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里阿涅德
-
(图)康有为,中国晚清时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代表人物。
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维新变法,是清末一次影响巨大的政治改革运动。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改良派,通过光绪皇帝推行新政,希望中国走上君主立宪的现代化道路。但这次变法遭到了慈禧太后和顽固派的强烈抵制与反对,最后以失败告终。
戊戌变法前,清朝已经历了30多年学习西方科学技术的洋务运动。但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打破了清朝“自强”、“中兴”的梦想。当时的有识之士意识到,只学习西方技术,不改变政治经济制度,无法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中国真正要学习的,是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因此,1895年以后,在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改良派的推动下,维新变法运动逐渐在全国兴起。
1898年6月11日,光绪颁布《明定国是》诏书,正式开始变法。变法期间,光绪先后发布了一百多道变法诏令,除旧布新。变法的主要内容包括:政治方面,广开言路,精简机构,任用新人;经济方面,设立农工商总局、路矿总局,提倡开办实业,修筑铁路,开采矿藏,组织商会,改革财政;文化方面,废八股,兴西学,创办京师大学堂,设译书局,派留学生,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军事方面,改用西洋军事训练,遣散老弱残兵,削减军饷开支,实行团练,裁减绿营,颁发兴造枪炮特赏章程,筹设武备大学堂,武科停试弓箭骑剑、改试枪炮,等等。
刚开始,掌控着实权的慈禧对变法是持支持态度的。光绪颁布《明定国事》诏书时,曾请示过慈禧,慈禧不仅表示同意,还指示“今宜专讲西学”。又如,光绪下诏废八股时,曾遭到守旧派大臣刚毅的阻挠,光绪随即去颐和园寻求慈禧支持,很快就得到了批准。
为什么后来慈禧又反对变法,进而扼杀了这场变法呢?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最直接原因是,一个叫曾廉的湖南举人,充当顽固派的急先锋,上书举报康有为、梁启超“反清”,打乱了改良派的步伐,导致改良派铤而走险,试图发动兵变从慈禧手中夺权,激怒了慈禧。
(图)慈禧(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即孝钦显皇后。
1898年9月5日,时任国子监助教的曾廉,通过都察院代奏,向改良派发起猛烈攻击。曾廉的奏折长达近万字,除指责康有为、梁启超“舞文诬圣,聚众行邪,假权行教”外,还从“养圣德”、“去邪慝”、“留正学”、“择将帅”、“慎财用”等方面逐条攻击变法的各项措施,甚至质问光绪:“皇上既自以为新,则必祖宗为旧;皇上自以为开创,则尤未知何以必祖宗也。”曾廉在顽固派中地位虽然不高,但他的思想在顽固派中颇具代表性,因而这个奏折事实上成为了顽固派反击改良派的总动员书。
更具杀伤力的是,这个奏折的附件,摘录了梁启超在湖南任时务学堂总教习时,在生徒日记上的四条批语。曾廉举报这四条批语属“反清言论”,奏请杀掉康有为、梁启超。
光绪可能是想保护康有为、梁启超,便把这个奏折交给“军机四卿”之一的谭嗣同,让他“签驳”。谭嗣同一看,立刻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情急之中斗胆销毁了奏折的附件。然后在“驳语”中向光绪保证:康有为、梁启超两位同志绝对是忠诚的好干部。如果曾廉的奏折属实,皇上可先杀了我!为避免后患,谭嗣同还请求以“诽谤新政”之罪杀掉曾廉,但光绪不许。他认为变法应当广开言路,不能因臣民上书言事而追究其罪。
曾廉的举报虽未能一举将康有为、梁启超拉下马,却使变法的局势急转直下。由于被人抓住了“反清”的把柄,改良派感到危机四伏。如果顽固派再次将证据提交到慈禧手中,后果不堪设想。
怎么办?改良派左思右想,认为只有铤而走险,或许还有一线生机。于是,康有为决定拉拢直隶按察使袁世凯,利用其手下的军队发动兵变,从慈禧手中夺权。但没料到的是,袁世凯竟然将改良派企图发动兵变的计划,报告了慈禧的亲信、直隶总督荣禄。
1898年9月21日凌晨,慈禧先发制人,将光绪囚禁于中南海瀛台,然后发布训政诏书,再次临朝“训政”,同时大肆抓捕改良派。历时103天的变法至此宣告失败。随后,康有为、梁启超分别逃往法国等地,改良派主要人物谭嗣同、康广仁、林旭、杨深秀、杨锐、刘光第惨遭杀害,史称“戊戌六君子”。
(图)清德宗爱新觉罗·载??(1871年8月14日—1908年11月14日),清朝第十一位皇帝
戊戌变法失败后,那位率先向改良派发起攻击的曾廉,因深得顽固派赏识,不久擢升知府。那么,这位曾廉是何许人也?又有什么来头呢?
曾廉(1856-1928年),字伯隅,号非斋,湖南邵阳石牛山人(今邵东县水东江镇境内)。他的祖先是富甲一方的大地主,家有田土二千顷、僮仆上千人。曾廉年幼时有“神童”之称,据说3岁就能尽识沿街的招牌和对联,10岁能作文,15岁能作赋,20岁考入县学,后就读于省城岳麓书院。学成后先后在宝庆府爱莲书院、沅州府校经堂书院讲学。曾廉于1894年中举,次年捐资为国子监助教,参与编修《大清会典》。
戊戌变法时期的湖南,是全国最富有朝气的省份,涌现出了一批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的杰出人物,但也出现了曾廉这种食古不化的老顽固。进京担任国子监助教之前,曾廉在家乡湖南就曾与倡导新学人士发生过激烈冲突。当时湖南成立了一个反旧教、倡新学的团体“南学会”,由在湖南筹办粤汉铁路的谭嗣同等人发起,得到了时任湖南巡抚陈宝箴等开明官员的支持,并在各府县设有分会。南学会邵阳分会会长樊锥,因为积极在邵阳各地讲学,还经常在改良派创办的《湘报》发文抨击旧政、提倡新法,引起了曾廉的强烈不满。1998年5月,曾廉纠集当地一伙保守人士,闯入邵阳学宫大成殿,向孔子牌位祈祷,称樊锥为“乱民”,誓言将其驱逐出境。曾廉还写了一份《邵阳士民驱逐乱民樊锥告白》,四处张贴。
曾廉进京后,兼在顽固派首领之一、体仁阁大学士徐桐的家馆任教,因而成为了徐桐的心腹门客。作为顽固派的代表人物,曾廉极其尊经崇古,反对学习西方政治经济制度。他的思想观点概括起来有三点:一是“祖宗之法不可变”;二是“变法乱人心,坏风俗,不如不变”;三是“不可用小人以变法”。曾廉认为,传统的封建制度是尽善尽美的社会制度。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时代,中国物产丰富、人们安居乐业。中国的祖先曾创造了辉煌盛世,清朝在嘉庆、道光以前也是人人富足的黄金时代。现在的中国之所以落后,不是制度不好,而是由于学习西方科学技术造成的。修铁路、开矿山、发展工业的做法,消耗了国力,却不见生财,都是舍本逐末。
曾廉对西方学说极为反感。例如当时从西方传入的哥白尼的日心说,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围绕太阳运动,在曾廉看来就属于歪理邪说。曾廉坚信“天地两大、日月并明、君臣父子夫妇三纲”才是宇宙真理。西方人提出的日心说是别有用心,是企图颠覆中国纲常理论和社会秩序的大阴谋。因此,戊戌变法中光绪宣布将各地的官办书院全部改为学校,增设西学课程时,立马遭到了曾廉的强烈反对。他上书称书院改学校是标新立异,是“以西学鼓簧天下”。
不过,受顽固派赏识的曾廉,注定命运坎坷。1900年,因义和团作乱,导致八国联军入侵中国,朝廷委派原长江巡阅水师大臣李秉衡到京津前线御敌,曾廉被调任李秉衡幕府。后李秉衡战败自杀,曾廉也欲投江自尽,但被部下救起。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后,曾廉随慈禧、光绪逃往西安,并升职为陕西候补道。但板凳还没坐热,旋即被免了职。因为1901年签订的《辛丑条约》中明确规定,清朝廷必须严惩支持过义和团的官员。此前操纵义和团抵抗八国联军的顽固派,于是遭到毁灭性打击。曾廉这种极端仇洋分子,乌纱帽自然不保,未被砍头,已属万幸。
(图)日军绘本,八国联军漫画
1902年,曾廉携子隐居贵州锦屏县梅屏山(今贵州天柱县黄哨山),后创办白云书院,效仿南宋腐儒理学祖师爷朱熹管理白鹿洞书院的模式,授徒讲学。1911年辛亥革命前夕,曾廉返回故乡,在族人曾炳熙捐建的杨塘书院任山长(校长)。此时科举制度已废除数年,但曾廉仍力倡旧学,推崇孔孟之道,还千方百计阻止乡人开办新式学堂。他主持的杨塘书院,不许学习科学,不许阅读介绍西方学说的新书。直到1928年曾廉去世后,杨塘书院才改为学校。
一个国家和民族,只有大胆吸收先进的思想和文化,才能长久保持自身的活力。但是,从清末的社会变革运动中,我们不难发现,受根深蒂固儒家思想的影响,不少人落入了一个自我封闭的陷阱。曾廉就是在这个自设的精神陷阱里,挣扎了一辈子,不能自拔。
*作者:谢志东,鱼羊秘史特邀作者。
相关推荐
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及教训 戊戌变法为什么会失败
一、戊戌变法失败的失败原因:根本原因: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过于弱小,即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外部原因:帝国主义的反对或不支持;3.直接原因:袁世凯的背叛;4.其他原因:其一,守旧派势力强大,当时国家的最高领导权不在光绪皇帝手中,而为以西太后为首的王公、大臣所掌握。维新派只有少数几个人,没有实权。西太后最初曾指示“今宜专讲西学”,但是,当她感到变法触及到她自己的权力和清廷王公贵族的利益时,就动手遏制、镇压。其二,维新派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指责西汉的古文经书全系刘歆伪造,《孔子改制考》将孔子打扮为“改制立法”的祖师爷。两书都没有充分的、有说服力的证据,不用说守旧派反对,当时的一些开明人士也不赞成。此外,维新派某些激进的宣传也增加了社会阻力。 其三,维新派及光绪皇帝在实施变法上的某些冒进措施。变法一开始,光绪皇帝就因不满自己的老师、军机重臣翁同龢的持重、顶撞,将其开缺回籍。大量裁减冗官,仅京师一地,涉及闲散衙门十多处,失去职务者近万人,但是又没有安排出路。因王照上书被阻而一下子罢免六个部长级大员,也操之过急,并且失之过重。 其四,变法手段单一:采取单纯的自上而下的“和平”“合法”方式。其五,维新派没有建立广泛而又坚强的同盟。对于任何改革而言,最积极的支持者和最积极的反对者都是少数,更多的是等待、观望和温和派。对改革者来说,最大限度地争取温和派的支持,最大限度地扩大同盟军是必不可少的工作。其六,过分相信没有实权的皇帝。没有看到光绪只是一个旧统治秩序的维护者、改善者,并不主张把中国建成一个资产阶级统治的君主立宪国家。虽然现实的危机促使他选择了变法的道路,但其根本目的是要实现他内心深处“君权至上”的理想。因此在发布那么多的上谕中,都没体现维新派所要求的开国会、定宪法等主张。二、教训:由于资产阶级的缺陷(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导致资产阶级改良派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行不通,变法要维护人民群众利益,才能得到人民群众支持。变法要逐步深入,不要一下子对敌对势力触动太深,清政府已经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不能依靠它救亡图存,只有推翻它。2023-07-02 09:08:451
戊戌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根本原因)是什么
简述戊戌变法失败原因及教训:原因:1、领导者——资产阶级维新派势力过于弱小,而封建顽固势力十分强大。(根本原因)(由妥协性,软弱性的阶级本性决定) 2、 直接原因——袁世凯的背叛。 3、 帝国主义没有给予支持(外部原因) 教训:在当时的中国,改良主义的道路是走不通的,中国近代化的路程是漫长而又坎坷的。 从中国内部看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戊戌变法失败,究其原因,固然与资产阶级维新派采取改良的方法,寄希望于没有实权的皇帝,寄希望于袁世凯和外国侵略者,脱离人民群众有关。但是,如果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仔细分析的话,决不是书本上描述的那么简单。就其失败的原因,从中国内部看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一. 客观上,新旧力量的对比明显不利于维新派 变法的根本目的就是要用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制度来取代封建专制的政治体制、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自然会遭到保守势力的反对。变法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维新势力与保守势力的力量对比。 当时,力量对比的天平明显地倾斜于保守派。从控制军政实权的大多数王公贵族,到军队将领和只会做八股文章的士子文人,为了维护既得利益,无不反对变法,从上到下构织成一张严密的抵制变法的网络。耐人寻味的是,本来与保守派有矛盾的洋务派,虽然在“西用”上与维新派有着共同的语言,但为了维护“中体”,而公然站到了保守派的阵营之中,使得维新派势单力薄。 维新派的主要靠山光绪,名义上是已经亲政的皇帝,但最高权力实际上依然为慈禧所垄断。维新派在变法期间只掌握一种权力,即起草上谕权,除此之外,他们什么也做不了主,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只能依靠上谕来推行变法新政,但百日维新中所下的上谕真正得到执行的其实很少。从严格意义上讲,维新派始终没有成为真正的改革实践者。 最致命的是,维新派始终没有认清光绪,没有看到光绪只是一个旧统治秩序的维护者、改善者,并不主张把中国建成一个资产阶级统治的君主立宪国家。虽然现实的危机促使他选择了变法的道路,但其根本目的是要实现他内心深处“君权至上”的理想。因此在发布那么多的上谕中,都没体现维新派所要求的开国会、定宪法等主张。 另外,作为中国近代社会新生力量的民族资本家群体中,很少有人直接参与或支持维新变法。而仅仅由一些具有资产阶级思想的知识分子来鼓动变法,这样变法失败的命运就不可避免了。 二. 主观上,维新派举止失当,过于激进,加速了失败的步伐 任何改革,尤其是政治改革都是一项系统工程,有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期望毕其功于一役,是不现实也是根本不可能的。没有政治斗争经验的维新派,奢望变法立刻产生奇效,迅速扭转中国长期形成的积贫积弱局面,其实是欲速则不达。 首先,维新派在舆论宣传上采用了过激的言辞和一意孤行、感情用事的做法。在自己并没有掌握实权、没有形成权威的情况下,就要求裁撤六部为代表的传统官僚机构。更有甚者,康有为在与老谋深算的荣禄谈话时,竟然口无遮拦,提出:“杀二三品以上阻挠新法大臣一二人,则新法行矣。”这种不理智的策略,只能减少维新派的同情者和支持者。 其次,维新派没有建立广泛而又坚强的同盟。对于任何改革而言,最积极的支持者和最积极的反对者都是少数,更多的是等待、观望和温和派。对改革者来说,最大限度地争取温和派的支持,最大限度地扩大同盟军是必不可少的工作。否则,只能四面楚歌,陷于被动之中。尽管翁同龢提出了“调和两宫”的主张,让慈禧而不是光绪充当维新变法的领袖,但都被康有为等人拒绝了。最终,慈禧认定维新派只忠于光绪而仇视她,进而怀疑维新派的变法动机只是为了从她手中夺取权力,使她毫不犹豫地站到了改革反对派的一边。 再次,维新派采取了全面出击、齐头并进的方针,推进改革政策的实施。在短短的103天时间里,通过光绪颁布了300多道变法谕旨,内容涉及各个领域。这种急于求成的心态,使得原本对改革的承受能力和适应能力都比较脆弱的中国社会各阶层,更增添了对改革的反感与厌恶,改革的阻力陡然上升。 综上所述,内因是变化的根本,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总是通过内因起作用。在保守势力强大的社会环境中,维新派指望立竿见影实现自己救亡图存的理想最终被残酷地扼杀了。2023-07-02 09:09:561
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简述戊戌变法失败原因及教训: 原因: 1、领导者——资产阶级维新派势力过于弱小,而封建顽固势力十分强大。(根本原因)(由妥协性,软弱性的阶级本性决定) 2、 直接原因——袁世凯的背叛。 3、 帝国主义没有给予支持(外部原因) 教训:在当时的中国,改良主义的道路是走不通的,中国近代化的路程是漫长而又坎坷的。 从中国内部看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戊戌变法失败,究其原因,固然与资产阶级维新派采取改良的方法,寄希望于没有实权的皇帝,寄希望于袁世凯和外国侵略者,脱离人民群众有关。但是,如果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仔细分析的话,决不是书本上描述的那么简单。就其失败的原因,从中国内部看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一. 客观上,新旧力量的对比明显不利于维新派 变法的根本目的就是要用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制度来取代封建专制的政治体制、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自然会遭到保守势力的反对。变法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维新势力与保守势力的力量对比。 当时,力量对比的天平明显地倾斜于保守派。从控制军政实权的大多数王公贵族,到军队将领和只会做八股文章的士子文人,为了维护既得利益,无不反对变法,从上到下构织成一张严密的抵制变法的网络。耐人寻味的是,本来与保守派有矛盾的洋务派,虽然在“西用”上与维新派有着共同的语言,但为了维护“中体”,而公然站到了保守派的阵营之中,使得维新派势单力薄。 维新派的主要靠山光绪,名义上是已经亲政的皇帝,但最高权力实际上依然为慈禧所垄断。维新派在变法期间只掌握一种权力,即起草上谕权,除此之外,他们什么也做不了主,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只能依靠上谕来推行变法新政,但百日维新中所下的上谕真正得到执行的其实很少。从严格意义上讲,维新派始终没有成为真正的改革实践者。 最致命的是,维新派始终没有认清光绪,没有看到光绪只是一个旧统治秩序的维护者、改善者,并不主张把中国建成一个资产阶级统治的君主立宪国家。虽然现实的危机促使他选择了变法的道路,但其根本目的是要实现他内心深处“君权至上”的理想。因此在发布那么多的上谕中,都没体现维新派所要求的开国会、定宪法等主张。 另外,作为中国近代社会新生力量的民族资本家群体中,很少有人直接参与或支持维新变法。而仅仅由一些具有资产阶级思想的知识分子来鼓动变法,这样变法失败的命运就不可避免了。 二. 主观上,维新派举止失当,过于激进,加速了失败的步伐 任何改革,尤其是政治改革都是一项系统工程,有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期望毕其功于一役,是不现实也是根本不可能的。没有政治斗争经验的维新派,奢望变法立刻产生奇效,迅速扭转中国长期形成的积贫积弱局面,其实是欲速则不达。 首先,维新派在舆论宣传上采用了过激的言辞和一意孤行、感情用事的做法。在自己并没有掌握实权、没有形成权威的情况下,就要求裁撤六部为代表的传统官僚机构。更有甚者,康有为在与老谋深算的荣禄谈话时,竟然口无遮拦,提出:“杀二三品以上阻挠新法大臣一二人,则新法行矣。”这种不理智的策略,只能减少维新派的同情者和支持者。 其次,维新派没有建立广泛而又坚强的同盟。对于任何改革而言,最积极的支持者和最积极的反对者都是少数,更多的是等待、观望和温和派。对改革者来说,最大限度地争取温和派的支持,最大限度地扩大同盟军是必不可少的工作。否则,只能四面楚歌,陷于被动之中。尽管翁同龢提出了“调和两宫”的主张,让慈禧而不是光绪充当维新变法的领袖,但都被康有为等人拒绝了。最终,慈禧认定维新派只忠于光绪而仇视她,进而怀疑维新派的变法动机只是为了从她手中夺取权力,使她毫不犹豫地站到了改革反对派的一边。 再次,维新派采取了全面出击、齐头并进的方针,推进改革政策的实施。在短短的103天时间里,通过光绪颁布了300多道变法谕旨,内容涉及各个领域。这种急于求成的心态,使得原本对改革的承受能力和适应能力都比较脆弱的中国社会各阶层,更增添了对改革的反感与厌恶,改革的阻力陡然上升。 综上所述,内因是变化的根本,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总是通过内因起作用。在保守势力强大的社会环境中,维新派指望立竿见影实现自己救亡图存的理想最终被残酷地扼杀了。2023-07-02 09:10:064
戊戌变法为何失败呢?
