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ira
-
你好:
生物完成
分解代谢
主要靠(体内的各种酶)
酶是一类生物催化剂,它们支配着生物的新陈代谢、营养和能量转换等许多催化过程,与生命过程关系密切的反应大多是酶催化反应。酶的催化机理和一般化学催化剂基本相同,也是先和反应物(酶的底物)结合成络合物,通过降低反应的能来提高化学反应的速度,在恒定温度下,化学反应体系中每个反应物分子所含的能量虽然差别较大,但其平均值较低,这是反应的初态。酶的非常重要的功能是参与消化系统的工作。
相关推荐
代谢反应
代谢是生物体维持生命的化学反应总称。这些反应使得生物体能够生长和繁殖、保持它们的结构以及对环境作出反应。代谢通常被分为两类:分解代谢可以对大的分子进行分解以获得能量(如细胞呼吸);合成代谢则可以利用能量来合成细胞中的各个组分,如蛋白质和核酸等。代谢是生物体不断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过程,一旦物质和能量交换停止,生物体的生命就会结束。 代谢中的化学反应可以归纳为代谢途径,通过一系列酶的作用将一种化学物质转化为另一种化学物质。酶对于代谢反应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酶可以通过一个热力学上易于发生的反应来驱动另一个难以进行的反应,使之变得可行;例如,利用ATP的水解所产生的能量来驱动其他化学反应。一个生物体的代谢机制决定了哪些物质对于此生物体是有营养的,而哪些是有毒的。例如,一些原核生物利用硫化氢作为营养物质,但这种气体对于动物来说却是致命的。代谢速度,或者说代谢率,也影响了一个生物体对于食物的需求量。2023-07-02 10:22:161
分解代谢是什么?
分解代谢指机体将来自环境或细胞自己储存的有机营养物质分子(如糖类、脂类、蛋白质等),通过一步步反应降解成较小的、简单的终产物(如二氧化碳、乳酸、氨等)的过程,又称异化作用。分解代谢伴有蕴藏在大分子复杂结构中自由能的释放。在分解代谢的某些反应中,产生的大部分自由能储存于ATP中,一些自由能以NADPH形式直接用于某些需能反应。在物质代谢中将复杂的物质分解为简单的物质的化学过程,为异化作用。但这并不限于化学上的复杂的定义。分解代谢(catabolism)具有单纯的化学意义,而异化作用则有老废物化的感觉,在名词使用上常因人而异。一般化学复杂性的增加因与自由能的增大有关,所以为了方便起见,把伴有自由能的损失过程叫异化作用,反之伴有能量吸收的过程则称为同化作用。2023-07-02 10:22:262
代谢物指的是什么
代谢是指生物体内所发生的,用于维持生命的,一系列有序的化学反应的总称。这些反应可以使生物体能够生长和繁殖,保持它们的结构和对外界环境的刺激做出反应。代谢也称为细胞代谢。代谢通常可以分为两类:分解代谢,合成代谢。一、分解代谢:是指大分子的物质通过分解代谢来获得能量,比如说细胞呼吸,以及淀粉、蛋白质和纤维素的代谢。分解代谢反应可以分为三个步骤。二、合成代谢:合成代谢也就是同化作用或生物合成,是指从小的前体或构件分子,如氨基酸和核苷酸,合成较大的分子,如蛋白质和核酸的过程。合成代谢反应也可以分为三个步骤。1、大分子有机化合物,如蛋白质、多糖或脂类被消化分解为小分子组分。2、这些小分子被细胞摄入并被转化为更小的分子,通常为乙酰辅酶A,此过程中会释放出部分能量。3、辅酶A上的乙酰基团通过柠檬酸循环和电子传递链被氧化为水和二氧化碳,并释放出能量代谢是一个生物体不断地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过程,当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停止时,生物体的结构也就会解体。2023-07-02 10:22:341
分解、消化和代谢有什么区别??
主要是在于主体不同,对象的区别。分解一般用于微生物(化学分解不讨论),指一种化合物生成简单成分或元素的过程;消化则用于动物或者是人将食物中的大分子物质在消化酶的作用下转变成小分子物质的过程;代谢则包括整个生物维持生命的一系列有序的化学反应的总称,可以简单理解为代谢包括但不限于生物类的分解和消化。分解:使分成几个较简单的化合物;使分成构成成分或元素;消化:动物或人的消化器官把食物变成可以被机体吸收养料的过程;食物中的淀粉、蛋白质、脂肪等大分子物质,在消化酶作用下转变成能溶于水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叫做消化。代谢:生物体内所发生的用于维持生命的一系列有序的化学反应的总称。这些反应进程使得生物体能够生长和繁殖、保持它们的结构以及对外界环境做出反应。代谢通常被分为两类:分解代谢可以对大的分子进行分解以获得能量(如细胞呼吸);合成代谢则可以利用能量来合成细胞中的各个组分,如蛋白质和核酸等。2023-07-02 10:22:591
脂肪在人体里都发生了哪些反应?
脂肪在人体中主要是作为能量贮存物质,它在体内的反应主要是分解后产生能量,供人体需要。这类反应是“脂肪的氧化分解”,或称为“脂肪的分解代谢”。进入人体内的脂肪需要先消化。消化主要在小肠上段经各种酶及胆汁酸盐的作用,水解为甘油、脂肪酸等。简单地说,脂肪的分解代谢是,在氧供充足条件下,脂肪酸可分解为乙酰CoA,彻底氧化成CO2和H2O并释放出大量能量。其过程为:脂肪首先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甘油通过氧化和磷酸化,生成3-磷酸甘油醛,然后再脱磷酸为丙酮酸,再脱二氧化碳为乙酰辅酶A(乙酰CoA),乙酰辅酶A进入三羧酸循环(TCA环),彻底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通过呼吸链生成能量物质--ATP。脂肪酸要经过β-氧化,两个碳两个碳地从脂肪酸上切下来,分解生成为乙酰CoA。乙酰辅酶A进入三羧酸循环(TCA环),彻底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通过呼吸链生成能量物质--ATP。脂肪在人体内进行分解代谢所发生的反应有几十个,就不一一写出来了。脂肪的分解代谢是生物体内产能率最高的代谢过程。脂肪也成为生物体内最重要的贮能物质。2023-07-02 10:23:095
微生物分解代谢途径有哪些?以及其特点!谢谢!!
1)EMP途径:以1分子葡萄糖为底物反应产生2分子丙酮酸,2分子NADH+氢离子和2分子ATP。EMP途径是绝多数生物所共有的一条主流代谢途径。 (2)HMP途径:是从葡糖-6-磷酸开始的,其特点是葡萄糖不经EMP途径和TCA循环而得到彻底氧化,并能产生大量还原型烟酸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以及重要中间代谢产物。在多数好氧菌和兼性厌氧菌种都存在HMP途径,而且通常还与EMP途径同时存在。只有HMP途径而无EMP途径的微生物很少,例如弱氧化醋杆菌,氧化葡糖杆菌,氧化醋单胞菌。 (3)ED途径:以1分子葡萄糖为底物生成2分子丙酮酸,1分子ATP,1分子NADPH和NADH。其特点是只经过4步反应即可快速获得由EMP途径须经10步反应才能形成的丙酮酸。ED途径在革兰氏阴性菌中分布较广,特别是假单胞菌和固氮菌的某些菌中较多存在,是缺乏完整EMP途径的微生物中的一种替代途径。ED途径可不依赖于EMP途径和HMP途径而单独存在。 (4)TCA途径:以1分子丙酮酸为底物,经过一系列循环反应而彻底氧化,脱羧形成3分子CO2,4分子NADH2,1分子FADH2和1分子GTP,总共相当于15分子ATP,产能效率极高。这是一个广泛存在于各生物体中的重要生物化学反应,在各种好氧微生物中普遍存在。 这是我找到,如果有问题,请追问我帮你翻书2023-07-02 10:23:251
解释为何分解代谢一般生成NADH和FADH2,而合成代谢通常使用NADPH。
【答案】:有两个不同来源的氧化还原辅酶非常重要。在细胞质中,NAD+和NADH的比例很高,NADPH和NADP+的比例也很高,这意味着合成代谢反应能够在胞质中进行,而分解代谢(如糖酵解)也能在胞质中进行。如果没有两套不同的辅酶来源,将没有一个单独的细胞空间可以同时进行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具有两套不同的,但是结构上有联系的还原剂有助于保证合成和分解代谢相互区别。2023-07-02 10:23:321
原核生物合成和分解代谢反应在酶分子水平进行是什么意思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显著区别之一,原核生物的细胞质内仅有核糖体而没有线粒体、高尔基体、内质网、溶酶体、液泡和质体(植物)、中心粒(低等植物和动物)等细胞器。真核细胞中,合成和分解代谢反应在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细胞器内进行。原核细胞无细胞器,所以只能在细胞基质中进行,所以无细胞器等结构参与,只是游离的酶分子进行催化反应。2023-07-02 10:23:411
所谓分解作用和代谢作用的定义是什麼?
分解作用实质上是指微生物的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是异化作用中重要的过程。异化作用就是生物的分解代谢。是生物体将体内的大分子转化为小分子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代谢作用是指摄入机体内的分子由酶等的作用而引起的变化,包括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的综合术语。一般单称代谢时,虽然都认为是指前者,但实际上两者是密切不可分的。两者的反应永远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而成为复杂的代谢网,从而构成机体的整个代谢。代谢的机能可归纳为:(1)由外界摄取能量(光、营养);(2)合成和维持细胞的结构单位(氨基酸、核苷酸等);(3)从结构单位进一步组合(蛋白质、核酸、脂质等);(4)机体机能上所必需的分子的合成和保障(激素、 ATP等);(5)可对解毒整理。新陈代谢一词,也应当广义地用于机体的定型的物质变化。例如,根据是否有氧的消耗而区别为有氧的(好氧的)代谢和无氧的(厌氧的)代谢。此外,也有着眼于某一特定的物质群,如脂类代谢、蛋白代谢等称,有时还着眼于某些特定器官,如肌肉代谢、肝脏代谢等。2023-07-02 10:23:471
糖在体内分解代谢的主要途径及生理意义?
