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图谱 / 问答 / 问答详情

从基因到蛋白质要经历哪些过程?对基因表达的调控哪个环节最为重要?哪些环节具

2023-07-02 10:23:39
共2条回复
Troublesleeper
基因调控是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中心课题之一。因为要了解动植物生长发育规律。形态结构特征及生物学功能,就必须搞清楚基因表达调控的时间和空间概念,掌握了基因调控机制,就等于掌握了一把揭示生物学奥秘的钥匙。基因表达调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转录水平上的调控;②mRNA加工、成熟水平上的调控;③翻译水平上的调控;
基因表达调控的指挥系统有很多种,不同生物使用不同的信号来指挥基因调控。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之间存在着相当大差异。原核生物中,营养状况、环境因素对基因表达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真核生物尤其是高等真核生物中,激素水平、发育阶段等是基因表达调控的主要手段,营养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则为次要因素。
蛋白质合成翻译阶段的基因调控有三个方面:① 蛋白质合成起始速率的调控;② MRNA的识别;③ 激素等外界因素的影响。蛋白质合成起始反应中要涉及到核糖体、mRNA蛋白质合成起始因子可溶性蛋白及tRNA,这些结构和谐统一才能完成蛋白质的生物合成。mRNA则起着重要的调控功能。
真核生物mRNA的“扫描模式”与蛋白质合成的起始。真核生物蛋白合成起始时,40S核糖体亚基及有关合成起始因子首先与mRNA模板近5"端处结合,然后向3"方向移行,发现AUG起始密码时,与60S亚基形成80S起始复合物,即真核生物蛋白质合成的“扫描模式”。
mRNA5"末端的帽子与蛋白质合成的关系。真核生物5"末端可以有3种不同帽子:0型、I 型和 II 型。不同生物的mRAN可有不同的帽子,其差异在于帽子的碱基甲基化程度不同。帽子的结构与mRNA的蛋白质合成速率之间关系密切:① 帽子结构是mRNA前体在细胞核内的稳定因素,也是mRNA在细胞质内的稳定因素,没有帽子的转录产物会很快被核酸酶降解;② 帽子可以促进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中起始复合物的形成,因此提高了翻译强度;
血莲丿红尘

基因经过转录翻译才能合成蛋白质,初步合成的蛋白质还会经过一些修饰,这中间的环节都挺重要的。

相关推荐

简述转录起始阶段的几个反应。

【答案】:起始阶段包括下面几个反应:①RNA聚合酶全酶的σ亚基识别模板DNA的启动子,并与之紧密结合;②局部解开双螺旋,以使模板链可与核糖核苷酸进行碱基配对;③RNA聚合酶催化底物核苷酸脱去焦磷酸形成磷酸二酯键,合成RNA链最初的2~9个核苷酸后,σ亚基脱离,起始阶段结束。
2023-07-02 05:28:471

甲烷卤化反应中决速步骤是哪一步?

在甲烷卤化反应中,甲烷与卤素(如氯、溴等)反应,生成相应的卤代烷。反应过程中,通常会经历三个步骤:起始反应、链传递和链终止。这些步骤中,决定反应速率的步骤称为决速步骤,它在不同卤素和反应条件下可能有所不同。在许多情况下,甲烷卤化反应的决速步骤通常是链传递步骤,即在这一步骤中,自由基会从甲烷分子转移到卤素分子上。这一步骤的反应速率决定于自由基浓度和反应物分子之间的碰撞频率,因此当两种反应物之一的浓度过低时,反应速率会显著降低。
2023-07-02 05:28:542

若起始反应物浓度改变化学平衡如何变化

起始反应物浓度增大,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起始反应物浓度减小,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2023-07-02 05:29:023

八大化工原料为起始物的合成反应有哪些

化工生产过程是指对原料进行化学加工,最终获得有价值产品的生产过程。由于原料、产品的多样性及生产过程的复杂性,形成了数以万计的化工生产工艺。纵观纷杂众多的化工生产过程,都是由化学(生物)反应及若干物理操作有机组合而成,其中化学(生物)反应及反应器是化工生产的核心。化工生产作为以化学反应为主要特征的生产过程,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有腐蚀等特点,因此安全生产在化工中尤为重要。在化工生产中,常见的化学反应有哪些呢? 一,合成反应:是指多种物质通过化学反应,只产生一种化学产物的反应过程和反应方式。药物合成反应指的是药物合成中常用的有机合成反应,如:卤化、硝化、磺化、重氮化、氧化、还原、消除、烃化、酰化、缩合、环合和重排反应等。二,聚合反应:是把低分子量的单体转化成高分子量的聚合物的过程。三,酯化反应:是一类有机化学反应,主要是醇跟羧酸或无机含氧酸生成酯和水的反应。分为羧酸跟醇反应、无机含氧酸跟醇反应、无机强酸跟醇反应三类。四,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酸+碱→盐+水)。其实质是H+(氢离子)和OH-(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在中和反应中,完全中和反应是指酸碱恰好完全反应。五,水解反应:水解反应的有机化学概念是指水与另一化合物反应,该化合物分解为两部分,水中的H+加到其中的一部分,而羟基(-OH)加到另一部分,因而得到两种或两种以上新的化合物的反应过程;水解反应的无机化学概念是弱酸根或弱碱离子与水反应,生成弱酸和氢氧根离子(OH-)(或者弱碱和氢离子(H+))。工业上应用较多的是有机物的水解,主要生产醇和酚。水解反应是酯化反应或中和反应的逆反应。化工生产中,会伴随不同类型的化学反应,不同类型的化学反应,具有不同的反应特点,潜在的危险性也不同,生产过程要严格按照标准的安全操作规范来执行
2023-07-02 05:29:111

氯化钴和氯化铁加硫氰化氨反应

氯化钴和氯化铁加硫氰化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CoCl2 + FeCl2 + 6NH4SCN → [Fe(SCN)6]3- + [Co(SCN)4]2- + 12NH4Cl这是一种双金属离子配合物的合成反应,其中硫氰酸氨作为配体与钴、铁形成了络合物。在反应中,硫氰酸氨的硫氰基(SCN-)取代了氯离子(Cl-),形成了两个络合物。氢氧化铵或氨水可以用于调节反应液的 pH 值,使得反应更加稳定和高效。氯化钴和氯化铁为起始反应物,硫氰化氨为配体,反应条件通常需要在25-30摄氏度下进行,并且反应物和配体需要充分混合和搅拌。反应结束后可以通过过滤和结晶等方法来分离和纯化产物。
2023-07-02 05:29:181

光化学烟雾的总反应方程式

1、污染空气中NO2的光解是光化学烟雾形成的起始反应。 ( 化学式: NO2==NO+O(条件为光照) O+O2==O3 2NO+O2==2NO2 分析: 2NO2(排放的)==2NO[(3)式中有用)]+2O[(2)式中有用)](条件为光照) 2O[(1)式中的O]+2O2(空气中的)==2O3(刺激性气体) 2NO[(1)式中的NO]+O2==2NO2(生成NO2,开始继续反应) 综合一下: 3O2==2O3(光照,NO2) ) 2、碳氢化合物被HO、O等自由基和臭氧氧化,导致醛、酮、醇、酸等产物以及重要的中间产物RO2、HO2、RCO等自由基的生成。 3、过氧自由基引起NO向NO2的转化,并导致O3和PAN等的生成。 光化学反应中生成的臭氧、醛、酮、醇、PAN等统称为光化学氧化剂,以臭氧为代表,所以光化学烟雾污染的标志是臭氧浓度的升高。
2023-07-02 05:29:251

在乙酸乙酯皂化实验中若起始反应物的浓度不相等时,?

设起始反应物浓度分别为a,b 其动力学方程式为{1/(a-b)}ln[{b(a-x)}/a(b-x)}]=kt,其中x为t时刻的产物浓度 x用电导仪测的Go,Gt 求得..大概这样吧,具体自己写吧,9,
2023-07-02 05:29:321

提高起始的反应温度,反应速率变大的理由(简短)是?

