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州马小云
-
临淄原名营丘,因东临淄河,被齐献公更名为临淄。
姜氏自太公始,经西周、春秋时期,传位31代,治齐达六七百年之久,史称姜齐。公元前386年(康公十九年),大夫田和迁康公于东海,篡权自立,仍都临淄。改�邑为安平,改棘邑为画。历经8代君主,治齐达160余年,史称田齐。公元前284年(赦王三十一年),燕将乐毅陷齐70余城,唯莒、即墨两城未下,临淄归燕属5年。公元前279年,田单复齐,立襄王法章,返都临淄。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二十六年),秦推行郡县制,始置临淄县。属齐郡,治临淄。秦楚争战之际,田氏宗人儋、假、市、都、荣、广、横7人相继统治临淄。
楚汉交兵,韩信破齐,斩田广,踞临淄。刘邦封韩信为齐王。
西汉沿用秦制,仍置临淄县。公元前201年(汉高祖六年),再建诸侯王国,封子肥为齐王,衍嗣历哀王、文王、孝王、懿王、厉王等,先后皆治临淄。公元9年(新朝元年),王莽篡汉建国,以境内多齐王陵墓,改称齐陵县。公元25年(东汉建武元年)刘秀灭王莽,复称临淄,再为汉齐国都。
三国时,临淄县属魏,隶于齐郡,青州刺史、齐郡太守仍以临淄为治所。
晋时,临淄县属青州齐国。临淄为齐王都,青州刺史亦治于此。公元311年(永嘉五年),广县(今青州市地 )并入临淄县,青州治所移广固城。齐郡太守仍治临淄。
东晋十六国时,公元323年,后赵破青州,临淄并入后赵;公元356年,前燕克广固,临淄归前燕;公元370年,前秦灭前燕;公元394年,后秦代前秦;晋灭后秦,改青州为幽州,设刺史镇广固城。后燕夺取广固建都,临淄为广固首邑,设都尹。
南北朝时,宋武帝克青州,占齐地,设青州郡和广川郡,临淄县先后属刘宋、萧齐、北魏、北齐。公元420年(刘宋时),临淄县南境析立广川县,属广川郡;北境析立重合县,属渤海郡;西北境析立高阳县,属高阳郡。上述三郡皆属冀州统辖。其间,临淄县徙治东阳城(今青州市北关),青州刺史同治于此,而临淄故城仍为郡治。公元556年(南齐天保七年),临淄县与诸郡县俱废,唯存高阳县,属齐郡,仍治临淄城。
公元596年(隋开皇十六年),撤高阳县,复立临淄县,并在其西北境立氵时水县,二县均属青州。公元605年,氵时水县并入临淄县,县治所移于高阳废城,属北海郡。
公元621年(唐武德四年),复置氵时水、安平二县,属青州。公元625年(武德八年),安平、氵时水俱废,临淄遂为北海郡属邑,后改隶平卢道。
五代十国,仍沿用唐制。
北宋时,临淄县属青州,金时属益都府。金以前治所均在临淄。
公元1266年(至元三年),临淄县并入益都县。公元1278年(至元十五年),复置临淄县,仍属益都路。元末,临淄故城圮废,达鲁花赤李仲明于故城南隅,另建新城。嗣后,临淄县署皆设于新城。
明清两代,临淄县均属青州府。
- 安徽路人假
-
临淄是齐国故都,与鲁国搭界,现把山东称为齐鲁大地,管仲、廉颇、孙傧等都是齐国人,还有齐桓公、齐景公等;孔子的周游列国就是先从齐国开始,历尽辛苦传播儒家文化。还有晏子使楚的历史故事。高阳馆外酒旗风,矮矮槐荫夏日浓,秋入龙池月皎皎,春回牛山雨蒙蒙,古冢遗迹怀晏相,荒台故址吊桓公,淄江钓罢归来晚,西寺楼头听晓钟。这首诗是描述当年齐国的八大优美景象。
- 血莲丿红尘
-
太多了,仅历史人物8000字也写不下。。。
- Mugen-Hive
