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图谱 / 问答 / 问答详情

“二百五”的来源?

2023-07-02 09:18:11
共4条回复
gitcloud
有好几种说法,请看:
http://www.citsgo.com/Page/xian/minsu/200503/2862.html
二百五的来历
唐朝的长安“市长”京兆尹权势很大,出巡时有庞大的仪仗队伍。在最前开路的小吏原为一员,官名叫喝道伍佰,他手里拿着一根长竿赶开路人。后来,喝道伍佰增为二员,但长安群众并没有以两个伍佰称他们,反而说他们是共称伍佰,于是每人就被称为二百五,又因为他们每人手中持一长竿,所以又称他们为二秆子。今天,二百五与二秆子都是莽撞、无礼、粗鲁之人的代名词,
说明了唐长安群众对作威作福的官吏的反感。
http://bbs.hnpj.com/dispbbs.asp?boardID=9&ID=11608
二百五的来历
二百五的来历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把傻瓜或说话不正经、办事不认真、处事随便、好出洋相的人叫做“二百五”。
一说来源于战国故事。苏秦是战国时的一个说客,他身佩六国相印,一时很是威风,但也结下了很多仇人。后来,他终于在齐国被人杀了,齐王很恼怒,要为苏秦报仇。可一时拿不到凶手,于是,他想了一条计策,让人把苏泰的头从尸体上割下来,悬挂在城门上,旁边贴着一道榜文说:“苏秦是个内*,杀了他黄金千两,望来领赏。”榜文一贴出,就有四个人声称是自己杀了苏秦。齐王说:“这可不许冒充呀!”四个人又都咬定说自己干的。齐王说:“一千两黄金,你们四个人各分得多少?”四个齐声回答:“一人二百五。”齐王拍案大怒道:“来人,把这四个‘二百五"推出去斩了!”“二百五”一词就这样流传下来。
还有另一种说法,与推牌九有点关系。
原来,牌九(旧时一种赌具)中有“二板”(四个点)和“么五”(六个点)两张牌,这两张牌配在一起就是十个点,在推牌九这一赌博活动中,被称为“毙十”。它在牌九里是最小的点,谁都比它大,它什么牌也“吃”不了,所以人们就用“二板五”(二板和么五的简称)这个词来戏称什么事也做不好也管不了的人。时间久了,就把“二板五”叫成了“二百五”。在香港,习惯上又称为“二五仔”。
http://mysun9.goconnect.net/wenxue/cgi-bin/topic.cgi?forum=75&topic=1476
二百伍
苏北地方推牌九,称四点的长二叫二板。某庄家在天门、横门皆摊牌之后,先摊一张,是长二,他高叫"二板",第二张牌如是五点就统吃,他一面叫喊"五",一面亮牌,结果是一张"么五",合起来是个撇拾,统配。周围人取笑他,叫他"二板五",常熟音误,以为是"二百五"。有人把行事傻里傻气、莽莽撞撞的人,称为二百五。旧时一千钱为一吊,五百为半吊,再打对折为二百伍。常熟方言对人际关系弄不清,憨兮兮的叫打折头,或叫勿实足。而半吊子则因"吊"与"刁"音近而指有点刁兮兮的人,真是越缠越远了。
北方人所谓"二百五",上海人所谓"十三点",在无锡则意似"开盖""开盖货",或称为"着三不着两"(参见杨绛《将饮茶》)。
http://www.baidu.com/s?ct=0&ie=gb2312&bs=%BE%B5%CF%F1%B5%C4%D2%E2%CB%BC&sr=&z=&wd=250%B5%C4%C0%B4%C0%FA&cl=3&f=8
http://www.baidu.com/s?ct=0&ie=gb2312&bs=250%B5%C4%C0%B4%C0%FA&sr=&z=&wd=%B6%FE%B0%D9%CE%E5%B5%C4%C0%B4%C0%FA&cl=3&f=8
二百五的来历(共6则)
1、从前有一个秀才,为了考取功名废寝忘食发奋苦读,可是终其一生都不曾中举,连儿子都没有生。到了晚年,老秀才终于心灰意冷淡泊名利了,于是喜得贵子,晚年膝下添得双丁。秀才回想一生成败,不由得感慨万千,于是给两个儿子起名:一个叫做成事,一个叫做败事。从此秀才在家闭门课子,日子过得和乐融融。一天,秀才吩咐妻子道:“我要去集市上逛逛,你在家督促二子写字,大的写三百,小的写二百。” 秀才赶集回来之后询问二子在家用功如何,老婆回答道:“写是写了,不过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两个都是二百五!”
2、苏秦是战国时的一个说客,他身佩六国相印,一时很是威风,但也结下了很多仇人。后来,他终于在齐国被人杀了,齐王很恼怒,要为苏秦报仇。可一时拿不到凶手,于是,他想了一条计策,让人把苏泰的头从尸体上割下来,悬挂在城门上,旁边贴着一道榜文说:“苏秦是个内奸,杀了他黄金千两,望来领赏。”榜文一贴出,就有四个人声称是自己杀了苏秦。齐王说:“这可不许冒充呀!”四个人又都咬定说自己干的。齐王说:“一千两黄金,你们四个人各分得多少?”四个齐声回答:“一人二百五。”齐王拍案大怒道:“来人,把这四个‘二百五"推出去斩了!”“二百五”一词就这样流传下来。
3、牌九(旧时一种赌具)中有“二板”(四个点)和“么五”(六个点)两张牌,这两张牌配在一起就是十个点,在推牌九这一赌博活动中,被称为“毙十”。它在牌九里是最小的点,谁都比它大,它什么牌也“吃”不了,所以人们就用“二板五”(二板和么五的简称)这个词来戏称什么事也做不好也管不了的人。时间久了,就把“二板五”叫成了“二百五”。在香港,习惯上又称为“二五仔”。
4、唐朝的长安“市长”京兆尹权势很大,出巡时有庞大的仪仗队伍。在最前开路的小吏原为一员,官名叫喝道伍佰,他手里拿着一根长竿赶开路人。后来,喝道伍佰增为二员,但长安群众并没有以两个伍佰称他们,反而说他们是共称伍佰,于是每人就被称为二百五,又因为他们每人手中持一长竿,所以又称他们为二秆子。今天,二百五与二秆子都是莽撞、无礼、粗鲁之人的代名词,
5、古代人用银子按两划分,一般五百两是个整数单位,用纸包好,有点像我们把硬币包一包,当时包五百两是为“一封”,而二百五十两就是“半封”银子,因为跟“半疯”谐音,所以以后人们也城疯疯癫癫的人做“二百五”。
6、从前有一个傻瓜,有一天他去卖传家至宝,宝物上写“卖尽二百五十八两”,结果他卖的时候有人和他讨价还价,硬是只给250,他想250就250,于是卖得金子250两,很多人笑话他,八两金子很多的,笨蛋。从那以后人们就把做事糊涂的人称为二百五。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241427.html?fr=idrm
LuckySXyd

出处: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83回:“原来他是一个江南不第秀才,捐了个二百五的同知,在外面瞎混。”

例子:“你还别跟我耍二百五。” 王朔《空中小姐》

歇后语: 半吊子的一半。

其他的慢慢细说:

“二百五”不是一个古老的词,且不说《尔雅》、《说文》、《康熙字典》不载,即便《辞源》、《辞海》也不见踪迹,只有《现代汉语词典》收有词条,却也未标明出处,只提示了一句“[方]半瓶醋。”“半瓶醋”出自元杂剧《司马相如题桥记》:“如今那街上常人,粗读几句书,咬文嚼字,人叫他做半瓶醋。”清代《石头记》六十四回有:“又有一等半瓶醋的读书人。”何谓“半瓶醋”,即“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比喻一知半解却好人前卖弄,也叫“半吊子”。其实,《现汉》只说对了一半,且拐了一个“弯儿”。“二百五”说的是“钱数”,与“半吊子”的关系更密切些。

如同“马大哈”源于马三立的相声《买猴》,俗语“二百五”的“根儿”恐怕也要从文艺作品中去寻。在稍早的文字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到,清代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发表于1903年-1905年)第八十三回:“原来他是一个江南不第秀才,捐了个二百五的同知,在外面瞎混。”1913年上海亚细亚影戏公司制作了由张石川执导的电影短片《二百五白相城隍庙》。丁楚鹤出演主角“二百五”,这个第一次走进上海的农民,由于不懂规矩,傻气四溢,闹剧不断,被演得惟妙惟肖,给人印象极深,此后“二百五”不胫而走,流行各地。1924年,陈独秀在《收回教育权》一文中言及“二百五”。1949年,上海大同电影公司又摄制了电影《二百五小传》,描写一位正直憨厚、爱打抱不平的评戏艺人,其绰号“二百五”。此后,“二百五”的“名气”更大,几乎传遍全国。

另外,据著名戏剧人翁偶虹说,早年昆曲本有《蝴蝶梦》演绎庄子幻化故事。梆子改名为《大劈棺》,增添了“二百五”、“三百三”两个灵童角色,颇有噱头,反胜昆曲。京剧《蝴蝶梦》基本翻自梆子,筱翠花(于连泉)挑班演出不见出色。上海名丑刘斌昆重新塑了“二百五”这一角色,独创漆布长衫、坎肩、小帽,酷肖纸质,其功夫极深,被抱出场后,鹄立椅上,右手拿烟袋,左手弯胸前,历时一刻,身无少动,观众诧为奇技,直呼其“纸人”。京剧《蝴蝶梦》有一对白:杂扮童儿道:“什么人鸡毛喧叫?呀,这个人好像我二百五十大钱买来的童男,怎么活了?不要紧,待我叫他一叫。特(忒),二百五。”童男答道:“怎叫我二百五……你买的是纸的,我是个人,怎会一样?”

“二百五”就是二百五十文大钱,就是“半吊子”。(但是实际上一吊钱是一千文,半吊子就是五百文了。)从以上分析来看,猜测“二百五”一词很可能产生于晚清民初。至于“半吊子”,可能就更早一些了。

楚剧是一个古老的地方声腔剧种,旧称哦呵腔、黄孝花鼓戏、西路花鼓戏。由清代道光年间(1821年-1851年)鄂东流行的哦呵腔与黄陂、孝感一带的山歌、道情、竹马、高跷及民间说唱等融合形成,1926年改称楚剧。楚剧有一出传统小戏就叫《半吊子卖鞋》,是搬演一个绰号“半吊子”的鞋匠腊月三十卖鞋过年的故事。说明那时就有“半吊子”一说。

二百五是“二杆子、半吊子、无所不至”几词各取词头“二、半、无”谐音而成,是一句骂人很重的话。

小菜G的建站之路

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把傻瓜或说话不正经、办事不认真、处事随便、好出洋相的人叫做“二百五”。

一说来源于战国故事。苏秦是战国时的一个说客,他身佩六国相印,一时很是威风,但也结下了很多仇人。后来,他终于在齐国被人杀了,齐王很恼怒,要为苏秦报仇。可一时拿不到凶手,于是,他想了一条计策,让人把苏泰的头从尸体上割下来,悬挂在城门上,旁边贴着一道榜文说:“苏秦是个内奸,杀了他黄金千两,望来领赏。”榜文一贴出,就有四个人声称是自己杀了苏秦。齐王说:“这可不许冒充呀!”四个人又都咬定说自己干的。齐王说:“一千两黄金,你们四个人各分得多少?”四个齐声回答:“一人二百五。”齐王拍案大怒道:“来人,把这四个‘二百五"推出去斩了!”“二百五”一词就这样流传下来。

还有另一种说法,与推牌九有点关系。

原来,牌九(旧时一种赌具)中有“二板”(四个点)和“么五”(六个点)两张牌,这两张牌配在一起就是十个点,在推牌九这一赌博活动中,被称为“毙十”。它在牌九里是最小的点,谁都比它大,它什么牌也“吃”不了,所以人们就用“二板五”(二板和么五的简称)这个词来戏称什么事也做不好也管不了的人。时间久了,就把“二板五”叫成了“二百五”。在香港,习惯上又称为“二五仔”。

u投在线

源于战国故事

战国时期,有个历史人物叫苏秦,是个纵横家。他说服齐、楚、燕、赵、魏、韩六国联合起来,结成同盟,对付共同的敌人——秦国,从而受到了大国君王的赏识,被封为丞相,史称“六国封相”。

正当苏秦在齐国积极效力的时候,遇上了刺客。苏秦被当胸刺了一剑,当天晚上,就不治身亡了。齐王听到这个消息,非常生气,立即下令捉拿凶手。可是刺客已逃得无影无踪,到哪里去捉呢?齐王灵机一动,想出了“引蛇出洞”的妙计。他下令把苏秦的头割下来,还让人用鞭子抽打他的尸体,弄得满头满脸都是血。然后把血淋淋的人头悬挂在城门口,张贴出黄榜,上面写着:“苏秦是个大内奸,死有余辜。齐王一直想杀了他,却没想到什么好的办法。今幸有义士为民除害,大快人心。齐王下旨重赏,奖励黄金千两,请义士来领赏。”

此榜一出,果然有人上了钩。竟有四人前来领赏,而且他们都一口咬定:苏秦是自己杀的。于是士兵把他们“请”到齐王跟前。齐王见到他们四个人,恨得咬牙切齿。可他还是煞有介事地问:“这一千两黄金,你们四个人怎么个分法?” 这四个人不知道中了计,还高兴得立即回答说:“这好办,1000÷4=250,每人二百五。”

齐王一听他们还乐滋滋地想着赏金,拍案大怒:“把这四个二百五推出去斩了!”这四个人就成了替死鬼被杀了。而真正的刺客,据说是秦国派来的杀手,早就逃回秦国去了。从此民间便留下了二百五的说法,人们常用它来形容傻瓜、笨蛋和被财色所迷惑的人。

源于民间传说

从前有一个秀才,为了考取功名废寝忘食、发奋苦读,可是终其一生都不曾中举,连儿子都没有生。到了晚年,老秀才终于心灰意冷淡泊名利了,反而喜得贵子,添得双丁。秀才回想一生成败,不由得感慨万千,于是给两个儿子起名:一个叫做成事,一个叫做败事。从此秀才在家闭门课子,日子过得其乐融融。一天,秀才吩咐妻子道:“我要去集市上逛逛,你在家督促二子写字,大儿子写三百个,小儿子写二百个。”秀才赶集回来之后询问二子在家用功如何,老妻回答道:“写是写了,不过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两个都是二百五!”

源于推牌九

牌九系一种赌具,其中有“二板”(四个点)和“么五”(六个点)两张牌,这两张牌配在一起就是十个点,在推牌九这一赌博活动中,被称为“毙十”。它在牌九里是最小的点,谁都比它大,它什么牌也“吃”不了,所以后来人们就用“二板五”(二板和么五的简称)这个词来戏称什么事也做不好,也管不了的人。时间久了,就把“二板五”叫成了“二百五”。

源于智商IQ

IQ的意思其实就是智商,是衡量智力的一种指数,其最高指数为250。在140以上者接近极高才能(国外常把这种人称为“天才”),120~140者为很高才能,110~120为高才能,90~110为正常才能,80~90为次正常才能,70~80为临界正常才能,60~70为轻度智力孱弱,50~60为深度智力孱弱,25~60为亚白痴,25以下者为白痴。正常智力的界限为智商90~110。常理来说,正常的测智商的题库,能达到140的,就已经算是天才了,而据说爱因斯坦的IQ达到了180,所以250的智商,可以说是超天才。又有人说,天才和精神病只有一线之差,所以,250这个几乎无人可及的境界,更多的就是用来形容笨蛋了(有些人被形容为爱因斯坦,意思为他的话语行为是我们这些普通智力的人无法理解的,不是天才就是蠢材)。

其他说法

据某中学语文书记载,古代人用银子按两划分,一般五百两是个整数单位,用纸包好,当时包五百两是为“一封”,而二百五十两就是“半封”银子,因为跟“半疯”谐音,所以后来人们也把疯疯癫癫的人做“二百五”。

从前有一个傻瓜,家道中落。有一天他去卖传家至宝,宝物上写“卖金二百五十八两”,结果他卖的时候有人和他讨价还价,硬是只给250,他想250就250,于是卖得金子250两,很多人笑话他少要了8两金子,笨蛋一个。从那以后人们就把做事糊涂的人称为二百五。

到了现代,据说有人学唱歌星伍佰的歌,怎么也学不象。别人说他顶多算半个五百。

山东枣庄、微山、江苏徐州方言“半熟(读作‘半浮")”就是“二百五”的意思,这里把傻瓜或说话不正经、办事不认真、处事随便、好出洋相的人称为“半熟(读作‘半浮")”。话说“二百五”

“二百五”不是一个很古老的词,不用说《尔雅》、《说文》、《康熙字典》不载,即便《辞源》、《辞海》也不见踪迹,只有《现代汉语词典》收有词条,却也未标明出处,只提示了一句“[方]半瓶醋。”“半瓶醋”出自元杂剧《司马相如题桥记》:“如今那街上常人,粗读几句书,咬文嚼字,人叫他做半瓶醋。”清代《石头记》六十四回有:“又有一等半瓶醋的读书人。”何谓“半瓶醋”,即“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比喻一知半解却好人前卖弄,也叫“半吊子”。其实,《现汉》只说对了一半,且拐了一个“弯儿”。“二百五”说的是“钱数”,与“半吊子”的关系更密切些。

如同“马大哈”源于马三立的相声《买猴》,俗语“二百五”的“根儿”恐怕也要从文艺作品中去寻。在稍早的文字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到,清代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发表于1903年-1905年)第八十三回:“原来他是一个江南不第秀才,捐了个二百五的同知,在外面瞎混。”1913年上海亚细亚影戏公司制作了由张石川执导的电影短片《二百五白相城隍庙》。丁楚鹤出演主角“二百五”,这个第一次走进上海的农民,由于不懂规矩,傻气四溢,闹剧不断,被演得惟妙惟肖,给人印象极深,此后“二百五”不胫而走,流行各地。1924年,陈独秀在《收回教育权》一文中言及“二百五”。1949年,上海大同电影公司又摄制了电影《二百五小传》,描写一位正直憨厚、爱打抱不平的评戏艺人,其绰号“二百五”。此后,“二百五”的“名气”更大,几乎传遍全国。

另外,据著名戏剧人翁偶虹说,早年昆曲本有《蝴蝶梦》演绎庄子幻化故事。梆子改名为《大劈棺》,增添了“二百五”、“三百三”两个灵童角色,颇有噱头,反胜昆曲。京剧《蝴蝶梦》基本翻自梆子,筱翠花(于连泉)挑班演出不见出色。上海名丑刘斌昆重新塑了“二百五”这一角色,独创漆布长衫、坎肩、小帽,酷肖纸质,其功夫极深,被抱出场后,鹄立椅上,右手拿烟袋,左手弯胸前,历时一刻,身无少动,观众诧为奇技,直呼其“纸人”。京剧《蝴蝶梦》有一对白:杂扮童儿道:“什么人鸡毛喧叫?呀,这个人好像我二百五十大钱买来的童男,怎么活了?不要紧,待我叫他一叫。特(忒),二百五。”童男答道:“怎叫我二百五……你买的是纸的,我是个人,怎会一样?”

“二百五”就是二百五十文大钱,就是“半吊子”。(但是实际上一吊钱是一千文,半吊子就是五百文了。)从以上分析来看,猜测“二百五”一词很可能产生于晚清民初。至于“半吊子”,可能就更早一些了。

楚剧是一个古老的地方声腔剧种,旧称哦呵腔、黄孝花鼓戏、西路花鼓戏。由清代道光年间(1821年-1851年)鄂东流行的哦呵腔与黄陂、孝感一带的山歌、道情、竹马、高跷及民间说唱等融合形成,1926年改称楚剧。楚剧有一出传统小戏就叫《半吊子卖鞋》,是搬演一个绰号“半吊子”的鞋匠腊月三十卖鞋过年的故事。说明那时就有“半吊子”一说。

二百五是“二杆子、半吊子、无所不至”几词各取词头“二、半、无”谐音而成,是一句骂人很重的话。

相关推荐

二百五的由来?

  二百五的来历(共6则)  1、从前有一个秀才,为了考取功名废寝忘食发奋苦读,可是终其一生都不曾中举,连儿子都没有生。到了晚年,老秀才终于心灰意冷淡泊名利了,于是喜得贵子,晚年膝下添得双丁。秀才回想一生成败,不由得感慨万千,于是给两个儿子起名:一个叫做成事,一个叫做败事。从此秀才在家闭门课子,日子过得和乐融融。一天,秀才吩咐妻子道:“我要去集市上逛逛,你在家督促二子写字,大的写三百,小的写二百。” 秀才赶集回来之后询问二子在家用功如何,老婆回答道:“写是写了,不过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两个都是二百五!”  2、苏秦是战国时的一个说客,他身佩六国相印,一时很是威风,但也结下了很多仇人。后来,他终于在齐国被人杀了,齐王很恼怒,要为苏秦报仇。可一时拿不到凶手,于是,他想了一条计策,让人把苏泰的头从尸体上割下来,悬挂在城门上,旁边贴着一道榜文说:“苏秦是个内奸,杀了他黄金千两,望来领赏。”榜文一贴出,就有四个人声称是自己杀了苏秦。齐王说:“这可不许冒充呀!”四个人又都咬定说自己干的。齐王说:“一千两黄金,你们四个人各分得多少?”四个齐声回答:“一人二百五。”齐王拍案大怒道:“来人,把这四个‘二百五"推出去斩了!”“二百五”一词就这样流传下来。  3、牌九(旧时一种赌具)中有“二板”(四个点)和“么五”(六个点)两张牌,这两张牌配在一起就是十个点,在推牌九这一赌博活动中,被称为“毙十”。它在牌九里是最小的点,谁都比它大,它什么牌也“吃”不了,所以人们就用“二板五”(二板和么五的简称)这个词来戏称什么事也做不好也管不了的人。时间久了,就把“二板五”叫成了“二百五”。在香港,习惯上又称为“二五仔”。  4、唐朝的长安“市长”京兆尹权势很大,出巡时有庞大的仪仗队伍。在最前开路的小吏原为一员,官名叫喝道伍佰,他手里拿着一根长竿赶开路人。后来,喝道伍佰增为二员,但长安群众并没有以两个伍佰称他们,反而说他们是共称伍佰,于是每人就被称为二百五,又因为他们每人手中持一长竿,所以又称他们为二秆子。今天,二百五与二秆子都是莽撞、无礼、粗鲁之人的代名词, 5、古代人用银子按两划分,一般五百两是个整数单位,用纸包好,有点像我们把硬币包一包,当时包五百两是为“一封”,而二百五十两就是“半封”银子,因为跟“半疯”谐音,所以以后人们也城疯疯癫癫的人做“二百五”。  6、从前有一个傻瓜,有一天他去卖传家至宝,宝物上写“卖尽二百五十八两”,结果他卖的时候有人和他讨价还价,硬是只给250,他想250就250,于是卖得金子250两,很多人笑话他,八两金子很多的,笨蛋。从那以后人们就把做事糊涂的人称为二百五。
2023-07-02 00:21:024

二百五的来历故事是什么?

二百五的来历故事:唐朝的长安“市长”京兆尹权势很大,出巡时有庞大的仪仗队伍。在最前开路的小吏官名叫“喝道伍佰”,他手拿一根长竿赶开路人。后来,喝道伍佰增为二人,但长安群众并没有以两个伍佰称他们,反而说他们是共称伍佰,于是每人就被称为二百五,又因为他们每人手中持一长竿,所以又称他们为二秆子。这说明了长安群众对作威作福的官吏的反感。流传至今,二百五与二秆子都成了莽撞、无礼、粗鲁之人的代名词。注意:二百五的真实由来:国人常把傻瓜或说话不正经、办事不认真、处事随便、好出洋相的人叫做“二百五”。这个源于齐王的故事,苏秦身挂六国相印,风光无限,遭到很多人嫉恨,有内部人,也有秦国人。后来,苏秦被刺杀,凶手逃之夭夭。齐王引蛇出洞,声称:苏秦是个大内奸,所以刺杀苏秦的人是义士,是为国除害,奖励黄金千两,刺杀者赶快领赏。古时代人比较单纯,不像现代人有那么多花花肠子,于是就有四人领赏了。千两黄金,四人乐滋滋商量后,每人二百五。此时,齐王拍案大怒:“把这四个二百五推出去斩了!”从此,民间方有二百五的传说。
2023-07-02 00:21:161

250是如何来的?

