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图谱 / 问答 / 问答详情

散文类的书籍有哪些?

2023-07-04 18:41:12
共3条回复
苏州马小云

《各自的朝圣路》周国平

《皮囊》 蔡崇达

《山居笔记》余秋雨

《哥伦比亚的倒影》- 木心

《自在·独行》- 贾平凹

《杂艺与杂写》- 杨绛

《人间滋味》《人间草木》《人间有戏》- 汪曾祺

《这些人 那些事》- 吴念真

《我与地坛》- 史铁生

《将饮茶》- 杨绛

《目送》- 龙应台

散文的特点:

形散神聚:”形散“既指题材广泛、写法多样,又指结构自由、不拘一格;“神聚”既指中心集中,又指有贯穿全文的线索。散文写人写事都只是表面现象,从根本上说写的是情感体验。情感体验就是“不散的神”,而人与事则是“散”的可有可无、可多可少的“形”。

“形散”主要是说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手法不拘一格:可以叙述事件的发展,可以描写人物形象,可以托物抒情,可以发表议论,而且作者可以根据内容需要自由调整、随意变化。“神不散”主要是从散文的立意方面说的,即散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无论散文的内容多么广泛,表现手法多么灵活,无不为更好的表达主题服务。

意境深邃: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抒情性强,情感真挚。

作者借助想象与联想,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实而虚的依次写来,可以融情于景、寄情于事、寓情于物、托物言志,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感,实现物我的统一,展现出更深远的思想,使读者领会更深的道理。

语言优美:所谓优美,就是指散文的语言清新明丽(也美丽),生动活泼,富于音乐感,行文如涓涓流水,叮咚有声,如娓娓而谈,情真意切。所谓凝练,是说散文的语言简洁质朴,自然流畅,寥寥数语就可以描绘出生动的形象,勾勒出动人的场景,显示出深远的意境。散文力求写景如在眼前,写情沁人心脾。

散文素有“美文”之称,它除了有精神的见解、优美的意境外,还有清新隽永、质朴无华的文采。经常读一些好的散文,不仅可以丰富知识、开阔眼界,培养高尚的思想情操,还可以从中学习选材立意、谋篇布局和遣词造句的技巧,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列子·黄帝》一篇,见有列子“乘风而归”的说法。又有列子对尹生说的一段话:“心凝形释,骨肉都融,不觉形之所倚,足之所履,随风东西,犹木叶干壳。意不知风乘我耶?我乘风乎?”这里的“心”与“神”相通,张湛注《列子》即把“心凝形释”说成“神凝形废”了。

什么叫做“神凝”呢?《黄帝》篇里就有“用志不分,乃疑(通凝)于神”的话。指用心专一。当然,这“神”与“凝”,都不是停滞的、枯死的,而是如《周易·系辞·上》所说:“唯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也就是说,“神”是可以超越空间而自由驰骋的。具体到文章写作,也就是如上文所说,“神”是有趋向性的,富于动感的。

至于“形”的含义,《乐记》里有“在天成象,在地成形”的话。钱钟书先生释为“‘形"者,完成之定状”。钱先生还引述亚里士多德论“自然”有五层含义。其四,是“相形之下,尚未成形之原料”,也就是“有质而无形”的状态;其五,是“止境宿归之形”。这种由“原质”,“原料”而“成形”的说法用之于文章写作,也如钱先生所阐述的,“春来花鸟,具‘形"之天然物色也,而性癖耽吟者反目为‘诗料"”。指明做为“诗料”的“形”,即包括着“题材”的内。“吟安佳句,具‘形"之词章也”。指明做为诗文的“形”即指“词章”,包括语言、结构等。我在上文所论“形”的概念,也具有同这里所引说法的一致性。

总起来看,论述散文创作的某种特色所惯常运用的提法“形散神不散”,其“神”与“形”的含义许是取喻于《列子》“神凝形释”的。而运用“神凝形散”或“神收形放”一类话来赞美散文的构思谋篇,在概念上虽属借喻,但是同《列子》的提法具有相当的对应的类比性质,且用语简括,概念现成,有较强的表现力。那么,散文研究领域里的“形神”说之所以被承认,被沿用,原因之一,正在于此。

CarieVinne

文艺的书籍包括很多种,如果是初看书,可以从一些文学小说入手,比如卢梭、朱自清、村上春树这些作者的书,深一点可以研究一下古文古诗,《诗经》、《论语》这些,哲学的可以协助思考《理想国》、《一日一善》

Chen

1《素年锦时》安妮宝贝 我觉得这本是她相对平和生活自然的

2《私语书》黎戈 这本书非常细腻好看

3最近买了两本古文的 一本是张岱的《陶庵梦忆.西湖梦寻》还有一本是沈复的《浮生六记》 都是清朝的,并不难懂,而且感觉很有意思。

4《雅舍谈吃》《雅舍小品》梁实秋

里面很多关于吃的散文,很喜欢他的文笔

5 《青春是被窝的坟墓》 七堇年 《我亦飘零久》独木舟

这两本比较青春一点吧 前者文笔字字珠玑 后者比较风格较阴暗伤感也有旅途上的。

6 不知道你看不看三毛的还有简嫃的书我觉得也不错可以一看 三毛的话觉得《撒哈拉的故事》比较好看

--------------希望能帮到你,希望采纳---------------------

相关推荐

简介各自的朝圣路这本书

《各自的朝圣路》是周国平前几年发表散文的结集。关于书名,作者解释说,一是因为其中自己比较满意的文章几乎都是读了那些精神朝圣者的书而发的感想;二是因为自己写作时心中常怀想着那些隐藏在人群里的今日的朝圣者。周国平说,他此生最大的嗜好就是读书和写作。读写对于任何一位作家乃至业余习作者来说,都是无须赘言的基本活计,但不少人对其重要性的排序及其神圣感却缺乏全面的认识,在周国平看来,读书和写作两者中,读书始终是第一位的。写作固然使他获得了许多快乐,但是,这种快乐并不能代替读书的快乐。他说,“有时候我还觉得,写作侵占了我的读书的时间,使我蒙受了损失。写作毕竟是一种劳动和支出,而读书纯粹是享受和收入。我向自己发愿,今后要少写多读,人生几何,我不该亏待了自己”。相对于教科书和专业书这些传统意义上的“有用的书”,周国平更爱读所谓闲书,也即“无用的书”。他觉得,读“有用的书”固然可以获得立足于社会的职业技能,但“无用的书”也并非真的无用,那恰恰是一个人精神生长的领域。对此,他的惊骇之言———“一个人的成长基本上得益于自己读书,相比之下,课堂上的收获显得微不足道。”
2023-07-04 17:00:231

各自的朝圣路的内容梗概

《各自的朝圣路》是周国平前几年发表散文的结集。关于书名,作者解释说,一是因为其中自己比较满意的文章几乎都是读了那些精神朝圣者的书而发的感想;二是因为自己写作时心中常怀想着那些隐藏在人群里的今日的朝圣者。周国平说,他此生最大的嗜好就是读书和写作。读写对于任何一位作家乃至业余习作者来说,都是无须赘言的基本活计,但不少人对其重要性的排序及其神圣感却缺乏全面的认识,在周国平看来,读书和写作两者中,读书始终是第一位的。写作固然使他获得了许多快乐,但是,这种快乐并不能代替读书的快乐。他说,“有时候我还觉得,写作侵占了我的读书的时间,使我蒙受了损失。写作毕竟是一种劳动和支出,而读书纯粹是享受和收入。我向自己发愿,今后要少写多读,人生几何,我不该亏待了自己”。相对于教科书和专业书这些传统意义上的“有用的书”,周国平更爱读所谓闲书,也即“无用的书”。他觉得,读“有用的书”固然可以获得立足于社会的职业技能,但“无用的书”也并非真的无用,那恰恰是一个人精神生长的领域。对此,他的惊骇之言———“一个人的成长基本上得益于自己读书,相比之下,课堂上的收获显得微不足道。”
2023-07-04 17:00:301

周国平最好的一本书

周国平最好的一本书是:《各自的朝圣路》。《各自的朝圣路》是周国平2004年1月发表散文的结集。关于书名,作者解释说,一是因为其中自己比较满意的文章几乎都是读了那些精神朝圣者的书而发的感想;二是因为自己写作时心中常怀想着那些隐藏在人群里的今日的朝圣者。本书写作期间,作者生活中发生了一连串变故,因而偏多对于人生难题的思考,诸如生与死、爱与孤独、执著与超脱、苦难与幸福等等。事实上,这些问题是每一个热爱人生但又难免遭遇挫折的人都会面临的。也许正因为此,本书在今天仍不断获得新的知音,包括一茬一茬成长起来的可爱的青年读者。作者简介周国平,1945年7月生于上海。196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78年入学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系,先后获哲学硕士、博士学位;1981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工作至今。作为一位散文作家,周国平是非职业的,却是出色的。对于写作,他主张“对自己说话”。其散文长于用文学的形式谈哲学,诸如生命的意义、死亡、性与爱、自我、灵魂与超越等,虔诚探索现代人精神生活中的普遍困惑,重视观照心灵的历程与磨难,寓哲理于常情中,深入浅出,平易之中多见理趣。主要著作有《人与永恒》、《尼采与形而上学》等。
2023-07-04 17:00:441

各自的朝圣路经典语录摘抄400字

2.人类的未来,就是要在这颗星球上确立一种有关真、善、美的宗教,寻觅一种皈依人道至纯的信奉,走出一条通向心田神圣净土的朝圣路!莫高窟给予咱们的,不是释教故事,不是艳丽色条,更不是释教圣地的名声。就像余秋雨师长教师说的“它好像还要深很多,繁杂很多,也奇异的多”。这是一种聚首,一种感化,一种狂欢,一种开释。博大精深的释教理义被孤单舞者演绎得淋漓尽致;千年的宗教史和文化史在身人融合中诉说和传递;忠诚的信奉,为美的信心在相逢的一瞬间暴发。阅历了这类典礼的人,必定不会遗忘典礼的洁净与高超。只要有机会,我一定会投靠这类典礼,接纳神明的浸礼和陶冶,洁净充溢愿望的身材和魂灵。走在各人的朝圣路上的信男善女也一定会时时仰面,瞻仰火线——金光闪闪,千佛显圣。不一定有甚么宗教,但必定要有一种信奉,信赖热诚永久克服险恶,智慧永久击败屈曲,心中的天主永久在朝圣路
2023-07-04 17:01:051

反正这温吞世俗人间烟火出自

《菩萨蛮 秋夜书怀》西风吹散山头雾。斜阳再照楼前树。把酒赏花黄,东篱秋夜凉。新愁添几许。肠断千千缕。垂泪可谁知。误吟清照词。爱哪里是神殿分明是十里扬州灯火不休反正这温吞世俗人间烟火只有你是我的江河湖泊
2023-07-04 17:01:132

各自的朝圣路电子书txt全集下载

各自的朝圣路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百度网盘,点击免费下载:内容预览:应该是全本了
2023-07-04 17:01:222

周国平哪本书适合高中生看?

周国平适合高中生看的书:《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善良丰富高贵》、《风中的纸屑》。1、《守望的距离》是周国平1983年至1995年4月所写散文的结集,收入了散文十四辑,内容包含哲学思想、人文思想、人生寓言等,其中充满了人生的智慧和哲学的魅力,融理性与激情于一体,笔调清新自然,内涵睿智深刻。虽然是上个世纪的作品,今日读来,这些散文作品依然触动人的内心,因为我们同样热爱生活,希望寻求人生的真谛,向往豁达的精神境界。2、《各自的朝圣路》作者在不惑之年,生活中却发生了一连串想不到的变故,这些变故促使作者将更多的精力用来思考令人困惑的人生难题。他将自己定位于“守望者”,并与时代潮流保持着适当的距离,以守护人生那些永恒的价值,瞭望和关心人类精神生活的基本走向。书中倡导在淡漠中追求,于绚烂中归于平淡,让经过省察的人生充满价值。3、《安静》是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周国平,它是作者从1999年到2002年所发表的文章的结集。讲述的是我们活在世上,不免要承担各种责任,小至对家庭、亲戚、朋友,对自己的职务,大至对国家和社会。这些责任多半是应该承担的。不过,我们不要忘记,除此之外,我们还有一项根本的责任,便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4、《善良丰富高贵》是周国平回应、关注、批评社会现实的最新文字。本书收录了周国平2002年8月到2006年12月所写的文章。作为周国平的第四个散文结集,本书继续了他对人生理想、两性情感的关注,另一方面加入了更多的关注现实的文字。第八辑“让教育回归常识”集中批判了教育界和学术界的现状,言辞犀利;“把我们自己娱乐死?”对市场经济和文化生活的关系进行了多方面的考查,涉及性爱自由、金钱观、电视文化等等问题。5、《风中的纸屑》作者:周国平。本书于2009年4月由万卷出版公司出版。本书是继《人与永恒》之后作者的第二本随感集,汇集了l992至2000年间所写的随感。在作者的桌上、床头、手边,总是备着一些小纸片,脑中闪过了自以为有点儿意思的念头,就赶紧记下几个字来,空闲时便据此写成连贯的句子。
2023-07-04 17:01:325

周国平哪几本书最值得终生珍藏

随感集:《人与永恒》;诗 集:《忧伤的情欲》、《只有一个人生》;散文集:《善良丰富高贵》自 传:《岁月与性情》、《今天我活着》、《爱与孤独》;还有最出名的:《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译 著:《论辩证法的叙述方法》(合译)、《偶像的黄昏》、《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等。
2023-07-04 17:02:492

《各自的朝圣路》epub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各自的朝圣路》(周国平)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链接:https://pan.baidu.com/s/1oF5__VvV7CjF9hB6MEYipw 提取码:mlu2书名:各自的朝圣路作者:周国平豆瓣评分:8.2出版社: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年份:2004-5-1页数:426内容简介:我仿佛结识了一个个不同的朝圣者,他们在各自的朝圣路上。是的,世上有多少个朝圣者,就有多少条朝圣路。每一条朝圣的路都是每一个朝圣者自己走出来的,不必相同,也不可能相同。然而,只要你自己也是一个朝圣者,你就不会觉得这是一个缺陷,反而是一个鼓舞。你会发现,每个人正是靠自己的孤独的追求加入人类的精神传统的,而只要你的确走在自己的朝圣路上,你其实并不孤独。
2023-07-04 17:03:591

周国平作品有哪些?

周国平作品有:1、善良丰富高贵:《善良丰富高贵》是周国平回应、关注、批评社会现实的最新文字。本书收录了周国平2002年8月到2006年12月所写的文章。作为周国平的第四个散文结集,本书继续了他对人生理想、两性情感的关注,另一方面加入了更多的关注现实的文字。2、安静:《安静》是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周国平。它是作者从1999年到2002年所发表的文章的结集,分为“对自己的人生负责”、“灵魂的在场”、“在维纳斯脚下哭泣”等六辑。3、各自的朝圣路:《各自的朝圣路》是周国平前几年发表散文的结集。关于书名,作者解释说,一是因为其中自己比较满意的文章几乎都是读了那些精神朝圣者的书而发的感想;二是因为自己写作时心中常怀想着那些隐藏在人群里的今日的朝圣者。4、守望的距离:《守望的距离》是周国平1983年至1995年4月所写散文的结集,收入了散文十四辑,内容包含哲学思想、人文思想、人生寓言等,其中充满了人生的智慧和哲学的魅力,融理性与激情于一体,笔调清新自然,内涵睿智深刻。5、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是2001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这是周国平的成名之作,在当时出版时曾引起轰动,并且这也是一部经典之作,历时十多年而长盛不衰。
2023-07-04 17:04:271

善良丰富高贵的点评鉴赏

周国平继《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之后的第四本散文结集继续着对人生理想、两性情感的关注,也注入更多对现实的关注如果我是一个从前的哲人,来到今天的世界,我会最怀念什么?一定是这六个字:善良,丰富,高贵。听见一切世代的哲人在向今天的人们呼唤:人啊,你要有善良的心,丰富的心灵,高贵的灵魂,这样你才无愧于人的称号,你才是作为真正的人在世间生活。善良、丰富、高贵——令人怀念的品质,人之为人的品质,我期待今天更多的人拥有它们。在2002年8月到2006年12月这四年多的时间里,周国平的生活和心境都不太平静,办了退休、过了本命年、打了三个法律官司、更多的笔头官司,还为《新京报》的“时事评论”版面写专栏文章,更多地关注了一些社会上正在发生的“时事”。反映在写作上,便是回应、关注、批评社会现实的文字比以前多得多了,对教育界、学术界、网络社会、医疗改革等各种现实中的弊端都做了批判和评论。《善良丰富高贵》本书的书名比较特别,由三个词语并列而成:善良丰富高贵。为什么起这样一个名字?周国平在书中一篇与书名同名的文章《善良丰富高贵》中说:“我为人心的冷漠感到震惊,于是我怀念善良”,“我为人们的心灵的贫乏感到震惊,于是我怀念丰富”,“我为这些人的灵魂的卑鄙感到震惊,于是我怀念高贵”,并且他坚定地相信,人的心灵应该是善良、丰富、高贵的——可见这六个字总结了作者这些年的思考,表达了这本书的主要内涵,是周国平对社会与人性的最深切关注,是他对人的精神状态的最迫切的期望。从最初的《守望的距离》到《各自的朝圣路》,再到《安静》,周国平的哲理散文在图书市场上可算是独树一帜,可以说已经形成所谓“周氏哲理散文”。其风格平易,文字简练浅白,贯穿着对人生重大问题的严肃思考和对现代人精神生活的密切关注,而更有价值的是其中向人们所宣讲的许许多多为人处世的真谛。按一位网友的话说:“他的东西并不高深难懂,相反可以让你很安适的沉浸在哲学的干净和凝练中,真的是丰富的安静。”
2023-07-04 17:05:121

散文集书籍推荐

散文集书籍推荐有《人间草木》《自在独行》《各自的朝圣路》《朝花夕拾》《随想录》《逝水》等。一、《人间草木》《人间草木》是汪曾祺创作的散文集,首次出版于2005年。该书是汪曾祺记录旧人旧事、旅行见闻、各地风土人情和花鸟虫鱼的散文集,字里行间充分流露出作者对凡人小事和乡土民俗的深深眷恋和对旧日生活情景的缅怀。二、《自在独行》《自在独行》收录了作者40多年的精选散文作品,书中从孤独、行走、生死、慈悲、玩物、天地、人事等角度展现了贾平凹坚守灵魂的独行,也通过一个个小故事将孤独的真谛传达给每一位在世上行走着的人,鼓励每一个独行者可以多点自在与潇洒。三、《各自的朝圣路》《各自的朝圣路》作者在不惑之年,生活中却发生了一连串想不到的变故,这些变故促使作者将更多的精力用来思考令人困惑的人生难题。将自己定位于“守望者”,并与时代潮流保持着适当的距离,以守护人生那些永恒的价值,瞭望和关心人类精神生活的基本走向。四、《朝花夕拾》《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收录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10篇回忆性散文,此文集作为“回忆的记事”,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作者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五、《随想录》《随想录》是一本现代杂文,作者在晚年写下了在当代中国产生巨大影响的《随想录》,以此来履行一个知识分子应尽的历史责任,从而达到了文学和思想的高峰。六、《逝水》不同于其他名人作者的散文集,它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惊心动魄的故事,文如其名,逝水,平淡似水,暖暖地浸入读者的心灵深处。
2023-07-04 17:05:341

周国平哪些书比较好

周国平的代表作品:《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1、《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是2001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这是周国平的成名之作,在当时出版时曾引起轰动,并且这也是一部经典之作,历时十多年而长盛不衰。在西方哲学史上,尼采是一位有争议的人物,对他的评论褒贬不一,而周国平从全新的角度,满怀热情的探讨这位哲学家和他的哲学思想,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2、《尼采与形而上学》《尼采与形而上学》是2008年新世界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周国平。本书是周国平的博士论文,是作者对尼采哲学作了系统研究之后的成果。在《尼采与形而上学》中,作者深入到了尼采的问题思路之中,对他在本体论和认识论方面的思想进行了清晰的分析,证明了他不只是一位关心人生问题的诗性哲人,更是一位对西方哲学核心问题有着透彻思考并且开辟了新路径的严格意义上的大哲学家。3、《守望的距离》《守望的距离》是周国平1983年至1995年4月所写散文的结集,收入了散文十四辑,内容包含哲学思想、人文思想、人生寓言等,其中充满了人生的智慧和哲学的魅力,融理性与激情于一体,笔调清新自然,内涵睿智深刻。虽然是上个世纪的作品,今日读来,这些散文作品依然触动人的内心,因为我们同样热爱生活,希望寻求人生的真谛,向往豁达的精神境界。4、《各自的朝圣路》《各自的朝圣路》作者在不惑之年,生活中却发生了一连串想不到的变故,这些变故促使作者将更多的精力用来思考令人困惑的人生难题。他将自己定位于“守望者”,并与时代潮流保持着适当的距离,以守护人生那些永恒的价值,瞭望和关心人类精神生活的基本走向。书中倡导在淡漠中追求,于绚烂中归于平淡,让经过省察的人生充满价值。5、《安静》《安静》是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周国平。本书内容:我们活在世上,不免要承担各种责任,小至对家庭、亲戚、朋友,对自己的职务,大至对国家和社会。这些责任多半是应该承担的。不过,我们不要忘记,除此之外,我们还有一项根本的责任,便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2023-07-04 17:07:585

周国平有哪些作品?

著有:《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散文集《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善良·丰富·高贵》,纪实作品《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岁月与性情——我的心灵自传》、《偶尔远行》、《宝贝,宝贝》,随感集《人与永恒》、《风中的纸屑》、《碎句与短章》,诗集《忧伤的情欲》,以及《人生哲思录》、《周国平人文讲演录》等,译有《尼采美学文选》、《尼采诗集》、《偶像的黄昏》等。周国平,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当代著名学者、作家、哲学研究者,是中国研究哲学家尼采的著名学者之一。1945年生于上海,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
2023-07-04 17:08:365

周国平的书?

著有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随感集《人与永恒》,诗集《忧伤的情欲》,散文集《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纪实作品《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南极无新闻——乔治王岛手记》等,1998年底以前作品结集为《周国平文集》(1-6卷),译有《尼采美学文选》、《尼采诗集》、《偶像的黄昏》等。
2023-07-04 17:08:535

周国平简介

周国平,1945年生于上海,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曾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现已退休。 著有 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 随感集:《人与永恒》,《风中的纸屑》,《碎句与短章》 诗集《忧伤的情欲》 散文集《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善良、丰富、高贵》 纪实文学《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岁月与性情—我的心灵自传》,《南极无新闻——乔治王岛手记》 1998年底以前作品结集为《周国平文集》(1-6卷),译有《尼采美学文选》、《尼采诗集》、《偶像的黄昏》等。
2023-07-04 17:09:112

周国平的主要作品有哪些?

1、《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是2001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这是周国平。周国平的成名之作,在当时出版时曾引起轰动,并且这也是一部经典之作,历时十多年而长盛不衰。在西方哲学史上,尼采是一位有争议的人物,对他的评论褒贬不一,而周国平从全新的角度,满怀热情的探讨这位哲学家和他的哲学思想,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2、《尼采与形而上学》《尼采与形而上学》是2008年新世界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周国平。本书是周国平的博士论文,是作者对尼采哲学作了系统研究之后的成果。在《尼采与形而上学》中,作者深入到了尼采的问题思路之中,对他在本体论和认识论方面的思想进行了清晰的分析,证明了他不只是一位关心人生问题的诗性哲人,更是一位对西方哲学核心问题有着透彻思考并且开辟了新路径的严格意义上的大哲学家。3、《守望的距离》《守望的距离》是周国平1983年至1995年4月所写散文的结集,收入了散文十四辑,内容包含哲学思想、人文思想、人生寓言等,其中充满了人生的智慧和哲学的魅力,融理性与激情于一体,笔调清新自然,内涵睿智深刻。虽然是上个世纪的作品,今日读来,这些散文作品依然触动人的内心,因为我们同样热爱生活,希望寻求人生的真谛,向往豁达的精神境界。4、《各自的朝圣路》《各自的朝圣路》作者在不惑之年,生活中却发生了一连串想不到的变故,这些变故促使作者将更多的精力用来思考令人困惑的人生难题。他将自己定位于“守望者”,并与时代潮流保持着适当的距离,以守护人生那些永恒的价值,_望和关心人类精神生活的基本走向。书中倡导在淡漠中追求,于绚烂中归于平淡,让经过省察的人生充满价值。5、《善良丰富高贵》《善良丰富高贵》是周国平回应、关注、批评社会现实的最新文字。本书收录了周国平2002年8月到2006年12月所写的文章。作为周国平的第四个散文结集,本书继续了他对人生理想、两性情感的关注,另一方面加入了更多的关注现实的文字。第八辑“让教育回归常识”集中批判了教育界和学术界的现状,言辞犀利;“把我们自己娱乐死?”对市场经济和文化生活的关系进行了多方面的考查,涉及性爱自由、金钱观、电视文化等等问题。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周国平
2023-07-04 17:09:311

守望的距离 内容梗概

这是迄今为止周国平最完整的一个散文集,汇集了他从1984年以来发表的几乎全部散文。“守望者”的职责是,与时代潮流保持适当的距离,守护人生的那些永恒的价值,了望和关心人类精神生活的基本走向。本书写作期间,作者生活中发生了一连串变故,因而偏多对于人生难题的思考,诸如生与死、爱与孤独、执著与超脱、苦难与幸福等等。事实上,这些问题是每一个热爱人生但又难免遭遇挫折的人都会面临的。也许正因为此,本书在今天仍不断获得新的知音,包括一茬一茬成长起来的可爱的青年读者。
2023-07-04 17:09:472

周国平具有极大影响力的作品

我也喜欢他的作品呀~~1986 著: 《苏联当代哲学》(合著),人民出版社。 《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上海人民出版社。 散文集《安静》 散文集《守望的距离》《论辩证法的叙述方法》(合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悲剧的诞生——尼采美学文选》,三联书店。 《尼采诗集》,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7 著: 《诗人哲学家》(主编和合著),上海人民出版社。 译:《偶像的黄昏》,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 著: 《人与永恒》,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0 著: 《尼采与形而上学》,湖南教育出版社。 译:《谢林传》(合译),商务印书馆。1991 著: 《忧伤的情欲》,四川文艺出版社 。1992 著: 《人与永恒》(增补本),上海人民出版社。 《只有一个人生》,四川大学出版社。 散文集《各自的朝圣路》《断肠人在天涯——元代散曲新赏》,四川人民出版社。 《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台湾林郁工作室。 《只有一个人生》,台湾林郁工作室。1993 译: 《理性边缘的哲学——尼采论哲学之源》,香港商务印书馆。1994 著: 《今天我活着》,安徽文艺出版社。 译:《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著: 《迷者的悟》,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 著: 《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广东教育出版社。 《爱与孤独》,天津人民出版社。 《语言与哲学——当代英美与德法传统比较研究》(联合编著),三联书店。 《守望的距离——周国平散文集》,东方出版社。 《周国平文集》(1—5卷),陕西人民出版社。 周国平手迹《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上海人民出版社。 《徘徊在人生的空地上》,湖南文艺出版社。 《对世界的认识》,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 译:《偶像的黄昏》,光明日报出版社。 《悲剧的诞生》,华龄出版社。1997 年: 《当代散文名家精品文库?周国平卷》,四川人民出版社。 《周国平散文》(上,下),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精神的故乡》,广东教育出版社。1998 年: 《精神的故乡》,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 《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1999 年: 《周国平哲理美文》,广东人民出版社。 《周国平散文》,浙江文艺出版社。 《各自的朝圣路——周国平散文二集》,东方出版社。 《人生圆桌》(主编和合著),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 年: 《周国平小语》,广东人民出版社。 《人生哲思语编》,现更名为《人生哲思录》上海辞书出版社。 《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插图珍藏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人与永恒》,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 《人生圆桌》(主编和合著),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 译:《悲剧的诞生》,台湾城邦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1 年: 《安静的位置——周国平散文生命感悟篇》,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周国平图册(20张) 《爱与孤独——周国平散文情感体验篇》,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朝圣的心路——周国平散文灵魂守望篇》,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经典的理由——周国平散文读书趣味篇》,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另一种存在——周国平散文写作情怀篇》,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无用之学——周国平散文哲学家园篇》,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街头的自语——周国平散文人间随笔篇》,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自由风格》(与崔健合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享受生命》,浙江文艺出版社。 《周国平文集》第6卷,陕西人民出版社。 译:《悲剧的诞生》(插图珍藏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年: 《南极无新闻——乔治王岛手记》,海南出版社。 《安静》,北岳文艺出版社。 《灵魂只能独行》,海南出版社。 《爱情不风流》,海南出版社。 《智性时光》,海南出版社。 《风中的纸屑》,海南出版社。 《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台湾上游出版社。 译:《疯狂的意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年: 《守望的距离》(修订本),北岳文艺出版社。 《妞妞》(日译本),日本PHP出版社。2004 年: 《各自的朝圣路》,北岳文艺出版社。 《周国平自选集》,海南出版社。 《岁月与性情——我的心灵自传》,长江文艺出版社。 《我的心灵自传》,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 译:《悲剧的诞生——尼采美学文选》(修订本),北岳文艺出版社。2005 年: 《周国平作品精选》,长江文艺出版社。 《灯灯亮了——我的女儿妞妞》,台湾张老师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周国平哲理美文》,吉林文史出版社。 《人生哲思录》,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 《人与永恒》珍藏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闲情的分量》2009年: 《最合宜的位置》作家出版社;《周国平论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新作: 《宝贝,宝贝》凤凰出版集团 《生命的品质》长江文艺出版社
2023-07-04 17:09:563

周国平的主要作品有哪些?

