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芝华塔尼欧的少年
-
历史上,平民出身的皇后并不少,但像王娡一样,既是平民出身,又是已婚妇女,后来却离婚改嫁进入皇宫,最终贵为皇后的,恐怕就不多见了。
王娡—汉景帝的第二任皇后、汉武帝的母亲。
众所周知,古代中国是一个讲究尊卑、歧视女性、等级森严的社会,而王娡的人生几乎颠覆了古代社会的所有游戏规则,实现了令人匪夷所思的极限跨越,就算在今天看来,也足以称得上是奇迹。那么,王娡是如何创造这种奇迹的呢?
要弄清王娡的发迹史,还要从她的母亲说起。
一
王娡的父亲王仲只是一介布衣,可她的母亲臧儿却有着非常显赫的家世背景。臧儿的祖父,便是秦朝末年声名赫赫的义军领袖臧荼。他早年追随项羽,因战功卓著受封为燕王,后来被韩信所迫,归降刘邦。由于不是刘邦的班底,臧荼始终未获信任,所以汉朝建立不久他便再次起兵反叛。刘邦御驾亲征,仅用两个月便将其平定。臧荼兵败被俘,家道从此败落,他的孙女臧儿成年后嫁给了商人王仲。
臧儿跟王仲育有一子二女,儿子王信,长女王娡,次女王皃姁。没过几年,王仲因病亡故,臧儿便带着儿女改嫁田氏。王娡长大后,嫁给了同乡一个叫金王孙的人。此人名字叫得很贵族,实际上根本不是什么王孙公子,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商人。
王娡作为商人的女儿,嫁给金王孙也可以说是门当户对,并不算委屈她。但是,王娡的母亲臧儿却一直深感委屈。
尽管世人都说,嫁出去的女儿就是泼出去的水,可臧儿却不认为女儿的命运从此就“覆水难收”了。在她的记忆中,童年时代那种宝马轻裘、钟鸣鼎食的贵族生活虽已恍然如梦,但却始终未曾消泯。换言之,在骨子里头,臧儿从没忘记自己是个贵族。如今,女儿王娡由于环境所迫不得不嫁为商人妇,这自然成了臧儿的一大心病。可是,王娡嫁给金王孙后,很快就生下了一个女儿,一家三口看上去也是和和美美的,臧儿还能怎么着呢?
对常人来说,既然生米已经煮成熟饭,也就没必要再折腾了。然而,臧儿终究不是常人。有一天,她脑中忽然冒出了一个念头,一个近乎疯狂的念头—能不能把已经煮成熟饭的米淘出来,包装一下,当成生米再卖一回呢?
像这种事,世人肯定都要说“No”的。然而,臧儿对自己说的却是:Why not?
为什么不呢?假如你不去尝试,怎么知道不行呢?
为了给自己增添勇气,臧儿随即找了一个算命先生,让他给两个女儿算了一卦。结果,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算命先生告诉臧儿:她的两个女儿都是大富大贵之命!
臧儿欣喜若狂,马上找到女儿王娡,让她跟金王孙离婚。王娡跟她母亲一样,也是不甘平庸、心比天高的人,所以母女俩一拍即合,立刻向金王孙提出了离婚的要求。金王孙当然打死也不同意,于是事情便陷入了僵局。
但是很快,臧儿便用行动打破了这种僵局。她拿出重金,辗转相托,最后成功贿赂了宫中专门负责为太子物色嫔妃的官员,随后便把精心装扮、焕然一新的女儿王娡隆重推了出去。王娡是个美人,曾为人妻人母的经历,非但没有影响她的姿容,反而让她拥有了一种少女所没有的别样风情,所以,王娡很快就入选了。
当来自皇宫的车辇接走王娡的那一天,金王孙感到了一种撕心裂肺的疼痛。但是,他只能无奈地接受这个结局。因为古往今来,还没有一个人敢走进皇宫,对里面的人说:嗨,我来找我的妻子,你们能把她还给我吗?
