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图谱 / 问答 / 问答详情

抗菌肽和抗生素有什么区别

2023-07-03 00:11:34
共3条回复
CarieVinne
1、杀菌机制不同
抗菌肽主要通过细胞膜直接作用造成膜的物理性损伤,还有其他多种机制。抗菌肽可能存在多靶点。
传统抗生素大多数是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或DNA 的合成而发挥作用,作用靶点通常是单一
的个体或者族群(如青霉素结合蛋白、拓扑异构酶等)。
抗菌肽可以相对独立的发挥其抗菌作用, 也可以与其他因子协同作用, 显示出更高的活性。
抗菌肽之间,抗菌肽与传统抗生素具有协同作用, 也与乳铁蛋白、溶菌酶等发生作用以提高活性。
2、产生耐药性的速度不一样
抗菌肽的作用不涉及特定的靶位,完全是阴阳离子的物理作用,它可以很快杀灭微生物。由
于细菌表面的结构和带电性能无法改变,因此很难产生抗药性 ,但由于蛋白酶的水解作用,
其半衰期较传统抗生素要短许多。
传统抗生素作用涉及到细菌细胞膜上或胞内特异的靶位结合,且靶位类型有限,细菌容易
通过变异而产生耐药性。
3、作用速度不一样
抗菌肽最大的优点在于它们作用迅速,作用于细菌的细胞膜, 通过改变细菌的膜结构杀死细
菌。对原核生物细胞有很高的杀菌活性。
传统抗生素通过作用于增殖的细菌内的某些部位起抑菌作用为主, 所以作用时间需要几天。
4、合成速度不一样
抗生素是通过一系列酶合成的产物,而抗菌肽则是某个基因编码的产物,且合成迅速,比IgM
快100 多倍。
5、生物活性谱不同
抗生素主要是抗菌作用,而抗菌肽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相关文章:抗菌肽——抗生素的理想替代品
养殖业中抗生素的滥用问题
抗菌肽在畜牧业中的应用
Chen

抗菌肽是由生物细胞基因编码、并通过核糖体合成机制产生的一类具有抗菌活性的多肽或蛋白质,有的还具有免疫调节功能。抗生素是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由多酶复合体催化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他活性的一种次级代谢产物,也就是说抗生素不是生物生存和代谢所必需的。溶菌酶是一种能水解致病菌中黏多糖的碱性酶,即是一种特异性作用的水解酶,又称胞壁质酶或N-乙酰胞壁质聚糖水解酶等。主要通过破坏细胞壁中的N-乙酰氨基葡糖和N-乙酰胞壁酸之间的β-1,4糖苷键,使细胞壁不溶性黏多糖分解成可溶性糖肽,导致细胞壁破裂内容物逸出而使细菌溶解(表3)。

性质抗菌肽溶菌酶抗生素化学本质蛋白质或多肽蛋白质复杂,多为芳香烃或其衍生物合成机制DNA编码,核糖体合成DNA编码,核糖体合成多酶复合体催化产生抑菌机制在靶细胞膜上形成孔洞破坏微生物细胞壁通过生化手段干扰代谢途径

与抗生素相比,抗菌肽具有不易产生耐药性、抗菌谱广、高度的生物相容性(安全性)、抗菌或抗病毒效果独特等优点,具有开发成为新型抗生素替代品的巨大潜力,有望成为抗生素的理想替代品。

再也不做站长了
抗菌肽(antibacteial peptides)又叫抗微生物肽(antibacteial peptides)、多肽抗生素(peptide antibiotics),是指氨基酸数目小于100,常带正电荷,并且具广谱抗性的一类小肽。它是生物体内产生的一具有强抗菌作用的阳离子多肽,是生物先天免疫的重要组成成分www.bankpeptide.com

相关推荐

抗菌肽是什么?

  抗菌肽前景广阔的新型抗生素  自发现青霉素以来,抗生素一直是人类治疗病原微生物感染疾病的有力武器,但随着抗生素的长期广泛应用,病原菌耐药性的形成也日趋严重,迫切要求开发新型抗生素,而且前从微生物中寻找新生物的难度已愈来愈大。来源于动物的抗菌肽(也称为杀菌肽,动物多肽抗生素)的发现,为开发新型抗生素提供了新的广阔的来源。近年来,对抗菌肽的理论和应用研究获得了迅速发展。  抗菌肽的发现起源于对昆虫免疫机制的研究,当昆虫受到外界刺激时,发生免疫应答反应,在体内诱导产生出具有强烈抗菌活性的物质,抗菌肽是其中重要组成成份。后来,又在两栖动物、哺乳动物中分离得到类似的具有抗菌活性的多肽,使人们对抗菌肽的起源及其在进化中的作用有了新的认识。随着对抗菌肽结构与功能、抗菌肽-生物膜相互作用机理、抗菌肽基因的分子生物学、抗菌肽基因工程等研究的深入进行,抗菌肽在医疗、农业等领域显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抗菌肽的概念和分类  抗菌肽原指昆虫体内经诱导而产生的一类分子量在4KD左右,具有抗菌活性的碱性多肽物质。最初,人们在研究北美天蚕的免疫机制时,发现其滞育蛹经外界刺激诱导后,其血淋巴中产生了具有抑菌作用的多肽物质,这类抗菌多肽被命名为天蚕素(Cecropins)。后来,从其他昆虫以及两栖类动物、哺乳动物中,也分离到结构相似的抗菌多肽。迄今为止,在不同动物组织中已发现了很多具有抗菌作用的蛋白质和多肽,已有70多种抗菌多肽的结构被测定,抗菌肽的概念得到了极大的扩展。  根据抗菌肽的结构,可将其分为5类:(1)单链无半胱氨酸残基的α-螺旋,或由无规卷曲连接的两段α-螺旋组成的肽;(2)富含某些氨基酸残基但不含半胱氨酸残基的抗菌肽;(3)含1个二硫键的抗菌多肽;(4)有2个或2个以上二硫键、具有β-折叠结构的抗菌肽;(5)由其它已知功能的较大的多肽衍生而来的具有抗菌活性的肽。其中最早分离到的Cecropins和从非洲爪蟾中分离到的Magainins等属于第一类抗菌肽,通常也将其称为Cecropin类抗菌肽,目前对此类抗菌肽的研究也较深入。  抗菌肽的生物学效应  抗菌肽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对细菌有很强的杀伤作用,尤其是其对某些耐药性病原菌的杀灭作用更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除此之外,人们还发现,某些抗菌肽对部分病毒、真菌、原虫和癌细胞等有杀灭作用,甚至能提高免疫力、加速伤口愈合过程。  抗菌肽的广泛的生物学活性显示了其在医学上良好的应用前景。  抗菌肽的作用机制  自从发现抗菌肽以来,已对抗菌肽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大量研究。目前已知的是,抗菌肽是通过作用于细菌细胞膜而起作用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多种抗菌肽与细胞膜作用的模型。但严格地说,抗菌肽以何种机制杀死细菌至今还没有完全弄清楚。  目前一般认为,Cecropin类抗菌肽作用于细胞膜,在膜上形成跨膜的离子通道,破坏了膜的完整性,造成细胞内容物泄漏,从而杀死细胞。  对于抗菌肽破坏膜的完整性,使细胞内外屏障丧失,从而杀死细菌这一观点已得到基本统一的认识,但对其具体作用过程、是否存在特异性的膜受体、有无其它因子协同等问题尚不十分清楚,存在不同看法。不同抗菌肽的作用机制可能不一样,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抗菌肽基因工程  抗菌肽在动物体内含量极微。从动物体内提取抗菌肽产量低、费时长、工艺复杂、费用昂贵,无法实现大规模生产,这成为制约抗菌肽进入实际应用的最大障碍。因此,开展抗菌肽基因工程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已进入临床应用的基因工程药物多数是采用原核表达系统生产的,但由于抗菌肽对细菌的杀伤作用,不能用原核表达系统直接表达具有生物活性的抗菌肽,而如果采用融合蛋白的形式表达,将给表达产物的后处理带来很大麻烦。因此,国内外的研究者多采用真核表达系统进行抗菌肽基因工程研究。  近年来,以酵母为基因工程受体菌的研究引起人们的重视,酵母具有比大肠杆菌更完备的基因表达调控机制和对表达产物的加工修饰及分泌能力,并且不会产生内毒素,是基因工程中良好的真核基因受体菌。自1978年Hinnen等首先试验酵母转化成功后,已有人干扰素基因、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基因、α-淀粉酶基因等数十种外源基因在酵母中获得表达。国内研究者大量研究表明,利用酵母表达抗菌肽是一条可行的道路,如能在表达产率上得到进一步提高,将为抗菌肽早日进入临床应用奠定良好的基础。
2023-07-02 21:08:5915

抗菌肽的功效与作用

核心功效提高免疫力、水溶性好、具有稳定性。抗菌肽的简介抗菌肽原指昆虫体内经诱导而产生的一类具有抗菌活性的碱性多肽物质,分子量在2000~7000左右,由20~6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这类活性多肽多数具有强碱性、热稳定性以及广谱抗菌等特点。后来,从其他昆虫以及两栖类动物、哺乳动物中,也分离到结构相似的抗菌多肽,有70多种抗菌多肽的结构被测定。功效与作用1、提高免疫力:某些抗菌肽对部分病毒、真菌、原虫和癌细胞等有杀灭作用,因此可以提高免疫力,加速伤口愈合过程。2、水溶性好:天然抗菌肽通常是由30多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碱性小分子多肽,水溶性好,分子量大约为4000道尔顿左右。大部分抗菌肽具有热稳定性,在l00℃下加热10~15min仍能保持其活性。3、具有稳定性:抗菌肽对较大的离子强度和较高或较低的pH值均具有较强的抗性。此外,部分抗菌肽尚具备抵抗胰蛋白酶或胃蛋白酶水解的能力。适宜人群一般人群均适宜。禁忌人群无特殊禁忌人群。
2023-07-02 21:09:261

抗菌肽能长期使用吗?

抗菌肽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可以快速查杀靶标,并且其中很多是纯天然的肽,使它迅速成为潜在的治疗药物#抗菌肽的治疗范围为:革兰氏阴性细菌、革兰氏阳性细菌、真菌、寄生虫、肿瘤细胞等。目前,所有的常规抗生素都出现了相应的抗药性致病株系,致病菌的抗药性问题已经日益严重地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寻找全新类型的抗生素是解决抗药性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抗菌肽因为抗菌活性高,抗菌谱广,种类多,可供选择的范围广,靶菌株不易产生抗性突变等原因,而被认为将会在医药工业上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已有多种多肽抗生素正在进行临床前的可行性研究,其中magainins已经进入三期临床试验阶段。一些多肽抗生素在医药研究中的进展情况。现在大多数临床试验是用于局部治疗,这种治疗应该是安全和有效的,因为一些毒性更强的多肽和脂多肽,如短杆菌肽S,多粘菌素B已被用于制造皮肤软膏。这些多肽也可用于那些常规抗生素和常规疗法无效的地方。利用粉剂的方法治疗肺部感染是一个很有前途的发展方向。口服药物可能会被用于治疗肠道感染,nisin正在进行抗螺旋杆菌的临床试验。至少有两个公司正在开发非肠道给药的治疗方法。抗菌肽要成为药物,目前还需要解决一些问题。首先是来源问题。由于昆虫抗菌肽的天然资源有限,化学合成和基因工程便成为获取抗菌肽的主要手段。化学合成肽类,成本较高。而通过基因工程,在微生物中直接表达抗菌肽基因,可能造成宿主微生物自杀而不能获得表达产物。以融合蛋白的形式表达抗菌肽基因,虽然可以克服这一缺点,但仍有表达产物少的问题。尽管来自青蛙皮肤的抗菌肽maganin类作为基因工程药物已进入临床II,III期实验,但人们认为,只有每克价格低于10美元,抗菌肽才可能商品化。因此,如何提高抗菌肽的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是应用抗菌肽必须解决的问题。其次,与传统抗生素相比,昆虫抗菌肽的抗菌活性还不够理想。改造已有抗菌肽和设计新抗菌肽分子是创造高活力抗菌肽的有效途径。这就需要进一步研究抗菌肽结构与活性的关系和作用机理,为抗菌肽分子的改造和设计提供足够的理论依据。
2023-07-02 21:09:379

保腾抗菌肽的功效有哪些?

保腾抗菌肽是一款新型特种肥料,功能非常全面,而且效果显著,并且有完善的市场保护机制,是一款可操作性极强的新产品。保腾抗菌肽不仅具有独一无二的功能,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同时还有完善的市场保护和售后机制,助力经销商快速开拓市场,售后无忧。 保腾抗菌肽可以广泛应用于小麦、玉米大田作物,以及番茄、黄瓜等经济作物、茶叶花卉均可使用,作物全周期都可以使用,不同时期不同用法可达到不同的功能。 保腾抗菌肽的用法:喷施、冲施、滴灌、飞防、蘸根、淋根、拌种、拌肥、拌药均可使用。 作为农资零售商,你是否还在为产品同质化烦恼,价格越来越透明,竞争越来越激烈,利润越来越低,那么你需要一款差异化的产品,改善目前的困境,保腾抗菌肽,功能全面,蓝海市场,利润客观。选择大于努力,保腾抗菌肽,祝力农资经销商生意兴隆!
2023-07-02 21:09:511

抗菌肽作为饲料添加剂的应用前景与存在问题

抗菌肽的药用前景尽管己经取得的研究结果表明,抗菌肽具备作为一类新药开发的巨大潜力,但就象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一样,抗菌肽应用同样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来源问题:天然提取资源有限,工艺复杂,成本昂贵;化学合成肽类则成本太高,产业化困难;基因工程方法存在抗菌肽的抗菌、抗病毒能力使其难以用
2023-07-02 21:09:582

抗菌肽的种类,有何区别

抗菌肽种类:1微生物抗菌肽:包括细菌抗菌肽,真菌抗菌肽。2:植物抗菌肽:包括硫堇、职务防御素、脂转移蛋白。3:动物抗菌肽:1昆虫抗菌肽(天蚕素、昆虫防御素、含甘氨酸的抗菌肽等)2:两栖类抗菌肽(马盖宁、铃蟾抗菌肽)3:哺乳动物抗菌肽。4:人源抗菌肽。哺乳类的像芬母多肽已经在医院药店得到广泛推广
2023-07-02 21:10:072

抗菌肽是什么?对祛痘有效果吗?

抗菌肽是能够有效抑制细菌等微生物增殖的一种小分子生物肽,为一种复合成分,其中起主要功效的是一种名称为肉豆蔻酰六肽-5的成分,抗菌肽抑菌效果很好,能够有效抑制痘痘的致病菌痤疮丙酸杆菌,所以对祛痘也是有很好的效果的还有不明白的问题,可以直接问我
2023-07-02 21:10:141

抗菌肽的总结

抗菌肽要成为药物,目前还需要解决一些问题。首先是来源问题。由于昆虫抗菌肽的天然资源有限,化学合成和基因工程便成为获取抗菌肽的主要手段。化学合成肽类,成本较高。而通过基因工程,在微生物中直接表达抗菌肽基因,可能造成宿主微生物自杀而不能获得表达产物。以融合蛋白的形式表达抗菌肽基因,虽然可以克服这一缺点,但仍有表达产物少的问题。尽管来自青蛙皮肤的抗菌肽maganin类作为基因工程药物已进入临床II,III期实验,但人们认为,只有每克价格低于10美元,抗菌肽才可能商品化。因此,如何提高抗菌肽的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是应用抗菌肽必须解决的问题。其次,与传统抗生素相比,昆虫抗菌肽的抗菌活性还不够理想。改造已有抗菌肽和设计新抗菌肽分子是创造高活力抗菌肽的有效途径。这就需要进一步研究抗菌肽结构与活性的关系和作用机理,为抗菌肽分子的改造和设计提供足够的理论依据
2023-07-02 21:10:231

抗菌肽怎么避免杀死益生菌,以及为什么可以杀死真菌而对其他真核细胞不具有杀伤能力呢?