戊戌变法是维新派为了救中国而爆发的一场运动,它是一场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但最后还是以失败告终,那么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是什么?下面是趣历史小编为你搜集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希望对你有帮助!戊戌变法还有一个名字叫百日维新,它之所以还有这个名字是因为它仅仅持续了103天就失败了,对于它失败的原因,主要可以从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来分析。1.根本原因: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发动维新变法的维新派的力量比较小,带有软弱性。2.直接原因:戊戌变法失败的直接原因主要有四个,分别为以下几点:第一是守旧派的势力比起维新派要强大的多,即便当时是光绪皇帝称帝,但是他手中并没有实际的权利,而真正掌握权利的人主要还是慈禧。第二是维新派没有一个正确的理论做指导,维新派的代表人物康有为曾写了一些书但是都无法说服群众,他们没有正确的理论但还是会大力得宣传,导致社会阻力不断地增加。第三是维新派以及光绪皇帝的做法有些偏激,戊戌变法刚开始光绪皇帝身为一国之君,因为不满意自己的老师和大臣便把他们全开除了,导致很多人都失职没有其他的出路,所以光绪皇帝的行为有点冒失。第四是因为戊戌变法的手段很单一,解决问题的方式也很单纯。在种种的原因下戊戌变法仅仅经历了百天就被慈禧扼杀最后失败了,但是它还是具有积极的作用的,比如它促进了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的发生等,它失败的原因也将成为日后先进人士进行运动的经验和教训。19世纪下半叶的时候,社会上发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导致资本主义正在快速地发展。这样一来很多已经建立资本主义的国家处于世界的前列,本来相对落后的国家在发动资本主义之后也飞快地发展了起来,在这样的局面下发展资本主义已经是一种潮流。资本主义国家强大了,他们便开始侵略落后的地区,而当时的中国比较落后,于是也成了被瓜分的对象,所以一些资产阶级改良者希望能学习西方的技术和制度,使中国能够快速的发展,于是戊戌变法便爆发了。戊戌变法自1989年9月21日发动后,没过多久就在慈禧发动的戊戌政变中失败了。2023-07-02 09:10:221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1、戊戌变法是由光绪帝和维新派主导的一次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力量过于弱小。清朝晚期实权掌握在以慈禧为代表的顽固派手中,当戊戌变法触及到顽固派的利益时,就遭到了遏制和镇压。 2、维新派在变法的过程中,并没有正确的理论指导。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两书都没有充分的证据,无法说服顽固派,甚至连一些开明人士也不赞成。另外,在变法的过程中,维新派一些激进的宣传也为变法增加了社会阻力。 3、戊戌变法的目的虽说是为了救助那些生活不好的人民,但是却缺乏实际考虑,过于乐观的估计改革形式和变法的难易程度。同时维新派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维新派变法最大的依仗不过是没有实权的皇帝和极少数官僚。 4、在戊戌变法的103天中,皇帝一共发出改革谕旨286件,平均每天近3件。这种急功近利的心态,一开始就为变法埋下了祸根,而且这种冒进的措施也触及了很多人的利益。另外,维新派在变法的过程中,采取的就是单纯的自下而上的和平、合法的方式,手段过于单一。2023-07-02 09:11:021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
一、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根本原因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是: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过于弱小,即资产阶级的软弱性;慈禧所代表的顽固派掌握实权,实力强大。直接原因其一,守旧派势力强大,当时国家的最高领导权不在光绪皇帝手中,而为以西太后为首的王公、大臣所掌握。维新派只有少数几个人,没有实权。西太后最初曾指示“今宜专讲西学”,但是,当她感到变法触及到她自己的权力和清廷王公贵族的利益时,就动手遏制、镇压。其二,维新派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指责西汉的古文经书全系刘歆伪造,《孔子改制考》将孔子打扮为“改制立法”的祖师爷。两书都没有充分的、有说服力的证据,不用说守旧派反对,当时的一些开明人士也不赞成。此外,维新派某些激进的宣传也增加了社会阻力。其三,维新派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脱离广大人民群众,只寄希望于没有实权的皇帝和极少数的官僚,甚至对帝国主义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其四,维新派及光绪皇帝在实施变法上的某些冒进措施。变法一开始,光绪皇帝就因不满自己的老师、军机重臣翁同龢的持重、顶撞,将其开缺回籍。大量裁减冗官,仅京师一地,涉及闲散衙门十多处,失去职务者近万人,但是又没有安排出路。因王照上书被阻而一下子罢免六个部长级大员,也操之过急,并且失之过重。其五,变法手段单一:采取单纯的自上而下的“和平”“合法”方式。2023-07-02 09:11:101
戊戌变法失败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戊戌变法失败的真正原因是:资产阶级力量不足以同封建势力相抗衡。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缺乏反帝反封建的勇气,只采取改良的办法,并对封建反动势力和列强寄于幻想,远离了民众,又害怕民众,因而也就得不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导致失败。同时顽固派非常强大,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不希望中国走上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于是,中外反动势力共同绞杀了维新运动。归根到底是由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水平决定,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水平很低,经济基础还很薄弱,资产阶级力量弱小。扩展资料:戊戌变法推动了清政府的自我改革。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慈禧太后带着光绪逃到西安,这给慈禧以惨痛教训。签订《辛丑条约》后,慈禧太后下令实行新政,其内容有编练新军;废科举,建学堂;奖励民办工厂;改革法制;派五大臣出洋考察,预备立宪;成立咨政院、咨议局等。其中有些改策已经超出了当年维新变法的内容。戊戌变法激起了民众对满清政府的愤恨,推动知识分子由维新向革命转化。戊戌维新失败后,支持孙中山革命的人增多了,不少对清政府抱有幻想的知识分子转变为革命党人。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戊戌变法2023-07-02 09:11:209
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戊戌变法是近代中国的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具有进步意义。虽然以失败收场,但也为多年后的辛亥革命打下了思想基础。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戊戌变法是由光绪帝和维新派主导的一次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力量过于弱小。清朝晚期实权掌握在以慈禧为代表的顽固派手中,当戊戌变法触及到顽固派的利益时,就遭到了遏制和镇压。 维新派在变法的过程中,并没有正确的理论指导。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两书都没有充分的证据,无法说服顽固派,甚至连一些开明人士也不赞成。另外,在变法的过程中,维新派一些激进的宣传也为变法增加了社会阻力。 戊戌变法的目的虽说是为了救助那些生活不好的人民,但是却缺乏实际考虑,过于乐观的估计改革形式和变法的难易程度。同时维新派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维新派变法最大的依仗不过是没有实权的皇帝和极少数官僚。 在戊戌变法的103天中,皇帝一共发出改革谕旨286件,平均每天近3件。这种急功近利的心态,一开始就为变法埋下了祸根,而且这种冒进的措施也触及了很多人的利益。另外,维新派在变法的过程中,采取的就是单纯的自下而上的和平、合法的方式,手段过于单一。2023-07-02 09:12:411
戊戌变法失败原因及教训,戊戌变法为什么会失败?
百日维新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场改革运动。其失败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变法的思想准备不充分。变法理论没被国人完全接受,因而缺乏指导作用,缺乏说服力;对社会力量的思想动员不够得力,变法力量单薄,缺乏深厚的思想基础;变法领导者对变法的复杂性认识不足。第二,行动上操之过急,急于求成;改革方式过于激进,没能团结大多数,打击面过大;不仅没能分化瓦解封建势力,而且在各方面孤立了自己;脱离实际,采取超前行为,激化了矛质。 1898年的百日维新曾给黑暗封建专制的中国带来一线曙光,然而轰轰烈烈的变法运动,终以六君子喋血菜市口而结束。其失败原因,论者颇多,或不能彻底反帝反封建,或力量对比过于悬殊,或帝国主义不允许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或改良道路走不通等。本文着重从变法者自身的能力、素质,有无领导改革的雄才大略等方面去探讨变法的失败,认为变法者的急于求成,理论准备的不足,变法行动的冒进,策略措施的失当等是导致变法失败的重要原因。 一、变法的思想准备不充分 变法是一场涉及不同阶级、不同阶层利益的社会变革。恩格斯指出:“每一种新的进步都必然表现为对某一神圣事物的袭读,表现为对陈旧的、日渐衰亡的、但为习惯所崇拜的秩序的叛逆。”川因此,要变法就必须唤醒各阶层人士,动员起浩浩荡荡的变法大军,但是戊戌变法的思想准备却不充分,整个社会没有形成一股强大的革新思潮。 1.变法理论缺乏说服力 任何社会变革,都必须有进步理论为指导,并且只有在这一理论为人们所接受的条件下才能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维新派变法的理论依据主要体现在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中,前者旨在破旧,后者则在立新。这两部著作对传统儒学可谓空前的“翻案”和“革命”,刊出后,犹如“思想界之一大咫风”,如火山地震,引起巨大的震动。康有为借用孔子的权威,打出托古改制的旗号,其本意是想减小变法的阻力,但其结果却适得其反。首先,康氏学说遭到顽固派的强烈 *** 。他们奉“古文经学”为立身之本,视康梁学说为洪水猛兽,攻击康梁是“伪六籍而灭圣经,托改制而乱成宪,伸民权而无君上,实属士林败类”。 其次,洋务派也反对。张之洞在《劝学篇》中攻击康梁“邪说暴行,横行天下”二就是大多数士大夫、政治上同情维新派的帝党官僚对此学说也是持否定态度。就近代思想史而言,康氏理论对正统思想的大胆冲击,如石破天惊,起了解放思想的作用;但是就变法而言,康有为的学说混淆了学术与政治。“伪经考”对传统儒学作全面挑战,“改制考”也缺乏历史依据,难以使人信服,反而引起太多的争论、混淆和疑惧,使知识分子处于困惑不解的境地,也给顽固派镇压变法授以“乱法”的把柄。因此康氏学说的负面影响超过了正面影响。 2.社会力量的思想动员不充分 变法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社会力量动员得充分与否,关系到变法的成败。日本明治维新前,其维新派在封建统治薄弱的地区进行了长期的渗透和思想启蒙。到幕府末期,农民、市民、新兴地主资产阶级、高利贷主、下级武士从不同的社会利益集团的立场出发,强烈要求改革旧的封建制度,形成一股巨大的改革力量。这是日本成功的重要条件。 中国从维新思潮兴起到光绪帝颁布变法诏书,维新思想激荡华夏约有40年光景,但这在思想史的长河中仅是沧海一粟。促成变法的直接动力是高昂的“情绪”而不是成熟的“思想”。康有为等在由甲午战败引发亡国灭种的危机之时,以高度的爱国热诚,上书呼吁请求变法,同时还组织学会,创办刊物,宣传维新思想,在知识界掀起了解放思想的运动。但阻力相当大,不少刊物、学会时起时灭,其影响仅限于北京、上海、湖南,维新思想尚未广泛传播并为人们所接受。百日维新前夕的思想界,变法派只占少数,较多的是守旧派,极大多数的是中立派。据严复估计,维新党与守旧学派是一与千之比,即使号称全国最有朝气的湖南省,守旧势力也相当大,更何况其它各省。当时为数不多的中国民族资本家对变法并不热心,他们缺乏敢于抗争的独立性格,没有全力支持、保护自己的代言人维新派。变法思想不仅遭到守旧派、古文经学派的强烈反对,同时变法活动没有西洋留学生直接参与,又缺乏实力派人物张之洞、李鸿章等的有力协调与合作,康梁可说是孤军奋战。 至于广大民众阶层,基本上是游离于政治生活之外。维新派居高临下的英雄史观使他们没能深人民众进行“开民智”的启蒙工作,一般百姓依旧被守旧主义的迷雾所笼罩。他们并不了解维新派的主张,更无从理解维新者救国救世的良苦用心。维新变法之际,正值中国人民反帝爱国运动不断高涨,反洋教运动、义和团运动蓬勃兴起。由于列强人侵的深人,民众的反侵略斗争不可避免地带有盲目排外的非理性情绪。此时甲午战争才结束3年,战争的创伤尚未弥合,维新派居然不顾民众的民族情感,称赞发动甲午战争的的祸首伊藤博文是日本明治维新的元勋,盛情邀请他访华,积极促成光绪帝召见他,视他为中国维新变法的救星。 维新派寄希望于洋人帮助中国变法的行为与民众普遍的排外心理形成巨大的反差,为这场学习西方的进步运动增添了障碍。轰轰烈烈的百日维新并没有给老百姓带来什么现实利益,所有的变法措施没有一项涉及到农民最关心的土地问题,一些新政措施甚至还损害了老百姓的利益。由于维新派没能启蒙民众,老百姓很难理解反帝反侵略与学西方救亡图存之间的关系,他们与维新派之间隔膜很深,对变法表现冷漠。 可见戊戌时期,无论是思想界、士大夫阶层还是广大民众阶层,维新派对社会力量的思想动员极不充分,变法缺乏深厚的思想基础。 3.对变法的复杂性认识不足 康梁等维新派以高度的爱国热情疾呼变法,亡国灭种的危机感与竞争感、变革观交织在他们心中,他们期望中国“全变”“速变”,在10年内走完西方国家300年、日本30年才走完的自强之路,充满了理想主义色彩。由于维新派长于书斋,缺乏实际政治斗争经验和卓越的组织领导才能,他们对变法的复杂性、艰巨性缺乏充分的思想准备,把严酷的政治斗争简单地看成只“在皇上一转移间耳”,对中国国情、对封建势力阻挠破坏变法的严重形势估计不够,对帝国主义本质也认识不清,企图依靠英、日去 *** 沙俄。康有为极力建议光绪“设法和英国缔结同盟”,这种不切实际的天真幻想自然落空,因为帝国主义人侵中国的目的,决不是要把封建的中国变为资本主义的中国,而是要变中国为他们的殖民地。 作为变法决策者的光绪帝对变法的复杂性也认识不足,没能认识到整个封建制度的顽固腐朽和旧势力的强大,以为一纸诏书就可除旧布新。匆忙颁布的100多条诏令多数流于形式而没落实实施。 以上论析说明,维新变法的理论准备和思想动员不充分,变法领导者对变法的复杂性认识不足。百日维新是在思想准备不充分的情况下仓促发动,这是变法失败的又一重要原因。 二、变法行动操之过急 如前所述,变法的思想准备不足,百日维新是被尖锐的民族危机呼唤出来,“与其憎他族以拒改革,不宁巫改革以拒他族之逼”,变法成为当时保国自强的唯一途径。此形势下,改革者图治心切,在变法中急于求成,盲目冒进,操之过急。 1.裁冗员、裁绿营、废八股、取消旗人寄生特权,急于求成,打击一大片 成功的变法,应根据客观条件,先易后难,争取一切力量,以减小改革阻力。日本明治维新领导集团在已经稳操政权的情况下,对废除藩主统治、取消士族棒禄等问题仍十分慎重,采取赎买政策和安排出路的办法,花了10年时间逐步解决了这些遗留问题,保证了改革必需的政治安定局面。 中国变法者不顾客观条件的制约,过多地触犯既得利益集团甚至社会中下层的过激做法引起社会的动荡不安。他们没有充分考虑可能出现的后果和应采取的措施。百日维新期间,光绪大刀阔斧,广泛地裁撤冗员闲衙,在极短的时间内,从中央到地方大裁大撤,强行查封,没有耐心说服,也没有妥善安置被裁人员的出路,造成极大的社会动荡,引起旧势力强烈不满。正如当时任职刑部的陈夔龙说:“戊戌政变首在裁官,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朝野震骇,颇有民不聊生之戚。”废八股兴学堂,招致数百翰林、数千进士、数万举人、数十万秀才、数百万童生之怒,断了他们的仕途之路,以至士人对梁启超“嫉之如不共戴天之仇”,甚至“欲行刺”康有为,可见阻力之大。裁绿营,取消旗人寄生特权,无疑断了百万兵弃、旗人的生计,使他们“失去安身立命之业,日夜相聚,阴谋与新政为敌”。激烈的改革措施把众多的势力都推到维新的对立面。 2.开制度局,乃脱离实际的超前行为 维新派把实现君主立宪作为变法的战略目标,要求变官制、削君权、开议院并立即实行,这是一种不顾国情、脱离实际的超前行为。议院制在西方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伴随着资本主义发展而不断完善。日本设议院也是在维新派执政20多年以后。而在中国,“议院”一词传人仅10来年时间,根本没有实现的条件和基础。8月,当康有为再次提出开制度局准备接管总理衙门及军机大臣的权力时,“朝论哗然,谓此局一开,百官皆废矣”。军机大臣们公开 *** ,矛盾迅速激化。张之洞说:“民权之说,有百害而无一益。”维新派不切实际的纲领,不仅没有能够团结更多的力量,反而孤立了自己。 3.激进主义的改革方式,超越了社会承受力 百日维新的103天时间里,颁布了 100多条诏书谕令,其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等方面。不分轻重缓急齐头并进的改革措施,如大雨倾盆浇得人们无所适从。改革者没有做到颁布一项,落实一项,巩固一项,循序渐进,而是片面追求数量,企图一夜之间把中国变为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国家。这种愿望尽管是进步的,但其结果却是欲速则不达。由于改革者事前没能对社会力量进行充分的思想动员,人们对这场涉及到千家万户、牵动亿万人心的变法缺乏应有的思想准备,不少人处于观望、疑虑之中,甚至有抵触情绪。一些新政措施损害了百姓的实际利益,康有为甚至还提出改国号、断发易服的主张,轻率地侵犯神圣的民族传统,授人以柄。断发易服之说遭到旗人的强烈反对,引起轩然 *** 。急风暴雨的改革措施超越了当时的社会条件和人们的心理承受力。《字林西报》评论:“维新党在各个部门都实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工作,直到举世都为之震动,认为比起这个青年的中国来,就是日本的维新速度也瞳乎其后”,连康广仁也预感到变法“规模太大”,“包揽太多”,“安能有成”? 4.策略上:对统治集团内各派别没能分化瓦解、争取多数,而是四面树敌、孤立自己 百日维新是一场涉及到社会体制、政治制度的深刻变革,掌握最高实权的慈禧太后对变法的态度极为重要。过去史学界一直视慈禧为顽固势力的代表,是坚决反对变法的,这未免有些绝对。其实甲午战败后,面对日益严重的政治危机和汹涌澎湃的变法救亡浪潮,朝廷中许多大臣也纷纷上书要求改革。在此情势下,太后不得不同意在她允许的范围内作一些改革。如果没有慈禧的首肯,光绪是不可能完成“百日维新”的。当然,太后对变法的内容有保留:即“不改祖制”,太后的君权地位不能变,满族的风俗不能变。 光绪与慈禧的分歧主要表现在裁减冗员闲衙、罢斥旧臣和改革政治制度上。慈禧虽然反对裁潜运,但并不反对裁湖广、云南、广东三省巡抚及各处重叠之机构,可见她并不完全反对变法。政变的直接动因与其说是政见之争,不如说是她觉察到变法威胁到她的权威以及康有为等人“围园执后”举兵夺权的计划。与历代帝王一样,慈禧把维护个人的绝对权威和享受放在第一位。礼部主事王照曾说:“戊戌政变,外人或误会慈禧反对变法,其实慈禧只知权利,绝无政见,纯为家务之事。”康有为在政变后也认为:“西太后与光绪之间的冲突,并未涉及政见的不同”,“似乎主要是为了争政权”。果真如此的话,那么维新派对慈禧“奉之以主张变法之名,使得公然出头”,利用慈禧在旧臣中的影响推行新政,则可减小阻力。但是,光绪、康梁等没有这样做,而是想摆脱太后的控制,甚至“围园执后”,最终逼使太后发动政变,重新“训政”。 至于张之洞、李鸿章等洋务派,他们主张温和的改革路线,维新派对之可以求同存异,争取他们站到自己一边。而军机大臣中的大多数除了反对开制度局和惫勤殿外,对其他新政措施都不同程度地赞成。如果维新派权衡利弊,暂缓开制度局和憋勤殿,暂不触及他们权位的根本利益,争取多数人的支持,先进行经济文化教育的改革,待时机成熟再逐步进行政治体制的改革,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则维新可能不仅仅只是“百日”。但是变法领导人却急于求成,对统治阶级各阶层各派别不加区别全面打击,大裁大撤,要求对守旧大臣连罢带杀,追究李鸿章的卖国责任,对所裁人员未给予适当出路。 这样就使得原来互有矛盾、存在分歧的各阶层各派别很自然地连成一体,纠集在太后周围,公开反对变法。变法领导人没有利用矛盾,求同存异,分化瓦解封建阵营,而是全面出击,四面树敌,把可能的同盟者都推向对立面,其结果是孤立了自己。 综上所述,百日维新是在变法的理论准备不足、社会力量的思想动员不够的情况下仓促发动,改革者对变法的艰巨性缺乏深刻认识,在未能真正掌握实权的前提下,急于求成,操之过急,策略失当,使理想与现实严重脱节,最终导致变法失败。改革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会遇到旧势力千方百计的反对和阻挠。因此,改革者不仅需要有理想、热情、勇气,有献身精神,更要有智慧、能力,有谋略,能遵循客观规律,先易后难,稳步前进。从某种意义上讲,和平变法比暴力革命具有更大的艰巨性。2023-07-02 09:13:121
戊戌变法之所以会失败,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根本原因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过于弱小,即资产阶级的软弱性;慈禧所代表的顽固派掌握实权,实力强大。2 直接原因1、守旧派势力强大,当时国家的最高领导权不在光绪皇帝手中,而为以西太后为首的王公、大臣所掌握。维新派只有少数几个人,没有实权。西太后最初曾指示“今宜专讲西学”,但是,当她感到变法触及到她自己的权力和清廷王公贵族的利益时,就动手遏制、镇压。2、维新派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指责西汉的古文经书全系刘歆伪造,《孔子改制考》将孔子打扮为“改制立法”的祖师爷。两书都没有充分的、有说服力的证据,不用说守旧派反对,当时的一些开明人士也不赞成。此外,维新派某些激进的宣传也增加了社会阻力。3、维新派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脱离广大人民群众,只寄希望于没有实权的皇帝和极少数的官僚,甚至对帝国主义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4、维新派及光绪皇帝在实施变法上的某些冒进措施。变法一开始,光绪皇帝就因不满自己的老师、军机重臣翁同龢的持重、顶撞,将其开缺回籍。大量裁减冗官,仅京师一地,涉及闲散衙门十多处,失去职务者近万人,但是又没有安排出路。因王照上书被阻而一下子罢免六个部长级大员,也操之过急,并且失之过重。5、变法手段单一:采取单纯的自上而下的“和平”“合法”方式。2023-07-02 09:13:195
戊戌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根本原因)是什么
简述戊戌变法失败原因及教训:原因:1、领导者——资产阶级维新派势力过于弱小,而封建顽固势力十分强大。(根本原因)(由妥协性,软弱性的阶级本性决定) 2、 直接原因——袁世凯的背叛。 3、 帝国主义没有给予支持(外部原因) 教训:在当时的中国,改良主义的道路是走不通的,中国近代化的路程是漫长而又坎坷的。 从中国内部看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戊戌变法失败,究其原因,固然与资产阶级维新派采取改良的方法,寄希望于没有实权的皇帝,寄希望于袁世凯和外国侵略者,脱离人民群众有关。但是,如果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仔细分析的话,决不是书本上描述的那么简单。就其失败的原因,从中国内部看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一. 客观上,新旧力量的对比明显不利于维新派 变法的根本目的就是要用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制度来取代封建专制的政治体制、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自然会遭到保守势力的反对。变法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维新势力与保守势力的力量对比。 当时,力量对比的天平明显地倾斜于保守派。从控制军政实权的大多数王公贵族,到军队将领和只会做八股文章的士子文人,为了维护既得利益,无不反对变法,从上到下构织成一张严密的抵制变法的网络。耐人寻味的是,本来与保守派有矛盾的洋务派,虽然在“西用”上与维新派有着共同的语言,但为了维护“中体”,而公然站到了保守派的阵营之中,使得维新派势单力薄。 维新派的主要靠山光绪,名义上是已经亲政的皇帝,但最高权力实际上依然为慈禧所垄断。维新派在变法期间只掌握一种权力,即起草上谕权,除此之外,他们什么也做不了主,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只能依靠上谕来推行变法新政,但百日维新中所下的上谕真正得到执行的其实很少。从严格意义上讲,维新派始终没有成为真正的改革实践者。 最致命的是,维新派始终没有认清光绪,没有看到光绪只是一个旧统治秩序的维护者、改善者,并不主张把中国建成一个资产阶级统治的君主立宪国家。虽然现实的危机促使他选择了变法的道路,但其根本目的是要实现他内心深处“君权至上”的理想。因此在发布那么多的上谕中,都没体现维新派所要求的开国会、定宪法等主张。 另外,作为中国近代社会新生力量的民族资本家群体中,很少有人直接参与或支持维新变法。而仅仅由一些具有资产阶级思想的知识分子来鼓动变法,这样变法失败的命运就不可避免了。 二. 主观上,维新派举止失当,过于激进,加速了失败的步伐 任何改革,尤其是政治改革都是一项系统工程,有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期望毕其功于一役,是不现实也是根本不可能的。没有政治斗争经验的维新派,奢望变法立刻产生奇效,迅速扭转中国长期形成的积贫积弱局面,其实是欲速则不达。 首先,维新派在舆论宣传上采用了过激的言辞和一意孤行、感情用事的做法。在自己并没有掌握实权、没有形成权威的情况下,就要求裁撤六部为代表的传统官僚机构。更有甚者,康有为在与老谋深算的荣禄谈话时,竟然口无遮拦,提出:“杀二三品以上阻挠新法大臣一二人,则新法行矣。”这种不理智的策略,只能减少维新派的同情者和支持者。 其次,维新派没有建立广泛而又坚强的同盟。对于任何改革而言,最积极的支持者和最积极的反对者都是少数,更多的是等待、观望和温和派。对改革者来说,最大限度地争取温和派的支持,最大限度地扩大同盟军是必不可少的工作。否则,只能四面楚歌,陷于被动之中。尽管翁同龢提出了“调和两宫”的主张,让慈禧而不是光绪充当维新变法的领袖,但都被康有为等人拒绝了。最终,慈禧认定维新派只忠于光绪而仇视她,进而怀疑维新派的变法动机只是为了从她手中夺取权力,使她毫不犹豫地站到了改革反对派的一边。 再次,维新派采取了全面出击、齐头并进的方针,推进改革政策的实施。在短短的103天时间里,通过光绪颁布了300多道变法谕旨,内容涉及各个领域。这种急于求成的心态,使得原本对改革的承受能力和适应能力都比较脆弱的中国社会各阶层,更增添了对改革的反感与厌恶,改革的阻力陡然上升。 综上所述,内因是变化的根本,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总是通过内因起作用。在保守势力强大的社会环境中,维新派指望立竿见影实现自己救亡图存的理想最终被残酷地扼杀了。2023-07-02 09:14:021
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