1、《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是2001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这是周国平。周国平的成名之作,在当时出版时曾引起轰动,并且这也是一部经典之作,历时十多年而长盛不衰。在西方哲学史上,尼采是一位有争议的人物,对他的评论褒贬不一,而周国平从全新的角度,满怀热情的探讨这位哲学家和他的哲学思想,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2、《尼采与形而上学》《尼采与形而上学》是2008年新世界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周国平。本书是周国平的博士论文,是作者对尼采哲学作了系统研究之后的成果。在《尼采与形而上学》中,作者深入到了尼采的问题思路之中,对他在本体论和认识论方面的思想进行了清晰的分析,证明了他不只是一位关心人生问题的诗性哲人,更是一位对西方哲学核心问题有着透彻思考并且开辟了新路径的严格意义上的大哲学家。3、《守望的距离》《守望的距离》是周国平1983年至1995年4月所写散文的结集,收入了散文十四辑,内容包含哲学思想、人文思想、人生寓言等,其中充满了人生的智慧和哲学的魅力,融理性与激情于一体,笔调清新自然,内涵睿智深刻。虽然是上个世纪的作品,今日读来,这些散文作品依然触动人的内心,因为我们同样热爱生活,希望寻求人生的真谛,向往豁达的精神境界。4、《各自的朝圣路》《各自的朝圣路》作者在不惑之年,生活中却发生了一连串想不到的变故,这些变故促使作者将更多的精力用来思考令人困惑的人生难题。他将自己定位于“守望者”,并与时代潮流保持着适当的距离,以守护人生那些永恒的价值,瞭望和关心人类精神生活的基本走向。书中倡导在淡漠中追求,于绚烂中归于平淡,让经过省察的人生充满价值。5、《善良丰富高贵》《善良丰富高贵》是周国平回应、关注、批评社会现实的最新文字。本书收录了周国平2002年8月到2006年12月所写的文章。作为周国平的第四个散文结集,本书继续了他对人生理想、两性情感的关注,另一方面加入了更多的关注现实的文字。第八辑“让教育回归常识”集中批判了教育界和学术界的现状,言辞犀利;“把我们自己娱乐死?”对市场经济和文化生活的关系进行了多方面的考查,涉及性爱自由、金钱观、电视文化等等问题。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周国平
2023-07-04 17:10:075

周国平简介

周国平简介 出生年月:1946年 籍贯:上海人 毕业院校:北京大学哲学系 代表作:《爱与孤独》 《岁月与性情》 《人与永恒》等 主要经历 周国平:著名诗人、哲学家。曾著有纪实文学《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学术著作《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销量均突破十万。另有《守望的距离》、《人与永恒》等散文集,以及《悲剧的诞生》、《偶像的黄昏》等多部译著。部分作品被译成多国文字...... 出生年月:1946年 籍贯:上海人 毕业院校:北京大学哲学系 代表作:《爱与孤独》 《岁月与性情》 《人与永恒》等 主要经历周国平,1945年生于上海,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著有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 在我们使用的教材语文版的第六册有他的一篇叫《家》的文章! 周国平,1946年生于上海。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著有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 、《尼采与形而上学》,随感集《人与永恒》,诗集《忧伤的情欲》,散文集《守望的距离》,自传《岁月与性情》等。 可到以下网址查看他的著作! 周国平,1946年生于上海。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著有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 、《尼采与形而上学》,随感集《人与永恒》,诗集《忧伤的情欲》,散文集《守望的距离》,自传《岁月与性情》等。 周国平,1945年生于上海,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著有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随感集《人与永恒》,诗集《忧伤的情欲》,散文集《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纪实作品《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南极无新闻——乔治王岛手记》等,1998年底以前作品结集为《周国平文集》(1-6卷),译有《尼采美学文选》、《尼采诗集》、《偶像的黄昏》等。 大学里曾流传一句话:“男生不可不读王小波,女生不可不读周国平。”周国平的作品以其文采和哲思赢得了无数读者的青睐,无论花季还是老年,都能从他的文字中收获智慧和超然。 主要作品有:各自的朝圣路安静守望的距离 妞妞岁月与性情 参考资料:作家导读周国平的个人资料: 1945年生于上海 1950年入学于上海市紫金小学 1956年入学于上海市成都中学 1959年入学于上海市上海中学 1962年入学于北京大学哲学系 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 1968年从北京大学毕业,到湖南农场劳动一年半,然后分配到广西资源县工作 1978年入学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先后获哲学硕士博士学位 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著有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随感集《人与永恒》,诗集《忧伤的情欲》,散文集《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纪实作品《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南极无新闻——乔治王岛手记》等,1998年底以前作品结集为《周国平文集》(1-6卷),译有《尼采美学文选》、《尼采诗集》、《偶像的黄昏》等。 周国平有读书的癖好,在他少年甚至童年时代便已见端倪。因为“那是一个求知欲汹涌勃发的年龄”,无须名著佳篇,随便一本稍微有趣的读物就能点燃周国平对书籍的强烈好奇:“回想起来,使我发现书籍之可爱的不过是上小学时读到的一本普通的儿童读物,那里面讲述了一个淘气孩子的种种恶作剧,逗得我不停地捧腹大笑。”从此以后,看得懂看不懂的书都会使他眼馋心痒。 周国平在考上北大哲学系后,尽管哲学是“凌驾于一切科学的科学”,但他对课外书还是有浓厚的阅读兴趣。上课时,课桌上摆着艾思奇编的教科书,课桌下却是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屠格涅夫、易卜生等文学家的著作。与此同时,他还醉心于写诗,写日记,积累感受。“现在看来,当年我在文学方面的这些阅读和习作并非徒劳。”周国平平静地说,“我在哲学上的趣味大约是受文学熏陶而形成的。” 周国平不但嗜爱读书,而且有购书和藏书的癖好。他说:“事实上,在书的乐趣中,购和藏占了相当一部分。爱书的朋友聚到一起,说起自己购得一本好书时的那份得意,听到别人藏有一本好书时的那股羡慕,就是明证。”谈及逛旧书店的种种乐趣,周国平兴致盎然:“当我偶尔从旧书店或书市廉价买到从前想买而错过或嫌贵而却步的书时,感到有过节一般的快乐,那份快乐简直不亚于富贾一举买下整座图书馆的快乐。”由于在购书过程中倾注了心血,交织着情感,因此,爱书的周国平即使在别的方面慷慨大度,对于书却总不免有几分吝啬。他说,这缘于“每个爱书的人想必都体会过借书与人时的复杂心情,尤其是自己喜欢的书,一旦借出,就朝夕盼归,万一有去无回,就像死了一位亲人一样,在心中为它筑了一座缅怀的墓。” 因此,周国平总喜欢把书比作“友人”或“伴侣”。他说常置案头的“座右书”是些最知己的朋友,又说翻开新书的心情就像在寂寞的人生旅途上为自己搜寻新的伴侣,而随手打开一本熟悉的书则像是不期而遇一位老友。他还借吉辛之口叹息那些无缘再读一遍的好书如同从前偶然邂逅的友人,倘若临终时记起它们,“这最后的诀别之中将含着怎样的惋惜”! 当今有不少爱读书的人,读到后来,有一天自己会拿起笔来写书,周国平也是其中之一。由于勤奋笔耕,他现已成为一位著名的散文家。周国平告诉记者:“我承认我从写作中获得了许多快乐,但是,这种快乐并不能代替读书的快乐。有时候我还觉得,写作侵占了我的读书时间,使我蒙受了损失。写作毕竟是一种劳动和支出,而读书纯粹是享受和收入。我向自己发愿,今后要少写多读,人生几何,我不该亏待了自己。” 这里是他的博客:http://book.sina.com.cn/nzt/1095142697_zhouguopingzxj/ http://blog.sina.com.cn/m/zhouguoping 推荐您去看看~~ 以下是您要的资料: 1945年生于上海 1950年入学于上海市紫金小学 1956年入学于上海市成都中学 1959年入学于上海市上海中学 1962年入学于北京大学哲学系 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 1968年从北京大学毕业,到湖南农场劳动一年半,然后分配到广西资源县工作 1978年入学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先后获哲学硕士博士学位 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著有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随感集《人与永恒》,诗集《忧伤的情欲》,散文集《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纪实作品《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南极无新闻——乔治王岛手记》等,1998年底以前作品结集为《周国平文集》(1-6卷),译有《尼采美学文选》、《尼采诗集》、《偶像的黄昏》等。 周国平有读书的癖好,在他少年甚至童年时代便已见端倪。因为“那是一个求知欲汹涌勃发的年龄”,无须名著佳篇,随便一本稍微有趣的读物就能点燃周国平对书籍的强烈好奇:“回想起来,使我发现书籍之可爱的不过是上小学时读到的一本普通的儿童读物,那里面讲述了一个淘气孩子的种种恶作剧,逗得我不停地捧腹大笑。”从此以后,看得懂看不懂的书都会使他眼馋心痒。 周国平在考上北大哲学系后,尽管哲学是“凌驾于一切科学的科学”,但他对课外书还是有浓厚的阅读兴趣。上课时,课桌上摆着艾思奇编的教科书,课桌下却是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屠格涅夫、易卜生等文学家的著作。与此同时,他还醉心于写诗,写日记,积累感受。“现在看来,当年我在文学方面的这些阅读和习作并非徒劳。”周国平平静地说,“我在哲学上的趣味大约是受文学熏陶而形成的。” 周国平不但嗜爱读书,而且有购书和藏书的癖好。他说:“事实上,在书的乐趣中,购和藏占了相当一部分。爱书的朋友聚到一起,说起自己购得一本好书时的那份得意,听到别人藏有一本好书时的那股羡慕,就是明证。”谈及逛旧书店的种种乐趣,周国平兴致盎然:“当我偶尔从旧书店或书市廉价买到从前想买而错过或嫌贵而却步的书时,感到有过节一般的快乐,那份快乐简直不亚于富贾一举买下整座图书馆的快乐。”由于在购书过程中倾注了心血,交织着情感,因此,爱书的周国平即使在别的方面慷慨大度,对于书却总不免有几分吝啬。他说,这缘于“每个爱书的人想必都体会过借书与人时的复杂心情,尤其是自己喜欢的书,一旦借出,就朝夕盼归,万一有去无回,就像死了一位亲人一样,在心中为它筑了一座缅怀的墓。” 因此,周国平总喜欢把书比作“友人”或“伴侣”。他说常置案头的“座右书”是些最知己的朋友,又说翻开新书的心情就像在寂寞的人生旅途上为自己搜寻新的伴侣,而随手打开一本熟悉的书则像是不期而遇一位老友。他还借吉辛之口叹息那些无缘再读一遍的好书如同从前偶然邂逅的友人,倘若临终时记起它们,“这最后的诀别之中将含着怎样的惋惜”! 当今有不少爱读书的人,读到后来,有一天自己会拿起笔来写书,周国平也是其中之一。由于勤奋笔耕,他现已成为一位著名的散文家。周国平告诉记者:“我承认我从写作中获得了许多快乐,但是,这种快乐并不能代替读书的快乐。有时候我还觉得,写作侵占了我的读书时间,使我蒙受了损失。写作毕竟是一种劳动和支出,而读书纯粹是享受和收入。我向自己发愿,今后要少写多读,人生几何,我不该亏待了自己。” 周国平 中文名称: 周国平 性 别: 男 职 务: 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生 卒 年: 1945~ 国 别: 中国 作品(未发表): 尼采的哲学贡献 省 : 上海市 生平简介 周国平 1945年7月生,上海市人,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主要学术专长是现代外国哲学。1967年7月毕业於北京大学哲学系,1978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学习,先后取得哲学硕士学位、博士学位。 主要代表作有:《尼采:在世纪的转捩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专著)、《只有一个人生》(专著)、《人与永恒》(专著)、《博士论丛》(合编)、《胡塞尔的意义理论》(论文),译有《尼采美学文选》……。 周国平简历: 1945年 7月25日生于上海 1950年 入学于上海市紫金小学 1956年 入学于上海市成都中学 1959年 入学于上海市上海中学 1962年 入学于北京大学哲学系 1968年 从北京大学毕业,到湖南农场劳动一年半,然后分配到广西资源县工作 1978年 入学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先后获哲学硕士、博士学位 1981年 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毕业,进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院工作至今 周国平著译年表 1986年 著:<苏联当代哲学>(合著),人民出版社 《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上海人民出版社(台湾版1992) 译:《论辨证法的叙述方法》(合译),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悲剧的诞生——尼采美学文选》,三联书店 《尼采诗集》,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1987年 著:《诗人哲学家》(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 译:《偶像的黄昏》,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8年 著:《人与永恒》,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0年 著:《尼采与形而上学》,湖南教育出版社 译:《谢林传》(合译),商务印书馆 1991年 著:《忧伤的情欲》,四川文艺出版社 1992年 著:《人与永恒》(增补本),上海人民出版社 《只有一个人生》,四川大学出版社(台湾版1992) 《断肠人在天涯——元代散曲新赏》,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4年 著:《今天我活着》,安徽文艺出版社 译:《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商务印书馆(香港商务版1993) 1995年 著:《迷者的悟》,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6年 著:《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广东教育出版社 《爱与孤独》,天津人民出版社 <语言与哲学——当代英美与德法传统比较研究>(合著)三联书店 周国平简介和精彩语录 周国平简介: 周国平,1945年生于上海。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著有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随感集《人与永恒》,散文集《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纪实作品《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南极无新闻--乔治王岛手记》等,1998年底以前作品结集为《周国平文集》(1-6卷),译有《尼采美学文选》、《尼采诗集》等。 周国平精彩语录: *在现实中,爱往往扮演受难者的角色,因为受难而备受赞美 *无止境的浪漫会产生另一种审美疲劳,频繁地换性伴侣也会丧失性经验的新鲜感 *沉湎于网络不能自拔,在我看来是无能的表现。有种的去找真男人真女人面对面过招 *关于好女人,我提过两个标准——灵性和弹性,现在仍觉得对。这主要是讲性格,如果这两个特征表现在身体上,也就是性感了。我崇拜的是女性,而不是每一个女人 *不论是谁,不论他(她)多么痴情或多么崇高,如果他的爱长期没有回报,始终不被爱,他的爱是坚持不下去的 *对于人的情感,科学永远只能解释局部,不能解释全部 *在真实的爱中必定包含痛苦。脆弱往往是由太依赖别人造成的 *恋爱是人生最美妙的时光之一,是神的赐予,可遇而不可求。如果真正相爱,就应该争取一种比较稳定的结合这里是他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m/zhouguoping 推荐您去看看~~ 以下是您要的资料: 1945年生于上海 1950年入学于上海市紫金小学 1956年入学于上海市成都中学 1959年入学于上海市上海中学 1962年入学于北京大学哲学系 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 1968年从北京大学毕业,到湖南农场劳动一年半,然后分配到广西资源县工作 1978年入学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先后获哲学硕士博士学位 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著有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随感集《人与永恒》,诗集《忧伤的情欲》,散文集《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纪实作品《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南极无新闻——乔治王岛手记》等,1998年底以前作品结集为《周国平文集》(1-6卷),译有《尼采美学文选》、《尼采诗集》、《偶像的黄昏》等。 周国平有读书的癖好,在他少年甚至童年时代便已见端倪。因为“那是一个求知欲汹涌勃发的年龄”,无须名著佳篇,随便一本稍微有趣的读物就能点燃周国平对书籍的强烈好奇:“回想起来,使我发现书籍之可爱的不过是上小学时读到的一本普通的儿童读物,那里面讲述了一个淘气孩子的种种恶作剧,逗得我不停地捧腹大笑。”从此以后,看得懂看不懂的书都会使他眼馋心痒。 周国平在考上北大哲学系后,尽管哲学是“凌驾于一切科学的科学”,但他对课外书还是有浓厚的阅读兴趣。上课时,课桌上摆着艾思奇编的教科书,课桌下却是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屠格涅夫、易卜生等文学家的著作。与此同时,他还醉心于写诗,写日记,积累感受。“现在看来,当年我在文学方面的这些阅读和习作并非徒劳。”周国平平静地说,“我在哲学上的趣味大约是受文学熏陶而形成的。” 周国平不但嗜爱读书,而且有购书和藏书的癖好。他说:“事实上,在书的乐趣中,购和藏占了相当一部分。爱书的朋友聚到一起,说起自己购得一本好书时的那份得意,听到别人藏有一本好书时的那股羡慕,就是明证。”谈及逛旧书店的种种乐趣,周国平兴致盎然:“当我偶尔从旧书店或书市廉价买到从前想买而错过或嫌贵而却步的书时,感到有过节一般的快乐,那份快乐简直不亚于富贾一举买下整座图书馆的快乐。”由于在购书过程中倾注了心血,交织着情感,因此,爱书的周国平即使在别的方面慷慨大度,对于书却总不免有几分吝啬。他说,这缘于“每个爱书的人想必都体会过借书与人时的复杂心情,尤其是自己喜欢的书,一旦借出,就朝夕盼归,万一有去无回,就像死了一位亲人一样,在心中为它筑了一座缅怀的墓。”周国平简历: 1945年 7月25日生于上海 1950年 入学于上海市紫金小学 1956年 入学于上海市成都中学 1959年 入学于上海市上海中学 1962年 入学于北京大学哲学系 1968年 从北京大学毕业,到湖南农场劳动一年半,然后分配到广西资源县工作 1978年 入学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先后获哲学硕士、博士学位 1981年 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毕业,进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院工作至今 周国平著译年表 1986年 著:<苏联当代哲学>(合著),人民出版社 《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上海人民出版社(台湾版1992) 译:《论辨证法的叙述方法》(合译),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悲剧的诞生——尼采美学文选》,三联书店 《尼采诗集》,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1987年 著:《诗人哲学家》(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 译:《偶像的黄昏》,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8年 著:《人与永恒》,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0年 著:《尼采与形而上学》,湖南教育出版社 译:《谢林传》(合译),商务印书馆 1991年 著:《忧伤的情欲》,四川文艺出版社 1992年 著:《人与永恒》(增补本),上海人民出版社 《只有一个人生》,四川大学出版社(台湾版1992) 《断肠人在天涯——元代散曲新赏》,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4年 著:《今天我活着》,安徽文艺出版社 译:《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商务印书馆(香港商务版1993) 1995年 著:《迷者的悟》,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6年 著:《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广东教育出版社 《爱与孤独》,天津人民出版社 <语言与哲学——当代英美与德法传统比较研究>(合著)三联书店 周国平简介和精彩语录 周国平简介: 周国平,1945年生于上海。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著有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随感集《人与永恒》,散文集《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纪实作品《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南极无新闻--乔治王岛手记》等,1998年底以前作品结集为《周国平文集》(1-6卷),译有《尼采美学文选》、《尼采诗集》等。 周国平精彩语录: *在现实中,爱往往扮演受难者的角色,因为受难而备受赞美 *无止境的浪漫会产生另一种审美疲劳,频繁地换性伴侣也会丧失性经验的新鲜感 *沉湎于网络不能自拔,在我看来是无能的表现。有种的去找真男人真女人面对面过招 *关于好女人,我提过两个标准——灵性和弹性,现在仍觉得对。这主要是讲性格,如果这两个特征表现在身体上,也就是性感了。我崇拜的是女性,而不是每一个女人 *不论是谁,不论他(她)多么痴情或多么崇高,如果他的爱长期没有回报,始终不被爱,他的爱是坚持不下去的 *对于人的情感,科学永远只能解释局部,不能解释全部 *在真实的爱中必定包含痛苦。脆弱往往是由太依赖别人造成的 *恋爱是人生最美妙的时光之一,是神的赐予,可遇而不可求。如果真正相爱,就应该争取一种比较稳定的结合这里是他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m/zhouguoping 推荐您去看看~~ 以下是您要的资料: 1945年生于上海 1950年入学于上海市紫金小学 1956年入学于上海市成都中学 1959年入学于上海市上海中学 1962年入学于北京大学哲学系 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 1968年从北京大学毕业,到湖南农场劳动一年半,然后分配到广西资源县工作 1978年入学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先后获哲学硕士博士学位 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著有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随感集《人与永恒》,诗集《忧伤的情欲》,散文集《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纪实作品《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南极无新闻——乔治王岛手记》等,1998年底以前作品结集为《周国平文集》(1-6卷),译有《尼采美学文选》、《尼采诗集》、《偶像的黄昏》等。 周国平有读书的癖好,在他少年甚至童年时代便已见端倪。因为“那是一个求知欲汹涌勃发的年龄”,无须名著佳篇,随便一本稍微有趣的读物就能点燃周国平对书籍的强烈好奇:“回想起来,使我发现书籍之可爱的不过是上小学时读到的一本普通的儿童读物,那里面讲述了一个淘气孩子的种种恶作剧,逗得我不停地捧腹大笑。”从此以后,看得懂看不懂的书都会使他眼馋心痒。 周国平在考上北大哲学系后,尽管哲学是“凌驾于一切科学的科学”,但他对课外书还是有浓厚的阅读兴趣。上课时,课桌上摆着艾思奇编的教科书,课桌下却是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屠格涅夫、易卜生等文学家的著作。与此同时,他还醉心于写诗,写日记,积累感受。“现在看来,当年我在文学方面的这些阅读和习作并非徒劳。”周国平平静地说,“我在哲学上的趣味大约是受文学熏陶而形成的。” 周国平不但嗜爱读书,而且有购书和藏书的癖好。他说:“事实上,在书的乐趣中,购和藏占了相当一部分。爱书的朋友聚到一起,说起自己购得一本好书时的那份得意,听到别人藏有一本好书时的那股羡慕,就是明证。”谈及逛旧书店的种种乐趣,周国平兴致盎然:“当我偶尔从旧书店或书市廉价买到从前想买而错过或嫌贵而却步的书时,感到有过节一般的快乐,那份快乐简直不亚于富贾一举买下整座图书馆的快乐。”由于在购书过程中倾注了心血,交织着情感,因此,爱书的周国平即使在别的方面慷慨大度,对于书却总不免有几分吝啬。他说,这缘于“每个爱书的人想必都体会过借书与人时的复杂心情,尤其是自己喜欢的书,一旦借出,就朝夕盼归,万一有去无回,就像死了一位亲人一样,在心中为它筑了一座缅怀的墓。”
2023-07-04 17:10:4712

那些作家的散文关于人生哲理

当代的当属周国平了 散文《安静》《各自的朝圣路》 另外,更加推荐他的随笔集《人与永恒》《风中的纸屑》《断章与碎句》 《人与永恒》是周国平的代表作之一,以随笔短语的形式阐述了他毕生对人生问题的关注和思考,包括人、自然和生命、爱、孤独、人生、美、超脱、幸福和痛苦、幽默、女人和男人、天才、婚姻、死、时间和永恒等26个话题,内容精辟而深刻,文字优美而富哲理。《人与永恒》是他最受读者欢迎,也是他最喜欢的一本书。这本书贯穿着对人生重大问题的哲学思考,诸如生命,痛苦,爱……周国平的文字是送给热爱生活,情感深沉丰富,追寻人生价值探求生命意义的读者的一份珍贵的礼物。 《人与永恒》是第一本,接下来的两本是他随后出的,都很好看的 ====另外我想告诉你,《妞妞》是纪实文学,林清玄选的主要是菩提系列很好很受欢迎,是佛理性的   哲理散文当属 周国平先生第一 若作品集:《各自的朝圣路》《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   门安静地闭拢。门像一种淡然的眼神,与世无争。争斗喧闹的是人。门悠悠的背后,隐藏着何等样的奥秘?门外拥挤不堪。还有什么比门,更能象征人生?   不知道是需要隐秘,还是需要回避,我极希望推开一扇门,让心灵在门的自然掩闭之后躲进极乐的静谧或与悲伤的秘密搏斗之中。一个孤寂的人,推开一扇孤寂的门,阒寂无声。   门,镶着木纹花边的门,意味深长。   门内炉火正旺?   酒吧的门在暖味的灯光下,期待。颜色深沉、古朴、厚重。推开它,现代生活方式的活泼多姿就跃动在眼帘。而推门那一刻的古典与凝重的感觉还粘留在手中。人总会一个激灵,仿佛从时空的隧道里骤然降至。   豪华大酒店的门完全远离了门的概念。仿佛只需一个意念,两块大玻璃便像被坚利之船驶过的冰自动分裂,无论是实际还是心理,我们都没有推门的感觉。门背后原是私人的与隐私的。   《蒙田随笔》、《周国平散文选》、《林清玄散文选》   我喜欢李国文的散文,推荐《李国文读史》。 “司马迁必须活下去,只有活得比刘彻长,哪怕长一分钟,一秒钟,这个能“宫”他××的皇帝,就再无可能“宫”他的不朽之作。现在,“略输文采”的汉武帝终于真正输了,终于走向死亡,而在精神上彻底升华了的司马迁,此时此刻,那个早已不是他的,还给他带来羞辱的肉体躯壳,已无存在的必要。于是,我们这位史圣,遂不知所终地在人间蒸发了。”(摘自《司马迁的悲哀》)   余秋雨 《沙原隐泉》
2023-07-04 17:11:261