抗菌肽的种类非常非常的多,并不是所有的抗菌肽都不杀死益生菌,也有抗菌肽对真核细胞有杀伤能力,比如对肿瘤细胞的杀伤能力。从你的提问来看,你问的应该是包含在乳酸菌素中的一类抗菌肽吧,益生菌是属于乳酸菌的。给你几个关键词:乳酸菌、乳酸菌素、Nisin、益生菌,你去查一下吧。此外:抗菌肽是益生菌产生的,对其他细菌是一种竞争性的抑制作用抗菌肽对正常哺乳动物细胞及昆虫细胞无不良影响,但对癌细胞株则有明显杀伤作用。这种选择性机理可能与细胞骨架有关。已有有关抗菌肽对宫颈癌细胞、直肠癌细胞及肝癌细胞的杀伤作用与剂量相关的效应的报道。
2023-07-02 21:10:391

活性肽的抗菌肽

抗菌性活性肽  当昆虫受到外界环境刺激时产生大量的具有抗菌活性的阳离子多肽,已筛选出百余种抗菌肽,体内外实验证实,多个抗菌肽不仅有很强的杀菌能力还能杀死肿瘤细胞。例如,从蚕体内筛选的抗菌肽D表现了很好的应用前景,并能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蛇毒内也存在多种活性多肽,从蛇毒内分离出一个13个氨基(INKAIAALAKKLL)小肽,其对G+及G-菌均有极强的杀菌能力多肽药物是一种可以用于疾病的预防、治疗和诊断的多肽类生物药物,其制备方法主要有化学多肽合成、分离纯化法和基因工程法等,其中化学多肽合成是多肽药物的主要制备方式。虽然多肽类药物可以通过从生物体内分离纯化获得,但是天然存在的多肽分子含量少,无法完全满足临床应用的需求。化学多肽合成方法是通过氨基酸逐步缩合的化学反应来实现,一般是从羧基端向氨基端,重复逐个添加氨基酸的过程。多肽类药物主要包括多肽疫苗、抗肿瘤多肽、抗病毒多肽、多肽导向药物、细胞因子模拟肽、抗菌性活性肽、诊断用多肽以及其他药用小肽等。国肽生物主要提供:多肽合成、多肽定制、同位素标记肽、人工胰岛素、磷酸肽、生物素标记肽、荧光标记肽(Cy3、Cy5、Fitc、AMC等)、目录肽、偶联蛋白(KLH、BSA、OVA等)、美容肽、化妆品肽、多肽文库构建、抗体服务、糖肽、订书肽、药物肽、RGD环肽等。国肽生物官网:www.bankpeptide.com销售邮箱:sales@bankpeptide.com电话:0551-62626599地址:合肥市高新区香樟大道168号科技实业园C6#4层目录肽产品编号 产品名称 单位 价格GLUC-013A Valosin Peptide (VQY) 1 mg ¥:待询GSDFE-123 FSEE.DFJAL.SL.A101 1 mg ¥:待询BPOOOO125 Amylin (20-29) (human) 1 mg ¥:待询BPOOOO365 Calcitonin Gene Related Peptide (8-37), human 1 mg ¥:待询BPOOOO506 D-D-D-D-D-D 1 mg ¥:待询BPOOOO566 Neuropeptide Y (porcine) 1 mg ¥:待询BPOOOO617 Ovalbumin(257-264) antigen peptide 1 mg ¥:待询BPOOOO636 PA (224-233), Influenza 1 mg ¥:待询BPOOOO656 Pancreatic Polypeptide, human 1 mg ¥:待询BPOOOO662 PAR-1-selective peptide 1 mg ¥:待询BPOOOO689 Pep-1 1 mg ¥:待询BPOOOO751 Prion Peptide (106-126), Human 1 mg ¥:待询BPOOOO764 Proinsulin C - peptide (55 - 89), human 1 mg ¥:待询BPOOOO935 Syntide 2 1 mg ¥:待询BPOOOO1209 Glucagon - Like Peptide 1 (7 - 37) 1 mg ¥:待询BPOOOO1232 gp100 (457 - 466) 1 mg ¥:待询BPOOOO1263 HA Peptide 1 mg ¥:待询BPOOOO1264 HBcAg (HBV) (18 - 27) 1 mg ¥:待询BPOOOO1327 HIV-gp120- Fragment (308-331) 1 mg ¥:待询BPOOOO1345 Human CMV pp65 (495-503) 1 mg ¥:待询BPOOOO1348 Human Papillomavirus E7 protein (49 - 57) 1 mg ¥:待询BPOOOO1427 Kisspeptin-13 (4-13) (human) 1 mg ¥:待询BPOOOO1530 Melanocyte Protein PMEL 17 (256-264) (human, bovine, mouse) 1 mg ¥:待询BPOOOO1534 Melittin(Mellitin) 1 mg ¥:待询BPOOOO1659 [Asp371] Tyrosinase(369-377), human 1 mg ¥:待询BPOOOO1671 [beta]-Amyloid (1-16) 1 mg ¥:待询BPOOOO1673 [beta]-Amyloid (12-28) 1 mg ¥:待询BPOOOO1675 [beta]-Amyloid (1-28) 1 mg ¥:待询BPOOOO1696 [beta]-Amyloid (25-35) 1 mg ¥:待询BPOOOO2000 [Ser140]-Myelin Proteolipid Protein (139-151) (depalmitoylated), human, bovine, dog, mouse, rat 1 mg ¥:待询
2023-07-02 21:10:482

抗菌肽这个成分风险高吗?会有抗药性吗?

许多人听到抗菌肽会联想到杀菌剂,其实这两个完全不是一个作用概念。抗菌肽是为了因应长期调理痘痘而开发的成分,所以在设计上是透过膜溶解方式来灭菌,对肌肤安全之外,还不会造成依赖性及抗药性。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的话,请采纳
2023-07-02 21:11:212

抗菌肽有哪些种类?

抗菌肽种类:1微生物抗菌肽:包括细菌抗菌肽,真菌抗菌肽。2:植物抗菌肽:包括硫堇、职务防御素、脂转移蛋白。3:动物抗菌肽:1昆虫抗菌肽(天蚕素、昆虫防御素、含甘氨酸的抗菌肽等)2:两栖类抗菌肽(马盖宁、铃蟾抗菌肽)3:哺乳动物抗菌肽。4:人源抗菌肽。哺乳类的像芬母多肽已经在医院药店得到广泛推广
2023-07-02 21:11:301

抗菌肽的发展现状

迄今为止,从不同的生物体内诱导分离获得的抗菌肽已不下200多种,仅从昆虫中分离获得的就多达170余种。人们根据抗菌肽的来源及结构性质进行了分类。根据抗菌肽的结构,可将其分为5类具有螺旋结构的线性多肽cecropins是第一个被发现的动物抗菌肽,1980年,由Boman等从美国天蚕蛹中分离得到。该类多肽抗生素一般含有37~39个氨基酸残基,不含半胱氨酸,其N端区域具有强碱性,可形成近乎完美的双亲螺旋结构,而在C端区域可形成疏水螺旋,两者之间有甘氨酸和脯氨酸形成的铰链区,多数多肽的C端被酰胺化,酰胺化对其抗菌活性具有重要作用。此后,人们相继从家蚕、柞蚕、果蝇、麻蝇中分离到了cecropins类抗菌肽。1989年,Lee等人从猪小肠中分高到了cecropin P1,说明了cecropins可能在动物中广泛存在。cecropins对革兰阳性菌、阴性菌部具有很强的杀伤力,而对真菌和真核细胞没有毒性。目前cecropins已被人工合成并已商品化。magainins也是较早发现的一类具有双亲螺旋结构的抗菌肽。最初是从蟾蜍的皮肤中分离得到的,后来在哺乳动物的神经组织和肠组织中发现了其类似物。magainins对革兰阳性菌、阴性菌、真菌、原生动物都有杀伤作用,但是对革兰阴性菌的活性比cecropins要低10倍左右。此外,从一些动物的再生性器官和两栖类的多种组织器官中分离得到了一些具有螺旋结构的多肽,如来源于南美蛙的dermaseptin和来源于树蛙的bombininh。富含某种氨基酸的线性多肽apidaecins是从蜜蜂中分离得到的富含脯氨酸的多肽抗生素,一般含有16~18个氨基酸残基,其中脯氨酸含量高达33%,精氨酸含量可达17%。apidaecins对某些革兰阴性菌具有很强的活性,而对革兰阳性菌不起作用。apidaecins对某些革兰阴性的植物病原菌和肠杆菌科的致病菌的高杀伤力,使其在植物抗细菌病基因工程和食品工业中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drosocin是来源于果蝇的一种富含脯氨酸的抗菌肽,在结构上与apidaecins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是在其11位的苏氨酸羟基上连接着一个O-二糖链(-N-乙酰半乳糖胺-半乳糖。)coleoptericin和hemiptericin分别来源于鞘翅目和半翅目昆虫,一级结构中富含甘氨酸,分子量一般较大。Oppenheim等人从人的腮腺和下颌腺分泌物中分离得到了一组富含组氨酸的抗菌肽,长度在7~38个氨基酸残基不等,被称为histatins。对于引起口腔感染的多种微生物具有活性。indolicidin是来源于牛中性粒细胞的多肽抗生素,因其13个氨基酸中含有5个色氨酸而得名。其C端是酰胺化的。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都具有很强的杀菌活性。含有一个二硫键的多肽这是一类数量很少的抗菌肽,第1个被发现的这类多肽是bactenecin,来源于牛中性粒细胞。其12个氨基酸中含有4个精氨酸,在其第2位和第11位氨基酸残基间形成二硫键。bactenecin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都有活性。这类多肽中还包括一些来源于蛙类皮肤的多肽抗生素,一般在C端有一个由7个氨基酸形成的“loop”和一个长的N端“尾巴”,如brevinin-1,brevinin-2。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二硫键的多肽这类多肽的典型代表是defensins,最初发现的α-defensins来源于哺乳动物的组织中,一般含有29~34个氨基酸残基,其中6个保守的半胱氨酸形成3个分子内二硫键,此外,其第6位和第15位的精氨酸,第24位的甘氨酸也是保守的。α-defensins可形成3层的β片层结构,通过3个二硫键和Arg-6与Glu-24之间的盐桥而被稳定。目前,defensins已被合成并已商品化。defensins对多种细菌和某些真菌具有杀伤作用,并且对真核细胞有一定的毒性。defensins对革兰阳性菌的活性比革兰阴性菌强。defenssins的活性比cecropins弱,并且通常在低离子强度下起作用。 β-defensins比α-defensins大一些,一般含有38~42个氨基酸残基。都含有3个二硫键和4~8个精氨酸。昆虫defensins在C末端与α-defensins相似,但是只有两个β片层结构,中间有一段α螺旋起稳定作用,主要对革兰阳性菌起作用,而对真菌没有作用。 植物defensins一般有45~54个氨基酸残基,可形成4个二硫键,3个β片层结构和一个α螺旋结构。植物defensins一般只对真菌起作用而对细菌没有作用。不同植物defensins对真菌的抗菌谱不同。 thionins也是一类来源于植物的多肽抗生素,含有45~47个氨基酸残基,有6个或8个半胱氨酸形成的3个或4个二硫键。其二级结构可形成2个反平行的α螺旋结构和2个反平行的β片层结构。thionins抑制多种植物致病细菌和真菌,但是对假单胞菌属和欧文氏菌属的细菌不起作用。羊毛硫抗生素羊毛硫抗生素(1antibiotics)是指一些由细菌产生的,由基因编码在核糖体中合成,经翻译后加工而含有一些特殊有机基团的多肽抗生素。其中研究最广泛的是nisin。它是来源于乳酸菌的一种抗菌肽,成熟多肽由34个氨基酸组成,含有羊毛硫氨酸、甲基羊毛硫氨酸等特殊基因。主要对革兰阳性菌起作用,而对革兰阴性菌不起作用,已被广泛应用作食品保鲜剂。nisin及其类似物在医药上的应用研究也正在进行。
2023-07-02 21:11:411