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是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过于弱小,没有掌握实权。戊戌变法是由光绪帝和维新派主导的一次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力量过于弱小。清朝晚期实权掌握在以慈禧为代表的顽固派手中,当戊戌变法触及到顽固派的利益时,就遭到了遏制和镇压。维新派在变法的过程中,并没有正确的理论指导。另外,在变法的过程中,维新派一些激进的宣传也为变法增加了社会阻力。戊戌变法的目的虽说是为了救助那些生活不好的人民,但是却缺乏实际考虑,过于乐观的估计改革形式和变法的难易程度。同时维新派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维新派变法最大的依仗不过是没有实权的皇帝和极少数官僚。戊戌变法的重要意义1、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是资产阶级变革社会制度的初步尝试。维新派试图在政治上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在经济上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符合历史发展趋势。2、它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在民族危机加剧的时刻维新派以变法图强、救亡图存为目标,进行广泛的宣传鼓动,希望通过改革,使中国走向独立、民主和富强,从而摆脱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情,激发人民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3、戊戌变法也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潮流的解放。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倡新学,主张兴民权,对封建思想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为近代思想起了思想启蒙运动的蓬勃兴起开辟了道路,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维新运动留下的许多遗产,诸如解放思想、变革观念、建立社团、兴办学堂、创办报刊、提倡女学、改易风俗等。2023-07-02 09:14:091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维新派自身的局限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 当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十分弱小,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基础相当狭窄,远不是封建势力的对手。 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表维新派虽然广泛地进行了变法维新的舆论动员,但所争取到的有力支持者甚少,只有不掌握实权的皇帝和少数帝党官僚。 维新派既无严密的组织,又不掌握军队,也没有发动群众的支持,把希望完全寄托在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其结果只能是失败。 扩展资料 维新派与守旧派之间的论战主要围绕以下三个问题展开: 第一,要不要变法。 第二,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 第三,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学堂。 意义:维新派和守旧派的论战,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 论战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比较集中反映了近代中国在文化思想领域中学和西学、新学和旧学之争。 通过这场论战,进一步开阔了知识分子的眼界,解放了思想,也开始改变了社会风气,为维新变法运动作了思想舆论的准备。2023-07-02 09:14:251
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失败说明了什么?急求解答,帮忙
1 资产阶级维新派缺乏反帝反封的斗争勇气,采取改良途径,发展资本主义2 希望寄托在无实权的皇帝身上3 对列强和封建反动势力又寄予幻想4 脱离广大人民群众,终于失败(主要是由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缺乏反帝反封建的勇气,只采取改良的办法,并对封建反动势力和列强寄于幻想,远离了民众,又害怕民众,因而也就得不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归于失败。同时顽固派非常强大,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不希望中国走上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于是,中外反动势力共同绞杀了维新运动。归根到底是由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水平决定,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水平很低,经济基础还很薄弱,资产阶级力量弱小。资产阶级力量不足以同封建势力相抗衡,这是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教训:在当时的中国,改良主义道路走不通,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漫长而又曲折2023-07-02 09:14:333
戊戌变法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1.戊戌变法是由光绪帝和维新派主导的一次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力量过于弱小。2.维新派在变法的过程中,并没有正确的理论指导。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两书都没有充分的证据,无法说服顽固派,甚至连一些开明人士也不赞成。另外,在变法的过程中,维新派一些激进的宣传也为变法增加了社会阻力。3.戊戌变法的目的虽说是为了救助那些生活不好的人民,但是却缺乏实际考虑,过于乐观的估计改革形式和变法的难易程度。同时维新派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虽然戊戌变法失败了,但他们的行为进一步解放了人民的思想。2023-07-02 09:14:461
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急需 ………………
简述戊戌变法失败原因及教训: 原因: 1、领导者——资产阶级维新派势力过于弱小,而封建顽固势力十分强大。(根本原因)(由妥协性,软弱性的阶级本性决定) 2、 直接原因——袁世凯的背叛。 3、 帝国主义没有给予支持(外部原因) 教训:在当时的中国,改良主义的道路是走不通的,中国近代化的路程是漫长而又坎坷的。 从中国内部看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戊戌变法失败,究其原因,固然与资产阶级维新派采取改良的方法,寄希望于没有实权的皇帝,寄希望于袁世凯和外国侵略者,脱离人民群众有关。但是,如果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仔细分析的话,决不是书本上描述的那么简单。就其失败的原因,从中国内部看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一. 客观上,新旧力量的对比明显不利于维新派 变法的根本目的就是要用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制度来取代封建专制的政治体制、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自然会遭到保守势力的反对。变法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维新势力与保守势力的力量对比。 当时,力量对比的天平明显地倾斜于保守派。从控制军政实权的大多数王公贵族,到军队将领和只会做八股文章的士子文人,为了维护既得利益,无不反对变法,从上到下构织成一张严密的抵制变法的网络。耐人寻味的是,本来与保守派有矛盾的洋务派,虽然在“西用”上与维新派有着共同的语言,但为了维护“中体”,而公然站到了保守派的阵营之中,使得维新派势单力薄。 维新派的主要靠山光绪,名义上是已经亲政的皇帝,但最高权力实际上依然为慈禧所垄断。维新派在变法期间只掌握一种权力,即起草上谕权,除此之外,他们什么也做不了主,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只能依靠上谕来推行变法新政,但百日维新中所下的上谕真正得到执行的其实很少。从严格意义上讲,维新派始终没有成为真正的改革实践者。 最致命的是,维新派始终没有认清光绪,没有看到光绪只是一个旧统治秩序的维护者、改善者,并不主张把中国建成一个资产阶级统治的君主立宪国家。虽然现实的危机促使他选择了变法的道路,但其根本目的是要实现他内心深处“君权至上”的理想。因此在发布那么多的上谕中,都没体现维新派所要求的开国会、定宪法等主张。 另外,作为中国近代社会新生力量的民族资本家群体中,很少有人直接参与或支持维新变法。而仅仅由一些具有资产阶级思想的知识分子来鼓动变法,这样变法失败的命运就不可避免了。 二. 主观上,维新派举止失当,过于激进,加速了失败的步伐 任何改革,尤其是政治改革都是一项系统工程,有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期望毕其功于一役,是不现实也是根本不可能的。没有政治斗争经验的维新派,奢望变法立刻产生奇效,迅速扭转中国长期形成的积贫积弱局面,其实是欲速则不达。 首先,维新派在舆论宣传上采用了过激的言辞和一意孤行、感情用事的做法。在自己并没有掌握实权、没有形成权威的情况下,就要求裁撤六部为代表的传统官僚机构。更有甚者,康有为在与老谋深算的荣禄谈话时,竟然口无遮拦,提出:“杀二三品以上阻挠新法大臣一二人,则新法行矣。”这种不理智的策略,只能减少维新派的同情者和支持者。 其次,维新派没有建立广泛而又坚强的同盟。对于任何改革而言,最积极的支持者和最积极的反对者都是少数,更多的是等待、观望和温和派。对改革者来说,最大限度地争取温和派的支持,最大限度地扩大同盟军是必不可少的工作。否则,只能四面楚歌,陷于被动之中。尽管翁同龢提出了“调和两宫”的主张,让慈禧而不是光绪充当维新变法的领袖,但都被康有为等人拒绝了。最终,慈禧认定维新派只忠于光绪而仇视她,进而怀疑维新派的变法动机只是为了从她手中夺取权力,使她毫不犹豫地站到了改革反对派的一边。 再次,维新派采取了全面出击、齐头并进的方针,推进改革政策的实施。在短短的103天时间里,通过光绪颁布了300多道变法谕旨,内容涉及各个领域。这种急于求成的心态,使得原本对改革的承受能力和适应能力都比较脆弱的中国社会各阶层,更增添了对改革的反感与厌恶,改革的阻力陡然上升。 综上所述,内因是变化的根本,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总是通过内因起作用。在保守势力强大的社会环境中,维新派指望立竿见影实现自己救亡图存的理想最终被残酷地扼杀了。2023-07-02 09:15:148
维新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一、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根本原因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是: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过于弱小,即资产阶级的软弱性;慈禧所代表的顽固派掌握实权,实力强大。直接原因其一,守旧派势力强大,当时国家的最高领导权不在光绪皇帝手中,而为以西太后为首的王公、大臣所掌握。维新派只有少数几个人,没有实权。西太后最初曾指示“今宜专讲西学”,但是,当她感到变法触及到她自己的权力和清廷王公贵族的利益时,就动手遏制、镇压。其二,维新派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指责西汉的古文经书全系刘歆伪造,《孔子改制考》将孔子打扮为“改制立法”的祖师爷。两书都没有充分的、有说服力的证据,不用说守旧派反对,当时的一些开明人士也不赞成。此外,维新派某些激进的宣传也增加了社会阻力。其三,维新派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脱离广大人民群众,只寄希望于没有实权的皇帝和极少数的官僚,甚至对帝国主义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其四,维新派及光绪皇帝在实施变法上的某些冒进措施。变法一开始,光绪皇帝就因不满自己的老师、军机重臣翁同龢的持重、顶撞,将其开缺回籍。大量裁减冗官,仅京师一地,涉及闲散衙门十多处,失去职务者近万人,但是又没有安排出路。因王照上书被阻而一下子罢免六个部长级大员,也操之过急,并且失之过重。其五,变法手段单一:采取单纯的自上而下的“和平”“合法”方式。2023-07-02 09:15:291
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
根本原因 在西方列强加紧蚕食、民族危机空前深重的情况下,国家利益和王朝利益的冲突自然而然的引到了满汉冲突这个核心问题上。那些满族官僚虽然昏聩无知,但对权力的变化却极为敏感。在他们看来,维新变法的实质不过是要把权力从他们手中夺走罢了。正如黄鸿寿在《清史纪事本末》中描述的,“时百日间,变法神速,几有一日千里之势。其尤为雷厉风行者:一令都中筑马路,二令办理国防,三命八旗人丁,如愿出京谋生计者,任其自由。于是满族诸人大哗,谣谤四起。”整个满族统治集团很快意识到,无论变法给中国带来多大的好处,但都要让满族亲贵这个主要既得利益团体付出沉重的代价,不但可能丧失自己的特权,更有可能丧失三百年来一直把持的政权。改革固然是可以有利于国家的,但那些守旧派和既得利益者的代价也是沉重的。变法利中国,不利满洲;中国兴则满洲亡。所以他们是“宁与友邦,不与家奴”. 戊戌变法的根本原因,是由于这场变法的领导者资产阶级维新派(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导致该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具体表现为)①势力过于弱小,而顽固势力十分强大;②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依靠的是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③维新派没有势力,又不能发动广大的人民群众;④对帝国主义列强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变法失败的教训证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产阶级改良主义道路是行不通的。 另一原因 变法运动,从戊戌年四月二十三日(即1898年6月11日,以下均用旧历)光绪下《明定国是》诏谕开始。接着新政上谕,如雪片飞下,频频颁发,而守旧派推宕拖延,全力阻挠。新政无法实行,诏谕全成空文,两党形同水火,势不两立。七月三十日,光绪帝颁密诏给杨锐,嘱维新派妥筹良策,推进变法。密诏中说:“朕位且不能保,何况其它?”光绪帝意识到将有变故,自己处在危险地位,流露出焦急心情,要维新派筹商对策。八月初二日又由林旭带出第二次密诏,令康有为“汝可迅速出外,不可迟延。”康有为、梁启超、林旭、谭嗣同等维新派的核心人物跪诵密诏,痛哭失声,誓死搭救皇帝,不得已铤而走险,决定实行兵变,包围颐和园,迫使慈禧太后交权。八月初三日谭嗣同夜访法华寺,会见袁世凯,说袁举兵杀荣禄,围颐和园,对慈禧太后则或囚或杀。此后事情的发展有不同说法,传统说法是:袁世凯是个两面派,一面假意和维新派周旋,骗得光绪帝封他为侍郎,另一面看到慈禧的势力根深蒂固,决定投靠旧党。他用假话哄走了谭嗣同。八月初五日向皇帝请训,当天乘火车回天津,向荣禄告密,出卖光绪帝和维新派。当夜,荣禄赶回北京告变。八月初六日晨,慈禧临朝训政,囚禁光绪,捕拿维新派,杀六君子,百日维新遂告失败。2023-07-02 09:15:372
维新变法失败的原因 具体些
维新变法失败的原因如下:1、守旧派势力强大,当时国家的最高领导权不在光绪皇帝手中,而为以西太后为首的王公、大臣所掌握。维新派只有少数几个人,没有实权。西太后最初曾指示“今宜专讲西学”,但是,当她感到变法触及到她自己的权力和清廷王公贵族的利益时,就动手遏制、镇压。2、维新派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指责西汉的古文经书全系刘歆伪造,《孔子改制考》将孔子打扮为“改制立法”的祖师爷。两书都没有充分的、有说服力的证据,不用说守旧派反对,当时的一些开明人士也不赞成。此外,维新派某些激进的宣传也增加了社会阻力。3、维新派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脱离广大人民群众,只寄希望于没有实权的皇帝和极少数的官僚,甚至对帝国主义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4、维新派及光绪皇帝在实施变法上的某些冒进措施。变法一开始,光绪皇帝就因不满自己的老师、军机重臣翁同龢的持重、顶撞,将其开缺回籍。大量裁减冗官,仅京师一地,涉及闲散衙门十多处,失去职务者近万人,但是又没有安排出路。5、变法手段单一,采取单纯的自上而下的“和平”“合法”方式。扩展资料:维新变法历史背景1、民族危机的加深。19世纪末,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英、美、法、德、俄、奥、意、日等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因此加紧对落后国家和地区进行侵略,西方列强趁机掀起侵略中国的狂潮,偌大的中国被分割成了一块块列强的“势力范围”,整个国家已呈豆剖瓜分之势。中国边疆地区出现了新危机;《马关条约》的签订,中国再次遭受割地、赔款,以及大量主权进—步丧失的厄运。甲午战争的惨败更加速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进程。亡国灭种的危急形势迫使一些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寻找新的救国救民道路。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得以初步发展的原因有三:一是帝国主义的入侵所带来的刺激。《马关条约》中允许列强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列强纷纷加紧资本输出,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遭到进一步破坏。这在客观上促使中国城乡的商品经济有所发展,为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创造了一些条件;二是在洋务运动中,洋务派打着“自强”、“求富”的口号,兴办了一批近代工业企业,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到了引导和刺激作用。3、民族资产阶级的壮大。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他们开始谋求与其经济地位相符的政治权利。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政治舞台,为戊戌变法奠定了阶级基础。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戊戌变法2023-07-02 09:15:442
维新变法失败的原因
1、根本原因。 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是: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过于弱小,即资产阶级的软弱性;慈禧所代表的顽固派掌握实权,实力强大。 2、直接原因。 (1)守旧派势力强大,当时国家的最高领导权不在光绪皇帝手中,而为以西太后为首的王公、大臣所掌握。维新派只有少数几个人,没有实权。西太后最初曾指示“今宜专讲西学”,但是,当她感到变法触及到她自己的权力和清廷王公贵族的利益时,就动手遏制、镇压。 (2)维新派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指责西汉的古文经书全系刘歆伪造,《孔子改制考》将孔子打扮为“改制立法”的祖师爷。两书都没有充分的、有说服力的证据,不用说守旧派反对,当时的一些开明人士也不赞成。此外,维新派某些激进的宣传也增加了社会阻力。 (3)维新派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脱离广大人民群众,只寄希望于没有实权的皇帝和极少数的官僚,甚至对帝国主义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4)维新派及光绪皇帝在实施变法上的某些冒进措施。变法一开始,光绪皇帝就因不满自己的老师、军机重臣翁同龢的持重、顶撞,将其开缺回籍。大量裁减冗官,仅京师一地,涉及闲散衙门十多处,失去职务者近万人,但是又没有安排出路。因王照上书被阻而一下子罢免六个部长级大员,也操之过急,并且失之过重。 (5)变法手段单一:采取单纯的自上而下的“和平”“合法”方式。2023-07-02 09:15:591
戊戌变法为什么会失败?
从中国内部看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戊戌变法失败,究其原因,固然与资产阶级维新派采取改良的方法,寄希望于没有实权的皇帝,寄希望于袁世凯和外国侵略者,脱离人民群众有关。但是,如果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仔细分析的话,决不是书本上描述的那么简单。就其失败的原因,从中国内部看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一. 客观上,新旧力量的对比明显不利于维新派 变法的根本目的就是要用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制度来取代封建专制的政治体制、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自然会遭到保守势力的反对。变法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维新势力与保守势力的力量对比。 当时,力量对比的天平明显地倾斜于保守派。从控制军政实权的大多数王公贵族,到军队将领和只会做八股文章的士子文人,为了维护既得利益,无不反对变法,从上到下构织成一张严密的抵制变法的网络。耐人寻味的是,本来与保守派有矛盾的洋务派,虽然在“西用”上与维新派有着共同的语言,但为了维护“中体”,而公然站到了保守派的阵营之中,使得维新派势单力薄。 维新派的主要靠山光绪,名义上是已经亲政的皇帝,但最高权力实际上依然为慈禧所垄断。维新派在变法期间只掌握一种权力,即起草上谕权,除此之外,他们什么也做不了主,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只能依靠上谕来推行变法新政,但百日维新中所下的上谕真正得到执行的其实很少。从严格意义上讲,维新派始终没有成为真正的改革实践者。 最致命的是,维新派始终没有认清光绪,没有看到光绪只是一个旧统治秩序的维护者、改善者,并不主张把中国建成一个资产阶级统治的君主立宪国家。虽然现实的危机促使他选择了变法的道路,但其根本目的是要实现他内心深处“君权至上”的理想。因此在发布那么多的上谕中,都没体现维新派所要求的开国会、定宪法等主张。 另外,作为中国近代社会新生力量的民族资本家群体中,很少有人直接参与或支持维新变法。而仅仅由一些具有资产阶级思想的知识分子来鼓动变法,这样变法失败的命运就不可避免了。 二. 主观上,维新派举止失当,过于激进,加速了失败的步伐 任何改革,尤其是政治改革都是一项系统工程,有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期望毕其功于一役,是不现实也是根本不可能的。没有政治斗争经验的维新派,奢望变法立刻产生奇效,迅速扭转中国长期形成的积贫积弱局面,其实是欲速则不达。 首先,维新派在舆论宣传上采用了过激的言辞和一意孤行、感情用事的做法。在自己并没有掌握实权、没有形成权威的情况下,就要求裁撤六部为代表的传统官僚机构。更有甚者,康有为在与老谋深算的荣禄谈话时,竟然口无遮拦,提出:“杀二三品以上阻挠新法大臣一二人,则新法行矣。”这种不理智的策略,只能减少维新派的同情者和支持者。 其次,维新派没有建立广泛而又坚强的同盟。对于任何改革而言,最积极的支持者和最积极的反对者都是少数,更多的是等待、观望和温和派。对改革者来说,最大限度地争取温和派的支持,最大限度地扩大同盟军是必不可少的工作。否则,只能四面楚歌,陷于被动之中。尽管翁同龢提出了“调和两宫”的主张,让慈禧而不是光绪充当维新变法的领袖,但都被康有为等人拒绝了。最终,慈禧认定维新派只忠于光绪而仇视她,进而怀疑维新派的变法动机只是为了从她手中夺取权力,使她毫不犹豫地站到了改革反对派的一边。 再次,维新派采取了全面出击、齐头并进的方针,推进改革政策的实施。在短短的103天时间里,通过光绪颁布了300多道变法谕旨,内容涉及各个领域。这种急于求成的心态,使得原本对改革的承受能力和适应能力都比较脆弱的中国社会各阶层,更增添了对改革的反感与厌恶,改革的阻力陡然上升。 综上所述,内因是变化的根本,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总是通过内因起作用。在保守势力强大的社会环境中,维新派指望立竿见影实现自己救亡图存的理想最终被残酷地扼杀了。2023-07-02 09:16:182
戊戌变法的意义及其失败原因和教训
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①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是资产阶级变革社会制度的初步尝试。维新派试图在政治上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在经济上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符合历史发展趋势。②它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在民族危机加剧的时刻维新派以变法图强、救亡图存为目标,进行广泛的宣传鼓动,希望通过改革,使中国走向独立、民主和富强,从而摆脱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情,激发人民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③戊戌变法也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潮流的解放。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倡新学,主张兴民权,对封建思想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为近代思想起了思想启蒙运动的蓬勃兴起开辟了道路,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维新运动留下的许多遗产,诸如解放思想、变革观念、建立社团、兴办学堂、创办报刊、提倡女学、改易风俗等。更成为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宝贵财富。戊戌变法也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维新派提倡新学,批判旧学,着重宣传“兴民权”,大大地提高了全社会的民主意识和参政意识。从此,民主主义成为汹涌的社会思潮,极大地改变了中国思想文化界的面貌。正规他说,中国资产阶级新文化也是在戊戌维新运动时期和稍后几年初步建立起来的。资产阶级的新学术,哲学、历史学、经济学、文学理论等已经萌生,“诗界革命”、“文体革命”、“小说界革命”、“戏剧改良”等相继而起,资产阶级的新文化,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开始成为中国近代文化的主流。失败的原因:1、依靠无实权的皇帝,没有形成稳定的领导核心2、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软弱性3、缺乏群众基础教训:资产阶级改良派不可能领导中国走向胜利的道路2023-07-02 09:16:275
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分析
戊戌变法是由光绪帝和维新派主导的一次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力量过于弱小。清朝晚期实权掌握在以慈禧为代表的顽固派手中,当戊戌变法触及到顽固派的利益时,就遭到了遏制和镇压。维新派在变法的过程中,并没有正确的理论指导。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两书都没有充分的证据,无法说服顽固派,甚至连一些开明人士也不赞成。另外,在变法的过程中,维新派一些激进的宣传也为变法增加了社会阻力。戊戌变法的目的虽说是为了救助那些生活不好的人民,但是却缺乏实际考虑,过于乐观的估计改革形式和变法的难易程度。同时维新派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维新派变法最大的依仗不过是没有实权的皇帝和极少数官僚。在戊戌变法的103天中,皇帝一共发出改革谕旨286件,平均每天近3件。这种急功近利的心态,一开始就为变法埋下了祸根,而且这种冒进的措施也触及了很多人的利益。另外,维新派在变法的过程中,采取的就是单纯的自下而上的和平、合法的方式,手段过于单一。2023-07-02 09:16:401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里为什么有惧怕人民群众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可以说,是他们对民众的不信任、不理解甚至鄙视群众在改革中的作用是其变法最终归于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变法失败不久,梁启超回顾整个过程说,康有为最先提倡民权,“然,其言实施政策,则注重君权”。理由是中国数千年的陋习未改,民智未开,骤然给予权力,难以行通。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维新派主要领导人对民众力量的忽视和认识不清。维新运动是清朝光绪二十四年间(公元1898年6月11日—9月21日)的一项政治改革运动。这次变法主张由光绪皇帝亲自领导,进行政治体制的变革,希望中国走上君主立宪的现代化道路。无奈支持新政的光绪推行速度过快,因此变法被相对保守势力反对,最后演变成为政变,维新派人物被杀,慈禧太后因此获得实权。维新运动失败,使中国损失一批热心于国家改革的精英和支持者,将中国推上革命的道路。维新运动一般指戊戌变法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是指1898年6月至9月21日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主要领导人物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政治改良运动。但戊戌变法因损害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利益所以遭到强烈抵制与反对,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等发动戊戌政变,光绪帝被囚至中南海瀛台,维新派的康有为、梁启超分别逃往法国、日本,谭嗣同、康广仁、林旭、杨深秀、杨锐、刘光第共6君子被杀,历时103天的变法失败。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也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促进了思想解放,对社会进步和思想文化的发展,促进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起了重要推动作用。2023-07-02 09:16:472
清朝末的戊戌变法是谁发起的?又为什么会失败?