糖在体内分解代谢的主要途径是糖酵解途径、三羧酸循环及氧化磷酸化。其生理意义为为机体供能。葡萄糖的分解代谢途径主要有三条,根据其反应条件、反应过程及终产物的不同而分为:在不需氧时进行的无氧氧化(糖酵解);在需氧时进行的有氧氧化;生成磷酸戊糖和NADPH的磷酸戊糖途径。扩展资料:糖包括蔗糖(红糖、白糖、砂糖、黄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乳糖、麦芽糖、淀粉、糊精和糖原棉花糖等。在这些糖中,除了葡萄糖、果糖和半乳糖能被人体直接吸收,其余的糖都要在体内转化为基本的单糖后,才能被吸收利用。糖的主要功能是提供热能。每克葡萄糖在人体内氧化产生4千卡能量,人体所需要的70%左右的能量由糖提供。此外,糖还是构成组织和保护肝脏功能的重要物质。2023-07-02 10:24:082
乙酰辅酶A的分解代谢
氨基酸的主要功用是作为蛋白质合成的原料;其次可合成其它含氮物质(如嘌呤、嘧啶等);过多的氨基酸在体内不能贮存,这部分氨基酸可通过各种代谢方式先转变为三羧酸循环的中间产物,然后经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为CO2和H2O,也可通过糖异生作用转变为葡萄糖,还可转变为脂肪贮存。各种氨基酸具有共同的结构特点,故有共同的代谢途径,但不同的氨基酸由于结构的差异也有不同的代谢方式。 右图显示氨基酸进入三羧酸循环的方式。从图中可以看出,10种氨基酸最后分解产生乙酰CoA ;5种氨基酸转变成三羧酸循环的中间产物α-酮戊二酸;4种氨基酸转变成琥珀酰CoA;2种氨基酸转变为延胡索酸;2种氨基酸转变为草酰乙酸。然后可经三羧酸循环进一步彻底氧化为CO2和H2O。氨基酸也可异生为糖或生成酮体。凡是能转变为丙酮酸、草酰乙酸、琥珀酰CoA、α-酮戊二酸和延胡索酸的氨基酸称为生糖氨基酸,这是因为三羧酸循环的中间产物和丙酮酸能转变为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然后很容易循糖异生途径异生为糖。凡是能分解为乙酰CoA和乙酰乙酰CoA的氨基酸称为生酮氨基酸,因为乙酰CoA或乙酰乙酰CoA亦可用于合成脂肪。20种氨基酸中,只有亮氨酸和赖氨酸是唯一生酮的氨基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和酪氨酸是生酮兼生糖氨基酸;剩余14种是生糖氨基酸。 氨基酸脱氨基作用是氨基酸分解代谢的最主要反应。体内大多数组织细胞均可进行。氨基酸可通过多种方式脱去氨基,如转氨基、氧化脱氨基、联合脱氨基等,其中以联合脱氨基最为重要。氨基酸脱氨基的产物为α-酮酸和氨.1.转氨基作用大多数氨基酸在进行分解代谢之初,首先通过转氨基作用将α-氨基转移给α-酮戊二酸,使其形成谷氨酸和相应的α-酮酸(α-ketoacid)。转氨基作用是氨基酸在氨基转移酶(aminotransferase)或称转氨酶(transaminase)催化下,可逆地把α-氨基酸的氨基转移给α-酮戊二酸,使α-氨基酸转变为相应的α-酮酸,而原来的α-酮戊二酸接受氨基转变成相应的谷氨酸。可见,转氨基作用既是氨基酸的分解代谢过程,又是某些非必需氨基酸合成的重要途径。转氨酶的辅酶是维生素B6的磷酸酯磷酸吡哆醛。体内大多数氨基酸均能进行转氨基反应,转氨酶的种类很多,专一性强,分布也最广。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又称谷丙转氨酶,GPT)以及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又称谷草转氨酶,GOT)最重要,前者在肝细胞含量最高,后者在心肌细胞含量最高。正常情况下它们在血清中含量都很低,当肝细胞或心肌受损时血清中含量增高,故可用于临床上肝脏或心肌疾病的辅助诊断。2.谷氨酸的氧化脱氨基作用通过以上转氨基作用生成的谷氨酸由谷氨酸脱氢酶(glutamate dehydrogenase)催化,脱氢的同时又脱去氨基的反应,称为氧化脱氨基作用。在体内氨基酸氧化酶种类很多,其中以谷氨酸脱氢酶的作用最重要。谷氨酸脱氢酶是以NAD或NADP为辅酶的不需氧脱氢酶,催化谷氨酸脱氢生成亚谷氨酸,然后水解生成α-酮戊二酸和NH3(图5-1-14)。谷氨酸脱氢酶广泛存在于肝、肾及脑中,反应可逆,通过还原氨基化作用,α-酮戊二酸和氨可合成谷氨酸,因此,它不仅在氨基酸的分解中起作用,而且在非必需氨基酸合成中也起着重要作用。3.联合脱氨基作用联合脱氨基作用是体内脱氨基的主要方式,生物体内存在二种联合脱氨基方式。(1)转氨酶与谷氨酸脱氢酶的联合脱氨基作用:①氨基酸首先与α-酮戊二酸进行转氨基反应,生成相应的α酮酸和谷氨酸,②谷氨酸在谷氨酸脱氢酶作用下脱去氨基生成α-酮戊二酸。全过程可逆,通过其逆过程可以合成新的非必需氨基酸。此过程主要存在于肝、肾和脑组织中,心肌和骨骼肌中不能进行,因为心肌和骨骼肌中谷氨酸脱氢酶活性低。(2)嘌呤核苷酸循环形式的联合脱氨基作用肌肉组织中-谷氨酸脱氢酶活性不高,难以进行上述联合脱氨基作用,在肌肉中氨基酸是通过嘌呤核苷酸循环脱去氨基的。过程为:①α-氨基酸首先与α-酮戊二酸转氨基作用生成谷氨酸,后者再与草酰乙酸转氨基反应,生成天冬氨酸;②天冬氨酸与次黄嘌呤核苷酸(IMP)由腺苷酸代琥珀酸合成酶催化生成腺苷酸代琥珀酸;③腺苷酸代琥珀酸裂解生成腺苷酸(AMP)和延胡索酸;④AMP在腺苷酸脱氨酶(此酶在肌肉组织中活性较强)催化下脱去氨基生成IMP,完成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IMP可以再参加循环,延胡索酸经三羧酸循环转变为草酰乙酸后再次参加转氨反应。氨基酸脱氨基作用的终产物是α-酮酸和氨。它们将分别进入各自的代谢途径。 氨基酸脱氨后生成的 α-酮酸可进一步代谢。主要有以下三方面:1.经氨基化生成非必需氨基酸实验证明人体不能合成赖、异亮、苯丙、亮、色、缬、苏、蛋等8种氨基酸相对应的α-酮酸,因而这些氨基酸不能在体内合成,必须从食物摄取,称为营养必需氨基酸。其它十二种氨基酸则称为营养非必需氨基酸,所谓非必需氨基酸并不是它们在代谢中的作用不重要,而是可以在人体合成,主要通过联合脱氨基作用的逆反应生成,故食物不给与一般不会引起缺乏。2.转变成糖或脂肪如前述,在体内可以转变成糖的氨基酸称为生糖氨基酸(glucogenic amino acid),能转变为酮体者称为生酮氨基酸(ketogenic amino acid),二者兼有的则称为生糖兼生酮氨基酸(glucogenic and ketogenic amino acid)。3.氧化供能 不同的α-酮酸在体内可以通过三羧酸循环与氧化磷酸化彻底氧化,产生CO2和水,并释放出能量供生命活动的需要。 氨是一种剧毒物质,脑组织对氨的作用尤为敏感,需要及时处理以免在组织中堆积。正常人除门静脉血液外,血液中氨的浓度极低,一般不超过60μmol/L(0.1mg/dl)。1.体内氨的来源(1)氨基酸分解产生氨:氨基酸脱氨基作用是氨的主要来源;胺类物质的氧化分解也可产生氨。(2)肠道吸收:肠道氨主要来自①肠道细菌对未被消化的蛋白质和未被吸收的氨基酸作用(称腐败作用)产生的氨;②血中尿素扩散入肠管后在肠道细菌尿素酶作用下水解产生的氨。NH3比NH4容易穿过细胞膜而被吸收,在碱性环境中,NH4转变为NH3,所以肠管pH偏碱时,氨的吸收增加。临床上对高血氨病人采用酸性透析液做结肠透析而不用碱性肥皂水灌肠就是这个道理。肠道每日产氨约有4g,腐败作用增强时,氨的产生更多。(3)肾脏产生:谷氨酰胺在肾远曲小管上皮细胞谷氨酰胺酶的催化下,水解生成谷氨酸和NH3,NH3分泌到肾小管腔与尿中H结合生成NH4由尿排出。碱性尿液不利NH3的分泌,NH3被吸收入血,成为血氨的另一个来源。故肝硬化腹水者不宜使用碱性利尿药以防血氨升高。2.氨的转运氨是有毒物质,各组织中产生的氨必须以无毒形式经血液运输至肝合成尿素或以铵盐形式随尿排出。氨在血液中有两种运输形式:(1)丙氨酸运氨作用:主要将肌肉氨基酸脱下的氨经血液运输到肝。过程为:①肌肉中的氨基酸经转氨基作用将氨基转移给丙酮酸生成丙氨酸,经血液运输至肝;②在肝中,丙氨酸经联合脱氨基作用释放出氨,氨用于合成尿素,生成的丙酮酸则异生为葡萄糖;③葡萄糖经血液运送到肌肉,在肌肉活动供能的过程中又可分解为丙酮酸,再次接受氨基生成丙氨酸输送到肝脏。如此通过丙氨酸和葡萄糖的互变把氨从肌肉运输到肝脏的循环称丙氨酸-葡萄糖循环(alanine glucose cycle)。(2)谷氨酰胺的运氨作用:氨与谷氨酸在ATP供能和谷氨酰胺合成酶催化下合成谷氨酰胺,经血液输送到肝或肾,经谷氨酰胺酶水解为谷氨酸及氨,在肝可合成尿素,在肾则以铵盐形式由尿排出。谷氨酰胺生成的意义:①肝外组织解除氨毒;②是从脑、肌肉等组织向肝或肾运输氨的主要形式;③氨的储存形式,为某些含氮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如嘌呤及嘧啶的合成。临床上对肝性脑病患者可服用或输入谷氨酸盐以降低血氨浓度。3.氨的主要去路氨在体内的主要去路是在肝内通过鸟氨酸循环(尿素循环)生成无毒的尿素,然后由肾排出体外)。鸟氨酸循环的过程可分为以下四步:1)氨基甲酰磷酸的合成:氨由丙氨酸与谷氨酰胺转运入肝细胞线粒体在氨基甲酰磷酸合成酶Ⅰ(carbamoyl phosphate synthetaseⅠ,CPS-Ⅰ)催化下,与CO2和H2O分子结合,消耗2分子ATP,合成氨基甲酰磷酸。