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瑞瑞爱吃桃
-
目前所发现的对人类致病的锥虫只有有三种:①冈比亚锥虫,主要流行于非洲西部和中部,引起冈比亚锥虫病,即所谓非洲睡眠病,羚羊和其它动物是该虫的天然宿主。②罗德西亚锥虫,主要流行于东非,人是主要的天然宿主,可引起罗德西亚锥虫病,是另一种非洲睡眠病,两者合称非洲型锥虫病。③克氏锥虫,流行于南美洲十五个热带国家,引起美洲型锥虫病,即恰加斯病。
该病的流行在国与国以及一个国家内的不同地区存在着差异,并在各种不同规模的地区中发现。2005年在安哥拉、刚果民主共和国和苏丹发生了几次大型暴发。在诸如博茨瓦纳、布隆迪、埃塞俄比亚、冈比亚、几内亚比绍、利比里亚、纳米比亚、尼日尔、塞内加尔、塞拉利昂和斯威士兰等国,该病的传播似乎停止,几十年来没有发现新病例。
而在中国和广大亚洲地区,或许因为地理、气候与监管等问题,至今未发现一例病体。
参考资料:http://wenda.so.com/q/1371084452064677?src=150
相关推荐
锥虫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注解 1 拼音 zhuī chóng 2 英文参考 trypanosome 3 注解 锥虫是一种血鞭毛原虫(hemoflagellate protozoa),寄生于鱼类、两栖类、爬虫类、鸟类、哺乳类以及人的血液或组织细胞内。寄生于人的锥虫依其感染途径可分为两大类,即通过唾液传播的涎源性锥虫与通过粪便传播的粪源性锥虫。2023-07-03 00:20:261
锥虫的生活史
冈比亚锥虫与罗得西亚锥虫两种锥虫的锥鞭毛体, 在病程的早期存在血液、淋巴液内,晚期可侵入脑脊液。在三型锥鞭毛体中,仅粗短型对舌蝇具有感染性。雄或雌舌蝇吸入含锥鞭毛体的血液,在中肠内,粗短型进行繁殖,并转变为细长的锥鞭毛体,以二分裂法增殖。约在感染10天后,锥鞭毛体从中肠经前胃到达下咽,然后进入唾腺。在唾腺内,锥鞭毛体附着于细胞上,并转变为上鞭毛体(epimastigotes)。要过增殖最后转变为循环后期锥鞭毛体(metacyclic trypomastigotes),其外形短粗,大小约15×2.5µm,无鞭毛,对人具感染性。当这种舌蝇刺吸入血时,循环后期锥鞭毛体随涎液进入皮下组织,转变为细长型,繁殖后进入血液。枯氏锥虫传播媒介为锥蝽,可栖息于人房内,多夜间吸血。主要虫种为骚扰锥蝽(Triatoma infestans)、长红锥蝽(Rhodnius prolixus)、大锥蝽(Panstrongylus megistus)、泥色锥蝽(T.sordida)等。雌性或雄性锥蝽的成虫、幼虫、若虫都能吸血。当锥蝽自人体或哺乳动物吸入含有锥鞭毛体的血液,数小时后,锥鞭毛体在前肠内失去游离鞭毛,约在14-20小时后,转变为无鞭毛体,在细胞内以二分裂增殖。然后再转变为球鞭毛体(spheromastigote)进入中肠,发育为上鞭毛体。上鞭毛体以二分裂法增殖,约在吸血后第3、4天,上鞭毛体出现于直肠,并附着于上皮细胞上。第5天后,上鞭毛体变圆,发育为循环后期锥鞭毛体。当受感染的锥蝽吸血时,鞭毛体随锥蝽粪便经皮肤伤口或粘膜进入人体。血液内的锥鞭毛体侵入组织细胞内转变为无鞭毛体,进行增殖,形成假囊(即充满无鞭毛的细胞),约5天后一部分无鞭毛体经上鞭毛体转变为锥鞭毛体,锥鞭毛体破假囊而出进入血液,再侵入新的组织细胞。此外,还可通过输血、母乳、胎盘或食入被传染性锥蝽粪便污染的食物而获得感染。2023-07-03 00:20:351
什么是锥虫病?为何又被称为“新型艾滋病”?
南方某疾控中心发布悬赏捕捉一种叫锥蝽的虫子,每只8元,“虫到付款”,据说这种被这种虫子咬过以后,会出现发热、淋巴结肿大、皮疹等症状。 原来,被悬赏捉拿的这种虫子叫做锥蝽,因头部呈锥形而又被叫做锥虫,在广州地区又称之为“木虱王”或“接吻虫”,被携带病原的锥虫叮咬之后,会得一种寄生虫病,因症状与艾滋病早期症状相类似,在国外有专家称之为“新型艾滋病”,目前并没有发现携带该病原体的病虫,国内不存在这种病。 还是主要是因为被锥虫叮咬后,会出现和艾滋病早期症状相似的一些症状,比如淋巴结肿大、发热等,同时,该病的隐匿期很长,可达到20~30年,很难确诊,同样没有疫苗和特效药可以治疗,因此,被叫做“新型艾滋病”,不过这和艾滋病真的是大不相同的,锥虫病是一种寄生虫病,而艾滋病是由病毒引起的免疫系统缺陷性疾病,两者在传播途径、发病原因和治疗都存在天壤之别。 锥蝽是美洲锥虫病的传播媒介,2011年开始从南美洲向全球扩散,其传播方式主要通过患者—锥蝽—人传播,还可以通过血液或输血途径传播,因此在发现这种虫子的时候,千万不要直接用手去拍打或者有直接的皮肤接触,避免被感染。如果不小心被叮咬之后,一定要立马前往医疗机构进行救治。同时,对于平时居住的环境也要多多注意,改善居住条件和房屋结构,防止锥蝽的生活环境产生。近日,网上有这么一则新闻,说的是南方某疾控中心发布悬赏捕捉一种叫锥蝽的虫子,每只8元,“虫到付款”,据说这种被这种虫子咬过以后,会出现发热、淋巴结肿大、皮疹等症状?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被悬赏捉拿的这种虫子叫做锥蝽,因头部呈锥形而又被叫做锥虫,在广州地区又称之为“木虱王”或“接吻虫”,被携带病原的锥虫叮咬之后,会得一种寄生虫病,因症状与艾滋病早期症状相类似,在国外有专家称之为“新型艾滋病”,听到这里,你是不是有点心慌呢?其实,大可不必惊慌,此次在广东地区发动市民寻找的锥蝽主要是疾控中心为了监测该地区是否存在携带病原体的虫,这是一个国家级的虫媒监测课题,据相关报道,目前并没有发现携带该病原体的病虫,国内不存在这种病。说到这个锥虫病,国外为什么有学者称之为“新型艾滋病”呢?还是主要是因为被锥虫叮咬后,会出现和艾滋病早期症状相似的一些症状,比如淋巴结肿大、发热等,同时,该病的隐匿期很长,可达到20~30年,很难确诊,同样没有疫苗和特效药可以治疗,因此,被叫做“新型艾滋病”,不过这和艾滋病真的是大不相同的,锥虫病是一种寄生虫病,而艾滋病是由病毒引起的免疫系统缺陷性疾病,两者在传播途径、发病原因和治疗都存在天壤之别。锥蝽是美洲锥虫病的传播媒介,2011年开始从南美洲向全球扩散,其传播方式主要通过 患者—锥蝽—人 传播,还可以通过血液或输血途径传播,因此在发现这种虫子的时候,千万不要直接用手去拍打或者有直接的皮肤接触,避免被感染。如果不小心被叮咬之后,一定要立马前往医疗机构进行救治。同时,对于平时居住的环境也要多多注意,改善居住条件和房屋结构,防止锥蝽的生活环境产生。新型艾滋病这个名头太过吓人,完全是为了吸引人的眼球。 这里的锥虫病和艾滋病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病,我给大家介绍和对比一下。锥虫病是一种热带地区疾病,只发生在热带地区,目前全球约有1000万人感染这种疾病,主要集中在非洲、南美洲这些国家, 我国不是锥虫病的疫区,目前无一人感染此种疾病,大家可以先放心。 锥虫是一种微生物,它主要寄生在一种名为锥蝽的虫子身上,这种虫子以吸血为生,主要生活在热带地区(这也是为什么锥虫病只出现在热带地区的原因)。当带有锥虫的锥虫叮咬和吸食人血时,锥虫进入人的体内。随后锥虫会在感染者的心脏定居,并且开始不断繁殖,随着血液进入人体全身各处。(这是被锥虫感染后的心脏,心脏受到了严重的损坏)刚感染锥虫病时,患者可以没有什么症状,或者只是轻微的发烧,淋巴结肿大,这些症状和艾滋病感染初期的症状很相似,因此媒体将它称为“新型艾滋病”。其实大多数病毒、寄生虫感染初期都是这种症状,并没有什么特异性。随后,这些症状可以消失,锥虫开始默默在患者体内繁殖,引起患者的食管扩张,出现吞咽困难。引起患者的结肠扩大,出现便秘,肠梗阻等症状。也可以形成血栓堵塞血管,引起心梗和脑梗。还有的患者,因为心脏不断扩大,最终心脏爆炸,导致患者猝死。据统计,每年有5万人,因为锥虫病导致的器官扩张破裂死亡。如果早期发现锥虫病感染,通过硝基咪唑类药物可以治愈。那么锥虫病和艾滋病有什么区别呢? 首先锥虫是一种原虫,是一种可以杀灭和治疗的疾病,早期发现可以完全治愈;而艾滋病是病毒引起,目前仍然无法有效治愈。第二艾滋病病毒可以通过人与人之间的性行为进行传播,也可以通过血液制品传播,还可以通过母婴传播。而锥虫病这种疾病,虽然也可以通过血液、母婴传播,但是人与人之间的传播,主要还是需要依赖媒介——锥蝽。由于锥蝽只能在热带地区生活,因此,锥虫病主要集中在热带地区和国家。而艾滋病则是全球到处都可以存在。(吸血昆虫——锥蝽)第三、两者治病机理也完全不同。艾滋病是破坏患者的免疫系统。而锥虫病主要引起器官扩大、破裂。炎炎夏日,一种名为“锥蝽”的小虫子突然就刷爆了广州人的朋友圈,甚至上了全国新闻热搜。起因是7月5日,广州市疾控中心在官方微信公众号上发布的“悬赏寻虫”推文。推文称,锥蝽可传播美洲锥虫病,有学者将该病称为“新型艾滋病”。为更好地研究和控制该病,市疾控中心发动市民积极寻虫, 并将给予8元一只的奖励。 已经佛系打码,我完全不赞成大家去做这个“捉虫大侠”! 锥蝽一只小小虫子,怎么就上了“悬赏通缉名单”了呢?这还得从推文中提到的“2016年广东顺德发生的起锥蝽叮咬人事件”说起,居住在顺德的市民林某自2016年9月3日起,陆续在家中发现7只虫体,不过,当事人一家五口均无明确的虫体叮咬史,只是发现个别虫体带血,不能确定是这些虫体咬了人。