250就代表“二百五”,人们常把傻瓜或说话不正经、办事不认真、处事随便、好出洋相的人叫做“二百五”。250来源于战国故事。二百五是指傻头傻脑,不很懂事而又倔强莽撞的人。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在各地的口语中都有出现。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二百五用于口语调侃,但绝非粗口或者骂人的话。半瓶醋。出自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83回:“原来他是一个江南不第秀才,捐了个二百五的同知,在外面瞎混。”
2023-07-02 00:21:353

“二百五”的由来

分类: 文化/艺术 >> 民俗传统 问题描述: 骂人的话从何而来? 解析: 有好几种说法,请看: citsgo/Page/xian/minsu/200503/2862 二百五的来历 唐朝的长安“市长”京兆尹权势很大,出巡时有庞大的仪仗队伍。在最前开路的小吏原为一员,官名叫喝道伍佰,他手里拿着一根长竿赶开路人。后来,喝道伍佰增为二员,但长安群众并没有以两个伍佰称他们,反而说他们是共称伍佰,于是每人就被称为二百五,又因为他们每人手中持一长竿,所以又称他们为二秆子。今天,二百五与二秆子都是莽撞、无礼、粗鲁之人的代名词,说明了唐长安群众对作威作福的官吏的反感。 -------------------------------------------------------------------------------------------------- bbs.hnpj/dispbbs?boardID=9&ID=11608 二百五的来历 二百五的来历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把傻瓜或说话不正经、办事不认真、处事随便、好出洋相的人叫做“二百五”。 一说来源于战国故事。苏秦是战国时的一个说客,他身佩六国相印,一时很是威风,但也结下了很多仇人。后来,他终于在齐国被人杀了,齐王很恼怒,要为苏秦报仇。可一时拿不到凶手,于是,他想了一条计策,让人把苏泰的头从尸体上割下来,悬挂在城门上,旁边贴着一道榜文说:“苏秦是个内*,杀了他黄金千两,望来领赏。”榜文一贴出,就有四个人声称是自己杀了苏秦。齐王说:“这可不许冒充呀!”四个人又都咬定说自己干的。齐王说:“一千两黄金,你们四个人各分得多少?”四个齐声回答:“一人二百五。”齐王拍案大怒道:“来人,把这四个‘二百五"推出去斩了!”“二百五”一词就这样流传下来。 还有另一种说法,与推牌九有点关系。 原来,牌九(旧时一种赌具)中有“二板”(四个点)和“么五”(六个点)两张牌,这两张牌配在一起就是十个点,在推牌九这一赌博活动中,被称为“毙十”。它在牌九里是最小的点,谁都比它大,它什么牌也“吃”不了,所以人们就用“二板五”(二板和么五的简称)这个词来戏称什么事也做不好也管不了的人。时间久了,就把“二板五”叫成了“二百五”。在香港,习惯上又称为“二五仔”。 -------------------------------------------------------------------------------------------------- mysun9.goconnect/wenxue/cgi-bin/topic.cgi?forum=75&topic=1476 二百伍 苏北地方推牌九,称四点的长二叫二板。某庄家在天门、横门皆摊牌之后,先摊一张,是长二,他高叫"二板",第二张牌如是五点就统吃,他一面叫喊"五",一面亮牌,结果是一张"么五",合起来是个撇拾,统配。周围人取笑他,叫他"二板五",常熟音误,以为是"二百五"。有人把行事傻里傻气、莽莽撞撞的人,称为二百五。旧时一千钱为一吊,五百为半吊,再打对折为二百伍。常熟方言对人际关系弄不清,憨兮兮的叫打折头,或叫勿实足。而半吊子则因"吊"与"刁"音近而指有点刁兮兮的人,真是越缠越远了。 北方人所谓"二百五",上海人所谓"十三点",在无锡则意似"开盖""开盖货",或称为"着三不着两"(参见杨绛《将饮茶》)。 -------------------------------------------------------------------------------------------------- baidu/s?ct=0&ie=gb2312&bs=%BE%B5%CF%F1%B5%C4%D2%E2%CB%BC&sr=&z=&wd=250%B5%C4%C0%B4%C0%FA&cl=3&f=8 baidu/s?ct=0&ie=gb2312&bs=250%B5%C4%C0%B4%C0%FA&sr=&z=&wd=%B6%FE%B0%D9%CE%E5%B5%C4%C0%B4%C0%FA&cl=3&f=8 二百五的来历(共6则) 1、从前有一个秀才,为了考取功名废寝忘食发奋苦读,可是终其一生都不曾中举,连儿子都没有生。到了晚年,老秀才终于心灰意冷淡泊名利了,于是喜得贵子,晚年膝下添得双丁。秀才回想一生成败,不由得感慨万千,于是给两个儿子起名:一个叫做成事,一个叫做败事。从此秀才在家闭门课子,日子过得和乐融融。一天,秀才吩咐妻子道:“我要去集市上逛逛,你在家督促二子写字,大的写三百,小的写二百。” 秀才赶集回来之后询问二子在家用功如何,老婆回答道:“写是写了,不过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两个都是二百五!” 2、苏秦是战国时的一个说客,他身佩六国相印,一时很是威风,但也结下了很多仇人。后来,他终于在齐国被人杀了,齐王很恼怒,要为苏秦报仇。可一时拿不到凶手,于是,他想了一条计策,让人把苏泰的头从尸体上割下来,悬挂在城门上,旁边贴着一道榜文说:“苏秦是个内奸,杀了他黄金千两,望来领赏。”榜文一贴出,就有四个人声称是自己杀了苏秦。齐王说:“这可不许冒充呀!”四个人又都咬定说自己干的。齐王说:“一千两黄金,你们四个人各分得多少?”四个齐声回答:“一人二百五。”齐王拍案大怒道:“来人,把这四个‘二百五"推出去斩了!”“二百五”一词就这样流传下来。 3、牌九(旧时一种赌具)中有“二板”(四个点)和“么五”(六个点)两张牌,这两张牌配在一起就是十个点,在推牌九这一赌博活动中,被称为“毙十”。它在牌九里是最小的点,谁都比它大,它什么牌也“吃”不了,所以人们就用“二板五”(二板和么五的简称)这个词来戏称什么事也做不好也管不了的人。时间久了,就把“二板五”叫成了“二百五”。在香港,习惯上又称为“二五仔”。 4、唐朝的长安“市长”京兆尹权势很大,出巡时有庞大的仪仗队伍。在最前开路的小吏原为一员,官名叫喝道伍佰,他手里拿着一根长竿赶开路人。后来,喝道伍佰增为二员,但长安群众并没有以两个伍佰称他们,反而说他们是共称伍佰,于是每人就被称为二百五,又因为他们每人手中持一长竿,所以又称他们为二秆子。今天,二百五与二秆子都是莽撞、无礼、粗鲁之人的代名词, 5、古代人用银子按两划分,一般五百两是个整数单位,用纸包好,有点像我们把硬币包一包,当时包五百两是为“一封”,而二百五十两就是“半封”银子,因为跟“半疯”谐音,所以以后人们也城疯疯癫癫的人做“二百五”。 6、从前有一个傻瓜,有一天他去卖传家至宝,宝物上写“卖尽二百五十八两”,结果他卖的时候有人和他讨价还价,硬是只给250,他想250就250,于是卖得金子250两,很多人笑话他,八两金子很多的,笨蛋。从那以后人们就把做事糊涂的人称为二百五。
2023-07-02 00:21:421

250怎么由来的?

说法ⅰ:源于战国故事。 战国时有一说客,名叫苏秦,身佩六国相印,一时很是威风,但也结下了很多仇人,后来终于在齐国被杀。齐王很恼怒,要为苏秦报仇,可一时拿不到凶手,于是,他想了一条计策,让人把苏秦的头从尸体上割下来,悬挂在城门上,旁边贴着一道榜文说:“苏秦是个内奸,杀了他黄金千两,望来领赏。”榜文一贴出,就有4个人声称是自己杀了苏秦。齐王说:“这可不许冒充呀!”4个人又都咬定说是自己干的。齐王说:“1000两黄金,你们4个人各分得多少?”4人齐声回答:“一人二百五。”齐王拍案大怒道:“来人,把这4个‘二百五"推出去斩了!”“二百五”一词就这样流传下来。 说法ⅱ:源于民间传说。 从前有一个秀才,为了考取功名废寝忘食、发奋苦读,可是终其一生都不曾中举,连儿子都没有生。到了晚年,老秀才终于心灰意冷淡泊名利了,反而喜得贵子,添得双丁。秀才回想一生成败,不由得感慨万千,于是给两个儿子起名:一个叫做成事,一个叫做败事。从此秀才在家闭门课子,日子过得其乐融融。一天,秀才吩咐妻子道:“我要去集市上逛逛,你在家督促二子写字,大儿子写三百,小儿子写二百。”秀才赶集回来之后询问二子在家用功如何,老妻回答道:“写是写了,不过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两个都是二百五!” 说法ⅲ:来自唐朝官职。 唐朝的长安“市长”京兆尹权势很大,出巡时有庞大的仪仗队伍。在最前开路的小吏原为一名,官名叫喝道伍佰,他手里拿着一根长竿赶开路人。后来,喝道伍佰增为两名,但长安群众并没有以两个伍佰称他们,反而将他们共称为伍佰,于是单个伍佰就被戏称为二百五,又因为他们每人手中持一长竿,所以又称他们为二竿子。今天,二百五与二竿子都是莽撞、无礼、粗鲁之人的代名词。 说法ⅳ:源于中国的货币计量单位。 以上三则均是传说而已,比较有根据的说法来自中国的货币计量单位。据某中学语文书记载,过去的银子10两为一锭,500两为一封,250两即为“半封”,谐音“半疯”。时间长了,民间渐渐用“二百五”(半疯)来形容那些愚蠢、莽撞之人。其他的一些传说: 1、源于推牌九。牌九系一种赌具,其中有“二板”(四个点)和“么五”(六个点)两张牌,这两张牌配在一起就是十个点,在推牌九这一赌博活动中,被称为“毙十”。它在牌九里是最小的点,谁都比它大,它什么牌也“吃”不了,所以后来人们就用“二板五”(二板和么五的简称)这个词来戏称什么事也做不好,也管不了的人。时间久了,就把“二板五”叫成了“二百五”。 2、从前有一个傻瓜,家道中落。有一天他去卖传家至宝,宝物上写“卖尽二百五十八两”,结果他卖的时候有人和他讨价还价,硬是只给250,他想250就250,于是卖得金子250两,很多人笑话他少要了8两金子,笨蛋一个。从那以后人们就把做事糊涂的人称为二百五。 3、到了现代,据说有人学唱歌星伍佰的歌,怎么也学不象。别人说他顶多算半个五百,故人称“二百五”。
2023-07-02 00:21:515

250的来源?

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把傻瓜或说话不正经、办事不认真、处事随便、好出洋相的人叫做“二百五”。1。 一说来源于战国故事。苏秦是战国时的一个说客,他身佩六国相印,一时很是威风,但也结下了很多仇人。后来,他终于在齐国被人杀了,齐王很恼怒,要为苏秦报仇。可一时拿不到凶手,于是,他想了一条计策,让人把苏泰的头从尸体上割下来,悬挂在城门上,旁边贴着一道榜文说:“苏秦是个内奸,杀了他黄金千两,望来领赏。”榜文一贴出,就有四个人声称是自己杀了苏秦。齐王说:“这可不许冒充呀!”四个人又都咬定说自己干的。齐王说:“一千两黄金,你们四个人各分得多少?”四个齐声回答:“一人二百五。”齐王拍案大怒道:“来人,把这四个‘二百五"推出去斩了!”“二百五”一词就这样流传下来。2。另一种说法,与推牌九有点关系。原来,牌九(旧时一种赌具)中有“二板”(四个点)和“么五”(六个点)两张牌,这两张牌配在一起就是十个点,在推牌九这一赌博活动中,被称为“毙十”。它在牌九里是最小的点,谁都比它大,它什么牌也“吃”不了,所以人们就用“二板五”(二板和么五的简称)这个词来戏称什么事也做不好也管不了的人。时间久了,就把“二板五”叫成了“二百五”。在香港,习惯上又称为“二五仔”。3。再有一说: 唐朝的长安“市长”京兆尹权势很大,出巡时有庞大的仪仗队伍。在最前开路的小吏原为一员,官名叫喝道伍佰,他手里拿着一根长竿赶开路人。后来,喝道伍佰增为二员,但长安群众并没有以两个伍佰称他们,反而说他们是共称伍佰,于是每人就被称为二百五,又因为他们每人手中持一长竿,所以又称他们为二秆子。今天,二百五与二秆子都是莽撞、无礼、粗鲁之人的代名词,说明了唐长安群众对作威作福的官吏的反感。4。还有一说:从前有一个秀才,为了考取功名废寝忘食发奋苦读,可是终其一生都不曾中举,连儿子都没有生。 到了晚年,老秀才终于心灰意冷淡泊名利了,于是喜得贵子,晚年膝下添得双丁。 秀才回想一生成败,不由得感慨万千,于是给两个儿子起名:一个叫做成事,一个叫做败事。 从此秀才在家闭门课子,日子过得和乐融融。 一天,秀才吩咐妻子道:“我要去集市上逛逛,你在家督促二子写字,大的写三百,小的写二百。” 秀才赶集回来之后询问二子在家用功如何,老婆回答道:“写是写了,不过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两个都是二百五!”5。人一般都是十月怀胎,刚好300天,250天生下来的都是早产脑子发育不完整地。6。古时候一吊钱是500,半吊钱是250,所以“二百五”和“半吊子”也统称为差成,不够数的意思。引申为脑子不够用的人,“八成”之类的,缺根弦儿。
2023-07-02 00:22:076

二百五的故事是如何由来?

来由:牌九系一种赌具,其中有“二板”(四个点)和“么五”(六个点)两张牌,这两张牌配在一起就是十个点,在推牌九这一赌博活动中,被称为“毙十”。它在牌九里是最小的点,谁都比它大,它什么牌也“吃”不了,所以后来人们就用“二板五”这个词来戏称什么事也做不好,也管不了的人。时间久了,就把“二板五”叫成了“二百五”。牌九(天九)是用木,骨或象牙制成的牌具,是一种中国民间游戏用具,牌类娱乐用品,常用于赌博,因而牌九的玩法也比骰子更为多变和有趣。扩展资料:牌九的相关信息:1、骨牌等级:响大于宫。大于么。么大于点(响-宫-么-点),点是最小的。2、摇骰规则:第一局开始由任何一方摇骰,被骰子摇到的一方坐庄开始摸牌,以后每局由输方摇骰胜方坐庄摸牌。3、摸牌规则:输方摇骰胜方摸牌时,胜方需要按照输方指定的方法摸牌,比如:从前面摸牌.从后面摸牌.从中间摸牌等(先定摸牌方法,再摇骰,输方可以指定任何摸牌方法)。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牌九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二百五
2023-07-02 00:22:244

《二百五》是怎么诞生的?

中国人经常把傻子或者说话不认真,做事不认真,做事随便,出洋相的人叫做“250”。但是,你知道它的来历吗?其列表如下:源于战国故事战国时期有个历史人物叫苏秦,是个军事家。他说服齐、楚、燕、赵、魏、韩国联合起来,结成联盟对付共同的敌人——秦国,年,受到大国君王的赏识,封他为丞相,史称“六国互封”。当苏秦在齐国扮演一个积极的角色时,他遇到了一个刺客。苏秦胸部被刺,当晚死亡。王听到这个消息后,非常生气,立即下令逮捕凶手。但是刺客已经逃得无影无踪了。他能在哪里抓住他?王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引蛇出洞”的妙计。他下令砍下苏秦的头,鞭打他的身体,让他满脸是血。然后把血淋淋的人头挂在城门口,贴了一张黄榜,上面写着:“苏秦是大内奸,该死。齐国一直想杀了他,却没有想到什么好办法。好在今天还有为民除害的义士,很受欢迎。王下令悬赏,赏两千金,请一个义人来领。”名单一出,就有人上钩了。没想到,来领赏的有四个人,他们都一口咬定是苏秦杀了自己。于是士兵们邀请他们去见齐王。齐看到他们四个,咬牙切齿。但他还是很认真地问:“这一千两黄金,你们四个人怎么分?”这四个人并不知道自己被骗了,但是他们高兴极了,立刻回答道:“很简单,10004=250,每人250。”王一听说他们还在高高兴兴地想着赏金,大怒:“把这四百五十块钱推出去,剁了他们!”这四个人成了替罪羊,被杀了。真正的刺客,据说是秦国派来的杀手,早就逃回秦国了。从此,民间流传的“250”就被抛在脑后了。人们常用它来形容愚人、傻子和被财富迷惑的人,这个版本也是最受欢迎的“250”的故事。源于民间传说从前有一个读书人,为了名利,苦读了大半辈子,还是不可救药。他甚至没有儿子。到了晚年,这位老秀才终于心灰意冷,淡泊名利,结果婚姻美满。秀在回忆自己一生的成败时,不禁感慨良多,于是给两个儿子取名:一个叫成功,一个叫失败。从此,秀才在家闭门造车,过着幸福的生活。一天,这位学者告诉他的妻子:“我要去逛集市。你应该督促二儿子在家写作。大的写三百,小的写二百。”秀才赶集回来后,问二儿子在家如何好好读书。他的妻子回答说:“写是写了,但完成的还不够,失去的更多。平均下来,两个人都是二百五!”源自唐朝的官方名称唐代长安的都城京赵胤非常强大,在他巡视的时候有一支庞大的仪仗队。在道前,胥吏原是一员,官名“饮伍佰”。开道的时候,他手里拿着一根长杆,用来驱赶开道者。后来又加了伍佰为二员,但长安人不叫他们两个伍佰,而是说统称伍佰,所以大家都叫二百五。因为他们每人手里都拿着一根长杆,所以又叫“二梗”。于是“二百五”“二梗”就流传下来了。今天,“二百五”“二梗”是鲁莽、粗鲁、无礼之人的代名词。起源于推牌九说是推牌九得来的。牌九是一种古老的赌博工具,其中有两张牌,即“两板”和“吴耀”。这两张牌加在一起是十分,推牌九的时候叫“死十”。“死十”是牌九中最小的点。大家都比它大,它吃不了什么牌。所以扑克游戏中的赌徒用“两板五”这个缩写来形容无能为力的无用之人。久而久之,在流传的过程中,发生了音变,“两板五”变成了“二百五”,其含义也变成了对高明、做事不靠谱、脑子缺弦的大师的讽刺。起源于古代包钱的习惯。在古代,钱分为两部分,一般520元为“一封”,用纸包着,有点像我们现在喜欢把硬币包在包里。五百二十是“一信”,二百五十二是“半信”。因为“半疯”和“半疯”是谐音,所以后来人们把疯子叫做“二百五”。源于“半机智”理论这是钱的问题。古钱币中间有一个方孔,所以也被称为“孔方兄弟”。为了方便携带,古人用绳子将钱从孔中穿出来。一千块一致,后来叫串串。在清朝,一根弦也叫吊。李里的凤姐说,袭人月银二两,晴雯等大姑娘月钱一文。一千块钱的叫鹤,一块钱的也叫大的。五百块钱是半吊,半吊不够一吊,比喻眼光不够。“半挂半”即“二百五”,即二百五十个文学人物。现在很多地方也有“外行”。其他声明从前,有一个傻瓜,他家里很穷。一天,他去卖一件传家宝。宝藏上写着“黄金卖二百五十八两”。结果他卖的时候有人跟他讲价,他就给了250。他以为250就是250两黄金,就卖了250两黄金。很多人嘲笑他要八两黄金,他是个傻子。从此以后,人们把做事愚蠢的人称为二百五。到了现代,据说有人学唱伍佰的歌,但是学不出像伍佰那样的东西。也有人说他充其量是五百分之五十。山东枣庄、巍山、江苏徐州的“半熟”是“二百五”的意思。在这里,愚人或说话不认真、做事不认真、做事随随便便、出丑的人被称为“半熟”。综上所述,“二百五”的由来真是五花八门。然而,“250”并不是一个很老的词。《红楼梦》就不用说了,《尔雅》,《说文》都不算。连《康熙字典》和《辞源》都没了,只有《辞海》有条目,其实没有。《半瓶醋》出自元杂剧《现代汉语词典》:“如今那条街上的普通人,读几本书,讲几个书卷气。人们叫他半瓶醋。”什么叫“半瓶醋”,就是“一瓶不满,一瓶半瓶”,意思是一知半解却在好人面前炫耀。也叫“半生不熟”。在更早的文字记载中,清代吴《司马相如题桥记》第八十三回说:“原来他是江南秀才,他捐了250个同学在外闲荡。”也是“钱的多少”。所以从分析上推测“250”这个词很可能起源于清末民初。至于“半吊子”,可能更早。
2023-07-02 00:22:521

二百五的由来故事

二百五的由来故事如下:从前有一个秀才,为了考取功名废寝忘食、发奋苦读,可是终其一生都不曾中举,连儿子都没有生。到了晚年,老秀才终于心灰意冷淡泊名利了,反而喜得贵子,添得双丁。秀才回想一生成败,不由得感慨万千,于是给两个儿子起名:一个叫做成事,一个叫做败事。从此秀才在家闭门课子,日子过得其乐融融。一天,秀才吩咐妻子道:“我要去集市上逛逛,你在家督促二子写字,大儿子写三百个,小儿子写二百个。”秀才赶集回来之后询问二子在家用功如何,老妻回答道:“写是写了,不过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两个都是二百五!”详细释义:1、方言。不合用;不中用。陈独秀《收回教育权》:“在国民革命以前,目下二百五的中国 政府和中国教育界,都不会有收回的决心。”2、方言。指头脑简单或行事卤莽的人。田汉《卢沟桥》第三幕:“我是一个老顽固,也是个二百五,心里怎么想,嘴里就怎么说。”马烽西戎《吕梁英雄传》第三回:“周毛旦本来就是个二百五脾气,不由得两眼冒火。”
2023-07-02 00:22:581

250是由来

  “二百五”的由来  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把傻瓜或说话不正经、办事不认真、处事随便、好出洋相的人叫做“二百五”。  一说来源于战国故事。苏秦是战国时的一个说客,他身佩六国相印,一时很是威风,但也结下了很多仇人。后来,他终于在齐国被人杀了,齐王很恼怒,要为苏秦报仇。可一时拿不到凶手,于是,他想了一条计策,让人把苏泰的头从尸体上割下来,悬挂在城门上,旁边贴着一道榜文说:“苏秦是个内奸,杀了他黄金千两,望来领赏。”榜文一贴出,就有四个人声称是自己杀了苏秦。齐王说:“这可不许冒充呀!”四个人又都咬定说自己干的。齐王说:“一千两黄金,你们四个人各分得多少?”四个齐声回答:“一人二百五。”齐王拍案大怒道:“来人,把这四个‘二百五"推出去斩了!”“二百五”一词就这样流传下来。  还有另一种说法,与推牌九有点关系。  原来,牌九(旧时一种赌具)中有“二板”(四个点)和“么五”(六个点)两张牌,这两张牌配在一起就是十个点,在推牌九这一赌博活动中,被称为“毙十”。它在牌九里是最小的点,谁都比它大,它什么牌也“吃”不了,所以人们就用“二板五”(二板和么五的简称)这个词来戏称什么事也做不好也管不了的人。时间久了,就把“二板五”叫成了“二百五”。在香港,习惯上又称为“二五仔”。
2023-07-02 00:24:0710

二百五的来历(二百五的历史典故)

