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图谱 / 问答 / 问答详情

李斯特唐璜的回忆,是根据戏曲家莫里哀的作品唐璜改编的吗?演奏的速度要求有多快?

2023-07-02 23:43:55
共1条回复
奇石珠宝真君

《唐璜的回忆》是一部取材于莫扎特歌剧《唐璜》的歌剧幻想曲。莫扎特的歌剧《唐璜》本来长约两个半小时,被李斯特改编后,成了简短的钢琴曲。钢琴曲没有删除歌剧中的一个音符,整首曲子无论是节奏还是技巧,都是难度非常高的。《唐璜的回忆》被称为是最难的钢琴曲之一,鲜少有人弹奏。 李斯特于1841年写下这部作品并于1877年以双钢琴协奏曲的形式公开发布。双钢琴版本与初始版本结构上极为相似。   19世纪创作出的歌剧幻想曲,大多数仅仅是对名曲进行合编,李斯特对《唐璜》的全新演绎更成为一部开辟性的杰作。该曲在演奏时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快速地用双手跨越为几乎为整个钢琴的键盘,其中有一大段右手的小三度半音阶行进加左手的符点伴奏。   该曲演奏时所有的技巧:   1:右手大跨度琶音 2:八度音阶行进 3:八度半音阶行进 4:半音阶 5:小三度 6:右手小三度半音阶行进 7:反向半音阶8:复调 9:十度旋律 10:交替音阶 11:反向音阶 12:4对6 13:大跨度跳跃 14:震音 15:小四度半音阶 16:涟音复调17:同向三度.6度音阶 18:同向三度.六度半音阶 19:交替八度半音阶 20:八度间加三度旋律(最难)21:长时间音阶跑动22:跳跃八度。

相关推荐

《唐璜的回忆》这首钢琴曲内含着作者怎样的深意?

《唐璜的回忆》这首钢琴曲内含着作者对于爱情、死亡、人生的思考和感悟。作者通过音乐表达了唐璜在他生命最后一天的内心感受,包括对于爱情的向往、对于死亡的恐惧、对于人生的思考等等。同时,作者也通过这首曲子表达了自己对于爱情、死亡、人生的看法和态度,例如对于爱情的追求、对于死亡的面对、对于人生的感悟等等。因此,这首曲子不仅是一首音乐作品,更是作者对于人生和命运的思考和呈现,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
2023-07-02 19:14:151

李斯特《唐璜的回忆》表达的是什么内容?

想要成为经典,必须辅以时光的力量。《唐璜的回忆》却是哪种第一眼望过去,就知道会是经典的货色。和很多明亮美好的小说不同,《唐璜的回忆》更像一颗散发着邪恶光芒的黑色钻石。诡谲凄迷,入骨入髓。乔舟从小一直跟着妈妈四处漂泊,妈妈虽然生性冷淡,但依然教他弹钢琴,给他一个用左轮手枪当玩具的童年和跟一对孪生姐妹的完美爱情……一切都很正常,直到他突然发现:练习钢琴、拿冠军,是为了拥有灵活的手指、从容的心态去学习赌术。扩展资料:创作背景《唐璜的回忆》是一部取材于莫扎特歌剧《唐璜》的歌剧幻想曲。莫扎特的歌剧《唐璜》本来长约两个半小时,被李斯特改编后,成了简短的钢琴曲。整首曲子无论是节奏还是技巧,都是难度极高的。《唐璜的回忆》被称为是最难的钢琴曲之一,鲜少有人弹奏。 李斯特于1841年写下这部作品并于1877年以双钢琴协奏曲的形式公开发布。双钢琴版本与初始版本结构上极为相似。19世纪创作出的歌剧幻想曲,大多数仅仅是对名曲进行合编,李斯特对《唐璜》的全新演绎更成为一部开辟性的杰作。该曲在演奏时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快速地用双手跨越为几乎为整个钢琴的键盘,其中有一大段右手的小三度半音阶行进加左手的符点伴奏。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唐璜的回忆
2023-07-02 19:14:283

唐璜的回忆的介绍

《唐璜的回忆》是2011年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许明。这是一本80后女子隐居终南的住山生活手记。一个当代奇女子,摒弃纷扰的万丈红尘,隐入山中,参禅读经,临窗煮茶,于茅蓬与僧院中穿行,过起了如古人般的山林寺院生活。
2023-07-02 19:14:421

唐璜的回忆几级钢琴曲

唐璜的回忆10级钢琴曲。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唐璜的回忆10级钢琴曲,被称为是最难的钢琴曲之一,鲜少有人弹奏,李斯特于1841年写下这部作品并于1877年以双钢琴协奏曲的形式公开发布。
2023-07-02 19:14:563

唐璜的回忆的内容简介

想要成为经典,必须辅以时光的力量。《唐璜的回忆》却是哪种第一眼望过去,就知道会是经典的货色。和很多明亮美好的小说不同,《唐璜的回忆》更像一颗散发着邪恶光芒的黑色钻石。诡谲凄迷,入骨入髓。乔舟从小一直跟着妈妈四处漂泊,妈妈虽然生性冷淡,但依然教他弹钢琴,给他一个用左轮手枪当玩具的童年和跟一对孪生姐妹的完美爱情……一切都很正常,直到他突然发现:练习钢琴、拿冠军,是为了拥有灵活的手指、从容的心态去学习赌术;拿左轮手枪当玩具,是为了赴一个二十年前?定好的俄罗斯轮盘赌局;和孪生姐妹的爱情,是妈妈在讲述她和爸爸之间百转千回的爱情过往;当所有的美丽都被摧毁,蜜糖变成毒药,是闭眼吞下,还是含泪舍弃?疯狂、幻想、荒诞、情欲、梦想、宿命、凡此种种都完美地融合在交错的线索和散缀的细节中,使得书中人迷失,书外人沉醉。
2023-07-02 19:15:021

《唐璜的回忆》

世界十大难曲【排名第4:李斯特《唐璜的回忆》 】 李斯特根据莫扎特歌剧《唐璜》改编的钢琴曲《唐璜的回忆》是李斯特众多改编曲中的精粹,技术之艰深,场面之宏大,在原作的丰富表情上制造出惊人的气势。 莫扎特的歌剧《唐璜》本来长约两个半小时,被李斯特改编后,成了简短的钢琴曲。钢琴曲没有删除歌剧中的一个音符,整首曲子无论是节奏还是技巧,都是难度非常高的。《唐璜的回忆》被称为是最难的钢琴曲之一,鲜少有人弹奏。
2023-07-02 19:15:332

为什么唐璜有“最难的钢琴曲”之称?

唐璜并不是最难钢琴曲公认的世界第一难曲是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三钢琴协奏曲(LS说的第二号明显错误),拉3号称"大象之作",它的音符比莫扎特所有27部钢琴协奏曲的音符加起来还要多!!!英国一位学者曾说演奏拉3在体力上的付出等于“铲十吨煤”!整个20世纪能把这部作品弹出色的人,即使是在钢琴大师中,也是非常罕见.李斯特的《唐璜》在世界钢琴曲中难度可排第四,麦可斐尼西在三十多年前创作出来的“EnglishCountry-Tunes”可排第二【世界难度钢琴排名第4:李斯特《唐璜的回忆》 】 李斯特根据莫扎特歌剧《唐璜》改编的钢琴曲《唐璜的回忆》是李斯特众多改编曲中的精粹,技术之艰深,场面之宏大,在原作的丰富表情上制造出惊人的气势。 莫扎特的歌剧《唐璜》本来长约两个半小时,被李斯特改编后,成了简短的钢琴曲。钢琴曲没有删除歌剧中的一个音符,整首曲子无论是节奏还是技巧,都是难度非常高的。《唐璜的回忆》被称为是最难的钢琴曲之一,鲜少有人弹奏。
2023-07-02 19:15:423

‘唐璜的回忆’和‘拉赫玛尼诺夫第三钢琴协奏曲’哪一首乐曲更难演奏?如题 谢谢了

两首都是罕见的难曲,难度几乎可以说不相上下,但是,拉三要比唐璜长,所以对演奏者的耐力也是一大考验,而且拉三又是钢协,要考虑与乐队的默契配合,记得有部电影,说的是一个钢琴家在弹完拉三后疯掉了,虽然是电影,也足以见到拉三难度是很恐怖的!然而,唐璜既然是李斯特的作品,对演奏的手和基本功要求也都非常高,但由于时间上的关系,拉三就更胜一筹了。不过拉三还要乐队配合,唐璜只要有个钢琴就能演奏了,如果LZ不是专业演奏家的话建议弹个唐璜就够了......不过拉三你可以挑出里面一些华彩段练,效果也很好的
2023-07-02 19:15:492

世界公认最难弹的钢琴曲

世界公认最难弹的钢琴曲有《第三钢琴协奏曲》、《第二钢琴协奏曲》、《唐璜的回忆》、《死之舞》、《诺玛的回忆》等。1、《第三钢琴协奏曲》拉赫玛尼诺夫本人作为钢琴独奏者,在纽约首演时,曾把自己这首协奏曲戏称为大象之作,比喻其庞大与沉重。2、《第二钢琴协奏曲》此曲1913年8月23日由普罗科菲耶夫主奏而首演。首演时,因为一直是节奏的激烈敲击与不协和弦的连续,曾遭许多人谩骂。3、《唐璜的回忆》《唐璜的回忆》是李斯特众多改编曲中的精粹,技术之艰深,场面之宏大,在原作的丰富表情上制造出惊人的气势。4、《死之舞》此曲作于李斯特在意大利旅行期间,据说是他在比萨的寺院墓地看到奥卡纳的壁画《死的胜利》所得的灵感。全曲难度极大,对钢琴家的耐力与对不同风格的把握有很大挑战,共5个变奏。5、《诺玛的回忆》《诺玛的回忆》是李斯特受《诺玛》启发而写的一首大幻想曲,它技巧艰深、篇幅宏大、音色辉煌灿烂、浓缩了最震撼人心的剧情,表达了李斯特最炽烈和崇高的赞颂之意。
2023-07-02 19:15:571

最难的钢琴曲

最难的钢琴曲有以下:1、《d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拉赫玛尼诺夫。《第三钢琴协奏曲》在这个榜单上排第一,是1908到1909年创作的,此曲子共有三章,是标准古典音乐。这首曲子的第一章曲调比较平缓自由,第二章乐章织体的不断扩大,曲调变化比较快了,第三章的整个乐章速度更快,情感加深,是全曲的顶峰。这首曲子共40分钟,对演奏者的体力是很大的要求,拉赫玛尼诺夫本人作为钢琴独奏者在纽约首演时,也把自己这首协奏曲戏称为“大象之作”。2、《g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普罗科菲耶夫。这首钢琴曲排第二,是普罗科菲耶夫为了他一位逝去的好友创作的,这对他打击很大,所以这首曲子有他心情上的一种发泄。这首曲子曾在公演的时候被观众吐槽,被认为是一部发泄愤懑与惊恐抑郁之作。不过,这部曲子后来被修改了,难度非常大,对钢琴的演奏技术要求非常高,被评价为”辉煌而疯狂的炫技神曲”。3、《唐璜的回忆》,李斯特。《唐璜的回忆》郎朗曾弹奏过。《唐璜的回忆》是李斯特根据莫扎特歌剧《唐璜》改编的钢琴曲,难度系数在这个榜单排第三,被称为是最难的钢琴曲之一,鲜少有人弹奏,一般敢于弹奏此曲的人都是勇士。4、《西班牙主题的幻想回旋曲》,李斯特。《西班牙主题的幻想回旋曲》这首曲子排第四,被誉为古典钢琴史上最具技术挑战性的独奏钢琴曲之一,其中难度包括远距离音程的敏捷跳跃,八度的快速重复音等,此曲的技术十分艰深,就连李斯特本人也不轻易弹奏此曲。5、《降B大调第二钢琴协奏曲》,勃拉姆斯。勃拉姆斯可以说是一位非常少产的钢琴家,他的一生虽然只写了四首交响曲,但仍被称为是贝多芬以后最伟大的交响曲作曲家之一。《降B大调第二钢琴协奏曲》是他创作的最后一首钢琴协奏曲,也是他的代表作品,不过难度也是相当大的。这首曲子有大量的和弦,技术艰深,是“世界三大最难钢琴协奏曲”之一。
2023-07-02 19:16:582

李斯特有哪些著名的钢琴曲?

李斯特最重要的作品是《浮士德交响曲》、《但丁交响曲》、《匈牙利狂想曲》、交响诗《前奏曲》、《马捷帕》、四首钢琴协奏曲、《b小调钢琴奏鸣曲》、《12首超技练习曲》和《旅行岁月》。钢琴曲中最难的一首当属《唐璜的回忆》。
2023-07-02 19:17:238

李斯特最难的10首钢琴曲

李斯特最难的曲子按专业说法来讲《死之舞》最难,《唐璜的回忆》第二《马捷帕》第三《鬼火》第四,之后分别是《夜之和谐》,《匈牙利狂想曲2号》,《匈牙利狂想曲6号》,《钟》,《追雪》
2023-07-02 19:17:409

世界十大最难钢琴曲排名公认

世界钢琴十大难曲排行榜如下:1、拉赫玛尼诺夫《第三钢琴协奏曲》2、普罗科菲耶夫《第二钢琴协奏曲》3、李斯特《唐璜的回忆》4、李斯特《西班牙走私贩》5、勃拉姆斯《降B大调第二钢琴协奏曲》6、斯特拉文斯基《彼得鲁斯卡》7、李斯特《死之舞》8、李斯特《诺玛的回忆》9、巴拉基耶夫《伊斯拉美》10、李斯特《鬼火》钢琴曲介绍1909年创作的钢琴协奏曲《第三钢琴协奏曲》,是标准古典曲目中最具技术挑战性的钢琴协奏曲之一,此曲分为三章,演奏时间为40分钟左右,该曲的首次演奏是由拉赫曼尼诺夫和沃尔特·达姆罗奇在新剧院中指挥的纽约交响乐团演出的,然而,直到20世纪30年代,在很大程度上,多亏了弗拉基米尔·霍洛维茨的支持,《第三钢琴协奏曲》才流行起来,被世人所熟知。普罗科菲耶夫的钢琴奏鸣曲《第二钢琴协奏曲》是一首由钢琴独奏的奏鸣曲,此曲分为四章,演奏时间为30分钟左右,这是普罗科菲耶夫为了纪念它已经自杀的好友而创作出来的。1914年2月5日在莫斯科首次上演,可惜在当时因为节奏的激烈和强烈的不和谐性被当时的听众谩骂,同时被当时的媒体肆意嘲笑,被视为垃圾,知道后来才被视作半个世纪以来无人能攀登的高峰。
2023-07-02 19:17:571

世界十大难曲分别有哪些?

世界钢琴十大难曲有:《第三钢琴协奏曲》、《EnglishCountry-Tunes》、《第2钢琴协奏曲》、《唐璜的回忆》、《降B大调第二钢琴协奏曲》、《彼得鲁斯卡》、《鬼火》、《伊斯拉美》、《钟》、《诺玛的回忆》。1、《第三钢琴协奏曲》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三钢琴协奏曲》表现了最坚毅的俄罗斯精神与最强大的生命力,而作曲家本人的人格力量,也在这部作品中也得到最充分的展示:“拉赫玛尼诺夫是用钢铁和苋金铸成的,钢铁是他的手臂,黄金是他的心灵。”这正是拉赫玛尼诺夫的音乐最珍贵之处。 拉赫玛尼诺夫本人作为钢琴独奏者在纽约首演时,曾把自己这首协奏曲戏称为“大象之作”,比喻其庞大与沉重。2、《EnglishCountry-Tunes》英国作曲家麦可斐尼西在三十多年前创作出来的“EnglishCountry-Tunes”钢琴曲。这首号称是全世界最难演奏的钢琴曲,琴谱上有时一个小节里就挤进三百个音符,弹奏的时候手指头和手肘都要用......俄罗斯女钢琴家丝罗克兰德曾在日本首度演奏这首曲目。3、《钟》《钟》这首乐曲又译成《康派涅拉》,是李斯特根据意大利小提琴家帕格尼尼的《B小调第二号小提琴协奏曲》的主题改变的钢琴独奏曲,李斯特最出名的炫技作品。 《钟》用回旋曲式写成,主题每次出现都变换一种新的演奏手法,充分发挥钢琴演奏的技巧。
2023-07-02 19:18:1813

死亡华尔兹

不是的,世界钢琴十大难曲 【排名第一: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三钢琴协奏曲》 】 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三钢琴协奏曲》表现了最坚毅的俄罗斯精神与最强大的生命力,而作曲家本人的人格力量,也在这部作品中也得到最充分的展示:“拉赫玛尼诺夫是用钢铁和苋金铸成的,钢铁是他的手臂,黄金是他的心灵。”这正是拉赫玛尼诺夫的音乐最珍贵之处。 拉赫玛尼诺夫本人作为钢琴独奏者在纽约首演时,曾把自己这首协奏曲戏称为“大象之作”,比喻其庞大与沉重。一位著名的音乐学者也曾形容演奏一次“拉三”在体力上的付出等于“铲十吨煤”,其难度可见一斑。澳大利亚的音乐家传记影片《闪亮的风采》描写过钢琴家因演奏“拉三”而导致精神崩溃,我们可以籍此想象出“拉三”所具有的情感震撼力! 拉赫玛尼诺夫说,能把这首钢琴协奏曲演绎好的只有霍洛维茨。 【排名第2:麦可斐尼西的《EnglishCountry-Tunes》 】 英国作曲家麦可斐尼西在三十多年前创作出来的“EnglishCountry-Tunes”钢琴曲。这首号称是全世界最难演奏的钢琴曲,琴谱上有时一个小节里就挤进三百个音符,弹奏的时候手指头和手肘都要用......俄罗斯女钢琴家丝罗克兰德曾在日本首度演奏这首曲目。 【排名第3:普罗科菲耶夫 第2钢琴协奏曲 】 普罗科菲耶夫第二钢琴协奏曲,G小调,OP.16,作于1913年,因当时同班好友斯密特霍夫自杀,故此曲呈献给斯密特霍夫,因原谱丢失,普罗科菲耶大1923年凭记忆再整理而成。此曲1913年8月23日由普罗科菲耶夫主奏而首演。首演时,因为一直是节奏的激烈敲击与不协和弦的连续,曾遭许多人退席谩骂。多数报道称:“这种未来的音乐,送给魔鬼去吧。我们是来享乐的,我家的猫也会弹这种音乐。”而当时贾吉列夫正是听完此曲而邀请普罗科菲耶夫为他创作舞剧音乐,批评家卡拉蒂吉(Viatcheslav Karatygin,1875—1925)则称:“我确信10年后,听众会给这位年轻作曲家的天赋,报以相当的掌声来为昨日冒失的嘲笑赎罪。” 此曲共4个乐章: 第一乐章:小行板,G小调,奏鸣曲型的自由形式。呈示部以弦乐拨奏和单簧管2小节序奏作引导,钢琴左手弹分散和弦,右手出现充满忧愁的第一主题。主题在木管与钢琴间一来一往后,移至快速音群。第二主题为小快板,钢琴弹出第二主题后,不断展开华丽的音型。移至长笛与双簧管、长笛与单簧管后,稍慢一点,以乐队合奏结束呈示部。发展部以钢琴在大提琴震音背景上展开第一主题华丽发展始,以快速达到高潮,平静之后再现部钢琴一出现第一主题立即结束。 第二乐章:谐谑曲,活泼地,D小调,三段体,为快速进行的托卡它型乐章。第一段一开始就以强烈的钢琴主题为中心,弦乐拨奏,管乐作滑稽音型夹在中间。中段是伴奏的乐队不断奏跃动性乐念,钢琴不断继续托卡它音型。 第三乐章:间奏曲,温和的快板,三段体。第一段以乐队沉重步伐似的序奏始,钢琴进入作华丽发展。中段小提琴拨奏出明确主题并加以发展,钢琴一再奏滑奏音型,乐队与之互为纠缠,构成优美的音色效果。第三段把第一段要素作各种不同变化。 第四乐章:热情奔放的快板,G小调,A—B—C—B—A结构。A以钢琴与长笛呈示自由奔放的旋律始,钢琴以敲击手法进入,与弦乐拨奏形成对比。B速度转慢,钢琴敲出一半和弦后,单簧管、低音管、大提琴奏出平易的俄罗斯风格的D小调旋律,钢琴继承后再交给低音管、双簧管,圆号又以逆行。C速度转快而进入快板,长笛与弦乐拨奏造成音型交叠,乐队咆哮和钢琴和弦构成高潮。平静后,在沉重的和弦后,钢琴独奏华彩,B段要素再现,到行板趋于平静,又变成快速音群,钢琴冥想性独奏。然后乐队形成尖锐的音响,回到热情奔放的快板A段曲趣,最后进入C段要素构成的短小终结部而结束。 【排名第4:李斯特《唐璜的回忆》 】 李斯特根据莫扎特歌剧《唐璜》改编的钢琴曲《唐璜的回忆》是李斯特众多改编曲中的精粹,技术之艰深,场面之宏大,在原作的丰富表情上制造出惊人的气势。 莫扎特的歌剧《唐璜》本来长约两个半小时,被李斯特改编后,成了简短的钢琴曲。钢琴曲没有删除歌剧中的一个音符,整首曲子无论是节奏还是技巧,都是难度非常高的。《唐璜的回忆》被称为是最难的钢琴曲之一,鲜少有人弹奏。 【排名第5:勃拉姆斯降B大调第二钢琴协奏曲】 勃拉姆斯降B大调第二钢琴协奏曲 (Concerto for Piano no 2 in B flat major, Op. 83) 作于1881年。从莫扎特、贝多芬时代起,经舒曼、肖邦以至近代作曲家创作的协奏曲,基本都是三乐章结构,但勃拉姆斯为他的第二钢琴协奏曲增加了谐谑曲乐章,从而使作品扩充成为四个乐章,形式和性格都已接近于交响曲,独奏乐器也成为乐队的一员,这种交响化的理念脱离了协奏曲原来“竞奏”的意义,因此,这首乐曲有时候也被后人称为“由钢琴主奏的交响曲”。 这首钢琴协奏曲的形式十分特殊:首先乐曲采用协奏曲历史上罕见的四乐章形式;其次本曲中的主奏钢琴并未占据绝对主导的地位,作者特意让钢琴与管弦乐“完全平等”。这首协奏曲既无莫扎特式的流畅,又无贝多芬式的雄壮,是地道的勃拉姆斯式作品。与第一协奏曲相比,显得更加沉重暗涩,技巧也特别难,有人讲勃拉姆斯的降B大调协奏曲是“要钢琴家血汗的至难协奏曲,它不要钢琴家的妙技,而是要他们成为苦力。” 这首乐曲具有勃拉姆斯所独有的沉着与厚重,同时又有他明朗、温柔的另一面。1878年春,勃拉姆斯第一次到意大利旅行,这一南欧古国的风土人情给作者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由此勃拉姆斯开始构思这首乐曲。1881年三月,作者再度访问意大利,这一次彻底唤起了他的灵感,于是回国后立刻伏案疾书,当年夏天便完成了这首乐曲。实际上,本曲中的意大利风格并不明显,但无疑是作者真实情感的流露,堪称勃拉姆斯的代表作品之一。这部作品最后完稿于1881年,同年11月9日作者本人担任钢琴独奏使用乐谱草稿,在布达佩斯首演。 全曲共分四个乐章: 第一乐章:不太快的快板,降B大调,4/4拍子,奏鸣曲形式。传统的双呈示部。第一呈示部是管弦乐,首先由圆号奏出由两小节组成的第一主题动机,钢琴推迟一小节跟上,像影子一样进行模仿,木管声部进行发展,略带伤感的第二主题由小提琴呈示后乐章进入第二呈示部,钢琴呈示新的主题并发展,第二主题钢琴则以热情的变奏呈示。 F小调展开部后音乐进入再现部(第二主题用降B小调)。尾声中管弦乐奏出第一主题的部分动机,钢琴用华丽的琶音伴奏,最后以强有力的开始动机结束。本乐章写得厚重而有力, 颇具勃拉姆斯风味。贯穿乐章始终的主题动机,由雄浑的圆号引入,钢琴加以应答。在乐队协奏下的钢琴时而温婉优美,时而热情壮丽。本乐章中有许多处理方式与古典派协奏曲截然不同。 第二乐章:热情的快板,d小调,3/4拍子,三段体。典型的谐谑曲,但奏鸣曲式结构非常清晰、规模庞大,给人以深沉之感。第一主题,钢琴用激烈的强奏开始,乐队紧紧相随。第二主题为A小调,用弦乐齐奏呈示,之后钢琴反复。展开部发展上述两主题,再现部用的是完全不同的乐器编制。其旋律热情而富于幽默感,同时也很有魔力。 第三乐章:行板,降B大调,6/4拍子,三段体。由管弦乐奏主旋律,钢琴演奏装饰音型,并作主题变奏。第一部分由大提琴奏出甘美的旋律开始。中间部分更柔和,由单簧管奏升C大调主题,富于幻想的歌唱性旋律虔诚得近似祈祷。最后再现降B大调主题。本乐章充满浪漫气氛,是在“德国式的”厚重风格中另有意大利明朗色彩的典雅乐章。 第四乐章:优美的小快板,降B大调,2/4拍子,回旋曲形式。优美的具有舞曲性格的华丽终曲。清新活泼的回旋主题由钢琴独奏开始,乐队模仿。之后带有匈牙利乡土风格的插入部用A小调呈示(后移D调再现)。其他许多辅助的插入部,在钢琴与乐队间交错穿插,有时钢琴用音型和经过句装饰管弦乐主题,有时乐队用色彩性和声给钢琴以烘托,编织成辉煌的终曲。这个乐章的大致结构为A-B-A-B-结尾的程式。由钢琴开始的舞曲风主要主题,纤巧精细,又不乏厚重华丽。【排名第6:斯特拉文斯基 彼得鲁斯卡】 伊戈尔u2022费奥多罗维奇u2022斯特拉文斯基,美籍俄国作曲家、指挥家,西方现代派音乐的重要人物。父为圣彼得堡皇家歌剧院男低音歌手。他曾师从里姆斯基一科萨夫学作曲。1939年定居美国,并先后入法国籍和美国籍。作品众多,风格多变。《彼得鲁斯卡》原为管弦乐曲,后来改编为钢琴曲,献给鲁宾斯坦。 难度极高 沈文裕在英国演奏难度极高的《彼得鲁斯卡》时,当地的《当代音乐厅》杂志称赞他“技巧高超,音色变化之丰富,甚至超过了波里尼(著名钢琴大师)。” 【排名第7:李斯特 超技练习曲第5首 鬼火】 李斯特的《12首超技练习曲》是钢琴史上令人生畏的高难曲目。从技巧上看,李斯特的这12首作品难度过分艰深,仿佛是钢琴演奏艺术的象牙塔尖,即使在20世纪钢琴大师如过江之鲫的年代,也很少有演奏家敢于挑战。 超技练习曲鬼火拥有高难的双音技术,12超技当中最难的一首,拉赫说它是最难的练习曲,技术刁钻不说,还必须弹得轻灵有趣方能服人。 【排名第8:巴拉基耶夫 伊斯拉美】 巴拉基耶夫是一位出色的钢琴演奏家,他弹琴都是凭记忆,从不看谱。他创作了一套技巧性很高的钢琴作品,最著名者,就是这首《伊斯拉美》。这首《伊斯拉美》作于1869年由尼古拉u2022鲁宾斯坦首演。这是一首极难演奏的作品,是巴拉基列夫1870年到高加索地区采风的产物,这部作品的副标题为“东方幻想曲”。其正主题是高加索达开斯坦地区勒斯基人的一种舞曲,第二主题(仿佛是一个中段)则是巴拉基耶夫在莫斯科听一个歌剧演员演唱的一首歌曲的旋律。这首作品三段体:先是主奏,表达主题;然后是中段,奏出充满感情的小行板;然后结尾,加快速度,回到主题,尾奏是十分狂热性的激烈的急板。因为其极高的难度,许多钢琴家把它当作一个挑战。 【排名第9: 李斯特 帕格尼尼练习曲 第3首 钟】 《钟》这首乐曲又译成《康派涅拉》,是李斯特根据意大利小提琴家帕格尼尼的《B小调第二号小提琴协奏曲》的主题改变的钢琴独奏曲,李斯特最出名的炫技作品。 《钟》用回旋曲式写成,主题每次出现都变换一种新的演奏手法,充分发挥钢琴演奏的技巧。李斯特改编的《钟》比帕格尼尼的小提琴协奏曲《钟》篇幅要短,由于主题多次出现,给人印象很深刻。《钟》这首乐曲是钢琴家们经常在音乐会上演出的曲目,因为它可以充分表现出演奏家的高超技巧。演奏者需要极高超的钢琴技巧才可能良好的驾驭此曲 当然,我们的李云迪曾在演奏会上弹过此首乐曲。 【排名第10: 贝利尼《诺玛的回忆》 】 意大利歌剧作曲家文森佐u2022 贝利尼在《诺玛》中铺陈出华丽而浑然天成的抒情旋律,以强烈对比的剧情张力,展现爱情、仇恨与宽恕的角力,更提早一个半世纪预告了女性主义的到来。
2023-07-02 19:21:141