二
王娡进入太子宫的时候,太子刘启的身边早已是群芳竞艳、佳丽如云,比如薄氏、栗姬、贾氏、程氏等,都是年轻美丽的女子。其中,薄氏是太子的正妃。可想而知,要跟这样的一群女人争宠,并不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
不过,王娡还是很快就脱颖而出了。
因为,太子刘启对她的前尘往事一无所知。他只知道,这个叫王娡的女子很有点与众不同。除了床笫之欢能给他带来无尽的新鲜感之外,刘启觉得,这个女子对世事人心似乎还拥有一种成熟而敏锐的洞察力。这一点,显然是别的嫔妃所不具备的。
王娡在长安宫廷中刚刚站稳脚跟不久,臧儿就把她的次女王皃姁也一并送进了太子宫,当仁不让地把自己变成了太子的双料丈母娘。
短短几年,王娡就为刘启生下了三个千金,她们就是后来的平阳公主、南宫公主和隆虑公主。看着这三个漂亮的女儿,刘启当然很高兴,但他的笑容背后,不免还是有一丝遗憾。
谁都知道,他更想要儿子。
那些日子,王娡日夜向天祝祷,祈求上苍赐给她一个儿子。终于有一天,王娡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光芒四射、熊熊燃烧的火球从天空中直射而下,瞬间没入了她的腹中。醒来之后,她蓦然发现自己又有身孕了。
当王娡把这个梦告诉刘启时,刘启激动万分地拉住王娡的手,说:“亲,此贵征也!”
公元前156年六月,汉文帝驾崩,太子刘启即位,史称汉景帝。刘启登基的当天,便宣布立他的正妃薄氏为皇后。尽管这样的结果是顺理成章的,但其他嫔妃还是对这个成为皇后的女人充满了忌妒,比如刘启的宠妃栗姬、程姬等人,当然,也包括王娡。
汉朝承秦制,皇后以下诸妃,分为夫人、美人、良人等多个等级。王娡被封为夫人,比皇后之位仅低一阶。然而这一阶,却不是一步之遥,而是一道难以跨越的天堑。
面对这道天堑,王娡的心绪颇为复杂。一方面,她很自信。因为短短几年前,她还只是一个身份卑贱的商人的妻子,如今,她却已成为大汉天子最为宠爱的嫔妃之一。既然她当初可以实现这种奇迹般的跨越,那么她自然有理由相信,总有一天,自己能把面前的这道天堑迈过去。
除了对自己征服命运的能力充满自信外,老天爷也给王娡安排了一个极为有利的客观因素,那就是—皇后薄氏没有生育。作为皇后,这当然是个重大缺陷。反观王娡,短短几年就生下了三个千金,而且肚子里十有八九还怀着一个皇子。两相比较,王娡的优势自不待言。
然而,任何优势都只是相对的。首先,薄氏虽然没有生育,但她却是刘启的祖母薄太后的娘家人,拥有无比高贵的出身;而且,薄太后又很长寿,景帝登基的这一年,薄太后仍然健在。有这样一个强大的后台,薄氏自然不用担心被刘启废掉。
其次,此时刘启的其他几个嫔妃早已生下了好几个皇子,就连王娡的妹妹王皃姁,也抢在前面生下了儿子刘越。在此情形下,就算王娡梦到“日入其怀”后果真诞下皇子,就算有朝一日薄氏被刘启废掉,这皇后之位恐怕也不见得会轮到她头上。
是故,王娡一方面对自己充满信心,同时却又不可避免地深怀忧虑。她尤其担心的是,万一这回怀上的又是一个女儿,那她的皇后之梦恐怕从此就要破碎了。
正当王娡为此焦灼难安的时候,汉景帝也做了一个梦。有一天,他在崇芳阁小憩,恍然看见一只红毛猪从天而降,径直落入了殿阁之中。醒来后,刘启即召宫廷卜者前来解梦。卜者沉吟片刻,随即告诉刘启,此殿阁中即将诞生一位伟人,未来当为汉家盛世之主!