当事人于10月3日把1个活体寄往广东省昆虫研究所进行鉴别,结果反馈为红带锥蝽。由于锥蝽是美洲锥虫病(又名克氏锥虫病)的传播媒介,而美洲锥虫病目前在全球的扩散不容忽视,于是乎就有了广州市疾控中心的这么一份推文。 说了这么久,锥蝽到底是什么,又长啥样呢?克氏锥虫病又是啥?且听我一一道来。锥蝽,是昆虫纲半翅目猎蝽科锥蝽亚科这一类昆虫的通称,因头狭长似锥而得名,它们中有一部分种类,夏季在我国福建、台湾、广东、广西较为常见,靠吸食脊椎动物的血液为生。偶尔会飞到室内盯人,被叮咬的人反映各异,有的人可能啥事没有除了疼o(╯□╰)o,但有些人可致剧痛及过敏反应休克等,就医后无碍。正在用刺吸式口器吸血的锥蝽,腹部吸得圆鼓鼓的 外国人称呼它为“Kissing Bug”,因为它常常在熟睡的我们嘴唇处吸血,“接吻虫”一词就是这么来的。 前文说到的“新型艾滋病”是指被锥蝽叮咬的人会得艾滋病吗?其实并不是,锥蝽可能传染的叫做查戈斯病,也叫克氏锥虫病,原本其传染者是包括骚扰锥蝽(Triatoma infestans)在内的一系列锥蝽,病原体是美洲锥虫(又名克氏锥虫,Trypanosoma cruzi),发源于南美,但由于人类的活动被传播世界各地。 也就是说,真正让人患病的不是锥蝽,而是锥蝽体内携带的美洲锥虫,它长这样: 查戈斯病为什么又被比喻为“新型艾滋病”呢?其实是因为这种疾病目前在美洲的爆发形态十分类似于早期艾滋病的传播,因此也被叫作了“新型艾滋病”。 然而要注意的是,美洲锥虫病和艾滋病毫无关系,也完全不同。查戈斯病隐匿期长达20-30年,难以被发现,重症患者预后不良。急性期有发热、颜面水肿、淋巴结炎、贫血等。慢性期常有心肌炎、心力衰竭、巨食管炎、巨结肠及肺、脑栓塞,猝死等发生。 听起来是不是很可怕,感觉自己要是被叮上一口,那不得凉成棒棒啊?甚至于有的朋友已经被叮咬过了,是不是万念俱灰?觉得生活就像"蓝天白云、晴空万里,突然暴风雨"。淡定,淡定,疾控中心找虫只是为了调查而已,不用过度紧张。 目前全世界估计约有600万至700万人感染克氏锥虫,主要在拉丁美洲。查戈斯病曾经完全局限于美洲区域——主要是拉丁美洲,但现在已传播到其它各大洲。 本次“找虫”行动,是要找到本地的锥蝽,检测是否携带克氏锥虫,看看是否对我们存在威胁,为预防、阻止查戈斯病在我国的传播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而 此项调查工作由中国疾控中心主持,广州市是广东省的其中一个调查点。 当当当!敲黑板,划重点:目前我国尚未发现任何克氏锥虫病病例。讲到这儿,大家也就放心了吧,该吃吃该喝喝,放心大胆地玩耍吧。不过我们也别去抓什么锥蝽啦,毕竟,即使不传播克氏锥虫病,大家都是打针都瑟瑟发抖的宝宝,一不小心被锥蝽叮咬一下,疼的哭出来了可咋办啊,太丢脸了! 城市宠物过多成为各种病的传染媒介! 这种虫估计现在市区内很少,近几十年我都没再见过,没听过。在郊区就难说,大概在五几年那时,楼上种花会招它来。夏天开窗睡觉,它会飞入屋,一家四五个人它专叮我这小孩,晚上睡得沉给它隔着蚊帐咬过我两三次,当时自己都不知,直到第二天才见到它的陈尸。听爸妈说它就叮在那里吃得饱饱的吸了我很多血。咬完只是又红又肿又痛又痒,过几天就什么事都没了。它比木虱的个头巨很多,吸血更多还会飞,比木虱更利害,我们都叫它做木虱王。 本打算去三亚取消不去了。 夏天的时候见过,还以为是很远古时期有益的虫子,看来还挺可怕。 非洲丶南美洲…热带地区寄生虫病,进入血液,寄生在人的心脏!!!2023-07-03 00:20:471
锥虫属的传播与危害
传播方式:锥虫是人和家畜重要的寄生虫之一。按其传播方式可分为两大类:①粪便型,通过被后循环锥虫污染的粪便传播;②唾液型,后循环锥虫经唾液腺传播。危害:①对人有严重致病作用的锥虫有:罗得西亚锥虫、冈比亚锥虫、枯氏锥虫等。前两者主要流行于非洲各地,引起所谓非洲锥虫病;后者主要分布在南美洲(特别是巴西),引起美洲锥虫病,即夏格氏病。中国至今还没有发现人体锥虫的病例;②对家畜有严重致病作用的锥虫有:布氏锥虫、活泼锥虫、刚果锥虫、伊氏锥虫和马媾疫锥虫等。前三者主要流行于非洲,中国尚无记载。伊氏锥虫在中国分布甚广,牛、马伊氏锥虫病即所谓苏拉病,在中国南方各省流行相当严重,造成大批家畜死亡。2023-07-03 00:20:531
潍坊方言路锥是什么虫子
潍坊方言路锥是锥虫,因为潍坊方言讲的路锥和锥虫是一种虫子,都是一种血鞭毛原虫,寄生于鱼类、两栖类、爬虫类、鸟类、哺乳类以及人的血液或组织细胞内。2023-07-03 00:21:134
锥虫的分类
冈比亚锥虫与罗得西亚锥虫,冈比亚锥虫与罗得西亚锥虫同属于人体涎源性锥虫,是非洲锥虫病或称睡眠病的病原体。冈比亚锥虫分布于西非和中非靠近河边的环境中,而罗得西亚锥虫分布于东非的大草原上。两种锥虫在形态、生活史、致病及临床表现有共同特征。枯氏锥虫(Trypanosoma cruzi,Chagas,1909)属人体粪源性锥虫,是枯氏锥虫病即夏格氏病(Chaga"s disease)的病原体。主要分布于南美和中美,故又称美洲锥虫病。2023-07-03 00:21:201
感染与传染病学 非洲锥虫病
【概述】 非洲锥虫病(African Trypanosomiasis)亦称睡眠病(Sleeping sickness),系由罗得西亚锥虫(Try-panosoma brucei rhodesiense)或冈比亚锥虫(Trypanosoma brucei gambiense)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借舌蝇(采采蝇)传播,流行于非洲南北纬20°之间。早期临床表现为长期不规则发热,全身淋巴结肿大、皮疹、晚期以神经系统症状为主,有严重头痛、反应迟钝、肌肉震颤、昏睡以至昏迷死亡 【病原】 非洲锥虫病的病原体有两种:罗得西亚锥虫和冈比亚锥虫,两者皆为布氏锥虫(T.b.brucei)亚种。布氏锥虫为野生动物锥虫病的病原体,一般不感染人。 锥虫在人体主要寄生于血液和组织间隙,为细长鞭毛体,扁平弯曲,前端尖细有鞭毛,后端较圆。在人体内形态多变,自8~35×1.5~3.5(μm)不等。初感染时为细长型,细胞核位于虫体中央,动基体位于后端,鞭毛长;继而变为粗短型,细胞核位于原虫后端,鞭毛短,甚至缺如。 【流行特征】 (一)流行地区 冈比亚锥虫病分布于非洲中部和西部,南起安哥拉和扎伊尔,北至苏丹和塞内加尔。罗得西亚锥虫病分布于非洲东部,南自博茨瓦钠,北到埃塞俄比亚。 (二)传染源 冈比亚锥虫病的传染源为人;罗得西亚锥虫病的传染源除人外,尚有某些野生动物如羚羊、山羊、猴等。 (三)传播途径 锥虫病借舌蝇(采采蝇)传播,主要传播冈比亚锥虫和罗得西亚锥虫者分别为须舌蝇(Glossina palpalis)和刺舌蝇(G.morsitans)。舌蝇叮咬病人时,锥虫即随血到达蝇胃中,并在该处繁殖发育,然后移行到唾液腺发育成为感染性锥虫,通过叮咬正常人传播本病。当有爆发流行时,锥虫可通过舌蝇或其他吸血蝇污染口吻器直接从人传播给人,而不需在蝇体内发育。也有实验室工作人员通过污染针头划伤获得锥虫(冈比亚)感染的报告。 (四)人群易感性 人对锥虫普遍易感。发病率在性别和年龄上无显著差异,亦无种族免疫存在。 【发病机制】 锥虫侵入人体后,先在血液和淋巴系统寄生繁殖,后进入中枢神经系统。绝大部分组织损伤和病理变化系由免疫反应所引起。 锥虫病的明显病理变化为B淋巴细胞增生,形成早期的淋巴结病变和脑、心脏等的淋巴细胞浸润,并可导致免疫球蛋白(IgM为主)增加和免疫复合物的出现。虽然IgM大量增加,特异性抗体能凝集锥虫,使之易被吞噬细胞吞噬或在补体参与下促使锥虫溶解,导致血中锥虫数下降,但由于锥虫抗原常发生变异,又能使锥虫变异株逃避宿主免疫作用,血中具有新抗原的锥虫数又复增加。因此血中虫数反复出现时高时低现象。循环和组织的免疫复合物可引起广泛病变,包括贫血、补体激活、各脏器组织(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心、肝等)的损害以及免疫反应的干扰。 早期淋巴结和脾脏呈一般增生,伴淋巴细胞、大单核细胞和浆细胞浸润,晚期细胞浸润减少,而代以结缔组织。病程早期中枢神经系统仅脑膜有淋巴细胞浸润,以后脑实质有淋巴细胞、浆细胞以及桑椹细胞(变形浆细胞)浸润。病变继续发展时,可出现全脑炎,脑白质和周围神经出现脱髓鞘现象,最后导致皮层下萎缩。心外膜及内膜可有出血和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心肌炎常存在,多见于罗得西亚锥虫病,也可有心包炎。肝脏有充血、出血和局灶性坏死,灶性肾小球肾炎也可发生。患者贫血主要为溶血性,红细胞上有补体成分,此外红细胞形成抑制和单核-吞噬细胞系统活性增强也是造成贫血的因素。 【临床表现】 锥虫病的病程可分为3期: (一)初期 感染性舌蝇叮咬的局部皮肤常出现炎症反应,历时2~3天消失。也可于叮咬后数日局部出现暗红色结节,逐渐增大,中央有水疱形成,周围有肿胀,不痛,质地较硬,称锥虫硬性下疳。冈比亚锥虫的局部肿胀较罗得西亚锥虫病少见。 (二)血液期(锥虫血症期)舌蝇叮咬后2周左右,在局部繁殖的锥虫大量进入血液循环和淋巴系统,出现发热、淋巴结肿大、剧烈头痛、关节痛等。发热不规则,时起时伏,高热间歇期可达数月之久,心率异常增快。 淋巴结肿大主要见于颈后三角区,冈比亚锥虫病病人的颈后淋巴结肿大较为明显,形成Winterbottom征。