世界钢琴十大难曲的拉赫玛尼诺夫

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三钢琴协奏曲》表现了最坚毅的俄罗斯精神与最强大的生命力,而作曲家本人的人格力量,也在这部作品中也得到最充分的展示:“拉赫玛尼诺夫是用钢铁和黄金铸成的,钢铁是他的手臂,黄金是他的心灵。”这正是拉赫玛尼诺夫的音乐最珍贵之处。 拉赫玛尼诺夫本人作为钢琴独奏者在纽约首演时,曾把自己这首协奏曲戏称为“大象之作”,比喻其庞大与沉重。一位著名的音乐学者也曾形容演奏一次“拉三”在体力上的付出等于“铲十吨煤”,其难度可见一斑。澳大利亚的音乐家传记影片《闪亮的风采》描写过钢琴家因演奏“拉三”而导致精神崩溃,我们可以籍此想象出“拉三”所具有的情感震撼力! 拉赫玛尼诺夫说,能把这首钢琴协奏曲演绎好的只有霍洛维茨。李斯特  普罗科菲耶夫第二钢琴协奏曲,G小调,OP.16,作于1913年,因当时同班好友斯密特霍夫自杀,故此曲呈献给斯密特霍夫,因原谱丢失,普罗科菲耶夫1923年凭记忆再整理而成。此曲1913年8月23日由普罗科菲耶夫主奏而首演。首演时,因为一直是节奏的激烈敲击与不协和弦的连续,曾遭许多人退席谩骂。多数报道称:“这种未来的音乐,送给魔鬼去吧。我们是来享乐的,我家的猫也会弹这种音乐。”而当时贾吉列夫正是听完此曲而邀请普罗科菲耶夫为他创作舞剧音乐,批评家卡拉蒂吉(Viatcheslav Karatygin,1875—1925)则称:“我确信10年后,听众会给这位年轻作曲家的天赋,报以相当的掌声来为昨日冒失的嘲笑赎罪。”“西班牙走私贩”幻想回旋曲李斯特作于1836年的这部超高技巧的“西班牙走私贩”主题幻想回旋曲完美得表现了李斯特青年时代的奔放气息,由于当时正处于与塔尔贝格交锋的时期,这部作品的技巧层出不穷,音乐性及和声创作上的完美使它成为了李斯特的佳作,曾传说李斯特也不敢轻易尝试这部作品。不过由于它的难度巨大,被俄罗斯钢琴家瓦伦蒂娜描述为自己曾演奏过的最难钢琴曲。唐璜的回忆李斯特根据莫扎特歌剧《唐璜》改编的钢琴曲《唐璜的回忆》是李斯特众多改编曲中的精粹,技术之艰深,场面之宏大,在原作的丰富表情上制造出惊人的气势。 莫扎特的歌剧《唐璜》本来长约两个半小时,被李斯特改编后,成了简短的钢琴曲。钢琴曲没有删除歌剧中的一个音符,整首曲子无论是节奏还是技巧,都是难度非常高的。《唐璜的回忆》被称为是最难的钢琴曲之一,鲜少有人弹奏。    死之舞李斯特为钢琴和乐队所作的《死之舞》,作于1839年,题献给自己的女婿汉斯·吉多·冯·彪罗。此曲作于李斯特在意大利旅行期间。据说是他在比萨的寺院墓地“圣洁之野”看到奥卡纳的壁画《死的胜利》所得的灵感。此画描述代表死神的老妇人想把一群狩猎归途的盛装男女踩于脚下,而天使把一部分得救的运到天国,另一部分无法拯救的则由恶魔运到火山上,送入熊熊烈火。此曲是中世纪古老圣歌《末日经》的变奏曲。《末日经》长久一直在罗马教会的弥撒中使用。全曲难度极大,对钢琴家的耐力与对不同风格的把握有很大挑战。共5个变奏,第一变奏为中庸的快板;第二变奏钢琴左手进行主题,右手奏六连音符;第三变奏活泼地,谐谑曲风格;第四变奏慢板,钢琴以卡农的方式开始,接着有一段华彩,后速度加快至急板;第五变奏钢琴以赋格方式开始,接着有长大的华彩,然后变成谐谑的稍快板,钢琴在快速表达中形成华丽的结尾。诺玛的回忆意大利歌剧作曲家文森佐·贝利尼在《诺尔玛》中铺陈出华丽而浑然天成的抒情旋律,以强烈对比的剧情张力,展现爱情、仇恨与宽恕的角力,更提早一个半世纪预告了女性主义的到来。《诺玛的回忆》是李斯特《诺玛》启发而写的一首大幻想曲,它技巧艰深、篇幅宏大、音色辉煌灿烂、情潮佚宕磅礴,浓缩了最震撼人心的剧情,表达了李斯特最炽烈和崇高的赞颂之意。概括的说,《诺玛》是一部英雄式的爱情悲剧。这类题材正适合李斯特的个性,他怀着巨大热情创作这部大幻想曲自然深合情理。以英雄题材做背景而展开的爱情悲剧在歌剧作品中不乏名篇,除了《诺玛》,还有大家熟悉的《弄臣》、《奥赛罗》、《马捷帕》等。但像诺玛和波里昂如此意外的结局却特别吸引人。在《诺玛的回忆》中,李斯特以萧冷、悲怆的引子预示了将要发生的故事,随着音乐的发展,段落中浮现了歌剧最具代表性的旋律,在情感抒发上,乐曲是以强烈的情绪对比掀起一阵阵幻想的劲浪其中既激发了昂扬之志,亦贲张着情变、矛盾、紧张、狂乱等复杂的气氛;最终绚烂升华,绽放出爱情与宽恕的永恒光芒。超技练习曲李斯特的《12首超技练习曲》是钢琴史上令人生畏的高难曲目。从技巧上看,李斯特的这12首作品难度过分艰深,仿佛是钢琴演奏艺术的象牙塔尖,即使在20世纪钢琴大师如过江之鲫的年代,也很少有演奏家敢于挑战。超技练习曲鬼火拥有高难的双音技术,12超技当中最难的一首,就连拉赫马尼诺夫都表示,它是最难的练习曲,技术刁钻不说,还必须弹得轻灵有趣方能服人。
2023-07-02 19:21:211

世界上最难的十大曲子是什么?

原文地址:世界上最难弹的十大钢琴曲作者:air空 NO.1 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三钢琴协奏曲》 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三钢琴协奏曲》表现了最坚毅的俄罗斯精神与最强大的生命力,而作曲家本人的人格力量,也在这部作品中也得到最充分的展示:“拉赫玛尼诺夫是用钢铁和苋金铸成的,钢铁是他的手臂,黄金是他的心灵。”这正是拉赫玛尼诺夫的音乐最珍贵之处。 拉赫玛尼诺夫本人作为钢琴独奏者在纽约首演时,曾把自己这首协奏曲戏称为“大象之作”,比喻其庞大与沉重。一位著名的音乐学者也曾形容演奏一次“拉三”在体力上的付出等于“铲十吨煤”,其难度可见一斑。澳大利亚的音乐家传记影片《闪亮的风采》描写过钢琴家因演奏“拉三”而导致精神崩溃,我们可以籍此想象出“拉三”所具有的情感震撼力! 拉赫玛尼诺夫说,能把这首钢琴协奏曲演绎好的只有霍洛维茨。NO.2 李斯特的《帕格尼尼大练习 钟》 《钟》这首乐曲又译成《康派涅拉》,是李斯特根据意大利小提琴家帕格尼尼的《B小调第二号小提琴协奏曲》的主题改变的钢琴独奏曲。 《钟》用回旋曲式写成,主题每次出现都变换一种新的演奏手法,充分发挥钢琴演奏的技巧。李斯特改编的《钟》比帕格尼尼的小提琴协奏曲《钟》篇幅要短,由于主题多次出现,给人印象很深刻。《钟》这首乐曲是钢琴家们经常在音乐会上演出的曲目,因为,它可以充分表现出演奏家的高超技巧。 当然,我们的李云迪和朗朗也曾在演奏会上弹过此首乐曲。NO.3 里姆斯基-柯萨科夫的《野蜂飞舞》 《野蜂飞舞》是首世界名曲,生动地表达出大黄蜂振翅疾飞的情景。作曲者和演奏家用音乐将野蜂飞舞的情景表现得那么传神逼真。野蜂在人们眼中是个讨厌而可怕的东西,看见野蜂就躲得远远的,生怕被它们所伤。自从接触到《野蜂飞舞》这曲子后,听着听着......觉得仿佛在头顶上方和耳旁,不断盘旋的“嗡嗡”声特别悦耳,眼前一幅群蜂乱舞的可爱景象,可谓别具一格,百听不厌!NO.4 拉威尔的《水妖》 拉威尔,为法国著名印象派作曲家。他的作品大致上都有细致精巧的风格。《加斯巴之夜》共由三首曲子组成,第一首为《水妖》,其后为《绞刑台》和《史卡柏》。这首作品的灵感来自布里诺(Ch. Brugnot)之诗,内容描述一爱上凡人的水妖精,如泣如诉的悲恋故事。 整首曲子极具技巧性,用透明而繁复的音乐来诠释水精灵哀怨的爱情,相当传神深刻。NO.5 李斯特《唐璜的回忆》 李斯特根据莫扎特歌剧《唐璜》改编的钢琴曲《唐璜的回忆》是李斯特众多改编曲中的精粹,技术之艰深,场面之宏大,在原作的丰富表情上制造出惊人的气势。 莫扎特的歌剧《唐璜》本来长约两个半小时,被李斯特改编后,成了简短的钢琴曲。钢琴曲没有删除歌剧中的一个音符,整首曲子无论是节奏还是技巧,都是难度非常高的。《唐璜的回忆》被称为是最难的钢琴曲之一,鲜少有人弹奏。NO.6 巴拉基耶夫的《伊斯拉美》 巴拉基耶夫是一位出色的钢琴演奏家,他弹琴都是凭记忆,从不看谱。他创作了一套技巧性很高的钢琴作品,最著名者,就是这首《伊斯拉美》。这首《伊斯拉美》作于1869年由尼古拉·鲁宾斯坦首演。这是一首极难演奏的作品,是巴拉基列夫1870年到高加索地区采风的产物,这部作品的副标题为“东方幻想曲”。其正主题是高加索达开斯坦地区勒斯基人的一种舞曲,第二主题(仿佛是一个中段)则是巴拉基耶夫在莫斯科听一个歌剧演员演唱的一首歌曲的旋律。这首作品三段体:先是主奏,表达主题;然后是中段,奏出充满感情的小行板;然后结尾,加快速度,回到主题,尾奏是十分狂热性的激烈的急板。因为其极高的难度,许多钢琴家把它当作一个挑战。NO.7 麦可斐尼西的《EnglishCountry-Tunes》 英国作曲家麦可斐尼西在三十多年前创作出来的“EnglishCountry-Tunes”钢琴曲。这首号称是全世界最难演奏的钢琴曲,琴谱上有时一个小节里就挤进三百个音符,弹奏的时候手指头和手肘都要用......俄罗斯女钢琴家丝罗克兰德曾在日本首度演奏这首曲目。NO.8 贝利尼《诺玛的回忆》 意大利歌剧作曲家文森佐· 贝利尼在《诺玛》中铺陈出华丽而浑然天成的抒情旋律,以强烈对比的剧情张力,展现爱情、仇恨与宽恕的角力,更提早一个半世纪预告了女性主义的到来。 网友们可在那震撼人心的旋律中感受其演奏的难度!NO.9 伊萨克·阿尔贝尼兹《伊比利亚》 著名的《伊比利亚》,一部由12首钢琴作品所组成的组曲,共四卷。这部作品有着丰富的内涵以及复杂的作曲技巧,它们是西班牙民族音乐(特别是安达路西亚音乐)与欧洲印象派以及浪漫乐派音乐所交织成的复合体。NO.10 《一根烟》 大部分的人乍一看到这首钢琴曲目一定会很疑惑的,那么请您欣赏一下意大利导演朱塞佩托纳托雷所拍摄的电影——《海上钢琴师》。电影中,从不吸烟的1900从马克斯要过一根烟,他以震撼人心的钢琴演奏技巧使在场的所有人目瞪口呆,琴键在飞舞,曲终,他将未点燃的香烟放在琴沿上,香烟竟然被弹的灼热的琴弦点燃了。这时,如梦初醒的听众才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大家欣赏到主人公的精彩演奏之后,一定不会质疑这首钢琴曲的难度的。音乐家创作的源泉来自于生活,来自于对人性的深刻理解。有洞察世事的沧桑就才会有流芳百世的不朽作品,在给我们带来音乐享受的时候,也让我们在音乐的旋律中感受音乐家的内心世界。而同时,只有超脱世俗,才能拥有一颗空灵的心,超越自我、完善自我,从而创造独有的乐章
2023-07-02 19:21:372

最难的钢琴曲是哪首?

1、拉赫曼尼诺夫的第三钢琴协奏曲拉赫玛尼诺夫本人作为钢琴独奏家,在纽约首演时,将他的协奏曲昵称为“大象的作品”,将其与它的大小和重量进行了比较。一位著名的音乐学者曾经将演奏“拉桑”的体力劳动描述为“铲十吨煤”,其难度是显而易见的。2、普罗科菲耶夫G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原作于1913年提交给施密霍夫,因为当时他的同学施密霍夫自杀了。prokofiev在1923年将它从记忆中重新排列,因为原来的乐谱丢失了。3、李斯特的“西班牙走私者”幻想回旋曲它制作于1836年,完美地展示了李斯特无拘无束的青春。由于难度很大,俄罗斯钢琴家瓦伦蒂娜将其描述为他演奏过的最难的钢琴作品。钢琴曲是指用钢琴弹奏的乐曲,有时还配以其它的乐器同时演奏。在欧洲,大约14——18世纪之间,曾流行过两种键盘乐器,一种叫击弦键琴,一种叫拨弦键琴(又称大键琴、羽管键琴)。共88个琴键。这两种乐器都因被认为是钢琴的前身而被我们称为古钢琴。许多作曲家都为古钢琴作曲,这时的曲子就是最早的钢琴曲。例如巴赫、享德尔和斯卡拉蒂的钢琴曲,都是为古钢琴的。
2023-07-02 19:21:4815

请问下世界十大钢琴难曲有哪些啊?

【世界十大钢琴难曲】【排名第一: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三钢琴协奏曲》 】【排名第2:麦可斐尼西的《EnglishCountry-Tunes》 】【排名第3:普罗科菲耶夫 第2钢琴协奏曲 】【排名第4:李斯特《唐璜的回忆》 】【排名第5:勃拉姆斯降B大调第二钢琴协奏曲】【排名第6:斯特拉文斯基 彼得鲁斯卡】【排名第7:李斯特 超技练习曲第5首 鬼火】【排名第8:巴拉基耶夫 伊斯拉美】【排名第9: 李斯特 帕格尼尼练习曲 第3首 钟】【排名第10: 贝利尼《诺玛的回忆》 】
2023-07-02 19:23:352

钢琴曲排名!

