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图谱 / 问答 / 问答详情

药物设计学的内容提要

2023-07-02 11:00:51
共1条回复
瑞瑞爱吃桃

本书在内容编排上着重阐述药物发现所涉及的生命科学的基本原理和进行创新药研究所需的药物设计的基本方法,同时还介绍了近年来药物设计学的前沿热点领域,最后简要叙述新药研究中的方法、原理。全书共分为十一章,第一章是药物设计的生命科学基础,第二、三章是细胞间的信号转导及内源性生物活性物质的调节机理与有关药物设计,第四、五章是基于核酸代谢和酶促原理的抗代谢物和酶抑制剂类药物的研究与发现,第六、七章主要介绍在药物研究与开发中较成熟且实用的前药原理和生物电子等排体原理与方法,第八、九、十章是基于组合化学、化学基因组学原理和计算机技术与方法的药物设计,也是近年来新药研发的前沿领域,第十一章是新药开发的基本途径与方法,通过该章的学习,读者可了解新药从发现到开发上市的基本过程。

图书目录

绪论

第一节药物发现的几个历史阶段

一、随机筛选阶段

二、定向发掘阶段

三、药物设计阶段

第二节药物设计学学科的形成与发展

第三节药物设计学的现代技术与前沿领域

一、组合化学与高通量筛选技术

二、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

三、化学信息学

四、结构生物学

五、生物信息学

六、合理药物设计

第一章药物设计的生命科学基础

第一节药物作用的生物靶点

一、生物靶点的分类

二、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

第二节药物与生物大分子靶点的相互作用

一、药物与生物靶点相互作用的化学本质

二、药物与生物靶点相互作用的适配关系

三、药物与靶点相互作用的基本理论

第三节生物膜与药物的跨膜转运

一、生物膜的基本结构与功能

二、生物膜的物质转运机理与调节

三、影响膜转运的分子药理学

第二章基于细胞间信号转导的药物设计

第一节细胞间的信号转导

一、信号与信号转导的物质基础

二、化学信号分子(第一信使)

三、细胞的信号接受系统

四、细胞内信号转导系统(第二信使)

五、胞内第三信使——钙离子

六、对信号转导系统的干预

第二节基于调节第二、三信使的药物设计

一、调节第三信使的药物设计

二、调节第三信使的药物设计

第三节基于基因调控机制的药物设计

一、基于维甲酸受体和类维甲酸受体配基的药物设计

二、基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因子活化受体配体的药物设计

三、基于维生素D受体配体的药物设计

四、基于类固醇受体配体的药物设计

五、基于抑制转录的药物设计

第三章基于内源性生物活性肽的药物设计

第一节肽类化合物的结构与功能

一、肽类化合物的结构特征

二、机体中某些重要的内源性生物活性肽

第二节类肽的设计原理与方法

一、构型限制性氨基酸的设计

二、肽链骨架的修饰

三、二肽片段拟似物

四、整体公子构象的限定

五、肽二级结构的分子模拟

第三节类肽在药物设计中的应用

一、脑啡肽类似物

二、肾素抑制剂

第四章基于核酸原理的药物设计

第一节核酸的生物合成

一、嘌呤核苷酸的合成

二、嘧啶核苷酸的合成

三、核苷二磷酸、核苷三磷酸及脱氧核糖核苷酸

第二节代谢拮抗类抗肿瘤、抗病毒药物的设计

一、叶酸类抗代谢物

二、嘌呤类抗代谢物

三、嘧啶类抗代谢物

第三节核苷类抗病毒药物的设计

一、基于核苷糖环修饰的药物

二、基本核苷碱基修饰的药物

三、无环核苷

……

第五章以酶为靶点的药物设计

第六章基于药物代谢原理的药物设计

第七章基于生物电子等排体原理的药物设计

第八章基于组合化学库的药物设计

第九章基于化学基因组学的药物设计

第十章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

第十一章新药开发的基本途径与方法

参考文献

中英对照索引

相关推荐

药物化学——抗代谢抗肿瘤药

干扰正常代谢反应进行的物质称为抗代谢物。临床应用的抗代谢抗肿瘤药是叶酸拮抗物、嘌呤拮抗物和嘧啶拮抗物,在体内通过抑制生物合成酶;或掺入生物大分子合成,形成伪大分子,干扰核酸的生物合成,使肿瘤细胞丧失功能而死亡。   抗代谢物是应用代谢拮抗原理设计的,在结构上与代谢物类似,一般是将正常代谢物的结构生物作细小改变,例如将代谢物结构中的-H换为-F或-CH3;将-OH换为-SH或-NH2.这种改变应用了电子等排原理。   抗代谢抗肿瘤药按作用原理分为嘧啶拮抗物、嘌呤拮抗物、叶酸拮抗物。   一、嘧啶拮抗物   嘧啶拮抗物有尿嘧啶衍生物和胞嘧啶衍生物,用于临床的药物例如氟尿嘧啶(Fluorouracil)、替加氟(Tegafur)是尿嘧啶衍生物。盐酸阿糖胞苷(CytarabineHydrochloride)是胞嘧啶衍生物。1.氟尿嘧啶(Fluorouracil)   化学名:5-氟-2,4(1H,3H)-嘧啶二酮用氟原子取代代谢物尿嘧啶结构中5位的氢原子,得到抗代谢物氟尿嘧啶。-H与-F为非经典的电子等排体,氟的原子半径与氢的相近,抗代谢物氟尿嘧啶分子的体积与代谢物尿嘧啶分子的体积几乎相等,而且碳氟键很稳定,在代谢过程中不易分解,因此抗代谢物能在分子水平代替正常代谢物。氟尿嘧啶在体内转变为氟尿嘧啶脱氧核苷,抑制胸腺嘧啶合成酶,使酶失活,抑制DNA的合成,导致肿瘤细胞死亡。   氟尿嘧啶抗瘤谱比较广,对消化道癌和其他实体肿瘤有良好疗效,但毒副作用较大。对氟尿嘧啶进行结构改造,发展了一些氟尿嘧啶衍生物用于临床,例如替加氟(Tegafur,呋氟尿嘧啶)、卡莫氟(Carmofur)等,二者均为氟尿嘧啶的前体药物,在体内转变为氟尿嘧啶发挥抗癌作用,不良反应较轻。   2.盐酸阿糖胞苷(CytarabineHydrochloride)   化学名:1-β-D-阿拉伯呋喃糖基-4-氨基-2(1H)-嘧啶酮盐酸盐阿糖胞苷在体内转化为活性的三磷酸阿糖胞苷,抑制DNA多聚酶及少量渗入DNA中,阻止DNA的合成,发挥抗肿瘤作用。阿糖胞苷口服吸收较差,需注射给药。由于该药在体内迅速被肝脏的胞嘧啶脱氨酶作用脱氨,生成无活性的尿嘧啶阿糖胞苷,因此需要静脉连续滴注给药,才能得到较好效果。盐酸阿糖胞苷临床用于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为了延长的作用时间,将阿糖胞苷氨基酰化例如依诺他滨(Enocitabine),或环化形成环胞苷(Cyclocytidine),他们在体内代谢转变为阿糖胞苷而起作用,作用时间长,副作用较轻。   二、嘌呤拮抗物   巯嘌呤(6-Mercaptopurine)   化学名:6-嘌呤巯醇一水合物巯嘌呤为黄色结晶性粉末。化学结构为嘌呤环(芳香环)的6位有巯基取代,性质不稳定,遇光易变色。化学结构与黄嘌呤类似,在体内转变为有活性的6-巯代次黄嘌呤核苷酸(硫代肌苷酸),抑制腺酰琥珀酸合成酶和肌苷酸脱氢酶,从而抑制DNA和RNA的合成,可用于各种急性白血病的治疗。   三、叶酸拮抗物   叶酸是核酸生物合成的代谢物,叶酸缺乏时白细胞减少,因此叶酸拮抗物可用于治疗急性白血病。用于临床的例如甲氨喋呤(Methotrexate,MTX)。   甲氨喋呤(Methotrexate,MTX)   化学名:L-(+)-N-[4-[[(2,4-二氨基-6-蝶啶基)甲基]甲胺基]苯甲酰基]谷氨酸   性质:   1.甲氨喋呤为橙黄色结晶性粉末,几不溶于水。具酸、碱两性,可溶于稀盐酸,易溶于稀碱液。   2.在强酸性溶液中不稳定,酰胺键易被水解,失去活性。用途:甲氨喋呤为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剂,对酶的抑制几乎是不可逆的,通过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DNA和RNA的合成,阻碍肿瘤细胞的生长。临床用于急性白血病和绒毛膜上皮癌。临床上常与亚叶酸钙合用降低毒性。
2023-07-02 08:16:141

什么叫抗代谢物?请举例说明抗代谢物的作用机理

抗代谢物是在化学结构上与代谢物相似的一类药物,与酶竞争性结合,抑制酶正常功能;或作为伪代谢物掺入核酸形成伪生物大分子,发生致死合成.常用抗代谢物有叶酸、嘌呤、嘧啶衍生物. 抗代谢药通过作用于DNA合成所必需的叶酸、嘌呤、嘧啶、嘧啶核苷途径,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生存和复制所必需的代谢途径,导致肿瘤细胞死亡. 抗代谢物是应用代谢拮抗原理设计的,在结构上与代谢物类似,一般是将正常代谢物的结构作细小改变,例如将代谢物结构中的-H换为-F 或-CH3 ;将-OH 换为-SH 或-NH2 .这种改变应用了电子等排原理.
2023-07-02 08:16:221

什么是抗代谢物?

抗代谢物是指在化学结构上与天然代谢物类似的物质,这些物质进入体内后可与正常代谢物相拮抗,从而影响正常代谢的进行。
2023-07-02 08:16:313

核苷酸抗代谢物(nucleotide antimetabolite)

【答案】:核苷酸的抗代谢物:是一些碱基(嘌呤或嘧啶)、氨基酸或叶酸等的类似物。它们以竞争性抑制干扰或阻断嘌呤核苷酸的合成代谢,从而进一步阻止核酸及蛋白质的合成。肿瘤细胞的核酸及蛋白质合成十分旺盛,因此,这些抗代谢物具有抗肿瘤作用。
2023-07-02 08:16:381

什么叫抗代谢物?请举例说明抗代谢物的作用机理

抗代谢物是指在微生物生长过程中常常需要一些生长因子才能正常生长,可以利用生长因子的结构类似物干扰机体的正常代谢,以达到抑制微生物生长的目的。一些与酶的正常底物或中间产物结构类似的物质,能与酶的正常底物或中间产物竞争酶活性部位使反应停止,从而阻断代谢途径。可用于抑制微生物生长,在治疗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疾病中起着重要作用。
2023-07-02 08:16:561

核苷酸的抗代谢物(nucleotide antimetabolite)

【答案】:某些药物是嘌呤、嘧啶、叶酸以及某些氨基酸的类似物,它们可以通过竞争性抑制或“以假乱真”等方式干扰或阻断核苷酸的正常合成代谢,从而进一步抑制核酸、蛋白质合成及细胞增殖。这些药物即为核苷酸的抗代谢物。
2023-07-02 08:17:031

既属于嘧啶抗代谢物也属于嘌呤抗代谢物的是

【答案】:A嘧啶核苷酸抗代谢物有嘧啶类似物(5-氟尿嘧啶)、氨基酸类似物(氮杂丝氨酸)、叶酸类似物(氨蝶呤)、阿糖胞苷。嘌呤核苷酸的抗代谢物:①嘌呤类似物:6-巯基嘌呤(6MP)、6-巯基鸟嘌呤、8-氮杂鸟嘌呤等;②氨基酸类似物:氮杂丝氨酸和6-重氮-5-氧正亮氨酸等;③叶酸类似物:氨蝶呤及甲氨蝶呤(MTX)。临床用于抗肿瘤。
2023-07-02 08:17:101

什么叫抗代谢物?请举例说明抗代谢物的作用机理?