淋巴结各自分离、不痛、无压痛、不化脓,早期柔软有弹性,以后变硬。肝脾皆可肿大,多见于罗得西亚锥虫病。心脏增大、心包炎、心力衰竭等也常见于罗得西亚锥虫病。贫血常存在。 除强烈头痛外,病人可有神经痛、失眠、注意力不集中以及乏力等陈诉。白人患者躯干和大腿可出现不规则卵圆或环形淡红色发痒皮疹。手、脚、眼周和各关节附近常有一过性肿痛。 此期在冈比亚锥虫病持续半年至数年,在罗得西亚锥虫病多不超过几个月。 (三)睡眠期(晚期)此期以神经系统症状为主,病人表情淡漠、愁眉苦脸、举动迟钝、言语吞吐、唇舌颤动、肌肉震颤、步态不稳、妄想、狂躁,以及其它脑膜脑炎或脑脊髓膜炎的表现,如癫痫样抽搐等。一般情况甚差。消瘦、衰弱、血压偏低、脉搏细弱、闭经、阳痿和流产常见,易继发肺部感染。 病人血沉显著增快。白细胞总数正常,淋巴细胞相对增多。血浆白蛋白降低、球蛋白增高。脑脊液蛋白明显增加,细胞数可达1000~2000/μl,有时可见桑椹样细胞。[医学 教育网 搜集整理] 【诊断说明】 流行地区有硬性下疳、反复发作的弛张高热、心率加速、颈后淋巴结肿大,剧烈头痛、嗜睡、昏迷表现者,应考虑本病的可能。 以病人血液、脑脊液、淋巴结穿刺液、下疳渗出液和骨髓作涂片检查可发现病原体。为提高检出率,可作血液涂片,或加肝素或溶血后离心沉淀再作涂片。以前述体液作大、小白鼠或豚鼠接种可检查罗得西亚锥虫,此法不适用于冈比亚锥虫,因后者难以感染啮齿动物。由于技术上困难,锥虫培养少用。 免疫学诊断方法有间接免疫荧光抗体试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毛细管凝集试验、卡片凝集试验(Cardagglutination Test,CATT)、间接毛细管血凝试验等。CATT为筛选病人的方法,阳性时再找寻锥虫。DNA探针,多聚酶链反应(Polymerace Chain reactionPCR)等新技术已开始应用于锥虫病的诊断研究,具有检测标准化、微量化、操作方便、快速简便、特异性强等优点。 锥虫病患者血清和脑脊液中IgM增高,治疗后徐缓消失,一年后IgM仍高者提示有复发可能。 本病血液期应与结核、梅毒、淋巴瘤和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鉴别。晚期病例应与神经梅毒和脑脊液中以单核细胞为主的各种脑膜炎或脑膜脑炎鉴别。 【治疗说明】 (一)病原治疗 1.舒拉明钠(Suramin sodium) 为非金属有机化合物,对早期(中枢神经系统被侵犯前)的两种非洲锥虫病皆有效。每次剂量20mg/kg,1次剂量不超过1g,溶于10ml注射用水作静脉注射。为防止高敏反应,首次剂量为0.1~0.25g,如无反应,第3日予以0.5g、第5日1g,以后每5~7天给药1g,总剂量7g.本品对肾脏有刺激性,可产生蛋白尿、管型尿等,不宜用于肾病病人。此外尚有皮疹、药物热,周围神经炎、白细胞减少等。 2.戊烷脒 对早期冈比亚锥虫病有极好疗效,对罗得西亚锥虫病疗效不满意。采用新鲜配制的10%溶液作肌肉注射,首次剂量为25mg(盐基),以后每次剂量为3~4mg/kg,每日或隔日注射1次,连续8~10次。注射后可有面部潮红、头痛、心悸、胸闷、腹痛、荨麻疹等副作用,大剂量可引起肾损害,偶有低血糖反应。静脉注射可致血压突然下降,故不使用。 3.美拉胂醇(melarsoprol,melB)为三价砷制剂,对两种锥虫病的各期皆有效,因毒性较大,仅用于晚期病人。采用3.6%本品丙二醇溶液作静脉注射。首3天每日分别注射0.5、1.0和1.5ml;休息5~7天后,每日注射2.5ml,连续3天;休息7天后连用3天,每日3~5ml;最后休息7天后,每日注射5ml,连续3天。总剂量一般不超过35ml.本品主要副作用为"砷剂脑病",可能为赫氏反应;因此宜先用舒拉明钠或戊烷脒2次,同时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硫唑嘌呤可使反应减轻或减少。脑病一旦出现,即中止治疗,予以对症处理后,一般数天内即可恢复,然后再继续治疗。出血性脑病虽罕见,但一旦出现病死率极高,表现为突然昏迷伴鼾声呼吸和过高热。本品在少数病人也可引起中毒性肝炎、肾炎、剥脱性皮炎、白细胞减少等。 4.依氟鸟氨酸(eflornithine,DFMO) 对早晚期的两种锥虫病皆有效。为防止发生过敏反应,应用本品前先给予100mg的舒拉明钠,次日,第3,7,14及21日各静脉注射本品1g.儿童每次剂量为20mg/kg. 5.IMOL881正在进行研究的新药IMOL881对感染人和几种动物的锥虫皆有较强活性,其毒性低,治疗指数高(>100),初步动物治疗观察有临床试用价值。 (二)一般治疗 对晚期锥虫病人应注意一般情况的支持,加强营养,予以维生素、铁剂等。治疗期间同时服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有一定辅助效果。治疗结束时,治疗后6个月和12个月应复查脑脊液,以确定是否痊愈。 【预后说明】 早期病人治疗后一般皆能迅速而完全地恢复。晚期病人已有神经系统损害和免疫反应出现者,治疗后也可达临床治愈,但某些病人可有永久性神经系统后遗症,且有复发可能。病人进入昏睡阶段脑脊液蛋白含量高和有心血管系统损害者预后较差。 【预防说明】 及时发现、隔离和有效地治疗病人,以控制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是预防锥虫病的重要措施。消灭舌蝇和防止舌蝇叮咬也是防治本病的关键,在有动物传染源的罗得西亚锥虫防蝇措施、切断传播途径更显得重要。水源附近的草木是须舌蝇栖居处,可喷洒DDT、狄氏剂(dieldrin)等杀虫剂或清除草木使舌蝇无法寄存。刺舌蝇栖居场所为大草原或丛林地区,除喷洒杀虫剂外可进行垦殖,使舌蝇无法繁殖。在进入未经处理的舌蝇寄生地区时应加强个人防护,穿长袖衣和长腿裤,涂搽避虫油等。药物预防限用于感染危险极大的人群。每2~3个月给予舒拉明钠1g有肯定保护作用。一次注射戊烷脒4mg/kg,剂量为300mg,预防效果可达6个月以上。2023-07-03 00:21:321
布氏锥虫生活史?
布氏锥虫的生活史经历脊椎动物宿主中的血流期阶段和采采蝇宿主中的前循环期、上鞭毛体和后循环期2023-07-03 00:21:409
中国有锥虫病吗
目前所发现的对人类致病的锥虫只有有三种:①冈比亚锥虫,主要流行于非洲西部和中部,引起冈比亚锥虫病,即所谓非洲睡眠病,羚羊和其它动物是该虫的天然宿主。②罗德西亚锥虫,主要流行于东非,人是主要的天然宿主,可引起罗德西亚锥虫病,是另一种非洲睡眠病,两者合称非洲型锥虫病。③克氏锥虫,流行于南美洲十五个热带国家,引起美洲型锥虫病,即恰加斯病。 该病的流行在国与国以及一个国家内的不同地区存在着差异,并在各种不同规模的地区中发现。2005年在安哥拉、刚果民主共和国和苏丹发生了几次大型暴发。在诸如博茨瓦纳、布隆迪、埃塞俄比亚、冈比亚、几内亚比绍、利比里亚、纳米比亚、尼日尔、塞内加尔、塞拉利昂和斯威士兰等国,该病的传播似乎停止,几十年来没有发现新病例。 而在中国和广大亚洲地区,或许因为地理、气候与监管等问题,至今未发现一例病体。2023-07-03 00:22:071
怎样知道自己是不是得了克氏锥虫病?
这是一种慢性传染病,对年轻患者来说,常在患病后20~30年后死亡,目前无药可治,而且家中一人患病,就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将全家人都变成患者,WHO正在呼吁研发相关药物,因为克氏锥虫病有蔓延的趋势。什么是克氏锥虫病?克氏锥虫( Trypanosoma cruzi)是一种行寄生生活的眼虫,常由吸血昆虫传播比如锥蝽等,当然输血也能直接传染。克氏锥虫属于单细胞原生动物,以寄主体内的血液和淋巴为食。该病和非洲锥虫病不同,非洲锥虫病是另一种锥虫,并且只由采采蝇传播,它们只存在于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但克氏锥虫病则流行于南美,也称为美洲锥虫病,且有向世界别的地区渗透的态势。非洲锥虫病患者晚期陷入昏睡,历史上锥虫病最初被称为昏睡病,只要护理得好,患者可以在昏睡中渡过1~2年,然后才去世。幸运的是,这种锥虫病目前没有向非洲外传播的趋势。而美洲锥虫病没有这么恐怖的症状。美洲锥虫病的麻烦在于,它可以长期慢性潜伏,当它处于慢性潜伏状态时,目前没有特效药物可以治疗,最终导致宿主死亡,而人类正是它的宿主之一。并且,感染了该病的人,还可以因为吸血昆虫的叮咬,传播给其它人,属于传染病。慢性致人死地并且没有特效药物,由于这个原因,才将它称为所谓的“新型艾滋病”,因为在艾滋病没有药物治疗之前,它也是一种慢性传染病。患者发病经历两个阶段,即急性和慢性阶段。急性期可持续两周至两个月,但由于症状轻微且寿命短暂,可能会被忽视。急性期的症状包括肿胀,发烧,疲劳和腹泻。慢性期引起消化问题,便秘,心力衰竭和腹部疼痛。锥虫病的急性形式,常常被忽略,因为被虫子咬了,有些局部肿胀,是常见现象,但目前只有在急性期,才有些药物可以进行治疗,如硝呋莫司和苯并咪唑,但这通常会被患者忽略,虽然急性期长达两个月时间。当急性期过去,锥虫病。慢性形式可能在感染后30至40年发展并影响内部器官,如心脏,食道,结肠和外周神经系统。受影响的人大多死于心力衰竭。急性病例用硝呋莫司和苯并咪唑治疗,但目前尚无慢性病例的有效治疗方法。2023-07-03 00:22:151
如何防治马伊氏锥虫病?