反应不可逆。(2)瓜氨酸的合成:在鸟氨酸氨甲酰转移酶(ornithine carbamoyl transferase,OCT)催化下,将氨基甲酰磷酸的氨甲酰基转移至鸟氨酸的δ-NH2上生成瓜氨酸。反应不可逆。所需的鸟氨酸是由胞液经线粒体内膜上的载体转运进入线粒体的。合成的瓜氨酸又由线粒体内膜上的载体转运进入胞液。(3)精氨酸的合成:在胞液内,瓜氨酸与天冬氨酸在精氨酸代琥珀酸合成酶(argninosuccinate synthetase)的催化下,由ATP供能合成精氨酸代琥珀酸并生成AMP+PPi,精氨酸代琥珀酸在精氨酸代琥珀酸裂解酶(argninosuccinate lyase)催化下,分解成为精氨酸和延胡索酸。在此过程中,天冬氨酸起着供给氨基的作用;生成的延胡索酸经三羧酸循环转变为草酰乙酸后可与α-氨基酸经转氨作用转变为天冬氨酸。由此可见,鸟氨酸循环与三羧酸循环可联系在一起。(4)精氨酸水解生成尿素:精氨酸在胞液中精氨酸酶(arginase)的作用下,水解生成尿素和鸟氨酸。鸟氨酸再进入线粒体参与瓜氨酸的合成,反复循环,不断合成尿素。尿素分子中的两个-NH2,一个由丙氨酸或谷氨酰胺转运入肝细胞线粒体的NH3,另一个由天冬氨酸提供,碳原子来自CO2,天冬氨酸和谷氨酸均是氨的载体。另外,尿素合成是耗能过程,每合成1分子尿素需消耗3分子ATP(消耗4个高能磷酸键)。尿素主要通过肾脏排泄。如肾排泄功能障碍,必然导致血尿素增高。故临床常测定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来反映肾功能。4.高血氨与氨中毒正常情况下血氨浓度维持在较低水平。肝脏几乎是体内唯一能合成尿素的器官,当肝功能严重损伤时,尿素合成障碍,血氨浓度升高,称为高氨血症。一般认为,氨进入脑组织可与α-酮戊二酸结合生成谷氨酸,氨与谷氨酸再进一步结合生成谷氨酰胺。因此,脑中氨的增加,可消耗脑组织中α-酮戊二酸,导致三羧酸循环速度减弱, ATP生成减少,引起大脑功能障碍,严重时可产生昏迷,即氨中毒(肝性脑病)。2023-07-02 10:24:221
分解代谢异化作用如何分解自身物质
异化作用分解自身物质的过程是将自身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并释放能量。简单说,异化作用就是把自己体内的物质变成其他物质然后释放到外界。异化作用就是生物的分解代谢。是生物体将体内的大分子转化为小分子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呼吸作用是异化作用中重要的过程。呼吸作用,是生物体细胞把有机物氧化分解并产生能量的化学过程,又称为细胞呼吸(Cellular respiration)。无论是否自养,细胞内完成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都是来自呼吸作用。真核细胞中,线粒体是与呼吸作用最有关联的胞器,呼吸作用的几个关键性步骤都在其中进行。呼吸作用是一种酶促氧化反应。虽名为氧化反应,不论有无氧气参与,都可称作呼吸作用(这是因为在化学上,有电子转移的反应过程,皆可称为氧化还原反应)。有氧气参与时的呼吸作用,称之为有氧呼吸;没氧气参与的反应,则称为无氧呼吸。异化作用的类型包括需氧型、厌氧型和兼性厌氧型。2023-07-02 10:24:341
糖分解代谢的几种途径之间有何联系
糖代谢的主要途径有以下两大类,共5种:一、分解代谢:1、糖酵解(糖的无氧氧化)2、柠檬酸循环(糖的有氧氧化)3、磷酸戊糖途径二、合成代谢:1、糖原合成(转化为肝糖原或肌糖原)2、糖异生(转变为非糖物质,如脂肪、非必需氨基酸)糖的有氧氧化途径:葡萄糖在有氧条件下彻底氧化成水和二氧化碳称为有氧氧化,有氧氧化是糖氧化的主要方式。绝大多数细胞都通过有氧氧化获得能量。肌肉进行糖酵解生成的乳酸,最终仍需在有氧时彻底氧化为水及二氧化碳。扩展资料:糖代谢可分为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两个方面,生物体内的糖代谢基本过程相类似。糖的分解代谢是指糖类物质分解成小分子物质的过程。糖在生物体内经过一系列的分解反应后,释放出大量的能量,供机体生命活动之用。同时在分解过程中形成的某些中间产物,又可作为合成脂类、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物质的原料(作为碳架)。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糖代谢2023-07-02 10:24:492
怎么理解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 说得通俗一点 不要百度复制的?
合成代谢指人体内将小分子通过生物化学反应合成为大分子物质的过程,比如人体利用氨基酸小分子合成蛋白质的过程,分解代谢过程是将大分子物质分解为小分子物质的生物化学反应,比如运动是肌肉组织会把大分子多糖糖原分解为小分子单糖葡萄糖来向人体提供能量。如不满意可以追问。2023-07-02 10:25:032
什么是物质代谢,物质代谢分哪几个阶段?
物质代谢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从有生命的单细胞到复杂的人体,都与周围环境不断地进行物质交换,这种物质交换称为物质代谢或新陈代谢。物质代谢包括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两个不同方向的代谢变化。生物在生命活动中不断从外界环境中摄取营养物质,转化为机体的组织成分,称为同化作用;同时机体本身的物质也在不断分解成代谢产物,排出体外,称为异化作用。物质代谢过程十分复杂,即使在一个细胞内进行的物质代谢,亦包含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合成和分解的化学反应。一般说来由小分子物质合成大分子物质的反应称为合成代谢,如由氨基酸合成大分子蛋白质的反应;由大分子物质分解成小分子物质的反应称为分解代谢,如大分子糖原分解为小分子葡萄糖的反应。物质代谢常伴有能量转化,分解代谢常释放能量,合成代谢常吸收能量,分解代谢中释放的能量可供合成代谢的需要。物质代谢可分为三个阶段:①消化吸收。食物的营养成分,除水、无机盐、维生素和单糖等小分子物质可被机体直接吸收之外,多糖、蛋白质、脂类及核酸等都须经消化,分解成比较简单的水溶性物质,才能被吸收到体内。食物在消化道内经过酶的催化进行水解叫作消化;各种营养物质的消化产物、水、维生素和无机盐,经肠黏膜细胞进入小肠绒毛的毛细血管和淋巴管的过程叫作吸收。②中间代谢。食物经消化吸收后,由血液及淋巴液运送到各组织中参加代谢,在许多相互配合的各种酶类催化下,进行分解和合成代谢,进行细胞内外物质交换和能量转变。③排泄。物质经过中间代谢过程产生多种终产物,这些终产物再经肾、肠、肝及肺等器官随尿、粪便、胆汁及呼气等排出体外。2023-07-02 10:25:101
1.什么叫新陈代谢?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新陈代谢是体内所有化学反应的总和. 合成代谢是合成体内需要的物质,要吸收能量;分解则是分解物质产生能量维持生命活动或者产生合成代谢的原料,可以放出能量. 分解代谢可以为合成代谢提供能量与原材料.2023-07-02 10:25:191
什么叫分解代谢和高代谢?
高代谢指由于人体甲状腺激素合成分泌过多,造成机体代谢亢进,导致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代谢异常所呈现出的一系列症候群而言。由于患者代谢增加,产热、散热明显增多,患者常诉述怕热多汗、疲乏无力、皮肤温暖潮湿。由于消耗增加,食欲亢进,但过量的摄入不能满足体内物质的消耗,则可致体重下降。甲状腺激素促进肠道糖吸收,加速糖的氧化利用和肝糖原分解,可致糖耐量异常或使糖尿病加重。由于脂肪分解与氧化、胆固醇合成与排泄加速,因而患者的血胆固醇水平降低。 分解代谢指机体将来自环境或细胞自己储存的有机营养物质分子(如糖类、脂类、蛋白质等),通过一步步反应降解成较小的、简单的终产物(如二氧化碳、乳酸、氨等)的过程,又称异化作用。分解代谢伴有蕴藏在大分子复杂结构中自由能的释放。2023-07-02 10:25:291
比较葡萄糖三大分解代谢途径的异同
综述:无氧酵解是当机体处于相对缺氧情况(如剧烈运动)时,葡萄糖或糖原分解生成乳酸,并产生能量的过程称之为糖的无氧酵解。这个代谢过程常见于运动时的骨骼肌,因与酵母的生醇发酵非常相似,故又称为糖酵解。反应过程,糖酵解的全部反应过程均在细胞质中进行。有氧氧化是指葡萄糖生成丙酮酸后,在有氧条件下,进一步氧化生成乙酰辅酶A,经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成水、二氧化碳及能量的过程。这是糖氧化的主要方式。磷酸戊糖途径是葡萄糖氧化分解的另一条重要途径,它的功能不是产生ATP,而是产生细胞所需的具有重要生理作用的特殊物质,如NADPH和5-磷酸核糖。这条途径存在于肝脏、脂肪组织、甲状腺、肾上腺皮质、性腺、红细胞等组织中。代谢相关的酶存在于细胞质中。2023-07-02 10:25:361
糖原合成与分解代谢的关键酶,包括有哪些,催化哪些化学反应?
