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图谱 / 问答 / 问答详情

历史上堪称“以卵击石”的战争

2023-07-03 07:36:45
TAG: 历史
共3条回复
天线宝宝说害怕

把一下战役,你看那个熟悉,上网一查就有详细资料了,像牧野之战、巨鹿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等,都是很有名的以少胜多,以卵击石的战役。

先秦时期

牧野之战 姜尚、周武王 不足10万——17万,一说70万 全军覆没

柏举之战 孙伍、伍员、磕闾 3万——20万 千里破楚,五战入郢

阴晋之战 吴起 5万——50万 大败秦军

伊阙之战 白起 12万——24万 全歼

即墨之战 田单 不详 将燕军逐出齐国

鄗代之战 廉颇、乐乘 20万——60万 大败燕军

秦汉时期

巨鹿之战 项羽 2万——40万 歼灭

彭城之战 项羽 3万——56万 歼20万

井陉之战 韩信 3万——20万 灭赵,俘赵王歇

潍水之战 韩信 数万——20万 灭齐,

昆阳之战 刘秀 不足2万——42万 王邑仅率数千人逃回洛阳

祝阿、临淄之战 耿弇 数万——20多万 灭张步,平齐

赤亭之战 虞诩 3千——数万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兖州之战 曹操 数万——数10万 迫降30万

官渡之战 曹操 2万——10余万 歼7万余人

赤壁之战 周瑜 5万——20余万 为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

合肥之战 张辽 7千——10万 大败吴军

夷陵之战 陆逊 5万——数10万 蜀国从此衰落

凉州之战 马隆 3500——数万 平定凉州

前秦灭前燕之战 王猛 6万——30万 歼敌近20万

淝水之战 谢玄 8万——97万 苻坚至洛阳,仅剩10余万

沙苑之战 宇文泰 数万——20万 伏击战,歼8万余人

玉壁之战 韦孝宽 不详——15万左右 城邑保卫战,歼7万余人

金乡之战 于仲文 8千——10万 全歼敌军

隋唐五代时期

浅水原之战 李世民 不详——10余万 消灭薛仁杲

虎牢之战 李世民 3500——10余万 歼灭窦建德

唐平萧铣之战 李靖 不详——40余万 平萧铣

碛口之战 李靖 3千——不详 歼数万

蔡州之战 李愬 9千——不详 平淮西叛军

奉天、灵台之战 郭子仪 不详——30余万(一说数十万) 歼敌近10万

太原之战 李光弼 不满万人——10万 城邑保卫战,歼敌7万余人

雍丘之战 张巡 3千——数万 城邑保卫战,不详

睢阳之战 张巡 6800——13万 城邑保卫战,歼12万人

嘉山之战 郭子仪、李光弼 不详——5万余 歼敌4万

象牙潭之战 周本 7千——数万 俘5千

六合之战 赵匡胤 2千——2万 歼5千

宋辽金夏蒙元时期

西夏、吐蕃攻宋之战 刘舜卿 不详——20多万 击退夏蕃联军

达鲁古城之战 完颜阿骨打 不详——27万 大败辽军

护步达冈之战 完颜阿骨打 2万——70万 大败辽军主力

和尚原之战 吴玠、吴璘 数千——10余万 俘万余,大败金军

顺昌之战 刘锜 1.8万——10余万 城邑保卫战,大败金军

郾城之战 岳飞 数千——1.5 大败金军精锐

陈家岛海战 李宝 3千——10万 海战,全歼金军

采石之战 虞允文 1.8万——17万 水战,大败金军

海州之战 魏胜 不详——30万 大败金军

六合之战 毕再遇 不详——10万 城邑保卫战,大败金军

庐州之战 杜杲 不详——号80万 城邑保卫战,大败金军

边堡寨之战 成吉思汗 不详——30万 大败金军

纳忽山、不黑都儿麻之战 成吉思汗 4万——8万 全歼

迦勒迦河之战 哲别、速不台 不足3万——8万 全歼

赛约河之战 拔都、速不台 不足5万——10万 全歼

钓鱼城之战之战 王坚 不详——4万

鄂州之战 伯颜 20万——60万 大败宋军

丁家洲之战 伯颜 10万——13万 大败宋军精锐

厓山海战 张弘范、李恒 数万——20万 海战,全歼

虎啸山之战 张庭瑞、焦德裕 5千——数万 大败宋军

鄱阳湖之战 朱元璋 20万——60万 水战,全歼

明清时期

白沟河之战 朱棣 1O余万——60万 死伤10多万

上峰岭之战 戚继光 1500——2千 歼敌倭寇300余人

台州之战 戚继光 不详 9战9捷

浑河之战 努尔哈赤 4人——800 奇迹

萨尔浒之战 努尔哈赤 4.5万——约11万 歼敌约5万人

宁远之战 袁崇焕 不满2万—13万(或五六万,或10余万)

贵阳之战 王三善 2万——10万 扭转了平叛战局

清征达瓦齐之战 阿五锡、巴图济尔噶勒 22——2千余人 奇迹

浑河之战 长龄 4万——10多万 收复南疆西四城

真颛

看看下面资料吧 希望对你有用

以多打少,不算本事,只有以少胜多,才是最妙的。

中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数不胜数,而这样的战役在西方却少得可怜,因为他们让为这是不可想像的,所以偶尔有个战役,便被吹捧的无以复加,仔细一看,双方加起来不过几万人,居然也敢称会战。举个大家都知道的例子,淮海战役胜利后,斯大林一听解放军用60万打败国民党军80万,而且歼敌55.5万后,连说奇迹。因为在整个二战中,也没有哪个战役是以少胜多的。在西方,能真正意义上称得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只有奥斯特里茨战役、坎尼战役和哈勒哈河,包括苏沃洛夫在阿尔卑斯山的行军也非常经典。

以下举一些中国战争史上比较著名的以少胜多战役做一下比较,因为资料有限,所以难免会有出入,其中还有一些空缺,网友若有资料,可将其补上。

名称 主要指挥者 双方?结果

[color=orange][b]先秦时期[/b][/color]:

[b]牧野之战[/b] 姜尚、周武王 不足10万——17万,一说70万 全军覆没

[b]柏举之战[/b] 孙伍、伍员、磕闾 3万——20万 千里破楚,五战入郢

[b]阴晋之战[/b] 吴起 5万——50万 大败秦军

[b]伊阙之战[/b] 白起 12万——24万 全歼

[b]即墨之战[/b] 田单 不详 将燕军逐出齐国

[b]代之战[/b] 廉颇、乐乘 20万——60万 大败燕军

[color=orange][b]秦汉时期[/b][/color]:

[b]巨鹿之战[/b] 项羽 2万——40万 歼灭

[b]彭城之战[/b] 项羽 3万——56万 歼20万

[b]井陉之战[/b] 韩信 3万——20万 灭赵,俘赵王歇

[b]潍水之战[/b] 韩信 数万——20万 灭齐,

[b]昆阳之战[/b] 刘秀 不足2万——42万 王邑仅率数千人逃回洛阳

[b]祝阿、临淄之战[/b] 耿弇 数万——20多万 灭张步,平齐

[b]赤亭之战[/b] 虞诩 3千——数万

[color=orange][b]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b][/color]:

[b]兖州之战[/b] 曹操 数万——数10万 迫降30万

[b]官渡之战[/b] 曹操 2万——10余万 歼7万余人

[b]赤壁之战[/b] 周瑜 5万——20余万 为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

[b]合肥之战[/b] 张辽 7千——10万 大败吴军

[b]夷陵之战[/b] 陆逊 5万——数10万 蜀国从此衰落

[b]凉州之战[/b] 马隆 3500——数万 平定凉州

[b]前秦灭前燕之战[/b] 王猛 6万——30万 歼敌近20万

[b]淝水之战[/b] 谢玄 8万——97万 苻坚至洛阳,仅剩10余万

[b]沙苑之战[/b] 宇文泰 数万——20万 伏击战,歼8万余人

[b]玉壁之战[/b] 韦孝宽 不详——15万左右 城邑保卫战,歼7万余人

[b]金乡之战[/b] 于仲文 8千——10万 全歼敌军

[color=orange][b]隋唐五代时期[/b][/color]:

[b]浅水原之战[/b] 李世民 不详——10余万 消灭薛仁杲

[b]虎牢之战[/b] 李世民 3500——10余万 歼灭窦建德

[b]唐平萧铣之战[/b] 李靖 不详——40余万 平萧铣

[b]碛口之战[/b] 李靖 3千——不详 歼数万

[b]蔡州之战[/b] 李靖愬 9千——不详 平淮西叛军

[b]奉天、灵台之战[/b] 郭子仪 不详——30余万(一说数十万) 歼敌近10万

[b]太原之战[/b] 李光弼 不满万人——10万 城邑保卫战,歼敌7万余人

[b]雍丘之战[/b] 张巡 3千——数万 城邑保卫战,不详

[b]睢阳之战[/b] 张巡 6800——13万 城邑保卫战,歼12万人

[b]嘉山之战[/b] 郭子仪、李光弼 不详——5万余 歼敌4万

[b]象牙潭之战[/b] 周本 7千——数万 俘5千

[b]六合之战[/b] 赵匡胤 2千——2万 歼5千

[color=orange][b]宋辽金夏蒙元时期[/b][/color]:

[b]西夏、吐蕃攻宋之战[/b] 刘舜卿 不详——20多万 击退夏蕃联军

[b]达鲁古城之战[/b] 完颜阿骨打 不详——27万 大败辽军

[b]护步达冈之战[/b] 完颜阿骨打 2万——70万 大败辽军主力

[b]和尚原之战[/b] 吴绛?、吴璘 数千——10余万 俘万余,大败金军

[b]顺昌之战[/b] 刘锜 1.8万——10余万 城邑保卫战,大败金军

[b]郾城之战[/b] 岳飞 数千——1.5 大败金军精锐

[b]陈家岛海战[/b] 李宝 3千——10万 海战,全歼金军

[b]采石之战[/b] 虞允文 1.8万——17万 水战,大败金军

[b]海州之战[/b] 魏胜 不详——30万 大败金军

[b]六合之战[/b] 毕再遇 不详——10万 城邑保卫战,大败金军

[b]庐州之战[/b] 杜杲 不详——号80万 城邑保卫战,大败金军

[b]边堡寨之战[/b] 成吉思汗 不详——30万 大败金军

[b]纳忽山、不黑都儿麻之战[/b]成吉思汗 4万——8万 全歼

[b]迦勒迦河之战[/b] 哲别、速不台 不足3万——8万 全歼

[b]赛约河之战[/b] 拔都、速不台 不足5万——10万 全歼

[b]鄂州之战[/b] 伯颜 20万——60万 大败宋军

[b]丁家洲之战[/b] 伯颜 10万——13万 大败宋军精锐

[b]?山海战[/b] 张弘范、李恒 数万——20万 海战,全歼

[b]虎啸山之战[/b] 张庭瑞、焦德裕 5千——数万 大败宋军

[b]鄱阳湖之战[/b] 朱元璋 20万——60万 水战,全歼

[color=orange][b]明清时期[/b][/color]:

[b]白沟河之战[/b] 朱棣 1O余万——60万 死伤10多万

[b]上峰岭之战[/b] 戚继光 1500——2千 歼敌倭寇300余人

[b]台州之战[/b] 戚继光 不详 9战9捷

[b]浑河之战[/b] 努尔哈赤 4人——800 奇迹

[b]萨尔浒之战[/b] 努尔哈赤 4.5万——约11万 歼敌约5万人

[b]宁远之战[/b] 袁崇焕 不满2万—13万(或五六万,或10余万)

[b]贵阳之战[/b] 王三善 2万——10万 扭转了平叛战局

[b]清征达瓦齐之战[/b] 阿五锡、巴图济尔噶勒 22——2千余人 奇迹

[b]浑河之战[/b] 长龄 4万——10多万 收复南疆西四城

[color=orange][b]近代、现代时期[/b][/color]:

[b]南京之战[/b] 徐绍桢 约万人——约2万人 攻坚战

[b]第一次反围剿[/b] 毛泽东、朱德 约4万——约10余万 歼1.2万

[b]第二次反围剿[/b] 毛泽东、朱德 3万——20万 歼3万

[b]第三次反围剿[/b] 毛泽东、朱德 3万余人——30万 歼3万

[b]第四次反围剿[/b] 朱德、周恩来 约7万——近40万 歼万余人

[b]鄂豫皖苏区第三次反围剿[/b] 徐向前 近3万——不详 歼6万余人

[b]川陕苏区反六路围攻[/b] 徐向前 近8万——20万 歼8万人

[b]黄桥战役[/b] 粟裕 7千——1.5万余人 歼敌1.1万余人

[b]苏中战役[/b] 粟裕 3万余人——12万 歼敌53700人

[b]鲁南战役[/b] 粟裕 不详 歼敌53530人

[b]莱芜战役[/b] 粟裕 不详 歼敌56800人

[b]孟良崮战役[/b] 粟裕 不详——约45万人 歼敌32680人

[b]晋中战役[/b] 徐向前 6万余人——约13万人 歼敌100370人

[b]豫东战役[/b] 粟裕 不详 歼敌93970人

[b]淮海战役[/b] 粟裕、刘伯承 60万——80万 歼敌555570人

[b]九连山战斗[/b] 不详 不详 5战5捷,歼6个连又1个排

以上这些战役,还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像伊阙之战、巨鹿之战、虎牢之战、纳忽山和不黑都儿麻之战、迦勒迦河之战、赛约河之战、黄桥战役为全歼敌军的歼灭战。用少数兵力去围歼多数敌军,指挥员是需要很大勇气的,像白起、成吉思汗、粟裕都是善于打歼灭的人(我个人认为他们三人是中国战争史上最善于打歼灭战的统帅),项羽则是以勇猛闻名的,李世民则是以疲敌取胜的。这种战役以蒙古时期最多,这也充分体现了其军事思想。

像即墨之战、赤亭之战、玉壁之战、太原之战、雍丘之战、睢阳之战、顺昌之战、六合之战、庐州之战、宁远之战为城邑防御战。这种战役对指挥员的要求有两条:一是沉着,二是智谋超群。此外,军民同仇敌忾也是非常重要的。像韦孝宽守玉壁歼敌7万、李光弼以不满万人守太原歼敌7万、张巡以3千守雍丘屡败叛军,以6800人守睢阳则歼敌12万,虽然最后寡不敌众,睢阳被攻占,张巡被杀,但这并不能否认张巡的军事才能。这样的战役,看后会给人一种回味无穷的感觉。

像台州之战、萨尔浒之战、第一——第四次反围剿、鄂豫皖苏区第三次反围剿、川陕苏区反六路围攻、苏中战役、晋中战役、淮海战役、九连山战斗为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战役。这样的战役,也是解放军最拿手的。值得一提的是九连山战斗,此战虽小,却集中体现了毛泽东的军事思想。

像鄗代之战、鲁南战役、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豫东战役为集中兵力,围歼敌军一部的战役。这种战役也是解放军的拿手本领。

此外,柏举之战、井陉之战、潍水之战、祝阿、临淄之战、唐平萧铣之战为连续灵活用兵的战役;夷陵之战、浅水原之战、嘉山之战为后发制人,疲敌制胜的战役;赤壁之战、陈家岛海战、采石之战、厓山海战、鄱阳湖之战为海战和水战;其他的战役也各有各的特点,像彭城之战、浑河之战、清征达瓦齐之战都是靠勇猛精神获胜的,特别是后两个战役,只能用奇迹来形容

gitcloud

专家指导:就举三国的例子吧。

<br> 1。官渡之战,中国东汉建安五年(200), 曹操统军在官渡(今河南中牟境)地区击败袁绍军队进攻的一次决战。东汉末年,豪强拥兵割据,逐鹿中原。时袁绍拥有冀、青、幽、并四州,自恃兵多粮足,图谋相机消灭仅据兖、豫二州的曹操。建安五年一月,袁绍率精兵10万南下。在此之前,曹操为避免腹背受敌,已先击溃与袁绍联合的 刘备,并进驻易守难攻的官渡。四月,曹操以声东击西之计,于白马(今河南滑县境)击斩袁将颜良,败袁军。袁绍初战失利,锐气受挫,改分兵进击为结营紧逼。两军对垒于官渡,相持数月。其间曹操因兵疲粮缺,一度欲回守许昌(今河南许昌东)。谋士 荀彧认为,曹军以弱敌强,此时退兵必为所乘;反之,袁军轻敌,内部不和,相持既久必将有变,正可出奇制胜。曹操纳其言,派兵袭烧袁军粮车;又亲率精锐5000 奔袭袁军乌巢(今河南境)粮屯,全歼袁军,烧毁全部囤粮。消息传来,袁绍所部军心动摇,纷纷溃散投降。曹操乘机全线出击,歼敌7万余,袁绍父子仅率800 余骑北逃。官渡之战,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袁绍则从此一蹶不振。官渡之战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有名战例。

<br> 2 ,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是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吴国的孙权、蜀国的刘备统领军队在长江赤壁(今中国中南部湖北省蒲圻西北,一说嘉鱼东北)一带,大败曹操军队的一次著名决战。

<br>

<br>曹操败袁绍、破乌桓,基本统一北方后,于建安十三年七月,自宛(

<br>今中国中部河南省南阳)挥师南下,想要先灭刘表,再顺长江东进,击败孙权,从而统一天下。

<br>

<br>曹军进占新野(今属河南),当时荆州刘表已死,其子刘琮不战而降。曹操收编刘表部众,号称 80万大军向长江推进。刘备在长坂(今湖北当阳境)被曹军大败后,于退军途中派诸葛亮赴柴桑(今中国中南部江西省九江西南)会见孙权,共谋抗曹。吴国的大将周瑜、鲁肃与诸葛亮等精辟分析局势,指出曹军兵力虽实有20余万,但有后方不稳、远道劳师、不服水土、短于水战等弱点可乘,坚定了孙权与刘备结盟抗曹的决心。孙权命周瑜为主将,程普为副,率3万精锐水军,联合屯驻樊口(今湖北鄂州境)的刘备军,共约5万人沿长江西进,迎击曹军。曹军不善水战,又值疾疫流行,被孙刘联军阻击于赤壁。战斗力大减,初战受挫,被迫驻守江北乌林(今湖北洪湖县境)一带,隔江与联军对峙。曹操下令将战船首尾相连,结为一体,以利演练水军,伺机攻战。

<br>

<br>周瑜采纳部将黄盖所献火攻计,并命令他致书曹操假装投降,以出奇制胜。曹操自信稳操胜券,戒备松懈。黄盖选择时机派船逼近曹军,下令同时点燃船上的薪草,火船乘风闯入曹军船阵,顿时一片火海,延及岸上营寨,曹军死伤惨重。周瑜等率军乘势冲杀,曹军溃败。曹操领残余部队从华容道(今湖北潜江南)逃向江陵,兵力折损大半,无力再战,退却而走。

<br>

<br>联军乘胜扩张战果,周瑜率军沿江进攻江陵,分别派遣部将甘宁绕道攻取夷陵(今湖北宜昌境)。孙权统领大军东征合肥(今属中国东南部安徽省)。刘备领兵追至江陵后回师夏口(今武汉境),沿汉水向北进发以迂回到曹操军队的后方,并分兵抢占荆州要地。

<br>

<br>赤壁决战,曹操在有利形势下,轻敌自负,指挥失误,终致战败。孙权、刘备在强敌进逼关头,结盟抗战,扬水战之长,巧用火攻,终以弱胜强。此战为尔后魏、蜀、吴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

<br> 3,夷陵之战 :背景:曹废掉汉献帝后,建立了魏国,接着刘备`孙权也建立了两个国家。不听丞相诸葛亮和赵云的劝告,决定倾全国之力,攻打吴国,为关羽报仇。孙权在几次求和都大败的情况下,只好派出年轻的陆逊为都督,前去阻挡。

<br>

<br>内容:双方有几次交锋,都有胜负,后来陆逊采取防守的战略,坚守不出。这一战略打乱了刘备速战速决的计划。因为蜀国位于丘陵一间,运粮十分不方面,再加上当时的天气十分闷热,这使蜀军十分低落。于是刘备命令士兵助手与树林茂密之处。并且将营地连看驻守,陆逊认为发动袭击的机会已经来迎。就发动了,火烧连营 700里,打败蜀军接触了蜀军对威胁。

<br>

<br>分析:蜀军有70万大军,而孙给陆逊的兵力才区区几万,在后勤方面,蜀军派赵云督办粮草,所以不因为粮草而失败。刘备之所以失败,正因为他没有天时地利人和这3大忌讳:天时,他选择酷暑去攻打吴国,吴国做为放手国没什么,而作为进攻国方的蜀国,每天冒者烈日行军,这上士兵的时期和身体都慢慢衰弱。假如只单单是天时,蜀军还可以依靠士兵的数量取胜。但没了地利,为陆逊创造了偷袭的好机会。蜀军驻扎在树林茂密的地方,虽然靠近河流,但是也没有办法对抗吴军的进攻。最致命的是,刘备没人和,在出征前不听诸葛亮的劝告,在出征后又把智勇双全的赵云安排覆辙粮草。最后马良劝他不要驻军在树林茂密之处也不听,这使陆逊的进攻创造了很好的机会。所以刘备的失败是必然的。

<br>

<br>影响:蜀军在出征之前,不论兵力`国力`物力都不落后魏国。而且此时攻打魏国,可以借着“光复汉室”之名出师。蜀军败退后,全国的国力迅速衰退,而且由被称为“扶不起的阿斗”——刘禅当上了国君,这为将来的蜀国埋下了很深的祸根。

相关推荐

历史上称为三皇会战的奥斯特里茨战役就要在哪个地方

奥斯特里茨战役(英语:The Battle of Austerlitz,德语:Schlacht bei Austerlitz,1805年12月2日),又作奥斯特利茨战役,发生在第三次反法同盟战争期间。因参战方为法兰西帝国皇帝拿破仑·波拿巴,俄罗斯帝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弗朗茨二世,所以又称“三皇之战”,是世界战争中的一场著名战役。73000人的法国军队在拿破仑的指挥下,在奥斯特里茨村(今位于捷克境内)取得了对86000人俄奥联军的决定性胜利。
2023-07-03 04:18:341

揭示奥斯特里茨战役为何能以少胜多

揭示了为什么奥斯特里茨战役以少胜多。肖像奥斯特里茨战役之所以能以少胜多,主要原因就在于有拿破仑这样杰出的军事指挥。在乌尔姆战役中,拿破仑显示了他强大的军事才能。乌尔姆战役后,拿破仑决定继续进攻奥地利,并占领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然而,还是有一些变化。法军在进攻时派出了74000人,而盟军有86000多人。他们由一位著名的俄罗斯将军率领,在奥地利作战。这场战斗是盟军的最后机会。可见拿破仑的胜率并不是很高。奥斯特里茨战役前,原本中立的普鲁士改变态度,决定反对法国,并派出10万军队支援战场。面对这种情况,拿破仑表现出了强大的指挥作战能力,拿破仑决定在普鲁士的支援到来之前结束战斗。奥斯特里茨战役中,拿破仑首先向敌人示弱,引诱敌人进攻法军极其薄弱的防御阵地,使盟军在这场战役中损失惨重。在随后的反击中,拿破仑吸取了马伦戈战役的教训,反击的时机更加完美,迫使盟军放弃了中央高地,在随后的战斗中击溃了敌军,从而以少量的胜利赢得了奥斯特里茨战役。拿破仑在奥斯特里茨战役中的完美指挥,使法军以少胜多,赢得了这场战役,拿破仑也从此走向巅峰,成为欧洲霸主。奥斯特里茨战役为什么能以少胜多这个问题有了答案。奥斯特里茨战役是如何评价的?奥斯特里茨战役是宣布拿破仑进入全盛时期的战役。人们对奥斯特里茨战役有不同的看法。那么对于奥斯特里茨战役有什么看法呢?奥斯特里茨战役的剧照奥斯特里茨战役中,拿破仑率领法军以较少的胜利打败了第三次反法联盟。人们认为奥斯特里茨战役凸显了法国皇帝拿破仑的军事才能。拿破仑在奥斯特里茨战役中将灵活性、冒险策略和勇气完美结合,从而在奥斯特里茨战役中始终占据主动。人们对奥斯特里茨战役的评价主要体现在拿破仑的军事才能上。奥斯特里茨战役充分展示了拿破仑的军事思想,这场战役也成为拿破仑军事生涯中的一大胜利。拿破仑的指挥在战略和战术上都是无懈可击的。法军反击的时机也吸取了马伦戈战役的教训,表现得恰到好处。虽然法军在兵力上明显不如联军,但是,拿破仑引诱盟军进攻法军坚固的防御阵地,迫使盟军犯下放弃中部高地的巨大错误,并准确地抓住了这个以劣势兵力击败强大盟军的机会。人们对奥斯特里茨战役的评价还包括法军在这场战役中的战术。拿破仑以弱胜强,欺骗盟军,让盟军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拿破仑在选择战场时非常谨慎。他在尽力选择一个有利的战场,为随后的战斗赢得优势。从兵力上看,拿破仑的法军比盟军少,所以他一直坚持集中大部分兵力与盟军作战。这种战略战术完美地使法军赢得了奥斯特里茨战役。历史上的上奥斯特里茨战役简介《奥斯特里茨战役简介》记载,这场战役是1805年12月2日拿破仑率领的法军与奥、俄两军在奥斯特里茨展开的战斗。最终,拿破仑率领73000余名法军击败了86000人的俄奥联盟,取得了战斗的胜利。这场战役的指挥官是法国皇帝拿破伦、奥地利皇帝弗朗茨二世和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因此它被称为黄三战役。拿破仑的肖像奥斯特里茨战役简介主要提到了战争中双方的兵力和战斗过程。法军总司令是法国皇帝拿破仑,下属有法国皇家卫队、法国第一兵团、法国第三兵团、法国第四兵团、法国第五兵团、掷弹兵兵团和骑兵预备兵团,共计73000余人。这场战役的另一方,俄奥联盟的总司令是俄国将军库图佐夫,左翼总司令是巴克斯霍顿将军,但实际指挥权在俄国沙皇手中。他的下属有俄国皇家卫队、巴克斯霍顿的左翼先锋队、沙皇的右翼先锋队、第一至第五纵队,共计86000余人。虽然俄奥同盟在实力上占了上风,但是奥斯特里茨战役的结果并没有偏向实力占优的俄奥同盟。奥斯特里茨战役对法国军队来说是一场至关重要的决斗。奥斯特里茨战役前,10万普鲁士军队计划反对法国,法国必须在普鲁士军队到来之前击败俄奥联盟。战役中,法军击败俄军占领维也纳,引发盟军冲突,最终大获全胜。这是奥斯特里茨战役简介的主要内容。
2023-07-03 04:18:411