那一刻,刘启的激动和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当天,他就把崇芳阁改名猗兰殿,并且让王娡搬了进去。一个月后,即公元前156年阴历七月初七,传统的七夕节这天,王娡在猗兰殿生下了一个男婴,汉景帝给他起了一个小名叫“彘”。
这个男婴,就是后来的汉武帝刘彻。
三
王娡虽然生下了刘彻,但她跟景帝的另一个宠妃栗姬比起来,仍然不占优势,因为栗姬之子刘荣是景帝的长子。在古代,太子要么立“嫡”(皇后之子),要么立“长”(长子),而薄皇后无子,所以东宫之位便非刘荣莫属了。
公元前153年四月,刘荣被立为太子。正所谓“母以子贵”,此时的栗姬虽然尚未取代薄氏成为皇后,但是在景帝的后宫中,她的地位显然是最高的。来日薄皇后一旦被废,栗姬就是毋庸置疑的继任者。
这样的局面,对王娡无疑是很不利的。假如不出现什么意外,她这辈子绝对是跟皇后之位无缘了。然而,就在王娡暗自神伤的时候,意外出现了。
这个意外是另一个女人带来的。她就是汉景帝的姐姐—馆陶长公主刘嫖。
在当时的宫廷中,长公主刘嫖是个拥有极大影响力的女人。其因有二:首先,汉景帝的母亲窦太后非常疼爱长公主,而汉景帝又是个孝子,对窦太后言听计从,顺带着对长公主也很尊重;其次,长公主一直很关心汉景帝的后宫生活,经常帮他物色美人充实后宫,对此,汉景帝自然也很感激。所以,长公主便很容易利用景帝对她的信任插手宫廷事务,乃至干预帝国政务。
长公主有一个独生女,名叫阿娇,被她视为掌上明珠。只要能让阿娇高兴,长公主没有什么是不能做的。同样,为了能让女儿长大后拥有别的女人望尘莫及的幸福,长公主早早就替阿娇计划了一切。
在古代,一个女人所能拥有的最高幸福是什么?
当然就是贵为皇后,母仪天下了。
所以,当刘荣被立为太子后,长公主第一时间就找到了刘荣的母亲栗姬,主动表示要把阿娇许配给刘荣。对于这桩婚事,长公主自认为是十拿九稳的。一来,她对自己在后宫的影响力非常自信;二来,她觉得自己跟栗姬的关系不错—栗姬当初能博得景帝之宠,未尝没有她长公主的一份功劳。因此,长公主认为只要自己开口,这桩事就算成了。
然而,长公主万万没想到,栗姬竟然一口回绝了她。
栗姬是个刻薄善妒的女人。这些年来,长公主给汉景帝推荐了不少美女,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景帝对栗姬的宠爱。对此,长公主毫无察觉,但栗姬却一直怀恨在心。现在长公主想巴结她,她正好给长公主一个难堪,以示报复。
一辈子心高气傲的长公主何曾遭遇这样的羞辱和挫折?她怒不可遏,随即把目光转向其他皇子,准备重新物色一个女婿,然后扳倒栗姬母子,再让女婿入主东宫!
那些日子,长公主就用她的火眼金睛在所有皇子中挨个扫视了一遍。
最后,她选中了刘彻。
于是,就在某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容光焕发的馆陶长公主便笑容可掬地走到王娡面前,说:王夫人,我们谈谈好吗?
那一刻,王娡看着沐浴在阳光下的雍容华贵的长公主,仿佛看见了自己期待已久的幸运女神。她粲然一笑,说:当然可以,为什么不呢?
就这样,王娡和长公主结成了儿女亲家,同时也结成了政治同盟。
从这一天起,王娡与栗姬的力量对比就开始发生逆转了,然而栗姬却对此浑然不觉。
四
公元前151年冬,因薄太后已于不久前去世,失去靠山的薄皇后终于被景帝废黜,皇后之位空了出来。
关键时刻,馆陶长公主终于攘袂登场了。那些日子,她几乎天天往宫里头跑,不厌其烦地对景帝施加影响,极力贬低栗姬母子,同时不断称颂王娡的贤良和刘彻的聪慧。言下之意,就是想让景帝废掉刘荣,然后立王娡为皇后,立刘彻为太子。
景帝经不住长公主的一再轰炸,逐渐对栗姬母子产生了反感。不过,太子废立毕竟不是小事,所以景帝一时也下不了决心。
最后,有个人帮他下定了决心。
这个人就是栗姬自己。
那年冬天,景帝偶染微恙,情绪有些低落。一天,景帝用一种略带伤感的语调,跟栗姬谈起了诸多嫔妃和皇子,然后冷不防冒出一句:“百岁后,善视之。”景帝的意思是:他去世以后,希望栗姬能善待其他嫔妃和皇子。
很显然,这是景帝借生病之机在对栗姬进行试探。傻瓜也听得出来,景帝这么说,就是要把皇后之位许给栗姬了。假如栗姬的心胸不是那么狭隘,顺水推舟地说几句大度得体的话,说不定景帝就真把她立为皇后了。
只可惜,栗姬终究是个愚蠢的女人。那天,她非但一个字的好话都没说,反而还用十分怨毒的口气,把其他嫔妃和皇子数落了一番。听她那口气,要是哪一天她儿子登基为帝,她不把昔日的竞争者赶尽杀绝就算大发慈悲了,要让她善待他们,简直是痴心妄想!