2、 直接原因——袁世凯的背叛。 3、 帝国主义没有给予支持(外部原因) 教训:在当时的中国,改良主义的道路是走不通的,中国近代化的路程是漫长而又坎坷的。 从中国内部看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戊戌变法失败,究其原因,固然与资产阶级维新派采取改良的方法,寄希望于没有实权的皇帝,寄希望于袁世凯和外国侵略者,脱离人民群众有关。但是,如果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仔细分析的话,决不是书本上描述的那么简单。就其失败的原因,从中国内部看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一. 客观上,新旧力量的对比明显不利于维新派 变法的根本目的就是要用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制度来取代封建专制的政治体制、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自然会遭到保守势力的反对。变法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维新势力与保守势力的力量对比。 当时,力量对比的天平明显地倾斜于保守派。从控制军政实权的大多数王公贵族,到军队将领和只会做八股文章的士子文人,为了维护既得利益,无不反对变法,从上到下构织成一张严密的抵制变法的网络。耐人寻味的是,本来与保守派有矛盾的洋务派,虽然在“西用”上与维新派有着共同的语言,但为了维护“中体”,而公然站到了保守派的阵营之中,使得维新派势单力薄。 维新派的主要靠山光绪,名义上是已经亲政的皇帝,但最高权力实际上依然为慈禧所垄断。维新派在变法期间只掌握一种权力,即起草上谕权,除此之外,他们什么也做不了主,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只能依靠上谕来推行变法新政,但百日维新中所下的上谕真正得到执行的其实很少。从严格意义上讲,维新派始终没有成为真正的改革实践者。 最致命的是,维新派始终没有认清光绪,没有看到光绪只是一个旧统治秩序的维护者、改善者,并不主张把中国建成一个资产阶级统治的君主立宪国家。虽然现实的危机促使他选择了变法的道路,但其根本目的是要实现他内心深处“君权至上”的理想。因此在发布那么多的上谕中,都没体现维新派所要求的开国会、定宪法等主张。 另外,作为中国近代社会新生力量的民族资本家群体中,很少有人直接参与或支持维新变法。而仅仅由一些具有资产阶级思想的知识分子来鼓动变法,这样变法失败的命运就不可避免了。 二. 主观上,维新派举止失当,过于激进,加速了失败的步伐 任何改革,尤其是政治改革都是一项系统工程,有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期望毕其功于一役,是不现实也是根本不可能的。没有政治斗争经验的维新派,奢望变法立刻产生奇效,迅速扭转中国长期形成的积贫积弱局面,其实是欲速则不达。 首先,维新派在舆论宣传上采用了过激的言辞和一意孤行、感情用事的做法。在自己并没有掌握实权、没有形成权威的情况下,就要求裁撤六部为代表的传统官僚机构。更有甚者,康有为在与老谋深算的荣禄谈话时,竟然口无遮拦,提出:“杀二三品以上阻挠新法大臣一二人,则新法行矣。”这种不理智的策略,只能减少维新派的同情者和支持者。 其次,维新派没有建立广泛而又坚强的同盟。对于任何改革而言,最积极的支持者和最积极的反对者都是少数,更多的是等待、观望和温和派。对改革者来说,最大限度地争取温和派的支持,最大限度地扩大同盟军是必不可少的工作。否则,只能四面楚歌,陷于被动之中。尽管翁同龢提出了“调和两宫”的主张,让慈禧而不是光绪充当维新变法的领袖,但都被康有为等人拒绝了。最终,慈禧认定维新派只忠于光绪而仇视她,进而怀疑维新派的变法动机只是为了从她手中夺取权力,使她毫不犹豫地站到了改革反对派的一边。 再次,维新派采取了全面出击、齐头并进的方针,推进改革政策的实施。在短短的103天时间里,通过光绪颁布了300多道变法谕旨,内容涉及各个领域。这种急于求成的心态,使得原本对改革的承受能力和适应能力都比较脆弱的中国社会各阶层,更增添了对改革的反感与厌恶,改革的阻力陡然上升。 综上所述,内因是变化的根本,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总是通过内因起作用。在保守势力强大的社会环境中,维新派指望立竿见影实现自己救亡图存的理想最终被残酷地扼杀了。 补充: 戊戌变法指1898年(农历戊戌年)以康有为为首的改良主义者通过光绪皇帝所进行的资产阶级政治改革,主要内容是: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这次运动遭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强烈反对,这年九月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光绪被囚,维新派遭捕杀或逃亡国外。历时仅一百零三天的变法终于失败。也叫戊戌维新、百日维新。 戊戌变法又名维新变法,其高潮则为百日维新, 是中国清朝光绪年间(1898年)的一项政治改革运动。这次变法主张由光绪皇帝亲自领导,进行政治体制的变革,希望中国走上君主立宪的近代化道路。2023-07-02 09:16:571
戊戌变法为什么会失败
简述戊戌变法失败原因及教训:原因:1、领导者——资产阶级维新派势力过于弱小,而封建顽固势力十分强大。(根本原因)(由妥协性,软弱性的阶级本性决定)2、 直接原因——袁世凯的背叛。3、 帝国主义没有给予支持(外部原因)教训:在当时的中国,改良主义的道路是走不通的,中国近代化的路程是漫长而又坎坷的。从中国内部看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戊戌变法失败,究其原因,固然与资产阶级维新派采取改良的方法,寄希望于没有实权的皇帝,寄希望于袁世凯和外国侵略者,脱离人民群众有关。但是,如果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仔细分析的话,决不是书本上描述的那么简单。就其失败的原因,从中国内部看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一. 客观上,新旧力量的对比明显不利于维新派变法的根本目的就是要用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制度来取代封建专制的政治体制、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自然会遭到保守势力的反对。变法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维新势力与保守势力的力量对比。当时,力量对比的天平明显地倾斜于保守派。从控制军政实权的大多数王公贵族,到军队将领和只会做八股文章的士子文人,为了维护既得利益,无不反对变法,从上到下构织成一张严密的抵制变法的网络。耐人寻味的是,本来与保守派有矛盾的洋务派,虽然在“西用”上与维新派有着共同的语言,但为了维护“中体”,而公然站到了保守派的阵营之中,使得维新派势单力薄。维新派的主要靠山光绪,名义上是已经亲政的皇帝,但最高权力实际上依然为慈禧所垄断。维新派在变法期间只掌握一种权力,即起草上谕权,除此之外,他们什么也做不了主,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只能依靠上谕来推行变法新政,但百日维新中所下的上谕真正得到执行的其实很少。从严格意义上讲,维新派始终没有成为真正的改革实践者。最致命的是,维新派始终没有认清光绪,没有看到光绪只是一个旧统治秩序的维护者、改善者,并不主张把中国建成一个资产阶级统治的君主立宪国家。虽然现实的危机促使他选择了变法的道路,但其根本目的是要实现他内心深处“君权至上”的理想。因此在发布那么多的上谕中,都没体现维新派所要求的开国会、定宪法等主张。另外,作为中国近代社会新生力量的民族资本家群体中,很少有人直接参与或支持维新变法。而仅仅由一些具有资产阶级思想的知识分子来鼓动变法,这样变法失败的命运就不可避免了。二. 主观上,维新派举止失当,过于激进,加速了失败的步伐任何改革,尤其是政治改革都是一项系统工程,有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期望毕其功于一役,是不现实也是根本不可能的。没有政治斗争经验的维新派,奢望变法立刻产生奇效,迅速扭转中国长期形成的积贫积弱局面,其实是欲速则不达。首先,维新派在舆论宣传上采用了过激的言辞和一意孤行、感情用事的做法。在自己并没有掌握实权、没有形成权威的情况下,就要求裁撤六部为代表的传统官僚机构。更有甚者,康有为在与老谋深算的荣禄谈话时,竟然口无遮拦,提出:“杀二三品以上阻挠新法大臣一二人,则新法行矣。”这种不理智的策略,只能减少维新派的同情者和支持者。其次,维新派没有建立广泛而又坚强的同盟。对于任何改革而言,最积极的支持者和最积极的反对者都是少数,更多的是等待、观望和温和派。对改革者来说,最大限度地争取温和派的支持,最大限度地扩大同盟军是必不可少的工作。否则,只能四面楚歌,陷于被动之中。尽管翁同龢提出了“调和两宫”的主张,让慈禧而不是光绪充当维新变法的领袖,但都被康有为等人拒绝了。最终,慈禧认定维新派只忠于光绪而仇视她,进而怀疑维新派的变法动机只是为了从她手中夺取权力,使她毫不犹豫地站到了改革反对派的一边。再次,维新派采取了全面出击、齐头并进的方针,推进改革政策的实施。在短短的103天时间里,通过光绪颁布了300多道变法谕旨,内容涉及各个领域。这种急于求成的心态,使得原本对改革的承受能力和适应能力都比较脆弱的中国社会各阶层,更增添了对改革的反感与厌恶,改革的阻力陡然上升。综上所述,内因是变化的根本,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总是通过内因起作用。在保守势力强大的社会环境中,维新派指望立竿见影实现自己救亡图存的理想最终被残酷地扼杀了。2023-07-02 09:17:041
康有为认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有那些
根本原因 在西方列强加紧蚕食、民族危机空前深重的情况下,国家利益和王朝利益的冲突自然而然的引到了满汉冲突这个核心问题上。那些满族官僚虽然昏聩无知,但对权力的变化却极为敏感。在他们看来,维新变法的实质不过是要把权力从他们手中夺走罢了。正如黄鸿寿在《清史纪事本末》中描述的,“时百日间,变法神速,几有一日千里之势。其尤为雷厉风行者:一令都中筑马路,二令办理国防,三命八旗人丁,如愿出京谋生计者,任其自由。于是满族诸人大哗,谣谤四起。”整个满族统治集团很快意识到,无论变法给中国带来多大的好处,但都要让满族亲贵这个主要既得利益团体付出沉重的代价,不但可能丧失自己的特权,更有可能丧失三百年来一直把持的政权。改革固然是可以有利于国家的,但那些守旧派和既得利益者的代价也是沉重的。变法利中国,不利满洲;中国兴则满洲亡。所以他们是“宁与友邦,不与家奴”. 戊戌变法的根本原因,是由于这场变法的领导者资产阶级维新派(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导致该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具体表现为)①势力过于弱小,而顽固势力十分强大;②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依靠的是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③维新派没有势力,又不能发动广大的人民群众;④对帝国主义列强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变法失败的教训证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产阶级改良主义道路是行不通的。 另一原因 变法运动,从戊戌年四月二十三日(即1898年6月11日,以下均用旧历)光绪下《明定国是》诏谕开始。接着新政上谕,如雪片飞下,频频颁发,而守旧派推宕拖延,全力阻挠。新政无法实行,诏谕全成空文,两党形同水火,势不两立。七月三十日,光绪帝颁密诏给杨锐,嘱维新派妥筹良策,推进变法。密诏中说:“朕位且不能保,何况其它?”光绪帝意识到将有变故,自己处在危险地位,流露出焦急心情,要维新派筹商对策。八月初二日又由林旭带出第二次密诏,令康有为“汝可迅速出外,不可迟延。”康有为、梁启超、林旭、谭嗣同等维新派的核心人物跪诵密诏,痛哭失声,誓死搭救皇帝,不得已铤而走险,决定实行兵变,包围颐和园,迫使慈禧太后交权。八月初三日谭嗣同夜访法华寺,会见袁世凯,说袁举兵杀荣禄,围颐和园,对慈禧太后则或囚或杀。此后事情的发展有不同说法,传统说法是:袁世凯是个两面派,一面假意和维新派周旋,骗得光绪帝封他为侍郎,另一面看到慈禧的势力根深蒂固,决定投靠旧党。他用假话哄走了谭嗣同。八月初五日向皇帝请训,当天乘火车回天津,向荣禄告密,出卖光绪帝和维新派。当夜,荣禄赶回北京告变。八月初六日晨,慈禧临朝训政,囚禁光绪,捕拿维新派,杀六君子,百日维新遂告失败。2023-07-02 09:17:113
戊戌变法失败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
戊戌变法失败,人们都说是因为慈禧。可怜慈禧就这样被冤枉了121年! 变法失败错不在慈禧: 若是没有慈禧,可能大清早就灭亡了。慈禧,虽说不上是大清国的顶梁柱。但是因为垂帘听政,被后人诟病百年。可以看看,女性在中国历史上只要涉及政治,多少都要被后人说道两句,你看吕后、武则天这都是有先例的。都说慈禧干政误国,其实干政也是实数无奈。咸丰去世后,留下五岁的同治,慈禧一步步打败政治对手,开始垂帘听政。对于同治(同治是慈禧的独子)总是倍加宠爱,她想自己孩子从小缺少父爱,比较可怜不舍得管教,甚至不让他人管教。于是同治就在这样的母爱下成长,最终慈禧想管也管不了。同治去世,她领来了光绪。 对光绪,有了同治的阴影,于是一改常态,对光绪极其严厉(身为一个母亲,她不想让自己第二个“儿子”在走同治的老路了)人们都说慈禧不愿归政光绪,却不知慈禧早已不想自己撑起大清重担,巴不得光绪代替自己。在光绪15岁时就曾提出“归政”。对于慈禧归政若有怀疑 可以点击我的主页,前一篇就是答案。失败原因:一、戊戌变法光绪太急 变法是需要时间的,可是光绪太年轻,急于想证明自己。在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决定变法。在之后的变法103天里,每天光绪都会颁发变法诏令。谕旨就在短短百日颁发了180道(由此可见,光绪到底有多急)涉及领域有教育、经济等等各方面。单是9.12日就颁布11条诏令。实在是太心急了。这并不是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二、两个朝廷慈禧归政光绪后,由于大臣请愿建立了一个“训政制度”,就是我慈禧虽然归政你光绪,但是你还是太年轻,我要给你把把关(说到底光绪还是太年轻)。 这个制度导致朝廷分为两党,以为帝党(由年轻的官员组成,可是这些人很少有身居高位的。)后党(由大清元老大臣组成,大都身居高位思想守旧。)一个国家两个中心不乱就奇怪了。而且戊戌变法自上而下的改革并没有得到大多官僚主义的支持(有人说自上而下不会成功,我完全不支持,将原因归为改革的形式。)三、康梁舆论最初慈禧是十分支持戊戌变法的,否则洋务运动也不会保持那么长时间。慈禧并不是一个守旧之人,戊戌变法更不会有百日而是根本就不能实施(所以慈禧并不反对变法)。不过在康有为的“游说”下,慈禧感觉光绪不在受自己“控制”(此处控制指的并不是慈禧想夺权)。变法之初种种条件慈禧都十分支持(点击主页看前一篇)。然而康有为全然模仿日本明治维新之举实为不智。康有为一直企图在清朝现有政治制度之外,建立由其控制的议政机构,并且由此进入政治核心。什么制度局、议政处后又有其学生梁启超上奏建立懋勤殿,光绪认可康有为后极力支持,可是当时政治高层看透了康有为的用意。康有为一直刺激慈禧,搅乱慈禧与光绪之间的矛盾。而在逃亡期间,接受各大外国媒体采访,在外国大肆宣传说我是光绪帝使者,光绪派我到国外积蓄力量准备推翻慈禧,慈禧如何不怒!于是光绪躺着也中了枪,被慈禧囚禁。今天就到这里了,欢迎大家留言评论。我是骚史君,期待大家的关注,你们的关注就是对我最大的支持,每天持续更文的动力!2023-07-02 09:17:195
康有为认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袁世凯的背叛造成了戊戌变法的失败。一、原因:1、根本原因: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过于弱小,即资产阶级的软弱性。2、重要原因:(1)、守旧派势力强大,当时国家的最高领导权不在光绪皇帝手中,而为以西太后为首的王公、大臣所掌握。(2)、维新派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为维新变法提供依据,但缺乏说服力。此外,维新派某些激进的宣传也增加了社会阻力。(3)、维新派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脱离广大人民群众,只寄希望于没有实权的皇帝和极少数的官僚,甚至对帝国主义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4)、维新派及光绪皇帝在实施变法上的某些冒进措施。大量裁减冗官,仅京师一地,涉及闲散衙门十多处,失去职务者近万人,但是又没有安排出路。因王照上书被阻而一下子罢免六个部长级大员,也操之过急,并且失之过重。(5)、变法手段单一:采取单纯的自上而下的“和平”“合法”方式。2023-07-02 09:17:521
戊戌维新变法产生的历史意义,失败原因及其教训?如题 谢谢了
1意义: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①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是资产阶级变革社会制度的初步尝试。维新派试图在政治上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在经济上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符合历史发展趋势。②它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在民族危机加剧的时刻维新派希望通过变法使中国走向强大,从而摆脱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情,激发人民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③戊戌变法也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潮流的解放。资产阶级接维新派提倡新学,主张兴民权,对封建思想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在这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2:原因以及教训:1、光绪帝和几个书生的全变和大变的急进变革得罪了整个上层阶级,包括知识分子,废除科举堵住了某些知识分子的升官之路。而日本则是稳健的改革;2、戊戌变法和之后慈禧太后的新政都有洋人的破坏。而日本的改革受到洋人的扶持;3.维新派依靠无实权的皇帝,缺少中央地方的官员及民众的支持,帝国主义与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封建势力强大,代表民主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薄弱,无法与其抗衡,又加上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脱离群众2023-07-02 09:18:002
戊戌变法失败到底是什么原因?看完这些你就知道了。
