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uckySXyd
-
涂鸦
“涂鸦”一词,原是唐朝卢仝说其儿子乱写乱画顽皮之行,典故出自《玉川子集.云添丁》:
卢仝有个儿子叫添丁,喜欢乱涂乱写,常把卢仝的书册弄得又脏又乱。卢仝因此写了一首诗:“忽来案上翻墨汁,涂抹诗书如老鸦。”把儿子的顽皮和自己的无奈描写得唯妙唯肖。
后来,人们便从卢仝的诗句里得出“涂鸦”一词,流传至今。
国内涂鸦网站最喜欢的是涂鸦家园
http://www.tooya.net
Graffiti:我们俗称的涂鸦,也有希腊文的 “Graphein”。
最为认同的说法是graffiti起源于1966年美国的费城和宾夕法尼亚州(Pennsylvania)。开始时, graffiti没有piece的概念, 只是简单的写tag等, 而这些graffiti writers(涂鸦者)的tag除了是自己的绰号还有自家门牌号之类,直到后期1971- 1974, 越来越多的writers开始在字型, 效果等上钻研. 80年代, writers在车上, 火车等不同表面上做graffiti, 墙不再是唯一介质了。一直发展到现在, writers有更多方法和途径。让人们认识他(她), Video Graf, cyber space等等……
涂鸦艺术和嘻哈音乐一样都起源于纽约的布朗克斯区,布朗克斯(Bronx)是唯一一个和美国本土连在一起的街区,也是纽约最穷的街区。自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这里就被黑人和来自中北美洲的拉丁裔居民所占领。他们住在政府修建的设备简陋的贫民公寓里,外面是破败的街道和荒芜的杂草。
多年的贫穷生活使得黑人青少年极度崇拜金钱,当职业运动员是他们迅速致富的一条捷径。那段时间布朗克斯区内不多的几块篮球场上经常可以看见一群群光着膀子的黑人小伙子在打篮球,许多人脖子上都带着指头粗的金项链。对金钱的崇拜使得当众炫耀财富成为布朗克斯区的一种时尚。当然也就有很多青少年做起了做起贩毒、老鸨等违法的行当。
做这些违法的事情很有可能被警察抓住,或被街头小混混盯上。因此这些人纷纷组织起帮会来保护自己。一时间布朗克斯涌现出无数黑社会组织,什么“原始骷髅”、“野蛮浪人”、“标枪队”、“皇家巫师”、“七皇冠”等等,不一而足。当时很多年轻人为了寻找一种归属感而加入到各种帮派中。在他们天真的想象中,帮派就像是李小龙电影里描写的那样,一伙人团结起来和对手打架,并在打架的过程中建立永恒的友谊。
那段时间整个布朗克斯到处可见涂写得歪歪扭扭的帮派符号,混杂着“厕所文学”似的猥亵图案。美国报纸形容布朗克斯“就像一个原始人聚居地”。难怪有人会把涂鸦和原始人联系在一起,因为人类最早的文字和绘画就是刻在墙上的,那些壁画是史前人类留下的唯一的文明记录。可随着纸张的出现,壁画反倒成了不开化的标志。尤其是当城市出现后,现代人似乎已经习惯了建筑物光洁的表面,任何图案都成了一种破坏,一种反文明的精神污染。
如果布朗克斯的壁画永远停留在帮派标签的时代,那后人恐怕也就没什么好说的了。可是,几个有绘画天赋的人出于对简陋的帮派标签的不满,开始自己设计新标签,从此,这些帮派符号变得好看起来。再后来,一批富有造反精神的非帮派画家终于意识到,墙是世界上最便宜、最实用的画布,他们开始行动了。从此,一种新的艺术形式——“涂鸦”(Graffiti)诞生了。
真正意义上的涂鸦艺术家大多数都和帮派无关,他们都是来自底层的穷人,喷漆罐和颜料都是从商店里偷来的。他们都是一些有想法的人,从此纽约的墙上出现了警世格言。他们都是一些有才华的人,许多绘画方面的新鲜笔法(尤其是美术字体)由此出现。更重要的是,他们都是一群极富表达欲望的人,他们没有报酬,心甘情愿地常年出没在纽约的黑夜里,为的只是让行人看一眼自己的作品。为了和帮派的“贴标签者”,以及头脑简单的涂鸦者划清界限,他们把自己叫做“作家”(Writer),而不是“画家”(Painter)。