二百五的来历二百五的来历:1、从前有一个秀才,为了考取功名废寝忘食发奋苦读,可是终其一生都不曾中举,连儿子都没有生。到了晚年,老秀才终于心灰意冷淡泊名利了,于是喜得贵子,晚年膝下添得双丁。秀才回想一生成败,不由得感慨万千,于是给两个儿子起名:一个叫做成事,一个叫做败事。从此秀才在家闭门课子,日子过得和乐融融。一天,秀才吩咐妻子道:“我要去集市上逛逛,你在家督促二子写字,大的写三百,小的写二百。”秀才赶集回来之后询问二子在家用功如何,老婆回答道:“写是写了,不过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两个都是二百五!”2、苏秦是战国时的一个说客,他身佩六国相印,一时很是威风,但也结下了很多仇人。后来,他终于在齐国被人杀了,齐王很恼怒,要为苏秦报仇。可一时拿不到凶手,于是,他想了一条计策,让人把苏泰的头从尸体上割下来,悬挂在城门上,旁边贴着一道榜文说:“苏秦是个内奸,杀了他黄金千两,望来领赏。”榜文一贴出,就有四个人声称是自己杀了苏秦。齐王说:“这可不许冒充呀!”四个人又都咬定说自己干的。齐王说:“一千两黄金,你们四个人各分得多少?”四个齐声回答:“一人二百五。”齐王拍案大怒道:“来人,把这四个‘二百五"推出去斩了!”“二百五”一词就这样流传下来。3、牌九中有“二板”和“么五”两张牌,这两张牌配在一起就是十个点,在推牌九这一赌博活动中,被称为“毙十”。它在牌九里是最小的点,谁都比它大,它什么牌也“吃”不了,所以人们就用“二板五”这个词来戏称什么事也做不好也管不了的人。时间久了,就把“二板五”叫成了“二百五”。在香港,习惯上又称为“二五仔”。4、唐朝的长安“市长”京兆尹权势很大,出巡时有庞大的仪仗队伍。在最前开路的小吏原为一员,官名叫喝道伍佰,他手里拿着一根长竿赶开路人。后来,喝道伍佰增为二员,但长安群众并没有以两个伍佰称他们,反而说他们是共称伍佰,于是每人就被称为二百五,又因为他们每人手中持一长竿,所以又称他们为二秆子。今天,二百五与二秆子都是莽撞、无礼、粗鲁之人的代名词,5、古代人用银子按两划分,一般五百两是个整数单位,用纸包好,有点像我们把硬币包一包,当时包五百两是为“一封”,而二百五十两就是“半封”银子,因为跟“半疯”谐音,所以以后人们也城疯疯癫癫的人做“二百五”。6、从前有一个傻瓜,有一天他去卖传家至宝,宝物上写“卖尽二百五十八两”,结果他卖的时候有人和他讨价还价,硬是只给250,他想250就250,于是卖得金子250两,很多人笑话他,八两金子很多的,笨蛋。从那以后人们就把做事糊涂的人称为二百五。1、源于战国故事。战国时有一说客,名叫苏秦,身佩六国相印,一时很是威风,但也结下了很多仇人,后来终于在齐国被杀。齐王很恼怒,要为苏秦报仇,可一时拿不到凶手,于是,他想了一条计策,让人把苏泰的头从尸体上割下来,悬挂在城门上,旁边贴着一道榜文说:“苏秦是个内*,杀了他黄金千两,望来领赏。”榜文一贴出,就有四个人声称是自己杀了苏秦。齐王说:“这可不许冒充呀!”四个人又都咬定说自己干的。齐王说:“一千两黄金,你们四个人各分得多少?”四个齐声回答:“一人二百五。”齐王拍案大怒道:“来人,把这四个‘二百五"推出去斩了!”“二百五”一词就这样流传下来。2、源于唐朝故事。唐朝的长安“市长”京兆尹权势很大,出巡时有庞大的仪仗队伍。在最前开路的小吏官名叫“喝道伍佰”,他手拿一根长竿赶开路人。后来,喝道伍佰增为二人,但长安群众并没有以两个伍佰称他们,反而说他们是共称伍佰,于是每人就被称为二百五,又因为他们每人手中持一长竿,所以又称他们为二秆子。这说明了长安群众对作威作福的官吏的反感。流传至今,二百五与二秆子都成了莽撞、无礼、粗鲁之人的代名词。3、源于民间传说。从前有一个秀才,为了考取功名废寝忘食、发奋苦读,可是终其一生都不曾中举,连儿子都没有生。到了晚年,老秀才终于心灰意冷淡泊名利了,反而喜得贵子,添得双丁。秀才回想一生成败,不由得感慨万千,于是给两个儿子起名:一个叫做成事,一个叫做败事。从此秀才在家闭门课子,日子过得其乐融融。一天,秀才吩咐妻子道:“我要去集市上逛逛,你在家督促二子写字,大儿子写三百,小儿子写二百。”秀才赶集回来之后询问二子在家用功如何,老妻回答道:“写是写了,不过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两个都是二百五!”4、源于推牌九。牌九系一种赌具,其中有“二板”和“么五”两张牌,这两张牌配在一起就是十个点,在推牌九这一赌博活动中,被称为“毙十”。它在牌九里是最小的点,谁都比它大,它什么牌也“吃”不了,所以后来人们就用“二板五”这个词来戏称什么事也做不好,也管不了的人。时间久了,就把“二板五”叫成了“二百五”。在香港,习惯上又称为“二五仔”。5、据某中学语文书记载,古代人用银子按两划分,一般五百两是个整数单位,用纸包好,当时包五百两是为“一封”,而二百五十两就是“半封”银子,因为跟“半疯”谐音,所以后来人们也把疯疯癫癫的人做“二百五”。6、从前有一个傻瓜,家道中落。有一天他去卖传家至宝,宝物上写“卖尽二百五十八两”,结果他卖的时候有人和他讨价还价,硬是只给250,他想250就250,于是卖得金子250两,很多人笑话他少要了8两金子,笨蛋一个。从那以后人们就把做事糊涂的人称为二百五。7、到了现代,据说有人学唱歌星伍佰的歌,怎么也学不象。别人说他顶多算半个五百-----古代有一个官员想发财,想了个办法,要改善百姓生活,要改善公共场所的公共基础设施,大量向百姓征税。许多百姓向上级官员投诉,问向百姓征这么多税是为什么?这个官员解释说,要改善公共场所的公共基础设施,要改善百姓生活。这个官员向上级官员行贿要保住官阶。上级官员一查帐,眼一翻,贪污的钱不够我死党吃喝玩乐三月,将其杀了,以示公正。百姓把这个想发财的官员叫“二百五”的官员。这是反贪污、反行贿、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二百五”运动。上级官员博得了皇上一笑,奖励“二百五”贯铜钱,以去铜臭之味儿。二百五的历史典故一种说法是来源于苏秦,苏秦被杀之后,齐王为了找到杀害苏秦的凶手,将苏秦的头颅割下悬赏,有四人前来领赏,齐王问他们你们一人得多少,四人齐声回答“二百五”,齐王拍案大怒道:“来人,把这四个‘二百五"推出去斩了!”还有一种说法是来源于牌九,牌九里面最小的点是“二板五”的牌,,谁都比它大,它什么牌也“吃”不了,后来叫成了“二百五”。二百五是指傻头傻脑,不很懂事而又倔强莽撞的人。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在各地的口语中都有出现。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二百五用于口语调侃,但绝非粗口或者骂人的话。出自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83回:“原来他是一个江南不第秀才,捐了个二百五的同知,在外面瞎混。”二百五骂人的来历二百五,在数学上的应用就是表示一组数字,比如249、250、251等。用在汉语里,是一个骂人的贬义词,一般形容一个人愚蠢或说话不恰当,不把事情当回事,自欺欺人。同义词有:傻子、傻子、白痴、白痴等。这个贬义词正式出现在清代吴建仁所著的《二十年见怪不怪》第83章文献中:原来他是江南杰出学者。关于“二百零五”这个词的真正由来,有多种说法,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是:苏秦的诱惑。战国时期,有一个人物,名叫苏秦,深受国君的赏识。很多医者为了争夺君主的好感,纷纷与苏秦争相,派人去刺杀苏秦。苏秦当时身受重伤。临死前,他要求国君将自己肢解,挂在城门上以示众,然后在下方贴出了一份赏赐清单。名单上写着:苏秦是叛徒。杀了他,已经消除了对国家的伤害。他应该得到一千两黄金的奖励。我们希望那些消灭叛徒的人会来接受奖励。公告一出,立即有四人赶来,声称亲手杀死了它,并要求悬赏。国君接了这四个傻子,拿了一千两黄金,问他们各分多少?四人齐声回答:两百零五。王大怒,过来,把这四千二百零五人拖出去斩首。从此,两百零五这个词在民间流传开来。过去有一种说法,10两白银为一锭,500两为一件,250两为“半封印”,谐音“半疯”。久而久之,人们就用“二百零五”来形容那些自欺欺人、说话古怪、做事认真、做事随随便便的人。两百零五是比喻一个不如常人聪明的人,说这个人不够用。古时候,古人用五百铜钱作挂件,两百零五为半枚。所以两百五十个铜币是三心二意的!你的大脑只有正常人的一半。两百零五个比喻不正常。“二百零五”是现代的口头禅。它通常形容一个人很傻,不聪明,不开明,不粗鲁,但充其量只是个玩笑。?250的解释还有很多,但人们一直无法知道它的具体来源。现在所有的古字典都没有收录这个词。目前,只有《现代汉语词典》录入了“二百五”二字,但《现代汉语词典》并未对“二百五”的来源作出任何解释。二百五的由来故事二百五的来历故事苏秦身挂六国相印,风光无限,遭到很多人嫉恨,有内部人,也有秦国人。后来,苏秦被刺杀,凶手逃之夭夭。齐王引蛇出洞,声称:苏秦是个大内奸,所以刺杀苏秦的人是义士,是为国除害,奖励黄金千两,刺杀者赶快领赏。古时代人比较单纯,不像现代人有那么花花肠子,于是就有四人领赏了。千两黄金,四人乐滋滋商量后,每人二百五。此时,齐王拍案大怒:“把这四个二百五推出去斩了!”从此,民间方有二百五的传说。注意:智商测试的最高指数是250,25分以下属于白痴,25-60分属于亚白痴,50—70属于智力孱弱,90~110为正常才能,110以上属于高才能。据说爱因斯坦的IQ达到了180。至于智商指数达到250的,近代还没发现过。指数250,为何成为“二百五”神经病的说法呢?这是因为“天才和精神病只有一线之差”。所以,250这个几乎无人可及的境界,就变成了形容笨蛋的了。这些人说的话,普通人听不懂,所以就说他们是二百五,不是天才就是蠢材。三百六十五路神的来历柏鉴,敕封为三界首领八部三百六十五位清福正神。黄天化,敕封为管领三山正神炳灵公之职。黄飞虎,敕封为东岳泰山天齐仁圣大帝之职,敕封崇黑虎为南岳衡山司天昭圣大帝;敕封闻聘为中岳嵩山中天崇圣大帝;封崔英为北岳恒山安天玄圣大帝;敕封蒋雄为西岳华山金天愿圣大帝。闻仲,敕封为九天应元雷神普化天尊之职,仍率领雷部二十四员催云助雨护法天君。雷部二十四位天君正神名:邓天君忠辛天君环张天君节陶天君荣庞天君洪刘天君甫苟天君章毕天君环秦天君完赵天君江董天君全袁天君角李天君德孙天君良柏天君礼王天君变姚天君宾张天君绍黄天君庚金天君素吉天君立余天君庆助风神菡芝仙闪电神金光圣母罗宣,敕封为南方三气火德星君正神之职;仍率领火部五位正神,任其施行,巡察人间善恶。火部五位正神名:尾火虎朱招室火猪高震觜火猴方贵翼火蛇王蛟接火天君刘环吕岳,敕封为主掌瘟皇昊天大帝之职;率领瘟部六位正神。瘟部六位正神名:东方行瘟使者周信南方行瘟使者李奇西方行瘟使者朱天麟北方行瘟使者杨文辉劝善大师陈庚和瘟道士李平金灵圣母,敕封北极紫气坎宫斗母正神之职。五斗群星吉曜恶煞正神名:东斗星官苏护金奎姬叔明赵丙西斗星官黄天禄龙环孙子羽胡升胡云鹏中斗星官鲁仁杰晁雷姬叔升中天北极紫微大帝伯邑考南斗星官周纪胡雷高贵余成孙宝雷_北斗星官黄天祥天罡比干文曲窦荣武曲韩升左辅韩变右弼苏全忠破军鄂顺贪狼郭宸巨门董忠招摇群星名:青龙星邓九公白虎星殷成秀朱雀星马方玄武星徐坤勾陈星雷鹏滕蛇星张山太阳星徐盖太阴星姜氏玉堂星商容天贵星姬叔乾龙德星洪锦红鸾星龙吉公主天喜星纣王天子天德星梅伯月德星夏招天赦星赵启貌端星贾氏金府星萧臻木府星邓华水府星余元火府星火灵圣母土府星土行孙六合星邓氏婵玉博士星杜元铣力士星邬文化奏书星胶鬲河魁星黄飞彪月魁星彻地夫人帝车星姜桓楚天嗣星黄飞豹帝略星丁策天马星鄂崇禹皇恩星李锦天医星钱保地后星黄氏宅龙星姬叔德伏龙星黄明驿马星雷开黄幡星魏贲豹尾星吴谦丧门星张桂芳吊客星风林勾绞星费仲卷舌星尤浑罗_星彭遵计都星王豹飞廉星姬叔坤大耗星崇侯虎小耗星殷破败贯索星丘引栏杆星龙安吉披头星太鸾五鬼星邓秀羊刃星赵升血光星孙焰红官符星方义真孤辰星余化天狗星季康病符星王佐钻骨星张凤死符星卞金龙天败星柏显忠浮沉星郑椿天杀星卞吉岁杀星陈庚岁刑星徐芳岁破星晁田独火星姬叔义血光星马忠亡神星欧阳淳月破星王虎月游星石矶娘娘死气星陈季贞咸池星徐忠月厌星姚忠月刑星陈梧黑杀星高继能七杀星张奎五谷星殷洪除杀星余忠天刑星欧阳天禄天罗星陈桐地网星姬叔吉天空星梅武华盖星敖丙十恶星周信蚕畜星黄元济桃花星高氏兰英扫帚星马氏大祸星李艮狼籍星韩荣披麻星林善九丑星龙须虎三尸星撒坚三尸星撒强三尸星撒勇阴错星金成阳差星马成龙刃杀星公孙铎四废星袁洪五穷星孙合地空星梅德红艳星杨氏流霞星武荣寡宿星朱升天瘟星金大升荒芜星戴礼胎神星姬叔礼伏断星朱子真反吟星杨星伏吟星姚庶良刀砧星常昊灭没星房景元岁厌星彭祖寿破碎星吴龙二十八宿名:角木蛟柏林斗木豸杨信奎木狼李雄井木犴沈庚牛金牛李弘鬼金羊赵白高娄金狗张雄亢金龙李道通女土蝠郑元胃土雉宋庚柳土_吴坤氐土貉高丙星日马吕能昂日鸡黄仓虚日鼠周宝房日兔姚公伯毕月乌金绳阳危月燕侯太乙心月狐苏元张月鹿薛宝天罡星三十六位名:天魁星高衍天罡星黄真天机星卢昌天闲星纪丙天勇星姚公孝天雄星施桧天猛星孙乙天威星李豹天英星朱义天贵星陈坎天富星黎仙天满星方保天孤星詹秀天伤星李洪仁天玄星王龙茂天健星邓玉天暗星李新天_星徐正道天空星典通天速星吴旭天异星吕自成天煞星任来聘天微星龚清天究星单百招天退星高可天寿星戚成天剑星王虎天平星卜同天罪星姚公天损星唐天正天败星申礼天牢星闻杰天慧星张智雄天暴星毕德天哭星刘达天巧星程三益地煞星七十二位名:地魁星陈继真地煞星黄景元地勇星贾成地杰星呼百颜地雄星鲁修德地威星须成地英星孙祥地奇星王平地猛星柏有患地文星革高地正星考鬲地辟星李燧地阖星刘衡地强星夏祥地暗星余惠地辅星鲍龙地会星鲁芝地佐星黄丙庆地_星张奇地灵星郭巳地兽星金南道地微星陈元地慧星车坤地暴星桑成道地默星周庚地猖星齐公地狂星霍之元地飞星叶中地走星顾宗地巧星李昌地明星方吉地进星徐吉地退星樊焕地满星卓公地遂星孔成地周星姚金秀地隐星宁三益地异星余知地理星童贞地俊星袁鼎相地乐星汪祥地捷星耿颜地速星邢三鸾地镇星姜忠地羁星孔天兆地魔星李跃地妖星龚倩地幽星段清地伏星门道正地僻星祖林地空星萧电地孤星吴四玉地全星匡玉地短星蔡公地角星蓝虎地囚星宋禄地藏星关斌地平星龙成地损星黄乌地奴星孔道灵地察星张焕地恶星李信地魂星徐山地数星葛方地阴星焦龙地刑星秦祥地壮星武衍公地劣星范斌地健星叶景昌地耗星姚烨地贼星孙吉地狗星陈梦庚九曜星官名:崇应彪高系平韩鹏李济王封刘禁王储彭九元李三益北斗五气水德星君名:水德星鲁雄箕水豹杨真壁水_方吉清参水猿孙祥轸水蚓胡道元殷郊,敕封为执年岁君太岁之神,杨任为甲子太岁之神。太岁部下日直众星名:日游神温良夜游神乔坤增福神韩*损福神薛恶虎显道神方弼开路神方相直年神李丙直月神黄承乙直日神周登直时神刘洪王魔,敕封为镇守灵霄宝殿四圣大元帅。王魔杨森高体乾李兴霸赵公明,敕封为金龙如意正一龙虎玄坛真君之神;率领部下四位正神。招宝天尊萧升纳珍天尊曹宝招财使者陈九公利市仙官姚少司魔礼青,敕封为四大天王之职。增长天王魔礼青掌青光宝剑一口职风广目天王魔礼红掌碧玉琵琶一面职调多文天王魔礼海掌管混元珍珠伞职雨持国天王魔礼寿掌紫金龙花狐貂职顺郑伦、陈奇,敕封镇守山门哼哈二将之神。余化成,为主痘碧霞元君之神;率领五方痘神,任其施行。敕封元配金氏为卫房圣母元君。五方主痘正神名:东方主痘正神余达西方主痘正神余兆南方主痘正神余光北方主痘正神余先中央主痘正神余德云霄,为感应随世仙姑正神之位。云霄娘娘琼霄娘娘碧霄娘娘申公豹,为分水将军之职。飞廉、恶来,敕封为冰销瓦解之神。
2023-07-02 00:24:301

说说“二百五”的来历?二百五是指那种人?

二百五的来历 战国时期,有个历史人物叫苏秦,是个纵横家.他说服韩、魏、赵、齐、燕、楚六国联合起来,结成同盟,对付共同的敌人——秦国,从而受到了大国君王的赏识,被封为丞相,史称“六国封相”. 正当苏秦在齐国积极效力的时候,遇上了刺客.苏秦被当胸刺了一剑,当天晚上,就不治身亡了.齐王听到这个消息,非常生气,立即下令捉拿凶手.可是刺客已逃得无影无踪,到哪里去捉呢? 齐王灵机一动,想出了“引蛇出洞”的妙计.他下令把苏秦的头割下来,还让人用鞭子抽打他的尸体,弄得满头满脸都是血.然后把血淋淋的人头悬挂在城门口,张贴出黄榜,上面写着:“苏秦是个大内奸,死有余辜.齐王一直想杀了他,却没想到什么好的办法.今幸有义士为民除害,大快人心.齐王下旨重赏,奖励黄金千两,请义士来领赏.” 此榜一出,果然有人上了钩.竟有四人前来领赏,而且他们都一口咬定:苏秦是自己杀的. 于是士兵把他们“请”到齐王跟前.齐王见到他们四个人,恨得咬牙切齿.可他还是煞有介事地问:“这一千两黄金,你们四个人怎么个分法?” 这四个人不知道中了计,还高兴得立即回答说:“这好办,1000÷4=250,每人二百五.” 齐王一听他们还乐滋滋地想着赏金,拍案大怒:“把这四个二百五推出去斩了!” 这四个人就成了替死鬼被杀了.而真正的刺客,据说是秦国派来的杀手,早就逃回秦国去了. 从此民间便留下了二百五的说法,人们常用它来形容傻瓜、笨蛋. 选自《300个新数学故事》 -------------------------------------------------------------------------------------------------- 其次是: http://bbs.kaoyan.com/viewthread.php?tid=621269 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把傻瓜或说话不正经、办事不认真、处事随便、好出洋相的人叫做“二百五”。 一说来源于战国故事。苏秦是战国时的一个说客,他身佩六国相印,一时很是威风,但也结下了很多仇人。后来,他终于在齐国被人杀了,齐王很恼怒,要为苏秦报仇。可一时拿不到凶手,于是,他想了一条计策,让人把苏泰的头从尸体上割下来,悬挂在城门上,旁边贴着一道榜文说:“苏秦是个内奸,杀了他黄金千两,望来领赏。”榜文一贴出,就有四个人声称是自己杀了苏秦。齐王说:“这可不许冒充呀!”四个人又都咬定说自己干的。齐王说:“一千两黄金,你们四个人各分得多少?”四个齐声回答:“一人二百五。”齐王拍案大怒道:“来人,把这四个‘二百五"推出去斩了!”“二百五”一词就这样流传下来。 另一种说法,与推牌九有点关系。 原来,牌九(旧时一种赌具)中有“二板”(四个点)和“么五”(六个点)两张牌,这两张牌配在一起就是十个点,在推牌九这一赌博活动中,被称为“毙十”。它在牌九里是最小的点,谁都比它大,它什么牌也“吃”不了,所以人们就用“二板五”(二板和么五的简称)这个词来戏称什么事也做不好也管不了的人。时间久了,就把“二板五”叫成了“二百五”。在香港,习惯上又称为“二五仔”。 再有一说: 唐朝的长安“市长”京兆尹权势很大,出巡时有庞大的仪仗队伍。在最前开路的小吏原为一员,官名叫喝道伍佰,他手里拿着一根长竿赶开路人。后来,喝道伍佰增为二员,但长安群众并没有以两个伍佰称他们,反而说他们是共称伍佰,于是每人就被称为二百五,又因为他们每人手中持一长竿,所以又称他们为二秆子。今天,二百五与二秆子都是莽撞、无礼、粗鲁之人的代名词, 说明了唐长安群众对作威作福的官吏的反感。 还有一说:从前有一个秀才,为了考取功名废寝忘食发奋苦读,可是终其一生都不曾中举,连儿子都没有生。 到了晚年,老秀才终于心灰意冷淡泊名利了,于是喜得贵子,晚年膝下添得双丁。 秀才回想一生成败,不由得感慨万千,于是给两个儿子起名:一个叫做成事,一个叫做败事。 从此秀才在家闭门课子,日子过得和乐融融。 一天,秀才吩咐妻子道:“我要去集市上逛逛,你在家督促二子写字,大的写三百,小的写二百。” 秀才赶集回来之后询问二子在家用功如何,老婆回答道:“写是写了,不过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两个都是二百五!” -------------------------------------------------------------------------------------------------- http://www.bbs.hedong.cn/dispbbs.asp?boardID=28&ID=21309 “二百五”来历国人常把傻瓜或说话不正经、办事不认真、处事随便、好出洋相的人叫做“二百五”。据考证,大致有以下几个可能的来源: 1、源于战国故事。战国时有一说客,名叫苏秦,身佩六国相印,一时很是威风,但也结下了很多仇人,后来终于在齐国被杀。齐王很恼怒,要为苏秦报仇,可一时拿不到凶手,于是,他想了一条计策,让人把苏泰的头从尸体上割下来,悬挂在城门上,旁边贴着一道榜文说:“苏秦是个内*,杀了他黄金千两,望来领赏。”榜文一贴出,就有四个人声称是自己杀了苏秦。齐王说:“这可不许冒充呀!”四个人又都咬定说自己干的。齐王说:“一千两黄金,你们四个人各分得多少?”四个齐声回答:“一人二百五。”齐王拍案大怒道:“来人,把这四个‘二百五"推出去斩了!”“二百五”一词就这样流传下来。 2、源于唐朝故事。唐朝的长安“市长”京兆尹权势很大,出巡时有庞大的仪仗队伍。在最前开路的小吏官名叫“喝道伍佰”,他手拿一根长竿赶开路人。后来,喝道伍佰增为二人,但长安群众并没有以两个伍佰称他们,反而说他们是共称伍佰,于是每人就被称为二百五,又因为他们每人手中持一长竿,所以又称他们为二秆子。这说明了长安群众对作威作福的官吏的反感。流传至今,二百五与二秆子都成了莽撞、无礼、粗鲁之人的代名词。 3、源于民间传说。从前有一个秀才,为了考取功名废寝忘食、发奋苦读,可是终其一生都不曾中举,连儿子都没有生。到了晚年,老秀才终于心灰意冷淡泊名利了,反而喜得贵子,添得双丁。秀才回想一生成败,不由得感慨万千,于是给两个儿子起名:一个叫做成事,一个叫做败事。从此秀才在家闭门课子,日子过得其乐融融。一天,秀才吩咐妻子道:“我要去集市上逛逛,你在家督促二子写字,大儿子写三百,小儿子写二百。”秀才赶集回来之后询问二子在家用功如何,老妻回答道:“写是写了,不过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两个都是二百五!” 4、源于推牌九。牌九系一种赌具,其中有“二板”(四个点)和“么五”(六个点)两张牌,这两张牌配在一起就是十个点,在推牌九这一赌博活动中,被称为“毙十”。它在牌九里是最小的点,谁都比它大,它什么牌也“吃”不了,所以后来人们就用“二板五”(二板和么五的简称)这个词来戏称什么事也做不好,也管不了的人。时间久了,就把“二板五”叫成了“二百五”。在香港,习惯上又称为“二五仔”。 5、据某中学语文书记载,古代人用银子按两划分,一般五百两是个整数单位,用纸包好,当时包五百两是为“一封”,而二百五十两就是“半封”银子,因为跟“半疯”谐音,所以后来人们也把疯疯癫癫的人做“二百五”。 6、从前有一个傻瓜,家道中落。有一天他去卖传家至宝,宝物上写“卖尽二百五十八两”,结果他卖的时候有人和他讨价还价,硬是只给250,他想250就250,于是卖得金子250两,很多人笑话他少要了8两金子,笨蛋一个。从那以后人们就把做事糊涂的人称为二百五。 7、到了现代,据说有人学唱歌星伍佰的歌,怎么也学不象。别人说他顶多算半个五百-----
2023-07-02 00:24:383

说人傻就说250,谁知道二百五的来历?