周国平的资料急用~

周国平简介 出生年月:1946年 籍贯:上海人 毕业院校:北京大学哲学系 代表作:《爱与孤独》 《岁月与性情》 《人与永恒》等 主要经历 周国平:著名诗人、哲学家。曾著有纪实文学《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学术著作《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销量均突破十万。另有《守望的距离》、《人与永恒》等散文集,以及《悲剧的诞生》、《偶像的黄昏》等多部译著。部分作品被译成多国文字...... 出生年月:1946年 籍贯:上海人 毕业院校:北京大学哲学系 代表作:《爱与孤独》 《岁月与性情》 《人与永恒》等 主要经历周国平,1945年生于上海,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著有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 在我们使用的教材语文版的第六册有他的一篇叫《家》的文章! 周国平,1946年生于上海。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著有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 、《尼采与形而上学》,随感集《人与永恒》,诗集《忧伤的情欲》,散文集《守望的距离》,自传《岁月与性情》等。 可到以下网址查看他的著作! 周国平,1946年生于上海。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著有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 、《尼采与形而上学》,随感集《人与永恒》,诗集《忧伤的情欲》,散文集《守望的距离》,自传《岁月与性情》等。 周国平,1945年生于上海,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著有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随感集《人与永恒》,诗集《忧伤的情欲》,散文集《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纪实作品《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南极无新闻——乔治王岛手记》等,1998年底以前作品结集为《周国平文集》(1-6卷),译有《尼采美学文选》、《尼采诗集》、《偶像的黄昏》等。 大学里曾流传一句话:“男生不可不读王小波,女生不可不读周国平。”周国平的作品以其文采和哲思赢得了无数读者的青睐,无论花季还是老年,都能从他的文字中收获智慧和超然。 主要作品有:各自的朝圣路安静守望的距离 妞妞岁月与性情 参考资料:作家导读周国平的个人资料: 1945年生于上海 1950年入学于上海市紫金小学 1956年入学于上海市成都中学 1959年入学于上海市上海中学 1962年入学于北京大学哲学系 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 1968年从北京大学毕业,到湖南农场劳动一年半,然后分配到广西资源县工作 1978年入学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先后获哲学硕士博士学位 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著有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随感集《人与永恒》,诗集《忧伤的情欲》,散文集《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纪实作品《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南极无新闻——乔治王岛手记》等,1998年底以前作品结集为《周国平文集》(1-6卷),译有《尼采美学文选》、《尼采诗集》、《偶像的黄昏》等。 周国平有读书的癖好,在他少年甚至童年时代便已见端倪。因为“那是一个求知欲汹涌勃发的年龄”,无须名著佳篇,随便一本稍微有趣的读物就能点燃周国平对书籍的强烈好奇:“回想起来,使我发现书籍之可爱的不过是上小学时读到的一本普通的儿童读物,那里面讲述了一个淘气孩子的种种恶作剧,逗得我不停地捧腹大笑。”从此以后,看得懂看不懂的书都会使他眼馋心痒。 周国平在考上北大哲学系后,尽管哲学是“凌驾于一切科学的科学”,但他对课外书还是有浓厚的阅读兴趣。上课时,课桌上摆着艾思奇编的教科书,课桌下却是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屠格涅夫、易卜生等文学家的著作。与此同时,他还醉心于写诗,写日记,积累感受。“现在看来,当年我在文学方面的这些阅读和习作并非徒劳。”周国平平静地说,“我在哲学上的趣味大约是受文学熏陶而形成的。” 周国平不但嗜爱读书,而且有购书和藏书的癖好。他说:“事实上,在书的乐趣中,购和藏占了相当一部分。爱书的朋友聚到一起,说起自己购得一本好书时的那份得意,听到别人藏有一本好书时的那股羡慕,就是明证。”谈及逛旧书店的种种乐趣,周国平兴致盎然:“当我偶尔从旧书店或书市廉价买到从前想买而错过或嫌贵而却步的书时,感到有过节一般的快乐,那份快乐简直不亚于富贾一举买下整座图书馆的快乐。”由于在购书过程中倾注了心血,交织着情感,因此,爱书的周国平即使在别的方面慷慨大度,对于书却总不免有几分吝啬。他说,这缘于“每个爱书的人想必都体会过借书与人时的复杂心情,尤其是自己喜欢的书,一旦借出,就朝夕盼归,万一有去无回,就像死了一位亲人一样,在心中为它筑了一座缅怀的墓。” 因此,周国平总喜欢把书比作“友人”或“伴侣”。他说常置案头的“座右书”是些最知己的朋友,又说翻开新书的心情就像在寂寞的人生旅途上为自己搜寻新的伴侣,而随手打开一本熟悉的书则像是不期而遇一位老友。他还借吉辛之口叹息那些无缘再读一遍的好书如同从前偶然邂逅的友人,倘若临终时记起它们,“这最后的诀别之中将含着怎样的惋惜”! 当今有不少爱读书的人,读到后来,有一天自己会拿起笔来写书,周国平也是其中之一。由于勤奋笔耕,他现已成为一位著名的散文家。周国平告诉记者:“我承认我从写作中获得了许多快乐,但是,这种快乐并不能代替读书的快乐。有时候我还觉得,写作侵占了我的读书时间,使我蒙受了损失。写作毕竟是一种劳动和支出,而读书纯粹是享受和收入。我向自己发愿,今后要少写多读,人生几何,我不该亏待了自己。” 这里是他的博客:http://book.sina.com.cn/nzt/1095142697_zhouguopingzxj/ http://blog.sina.com.cn/m/zhouguoping 推荐您去看看~~ 以下是您要的资料: 1945年生于上海 1950年入学于上海市紫金小学 1956年入学于上海市成都中学 1959年入学于上海市上海中学 1962年入学于北京大学哲学系 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 1968年从北京大学毕业,到湖南农场劳动一年半,然后分配到广西资源县工作 1978年入学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先后获哲学硕士博士学位 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著有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随感集《人与永恒》,诗集《忧伤的情欲》,散文集《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纪实作品《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南极无新闻——乔治王岛手记》等,1998年底以前作品结集为《周国平文集》(1-6卷),译有《尼采美学文选》、《尼采诗集》、《偶像的黄昏》等。 周国平有读书的癖好,在他少年甚至童年时代便已见端倪。因为“那是一个求知欲汹涌勃发的年龄”,无须名著佳篇,随便一本稍微有趣的读物就能点燃周国平对书籍的强烈好奇:“回想起来,使我发现书籍之可爱的不过是上小学时读到的一本普通的儿童读物,那里面讲述了一个淘气孩子的种种恶作剧,逗得我不停地捧腹大笑。”从此以后,看得懂看不懂的书都会使他眼馋心痒。 周国平在考上北大哲学系后,尽管哲学是“凌驾于一切科学的科学”,但他对课外书还是有浓厚的阅读兴趣。上课时,课桌上摆着艾思奇编的教科书,课桌下却是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屠格涅夫、易卜生等文学家的著作。与此同时,他还醉心于写诗,写日记,积累感受。“现在看来,当年我在文学方面的这些阅读和习作并非徒劳。”周国平平静地说,“我在哲学上的趣味大约是受文学熏陶而形成的。” 周国平不但嗜爱读书,而且有购书和藏书的癖好。他说:“事实上,在书的乐趣中,购和藏占了相当一部分。爱书的朋友聚到一起,说起自己购得一本好书时的那份得意,听到别人藏有一本好书时的那股羡慕,就是明证。”谈及逛旧书店的种种乐趣,周国平兴致盎然:“当我偶尔从旧书店或书市廉价买到从前想买而错过或嫌贵而却步的书时,感到有过节一般的快乐,那份快乐简直不亚于富贾一举买下整座图书馆的快乐。”由于在购书过程中倾注了心血,交织着情感,因此,爱书的周国平即使在别的方面慷慨大度,对于书却总不免有几分吝啬。他说,这缘于“每个爱书的人想必都体会过借书与人时的复杂心情,尤其是自己喜欢的书,一旦借出,就朝夕盼归,万一有去无回,就像死了一位亲人一样,在心中为它筑了一座缅怀的墓。” 因此,周国平总喜欢把书比作“友人”或“伴侣”。他说常置案头的“座右书”是些最知己的朋友,又说翻开新书的心情就像在寂寞的人生旅途上为自己搜寻新的伴侣,而随手打开一本熟悉的书则像是不期而遇一位老友。他还借吉辛之口叹息那些无缘再读一遍的好书如同从前偶然邂逅的友人,倘若临终时记起它们,“这最后的诀别之中将含着怎样的惋惜”! 当今有不少爱读书的人,读到后来,有一天自己会拿起笔来写书,周国平也是其中之一。由于勤奋笔耕,他现已成为一位著名的散文家。周国平告诉记者:“我承认我从写作中获得了许多快乐,但是,这种快乐并不能代替读书的快乐。有时候我还觉得,写作侵占了我的读书时间,使我蒙受了损失。写作毕竟是一种劳动和支出,而读书纯粹是享受和收入。我向自己发愿,今后要少写多读,人生几何,我不该亏待了自己。” 周国平 中文名称: 周国平 性 别: 男 职 务: 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生 卒 年: 1945~ 国 别: 中国 作品(未发表): 尼采的哲学贡献 省 : 上海市 生平简介 周国平 1945年7月生,上海市人,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主要学术专长是现代外国哲学。1967年7月毕业於北京大学哲学系,1978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学习,先后取得哲学硕士学位、博士学位。 主要代表作有:《尼采:在世纪的转捩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专著)、《只有一个人生》(专著)、《人与永恒》(专著)、《博士论丛》(合编)、《胡塞尔的意义理论》(论文),译有《尼采美学文选》……。 周国平简历: 1945年 7月25日生于上海 1950年 入学于上海市紫金小学 1956年 入学于上海市成都中学 1959年 入学于上海市上海中学 1962年 入学于北京大学哲学系 1968年 从北京大学毕业,到湖南农场劳动一年半,然后分配到广西资源县工作 1978年 入学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先后获哲学硕士、博士学位 1981年 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毕业,进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院工作至今 周国平著译年表 1986年 著:<苏联当代哲学>(合著),人民出版社 《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上海人民出版社(台湾版1992) 译:《论辨证法的叙述方法》(合译),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悲剧的诞生——尼采美学文选》,三联书店 《尼采诗集》,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1987年 著:《诗人哲学家》(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 译:《偶像的黄昏》,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8年 著:《人与永恒》,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0年 著:《尼采与形而上学》,湖南教育出版社 译:《谢林传》(合译),商务印书馆 1991年 著:《忧伤的情欲》,四川文艺出版社 1992年 著:《人与永恒》(增补本),上海人民出版社 《只有一个人生》,四川大学出版社(台湾版1992) 《断肠人在天涯——元代散曲新赏》,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4年 著:《今天我活着》,安徽文艺出版社 译:《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商务印书馆(香港商务版1993) 1995年 著:《迷者的悟》,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6年 著:《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广东教育出版社 《爱与孤独》,天津人民出版社 <语言与哲学——当代英美与德法传统比较研究>(合著)三联书店 周国平简介和精彩语录 周国平简介: 周国平,1945年生于上海。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著有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随感集《人与永恒》,散文集《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纪实作品《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南极无新闻--乔治王岛手记》等,1998年底以前作品结集为《周国平文集》(1-6卷),译有《尼采美学文选》、《尼采诗集》等。 周国平精彩语录: *在现实中,爱往往扮演受难者的角色,因为受难而备受赞美 *无止境的浪漫会产生另一种审美疲劳,频繁地换性伴侣也会丧失性经验的新鲜感 *沉湎于网络不能自拔,在我看来是无能的表现。有种的去找真男人真女人面对面过招 *关于好女人,我提过两个标准——灵性和弹性,现在仍觉得对。这主要是讲性格,如果这两个特征表现在身体上,也就是性感了。我崇拜的是女性,而不是每一个女人 *不论是谁,不论他(她)多么痴情或多么崇高,如果他的爱长期没有回报,始终不被爱,他的爱是坚持不下去的 *对于人的情感,科学永远只能解释局部,不能解释全部 *在真实的爱中必定包含痛苦。脆弱往往是由太依赖别人造成的 *恋爱是人生最美妙的时光之一,是神的赐予,可遇而不可求。如果真正相爱,就应该争取一种比较稳定的结合这里是他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m/zhouguoping 推荐您去看看~~ 以下是您要的资料: 1945年生于上海 1950年入学于上海市紫金小学 1956年入学于上海市成都中学 1959年入学于上海市上海中学 1962年入学于北京大学哲学系 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 1968年从北京大学毕业,到湖南农场劳动一年半,然后分配到广西资源县工作 1978年入学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先后获哲学硕士博士学位 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著有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随感集《人与永恒》,诗集《忧伤的情欲》,散文集《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纪实作品《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南极无新闻——乔治王岛手记》等,1998年底以前作品结集为《周国平文集》(1-6卷),译有《尼采美学文选》、《尼采诗集》、《偶像的黄昏》等。 周国平有读书的癖好,在他少年甚至童年时代便已见端倪。因为“那是一个求知欲汹涌勃发的年龄”,无须名著佳篇,随便一本稍微有趣的读物就能点燃周国平对书籍的强烈好奇:“回想起来,使我发现书籍之可爱的不过是上小学时读到的一本普通的儿童读物,那里面讲述了一个淘气孩子的种种恶作剧,逗得我不停地捧腹大笑。”从此以后,看得懂看不懂的书都会使他眼馋心痒。 周国平在考上北大哲学系后,尽管哲学是“凌驾于一切科学的科学”,但他对课外书还是有浓厚的阅读兴趣。上课时,课桌上摆着艾思奇编的教科书,课桌下却是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屠格涅夫、易卜生等文学家的著作。与此同时,他还醉心于写诗,写日记,积累感受。“现在看来,当年我在文学方面的这些阅读和习作并非徒劳。”周国平平静地说,“我在哲学上的趣味大约是受文学熏陶而形成的。” 周国平不但嗜爱读书,而且有购书和藏书的癖好。他说:“事实上,在书的乐趣中,购和藏占了相当一部分。爱书的朋友聚到一起,说起自己购得一本好书时的那份得意,听到别人藏有一本好书时的那股羡慕,就是明证。”谈及逛旧书店的种种乐趣,周国平兴致盎然:“当我偶尔从旧书店或书市廉价买到从前想买而错过或嫌贵而却步的书时,感到有过节一般的快乐,那份快乐简直不亚于富贾一举买下整座图书馆的快乐。”由于在购书过程中倾注了心血,交织着情感,因此,爱书的周国平即使在别的方面慷慨大度,对于书却总不免有几分吝啬。他说,这缘于“每个爱书的人想必都体会过借书与人时的复杂心情,尤其是自己喜欢的书,一旦借出,就朝夕盼归,万一有去无回,就像死了一位亲人一样,在心中为它筑了一座缅怀的墓。”
2023-07-04 17:11:5012

周国平的一生经历

  大学里曾流传一句话:“男生不可不读王小波,女生不可不读周国平。”周国平的作品以其文采和哲思赢得了无数读者的青睐,无论花季还是老年,都能从他的文字中收获智慧和超然。  周国平简历  1945年7月25日生于上海  1950年在上海市紫金小学读小学  1956年在上海市成都中学读初中  1959年在上海市上海中学读高中  1962年在北京大学哲学系读本科  1968年从北京大学毕业,到湖南军队农场劳动一年半,然后分配到广西资源县工作,任县委宣传部理论干事和县委党校教员  1978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读硕士研究生课程  1981年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毕业,获哲学硕士学位,进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至今,开始时受聘为助理研究员  1984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在职读博士研究生课程,毕业后获哲学博士学位  1988年受聘为副研究员  1994年受聘为研究员  周国平出版年表:  1986 著:《苏联当代哲学》(合著),人民出版社。  《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上海人民出版社。  译:《论辩证法的叙述方法》(合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悲剧的诞生——尼采美学文选》,三联书店。  《尼采诗集》,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1987 著:《诗人哲学家》(主编和合著),上海人民出版社。  译:《偶像的黄昏》,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8 著:《人与永恒》,上海人民出版社 。  1990 著:《尼采与形而上学》,湖南教育出版社。  译:《谢林传》(合译),商务印书馆。  1991 著:《忧伤的情欲》,四川文艺出版社 。  1992 著:《人与永恒》(增补本),上海人民出版社。  《只有一个人生》,四川大学出版社。  《断肠人在天涯——元代散曲新赏》,四川人民出版社。  《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台湾林郁工作室。  《只有一个人生》,台湾林郁工作室。  1993 译:《理性边缘的哲学——尼采论哲学之源》,香港商务印书馆。  1994 著:《今天我活着》,安徽文艺出版社。  译:《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5 著:《迷者的悟》,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6 著:《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广东教育出版社。  《爱与孤独》,天津人民出版社。  《语言与哲学——当代英美与德法传统比较研究》(合著),三联书店。  《守望的距离——周国平散文集》,东方出版社。  《周国平文集》(1—5卷),陕西人民出版社。  《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上海人民出版社。  《徘徊在人生的空地上》,湖南文艺出版社。  《对世界的认识》,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  译:《偶像的黄昏》,光明日报出版社。  《悲剧的诞生》,华龄出版社。  1997 著:《当代散文名家精品文库u2022周国平卷》,四川人民出版社。  《周国平散文》(上,下),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精神的故乡》,广东教育出版社。  1998 著:《精神的故乡》,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  《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  1999 著:《周国平哲理美文》,广东人民出版社。  《周国平散文》,浙江文艺出版社。  《各自的朝圣路——周国平散文二集》,东方出版社。  《人生圆桌》(主编和合著),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0 著:《周国平小语》,广东人民出版社。  《人生哲思语编》,上海辞书出版社。  《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插图珍藏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人与永恒》,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  《人生圆桌》(主编和合著),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  译:《悲剧的诞生》,台湾城邦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2001 著:《安静的位置——周国平散文生命感悟篇》,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爱与孤独——周国平散文情感体验篇》,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朝圣的心路——周国平散文灵魂守望篇》,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经典的理由——周国平散文读书趣味篇》,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另一种存在——周国平散文写作情怀篇》,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无用之学——周国平散文哲学家园篇》,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街头的自语——周国平散文人间随笔篇》,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自由风格》(与崔健合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享受生命》,浙江文艺出版社。  《周国平文集》第6卷,陕西人民出版社。  译:《悲剧的诞生》(插图珍藏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著:《南极无新闻——乔治王岛手记》,海南出版社。  《安静》,北岳文艺出版社。  《灵魂只能独行》,海南出版社。  《爱情不风流》,海南出版社。  《智性时光》,海南出版社。  《风中的纸屑》,海南出版社。  《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台湾上游出版社。  译:《疯狂的意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著:《守望的距离》(修订本),北岳文艺出版社。  《妞妞》(日译本),日本PHP出版社。  2004 著:《各自的朝圣路》,北岳文艺出版社。  《周国平自选集》,海南出版社。  《岁月与性情——我的心灵自传》,长江文艺出版社。  《我的心灵自传》,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  译:《悲剧的诞生——尼采美学文选》(修订本),北岳文艺出版社。  2005 著:《周国平作品精选》,长江文艺出版社。  《灯灯亮了——我的女儿妞妞》,台湾张老师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周国平哲理美文》,吉林文史出版社。  《人生哲思录》,上海译文出版社。  周国平:盼望重新踏上这条心灵之路  7月9日,参加去年体验之旅及今年戈壁挑战赛的学者和商学院学员重新汇聚一堂,重温那段历经风雨的日子。在活动现场,我们看到了著名学者周国平先生并进行了一次简短的采访。  在今年参加戈壁挑战赛的队员手记中了解到,这一路的地形基本上是荒滩戈壁盐碱地,遍布骆驼刺,还经常受到草兵和蚂蟥的骚扰,可以说是环境恶略困难重重。那是什么动力让您坚持走完全程的呢?  周国平:首先我并不觉得特别艰苦,四天一路走下来虽然有点累,但是我觉得不是特别的需要很大的毅力来完成,自己还是能胜任的。要说动力嘛,我觉得这是很有意思的事情,对我而言,对我本身来说,这种经历是比较少的,徒步走戈壁这件事本身就非常有吸引力,而且这是玄奘走过的道路,这肯定是有文化含量在里面的。  您曾经谈到,最优秀的人身上都有着一些独特的特性,那么玄奘法师的身上也具备这样的特性吗?  周国平:不管怎么说,玄奘身上具有最优秀人的品质,他有毅力,专注,把一件事情做好的这种勇气、这种力量是很强有力的,而且他这个人还很细致,很细心,他翻译了许多经文著作,这是很多人无法做到的。  在您的博客中有一篇叫做“忘记玄奘是可耻的”文章,对于这个观点,一些网友说,我不信佛教,玄奘拯救的是印度文明,忘记也好,了解也好,玄奘对我没有什么意义,也谈不上什么可耻,您是如何看待这样的看法?  周国平:关于“忘记玄奘是可耻的”这个话题,有些网友也问过我,觉得这个词用的太狠了。我是故意用的很一点的,我就是想要引起人们注意这个问题。这个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说:一个是在亚洲很多地方,包括日本、印度这些国家,很多老百姓都是知道他的,在印度,据说玄奘是家喻户晓,我相信这一点。包括吉尔吉斯斯坦,在书云的那个书里看到,她到了吉尔吉斯斯坦,去走玄奘的道路,想让当地人了解她的目的,又不知道怎么跟他们说,这个时候小旅店的老板娘拿出一幅吉尔吉斯斯坦的地图,那个上面有玄奘的拓像,说那是我们的英雄。  这样一对比,我们中国的很多人不知道玄奘,或者仅仅知道唐僧,电视上的唐僧,我觉得这个很可悲。电视上的唐僧和吴承恩笔下的唐僧还是不一样的,那实际上是一个娱乐化的形象,只知道这样的一个娱乐的形象而不知道我们民族历史上的一位伟大的人物,这是很可悲的。  我就要讲到这一点,玄奘不仅仅是一个佛教徒,意义不仅仅在佛教,虽然他对佛教有很大的贡献。我对他的定位是一个伟大的信仰者和一个伟大的学者,他在学术上的贡献是非常大的。他代表着一种民族的伟大的精神,这种精神是我们民族特别需要的,实际上这种精神我们是缺乏的,但是我们当中一些伟大的人物具备这种精神,玄奘就有。这是一种认真的追求真理的精神!这种精神是中华民族缺少的,象玄奘这样的伟大人物有,而我们把它忘记掉,不去发扬它,那么这就是可耻的。  您去年已经参加了一次“重走玄奘路”的活动,那么是什么吸引您再次踏上玄奘路呢?  周国平:去年走的“玄奘路”毕竟是很小的一段,只是玄奘离开中国内地走的一小段,这个多的是感受行走的感觉,但是玄奘他走的路是很长的,他的目的是要去印度取经,如果我仅走这么一小段,那么我的感觉是遗憾的,我想,把这条西行路完整地走一下的话,我对玄奘当年的经历会有一种更加深刻的体会。而且,走这条路不仅是走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之路,同时也是走我们的心灵之路!  周国平,1945年7月生于上海。196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78年入学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系,先后获哲学硕士、博士学位;1981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工作至今。主要著作有《苏联当代哲学》(合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人与永恒》《尼采与形而上学》《忧伤的情欲》《只有一个人生》《今天我活着》《爱与孤独》等;译著有《论辩证法的叙述方法》(合译)《偶像的黄昏》《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等。其散文长于用文学的形式谈哲学,诸如生命的意义、死亡、性与爱、自我、灵魂与超越等,虔诚探索现代人精神生活中的普遍困惑,重视观照心灵的历程与磨难,寓哲理于常情中,深入浅出,平易之中多见理趣。  《白兔和月亮》讲解(周国平)  这篇寓言旨在说明,对于事物的审美态度和功利态度是不同的,甚至是互相排斥的。我们要能够发现和欣赏对象的美,就不可抱一种占有的态度。  开始的时候,白兔之所以会是“赏月的行家”,觉得“月的阴晴圆缺无不各具风韵”,就因为在她和月亮之间不存在一种功利关系。这个时候,她的心态是轻松自由的,“无忧无虑”的。可是,在诸神之王宣布月亮归属于她以后,她与月亮之间的关系完全改变了,变成了一种功利关系。在这种关系支配下,她的心态也由无忧无虑变成了患得患失。在她眼里,月亮不再是大自然的美景,而是她的私有财产,她的全部心思集中在不让她的财产遭到侵犯和损害,如何还能欣赏月亮的美呢?  对于美的本质,历来有不同的解释。不过,有一个占上风的认识,便是认为美的欣赏和利益的计算是不相容的。在西方美学史上,德国哲学家康德最早提出,美感是无利害关系的快感。还有人用游戏说和距离说来解释美感,强调审美状态是一种游戏状态,审美主体必须与对象保持一定距离,这些说法都蕴涵着无利害关系这一观点。中国的审美传统主要来自道家,也是强调一种“游于物之外”的超脱态度和闲适心态。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有些人遇事总是计算利益,贪图占有,生活在焦虑之中,有些人则比较超脱,心胸宽阔,能够真正享受生命的乐趣。所以,审美和功利不仅是看事物的两种不同的眼光,而且也是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那么,这篇寓言就不只是要解释美感的性质了,它的更深的涵义是提倡一种审美的人生态度。  《落难的王子》讲解(周国平)  这篇寓言是有感而写的。在写作时,我自己正遭受着一个灾难。当时,我有了一个女儿,出生不久便被诊断患有绝症,注定夭折。我确实听到了旁人的叹息,说如果这样的灾难落在他们头上,他们可受不了。我回想起以前看到别人遭受灾难时,我自己也会有类似的心理感受。于是,产生了这篇寓言的构思。  在寓言中,别人对我的灾难的叹息是一个事实,完全是来自生活的。我虚构了一个王子,通过王子对别人的灾难的叹息,我对王子的灾难的叹息,衔接上别人对我的灾难的叹息,揭示了这样的叹息的普遍性及其没有道理。  在这个世界上,的确每天都在发生着灾难。可是,通常的情况是,当灾难没有落到我们自己头上时,作为旁观者,我们往往不敢设想这灾难落在自己头上怎么办。然而,事实上,一旦这种情形发生——它完全可能发生——你就必须承受,往往也就能够承受。王子说的话是一个真理:“凡是人间的灾难,无论落到谁头上,谁都得受着,而且都受得了。”为什么呢?因为最低限度,生命本能会迫使你正视和迎战灾难,不让自己被灾难打倒。  所以,这篇寓言讲的是应该如何对待苦难的道理。这道理有二:第一,苦难是人生的题中应有之义,我们切不可怀侥幸的心理,认为苦难只会落在别人头上,而应该对自己遭遇苦难有足够的精神准备;第二,一旦遭遇苦难,我们就要勇敢地面对,以有尊严的态度来承受。  我曾写过以下这段话,可做理解这篇寓言的参考:“定理一:人是注定要忍受不可忍受的苦难的。由此推导出定理二:所以,世上没有不可忍受的苦难。”  按:我最近四年的散文结集《善良 丰富 高贵》将在6月份出版,以下是该书的自序。  序  本书收入了我自2002年8月到2006年12月所写的文章,是《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之后我的第四个散文结集。我一向不高产,前三次结集,间隔是三年上下,这次超过了四年。四年多的文字往这里一堆,内容显得芜杂,我自己看了也惭愧。  这四年多里,含我的一个本命年,而且是岁满甲子的大本命年。有一天,我去单位,人事干部把一个崭新的退休证交给我,没有让我填任何表格、办任何手续,我欣赏这不同寻常的效率。我也欣赏我那个研究室的主任,他知道我的脾气,免去了例行的嗑瓜子、讲客套话的告别会。总之,我清清爽爽地退休了。常有人不平,说我这样的学者,精力正旺盛,不该这么早让退休。他们真是不了解国情。其实,在现行体制下,如我之辈,对学术机构里的官场规则、潜规则不感兴趣也一窍不通,单位里早已没有我什么事了,从这一点讲,我早已退休。另一方面呢,既然我一如既往地做着我喜欢做的事,从这一点讲,我又未尝退休。在我近年的生活中,退休实在是对我影响最微小的一件事。  不过,本命年到底是本命年,让我这个不曾上过法庭的人一下子遭遇了三个官司。其中一个,我当原告,赢了,但被告躲了起来,无法执行,没有尝到赢的快乐。另两个,我当被告,也赢了,人家不依不饶,都上诉,最终仍是我赢,但耗掉了许多时间和心情,也没有尝到赢的快乐。打官司费钱又累心,绝无快乐可言,只是落到了我头上,不得不承受,据说是做名人的代价。收获自然是有的。从大里说,官司分别涉及与伪书作斗争和捍卫言论自由,是尽一份社会责任。从小里说,接触了从前陌生的人和事,长了见识,比如与品行各异的律师打交道,感触良多。曾经有写一部《本命年纪事》的打算,事过境迁,现在只是把若干资料收在了本书中,留一份简单的记录。  读者会发现,与以前比,本书中批评社会现实的文字多了。部分的原因是,《新京报》约我为“时事评论”版面写专栏文章,促使我更多地关注社会上正在发生的“时事”,书中这类文章基本上缘此而写。当然,前提是我自己有话要说,尤其对于今天的教育界和学术界,因为身在此界之边缘,耳闻目睹的怪现状太多,便把心中的愤懑喊了一些出来。不过,我自己对这些文字并不满意,不认为它们能够对革除弊端起多大作用。我最喜欢做的事情,仍是静心读大师们的书,在其引领下深入思考人类精神生活的问题,从精神层面上关注今天的现实。这决不是自私,因为我相信,中国的前途最终将取决于中国人的精神状况。  通过阅读经典,我始终生活在人类伟大心灵所建造的那个世界里。这些伟大心灵使我坚定地相信,人的心灵应该是善良、丰富、高贵的。我最不能原谅今天教育界和学术界的,也正是本应以传承这些心灵品质为主要使命的领域,现在竟也不把它们当一回事。然而,不管现实多么令人失望,每次重温历史上伟大心灵的榜样,我便恢复了对未来的信心。正如歌德的诗所说:“人的榜样教我们相信神的存在。”他所说的“人的榜样”,就是指拥有善良、高贵品质的人,这样的人的存在证明了人是有神性的。在今天的时代,有一些人的灵魂已经彻底堕落,我们不能再指望他们,但是,我们必须指望善的种子会在广大的人心中培育和繁衍,这便是希望之所在。  本书的书名原是书中一篇文章的标题,我以之为全书的总题,因为这六个字是我这些年思考的一个总结,表达了我在本书出版时最想说的话。
2023-07-04 17:12:302