为了不让警察抓住,也为了给自己的作品增添一种神秘的色彩,这些“作家”都给自己设计了一个签名。他们的签名大都是一个简单的单词,加一个数字后缀。第一个被报纸提及的“作家”名叫“Taki 183”,那篇文章出现在1971年的《纽约时报》上。主角真名叫做德米特利斯(Demitrius),Taki是德米特利斯的希腊文简称,183是他居住的街道的名字。那篇报道是第一篇比较严肃的讨论涂鸦文化的文章。
很快,涂鸦者们就不满足于静止不动的墙了,他们打起了地铁车厢的主意。纽约有着世界上最发达的地铁系统,铁轨像街道一样遍及整个纽约市。那时,上早班的纽约居民经常会惊讶地发现,昨晚还好好的地铁车厢突然变成了一个流动的涂鸦展览会,上面画满了五颜六色的图案。那些字母都好像是一个个气泡,充满了动感。最绝的是,换了一趟车,居然还是一样的图案!于是,他们记住了一个签名:Phase 2。
这个Phase 2是70年代初期最有名的涂鸦画家,他原名叫隆尼伍德(Lonny Wood),毕业于布朗克斯区克林顿中学。这个中学曾是早期涂鸦画家开会的地方,离这里不远就是纽约交通局的停车场,报废的地铁车厢就囤积在那里。因此那个停车场成了他们练手的地方。伍德是个黑人,极富才华。他创造的“气泡字母”是布朗克斯涂鸦风格的最佳代表,被誉为是涂鸦界的迈尔斯戴维斯(Miles Davis,著名的爵士小号手)。
继Phase 2之后,纽约的涂鸦又经历了多次风格转变,出现了三维字母,列车动画(一系列人物动画,地铁列车开起来之后人物就活动起来)等一系列新创意。一批有才华的涂鸦画家成了明星,比如SUPER KOOL 223、El Marko174、Staff 161、Cliff 159、Flint 707等等。当时的纽约市长林赛对此采取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因为混乱的纽约市有许多远比涂鸦更重要的事情等着他处理。市政府的放任自流是涂鸦,乃至整个嘻哈文化得以发展壮大的重要原因。
纽约的所谓“上流”艺术家多次试图把涂鸦据为己有。几个画商曾经于1973年在曼哈顿的SoHo区举办过一次大型涂鸦画展,吸引了众多媒体的关注。他们让涂鸦画家把作品画在画布上,放在展厅内标价出售。结果可想而知,展览遭到了评论家们的蔑视。那几个画商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只有那些画在公寓的墙上或者地铁车厢外的作品才是真正的涂鸦。
后来,一个名叫福莱迪(Freddie)的人把一批涂鸦画家组织起来,到位于纽约下城的朋克摇滚俱乐部里进行推销,获得了一定的成功。他手下的一个名叫萨莫(Samo)的涂鸦画家以其出色的技巧和个人魅力赢得了很大的知名度。这个出身布鲁克林区的画家真名叫做让-米歇尔巴斯奎(Jean-Michel Basquiat),此人无论是在涂鸦领域,还是在画布上作画,以及后来的立体雕塑,都取得了傲人的成绩。更重要的是,他本人一直过着波西米亚式的生活,是一个活着的涂鸦作品。一部以他为背景的记录片《纽约垮掉派电影》(New York Beat Movie)真实地记录了他一天的生活,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资料。可惜的是1988年巴斯奎死于吸毒过量。后人经常把他同摇滚界的元老,吉米亨德理克斯相比。
经过这一次短暂的复兴之后,涂鸦便在美国销声匿迹了。政府日趋严格的管理让涂鸦者们心惊胆战,广告商们对涂鸦技巧的模仿则让涂鸦者们彻底失去了动力。但是,在世界其它一些管理松懈的城市,涂鸦至今方兴未艾。1989年的那次实况转播让许多人第一次欣赏了柏林墙上的涂鸦杰作。无论是欧洲的马德里还是南美的布宜诺斯艾利斯,直到今天仍能在大街上和地铁站里见到涂鸦家们的作品。
涂鸦的术语有:
WRITER:涂鸦者
ALL-CITY:当涂鸦者或者涂鸦团将这个城市的主要地铁线路都涂过时,称为ALL CITY。
BENCH:涂鸦者聚集地,一般是指采点的地方。BENCHING:采点。
BITE:抄袭其他涂鸦者的视觉特色或制作风格(很不礼貌的行为哦!!)