糖原合成过程的关键酶是糖原合成酶,糖原分解过程的关键酶是磷酸化酶。2023-07-02 10:26:021
论述糖的合成代谢和有氧无氧条件下的分解代谢
糖代谢就是指的人体细胞对糖的代谢过程,食物中的糖(主要是淀粉)是身体中糖的主要来源,被人体摄入经消化成葡萄糖吸收后,经血液运输到各组织细胞进行合成代谢(合成糖原)和分解代谢(氧化分解供给细胞能量)的过程称为糖代谢。对人体而言,糖代谢反应了人体对糖类的代谢能力,糖代谢的核心就是“维持血液中葡萄糖浓度的平衡”,如果人体的糖代谢出现异常,则会导致血糖浓度出现异常。扩展资料糖的作用(1) 、提供能量。糖类是人类获取能量最经济和最主要的来源。糖类在体内消化 后,主要是以葡萄糖的形式被吸收。葡萄糖可被所有组织利用。(2) 、构成机体组织。糖酯是细胞膜与神经组织的组成部分,糖蛋白是许多重要的 功能物质,如酶、抗体、激素的一部分,核糖和脱氧核糖是遗传物质RNA和DNA的主要成分之一。(3) 、节约蛋白质。糖类是机体最直接和最经济的能量来源,当它摄入充足时,机 体首先利用它提供能量,减少了蛋白质作为能量的消耗,从而使更多的蛋白质用于组织的构建和再生。(4) 、增强肠道功能。非淀粉多糖是人类不能被机体消化利用的多糖类物质,但能 刺激肠道的蠕动,增加结肠发酵率,有利于人体肠道的健康,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2023-07-02 10:26:111
试述支链氨基酸的分解代谢与运动的关系。
【答案】:支链氨基酸是亮氨酸、异亮氨酸和缬氨酸的统称。它们分解代谢最终进入三羧酸循环,为机体提供能量。同时,三者又都是必需氨基酸。因此,支链氨基酸对于机体蛋白质的变化,对于蛋白质参与供能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实际意义。(1)支链氨基酸分解代谢的特点①支链氨基酸在分解过程中的变化基本相似。在分解过程中,第一步反应是在同一种转氨酶的作用下完成的,并且这个反应是可逆的。第二步反应和之后的一系列反应是在线粒体中进行的:三者的代谢过程略有不同,但有一点还是共同的,即反应是不可逆的。因此,在脱羧酶作用下的第二步反应就成为影响支链氨基酸代谢的限速反应。②支链氨基酸分解代谢的最终产物有不同的去向。亮氨酸经过代谢分解成乙酰乙酸和乙酰CoA,最终可以生成酮体;而异亮氨酸经过代谢分解成为丙酰CoA和酮体。丙酰CoA可以通过三羧酸循环生成谷氨酰胺。由于肌肉中无法进行糖异生,因此,谷氨酰胺通过血液循环被运送到肝脏和肾脏异生成为糖。缬氨酸经过分解代谢最终可以生成葡萄糖。因此,缬氨酸是生糖氨基酸,亮氨酸是生酮氨基酸,异亮氨酸是生糖兼生酮氨基酸。(2)支链氨基酸的分解代谢与运动的关系①支链氨基酸是长时间持续运动中参与供能的重要氨基酸。肌肉中支链氨基酸分解代谢非常活跃。肝脏、肾脏等内脏器官中由于催化支链氨基酸分解的酶活性较高,因此也可以利用支链氨基酸。支链氨基酸的代谢产物葡萄糖和酮体都是机体可以利用的能量物质。②支链氨基酸与运动性中枢疲劳。5-羟色胺是中枢重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脑中的色氨酸是5-羟色胺产生的“原材料”。血浆色氨酸进入大脑时,必须以游离状态的形式,并且与支链氨基酸竞争特异性受体而穿过血脑屏障。安静时血浆支链氨基酸的含量比较高,致使游离色氨酸进入大脑的数量比较少;而在长时间运动时,由于支链氨基酸参与供能数量的增加,血浆支链氨基酸下降,从而进入大脑的色氨酸数量上升,5-羟色胺合成数量增加。此时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过程增强,进而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疲劳。因此,保持体内有足够数量的支链氨基酸还有助于延缓中枢疲劳产生的时间。合理补充支链氨基酸对提高运动能力,延缓中枢疲劳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2023-07-02 10:26:331
代谢是指的什么意思
1、代谢是生物体内所发生的用于维持生命的一系列有序的化学反应的总称。这些反应进程使得生物体能够生长和繁殖、保持它们的结构以及对外界环境做出反应。2、代谢通常被分为两类:分解代谢可以对大的分子进行分解以获得能量(如细胞呼吸);合成代谢则可以利用能量来合成细胞中的各个组分,如蛋白质和核酸等。代谢可以被认为是生物体不断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过程,一旦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停止,生物体的结构就会解体。代谢又称细胞代谢。2023-07-02 10:26:401
嘌呤全身代谢过程,如何分解嘌呤
在嘌呤的合成与分解过程中,有多种酶的参与,由于酶的先天性异常或某些尚未明确的因素,代谢发生紊乱,使尿酸的合成增加或排出减少,结果均可引起高尿酸血症,这种人多与遗传有关当血尿酸浓度过高时,尿酸即以钠盐的形式沉积在关节、软组织、软骨和肾脏中,引起组织的异物炎症反应,成了引起痛风的祸根。 但近十几年来,血尿酸偏高的人越来越多,痛风病的人也越来越多,门诊痛风治疗的人越来越多,显然,引起更多的高尿酸和痛风病人的原因不止遗传,科学研究表明,其主要原因是,过度饮食,造成肾不堪重负,最后,肾脏排泄尿酸的功能下降,使得尿酸在人体内屯积所致。 嘌呤核苷酸分解代谢反应基本过程是核苷酸在核苷酸酶的作用下,最终分解成尿酸,随尿排出体外。黄嘌呤氧化酶是分解代谢中重要的酶。嘌呤核苷酸分解代谢主要在肝、小肠及肾中进行。嘌呤代谢异常:尿酸过多引起痛风病,患者血中尿酸含量升,所以说,肝肾功能异常的人,更容易得上痛风,治疗痛风时滥吃药,不但没有效果,反而会加重痛风。 国外医学上更采用中西结合的方法治疗高尿酸和痛风病。2023-07-02 10:26:511
一分子葡萄糖有氧氧化得分解代谢过程
一分子葡萄糖有氧氧化过程包括两个阶段,即EMP途径和TCA循环,被彻底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并产生ATP。1)EMP途径:一分子葡萄糖先经EMP途径生成2分子丙酮酸,这个过程底物磷酸化净产2分子ATP,和2分子NADH,2分子NADH通过氧化电子传递链可以产生5分子ATP,EMP整个过程可以产7分子ATP;2)TCA循环:2分子丙酮酸在丙酮酸脱氢酶的作用下,生成2分子乙酰-CoA,这个过程净产5分子ATP;生成的2分子乙酰-CoA,分别进入三羧酸循环(TCA循环),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这个过程总共产20分子ATP。以上。2023-07-02 10:27:001
生物体内葡萄糖分解代谢过程图解如下。据图回答。 (1)反应①②③④中,可在人体细胞中进行
(1)①②④(2)呼吸作用产生水(3)②2023-07-02 10:27:061
代谢调节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调节的基本机制 4 别构调节 5 共价修饰 6 酶量调节 7 区域化 1 拼音 dài xiè tiáo jíe 2 英文参考 metabolic regulation 代谢调节为加速或延缓物质代谢的反应或者改变代谢途径的总称。部分系统的调节由于组成复杂,所以作为对生物整体进行调节。 3 调节的基本机制 (1)由于细胞内基质及辅酶浓度的变化,酶反应的速度也发生变化; (2)由于反应系统中最终产物的形成,使前一阶段中酶的受反馈抑制; (3)因细胞内的物质而产生酶的变构效应和蛋白质的修饰; (4)酶合成的诱导或抑制,可以把(2)看作是(3)的特殊情况。用激素进行调节,在进行分析时,也能导致(3)或(4)的结果。 生物代谢不断经受多种形式的调节以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根据生物的进化程度不同,代谢调节大体上可分神经、激素和酶三个水平,而最原始、也最基本的是酶水平的调节。神经和激素水平的调节最终也通过酶起作用。代谢调节遵循最经济的原则。产能分解代谢的总速度不是简单地依细胞内燃料的浓度来决定,而受细胞需能量的控制。因此,在任一时期,细胞都恰好消耗适合能量需要的营养物。例如,家蝇全速飞行时,由于飞行肌对ATP突加的需要,其氧和燃料的消耗在1秒钟内可增加百倍。生物大分子和构件分子的合成也受当时细胞需要的调节。生长中的大肠杆菌合成20种基本氨基酸中,每一种的速率和比例都正好符合那时组建新蛋白质的需要,任一种氨基酸的生产都不会过剩或不足。许多动植物能贮存供能和供碳的营养物如脂肪和多糖,但一般不能贮存蛋白质、核酸或简单的构件分子,只在需要时才合成它们。但植物种籽和动物卵细胞常含有胚生长所需氨基酸来源的大量贮存蛋白质。酶水平代谢调节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通过激活或抑制酶的催化活性,另一种是通过控制酶合成或降解的量。有下列几种重要方式。 4 别构调节 代谢途径的速率和方向主要依赖调节酶的量和活性,必需的不可逆反应是控制部位。代谢途径中第一个不可逆反应常是重要的控制因素,催化这些关键步骤的酶属于别构酶。这类酶是复杂的寡聚蛋白质,含有好几个亚基,它们除含催化部位外,还含有调节部位。一定的效应物与调节部位结合后可改变酶分子的构象,进而影响其催化活性。对酶的催化活性起激活作用的效应物称作正效应物,起抑制作用的为负效应物。效应物可以是底物、产物、代谢途径的终产物、核苷酸类化合物等。调节分解代谢的别构酶可被正效应物ADP或AMP激活而被负效应物ATP抑制。别构调节是最迅速的代谢调节方式,其中以终产物对代谢序列反应中早期步骤的抑制作用(反馈抑制)最为常见;如大肠杆菌中异亮氨酸抑制催化其合成代谢系列反应第一个步骤的酶。一条代谢途径中的别构酶也可对其他代谢途径的中间物或产物作出反应,不同酶系统的速度能用这种方式互相协调。 5 共价修饰 对酶分子的化学结构进行修饰也可影响酶的催化活性,其中最重要的是侧链羟基的磷酸化。例如,在糖原降解代谢中很重要的糖原磷酸化酶有a、b两种类型。a型有充分的催化活性,b型几乎没有催化活性。b型酶经蛋白激酶的作用在酶分子中某一特定的丝氨酸羟基上引入一个磷酸基,就转变为a型。a型经蛋白磷酸酶水解脱去磷基团又可恢复成低活性的b型。生物可通过蛋白激酶和磷酸酶的作用影响磷酸化酶的活性,进而调节糖原的降解,蛋白激酶的活化又要经过几个步骤。所以,这种调节方式有放大效应,十分敏感;很少的信号物质便可产生迅速而巨大的效应。如肾上腺素 *** 糖原的降解。 6 酶量调节 调节酶的合成和分解也受到调控。主要方式是调控酶的合成量。这是激活或阻止酶基因表达的结果。如大肠杆菌通常以葡萄糖为碳源,在培养基中仅有乳糖而无葡萄糖时,乳糖可诱导大肠杆菌产生能分解乳糖为半乳糖和葡萄糖的β半乳糖苷酶,从而使乳糖得以利用(见操纵子)。高等生物也有这种能力,如在饥饿状态下糖异生途径较活跃,此时该代谢途径中丙酮酸羟化酶的合成量增加了10倍。 7 区域化2023-07-02 10:27:121
代谢1斤的脂肪需要多少水?