只要温度升高,正反应逆反应速率都变大,因为更容易越过势能垒、分子能量更高更容易碰撞更容易反应。如果是说总体上正反应速率变大的话,可以说是因为反应吸热,提高温度有利于反应向正方向进行
2023-07-02 05:29:403

简述原核生物的转录起始过程?大三

1.原核生物的转录起始过程。转录即DNA指导下RNA的合成,转录起始过程形成第一个磷酸间磷酸二酯键。RNA聚合酶的一个因子专门辨认模板DNA上的起始位点,使DNA聚合酶全酶结合在起始位点上,形成起始全酶DNA-复合物,从而开始“起始反应”。转录开始此因子即从复合物上脱落,有核心酶催化RNA的合成。(那因子叫C各嘛,我不会打)2.原核生物蛋白质蛋白质合成与真核生物蛋白质合成的异同点。相同点:酶的性质相同,过程相似。不同点:原核形成的MRNA为多顺反子,RNA聚合酶只有一种,以操纵子为转录的单位。真核形成的MRNA为单顺反子,RNA聚合酶有三种,转录时不涉及操纵子。(时间不够了,下面的下次给)
2023-07-02 05:29:491

【化学】反应达到平衡时,如何判断反应的起始方向?

首先,要注意比较速率大小,用同一种物质的正逆反应速率,如果不同物质要注意化学反应计量数的影响。其次,弄清楚什么是正反应速率、逆反应速率,正反应速率向正反应方向进行的速率:反应物消耗速率、产物的生成速率(即左消耗,右生成)逆反应速率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速率:反应物生成速率、产物的消耗速率(即左生成,右消耗)最后,判断方法如下v正>v逆,反应大趋势向正反应方向进行,说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v正<v逆,反应大趋势向逆反应方向进行,说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v正=v逆≠0,达到化学平衡状态。例如:一密闭容器(即体积不变)a+3b=2c,某一时间生成速率1.23.63moll.min根据计量数可知,如果a的生成速率(v逆)为1.2moll.min,c的消耗速率(v逆)为2.4moll.min,该时间c的生成速率(v正)为3moll.min,即v正>v逆,平衡向正反应(右)方向移动。
2023-07-02 05:29:561

在300℃时,改变起始反应物中n(H 2 )对反应N 2 (g) + 3H 2 (g) 2NH 3 (g)+Q(Q>0)的影响如右图所示

C 试题分析:增大氢气的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但氢气的转化率是降低的,氮气的转化率是提高的,所以图像中氮气转化率最高的应该是氢气的量最大时的点为C点。由于温度不变故平衡常数是相同的。
2023-07-02 05:30:141

一个可逆反应起始时怎样化学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

当生成物的量变多时(加入了生成物,或生成的够多了),反应减慢甚至相反方向进行比如CL2与H2O反应,在饱和NaCl中,Cl-的含量多,这个反应就停止了对峙反应也称可逆反应。在同一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同时又能向逆反应的方向进行的反应,叫做可逆反应 (reversible reaction)。 绝大部分的反应都存在可逆性,一些反应在一般条件下并非可逆反应,而改变条件(如将反应物置于密闭环境中、高温反应等等)会变成可逆反应。在学习可逆反应之前我们所接触的许多的反应都是可逆的,只不过可逆程度小而将其忽略了而已。
2023-07-02 05:30:211

一道高二化学题

由于醋酸书弱酸,电离程度比盐酸小很多,所以体积和pH都相等的情况下,醋酸的浓度要比盐酸高很多反应结束后得到等量的氢气,这里不妨取一个极端值,假设甲中的盐酸反应完了,那么乙中的醋酸肯定还有剩余,因为在体积和pH都相等的情况下,醋酸的浓度要比盐酸高很多,而反应消耗的H+是相等的(因为产生的氢气相等),所以此时乙烧杯中的c (H+)比甲烧杯中的c (H+)大,那么在反应过程中肯定有个时间点,乙烧杯中的c (H+)超过了甲烧杯中的c (H+)【化学一加一】团队Edogawa_Ai_为您解答,如满意请采纳,如有疑惑请追问,谢谢O(∩_∩)O
2023-07-02 05:30:327

mRNA的结构特点和作用,翻译起始因子与蛋白质合成起始反应的调控

mRNA全称为message RNA,中文是信使RNA。是一条核糖核苷酸单链,其碱基排列顺序和它复制时所用的DNA模版当中的碱基排列符合碱基互补配对的规律(C-G A-U或A-T 请背下来)。作用是以自己为模版合成氨基酸长链。起始密码子是UGA,不决定氨基酸。最后那个我不会,不过前面的我可以保证正确,想要再详细一点的话欢迎追问。
2023-07-02 05:30:502

以苯和丁二酸酐为起始原料合成反应的合成设计 急求

石油分馏时不产生新物质,重油裂解生成的乙烯和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A乙醇,铜或银作催化剂、加热条件下,乙醇被氧气氧化生成乙醛和水,反应方程式为:2CH3CH2OH+O2Cu或Ag△2CH3CHO+2H2O,B为CH3CHO,B催化氧化生成C,C为乙酸,在浓硫酸作催化剂、加热条件下,乙醇和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E为乙酸乙酯,反应方程式为:,(1)乙烯发生加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聚乙烯结构简式为:,故答案为:;(2)①C和A反应生成C是乙酸与乙醇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反应方程式为,该反应的类型为酯化(取代)反应,故答案为:;酯化(取代)反应;②由于乙醇和乙酸易溶于饱和碳酸钠溶液,若导管末端若插入液面以下,容易发生倒吸现象,所以导管不能插入液面以下,故答案为:乙试管中导气管插入液面下;(3)反应Ⅱ的化学反应为:铜或银作催化剂、加热条件下,乙醇被氧气氧化生成乙醛和水,反应方程式为:2CH3CH2OH+O2Cu或Ag△2CH3CHO+2H2O,故答案为:2CH3CH2OH+O2Cu或Ag△2CH3CHO+2H2O;
2023-07-02 05:30:581

n2和3h2反应

N2(g)+3H2(g) 2NH3(g), 始 10 30 0 变 3 9 6 终 7 21 6 使达到平衡时各成分的百分含量与前者相同,若以NH3为起始反应物则要20mol(用10molN2算) 剩余6molNH3,所以转化率是(20-6)/20=70%
2023-07-02 05:31:291

如何反映一个化学反应的物质的量改不改变?

化学平衡是指在宏观条件一定的可逆反应中,化学反应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物和生成物各组分浓度不再改变的状态。逆:化学平衡研究的对象是可逆反应。   等: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即v正=v逆。(对于同一个物质,v正=v逆数值上相等;对于不同物质,vA正:vB逆=a:b,即等于系数比)   动:平衡时,反应仍在进行,是动态平衡,反应进行到了最大程度。   定:达到平衡状态时,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反应速率保持不变,反应物的转化率保持不变,各组成成份的(百分)含量保持不变。   变:化学平衡跟所有的动态平衡一样,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当条件发生变化时,平衡状态就会被破坏,由平衡变为不平衡,再在新的条件下建立新平衡。   同:对于一个确定的可逆反应,不管是从反应物开始反应,还是从生成物开始反应,亦或是从反应物和生成物同时开始, 只要满足各组分物质浓度相当,都能够达到相同的平衡状态。 1.等效平衡   同一可逆反应,一定条件下,当改变起始时反应物或生成物物质的量或物质的量浓度,达到平衡时,混合物中各组分的百分组成相等,这样的平衡称等效平衡。   2.规律与判断   (1) 一般可逆反应,恒温恒容时,当起始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通过化学计量数换算相同时,则建立等效平衡。   如反应 2SO2+O2=(可逆)=2SO3 在(A)、(B)条件时建立等效平衡   (A) 起始时加入:2mol SO2 + 1mol O2   (B) 起始时加入:2mol SO3   注意:此情况下,无论反应物还是生成物,起始时物质的量一定要与化 学计量数比相同。   (2) 一般可逆反应,恒温恒压时,当起始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比(不一定要求与化学计量数比相同)相同时,即建立等效平衡。   如反应 2SO2+O2=(可逆)=2SO3 在(C)、(D)时建立等效平衡   (C)起始时加入:1mol SO2 + 1mol O2   (D)起始时加入:2mol SO2 + 2mol O2   (3) 对于反应前后体积不变的气体反应,恒温恒容时,当起始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比(不一定要求与化学计量数比相同)相同时,建立等效平衡。   如反应 H2+I2(气) 2HI 在(E)、(F)时建立等效平衡   (E)起始时加入:1mol H2+2mol I2   (F)起始时加入:2mol H2+4mol I2
2023-07-02 05:31:382

