区域,可并存腺癌、鳞癌成分 透明细胞癌:多单侧,实性或囊实性,分叶状,切面呈鱼肉状,可有大小不等的囊腔。透明细胞、鞋钉样细胞和嗜酸粒细胞。癌细胞呈巢状、乳头状和腺管状排列,可见钙盐沉着。可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定义:包括由性索间质来源的颗粒细胞、卵泡膜细胞(多见)、成纤维细胞、支持间质细胞发生的肿瘤。 肿瘤为实性,多为单侧,切面灰白或间黄色。 镜下: 颗粒细胞瘤细胞为圆形或角形,排列成巢、卵泡样或弥漫成片。潜在恶性,少远处转移 胞膜细胞瘤常呈卵圆形或梭形,排列成交织束,胞质富含脂质。恶性少1.胚胎性癌 肉眼:肿瘤体积较大,有包膜,出血坏死常见 镜下:较原始的多角细胞构成的实性片块、条索和细胞巢,异型性明显,核分裂多见,核呈空泡状,细胞内外可见糖原染色(PAS)(+)的玻璃样点滴 2.内胚窦瘤(卵黄囊瘤) 镜下:肿瘤细胞多呈网状或铁丝圈样排列,内胚窦样(Schiller-duval小体)及腺体结构。PAS(+)点滴 3.未成熟畸胎瘤 肉眼:单侧巨大、切面囊实性,多彩状 镜下:组织结构复杂 4.无性细胞瘤 肉眼:单侧实性,表面光滑,分叶状,切面粉红至棕褐色 镜下:瘤细胞为圆形/多角形,核空泡状,居中,核仁大而嗜酸,胞质富含糖原肉眼:卵巢保持原型,呈肾形/椭圆形,面光滑,包膜完整,切面实性胶样,双侧多见。 镜下:结缔组织中多少不等的黏液细胞,细胞小圆形或不规则形,胞质黏液含量多时将胞核挤向一侧,为典型的印戒细胞 转移途径 1.盆腹腔种植播散(特·主) 2.局部直接蔓延 3.淋巴道转移:腹主动脉旁淋巴结、盆腔淋巴结转移 4.血道转移(少见) 症状 : 腹胀、不适(早期); 腹痛——肿瘤扭转、破裂、出血、感染 转移症状:肠梗阻、腰疼、下肢疼痛、下肢水肿 不规则阴道流血 体征: 腹、盆腔肿块 腹水征 第二性征异常(特) 远处转移 卵巢恶性肿瘤标记物 1.甲胎蛋白(AFP) 2.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β- HCG) 3.CA125测定 4.HE4测定 手术治疗(主) 全面分期手术:①行腹部足够长的纵切口;②腹水或腹腔冲洗液细胞学检查;③全面探查腹盆腔常见的转移部位;④切除子宫及双侧附件,切除大网膜,盆腔淋巴结切除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等;黏液性癌需行阑尾切除 保留生育功能的全面分期手术 (适应证:年轻;有强烈的保留生育功能的愿望;无不孕不育的因素;IA期;肿瘤细胞分化良好;有良好随诊条件) 肿瘤细胞减灭术:中晚期间歇性肿瘤细胞减灭术+新辅(评估切不干净):首次手术后残留较多、较大;首诊估计难切扩大的肿瘤细胞减灭术:晚期、复发性卵巢癌再次肿瘤细胞减灭术:可切除的、病灶局限的复发性卵巢癌 化疗的给药途径:静脉给药(主)、腹腔给药、动脉给药 上皮性卵巢癌:紫杉醇+卡铂(TP)、多西紫杉醇+卡铂(DTP)恶性生殖细胞肿瘤:EP、BEP、PVB 恶性性索间质肿瘤:TP、BEP、PVB部分敏感型复发:治疗后6~12个月复发完全敏感型复发:大于12个月复发 治疗:仍可选择原来的一线方案(紫杉醇+卡铂);其他:脂质体阿霉素+铂类;拓扑替康+铂类;吉西他滨+铂类;多西紫杉醇+铂类 定义:经过连续两种化疗方案,没有获得临床缓解,或肿瘤在停药后6个月内复发者治疗:不含铂类的化疗方案和 (或)支持治疗;eg.单药治疗:拓扑替康、吉西他滨.脂质体阿霉素、足叶乙苷(VP-16)口服胶囊2023-06-29 09:20:041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生物学意义
有丝意义是:在生物的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对于生物的遗传有重要意义。减数分裂的遗传学意义1.保证了有性生殖生物个体世代之间染色体数目的稳定性。 通过减数分裂导致了性细胞(配子)的染色体数目减半,即由体细胞的2n条染色体变为n条染色体的雌雄配子,再经过两性配子结合,合子的染色体数目又重新恢复到亲本的2n水平,使有性生殖的后代始终保持亲本固有的染色体数目,保证了遗传物质的相对稳定。 2.为有性生殖过程中创造变异提供了遗传的物质基础: (1)通过非同源染色体的随机组合;各对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以自由组合进入配子,形成的配子可产生多种多样的遗传组合,雌雄配子结合后就可出现多种多样的变异个体,使物种得以繁衍和进化,为人工选择提供丰富的材料。 (2)通过非姐妹染色单体片段的交换:在减数分裂的粗线期,由于非姐妹染色单体上对应片段可能发生交换,使同源染色体上的遗传物质发生重组,形成不同于亲代的遗传变异。减数分裂的生物学意义 减数分裂是遗传学的基础。具体表现在: 1、在减I分裂过程中,因为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子细胞,故在子细胞中只具有每对同源染色体中的一条染色体。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的分离,正是基因分离律的细胞学基础。 2、同源染色体联会时,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对称的位置上可能发生片段交换,也就是父源和母源染色体之间发生遗传物质的交换。这种交换可使染色体上连锁在一起的基因发生重组,这就是染色体上基因连锁和互换的细胞学基础。 由于减数分裂,使每种生物代代都能够保持二倍体的染色体数目。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重新组合,同源染色体间发生部分交换,结果使配子的遗传基础多样化,使后代对环境条件的变化有更大的适应性。 1.保证了有性生殖生物个体世代之间染色体数目的稳定性通过减数分裂导致了性细胞(配子)的染色体数目减半,即由体细胞的2n条染色体变为n条染色体的雌雄配子,再经过两性配子结合,合子的染色体数目又重新恢复到亲本的2n水平,使有性生殖的后代始终保持亲本固有的染色体数目,保证了遗传物质的相对稳定。 2.为有性生殖过程中创造变异提供了遗传的物质基础: (1)通过非同源染色体的随机组合;各对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以自由组合进入配子,形成的配子可产生多种多样的遗传组合,雌雄配子结合后就可出现多种多样的变异个体,使物种得以繁衍和进化,为人工选择提供丰富的材料。 (2)通过非姐妹染色单体片段的交换:在减数分裂的粗线期,由于非姐妹染色单体上对应片段可能发生交换,使同源染色体上的遗传物质发生重组,形成不同于亲代的遗传变异。2023-06-29 09:20:146
细胞有哪些生物学特征?
4、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差异: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无真正细胞核,遗传物质无核膜包被, 散状分布或相对集中分布形成核区或拟核区 具完整细胞核,有核膜包被,还有明显的核仁等构造 遗传物质DNA分子仅一条,不与蛋白质结合, 呈裸露状态 DNA分子有多条,常与蛋白质结合成染色质或染色质 无内膜系统,缺乏膜性细胞器 具发达的内膜系统 不存在细胞骨架系统,无非膜性细胞器 具由微管、微丝、中间纤维等构成的细胞骨架系统 基本表达两个基本过程即转录和翻译相偶联 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具有明显的阶级性和区域性 细胞增殖无明显周期性,以无丝分裂进行 增殖以有丝分裂进行,周期性很强 细胞体积较小 细胞体积较大 细胞之中有不少的病原微生物 细胞为构成人体和动植物的基本单位 5、细胞生物学研究的主要技术与手段: a.观察细胞显微结构的光学显微镜技术; b.探索细胞超微结构的电子显微镜技术; c.研究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结构的X射线衍射技术; d.用于分离细胞内不同大小细胞器的离心技术; e.用于培养具有新性状细胞的细胞融合和杂交技术; f.使机体细胞能在体外长期生长繁殖的细胞培养技术; g.能对不同类型细胞进行分类并测其体积、DNA含量等数据的流式细胞术; h.利用放射性同位素对细胞中的DNA、RNA或蛋白质进行定位的放射自显影技术; i.用于探测基因组中英雄模范种基因是否存在,是否表达以及拷贝数多少的核酸分子杂交技术; j.能将细胞中的特定蛋白质或梳酸分子进行分离纯化的层析技术和电泳技术; k.对细胞化学定性、定量分析2023-06-29 09:20:312
孢子生殖为什么既有无性生殖又有有性生殖