国人常把傻瓜或说话不正经、办事不认真、处事随便、好出洋相的人叫做“二百五”。据考证,大致有以下几个可能的来源,.....源于战国故事战国时期,有个历史人物叫苏秦,是个纵横家。他说服齐、楚、燕、赵、魏、韩六国联合起来,结成同盟,对付共同的敌人——秦国,从而受到了大国君王的赏识,被封为丞相,史称“六国封相”。正当苏秦在齐国积极效力的时候,遇上了刺客。苏秦被当胸刺了一剑,当天晚上,就不治身亡了。齐王听到这个消息,非常生气,立即下令捉拿凶手。可是刺客已逃得无影无踪,到哪里去捉呢?齐王灵机一动,想出了“引蛇出洞”的妙计。他下令把苏秦的头割下来,还让人用鞭子抽打他的尸体,弄得满头满脸都是血。然后把血淋淋的人头悬挂在城门口,张贴出黄榜,上面写着:“苏秦是个大内奸,死有余辜。齐王一直想杀了他,却没想到什么好的办法。今幸有义士为民除害,大快人心。齐王下旨重赏,奖励黄金千两,请义士来领赏。”此榜一出,果然有人上了钩。竟有四人前来领赏,而且他们都一口咬定:苏秦是自己杀的。于是士兵把他们“请”到齐王跟前。齐王见到他们四个人,恨得咬牙切齿。可他还是煞有介事地问:“这一千两黄金,你们四个人怎么个分法?” 这四个人不知道中了计,还高兴得立即回答说:“这好办,1000÷4=250,每人二百五。”齐王一听他们还乐滋滋地想着赏金,拍案大怒:“把这四个二百五推出去斩了!”这四个人就成了替死鬼被杀了。而真正的刺客,据说是秦国派来的杀手,早就逃回秦国去了。从此民间便留下了二百五的说法,人们常用它来形容傻瓜、笨蛋和被财色所迷惑的人。源于民间传说从前有一个秀才,为了考取功名废寝忘食、发奋苦读,可是终其一生都不曾中举,连儿子都没有生。到了晚年,老秀才终于心灰意冷淡泊名利了,反而喜得贵子,添得双丁。秀才回想一生成败,不由得感慨万千,于是给两个儿子起名:一个叫做成事,一个叫做败事。从此秀才在家闭门课子,日子过得其乐融融。一天,秀才吩咐妻子道:“我要去集市上逛逛,你在家督促二子写字,大儿子写三百个,小儿子写二百个。”秀才赶集回来之后询问二子在家用功如何,老妻回答道:“写是写了,不过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两个都是二百五!”源于推牌九牌九系一种赌具,其中有“二板”(四个点)和“么五”(六个点)两张牌,这两张牌配在一起就是十个点,在推牌九这一赌博活动中,被称为“毙十”。它在牌九里是最小的点,谁都比它大,它什么牌也“吃”不了,所以后来人们就用“二板五”(二板和么五的简称)这个词来戏称什么事也做不好,也管不了的人。时间久了,就把“二板五”叫成了“二百五”。源于智商IQIQ的意思其实就是智商,是衡量智力的一种指数,其最高指数为250。在140以上者接近极高才能(国外常把这种人称为“天才”),120~140者为很高才能,110~120为高才能,90~110为正常才能,80~90为次正常才能,70~80为临界正常才能,60~70为轻度智力孱弱,50~60为深度智力孱弱,25~60为亚白痴,25以下者为白痴。正常智力的界限为智商90~110。常理来说,正常的测智商的题库,能达到140的,就已经算是天才了,而据说爱因斯坦的IQ达到了180,所以250的智商,可以说是超天才。又有人说,天才和精神病只有一线之差,所以,250这个几乎无人可及的境界,更多的就是用来形容笨蛋了(有些人被形容为爱因斯坦,意思为他的话语行为是我们这些普通智力的人无法理解的,不是天才就是蠢材)。其他说法据某中学语文书记载,古代人用银子按两划分,一般五百两是个整数单位,用纸包好,当时包五百两是为“一封”,而二百五十两就是“半封”银子,因为跟“半疯”谐音,所以后来人们也把疯疯癫癫的人做“二百五”。从前有一个傻瓜,家道中落。有一天他去卖传家至宝,宝物上写“卖金二百五十八两”,结果他卖的时候有人和他讨价还价,硬是只给250,他想250就250,于是卖得金子250两,很多人笑话他少要了8两金子,笨蛋一个。从那以后人们就把做事糊涂的人称为二百五。到了现代,据说有人学唱歌星伍佰的歌,怎么也学不象。别人说他顶多算半个五百。山东枣庄、微山、江苏徐州方言“半熟(读作‘半浮")”就是“二百五”的意思,这里把傻瓜或说话不正经、办事不认真、处事随便、好出洋相的人称为“半熟(读作‘半浮")”。话说“二百五”“二百五”不是一个很古老的词,不用说《尔雅》、《说文》、《康熙字典》不载,即便《辞源》、《辞海》也不见踪迹,只有《现代汉语词典》收有词条,却也未标明出处,只提示了一句“[方]半瓶醋。”“半瓶醋”出自元杂剧《司马相如题桥记》:“如今那街上常人,粗读几句书,咬文嚼字,人叫他做半瓶醋。”清代《石头记》六十四回有:“又有一等半瓶醋的读书人。”何谓“半瓶醋”,即“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比喻一知半解
2023-07-02 00:24:477

关于250的来历

二百五的来历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把傻瓜或说话不正经、办事不认真、处事随便、好出洋相的人叫做“二百五”。 一说来源于战国故事。苏秦是战国时的一个说客,他身佩六国相印,一时很是威风,但也结下了很多仇人。后来,他终于在齐国被人杀了,齐王很恼怒,要为苏秦报仇。可一时拿不到凶手,于是,他想了一条计策,让人把苏泰的头从尸体上割下来,悬挂在城门上,旁边贴着一道榜文说:“苏秦是个内*,杀了他黄金千两,望来领赏。”榜文一贴出,就有四个人声称是自己杀了苏秦。齐王说:“这可不许冒充呀!”四个人又都咬定说自己干的。齐王说:“一千两黄金,你们四个人各分得多少?”四个齐声回答:“一人二百五。”齐王拍案大怒道:“来人,把这四个‘二百五"推出去斩了!”“二百五”一词就这样流传下来。 还有另一种说法,与推牌九有点关系。 原来,牌九(旧时一种赌具)中有“二板”(四个点)和“么五”(六个点)两张牌,这两张牌配在一起就是十个点,在推牌九这一赌博活动中,被称为“毙十”。它在牌九里是最小的点,谁都比它大,它什么牌也“吃”不了,所以人们就用“二板五”(二板和么五的简称)这个词来戏称什么事也做不好也管不了的人。时间久了,就把“二板五”叫成了“二百五”。在香港,习惯上又称为“二五仔”。
2023-07-02 00:25:055

“250”是什么由来的?

一种说法是来源于苏秦,苏秦被杀之后,齐王为了找到杀害苏秦的凶手,将苏秦的头颅割下悬赏,有四人前来领赏,齐王问他们你们一人得多少,四人齐声回答“二百五”,齐王拍案大怒道:“来人,把这四个‘二百五"推出去斩了!”还有一种说法是来源于牌九,牌九里面最小的点是“二板五”的牌,,谁都比它大,它什么牌也“吃”不了,后来叫成了“二百五”。二百五是指傻头傻脑,不很懂事而又倔强莽撞的人。用法: 作主语、宾语、定语;在各地的口语中都有出现。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二百五用于口语调侃,但绝非粗口或者骂人的话。出自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83回:“原来他是一个江南不第秀才,捐了个二百五的同知,在外面瞎混。”
2023-07-02 00:25:221

二百五的由来

古代一千钱为一吊,五百钱为半吊子,比半吊子更差的称二半吊子,就是二百五了。典故:唐朝的长安市长京兆尹权势很大,出巡时有庞大的仪仗队伍。在最前开路的小吏原为一名,官名叫喝道伍佰。后来,喝道伍佰增为两名,但长安群众并没有以两个伍佰称他们,反而将他们共称为伍佰,于是单个伍佰就被戏称为二百五。其实生活中的二百五,也不完全是诋毁别人的话,它很多时候被用在关系不错的朋友之间,是调侃的意思,带一点亲昵,也可以用于自嘲。
2023-07-02 00:25:301

为什么有的人骂人总是喜欢骂二百五?二百五是什么意思啊?

与"傻子"差不多意思。
2023-07-02 00:25:5211

"250"的由来?

  有好几种说法,请看:  http://www.citsgo.com/Page/xian/minsu/200503/2862.html  二百五的来历  唐朝的长安“市长”京兆尹权势很大,出巡时有庞大的仪仗队伍。在最前开路的小吏原为一员,官名叫喝道伍佰,他手里拿着一根长竿赶开路人。后来,喝道伍佰增为二员,但长安群众并没有以两个伍佰称他们,反而说他们是共称伍佰,于是每人就被称为二百五,又因为他们每人手中持一长竿,所以又称他们为二秆子。今天,二百五与二秆子都是莽撞、无礼、粗鲁之人的代名词,  说明了唐长安群众对作威作福的官吏的反感。  --------------------------------------------------------------------------------------------------  http://bbs.hnpj.com/dispbbs.asp?boardID=9&ID=11608  二百五的来历  二百五的来历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把傻瓜或说话不正经、办事不认真、处事随便、好出洋相的人叫做“二百五”。  一说来源于战国故事。苏秦是战国时的一个说客,他身佩六国相印,一时很是威风,但也结下了很多仇人。后来,他终于在齐国被人杀了,齐王很恼怒,要为苏秦报仇。可一时拿不到凶手,于是,他想了一条计策,让人把苏泰的头从尸体上割下来,悬挂在城门上,旁边贴着一道榜文说:“苏秦是个内*,杀了他黄金千两,望来领赏。”榜文一贴出,就有四个人声称是自己杀了苏秦。齐王说:“这可不许冒充呀!”四个人又都咬定说自己干的。齐王说:“一千两黄金,你们四个人各分得多少?”四个齐声回答:“一人二百五。”齐王拍案大怒道:“来人,把这四个‘二百五"推出去斩了!”“二百五”一词就这样流传下来。  还有另一种说法,与推牌九有点关系。  原来,牌九(旧时一种赌具)中有“二板”(四个点)和“么五”(六个点)两张牌,这两张牌配在一起就是十个点,在推牌九这一赌博活动中,被称为“毙十”。它在牌九里是最小的点,谁都比它大,它什么牌也“吃”不了,所以人们就用“二板五”(二板和么五的简称)这个词来戏称什么事也做不好也管不了的人。时间久了,就把“二板五”叫成了“二百五”。在香港,习惯上又称为“二五仔”。  --------------------------------------------------------------------------------------------------  http://mysun9.goconnect.net/wenxue/cgi-bin/topic.cgi?forum=75&topic=1476  二百伍  苏北地方推牌九,称四点的长二叫二板。某庄家在天门、横门皆摊牌之后,先摊一张,是长二,他高叫"二板",第二张牌如是五点就统吃,他一面叫喊"五",一面亮牌,结果是一张"么五",合起来是个撇拾,统配。周围人取笑他,叫他"二板五",常熟音误,以为是"二百五"。有人把行事傻里傻气、莽莽撞撞的人,称为二百五。旧时一千钱为一吊,五百为半吊,再打对折为二百伍。常熟方言对人际关系弄不清,憨兮兮的叫打折头,或叫勿实足。而半吊子则因"吊"与"刁"音近而指有点刁兮兮的人,真是越缠越远了。  北方人所谓"二百五",上海人所谓"十三点",在无锡则意似"开盖""开盖货",或称为"着三不着两"(参见杨绛《将饮茶》)。  --------------------------------------------------------------------------------------------------  http://www.baidu.com/s?ct=0&ie=gb2312&bs=%BE%B5%CF%F1%B5%C4%D2%E2%CB%BC&sr=&z=&wd=250%B5%C4%C0%B4%C0%FA&cl=3&f=8  http://www.baidu.com/s?ct=0&ie=gb2312&bs=250%B5%C4%C0%B4%C0%FA&sr=&z=&wd=%B6%FE%B0%D9%CE%E5%B5%C4%C0%B4%C0%FA&cl=3&f=8  二百五的来历(共6则)  1、从前有一个秀才,为了考取功名废寝忘食发奋苦读,可是终其一生都不曾中举,连儿子都没有生。到了晚年,老秀才终于心灰意冷淡泊名利了,于是喜得贵子,晚年膝下添得双丁。秀才回想一生成败,不由得感慨万千,于是给两个儿子起名:一个叫做成事,一个叫做败事。从此秀才在家闭门课子,日子过得和乐融融。一天,秀才吩咐妻子道:“我要去集市上逛逛,你在家督促二子写字,大的写三百,小的写二百。” 秀才赶集回来之后询问二子在家用功如何,老婆回答道:“写是写了,不过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两个都是二百五!”  2、苏秦是战国时的一个说客,他身佩六国相印,一时很是威风,但也结下了很多仇人。后来,他终于在齐国被人杀了,齐王很恼怒,要为苏秦报仇。可一时拿不到凶手,于是,他想了一条计策,让人把苏泰的头从尸体上割下来,悬挂在城门上,旁边贴着一道榜文说:“苏秦是个内奸,杀了他黄金千两,望来领赏。”榜文一贴出,就有四个人声称是自己杀了苏秦。齐王说:“这可不许冒充呀!”四个人又都咬定说自己干的。齐王说:“一千两黄金,你们四个人各分得多少?”四个齐声回答:“一人二百五。”齐王拍案大怒道:“来人,把这四个‘二百五"推出去斩了!”“二百五”一词就这样流传下来。  3、牌九(旧时一种赌具)中有“二板”(四个点)和“么五”(六个点)两张牌,这两张牌配在一起就是十个点,在推牌九这一赌博活动中,被称为“毙十”。它在牌九里是最小的点,谁都比它大,它什么牌也“吃”不了,所以人们就用“二板五”(二板和么五的简称)这个词来戏称什么事也做不好也管不了的人。时间久了,就把“二板五”叫成了“二百五”。在香港,习惯上又称为“二五仔”。  4、唐朝的长安“市长”京兆尹权势很大,出巡时有庞大的仪仗队伍。在最前开路的小吏原为一员,官名叫喝道伍佰,他手里拿着一根长竿赶开路人。后来,喝道伍佰增为二员,但长安群众并没有以两个伍佰称他们,反而说他们是共称伍佰,于是每人就被称为二百五,又因为他们每人手中持一长竿,所以又称他们为二秆子。今天,二百五与二秆子都是莽撞、无礼、粗鲁之人的代名词,  5、古代人用银子按两划分,一般五百两是个整数单位,用纸包好,有点像我们把硬币包一包,当时包五百两是为“一封”,而二百五十两就是“半封”银子,因为跟“半疯”谐音,所以以后人们也城疯疯癫癫的人做“二百五”。  6、从前有一个傻瓜,有一天他去卖传家至宝,宝物上写“卖尽二百五十八两”,结果他卖的时候有人和他讨价还价,硬是只给250,他想250就250,于是卖得金子250两,很多人笑话他,八两金子很多的,笨蛋。从那以后人们就把做事糊涂的人称为二百五。
2023-07-02 00:26:192

250的由来

  “二百五”的由来  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把傻瓜或说话不正经、办事不认真、处事随便、好出洋相的人叫做“二百五”。  一说来源于战国故事。苏秦是战国时的一个说客,他身佩六国相印,一时很是威风,但也结下了很多仇人。后来,他终于在齐国被人杀了,齐王很恼怒,要为苏秦报仇。可一时拿不到凶手,于是,他想了一条计策,让人把苏泰的头从尸体上割下来,悬挂在城门上,旁边贴着一道榜文说:“苏秦是个内奸,杀了他黄金千两,望来领赏。”榜文一贴出,就有四个人声称是自己杀了苏秦。齐王说:“这可不许冒充呀!”四个人又都咬定说自己干的。齐王说:“一千两黄金,你们四个人各分得多少?”四个齐声回答:“一人二百五。”齐王拍案大怒道:“来人,把这四个‘二百五"推出去斩了!”“二百五”一词就这样流传下来。  还有另一种说法,与推牌九有点关系。  原来,牌九(旧时一种赌具)中有“二板”(四个点)和“么五”(六个点)两张牌,这两张牌配在一起就是十个点,在推牌九这一赌博活动中,被称为“毙十”。它在牌九里是最小的点,谁都比它大,它什么牌也“吃”不了,所以人们就用“二板五”(二板和么五的简称)这个词来戏称什么事也做不好也管不了的人。时间久了,就把“二板五”叫成了“二百五”。在香港,习惯上又称为“二五仔”。
2023-07-02 00:26:275

骂人的时候,经常骂别人十三点、250的,它们的由来?

十三点 俗语。词义等同于痴头怪脑,愚昧无知。 是沪语中使用率最高的词之一。俗语出典释法不一。有人认为是英语hysteria(歇斯底里,即癔病)的“洋泾浜语”,但癔病的一般症状表现为疯狂急躁,语言含糊不清,与其有很大差别,所以大多数人否认这个来源。据1922年般《上海指南,沪苏方言纪要》中释痴字共十三画,故沪人以“十三点”隐指痴显然这一解释比较符合。沪语“十三点”主要用于指女性的痴头怪脑,愚昧无知,如痴情、痴心、痴呆等,而该词也多出自妇女之口,男子较少使用该词。由于“十三点”来自“痴”的十三笔,以后又派生出许多与“十三点”完全同义的词,如“B拆开”、“电话听筒”(旧电话听筒中设13个小孔)等。。“十三点”初时意谓“敲乱钟”,原来旧时的时钟,每逢一小时便报时一次,例如下午四时,钟摆便会敲响四下,五点敲五下,至多是十二点,也不过敲十二下,但居然敲出十三响,难道有十三点?当然是出了问题,正如俗语所讲癫癫地! 所以,"十三点"就是代表人的性格"癫癫地" 中国人骂一个人缺心少肺,常用一个莫名其妙的外号,就是“二百五”。 关于“二百五”的来历,有种种说法: 其一,说战国时期,纵横家苏秦说服韩、魏、赵、齐、燕、楚六国结盟抗秦,受到了各大国君王的赏识。正当苏秦在齐国积极效力时,却被一个刺客刺杀。齐王下令捉拿凶手,但他用的是“引蛇出洞”之计——将苏秦的头悬于城门口,并张榜“苏秦内奸,死有余辜。今幸有义士为民除害,大快人心”,他还下旨重赏义士黄金千两。此榜一出,果然有四人前来领赏。齐王问:“千两黄金,如何分法?”这四个人不知中计,说:“好办,每人都是二百五。”齐王拍案大怒:“把四个二百五推出去斩了!”从此民间便以二百五的说法来形容那些傻瓜、笨蛋。 其二,说唐朝时长安京兆尹权势很大,出巡时仪仗队伍庞大。走在最前开路的小吏官名叫喝道伍佰,他手里拿着一根长杆驱赶行路人。后来,喝道伍佰增为二员,但长安群众称两个人亦为伍佰,于是每人就成了二百五,因为他们每人手中持一长杆,所以又称他们为二杆子。今天,二百五、二杆子都是莽撞、无礼、粗鲁者的代名词。 其三,说一人有两个儿子,分别取名为成事、败事。一天此人要出门,他就给两个儿子布置学习任务,大儿子写300个字,小儿子写200个字,结果他大儿子少写了50个,而小儿子却多写了50个。父亲回来检查完成的情况,母亲说:“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两个都是二百五!” 还有另一种说法,是与推牌九有点关系。牌九是旧时一种赌具,其中的牌有“二板”(四个点)和“幺五”(六个点)两张牌,这两张牌配在一起就是十个点,被称为“毙十”。它在牌九里是最小的点,它什么牌也“吃”不了,所以人们就用“二板五”这个词来戏称什么事也做不好也管不了的人,时间久了,就把“二板五”叫成了“二百五”。在香港,习惯上又称为“二五仔”。
2023-07-02 00:27:053

“二百五”的来历故事

  “二百五”的来历故事 ,  战国时期,秦国自从商鞅变法之后,国力日益强盛。韩、魏、赵、齐、燕、楚六国跟秦国交战,纷纷吃了败仗。这时出来一个纵横家,说白了就是说客,他动用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说服六国联合起来,共同对付秦国,从而受到了六国君王的赏识,都封他为相。苏秦胸前挂着六个国家的相印,那个神气劲儿就别提了,史称“六国封相”。,  正当苏秦春风得意之际,他在齐国遇上了刺客,被当胸刺了一剑,气绝身亡。齐王闻讯,既震惊又气愤,要立即下令捉拿凶手,可是又一想,刺客在暗处,大张旗鼓地捉拿,没准打草惊蛇,反而让他跑掉,怎么办呢?,  齐王灵机一动,想出了“引蛇出洞”的妙计。他下令把苏秦斩首,把人头悬挂在城门口,张贴出皇榜:“苏秦是个内奸,死有余辜。大王早想杀了他,却找不到好的借口,今幸有义士为民除害,大快人心。齐王下旨重赏,奖励黄金千两,请义士来领赏。”,  此榜一出,果然有四人前来领赏,而且他们都一口咬定:苏秦是自己杀的,为得到赏金,四个人竟然在宫门外吵了起来。,  侍卫把这四位“义士”带到齐王跟前,齐王看见这四个家伙,恨得咬牙切齿。可他还是装做非常高兴的样子,煞有介事地问:“既然苏秦是四位杀死的,这一千两黄金只好由你们四位平分,你们算算,每个人多少?”阅读./zl/转载请保留,  这四个人不知道是计,异口同声地立即回答说:“这好办,每人二百五。”,  齐王听了之后咬着牙点了点头,拍案大吼:“把这四个‘二百五"推出去斩首!”四个家伙就这样成了替死鬼,而真正的刺客,据说是秦国派来的杀手,早就逃回秦国去了。,  从此民间便留下了“二百五”的说法,人们常用它来形容傻瓜、笨蛋。青蛙小牛鸭子鹦鹉狐狸灰狼考研逃犯古代玄武门
2023-07-02 00:27:121

“二百五”为什么是一个损人的词呢?它是怎么来的?

“二百五”这个词一般是形容一个人比较呆也很傻,非常的无知,不把事情当回事,说话的时候不恰当; 主要是来源于古代对于银子的叫法,500两为一个整数单位,称为一封,那么250两自然就是半封,“半疯”与“半封”是谐音,就这样演化而来了。
2023-07-02 00:27:204

请问关于二百五这一说法的由来

二百五”这个俗语,用来称那些不够格儿的傻子。其实“二百五”是一个历史故事。 战国时期,身挂六国相印的苏秦被人杀了,齐王很恼怒,要为苏秦报仇。可一时拿不到凶手,于是,他想了一条计策,让人把苏秦的头从尸体上割下来,悬挂在城门上,旁边贴着一道榜文说:“苏秦是个内奸,杀了他黄金千两,望来领赏。”榜文一贴出,就有4个人声称是自己杀了苏秦。齐王说:“这可不许冒充呀!”4个人又都咬定说自己干的。齐王说:“真勇士也!一千两黄金,你们4个人各分得多少?”4人齐声回答:“一人二百五。”齐王拍案大怒道:“来人,把这四个‘二百五"推出去斩了!” 古代500个钱串起来为1吊,250个为半吊,所以二百五=半吊子
2023-07-02 00:28:072

二百五是什么意思,什么原因使它成了骂人的话?

二百五指的是傻头傻脑、不很懂事而又倔强莽撞的人,说话不正经、办事不认真、好出洋相的人都有可能获此“殊荣”,从这点来看,二百五虽不是什么褒义词,但贬义的成分不算太重。二百五的历史并不悠久,《说文》、《尔雅》、《康熙字典》、《辞源》、《辞海》等等全都无载,《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解释也很简略,不知出处。而关于二百五的来历也有很多说法,各自有各自的趣味性。据考证,二百五”大致有以下几个可能的来源:战国苏秦的故事苏秦是战国著名的纵横家,以游说列国合纵抗秦而受到各国国君赏识,领六国相印,权势可谓一时无两。所谓树大招风,苏秦在齐国活动的时候,遭遇刺客袭击,重伤而亡。明目张胆在齐国杀人,这是对齐国的蔑视,齐王很生气,但他却没有下令捉拿凶手,而是下令把苏秦的头割下来,挂在城门口,张榜公示苏秦是内奸,死有余辜,齐王要奖励出手的义士千金。告示一出,很快就有四人来领赏,四人都一口咬定苏秦就是自己杀的,于是他们被带到齐王面前。齐王问他们千两黄金怎么分,四人还高兴得回答四人平分,每人二百五。齐王毛了,怒喝道:“把这四个二百五推出去斩了!”从此民间便留下了二百五的说法,被用来形容傻瓜、笨蛋和被财色所迷惑的人。老秀才的故事从前有一个秀才,为了考取功名废寝忘食,可是始终不曾中举,最后终于放弃了,开始培养下一代。老秀才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叫成事,小儿子叫败事,老秀才此后的主要事务就是教他们,指望他们能够考上。一天,秀才要出门,吩咐大儿子写三百个,小儿子写二百个。结果秀才回来之后一问,发现两个儿子都只写了二百五十个,于是感慨:“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两个都是二百五!"长安“市长”京兆尹唐朝的长安“市长”京兆尹权势很大,出巡时有庞大的仪仗队伍。在最前开路的小吏原为一员,官名叫喝道伍佰,他手里拿着一根长竿赶开路人。后来,喝道伍佰增为二员,但长安群众并没有以两个伍佰称他们,反而说他们是共称伍佰,于是每人就被称为二百五,又因为他们每人手中持一长竿,所以又称他们为二秆子。今天,二百五与二秆子都是莽撞、无礼、粗鲁之人的代名词。傻瓜传家至宝从前有一个傻瓜,有一天他去卖传家至宝,宝物上写“卖尽二百五十八两”,结果他卖的时候有人和他讨价还价,硬是只给250,他想250就250,于是卖得金子250两,很多人笑话他,八两金子很多的,笨蛋。从那以后人们就把做事糊涂的人称为二百五。银两的故事据说古代人用银子按两划分,古代每500两银子为一封,250两银子可不就为半封吗?因为跟"半疯"谐音,所以后来人们也把疯疯癫癫的人做"二百五"。人们通过谐音,骂人“半疯”,嘿嘿,就说成“二百五”了,半疯不傻的可不就是骂人吗?古代铜钱外圆内方,中间有个方孔,用绳子串起来,便于计算与携带,为了携带方便,就用绳子从孔中把钱串起来,一千枚为一贯,后来叫一串。到了清朝,一串又称一吊。《红楼梦》里凤姐就说过,袭人月银是2两,晴雯等大丫头月钱是一吊钱。一千枚钱称一吊,一枚钱又称一个大子,五百钱就是半吊,用半吊不够一吊的数,比喻人的心眼不灵透。楚剧是一个古老的地方剧种,由清代道光年间鄂东流行的哦呵腔与黄陂、孝感一带的山歌、道情、竹马、高跷及民间说唱等融合形成.楚剧有一出传统小戏《半吊子卖鞋》,是一个绰号“半吊子”的鞋匠腊月三十卖鞋过年的故事。说明那时就有了“半吊子”一说。那么二百五就成了不着调,智商低,憨傻,缺心眼或行为鲁莽的人。久而久之,骂人缺心眼,傻冒就直呼“二百五”啦!推牌九抓毙十的说法玩牌九时,每人抓两张牌,组合成九则是大牌会赢,如果组合为10,就是“毙十”了,属于最小的牌了,四和六合成“毙十”,四在牌九里是“二板”,六在牌九里是“幺五”,两张牌合称“二板五”。这“二板五”在乡下农村普通话不标准,说秃噜了就成了“二百五”。这推牌九每次都推到毙十,那可不是输定了吗?输了钱还帮别人数钱呢,这不是傻不拉几的二百五么?
2023-07-02 00:28:174

二百五的真实来历

二百五源于民间传说。从前有一个秀才,为了考取功名发奋苦读了大半辈子,可还是中举无望,连儿子都没有生。到了晚年,老秀才终于心灰意冷淡泊名利了,结果膝下反倒喜得双丁。秀才回想一生成败,不由得感慨万千,于是给两个儿子起名,一个叫做“成事”,一个叫做“败事”。从此秀才在家闭门课子,日子也过得其乐融融。一天,秀才吩咐妻子道:“我要去集市上逛逛,你在家督促二子写字,大的写三百,小的写二百。”秀才赶集回来之后,询问二子在家用功如何,老婆答道:“写是写了,不过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平均起来两个都是二百五!”二百五的其它来历和含义二百五的来历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把傻瓜或说话不正经、办事不认真、处事随便、好出洋相的人叫做“二百五”。战国时期,为齐国效力的苏秦被刺客暗杀。齐王为了找出刺客,假意宣布自己早有杀苏秦之心,要赏给刺客一千两黄金。结果有四个贪心的傻瓜主动来领取赏金,结果全部被齐王杀死。因为四个人平分一千两黄金,每人二百五十两,所以“二百五”就成了“傻瓜”的代名词。过去银子计量单位除了“两”以外,还有“封”。一封银子等于五百两。所以,250两就等于半封(谐音“半疯”),半疯即傻。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二百五
2023-07-02 00:30:081

粗鄙之语“二百五”还有这层来历,它是如何来的呢?