定义:干扰细胞正常代谢过程的物质。在微生物生长过程中常常需要一些生长因子才能正常生长,可以利用生长因子的结构类似物干扰集体的正常代谢,以达到抑制微生物生长的目的。此类生长因子的结构类似物又称为抗代谢物。
2023-07-02 08:17:201

属于嘌呤类抗代谢物的药物是

【答案】:B本组题考查抗代谢药物的分类及结构特征。尿嘧啶抗代谢物有氟尿嘧啶、去氧氟尿苷和卡莫氟等;胞嘧啶抗代谢物有阿糖胞苷、环胞苷和吉西他滨等;嘌呤类抗代谢物有巯嘌呤、巯鸟嘌呤等;叶酸类抗代谢物有甲氨蝶呤等;依托泊苷为作用于拓扑异构酶Ⅱ的抑制剂。故本题答案应选B。
2023-07-02 08:17:271

什么是抗代谢物?简述磺胺以及磺胺增效剂TMF的作用机制。设计一个实验来筛选磺胺抗性菌株

药物通过抑制dna合成中所需的叶酸,嘌呤,嘧啶及嘧啶核苷途径,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存和复制所必需的代谢途径,导致细胞死亡,这就是抗代谢药物的含义而磺胺的作用机制有很多种说法,但是有一种公认的学说认为,磺胺类药物能与细菌生长所必须的对氨基苯甲酸(PABA)产生竞争性拮抗,干扰了细菌的酶系统对PABA的利用,而PABA 是叶酸的组成部分,叶酸为微生物生长所必需的物质,也是构成体内叶酸辅酶的基本原料。PABA在二氢叶酸合成酶的催化下,与二氢蝶啶焦磷酸酯及谷氨酸或二氢蝶啶焦磷酸酯对氨基苯甲酰谷氨酸合成二氢叶酸。再在二氢叶酸还原酶的作用下还原成四氢叶酸,为细菌合成核酸提供叶酸辅酶。磺胺类药物之所以能和PABA竞争性拮抗,是由于两者的分子大小和电荷分布极为相似。磺胺增效剂的作用机制则是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二氢叶酸还原为四氢叶酸,影响辅酶F的生成,从而影响微生物的DNA,RNA及蛋白质的合成,使其生长繁殖受到抑制你可以从磺胺类抗代谢拮抗的机制来设计药物的筛选。
2023-07-02 08:17:473

抗代谢药名词解释

抗代谢药:影响核酸生物合成的药物。抗代谢药是指能与体内代谢物发生特异性结合,从而影响或拮抗代谢功能的药物,通常它们的化学结构与体内的核酸或蛋白质代谢物相似。作用方式:1、两者竞争同一酶系,影响酶与代谢物间的正常生化反应速率,而减少或取消代谢物的生成;2、以“伪”物质身份参与生化反应,生成无生物活性的产物,而阻断某一代谢,致使该合成路径受阻。扩展资料:抗代谢药的化学结构和核酸代谢的必需物质类似,可以通过特异性干扰核酸的代谢阻止细胞的分裂和增殖。抗代谢药物主要有3种作用:1、与正常代谢物一起共同竞争酶的活性中心,从而使微生物正常代谢所需的重要物质无法正常合成,例如磺胺类;2、“假冒”正常代谢物,使微生物合成出无正常生理活性的假产物,如8-重氮鸟嘌呤取代鸟嘌 呤后所合成的核苷酸就会产生无正常功能的RNA;3、某些抗代谢药物与某一 生化合成途径的终产物的结构类似,可通过反馈调节破坏正常代谢调节机制,例如,6-巯基腺嘌呤可抑制腺嘌呤核苷酸的合成等。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抗代谢药
2023-07-02 08:17:561

抗代谢药物名词解释

抗代谢药是指能与体内代谢物发生特异性结合,从而影响或拮抗代谢功能的药物,通常它们的化学结构与体内的核酸或蛋白质代谢物相似。作用方式1、两者竞争同一酶系,影响酶与代谢物间的正常生化反应速率,而减少或取消代谢物的生成;2、以“伪”物质身份参与生化反应,生成无生物活性的产物,而阻断某一代谢,致使该合成路径受阻。扩展资料核酸化学性质1、酸效应:在强酸和高温下核酸完全水解为碱基,核糖或脱氧核糖和磷酸。在浓度略稀的无机酸中,最易水解的化学键被选择性的断裂,一般为连接嘌呤和核糖的糖苷键,从而产生脱嘌呤核酸。2、碱效应:当pH值超出生理范围(pH7~8)时,对DNA结构将产生更为微妙的影响。碱效应使碱基的互变异构态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影响到特定碱基间的氢键作用,结果导致DNA双链的解离,称为DNA的变性。pH较高时,同样的变性发生在RNA的螺旋区域中,但通常被RNA的碱性水解所掩盖。3、化学变性:一些化学物质能够使DNA或RNA在中性pH下变性。由堆积的疏水碱基形成的核酸二级结构在能量上的稳定性被削弱,则核酸变性。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核酸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抗代谢药
2023-07-02 08:18:091

抗代谢药

抗代谢药:影响核酸生物合成的药物。   抗代谢药是指能与体内代谢物发生特异性结合,从而影响或拮抗代谢功能的药物,通常它们的化学结构与体内的核酸或蛋白质代谢物相似。   其作用方式有两种:   其一,两者竞争同一酶系,影响酶与代谢物间的正常生化反应速率,而减少或取消代谢物的生成;   其二,以“伪”物质身份参与生化反应,生成无生物活性的产物,而阻断某一代谢,致使该合成路径受阻。   甲氨蝶呤   甲氨蝶呤是叶酸拮抗药用于治疗儿童急性白血病,疗效显著。   也用于治疗绒毛膜上皮癌、恶性葡萄胎、卵巢癌、头颈部肿瘤及消化道癌等。   6-巯嘌呤   6-巯嘌呤是嘌呤拮抗药。其化学结构与次黄嘌呤相似,为嘌呤核苷酸合成抑制剂。   在体内,经次黄嘌呤-鸟苷酸酶(HGPRT)的催化,6-MP首先转变成硫代肌苷酸,后者阻止肌苷酸转变为腺苷酸和鸟苷酸,从而干扰嘌呤代谢、阻碍DNA合成,使肿瘤细胞不能增殖。   6-MP→次黄嘌呤-鸟苷酸酶→硫代肌苷酸→阻止肌苷酸转变为腺苷酸和鸟苷酸。   对S期细胞及其他期细胞有效。   临床主要用于儿童急性淋巴母细胞性白血病的维持治疗,亦用于治疗急性或慢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5-氟尿嘧啶   1.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5-氟尿嘧啶是嘧啶拮抗药。   5-FU在细胞内转变成5-尿嘧啶脱氧核苷酸后才发挥作用。   其抗肿瘤谱广,对多种肿瘤尤其是对消化道癌症和乳腺癌疗效较好。临床用于治疗食道癌、胃癌、结肠癌、直肠癌、胰腺癌及肝癌,   也可用于治疗卵巢癌、子宫癌、鼻咽癌、膀胱癌及前列腺癌等。   常参与组成几种联合治疗方案,是重要的抗癌药物之一。   局部应用其软膏剂,治疗恶变前皮肤角化和表浅基底细胞瘤,但不用于浸润性皮肤癌。   2.不良反应   静脉滴注后常见消化道反应,且最早出现;   一般于用药后第二周出现骨髓毒性,常表现为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
2023-07-02 08:18:231

抗代谢药物的作用

其一,两者竞争同一酶系,影响酶与代谢物间的正常生化反应速率,而减少或取消代谢物的生成;其二,以“伪”物质身份参与生化反应,生成无生物活性的产物,而阻断某一代谢,致使该合成路径受阻。
2023-07-02 08:18:391

哪种药物具有抗代谢药的特点?

正确答案:C解析:本题要点是氮杂丝氨酸抗代谢药的结构和机理。谷氨酰胺在嘌呤合成过程中多次担当提供氨基的角色。氮杂丝氨酸和6-重氮-5-氧正亮氨酸的结构与谷氨酰胺相似,可以干扰谷氨酰胺在嘌呤核苷酸和嘧啶核苷酸合成过程中的作用,从而抑制嘌呤核苷酸的合成。
2023-07-02 08:18:511

如何更好的发展微生物来源的免疫抑制剂

如何更好的发展微生物来源的免疫抑制剂常用的免疫抑制剂主要有五类:(1)糖皮质激素类,如可的松和强的松;(2)微生物代谢产物,如环孢菌素和藤霉素等;(3)抗代谢物,如硫唑嘌呤和6-巯基嘌呤等;(4)多克隆和单克隆抗淋巴细胞抗体,如抗淋巴细胞球蛋白和OKT3等;(5)烷化剂类,如环磷酰胺等。根据合成方法,免疫抑制剂大致可分为:(1)微生物酵解产物:环孢菌素CsA类、他克莫司Tacrolimus(FK506)、雷帕霉素Rapamycin(RPM)及其衍生物SDZ RAD、Mizoribine(MZ)等;(2)完全有机合成物:大部分来源于抗肿瘤物,主要有烷化剂和抗代谢药二大类。包括激素类(肾上腺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硫唑嘌呤(azathioprine,Aza)、氨甲蝶呤Leflunomide、breqinar(BQR)等;(3)半合成化合物:RS61443(mycophenolate mofetil,MMF)、SDZIMMl25、DeoxysPergualin(DSG,脱氧精瓜素)等;(4)生物制剂:antithymocyte globulin(ATG)、antilymphocyte globulin(ALG)等。根据其发展状况,免疫抑制剂大致可分为: 以抗IL-2受体单克隆抗体、FTYZO等为代表,主要作用是针对改变Cytokine蚓,如抑制TH1、增强TH2。根据其临床应用情况,免疫抑制剂分类为:(1)预防性用药:CsA、FK506、MMF、Aza、Prednisone;(2)治疗/逆转急性排斥反应(救治用药):MP(甲基强的松龙)、ALG或ATG、Murononab-CD3或CD4、MMF、FK506等。(3)诱导性用药(因急性肾小管坏死而出现延迟肾功能、高危病人、二次移植、环孢素肾毒性病人):ATG或ALG、OKT3或OKT4,Simulect或Zenapax等。
2023-07-02 08:18:591

抗代谢学说是怎么发现的

抗代谢学说发现的原因:1、代谢拮抗就是根据相关联物质可能具有相反作用的理论,设计与生物体内基本代谢物的结构,有某种程度相似的化合物,使之与基本代谢物发生。2、化学药物的结构、制备方法、理化性质、构效关系、体内代谢及寻找新药的基本途径等。3、应用抗代谢物的理论研究病因学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从已有查料证实在这方面的研究是有意义的。
2023-07-02 08:19:171

药物化学问题,哪个为抗代谢药物

A是 6-巯嘌呤(6-MP)为嘌呤类衍生物,由于6-GMP对鸟苷酸激酶有亲和能力,故6-TG最后可以取代鸟嘌呤,掺入到核酸中去。它可以抑制嘌呤合成中的反应。临床用于治疗白血病,也可作为免疫抑制剂,用于肾病综合征、器官移植、红斑狼疮。主要不良反应是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外还可以引起高尿酸血症,用药后要充分水化及碱化尿液,减少高尿酸血症的发生。
2023-07-02 08:19:262

免疫抑制剂的分类有哪些?