抗菌肽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分子中文名 5 分子英文名 6 抗菌肽的理化性质 7 抗菌肽的作用机理 8 抗菌肽的作用范围 8.1 抗菌肽对细菌的杀伤作用 8.2 抗菌肽对真菌的杀伤作用 8.3 抗菌肽对原虫的杀伤作用 8.4 抗菌肽对病毒的杀伤作用 8.5 抗菌肽对癌细胞的杀伤作用 9 东方铃蟾皮肤中的抗菌肽 9.1 蛋白质序列 9.2 生物学活性 9.3 可能的中毒症状 9.4 数据来源 10 微蹼铃蟾皮肤中的抗菌肽 10.1 Antimicrobial peptide 10.1.1 分子英文名 10.1.2 蛋白质序列 10.2 Maximins 4/H15 10.2.1 分子英文名 10.2.2 蛋白质序列 10.3 Maximins 75/H1 10.3.1 分子英文名 10.3.2 蛋白质序列 10.4 Maximins 31/H15 10.4.1 分子英文名 10.4.2 蛋白质序列 10.5 Maximins 5/H4 10.5.1 分子英文名 10.5.2 蛋白质序列 10.6 Maximins 4/H3 10.6.1 分子英文名 10.6.2 蛋白质序列 10.7 Maximins 10/H10 10.7.1 分子英文名 10.7.2 蛋白质序列 10.8 Maximins 7/H23 10.8.1 分子英文名 10.8.2 蛋白质序列 10.9 Maximins 33/H27 10.9.1 分子英文名 10.9.2 蛋白质序列 10.10 Maximins 28/H23 10.10.1 分子英文名 10.10.2 蛋白质序列 10.11 Maximins 6/H10 10.11.1 分子英文名 10.11.2 蛋白质序列 10.12 Maximins 76/H15 10.12.1 分子英文名 10.12.2 蛋白质序列 10.13 Maximins 34/H10 10.13.1 分子英文名 10.13.2 蛋白质序列 10.14 Maximins 1 10.14.1 分子英文名 10.14.2 蛋白质序列 10.15 Maximins 77 10.15.1 分子英文名 10.15.2 蛋白质序列 10.16 Maximins 26 10.16.1 分子英文名 10.16.2 蛋白质序列 10.17 生物学活性 10.18 数据来源 11 安氏臭蛙皮肤中的抗菌肽 1 拼音 kàng jūn tài 2 英文参考 antibacterial peptide antibiotic peptide 3 概述 抗菌肽是生物体内经诱导产生的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分子多肽,分子量在2000~7000左右,由20~6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这类活性多肽多数具有强堿性、热稳定性以及广谱抗菌等特点。世界上第一个被发现的抗菌队是1980年由瑞典科学家G.Boman等人经注射阴沟通杆菌及大肠杆菌诱导惜古比天蚕蛹产生的具有抗菌活性的多肽,定名为Cecropins。此后数年间,人们相继从细菌、真菌、两栖类、昆虫、高等植物、哺乳动物乃至人类中发现并分离获得具有抗菌活性的多肽。由于最初人们发现这类活性多肽对细菌具有广谱高效杀菌活性,因而命名为“antibactetial pepiides,ABP”,中文译为抗菌肽,其原意为抗细菌肽。随着人们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发现某些抗细菌肽对部分真菌、原虫、病毒及癌细胞等均具有强有力的杀伤作用,因而对这类活性多肽的命名许多学者倾向于称之为”peptide antibiotics”一多肽抗生素。 4 分子中文名 抗菌肽 5 分子英文名 Bombininlike 6 抗菌肽的理化性质 天然抗菌肽通常是由30多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堿性小分子多肽,水溶性好,分子量大约为4000道尔顿左右。大部分抗菌肽具有热稳定性,在l00℃下加热10~15min仍能保持其活性。多数抗菌肽的等电点大于7,表现出较强的阳离子特征。同时,抗菌肽对较大的离子强度和较高或较低的pH值均具有较强的抗性。此外,部分抗菌肽尚具备抵抗胰蛋白酶或胃蛋白酶水解的能力。 7 抗菌肽的作用机理 抗菌肽功能从目前的研究结果来看,一般认为抗菌肽杀菌机理主要是作用于细菌的细胞膜,破坏其完整性并产生穿孔现象,造成细胞内容物溢出胞外而死亡。首先由静电吸引而附于细菌膜表面,疏水性的C端插入膜内疏水区并改变膜的构象,多个抗菌肽在膜上形成离子通道而导致某些离子的逸出而死亡。亦有学者认为抗菌肽作用于膜蛋白引起凝聚、失活及离子通道,引起膜渗透性改变而导致死亡,亦有学者提出抗菌肽是否存在特异性的膜受休及有无其它因子的协同作用等问题。不同类别的抗菌肽的作用机理可能不一样。 8 抗菌肽的作用范围 抗菌肽多数具有强堿性、热稳定性以及广谱抗菌等特点。某些抗菌肽对部分真菌、原虫、病毒及癌细胞等均具有强有力的杀伤作用。 8.1 抗菌肽对细菌的杀伤作用 抗菌肽对革兰氏阴性及阳性细菌均有高效广谱的杀伤作用。国内外已报道至少有113种以上的不同细菌均能被抗菌肽所杀灭。 8.2 抗菌肽对真菌的杀伤作用 最先发现具有抗真菌作用的抗菌肽是从两栖动物蛙的皮肤中分离到的蛙皮素(Magainins),它不仅作用于C+、C,对真菌及原虫亦有杀伤作用。Defensins是一种动物细胞内源性杀菌多肽,是从吞噬细胞中分离出来的,具有很宽的抗菌谱,对G+的杀伤作用大于对G的杀伤作用,它也作用于真菌和部分真核细胞。Cecropin A及其类似物如天蚕素——蜂毒素杂合肽对感染昆虫的真菌具有一定的杀伤作用。 8.3 抗菌肽对原虫的杀伤作用 抗菌肽Magainins对原虫有杀伤作用。实验证明抗菌肽可以杀死草履虫、变形虫和四膜虫。柞蚕抗菌肽D对 *** 毛滴虫亦有杀伤作用。 8.4 抗菌肽对病毒的杀伤作用 Melitiin和Cecropins在亚毒性浓度下通过阻遏基因表达来抑制HIV1病毒的增殖。Magainin2及合成肽Modelin1 和Moderln-5对疱疹病毒HSV-1和HSV-2有一定的抑制效果。这些肽对病毒被膜直接起作用,而不是抑制病毒DNA的复制或基因表达。 8.5 抗菌肽对癌细胞的杀伤作用 抗菌肽对正常哺乳动物细胞及昆虫细胞无不良影响,但对癌细胞株则有明显杀伤作用。这种选择性机理可能与细胞骨架有关。已有有关抗菌肽对宫颈癌细胞、直肠癌细胞及肝癌细胞的杀伤作用与剂量相关的效应的报道。 9 东方铃蟾皮肤中的抗菌肽 东方铃蟾的皮肤中含有大量的能杀死细菌的物质—抗菌肽,但某些抗菌肽能溶解人的红细胞,造成溶血。 9.1 蛋白质序列 参考文献: ncbi.nlm.nih.gov/protein/P29004.1 9.2 生物学活性 对革兰氏阳性菌及革兰氏阴性菌,如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巨大芽胞杆菌、绿脓杆菌和痢疾杆菌均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同时,由于结构变异,它们又表现出抗菌活性的差异及对细菌菌株的选择性。 参考文献: Lee WH, Liu SB, Shen JH, Jin, Y, Lai R., Zhang,Y. 2005. Identification and molecular cloning of a novel neuromedin U *** og from the skin secretions of toad Bombina maxima[J]. Regulatory peptides, 129(1), 4347. 张云.2006.两栖类动物皮肤分泌物及其生物学适应意义——大蹼铃蟾皮肤分泌物蛋白质多肽组[J]. 动物学研究, 27(1): 101112. 9.3 可能的中毒症状 头晕、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严重的会出现昏迷,呼吸、循环衰竭而死。 参考文献: 2014.4名儿童误食蟾蜍中毒.海口晚报,11版。szb.hkwb/szb201401/17/content_14153 9.4 数据来源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10 微蹼铃蟾皮肤中的抗菌肽 微蹼铃蟾皮肤中含有大量的能杀死细菌的物质——抗菌肽,但某些抗菌肽能溶解人的红细胞,造成溶血。 10.1 Antimicrobial peptide 10.1.1 分子英文名 Antimicrobial peptide 10.1.2 蛋白质序列 参考文献: ncbi.nlm.nih.gov/protein/ABZ86148.1 10.2 Maximins 4/H15 10.2.1 分子英文名 Maximins 4/H15 10.2.2 蛋白质序列 参考文献: ncbi.nlm.nih.gov/protein/ACA64842.1 10.3 Maximins 75/H1 10.3.1 分子英文名 Maximins 75/H1 10.3.2 蛋白质序列 参考文献: ncbi.nlm.nih.gov/protein/ACA64843.1 10.4 Maximins 31/H15 10.4.1 分子英文名 Maximins 31/H15 10.4.2 蛋白质序列 参考文献: ncbi.nlm.nih.gov/protein/ACA64844.1 10.5 Maximins 5/H4 10.5.1 分子英文名 Maximins 5/H4 10.5.2 蛋白质序列 参考文献: ncbi.nlm.nih.gov/protein/ACA64845.1 10.6 Maximins 4/H3 10.6.1 分子英文名 Maximins 4/H3 10.6.2 蛋白质序列 参考文献: ncbi.nlm.nih.gov/protein/ACA64846.1 10.7 Maximins 10/H10 10.7.1 分子英文名 Maximins 10/H10 10.7.2 蛋白质序列 参考文献: ncbi.nlm.nih.gov/protein/ACA64847.1 10.8 Maximins 7/H23 10.8.1 分子英文名 Maximins 7/H23 10.8.2 蛋白质序列 参考文献: ncbi.nlm.nih.gov/protein/ACA64848.1 10.9 Maximins 33/H27 10.9.1 分子英文名 Maximins 33/H27 10.9.2 蛋白质序列 参考文献: ncbi.nlm.nih.gov/protein/ACA64849.1 10.10 Maximins 28/H23 10.10.1 分子英文名 Maximins 28/H23 10.10.2 蛋白质序列 参考文献: ncbi.nlm.nih.gov/protein/ACA64850.1 10.11 Maximins 6/H10 10.11.1 分子英文名 Maximins 6/H10 10.11.2 蛋白质序列 参考文献: ncbi.nlm.nih.gov/protein/ACA64856.1 10.12 Maximins 76/H15 10.12.1 分子英文名 Maximins 76/H15 10.12.2 蛋白质序列 参考文献: ncbi.nlm.nih.gov/protein/ACA64857.1 10.13 Maximins 34/H10 10.13.1 分子英文名 Maximins 34/H10 10.13.2 蛋白质序列 参考文献: ncbi.nlm.nih.gov/protein/ACA64858.1 10.14 Maximins 1 10.14.1 分子英文名 Maximins 1 10.14.2 蛋白质序列 参考文献: ncbi.nlm.nih.gov/protein/ACA64859.1 10.15 Maximins 77 10.15.1 分子英文名 Maximins 77 10.15.2 蛋白质序列 参考文献: ncbi.nlm.nih.gov/protein/ACA64860.1 10.16 Maximins 26 10.16.1 分子英文名 Maximins 26 10.16.2 蛋白质序列 参考文献: ncbi.nlm.nih.gov/protein/ACA64861.1 10.17 生物学活性 在宿主先天性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抗茵肽的直接抗茵活性和免疫调节功能。 参考文献: 徐灵龙, 王云峰, 石星明, 童光志. 2007. 抗菌肽及其功能研究[J].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7(1): 115118. 10.18 数据来源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11 安氏臭蛙皮肤中的抗菌肽 臭蛙的皮肤能分泌难闻的分泌液,若进入人的眼睛能引起不适感。在其皮肤分泌物中,主要含有能杀死细菌的抗菌肽,但很多抗菌肽都能溶解人的红细胞造成溶血,腹腔给小鼠注射其皮肤分泌物,能引起小鼠在半小时内溶血死亡。
2023-07-02 21:11:531

抗菌肽的应用是怎样的?

1.食品防腐保鲜,如乳链菌肽。 2.医药:消炎、抗感染、抗真菌,如芬母多肽。 3.保健品:其中大部分为昆虫蛋白,如天蚕素。 4.日化:日用化工产品主要集中在化妆品上,以创伤疤痕修复,兼具温和杀菌、抗感染和消除红肿等。 5.农业:抗菌肽成分为易消化吸收的氨基酸,可作为畜禽饲料添加剂取代或部分取代目前的抗生素,减少对动物体的危害。
2023-07-02 21:12:021

抗菌肽和抗生素有什么区别

抗菌肽是由生物细胞基因编码、并通过核糖体合成机制产生的一类具有抗菌活性的多肽或蛋白质,有的还具有免疫调节功能。抗生素是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由多酶复合体催化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他活性的一种次级代谢产物,也就是说抗生素不是生物生存和代谢所必需的。溶菌酶是一种能水解致病菌中黏多糖的碱性酶,即是一种特异性作用的水解酶,又称胞壁质酶或N-乙酰胞壁质聚糖水解酶等。主要通过破坏细胞壁中的N-乙酰氨基葡糖和N-乙酰胞壁酸之间的β-1,4糖苷键,使细胞壁不溶性黏多糖分解成可溶性糖肽,导致细胞壁破裂内容物逸出而使细菌溶解(表3)。性质抗菌肽溶菌酶抗生素化学本质蛋白质或多肽蛋白质复杂,多为芳香烃或其衍生物合成机制DNA编码,核糖体合成DNA编码,核糖体合成多酶复合体催化产生抑菌机制在靶细胞膜上形成孔洞破坏微生物细胞壁通过生化手段干扰代谢途径/47.94.224.236/baidu/jiankangyangzhishengwujsbwbd/19787109173583020002_60_1.jpg"/>/47.94.224.236/baidu/jiankangyangzhishengwujsbwbd/19787109173583020002_61_1.jpg"/>与抗生素相比,抗菌肽具有不易产生耐药性、抗菌谱广、高度的生物相容性(安全性)、抗菌或抗病毒效果独特等优点,具有开发成为新型抗生素替代品的巨大潜力,有望成为抗生素的理想替代品。
2023-07-02 21:12:111

抗菌肽是否可以进入人体正常细胞,是否对细胞产生毒性?

天然抗菌肽通常是由30多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碱性小分子多肽,水溶性好,分子量大约为4000道尔顿左右。大部分抗菌肽具有热稳定性,在l00℃下加热10~15min仍能保持其活性。多数抗菌肽的等电点大于7,表现出较强的阳离子特征。同时,抗菌肽对较大的离子强度和较高或较低的pH值均具有较强的抗性。此外,部分抗菌肽尚具备抵抗胰蛋白酶或胃蛋白酶水解的能力。抗菌肽功能从目前的研究结果来看,一般认为抗菌肽杀菌机理主要是作用于细菌的细胞膜,破坏其完整性并产生穿孔现象,造成细胞内容物溢出胞外而死亡。首先由静电吸引而附于细菌膜表面,疏水性的C端插入膜内疏水区并改变膜的构象,多个抗菌肽在膜上形成离子通道而导致某些离子的逸出而死亡。亦有学者认为抗菌肽作用于膜蛋白引起凝聚、失活及离子通道,引起膜渗透性改变而导致死亡,亦有学者提出抗菌肽是否存在特异性的膜受休及有无其它因子的协同作用等问题。不同类别的抗菌肽的作用机理可能不一样。抗菌肽多数具有强碱性、热稳定性以及广谱抗菌等特点。某些抗菌肽对部分真菌、原虫、病毒及癌细胞等均具有强有力的杀伤作用。抗菌肽对细菌的杀伤作用抗菌肽对革兰氏阴性及阳性细菌均有高效广谱的杀伤作用。国内外已报道至少有113种以上的不同细菌均能被抗菌肽所杀灭。抗菌肽对真菌的杀伤作用最先发现具有抗真菌作用的抗菌肽是从两栖动物蛙的皮肤中分离到的蛙皮素(Magainins),它不仅作用于G+、G-,对真菌及原虫亦有杀伤作用。Defensins是一种动物细胞内源性杀菌多肽,是从吞噬细胞中分离出来的,具有很宽的抗菌谱,对G+的杀伤作用大于对G-的杀伤作用,它也作用于真菌和部分真核细胞。Cecropin A及其类似物如天蚕素——蜂毒素杂合肽对感染昆虫的真菌具有一定的杀伤作用。抗菌肽对原虫的杀伤作用抗菌肽Magainins对原虫有杀伤作用。实验证明抗菌肽可以杀死草履虫、变形虫和四膜虫。柞蚕抗菌肽D对阴道毛滴虫亦有杀伤作用。抗菌肽对病毒的杀伤作用 Melitiin和Cecropins在亚毒性浓度下通过阻遏基因表达来抑制HIV-1病毒的增殖。Magainin-2及合成肽Modelin1 和Moderln-5对疱疹病毒HSV-1和HSV-2有一定的抑制效果。这些肽对病毒被膜直接起作用,而不是抑制病毒DNA的复制或基因表达。抗菌肽对癌细胞的杀伤作用抗菌肽对正常哺乳动物细胞及昆虫细胞无不良影响,但对癌细胞株则有明显杀伤作用。这种选择性机理可能与细胞骨架有关。已有有关抗菌肽对宫颈癌细胞、直肠癌细胞及肝癌细胞的杀伤作用与剂量相关的效应的报道。预防败血症天然抗菌肽具有选择性免疫激活和调节功能,对败血症有良好的预防和保护作用。传统抗生素的滥用导致临床上出现各种耐药菌株,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在与致病菌变异竞争的过程中,自然界各种来源的抗菌肽成为人们研发新型抗感染药物的新希望,但人们对抗菌肽的认识和研究仍集中于其直接杀灭细菌生长的效应上。败血症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伴随有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症状的一种危重疾病。病原微生物感染诱导促炎症因子大量释放,导致多种重要器官衰竭,具有较高死亡率。爬行动物cathelicidin抗菌肽及衍生物及其应用的基础上,深入揭示该抗菌肽在体内外具有选择性的免疫激活作用。在各种标准和临床耐药菌株诱导的败血症动物模型中,cathelicidin肽选择性地激活体内天然免疫响应,在不引起大量有害炎症因子激活的同时,通过p38 MAPK信号通路选择性地刺激炎症抑制细胞因子、免疫细胞趋化因子的表达和释放,对全身性和致死性败血症具有良好的预防和保护作用。
2023-07-02 21:12:211

为什么细胞可以分泌抗菌肽而不被杀伤?