在密闭容器中进行N 2 +3H 2 2NH 3 反应,起始时N 2 和H 2 分别为10mol和30mol,当达到平衡时N 2 的转

C 10mol氮气和3mol氢气恰好对应20mol氨气,即起始时氨气是20mol。氮气的转化率是0.3,则生成氨气6mol,所以氨气的转化率是 ,答案选C。
2023-07-02 05:31:451

化学平衡中,起始放入反应物与生成物各一摩尔,那要怎么计算平衡后每个的物质的量

在未加之前,反应物是 假设是 xmol 平衡后是 ymol那么平衡 是 x:y 这个是可以由题算出来的,后 放入反应物与生成物各一摩尔 可以 将 生成物 全部转成反应物 得到 反应物一共是 x"mol平衡后, 生成物 就是 y"mol 等式为: x:y=x":y" 这样就知道 新的平衡后每个物质是多少了。如你举的例子, 如果 在 未 增加前 的 H2 N2 NH3 各是:6:2:0 如果 全部生成了 NH3 是 4mol ,但是平衡时 NH3 有 2mol 增加 物质 之后 , 可以将 反应物 全部转成生成物, 看 NH3是 多少mol 比如是x mol, 那 新的平衡后 NH3 是 ymol 有 公式 : 4:2=x:y一般 就算增加 物质都是成比例的,不会这样不按照反映比例来加, 不按比例增加是算不出来的。
2023-07-02 05:32:013

反应a加b生成c的起始浓度和初速如下。

A + B = C 起始浓度:1 1 0 2min后:0.8 0.6 0.6 参加反应的:0.2 0.4 0.6 所以方程式为:A +2B=3C 即VA=(1mol/L-0.8mol/L)/2min=0.1mol/Lmin VB=0.4/2=0.2mol/Lmin VC=0.6/2=0.3mol/Lmin
2023-07-02 05:32:211

某一级反应起始基质浓度为500mg/L,4h后基质浓度为50mg/L,求反应速度常数k为多少,反应2h后基质浓度为多少

50=500exp(-4k/24)-k/6=ln(1/10)k=13.8/dC2h=500exp(-2*13.8/24)=158mg/L
2023-07-02 05:32:292

初中化学四大基本反应类型

初中化学四大基本反应类型:1、化合反应:化合反应指的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反应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其中部分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部分为非氧化还原反应。此外,化合反应一般释放出能量。可简记为A+B=AB.2、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的物质的反应叫分解反应。简称一分为二,表示为AB=A+B。只有化合物才能发生分解反应。3、置换反应:一种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一种单质和化合物的化学反应,包括金属与金属盐的反应,金属与酸的反应等。可简记为AB+C=A+CB.4、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其实质是:发生复分解反应的两种物质在水溶液中相互交换离子,结合成难电离的物质——沉淀、气体、水(弱电解质),使溶液中离子浓度降低,化学反应即向着离子浓度降低的方向进行。可简记为AB+CD=AD+CB。扩展资料:反应条件:指化学反应所必须或可提高反应速率的方法,如:加热(△)、点燃、高温、电解、通电(电解)、紫外线或催化剂等。反应速率受到下列因素的影响:1、反应物浓度:如果增加通常将使反应加速。2、活化能:定义为反应起始或自然发生所需的最低能量。愈高的活化能表示反应愈难以启始,反应速率也因此愈慢。3、反应温度:温度提升将加速反应,因为愈高的温度表示有愈多的能量,使反应容易发生。4、催化剂:催化剂是一种通过改变活化能来改变反应速率的物质。而且催化剂在反应过程中不会破坏或改变,所以可以重复作用。
2023-07-02 05:32:371

乙酸乙酯皂化反应中起始物浓度为什么为0.00100mol/l

皂化反应起始浓度低是因为乙酸乙酯微溶于水
2023-07-02 05:33:061

酸解的词语酸解的词语是什么

酸解的词语有:酒酸不售,拈酸泼醋,寒酸落魄。酸解的词语有:寒心酸鼻,穷酸饿醋,寒酸落魄。2:注音是、ㄙㄨㄢㄐ一ㄝˇ。3:结构是、酸(左右结构)解(左右结构)。4:拼音是、suānjiě。酸解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酸解suānjiě。(1)一种化学反应。某些物质遇酸后会发生反应,并被酸分解。二、网络解释酸解酸解又称酸溶。分解矿物原料制取无机产品的一种湿法过程。常用无机酸作溶剂。酸与盐(或矿物)的复分解过程,也是一种以酸为浸取液的浸取过程。有机物被酸分解或聚合物遇酸分子量降低的过程也称酸解。酸解所用的酸可以是无机酸或有机酸。无机酸主要是硫酸、硝酸、盐酸和磷酸;有机酸如醋酸、草酸、蚁酸和其他烷基酸。酸解反应过程在无机盐工业中应用广泛,例如:硼矿粉被硫酸分解制取硼酸(见硼矿化学加工);萤石被硫酸分解制取氢氟酸(见萤石化学加工);铝土矿被硫酸、盐酸或硝酸分解制取铝盐(见铝土矿化学加工);菱锌矿被硫酸分解制取硫酸锌(见锌矿化学加工)。酸解过程中所用的酸,常使反应生成物之一为酸性气体,另一为新的固相结晶;同时必须考虑新固相结晶的成核条件和生长条件,以避免新固相包裹矿石颗粒。例如硫酸分解磷矿制取过磷酸钙时,硫酸浓度不宜过高。否则硫酸钙在矿粉表面上形成致密薄壳,以致酸解反应不完全。酸与矿粉配比不同,可生成不同产品。例如硫酸分解钛铁矿时,因配比不同,可以生成硫酸钛或硫酸氧钛。酸解过程通常是不可逆放热反应,分解率较高,放出的热量可使物料温度升高,因而使反应速度加快。有些酸解反应有一个起始反应温度,然后可借助自热作用加速反应,硫酸分解钛铁矿即属此例。关于酸解的成语寒酸落魄酸咸苦辣酸文假醋酒酸不售甜酸苦辣狗恶酒酸拈酸泼醋拈酸吃醋尖酸刻薄透骨酸心点此查看更多关于酸解的详细信息
2023-07-02 05:33:131

1,2,3-三氯丙烷

在低于200℃丙烯与氯反应主要是加成反应生成1,2-二氯丙烷;高于300℃主要反应是a-氢的氯代,生成3-氯丙烯:CH3CH=CH2→CH3CHCl-CH2ClCH3CH=CH2→CH2Cl-CH=CH2+HCl 当温度接近500℃时,氯代反应很快进行,得到高产率的3-氯丙烯,加成反应被抑制,工业上用此法合成3-氯丙烯
2023-07-02 05:33:232

关于化学等效变换

1.等效平衡 同一可逆反应,一定条件下,当改变起始时反应物或生成物物质的量或物质的量浓度,达到平衡时,混合物中各组分的百分组成相等,这样的平衡称等效平衡。 2.规律与判断 (1) 一般可逆反应,恒温恒容时,当起始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通过化学计量数换算相同时,则建立等效平衡。 如反应 2SO2+O2 2SO3 在(A)、(B)条件时建立等效平衡 (A) 起始时加入:2molSO2 + 1molO2 (B) 起始时加入:2molSO3 注意:此情况下,无论反应物还是生成物,起始时物质的量一定要与化 学计量数比相同。 (2) 一般可逆反应,恒温恒压时,当起始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比(不一定要求与化学计量数比相同)相同时,即建立等效平衡。 如反应 2SO2+O2 2SO3 在(C)、(D)时建立等效平衡 (C)起始时加入:1molSO2 + 1molO2 (D)起始时加入:2molSO2 + 2molO2 (3) 对于反应前后体积不变的气体反应,恒温恒容时,当起始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比(不一定要求与化学计量数比相同)相同时,建立等效平衡。 如反应 H2+I2(气) 2HI 在(E)、(F)时建立等效平衡 (E)起始时加入:1molH2+2molI2 (F)起始时加入:2molH2+4molI2 3.应用 利用等效平衡原理进行平衡问题分析2例 例1. 在相同条件下(T=500K),相同体积的甲乙两从容,甲中充入1gSO2和1gO2,乙中充入2gSO2和2gO2,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反应速率:乙>甲 (B) 平衡混合物中SO2的体积分数:乙>甲 (B)SO2的转化率:乙>甲 (D) 平衡时O2的体积分数:甲>乙 [简析] 若将乙容器的容积扩大2倍,则甲乙为等效平衡;再将乙容器容积恢复到原 体积,则压强增大,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生成SO3的方向移动,故(A)、(C)、 (D)项都是正确的,只有(B)项是错误的。答案(B)。 例2.在一定温度下,将a molPCl5通入一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达到如下平衡: PCl5(气) PCl3(气)+ Cl2 (气) 测得平衡混合气的压强为P1 ;此时,再向此反应器中通入a mol PCl5,在温度不变时,重新达到平衡时,测得压强为P2,则P1 与P 2 的关系是( ) (A)2P1>P2 (B) 2P1<P2 (C) 2P1=P2 (D) P2 >P1 [简析] 第二次平衡,可以这样设计:将容器体积扩大1倍,通入2a mol PCl5,此时建立的平衡与第一次平衡相同,压强相等;再将容器体积恢复为原容积,压强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混合气总物质的量减小,建立新平衡,即第二次平衡,故 P1 < P2 < 2P1。答案(A、D)。 应用等效平衡原理分析有关化学平衡问题的一般思路: 根据已知条件,先合理变换条件,使之成为等效平衡;然后将体系恢复为原条件,再 恢复原条件
2023-07-02 05:33:301