正确的减重应该是减少脂肪组织内的脂肪,而每克脂肪会产生9大卡的热量,所以欲减少1公斤的脂肪,就医学观点来计算,就必须消耗7700大卡的热量,若每日减少500卡路里,则需14天才能减少1公斤;若每日减少1000卡路里,则需7天才能减少1公斤的体重2023-07-02 10:27:454
脂类和蛋白质的氧化分解机理 最好有中间的分步反应
一、脂肪的代谢 脂肪水解产生甘油和脂肪酸,脂肪的代谢包括甘油和脂肪酸的代谢. 1)甘油代谢 (1)甘油的分解 从磷酸丙糖插入EMP甘油在ATP参与下,由甘油激酶和磷酸甘油脱氢酶催化生成磷酸二羟丙酮,从而进入EMP途径.经EMP逆行可合成糖原.顺行可生成乙酰辅酶A,再进入TCA循环被彻底氧化. (2)甘油的合成 分解代谢的逆行 甘油的合成可以糖原、氨基酸、丙酮酸等为原料,再经分解代谢的逆行合成: 甘油的分解与合成代谢和糖原与葡萄糖以及蛋白质、氨基酸代谢之间均有密切关系. 2)脂肪酸的分解代谢 脂肪酸的分解有β氧化、α氧化、ω氧化等不同方式. β氧化-分解代谢的主要途径:脂肪酸通过酶催化α与β碳原子之间的断裂、β-碳原子上的氧化,相继切下二碳单位而降解的方式称为β氧化.脂肪酸的氧化在细胞线粒体基质进行,是分解代谢的主要途径. ①氧化.进入线粒体的脂酰CoA被脂酰CoA脱氢酶催化,脱去α、β两个碳原子上的氢,生成FADH2和烯脂酰CoA. ②水化.α、β-烯脂酰CoA在烯脂酰CoA水合酶催化下,水分子的H加到β碳原子上,-OH加到β碳原子上,生成β-羟脂酰CoA. ③再氧化.β羟脂酰CoA经β-羟脂酰CoA脱氢酶催化,脱下β碳上的2个H,生成β-酮脂酰CoA,并产生1分子NADH+H+. ④硫解.在β-酮脂酰CoA硫解酶催化下,β-酮脂酰CoA被CoA硫解,生成1分子乙酰CoA和1分子比第一步氧化底物少2个碳原子的脂酰CoA. 脂肪酸每进行一轮β氧化,都产生1分子的乙酰CoA、NADH+H+和FADH2. 3)脂肪酸的合成代谢 生物体内的脂肪酸的合成不是β氧化的逆过程,而是通过乙酰CoA、ATP、生物素、NADPH2等原料,在乙酰基转移酶作用下,把乙酰基转移到酰基载体蛋白上 以后进行的碳链接长作用而实现的. 二、蛋白质的代谢 1、蛋白质的分解代谢 1)转氨基作用 氨基酸的α-氨基与酮酸的α-酮基,在转氨酶作用下相互交换,使原来的α-氨基酸转变为相应的α-酮酸,α-酮酸则转变成相应的α-氨基酸.这一过程称为转氨基作用或氨基移换作用. 转氨酶催化的反应时可逆的.所以转氨基作用是体内(主要在肝脏)合成非必需氨基酸的重要途径. 转氨基作用虽在体内普遍存在,但只是将氨基从一种氨基酸转移到另一种酮酸上产生另一种氨基酸,氨基并未脱掉. 转氨基作用在体内各组织器官均能进行,但各组织器官进行的程度不同,这与其转氨酶的活性不同有关. 2)脱氨基作用 (1)氧化脱氨基作用 氨基酸在酶的催化下进行氧化脱氨基作用即变为相应的α-酮酸和氨.反应分两步进行.第一步氨基酸脱去一对氢原子变成亚氨基酸.这是由酶催化的反应;第二步亚氨基酸水解生成α-酮酸和氨,这一反应是自发进行的. 这是一个可逆反应,通过还原氨基化作用,酮戊二酸和氨又可以合成谷氨酸. (2)非氧化脱氨基作用 非氧化脱氨基作用在体内不甚普遍.其方式有脱水脱氨基、脱硫化氢脱氨及直接脱氨基等. 氨是机体正常的代谢产物,但氨也是一种有毒物质,给动物注射一定量的氨后,可引起神经活动障碍,昏迷以致死亡.这说明氨对中枢神经系统有严重的毒害性,正常人血氨浓度低于0.001%. (3)联合脱氨基作用 一般认为,体内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是通过联合脱氨基作用而完成的.联合脱氨基作用是氨基酸先与α-酮戊二酸进行转氨基作用,生成相应的α-酮酸及谷氨酸,然后谷氨酸再在L-谷氨酸脱氢酶的作用下,脱去氨基而生成原来的α-酮戊二酸,并放出氨气. 凡能与α-酮戊二酸进行转氨基作用的氨基酸,都可以通过联合脱氨基作用分解为α-酮酸和氨.联合脱氨基作用是多种氨基酸脱氨基的主要方式.肝、肾等组织是通过此方式氧化脱氨基的,此过程完全可逆,故体内一些非必须氨基酸也可通过此途径合成. (4)嘌呤核苷酸循环 体内有些组织中的氨基酸的脱氨可以通过嘌呤核苷酸循环完成.实际上此循环也可以看做是另一种联合脱氨基作用.如骨骼肌中谷氨酸脱氢酶活性较低,却含有丰富的腺苷酸脱氢酶,能催化腺嘌呤核苷酸脱氨,而肌肉中通过转氨基作用形成的天冬氨酸又能和次黄嘌呤核苷酸作用,再生成腺嘌呤核苷酸. 3)脱羧基作用 脱羧基作用是氨基酸分解代谢的次要途径.某些氨基酸脱去羧基后生成相应的胺,这些胺类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如组胺有刺激胃酸分泌、扩张微血管、降低血压.但某些胺对机体具有毒性.几种氨基破脱羧生成胺. 在人体和动物体内,上述脱羧基作用非常缓慢.少量有毒的胺类可在胺氧化酶的作用下氧化,从而解除毒性.但在肉、豆、蛋等蛋白质食品受到腐败细菌的作用时,会产生大量有毒性胺类,不慎进食便会引起食物中毒,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此外,在人及高等动物体内,氨基酸脱羧常与脱氧、氧化、还原等同时进行,如酪氨酸经上述过程可生成苯酚,色氨酸生成吲哚及甲基吲哚,半胱氨酸生成硫化氢等,这些生成物有毒,有臭味,其中吲哚及甲基吲哚是粪臭的主要成分.大部分随粪便排出,少量被肠粘膜吸收,经肝脏解毒,故不致发生中毒现象.若肠腔因种种原因排粪不畅,粪便在肠内停留过久,腐败产物的产生及吸收都增加,超过了肝脏的解毒能力,便会发生粪中毒,表现为头痛、头晕、血压升高或降低等周身性中毒症状 .2023-07-02 10:28:081
微生物学理论指导:细菌分解代谢产物的检测
- 细菌的分解代谢产物因各种细菌具备的酶不完全相同,而有所差异。各代谢产物可通过生化试验的方法检测,通常称为细菌的生化的反应。 1.糖代谢测定 (1)糖发酵试验:细菌对各种糖的分解能力及代谢产物不同,可借以鉴别细菌。一般非致病菌能发酵多种单糖,如大肠杆菌能分解葡萄糖有乳糖,产生甲酸等产物,并有甲酸解氢酶,可将其分解为CO2和H2,故生化反应结果为产酸产气,以“⊕”表示。伤寒杆菌分解葡萄糖产酸,但无解氢酶。故生化结果为产酸不产气,以“+”表示。伤寒杆菌及一般致病菌大都不能分解乳糖,以“-”表示。 (2)VP试验:大肠杆菌与产气杆菌均分解葡萄糖⊕,为区分两菌可采用VP试验及甲基红试验。产气杆菌能使丙酮酸脱羧、氧化(在碱性溶液中)生成二乙酰,后者可与含胍基的化合物反应,生成红色化合物,称VP阳性。大肠杆菌分解葡萄糖产生丙酮酸,VP阴性。 (3)甲基红试验:产气杆菌使丙酮酸脱羧后形成中性产物,培养液pH>5.4,甲基红指示剂呈桔黄色,为甲基红试验阴性,大肠杆菌分解葡萄糖产生丙酮酸,培养液呈酸性pH<5.4,指示剂甲基红呈红色,称甲基红试验阳性。 (4)枸橼酸盐利用试验:能利用枸橼酸盐作为碳源的细菌如产气杆菌,分解枸橼酸盐生成碳酸盐,同时分解培养基的铵盐生成氨,由此使培养基变为碱性,使指示剂溴麝香草酚蓝(BTB)由淡绿转为深蓝,此为枸橼酸盐利用试验阳性。、 2.蛋白质代谢测定 (1)吲哚试验:含有色氨酸酶的细菌(如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等)可分解色氨酸生成吲哚,若加入二甲基氨基苯甲醛,与吲哚结合,形成玫瑰吲哚,呈红色,称吲哚试验阳性。 (2)硫化氢试验:变形杆菌、乙型副伤寒杆菌等能分解含硫氨基酸如胱氨酸、甲硫氨酸等,生成硫化氢。在有醋酸铅或硫酸亚铁存在时,则生成黑色硫化铅或硫化亚铁,可借以鉴别细菌。 3.尿素分解试验 变形杆菌具有尿素酶,可分解尿素产生氨,培养基呈碱性,以酚红为指示剂检测呈红色,由此区别于沙门氏菌。 吲哚(I)、甲基红(M)、VP(V)、枸橼酸盐利用(C)四种试验,常用于鉴定肠道杆菌,合称之为IMViC试验。大肠杆菌呈“++——”,产气杆菌为“——++”。 气相、液相色谱法通过对细菌分解代谢产物中挥发性或不挥发性有机酸和醇类的检测,可准确、快速地确定细菌的种类,是目前进行细菌生化鉴定的高新技术。2023-07-02 10:28:141
什么是同化反应,异化反应?
1、同化反应,即同化作用,是指生物体把从外界环境中获取的营养物质转变成自身的组成物质或能量储存的过程。即生物体利用能量将小分子合成为大分子的一系列代谢途径,是生物新陈代谢当中的一个重要过程。例如,氮同化就是植物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硝态氮和铵态氮,并将其在体内转化为有机态氮(氨基酸和蛋白质)的过程。2、异化反应,即异化作用,是指机体将来自环境的或细胞自己储存的有机营养物的分子(如糖类、脂类、蛋白质等),通过一步步反应降解成较小的、简单的终产物(如二氧化碳、乳酸、乙醇等)的过程。扩展资料任何活着的生物都必须不断地吃进东西,不断地积累能量;还必须不断地排泄废物,不断地消耗能量。人和动物吃了外界的物质(食物)以后,通过消化、吸收,把可利用的物质转化、合成自身的物质;同时把食物转化过程中释放出的能量储存起来。绿色植物利用光合作用,把从外界吸收进来的水和二氧化碳等物质转化成淀粉、纤维素等物质,并把能量储存起来,也是同化作用。异化作用在同化作用进行的同时,生物体自身的物质不断地分解变化,并把储存的能量释放出去,供生命活动使用,同时把不需要和不能利用的物质排出体外。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同化作用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异化作用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新陈代谢2023-07-02 10:28:244
营养物质在体内合成和分解代谢过程中的一系列化学反应称为()
营养物质在体内合成和分解代谢过程中的一系列化学反应称为() A.营养代谢 B.合成代谢 C.分解代谢 D.中间代谢(正确答案) E.最终代谢2023-07-02 10:28:551
生物体通过什么方式来实现分解和合成代谢途径的单向性
你的问题太笼统了,所以也只能用笼统的话来回答。在分解代谢途径中只要有一个(也可以2个或2个以上)单向反应即不可逆反应,就可实现分解代谢途径的单向性;同样,在合成代谢途径中只要有一个(也可以2个或2个以上)单向反应即不可逆反应,就可实现合成代谢途径的单向性。2023-07-02 10:29:041
合成代谢途径需要能量,而分解代谢途径释放能量,在此两个耦合反应中,ATP的角色是什么?