马伊氏锥虫病又叫苏拉病,是由吸血昆虫传播的血液原虫病。马一般是急性经过,不经治疗几乎可全部死亡。病马临床呈现进行性消瘦、贫血、间歇热,结膜出血、黄疸,心机能衰退,体衰水肿和神经等症状。该病的防治,一是要搞好环境和畜舍卫生,在虻蝇活跃季节定期用药杀虫。二是在上年或当年发生过锥虫病的地方常用安锥赛预防盐进行预防,或用拜耳205进行预防。三是及时发现病畜,早治疗、严控制,常用抗锥虫药。(1)拜耳205(那加诺)。以每100千克体重1克(限量为4克),以灭菌馏水或生理盐水配成10%溶液静脉注射,一个月后再治一次。(2)甲基硫酸喹嘧啶(安锥赛硫酸甲酯)以100千克体量0.3~0.5克量,以灭菌馏水配成10%溶液,皮下或肌肉注射,隔日一次,连用2~3次。3.异甲脒氯化物(锥灭定)以千克体重0.5毫克量,使用20%溶液深部肌肉注射,或使用0.5%溶液缓慢静脉注射。2023-07-03 00:22:222
牛患锥虫和焦虫病有何症状,怎样治疗?
患锥虫病的症状是:潜伏期为6~12天,初期无明显表现。但只要细心,也可以发现病牛的体质逐渐消瘦,作业时无力,有时体温升高。潜伏期过后,眼结膜充血潮红,流泪,有眼眵,精神委顿,被毛粗乱,皮肤干裂,脱毛,四肢下部或者单肢、双肢出现水肿,跛行。水肿时间稍长,发生溃烂,流出少量黄色黏液,并结成黑色痂皮,反应迟钝或无反应,大多卧倒不起。体温升高,甚至在41℃以上,可持续1~2天,高烧呈不定型间歇热。体表淋巴结肿大。有的病牛耳尖和尾尖干枯,严重者尾梢一截如木棍,甚至脱落。发病后期两眼直视,无目的地运动或瘫痪不能起立,体力衰竭而死亡。 患焦虫病的症状是,发病初期病牛体温迅速升高到41~42℃,并且不退烧。还有少数病牛呈现弛张热,或者间歇热。精神不振,反应迟钝。呼吸加快,食欲、反刍骤减,甚至停止,口流黏液,可视黏膜苍白,黄疸。有时便秘和下痢,尿色浓,奶牛产乳量明显减少。 治疗方法 (1)精制敌百虫静脉注射。生理盐水或蒸馏水配成6%水溶液,灭菌后按每千克体重0.01~0.05克注射,成年牛一次注射最多6克,每天一次,间隔1~2天后,根据病情,再进行第二个疗程的注射。 (2)拜耳205静脉注射。每千克体重12毫克,用灭菌蒸馏水或生理盐水配成10%药液,一次注射,1周后还要再注射一次。为了避免副作用,可以和氯化钙或葡萄糖配合使用。 (3)“914”静脉注射。此药可与拜耳205交替使用。用法是:每千克体重按15毫克,配成5%药液,第1天和第12天用拜耳205注射,第4天和第8天用“914”注射,即为一个疗程。 (4)安锥赛硫酸盐皮下或肌肉注射。按每千克体重5毫克用药。用注射水配成10%溶液,注射一次,锥虫病治愈率可达90%左右。 (5)焦虫散灌服。此药包括磺胺甲氧吡嗪、甲氧苄氨嘧啶、磷酸伯胺喹啉三种药物。每千克体重的用药剂量为:磺胺甲氧吡嗪60~200毫克,甲氨苄氨嘧啶30~200毫克,磷酸伯胺喹林0.7~1.5毫克。把这些药物混合研成末,加适量水,一次灌服,每天一次,连续灌服2次。 (6)阿普卡林肌肉注射,每千克体重0.001克,用蒸馏水配成5%溶液,煮沸灭菌15分钟。 (7)夏枯草、野菊花根、葛根藤、鱼腥草、蒲公英各1200克,薄荷、苦参、灯心草、车前草、土大黄各500克,皂角刺300克,共同煎水,灌服。每天一次,连服8~10天。2023-07-03 00:22:431
这个是锥虫吗?
从你的图片上看,这个是锥蝽没错。锥蝽是一种昆虫,在广州俗称“木虱王”,因头部狭长似锥而得名。成虫体长25毫米左右,呈椭圆形,尾部尖或平,色黑或暗褐,腹部侧缘有红或黄斑。锥蝽的若虫和成虫均吸食人血,它们专门叮咬人的面部,喜欢寻找皮肤较薄的区域下口,同时也会叮咬其它部位。2023-07-03 00:22:511
锥虫的防治方法
锥虫病的主要措施包括发现、治疗病人和消灭舌蝇。治疗药物苏拉明(suramine)对两种锥虫早期均有效。如锥虫已侵犯中枢神经系统,须用有机砷剂。改变孳生环境,如清除灌木林,喷洒杀虫剂能有效消灭舌蝇。硝基呋喃(nitrofuran)类衍生物Beyer2502(商品名Lampit)对急性期有一定效果,能降低血中虫数,使临床症状减轻。改善居住条件和房屋结构,不使锥蝽在室内孳生。滞留喷洒杀虫剂可杀灭室内锥蝽。2023-07-03 00:23:071
我国五大寄生虫病病名及其病原生物
中国有五种主要寄生虫:疟原虫、血吸虫、钩虫、丝虫和杜氏利什曼原虫。1、杜氏利什曼原虫杜氏利什曼原虫的生活史分为两个阶段:先鞭毛期和后鞭毛期。前者寄生于节肢动物的消化道,后者寄生于哺乳动物或爬行动物的细胞,由白色蛆传播。黑热病是由杜氏利什曼原虫引起的。杜氏利什曼原虫的无鞭毛体主要寄生于肝、脾、骨髓、淋巴结等器官的巨噬细胞,常引起发热、肝脾肿大、贫血、鼻出血等全身症状。在印度,病人的皮肤经常有深色色素沉着和发烧。2、钩虫钩虫是钩虫的总称,其形态特征为口囊发育。在寄生于人类消化道的毛虫中,钩虫危害最大。由于钩虫寄生,可引起人体长期慢性失血,导致患者出现贫血及贫血相关症状。钩虫分布于世界各地,特别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人类感染更为常见。据估计,全世界钩虫感染人数约为9亿。在中国,钩虫病仍然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寄生虫病之一。3、丝虫病丝虫病是一种通过吸血节肢动物传播的寄生线虫。成人寄生于脊椎动物最后宿主的淋巴系统、皮下组织、腹腔和胸腔。雌性是卵生的,产生有或没有鞘的微囊。大多数微丝体出现在血液中,少数出现在皮内或皮下组织中。幼虫在一些吸血节肢动物的中间宿主中发育。当这些中间宿主吸血时,被感染的成熟幼虫会从它们的喙中逃出并穿透皮肤。4、血吸虫病血吸虫分为血吸虫、双球菌、血吸虫和血吸虫。成虫寄生哺乳动物(包括人类)并发育成成虫。在血管中,又称为血吸虫病或血吸虫病。寄生人体的血吸虫有日本血吸虫、埃及血吸虫、曼氏血吸虫、间种血吸虫、湄公河血吸虫和马来血吸虫六种。日本血吸虫、埃及血吸虫和曼氏血吸虫引起的血吸虫病是最普遍和最有害的。血吸虫病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血吸虫病在中国很普遍。湖南长沙马王堆西汉女性尸体和湖北江陵西汉男性尸体中均发现典型的日本血吸虫病卵(B.C163),证实中国血吸虫病流行2160多年。一年前。5、疟原虫疟原虫(Plasmodium)是一类最低等最原始的原生动物,它们的整个身体虽则只有一个细胞构成,却是引起疟疾的罪魁祸首。疟原虫种类繁多,遍及全球,但寄生在人体的疟原虫在我国较常见的有三种:引起疟疾每隔一天发作一次的间日疟原虫;引起疟疾每隔三天发作一次的三日疟原虫;引起疟疾周期不规则的恶性疟原虫。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五大寄生虫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疟原虫2023-07-03 00:23:254
有种病会让人一直睡眠吗?
有,睡眠症,长时间处于昏睡状态的,这样的人有很多症状引起的哦。你说的不清楚请补充。2023-07-03 00:23:484
锥体虫病的症状及诊断要点是什么?如何防治?
【疾病症状】寄生在鱼类血液中,以渗透方式获取营养。通常看不出什么症状。严重感染时,可使鱼体虚弱、消瘦,出现贫血。红细胞数减少,血红蛋白和血浆蛋白的含量降低,而淋巴细胞增加。【诊断要点】(1)根据流行情况与症状进行初步的诊断。(2)从鱼的入鳃动脉或心脏吸取一滴血液,置于载片上,在显微镜下观察,看到在细胞之间有扭曲运动的虫体时,基本可以诊断。【防治】(1)水池放鱼前,每亩用150~200千克生石灰或10克/米3漂白粉彻底清塘,预防各种寄生虫病。(2)鱼类的锥体病是由吸食鱼血的蛭类所传播,目前的防治方法主要是通过杀灭鱼蛭来控制,一些农药如敌百虫、倍硫磷等可利用来杀除鱼蛭。(3)用杀锥虫药(对氨苯基胂酸钠)喂鱼,在饲料里加入少量的药能取得治疗,可供试验。但这种有机胂化合物有毒性,必须严加控制,更不益用于食用鱼。2023-07-03 00:24:151
寄生吸虫的分类有哪些?
主要分五类:疟原虫、血吸虫、丝虫、利什曼原虫和锥虫。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 spp.)的生活史有前鞭毛体和无鞭毛体两个时期。前者寄生于节肢动物(白蛉)的消化道内,后者寄生于哺乳动物或爬行动物的细胞内,通过白蛉传播。黑热病是由杜氏利什曼原虫引起的。钩虫(hookworm)是钩口科线虫的统称,发达的口囊是其形态学的特征。在寄生人体消化道的线虫中,钩虫的危害性最严重,由于钩虫的寄生,可使人体长期慢性失血,从而导致患者出现贫血及与贫血相关的症状。疟原虫(Plasmodium)是一类最低等最原始的原生动物,它们的整个身体虽则只有一个细胞构成,却是引起疟疾的罪魁祸首。血吸虫(schistosome)隶属于吸虫纲、复殖目、裂体科、裂体属。成虫寄生于哺乳动物(包括人)的静脉终宿主体内发育为成虫。血管内,亦称裂体吸虫或住血吸虫。锥虫(Trypanosoma) 原生动物门体虫。锥虫种类多,分别寄生在各种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的血液和组织液中。2023-07-03 00:24:242
锥虫属的介绍
锥虫属是原生动物门、鞭毛纲、动鞭毛亚纲、动质体目、锥虫科中的一属。2023-07-03 00:24:381
请问这是什么寄生虫?