常用的免疫抑制剂主要有五类:1、糖皮质激素类,如可的松和强的松;2、微生物代谢产物,如环孢菌素和藤霉素等;3、抗代谢物,如硫唑嘌呤和6-巯基嘌呤等;4、多克隆和单克隆抗淋巴细胞抗体,如抗淋巴细胞球蛋白和OKT3等;5、烷化剂类,如环磷酰胺等。免疫抑制剂能抑制与免疫反应有关细胞的增殖和功能,能降低抗体免疫反应。 免疫抑制剂主要用于器官移植抗排斥反应和自身免疫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皮肤真菌病、膜肾球肾炎、炎性肠病和自身免疫性溶血贫血等。扩展资料常见免疫抑制剂介绍:1、环孢菌素环孢霉素可以有效地特异性抑制淋巴细胞反应和增生。对T细胞,尤其是TH细胞有较好的选择性抑制作用,而对其他的免疫细胞的抑制作用则相对较弱,因此在抗器官移植排斥中取得了很好的疗效。2、他克莫司他克莫司是从土壤真菌中提取的一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具有较强的免疫抑制特性,其药物强度是环胞霉素A的10-100倍,预防各种器官移植所出现的排斥反应的效果优于环孢菌素。3、雷帕霉素雷帕霉素是一种用于固体状器官移植排斥反应的免疫抑制剂。雷帕霉素结构与他克莫司相似,但作用机制不同。雷帕霉素与他克莫司之间的相互作用尚未经深入研究。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免疫抑制剂
2023-07-02 08:19:374

抗代谢药物的不良反应

静脉滴注后常见消化道反应,且最早出现;一般于用药后第二周出现骨髓毒性,常表现为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抗代谢类药物作用于核酸合成过程中不同的环节,按其作用可分为以下几类药物:(一)胸苷酸合成酶抑制剂:氟尿嘧啶(5-FU)、呋喃氟尿嘧啶(FT-207)、二喃氟啶(双呋啶FD-1)、优氟泰(UFT)、氟铁龙(5-DFUR)。抗肿瘤作用主要由于其代谢活化物氟尿嘧啶脱氧核苷酸干扰了脱氧尿嘧啶苷酸向脱氧胸腺嘧啶核苷酸转变,因而影响了DNA的合成,经过四十年的临床应用,成为临床上常用的抗肿瘤药物,成为治疗肺癌、乳腺癌、消化道癌症的基本药物。不良反应比较迟缓,用药6-7天出现消化道粘膜损伤,例如:口腔溃疡、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等,一周以后引起骨髓抑制。而连续96小时以上粘腺炎则成为其主要毒性反应。临床上如长时间连续点滴此类药物应做好病人的口腔护理,教会病人自己学会口腔清洁的方法,预防严重的粘膜炎发生。(二)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剂:甲氨喋呤(MTX)、氨喋呤(白血宁)等。它们具有对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作用,应用甲酰四氢叶酸(CF)解救MTX的毒性后,较大地增加MTX的剂量。它对治疗成骨肉瘤和头颈肿瘤以及某些免疫性疾病有效。其不良反应可引起严重的口腔炎、溃疡性胃炎、出血性肠炎、甚至肠穿孔而死亡;骨髓抑制与剂量和给药方案有关。临床上应做好病人的口腔护理,认真观察病人有无肠穿孔等严重的不良反应的发生,及时报告医生,做好抢救准备。(三)DNA多聚酶抑制剂:阿糖胞苷(Ara-c)、环胞苷,氯环胞苷,它们在体内变成阿糖胞苷三磷酸(Ara-CTP)后发挥作用,此反应由脱氧胞苷激酶催化。在白血病细胞及淋巴细胞中此激酶的含量较高,故它对白血病有选择作用,对DNA多聚酶有强大的抑制作用,而影响DNA的复制。一般剂量可以引起骨髓抑制、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但较轻,高剂量时有严重的骨髓抑制如白细胞、血小板降低和贫血,明显的恶心、呕吐、严重的腹泻,护士应根据病人出现的不良反应的类型做好病人的相应的护理。如做好预防感染、出血、腹泻的护理,减少不良反应带来的并发症。(四)核苷酸还原酶抑制剂:羟基脲(HU)、肌苷二醛(inosine dialdehyde)、腺苷二醛(adenosinediialde-hgde)、胍唑(guanazole),包括胞苷酸、鸟苷酸、腺苷酸、胸苷酸还原成相应的脱氧核苷酸,最终阻止DNA的合成,通过抑制核酸还原酶的抑制。临床用于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恶性黑色素瘤、乳腺癌、头颈部癌、肠癌 、对银屑病也有效。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临床上应注意对血象的监测,预防感染。(五)嘌呤核苷酸合成抑制剂:6-巯嘌呤(6-MP)为嘌呤类衍生物,由于6-GMP对鸟苷酸激酶有亲和能力,故6-TG最后可以取代鸟嘌呤,掺入到核酸中去。它可以抑制嘌呤合成中的反应。临床用于治疗白血病,也可作为免疫抑制剂,用于肾病综合征、器官移植、红斑狼疮。主要不良反应是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外还可以引起高尿酸血症,用药后要充分水化及碱化尿液,减少高尿酸血症的发生。
2023-07-02 08:20:181

下列物质不是嘧啶核苷酸抗代谢物的是

正确答案:A解析:嘧啶核苷酸抗代谢物有嘧啶类似物氟尿嘧啶(5-FU)、氨基酸类似物(氮杂丝氨酸)、叶酸类似物(氨蝶呤)、阿糖胞苷。
2023-07-02 08:20:311

核苷酸抗代谢物的抗肿瘤机制是什么?并举例说明

搜一下:核苷酸抗代谢物的抗肿瘤机制是什么?并举例说明
2023-07-02 08:20:531

治疗狗狗肿瘤最好的药是什么?

治疗狗狗肿瘤的药物有很多种,但是通常需要根据狗狗的具体病情和肿瘤的类型来选择合适的药物。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药物及其特点:铂类抗肿瘤炎药物:如顺铂、卡铂等,可以用于治疗恶性肿瘤,如肺癌、乳腺癌等。但是这类药物的副作用较大,会引起呕吐、腹泻、白细胞减少等症状,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蒽环苷类药物:如阿糖胞苷、柔红霉素等,可以用于治疗恶性肿瘤,如肺癌、乳腺癌等。这类药物能够抑制细胞生长和繁殖,起效比较快,但是对肝脏功能有影响,容易引起肝肾毒性。抗代谢物类药物:如氟尿嘧啶、甲氨蝶呤等,可以用于治疗恶性肿瘤,如肺癌、乳腺癌等。这类药物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代谢,起效比较慢,但是对肿瘤细胞比较敏感,容易产生耐药性。长春花生物碱类药物:如长春新碱、长春花碱等,可以用于治疗恶性肿瘤,如脑癌、食道癌等。这类药物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对脑部肿瘤的治疗效果比较好,但是会引起神经系统的毒性反应。总之,在选择治疗狗狗肿瘤的药物时,一定要根据狗狗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来选择合适的药物,避免因误用药物而加重病情。
2023-07-02 08:21:002

试述RNA生物合成的主要抑制剂。

【答案】:RNA生物合成的主要抑制剂有:RNA生物合成的抑制剂根据其作用性质的不同,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嘌呤和嘧啶类似物,它们作为嘌岭和嘧啶的抗代谢物而抑制核酸前体的合成;第二类是通过与DNA模板结合而改变模板功能;第三类是通过与RNA聚合酶结合而影响其活性。(1)嘌呤和嘧啶类似物有些人工合成的碱基类似物能抑制和干扰核酸合成,其中重要的有:6-巯基嘌呤、硫鸟嘌呤,2,6-二氨基嘌呤,8-氮鸟嘌呤,5-氟尿嘧啶和6-氮尿嘧啶等。这些碱基类似物在体内有两方面的作用:它们或者作为抗代谢物,直接抑制核苷酸合成有关的酶类;或者通过参人核酸分子,形成异常DNA或RNA,从而影响核酸的功能并导致突变。(2)DNA模板功能的抑制物有些化合物能与DNA结合,使其失去模板功能,从而抑制其复制和转录。一些重要的抗肿瘤(抗癌)药和抗病毒药属于这类抑制物。现举例如下:①烷化剂如氮芥、磺酸酯和氮丙啶类的衍生物等。它们使DNA烷基化,从而破坏DNA的正常生物功能。②放线菌索D放线菌素D是由全羊毛链霉菌产生的一种抗生素,具有抗癌作用。它能特异地与双链DNA非共价结合,使之失去作为RNA合成的模板功能。其作用机制是放线菌素D能特异地插入双链DNA中两个相邻的G-C碱基对之间,从而破坏DNA的模板作用。放线菌素D对DNA的复制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③嵌入染料某些具有扁平芳香族发色团的染料,可插入双链DNA相邻碱基对之间,称为嵌入染料。例如吖啶橙、原黄素和吖啶黄素等吖啶类染料分子均含有吖啶稠环。这种三环分子的大小与DNA的碱基对大小差不多,可以嵌入到DNA的碱基对之间,导致复制时产生核开酸的插入或缺失,引起突变。(3)RNA聚合酶的抑制物①利福霉素利福霉素是一组由地中海链莓菌产生的抗生素。利福平是-种半合成的利福霉索B的衍生物。利福霉索,特别是利福平是细菌RNA聚合酶的特效抑制剂,它们专门抑制转录的起始,强烈抑制结核杆菌,是结核病的特效药。②利迪链菌素利迪链菌素与细菌RNA聚合酶β亚基结合,抑制转录过程中链的延伸。③a-鹅膏草碱a-鹅膏覃碱是从毒覃鬼笔鹅膏中分离出的一个八肽化合物。它抑制真核细胞的RNA聚合酶I但对细菌的RNA聚合酶抑制作用极微弱。
2023-07-02 08:21:071

不属于抗代谢物的抗肿瘤药是

正确答案:B解析:考查博来霉素的作用机制。博来霉素属于抗生素类抗肿瘤药,其余药物均为抗代谢类抗肿瘤药,故选B。
2023-07-02 08:21:391

举例说明酶生物合成调节机制在产酶生物菌种改造中的 指导意义

【答案】:若通过基因工程手段和传统诱变的技术获得在抗代谢物存在时也能正常生长的突变株, 有的 突变株的相关酶系合成对这种抗代谢物不敏感, 这也就解除了某些代谢物对有关酶系的反馈 阻遏。例如,异亮氨酸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高丝氨酸脱氢酶受蛋氨酸的反馈阻遏,通过 选育蛋氨酸结构类似物抗性突变株或者蛋氨酸缺陷型菌株, 可提高该酶量, 从而提高异亮氨 酸产量。此外,在育种工作中,还可以筛选组成型菌株以提高酶的产量。以β -半乳糖苷酶 的生产为例,将诱导型菌株培养在含有抑制物质邻硝基-β -D 岩藻糖苷和乳糖的培养基中 时,由于诱导酶的合成被抑制,野生型因不能利用乳糖而不能生长,但组成型酶突变株对于 乳糖的利用则不受限制,因而此环境中生长的突变株为组成型酶产生菌。
2023-07-02 08:21:461