那看以难度或者好听的角度排名了。先从好听的角度排吧:1) 1812序曲 2) 幻想即兴曲(萧邦) 3) 维也纳森林故事 4) E调前奏曲(巴哈) 5) 幽默曲(德沃夏克) 6) 绿袖 7) F调旋律(鲁宾斯坦) 8) 彩云追月 9) 美丽的星期天 10) G弦之歌(巴哈) 11) 摇篮曲(勃拉姆斯) 12) 花仙子 13) 三套车 14) 斗牛士之歌 15) 苏格兰之歌 16) 二泉映月 17) 星星索 18) 苏武牧羊 19) 五月花开 20) 春之声圆舞曲 21) 英雄交响曲(贝多芬) 22) 兰色多瑙河舞曲 23) 春之歌(门德尔松) 24) 英雄波兰舞曲(萧邦) 25) 军队进行曲(舒伯特) 26) 春江花月夜 27) 茉莉花 28) 匈牙利舞曲第五号(勃拉姆斯) 29) 昭君怨 30)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31) 十面埋伏 32) 月光(贝多芬) 33) 行星组曲(霍斯特) 34) 卡门 35) 月光曲(德彪西) 36) 西班牙女郎 37) 友谊地久天长 38) 杜鹃圆舞曲 39) 邮递马车 40) 吉他奏鸣曲(威尔第) 41)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里查斯特劳斯) 42) 重归苏莲托 43) 命运交响曲(贝多芬) 44) 梅花三弄 45) 野玫瑰 46) 啤酒桶波尔卡 47) 梦幻曲(舒曼) 48) 金婚式(马瑞) 49) 四季(威尔第) 50) 棕发少女(德彪西) 51) 金银圆舞曲 52) 土耳其进行曲(莫扎特) 53) 横笛协奏曲1号(莫扎特) 54) 钟表店(安德松) 55) 圣母颂 56) 欢乐颂(贝多芬) 57) 钟(李斯特) 58) 夏夜午后之梦序曲(门德尔松) 59) 步步高 60) 钢琴协奏曲2号(拉赫马尼诺夫) 61) 夏天里最后一朵玫瑰 62) 水上音乐(亨德尔) 63) 胡桃夹子圆舞曲 64) 天鹅(圣桑) 65) 汉宫秋月 66) 自新大陆(德沃夏克) 67) 天鹅湖 68) 沉思曲(马斯奈) 69) 致爱丽丝(贝多芬) 70) 威廉退尔序曲(罗西尼) 71) 流浪者之歌 72) 舞乐组曲(巴哈) 73) 威风堂堂进行曲 74) 浪漫曲 75) 良宵 76) 寒鸦戏水 77) 海顿小夜曲 78) 阅兵式进行曲 79) 小夜曲(舒伯特) 80) 清明上河图 81) 阳关三叠 82) 小夜曲(萧邦) 83) 渔舟唱晚 84) 阳春白雪 85) 溜冰圆舞曲 86) 雨中 87) 少女的祈祷 88) 火光(安德松) 89) 雨滴(萧邦) 90) 布蓝登堡舞曲 91) 生快乐 92) 风流寡妇圆舞曲 93) 帕格尼尼狂想曲 94) 皇帝圆舞曲 95) 高山流水 96) 平沙落雁 97) 睡美人圆舞曲 98) 平湖秋月 99) 结婚进行曲(门德尔松)100) 泰坦尼克交响十大最难钢琴曲(排名不分先后)-NO.1 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三钢琴协奏曲》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三钢琴协奏曲》表现了最坚毅的俄罗斯精神与最强大的生命力,而作曲家本人的人格力量,也在这部作品中也得到最充分的展示:“拉赫玛尼诺夫是用钢铁和苋金铸成的,钢铁是他的手臂,黄金是他的心灵。”这正是拉赫玛尼诺夫的音乐最珍贵之处。拉赫玛尼诺夫本人作为钢琴独奏者在纽约首演时,曾把自己这首协奏曲戏称为“大象之作”,比喻其庞大与沉重。一位著名的音乐学者也曾形容演奏一次“拉三”在体力上的付出等于“铲十吨煤”,其难度可见一斑。澳大利亚的音乐家传记影片《闪亮的风采》描写过钢琴家因演奏“拉三”而导致精神崩溃,我们可以籍此想象出“拉三”所具有的情感震撼力!拉赫玛尼诺夫说,能把这首钢琴协奏曲演绎好的只有霍洛维茨。 NO.2 李斯特的《帕格尼尼大练习钟》《钟》这首乐曲又译成《康派涅拉》,是李斯特根据意大利小提琴家帕格尼尼的《B小调第二号小提琴协奏曲》的主题改变的钢琴独奏曲。《钟》用回旋曲式写成,主题每次出现都变换一种新的演奏手法,充分发挥钢琴演奏的技巧。李斯特改编的《钟》比帕格尼尼的小提琴协奏曲《钟》篇幅要短,由于主题多次出现,给人印象很深刻。《钟》这首乐曲是钢琴家们经常在音乐会上演出的曲目,因为,它可以充分表现出演奏家的高超技巧。当然,我们的李云迪和朗朗也曾在演奏会上弹过此首乐曲。 NO.3 里姆斯基-柯萨科夫的《野蜂飞舞》《野蜂飞舞》是首世界名曲,生动地表达出大黄蜂振翅疾飞的情景。作曲者和演奏家用音乐将野蜂飞舞的情景表现得那么传神逼真。野蜂在人们眼中是个讨厌而可怕的东西,看见野蜂就躲得远远的,生怕被它们所伤。自从接触到《野蜂飞舞》这曲子后,听着听着......觉得仿佛在头顶上方和耳旁,不断盘旋的“嗡嗡”声特别悦耳,眼前一幅群蜂乱舞的可爱景象,可谓别具一格,百听不厌! NO.4 拉威尔的《水妖》拉威尔,为法国著名印象派作曲家。他的作品大致上都有细致精巧的风格。《加斯巴之夜》共由三首曲子组成,第一首为《水妖》,其后为《绞刑台》和《史卡柏》。这首作品的灵感来自布里诺(Ch. Brugnot)之诗,内容描述一爱上凡人的水妖精,如泣如诉的悲恋故事。整首曲子极具技巧性,用透明而繁复的音乐来诠释水精灵哀怨的爱情,相当传神深刻。 NO.5 李斯特《唐璜的回忆》李斯特根据莫扎特歌剧《唐璜》改编的钢琴曲《唐璜的回忆》是李斯特众多改编曲中的精粹,技术之艰深,场面之宏大,在原作的丰富表情上制造出惊人的气势。莫扎特的歌剧《唐璜》本来长约两个半小时,被李斯特改编后,成了简短的钢琴曲。钢琴曲没有删除歌剧中的一个音符,整首曲子无论是节奏还是技巧,都是难度非常高的。《唐璜的回忆》被称为是最难的钢琴曲之一,鲜少有人弹奏。 NO.6 巴拉基耶夫的《伊斯拉美》巴拉基耶夫是一位出色的钢琴演奏家,他弹琴都是凭记忆,从不看谱。他创作了一套技巧性很高的钢琴作品,最著名者,就是这首《伊斯拉美》。这首《伊斯拉美》作于1869年由尼古拉·鲁宾斯坦首演。这是一首极难演奏的作品,是巴拉基列夫1870年到高加索地区采风的产物,这部作品的副标题为“东方幻想曲”。其正主题是高加索达开斯坦地区勒斯基人的一种舞曲,第二主题(仿佛是一个中段)则是巴拉基耶夫在莫斯科听一个歌剧演员演唱的一首歌曲的旋律。这首作品三段体:先是主奏,表达主题;然后是中段,奏出充满感情的小行板;然后结尾,加快速度,回到主题,尾奏是十分狂热性的激烈的急板。因为其极高的难度,许多钢琴家把它当作一个挑战。 NO.7 麦可斐尼西的《EnglishCountry-Tunes》英国作曲家麦可斐尼西在三十多年前创作出来的“EnglishCountry-Tunes”钢琴曲。这首号称是全世界最难演奏的钢琴曲,琴谱上有时一个小节里就挤进三百个音符,弹奏的时候手指头和手肘都要用......俄罗斯女钢琴家丝罗克兰德曾在日本首度演奏这首曲目。 NO.8 贝利尼《诺玛的回忆》意大利歌剧作曲家文森佐· 贝利尼在《诺玛》中铺陈出华丽而浑然天成的抒情旋律,以强烈对比的剧情张力,展现爱情、仇恨与宽恕的角力,更提早一个半世纪预告了女性主义的到来。网友们可在那震撼人心的旋律中感受其演奏的难度! NO.9 伊萨克·阿尔贝尼兹《伊比利亚》著名的《伊比利亚》,一部由12首钢琴作品所组成的组曲,共四卷。这部作品有着丰富的内涵以及复杂的作曲技巧,它们是西班牙民族音乐(特别是安达路西亚音乐)与欧洲印象派以及浪漫乐派音乐所交织成的复合体。 NO.10 《一根烟》大部分的人乍一看到这首钢琴曲目一定会很疑惑的,那么请您欣赏一下意大利导演朱塞佩托纳托雷所拍摄的电影——《海上钢琴师》。电影中,从不吸烟的1900从马克斯要过一根烟,他以震撼人心的钢琴演奏技巧使在场的所有人目瞪口呆,琴键在飞舞,曲终,他将未点燃的香烟放在琴沿上,香烟竟然被弹的灼热的琴弦点燃了。这时,如梦初醒的听众才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大家欣赏到主人公的精彩演奏之后,一定不会质疑这首钢琴曲的难度的。 音乐家创作的源泉来自于生活,来自于对人性的深刻理解。有洞察世事的沧桑就才会有流芳百世的不朽作品,在给我们带来音乐享受的时候,也让我们在音乐的旋律中感受音乐家的内心世界。而同时,只有超脱世俗,才能拥有一颗空灵的心,超越自我、完善自我,从而创造独有的乐章。
2023-07-02 19:23:454

世界十大最难弹的钢琴曲(名字+原创)

马克西姆的《野蜂飞舞》【排名第一: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三钢琴协奏曲》 】 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三钢琴协奏曲》表现了最坚毅的俄罗斯精神与最强大的生命力,而作曲家本人的人格力量,也在这部作品中也得到最充分的展示:“拉赫玛尼诺夫是用钢铁和苋金铸成的,钢铁是他的手臂,黄金是他的心灵。”这正是拉赫玛尼诺夫的音乐最珍贵之处。 拉赫玛尼诺夫本人作为钢琴独奏者在纽约首演时,曾把自己这首协奏曲戏称为“大象之作”,比喻其庞大与沉重。一位著名的音乐学者也曾形容演奏一次“拉三”在体力上的付出等于“铲十吨煤”,其难度可见一斑。澳大利亚的音乐家传记影片《闪亮的风采》描写过钢琴家因演奏“拉三”而导致精神崩溃,我们可以籍此想象出“拉三”所具有的情感震撼力! 拉赫玛尼诺夫说,能把这首钢琴协奏曲演绎好的只有霍洛维茨。 【排名第2:麦可斐尼西的《EnglishCountry-Tunes》 】 英国作曲家麦可斐尼西在三十多年前创作出来的“EnglishCountry-Tunes”钢琴曲。这首号称是全世界最难演奏的钢琴曲,琴谱上有时一个小节里就挤进三百个音符,弹奏的时候手指头和手肘都要用......俄罗斯女钢琴家丝罗克兰德曾在日本首度演奏这首曲目。 【排名第3:普罗科菲耶夫 第2钢琴协奏曲 】 普罗科菲耶夫第二钢琴协奏曲,G小调,OP.16,作于1913年,因当时同班好友斯密特霍夫自杀,故此曲呈献给斯密特霍夫,因原谱丢失,普罗科菲耶大1923年凭记忆再整理而成。此曲1913年8月23日由普罗科菲耶夫主奏而首演。首演时,因为一直是节奏的激烈敲击与不协和弦的连续,曾遭许多人退席谩骂。多数报道称:“这种未来的音乐,送给魔鬼去吧。我们是来享乐的,我家的猫也会弹这种音乐。”而当时贾吉列夫正是听完此曲而邀请普罗科菲耶夫为他创作舞剧音乐,批评家卡拉蒂吉(Viatcheslav Karatygin,1875—1925)则称:“我确信10年后,听众会给这位年轻作曲家的天赋,报以相当的掌声来为昨日冒失的嘲笑赎罪。” 此曲共4个乐章: 第一乐章:小行板,G小调,奏鸣曲型的自由形式。呈示部以弦乐拨奏和单簧管2小节序奏作引导,钢琴左手弹分散和弦,右手出现充满忧愁的第一主题。主题在木管与钢琴间一来一往后,移至快速音群。第二主题为小快板,钢琴弹出第二主题后,不断展开华丽的音型。移至长笛与双簧管、长笛与单簧管后,稍慢一点,以乐队合奏结束呈示部。发展部以钢琴在大提琴震音背景上展开第一主题华丽发展始,以快速达到高潮,平静之后再现部钢琴一出现第一主题立即结束。 第二乐章:谐谑曲,活泼地,D小调,三段体,为快速进行的托卡它型乐章。第一段一开始就以强烈的钢琴主题为中心,弦乐拨奏,管乐作滑稽音型夹在中间。中段是伴奏的乐队不断奏跃动性乐念,钢琴不断继续托卡它音型。 第三乐章:间奏曲,温和的快板,三段体。第一段以乐队沉重步伐似的序奏始,钢琴进入作华丽发展。中段小提琴拨奏出明确主题并加以发展,钢琴一再奏滑奏音型,乐队与之互为纠缠,构成优美的音色效果。第三段把第一段要素作各种不同变化。 第四乐章:热情奔放的快板,G小调,A—B—C—B—A结构。A以钢琴与长笛呈示自由奔放的旋律始,钢琴以敲击手法进入,与弦乐拨奏形成对比。B速度转慢,钢琴敲出一半和弦后,单簧管、低音管、大提琴奏出平易的俄罗斯风格的D小调旋律,钢琴继承后再交给低音管、双簧管,圆号又以逆行。C速度转快而进入快板,长笛与弦乐拨奏造成音型交叠,乐队咆哮和钢琴和弦构成高潮。平静后,在沉重的和弦后,钢琴独奏华彩,B段要素再现,到行板趋于平静,又变成快速音群,钢琴冥想性独奏。然后乐队形成尖锐的音响,回到热情奔放的快板A段曲趣,最后进入C段要素构成的短小终结部而结束。 【排名第4:李斯特《唐璜的回忆》 】 李斯特根据莫扎特歌剧《唐璜》改编的钢琴曲《唐璜的回忆》是李斯特众多改编曲中的精粹,技术之艰深,场面之宏大,在原作的丰富表情上制造出惊人的气势。 莫扎特的歌剧《唐璜》本来长约两个半小时,被李斯特改编后,成了简短的钢琴曲。钢琴曲没有删除歌剧中的一个音符,整首曲子无论是节奏还是技巧,都是难度非常高的。《唐璜的回忆》被称为是最难的钢琴曲之一,鲜少有人弹奏。
2023-07-02 19:23:524

钢琴家沈文裕

月30日晚,青年钢琴家沈文裕,在星海音乐厅举办了名为“大爱无疆,情系玉树沈文裕红棉之夜慈善钢琴演奏会”,李斯特的改编曲歌剧《唐璜的回忆》,他弹来举重若轻,而由他自己改编的《黄河》钢琴独奏版,更是达到了“心手琴”三者合一,如庖丁解牛般得心应手,令广州乐迷大开眼界、拍手叫绝。 沈文裕自五岁半开始学琴,在老师眼中,他是毋庸置疑的钢琴天才;在同行看来,他是目中无人的钢琴疯子;长辈说,他那些狂妄的言论,只因为他是个不谙人情世故的孩子;而沈文裕则认为,做个钢琴家没那么容易,除了基本功,还有音乐理解力、思维方式,更要有魅力,有个性。 前日,记者对他进行了独家专访,请他讲述从“钢琴神童”成长为一名青年钢琴家乃至年轻钢琴导师的音乐之路 天生钢琴家 这么多年,只休息过一个礼拜 沈文裕的钢琴天赋,是爸爸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发现的。五岁半时,沈文裕第一次在电视上听到了电视剧《楚留香》的主题曲,隔天就在玩具钢琴上把曲子完整地弹了一遍。爸爸为儿子无师自通的音乐天赋感到震惊,在沈文裕的要求下,爸爸把家里的电子琴换成了一台珠江牌钢琴,沈文裕在这个并不富裕的家庭里开始了自己的钢琴之路。 沈文裕对钢琴格外投入,在他的世界里,早已没有什么节假日,只有钢琴的黑白琴键,日复一日。这么多年来,沈文裕的唯一一次假期就是去美国纽约参加活动,与钢琴分离了一个礼拜。“因为没有琴,那一个星期我就在腿上练,打空气、打桌子、敲木板,练习惯了没有办法。” 勤奋钢琴家 喜欢大作品,老啃硬骨头 六岁学琴,十六岁获比利时伊丽莎白王后国际钢琴大赛银奖,十八岁获美国拉赫玛尼诺夫国际钢琴大赛金奖,谈到“钢琴天才”在天分之外所付出的不为人知的努力,沈文裕说:“我从小就喜欢挑战大的作品,老是啃硬骨头。我手不大,力气也不大,但我幸亏脑子长得大,要练那么费体力的高难度作品,就只有动脑筋,想招。” 沈文裕想起了在国外发生的一个笑话:“苏联钢琴家很多都是大手,就像熊掌,特适合弹钢琴,根本不费劲。他们听到我弹《唐璜的回忆》,就说你哪来这么大劲?我说巧劲。他看我的手像小女孩的手,又细又小,不对劲。后来他说我知道,是气功!我说不是。他说太极!我说不是。他说中国功夫!我说不是。他说我就是有诀窍不说。我说动脑筋他不信。” 沈文裕对南都记者透露了自己的“杀手锏”:“第一,练琴。第二,不练的时候,比如吃饭时、上厕所时就多想,比如键子跟手的比例,或是体力怎么分配。态度和思维方式我觉得非常重要,远远胜过手指上的基本功。除了力气,又要状态、基本功,还要音乐理解力、思维方式。还要有魅力、有个性,做个钢琴家是非常不容易的。” 狂傲钢琴家 曾经不谙人情世故 沈文裕曾满不在乎地对媒体表示,自己每天练琴、休息、看电视,根本没有时间交朋友,而他的同行,都只是他的竞争对手。“他们都妒忌我,知道我的水平比他们高一大截,所以他们都叫我疯子。” 但现在的沈文裕表示,自己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不谙人情世故的孩子。“其实我以前说话可能……我指的‘朋友"是经常玩的朋友。我接触到的人很多都算我的朋友,只是因为我要练琴没有经常在一块,所以就被误解我是完全没有朋友的、不近人情的人。” 2009年,年仅23岁的沈文裕被聘为深圳大学艺术系副教授,成为迄今为止该校最年轻的副教授,他表示,学生们并不觉得自己怎么难相处。“大多数学生都愿意听我上课,其实我批评都特别含蓄的,最多就是‘我说你能不能多练一点?"或者说‘我求你了,练琴再投入一点。"我本质上是老师,但态度上又像是朋友。”
2023-07-02 19:24:005

钢琴弹奏难度最高曲子合集!

钢琴弹奏难度最高曲子合集1.《唐璜的回忆》弗朗茨·李斯特弹奏难点:需在极短的时间内双手跨越几乎整个钢琴键盘、八度间加三度旋律、长时间音阶跑动、大跨度跳跃。2.《第三钢琴协奏曲》拉赫玛尼诺夫弹奏难点:音型复杂、和弦速度很快、有较多震音和大量装饰音、大量双手交叠演奏3.《死之舞》弗朗茨·李斯特弹奏难点:大跨度的跳跃、三度双音、重复音及八度的快速演奏4.《第二钢琴协奏曲》普罗科菲耶夫弹奏难点:一次弹好几个声部、大量装饰音、八度以上大跳、跨越多个八度的琶音且双手交替、倚音极复杂、黑键刮奏5.《彼得鲁斯卡》斯特拉文斯基弹奏难点:大量快速和弦、和弦震音及快速音群
2023-07-02 19:24:211

求适合音乐高考的钢琴曲目,十级或十级以上的,不要俗曲。

  这......  肖邦《英雄》作品号OP.53  肖邦《波兰舞曲》第五首作品号OP.44  肖邦《波兰舞曲》第三首作品号OP.40 No.1  肖邦《波兰舞曲》第四首作品号OP.40 No.2  肖邦《即兴曲》第四首幻想即兴曲作品号OP.66  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三钢琴协奏曲》  麦可斐尼西的《EnglishCountry-Tunes》  普罗科菲耶夫《第2钢琴协奏曲》  李斯特《唐璜的回忆》  勃拉姆斯《降B大调第二钢琴协奏曲》  斯特拉文斯基《彼得鲁斯卡》  李斯特 超技练习曲第5首《鬼火》  巴拉基耶夫《伊斯拉美》  李斯特 帕格尼尼练习曲 第3首《钟》  贝利尼《诺玛的回忆》  拉威尔的《水妖》  伊萨克·阿尔贝尼兹《伊比利亚》  《一根烟》  俗不俗我不保证,但我保证都都不是什么特别简单的曲子,而且最高就是十级。在这之外我想跟楼主说一句,音乐永远都没有俗与不俗,就是再常见、普通的曲子也能演奏成举世无双的曲子,关键在于下的功夫,熟不熟练,当然有一些人弹得很熟练的就是不能给人一种震撼的感觉,其实不是他们下的功夫不够只是他们不理解,不理解曲子,音乐中的每一首乐曲都是作曲家感情、思想、精神的集结,在语言、绘画无法表达的言语就只能用音乐来表达,所以想要弹好一首曲子除了熟练以外,最重要的是要理解、融入它,当你设身处地的身临其中时就能够弹出举世无双的曲子了,因为每个人对每首曲子的理解不同自然弹出的感受不同。
2023-07-02 19:25:095

中外歌剧观后感

  我是一个音乐爱好者,甚至是一个音乐发烧友。在上高中之前,我一直都只知道流行歌曲。但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听到了朋友弹钢琴。虽然那次她弹的是《梦中的婚礼》,但毕竟钢琴还是与古典音乐分不开的。所以从那时起,我爱上了钢琴,也因此爱上了古典音乐。   刚开始,我还是个菜鸟。但因为音乐的感染力实在太强了,因此我很快认识了各种古典音乐体裁、流派、风格等以及数不尽的作曲家、演唱家、演奏家等。   我第一次听到歌剧其实是在看动画片时偶然听到的。有一次我看动画片《猫和老鼠》,其中有一集的情节很有意思:猫是一个歌唱家,有一天到剧院开音乐会。而老鼠住在那个歌剧院的舞台地板下。猫的演唱影响了老鼠的休息,然后老鼠跟猫展开了一场以音乐为线索贯穿全集的战斗。最终老鼠把猫整垮了,老鼠赢得了胜利。挺有意思的一集。我看完这一集后觉得其中的音乐很好听。虽然听不懂意大利语,但我还是到网上查到了这首曲子的名字,原来这一集中贯穿全集的曲子就是《塞维利亚理发师》中的《快给忙人让路》。   第二次接触歌剧是在大二上学期,那时候我选了公选课“八孔竖笛”。最后的考试曲目老师说我们可以吹《北风吹》。其实那时我并没有注意这是《白毛女》选段,直到这次选了“音乐鉴赏”这门公选课。一次上课,老师讲歌剧,让我们欣赏了《白毛女》。我乍一听,发现很熟悉,这才知道原来我们以前用笛子吹的《北风吹》就是歌剧《白毛女》选段。这次上课老师还给我们听了歌剧《卡门》,其中有一小段我一听就又想起了公选课“八孔竖笛”。我记得一次上八孔竖笛的课,老师吹给我们听《哈巴捏拉舞曲》,原来这就是歌剧《卡门》中的一段。另外,我还听到了《卡门》中有一段就是我们小时候玩的游戏“俄罗斯方块”中的音乐。原来歌剧与我们的生活相距并不遥远。   听歌剧是一种享受,虽然我永远也听不懂他们唱的内容,但是我可以从音乐的节奏、高低、速度等特点中感受到歌剧中的气氛。   我最喜爱的古典音乐是古典钢琴音乐,因此在我第一次听真正的歌剧之前,我早就听过了李斯特由歌剧改编的`很多钢琴曲。比如,歌剧《弄臣》由李斯特改编成《弄臣改编曲》,歌剧《唐璜》由李斯特改编的《唐璜的回忆》,有很多人认为《唐璜的回忆》是世界上最难的钢琴独奏曲。   在课后,我上网听了歌剧《阿依达》和歌剧《魔笛》,加深了对歌剧的理解。   歌剧这种音乐体裁很特别。它不仅要唱歌、演奏、跳舞、还要精心布置舞台,真可谓是把音乐这种艺术的表现力发挥到了极致。通常,歌剧都是以一些名著为基础,将其音乐化,加上演唱、配器、场景布置等等。歌剧作曲家需要先钻研他将要利用的名著,真可谓是天才。这一点真让我自愧不如。   我欣赏过的歌剧不多,这里我就讲一讲在课上老师给我们看的《白毛女》以及我在课后看过的歌剧《塞维利亚的理发师》中的《快给忙人让路》。    1.《白毛女》   这是我们中国歌剧的骄傲。歌剧本来就是西方音乐体裁,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也出现了几部著名的歌剧,如《白毛女》《江姐》等。这些都是以中国解放前的时代为背景,根据历史改编的歌剧。   《白毛女》中第一段就是《北风吹》,这也许是中国人最熟悉的《白毛女》中的乐段了。其旋律开始很凄凉,加上下雪的背景,给人一种阴风刺骨的感觉。只见杨白劳躲债三天归来,冒着大风雪一瘸一拐地走着。这一场景立即让我想到当时的地主简直是罪不容诛。接着,喜儿出现了,她在破旧不堪的小屋中,焦急地等待她父亲回来。她自言自语地说:“爹是挑着两担米出去的。如果他把米买了,换个几文钱,买上两斤面,过年也许还能吃上一顿饺子呢!”听到这里,我不禁想到,现在我们这些大学生衣食无忧,还嫌这嫌那,不好好学习。而那时吃饺子对普通家庭来说就已经是很奢侈的事情了。我们现在生活在蜜水中,却身在福中不知福。另外,我还想到,当时的中国是何等的贫穷,一年只能吃上一顿饺子,而我们现在天天吃饺子都没问题,这也是党的正确领导加上我们龙的传人的奋勇拼搏得来的。想到这里,我暗自庆幸:还好我生在90年代。   由此可见,歌剧能生动地体现历史场景。相对于文学作品来说,更加直观,更有感染力,也更具欣赏性。    2.《塞维利亚的理发师》中的《快给忙人让路》: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这好像是罗西尼的作品。在上“音乐鉴赏”课之前,我早就在图书馆看到过法国作家博马舍的《费加罗三部曲》,包括《费加罗的婚礼》《塞维利亚的理发师》以及《有罪的母亲》。其中的《费加罗的婚礼》和《有罪的母亲》被莫扎特改编成了歌剧,而《塞维利亚的理发师》则由罗西尼改编成了歌剧。   我在网上看了廖昌永以及一位外国声乐家(我不知道叫什么名字)演唱的《快给忙人让路》,这是一段男中音。在我看来,这是《塞维利亚的理发师》   中最好听的一段了。它与中国歌剧相比(如《白毛女》)在演唱技巧上要难得多。听着听着,我总觉得这些歌唱家的舌头好像要很快并且很复杂地运动,这不像《白毛女》一样人人都能唱得出来(我并不是指人人都能唱得好)。另外,这一乐段速度很快,气氛很紧张,让人每一根听觉神经都绷得紧紧的。虽然我们永远也听不懂他们唱的内容,但其旋律也足够让我们沉醉了。   由此可见,与中国歌剧相比,西方歌剧的创作技巧更高,演唱技巧更为华丽、炫技(就像弹钢琴一样也有炫技),篇章更宏伟,气势非凡。毕竟这是西方人的音乐体裁,就像中国的戏剧一样,外国人想写好中国戏剧并不容易。   不过,相对于单纯的声乐与器乐,歌剧爱好者似乎相对较少。也许是因为歌剧跟我们大多数年轻人的流行口味对不上,再加上其冗长的特点,而且扣人心弦的乐段不多。但尽管如此,歌剧内容丰富、篇章华丽,极具历史时代气息,这是我们这些大学生所钟爱的流行歌曲所望尘莫及的。   在听烦了流行歌曲之后,我们不妨也欣赏一下像歌剧这样的“高雅音乐”。这对提高我们大学生的心性修养及音乐鉴赏能力有莫大的好处。
2023-07-02 19:25:231