不管是有性生殖还是无性生殖,都有两种情况:1、没有专门生殖细胞。如无性生殖中的分裂生殖、出芽生殖或营养繁殖;有性生殖中的结合生殖。水绵进行结合生殖的时候并不是产生专门的生殖细胞,完全就是普通的体细胞进行两两融合的。2、有专门的生殖细胞。如无性生殖中的孢子生殖;有性生殖中的配子生殖。 总之,只要是专门生殖的细胞,正常情况下不需要两两结合就可以单个细胞发育成一个个体,这就是孢子。 孢子是生物所产生的一种有繁殖或休眠作用的细胞,能直接发育成新个体。孢子一般微小,单细胞。由于它的性状不同,发生过程和结构的差异而有种种名称。生物通过无性生殖产生的孢子叫“无性孢子”,如分生孢子、孢囊孢子、游动孢子等;通过有性生殖产生的孢子叫“有性孢子”,如接合孢子、卵孢子、子囊孢子、担孢子等;直接由营养细胞通过细胞壁加厚和积贮养料而能抵抗不良环境条件的孢子叫“厚垣孢子”、“休眠孢子”等。孢子有性别差异时,两性孢子有同形和异形之分。前者大小相同;后者在大小上有区别,分别称大、小孢子,并分别发育成雌、雄配子体,这在高等植物较为多见。 有性生殖(sexualreproduction)真菌生长发育到一定时期(一般到后期)就进行有性生殖。有性生殖是经过两个性细胞结合后细胞核产生减数分裂产生袍子的繁殖方式。多数真菌由菌丝分化产生性器官即配子囊(gametangium),通过雌、雄配于囊结合形成有性泡子。其整个过程可分为质配、核配和减数分裂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质配,即经过两个性细胞的融合,两者的细胞质和细胞核(N)合并在同一细胞中,形成双核期(N+N)。第二阶段是核配,就是在融合的细胞内两个单倍体的细胞核结合成一个双倍体的核(2N)。第三阶段是减数分裂,双倍体细胞核经过两次连续的分裂,形成四个单倍体的核(N),从而回到原来的单倍体阶段。经过有性生殖,真菌可产生四种类型的有性孢子。2023-06-29 09:20:392
基因会随人的性格和环境因素而改变吗
基因会随人的性格和环境因素而改变基因有两个特点,一是能忠实地复制自己,以保持生物的基本特征;二是基因能够“突变”,突变绝大多数会导致疾病,另外的一小部分是非致病突变.非致病突变给自然选择带来了原始材料,使生物可以在自然选择中被选择出最适合自然的个体.基因具有3种特性:①稳定性.基因的分子结构稳定,不容易发生改变.基因的稳定性来源于基因的精确自我复制,并随细胞分裂而分配给子细胞,或通过性细胞传给子代,从而保证了遗传的稳定.②决定性状发育.基因携带的特定遗传信息转录给信使核糖核酸(mRNA),在核糖体上翻译成多肽链,多肽链折叠成特定的蛋白质.其中有的是结构蛋白,更多的是酶.基因正是通过对酶合成的控制,以控制生物体的每一个生化过程,从而控制性状的发育.③可变性.基因可以由于细胞内外诱变因素的影响而发生突变.突变的结果产生了等位基因和复等位基因.由于基因的这种可变性,才得以认识基因的存在,并增加了生物的多样性,为选择提供更多的机会.遗传学中的亲子概念不限于父母子女或一个家族,还可以延伸到包括许多家族的群体,这是群体遗传学的研究对象.遗传学中的亲子概念还可以以细胞为单位,离体培养的细胞可以保持个体的一些遗传特性,如某些酶的有无等.对离体培养细胞的遗传学研究属于体细胞遗传学.遗传学中的亲子概念还可以扩充到DNA脱氧核糖核酸的复制甚至mRNA的转录,这些是分子遗传学研究的课题.2023-06-29 09:20:482
中性粒细胞数(NEUT#)代表什么
中性粒细胞数代表白细胞计数中的中性粒细胞的含量。中性粒细胞增高一般代表细菌性感染或在机体受疼痛、寒冷等刺激时;另外一些生理情况下也会稍微升高,如进食,运动等。中性粒细胞减少:当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低于1.5×10^9/L时称为粒细胞减少症;低于0.5×10^9/L时称为粒细胞缺乏症。中性粒细胞占白细胞的70%,是外周血循环和免疫系统中含量最丰富的白细胞。各类白细胞百分比为:嗜中性粒细胞50~70%,嗜酸性粒细胞0.5~5%,嗜碱性粒细胞0~1%,淋巴细胞20~40%,单核细胞3~8%。 (“嗜中性粒细胞”即中性白细胞)健康成人白细胞总数为4000~10,000/立方毫米。外周血涂片检查中,中性粒细胞平均量为330飞升,直径为12-15微米(µm)。与嗜酸性细胞和嗜碱性细胞一起,合称多核粒细胞。扩展资料中性粒细胞经历的一个过程为化学趋向性。这些吞噬细胞通常存在于外周血中,但是在感染或发炎时,特别是受到细菌等微生物侵入机体导致感染时,会引发趋化因子的产生(这些因子包括白细胞介素-8,干扰素-g,和补体C5a),细胞表面的受体能探测化学因子的梯度引导中性粒细胞的迁徙,中性粒细胞会离开血管而趋向炎症或损伤部位的迁徙,吞噬细菌,这一过程称为“趋化作用”细菌被细胞内所含的多种酶分解消化。严重时粒细胞本身亦随之坏死,成为所谓脓细胞。许多生理、病理因素,均可引起中性白胞的动力学变化。生理因素变化多为一时性的;病理性增多可见于各种化脓性细菌感染、严重组织创伤、急性出血或溶血、急性中毒、白血病等。中性白胞所占比例较大,故中性白胞增多与减少对白细胞总数影响最大,也就是说,白细胞总数变化多反映中性白胞变化。在临床中,不仅要了解白细胞总数,还应知道各类细胞数目所占百分比和形态变化。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性粒细胞绝对值2023-06-29 09:21:081