在乙酸乙酯皂化实验中若起始反应物的浓度不相等时,

设起始反应物浓度分别为a,b 其动力学方程式为{1/(a-b)}ln[{b(a-x)}/a(b-x)}]=kt,其中x为t时刻的产物浓度 x用电导仪测的Go,Gt 求得..大概这样吧,具体自己写吧
2023-07-02 05:34:181

1.转录的基本过程包括哪四个阶段? 2.原核生物中有哪三种起始因子? 3.细菌转化常用的两种方法是?

1.原核生物的转录起始过程。转录即DNA指导下RNA的合成,转录起始过程形成第一个磷酸间磷酸二酯键。RNA聚合酶的一个因子专门辨认模板DNA上的起始位点,使DNA聚合酶全酶结合在起始位点上,形成起始全酶DNA-复合物,从而开始“起始反应”。转录开始此因子即从复合物上脱落,有核心酶催化RNA的合成。(那因子叫C各嘛,我不会打)2.原核生物蛋白质蛋白质合成与真核生物蛋白质合成的异同点。相同点:酶的性质相同,过程相似。不同点:原核形成的MRNA为多顺反子,RNA聚合酶只有一种,以操纵子为转录的单位。真核形成的MRNA为单顺反子,RNA聚合酶有三种,转录时不涉及操纵子。
2023-07-02 05:34:251

化学反应的起始速率与什么有关

气体压强,温度,溶液浓度,催化剂
2023-07-02 05:34:343

光化学烟雾的总反应方程式

1.总反应式是3O2=(光照,NO2)2O3。 光化学烟雾是由于汽车尾气和工业废气排放造成的,一般发生在湿度低、气温在24-32℃度的夏季晴天的中午或午后。汽车尾气中的烯烃类碳氢化合物和二氧化氮(NO2)被排放到大气中后,在强烈的阳光紫外线照射下,会吸收太阳光所具有的能量。这些物质的分子在吸收了太阳光的能量后,会变得不稳定起来,原有的化学链遭到破坏,形成新的物质。这种化学反应被称为光化学反应,其产物为含剧毒的光化学烟雾。 2.主学: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成分汽车、工厂等污染源排入大气的碳氢化合物(CH)和氮氧化物(NOx)等一次污染物,在阳光的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臭氧(O3)、醛、酮、酸、过氧乙酰硝酸酯(PAN)等二次污染物,参与光化学反应过程的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的混合物所形成的烟雾污染现象叫做光化学烟雾.光化学烟雾的化学反应过程20世纪40年代,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首先发现了光化学烟雾。1951年A.J.哈根最先指出臭氧是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和空气的混合物通过光化学反应生成的。以后F. W. 温特发现臭氧与不饱和烃(如汽车废气中的烃类)的化学反应产物跟洛杉矶烟雾有相同的伤害效应。形成臭氧的活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的主要来源是汽车排放的尾气。 通过对光化学烟雾形成的模拟实验,已经初步明确在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的相互作用方面主要有以下过程: 1、污染空气中NO2的光解是光化学烟雾形成的起始反应。 2、碳氢化合物被HO、O等自由基和臭氧氧化,导致醛、酮、醇、酸等产物以及重要的中间产物RO2、HO2、RCO等自由基的生成。 3、过氧自由基引起NO向NO2的转化,并导致O3和PAN等的生成。 光化学反应中生成的臭氧、醛、酮、醇、PAN等统称为光化学氧化剂,以臭氧为代表,所以光化学烟雾污染的标志是臭氧浓度的升高。由此可见光化学烟雾的成分有臭氧
2023-07-02 05:34:411

酸解的结构酸解的结构是什么

酸解的结构是:酸(左右结构)解(左右结构)。酸解的结构是:酸(左右结构)解(左右结构)。拼音是:suānjiě。注音是:ㄙㄨㄢㄐ一ㄝˇ。酸解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酸解suānjiě。(1)一种化学反应。某些物质遇酸后会发生反应,并被酸分解。二、网络解释酸解酸解又称酸溶。分解矿物原料制取无机产品的一种湿法过程。常用无机酸作溶剂。酸与盐(或矿物)的复分解过程,也是一种以酸为浸取液的浸取过程。有机物被酸分解或聚合物遇酸分子量降低的过程也称酸解。酸解所用的酸可以是无机酸或有机酸。无机酸主要是硫酸、硝酸、盐酸和磷酸;有机酸如醋酸、草酸、蚁酸和其他烷基酸。酸解反应过程在无机盐工业中应用广泛,例如:硼矿粉被硫酸分解制取硼酸(见硼矿化学加工);萤石被硫酸分解制取氢氟酸(见萤石化学加工);铝土矿被硫酸、盐酸或硝酸分解制取铝盐(见铝土矿化学加工);菱锌矿被硫酸分解制取硫酸锌(见锌矿化学加工)。酸解过程中所用的酸,常使反应生成物之一为酸性气体,另一为新的固相结晶;同时必须考虑新固相结晶的成核条件和生长条件,以避免新固相包裹矿石颗粒。例如硫酸分解磷矿制取过磷酸钙时,硫酸浓度不宜过高。否则硫酸钙在矿粉表面上形成致密薄壳,以致酸解反应不完全。酸与矿粉配比不同,可生成不同产品。例如硫酸分解钛铁矿时,因配比不同,可以生成硫酸钛或硫酸氧钛。酸解过程通常是不可逆放热反应,分解率较高,放出的热量可使物料温度升高,因而使反应速度加快。有些酸解反应有一个起始反应温度,然后可借助自热作用加速反应,硫酸分解钛铁矿即属此例。关于酸解的成语甜酸苦辣酒酸不售酸咸苦辣拈酸泼醋尖酸刻薄拈酸吃醋酸文假醋狗恶酒酸透骨酸心寒酸落魄关于酸解的词语拈酸吃醋酸咸苦辣狗恶酒酸攻苦茹酸寒心酸鼻酸文假醋拈酸泼醋寒酸落魄穷酸饿醋狗猛酒酸点此查看更多关于酸解的详细信息
2023-07-02 05:34:481