哪些钢琴曲不能弹

都能弹只要你会。世界公认最难弹的钢琴曲有《第三钢琴协奏曲》、《第二钢琴协奏曲》、《唐璜的回忆》、《死之舞》、《诺玛的回忆》等。
2023-07-02 19:25:301

寻找类似于贝多芬悲怆奏鸣曲第三乐章,费加罗的婚礼等激昂一点的音乐或者歌剧。

以下都是我个人很喜欢的你找的那类型的钢琴曲和管弦乐!除了《七侠荡寇志》其它的都是古典乐曲月光奏鸣曲第三乐章 贝多芬第5号匈牙利舞曲 勃拉姆斯钟 李斯特Menuetto 舒伯特奥伯序曲 苏佩胡桃夹子进行曲 柴可夫斯基天鹅湖圆舞曲 柴可夫斯基花之圆舞曲 柴可夫斯基俄罗斯舞曲 柴可夫斯基拉科齐进行曲 柏辽兹Allegro 水上音乐 亨德尔Hornpipe 水上音乐 亨德尔电闪雷鸣波尔卡 小约翰·施特劳斯蝙蝠序曲 小约翰·施特劳斯闲聊波尔卡 小约翰·施特劳斯拉德茨基进行曲 老约翰·施特劳斯不安灵魂圆舞曲 约瑟夫·斯特劳斯新世界交响曲 德沃夏克七侠荡寇志 伯恩斯坦第四十号交响乐第一乐章 莫扎特G大调弦乐小夜曲 莫扎特另外推荐一些激昂的歌剧合唱选段……铁砧大合唱 歌剧《游吟诗人》威尔弟希伯莱奴隶大合唱 歌剧《那布果》威尔弟大地给我们多么同等的快乐!歌剧《魔弹射手》韦帕嗡鸣合唱曲 歌剧《蝴蝶夫人》普契尼士兵合唱曲 歌剧《浮士德》古诺噢!命运女神 《布兰诗歌》奥尔夫哈里路亚大合唱 歌剧《弥赛亚》享德尔牧师乍得 享德尔(欧冠主题曲就是改自这首)间奏和华尔兹 歌剧《叶甫盖尼﹒奥尔金》柴可夫斯基香槟大合唱 歌剧《蝙蝠》小约翰.斯特劳 水手合唱曲 歌剧《漂泊的荷兰人》瓦格纳提个醒!古典类和发烧音乐尽量不要在百度MP3找,那里张冠李戴的情况非常严重!! 楼主你好!本人回答此类问题从来不屑于搞复制!只不过称得上是经典的古典实在是不少,有时候很难取舍,以上曲目我全部都有!不信的话你随便点几首留个邮箱号,我送给你听听……
2023-07-02 19:25:385

最难钢琴协奏曲

1.拉赫马尼诺夫第三钢琴协奏曲:难度不是在音弹不出来,而是音太多,演奏家必须在40分钟里一刻不停地弹琴,对体力有很大要求。建议版本:霍洛维茨1951年与莱纳版本,霍洛维茨1978年与奥曼迪或与梅塔都可以。2.普罗科菲耶夫第二钢琴协奏曲:难度在掌控性和调性对比上,对钢琴家的乐感要求很高,技巧要求也很高。建议版本:至少目前我只听过李云迪弹的3.勃拉姆斯第一钢琴协奏曲:难度在复杂的音乐形象的表现上,勃拉姆斯第一钢协曲式不是普通的回旋式,意象很丰富,钢琴家必须在复杂的意象间寻找音乐家对舒曼矛盾的感情,可以说对钢琴家感情表达的要求很高。建议版本:DECCA传奇系列的柯曾与塞尔版本,巴克豪斯的单声道录音也不错。难度的钢琴曲也不少:李斯特的超级练习曲“鬼火”、贝利尼歌剧《诺尔玛》改编曲、莫扎特歌剧《唐璜》改编曲《唐璜的回忆》,拉威尔《水中精灵》(选自《加斯巴之夜》),阿尔贝尼兹《伊比利亚》组曲,巴拉基列夫《伊斯拉美-东方狂想曲》等
2023-07-02 19:25:546

钢琴曲有哪十首?

钢琴曲欣赏10大名曲分别是:《蓝色多瑙河》、《悲怆奏鸣曲》、《致爱丽丝》、《蓝色的爱》、《秋日私语》、《爱之梦》、《月光》、《第二十一钢琴协奏曲》、《第一钢琴协奏曲》、《命运交响曲》。如下:1、《蓝色多瑙河》作曲:小约翰·施特劳斯。《蓝色多瑙河》是奥地利有着“圆舞曲之王”之称的音乐家小约翰·施特劳斯的作品,创作于1866年,被称为“奥地利的第二国歌”。2、《悲怆奏鸣曲》作曲:路德维希·凡·贝多芬。《悲怆奏鸣曲》也被称为《c小调第八钢琴奏鸣曲》,是世界著名钢琴家贝多芬的作品,这首曲子音调庄严、情绪激昂,充满着悲怆之感。3、《致爱丽丝》作曲:路德维希·凡·贝多芬。《致爱丽丝》也是贝多芬的作品,作品的灵感来源于一个叫爱丽丝的女孩,这首曲子也是贝多芬献给她的,作品柔美动人、短小精致,而且比较容易演奏,很受钢琴初学者的喜爱。4、《蓝色的爱》作曲:保罗·莫里哀。《蓝色的爱》曾是法国的一首歌曲,但并不受欢迎,直到保罗·莫里哀把这首歌改写成钢琴曲后,才优美的旋律才流行到全世界。5、《秋日私语》作曲:奥立佛·图森。《秋日私语》是法国作曲家奥立佛·图森作曲,法国著名钢琴演奏家理查德·克莱德曼所演奏的经典曲目,描述秋天里的童话,非常浪漫唯美。
2023-07-02 19:26:555

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

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1、罗伯特·舒曼。代表作有钢琴曲《蝴蝶》、《狂欢节》、《C大调幻想曲》、《童年情景》等。是十九世纪上半叶德国音乐史上突出的人物,在他的艺术创作中深刻地反映出德国浪漫主义的优点和弱点。舒曼狂喜的、热情的精力增加了他音乐的个人特征。他关注高于他内在自我和灵感的源泉,无论是霍夫曼还是克拉拉。这种思想几乎是意识流的,造就了奇迹般的具有独创性的形式。2、路德维希·凡·贝多芬。代表作品包括歌剧《费德里奥》、《D大调弥撒》、声乐套曲《致远方的爱人》等。创作于1803年至1804年间的《第三交响曲》标志着其创作进入成熟阶段。此后20余年间,他数量众多的音乐作品通过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宏伟气魄,将古典主义音乐推向高峰,并预示了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到来。3、舒伯特。代表作:《未完成交响曲》;d小调弦乐四重奏《死神与少女》、钢琴五重奏《鳟鱼》、C大调弦乐五重奏、钢琴曲《流浪者幻想曲》、《音乐的瞬间》 、降E大调即兴曲、A大调奏鸣曲和配剧音乐《罗莎蒙德》等。是早期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也被认为是古典主义音乐的最后一位巨匠,现闻名天下的《摇篮曲》(开头为“睡吧睡吧我亲爱的宝贝)便是在他的笔下完成的。4、弗里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代表作品有:钢琴协奏曲2首、钢琴三重奏、钢琴奏鸣曲3首、叙事曲4首、谐谑曲4首、练习曲27首、波罗乃兹舞曲16首、圆舞曲17首、夜曲21首、即兴曲4首、埃科塞兹舞曲3首、歌曲17首;此外还有波莱罗舞曲、船歌、摇篮曲、幻想曲、回旋曲、变奏曲等,共21卷。肖邦是历史上最具影响力和最受欢迎的钢琴作曲家之一,是波兰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以波兰民间歌舞为基础,同时又深受巴赫影响,多以钢琴曲为主,被誉为“浪漫主义钢琴诗人”。5、弗朗茨·李斯特。代表作《十二首超技练习曲》、《六首帕格尼尼大练习曲》、三部《旅行岁月》钢琴曲集、《华丽足尖舞》、大量歌剧幻想曲,如改编自威尔第的《弄臣》、改编自莫扎特的《唐璜的回忆》、《诺玛的回忆》及《恶魔罗伯特的回忆》等等。出生于匈牙利雷汀,匈牙利著名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伟大的浪漫主义大师,是浪漫主义前期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弗朗茨·李斯特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罗伯特·舒曼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弗里德里克·肖邦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弗朗茨·舒伯特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2023-07-02 19:28:051

拉赫玛尼诺夫和李斯特哪个厉害

都差不多,拉赫玛尼诺夫的协奏曲很厉害,李斯特的唐璜的回忆,钟,匈牙利狂想曲系列,鬼火很厉害
2023-07-02 19:28:283

《爱之梦》是专业几级的曲子?弹熟这首可以再弹李斯特的什么曲子?

《爱之梦》是专业7-8级钢琴曲,弹熟后可以尝试挑战李斯特钢琴曲如下:1、《匈牙利狂想曲》(匈牙利语:Hungarian Rhapsody)是一组由弗兰兹·李斯特所写的钢琴曲目。全组19首曲目都是以当时匈牙利民歌音调为主题,并于1846-1853年、1882年以及1885年期间所编写。2、《李斯特超级技巧练习曲》十五岁的李斯特完成十二首练习曲,最后成为著名“超技练习曲”最初的版本,亦称为“超级练习曲”,或“超凡练习曲”,为高级音乐会练习曲。3、《帕格尼尼大练习曲》(S140)共六首,李斯特作于1838年的钢琴曲,是呈现给舒曼的夫人克拉拉。除最有名的《钟》取自小提琴协奏曲外,其余五首均取材自帕格尼尼的《24首随想曲》。扩展资料《爱之梦》第一、二首的题诗是德国诗人乌兰德(Ludwig Uhland,1788-1862)的《崇高的爱》(Hohe Liebe, S.307)和《幸福的死》(Gestorben war ich, S.308)。第三首的题诗是弗莱里格拉特的《爱吧》(O lieb so lang du lieben kannst, S.298)。三首《爱之梦》都是夜曲体裁,特别著名的是其中的第三首降A大调,原来的歌曲作于1845年,是一首用钢琴“演唱”的抒情歌曲。
2023-07-02 19:28:354

世界著名钢琴曲排行榜钢琴曲大全(求一些好听的世界著名钢琴曲)

世界著名01.肖邦:军队波兰舞曲02拉赫玛尼诺夫:帕格尼尼主狂想节选03.李思特:爱之梦04莫扎特:第二十一钢琴协奏曲行版05柴可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火热的快版06.勃拉姆斯:匈牙利第舞曲五号07.贝多芬第十四钢琴奏鸣曲“月光”绵延的柔板08肖邦:“英雄”波兰舞曲09莫扎特:第八钢琴协奏曲如歌的行版10圣桑:第二钢琴奏鸣曲急版世界十大经典钢琴金曲有:《梦中的婚礼》、《给爱德琳的诗》、《致爱丽丝》、《蓝色多瑙河》、《水边的阿狄丽娜》、《军队波洛涅兹》、《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匈牙利舞曲》、《杜鹃圆舞曲》、《爱的纪念》。推荐《梦中的婚礼》、《给爱德琳的诗》。1、《梦中的婚礼》《梦中的婚礼》由法国音乐制作人保罗.塞内维尔和奥立佛.图森为理查德.克莱德曼量身定制的,这首传世之作,是目前世界上传唱度和听众最多的钢琴曲,如果说梦中的婚礼就是世界上最好听的钢琴曲,相信一定没有多少人反对吧。而理查德克莱德曼是法国钢琴家,擅长演奏肖邦、拉贝尔、德彪西等人的作品,但那是他热衷于古典音乐的时候。后来他转向发展通俗音乐界,演奏的曲目是保罗.塞内维尔和奥利佛作的曲子。2、《给爱德琳的诗》阿狄丽娜来自于希腊神话的故事。希腊神话里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孤独的塞浦路斯国王,名叫皮格马利翁。他雕塑了一个美丽的少女,每天对着她痴痴地看,最终不可避免地爱上了少女的雕像。他向众神祈祷,期盼着爱情的奇迹。他的真诚和执着感动了爱神阿佛洛狄忒,赐给了雕塑以生命。从此,幸运的国王就和美丽的少女生活在一起,过着幸福的生活。世界著名钢琴十大金曲?1ForElise献给爱丽丝2SpringSong春之歌3JuneBarcarolle六月船歌4TheMaidensPrayer少女的祈祷5MoonNight月光6MagnificentWaltz华丽大圆舞曲7OctoberAutumnSong十月秋之歌8HungarianFantasia匈牙利狂想曲第六号9Toccata托卡塔10ChildrensCorner儿童乐园世界十大钢琴名曲有:1、《蓝色多瑙河》作曲:小约翰·施特劳斯《蓝色多瑙河》是奥地利有着“圆舞曲之王”之称的音乐家小约翰·施特劳斯的作品,创作于1866年,被称为“奥地利的第二国歌”。2、《悲怆奏鸣曲》作曲:路德维希·凡·贝多芬《悲怆奏鸣曲》也被称为《c小调第八钢琴奏鸣曲》,是世界著名钢琴家贝多芬的作品,这首曲子音调庄严、情绪激昂,充满着悲怆之感。3、《致爱丽丝》作曲:路德维希·凡·贝多芬《致爱丽丝》也是贝多芬的作品,作品的灵感来源于一个叫爱丽丝的女孩,这首曲子也是贝多芬献给她的,作品柔美动人、短小精致,而且比较容易演奏,很受钢琴初学者的喜爱。4、《蓝色的爱》作曲:保罗·莫里哀《蓝色的爱》曾是法国的一首歌曲,但并不受欢迎,直到保罗·莫里哀把这首歌改写成钢琴曲后,才优美的旋律才流行到全世界。5、《秋日私语》作曲:奥立佛·图森《秋日私语》是法国作曲家奥立佛·图森作曲,法国著名钢琴演奏家理查德·克莱德曼所演奏的经典曲目,描述秋天里的童话,非常浪漫唯美。6、《爱之梦》作曲:弗朗茨·李斯特《爱之梦》是匈牙利著名的作曲家和钢琴家弗朗兹·李斯特的作品,一共分为三首,分别是《崇高的爱》、《幸福的死》和《爱吧》。7、《月光》作曲:路德维希·凡·贝多芬《月光》是世界著名的钢琴曲,是德国音乐家贝多芬的作品,整曲像是一出完整的悲剧,充满了忧郁和无限的愁思。8、《第二十一钢琴协奏曲》作曲: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第二十一钢琴协奏曲》是莫扎特的作品,共分为3个乐章,在1785年3月10日于克鲁克剧场首演。9、《第一钢琴协奏曲》作曲:柴科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是柴科夫斯基作曲,旋律优雅,气势恢宏,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非常容易被普通人所接受。10、《命运交响曲》作曲:路德维希·凡·贝多芬《命运交响曲》也叫《c小调第五交响曲》,这首曲子是贝多芬在经历双耳失聪、恋人的离开等一系列打击之后创作的,一共有4个乐章,每一个乐章都表达着不同的情绪。1、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三钢琴协奏曲》2、麦可斐尼西的《EnglishCountry-Tunes》3、李斯特《唐璜的回忆》
2023-07-02 19:29:331

《我亲爱的》这首意大利歌曲的背景,还有作者的介绍,这首歌的表达情感。

  我亲爱的(意大利歌曲)-----(迪里拜尔演唱)  迪里拜尔简介:  被瑞典、芬兰誉为国宝的迪里拜尔是中国音乐教育家培养出的抒情花腔女高音歌唱家。她1958年生于新疆喀什,维吾尔族。 1975年考入新疆歌舞团。 师从郭凌弼。1978年毕业时举办独唱音乐会。1987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获硕士学位。在此期间她主要师从于沈湘、 李晋玮。精通意大利语、法语、德语、英语、芬兰语、瑞典语。迪里拜尔现任芬兰国家歌剧院、瑞典玛尔莫歌剧院的终身独唱演员并在瑞典国家歌剧院任主要演员。迪里拜尔于2004年10月与中国电影艺术家于洋之子、电影导演于晓阳结婚。2005年1月,于晓阳在拍片旅途中突然病故,迪里拜尔由于悲痛,一度失声。2006年2月,迪里拜尔在经历个人不幸一年之后,首次在北京保利剧院召开独唱音乐会。  迪里拜尔被众多专家观众誉为水晶之声,更被芬兰和瑞典大使赞为“国宝”,可迪里拜尔却始终向往回祖国为祖国人民演唱,不在乎在欧洲业已获得的崇高赞誉。国际顶尖花腔女高音琼萨瑟兰的丈夫(同时是萨的老师,著名指挥家)波宁吉以及戏剧女高音的神话尼尔森夸赞迪里拜尔说她是当今世界上最好的花腔女高音,“歌剧院多的是,迪里拜尔只有一个。”  获奖经历  1984年获第一届米.海林国际歌唱比赛第二名。  1987年获硕士学位,同年进入中央歌剧院工作。  1988年应聘到芬兰国家歌剧院担任独唱演员,在几十个国家举行了数百场独唱音乐会,在几十部歌剧中扮演主角。同许多世界著名指挥家及交响乐团合作。  1993年至1996年在德国波恩国家歌剧院任独唱演员。  1997年、1998年均获瑞典最佳歌剧演员奖尼尔松大奖(Brigit Nilsson Prize)。欧美各国音乐评论家称她的演唱是艺术与技巧最完美的结合。  2004年获中国金唱片专辑奖和最佳演员奖。欧美各国音乐评论家称她的演唱是艺术与技巧最完美的结合。
2023-07-02 19:29:413

香槟咏叹调钢琴曲很难吗?是几级的水平

按级别来说,莫扎特《双钢琴奏鸣曲》大概3级;李斯特的《唐璜的回忆》大概10级,是香槟之歌大概10级,香槟之歌是唐璜的回忆的节选;肖邦的《黑键练习曲》大概10级;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大概10级。这些都是原版的级别,你如果级别不够,可以去找改编的弹,一样好听的。拉威尔《镜子,丑角的晨歌》德彪西《欢乐岛》肖邦《黑键练习曲》柴可夫斯基《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我就不知道了。
2023-07-02 19:30:342

唐璜的创作背景是怎样的?

《唐璜》背景介绍:西班牙传说中的唐璜是14世纪时塞维利亚贵族的儿子,诱奸了一个女子后杀死她的父亲,这个唐璜的领地是特诺里奥,因此称为唐璜·特诺里奥。但其它许多城市也都各有它们自己的唐璜。每一个在开始时都有自己的传说,随着时光流逝,所有这些传说逐步融合成一个人物的故事。这个人物在意大利语中一般被称为唐·乔万尼。首次把唐璜这个人物写成戏剧的是莫利纳的《塞维利亚的淫棍和食客》,莫里哀也于1665年写过五幕喜剧《唐璜》,随后莫扎特于1787年为两幕歌剧《唐璜》作曲,歌词是洛伦索·达·庞特撰写的。喜剧和歌剧《唐璜》都是杰作。但这些作品主要讲述的都是唐璜追逐女性的故事,并没有多少积极的意义。拜伦选择唐璜这个传奇人物作为自己诗歌的主人公,利用他的“知名度”和冒险经历来阐述自己的理想,无疑是一种新的艺术创造。
2023-07-02 19:30:451

肖邦拉赫玛尼诺夫李斯特作品各自的特点

1、肖邦多以钢琴曲为主,体裁多样、内容丰富、感情朴实、手法简练、题材紧扣波兰人民的生活、历史和爱国诗歌,曲调热情奔放、和声丰富多彩、结构灵活自如。作为著名钢琴演奏家,肖邦的演奏技巧精湛、手法细腻、音响华丽、富裕激情、出神入化,他的钢琴踏板用法独特。2、拉赫玛尼诺夫一方面是浪漫主义时代的代表,而另一方面,他的音乐里又有接近20世纪作曲家的许多现代元素。如何成功把这两种风格相融合成为其创作之谜。毋庸置疑,许多作曲家在自己的创作生涯中不断改变、完善着自己的风格,事实上每一位大师的风格都具有自己的演变过程。3、李斯特在作曲方面,他主张标题音乐,创造了交响诗体裁,发展了自由转调的手法,为无调性音乐的诞生揭开了序幕,树立了与学院风气、市民风气相对立的浪漫主义原则。扩展资料:一、肖邦的音乐作品肖邦一生创作了大约二百部作品,主要作品有:钢琴协奏曲2首、钢琴三重奏、钢琴奏鸣曲3首、叙事曲4首、谐谑曲4首、练习曲27首、波罗乃兹舞曲16首、圆舞曲17首、夜曲21首、即兴曲4首、埃科塞兹舞曲3首、歌曲17首;此外还有波莱罗舞曲、船歌、摇篮曲、幻想曲、回旋曲、变奏曲等,共21卷。二、拉赫玛尼诺夫的主要作品钢琴独奏方面,拉赫玛尼诺夫共谱写了2首奏鸣曲、24首前奏曲,最著名的莫过于他的《升c小调前奏曲》。拉赫玛尼诺夫亦曾把多首古典音乐作品改编成钢琴独奏版本,较著名的有巴赫的《前奏曲》、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野蜂飞舞》、弗里茨·克莱斯勒的《爱之悲》及《爱之喜》等。三、李斯特的钢琴作品《十二首超技练习曲》、《六首帕格尼尼大练习曲》、三部《旅行岁月》钢琴曲集、《华丽足尖舞》、大量歌剧幻想曲,如改编自威尔第的《弄臣》、改编自莫扎特的《唐璜的回忆》、《诺玛的回忆》及《恶魔罗伯特的回忆》等等。而他的《十九首匈牙利狂想曲》实际上是依据匈牙利境内的吉卜赛音乐创作的。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弗里德里克·肖邦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谢尔盖·瓦西里耶维奇·拉赫玛尼诺夫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弗朗茨·李斯特
2023-07-02 19:30:511