周国平简介

周国平,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当代著名学者、作家、哲学研究者,是中国研究哲学家尼采的著名学者之一。1945年生于上海,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1984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在职读博士研究生课程,毕业后获哲学博士学位。2009年受聘为西南政法大学兼职教授。著有:《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散文集《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善良丰富高贵》,纪实作品《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岁月与性情——我的心灵自传》《偶尔远行》《宝贝,宝贝》,随感集《人与永恒》《风中的纸屑》《碎句与短章》,诗集《忧伤的情欲》,以及《人生哲思录》《周国平人文讲演录》等,译有《尼采美学文选》《尼采诗集》《偶像的黄昏》等。扩展资料:周国平的作品语录1、一个不曾用自己的脚在路上踩下脚印的人,不会找到一条真正属于自己的路。2、在这个没有上帝的世界上,谁敢说自己已经贯通一切歧路和绝境,因而不再困惑,也不再需要寻找了?我将永远困惑,也永远寻找。困惑是我的诚实,寻找是我的勇敢。3、可以没有爱情,但如果没有对爱情的憧憬,哪里还有青春?可以没有理解,但如果没有对理解的期待,哪里还有创造?可以没有所等的一切,但如果没有等待,哪里还有人生?4、人生唯一有把握不会落空的等待是那必然到来的死亡。但是,人们都似乎忘了这一点而等着别的什么,甚至死到临头仍执迷不悟。我对这种情形感到悲哀又感到满意。5、苦难可以激发生机,也可以扼杀生机;可以磨练意志,也可以摧垮意志;可以启迪智慧,也可以蒙蔽智慧;可以高扬人格,也可以贬抑人格,——这全看受苦者的素质如何。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周国平
2023-07-04 17:12:391

周国平作品推荐

1986 著:《苏联当代哲学》(合著),人民出版社。 《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上海人民出版社。 译:《论辩证法的叙述方法》(合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悲剧的诞生——尼采美学文选》,三联书店。 《尼采诗集》,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1987 著:《诗人哲学家》(主编和合著),上海人民出版社。 译:《偶像的黄昏》,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8 著:《人与永恒》,上海人民出版社 。 1990 著:《尼采与形而上学》,湖南教育出版社。 译:《谢林传》(合译),商务印书馆。 1991 著:《忧伤的情欲》,四川文艺出版社 。 1992 著:《人与永恒》(增补本),上海人民出版社。 《只有一个人生》,四川大学出版社。 《断肠人在天涯——元代散曲新赏》,四川人民出版社。 《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台湾林郁工作室。 《只有一个人生》,台湾林郁工作室。 1993 译:《理性边缘的哲学——尼采论哲学之源》,香港商务印书馆。 1994 著:《今天我活着》,安徽文艺出版社。 译:《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5 著:《迷者的悟》,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6 著:《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广东教育出版社。 《爱与孤独》,天津人民出版社。 《语言与哲学——当代英美与德法传统比较研究》(合著),三联书店。 《守望的距离——周国平散文集》,东方出版社。 《周国平文集》(1—5卷),陕西人民出版社。 《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上海人民出版社。 《徘徊在人生的空地上》,湖南文艺出版社。 《对世界的认识》,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 译:《偶像的黄昏》,光明日报出版社。 《悲剧的诞生》,华龄出版社。 1997 著:《当代散文名家精品文库u2022周国平卷》,四川人民出版社。 《周国平散文》(上,下),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精神的故乡》,广东教育出版社。 1998 著:《精神的故乡》,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 《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 1999 著:《周国平哲理美文》,广东人民出版社。 《周国平散文》,浙江文艺出版社。 《各自的朝圣路——周国平散文二集》,东方出版社。 《人生圆桌》(主编和合著),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0 著:《周国平小语》,广东人民出版社。 《人生哲思语编》,上海辞书出版社。 《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插图珍藏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人与永恒》,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 《人生圆桌》(主编和合著),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 译:《悲剧的诞生》,台湾城邦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2001 著:《安静的位置——周国平散文生命感悟篇》,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爱与孤独——周国平散文情感体验篇》,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朝圣的心路——周国平散文灵魂守望篇》,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经典的理由——周国平散文读书趣味篇》,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另一种存在——周国平散文写作情怀篇》,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无用之学——周国平散文哲学家园篇》,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街头的自语——周国平散文人间随笔篇》,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自由风格》(与崔健合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享受生命》,浙江文艺出版社。 《周国平文集》第6卷,陕西人民出版社。 译:《悲剧的诞生》(插图珍藏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著:《南极无新闻——乔治王岛手记》,海南出版社。 《安静》,北岳文艺出版社。 《灵魂只能独行》,海南出版社。 《爱情不风流》,海南出版社。 《智性时光》,海南出版社。 《风中的纸屑》,海南出版社。 《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台湾上游出版社。 译:《疯狂的意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著:《守望的距离》(修订本),北岳文艺出版社。 《妞妞》(日译本),日本PHP出版社。 2004 著:《各自的朝圣路》,北岳文艺出版社。 《周国平自选集》,海南出版社。 《岁月与性情——我的心灵自传》,长江文艺出版社。 《我的心灵自传》,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 译:《悲剧的诞生——尼采美学文选》(修订本),北岳文艺出版社。 2005 著:《周国平作品精选》,长江文艺出版社。 《灯灯亮了——我的女儿妞妞》,台湾张老师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周国平哲理美文》,吉林文史出版社。 《人生哲思录》,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8著:《闲情的分量》
2023-07-04 17:12:594

周国平的资料

周国平简介出生年月:1946年 籍贯:上海人毕业院校:北京大学哲学系代表作:《爱与孤独》 《岁月与性情》 《人与永恒》等主要经历周国平:著名诗人、哲学家。曾著有纪实文学《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学术著作《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销量均突破十万。另有《守望的距离》、《人与永恒》等散文集,以及《悲剧的诞生》、《偶像的黄昏》等多部译著。部分作品被译成多国文字......出生年月:1946年 籍贯:上海人 毕业院校:北京大学哲学系 代表作:《爱与孤独》 《岁月与性情》 《人与永恒》等 主要经历周国平,1945年生于上海,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著有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 在我们使用的教材语文版的第六册有他的一篇叫《家》的文章!周国平,1946年生于上海。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著有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 、《尼采与形而上学》,随感集《人与永恒》,诗集《忧伤的情欲》,散文集《守望的距离》,自传《岁月与性情》等。可到以下网址查看他的著作!周国平,1946年生于上海。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著有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 、《尼采与形而上学》,随感集《人与永恒》,诗集《忧伤的情欲》,散文集《守望的距离》,自传《岁月与性情》等。周国平,1945年生于上海,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著有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随感集《人与永恒》,诗集《忧伤的情欲》,散文集《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纪实作品《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南极无新闻——乔治王岛手记》等,1998年底以前作品结集为《周国平文集》(1-6卷),译有《尼采美学文选》、《尼采诗集》、《偶像的黄昏》等。大学里曾流传一句话:“男生不可不读王小波,女生不可不读周国平。”周国平的作品以其文采和哲思赢得了无数读者的青睐,无论花季还是老年,都能从他的文字中收获智慧和超然。主要作品有:各自的朝圣路安静守望的距离妞妞岁月与性情参考资料:作家导读周国平的个人资料:1945年生于上海1950年入学于上海市紫金小学1956年入学于上海市成都中学1959年入学于上海市上海中学1962年入学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68年从北京大学毕业,到湖南农场劳动一年半,然后分配到广西资源县工作1978年入学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先后获哲学硕士博士学位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著有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随感集《人与永恒》,诗集《忧伤的情欲》,散文集《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纪实作品《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南极无新闻——乔治王岛手记》等,1998年底以前作品结集为《周国平文集》(1-6卷),译有《尼采美学文选》、《尼采诗集》、《偶像的黄昏》等。周国平有读书的癖好,在他少年甚至童年时代便已见端倪。因为“那是一个求知欲汹涌勃发的年龄”,无须名著佳篇,随便一本稍微有趣的读物就能点燃周国平对书籍的强烈好奇:“回想起来,使我发现书籍之可爱的不过是上小学时读到的一本普通的儿童读物,那里面讲述了一个淘气孩子的种种恶作剧,逗得我不停地捧腹大笑。”从此以后,看得懂看不懂的书都会使他眼馋心痒。周国平在考上北大哲学系后,尽管哲学是“凌驾于一切科学的科学”,但他对课外书还是有浓厚的阅读兴趣。上课时,课桌上摆着艾思奇编的教科书,课桌下却是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屠格涅夫、易卜生等文学家的著作。与此同时,他还醉心于写诗,写日记,积累感受。“现在看来,当年我在文学方面的这些阅读和习作并非徒劳。”周国平平静地说,“我在哲学上的趣味大约是受文学熏陶而形成的。”周国平不但嗜爱读书,而且有购书和藏书的癖好。他说:“事实上,在书的乐趣中,购和藏占了相当一部分。爱书的朋友聚到一起,说起自己购得一本好书时的那份得意,听到别人藏有一本好书时的那股羡慕,就是明证。”谈及逛旧书店的种种乐趣,周国平兴致盎然:“当我偶尔从旧书店或书市廉价买到从前想买而错过或嫌贵而却步的书时,感到有过节一般的快乐,那份快乐简直不亚于富贾一举买下整座图书馆的快乐。”由于在购书过程中倾注了心血,交织着情感,因此,爱书的周国平即使在别的方面慷慨大度,对于书却总不免有几分吝啬。他说,这缘于“每个爱书的人想必都体会过借书与人时的复杂心情,尤其是自己喜欢的书,一旦借出,就朝夕盼归,万一有去无回,就像死了一位亲人一样,在心中为它筑了一座缅怀的墓。”因此,周国平总喜欢把书比作“友人”或“伴侣”。他说常置案头的“座右书”是些最知己的朋友,又说翻开新书的心情就像在寂寞的人生旅途上为自己搜寻新的伴侣,而随手打开一本熟悉的书则像是不期而遇一位老友。他还借吉辛之口叹息那些无缘再读一遍的好书如同从前偶然邂逅的友人,倘若临终时记起它们,“这最后的诀别之中将含着怎样的惋惜”!当今有不少爱读书的人,读到后来,有一天自己会拿起笔来写书,周国平也是其中之一。由于勤奋笔耕,他现已成为一位著名的散文家。周国平告诉记者:“我承认我从写作中获得了许多快乐,但是,这种快乐并不能代替读书的快乐。有时候我还觉得,写作侵占了我的读书时间,使我蒙受了损失。写作毕竟是一种劳动和支出,而读书纯粹是享受和收入。我向自己发愿,今后要少写多读,人生几何,我不该亏待了自己。”这里是他的博客:http://book.sina.com.cn/nzt/1095142697_zhouguopingzxj/ http://blog.sina.com.cn/m/zhouguoping推荐您去看看~~以下是您要的资料:1945年生于上海1950年入学于上海市紫金小学1956年入学于上海市成都中学1959年入学于上海市上海中学1962年入学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68年从北京大学毕业,到湖南农场劳动一年半,然后分配到广西资源县工作1978年入学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先后获哲学硕士博士学位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著有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随感集《人与永恒》,诗集《忧伤的情欲》,散文集《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纪实作品《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南极无新闻——乔治王岛手记》等,1998年底以前作品结集为《周国平文集》(1-6卷),译有《尼采美学文选》、《尼采诗集》、《偶像的黄昏》等。周国平有读书的癖好,在他少年甚至童年时代便已见端倪。因为“那是一个求知欲汹涌勃发的年龄”,无须名著佳篇,随便一本稍微有趣的读物就能点燃周国平对书籍的强烈好奇:“回想起来,使我发现书籍之可爱的不过是上小学时读到的一本普通的儿童读物,那里面讲述了一个淘气孩子的种种恶作剧,逗得我不停地捧腹大笑。”从此以后,看得懂看不懂的书都会使他眼馋心痒。周国平在考上北大哲学系后,尽管哲学是“凌驾于一切科学的科学”,但他对课外书还是有浓厚的阅读兴趣。上课时,课桌上摆着艾思奇编的教科书,课桌下却是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屠格涅夫、易卜生等文学家的著作。与此同时,他还醉心于写诗,写日记,积累感受。“现在看来,当年我在文学方面的这些阅读和习作并非徒劳。”周国平平静地说,“我在哲学上的趣味大约是受文学熏陶而形成的。”周国平不但嗜爱读书,而且有购书和藏书的癖好。他说:“事实上,在书的乐趣中,购和藏占了相当一部分。爱书的朋友聚到一起,说起自己购得一本好书时的那份得意,听到别人藏有一本好书时的那股羡慕,就是明证。”谈及逛旧书店的种种乐趣,周国平兴致盎然:“当我偶尔从旧书店或书市廉价买到从前想买而错过或嫌贵而却步的书时,感到有过节一般的快乐,那份快乐简直不亚于富贾一举买下整座图书馆的快乐。”由于在购书过程中倾注了心血,交织着情感,因此,爱书的周国平即使在别的方面慷慨大度,对于书却总不免有几分吝啬。他说,这缘于“每个爱书的人想必都体会过借书与人时的复杂心情,尤其是自己喜欢的书,一旦借出,就朝夕盼归,万一有去无回,就像死了一位亲人一样,在心中为它筑了一座缅怀的墓。”因此,周国平总喜欢把书比作“友人”或“伴侣”。他说常置案头的“座右书”是些最知己的朋友,又说翻开新书的心情就像在寂寞的人生旅途上为自己搜寻新的伴侣,而随手打开一本熟悉的书则像是不期而遇一位老友。他还借吉辛之口叹息那些无缘再读一遍的好书如同从前偶然邂逅的友人,倘若临终时记起它们,“这最后的诀别之中将含着怎样的惋惜”!当今有不少爱读书的人,读到后来,有一天自己会拿起笔来写书,周国平也是其中之一。由于勤奋笔耕,他现已成为一位著名的散文家。周国平告诉记者:“我承认我从写作中获得了许多快乐,但是,这种快乐并不能代替读书的快乐。有时候我还觉得,写作侵占了我的读书时间,使我蒙受了损失。写作毕竟是一种劳动和支出,而读书纯粹是享受和收入。我向自己发愿,今后要少写多读,人生几何,我不该亏待了自己。”周国平中文名称: 周国平性 别: 男职 务: 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生 卒 年: 1945~国 别: 中国作品(未发表): 尼采的哲学贡献省 : 上海市生平简介周国平 1945年7月生,上海市人,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主要学术专长是现代外国哲学。1967年7月毕业於北京大学哲学系,1978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学习,先后取得哲学硕士学位、博士学位。主要代表作有:《尼采:在世纪的转捩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专著)、《只有一个人生》(专著)、《人与永恒》(专著)、《博士论丛》(合编)、《胡塞尔的意义理论》(论文),译有《尼采美学文选》……。周国平简历: 1945年 7月25日生于上海 1950年 入学于上海市紫金小学 1956年 入学于上海市成都中学 1959年 入学于上海市上海中学 1962年 入学于北京大学哲学系 1968年 从北京大学毕业,到湖南农场劳动一年半,然后分配到广西资源县工作 1978年 入学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先后获哲学硕士、博士学位 1981年 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毕业,进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院工作至今 周国平著译年表 1986年 著:<苏联当代哲学>(合著),人民出版社 《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上海人民出版社(台湾版1992) 译:《论辨证法的叙述方法》(合译),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悲剧的诞生——尼采美学文选》,三联书店 《尼采诗集》,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1987年 著:《诗人哲学家》(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 译:《偶像的黄昏》,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8年 著:《人与永恒》,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0年 著:《尼采与形而上学》,湖南教育出版社 译:《谢林传》(合译),商务印书馆 1991年 著:《忧伤的情欲》,四川文艺出版社 1992年 著:《人与永恒》(增补本),上海人民出版社 《只有一个人生》,四川大学出版社(台湾版1992) 《断肠人在天涯——元代散曲新赏》,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4年 著:《今天我活着》,安徽文艺出版社 译:《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商务印书馆(香港商务版1993) 1995年 著:《迷者的悟》,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6年 著:《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广东教育出版社 《爱与孤独》,天津人民出版社 <语言与哲学——当代英美与德法传统比较研究>(合著)三联书店周国平简介和精彩语录周国平简介:周国平,1945年生于上海。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著有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随感集《人与永恒》,散文集《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纪实作品《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南极无新闻--乔治王岛手记》等,1998年底以前作品结集为《周国平文集》(1-6卷),译有《尼采美学文选》、《尼采诗集》等。周国平精彩语录:*在现实中,爱往往扮演受难者的角色,因为受难而备受赞美*无止境的浪漫会产生另一种审美疲劳,频繁地换性伴侣也会丧失性经验的新鲜感*沉湎于网络不能自拔,在我看来是无能的表现。有种的去找真男人真女人面对面过招*关于好女人,我提过两个标准——灵性和弹性,现在仍觉得对。这主要是讲性格,如果这两个特征表现在身体上,也就是性感了。我崇拜的是女性,而不是每一个女人*不论是谁,不论他(她)多么痴情或多么崇高,如果他的爱长期没有回报,始终不被爱,他的爱是坚持不下去的*对于人的情感,科学永远只能解释局部,不能解释全部*在真实的爱中必定包含痛苦。脆弱往往是由太依赖别人造成的*恋爱是人生最美妙的时光之一,是神的赐予,可遇而不可求。如果真正相爱,就应该争取一种比较稳定的结合这里是他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m/zhouguoping推荐您去看看~~以下是您要的资料:1945年生于上海1950年入学于上海市紫金小学1956年入学于上海市成都中学1959年入学于上海市上海中学1962年入学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68年从北京大学毕业,到湖南农场劳动一年半,然后分配到广西资源县工作1978年入学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先后获哲学硕士博士学位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著有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随感集《人与永恒》,诗集《忧伤的情欲》,散文集《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纪实作品《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南极无新闻——乔治王岛手记》等,1998年底以前作品结集为《周国平文集》(1-6卷),译有《尼采美学文选》、《尼采诗集》、《偶像的黄昏》等。周国平有读书的癖好,在他少年甚至童年时代便已见端倪。因为“那是一个求知欲汹涌勃发的年龄”,无须名著佳篇,随便一本稍微有趣的读物就能点燃周国平对书籍的强烈好奇:“回想起来,使我发现书籍之可爱的不过是上小学时读到的一本普通的儿童读物,那里面讲述了一个淘气孩子的种种恶作剧,逗得我不停地捧腹大笑。”从此以后,看得懂看不懂的书都会使他眼馋心痒。周国平在考上北大哲学系后,尽管哲学是“凌驾于一切科学的科学”,但他对课外书还是有浓厚的阅读兴趣。上课时,课桌上摆着艾思奇编的教科书,课桌下却是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屠格涅夫、易卜生等文学家的著作。与此同时,他还醉心于写诗,写日记,积累感受。“现在看来,当年我在文学方面的这些阅读和习作并非徒劳。”周国平平静地说,“我在哲学上的趣味大约是受文学熏陶而形成的。”周国平不但嗜爱读书,而且有购书和藏书的癖好。他说:“事实上,在书的乐趣中,购和藏占了相当一部分。爱书的朋友聚到一起,说起自己购得一本好书时的那份得意,听到别人藏有一本好书时的那股羡慕,就是明证。”谈及逛旧书店的种种乐趣,周国平兴致盎然:“当我偶尔从旧书店或书市廉价买到从前想买而错过或嫌贵而却步的书时,感到有过节一般的快乐,那份快乐简直不亚于富贾一举买下整座图书馆的快乐。”由于在购书过程中倾注了心血,交织着情感,因此,爱书的周国平即使在别的方面慷慨大度,对于书却总不免有几分吝啬。他说,这缘于“每个爱书的人想必都体会过借书与人时的复杂心情,尤其是自己喜欢的书,一旦借出,就朝夕盼归,万一有去无回,就像死了一位亲人一样,在心中为它筑了一座缅怀的墓。”周国平简历: 1945年 7月25日生于上海 1950年 入学于上海市紫金小学 1956年 入学于上海市成都中学 1959年 入学于上海市上海中学 1962年 入学于北京大学哲学系 1968年 从北京大学毕业,到湖南农场劳动一年半,然后分配到广西资源县工作 1978年 入学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先后获哲学硕士、博士学位 1981年 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毕业,进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院工作至今 周国平著译年表 1986年 著:<苏联当代哲学>(合著),人民出版社 《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上海人民出版社(台湾版1992) 译:《论辨证法的叙述方法》(合译),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悲剧的诞生——尼采美学文选》,三联书店 《尼采诗集》,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1987年 著:《诗人哲学家》(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 译:《偶像的黄昏》,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8年 著:《人与永恒》,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0年 著:《尼采与形而上学》,湖南教育出版社 译:《谢林传》(合译),商务印书馆 1991年 著:《忧伤的情欲》,四川文艺出版社 1992年 著:《人与永恒》(增补本),上海人民出版社 《只有一个人生》,四川大学出版社(台湾版1992) 《断肠人在天涯——元代散曲新赏》,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4年 著:《今天我活着》,安徽文艺出版社 译:《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商务印书馆(香港商务版1993) 1995年 著:《迷者的悟》,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6年 著:《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广东教育出版社 《爱与孤独》,天津人民出版社 <语言与哲学——当代英美与德法传统比较研究>(合著)三联书店周国平简介和精彩语录周国平简介:周国平,1945年生于上海。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著有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随感集《人与永恒》,散文集《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纪实作品《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南极无新闻--乔治王岛手记》等,1998年底以前作品结集为《周国平文集》(1-6卷),译有《尼采美学文选》、《尼采诗集》等。周国平精彩语录:*在现实中,爱往往扮演受难者的角色,因为受难而备受赞美*无止境的浪漫会产生另一种审美疲劳,频繁地换性伴侣也会丧失性经验的新鲜感*沉湎于网络不能自拔,在我看来是无能的表现。有种的去找真男人真女人面对面过招*关于好女人,我提过两个标准——灵性和弹性,现在仍觉得对。这主要是讲性格,如果这两个特征表现在身体上,也就是性感了。我崇拜的是女性,而不是每一个女人*不论是谁,不论他(她)多么痴情或多么崇高,如果他的爱长期没有回报,始终不被爱,他的爱是坚持不下去的*对于人的情感,科学永远只能解释局部,不能解释全部*在真实的爱中必定包含痛苦。脆弱往往是由太依赖别人造成的*恋爱是人生最美妙的时光之一,是神的赐予,可遇而不可求。如果真正相爱,就应该争取一种比较稳定的结合这里是他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m/zhouguoping推荐您去看看~~以下是您要的资料:1945年生于上海1950年入学于上海市紫金小学1956年入学于上海市成都中学1959年入学于上海市上海中学1962年入学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68年从北京大学毕业,到湖南农场劳动一年半,然后分配到广西资源县工作1978年入学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先后获哲学硕士博士学位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著有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随感集《人与永恒》,诗集《忧伤的情欲》,散文集《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纪实作品《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南极无新闻——乔治王岛手记》等,1998年底以前作品结集为《周国平文集》(1-6卷),译有《尼采美学文选》、《尼采诗集》、《偶像的黄昏》等。周国平有读书的癖好,在他少年甚至童年时代便已见端倪。因为“那是一个求知欲汹涌勃发的年龄”,无须名著佳篇,随便一本稍微有趣的读物就能点燃周国平对书籍的强烈好奇:“回想起来,使我发现书籍之可爱的不过是上小学时读到的一本普通的儿童读物,那里面讲述了一个淘气孩子的种种恶作剧,逗得我不停地捧腹大笑。”从此以后,看得懂看不懂的书都会使他眼馋心痒。周国平在考上北大哲学系后,尽管哲学是“凌驾于一切科学的科学”,但他对课外书还是有浓厚的阅读兴趣。上课时,课桌上摆着艾思奇编的教科书,课桌下却是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屠格涅夫、易卜生等文学家的著作。与此同时,他还醉心于写诗,写日记,积累感受。“现在看来,当年我在文学方面的这些阅读和习作并非徒劳。”周国平平静地说,“我在哲学上的趣味大约是受文学熏陶而形成的。”周国平不但嗜爱读书,而且有购书和藏书的癖好。他说:“事实上,在书的乐趣中,购和藏占了相当一部分。爱书的朋友聚到一起,说起自己购得一本好书时的那份得意,听到别人藏有一本好书时的那股羡慕,就是明证。”谈及逛旧书店的种种乐趣,周国平兴致盎然:“当我偶尔从旧书店或书市廉价买到从前想买而错过或嫌贵而却步的书时,感到有过节一般的快乐,那份快乐简直不亚于富贾一举买下整座图书馆的快乐。”由于在购书过程中倾注了心血,交织着情感,因此,爱书的周国平即使在别的方面慷慨大度,对于书却总不免有几分吝啬。他说,这缘于“每个爱书的人想必都体会过借书与人时的复杂心情,尤其是自己喜欢的书,一旦借出,就朝夕盼归,万一有去无回,就像死了一位亲人一样,在心中为它筑了一座缅怀的墓。”
2023-07-04 17:13:108