BOMB:就是去涂鸦了!!
BUFF:最令涂鸦者气愤的事:清除涂鸦!!也有用于形容当另一个图案覆盖过前一个涂鸦的情况.
BURN:与其他涂鸦者竞争,比谁的作品好。相近的词是style wars.
BURNER:指那些超劲的作品,一般是WILD STYLE的。
CAPS:涂鸦专用喷头,有fat.skinny.German thin.三种
MONTANA:世界上最好的涂鸦专用喷7
CREW:团队
CROSSING OUT:涂改或覆盖某人的名字。
DESIGNS:在底色上加上如闪光或彩斑之类的小花样就叫做,
DESIGN,好坏一般由作者的想象力和技术决定。
DOPE:称赞某人的作品。
FAMILIES:指碰到与别人THROW-UP的名字相同是的尴尬情况。
GETTING UP:你的名字涂在许多地方时,你的知名度就高了,着就叫GETTING UP。
GETTING OVER:后起之秀。
FILL-IN:上色。
HAND STYLE:一般指TAG的形式或手写风格。
HIT:指TAG.throw-up或一副作品。
OUTLINE:钩边。
FINAL OUTLINE:在上色和DESIGNS完成后,为了修整作品的轮廓,要再钩一次边。
PIECE:指一副完整的作品,MASTERPIECE的简称。
TAG:作者的昵称,签名。
THROW-UP:只钩边,不上色的简单涂鸦,或者上单色调,如白色。或叫T-UP,更简单些。
WILD STYLE:指一种涂鸦风格,这种风格较乱,字母之间互相串联,而且字型扭曲,色彩选用也很绚丽。做这种风格的作品要求作者有一定的想象力和技巧。
PRODUCTION:大型涂鸦,精细而且还有图案的,一般在高大的建筑物上。
WAK:不合格的涂鸦。
PIECE BOOK,BLACK BOOK:草图
3d:立体字风格,由涂鸦艺术家phase 2最先使用。
sgraffiti:另一种涂鸦手法。
style wars:henry chalfant and tony silver所拍摄的hip-pop纪录片的名称,也可以用来形容涂鸦者彼此竞赛、一争高下的状况。
top to bottom:整个物件从头到尾被涂鸦覆盖住,比如整面墙或者整辆车
fade:混合一种以上的颜色
def:很棒
gang:帮派
gangsta:非常棒
going over:当一个涂鸦者将自己的图像覆盖过另一个人的时候
Back tO Back:一个同样的图案被反复喷绘在墙的正反面,直到覆盖住整个墙面
Battle:集体的涂鸦行动,涂鸦艺术家或团队之间的涂鸦竞赛
Beef:争议
Bite:抄袭其他涂鸦者的德视觉特色或制作风格
To bome:大量制作涂鸦
Burn:打击或击败竞争者
Caps:可替换的喷嘴,用于控制喷涂的粗细效果
Crew:形容涂鸦团队。一般来说,一人行动的涂鸦行为是比较孤单和危险的,因此有些涂鸦者组成团队,彼此帮助或一起出去喷制涂鸦作品
Def:很棒
Fade:混合一种以上的颜色
Gang:帮派,团队,或者共享意见和资源,拥有共同目的的群体
Gangsta:非常棒
Going ower: 当一个涂鸦者将自己的图像覆盖过另一个人的时候
Graffiti:涂鸦
Hip-pop:一种流行音乐风格,最初以黑人说唱风格为主,如今又融合了电子和迷幻风格,又极强的节奏感
Hit:去写,去画
Mad:疯
Muarl:壁画