这叫“舌蝇” Glossina brevipalpis, 舌蝇的一种。 舌蝇 tsetse fly 亦译螫螫蝇。 双翅目(Diptera)蝇科(Muscidae)舌蝇属(Glossina)非洲吸血昆虫,约21种,能传播人类的睡眠病以及家畜的类似疾病——非洲锥虫病。舌蝇以人类、家畜及野生猎物的血为食。分布广泛,多栖於人类聚居地及撒哈拉以南某些地区的农业地带。 所有的舌蝇均外形相似。体粗壮,有稀疏的鬃毛,体型通常大於家蝇,长6u223c16公厘(0.2u223c0.6吋)。黄褐色至深褐色。胸部灰色,常有深色斑纹。腹部可有带纹。坚挺的刺吸口器平时呈水平方向,叮咬时尖端向下。双翅在静止时平叠於背上。每个触角上有一个鬃毛状的附器——触角芒,触角芒上有一排长而分支的毛,这点与其他蝇类不同。 舌蝇的寿命长1u223c3个月。幼虫单个地发育在雌体的子宫内。卵在雌体内孵出幼虫,幼虫以子宫壁上一对乳腺分泌的营养液为食。幼虫发育分3个阶段,共需约9天。若雌蝇不能吸饱血液,则只能生出一只发育不全的小型幼虫。若雌蝇吸饱血液,则一生中每10天生出一只发育成熟的幼虫。幼虫产出落地后,即钻入土中,1小时内即化蛹。数周后羽化为成虫。 舌蝇一般见於林地,但为宿主动物所吸引时也会飞出短距离到开阔的草原。中非舌蝇(Glossina palpalis)有重要的医学价值,主要见於溪流边浓密的植物丛中;东非舌蝇(G. morsitans)则反之,在更开阔的林地觅食。雌雄两性均几乎每日吸血,在较为暖和的时间内取食活动尤为活跃,日落后或气温低於15.5℃(60℉)时大多数舌蝇种类停止觅食。吸人血的舌蝇中雄性占80%或许更多,雌性通常吸食大型动物的血液。 仅两个种传播致人类昏睡病的锥虫(一类带鞭毛的原生动物)。中非舌蝇是冈比亚锥虫(Trypanosoma gambiense)的主要携带者,该锥虫所致的昏睡病遍布西非和中非。东非舌蝇是罗得西亚锥虫(T. rhodesiense)的主要携带者,该锥虫所致的昏睡病见於东非高原。东非舌蝇也携带可致牛马非洲锥虫病的病原体。 控制舌蝇最有效的措施一直是控制环境因素——杀灭舌蝇吸血的野生猎物、开垦林地、和定期焚烧以防灌丛生长。诱捕舌蝇、用来自自然的寄生物控制舌蝇,往家畜身上喷杀虫药等措施效果一直不大。往空气中喷洒后效性杀虫药的效果如何尚无定论。 舌蝇又叫采采蝇,约有30种,分布在非洲和阿拉伯半岛。它身体比苍蝇小,体长6—13毫米,体呈黄色、褐色、深褐色至黑色,它的喙较长,向前水平伸出。雌、雄都吸食人和动物的血,昼夜都活动。停息时,两翅互相重叠,覆盖在腹部的背面。 昏睡病是由寄生在人和动物血液中的锥虫引起的。锥虫是单细胞的鞭毛虫,虫体侧面有波浪状的波动膜。当它在血液中大量繁殖时,锥虫的身体变得细长,当因宿主抵抗力增强时血中锥虫数量减少,此时大部分锥虫的身体变得短粗。 在锥虫侵入人体的早期,是寄生在淋巴液和血液中,引起人体大部分的淋巴结肿大,脾肿大、心肌发炎。经过数年,到了晚期,有的经2~4周就侵入人体的脑脊液,发生脑膜炎,病人出现无欲状态,震颤、痉挛,最后嗜睡以至昏睡,一般2年左右死亡。 当采采蝇吸了昏睡病人或病兽的血,锥虫进入蝇的肠内大量繁殖,然后向口部转移,进入唾液腺内,采采蝇再次叮人时,锥虫随其唾液进入人体。2023-07-03 00:24:503
写出下列动物的分类地位(所属的门和纲)。涡虫()对虾()钉螺()锥虫()金龟子()海葵()
【答案】:扁形动物门涡虫纲;节肢动物门甲壳纲;软体动物门腹足纲;原生动物门鞭毛纲;节肢动物门昆虫纲;腔肠动物门珊瑚纲2023-07-03 00:25:101
锥体虫的防治方法
用生石灰清塘,放干池水后每公顷用生石灰1 125kg消毒,消毒时应将生石灰溶水后,泼洒池底,消灭中间宿主水蛭。观赏鱼类患有锥体虫病时,可在饲料中加入少量杀灭锥虫的药物对氨苯基胂酸铜喂鱼。因对氨苯基胂酸铜有毒,不能用于食用鱼。[]2023-07-03 00:25:161
请问这种虫子叫什么,会吸血。大概一到两厘米左右长。
这个是 锥蝽(triatomine)半翅目异翅亚目猎蝽科锥蝽亚科昆虫的通称,因头狭长似锥而得名。其中家居吸血种类是传播美洲锥虫病的主要媒介。锥蝽是一种昆虫,在广州俗称“木虱王”,因头部狭长似锥而得名。成虫体长25毫米左右,呈椭圆形,尾部尖或平,色黑或暗褐,腹部侧缘有红或黄斑。锥蝽的若虫和成虫均吸食人血,它们专门叮咬人的面部,喜欢寻找皮肤较薄的区域下口,同时也会叮咬其它部位。2023-07-03 00:25:313
请问这是什么生物?蛰到我手指了!
锥蝽也被称为"接吻虫",这一听起来相当浪漫的名字来源于它们独特的吸血方式。它们专门叮咬人的面部,喜欢寻找皮肤较薄的区域下口,如唇部、眼睑等。它们所咬的伤口并无疼痛感,即使它们的体形很大,一次性吸得血很多。锥蝽也会传播南美锥虫病等疾病。猎蝽科昆虫多吸食其他昆虫的体液。猎蝽亚科盗猎蝽亚科及锥蝽亚科的种类均可吸人血。伪装猎蝽常飞入居室吸吮臭虫及蝇类的体液,也可叮人引致剧痛。仅锥蝽亚科有能传播人类疾病的种类。锥蝽成虫体长25mm上下,略呈椭圆形,色黑或暗褐,胸、翅及腹侧缘有红或黄斑。刺吸式口器,喙长,分3节,摄食时伸长,可直接自皮下毛细血管吸血,不用时弯入前胸腹面沟内。喙可与沟嵴摩擦,发出短促刺耳的声音。眼后部位变细似颈。前胸前狭后宽,足长。发育过程为渐变态。生活史分卵、若虫及成虫 3个时期。卵白色,产于屋锥蝽角、墙缝、地板裂缝或动物巢穴内。若虫似成虫而小,分5龄,从第2龄起有翅,但发育不完全。从卵发育到成虫需1~2年。若虫及雌雄成虫均吸血。白天若虫及成虫隐匿在墙缝或地板缝,夜出觅食,成虫还可藏于树洞内。锥蝽常吸脊椎动物,尤其是哺乳动物(如狗、猫、鼠、蝙蝠、犰狳、松鼠、豚鼠、树懒、负鼠和人)的血,每次数分钟至半小时,同时排出少量粪滴于被叮咬动物的皮肤上,粪滴中若有寄生虫,即可经皮肤伤口或手指触抓携带至眼、口、鼻等部位侵入人体。在其间传播锥虫病。在人体主要叮咬暴露部位,特别是皮肤粘膜交界处如口角外眦。它们专门叮咬人的面部,喜欢寻找皮肤较薄的区域下口,如唇部、眼脸等。许多种类常叮刺熟睡者唇边的皮肤,故俗名"接吻虫"。多数种类叮人不痛,不易被察觉,但吸血锥蝽则叮人甚痛,引起局部肿胀硬结或致荨麻疹。能传播美洲锥虫病的锥蝽甚多,主要为栖于人类居所附近的种,如分布于中南美(如阿根廷、巴西、智利、乌拉圭、委内瑞拉等国)的大锥蝽、骚扰锥蝽、长红锥蝽等。红带锥蝽在中国华南常见,叮人可致剧痛及过敏反应,有的国家曾报道其体内查见天然感染的克氏锥虫,或认为南亚的红带锥蝽能传播黑热病。锥蝽叮刺美洲锥虫病患者及保虫寄主时,将带有循环型锥虫鞭毛体的血液吸入消化道内,鞭毛体在其肠内发育为繁殖型锥虫鞭毛体并大量繁殖,1周后又成为循环型锥虫鞭毛体。锥蝽再次吸血时因吸血量多,腹后增高,促使排粪于被叮咬者的皮肤上,粪滴中的鞭毛体可通过三种途径侵入人体:通过叮咬的伤口,通过附近皮肤的轻微擦伤,或经手指携带至眼、口、鼻部再通过完整的粘膜。锥蝽可维持此种感染性达二年之久。据推测,1835年C.达尔文在随"比格尔"号作环球旅行途中为骚扰锥蝽所咬,染上美洲锥虫病。2023-07-03 00:26:081
锥体虫的传播途径
通过舌蝇传播。在南美洲和中美洲的致查加斯氏病(Chagas" disease)的克氏锥虫(T. cruzi)和不致病的朗杰尔氏锥虫(T. rangeli)由吸血昆虫传播。其他锥虫可使牲畜患非洲锥虫病、马恶性贫血病、卡特拉斯病(mal de caderas)和马类锥虫病等疾病,从而造成经济损失。2023-07-03 00:26:151
真的有瞌睡虫吗?
没有,瞌睡虫是虚构出来的。瞌睡虫,中国神话中一种能使人昏睡的小虫;飞进人耳朵里后,人便会进入睡眠,亦喻贪睡的人。《西游记》第七一回:“孙行者,展开翅,径飞到那 玉面狐狸 头上,拔下一根毫毛,吹口仙气,叫‘变",变作一个瞌睡虫,轻轻的放在他脸上,原来瞌睡虫到了人脸上,往鼻孔里爬;爬进孔中,即瞌睡了。”扩展资料在长时间的工作和活动之后,人就会觉得困乏难耐,昏昏欲睡,必须经过一定的休息睡眠之后,才能重新开始工作。古代人们认为是一种叫做“瞌睡虫”的东西在起作用。其实这只是一个杜撰而已,正真的瞌睡虫,从来都不实际存在过。但在现实生活中,却存在跟瞌睡虫作用相似的一种虫子,叫锥虫。被感染锥虫咬了的人会得一种病,叫人类非洲锥虫病也称为睡眠病。病人早期表现为长期不规则发热、全身淋巴结发炎,晚期以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主,有严重头痛、反应迟钝、嗜睡,以至昏迷死亡。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瞌睡虫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新闻网-全球合作 上海专家24小时为患者捉住致命非洲“瞌睡虫”2023-07-03 00:26:291
这是什么虫?前头尖尖的
锥蝽(triatomine),半翅目异翅亚目猎蝽科锥蝽亚科昆虫的通称,因头狭长似锥而得名。其中家居吸血种类是传播美洲锥虫病的主要媒介。2023-07-03 00:26:431
牛得血虫病给什么药
牛得血虫病给阿托品药。阿托品是一种抗胆碱药,化学式是C17H23NO3,为M-受体阻断剂。为从茄科植物颠茄、曼陀罗或莨菪等提取的消旋莨菪碱,其碱酸盐为无色结晶或白色粉末,易溶于水。主要解除平滑肌痉挛,量大可解除小血管痉挛,改善微循环,同时抑制腺体分泌,解除迷走神经对心脏的抑制,使心搏加快、瞳孔散大、眼压升高,兴奋呼吸中枢,解除呼吸抑制。本品易从胃肠道及其他黏膜吸收,也可从眼或少量从皮肤吸收。可迅速分布于全身组织,可透过血-脑脊液屏障,也能通过胎盘。包括乳汁在内的各分泌物中都有微量出现。阿托品作用它可与乙酰胆碱竞争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突触后膜的乙酰胆碱M-受体,从而拮抗过量乙酰胆碱对突触后膜刺激所引起的毒蕈碱样症状和中枢神经症状。临床上常用于抑制腺体分泌、扩大瞳孔、调节睫状肌痉孪、解除肠胃和支气管等平滑肌痉挛。它可以有效地控制有机磷农药中毒时出现的毒蕈碱样症状和中枢神经症状。但有机磷中毒时对硫酸阿托品的耐受性高,因此用药量应足够大。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阿托品2023-07-03 00:26:575
这是锥蝽吗?是传染锥虫病的虫吗?