为什么细胞可以分泌抗菌肽而不被杀伤?抗菌肽的种类非常非常的多,并不是所有的抗菌肽都不杀死益生菌,也有抗菌肽对真核细胞有杀伤能力,比如对肿瘤细胞的杀伤能力.从你的提问来看,你问的应该是包含在乳酸菌素中的一类抗菌肽吧,益生菌是属于乳酸菌的.给你几个关键词:乳酸菌、乳酸菌素、Nisin、益生菌,你去查一下吧.此外:抗菌肽是益生菌产生的,对其他细菌是一种竞争性的抑制作用抗菌肽对正常哺乳动物细胞及昆虫细胞无不良影响,但对癌细胞株则有明显杀伤作用.这种选择性机理可能与细胞骨架有关.已有有关抗菌肽对宫颈癌细胞、直肠癌细胞及肝癌细胞的杀伤作用与剂量相关的效应的报道
2023-07-02 21:12:301

抗菌肽有什么免疫

抗菌肽是由生物细胞通过核糖体合成机制产生的一类具有抗菌活性的多肽或蛋白质(如图为一种抗菌肽结构图),通常抗菌谱广,且有着不同于传统抗生素的抗菌机制,一般由20~6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分子量为2000~7000Pa,通常为阳离子形式存在,同时具有热稳定性和较宽的pH(酸碱度)耐受范围等特点。许多抗菌肽在100℃加热10min后仍能保持一定活力。
2023-07-02 21:12:402

抗菌肽可不可以吃

可以吃,因为它是改善肠道,提高免疫力的
2023-07-02 21:12:472

类抗菌肽

类抗菌肽是含有a-氨基异丁酸和C-末端为1,2-氨基醇的的肽[peptides containing a-aminoisobutyric acid(aib)and a C-terminal 1,2-amino alcohol,Peptaibol],该类物质主要由木霉产生(Degenkolb et al.,2008c)。这类物质具有抗菌和抗癌特性,同时能诱导植物产生系统抗性,因此它们具有重要的生态和商业价值。在木霉基因组中,有两类peptaibol合成酶,分别含有18个和14个元件。尽管已发现700余条peptaibol序列(Degenkolb et al.,2008),但是仅在T.virens Gv29-8中进行过其合成的遗传学研究。通过破坏基因,发现含有18个元件的peptaibol合成酶与trichovirin II型18个残基的peptaibol合成有关,而14个元件的酶能组装14个残基和11个残基的peptaibol(Mukherjee et al.,2011;Viterbo et al.,2007;Wiest et al.,2002)。特别令人感兴趣的是一个单一的合成酶能产生大量的peptaibol,例如,T.virens中的14个元件的合成酶至少能产生2类(11个残基和14个残基)88种非核糖体肽(Mukherjee et al.,2011)。这些肽中有许多具有新颖的结构,表明其生物合成的多样性,以及将它们进行商业开发为农业和临床应用提供新化合物的巨大潜力。这些peptaibol具有两亲性,能在细胞膜上自组装形成电压依赖性离子通道,这种能力在很大程度上赋予了它们的抗菌性能。然而,目前仅有有限的证据表明这些物质在木霉生防活性中的作用,例如,研究表明丙甲菌素和trichovirin II能诱导植物产生抗性(Leitgeb et al.,2007;Viterbo et al.,2007)。丙甲菌素由T.viride产生,是一个至少由12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每种物质都包含20个氨基酸残基。该peptaibol能激发利马豆中萜类物质、水杨酸甲酯和挥发性化合物的生物合成(Engelberth et al.,2001)。利用丙甲菌素可以诱导植物产生局部和长距离的电信号(Maischak et al.,2010),在拟南芥中能诱导与防卫反应相似的反应(Rippa et al.,2010)。通过基因表达、构建突变体和利用合成的化合物,证明了trichovirin II在T.virens与黄瓜共生互作中的作用。tex1基因(编码trichovirin II合成酶)的转录水平在有植物根部存在时比菌株单独生长时更高;黄瓜与tex1突变体共同生长时,其酚类物质和系统抗性水平都有所降低;而两种人工合成的trichovirin II能诱导防卫基因的表达、产生系统抗性(Viterbo et al.,2007)。
2023-07-02 21:13:061

天麻抗菌肽的治疗原理是什么?

最重要的是现有药物无法快速高效的杀死这些细菌和病毒,他们的超级耐药性使抗生素也束手无策。对抗这种超级细菌以及病毒的耐药性,不仅是当今医药、生物学专家们的使命,更是仁生源的使命,也是仁生源的成立的初衷!多项研究显示,目前可用于替代抗生素的生物药仍很稀有,因此研发出能应用到人体上,效果好、能量产、又价格合理的抗菌产品迫在眉睫!!
2023-07-02 21:13:142

肽子抗菌肽的作用有哪些?

抗菌肽功能从目前的研究结果来看,一般认为抗菌肽杀菌机理主要是作用于细菌的细胞膜,破坏其完整性并产生穿孔现象,造成细胞内容物溢出胞外而死亡。首先由静电吸引而附于细菌膜表面,疏水性的C端插入膜内疏水区并改变膜的构象,多个抗菌肽在膜上形成离子通道而导致某些离子的逸出而死亡。亦有学者认为抗菌肽作用于膜蛋白引起凝聚、失活及离子通道,引起膜渗透性改变而导致死亡,亦有学者提出抗菌肽是否存在特异性的膜受休及有无其它因子的协同作用等问题。不同类别的抗菌肽的作用机理可能不一样。 抗菌肽多数具有强碱性、热稳定性以及广谱抗菌等特点。某些抗菌肽对部分真菌、原虫、病毒及癌细胞等均具有强有力的杀伤作用。
2023-07-02 21:13:241

哪些食物含有抗菌肽?哪些食物含有螺旋藻?

菌类植物含有抗菌肽,海洋里的植物含螺旋藻;如海带,紫菜等
2023-07-02 21:13:311

抗菌肽的应用前景

目前,所有的常规抗生素都出现了相应的抗药性致病株系,致病菌的抗药性问题已经日益严重地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寻找全新类型的抗生素是解决抗药性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抗菌肽因为抗菌活性高,抗菌谱广,种类多,可供选择的范围广,靶菌株不易产生抗性突变等原因,而被认为将会在医药工业上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已有多种多肽抗生素正在进行临床前的可行性研究,其中magainins已经进入三期临床试验阶段。一些多肽抗生素在医药研究中的进展情况。Company Peptide Clinical indication Stage of developmentMagainin Pharmaceutical MSI-78 Impetigo Abandoned after phaseⅢ(1997)MSI-78 Topical treatment of diabetic foot ulcers phaseⅢ(1997)Applied Microbiology/Astra/Merck Nisin(lantibiotic Gastric Helicobacter infection /ulcers Early clinical trails(1997);PhaseI(1998)Applied Microbiology/Nippon/Shoji Nisin variants Vancomycin-resistant enterococci (parenteral) Preclinical research(1997)Micrologix Biotech MBI-11CN+ Gram-positive infection Preclinical research(1997)MBI-20 series(α-helical) Gram-negative infection; enhancers of conventional antibiotic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1997)Intrabiotics IB367(β-sheet) Topical treatment of oral mucositis(muoth ulcerations) Preclinical research(1997);Phase I(1998)Xoma Mycoprex(BPI-derived) Systemic candidiasis; enhancer of fluconazole activity Prelinical research(1997); PhaseⅡcompleted, Phase Ⅲ initated(1998)现在大多数临床试验是用于局部治疗,这种治疗应该是安全和有效的,因为一些毒性更强的多肽和脂多肽,如短杆菌肽S,多粘菌素B已被用于制造皮肤软膏。这些多肽也可用于那些常规抗生素和常规疗法无效的地方。利用粉剂的方法治疗肺部感染是一个很有前途的发展方向。口服药物可能会被用于治疗肠道感染,nisin正在进行抗螺旋杆菌的临床试验。至少有两个公司正在开发非肠道给药的治疗方法。抗菌肽基因工程在农业上的应用,主要是用于转化农作物培育抗病品种。由于抗菌肽对多种植物病原菌有杀菌活性,将抗茵肤基因导人植物体内表达可望提高其抗病能力。抗菌肽基因用于转化农作物培育抗病品种,如抗马铃薯青枯病、烟草抗青枯病及水稻抗白叶枯病等已有良好的开端。抗菌肽对正常哺乳动物细胞无不良影响,但对癌细胞株,部分病毒则有明显杀伤作用。这预示抗菌肽在治疗及预防癌症和抗病毒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由于某些多肽抗生素对一些植物致病细菌和真菌具有很强的抗性,一些多肽抗生素已经被用于植物抗病基因工程。如Jaynes等将两个cecropin的类似物基因,Shiva-I基因和SB-37基因转入烟草,发现Shiva-I的转基因烟草对青枯病具有一定的抗性,而SB-37的转基因烟草没有抗性。Huang等的研究表明将cecropin类多肽MB-39基因与大麦、淀粉酶信号肽基因融合后转入烟草中,所得植株野火病的抗性增强。在国内,黄大年等利用cecropinB基因转化水稻,得到了一些对水稻细条病具有不同抗性的植株。抗菌肽动物转基因的研究也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比如可以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来阻断一些虫媒疾病的传播,Possani等的研究表明,在蚊子体内表达Shiva-3可以抑制疟疾的传播,但是在蚊子的转基因技术方面还存在着一些困难;Durasu1a等通过在长红猎蟋的共生菌中表达CecropinA明显减少了其体内锥虫的数量。Reed等将Shiva-Ia转入小鼠中,转基因小鼠对布鲁氏杆菌的抵抗力显著增强,这为人工培育抗病饲养动物新品种提供了新思路。此外,抗菌肽在食品防腐,鲜花保鲜和动物饲料添加剂等方面的应用研究也正在进展之中。
2023-07-02 21:13:411

抗菌肽的国内研发

华南农业大学教授黄自然及其研究组从我国特有物种柞蚕蛹中经人工诱导和提取的产物(溶菌酶)--抗菌肽,是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取得的一项首创性科研成果。抗菌肽医药产品即以生物工程方法将抗菌肽纯化为一类新型药物。具有广谱性杀菌作用,并能抑制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特别是对耐药性细菌,抗菌肽有较强杀灭作用,并能选择性杀伤肿瘤细胞,是一种具有作用靶点及新作用机制的化合物。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和大港油田联手攻关,成功地从苍蝇体内分离出抑制多种病源菌和病毒的抗菌肽。目前多种抑菌实验已经完成,科研人员正在着手进一步纯化从苍蝇幼虫体内提取出的抗菌肽。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化与细胞所张永莲等人对名为Binlb的鼠源新基因的功能研究取得突破(批准号:39893320)。该基因只在附睾头部上皮细胞中特异表达具有抗菌功能的多肽,生育旺期表达最高。这是目前第一个发现与附睾防御系统相关的天然抗菌肽,人体也类似,也是国际上发现的第一个与男性生殖系统炎症相关的功能基因,第一次证实附睾具有免疫系统。其研究成果:《大鼠生殖系统中的一个抗菌肽基因》,于2001年3月在《Science》上发表,是我国生命科学基础研究成果第一次在《Science》上刊载。中国水稻所黄大年教授主持的蚕抗菌肽B基因转化水稻的研究,抗菌肽B基因转化植株表现出对白叶枯病合细条病的抗性有明显提高,为水稻白叶枯病的抗性育种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将该基因导入推广品种,可以获得农艺性状保持优良.另外,转基因第二代植株仍然表现对白叶枯病合细条病的抗性。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贾士荣完成了抗菌肽Cecropin B及Shiva A基因的合成,构建了表达载体,并将这些基因成功地导入我国七个马铃薯主栽品种(品系),获得1050个转基因株系,经多年多点抗病性鉴定,初步筛选出三个较起始品种抗病的株系。黄亚东,郑青,王林川,廖富苹,黄自然等采用病毒载体pAcGP67B,通过PCR点突变技术将柞蚕抗菌肽基因起始密码ATG删除以利于形成信号肽切除位点的编码序列。gp67信号肽的插入能引导表达产物分泌到细胞外而便于表达产物的鉴定及其生物活性的测定,对柞蚕抗菌肽D基因重组杆状病毒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表达。
2023-07-02 21:13:551

抗菌肽的制备的方法有哪些 具体怎么做?

提取纯化具有抗菌活性的多肽物质,并对其进行抑菌活性的研究。方法用甲醇进行粗提取。对提取的甲醇浓度、甲醇用量、浸提时间和浸提次数,采用L9(3^4)正交实验,以蛋白含量作为指标,确定最佳提取条件。得到的粗提物经Sephadex G-75、Sephadex G~50和Sephadex G-25凝胶过滤进一步分离纯化获得抗菌肽。对抗菌肽进行氨基酸组成分析,采用杯碟法进行抑菌活性研究。结果提取林蛙抗菌肽的最佳工艺条件:甲醇浓度80%、甲醇体积为蛙皮重量的6倍、提取时间24h,提取次数3次。提取的粗提物经凝胶过滤后得到抗菌肽。抗菌肽的氨基酸组成中,碱性氨基酸占22.1%。酸性氨基酸占13.9%。抗菌肽对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枯草杆菌73.25μg/ml,金黄色葡萄球菌51.75μg/ml,大肠杆菌51.75μg/ml,铜绿假单胞菌51.75μg/ml。结论经甲醇提取和凝胶过滤可从中国林蛙皮肤得到抗菌肽。该抗菌肽为碱性多肽,对革兰阳性细菌、革兰阴性细菌均有抑制作用。
2023-07-02 21:15:441

生物抗菌肽(威洛特)

保质期:三年产品规格:500ML/瓶贮藏保存:常温或低温避光密封贮存主要成分:苦参芦荟、印度苦楝、柑橘皮、生物抗菌肽注章事项:旅转喷嘴至雾状模式,对着需要消毒祛味、除臭的区域喷洒,如宠物店环境、居室环境、墙辟、地板等,重点喷洒易污染区,如窝垫笼具、宠物大小便处、以及宠物体表。
2023-07-02 21:15:511

抗菌肽的同类产品

行业同类产品中,数肽子抗菌肽 技术比较成熟。是兽药行业的标杆!
2023-07-02 21:16:091

医用面膜排行榜是怎样的?