晚清的 历史 当中,有很多次变法,戊戌变法算是非常具有的代表性的。虽历时很短,但是,这次变法也对当时的时局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虽然,整个事件发生的时间很短,但是,在这短短的不过百天的时间里,中国陈旧的政治体制,却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新思想下的真正挑战。所以说,这算是一个真正近代思想斗争的缩影,也是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一次大规模的启蒙运动。 1898年9月21日凌晨,光绪皇帝被慈禧太后软禁在了中南海的涵元殿中,从那一刻起,慈禧太后又一次宣布训政了。而在太后宣布训政的前三个月发动的维新运动,经过了百余天的艰难历程,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了,史称“戊戌变法”,后来也叫“百日维新运动”。如今,再思考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大部分的学者都认为:变法失败,是因为以慈禧太后为代表的保守派,一致反对新法而最终采取的武力反扑,造成了百日维新运动最终的失败。 而在维新运动中,身为主要的发起者之一,梁启超先生也都是这样的认为的,并且,在其后来编写的总结史实一书《戊戌政变记》中,也同样把变法的失败,归咎于来自朝野的保守派与狡猾的慈禧太后联手造成的各方阻碍,最终,导致了变法的失败。 我们再次回顾史实,这样的说辞固然没有瑕疵,但是,当我们慢慢地深究 历史 中的各处细节,就会发现一个惊人的事实:此次维新运动的失败,其中的内情绝非那么简单。 在戊戌变法的过程中,参与的人很多,并且,当时的变革者,意图变革改良的范围之广,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所以,如果只是一概而论此次运动失败的原因,那就真的太片面了。首先、人物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在此次事件中,最重要的两个主角便是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众所周知,这两人并非亲生母子关系,而是其他的三重个人关系:名义上他们是母子,血缘上他们是姨甥,传统亲戚关系上他们是叔母与侄儿。 其实,光绪皇帝的亲生父亲是当时的醇亲王奕譞,醇亲王也就是道光皇帝的第七个儿子,也就是咸丰皇帝的亲弟弟。而载湉则是醇亲王与慈禧太后的妹妹所生的孩子,也就是后来的光绪皇帝。并且,在光绪帝成为皇帝之前,清朝 历史 上,还有这样一场骨肉被迫分离的画面: 在慈禧太后的亲生的儿子同治皇帝去世的当晚,在皇室决定皇位继承人的重要会议上,慈禧太后一意孤行,执意将当时年仅四岁的载湉,过继给自己做儿子,并且,拥立载湉为皇帝。而载湉的亲生父亲奕譞,在看到了慈禧太后如此举动,当场昏迷倒地,不能起身。 一生历经沧桑的奕譞,对于慈禧的为人是非常了解的。并且,他心中更是知晓:慈禧如此作为,不过是为了更好的皇权在握,而让自己的儿子登基,不过是要他做一个有名无实的傀儡皇帝而已。也许你会认为,若自己的儿子可以登基,醇亲王不就父凭子贵更加的位高权重? 其实不然,睿智的醇亲王在看到儿子即将成为傀儡皇帝的那一瞬间,他就已经明白:自己很有可能会成为慈禧太后下一个打击的对象。 醇亲王的一生,做事十分的谨小慎微,对于慈禧太后更是恭敬有加,但是,当得知自己的孩子要被强行夺走继承大统之时,醇亲王的昏厥表现也足以看出此人的性格十分懦弱。有其父必有其子,恰巧光绪皇帝也是这般优柔寡断的懦弱性格。 但是,很遗憾的是,光绪皇帝只是继承了其亲生父亲的懦弱性格,却没有继承其父亲的谨小慎微,这对于长居深宫的光绪皇帝来说,是十分不利的。而我们客观地来看一下光绪皇帝名义上的这位母亲,也就是现今的慈禧太后,这个历经残酷的宫斗而能屹立不倒的女人。哈尔滨师范大学的教授隋丽娟,曾经在其《正说慈禧》的系列讲座中,就十分精辟地总结过慈禧太后的手段,她称其:“有自己独特的能力,可以洞悉人性的同时,巧用心计,更是把自己置于至高无上的位置,而且,能处险境而不乱,敢作敢当。”当然,这也正是专制时期的帝王应该具备的过硬素质。 纵观整个大清王朝,它吸取了明朝败亡的教训,所以,未来的皇位候选人,更是大清朝的国运昌盛的保证,所以,他们对各皇子们的教育可谓是严苛至极。据记载,每一位皇子从童年起,便要服从的第一件大事情就是:刻苦读书。 刚刚登基不久,还不满五岁的光绪皇帝,就在光绪二年的四月二十一日正式开始了其读书生涯,这期间,他的导师翁同龢更是对光绪皇帝起到了深远的影响。翁同龢来自一个官宦世家,而且,还是翰林院出身饱读诗书,更是同治、光绪两代的师傅。所以,他对于光绪皇帝的教育并没有和其他帝师一般,拘泥于四书五经这样的封建纲常之类,而是,更加开明地结合着当时正在发生着巨大变化的世界趋势,同时,引入了一种新鲜的中外 历史 和激进的启蒙式思想教育。 所以,翁同龢把很多与之相关的时政都纳入到了皇帝的教育课程中来。 可以说,就是帝后这样特殊关系,导致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之间的感情基础并不牢固,再加上,自古政客都是多疑的,所以,更多的时候,光绪皇帝的一举一动都会引起慈禧太后的忌惮,两人的关系始终是扑朔迷离的。其次、特殊的形式确定慈禧太后不可捍卫的权力:在光绪十二年时,慈禧太后为了照顾朝野舆论,维护皇室的良好威望,更是为了不违背祖制,假意试探了一下:提出了让光绪皇帝亲政事项。而此时的醇亲王,对于慈禧太后当时的真实意图早已了然于胸。 为了让慈溪太后感受到自己的诚意,也为了朝局的稳定,更是心疼自己那个四岁就参与到政治漩涡中来的儿子,醇亲王依然选择附和慈禧太后,带领着众大臣一起发起了一场“恳请慈禧太后亲自训政”的请愿行动,这件事情的影响范围十分之广。 最终,也将慈禧太后的训政形式,用最正式的一种方式确定了下来。这形式则被史书称之为《训政细则》,在这本细则中,明确的提到了:无论发生任何事情,听政权以及国家政务的最后决定权,全部保留在了慈禧太后一人手中。时间来到1895年,清朝统治下的中国在与日本交战的甲午战争中惨败了! 清朝当时举办的洋务运动,其实,与日本开展的明治维新,几乎是同一时段开始的,并且,在这次运动之中,清朝取得的经济、军事成就丝毫不输于日本。可是,到最后,清朝却败在了一个与自己相比微不足道的弹丸小国手里,一时之间,中国的有识之士大多都为之愤慨。 与此同时,甲午战争的失败也就意味着清政府推行的所谓的“为了自强而进行的洋务运动”彻底破产。通过这样的打击,中国的一些知识分子也终于开始觉醒,并意识到:光是改变政治体制是不可能强国的,唯有变法维新才是这个国家的唯一出路。 1895年5月2日,就在光绪帝批准《马关条约》的同一天,激怒了当时准备京试的学子们,这里不乏有一些思想前卫的激进学者,所以,才有了后来在京城参加会试的学子们,以康有为为首,共同发起了著名的“公车上书”,强烈恳请光绪皇帝效仿日本和西方,大力推行变法。 众所周知,第一次“公车上书”其实并没有产生什么实质性的效果,毕竟,是一群在朝廷看来进京赶考的毛头学子而已,没有见过什么世面。但是,这样的行为却在民间推动了后期“国民问政”的良好风气,各种各样的议政团体,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京城的各个角落。 而不甘平庸,坚持不懈的康有为,连续五次上书变法。当然,也是在翁同龢的鼓舞之下,光绪皇帝阅读了康有为亲自撰写的《日本变政考》和《彼得大帝变政纪》,读完之后,光绪皇帝的内心受到了极大的触动,由此,才萌生了必须要大力变法以挽救江山社稷的想法。而慈禧太后对于变法的真的态度,真的是众人心中所想的“满心拒绝”吗? 我们查阅史实,在英国人濮兰德·白克好司的著作《慈禧外纪》一书中找到了答案。原来,慈禧太后对于光绪帝的变法行为,也有过十分明确的态度。慈禧太后曾交代光绪皇帝:只要变法措施不违背大清朝的祖制,不会损害清朝的权势利益,她便不会阻止其变法。 说到这里我们不难发现,其实,慈禧太后对于变法的态度有值得注意的两点: 一个是她赞成变法; 另外一个是她主张在不违背祖制的情况下,慢慢地有节制的变法。 由此可见,其实,在最初的时候,帝后二人对于变法的问题是达成一致的。在慈禧太后这一方看来,也是由于之前的洋务运动的失败和现实中的清朝正受到内外威胁的两方面原因,最终,在慈禧太后权衡利弊后,同意了变法的主张。 得到慈禧太后的支持,在1898年6月10日,光绪皇帝令帝师翁同龢起草了变法思想汇总《明定国是诏》,亲自呈给慈禧太后审阅,当然,也得到了慈禧太后的首肯,并于次日正式在朝野颁布,表明了帝后二人变革的决心。 也就这一日起,百日维新运动才拉开帷幕。事实上,慈禧太后是支持光绪皇帝变法的,可是,后来的戊戌政变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最后、变法运动背后,帝后矛盾升级日益显现: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有:废除陈旧的科考制度、办理新学堂、鼓励私人工商资本运作、建立新体制军队、废除一些无用禁忌等等。除此之外,康有为心里还怀揣着很多尚未发表的新政,有一些甚至是颠覆性的,比如:制定宪法,让皇帝亲自统帅军队,改年号为维新等等。虽然,此时的帝后处于不同的政治认知层面,在变法一事上达成了共识,但是,随着光绪帝大刀阔斧的发动变法改革层层深入之后,帝后二人在思想观念上的差异就日益凸显了,最后,慢慢就演化成为了在所难免的现实利益的碰撞。 守旧派不断阻碍着光绪皇帝的改革步伐,为了搬走绊脚石,光绪皇帝下令:将部分迂腐守旧的朝廷命官们纷纷革职。更让慈禧太后无法容忍的是,光绪皇帝任命谭嗣同为军机处大臣,试图架空固步自封的军机处。而后来,光绪帝居然召见了新军统帅袁世凯,试图去抓住大清军权。 在这期间,慈禧太后为了维护自己及部分守旧势力的权益,不断做着各种动作。就在变法进展到第5天的时候,慈溪太后就要求光绪皇帝下了三道上谕,大致意思意是:免去帝师翁同龢的朝廷职务,逐回原籍,凡是新上任的二品以上大臣,都需要在走马上任之前,到皇太后面前谢罪,亲自受命于亲信荣禄出任直隶总督,使其大权在握。就这样,帝后二人以及背后的帝后两党,开始了一场激烈的权力争夺战。 维新运动,其手段过于激进,矛头曾一度指向了慈溪太后,到后来,居然开始威胁到了慈禧太后苦心经营数十年才建立起来的权力架构,这才是慈禧太后万万无法容忍的地方。后党权力的基础,正是皇权不可触碰的地方,也是皇权最大的威胁。慈禧太后可以在保证自身权益共同体不受威胁下支持变法,而妄图架空她苦心经营的政治果实,这是她绝对要给予反击的。 所以,在当年的9月21日,慈禧从颐和园刚刚回到紫禁城,就发动了政变,囚禁了光绪皇帝,之后,开始大规模的抓捕维新党人,一些参与运动的人纷纷出逃海外。而在康有为、梁启超准备出逃海外时,同为运动领袖的谭嗣同,却选择留下来直面面对这次政变。谭嗣同认为:“所有的变法运动,不流血就不可能成功。”所以,他愿意做第一个为变革流血牺牲的人。其实,如今看来,在谭嗣同这位勇者的话中,隐藏了很多深意,细细的品味之下,就会知道很多变革的无奈和令人痛恨的 历史 史实。 一方面,谭嗣同深刻、简练地总结了维新运动的失败原因,就是因为:在迂腐的清朝政体结构下,可以为政治改良提供可能性的道路已被层层封锁,路彻底堵死了,所以,按照其他国家的常规变法路线,在清朝迂腐的官员体制下,显然是行不通的,如果,没有大规模的流血事件,没有更多的人愿意为其做出牺牲,那么,改良之路是无法引起国民的重视的,最后,也只会以失败告终。所以说,在清朝,唯有流血才能打开变革之路。 另一方面,谭嗣同用身体力行的方式与清朝的顽固势力进行着对抗,谭嗣同始终被 历史 评价为:一名勇敢的正人君子,他的改良作风也是十分明朗高尚的,他用鞭辟入里的道理,向世人做着有力的阐述:敢于改革的先行者都是高尚而勇敢的,他们不会躲在别人的身后,关键时刻让他人代替自己承担后果,那样就不是先行者,而是彻头彻尾的阴谋家。谭嗣同的大义凛然,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这一点。最后,戊戌变法的失败,也让我们深刻的体会到,在政治斗争中,如果,既得利益集团一旦形成了一个牢不可破的态势,那么,他们就势必会形成对抗 社会 变革的最大阻力! 参考资料: 【《 历史 上重大的改革回眸》、《戊戌变法档案史料》、《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解析》】2023-07-02 09:18:241
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是: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过于弱小,即资产阶级的软弱性;慈禧所代表的顽固派掌握实权,实力强大。直接原因其一,守旧派势力强大,当时国家的最高领导权不在光绪皇帝手中,而为以西太后为首的王公、大臣所掌握。维新派只有少数几个人,没有实权。西太后最初曾指示"今宜专讲西学",但是,当她感到变法触及到她自己的权力和清廷王公贵族的利益时,就动手遏制、镇压。慈禧太后其二,维新派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指责西汉的古文经书全系刘歆伪造,《孔子改制考》将孔子打扮为"改制立法"的祖师爷。两书都没有充分的、有说服力的证据,不用说守旧派反对,当时的一些开明人士也不赞成。此外,维新派某些激进的宣传也增加了社会阻力。其三,维新派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脱离广大人民群众,只寄希望于没有实权的皇帝和极少数的官僚,甚至对帝国主义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其四,维新派及光绪皇帝在实施变法上的某些冒进措施。变法一开始,光绪皇帝就因不满自己的老师、军机重臣翁同龢的持重、顶撞,将其开缺回籍。大量裁减冗官,仅京师一地,涉及闲散衙门十多处,失去职务者近万人,但是又没有安排出路。因王照上书被阻而一下子罢免六个部长级大员,也操之过急,并且失之过重。其五,变法手段单一:采取单纯的自上而下的"和平""合法"方式。后世影响戊戌变法作为近代中国的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具有进步意义。虽然被慈禧太后扼杀了,但也为13年之后爆发的辛亥革命打下了思想基础。政治经济一、推动了清政府的自我改革。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慈禧太后带着光绪逃到西安,这给慈禧以惨痛教训。签订《辛丑条约》后,慈禧太后下令实行新政,其内容有编练新军;废科举,建学堂;奖励民办工厂;改革法制;派五大臣出洋考察,预备立宪;成立咨政院、咨议局等。其中有些改策已经超出了当年维新变法的内容。二、激起了民众对满清政府的愤恨,推动知识分子由维新向革命转化。戊戌维新失败后,支持孙中山革命的人增多了,不少对清政府抱有幻想的知识分子转变为革命党人。(此条更准确的说应为戊戌政变的影响,而不是戊戌变法本身的影响。)思想文化一、推动了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1)变法理论更加深入人心。人们普遍认为,不变没有出路,变是古今通理,中国还应该大变、全变。(2)民主思想进一步传播。维新派只敢讲"民权",承认人民有参与管理2023-07-02 09:18:311
戊戌变法的失败有哪些原因?
其实最开始的时候,慈禧对光绪的变法是支持的,最少是不反对的。光绪皇帝在变法之初,发布《明定国是诏》宣布变法,也是经过慈禧点头同意了的,在现存的清朝内档里记载清楚的现实:在变法初期慈禧对光绪的变法是给了很大的支持的。而光绪在变法期间批阅的奏章,发布的重大法令,都抄送备份给慈禧预览过,慈禧对变法的过程都了如指掌。慈禧太后慈禧做为晚晴政权实际掌控者,光绪皇帝发布变法,没有慈禧的默许和支持,这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哈!那么为什么光绪皇帝历时103天,3个月之久的戊戌变法会失败呢?我觉的有以下几点原因。光绪皇帝在变法之初,康有为和谭嗣同就建议光绪皇帝,聘请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和英国人李提摩太,来做大清国变法的国策顾问。伊藤博文和李提摩太就提出一个建议,就是把中、日、美、英四个国家合成一个国家,史称“合邦之议”。这个提议的具体内容就是在这四个国家中选出100位能人来,共同掌握四个国家的经济税收、外交、军事等诸多大权,但是有一个不争的现实,当时的大清朝是弱国,这个提议如果成功,大清就有失去国家自主的风险。慈禧是何许人也?她嗅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一旦境外势力参与了大清朝的国政,大清朝廷必然失控,而且自己的权力也将守到外部势力的侵占,这是不可想象也是非常危险的。慈禧没有停顿,马上叫停光绪变法,并把光绪软禁起来,也下令逮捕了康有为等维新变法人士。这变法期间,康有为听到一个传言,说慈禧联合荣禄要废掉光绪,当时维新派就觉得必须先下手为强,杀掉慈禧。就是康有为就派谭嗣同联系袁世凯,要求袁世凯出兵包围颐和园,让河南人毕永年带领100多人,杀进颐和园,干掉慈禧太后。袁世凯听到这个计划后,口中答应,却马上告诉了荣禄,荣禄又告诉了慈禧。这还了得,慈禧听后大发雷霆,立刻决定杀人报复了。火速逮捕了谭嗣同等六人,不经审问,直接杀头,史称“戊戌六君子”。康有为和梁启超在日本人和英国人的帮助下,成功逃脱,离开北京。现在有很多电视剧中,都演到袁世凯向慈禧告密,慈禧叫停变法,软禁光绪,杀掉谭嗣同等六人维新派。其实这和真实的历史是有出入的。谭嗣同事实上,袁世凯在听了谭嗣同的计划后,一直都在思考自己该怎么办,该如何选择。等到了北京参见了光绪皇帝之后,才下定决心,跑到天津把秘密告诉了荣禄。2023-07-02 09:18:381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失败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维新派自身的局限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 原因: 1、领导者——资产阶级维新派势力过于弱小,而封建顽固势力十分强大。(根本原因)(由妥协性,软弱性的阶级本性决定) 2、 直接原因——袁世凯的背叛。 3、 帝国主义没有给予支持(外部原因) 教训:在当时的中国,改良主义的道路是走不通的,中国近代化的路程是漫长而又坎坷的。 从中国内部看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戊戌变法失败,究其原因,固然与资产阶级维新派采取改良的方法,寄希望于没有实权的皇帝,寄希望于袁世凯和外国侵略者,脱离人民群众有关。但是,如果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仔细分析的话,决不是书本上描述的那么简单。就其失败的原因,从中国内部看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一. 客观上,新旧力量的对比明显不利于维新派 变法的根本目的就是要用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制度来取代封建专制的政治体制、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自然会遭到保守势力的反对。变法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维新势力与保守势力的力量对比。 当时,力量对比的天平明显地倾斜于保守派。从控制军政实权的大多数王公贵族,到军队将领和只会做八股文章的士子文人,为了维护既得利益,无不反对变法,从上到下构织成一张严密的抵制变法的网络。耐人寻味的是,本来与保守派有矛盾的洋务派,虽然在“西用”上与维新派有着共同的语言,但为了维护“中体”,而公然站到了保守派的阵营之中,使得维新派势单力薄。 维新派的主要靠山光绪,名义上是已经亲政的皇帝,但最高权力实际上依然为慈禧所垄断。维新派在变法期间只掌握一种权力,即起草上谕权,除此之外,他们什么也做不了主,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只能依靠上谕来推行变法新政,但百日维新中所下的上谕真正得到执行的其实很少。从严格意义上讲,维新派始终没有成为真正的改革实践者。 最致命的是,维新派始终没有认清光绪,没有看到光绪只是一个旧统治秩序的维护者、改善者,并不主张把中国建成一个资产阶级统治的君主立宪国家。虽然现实的危机促使他选择了变法的道路,但其根本目的是要实现他内心深处“君权至上”的理想。因此在发布那么多的上谕中,都没体现维新派所要求的开国会、定宪法等主张。 另外,作为中国近代社会新生力量的民族资本家群体中,很少有人直接参与或支持维新变法。而仅仅由一些具有资产阶级思想的知识分子来鼓动变法,这样变法失败的命运就不可避免了。 二. 主观上,维新派举止失当,过于激进,加速了失败的步伐 任何改革,尤其是政治改革都是一项系统工程,有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期望毕其功于一役,是不现实也是根本不可能的。没有政治斗争经验的维新派,奢望变法立刻产生奇效,迅速扭转中国长期形成的积贫积弱局面,其实是欲速则不达。 首先,维新派在舆论宣传上采用了过激的言辞和一意孤行、感情用事的做法。在自己并没有掌握实权、没有形成权威的情况下,就要求裁撤六部为代表的传统官僚机构。更有甚者,康有为在与老谋深算的荣禄谈话时,竟然口无遮拦,提出:“杀二三品以上阻挠新法大臣一二人,则新法行矣。”这种不理智的策略,只能减少维新派的同情者和支持者。 其次,维新派没有建立广泛而又坚强的同盟。对于任何改革而言,最积极的支持者和最积极的反对者都是少数,更多的是等待、观望和温和派。 再次,维新派采取了全面出击、齐头并进的方针,推进改革政策的实施。在短短的103天时间里,通过光绪颁布了300多道变法谕旨,内容涉及各个领域。这种急于求成的心态,使得原本对改革的承受能力和适应能力都比较脆弱的中国社会各阶层,更增添了对改革的反感与厌恶,改革的阻力陡然上升。 综上所述,内因是变化的根本,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总是通过内因起作用。在保守势力强大的社会环境中,维新派指望立竿见影实现自己救亡图存的理想最终被残酷地扼杀了。2023-07-02 09:19:381
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的原因教训?