New school:粗略的说法指1984年后的现代涂鸦风格
Old school:反之
Outline/Sketch:手稿画本上的图案,通常是指在执行真正的喷绘动作之前的草稿
Piece Book/Black Book/Writeris Bilbe:涂鸦者的手稿画本
Slash:在别人的涂鸦上绘制涂鸦,将原作品污损或覆盖
Stencils:一种非常古老的图像复制手法,利用图像和文字来传递信息
Tag:现代涂鸦的最基本形态,可以是用喷漆或者马克笔书写的涂鸦者的签名或代号
Toy:技术和经验还未成熟的涂鸦者
King:最牛的涂鸦画家
Bone out:离开
街头涂鸦
漫步多伦多的街头巷尾,灯红酒绿,枫红雪白,这些景象将现代化的都市风情与田园式的自然风光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实在令人心醉。如果避开喧嚣,深入到巷尾,细心的人不时会发现一些建筑物的墙壁上,出现各类色彩鲜艳的图案,或一些奇形怪状的字体,这就是被一些人视为艺术但令警方头痛的街头涂鸦(Graffiti)。
涂鸦作为街舞文化(Hip Hop)里很重要的一个元素,一直是较为静态,游走在法律与艺术之间,但谁都不能就此否认它们的存在价值,因为涂鸦的起源本是如此。涂鸦的非法性,在于它所选择的地理位置,而非它的内涵、或者作画的形式。涂鸦被街舞文化文化所吸纳,成为其中重要的艺术象征,也许正来自它的反叛宣示。
涂鸦的作者以喷漆瓶作为渲染情绪的画笔,表达自己对现今社会的看法和立场,以及对未来社会的憧憬和向往。出名的喷画家更可以跟服装结合,掀起服饰流行风气。而在一些人物类的作品上,甚至可以辨认出中国的毛泽东、古巴的卡斯特罗(Fidel Castro Ruz)和格瓦拉(Che Guevara)。
涂鸦出现之始,首先是政治激进分子用来表达立场度和街头帮派争夺领土的标志之用。但普遍认为,涂鸦的形成是在二十世纪60年代的中后期,最初是在地下铁的车厢内外作画,藉着地铁传播他们的声音和想法,或者由特殊的字型和阴影用法区分不同的地盘和讯息,早期受到关注的代表画家包括Cornbread和Cool Earl。
1971年,社区和当地的媒体注意到涂鸦反映出一种对社会的不平情绪,《纽约时报》专门刊文介绍涂鸦,以及一位在纽约城的墙上、门上、广告看板上留下“TAKI 183”标志的年轻人,这位年轻人的本名叫德密特里(Demetrius),TAKI是他的绰号,183则源自于他居住的街道。该报将德密特里视为一位带着有趣的嗜好的反叛英雄。这一年标志着涂鸦作为一种亚文化从地下走上街头。这期间知名的涂鸦画家包括 JULIO 204,FRANK 207,JOE 163等。
经过媒体的渲染。一群崇拜TAKI的年轻人开始追随他的涂鸦反叛,纽约城的涂鸦运动大肆蔓延,成群的画家涌现,涂鸦者多是低下阶级的年轻人、西班牙裔或是黑人,藉喷漆作为反抗社会的武器。纽约城内的各个区以地铁线为界并以地铁车厢为主体展开竞赛。因为地铁无远弗届的宣传效果,成千上万的乘客都成了观众,其效果远胜过电视或其它媒体,并且是免费的。这些举动导致纽约地铁遭到涂鸦者的严重破坏,不论车厢内外、车站,没有一个空白处被放过。涂鸦也因此成为纽约地铁史的一个部分。