关于奥斯特里茨战役

作者:见月链接:http://www.lofter.com/lpost/2060495a_1c5bdc056来源:LOFTER1805年 12月1日,拿破仑在奥斯特里茨与反法同盟展开战斗。战役伊始,为诱使俄奥军队进攻,拿破仑放弃具有战略优势的普拉岑高地。法军撤出后,联军迅速占领了普拉岑高地。夜晚,双方的布置已经基本完成。这是开战前的双方布局:联军计划在南面以三万兵力攻破法军右翼,然后向北推进,从侧翼横扫法军,配合剩余兵力的中央进攻,一战定胜负。1805年12月2日清晨,联军开始了进攻。战斗首先在南面开始。联军两万五千人向法军防守的几个村庄冲去,联军拥有兵力优势,但法军战斗的极为英勇,联军一时无法消灭法军。与此同时,在北面,俄军也向法军发动了进攻。双方都有大约一万三千人的兵力,最后法军发动了一次反攻,联军招架不住,法军乘胜追击。这时,南面战场的联军久久不能拿下那几个村庄。上午8点半,原本驻扎在普拉岑高地上的2万4千俄军,为了拿下那些村庄,离开高地加入了战斗。法军的8000人在南部战场已经吸引了近5万名联军!联军的中部已经空虚。此时1万8千法军,潜伏在普拉岑高地下方的谷地中,等待着拿破仑的进攻命令。上午9点,拿破仑下达了进攻的命令。由于大雾弥漫,俄国军队之前并没有发现拿破仑的军队,因此俄军乱作一团。俄军想向高地反扑,但始终无法成功,而法军主力还在源源不断的开赴高地。上午11点半,法军控制住了普拉岑高地,拿破仑随后命令预备队开上高地。这是第二阶段的战役形势图。可以看到联军的中央阵地已被法军攻占,这一部分法军将联军的战线从中间切开,分成了南北两个部分。被派去攻击南面的联军主力已经远离高地,将后背暴露给了法军在高地上的主力部队,而且全部在法军大炮的火力范围内。为了避免彻底被分割歼灭,俄军发动了最后的反扑。俄军进行了最后的冲锋,向高地上的法军冲去。拿破仑派出了他自己的近卫军,打退了俄军的进攻。而法军近卫骑兵军,也从侧翼一举击退了沙皇近卫骑兵,最终俄军被打退,再也无法发动反攻,联军的中央阵地彻底丢失。联军此时只剩下南线的军队,但仍然被牵制着。于是拿破仑将法军重炮群拉上高地,对着山谷中密集的俄军主力开火,炮击之后法军主力对山谷中的俄军冲锋,冲向俄军的侧后方,俄军主力崩溃。一部分俄军逃到了南面一个冰冻的湖面上,这时,拿破仑命令法军对着结冰的湖面开炮。冰面开裂,俄军掉入湖水中。这是战役最后一阶段的形势图:至此,联军已经全面战败。
2023-07-03 04:18:494

奥斯特里茨战役

奥斯特里茨战役 拿破仑奥斯特里茨战役有何联系奥斯特里茨战役是拿破仑在乌尔姆战役之后又一次击败第三次反法联盟的一次重要战役,奥斯特里茨战役结果是拿破仑率领的法军打败俄奥联盟占领了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奥斯特里茨战役结果使第三次反法联盟没有得到有效的战果,联盟并没有打过强大的法军。奥斯特里茨战役中联军有两万七千多人伤亡,更是战死了一万五千人,一万人左右被俘虏。在装备上,联军损失多达186门大炮,被法军拿下45面团旗。而战胜的法军不仅取得全面的胜利,付出的代价也是相当小,阵亡人数只有1350人,伤亡总共只有七千人,损失了一面团旗,从这样的战果可以看出,奥斯特里茨战役是拿破仑战争生涯中最完美、最伟大的胜利。当奥斯特里茨战役结果传到英国首相那里时,他看着挂在墙上的欧洲地图说有拿破仑在,这张地图十年里是没什么用处的。事实也是如此,拿破仑在奥斯特里茨战役之后十年里,战无不胜,直到远征俄罗斯期间,遭遇滑铁卢之战才走下神坛。奥斯特里茨战役结果极大的影响到奥地利,奥地利在这次战役中首都维也纳被攻占,迫使奥地利国王弗朗茨二世与拿破仑谈判达成停火协议,并且就此退出反法联盟,第三次反法联盟也就此决裂,拿破仑从此之后真正成为欧洲的霸主,争霸欧洲将近十年之久。拿破仑奥斯特里茨战役有何联系拿破仑奥斯特里茨战役是法兰西第一帝国与反法联盟在奥斯特里茨展开的一次关键性战役。把拿破仑奥斯特里茨战役结合在一起,可以说拿破仑是奥斯特里茨战役法军获胜的最关键元素,拿破仑在奥斯特里茨战役中展现出自己强大的军事才能,使法军完美的拿下了奥斯特里茨战役的胜利。对于拿破仑奥斯特里茨战役,史料记载颇多。拿破仑在战胜奥地利军队取得乌尔姆战役的胜利之后,乘胜追击奥地利,奥地利的盟军俄罗斯派遣大量兵力援助奥地利。从兵力上看盟军的兵力是强于拿破仑的法军的,但是法军在拿破仑的带领下,在战场上完全不落下风,更是在损伤极小的情况下大败了盟军。仑乌尔姆战役之后,奥斯特里茨战役之前,原本保持中立的普鲁士突然态度发生转变,决定反法并且派遣近10万的兵力来支援奥地利。这使拿破仑面临的巨大的危机,拿破仑利用他优秀的军事才能开始奥斯特里茨战役,决定在普鲁士军队到来之前先行打败盟军。拿破仑率领法军在1805年11月14日攻占了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在首都被攻占之后,奥地利坐不住了,并且与联军产生了分歧,奥地利代表与拿破仑会谈,签订合约达成了停火的协议。奥斯特里茨战役最终以拿破仑的胜利告终,从此之后拿破仑走向了人生的巅峰,称霸整个欧洲。奥斯特里茨战役评价如何奥斯特里茨战役是宣告拿破仑进入极盛时期的战役,人们对奥斯特里茨战役评价不尽相同,那么奥斯特里茨战役评价有哪些呢?奥斯特里茨战役中拿破仑率领法军以少胜多战胜第三次反法联盟,人们觉得奥斯特里茨战役突出体现了法国皇帝拿破仑的军事才能,拿破仑在奥斯特里茨战役中将灵活、冒险谋略与勇敢完美的结合在一起,以此也始终占据奥斯特里茨战役的主动权。人们对奥斯特里茨战役评价主要体现在拿破仑的军事才能上,奥斯特里茨战役完全展现了拿破仑的军事思想,这场战役也成为拿破仑军事生涯中的一次伟大胜利,不管是在战略方面还是在战术上,拿破仑的指挥都是无懈可击的,法军在反击中时机的选择也吸取了马伦哥战役中的教训,表现的恰到好处。虽然法军在兵力上明显劣于联军,但是拿破仑引诱联军攻击法军强大的防御阵地,又迫使联军犯下了放弃中央高地的巨大错误,并且准确的抓住这次机会用劣势之兵击败兵力强大的联军。人们对奥斯特里茨战役评价还包括这场战役中法军的战术,拿破仑假装自身弱势欺骗联军,使联军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拿破仑在战场的选择非常谨慎,他在尽可能的选择有利战场,为之后的战斗争取优势,在兵力上,拿破仑的法军是少于联军的,所以他就一直坚持集中大部分兵力来对抗联军。这样的战略战术完美的使法军获得奥斯特里茨战役的胜利。
2023-07-03 04:20:101

世界战争故事《奥斯特里茨战役》

乌耳姆一战,法军虽然战果辉煌,但仍来摆脱险恶的处境。就在麦克投降的第二天,法国舰队在特拉法加海战中被英国海军歼灭。法国海军损失329艘战舰,约一万四千人伤亡和被俘。舰队司令维尔纳夫也被捕了。 与此同时,由库图佐夫率领的俄军先头部队已经穿过奥地利滚滚而来。 这支俄军约有四万五千人,途中汇集了陆续败退下来的奥军部队,形成了一支颇具实力的劲旅。另外,还有一个更使拿破仑焦心的情况,这就是普鲁士的态度已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十几万普军正在向奥地利边境开进,准备加入反法联盟,向拿玻仑开战。拿破仑认为,必须在普鲁士参战前彻底击败俄军,摧毁这根反法联盟的支柱。他估计库图佐夫率领的俄军将在维也纳和奥地利的另两支军队会合,于是急令缪拉率骑兵枪先占领维也纳,堵住俄军的退路,不让俄军和奥军会合。其他的法军部队则兵分两路,从两翼包抄俄军。 缪拉的骑兵进展神速,很快和俄军短兵相接,法军立即发动了猛烈的攻势。库图佐夫指挥俄军艰难地抵抗着,且战且撤,向维也纳退去。 法军的另两支部队也很快跟上。拿破仑的大网已从三面撒向俄军,很快就要合拢了。 面对优势的法军,库图佐夫清楚地意识到俄军的危险处境,他只有两种选择,要么继续孤军作战,在维也纳等待奥军的到来,但这样做,势必要冒被法军围歼的风险,要么放弃维也纳主动退却,到阿罗木次与沙皇以及已先期到达那儿的另一支奥军会合,再与拿破仑决战。经验丰富的库图佐夫选择了后者。他指挥俄军撤出维也纳,渡过多瑙河后,炸毁了河上的桥梁。 拿破仑一发现俄军撤出维也纳,向多瑙河方向移动,就猜到了库图佐夫的意图。他急派贝蒂尔元帅向缪拉送去了自己的手令,命令他紧紧咬住俄军,越过多瑙河快速追击。可是有勇无谋的缪拉又一次犯了错误——他想先进攻维也纳,夺取攻占奥地利首都的头功。于是他指挥部队调转方向,向维也纳方扑去,没费多少事就占领了维也纳。可是,那只是座空城。奥皇及皇室成员均已逃走了。法军为了这座空城,却付出了一个师的代价。原来缪拉只顾向维也纳推进,和自己的先头部队失去了联系。结果先头部队遭到俄军伏击,损失了一个师。 眼看要到手的肥肉却让它滑掉了,拿破仑恼火万分。他狠狠地斥责缪拉,骂他“简直鲁莽得像个疯子。为了想获得首先进入维也纳的虚荣,使法军受到严重损失”。 缪拉的错误使法军损失了两天时间。为了尽快追上俄军,就必须立即渡过多瑙河。可是多瑙河上的桥大都被俄军炸掉了,只剩下维也纳北面尚有一座桥,桥上有奥军重点把守。拿玻仑命令缪拉率领骑兵立即强占这座桥。 在向大桥进发的路上,缪拉接到侦探报告,得知桥上设满了路障,并埋了许多地雷。河对岸还有几门大炮,炮口全对准桥头。显然强攻是行不通的,还未等法军接近大桥,奥军就会点火炸桥,切断法军渡过多瑙河的唯一通道。 一心想将功补过的缪拉急中生智,想出了一条妙计。 他先挑选了一营勇猛善战的掷弹兵,命令他们悄悄运动到桥边,埋伏在茂密的灌木林中。然后,他带了3 个将领,手拿着白手帕,大摇大摆地走上了桥。 守桥的奥军见他们过来,急忙打算点火,缪拉一见立刻大声喊道:“法奥已经停战,你们的皇上正在签订停战协定,你们还炸桥干什么?”说着,他扬了扬白手帕。 奥军士兵将信将疑,正在犹豫。缪拉又说:“你们看,我并没有带部队来。我们几个是来谈判的。” 奥军士兵有点相信了,值班的军官将他们带到了桥头堡上。缪拉对那个军官说:“感谢上帝,战争结束了。你们的皇上现在正和拿破仑皇帝握手言和呢。我们要见奥扼斯伯公爵,商谈停火的事。” 那军官信以为真,立刻派人去找守桥部队的司令奥扼斯伯公爵。缪拉他们几个则一个劲地和桥头堡里的军官们套近乎,东拉西扯,说说笑笑,甚至搂着他们的肩,显得十分亲热。 不一会儿,奥扼斯伯公爵来了。缪拉一见他,立刻伸出手去,带着夸张的热情说道:“亲爱的敌人,奥军的杰出人才,土耳其战争的英雄!仇恨完结了,我们可以相互握手了。拿破仑皇帝非常想认识认识你。”奥扼斯伯公爵被缪拉的一番恭维弄得有点飘飘然了,竟放松了警惕,情不自禁地和他们热烈交谈起来。 军官在桥头堡内谈得热火朝天时,埋伏在桥边的那营法军突然冲上桥头,迅速把装着燃烧材料的袋子一一抛入何中,奥军的一个军曹见情况不对,立即想去开炮,一个法军推开了他的手。军曹急忙走到奥扼斯伯的面前说: “公爵,他们在骗您,法国人来了。” 缪拉连忙装出很吃惊的样子对奥扼斯伯说:“我看不出这是世界上那么被称赞的奥军的纪律,您竟让您的下级这样对您说话!”奥扼斯伯公爵被缪拉说得脸一阵陈发红,他恼羞成怒地对手下人说:“快,把这个目无长官的人带去关禁闭。” 缪拉这时却嘿嘿一笑说:“不必劳驾你们了,还是让我们的人来吧。很抱歉,请您也一起到禁闭室去。请原谅,这是战争,我不得不这么做。”奥扼斯公爵这才知道上了缪拉的当,可是己迟了。那一营法军已围了上来,三下五除二就把守桥奥军的枪给缴了。 样,法军仅用了几分钟时间,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夺取了大桥,使法军得以迅速通过多瑙河,继续追击俄军。 维也纳大桥的丢失,使库图佐夫立刻陷入困境。为了免遭全军覆没和投降被俘的耻辱,他只得命令部队顽强抵抗,边打边退。经过几场浴血奋战,俄军以牺牲一万二千人的代价,冲杀出一条血路。库图佐夫终于带着疲惫不堪的三万三千名败兵退到了阿罗木次,与沙皇和奥地利皇帝及奥军会合。 拿破仑率法军尾随库图佐夫很诀也来到了阿罗木次附近,在距俄奥联军约65 公里的皮尔诺驻了下来,准备伺机和俄奥联军决战。 对于法军大兵压境,年少气盛的沙皇亚历山大并不担心。因为联军在兵力和武器上都占有优势。因此,在联军的军事会议上,他竭力主张立即和法军决战。而库图佐夫等将领则认为应等后续部队到了而且普鲁土也正式参战了,再和法军决战。库图佐夫的意见遭到主战派的一致反对,尤其是沙皇的近卫军军官们,他们认为在联军占兵力优势的情况下,两国的皇帝还被拿破仑赶得躲躲藏藏,实在丢失了皇家脸面。他们慷慨激昂地向沙皇请求道:“我们不能再撤退了,一定要教训教训那个狂妄自大的科西嘉小子。” 拿破仑深知拖延战事对法军不利,急欲速战速决,当他得知联军内部意见不统一,正举棋不定时,又一次要弄起真真假假、诱敌上钩的手段。 这天黎明,一个法军军官打着休战旗向俄军阵地走来。他对俄军前哨说,他带着法国皇帝的亲笔信,要见亚历山大皇帝。 亚历山大一直等到中午才接见了这个法国使者。使者向他转达了拿破仑的休战、和谈建议,并表示,拿破仑希望和他举行个人会见,共商停战之事。 亚历山大拒绝和拿破仑亲自会面,但他派了一名近卫军军官随同法国使者去和拿破仑谈判。这个军官回来后,兴奋地向亚历山大报告说:“陛下,据我观察,拿破仑显然很怕会战,迫切希望停火。我看到的法国士兵,衣衫破旧,精神不振,显得毫无斗志。这正是打垮法军的好时机,不能再上拿破仑那个老狐狸的当了。” 第二天,俄奥联军即向法军阵地进逼,法军的前哨稍作抵抗就向后退却了。第三天亦如此。这种种迹象,促使联军司令部终于做出了立即和法军会战的.决定。 在这一系列表演的同时,拿破仑也没忘了再一次对普鲁士作出友好姿态,以拖延普军参战的时间。当时普鲁士的使者豪格维茨伯爵正在巴黎,他是奉普皇之命去向法国下最后通牒的。在拿破仑的授意下,法国外交大臣塔列立对豪格维茨非常热情,和他大弹法普友好的老调,一再重申要把汉诺威割让给普鲁士,希望两国世世代代友好下去。塔列立这一番动情的表白,使豪格维茨信以为真。这位佩戴着塔列立赠送的法国“荣誉勋章”的普鲁士使者,不仅收起了普鲁士的最后通牒,而且还友好地表示,普鲁士只承担调停,不会加入联盟向法国开战的。 拿破仑既暂时消除了来自普鲁士的威胁,又引诱联军上了圈套,他就放心大胆积极准备会战了。他把会战的地点选在了离维也纳120 公里处的奥斯特里茨村以西,这一带地形良好,中间地形突起,最高处叫普拉岑高地,普拉岑南面是一片沼泽地,只有一条山路通往那儿,占领了高地就能控制周围的大片地段,是个可退可攻的理想战场。 1805 年12 月2 日凌晨,东方渐白,晨雾迷漫。上午7 时,著名的奥斯特里茨大决战的帷幕终于拉开了,世界战争史将在这一天记载下拿破仑一生中最光辉的一页。 战斗一开始,面对联军的猛烈攻击,拿破仑先让部队主动放弃普拉岑高地向后退却,把联军吸引到高地的南部。目的达到后,他命令部队顽强抵抗,迫使亚历山大把位于普拉岑高地的俄军预备队全部用到向两翼法军的攻击上,普拉岑高地的防守出现薄弱环节。拿破仑抓住这有利的时机,抽调一支精悍部队,很快攻占了普拉岑高地。 普拉岑高地失守的消息传来,亚历山大立即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错误。 高地的丢失,将给联军带来可怕的后果。他赶忙抽调兵力,向高地反扑,意欲夺回高地。法俄两军在普拉岑高地上展开空前激烈的搏斗。满山遍野烟尘滚滚。喊叫声,马嘶声,刺刀刃的撞击声,受伤者的呻吟声,回荡在战场上空。双方的步兵搏杀扭斗在一起,双方的骑兵以猛烈的冲击迎头相撞。战场上尸横遍野,血染山岗。俄军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终究没夺回高地。这时,联军的主力全部集中在高地的南部,暴露在法军的炮口之下。 拿破仑当机立断,命令部队迅速把大炮拉上高地。在一阵猛烈的炮火掩护下,法军的总攻开始了。几万名法军官兵在惊天动地的喊杀声中,以排山倒海之势,向山下的联军冲杀过去,联军立刻大乱,争先恐后地沿着那条唯一的通道,退到了沼泽地里的湖边。湖面已结冰,但冻得还不够结实。败兵们在岸边止住了脚步。 忽然,一颗炮弹呼啸着飞来,在密集的人群中炸开,一位将军立刻从马上跌倒在血泊中了。不知谁喊了一声:“快跑呀,从冰上走,从冰上过去。” 又一发炮弹打来,仿佛有谁下命令似的,人们一齐涌到了冰面上,全然不顾冰在脚下咔咔作响,随时都会断裂。 又有几发炮弹飞来,这次是打在冰面上的。冰面立即四分五裂。几千名联军官兵哭喊着、挣扎着,很快就沉入湖底。留在岸上的也不时被法军炮弹击中,炸得血肉横飞。 战斗结束了。联军死伤一万五千多人,被俘二万多人,其余的四散溃逃。 法国士兵从四面八方向拿破仑涌来,“皇上陛下万岁”、“法兰西万岁” 的欢呼声在尸横遍野的战场上回响。拿破仑在一群元帅和近卫军将军的陪同下,视察了战场。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片惨烈的景象,遍地是人和马的尸体,到处是丢弃的枪支和大炮,如血的残阳给这一切涂上了一层悲壮的色彩。 天渐渐黑了。缪拉元帅对拿破仑说:“陛下,我们回去吧,太阳已经下山了。” 拿破仑抬头望了望西方,西天上最后一抹晚霞也已消失,最早出现的几颗星星在夜幕上不安地眨着眼睛,似乎不忍目睹这人间的惨状。 拿破仑缓缓地转过脸,两眼在昏暗中熠熠闪光,说道:“不,奥斯特里茨的太阳升起来了。” 缪拉一愣,随即明白过来:拿破仑说的“奥斯特里茨的太阳”正是他自己! 奥斯特里茨战役结束的第二天,奥地利皇帝要求休战。他被迫割让给法国占全国人口总数六分之一的大片领土,并且每年还要向法国付四千万法郎的战争赔款。普鲁士也只好和法国签订攻守同盟条约。
2023-07-03 04:22:391

怎样分析奥斯特里茨战役

奥斯特里茨是世界战争史上最经典的“欲擒故纵”教材。奥斯特里茨战役,是第三次反法同盟形成后,与法军进行的一场决战,结果以反法同盟完败而告终。战役之前,法军及其统帅拿破仑处于人数少、装备差、建制不齐、同时与多国在多处作战且海军刚刚败于英军的非常不利情形下。战役之初,拿破仑一边挥师猛击俄军,一边加紧调集兵力,形式开始扭转。但是,这个时候法军一位高级将领犯下类似后世希特勒“敦刻尔克”的错误,让数万俄军在完全被包围的情况下,“协议撤退”。紧接着,十几万反法同盟的普鲁士士兵即将开赴前线,俄军老谋深算的库图佐夫元帅力谏沙皇不与法军接触,坚守待援,待普军到来后,以三倍兵力反击拿破仑。拿破仑的军队没有太多补给,必须速战速决,但俄军坚守不出,强攻伤亡巨大。于是,拿破仑突然“低三下四”地派人到俄国军营求和,给反法同盟造成错觉——拿破仑不敢决战。而之后傲慢的沙皇故意挑衅拿破仑底线,派一个自己的侍卫长去法军那里与拿破仑谈判,侍卫长做出了极尽可能的飞扬跋扈,而拿破仑顺势做出了令人难于相信的唯唯诺诺。这,就是历史上最精彩的一次“欲擒故纵”的演出。卫士长回到大营后,如实禀报与拿破仑接触的情况,联军一片欢呼,认为桀骜不驯的拿破仑能这样,只有一个解释,他没有实力了!于是纷纷分头准备对法军的最后进攻。冷静的俄帅库图佐夫深知“1000人能轻松打败1500个马木留克士兵”的法军的厉害,而俄军战力,远在马木留克兵之下,故仍冒死力谏沙皇不要出战,但他被以“胆小鬼”的罪名关了禁闭,直到俄军完败大溃逃时才被放出。波澜壮阔的一幕开始了,53000俄军和33000奥军开始了对74000法军的进攻,他们都不知道,这个时代的欧洲,能在人数1:1的情况下战胜拿破仑的人,还在天堂等着投胎呢。俄奥两军的进攻几乎就是自杀,一个上午就获得完败,法军在付出阵亡1350人、伤7000人的代价后,取得了杀死联军15000人,俘虏10000人,彻底摧毁联军所有建制的战果。前来助战的十几万普鲁士军队,一路上遇见的都是亡魂丧胆、狼奔豕突的俄国人和奥匈帝国人,他们聪明地掉头回家了。第三次反法联盟宣告失败。
2023-07-03 04:22:471

历史上奥斯特里茨战役是怎样的?

战斗一开始,联军由于在数量上占优势,作战取得一定进展。法军右翼阵地的索科尔尼兹和狄尔尼兹村相继被俄军攻取。拿破伦立即把作右翼预备队的达武的第3军调了上来,向俄军左翼进行反冲击。经过一番激战,俄军伤亡惨重,并被逐往戈尔德巴赫河。在北段,拉纳成功地击退了巴格拉吉昂的攻击。当苏尔特完全控制高地之后,拿破仑令其左翼向俄军发起全面进攻。俄军作战十分英勇,对法军发起一次又一次冲锋,但最终还是败下阵来。在南段,布克斯盖弗登受到苏尔特和达武两支兵力的夹击。面对法军大炮的猛烈轰击,联军很快就被压缩到狄尔尼兹和察特卡尼之间半结冰的湖泊上。湖泊的冰块被法军炮火击碎,敌军整团地掉在湖里淹死了,有的则被法军的霰弹击毙,其余的则当了俘虏。
2023-07-03 04:23:553

奥斯特里茨战役中,拿破仑凭什么断定:俄军会冲下普拉岑高地呢?