酸解的解释酸解的解释是什么

酸解的词语解释是:酸解suānjiě。(1)一种化学反应。某些物质遇酸后会发生反应,并被酸分解。酸解的词语解释是:酸解suānjiě。(1)一种化学反应。某些物质遇酸后会发生反应,并被酸分解。结构是:酸(左右结构)解(左右结构)。注音是:ㄙㄨㄢㄐ一ㄝˇ。拼音是:suānjiě。酸解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一、网络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酸解酸解又称酸溶。分解矿物原料制取无机产品的一种湿法过程。常用无机酸作溶剂。酸与盐(或矿物)的复分解过程,也是一种以酸为浸取液的浸取过程。有机物被酸分解或聚合物遇酸分子量降低的过程也称酸解。酸解所用的酸可以是无机酸或有机酸。无机酸主要是硫酸、硝酸、盐酸和磷酸;有机酸如醋酸、草酸、蚁酸和其他烷基酸。酸解反应过程在无机盐工业中应用广泛,例如:硼矿粉被硫酸分解制取硼酸(见硼矿化学加工);萤石被硫酸分解制取氢氟酸(见萤石化学加工);铝土矿被硫酸、盐酸或硝酸分解制取铝盐(见铝土矿化学加工);菱锌矿被硫酸分解制取硫酸锌(见锌矿化学加工)。酸解过程中所用的酸,常使反应生成物之一为酸性气体,另一为新的固相结晶;同时必须考虑新固相结晶的成核条件和生长条件,以避免新固相包裹矿石颗粒。例如硫酸分解磷矿制取过磷酸钙时,硫酸浓度不宜过高。否则硫酸钙在矿粉表面上形成致密薄壳,以致酸解反应不完全。酸与矿粉配比不同,可生成不同产品。例如硫酸分解钛铁矿时,因配比不同,可以生成硫酸钛或硫酸氧钛。酸解过程通常是不可逆放热反应,分解率较高,放出的热量可使物料温度升高,因而使反应速度加快。有些酸解反应有一个起始反应温度,然后可借助自热作用加速反应,硫酸分解钛铁矿即属此例。关于酸解的成语酸咸苦辣尖酸刻薄拈酸吃醋酒酸不售酸文假醋狗恶酒酸拈酸泼醋透骨酸心甜酸苦辣寒酸落魄关于酸解的词语酸文假醋穷酸饿醋拈酸吃醋狗猛酒酸酸咸苦辣狗恶酒酸寒心酸鼻寒酸落魄攻苦茹酸酒酸不售点此查看更多关于酸解的详细信息
2023-07-02 05:34:561

各路化学高手,鄙人等效平衡概念死活不懂,还有关计算根本看不明白。愿大虾们能够举例并助我一臂。

1.等效平衡 同一可逆反应,一定条件下,当改变起始时反应物或生成物物质的量或物质的量浓度,达到平衡时,混合物中各组分的百分组成相等,这样的平衡称等效平衡。 2.规律与判断 (1) 一般可逆反应,恒温恒容时,当起始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通过化学计量数换算相同时,则建立等效平衡。 如反应 2SO2+O2 2SO3 在(A)、(B)条件时建立等效平衡 (A) 起始时加入:2molSO2 + 1molO2 (B) 起始时加入:2molSO3 注意:此情况下,无论反应物还是生成物,起始时物质的量一定要与化 学计量数比相同。 (2) 一般可逆反应,恒温恒压时,当起始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比(不一定要求与化学计量数比相同)相同时,即建立等效平衡。 如反应 2SO2+O2 2SO3 在(C)、(D)时建立等效平衡 (C)起始时加入:1molSO2 + 1molO2 (D)起始时加入:2molSO2 + 2molO2 (3) 对于反应前后体积不变的气体反应,恒温恒容时,当起始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比(不一定要求与化学计量数比相同)相同时,建立等效平衡。 如反应 H2+I2(气) 2HI 在(E)、(F)时建立等效平衡 (E)起始时加入:1molH2+2molI2 (F)起始时加入:2molH2+4molI2 3.应用 利用等效平衡原理进行平衡问题分析2例 例1. 在相同条件下(T=500K),相同体积的甲乙两从容,甲中充入1gSO2和1gO2,乙中充入2gSO2和2gO2,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反应速率:乙>甲 (B) 平衡混合物中SO2的体积分数:乙>甲 (B)SO2的转化率:乙>甲 (D) 平衡时O2的体积分数:甲>乙 [简析] 若将乙容器的容积扩大2倍,则甲乙为等效平衡;再将乙容器容积恢复到原 体积,则压强增大,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生成SO3的方向移动,故(A)、(C)、 (D)项都是正确的,只有(B)项是错误的。答案(B)。 例2.在一定温度下,将a molPCl5通入一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达到如下平衡: PCl5(气) PCl3(气)+ Cl2 (气) 测得平衡混合气的压强为P1 ;此时,再向此反应器中通入a mol PCl5,在温度不变时,重新达到平衡时,测得压强为P2,则P1 与P 2 的关系是( ) (A)2P1>P2 (B) 2P1<P2 (C) 2P1=P2 (D) P2 >P1 [简析] 第二次平衡,可以这样设计:将容器体积扩大1倍,通入2a mol PCl5,此时建立的平衡与第一次平衡相同,压强相等;再将容器体积恢复为原容积,压强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混合气总物质的量减小,建立新平衡,即第二次平衡,故 P1 < P2 < 2P1。答案(A、D)。 应用等效平衡原理分析有关化学平衡问题的一般思路: 根据已知条件,先合理变换条件,使之成为等效平衡;然后将体系恢复为原条件,再 恢复原条件
2023-07-02 05:35:021

热化学方程式CO2(g)+H2(g) CO(g)+H2O(g);△H=Q kJ/mol的理解正确

只有D是正确的;即1mol的反应物 CO2(g)和1 mol 的反应物H2O(g)在理想的"完全反应"时所放出的热量;所以,由此可见,A,B,C都是错误的.
2023-07-02 05:35:125

小问题,在线等待。

1. 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相同体积的HCl与CH3COOH的比较C(H+) 因为HCl是强酸 CH3COOH是弱酸 所以HCl >CH3COOH中和酸所用的NaOH的物质的量 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相同体积 所以n一样 所以所耗的NaOH也一样与过量Zn反应产生H2的体积 同上 因为物质的量一样所以 H2也是一样的与Zn反应的启始反应速率 看的是[H+] 所以HCl>CH3COOH2. 相同C(H+)、PH、相同体积的HCl与CH3COOH的比较酸的浓度 肯定是CH3COOH大啦 因为弱酸电离出来的H+浓度比较小 如果要和完全电离的强酸[H+]一样 那加入的量就要多出很多才行中和所用NaOH的物质的量 CH3COOH>HCl与过量Zn反应产生H2的体积 CH3COOH>HCl与Zn反应启始速率 一样 因为PH一样的与Zn反应过程速率 CH3COOH>HCl 因为弱酸电离出来的一部分反应掉以后还有的补充 所以反应速度降得较慢 而HCl就没有补充了 所以反应速度减得快所以过程速率还是CH3COOH大
2023-07-02 05:35:294

在2L的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2NO(g)+2CO(g)?N2(g)+2CO2(g)△H=-746.4kJ?mol-1.

A、前10秒钟内,v(N2)=1mol2L10s=0.05mol/(L?s),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故前10s内v(NO)=2v(N2)=2×0.05mol/(L?s)=0.1mol/(L?s),前5s反应物的浓度更大,反应速率更快,故前5s的平均速率大于前10s的平均速率,即前5秒钟内,用NO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大于0.1mol/(L?s),故A错误;B、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故B错误;C、可逆反应达平衡时,用不同物质表示正、逆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v正(CO)=2v逆(N2)时正、逆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说明反应到达平衡状态,故C正确;D、NO与氧气反应,NO浓度降低,瞬间反应物的浓度降低,正反应速率降低,故D错误;故选:C.
2023-07-02 05:35:351

反应物起始浓度越大反应速率常数k就越大。这句话对吗为什么

那是反应速率常数k么?那不是平衡常数k或者平衡常数表达式k么。这句话对的。因为k只和温度有关。如有疑问请追问。
2023-07-02 05:35:561

高中化学问题 为什么和金属反应的起始速率相同

因为PH相同,因此反应开始是溶液中的H+浓度相等,所以开始时反应速率相同
2023-07-02 05:36:021

用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盐酸分别跟块状石灰石和粉末状石灰石作用 其起始的反应速率几乎相同吗

不相同 因为反应速率的一个影响因素 就是反应物接触的表面积 粉末状的 与盐酸接触面积全面 所以 反应速率较快
2023-07-02 05:36:092

为什么反应速率与反应物起始浓度乘积成正比或显色时间与反应物起始浓度乘积成反比?

并非所有的反应速率的浓度在反应开始的时间是成比例的“产品”。 0,例如,是一个原始的反应并非如此。例外,“色反应物的产品的初始浓度是成反比的吗?”是不是所有的话,这取决于具体的系统上。 是否有特定的反应体系中写呢?
2023-07-02 05:36:174

一道关于化学平衡的题!