请教一种药物

[化学化工] trimethoprim - 【化】 甲氧苄啶; 三甲氧苄二氨嘧啶 (热度: 5)[通用词汇] trimethoprim - 【化学】三甲氧下二氨嘧啶 (热度: 7)[化工原料] TRIMETHOPRIM - 甲氧苄氨嘧啶 (热度: 9)[化工原料] TRIMETHOPRIM - 甲氧苄胺嘧啶 (热度: 10)[抗感染药[药物名称]] Trimethoprim - 甲氧苄啶 (热度: 1)--------------------------------------------------------------------------------trimethoprim - 【化】 甲氧苄啶; 三甲氧苄二氨嘧啶trimethoprim - 【化学】三甲氧下二氨嘧啶TRIMETHOPRIM - 甲氧苄氨嘧啶TRIMETHOPRIM - 甲氧苄胺嘧啶Trimethoprim - 甲氧苄啶trimethoprim - 甲氧苄啶Trimethoprim - 甲氧苄啶[抗感染药]Trimethoprim - 三甲氧苄二氨嘧啶trimethoprim - 三甲氧苄二氨嘧啶[抗代谢物,二氢叶酸类似物]trimethoprim and sulphame-thoxazole - 复方新诺明trimethoprim antibiotics-synergist - 三甲氧苄氨嘧啶抗菌增效剂Trimethoprim BP - 三甲氧苄二氨嘧啶trimethoprim BP98 - 甲基苄胺嘧啶
2023-07-02 08:21:543

根据抗代谢原理得到的药物是查看材料

【答案】:E通过促进胰岛素分泌发挥降糖作用的药物有格列本脲、格列吡嗪、格列喹酮、格列齐特、格列美脲等。治疗心绞痛的药物有硝酸酯类和钙通道阻滞剂。因硝酸酯类药物起效迅速,故心绞痛发作常含服硝酸甘油。齐多夫定是抗病毒药物且含有三个氮原子。阿糖胞苷是胞嘧啶类抗代谢药物。
2023-07-02 08:22:001

下列抗肿瘤药物种类中,又属于抗代谢药物的是

【答案】:B干扰核酸生物合成的药物:属于细胞周期特异性抗肿瘤药,分别在不同环节阻止DNA的合成,抑制细胞分裂增殖,属于抗代谢药。
2023-07-02 08:22:081

狗狗治疗肿瘤的药物有哪些?

多柔比星、表柔比星,抗代谢物类药物,例如阿糖胞苷。大剂量给药时,应嘱患者多饮水并碱化尿液,以预防高尿酸血症和尿酸盐沉淀。本药有刺激性,不能用于肌内注射或皮下注射,静脉注射时勿漏出血管外。包括一些目前机制不明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药物:(1)细胞分化诱导剂(如:维甲类、亚砷酸等)。(2)细胞凋亡诱导剂。(3)新生血管生成抑制剂。肿瘤治疗中重要的辅助药物:(1)升血药(如:G-CSF、GM-CSF、白细胞介素-11、EPO等)。(2)止呕药(如:恩丹西酮、盐酸格拉司琼等)。(3)镇痛药(如:阿司匹林、扑热息痛、可待因、曲马多、吗啡、芬太尼等)。(4)抑制破骨细胞药(如:氯膦酸二钠、帕米磷酸二钠等)。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抗肿瘤药物
2023-07-02 08:22:1714

生物化学的研究成果有哪些?

1、血清中肌酸激酶同工酶的电泳图谱用于诊断冠心病、转氨酶用于肝病诊断、淀粉酶用于胰腺炎诊断等。2、在治疗方面,磺胺药物的发现开辟了利用抗代谢物作为化疗药物的新领域,如5-氟尿嘧啶用于治疗肿瘤。3、青霉素的发现开创了抗生素化疗药物的新时代,再加上各种疫苗的普遍应用,使很多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得到控制或基本被消灭。扩展资料:就研究方向而言,生物化学对与之关系比较密切的细胞学、微生物学、遗传学、生理学等领域皆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通过对生物高分子结构与功能进行的深入研究,生物化学揭示了生物体物质代谢、能量转换、遗传信息传递、光合作用、神经传导、肌肉收缩、激素作用、免疫和细胞间通讯等许多奥秘,使人们对生命本质的认识跃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生物学中有一些看来与生物化学关系不大的学科,如分类学和生态学,事实上都与生物化学有着密切的联系。甚至人们在探讨人口控制、世界食品供应、环境保护等社会性问题时,都需要从生物化学的角度加以考虑和研究。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生物化学
2023-07-02 08:23:051

抗代谢抗肿瘤药(执业药师药物化学辅导精华)

干扰正常代谢反应进行的物质称为抗代谢物。临床应用的抗代谢抗肿瘤药是叶酸拮抗物、嘌呤拮抗物和嘧啶拮抗物,在体内通过抑制生物合成酶;或掺入生物大分子合成,形成伪大分子,干扰核酸的生物合成,使肿瘤细胞丧失功能而死亡。   抗代谢物是应用代谢拮抗原理设计的,在结构上与代谢物类似,一般是将正常代谢物的结构生物作细小改变,例如将代谢物结构中的-H换为-F或-CH3;将-OH换为-SH或-NH2.这种改变应用了电子等排原理。   抗代谢抗肿瘤药按作用原理分为嘧啶拮抗物、嘌呤拮抗物、叶酸拮抗物。   一、嘧啶拮抗物   嘧啶拮抗物有尿嘧啶衍生物和胞嘧啶衍生物,用于临床的药物例如氟尿嘧啶(Fluorouracil)、替加氟(Tegafur)是尿嘧啶衍生物。盐酸阿糖胞苷(CytarabineHydrochloride)是胞嘧啶衍生物。1.氟尿嘧啶(Fluorouracil)   化学名:5-氟-2,4(1H,3H)-嘧啶二酮用氟原子取代代谢物尿嘧啶结构中5位的氢原子,得到抗代谢物氟尿嘧啶。-H与-F为非经典的电子等排体,氟的原子半径与氢的相近,抗代谢物氟尿嘧啶分子的体积与代谢物尿嘧啶分子的体积几乎相等,而且碳氟键很稳定,在代谢过程中不易分解,因此抗代谢物能在分子水平代替正常代谢物。氟尿嘧啶在体内转变为氟尿嘧啶脱氧核苷,抑制胸腺嘧啶合成酶,使酶失活,抑制DNA的合成,导致肿瘤细胞死亡。   氟尿嘧啶抗瘤谱比较广,对消化道癌和其他实体肿瘤有良好疗效,但毒副作用较大。对氟尿嘧啶进行结构改造,发展了一些氟尿嘧啶衍生物用于临床,例如替加氟(Tegafur,呋氟尿嘧啶)、卡莫氟(Carmofur)等,二者均为氟尿嘧啶的前体药物,在体内转变为氟尿嘧啶发挥抗癌作用,不良反应较轻。   2.盐酸阿糖胞苷(CytarabineHydrochloride)   化学名:1-β-D-阿拉伯呋喃糖基-4-氨基-2(1H)-嘧啶酮盐酸盐阿糖胞苷在体内转化为活性的三磷酸阿糖胞苷,抑制DNA多聚酶及少量渗入DNA中,阻止DNA的合成,发挥抗肿瘤作用。阿糖胞苷口服吸收较差,需注射给药。由于该药在体内迅速被肝脏的胞嘧啶脱氨酶作用脱氨,生成无活性的尿嘧啶阿糖胞苷,因此需要静脉连续滴注给药,才能得到较好效果。盐酸阿糖胞苷临床用于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为了延长的作用时间,将阿糖胞苷氨基酰化例如依诺他滨(Enocitabine),或环化形成环胞苷(Cyclocytidine),他们在体内代谢转变为阿糖胞苷而起作用,作用时间长,副作用较轻。   二、嘌呤拮抗物   巯嘌呤(6-Mercaptopurine)   化学名:6-嘌呤巯醇一水合物巯嘌呤为黄色结晶性粉末。化学结构为嘌呤环(芳香环)的6位有巯基取代,性质不稳定,遇光易变色。化学结构与黄嘌呤类似,在体内转变为有活性的6-巯代次黄嘌呤核苷酸(硫代肌苷酸),抑制腺酰琥珀酸合成酶和肌苷酸脱氢酶,从而抑制DNA和RNA的合成,可用于各种急性白血病的治疗。   三、叶酸拮抗物   叶酸是核酸生物合成的代谢物,叶酸缺乏时白细胞减少,因此叶酸拮抗物可用于治疗急性白血病。用于临床的例如甲氨喋呤(Methotrexate,MTX)。   甲氨喋呤(Methotrexate,MTX)   化学名:L-(+)-N-[4-[[(2,4-二氨基-6-蝶啶基)甲基]甲胺基]苯甲酰基]谷氨酸   性质:   1.甲氨喋呤为橙黄色结晶性粉末,几不溶于水。具酸、碱两性,可溶于稀盐酸,易溶于稀碱液。   2.在强酸性溶液中不稳定,酰胺键易被水解,失去活性。用途:甲氨喋呤为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剂,对酶的抑制几乎是不可逆的,通过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DNA和RNA的合成,阻碍肿瘤细胞的生长。临床用于急性白血病和绒毛膜上皮癌。临床上常与亚叶酸钙合用降低毒性。
2023-07-02 08:23:531

抗代谢药名词解释

抗代谢药是指能与体内代谢物发生特异性结合,从而影响或拮抗代谢功能的药物,通常它们的化学结构与体内的核酸或蛋白质代谢物相似。作用方式1、两者竞争同一酶系,影响酶与代谢物间的正常生化反应速率,而减少或取消代谢物的生成;2、以“伪”物质身份参与生化反应,生成无生物活性的产物,而阻断某一代谢,致使该合成路径受阻。扩展资料核酸化学性质1、酸效应:在强酸和高温下核酸完全水解为碱基,核糖或脱氧核糖和磷酸。在浓度略稀的无机酸中,最易水解的化学键被选择性的断裂,一般为连接嘌呤和核糖的糖苷键,从而产生脱嘌呤核酸。2、碱效应:当pH值超出生理范围(pH7~8)时,对DNA结构将产生更为微妙的影响。碱效应使碱基的互变异构态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影响到特定碱基间的氢键作用,结果导致DNA双链的解离,称为DNA的变性。pH较高时,同样的变性发生在RNA的螺旋区域中,但通常被RNA的碱性水解所掩盖。3、化学变性:一些化学物质能够使DNA或RNA在中性pH下变性。由堆积的疏水碱基形成的核酸二级结构在能量上的稳定性被削弱,则核酸变性。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核酸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抗代谢药
2023-07-02 08:24:053

下列为抗代谢物类型的抗肿瘤药物是(  )。

【答案】:DAB两项,环磷酰胺和氮甲是烷化剂,可使DNA交联,破坏其功能。C项,顺铂是铂类化合物,可破坏DNA的结构与功能。E项,紫杉醇是微管蛋白活性抑制剂,可抑制蛋白质的合成。
2023-07-02 08:24:241

二氟核苷类抗代谢物抗癌药为

【答案】:D长春瑞滨为半合成长春碱衍生物,对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好。多西他赛为紫杉醇类的抗肿瘤植物有效成分。作用原理与紫杉醇相似。主要适用于晚期乳腺癌及非小细胞肺癌。奥沙利铂为抗肿瘤手性的铂配合物,对结肠癌疗效较好。吉西他滨为细胞周期特异性抗代谢类抗肿瘤药。主要适用于非小细胞肺癌和胰腺癌。吉西他滨是一种破坏细胞复制的二氟核苷类抗代谢物抗癌药。
2023-07-02 08:24:311

属于抗代谢药中常用药物的是

【答案】:D抗代谢药多是模拟正常机体代谢物质的化学结构而合成的类似物。该类药属周期特异性抗肿瘤药,可阻止核酸代谢。如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药、嘧啶类核苷酸拮抗药、嘌呤类核苷酸拮抗药。
2023-07-02 08:24:381

狗狗治疗肿瘤的药物有哪些?