1、可复美类人胶原蛋白敷料功效:抑制和缓解皮炎、敏感性肌肤、痤疮、激光治疗术后等各种原因引起的皮肤炎症反应,促进创面愈合与皮肤修复。可复美类人胶原蛋白敷料的主要功效成分就是类人胶原蛋白了,对于敏感肌修复或者痘肌修复都可以。面膜纸厚一点,精华比较清透,油皮也适合用。主要成分是类人胶原蛋白,用完明显能感觉到皮肤水润了不少。可复美是械字号面膜,修复能力强,属于“万能型”面膜,是属于可以经常适用的一款面膜,很适合一些修复,夏天晒伤了或者医美手术后都可以。2、芙清抗菌功能性敷料功效:抑菌、保湿、修复皮肤屏障,促进创面愈合。芙清算主打修复。主要成分为“阿然抗菌肽”和复配玻尿酸,抗菌肽是广谱抗菌,主动防御。可用于抑制皮肤常见细菌,引起皮肤炎症的主要有葡萄球菌和链球菌,而引起痤疮的最大元凶之一就是疮疱丙酸杆菌。芙清所含的抗微生物肽能抑制黄金色葡萄球菌、痤疮丙酸杆菌、铜绿假单细胞菌等,因此比较适合痤疮、皮炎、丘疹、粉刺这类症状,同时也能一定程度修复受损屏障,镇红,防止进一步的细菌感染。复配透明质酸其实就是不同分子量按一定比例形成的透明质酸原液,有保湿作用。所以,芙清很适合长闭口的皮肤和皮肤有炎症的痘痘肌爆痘的时候用。3、绽妍功效:日常保湿 各种医美手术后的修复 屏障受损的肌肤绽妍不属于一款功效太强的面膜,最大的功效就是补水保湿。面膜纸细腻贴合度也非常好,健康皮也可以放心使用。主要成分是多种分子量的透明质酸溶液,小分子玻尿酸有很好的渗透能力,大分子玻尿酸在皮肤表层形成保湿锁水膜。4、贝芙雅面膜核心有效成分:胶原蛋白、玻尿酸、神经酰胺。贝芙雅是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多位知名教授精心研制的修护肌肤、改善肌肤肤的护理产品。可解决肌肤干燥、易过敏、油光、暗沉、毛孔粗大、细纹、松弛、暗黄、粗糙、肤色不匀等十大问题。适合各种肌肤,包括敏感和问题肌肤(痘痘、黄褐斑、晒斑及各种色斑)和干燥性肌肤。尤其适合激光术后、超声刀术后、水光术后修复护理亦适用于日晒后皮炎、痤疮、痘痘等人群群的局部皮肤修复护理,以及健康皮的日常皮肤护理。这款蚕丝膜敷到脸上薄薄透透的,纸上满满的精华。蚕丝膜的锁水能力很好,和面部很好的贴合,慢慢吸收,畅通毛孔,促进肌肤吸收。,5、九立德 骨胶原脂质体面膜主要成分:水,甘油,丙二醇,透明质酸钠,卡波姆,卵磷脂,泛醌,尿囊素,甜菜碱,聚二甲基硅氧烷,聚山梨醇酯-20,氢化蓖麻油,EDTA二钠,玫瑰花油,生育酚(维生素E)。功效:消炎,舒缓,改善泛红,减少色素沉淀。适合缺水、疲惫肌肤、衰老肌肤、敏感脆弱肌肤、晦暗肌肤、包括痘皮、油皮。九立德这款面膜有专利技术,利用脂质体包埋专利技术,脂质体纳米球把包含的各种营养成分制作成纳米球后,纳米球直径为毛发1/1000左右,远远小于4000单位大小,这样就能快速突破皮肤屏障,深入真皮层,大大提升营养成分的吸收率。6、九立德脂质体传明酸面膜主要功能:主打美白修复保湿,改善肌肤暗沉粗糙,肤色不均的问题,淡化色沉,修复稳定受损肌肤,使肌肤恢复光泽。主要成分:传明酸、生育酚、甘油适用人群:皮肤暗黄、缺水、脸上都痘印、有斑、晒后修复还有想要美白的人士。7、创福康主要成分:胶原原液(活性胶原+营养皮肤氨基酸)这个面膜也是大名鼎鼎,元老级的医美面膜了。适用于轻中度炎症痤疮,痤疮怠合后早期色素沉着以及表痕的治疗,对皮肤过敏,减轻激光治疗术后疤痕的形成有辅助疗效。主打修复,有红血丝的皮肤或者刚做完针清有创口的皮肤都有很好的消炎修复功能。健康皮的日常护理也非常值得尝试。
2023-07-02 21:16:241

哪些抗菌肽走向临床应用?应用范围(适应症)是什么?它是如何生产的(较为详细的方法)?

抗菌肽是生物细胞特定基因编码、经特定外界条件诱导产生的一类多肽,具有分子量小、热稳定、杀菌范围广、作用机制独特等特点。另外,抗菌肽还具有明显的对真菌、病毒、原虫的杀伤作用,同时又可以促进伤口的愈合(可能是加速了创伤处细胞的分裂增殖),能攻击肿瘤细胞而对正常细胞没有作用。更令人惊喜抗菌肽的临床应用 抗菌肽是生物细胞特定基因编码、经特定外界条件诱导产生的一类多肽,具有分子量小、热稳定、杀菌范围广、作用机制独特等特点。另外,抗菌肽还具有明显的对真菌、病毒、原虫的杀伤作用,同时又可以促进伤口的愈合(可能是加速了创伤处细胞的分裂增殖),能攻击肿瘤细胞而对正常细胞没有作用。更令人惊喜的是,这些作用的结果不会象抗生素一样使致病菌的抗药性随抗菌肽的使用而有所增加。因为抗生素的抗菌作用一般是作用于特殊的受体或酶,细菌容易通过变异对抗生素产生抗性,而抗菌肽在抗菌时一般没有特殊的受体,抗菌肽一般是通过物理作用造成细胞膜的穿孔而达到广谱抗菌的效果,所以抗菌肽的使用不容易产生抗性菌和交叉抗性;而且在病原菌感染时,用抗生素治疗实际上对机体是有害的,因为它能刺激内毒素的释放,有时还会造成脓毒休克,但使用抗菌肽则无此现象,而且抗菌肽还能抑制细菌产物诱导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细胞因子。 到目前为止,无论是在抗菌肽的基础研究还是在后续的人工克隆、临床应用等方面都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笔者主要将抗菌肽的一些基本的、独特的性质及功能介绍如下。   一、抗菌肽的分类 目前,抗菌肽的分类还比较复杂,没有统一的标准。本文就对目前大家普遍比较认可的几种分类方式做一概述。 (一)根据抗菌肽对不同病原体的作用分 根据抗菌肽对细菌、真菌及肿瘤细胞的作用不同,可将抗菌肽分为抗细菌肽、抗真菌肽、抗肿瘤肽、既抗真菌又抗细菌的抗菌肽、既抗肿瘤又抗微生物的抗菌肽等。 (二)根据抗菌肽的结构分 根据结构可将抗菌肽分为两性分子α-螺旋的抗菌肽、含有-S-S-的抗菌肽、富含Pro的抗菌肽、富含Gly的抗菌肽。 (三)根据抗菌肽的来源分 根据来源可将抗菌肽分为哺乳动物抗菌肽、昆虫抗菌肽、植物抗菌肽、细菌抗菌肽、病毒抗菌肽等。  二、生物活性 抗菌肽是一种非特异性免疫分子,同时也是体液免疫防卫系统中的重要成员,在抵御外来病原体致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据最近的研究表明,抗菌肽对癌细胞、病毒、细菌、真菌、原虫具有广泛的杀菌活性。同时抗菌肽还具有高效性。Nordeen Ro等曾研究了抗菌肽对SB37对9种植物病原菌的抗菌活性,其对这些细菌的致死浓度在0.1~4.5摩尔/升之间。也可能正是抗菌肽的这种高效性,使抗菌肽的抗菌作用是非特异性的。  三、抗菌机理 目前,国内外对抗菌肽的抗菌机理仍有不同看法,但大家都认可的是抗菌肽是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或细菌的质膜结构,引起胞内水溶性物质大量渗出,从而导致肿瘤细胞和细菌死亡,这种机理在最近的研究中也得到了证实。抗菌分子的结构特征是保证这种机理发挥作用的中药基础。这种胞膜攻击作用的机理是通过两亲性α-螺旋上正电荷与细菌细胞质膜磷脂分子上负电荷之间的静电吸引而结合聚集在质膜上,随后抗菌肽分子中的疏水段C段(酰胺基)α-螺旋插入到疏水的细菌细胞膜中央,使抗菌肽在质膜表面聚集,形成“栅桶式”结构式或“毯式”结构,从而打乱了质膜上蛋白质和脂质原有的排列秩序,使得膜外正电荷增多,超过值时导致膜去极化,造成膜损伤。“栅桶式”结构是多个抗菌肽分子形成的离子通道,导致阳离子外流,最后细菌失去保护,不能保持正常的渗透压而死亡,这种结构含有更多的α-螺旋。 而“毯式”结构则是通过其疏水的氨基酸残基和细胞膜亲和而造成膜损伤,以这种方式作用的抗菌肽分子多含有β——折叠结构。虽然这种机理现已被认为是抗菌肽杀菌的最基本机理,但在2000年Fridrch通过对细胞膜的穿孔机理和杀菌动力进行研究,发现当有90%或甚至更多的细菌被杀死后,膜孔的形成仍不完全,据此他们认为细胞膜通透性增加不是抗菌肽唯一的作用机理。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了抗菌肽其它的具有抗菌效果的作用方式。  四、基因工程研究 抗菌肽的天然产量低,合成或从机体中提取步骤复杂、产率低、价格相当昂贵,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的抗菌肽具有重要意义。这样获得的抗菌肽与天然的有所差别,但其抗菌活性相差不大。目前,在该领域应用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首先是利用差异显示技术对进行诱导和未进行诱导基因的差异表达进行研究,可得到一些新的抗菌肽类相关基因,这是关于基因分离、表达研究的较新的方法。Kim等就利用差异显示技术分离到了一种新抗菌肽Enbocin。他们用大肠杆菌感染加餐幼虫,构建cD-NA文库,后以α-32pATP标记,选出感染的与未感染的家蚕差异DNA克隆,在基因文库中用λDASH试剂选出阳性克隆,酶切、测序,得到Enbocin基因序列。据此设计引物从昆虫细胞rnRNA 进行RT-PCR扩增,再将此扩增片断导入克隆载体与表达载体,最后用Northern biot、尿素-SDS-PAGE可证实并检测到Enbocin的表达,在国内,刘振义、屈贤铭也利用该方法成功得到了长度为241bp的片段,该片段可能在昆虫免疫反应中扮演重要角色。其次是采用融合表达的方法,该方法是将抗菌肽基因与另外一种基因连接起来,共同构建成融合基因,并克隆到表达载体上,最后在经诱导、切割而得到抗菌肽基因表达的蛋白。  五、应用前景 随着对抗菌肽的研究日益深入,其独特的抗菌作用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尤其它不会象抗生素一样产生耐药性,并且作用具有高效性,这样就使抗菌肽在开发一种新的抗生素及其困难的情况下倍受人们的青睐。当然由于抗菌肽几乎存在于每一种生物中,所以它的应用也绝不仅仅局限于某一领域。以下就是对抗菌肽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的概述。 1.药用领域 鉴于抗菌肽在抗肿瘤、抗局部感染、抗寄生虫等多方面的独特工程,人们对于利用抗菌肽来生产新型抗菌药物的研究已经不再仅仅是抗细菌方面,其它方面也进行的如火如荼。如:乳链菌肽、源于马盖宁的MSI-78及源于protegin的IB-367,用于治疗局部感染,目前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对于抗菌肽能抑杀对二甲氧基苯青霉素产生耐药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对万古霉素产生耐药性的肠道球菌和绿脓杆菌;indolicidin可抵御 aspergillus真菌感染等。另外,乳链菌肽在低PH下可用于抗幽门螺杆菌造 成的胃溃疡,还可以用于阻抑多种耐药菌的生长。 2.畜牧业领域 仔猪腹泻、奶牛乳房炎及各种病毒性疾病如猪瘟、鸡新城疫等一直是棘手的疾病,不利于畜牧业的发展。我们借鉴已成功的抗菌肽转基因工程,如转基因虾子、转基因马铃薯、转基因水稻等,可以把特异的抗菌肽基因转入畜禽特定细胞让其表达,从而产生抗病新品种。温刘发等曾利用蚕类抗菌肽制剂饲喂断奶仔猪的试验结果表明,蚕抗菌肽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断奶仔猪的腹泻程度。 另有研究表明,抗生素添加剂的使用严重破坏了肠道的微生物平衡,并易在动物体内残留,严重影响了畜产品的品质和人类的健康。用基因工程方法生产的环保型抗菌肽饲料添加剂,或者通过日龄因素调控抗菌肽基因的表达而达到畜产品无抗素化很好的解决了上述问题,这也是抗菌肽在畜牧业上最直接的应用。 3.农业领域 抗菌肽在农业上的应用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取代或部分取代目前饲养动物所用的抗生素,减少动物喂养之中对抗生素的依赖,减少抗生素通过食物链的传播和对人类的威胁;二是通过转基因技术将广谱抗菌肽基因导入植物体内,增加动植物对各种病原菌的抵抗能力。目前这些研究大都在植物中进行,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果。  六、小结 从上面抗菌肽的各个方面尤其是在药用方面可以看出,抗菌肽有很广阔的发展前景和作为一类新药开发的潜力,但是要使这一愿望得以实现,还有很多的困难需要克服。首先是抗菌肽的提存问题,由于天然抗菌肽的含量一般都较小,它的提取和存放都比较困难,虽然现在可以用化学合成和基因工程的方法获得抗菌肽,但这势必增加药物的成本。因此,如何提高抗菌肽的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是应用抗菌肽必须解决的问题,其次是基因工程生产中的表达载体问题,由于大部分抗菌肽对表达载体有害,这样只能是抗菌肽以融合蛋白的形式表达,但这又无疑增加了后续工作的难度;再次是抗菌肽的稳定性和免疫反应问题,由于目前有关抗菌肽药动学、药效学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大多数的试验只适用于局部治疗,要使抗菌肽真正的应用于临床,还要解决好它的毒性、稳定性、免疫原性、应用方法、药物制剂等方面的问题。最后是与传统抗生素相比,某些抗菌肽的抗菌活性还不够理想,这就需要结合抗菌肽活性与结构的关系有目的地对其进行改造和设计。另外,对于抗菌肽的作用机理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与探索,这样可以使我们更好的利用和改造抗菌肽,使之能尽快的应用于临床
2023-07-02 21:16:411

溶菌酶 属于 抗菌肽吗?

溶菌酶当然属于抗菌肽咯,溶菌酶本身是一类酶系,而对于酶的定义就是一类具有生物特异性的高效催化剂,酶是一种蛋白质。溶菌酶有高效特异的杀菌抑菌能耐,所以当然属于抗菌肽。抗菌肽的意思就是一类由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具有抗菌能力的肽类。蛋白质的本质就是多肽组成的,所以也属于肽类。
2023-07-02 21:16:502

蚯蚓抗菌肽在果树上的应用

蚯蚓抗菌肽在果树上的应用有:1、抗菌肽是一种蚯蚓体内抗病毒病菌的生理活性物质,由鲜活蚯蚓生物发酵提取而成,通过微生物抗菌肽的分解与抑制病毒细胞的复制,使病毒细胞快速消失,喷洒在果树上,从而到达快速治疗果树病害的作用,并提高果树的抗病性。2、抗菌肽也具有生根,壮根,促苗,促叶,保花,保果的功效,可以提高农作物果实外观及品质,修复受损植物。
2023-07-02 21:16:571

抗菌肽为什么能有效祛痘?

这要从痘痘的成因来看,经过多年医学研究发现,绝大多数的痘痘问题都与一种致痘菌有关,这个菌的名字叫做痤疮丙酸杆菌,那些医院里开的药成分也不乏杀杀菌剂,比如红霉素软膏,有效杀菌是有效抑痘的前提,这个抗菌肽的抑菌效果是红霉素的2倍,所以这个成分的祛痘效果很好我的回答您是否明白?不明白的话,欢迎随时提问
2023-07-02 21:17:031

“抗菌肽都带有都带有阳离子,通过破坏细菌的细胞膜来杀死细菌。”请问,阳离子与破坏细胞膜有何联系?

几乎所有的抗菌肽都有两个共同特征,即几乎都是阳离子型,以及分子二级结构中的疏水部分和阳离子氨基酸部分分别位于不同区域,形成了与水和脂类物质都具有亲和力的两亲性结构。抗菌肽的正电荷是其结合细菌细胞壁和外膜层的基础。 对于革兰氏阴性菌,具阳离子型的抗菌肽易与其外膜上带负电荷的脂多糖相互作用,从而破坏外膜结构以穿越内膜;而革兰氏阳性菌不具有脂多糖,但其表面由于肽聚糖的存在而带负电,抗菌肽也能破坏肽聚糖层而穿透质膜。 抗菌肽的双亲分子结构决定了其特殊的作用机制,正电荷区域首先与微生物膜外的负电荷相互作用,接着抗菌肽的疏水部分与微生物膜表面的磷脂发生互换并促使肽分子进入细胞内部。Sipos D等和Bhristensen B等一致认为,通道的形成过程为:首先,在质膜与水相界面上,抗菌肽与脂质双层间通过静电吸引而靠近;接着,借助于分子中N端与C端间的连接结构的柔性,抗菌肽分子中的疏水端插入质膜中,而刚性分子则不能完成这一步;然后两亲性的α-螺旋也插入质膜中,从而破坏了脂质双层原有的有序结构,由于两亲性的存在,抗菌肽分子在质膜上形成通道,细菌因而便失去膜势,不能保持正常渗透压而死亡
2023-07-02 21:17:122

抗菌肽祛痘效果怎么样?用久了不会产生耐药性吗?