-
临淄历史:
在8000年以前,临淄后李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创造了后李文化;距今6000多年前的大汶口文化时期,临淄淄河、乌河两岸人烟稠密、生产发达,已发现齐陵薛家等12处大汶口文化遗址;距今4000多年的山东龙山文化时期,临淄开始出现规整的城邑,有了成体系的礼制,创造了发达的早期文明,临淄有桐林-田旺、董楮、于家庄等20处龙山文化遗址。
夏代以前,临淄曾经为爽鸠氏族部落聚居地。爽鸠,是一种猎鹰,为东夷少昊鸟图腾部落联盟成员之一——爽鸠氏的图腾。爽鸠氏,在少昊鸟国里世代担任司寇,主管司法,负责缉捕盗贼。
夏代,临淄为季荝氏族部落居住地。季,兄弟间排行最小;荝,意思是乌鸦嘴。由此可知,季荝氏是以乌鸦为图腾的部族。
商代初年,临淄为逢国属地。逢国的创始人是逢伯陵,为炎帝的裔孙,姓姜,名陵或伯陵,是殷商时代东夷、齐地姜姓氏族的首领,因建立逢国又称之为逢伯陵。
商代末年,临淄为薄姑国属地。薄姑国为嬴姓,都治在博兴,地域在今博兴、桓台、临淄北部一带,商末打败逢国,在淄水流域建国。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推翻商朝,建立周朝。公元前1045年,封太公姜尚(公元前1045年—公元前1015年在位) 于齐地,建立周代齐国,都治营丘(今临淄)。传齐丁公姜伋(公元前1014年—前1010年)、齐乙公姜得(公元前1010年—前?年)、齐癸公姜慈母,至齐哀公姜不辰(公元前?年—前867年)。齐献公即位后,复都营丘。为防备纪国入侵,他加固扩建了营丘城。因为扩建后的营丘城东城墙濒临淄水,沿河而建,所以齐献公就顺理成章将营丘城改名为临淄。
公元前221年,秦灭齐国,设临淄县。属齐郡,郡、县治所均在临淄。区境东部属齐郡东安平县(县治在今皇城)。
西汉时期,临淄为齐国王都、临淄县治所在地。公元前127-前117年,临淄为齐郡郡治、临淄县治所在地。公元前117年—公元前110年,汉武帝刘彻封次子刘闳为齐王,临淄复为齐国王都、县治所。公元前110年――公元8年,临淄复为齐郡郡治、临淄县治所在地。西汉时期,区境分属临淄县、东安平县(先属齐郡,后属菑川国)、西安县(县治在今南高阳)、昌国县(县治在今张店沣水镇昌城村)。
新朝王莽时期(9年—25年),9年,王莽改临淄县为齐陵县,属青州济南郡。临淄为济南郡郡治、齐陵县治所在地。区境分属齐陵县、东安平县(属菑川国)、东宁县(西安县改名,今南高阳)。
东汉时期,临淄还是青州州治、临淄县治所在地。区境分属临淄县、东安平县(属北海国)、西安县。
三国时期(220-265年),临淄为魏国青州州治、齐郡郡治、临淄县治所在地。区境分属临淄县、东安平县、西安县、新汶县(240年设,县域在今临淄西部)。
西晋时期(265-311年),临淄为西晋齐国王都、青州州治(311年后迁广固,今青州尧王山东南)、齐郡郡治、临淄县治(311年后迁广固)所在地。区境分属临淄县、东安平县、西安县。
东晋、十六国时期(317年——420年),临淄为齐郡郡治所在地。其中311年—323年属前赵;323年—350年属后赵;350年—355年属东晋(齐公段龛);355年—370年属前燕;
370年—383年属前秦;383年—399年属东晋。以上各朝青州州治、临淄县治均在广固。399年—410年,临淄为南燕国燕都尹所辖附郭首邑。410年—420年。临淄属东晋,仍为齐郡治所,青州州治、临淄县治在东阳(今青州市北关)。