治疗狗狗肿瘤的药物有很多种,但是通常需要根据狗狗的具体病情和肿瘤的类型来选择合适的药物。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药物及其特点:铂类抗肿瘤炎药物:如顺铂、卡铂等,可以用于治疗恶性肿瘤,如肺癌、乳腺癌等。但是这类药物的副作用较大,会引起呕吐、腹泻、白细胞减少等症状,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蒽环苷类药物:如阿糖胞苷、柔红霉素等,可以用于治疗恶性肿瘤,如肺癌、乳腺癌等。这类药物能够抑制细胞生长和繁殖,起效比较快,但是对肝脏功能有影响,容易引起肝肾毒性。抗代谢物类药物:如氟尿嘧啶、甲氨蝶呤等,可以用于治疗恶性肿瘤,如肺癌、乳腺癌等。这类药物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代谢,起效比较慢,但是对肿瘤细胞比较敏感,容易产生耐药性。长春花生物碱类药物:如长春新碱、长春花碱等,可以用于治疗恶性肿瘤,如脑癌、食道癌等。这类药物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对脑部肿瘤的治疗效果比较好,但是会引起神经系统的毒性反应。总之,在选择治疗狗狗肿瘤的药物时,一定要根据狗狗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来选择合适的药物,避免因误用药物而加重病情。
2023-07-02 08:24:513

下列不属于干扰核酸生物合成的抗肿瘤药物是

【答案】:E本题考查的是抗肿瘤药物的分类。干扰核酸生物合成的抗肿瘤药物有三类:①嘧啶类抗代谢物,如氟尿嘧啶、阿糖胞苷等;②嘌呤类抗代谢物,如巯嘌呤等;③叶酸类抗代谢物,如甲氨蝶呤等。紫杉醇属于干扰蛋白质合成(干扰有丝分裂)的药物。
2023-07-02 08:24:581

什么是免疫抑制剂?

免疫抑制剂是对机体的免疫反应具有抑制作用的药物,能抑制与免疫反应有关细胞(T细胞和B细胞等巨噬细胞)的增殖和功能,能降低抗体免疫反应。免疫抑制剂主要用于器官移植抗排斥反应和自身免疫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皮肤真菌病、膜肾球肾炎、炎性肠病和自身免疫性溶血贫血等。常用的免疫抑制剂主要有五类,分别是:1、糖皮质激素类,如可的松和强的松。2、微生物代谢产物,如环孢菌素和藤霉素等。3、抗代谢物,如硫唑嘌呤和6-巯基嘌呤等。4、多克隆和单克隆抗淋巴细胞抗体,如抗淋巴细胞球蛋白和OKT3等。5、烷化剂类,如环磷酰胺等。扩展资料根据其发展状况,免疫抑制剂大致可分为:1、第一代:以肾上腺皮质激素(包括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糖皮质激素等,药品有强的松和甲基强的松龙Methyprednisolone、雷公藤多苷片、硫唑嘌呤、抗淋巴细胞球蛋白即抗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ALG)为代表。主要作用为溶解免疫活性细胞,阻断细胞的分化,其特点为非特异性,为广泛的免疫抑制剂,ALG对骨髓没有抑制作用。主要副作用是可引起代谢紊乱、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目前总的倾向是尽可能减少其用量或停用,但移植界对此尚有争论。2、第二代:以环孢素(环孢菌素、环孢菌素A、山地明、赛斯平、环孢多肽A、环孢灵(Cy-A、Cs-A)、新出地明(Neoral)和他克莫司为代表,为细胞因子合成抑制剂。主要作用是阻断免疫活性细胞的白细胞介素 2(IL-2)的效应环节,干扰细胞活化,其以淋巴细胞为主而具有相对特异性。CsA和FK506已被FDA批准用于临床,其余药物尚处于临床试验阶段,它们主要的副作用是具有肾毒性。3、第三代:以雷帕霉素、霉酚酸脂(Mycophenolate Mofetil,MMF)为代表,对PI3K相关相关信号通路进行抑制,从而抑制免疫细胞增殖和扩增,与第二代制剂有协同作用。4、第四代:以抗IL-2受体单克隆抗体、FTYZO等为代表,主要作用是针对改变Cytokine蚓,如抑制TH1、增强TH2。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免疫抑制剂
2023-07-02 08:25:224

纷乐是不是免疫抑制剂?

有没有只吃激素不吃纷乐和免疫抑制剂的 常用的免疫抑制剂主要有五类:(1)糖皮质激素类,如可的松和强的松;(2)微生物代谢产物,如环孢菌素和藤霉素等;(3)抗代谢物,如硫唑嘌呤和6-巯基嘌呤等;(4)多克隆和单克隆抗淋巴细胞抗体,如抗淋巴细胞球蛋白和OKT3等;(5)烷化剂类,如环磷酰胺等。 根据合成方法,免疫抑制剂大致可分为: (1)微生物酵解产物:环孢菌素CsA类、他克莫司Tacrolimus(FK506)、雷帕霉素Rapamycin(RPM)及其衍生物SDZ RAD、Mizoribine(MZ)等;(2)完全有机合成物:大部分来源于抗肿瘤物,主要有烷化剂和抗代谢药二大类。包括激素类(肾上腺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硫唑嘌呤(azathioprine,Aza)、氨甲蝶呤Leflunomide、breqinar(BQR)等;(3)半合成化合物:RS61443(mycophenolate mofetil,MMF)、SDZIMMl25、DeoxysPergualin(DSG,脱氧精瓜素)等;(4)生物制剂:antithymocyte globulin(ATG)、antilymphocyte globulin(ALG)等。 根据其发展状况,免疫抑制剂大致可分为: 以抗IL-2受体单克隆抗体、FTYZO等为代表,主要作用是针对改变Cytokine蚓,如抑制TH1、增强TH2。根据其临床应用情况,免疫抑制剂分类为:(1)预防性用药:CsA、FK506、MMF、Aza、Prednisone;(2)治疗/逆转急性排斥反应(救治用药):MP(甲基强的松龙)、ALG或ATG、Murononab-CD3或CD4、MMF、FK506等。(3)诱导性用药(因急性肾小管坏死而出现延迟肾功能、高危病人、二次移植、环孢素肾毒性病人):ATG或ALG、OKT3或OKT4,Simulect或Zenapax等。 只吃免疫抑制剂,不吃激素可以吗 为什么不询问打疫苗的大夫?
2023-07-02 08:25:351

抗代谢药治疗恶性肿瘤,主要作用于细胞周期

【答案】:B抗代谢药干扰核酸的代谢,为周期特异性药物,主要作用于细胞周期S期。
2023-07-02 08:25:421

抗恶性肿瘤药是如何进行分类的?

(1)根据药物的化学结构和来源分为①烷化剂:氮芥类、乙烯亚胺类、亚硝脲类等。②抗代谢物:叶酸、嘧啶、嘌呤类似物等。③抗肿瘤抗生素:丝裂霉素、博来霉素、放线菌素类等。④抗肿瘤植物药:长春碱类、喜树碱类、紫杉醇类、三尖衫生物碱类、鬼臼毒素衍生物等。⑤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雌激素、雄性激素及其拮抗药。⑥其他:铂类配合物和酶等。(2)根据药物的作用机制分为:①干扰核酸生物合成的药物:甲氨蝶呤、氟尿嘧啶、巯嘌呤、羟基脲和阿糖胞苷等。②直接破坏DNA结构和功能的药物:烷化剂(环磷酰胺、塞替派)、丝裂霉素、顺铂等。③干扰转录过程和阻止RNA合成的药物:放线菌素D、柔红霉素等。④干扰蛋白质合成与功能的药物:长春碱类、紫杉醇类、三尖杉酯碱和门冬酰胺酶等。⑤影响激素平衡的药物:肾上腺皮质激素及雄激素、雌激素及其拮抗药。(3)根据药物作用的细胞周期或时相特异性分为:①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仅对增殖周期某些时相敏感的药物。如抗代谢药物甲氨蝶呤、巯嘌呤、阿糖胞苷、羟基脲等主要作用于S期;长春碱类主要作用于M期。②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能杀灭增殖周期各个时相(M期、G1期、S期、G2期,甚至包括G0期)的细胞的药物。常用药物有烷化剂如环磷酰胺、白消安、卡莫司汀,抗癌抗生素如丝裂霉素、博来霉素及三尖杉生物碱类等。
2023-07-02 08:25:491

抗代谢药物易引起口腔炎,应采取的预防措施包括

【答案】:A、C、D、E多刷牙、多漱口,保持口腔卫生。刷牙的原则为“三个三”,即每天刷三次、每次刷三分钟、刷全牙齿的三个面。另外,当创口痊愈后,一定要将牙刷扔掉,一来为了防止牙刷上留有的细菌继续“害人”,二来软毛牙刷的材质和设计不易将牙齿刷干净。多吃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注意饮食。
2023-07-02 08:25:561

抗代谢类似物筛选高产菌株的原理

与遗传多样性研究杨树核基因组光合作用相关基因的发现与等位变异解析青杨悬浮细胞系建立与原生质体培养研究。抗结构类似物的筛选方法,浓度梯度法用于抗异烟肼的酵母菌吡哆醇高产菌株的筛选。原理为与遗传多样性研究杨树核基因组光合作用相关基因的发现与等位变异解析青杨悬浮细胞系建立与原生质体培养研究,详细情况可查询生物医药网。
2023-07-02 08:26:031