奥斯特里茨战役,是世界战争中的一场著名战役。在拿破仑的指挥下,在奥地利的奥斯特里茨(今位于捷克境内)取得了对俄奥联军的决定性胜利。奥斯特里茨战役在世界战争中都占有相当大的地位,它渗透了拿破仑的军事思想,也是拿破仑·波拿巴在其军事生涯取得的最光辉的胜利,其用兵无论在战略方面还是在战术方面,都是无懈可击的,而其反击的时机也选择得恰到好处。拿破仑认真分析了当时的战略形势,清楚地意识到,法军当前最大的危险是面临着俄奥普三国军队的联合攻击;俄军是反法联盟中最重要支柱。必须在普鲁士参战前击败俄军,才能使法军从根本上扭转危险的战略局面。当时拿破仑如果不能迅速击破面前的俄奥联军,时间一久等普鲁士集结完军队加入反法同盟对法宣战,到那时法军就被动了。普军一旦南下,则远征奥地利的法军主力就将失去撤回本土的退路。拿破仑的得意之笔就是向联军示弱,撤出普拉岭高地,法军的防线自然被拉长了,有利于俄奥联军展开优势兵力。法军放弃了普拉岑高地后,俄奥联军内部的主战派沸腾了,一时之间,联军像炸锅了一样,拿破仑怂了!拿破仑怂了!其实,联军根本没看出拿破仑采取的兵不厌诈的谋略,故意示弱。生怕敌军不还手的拿破仑豁出去了自己的老脸,派人请求和谈,还当着俄奥联军使者的面演戏演了个全套。因此,拿破仑的一切行动,都是紧紧围绕追击俄军,尽快与其主力决战这个总意图来实施的。而俄奥联军则昧于大势,缺乏等待时机的耐心,片面地认为自己兵力数量上占有优势,错误判断法军怯战,其作战计划都是以法军已经基本上失去了进攻能力,不久就将撤退为基点,误入拿破仑的圈套,导致了最后的惨败。
2023-07-03 04:24:201

奥斯特里茨战役如何展现了拿破仑的军事才华?

1805年12月2日,在拿破仑战争期间,俄奥联军同法军在奥斯特里茨(今捷克境内)地域进行的一次决战。战役的背景是这样的:1805年7月,奥地利、英国、俄国结成第三次反法同盟,俄奥联军向巴伐利亚方向进攻,威胁法国。同时,普鲁士也即将加入反法同盟,使拿破仑感到危机。拿破仑决心迅速歼灭俄奥联军,一举确立胜势。1805年11月中旬,俄奥联军(8.6万人,350门火炮),在库图佐夫将军统率下,从布劳瑙经过出色的机动行军辗转到达奥尔米茨(现为奥洛穆茨),配置在便于防守的赤杨树林阵地。拿破仑一世的军队(7.3万人,250门火炮)在布吕恩(现为布尔诺)以东占领阵地。老谋深算的库图佐夫不急于出战,等待援军到达。拿破仑则竭力使联军在援军到达和普鲁士参加到联军方面以前出战,于是散布法军兵力菠弱的谣言,进行停战谈判,并试图说服奥地利退出战争。当时正在军中的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全然不顾库图佐夫的意图,坚持要联军转入进攻,这样实际上已解除了总司令对军队的指挥权。奥地利将军魏罗特尔的联军进攻计划,是以拿破仑采取消极行动的估计为根据而拟定的。计划的主旨在于以主力从南面采取复杂的迂回运动,切断法军同维也纳的联系,并在布吕恩附近将其击溃。从11月27日一12月1日,俄奥联军分兵五路按计划实施向奥斯特里茨的进军。由于联军前进缓慢,使拿破仑赢得了时间。拿破仑判明敌方计划后,决定插向联军主力的翼侧和后方,并在普拉岑高地以南将联军击溃。三分之二的法军(苏尔特、贝尔纳多特和缪拉指挥的三个军)在布鲁纳大道以南集结并渡过哥尔德巴赫河。12月2日晨7时,联军按线式战术的部署,在宽12公里的正面上展开进攻。主力(即多赫图罗夫、朗热隆和普希贝舍夫斯基三个纵队)向达武军实施冲击,但是遇到了敌方增援部队越来越强的抵抗,直到11时才占领了特尔尼茨、索科尔尼茨、扎莫克。库图佐夫为了保障进攻纵队翼侧和后方的安全,本来是把科洛夫拉特纵队配置在普拉岑,但亚历山大一世却命令该纵队撤离高地。这使拿破仑有机可乘。法军主力于9时正以大纵深战斗队形(成几个纵队)对俄奥联军战斗队形的中央发起攻击。科洛夫拉特的纵队遭受苏尔特军的突击,伤亡惨重,被迫撤退。俄国近卫军和利希滕施泰因纵队企图阻止达武军的攻击,也未成功。至11时,俄奥联军中央的部队被粉碎,普拉岑高地被法军攻占。法军炮兵在该高地展开后,全线转入进攻。法军向南面,即向联军三个先头纵队的翼侧和后方实施主要突击。配置在中央和右翼的联军,抵挡不住法军的猛攻,开始退却。主力在普拉岑高地以南进行了艰苦的战斗,被迫仓皇后撤,损失惨重,越过扎钱湖,从莫尼茨湖和扎钱湖之间的狭路冲出。傍晚,联军退过利塔瓦河和劳斯尼茨河,损失2.7万人和155门火炮。法军损失1.2万多人。法军在奥斯特里茨以少胜多,突出体现了拿破仑的统帅才能,在总兵力处于劣势的情况下,拿破仑巧妙地运用了在主要突击方向集中兵力的原则,成功地选择了实施冲击的时机。在会战过程中,他还保持了适当的预备队,并在关键时刻夺占了要害阵地,实施了有效的突击,适时地进行了追击。而联军则在计划、组织和实施战斗行动方面一再严重失算(对敌情侦察不够,错误地估计拿破仑军队采取消极被动的行动,对军队没有统一的指挥)。俄军纵然英勇奋战,却未能挽回败局。奥斯特里茨战役宣告了警戒线式战略和线式战术的破产,证明了资产阶级法国的军事制度和军事学术的优越性。奥斯特里茨战役以后,第三次反法同盟即告瓦解。正如恩格斯所言:“奥斯特里茨是战略上的奇迹,只要还存在战争,它就不会被忘记”。
2023-07-03 04:25:191

奥斯特里茨之战

拿破仑不愧为杰出的军事家,他在战争史上所创造的战争奇迹使人类战争史增添了不少智慧与成功。奥斯特里茨之战就是继马伦哥战役、乌耳姆战役之后的又一次著名战役。乌耳姆战役之后,库图佐夫率领俄军与溃败的奥军会合,力量已很是可观,这使拿破仑很担心。此外,原先保持中立的普鲁士立场也发生了变化,准备加入反法同盟,无异,这对拿破仑来说是雪上加霜。那么,拿破仑如何来应付这复杂多变的战局呢?他认为:第一,必须说服普鲁士,让他继续保持中立。第二,当务之急是,在普鲁士未下定决心反法之前,一举击败库图佐夫,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俄军失败后,其他反法联军便会瓦解、溃散,至少不会对自己构成强大的威胁力量。所以,拿破仑命令缪拉率骑兵攻占维也纳,堵死俄军退路,以便一举歼灭,另派其他法军从两翼包抄俄军,形成三面环攻之势。缪拉确为出色将领,接到命令后,迅速与俄军遭遇,俄军难以抵挡法军的猛烈攻击,节节退向维也纳,但是,从两翼包抄而来的法军也迅速赶了上来,库图佐夫在劫难逃。面对这种情况,库图佐夫十分清楚他的处境:要么与法军拼死一战,在维也纳等待奥军的增援,要么扔掉维也纳,冲出包围圈,去阿罗木次与沙皇会合,然后再同拿破仑决战。库图佐夫权衡再三,担心在维也纳等不到奥军到来就会全军覆没,这样倒不如去阿罗木次,三十六计走为上,库图佐夫决定放弃维也纳,向多瑙河方向挺进。俄军行动的改变,拿破仑看得非常清楚,他急忙命令缪拉死死钉住俄军,快速追击。缪拉接到命令后却急功近利,想一举占领维也纳,结果与大部队失去了联系,不但没有完成任务,还丢失了一个师,而且,整整使法军耽误了两天时间。缪拉的失误使拿破仑火冒三丈,他大骂缪拉是个疯子,为了个人虚荣而影响国家大事。为了弥补损失,拿破仑下令强渡多瑙河,加紧追赶库图佐夫。但大桥全被俄军炸掉了,只有维也纳北面有一座被奥军严加防守的桥梁,拿破仑给缪拉下了死命令:必须强占这座桥!而且只许成功,不许失败。既不能让敌人占领它,更不能让敌人把它炸掉!缪拉硬着头皮、厚着脸皮接受了任务,但完成任务谈何容易啊!桥上设满了路障,埋了许多地雷。对岸是奥军的几门大炮,目标正是桥的这头,缪拉意识到,强攻硬拼只有桥毁人亡这一个结局!所以还是想办法以智取胜。此时此刻,缪拉绞尽脑汁、冥思苦想,同时又感慨良多。自己作为皇帝的得力大将,虽然立过不少功,但也犯过不少错误,这使皇帝对自己非常不满,自己也愧对国人。要是没有这些错误该多好啊!他暗暗下定决心,这次决不能有任何失误!相反,要干得漂亮些,再次将功赎罪!经过周密地调查,缪拉终于有了主意。他挑选了一个营的掷弹兵,这些士兵个个英勇善战。缪拉命令他们悄悄埋伏在桥边灌木丛中。他自己则只带领了三个将领,大摇大摆地走上桥头,向敌人走了过去。当他看到守桥奥军急欲点火炸桥时,便高声喊道:“法奥已经停战了,停战协定马上就要签定了,你们还炸桥干什么?”奥军士兵不知真假,但看到他们只有三个人,又听说他们是来谈判的,所以,他们被带到了桥头军营里边。缪拉一见到守桥军官,就对他说:“真该谢谢上帝,战争终于结束了,我们两国的皇帝正在签署停战协议呢!我们要见奥厄斯伯公爵,商谈我们双方停火的事。”军官立刻派人去请守桥部队司令奥厄斯伯公爵。公爵来到后,缪拉又立刻与他握手,并热情洋溢地对公爵大加夸赞道:“您是奥军的杰出军事指挥家。刚才我们还互相仇视,现在我们可以手拉手欢呼歌唱了。我们的皇帝拿破仑知道您是一位英雄,很想见见您!”这一番恭维是在奥厄斯伯公爵思想上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说的,奥厄斯伯公爵看到缪拉他们与守桥士兵非常轻松地闲聊,根本就没有怀疑这是一个骗局。正当缪拉与公爵谈兴正浓时,埋伏在桥边灌木丛中的法军士兵迅速冲上桥头,把奥军准备炸桥用的燃烧袋子一一抛入河中。当他们即将完成任务时,一名奥军下级军官发现情况不对,急忙向公爵报告道:“公爵,您受骗了,法军来到了!”缪拉立刻对公爵说:“我听说奥军一向纪律严明,怎么会让不懂礼貌的下级这样对您说话!”奥厄斯公爵感到受到了侮辱,立即下令:“将这个目无军纪的人带下去!”这时,法军已基本完成对大桥的占领,所以缪拉笑着对公爵说:“公爵,我想,您应该和他一道去,要不然,我们的将士们会埋怨我的。您看,他们来了!”说完,指了指似乎是从天而降的法军士兵。直到这时公爵才恍然大悟,但为时已晚,他怒视缪拉,缪拉则耸耸肩膀,说道:“很抱歉,这是战争,我不得不如此!”这样,法军只用了几分钟的时间,便不费吹灰之力夺取了大桥。大部队迅速越过多瑙河,去追赶库图佐夫。库图佐夫面对强大的追兵,命令部队拼死抵抗,摆脱法军的围追。经过几次血战,俄军以1.2万人的代价,冲出重围,到达阿罗木次,与沙皇和奥地利皇帝会师。拿破仑紧追不舍,不久,也来到了阿罗木次附近,驻扎于65公里之外,准备寻找时机,击败敌人。针对法军兵临城下之势,俄奥联军内部意见不一,沙皇一派坚持与法军决一死战,洗去两国皇帝被拿破仑追赶得无处藏身的耻辱。而库图佐夫深知,速战对联军不利,所以一定要等到普鲁士正式参战了之后再与法军决一死战,这样,可以更有效地打败法军。对于拿破仑来说,速战速决是再好不过了。不然,夜长梦多,万一真的普鲁士也加入反法联盟,那就更不好取胜。于是,拿破仑一面派人拢络普鲁士,最终使普鲁士表示不会加入反法联盟向法国开战;一面又采用兵不厌诈的手法,诱使敌人上当。为了使敌人相信法军想拖延战机,军无斗志,坚定敌人迅速决战的信心,拿破仑派使者到联军中去,谎称要与沙皇亚历山大一世会面,沙皇则不愿见这个“科西嘉小子”,便派了一个军官跟随法军使者去面见拿破仑。拿破仑在这个军官到来时,故意让军队将士们做出衣衫不整,懒散松懈的样子。果然联军官回去报告沙皇:“此时正是我们打垮法军的时候,请迅速出战吧!”拿破仑在安排这一切的同时,部队内部也在积极备战。离维也纳120公里处的奥斯特里茨村西面,有一块很好的地形,中间是普拉岑高地,南面是沼泽地,只有一条山路通向外边,如果占领了高地,就可以控制周围大片地区。这是一个理想的战场,拿破仑决定,在这里全歼联军!1805年12月2日凌晨7时,世界著名的战役奥斯特里茨大战开始了。联军首先发射密集的炮火,拿破仑却先让部队放弃普拉岑高地后撤,将联军吸引到高地南部,达到目的后,他又让部队坚决抵抗联军的进攻,使俄军不得不将预备部队全部拉出,以便攻击处于两翼的法军。这样,联军对普拉岑高地的占领就出现了漏洞,力量分散了。拿破仑迅速抓住战机,利用精锐部队立刻攻占普拉岑高地,切断了联军的联系。亚历山大也马上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他匆忙派军队向高地反扑,试图重新攻占高地。于是双方军队在这里展开了空前的激战。结果俄军未能成功,却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而且联军不得不集中在高地南部,全部处于法军的炮口之下,在这关键时刻,拿破仑果断下令:总攻开始。于是,声势强大的法国官兵呼喊着冲向联军,联军阵营立刻大乱,退到了唯一的通道上,通道旁边,是结有薄冰的湖水。在联军立足未稳之时,法军向联军人群中射出了凶猛的火炮,炮声隆隆,联军死伤无数。不少士兵急忙跳上冰面,试图沿冰面逃跑。但是,法军岂能放行!这正是他们等待已久的机会。一颗颗炮弹又射向冰面,顿时,冰块断裂,几千名联军要么血肉横飞,要么沉溺湖底,联军彻底失去了作战能力。战斗以法军的大胜而告终。这次战斗,联军共死伤1.5万余人,被俘2万余人。第二天,奥地利皇帝请求停战,并割让了占全国人口总数六分之一的国土和每年4000万法郎的战争赔款。面对这种情况,普鲁士也不得不同法国签订了攻守同盟条约。战争的胜利使法国得到了莫大的好处,也大大鼓舞了全国人民,拿破仑的威名又一次受到至高无上的崇敬。
2023-07-03 04:25:271

奥斯特里茨战役的历史影响

影响奥斯特里茨战役之后,法国掌握了欧洲大陆的控制权,在中欧地区成立了受法国保护的莱茵联邦,开启了拿破仑从此达6年之久的极盛时期。然而,如果从欧洲军事发展史的角度来看这场战役,奥斯特里茨战役已超出了其本身的军事价值:它宣告了警戒线式战略和线式战术的破产,证明了资产阶级法国的军事制度和军事学术的优越性。由此引发出欧洲近代一次影响深远的军事变革。恩格斯在《奥斯特里茨》一文中曾这样评价奥斯特里茨会战和拿破仑的才能。他写道:“奥斯特里茨被公正地认为是拿破仑最伟大的胜利之一,它最为有力地证明了拿破仑的无与伦比的军事天才。因为,尽管指挥失误无疑是同盟国失败的首要原因,但是他用以发现同盟国过失的洞察力、等待过失形成的忍耐力、实施歼灭性打击的决断能力和迅速摆脱失败困境的应变能力——这一切是用任何赞美之词来形容都不为过的。奥斯特里茨是战略上的奇迹,只要还存在战争,它就不会被忘记。”战役纪念1805年奥斯特里茨战役的胜利,使拿破仑威震欧洲,因此,法国元老院通过决议为他建立一座巨大的记功碑。旺多姆柱就是1810年,用法国军队在奥斯特里茨战役中缴获的1250门大炮为原料,模仿罗马的图拉真纪功柱修建的,柱高44米,直径3.6米,柱身周围自上而下环绕着22道由32位艺术家制作的青铜浮雕,上面描绘着拿破仑的四十五个战役的事迹,柱座四周刻有战利品浮雕,柱角上装饰着雄鹰。顶上立有拿破仑一世铜像,头戴罗马皇帝的桂冠,一手拿着权杖,一手握着金球,显示出征服欧洲,称霸世界的雄心。波旁王朝复辟期间(1814年)被取下,换上了亨利四世的骑马塑像,路易十八时期上面是巨大的百合花。1833年在人民的压力下,七月王朝重新竖起一个时髦的拿破仑雕像(三角帽,靴子和长大衣)。后来拿破仑三世期间又换成了一个更威风的古典风格造型。
2023-07-03 04:25:342

拿破仑战争的著名战役

莱比锡战役、奥斯特里茨战役、弗里德兰战役、马伦哥战役、滑铁卢战役等。1、莱比锡战役莱比锡战役,发生于1813年10月在德国莱比锡附近。拿破仑以18万人与俄罗斯、普鲁士、奥地利及其他各国30万联军苦战,最后败阵。拿破仑败返莱茵河西岸,最后返回巴黎。隔年元老院宣告废除拿破仑的帝位。2、奥斯特里茨战役奥斯特里茨战役(英语:The Battle of Austerlitz,德语:Schlacht bei Austerlitz,1805年12月2日),又作奥斯特利茨战役,发生在第三次反法同盟战争期间。3、弗里德兰战役弗里德兰战役爆发于1807年6月,它是拿破仑战争中法军与第四次反法同盟军队在弗里德兰(今日加里宁格勒的普拉夫金斯克附近)进行的决战。交战双方为由法兰西帝国皇帝拿破仑带领的法军以及由俄罗斯帝国的本尼格森伯爵所带领的俄军。4、马伦哥战役马伦哥会战(Bataille de Marengo,1800年6月14日),为法国与奥地利帝国于第二次反法同盟时期的一场战役。法军由当时任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第一执政的拿破仑领军,拿破仑于此役的胜利,不仅保住了法国的革命政权,也是拿破仑毕生最引以为傲的一次胜利。5、滑铁卢战役滑铁卢战役(英文:Battle of Waterloo,法语:Bataille de Waterloo,荷兰语:Slag bij Waterloo,德语:Schlacht bei Waterloo/Schlacht bei Belle-Alliance)1815年6月18日。由法军对反法联军在比利时小镇滑铁卢进行的决战。战役结局是反法联军获得了决定性胜利。
2023-07-03 04:25:4910

拿破仑打过那些著名的战役

拿破仑是迄今争议最大的历史人物之一。他曾被人讥讽为“矮小的科西嘉人”。16岁从军校毕业,仅仅是一个无名的下级军官。然而,他军功显赫,24岁就被晋升为准将,30岁成为法国第一执政,35岁加冕为皇帝。他有超人的精力,非凡的胆识,雄狮般的勇猛。有人说他是一个精明的政治家;有人说他是一位英雄,改变了欧洲的历史;有人说他是一个战争罪魁,是一个暴君;有人说他建立帝制,是历史的倒退。但无可否认,他是睥睨·天下的欧洲雄狮。此处盘点其军事生涯中的十大经典战役。奥斯特里茨战役 ,1805年12月2日),是拿破仑战争中的一场著名战役。73000人的法国军队在拿破仑的指挥下,在波西米亚的奥斯特里茨村(位于今捷克境内)取得了对87000俄罗斯-奥地利联军的决定性胜利。第三次反法同盟随之瓦解,奥地利皇帝也被迫取消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封号。这场战役因欧洲三个大国的皇帝(奥皇弗朗茨二世、沙皇亚历山大一世、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拿破仑)全部亲临战场,又称“三皇会战”。欧洲雄狮拿破仑一生中最为经典的十大战役,个个都是战略教科书级土伦战役发生在1793年,时年6月,在法国王党分子的要求和策应之下,英国、奥地利、荷兰、西班牙等国组成的反法联军,相继侵入法国。 其中更为严重的是,8月下旬盘踞在土伦城内的保王党人,居然引狼入室。守军竟将土伦要塞和拥有30余艘舰只的法国地中海舰队,拱手交给了英国人和西班牙人,从而使英国和西斑牙军队不费一枪一弹就轻而易举地占领了土伦。法军经过艰苦的战斗最终收复土伦.1793年的土伦战役,不仅对保卫法国大革命起了巨大作用,而且同拿破仑这一伟大历史人物有着特殊的联系。24岁便荣升准将的拿破仑·波拿巴,就是在土伦战役中初次崭露头角的,拿破仑随即成为法国的军界新星。第一次反法联盟因此解体,雅各宾派政权随之稳定。欧洲雄狮拿破仑一生中最为经典的十大战役,个个都是战略教科书级马伦哥战役,此战已作为采取纵深迂回机动以切断敌人与其后方的联系并迫使其转换正面作战的范例载入军事学术史。拿破仑不是通过总决战取胜,而是在与奥军各分散的军多次战斗中取胜的。拿破仑军队表现出善于机动的高超艺术。麦克则将军队分散于广阔地域,缺乏可靠的侧翼保障,而且没有进行积极的侦察。交战过程中,麦克优柔寡断,对军队指挥不当(奥军先后9次改变作战计划)。欧洲雄狮拿破仑一生中最为经典的十大战役,个个都是战略教科书级博罗季诺战役是拿破仑战争期间,俄法两军于1812年9月7日,在莫斯科以西124公里的博罗季诺村附近进行的一次重大会战。 博罗季诺战役是拿破仑战争期间最重要的战役之一,不仅对整个“1812年俄国战争”的影响深远,在1812年9月7日一天的战斗当中双方伤亡总数高达6万6千多人的记录,也创造了在战争史上有记载的单日死伤人数最多的战役。博罗季诺会战,双方未能决出真正的胜负,但为俄军消耗法军和转入反攻创造了条件。欧洲雄狮拿破仑一生中最为经典的十大战役,个个都是战略教科书级弗里德兰战役 弗里德兰战役爆发于1807年,它是法军与第四次反法联盟军队在弗里德兰的决定性胜利战役。从此拿破仑胜利的光环又多了一颗明珠。 拿破仑入侵俄罗斯 1812年6月24日夜间,不可一世的法皇拿破仑,突然向俄国发起大规模的进攻。法军迅速向俄国腹地进军,很快占领了维尔诺、明斯克、波洛茨克等地。俄皇亚历山大一世是个庸碌无能而又刚愎自信的人,缺乏指挥才能,俄军节节败退,举国上下一致要求尽快任命具有全权的统帅。8月,亚历山大迫不得已再次起用库图佐夫为总司令。 当拿破仑占领莫斯科时,库图佐夫已完成了反击拿破仑的战略部署。当拿破仑从莫斯科向南撤退时,库图佐夫已在马洛雅罗斯拉维茨部署就绪,单等法军到来。10月下旬,拿破仑军队在马洛雅罗斯拉维茨同俄军遭遇,双方展开一场恶战,马洛雅罗斯拉维茨易手八次,俄军终于把法军彻底击败。 远征俄国的惨败却改变了拿破仑的命运,他一手缔造的法兰西帝国从此一蹶不振逐渐走向衰亡。对于这次失败,世人议论纷纭,说法不一,遂成历史之谜。欧洲雄狮拿破仑一生中最为经典的十大战役,个个都是战略教科书级艾劳会战也翻译成埃劳战役,是拿破仑战争时期一次重要的战役,法国皇帝拿破仑·波拿巴与第四次反法同盟作战,深入东普鲁士,和莱昂蒂·莱昂蒂耶维奇·本尼格森指挥的俄军在艾劳进行会战,在会战中,双方都展现了难以置信的英勇。法军还上演了拿破仑战争中最壮观的一次骑兵方阵大冲锋,但还是被俄军正面击退。这次不分胜败的战役是拿破仑流血最多的战役之一。欧洲雄狮拿破仑一生中最为经典的十大战役,个个都是战略教科书级莱比锡战役 发生于1813年10月在德国莱比锡附近。拿破仑以十八万人与俄罗斯、普鲁士、奥地利及其他各国三十万联军苦战,最后败阵。拿破仑败返莱茵河西岸,最后返回巴黎。 隔年元老院宣告废除拿破仑的帝位。整场战役下来,反法联盟死伤约5.4万人,法军约死伤3.7万人。莱比锡战役是拿破仑战争中最激烈的战役,拿破仑的战败代表著拿破仑统治德意志的最后希望已经幻灭。滑铁卢战役 1815年6月18日,拿破仑军队同英普军队进行了历史上著名的滑铁卢战役。英军由威灵顿率领,普军由布吕歇尔元帅率领,驻扎在比利时附近。6月18日午后,滑铁卢战役正式展开。法军在224门大炮的猛烈轰击下,向威灵顿的军队发动了猛烈进攻。威灵顿率领英军顽强抵抗,始终坚守着阵地。当日傍晚,普鲁士军队摆脱了法军的尾追,按计划赶到了滑铁卢,猛攻法军的右翼。威灵顿在普鲁士军队的配合下,乘势转入反攻,法军大败。 这场战役法军伤亡3万多人,拿破仑逃回了巴黎。拿破仑再次宣布退位,结束了百日政权。不久,他被流放到大西洋中的圣赫勒拿岛。由于这场战役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后世的人们常常用来形容遭遇惨败。1796年4月在皮埃蒙特取得的胜利,对于拿破仑来说,是他征服意大利的第一个重大成果。在这些战役中,拿破仑基于敌强我弱的客观形势,运用“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战略战术,成功地击败了在兵力上居于优势地位的奥—撒联军,创造了资产阶级军事史上以寡击众、以弱胜强的卓越范例。实践表明: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中产生的新的作战方法,较之欧洲封建军队国循今旧的作战方法,有着无可争辩的优势。皮埃蒙特之战,正是拿破仑运用这种新的作战方法的成功尝试。
2023-07-03 04:27:074

