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图谱 / 问答 / 问答详情

物质代谢过程中催化 一碳单位 转移反应的辅酶组成成分是

2023-07-02 08:29:16
TAG: 辅酶
共1条回复
苏州马小云

【答案】:D

叶酸作为体内生化反应中一碳单位转移酶系的辅酶,起着一碳单位传递体的作用。

相关推荐

代谢过程中能产生一碳单位的是

代谢过程中能产生一碳单位的是氨基酸。一、一碳单位简介一碳单位(One-carbon units or 1C unit)是指氨基酸在分解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只含有一个碳原子的有机基团,也是核苷酸合成以及甲基化反应的重要底物。一碳单位是指某些氨基酸在分解代谢中产生的含有一个碳原子的基团。在体内主要以四氢叶酸为载体。由于这些基团在生物体内不能以游离的形式存在,通常由其载体四氢叶酸携带来参加代谢反应,统称为一碳代谢(One-carbon metabolism)。一碳代谢是由叶酸循环(Folate cycle)和甲硫氨酸循环(Methionine cycle)两部分组成,其中丝氨酸是一碳单位的主要来源。二、氨基酸简介氨基酸,是含有碱性氨基和酸性羧基的有机化合物。羧酸碳原子上的氢原子被氨基取代后形成的化合物。由于氨基酸分子内同时存在的酸性基团和碱性基团可相互作用形成内盐,所以氨基酸通常是以偶极离子形式存在。与羟基酸类似,氨基酸可按照氨基连在碳链上的不同位置而分为不同氨基酸,但经蛋白质水解后得到的氨基酸都是α-氨基酸,而且仅有二十二种,包括甘氨酸、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甲硫氨酸(蛋氨酸)、脯氨酸、色氨酸等,它们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
2023-07-01 20:56:261

什么是一碳基团代谢?它有什么生物学意义

某些氨基酸在代谢过程中能生成含一个碳原子的基团,经过转移参与生物合成过程。这些含一个碳原子的基团称为一碳基团(one carbon unit)或一碳单位(C1 unit或one carbon unit)。有关一碳单位生成和转移的代谢称为一碳单位代谢。一碳单位是合成嘌呤和嘧啶的原料,在核酸生物合成中有重要作用。如N5-N10-CH=FH4直接提供甲基用于脱氧核苷酸dUMP向dTMP的转化。N10-CHO-FH4和N5N10-CH=FH4分别参与嘌呤碱中C2,C3原子的生成。S-腺苷蛋氨酸提供的甲基可参与体内多种物质合成。例如肾上腺素、胆碱、胆酸等。一碳单位代谢将氨基酸代谢与核苷酸及一些重要物质的生物合成联系起来。一碳单位代谢的障碍可造成某些病理情况,如巨幼红细胞贫血等。磺胺药及某抗癌药(氨甲喋呤等)正是分别通过干扰细菌及瘤细胞的叶酸、四氢叶酸合成,进而影响核酸合成而发挥药理作用的。
2023-07-01 20:56:481

一碳单位代谢的辅酶是

一碳单位代谢的辅酶是四氢叶酸。四氢叶酸(Tetrahydrogen folic acid,代号为FH4或THFA)是叶酸在体内的主要存在形式,又称辅酶F(CoF),分子式为C19H23N7O6,它是叶酸分子中蝶啶的5、6、7、8位各加一个氢形成的,是辅酶形式的叶酸的母体化合物。接触空气容易氧化。当叶酸缺乏或某些药物抑制了叶酸还原酶,使叶酸不能转变为四氢叶酸,都可影响血细胞的发育和成熟,造成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四氢叶酸在体内作为一碳基团转移酶系的辅酶,以一碳基团的载体参与一些生物活性物质的合成,如嘌呤、嘧啶、肌酸、胆碱、肾上腺素等。四氢叶酸是体内“一碳单位”转移酶系统中的辅酶,是由叶酸在维生素C和NADPH+存在下,经叶酸还原酶作用下生成二氢叶酸,然后由二氢叶酸还原酶催化生成四氢叶酸。四氢叶酸是一碳基团的载体,可传递一碳单位,参与嘌呤、嘧啶的合成,对正常血细胞的生成具有促进作用。叶酸的辅酶亦称辅酶F。是叶酸的还原物,(FAH4)接触空气容易氧化。开始合成甲酰基的衍生物(N5-甲酰四氢叶酸),作为Leuconostoccitrovorum 8081(后订正为Pediococcus cerevisiae)的发育因子(叶酸无效),亦称亚叶酸因子(citrovor-um factor,CF或folinic acid),或甲酰四氢叶酸。是在FAH4的N5上连接-CHO的物质,已从肝脏中分离出来。
2023-07-01 20:56:581

一碳单位代谢有什么生理意义

一碳单位代谢有什么生理意义义:指某些氨基酸分解代谢过程中产生含有一个碳原子的基团,包括甲基、亚甲基、甲烯基、甲炔基、甲酚基及亚氨甲基等.一碳单位具有一下两个特点:1.不能在生物体内以游离形式存在;2.必须以四氢叶酸为载体.能生成一碳单位的氨基酸有:丝氨酸、色氨酸、组氨酸、甘氨酸.另外蛋氨酸(甲硫氨酸)可通过S-腺苷甲硫氨酸(SAM)提供“活性甲基”(一碳单位),因此蛋氨酸也可生成一碳单位.一碳单位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作为嘌呤和嘧啶的合成原料,是氨基酸和核苷酸联系的纽带.所以一碳单位缺乏时对代谢较强的组织影响较大,例如:红细胞,导致巨幼性贫血.是含一个碳原子的基团,如甲基(-CH3)、羟甲基(-CH2OH)、甲酰基(-CHO)、亚氨甲酰基(-CH=NH)、甲烯基(-CH2-)、甲炔基(-CH=).它们不能独立存在,必须以四氢叶酸为载体,从一碳单位的供体转移给一碳单位的受体,使后者增加一个碳原子.丝氨酸、甘氨酸、色氨酸和组氨酸在代谢过程中可生成一碳单位,作为供体,主要用于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脱氧尿苷酸5位甲基化合成胸苷酸以及同型半胱氨酸甲基化再生蛋氨酸.
2023-07-01 20:57:201