方程式需要知道.
2023-07-02 05:36:241

高二等效平衡问题

1.等效平衡 同一可逆反应,一定条件下,当改变起始时反应物或生成物物质的量或物质的量浓度,达到平衡时,混合物中各组分的百分组成相等,这样的平衡称等效平衡。 2.规律与判断 (1) 一般可逆反应,恒温恒容时,当起始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通过化学计量数换算相同时,则建立等效平衡。 如反应 2SO2+O2 2SO3 在(A)、(B)条件时建立等效平衡 (A) 起始时加入:2molSO2 + 1molO2 (B) 起始时加入:2molSO3 注意:此情况下,无论反应物还是生成物,起始时物质的量一定要与化 学计量数比相同。 (2) 一般可逆反应,恒温恒压时,当起始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比(不一定要求与化学计量数比相同)相同时,即建立等效平衡。 如反应 2SO2+O2 2SO3 在(C)、(D)时建立等效平衡 (C)起始时加入:1molSO2 + 1molO2 (D)起始时加入:2molSO2 + 2molO2 (3) 对于反应前后体积不变的气体反应,恒温恒容时,当起始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比(不一定要求与化学计量数比相同)相同时,建立等效平衡。 如反应 H2+I2(气) 2HI 在(E)、(F)时建立等效平衡 (E)起始时加入:1molH2+2molI2 (F)起始时加入:2molH2+4molI2 3.应用 利用等效平衡原理进行平衡问题分析2例 例1. 在相同条件下(T=500K),相同体积的甲乙两从容,甲中充入1gSO2和1gO2,乙中充入2gSO2和2gO2,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反应速率:乙>甲 (B) 平衡混合物中SO2的体积分数:乙>甲 (B)SO2的转化率:乙>甲 (D) 平衡时O2的体积分数:甲>乙 [简析] 若将乙容器的容积扩大2倍,则甲乙为等效平衡;再将乙容器容积恢复到原 体积,则压强增大,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生成SO3的方向移动,故(A)、(C)、 (D)项都是正确的,只有(B)项是错误的。答案(B)。 例2.在一定温度下,将a molPCl5通入一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达到如下平衡: PCl5(气) PCl3(气)+ Cl2 (气) 测得平衡混合气的压强为P1 ;此时,再向此反应器中通入a mol PCl5,在温度不变时,重新达到平衡时,测得压强为P2,则P1 与P 2 的关系是( ) (A)2P1>P2 (B) 2P1<P2 (C) 2P1=P2 (D) P2 >P1 [简析] 第二次平衡,可以这样设计:将容器体积扩大1倍,通入2a mol PCl5,此时建立的平衡与第一次平衡相同,压强相等;再将容器体积恢复为原容积,压强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混合气总物质的量减小,建立新平衡,即第二次平衡,故 P1 < P2 < 2P1。答案(A、D)。 应用等效平衡原理分析有关化学平衡问题的一般思路: 根据已知条件,先合理变换条件,使之成为等效平衡;然后将体系恢复为原条件,再 恢复原条件
2023-07-02 05:36:312

当温度相同而反应物起始浓度不同时,同一个可逆反应的起始速率是否相同?速率常

对 当其它条件一致下,增加反应物浓度就增加了单位体积的活化分子的数目,从而增加有效碰撞,反应速率增加,但活化分子百分数是不变的 .固体液体除外
2023-07-02 05:36:381

有机反应、 能量的转换与储存

有机化学反应的类型非常多,有些作用过程也十分复杂,本节仅介绍一些广泛存在的、或与地质体及与地质作用有重要联系的有机化学反应。(1)光合作用。一般指绿色植物吸收CO2和H2O、以阳光为能源、以绿色色素(叶绿素)为催化剂来生产碳水化合物和放出游离氧的有机反应,基本反应式如下:地球化学光合作用的实质是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并产生自由能较高的还原态,造成H、C、N、S、P等化合物浓度的不平衡分布。反应式(8.1)的反应自由能变化△G=2878.6kJ(688kcal),反应热焓△H=2815.8kJ(673kcal),为吸热反应。反应自左向右进行必须要有能量的供应,太阳辐射能提供了反应进行的必要条件。当生物死亡埋藏后,机体内的能量被储存于机体转化形成的煤、石油、油页岩和天然气等中。光合作用既有物理过程,又有化学变化、电子传递、能量转换,实际上并不像上式表示得那样简单。前述基本反应是植物和动物中所有有机物质的最初来源,在不断更新大气圈中的游离氧方面,光合作用的意义也很重大。(2)充氧条件下的腐解作用。在有充足游离氧存在的条件下,腐解作用代表了光合作用的反过程。是动植物死亡后,在组织内自溶酶(组织蛋白酶)作用下遗体发生分解、随后细菌和其他微生物参与完成分解破坏和矿化的总过程。与光合作用一样,腐解反应也是通过许多复杂步骤进行的,其最终产物是CO2和H2O。有机质燃烧时,腐解反应进行得更加迅速。腐解和微生物的呼吸是同一过程的两个侧面,都是氧或其他含氧无机物 作为最终电子受体的生物氧化过程,在呼吸过程中,动物藉此来获得能量。所以腐解、燃烧和呼吸是保持大气圈中CO2供应的三个主要过程。地球发展到今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之间已建立起一种动态平衡,即光合作用已不会再增加地球表面的游离氧。(3)缺氧条件下的腐解作用。在缺氧或近于缺氧的条件下,腐解作用使有机化合物经历一种部分的内部氧化(燃烧)反应,原化合物中的O与C结合形成CO2,剩余的碳可能转变成烃类或与氢结合,少部分的氧可能形成复杂结构的化合物。缺氧腐解反应进行的方向取决于原始物质的性质、温度、隔绝氧的程度以及存在的细菌类型等。(4)氧化还原反应。有机物分子内原子间没有明显的电子得失,往往是电子对的偏移。通常将有机分子中加氧或脱氢称为氧化反应,将加氢或脱氧称为还原反应。如果一种含氧的有机化合物转变为一种烃,该反应必包含还原反应。如果氢被加入到一种未饱和化合物中形成一种饱和化合物,则该过程也是还原反应。氢被加入的还原反应也常称为氢化(hydrgoenation)。下式为氧化反应的一个例子:地球化学(5)聚合反应。低分子化合物结合形成高分子化合物的过程属聚合反应。简单烃转化为复杂烃(形成石油)的反应是典型的聚合反应,在饱和烃类中的这种反应常导致氢作为一种副产品而生成:地球化学有机化合物互相结合过程若同时除去小分子化合物,如H2O、HX等,该反应称为缩合反应。由氨基酸失水缩合形成肽的反应就是缩合反应:地球化学缩聚反应是地质体中高分子聚合物(腐殖质和)干酪根形成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种反应。(6)解聚合反应。将大分子分裂为小分子的过程叫做解聚合反应,它是聚合过程的反过程,例如,淀粉分解为糖、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长链烃类通过受热或催化剂作用(或两者的共同作用)发生的解聚合反应常被称为裂解,一种饱和烃的裂解常常产生未饱和的化合物。解聚合反应的简单例子为辛烷的裂解:地球化学(7)加成反应。不饱和烃分子中常含有双键和三键,反应中双键断裂,新的原子或原子团分别加到不饱和键两端的碳原子上,生成饱和的化合物,称为加成反应。如:地球化学有机反应与一般的无机反应有很多不同之处,有机反应的主要特征是:①起始反应物质一般为复杂的混合物,而不是单一的化合物,并且常常无法确定这些混合物中某些组分的精确化学式;②反应进行得慢且常不完全;③混合物组分反应的一般过程能够被说明,但每种物质反应的细节常不清楚;④一种复杂有机分子一般能按不同的途径、在能量粗略相等的不同反应中、在酶的有机催化促成下发生反应,因此,诸如平衡、自由能和氧化电位等概念在有机反应中没有大的意义,但在实验室内的有机反应中,由于单个物质能够分开,若以上变量能够被控制时上述概念仍可应用。
2023-07-02 05:36:451