南北朝时期(420年——581年),临淄为齐郡郡治所在地。其中420年—469年属南朝宋;区境分属临淄县(县治在青州市北关)、高阳县(属侨置冀州高阳郡,县治在今南高阳)、广川县(属侨置冀州广川郡,县域在今临淄东南部)、重合县(属侨置冀州渤海郡,县域在今临淄北部)、鄃县(属侨置冀州清河郡,县域在今临淄西南部大武、金岭一带)、安次县(属侨置冀州清河郡,县域在今临淄西部,今稷下街道安次村一带)。469年—534年属北魏;534年—550年属东魏;550年—556年属北齐。556年,北齐撤临淄县,至577年,临淄区境分属北齐青州齐郡益都县(县治东阳)、高阳县和贝丘县(县治在今淄川)。577年—581年,属北周,区境仍分属上述三县。
隋朝时期(581年——617年),581年—596年,区境属隋青州益都县、高阳县和贝丘县。596年,重设临淄县,至607年,区境分属隋青州临淄县、高阳县、时水县和淄州淄川县。607年,高阳县、时水县并入临淄县,属北海郡。淄川县属齐郡。
唐朝时期(618——907年),临淄为唐河南道青州北海郡临淄县县治所在地。区境分属临淄县、时水县(618年置,625年并入临淄)、安平县(618年置,625年并入博昌)、博昌县、淄川县(属淄州淄川郡)。
五代时期(907-960年),临淄为青州北海郡临淄县县治所在地。区境分属临淄县、博昌县、淄川县。
北宋时期(960—1127年),临淄为青州北海郡临淄县县治所在地。区境分属临淄县、淄川县。
金朝时期(1127——1234年),临淄为山东东路益都府临淄县县治所在地。区境分属临淄县、淄川县。
蒙古、元朝时期(1234年——1368年),临淄属益都路。1266年-1278年,临淄县并入益都县;1278年,临淄县复置,区境分属临淄县、益都县。
明朝时期(1368年——1644年),临淄为明山东省布政司青州府临淄县县治所在地,区境分属临淄县、益都县。
民国时期(1911—1949年),临淄县1911年—1927年属山东省胶东道;1927年—1937年直属山东省管辖。1939年7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临淄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属清河专区。抗日战争时期,区临淄区曾存在过党领导的长(山)、桓(台)、临(淄)、益(都)四边县(1938年10月-1941年3月)和益(都)、寿(光)、临(淄)、广(饶)四边县(1939年10月-1940年4月;1942年-1945年8月)。1948年3月临淄县解放。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1950年属淄博专区,1953年属昌潍专区,1958年并入益都县,属昌潍专区,1961年10月复临淄县,属昌潍专区,1969年12月属淄博市,改县称区。
临淄区简介:
临淄是淄博市辖区。东邻青州市,南接淄川区、青州市,西连张店区、桓台县,北靠博兴县、广饶县。总面积668平方千米。2010年总人口64.28万人。辖5个街道、7个镇。区政府驻稷下街道人民东路行政办公中心,距市政府25千米。