参与一碳单位代谢的维生素是

参与一碳单位代谢的维生素是叶酸。一碳单位来源于组、色、甘、丝,体内的一碳单位有:甲基、甲烯基、甲炔基、甲酰基及亚氨甲基,二氧化碳不属于一碳单位。四氢叶酸是一碳单位代谢的辅酶。叶酸以四氢叶酸的形式参与一碳基团的转移,一碳单位在体内参加多种物质的合成,如嘌呤、胸腺嘧啶核苷酸等。叶酸缺乏时,DNA合成受抑制,骨髓幼红细胞DNA合成减少,造成巨幼红细胞贫血。叶酸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分子式是C19H19N7O6。因绿叶中含量十分丰富而得名,又名蝶酰谷氨酸。在自然界中有几种存在形式,其母体化合物是由蝶啶、对氨基苯甲酸和谷氨酸3种成分结合而成。叶酸含有1个或多个谷氨酰基,天然存在的叶酸大都是多谷氨酸形式。叶酸的生物活性形式为四氢叶酸。叶酸为黄色结晶,微溶于水,但其钠盐极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在酸性溶液中易破坏,对热也不稳定,在室温中很易损失,见光极易被破坏。叶酸对生物体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参与遗传物质和蛋白质的代谢;影响动物繁殖性能;影响动物胰腺的分泌;促进动物的生长;提高机体免疫力。叶酸缺乏的可能原因包括摄入量不足;需要量增加;肠道吸收障碍;维生素C缺乏;使用叶酸拮抗药;肝脏疾病等。
2023-07-01 20:57:281

一碳单位代谢的辅酶是

【答案】:C某些氨基酸在分解代谢过程中可以产生含有一个碳原子的基团,称为一碳单位。体内的一碳单位有甲基、甲烯基、甲炔基、甲酰基和亚氨甲基。四氢叶酸(FH)是携带及转运一碳单位的载体。一碳单位主要来源于丝氨酸、甘氨酸、组氨酸和色氨酸。
2023-07-01 20:57:551

参与一碳单位代谢的维生素是

【答案】:D叶酸参与的“一碳单位”代谢过程是体内重要的代谢过程之一。正常的“一碳单位”代谢对嘌呤等物质的合成是必需的。近年研究认为,这一代谢过程的紊乱会促使肿瘤的发生。“一碳单位”代谢至少涉及25种生物酶发挥作用,除叶酸外,还需要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等物质以辅酶的形式参与其中。
2023-07-01 20:58:081

体内一碳单位代谢的载体是

体内一碳单位代谢的载体是四氢叶酸。四氢叶酸是一种辅酶,参与了身体中许多重要的生化代谢反应,包括脱氧核糖核酸(DNA)合成、氨基酸代谢和其余重要代谢通路的调节等。在人体中,甲基四氢叶酸的合成和代谢是非常复杂的过程,受到多种酶和营养素的调节和影响,因此体内一碳单位代谢的载体是四氢叶酸。
2023-07-01 20:58:141

一碳单位代谢的辅酶是

【答案】:C蛋白质的变性主要发生在二硫健和非共价键的破坏,不涉及一级结构中氨基酸序列的改变。蛋白质变性后,其溶解度降低,黏度增加,结晶能力消失,易被蛋白酶水解等,蛋白质变性后疏水侧暴露,从溶液中析出,称蛋白质沉淀,但有时蛋白质沉淀并不一定变性。
2023-07-01 20:58:231

一碳单位代谢的辅酶是(  )。

【答案】:C辅酶是一大类有机辅助因子的总称,是酶催化氧化还原反应、基团转移和异构反应的必需因子。它们在酶催化反应中承担传递电子、原子或基团的功能。一碳单位是指某些氨基酸在分解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合有一个碳原子的基团,包括甲基、甲烯基、甲炔基、甲酰基及亚氨甲基等。四氢叶酸是一碳单位的辅酶,帮助一碳单位参与转甲基反应。
2023-07-01 20:58:311

参与一碳单位代谢的维生素是

【答案】:D四氢叶酸是一碳单位代谢的辅酶。四氢叶酸由叶酸衍生而来,因此叶酸是一碳单位代谢的载体。故第1题选D。氧化脱氨过程是α-氨基酸在L-谷氨酸脱氢酶的催化下脱氨生成相应α-酮酸的过程。转氨基作用指的是一种α-氨基酸的α-氨基转移到一种α-酮酸上的过程。L-谷氨酸脱氢酶的辅酶是NAD或NADP。NAD或NADP是维生素PP在体内构成的两种辅酶。故第2题选C。转氨基作用是氨基酸脱氨基作用的一种途径。在生物体内通常为以磷酸吡哆醛为辅基,磷酸吡哆醛是维生素B的辅酶形式。故第3题选B。
2023-07-01 20:58:511

参与一碳单位代谢的维生素是

叶酸。一碳单位的载体是四氢叶酸。一碳单位的来源是一些氨基酸,一碳单位在体内的作用主要是合成嘌呤等物质。生理意义:合成嘌呤和嘧啶的原料;氨基酸与核苷酸代谢的枢纽;参与S-腺苷蛋氨酸(SAM)生物合成;生物体各种化合物甲基化的甲基来源。
2023-07-01 20:59:211

什么是一碳基团代谢?它有什么生物学意义

1.四氢叶酸“一碳基团”参与体内嘌呤和嘧啶碱的生物合成,这些碱基是合成核酸的基本成分。2.s-腺苷蛋氨酸与“一碳基团”,是参与体内甲基化反应的主要甲基来源。3.“一碳基团”代谢与新药设计:叶酸分子中含对氨基苯甲酸(paba),叶酸是合成核酸和蛋白质的必需物质,甲基苄氨嘧啶tmp是细菌二氢叶酸还原酶的强烈抑制剂。
2023-07-01 20:59:311

和一碳单位代谢相关的辅助因有

一碳单位由丝、色、组、甘氨酸代谢生成,所需的辅助因子即氨基酸代谢的辅助因子(磷酸吡哆醛、NAD+、ADP+)一碳单位合成嘌呤与嘧啶时常与四氢叶酸结合
2023-07-01 20:59:401

关于一碳单位代谢描述错误的是:()

关于一碳单位代谢描述错误的是:() A.一碳单位不能游离存在 B.四氢叶酸是一碳单位的载体 C.N5-CH3-FH4是体内活性甲基的直接供体 D.可由组氨酸代谢产生 E.可由甘氨酸代谢可产生 正确答案:C
2023-07-01 20:59:461

参与一碳单位的代谢的是

【答案】:D一碳单位概念某些氨基酸在分解代谢过程可以产生含有一个碳原子的基团,称为一碳单位参与一碳单位的代谢的是维生素B12。
2023-07-01 20:59:531

参与一碳单位的代谢的是

【答案】:D一碳单位概念某些氨基酸在分解代谢过程可以产生含有一个碳原子的基团,称为一碳单位参与一碳单位的代谢的是维生素B12。
2023-07-01 21:00:001