奥斯特里茨战役为什么能以少胜多 奥斯特里茨战役结果

法军在奥斯特里茨以少胜多。突出体现了拿破仑的统帅才能,他把谋略与冒险,勇敢与灵活有机的相结合,始终掌握着战役主动权。奥斯特里茨战役在世界战争中都占有相当大的地位,它渗透了拿破仑的军事思想,也是拿破仑·波拿巴在其军事生涯取得的最光辉的胜利,其用兵无论在战略方面还是在战术方面,都是无懈可击的,而其反击的时机也选择得恰到好处。昔日在马伦哥会战所犯过的错误,这次一个也没有重演。由于在数量上明显地处于劣势,他便引诱敌人进攻其坚强的防御阵地,此后,当敌人犯了放弃中央高地的严重错误时,他立即抓住这个稍纵即逝的机会,把敌人的两翼隔开。事先,他曾详细地侦察过地形,知道敌方的兵力部署并精确地预测了他们的计划。难能可贵的是,尽管他在数量上处于劣势,但他仍能保持适当的预备队以左右战局并实施追击。而联军则在计划、组织和实施战斗行动方面一再严重失算(对敌情侦察不够,错误地估计拿破仑军队采取消极被动的行动,对军队缺乏统一有效的指挥),官兵纵然英勇奋战,却未能挽回败局。结果:奥斯特里茨战役中,联军损失超过27000人,其中15000人战死,超过10000人被俘。此外还损失了186门大炮,45面团旗。法军仅亡1350人,伤6940人,损失1面团旗。史称"三皇会战"的奥斯特里茨战役,是体现拿破仑军事天才的典型战例。消息传到英国伦敦,英国首相威廉·皮特听后,懊丧地走到墙上张挂的欧洲地图前,说:"看来这幅地图十年里没有任何用处了。"1805年12月4日,弗朗西斯二世和拿破仑会谈,达成停火协议。12月27日,奥地利和法国签订《普雷斯堡和约》。奥地利退出反法同盟,弗朗西斯二世取消自己"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封号。至此,第三次反法同盟瓦解,神圣罗马帝国的历史也告终结。拿破仑成为欧洲的霸主。
2023-07-03 04:27:151

拿破仑在奥斯特里茨战役的介绍

《拿破仑在奥斯特里茨战役》是1960年上映的战争类电影,由阿贝尔·岗兹执导,罗塞诺·布莱吉、歌迪亚·卡汀娜主演。《拿破仑在奥斯特里茨战役》 讲述了法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传奇人物拿破仑在奥斯特利茨跟沙皇俄国和奥地利的鏖战,最后取得胜利。
2023-07-03 04:27:211

欧陆战争4奥斯特里茨战役怎么打

这个战役比较难,对方将领给的太好,我方太弱,黑普鲁士还士气大降!先在南部集结,对方占领我方红圈后再给予反击,因为黑普给他们磨血。核心来了,中期硬拼绝无胜算,前期不硬拼也绝无胜算,前期把法军全赶到河的南岸(硬拼),中期在河对岸驻守(离河一格坐等精锐来送死),后期朝vienna猛扑围攻!胜利!
2023-07-03 04:27:342

奥斯特里茨战役苏尔特跟达武谁的功劳更大

奥斯特里茨战役达武的功劳更大拿破仑时代法国的第二名将达武,《拿破仑传》上说达武是拿破仑麾下最年轻的元帅,达武生于贵族家庭,家族世代尚武,但他们家属于贵族中的“贫困户”,连匹马也买不起。1798年3月28日,受好友德塞将军的推荐,达武被拿破仑召入远征埃及的队伍。在12月2日的奥斯特里茨战役中,当由第四军担任的右翼被俄将布霍夫登突破之后,达武率部向联军的左翼反复冲击,遏制了联军侧击的企图。双方(法军约1万人,联军33000人)在几个小村子里展开拉锯战,达武巧妙的让少数散兵躲在村庄里骚扰,在村庄之间构成交叉火力,当敌人散开时再从侧翼发动反击,这种布置吸收了联军的每次冲击。在久攻不下的情况下,驻守普拉岑高地的柯罗华特按捺不住,率25000名奥军冲下高地,企图联合进攻法军右翼。皇帝立即命令苏尔特元帅占领了这个高地,将联军分割成两半而且使其腹背受敌,在其他联军溃败后,达武和其他法军部队夹击左翼联军,将其彻底击溃。由于达武在作战中的坚韧顽强,被士兵们称为"钢铁元帅",皇帝也没有吝惜对他的褒奖,在1808年3月,封他为奥尔施塔特公爵。后来王朝复辟后,达武被剥夺了贵族称号,监管流放至卢维耶。当然,因为他在军队中的巨大威望,也无人敢对他下毒手。1819年3月,由于乌迪诺元帅求情,他被恢复贵族称号。1823年6月1日,达武病逝于巴黎,享年53岁。
2023-07-03 04:27:411

精彩呈现:九部关于拿破仑的电影

  精彩呈现九部关于拿破仑的电影:历史长河中的拿破仑是法兰西第一帝国的执政官,他一生四处征战,我们对于他的了解都局限于课本中,那么下面我们来看电影中的拿破仑,九部电影让你多方面了解拿破仑。   拿破仑的电影   《拿破仑在奥斯特里茨》(1960,法国)   (又名《决战奥斯特里茨》,正如片名,反映奥斯特里茨战役的片子)   《滑铁卢战役》(1970,意大利)   (内容不用多说了,从惠灵顿和拿破仑两个视角看待这场战役)   《拿破仑先生》(2003,法国)   (反映拿破仑在圣赫勒那岛的最后时光)   《战争与和平》(1968,苏联)   (反映拿破仑进攻俄国,但不是以拿破仑为主角。影片长度超过8个小时,动用了多名正规军人参与拍摄,除了苏联版,《战争与和平》还有三个比较出名的版本,包括美国版、英国版、欧洲版,但最受好评的还是苏联版)   《别了,波拿巴特》(1985,法国)   (反映拿破仑远征埃及)   《气壮山河》(1957,美国)   (故事背景发生在拿破仑进攻西班牙期间,主角不是拿破仑)   《我与拿破仑》(2006,意大利)   (以喜剧的方式描写拿破仑在圣赫勒那岛上的生活)   《拿破仑情史》(1954,美国)   (又名《拿破仑与黛丽丝》)   《拿破仑》(1935,法国)   (长达235分钟的黑白影片,但导演却还说它“只不过是一部未完成的巨大作品的序幕”,某些片断需将三块银幕拼接起来才能放映)   《拿破仑战争》(2002,德国)   (又名《拿破仑回忆录》,一些网上商店的DVD则名为《拿破仑》,克里斯蒂安·克拉维尔主演。影片很长,由《战争的号角》、《王者的荣耀》 、《命运的转折》、《滑铁卢之战》四个故事组成,比较完整地反映了拿破仑的主要事迹,虽然在细节上不像《决战奥斯特里茨》、《滑铁卢战役》等专以某场战役为主题的片子那般详细,但很值得一看)   关于拿破仑的好电影为您盘点到这里了,希望您观影愉快。
2023-07-03 04:27:591

从奥斯特里茨之战中法军的光辉胜利,能看拿破仑的军事谋略吗?

战场之上讲究用兵之道,战略部署是整个战役的框架,在战场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精良的装备与周全的战略相比,通常都会是后者占据上风,所谓“战场相逢智者胜”。而周密的战略谋划背后则会有一个掌握全局的统帅之才。而有此才能者,拿破仑当属其中一人。拿破仑一生征战无数,在多个战场之上都凭借自己的军事之才获得最终的胜利。虽然也有滑铁卢之失,但他的一些军事谋略却不能因此被抹灭,因为依靠他在战场上的规划部署,也曾赢得了不少光辉的胜利,其中不得不说的一场就是奥斯特里茨战役。奥斯特里茨战役是第三次反法同盟战争中的一场,即一场由法兰西帝国皇帝、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以及俄罗斯帝国沙皇三方参与的战争,所以这场战役也被称为“三皇之战”。在拿破仑的带领之下,法军以少胜多,取得光辉胜利。同时这场战役也让神圣罗马帝国走向了终结,拿破仑统治的法兰西帝国占据欧洲的霸主地位。法国与英国一直都视对方为称霸之路上的竞争对手,所以两国之间的冲突和战争一直不断。1804年拿破仑成为法兰西帝国的皇帝,第二年英国首相和俄国沙皇签订了《圣彼得堡和约》,两国组成同盟。而此后因为拿破仑企图再次加冕为意大利的皇帝,这对于神圣罗马帝国来说是极大的挑衅,所以奥利地也加入反法同盟中,也就形成了第三次反法同盟。在交战之初,法国凭借强大的实力占据优势地位,取得了多次的胜利,并且占领了奥地利的首都维也纳。但三国联盟对于法军来说依旧是巨大的威胁。而且在法军取得乌尔姆战役的胜利之后就爆发了特拉法加海战,在这场战争中,英国击溃了法国和西班牙的联合舰队,重新稳固了海上的霸权。这对于法国来说是极大的冲击,英国在海上打败了法军,双方的矛盾也更加激化。奥斯特里茨之战开始之初,法军面临的情况是比较严峻的。在乌尔姆战役中失利的奥地利军队联合库图佐夫带领的俄军形成了一支实力强劲的队伍。而在意大利北部的奥军也已经脱离了法军的控制,前往国内补足兵力,抵御法军对维也纳的攻击。同时在法军东进的后方设置了防线,对于法军不断延伸的后方交通线来说也是严重的威胁。除此之外腓特烈一世为了能够取得普鲁士国王的称号,也决定加入第三次反法同盟,便率军向奥地利靠近以抗击拿破仑率领的法军。如果奥俄普三方势力加起来,法军就很难取得胜利,甚至会陷入危机之中,所以抢占时机对于法军来说极其重要,战局的形势也很危急。此前的俄军和乌尔姆战役余下的奥军联合队伍没有继续驰援维也纳,所以拿破仑便抓住时机,全力攻占维也纳,同时切断俄军的退路。不过俄军及时撤出了因河防线并且炸毁了多瑙河上的桥以此阻止法军的追击。此后维也纳被法军攻下,拿破仑立刻展开了部署。拿破仑派出部队追击俄军的同时,也采取迷惑敌方的战术,以声东击西保证大军的安全。因为奥地利军队接到只能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之下才能毁掉连接南北通道的维也纳桥,所以给了法军时机,占领了维也纳城北大桥。因此法军得以快速追击俄军。不过正当法军占领先机的时候,法军将领缪拉因担心继续追击会对自身不利,所以便提出与俄军暂时休战。俄军利用机会得以向北继续撤退,与奥军汇合,并且另一支俄军也正赶来。所以这个局势对于法军来说是极为不利的。拿破仑与俄奥联军分别占据领地,准备应战。1805年11月,奥斯特里茨战役才正式开启,俄奥联军判断法军已经大势已去,之后便会开始撤军。所以做好了全面进攻的准备。但此时的法军在拿破仑的统领之下,仍旧在做决胜的准备。拿破仑聚集所有的兵力,把战场选在了布尔诺以东的地区,利用地形特点在这个地方开始积极修筑防御工事。由于兵力上的弱势,法军没能牵制住联军的主力,联军很快便开始对法军发动攻击,并且将法军连连击退。在联军的猛烈进攻之下,很快就逼近了哥德巴赫河西岸。但在法军的反击之下,联军不得不向东岸撤离。不过对于联军的总指挥库图佐夫来说,法军的反攻并没有产生多大的冲击,所以他预备了一支队伍决定适时给予法军致命一击。但坐阵的沙皇眼见联军的主力遭到法军的攻击,便命令占领阵地的军队赶去支援。由此联军原来的部署就被打乱了,俄军撤离了普拉岑高地对于拿破仑来说就是绝佳的机会,所以立刻展开行动,占领了普拉岑高地。由于阵地的失守,联军开始集中预备队打算重新夺回失地。双方经过激烈的战斗,法军依然牢牢守住普拉岑高地。法军便开始了反攻,将联军的主力进行分散,分成南北两部分的联军实力大减。在法军的猛烈进攻之下,北面的联军被迫撤回了奥斯特里茨。除了南方的主力部队,联军的其它阵线都已经被法军击溃。当普拉岑高地已经被稳定了,拿破仑便将火力集中用以支撑法军的反攻。在法军的攻势之下,联军士兵纷纷招架不住,很快就溃散了,法军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也宣告了奥斯特里茨之战的结束。奥斯特里茨之战中法军从开始的劣势,逐渐抢夺先机,取得了最终的光辉胜利。为何法军能够以少胜多?最关键的就是拿破仑的军事谋略。正是在拿破仑的战略部署以及指挥之下,带领法军赢得了最终的胜利。当俄国的援军赶到与此前的俄奥联军汇合并占领奥洛穆茨阵地的时候,拿破仑便开始积极调整兵力部署。同时假意示弱,表示因为惧怕联军的实力,所以要进行和谈。此举的目的就是为了阻止俄军的撤退以免其联合其余队伍,形成对法军的巨大威胁。而且当时联军内部对于是否与拿破仑进行正面战斗还是采取避战产生了分歧。以库图佐夫为代表的一方希望避战以等待援军的到来,同时等到普鲁士军队的汇合之后才是展开对拿破仑攻击的绝佳时机。但以沙皇为代表的一方则认为拿破仑军队的战斗力已经大减应该趁此机会予以最后一击。而拿破仑正是利用这一点,向敌方示弱,以此引诱其进行攻击。所以他命令法军佯装撤退,同时派自己的侍从前去向亚历山大提出自己的停战请求。而且因为联军内部的观点不和,所以特意交代,希望沙皇与之单独会面。拿破仑的举动让大部分联军认为已经胜利在望,法军已经无力再反击了,所以趁此机会就可以一举把法军打倒。此时库图佐夫的避战建议已经掀不起波澜。沙皇亚历山大拒绝了与拿破仑的单独会面,而只派其侍卫前往。他的目的只是试探拿破仑的实际兵力,并不是要真正与其达成停战协议。不过拿破仑是十分善于灵活应变的,在见到沙皇派出的这个特使道戈路柯夫的时候,假意自己已经放弃抵抗,希望能够签订停战协议。对方信以为真,决战也加快了。同时拿破仑也十分善于利用地形来进行军事部署,在追击俄军的时候,拿破仑就观察到布尔诺以东地区的地形适合进行作战。选取了有利的作战场地也是保证战争胜利的重要因素。并且选择好场地,拿破仑就开始了积极部署,安排进攻以及防御的兵力,形成一整套作战计划。不仅如此,拿破仑在作战的时候也会考虑对手,根据分析对手的作战特点来调整法军的作战方式。考虑到俄军通常会形成密集队列的传统作战方法,所以为了摧毁这种阵型,拿破仑调整了法军的战斗序列以便能够发动火力攻击,同时也能够应对俄军的突袭。奥斯特里茨之战中,沙皇的判断失误也是促成法军的胜利其中一个因素。但从整个战役来说,拿破仑的军事谋略才是起了决定性作用的。拿破仑运筹帷幄,将战争的主导权尽可能地把握在自己手里,成功地扭转法军以少敌强的劣势。当时机来临时,拿破仑也能够立刻洞察。比如对方放弃了中央高地的时候,他则立刻展开攻势,占领高地。由于事前对地形和敌情进行过勘察,所以便能在战役中灵活应对敌方的攻势。
2023-07-03 04:28:064

拿破仑打得最漂亮的一次战役

只要世界上还有战争,人们就不会忘记奥斯特里茨战役。”这是恩格斯对奥斯特里茨战役的著名点评,奥斯特里茨战役(一作奥斯特利茨战役)(1805年12月2日),因参战方为法国皇帝拿破仑一世,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奥地利皇帝弗朗西斯二世,所以又称“三皇会战”,他是拿破仑战争中的一场著名战役。73000人的法国军队在拿破仑的指挥下,在奥斯特里茨村(位于今捷克境内)取得了对86000俄罗斯-奥地利联军的决定性胜利。第三次反法同盟随之瓦解,奥地利皇帝也被迫取消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封号。作战时间:1805年12月2日作战地点:奥斯特里茨(今捷克共和国境内)地域作战双方:俄奥联军(8.6万人,350门火炮)VS拿破仑一世率领的法军(7.3万人,250门火炮) 奥斯特里茨战役中,联军损失超过27000人,其中15000人战死,超过10000人被俘。此外还损失了186门大炮,45面团旗。法军伤亡8500人,损失1面团旗。 史称“三皇会战”的奥斯特里茨战役,是体现拿破仑军事天才的典型战例。消息传到英国伦敦,英国首相威廉·皮特听后,懊丧地走到墙上张挂的欧洲地图前,说:“看来这幅地图十年里没有任何用处了。”奥斯特里茨战役之后,法国掌握了欧洲大陆的控制权,在中欧地区成立了受法国保护的莱茵邦联,开启了拿破仑从此达6年之久的极盛时期。然而,如果从欧洲军事发展史的角度来看这场战役,奥斯特里茨战役已超出了其本身的军事价值,它宣告了警戒线式战略和线式战术的破产,证明了资产阶级法国的军事制度和军事学术的优越性。由此引发出欧洲近代一次影响深远的军事变革。
2023-07-03 04:29:071

1805拿破仑击败俄奥联军当的著名战役是

一共有两场,一场是乌尔姆战役,拿破仑降服奥地利军队,俘虏奥地利参谋长梅克元帅;一场就是最闻名的奥斯特里茨战役,由法俄奥三国君主——拿破仑一世、亚历山大一世、弗朗茨一世三人亲自指挥,拿破仑在战斗指挥中没有任何缺憾和瑕疵,击败了俄奥联军,取得了奥斯特里茨大捷,这一仗摧毁了第三次反法同盟,拿破仑凭此战之威成为欧洲有史以来最著名的军事家之一,神圣罗马帝国也因此被拿破仑送进了坟墓。
2023-07-03 04:29:143

奥斯特里茨战役那张画是说每个人都有原型?都是谁?

这幅油画只是奥斯特里茨战役系列油画其中的一副,这幅油画只是描述的是一位将军向拿破仑献上了他登基一周年的礼物,一面敌方鹰旗(其实当时法军缴获敌军的军旗多了去了)。没有专门展现其他人物,所以也不可能有什么原型。
2023-07-03 04:29:211

拿破仑战争中的奥斯特里茨战役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欧洲怎样的发展趋势

如果这不是高中历史题的话,我可以谈谈自己的看法。第一个是自由化,资产阶级崛起。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伴随着拿破仑的征服迅速震撼了欧洲。三皇之战体现了资产阶级革命后十分强大的力量,对以奥皇和帝俄为代表的封建专制形成了极大的冲击。欧洲的皇冠已然失去意义。自由主义将会带来新的时代。1848德意志革命,以及法国的二月革命都是这段时间的大事。二是民族国家崛起,拿破仑对威斯特伐利亚和意大利的整合也符合统一国家形成的趋势,分裂千年之久的德国和意大利终于走向统一,希腊,塞尔维亚,波兰等民族国家先后唤醒了独立意识,奥匈二元帝国的建立也是个例子。最终一战爆发也是要为那些没有解决民族问题的帝国画上句点。三是欧洲成为世界的核心。欧洲在这段时间内完成对亚非两洲的最后瓜分,除了日本帝国外的全世界处于了欧洲的强力影响之下。欧洲还成为世界市场的中心。英帝国在这段时间内取代法国,力压俄国成为世界领袖,代表着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旧资本主义时代的最高潮。
2023-07-03 04:29:281

拿破仑在奥斯特里茨战役的影片评价

法国电影巨匠阿贝尔·冈斯七旬高龄拍摄的拿破仑传记片。阿贝尔·冈斯早在1927年就完成了长达235分钟的无声片《拿破仑》,这部耗费几十万米胶片和四年之功制作的大片“只不过是一部未完成的巨大作品的序幕而已”。《拿破仑在奥斯特里茨》便是阿贝尔·冈斯拍摄《拿破仑》时,雄心勃勃的电影史诗计划《阿贝尔·冈斯心目中的拿破仑》中的一个单元。当时,他计划从拿破仑少年时代写起,把他投身革命,出征欧洲,由节节胜利到节节失利、遭到流放之后还不甘心失败,最终死在流放的孤岛的一生荣辱,用6部各自独立的影片组成空前规模的电影史诗。宏大的构想并没能全部实现,最后他只拍了其中两部。《拿破仑在奥斯特里茨》选取了拿破仑从1801年至1805年这段岁月,即从雾月18日政变后到奥斯特里茨战役这段时间内的历史事件。影片中出现了不少宏大的场面,气势磅礴,激情洋溢。导演因这部电影赢得了巨大的声誉。
2023-07-03 04:29:351