中性白细胞的细胞作用
中性粒细胞在血液的非特异性细胞免疫系统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处于机体抵御微生物病原体,特别是在化脓性细菌入侵的第一线,当炎症发生时,它们被趋化性物质吸引到炎症部位。由于它们是藉糖酵解获得能量,因此在肿胀并血流不畅的缺氧情况下仍能够生存,它们在这里形成细胞毒存在破坏细菌和附近组织的细胞膜。由于中性粒细胞内含有大量溶酶体酶,因此能将吞噬入细胞内的细菌和组织碎片分解,这样,入侵的细菌被包围在一个局部,并消灭,防止病原微生物在体内扩散。当中性粒细胞本身解体时,释出各溶酶体酶类能溶解周围组织而形成脓肿。中性粒细胞的细胞膜能释放出一种不饱和脂肪酸——花生四烯酸,在酶的作用下,由它再进一步生成一组旁分泌激素物质,如血栓素和前列腺素等,这类物质对调节血管口径和通透性有明显的作用,还能引起炎症反应和疼痛,并影响血液凝固。中性粒细胞内含许多弥散分布的细小的浅红或浅紫色的特有颗粒,颗粒中含有髓过氧化物酶、酸性磷酸酶、吞噬素、溶菌酶等。髓过氧化物酶是中性粒细胞所特有,即使在有强吞噬作用的巨噬细胞中也极少或完全没有这种酶。在细胞化学上,一般将这种髓过氧化物酶作为中性粒细胞的标志。中性粒细胞具有很强的趋化作用。所谓趋化作用,就是细胞向着某一化学物质刺激的方向移动。对中性粒细胞起趋化作用的物质,称为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中性粗细胞膜上有趋化因子受体,受体与趋化因子结合,激活胞膜上的钙泵,细胞向前方伸出片足,使细胞移向产生趋化因子的部位。中性粒细胞的片足与产生趋化因子的异物接触后,接触处周围的胞质形成隆起即伪足,接触部位的细胞膜下凹,将异物包围,形成含有异物的吞噬体或吞噬泡。中性粒细胞膜表面有IgGFc受体和补体C3受体,可加速吞噬作用。被吞噬的异物裹有抗体和补体时,与中性粒细胞膜上的相应受体结合,而加强了细胞对它的吞噬作用,称为调理作用。细胞随着吞噬作用的开始,导致细胞膜紊乱而引起呼吸爆发,细胞耗氧量增加,产生大量的过氧化物及超氧化物等细胞毒性效应分子,对寄生虫具有杀伤活性。在IFN-γ和TNF刺激下,则可产生更多的过氧代谢阴离子,杀死胞外寄生虫。中性粒细胞在杀死吞噬的细菌等异物后,本身也死亡,死亡的中性粒细胞称为脓细胞。中性粒细胞受细菌产物、抗原抗体复合物等作用时,细胞的颗粒内容物向细胞外释放。释出的酸性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可以分解血管基膜、肾小球基膜、结缔组织的胶原蛋白与弹性蛋白以及血浆中的补体C5、C15和激肽原等。其分解产物有的又是中性粒细跑趋化因子,能吸引更多的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释放的物质中,还有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中性粒细胞不动因子(NIF)、激肽酶原、血纤维蛋白溶酶原、凝血因子、白三烯等。除了在抗感染中起重要的防御作用外,中性粒细胞可引起感染部位的炎症反应并参与寄生虫感染引发的变态反应,从而引起免疫病理损害。抗体直接作用于组织或细胞上的抗原,中性粗细胞通过其Fc受体与靶细胞表面的IgGFc段结合,发挥ADCC作用,从而导致细胞毒型变态反应损害;当抗原抗体比例适合而形成19S大小的免疫复合物,不易被吞噬,沉积于毛细血管壁,激活补体,吸引中性粒细胞至局部。中性粒细胞通过Fc受体和C3b受体与免疫复合物结合并吞噬之。吞噬过程中脱颗粒,释放出一系列溶酶体酶类,造成血管和周围组织的损伤;在IgE介导的速发型变态反应的部位,也有中性粒细胞的聚集,说明中性粒细胞也参与了速发型变态反应导致的病理损害。2023-06-29 09:21: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