一碳单位的来源,种类及重要生理功能

一碳单位(one caron unit) 指某些氨基酸分解代谢过程中产生含有一个碳原子的基团,包括甲基、亚甲基、甲烯基、甲快基、甲酚基及亚氨甲基等. 一碳单位具有一下两个特点:1.不能在生物体内以游离形式存在; 2.必须以四氢叶酸为载体. 能生成一碳单位的氨基酸有:丝氨酸、色氨酸、组氨酸、甘氨酸.另外蛋氨酸(甲硫氨酸)可通过S-腺苷甲硫氨酸(SAM)提供“活性甲基”(一碳单位),因此蛋氨酸也可生成一碳单位. 一碳单位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作为嘌呤和嘧啶的合成原料,是氨基酸和核苷酸联系的纽带.
2023-07-01 21:00:061

人体内一碳单位代谢的载体是

体内的一碳单位有:甲基(-CH3,methyl)、甲烯基(-CH2ue011,methylene),甲炔基(-CH=,methenyl)、甲酰基(-CHO,formyl)及亚氨甲基(-CH=NH,formimino)等。它们可分别来自甘氨酸、组氨酸、丝氨酸、色氨酸、蛋氨酸等
2023-07-01 21:00:151

一碳单位有什么重要的生理意义?

生理意义:合成嘌呤和嘧啶的原料;氨基酸与核苷酸代谢的枢纽 ;参与S-腺苷蛋氨酸(SAM)生物合成;生物体各种化合物甲基化的甲基来源。某些氨基酸在分解代谢中产生的含有一个碳原子的基团,包括甲基、亚甲基、次甲基、羟甲基、甲酰基及亚氨甲基等。一碳单位是合成核苷酸的重要材料。在体内主要以四氢叶酸为载体。扩展资料:能生成一碳单位的氨基酸有:丝氨酸、色氨酸、组氨酸、甘氨酸。另外蛋氨酸(甲硫氨酸)可通过S-腺苷甲硫氨酸(SAM)提供“活性甲基”(一碳单位),因此蛋氨酸也可生成一碳单位。一碳单位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作为嘌呤和嘧啶的合成原料,是氨基酸和核苷酸联系的纽带。所以一碳单位缺乏时对代谢较强的组织影响较大,例如:导致巨幼红细胞贫血(巨幼性贫血)。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一碳单位
2023-07-01 21:00:244

一碳单位名词解释

一碳单位是指某些氨基酸在分解代谢中产生的含有一个碳原子的基团,包括甲基、亚甲基、次甲基、羟甲基、甲酰基及亚氨甲基等。一碳单位是合成核苷酸的重要材料。在体内主要以四氢叶酸为载体。一碳单位具有一下两个特点:不能在生物体内以游离形式存在;必须以四氢叶酸为载体。一碳单位是合成嘌呤和嘧啶的原料,在核酸生物合成中有重要作用。如N5-N10-CH=FH4直接提供甲基用于脱氧核苷酸dUMP向dTMP的转化。SAM提供甲基可参与体内多种物质合成。例如肾上腺素、胆碱、胆酸等。一碳单位代谢将氨基酸代谢与核苷酸及一些重要物质的生物合成联系起来。一碳单位代谢的障碍可造成某些病理情况,如巨幼红细胞贫血等。磺胺药及某抗癌药(氨甲喋呤等)正是分别通过干扰细菌及瘤细胞的叶酸、四氢叶酸合成,进而影响核酸合成而发挥药理作用的。
2023-07-01 21:00:531

生化选择 参与一碳单位代谢的维生素AB2 B 叶酸 C 泛酸 急

选A,维生素B2. 维生素B2叫核黄素,为有氧呼吸第三步中重要电子传递物黄体蛋白的辅酶.参与一碳单位的代谢. 因此选A.
2023-07-01 21:01:081

一碳单位的载体指的是什么

一碳单位的载体指的是四氢叶酸,体内的一碳单位有:甲基(-CH3,methyl)、甲烯基(-CH2ue011,methylene),甲炔基(-CH=,methenyl)等。 对一碳单位的介绍如下: 一碳单位的类型:一碳单位是某些氨基酸在分解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含有一个碳原子的基团,包括:甲基,甲烯基,甲炔基,甲酰基和亚氨甲基。 一碳单位的载体:一碳单位又不能游离存在,常与其载体四氢叶酸结合而转运和参加代谢。 一碳单位的生理功用: (1)一碳单位是嘌呤和嘧啶合成的原料 (2)一碳单位代谢将氨基酸代谢和核苷酸代谢联系起来
2023-07-01 21:01:151

一碳单位代谢障碍产生巨幼红细胞贫血的系生化机理是什么?

一碳单位的主要生理功用是作为合成嘌呤和嘧啶的原材料。(生化书的)由于之前2者是合成DNA以及RNA的重要材料,缺乏这些材料,RBC在复制之后没有办法利用嘌呤和嘧啶合成模板,从而可以复制,但是无法分裂,所以RBC就越来越大,但是还是没有办法形成成熟的RBC,形成巨大的未成熟RBC,但是不具有成熟RBC功能,造成巨幼贫。
2023-07-01 21:01:241

一碳单位主要由什么 氨基酸代谢生成哪个氨基酸过程产生?

核苷酸生物合成中的一碳单位主要由thf供给.aa的应该是甘氨酸主要的吧,苏氨酸、丝氨酸和组氨酸也能供给。另外,胆碱、肌酸、肾上腺素什么的是s-腺苷甲硫氨酸提供的。我觉得是这样。^_^
2023-07-01 21:01:331

代谢时能直接生成一碳单位的是

正确答案:B解析:谷氨酸脱氢酶是体内广泛存在且活性强的转氨酶,它只能催化谷氨酸脱氨基生成α-酮戊二酸和氨。能直接生成一碳单位的氨基酸有甘氨酸、丝氨酸、色氨酸和组氨酸。
2023-07-01 21:01:421

什么是一碳单位?常见的一碳单位有哪些?说明甲硫氨酸和一碳单位的关系。

【答案】:氨基酸在分解代谢中产生具有一个碳原子的活泼有机基团,叫一碳单位,由四氢叶酸所携带。甲硫氨酸在一碳单位代谢中主要作用是为转甲基作用提供甲基。甲硫氨酸首先活化为S-腺苷甲硫氨酸,此时其上的甲基高度活化,可为生物体内合成具有甲基的活性甲基化物,如肾上腺素、肌酸、胆碱等提供甲基。S-腺苷甲硫氨酸提供甲基后转变为s一腺苷同型半胱氨酸,同型半胱氨酸接受N5-CH3FH4上的甲基又生成甲硫氨酸。
2023-07-01 21:01:491