三皇同盟的相关战役

奥斯特里茨战役,又称三皇会战。是拿破仑战争中的一场著名战役。73000人的法国军队在拿破仑的指挥下,在奥斯特里茨村(位于今捷克境内)取得了对86000俄罗斯-奥地利联军的决定性胜利。第三次反法同盟随之瓦解,奥地利皇帝也被迫取消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封号。这场战役因欧洲三个大国的皇帝奥皇弗朗茨二世、沙皇亚历山大一世、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拿破仑全部亲临战场,又称“三皇会战”。1804年的欧洲,战争乌云密布。自1802年亚眠和约以来,英国和法国在西印度群岛,地中海和巴尔干冲突不断;俄罗斯和法国的关系也在恶化。1804年 3月21日,波旁王室的安茹公爵被法国政府以叛国罪处决,导致英国和俄罗斯对法国的不满最终爆发。1805年4月,英国首相威廉·庇特和俄罗斯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签订圣彼得堡协议,英国和俄罗斯结成新的反法同盟。在第二次反法同盟战争中遭受重大损失的奥地利帝国起初持观望态度。但1805年3月,已经加冕为法兰西皇帝的拿破仑·波拿巴进一步加冕自己为意大利国王。这一举动激怒了奥地利皇帝弗兰茨二世。1805年7月,奥地利也加入了反法同盟,第三次反法同盟形成。反法同盟的主攻方向是巴伐利亚。1805年8月底,马克将军和库图佐夫将军分率奥地利和俄罗斯大军,向巴伐利亚的乌尔姆进逼。拿破仑迅速调遣部队,在乌尔姆包围了奥军,并在库图佐夫赶来增援之前,于10月20日迫使马克将军投降。库图佐夫闻讯仓皇撤退,缪拉亲王指挥法军乘胜追击,兵不血刃占领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开战至此,法军取得了一连串胜利,战果辉煌。但整个战局得形势对于法国来说依然十分严峻。乌尔姆大捷的第二天,英国皇家海军就在特拉法加海战中打败法国和西班牙的联合舰队,确保了英国的海上霸权,引起了巴黎的恐慌。库图佐夫摆脱了追击,和巴克斯霍顿将军的增援俄军以及俄皇奥皇的直属部队会合后,兵力超过法军,随时可能反扑。法国人此时远离后方,后勤供应紧张。情报部门还带来了更坏的消息:普鲁士也即将加入反法同盟,一旦普鲁士参战,法军将腹背受敌。拿破仑需要迅速歼灭俄奥联军,一举确立胜势。 法军司令:拿破仑近卫军:指挥贝西埃法国元帅。5500人和24门炮第一军:军长贝尔纳多特法国元帅。13000人和24门炮第三军:军长达武法国元帅。6300人(包括2500名骑兵)和12门炮第四军:军长苏尔特法国元帅。23600人和35门炮第五军:军长拉纳法国元帅。12900人和20门炮掷弹兵:军长尼古拉·夏尔·乌迪诺法国元帅。5700人骑兵预备军:军长缪拉法国元帅、亲王。7400人和36门炮俄奥联军总指挥:库图佐夫(实际指挥权在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手上)左翼总指挥:巴克斯霍顿俄罗斯近卫军:指挥康斯坦丁大公。6730步兵,3700骑兵,100先驱和40门炮右翼前锋部队:指挥巴格拉季昂。9200步兵,4500骑兵和42门炮左翼前锋部队:指挥基恩米亚。3440步兵,3440骑兵和12门轻型火炮第一纵队:指挥多克托洛夫中将第二纵队:指挥伦格朗中将第三纵队:指挥普雷斯比斯维斯基中将第四纵队:指挥米哈伊尔·安德烈维奇·米罗拉多维奇中将和克罗拉瑟第五纵队:指挥约翰·冯·列支敦士登亲王中将 1805年11月21日,拿破仑率领缪拉、拉纳和苏尔特三个军进驻奥斯特里茨,他要把俄奥联军引进他亲自选定的这个战场,以一个漂亮的歼灭战彻底打破目前所面临的困境。此时法军在奥斯特里茨只有53000人,对面的奥母兹聚集了85000俄奥联军,他相信联军会凭优势兵力发动进攻。为了确保对手上钩,拿破仑采取了一系列迷惑手段。先是在谈判中故意示弱,接着让部队做出准备撤退的假象。最后又走出大胆的一步:主动放弃位于战场中央的战略要地普拉钦高地,将自己的右翼彻底暴露在联军面前。与此同时,贝尔纳多特和达武的两个军正在火速赶来增援。他们一旦到达,法军总兵力将达到73000人,足以和联军匹敌。对此重要消息,联军却一无所知。12月1日,拿破仑令做出了最后的部署。左翼由拉纳的第五军(13000人)镇守北面的桑顿山,缪拉亲王的5600名骑兵预备军在后支援。贝尔纳多特的第一军也将在这一线发起攻击。南方的塔尔尼兹村和索科尔尼兹村是拿破仑故意暴露出来的右翼,吸引联军进攻。这一侧仅由苏尔特军的一个师12000人把守,师长列格朗。达武的第三军将在第二天凌晨抵达增援。苏尔特军余下的两个师(范达姆师和圣海拉尔师)则潜伏在战场中央,一旦联军主力都被吸引到南方,就一举攻下普拉钦高地,切断联军两翼的联系。与此同时,联军总部也制定了自己的计划。老谋深算的库图佐夫主张继续撤退以拖垮劳师远征的法军,但雄心勃勃的亚历山大和急于复仇的奥地利将军们被拿破仑的诱敌之计所迷惑,认为这是打败拿破仑的天赐良机。尽管名义上库图佐夫是全军总指挥,但实际的决定权在亚历山大手中。最后,由奥地利的洛维特将军制定的联军作战计划正中拿破仑下怀:巴格拉季昂指挥右翼前锋部队进攻桑顿山,牵制法军。列支敦士登亲王的第五纵队则负责保障他和中央接合部的安全。联军主攻方向在南线,左翼前锋部队和第一二三四纵队在巴克斯霍顿的指挥下,将攻占塔尔尼兹村和索科尔尼兹村,打垮法军的右翼,然后向北全面包抄。 12月2日凌晨6点,联军在弥漫的大雾中开始移动。激战首先在南线爆发,基恩米亚率领5000奥军组成的左翼前锋部队进攻塔尔尼兹村,被法军击退。8点,多克托洛夫第一纵队的14000俄军赶到,以优势兵力攻下了塔尔尼兹村。联军在塔尔尼兹村还未及站稳脚跟,达武已经率军赶到并立即发起反击,夺回塔尔尼兹村。随后,联军乘混乱又发动了一次反击,再次攻下塔尔尼兹村。对塔尔尼兹村的进攻开始后不久,伦格朗指挥的第二纵队(俄军12000人)和普雷斯比斯维斯基指挥的第三纵队(俄军10000人)也先后投入了对索科尔尼兹村的进攻。索科尔尼兹村战况激烈,俄军首先攻下索科尔尼兹村后不久,败退下来的法军立即重整部队,发动反击夺回索科尔尼兹村。俄军再次攻下索科尔尼兹村后,达武军的费利埃师赶到,又将俄国人赶出索科尔尼兹村。此后索科尔尼兹村反复易手,但联军始终无法将其彻底占据。在北线,巴格拉季昂指挥的右翼前锋部队由13000名俄军组成,列支敦士登亲王的4600名奥地利骑兵在他的侧翼。他们负责进攻拉纳把守的桑顿山。联军发动了数次猛烈的攻势,但在法国步兵,骑兵和炮兵的协同防守下,都被打退,上午10点30分,拉纳和缪拉发动反击,一举将联军赶出北方战场。 在南线和北线展开激战的同时,苏尔特军的范达姆师和圣海拉尔师(共16000人)乘着浓雾的掩护,推进到普拉钦高地脚下静静潜伏,等待着进攻的信号。上午 8点半,由24000名俄奥联军组成的第四纵队在克罗拉瑟的指挥下,也开始离开普拉钦高地,加入对南线的攻击。至此,南线已吸引了超过5万人的联军主力。中央的普拉钦高地正如拿破仑的设想一样,变得兵力空虚,法军将轻而易举的从此突破。上午9点,拿破仑对苏尔特下达了进攻的命令。也就在这时,红日终于透出云层,驱散了浓雾。蛰伏已久的法军范达姆师和圣海拉尔师的精锐士兵敲着鼓点,挺着刺刀,一举冲上普拉钦高地。面对法军猝不及防的中路突破,普拉钦高地原上本洋溢着乐观气氛的联军总部顿时乱作一团。克罗拉瑟的部队已经离开,列支敦士登亲王的部队也在激战当中。法军轻易的就粉碎了驻守俄军的抵抗,占领了高地。伦格朗率第二纵队反攻,也被苏尔特军击退。11点30分,法军已完全控制了普拉钦高地。随后,拿破仑将大本营移到了普拉钦高地上,同时命令贝尔纳多特从北线赶来增援。为了避免被彻底分割的命运,康斯坦丁大公亲自率领作为预备队的俄罗斯近卫军做孤注一掷的反攻。拿破仑也将贝西埃指挥的近卫军投入战斗。战局一时呈胶着状态,但拿破仑手下还有完整的贝尔纳多特第一军,而联军已经没有一只预备队可以投入战斗了。随着贝尔纳多特大军源源不断开上普拉钦高地,俄罗斯近卫军终于支持不住,全军溃退。到了下午2点,普拉钦高地上尸横遍野,拿破仑完成了他分割联军的计划,联军的中路彻底被击溃。自此大局已定,联军的溃败已成不可逆转之势。 奥斯特里茨战役中,联军损失超过26000人,其中15000人战死,超过10000人被俘。此外还损失了186门大炮,45面团旗。法军伤亡8500人,损失1面团旗。1805年12月4日,弗兰茨二世和拿破仑会谈,达成停火协议。12月27日,奥地利和法国签订普雷斯堡和约。奥地利退出反法同盟,弗兰茨二世取消自己“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封号。至此,第三次反法同盟瓦解,神圣罗马帝国的历史也告终结。拿破仑成为欧洲的霸主。奥斯特里茨战役的胜利,使拿破仑得到了“欧洲第一名将的美誉”。
2023-07-03 04:29:481

拿破仑战争至一战这期间的几场主要战争?

普鲁士在七年战争和拿破仑战争中的强大军力使各国担心一个统一的德意志国家出现,于是拿破仑战争之后成立了德意志邦联——以奥地利为首。法国想打破维也纳体系,但由于法皇拿破仑三世的志大才疏,最终反而导致了德意志和意大利的统一。1866年,普鲁士击败奥地利。1871年,普鲁士击败法国。1871年1月18日,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法国凡尔赛宫加冕为皇帝,成立了德意志帝国。德国统一后,在“铁血宰相”俾斯麦的领导下曾在德、奥、俄之间形成平衡,可是威廉二世即位之后罢黜俾斯麦,开始了疯狂之路,一手将俄罗斯、法国、英国逼成了同盟国。英法俄VS德奥,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此爆发。
2023-07-03 04:30:0313

世界史上10大战争!(一)感受战争的恐怖

TOP10.希波战争 发生时间:公元前492~前479年 发生地点:希腊境内 交战双方:希腊VS波斯 战争起因: 公元前500年,起义首先在米利都爆发,接着迅速波及到小亚细亚其他希腊城邦。波斯皇帝调动大军前去镇压。在残酷的镇压面前,起义者顽强抵抗,但终因力量悬殊而遭受失败。公元前492年夏,世界历史上第一次欧亚两洲大规模国际战争——希腊、波斯战争爆发了。 战争经过: 公元前6世纪,兴起于伊朗高原西南部的波斯帝国,经过半个世纪的积极扩张,到大流士一世继位时已发展为一个东起印度河、西至小亚细亚、地跨亚非两大洲的奴隶制大帝国。公元前514年,大流士侵占了爱琴海北岸的色雷斯一带,希腊半岛已形成数以百计的奴隶制城邦,其中雅典和斯巴达最为强大。 希波战争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欧亚两洲大规模国际战争。这场战争前后持续了将近半个世纪,结束时间为公元前449年,结果是希腊城邦国家和制度得以幸存下来,而波斯帝国却从此一蹶不振。 希波战争对历史的意义: 希腊人在战争中的胜利首先归因于战争对他们而言所具有的正义性,从而激发起他们的巨大爱国热情,促使各邦内部和各邦之间紧密团结;同时也由于希腊重装步兵和军舰技术上的优势以及将领的正确指挥。希腊人维护了国家的独立,并为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战争进程和结局对雅典城邦制度的发展和雅典的对外扩张影响尤深,促进了雅典民主政治制度和奴隶制的发展。希波战争所造成的希腊政治格局,对于后来希腊历史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TOP9.拿破仑战争 发生时间:1803-1815 发生地点:欧洲 交战双方:法国、欧洲反法同盟 这场战争可说是自1789年法国大革命所引发的战争的延续。它促使了欧洲的军队和火炮发生重大变革,特别是军事制度,因为实施全民征兵制,使得战争规模庞大、史无前例。法国国势迅速崛起,雄霸欧洲;但在1812年侵俄惨败后,国势一落千丈。拿破仑建立的帝国最终战败,让波旁王朝得于1814年和1815年两度复辟。随着拿破仑在滑铁卢败北,各交战国签订巴黎条约后,拿破仑战争于1815年11月20日结束。 战争经过: 拿破仑战争主要有这几大战役: 1.马伦哥战役:马伦哥会战(Bataille de Marengo,1800年6月14日),为法国与奥地利帝国于第二次反法同盟时期的一场战役。法军由当时任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第一执政的拿破仑领军,拿破仑于此役的胜利,不仅保住了法国的革命政权,也是拿破仑毕生最引以为傲的一次胜利。 2.奥斯特利茨战役:奥斯特里茨战役又作奥斯特利茨战役,因参战方为法国皇帝拿破仑·波拿巴,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奥地利皇帝弗朗西斯二世,所以又称「 ”三皇之战” 3.耶拿战役:1806年10月初,不伦瑞克公爵指挥的普鲁士-萨克森联军(10万余人)在耶拿和魏玛地域设防。拿破仑军队(15万余人)由班贝克、拜罗伊特地域向前推进,企图前出至对方的翼侧和后方。 4.弗里德兰战役:弗里德兰战役爆发于1807年,它是法军与第四次反法联盟军队在弗里德兰的决定性胜利战役。从此拿破仑胜利的光环又多了一颗明珠。 5.远征俄罗斯:1812年6月24日夜间,不可一世的法皇拿破仑,突然向俄国发起大规模的进攻。法军迅速向俄国腹地进军,很快占领了维尔诺、明斯克、波洛茨克等地。 6.莱比锡战役:、拿破仑以十八万人与俄罗斯、普鲁士、奥地利及其他各国三十万联军苦战,最后败阵。拿破仑败返莱茵河西岸,最后返回巴黎。隔年元老院宣告废除拿破仑的帝位。整场战役下来,反法联盟死伤约5.4万人,法军约死伤3.7万人。莱比锡战役是拿破仑战争中最激烈的战役。 7.滑铁卢战役:1815年6月18日,拿破仑军队同英普军队进行了历史上著名的滑铁卢战役。由于这场战役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后世的人们常常用来形容遭遇惨败。 拿破仑战争对历史的意义: 拿破仑战争在摧毁欧洲封建秩序和封建制度以及促进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方面,在历史上起过巨大的进步作用。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拿破仑战争还具有保卫法国大革命的胜利成果,并把法国革命思想和革命制度推行到欧洲,破坏欧洲的封建秩序,动摇欧洲的封建制度,为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发展创造前提的作用。 TOP8.布匿战争 发生时间:公元前264 发生地点:非洲,伊比利亚,意大利,高卢,西地中海 交战双方:罗马共和国,迦太基 布匿战争是指古罗马与迦太基两个古代地中海世界最强的奴隶制国家为了争夺地中海世界的霸权,而展开的长达一百多年的争霸战争,因罗马人亦称迦太基人为布匿人,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被称做布匿战争。 战争经过: 第一次布匿战争: 第一次布匿战争(公元前264年~公元前241年),主要战场在西西里岛及其附近海域。公元前264年,地处意大利、西西里海峡要地的麦散那城邦由于雇佣兵起义,麦散那向迦太基和罗马两方求救。迦太基和罗马先后派兵前来干预,双方为各自利益互不相让,终于导致了第一次布匿战争的爆发。 第二次布匿战争:第二次布匿战争(公元前218年~公元前201年)。第二次布匿战争是古罗马和迦太基之间三次布匿战争中最长也最有名的一场战争,前后共作战16年。罗马最终取得第二次布匿战争的最后胜利。因为这次战争始终于汉尼拔的活动为线索,所以这次战争也被称做「 ”汉尼拔战争”。 第三次布匿战争:第三次布匿战争(公元前149年~公元前146年)。第三次布匿战争是古罗马和迦太基之间三次布匿战争中最后最短的战争,作战三年。 战争结果: 迦太基失败。公元前201年,迦太基人同罗马人签订了条款苛刻的和约。根据和约规定,迦太基撤离西班牙、地中海诸岛,迦太基人失去阿非利加以外的一切领地,并完全解除武装、自卫队不得赴海外作战,将整个舰队交给罗马,且任何自卫战争必须先和罗马协商等,并偿付巨额战争赔款。 战争对历史的影响: 布匿战争是罗马征服地中海世界最为关键的战争,是罗马由弱转强的重大转折,使罗马成为地中海的霸主,也是导致罗马共和国兴旺的最终原因。战争的胜利使得经济结构、阶级关系和道德风尚等领域的重大变化。这对罗马奴隶占有制社会内部阶级关系的变化、经济的发展以及地中海地区后来的历史命运,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TOP7.英法百年战争 发生时间:1337年 - 1453 发生地点:法国和低地国家 交战双方:法国、苏格兰、英格兰、勃艮第 百年战争(Hundred Years" War)是指英国和法国,以及后来加入的勃艮第,于1337年 - 1453年间的战争,是世界最长的战争,断断续续进行了长达116年。 战争起因: 百年战争产生的原因错综复杂,包含国家间政治、经济、社会、国际关系等各种因素。尽管通常认为百年战争始于1337年,但在此之前法国和英国早已累积多年恩怨。 1328年,查理四世去世,法国卡佩王朝绝嗣,支裔瓦卢瓦王朝的腓力六世继位,英王爱德华三世以法王查理四世外甥的资格,与腓力六世争夺王位。 1337年爱德华三世称王法兰西,腓力六世则宣布收回英国在法境内的全部领土,派兵占领耶讷,战争遂起。 这场战争除王位继承原因外,还为了争夺在法境内的富庶的佛兰德和阿基坦地区。佛兰德尔地区为了保持原料来源,转而支持英国的反法政策,承认爱德华三世为法国国王和佛兰德尔的最高领主,使英法两国矛盾进一步加深。这也是导致战争发生的一个基本原因。 战争经过: (一)第一阶段 1337年─1360年之间,英法争夺佛兰德斯和基恩。1340年,英军在斯吕斯海战打败法军,夺得制海权,防制法军渡海入侵。1356年,英格兰再度进攻,夺取法国西南部的基思和加斯科涅。随即在普瓦捷战役以相同战术再次获胜。法国王室则承受英军横征暴敛、国家经济崩溃、平民起义反抗等内外煎熬,情势非常不利。 (二)第二阶段 1360年─1400年之间,法王查理五世展开报仇,欲夺回被侵占的领土。他重组军队,。他改革内政。机成熟后,突袭和游击战术攻击英军,在多场战役大败英军。1380年,英军已退守沿海域。英王担心丢失全部领地,乃与法国签署停战协定,仅保留波尔多、巴约纳、布雷斯特、瑟堡、加莱五个海港,和波尔多与巴约纳间的部份地区。 (三)第三阶段 1415年─1429年之间,法国勃艮地、阿曼雅克两派发生内讧,农民市民也起义反抗,英然而,英法的亨利五世和查理六世却于 1422年同年去逝。两方新王亨利六世和查理七世为争夺法国王位,再度交火。由于争夺王位斗争(1422—1423年)加剧,法国遭到侵略者的洗劫和瓜分,处境十分困难。捐、税和赔款沉重地压在英占区的居民的身上。因此,对法国来说,争夺王位的战争已转变为民族解放战争。百年战争进入第四阶段。 (四)第四阶段 1429年─1453年之间,法国人民不堪英军压迫,各方纷纷反抗,1437年,法军光复首都巴黎。1441年,收复香槟地区。1450年,解放曼恩和诺曼底。1453年,夺回吉耶讷。1453年 10月19日,波尔多的英军投降,法国收复加莱除外的全部领土。1558年,法军攻陷加莱,英格兰失去在欧洲大陆最后一个城市,百年战争结束 战争对历史的影响: 百年战争的进行对交战双方的武器装备、战术思想、军事体制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TOP6.安史之乱 发生时间:755年12月16日-763年2月17日 发生地点:中国北方至中原 交战双方:唐帝国内部 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这场内战使得唐朝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也促使唐代开始出现藩镇割据的局面。由于发起反唐的指挥官以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因此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又由于其爆发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也称天宝之乱。安史之乱是中华文明前所未有的一次巨大浩劫,这场历时八年,席卷半壁江山的战火不仅成为唐朝的转折点,更是整个中华文明由开放转向保守的转折点。 战争起因: 安史之乱起于755年(唐玄宗天宝十四年).结束于763年(唐代宗宝应元年)前后近八年之久.这次历史事件,是当时社会各种矛盾所促成的,对唐朝后期的影响尤其巨大。 安史之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各种社会矛盾的集中反映,主要包括统治阶级和人民的矛盾,统治者内部的矛盾,民族矛盾以及中央和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等等。 战争经过:玄宗晚年,也就是天宝年间,已经失去了开元年间的进取心,朝 *** 败,任用奸臣,如李林辅,杨国忠等人.结果导致军阀拥兵自重.安禄山就是其中之一.于是他乘中原地区兵力空虚,发动了叛乱. 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节度使的安禄山趁唐朝内部空虚腐败,联合同罗、奚、契丹、室韦、突厥等民族组成共15万士兵,号称20万,以「 ”忧国之危”、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起兵。当时唐代承平日久,民不知战,河北州县立即望风瓦解,当地县令或逃或降。天宝十五年占领长安、洛阳,进入安史之乱的最高峰。 史思明继承了叛军的军队,继续发动叛乱.可是他犯了和安禄山一样的错误,不喜长子,喜幼子.结果他和安一样,被儿子所杀,他的儿子史朝义所杀,史朝义继任大燕皇帝,由于史朝义杀父不被其他叛军拥戴,结果叛军内部纷争,屡被唐军所败.,直到763年,田承嗣献莫州投降,送史朝义母亲及妻子于唐军。史朝义率五千骑逃往范阳,史朝义部下李怀仙献范阳投降。史朝义无路可走,于林中自缢死,历时七年又两个月的安史之乱结束。 战争对历史的影响: 安史之乱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其影响大致可以分为下列几点∶ 一。从经济情况上看,残酷的战争严重破坏了开元盛世留下的物质基础。唐朝官方掌握的人口锐减到原来的三分之一,大量人口为了逃避封建官府的徭役赋税,纷纷投靠地方地主或者归入僧籍,因为,唐朝的佛庙寺院不需要承担赋税。唐朝掌握的财政税收大量减少,唐朝原有的财政赋税体系受到了严重冲击。 二。 从政治军事格局上看,八年的平叛战争更是改变了唐朝的政治军事格局。传统的封建君主专制体系逐渐演变成为了以长安天子为核心的中央体系和以河北为代表的地方体系并存的格局。唐朝廷在名义上统治藩镇,管理藩镇的具体事务。甚至很难自由调动节度使的的职务1,俨然成为独立王国。 三。 从国际形势上来看,边疆军队大多被调去平定叛乱,游牧民族不断蚕食我国边境,边疆形势日益危急。唐朝无法再对西北屏障安西北庭进行的有效管理,早已臣服的西陲小国也乘机脱离唐朝控制,丝绸之路被截断。游牧民族利用中央 *** 和安史叛军的对立长驱直入内地,严重破坏内地经济,民族矛盾上升。
2023-07-03 04:30:421

欧洲的著名历史战役有哪些?

外国历史著名战役   奥斯特里茨战役 拿破仑——库图佐夫 7.3万——8.7万 拿破仑攻占中央高地彻底击溃反法联军   瓦格拉姆战役 拿破仑——查理大公 17万——11万 法军强攻奥地利军正面,以惨重伤亡取得胜利   滑铁卢战役 拿破仑——威灵顿 7.2万——6.8万 英军援军普鲁士军及时赶到,击溃法军,三方阵亡6万人   马恩河战役 霞飞——毛奇 108万——90万 马恩河战役使德军包抄法军的计划失败,德国在西线速决战略破产   波兰战役 古德里安——斯密格莱.利兹 88万——60万 纳粹德军采取闪击战术一个月内使波兰亡国,波兰损失六十万人,德军损失不到4万   法兰西战役 曼施泰因——甘末林 136个师——135个师 德国避开马其诺防线采取迂回方式,用装甲集群攻入法国本土,法国5周内投降   坎尼战役——汉尼拔40000步兵10000骑兵对抗罗马80000步兵,6000骑兵。汉尼拔利用半月阵使罗马军队暴露侧翼,一举击破。罗马损失七万多人,汉尼拔方仅损失数千人。   凡尔登战役——德法双方投入百万人,德以极其凶猛的炮火轰击十数小时后全面进攻,被法军阻滞。德军失去主动权后法军发起反攻,成功挫败德军攻势。双方参战兵力众多、伤亡惨重。法军损失54.3万人,德军损失43.3万人   克雷西战役——英军20000人出头,法军接近60000.英军以严明的组织和充分利用地形的优势展开,屡次挫败法军重骑兵冲击,法军顶不住损失,撤退。英军损失200多人,法军损失15000多人
2023-07-03 04:31:031

在拿破仑的一生中,创造过哪些以少胜多的胜利?

拿破仑作为一名军事天才,在他的一生中创造了许多军事奇迹,以少胜多的案例更是数不胜数,像图耳科万战役,莱茵河战役等等,但是他也有被打败的记录,像滑铁卢战役。至今为止,很多拿破仑以少胜多的战例还在被各国的军事理论家津津乐道。在这里就简单说一下那些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列如弗里德兰战役在几乎比俄军少一半的人的情况下,打败了俄军。由于不明敌情,使得贝宁格森只投入了5万多人的部队进攻法军,留有一支规模庞大的预备队。他想在这5万多人假如在河这边被击败后,还有留有4万多的预备队可投入进攻。拉纳最先赶到战场。法军其余各部先后赶到,杜邦将军的步兵,拉图莫伯尔指挥的龙骑兵与塞纳蒙指挥的炮兵靠出色的战术指挥合力击败敌人。这次战役有非常多的亮点,以及拿破仑非常果断和准确的决定,所以才使得俄军溃败,这里面就包括,他让士兵组成一条巨型纵队,在敌人多门炮的轰击下前进。此时,战役成僵持状态。法军塞纳蒙将军急时找来大炮,以一次勇猛的“大炮冲锋”在敌人正面战线上打出缺口,杜邦趁机指挥本部士兵渡河冲向弗里德兰城,取得决定性战果拿破仑这一生创造了数不过来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但是并不能掩盖它侵略别国的事实。这些威名赫赫的战役,其实也是他侵略别国家的证据。我们评价一个人要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来评价,不能单方面的来评论一个人,当然,拿破仑还是很厉害的。
2023-07-03 04:31:126

欧洲曾有哪些著名战役?