看上去是锥蝽,锥蝽也被称为“接吻虫”,这一听起来相当浪漫的名字来源于它们独特的吸血方式。它们专门叮咬人的面部,喜欢寻找皮肤较薄的区域下口,如唇部、眼睑等。它们所咬的伤口并无疼痛感,即使它们的体形很大,一次性吸得血很多。锥蝽也会传播南美锥虫病等疾病。词条来自百度百科,图片来自百度图片2023-07-03 00:27:326
锥虫在所有的mRNA都加上一个相同的外显子(8L exon),这样为什么对它有好处?
【答案】:将SLRNA放到所有mRNA上可能是一种进步,这样它们都可以具有一个有效的转录起始顺序。2023-07-03 00:27:571
上次我在厕所里看到几万个爬虫米白色的。是不是蛆,他们以什么为食。
蛆是蝇蛆病病原体,蝇的幼虫。又名肉虫,肉芽。一提起蝇,人人都见过,但并非人人都详知。蝇在分类学上属双翅目环裂亚目,全世界 蛆已知有1万多种。中国幅员广大,地跨古北界和东洋界两大动物区系,蝇类的种类极其繁多,已报导的就有1500多种。 蝇类是完全变态昆虫,它的生活史可分为卵、幼虫、蛹、成虫几个时期。多数种类的雌蝇均产卵,但也有产幼虫的。一般来讲,产出的卵在15。C~40。C之间经几小时即能孵化出幼虫,俗称"蛆",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苍蝇爬过就生虫"。幼虫经过3~4天变为蛹,蛹羽化即为有翅会飞的成蝇。 蝇的食物很广,食性可分为3类:蜜食性成蝇只取食花蜜或植物液汁;血食性成蝇以动物或人的血液为食,如厩螫蝇,俗称"牛虻";杂食性蝇类食物多种多样,腐败的动植物、人和动物食物、排泄物、分泌物、脓血等,绝大多数蝇属此类。还有一类因口器退化,不能取食,如胃蝇、狂蝇、皮蝇等。蝇取食频繁,且边吃边吐边排粪,因此很多病原体可由之携带与传播。蝇类夜间常停落于天花板、电线或悬空的蝇索上,白天在有光亮处活动。蝇类善于飞翔,如家蝇每小时可飞行6~8公里,若附在车、船、飞机上,则可远距离扩散。 蝇除骚扰人、污染食品外,更重要的是传播多种疾病。传播疾病的方式有两 蛆种:机械性传播与生物 性传播。蝇通过停落、舔食、呕吐和排泄等活动将病原体扩散,如痢疾、霍乱、伤寒、脊髓灰质炎、肠道蠕虫病、原虫病、结核病、细菌性皮炎、炭蛆、破伤风、眼结膜炎、沙眼等。有些蝇,如非洲的采采蝇,吸血时将病原体锥虫吸进蝇体,虫在蝇体内繁殖更多的虫,当蝇再次叮人时,将锥虫注入人体,引起锥虫病(睡眠病),这种传病方式称为生物性传播。蝇还能引起蝇蛆病,它是由蝇幼虫寄生于人体和动物的组织、器官而引起的疾病。多数由狂蝇科和皮蝇科的一些幼虫所引起,狂蝇将幼虫直接产于动物鼻腔、眼等处,这些幼虫在鼻腔、眼中寄生,也可钻到更深的部位,甚至入颅腔,造成严重神经症状,引致死亡,皮蝇则产卵于动物皮肤,特别在破损处,卵孵化为幼虫,幼虫钻入皮下,有些还钻入内脏器官表面,引起皮下蜂窝组织炎或内脏器官损伤。目前在香港出现攻击猪、牛、猫、狗的"食肉蝇",可能也属于这一类。 人在死后尸体腐烂则可生蛆.2023-07-03 00:28:063
枯氏锥虫的介绍
(trypanosoma cruzi,chagas,1909)属人体粪源性锥虫,是枯氏锥虫病即夏格氏病(chaga"s disease)的病原体。主要分布于南美和中美,故又称美洲锥虫病。2023-07-03 00:28:131
枯氏锥虫的枯氏锥虫形态
枯氏锥虫在它的生活史中,因寄生环境不同,有三种不同形体:无鞭毛体、上鞭毛体和锥鞭毛体。无鞭毛体(amastigote)存在于细胞内,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为2.4~6.5µm,具核和动基体,无鞭毛或有很短鞭毛。上鞭毛体(epimastigote)存在于锥蝽的消化道内,纺锤形,长约20~40µm,动基体在核的前方,游离鞭毛自核的前方发出。锥鞭毛体存在于血液或锥蝽的后肠内(循环后期锥鞭毛体),长宽11.7~30.4µm×0.7~5.9µm。游离鞭毛自核的后方发出。在血液内,外形弯曲如新月状。2023-07-03 00:28:281
锥虫的介绍
锥虫是一种血鞭毛原虫,约有20几种。寄生于鱼类、两栖类、爬虫类、鸟类、哺乳类以及人的血液或组织细胞内。寄生于人的锥虫依其感染途径可分为两大类,即通过唾液传播的涎源性锥虫与通过粪便传播的粪源性锥虫。由锥虫属的原虫引起的一种鞭毛虫病。主要侵袭马(驴、骡)、牛和骆驼等,寄生于血液或生殖器粘膜内。人和一些野生动物也可感染。家畜中以伊氏锥虫病和马媾疫为害较大。2023-07-03 00:28:531
牛患锥虫和焦虫病有何症状,怎样治疗?
患锥虫病的症状是:潜伏期为6~12天,初期无明显表现。但只要细心,也可以发现病牛的体质逐渐消瘦,作业时无力,有时体温升高。潜伏期过后,眼结膜充血潮红,流泪,有眼眵,精神委顿,被毛粗乱,皮肤干裂,脱毛,四肢下部或者单肢、双肢出现水肿,跛行。水肿时间稍长,发生溃烂,流出少量黄色黏液,并结成黑色痂皮,反应迟钝或无反应,大多卧倒不起。体温升高,甚至在41℃以上,可持续1~2天,高烧呈不定型间歇热。体表淋巴结肿大。有的病牛耳尖和尾尖干枯,严重者尾梢一截如木棍,甚至脱落。发病后期两眼直视,无目的地运动或瘫痪不能起立,体力衰竭而死亡。 患焦虫病的症状是,发病初期病牛体温迅速升高到41~42℃,并且不退烧。还有少数病牛呈现弛张热,或者间歇热。精神不振,反应迟钝。呼吸加快,食欲、反刍骤减,甚至停止,口流黏液,可视黏膜苍白,黄疸。有时便秘和下痢,尿色浓,奶牛产乳量明显减少。 治疗方法 (1)精制敌百虫静脉注射。生理盐水或蒸馏水配成6%水溶液,灭菌后按每千克体重0.01~0.05克注射,成年牛一次注射最多6克,每天一次,间隔1~2天后,根据病情,再进行第二个疗程的注射。 (2)拜耳205静脉注射。每千克体重12毫克,用灭菌蒸馏水或生理盐水配成10%药液,一次注射,1周后还要再注射一次。为了避免副作用,可以和氯化钙或葡萄糖配合使用。 (3)“914”静脉注射。此药可与拜耳205交替使用。用法是:每千克体重按15毫克,配成5%药液,第1天和第12天用拜耳205注射,第4天和第8天用“914”注射,即为一个疗程。 (4)安锥赛硫酸盐皮下或肌肉注射。按每千克体重5毫克用药。用注射水配成10%溶液,注射一次,锥虫病治愈率可达90%左右。 (5)焦虫散灌服。此药包括磺胺甲氧吡嗪、甲氧苄氨嘧啶、磷酸伯胺喹啉三种药物。每千克体重的用药剂量为:磺胺甲氧吡嗪60~200毫克,甲氨苄氨嘧啶30~200毫克,磷酸伯胺喹林0.7~1.5毫克。把这些药物混合研成末,加适量水,一次灌服,每天一次,连续灌服2次。 (6)阿普卡林肌肉注射,每千克体重0.001克,用蒸馏水配成5%溶液,煮沸灭菌15分钟。 (7)夏枯草、野菊花根、葛根藤、鱼腥草、蒲公英各1200克,薄荷、苦参、灯心草、车前草、土大黄各500克,皂角刺300克,共同煎水,灌服。每天一次,连服8~10天。2023-07-03 00:29:071
吸虫的分类寄生
复殖目 后睾科 支睾属 华支睾吸虫 肝胆管 异形科 异形属 异形异形吸虫 肠管 片形科 姜片属片形属 布氏姜片吸虫肝片吸虫 小肠肝胆管 并殖科 并殖属狸殖属 卫氏并殖吸虫期氏狸殖吸虫 肺(或脑)皮下(或肝) 裂体科 裂体属 日本裂体吸虫 门脉系统 棘口科 棘隙属 日本棘隙吸虫 小肠2023-07-03 00:29:232
我国五大寄生虫是哪五种?