1 资@产阶级维新派缺乏反帝反封的斗争勇气,采取改良途径,发展资@本主义2 希望寄托在无实权的皇帝身上3 对列@强和封@建反@动势力又寄予幻想4 脱离广大人民群众,终于失败(主要是由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缺乏反帝反封建的勇气,只采取改良的办法,并对封建反@动势力和@列强寄于幻想,远离了民众,又害怕民众,因而也就得不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归于失败。同时顽固派非常强大,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不希望中国走上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于是,中外反@动势@力共同绞@杀了维新运动。归根到底是由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水平决定,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水平很低,经济基础还很薄弱,资产阶级力量弱小。资@产阶@级力量不足以同封@建势力相抗衡,这是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教训:在当时的中国,改良主义道路走不通,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漫长而又曲折~2023-07-02 09:19:451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帝国主义的干涉B.维新派把希望完全寄托在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C.没有发动群众的支持D.维新派自身的局限性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势力的反对正确答案:D2023-07-02 09:19:521
维新派为什么没有改变封建制度
戊戌变法是维新派为了救中国而爆发的一场运动,它是一场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但最后还是以失败告终,那么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是什么?下面是趣历史小编为你搜集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希望对你有帮助!戊戌变法还有一个名字叫百日维新,它之所以还有这个名字是因为它仅仅持续了103天就失败了,对于它失败的原因,主要可以从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来分析。1.根本原因: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发动维新变法的维新派的力量比较小,带有软弱性。2.直接原因:戊戌变法失败的直接原因主要有四个,分别为以下几点:第一是守旧派的势力比起维新派要强大的多,即便当时是光绪皇帝称帝,但是他手中并没有实际的权利,而真正掌握权利的人主要还是慈禧。第二是维新派没有一个正确的理论做指导,维新派的代表人物康有为曾写了一些书但是都无法说服群众,他们没有正确的理论但还是会大力得宣传,导致社会阻力不断地增加。第三是维新派以及光绪皇帝的做法有些偏激,戊戌变法刚开始光绪皇帝身为一国之君,因为不满意自己的老师和大臣便把他们全开除了,导致很多人都失职没有其他的出路,所以光绪皇帝的行为有点冒失。第四是因为戊戌变法的手段很单一,解决问题的方式也很单纯。在种种的原因下戊戌变法仅仅经历了百天就被慈禧扼杀最后失败了,但是它还是具有积极的作用的,比如它促进了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的发生等,它失败的原因也将成为日后先进人士进行运动的经验和教训。19世纪下半叶的时候,社会上发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导致资本主义正在快速地发展。这样一来很多已经建立资本主义的国家处于世界的前列,本来相对落后的国家在发动资本主义之后也飞快地发展了起来,在这样的局面下发展资本主义已经是一种潮流。资本主义国家强大了,他们便开始侵略落后的地区,而当时的中国比较落后,于是也成了被瓜分的对象,所以一些资产阶级改良者希望能学习西方的技术和制度,使中国能够快速的发展,于是戊戌变法便爆发了。戊戌变法自1989年9月21日发动后,没过多久就在慈禧发动的戊戌政变中失败了。在19世纪中期的时候资本主义正在快速的发展着,很多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国家都非常的强大,在加上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爆发导致一些国家发展得越来越快。西方的有些国家一旦强大就想着如何采取一些措施使自己的国家更加强大,虽然这些措施是他们为了扩大自己的国力便开始瓜分一些落后的国家,中国就是被瓜分的国家之一。因此很多爱国人士,发起了拯救国家的爱国运动,而戊戌变法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发生的。在当时中国国内的情况和国际的情况完全不同,尤其是面对一些发展资本主义的国家,中国显得十分落后。自从鸦片战争开始之后,民族的危机越来越严重,中国的领土、主权、经济、政治都受到重挫。在帝国主义的侵略之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开始了初期的发展,在这之前面对国家的危难,中国人也进行了一些举措,比如洋务运动等,在戊戌变法爆发之前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都亲自参加了洋务运动,所以他们有一定的经验。戊戌变法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了。戊戌变法发生的时间是1898年6月11日,当时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地发展,中国正在资本主义国家的瓜分下身处危难,这是当时中国的情况,也是戊戌变法发生的历史背景。所以戊戌运动是一场发生在特殊时期特殊背景下的运动,它是不可避免的,也是不能被遗忘的。2023-07-02 09:19:591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不敢否定封建主义,脱离人民群众。守旧派的势力比起维新派要强大的多,即便当时是光绪皇帝称帝,但是他手中并没有实际的权利,而真正掌握权利的人主要还是慈禧。维新派没有一个正确的理论做指导,维新派的代表人物康有为曾写了一些书但是都无法说服群众,他们没有正确的理论但还是会大力得宣传,导致社会阻力不断地增加。在政治上不敢根本否定封建君主制度,经济上没有触及封建主义的经济基础,思想上借孔子之名托古改制。一直幻想西方列强帮助自己变法维新,维新派的活动范围很有限,基本上局限于一些官僚士大夫和知识分子,没有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而且害怕人民群众。戊戌变法的意义: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是最为资产阶级的政治改良运动,意义是巨大的。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推动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突破洋务派“中体西用”的局限。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提倡西学,兴民权,对封建专制制度和传统观念进行了猛烈的冲击,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具有启蒙性。维新派大力传播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宣传自由平等、社会进化观念。2023-07-02 09:20:571
维新变法为何会失败?
1.资产阶级势力太脆弱,封建势力过于强大。戊戌变法实际上是资产阶级的地主阶级在政治上的一次较量。资本主义尽管在中国已出现。但基础还非常薄弱,资产阶级也刚刚形成,很不成熟。相形之下,封建统治阶级无论在经济基础还是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还具有强大的势力。 2.寄希于光绪皇帝。“幻想是弱者的命运”,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维新派认为“变之自上者顺而易,变之自下者顺而难”。因此他们把变法的希望寄希于光杆皇帝光绪身上,以获取廉价的胜利。 3.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维新派尽管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但对帝国主义本质缺乏认识,一度曾向英、日、美寻求援助,希望他们干涉后党政变,支持中国变法,结果落空。 4.缺乏军队支持。光绪皇帝是一个光杆,手中无一兵一卒。而维新派也忽略了事先取军队的支持。大难临头,他们才想起了兵权,轻率地把赌注押到袁世凯身上,结果被袁世凯出卖。 5.敌视革命,脱离群众。维新派之所以要倡导变法,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为了抵制“揭竿斩木”之“忧危”。他们害怕群众,害怕革命,始终眼睛朝上,是变法运动缺乏一个广泛的群众基础,结果顽固势力略一反攻,使自己立刻陷入孤立无援的绝境。根本原因在西方列强加紧蚕食、民族危机空前深重的情况下,国家利益和王朝利益的冲突自然而然的引到了满汉冲突这个核心问题上。那些满族官僚虽然昏聩无知,但对权力的变化却极为敏感。在他们看来,维新变法的实质不过是要把权力从他们手中夺走罢了。正如黄鸿寿在《清史纪事本末》中描述的,“时百日间,变法神速,几有一日千里之势。其尤为雷厉风行者:一令都中筑马路,二令办理国防,三命八旗人丁,如愿出京谋生计者,任其自由。于是满族诸人大哗,谣谤四起。”整个满族统治集团很快意识到,无论变法给中国带来多大的好处,但都要让满族亲贵这个主要既得利益团体付出沉重的代价,不但可能丧失自己的特权,更有可能丧失三百年来一直把持的政权。改革固然是可以有利于国家的,但那些守旧派和既得利益者的代价也是沉重的。变法利中国,不利满洲;中国兴则满洲亡。所以他们是“宁与友邦,不与家奴”.戊戌变法的根本原因,是由于这场变法的领导者资产阶级维新派(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导致该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具体表现为)①势力过于弱小,而顽固势力十分强大;②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依靠的是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③维新派没有势力,又不能发动广大的人民群众;④对帝国主义列强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变法失败的教训证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产阶级改良主义道路是行不通的。2023-07-02 09:21:151
戊戌变法失败原因论文
根本原因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过于弱小,即资产阶级的软弱性;慈禧所代表的顽固派掌握实权,实力强大。直接原因1、守旧派势力强大,当时国家的最高领导权不在光绪皇帝手中,而为以西太后为首的王公、大臣所掌握。维新派只有少数几个人,没有实权。西太后最初曾指示“今宜专讲西学”,但是,当她感到变法触及到她自己的权力和清廷王公贵族的利益时,就动手遏制、镇压。2、维新派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指责西汉的古文经书全系刘歆伪造,《孔子改制考》将孔子打扮为“改制立法”的祖师爷。两书都没有充分的、有说服力的证据,不用说守旧派反对,当时的一些开明人士也不赞成。此外,维新派某些激进的宣传也增加了社会阻力。3、维新派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脱离广大人民群众,只寄希望于没有实权的皇帝和极少数的官僚,甚至对帝国主义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4、维新派及光绪皇帝在实施变法上的某些冒进措施。变法一开始,光绪皇帝就因不满自己的老师、军机重臣翁同龢的持重、顶撞,将其开缺回籍。大量裁减冗官,仅京师一地,涉及闲散衙门十多处,失去职务者近万人,但是又没有安排出路。因王照上书被阻而一下子罢免六个部长级大员,也操之过急,并且失之过重。5、变法手段单一:采取单纯的自上而下的“和平”“合法”方式。2023-07-02 09:21:221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里为什么有惧怕人民群众?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可以说,是他们对民众的不信任、不理解甚至鄙视群众在改革中的作用是其变法最终归于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变法失败不久,梁启超回顾整个过程说,康有为最先提倡民权,“然,其言实施政策,则注重君权”。理由是中国数千年的陋习未改,民智未开,骤然给予权力,难以行通。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维新派主要领导人对民众力量的忽视和认识不清。维新运动是清朝光绪二十四年间(公元1898年6月11日—9月21日)的一项政治改革运动。这次变法主张由光绪皇帝亲自领导,进行政治体制的变革,希望中国走上君主立宪的现代化道路。无奈支持新政的光绪推行速度过快,因此变法被相对保守势力反对,最后演变成为政变,维新派人物被杀,慈禧太后因此获得实权。维新运动失败,使中国损失一批热心于国家改革的精英和支持者,将中国推上革命的道路。维新运动一般指戊戌变法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是指1898年6月至9月21日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主要领导人物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政治改良运动。但戊戌变法因损害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利益所以遭到强烈抵制与反对,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等发动戊戌政变,光绪帝被囚至中南海瀛台,维新派的康有为、梁启超分别逃往法国、日本,谭嗣同、康广仁、林旭、杨深秀、杨锐、刘光第共6君子被杀,历时103天的变法失败。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也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促进了思想解放,对社会进步和思想文化的发展,促进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起了重要推动作用。2023-07-02 09:21:421
戊戌维新变法产生的历史意义,失败原因及其教训?如题 谢谢了
1意义: 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①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是资产阶级变革社会制度的初步尝试。维新派试图在政治上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在经济上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符合历史发展趋势。②它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在民族危机加剧的时刻维新派希望通过变法使中国走向强大,从而摆脱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情,激发人民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③戊戌变法也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潮流的解放。资产阶级接维新派提倡新学,主张兴民权,对封建思想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在这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2:原因以及教训: 1、光绪帝和几个书生的全变和大变的急进变革得罪了整个上层阶级,包括知识分子,废除科举堵住了某些知识分子的升官之路。 而日本则是稳健的改革; 2、戊戌变法和之后慈禧太后的新政都有洋人的破坏。而日本的改革受到洋人的扶持; 3.维新派依靠无实权的皇帝,缺少中央地方的官员及民众的支持,帝国主义与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封建势力强大,代表民主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薄弱,无法与其抗衡,又加上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脱离群众2023-07-02 09:21:511
维新变法为什么失败?
失败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戊戌变法是由光绪帝和维新派主导的一次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力量过于弱小。清朝晚期实权掌握在以慈禧为代表的顽固派手中,当戊戌变法触及到顽固派的利益时,就遭到了遏制和镇压。维新派在变法的过程中,并没有正确的理论指导。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两书都没有充分的证据,无法说服顽固派,甚至连一些开明人士也不赞成。另外,在变法的过程中,维新派一些激进的宣传也为变法增加了社会阻力。戊戌变法的目的虽说是为了救助那些生活不好的人民,但是却缺乏实际考虑,过于乐观的估计改革形式和变法的难易程度。同时维新派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维新派变法最大的依仗不过是没有实权的皇帝和极少数官僚。在戊戌变法的103天中,皇帝一共发出改革谕旨286件,平均每天近3件。这种急功近利的心态,一开始就为变法埋下了祸根,而且这种冒进的措施也触及了很多人的利益。另外,维新派在变法的过程中,采取的就是单纯的自下而上的和平、合法的方式,手段过于单一。2023-07-02 09:22:131
中国戊戌变法的根本原因有哪些
戊戌变法是民族危机下的急就产物,它过早的登上了历史的前台,失败也是历史的必然。(一)自从甲午中日战争失败以来,中国的民族危机一天比一天严重,到1897年11月德国强占胶州湾后,帝国主义列强纷纷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强占租借地,国土大面积被割占,而此时软弱的清政府却任凭帝国主义列强宰割。正在此时,康有为再次上书光绪帝指出:“瓜分大祸,迫在眉睫,必须当机立断,迅速维新变法,否则皇上与诸臣求长安布衣而不可得矣!”(1)哀求光绪帝行新政,光绪鉴于民族危机也不的不考虑如何使中国富强进而抵抗外国侵略,免除亡国灭种的危机。以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一场变法运动在民族危机的刺激下被推上了历史的舞台。 历史证明,无论是改革还是革命,都需要有一定的雄厚的经济及阶级来支持,但由于中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基础薄弱,阶级力量弱小,戊戌变法却缺乏雄厚的经济及阶级来支持,中国当时存在五种经济成分,外国资本主义经济 、地主经济、小农经济、官僚资本主义经济,。其中最弱小的是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中国在明朝中后期便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但由于中国的封建势力以及阶级力量和政治势力十分强大,中国的资本主义一直都没有发展成为一股强大的新兴的经济及阶级力量,鸦片战争的爆发,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原有的资本主义经济被扼杀,只有在洋务运动兴起后,中国的资本主义经济才逐渐兴起。但是他们的力量一直都很弱小,根据统计,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前,中国总共只拥有商办企业100多家,其中有50家是1895年甲午战争后才建立的。(2)页这100多家商办企业虽然具有资本主义性质,但是在一个有两千多年的封建经济大国中,只能是九牛一毛而已,况且还有50家企业是甲午战争后才建立的,短短的三年时间内,它的力量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是可以想象到的。再者,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产生于19世纪70年代,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便开始有了初步的发展。据资料统计,1895年到1900年创办的资本万元以上的企业共有104家,资本总额估计为2300 万元。这6年兴办的厂矿数相当于甲午战前20年的总和, 其资本总额已超过了官办或官督商办的企业,占据了我国工业的主要地。(3)但自19世纪70年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产生以来,他们备受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双重压榨,为了生存他们不的不或者依附帝国主义或者攀附本国的封建势力,这就决定了民族资产阶级一产生便带有双重性:一方面,它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具有反侵略、反封建性,具有革命的要求;另一方面,它同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的封建势力又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缺乏彻底的反侵略,反封建的精神,具有妥协性,如果让带有双重性的资本主义力量来对抗强大的牢固的封建体制,失败是一种必然,如果我们把时间向后推移到二十实际初,我们再看一下中国民族资主义的发展状况,“1901到1911年,民间设厂矿386家,资本总额为8。8348亿元。十年间超过此前三十年的设立的厂矿、资本额总数二倍以上。”(4)到这时,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才真正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二)戊戌维新的领导人基本上是一批缺乏政治斗争经验的书生,他们大多饱读诗书,忧国忧民,学问渊博,具有政治热情抱负,却缺少谋略和政治经验及才干。先看一下戊戌变法领导人康有为。康有为生于广东南海“世以理学传家”(5)的官僚地主家庭。幼年随其祖父学习四书五经,后来师从于广东理学家朱次琦,1879年结识编修张鼎华,“尽知京朝风气,近时人才,及各种新书,道咸同三朝掌故”,(6)开阔了眼界。康有为生活的年代,正当清王朝统治处于风雨飘摇之际,作为一名有强烈爱国思想的知识分子,为了救亡图存,发起和领导了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他在七次上书和几十道奏折以及当时的著作中全面系统地提出了他的变法维新的思想。 1888年,康有为第二次到北京应乡试,极感时事多艰,他发愤上书万言,“极言时危,请及时变法”。这是他第一次上书,提出了“变成法,通下情,慎左右”的主张,强调只要“变成法”,“十年之内,富强可致,至二十年,久道化成,以恢属地而雪耻不难矣”。(7)这是康有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发表其维新变法思想,反映了新兴的资产阶级关心时政的要求。 甲午战败以后,1895年4月, 清政府与日本政府签订了割地赔款的《马关条约》。此时,康有为正在参加会试。得讯后,非常激愤,他与弟子梁启超等联合各省在京会试的举人联名上书,反对卖国条约,这是第二次上书,即历史上著名的“公车上书”。上书提出了“拒和、迁都、变法”的主张,这次上书虽未能上达,但对于当时的一切爱国人士尤其是知识分子产生了重要的启蒙作用,在全社会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成为戊戌思潮发韧的起点。 不久,他又将“公车上书”中有关变法部分以个人名义单独上书,提出“富国、举民、教士、练兵”之策,主张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保护民族工商业。光绪帝看到这次上书后,表示赞许。之后,他又上第四书,正式提出了“设议院以通下情”的主张,在不改变清朝统治的条件下,实行君主立宪制度,这次上书由于顽固派的阻递,未能上呈。 1897年,德国强占胶州湾,康有为听到消息后,再度进京上书,指出:“外国蔑视,海内离心,职忧愤迫切,谬陈大计及时变法,……如再徘徊迟疑,苟且度日,因循守旧,坐失事机,则外患内讧,间不容发……”(8)他提出了“采法俄、日以定国是”,“大集群才而谋变政”,“听任疆臣各自变法”的三点具体计划,希望光绪帝能“下发愤之诏”,“一意维新”。但由于顽固派的阻挠,光绪帝未能及时看到这个上书。 1898年1月,康有为奉命上第六书,即《应诏统筹全书折》。 在这次上书中,康全面阐述了变法的建议和主张,强调依靠光绪帝的权力来推行新政,走日本明治维新的道路。他指出:“观万国之势,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9)并提出设立制度局的主张,认为制度局是实行变法的重要步骤。不久,他又最后一次上书,提出“中国变法,莫如法俄,以君权变法,莫如采法彼得。”