  一。希波战争。公元前500年—前449年。  (一)。战争的性质:波斯对捍卫自己独立的古希腊诸城邦(都市国家)进行的征服性战争。  (二)。战争概述:  1。公元前500年,雅典和埃雷特里亚(位于埃维亚岛)举行起义(米利都人起义得到小亚细亚诸城邦的支持)反对波斯统治,是希波战争的起因。  2。公元前492年波斯王马多尼乌斯入侵希腊,仅占领色雷斯后失利。  3。公元前490年春,波斯王大流士一世第二次入侵希腊,在马拉松会战中大败而归。  4。公元前480年,波斯王薛西斯率波军第三次出征希腊。普拉塔亚一战,希腊都市国家联军(约6万人)击溃波斯陆军(7—8万人)。几乎同时,波斯舰队在米卡莱角战中失利。  整个战争以波斯的失败告终。  (三)。评论:  希波战争的入选在于:  1。希波战争是亚洲与欧洲之间的第一场规模大、时间长的战争。  2。战败的结局完全改变了伊朗人的命运。否则,占据今天整个西亚和北非的说不定是他们而非阿拉伯人。  3。对于发展战术和组建军队,希波战争意义重大。希腊军队创造的方阵是早期著名的战斗队形之一。并最早体会到保障战斗队形最要害部位——翼侧的必要性。  二。布匿战争。公元前264—前146年。  (一)。战争的性质:古罗马与迦太基先争夺西西里,后争夺地中海整个西部地区统治权的侵略战争。因罗马人称迦太基人为布匿人,故名布匿战争。  (二)。战争概述:布匿战争共三次。  1。第一次布匿战争(公元前264—前241年)。这次战争的主要起因是为争夺西西里。公元前241年,罗马舰队在埃加迪群岛附近的交战中获大胜(参见埃加迪群岛海战),决定了战局,迦太基人答允撤出西西里。  2。第二次布匿战争(公元前218—前201年)。公元前216年,在坎尼战役中罗马军队(约7万人)被汉尼拔军队(5万人)包周,被全歼。这次胜利后,意大利的很多部落和城市臣服迦太基。但在公元前202年的决定性的扎马战役中迦太基人战败,并失去地中海的统治。  3。第三次布匿战争(公元前149—前146年)。迦太基战败于努米底亚王国后,罗马发动第三次布匿战争。前146年,罗马人冲进迦太基城,将之夷为平地。存在了400年的迦太基被灭国。  (三)。评论:  布匿战争的入选理由是:  1。它不仅时间跨度大,作战地域广,而且它奠定了白种人侵略扩张主义的萌芽。之前,古罗马进行的战争主要是城市之间的部落内斗,而此战则是白种人首次与外种族以争夺土地和资源为目的的生死冲突。它发展了白种人向西(阿拉伯半岛)~向南(非洲)的扩张信心和战略企图,是十字军东征和1500年起的西欧殖民世界的预演。  2。造就了世界历史上的第一个领土横跨欧亚非的大帝国——古罗马帝国。  三。阿拉伯人的征服战争。公元634—730年。  (一)。战争的性质:阿拉伯帝国形成后(参见阿拉伯半岛统一战争),哈里发为了扩大其统治范围,以“传播伊斯兰教”和“展开反对异教徒的圣战”为借口,强行吞并西亚、北非和西南欧大片领土的战争。  (二)。战争概述:分为两个阶段。  1。第一阶段(634—656年)从征服拜占庭和伊朗开始。阿拉伯人在637年6月1日在卡迭西亚会战中获得大胜,尔后轻而易举攻取伊朗国都克特西亚。阿拉伯军连连战胜伊朗军队,夺占摩苏尔和讷哈万德城,从此伊朗并入阿拉伯哈里发国版图。640—641年,阿拉伯军长趋直入占领埃及。641年占领上美索不达米亚,642年9月,根据同亚历山大城当局订约不战约定而进据该城。尔后于642年攻占昔兰尼加,从此,拜占庭失去了埃及。643年攻占利比亚,647年夺取拜占庭的非洲领地。661年,倭马亚王朝以叙利亚为基地建立横跨欧、亚、非的伊斯兰教阿拉伯帝国。  2。第二阶段(从七世纪末至八世纪三十年代),阿拉伯人继续征讨外高加索、中亚细亚、伊朗东部和小亚细亚,甚至达于欧洲边界。705—715年阿拉伯军队战胜中国军队及其同盟者,巩固了哈里发在中亚细亚的统治。712年,阿拉伯人侵入印度(印度河下游地区)。他们的军队不超过6000人,但连续击败印度人以后,将穆尔坦以北的印度河谷地并入阿拉伯帝国。732年阿拉伯军队同查理·马特统率的法兰克军队举行会战,结果败于法兰克人。迫使阿拉伯退出高卢,暂时停止向欧洲的进军。但仍长期占领西班牙和葡萄牙。  (三)。评论:  1。 阿拉伯的对外征服,加速了阿拉伯社会封建化的进程,建立了以哈里发国为首的、神权专制的封建中央集权制国家。由于阿拉伯的征战,阿拉伯的宗教——伊斯兰教,在各个被征服国家得到了传播。  2。阿拉伯军所到之处,掠夺大量财物(金、银、绸缎)、马匹和牲畜。丰富的物质财富的积累为以后抵挡十字军东征起到了一定作用。  3。阿拉伯对欧洲的侵略。造成了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直接对立。两者间的对抗延续了1000多年。是中世纪世界上最大的矛盾冲突。  eMZWRx〗  四。十字军远征。1096—1270年。  (一)。战争的性质:西欧封建主发动的掠夺经济发达的近东国家的侵略战争。十字军参战者服装均饰以红十字为标志,故称“十字军”。  (二)。战争概述:十字军大规模东征(主要是陆路)共进行过八次。 在这里只作简述,以免篇幅过长。第一~四~六次东征欧洲人取得了重大胜利,建立耶路撒冷王国~塞浦路斯王国等几个十字军国家。其他东征都以失败告终,欧洲人只掠夺了大量财富,但未能实现占领土地的愿望。十字军远征中最有影响的恐怕得算是第三次,埃及苏丹撒拉丁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一世的大决战被拍成了电影,我记得5~6岁时看过,片名就叫《撒拉丁》。片中那宏大的战争场面我到现在还不能忘记。  (三)。 评论:  十字军远征的意义不在于它通过战争强行加强了东西方的文化~经济交流。我个人的看法是:战争的平局,使欧洲人发现他们很难向西拓展阿拉伯半岛和向南经营北非大陆。使他们产生了从其它方向搜寻并获取利益的思想,于是凭借先进的科学技术,有了哥伦布的发现新大陆,有了欧洲人从1500年起对整个非洲~美洲以及印度和东南亚的疯狂殖民史。  五。英法百年战争。公元1337—1453年。  (一)。战争的性质:英法两国间先为王位继承问题展开争权夺利,尔后演变为英国对法国的入侵,法国则被迫进行反抗,从而进行长达百年的战争。  (二)。战争概述:  1。百年战争的第一阶段(1337—1360) 英法双方争夺佛兰德和基思。英军先在斯吕斯海战(1340)~后在普瓦捷战役(1356)中击败法军,法国被迫于1360年在布雷蒂尼签订条件极为苛刻的和约——从卢瓦尔河以南至比利牛斯的领土割让给英国。  2。百年战争的第二阶段(1369—1380) 为了夺回英占领区,法王查理五世(1364—1380年在位)改编了军队,整顿了税制。他用雇佣步兵取代部分骑士武装,并建立了野战炮兵和新的舰队。法军采用突袭和游击战术,到七十年代末已逐步迫使英军退到沿海一带。  3。百年战争的第三阶段(1415—1424)。1415年,英军在阿赞库尔战役中击败法军。迫使法国于1420年在特鲁瓦签订丧权辱国的和约。按照和约条款规定,法国沦为英法联合王国的一部分。  4。百年战争的第四阶段(1424—1453)。法国人民进行了游击战,领导这场斗争的是贞德。在她的指挥下赢得了奥尔良战役的胜利(1429.5)。1437年法军攻下巴黎,1441年收复香槟,1450年夺回曼恩和诺曼底,1453年又收复吉耶讷。1453年10月19日,英军在波尔多投降,战争至此结束。  (三)。 评论:  虽然这场战争的延续时间是一个吸引点,但无论从其规模和影响看,都排不进世界战争史的前二十位,似乎不应入选。但在 看来,人们忽视了很重要的一点,即英国借此确立了对欧洲大陆的基本战略——欧陆平衡战略。  英国是孤悬在欧陆之外的岛国,由于没有领土和欧洲小国接壤,无法对它们施加地缘政治影响,因此挤身欧陆成为它的早期发展目标。但在法国的败退,使英国认识到它无法在欧洲大陆取得立足点,但它又不甘心放弃对欧洲的影响,于是它在保持对欧陆的相对独立性的同时,努力防止欧陆上出现一国独大的情况。因为出现了此种情况时,欧洲将臣服于一个中心国家,而英国将失去对欧洲的影响力,从而被欧陆国家所彻底孤立。  在这个战略下。英国联合普鲁士~俄罗斯~奥匈帝国粉碎了拿破仑称霸欧洲的企图;联合法国~美国等阻止了德国统一欧洲的梦想;俄罗斯在与土尔其帝国交战,以打开向南的海上通道时,英国也是极力阻挠。而当前,英国则是借助美国,来全力降低以法~德为首的欧盟的影响,尽管它自身出于经济上的考虑已不情愿的加入了欧盟。  六。蒙古人的西征。1200——1300年。  (一)。战争的性质:游牧民族掠夺财富和人口的血腥战争。(据说成吉思汗曾说过:“人类最大的幸福在胜利之中:征服你的敌人,追逐他们,夺取他们的财产,使他们的爱人流泪,骑他们的马,拥抱他们的妻子和女儿。”)  (二)。战争概述:  战争持续了几代人。  1。早期征服。1219至1221年,成吉思汗占领了花刺子模。居民们被大批屠杀,只有熟练工匠幸免于死,被送往蒙古。之后在中东和印度取得惊人的胜利。接着转而向北进攻高加索,在那里打败了格鲁吉亚人。随后,继续向乌克兰挺进,1223年,打垮了数量上占绝对优势的80O00俄罗斯军人。  2。蒙古帝国时期。成吉思汗的儿子窝阔台继位为大汗。在位期间(1229-1241年)继续对欧洲征战。1237年秋,成吉思汗的孙子拔都率兵15万进攻俄罗斯中部各公国。1240年夏占领了俄罗斯古都基辅。1241年进入波兰和匈牙利,在西里西亚的利格尼兹,大败德意志军3万人。然后,穿过冰封的多瑙河,占领萨格勒布,最后到达亚得里亚海岸。至此,蒙古军队控制了从亚得利亚海到日本海的欧亚大陆广大地区。  3。忽必烈在战胜宋朝后,又发动了新的战争,从陆路侵略印度支那和缅甸。  1258年横扫波斯、美索不达米亚和叙利亚。但是,在巴勒斯坦的阿因扎鲁特(叙利亚发源地),出现了意想不到的重大转折。1260年,埃及马木鲁克军队在那里大败蒙古人。失败的原因是,1259年,蒙哥大污的去世使团结的蒙古统治集团内部发生分裂。这次战役挽救了伊斯兰教世界,标志着蒙古帝国衰亡的开端。  (三)。 评论:  蒙古各部落男女老少加在一起不过100万人,这最多只能为成吉思汗提供出12500O名军人。然而就是这样少的一支军队却征服了半个世界。难怪侍奉忽必烈17年的马可·波罗这样写道:忽必烈是“从我们的祖先亚当到现在,人世间前所未有的最强大的统治者,他拥有的臣民最多,土地最广阔,财富最充裕。”然而人口稀少也带来了问题:蒙古人发现他们无法保住已经征服的地区。因此,他们一旦从马上下来,在征服的地区居住,就很容易被同化。在这方面,蒙古人与阿拉伯人迥然不同:阿拉伯人拥有自己的语言和宗教信仰,这一语言和信仰为属国人民所乐于采用,并成为帝国统一的强有力的纽带。蒙古人没有阿拉伯人先进,丝毫不具备这种优势。恰恰相反,蒙古人采用了比他们更先进的属国的语言、宗教信仰和文化,从而丧失了自己的特点。这就是其帝国创立后不久即崩溃的根本原因。  蒙古帝国的兴衰揭示了一个国家人口数量及质量的重要性。我国现在变成了“世界工厂”,正是因为拥有了大量高~低质量的劳动力(前者为大学毕业生,后者则是民工),使生产成本大大降低并吸引了巨额外资的投入。当然我国农村城市化的道路还很漫长,这里就不做讨论了。  七。拿破仑欲称霸欧洲大陆的战争。1799—1815年。  (一)。战争的性质:法国资产阶级为了在欧洲建立法国的政治和经济霸权,同英国争夺贸易和殖民地的领先地位,以及兼并新的领土而进行的战争。  (二)。战争概述:  1。1800年6月14日,在马伦哥交战中,拿破仑击败奥军(参见马伦哥战役)。同年12月,莫罗将军统率的法军在德意志的霍恩林登战胜奥军迫使奥地利退出战争。但是,法西联合舰队在特拉法加海战(1805)中的失败,使拿破仑不能在不列颠岛登陆。  2。俄国对法国在欧洲的扩张深感不安,尽管同英国存在严重的意见分歧,仍然接受了英国的结盟建议。第三次反法同盟成立。1805年9月底,拿破仑将法军22万人在莱茵河一线展开。法军乘同盟军分散之机,前出到奥多瑙河集团军的后方,并在乌尔姆战役(1805)中将其击溃。抵达战区的俄军陷入困境。俄军司令官库图佐夫巧妙地实施机动,才使其军队免遭合围。但是在奥斯特里茨战役(1805)中,俄奥联军遭到失败。奥地利遂退出战争。但俄国拒绝与法国媾和。  3。1806年9月,英国、俄国、普鲁士和瑞典结成第四次反法同盟。10月14日,在耶拿—奥厄斯泰特战役(1806)中,法军击溃了普军。在最初的大规模的普乌图斯克会战(1806)中,拿破仑未能围歼俄军。但是,拿破仑在1807年6月14日的弗里德兰一战中获胜,继而前出到俄国边境。1807年7月,在季利济特缔结了法俄和法普和约。俄国参加了大陆封锁,并于1807年10月对英宣战。缔结季利济特和约后,拿破仑实际上控制了整个西欧和中欧。  4。1807年,法军经西班牙开进葡萄牙。占领比力牛斯半岛。  5。1811年,一个幅员辽阔的拿破仑帝国在连续不断的侵略战争中形成。帝国居民计有7100万。  6。1812年拿破仑征募了60万军队,调集了1372门火炮,远征俄国。但在俄国彻底惨败。之后尽管法军在德累斯顿战役(1813)胜利,并未改变其不利的战略地位。莱比锡战役(1813),法军败北,尔后开始向莱茵河对岸撤退。1814年初,同盟军攻入法国,3月30日,进入巴黎(参见巴黎战役)。拿破仑在退位诏书上签字,被放逐到厄尔巴岛。  7。1815拿破仑复辟。维也纳会议参加国组成了第七次反法同盟(俄国、大不列颠,奥地利和普鲁土等),决定出动70万军队同拿破仑作战。1815年6月18日,在滑铁卢战役(拿破仑战争的最后一役)中,法军遭到彻底失败。7月6日,同盟军进占巴黎。拿破仑再次退位。  (三)。 评论:  拿破仑战争决定了十九世纪前半期军事学术发展的基本趋势。正是拿破仑天才的大师级的战役指挥艺术,使法军几乎席卷了整个欧陆。但在战略上,他确是一个矮人。  拿破仑的错位就在于他以一国之力攻击强大于自己的敌对集团。从而在基本战略方针上发生了错误。  从这一点上讲,无论是拿破仑还是后来的希特勒在战略的制定上比起中国人来都差一大截:  1。我国的战国时代,其情形非常类似于一战~二战及拿破仑时期的欧洲。东有齐,北有晋,南有楚等老牌强国。但新崛起的秦理智的采取了远交近攻~各个击破之术,从而完成了统一。如果秦同时与六国交战的话,则恐怕就是另一个结局了。  2。这里要重点提一下毛泽东主席。在国内大革命时期,无论是共产国际还是在上海的党中央,都把中国斗争的焦点放在了城市,只相信工人阶级,结果面对着强大的反动军队,数次起义均以失败告终。独有毛主席认识到了最广泛的团结农民的重要性,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成功之路。可以说当时唯有毛主席认清了敌友,从而在革命的道路上取得了先机。  3。当前,能在战略上与中国蓖美的只有美国人。  (1)。美国与同种族的西欧国家结成盟友。充分利用西欧北拒斯拉夫人,向东则阻挡阿拉伯伊斯兰势利的扩张。  (2)。在中东与以色列结盟。利用这把插入阿拉伯半岛的尖刀,在局部造成长期的冲突,从而削弱伊斯兰势利并借机控制石油资源。  (3)。在亚洲,通过在东盟~阿富汗~日本的驻军,形成对中国的包围,竭制中国的军事影响。  (4)。近期又有插手格鲁吉亚,进而控制中亚和合围俄罗斯的企图。  可以说美国从最早的门罗主义到现在的利用地区小国合围区域性大国的战略部署是十分成功的,值得我们加以研究并相应的做出反制措施来。  dl6d9I〗  八。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年。  (一)。战争的性质:德国为重新瓜分世界,与英~法争夺殖民地、势力范围和投资场所,为奴役其他民族而进行的帝国主义战争。  (二)。战争概述:  对于一战和下面要提到的二战,大家已熟的不能再熟了。 只提供几个图表和数字来做一小结。见文末的附表一和附表二。  总之,第一次世界大战就其造成的社会后果及其规模,即参战国之多,军队之众,战线之长(2500—4000公里)、战斗之激烈,在整个人类历史上都是空前的。武装斗争不仅在陆地和海洋进行,而且发展到空中。还使用了化学杀伤兵器。战火波及欧洲,亚洲和非洲。卷入世界大战国家的人口占地球人口的2/3以上。1917年1月,两个集团的军队有3700万人,德意志同盟国家动员了2300余万人,协约国动员了2750万人,其中包括近600万殖民地国家的居民。大战期间,被击毙和因伤致死的总计950万人,负伤的有2000万人。  (三)。 评论:  1。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欧洲的影响最为巨大。战前,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受到严重挑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表明,欧洲仅靠自己的力量甚至不能解决欧洲自身的问题。欧洲需要美国、日本、英国的海外领地和其他国家的参与,需要它们的经济、政治和军事的支援,才能最后定出战争胜负。  2。北美洲通过一战正式登上世界舞台的中心。取代欧洲经济统治地位的是美国。美国的工厂在战时极大需求的推动下,迅速地发展起来。在1913年至1920年间,美国的制造业产量增长了22%,到1929年,美国的工业产量至少占世界工业总产量的42%,大于包括苏联在内的所有欧洲国家的产量。美国还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和最大的资本输出国。  九。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年。  (一)。战争的性质:全世界民主力量与妄图称霸、奴役世界的法西斯主义之间展开的一场殊死搏斗。  (二)。战争概述:  这场大战是迄今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损失最惨重的一次战争。它历时六年,先后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五分之四的人口卷入战争的漩涡,战火燃及欧洲、亚洲、非洲、大洋洲和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公里,交战双方动员兵力达1.1亿人,因战争死亡的军人和平民超过1亿人,直接军费开支总计约1.3万亿美元,占交战国国民收入的60%~70%,参战国物资总损失价值达4万亿美元。  (三)。 评论:  1。第二次世界大战打破了近代以来形成的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二战的结果是,德、意战败,英、法削弱,整个欧洲分裂为东西两部分,欧洲列强主宰世界政治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2。第二次世界大战显示了经济的决定性作用。反法西斯同盟国之所以获胜,最根本的原因是它的经济实力远远超过法西斯轴心国。因此有远见的政治家由此看到,强国之本首先在于发展科技和经济。国家的安全和它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已不单纯决定于军事力量的大小,而是要看综合国力的强弱。政治家们愈来愈重视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而广大人民在经历困苦的战争年代之后,强烈要求把战争中发展起来的科技用于发展经济,改善生活。这样,发展经济和保卫和平就成为战后世界的主要潮流。  3。德国的失败教训值得好好总结。做为新兴起的势利,怎样与已存在的老牌国家甚至是利益集团抗争,的确是一门学问。德国之路表明,单纯依靠军事力量蛮干是行不通的。我中华文明欲复兴并打破美国主导的世界秩序,需要国家领导层充分发挥政治智慧,找到一条可行之路。  
2023-07-03 04:31:543

热兵器时代有哪些著名战役

英法百年战争在十五十六世纪,还是冷兵器时代。。。。。弗雷德里克大帝以及马尔伯勒和欧根亲王的时代(大战略机动):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英法七年战争美国独立战争(来复枪的初次大显神威,游击队伏击交通线)拿破仑的意大利战役,乌尔姆战役(机动),奥斯特里茨战役(不用说了吧),耶拿战役,阿斯本-埃斯林战役威灵顿的萨拉曼卡战役(把山坡运用到了极致),维多利亚战役(进攻战),滑铁卢战役(死守,对骑兵战术)克里米亚战争(塞瓦斯图普战役)(打得糟糕,英国骑兵发傻值得一乐)美国南北战争(最出名的貌似是葛底斯堡战役)美西战争(貌似没什么出名的战役)日俄战争(不典型)一战(凡尔登绞肉机)(没太多价值,打得糟糕)二战(太平洋战争,北非战场,对波兰闪击战)
2023-07-03 04:32:024

有关于奥斯特里茨战役的电影吗

<拿破仑在奥斯特里茨战役>: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I2ODUzMzg0.html
2023-07-03 04:32:091

拿破仑战争著名战役!!!!!!!!!!!

拿破仑之经典著名战役: 土伦战役(Battle of Toulon)1793.9.1-12.18 皮埃蒙特之战(Battle of Piedmont)1796.4 洛迪战役(Battle of Lodi)1796.5.10 卡斯奇里恩战役(Battle of Castiglione)1796.8.5 里沃利会战(Battle of Rivoli)1797.1.14 马伦哥战役(Battle of Marengo)1800.6.14 乌尔姆战役(Battle of Ulm)1805.10.20 奥斯特里茨战役(Battle of Austerlitz)1805.12.2 耶拿-奥尔施泰特战役(Battles of Jena and Auerstadt)1806.10.14 瓦格拉姆战役(Battle of Wagram)1809.7.5-6 莱比锡战役(Battles of Leipzig)1813.10.16-19 第一次意大利战争1796.4.5-4.28 曼图亚争夺战(Siege of Mantua)1796.5-1797.2 金字塔大战(Battle of the Pyramids)1798.7.21 特拉法加大海战(Battle of Trafalgar)1805.10.21 阿斯珀恩-埃斯灵会战(Battle of Aspern-Essling)1809.5.21-22 博罗季诺会战(Battle of Borodino)1812.9.7 滑铁卢(Battle of Waterloo)1815.6.18
2023-07-03 04:32:161