唐璜的回忆钢琴曲几级

唐璜的回忆钢琴曲10级。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唐璜的回忆10级钢琴曲,被称为是最难的钢琴曲之一,鲜少有人弹奏,李斯特于1841年写下这部作品并于1877年以双钢琴协奏曲的形式公开发布。
2023-07-02 19:31:501

帮我推荐十首狂乱的钢琴去吧,不限歌手

只要你弹得出来世界钢琴十大难曲 【排名第一: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三钢琴协奏曲》 】 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三钢琴协奏曲》表现了最坚毅的俄罗斯精神与最强大的生命力,而作曲家本人的人格力量,也在这部作品中也得到最充分的展示:“拉赫玛尼诺夫是用钢铁和苋金铸成的,钢铁是他的手臂,黄金是他的心灵。”这正是拉赫玛尼诺夫的音乐最珍贵之处。 拉赫玛尼诺夫本人作为钢琴独奏者在纽约首演时,曾把自己这首协奏曲戏称为“大象之作”,比喻其庞大与沉重。一位著名的音乐学者也曾形容演奏一次“拉三”在体力上的付出等于“铲十吨煤”,其难度可见一斑。澳大利亚的音乐家传记影片《闪亮的风采》描写过钢琴家因演奏“拉三”而导致精神崩溃,我们可以籍此想象出“拉三”所具有的情感震撼力! 拉赫玛尼诺夫说,能把这首钢琴协奏曲演绎好的只有霍洛维茨。 【排名第2:麦可斐尼西的《EnglishCountry-Tunes》 】 英国作曲家麦可斐尼西在三十多年前创作出来的“EnglishCountry-Tunes”钢琴曲。这首号称是全世界最难演奏的钢琴曲,琴谱上有时一个小节里就挤进三百个音符,弹奏的时候手指头和手肘都要用......俄罗斯女钢琴家丝罗克兰德曾在日本首度演奏这首曲目。 【排名第3:普罗科菲耶夫 第2钢琴协奏曲 】 普罗科菲耶夫第二钢琴协奏曲,G小调,OP.16,作于1913年,因当时同班好友斯密特霍夫自杀,故此曲呈献给斯密特霍夫,因原谱丢失,普罗科菲耶大1923年凭记忆再整理而成。此曲1913年8月23日由普罗科菲耶夫主奏而首演。首演时,因为一直是节奏的激烈敲击与不协和弦的连续,曾遭许多人退席谩骂。多数报道称:“这种未来的音乐,送给魔鬼去吧。我们是来享乐的,我家的猫也会弹这种音乐。”而当时贾吉列夫正是听完此曲而邀请普罗科菲耶夫为他创作舞剧音乐,批评家卡拉蒂吉(Viatcheslav Karatygin,1875—1925)则称:“我确信10年后,听众会给这位年轻作曲家的天赋,报以相当的掌声来为昨日冒失的嘲笑赎罪。” 此曲共4个乐章: 第一乐章:小行板,G小调,奏鸣曲型的自由形式。呈示部以弦乐拨奏和单簧管2小节序奏作引导,钢琴左手弹分散和弦,右手出现充满忧愁的第一主题。主题在木管与钢琴间一来一往后,移至快速音群。第二主题为小快板,钢琴弹出第二主题后,不断展开华丽的音型。移至长笛与双簧管、长笛与单簧管后,稍慢一点,以乐队合奏结束呈示部。发展部以钢琴在大提琴震音背景上展开第一主题华丽发展始,以快速达到高潮,平静之后再现部钢琴一出现第一主题立即结束。 第二乐章:谐谑曲,活泼地,D小调,三段体,为快速进行的托卡它型乐章。第一段一开始就以强烈的钢琴主题为中心,弦乐拨奏,管乐作滑稽音型夹在中间。中段是伴奏的乐队不断奏跃动性乐念,钢琴不断继续托卡它音型。 第三乐章:间奏曲,温和的快板,三段体。第一段以乐队沉重步伐似的序奏始,钢琴进入作华丽发展。中段小提琴拨奏出明确主题并加以发展,钢琴一再奏滑奏音型,乐队与之互为纠缠,构成优美的音色效果。第三段把第一段要素作各种不同变化。 第四乐章:热情奔放的快板,G小调,A—B—C—B—A结构。A以钢琴与长笛呈示自由奔放的旋律始,钢琴以敲击手法进入,与弦乐拨奏形成对比。B速度转慢,钢琴敲出一半和弦后,单簧管、低音管、大提琴奏出平易的俄罗斯风格的D小调旋律,钢琴继承后再交给低音管、双簧管,圆号又以逆行。C速度转快而进入快板,长笛与弦乐拨奏造成音型交叠,乐队咆哮和钢琴和弦构成高潮。平静后,在沉重的和弦后,钢琴独奏华彩,B段要素再现,到行板趋于平静,又变成快速音群,钢琴冥想性独奏。然后乐队形成尖锐的音响,回到热情奔放的快板A段曲趣,最后进入C段要素构成的短小终结部而结束。 【排名第4:李斯特《唐璜的回忆》 】 李斯特根据莫扎特歌剧《唐璜》改编的钢琴曲《唐璜的回忆》是李斯特众多改编曲中的精粹,技术之艰深,场面之宏大,在原作的丰富表情上制造出惊人的气势。 莫扎特的歌剧《唐璜》本来长约两个半小时,被李斯特改编后,成了简短的钢琴曲。钢琴曲没有删除歌剧中的一个音符,整首曲子无论是节奏还是技巧,都是难度非常高的。《唐璜的回忆》被称为是最难的钢琴曲之一,鲜少有人弹奏。 【排名第5:勃拉姆斯降B大调第二钢琴协奏曲】 勃拉姆斯降B大调第二钢琴协奏曲 (Concerto for Piano no 2 in B flat major, Op. 83) 作于1881年。从莫扎特、贝多芬时代起,经舒曼、肖邦以至近代作曲家创作的协奏曲,基本都是三乐章结构,但勃拉姆斯为他的第二钢琴协奏曲增加了谐谑曲乐章,从而使作品扩充成为四个乐章,形式和性格都已接近于交响曲,独奏乐器也成为乐队的一员,这种交响化的理念脱离了协奏曲原来“竞奏”的意义,因此,这首乐曲有时候也被后人称为“由钢琴主奏的交响曲”。 这首钢琴协奏曲的形式十分特殊:首先乐曲采用协奏曲历史上罕见的四乐章形式;其次本曲中的主奏钢琴并未占据绝对主导的地位,作者特意让钢琴与管弦乐“完全平等”。这首协奏曲既无莫扎特式的流畅,又无贝多芬式的雄壮,是地道的勃拉姆斯式作品。与第一协奏曲相比,显得更加沉重暗涩,技巧也特别难,有人讲勃拉姆斯的降B大调协奏曲是“要钢琴家血汗的至难协奏曲,它不要钢琴家的妙技,而是要他们成为苦力。” 这首乐曲具有勃拉姆斯所独有的沉着与厚重,同时又有他明朗、温柔的另一面。1878年春,勃拉姆斯第一次到意大利旅行,这一南欧古国的风土人情给作者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由此勃拉姆斯开始构思这首乐曲。1881年三月,作者再度访问意大利,这一次彻底唤起了他的灵感,于是回国后立刻伏案疾书,当年夏天便完成了这首乐曲。实际上,本曲中的意大利风格并不明显,但无疑是作者真实情感的流露,堪称勃拉姆斯的代表作品之一。这部作品最后完稿于1881年,同年11月9日作者本人担任钢琴独奏使用乐谱草稿,在布达佩斯首演。 全曲共分四个乐章: 第一乐章:不太快的快板,降B大调,4/4拍子,奏鸣曲形式。传统的双呈示部。第一呈示部是管弦乐,首先由圆号奏出由两小节组成的第一主题动机,钢琴推迟一小节跟上,像影子一样进行模仿,木管声部进行发展,略带伤感的第二主题由小提琴呈示后乐章进入第二呈示部,钢琴呈示新的主题并发展,第二主题钢琴则以热情的变奏呈示。 F小调展开部后音乐进入再现部(第二主题用降B小调)。尾声中管弦乐奏出第一主题的部分动机,钢琴用华丽的琶音伴奏,最后以强有力的开始动机结束。本乐章写得厚重而有力, 颇具勃拉姆斯风味。贯穿乐章始终的主题动机,由雄浑的圆号引入,钢琴加以应答。在乐队协奏下的钢琴时而温婉优美,时而热情壮丽。本乐章中有许多处理方式与古典派协奏曲截然不同。 第二乐章:热情的快板,d小调,3/4拍子,三段体。典型的谐谑曲,但奏鸣曲式结构非常清晰、规模庞大,给人以深沉之感。第一主题,钢琴用激烈的强奏开始,乐队紧紧相随。第二主题为A小调,用弦乐齐奏呈示,之后钢琴反复。展开部发展上述两主题,再现部用的是完全不同的乐器编制。其旋律热情而富于幽默感,同时也很有魔力。 第三乐章:行板,降B大调,6/4拍子,三段体。由管弦乐奏主旋律,钢琴演奏装饰音型,并作主题变奏。第一部分由大提琴奏出甘美的旋律开始。中间部分更柔和,由单簧管奏升C大调主题,富于幻想的歌唱性旋律虔诚得近似祈祷。最后再现降B大调主题。本乐章充满浪漫气氛,是在“德国式的”厚重风格中另有意大利明朗色彩的典雅乐章。 第四乐章:优美的小快板,降B大调,2/4拍子,回旋曲形式。优美的具有舞曲性格的华丽终曲。清新活泼的回旋主题由钢琴独奏开始,乐队模仿。之后带有匈牙利乡土风格的插入部用A小调呈示(后移D调再现)。其他许多辅助的插入部,在钢琴与乐队间交错穿插,有时钢琴用音型和经过句装饰管弦乐主题,有时乐队用色彩性和声给钢琴以烘托,编织成辉煌的终曲。这个乐章的大致结构为A-B-A-B-结尾的程式。由钢琴开始的舞曲风主要主题,纤巧精细,又不乏厚重华丽。【排名第6:斯特拉文斯基 彼得鲁斯卡】 伊戈尔u2022费奥多罗维奇u2022斯特拉文斯基,美籍俄国作曲家、指挥家,西方现代派音乐的重要人物。父为圣彼得堡皇家歌剧院男低音歌手。他曾师从里姆斯基一科萨夫学作曲。1939年定居美国,并先后入法国籍和美国籍。作品众多,风格多变。《彼得鲁斯卡》原为管弦乐曲,后来改编为钢琴曲,献给鲁宾斯坦。 难度极高 沈文裕在英国演奏难度极高的《彼得鲁斯卡》时,当地的《当代音乐厅》杂志称赞他“技巧高超,音色变化之丰富,甚至超过了波里尼(著名钢琴大师)。” 【排名第7:李斯特 超技练习曲第5首 鬼火】 李斯特的《12首超技练习曲》是钢琴史上令人生畏的高难曲目。从技巧上看,李斯特的这12首作品难度过分艰深,仿佛是钢琴演奏艺术的象牙塔尖,即使在20世纪钢琴大师如过江之鲫的年代,也很少有演奏家敢于挑战。 超技练习曲鬼火拥有高难的双音技术,12超技当中最难的一首,拉赫说它是最难的练习曲,技术刁钻不说,还必须弹得轻灵有趣方能服人。 【排名第8:巴拉基耶夫 伊斯拉美】 巴拉基耶夫是一位出色的钢琴演奏家,他弹琴都是凭记忆,从不看谱。他创作了一套技巧性很高的钢琴作品,最著名者,就是这首《伊斯拉美》。这首《伊斯拉美》作于1869年由尼古拉u2022鲁宾斯坦首演。这是一首极难演奏的作品,是巴拉基列夫1870年到高加索地区采风的产物,这部作品的副标题为“东方幻想曲”。其正主题是高加索达开斯坦地区勒斯基人的一种舞曲,第二主题(仿佛是一个中段)则是巴拉基耶夫在莫斯科听一个歌剧演员演唱的一首歌曲的旋律。这首作品三段体:先是主奏,表达主题;然后是中段,奏出充满感情的小行板;然后结尾,加快速度,回到主题,尾奏是十分狂热性的激烈的急板。因为其极高的难度,许多钢琴家把它当作一个挑战。 【排名第9: 李斯特 帕格尼尼练习曲 第3首 钟】 《钟》这首乐曲又译成《康派涅拉》,是李斯特根据意大利小提琴家帕格尼尼的《B小调第二号小提琴协奏曲》的主题改变的钢琴独奏曲,李斯特最出名的炫技作品。 《钟》用回旋曲式写成,主题每次出现都变换一种新的演奏手法,充分发挥钢琴演奏的技巧。李斯特改编的《钟》比帕格尼尼的小提琴协奏曲《钟》篇幅要短,由于主题多次出现,给人印象很深刻。《钟》这首乐曲是钢琴家们经常在音乐会上演出的曲目,因为它可以充分表现出演奏家的高超技巧。演奏者需要极高超的钢琴技巧才可能良好的驾驭此曲 当然,我们的李云迪曾在演奏会上弹过此首乐曲。 【排名第10: 贝利尼《诺玛的回忆》 】 意大利歌剧作曲家文森佐u2022 贝利尼在《诺玛》中铺陈出华丽而浑然天成的抒情旋律,以强烈对比的剧情张力,展现爱情、仇恨与宽恕的角力,更提早一个半世纪预告了女性主义的到来。
2023-07-02 19:31:584

有难度的钢琴曲(和幻想即兴曲差不多的和更难的)

【世界十大钢琴难曲】【排名第一: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三钢琴协奏曲》 】 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三钢琴协奏曲》表现了最坚毅的俄罗斯精神与最强大的生命力,而作曲家本人的人格力量,也在这部作品中也得到最充分的展示:“拉赫玛尼诺夫是用钢铁和苋金铸成的,钢铁是他的手臂,黄金是他的心灵。”这正是拉赫玛尼诺夫的音乐最珍贵之处。 拉赫玛尼诺夫本人作为钢琴独奏者在纽约首演时,曾把自己这首协奏曲戏称为“大象之作”,比喻其庞大与沉重。一位著名的音乐学者也曾形容演奏一次“拉三”在体力上的付出等于“铲十吨煤”,其难度可见一斑。澳大利亚的音乐家传记影片《闪亮的风采》描写过钢琴家因演奏“拉三”而导致精神崩溃,我们可以籍此想象出“拉三”所具有的情感震撼力! 拉赫玛尼诺夫说,能把这首钢琴协奏曲演绎好的只有霍洛维茨。 【排名第2:麦可斐尼西的《EnglishCountry-Tunes》 】 英国作曲家麦可斐尼西在三十多年前创作出来的“EnglishCountry-Tunes”钢琴曲。这首号称是全世界最难演奏的钢琴曲,琴谱上有时一个小节里就挤进三百个音符,弹奏的时候手指头和手肘都要用......俄罗斯女钢琴家丝罗克兰德曾在日本首度演奏这首曲目。 【排名第3:普罗科菲耶夫 第2钢琴协奏曲 】 普罗科菲耶夫第二钢琴协奏曲,G小调,OP.16,作于1913年,因当时同班好友斯密特霍夫自杀,故此曲呈献给斯密特霍夫,因原谱丢失,普罗科菲耶大1923年凭记忆再整理而成。此曲1913年8月23日由普罗科菲耶夫主奏而首演。首演时,因为一直是节奏的激烈敲击与不协和弦的连续,曾遭许多人退席谩骂。多数报道称:“这种未来的音乐,送给魔鬼去吧。我们是来享乐的,我家的猫也会弹这种音乐。”而当时贾吉列夫正是听完此曲而邀请普罗科菲耶夫为他创作舞剧音乐,批评家卡拉蒂吉(Viatcheslav Karatygin,1875—1925)则称:“我确信10年后,听众会给这位年轻作曲家的天赋,报以相当的掌声来为昨日冒失的嘲笑赎罪。” 此曲共4个乐章: 第一乐章:小行板,G小调,奏鸣曲型的自由形式。呈示部以弦乐拨奏和单簧管2小节序奏作引导,钢琴左手弹分散和弦,右手出现充满忧愁的第一主题。主题在木管与钢琴间一来一往后,移至快速音群。第二主题为小快板,钢琴弹出第二主题后,不断展开华丽的音型。移至长笛与双簧管、长笛与单簧管后,稍慢一点,以乐队合奏结束呈示部。发展部以钢琴在大提琴震音背景上展开第一主题华丽发展始,以快速达到高潮,平静之后再现部钢琴一出现第一主题立即结束。 第二乐章:谐谑曲,活泼地,D小调,三段体,为快速进行的托卡它型乐章。第一段一开始就以强烈的钢琴主题为中心,弦乐拨奏,管乐作滑稽音型夹在中间。中段是伴奏的乐队不断奏跃动性乐念,钢琴不断继续托卡它音型。 第三乐章:间奏曲,温和的快板,三段体。第一段以乐队沉重步伐似的序奏始,钢琴进入作华丽发展。中段小提琴拨奏出明确主题并加以发展,钢琴一再奏滑奏音型,乐队与之互为纠缠,构成优美的音色效果。第三段把第一段要素作各种不同变化。 第四乐章:热情奔放的快板,G小调,A—B—C—B—A结构。A以钢琴与长笛呈示自由奔放的旋律始,钢琴以敲击手法进入,与弦乐拨奏形成对比。B速度转慢,钢琴敲出一半和弦后,单簧管、低音管、大提琴奏出平易的俄罗斯风格的D小调旋律,钢琴继承后再交给低音管、双簧管,圆号又以逆行。C速度转快而进入快板,长笛与弦乐拨奏造成音型交叠,乐队咆哮和钢琴和弦构成高潮。平静后,在沉重的和弦后,钢琴独奏华彩,B段要素再现,到行板趋于平静,又变成快速音群,钢琴冥想性独奏。然后乐队形成尖锐的音响,回到热情奔放的快板A段曲趣,最后进入C段要素构成的短小终结部而结束。 【排名第4:李斯特《唐璜的回忆》 】 李斯特根据莫扎特歌剧《唐璜》改编的钢琴曲《唐璜的回忆》是李斯特众多改编曲中的精粹,技术之艰深,场面之宏大,在原作的丰富表情上制造出惊人的气势。 莫扎特的歌剧《唐璜》本来长约两个半小时,被李斯特改编后,成了简短的钢琴曲。钢琴曲没有删除歌剧中的一个音符,整首曲子无论是节奏还是技巧,都是难度非常高的。《唐璜的回忆》被称为是最难的钢琴曲之一,鲜少有人弹奏。【排名第5:勃拉姆斯降B大调第二钢琴协奏曲】 勃拉姆斯降B大调第二钢琴协奏曲 (Concerto for Piano no 2 in B flat major, Op. 83) 作于1881年。从莫扎特、贝多芬时代起,经舒曼、肖邦以至近代作曲家创作的协奏曲,基本都是三乐章结构,但勃拉姆斯为他的第二钢琴协奏曲增加了谐谑曲乐章,从而使作品扩充成为四个乐章,形式和性格都已接近于交响曲,独奏乐器也成为乐队的一员,这种交响化的理念脱离了协奏曲原来“竞奏”的意义,因此,这首乐曲有时候也被后人称为“由钢琴主奏的交响曲”。 这首钢琴协奏曲的形式十分特殊:首先乐曲采用协奏曲历史上罕见的四乐章形式;其次本曲中的主奏钢琴并未占据绝对主导的地位,作者特意让钢琴与管弦乐“完全平等”。这首协奏曲既无莫扎特式的流畅,又无贝多芬式的雄壮,是地道的勃拉姆斯式作品。与第一协奏曲相比,显得更加沉重暗涩,技巧也特别难,有人讲勃拉姆斯的降B大调协奏曲是“要钢琴家血汗的至难协奏曲,它不要钢琴家的妙技,而是要他们成为苦力。” 这首乐曲具有勃拉姆斯所独有的沉着与厚重,同时又有他明朗、温柔的另一面。1878年春,勃拉姆斯第一次到意大利旅行,这一南欧古国的风土人情给作者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由此勃拉姆斯开始构思这首乐曲。1881年三月,作者再度访问意大利,这一次彻底唤起了他的灵感,于是回国后立刻伏案疾书,当年夏天便完成了这首乐曲。实际上,本曲中的意大利风格并不明显,但无疑是作者真实情感的流露,堪称勃拉姆斯的代表作品之一。这部作品最后完稿于1881年,同年11月9日作者本人担任钢琴独奏使用乐谱草稿,在布达佩斯首演。 全曲共分四个乐章: 第一乐章:不太快的快板,降B大调,4/4拍子,奏鸣曲形式。传统的双呈示部。第一呈示部是管弦乐,首先由圆号奏出由两小节组成的第一主题动机,钢琴推迟一小节跟上,像影子一样进行模仿,木管声部进行发展,略带伤感的第二主题由小提琴呈示后乐章进入第二呈示部,钢琴呈示新的主题并发展,第二主题钢琴则以热情的变奏呈示。F小调展开部后音乐进入再现部(第二主题用降B小调)。尾声中管弦乐奏出第一主题的部分动机,钢琴用华丽的琶音伴奏,最后以强有力的开始动机结束。本乐章写得厚重而有力, 颇具勃拉姆斯风味。贯穿乐章始终的主题动机,由雄浑的圆号引入,钢琴加以应答。在乐队协奏下的钢琴时而温婉优美,时而热情壮丽。本乐章中有许多处理方式与古典派协奏曲截然不同。 第二乐章:热情的快板,d小调,3/4拍子,三段体。典型的谐谑曲,但奏鸣曲式结构非常清晰、规模庞大,给人以深沉之感。第一主题,钢琴用激烈的强奏开始,乐队紧紧相随。第二主题为A小调,用弦乐齐奏呈示,之后钢琴反复。展开部发展上述两主题,再现部用的是完全不同的乐器编制。其旋律热情而富于幽默感,同时也很有魔力。 第三乐章:行板,降B大调,6/4拍子,三段体。由管弦乐奏主旋律,钢琴演奏装饰音型,并作主题变奏。第一部分由大提琴奏出甘美的旋律开始。中间部分更柔和,由单簧管奏升C大调主题,富于幻想的歌唱性旋律虔诚得近似祈祷。最后再现降B大调主题。本乐章充满浪漫气氛,是在“德国式的”厚重风格中另有意大利明朗色彩的典雅乐章。 第四乐章:优美的小快板,降B大调,2/4拍子,回旋曲形式。优美的具有舞曲性格的华丽终曲。清新活泼的回旋主题由钢琴独奏开始,乐队模仿。之后带有匈牙利乡土风格的插入部用A小调呈示(后移D调再现)。其他许多辅助的插入部,在钢琴与乐队间交错穿插,有时钢琴用音型和经过句装饰管弦乐主题,有时乐队用色彩性和声给钢琴以烘托,编织成辉煌的终曲。这个乐章的大致结构为A-B-A-B-结尾的程式。由钢琴开始的舞曲风主要主题,纤巧精细,又不乏厚重华丽。 【排名第6:斯特拉文斯基 彼得鲁斯卡】 伊戈尔·费奥多罗维奇·斯特拉文斯基,美籍俄国作曲家、指挥家,西方现代派音乐的重要人物。父为圣彼得堡皇家歌剧院男低音歌手。他曾师从里姆斯基一科萨夫学作曲。1939年定居美国,并先后入法国籍和美国籍。作品众多,风格多变。《彼得鲁斯卡》原为管弦乐曲,后来改编为钢琴曲,献给鲁宾斯坦。 难度极高 沈文裕在英国演奏难度极高的《彼得鲁斯卡》时,当地的《当代音乐厅》杂志称赞他“技巧高超,音色变化之丰富,甚至超过了波里尼(著名钢琴大师)。”【排名第7:李斯特 超技练习曲第5首 鬼火】 李斯特的《12首超技练习曲》是钢琴史上令人生畏的高难曲目。从技巧上看,李斯特的这12首作品难度过分艰深,仿佛是钢琴演奏艺术的象牙塔尖,即使在20世纪钢琴大师如过江之鲫的年代,也很少有演奏家敢于挑战。 超技练习曲鬼火拥有高难的双音技术,12超技当中最难的一首,拉赫说它是最难的练习曲,技术刁钻不说,还必须弹得轻灵有趣方能服人。 【排名第8:巴拉基耶夫 伊斯拉美】 巴拉基耶夫是一位出色的钢琴演奏家,他弹琴都是凭记忆,从不看谱。他创作了一套技巧性很高的钢琴作品,最著名者,就是这首《伊斯拉美》。这首《伊斯拉美》作于1869年由尼古拉·鲁宾斯坦首演。这是一首极难演奏的作品,是巴拉基列夫1870年到高加索地区采风的产物,这部作品的副标题为“东方幻想曲”。其正主题是高加索达开斯坦地区勒斯基人的一种舞曲,第二主题(仿佛是一个中段)则是巴拉基耶夫在莫斯科听一个歌剧演员演唱的一首歌曲的旋律。这首作品三段体:先是主奏,表达主题;然后是中段,奏出充满感情的小行板;然后结尾,加快速度,回到主题,尾奏是十分狂热性的激烈的急板。因为其极高的难度,许多钢琴家把它当作一个挑战。 【排名第9: 李斯特 帕格尼尼练习曲 第3首 钟】 《钟》这首乐曲又译成《康派涅拉》,是李斯特根据意大利小提琴家帕格尼尼的《B小调第二号小提琴协奏曲》的主题改变的钢琴独奏曲,李斯特最出名的炫技作品。 《钟》用回旋曲式写成,主题每次出现都变换一种新的演奏手法,充分发挥钢琴演奏的技巧。李斯特改编的《钟》比帕格尼尼的小提琴协奏曲《钟》篇幅要短,由于主题多次出现,给人印象很深刻。《钟》这首乐曲是钢琴家们经常在音乐会上演出的曲目,因为它可以充分表现出演奏家的高超技巧。演奏者需要极高超的钢琴技巧才可能良好的驾驭此曲 当然,我们的李云迪曾在演奏会上弹过此首乐曲。 【排名第10: 贝利尼《诺玛的回忆》 】 意大利歌剧作曲家文森佐· 贝利尼在《诺玛》中铺陈出华丽而浑然天成的抒情旋律,以强烈对比的剧情张力,展现爱情、仇恨与宽恕的角力,更提早一个半世纪预告了女性主义的到来。
2023-07-02 19:32:054