肿瘤药的肿瘤药发展

1、发展背景:肿瘤是目前最急需解决的人类医疗卫生问题之一肿瘤是指机体在各种致瘤因子的作用下,身体中的局部组织细胞失去控制,发生无限制的生长而形成的新生物,一般表现为肿块。肿瘤分为良性和恶性两大类,良性肿瘤生长缓慢,对人体影响小;恶性肿瘤一般称为癌症,往往增长迅速,并且有侵袭性(向周围组织浸润)及转移性,是目前人类面临的最大的医疗卫生问题,也是最恶性的人类疾病。癌症拥有死亡率高、预后差、治疗费用昂贵的特点,癌症患者通常需要承受巨大的生理痛苦,是目前最急需解决的人类医疗卫生问题之一。——按发病率来排名根据GLOBOCAN、美国化学学会、国家临床研究委员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显示,肺癌、乳腺癌、大肠癌、皮肤癌、前列腺癌、胃癌、肝癌、淋巴癌、食道癌、宫颈癌为全球按发病率来排名的十大癌症。——按死亡率来排名根据GLOBOCAN、美国化学学会、国家临床研究委员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显示,肺癌、大肠癌、肝癌、胃癌、乳腺癌、食道癌、胰腺癌、前列腺癌、宫颈癌、白血病为全球按死亡率来排名的十大癌症。2、发展现状:三大主流疗法治疗癌症的主要挑战是靶向癌细胞。癌细胞是病人正常细胞的突变,因此与病人自己的细胞非常相似。癌细胞既能入侵附近的组织又能扩散到身体较远的地方。为了治疗癌症,疗法必须能够区分癌细胞和健康细胞。传统癌症治疗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该靶向问题。手术、放疗及化疗等常规治疗方法已被广泛用于治疗癌症。手术可以直接切除肿瘤,对早期癌症有效。然而,一旦癌细胞扩散到身体的不同位置,手术的效果就会受到限制。放射治疗可以通过让肿瘤细胞接受光束辐射来杀死肿瘤细胞并缩小肿瘤。然而,与手术一样,放射治疗在癌症扩散后的效果会大大下降。遗传学和细胞生物学的最新进展为一些潜在的新疗法开辟了道路,这些疗法可以更精确地针对癌细胞,同时对正常细胞的伤害减少。精确肿瘤学和肿瘤免疫等替代性新疗法通常仅在传统疗法不合适或无效时才使用。3、市场规模:2021年全球肿瘤药物市场规模约为1779亿美元左右受到全球癌症人口的增长以及前沿癌症治疗方法兴起的共同推动,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显示全球肿瘤药物市场从2015年的832亿美元上涨至2020年的1593亿美元,分别占当年全球药物市场的7.5%和11.5%。初步统计,2021年全球肿瘤药物市场规模约为1779亿美元左右,占全球药物市场的12.3%。4、发展前景:2030年全球肿瘤药物市场规模约为3913亿美元左右由于人口老龄化和癌症发病率的增加,全球瘤药物市场将会持续高 速增长。此外,随着新型靶向药物、肿瘤免疫等新治疗方法的研发成功,肿瘤治疗方 法也在不断变化,有望极大促进肿瘤药物市场的增长。在此背景下,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2030年全球肿瘤药物市场规模约为3913亿美元左右,占总药物市场的18.8%。——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抗肿瘤药物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2023-07-02 08:26:122

什么是免疫抑制剂?那些药有

免疫抑制剂是对机体的免疫反应具有抑制作用的药物。能抑制与免疫反应有关细胞(T细胞和B细胞等巨噬细胞)的增殖和功能,能降低抗体免疫反应的制剂。 免疫抑制剂主要用于器官移植抗排斥反应和自身免疫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皮肤真菌病、膜肾球肾炎、炎性肠病和自身免疫性溶血贫血等。常用的免疫抑制剂主要有五类:(1)糖皮质激素类,如可的松和强的松、泼尼松龙等;(2)微生物代谢产物,如环孢菌素和藤霉素等;(3)抗代谢物,如硫唑嘌呤和6-巯基嘌呤等;(4)多克隆和单克隆抗淋巴细胞抗体,如抗淋巴细胞球蛋白和OKT3等;(5)烷化剂类,如环磷酰胺等。
2023-07-02 08:27:023

肿瘤化疗的药物都有哪些种类

化疗也分种类,一些化疗药物相对来说药物毒性要小很多,常见分类有以下几种:1、根治性化疗:有些肿瘤经积极的化疗后可以治愈,如急性白血病(特别是小儿急淋),绒癌及恶性葡萄胎,霍奇金病,非霍奇金淋巴瘤,睾丸癌等,应尽早开始给予正规的强烈的足够剂量的化疗,并应使用足够的疗程,不可因顾虑化疗的不良反应而随意减低剂量,不可任意延长化疗后的间歇期,不可在取得临床完全缓解后即中止治疗。必须检查完成根治性的全程方案。姑息或半途而废会使患者失去治愈的机会。强烈化疗常产生各种不良反应,患者不易耐受,应鼓励患者忍受暂时的痛苦,坚持治疗,争取最后的胜利。这些疾病如不进行有效治疗,均以死亡告终,故长期强烈化疗中,为了争取治愈,即使冒致死性不良反应的风险也是值得的。2、辅助化疗:指在采取有效的局部手术治疗后, 针对可能存在的癌细胞的微转移,防止复发而进行的化疗。不少肿瘤,临床检查似乎是局部的理论上有可能用外科手术根除,事实上 单用手术或放疗并不能治愈, 对这种已经存在微转移灶的病例,手术后加以系统辅助化疗均可取得改善疗效的结果。3、新辅助化疗或称起始化疗:指临床表现为局部肿瘤,可用局部治疗手段(手术或放疗)者,在手术或放疗前,先使用化疗,以使局部肿瘤缩小,减少切除范围,缩小手术造成的伤残;同时可清除或抑制可能存在的微转移灶,改善预后。现已经证明新辅助化疗可能在肛管癌、膀胱癌、乳癌、喉癌、骨肉瘤及软组织肉瘤减少手术范围。4、诱导化疗、巩固化疗和补救治疗:用于晚期或播散性癌症病人的全身化疗,此类癌症除化疗外通常缺乏其他有效治疗方案,一开始就用化疗,近期的目标就是取得缓解,这种化疗称为诱导化疗。有些肿瘤诱导缓解后进一步巩固化疗时要求剂量比诱导化疗大,也称为强化巩固治疗。如果开始采用的化疗方案失败,需更换其他方案时,常称之为补救治疗。5、姑息性化疗:有不少肿瘤,化疗并不能达到治愈的目的, 可消极使用联合化疗,但不必过分追求治疗的彻底性,同时考虑到患者不良反应的大小及生活质量的高低,以反应小,痛苦小,能带病延年为目的即可。6、治疗性化疗:单纯以治疗为目的, 选用标准的治疗方案。目前疗效好的肿瘤开始治疗时都要以单纯治疗为目的。标准治疗方案是指已经足够病例的临床研究,得到了普遍承认,疗效已经充分证实,可以重复的方案。在许多经典的教科书及化疗手册中都列有标准方案。必须指出,使用标准方案时不可生搬硬套,如合并放疗时,剂量要相应减少;如有心肝肾等脏器损伤或其他疾病时,也要调整剂量。使用标准方案时最好能查阅方案报告时的原文,以便确切了解方案的正确剂量、时间、疗程及必须的支持疗法和注意事项等。7、研究性化疗:肿瘤化疗仍是一门发展中的学科,仍需不断的临床研究,以提高疗效,特别是目前治疗效果不满意的肿瘤,要不断地探索新的治疗方案,总结新的治疗经验,如上述非小细胞肺癌,虽然目前没有十分有效的治疗方案,但不少癌症研究中心为研究目的而设置强烈积极的联合化疗方案也在试验。当然这种研究性治疗使用应符合公认为医疗道德,取得受试者的同意并保证其安全。在化疗前后,病人饮食应以高热量、高蛋白为主,如多吃鸡、鸭、鱼、虾、瘦肉、鸡蛋等食物,在化疗期间还应加强免疫力提升。今幸rh2可较好的提高免疫力,增强患者自身抗病能力。免疫力得到稳定后,机体有一个好的抵抗力,才能更好的去对抗放化疗、对抗疾病。
2023-07-02 08:27:126