合成代谢与ATP的水解相联系,ATP水解可以为合成代谢提供能量。分解代谢与ATP合成相联系,分解代谢释放的能量用来合成ATP。2023-07-02 10:29:111
乙酰辅酶A的分解代谢
糖是多羟基醛和多羟基酮及其衍生物的总称。人体最重要的单糖是葡萄糖(glucose),葡萄糖是糖在体内的运输形式;人体最重要的多糖是糖原,糖原是葡萄糖在体内的储存形式;食物中的多糖主要是淀粉,淀粉由淀粉酶水解为葡萄糖后才能吸收,经血液运往全身各组织被利用或储存。糖的主要生理功能是氧化供能,每克糖彻底氧化可释能16.7 kJ(4kcal),一般由糖氧化供给的能量约占人体所需总能量的50%~70%。【糖的有氧氧化】葡萄糖→丙酮酸→乙酰辅酶A→CO2+H2O。此过程在只能有线粒体的细胞中进行,并且必须要有氧气供应。糖的有氧氧化是机体获得ATP的主要途径,1分子葡萄糖彻底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可合成30或32分子ATP(过去的理论值为36或38分子ATP)。【糖的无氧氧化】葡萄糖→丙酮酸→乳酸。在细胞无线粒体或缺乏氧气时进行,1分子葡萄糖氧化产生2分子乳酸,净合成2分子ATP。此过程产生的乳酸如果积累过多会导致乳酸酸中毒。【糖的磷酸戊糖途径】葡萄糖→5-磷酸核糖、NADPH。此过程的产物5-磷酸核糖是合成核苷的原料之一,NADPH是细胞内良好的还原剂,为加氢反应提供氢。【糖原合成】葡萄糖→肝糖原、肌糖原。糖原是机体糖的贮存形式,但由于糖原的贮存需要水的存在,因此贮存量较小,也正因为糖原亲水,所以糖原的利用速度比脂肪快。【糖转化为脂肪】葡萄糖→乙酰辅酶A→脂肪酸→脂肪。这是糖转化为脂肪的途径,脂肪是机体高度还原的能源贮存形式,疏水,可以大量贮存,但利用速度较慢。 葡萄糖或糖原的葡萄糖单位通过糖酵解途径分解为丙酮酸,这个过程称为糖的无氧分解。由于此过程与酵母菌使糖生醇发酵的过程基本相似,故又称糖酵解(图5-1-3)。反应在胞液中进行,不需要氧气。糖酵解的反应过程可分两个阶段:①活化吸能阶段,通过消耗2分子ATP使1分子葡萄糖裂解为2分子3碳糖。②3碳糖氧化释放能量阶段,产生2分子丙酮酸、2分子NADH和4分子ATP。糖酵解过程净产生ATP 2分子(图5-1-4)。在糖酵解进行过程中,有三种酶催化的反应不可逆,这三个酶称为关键酶,它们使糖酵解由葡萄糖向丙酮酸方向进行。【己糖激酶】或肝中【葡萄糖激酶】催化葡萄糖磷酸化生成6-磷酸葡萄糖,由ATP提供能量和磷酸基团。这一步反应不仅活化了葡萄糖,使其能进入各种代谢途径,还能捕获进入细胞内的葡萄糖,使之不再透出细胞膜。反应不可逆,反应过程中消耗1分子ATP。己糖激酶或葡萄糖激酶是糖酵解途径的第一个限速酶。【磷酸果糖激酶-1】催化6-磷酸果糖转变为1,6-二磷酸果糖,这是酵解途径中的第二个磷酸化反应,需要ATP和Mg,反应不可逆。磷酸果糖激酶-1是糖酵解过程中最重要的限速酶。此酶为变构酶。柠檬酸、ATP为变构抑制剂,ADP、AMP和 F-1,6-BP等为变构激活剂。胰岛素诱导其生成。【丙酮酸激酶】催化磷酸烯醇式丙酮酸转变为丙酮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的高能磷酸键在催化下转移给ADP生成ATP,自身生成烯醇式丙酮酸后自发转变为丙酮酸。反应不可逆。是糖酵解途径中第二个以底物水平磷酸化方式生成ATP的反应。丙酮酸激酶是糖酵解途径中的又一个限速酶,具有别构酶特性,ATP是其别构抑制剂,ADP是别构激活剂。在糖酵解过程中有2步反应生成ATP,其一是在磷酸甘油酸激酶催化下将1,3-二磷酸甘油酸分子上的1个高能磷酸键转移给ADP生成ATP;另1个是丙酮酸激酶催化使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的高能磷酸键转移给ADP生成ATP。这两步反应的共同点是底物分子都具有高能键,底物分子的高能键转移给ADP生成ATP的方式称为【底物水平磷酸化】。底物水平磷酸化是ATP的生成方式之一,另一种ATP的生成方式是氧化过程中脱下的氢(以NADH和FADH2形式存在)在线粒体中氧化成水的过程中,释放的能量推动ADP与磷酸合成为ATP,这种方式称为【氧化磷酸化】(见本章第二节)。 糖酵解过程的产物丙酮酸有多种分支去路1.生成乙酰辅酶A:丙酮酸在有氧气和线粒体存在时进入线粒体,经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表5-1-2)催化氧化脱羧产生NADH、CO2和乙酰辅酶A,乙酰辅酶A进入三羧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彻底氧化为CO2和H2O,释放的能量在此过程中可产生大量ATP。这是糖的有氧氧化过程。糖的有氧氧化是机体获得ATP的主要途径。丙酮酸生成乙酰辅酶A的反应是糖有氧氧化过程中重要的不可逆反应。丙酮酸脱氢产生NADH+H,释放的自由能则贮于乙酰辅酶A中。乙酰辅酶A可参与多种代谢途径。丙酮酸脱氢酶系的多种辅酶中均含有维生素,TPP中含有维生素B1,辅酶A(HSCoA)中含有泛酸,FAD含有维生素B2,NAD含尼克酰胺(维生素PP)。所以,当这些维生素缺乏,特别是维生素B1缺乏时,丙酮酸及乳酸堆积,能量生成减少,可发生多发性末梢神经炎,严重时可引起典型脚气病。2.丙酮酸在无氧或无线粒体条件下加氢还原为乳酸。糖酵解过程生成的产物有3个:NADH、ATP和丙酮酸。NADH、ATP的生成必将导致底物NAD和ADP的显著减少,而这两种底物的减少将严重抑制糖酵解的继续进行。ATP在体内会很快被消耗而生成ADP和磷酸,因此ATP的抑制作用几乎可以忽略不计。NADH在有氧气存在的条件下在线粒体中被氧化为水而重新生成NAD,但在无氧或无线粒体的细胞中是无法进行这个过程的,因此NAD的减少和NADH的增多在无氧或无线粒体的细胞中对糖酵解的抑制非常显著。在这些细胞中解决的办法是,产物丙酮酸作为受氢体将NADH的氢接受重新生成NAD, 丙酮酸加氢还原为乳酸。乳酸的生成使NAD再生,能在一定时间内暂时解除糖酵解的抑制,但是如果乳酸进一步增多,乳酸的抑制作用将增强,最后糖酵解被完全抑制。同时乳酸解离产生的H也增多,体液pH下降。这些综合结果被称为【乳酸酸中毒】。在缺氧和剧烈运动时最容易产生乳酸中毒现象。乳酸中毒的解除需依赖氧气的充分供应,此时,乳酸可脱氢生成丙酮酸通过有氧氧化代谢或进入肝脏进行糖异生。红细胞缺乏线粒体,因此,红细胞只能依赖糖的无氧氧化(酵解)获得能量,所释放的乳酸经血液循环至肝脏代谢(糖异生)。某些组织细胞如视网膜、睾丸、白细胞、肿瘤细胞等,即使在有氧条件下仍以糖酵解为其主要供能方式。机体在缺氧情况下,尤其在剧烈运动时肌肉的氧分得不到足够供应(尽管此时气喘吁吁),糖的无氧氧化(葡萄糖→乳酸)是机体获得能量的一种有效方式,但无法维持很长时间,如果导致严重的乳酸中毒,又不能恢复氧气供应,糖酵解被完全抑制,ATP消耗不能再生,生命过程将终止。3.丙酮酸经转氨基作用生成丙氨酸,作为蛋白质合成的原料。4.在植物和酵母菌细胞内,无氧情况下丙酮酸脱羧产生乙醛,乙醛由NADH还原为乙醇(乙醇发酵)。乙醇发酵有很大的经济意义,在发面、制作面包和馒头,以及酿酒工业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在酿醋工业上,微生物也是先在不需氧条件下形成乙醛而后在有氧条件下氧化为乙酸(醋酸)。 正常生理条件下,人体内的各种代谢过程受到严格而精细的调节,以保持内环境稳定,适应机体生理活动的需要。这种调节控制主要是通过改变酶的活性来实现的。己糖激酶(葡萄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1、丙酮酸激酶是糖酵解的关键酶,它们的活性大小,直接影响着整个代谢途径的速度和方向,其中以磷酸果糖激酶-1最为重要。1.激素的调节 胰岛素可诱导GK、PFK-1、PK的合成,因而使糖酵解过程增强。2.代谢物对限速酶的变构调节磷酸果糖激酶-1(PFK-1)是三个限速酶中催化效率最低的,故而是糖酵解途径中最重要的调节点。该酶分子为四聚体。分子中不仅具有与底物结合的部位,还具有与变构激活剂和变构抑制剂结合的部位。F-1,6-BP、ADP、AMP等是其变构激活剂,而ATP、柠檬酸等为其变构抑制剂。在这些代谢物的共同调节下,机体可根据能量需求调整糖分解速度。当细胞内能量消耗增多,ATP浓度降低,AMP、ADP浓度增加,则磷酸果糖激酶-1被激活,糖分解速度加快,使ATP生成量增加;当细胞内有足够的ATP储备时,ATP浓度增加,AMP、ADP浓度下降,磷酸果糖激酶-1被抑制,糖分解速度减慢,减少ATP生成量,避免能量的浪费;当饥饿时,机体动员储存脂肪分解氧化,生成大量乙酰CoA,乙酰CoA可与草酰乙酸缩合成柠檬酸,抑制磷酸果糖激酶-1的活性,从而减少糖的分解,以维持饥饿状态下血糖浓度。 磷酸戊糖途径(pentose phosphate pathway)由6-磷酸葡萄糖开始,全过程可分为二个阶段:第一阶段是6-磷酸葡萄糖脱氢氧化生成NADPH+H 、CO2和5-磷酸核糖。第二阶段为一系列基团转移反应。1.反应过程(图5-1-6)(1)5-磷酸核糖生成 6-磷酸葡萄糖在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和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相继催化下,经2次脱氢和1次脱羧,生成2分子NADPH+H 和1分子CO2后生成5-磷酸核酮糖,5-磷酸核酮糖经异构酶催化转变为5-磷酸核糖。(2)基团移换反应 此阶段由4分子5-磷酸木酮糖和2分子5-磷酸核糖在转酮基酶、转醛基酶催化下,通过一系列反应,最后生成4分子6-磷酸果糖和2 分子3-磷酸甘油醛。2分子3-磷酸甘油醛可缩合成1分子6-磷酸果糖。综上所述,1分子6-磷酸葡萄糖经磷酸戊糖途径氧化,需5 分子6-磷酸葡萄糖伴行,最后又生成5分子6-磷酸葡萄糖,实际消耗1分子6-磷酸葡萄糖。磷酸戊糖途径中的限速酶是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此酶活性受NADPH+H浓度影响,NADPH+H 浓度增高时抑制该酶活性,因此磷酸戊糖途径的代谢速度主要受细胞内NADPH+H 需求量的调节。2.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理意义磷酸戊糖途径的主要生理意义是产生5-磷酸核糖和NADPH+H。(1)生成5-磷酸核糖(R-5-P):磷酸戊糖途径是体内利用葡萄糖生成5-磷酸核糖的唯一途径。5-磷酸核糖是合成核酸和核苷酸辅酶的重要原料。对于缺乏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的组织如肌肉,也可利用糖酵解中间产物3-磷酸甘油醛和6-磷酸果糖经转酮基酶和转醛基酶催化的逆反应生成。故损伤后修复的再生组织、更新旺盛的组织,此途径都比较活跃。(2)生成NADPH+H :①NADPH+H是体内许多合成代谢中氢原子的供体,如脂肪酸、胆固醇和类固醇激素等化合物的合成,都需要大量NADPH,因此在脂肪、固醇类化合物合成旺盛的组织,如肝脏、哺乳期乳腺、脂肪组织、肾上腺皮质及睾丸等组织中,磷酸戊糖途径特别活跃。②NADPH+H是谷胱甘肽(GSH)还原酶的辅酶,对于维持细胞中谷胱甘肽于还原状态起重要作用。GSH是细胞中重要的抗氧化物质,有清除H2O2和过氧化物,保护细胞中含巯基的酶和蛋白质免遭氧化破坏的作用,以维持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完整。红细胞中如发生H2O2和过氧化物的积累,将使红细胞的寿命缩短并增加血红蛋白氧化为高铁血红蛋白的速率,后者没有运氧功能。遗传性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陷的患者,磷酸戊糖途径不能正常进行,NADPH+H缺乏,GSH含量减少,常在进食蚕豆或使用某些药物后诱发急性溶血性黄疸。③NADPH+H是加单氧酶系的组成成分,参与激素、药物、毒物的生物转化过程。(3)中间产物3-磷酸甘油醛:3-磷酸甘油醛是三种代谢途径的枢纽。如果磷酸戊糖途径受阻,3-磷酸甘油醛则可进入糖的无氧分解或糖的有氧分解途径;反之,若用碘乙酸抑制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使糖的无氧分解和有氧分解不能进行,则3-磷酸甘油醛可进入磷酸戊糖途径。磷酸戊糖途径在整个代谢过程中没有氧的掺入,但可使葡萄糖降解,这在种子萌发的初期作用很大。植物染病或受伤时,磷酸戊糖途径增强,所以它与植物的抗病能力有一定关系。(4)与植物光合作用有关:磷酸戊糖途径产生的三碳糖、五碳糖、七碳糖都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中间产物,有的反应是光合作用与卡尔文循环中某些反应的相应逆反应,而且它与卡尔文循环还有一些相同的酶。2023-07-02 10:29:201
分解代谢指的是什么?