钢琴曲级别

钢琴曲级别:1、牧童短笛相当于3级左右2、摇篮曲相当于2级左右3、晚会相当于4级左右4、花鼓相当于3级左右5、第一新疆舞曲相当于3级左右6、序曲――小溪相当于4-5级左右7、蓝花花相当于4级左右8、儿童组曲――快乐的节日相当于8-9级左右9、练习曲(练习曲太多了,请注明作者,乐曲全名)10、采茶扑蝶相当于5—6级左右11、新疆舞曲相当于4级左右12、猜调相当于6级左右13、珊瑚舞6级14、水草舞8级15、翻身的日子7-8级16、浏阳河(不是考级曲目)相当于9级左右17、二泉映月相当于8-9级左右18、百鸟朝凤相当于8-9级左右19、梅花三弄相当于8-9级左右20、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相当于9级左右21、绣金匾8级22、彩云追月相当于6-7级左右23、平湖秋月相当于7-8级左右24、快乐的女战士相当于4级左右25、奋勇前进相当于5-6级左右26、夕阳箫鼓相当于7-8级左右27、兄妹开荒相当于6-7级左右28、涛声相当于7-9级左右29、猜调相当于6级左右30、猜调相当于6级左右扩展资料:世界钢琴曲难度排名:1、排名第一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三钢琴协奏曲》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三钢琴协奏曲》表现了最坚毅的俄罗斯精神与最强大的生命力,而作曲家本人的人格力量,也在这部作品中也得到最充分的展示:“拉赫玛尼诺夫是用钢铁和苋金铸成的,钢铁是他的手臂,黄金是他的心灵。”这正是拉赫玛尼诺夫的音乐最珍贵之处。2、排名第二麦可斐尼西的《EnglishCountry-Tunes》英国作曲家麦可斐尼西在三十多年前创作出来的“EnglishCountry-Tunes”钢琴曲。这首号称是全世界最难演奏的钢琴曲,琴谱上有时一个小节里就挤进三百个音符,弹奏的时候手指头和手肘都要用……俄罗斯女钢琴家丝罗克兰德曾在日本首度演奏这首曲目。(理论中的单钢琴,其实是双钢琴)3、排名第三李斯特《唐璜的回忆》李斯特根据莫扎特歌剧《唐璜》改编的钢琴曲《唐璜的回忆》是李斯特众多改编曲中的精粹,技术之艰深,场面之宏大,在原作的丰富表情上制造出惊人的气势。莫扎特的歌剧《唐璜》本来长约两个半小时,被李斯特改编后,成了简短的钢琴曲。钢琴曲没有删除歌剧中的一个音符,整首曲子无论是节奏还是技巧,都是难度非常高的。《唐璜的回忆》被称为是最难的钢琴曲之一,鲜少有人弹奏。
2023-07-02 19:32:155

海上钢琴师Enduring Movement那歌是一个人能弹的吗?

不是,海上钢琴师Enduring Movement本就是双钢琴曲,需要两个人一起演奏,所以一个人是无法演奏的,片内演奏者是钢琴独奏家:Gilda Butta和Amedeo Tommasi。难度较高的钢琴曲:1、李斯特《诺玛的回忆》意大利歌剧作曲家文森佐·贝利尼在《诺尔玛》中铺陈出华丽而浑然天成的抒情旋律,以强烈对比的剧情张力,展现爱情、仇恨与宽恕的角力,更提早一个半世纪预告了女性主义的到来。《诺玛的回忆》是李斯特《诺玛》启发而写的一首大幻想曲,它技巧艰深、篇幅宏大、音色辉煌灿烂、情潮佚宕磅礴,浓缩了最震撼人心的剧情,表达了李斯特最炽烈和崇高的赞颂之意。2、斯特拉文斯基《彼得鲁斯卡》原为管弦乐曲,后来改编为钢琴曲,献给鲁宾斯坦。因为具有管弦乐队的效果和编排,故此曲难度极高,可以说是“各种高难技巧的大杂烩”,鲜有钢琴家能够完美的演绎它。3、李斯特《死之舞》全曲难度极大,对钢琴家的耐力与对不同风格的把握有很大挑战。共5个变奏,第一变奏为中庸的快板;第二变奏钢琴左手进行主题,右手奏六连音符;第三变奏活泼地,谐谑曲风格;第四变奏慢板,钢琴以卡农的方式开始,接着有一段华彩,后速度加快至急板;第五变奏钢琴以赋格方式开始,接着有长大的华彩,然后变成谐谑的稍快板,钢琴在快速表达中形成华丽的结尾。4、李斯特《西班牙走私贩》李斯特作于1836年的这部超高技巧的“西班牙走私贩”主题幻想回旋曲完美得表现了李斯特青年时代的奔放气息,由于当时正处于与塔尔贝格交锋的时期,这部作品的技巧层出不穷,音乐性及和声创作上的完美使它成为了李斯特的佳作,曾传说李斯特也不敢轻易尝试这部作品。不过由于它的难度巨大,被俄罗斯钢琴家瓦伦蒂娜描述为自己曾演奏过的最难钢琴曲。5、巴拉基耶夫《伊斯拉美》这是一首极难演奏的作品,是巴拉基列夫1870年到高加索地区采风的产物,这部作品的副标题为“东方幻想曲”。其正主题是高加索达开斯坦地区勒斯基人的一种舞曲,第二主题(仿佛是一个中段)则是巴拉基耶夫在莫斯科听一个歌剧演员演唱的一首歌曲的旋律。这首作品三段体:先是主奏,表达主题;然后是中段,奏出充满感情的小行板;然后结尾,加快速度,回到主题,尾奏是十分狂热性的激烈的急板。因为其极高的难度,许多钢琴家把它当作一个挑战。
2023-07-02 19:33:262

世界十大最难钢琴曲排名公认

公认世界十大最难钢琴曲排名:1、《d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拉赫玛尼诺夫《第三钢琴协奏曲》是1908-1909年创作的,此曲子共有三章,是标准古典音乐。曲子的第一章曲调比较平缓自由,第二章乐章织体的不断扩大,曲调变化比较快了,第三章的整个乐章宛如七鬼附身,速度更快,情感加深,是是全曲的顶峰。这首曲子共40分钟,对演奏者的体力是很大的要求,拉赫玛尼诺夫本人作为钢琴独奏者在纽约首演时,也把自己这首协奏曲戏称为“大象之作”。2、《g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普罗科菲耶夫这首钢琴曲是普罗科菲耶夫为了他一位逝去的好友创作的,所以这首曲子有他心情上的一种发泄。这首曲子曾在公演的时候被观众吐槽,被认为是一部发泄愤懑与惊恐抑郁之作。不过,这部曲子后来被修改了,难度非常大,对钢琴的演奏技术要求非常大,被评价为“辉煌而疯狂的炫技神曲”。3、《唐璜的回忆》——李斯特《唐璜的回忆》是李斯特根据莫扎特歌剧《唐璜》改编的钢琴曲,难度系数在这个榜单排第三,被称为是最难的钢琴曲之一,鲜少有人弹奏,一般敢于弹奏此曲的人都是勇士。4、《西班牙主题的幻想回旋曲》——李斯特这首曲子被誉为古典钢琴史上最具技术挑战性的独奏钢琴曲之一,其中难度包括远距离音程的敏捷跳跃,八度的快速重复音等,此曲的技术十分艰深,就连李斯特本人也不轻易弹奏此曲。5、《降B大调第二钢琴协奏曲》——勃拉姆斯勃拉姆斯可以说是一位非常少产的钢琴家,他的一生虽然只写了四首交响曲,但仍被称为是贝多芬以后最伟大的交响曲作曲家之一。《降B大调第二钢琴协奏曲》是他创作的最后一首钢琴协奏曲,也是他的代表作品,不过难度也是相当大的。这首曲子有大量的和弦,技术艰深,是“世界三大最难钢琴协奏曲”之一。6、《彼得鲁斯卡》——斯特拉文斯基《彼得鲁斯卡》是斯特拉文斯基的代表作之一,有人看过这首曲子的谱子,被里面密密麻麻的音符吓到了,可见对钢琴技术要求之高。目前也很有人能完整弹出来。7、《死之舞》——李斯特《死之舞》是李斯特献给自己女婿的,李斯特本人对这首曲子非常认真,创作完成后,还修改了两次。这首作品几乎是李斯特的钢琴技巧的一个总结和缩影,你能想象到的一切技巧,几乎都出现在这首曲子里面。很多网友称这首曲子为“钢琴神曲”。8、《诺玛的回忆》——李斯特《诺玛的回忆》是李斯特改编的,灵感来源于一个歌剧,现在这首钢琴曲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难弹奏的十首钢琴曲之一。《诺玛的回忆》技巧艰深、篇幅宏大、音色辉煌灿烂、情潮佚宕磅礴,所以弹奏者不仅技术要过关,而且其中的情感也是非常丰富的。9、《伊斯拉美》——巴拉基列夫《伊斯拉美》于1869年巴拉基列夫创作,曲调偏欢快,结尾更是加快速度,这对弹奏者的技巧有着很高的要求,技术难度排第九。10、《鬼火》——李斯特乐曲诡异的音型变化和双音的交替,对演奏者有着极高的技术要求,就连拉赫玛尼诺夫公开说过,这首曲子非常难弹。
2023-07-02 19:34:212

世界最难弹的钢琴曲是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三钢琴协奏曲》吗?

排名第一: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三钢琴协奏曲》 】 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三钢琴协奏曲》表现了最坚毅的俄罗斯精神与最强大的生命力,而作曲家本人的人格力量,也在这部作品中也得到最充分的展示:“拉赫玛尼诺夫是用钢铁和苋金铸成的,钢铁是他的手臂,黄金是他的心灵。”这正是拉赫玛尼诺夫的音乐最珍贵之处。 拉赫玛尼诺夫本人作为钢琴独奏者在纽约首演时,曾把自己这首协奏曲戏称为“大象之作”,比喻其庞大与沉重。一位著名的音乐学者也曾形容演奏一次“拉三”在体力上的付出等于“铲十吨煤”,其难度可见一斑。澳大利亚的音乐家传记影片《闪亮的风采》描写过钢琴家因演奏“拉三”而导致精神崩溃,我们可以籍此想象出“拉三”所具有的情感震撼力! 拉赫玛尼诺夫说,能把这首钢琴协奏曲演绎好的只有霍洛维茨。 【排名第2:麦可斐尼西的《EnglishCountry-Tunes》 】 英国作曲家麦可斐尼西在三十多年前创作出来的“EnglishCountry-Tunes”钢琴曲。这首号称是全世界最难演奏的钢琴曲,琴谱上有时一个小节里就挤进三百个音符,弹奏的时候手指头和手肘都要用......俄罗斯女钢琴家丝罗克兰德曾在日本首度演奏这首曲目。排名第3:普罗科菲耶夫 第2钢琴协奏曲 】 普罗科菲耶夫第二钢琴协奏曲,G小调,OP.16,作于1913年,因当时同班好友斯密特霍夫自杀,故此曲呈献给斯密特霍夫,因原谱丢失,普罗科菲耶大1923年凭记忆再整理而成。此曲1913年8月23日由普罗科菲耶夫主奏而首演。首演时,因为一直是节奏的激烈敲击与不协和弦的连续,曾遭许多人退席谩骂。多数报道称:“这种未来的音乐,送给魔鬼去吧。我们是来享乐的,我家的猫也会弹这种音乐。”而当时贾吉列夫正是听完此曲而邀请普罗科菲耶夫为他创作舞剧音乐,批评家卡拉蒂吉(Viatcheslav Karatygin,1875—1925)则称:“我确信10年后,听众会给这位年轻作曲家的天赋,报以相当的掌声来为昨日冒失的嘲笑赎罪。” 此曲共4个乐章: 第一乐章:小行板,G小调,奏鸣曲型的自由形式。呈示部以弦乐拨奏和单簧管2小节序奏作引导,钢琴左手弹分散和弦,右手出现充满忧愁的第一主题。主题在木管与钢琴间一来一往后,移至快速音群。第二主题为小快板,钢琴弹出第二主题后,不断展开华丽的音型。移至长笛与双簧管、长笛与单簧管后,稍慢一点,以乐队合奏结束呈示部。发展部以钢琴在大提琴震音背景上展开第一主题华丽发展始,以快速达到高潮,平静之后再现部钢琴一出现第一主题立即结束。 第二乐章:谐谑曲,活泼地,D小调,三段体,为快速进行的托卡它型乐章。第一段一开始就以强烈的钢琴主题为中心,弦乐拨奏,管乐作滑稽音型夹在中间。中段是伴奏的乐队不断奏跃动性乐念,钢琴不断继续托卡它音型。 第三乐章:间奏曲,温和的快板,三段体。第一段以乐队沉重步伐似的序奏始,钢琴进入作华丽发展。中段小提琴拨奏出明确主题并加以发展,钢琴一再奏滑奏音型,乐队与之互为纠缠,构成优美的音色效果。第三段把第一段要素作各种不同变化。 第四乐章:热情奔放的快板,G小调,A—B—C—B—A结构。A以钢琴与长笛呈示自由奔放的旋律始,钢琴以敲击手法进入,与弦乐拨奏形成对比。B速度转慢,钢琴敲出一半和弦后,单簧管、低音管、大提琴奏出平易的俄罗斯风格的D小调旋律,钢琴继承后再交给低音管、双簧管,圆号又以逆行。C速度转快而进入快板,长笛与弦乐拨奏造成音型交叠,乐队咆哮和钢琴和弦构成高潮。平静后,在沉重的和弦后,钢琴独奏华彩,B段要素再现,到行板趋于平静,又变成快速音群,钢琴冥想性独奏。然后乐队形成尖锐的音响,回到热情奔放的快板A段曲趣,最后进入C段要素构成的短小终结部而结束。 2009-11-8 19:43 回复 hbbinby 325位粉丝 2楼【排名第4:李斯特《唐璜的回忆》 】 李斯特根据莫扎特歌剧《唐璜》改编的钢琴曲《唐璜的回忆》是李斯特众多改编曲中的精粹,技术之艰深,场面之宏大,在原作的丰富表情上制造出惊人的气势。 莫扎特的歌剧《唐璜》本来长约两个半小时,被李斯特改编后,成了简短的钢琴曲。钢琴曲没有删除歌剧中的一个音符,整首曲子无论是节奏还是技巧,都是难度非常高的。《唐璜的回忆》被称为是最难的钢琴曲之一,鲜少有人弹奏。【排名第5:勃拉姆斯降B大调第二钢琴协奏曲】 勃拉姆斯降B大调第二钢琴协奏曲 (Concerto for Piano no 2 in B flat major, Op. 83) 作于1881年。从莫扎特、贝多芬时代起,经舒曼、肖邦以至近代作曲家创作的协奏曲,基本都是三乐章结构,但勃拉姆斯为他的第二钢琴协奏曲增加了谐谑曲乐章,从而使作品扩充成为四个乐章,形式和性格都已接近于交响曲,独奏乐器也成为乐队的一员,这种交响化的理念脱离了协奏曲原来“竞奏”的意义,因此,这首乐曲有时候也被后人称为“由钢琴主奏的交响曲”。 这首钢琴协奏曲的形式十分特殊:首先乐曲采用协奏曲历史上罕见的四乐章形式;其次本曲中的主奏钢琴并未占据绝对主导的地位,作者特意让钢琴与管弦乐“完全平等”。这首协奏曲既无莫扎特式的流畅,又无贝多芬式的雄壮,是地道的勃拉姆斯式作品。与第一协奏曲相比,显得更加沉重暗涩,技巧也特别难,有人讲勃拉姆斯的降B大调协奏曲是“要钢琴家血汗的至难协奏曲,它不要钢琴家的妙技,而是要他们成为苦力。” 这首乐曲具有勃拉姆斯所独有的沉着与厚重,同时又有他明朗、温柔的另一面。1878年春,勃拉姆斯第一次到意大利旅行,这一南欧古国的风土人情给作者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由此勃拉姆斯开始构思这首乐曲。1881年三月,作者再度访问意大利,这一次彻底唤起了他的灵感,于是回国后立刻伏案疾书,当年夏天便完成了这首乐曲。实际上,本曲中的意大利风格并不明显,但无疑是作者真实情感的流露,堪称勃拉姆斯的代表作品之一。这部作品最后完稿于1881年,同年11月9日作者本人担任钢琴独奏使用乐谱草稿,在布达佩斯首演。 全曲共分四个乐章: 第一乐章:不太快的快板,降B大调,4/4拍子,奏鸣曲形式。传统的双呈示部。第一呈示部是管弦乐,首先由圆号奏出由两小节组成的第一主题动机,钢琴推迟一小节跟上,像影子一样进行模仿,木管声部进行发展,略带伤感的第二主题由小提琴呈示后乐章进入第二呈示部,钢琴呈示新的主题并发展,第二主题钢琴则以热情的变奏呈示。F小调展开部后音乐进入再现部(第二主题用降B小调)。尾声中管弦乐奏出第一主题的部分动机,钢琴用华丽的琶音伴奏,最后以强有力的开始动机结束。本乐章写得厚重而有力, 颇具勃拉姆斯风味。贯穿乐章始终的主题动机,由雄浑的圆号引入,钢琴加以应答。在乐队协奏下的钢琴时而温婉优美,时而热情壮丽。本乐章中有许多处理方式与古典派协奏曲截然不同。 第二乐章:热情的快板,d小调,3/4拍子,三段体。典型的谐谑曲,但奏鸣曲式结构非常清晰、规模庞大,给人以深沉之感。第一主题,钢琴用激烈的强奏开始,乐队紧紧相随。第二主题为A小调,用弦乐齐奏呈示,之后钢琴反复。展开部发展上述两主题,再现部用的是完全不同的乐器编制。其旋律热情而富于幽默感,同时也很有魔力。 第三乐章:行板,降B大调,6/4拍子,三段体。由管弦乐奏主旋律,钢琴演奏装饰音型,并作主题变奏。第一部分由大提琴奏出甘美的旋律开始。中间部分更柔和,由单簧管奏升C大调主题,富于幻想的歌唱性旋律虔诚得近似祈祷。最后再现降B大调主题。本乐章充满浪漫气氛,是在“德国式的”厚重风格中另有意大利明朗色彩的典雅乐章。 第四乐章:优美的小快板,降B大调,2/4拍子,回旋曲形式。优美的具有舞曲性格的华丽终曲。清新活泼的回旋主题由钢琴独奏开始,乐队模仿。之后带有匈牙利乡土风格的插入部用A小调呈示(后移D调再现)。其他许多辅助的插入部,在钢琴与乐队间交错穿插,有时钢琴用音型和经过句装饰管弦乐主题,有时乐队用色彩性和声给钢琴以烘托,编织成辉煌的终曲。这个乐章的大致结构为A-B-A-B-结尾的程式。由钢琴开始的舞曲风主要主题,纤巧精细,又不乏厚重华丽【排名第6:斯特拉文斯基 彼得鲁斯卡】 伊戈尔·费奥多罗维奇·斯特拉文斯基,美籍俄国作曲家、指挥家,西方现代派音乐的重要人物。父为圣彼得堡皇家歌剧院男低音歌手。他曾师从里姆斯基一科萨夫学作曲。1939年定居美国,并先后入法国籍和美国籍。作品众多,风格多变。《彼得鲁斯卡》原为管弦乐曲,后来改编为钢琴曲,献给鲁宾斯坦。 难度极高 沈文裕在英国演奏难度极高的《彼得鲁斯卡》时,当地的《当代音乐厅》杂志称赞他“技巧高超,音色变化之丰富,甚至超过了波里尼(著名钢琴大师)。”【排名第7:李斯特 超技练习曲第5首 鬼火】 李斯特的《12首超技练习曲》是钢琴史上令人生畏的高难曲目。从技巧上看,李斯特的这12首作品难度过分艰深,仿佛是钢琴演奏艺术的象牙塔尖,即使在20世纪钢琴大师如过江之鲫的年代,也很少有演奏家敢于挑战。 超技练习曲鬼火拥有高难的双音技术,12超技当中最难的一首,拉赫说它是最难的练习曲,技术刁钻不说,还必须弹得轻灵有趣方能服人。 【排名第8:巴拉基耶夫 伊斯拉美】 巴拉基耶夫是一位出色的钢琴演奏家,他弹琴都是凭记忆,从不看谱。他创作了一套技巧性很高的钢琴作品,最著名者,就是这首《伊斯拉美》。这首《伊斯拉美》作于1869年由尼古拉·鲁宾斯坦首演。这是一首极难演奏的作品,是巴拉基列夫1870年到高加索地区采风的产物,这部作品的副标题为“东方幻想曲”。其正主题是高加索达开斯坦地区勒斯基人的一种舞曲,第二主题(仿佛是一个中段)则是巴拉基耶夫在莫斯科听一个歌剧演员演唱的一首歌曲的旋律。这首作品三段体:先是主奏,表达主题;然后是中段,奏出充满感情的小行板;然后结尾,加快速度,回到主题,尾奏是十分狂热性的激烈的急板。因为其极高的难度,许多钢琴家把它当作一个挑战。 【排名第9: 李斯特 帕格尼尼练习曲 第3首 钟】 《钟》这首乐曲又译成《康派涅拉》,是李斯特根据意大利小提琴家帕格尼尼的《B小调第二号小提琴协奏曲》的主题改变的钢琴独奏曲,李斯特最出名的炫技作品。 《钟》用回旋曲式写成,主题每次出现都变换一种新的演奏手法,充分发挥钢琴演奏的技巧。李斯特改编的《钟》比帕格尼尼的小提琴协奏曲《钟》篇幅要短,由于主题多次出现,给人印象很深刻。《钟》这首乐曲是钢琴家们经常在音乐会上演出的曲目,因为它可以充分表现出演奏家的高超技巧。演奏者需要极高超的钢琴技巧才可能良好的驾驭此曲 当然,我们的李云迪曾在演奏会上弹过此首乐曲。 【排名第10: 贝利尼《诺玛的回忆》 】 意大利歌剧作曲家文森佐· 贝利尼在《诺玛》中铺陈出华丽而浑然天成的抒情旋律,以强烈对比的剧情张力,展现爱情、仇恨与宽恕的角力,更提早一个半世纪预告了女性主义
2023-07-02 19:34:442

李斯特的到底有多难练?