新出的抗排异药都有哪些

免疫抑制剂   immunosuppressive agent; immunosuppressor [编辑本段]概述  免疫抑制剂是对机体的免疫反应具有抑制作用的药物。  能抑制与免疫反应有关细胞(T细胞和B细胞等巨噬细胞)的增殖和功能,能降低抗体免疫反应的制剂。  免疫抑制剂主要用于器官移植抗排斥反应和自身免疫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皮肤真菌病、膜肾球肾炎、炎性肠病和自身免疫性溶血贫血等。 [编辑本段]免疫抑制剂的分类  常用的免疫抑制剂主要有五类:(1)糖皮质激素类,如可的松和强的松;(2)微生物代谢产物,如环孢菌素和藤霉素等;(3)抗代谢物,如硫唑嘌呤和6-巯基嘌呤等;(4)多克隆和单克隆抗淋巴细胞抗体,如抗淋巴细胞球蛋白和OKT3等;(5)烷化剂类,如环磷酰胺等。  根据合成方法,免疫抑制剂大致可分为:  (1)微生物酵解产物:环孢菌素CsA类、他克莫司Tacrolimus(FK506)、雷帕霉素Rapamycin(RPM)及其衍生物SDZ RAD、Mizoribine(MZ)等;(2)完全有机合成物:大部分来源于抗肿瘤物,主要有烷化剂和抗代谢药二大类。包括激素类(肾上腺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硫唑嘌呤(azathioprine,Aza)、氨甲蝶呤Leflunomide、breqinar(BQR)等;(3)半合成化合物:RS61443(mycophenolate mofetil,MMF)、SDZIMMl25、DeoxysPergualin(DSG,脱氧精瓜素)等;(4)生物制剂:antithymocyte globulin(ATG)、antilymphocyte globulin(ALG)等。  根据其发展状况,免疫抑制剂大致可分为:  第一代:以肾上腺皮质激素(包括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糖皮质激素等,药品有强的松和甲基强的松龙Methyprednisolone、雷公藤多苷片、硫唑嘌呤、抗淋巴细胞球蛋白即抗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ALG)为代表,主要作用为溶解免疫活性细胞,阻断细胞的分化,其特点为非特异性,为广泛的免疫抑制剂,ALG对骨髓没有抑制作用。主要副作用是可引起代谢紊乱、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目前总的倾向是尽可能减少其用量或停用,但移植界对此尚有争论;  第二代:以环孢素(环孢菌素、环孢菌素A、山地明、赛斯平、环孢多肽A、环孢灵(Cy-A、Cs-A)、新出地明(Neoral)和他克莫司为代表,为细胞因子合成抑制剂,主要作用是阻断免疫活性细胞的白细胞介素 2(IL-2)的效应环节,干扰细胞活化,其以淋巴细胞为主而具有相对特异性。CsA和FK506已被FDA批准用于临床,其余药物尚处于临床试验阶段,它们主要的副作用是具有肾毒性;  第三代:以单克隆抗体雷帕霉素(抗T淋巴细胞单克隆抗体)、霉酚酸脂(Mycophenolate Mofetil,MMF)为代表,其主要作用于抗原呈递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与第二代制剂有协同作用;  第四代;以抗IL-2受体单克隆抗体、FTYZO等为代表,主要作用是针对改变Cytokine蚓,如抑制TH1、增强TH2。  根据其临床应用情况,免疫抑制剂分类为:(1)预防性用药:CsA、FK506、MMF、Aza、Prednisone;(2)治疗/逆转急性排斥反应(救治用药):MP(甲基强的松龙)、ALG或ATG、Murononab-CD3或CD4、MMF、FK506等。(3)诱导性用药(因急性肾小管坏死而出现延迟肾功能、高危病人、二次移植、环孢素肾毒性病人):ATG或ALG、OKT3或OKT4,Simulect或Zenapax等。 [编辑本段]主要免疫抑制剂  1、 环孢菌素  七十年代后期瑞士的Borel发现了一种从霉菌酵解产物里提取的一种只含11个氨基酸的环形多肽,取名为环孢素(CsA),可以有效地特异性抑制淋巴细胞反应和增生。对T细胞,尤其是TH细胞有较好的选择性抑制作用,而对其他的免疫细胞的抑制作用则相对较弱,因此在抗器官移植排斥中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也用于自身免疫病的治疗,因此是一种具有很高临床使用价值的免疫抑制剂。经10年的临床试验应用研究证实其抗排斥反应作用较其他药物强而且副作用小的多。故于八十年代末被批准正式注册投入市场应用。CsA近20年的临床应用显示了神奇的效果,使得除小肠移植外,肝、肾、心及心/肺、胰移植的病人/移植物一年存活率达70-85%,而在此之前仅30-50%。CsA相关性神经毒性症状的发生率大约为10-28%,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一种较为重要的因素。轻度以头痛、肢体震颤、感觉障碍等多见,中度以视力障碍为主。CsA相关神经毒性的重症表现发生率极低。  2、他克莫司(Tacrolimus,FK506)  他克莫司(tacrolimus,FK506)是从土壤真菌中提取的一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具有较强的免疫抑制特性,其药物强度是环胞霉素A的10-100倍,预防各种器官移植所出现的排斥反应的效果优于环孢菌素。  1984年,日本藤泽公司(Fujisawa)在日本大阪筑波地区分离出筑波链霉菌,通过酦酵、纯化及分离出Tacrolimus成分。1989年,美国匹兹堡大学Starzl器官移植中心将普乐可复首次在临床试用。1993年,在日本以普乐可复(Prograf)上市。1995年经FDA获准后在多个国家正式使用。目前,普乐可复已广泛的应用于肝脏、胰腺、肾脏、心脏、肺等实体器官的移植中。根据美国匹兹堡大学报告,在使用环孢素无效的援救疗法中,肝移植患者应用FK506 有87%的成功率,而肾移植患者有74%成功率。1999年在中国上市以来,到目前为止,使用过该产品的移植患者累积已超过5000例人数,基本上每个移植中心和单位都应用普乐可复产品。2002年该品的全国医院用药金额为3.4亿元,占整个免疫抑制剂的5.44%;2003年为5.4亿元,占整个免疫抑制剂的8.17%。该品种在全国畅销药品徘名中名列第70位,居免疫抑制剂的第4位。但由于其价格昂贵,大多数患者经济上无法承受,使其应用受限。值得关注的是,该类产品中由安徽金蟾药业独家生产的华蟾素。它是一种治乙肝、抗肿瘤纯中药制剂,现已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大医院得到普遍应用。  全球使用普乐可复的移植患者例数逐年快速增加,97年03月 约 2.2 万, 98年12月 > 5.0 万, 99年12月 > 6.8 万2000年12月 > 9.3 万,2001年12月 > 12.0万。到2002年低,在美国和欧洲等许多国家中, 90%以上的肝脏移植患者服用普乐可复, 60%以上的肾脏移植患者服用普乐可复治疗,90%以上的胰肾联合移植患者服用普乐可复。到去年底,全球已超过15万例移植患者在使用普乐可复产品。  FK506其应用于临床只有十余年的历史,时间较短。因此,有些方面(药理和毒理)研究的不够全面。FK506的主要副作用为肾毒性、神经毒性以及对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功能的影响。他克莫司可诱发糖尿病(几率约10%~30%),严重时可引起酮症酸中毒。FK506相关高血压的发病率较CsA显著降低。雷帕霉素 与FK506和CsA相比,雷帕霉素是一个与钙调素没有相互作用的新型免疫抑制剂,被认为对血压没有影响。  大环内脂类免疫抑制剂(包括FK506和雷帕霉素等)不仅可内服,还可外用,主要是对一些皮肤病比如特应性皮炎、银屑病、扁平苔藓、接触性皮炎和秃斑等均有一定疗效。另外,《关节炎和风湿病》杂志(Arthritis Rheum 2003;48:3328-3337)12月发表一项报告说,免疫抑制剂他克莫司以2或3mg/天的剂量单独治疗活动的类风湿性关节炎(RA)似乎安全、有效,但通常剂量更大改善更大。  3、雷帕霉素(纳巴霉素,西罗莫司,Rapamycin,Rapamune,RAPA,RPM, Sirolimus)   雷帕霉素是1975年加拿大Ayerst试验室Vezina等从太平洋Easler 岛土壤样品中分离的吸水链霉菌(Streptomyceshygroscopicus)所产生的一种亲脂性三烯含氮大环内酯抗生素类免疫抑制药,是一种用于固体状器官移植排斥反应的免疫抑制剂。雷帕霉素结构与他克莫司相似,但作用机制不同。雷帕霉素与他克莫司之间的相互作用尚未经深入研究。  1989年Morris等首次将其用于抗移植物排斥反应,发现对外周血单核细胞的有效抗增殖作用比环孢素(C17A)强50~500倍,肾毒性比环孢素和他克罗司都低。1999年应用于临床。从目前临床应用来看,RAPA有很好的抗排斥作用,且与环孢霉素A(CsA)和FK506等免疫抑制剂有良好的协同作用,是一种疗效好,低毒,无肾毒性的新型免疫抑制剂。  CsA和FK506与药物源性的肾功能障碍有关,特别是在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的过程中,治疗上应尽量避免有肾毒性的药物。至今为止,尚未发现RAPA有明显的肾毒性。  RAPA与CsA、FK506、MMF等联合应用均有良好的协同作用,其益处在于①减少了治疗方案中各种免疫抑制剂的用量,②减少了免疫抑制剂的副作用,③增强了免疫抑制的效果。  RAPA有与FK506相似的副作用。在大量的临床试验中发现其副作用有剂量依赖性,并且为可逆的,治疗剂量的RAPA尚未发现有明显的肾毒性,无齿龈增生。主要毒副作用包括:头痛,恶心,头晕,鼻出血,关节疼痛。  SDZ RAD是雷帕霉素的衍生物。SDZ RAD的第40位有一个羟乙基链,能增强该分子的极性,从而提高了口服的生物利用度,并且SDZ RAD可以与CsA同时给药,因它的半衰期比西罗莫司短,Ⅲ期试验将它与由CsA、激素和骁悉构成的标准方案进行比较,已取得一定进展。  4、霉酚酸酯(Mycophenolate Mofetil,MMF,RS-61443)   霉酚酸酯由青霉素属真菌产生的具有抗代谢的霉酚酸半合成物,是由美国Syntex公司的Nelson合成的,商品名为骁悉(Cellcept)。此药中的活性成分为霉酚酸(MPA),霉酚酸酯是霉酚酸的2-乙基酯类衍生物,具有较强的免疫抑制作用。  5、咪唑立宾(mizoribine,MZ,bredinin,布累迪宁)   咪唑立宾是日本旭化成从土壤霉菌Eupenicil-liumbrefeldianum的培养滤液中获得的咪唑类抗生素。作为免疫抑制剂,1991年12月起在日本临床肾移植中应用。日本许多临床移植中心已将咪唑立宾作为肾移植后的常规免疫抑制药物。我国近年也将其作为肾移植抗排斥药用于临床。咪唑立宾与同类药物硫唑嘌呤相比,肝毒性和骨髓抑制作用要小,它的主要不良反应是胃肠道反应、血液系统障碍和过敏症状,偶见骨髓功能抑制和急性肾功能衰竭。   6、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环磷酰胺别名“癌得散;癌得星;安道生;环磷氮芥”,由于在被活化前无作用,所以与氮芥不同,无局部发皰和刺激作用不引起局部坏死或静脉炎。 胃肠道反应较氮芥轻,表现为食欲减退、恶心,大剂量注射亦可引起呕吐,但不甚严重。脱发较多见,一般在用药后3~4周出现,停药后可再生。 骨髓抑制:白细胞下降远较血小板下降明显。本品引起的骨髓抑制虽较常见,但一般较易恢复。 中毒性膀胱炎:为特有的毒性反应,在大剂量注射时可见。主要由于其水解产物在膀胱内浓集,引起膀胱刺激症状和少尿、血尿、蛋白尿等。肝功能损害较常见,对原有肝病病人应慎用。 少数病人尚可有头昏、不安、幻视等不良反应。 长期应用可致男性睾丸萎缩、精子缺乏、妇女闭经、卵巢纤维化、畸胎等。 孕妇禁用。 偶有胃溃疡、出血等。
2023-07-02 08:27:302

健择的药理毒理

药效学特点治疗药物类型:嘧啶类似物 ATC编码:L01BC05对培养细胞的细胞毒活性:吉西他滨对各种培养的人鼠及肿瘤有明显的细胞毒活性,其作用具有细胞周期特异性,即吉西他滨主要作用于DNA合成期(S-期)的细胞,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阻止由G1期/S期交接点的细胞进展。在体外,吉西他滨的细胞毒作用取决于浓度和时间。动物中抗瘤活性的临床前研究:在肿瘤动物模型的研究中发现吉西他滨的抗瘤活性与投药的方式有关。用每天投药的方法会导致动物死亡而抗瘤活性很少。当用每3-4天给一次药的方法,吉西他滨在非致死量时对鼠的多种肿瘤均有很好的抗瘤活性。作用机制:细胞代谢和作用机制:吉西他滨(dFdC),这一嘧啶类抗代谢物在细胞内经过核苷激酶的作用转化为具有活性的二磷酸(dFdCDP)及三磷酸核苷(dFdCTP)。dFdCDP和dFdCTP通过两种作用机制抑制DNA合成。从而实现吉西他滨的细胞毒作用。首先,dFdCDP抑制核苷酸还原酶的活性,致使合成DNA所必需的三磷酸脱氧核苷(dCTP)的生成收到抑制。其次,dFdCTP与dCTP竞争掺入至DNA链中(自增强作用)。同样,少量的吉西他滨还可以掺入RNA分子中。因此,细胞内dCTP浓度降低更加有利于dFdCTP掺入到DNA链中。DNA聚合酶ε不能去除掺入的吉西他滨及修复延长的DNA链。吉西他滨掺入DNA链后,延伸的DNA链中就增加了一个核苷酸。这个增加的核苷酸可以完全抑制DNA链的进一步合成(隐蔽链终止)。吉西他滨掺入DNA链后引起细胞凋亡。临床前安全性研究在鼠及狗为期6个月的重复剂量研究中,主要发现有可逆的剂量依赖性的造血功能的抑制。在体外突变试验和体内骨髓核试验中发现,吉西他滨可致突变。还未进行评价致癌可能的长期动物研究。在生育能力研究中发现,吉西他滨可以引起雄性小鼠可逆性精子发生过少。还未发现对雌性动物的生育能力有影响。动物实验表明吉西他滨具有生殖毒性,如导致新生动物的生理缺陷或对胚胎或胎儿发育、妊娠过程或围产期及产后期的其他影响等。
2023-07-02 08:27:481