分解代谢指机体将来自环境或细胞自己储存的有机营养物质分子(如糖类、脂类、蛋白质等),通过一步步反应降解成较小的、简单的终产物(如二氧化碳、乳酸、氨等)的过程,又称异化作用。分解代谢伴有蕴藏在大分子复杂结构中自由能的释放。在分解代谢的某些反应中,产生的大部分自由能储存于ATP中,一些自由能以NADPH形式直接用于某些需能反应。在物质代谢中将复杂的物质分解为简单的物质的化学过程,为异化作用。但这并不限于化学上的复杂的定义。分解代谢(catabolism)具有单纯的化学意义,而异化作用则有老废物化的感觉,在名词使用上常因人而异。一般化学复杂性的增加因与自由能的增大有关,所以为了方便起见,把伴有自由能的损失过程叫异化作用,反之伴有能量吸收的过程则称为同化作用。2023-07-02 10:29:461
分解代谢指的是什么?
分解代谢指机体将来自环境或细胞自己储存的有机营养物质分子(如糖类、脂类、蛋白质等),通过一步步反应降解成较小的、简单的终产物(如二氧化碳、乳酸、氨等)的过程,又称异化作用。分解代谢伴有蕴藏在大分子复杂结构中自由能的释放。在分解代谢的某些反应中,产生的大部分自由能储存于ATP中,一些自由能以NADPH形式直接用于某些需能反应。在物质代谢中将复杂的物质分解为简单的物质的化学过程,为异化作用。但这并不限于化学上的复杂的定义。分解代谢(catabolism)具有单纯的化学意义,而异化作用则有老废物化的感觉,在名词使用上常因人而异。一般化学复杂性的增加因与自由能的增大有关,所以为了方便起见,把伴有自由能的损失过程叫异化作用,反之伴有能量吸收的过程则称为同化作用。2023-07-02 10:29:551
微生物分解代谢途径有哪些?以及其特点!谢谢!!
1)EMP途径:以1分子葡萄糖为底物反应产生2分子丙酮酸,2分子NADH+氢离子和2分子ATP。EMP途径是绝多数生物所共有的一条主流代谢途径。(2)HMP途径:是从葡糖-6-磷酸开始的,其特点是葡萄糖不经EMP途径和TCA循环而得到彻底氧化,并能产生大量还原型烟酸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以及重要中间代谢产物。在多数好氧菌和兼性厌氧菌种都存在HMP途径,而且通常还与EMP途径同时存在。只有HMP途径而无EMP途径的微生物很少,例如弱氧化醋杆菌,氧化葡糖杆菌,氧化醋单胞菌。(3)ED途径:以1分子葡萄糖为底物生成2分子丙酮酸,1分子ATP,1分子NADPH和NADH。其特点是只经过4步反应即可快速获得由EMP途径须经10步反应才能形成的丙酮酸。ED途径在革兰氏阴性菌中分布较广,特别是假单胞菌和固氮菌的某些菌中较多存在,是缺乏完整EMP途径的微生物中的一种替代途径。ED途径可不依赖于EMP途径和HMP途径而单独存在。(4)TCA途径:以1分子丙酮酸为底物,经过一系列循环反应而彻底氧化,脱羧形成3分子CO2,4分子NADH2,1分子FADH2和1分子GTP,总共相当于15分子ATP,产能效率极高。这是一个广泛存在于各生物体中的重要生物化学反应,在各种好氧微生物中普遍存在。这是我找到,如果有问题,请追问我帮你翻书2023-07-02 10:30:041
糖分解代谢的几种途径之间有何联系
糖代谢的主要途径有以下两大类,共5种:一、分解代谢:1、糖酵解(糖的无氧氧化)2、柠檬酸循环(糖的有氧氧化)3、磷酸戊糖途径二、合成代谢:1、糖原合成(转化为肝糖原或肌糖原)2、糖异生(转变为非糖物质,如脂肪、非必需氨基酸)糖的有氧氧化途径:葡萄糖在有氧条件下彻底氧化成水和二氧化碳称为有氧氧化,有氧氧化是糖氧化的主要方式。绝大多数细胞都通过有氧氧化获得能量。肌肉进行糖酵解生成的乳酸,最终仍需在有氧时彻底氧化为水及二氧化碳。扩展资料:糖代谢可分为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两个方面,生物体内的糖代谢基本过程相类似。糖的分解代谢是指糖类物质分解成小分子物质的过程。糖在生物体内经过一系列的分解反应后,释放出大量的能量,供机体生命活动之用。同时在分解过程中形成的某些中间产物,又可作为合成脂类、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物质的原料(作为碳架)。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糖代谢2023-07-02 10:30:131
1.什么叫新陈代谢?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新陈代谢是体内所有化学反应的总和. 合成代谢是合成体内需要的物质,要吸收能量;分解则是分解物质产生能量维持生命活动或者产生合成代谢的原料,可以放出能量. 分解代谢可以为合成代谢提供能量与原材料.2023-07-02 10:30:221
糖在身体里的代谢过程是怎么样的?
糖代谢就是指的人体细胞对糖的代谢过程,食物中的糖(主要是淀粉)是身体中糖的主要来源,被人体摄入经消化成葡萄糖吸收后,经血液运输到各组织细胞进行合成代谢(合成糖原)和分解代谢(氧化分解供给细胞能量)的过程称为糖代谢。对人体而言,糖代谢反应了人体对糖类的代谢能力,糖代谢的核心就是“维持血液中葡萄糖浓度的平衡”,如果人体的糖代谢出现异常,则会导致血糖浓度出现异常。扩展资料糖的作用(1)、提供能量。糖类是人类获取能量最经济和最主要的来源。糖类在体内消化后,主要是以葡萄糖的形式被吸收。葡萄糖可被所有组织利用。(2)、构成机体组织。糖酯是细胞膜与神经组织的组成部分,糖蛋白是许多重要的功能物质,如酶、抗体、激素的一部分,核糖和脱氧核糖是遗传物质RNA和DNA的主要成分之一。(3)、节约蛋白质。糖类是机体最直接和最经济的能量来源,当它摄入充足时,机体首先利用它提供能量,减少了蛋白质作为能量的消耗,从而使更多的蛋白质用于组织的构建和再生。(4)、增强肠道功能。非淀粉多糖是人类不能被机体消化利用的多糖类物质,但能刺激肠道的蠕动,增加结肠发酵率,有利于人体肠道的健康,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参考资料来源:健康报-谈一谈被我们忽略的日常监测重要指标——糖代谢2023-07-02 10:30:281
什么是物质代谢,物质代谢分哪几个阶段?
物质代谢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从有生命的单细胞到复杂的人体,都与周围环境不断地进行物质交换,这种物质交换称为物质代谢或新陈代谢。物质代谢包括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两个不同方向的代谢变化。生物在生命活动中不断从外界环境中摄取营养物质,转化为机体的组织成分,称为同化作用;同时机体本身的物质也在不断分解成代谢产物,排出体外,称为异化作用。物质代谢过程十分复杂,即使在一个细胞内进行的物质代谢,亦包含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合成和分解的化学反应。一般说来由小分子物质合成大分子物质的反应称为合成代谢,如由氨基酸合成大分子蛋白质的反应;由大分子物质分解成小分子物质的反应称为分解代谢,如大分子糖原分解为小分子葡萄糖的反应。物质代谢常伴有能量转化,分解代谢常释放能量,合成代谢常吸收能量,分解代谢中释放的能量可供合成代谢的需要。物质代谢可分为三个阶段:①消化吸收。食物的营养成分,除水、无机盐、维生素和单糖等小分子物质可被机体直接吸收之外,多糖、蛋白质、脂类及核酸等都须经消化,分解成比较简单的水溶性物质,才能被吸收到体内。食物在消化道内经过酶的催化进行水解叫作消化;各种营养物质的消化产物、水、维生素和无机盐,经肠黏膜细胞进入小肠绒毛的毛细血管和淋巴管的过程叫作吸收。②中间代谢。食物经消化吸收后,由血液及淋巴液运送到各组织中参加代谢,在许多相互配合的各种酶类催化下,进行分解和合成代谢,进行细胞内外物质交换和能量转变。③排泄。物质经过中间代谢过程产生多种终产物,这些终产物再经肾、肠、肝及肺等器官随尿、粪便、胆汁及呼气等排出体外。2023-07-02 10:30:371
1.什么叫新陈代谢?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新陈代谢是体内所有化学反应的总和。合成代谢是合成体内需要的物质,要吸收能量;分解则是分解物质产生能量维持生命活动或者产生合成代谢的原料,可以放出能量。分解代谢可以为合成代谢提供能量与原材料。2023-07-02 10:30:472
代谢掉是什么意思?