周国平人生寓言简介

思想感情是什么具体的你自己去体会吧。我下面就少一下周国平这个人,让你了解了解他。周国平简介 周国平,1945年7月25日生于上海。196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78年入学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系。先后获哲学硕士、博士学位;1981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工作至今。主要著作有《苏联当代哲学》(合著)、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随感集《人与永恒》、《尼采与形而上学》、诗集《忧伤的情欲》、《只有一个人生》、散文集《善良丰富高贵》、自传《岁月与性情》、《今天我活着》、《爱与孤独》等;译著有《论辩证法的叙述方法》(合译)、《偶像的黄昏》、《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等。其中《周国平文集》中的两则寓言《白兔和月亮》和《落难的王子》被选入了初中一年级教材。其散文长于用文学的形式谈哲学,诸如生命的意义、死亡、性与爱、自我、灵魂与超越等,虔诚探索现代人精神生活中的普遍困惑,重视观照心灵的历程与磨难,寓哲理于常情中,深入浅出,平易之中多见理趣。他的作品以其文采和哲思赢得了无数读者的青睐,无论是花季少年还是耄耋老人,都能从他的文字中获得智与美的启迪。 生平: 1945年7月25日生于上海。 1950年在上海市紫金小学读小学,1956年在上海市成都中学读初中。1959年在上海市上海中学读高中。1962年在北京大学哲学系读本科。1968年从北京大学毕业,到湖南军队农场劳动一年半,后分配到广西资源县任县委宣传部理论干事和县委党校教员。1978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读硕士研究生课程。1981~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毕业,获哲学硕士学位,进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至今,开始时受聘为助理研究员。1984~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在职读博士研究生课程。毕业后获哲学博士学位。1988年受聘为副研究员。1994年受聘为研究员。[编辑本段]周国平简历 1945年7月25日生于上海 1950年在上海市紫金小学读书 1956年在上海市成都中学读初中 1959年在上海市上海中学读高中 1962年在北京大学哲学系读本科 1968年从北京大学毕业,到湖南军队农场劳动一年半,然后分配到广西资源县工作,任县委宣传部理论干事和县委党校教员 1978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读硕士研究生课程 1981年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毕业,获哲学硕士学位,进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至今,开始时受聘为助理研究员 1984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在职读博士研究生课程,毕业后获哲学博士学位 1988年受聘为副研究员 1994年受聘为研究员[编辑本段]周国平出版年表 1986 著:《苏联当代哲学》(合著),人民出版社。 《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上海人民出版社。 译:《论辩证法的叙述方法》(合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悲剧的诞生——尼采美学文选》,三联书店。 《尼采诗集》,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1987 著:《诗人哲学家》(主编和合著),上海人民出版社。 译:《偶像的黄昏》,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8 著:《人与永恒》,上海人民出版社 。 1990 著:《尼采与形而上学》,湖南教育出版社。 译:《谢林传》(合译),商务印书馆。 1991 著:《忧伤的情欲》,四川文艺出版社 。 1992 著:《人与永恒》(增补本),上海人民出版社。 《只有一个人生》,四川大学出版社。 《断肠人在天涯——元代散曲新赏》,四川人民出版社。 《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台湾林郁工作室。 《只有一个人生》,台湾林郁工作室。 1993 译:《理性边缘的哲学——尼采论哲学之源》,香港商务印书馆。 1994 著:《今天我活着》,安徽文艺出版社。 译:《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5 著:《迷者的悟》,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6 著:《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广东教育出版社。 《爱与孤独》,天津人民出版社。 《语言与哲学——当代英美与德法传统比较研究》(联合编著),三联书店。 《守望的距离——周国平散文集》,东方出版社。 《周国平文集》(1—5卷),陕西人民出版社。 《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上海人民出版社。 《徘徊在人生的空地上》,湖南文艺出版社。 《对世界的认识》,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 译:《偶像的黄昏》,光明日报出版社。 《悲剧的诞生》,华龄出版社。 1997 著:《当代散文名家精品文库•周国平卷》,四川人民出版社。 《周国平散文》(上,下),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精神的故乡》,广东教育出版社。 1998 著:《精神的故乡》,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 《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 1999 著:《周国平哲理美文》,广东人民出版社。 《周国平散文》,浙江文艺出版社。 《各自的朝圣路——周国平散文二集》,东方出版社。 《人生圆桌》(主编和合著),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0 著:《周国平小语》,广东人民出版社。 《人生哲思语编》,上海辞书出版社。 《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插图珍藏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人与永恒》,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 《人生圆桌》(主编和合著),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 译:《悲剧的诞生》,台湾城邦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2001 著:《安静的位置——周国平散文生命感悟篇》,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爱与孤独——周国平散文情感体验篇》,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朝圣的心路——周国平散文灵魂守望篇》,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经典的理由——周国平散文读书趣味篇》,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另一种存在——周国平散文写作情怀篇》,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无用之学——周国平散文哲学家园篇》,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街头的自语——周国平散文人间随笔篇》,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自由风格》(与崔健合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享受生命》,浙江文艺出版社。 《周国平文集》第6卷,陕西人民出版社。 译:《悲剧的诞生》(插图珍藏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著:《南极无新闻——乔治王岛手记》,海南出版社。 《安静》,北岳文艺出版社。 《灵魂只能独行》,海南出版社。 《爱情不风流》,海南出版社。 《智性时光》,海南出版社。 《风中的纸屑》,海南出版社。 《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台湾上游出版社。 译:《疯狂的意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著:《守望的距离》(修订本),北岳文艺出版社。 《妞妞》(日译本),日本PHP出版社。 2004 著:《各自的朝圣路》,北岳文艺出版社。 《周国平自选集》,海南出版社。 《岁月与性情——我的心灵自传》,长江文艺出版社。 《我的心灵自传》,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 译:《悲剧的诞生——尼采美学文选》(修订本),北岳文艺出版社。 2005 著:《周国平作品精选》,长江文艺出版社。 《灯灯亮了——我的女儿妞妞》,台湾张老师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周国平哲理美文》,吉林文史出版社。 《人生哲思录》,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8著:《闲情的分量》[编辑本段]周国平文章摘录 周国平:盼望重新踏上这条心灵之路 7月9日,参加去年体验之旅及今年戈壁挑战赛的学者和商学院学员重新汇聚一堂,重温那段历经风雨的日子。在活动现场,我们看到了著名学者周国平先生并进行了一次简短的采访。 在今年参加戈壁挑战赛的队员手记中了解到,这一路的地形基本上是荒滩戈壁盐碱地,遍布骆驼刺,还经常受到草兵和蚂蟥的骚扰,可以说是环境恶略困难重重。那是什么动力让您坚持走完全程的呢? 周国平:首先我并不觉得特别艰苦,四天一路走下来虽然有点累,但是我觉得不是特别的需要很大的毅力来完成,自己还是能胜任的。要说动力嘛,我觉得这是很有意思的事情,对我而言,对我本身来说,这种经历是比较少的,徒步走戈壁这件事本身就非常有吸引力,而且这是玄奘走过的道路,这肯定是有文化含量在里面的。 您曾经谈到,最优秀的人身上都有着一些独特的特性,那么玄奘法师的身上也具备这样的特性吗? 周国平:不管怎么说,玄奘身上具有最优秀人的品质,他有毅力,专注,把一件事情做好的这种勇气、这种力量是很强有力的,而且他这个人还很细致,很细心,他翻译了许多经文著作,这是很多人无法做到的。 在您的博客中有一篇叫做“忘记玄奘是可耻的”文章,对于这个观点,一些网友说,我不信佛教,玄奘拯救的是印度文明,忘记也好,了解也好,玄奘对我没有什么意义,也谈不上什么可耻,您是如何看待这样的看法? 周国平:关于“忘记玄奘是可耻的”这个话题,有些网友也问过我,觉得这个词用的太狠了。我是故意用的狠一点的,我就是想要引起人们注意这个问题。这个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说:一个是在亚洲很多地方,包括日本、印度这些国家,很多老百姓都是知道他的,在印度,据说玄奘是家喻户晓,我相信这一点。包括吉尔吉斯斯坦,在书云的那个书里看到,她到了吉尔吉斯斯坦,去走玄奘的道路,想让当地人了解她的目的,又不知道怎么跟他们说,这个时候小旅店的老板娘拿出一幅吉尔吉斯斯坦的地图,那个上面有玄奘的拓像,说那是我们的英雄。 这样一对比,我们中国的很多人不知道玄奘,或者仅仅知道唐僧,电视上的唐僧,我觉得这个很可悲。电视上的唐僧和吴承恩笔下的唐僧还是不一样的,那实际上是一个娱乐化的形象,只知道这样的一个娱乐的形象而不知道我们民族历史上的一位伟大的人物,这是很可悲的。 我就要讲到这一点,玄奘不仅仅是一个佛教徒,意义不仅仅在佛教,虽然他对佛教有很大的贡献。我对他的定位是一个伟大的信仰者和一个伟大的学者,他在学术上的贡献是非常大的。他代表着一种民族的伟大的精神,这种精神是我们民族特别需要的,实际上这种精神我们是缺乏的,但是我们当中一些伟大的人物具备这种精神,玄奘就有。这是一种认真的追求真理的精神!这种精神是中华民族缺少的,象玄奘这样的伟大人物有,而我们把它忘记掉,不去发扬它,那么这就是可耻的。 您去年已经参加了一次“重走玄奘路”的活动,那么是什么吸引您再次踏上玄奘路呢? 周国平:去年走的“玄奘路”毕竟是很小的一段,只是玄奘离开中国内地走的一小段,这个多的是感受行走的感觉,但是玄奘他走的路是很长的,他的目的是要去印度取经,如果我仅走这么一小段,那么我的感觉是遗憾的,我想,把这条西行路完整地走一下的话,我对玄奘当年的经历会有一种更加深刻的体会。而且,走这条路不仅是走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之路,同时也是走我们的心灵之路! 《白兔和月亮》讲解(周国平) 这篇寓言旨在说明,对于事物的审美态度和功利态度是不同的,甚至是互相排斥的。我们要能够发现和欣赏对象的美,就不可抱一种占有的态度。 开始的时候,白兔之所以会是“赏月的行家”,觉得“月的阴晴圆缺无不各具风韵”,就因为在她和月亮之间不存在一种功利关系。这个时候,她的心态是轻松自由的,“无忧无虑”的。可是,在诸神之王宣布月亮归属于她以后,她与月亮之间的关系完全改变了,变成了一种功利关系。在这种关系支配下,她的心态也由无忧无虑变成了患得患失。在她眼里,月亮不再是大自然的美景,而是她的私有财产,她的全部心思集中在不让她的财产遭到侵犯和损害,如何还能欣赏月亮的美呢? 对于美的本质,历来有不同的解释。不过,有一个占上风的认识,便是认为美的欣赏和利益的计算是不相容的。在西方美学史上,德国哲学家康德最早提出,美感是无利害关系的快感。还有人用游戏说和距离说来解释美感,强调审美状态是一种游戏状态,审美主体必须与对象保持一定距离,这些说法都蕴涵着无利害关系这一观点。中国的审美传统主要来自道家,也是强调一种“游于物之外”的超脱态度和闲适心态。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有些人遇事总是计算利益,贪图占有,生活在焦虑之中,有些人则比较超脱,心胸宽阔,能够真正享受生命的乐趣。所以,审美和功利不仅是看事物的两种不同的眼光,而且也是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那么,这篇寓言就不只是要解释美感的性质了,它的更深的涵义是提倡一种审美的人生态度。 《落难的王子》讲解(周国平) 这篇寓言是有感而写的。在写作时,我自己正遭受着一个灾难。当时,我有了一个女儿,出生不久便被诊断患有绝症,注定夭折。我确实听到了旁人的叹息,说如果这样的灾难落在他们头上,他们可受不了。我回想起以前看到别人遭受灾难时,我自己也会有类似的心理感受。于是,产生了这篇寓言的构思。 在寓言中,别人对我的灾难的叹息是一个事实,完全是来自生活的。我虚构了一个王子,通过王子对别人的灾难的叹息,我对王子的灾难的叹息,衔接上别人对我的灾难的叹息,揭示了这样的叹息的普遍性及其没有道理。 在这个世界上,的确每天都在发生着灾难。可是,通常的情况是,当灾难没有落到我们自己头上时,作为旁观者,我们往往不敢设想这灾难落在自己头上怎么办。然而,事实上,一旦这种情形发生——它完全可能发生——你就必须承受,往往也就能够承受。王子说的话是一个真理:“凡是人间的灾难,无论落到谁头上,谁都得受着,而且都受得了。”为什么呢?因为最低限度,生命本能会迫使你正视和迎战灾难,不让自己被灾难打倒。 所以,这篇寓言讲的是应该如何对待苦难的道理。这道理有二:第一,苦难是人生的题中应有之义,我们切不可怀侥幸的心理,认为苦难只会落在别人头上,而应该对自己遭遇苦难有足够的精神准备;第二,一旦遭遇苦难,我们就要勇敢地面对,以有尊严的态度来承受。 我曾写过以下这段话,可做理解这篇寓言的参考:“定理一:人是注定要忍受不可忍受的苦难的。由此推导出定理二:所以,世上没有不可忍受的苦难。” 按:我最近四年的散文结集《善良 丰富 高贵》将在6月份出版,以下是该书的自序。 序 本书收入了我自2002年8月到2006年12月所写的文章,是《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之后我的第四个散文结集。我一向不高产,前三次结集,间隔是三年上下,这次超过了四年。四年多的文字往这里一堆,内容显得芜杂,我自己看了也惭愧。 这四年多里,含我的一个本命年,而且是岁满甲子的大本命年。有一天,我去单位,人事干部把一个崭新的退休证交给我,没有让我填任何表格、办任何手续,我欣赏这不同寻常的效率。我也欣赏我那个研究室的主任,他知道我的脾气,免去了例行的嗑瓜子、讲客套话的告别会。总之,我清清爽爽地退休了。常有人不平,说我这样的学者,精力正旺盛,不该这么早让退休。他们真是不了解国情。其实,在现行体制下,如我之辈,对学术机构里的官场规则、潜规则不感兴趣也一窍不通,单位里早已没有我什么事了,从这一点讲,我早已退休。另一方面呢,既然我一如既往地做着我喜欢做的事,从这一点讲,我又未尝退休。在我近年的生活中,退休实在是对我影响最微小的一件事。 不过,本命年到底是本命年,让我这个不曾上过法庭的人一下子遭遇了三个官司。其中一个,我当原告,赢了,但被告躲了起来,无法执行,没有尝到赢的快乐。另两个,我当被告,也赢了,人家不依不饶,都上诉,最终仍是我赢,但耗掉了许多时间和心情,也没有尝到赢的快乐。打官司费钱又累心,绝无快乐可言,只是落到了我头上,不得不承受,据说是做名人的代价。收获自然是有的。从大里说,官司分别涉及与伪书作斗争和捍卫言论自由,是尽一份社会责任。从小里说,接触了从前陌生的人和事,长了见识,比如与品行各异的律师打交道,感触良多。曾经有写一部《本命年纪事》的打算,事过境迁,现在只是把若干资料收在了本书中,留一份简单的记录。 读者会发现,与以前比,本书中批评社会现实的文字多了。部分的原因是,《新京报》约我为“时事评论”版面写专栏文章,促使我更多地关注社会上正在发生的“时事”,书中这类文章基本上缘此而写。当然,前提是我自己有话要说,尤其对于今天的教育界和学术界,因为身在此界之边缘,耳闻目睹的怪现状太多,便把心中的愤懑喊了一些出来。不过,我自己对这些文字并不满意,不认为它们能够对革除弊端起多大作用。我最喜欢做的事情,仍是静心读大师们的书,在其引领下深入思考人类精神生活的问题,从精神层面上关注今天的现实。这决不是自私,因为我相信,中国的前途最终将取决于中国人的精神状况。 通过阅读经典,我始终生活在人类伟大心灵所建造的那个世界里。这些伟大心灵使我坚定地相信,人的心灵应该是善良、丰富、高贵的。我最不能原谅今天教育界和学术界的,也正是本应以传承这些心灵品质为主要使命的领域,现在竟也不把它们当一回事。然而,不管现实多么令人失望,每次重温历史上伟大心灵的榜样,我便恢复了对未来的信心。正如歌德的诗所说:“人的榜样教我们相信神的存在。”他所说的“人的榜样”,就是指拥有善良、高贵品质的人,这样的人的存在证明了人是有神性的。在今天的时代,有一些人的灵魂已经彻底堕落,我们不能再指望他们,但是,我们必须指望善的种子会在广大的人心中培育和繁衍,这便是希望之所在。 本书的书名原是书中一篇文章的标题,我以之为全书的总题,因为这六个字是我这些年思考的一个总结,表达了我在本书出版时最想说的话。 周国平散文 内容提要 中华散文,源远流长。数千年的散文创作,或抒情、或言志、或状景、或怀人……莫不反映出时代的风云变幻和人们的思想情感。中华散文的这些优良传统在二十世纪以降的新文学那里,不仅得到了全面传承,且不断有所创新、有所发展。为了展示二十世纪以来中华散文的创作业绩,我们在新世纪之初即编辑出版过“中华散文珍藏本”凡三十种。自二○○五年始,我们在此基础上先后选出二十六种,作为“中华散文插图珍藏版”第一辑、第二辑出版。此次又选出十六种,作为第三辑出版。 本丛书每册二十万字,另辅以反映其人生历程的珍贵照片若干幅。可谓美文与华照相得益彰,既是伴君品味欣赏之佳作,又为珍藏馈赠之上品。 编辑推荐 美文与华照相得益彰,既是伴君品味欣赏之佳作,又为珍藏馈赠之上品。 目录 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 在义与利之外 性爱五题 悲观执著超脱 等的滋味 平淡的境界 人生寓言 孔子的洒脱 人生贵在行胸臆 父亲的死 家 失去的岁月 自我二重奏 习惯于失去 时光村落里的往事——蓝蓝《人间情书》序 永远未完成 生命本来没有名字 爱情不风流 在沉默中面对 在黑暗中并肩行走 侯家路 文学的安静 生命中的无奈 世上本无奇迹 都市里的外乡人 人人都是孤儿 记住回家的路 另一个韩愈 纪念所掩盖的 在维纳斯脚下哭泣 行淫的女人 南极素描 读鲁迅的不同眼光 丰富的安静 城市的个性和颜色 经典和我们 生命中不能错过什么——《绿山墙的安妮》中译本序 走进一座圣殿 把我们自己娱乐死? 善良丰富高贵 走在自己的路上 有所为必有所不为 与身外遭遇保持距离 和命运结伴而行 比成功更重要的 往事的珍宝 …… …… 书摘 《周国平散文:插图珍藏版》 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 一 我的怪癖是喜欢一般哲学史不屑记载的哲学家,宁愿绕开一个个曾经显赫一时的体系的颓宫,到历史的荒村陋巷去寻找他们的足迹。爱默生就属于这些我颇愿结识一番的哲学家之列。 我对爱默生向往已久。在我的精神旅行图上,我早已标出那个康科德小镇的方位。尼采常常提到他。如果我所喜欢的某位朋友常常情不自禁地向我提起他所喜欢的一位朋友,我知道我也准能喜欢他的这位朋友。 …… 好书推荐: 简介:我们随意的生活,不大费脑筋去深入思考一些周围的事情,例如哲学。当作者把一些经过深思熟虑的生活感悟呈现在你面前,你会突然发现那些人生哲思是如此贴切的表述着你的情感,你的经历,你的精神家园……著名学者周国平新作《人生哲思录》,围绕人生这一主题,以语丝形式,选收作者在这方面的相关论述,发类编排。充分体现了作者对人生问题的思考和卓见。内容精彩,富有哲理,文句精炼。 收集编排了他所有散文和随感中的经典段落,可说一网打尽,周国平在书中也说自己在出版的书中自己是很喜欢这本的。
2023-07-04 17:13:373

周国平好看的哲理书有哪些?有谁看过,并评价一下。

《苏联当代哲学》(合著),人民出版社。 《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上海人民出版社。 散文集《安静》 散文集《守望的距离》《论辩证法的叙述方法》(合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悲剧的诞生——尼采美学文选》,三联书店。 《尼采诗集》,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7 著: 《诗人哲学家》(主编和合著),上海人民出版社。 译:《偶像的黄昏》,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 著: 《人与永恒》,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0 著: 《尼采与形而上学》,湖南教育出版社。 译:《谢林传》(合译),商务印书馆。1991 著: 《忧伤的情欲》,四川文艺出版社 。1992 著: 《人与永恒》(增补本),上海人民出版社。 《只有一个人生》,四川大学出版社。 散文集《各自的朝圣路》《断肠人在天涯——元代散曲新赏》,四川人民出版社。 《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台湾林郁工作室。 《只有一个人生》,台湾林郁工作室。1993 译: 《理性边缘的哲学——尼采论哲学之源》,香港商务印书馆。1994 著: 《今天我活着》,安徽文艺出版社。 译:《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著: 《迷者的悟》,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 著: 《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广东教育出版社。 《爱与孤独》,天津人民出版社。 《语言与哲学——当代英美与德法传统比较研究》(联合编著),三联书店。 《守望的距离——周国平散文集》,东方出版社。 《周国平文集》(1—5卷),陕西人民出版社。 周国平手迹《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上海人民出版社。 《徘徊在人生的空地上》,湖南文艺出版社。 《对世界的认识》,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 译:《偶像的黄昏》,光明日报出版社。 《悲剧的诞生》,华龄出版社。1997 年: 《当代散文名家精品文库?周国平卷》,四川人民出版社。 《周国平散文》(上,下),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精神的故乡》,广东教育出版社。1998 年: 《精神的故乡》,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 《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1999 年: 《周国平哲理美文》,广东人民出版社。 《周国平散文》,浙江文艺出版社。 《各自的朝圣路——周国平散文二集》,东方出版社。 《人生圆桌》(主编和合著),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 年: 《周国平小语》,广东人民出版社。 《人生哲思语编》,现更名为《人生哲思录》上海辞书出版社。 《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插图珍藏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人与永恒》,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 《人生圆桌》(主编和合著),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 译:《悲剧的诞生》,台湾城邦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1 年: 《安静的位置——周国平散文生命感悟篇》,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周国平图册(20张) 《爱与孤独——周国平散文情感体验篇》,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朝圣的心路——周国平散文灵魂守望篇》,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经典的理由——周国平散文读书趣味篇》,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另一种存在——周国平散文写作情怀篇》,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无用之学——周国平散文哲学家园篇》,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街头的自语——周国平散文人间随笔篇》,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自由风格》(与崔健合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享受生命》,浙江文艺出版社。 《周国平文集》第6卷,陕西人民出版社。 译:《悲剧的诞生》(插图珍藏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年: 《南极无新闻——乔治王岛手记》,海南出版社。 《安静》,北岳文艺出版社。 《灵魂只能独行》,海南出版社。 《爱情不风流》,海南出版社。 《智性时光》,海南出版社。 《风中的纸屑》,海南出版社。 《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台湾上游出版社。 译:《疯狂的意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年: 《守望的距离》(修订本),北岳文艺出版社。 《妞妞》(日译本),日本PHP出版社。2004 年: 《各自的朝圣路》,北岳文艺出版社。 《周国平自选集》,海南出版社。 《岁月与性情——我的心灵自传》,长江文艺出版社。 《我的心灵自传》,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 译:《悲剧的诞生——尼采美学文选》(修订本),北岳文艺出版社。2005 年: 《周国平作品精选》,长江文艺出版社。 《灯灯亮了——我的女儿妞妞》,台湾张老师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周国平哲理美文》,吉林文史出版社。 《人生哲思录》,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 《人与永恒》珍藏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闲情的分量》2009年: 《最合宜的位置》作家出版社;《周国平论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新作: 《宝贝,宝贝》凤凰出版集团 《生命的品质》长江文艺出版社其中我最喜欢《妞妞》,很感人
2023-07-04 17:13:453