有机反应、能量的转换与储存

有机化学反应的类型非常多,有些作用过程也十分复杂,本节仅介绍一些广泛存在的、或与地质体及与地质作用有重要联系的有机化学反应。(1)光合作用。一般指绿色植物吸收CO2和H2O、以阳光为能源、以绿色色素(叶绿素)为催化剂来生产碳水化合物和放出游离氧的有机反应,基本反应式如下:地球化学光合作用的实质是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并产生自由能较高的还原态,造成H、C、N、S、P等化合物浓度的不平衡分布。反应式(8.1)的反应自由能变化ΔG=2878.6 kJ(688 kcal),反应热焓ΔH=2815.8 kJ(673 kcal),为吸热反应。反应自左向右进行必须要有能量的供应,太阳辐射能提供了反应进行的必要条件。当生物死亡埋藏后,机体内的能量被储存于机体转化形成的煤、石油、油页岩和天然气等中。光合作用既有物理过程,又有化学变化、电子传递、能量转换,实际上并不像上式表示得那样简单。前述基本反应是植物和动物中所有有机物质的最初来源,在不断更新大气圈中的游离氧方面,光合作用的意义也很重大。(2)充氧条件下的腐解作用。在有充足游离氧存在的条件下,腐解作用代表了光合作用的反过程。是动植物死亡后,在组织内自溶酶(组织蛋白酶)作用下遗体发生分解、随后细菌和其他微生物参与完成分解破坏和矿化的总过程。与光合作用一样,腐解反应也是通过许多复杂步骤进行的,其最终产物是CO2和H2O。有机质燃烧时,腐解反应进行得更加迅速。腐解和微生物的呼吸是同一过程的两个侧面,都是氧或其他含氧无机物(如)作为最终电子受体的生物氧化过程,在呼吸过程中,动物藉此来获得能量。所以腐解、燃烧和呼吸是保持大气圈中CO2供应的三个主要过程。地球发展到今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之间已建立起一种动态平衡,即光合作用已不会再增加地球表面的游离氧。(3)缺氧条件下的腐解作用。在缺氧或近于缺氧的条件下,腐解作用使有机化合物经历一种部分的内部氧化(燃烧)反应,原化合物中的O与C结合形成CO2,剩余的碳可能转变成烃类或与氢结合,少部分的氧可能形成复杂结构的化合物。缺氧腐解反应进行的方向取决于原始物质的性质、温度、隔绝氧的程度以及存在的细菌类型等。(4)氧化还原反应。有机物分子内原子间没有明显的电子得失,往往是电子对的偏移。通常将有机分子中加氧或脱氢称为氧化反应,将加氢或脱氧称为还原反应。如果一种含氧的有机化合物转变为一种烃,该反应必包含还原反应。如果氢被加入到一种未饱和化合物中形成一种饱和化合物,则该过程也是还原反应。氢被加入的还原反应也常称为氢化(hydrogenation)。下式为氧化反应的一个例子:地球化学(5)聚合反应。低分子化合物结合形成高分子化合物的过程属聚合反应。简单烃转化为复杂烃(形成石油)的反应是典型的聚合反应,在饱和烃类中的这种反应常导致氢作为一种副产品而生成:地球化学有机化合物互相结合过程若同时除去小分子化合物,如H2O、HX等,该反应称为缩合反应。由氨基酸失水缩合形成肽的反应就是缩合反应:地球化学缩聚反应是地质体中高分子聚合物(腐殖质和)干酪根形成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种反应。(6)解聚合反应。将大分子分裂为小分子的过程叫做解聚合反应,它是聚合过程的反过程,例如,淀粉分解为糖、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长链烃类通过受热或催化剂作用(或两者的共同作用)发生的解聚合反应常被称为裂解,一种饱和烃的裂解常常产生未饱和的化合物。解聚合反应的简单例子为辛烷的裂解:地球化学(7)加成反应。不饱和烃分子中常含有双键和三键,反应中双键断裂,新的原子或原子团分别加到不饱和键两端的碳原子上,生成饱和的化合物,称为加成反应。如:地球化学有机反应与一般的无机反应有很多不同之处,有机反应的主要特征是:①起始反应物质一般为复杂的混合物,而不是单一的化合物,并且常常无法确定这些混合物中某些组分的精确化学式;②反应进行得慢且常不完全;③混合物组分反应的一般过程能够被说明,但每种物质反应的细节常不清楚;④一种复杂有机分子一般能按不同的途径、在能量粗略相等的不同反应中、在酶的有机催化促成下发生反应,因此,诸如平衡、自由能和氧化电位等概念在有机反应中没有大的意义,但在实验室内的有机反应中,由于单个物质能够分开,若以上变量能够被控制时上述概念仍可应用。
2023-07-02 05:36:531

如何确定化学平衡中的取值范围

达到平衡时生成0.6 mol CO2。再通入4 molH2O(g),在上述条件下达到平衡后,求生成CO2的物质的量范围。解假设加入H2O(g)反应向正方向进行到底,由于初始CO为1 mol,故生成的CO2也为1 mol;假设加H2O(g)后平衡不移动,CO2仍为0.6mol,而可逆反应中以上情况均是不可能的,故0.6mol<n(CO2)<1 mol例2在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通人各为 1 molA、C、D,xmol B发生反应,A(g)+4 B(g)?2C(g)+D(g)。当x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均可以通过调节反应器的温度,使反应达到平衡时保持容器中气体总物质的量为5 mol。 (1)若欲使起始反应维持正方向进行,求x的取值范围。 (2)若欲使起始反应维持逆方向进行,求x的取值范围。解析(1)要维持起始时反应正方向进行,考虑消耗量最多的物质B极限值有两点:一是B完全消耗,二是B完全没有消耗。假设B完全消耗,有(1-x/4)+(1+x/2)+(1+x/4)=5,x=4,这为最大极限值(因为正反应是气体物质的量减小的方向,如果x大于某个值之后,无论反应怎样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平衡时总物质的量都会大于5)。假设曰完全没有消耗,则有1+1+1+x=5,x=2为最小极限值(因为B若消耗,总量就会小于5),以上均为不可能达到的极端情况,故x的取值范围为2<x<4.(2)若要维持起始时反应逆方向进行,对于消耗量最多的c极限值有两点:一是c完全消耗,二是G完全没有消耗。假设c完全消耗,则有(1+0.5)+(x+2)+(1-0.5)=5,x=1为最小极限值;假设c完全没有消耗,则有1+1+l+z=5,x=2为最大极限值,以上均为不可能达到的极端情况,故x的取值范围为:l<x<2。二、等效转化法对于同一可逆反应,在温度和体积相同时,可以从反应物开始,也可以从生成物开始,还可以从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混合物开始,只要起始状态有相同的物料关系,最后都能达到相同  
2023-07-02 05:37:021

反应开始时,为什么将盐酸溶液倒入蔗糖溶液中,而不

脱水 盐酸 性状 本品色澄明液体呈酸性 类别 外用药 作用与用途 必须与硫代硫酸钠溶液配合使用用于疥疮、花斑癣、汗斑等皮肤病 用与用量 外用先涂四0%硫代硫酸钠溶液于患处待稍干再涂本品每三~四连续三~四周治疗始结束应煮洗内衣、褥等 良反应 酸性刺激作用 注意事项 避免用于颜面部皮肤皮肤破溃及酸性溶液明显刺激者禁用. 希望能
2023-07-02 05:37:232