听完栗姬的话,景帝气得差点背过气去。从这一天起,景帝对栗姬母子的感情日渐淡薄。王娡把这一切看在眼里,随即不动声色地出手了。
当然,王娡采取的手段是相当高明的。她并没有亲自出面,而是派了一个可靠的人,去怂恿朝中负责封官授爵的典客,让他向景帝进言,劝景帝早立皇后,以安人心。
劝景帝立谁呢?
要是你以为王娡是向典客毛遂自荐,那你就错了。王娡确实向典客推荐了一个人,但那个人不是她自己,而是栗姬。
王娡为什么要帮栗姬?
她不是在帮栗姬,而是要置她于死地。
为什么这么说?
原因很简单:当时,景帝正对栗姬极度不满,若典客偏偏在这时候请立栗姬,只能是火上浇油,让景帝对她更加痛恨;而且,景帝很容易认定,典客此举必是栗姬在背后授意。这样性质就更严重了,因为后宫与朝臣联手谋求后位,是最犯皇帝忌讳的事情。不管是谁犯了这个天条,都绝对没有好果子吃。
所以,王娡采取的这个行动,对栗姬而言无疑是致命的。
当时,后宫的是非恩怨既微妙又复杂,典客并不知晓具体内情。在他看来,栗姬既然是太子之母,立为皇后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所以没有多想,随即向景帝呈上一道奏疏,称:“‘子以母贵,母以子贵",今太子母无号,宜立为皇后。”
可想而知,景帝一见奏疏便雷霆大怒:“是而所宜言邪?!”这种事是你可以插嘴的吗?!
就在景帝的一声怒吼中,可怜的典客稀里糊涂地丢掉了脑袋,而刘荣头上的那顶太子之冠,也在同一时刻应声落地。
公元前150年十一月,景帝下诏,将太子刘荣废为临江王。栗姬承受不了这个巨大的打击,没过多久便抑郁而终了。半年后,王娡终于被景帝册立为皇后。短短12天后,年仅七岁的刘彻被立为皇太子。
一场旷日持久的后宫之争和储位之争,至此总算尘埃落定。曾经嫁为商人妇的王娡,就这样从二手女人变成了母仪天下的皇后,创造了中国历史上难得一见的奇迹。
- 天线宝宝说害怕
-
不好。
要说王娡,得从她那势利眼的老娘说起。王娡她妈叫臧儿,是燕王臧荼的孙女。臧荼是谁哪?这事还得倒回到楚汉争霸的年代。话说当年楚霸王项羽分封十八路诸侯王,其中就有这个臧荼。公元前204年,臧荼归顺了韩信,也就是投降了汉王刘邦。
刘邦称帝后,首先就是热火朝天地剿灭项羽的残余部队,同时给予韩信降职处分。臧荼闻着味不太对,他可是项羽的老部下后来又投降了韩信,现在他曾经的领导都被刘邦收拾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臧荼这人比较实诚,他明火执仗地造反了,然后又光荣地被刘邦剿灭了。臧荼被杀了,他儿子臧衍却机灵得很,化装成老百姓出国避难到匈奴去了。
臧儿怎么从匈奴回来,还是臧荼还有其他儿子逃跑后活了下来都不得而知。史料有记载的就是这个臧儿就是燕王臧荼的亲孙女。这么说来,王娡也算出身名门。
臧儿这个女人是个不折不扣的投机分子,这从她安排王娡的婚姻可以看出。她自己的婚姻就不那么纯粹,也是个二婚头。她嫁的第一任丈夫叫王仲,他们生了三个孩子,儿子王信,女儿王娡和王儿姁。后来王仲英年早逝,臧儿嫁到田家,生了两个儿子田蚡和田胜。这个田蚡前面出现过,就是被窦太后炒鱿鱼的太尉田蚡。你要说当时的社会环境就那么宽松吗?女人想改嫁就改嫁,不怕被人戳脊梁骨吗?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是什么,黄老之术。