二百五不是一个好听的话,主要形容人好傻,做事情不考虑。其实古代的二百五和现代的二百五意思都差不多,起源也有很多种。关于二百五的典故真的非常的多,有的说是因为一个秀才给自己的孩子布置家庭作业,要求老大写三百个字,老二写二百个字的文章。想不到回家之后发现老大少写了五十个字,老二多写了五十个字。秀才觉得自己的两个儿子真的是傻子,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于是二百五这个称呼便传开了。但是我觉得这个有点夸张,因为在古代,秀才太多了,这个故事的主人公连名字都没有,感觉没有什么真实性。所以我更偏向另一个答案。苏秦在齐国遭到了刺杀,这件事让齐王觉得很没面子。于是就说自己准备了一千金,当时替齐国解决了丑人苏秦的人便可以得到这个钱。当时有四个人就去了,都说是自己干的。齐王就问他们,那么你们一个人能得到多少钱?四个人说是二百五十金。齐王本来就对这些刺杀者很生气,于是就说把这四个二百五拖出去砍了。从此之后,二百五就形容做事不动脑子,很笨的人。我觉得这个典故比较符合二百五。因为里面人物地点都很齐全,应该是比较真实的来源。其实除了二百五,还有很多骂人的词汇,来源都很有意思,我觉得如果有机会,题主可以多去研究一下,真的会觉得中华文化真是博大精深。
2023-07-02 00:30:2311

有句骂人话叫:二百五......二百五是什么意思啊?

指傻头傻脑,不很懂事而又倔强莽撞的人! 国人常把傻瓜或说话不正经、办事不认真、处事随便、好出洋相的人叫做“二百五”。据考证,大致有以下几个可能的来源,,..... 一、源于战国故事 二百五的由来 战国时期,有个历史人物叫苏秦,是个纵横家。他说服齐、楚、燕、赵、魏、韩六国联合起来,结成同盟,对付共同的敌人——秦国,从而受到了大国君王的赏识,被封为丞相,史称“六国封相”。 正当苏秦在齐国积极效力的时候,遇上了刺客.苏秦被当胸刺了一剑,当天晚上,就不治身亡了.齐王听到这个消息,非常生气,立即下令捉拿凶手.可是刺客已逃得无影无踪,到哪里去捉呢?齐王灵机一动,想出了“引蛇出洞”的妙计.他下令把苏秦的头割下来,还让人用鞭子抽打他的尸体,弄得满头满脸都是血.然后把血淋淋的人头悬挂在城门口,张贴出黄榜,上面写着:“苏秦是个大内奸,死有余辜.齐王一直想杀了他,却没想到什么好的办法.今幸有义士为民除害,大快人心.齐王下旨重赏,奖励黄金千两,请义士来领赏。” 此榜一出,果然有人上了钩.竟有四人前来领赏,而且他们都一口咬定:苏秦是自己杀的。于是士兵把他们“请”到齐王跟前.齐王见到他们四个人,恨得咬牙切齿.可他还是煞有介事地问:“这一千两黄金,你们四个人怎么个分法?” 这四个人不知道中了计,还高兴得立即回答说:“这好办,1000÷4=250,每人二百五。” 齐王一听他们还乐滋滋地想着赏金,拍案大怒:“把这四个二百五推出去斩了!” 这四个人就成了替死鬼被杀了。而真正的刺客,据说是秦国派来的杀手,早就逃回秦国去了。从此民间便留下了二百五的说法,人们常用它来形容傻瓜、笨蛋和被财色所迷惑的人。 ]二、源于民间传说 从前有一个秀才,为了考取功名废寝忘食、发奋苦读,可是终其一生都不曾中举,连儿子都没有生。到了晚年,老秀才终于心灰意冷淡泊名利了,反而喜得贵子,添得双丁。秀才回想一生成败,不由得感慨万千,于是给两个儿子起名:一个叫做成事,一个叫做败事。从此秀才在家闭门课子,日子过得其乐融融。一天,秀才吩咐妻子道:“我要去集市上逛逛,你在家督促二子写字,大儿子写三百个,小儿子写二百个。”秀才赶集回来之后询问二子在家用功如何,老妻回答道:“写是写了,不过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两个都是二百五!” 三、源于推牌九 牌九系一种赌具,其中有“二板”(四个点)和“么五”(六个点)两张牌,这两张牌配在一起就是十个点,在推牌九这一赌博活动中,被称为“毙十”。它在牌九里是最小的点,谁都比它大,它什么牌也“吃”不了,所以后来人们就用“二板五”(二板和么五的简称)这个词来戏称什么事也做不好,也管不了的人。时间久了,就把“二板五”叫成了“二百五”。 四、关于街机游戏 90年代流行的街机游戏“街头霸王”,出自于90年代的一个街机游戏叫“街头霸王(street fighter)”。是一个格斗游戏,当一方以满血打败另一方时,系统会出示一个英文PERFECT,由于系统发音不标准(日本做的游戏,日本人配音),读音非常像“二百五”,于是就以此调侃获胜之人。直到今天,在格斗类街机游戏上(如拳皇),PERFECT仍被称为“二百五”,从90年代玩街机的朋友都知道。当然这里的“二百五”只是调侃! 六、智商IQ IQ的意思其实就是智商,是衡量智力的一种指数,其最高指数为250。在140以上者接近极高才能(国外常把这种人称为“天才”),120~140者为很高才能,110~120为高才能,90~110为正常才能,80~90为次正常才能,70~80为临界正常才能,60~70为轻度智力孱弱,50~60为深度智力孱弱,25~60为亚白痴,25以下者为白痴。正常智力的界限为智商90~110。。常理来说,正常的测智商的题库,能达到140的,就已经算是天才了,而据说爱因斯坦的IQ达到了180,所以250的智商,可以说是超天才,又有人说,天才和精神病只有一线之差,所以,250这个几乎无人可及的境界,更多的就是用来形容笨蛋了(有些人被形容为爱因斯坦,意思为他的话语行为我们这些普通智力的人是无法理解的,不是天才就是蠢材) 七、其他说法 据某中学语文书记载,古代人用银子按两划分,一般五百两是个整数单位,用纸包好,当时包五百两是为“一封”,而二百五十两就是“半封”银子,因为跟“半疯”谐音,所以后来人们也把疯疯癫癫的人做“二百五”。 从前有一个傻瓜,家道中落。有一天他去卖传家至宝,宝物上写“卖尽二百五十八两”,结果他卖的时候有人和他讨价还价,硬是只给250,他想250就250,于是卖得金子250两,很多人笑话他少要了8两金子,笨蛋一个。从那以后人们就把做事糊涂的人称为二百五。 到了现代,据说有人学唱歌星伍佰的歌,怎么也学不象。别人说他顶多算半个五百。 山东滕州方言“半熟(读作‘半浮")”就是“二百五”的意思,这里把傻瓜或说话不正经、办事不认真、处事随便、好出洋相的人称为“半熟(读作‘半浮")”。话说“二百五” “二百五”不是一个很古老的词,不用说《尔雅》、《说文》、《康熙字典》不载,即便《辞源》、《辞海》也不见踪迹,只有《现代汉语词典》收有词条,却也未标明出处,只提示了一句“[方]半瓶醋。”“半瓶醋”出自元杂剧《司马相如题桥记》:“如今那街上常人,粗读几句书,咬文嚼字,人叫他做半瓶醋。”清代《石头记》六十四回有:“又有一等半瓶醋的读书人。”何谓“半瓶醋”,即“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比喻一知半解却好人前卖弄,也叫“半吊子”。其实,《现汉》只说对了一半,且拐了一个“弯儿”。“二百五”说的是“钱数”,与“半吊子”的关系更密切些。 如同“马大哈”源于马三立的相声《买猴》,俗语“二百五”的“根儿”恐怕也要从文艺作品中去寻。在稍早的文字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到,清代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发表于1903年-1905年)第八十三回:“原来他是一个江南不第秀才,捐了个二百五的同知,在外面瞎混。”1913年上海亚细亚影戏公司制作了由张石川执导的电影短片《二百五白相城隍庙》。丁楚鹤出演主角“二百五”,这个第一次走进上海的农民,由于不懂规矩,傻气四溢,闹剧不断,被演得惟妙惟肖,给人印象极深,此后“二百五”不胫而走,流行各地。1924年,陈独秀在《收回教育权》一文中言及“二百五”。1949年,上海大同电影公司又摄制了电影《二百五小传》,描写一位正直憨厚、爱打抱不平的评戏艺人,其绰号“二百五”。此后,“二百五”的“名气”更大,几乎传遍全国。 另外,据著名戏剧人翁偶虹说,早年昆曲本有《蝴蝶梦》演绎庄子幻化故事。梆子改名为《大劈棺》,增添了“二百五”、“三百三”两个灵童角色,颇有噱头,反胜昆曲。京剧《蝴蝶梦》基本翻自梆子,筱翠花(于连泉)挑班演出不见出色。上海名丑刘斌昆重新塑了“二百五”这一角色,独创漆布长衫、坎肩、小帽,酷肖纸质,其功夫极深,被抱出场后,鹄立椅上,右手拿烟袋,左手弯胸前,历时一刻,身无少动,观众诧为奇技,直呼其“纸人”。京剧《蝴蝶梦》有一对白:杂扮童儿道:“什么人鸡毛喧叫?呀,这个人好像我二百五十大钱买来的童男,怎么活了?不要紧,待我叫他一叫。特(忒),二百五。”童男答道:“怎叫我二百五……你买的是纸的,我是个人,怎会一样?” “二百五”就是二百五十文大钱,就是“半吊子”。(但是实际上一吊钱是一千文,半吊子就是五百文了。)从以上分析来看,猜测“二百五”一词很可能产生于晚清民初。至于“半吊子”,可能就更早一些了。 楚剧是一个古老的地方声腔剧种,旧称哦呵腔、黄孝花鼓戏、西路花鼓戏。由清代道光年间(1821年-1851年)鄂东流行的哦呵腔与黄陂、孝感一带的山歌、道情、竹马、高跷及民间说唱等融合形成,1926年改称楚剧。楚剧有一出传统小戏就叫《半吊子卖鞋》,是搬演一个绰号“半吊子”的鞋匠腊月三十卖鞋过年的故事。说明那时就有“半吊子”一说。 二百五是“二杆子、半吊子、无所不能、无所不知”几词各取词头“二、半、无”谐音而成,是一句骂人很重的话。
2023-07-02 00:31:231

为什么“二百五”指骂人?来源是什么?

国人常把傻瓜或说话不正经、办事不认真、处事随便、好出洋相的人叫做“二百五”。据考证,大致有以下几个可能的来源: 1、源于战国故事。战国时有一说客,名叫苏秦,身佩六国相印,一时很是威风,但也结下了很多仇人,后来终于在齐国被杀。齐王很恼怒,要为苏秦报仇,可一时拿不到凶手,于是,他想了一条计策,让人把苏泰的头从尸体上割下来,悬挂在城门上,旁边贴着一道榜文说:“苏秦是个内奸,杀了他黄金千两,望来领赏。”榜文一贴出,就有四个人声称是自己杀了苏秦。齐王说:“这可不许冒充呀!”四个人又都咬定说自己干的。齐王说:“一千两黄金,你们四个人各分得多少?”四个齐声回答:“一人二百五。”齐王拍案大怒道:“来人,把这四个‘二百五"推出去斩了!”“二百五”一词就这样流传下来。 2、源于唐朝故事。唐朝的长安“市长”京兆尹权势很大,出巡时有庞大的仪仗队伍。在最前开路的小吏官名叫“喝道伍佰”,他手拿一根长竿赶开路人。后来,喝道伍佰增为二人,但长安群众并没有以两个伍佰称他们,反而说他们是共称伍佰,于是每人就被称为二百五,又因为他们每人手中持一长竿,所以又称他们为二秆子。这说明了长安群众对作威作福的官吏的反感。流传至今,二百五与二秆子都成了莽撞、无礼、粗鲁之人的代名词。 3、源于民间传说。从前有一个秀才,为了考取功名废寝忘食、发奋苦读,可是终其一生都不曾中举,连儿子都没有生。到了晚年,老秀才终于心灰意冷淡泊名利了,反而喜得贵子,添得双丁。秀才回想一生成败,不由得感慨万千,于是给两个儿子起名:一个叫做成事,一个叫做败事。从此秀才在家闭门课子,日子过得其乐融融。一天,秀才吩咐妻子道:“我要去集市上逛逛,你在家督促二子写字,大儿子写三百,小儿子写二百。”秀才赶集回来之后询问二子在家用功如何,老妻回答道:“写是写了,不过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两个都是二百五!” 4、源于推牌九。牌九系一种赌具,其中有“二板”(四个点)和“么五”(六个点)两张牌,这两张牌配在一起就是十个点,在推牌九这一赌博活动中,被称为“毙十”。它在牌九里是最小的点,谁都比它大,它什么牌也“吃”不了,所以后来人们就用“二板五”(二板和么五的简称)这个词来戏称什么事也做不好,也管不了的人。时间久了,就把“二板五”叫成了“二百五”。在香港,习惯上又称为“二五仔”。 5、据某中学语文书记载,古代人用银子按两划分,一般五百两是个整数单位,用纸包好,当时包五百两是为“一封”,而二百五十两就是“半封”银子,因为跟“半疯”谐音,所以后来人们也把疯疯癫癫的人做“二百五”。 6、从前有一个傻瓜,家道中落。有一天他去卖传家至宝,宝物上写“卖尽二百五十八两”,结果他卖的时候有人和他讨价还价,硬是只给250,他想250就250,于是卖得金子250两,很多人笑话他少要了8两金子,笨蛋一个。从那以后人们就把做事糊涂的人称为二百五。 7、到了现代,据说有人学唱歌星伍佰的歌,怎么也学不象。别人说他顶多算半个五百 8、山东滕州方言“半熟(读作‘半浮")”就是“二百五”的意思,这里把傻瓜或说话不正经、办事不认真、处事随便、好出洋相的人称为“半熟(读作‘半浮")”。 9.据说相对于智商而言每个人都有一个愚蠢指数.一般人的愚蠢指数在两百左右,只要我们稍不留神就会升到二百五,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会犯些小错误.而象那些杀人犯的愚蠢指数就高的吓人,甚至在两万,二十万,二百万......
2023-07-02 00:31:311

什么叫二百五?为什么?

  二百五指傻头傻脑,不很懂事而又倔强莽撞的人。  来历传说:  源于战国故事:  战国时期,有个历史人物叫苏秦,是个纵横家。他说服齐、楚、燕、赵、魏、韩六国联合起来,结成同盟,对付共同的敌人——秦国,从而受到了大国君王的赏识,被封为丞相,史称“六国封相”。  正当苏秦在齐国积极效力的时候,遇上了刺客。苏秦被当胸刺了一剑,当天晚上,就不治身亡了。齐王听到这个消息,非常生气,立即下令捉拿凶手。可是刺客已逃得无影无踪,到哪里去捉呢?齐王灵机一动,想出了“引蛇出洞”的妙计。他下令把苏秦的头割下来,还让人用鞭子抽打他的尸体,弄得满头满脸都是血。然后把血淋淋的人头悬挂在城门口,张贴出黄榜,上面写着:“苏秦是个大内奸,死有余辜。齐王一直想杀了他,却没想到什么好的办法。今幸有义士为民除害,大快人心。齐王下旨重赏,奖励黄金千两,请义士来领赏。”  此榜一出,果然有人上了钩。竟有四人前来领赏,而且他们都一口咬定:苏秦是自己杀的。于是士兵把他们“请”到齐王跟前。齐王见到他们四个人,恨得咬牙切齿。可他还是煞有介事地问:“这一千两黄金,你们四个人怎么个分法?” 这四个人不知道中了计,还高兴得立即回答说:“这好办,1000÷4=250,每人二百五。”  齐王一听他们还乐滋滋地想着赏金,拍案大怒:“把这四个二百五推出去斩了!”这四个人就成了替死鬼被杀了。而真正的刺客,据说是秦国派来的杀手,早就逃回秦国去了。从此民间便留下了二百五的说法,人们常用它来形容傻瓜、笨蛋和被财色所迷惑的人。  源于民间传说:  从前有一个秀才,为了考取功名废寝忘食、发奋苦读,可是终其一生都不曾中举,连儿子都没有生。到了晚年,老秀才终于心灰意冷淡泊名利了,反而喜得贵子,添得双丁。秀才回想一生成败,不由得感慨万千,于是给两个儿子起名:一个叫做成事,一个叫做败事。从此秀才在家闭门课子,日子过得其乐融融。一天,秀才吩咐妻子道:“我要去集市上逛逛,你在家督促二子写字,大儿子写三百个,小儿子写二百个。”秀才赶集回来之后询问二子在家用功如何,老妻回答道:“写是写了,不过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两个都是二百五!”  源于推牌九:  牌九系一种赌具,其中有“二板”(四个点)和“么五”(六个点)两张牌,这两张牌配在一起就是十个点,在推牌九这一赌博活动中,被称为“毙十”。它在牌九里是最小的点,谁都比它大,它什么牌也“吃”不了,所以后来人们就用“二板五”(二板和么五的简称)这个词来戏称什么事也做不好,也管不了的人。时间久了,就把“二板五”叫成了“二百五”。  源于智商IQ:  IQ的意思其实就是智商,是衡量智力的一种指数,其最高指数为250。在140以上者接近极高才能(国外常把这种人称为“天才”),120~140者为很高才能,110~120为高才能,90~110为正常才能,80~90为次正常才能,70~80为临界正常才能,60~70为轻度智力孱弱,50~60为深度智力孱弱,25~60为亚白痴,25以下者为白痴。正常智力的界限为智商90~110。常理来说,正常的测智商的题库,能达到140的,就已经算是天才了,而据说爱因斯坦的IQ达到了180,所以250的智商,可以说是超天才。又有人说,天才和精神病只有一线之差,所以,250这个几乎无人可及的境界,更多的就是用来形容笨蛋了(有些人被形容为爱因斯坦,意思为他的话语行为是我们这些普通智力的人无法理解的,不是天才就是蠢材)。  其他说法:  据某中学语文书记载,古代人用银子按两划分,一般五百两是个整数单位,用纸包好,当时包五百两是为“一封”,而二百五十两就是“半封”银子,因为跟“半疯”谐音,所以后来人们也把疯疯癫癫的人做“二百五”。  从前有一个傻瓜,家道中落。有一天他去卖传家至宝,宝物上写“卖金二百五十八两”,结果他卖的时候有人和他讨价还价,硬是只给250,他想250就250,于是卖得金子250两,很多人笑话他少要了8两金子,笨蛋一个。从那以后人们就把做事糊涂的人称为二百五。  到了现代,据说有人学唱歌星伍佰的歌,怎么也学不象。别人说他顶多算半个五百。  山东枣庄、微山、江苏徐州方言“半熟(读作‘半浮")”就是“二百五”的意思,这里把傻瓜或说话不正经、办事不认真、处事随便、好出洋相的人称为“半熟(读作‘半浮")”。话说“二百五”  “二百五”不是一个很古老的词,不用说《尔雅》、《说文》、《康熙字典》不载,即便《辞源》、《辞海》也不见踪迹,只有《现代汉语词典》收有词条,却也未标明出处,只提示了一句“[方]半瓶醋。”“半瓶醋”出自元杂剧《司马相如题桥记》:“如今那街上常人,粗读几句书,咬文嚼字,人叫他做半瓶醋。”清代《石头记》六十四回有:“又有一等半瓶醋的读书人。”何谓“半瓶醋”,即“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比喻一知半解却好人前卖弄,也叫“半吊子”。其实,《现汉》只说对了一半,且拐了一个“弯儿”。“二百五”说的是“钱数”,与“半吊子”的关系更密切些。  如同“马大哈”源于马三立的相声《买猴》,俗语“二百五”的“根儿”恐怕也要从文艺作品中去寻。在稍早的文字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到,清代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发表于1903年-1905年)第八十三回:“原来他是一个江南不第秀才,捐了个二百五的同知,在外面瞎混。”1913年上海亚细亚影戏公司制作了由张石川执导的电影短片《二百五白相城隍庙》。丁楚鹤出演主角“二百五”,这个第一次走进上海的农民,由于不懂规矩,傻气四溢,闹剧不断,被演得惟妙惟肖,给人印象极深,此后“二百五”不胫而走,流行各地。1924年,陈独秀在《收回教育权》一文中言及“二百五”。1949年,上海大同电影公司又摄制了电影《二百五小传》,描写一位正直憨厚、爱打抱不平的评戏艺人,其绰号“二百五”。此后,“二百五”的“名气”更大,几乎传遍全国。  另外,据著名戏剧人翁偶虹说,早年昆曲本有《蝴蝶梦》演绎庄子幻化故事。梆子改名为《大劈棺》,增添了“二百五”、“三百三”两个灵童角色,颇有噱头,反胜昆曲。京剧《蝴蝶梦》基本翻自梆子,筱翠花(于连泉)挑班演出不见出色。上海名丑刘斌昆重新塑了“二百五”这一角色,独创漆布长衫、坎肩、小帽,酷肖纸质,其功夫极深,被抱出场后,鹄立椅上,右手拿烟袋,左手弯胸前,历时一刻,身无少动,观众诧为奇技,直呼其“纸人”。京剧《蝴蝶梦》有一对白:杂扮童儿道:“什么人鸡毛喧叫?呀,这个人好像我二百五十大钱买来的童男,怎么活了?不要紧,待我叫他一叫。特(忒),二百五。”童男答道:“怎叫我二百五……你买的是纸的,我是个人,怎会一样?”  “二百五”就是二百五十文大钱,就是“半吊子”。(但是实际上一吊钱是一千文,半吊子就是五百文了。)从以上分析来看,猜测“二百五”一词很可能产生于晚清民初。至于“半吊子”,可能就更早一些了。  楚剧是一个古老的地方声腔剧种,旧称哦呵腔、黄孝花鼓戏、西路花鼓戏。由清代道光年间(1821年-1851年)鄂东流行的哦呵腔与黄陂、孝感一带的山歌、道情、竹马、高跷及民间说唱等融合形成,1926年改称楚剧。楚剧有一出传统小戏就叫《半吊子卖鞋》,是搬演一个绰号“半吊子”的鞋匠腊月三十卖鞋过年的故事。说明那时就有“半吊子”一说。  二百五是“二杆子、半吊子、无所不至”几词各取词头“二、半、无”谐音而成,是一句骂人很重的话。
2023-07-02 00:31:402