单细胞数据处理小细节汇总

1. Seurat对象查看当前的Assay 在进行了SCTransform操作后,矩阵默认会变成SCT矩阵,如果不加设置,后续的PCA等操作都是基于SCT矩阵。 修改DefaultAssay: 2. Seurat使用FindVariables找到高变基因后增删高变基因 3. 不同运行步骤中的文件来源和储存位置u26a0ufe0f u26a0ufe0f:PCA的值是可以被覆盖的,使用三步法对矩阵进行标准化后进行PCA后再使用SCT矩阵进行标准化,PCA的矩阵变成了SCT的PCA矩阵,原有的PCA矩阵不会保留。后续的TSNE和UMAP降维图也和三步法不一样。 4. @data标准化矩阵 和 @scale.data 归一化矩阵 的区别 单细胞RNA 测序数据中,文库之间测序覆盖率的系统差异通常是由细胞间的cDNA 捕获或PCR 扩增效率方面的技术差异引起的,这归因于用最少的起始材料难以实现一致的文库制备。标准化旨在消除这些差异(例如长度,GC 含量),以使它们不干扰细胞之间表达谱的比较。这样可以确保在细胞群体中观察到的任何异质性或差异表达都是由生物学而不是技术偏倚引起的(批次矫正仅在批次之间发生,并且必须同时考虑技术偏差和生物学差异,标准化只需考虑技术差异)。 软件Seurat 提供了三种标准化的方法,分别为LogNormalize、CLR、RC,通常情况下我们采用LogNormalize 的方式进行标准化,计算公式为:log1p((Feature counts/total counts) u2217 scale. factor) 归一化的目的则是使特征具有相同的度量尺度 参考: Seurat的normalization和scaling 5. 关于有些细胞属于同一个cluster但是在umap或者tsne图上相聚较远的问题:UMAP和TSNE是各自的算法在PCA降维的基础上再进行非线形降维,在二维图上把其各自算法认为相近的细胞聚在一起。但是FindClusters输入的不是UMAP或TSNE降维的数据,而是FindNeighbors的数据,而FindNeighbors输入的数据是PCA降维数据,是用另外一种算法计算的细胞之间的距离。因此会出现有些细胞被认为是同一个cluster,但是在umap或者tsne图上相聚较远(尤其是一些散在的,脱离主群的细胞) 6. marker基因鉴定,查看marker基因的表达是使用RNA矩阵还是sct矩阵? 这是一个争议性问题,两个都可以,目前建议最好使用RNA矩阵。 sct的到的count并不是真实的基因表达值,而是通过scaledata倒推出来的,它是一个回归,运算之后的残差。 7. 关于FindAllMarks找到的基因 如下图,先看cluster0的Marker基因:cluster0的差异基因是cluster0的细胞和剩下的所有的cluster合在一起的细胞做对比得到的。pct.1是这个基因在cluster0中的表达比例(S100A8在cluster0的细胞中的表达比例是100%),pct.2是这个基因在除了cluster0以外的所有细胞中的表达比例(S100A8在除cluster0以外的细胞中的表达比例是51.2%)。avg_log2FC是表达差异倍数,p_val_adj是校正后的p值。 8. 在提取Marker基因时比较好的办法:因为单细胞矩阵算出来的结果,p_val_adj==0的有很多,所以可以先把p_val_adj==0先提出来。再把p_val_adj<0.01的按差异倍数靠前的20/30/500...(按需要)个基因提出来,然后把两个矩阵合在一起(取交集)用来做细胞鉴定。(结合p值和fc来做筛选效果更好) u26a0ufe0f:提取没有核糖体和线粒体的marker基因更好。(这些基因对鉴定没有帮助) 有些基因比如Foxp3,对细胞鉴定很重要,但常常在筛选Marker基因的时候筛选不出来。 非负矩阵分解 可能更好。 参考: 过滤线粒体核糖体基因 9. 提取亚群 u26a0ufe0f 新提取的亚群需要重新进行降维聚类 (和大群相比,标记基因发生了变化),并重新寻找marker基因,重新分群,注释。u2757ufe0fsubset提取子集后,不同样本间批次校正的信息也被去除,需要重新进行批次矫正 参考: Seurat取子集时会用到的函数和方法 u26a0ufe0fu26a0ufe0fu26a0ufe0f 10. 取子集后如何去除空子集(还存在这个level,但里面包含的细胞为0,如何去除) as.factor(as.character()) 11. 双细胞的预测和去除如DoubletFinder建议单样本进行,不建议双样本一起预测。除此之外,其他步骤都可以多样本一起做,质控的时候也可以多样本一起做,但是建议每个样本都单独看一看。 12. 单细胞多样本整合:merge();多样本拆分:SplitObject() 13. 在做多组数据整合,每个组又有多个样本的时候,最好把单独的每个样本当成批次,而不是把不同的组当成批次。 14. 多核运算 参考: 单细胞数据分析中future包的使用 15. pbmc3k.final@commands$FindClusters 可以查看FindClusters运行时间和记录。Seurat是记录其分析过程的,也可查看command下其他操作 16. 关于质控标准:同一组织的最好用同样的标准,不同组织的可以不一样。不同组织线粒体含量等可能存在差异。 17. 可视化的方法总结 参考: https://www.jianshu.com/p/0d1e2c7d21a4 18. circos图绘制 19. 单细胞数据思维导图,有利于查看单细胞数据格式。 https://www.jianshu.com/p/7560f4fd0d77 20. 对于旧版本Seurat对象的更新 scRNA <- UpdateSeuratObject(scRNA) UpdateSeuratObject {SeuratObject} :Update old Seurat object to accommodate new features 21. 对有些操作需要用到python设置的情况 22. 单细胞数据做pooling的好处:可以尽量的降低dropout的问题。(dropout就是矩阵中的zero,这些zero实际上并不是0,而是每个液滴里面起始反应量太低了。而一般的反转录效率只能到30%左右,70%的转录本实际上在反转录那一步是被丢掉的,这是单细胞测序一个比较大的问题)。 但是一旦做了pooling,你必须要证明pooling对结果是没有影响的(下图的右面三个图)。 23. Seurat的VlnPlot中的combine参数,在如下画三个基因的情况下,设置成T就画一张图,设置成False,会将三个基因各画一张图。 24. rev()这一步是将横坐标的基因反过来排序 这两个画出来的图横坐标基因的顺序是相反的(见NicheNet) 25. 堆叠小提琴图的绘制 完成这个需求有以下几种实现方法: 1. Seurat包直接就可以实现(stack = T) 2. 通过Seuart->scanpy来实现,第一张是Seurat包VlnPlot函数画的图,第二张是scanpy中stacked_violin函数画的图,那么现在问题就变成为Seurat对象到scanpy对象的转换 3. 用R原生函数实现StackedVlnPlot的方法 4. 使用基于scanpy包衍生的scanyuan包来说实现 5. 使用R包MySeuratWrappers来实现 最简单的方法1如下: 如果不设置level,会按字母顺序排列,case会自动排在con前面。 使用Seurat的 RenameIdents 函数也可以 x: table margin: a vector giving the margins to split by. E.g., for a matrix 1 indicates rows, 2 indicates columns, c(1, 2) indicates rows and columns. When x has named dimnames, it can be a character vector selecting dimension names. 得到的HC_1样本的orig.ident默认是样本名中第一个_号的前一部分。所以要保证矩阵的列名是 样本名_细胞barcode 这样的格式。 如果有多个分组,例如两个样本矩阵中细胞分别命名为HC_1_barcode,HC_2_barcode,在直接通过如下方法得到两个Seurat对象,再对其进行merge之后,两个样本会被合并成一个。也就是样本信息只保留了第一个_号之前的HC,没有保留_号之后的1和2。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可以在构建Seurat对象时通过参数进行设置 u26a0ufe0fPC数的选择:Seurat官网提供的三种方法只能给出PC数的粗略范围,选择不同PC数目,细胞聚类效果差别较大,因此,需要一个更具体的PC数目。作者提出一个确定PC阈值的三个标准: 一般先选默认分辨率(0.8),大概可能会分出十几个群。因为最终都是要注释到每一个barcode,所以首先可以看大类marker的分布(不受分辨率影响),可以根据marker基因的分布来调整分辨率。是否需要精细的分群得看精细的分群对研究有没有决定作用,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 看分出的各个cluster在Findallmarkers给出的结果中marker的热图是不是能明显分开 。精细划分的细胞本来就很类似,如果有部分小群的热图明显分不开或者非常类似,就可以考虑把分辨率调小。 这实际上是没有必要的必须保持一致的。下游的都是用pca之后的,pca是为了压缩数据。 umap和tsne是为了可视化(仅仅是可视化),但是FindNeighbor是计算细胞间距离矩阵。找类群数目和可视化可以说没有关系。 map函数: R语言循环第三境界:purrr包map函数! 浅析R语言中map(映射)与reduce(规约) 参考: monocle2 查看不同细胞群的中位基因也是一样 查看不同样品的中位基因也是一样 或者也可以
2023-07-02 05:37:301

乙酸乙酯皂化反应速率常数测定起始浓度如何保证相等

二级反应有反应物浓度相同和不同两种反应形式,由于两种反应物浓度相同时,反应速率常数k的表达式较简单,简化计算减小实验难度,所以本实验反应物浓度相等。若反应物浓度不相等,设起始反应物浓度分别为a,b,其动力学方程为{1/(a-b)}ln[{b(a-x)}/{a(b-x)}]=kt,其中x为t时刻的产物浓度,x可用电导仪测的g0,gt求得
2023-07-02 05:37:392

问两个高中化学平衡的题目 想了半天没一点思路 根本没摸着门道

1、增压情况:转化率NH3变小,HI不变,NO2变大2、1:起始通入1molN2,3molH2和2molNH3发生反应=起始通入2molN2,6molH2相对分子质量之比=物质的量的反比。8:(8-2x)=1.6:1。x=1.5.N2的转化率=1.5/2=0.752:起始通入2molN2,6molH2=起始通入4molNH3。平衡时0.5molN2,N2的物质的量范围[0,0.5)3:PV=nRT,V正比n平衡时n=5mol,1L。5/8=1/x。x=1.6L
2023-07-02 05:37: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