初中生必读经典散文集

初中生必读经典散文集如下文:1、《心灵百合》,毕淑敏《心灵百合》是由毕淑敏所写的散文集,毕淑敏的散文平淡中寓存着绚烂之性灵,朴实中包含着 奇思妙想,谐和中充盈着蓬勃之美。其间较少 黄钟大吕,多 横笛短吹,却能推演得 气象万千, 落英缤纷,抵达人生、生命和人性的最深处,给人以躲闪不及的撞击感。在健康的格调、阳光的品质、耐人寻味的智慧和优雅的行文中,蕴含着温馨的哲理和迷人的真情,仿佛青橄榄一样耐入咀嚼,散发着挥之不去的韵味。2、《林清玄散文》,林清玄林清玄散文艺术风格中最为醒目的创造性贡献,是他将东方的审美智慧和佛家的哲学情怀引进至散文艺术中来了。本书内容包括:少年游,金色印象,佛鼓,雪中之火。3、《先知》,(黎)纪伯伦著,冰心译《先知》是著名诗人、画家纪伯伦的代表作品,意境高深,主题明确,在这个作品里极大的体现了善与美的交织,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名著,给人遐想,赋人启迪。4、《瓦尔登湖》,(美)索罗著,徐迟译《瓦尔登湖》是1854年首次出版的散文集,作者是美国作家亨利·戴维·梭罗。该书是作者独居瓦尔登湖畔的记录,描绘了他两年多时间里的所见、所闻和所思。书中经典语录:“我愿意深深地扎入生活,吮尽生活的骨髓,过得扎实,简单,把一切不属于生活的内容剔除得干净利落,把生活逼到绝处,简单最基本的形式,简单,简单,再简单”。5、《灵魂独行》,周国平本书是周国平首部“出行 哲思录”,极其真实详尽地记录了每一次远离国门的日子中的 所见所闻所思所忆,再现了作者执著而超脱的灵魂之旅。无论花季还是老年,都能从他的文采和哲思中领悟智慧和超然。6、《各自的朝圣路》,周国平《各自的朝圣路》是周国平发表散文的结集。关于书名,作者解释说,一是因为其中自己比较满意的文章几乎都是读了那些精神朝圣者的书而发的感想;二是因为自己写作时心中常怀想着那些隐藏在人群里的今日的朝圣者。7、《缘缘堂随笔》,丰子恺《缘缘堂随笔》是丰子恺先生的主要散文选。书中富有浓郁乡土风情的漫画,隽永疏明语淡意深的散文,再辅以江南水乡特有的自然风貌、民俗乡情的摄影图片,让酷爱水乡文学的朋友读之心弦拨动,倍感亲切。8、《我与地坛》,史铁生《我与地坛》是2011年1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散文集,作者是史铁生。该书收录《我与地坛》《我二十一岁那年》《秋天的怀念》《记忆与印象》等以记事为主的散文,配以少量图片。是作者充满哲思又极为人性化的代表作之一。9、《我的精神家园》,王小波《我的精神家园》是由上海文艺出版总社于2008年出版的杂文自选集,作者是王小波。全书分为文化篇、艺术篇、社会篇三部分,话题大多涉及作者对生活的方式,以一种近乎残酷的坦诚与直率,道出了人们身在其中却从未虑及的生活,使人们不再混混噩噩地生活在世俗社会中间。10、《贾平凹散文选》本书是贾平凹自创作以来的新编散文精选集,共收入其散文74篇。包括《丑石》《静虚村记》《哭三毛》等众多名篇佳作。散文内容丰富,涉及世俗百态,人情种种,从平凡的事物中寻求真、善、美,表现了对社会、人生的独特体察,耐人品读。本书根据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5月出版的“中华散文插图珍藏版”《贾平凹散文》编辑。
2023-07-04 17:13:531

求周国平的资料

周国平简介 出生年月:1946年 籍贯:上海人 毕业院校:北京大学哲学系 代表作:《爱与孤独》 《岁月与性情》 《人与永恒》等 主要经历 周国平:著名诗人、哲学家。曾著有纪实文学《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学术著作《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销量均突破十万。另有《守望的距离》、《人与永恒》等散文集,以及《悲剧的诞生》、《偶像的黄昏》等多部译著。部分作品被译成多国文字...... 出生年月:1946年 籍贯:上海人 毕业院校:北京大学哲学系 代表作:《爱与孤独》 《岁月与性情》 《人与永恒》等 主要经历周国平,1945年生于上海,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著有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 在我们使用的教材语文版的第六册有他的一篇叫《家》的文章! 周国平,1946年生于上海。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著有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 、《尼采与形而上学》,随感集《人与永恒》,诗集《忧伤的情欲》,散文集《守望的距离》,自传《岁月与性情》等。 可到以下网址查看他的著作! 周国平,1946年生于上海。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著有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 、《尼采与形而上学》,随感集《人与永恒》,诗集《忧伤的情欲》,散文集《守望的距离》,自传《岁月与性情》等。 周国平,1945年生于上海,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著有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随感集《人与永恒》,诗集《忧伤的情欲》,散文集《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纪实作品《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南极无新闻——乔治王岛手记》等,1998年底以前作品结集为《周国平文集》(1-6卷),译有《尼采美学文选》、《尼采诗集》、《偶像的黄昏》等。 大学里曾流传一句话:“男生不可不读王小波,女生不可不读周国平。”周国平的作品以其文采和哲思赢得了无数读者的青睐,无论花季还是老年,都能从他的文字中收获智慧和超然。 主要作品有:各自的朝圣路安静守望的距离 妞妞岁月与性情 参考资料:作家导读周国平的个人资料: 1945年生于上海 1950年入学于上海市紫金小学 1956年入学于上海市成都中学 1959年入学于上海市上海中学 1962年入学于北京大学哲学系 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 1968年从北京大学毕业,到湖南农场劳动一年半,然后分配到广西资源县工作 1978年入学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先后获哲学硕士博士学位 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著有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随感集《人与永恒》,诗集《忧伤的情欲》,散文集《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纪实作品《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南极无新闻——乔治王岛手记》等,1998年底以前作品结集为《周国平文集》(1-6卷),译有《尼采美学文选》、《尼采诗集》、《偶像的黄昏》等。 周国平有读书的癖好,在他少年甚至童年时代便已见端倪。因为“那是一个求知欲汹涌勃发的年龄”,无须名著佳篇,随便一本稍微有趣的读物就能点燃周国平对书籍的强烈好奇:“回想起来,使我发现书籍之可爱的不过是上小学时读到的一本普通的儿童读物,那里面讲述了一个淘气孩子的种种恶作剧,逗得我不停地捧腹大笑。”从此以后,看得懂看不懂的书都会使他眼馋心痒。 周国平在考上北大哲学系后,尽管哲学是“凌驾于一切科学的科学”,但他对课外书还是有浓厚的阅读兴趣。上课时,课桌上摆着艾思奇编的教科书,课桌下却是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屠格涅夫、易卜生等文学家的著作。与此同时,他还醉心于写诗,写日记,积累感受。“现在看来,当年我在文学方面的这些阅读和习作并非徒劳。”周国平平静地说,“我在哲学上的趣味大约是受文学熏陶而形成的。” 周国平不但嗜爱读书,而且有购书和藏书的癖好。他说:“事实上,在书的乐趣中,购和藏占了相当一部分。爱书的朋友聚到一起,说起自己购得一本好书时的那份得意,听到别人藏有一本好书时的那股羡慕,就是明证。”谈及逛旧书店的种种乐趣,周国平兴致盎然:“当我偶尔从旧书店或书市廉价买到从前想买而错过或嫌贵而却步的书时,感到有过节一般的快乐,那份快乐简直不亚于富贾一举买下整座图书馆的快乐。”由于在购书过程中倾注了心血,交织着情感,因此,爱书的周国平即使在别的方面慷慨大度,对于书却总不免有几分吝啬。他说,这缘于“每个爱书的人想必都体会过借书与人时的复杂心情,尤其是自己喜欢的书,一旦借出,就朝夕盼归,万一有去无回,就像死了一位亲人一样,在心中为它筑了一座缅怀的墓。” 因此,周国平总喜欢把书比作“友人”或“伴侣”。他说常置案头的“座右书”是些最知己的朋友,又说翻开新书的心情就像在寂寞的人生旅途上为自己搜寻新的伴侣,而随手打开一本熟悉的书则像是不期而遇一位老友。他还借吉辛之口叹息那些无缘再读一遍的好书如同从前偶然邂逅的友人,倘若临终时记起它们,“这最后的诀别之中将含着怎样的惋惜”! 当今有不少爱读书的人,读到后来,有一天自己会拿起笔来写书,周国平也是其中之一。由于勤奋笔耕,他现已成为一位著名的散文家。周国平告诉记者:“我承认我从写作中获得了许多快乐,但是,这种快乐并不能代替读书的快乐。有时候我还觉得,写作侵占了我的读书时间,使我蒙受了损失。写作毕竟是一种劳动和支出,而读书纯粹是享受和收入。我向自己发愿,今后要少写多读,人生几何,我不该亏待了自己。” 这里是他的博客:http://book.sina.com.cn/nzt/1095142697_zhouguopingzxj/ http://blog.sina.com.cn/m/zhouguoping 推荐您去看看~~ 以下是您要的资料: 1945年生于上海 1950年入学于上海市紫金小学 1956年入学于上海市成都中学 1959年入学于上海市上海中学 1962年入学于北京大学哲学系 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 1968年从北京大学毕业,到湖南农场劳动一年半,然后分配到广西资源县工作 1978年入学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先后获哲学硕士博士学位 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著有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随感集《人与永恒》,诗集《忧伤的情欲》,散文集《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纪实作品《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南极无新闻——乔治王岛手记》等,1998年底以前作品结集为《周国平文集》(1-6卷),译有《尼采美学文选》、《尼采诗集》、《偶像的黄昏》等。 周国平有读书的癖好,在他少年甚至童年时代便已见端倪。因为“那是一个求知欲汹涌勃发的年龄”,无须名著佳篇,随便一本稍微有趣的读物就能点燃周国平对书籍的强烈好奇:“回想起来,使我发现书籍之可爱的不过是上小学时读到的一本普通的儿童读物,那里面讲述了一个淘气孩子的种种恶作剧,逗得我不停地捧腹大笑。”从此以后,看得懂看不懂的书都会使他眼馋心痒。 周国平在考上北大哲学系后,尽管哲学是“凌驾于一切科学的科学”,但他对课外书还是有浓厚的阅读兴趣。上课时,课桌上摆着艾思奇编的教科书,课桌下却是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屠格涅夫、易卜生等文学家的著作。与此同时,他还醉心于写诗,写日记,积累感受。“现在看来,当年我在文学方面的这些阅读和习作并非徒劳。”周国平平静地说,“我在哲学上的趣味大约是受文学熏陶而形成的。” 周国平不但嗜爱读书,而且有购书和藏书的癖好。他说:“事实上,在书的乐趣中,购和藏占了相当一部分。爱书的朋友聚到一起,说起自己购得一本好书时的那份得意,听到别人藏有一本好书时的那股羡慕,就是明证。”谈及逛旧书店的种种乐趣,周国平兴致盎然:“当我偶尔从旧书店或书市廉价买到从前想买而错过或嫌贵而却步的书时,感到有过节一般的快乐,那份快乐简直不亚于富贾一举买下整座图书馆的快乐。”由于在购书过程中倾注了心血,交织着情感,因此,爱书的周国平即使在别的方面慷慨大度,对于书却总不免有几分吝啬。他说,这缘于“每个爱书的人想必都体会过借书与人时的复杂心情,尤其是自己喜欢的书,一旦借出,就朝夕盼归,万一有去无回,就像死了一位亲人一样,在心中为它筑了一座缅怀的墓。” 因此,周国平总喜欢把书比作“友人”或“伴侣”。他说常置案头的“座右书”是些最知己的朋友,又说翻开新书的心情就像在寂寞的人生旅途上为自己搜寻新的伴侣,而随手打开一本熟悉的书则像是不期而遇一位老友。他还借吉辛之口叹息那些无缘再读一遍的好书如同从前偶然邂逅的友人,倘若临终时记起它们,“这最后的诀别之中将含着怎样的惋惜”! 当今有不少爱读书的人,读到后来,有一天自己会拿起笔来写书,周国平也是其中之一。由于勤奋笔耕,他现已成为一位著名的散文家。周国平告诉记者:“我承认我从写作中获得了许多快乐,但是,这种快乐并不能代替读书的快乐。有时候我还觉得,写作侵占了我的读书时间,使我蒙受了损失。写作毕竟是一种劳动和支出,而读书纯粹是享受和收入。我向自己发愿,今后要少写多读,人生几何,我不该亏待了自己。” 周国平 中文名称: 周国平 性 别: 男 职 务: 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生 卒 年: 1945~ 国 别: 中国 作品(未发表): 尼采的哲学贡献 省 : 上海市 生平简介 周国平 1945年7月生,上海市人,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主要学术专长是现代外国哲学。1967年7月毕业於北京大学哲学系,1978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学习,先后取得哲学硕士学位、博士学位。 主要代表作有:《尼采:在世纪的转捩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专著)、《只有一个人生》(专著)、《人与永恒》(专著)、《博士论丛》(合编)、《胡塞尔的意义理论》(论文),译有《尼采美学文选》……。 周国平简历: 1945年 7月25日生于上海 1950年 入学于上海市紫金小学 1956年 入学于上海市成都中学 1959年 入学于上海市上海中学 1962年 入学于北京大学哲学系 1968年 从北京大学毕业,到湖南农场劳动一年半,然后分配到广西资源县工作 1978年 入学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先后获哲学硕士、博士学位 1981年 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毕业,进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院工作至今 周国平著译年表 1986年 著:<苏联当代哲学>(合著),人民出版社 《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上海人民出版社(台湾版1992) 译:《论辨证法的叙述方法》(合译),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悲剧的诞生——尼采美学文选》,三联书店 《尼采诗集》,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1987年 著:《诗人哲学家》(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 译:《偶像的黄昏》,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8年 著:《人与永恒》,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0年 著:《尼采与形而上学》,湖南教育出版社 译:《谢林传》(合译),商务印书馆 1991年 著:《忧伤的情欲》,四川文艺出版社 1992年 著:《人与永恒》(增补本),上海人民出版社 《只有一个人生》,四川大学出版社(台湾版1992) 《断肠人在天涯——元代散曲新赏》,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4年 著:《今天我活着》,安徽文艺出版社 译:《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商务印书馆(香港商务版1993) 1995年 著:《迷者的悟》,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6年 著:《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广东教育出版社 《爱与孤独》,天津人民出版社 <语言与哲学——当代英美与德法传统比较研究>(合著)三联书店 周国平简介和精彩语录 周国平简介: 周国平,1945年生于上海。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著有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随感集《人与永恒》,散文集《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纪实作品《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南极无新闻--乔治王岛手记》等,1998年底以前作品结集为《周国平文集》(1-6卷),译有《尼采美学文选》、《尼采诗集》等。 周国平精彩语录: *在现实中,爱往往扮演受难者的角色,因为受难而备受赞美 *无止境的浪漫会产生另一种审美疲劳,频繁地换性伴侣也会丧失性经验的新鲜感 *沉湎于网络不能自拔,在我看来是无能的表现。有种的去找真男人真女人面对面过招 *关于好女人,我提过两个标准——灵性和弹性,现在仍觉得对。这主要是讲性格,如果这两个特征表现在身体上,也就是性感了。我崇拜的是女性,而不是每一个女人 *不论是谁,不论他(她)多么痴情或多么崇高,如果他的爱长期没有回报,始终不被爱,他的爱是坚持不下去的 *对于人的情感,科学永远只能解释局部,不能解释全部 *在真实的爱中必定包含痛苦。脆弱往往是由太依赖别人造成的 *恋爱是人生最美妙的时光之一,是神的赐予,可遇而不可求。如果真正相爱,就应该争取一种比较稳定的结合这里是他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m/zhouguoping 推荐您去看看~~ 以下是您要的资料: 1945年生于上海 1950年入学于上海市紫金小学 1956年入学于上海市成都中学 1959年入学于上海市上海中学 1962年入学于北京大学哲学系 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 1968年从北京大学毕业,到湖南农场劳动一年半,然后分配到广西资源县工作 1978年入学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先后获哲学硕士博士学位 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著有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随感集《人与永恒》,诗集《忧伤的情欲》,散文集《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纪实作品《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南极无新闻——乔治王岛手记》等,1998年底以前作品结集为《周国平文集》(1-6卷),译有《尼采美学文选》、《尼采诗集》、《偶像的黄昏》等。 周国平有读书的癖好,在他少年甚至童年时代便已见端倪。因为“那是一个求知欲汹涌勃发的年龄”,无须名著佳篇,随便一本稍微有趣的读物就能点燃周国平对书籍的强烈好奇:“回想起来,使我发现书籍之可爱的不过是上小学时读到的一本普通的儿童读物,那里面讲述了一个淘气孩子的种种恶作剧,逗得我不停地捧腹大笑。”从此以后,看得懂看不懂的书都会使他眼馋心痒。 周国平在考上北大哲学系后,尽管哲学是“凌驾于一切科学的科学”,但他对课外书还是有浓厚的阅读兴趣。上课时,课桌上摆着艾思奇编的教科书,课桌下却是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屠格涅夫、易卜生等文学家的著作。与此同时,他还醉心于写诗,写日记,积累感受。“现在看来,当年我在文学方面的这些阅读和习作并非徒劳。”周国平平静地说,“我在哲学上的趣味大约是受文学熏陶而形成的。” 周国平不但嗜爱读书,而且有购书和藏书的癖好。他说:“事实上,在书的乐趣中,购和藏占了相当一部分。爱书的朋友聚到一起,说起自己购得一本好书时的那份得意,听到别人藏有一本好书时的那股羡慕,就是明证。”谈及逛旧书店的种种乐趣,周国平兴致盎然:“当我偶尔从旧书店或书市廉价买到从前想买而错过或嫌贵而却步的书时,感到有过节一般的快乐,那份快乐简直不亚于富贾一举买下整座图书馆的快乐。”由于在购书过程中倾注了心血,交织着情感,因此,爱书的周国平即使在别的方面慷慨大度,对于书却总不免有几分吝啬。他说,这缘于“每个爱书的人想必都体会过借书与人时的复杂心情,尤其是自己喜欢的书,一旦借出,就朝夕盼归,万一有去无回,就像死了一位亲人一样,在心中为它筑了一座缅怀的墓。” 周国平简历: 1945年 7月25日生于上海 1950年 入学于上海市紫金小学 1956年 入学于上海市成都中学 1959年 入学于上海市上海中学 1962年 入学于北京大学哲学系 1968年 从北京大学毕业,到湖南农场劳动一年半,然后分配到广西资源县工作 1978年 入学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先后获哲学硕士、博士学位 1981年 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毕业,进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院工作至今 周国平著译年表 1986年 著:<苏联当代哲学>(合著),人民出版社 《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上海人民出版社(台湾版1992) 译:《论辨证法的叙述方法》(合译),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悲剧的诞生——尼采美学文选》,三联书店 《尼采诗集》,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1987年 著:《诗人哲学家》(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 译:《偶像的黄昏》,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8年 著:《人与永恒》,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0年 著:《尼采与形而上学》,湖南教育出版社 译:《谢林传》(合译),商务印书馆 1991年 著:《忧伤的情欲》,四川文艺出版社 1992年 著:《人与永恒》(增补本),上海人民出版社 《只有一个人生》,四川大学出版社(台湾版1992) 《断肠人在天涯——元代散曲新赏》,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4年 著:《今天我活着》,安徽文艺出版社 译:《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商务印书馆(香港商务版1993) 1995年 著:《迷者的悟》,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6年 著:《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广东教育出版社 《爱与孤独》,天津人民出版社 <语言与哲学——当代英美与德法传统比较研究>(合著)三联书店 周国平简介和精彩语录 周国平简介: 周国平,1945年生于上海。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著有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随感集《人与永恒》,散文集《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纪实作品《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南极无新闻--乔治王岛手记》等,1998年底以前作品结集为《周国平文集》(1-6卷),译有《尼采美学文选》、《尼采诗集》等。 周国平精彩语录: *在现实中,爱往往扮演受难者的角色,因为受难而备受赞美 *无止境的浪漫会产生另一种审美疲劳,频繁地换性伴侣也会丧失性经验的新鲜感 *沉湎于网络不能自拔,在我看来是无能的表现。有种的去找真男人真女人面对面过招 *关于好女人,我提过两个标准——灵性和弹性,现在仍觉得对。这主要是讲性格,如果这两个特征表现在身体上,也就是性感了。我崇拜的是女性,而不是每一个女人 *不论是谁,不论他(她)多么痴情或多么崇高,如果他的爱长期没有回报,始终不被爱,他的爱是坚持不下去的 *对于人的情感,科学永远只能解释局部,不能解释全部 *在真实的爱中必定包含痛苦。脆弱往往是由太依赖别人造成的 *恋爱是人生最美妙的时光之一,是神的赐予,可遇而不可求。如果真正相爱,就应该争取一种比较稳定的结合这里是他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m/zhouguoping 推荐您去看看~~ 以下是您要的资料: 1945年生于上海 1950年入学于上海市紫金小学 1956年入学于上海市成都中学 1959年入学于上海市上海中学 1962年入学于北京大学哲学系 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 1968年从北京大学毕业,到湖南农场劳动一年半,然后分配到广西资源县工作 1978年入学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先后获哲学硕士博士学位 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著有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随感集《人与永恒》,诗集《忧伤的情欲》,散文集《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纪实作品《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南极无新闻——乔治王岛手记》等,1998年底以前作品结集为《周国平文集》(1-6卷),译有《尼采美学文选》、《尼采诗集》、《偶像的黄昏》等。 周国平有读书的癖好,在他少年甚至童年时代便已见端倪。因为“那是一个求知欲汹涌勃发的年龄”,无须名著佳篇,随便一本稍微有趣的读物就能点燃周国平对书籍的强烈好奇:“回想起来,使我发现书籍之可爱的不过是上小学时读到的一本普通的儿童读物,那里面讲述了一个淘气孩子的种种恶作剧,逗得我不停地捧腹大笑。”从此以后,看得懂看不懂的书都会使他眼馋心痒。 周国平在考上北大哲学系后,尽管哲学是“凌驾于一切科学的科学”,但他对课外书还是有浓厚的阅读兴趣。上课时,课桌上摆着艾思奇编的教科书,课桌下却是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屠格涅夫、易卜生等文学家的著作。与此同时,他还醉心于写诗,写日记,积累感受。“现在看来,当年我在文学方面的这些阅读和习作并非徒劳。”周国平平静地说,“我在哲学上的趣味大约是受文学熏陶而形成的。” 周国平不但嗜爱读书,而且有购书和藏书的癖好。他说:“事实上,在书的乐趣中,购和藏占了相当一部分。爱书的朋友聚到一起,说起自己购得一本好书时的那份得意,听到别人藏有一本好书时的那股羡慕,就是明证。”谈及逛旧书店的种种乐趣,周国平兴致盎然:“当我偶尔从旧书店或书市廉价买到从前想买而错过或嫌贵而却步的书时,感到有过节一般的快乐,那份快乐简直不亚于富贾一举买下整座图书馆的快乐。”由于在购书过程中倾注了心血,交织着情感,因此,爱书的周国平即使在别的方面慷慨大度,对于书却总不免有几分吝啬。他说,这缘于“每个爱书的人想必都体会过借书与人时的复杂心情,尤其是自己喜欢的书,一旦借出,就朝夕盼归,万一有去无回,就像死了一位亲人一样,在心中为它筑了一座缅怀的墓。”
2023-07-04 17:14:186