历史上却鲜为人知“二百五”的故事

“二百五”是我国流传甚广的一个俗语,几乎传遍了大江南北。如今在本山大叔的小品中又简化成了“二”。我的老家泰安叫“二疾”。它的含义大家都心领神会,不用再做解释。但是,其中的历史故事却鲜为人知。据说,战国时期身挂六国帅印的说客苏秦被人暗杀了。齐王盛怒之下,发誓要给他报仇雪恨,但是久久查不到凶手。于是他想了一个计谋。他让人割下苏秦的头颅,悬挂在齐国国都(今临淄)的城门上,张贴出告示说:苏秦是内奸,杀他是为齐国除了一个定时炸弹。应该赏黄金千两,望义士前来领赏。 榜文一贴出,就有四个人前来声称是他们杀的苏秦。齐王说:“你们可不许说谎。”这四个人一口咬定是他们所为。齐王说:“好,真勇士也,赏给你们黄金千两。可你们打算怎么分呢?”四人回答:“平分,一人二百五。”这时齐王变脸了,他拍案而起,厉声说道:“来人,把这四个‘二百五"拉出去砍了!” 还有一种说法是,这句话来自“推牌九”。牌九是旧时的赌具,其中有“二板”(四个点)和“幺五”(六个点)两张牌。这两张牌和在一起是十个点,在推牌九时被称作“毙十”。“毙十”在牌九中是最小的点,谁都比它大,它什么牌也吃不了,所以牌局上的赌友就用二板和幺五的简称“二板五”来形容那种什么也干不了的无用之人。久而久之,在流传过程中发生音变,“二板五”成了“二百五”,它的含义也变成讽刺那种自作聪明,办事不靠谱,脑子缺根弦的主了。 上面第一种说法涉嫌戏说,大可不必较真。第二种说法也很牵强。其实,“二百五”俗语的由来,很可能与古代钱币有关。古钱币外圆内方,中间有方孔,所以古钱又曰“孔方兄”。古人为了携带方便,就用绳子从孔中把钱串起来,一千枚为一贯,后来叫一串。到了清朝,一串又称一吊。《红楼梦》里凤姐就说过,袭人月银是2两,晴雯等大丫头月钱是一吊钱。一千枚钱称一吊,一枚钱又称一个大子,五百钱就是半吊,用半吊不够一吊的数,比喻人的心眼不灵透。楚剧是一个古老的地方剧种,由清代道光年间鄂东流行的哦呵腔与黄陂、孝感一带的山歌、道情、竹马、高跷及民间说唱等融合形成,楚剧有一出传统小戏《半吊子卖鞋》,是一个绰号“半吊子”的鞋匠腊月三十卖鞋过年的故事。说明那时就有了“半吊子”一说。如今济南话还经常说某人说话办事没准头,是“半吊”或“半吊子”。“半吊的一半”就是“二百五”,原指二百五十文大子。后来却经过发挥,成了形容“比半吊还半吊”的骂人话。
2023-07-02 00:31:541

“二百五” 有趣俗语的由来

  为什么把说大话叫做“吹牛”呢?为什么管自己的儿子叫“犬子”呢?国人常把傻瓜或说话不正经、办事不认真的人叫做“二百五”,这又是为什么呢?一起来看看这些俗语是怎么来的吧。   吹牛   相传在黄河上游一带,水急浪恶,难以行舟,为此当地的人们常用牛、羊皮制成筏子渡河,在古代,人们没有打气筒之类的东西,为了能给皮筏充气,只能用嘴吹。由于羊皮袋的体积稍小,所以可以用嘴直接吹起,但能够吹起的人往往也是那些体格非常健壮、肺活量很大的人。而牛皮袋子相对于羊皮袋而言,体积过大,即使肺活量大的人也不一定能够吹得起来。因此,在黄河上游一带,如果有人说他可以吹起牛皮袋,则会被认为是在说大话。其后,人们就把那些既无知识,又无工作能力,爱说空话大话,夸大其词的叫做“吹牛皮”了。   犬子   《史记》记载,司马相如小时候喜欢读书,学击剑,司马相如的父母为了小儿好养活,便特意选一个低贱的字词为之命名,以远离鬼魅。司马相如长大后,觉得名字不好听,因他仰慕蔺相如的为人,自己便更名为相如,“犬子”就成了小名。随着司马相如的成名,“犬子”也不断为人所知。自此而后,人们谦称自家儿郎,便纷纷用上了“犬子”一词,争相仿效。   吃醋   据说,唐太宗年间,宰相房玄龄惧内是出了名的。其妻虽然霸道,但对房玄龄衣食住行从来都是一手料理,容不得别人插手。一日,唐太宗请开国元勋赴御宴,酒足饭饱之际,房玄龄吹了几句不怕老婆的牛皮,已有几分酒意的唐太宗乘着酒兴,便赐给了房玄龄两个美人。   房玄龄才小心翼翼地将两个美人领回家。不料,房玄龄的老婆才不管皇上不皇上,大发雷霆,指着房玄龄大吵大骂,还大打出手,将两个“美人”赶出府。   此事被唐太宗知道了。太宗想压一压宰相夫人的横气,便召宰相房玄龄和夫人问罪。唐太宗见他们来到,指着两位美女和一坛“毒酒”说:“我也不追究你违旨之罪,这里有两条路任你选择,一条是领回二位美女,另一条是喝了这坛'毒酒'省得妒嫉旁人了。”   房夫人举起坛子,“咕咕咚咚”的将一坛“毒酒”喝光。房玄龄急得老泪纵横,抱着夫人抽泣,众臣子却一起大笑,原来那坛装的是晋阳清源的食醋,根本无毒。唐太宗见房夫人这样的脾气,叹了口气道:“房夫人,莫怨朕用这法子逼你,你妒心也太大了。不过念你宁死也恋着丈夫,朕收回成命。”房夫人料不到自己冒死喝“毒酒”得了这么个结果,虽酸得伸头抖肘,但心中高兴万分。房玄龄也破涕为笑。从此,“吃醋”这个词便成了女人间妒忌的代名词。   拍马屁   拍马屁,源于元朝文化,蒙古族的一般百姓牵着马相遇时,常要拍拍对方马的 *** ,摸摸马膘如何,并附带随口夸上几声“好马”,以博得马主人的欢心。之后有人不管马好坏、强弱,都一味地只说奉承话,把劣马也说成是好马了。人们就把对人的奉承称为“拍马屁”,讽刺不顾客观实际,专门谄媚奉承、讨好别人的行为。   二百五   源于战国故事。战国时有一说客,名叫苏秦,身佩六国相印,在齐国被杀。齐王很恼怒,要为苏秦报仇,可一时拿不到凶手,于是,他想了一条计策,让人把苏泰的头从尸体上割下来,悬挂在城门上,旁边贴着一道榜文说:“苏秦是个内奸,杀了他黄金千两,望来领赏。”榜文一贴出,就有四个人声称是自己杀了苏秦。齐王说:“这可不许冒充呀!”四个人又都咬定说自己干的。齐王说:“一千两黄金,你们四个人各分得多少?”四个齐声回答:“一人二百五。”齐王拍案大怒道:“来人,把这四个'二百五'推出去斩了!”“二百五”一词就这样流传下来。
2023-07-02 00:32:011

二百五的由来:齐王如何智拿刺杀苏秦的刺客呢?

在很多地方的俗语当中,形容人傻头傻脑都有一句俗语叫做“二百五”。说出来你可能不信,“二百五”的由来竟然和战国大纵横家苏秦有关。本期月半叔就和大家聊一聊苏秦和“二百五”之间有什么故事。战国时期大纵横家苏秦,四处游说六国共同抗秦,最终身披六国相印,做到了前无古人的成就。但俗话说树大招风,苏秦官拜六国宰相,自然也得罪了六国里的很多人,于是有人派刺客暗杀苏秦,苏秦遇刺身受重伤来到齐国,弥留之际告诉齐王,如果要查出真凶,必须昭告天下苏秦是奸细。在齐国境内谋杀了齐国的宰相,齐王也十分愤怒,希望捉拿凶手,于是按照苏秦遗策,悬赏千金寻找刺客。果然很快就有四个人前来领赏,四人都声称是自己杀害了苏秦,并且都能把事发经过讲清楚。于是他们被带到齐王面前,齐王问他们打算如何分这一千金,四人高兴地回答平分,一人二百五,齐王怒喝:“把这四个二百五推出去斩了”。于是民间便留下了形容傻瓜的“二百五”这句俚语。这个说法虽然与历史大相径庭,历史上的苏秦并非死于刺杀,而是在齐国从事反间活动暴业,在齐国受车裂之刑而死,但既然是民间传说,小伙伴们也没有太大的必要来考究故事的真实性了,无论如何,从这个故事成为了今天“二百五”这句俚语的来源之一(还有很多其他版本的传说故事),苏秦本人的过人智慧也在故事里得以体现。苏秦的形象已经不仅局限于影视和文学作品里,游戏当中也能见到。在沙盘策略战争游戏《梦想帝王》手游里,苏秦就是一个属性比较全面的七阶武将,就像传说当中描述的一样,苏秦的智力极高,这让他在游戏里能够胜任军师,加快城市的国学研究速率,又或者是当一个智魄流武将,带领部队征战在第一线上。但苏秦最厉害的地方在于他的技能“挑拨”,可以花费体力值,来说服其他玩家手里的名将下野,或减少忠诚度。要知道《梦想帝王》手游里的名将都是服务器唯一的,这么一看,苏秦的“挑拨”技能就更加珍贵了,是不是有点纵横家游说各国君主的意思了呢?《梦想帝王》手游包含了中国历史上六大时代的众多名将,每一位名将都有自己的过人之处,想要体验这种关公战秦琼的跨时空战争的感觉的话,一定不要错过了这款游戏。
2023-07-02 00:32:081

二百伍的来历

有关于“二百五”的含义到底是什么?向无定说,有人讲他出于称古铜钱,一定要当中的半吊之半数 意思是小不点离一吊还差一大截,有人又讲他出自赌具,牌九里的长二加黑五点,好逛起来便是二版五,他的意思是点子最低。有人说,“二百五”并不是一个俗语,而是一个历史故事,他主要讲的是战国时期,身挂六国相印的苏秦被人暗杀了,齐王非常恼怒,想要给苏秦报仇,可一时拿不到凶手,于是他就想到了计策,让人把苏秦的头从尸体上割下来,悬挂在城门上,松松说苏秦是个内奸,杀了他们为齐国,除了一大汉上黄金千两,榜单一出,就四个人前来称是自己杀了苏秦。秦王说,这可不许冒充呀,这四个人非常肯定的咬定说是自己干的,希望说真勇士也,他又接着说,1000两黄金,你们四个人各分得多少?直接到四个人齐声回答,一人“二百五”,齐王便拍案大怒道,来人把这四个“二百五”拖出去斩了。现在人们口头所说的“二百五”,多带贬义,是傻蛋不识时务的同义语。本文来自企鹅号作者:纤纤热爱生活
2023-07-02 00:32:575

二百五是什么意思?

二百五”的由来 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把傻瓜或说话不正经、办事不认真、处事随便、好出洋相的人叫做“二百五”。 一说来源于战国故事。苏秦是战国时的一个说客,他身佩六国相印,一时很是威风,但也结下了很多仇人。后来,他终于在齐国被人杀了,齐王很恼怒,要为苏秦报仇。可一时拿不到凶手,于是,他想了一条计策,让人把苏泰的头从尸体上割下来,悬挂在城门上,旁边贴着一道榜文说:“苏秦是个内奸,杀了他黄金千两,望来领赏。”榜文一贴出,就有四个人声称是自己杀了苏秦。齐王说:“这可不许冒充呀!”四个人又都咬定说自己干的。齐王说:“一千两黄金,你们四个人各分得多少?”四个齐声回答:“一人二百五。”齐王拍案大怒道:“来人,把这四个‘二百五"推出去斩了!”“二百五”一词就这样流传下来。 还有另一种说法,与推牌九有点关系。 原来,牌九(旧时一种赌具)中有“二板”(四个点)和“么五”(六个点)两张牌,这两张牌配在一起就是十个点,在推牌九这一赌博活动中,被称为“毙十”。它在牌九里是最小的点,谁都比它大,它什么牌也“吃”不了,所以人们就用“二板五”(二板和么五的简称)这个词来戏称什么事也做不好也管不了的人。时间久了,就把“二板五”叫成了“二百五”。在香港,习惯上又称为“二五仔”。
2023-07-02 00:33:1312

250的由来是什么?

250就代表“二百五”,人们常把傻瓜或说话不正经、办事不认真、处事随便、好出洋相的人叫做“二百五”。250来源于战国故事。二百五是指傻头傻脑,不很懂事而又倔强莽撞的人。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在各地的口语中都有出现。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二百五用于口语调侃,但绝非粗口或者骂人的话。半瓶醋。出自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83回:“原来他是一个江南不第秀才,捐了个二百五的同知,在外面瞎混。”
2023-07-02 00:33:532

二百五的由来是什么?

  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把傻瓜或说话不正经、办事不认真、处事随便、好出洋相的人叫做“二百五”。  一说来源于战国故事。苏秦是战国时的一个说客,他身佩六国相印,一时很是威风,但也结下了很多仇人。后来,他终于在齐国被人杀了,齐王很恼怒,要为苏秦报仇。可一时拿不到凶手,于是,他想了一条计策,让人把苏泰的头从尸体上割下来,悬挂在城门上,旁边  贴着一道榜文说:“苏秦是个内奸,杀了他黄金千两,望来领赏。”榜文一贴出,就有四个人声称是自己杀了苏秦。齐王说:“这可不许冒充呀!”四个人又都咬定说自己干的。齐王说:“一千两黄金,你们四个人各分得多少?”四个齐声回答:“一人二百五。”齐王拍案大怒道:“来人,把这四个‘二百五"推出去斩了!”“二百五”一词就这样流传下来。  还有另一种说法,与推牌九有点关系。  原来,牌九(旧时一种赌具)中有“二板”(四个点)和“么五”(六个点)两张牌,这两张牌配在一起就是十个点,在推牌九这一赌博活动中,被称为“毙十”。它在牌九里是最小的点,谁都比它大,它什么牌也“吃”不了,所以人们就用“二板五”(二板和么五的简称)这个词来戏称什么事也做不好也管不了的人。时间久了,就把“二板五”叫成了“二百五”。在香港,习惯上又称为“二五仔”。
2023-07-02 00:34:072

二百五的由来?

一说来源于战国故事。苏秦是战国时的一个说客,他身佩六国相印,一时很是威风,但也结下了很多仇人。后来,他在齐国被人杀了,齐王很恼怒,要为苏秦报仇。可一时拿不到凶手,于是,他想了一条计策,让人把苏泰的头从尸体上割下来,悬挂在城门上,旁边贴着一道榜文说:“苏秦是个内奸,杀了他黄金千两,望来领赏。”榜文一贴出,就有四个人声称是自己杀了苏秦。齐王说:“这可不许冒充呀!”四个人又都咬定说自己干的。齐王说:“一千两黄金,你们四个人各分得多少?”四个齐声回答:“一人二百五。”齐王拍案大怒道:“来人,把这四个‘二百五"推出去斩了!”“二百五”一词就这样流传下来。另一种说法,与推牌九有点关系。 牌九(旧时一种赌具)中有“二板”(四个点)和“么五”(六个点)两张牌,这两张牌配在一起就是十个点,在推牌九这一赌博活动中,被称为“毙十”或者别十的。它在牌九里是最小的点,谁都比它大,它什么牌也“吃”不了,所以人们就用“二板五”(二板和么五的简称)这个词来戏称什么事也做不好也管不了的人。时间久了,就把“二板五”叫成了“二百五”。在香港,习惯上又称为“二五仔”。还有说法源于民间传说。从前有一个秀才,为了考取功名废寝忘食、发奋苦读,可是终其一生都不曾中举,连儿子都没有生。到了晚年,老秀才终于心灰意冷淡泊名利了,反而喜得贵子,添得双丁。秀才回想一生成败,不由得感慨万千,于是给两个儿子起名:一个叫做成事,一个叫做败事。从此秀才在家闭门课子,日子过得其乐融融。一天,秀才吩咐妻子道:“我要去集市上逛逛,你在家督促二子写字,大儿子写三百个,小儿子写二百个。”秀才赶集回来之后询问二子在家用功如何,老妻回答道:“写是写了,不过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两个都是二百五!”
2023-07-02 00:34:152

你知道“二百五”的来历吗?

骂人的时候我们偶尔会说“二百五”,听到是都听得出来是骂人的,可是为什么二百五是骂人的,你知道“二百五”的来历吗?其中一个来历是:苏秦是战国时的一个说客,他身佩六国相印,一时很是威风,但也结下了很多仇人。后来,他终于在齐国被人杀了,齐王很恼怒,要为苏秦报仇。可一时拿不到凶手,于是,他想了一条计策,让人把苏泰的头从尸体上割下来,悬挂在城门上,旁边贴着一道榜文说:“苏秦是个内奸,杀了他黄金千两,望来领赏。”榜文一贴出,就有四个人声称是自己杀了苏秦。齐王说:“这可不许冒充呀!”四个人又都咬定说自己干的。齐王说:“一千两黄金,你们四个人各分得多少?”四个齐声回答:“一人二百五。”齐王拍案大怒道:“来人,把这四个‘二百五"推出去斩了!”“二百五”一词就这样流传下来。第二个是与推牌九有点关系。原来,牌九(旧时一种赌具)中有“二板”(四个点)和“么五”(六个点)两张牌,这两张牌配在一起就是十个点,在推牌九这一赌博活动中,被称为“毙十”。它在牌九里是最小的点,谁都比它大,它什么牌也“吃”不了,所以人们就用“二板五”(二板和么五的简称)这个词来戏称什么事也做不好也管不了的人。时间久了,就把“二板五”叫成了“二百五”。在香港,习惯上又称为“二五仔”。苏北地方推牌九,称四点的长二叫二板。某庄家在天门、横门皆摊牌之后,先摊一张,是长二,他高叫"二板",第二张牌如是五点就统吃,他一面叫喊"五",一面亮牌,结果是一张"么五",合起来是个撇拾,统配。周围人取笑他,叫他"二板五",常熟音误,以为是"二百五"。有人把行事傻里傻气、莽莽撞撞的人,称为二百五。旧时一千钱为一吊,五百为半吊,再打对折为二百伍。常熟方言对人际关系弄不清,憨兮兮的叫打折头,或叫勿实足。而半吊子则因"吊"与"刁"音近而指有点刁兮兮的人,真是越缠越远了。北方人所谓"二百五",上海人所谓"十三点",在无锡则意似"开盖""开盖货",或称为"着三不着两"第三个与银两有关。古代人用银子按两划分,一般五百两是个整数单位,用纸包好,当时包五百两是为“一封”,而二百五十两就是“半封”银子,因为跟“半疯”谐音,所以后来人们也把疯疯癫癫的人做“二百五”。
2023-07-02 00:34:3110

250的由来

二百五的来历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把傻瓜或说话不正经、办事不认真、处事随便、好出洋相的人叫做“二百五”。 一说来源于战国故事。苏秦是战国时的一个说客,他身佩六国相印,一时很是威风,但也结下了很多仇人。后来,他终于在齐国被人杀了,齐王很恼怒,要为苏秦报仇。可一时拿不到凶手,于是,他想了一条计策,让人把苏泰的头从尸体上割下来,悬挂在城门上,旁边贴着一道榜文说:“苏秦是个内*,杀了他黄金千两,望来领赏。”榜文一贴出,就有四个人声称是自己杀了苏秦。齐王说:“这可不许冒充呀!”四个人又都咬定说自己干的。齐王说:“一千两黄金,你们四个人各分得多少?”四个齐声回答:“一人二百五。”齐王拍案大怒道:“来人,把这四个‘二百五"推出去斩了!”“二百五”一词就这样流传下来。 还有另一种说法,与推牌九有点关系。 原来,牌九(旧时一种赌具)中有“二板”(四个点)和“么五”(六个点)两张牌,这两张牌配在一起就是十个点,在推牌九这一赌博活动中,被称为“毙十”。它在牌九里是最小的点,谁都比它大,它什么牌也“吃”不了,所以人们就用“二板五”(二板和么五的简称)这个词来戏称什么事也做不好也管不了的人。时间久了,就把“二板五”叫成了“二百五”。在香港,习惯上又称为“二五仔”。
2023-07-02 00:35:121

“二百五”的由来传说与谁有关?

国人常把傻瓜或说话不正经、办事不认真、处事随便、好出洋相的人叫做“二百五”。据考证,大致有以下几个可能的来源,.....一、源于战国故事战国时期,有个历史人物叫苏秦,是个纵横家。他说服齐、楚、燕、赵、魏、韩六国联合起来,结成同盟,对付共同的敌人——秦国,从而受到了大国君王的赏识,被封为丞相,史称“六国封相”。正当苏秦在齐国积极效力的时候,遇上了刺客。苏秦被当胸刺了一剑,当天晚上,就不治身亡了。齐王听到这个消息,非常生气,立即下令捉拿凶手。可是刺客已逃得无影无踪,到哪里去捉呢?齐王灵机一动,想出了“引蛇出洞”的妙计。他下令把苏秦的头割下来,还让人用鞭子抽打他的尸体,弄得满头满脸都是血。然后把血淋淋的人头悬挂在城门口,张贴出黄榜,上面写着:“苏秦是个大内奸,死有余辜。齐王一直想杀了他,却没想到什么好的办法。今幸有义士为民除害,大快人心。齐王下旨重赏,奖励黄金千两,请义士来领赏。”此榜一出,果然有人上了钩。竟有四人前来领赏,而且他们都一口咬定:苏秦是自己杀的。于是士兵把他们“请”到齐王跟前。齐王见到他们四个人,恨得咬牙切齿。可他还是煞有介事地问:“这一千两黄金,你们四个人怎么个分法?” 这四个人不知道中了计,还高兴得立即回答说:“这好办,1000÷4=250,每人二百五。”齐王一听他们还乐滋滋地想着赏金,拍案大怒:“把这四个二百五推出去斩了!” 这四个人就成了替死鬼被杀了。而真正的刺客,据说是秦国派来的杀手,早就逃回秦国去了。从此民间便留下了二百五的说法,人们常用它来形容傻瓜、笨蛋和被财色所迷惑的人。二、源于民间传说从前有一个秀才,为了考取功名废寝忘食、发奋苦读,可是终其一生都不曾中举,连儿子都没有生。到了晚年,老秀才终于心灰意冷淡泊名利了,反而喜得贵子,添得双丁。秀才回想一生成败,不由得感慨万千,于是给两个儿子起名:一个叫做成事,一个叫做败事。从此秀才在家闭门课子,日子过得其乐融融。一天,秀才吩咐妻子道:“我要去集市上逛逛,你在家督促二子写字,大儿子写三百个,小儿子写二百个。”秀才赶集回来之后询问二子在家用功如何,老妻回答道:“写是写了,不过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两个都是二百五!”三、源于推牌九牌九系一种赌具,其中有“二板”(四个点)和“么五”(六个点)两张牌,这两张牌配在一起就是十个点,在推牌九这一赌博活动中,被称为“毙十”。它在牌九里是最小的点,谁都比它大,它什么牌也“吃”不了,所以后来人们就用“二板五”(二板和么五的简称)这个词来戏称什么事也做不好,也管不了的人。时间久了,就把“二板五”叫成了“二百五”。四、源于街机游戏90年代流行的街机游戏“街头霸王”,出自于90年代的一个街机游戏叫“街头霸王(street fighter)”。是一个格斗游戏,当一方以满血打败另一方时,系统会出示一个英文PERFECT,由于系统发音不标准(日本做的游戏,日本人配音),读音非常像“二百五”,于是就以此调侃获胜之人。直到今天,在格斗类街机游戏上(如拳皇),PERFECT仍被称为“二百五”,从90年代玩街机的朋友都知道。当然这里的“二百五”只是调侃!五、源于智商IQIQ的意思其实就是智商,是衡量智力的一种指数,其最高指数为250。在140以上者接近极高才能(国外常把这种人称为“天才”),120~140者为很高才能,110~120为高才能,90~110为正常才能,80~90为次正常才能,70~80为临界正常才能,60~70为轻度智力孱弱,50~60为深度智力孱弱,25~60为亚白痴,25以下者为白痴。正常智力的界限为智商90~110。常理来说,正常的测智商的题库,能达到140的,就已经算是天才了,而据说爱因斯坦的IQ达到了180,所以250的智商,可以说是超天才。又有人说,天才和精神病只有一线之差,所以,250这个几乎无人可及的境界,更多的就是用来形容笨蛋了(有些人被形容为爱因斯坦,意思为他的话语行为是我们这些普通智力的人无法理解的,不是天才就是蠢材)。六、其他说法据某中学语文书记载,古代人用银子按两划分,一般五百两是个整数单位,用纸包好,当时包五百两是为“一封”,而二百五十两就是“半封”银子,因为跟“半疯”谐音,所以后来人们也把疯疯癫癫的人做“二百五”。从前有一个傻瓜,家道中落。有一天他去卖传家至宝,宝物上写“卖金二百五十八两”,结果他卖的时候有人和他讨价还价,硬是只给250,他想250就250,于是卖得金子250两,很多人笑话他少要了8两金子,笨蛋一个。从那以后人们就把做事糊涂的人称为二百五。到了现代,据说有人学唱歌星伍佰的歌,怎么也学不象。别人说他顶多算半个五百。山东枣庄、微山、江苏徐州方言“半熟(读作‘半浮")”就是“二百五”的意思,这里把傻瓜或说话不正经、办事不认真、处事随便、好出洋相的人称为“半熟(读作‘半浮")”。话说“二百五”“二百五”不是一个很古老的词,不用说《尔雅》、《说文》、《康熙字典》不载,即便《辞源》、《辞海》也不见踪迹,只有《现代汉语词典》收有词条,却也未标明出处,只提示了一句“[方]半瓶醋。”“半瓶醋”出自元杂剧《司马相如题桥记》:“如今那街上常人,粗读几句书,咬文嚼字,人叫他做半瓶醋。”清代《石头记》六十四回有:“又有一等半瓶醋的读书人。”何谓“半瓶醋”,即“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比喻一知半解却好人前卖弄,也叫“半吊子”。其实,《现汉》只说对了一半,且拐了一个“弯儿”。“二百五”说的是“钱数”,与“半吊子”的关系更密切些。如同“马大哈”源于马三立的相声《买猴》,俗语“二百五”的“根儿”恐怕也要从文艺作品中去寻。在稍早的文字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到,清代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发表于1903年-1905年)第八十三回:“原来他是一个江南不第秀才,捐了个二百五的同知,在外面瞎混。”1913年上海亚细亚影戏公司制作了由张石川执导的电影短片《二百五白相城隍庙》。丁楚鹤出演主角“二百五”,这个第一次走进上海的农民,由于不懂规矩,傻气四溢,闹剧不断,被演得惟妙惟肖,给人印象极深,此后“二百五”不胫而走,流行各地。1924年,陈独秀在《收回教育权》一文中言及“二百五”。1949年,上海大同电影公司又摄制了电影《二百五小传》,描写一位正直憨厚、爱打抱不平的评戏艺人,其绰号“二百五”。此后,“二百五”的“名气”更大,几乎传遍全国。另外,据著名戏剧人翁偶虹说,早年昆曲本有《蝴蝶梦》演绎庄子幻化故事。梆子改名为《大劈棺》,增添了“二百五”、“三百三”两个灵童角色,颇有噱头,反胜昆曲。京剧《蝴蝶梦》基本翻自梆子,筱翠花(于连泉)挑班演出不见出色。上海名丑刘斌昆重新塑了“二百五”这一角色,独创漆布长衫、坎肩、小帽,酷肖纸质,其功夫极深,被抱出场后,鹄立椅上,右手拿烟袋,左手弯胸前,历时一刻,身无少动,观众诧为奇技,直呼其“纸人”。京剧《蝴蝶梦》有一对白:杂扮童儿道:“什么人鸡毛喧叫?呀,这个人好像我二百五十大钱买来的童男,怎么活了?不要紧,待我叫他一叫。特(忒),二百五。”童男答道:“怎叫我二百五……你买的是纸的,我是个人,怎会一样?”“二百五”就是二百五十文大钱,就是“半吊子”。(但是实际上一吊钱是一千文,半吊子就是五百文了。)从以上分析来看,猜测“二百五”一词很可能产生于晚清民初。至于“半吊子”,可能就更早一些了。楚剧是一个古老的地方声腔剧种,旧称哦呵腔、黄孝花鼓戏、西路花鼓戏。由清代道光年间(1821年-1851年)鄂东流行的哦呵腔与黄陂、孝感一带的山歌、道情、竹马、高跷及民间说唱等融合形成,1926年改称楚剧。楚剧有一出传统小戏就叫《半吊子卖鞋》,是搬演一个绰号“半吊子”的鞋匠腊月三十卖鞋过年的故事。说明那时就有“半吊子”一说。二百五是“二杆子、半吊子、无所不能、无所不知”几词各取词头“二、半、无”谐音而成,是一句骂人很重的话。
2023-07-02 00:35:237