回答以下有关一碳单位的问题:

【答案】:某些氨基酸在代谢过程中可以产生含有一个碳原子的基团,称为一碳单位。体内的一碳单位有:甲基(—CH,),亚甲基(—CH2—),次甲基(—CHo=),甲酰基(—CHO),亚氨甲基(—CH=NH)。$四氢叶酸是一碳单位的载体,即四氢叶酸是一碳单位代谢的辅酶。一碳单位通常结合在FH4分子的N5、N10位。$一碳单位主要来源于丝氨酸、甘氨酸、组氨酸和色氨酸的代谢。$一碳单位的生理功能。作为合成嘌呤和嘧啶的原料:如:N10-CHO-FH4、N5N10-CH-FH4提供嘌呤环C2、C8的来源。N5N10-CH2-FH4提供胸苷酸的甲基来源。把氨基酸代谢和核酸代谢联系起来。药理作用:磺胺药通过干扰细菌、恶性肿瘤细胞的叶酸、四氢叶酸的合成,进一步影响一碳单位代谢与核酸合成。
2023-07-01 21:01:561

物质代谢过程中催化“一碳单位”转移反应的辅酶组成成分是

【答案】:D叶酸是物质代谢过程中催化“一碳单位”转移反应的辅酶组成成分,在叶酸还原酶的催化下,经过还原反应,形成四氢叶酸。
2023-07-01 21:02:171

碳水化合物代谢过程

碳水化合物代谢过程:由于食物在口腔停留时间短暂,以致口腔唾液淀粉酶对碳水化合物的消化作用不大。胃液不含任何能水解碳水化合物的酶,其所含的胃酸对碳水化合物只可能有微小或极局限的水解,故碳水化合物在胃中几乎完全没有消化。碳水化合物的消化主要在小肠中进行。极少部分非淀粉多糖可在结肠内通过发酵消化。肠腔中的主要水解酶是来自胰液的α-淀粉酶,称胰淀粉酶,可使淀粉变成麦芽糖、麦芽三糖、异麦芽糖、α-临界糊精及少量葡萄糖等。淀粉在口腔及肠腔中消化后的上述各种中间产物,可以在小肠黏膜上皮细胞表面进一步彻底消化,最后消化成大量的葡萄糖及少量的果糖及半乳糖。小肠内不被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到达结肠后,被结肠菌群分解,产生氢气、甲烷、二氧化碳和短链脂肪酸等,这一系列过程称为发酵。发酵也是消化的一种方式。所产生的气体经体循环转运,再经呼气和直肠排出体外,其他产物如短链脂肪酸被肠壁吸收并被机体代谢。
2023-07-01 21:02:4311

人体正常代谢会不会产生一氧化碳

可以救命的一氧化碳 上世纪60年代,人们就知道身体组织受毒素、紫外线辐射、激素和药物等侵害时,血红素加氧酶-1(简称HO-1)会及时对抗相应的受伤和感染,此时体内会自然地产生少量的一氧化碳。不过,当时人们都认为一氧化碳是组织代谢的副产品。 然而,美国科学家所罗门61辛德在1993年提出,一氧化碳在人体中扮演了一个有意义的角色。它有协助一氧化氮管理人体内部器官的功能,例如大肠的收缩、胃的排空等。但是,研究人员作了很多的努力之后,还是没有检查出一氧化碳在人体中的准确作用。 由于一氧化碳对人体有益,一些科学家想把它用于临床治疗。然而,一氧化碳是有毒气体,使用稍有不当,就会对人类造成危害。一氧化碳能紧紧结合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形成羧化血红蛋白,使氧气无法载运到全身。当人体内20%左右的血红蛋白转变成羧化血红蛋白时,就会出现恶心、呕吐和晕倒的情况;当人体内40%左右的血红蛋白转变成羧化血红蛋白时,就会夺人性命。因此,有科学家反对把一氧化碳引入对人类的临床治疗。但美国的奥古斯丁61乔和弗里茨61贝奇称,医药界不该这么快拒绝一氧化碳的治疗潜力,一氧化碳疗法是紧急情况下最好的方法。 2001年上半年,乔和贝奇领导的研究小组指出,患者吸入微量一氧化碳有助于防止器官的排斥反应。他们在进行老鼠心脏移植时,用一种叫“卟啉”的化学药品将HO-1封闭,一星期内老鼠有排斥移植的反应产生。但如果将老鼠置于含微量一氧化碳的空气中,则可以幸存。也就是说,吸入动物体内的微量一氧化碳可以完成H0-1所能完成的任务。这个实验也说明,20世纪60年代人们在研究HO-1时发现的一氧化碳不是代谢废物,而是在HO-1的作用下,人体为生理防御反应所产生的气体。 2001年年底,美国的大卫61平斯基的实验表明,一氧化碳对肺移植手术也大有帮助。平斯基改变了一些老鼠的遗传特性,使它们缺少制造HO-1的基因,然后让它们和正常的老鼠一起进行模拟的肺移植手术。平斯基用夹子截断供应到老鼠左肺的血流,一小时后让它们重新恢复流动。结果正常老鼠的生存率为90%,而所有改变过基因的老鼠皆死于产生在肺中的血块。在进一步的实验中,当平斯基给改变过基因的老鼠呼吸微量的一氧化碳后,只有一半老鼠死于非命。目前,每年有数千人进行肺移植手术,失败率为30%,比其他器官移植的失败率要高,比如,肾移植的失败率只有10%。因此,医药学家希望把一氧化碳的治疗作用引入到肺移植手术中。目前也有一些医生把一氧化碳用于临床手术中,取得了一定效果。
2023-07-01 21:03:151

什么是植物的碳氮代谢

同化、异化和排泄是植物的碳氮代谢。氮素及含氮的活体物质的同化、异化和排泄,总称为氮素代谢。碳代谢,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将无机物二氧化碳同化为有机物碳水化合物等以及在呼吸、光呼吸作用中有机碳异化为二氧化碳的一系列生理生化过程的通称。
2023-07-01 21:03:221