周国平的生平,代表作~~~

  大学里曾流传一句话:“男生不可不读王小波,女生不可不读周国平。”周国平的作品以其文采和哲思赢得了无数读者的青睐,无论花季还是老年,都能从他的文字中收获智慧和超然。  周国平简历  1945年7月25日生于上海  1950年在上海市紫金小学读小学  1956年在上海市成都中学读初中  1959年在上海市上海中学读高中  1962年在北京大学哲学系读本科  1968年从北京大学毕业,到湖南军队农场劳动一年半,然后分配到广西资源县工作,任县委宣传部理论干事和县委党校教员  1978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读硕士研究生课程  1981年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毕业,获哲学硕士学位,进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至今,开始时受聘为助理研究员  1984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在职读博士研究生课程,毕业后获哲学博士学位  1988年受聘为副研究员  1994年受聘为研究员  周国平出版年表:  1986 著:《苏联当代哲学》(合著),人民出版社。  《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上海人民出版社。  译:《论辩证法的叙述方法》(合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悲剧的诞生——尼采美学文选》,三联书店。  《尼采诗集》,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1987 著:《诗人哲学家》(主编和合著),上海人民出版社。  译:《偶像的黄昏》,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8 著:《人与永恒》,上海人民出版社 。  1990 著:《尼采与形而上学》,湖南教育出版社。  译:《谢林传》(合译),商务印书馆。  1991 著:《忧伤的情欲》,四川文艺出版社 。  1992 著:《人与永恒》(增补本),上海人民出版社。  《只有一个人生》,四川大学出版社。  《断肠人在天涯——元代散曲新赏》,四川人民出版社。  《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台湾林郁工作室。  《只有一个人生》,台湾林郁工作室。  1993 译:《理性边缘的哲学——尼采论哲学之源》,香港商务印书馆。  1994 著:《今天我活着》,安徽文艺出版社。  译:《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5 著:《迷者的悟》,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6 著:《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广东教育出版社。  《爱与孤独》,天津人民出版社。  《语言与哲学——当代英美与德法传统比较研究》(合著),三联书店。  《守望的距离——周国平散文集》,东方出版社。  《周国平文集》(1—5卷),陕西人民出版社。  《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上海人民出版社。  《徘徊在人生的空地上》,湖南文艺出版社。  《对世界的认识》,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  译:《偶像的黄昏》,光明日报出版社。  《悲剧的诞生》,华龄出版社。  1997 著:《当代散文名家精品文库u2022周国平卷》,四川人民出版社。  《周国平散文》(上,下),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精神的故乡》,广东教育出版社。  1998 著:《精神的故乡》,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  《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  1999 著:《周国平哲理美文》,广东人民出版社。  《周国平散文》,浙江文艺出版社。  《各自的朝圣路——周国平散文二集》,东方出版社。  《人生圆桌》(主编和合著),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0 著:《周国平小语》,广东人民出版社。  《人生哲思语编》,上海辞书出版社。  《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插图珍藏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人与永恒》,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  《人生圆桌》(主编和合著),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  译:《悲剧的诞生》,台湾城邦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2001 著:《安静的位置——周国平散文生命感悟篇》,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爱与孤独——周国平散文情感体验篇》,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朝圣的心路——周国平散文灵魂守望篇》,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经典的理由——周国平散文读书趣味篇》,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另一种存在——周国平散文写作情怀篇》,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无用之学——周国平散文哲学家园篇》,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街头的自语——周国平散文人间随笔篇》,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自由风格》(与崔健合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享受生命》,浙江文艺出版社。  《周国平文集》第6卷,陕西人民出版社。  译:《悲剧的诞生》(插图珍藏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著:《南极无新闻——乔治王岛手记》,海南出版社。  《安静》,北岳文艺出版社。  《灵魂只能独行》,海南出版社。  《爱情不风流》,海南出版社。  《智性时光》,海南出版社。  《风中的纸屑》,海南出版社。  《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台湾上游出版社。  译:《疯狂的意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著:《守望的距离》(修订本),北岳文艺出版社。  《妞妞》(日译本),日本PHP出版社。  2004 著:《各自的朝圣路》,北岳文艺出版社。  《周国平自选集》,海南出版社。  《岁月与性情——我的心灵自传》,长江文艺出版社。  《我的心灵自传》,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  译:《悲剧的诞生——尼采美学文选》(修订本),北岳文艺出版社。  2005 著:《周国平作品精选》,长江文艺出版社。  《灯灯亮了——我的女儿妞妞》,台湾张老师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周国平哲理美文》,吉林文史出版社。  《人生哲思录》,上海译文出版社。  周国平:盼望重新踏上这条心灵之路  7月9日,参加去年体验之旅及今年戈壁挑战赛的学者和商学院学员重新汇聚一堂,重温那段历经风雨的日子。在活动现场,我们看到了著名学者周国平先生并进行了一次简短的采访。  在今年参加戈壁挑战赛的队员手记中了解到,这一路的地形基本上是荒滩戈壁盐碱地,遍布骆驼刺,还经常受到草兵和蚂蟥的骚扰,可以说是环境恶略困难重重。那是什么动力让您坚持走完全程的呢?  周国平:首先我并不觉得特别艰苦,四天一路走下来虽然有点累,但是我觉得不是特别的需要很大的毅力来完成,自己还是能胜任的。要说动力嘛,我觉得这是很有意思的事情,对我而言,对我本身来说,这种经历是比较少的,徒步走戈壁这件事本身就非常有吸引力,而且这是玄奘走过的道路,这肯定是有文化含量在里面的。  您曾经谈到,最优秀的人身上都有着一些独特的特性,那么玄奘法师的身上也具备这样的特性吗?  周国平:不管怎么说,玄奘身上具有最优秀人的品质,他有毅力,专注,把一件事情做好的这种勇气、这种力量是很强有力的,而且他这个人还很细致,很细心,他翻译了许多经文著作,这是很多人无法做到的。  在您的博客中有一篇叫做“忘记玄奘是可耻的”文章,对于这个观点,一些网友说,我不信佛教,玄奘拯救的是印度文明,忘记也好,了解也好,玄奘对我没有什么意义,也谈不上什么可耻,您是如何看待这样的看法?  周国平:关于“忘记玄奘是可耻的”这个话题,有些网友也问过我,觉得这个词用的太狠了。我是故意用的很一点的,我就是想要引起人们注意这个问题。这个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说:一个是在亚洲很多地方,包括日本、印度这些国家,很多老百姓都是知道他的,在印度,据说玄奘是家喻户晓,我相信这一点。包括吉尔吉斯斯坦,在书云的那个书里看到,她到了吉尔吉斯斯坦,去走玄奘的道路,想让当地人了解她的目的,又不知道怎么跟他们说,这个时候小旅店的老板娘拿出一幅吉尔吉斯斯坦的地图,那个上面有玄奘的拓像,说那是我们的英雄。  这样一对比,我们中国的很多人不知道玄奘,或者仅仅知道唐僧,电视上的唐僧,我觉得这个很可悲。电视上的唐僧和吴承恩笔下的唐僧还是不一样的,那实际上是一个娱乐化的形象,只知道这样的一个娱乐的形象而不知道我们民族历史上的一位伟大的人物,这是很可悲的。  我就要讲到这一点,玄奘不仅仅是一个佛教徒,意义不仅仅在佛教,虽然他对佛教有很大的贡献。我对他的定位是一个伟大的信仰者和一个伟大的学者,他在学术上的贡献是非常大的。他代表着一种民族的伟大的精神,这种精神是我们民族特别需要的,实际上这种精神我们是缺乏的,但是我们当中一些伟大的人物具备这种精神,玄奘就有。这是一种认真的追求真理的精神!这种精神是中华民族缺少的,象玄奘这样的伟大人物有,而我们把它忘记掉,不去发扬它,那么这就是可耻的。  您去年已经参加了一次“重走玄奘路”的活动,那么是什么吸引您再次踏上玄奘路呢?  周国平:去年走的“玄奘路”毕竟是很小的一段,只是玄奘离开中国内地走的一小段,这个多的是感受行走的感觉,但是玄奘他走的路是很长的,他的目的是要去印度取经,如果我仅走这么一小段,那么我的感觉是遗憾的,我想,把这条西行路完整地走一下的话,我对玄奘当年的经历会有一种更加深刻的体会。而且,走这条路不仅是走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之路,同时也是走我们的心灵之路!  周国平,1945年7月生于上海。196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78年入学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系,先后获哲学硕士、博士学位;1981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工作至今。主要著作有《苏联当代哲学》(合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人与永恒》《尼采与形而上学》《忧伤的情欲》《只有一个人生》《今天我活着》《爱与孤独》等;译著有《论辩证法的叙述方法》(合译)《偶像的黄昏》《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等。其散文长于用文学的形式谈哲学,诸如生命的意义、死亡、性与爱、自我、灵魂与超越等,虔诚探索现代人精神生活中的普遍困惑,重视观照心灵的历程与磨难,寓哲理于常情中,深入浅出,平易之中多见理趣。  《白兔和月亮》讲解(周国平)  这篇寓言旨在说明,对于事物的审美态度和功利态度是不同的,甚至是互相排斥的。我们要能够发现和欣赏对象的美,就不可抱一种占有的态度。  开始的时候,白兔之所以会是“赏月的行家”,觉得“月的阴晴圆缺无不各具风韵”,就因为在她和月亮之间不存在一种功利关系。这个时候,她的心态是轻松自由的,“无忧无虑”的。可是,在诸神之王宣布月亮归属于她以后,她与月亮之间的关系完全改变了,变成了一种功利关系。在这种关系支配下,她的心态也由无忧无虑变成了患得患失。在她眼里,月亮不再是大自然的美景,而是她的私有财产,她的全部心思集中在不让她的财产遭到侵犯和损害,如何还能欣赏月亮的美呢?  对于美的本质,历来有不同的解释。不过,有一个占上风的认识,便是认为美的欣赏和利益的计算是不相容的。在西方美学史上,德国哲学家康德最早提出,美感是无利害关系的快感。还有人用游戏说和距离说来解释美感,强调审美状态是一种游戏状态,审美主体必须与对象保持一定距离,这些说法都蕴涵着无利害关系这一观点。中国的审美传统主要来自道家,也是强调一种“游于物之外”的超脱态度和闲适心态。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有些人遇事总是计算利益,贪图占有,生活在焦虑之中,有些人则比较超脱,心胸宽阔,能够真正享受生命的乐趣。所以,审美和功利不仅是看事物的两种不同的眼光,而且也是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那么,这篇寓言就不只是要解释美感的性质了,它的更深的涵义是提倡一种审美的人生态度。  《落难的王子》讲解(周国平)  这篇寓言是有感而写的。在写作时,我自己正遭受着一个灾难。当时,我有了一个女儿,出生不久便被诊断患有绝症,注定夭折。我确实听到了旁人的叹息,说如果这样的灾难落在他们头上,他们可受不了。我回想起以前看到别人遭受灾难时,我自己也会有类似的心理感受。于是,产生了这篇寓言的构思。  在寓言中,别人对我的灾难的叹息是一个事实,完全是来自生活的。我虚构了一个王子,通过王子对别人的灾难的叹息,我对王子的灾难的叹息,衔接上别人对我的灾难的叹息,揭示了这样的叹息的普遍性及其没有道理。  在这个世界上,的确每天都在发生着灾难。可是,通常的情况是,当灾难没有落到我们自己头上时,作为旁观者,我们往往不敢设想这灾难落在自己头上怎么办。然而,事实上,一旦这种情形发生——它完全可能发生——你就必须承受,往往也就能够承受。王子说的话是一个真理:“凡是人间的灾难,无论落到谁头上,谁都得受着,而且都受得了。”为什么呢?因为最低限度,生命本能会迫使你正视和迎战灾难,不让自己被灾难打倒。  所以,这篇寓言讲的是应该如何对待苦难的道理。这道理有二:第一,苦难是人生的题中应有之义,我们切不可怀侥幸的心理,认为苦难只会落在别人头上,而应该对自己遭遇苦难有足够的精神准备;第二,一旦遭遇苦难,我们就要勇敢地面对,以有尊严的态度来承受。  我曾写过以下这段话,可做理解这篇寓言的参考:“定理一:人是注定要忍受不可忍受的苦难的。由此推导出定理二:所以,世上没有不可忍受的苦难。”  按:我最近四年的散文结集《善良 丰富 高贵》将在6月份出版,以下是该书的自序。  序  本书收入了我自2002年8月到2006年12月所写的文章,是《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之后我的第四个散文结集。我一向不高产,前三次结集,间隔是三年上下,这次超过了四年。四年多的文字往这里一堆,内容显得芜杂,我自己看了也惭愧。  这四年多里,含我的一个本命年,而且是岁满甲子的大本命年。有一天,我去单位,人事干部把一个崭新的退休证交给我,没有让我填任何表格、办任何手续,我欣赏这不同寻常的效率。我也欣赏我那个研究室的主任,他知道我的脾气,免去了例行的嗑瓜子、讲客套话的告别会。总之,我清清爽爽地退休了。常有人不平,说我这样的学者,精力正旺盛,不该这么早让退休。他们真是不了解国情。其实,在现行体制下,如我之辈,对学术机构里的官场规则、潜规则不感兴趣也一窍不通,单位里早已没有我什么事了,从这一点讲,我早已退休。另一方面呢,既然我一如既往地做着我喜欢做的事,从这一点讲,我又未尝退休。在我近年的生活中,退休实在是对我影响最微小的一件事。  不过,本命年到底是本命年,让我这个不曾上过法庭的人一下子遭遇了三个官司。其中一个,我当原告,赢了,但被告躲了起来,无法执行,没有尝到赢的快乐。另两个,我当被告,也赢了,人家不依不饶,都上诉,最终仍是我赢,但耗掉了许多时间和心情,也没有尝到赢的快乐。打官司费钱又累心,绝无快乐可言,只是落到了我头上,不得不承受,据说是做名人的代价。收获自然是有的。从大里说,官司分别涉及与伪书作斗争和捍卫言论自由,是尽一份社会责任。从小里说,接触了从前陌生的人和事,长了见识,比如与品行各异的律师打交道,感触良多。曾经有写一部《本命年纪事》的打算,事过境迁,现在只是把若干资料收在了本书中,留一份简单的记录。  读者会发现,与以前比,本书中批评社会现实的文字多了。部分的原因是,《新京报》约我为“时事评论”版面写专栏文章,促使我更多地关注社会上正在发生的“时事”,书中这类文章基本上缘此而写。当然,前提是我自己有话要说,尤其对于今天的教育界和学术界,因为身在此界之边缘,耳闻目睹的怪现状太多,便把心中的愤懑喊了一些出来。不过,我自己对这些文字并不满意,不认为它们能够对革除弊端起多大作用。我最喜欢做的事情,仍是静心读大师们的书,在其引领下深入思考人类精神生活的问题,从精神层面上关注今天的现实。这决不是自私,因为我相信,中国的前途最终将取决于中国人的精神状况。  通过阅读经典,我始终生活在人类伟大心灵所建造的那个世界里。这些伟大心灵使我坚定地相信,人的心灵应该是善良、丰富、高贵的。我最不能原谅今天教育界和学术界的,也正是本应以传承这些心灵品质为主要使命的领域,现在竟也不把它们当一回事。然而,不管现实多么令人失望,每次重温历史上伟大心灵的榜样,我便恢复了对未来的信心。正如歌德的诗所说:“人的榜样教我们相信神的存在。”他所说的“人的榜样”,就是指拥有善良、高贵品质的人,这样的人的存在证明了人是有神性的。在今天的时代,有一些人的灵魂已经彻底堕落,我们不能再指望他们,但是,我们必须指望善的种子会在广大的人心中培育和繁衍,这便是希望之所在。  本书的书名原是书中一篇文章的标题,我以之为全书的总题,因为这六个字是我这些年思考的一个总结,表达了我在本书出版时最想说的话。
2023-07-04 17:15:246

周国平哪几本书最值得终生珍藏?

周国平的《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等都非常值得终生珍藏。(1)周国平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当代著名学者、作家、哲学研究者,是中国研究哲学家尼采的著名学者之一。1945年生于上海,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2)作品有:《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散文集《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善良·丰富·高贵》,纪实作品《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岁月与性情--我的心灵自传》、《偶尔远行》、《宝贝,宝贝》,随感集《人与永恒》、《风中的纸屑》、《碎句与短章》,诗集《忧伤的情欲》,以及《人生哲思录》、《周国平人文讲演录》等,译有《尼采美学文选》、《尼采诗集》、《偶像的黄昏》等。
2023-07-04 17:15:391

寻找周国平的个人资料

周国平的个人资料:1945年生于上海 1950年入学于上海市紫金小学1956年入学于上海市成都中学 1959年入学于上海市上海中学 1962年入学于北京大学哲学系 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 1968年从北京大学毕业,到湖南农场劳动一年半,然后分配到广西资源县工作 1978年入学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先后获哲学硕士博士学位 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著有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随感集《人与永恒》,诗集《忧伤的情欲》,散文集《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纪实作品《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南极无新闻——乔治王岛手记》等,1998年底以前作品结集为《周国平文集》(1-6卷),译有《尼采美学文选》、《尼采诗集》、《偶像的黄昏》等。 周国平有读书的癖好,在他少年甚至童年时代便已见端倪。因为“那是一个求知欲汹涌勃发的年龄”,无须名著佳篇,随便一本稍微有趣的读物就能点燃周国平对书籍的强烈好奇:“回想起来,使我发现书籍之可爱的不过是上小学时读到的一本普通的儿童读物,那里面讲述了一个淘气孩子的种种恶作剧,逗得我不停地捧腹大笑。”从此以后,看得懂看不懂的书都会使他眼馋心痒。周国平在考上北大哲学系后,尽管哲学是“凌驾于一切科学的科学”,但他对课外书还是有浓厚的阅读兴趣。上课时,课桌上摆着艾思奇编的教科书,课桌下却是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屠格涅夫、易卜生等文学家的著作。与此同时,他还醉心于写诗,写日记,积累感受。“现在看来,当年我在文学方面的这些阅读和习作并非徒劳。”周国平平静地说,“我在哲学上的趣味大约是受文学熏陶而形成的。” 周国平不但嗜爱读书,而且有购书和藏书的癖好。他说:“事实上,在书的乐趣中,购和藏占了相当一部分。爱书的朋友聚到一起,说起自己购得一本好书时的那份得意,听到别人藏有一本好书时的那股羡慕,就是明证。”谈及逛旧书店的种种乐趣,周国平兴致盎然:“当我偶尔从旧书店或书市廉价买到从前想买而错过或嫌贵而却步的书时,感到有过节一般的快乐,那份快乐简直不亚于富贾一举买下整座图书馆的快乐。”由于在购书过程中倾注了心血,交织着情感,因此,爱书的周国平即使在别的方面慷慨大度,对于书却总不免有几分吝啬。他说,这缘于“每个爱书的人想必都体会过借书与人时的复杂心情,尤其是自己喜欢的书,一旦借出,就朝夕盼归,万一有去无回,就像死了一位亲人一样,在心中为它筑了一座缅怀的墓。” 因此,周国平总喜欢把书比作“友人”或“伴侣”。他说常置案头的“座右书”是些最知己的朋友,又说翻开新书的心情就像在寂寞的人生旅途上为自己搜寻新的伴侣,而随手打开一本熟悉的书则像是不期而遇一位老友。他还借吉辛之口叹息那些无缘再读一遍的好书如同从前偶然邂逅的友人,倘若临终时记起它们,“这最后的诀别之中将含着怎样的惋惜”! 当今有不少爱读书的人,读到后来,有一天自己会拿起笔来写书,周国平也是其中之一。由于勤奋笔耕,他现已成为一位著名的散文家。周国平告诉记者:“我承认我从写作中获得了许多快乐,但是,这种快乐并不能代替读书的快乐。有时候我还觉得,写作侵占了我的读书时间,使我蒙受了损失。写作毕竟是一种劳动和支出,而读书纯粹是享受和收入。我向自己发愿,今后要少写多读,人生几何,我不该亏待了自己。” 周国平自选集: 第一篇 散文(1983~1990) 我并不主张对苏格拉底哲学作过高评价。他把哲学的注意力移向人生,诚然是一大功绩,但 他进而把人生问题归结为伦理道德,视野又未免狭窄了。 《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 自选集序 诗人的执著和超脱(1) 诗人的执著和超脱(2) 幸福的悖论(1) 幸福的悖论(2) 幸福的悖论(3) 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1) 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2) 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3) 活着写作是多么美好(1) 活着写作是多么美好(2) 活着写作是多么美好(3) 女性拯救人类 我的家园在理论和学术之外 人与书之间 困惑与坦然 寻求智慧的人生 在义与利之外 性爱五题(1) 性爱五题(2) 旅+游=旅游? 艺术·技术·魔术 从挤车说到上海不是家 爱书家的乐趣(1) 爱书家的乐趣(2) 悲观·执著·超脱(1) 悲观·执著·超脱(2) 第二篇 散文(1991~1992) 人生有许多时光是在等中度过的。有千百种等,等有千百种滋味。等的滋味,最是 一言难尽。 等的滋味(1) 等的滋味(2) 孔子的洒脱 人生贵在行胸臆(1) 人生贵在行胸臆(2) 父亲的死 平淡的境界(1) 平淡的境界(2) 智慧的诞生(1) 智慧的诞生(2) 智慧的诞生(3) 家 失去的岁月(1) 失去的岁月(2) 思考死:有意义的徒劳(1) 思考死:有意义的徒劳(2) 思考死:有意义的徒劳(3) 思考死:有意义的徒劳(4) 思考死:有意义的徒劳(5) 思考死:有意义的徒劳(6) 智者的最后弱点(1) 智者的最后弱点(2) 女人和哲学 男人眼中的女人(1) 男人眼中的女人(2) 男人眼中的女人(3) 调侃婚姻 自我二重奏(1) 自我二重奏(2) 自我二重奏(3) 《今天我活着》序 探究存在之谜(1) 探究存在之谜(2) 探究存在之谜(3) 第三篇 散文(1993~1996) 由丢车引发这么多议论,可见还不是太不在乎。如果有人嘲笑我阿Q精神,我乐意承认。试 想,对于人生中种种不可避免的失去,小至破财,大至死亡,没有一点阿Q精神行吗?由社会 的眼光看,盗窃是一种不义,我们理应与之作力所能及的斗争,而不该摆出一副哲人的姿态 容忍姑息。可是,倘若社会上有更多的人了悟人生根本道理,世风是否会好一些呢?那么, 这也许正是我对不义所作的一种力所能及的斗争罢。 习惯于失去 时光村落里的往事 何必温馨 "沉默学"导言 永远未完成(1) 永远未完成(2) 宽松的婚姻 生命本来没有名字 爱情不风流 心疼这个家 救世和自救(1) 救世和自救(2) 康德、胡塞尔和职称 消费=享受? 车 窗 外(1) 车 窗 外(2) 被废黜的国王 在沉默中面对 有所敬畏 奢侈品的不便 私人写作(1) 私人写作(2) 私人写作(3) 婚姻反思录(1) 婚姻反思录(2) 点 与 面(1) 点 与 面(2) 点 与 面(3) 人不只属于历史 给成人读的童话(1) 给成人读的童话(2) 苦难的精神价值 第四篇 散文(1997~1998) 并肩行走人们常常说,人与人之间,尤其相爱的人之间,应该互相了解和理解,最好做到彼 此透明,心心相印。 名人和明星 在黑暗中并肩行走 侯 家 路 临终的苏格拉底 《李白与杜甫》内外 读书的癖好 回到世界名著 "天人合一"与生态学 小说的智慧(1) 小说的智慧(2) 小说的智慧(3) 小说的智慧(4) 小说的智慧(5) 小说的智慧(6) 小说的智慧(7) 小说的智慧(8) 孤独的价值(1) 孤独的价值(2) 孤独的价值(3) 现代技术的危险何在?(1) 现代技术的危险何在?(2) 生命中的无奈 报应 "己所欲,勿施于人" 婚姻中的爱情 世上本无奇迹 都市里的外乡人 人人都是孤儿 记住回家的路 愉快是基本标准 另一个韩愈 树下的老人 勇气证明信仰(1) 勇气证明信仰(2) 医学的人文品格(1) 医学的人文品格(2) 第五篇 散文(1999~2001) 街道上站着许多人,一律沉默,面孔和视线朝着同一个方向,仿佛有所期待。 我也朝那个方向看去,发现那是一所小学的校门。那么,这些肃立的人们是孩子们的家长了 ,临近放学的时刻,他们在等待自己的孩子从那个校门口出现,以便亲自领回家。 安静的位置 父母们的眼神 让世界适合于小王子们居住 纪念所掩盖的 人类的敦煌(1) 人类的敦煌(2) 精子与卵子 好梦何必成真 成功的真谛 南极素描(1) 南极素描(2) 南极素描(3) 在维纳斯脚下哭泣(1) 在维纳斯脚下哭泣(2) 向教育争自由 灵魂的在场 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小康胜大富 读鲁迅的不同眼光 周国平的《只有一个人生》内容 只有一个人生,勇敢活一次,谁说不可以! 人一辈子只想一个问题,这个问题一视同仁无可回避地摆在每个人面前…… 悲观·执著·超脱 一 人的一生,思绪万千。然而,真正让人想一辈子,有时想得惊心动魄,有时不去想仍然牵肠挂肚,这样的问题并不多。透底地说,人一辈子只想一个问题,这个问题一视同仁无可回避地摆在每个人面前,令人困惑得足以想一辈子也未必想清楚。 回想起来,许多年里纠缠着也连缀着我的思绪的动机始终未变,它催促我阅读和思考,激励我奋斗和追求,又规劝我及时撤退,甘于淡泊。倘要用文字表达这个时隐时显的动机,便是一个极简单的命题:只有一个人生。 如果人能永远活着或者活无数次,人生问题的景观就会彻底改变,甚至根本不会有人生问题存在了。人生之所以成为一个问题,前提是生命的一次性和短暂性。不过,从只有一个人生这个前提,不同的人,不,同一个人可以引出不同的结论。也许,困惑正在于这些彼此矛盾的结论似乎都有道理。也许,智慧也正在于使这些彼此矛盾的结论达成辩证的和解。 二 无论是谁,当他初次意识到只有一个人生这个令人伤心的事实时,必定会产生一种幻灭感。生命的诱惑刚刚在地平线上出现,却一眼看到了它的尽头。一个人生太少了!心中涌动着如许欲望和梦幻,一个人生怎么够用?为什么历史上有好多帝国和王朝,宇宙间有无数星辰,而我却只有一个人生?在帝国兴衰、王朝更迭的历史长河中,在星辰的运转中,我的这个小小人生岂非等于零?它确实等于零,一旦结束,便不留一丝影踪,与从未存在过有何区别? 捷克作家昆德拉笔下的一个主人公常常重复一句德国谚语,大意是:"只活一次等于未尝活过。"这句谚语非常简练地把只有一个人生与人生虚无画了等号。 近读金圣叹批《西厢记》,这位独特的评论家极其生动地描述了人生短暂使他感到的无可奈何的绝望。他在序言中写道:自古迄今,"几万万年月皆如水逝、云卷、风驰、电掣,无不尽去,而至于今年今月而暂有我。此暂有之我,又未尝不水逝、云卷、风驰、电掣而疾去也。"我也曾想有作为,但这所作所为同样会水逝、云卷、风驰、电掣而尽去,于是我不想有作为了,只想消遣,批《西厢记》即是一消遣法。可是,"我诚无所欲为,则又何不疾作水逝、云卷、风驰、电掣,顷刻尽去?"想到这里,连消遣的心思也没了,真是万般无奈。 古往今来,诗哲们关于人生虚无的喟叹不绝于耳,无须在此多举。悲观主义的集大成当然要数佛教,归结为一个"空"字。佛教的三项基本原则(三法印)无非是要我们由人生的短促("诸行无常"),看破人生的空幻("诸法无我"),从而自觉地放弃人生("涅寂静")。 三人要悲观实在很容易,但要彻底悲观却也并不容易,只要看看佛教徒中难得有人生前涅,便足可证明。但凡不是悲观到马上自杀,求生的本能自会找出种种理由来和悲观抗衡。事实上,从只有一个人生的前提,既可推论出人生了无价值,也可推论出人生弥足珍贵。物以稀为贵,我们在世上最觉稀少、最嫌不够的东西便是这迟早要结束的生命。这唯一的一个人生是我们的全部所有,失去它我们便失去了一切,我们岂能不爱它,不执著于它呢? 诚然,和历史、宇宙相比,一个人的生命似乎等于零。但是,雪莱说得好:"同人生相比,帝国兴衰、王朝更迭何足挂齿!同人生相比,日月星辰的运转与归宿又算得了什么!"面对无边无际的人生之爱,那把人生对照得极其渺小的无限时空,反倒退避三舍,不足为虑了。人生就是一个人的疆界,最要紧的是负起自己的责任,管好这个疆界,而不是越过它无谓地悲叹天地之悠悠。 古往今来,尽管人生虚无的悲论如缕不绝,可是劝人执著人生爱惜光阴的教诲更是谆谆在耳。两相比较,执著当然比悲观明智得多。悲观主义是一条绝路,冥思苦想人生的虚无,想一辈子也还是那么一回事,绝不会有柳暗花明的一天,反而窒息了生命的乐趣。不如把这个虚无放到括号里,集中精力做好人生的正面文章。既然只有一个人生,世人心目中值得向往的东西,无论成功还是幸福,今生得不到,就永无得到的希望了,何不以紧迫的心情和执著的努力,把这一切追求到手再说? 四 可是,一味执著也和一味悲观一样,同智慧相去甚远。悲观的危险是对人生持厌弃的态度,执著的危险则是对人生持占有的态度。 所谓对人生持占有的态度,倒未必专指那种唯利是图、贪得无厌的行径。弗罗姆在《占有或存在》一书中具体入微地剖析了占有的人生态度,它体现在学习、阅读、交谈、回忆、信仰、爱情等一切日常生活经验中。据我的理解,凡是过于看重人生的成败、荣辱、福祸、得失,视成功和幸福为人生第一要义和至高目标者,即可归入此列。因为这样做实质上就是把人生看成了一种占有物,必欲向之获取最大效益而后快。 但人生是占有不了的。毋宁说,它是侥幸落到我们手上的一件暂时的礼物,我们迟早要把它交还。我们宁愿怀着从容闲适的心情玩味它,而不要让过分急切的追求和得失之患占有了我们,使我们不再有玩味的心情。在人生中还有比成功和幸福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凌驾于一切成败福祸之上的豁达胸怀。在终极的意义上,人世间的成功和失败,幸福和灾难,都只是过眼烟云,彼此并无实质的区别。当我们这样想时,我们和我们的身外遭遇保持了一个距离,反而和我们的真实人生贴得更紧了,这真实人生就是一种既包容又超越身外遭遇的丰富的人生阅历和体验。 我们不妨眷恋生命,执著人生,但同时也要像蒙田说的那样,收拾好行装,随时准备和人生告别。入世再深,也不忘它的限度。这样一种执著有悲观垫底,就不会走向贪婪。有悲观垫底的执著,实际上是一种超脱。 五 我相信一切深刻的灵魂都蕴藏着悲观。换句话说,悲观自有其深刻之处。死是多么重大的人生事件,竟然不去想它,这只能用怯懦或糊涂来解释。用贝多芬的话说:"不知道死的人真是可怜虫!" 当然,我们可以补充一句:"只知道死的人也是可怜虫!"真正深刻的灵魂决不会沉溺于悲观。悲观本源于爱,为了爱又竭力与悲观抗争,反倒有了超乎常人的创造,贝多芬自己就是最好的例子。不过,深刻更在于,无论获得多大成功,也消除不了内心蕴藏的悲观,因而终能以超脱的眼光看待这成功。如果一种悲观可以轻易被外在的成功打消,我敢断定那不是悲观,而只是肤浅的烦恼。 超脱是悲观和执著两者激烈冲突的结果,又是两者的和解。前面提到金圣叹因批"西厢"而引发了一段人生悲叹,但他没有止于此,否则我们今天就不会读到他批的"西厢"了。他太爱"西厢",非批不可,欲罢不能。所以,他接着笔锋一转,写道:既然天地只是偶然生我,那么,"未生已前非我也。既去已后又非我也。然则今虽犹尚暂在,实非我也。"于是,"以非我者之日月,误而任我之唐突可也;以非我者之才情,误而供我之挥霍可也。"总之,我可以让那个非我者去批"西厢"而供我作消遣了。他的这个思路,巧妙地显示了悲观和执著在超脱中达成的和解。我心中有悲观,也有执著。我愈执著,就愈悲观,愈悲观,就愈无法执著,陷入了二律背反。我干脆把自己分裂为二,看透那个执著的我是非我,任他去执著。执著没有悲观牵肘,便可放手执著。悲观扬弃执著,也就成了超脱。不仅把财产、权力、名声之类看作身外之物,而且把这个终有一死的"我"也看作身外之物,如此才有真正的超脱。 由于只有一个人生,颓废者因此把它看作零,堕入悲观的深渊。执迷者又因此把它看作全,激起占有的热望。两者均未得智慧的真髓。智慧是在两者之间,确切地说,是包容了两者又超乎两者之上。人生既是零,又是全,是零和全的统一。用全否定零,以反抗虚无,又用零否定全,以约束贪欲,智慧仿佛走着这螺旋形的路。不过,这只是一种简化的描述。事实上,在一个热爱人生而又洞察人生的真相的人心中,悲观、执著、超脱三种因素始终都存在着,没有一种会完全消失,智慧就存在于它们此消彼长的动态平衡之中。我不相信世上有一劳永逸彻悟人生的"无上觉者",如果有,他也业已涅成佛,不再属于这个活人的世界了。 199010思考死:有意义的徒劳参考资料:http://book.sina.com.cn/nzt/1095142697_zhouguopingzxj/
2023-07-04 17:15:504