二百五的来历(二百五的历史典故)

二百五的来历二百五的来历:1、从前有一个秀才,为了考取功名废寝忘食发奋苦读,可是终其一生都不曾中举,连儿子都没有生。到了晚年,老秀才终于心灰意冷淡泊名利了,于是喜得贵子,晚年膝下添得双丁。秀才回想一生成败,不由得感慨万千,于是给两个儿子起名:一个叫做成事,一个叫做败事。从此秀才在家闭门课子,日子过得和乐融融。一天,秀才吩咐妻子道:“我要去集市上逛逛,你在家督促二子写字,大的写三百,小的写二百。”秀才赶集回来之后询问二子在家用功如何,老婆回答道:“写是写了,不过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两个都是二百五!”2、苏秦是战国时的一个说客,他身佩六国相印,一时很是威风,但也结下了很多仇人。后来,他终于在齐国被人杀了,齐王很恼怒,要为苏秦报仇。可一时拿不到凶手,于是,他想了一条计策,让人把苏泰的头从尸体上割下来,悬挂在城门上,旁边贴着一道榜文说:“苏秦是个内奸,杀了他黄金千两,望来领赏。”榜文一贴出,就有四个人声称是自己杀了苏秦。齐王说:“这可不许冒充呀!”四个人又都咬定说自己干的。齐王说:“一千两黄金,你们四个人各分得多少?”四个齐声回答:“一人二百五。”齐王拍案大怒道:“来人,把这四个‘二百五"推出去斩了!”“二百五”一词就这样流传下来。3、牌九中有“二板”和“么五”两张牌,这两张牌配在一起就是十个点,在推牌九这一赌博活动中,被称为“毙十”。它在牌九里是最小的点,谁都比它大,它什么牌也“吃”不了,所以人们就用“二板五”这个词来戏称什么事也做不好也管不了的人。时间久了,就把“二板五”叫成了“二百五”。在香港,习惯上又称为“二五仔”。4、唐朝的长安“市长”京兆尹权势很大,出巡时有庞大的仪仗队伍。在最前开路的小吏原为一员,官名叫喝道伍佰,他手里拿着一根长竿赶开路人。后来,喝道伍佰增为二员,但长安群众并没有以两个伍佰称他们,反而说他们是共称伍佰,于是每人就被称为二百五,又因为他们每人手中持一长竿,所以又称他们为二秆子。今天,二百五与二秆子都是莽撞、无礼、粗鲁之人的代名词,5、古代人用银子按两划分,一般五百两是个整数单位,用纸包好,有点像我们把硬币包一包,当时包五百两是为“一封”,而二百五十两就是“半封”银子,因为跟“半疯”谐音,所以以后人们也城疯疯癫癫的人做“二百五”。6、从前有一个傻瓜,有一天他去卖传家至宝,宝物上写“卖尽二百五十八两”,结果他卖的时候有人和他讨价还价,硬是只给250,他想250就250,于是卖得金子250两,很多人笑话他,八两金子很多的,笨蛋。从那以后人们就把做事糊涂的人称为二百五。1、源于战国故事。战国时有一说客,名叫苏秦,身佩六国相印,一时很是威风,但也结下了很多仇人,后来终于在齐国被杀。齐王很恼怒,要为苏秦报仇,可一时拿不到凶手,于是,他想了一条计策,让人把苏泰的头从尸体上割下来,悬挂在城门上,旁边贴着一道榜文说:“苏秦是个内*,杀了他黄金千两,望来领赏。”榜文一贴出,就有四个人声称是自己杀了苏秦。齐王说:“这可不许冒充呀!”四个人又都咬定说自己干的。齐王说:“一千两黄金,你们四个人各分得多少?”四个齐声回答:“一人二百五。”齐王拍案大怒道:“来人,把这四个‘二百五"推出去斩了!”“二百五”一词就这样流传下来。2、源于唐朝故事。唐朝的长安“市长”京兆尹权势很大,出巡时有庞大的仪仗队伍。在最前开路的小吏官名叫“喝道伍佰”,他手拿一根长竿赶开路人。后来,喝道伍佰增为二人,但长安群众并没有以两个伍佰称他们,反而说他们是共称伍佰,于是每人就被称为二百五,又因为他们每人手中持一长竿,所以又称他们为二秆子。这说明了长安群众对作威作福的官吏的反感。流传至今,二百五与二秆子都成了莽撞、无礼、粗鲁之人的代名词。3、源于民间传说。从前有一个秀才,为了考取功名废寝忘食、发奋苦读,可是终其一生都不曾中举,连儿子都没有生。到了晚年,老秀才终于心灰意冷淡泊名利了,反而喜得贵子,添得双丁。秀才回想一生成败,不由得感慨万千,于是给两个儿子起名:一个叫做成事,一个叫做败事。从此秀才在家闭门课子,日子过得其乐融融。一天,秀才吩咐妻子道:“我要去集市上逛逛,你在家督促二子写字,大儿子写三百,小儿子写二百。”秀才赶集回来之后询问二子在家用功如何,老妻回答道:“写是写了,不过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两个都是二百五!”4、源于推牌九。牌九系一种赌具,其中有“二板”和“么五”两张牌,这两张牌配在一起就是十个点,在推牌九这一赌博活动中,被称为“毙十”。它在牌九里是最小的点,谁都比它大,它什么牌也“吃”不了,所以后来人们就用“二板五”这个词来戏称什么事也做不好,也管不了的人。时间久了,就把“二板五”叫成了“二百五”。在香港,习惯上又称为“二五仔”。5、据某中学语文书记载,古代人用银子按两划分,一般五百两是个整数单位,用纸包好,当时包五百两是为“一封”,而二百五十两就是“半封”银子,因为跟“半疯”谐音,所以后来人们也把疯疯癫癫的人做“二百五”。6、从前有一个傻瓜,家道中落。有一天他去卖传家至宝,宝物上写“卖尽二百五十八两”,结果他卖的时候有人和他讨价还价,硬是只给250,他想250就250,于是卖得金子250两,很多人笑话他少要了8两金子,笨蛋一个。从那以后人们就把做事糊涂的人称为二百五。7、到了现代,据说有人学唱歌星伍佰的歌,怎么也学不象。别人说他顶多算半个五百-----古代有一个官员想发财,想了个办法,要改善百姓生活,要改善公共场所的公共基础设施,大量向百姓征税。许多百姓向上级官员投诉,问向百姓征这么多税是为什么?这个官员解释说,要改善公共场所的公共基础设施,要改善百姓生活。这个官员向上级官员行贿要保住官阶。上级官员一查帐,眼一翻,贪污的钱不够我死党吃喝玩乐三月,将其杀了,以示公正。百姓把这个想发财的官员叫“二百五”的官员。这是反贪污、反行贿、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二百五”运动。上级官员博得了皇上一笑,奖励“二百五”贯铜钱,以去铜臭之味儿。二百五的历史典故一种说法是来源于苏秦,苏秦被杀之后,齐王为了找到杀害苏秦的凶手,将苏秦的头颅割下悬赏,有四人前来领赏,齐王问他们你们一人得多少,四人齐声回答“二百五”,齐王拍案大怒道:“来人,把这四个‘二百五"推出去斩了!”还有一种说法是来源于牌九,牌九里面最小的点是“二板五”的牌,,谁都比它大,它什么牌也“吃”不了,后来叫成了“二百五”。二百五是指傻头傻脑,不很懂事而又倔强莽撞的人。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在各地的口语中都有出现。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二百五用于口语调侃,但绝非粗口或者骂人的话。出自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83回:“原来他是一个江南不第秀才,捐了个二百五的同知,在外面瞎混。”二百五骂人的来历二百五,在数学上的应用就是表示一组数字,比如249、250、251等。用在汉语里,是一个骂人的贬义词,一般形容一个人愚蠢或说话不恰当,不把事情当回事,自欺欺人。同义词有:傻子、傻子、白痴、白痴等。这个贬义词正式出现在清代吴建仁所著的《二十年见怪不怪》第83章文献中:原来他是江南杰出学者。关于“二百零五”这个词的真正由来,有多种说法,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是:苏秦的诱惑。战国时期,有一个人物,名叫苏秦,深受国君的赏识。很多医者为了争夺君主的好感,纷纷与苏秦争相,派人去刺杀苏秦。苏秦当时身受重伤。临死前,他要求国君将自己肢解,挂在城门上以示众,然后在下方贴出了一份赏赐清单。名单上写着:苏秦是叛徒。杀了他,已经消除了对国家的伤害。他应该得到一千两黄金的奖励。我们希望那些消灭叛徒的人会来接受奖励。公告一出,立即有四人赶来,声称亲手杀死了它,并要求悬赏。国君接了这四个傻子,拿了一千两黄金,问他们各分多少?四人齐声回答:两百零五。王大怒,过来,把这四千二百零五人拖出去斩首。从此,两百零五这个词在民间流传开来。过去有一种说法,10两白银为一锭,500两为一件,250两为“半封印”,谐音“半疯”。久而久之,人们就用“二百零五”来形容那些自欺欺人、说话古怪、做事认真、做事随随便便的人。两百零五是比喻一个不如常人聪明的人,说这个人不够用。古时候,古人用五百铜钱作挂件,两百零五为半枚。所以两百五十个铜币是三心二意的!你的大脑只有正常人的一半。两百零五个比喻不正常。“二百零五”是现代的口头禅。它通常形容一个人很傻,不聪明,不开明,不粗鲁,但充其量只是个玩笑。?250的解释还有很多,但人们一直无法知道它的具体来源。现在所有的古字典都没有收录这个词。目前,只有《现代汉语词典》录入了“二百五”二字,但《现代汉语词典》并未对“二百五”的来源作出任何解释。二百五的由来故事二百五的来历故事苏秦身挂六国相印,风光无限,遭到很多人嫉恨,有内部人,也有秦国人。后来,苏秦被刺杀,凶手逃之夭夭。齐王引蛇出洞,声称:苏秦是个大内奸,所以刺杀苏秦的人是义士,是为国除害,奖励黄金千两,刺杀者赶快领赏。古时代人比较单纯,不像现代人有那么花花肠子,于是就有四人领赏了。千两黄金,四人乐滋滋商量后,每人二百五。此时,齐王拍案大怒:“把这四个二百五推出去斩了!”从此,民间方有二百五的传说。注意:智商测试的最高指数是250,25分以下属于白痴,25-60分属于亚白痴,50—70属于智力孱弱,90~110为正常才能,110以上属于高才能。据说爱因斯坦的IQ达到了180。至于智商指数达到250的,近代还没发现过。指数250,为何成为“二百五”神经病的说法呢?这是因为“天才和精神病只有一线之差”。所以,250这个几乎无人可及的境界,就变成了形容笨蛋的了。这些人说的话,普通人听不懂,所以就说他们是二百五,不是天才就是蠢材。三百六十五路神的来历柏鉴,敕封为三界首领八部三百六十五位清福正神。黄天化,敕封为管领三山正神炳灵公之职。黄飞虎,敕封为东岳泰山天齐仁圣大帝之职,敕封崇黑虎为南岳衡山司天昭圣大帝;敕封闻聘为中岳嵩山中天崇圣大帝;封崔英为北岳恒山安天玄圣大帝;敕封蒋雄为西岳华山金天愿圣大帝。闻仲,敕封为九天应元雷神普化天尊之职,仍率领雷部二十四员催云助雨护法天君。雷部二十四位天君正神名:邓天君忠辛天君环张天君节陶天君荣庞天君洪刘天君甫苟天君章毕天君环秦天君完赵天君江董天君全袁天君角李天君德孙天君良柏天君礼王天君变姚天君宾张天君绍黄天君庚金天君素吉天君立余天君庆助风神菡芝仙闪电神金光圣母罗宣,敕封为南方三气火德星君正神之职;仍率领火部五位正神,任其施行,巡察人间善恶。火部五位正神名:尾火虎朱招室火猪高震觜火猴方贵翼火蛇王蛟接火天君刘环吕岳,敕封为主掌瘟皇昊天大帝之职;率领瘟部六位正神。瘟部六位正神名:东方行瘟使者周信南方行瘟使者李奇西方行瘟使者朱天麟北方行瘟使者杨文辉劝善大师陈庚和瘟道士李平金灵圣母,敕封北极紫气坎宫斗母正神之职。五斗群星吉曜恶煞正神名:东斗星官苏护金奎姬叔明赵丙西斗星官黄天禄龙环孙子羽胡升胡云鹏中斗星官鲁仁杰晁雷姬叔升中天北极紫微大帝伯邑考南斗星官周纪胡雷高贵余成孙宝雷_北斗星官黄天祥天罡比干文曲窦荣武曲韩升左辅韩变右弼苏全忠破军鄂顺贪狼郭宸巨门董忠招摇群星名:青龙星邓九公白虎星殷成秀朱雀星马方玄武星徐坤勾陈星雷鹏滕蛇星张山太阳星徐盖太阴星姜氏玉堂星商容天贵星姬叔乾龙德星洪锦红鸾星龙吉公主天喜星纣王天子天德星梅伯月德星夏招天赦星赵启貌端星贾氏金府星萧臻木府星邓华水府星余元火府星火灵圣母土府星土行孙六合星邓氏婵玉博士星杜元铣力士星邬文化奏书星胶鬲河魁星黄飞彪月魁星彻地夫人帝车星姜桓楚天嗣星黄飞豹帝略星丁策天马星鄂崇禹皇恩星李锦天医星钱保地后星黄氏宅龙星姬叔德伏龙星黄明驿马星雷开黄幡星魏贲豹尾星吴谦丧门星张桂芳吊客星风林勾绞星费仲卷舌星尤浑罗_星彭遵计都星王豹飞廉星姬叔坤大耗星崇侯虎小耗星殷破败贯索星丘引栏杆星龙安吉披头星太鸾五鬼星邓秀羊刃星赵升血光星孙焰红官符星方义真孤辰星余化天狗星季康病符星王佐钻骨星张凤死符星卞金龙天败星柏显忠浮沉星郑椿天杀星卞吉岁杀星陈庚岁刑星徐芳岁破星晁田独火星姬叔义血光星马忠亡神星欧阳淳月破星王虎月游星石矶娘娘死气星陈季贞咸池星徐忠月厌星姚忠月刑星陈梧黑杀星高继能七杀星张奎五谷星殷洪除杀星余忠天刑星欧阳天禄天罗星陈桐地网星姬叔吉天空星梅武华盖星敖丙十恶星周信蚕畜星黄元济桃花星高氏兰英扫帚星马氏大祸星李艮狼籍星韩荣披麻星林善九丑星龙须虎三尸星撒坚三尸星撒强三尸星撒勇阴错星金成阳差星马成龙刃杀星公孙铎四废星袁洪五穷星孙合地空星梅德红艳星杨氏流霞星武荣寡宿星朱升天瘟星金大升荒芜星戴礼胎神星姬叔礼伏断星朱子真反吟星杨星伏吟星姚庶良刀砧星常昊灭没星房景元岁厌星彭祖寿破碎星吴龙二十八宿名:角木蛟柏林斗木豸杨信奎木狼李雄井木犴沈庚牛金牛李弘鬼金羊赵白高娄金狗张雄亢金龙李道通女土蝠郑元胃土雉宋庚柳土_吴坤氐土貉高丙星日马吕能昂日鸡黄仓虚日鼠周宝房日兔姚公伯毕月乌金绳阳危月燕侯太乙心月狐苏元张月鹿薛宝天罡星三十六位名:天魁星高衍天罡星黄真天机星卢昌天闲星纪丙天勇星姚公孝天雄星施桧天猛星孙乙天威星李豹天英星朱义天贵星陈坎天富星黎仙天满星方保天孤星詹秀天伤星李洪仁天玄星王龙茂天健星邓玉天暗星李新天_星徐正道天空星典通天速星吴旭天异星吕自成天煞星任来聘天微星龚清天究星单百招天退星高可天寿星戚成天剑星王虎天平星卜同天罪星姚公天损星唐天正天败星申礼天牢星闻杰天慧星张智雄天暴星毕德天哭星刘达天巧星程三益地煞星七十二位名:地魁星陈继真地煞星黄景元地勇星贾成地杰星呼百颜地雄星鲁修德地威星须成地英星孙祥地奇星王平地猛星柏有患地文星革高地正星考鬲地辟星李燧地阖星刘衡地强星夏祥地暗星余惠地辅星鲍龙地会星鲁芝地佐星黄丙庆地_星张奇地灵星郭巳地兽星金南道地微星陈元地慧星车坤地暴星桑成道地默星周庚地猖星齐公地狂星霍之元地飞星叶中地走星顾宗地巧星李昌地明星方吉地进星徐吉地退星樊焕地满星卓公地遂星孔成地周星姚金秀地隐星宁三益地异星余知地理星童贞地俊星袁鼎相地乐星汪祥地捷星耿颜地速星邢三鸾地镇星姜忠地羁星孔天兆地魔星李跃地妖星龚倩地幽星段清地伏星门道正地僻星祖林地空星萧电地孤星吴四玉地全星匡玉地短星蔡公地角星蓝虎地囚星宋禄地藏星关斌地平星龙成地损星黄乌地奴星孔道灵地察星张焕地恶星李信地魂星徐山地数星葛方地阴星焦龙地刑星秦祥地壮星武衍公地劣星范斌地健星叶景昌地耗星姚烨地贼星孙吉地狗星陈梦庚九曜星官名:崇应彪高系平韩鹏李济王封刘禁王储彭九元李三益北斗五气水德星君名:水德星鲁雄箕水豹杨真壁水_方吉清参水猿孙祥轸水蚓胡道元殷郊,敕封为执年岁君太岁之神,杨任为甲子太岁之神。太岁部下日直众星名:日游神温良夜游神乔坤增福神韩*损福神薛恶虎显道神方弼开路神方相直年神李丙直月神黄承乙直日神周登直时神刘洪王魔,敕封为镇守灵霄宝殿四圣大元帅。王魔杨森高体乾李兴霸赵公明,敕封为金龙如意正一龙虎玄坛真君之神;率领部下四位正神。招宝天尊萧升纳珍天尊曹宝招财使者陈九公利市仙官姚少司魔礼青,敕封为四大天王之职。增长天王魔礼青掌青光宝剑一口职风广目天王魔礼红掌碧玉琵琶一面职调多文天王魔礼海掌管混元珍珠伞职雨持国天王魔礼寿掌紫金龙花狐貂职顺郑伦、陈奇,敕封镇守山门哼哈二将之神。余化成,为主痘碧霞元君之神;率领五方痘神,任其施行。敕封元配金氏为卫房圣母元君。五方主痘正神名:东方主痘正神余达西方主痘正神余兆南方主痘正神余光北方主痘正神余先中央主痘正神余德云霄,为感应随世仙姑正神之位。云霄娘娘琼霄娘娘碧霄娘娘申公豹,为分水将军之职。飞廉、恶来,敕封为冰销瓦解之神。
2023-07-02 00:35:481

250的来历?

源于民间传说。从前有一个秀才,为了考取功名废寝忘食、发奋苦读,可是终其一生都不曾中举,连儿子都没有生。到了晚年,老秀才终于心灰意冷淡泊名利了,反而喜得贵子,添得双丁。秀才回想一生成败,不由得感慨万千,于是给两个儿子起名:一个叫做成事,一个叫做败事。从此秀才在家闭门课子,日子过得其乐融融。一天,秀才吩咐妻子道:“我要去集市上逛逛,你在家督促二子写字,大儿子写三百,小儿子写二百。”秀才赶集回来之后询问二子在家用功如何,老妻回答道:“写是写了,不过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两个都是二百五!”从前有一个傻瓜,家道中落。有一天他去卖传家至宝,宝物上写“卖尽二百五十八两”,结果他卖的时候有人和他讨价还价,硬是只给250,他想250就250,于是卖得金子250两,很多人笑话他少要了8两金子,笨蛋一个。从那以后人们就把做事糊涂的人称为二百五。到了现代,据说有人学唱歌星伍佰的歌,怎么也学不象。别人说他顶多算半个五百-----
2023-07-02 00:35:561

二百五的真实来历是什么?

来源于战国故事。苏秦是战国时的一个说客,他身佩六国相印,一时很是威风,但也结下了很多仇人。后来,他终于在齐国被人杀了,齐王很恼怒,要为苏秦报仇。可一时拿不到凶手,于是,他想了一条计策,让人把苏泰的头从尸体上割下来,悬挂在城门上,旁边贴着一道榜文说:“苏秦是个内奸,杀了他黄金千两,望来领赏。”榜文一贴出,就有四个人声称是自己杀了苏秦。齐王说:“这可不许冒充呀!”四个人又都咬定说自己干的。齐王说:“一千两黄金,你们四个人各分得多少?”四个齐声回答:“一人二百五。”齐王拍案大怒道:“来人,把这四个‘二百五"推出去斩了!”“二百五”一词就这样流传下来。其他说法据某中学语文书记载,古代人用银子按两划分,一般五百两是个整数单位,用纸包好,当时包五百两是为“一封”,而二百五十两就是“半封”银子,因为跟“半疯”谐音,所以后来人们也把疯疯癫癫的人做“二百五”。同,一吊钱为五百,半吊钱也就是二百五从前有一个傻瓜,家道中落。有一天他去卖传家至宝,宝物上写“卖金二百五十八两”,结果他卖的时候有人和他讨价还价,硬是只给250,他想250就250,于是卖得金子250两,很多人笑话他少要了8两金子,笨蛋一个。从那以后人们就把做事糊涂的人称为二百五。
2023-07-02 00:36:031

250怎么由来的

一种说法是来源于苏秦,苏秦被杀之后,齐王为了找到杀害苏秦的凶手,将苏秦的头颅割下悬赏,有四人前来领赏,齐王问他们你们一人得多少,四人齐声回答“二百五”,齐王拍案大怒道:“来人,把这四个‘二百五"推出去斩了!”还有一种说法是来源于牌九,牌九里面最小的点是“二板五”的牌,,谁都比它大,它什么牌也“吃”不了,后来叫成了“二百五”。二百五是指傻头傻脑,不很懂事而又倔强莽撞的人。用法: 作主语、宾语、定语;在各地的口语中都有出现。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二百五用于口语调侃,但绝非粗口或者骂人的话。出自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83回:“原来他是一个江南不第秀才,捐了个二百五的同知,在外面瞎混。”
2023-07-02 00:36:291

表示骂人的数字“二百五”是怎么来的?