在音乐史上,有十首钢琴曲因其复杂的曲式结构以及对演奏技巧要求之高而被评为世界十大最难钢琴曲, 这十部作品也被不少钢琴家视作十座高峰,李斯特的就占了五首。李斯特《“西班牙走私贩”幻想回旋曲》李斯特作于1836年的这部超高技巧的“西班牙走私贩”幻想回旋曲完美地展现了李斯特青年时代的奔放气息,由于当时正处于与塔尔贝格交锋的时期,这部作品的技巧层出不穷,音乐性及和声创作上的完美使它成为了李斯特的佳作,曾传说李斯特也不敢轻易尝试这部作品。不过由于它的难度巨大,被俄罗斯钢琴家瓦伦蒂娜描述为自己曾演奏过的最难钢琴曲。李斯特《唐璜的回忆》根据莫扎特歌剧《唐璜》改编的钢琴曲《唐璜的回忆》是李斯特众多改编曲中的精粹,技术之艰深,场面之宏大,在原作的丰富表情上制造出惊人的气势。莫扎特的歌剧《唐璜》本来长约两个半小时,被李斯特改编后,成了简短的钢琴曲。钢琴曲没有删除歌剧中的一个音符,整首曲子无论是节奏还是技巧,都是难度非常高的。《唐璜的回忆》被称为是最难的钢琴曲之一,鲜少有人弹奏。李斯特为钢琴和乐队所作的《死之舞》,作于1839年,题献给自己的女婿汉斯·吉多·冯·彪罗。此曲作于李斯特在意大利旅行期间。据说是他在比萨的寺院墓地“圣洁之野”看到奥卡纳的壁画《死的胜利》所得的灵感。全曲难度极大,对钢琴家的耐力与对不同风格的把握有很大挑战。共5个变奏,第一变奏为中庸的快板;第二变奏钢琴左手进行主题,右手奏六连音符;第三变奏活泼地,谐谑曲风格;第四变奏慢板。钢琴以卡农的方式开始,接着有一段华彩,后速度加快至急板;第五变奏钢琴以赋格方式开始,接着有长大的华彩,然后变成谐谑的稍快板,钢琴在快速表达中形成华丽的结尾。《诺玛的回忆》是李斯特受贝利尼歌剧《诺玛》启发而写的一首大幻想曲,它技巧艰深、篇幅宏大、音色辉煌灿烂、情潮佚宕磅礴,浓缩了最震撼人心的剧情,表达了李斯特最炽烈和崇高的赞颂之意。在《诺玛的回忆》中,李斯特以萧冷、悲怆的引子预示了将要发生的故事,随着音乐的发展,段落中浮现了歌剧最具代表性的旋律,在情感抒发上,乐曲是以强烈的情绪对比掀起一阵阵幻想的劲浪其中既激发了昂扬之志,亦贲张着情变、矛盾、紧张、狂乱等复杂的气氛;最终绚烂升华,绽放出爱情与宽恕的永恒光芒。李斯特的《十二首超技练习曲》是钢琴史上令人生畏的高难曲目。从技巧上看,李斯特的这12首作品难度过分艰深,仿佛是钢琴演奏艺术的象牙塔尖,即使在20世纪钢琴大师如过江之鲫的年代,也很少有演奏家敢于挑战。其中《鬼火》拥有高难的双音技术,是《十二首超技练习曲》当中最难的一首,就连拉赫马尼诺夫都表示,它是最难的练习曲,技术刁钻不说,还必须弹得轻灵有趣方能服人。
2023-07-02 19:34:521

钢琴曲中最难谈的哪一个?

  世界钢琴十大难曲  【排名第一: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三钢琴协奏曲》 】 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三钢琴协奏曲》表现了最坚毅的俄罗斯精神与最强大的生命力,而作曲家本人的人格力量,也在这部作品中也得到最充分的展示:“拉赫玛尼诺夫是用钢铁和苋金铸成的,钢铁是他的手臂,黄金是他的心灵。”这正是拉赫玛尼诺夫的音乐最珍贵之处。 拉赫玛尼诺夫本人作为钢琴独奏者在纽约首演时,曾把自己这首协奏曲戏称为“大象之作”,比喻其庞大与沉重。一位著名的音乐学者也曾形容演奏一次“拉三”在体力上的付出等于“铲十吨煤”,其难度可见一斑。澳大利亚的音乐家传记影片《闪亮的风采》描写过钢琴家因演奏“拉三”而导致精神崩溃,我们可以籍此想象出“拉三”所具有的情感震撼力! 拉赫玛尼诺夫说,能把这首钢琴协奏曲演绎好的只有霍洛维茨。  【排名第2:麦可斐尼西的《EnglishCountry-Tunes》 】 英国作曲家麦可斐尼西在三十多年前创作出来的“EnglishCountry-Tunes”钢琴曲。这首号称是全世界最难演奏的钢琴曲,琴谱上有时一个小节里就挤进三百个音符,弹奏的时候手指头和手肘都要用......俄罗斯女钢琴家丝罗克兰德曾在日本首度演奏这首曲目。  【排名第3:普罗科菲耶夫 第2钢琴协奏曲 】 普罗科菲耶夫第二钢琴协奏曲,G小调,OP.16,作于1913年,因当时同班好友斯密特霍夫自杀,故此曲呈献给斯密特霍夫,因原谱丢失,普罗科菲耶大1923年凭记忆再整理而成。此曲1913年8月23日由普罗科菲耶夫主奏而首演。首演时,因为一直是节奏的激烈敲击与不协和弦的连续,曾遭许多人退席谩骂。多数报道称:“这种未来的音乐,送给魔鬼去吧。我们是来享乐的,我家的猫也会弹这种音乐。”而当时贾吉列夫正是听完此曲而邀请普罗科菲耶夫为他创作舞剧音乐,批评家卡拉蒂吉(Viatcheslav Karatygin,1875—1925)则称:“我确信10年后,听众会给这位年轻作曲家的天赋,报以相当的掌声来为昨日冒失的嘲笑赎罪。” 此曲共4个乐章: 第一乐章:小行板,G小调,奏鸣曲型的自由形式。呈示部以弦乐拨奏和单簧管2小节序奏作引导,钢琴左手弹分散和弦,右手出现充满忧愁的第一主题。主题在木管与钢琴间一来一往后,移至快速音群。第二主题为小快板,钢琴弹出第二主题后,不断展开华丽的音型。移至长笛与双簧管、长笛与单簧管后,稍慢一点,以乐队合奏结束呈示部。发展部以钢琴在大提琴震音背景上展开第一主题华丽发展始,以快速达到高潮,平静之后再现部钢琴一出现第一主题立即结束。 第二乐章:谐谑曲,活泼地,D小调,三段体,为快速进行的托卡它型乐章。第一段一开始就以强烈的钢琴主题为中心,弦乐拨奏,管乐作滑稽音型夹在中间。中段是伴奏的乐队不断奏跃动性乐念,钢琴不断继续托卡它音型。 第三乐章:间奏曲,温和的快板,三段体。第一段以乐队沉重步伐似的序奏始,钢琴进入作华丽发展。中段小提琴拨奏出明确主题并加以发展,钢琴一再奏滑奏音型,乐队与之互为纠缠,构成优美的音色效果。第三段把第一段要素作各种不同变化。 第四乐章:热情奔放的快板,G小调,A—B—C—B—A结构。A以钢琴与长笛呈示自由奔放的旋律始,钢琴以敲击手法进入,与弦乐拨奏形成对比。B速度转慢,钢琴敲出一半和弦后,单簧管、低音管、大提琴奏出平易的俄罗斯风格的D小调旋律,钢琴继承后再交给低音管、双簧管,圆号又以逆行。C速度转快而进入快板,长笛与弦乐拨奏造成音型交叠,乐队咆哮和钢琴和弦构成高潮。平静后,在沉重的和弦后,钢琴独奏华彩,B段要素再现,到行板趋于平静,又变成快速音群,钢琴冥想性独奏。然后乐队形成尖锐的音响,回到热情奔放的快板A段曲趣,最后进入C段要素构成的短小终结部而结束。  【排名第4:李斯特《唐璜的回忆》 】 李斯特根据莫扎特歌剧《唐璜》改编的钢琴曲《唐璜的回忆》是李斯特众多改编曲中的精粹,技术之艰深,场面之宏大,在原作的丰富表情上制造出惊人的气势。 莫扎特的歌剧《唐璜》本来长约两个半小时,被李斯特改编后,成了简短的钢琴曲。钢琴曲没有删除歌剧中的一个音符,整首曲子无论是节奏还是技巧,都是难度非常高的。《唐璜的回忆》被称为是最难的钢琴曲之一,鲜少有人弹奏。  【排名第5:勃拉姆斯降B大调第二钢琴协奏曲】 勃拉姆斯降B大调第二钢琴协奏曲 (Concerto for Piano no 2 in B flat major, Op. 83) 作于1881年。从莫扎特、贝多芬时代起,经舒曼、肖邦以至近代作曲家创作的协奏曲,基本都是三乐章结构,但勃拉姆斯为他的第二钢琴协奏曲增加了谐谑曲乐章,从而使作品扩充成为四个乐章,形式和性格都已接近于交响曲,独奏乐器也成为乐队的一员,这种交响化的理念脱离了协奏曲原来“竞奏”的意义,因此,这首乐曲有时候也被后人称为“由钢琴主奏的交响曲”。 这首钢琴协奏曲的形式十分特殊:首先乐曲采用协奏曲历史上罕见的四乐章形式;其次本曲中的主奏钢琴并未占据绝对主导的地位,作者特意让钢琴与管弦乐“完全平等”。这首协奏曲既无莫扎特式的流畅,又无贝多芬式的雄壮,是地道的勃拉姆斯式作品。与第一协奏曲相比,显得更加沉重暗涩,技巧也特别难,有人讲勃拉姆斯的降B大调协奏曲是“要钢琴家血汗的至难协奏曲,它不要钢琴家的妙技,而是要他们成为苦力。” 这首乐曲具有勃拉姆斯所独有的沉着与厚重,同时又有他明朗、温柔的另一面。1878年春,勃拉姆斯第一次到意大利旅行,这一南欧古国的风土人情给作者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由此勃拉姆斯开始构思这首乐曲。1881年三月,作者再度访问意大利,这一次彻底唤起了他的灵感,于是回国后立刻伏案疾书,当年夏天便完成了这首乐曲。实际上,本曲中的意大利风格并不明显,但无疑是作者真实情感的流露,堪称勃拉姆斯的代表作品之一。这部作品最后完稿于1881年,同年11月9日作者本人担任钢琴独奏使用乐谱草稿,在布达佩斯首演。 全曲共分四个乐章: 第一乐章:不太快的快板,降B大调,4/4拍子,奏鸣曲形式。传统的双呈示部。第一呈示部是管弦乐,首先由圆号奏出由两小节组成的第一主题动机,钢琴推迟一小节跟上,像影子一样进行模仿,木管声部进行发展,略带伤感的第二主题由小提琴呈示后乐章进入第二呈示部,钢琴呈示新的主题并发展,第二主题钢琴则以热情的变奏呈示。  F小调展开部后音乐进入再现部(第二主题用降B小调)。尾声中管弦乐奏出第一主题的部分动机,钢琴用华丽的琶音伴奏,最后以强有力的开始动机结束。本乐章写得厚重而有力, 颇具勃拉姆斯风味。贯穿乐章始终的主题动机,由雄浑的圆号引入,钢琴加以应答。在乐队协奏下的钢琴时而温婉优美,时而热情壮丽。本乐章中有许多处理方式与古典派协奏曲截然不同。 第二乐章:热情的快板,d小调,3/4拍子,三段体。典型的谐谑曲,但奏鸣曲式结构非常清晰、规模庞大,给人以深沉之感。第一主题,钢琴用激烈的强奏开始,乐队紧紧相随。第二主题为A小调,用弦乐齐奏呈示,之后钢琴反复。展开部发展上述两主题,再现部用的是完全不同的乐器编制。其旋律热情而富于幽默感,同时也很有魔力。 第三乐章:行板,降B大调,6/4拍子,三段体。由管弦乐奏主旋律,钢琴演奏装饰音型,并作主题变奏。第一部分由大提琴奏出甘美的旋律开始。中间部分更柔和,由单簧管奏升C大调主题,富于幻想的歌唱性旋律虔诚得近似祈祷。最后再现降B大调主题。本乐章充满浪漫气氛,是在“德国式的”厚重风格中另有意大利明朗色彩的典雅乐章。 第四乐章:优美的小快板,降B大调,2/4拍子,回旋曲形式。优美的具有舞曲性格的华丽终曲。清新活泼的回旋主题由钢琴独奏开始,乐队模仿。之后带有匈牙利乡土风格的插入部用A小调呈示(后移D调再现)。其他许多辅助的插入部,在钢琴与乐队间交错穿插,有时钢琴用音型和经过句装饰管弦乐主题,有时乐队用色彩性和声给钢琴以烘托,编织成辉煌的终曲。这个乐章的大致结构为A-B-A-B-结尾的程式。由钢琴开始的舞曲风主要主题,纤巧精细,又不乏厚重华丽。  【排名第6:斯特拉文斯基 彼得鲁斯卡】 伊戈尔u2022费奥多罗维奇u2022斯特拉文斯基,美籍俄国作曲家、指挥家,西方现代派音乐的重要人物。父为圣彼得堡皇家歌剧院男低音歌手。他曾师从里姆斯基一科萨夫学作曲。1939年定居美国,并先后入法国籍和美国籍。作品众多,风格多变。《彼得鲁斯卡》原为管弦乐曲,后来改编为钢琴曲,献给鲁宾斯坦。 难度极高 沈文裕在英国演奏难度极高的《彼得鲁斯卡》时,当地的《当代音乐厅》杂志称赞他“技巧高超,音色变化之丰富,甚至超过了波里尼(著名钢琴大师)。”  【排名第7:李斯特 超技练习曲第5首 鬼火】 李斯特的《12首超技练习曲》是钢琴史上令人生畏的高难曲目。从技巧上看,李斯特的这12首作品难度过分艰深,仿佛是钢琴演奏艺术的象牙塔尖,即使在20世纪钢琴大师如过江之鲫的年代,也很少有演奏家敢于挑战。 超技练习曲鬼火拥有高难的双音技术,12超技当中最难的一首,拉赫说它是最难的练习曲,技术刁钻不说,还必须弹得轻灵有趣方能服人。  【排名第8:巴拉基耶夫 伊斯拉美】 巴拉基耶夫是一位出色的钢琴演奏家,他弹琴都是凭记忆,从不看谱。他创作了一套技巧性很高的钢琴作品,最著名者,就是这首《伊斯拉美》。这首《伊斯拉美》作于1869年由尼古拉u2022鲁宾斯坦首演。这是一首极难演奏的作品,是巴拉基列夫1870年到高加索地区采风的产物,这部作品的副标题为“东方幻想曲”。其正主题是高加索达开斯坦地区勒斯基人的一种舞曲,第二主题(仿佛是一个中段)则是巴拉基耶夫在莫斯科听一个歌剧演员演唱的一首歌曲的旋律。这首作品三段体:先是主奏,表达主题;然后是中段,奏出充满感情的小行板;然后结尾,加快速度,回到主题,尾奏是十分狂热性的激烈的急板。因为其极高的难度,许多钢琴家把它当作一个挑战。  【排名第9: 李斯特 帕格尼尼练习曲 第3首 钟】 《钟》这首乐曲又译成《康派涅拉》,是李斯特根据意大利小提琴家帕格尼尼的《B小调第二号小提琴协奏曲》的主题改变的钢琴独奏曲,李斯特最出名的炫技作品。 《钟》用回旋曲式写成,主题每次出现都变换一种新的演奏手法,充分发挥钢琴演奏的技巧。李斯特改编的《钟》比帕格尼尼的小提琴协奏曲《钟》篇幅要短,由于主题多次出现,给人印象很深刻。《钟》这首乐曲是钢琴家们经常在音乐会上演出的曲目,因为它可以充分表现出演奏家的高超技巧。演奏者需要极高超的钢琴技巧才可能良好的驾驭此曲 当然,我们的李云迪曾在演奏会上弹过此首乐曲。  【排名第10: 贝利尼《诺玛的回忆》 】 意大利歌剧作曲家文森佐u2022 贝利尼在《诺玛》中铺陈出华丽而浑然天成的抒情旋律,以强烈对比的剧情张力,展现爱情、仇恨与宽恕的角力,更提早一个半世纪预告了女性主义的到来。
2023-07-02 19:35:173

李云迪弹的唐璜的回忆

http://video.baidu.com/v?word=%CC%C6%E8%AB%B5%C4%BB%D8%D2%E4&ct=301989888&rn=20&pn=0&db=0&s=0&fbl=1024什么都有,视频给分,我拿定了
2023-07-02 19:35:363

世界上最难的钢琴曲是什么?