一直到1972年,一群涂鸦艺术家在纽约市大学(City College in New York)社会系学生马提纳兹(Hugo Martinez)的领导下成立涂鸦艺术家联盟UGA(United Graffiti Artists),UGA邀请各区的地铁艺术高手在市大学的一面披覆着纸的墙上作画开始,涂鸦才真正开始第一次被视为是一种合法的艺术。
那时是“以讽刺政府为主”。以涂鸦来传达对社会的不满,进而将涂鸦作为一种艺术创作,一种生活态度,“只要有计划性的、选择适合的场地、物品,涂鸦并不会是一种污染!”纽约市政府并不认同涂鸦作对一种艺术的存在,认为它大量破坏城市景观,与犯罪行为及贫穷地区之间的微妙连结,被视为一种“污染”、非法的行动。直到80年代,美国联邦政府才开始拨经费补助,通过购买不锈钢车厢,重新喷漆等手段整顿涂鸦,才令其逐渐消失。
纽约地铁涂鸦
*1966-71地下作品(GRYUND WORK)时期
地铁涂鸦(Graffiti,其实这个词最早泛指一切街头涂鸦,后来在某些地方才开始专指地铁涂鸦)最早被政治激进分子用来表明自己的立场,街头帮派也用它来标明自己的地盘的界限.事物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逐渐与其他事物区别开来,并初步完成在人们心目中的个性定位.同样,地铁涂鸦运动在1930年的洛杉机以及后来的纽约学校都曾形成一定规模,然而,做为一个新生事物,街头涂鸦知道1960年才真正开始形成自己的个性,并开始了对本身形式和内容的进一步完善.人们用很多词来描述"地铁涂鸦",其中最广为人知的便是"Graffiti".这个词比"地铁涂鸦"本身出现的要晚很多年,大约在60年代中期的费城开始被人们使用.最初,"爆炸一代"中的很多人把自己的名字以醒目的方式写在墙上,以获取别人的注意.没有人知道他们是经过深思熟虑还是突发奇想才这样做的.
*1971-74拓荒(PIONEERING)时期
"地下作品"后期,华盛顿的曼哈顿区开始关注涂鸦者(在英语里,他们被称作writers).1971年,<<纽约时报>>刊出的一篇文章中正式想人们介绍了一位涂鸦者--TAKI183是一位来自华盛顿特区的孩子,他的奇怪的名字包含了两部分内容:TAKI是他的本名Demetrius的呢称,183是他所居住的街道的号码.TKAI183是一位步行信使,他经常乘坐地铁,这为他从事地铁涂鸦创作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便利条件.他绝对不是第一个在地铁上涂鸦的人,但却成为第一位被主流世界所认识的这种亚文化的缔造者之一.这一时期浮出水面的还有JULIO 204.FRANK207和JOE136等人.
这时候,在纽约西南一区布鲁克林,一场运动正在暗地里酝酿.很多涂鸦者在那里活动,一个名为"友好的"弗雷迪(FRIENDLY FREDDIE)的涂鸦者赢得了很大的声名.弗雷迪和他的朋友们发先地铁不仅仅是一个交通系统,它还把各个街区各自为政的涂鸦运动连接起来,让更多的人开始了解别人的作品,同时也产生了竞争意识,这对提高涂鸦者的水平有很大的作用.
涂鸦者们在发现了地铁这个乐土以后,很快将阵地由街头转移到了地下,当众多作品开始出现在同一堵墙壁或者同一节车厢上的时候,竞争的意识也越来越强烈.涂鸦者们很快发现,乘坐地铁可以方便快捷的到达任何一个地方,在这些地方涂鸦也不容易被人发现和引起麻烦.这一时期涂鸦者们都追求涂鸦的数量,他们想在尽可能多的墙壁和车厢上留下自己的痕迹.