它对于万事万物都是不那么关心不那么在乎的,包括男女关系婚姻家庭。至于什么贞洁烈女之类的混账理论,是孔老二的儒学提出的。这儒学当时还算旁门左道,是刘彻把它改造成了贵族阶层愚化老百姓的洗脑思想。
也幸亏当时儒学不是主旋律,要不王娡怎么能改嫁,不改嫁怎么会有刘彻。
王娡到了结婚年龄就嫁人了,谁哪,金王孙,并且给他生了一个女儿金俗(这名字的确够俗),就当这个王娡的女儿出世后,太子刘启开始在全国轰轰烈烈地主办选美比赛。这个臧儿,前面说了她是个野心家,投机分子,她觉得他们臧家咸鱼翻身的机会来了。
因为她的小女儿王儿姁很有几分姿色,而且没有嫁人,于是她请了星象家姚翁来给小女儿相面。要不怎么说是投机分子,如果星相家说小女没那个命,那就拉到;如果命里有,那破了血本也得把她送进宫去。恰好这天王娡回了娘家。
姚翁一见到王娡就目瞪口呆,对臧儿说,“你这个大女儿才是真正的贵人,将来会生天子,做皇后。”这句话就像迷魂汤灌得这母女俩晕乎乎的,一心做着飞上枝头变凤凰的美梦。
- 康康map
-
要说王娡,得从她那势利眼的老娘说起。王娡她妈叫臧儿,是燕王臧荼的孙女。臧荼是谁哪?这事还得倒回到楚汉争霸的年代。话说当年楚霸王项羽分封十八路诸侯王,其中就有这个臧荼。公元前204年,臧荼归顺了韩信,也就是投降了汉王刘邦。刘邦称帝后,首先就是热火朝天地剿灭项羽的残余部队,同时给予韩信降职处分。臧荼闻着味不太对,他可是项羽的老部下后来又投降了韩信,现在他曾经的领导都被刘邦收拾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臧荼这人比较实诚,他明火执仗地造反了,然后又光荣地被刘邦剿灭了。臧荼被杀了,他儿子臧衍却机灵得很,化装成老百姓出国避难到匈奴去了。
臧儿怎么从匈奴回来,还是臧荼还有其他儿子逃跑后活了下来都不得而知。史料有记载的就是这个臧儿就是燕王臧荼的亲孙女。这么说来,王娡也算出身名门。臧儿这个女人是个不折不扣的投机分子,这从她安排王娡的婚姻可以看出。她自己的婚姻就不那么纯粹,也是个二婚头。她嫁的第一任丈夫叫王仲,他们生了三个孩子,儿子王信,女儿王娡和王儿姁。后来王仲英年早逝,臧儿嫁到田家,生了两个儿子田蚡和田胜。这个田蚡前面出现过,就是被窦太后炒鱿鱼的太尉田蚡。你要说当时的社会环境就那么宽松吗?女人想改嫁就改嫁,不怕被人戳脊梁骨吗?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是什么,黄老之术。它对于万事万物都是不那么关心不那么在乎的,包括男女关系婚姻家庭。至于什么贞洁烈女之类的混账理论,是孔老二的儒学提出的。这儒学当时还算旁门左道,是刘彻把它改造成了贵族阶层愚化老百姓的洗脑思想。也幸亏当时儒学不是主旋律,要不王娡怎么能改嫁,不改嫁怎么会有刘彻。