碳元素的降解与合成代谢有哪些共性特征,其氧化还原能力有什么区别

碳元素的代谢:自然生态演化中的碳循环火山喷发脱钙作用风化作用 大气碳库主要为CO2 , 还有CH4和CO 4.1 .2海洋碳库主要HCO3-CO3-H2CO3新陈代谢是体内所有化学反应的总和.合成代谢是合成体内需要的物质,要吸收能量;分解则是分解物质产生能量维持生命活动或者产生合成代谢的原料,可以放出能量.分解代谢可以为合成代谢提供能量与原材料.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合成代谢取的营养物质转变成自身的组成物质, 并且储存能量的变化过程。 分解代谢是指生物体能够把自身的一部分组成物质加以分解, 这些代谢反应共同作用,通过维持正常的细胞活动来维持生命。 虽然没有另一个就不能存在,但两者之间存在很大差异。
2023-07-01 21:03:302

一碳单位的辅助因子是

四氢叶酸。氢叶酸则是一种维生素B族的营养物质,是一碳代谢的重要辅助因子,在生物体内,一碳单位能够参与到多种生化反应中,包括核苷酸合成、氨基酸代谢等过程。
2023-07-01 21:03:361

碳和能量代谢

木霉能够降解多种多糖类物质(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和相关的其他聚合物如几丁质已众所周知。参与这些降解过程的酶类,具有重要的商业价值。虽然认为多数木霉种类是这类酶的良好产生菌,但从没有人对此做过深入调查。Danielson等(1973c)发现,来自土壤的木霉种类之间对不同植物材料的降解能力表现不一,它们对木材的分解能力特别弱。因此,文献中常常将其错误地归类为软腐类型真菌,但木霉实际上只是通过降解非定型碳水化合物而生长在木材上。木霉在火炬松材上生长,只破坏其中的放射状薄壁组织细胞和具缘纹孔(Hulme et al.,1970)。在纯培养中,一些木霉种类对山茱萸(Cornus officinalis)叶片和火炬松(Pinus taeda)针叶(Danielson et al.,1973c)、山毛榉(Fagaceae fagus)木材(Butcher,1968)、桦木(Betulaceae betula)木材和松木(Pinus Linn)木材(Bergman et al.,1971)基本没有分解能力。因此,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木霉是一类腐生性真菌。Kubicek等(1996)研究了长枝组木霉的纤维素酶产生能力,发现长枝木霉(T.longibrachiatum)、橘绿木霉(T.citrinoviride)和红褐肉座菌(H.jecorina)(T.reesei的有性阶段)比该组的其他种类,例如假康宁木霉(T.Pseudokoningii)和T.citrinoviride,纤维素酶产量高;还发现来自热带地区的木霉纤维素酶产量也明显高于来自温带地区的木霉。纤维素酶是由木霉菌产生的主要酶系之一,里氏木霉、绿色木霉、哈茨木霉、康氏木霉都是纤维素酶的良好生产菌株,因此,能够很好地利用经过处理的纤维类材料作为营养物质。Hiroyuki等1999年报道,从绿色木霉的纤维素酶复合物中,分离纯化得到了一种能水解β-糖苷键的新β-葡糖苷酶。该酶催化纤维二糖的转糖苷作用,并且具有区域选择性,经进一步研究发现该酶还可以用于低聚糖的合成。Kwon等(2002)发现绿色木霉HK275的β糖苷内切葡聚糖酶,它不但具有水解酶活性,还具有转糖苷作用。赵玉萍(2006)的研究表明,用去掉蛋白和淀粉的麸皮作为底物,康氏木霉的转化率可达28.5%。阿拉伯木聚糖(Arabinoxylan)是一种多聚五碳糖,大多存在于木质素中,是一类以β-1,4-木糖苷键连接的异多聚碳水化合物,约占木材和农业有机废料重量的20%~35%。张晓晖等(2007)运用平板初筛和发酵复筛的方法,筛选2株高产木聚糖酶的木霉菌种康氏木霉和里氏木霉,其中,康氏木霉产木聚糖酶活力最高可达40.78IU/mL。绿色木霉产生的木聚糖酶对木聚糖具有酸化作用,而内切葡聚糖酶可将马铃薯中的木聚糖降解。里氏木霉木聚糖酶具有多样性,已报道的有4种内切木聚糖酶(Arja et al.,2000;Xu et al.,1998;Tenkanen et al.,2002)。几丁质是自然界中产量仅次于纤维素的有机聚合物,广泛存在于虾、蟹等甲壳动物的外壳及真菌的细胞壁中。哈茨木霉、绿色木霉及钩状木霉均能产生几丁质酶(王治伟等,2006)。Kashmiri等(2006)报道了能够产生脂肪酶的绿色木霉,其脂肪酶活力为7.3U/mL,说明木霉也能够利用脂肪类物质作为营养。Manczinger等(1985)根据木霉对碳源的利用特性,将木霉种类进行了分组研究。研究发现,如下碳源可为所有测试木霉菌株利用:D-葡萄糖、D-半乳糖、D-果糖、D-甘露糖、纤维二糖、海藻糖、D-木糖、L-阿拉伯糖、D-甘露醇、D-阿拉伯醇、甘油、水杨苷、七叶灵、熊果苷、甘油-1-单乙酸酯、β-甲基-D-葡糖苷及 N-乙酰基-β-D-葡糖胺。整体上说,最适合的碳源是葡萄糖、果糖、甘露糖、半乳糖、木糖、海藻糖和纤维二糖(Danielson et al.,1973c)。木霉一般不利用以下碳源:a-甲基-D-木糖苷、a-甲基-D-甘露糖苷、甲醇、乙醇、正丙醇、乙胺、5-酮基葡萄糖酸、L-酒石酸、丙酸、丁酸、草酸、乙醛酸、DL-异柠檬酸、己二酸、DL-乳酸、丙二酸、3-羟基丁酮、麦芽糖醇、右旋糖酐、尿嘧啶、氧氨嘧啶、胞苷、L-赖氨酸、L-组氨酸、L-蛋氨酸、L-半胱氨酸、a-DL-氨基己二酸、β-丙氨酸、乙醇胺、各种D-氨基酸、安息香酸、阿魏酸及氨基苯甲酸。T.reesei(=H.jecorina)比较特别,该菌由于缺乏转化酶而不能利用蔗糖,这一特性被用来通过互补实验从A.niger中克隆转化酶基因(Berges et al.,1993)。木霉对某些碳源(例如菊糖、淀粉、木聚糖、果胶、乳糖、蔗糖、麦芽糖,某些多元醇、糖酸,大多数氨基酸及一些五碳糖类)的利用具有种类特异性(Manczinger et al.,1985),可用于进行化学分类研究。Nelson等(1988)研究了多种碳素化合物对康宁木霉(T.koningii)和T.harzianum防治腐病效果的影响,两种木霉对添加的不同化合物表现出不同的反应,有机酸(特别是脂肪酸)对 T.koningii的促进作用最大,而多糖类(例如淀粉、菊糖和核糖)和多元醇(例如阿拉伯醇)则对T.harzianum有益。与其他真菌一样,基于酶活性分析,可以认为木霉对碳水化合物的降解主要通过糖酵解和戊糖磷酸途径来进行。葡萄糖或者其他单糖的胞外氧化,在其他真菌中常有报道,但在木霉和粘帚霉方面还未见。T.reesei和T.atroviride肯定没有葡萄糖氧化酶,但是黑曲霉菌(A.niger)的葡萄糖氧化酶能够在 T.atroviride 中表达并具有活性。