“不合时宜者”的心灵史——读《战争与和平》

1825年俄历12月,一群贵族军官领导3000士兵聚集在彼得堡参政院广场。这些军官和士兵曾经作为“正教的军队”、“欧洲的宪兵”,打败过拿破仑、占领过巴黎,帮全欧洲的“正统君主”们保住了皇冠,遏制了法国大革命的“邪恶影响"。然而现在,他们却要发动革命了!他们要推翻沙皇、废除农奴制和等级制,建立共和国…… 起义最终失败了,遭到了沙皇的血腥镇压,这就是史称的俄国十二月党人起义。 托尔斯泰写作《战争与和平》 的初衷,就是要探寻这些贵族军官是如何从打败拿破仑的帝国英雄转变为革命者的 。 他最终写成了一部卷轶浩繁的史诗巨著,反映了1812年战争前后广阔的历史与生活画卷。然而作为贯穿这部小说之主线的,还是一群贵族青年的心灵史。通过这条主线,应该说,一定程度上解答了他作为写作初衷的那个问题。 这群贵族青年的特点就是“不合时宜”。当时俄罗斯的贵族社会可以说达至极盛 。书中尽情描写了贵族们的“幸福生活” ——惊人的财富,众多的农奴,生活就是数不清的沙龙、舞会、打猎。相互之间以法语交谈,在谈笑风生中争风吃醋、争权夺利,把国家的命运、人民的生活把玩在股掌之间…… 然而这群贵族青年,托尔斯泰笔下的主人公们,却与贵族社会的“俗套”格格不入,不愿沉溺于这种“幸福”生活。他们有的同情法国大革命自由民主的理想,苦苦探索改良社会的道路、追寻人生的意义;有的冷眼旁观贵族社会的种种丑态,却有着一颗火热的心,想要革新政治、驰骋沙场,用实干来建功立业;有的信仰虔诚、俭朴苦修,像天使般善良;有的纯洁、热烈、真诚,像一团烈火一样给人带来光明…… 这群“不合时宜”的人在1812年战争的历史巨浪中,经历了生、离、死、别,体验了毁灭与成长,看清了贵族社会的真相,理解了俄罗斯广阔土地上人民的朴素与伟大,也了解了敌人——拿破仑的军队和法国的人民。这一切都驱使他们的心灵向其合乎逻辑的归宿——十二月党人——走去。 正所谓风起于青萍之末。人间往往如此,一个家族、一个国家、一个文明,在其烈火烹油的极盛时代,总是会出现那么一些“不合时宜”的人。他们与这“盛世”格格不入,他们敏感的心灵已经洞察到这“盛世”背后的黑暗与隐忧,预感到盛极而衰的必然趋势。然而这些人注定是痛苦的,因为他们既被这“盛世”不喜,被庸众所反对、所误解,又由于走得太领先而往往没有历史机会去亲自实现破旧立新的伟业,从而成为悲剧性的人物。《战争与和平》中的皮埃尔、安德烈等正是这样的人物,《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林黛玉何尝不是这样的人物? 然而这些人物的悲剧命运,却又往往能引起文学艺术家们极大的同情,通过其生花妙笔转化为鲜活的文艺形象,使他们虽死犹生,长久地触动人们的心灵、引发人们的思考。 随波逐流、平庸地幸福着,还是做一个深刻的“不合时宜”者,与命运和时势做悲壮的搏斗?不同的人当然可以有不同的选择。然而无论如何,后者的人生要比前者精彩及有意义得多。而人类也正是在后者的奋斗中,一点一点蹒跚前行…… 附记1:《战争与和平》的真结局 在《战争与和平》的“尾声”中,托尔斯泰交代了主要人物的结局,他们似乎都找到了自己的归宿,过起了平静幸福的生活。然而在“尾声”的最后,皮埃尔回到庄园,说起了他正在从事的事业:他成为了十二月党人的领导者之一,正在谋划着大的行动……小说到这里戛然而止。 历史上十二月党人真实的结局是什么呢?史载:5位著名的领袖被沙皇处以绞刑;数百位骨干被流放西伯利亚……这就是皮埃尔等人所面临的命运!托尔斯泰在尾声中所描述的平静生活只是假象, 他所没有写出的流放甚至绞刑才是他笔下人物的真结局 。然而皮埃尔等人却不会逃避这样的结局,更不会为这样的结局懊悔。因为这正是他们经历了“战争与和平”的考验、领悟了人生的真谛后所自觉选择的道路。 顺便说一句,在尾声中娜塔莎成为了一个典范的贤妻良母,个人觉得颇不符合其性格。很难想象这样一个有着不羁的灵魂的女子会甘于平静地相夫教子(托尔斯泰在写这部小说时,似乎对婚姻、对女性还没有很深刻的认识——而在写《安娜.卡列妮娜》时认识就深刻多了)。但是若是皮埃尔被流放、被处刑,她应该会义无反顾地与丈夫一同赴难,这倒是颇符合她的性格的。 附记2:托尔斯泰的历史哲学 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中有大段大段对历史哲学的阐述,这些部分根本不像是小说,倒像是哲学著作。也只有像托氏这样的大文豪才敢这样犯小说之大忌,在小说中直抒胸臆、大谈哲学。 由于有《战争与和平》整部小说鲜明的人物与史诗般的情节为基础,这些历史哲学的阐述才显得不那么枯燥乏味,反而为热爱思考的人理解小说所要表达的思想,认识这段历史背后的规律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托尔斯泰的历史哲学,很有我国道家“自然无为”的味道。他认为,历史本身有其自然运行的规律,绝不是人们的主观行动所能任意改变的。历史上一些所谓“伟人”,只是因为(往往还是不自觉地)顺应了历史的自然趋势,而凑巧成为了历史舞台的中心人物。而如果这些“伟人”不自量力,自以为有经天纬地、改变历史的大能,想要强行变更历史的趋势,那就只能沦为跳梁小丑(当然,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虽然明白历史暂时的趋势不利于自己,但是为了民族、人民、人类的远大利益而坚持奋斗——这样的人是虽败犹荣的!托尔斯泰这里所指的主要是为了自己的私利而“大有为”的那些“伟人”)。拿破仑就是托尔斯泰所认为的这类“伟人”的典型,在小说中托尔斯泰狠狠讽刺了他。托尔斯泰认为真正伟大的人物,是有“无为”智慧的人,即自觉顺应历史的趋势,不去妄加干涉的人。小说中他所着力描写的俄军统帅库图佐夫,就是这样的伟大人物。 附记3:托尔斯泰描写战争的大手笔 《战争与和平》中战争自然是重头戏。而托尔斯泰描写战争的确有着大手笔,百年之后读来仍觉精彩、震撼,值得后来者效仿。 个人认为小说中最精彩的、可称为典范的是对奥斯特里茨战役的描写。奥斯特里茨战役史称“三皇之战”(奥地利皇帝、沙皇和拿破仑都亲临前线指挥),是拿破仑军事生涯中最辉煌的胜利之一,也是当时欧洲规模最宏大的战役之一。 对这场战役,托尔斯泰几乎没有上帝视角的宏观描述,而是通过众多不同人物的视点,立体地、全方位地展示这场战役。通过安德烈作为库图佐夫副官的视点,既反映了战前指挥部中的谋划、分歧,又通过他对战线的巡视,反映了整个部队的部署形势和敌我态势的总体变化。而通过尼古拉、杰尼索夫等中下层军官的视点,又反映了骑兵、步兵、炮兵各部队从军官到士兵在战役全过程中的百态。这样,就像一部跟随多个人物拍摄的纪录片一样,通过多个人物的视点,把整场战役从指挥部到基层士兵各个层次的全貌展现在了读者面前。 更难能可贵的是,托尔斯泰并不只是客观展示战役的全貌,他还通过人物在战役中的行为、心理、遭遇,将对战役的描写与对人物性格的塑造、对人物心灵成长的反映完美融合在一起,做到了史诗性与文学性兼备,使《战争与和平》不愧为伟大的小说。
2023-07-03 04:32:221

关于拿破仑的电影有哪些?

如果你想看贴近史实的话, 《拿破仑战争》(法国)我觉得这个应该是历史上最经典的<滑铁卢战役(1970)> 八国合拍著名电视电影《拿破仑NAPOLEON》 法国、德国、意大利、加拿大、美国、英国、甸牙利、西班牙八国合拍,史诗巨作.还有四部曲——拿破仑1战争的号角拿破仑2王者的荣耀拿破仑3命运的转折拿破仑4滑铁卢之战
2023-07-03 04:32:304

有关于拿破仑和以拿破仑战争为背景的一切电影

1、《拿破仑在奥斯特里茨》讲述1799年雾月十八政变后,拿破仑彻底改组了软弱无能的督政府,自任第一执政,开辟了法国革命的新阶段。接着,1804年12月,拿破仑强迫罗马教皇庇护七世来到法国,在法国圣母大教堂举行了饶有戏剧性的加冕称帝仪式。2、《拿破仑先生》讲述英国人为曾经战无不胜的拿破仑大帝选择了大西洋的圣赫勒拿岛作为他的流放地,这是个离非洲大陆海岸线有近2000公里之遥的荒岛,在这个有122平方公里的岛上驻守着3000士兵以及11艘战舰,拿破仑策划的是一场神秘的战争。3、《我与拿破仑》讲述1814年5月,拿破仑被流放到一座荒岛上,然而,不仅是联合起来的贵族,还有他在法国的臣民都起来反对这个不在是“真天子”的他。根据枫丹白露条约,拿破仑被“聘”到了厄尔巴岛上,受到岛上的居民和贵族们的热烈欢迎,做起了厄尔巴岛上12,000个人的最高统治者。4、《拿破仑》讲述以拿破仑童年时代领导打雪仗开始,当时他已显露出战略才华,但同学们却看不起他。大革命时期,他试图把家乡科西嘉引入战火,遭到反对,乘船逃亡。后来他带领军队在风暴中击退英国军队。回到巴黎后,他发现革命已经沦为恐怖统治。5、《拿破仑战争》讲述在1792年奥地利、萨丁尼亚、那不勒斯王国、普鲁士、西班牙和大不列颠结成了第一次反法同盟,试图毁灭法兰西共和国。1797年拿破仑在意大利击败奥军,强迫奥地利接受及签下坎波福尔米奥条约,从此只剩下英国跟法国作战。
2023-07-03 04:32:593

1812年俄法战争?

俄法战争是发生在大陆封锁政策之后。 大陆封锁政策是法国为了对抗英国所指定的方案,简单来说就是禁止英国的商船停靠欧洲的港口。 因为法国的权威很多国家都履行了,可是整个欧洲只有2个国家不履行,1个是大英帝国的盟友葡萄牙王国,另一个就是沙俄帝国了。 葡萄牙王国和法国本就处于战争状态,所以不理会也很正常,反观俄国,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并不支持拿破仑的对外扩张政策,加之与英国的贸易对俄国来说至关重要,于是不顾法国的条约一意孤行开放对英国的贸易,这种行为在法国看来无异于对法国宣战。 阿芒.科兰古,法国驻俄国圣彼得堡大使,拿破仑将他召回国内,虽然科兰古和其他人一样对拿破仑很是钦佩,可是他不会被情感所蒙蔽,他知道皇帝意图,也担心法国的安危。 战争。 拿破仑最终说出了这个词,短短3天拿破仑从欧洲各地征集了60万大军,在拿破仑看来,展现军力足以让沙皇看清局势,队伍中有讲西班牙语的,有讲德语的,还有法语的,拿破仑称其为侵俄大军,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则称其为16国联军。 这个军队的庞大性是欧洲历史上绝无仅有的,这支军队另一个特色就是非战斗人员很多,很多军官甚至士官都把妻儿带在身边,所以这支军队可以说是形形色色。 拿破仑承诺他们很快就可以回家,可是一旦跨过了波兰和俄国的边境线,他们就走向了未知。 亚历山大一世知道战争不可避免,他在两种决策之间犹豫不决,是要和他正面交锋,还是要把它们引入莫斯科,为了提防法国间谍,亚历山大一世不得不对大多数参谋隐瞒实情。 拿破仑对亚历山大的皇位不感兴趣,他并不想摧毁沙俄帝国,他只想打一场规模小的战争实现自己统一欧洲的梦。 60万大军随即开到了立陶宛首都,法军到达之后才发现沙皇已经放弃了这个城市。 俄国巴莱索夫将军前来希望法军可以撤出,但拿破仑拒绝了沙皇的提议,于是俄法战争正式打响。 为了给沙皇施加压力,拿破仑在俄国各地散发消息,称拿破仑大帝并不是农奴的敌人,他来是要解放他们的,被沙皇压迫了这么久的农奴一定非常渴望得到自由,在战争开始前沙皇和拿破仑都无法预测农奴的想法和他们的忠诚度。 沙皇采用坚壁清野的战法,俄军在撤退途中烧毁一切可用物资,离开立陶宛之后的法军的马匹吃了有毒的草料后而死,很快饥荒和疾病开始肆虐,不久就出现了数以千计的小偷和逃兵。到达白俄罗斯地区时拿破仑已经损失了众多马匹和士兵,相当于打了两场硬战,他迫切的需要交战,比以往更需要。 随着法军的不断深入饮用水开始出现了短缺现象,不少营只能用啤酒来解渴,拿破仑希望他们继续前进休息就是浪费时间,科兰古抗议道:争个你死我活胜利者只能得到焦土! 到达斯棱摩斯克后俄军有2万人参战,他们接到的命令是不惜一切代价歼灭法军,可是在拿破仑大军面前这支军队无疑是鸡蛋碰石头,城墙后这座以木质建筑为主的城市化为火海。 斯棱摩斯克战役是俄国人民的催化剂,在这里有无数的平民死亡,不过因为斯棱摩斯克战役中2万俄军的骁勇善战和誓死不不后退一步的精神,俄国大军得以撤退退回莫斯科。 斯棱摩斯克战役不仅是转折点,更是沙皇与人民之间矛盾的开始,人民不明白为什么沙皇不保护他们的城市?俄国将军乌瓦罗夫将军给友人写信道:穿上这身军装让我感觉到恶心,我们像棋子一样四奔东西,如果不是职务,我会脱下这身军装换上农民的衣服。 在这个时代拿破仑的军事才华让所有人都黯然失色,在奥斯特里茨战役中沙皇使出浑身解数也难敌拿破仑,于是在俄法战争中亚历山大一世承诺并不亲自指挥军队,这在俄国历史上尚属首届。 其次是他是个非常正气的人,亚历山大一世特别讨厌库图佐夫,原因是看到他的脸就想起了奥斯特里茨战役的失败,原因是当时库图佐夫提的意见沙皇没有接受,最后导致全军覆没的事实。 亚历山大一世任命库图佐夫为总司令时立刻激发了全国的爱国热情,:将士们,请履行你们的职责,想想你们的孩子在火海中渴望得到帮助的眼神,想想你们的皇帝亚历山大,他把你们看成是正义的化身。 在俄国重振旗鼓的时候俄国的宣传攻势也在法国军中传开:法国士兵们,你们被迫向我们进军,不要相信你们的皇帝,他贪得无厌,年轻人鲜血对他来说无足轻重,回家吧,趁还有机会。 这些宣传意在削弱法国大军让他变得更加脆弱,几周之后拿破仑已经逼近莫斯科,公众舆论把库图佐夫逼得走投无路,在离莫斯科3公里的地方他设下了防线。 3座大多面堡,大多面堡指的是前面挖战壕,里面放置90个人的轻步兵,战壕后是俄军的大炮,大炮后是众多的俄军士兵。 拿破仑让乌迪诺摔2个军守住右翼的桥梁,为了防止俄军迂回包抄,其他所有军队攻击最小的一个防御阵地。 俄方称之为博罗季诺战役,法方称之为莫斯科战役。 俄法双方兵力对比: 法兰西第一帝国 VS 沙俄帝国 14万 11万 214个步兵营 180步兵营 317个骑兵中队 20个哥萨克骑兵团 587门大炮 624门大炮 俄国士兵就是受伤也不求救,他们决心战死沙场,但是光有勇气是不够的,很快法军就获得了小多面堡战争的胜利。 每支部队都在包扎伤口,为了吃掉最大的大多面堡,拿破仑派出了全部军队,但是禁卫军却留在了身后以备不时之需。 “士兵们,这是你们最光荣的时刻,向你们在奥斯特里茨一样前进吧,你们的英勇会载入史册,当人们看到这段历史时会说,他,参加了。”开战仅一分钟双方死伤就超过了1万人,经历过这场战争的人都描述黑烟把天空给遮住了,发射炮弹的死神,没有什么能阻挡我们前进,甚至都没主要到身边的队友一个一个的倒下。 战争整整打了一天,最终俄军损失惨重撤出了战斗。 法军损失了2.62万人,而俄军损失了5.31万人。 现在很难评判博罗季诺战役的胜负,因为双方都未达成自己的目标。 拿破仑的目标是全歼俄军军队,而库图佐夫的想法是保卫莫斯科。黄昏时库图佐夫下令第二天进攻法军阵地,可是当晚他就下达了相反的命令,撤军。现在推论极有可能是他再此期间收到了伤亡报告,后面发现这次损失的人数超过了俄军总人数的三分之一,库图佐夫不得不承认他的军队并不足以强大到阻止法军,现在最好的方法就是放过他们,去后方补充军队。 法军占领莫斯科后莫斯科市长自作主张烧城,不留给法军任何一物,莫斯科几乎被烧了个精光。 沙皇把大火的罪推到了法军头上,这是俄国第二轮的催化剂。 “农民们,这是上帝对我们的惩罚,我们的敌人,邪恶的法国人已经占领了我们的莫斯科,加入我们,为国而战。” 拿破仑最致命的错误就是他以为占领了莫斯科,就等于击败了俄国,所以现在是商讨和平条约的最佳时期,他希望沙皇体面的投降。 可是沙皇知道,签署和平条约无异于自杀行为,他会被赶下皇位取而代之,而且他没有必要和法军讲和,尽管现在法国占领了莫斯科,他也知道,法国只要俄国多呆1天,问题就是多一点。 莫斯科,击败了拿破仑。 10月18日拿破仑在最后一封信中宣布撤军,正如科兰古悲观预测冬季在11月毫无征兆的到来。 撤军的路上冻死的人就不说了,最主要的战役是贝尔齐纳河之战。 战役名称是来自于一条阻断拿破仑的河流,齐洽科夫将军在河对岸修建了阵地,2.21万的军队封锁了桥梁,后方库图佐夫的8.14万大军正在冒死逼近法军阵地,从南方来的哥萨克骑兵团以3.14万的大军逼近法军,法军仅有4.14万人,如果过不了河,那么除了投降别无选择。 一个意外的发现就是一名法军士兵发现了一个农民的腋窝很湿,于是他们拷问了这个农民,农民告诉他在离鲍里索夫镇以北20公里有一个斯图迪安卡的过河点。 拿破仑得知后命令乌迪诺率军攻克仅有500人的鲍里索夫镇并拿下该镇,开始在鲍里索夫大造特造让齐洽科夫误以为他们在这里过河,实际上趁着夜色法国大军跟着埃布莱筑桥队前往斯图迪安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他们急于巩固细线的防御,当天夜里,每个骑兵背上都背了一位步兵,400名步兵用木头达成竹筏与英勇的骑兵同行,在乌迪诺的进攻下,仅有200人的俄军被击退,法军控制了西岸。 声东击西非常成功,当天夜里在水温零下40度的情况下法军修好了第一座桥,早上9点在第一座桥旁边修好了第二座桥,当天下午就有超过7000人渡河。 3天后齐洽科夫率军2万人冲向乌迪诺的4000人,这一仗尤为惨烈,另一边巴克莱率4.14万对抗马尔蒙的1.1万人,当天夜里俄军损失惨重撤出战斗,法军获得胜利。 库图佐夫得知后立马命令士兵马不停蹄的进军,拿破仑知道想要继续重试军事生涯就只有一个选择,放火烧桥。 库图佐夫错过了贝尔齐纳河的最佳战机。 拿破仑并没有出掉这场战役,却输掉了整场战争。超过55万人冻死,战死,被俘,俄国之战标志的法兰西第一帝国的陨落,而俄国却走向了新的纪元。 贝尔齐纳河之战即是法军的灾难,也是胜利。胜利所指的是整个军队的近卫军,统帅部,参谋都活了下来。 与拿破仑产生鲜明对比的是,苏尔特的西班牙侵略军也被英西葡联军打到法国本土,直至第六次反法同盟胜利,英西葡联军已经打下马赛和里昂直指巴黎。
2023-07-03 04:33:314

历史上奥斯特里茨战役是怎样的

奥斯特里茨战役(英语:The Battle of Austerlitz,德语:Schlacht bei Austerlitz,1805年12月2日),又作奥斯特利茨战役,发生在第三次反法同盟战争期间。因参战方为法兰西帝国皇帝拿破仑·波拿巴,俄罗斯帝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弗朗茨二世,所以又称“三皇之战”,是世界战争中的一场著名战役。73000人的法国军队在拿破仑的指挥下,在奥斯特里茨村(今位于捷克境内)取得了对86000人俄奥联军的决定性胜利。奥斯特里茨战役中,联军损失超过27000人,其中15000人战死,超过10000人被俘。此外还损失了186门大炮,45面团旗。法军仅亡1350人,伤6940人,损失1面团旗。史称“三皇会战”的奥斯特里茨战役,是体现拿破仑军事天才的典型战例。消息传到英国伦敦,英国首相威廉·皮特听后,懊丧地走到墙上张挂的欧洲地图前,说:“看来这幅地图十年里没有任何用处了。”1805年12月4日,弗朗西斯二世和拿破仑会谈,达成停火协议。12月27日,奥地利和法国签订《普雷斯堡和约》。奥地利退出反法同盟,弗朗西斯二世取消自己“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封号。至此,第三次反法同盟瓦解,神圣罗马帝国的历史也告终结。拿破仑成为欧洲的霸主。
2023-07-03 04:33:501

为什么说奥斯特里茨是拿破仑最经典的胜仗

奥斯特里茨战役(英语:The Battle of Austerlitz,德语:Schlacht bei Austerlitz,1805年12月2日),又作奥斯特利茨战役,发生在第三次反法同盟战争期间。因参战方为法国皇帝拿破仑·波拿巴,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弗朗茨二世,所以又称“三皇之战”,是世界战争中的一场著名战役。73000人的法国军队在拿破仑的指挥下,在奥斯特里茨村(今位于捷克境内)取得了对86000人俄奥联军的决定性胜利。1804年的欧洲,战争乌云密布。自1802年《亚眠和约》以来,英国和法国在西印度群岛、地中海和巴尔干冲突不断;俄罗斯和法国的关系也在恶化。1804年3月21日,波旁王室的安茹公爵被法国政府以叛国罪处决,导致英国和俄罗斯对法国的不满最终爆发。1805年4月,英国首相威廉·皮特和俄罗斯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签订《圣彼得堡和约》,英国和俄罗斯结成新的反法同盟。在第二次反法同盟战争中遭受重大损失的奥地利起初持观望态度。但1805年3月,已经成为法兰西皇帝的拿破仑·波拿巴进一步加冕自己为意大利国王。此举激怒了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弗兰茨二世。1805年7月,奥地利也加入了反法同盟。第三次反法同盟形成。反法同盟的主攻方向是巴伐利亚。1805年8月底,马克·冯·莱贝里希将军和米哈伊尔·库图佐夫将军分率奥地利和俄罗斯大军,向巴伐利亚的乌尔姆进逼。拿破仑迅速调遣部队,在乌尔姆包围了奥军,并在库图佐夫赶来增援之前,于10月20日迫使马克将军投降。库图佐夫闻讯仓皇撤退,缪拉亲王指挥法军乘胜追击,兵不血刃占领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开战至此,法军取得了一连串胜利,战果辉煌。但整个战局得形势对于法国来说依然十分严峻。乌尔姆大捷的第二天,英国皇家海军就在特拉法加海战中打败法国和西班牙的联合舰队,确保了英国的海上霸权,引起了巴黎的恐慌。奥斯特里茨战役中,联军损失超过27000人,其中15000人战死,超过10000人被俘。此外还损失了186门大炮,45面团旗。法军仅亡1350人,伤6940人,损失1面团旗。史称“三皇会战”的奥斯特里茨战役,是体现拿破仑军事天才的典型战例。消息传到英国伦敦,英国首相威廉·皮特听后,懊丧地走到墙上张挂的欧洲地图前,说:“看来这幅地图十年里没有任何用处了。”1805年12月4日,弗朗西斯二世和拿破仑会谈,达成停火协议。12月27日,奥地利和法国签订《普雷斯堡和约》。奥地利退出反法同盟,弗朗西斯二世取消自己“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封号。至此,第三次反法同盟瓦解,神圣罗马帝国的历史也告终结。拿破仑成为欧洲的霸主。
2023-07-03 04:33:571

详细描述下奥斯特里茨战役

奥斯特里茨战役之后,法国掌握了欧洲大陆的控制权,在中欧地区成立了受法国保护的莱茵邦联,开启了拿破仑从此达6年之久的极盛时期。然而,如果从欧洲军事发展史的角度来看这场战役,奥斯特里茨战役已超出了其本身的军事价值,它宣告了警戒线式战略和线式战术的破产,证明了资产阶级法国的军事制度和军事学术的优越性。由此引发出欧洲近代一次影响深远的军事变革。2011-10-20
2023-07-03 04:34:081

奥斯特里茨战役双方兵力 奥斯特里茨战役伤亡情况

  奥斯特里茨战役   奥斯特里茨战役因参战方为法国皇帝·波拿巴,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弗朗茨二世,所以又称“三皇之战”,是世界战争中的一场著名战役。   双方兵力   法军 74000人   俄奥联军 86000人   法军   总司令:拿破仑   法国皇家卫队(Garde Impériale,近卫军):指挥贝西埃元帅,人数:5500人和24门炮   第一军团:军长纳多特元帅,人数:13000人和24门炮   第三军团:军长达武元帅,人数:6300人(包括2500名骑兵)和12门炮   第四军团:军长尼古拉斯·让·德迪乌·苏尔特元帅,人数:23600人和35门炮   第五军团:军长让·拉纳元帅,人数:12900人和20门炮   掷弹兵:军长尼古拉·夏尔·乌迪诺将军,人数:5700人   骑兵预备军团:军长若阿尚·缪拉元帅、亲王,人数:7400人和36门炮   俄奥联军   总指挥:米哈伊尔·库图佐夫(实际指挥权在亚历山大一世手上),左翼总指挥:巴克斯霍顿   俄罗斯皇家卫队(Russian Imperial Guard,近卫军):指挥康斯坦丁大公,人数:6730步兵,3700骑兵,40门炮   沙皇右翼前锋部队:指挥彼得·巴格拉基昂中将,人数:9200步兵,4500骑兵和42门炮   巴克斯霍顿将军左翼前锋部队:指挥米迦勒·冯·基恩米亚将军,人数:3440步兵,3440骑兵和12门轻型火炮   第一纵队:指挥迪米特里·谢尔盖耶维奇·多克托洛夫中将   第二纵队:指挥路易·亚历山大·安德劳尔·德·朗热隆中将   第三纵队:指挥普雷斯比斯维斯基中将   第四纵队:指挥米哈伊尔·安德烈维奇·米罗拉多维奇中将和克罗拉瑟   第五纵队:指挥约翰·冯·列支敦士登亲王中将   奥斯特里茨战役伤亡情况   法军 8500人   俄奥联军 26000人   奥斯特里茨战役中,联军损失超过27000人,其中15000人战死,超过10000人被俘。此外还损失了186门大炮,45面团旗。法军仅亡1350人,伤6940人,损失1面团旗。
2023-07-03 04:34:141

奥斯特里茨战役为什么能以少胜多

奥斯特里茨战役为什么能以少胜多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拥有拿破仑这样杰出的军事指挥。乌尔姆战役中,拿破仑已经将自己强大的军事才能体现出来,乌尔姆战役结束后,拿破仑决定继续进攻奥地利,并且占领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但是这其中也是有变故的,法军在进攻时派出的兵力有74000余人,而联军的兵力达到了86000余人,并且由俄罗斯著名的上将库图佐夫带领,又是在奥地利境内作战,这场战役是联军的最后机会,可以看出拿破仑的胜率并不是很高。在奥斯特里茨战役开战之前,原本持中立态度的普鲁士态度发生了巨变,也决定反法,并且派出十万大军支援战场。面临这样的情况,拿破仑展现出来强大的指挥作战能力,拿破仑决定在普鲁士支援到之前就结束这场战役。奥斯特里茨战役中拿破仑先向敌军示弱,引诱敌军进攻法军极为虚弱的防御阵地,使联军在这次战斗中遭到重创。在之后的反击战中拿破仑吸取了马伦哥战役的教训,反击战时机的选择更为完美,更是迫使联军放弃了中央高地,在之后的战斗中大败敌军,从而获得了这场以少胜多的奥斯特里茨战役。奥斯特里茨战役中拿破仑的完美指挥,使法军以少胜多,获得了这次战役的胜利,拿破仑从此之后也走向巅峰,成为欧洲的霸主。奥斯特里茨战役为什么能以少胜多这一问题也就有了答案。
2023-07-03 04:34:211