王娡到了结婚年龄就嫁人了,谁哪?金王孙,并且给他生了一个女儿金俗(这名字的确够俗),就当这个王娡的女儿出世后,太子刘启开始在全国轰轰烈烈地主办选美比赛。这个臧儿,前面说了她是个野心家,投机分子,她觉得他们臧家咸鱼翻身的机会来了。因为她的小女儿王儿姁很有几分姿色,而且没有嫁人,于是她请了星象家姚翁来给小女儿相面。要不怎么说是投机分子,如果星相家说小女没那个命,那就拉到;如果命里有,那破了血本也得把她送进宫去。恰好这天王娡回了娘家。姚翁一见到王娡就目瞪口呆,对臧儿说,“你这个大女儿才是真正的贵人,将来会生天子,做皇后。”这句话就像迷魂汤灌得这母女俩晕乎乎的,一心做着飞上枝头变凤凰的美梦。
- 苏萦
-
孝景皇后(前173年-前112年),姓王氏,名娡,为汉景帝第二任皇后,汉武帝生母。王皇后是槐里人,母臧儿为燕王臧荼孙女,父为槐里人王仲。《史记》和《汉书》均记载了王皇后
王娡的生平,但王皇后的名字却是出自唐代司马贞所著《史记索隐》,金屋藏娇的故事则出于志怪小说《汉武故事》。 王娡,愧里,今陕西省兴平县东南)人,父王仲,母臧儿,汉景帝刘启的皇后。卒于前126年。
王娡-生平
王娡的母亲叫臧儿,是原来的燕王臧荼的孙女。燕王臧荼是秦末汉初,群雄并起时候项羽册封的诸侯王,后被汉高祖刘邦击败杀死。可见,王娡也是名门之后。后来臧儿嫁给槐里的王仲为妻,生一子名叫王信,还有两个女儿,长女王娡,次女王皃姁。后来王仲死了,臧儿又改嫁给长陵田氏,生两子田蚡、田胜。
王娡最初嫁给金王孙为妻,生了一个女儿金俗。王娡母臧儿找人为子女卜算时,得知她的两个女儿都是大贵之人。臧儿就把女儿从金氏家中强行接回。金家很愤怒,不肯和妻子断绝,臧儿于是很有手腕的把王娡送进了太子宫。
果不其然,当时的皇太子,即汉文帝的儿子刘启,对王娡很是宠爱,封她为汉宫的"美人"。
王娡
刘启初立薄氏为皇后,薄氏无子,而景帝宠爱的栗姬却生了三个儿子,后长子刘荣立为太子,景帝想废黜薄氏,册立栗姬为皇后,景帝的姐姐刘嫖,生了女儿阿聒,想立为太子妃,以便将来立为皇后,栗姬却不喜欢阿娇,刘嫖从此与栗姬结怨,王娡知道了,主动讨好刘嫖,表示愿意娶阿娇给刘彻做妻子,刘嫖把阿娇嫁给刘彻,就用计请景帝废立太子,她在景帝面前进谗言,说栗姬心胸狭窄,为人狠毒,若立为皇后,将来皇上心爱的王美人,恐怕会成为第二个“人彘”了,景帝听后大吃一惊,遂废立太子刘荣,贬为临江王,栗姬气得害病而亡,公元前149年(汉景帝中元元年),景帝册立王娡为皇后,立刘彻为皇太子,
公元前141年(汉景帝后元三年),景帝死,刘彻继立为武帝,尊生母王氏为皇太后,王太后的弟弟田蚡(王氏生母臧儿后改嫁田家),官司至宰相,王太后一直讳言自己嫁与金王孙的事,后来武帝知道了,亲自去找寻王氏与金王孙所生的女儿,吓得那个女儿到处逃避,武帝花了很大功夫才找到,不仅不加罪,还认为皇姊,载归长安名,封为修成君,王氏母女团圆,高兴得不住流泪。
公元126年(汉武帝元朔三年),王太后死,合葬于汉景帝的阳陵。
一场宫廷风波使王娡做了皇后,其子刘彻做了皇太子。王娡做梦都没想到,她这个宫廷风波的旁观者,轻而易举地做了母仪天下的皇后,儿子刘彻名正言顺的成了帝位继承人。王皇后心满意足地度过了晚年。元朔三年,皇太后王娡寿终正寝,与景帝合葬于阳陵。