由于涂鸦越来越多,想引起别人的注意也越来越困难.涂鸦者们需要新的方法来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很多画法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发展,各种各样的视觉元素增加进来.这些元素中,一部分是为了吸引人们的视觉注意,一部分是表达涂鸦者的意图.涂鸦者们开始渴望能给人们留下形象鲜明独特,内容奇妙非凡的作品,以被人们所集注.这其中,做成功的或许是STAY HIGH149,他的标志就是一个香烟组成的字母"H".下一步的得到改进的是涂鸦的尺寸,更大的涂鸦无疑更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力.涂鸦者们改进了油漆喷枪的尺寸和结构,他们还把字母喷得更大更浓重.这时候,新的标志性的涂鸦出现了,人们在墙壁上用巨大的字母图案的精彩程度取决于绘制者的想象力的高低.最初创造这种形式的人已经无从考证,人们 把来自布鲁克林区的SUPER KOOL 223看作这一形式的代表.人们在地铁火车的侧面等高的涂鸦,让这些图案随着这些流动的"墙壁",转遍整个纽约.然而,这些蔚为奇光的涂鸦还一直延续着旧有的风格,旧的僵化局面才被彻底打破.他的突破的开始了对字体的改革,他用石块体和斜体代替了原来千篇一律的字体(他的字体后来被称做百老汇体),这引发了人们对字体变革的热情,并直接导致了随后的机械体和狂野体的诞生.从此越来越多的字体开始出现在地铁里.
这一时期,涂鸦者们开始互相关注对方的作品,从中学习加以改进再将之融入到自己的创作之中去.经过一番变革后,这场运动进入一个比较平和的发展时期,涂鸦者们进行着技术上的准备和画风上的融合,并酝酿着下一个变革的出现.在借鉴和融合方面比较成功的涂鸦者的RIFF 170,他的身体力行使得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互相学习的重要性.
在次之前的时间里,涂鸦艺术一直的 小众猎奇的对象,主流社会还没有将他们视作艺术.雨果.马蒂尼(Hugo Martinez)是一个社会学者,他所做的努力使得这一尴尬状况得到了部分改观.他从众多的的涂鸦者中选出了自己认为有代表性的一批人,在纽约的激光画廊举行了一次画展.1973年的一份杂志以"地铁涂鸦大阅兵"为题报道了这一事件.这个标志着涂鸦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了.
在1974年左右,有人开始绘制风景的卡通图案,这是涂鸦题材上的又一次重大变革.代表性画家为:TRACY 168, CLIFF 159, BLIADE ONE等人.
*1975-77鼎盛(THE PEAK)时期
地铁涂鸦的画风演变在1974年以后缓慢下来.原因之一是,由于经济危机的困扰,纽约地铁疏于维护.这对地铁涂鸦的发展起到了阻碍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地铁涂鸦的整体演进转变为个人风格的恣意张扬.在技术融会贯通以后,纽约的地铁涂鸦者们开始了各自自由的创作.在这一过程中,不少人也小有创新.由于交游广泛,创作地点的增多,以及各自之间画风的日益融合,人们逐渐地不再使用街道号码来为自己命名了.这一期间耀眼的涂鸦者的如下这些人:TEE, IZ,DY 167 ,PI,IN,LE,TO,OI,FI aka VINNY等.把这一时期称为纽约地铁涂鸦的鼎盛时期是因为,主流开始关注整个地铁涂鸦的开始把它当作一门新兴的艺术开对待了.地铁涂鸦的参与者越来越多,其间也产生了很多非凡的作品,但是由于没有新的涂鸦技术的出现,自此以后,这项民间运动开始走。
- 出投笔记
-
天啊 说白了就是胡写乱画呗
- 陶小凡
-
什么是涂鸦?
详细(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view/683.html?wtp=tt
- 不白九百
-
江户川,新一的答案是最完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