(10)从他的出身、经历、地位尤其是他所处的时代决定了他在向西方寻求真理进而构建自己的思想体系时,必将直根于中华民族文化深厚土壤中,受到中华民族特有的心理素质、民族性格和文化传统的影响,所以,以康有为为首的维新派,在理论指导上有局限性。康有为借发挥孔子政治思想,利用传统的儒学权威来宣传变法的道理,他的两部书:《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前一部书把封建主义者历来认为神圣不可侵犯某些经典宣布为伪造文献。后一部书,把本来偏于保守的孔子打扮满怀进取精神提倡尽可能平等思想观念,康有为等人从维护封建制度的传统思想中寻找理论依据来反对封建制度,没有完全抛弃儒家的传统理论。充分体现了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这两部书都没有充分的、有说服力的证据,不用说守旧派反对,当时的一些开明人士也不赞成。维新派某些激进的宣传也增加社会阻力。另外,康有为是开明的地主富商要求转化为资产阶级的带言人,是介于顽固派和革命派的半封建资本主义政治团体的代表人物。从康有为的阶级属性来分析他正处在从地主阶级转化的过程中,他的思想也正处在从传统的封建思想向西方近代资产阶级思想转化的过程中,他主张进行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因此他们害怕群众甚至敌视群众。他们主张变法,但却反对革命。康有为认为“凡君主专制、立宪、民主三法,必当一一循序行之,若紊其序,则必大乱。”他把革命描写得十分残暴吓人;“臣读各国史,至法国革命之际,君民争祸之剧,未尝不掩卷而流涕也。流血遍全国,巴黎百日而伏尸百二十九万,变革三次,君主再复,而绵祸八十年。”(11)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康有为在戊戍变法以后还死抱住保皇的主张不放,坚决反对革命,最后成了阻碍历史前进的绊脚石。梁启超和他的老师康有为一样,既想实行一些改革,又极端害怕人民,因此,他们虽然常把“民权”挂到嘴上,但这只是一张空头支票,至于民权的实现在梁启超等人看来那是很遥远的事。他说:“西国之所以能立民政者,以民智既开,民力既厚也。人人有自主之权,虽属公议,然当孩提之是时,则不难不籍父母之保护。今中国尚孩提也,孩提而强使自主,是曰助长,非徒无益,将又害之。故今日倡民政于中国,徒取乱耳。”基于这种认识,梁启超和整个改良派所倡导的变法,就是要依靠皇帝,依靠王公大臣实行自上而下的改革。谭嗣同很有信心,以为“国事大有可为”。其实他想错了。正当他们不辞辛劳锐意变革的时候,顽固派也在磨刀霍霍,准备利用10月在天津阅兵的机会,废掉光绪皇帝,彻底摧垮变法运动。形势越来越紧迫,9月,光绪皇帝在给康有为、谭嗣同的密诏中说:“今朕位几不保,汝康有为、杨锐、林旭、谭嗣同、刘光第等,可妥速密筹,设法相救。朕十分焦灼,不胜企望之至。”谭嗣同等跪读诏书,不禁失声痛哭,但又一筹莫展。最后想到袁世凯,想利用袁世凯编练的新军来援救皇帝。他们建议皇帝召见袁世凯并赏以官职,以便拉拢。9月18日夜,谭嗣同只身前往袁的住所法华寺,劝袁运用手中的兵力,杀掉那拉氏的亲信荣禄,保护光绪皇帝。 康有为等人以为,只要抓住了皇帝好象就能无事不成,其实,光绪皇帝只不过是个空架子,实权完全掌握在顽固派那拉氏等人手里。光绪皇帝采纳康有为、梁启超的变法图强主张,颁发了“明定国是”诏书,积极策划新政。那拉氏也急忙部署政变,破坏变法运动。正当康有为等踌躇满志的时候,顽固派一个反扑,就把改良派打了下去。光绪皇帝被囚禁,谭嗣同等人被杀,康有为、染启超逃亡国外。戊戍变法运动,前后不过百天,就这样失败了。(三)百余年前的戊戌维新运动,是近代以来中国首次有意识地进行制度变革、因应现代化挑战的尝试。但这次措施并不“过激”的改革,却以流血的悲剧结束,使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严重受挫。这次失败自有许多复杂深刻的原因,其中之一便是文化传统的作用。 这次维新运动有着深刻的社会、政治、文化和国际背景,而最直接的原因则是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的失败。由于历史上日本长期学习中国文化,所以在甲午战争之前,中国人一直视日本为“蕞尔岛国”、“东夷小国”。但在历时近十个月的甲午战争中,中国却惨败于向为国人小觑的日本,号称“东方第一”的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几十万中国军队溃不成军,日军侵入中国本土,肆意烧杀掳掠,清政府最终签下了割地赔款、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向敌乞和。 甲午战争的失败后,一些先进的有识之士如康有为、梁启超等痛定思痛,开始探索新的救国之道。他们认为,日本之所以能由“崎岖小岛”战胜老大中华帝国,就在于向西方学习,变衣冠,改正朔,变法维新,实行君主立宪,所以中国的救亡强国之路就是要向敌人———日本学习。日本因学习西方由弱而强,中国要生存、要强大,应该而且也只能像日本那样变法维新,学习西方。1895年5月,康有为在北京发动著名的“公车上书”,公开提出只有学习日本变法才能强国的主张。在论证了变法强国的必要性之后,他提醒说:“日本一小岛夷耳,能变旧法,乃敢灭我琉球,侵我大国。前车之辙,可以为鉴。”(12)在以后两份给光绪皇帝的上书中,他一再提出要向日本学习:“以日之小,能更化则骤强如彼,岂非明效大验哉?”(13)日本维新说明现在“图保自存之策,舍变法外,另无他图。”(14)梁启超在风靡一时的《变法通议》一文中也对日本赞不绝口:日本在维新以前曾“受俄、德、美大创,国几不国,自明治维新,改弦更张,不三十年而夺我琉球,割我台湾也。” 他们对敌人的夸赞、要向强敌学习的疾呼,使朝野为之一震。有的表示赞同,有的坚决反对,认为是大逆不道。支持维新的光绪皇帝则深为所动,在“百日维新”开始不久就命康有为进呈所著《日本变政考》。从1898年6月21日起,康有为将自己所著15万言、十二卷本《日本变政考》陆续进呈。《日本变政考》以编年的形式,对明治维新的内容、经过和经验作了详细的介绍、评说和总结,并结合中国情况向光绪帝提出变法的具体建议。在这本书中,他响亮地喊出“不妨以强敌为师资”的口号;强调“日本改定国宪,变法之全体也,总摄百千万亿政事之条理,范围百千万亿臣民之心志,建斗运枢,提纲挈领,使天下戢戢从风,故为政不劳而后举。”把定典章宪法作为变法的“总摄”,确是抓住了问题的关键。他在书后的“跋”中总结说,明治维新“其条理虽多,其大端则不外于:大誓群臣以定国是;立制度局以议宪法;超擢草茅以备顾问;纡尊降贵以通下情;多派游学以通新学;改朔易服以易人心数者”。他斩钉截铁地断言:“我朝变法,但采于日本,一切已足。”康氏的《日本变政考》对光绪皇帝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百日维新”中发布的许多上谕、变法的主要内容都来自此书。 在中国被日本打败、举国同仇敌慨之时,同样热血沸腾的维新派却没有仅仅停留在对敌人的谴责、痛斥阶段,更不是简单地否定侵略者包括体制在内的种种优长之处,而是冷静地提醒人们看到敌人的长处,提出要向敌人学习,确实难能可贵。因为这既需要高人一筹的识见,对世界大势、国际格局、国内形势有理性、清醒的认识,更要有过人的勇气。面对群情激愤,他们提出“以强敌为师资”往往会被斥为“媚敌卖国”、“数典忘祖”,会受千夫所指、举世痛责、身败名裂。而维新派之所以甘冒“天下之大不韪”,承认、分析仇敌的优点,进而提出向仇敌学习,盖因其对国家之爱至真至诚至深,正如梁启超所说:“今天所谓爱国之士,苟其事有利于国者,则虽败己之身,裂己之名,尤当为之。”(15)此种爱国,才是更纯粹、更深沉、更清醒、更理性、更负责、更有效、更值得敬重和提倡的爱国主义。 他们这种勇气之所以令人敬重,还因为文化守旧观念之强大。作为观念、文化变革的先驱,他们实居孤立无援之境。戊戌政变后,慈禧对光绪的一段怒斥颇能说明问题。政变发生当天,慈禧太后重新训政,召集重臣跪于案右,光绪皇帝跪于案左,对光绪疾声厉色地问道:“天下者,祖宗之天下也,汝何敢任意妄为!诸臣者,皆我多年历选,留以辅汝,汝何敢任意不用!乃竟敢听信叛逆蛊惑,变乱典型。何物康有为,能胜于我选用之人?康有为之法,能胜于祖宗所立之法?汝何昏愦,不肖乃尔!”“变乱祖法,臣下犯者,汝知何罪?试问汝祖宗重,康有为重,背祖宗而行康法,何昏愦至此?”光绪战战兢兢地回答:“是固自己糊涂,洋人逼迫太急,欲保存国脉,通融用西法,并不敢听信康有为之法也。”太后又大声怒斥:“难道祖宗不如西法,鬼子反重于祖宗乎?康有为叛逆,图谋于我,汝不知乎?尚敢回护也!”光绪本已魂飞齿震,此时“竟不知所对” (16)一句“难道祖宗不如西法,鬼子反重于祖宗”的质问便使光绪皇帝无言以对,足见其效力之强,如有“神功”。 祖宗崇拜和“华夏中心”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点。祖宗崇拜将祖先、祖制神圣化,使任何改革都非常困难,总被视为“数典忘祖”。“华夏中心”论认为,中国是居世界中心的“天朝上国”,只有中国文化最优秀,其他民族、国家、文化都是“狄”、“夷”、“蛮”、“番”,并以距离中国的远近为标准,把“化外”的“狄夷”或“蛮夷”划分为“生番”和“熟番”,对其他文化实际表现出一种强烈的排斥和歧视。“祖宗崇拜”与“华夏中心”结合在一起,使学习、参考外国的任何改革都被斥为“以夷变夏”的大逆不道,因而更加困难。 近代以来,“天朝上国”第一次遇到了一种更强的先进的文化的挑战。但当林则徐、魏源等提出要了解敌人、进而提出要“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时,却引起了激烈的争论和反对,被指责为“溃夷夏之防”。主张“中体西用”、学习西方船坚炮利、引进大机器生产的洋务运动,也被顽固派攻击为扰乱人心,是“乱阶之倡”,是“变夷”、“媚外”、“崇洋”、“卖国”。维新派进而提出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更被骂为大逆不道的“乱臣贼子”,是“认贼作父”、“认敌为师”。近代中国备受西方欺凌,处于国难频仍的民族危机之中,这无疑是非常严重、极有煽动性的指责。 在近代变革与守旧的理论斗争和文化冲突中,主变者一直没有建立起系统的变革理论体系,没有真正突破传统话语,所以只能一直居于守势,往往只有招架之功。由于传统话语仍居主导地位,所以守旧者掌握着传统话语的解释权,并依靠这种话语优势使自己居于道德、政治的优势地位而使变革者居于道德、政治的劣势位置和否定性境地,以此剥夺、起码是严重削弱了变革的合法性,这也是中国近代变革之路曲折多难的重要原因之一。 应当承认,与洋务派相比,维新派相当重视意识形态建构,他们从古今中外变法图强的历史中为变革寻找合理性,特别是引入达尔文的进化论,成为有力的思想武器。但在戊戌时期,这种意识形态的建构工作才刚刚开始,影响只限于少数“读书人”和个别官员,变法的“合理性”远未深入人心,未获广泛支持,这也是变法失败的重要之处。虽然如此,中国近代思想史的图谱,却是从戊戌时期开始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为今后的变革提供了思想基础,这也是维新运动更深远的意义所在。 (四)守旧派势力强大,国家的最高领导权不在维新派手中,而紧握在以西太后为首的王公、大臣手中。几位掌实权的显赫人物恭亲王、庆亲王,刚毅几乎无例外地守旧。维新派只少数几个人,而且在朝中没有实权,康有为只担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行走(外交秘书),他的7次上书大多被压下了;康有为组织学会也受到压制,遭到封闭解散的命运。办报受到遏制,《强学报》出了3期就被停刊。 西太后对变法的态度是八个字:容忍:她想把变法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同意废八股、改策论、发展商业、开办工厂、用新式武器武装军队等;控制:西太后对维新派采取两个措施,一是将翁同龢开缺,去掉光绪身边的参谋;二是让荣禄到天津担任直隶总督,控制北京及其周围的军权;观察:看看光绪要干什么。动手:只要变法触及到清廷王公贵族利益,她就动手镇压。的必要。但是,就在维新伊始,百废待兴的关键时刻,以慈嬉、荣绿为代表的愚蠢腐朽的保守派势力,却在密谋着一场无耻的宫廷政变。晚清光绪时代朝廷内实际上分成为两大党派,以慈嬉太后和她的侄子,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荣禄、兵部尚书刚毅、刑部尚书崇礼,等等这些满清贵族、皇亲国戚勾结得宠西后的太监小人李连英形成“后党”;而以光绪皇帝和他的老师,军机大臣户部尚书翁同和,御使杨深秀、大学士徐志清与工部主事、维新派代表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形成“帝党”。维新前后,由于改革触及了皇权贵族们的直接利益,使改革与保守两派自始致终进行着殊死决斗。“帝与翁(同和)一面谋改革,太后与荣(禄)一面谋废立”。在光绪下“明定国是”诏书的当天,太后为了打压帝?就令光绪下旨免除改革派重臣、户部尚书翁同和的职务,令其退职回了老家。对开制度局和官制改革,后党攻击道:“意在夺枢密院之权归制度局,夺六部之权归十二分局,夺督抚将军之权归各道民政局----朝论哗然,此局一开百官皆坐废矣”。所以,当维新进行到最后关键的政治改革时,一场罪恶的宫廷阴谋也在同时酝酿,后党一面对改革敷衍塞责,一面狂揽朝廷军政大权,布下天罗地网。光绪二十四年八月初六(1898年9月21日),慈嬉太后调兵三千,关闭京师九城门,停运京津铁路,下令逮捕康有为、康广仁兄弟。步兵统领崇礼率兵三百包围南海会馆,当场拘捕康广仁。九月十八日,慈嬉将改革派重臣谭嗣同、杨深秀、林旭、杨锐、刘光第、康广仁,史称“六君子”,在菜市口斩首示众。光绪皇帝曾试问太后何故如此,慈嬉怒斥:“变乱祖法,臣下犯者,汝知何罪?试问吾祖宗重,康有为重?背祖宗而行康法,何昏慵至此?难道祖宗不如西法,鬼子反重于祖宗乎?!”慈嬉担心“维新剧变,恐失人心”随囚禁光绪皇帝于瀛台,宣布重新“垂帘听政”,这场宫廷政变就是臭名昭著的“戊戌政变”。改革不同于革命,她是一个缓慢渐进的过程,这个过程很漫长,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需要有一个众人信服的理论作指导,一个坚实的阶级基础等,这样变法才能成功,而戊戌变法却一条也不具备,纠其原因是因为当时没有出现一个使变法成功的环境,以及与相联系的强大促进改革的政治和经济力量,他们只是在民族危机的刺激下,来不及等社会条件成熟,就被推上历史的舞台。由于他们的理论和阶级力量都很薄弱,在强大的封建势力前显得很弱小,变法者几乎没有做任何抵抗,变法就失败了,正如李侃 总结:“变法开始以前,思想上、准备上都很不充分,但迫在眉睫的民族危机使他们仓促上阵,因此难免遭到失败的命运。” 回答者: 乐乐6868 - 高级经理 七级 12-4 15:35--------------------------------------------------------------------------------主要是由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缺乏反帝反封建的勇气,只采取改良的办法,并对封建反动势力和列强寄于幻想,远离了民众,又害怕民众,因而也就得不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归于失败。同时顽固派非常强大,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不希望中国走上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于是,中外反动势力共同绞杀了维新运动。归根到底是由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水平决定,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水平很低,经济基础还很薄弱,资产阶级力量弱小。资产阶级力量不足以同封建势力相抗衡,这是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 戊戌变法失败原因是极其复杂的,与中国社会当时的环境息息相关,也与与康有为认主不清、缺乏相当的政治经验、单纯依靠光绪皇帝,甚至想把皇帝和太后分开是息息相关的。但历史发展不是后人看清后再评价的,当时人有当时的想法做法。我们今天来看已发生的历史,免不了会发现一些历史人物所存在的局限性,也可以说所有的历史人物都具有局限性。但作为历史人物在当时的所作所为都是他在那种历史环境下所最应该采取的做法也是最为正确的做法。再回首看戊戌变法:从整个中国社会来看,当时最为紧要的就是制度的缺失与改革,这点康有为是看到了,而且提了出来。这就是康有为这个人最大的历史意义。 主要是由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缺乏反帝反封建的勇气,只采取改良的办法,并对封建反动势力和列强寄于幻想,远离了民众,又害怕民众,因而也就得不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归于失败。同时顽固派非常强大,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不希望中国走上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于是,中外反动势力共同绞杀了维新运动。归根到底是由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水平决定,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水平很低,经济基础还很薄弱,资产阶级力量弱小。资产阶级力量不足以同封建势力相抗衡,这是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2023-07-02 09:22:244
1.戊戌变法失败原因分析?
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以皇帝的合法权威为基础的自上而下的大规模推动体制更新的变革运动。直到1898年,中国才真正获得了这次来之不易的变革机会,然而,它却以迅速的失败而告终。关于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有主观方面的也有客观方面的,本文主要通过对戊戌变法人士心态及改革战略的分析,探讨戊戌变法失败的主观原因。一、戊戌变法人士的激进心态1895年甲午战争失败后,中国面临着世界列强肢解瓜分的严重危机。俄、英、法、德、美、日等列强加紧了对其在华利益的争夺。在甲午战争后短短的三年时间里,中国沿海重要的港湾旅顺、威海卫、胶州湾、九龙、广州湾,都树起了帝国主义列强的旗帜;许多重要的铁路干线的修筑权,落到了他们手中,中国几乎全部国土都被划分为各个帝国主义的势力范围。“中国面临着从半殖民地沦为殖民地的严重危机”[1]在这种情况下,以康梁为代表的知识分子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民族危机,强烈的危机感给其内心以深刻的刺激与震撼,导致他们的心态产生了巨大的波动,变得越来越激进。大体上,以康梁为代表的戊戌变法派的激进改革心态具有以下五个方面的特点。(一)愤世心态 在封闭的条件下,民族危机的深度只有少数敏感的知识分子精英能够真切地感悟到。他们的敏感与其周围一般官僚士绅的沉闷平庸形成鲜明对比。这样一来,一种与此相联系的道德优越感就会油然而生。这种激愤而孤独的精英意识与优越感,会使变革者与广大官僚士绅之间形成巨大的隔阂,并导致后者对前者产生同样的情绪化反应。造成这种愤世心态的原因是,由于中国传统体制吸纳这些有变革志向的知识精英的渠极其狭窄,改革者精神上深受压抑,他们既然无法通过正常的制度化的政治参与渠道来实现自己经世济民的政治抱负,也就无法以正常的方式来疏导自己的压抑感。依次戊戌变法人士一旦获得青年皇帝的知遇之恩,就使得他们的求变心态以高度情绪化的亢奋激烈的方式表现和宣泄出来,力求引起最高统治者的注意。变革着的愤世心态与广大官僚士绅的沉闷平庸相冲突,导致了戊戌变法走向两极化的对立。 (二)急剧改革的心态康有为在《上清帝第五书》中说:“外衅日迫,间不容发,迟之期月,事变之患,旦夕可至”,急切的高呼要是还不进行变法改革“皇上与诸臣,虽欲求为长安布衣而不可得矣”,急切之情溢于言表。受这种心态影响的变法者,总是以他们主观上所感受到的危机感的强度来作为激进变革的理由,而变革成功所须考虑的客观条件却往往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三)全面“大变”的心态 能表达这种心态的,是康有为在呈光绪帝第六份奏书中所说的“能变则存,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2]改革本质上是一种渐进的过程,它要求在旧的基质上寻求新的生长机制,要求在顺应历史传统的连续性的基础上进行变革,但变法人士却不自觉地排斥这种传统的改革。这种“全变论”有其片面性。变革者仅仅注意到传统政教与制度文化对中国应付民族危机所构成的障碍,而忽视了这种传统政教与制度文化在许多其他方面对庞大的中国传统社会经济与文化生活继续承担着传统的整合功效。他们仅仅根据中国旧体制无法抗衡列强对中国的侵略这一点来认定变法必须是全面的“大变”,这显然是失之偏颇的。(四)简单化的乐观预期改革者一方面对中国危机的前景充满了焦虑,另一方面又对改革的前景有一种过于简单的,不成熟的乐观判断。改革者对变法的简单化的乐观判断的原因主要是少年气盛,血气方刚而又缺乏实际阅历,而且康有为认为,由于中国与日本在民俗文化方面相近,只要以日本为借鉴,中国的改革也就“易如反掌”。“大抵欧美以三百年而造成之政体,日本效欧美以三十年而养成之,若以中国之广士众民近采日本”,那么,其结果将是“三年而宏规成,五年而条理备,八年而成效举,十年而霸图定矣”。[3]康有为所表现出来的这种不切实际的虚幻的乐观心理是一种非理性的因素,它会使变革者忽视变革过程的复杂性,它引发的那种虚幻的自信会进一步起到鼓动变革者提出不切实际的,与现实脱节的变革方案的消极作用。 这种以危机感的强度为基础的求变心态,固然是可以促进变革的重要因素。但是,由于危机感是一种主观的心理因素,很容易使变革者脱离现实的允许条件来确定变革的幅度、速度与范围。危机感比较容易使人们确认变革的“必要性”,而变革的约束条件则较少地为人们所重视,这样就会使改革的分寸与火候的把握失去依据。也正是这种激进的求变心态导致变革者的政治行为与政治选择上的激进性。他们是在这种激进心态的支配下,来设计和制定变法的基本战略和策略的,结果使得康有为等改革派在变法的具体战略措施上没有采取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做法,而是采取了完全相反的做法。二、康有为改革战略的失误 (一)先声夺人的改革声势 变法一开始,康有为就把改革的通盘计划公开于世,并把矛头公开地明确地直指他所认为的反对改革的政敌与传统的官僚体制,当荣禄问康有为如何改革时,康有为竟回答:“杀三品以上阻挠新法大臣一、二人,则新法行矣。”这种惊世骇俗的言论,只能被保守派视为变法派准备大开杀戒的公开声明。并从而引起荣禄等势力派官僚的嫉恨,徒然增加了变法的阻力。其次,康有为向光绪帝建议,以“大誓群臣,以定国是”作为变法的第一步计划。在光绪帝尚没有取得真正的最高权力的情况下,大誓群臣的做法的结果,实际上就是把皇帝从变法过程的仲裁者的至高地位,推向改革派一边。一旦改革派与对立派的矛盾日益发展的情况出现时,皇帝本人将由于其明确的政治倾向性,而失去足够的政治回旋余地。 (二)改革理论不成熟公羊学说是康有为维新理论的基本出发点,它把儒家经典解为伪书,对中国知识界无疑是当头棒喝,它动摇了封建正统儒学的思想基础和封建正统思想的合法性。因为几千年来的儒家正统教育并不是用一两篇文章或一场精神运动就能否定的,它是根植于中国传统农业社会基础上的,即使在工业化社会或后工业社会,儒家思想仍有它存在的合理性和生命力。所以康有为的公羊学说一出笼,自然遭到一大批守旧和保守人士的攻击,即使本来对社会危机有很深的认识,同时主张政府变革的一大批洋务派官僚也不能认同康有为的价值观念。公羊学说使得改革者失去了广泛的支持者和同盟军,使戊戌变法最终演变为改革精英的独舞。另外,在没有对中外国情作出深刻的历史比较的情况下,仅仅依据中日两过历史表象的类似性匆匆设计出仿效日本明治维新的急进的改革方案。日本在分封制的条件下,具有传统权威合法性的君主可以在传统的幕府体制之外另起炉灶地建立中央集权的机构,当他在推想改革时可以从社会中直接引用大批新人来充实自己的新的政治中心而无须顾忌传统贵族的意见。而中国与日本不同,在中国这种传统的官僚集权体制下,君主可以提拔 少数人,但不可能变更整个官僚阶级,他必须采取缓进的方式变革,只有这样才能在维持旧式官僚的声望与利益的前提下发挥新官僚的作用,否则就会引起旧官僚的剧烈反抗。所以在中国当时的历史情境下用激进的改革方案就严重脱离了中国社会的实际,这种改革理论的不成熟也埋下了导致改革失败的理论陷阱。(三)“快变、大变与全变”的一揽子解决方式当变法派取得皇帝信任并开始推进改革时,他们不是采取步步为营的渐进方式,而是主张“快变、大变与全变”的一揽子解决方式。在这种变法战略的影响下,光绪帝在一百零三天的时间内发布了二三百条涉及选拔人才,农工商业,裁汰官员,废除科举等几乎所有方面的上谕。这种毫无章法的不顾实施条件与后果的做法,只能使变法的实施停留在形式上。而且,改革产生的利益受到的影响的人们越来越多地聚集到反对派一边。尤其像科举制改革这种涉及全国数以百万计士绅前途的大举措,变法策划者要求在当年就把全国的生童试改为策论考试,连给考生做贮备的时间也没有。这对历经数十年寒窗之苦的一般人士来说,实在是过于苛求,他们难以对这样的变动有足够的心理承受力与思想上的准备。这样容易产生反对情绪。(四)孤立与排斥太后的政治战略由于慈禧太后对光绪皇帝作出的举措,掌握着事实上的否决权。因此如何处理光绪帝与慈禧太后之间的关系,对于变法能否顺利进行有重要意义。尽可能地减少太后对皇帝的猜疑与不满,防止保守派与太后之间结合成政治上反对光绪改革的政治联盟,是确保变法成功重要条件。然而康有为拒绝采取“调和两宫”的主张,主张“尊君权之道,非去太后不可”。[4]可以说,这是康有为在政治战略上最严重的失策。这种政治战略的前提,显然是十分错误的。首先,太后在变法问题上并非极端保守,她同意在有限的范围内进行变革。其次,太后对光绪皇帝所具有的权威性以及她在群臣中的至高权势乃是不容忽视的客观事实。而康有为等根本无视这一既存事实,他们认为既然太后已经归政于皇帝,那么在法统上,皇帝就应拥有相应的实权,一旦他们认为皇上并不拥有这种相应的权力,就应排斥太后作为改革的目标。事实上,康有为为排斥太后的做法,在变法派内部就受到不少人的反对。连作为戊戌六君子之一的杨锐也曾上奏指出,“ 皇太后亲将天下授之皇上,宜遇事将顺行,行不去处不宜固执己见。变法宜次第。进退大臣不宜太骤。”而戊戌变法派内部的重要人物之一的王照,就曾主张把变法的荣誉花环戴在太后头上,以此来满足这位老妇的虚荣心,以尽可能地减少变法的阻力。然而,康有为由于长期以来受到张荫桓的影响,坚执挟此抑彼“之策,把慈禧太后视为”不可造就人物“来加以排斥。而在这种情况下,变法派不是分化了太后与荣禄的联合,而反而使两者由于利益与共而更为紧密地联合起来。除了上述问题之外,人们还可以从康有为一些有关政策的具体建议中,认识到这位政治人物在政治上的不成熟。2023-07-02 09:22:342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失败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维新派自身的局限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 原因: 1、领导者——资产阶级维新派势力过于弱小,而封建顽固势力十分强大.