我国和世界卫生组织分别定义了五大寄生虫。 我国五大寄生虫:疟原虫、血吸虫、钩虫、丝虫、杜氏利什曼原虫 世界卫生组织五大寄生虫:疟原虫、血吸虫、丝虫、杜氏利什曼原虫、锥虫 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 spp.)的生活史有前鞭毛体和无鞭毛体两个时期。前者寄生于节肢动物(白蛉)的消化道内,后者寄生于哺乳动物或爬行动物的细胞内,通过白蛉传播。黑热病是由杜氏利什曼原虫引起的。杜氏利什曼原虫的无鞭毛体主要寄生在肝、脾、骨髓、淋巴结等器官的巨噬细胞内,常引起全身症状,如发热、肝脾肿大、贫血、鼻衄等。在印度,患者皮肤上常有暗的色素沉着,并有发热。 钩虫(hookworm)是钩口科线虫的统称,发达的口囊是其形态学的特征。在寄生人体消化道的线虫中,钩虫的危害性最严重,由于钩虫的寄生,可使人体长期慢性失血,从而导致患者出现贫血及与贫血相关的症状。钩虫呈世界性分布,尤其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人群感染较为普遍。据估计,目前,全世界钩虫感染人数达9亿左右。在我国,钩虫病仍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寄生虫病之一。 疟原虫(Plasmodium)是一类最低等最原始的原生动物,它们的整个身体虽则只有一个细胞构成,却是引起疟疾的罪魁祸首。疟原虫种类繁多,遍及全球,但寄生在人体的疟原虫在我国较常见的有三种:引起疟疾每隔一天发作一次的间日疟原虫;引起疟疾每隔三天发作一次的三日疟原虫;引起疟疾周期不规则的恶性疟原虫。 丝虫(filaria)是由吸血节肢动物传播的一类寄生性线虫。成虫寄生在脊椎动物终宿主的淋巴系统、皮下组织、腹腔、胸腔等处。雌虫为卵胎生,产出带鞘或不带鞘的微丝蚴。大多数微丝蚴出现于血液中,少数出现于皮内或皮下组织。幼虫在某些吸血节肢动物中间宿主体内进行发育。当这些中间宿主吸血时,成熟的感染期幼虫即自其喙逸出,经皮肤侵入终宿主体内发育为成虫。 血吸虫(schistosome)隶属于吸虫纲、复殖目、裂体科、裂体属。成虫寄生于哺乳动物(包括人)的静脉血管内,亦称裂体吸虫或住血吸虫。寄生人体的血吸虫主要有6种,即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 Katsurada,1904),埃及血吸虫(S.haematobium Bilharz,1852),曼氏血吸虫(S. mansoni Sambon,1907),间插血吸虫(S.intercalatum Fisher,1934), 湄公血吸虫(S. mekongi Voge et al, 1978)和马来血吸虫 (S.malayensis Greer etal,1988)。其中以日本血吸虫、埃及血吸虫和曼氏血吸虫引起的血吸虫病流行范围最广,危害最大。血吸虫病(schistosomiasis)主要分布于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在我国流行的是日本血吸虫病。湖南长沙马王堆的西汉女尸和湖北江陵的西汉男尸(B.C163年)体内发现典型的日本血吸虫卵,由此证实,远在2160多年前我国已有血吸虫病流行。 锥虫(Trypanosoma) 原生动物门肉鞭动物亚门动鞭毛纲动体目锥虫科中的1属。本属动物通称锥虫或锥体虫。锥虫种类多,分别寄生在各种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的血液和组织液中。有个别种类如枯氏锥虫则寄生在人的细胞内。除马媾疫锥虫是通过交媾直接传播外,所有寄生在脊椎动物的锥虫均要依赖某些昆虫(如采采蝇等)进行传播。带有锥虫的脊椎动物血液被媒介动物吸食后,锥虫因生活环境改变,在媒介动物消化道中依次经过无鞭毛体或前鞭毛体上鞭毛体和后循环锥鞭毛体几个不同的发育阶段。在媒介动物中只有这种后循环锥虫对宿主才有感染力。当媒介再次叮咬宿主时,便把后循环锥虫输入宿主体内。伊氏锥虫在媒介消化道中不进行任何发育,它靠媒介在吸血后短时间内作机械传播。锥虫主要通过胞饮作用从宿主获得营养。所有锥虫均可在体外连续培养。2023-07-03 00:29:361
锥蝽的生活习性
猎蝽科昆虫多吸食其他昆虫的体液。猎蝽亚科盗猎蝽亚科及锥蝽亚科的种类均可吸人血。伪装猎蝽常飞入居室吸吮臭虫及蝇类的体液,也可叮人引致剧痛。仅锥蝽亚科有能传播人类疾病的种类。锥蝽成虫体长25mm上下,略呈椭圆形,色黑或暗褐,胸、翅及腹侧缘有红或黄斑。刺吸式口器,喙长,分3节,摄食时伸长,可直接自皮下毛细血管吸血,不用时弯入前胸腹面沟内。喙可与沟嵴摩擦,发出短促刺耳的声音。眼后部位变细似颈。前胸前狭后宽,足长。发育过程为渐变态。生活史分卵、若虫及成虫 3个时期。卵白色,产于屋角、墙缝、地板裂缝或动物巢穴内。若虫似成虫而小,分5龄,从第2龄起有翅,但发育不完全。从卵发育到成虫需1~2年。若虫及雌雄成虫均吸血。白天若虫及成虫隐匿在墙缝或地板缝,夜出觅食,成虫还可藏于树洞内。锥蝽常吸脊椎动物,尤其是哺乳动物(如狗、猫、鼠、蝙蝠、犰狳、松鼠、豚鼠、树懒、负鼠和人)的血,每次数分钟至半小时,同时排出少量粪滴于被叮咬动物的皮肤上,粪滴中若有寄生虫,即可经皮肤伤口或手指触抓携带至眼、口、鼻等部位侵入人体。在其间传播锥虫病。在人体主要叮咬暴露部位,特别是皮肤粘膜交界处如口角外眦。它们专门叮咬人的面部,喜欢寻找皮肤较薄的区域下口,如唇部、眼脸等。许多种类常叮刺熟睡者唇边的皮肤,故俗名“接吻虫”。多数种类叮人不痛,不易被察觉,但吸血锥蝽则叮人甚痛,引起局部肿胀硬结或致荨麻疹。能传播美洲锥虫病的锥蝽甚多,主要为栖于人类居所附近的种,如分布于中南美(如阿根廷、巴西、智利、乌拉圭、委内瑞拉等国)的大锥蝽、骚扰锥蝽、长红锥蝽等。红带锥蝽在中国华南常见,叮人可致剧痛及过敏反应,有的国家曾报道其体内查见天然感染的克氏锥虫,或认为南亚的红带锥蝽能传播黑热病。锥蝽叮刺美洲锥虫病患者及保虫寄主时,将带有循环型锥虫鞭毛体的血液吸入消化道内,鞭毛体在其肠内发育为繁殖型锥虫鞭毛体并大量繁殖,1周后又成为循环型锥虫鞭毛体。锥蝽再次吸血时因吸血量多,腹后增高,促使排粪于被叮咬者的皮肤上,粪滴中的鞭毛体可通过三种途径侵入人体:通过叮咬的伤口,通过附近皮肤的轻微擦伤,或经手指携带至眼、口、鼻部再通过完整的粘膜。锥蝽可维持此种感染性达二年之久。据推测,1835年C.达尔文在随“比格尔”号作环球旅行途中为骚扰锥蝽所咬,染上美洲锥虫病。2023-07-03 00:29:421
寄生虫分哪几个种类?
我国五大寄生虫:疟原虫、血吸虫、钩虫、丝虫、杜氏利什曼原虫。1、钩虫(hookworm)是钩口科线虫的统称,发达的口囊是其形态学的特征。在寄生人体消化道的线虫中,钩虫的危害性最严重,由于钩虫的寄生,可使人体长期慢性失血,从而导致患者出现贫血及与贫血相关的症状。钩虫呈世界性分布,尤其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人群感染较为普遍。据估计,目前,全世界钩虫感染人数达9亿左右。在我国,钩虫病仍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寄生虫病之一。2、丝虫(filaria)是由吸血节肢动物传播的一类寄生性线虫。成虫寄生在脊椎动物终宿主的淋巴系统、皮下组织、腹腔、胸腔等处。雌虫为卵胎生,产出带鞘或不带鞘的微丝蚴。大多数微丝蚴出现于血液中,少数出现于皮内或皮下组织。幼虫在某些吸血节肢动物中间宿主体内进行发育。当这些中间宿主吸血时,成熟的感染期幼虫即自其喙逸出,经皮肤侵入3、血吸虫(schistosome)隶属于吸虫纲、复殖目、裂体科、裂体属。成虫寄生于哺乳动物(包括人)的静脉终宿主体内发育为成虫。4、锥虫(Trypanosoma)原生动物门体虫。锥虫种类多,分别寄生在各种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的血液和组织液中。5、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spp.)的生活史有前鞭毛体和无鞭毛体两个时期。前者寄生于节肢动物(白蛉)的消化道内,后者寄生于哺乳动物或爬行动物的细胞内,通过白蛉传播。黑热病是由杜氏利什曼原虫引起的。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五大寄生虫2023-07-03 00:29:571
采采蝇是什么?