抗菌肽因其优异的抗菌能力,是一种对于痘痘痤疮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的小分子生物肽,既不是抗生素类也不是激素类成分,所以不会产生耐药性,是可以放心使用的成分
2023-07-02 21:17:192

抗菌肽在宠物皮肤问题上的疗效有哪些?

PureSkin犬猫皮肤研究中心联合戴维斯和堪萨斯州大学教授在多项调查及研究中发现一种生物杀菌消炎剂,其核心功能成分主要为乳酸菌发酵提取物--抗菌肽(A-P technology);对白色链珠球菌可高达99%以上,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多种细菌、病原菌均有效,且不产生耐药性;抗菌谱广,杀菌性能优良,见效快,并可增强皮肤的免疫功能,具有显著的抗炎、止痒、保湿修复等功效。由于抗菌肽的活性成分为生物多肽,安全、无毒、高效、无副作用
2023-07-02 21:17:282

抗菌肽的替代作用

抗菌肽产业是一个新兴的高科技生物工程和生物技术产业。由于早期生物工程方法不完善,抗菌肽的提取极为昂贵,限制了在医药、农业、工业上的应用。随着转基因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现已可以使用工程细菌或酵母菌进行抗菌肽的大量生产,但其核心技术仅被为数不多的科学家和公司掌握。其市场应用广泛,在农业上,可用于饲料添加剂,并且适合各种动物的饲养;医药上,可以作为优秀的抗菌素替代品,也被认为是将来能克服癌症、艾滋病很有希望的药物;工业上,可以作为绿色防腐剂;人类生活上,可作为保健品与抗菌物的替代品。在2007年6月中国科技部发布的有关饲料用抗菌肽产业化的招标指南中曾提到“针对饲料用抗菌肽国内外尚未有规模化生产的现状,建立饲料用抗菌肽分子改良、高效表达及发酵生产技术, 开发出饲料专用抗菌肽新产品。” 抗菌肽的应用在兽药和饲料添加剂领域,己经取得的研究结果表明,抗菌肽完全具备替代抗生素的能力。
2023-07-02 21:17:371

抗菌肽的功效与作用

   核心功效   提高免疫力、水溶性好、具有稳定性。    抗菌肽的简介   抗菌肽原指昆虫体内经诱导而产生的一类具有抗菌活性的碱性多肽物质,分子量在2000~7000左右,由20~6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这类活性多肽多数具有强碱性、热稳定性以及广谱抗菌等特点。后来,从其他昆虫以及两栖类动物、哺乳动物中,也分离到结构相似的抗菌多肽,有70多种抗菌多肽的结构被测定。    功效与作用   1、提高免疫力:某些抗菌肽对部分病毒、真菌、原虫和癌细胞等有杀灭作用,因此可以提高免疫力,加速伤口愈合过程。   2、水溶性好:天然抗菌肽通常是由30多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碱性小分子多肽,水溶性好,分子量大约为4000道尔顿左右。大部分抗菌肽具有热稳定性,在l00℃下加热10~15min仍能保持其活性。   3、具有稳定性:抗菌肽对较大的离子强度和较高或较低的pH值均具有较强的抗性。此外,部分抗菌肽尚具备抵抗胰蛋白酶或胃蛋白酶水解的能力。    适宜人群   一般人群均适宜。    禁忌人群   无特殊禁忌人群。
2023-07-02 21:18:031

抗菌肽有什么作用

抗菌肽的主要作用:抗菌肽是通过作用于细菌细胞膜而起作用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多种抗菌肽与细胞膜作用的模型.但严格地说,抗菌肽以何种机制杀死细菌至今还没有完全弄清楚.目前一般认为,Cecropin类抗菌肽作用于细胞膜,在膜上形成跨膜的离子通道,破坏了膜的完整性,造成细胞内容物泄漏,从而杀死细胞.对于抗菌肽破坏膜的完整性,使细胞内外屏障丧失,从而杀死细菌这一观点已得到基本统一的认识,但对其具体作用过程、是否存在特异性的膜受体、有无其它因子协同等问题尚不十分清楚,存在不同看法.不同抗菌肽的作用机制可能不一样,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2023-07-02 21:18:122

什么是抗菌肽?

  抗菌肽前景广阔的新型抗生素  自发现青霉素以来,抗生素一直是人类治疗病原微生物感染疾病的有力武器,但随着抗生素的长期广泛应用,病原菌耐药性的形成也日趋严重,迫切要求开发新型抗生素,而且前从微生物中寻找新生物的难度已愈来愈大。来源于动物的抗菌肽(也称为杀菌肽,动物多肽抗生素)的发现,为开发新型抗生素提供了新的广阔的来源。近年来,对抗菌肽的理论和应用研究获得了迅速发展。  抗菌肽的发现起源于对昆虫免疫机制的研究,当昆虫受到外界刺激时,发生免疫应答反应,在体内诱导产生出具有强烈抗菌活性的物质,抗菌肽是其中重要组成成份。后来,又在两栖动物、哺乳动物中分离得到类似的具有抗菌活性的多肽,使人们对抗菌肽的起源及其在进化中的作用有了新的认识。随着对抗菌肽结构与功能、抗菌肽-生物膜相互作用机理、抗菌肽基因的分子生物学、抗菌肽基因工程等研究的深入进行,抗菌肽在医疗、农业等领域显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抗菌肽的概念和分类  抗菌肽原指昆虫体内经诱导而产生的一类分子量在4KD左右,具有抗菌活性的碱性多肽物质。最初,人们在研究北美天蚕的免疫机制时,发现其滞育蛹经外界刺激诱导后,其血淋巴中产生了具有抑菌作用的多肽物质,这类抗菌多肽被命名为天蚕素(Cecropins)。后来,从其他昆虫以及两栖类动物、哺乳动物中,也分离到结构相似的抗菌多肽。迄今为止,在不同动物组织中已发现了很多具有抗菌作用的蛋白质和多肽,已有70多种抗菌多肽的结构被测定,抗菌肽的概念得到了极大的扩展。  根据抗菌肽的结构,可将其分为5类:(1)单链无半胱氨酸残基的α-螺旋,或由无规卷曲连接的两段α-螺旋组成的肽;(2)富含某些氨基酸残基但不含半胱氨酸残基的抗菌肽;(3)含1个二硫键的抗菌多肽;(4)有2个或2个以上二硫键、具有β-折叠结构的抗菌肽;(5)由其它已知功能的较大的多肽衍生而来的具有抗菌活性的肽。其中最早分离到的Cecropins和从非洲爪蟾中分离到的Magainins等属于第一类抗菌肽,通常也将其称为Cecropin类抗菌肽,目前对此类抗菌肽的研究也较深入。  抗菌肽的生物学效应  抗菌肽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对细菌有很强的杀伤作用,尤其是其对某些耐药性病原菌的杀灭作用更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除此之外,人们还发现,某些抗菌肽对部分病毒、真菌、原虫和癌细胞等有杀灭作用,甚至能提高免疫力、加速伤口愈合过程。  抗菌肽的广泛的生物学活性显示了其在医学上良好的应用前景。  抗菌肽的作用机制  自从发现抗菌肽以来,已对抗菌肽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大量研究。目前已知的是,抗菌肽是通过作用于细菌细胞膜而起作用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多种抗菌肽与细胞膜作用的模型。但严格地说,抗菌肽以何种机制杀死细菌至今还没有完全弄清楚。  目前一般认为,Cecropin类抗菌肽作用于细胞膜,在膜上形成跨膜的离子通道,破坏了膜的完整性,造成细胞内容物泄漏,从而杀死细胞。  对于抗菌肽破坏膜的完整性,使细胞内外屏障丧失,从而杀死细菌这一观点已得到基本统一的认识,但对其具体作用过程、是否存在特异性的膜受体、有无其它因子协同等问题尚不十分清楚,存在不同看法。不同抗菌肽的作用机制可能不一样,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抗菌肽基因工程  抗菌肽在动物体内含量极微。从动物体内提取抗菌肽产量低、费时长、工艺复杂、费用昂贵,无法实现大规模生产,这成为制约抗菌肽进入实际应用的最大障碍。因此,开展抗菌肽基因工程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已进入临床应用的基因工程药物多数是采用原核表达系统生产的,但由于抗菌肽对细菌的杀伤作用,不能用原核表达系统直接表达具有生物活性的抗菌肽,而如果采用融合蛋白的形式表达,将给表达产物的后处理带来很大麻烦。因此,国内外的研究者多采用真核表达系统进行抗菌肽基因工程研究。  近年来,以酵母为基因工程受体菌的研究引起人们的重视,酵母具有比大肠杆菌更完备的基因表达调控机制和对表达产物的加工修饰及分泌能力,并且不会产生内毒素,是基因工程中良好的真核基因受体菌。自1978年Hinnen等首先试验酵母转化成功后,已有人干扰素基因、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基因、α-淀粉酶基因等数十种外源基因在酵母中获得表达。国内研究者大量研究表明,利用酵母表达抗菌肽是一条可行的道路,如能在表达产率上得到进一步提高,将为抗菌肽早日进入临床应用奠定良好的基础。
2023-07-02 21:18:224

抗菌肽的功能

抗菌肽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可以快速查杀靶标,并且其中很多是纯天然的肽,使它迅速成为潜在的治疗药物#抗菌肽的治疗范围为:革兰氏阴性细菌、革兰氏阳性细菌、真菌、寄生虫、肿瘤细胞等 。
2023-07-02 21:18:335

抗菌肽的理化作用

天然抗菌肽通常是由30多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碱性小分子多肽,水溶性好,分子量大约为4000道尔顿左右。大部分抗菌肽具有热稳定性,在l00℃下加热10~15min仍能保持其活性。多数抗菌肽的等电点大于7,表现出较强的阳离子特征。同时,抗菌肽对较大的离子强度和较高或较低的pH值均具有较强的抗性。此外,部分抗菌肽尚具备抵抗胰蛋白酶或胃蛋白酶水解的能力。抗菌肽功能从目前的研究结果来看,一般认为抗菌肽杀菌机理主要是作用于细菌的细胞膜,破坏其完整性并产生穿孔现象,造成细胞内容物溢出胞外而死亡。首先由静电吸引而附于细菌膜表面,疏水性的C端插入膜内疏水区并改变膜的构象,多个抗菌肽在膜上形成离子通道而导致某些离子的逸出而死亡。亦有学者认为抗菌肽作用于膜蛋白引起凝聚、失活及离子通道,引起膜渗透性改变而导致死亡,亦有学者提出抗菌肽是否存在特异性的膜受休及有无其它因子的协同作用等问题。不同类别的抗菌肽的作用机理可能不一样。抗菌肽多数具有强碱性、热稳定性以及广谱抗菌等特点。某些抗菌肽对部分真菌、原虫、病毒及癌细胞等均具有强有力的杀伤作用。抗菌肽对细菌的杀伤作用抗菌肽对革兰氏阴性及阳性细菌均有高效广谱的杀伤作用。国内外已报道至少有113种以上的不同细菌均能被抗菌肽所杀灭。抗菌肽对真菌的杀伤作用最先发现具有抗真菌作用的抗菌肽是从两栖动物蛙的皮肤中分离到的蛙皮素(Magainins),它不仅作用于G+、G-,对真菌及原虫亦有杀伤作用。Defensins是一种动物细胞内源性杀菌多肽,是从吞噬细胞中分离出来的,具有很宽的抗菌谱,对G+的杀伤作用大于对G-的杀伤作用,它也作用于真菌和部分真核细胞。Cecropin A及其类似物如天蚕素——蜂毒素杂合肽对感染昆虫的真菌具有一定的杀伤作用。抗菌肽对原虫的杀伤作用抗菌肽Magainins对原虫有杀伤作用。实验证明抗菌肽可以杀死草履虫、变形虫和四膜虫。柞蚕抗菌肽D对阴道毛滴虫亦有杀伤作用。抗菌肽对病毒的杀伤作用Melitiin和Cecropins在亚毒性浓度下通过阻遏基因表达来抑制HIV-1病毒的增殖。Magainin-2及合成肽Modelin1 和Moderln-5对疱疹病毒HSV-1和HSV-2有一定的抑制效果。这些肽对病毒被膜直接起作用,而不是抑制病毒DNA的复制或基因表达。抗菌肽对癌细胞的杀伤作用抗菌肽对正常哺乳动物细胞及昆虫细胞无不良影响,但对癌细胞株则有明显杀伤作用。这种选择性机理可能与细胞骨架有关。已有有关抗菌肽对宫颈癌细胞、直肠癌细胞及肝癌细胞的杀伤作用与剂量相关的效应的报道。预防败血症天然抗菌肽具有选择性免疫激活和调节功能,对败血症有良好的预防和保护作用。传统抗生素的滥用导致临床上出现各种耐药菌株,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在与致病菌变异竞争的过程中,自然界各种来源的抗菌肽成为人们研发新型抗感染药物的新希望,但人们对抗菌肽的认识和研究仍集中于其直接杀灭细菌生长的效应上。败血症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伴随有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症状的一种危重疾病。病原微生物感染诱导促炎症因子大量释放,导致多种重要器官衰竭,具有较高死亡率。爬行动物cathelicidin抗菌肽及衍生物及其应用的基础上,深入揭示该抗菌肽在体内外具有选择性的免疫激活作用。在各种标准和临床耐药菌株诱导的败血症动物模型中,cathelicidin肽选择性地激活体内天然免疫响应,在不引起大量有害炎症因子激活的同时,通过p38 MAPK信号通路选择性地刺激炎症抑制细胞因子、免疫细胞趋化因子的表达和释放,对全身性和致死性败血症具有良好的预防和保护作用。
2023-07-02 21:19:011

抗菌肽的主要作用是什么?天蚕素抗菌肽是哪个厂家的?