有报道发现,在T.viride和T.hamatum 中有抗坏血酸氧化酶(Hatsutori et al.,1994;Nakanishi,1995)。葡萄糖的转运由一活跃的转运系统进行,该系统需要质子的同向转移。有趣的是,T.reesei的突变体RUT C-30,由于cre1 基因功能的缺失,碳降解物阻遏得到解除(Ilmen et al.,1996),而葡萄糖透过酶活性非常低。目前还不清楚这种现象的深层原因,是透过酶由碳降解物解阻遏所调节造成的,还是基因多效性所造成的,这需要进一步探索。对于S.cerevisiae的葡萄糖控制来说,糖分解代谢的最初几个步骤很重要(Gancedo et al.,1986)。有人研究了T.reesei中己糖激酶和葡糖激酶及它们在碳分解代谢控制中的可能作用(Kubicek-Pranz et al.,1991),发现在不同碳源基质上培养时,能够检测到对葡萄糖或果糖具有活性的酶,表明该菌至少能够产生一种己糖激酶和一种葡萄糖激酶。相反,Samuels等(1994)利用电泳技术检测了几种木霉和肉座菌的同工酶,只发现了一个己糖激酶。这种分歧还需要进一步澄清,但两种酶在分解物解阻遏的突变株T.reesei RUT C-30及F4或F5中活性没有改变(Labudova et al.,1983),在两个2-脱氧葡萄糖抗性突变株中也没有改变,表明己糖激酶或者葡萄糖激酶在木霉的葡萄糖控制(即葡萄糖在细胞内的磷酸化作用)中没有作用,后来利用构巢曲霉(A.nidulans)进行的研究也得出了类似结论(Ruyter et al.,1996)。已知真菌对葡萄糖-6磷酸的分解代谢涉及糖酵解和戊糖磷酸途径,两者所起作用的比例依细胞需要而异。对戊糖磷酸途径来说,在长枝组的木霉种类中发现了至少2种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和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的同工酶(Samuels et al.,1994),但Stasz等(1988a)在 T.viride,T.harzianum,T.virens,T.koningii,T.hamatum和T.polysporum的菌株中仅检测到单一酶。Stasz等(1988 a)检测的是不同菌株的同工酶,在方法上是能够发现同工酶差异的,因此,他们与Samuels等(1994)结果的差别,很可能是由所使用的菌株不同造成的。Neto(1993)分离纯化并研究了糖酵解途径的磷酸果糖激酶2,该酶在调控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发现它不受环腺苷依赖型的磷酸化所调节控制,只受底物的可利用性所调控,这种现象与酵母不同,但与早期关于A.niger的报道一致(Harmsen et al.,1992)。对其他糖酵解酶类在基因水平上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由于这些酶类理论上的表达很强,对表达工具的构建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已经从T.koningii分离纯化,其编码基因也已克隆得到(Watanabe et al.,1993)。该酶有两种同工酶,它们的区别在于对康宁酸(koningic acid)的敏感性不同,两者对康宁酸的I0.5分别是1mM和6.8μM,康宁酸是由T.koningii产生的一种抗生性代谢产物。氨基酸残基的差别是造成酶对康宁酸敏感性不同的原因,敏感型同工酶在174和181位置上的氨基酸残基分别是丙氨酸和丝氨酸,而不是苏氨酸和苏氨酸。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编码基因也已经从T.harzianum克隆得到(Puyesky et al.,1997)。研究人员发现,在光诱导的产孢过程中,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pd)转录子存在下调现象。Vanhanen等(1989)和Goldman等(1992c)分别从T.reesei和T.viride中克隆到了编码3-磷酸甘油酸激酶的基因,其5′-端序列含有共有序列结合位点(consensus binding sites),该位点可结合环腺苷控制因子、一种催化蛋白质2和碳分解物阻遏抑制因子Cre1。T.reesei的pgk1基因还包含一个热激共有序列,其功能还未明确,但是已经发现pgk1 对热胁迫没有反应(Vanhanen et al.,1991)。丙酮酸激酶的编码基因也已经从T.reesei克隆到(Schindler et al.,1993),其理论蛋白质结构与A.niger和A.nidulans的丙酮酸激酶高度相似(De Graaff et al.,1988),果糖-1,6-二磷酸活化位点的特征序列也存在于该序列上。5′-端上游序列中含有结合糖酵解调控因子基因RAP1和GCR1的共有序列,表明在木霉中,糖酵解有关基因的表达方式和途径与酵母相似。在T.reesei中,同工酶电泳结果发现了2~3个丙酮酸激酶条带(Samuels et al.,1994),但点杂交却只发现了一个基因(Schindler et al.,1993)。有证据表明,丙酮酸激酶存在磷酸化现象,这可能就是发现两个电泳迁移条带的原因。对糖酵解之后的代谢途径,还没有进行过详细研究。Jackson(1973)研究了T.lignorum(=viride)对丙烯基乙醇的降解代谢途径,发现进一步的产物为丙烯酸和乙酸,后者进一步代谢为丙酮酸酯,可累积到原始底物量的50%(w/w)。Sakaguchi等(1975 a,b)研究了G.deliquescens对一碳化合物例如甲醇的同化作用,通过测量酶的活性及14C-放射性标记,发现同化作用通过丝氨酸途径来实现。Tye等(1977)通过在甲醇培养基上连续培养,研究了T.lignorum的生长情况,发现最适生长速率较低(μ=0.026),而且只在低浓度甲醇条件下(0.16%)才能生长。
2023-07-01 21:03:431

参与一碳单位的维生素是

正确答案:D解析:4.叶酸是B族维生素。其辅酶形式是四氢叶酸的一些衍生物,在一碳单位的代谢中起作用。1小题选D。烟酸也称作维生素B[XB3.gif],或维生素PP,在人体内转化为烟酰胺,是辅酶Ⅰ和辅酶Ⅱ的组成部分,参与体内脂质代谢,组织呼吸的氧化过程和糖类无氧分解的过程。2小题选C。维生素B[XB6.gif]又称吡哆素,主要是吡哆醛、吡哆胺和吡哆醇,其磷酸化形式是氨基酸代谢过程的辅酶,如转氨酶的辅酶。3小题选B。维生素B[XB5.gif]也称作泛酸,活性形式是辅酶A。4小题选E。
2023-07-01 21:03:501

一碳单位的载体是什么?