采采蝇 舌蝇又叫采采蝇,约有30种,分布在非洲和阿拉伯半岛。它身体比苍蝇小,体长6—13毫米,体呈黄色、褐色、深褐色至黑色,它的喙较长,向前水平伸出。雌、雄都吸食人和动物的血,昼夜都活动。停息时,两翅互相重叠,覆盖在腹部的背面。 昏睡病是由寄生在人和动物血液中的锥虫引起的。锥虫是单细胞的鞭毛虫,虫体侧面有波浪状的波动膜。当它在血液中大量繁殖时,锥虫的身体变得细长,当因宿主抵抗力增强时血中锥虫数量减少,此时大部分锥虫的身体变得短粗。 在锥虫侵入人体的早期,是寄生在淋巴液和血液中,引起人体大部分的淋巴结肿大,脾肿大、心肌发炎。经过数年,到了晚期,有的经2~4周就侵入人体的脑脊液,发生脑膜炎,病人出现无欲状态,震颤、痉挛,最后嗜睡以至昏睡,一般2年左右死亡。 当采采蝇吸了昏睡病人或病兽的血,锥虫进入蝇的肠内大量繁殖,然后向口部转移,进入唾液腺内,采采蝇再次叮人时,锥虫随其唾液进入人体。2023-07-03 00:30:051
锥蝽是臭虫吗 锥蝽是什么虫
1 锥蝽是臭虫吗 不是臭虫。 臭虫也叫木蚤,属昆虫纲、半翅目、臭虫科。其形态体征为:体长4—5毫米(少於0.2吋),呈扁宽形,大都为红褐色,翅膀退化呈鳞状,有臭腺,分泌物有特殊气味。虽然同样也可吸食人血,但和锥蝽并不是同一种虫子。 2 锥蝽是什么虫长什么样子 锥蝽又叫接吻虫,广东俗称“木虱王”,是半翅目异翅亚目猎蝽科锥蝽亚科昆虫的通称。 锥蝽的种类繁多,有大全圆蝽、骚扰锥蝽和长红猎蝽等种类,外观成虫形态为:头部狭长似锥,体长25mm上下,略呈椭圆形,色黑或暗褐,胸、翅及腹侧缘有红或黄斑。有刺吸式口器,喙长分3节,摄食时伸长,可直接自皮下毛细血管吸血,不用时弯入前胸腹面沟内。喙可与沟嵴摩擦,发出短促刺耳的声音,眼后部位变细似颈,前胸前狭后宽,足长。 3 我国的锥蝽虫会感染致病吗 目前暂无发现我国的锥蝽虫会感染致病。 目前,大全圆蝽、骚扰锥蝽和长红猎蝽是美洲热带地区的主要传播媒介,然而,在中国广东、海南、福建、广西四个省份先后发现的是红带锥蝽,并不属于美洲锥虫病的主要传播媒介,均未检测出美洲锥虫病原。因此该疾病引起继发传播和暴发疫情可能性不高,市民无需恐慌。 备注 锥蝽只是锥虫病的传播媒介,但并不代表所有锥蝽都携带锥虫,只有在该病流行区才有部分携带,在中国等非流行区被它咬一口也不一定有什么问题。 4 被锥蝽虫咬了是怎样的 1、叮咬感觉 多数锥蝽虫种类叮人不痛,不易被察觉,但吸血锥蝽则叮人甚痛,引起局部肿胀硬结或致荨麻疹。 2、叮咬位置 通常锥蝽虫主要叮咬人体的暴露部位,特别是皮肤粘膜交界处如口角外眦,尤其喜欢寻找皮肤较薄的区域下口,如:唇部、眼脸等,许多种类的锥蝽虫常叮刺熟睡者唇边的皮肤,故俗名“接吻虫”。 3、叮咬后症状表现 1、急性期有发热、颜面水肿、淋巴结炎、贫血等。 2、慢性期常有心肌炎、心力衰竭、巨食管炎、巨结肠及肺、脑栓塞,猝死等发生。2023-07-03 00:30:111
在马桶旁发现了会蠕动的白色虫子,两头是黑色的是什么虫子
是蛆蛆(qu),双翅目动物的幼虫。由于头部及口器极度退化,故称无头幼虫。蛆虫是蝇产卵在15℃~40℃数小时后孵化的,长约两厘米,通过蠕动行走。现代科学发现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可入药也可供食用。蛆是蝇蛆病病原体,蝇的幼虫。又名肉虫,肉芽。一提起蝇,人人都见过,但并非人人都详知。蝇类是完全变态昆虫,它的生活史可分为卵、幼虫、蛹、成虫几个时期。多数种类的雌蝇均产卵,但也有产幼虫的。幼虫经过3~4天变为蛹,蛹羽化即为有翅会飞的成蝇。蝇的食物很广,食性可分为3类:蜜食性成蝇只取食花蜜或植物液汁;血食性成蝇以动物或人的血液为食,如厩螫蝇,俗称"牛虻";杂食性蝇类食物多种多样,腐败的动植物、人和动物食物、排泄物、分泌物、脓血等,绝大多数蝇属此类。还有一类因口器退化,不能取食,如胃蝇、狂蝇、皮蝇等。蝇取食频繁,且边吃边吐边排粪,因此很多病原体可由之携带与传播;蝇类夜间常停落于天花板、电线或悬空的蝇索上,白天在有光亮处活动。蝇类善于飞翔,如家蝇每小时可飞行6~8公里,若附在车、船、飞机上,则可远距离扩散。蝇除骚扰人、污染食品外,更重要的是传播多种疾病。传播疾病的方式有两种:机械性传播与生物 性传播。蝇通过停落、舔食、呕吐和排泄等活动将病原体扩散,如痢疾、霍乱、伤寒、脊髓灰质炎、肠道蠕虫病、原虫病、结核病、细菌性皮炎、炭蛆、破伤风、眼结膜炎、沙眼等。有些蝇,如非洲的采采蝇,吸血时将病原体锥虫吸进蝇体,虫在蝇体内繁殖更多的虫,当蝇再次叮人时,将锥虫注入人体,引起锥虫病(睡眠病),这种传病方式称为生物性传播。蝇还能引起蝇蛆病,它是由蝇幼虫寄生于人体和动物的组织、器官而引起的疾病。多数由狂蝇科和皮蝇科的一些幼虫所引起,狂蝇将幼虫直接产于动物鼻腔、眼等处,这些幼虫在鼻腔、眼中寄生,也可钻到更深的部位,甚至入颅腔,造成严重神经症状,引致死亡,皮蝇则产卵于动物皮肤,特别在破损处,卵孵化为幼虫,幼虫钻入皮下,有些还钻入内脏器官表面,引起皮下蜂窝组织炎或内脏器官损伤。2023-07-03 00:30:213
蛇是伊氏锥虫的什么宿主
蛇是伊氏锥虫的中间宿主。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广西地处亚热带,全年气候温和,吸血昆虫如蛇、鳌绳终年活动,而蛇、鳌蝇是伊氏锥虫病的中间宿主,所以广西是伊氏锥虫病的疫区。2023-07-03 00:30:391
吸虫的分类寄u01d4
主要分五类:疟原虫、血吸虫、丝虫、利什曼原虫和锥虫。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 spp.)的生活史有前鞭毛体和无鞭毛体两个时期。前者寄生于节肢动物(白蛉)的消化道内,后者寄生于哺乳动物或爬行动物的细胞内,通过白蛉传播。黑热病是由杜氏利什曼原虫引起的。钩虫(hookworm)是钩口科线虫的统称,发达的口囊是其形态学的特征。在寄生人体消化道的线虫中,钩虫的危害性最严重,由于钩虫的寄生,可使人体长期慢性失血,从而导致患者出现贫血及与贫血相关的症状。疟原虫(Plasmodium)是一类最低等最原始的原生动物,它们的整个身体虽则只有一个细胞构成,却是引起疟疾的罪魁祸首。血吸虫(schistosome)隶属于吸虫纲、复殖目、裂体科、裂体属。成虫寄生于哺乳动物(包括人)的静脉终宿主体内发育为成虫。血管内,亦称裂体吸虫或住血吸虫。锥虫(Trypanosoma) 原生动物门体虫。锥虫种类多,分别寄生在各种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的血液和组织液中。2023-07-03 00:30:471
这个是什么虫子?学名叫什么?
这东西外国的吧?2023-07-03 00:30:551
瞌睡虫是真的吗?
没有,瞌睡虫是虚构出来的。瞌睡虫,中国神话中一种能使人昏睡的小虫;飞进人耳朵里后,人便会进入睡眠,亦喻贪睡的人。《西游记》第七一回:“孙行者,展开翅,径飞到那 玉面狐狸 头上,拔下一根毫毛,吹口仙气,叫‘变",变作一个瞌睡虫,轻轻的放在他脸上,原来瞌睡虫到了人脸上,往鼻孔里爬;爬进孔中,即瞌睡了。”扩展资料在长时间的工作和活动之后,人就会觉得困乏难耐,昏昏欲睡,必须经过一定的休息睡眠之后,才能重新开始工作。古代人们认为是一种叫做“瞌睡虫”的东西在起作用。其实这只是一个杜撰而已,正真的瞌睡虫,从来都不实际存在过。但在现实生活中,却存在跟瞌睡虫作用相似的一种虫子,叫锥虫。被感染锥虫咬了的人会得一种病,叫人类非洲锥虫病也称为睡眠病。病人早期表现为长期不规则发热、全身淋巴结发炎,晚期以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主,有严重头痛、反应迟钝、嗜睡,以至昏迷死亡。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瞌睡虫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新闻网-全球合作 上海专家24小时为患者捉住致命非洲“瞌睡虫”2023-07-03 00:31:141
这是什么虫子 我被这种虫子蛰了手指 很疼而且肿了
这是锥蝽。2023-07-03 00:31:292
怎样预防牛患锥虫和焦虫病?
(1)不要在牛虻、蝇较多地区放牧,也不要在虻、蝇活动频繁的傍晚放牧。 (2)在牛身上喷洒0.2%的敌百虫药液,防止虻、蝇叮咬。 (3)流行季节到来前,用安锥赛预防盐皮下注射。现用现配,注射一次可预防3个半月。配制安锥赛预防盐的方法是:在带胶塞的瓶内注入灭菌蒸馏水140毫升,再向内加入安锥赛预防盐30克,用力摇晃10分钟,再注入灭菌蒸馏水,使瓶内容量达到170毫升左右,等到充分溶解以后再使用,每千克体重用量0.05毫升,大个牛最大用量不超过20毫升。2023-07-03 00:31:351
北京有锥蝽吗,中国华北地区有锥蝽吗。
你好!你这个问题涉及到锥蝽的分布区域问题。分布区域:锥蝽(triatomine),头部狭长似锥,成虫体长25mm左右,椭圆形,尾部尖或平,色黑或暗褐,腹部侧缘有红或黄斑。主要分布于中南美(如阿根廷、巴西、智利、乌拉圭、委内瑞拉等国),以大锥蝽、骚扰锥蝽、长红锥蝽为主等。美洲锥虫病曾经完全局限于中南美美洲区域,但现在已传播到其它各大洲。其它国家和地区的锥蝽为输入性美洲锥虫。中国锥蝽以红带锥蝽为主,在华南常见。其它地区暂未有发现锥蝽的报告。锥蝽危害:锥蝽是一种吸血昆虫,其中家居吸血种类是传播美洲锥虫病的主要媒介。锥蝽叮咬受害者后,一种“克氏锥虫”会进入人体血液循环中,最终进入心脏并在心脏中生存繁殖。这种病像艾滋病一样,容易通过血液传播,还可能在妊娠和生育期间由母亲传播给孩子。多数种类叮人不痛,不易被察觉,但吸血锥蝽则叮人甚痛,引起局部肿胀硬结或致荨麻疹。感染后克氏锥虫通常在人体内潜伏多年,然后以心律失常或心脏衰竭出现。美洲锥虫病为输入性热带疾病。防范措施:注意居家卫生,做好防虫措施,防虫入户。安装纱门纱窗,堵好墙缝或使用杀虫剂和驱避剂,防止锥蝽进入室内。充分了解美洲锥虫病的知识,前往拉美国家居住、务工或旅游时,要关注自身的健康状况变化。锥蝽图:2023-07-03 00:31:452
锥体虫病的症状及诊断要点是什么?如何防治?
【疾病症状】寄生在鱼类血液中,以渗透方式获取营养。通常看不出什么症状。严重感染时,可使鱼体虚弱、消瘦,出现贫血。红细胞数减少,血红蛋白和血浆蛋白的含量降低,而淋巴细胞增加。【诊断要点】(1)根据流行情况与症状进行初步的诊断。(2)从鱼的入鳃动脉或心脏吸取一滴血液,置于载片上,在显微镜下观察,看到在细胞之间有扭曲运动的虫体时,基本可以诊断。【防治】(1)水池放鱼前,每亩用150~200千克生石灰或10克/米3漂白粉彻底清塘,预防各种寄生虫病。(2)鱼类的锥体病是由吸食鱼血的蛭类所传播,目前的防治方法主要是通过杀灭鱼蛭来控制,一些农药如敌百虫、倍硫磷等可利用来杀除鱼蛭。(3)用杀锥虫药(对氨苯基胂酸钠)喂鱼,在饲料里加入少量的药能取得治疗,可供试验。但这种有机胂化合物有毒性,必须严加控制,更不益用于食用鱼。本条内容来源于:中国农业出版社《中国土种志》2023-07-03 00:31: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