临淄区地势南高北低、西高东低。淄河自南而北贯穿于境内东部,自境内中部黄山之阴发源的乌河,流经境内西北部。临淄区属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平均气温13.2℃, 年平均降水量650~800毫米。矿产资源有优质煤、铁、硫等20多种。临淄墓群、桐林田旺遗址等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臭打游戏的长毛
-
晏婴,字平仲,东莱夷维(今山东省高密县)人,约生于公元前585年,前556年袭父位任齐卿,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三代国君,执政达48年之久。
晏婴以廉俭、直谏名于世,身为辅相,仍“食不重肉,妄不衣帛,乘敝车,驾驽马”,甘居闹市与民为邻。对待国君,“国有道,即顺命,国无道,即衡命。”为匡君误而遭逐,他仍坚持到底,直到君主纳谏始止。
他维护义礼,临危不惧。崔予拭庄公后,遏诸将军、大夫及显士庶人立盟,不从者立斩。曼婴面对屠刀,明以义、礼,使崔予无言可对.不敢再滥杀无辜。
他又是一位卓越的外交家,在尖锐复杂的外交斗争中,他机智善辩,从不辱君命。出使楚国时,楚王欲辱他而不开正门。曼婴将计就计,说出使狗国才入狗门,使楚王当场难堪,不得不以礼相待。他先后出使吴、晋、鲁、卫等国,无不载誉而归。
他重社稷而恤民苦,施政坚持了四顶主张:1、任人唯贤,不私于亲;诛不避贵,赏不避贱;2、赋敛权有无,均贫富,耕者十取一,减轻百姓负担;3、“君商渔盐”,国家努力发挥地利优势,搞活流通,增强国力;4、弛严刑苛法,尚仁治并辅以法。
由于他卓越的治国才能,躬身力行的作风,虽遇庸君,但却维持了齐国的一代盛世,史家把他所处的时代与桓公时代并称桓景盛世。末人苏辙在《吴子传论》中说:“管子以桓公霸,然不能身蹈礼、义,晏子之为人勇于义,努于礼,管子盖有愧焉。然晏子事灵、庄皆庸君,功业不足道,使晏子得如管仲之于桓公,其所成就当于郑子产比耳。”是恰如其分的。
后人收录晏婴言行,辑成《晏子春秋》一书,凡8篇215章,司马迁说:“《晏子春秋》详哉其言之也。”可以说是反映了晏婴的全貌。
管仲 (?—前645)春秋初齐国政治家。又称管敬仲,名夷吾,字仲,颖上(今属安徽)人。齐桓公即位后,任用为卿,以主持政务,尊称“仲父”。他整顿齐国内政,力行改革,将国都分为十五士乡、六工商乡,分野为五属,设置各级官吏。并按士乡之乡里组织为军事编制,训练士卒。建立选拔人材的制度。主张按土地好坏分等征税。发展盐铁业,铸造货币,调剂物价,使齐国富强。助桓公以“尊王攘夷”号召诸侯, 成为五霸之首。
齐桓公(?——公元前643年)姓姜名小白,姜齐第16代国君,少有远志,即位后选贤任能,富国强兵,遂为春秋五霸之首,在位43年,死溢桓公。
公元前694年,齐襄公荒淫无道,诸弟避乱外逃,管仲辅公子纠寄鲁,鲍叔牙辅公子小白奔莒。公元前685年,襄公被杀,齐国内乱,公子纠与小白回国争位,途中相遇,管仲箭射小白,中带钩,小白乘势装死,骗过公子纠,先赶到齐都城临淄,在高溪等的接应下,夺得君位。小白欲使鲍叔牙为相,叔牙辟称:“你若治理好齐国,我与高溪能够胜任;若想称霸诸侯,非管仲不可”。小白不计一箭之仇,从鲁国迎回管仲,委以国政,尊为仲父。
姜太公,姓姜名尚字子牙,东吕乡东吕里人(今山东省日照市东),其祖先为四岳,佐禹治水有功,封于吕,以封地为姓,尚随其祖,又称吕尚。