世界钢琴十大难曲 【排名第一: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三钢琴协奏曲》 】 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三钢琴协奏曲》表现了最坚毅的俄罗斯精神与最强大的生命力,而作曲家本人的人格力量,也在这部作品中也得到最充分的展示:“拉赫玛尼诺夫是用钢铁和苋金铸成的,钢铁是他的手臂,黄金是他的心灵。”这正是拉赫玛尼诺夫的音乐最珍贵之处。 拉赫玛尼诺夫本人作为钢琴独奏者在纽约首演时,曾把自己这首协奏曲戏称为“大象之作”,比喻其庞大与沉重。一位著名的音乐学者也曾形容演奏一次“拉三”在体力上的付出等于“铲十吨煤”,其难度可见一斑。澳大利亚的音乐家传记影片《闪亮的风采》描写过钢琴家因演奏“拉三”而导致精神崩溃,我们可以籍此想象出“拉三”所具有的情感震撼力! 拉赫玛尼诺夫说,能把这首钢琴协奏曲演绎好的只有霍洛维茨。 【排名第2:麦可斐尼西的《EnglishCountry-Tunes》 】 英国作曲家麦可斐尼西在三十多年前创作出来的“EnglishCountry-Tunes”钢琴曲。这首号称是全世界最难演奏的钢琴曲,琴谱上有时一个小节里就挤进三百个音符,弹奏的时候手指头和手肘都要用......俄罗斯女钢琴家丝罗克兰德曾在日本首度演奏这首曲目。 【排名第3:普罗科菲耶夫 第2钢琴协奏曲 】 普罗科菲耶夫第二钢琴协奏曲,G小调,OP.16,作于1913年,因当时同班好友斯密特霍夫自杀,故此曲呈献给斯密特霍夫,因原谱丢失,普罗科菲耶大1923年凭记忆再整理而成。此曲1913年8月23日由普罗科菲耶夫主奏而首演。首演时,因为一直是节奏的激烈敲击与不协和弦的连续,曾遭许多人退席谩骂。多数报道称:“这种未来的音乐,送给魔鬼去吧。我们是来享乐的,我家的猫也会弹这种音乐。”而当时贾吉列夫正是听完此曲而邀请普罗科菲耶夫为他创作舞剧音乐,批评家卡拉蒂吉(Viatcheslav Karatygin,1875—1925)则称:“我确信10年后,听众会给这位年轻作曲家的天赋,报以相当的掌声来为昨日冒失的嘲笑赎罪。” 此曲共4个乐章: 第一乐章:小行板,G小调,奏鸣曲型的自由形式。呈示部以弦乐拨奏和单簧管2小节序奏作引导,钢琴左手弹分散和弦,右手出现充满忧愁的第一主题。主题在木管与钢琴间一来一往后,移至快速音群。第二主题为小快板,钢琴弹出第二主题后,不断展开华丽的音型。移至长笛与双簧管、长笛与单簧管后,稍慢一点,以乐队合奏结束呈示部。发展部以钢琴在大提琴震音背景上展开第一主题华丽发展始,以快速达到高潮,平静之后再现部钢琴一出现第一主题立即结束。 第二乐章:谐谑曲,活泼地,D小调,三段体,为快速进行的托卡它型乐章。第一段一开始就以强烈的钢琴主题为中心,弦乐拨奏,管乐作滑稽音型夹在中间。中段是伴奏的乐队不断奏跃动性乐念,钢琴不断继续托卡它音型。 第三乐章:间奏曲,温和的快板,三段体。第一段以乐队沉重步伐似的序奏始,钢琴进入作华丽发展。中段小提琴拨奏出明确主题并加以发展,钢琴一再奏滑奏音型,乐队与之互为纠缠,构成优美的音色效果。第三段把第一段要素作各种不同变化。 第四乐章:热情奔放的快板,G小调,A—B—C—B—A结构。A以钢琴与长笛呈示自由奔放的旋律始,钢琴以敲击手法进入,与弦乐拨奏形成对比。B速度转慢,钢琴敲出一半和弦后,单簧管、低音管、大提琴奏出平易的俄罗斯风格的D小调旋律,钢琴继承后再交给低音管、双簧管,圆号又以逆行。C速度转快而进入快板,长笛与弦乐拨奏造成音型交叠,乐队咆哮和钢琴和弦构成高潮。平静后,在沉重的和弦后,钢琴独奏华彩,B段要素再现,到行板趋于平静,又变成快速音群,钢琴冥想性独奏。然后乐队形成尖锐的音响,回到热情奔放的快板A段曲趣,最后进入C段要素构成的短小终结部而结束。 【排名第4:李斯特《唐璜的回忆》 】 李斯特根据莫扎特歌剧《唐璜》改编的钢琴曲《唐璜的回忆》是李斯特众多改编曲中的精粹,技术之艰深,场面之宏大,在原作的丰富表情上制造出惊人的气势。 莫扎特的歌剧《唐璜》本来长约两个半小时,被李斯特改编后,成了简短的钢琴曲。钢琴曲没有删除歌剧中的一个音符,整首曲子无论是节奏还是技巧,都是难度非常高的。《唐璜的回忆》被称为是最难的钢琴曲之一,鲜少有人弹奏。 【排名第5:勃拉姆斯降B大调第二钢琴协奏曲】 勃拉姆斯降B大调第二钢琴协奏曲 (Concerto for Piano no 2 in B flat major, Op. 83) 作于1881年。从莫扎特、贝多芬时代起,经舒曼、肖邦以至近代作曲家创作的协奏曲,基本都是三乐章结构,但勃拉姆斯为他的第二钢琴协奏曲增加了谐谑曲乐章,从而使作品扩充成为四个乐章,形式和性格都已接近于交响曲,独奏乐器也成为乐队的一员,这种交响化的理念脱离了协奏曲原来“竞奏”的意义,因此,这首乐曲有时候也被后人称为“由钢琴主奏的交响曲”。 这首钢琴协奏曲的形式十分特殊:首先乐曲采用协奏曲历史上罕见的四乐章形式;其次本曲中的主奏钢琴并未占据绝对主导的地位,作者特意让钢琴与管弦乐“完全平等”。这首协奏曲既无莫扎特式的流畅,又无贝多芬式的雄壮,是地道的勃拉姆斯式作品。与第一协奏曲相比,显得更加沉重暗涩,技巧也特别难,有人讲勃拉姆斯的降B大调协奏曲是“要钢琴家血汗的至难协奏曲,它不要钢琴家的妙技,而是要他们成为苦力。” 这首乐曲具有勃拉姆斯所独有的沉着与厚重,同时又有他明朗、温柔的另一面。1878年春,勃拉姆斯第一次到意大利旅行,这一南欧古国的风土人情给作者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由此勃拉姆斯开始构思这首乐曲。1881年三月,作者再度访问意大利,这一次彻底唤起了他的灵感,于是回国后立刻伏案疾书,当年夏天便完成了这首乐曲。实际上,本曲中的意大利风格并不明显,但无疑是作者真实情感的流露,堪称勃拉姆斯的代表作品之一。这部作品最后完稿于1881年,同年11月9日作者本人担任钢琴独奏使用乐谱草稿,在布达佩斯首演。 全曲共分四个乐章: 第一乐章:不太快的快板,降B大调,4/4拍子,奏鸣曲形式。传统的双呈示部。第一呈示部是管弦乐,首先由圆号奏出由两小节组成的第一主题动机,钢琴推迟一小节跟上,像影子一样进行模仿,木管声部进行发展,略带伤感的第二主题由小提琴呈示后乐章进入第二呈示部,钢琴呈示新的主题并发展,第二主题钢琴则以热情的变奏呈示。 F小调展开部后音乐进入再现部(第二主题用降B小调)。尾声中管弦乐奏出第一主题的部分动机,钢琴用华丽的琶音伴奏,最后以强有力的开始动机结束。本乐章写得厚重而有力, 颇具勃拉姆斯风味。贯穿乐章始终的主题动机,由雄浑的圆号引入,钢琴加以应答。在乐队协奏下的钢琴时而温婉优美,时而热情壮丽。本乐章中有许多处理方式与古典派协奏曲截然不同。 第二乐章:热情的快板,d小调,3/4拍子,三段体。典型的谐谑曲,但奏鸣曲式结构非常清晰、规模庞大,给人以深沉之感。第一主题,钢琴用激烈的强奏开始,乐队紧紧相随。第二主题为A小调,用弦乐齐奏呈示,之后钢琴反复。展开部发展上述两主题,再现部用的是完全不同的乐器编制。其旋律热情而富于幽默感,同时也很有魔力。 第三乐章:行板,降B大调,6/4拍子,三段体。由管弦乐奏主旋律,钢琴演奏装饰音型,并作主题变奏。第一部分由大提琴奏出甘美的旋律开始。中间部分更柔和,由单簧管奏升C大调主题,富于幻想的歌唱性旋律虔诚得近似祈祷。最后再现降B大调主题。本乐章充满浪漫气氛,是在“德国式的”厚重风格中另有意大利明朗色彩的典雅乐章。 第四乐章:优美的小快板,降B大调,2/4拍子,回旋曲形式。优美的具有舞曲性格的华丽终曲。清新活泼的回旋主题由钢琴独奏开始,乐队模仿。之后带有匈牙利乡土风格的插入部用A小调呈示(后移D调再现)。其他许多辅助的插入部,在钢琴与乐队间交错穿插,有时钢琴用音型和经过句装饰管弦乐主题,有时乐队用色彩性和声给钢琴以烘托,编织成辉煌的终曲。这个乐章的大致结构为A-B-A-B-结尾的程式。由钢琴开始的舞曲风主要主题,纤巧精细,又不乏厚重华丽。【排名第6:斯特拉文斯基 彼得鲁斯卡】 伊戈尔u2022费奥多罗维奇u2022斯特拉文斯基,美籍俄国作曲家、指挥家,西方现代派音乐的重要人物。父为圣彼得堡皇家歌剧院男低音歌手。他曾师从里姆斯基一科萨夫学作曲。1939年定居美国,并先后入法国籍和美国籍。作品众多,风格多变。《彼得鲁斯卡》原为管弦乐曲,后来改编为钢琴曲,献给鲁宾斯坦。 难度极高 沈文裕在英国演奏难度极高的《彼得鲁斯卡》时,当地的《当代音乐厅》杂志称赞他“技巧高超,音色变化之丰富,甚至超过了波里尼(著名钢琴大师)。” 【排名第7:李斯特 超技练习曲第5首 鬼火】 李斯特的《12首超技练习曲》是钢琴史上令人生畏的高难曲目。从技巧上看,李斯特的这12首作品难度过分艰深,仿佛是钢琴演奏艺术的象牙塔尖,即使在20世纪钢琴大师如过江之鲫的年代,也很少有演奏家敢于挑战。 超技练习曲鬼火拥有高难的双音技术,12超技当中最难的一首,拉赫说它是最难的练习曲,技术刁钻不说,还必须弹得轻灵有趣方能服人。 【排名第8:巴拉基耶夫 伊斯拉美】 巴拉基耶夫是一位出色的钢琴演奏家,他弹琴都是凭记忆,从不看谱。他创作了一套技巧性很高的钢琴作品,最著名者,就是这首《伊斯拉美》。这首《伊斯拉美》作于1869年由尼古拉u2022鲁宾斯坦首演。这是一首极难演奏的作品,是巴拉基列夫1870年到高加索地区采风的产物,这部作品的副标题为“东方幻想曲”。其正主题是高加索达开斯坦地区勒斯基人的一种舞曲,第二主题(仿佛是一个中段)则是巴拉基耶夫在莫斯科听一个歌剧演员演唱的一首歌曲的旋律。这首作品三段体:先是主奏,表达主题;然后是中段,奏出充满感情的小行板;然后结尾,加快速度,回到主题,尾奏是十分狂热性的激烈的急板。因为其极高的难度,许多钢琴家把它当作一个挑战。 【排名第9: 李斯特 帕格尼尼练习曲 第3首 钟】 《钟》这首乐曲又译成《康派涅拉》,是李斯特根据意大利小提琴家帕格尼尼的《B小调第二号小提琴协奏曲》的主题改变的钢琴独奏曲,李斯特最出名的炫技作品。 《钟》用回旋曲式写成,主题每次出现都变换一种新的演奏手法,充分发挥钢琴演奏的技巧。李斯特改编的《钟》比帕格尼尼的小提琴协奏曲《钟》篇幅要短,由于主题多次出现,给人印象很深刻。《钟》这首乐曲是钢琴家们经常在音乐会上演出的曲目,因为它可以充分表现出演奏家的高超技巧。演奏者需要极高超的钢琴技巧才可能良好的驾驭此曲 当然,我们的李云迪曾在演奏会上弹过此首乐曲。 【排名第10: 贝利尼《诺玛的回忆》 】 意大利歌剧作曲家文森佐u2022 贝利尼在《诺玛》中铺陈出华丽而浑然天成的抒情旋律,以强烈对比的剧情张力,展现爱情、仇恨与宽恕的角力,更提早一个半世纪预告了女性主义的到来。注:网上转来的,供参考
2023-07-02 19:35:464

世界十大最难钢琴曲排名

公认世界十大最难钢琴曲排名:1、《d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拉赫玛尼诺夫《第三钢琴协奏曲》是1908-1909年创作的,此曲子共有三章,是标准古典音乐。曲子的第一章曲调比较平缓自由,第二章乐章织体的不断扩大,曲调变化比较快了,第三章的整个乐章宛如七鬼附身,速度更快,情感加深,是是全曲的顶峰。这首曲子共40分钟,对演奏者的体力是很大的要求,拉赫玛尼诺夫本人作为钢琴独奏者在纽约首演时,也把自己这首协奏曲戏称为“大象之作”。2、《g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普罗科菲耶夫这首钢琴曲是普罗科菲耶夫为了他一位逝去的好友创作的,所以这首曲子有他心情上的一种发泄。这首曲子曾在公演的时候被观众吐槽,被认为是一部发泄愤懑与惊恐抑郁之作。不过,这部曲子后来被修改了,难度非常大,对钢琴的演奏技术要求非常大,被评价为“辉煌而疯狂的炫技神曲”。3、《唐璜的回忆》——李斯特《唐璜的回忆》是李斯特根据莫扎特歌剧《唐璜》改编的钢琴曲,难度系数在这个榜单排第三,被称为是最难的钢琴曲之一,鲜少有人弹奏,一般敢于弹奏此曲的人都是勇士。4、《西班牙主题的幻想回旋曲》——李斯特这首曲子被誉为古典钢琴史上最具技术挑战性的独奏钢琴曲之一,其中难度包括远距离音程的敏捷跳跃,八度的快速重复音等,此曲的技术十分艰深,就连李斯特本人也不轻易弹奏此曲。5、《降B大调第二钢琴协奏曲》——勃拉姆斯勃拉姆斯可以说是一位非常少产的钢琴家,他的一生虽然只写了四首交响曲,但仍被称为是贝多芬以后最伟大的交响曲作曲家之一。《降B大调第二钢琴协奏曲》是他创作的最后一首钢琴协奏曲,也是他的代表作品,不过难度也是相当大的。这首曲子有大量的和弦,技术艰深,是“世界三大最难钢琴协奏曲”之一。6、《彼得鲁斯卡》——斯特拉文斯基《彼得鲁斯卡》是斯特拉文斯基的代表作之一,有人看过这首曲子的谱子,被里面密密麻麻的音符吓到了,可见对钢琴技术要求之高。目前也很有人能完整弹出来。7、《死之舞》——李斯特《死之舞》是李斯特献给自己女婿的,李斯特本人对这首曲子非常认真,创作完成后,还修改了两次。这首作品几乎是李斯特的钢琴技巧的一个总结和缩影,你能想象到的一切技巧,几乎都出现在这首曲子里面。很多网友称这首曲子为“钢琴神曲”。8、《诺玛的回忆》——李斯特《诺玛的回忆》是李斯特改编的,灵感来源于一个歌剧,现在这首钢琴曲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难弹奏的十首钢琴曲之一。《诺玛的回忆》技巧艰深、篇幅宏大、音色辉煌灿烂、情潮佚宕磅礴,所以弹奏者不仅技术要过关,而且其中的情感也是非常丰富的。9、《伊斯拉美》——巴拉基列夫《伊斯拉美》于1869年巴拉基列夫创作,曲调偏欢快,结尾更是加快速度,这对弹奏者的技巧有着很高的要求,技术难度排第九。10、《鬼火》——李斯特乐曲诡异的音型变化和双音的交替,对演奏者有着极高的技术要求,就连拉赫玛尼诺夫公开说过,这首曲子非常难弹。
2023-07-02 19:36:131

世界上最难的钢琴曲是死亡华尔兹吗?

不是的,世界钢琴十大难曲 【排名第一: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三钢琴协奏曲》 】 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三钢琴协奏曲》表现了最坚毅的俄罗斯精神与最强大的生命力,而作曲家本人的人格力量,也在这部作品中也得到最充分的展示:“拉赫玛尼诺夫是用钢铁和苋金铸成的,钢铁是他的手臂,黄金是他的心灵。”这正是拉赫玛尼诺夫的音乐最珍贵之处。 拉赫玛尼诺夫本人作为钢琴独奏者在纽约首演时,曾把自己这首协奏曲戏称为“大象之作”,比喻其庞大与沉重。一位著名的音乐学者也曾形容演奏一次“拉三”在体力上的付出等于“铲十吨煤”,其难度可见一斑。澳大利亚的音乐家传记影片《闪亮的风采》描写过钢琴家因演奏“拉三”而导致精神崩溃,我们可以籍此想象出“拉三”所具有的情感震撼力! 拉赫玛尼诺夫说,能把这首钢琴协奏曲演绎好的只有霍洛维茨。 【排名第2:麦可斐尼西的《EnglishCountry-Tunes》 】 英国作曲家麦可斐尼西在三十多年前创作出来的“EnglishCountry-Tunes”钢琴曲。这首号称是全世界最难演奏的钢琴曲,琴谱上有时一个小节里就挤进三百个音符,弹奏的时候手指头和手肘都要用......俄罗斯女钢琴家丝罗克兰德曾在日本首度演奏这首曲目。 【排名第3:普罗科菲耶夫 第2钢琴协奏曲 】 普罗科菲耶夫第二钢琴协奏曲,G小调,OP.16,作于1913年,因当时同班好友斯密特霍夫自杀,故此曲呈献给斯密特霍夫,因原谱丢失,普罗科菲耶大1923年凭记忆再整理而成。此曲1913年8月23日由普罗科菲耶夫主奏而首演。首演时,因为一直是节奏的激烈敲击与不协和弦的连续,曾遭许多人退席谩骂。多数报道称:“这种未来的音乐,送给魔鬼去吧。我们是来享乐的,我家的猫也会弹这种音乐。”而当时贾吉列夫正是听完此曲而邀请普罗科菲耶夫为他创作舞剧音乐,批评家卡拉蒂吉(Viatcheslav Karatygin,1875—1925)则称:“我确信10年后,听众会给这位年轻作曲家的天赋,报以相当的掌声来为昨日冒失的嘲笑赎罪。” 此曲共4个乐章: 第一乐章:小行板,G小调,奏鸣曲型的自由形式。呈示部以弦乐拨奏和单簧管2小节序奏作引导,钢琴左手弹分散和弦,右手出现充满忧愁的第一主题。主题在木管与钢琴间一来一往后,移至快速音群。第二主题为小快板,钢琴弹出第二主题后,不断展开华丽的音型。移至长笛与双簧管、长笛与单簧管后,稍慢一点,以乐队合奏结束呈示部。发展部以钢琴在大提琴震音背景上展开第一主题华丽发展始,以快速达到高潮,平静之后再现部钢琴一出现第一主题立即结束。 第二乐章:谐谑曲,活泼地,D小调,三段体,为快速进行的托卡它型乐章。第一段一开始就以强烈的钢琴主题为中心,弦乐拨奏,管乐作滑稽音型夹在中间。中段是伴奏的乐队不断奏跃动性乐念,钢琴不断继续托卡它音型。 第三乐章:间奏曲,温和的快板,三段体。第一段以乐队沉重步伐似的序奏始,钢琴进入作华丽发展。中段小提琴拨奏出明确主题并加以发展,钢琴一再奏滑奏音型,乐队与之互为纠缠,构成优美的音色效果。第三段把第一段要素作各种不同变化。 第四乐章:热情奔放的快板,G小调,A—B—C—B—A结构。A以钢琴与长笛呈示自由奔放的旋律始,钢琴以敲击手法进入,与弦乐拨奏形成对比。B速度转慢,钢琴敲出一半和弦后,单簧管、低音管、大提琴奏出平易的俄罗斯风格的D小调旋律,钢琴继承后再交给低音管、双簧管,圆号又以逆行。C速度转快而进入快板,长笛与弦乐拨奏造成音型交叠,乐队咆哮和钢琴和弦构成高潮。平静后,在沉重的和弦后,钢琴独奏华彩,B段要素再现,到行板趋于平静,又变成快速音群,钢琴冥想性独奏。然后乐队形成尖锐的音响,回到热情奔放的快板A段曲趣,最后进入C段要素构成的短小终结部而结束。 【排名第4:李斯特《唐璜的回忆》 】 李斯特根据莫扎特歌剧《唐璜》改编的钢琴曲《唐璜的回忆》是李斯特众多改编曲中的精粹,技术之艰深,场面之宏大,在原作的丰富表情上制造出惊人的气势。 莫扎特的歌剧《唐璜》本来长约两个半小时,被李斯特改编后,成了简短的钢琴曲。钢琴曲没有删除歌剧中的一个音符,整首曲子无论是节奏还是技巧,都是难度非常高的。《唐璜的回忆》被称为是最难的钢琴曲之一,鲜少有人弹奏。 【排名第5:勃拉姆斯降B大调第二钢琴协奏曲】 勃拉姆斯降B大调第二钢琴协奏曲 (Concerto for Piano no 2 in B flat major, Op. 83) 作于1881年。从莫扎特、贝多芬时代起,经舒曼、肖邦以至近代作曲家创作的协奏曲,基本都是三乐章结构,但勃拉姆斯为他的第二钢琴协奏曲增加了谐谑曲乐章,从而使作品扩充成为四个乐章,形式和性格都已接近于交响曲,独奏乐器也成为乐队的一员,这种交响化的理念脱离了协奏曲原来“竞奏”的意义,因此,这首乐曲有时候也被后人称为“由钢琴主奏的交响曲”。 这首钢琴协奏曲的形式十分特殊:首先乐曲采用协奏曲历史上罕见的四乐章形式;其次本曲中的主奏钢琴并未占据绝对主导的地位,作者特意让钢琴与管弦乐“完全平等”。这首协奏曲既无莫扎特式的流畅,又无贝多芬式的雄壮,是地道的勃拉姆斯式作品。与第一协奏曲相比,显得更加沉重暗涩,技巧也特别难,有人讲勃拉姆斯的降B大调协奏曲是“要钢琴家血汗的至难协奏曲,它不要钢琴家的妙技,而是要他们成为苦力。” 这首乐曲具有勃拉姆斯所独有的沉着与厚重,同时又有他明朗、温柔的另一面。1878年春,勃拉姆斯第一次到意大利旅行,这一南欧古国的风土人情给作者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由此勃拉姆斯开始构思这首乐曲。1881年三月,作者再度访问意大利,这一次彻底唤起了他的灵感,于是回国后立刻伏案疾书,当年夏天便完成了这首乐曲。实际上,本曲中的意大利风格并不明显,但无疑是作者真实情感的流露,堪称勃拉姆斯的代表作品之一。这部作品最后完稿于1881年,同年11月9日作者本人担任钢琴独奏使用乐谱草稿,在布达佩斯首演。 全曲共分四个乐章: 第一乐章:不太快的快板,降B大调,4/4拍子,奏鸣曲形式。传统的双呈示部。第一呈示部是管弦乐,首先由圆号奏出由两小节组成的第一主题动机,钢琴推迟一小节跟上,像影子一样进行模仿,木管声部进行发展,略带伤感的第二主题由小提琴呈示后乐章进入第二呈示部,钢琴呈示新的主题并发展,第二主题钢琴则以热情的变奏呈示。 F小调展开部后音乐进入再现部(第二主题用降B小调)。尾声中管弦乐奏出第一主题的部分动机,钢琴用华丽的琶音伴奏,最后以强有力的开始动机结束。本乐章写得厚重而有力, 颇具勃拉姆斯风味。贯穿乐章始终的主题动机,由雄浑的圆号引入,钢琴加以应答。在乐队协奏下的钢琴时而温婉优美,时而热情壮丽。本乐章中有许多处理方式与古典派协奏曲截然不同。 第二乐章:热情的快板,d小调,3/4拍子,三段体。典型的谐谑曲,但奏鸣曲式结构非常清晰、规模庞大,给人以深沉之感。第一主题,钢琴用激烈的强奏开始,乐队紧紧相随。第二主题为A小调,用弦乐齐奏呈示,之后钢琴反复。展开部发展上述两主题,再现部用的是完全不同的乐器编制。其旋律热情而富于幽默感,同时也很有魔力。 第三乐章:行板,降B大调,6/4拍子,三段体。由管弦乐奏主旋律,钢琴演奏装饰音型,并作主题变奏。第一部分由大提琴奏出甘美的旋律开始。中间部分更柔和,由单簧管奏升C大调主题,富于幻想的歌唱性旋律虔诚得近似祈祷。最后再现降B大调主题。本乐章充满浪漫气氛,是在“德国式的”厚重风格中另有意大利明朗色彩的典雅乐章。 第四乐章:优美的小快板,降B大调,2/4拍子,回旋曲形式。优美的具有舞曲性格的华丽终曲。清新活泼的回旋主题由钢琴独奏开始,乐队模仿。之后带有匈牙利乡土风格的插入部用A小调呈示(后移D调再现)。其他许多辅助的插入部,在钢琴与乐队间交错穿插,有时钢琴用音型和经过句装饰管弦乐主题,有时乐队用色彩性和声给钢琴以烘托,编织成辉煌的终曲。这个乐章的大致结构为A-B-A-B-结尾的程式。由钢琴开始的舞曲风主要主题,纤巧精细,又不乏厚重华丽。【排名第6:斯特拉文斯基 彼得鲁斯卡】 伊戈尔•费奥多罗维奇•斯特拉文斯基,美籍俄国作曲家、指挥家,西方现代派音乐的重要人物。父为圣彼得堡皇家歌剧院男低音歌手。他曾师从里姆斯基一科萨夫学作曲。1939年定居美国,并先后入法国籍和美国籍。作品众多,风格多变。《彼得鲁斯卡》原为管弦乐曲,后来改编为钢琴曲,献给鲁宾斯坦。 难度极高 沈文裕在英国演奏难度极高的《彼得鲁斯卡》时,当地的《当代音乐厅》杂志称赞他“技巧高超,音色变化之丰富,甚至超过了波里尼(著名钢琴大师)。” 【排名第7:李斯特 超技练习曲第5首 鬼火】 李斯特的《12首超技练习曲》是钢琴史上令人生畏的高难曲目。从技巧上看,李斯特的这12首作品难度过分艰深,仿佛是钢琴演奏艺术的象牙塔尖,即使在20世纪钢琴大师如过江之鲫的年代,也很少有演奏家敢于挑战。 超技练习曲鬼火拥有高难的双音技术,12超技当中最难的一首,拉赫说它是最难的练习曲,技术刁钻不说,还必须弹得轻灵有趣方能服人。 【排名第8:巴拉基耶夫 伊斯拉美】 巴拉基耶夫是一位出色的钢琴演奏家,他弹琴都是凭记忆,从不看谱。他创作了一套技巧性很高的钢琴作品,最著名者,就是这首《伊斯拉美》。这首《伊斯拉美》作于1869年由尼古拉•鲁宾斯坦首演。这是一首极难演奏的作品,是巴拉基列夫1870年到高加索地区采风的产物,这部作品的副标题为“东方幻想曲”。其正主题是高加索达开斯坦地区勒斯基人的一种舞曲,第二主题(仿佛是一个中段)则是巴拉基耶夫在莫斯科听一个歌剧演员演唱的一首歌曲的旋律。这首作品三段体:先是主奏,表达主题;然后是中段,奏出充满感情的小行板;然后结尾,加快速度,回到主题,尾奏是十分狂热性的激烈的急板。因为其极高的难度,许多钢琴家把它当作一个挑战。 【排名第9: 李斯特 帕格尼尼练习曲 第3首 钟】 《钟》这首乐曲又译成《康派涅拉》,是李斯特根据意大利小提琴家帕格尼尼的《B小调第二号小提琴协奏曲》的主题改变的钢琴独奏曲,李斯特最出名的炫技作品。 《钟》用回旋曲式写成,主题每次出现都变换一种新的演奏手法,充分发挥钢琴演奏的技巧。李斯特改编的《钟》比帕格尼尼的小提琴协奏曲《钟》篇幅要短,由于主题多次出现,给人印象很深刻。《钟》这首乐曲是钢琴家们经常在音乐会上演出的曲目,因为它可以充分表现出演奏家的高超技巧。演奏者需要极高超的钢琴技巧才可能良好的驾驭此曲 当然,我们的李云迪曾在演奏会上弹过此首乐曲。 【排名第10: 贝利尼《诺玛的回忆》 】 意大利歌剧作曲家文森佐• 贝利尼在《诺玛》中铺陈出华丽而浑然天成的抒情旋律,以强烈对比的剧情张力,展现爱情、仇恨与宽恕的角力,更提早一个半世纪预告了女性主义的到来。
2023-07-02 19:36: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