代谢是生物体维持生命的化学反应总称.这些反应使得生物体能够生长和繁殖、保持它们的结构以及对环境作出反应.代谢通常被分为两类:分解代谢可以对大的分子进行分解以获得能量(如细胞呼吸);合成代谢则可以利用能量来合成细胞中的各个组分,如蛋白质和核酸等.代谢是生物体不断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过程,一旦物质和能量交换停止,生物体的生命就会结束. 代谢中的化学反应可以归纳为代谢途径,通过一系列酶的作用将一种化学物质转化为另一种化学物质.酶对于代谢反应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酶可以通过一个热力学上易于发生的反应来驱动另一个难以进行的反应,使之变得可行;例如,利用ATP的水解所产生的能量来驱动其他化学反应.一个生物体的代谢机制决定了哪些物质对于此生物体是有营养的,而哪些是有毒的.例如,一些原核生物利用硫化氢作为营养物质,但这种气体对于动物来说却是致命的.代谢速度,或者说代谢率,也影响了一个生物体对于食物的需求量.2023-07-02 10:31:041
比较葡萄糖三大分解代谢途径的异同
综述:无氧酵解是当机体处于相对缺氧情况(如剧烈运动)时,葡萄糖或糖原分解生成乳酸,并产生能量的过程称之为糖的无氧酵解。这个代谢过程常见于运动时的骨骼肌,因与酵母的生醇发酵非常相似,故又称为糖酵解。反应过程,糖酵解的全部反应过程均在细胞质中进行。有氧氧化是指葡萄糖生成丙酮酸后,在有氧条件下,进一步氧化生成乙酰辅酶A,经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成水、二氧化碳及能量的过程。这是糖氧化的主要方式。磷酸戊糖途径是葡萄糖氧化分解的另一条重要途径,它的功能不是产生ATP,而是产生细胞所需的具有重要生理作用的特殊物质,如NADPH和5-磷酸核糖。这条途径存在于肝脏、脂肪组织、甲状腺、肾上腺皮质、性腺、红细胞等组织中。代谢相关的酶存在于细胞质中。2023-07-02 10:31:111
生物代谢活动是什么?
代谢是生物体内所发生的用于维持生命的一系列有序的化学反应的总称。这些反应进程使得生物体能够生长和繁殖、保持它们的结构以及对外界环境做出反应。代谢通常被分为两类:分解代谢可以对大的分子进行分解以获得能量(如细胞呼吸);合成代谢则可以利用能量来合成细胞中的各个组分,如蛋白质和核酸等。代谢可以被认为是生物体不断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过程,一旦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停止,生物体的结构和系统就会解体。2023-07-02 10:31:274
简述生物体内代谢调节的几种主要方式?
根据生物的进化程度不同,代谢调节大体上可分神经、激素和酶三个水平,而最原始、也最基本的是酶水平的调节。神经和激素水平的调节最终也通过酶起作用。 酶水平代谢调节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通过激活或抑制酶的催化活性,另一种是通过控制酶合成或降解的量。有下列几种重要方式:1、别构调节 代谢途径的速率和方向主要依赖调节酶的量和活性,必需的不可逆反应是控制部位。代谢途径中第一个不可逆反应常是重要的控制因素,催化这些关键步骤的酶属于别构酶。这类酶是复杂的寡聚蛋白质,含有好几个亚基,它们除含催化部位外,还含有调节部位。一定的效应物与调节部位结合后可改变酶分子的构象,进而影响其催化活性。对酶的催化活性起激活作用的效应物称作正效应物,起抑制作用的为负效应物。效应物可以是底物、产物、代谢途径的终产物、核苷酸类化合物等。调节分解代谢的别构酶可被正效应物ADP或AMP激活而被负效应物ATP抑制。别构调节是最迅速的代谢调节方式,其中以终产物对代谢序列反应中早期步骤的抑制作用(反馈抑制)最为常见;如大肠杆菌中异亮氨酸抑制催化其合成代谢系列反应第一个步骤的酶。一条代谢途径中的别构酶也可对其他代谢途径的中间物或产物作出反应,不同酶系统的速度能用这种方式互相协调。2、共价修饰 对酶分子的化学结构进行修饰也可影响酶的催化活性,其中最重要的是侧链羟基的磷酸化。例如,在糖原降解代谢中很重要的糖原磷酸化酶有a、b两种类型。a型有充分的催化活性,b型几乎没有催化活性。b型酶经蛋白激酶的作用在酶分子中某一特定的丝氨酸羟基上引入一个磷酸基,就转变为a型。a型经蛋白磷酸酶水解脱去磷基团又可恢复成低活性的b型。生物可通过蛋白激酶和磷酸酶的作用影响磷酸化酶的活性,进而调节糖原的降解,蛋白激酶的活化又要经过几个步骤。所以,这种调节方式有放大效应,十分敏感;很少的信号物质便可产生迅速而巨大的效应。如肾上腺素刺激糖原的降解。3、酶量调节 调节酶的合成和分解也受到调控。主要方式是调控酶的合成量。这是激活或阻止酶基因表达的结果。如大肠杆菌通常以葡萄糖为碳源,在培养基中仅有乳糖而无葡萄糖时,乳糖可诱导大肠杆菌产生能分解乳糖为半乳糖和葡萄糖的β-半乳糖苷酶,从而使乳糖得以利用(见操纵子)。高等生物也有这种能力,如在饥饿状态下糖异生途径较活跃,此时该代谢途径中丙酮酸羟化酶的合成量增加了10倍。4、区域化 真核细胞含有膜包裹着的多种细胞器,使各种酶和酶系被隔离在细胞的不同区域。如糖酵解、戊糖磷酸途径和脂肪酸合成的酶系存在于胞液中;而脂肪酸氧化、三羧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等过程在线粒体中进行。像糖异生和尿素合成这些过程又依赖胞液和线粒体两个区域中的反应相互影响。一些特定分子的命运依赖它们存在于胞液还是线粒体中;因此,它们穿过线粒体内膜的转运常被调节。例如,输入线粒体的脂肪酸比在胞液中酯化或输出的脂肪酸降解得更迅速。2023-07-02 10:31:371
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有什么关系
②中间代谢,这些终产物再经肾、肠、肝及肺等器官随尿,分解成比较简单的水溶性物质、蛋白质物质代谢 物质代谢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从有生命的单细胞到复杂的人体。一般说来由小分子物质合成大分子物质的反应称合成代谢,如由氨基酸合成大分子蛋白质的反应;由大分子物质分解成小分子物质的反应称分解代谢,都与周围环境不断地进行物质交换。物质代谢包括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两个不同方向的代谢变化。生物在生命活动中不断从外界环境中摄取营养物质,即使在一个细胞内进行的物质代谢、脂类及核酸等都须经消化。新陈代谢过程中物质的合成和分解称为物质代谢,伴随物质代谢而出现的能量的释放,进行细胞内外物质交换和能量转变,亦包含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合成和分解的化学反应。食物经消化吸收后,由血液及淋巴液运送到各组织中参加代谢。③排泄,如大分子糖元分解为小分子葡萄糖的反应。物质代谢常伴有能量转化,分解代谢常释放能量,合成代谢常吸收能量,分解代谢中释放的能量可供合成代谢的需要。物质代谢可分为三个阶段:①消化吸收。食物的营养成分,除水;同时机体本身的物质也在不断分解成代谢产物,排出体外、维生素和单糖等小分子物质可被机体直接吸收之外,多糖。物质经过中间代谢过程产生多种终产物,才能被吸收到体内。食物在消化道内经过酶的催化进行水解叫做消化;各种营养物质的消化产物、水、维生素和无机盐,经肠粘膜细胞进入小肠绒毛的毛细血管和淋巴管的过程叫做吸收,转化为机体的组织成分,称为同化作用,进行分解和合成代谢、粪便、胆汁及呼气等排出体外,这种物质交换称为物质代谢或新陈代谢、无机盐,称为异化作用。物质代谢过程十分复杂,在许多相互配合的各种酶类催化下2023-07-02 10:31:461
核酸分解代谢的核酸的降解
一、核苷酸的降解在生物体内,核苷酸在核苷酸酶(nucleosidase)的催化下,水解生成核苷和磷酸。核苷经核苷酶(nucleosidase)作用分解为含氮碱和戊糖。分解核苷的酶有两类:一类是核苷水解酶(nucleoside hydrolase),另一类是核苷磷酸化酶(nucleoside phosphorylase)。前者使核苷生成含氮碱和戊糖;后者使核苷生成含氮碱和戊糖的磷酸酯。核苷酶主要存在于植物和微生物体内,只作用于核糖核苷,对脱氧核糖核苷无作用,反应是不可逆的。核苷磷酸化酶存在比较广泛,其所催化的反应是可逆的。不同来源的酶对底物要求不一,有的能作用于核苷和脱氧核苷,有的则对戊糖要求严格。这类酶还有嘌呤核苷磷酸解酶与嘧啶核苷磷酸解酶之分。核苷的降解产物嘌呤碱和嘧啶碱还可进一步分解。二、嘌呤的降解在生物体内嘌呤可进一步分解。嘌呤碱的降解代谢过程如图不同生物分解嘌呤碱的最终产物不同。人类和其他灵长类动物的嘌呤代谢一般止于尿酸,灵长类以外的哺乳动物可生成尿囊素,大多数鱼类则生成尿素,一些海洋无脊椎动物可生成氨;微生物能将嘌呤分解成氨、CO¬2及一些有机酸,如甲酸、乙酸、乳酸等;植物的嘌呤代谢与动物相植物组织中存在着与嘌呤代谢有关的酶及其代谢产物,如尿囊素和尿囊酸等。嘌呤的分解主要是在衰老的叶子及贮藏性的胚乳组织内。在胚和幼苗中不发生嘌呤的分解。当叶子进入衰老期,核酸就发生分解,生成的嘌呤碱也进一步分解成尿囊酸,从叶子中运出并贮藏起来,供翌年生长之用。植物与动物不同,植物有保存并再度利用同化氮的能力。三、嘧啶的降解嘧啶的降解也是先脱氨基。由尿嘧啶分解生成的 -丙氨酸可用于合成辅酶A,也可经转氨反应生成甲酰乙酸,再转化成乙酸进入三羧酸循环或转化为脂肪酸。嘧啶分解过程如图2023-07-02 10:31:541
生物体内新陈代谢中合成反应和分解反应是可逆反应吗 为什么
不是,所需酶不一样,也就是说反应条件不一样的2023-07-02 10:32:093
试述肾上腺素与其膜受体结合后,调节糖原分解代谢的级联反应过程
肾上腺素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使偶联的腺苷酸环化酶活化,催化ATP分解为cAMP和焦磷酸。cAMP使蛋白激酶活化,蛋白激酶可活化磷酸化酶激酶,后者再激活磷酸化酶,使糖原分解。这是一个五级的级联放大,信号被放大了300万倍,由10-8-10-10M的肾上腺素在几秒之内产生5mM的葡萄糖。肾上腺素还可使肌糖原分解,产生乳酸;使脂肪细胞中的三酰甘油分解产生游离脂肪酸2023-07-02 10:32: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