姜尚学识渊博,通晓军事,明于治国之道,但早年不遇,事纣不得信乃去,屠牛于朝歌,卖饭于孟津。年70余垂钓于渭水南滨据溪,遇西伯姬昌(即周文王)。西伯与语,见姜尚有治国才能,说:“吾太公望子久矣!”载与同归,任为国师,故又称太公望。
姜尚辅西伯推行带军事目的的新政,国势强盛,诸侯宾从,有纷争皆请西伯裁决。姬昌下世,尚继为武王姬发国师,辅武王与诸侯会于孟津。十一年,会合各路诸侯,一举灭亡商纣,建立了周朝。姜尚因功封于齐,建都营丘(今淄博市临淄区齐都镇),为姜齐第一代国君,称姜太公。
姜太公到齐地立足未稳,东方莱夷争营丘。太公击败莱夷,从齐地实际情况出发,“因其俗,简其礼,”“尊贤智,赏有功”;“通工商之业,便渔盐之利”,“劝女工极技巧”,“宜桑麻”,从而五业俱兴,人心归齐。武王下世,成王初立,封王之子武庚与武王之弟管叔、蔡叔叛乱,姜太公与周公率师平叛,次年平定淮夷、践奄、灭蒲姑,巩固了周朝的统治,武王因授姜太公“五侯九伯,汝实征之”的权力,齐遂为东方文明大国。
姜太公世称多奇谋,据传兵书《六稻入《金匠》、《阴符铃录》均其所著。唐加封他武成王称号,与文圣孔丘齐名。
周康王六年(公元前1013年)姜太公卒,葬于镐京。
鲍叔牙 (?~公元前644年)临淄人,春秋时齐国大夫,以知人善交著称。管仲、鲍叔牙多年友善,叔牙深知管仲有非凡的治世才能,始终如一地礼让、尊重、信任。历史上流传下来的成语“鲍子遗风”、“管鲍之交”,便是源于他们二人的友谊故事。管仲曾叹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齐襄公在位时(公元前697—前686),荒淫无道,随意诛杀,人人自危,纷逃国外。公子纠由管仲、召忽二人辅佐逃往鲁国;公子小白则由鲍叔牙辅佐逃往莒国。公元前686年,齐国内乱,襄公被杀,国内无君。逃往国外的公子纠和小白都率兵回国争位。两方相遇,管仲一箭射中小白身上的铜制衣带钩,小白趁势诈死,骗过了管仲,麻痹了鲁军,兼程直入临淄,赖高傒等重臣的拥戴,得立为国君,是为齐桓公。这时,鲁庄公方率鲁军护送公子纠行至乾时(今临淄区西境)地方,齐桓公亲自率军迎战,大败鲁军,并尽夺鲁国汶阳之地。
鲍叔牙深怕鲁国因向齐国谢罪而杀害管仲,便暗地送信给鲁国说:“管仲是齐国国君的死仇,齐国国君必要亲手杀死他。”鲁国新败,只得囚送管仲回齐国。小白做了国君,念念不忘一箭之仇,日夜想杀管仲。鲍叔牙先见桓公贺喜说:“管仲天下奇才,齐国得到他,岂不可贺。”桓公切齿道:“我恨不得食其肉,寝其皮,焉能用他!”叔牙正色劝说道:“难得的是臣下忠于其主啊,如果你重用了管仲,以他的加倍忠心和才能,可以替你射得天下,岂射钩可比呢?”桓公点点头说:“好吧,我暂且听你的话,先不杀他”。一日,齐桓公欲拜叔牙为相,鲍叔牙诚恳地辞谢说:“主公如果只想管理好齐国,有高傒和我就够了。如想建树王霸天下的不世功业,那非用管仲不可!”桓公沉吟说:“那我得先试探一下他的学问再说。”叔牙摇摇头,进言说:“非常的人,必须以非常的礼节相待才行,天下的人知道主公尊贤礼士,不计私怨,会有更多的人来齐国效忠尽智!”齐桓公恍然大喜,即命人择定吉日良辰,用“郊迎”的大礼,亲自迎接管仲并同车进城。桓公与管仲一连谈论三日三夜,句句投机,即拜管仲为相国,且尊称为“仲父”,言听计从,专任不疑,常嘱左右:“国家大政,先禀仲父;有所裁决,任凭仲父。”近臣易牙,竖刁想内外用事,单怕管仲。乃合词进谗说:“现在什么事也由仲父发号施令,齐国人怀疑好象没有君王了。”桓公当即叱斥道:“我和仲父比如身躯与手足,只有充分信赖仲父,我才能成为一个完好的国君!”