奥斯特里茨战役的战役结果

奥斯特里茨战役中,联军损失超过27000人,其中15000人战死,超过10000人被俘。此外还损失了186门大炮,45面团旗。法军亡仅1350人,伤6940人,损失1面团旗。史称“三皇会战”的奥斯特里茨战役,是体现拿破仑军事天才的典型战例。消息传到英国伦敦,英国首相威廉·皮特听后,懊丧地走到墙上张挂的欧洲地图前,说:“看来这幅地图十年里没有任何用处了。”1805年12月4日,弗朗西斯二世和拿破仑会谈,达成停火协议。12月27日,奥地利和法国签订《普雷斯堡和约》。奥地利退出反法同盟,弗朗西斯二世取消自己“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封号。至此,第三次反法同盟瓦解,神圣罗马帝国的历史也告终结。拿破仑成为欧洲的霸主。
2023-07-03 04:34:271

奥斯特里茨战役的战役背景

1804年的欧洲,战争乌云密布。自1802年《亚眠和约》以来,英国和法国在西印度群岛、地中海和巴尔干冲突不断;俄罗斯和法国的关系也在恶化。1804年3月21日,波旁王室的安茹公爵被法国政府以叛国罪处决,导致英国和俄罗斯对法国的不满最终爆发。1805年4月,英国首相威廉·皮特和俄罗斯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签订《圣彼得堡和约》,英国和俄罗斯结成新的反法同盟。在第二次反法同盟战争中遭受重大损失的奥地利帝国起初持观望态度。但1805年3月,已经成为法兰西皇帝的拿破仑·波拿巴进一步加冕自己为意大利国王。此举激怒了奥地利皇帝弗兰茨二世。1805年7月,奥地利也加入了反法同盟。第三次反法同盟形成。反法同盟的主攻方向是巴伐利亚。1805年8月底,马克·冯·莱贝里希将军和米哈伊尔·库图佐夫将军分率奥地利和俄罗斯大军,向巴伐利亚的乌尔姆进逼。拿破仑迅速调遣部队,在乌尔姆包围了奥军,并在库图佐夫赶来增援之前,于10月20日迫使马克将军投降。库图佐夫闻讯仓皇撤退,缪拉亲王指挥法军乘胜追击,兵不血刃占领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开战至此,法军取得了一连串胜利,战果辉煌。但整个战局得形势对于法国来说依然十分严峻。乌尔姆大捷的第二天,英国皇家海军就在特拉法加海战中打败法国和西班牙的联合舰队,确保了英国的海上霸权,引起了巴黎的恐慌。
2023-07-03 04:34:402

奥斯特里茨战役简介

奥斯特里茨战役又作奥斯特利茨战役,因参战方为法国皇帝拿破仑·波拿巴,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奥地利皇帝弗朗西斯二世,所以又称“三皇之战”,它是世界战争中的一场著名战役。73000人的法国军队在拿破仑的指挥下,在奥斯特里茨村(位于今捷克境内)取得了对86000俄罗斯-奥地利联军的决定性胜利。第三次反法同盟随之瓦解,奥地利皇帝也被迫取消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封号。
2023-07-03 04:34:542

奥斯特里茨战役:拿破仑一打二击败俄奥联军

奥斯特里茨战役的背景 1804年的欧洲,战争乌云密布。自1802年《亚眠和约》以来,英国和法国在西印度群岛、地中海和巴尔干冲突不断;俄罗斯和法国的关系也在恶化。1804年3月21日,波旁王室的安茹公爵被法国政府以叛国罪处决,导致英国和俄罗斯对法国的不满最终爆发。 1805年4月,英国首相威廉·皮特和俄罗斯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签订《圣彼得堡和约》,英国和俄罗斯结成新的反法同盟。在第二次反法同盟战争中遭受重大损失的奥地利帝国起初持观望态度。 但1805年3月,已经成为法兰西皇帝的拿破仑·波拿巴进一步加冕自己为意大利国王。此举激怒了奥地利皇帝弗兰茨二世。1805年7月,奥地利也加入了反法同盟。第三次反法同盟形成。 奥斯特里茨战役的过程 英、俄、奥三国形成新反法同盟 反法同盟的主攻方向是巴伐利亚。1805年8月底,马克·冯·莱贝里希将军和米哈伊尔·库图佐夫将军分率奥地利和俄罗斯大军,向巴伐利亚的乌尔姆进逼。拿破仑迅速调遣部队,在乌尔姆包围了奥军,并在库图佐夫赶来增援之前,于10月20日迫使马克将军投降。 库图佐夫闻讯仓皇撤退,缪拉亲王指挥法军乘胜追击,兵不血刃占领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开战至此,法军取得了一连串胜利,战果辉煌。但整个战局得形势对于法国来说依然十分严峻。乌尔姆大捷的第二天,英国皇家海军就在特拉法加海战中打败法国和西班牙的联合舰队,确保了英国的海上霸权,引起了巴黎的恐慌。 特拉法加海战英国大胜 除了奥俄联军的上述动态之外,还有一个更为严重的情况。这就是普鲁士的态度已经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十几万普军正在向奥地利边境开进,准备加入第三次反法联盟,投入反对拿破仑的战争。这样一来,形势便日益紧张了。 如果十几万普军越过了鲁特山脉,在法军背后投入战斗,那么,法军就将受到俄奥普三国军队的联合攻击。拿破仑清楚地意识到,要取得胜利,无论如何必须在普鲁士参战以前彻底击败俄军,摧毁第三次反法联盟中这根重要支柱。 奥斯特里茨战役的爆发 拿破仑把他的战场选在布尔诺以东地区,对于尔后夺取胜利是一个非常有利的条件。早在法军向北追击俄军时,拿破仑随军来到这里,他立即发现,这一带地形良好,是一个理想的战场。 此前,法军一直对俄奥联军处于追击态势,待沙皇亚历山大一世亲率的一支俄国援军赶到与库图佐夫率领的俄奥联军会师之后,交战双方的实力对比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拥有8万6千人优势兵力的俄奥联军,看到拿破仑故意的示弱后,激进主战派全面得势,不仅要主动出击,还要切断法军通向维也纳的退路,全歼敌军,活捉拿破仑。 为诱使俄奥军队加速发起进攻,拿破仑主动放弃利于防守的普拉岑高地,俄奥军队将此举误判为法军惧战退缩。于是,联军决定在奥斯特里茨地域展开,并于12月2日对法军发起进攻。 早上7时左右,俄、奥军各自排成密集的队形,展开在大约12公里的正面上,同时向法军发起了进攻。 在战线南段,实施进攻的联军主力发展非常顺利。由于在兵力上占有大约4:1的优势,他们迅速攻克了位于哥尔德巴赫河东岸的特尔尼兹村,进到了西岸的佐克尔尼兹村,迫使法军逐渐向后退却。 按照拿破仑的计划.战斗开始以后,就是要把联军主力牵制在南段,一旦出现机会,则在中段给以决定性的一击。但是,战斗的进程出乎拿破仑的意料,联军进攻猛烈,以致很快突到了哥尔德巴赫河西岸。 为了制止俄奥联军向南段法军的侧后实行迂回,稳定防御阵势,同时也吸引更多的联军投入这个方向,拿破仑命令,配置在该段第二线的第3军迅速投入战斗,从西南方向突击敌人的左侧后方。由于法军的新锐力量突然实施猛烈的反击,已经渡过哥尔德巴赫河的联军,被迫向河的东岸撤退。 对于联军来说,南翼的进攻遭受一点挫折,进到佐克尔尼兹村的部队暂时撤了回来,完全是无关大局的情况。联军总司令库图佐夫对此是理解的。当时,库图佐夫尽管事实上已被剥夺了指挥权,但他仍带领一个军的兵力,稳坐在普拉岑高地,静观战局的进一步发展,等到了关键时刻再把这支部队拿上去。可是,刚愎自用的沙皇却已按捺不住。 他看到联军主力的攻击受挫,进攻部队开始出现后退现象,没有征求库图佐夫的意见,便命令占领普拉岑高地上的这个军放弃阵地,前去增援南翼的联军。他的目的是要保障南翼联军右翼和侧后的安全,同时增强那里的攻击能力。殊不知这样一来,便自己把联军的整个部署给打乱了。
2023-07-03 04:35:001

奥斯特里茨战役

奥斯特里茨战役乌耳姆一战,法军虽然战果辉煌,但仍来摆脱险恶的处境。就在麦克投降的第二天,法国舰队在特拉法加海战中被英国海军歼灭。法国海军损失329艘战舰,约一万四千人伤亡和被俘。舰队司令维尔纳夫也被捕了。与此同时,由库图佐夫率领的俄军先头部队已经穿过奥地利滚滚而来。这支俄军约有四万五千人,途中汇集了陆续败退下来的奥军部队,形成了一支颇具实力的劲旅。另外,还有一个更使拿破仑焦心的情况,这就是普鲁士的态度已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十几万普军正在向奥地利边境开进,准备加入反法联盟,向拿玻仑开战。拿破仑认为,必须在普鲁士参战前彻底击败俄军,摧毁这根反法联盟的支柱。他估计库图佐夫率领的俄军将在维也纳和奥地利的另两支军队会合,于是急令缪拉率骑兵枪先占领维也纳,堵住俄军的退路,不让俄军和奥军会合。其他的法军部队则兵分两路,从两翼包抄俄军。缪拉的骑兵进展神速,很快和俄军短兵相接,法军立即发动了猛烈的攻势。库图佐夫指挥俄军艰难地抵抗着,且战且撤,向维也纳退去。法军的另两支部队也很快跟上。拿破仑的大网已从三面撒向俄军,很快就要合拢了。面对优势的法军,库图佐夫清楚地意识到俄军的危险处境,他只有两种选择,要么继续孤军作战,在维也纳等待奥军的到来,但这样做,势必要冒被法军围歼的风险,要么放弃维也纳主动退却,到阿罗木次与沙皇以及已先期到达那儿的另一支奥军会合,再与拿破仑决战。经验丰富的库图佐夫选择了后者。他指挥俄军撤出维也纳,渡过多瑙河后,炸毁了河上的桥梁。拿破仑一发现俄军撤出维也纳,向多瑙河方向移动,就猜到了库图佐夫的意图。他急派贝蒂尔元帅向缪拉送去了自己的手令,命令他紧紧咬住俄军,越过多瑙河快速追击。可是有勇无谋的缪拉又一次犯了错误——他想先进攻维也纳,夺取攻占奥地利首都的头功。于是他指挥部队调转方向,向维也纳方扑去,没费多少事就占领了维也纳。可是,那只是座空城。奥皇及皇室成员均已逃走了。法军为了这座空城,却付出了一个师的代价。原来缪拉只顾向维也纳推进,和自己的先头部队失去了联系。结果先头部队遭到俄军伏击,损失了一个师。眼看要到手的肥肉却让它滑掉了,拿破仑恼火万分。他狠狠地斥责缪拉,骂他“简直鲁莽得像个疯子。为了想获得首先进入维也纳的虚荣,使法军受到严重损失”。缪拉的错误使法军损失了两天时间。为了尽快追上俄军,就必须立即渡过多瑙河。可是多瑙河上的桥大都被俄军炸掉了,只剩下维也纳北面尚有一座桥,桥上有奥军重点把守。拿玻仑命令缪拉率领骑兵立即强占这座桥。在向大桥进发的路上,缪拉接到侦探报告,得知桥上设满了路障,并埋了许多地雷。河对岸还有几门大炮,炮口全对准桥头。显然强攻是行不通的,还未等法军接近大桥,奥军就会点火炸桥,切断法军渡过多瑙河的唯一通道。一心想将功补过的缪拉急中生智,想出了一条妙计。他先挑选一营勇猛善战的掷弹兵,命令他们悄悄运动到桥边,埋伏在茂密的灌木林中。然后,他带了3个将领,手拿着白手帕,大摇大摆地走上了桥。守桥的奥军见他们过来,急忙打算点火,缪拉一见立刻大声喊道:“法奥已经停战,你们的皇上正在签订停战协定,你们还炸桥干什么?”说着,他扬了扬白手帕。奥军士兵将信将疑正在犹豫。缪拉又说:“你们看我并没有带部队来。我们几个是来谈判的。”奥军士兵有点相信了,值班的军官将他们带到了桥头堡上。缪拉对那个军官说:“感谢上帝,战争结束了。你们的皇上现在正和拿破仑皇帝握手言和呢。我们要见奥扼斯伯公爵,商谈停火的事。”那军官信以为真,立刻派人去找守桥部队的司令奥扼斯伯公爵。缪拉他们几个则一个劲地和桥头堡里的军官们套近乎,东拉西扯,说说笑笑,甚至搂着他们的肩,显得十分亲热。不一会奥扼斯伯公爵来了。缪拉一见他立刻伸出手去,带着夸张的热情说道:“亲爱的敌人,奥军的杰出人才,土耳其战争的英雄!仇恨完结了,我们可以相互握手了。拿破仑皇帝非常想认识认识你。”奥扼斯伯公爵被缪拉的一番恭维弄得有点飘飘然了,竟放松了警惕,情不自禁地和他们热烈交谈起来。军官在桥头堡内谈得热火朝天时,埋伏在桥边的那营法军突然冲上桥头,迅速把装着燃烧材料的袋子一一抛入何中,奥军的一个军曹见情况不对,立即想去开炮,一个法军推开了他的手。军曹急忙走到奥扼斯伯面前说:“公爵,他们在骗您,法国人来了。”缪拉连忙装出很吃惊的样子对奥扼斯伯说:“我看不出这是世界上那么被称赞的奥军的纪律,您竟让您的下级这样对您说话!”奥扼斯伯公爵被缪拉说得脸一阵陈发红,他恼羞成怒地对手下人说:“快把这个目无长官的人带去关禁闭。”缪拉这时却嘿嘿一笑说:“不必劳驾你们了,还是让我们的人来吧。很抱歉,请您也一起到禁闭室去。请原谅,这是战争,我不得不这么做。”奥扼斯公爵这才知道上了缪拉的当,可是己迟了。那一营法军已围了上来,三下五除二就把守桥奥军的枪给缴了。就这样,法军仅用了几分钟时间,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夺取了大桥,使法军得以迅速通过多瑙河,继续追击俄军。维也纳大桥的丢失,使库图佐夫立刻陷入困境。为了免遭全军覆没和投降被俘的耻辱,他只得命令部队顽强抵抗边打边退。经过几场浴血奋战,俄军以牺牲一万二千人的代价,冲杀出一条血路。库图佐夫终于带着疲惫不堪的三万三千名败兵退到了阿罗木次,与沙皇和奥地利皇帝及奥军会合。拿破仑率法军尾随库图佐夫很诀也来到了阿罗木次附近,在距俄奥联军约65公里的皮尔诺驻了下来,准备伺机和俄奥联军决战。对于法军大兵压境,年少气盛的沙皇亚历山大并不担心。因为联军在兵力和武器上都占有优势。因此,在联军的军事会议上,他竭力主张立即和法军决战。而库图佐夫等将领则认为应等后续部队到了而且普鲁土也正式参战了,再和法军决战。库图佐夫的意见遭到主战派的一致反对,尤其是沙皇的近卫军军官们,他们认为在联军占兵力优势的情况下,两国的皇帝还被拿破仑赶得躲躲藏藏,实在丢失了皇家脸面。他们慷慨激昂地向沙皇请求道:“我们不能再撤退了,一定要教训教训那个狂妄自大的科西嘉小子。”拿破仑深知拖延战事对法军不利,急欲速战速决,当他得知联军内部意见不统一,正举棋不定时又一次要弄起真真假假、诱敌上钩的手段。这天黎明一个法军军官打着休战旗向俄军阵地走来。他对俄军前哨说,他带着法国皇帝的亲笔信,要见亚历山大皇帝。亚历山大一直等到中午才接见了这个法国使者。使者向他转达了拿破仑的休战、和谈建议,并表示,拿破仑希望和他举行个人会见,共商停战之事。亚历山大拒绝和拿破仑亲自会面,但他派了一名近卫军军官随同法国使者去和拿破仑谈判。这个军官回来后,兴奋地向亚历山大报告说:“陛下,据我观察,拿破仑显然很怕会战,迫切希望停火。我看到的法国士兵,衣衫破旧,精神不振,显得毫无斗志。这正是打垮法军的好时机,不能再上拿破仑那个老狐狸的当了。”第二天,俄奥联军即向法军阵地进逼,法军的前哨稍作抵抗就向后退却了。第三天亦如此。这种种迹象,促使联军司令部终于做出了立即和法军会战的决定。在这一系列表演的同时,拿破仑也没忘了再一次对普鲁士作出友好姿态,以拖延普军参战的时间。当时普鲁士的使者豪格维茨伯爵正在巴黎,他是奉普皇之命去向法国下最后通牒的。在拿破仑的授意下,法国外交大臣塔列立对豪格维茨非常热情。和他大弹法普友好的老调,一再重申要把汉诺威割让给普鲁士,希望两国世世代代友好下去。塔列立这一番动情的表白,使豪格维茨信以为真。这位佩戴着塔列立赠送的法国“荣誉勋章”的普鲁士使者,不仅收起了普鲁士的最后通牒,而且还友好地表示,普鲁士只承担调停,不会加入联盟向法国开战的。拿破仑既暂时消除了来自普鲁士的威胁,又引诱联军上了圈套,他就放心大胆积极准备会战了。他把会战的地点选在了离维也纳120公里处的奥斯特里茨村以西,这一带地形良好,中间地形突起,最高处叫普拉岑高地,普拉岑南面是一片沼泽地,只有一条山路通往那儿,占领了高地就能控制周围的大片地段,是个可退可攻的理想战场。1805年12月2日凌晨,东方渐白,晨雾迷漫。上午7时,著名的奥斯特里茨大决战的帷幕终于拉开了。世界战争史将在这一天记载下拿破仑一生中最光辉的一页。战斗一开始,面对联军的猛烈攻击,拿破仑先让部队主动放弃普拉岑高地向后退却,把联军吸引到高地的南部。目的达到后,他命令部队顽强抵抗,迫使亚历山大把位于普拉岑高地的俄军预备队全部用到向两翼法军的攻击上,普拉岑高地的防守出现薄弱环节。拿破仑抓住这有利的时机,抽调一支精悍部队,很快攻占了普拉岑高地。普拉岑高地失守的消息传来,亚历山大立即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错误。高地的丢失,将给联军带来可怕的后果。他赶忙抽调兵力,向高地反扑,意欲夺回高地。法俄两军在普拉岑高地上展开空前激烈的搏斗。满山遍野烟尘滚滚。喊叫声,马嘶声,刺刀刃的撞击声,受伤者的呻吟声,回荡在战场上空。双方的步兵搏杀扭斗在一起,双方的骑兵以猛烈的冲击迎头相撞。战场上尸横遍野,血染山岗。俄军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终究没夺回高地。这时,联军的主力全部集中在高地的南部,暴露在法军的炮口之下。拿破仑当机立断,命令部队迅速把大炮拉上高地。在一阵猛烈的炮火掩护下,法军的总攻开始了。几万名法军官兵在惊天动地的喊杀声中,以排山倒海之势,向山下的联军冲杀过去,联军立刻大乱,争先恐后地沿着那条唯一的通道,退到了沼泽地里的湖边。湖面已结冰,但冻得还不够结实。败兵们在岸边止住了脚步。忽然,一颗炮弹呼啸着飞来,在密集的人群中炸开,一位将军立刻从马上跌倒在血泊中了。不知谁喊了一声:“快跑呀,从冰上走,从冰上过去。”又一发炮弹打来,仿佛有谁下命令似的,人们一齐涌到了冰面上,全然不顾冰在脚下咔咔作响,随时都会断裂。又有几发炮弹飞来,这次是打在冰面上的。冰面立即四分五裂。几千名联军官兵哭喊着、挣扎着,很快就沉入湖底。留在岸上的也不时被法军炮弹击中炸得血肉横飞。战斗结束了。联军死伤一万五千多人,被俘二万多人,其余的四散溃逃。法国士兵从四面八方向拿破仑涌来,“皇上陛下万岁”、“法兰西万岁”的欢呼声在尸横遍野的战场上回响。拿破仑在一群元帅和近卫军将军的陪同下,视察了战场。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片惨烈的景象,遍地是人和马的尸体,到处是丢弃的枪支和大炮,如血的残阳给这一切涂上了一层悲壮的色彩。由于天渐渐黑了,缪拉元帅对拿破仑说:“陛下,我们回去吧,太阳已经下山了。”拿破仑抬头望了望西方,西天上最后一抹晚霞也已消失,最早出现的几颗星星在夜幕上不安地眨着眼睛,似乎不忍目睹这人间的惨状。拿破仑缓缓地转过脸,两眼在昏暗中熠熠闪光,说道:“不,奥斯特里茨的太阳升起来了。”缪拉一愣,随即便明白过来:拿破仑说的“奥斯特里茨的太阳”正是他自己!奥斯特里茨战役结束的第二天,奥地利皇帝要求休战。他被迫割让给法国占全国人口总数六分之一的大片领土,并且每年还要向法国付四千万法郎的战争赔款。普鲁士也只好和法国签订攻守同盟条约。
2023-07-03 04:35:301

奥斯特里茨战役介绍??

奥斯特里茨战役(一作奥斯特利茨战役)(1805年12月2日),因参战方为法国皇帝拿破仑一世,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奥地利皇帝弗朗西斯二世,所以又称“三皇会战”,他是拿破仑战争中的一场著名战役。73000人的法国军队在拿破仑的指挥下,在奥斯特里茨村(位于今捷克境内)取得了对86000俄罗斯-奥地利联军的决定性胜利。第三次反法同盟随之瓦解,奥地利皇帝也被迫取消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封号。作战时间:1805年12月2日作战地点:奥斯特里茨(今捷克共和国境内)地域作战双方:俄奥联军(8.6万人,350门火炮)VS拿破仑一世率领的法军(7.3万人,250门火炮)参战部队序列和指挥官法军:总司令:拿破仑近卫军:指挥贝西埃 第一军:军长波拿道特 第三军:军长达武 第四军:军长苏尔特 第五军:军长拉纳 骑兵预备军:军长缪拉亲王 俄奥联军;总指挥:库图佐夫(实际指挥权在亚历山大一世手上),左翼总指挥:巴克斯霍顿俄罗斯近卫军:指挥康斯坦丁大公 右翼前锋部队:指挥巴格拉季昂 左翼前锋部队:指挥基恩米亚 第一纵队:指挥多克托洛夫 第二纵队:指挥伦格朗 第三纵队:指挥普雷斯比斯维斯基 第四纵队:指挥克罗拉瑟 第五纵队:指挥利希顿斯坦因
2023-07-03 04:37:574

奥斯特里茨战役历史影响 奥斯特里茨战役拿破仑为什么胜利

  奥斯特里茨战役   法军在奥斯特里茨以少胜多,突出体现了的统帅才能,他把谋略与冒险,勇敢与灵活有机的相结合,始终掌握着战役主动权。   历史影响   奥斯特里茨战役之后,法国掌握了欧洲大陆的控制权,在中欧地区成立了受法国保护的莱茵联邦,开启了拿破仑从此达6年之久的极盛时期。然而,如果从欧洲军事发展史的角度来看这场战役,奥斯特里茨战役已超出了其本身的军事价值:它宣告了警戒线式战略和线式战术的破产,证明了资产阶级法国的军事制度和军事学术的优越性。由此引发出欧洲近代一次影响深远的军事变革。   在《奥斯特里茨》一文中曾这样评价奥斯特里茨会战和拿破仑的才能。他写道:“奥斯特里茨被公正地认为是拿破仑最伟大的胜利之一,它最为有力地证明了拿破仑的无与伦比的军事天才。因为,尽管指挥失误无疑是同盟国失败的首要原因,但是他用以发现同盟国过失的洞察力、等待过失形成的忍耐力、实施歼灭性打击的决断能力和迅速摆脱失败困境的应变能力——这一切是用任何赞美之词来形容都不为过的。奥斯特里茨是战略上的奇迹,只要还存在战争,它就不会被忘记。”   奥斯特里茨战役拿破仑为什么胜利
2023-07-03 04:38:101

拿破仑战争中的奥斯特里茨战役对欧洲产生了哪些影响

奥斯特里茨战役之后,法国掌握了欧洲大陆的控制权,在中欧地区成立了受法国保护的莱茵联邦,开启了拿破仑从此达6年之久的极盛时期。然而,如果从欧洲军事发展史的角度来看这场战役,奥斯特里茨战役已超出了其本身的军事价值:它宣告了警戒线式战略和线式战术的破产,证明了资产阶级法国的军事制度和军事学术的优越性。由此引发出欧洲近代一次影响深远的军事变革。恩格斯在《奥斯特里茨》一文中曾这样评价奥斯特里茨会战和拿破仑的才能。他写道:“奥斯特里茨被公正地认为是拿破仑最伟大的胜利之一,它最为有力地证明了拿破仑的无以伦比的军事天才。因为,尽管指挥失误无疑是同盟国失败的首要原因,但是他用以发现同盟国过失的洞察力、等待过失形成的忍耐力、实施歼灭性打击的决断能力和迅速摆脱失败困境的应变能力——这一切是用任何赞美之词来形容都不为过的。奥斯特里茨是战略上的奇迹,只要还存在战争,它就不会被忘记。”
2023-07-03 04:38: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