天然产物的微生物及其发酵液有效成分

微生物是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动物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它个体微小,却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能够提供有效成分的主要是真核生物中的真菌与藻类,以及其他微生物的代谢(发酵)产物。来源于微生物及发酵液的有效成分主要有多糖类、酶类、抗生素类、色素类、氨基酸类、有机酸类、醇酮类、维生素类、核酸类等等。现将主要成分简介如下: 微生物多糖是一类次生代谢产物。其中的有些同琼脂、果胶、阿拉伯胶等一样,是一类水溶性胶体物质,具有高粘度、高水溶性、高稳定性以及安全性等性质,因而在工业上具有多方面的特殊利用价值。某些来自高等真菌的多糖具有抗肿瘤作用,医用价值很大。根据存在位置的不同,多糖可分为细胞内多糖、细胞壁多糖和细胞外多糖。微生物大量产生的多糖主要是胞外多糖。胞外多糖的种类很多,根据所含糖苷基的情况可分为同型多糖和异型多糖。同型多糖中糖苷单体只有一种,如葡萄糖苷组成的葡聚糖、果糖苷组成的果聚糖、甘露糖基聚合的甘露聚糖。植物体内的淀粉和纤维素是葡聚糖型的同型多糖。异型多糖也称杂多糖,是由两种以上(一般为2-4种)不同的糖苷基组成的聚合体。构成异型多糖的单体糖有葡萄糖、甘露糖、葡糖酸、鼠李糖、葡萄糖醛酸、甘露糖醛酸和半乳糖等。有的异型多糖含有少量丙酮酸、琥珀酸等有机酸成分,也称为酸性多糖。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微生物多糖有:黄单胞菌多糖(黄原胶):一种典型的水溶性胶体多糖,是工业生产中产率最大的微生物多糖。由甘露糖、葡萄糖和葡糖酸(2:2:1)构成的杂多糖,具有增粘、稳定和互溶等物理性质。在食品工业中作为饮料、调味品、面包和罐头制品中的添加剂。短梗酶多糖:水溶性胶类物质,由出芽短梗霉菌深层发酵产生。由葡萄糖构成的麦芽三糖为糖苷基单位,是一种同型多糖。具有良好的水溶性、粘结性、成膜性和安全性,主要用作食品、医药、化妆品等制造中的增稠剂、成型剂和粘结剂。右旋糖酐:是一种发现较早的微生物多糖。发酵生产用菌种是肠膜明串珠菌。右旋糖酐为类似淀粉和糊精的葡聚糖物质,主要用途是在医疗中作为代血浆、动脉硬化抑制剂等,在食品加工上作为稳定剂和保湿剂等。海藻酸:最初在海藻中提取。主要由甘露糖醛酸和古洛糖醛酸单体聚合而成。海藻酸可作为乳化剂、稳定剂和增粘剂用于食品、医药和造纸工业。其钠盐是一种通透性良好、无毒多聚胶体物质。其他的大型真菌主要是多孔菌和伞菌中的种类,其多糖类代谢物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抑制肿瘤细胞增生的抗癌作用,著名的如香菇多糖、茯苓多糖、猴头多糖、虫草多糖及银耳多糖等。 氨基酸是在食品、医药、饲料、化工和农业等部门中具有广泛用途的化学原料。是一类具有特殊重要意义的化合物,是与生命活动密切相关的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人体必不可少的物质。氨基酸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中。氨基酸分子中既有碱性-NH2和酸性COOH,与强酸强碱都能作用生成盐,因此氨基酸为两性化合物。氨基酸根据分子中所含的氨基和羧基的数目分为中性氨基酸、碱性氨基酸和酸性氨基酸。中性氨基酸是指分子中氨基和羧基数目相等的一类氨基酸。分子中氨基的数目多余羧基时称为碱性氨基酸,氨基的数目少于羧基时称为酸性氨基酸。氨基酸为无色晶体,熔点一般都较高(常在230-300℃)之间),熔融时即可分解放出二氧化碳。氨基酸都能溶于酸性或碱性溶液中,但难溶于乙醚等有机溶剂。在纯水中各种氨基酸的溶解度差异较大,加乙醇能使许多氨基酸从水溶液中沉淀析出。氨基酸的发酵生产是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使含碳和氮的有机物转化成氨基酸,再将发酵液浓缩干燥或通过离子交换树脂将其提取出来。通过发酵法制得的是具有生化活性的L型氨基酸。大部分氨基酸几乎都可以用微生物来生产。这比人工合成或用天然蛋白质降解的制造方法来得容易,且效益也大大提高。谷氨酸(味精)是最早用微生物工业化生产的氨基酸。用发酵法生产的氨基酸有赖氨酸、丙氨酸、精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苏氨酸、脯氨酸、瓜氨酸、鸟氨酸等。目前工业发酵生产的氨基酸主要如下:L-谷氨酸:生产谷氨酸的主要有谷氨酸棒杆菌、黄色短杆菌以及微杆菌中的种类。工业发酵采用大型通气搅拌发酵罐,碳源采用淀粉质原料(玉米、甘薯、小麦和马铃薯等)糖化后的葡萄糖液。尿素、氨水是良好的氮源。发酵最适温度为30-35℃,最适pH值为7.5-8。L-赖氨酸:是谷类蛋白质中不足的氨基酸,作为食品和饲料中添加的必须氨基酸。赖氨酸发酵菌种是通过诱变处理获得的谷氨酸棒杆菌或黄色短杆菌的营养缺陷型突变株,人为地解除氨基酸生物合成的代谢控制机制,能大量积累赖氨酸,产量可以达到30g/L以上。 抗生素是微生物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以低微浓度能抑制它种微生物的生长和活动,甚至杀灭它种微生物性能的化学物质。抗生素根据作用机制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作用于DNA合成系统的抗生素:核苷酸生物合成的抑制剂抑制dATP、dGTP、dTTP、dCTP的合成,5FU、FdUMP、叶酸拮抗剂抑制从dUMP到dTMP的生成。ara C及ara CTP抑制从dCTP生成DNA。抗癌霉素抑制DNA多聚酶。丝裂霉素、烷化剂、博来霉素、奈里酸、腐草霉素、抗原虫剂、嗜癌素、喹啉类、早妥链丝菌素以及新制癌素C(纺锤菌素、远霉素A、多色霉素等)作用于模板DNA或RNA。此外还有抑制核苷酸生物合成的化合物:叶酸和5FU。抑制转录反应的抗生素:利福霉素、曲张链丝霉素、链霉菌素、α-鹅膏菌素、放线菌素、柔红霉素、丰加霉素、冬虫夏草菌素等。作用于核苷酸生物合成系统的有冬虫夏草菌素、重氮霉素A、丙氨菌素等。抑制蛋白质合成系统的有吲哚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四环素等。抑制细菌细胞壁粘肽生物合成系统的有磷霉素、D-环丝氨酸、万古霉素、杆菌肽以及β-内酰胺类抗生素等。作用于细胞质膜的有持久霉素、青霉素、多粘菌素B、大四环抗生素、缬氨霉素、大四环抗生素以及英恩霉素等。作用于能量代谢系统或作为抗代谢物的有:抗霉素A、寡霉素、短杆菌肽S等。就作用和产值而言,抗生素及相关的生物活性物质是微生物最重要的产品。迄今已经能够生产的有一百多种,临床应用的有几十种。放线菌产生的抗生素种类最多,约占四分之三。目前开发的新微生物生物活性物质目标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抗肿瘤物质;抗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结核杆菌物质、抗绿脓杆菌和变形杆菌物质、抗病毒物质、抗心血管疾病物质。 色素根据溶解性能的不同可以分为水溶性的色素和油溶性的色素。水溶性的色素有柠檬黄、日落黄、苋菜红、靛蓝、亮蓝、甜菜红、花青素、玫瑰茄红、越橘红等,脂溶性的色素有胡萝卜素、辣椒红素、姜黄、玉米黄、红曲酶色素等。微生物色素除红、橙、黄、绿、青、蓝、紫,褐和黑色之外,还有介于它们之间的各种各样颜色。这些色素有在细胞内的,有在细胞外的;有自身合成的,有转化培养基中的某些成份而形成的。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两类;①菌苔本身呈色而不渗入培养基,称为非水溶性色素。④菌苔本身呈色或不呈色,但使培养基呈色,称水溶性色素。微生物有些色素,如细胞色素C,具有十分重要的生理功能,但许多色素的功能尚未被人们认识。在微生物,最普遍和常见的色素是黄色和橙色--类胡萝卜素。所有光合微生物都有类胡萝卜索,如光合细菌。许多非光合微生物也含有类胡萝卜素,如红酵母菌、链孢霉菌、藤黄八叠球菌等。许多假单胞菌靶一些放线菌可以产生各种颜色的 吩嗪类色素,如紫色的碘菌素、蓝绿色的绿脓杆菌素、金黄色的金色菌素等。真菌的色素种类也很多,一种真菌往往可以产生不只一种色素,色素的主要成份是甲苯醌、萘醌和咄吨酮等类型的衍生物。色素是一种次生代谢产物,一般是在菌体生长后期开始合成,其合成过程可能是在培养基中缺乏某种营养物质,菌体的生长过程受到限制时被启动的。一般是菌体生长繁殖过程中不需要的物质、菌体失去合成这种物质的能力后照常生长。 目前用微生物生产的酶有数百种,其中大部分是水解酶(碳水化合物水解酶、蛋白酶、脂肪酶等)、氧化酶、转化酶、异构酶等,均已大规模生产和应用。分子生物学上广泛使用的工具酶(限制性内切酶、聚合酶、连接酶等)大都来源于微生物。目前我国已经能用发酵法大规模生产工业上所需要的酶及部分工具酶。微生物由于催化自身代谢的需要,能合成种类繁多的酶。酶具有催化各种生化反应的功能。酶在化工、食品、酿造、医药、纺织和制革等工业上用途很广。利用微生物的工业发酵可以生产各种酶产品。酶是生物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高度催化活性的蛋白质,其催化能力比无机催化剂要高出几万倍甚至几亿倍。在生产上应用酶来催化各种反应,同使用无机催化剂相比具有许多优点,如作用快,生产周期短,转移性强,副产物少,产物易提纯;代替强酸强碱的催化作用,不污染环境等。目前酶制剂已经称为工业上的一项新兴产品,在食品、化工、医药、纺织、造纸、农林以及生物科学研究等领域有着广泛的用途。氧化还原酶类如脱氢酶和过氧化物酶;转换酶类如转氨酶和转磷酸酶等;水解酶类如淀粉酶、纤维素酶、脂酶和蛋白酶等;裂解酶类如脱羧酶、脱氨酶和DNA内切酶等;异构酶类如葡萄糖异构酶和磷酸丙糖异构酶等;连接酶如DNA连接酶等。 维生素是维持细胞生长和正常代谢所必须的微量有机化合物。在化学结构上不属于同一类化合物,脂肪族、芳香族、脂环族、糖苷和杂环类等化合物都有。虽然结构不同,生理功能各异,但也有以下几点共同点:以本体形式或可被利用的前体形式存在于天然食品中;多数不能在体内合成,也不能大量储存在组织中;不是构成各种组织的原料,也不提供能量;常以辅酶或辅基的形式参与酶功能;有的维生素结构和生物活性相近,如吡哆醇、吡哆醛、吡哆胺等。维生素根据溶解性能可分为两大类:脂溶性和水溶性维生素。脂溶性的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D、E、K,它们不溶于水而溶于脂肪及有机溶剂中,在食物中常与脂类共存;水溶性维生素包括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一般无毒性,容易在体内被代谢出。用微生物生产的维生素有核黄素、β-胡萝卜素、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维生素C等。 有机酸:目前用微生物工业化生产的有机酸有柠檬酸、醋酸、葡糖酸、葡萄糖酸、丁烯二酸、曲酸、乌头酸、苹果酸、α-酮戊二酸、衣康酸、乳酸、酒石酸、延胡索酸等。他们中的大多数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有机酸具有超过抗生素的多种作用,其中包括降低pH值和增强胰腺分泌。作为一类化学物质,它们都有共同的结构R-COOH。醇酮类:乙醇、丁醇、丙酮等化工原料都可利用微生物来生产。
2023-07-02 08:28: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