齐桓公听从管仲的意见,不断在士中选用人才。宁戚出身农牧,一经赏识,便委以国政,用为大司农。因此,很快便在他周围聚集了象管仲、鲍叔牙、高傒、隰朋、宁戚、宾须无、东郭牙、王子成父等大批杰出人才。
桓公在管仲的谋划下,对内政、经济、军事都进行了有效地改革,使齐国很快富强起来。
桓公和管仲依据中原形势制订了切合时宜的霸业方针--尊王攘夷。尊奉周朝王室,可以挟天子以命令诸侯;攘除夷狄侵扰,是中原各国的共同心愿,可以团结诸侯,可以立德树威。从公元前681年开始,齐桓公在这一旗帜下向外发展,取得了极大成功,雄霸中原三十多年。
公元前645年,管仲、、显朋等人相继死去,桓公不听管仲遗言,又起用佞臣易牙、竖刁、开方。公元前643年,桓公病重,三人乘机作乱,自己也被断食饿死。诸子争位,内乱发生,尸体停放六十七天始得收敛,齐国也由此中衰,失去了霸主地位。
田 单 临淄人,系田氏王族远房子孙,世居安平(今临淄区皇城镇石槽盛),战国末以败燕复齐之功,封安平君,相齐襄王。
公元前284年,燕国上将军乐毅伐齐,长驱直入,攻破临淄。齐闵王逃奔莒州,偏安一隅。田单也率族人由安平城东走即墨(今山东平度东南),适即墨守将战死,被推为将军。田单和士卒一起劳作,日夜修筑防守工事,并把宗族中青壮男女编入行伍以充战备。乐毅连下齐城七十多个,唯即墨与莒州二城,犄角策应,得以确保。
田单决意恢复齐国,单恨乐毅在齐。公元前279年(周赧王三十六年),燕昭王死,燕惠王立,惠王与乐毅曾有旧怨。田单乘机使人到燕国进行反间。扬言乐毅将要背离燕国,拥兵自立为齐王。惠王果然中计,以骑劫代乐毅为将。骑劫至军,尽废乐毅法度,燕兵多怨,上下离心。田单又以约降为名,骤出精兵与千条火牛突袭燕兵。混战中,骑劫被杀,燕兵大乱。田单乘势追杀,一举收复七十余城。这时齐闵王已死,太子法章在莒州已被拥立为齐襄王。田单派人把他迎回临淄。襄王对田单说:“齐国危而复安,亡而复兴,都是叔父你的功劳啊!”遂用为相国,封安平君。
田单为相后,精心图治,并体恤民情,曾见涉水老者冻栗而脱裘相赠,民多称其贤。齐王建元年(前264年),由齐入赵,被任为相国,封平都君。
齐威王(?~公元前320年) 名因齐,田齐桓公田午之子。公元前356年继位,在位36年。以善于纳谏用能,励志图强而名著史册。
因齐初立,见吴越两国俱称王,自己不甘居下,也便自称“齐王”。
威王初即位,日事酒色,不理政事。以致韩、魏、鲁、赵等国都来入侵,出现了“诸侯并伐,国人不治”的局面。但他虚心纳谏,立即振作起来,下定了“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决心。平民邹忌以鼓琴求见,劝威王用贤臣、除奸佞,恤民养战,经营霸王大业。威王见邹忌是个人才,三个月后就用为相国,加紧整顿朝政,改革政治。
即墨(今山东平度县东南)大夫,勤理政务,荒地得垦,人民富饶,不但人正直、不善结纳近臣,故时有毁言谤语;阿城(今山东阳谷县东北)相反,田地荒芜,仓库空虚,防务松驰,但对阿大夫却日有美言。齐威王派人查得真情,立即召回二位大夫,当众给即墨大夫加封万户土地的封赏;对阿大夫则处以烹刑。由是,齐国上下震动,人人不敢隐过饰非。
威王还下令全国:不论朝廷大臣、地方官吏或老百姓,能当面提出君主过失的,得上赏;用书面指出君主过失的,得中赏;在广众中议论君王过失的,得下赏。由于广开言路,不一年,弊除政清,齐国大治。
齐威王决心王霸天下,他铸鼎声称:“皇考孝武桓公、恭哉大谟克诚。其唯因齐,扬皇考昭统,高祖黄帝,迩嗣桓文,朝问诸侯,合扬厥德。”在这里,他表示要以黄帝和齐桓公以及晋文公的功业来发扬乃父桓公(田午)的令名令德。