一碳单位的载体是四氢叶酸。一碳单位的来源是一些氨基酸,一碳单位在体内的作用主要是合成嘌呤等物质。一碳单位是指某些氨基酸在分解代谢中产生的含有一个碳原子的基团,包括甲基,亚甲基,次甲基,羟甲基,甲酰基及亚氨甲基等。一碳单位是合成核苷酸的重要材料,在体内主要以四氢叶酸为载体。一碳单位具有以下两个特点:1、不能在生物体内以游离形式存在。2、必须以四氢叶酸为载体。能生成一碳单位的氨基酸有:丝氨酸、色氨酸、组氨酸、甘氨酸。另外蛋氨酸(甲硫氨酸)可通过S-腺苷甲硫氨酸(SAM)提供“活性甲基”(一碳单位),因此蛋氨酸也可生成一碳单位。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一碳单位
2023-07-01 21:03:571

能转移一碳单位的是

四氢叶酸。四氢叶酸是一碳单位的运载体,人体内四氢叶酸可由叶酸经二氢叶酸还原酶催化先转变为二氢叶酸,后者继续经此酶作用转变生成四氢叶酸。生物素、维生素B12可参与构成某些酶的辅酶,但这些辅酶与一碳单位代谢无关。所以体内转运碳单位的是四氢叶酸。
2023-07-01 21:04:101

“一碳基团”代谢的生物学意义?

某些氨基酸在代谢过程中能生成含一个碳原子的基团,经过转移参与生物合成过程。这些含一个碳原子的基团称为一碳基团(one carbon unit)或一碳单位(C1 unit或one carbon unit)。有关一碳单位生成和转移的代谢称为一碳单位代谢。一碳单位是合成嘌呤和嘧啶的原料,在核酸生物合成中有重要作用。如N5-N10-CH=FH4直接提供甲基用于脱氧核苷酸dUMP向dTMP的转化。N10-CHO-FH4和N5N10-CH=FH4分别参与嘌呤碱中C2,C3原子的生成。S-腺苷蛋氨酸提供的甲基可参与体内多种物质合成。例如肾上腺素、胆碱、胆酸等。一碳单位代谢将氨基酸代谢与核苷酸及一些重要物质的生物合成联系起来。一碳单位代谢的障碍可造成某些病理情况,如巨幼红细胞贫血等。磺胺药及某抗癌药(氨甲喋呤等)正是分别通过干扰细菌及瘤细胞的叶酸、四氢叶酸合成,进而影响核酸合成而发挥药理作用的。
2023-07-01 21:04:452

何谓"一碳单位"?一碳单位有何生理功能

一碳单位是指某些氨基酸在分解代谢中产生的含有一个碳原子的基团,包括甲基、亚甲基、次甲基、羟甲基、甲酰基及亚氨甲基等。一碳单位是合成核苷酸的重要材料。在体内主要以四氢叶酸为载体。一碳单位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作为嘌呤和嘧啶的合成原料,是氨基酸和核苷酸联系的纽带。所以一碳单位缺乏时对代谢较强的组织影响较大,例如:导致巨幼红细胞贫血(巨幼性贫血)。SAM提供甲基可参与体内多种物质合成。例如肾上腺素、胆碱、胆酸等。一碳单位代谢将氨基酸代谢与核苷酸及一些重要物质的生物合成联系起来。一碳单位代谢的障碍可造成某些病理情况,如巨幼红细胞贫血等。磺胺药及某抗癌药(氨甲喋呤等)正是分别通过干扰细菌及瘤细胞的叶酸、四氢叶酸合成,进而影响核酸合成而发挥药理作用的。扩展资料一碳单位具有不能在生物体内以游离形式存在、必须以四氢叶酸为载体的特点。能生成一碳单位的氨基酸有:丝氨酸、色氨酸、组氨酸、甘氨酸。另外蛋氨酸(甲硫氨酸)可通过S-腺苷甲硫氨酸(SAM)提供“活性甲基”(一碳单位),因此蛋氨酸也可生成一碳单位。一碳单位是含一个碳原子的基团。它们不能独立存在,必须以四氢叶酸为载体,从一碳单位的供体转移给一碳单位的受体,使后者增加一个碳原子。丝氨酸、甘氨酸、色氨酸和组氨酸在代谢过程中可生成一碳单位,作为供体,主要用于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脱氧尿苷酸5位甲基化合成胸苷酸以及同型半胱氨酸甲基化再生蛋氨酸。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一碳单位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一碳代谢
2023-07-01 21:05:353

“一碳基团”代谢的生物学意义?

1.四氢叶酸“一碳基团” 参与体内嘌呤和嘧啶碱的生物合成,这些碱基是合成核酸的基本成分。2. S-腺苷蛋氨酸与“一碳基团”,是参与体内甲基化反应的主要甲基来源。3. “一碳基团”代谢与新药设计: 叶酸分子中含对氨基苯甲酸(PABA),叶酸是合成核酸和蛋白质的必需物质,甲基苄氨嘧啶TMP是细菌二氢叶酸还原酶的强烈抑制剂。
2023-07-01 21:05:531

代谢时能直接生成一碳单位的化合物是

【答案】:E体内最广泛存在,活性最高的转氨酶是将氨基转移给α-酮戊二酸。代谢时能直接生成一碳单位的化合物是甘氨酸。
2023-07-01 21:05:591

一碳的概念

一碳单位定义:指某些氨基酸分解代谢过程中产生含有一个碳原子的基团,包括甲基、亚甲基、甲烯基、甲炔基、甲酚基及亚氨甲基等.一碳单位具有一下两个特点:1.不能在生物体内以游离形式存在;2.必须以四氢叶酸为载体.能生成一碳单位的氨基酸有:丝氨酸、色氨酸、组氨酸、甘氨酸.另外蛋氨酸(甲硫氨酸)可通过S-腺苷甲硫氨酸(SAM)提供“活性甲基”(一碳单位),因此蛋氨酸也可生成一碳单位.一碳单位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作为嘌呤和嘧啶的合成原料,是氨基酸和核苷酸联系的纽带.所以一碳单位缺乏时对代谢较强的组织影响较大,例如:红细胞,导致巨幼性贫血.是含一个碳原子的基团,如甲基(-CH3)、羟甲基(-CH2OH)、甲酰基(-CHO)、亚氨甲酰基(-CH=NH)、甲烯基(-CH2-)、甲炔基(-CH=).它们不能独立存在,必须以四氢叶酸为载体,从一碳单位的供体转移给一碳单位的受体,使后者增加一个碳原子.丝氨酸、甘氨酸、色氨酸和组氨酸在代谢过程中可生成一碳单位,作为供体,主要用于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脱氧尿苷酸5位甲基化合成胸苷酸以及同型半胱氨酸甲基化再生蛋氨酸.
2023-07-01 21:06:071