  二百五的由来  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把傻瓜或说话不正经、办事不认真、处事随便、好出洋相的人叫做“二百五”。  一说来源于战国故事。苏秦是战国时的一个说客,他身佩六国相印,一时很是威风,但也结下了很多仇人。后来,他终于在齐国被人杀了,齐王很恼怒,要为苏秦报仇。可一时拿不到凶手,于是,他想了一条计策,让人把苏泰的头从尸体上割下来,悬挂在城门上,旁边贴着一道榜文说:“苏秦是个内奸,杀了他黄金千两,望来领赏。”榜文一贴出,就有四个人声称是自己杀了苏秦。齐王说:“这可不许冒充呀!”四个人又都咬定说自己干的。齐王说:“一千两黄金,你们四个人各分得多少?”四个齐声回答:“一人二百五。”齐王拍案大怒道:“来人,把这四个‘二百五"推出去斩了!”“二百五”一词就这样流传下来。  另一种说法,与推牌九有点关系。  原来,牌九(旧时一种赌具)中有“二板”(四个点)和“么五”(六个点)两张牌,这两张牌配在一起就是十个点,在推牌九这一赌博活动中,被称为“毙十”。它在牌九里是最小的点,谁都比它大,它什么牌也“吃”不了,所以人们就用“二板五”(二板和么五的简称)这个词来戏称什么事也做不好也管不了的人。时间久了,就把“二板五”叫成了“二百五”。在香港,习惯上又称为“二五仔”。  再有一说: 唐朝的长安“市长”京兆尹权势很大,出巡时有庞大的仪仗队伍。在最前开路的小吏原为一员,官名叫喝道伍佰,他手里拿着一根长竿赶开路人。后来,喝道伍佰增为二员,但长安群众并没有以两个伍佰称他们,反而说他们是共称伍佰,于是每人就被称为二百五,又因为他们每人手中持一长竿,所以又称他们为二秆子。今天,二百五与二秆子都是莽撞、无礼、粗鲁之人的代名词,  说明了唐长安群众对作威作福的官吏的反感。  还有一说:从前有一个秀才,为了考取功名废寝忘食发奋苦读,可是终其一生都不曾中举,连儿子都没有生。  到了晚年,老秀才终于心灰意冷淡泊名利了,于是喜得贵子,晚年膝下添得双丁。  秀才回想一生成败,不由得感慨万千,于是给两个儿子起名:一个叫做成事,一个叫做败事。  从此秀才在家闭门课子,日子过得和乐融融。  一天,秀才吩咐妻子道:“我要去集市上逛逛,你在家督促二子写字,大的写三百,小的写二百。”  秀才赶集回来之后询问二子在家用功如何,老婆回答道:“写是写了,不过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两个都是二百五!”
2023-07-02 00:36:384

250的由来?有何典故?

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把说话不正经、办事不认真、处事随便、好出洋相的人叫做“二百五〃。 但这个称呼从何而来,却有多种说法。 说法一:源于战国故事。 战国时有一说客,名叫苏秦,身佩六国相印,一时很是威风,但也结下了很多仇人,后来终于在齐国被杀。齐王很恼怒,要为苏秦报仇,可一时拿不到凶手,于是,他想了一条计策,让人把苏秦的头从尸体上割下来,悬挂在城门上,旁边贴着一道榜文说:“苏秦是个内奸,杀了他黄金千两,望来领赏。”榜文一贴出,就有4个人声称是自己杀了苏秦。齐王说:“这可不许冒充呀!”4个人又都咬定说是自己干的。齐王说:“1000两黄金,你们4个人各分得多少?”4个人齐声回答:“一人二百五。”齐王拍案大怒道:“来人,把这4个‘二百五"推出去斩了!”“二百五”一词就这样流传下来。 说法二:源于民间传说。 从前有一个秀才,为了考取功名废寝忘食、发奋苦读,可是终其一生都不曾中举,连儿子都没有生。到了晚年,老秀才终于心灰意冷淡泊名利了,反而喜得贵子,添得双丁。秀才回想一生成败,不由得感慨万千,于是给两个儿子起名:一个叫做成事,一个叫做败事。从此秀才在家闭门课子,日子过得其乐融融。一天,秀才吩咐妻子道:“我要去集市上逛逛,你在家督促二子写字,大儿子写三百,小儿子写二百。”秀才赶集回采之后询问二子在家用功如,老回答道:“写是写了,不过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两个都是二百五! 说法三:源于唐朝官司职 唐朝的长安“市长”京兆尹权势很大,出巡时有宠大的仗仪队伍.在最前开路的小吏原为一名,官名叫喝道伍佰,他手里拿着一根长竿赶开路人。后来,喝道伍佰增为两名,但长安群众并没有以两个伍佰称他们,反而将他们共称为伍佰,于是单个伍佰就被戏称为二百五,又因为他们每人手中持一长竿,所以又称他们为二竿子。今天,二百五与二竿子都是莽撞、无礼、粗鲁之人的代名词。 说法四:源于中国的货币计量单位。 以上三则均是传说而已,比较有根据的说法来自中国的货币计量单位。过去的银子10两为一锭,500两为一封,250两即为“半封”,谐音“半疯“。时间长了,民间渐渐用”二百五“(半疯)来形容那些愚蠢、莽撞之人。满意请采纳
2023-07-02 00:36:541

《二百五》是怎么诞生的?

中国人经常把傻子或者说话不认真,做事不认真,做事随便,出洋相的人叫做“250”。但是,你知道它的来历吗?其列表如下:源于战国故事战国时期有个历史人物叫苏秦,是个军事家。他说服齐、楚、燕、赵、魏、韩国联合起来,结成联盟对付共同的敌人——秦国,年,受到大国君王的赏识,封他为丞相,史称“六国互封”。当苏秦在齐国扮演一个积极的角色时,他遇到了一个刺客。苏秦胸部被刺,当晚死亡。王听到这个消息后,非常生气,立即下令逮捕凶手。但是刺客已经逃得无影无踪了。他能在哪里抓住他?王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引蛇出洞”的妙计。他下令砍下苏秦的头,鞭打他的身体,让他满脸是血。然后把血淋淋的人头挂在城门口,贴了一张黄榜,上面写着:“苏秦是大内奸,该死。齐国一直想杀了他,却没有想到什么好办法。好在今天还有为民除害的义士,很受欢迎。王下令悬赏,赏两千金,请一个义人来领。”名单一出,就有人上钩了。没想到,来领赏的有四个人,他们都一口咬定是苏秦杀了自己。于是士兵们邀请他们去见齐王。齐看到他们四个,咬牙切齿。但他还是很认真地问:“这一千两黄金,你们四个人怎么分?”这四个人并不知道自己被骗了,但是他们高兴极了,立刻回答道:“很简单,10004=250,每人250。”王一听说他们还在高高兴兴地想着赏金,大怒:“把这四百五十块钱推出去,剁了他们!”这四个人成了替罪羊,被杀了。真正的刺客,据说是秦国派来的杀手,早就逃回秦国了。从此,民间流传的“250”就被抛在脑后了。人们常用它来形容愚人、傻子和被财富迷惑的人,这个版本也是最受欢迎的“250”的故事。源于民间传说从前有一个读书人,为了名利,苦读了大半辈子,还是不可救药。他甚至没有儿子。到了晚年,这位老秀才终于心灰意冷,淡泊名利,结果婚姻美满。秀在回忆自己一生的成败时,不禁感慨良多,于是给两个儿子取名:一个叫成功,一个叫失败。从此,秀才在家闭门造车,过着幸福的生活。一天,这位学者告诉他的妻子:“我要去逛集市。你应该督促二儿子在家写作。大的写三百,小的写二百。”秀才赶集回来后,问二儿子在家如何好好读书。他的妻子回答说:“写是写了,但完成的还不够,失去的更多。平均下来,两个人都是二百五!”源自唐朝的官方名称唐代长安的都城京赵胤非常强大,在他巡视的时候有一支庞大的仪仗队。在道前,胥吏原是一员,官名“饮伍佰”。开道的时候,他手里拿着一根长杆,用来驱赶开道者。后来又加了伍佰为二员,但长安人不叫他们两个伍佰,而是说统称伍佰,所以大家都叫二百五。因为他们每人手里都拿着一根长杆,所以又叫“二梗”。于是“二百五”“二梗”就流传下来了。今天,“二百五”“二梗”是鲁莽、粗鲁、无礼之人的代名词。起源于推牌九说是推牌九得来的。牌九是一种古老的赌博工具,其中有两张牌,即“两板”和“吴耀”。这两张牌加在一起是十分,推牌九的时候叫“死十”。“死十”是牌九中最小的点。大家都比它大,它吃不了什么牌。所以扑克游戏中的赌徒用“两板五”这个缩写来形容无能为力的无用之人。久而久之,在流传的过程中,发生了音变,“两板五”变成了“二百五”,其含义也变成了对高明、做事不靠谱、脑子缺弦的大师的讽刺。起源于古代包钱的习惯。在古代,钱分为两部分,一般520元为“一封”,用纸包着,有点像我们现在喜欢把硬币包在包里。五百二十是“一信”,二百五十二是“半信”。因为“半疯”和“半疯”是谐音,所以后来人们把疯子叫做“二百五”。源于“半机智”理论这是钱的问题。古钱币中间有一个方孔,所以也被称为“孔方兄弟”。为了方便携带,古人用绳子将钱从孔中穿出来。一千块一致,后来叫串串。在清朝,一根弦也叫吊。李里的凤姐说,袭人月银二两,晴雯等大姑娘月钱一文。一千块钱的叫鹤,一块钱的也叫大的。五百块钱是半吊,半吊不够一吊,比喻眼光不够。“半挂半”即“二百五”,即二百五十个文学人物。现在很多地方也有“外行”。其他声明从前,有一个傻瓜,他家里很穷。一天,他去卖一件传家宝。宝藏上写着“黄金卖二百五十八两”。结果他卖的时候有人跟他讲价,他就给了250。他以为250就是250两黄金,就卖了250两黄金。很多人嘲笑他要八两黄金,他是个傻子。从此以后,人们把做事愚蠢的人称为二百五。到了现代,据说有人学唱伍佰的歌,但是学不出像伍佰那样的东西。也有人说他充其量是五百分之五十。山东枣庄、巍山、江苏徐州的“半熟”是“二百五”的意思。在这里,愚人或说话不认真、做事不认真、做事随随便便、出丑的人被称为“半熟”。综上所述,“二百五”的由来真是五花八门。然而,“250”并不是一个很老的词。《红楼梦》就不用说了,《尔雅》,《说文》都不算。连《康熙字典》和《辞源》都没了,只有《辞海》有条目,其实没有。《半瓶醋》出自元杂剧《现代汉语词典》:“如今那条街上的普通人,读几本书,讲几个书卷气。人们叫他半瓶醋。”什么叫“半瓶醋”,就是“一瓶不满,一瓶半瓶”,意思是一知半解却在好人面前炫耀。也叫“半生不熟”。在更早的文字记载中,清代吴《司马相如题桥记》第八十三回说:“原来他是江南秀才,他捐了250个同学在外闲荡。”也是“钱的多少”。所以从分析上推测“250”这个词很可能起源于清末民初。至于“半吊子”,可能更早。
2023-07-02 00:37:011

请问250的由来是什么?

分类: 文化/艺术 >> 民俗传统 问题描述: 250大家都说这个人缺心眼或是傻子什么的不好话语,但有谁能知道250的由来?从什么时候开始说250?谁最先说的? 解析: 二百五的来历二百五的来历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把傻瓜或说话不正经、办事不认真、处事随便、好出洋相的人叫做“二百五”。 一说来源于战国故事。苏秦是战国时的一个说客,他身佩六国相印,一时很是威风,但也结下了很多仇人。后来,他终于在齐国被人杀了,齐王很恼怒,要为苏秦报仇。可一时拿不到凶手,于是,他想了一条计策,让人把苏泰的头从尸体上割下来,悬挂在城门上,旁边贴着一道榜文说:“苏秦是个内*,杀了他黄金千两,望来领赏。”榜文一贴出,就有四个人声称是自己杀了苏秦。齐王说:“这可不许冒充呀!”四个人又都咬定说自己干的。齐王说:“一千两黄金,你们四个人各分得多少?”四个齐声回答:“一人二百五。”齐王拍案大怒道:“来人,把这四个‘二百五"推出去斩了!”“二百五”一词就这样流传下来。 还有另一种说法,与推牌九有点关系。原来,牌九(旧时一种赌具)中有“二板”(四个点)和“么五”(六个点)两张牌,这两张牌配在一起就是十个点,在推牌九这一赌博活动中,被称为“毙十”。它在牌九里是最小的点,谁都比它大,它什么牌也“吃”不了,所以人们就用“二板五”(二板和么五的简称)这个词来戏称什么事也做不好也管不了的人。时间久了,就把“二板五”叫成了“二百五”。在香港,习惯上又称为“二五仔”。 二百五的由来 从前有一个秀才,为了考取功名废寝忘食发奋苦读,可是终其一生都不曾中举,连儿子都没有生。到了晚年,老秀才终于心灰意冷淡泊名利了,于是喜得贵子,晚年膝下添得双丁。 秀才回想一生成败,不由得感慨万千,于是给两个儿子起名:一个叫做成事,一个叫做败事。 从此秀才在家闭门课子,日子过得和乐融融。 一天,秀才吩咐妻子道:“我要去集市上逛逛,你在家督促二子写字,大的写三百,小的写二百。” 秀才赶集回来之后询问二子在家用功如何,老婆回答道:“写是写了,不过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两个都是二百五!”
2023-07-02 00:37:231

二百五的由来以及它真正的意思是什么?

二百五是指傻头傻脑,不很懂事而又倔强莽撞的人。 用法: 作主语、宾语、定语;在各地的口语中都有出现。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二百五用于口语调侃,但绝非粗口或者骂人的话。二百五的来历:1、源于战国时期战国时期,苏秦一直努力说服六国联合抗秦,史称"六国封相"。但苏秦在齐国的时候被刺客杀了,齐王为了抓出刺客,特贴出告示,声称苏秦为大内奸,刺杀苏秦者赏金千两。告示一出,立刻有四个上钩,声称是自己所为。齐王正恨刺客牙痒,怒: 千两黄金每人二百五,顺便把这四个二百五推出去砍了。从此民间便留下了二百五的说法,人们常用它来形容傻瓜、笨蛋。2、源于唐朝故事唐朝的长安“市长”京兆尹权势很大,出巡时有庞大的仪仗队伍。在最前开路的小吏官名叫“喝道伍佰”,他手拿一根长竿赶开路人。后来,喝道伍佰增为二人,但长安群众并没有以两个伍佰称他们,反而说他们是共称伍佰,于是每人就被称为二百五,又因为他们每人手中持一长竿,所以又称他们为二秆子。这说明了长安群众对作威作福的官吏的反感。流传至今,二百五与二秆子都成了莽撞、无礼、粗鲁之人的代名词。3、源于民间传说从前有一个秀才,为了考取功名废寝忘食、发奋苦读,可是终其一生都不曾中举,连儿子都没有生。到了晚年,老秀才终于心灰意冷淡泊名利了,反而喜得贵子,添得双丁。秀才回想一生成败,不由得感慨万千,于是给两个儿子起名:一个叫做成事,一个叫做败事。从此秀才在家闭门课子,日子过得其乐融融。一天,秀才吩咐妻子道:“我要去集市上逛逛,你在家督促二子写字,大儿子写三百,小儿子写二百。”秀才赶集回来之后询问二子在家用功如何,老妻回答道:“写是写了,不过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两个都是二百五!”4、源于推牌九牌九系一种赌具,其中有“二板”(四个点)和“么五”(六个点)两张牌,这两张牌配在一起就是十个点,在推牌九这一赌博活动中,被称为“毙十”。它在牌九里是最小的点,谁都比它大,它什么牌也“吃”不了,所以后来人们就用“二板五”(二板和么五的简称)这个词来戏称什么事也做不好,也管不了的人。时间久了,就把“二板五”叫成了“二百五”。在香港,习惯上又称为“二五仔”。5、源于银子常识据某中学语文书记载,古代人用银子按两划分,一般五百两是个整数单位,用纸包好,当时包五百两是为“一封”,而二百五十两就是“半封”银子,因为跟“半疯”谐音,所以后来人们也把疯疯癫癫的人做“二百五”。扩展资料二百五的例句:1、再难再苦,就当自己是二百五,再难再险,就当自己是二皮脸。2、你干嘛?保护你呀!你少那二百五了,当什么电灯泡呀你!3、一直有人说你二百五,说你没心没肺,甚至很长时间里你都一直觉得你自己是真的傻,但后来的你会告诉现在的自己:其实你并不傻,你只是没把自己看得那么重要。4、那个知道你是二百五的人,那个你愿意在他面前二百五的人,此刻,还记得都有谁吗?5、狭路相逢勇者胜,勇者相逢智者胜,实力差不多了比脸皮,脸皮也差不多就看谁二百五了,偶尔耍耍流氓也无妨。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二百五
2023-07-02 00:37:338

二佰五 起源

  典故  出处: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83回:“原来他是一个江南不第秀才,捐了个二百五的同知,在外面瞎混。”  来历传说  国人常把傻瓜或说话不正经、办事不认真、处事随便、好出洋相的人叫做“二百五”。据考证,大致有以下几个可能的来源,,.....  一、源于战国故事  二百五的由来  战国时期,有个历史人物叫苏秦,是个纵横家。他说服齐、楚、燕、赵、魏、韩六国联合起来,结成同盟,对付共同的敌人——秦国,从而受到了大国君王的赏识,被封为丞相,史称“六国封相”。     正当苏秦在齐国积极效力的时候,遇上了刺客。苏秦被当胸刺了一剑,当天晚上,就不治身亡了。齐王听到这个消息,非常生气,立即下令捉拿凶手。可是刺客已逃得无影无踪,到哪里去捉呢?齐王灵机一动,想出了“引蛇出洞”的妙计。他下令把苏秦的头割下来,还让人用鞭子抽打他的尸体,弄得满头满脸都是血。然后把血淋淋的人头悬挂在城门口,张贴出黄榜,上面写着:“苏秦是个大内奸,死有余辜。齐王一直想杀了他,却没想到什么好的办法。今幸有义士为民除害,大快人心。齐王下旨重赏,奖励黄金千两,请义士来领赏。”     此榜一出,果然有人上了钩。竟有四人前来领赏,而且他们都一口咬定:苏秦是自己杀的。于是士兵把他们“请”到齐王跟前。齐王见到他们四个人,恨得咬牙切齿。可他还是煞有介事地问:“这一千两黄金,你们四个人怎么个分法?” 这四个人不知道中了计,还高兴得立即回答说:“这好办,1000÷4=250,每人二百五。”     齐王一听他们还乐滋滋地想着赏金,拍案大怒:“把这四个二百五推出去斩了!” 这四个人就成了替死鬼被杀了。而真正的刺客,据说是秦国派来的杀手,早就逃回秦国去了。从此民间便留下了二百五的说法,人们常用它来形容傻瓜、笨蛋和被财色所迷惑的人。  二、源于民间传说  从前有一个秀才,为了考取功名废寝忘食、发奋苦读,可是终其一生都不曾中举,连儿子都没有生。到了晚年,老秀才终于心灰意冷淡泊名利了,反而喜得贵子,添得双丁。秀才回想一生成败,不由得感慨万千,于是给两个儿子起名:一个叫做成事,一个叫做败事。从此秀才在家闭门课子,日子过得其乐融融。一天,秀才吩咐妻子道:“我要去集市上逛逛,你在家督促二子写字,大儿子写三百个,小儿子写二百个。”秀才赶集回来之后询问二子在家用功如何,老妻回答道:“写是写了,不过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两个都是二百五!”  三、源于推牌九  牌九系一种赌具,其中有“二板”(四个点)和“么五”(六个点)两张牌,这两张牌配在一起就是十个点,在推牌九这一赌博活动中,被称为“毙十”。它在牌九里是最小的点,谁都比它大,它什么牌也“吃”不了,所以后来人们就用“二板五”(二板和么五的简称)这个词来戏称什么事也做不好,也管不了的人。时间久了,就把“二板五”叫成了“二百五”。  四、关于街机游戏  90年代流行的街机游戏“街头霸王”,出自于90年代的一个街机游戏叫“街头霸王(street fighter)”。是一个格斗游戏,当一方以满血打败另一方时,系统会出示一个英文PERFECT,由于系统发音不标准(日本做的游戏,日本人配音),读音非常像“二百五”,于是就以此调侃获胜之人。直到今天,在格斗类街机游戏上(如拳皇),PERFECT仍被称为“二百五”,从90年代玩街机的朋友都知道。当然这里的“二百五”只是调侃!  六、智商IQ  IQ的意思其实就是智商,是衡量智力的一种指数,其最高指数为250。在140以上者接近极高才能(国外常把这种人称为“天才”),120~140者为很高才能,110~120为高才能,90~110为正常才能,80~90为次正常才能,70~80为临界正常才能,60~70为轻度智力孱弱,50~60为深度智力孱弱,25~60为亚白痴,25以下者为白痴。正常智力的界限为智商90~110。常理来说,正常的测智商的题库,能达到140的,就已经算是天才了,而据说爱因斯坦的IQ达到了180,所以250的智商,可以说是超天才,又有人说,天才和精神病只有一线之差,所以,250这个几乎无人可及的境界,更多的就是用来形容笨蛋了(有些人被形容为爱因斯坦,意思为他的话语行为我们这些普通智力的人是无法理解的,不是天才就是蠢材。)  七、其他说法  据某中学语文书记载,古代人用银子按两划分,一般五百两是个整数单位,用纸包好,当时包五百两是为“一封”,而二百五十两就是“半封”银子,因为跟“半疯”谐音,所以后来人们也把疯疯癫癫的人做“二百五”。     从前有一个傻瓜,家道中落。有一天他去卖传家至宝,宝物上写“卖尽二百五十八两”,结果他卖的时候有人和他讨价还价,硬是只给250,他想250就250,于是卖得金子250两,很多人笑话他少要了8两金子,笨蛋一个。从那以后人们就把做事糊涂的人称为二百五。     到了现代,据说有人学唱歌星伍佰的歌,怎么也学不象。别人说他顶多算半个五百。     山东枣庄、微山、江苏徐州方言“半熟(读作‘半浮")”就是“二百五”的意思,这里把傻瓜或说话不正经、办事不认真、处事随便、好出洋相的人称为“半熟(读作‘半浮")”。    “二百五”不是一个很古老的词,不用说《尔雅》、《说文》、《康熙字典》不载,即便《辞源》、《辞海》也不见踪迹,只有《现代汉语词典》收有词条,却也未标明出处,只提示了一句“[方]半瓶醋。”“半瓶醋”出自元杂剧《司马相如题桥记》:“如今那街上常人,粗读几句书,咬文嚼字,人叫他做半瓶醋。”清代《石头记》六十四回有:“又有一等半瓶醋的读书人。”何谓“半瓶醋”,即“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比喻一知半解却好人前卖弄,也叫“半吊子”。其实,《现汉》只说对了一半,且拐了一个“弯儿”。“二百五”说的是“钱数”,与“半吊子”的关系更密切些。     如同“马大哈”源于马三立的相声《买猴》,俗语“二百五”的“根儿”恐怕也要从文艺作品中去寻。在稍早的文字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到,清代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发表于1903年-1905年)第八十三回:“原来他是一个江南不第秀才,捐了个二百五的同知,在外面瞎混。”1913年上海亚细亚影戏公司制作了由张石川执导的电影短片《二百五白相城隍庙》。丁楚鹤出演主角“二百五”,这个第一次走进上海的农民,由于不懂规矩,傻气四溢,闹剧不断,被演得惟妙惟肖,给人印象极深,此后“二百五”不胫而走,流行各地。1924年,陈独秀在《收回教育权》一文中言及“二百五”。1949年,上海大同电影公司又摄制了电影《二百五小传》,描写一位正直憨厚、爱打抱不平的评戏艺人,其绰号“二百五”。此后,“二百五”的“名气”更大,几乎传遍全国。     另外,据著名戏剧人翁偶虹说,早年昆曲本有《蝴蝶梦》演绎庄子幻化故事。梆子改名为《大劈棺》,增添了“二百五”、“三百三”两个灵童角色,颇有噱头,反胜昆曲。京剧《蝴蝶梦》基本翻自梆子,筱翠花(于连泉)挑班演出不见出色。上海名丑刘斌昆重新塑了“二百五”这一角色,独创漆布长衫、坎肩、小帽,酷肖纸质,其功夫极深,被抱出场后,鹄立椅上,右手拿烟袋,左手弯胸前,历时一刻,身无少动,观众诧为奇技,直呼其“纸人”。京剧《蝴蝶梦》有一对白:杂扮童儿道:“什么人鸡毛喧叫?呀,这个人好像我二百五十大钱买来的童男,怎么活了?不要紧,待我叫他一叫。特(忒),二百五。”童男答道:“怎叫我二百五……你买的是纸的,我是个人,怎会一样?”     “二百五”就是二百五十文大钱,就是“半吊子”。(但是实际上一吊钱是一千文,半吊子就是五百文了。)从以上分析来看,猜测“二百五”一词很可能产生于晚清民初。至于“半吊子”,可能就更早一些了。     楚剧是一个古老的地方声腔剧种,旧称哦呵腔、黄孝花鼓戏、西路花鼓戏。由清代道光年间(1821年-1851年)鄂东流行的哦呵腔与黄陂、孝感一带的山歌、道情、竹马、高跷及民间说唱等融合形成,1926年改称楚剧。楚剧有一出传统小戏就叫《半吊子卖鞋》,是搬演一个绰号“半吊子”的鞋匠腊月三十卖鞋过年的故事。说明那时就有“半吊子”一说。     二百五是“二杆子、半吊子、无所不能、无所不知”几词各取词头“二、半、无”谐音而成,是一句骂人很重的话。
2023-07-02 00:38: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