他精选郡守,加强边防。使南子守南城拒楚,田肹高唐拒赵,黔夫守徐州拒燕。用种首为司寇以安境内;用田忌为司马,孙膑为军师,教兵习战,以谋征伐。他把这些人才看作比夜光珠还要珍贵的国家至宝。
公元前353年和前341年,齐国出兵救赵救韩,进行了历史上著名的桂陵战役和马陵战役。两次打败了强大的魏国,而雄霸东方
孙膑 战国时杰出军事家。齐国阿(山东聊城地区)人,是春秋时期著名兵法家孙武的后代,原名孙宾。少时,曾与魏人庞涓同从鬼谷子先生王栩学习兵法。庞涓任魏国将军后,忌其才能,把他骗至魏国,构陷罪名,处以膑刑(剔去膝盖骨),故又称孙膑。后经齐国使臣淳于髡秘密救回齐国,齐威王用为军师。
孙膑认为“举兵绳之”、“战胜而强立,故天下服矣”是战争的重要意义和主要目的。孙膑对孙武的“知彼知己百战百胜”的军事思想作了补充和发挥。他强调在战争中,要具体分析敌我双方条件和其他客观因素,做到“知天”“知地”“内得其民之心,外知其敌之情”。在战术上,他主张“营而离之,并卒而击之”。他治军严明,坚持“赏不逾日,罚不还面”。由是上下用命,每战必胜。
公元前353年(周显王十六年)魏惠王令庞涓侵赵,围赵都邯郸。赵向齐国求救。齐威王用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率军救赵。田忌要直奔邯郸,孙膑制止说:“我料定邯郸守将丕选不是庞涓对手,不等我军到,邯郸就被攻破。与其徒劳远涉迎战强敌,不如声言要攻打魏国要地襄陵,庞涓必回军救援,我们便可在半路上以逸待劳打败他。”田忌依从了。果然,丕选连战皆败,望援不到,举城投降。庞涓正要乘胜进兵,忽闻齐兵进袭襄陵。大惊说:“襄陵是安邑门户,襄陵失守,安邑不保!”便急忙回军。行至桂陵,与齐兵遭遇,慌乱接战,死伤两万,大败而回。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桂陵战役。“围魏救赵”的成语由此产生,围魏救赵的战法也为历来兵家所研究运用。
公元前341年(周显王二十八年),魏国又派太子申和庞涓率军十万攻韩。韩哀侯又使人向齐国求救。齐威王和群臣议论不决。孙膑独持异议说:“魏国恃强,前次侵赵,今又略韩,来年也会伐齐。坐视韩国败亡,是助长魏国气焰,必须去救;但是,魏才出兵,韩亦未至败危地步,我若出兵,是替韩国迎战强敌,所以先不救为好。”威王问:“那该怎么办呢?”孙膑说“为齐国着想,应先答应出兵,使韩国知道有外援而必尽全力抵抗魏军。然后我们再出兵攻击疲惫不堪的魏军,救危在旦夕的韩国,这样便可用力少而收功大。”齐王和众臣无不悦服。韩国果然全力抗拒魏军,但连战皆败。于是再次向齐国催请救兵。威王仍用田忌和孙膑率军救韩。孙膑建议说:“以前救赵,未到赵国;今天救韩,仍不去韩国,我们要攻敌人必救的地方。现在只有直趋魏国都城大梁。”庞涓连战皆捷,忽接齐兵入境警报,便立刻收兵回魏。孙膑利用魏军悍勇善战轻视齐国的心理,因势利导。于进军路上逐日减少军灶,表示齐军怯战,日有逃亡。庞涓回到魏国边境,齐兵已前走了,便使人于齐军安营处,查数军灶,日少一日。庞涓大喜,认为齐兵惧战已逃亡过半,便兼程追赶。孙膑时刻使人探听庞涓行程,屈指计算设伏兵于马陵山道山谷险地。一战,全歼魏军十万,射杀庞涓,生擒魏太子申。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马陵战役。齐国声威,再次震惊诸侯,孙膑亦因此名显天下。
1972年,山东省临沂银雀山汉墓中发现了《齐孙子》即《孙膑兵法》竹简。经整理考证,得知《孙膑兵法》分上下两编、30篇,1.1万多字,是我国古代军事著作的一份珍贵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