(根本原因)(由妥协性,软弱性的阶级本性决定) 2、 直接原因——袁世凯的背叛. 3、 帝国主义没有给予支持(外部原因) 教训:在当时的中国,改良主义的道路是走不通的,中国近代化的路程是漫长而又坎坷的. 从中国内部看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戊戌变法失败,究其原因,固然与资产阶级维新派采取改良的方法,寄希望于没有实权的皇帝,寄希望于袁世凯和外国侵略者,脱离人民群众有关.但是,如果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仔细分析的话,决不是书本上描述的那么简单.就其失败的原因,从中国内部看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一. 客观上,新旧力量的对比明显不利于维新派 变法的根本目的就是要用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制度来取代封建专制的政治体制、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自然会遭到保守势力的反对.变法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维新势力与保守势力的力量对比. 当时,力量对比的天平明显地倾斜于保守派.从控制军政实权的大多数王公贵族,到军队将领和只会做八股文章的士子文人,为了维护既得利益,无不反对变法,从上到下构织成一张严密的抵制变法的网络.耐人寻味的是,本来与保守派有矛盾的洋务派,虽然在“西用”上与维新派有着共同的语言,但为了维护“中体”,而公然站到了保守派的阵营之中,使得维新派势单力薄. 维新派的主要靠山光绪,名义上是已经亲政的皇帝,但最高权力实际上依然为慈禧所垄断.维新派在变法期间只掌握一种权力,即起草上谕权,除此之外,他们什么也做不了主,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只能依靠上谕来推行变法新政,但百日维新中所下的上谕真正得到执行的其实很少.从严格意义上讲,维新派始终没有成为真正的改革实践者. 最致命的是,维新派始终没有认清光绪,没有看到光绪只是一个旧统治秩序的维护者、改善者,并不主张把中国建成一个资产阶级统治的君主立宪国家.虽然现实的危机促使他选择了变法的道路,但其根本目的是要实现他内心深处“君权至上”的理想.因此在发布那么多的上谕中,都没体现维新派所要求的开国会、定宪法等主张. 另外,作为中国近代社会新生力量的民族资本家群体中,很少有人直接参与或支持维新变法.而仅仅由一些具有资产阶级思想的知识分子来鼓动变法,这样变法失败的命运就不可避免了. 二. 主观上,维新派举止失当,过于激进,加速了失败的步伐 任何改革,尤其是政治改革都是一项系统工程,有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期望毕其功于一役,是不现实也是根本不可能的.没有政治斗争经验的维新派,奢望变法立刻产生奇效,迅速扭转中国长期形成的积贫积弱局面,其实是欲速则不达. 首先,维新派在舆论宣传上采用了过激的言辞和一意孤行、感情用事的做法.在自己并没有掌握实权、没有形成权威的情况下,就要求裁撤六部为代表的传统官僚机构.更有甚者,康有为在与老谋深算的荣禄谈话时,竟然口无遮拦,提出:“杀二三品以上阻挠新法大臣一二人,则新法行矣.”这种不理智的策略,只能减少维新派的同情者和支持者. 其次,维新派没有建立广泛而又坚强的同盟.对于任何改革而言,最积极的支持者和最积极的反对者都是少数,更多的是等待、观望和温和派. 再次,维新派采取了全面出击、齐头并进的方针,推进改革政策的实施.在短短的103天时间里,通过光绪颁布了300多道变法谕旨,内容涉及各个领域.这种急于求成的心态,使得原本对改革的承受能力和适应能力都比较脆弱的中国社会各阶层,更增添了对改革的反感与厌恶,改革的阻力陡然上升. 综上所述,内因是变化的根本,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总是通过内因起作用.在保守势力强大的社会环境中,维新派指望立竿见影实现自己救亡图存的理想最终被残酷地扼杀了.2023-07-02 09:22:431
戊戌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什么
百余年前的戊戌维新运动,是近代以来中国首次有意识地进行制度变革、因应现代化挑战的尝试。但这次措施并不“过激”的改革,却以流血的悲剧结束,使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严重受挫。这次失败自有许多复杂深刻的原因,其中之一便是文化传统的作用。 这次维新运动有着深刻的社会、政治、文化和国际背景,而最直接的原因则是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的失败。由于历史上日本长期学习中国文化,所以在甲午战争之前,中国人一直视日本为“蕞尔岛国”、“东夷小国”。但在历时近十个月的甲午战争中,中国却惨败于向为国人小觑的日本,号称“东方第一”的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几十万中国军队溃不成军,日军侵入中国本土,肆意烧杀掳掠,清政府最终签下了割地赔款、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向敌乞和。 甲午战争的失败使中国人痛心疾首,深受震撼。一些先进的有识之士如康有为、梁启超等痛定思痛,开始探索新的救国之道。他们认为,日本之所以能由“崎岖小岛”战胜老大中华帝国,就在于向西方学习,变衣冠,改正朔,变法维新,实行君主立宪,所以中国的救亡强国之路就是要向敌人———日本学习。中国要生存、要强大,应该而且也只能像日本那样变法维新,学习西方。1895年5月,康有为在北京发动著名的“公车上书”,公开提出只有学习日本变法才能强国的主张。他们的夸赞、要向强敌学习的疾呼,使朝野为之一震。有的表示赞同,有的坚决反对,认为是大逆不道。支持维新的光绪皇帝则深为所动,加上康、梁的各种结合中国情况提出变法的具体建议。 中国被日本打败、举国同仇敌慨之时,同样热血沸腾的维新派却没有仅仅停留在对敌人的谴责、痛斥阶段,更不是简单地否定侵略者包括体制在内的种种优长之处,而是冷静地提醒人们看到敌人的长处,提出要向敌人学习,确实难能可贵。因为这既需要高人一筹的识见,对世界大势、国际格局、国内形势有理性、清醒的认识,更要有过人的勇气。他们这种勇气之所以令人敬重,还因为文化守旧观念之强大。作为观念、文化变革的先驱,他们实居孤立无援之境。戊戌政变后,慈禧对光绪的一段怒斥颇能说明问题。政变发生当天,慈禧太后重新训政。一句“难道祖宗不如西法,鬼子反重于祖宗”的质问便使光绪皇帝无言以对,足见其效力之强,如有“神功”。以及随后顽固派所采取的一系列的措施表明中国的传统文化的影响。 祖宗崇拜和“华夏中心”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点。祖宗崇拜将祖先、祖制神圣化,使任何改革都非常困难,总被视为“数典忘祖”。“华夏中心”论认为,中国是居世界中心的“天朝上国”,只有中国文化最优秀,其他民族、国家、文化都是“狄”、“夷”、“蛮”、“番”,并以距离中国的远近为标准,把“化外”的“狄夷”或“蛮夷”划分为“生番”和“熟番”,对其他文化实际表现出一种强烈的排斥和歧视。“祖宗崇拜”与“华夏中心”结合在一起,使学习、参考外国的任何改革都被斥为“以夷变夏”的大逆不道,因而更加困难。 虽然近代以来,“天朝上国”第一次遇到了一种更强的先进的文化的挑战。但当林则徐、魏源等提出要了解敌人、进而提出要“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时,却引起了激烈的争论和反对,被指责为“溃夷夏之防”。主张“中体西用”、学习西方船坚炮利、引进大机器生产的洋务运动,也被顽固派攻击为扰乱人心,是“乱阶之倡”,是“变夷”、“媚外”、“崇洋”、“卖国”。维新派进而提出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更被骂为大逆不道的“乱臣贼子”,是“认贼作父”、“认敌为师”。因此在近代中国新旧的理论斗争和文化冲突中,主变者一直没有建立起系统的变革理论体系,没有真正突破传统话语,所以只能一直居于守势,往往只有招架之功。由于传统话语仍居主导地位,所以守旧者掌握着传统话语的解释权,并依靠这种话语优势使自己居于道德、政治的优势地位而使变革者居于道德、政治的劣势位置和否定性境地,以此剥夺、起码是严重削弱了变革的合法性,这也是中国近代变革之路曲折多难的重要原因之一。 另外一个原因之一就是维新派没有发动广大的群众,只是一小部分的人在努力。应当承认,与洋务派相比,维新派相当重视意识形态建构,他们从古今中外变法图强的历史中为变革寻找合理性,特别是引入达尔文的进化论,成为有力的思想武器。但在戊戌时期,这种意识形态的建构工作才刚刚开始,影响只限于少数“读书人”和个别官员,变法的“合理性”远未深入人心,未获广泛支持,这也是变法失败的重要之处。 即使戊戌变法的失败还有其他的许多主客观原因 ,但是中国近代思想史的图谱,却是从戊戌时期开始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为今后的变革提供了思想基础,这也是维新运动更深远的意义所在。2023-07-02 09:22:518
中国戊戌变法失败而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与背景?
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 :1.日本的封建统治基本比较薄弱.(政治) 2.日本的倒幕派掌握了较大的实权,拥有中下级武士的广泛支持.(革命力量) 3.倒幕派推翻幕府统治后采取了教为有力的措施摆脱了民族压迫实现.(措施) 4.列强忙于侵略中国,客观上为日本革命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客观环境) 中国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1.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2.只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 3.没有发动广大的人民群众. 4.封建顽固派的阻挠比较:1、从文化来说 日本天皇具有精神领域的绝对统治地位虽然在政治上权利由幕府统治,但是天皇的一道诏书可以对社会造成很大影响 。中国的皇帝自古就是强权的产物,统治的基础是军事力量而非人民的支持。 光绪皇帝虽然名义上是中国的最高统治者但是没有实权, 真正响应其的只是少数近臣而非基层的响应,而李鸿章的洋务维新也仅仅是淮军派和湘军之间展开后期更是变成了2派大混战 。总结就是日本的维新收到了社会基层的响应, 中国的维新仅仅是维新层自己的一厢情愿 2、从观念来说 中国的维新是基于技术成果的维新,花大笔银子购置西洋军火,购用西洋顾问,派遣留学生学习西洋技术 日本的维新则是基于制度的维新, 派遣使节团学习西方社会、 官吏制度用来改革日的社会体制 3、从用人来说 日本和中国都向西方派遣了留学生 ,回国后从基层开始层层改革最后凭借功绩成为军政界的重要人物。 中国的留学生回国后则被改革者视为瑰宝任以要职, 但是由于中国派系的关系却最终没有被任命在关键的官职上。加上军政界的社会风气留学生大多很快腐化同流合污。 从内部4、条件 第一,日本实现近代化的条件优于中国。由于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两国封建社会内部都已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但在19世纪中叶,这两个国家都还不具备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的充分的社会经济前提。 只是由于遭到西方国家的殖民侵略,日中两国才被迫将“采 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的任务提上自己的历史议事日程。由于日本经济发展的普遍水平略高于中国,因此它实现近代化的条件也比中国更有利一些。 第二,日本幕府统治与清朝统治虽然同样面临严重的危机,但情况有所不同。在明治维新前,日本幕府统治已成为众矢之的。其危机主要体现在:一是日本存在着猛烈而持续的农民起义和市民暴动, 它有力地冲击着幕府的统治和腐朽的封建制度。二是统治阶级内部的斗争和分化也日益激烈。旧的统治阶级——武士等级,不仅在其上层存在着尖锐复杂的矛盾, 日益贫困化的广大下级武士对上层的不满情绪也发展到“恨主如仇”的严重程度,一部分武士甚至向资产阶级转化,这就使幕府陷入极端孤立的地位。此外,强藩的离心倾向也越来越大。 1864、1865年幕府两次发兵征讨长州藩,标志着幕府与强藩的矛盾也已公开化。而日本封建制度因其僵化的土地所有制和封闭式的社会结构, 不但无法调节这些矛盾, 本身也陷于瓦 解。而中国戊戌维新时却没有出现这样的形势。自从1864年欺骗利用。在统治阶级内部, 掌握清政府大权的满族贵族, 对外向外国侵略势力投降妥协, 勾结起来共同绞杀中国人民革 命;对内则向汉族地主实行让步,依靠曾国藩、李鸿章为首的军阀官僚镇压农民起义,办理 国防外交,使清朝封建政权暂时得以维持。统治阶级内部虽然有洋务派、顽固派以及帝党、 后党之争,但总的说来守旧势力还很强大。 从力量对比上 在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尚不成熟的条件下, 能否实现近代的社会变革,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在旧的统治阶级营垒中是否能分化出一支革新的力量以及这支力量的实力情况。 在日本明治维新时,幕府的势力已经十分脆弱,陷于极端孤立的境地。维新势力以中下级武士为核心,抬出天皇为旗帜,与反幕府的强藩相结合,既有基地,又有军队,广大农民 和市民也积极参加和支持反幕武装,因此组成了强大的维新阵营,一举推翻了幕府旧政权。 中国的情况则不然。由地主、商人、高利贷者和官僚结成的“四位一体”,同现存的经济和政治制度有着密切的利害关系, 传统文化的核心——儒学又是它们的共同思想准则。而且,这股反动势力还有强大的外国侵略势力的支持。 因此,在这个具有特殊凝聚力的统治营垒中是很难分化出与之相对抗的革新势力的。如中国的维新势力仅以有资产阶级倾向的士大夫知识分子为核心,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联合少数官僚。既没有基地,也无兵权、财权,“与 守旧党比,不过千与一之比,其数极小”。因此,守旧势力一反扑,维新势力顷刻瓦解。 背景:1、社会背景 日本:日本明治维新前,人民反抗、新兴地主、商人不满、统治阶级内部分化,各种社会矛盾尖锐,幕府统治已成为众矢之的。 中国: 中国的封建统治危机虽然十分严重, 但由于封建统治者与帝国主义勾结,封建势力还比较强大。 2、国际环境: 日本:日本明治维新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末,当时世界还处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夺取殖民地的高潮也尚未开始。而西方列强在东亚侵略的主要目标是地大物博的中国,加上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特别是中国太平天国运动对西方列强力量的牵制,客观上都为日本明治维新提供了一个较为有利的国际环境。其次日本维新派本身也比较注意外交斗争策略,尽量利用英法、英俄之间的矛盾。 中国:戊戌变法发生在19世纪的90年代末,世界资本主义已经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中国成了列强在东方争夺的对象,出现了瓜分中国的狂潮。这时帝国主义列强也决不愿意中国成为一个独立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国际环境对中国维新运动很不利。 简介:戊戌变法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维新变法,是指1898年6月11日至9月21日维新派人士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政治改良运动。但戊戌变法因损害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顽固派)的利益所以遭到强烈抵制与反对,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等发动戊戌政变,光绪帝被囚至中南海瀛台,维新派的康有为、梁启超分别逃往法国、日本,戊戌六君子谭嗣同、康广仁、林旭、杨深秀、杨锐、刘光第被杀,历时103天的变法失败。主要内容: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开办新式学堂吸引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训练新式陆军海军同时规定,今后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也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促进了思想解放,对社会进步和思想文化的发展,促进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起了重要推动作用。明治维新明治维新,是指19世纪60年代末日本在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冲击下所进行的,由上而下、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全盘西化与现代化改革运动。这次改革始于1868年明治天皇建立新政府,日本政府进行近代化政治改革,建立君主立宪政体。经济上推行“殖产兴业”,学习欧美技术,进行工业化浪潮,并且提倡“文明开化”、社会生活欧洲化,大力发展教育等。这次改革使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个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逐渐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是日本近代化的开端,是日本近代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但日本的明治维新并不彻底,同时也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日本强大后,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2023-07-02 09:23:264
戊戌变法失败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1)新政的改革措施缺乏通盘的审慎考虑新政一开始,清政府就进行了诸多方面的大量变革,没有考虑到改革的轻重缓急以及社会的承受能力,有的改革甚至没有配套设施相适应。因此,改革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改革彼此抵制的现象。预备立宪时期,改革发展到政治体制的变革,但是清政府并没有考虑到以此为中心积极进行相关改革,而是各种改革同时并举。以至于预备立宪在国会请愿运动的影响下多次变更,也不能满足立宪派的要求,使人们对新政失去了信任感,立宪派也因此由失望走向决裂。(2)新政缺乏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太平天国运动结束后,清王朝形成了外重内轻的政治局面,对以中央集权为目的之一的新政十分不利。因此,清政府在改革中将督抚的军权和财权收归中央,引起了地方督抚的强烈不满,增强了中央和地方的矛盾,地方的离心倾向增强。在改革过程中,中央政府由于权力的重新分配也存在着许多派系之争,使改革的权力中枢趋于涣散。1908年,光绪、慈禧的先后亡故,使清政府失去了政治权威,随后出现的载沣等人根本没有政治驾驭能力。这一切都导致改革始终没有统一的、有力的领导核心。光绪末年,京师流传谚语:近支排宗室,宗室排满,满排汉,说明新政时期统治阶级内部并不统一。(3)新政在执行上存在着严重的失误由于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以及官员素质低下等原因,新政的执行往往大打折扣。不仅如此,新政中的一些失误进而导致了统治危机。如:对于新政中产生的新式知识分子,清政府并没有通过深化改革,从制度和精神上加以吸纳和整合,结果使他们走到了自己的反对面。对于拥有广泛社会基础的立宪派,清政府也没有能够与之取得最大限度的合作。在改革过程中,清廷不断地集权满族贵族,皇族内阁的出台进一步激化了满汉矛盾,加深了信任危机。铁路干线国有政策进一步激化了士绅与民众的不满情绪,加深了统治危机。(4)财政危机对新政的失败影响很大新政时期,清政府面对严重的财政危机,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一些地方新政的执行。同时,各项新政同时并举,加重了财政危机。为举办新政,新的捐税层出不穷,加重了民众的负担,这甚至引起了一些地方对新政的反对。(5)政治腐败也是导致新政失败的重要原因新政并没有改变政治腐败的状况,相反政治更加腐败。新政过程中一些素质低下的满族贵族和汉族官僚占据重要职位,他们贪污腐化,使腐败之风难以清除。例如,瑞徵识字不多,端方不端,凤山贪婪,恩寿“贪秽卓著,固已有口皆碑”,载涛专用谗陷一派,奕劻用人“但知财货”,等等不一而足。而且,一些地方官员还借调查户口等新政敛财,直接引起了人民对一些新政的反对。所以政治腐败在很大程度影响了改革的有效进行。2023-07-02 09:23:321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它有何意义?
失败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维新派自身的局限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 原因: 1、领导者——资产阶级维新派势力过于弱小,而封建顽固势力十分强大.(根本原因)(由妥协性,软弱性的阶级本性决定) 2、 直接原因——袁世凯的背叛. 3、 帝国主义没有给予支持(外部原因) 教训:在当时的中国,改良主义的道路是走不通的,中国近代化的路程是漫长而又坎坷的. 从中国内部看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戊戌变法失败,究其原因,固然与资产阶级维新派采取改良的方法,寄希望于没有实权的皇帝,寄希望于袁世凯和外国侵略者,脱离人民群众有关.但是,如果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仔细分析的话,决不是书本上描述的那么简单.就其失败的原因,从中国内部看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一.客观上,新旧力量的对比明显不利于维新派 变法的根本目的就是要用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制度来取代封建专制的政治体制、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自然会遭到保守势力的反对.变法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维新势力与保守势力的力量对比. 当时,力量对比的天平明显地倾斜于保守派.从控制军政实权的大多数王公贵族,到军队将领和只会做八股文章的士子文人,为了维护既得利益,无不反对变法,从上到下构织成一张严密的抵制变法的网络.耐人寻味的是,本来与保守派有矛盾的洋务派,虽然在“西用”上与维新派有着共同的语言,但为了维护“中体”,而公然站到了保守派的阵营之中,使得维新派势单力薄. 维新派的主要靠山光绪,名义上是已经亲政的皇帝,但最高权力实际上依然为慈禧所垄断.维新派在变法期间只掌握一种权力,即起草上谕权,除此之外,他们什么也做不了主,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只能依靠上谕来推行变法新政,但百日维新中所下的上谕真正得到执行的其实很少.从严格意义上讲,维新派始终没有成为真正的改革实践者. 最致命的是,维新派始终没有认清光绪,没有看到光绪只是一个旧统治秩序的维护者、改善者,并不主张把中国建成一个资产阶级统治的君主立宪国家.虽然现实的危机促使他选择了变法的道路,但其根本目的是要实现他内心深处“君权至上”的理想.因此在发布那么多的上谕中,都没体现维新派所要求的开国会、定宪法等主张. 另外,作为中国近代社会新生力量的民族资本家群体中,很少有人直接参与或支持维新变法.而仅仅由一些具有资产阶级思想的知识分子来鼓动变法,这样变法失败的命运就不可避免了. 二.主观上,维新派举止失当,过于激进,加速了失败的步伐 任何改革,尤其是政治改革都是一项系统工程,有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期望毕其功于一役,是不现实也是根本不可能的.没有政治斗争经验的维新派,奢望变法立刻产生奇效,迅速扭转中国长期形成的积贫积弱局面,其实是欲速则不达. 首先,维新派在舆论宣传上采用了过激的言辞和一意孤行、感情用事的做法.在自己并没有掌握实权、没有形成权威的情况下,就要求裁撤六部为代表的传统官僚机构.更有甚者,康有为在与老谋深算的荣禄谈话时,竟然口无遮拦,提出:“杀二三品以上阻挠新法大臣一二人,则新法行矣.”这种不理智的策略,只能减少维新派的同情者和支持者. 其次,维新派没有建立广泛而又坚强的同盟.对于任何改革而言,最积极的支持者和最积极的反对者都是少数,更多的是等待、观望和温和派. 再次,维新派采取了全面出击、齐头并进的方针,推进改革政策的实施.在短短的103天时间里,通过光绪颁布了300多道变法谕旨,内容涉及各个领域.这种急于求成的心态,使得原本对改革的承受能力和适应能力都比较脆弱的中国社会各阶层,更增添了对改革的反感与厌恶,改革的阻力陡然上升. 综上所述,内因是变化的根本,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总是通过内因起作用.在保守势力强大的社会环境中,维新派指望立竿见影实现自己救亡图存的理想最终被残酷地扼杀了. 意义: (1)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2)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 (3)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2023-07-02 09:23: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