1、抗菌肽的主要作用:抗菌肽是通过作用于细菌细胞膜而起作用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多种抗菌肽与细胞膜作用的模型。但严格地说,抗菌肽以何种机制杀死细菌至今还没有完全弄清楚。目前一般认为,Cecropin类抗菌肽作用于细胞膜,在膜上形成跨膜的离子通道,破坏了膜的完整性,造成细胞内容物泄漏,从而杀死细胞。对于抗菌肽破坏膜的完整性,使细胞内外屏障丧失,从而杀死细菌这一观点已得到基本统一的认识,但对其具体作用过程、是否存在特异性的膜受体、有无其它因子协同等问题尚不十分清楚,存在不同看法。不同抗菌肽的作用机制可能不一样,尚有待进一步研究。2、天蚕素抗菌肽的生产厂家为:郑州晨旭化工产品有限公司
2023-07-02 21:19:173

抗菌肽的研究意义是什么(如果不是自己写的 一定要注明出处哦)

抗菌肽前景广阔的新型抗生素 自发现青霉素以来,抗生素一直是人类治疗病原微生物感染疾病的有力武器,但随着抗生素的长期广泛应用,病原菌耐药性的形成也日趋严重,迫切要求开发新型抗生素,而且前从微生物中寻找新生物的难度已愈来愈大。来源于动物的抗菌肽(也称为杀菌肽,动物多肽抗生素)的发现,为开发新型抗生素提供了新的广阔的来源。近年来,对抗菌肽的理论和应用研究获得了迅速发展。 抗菌肽的发现起源于对昆虫免疫机制的研究,当昆虫受到外界刺激时,发生免疫应答反应,在体内诱导产生出具有强烈抗菌活性的物质,抗菌肽是其中重要组成成份。后来,又在两栖动物、哺乳动物中分离得到类似的具有抗菌活性的多肽,使人们对抗菌肽的起源及其在进化中的作用有了新的认识。随着对抗菌肽结构与功能、抗菌肽-生物膜相互作用机理、抗菌肽基因的分子生物学、抗菌肽基因工程等研究的深入进行,抗菌肽在医疗、农业等领域显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抗菌肽的概念和分类 抗菌肽原指昆虫体内经诱导而产生的一类分子量在4KD左右,具有抗菌活性的碱性多肽物质。最初,人们在研究北美天蚕的免疫机制时,发现其滞育蛹经外界刺激诱导后,其血淋巴中产生了具有抑菌作用的多肽物质,这类抗菌多肽被命名为天蚕素(Cecropins)。后来,从其他昆虫以及两栖类动物、哺乳动物中,也分离到结构相似的抗菌多肽。迄今为止,在不同动物组织中已发现了很多具有抗菌作用的蛋白质和多肽,已有70多种抗菌多肽的结构被测定,抗菌肽的概念得到了极大的扩展。 根据抗菌肽的结构,可将其分为5类:(1)单链无半胱氨酸残基的α-螺旋,或由无规卷曲连接的两段α-螺旋组成的肽;(2)富含某些氨基酸残基但不含半胱氨酸残基的抗菌肽;(3)含1个二硫键的抗菌多肽;(4)有2个或2个以上二硫键、具有β-折叠结构的抗菌肽;(5)由其它已知功能的较大的多肽衍生而来的具有抗菌活性的肽。其中最早分离到的Cecropins和从非洲爪蟾中分离到的Magainins等属于第一类抗菌肽,通常也将其称为Cecropin类抗菌肽,目前对此类抗菌肽的研究也较深入。 抗菌肽的生物学效应 抗菌肽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对细菌有很强的杀伤作用,尤其是其对某些耐药性病原菌的杀灭作用更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除此之外,人们还发现,某些抗菌肽对部分病毒、真菌、原虫和癌细胞等有杀灭作用,甚至能提高免疫力、加速伤口愈合过程。 抗菌肽的广泛的生物学活性显示了其在医学上良好的应用前景。 抗菌肽的作用机制 自从发现抗菌肽以来,已对抗菌肽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大量研究。目前已知的是,抗菌肽是通过作用于细菌细胞膜而起作用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多种抗菌肽与细胞膜作用的模型。但严格地说,抗菌肽以何种机制杀死细菌至今还没有完全弄清楚。 目前一般认为,Cecropin类抗菌肽作用于细胞膜,在膜上形成跨膜的离子通道,破坏了膜的完整性,造成细胞内容物泄漏,从而杀死细胞。 对于抗菌肽破坏膜的完整性,使细胞内外屏障丧失,从而杀死细菌这一观点已得到基本统一的认识,但对其具体作用过程、是否存在特异性的膜受体、有无其它因子协同等问题尚不十分清楚,存在不同看法。不同抗菌肽的作用机制可能不一样,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抗菌肽基因工程 抗菌肽在动物体内含量极微。从动物体内提取抗菌肽产量低、费时长、工艺复杂、费用昂贵,无法实现大规模生产,这成为制约抗菌肽进入实际应用的最大障碍。因此,开展抗菌肽基因工程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已进入临床应用的基因工程药物多数是采用原核表达系统生产的,但由于抗菌肽对细菌的杀伤作用,不能用原核表达系统直接表达具有生物活性的抗菌肽,而如果采用融合蛋白的形式表达,将给表达产物的后处理带来很大麻烦。因此,国内外的研究者多采用真核表达系统进行抗菌肽基因工程研究。 近年来,以酵母为基因工程受体菌的研究引起人们的重视,酵母具有比大肠杆菌更完备的基因表达调控机制和对表达产物的加工修饰及分泌能力,并且不会产生内毒素,是基因工程中良好的真核基因受体菌。自1978年Hinnen等首先试验酵母转化成功后,已有人干扰素基因、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基因、α-淀粉酶基因等数十种外源基因在酵母中获得表达。国内研究者大量研究表明,利用酵母表达抗菌肽是一条可行的道路,如能在表达产率上得到进一步提高,将为抗菌肽早日进入临床应用奠定良好的基础。
2023-07-02 21:19:261

抗菌肽首次发现于何时

目录[隐藏]概述概念和分类生物学效应作用机制基因工程发展现状应用及前景总结    抗菌肽(antibacterial peptide; antibiotic peptide)  拼音:kàng jūn tài[编辑本段]概述  抗菌肽是生物体内经诱导产生的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分子多肽,分子量在2000~动物的抗菌肽7000左右,由20~6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这类活性多肽多数具有强碱性、热稳定性以及广谱抗菌等特点。世界上第一个被发现的抗菌队是1980年由瑞典科学家G.Boman等人经注射阴沟通杆菌及大肠杆菌诱导惜古比天蚕蛹产生的具有抗菌活性的多肽,定名为Cecropins。此后数年间,人们相继从细菌、真菌、两栖类、昆虫、高等植物、哺乳动物乃至人类中发现并分离获得具有抗菌活性的多肽。由于最初人们发现这类活性多肽对细菌具有广谱高效杀菌活性,因而命名为“antibactetial pepiides,ABP”,中文译为抗菌肽,其原意为抗细菌肽。随着人们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发现某些抗细菌肽对部分真菌、原虫、病毒及癌细胞等均具有强有力的杀伤作用,因而对这类活性多肽的命名许多学者倾向于称之为”peptide antibiotics”一多肽抗生素。[编辑本段]概念和分类  抗菌肽原指昆虫体内经诱导而产生的一类分子量在4KD左右,具有抗菌活性的碱性多肽物质。最初,人们在研究北美天蚕的免疫机制时,发现其滞育蛹经外界刺激诱导后,其血淋巴中产生了具有抑菌作用的多肽物质,这类抗菌多肽被命名为天蚕素(Cecropins)。后来,从其他昆虫以及两栖类动物、哺乳动物中,也分离到结构相似的抗菌多肽。迄今为止,在不同动物组织中已发现了很多具有抗菌作用的蛋白质和多肽,已有70多种抗菌多肽的结构被测定,抗菌肽的概念得到了极大的扩展。   根据抗菌肽的结构,可将其分为5类:(1)单链无半胱氨酸残基的α-螺旋,或由无规卷曲连接的两段α-螺旋组成的肽;(2)富含某些氨基酸残基但不含半胱氨酸残基的抗菌肽;(3)含1个二硫键的抗菌多肽;(4)有2个或2个以上二硫键、具有β-折叠结构的抗菌肽;(5)由其它已知功能的较大的多肽衍生而来的具有抗菌活性的肽。其中最早分离到的Cecropins和从非洲爪蟾中分离到的Magainins等属于第一类抗菌肽,通常也将其称为Cecropin类抗菌肽,目前对此类抗菌肽的研究也较深入。 
2023-07-02 21:19:351

食品防腐剂成分中有哪些是抗菌肽,怎样发挥抗菌作用,为何可以加入食物中?

最好不骑的话,当然肯定他的抗拒,他发挥了抗菌的作用,因为他有一种的延展性的
2023-07-02 21:19:453

抗菌肽怎么生产

抗菌肽在动物体内含量极微。从动物体内提取抗菌肽产量低、费时长、工艺复杂、费用昂贵,无法实现大规模生产,这成为制约抗菌肽进入实际应用的最大障碍。因此,开展抗菌肽基因工程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已进入临床应用的基因工程药物多数是采用原核表达系统生产的,但由于抗菌肽对细菌的杀伤作用,不能用原核表达系统直接表达具有生物活性的抗菌肽,而如果采用融合蛋白的形式表达,将给表达产物的后处理带来很大麻烦。因此,国内外的研究者多采用真核表达系统进行抗菌肽基因工程研究。 近年来,以酵母为基因工程受体菌的研究引起人们的重视,酵母具有比大肠杆菌更完备的基因表达调控机制和对表达产物的加工修饰及分泌能力,并且不会产生内毒素,是基因工程中良好的真核基因受体菌。自1978年Hinnen等首先试验酵母转化成功后,已有人干扰素基因、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基因、α-淀粉酶基因等数十种外源基因在酵母中获得表达。国内研究者大量研究表明,利用酵母表达抗菌肽是一条可行的道路,如能在表达产率上得到进一步提高,将为抗菌肽早日进入临床应用奠定良好的基础。
2023-07-02 21:19:542

抗菌肽的储存对抗菌性能的影响

抗菌肽的储存对抗菌性能的影响很大抗菌肽(antimicrobial peptide)肽原指昆虫体内经诱导而产生的一类具有抗菌活性的碱性多肽物质,分子量在2000~7000左右,由20~6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这类活性多肽多数具有强碱性、热稳定性以及广谱抗菌等特点。世界上第一个被发现的抗菌肽的是1980年由瑞典科学家G.Boman等人经注射阴沟通杆菌及大肠杆菌诱导惜古比天蚕蛹产生的具有抗菌活性的多肽,定名为Cecropins。人们在研究北美天蚕的免疫机制时,发现其滞育蛹经外界刺激诱导后,其血淋巴中产生了具有抑菌作用的多肽物质,这类抗菌多肽被命名为天蚕素(Cecropins)。后来,从其他昆虫以及两栖类动物、哺乳动物中,也分离到结构相似的抗菌多肽,有70多种抗菌多肽的结构被测定。1980年后的数年间,人们相继从细菌、真菌、两栖类、昆虫、高等植物、哺乳动物乃至人类中发现并分离获得具有抗菌活性的多肽。由于这类活性多肽对细菌具有广谱高效杀菌活性,因而命名为“antibacterial pepitides,ABP”,中文译为抗菌肽,其原意为抗细菌肽。随着人们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发现某些抗细菌肽对部分真菌、原虫、病毒及癌细胞等均具有强有力的杀伤作用,因而对这类活性多肽的命名许多学者倾向于称之为”peptide antibiotics”一多肽抗生素。13年11月,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张云课题组发现,天然抗菌肽具有选择性免疫激活和调节功能,对败血症有良好的预防和保护作用。
2023-07-02 21:20:131