王娡的母亲臧儿卜筮,说她的女儿皆当富贵,臧儿十分高兴。可是此时女儿王娡早已嫁入平民金王孙并生有一妇女。万般无奈下,臧儿悄悄的把两个女儿送进皇宫。
王氏姐妹进了皇宫,被派去侍奉皇太子刘启。刘启一见王家长女王娡便很钟情。这时刘启宫中还有一个佳丽,叫栗姬,也很得宠,栗姬生了一个儿子,取名刘荣。
公元前157年,文帝病逝,太子刘启即位,是为景帝,景帝极不情愿的立薄妃为皇后。这年王夫人喜得贵子。取名刘彻。
景帝登基六年,群君上书,请立太子,皇后无子,他的两个儿子中,栗姬之子刘荣年长,便立刘荣为皇太子,封王夫人生刘彻为胶东王。
王娡
栗姬的儿子被立为皇太子,母以子贵,栗姬身价倍增,得意之极,景帝的姐姐——馆陶长公主嫁给堂候陈午,生有一女,公主想许与皇太子刘荣为妃,竟被栗姬拒绝,公主心中十分不快,转而与王夫人联姻,把女儿嫁给胶东王刘彻,王夫人欣然同意。
不久,薄太后病逝,薄皇后随之被废黜,栗姬幻想着自己是皇太子的母亲,理当成为皇后,就在她忘乎所以之时,馆陶长公主正伺机报复她,她才不会让这个拒绝与自己联姻的栗姬有当上皇后的机会,她一有机会便在弟弟景帝面前诋毁栗姬。
但景帝仍意欲立栗姬为皇后,他普对栗姬说:“我百年后,你要好好照顾诸妃所生的皇子皇妇女。”心胸狭窄的栗姬却不肯答应,这令景帝大失所望。
馆陶长公主趁机起劲的诋毁栗姬;同时又盛赞王夫人所生的刘彻聪慧贤能,景帝有点心动了。馆陶长公主见状,又出一计:唆使人催促负责礼仪的大行官员上书景帝:“子以母贵,母以子贵。现皇后位空,国家不能没有国母,今皇太子母应正位为皇后。”景帝对栗姬的气还没消,听完大行官员的奏疏,龙颜大怒,说:“这事岂是汝辈所当言!”诏令诛杀上书的官员,废黜皇太子刘荣为临江王,立王夫人为皇后,刘彻为皇太子。这场宫廷风波以馆陶长公主的胜利告终。
王夫人做梦也没想到这场“宫廷风波”会使自己成了母仪天下的皇后,儿子刘彻成了帝位继承人。公元前138年,景帝病逝,太子刘彻即位,是为武帝,立陈妃为皇后,尊王皇后为皇太后,迁居长乐宫。
皇太后在长乐宫度过了她的晚年。元朔三年(前126年)皇太后寿终正寝,与景帝合葬阳陵。
太后家族
汉武帝即位后,王皇后晋为王太后。同时,弟弟田蚡封为武安侯,田胜为周阳侯,尊皇太后王娡的母亲臧儿为平原君。王仲早死,葬在槐里,追尊为共侯,设置了二百户的园邑。等到平原君臧儿去世,跟田氏一起葬在长陵,设置的陵园同共侯陵园一样。而王太后于孝景帝死后十六年,即元朔四年(前126年)崩,与景帝合葬阳陵。王太后家凡三人为侯。[1]
- 北营
-
在进宫之前有过一次婚姻,只能说王娡母亲比较有“远见”,而王娡很有头脑。不能单纯用好坏分人。在那种历史背景下女人能够为自己争得一席之地,都是不简单的。所谓的尔虞我诈,任何时期都有,只不过现如今不需要那么阴险,不需要流血,环境变了,但斗争没变。但话说回来,斗争也是生存所迫。好人在当今社会都难以生存,何况古代宫廷。也算是时势造就英雄吧,要不王娡在现代也就是个杜拉拉…嘿嘿
如果想系统具体了解王娡,推荐 王立群读史记。
- 不白九百
-
很难单独说好与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