代谢时能直接生成一碳单位的化合物是

正确答案:E解析:体内最广泛存在,活性最高的转氨酶是将氨基转移给α-酮戊二酸。代谢时能直接生成一碳单位的化合物是甘氨酸。
2023-07-01 21:06:131

一碳单位的载体是fh4和什么

fh4是四氢叶酸(FH4或THFA)是携带一碳单位的载体。四氢叶酸(Tetrahydrogen folic acid,代号为FH4或THFA)是叶酸在体内的主要存在形式,又称辅酶F(CoF),分子式为C19H23N7O6,它是叶酸分子中蝶啶的5、6、7、8位各加一个氢形成的,是辅酶形式的叶酸的母体化合物。接触空气容易氧化。当叶酸缺乏或某些药物抑制了叶酸还原酶,使叶酸不能转变为四氢叶酸,都可影响血细胞的发育和成熟,造成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定义四氢叶酸是体内一碳单位转移酶系统中的辅酶,是由叶酸在维生素C和NADH+存在下,经叶酸还原酶作用下生成二氢叶酸,然后由二氢叶酸还原酶催化生成四氢叶酸。四氢叶酸是一碳基团的载体,可传递一碳单位,参与嘌呤、嘧啶的合成,对正常血细胞的生成具有促进作用。所以当叶酸缺乏或某些药物抑制了叶酸还原酶,使叶酸不能转变为四氢叶酸,都可影响血细胞的发育和成熟,造成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2023-07-01 21:06:202

哪些氨基酸在代谢过程中可产生一碳单位

必需氨基酸是人体不能合成而必须靠膳食摄入的氨基酸。酮体(ketone body):在肝脏中,脂肪酸氧化分解的中间产物乙酰乙酸、β-羟基丁酸及丙酮,三者统称为酮体一碳单位就是在某些氨基酸在分解代谢过程中产生一个碳原子的基团。指某些氨基酸分解代谢过程中产生含有一个碳原子的基团,包括甲基、亚甲基、甲烯基、甲炔基、甲酰基及亚氨甲酰基等。 一碳单位具有一下两个特点:1.不能在生物体内以游离形式存在;2.必须以四氢叶酸为载体
2023-07-01 21:06:281

一碳单位的来源,种类及重要生理功能

一碳单位(one caron unit)指某些氨基酸分解代谢过程中产生含有一个碳原子的基团,包括甲基、亚甲基、甲烯基、甲快基、甲酚基及亚氨甲基等。一碳单位具有一下两个特点:1.不能在生物体内以游离形式存在; 2.必须以四氢叶酸为载体。 能生成一碳单位的氨基酸有:丝氨酸、色氨酸、组氨酸、甘氨酸。另外蛋氨酸(甲硫氨酸)可通过S-腺苷甲硫氨酸(SAM)提供“活性甲基”(一碳单位),因此蛋氨酸也可生成一碳单位。一碳单位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作为嘌呤和嘧啶的合成原料,是氨基酸和核苷酸联系的纽带。
2023-07-01 21:06:371

一碳单位的载体指的是什么

  一碳单位的载体指的是四氢叶酸,体内的一碳单位有:甲基(-CH3,methyl)、甲烯基(-CH2ue011,methylene),甲炔基(-CH=,methenyl)等。   对一碳单位的介绍如下:   一碳单位的类型:一碳单位是某些氨基酸在分解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含有一个碳原子的基团,包括:甲基,甲烯基,甲炔基,甲酰基和亚氨甲基。   一碳单位的载体:一碳单位又不能游离存在,常与其载体四氢叶酸结合而转运和参加代谢。   一碳单位的生理功用:   (1)一碳单位是嘌呤和嘧啶合成的原料   (2)一碳单位代谢将氨基酸代谢和核苷酸代谢联系起来
2023-07-01 21:06:541

一碳单位名词解释生物化学

一碳单位是指某些氨基酸在分解代谢中产生的含有一个碳原子的基团,包括甲基、亚甲基、次甲基、羟甲基、甲酰基及亚氨甲基等。一碳单位是合成核苷酸的重要材料。在体内主要以四氢叶酸为载体。一碳单位具有一下两个特点:1.不能在生物体内以游离形式存在;2.必须以四氢叶酸为载体。能生成一碳单位的氨基酸有:丝氨酸、色氨酸、组氨酸、甘氨酸。另外蛋氨酸(甲硫氨酸)可通过S-腺苷甲硫氨酸(SAM)提供“活性甲基”(一碳单位),因此蛋氨酸也可生成一碳单位。一碳单位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作为嘌呤和嘧啶的合成原料,是氨基酸和核苷酸联系的纽带。所以一碳单位缺乏时对代谢较强的组织影响较大,例如:导致巨幼红细胞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2023-07-01 21:07:011

可产生一碳单位的氨基酸有哪些

能生成一碳单位的氨基酸有:丝氨酸、色氨酸、组氨酸、甘氨酸。另外蛋氨酸(甲硫氨酸)可通过S-腺苷甲硫氨酸(SAM)提供“活性甲基”(一碳单位),因此蛋氨酸也可生成一碳单位。一碳单位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作为嘌呤和嘧啶的合成原料,是氨基酸和核苷酸联系的纽带。所以一碳单位缺乏时对代谢较强的组织影响较大,例如:导致巨幼红细胞贫血(巨幼性贫血)。扩展资料:是含一个碳原子的基团,不能独立存在,必须以四氢叶酸为载体,从一碳单位的供体转移给一碳单位的受体,使后者增加一个碳原子。丝氨酸、甘氨酸、色氨酸和组氨酸在代谢过程中可生成一碳单位,作为供体,主要用于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脱氧尿苷酸5位甲基化合成胸苷酸以及同型半胱氨酸甲基化再生蛋氨酸。
2023-07-01 21:07: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