苍蝇的抗菌肽可不可以用在人的身上

  抗菌肽  http://tech.sina.com.cn/oi/46862.shtml  抗菌肽 抗菌肽的概念和分类  抗菌肽原指昆虫体内经诱导而产生的一类分子量在4KD左右,具有抗菌活性的碱性多肽物质。最初,人们在研究北美天蚕的免疫机制时,发现其滞育蛹经外界刺激诱导后,其血淋巴中产生了具有抑菌作用的多肽物质,这类抗菌多肽被命名为天蚕素(Cecropins)。后来,从其他昆虫以及两栖类动物、哺乳动物中,也分离到结构相似的抗菌多肽。迄今为止,在不同动物组织中已发现了很多具有抗菌作用的蛋白质和多肽,已有70多种抗菌多肽的结构被测定,抗菌肽的概念得到了极大的扩展。  根据抗菌肽的结构,可将其分为5类:(1)单链无半胱氨酸残基的α-螺旋,或由无规卷曲连接的两段α-螺旋组成的肽;(2)富含某些氨基酸残基但不含半胱氨酸残基的抗菌肽;(3)含1个二硫键的抗菌多肽;(4)有2个或2个以上二硫键、具有β-折叠结构的抗菌肽;(5)由其它已知功能的较大的多肽衍生而来的具有抗菌活性的肽。其中最早分离到的Cecropins和从非洲爪蟾中分离到的Magainins等属于第一类抗菌肽,通常也将其称为Cecropin类抗菌肽,目前对此类抗菌肽的研究也较深入。  抗菌肽的生物学效应  抗菌肽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对细菌有很强的杀伤作用,尤其是其对某些耐药性病原菌的杀灭作用更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除此之外,人们还发现,某些抗菌肽对部分病毒、真菌、原虫和癌细胞等有杀灭作用,甚至能提高免疫力、加速伤口愈合过程。  抗菌肽的广泛的生物学活性显示了其在医学上良好的应用前景。  抗菌肽的作用机制  自从发现抗菌肽以来,已对抗菌肽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大量研究。目前已知的是,抗菌肽是通过作用于细菌细胞膜而起作用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多种抗菌肽与细胞膜作用的模型。但严格地说,抗菌肽以何种机制杀死细菌至今还没有完全弄清楚。  目前一般认为,Cecropin类抗菌肽作用于细胞膜,在膜上形成跨膜的离子通道,破坏了膜的完整性,造成细胞内容物泄漏,从而杀死细胞。  对于抗菌肽破坏膜的完整性,使细胞内外屏障丧失,从而杀死细菌这一观点已得到基本统一的认识,但对其具体作用过程、是否存在特异性的膜受体、有无其它因子协同等问题尚不十分清楚,存在不同看法。不同抗菌肽的作用机制可能不一样,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抗菌肽基因工程  抗菌肽在动物体内含量极微。从动物体内提取抗菌肽产量低、费时长、工艺复杂、费用昂贵,无法实现大规模生产,这成为制约抗菌肽进入实际应用的最大障碍。因此,开展抗菌肽基因工程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已进入临床应用的基因工程药物多数是采用原核表达系统生产的,但由于抗菌肽对细菌的杀伤作用,不能用原核表达系统直接表达具有生物活性的抗菌肽,而如果采用融合蛋白的形式表达,将给表达产物的后处理带来很大麻烦。因此,国内外的研究者多采用真核表达系统进行抗菌肽基因工程研究。  近年来,以酵母为基因工程受体菌的研究引起人们的重视,酵母具有比大肠杆菌更完备的基因表达调控机制和对表达产物的加工修饰及分泌能力,并且不会产生内毒素,是基因工程中良好的真核基因受体菌。自1978年Hinnen等首先试验酵母转化成功后,已有人干扰素基因、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基因、α-淀粉酶基因等数十种外源基因在酵母中获得表达。国内研究者大量研究表明,利用酵母表达抗菌肽是一条可行的道路,如能在表达产率上得到进一步提高,将为抗菌肽早日进入临床应用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概述  抗菌肽是生物体内经诱导产生的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分子多肽,分子量在2000~7000左右,由20~6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这类活性多肽多数具有强碱性、热稳定性以及广谱抗菌等特点。世界上第一个被发现的抗菌队是1980年由瑞典科学家G.Boman等人经注射阴沟通杆菌及大肠杆菌诱导惜古比天蚕蛹产生的具有抗菌活性的多肽,定名为Cecropins。此后数年间,人们相继从细菌、真菌、两栖类、昆虫、高等植物、哺乳动物乃至人类中发现并分离获得具有抗菌活性的多肽。由于最初人们发现这类活性多肽对细菌具有广谱高效杀菌活性,因而命名为“antibactetial pepiides,ABP”,中文译为抗菌肽,其原意为抗细菌肽。随着人们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发现某些抗细菌肽对部分真菌、原虫、病毒及癌细胞等均具有强有力的杀伤作用,因而对这类活性多肽的命名许多学者倾向于称之为”peptide antibiotics”一多肽抗生素。  二、抗菌肽的理化性质、作用机理和作用范围  天然抗菌肽通常是由30多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碱性小分子多肽,水溶性好,分子量大约为4000道尔顿左右。大部分抗菌肽具有热稳定性,在l00℃下加热10~15min仍能保持其活性。多数抗菌肽的等电点大于7,表现出较强的阳离子特征。同时,抗菌肽对较大的离子强度和较高或较低的pH值均具有较强的抗性。此外,部分抗菌肽尚具备抵抗胰蛋白酶或胃蛋白酶水解的能力。  抗菌肽功能从目前的研究结果来看,一般认为抗菌肽杀菌机理主要是作用于细菌的细胞膜,破坏其完整性并产生穿孔现象,造成细胞内容物溢出胞外而死亡。首先由静电吸引而附于细菌膜表面,疏水性的C端插入膜内疏水区并改变膜的构象,多个抗菌肽在膜上形成离子通道而导致某些离子的逸出而死亡。亦有学者认为抗菌肽作用于膜蛋白引起凝聚、失活及离子通道,引起膜渗透性改变而导致死亡,亦有学者提出抗菌肽是否存在特异性的膜受休及有无其它因子的协同作用等问题。不同类别的抗菌肽的作用机理可能不一样。  抗菌肽多数具有强碱性、热稳定性以及广谱抗菌等特点。某些抗菌肽对部分真菌、原虫、病毒及癌细胞等均具有强有力的杀伤作用。  1. 抗菌肽对细菌的杀伤作用  抗菌肽对革兰氏阴性及阳性细菌均有高效广谱的杀伤作用。国内外已报道至少有113种以上的不同细菌均能被抗菌肽所杀灭。  2.抗菌肽对真菌的杀伤作用  最先发现具有抗真菌作用的抗菌肽是从两栖动物蛙的皮肤中分离到的蛙皮素(Magainins),它不仅作用于C+、C-,对真菌及原虫亦有杀伤作用。Defensins是一种动物细胞内源性杀菌多肽,是从吞噬细胞中分离出来的,具有很宽的抗菌谱,对G+的杀伤作用大于对G-的杀伤作用,它也作用于真菌和部分真核细胞。Cecropin A及其类似物如天蚕素——蜂毒素杂合肽对感染昆虫的真菌具有一定的杀伤作用。  3.抗菌肽对原虫的杀伤作用  抗菌肽Magainins对原虫有杀伤作用。实验证明抗菌肽可以杀死草履虫、变形虫和四膜虫。柞蚕抗菌肽D对阴道毛滴虫亦有杀伤作用。  4. 抗菌肽对病毒的杀伤作用  Melitiin和Cecropins在亚毒性浓度下通过阻遏基因表达来抑制HIV-1病毒的增殖。Magainin-2及合成肽Modelin1 和Moderln-5对疱疹病毒HSV-1和HSV-2有一定的抑制效果。这些肽对病毒被膜直接起作用,而不是抑制病毒DNA的复制或基因表达。  5.抗菌肽对癌细胞的杀伤作用  抗菌肽对正常哺乳动物细胞及昆虫细胞无不良影响,但对癌细胞株则有明显杀伤作用。这种选择性机理可能与细胞骨架有关。已有有关抗菌肽对宫颈癌细胞、直肠癌细胞及肝癌细胞的杀伤作用与剂量相关的效应的报道。  三、抗菌肽的发展现状  迄今为止,从不同的生物体内诱导分离获得的抗菌肽已不下200多种,仅从昆虫中分离获得的就多达170余种。人们根据抗菌肽的来源及结构性质进行了分类。根据抗菌肽的结构,可将其分为5类  1.具有螺旋结构的线性多肽 cecropins是第一个被发现的动物抗菌肽,1980年,由Boman等从美国天蚕蛹中分离得到。该类多肽抗生素一般含有37~39个氨基酸残基,不含半胱氨酸,其N端区域具有强碱性,可形成近乎完美的双亲螺旋结构,而在C端区域可形成疏水螺旋,两者之间有甘氨酸和脯氨酸形成的铰链区,多数多肽的C端被酰胺化,酰胺化对其抗菌活性具有重要作用。此后,人们相继从家蚕、柞蚕、果蝇、麻蝇中分离到了cecropins类抗菌肽。1989年,Lee等人从猪小肠中分高到了cecropin P1,说明了cecropins可能在动物中广泛存在。cecropins对革兰阳性菌、阴性菌部具有很强的杀伤力,而对真菌和真核细胞没有毒性。目前cecropins已被人工合成并已商品化。  magainins也是较早发现的一类具有双亲螺旋结构的抗菌肽。最初是从蟾蜍的皮肤中分离得到的,后来在哺乳动物的神经组织和肠组织中发现了其类似物。magainins对革兰阳性菌、阴性菌、真菌、原生动物都有杀伤作用,但是对革兰阴性菌的活性比cecropins要低10倍左右。  此外,从一些动物的再生性器官和两栖类的多种组织器官中分离得到了一些具有螺旋结构的多肽,如来源于南美蛙的dermaseptin和来源于树蛙的bombininh。  2.富含某种氨基酸的线性多肽 apidaecins是从蜜蜂中分离得到的富含脯氨酸的多肽抗生素,一般含有16~18个氨基酸残基,其中脯氨酸含量高达33%,精氨酸含量可达17%。apidaecins对某些革兰阴性菌具有很强的活性,而对革兰阳性菌不起作用。apidaecins对某些革兰阴性的植物病原菌和肠杆菌科的致病菌的高杀伤力,使其在植物抗细菌病基因工程和食品工业中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  drosocin是来源于果蝇的一种富含脯氨酸的抗菌肽,在结构上与apidaecins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是在其11位的苏氨酸羟基上连接着一个O-二糖链(-N-乙酰半乳糖胺-半乳糖。)  coleoptericin和hemiptericin分别来源于鞘翅目和半翅目昆虫,一级结构中富含甘氨酸,分子量一般较大。Oppenheim等人从人的腮腺和下颌腺分泌物中分离得到了一组富含组氨酸的抗菌肽,长度在7~38个氨基酸残基不等,被称为histatins。对于引起口腔感染的多种微生物具有活性。indolicidin是来源于牛中性粒细胞的多肽抗生素,因其13个氨基酸中含有5个色氨酸而得名。其C端是酰胺化的。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都具有很强的杀菌活性。  3.含有一个二硫键的多肽 这是一类数量很少的抗菌肽,第1个被发现的这类多肽是bactenecin,来源于牛中性粒细胞。其12个氨基酸中含有4个精氨酸,在其第2位和第11位氨基酸残基间形成二硫键。bactenecin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都有活性。这类多肽中还包括一些来源于蛙类皮肤的多肽抗生素,一般在C端有一个由7个氨基酸形成的“loop”和一个长的N端“尾巴”,如brevinin-1,brevinin-2。  4.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二硫键的多肽 这类多肽的典型代表是defensins,最初发现的α-defensins来源于哺乳动物的组织中,一般含有29~34个氨基酸残基,其中6个保守的半胱氨酸形成3个分子内二硫键,此外,其第6位和第15位的精氨酸,第24位的甘氨酸也是保守的。α-defensins可形成3层的β片层结构,通过3个二硫键和Arg-6与Glu-24之间的盐桥而被稳定。目前,defensins已被合成并已商品化。defensins对多种细菌和某些真菌具有杀伤作用,并且对真核细胞有一定的毒性。defensins对革兰阳性菌的活性比革兰阴性菌强。defenssins的活性比cecropins弱,并且通常在低离子强度下起作用。 β-defensins比α-defensins大一些,一般含有38~42个氨基酸残基。都含有3个二硫键和4~8个精氨酸。昆虫defensins在C末端与α-defensins相似,但是只有两个β片层结构,中间有一段α螺旋起稳定作用,主要对革兰阳性菌起作用,而对真菌没有作用。 植物defensins一般有45~54个氨基酸残基,可形成4个二硫键,3个β片层结构和一个α螺旋结构。植物defensins一般只对真菌起作用而对细菌没有作用。不同植物defensins对真菌的抗菌谱不同。 thionins也是一类来源于植物的多肽抗生素,含有45~47个氨基酸残基,有6个或8个半胱氨酸形成的3个或4个二硫键。其二级结构可形成2个反平行的α螺旋结构和2个反平行的β片层结构。thionins抑制多种植物致病细菌和真菌,但是对假单胞菌属和欧文氏菌属的细菌不起作用。  5.羊毛硫抗生素 羊毛硫抗生素(1antibiotics)是指一些由细菌产生的,由基因编码在核糖体中合成,经翻译后加工而含有一些特殊有机基团的多肽抗生素。其中研究最广泛的是nisin。它是来源于乳酸菌的一种抗菌肽,成熟多肽由34个氨基酸组成,含有羊毛硫氨酸、甲基羊毛硫氨酸等特殊基因。主要对革兰阳性菌起作用,而对革兰阴性菌不起作用,已被广泛应用作食品保鲜剂。nisin及其类似物在医药上的应用研究也正在进行。  四、抗菌肽在医药工业的应用及前景  目前,所有的常规抗生素都出现了相应的抗药性致病株系,致病菌的抗药性问题已经日益严重地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寻找全新类型的抗生素是解决抗药性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抗菌肽因为抗菌活性高,抗菌谱广,种类多,可供选择的范围广,靶菌株不易产生抗性突变等原因,而被认为将会在医药工业上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已有多种多肽抗生素正在进行临床前的可行性研究,其中magainins已经进入三期临床试验阶段。一些多肽抗生素在医药研究中的进展情况。  Company Peptide Clinical indication Stage of development  Magainin Pharmaceutical MSI-78 Impetigo Abandoned after phaseⅢ(1997)  MSI-78 Topical treatment of diabetic foot ulcers phaseⅢ(1997)  Applied Microbiology/Astra/Merck Nisin(lantibiotic Gastric Helicobacter infection /ulcers Early clinical trails(1997);PhaseI(1998)  Applied Microbiology/Nippon/Shoji Nisin variants Vancomycin-resistant enterococci (parenteral) Preclinical research(1997)  Micrologix Biotech MBI-11CN+ Gram-positive infection Preclinical research(1997)  MBI-20 series(α-helical) Gram-negative infection; enhancers of conventional antibiotic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1997)  Intrabiotics IB367(β-sheet) Topical treatment of oral mucositis(muoth ulcerations) Preclinical research(1997);Phase I(1998)  Xoma Mycoprex(BPI-derived) Systemic candidiasis; enhancer of fluconazole activity Prelinical research(1997); PhaseⅡcompleted, Phase Ⅲ initated(1998)  现在大多数临床试验是用于局部治疗,这种治疗应该是安全和有效的,因为一些毒性更强的多肽和脂多肽,如短杆菌肽S,多粘菌素B已被用于制造皮肤软膏。这些多肽也可用于那些常规抗生素和常规疗法无效的地方。利用粉剂的方法治疗肺部感染是一个很有前途的发展方向。口服药物可能会被用于治疗肠道感染,nisin正在进行抗螺旋杆菌的临床试验。至少有两个公司正在开发非肠道给药的治疗方法。  抗菌肽基因工程在农业上的应用,主要是用于转化农作物培育抗病品种。由于抗菌肽对多种植物病原菌有杀菌活性,将抗茵肤基因导人植物体内表达可望提高其抗病能力。  抗菌肽基因用于转化农作物培育抗病品种,如抗马铃薯青枯病、烟草抗青枯病及水稻抗白叶枯病等已有良好的开端。  抗菌肽对正常哺乳动物细胞无不良影响,但对癌细胞株,部分病毒则有明显杀伤作用。这预示抗菌肽在治疗及预防癌症和抗病毒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由于某些多肽抗生素对一些植物致病细菌和真菌具有很强的抗性,一些多肽抗生素已经被用于植物抗病基因工程。如Jaynes等将两个cecropin的类似物基因,Shiva-I基因和SB-37基因转入烟草,发现Shiva-I的转基因烟草对青枯病具有一定的抗性,而SB-37的转基因烟草没有抗性。Huang等的研究表明将cecropin类多肽MB-39基因与大麦、淀粉酶信号肽基因融合后转入烟草中,所得植株野火病的抗性增强。在国内,黄大年等利用cecropinB基因转化水稻,得到了一些对水稻细条病具有不同抗性的植株。  抗菌肽动物转基因的研究也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比如可以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来阻断一些虫媒疾病的传播,Possani等的研究表明,在蚊子体内表达Shiva-3可以抑制疟疾的传播,但是在蚊子的转基因技术方面还存在着一些困难;Durasu1a等通过在长红猎蟋的共生菌中表达CecropinA明显减少了其体内锥虫的数量。Reed等将Shiva-Ia转入小鼠中,转基因小鼠对布鲁氏杆菌的抵抗力显著增强,这为人工培育抗病饲养动物新品种提供了新思路。此外,抗菌肽在食品防腐,鲜花保鲜和动物饲料添加剂等方面的应用研究也正在进展之中。  五、国内抗菌肽研究开发现状  华南农业大学教授黄自然及其研究组从我国特有物种柞蚕蛹中经人工诱导和提取的产物(溶菌酶)--抗菌肽,是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取得的一项首创性科研成果。抗菌肽医药产品即以生物工程方法将抗菌肽纯化为一类新型药物。具有广谱性杀菌作用,并能抑制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特别是对耐药性细菌,抗菌肽有较强杀灭作用,并能选择性杀伤肿瘤细胞,是一种具有作用靶点及新作用机制的化合物。  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和大港油田联手攻关,成功地从苍蝇体内分离出抑制多种病源菌和病毒的抗菌肽。目前多种抑菌实验已经完成,科研人员正在着手进一步纯化从苍蝇幼虫体内提取出的抗菌肽。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化与细胞所张永莲等人对名为Binlb的鼠源新基因的功能研究取得突破(批准号:39893320)。该基因只在附睾头部上皮细胞中特异表达具有抗菌功能的多肽,生育旺期表达最高。这是目前第一个发现与附睾防御系统相关的天然抗菌肽,人体也类似,也是国际上发现的第一个与男性生殖系统炎症相关的功能基因,第一次证实附睾具有免疫系统。其研究成果:《大鼠生殖系统中的一个抗菌肽基因》,于2001年3月在《Science》上发表,是我国生命科学基础研究成果第一次在《Science》上刊载。  中国水稻所黄大年教授主持的蚕抗菌肽B基因转化水稻的研究,抗菌肽B基因转化植株表现出对白叶枯病合细条病的抗性有明显提高,为水稻白叶枯病的抗性育种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将该基因导入推广品种,可以获得农艺性状保持优良.另外,转基因第二代植株仍然表现对白叶枯病合细条病的抗性。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贾士荣完成了抗菌肽Cecropin B及Shiva A基因的合成,构建了表达载体,并将这些基因成功地导入我国七个马铃薯主栽品种(品系),获得1050个转基因株系,经多年多点抗病性鉴定,初步筛选出三个较起始品种抗病的株系。  黄亚东,郑青,王林川,廖富苹,黄自然等采用病毒载体pAcGP67B,通过PCR点突变技术将柞蚕抗菌肽基因起始密码ATG删除以利于形成信号肽切除位点的编码序列。gp67信号肽的插入能引导表达产物分泌到细胞外而便于表达产物的鉴定及其生物活性的测定,对柞蚕抗菌肽D基因重组杆状病毒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表达。  六、总结  抗菌肽要成为药物,目前还需要解决一些问题。首先是来源问题。由于昆虫抗菌肽的天然资源有限,化学合成和基因工程便成为获取抗菌肽的主要手段。化学合成肽类,成本较高。而通过基因工程,在微生物中直接表达抗菌肽基因,可能造成宿主微生物自杀而不能获得表达产物。以融合蛋白的形式表达抗菌肽基因,虽然可以克服这一缺点,但仍有表达产物少的问题。尽管来自青蛙皮肤的抗菌肽maganin类作为基因工程药物已进入临床II,III期实验,但人们认为,只有每克价格低于10美元,抗菌肽才可能商品化。因此,如何提高抗菌肽的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是应用抗菌肽必须解决的问题。其次,与传统抗生素相比,昆虫抗菌肽的抗菌活性还不够理想。改造已有抗菌肽和设计新抗菌肽分子是创造高活力抗菌肽的有效途径。这就需要进一步研究抗菌肽结构与活性的关系和作用机理,为抗菌肽分子的改造和设计提供足够的理论依据
2023-07-02 21:20: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