哪位作家哲理思辨性散文最好

当代的当属周国平了 散文《安静》《各自的朝圣路》 另外,更加推荐他的随笔集《人与永恒》《风中的纸屑》《断章与碎句》 《人与永恒》是周国平的代表作之一,以随笔短语的形式阐述了他毕生对人生问题的关注和思考,包括人、自然和生命、爱、孤独、人生、美、超脱、幸福和痛苦、幽默、女人和男人、天才、婚姻、死、时间和永恒等26个话题,内容精辟而深刻,文字优美而富哲理。《人与永恒》是他最受读者欢迎,也是他最喜欢的一本书。这本书贯穿着对人生重大问题的哲学思考,诸如生命,痛苦,爱……周国平的文字是送给热爱生活,情感深沉丰富,追寻人生价值探求生命意义的读者的一份珍贵的礼物。 《人与永恒》是第一本,接下来的两本是他随后出的,都很好看的 ====另外我想告诉你,《妞妞》是纪实文学,林清玄选的主要是菩提系列很好很受欢迎,是佛理性的   哲理散文当属 周国平先生第一 若作品集:《各自的朝圣路》《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   门安静地闭拢。门像一种淡然的眼神,与世无争。争斗喧闹的是人。门悠悠的背后,隐藏着何等样的奥秘?门外拥挤不堪。还有什么比门,更能象征人生?   不知道是需要隐秘,还是需要回避,我极希望推开一扇门,让心灵在门的自然掩闭之后躲进极乐的静谧或与悲伤的秘密搏斗之中。一个孤寂的人,推开一扇孤寂的门,阒寂无声。   门,镶着木纹花边的门,意味深长。   门内炉火正旺?   酒吧的门在暖味的灯光下,期待。颜色深沉、古朴、厚重。推开它,现代生活方式的活泼多姿就跃动在眼帘。而推门那一刻的古典与凝重的感觉还粘留在手中。人总会一个激灵,仿佛从时空的隧道里骤然降至。   豪华大酒店的门完全远离了门的概念。仿佛只需一个意念,两块大玻璃便像被坚利之船驶过的冰自动分裂,无论是实际还是心理,我们都没有推门的感觉。门背后原是私人的与隐私的。   《蒙田随笔》、《周国平散文选》、《林清玄散文选》   我喜欢李国文的散文,推荐《李国文读史》。 “司马迁必须活下去,只有活得比刘彻长,哪怕长一分钟,一秒钟,这个能“宫”他××的皇帝,就再无可能“宫”他的不朽之作。现在,“略输文采”的汉武帝终于真正输了,终于走向死亡,而在精神上彻底升华了的司马迁,此时此刻,那个早已不是他的,还给他带来羞辱的肉体躯壳,已无存在的必要。于是,我们这位史圣,遂不知所终地在人间蒸发了。”(摘自《司马迁的悲哀》)   余秋雨 《沙原隐泉》
2023-07-04 17:15:571

《朝圣的心路》epub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朝圣的心路》(周国平)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链接:https://pan.baidu.com/s/1kpti1yAhy2uarDYItZEHzQ 提取码:lr02书名:朝圣的心路作者:周国平豆瓣评分:8.4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年份:2009-4页数:235内容简介:《朝圣的心路》内容为:世上有多少个朝圣者,就有多少条朝圣路。每一条朝圣的路都是每一个朝圣者自己走出来的,不必相同,也不可能相同。然而,只要你自己也是一个朝圣者,你就不会觉得这是一个缺陷,反而是一个鼓舞。你会发现,每个人正是靠自己的孤独的追求加入人类的精神传统的,而只要你的确走在自己的朝圣路上,你其实并不孤独。作者简介:周国平,一九五四年生于上海,一九六七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一九七八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先后获硕士、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代表作有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随感集《人与永恒》,诗集《忧伤的情欲》,散文集《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纪实作品《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自传《岁月与性情:我的心灵自传》等,主要译著有《尼采美学文选》、《尼采诗集》、《偶像的黄昏》等。
2023-07-04 17:16:031

周国平所有作品?

曾经在哪看到过这么一句话“男生不可不读王小波,女生不可不读周国平。”周国平的作品以其文采和哲思赢得了无数读者的青睐,无论豆蔻年华的花季还是风烛残年秋月,都能从他的文字中收获智慧和超然。本人所知道的有《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人与永恒》《尼采与形而上学》《忧伤的情欲》《只有一个人生》《今天我活着》《爱与孤独》。。。
2023-07-04 17:16:192

哲理性散文代表作家

当代的当属周国平了 散文《安静》《各自的朝圣路》 另外,更加推荐他的随笔集《人与永恒》《风中的纸屑》《断章与碎句》 《人与永恒》是周国平的代表作之一,以随笔短语的形式阐述了他毕生对人生问题的关注和思考,包括人、自然和生命、爱、孤独、人生、美、超脱、幸福和痛苦、幽默、女人和男人、天才、婚姻、死、时间和永恒等26个话题,内容精辟而深刻,文字优美而富哲理。《人与永恒》是他最受读者欢迎,也是他最喜欢的一本书。这本书贯穿着对人生重大问题的哲学思考,诸如生命,痛苦,爱……周国平的文字是送给热爱生活,情感深沉丰富,追寻人生价值探求生命意义的读者的一份珍贵的礼物。 《人与永恒》是第一本,接下来的两本是他随后出的,都很好看的 ====另外我想告诉你,《妞妞》是纪实文学,林清玄选的主要是菩提系列很好很受欢迎,是佛理性的   哲理散文当属 周国平先生第一 若作品集:《各自的朝圣路》《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   门安静地闭拢。门像一种淡然的眼神,与世无争。争斗喧闹的是人。门悠悠的背后,隐藏着何等样的奥秘?门外拥挤不堪。还有什么比门,更能象征人生?   不知道是需要隐秘,还是需要回避,我极希望推开一扇门,让心灵在门的自然掩闭之后躲进极乐的静谧或与悲伤的秘密搏斗之中。一个孤寂的人,推开一扇孤寂的门,阒寂无声。   门,镶着木纹花边的门,意味深长。   门内炉火正旺?   酒吧的门在暖味的灯光下,期待。颜色深沉、古朴、厚重。推开它,现代生活方式的活泼多姿就跃动在眼帘。而推门那一刻的古典与凝重的感觉还粘留在手中。人总会一个激灵,仿佛从时空的隧道里骤然降至。   豪华大酒店的门完全远离了门的概念。仿佛只需一个意念,两块大玻璃便像被坚利之船驶过的冰自动分裂,无论是实际还是心理,我们都没有推门的感觉。门背后原是私人的与隐私的。   《蒙田随笔》、《周国平散文选》、《林清玄散文选》   我喜欢李国文的散文,推荐《李国文读史》。 “司马迁必须活下去,只有活得比刘彻长,哪怕长一分钟,一秒钟,这个能“宫”他××的皇帝,就再无可能“宫”他的不朽之作。现在,“略输文采”的汉武帝终于真正输了,终于走向死亡,而在精神上彻底升华了的司马迁,此时此刻,那个早已不是他的,还给他带来羞辱的肉体躯壳,已无存在的必要。于是,我们这位史圣,遂不知所终地在人间蒸发了。”(摘自《司马迁的悲哀》)   余秋雨 《沙原隐泉》
2023-07-04 17:16:251

周国平的简介

  编辑本段周国平简介  周国平,1945年7月生于上海。196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78年入学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系,先后获哲学硕士、博士学位;1981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工作至今。主要著作有《苏联当代哲学》(合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人与永恒》《尼采与形而上学》《忧伤的情欲》《只有一个人生》《今天我活着》《爱与孤独》等;译著有《论辩证法的叙述方法》(合译)《偶像的黄昏》《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等。其散文长于用文学的形式谈哲学,诸如生命的意义、死亡、性与爱、自我、灵魂与超越等,虔诚探索现代人精神生活中的普遍困惑,重视观照心灵的历程与磨难,寓哲理于常情中,深入浅出,平易之中多见理趣。  生平: 1945年7月25日生于上海。 1950年在上海市紫金小学读小学。1956年在上海市成都中学读初中。1959年在上海市上海中学读高中。1962年在北京大学哲学系读本科。1968年从北京大学毕业,到湖南军队农场劳动一年半,后分配到广西资源县任县委宣传部理论干事和县委党校教员。1978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读硕士研究生课程。1981~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毕业,获哲学硕士学位,进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至今,开始时受聘为助理研究员。1984~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在职读博士研究生课程。毕业后获哲学博士学位。1988年受聘为副研究员。1994年受聘为研究员。  编辑本段周国平简历  1945年7月25日生于上海  1950年在上海市紫金小学读小学  1956年在上海市成都中学读初中  1959年在上海市上海中学读高中  1962年在北京大学哲学系读本科  1968年从北京大学毕业,到湖南军队农场劳动一年半,然后分配到广西资源县工作,任县委宣传部理论干事和县委党校教员  1978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读硕士研究生课程  1981年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毕业,获哲学硕士学位,进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至今,开始时受聘为助理研究员  1984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在职读博士研究生课程,毕业后获哲学博士学位  1988年受聘为副研究员  1994年受聘为研究员  编辑本段周国平出版年表  1986 著:《苏联当代哲学》(合著),人民出版社。  《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上海人民出版社。  译:《论辩证法的叙述方法》(合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悲剧的诞生——尼采美学文选》,三联书店。  《尼采诗集》,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1987 著:《诗人哲学家》(主编和合著),上海人民出版社。  译:《偶像的黄昏》,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8 著:《人与永恒》,上海人民出版社 。  1990 著:《尼采与形而上学》,湖南教育出版社。  译:《谢林传》(合译),商务印书馆。  1991 著:《忧伤的情欲》,四川文艺出版社 。  1992 著:《人与永恒》(增补本),上海人民出版社。  《只有一个人生》,四川大学出版社。  《断肠人在天涯——元代散曲新赏》,四川人民出版社。  《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台湾林郁工作室。  《只有一个人生》,台湾林郁工作室。  1993 译:《理性边缘的哲学——尼采论哲学之源》,香港商务印书馆。  1994 著:《今天我活着》,安徽文艺出版社。  译:《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5 著:《迷者的悟》,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6 著:《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广东教育出版社。  《爱与孤独》,天津人民出版社。  《语言与哲学——当代英美与德法传统比较研究》(合著),三联书店。  《守望的距离——周国平散文集》,东方出版社。  《周国平文集》(1—5卷),陕西人民出版社。  《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上海人民出版社。  《徘徊在人生的空地上》,湖南文艺出版社。  《对世界的认识》,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  译:《偶像的黄昏》,光明日报出版社。  《悲剧的诞生》,华龄出版社。  1997 著:《当代散文名家精品文库u2022周国平卷》,四川人民出版社。  《周国平散文》(上,下),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精神的故乡》,广东教育出版社。  1998 著:《精神的故乡》,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  《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  1999 著:《周国平哲理美文》,广东人民出版社。  《周国平散文》,浙江文艺出版社。  《各自的朝圣路——周国平散文二集》,东方出版社。  《人生圆桌》(主编和合著),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0 著:《周国平小语》,广东人民出版社。  《人生哲思语编》,上海辞书出版社。  《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插图珍藏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人与永恒》,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  《人生圆桌》(主编和合著),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  译:《悲剧的诞生》,台湾城邦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2001 著:《安静的位置——周国平散文生命感悟篇》,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爱与孤独——周国平散文情感体验篇》,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朝圣的心路——周国平散文灵魂守望篇》,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经典的理由——周国平散文读书趣味篇》,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另一种存在——周国平散文写作情怀篇》,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无用之学——周国平散文哲学家园篇》,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街头的自语——周国平散文人间随笔篇》,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自由风格》(与崔健合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享受生命》,浙江文艺出版社。  《周国平文集》第6卷,陕西人民出版社。  译:《悲剧的诞生》(插图珍藏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著:《南极无新闻——乔治王岛手记》,海南出版社。  《安静》,北岳文艺出版社。  《灵魂只能独行》,海南出版社。  《爱情不风流》,海南出版社。  《智性时光》,海南出版社。  《风中的纸屑》,海南出版社。  《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台湾上游出版社。  译:《疯狂的意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著:《守望的距离》(修订本),北岳文艺出版社。  《妞妞》(日译本),日本PHP出版社。  2004 著:《各自的朝圣路》,北岳文艺出版社。  《周国平自选集》,海南出版社。  《岁月与性情——我的心灵自传》,长江文艺出版社。  《我的心灵自传》,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  译:《悲剧的诞生——尼采美学文选》(修订本),北岳文艺出版社。  2005 著:《周国平作品精选》,长江文艺出版社。  《灯灯亮了——我的女儿妞妞》,台湾张老师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周国平哲理美文》,吉林文史出版社。  《人生哲思录》,上海译文出版社。
2023-07-04 17:16:356

周国平一共出了几本书?

总计88本1986 著 《苏联当代哲学》(合著) 人民出版社 《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 上海人民出版社 《论辩证法的叙述方法》(合译)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悲剧的诞生——尼采美学文选》 三联书店 《尼采诗集》 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1987 著 《诗人哲学家》(主编和合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译:《偶像的黄昏》 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8 著 《人与永恒》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0 著 《尼采与形而上学》 湖南教育出版社 译:《谢林传》(合译) 商务印书馆 1991 著 《忧伤的情欲》 四川文艺出版社 1992 著 《人与永恒》(增补本) 上海人民出版社 《只有一个人生》 四川大学出版社 《断肠人在天涯——元代散曲新赏》 四川人民出版社 《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 台湾林郁工作室 《只有一个人生》 台湾林郁工作室 1993 译 《理性边缘的哲学——尼采论哲学之源》 香港商务印书馆 1994 著 《今天我活着》 安徽文艺出版社 译:《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5 著 《迷者的悟》 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6 著 《我们对世界的认识》 广东教育出版社 《爱与孤独》 天津人民出版社 《语言与哲学——当代英美与德法传统比较研究》(联合编著) 三联书店 《守望的距离——周国平散文集》 东方出版社 《周国平文集》(1—5卷) 陕西人民出版社 《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 上海人民出版社 《徘徊在人生的空地上》 湖南文艺出版社 《对世界的认识》 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 译:《偶像的黄昏》 光明日报出版社 《悲剧的诞生》 华龄出版社 1997 年 《当代散文名家精品文库——周国平卷》 四川人民出版社 《周国平散文》(上,下)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精神的故乡》 广东教育出版社 1998 年 《精神的故乡》 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 《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 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 1999 年 《周国平哲理美文》 广东人民出版社 《周国平散文》 浙江文艺出版社 《各自的朝圣路——周国平散文二集》 东方出版社 《人生圆桌》(主编和合著) 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0 年 《周国平小语》 广东人民出版社 《人生哲思语编》,现更名为《人生哲思录》 上海辞书出版社 《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插图珍藏本)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人与永恒》 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 《人生圆桌》(主编和合著) 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 译:《悲剧的诞生》 台湾城邦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2001 年 《安静的位置——周国平散文生命感悟篇》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爱与孤独——周国平散文情感体验篇》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朝圣的心路——周国平散文灵魂守望篇》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经典的理由——周国平散文读书趣味篇》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另一种存在——周国平散文写作情怀篇》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无用之学——周国平散文哲学家园篇》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街头的自语——周国平散文人间随笔篇》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自由风格》(与崔健合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享受生命》 浙江文艺出版社 《周国平文集》第6卷 陕西人民出版社 译:《悲剧的诞生》(插图珍藏本)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年 《南极无新闻——乔治王岛手记》 海南出版社 《安静》 北岳文艺出版社 《灵魂只能独行》 海南出版社 《爱情不风流》 海南出版社 《智性时光》 海南出版社 《风中的纸屑》 海南出版社 《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 台湾上游出版社 译:《疯狂的意义》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年 《守望的距离》(修订本) 北岳文艺出版社 《妞妞》(日译本) 日本PHP出版社 2004 年 《各自的朝圣路》 北岳文艺出版社 《周国平自选集》 海南出版社 《岁月与性情——我的心灵自传》 长江文艺出版社 《我的心灵自传》 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 译:《悲剧的诞生——尼采美学文选》(修订本) 北岳文艺出版社 2005 年 《周国平作品精选》 长江文艺出版社 《灯灯亮了——我的女儿妞妞》 台湾张老师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周国平哲理美文》 吉林文史出版社 《人生哲思录》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年 《人与永恒》珍藏版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年 《闲情的分量》   2009年 《最合宜的位置》 作家出版社 《周国平论教育》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永恒之女性》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0年 《宝贝,宝贝》 凤凰出版集团 《生命的品质》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1年 《周国平语录:人生50个关键词》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6月 《人生哲思录》修订版 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年3月 《把心安顿好》 湖南人民出版社2011年5月 《爱的五重奏》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1月 《人间学术》 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1月 《花非花——周国平对话王小慧》 作家出版社2011年1月
2023-07-04 17:16:531

《周国平散文》epub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周国平散文》(周国平)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链接:https://pan.baidu.com/s/1tCsngL9QsdB8HnbWomV7nA 密码:1jye书名:周国平散文作者:周国平豆瓣评分:8.4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年份:2008-01页数:250内容简介:《周国平散文》收录当代著名哲学家、文学家周国平散文精品50多篇,其作品充满了人生的智慧和哲学的魅力,内容关于哲子思想,人文学,人生寓言等,通俗不失新意,融理性和激情于一体,笔调清新自然,深受读者喜爱。作者简介:周国平,1945年生于上海。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西南政法大学教授。著有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 (1986)、《尼采与形而上学》(1990),散文集《守望的距离》(1996)、《各自的朝圣路》(1999)、《安静》(2002)、《善良·丰富·高贵》(2007),纪实作品《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1996)、((岁月与性情——我的心灵自传》(2004)、《偶尔远行》(2006),随感集《人与永恒》(1988)、《风中的纸屑》(2006)、《碎句与短章》 (2006),诗集《忧伤的情欲》(1991),以及《周国平人文讲演录》(2006)等,译有《尼采美学文选》(1986)、《尼采诗集》(1986)、《偶像的黄昏》(1987)等。
2023-07-04 17:17:001

周国平的简历

周国平简介 出生年月:1946年 籍贯:上海人 毕业院校:北京大学哲学系 代表作:《爱与孤独》 《岁月与性情》 《人与永恒》等 主要经历 周国平:著名诗人、哲学家。曾著有纪实文学《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学术著作《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销量均突破十万。另有《守望的距离》、《人与永恒》等散文集,以及《悲剧的诞生》、《偶像的黄昏》等多部译著。部分作品被译成多国文字...... 出生年月:1946年 籍贯:上海人 毕业院校:北京大学哲学系 代表作:《爱与孤独》 《岁月与性情》 《人与永恒》等 主要经历周国平,1945年生于上海,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著有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 在我们使用的教材语文版的第六册有他的一篇叫《家》的文章! 周国平,1946年生于上海。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著有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 、《尼采与形而上学》,随感集《人与永恒》,诗集《忧伤的情欲》,散文集《守望的距离》,自传《岁月与性情》等。 可到以下网址查看他的著作! 周国平,1946年生于上海。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著有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 、《尼采与形而上学》,随感集《人与永恒》,诗集《忧伤的情欲》,散文集《守望的距离》,自传《岁月与性情》等。 周国平,1945年生于上海,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著有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随感集《人与永恒》,诗集《忧伤的情欲》,散文集《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纪实作品《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南极无新闻——乔治王岛手记》等,1998年底以前作品结集为《周国平文集》(1-6卷),译有《尼采美学文选》、《尼采诗集》、《偶像的黄昏》等。 大学里曾流传一句话:“男生不可不读王小波,女生不可不读周国平。”周国平的作品以其文采和哲思赢得了无数读者的青睐,无论花季还是老年,都能从他的文字中收获智慧和超然。 主要作品有:各自的朝圣路安静守望的距离 妞妞岁月与性情 参考资料:作家导读周国平的个人资料: 1945年生于上海 1950年入学于上海市紫金小学 1956年入学于上海市成都中学 1959年入学于上海市上海中学 1962年入学于北京大学哲学系 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 1968年从北京大学毕业,到湖南农场劳动一年半,然后分配到广西资源县工作 1978年入学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先后获哲学硕士博士学位 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著有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随感集《人与永恒》,诗集《忧伤的情欲》,散文集《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纪实作品《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南极无新闻——乔治王岛手记》等,1998年底以前作品结集为《周国平文集》(1-6卷),译有《尼采美学文选》、《尼采诗集》、《偶像的黄昏》等。 周国平有读书的癖好,在他少年甚至童年时代便已见端倪。因为“那是一个求知欲汹涌勃发的年龄”,无须名著佳篇,随便一本稍微有趣的读物就能点燃周国平对书籍的强烈好奇:“回想起来,使我发现书籍之可爱的不过是上小学时读到的一本普通的儿童读物,那里面讲述了一个淘气孩子的种种恶作剧,逗得我不停地捧腹大笑。”从此以后,看得懂看不懂的书都会使他眼馋心痒。 周国平在考上北大哲学系后,尽管哲学是“凌驾于一切科学的科学”,但他对课外书还是有浓厚的阅读兴趣。上课时,课桌上摆着艾思奇编的教科书,课桌下却是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屠格涅夫、易卜生等文学家的著作。与此同时,他还醉心于写诗,写日记,积累感受。“现在看来,当年我在文学方面的这些阅读和习作并非徒劳。”周国平平静地说,“我在哲学上的趣味大约是受文学熏陶而形成的。” 周国平不但嗜爱读书,而且有购书和藏书的癖好。他说:“事实上,在书的乐趣中,购和藏占了相当一部分。爱书的朋友聚到一起,说起自己购得一本好书时的那份得意,听到别人藏有一本好书时的那股羡慕,就是明证。”谈及逛旧书店的种种乐趣,周国平兴致盎然:“当我偶尔从旧书店或书市廉价买到从前想买而错过或嫌贵而却步的书时,感到有过节一般的快乐,那份快乐简直不亚于富贾一举买下整座图书馆的快乐。”由于在购书过程中倾注了心血,交织着情感,因此,爱书的周国平即使在别的方面慷慨大度,对于书却总不免有几分吝啬。他说,这缘于“每个爱书的人想必都体会过借书与人时的复杂心情,尤其是自己喜欢的书,一旦借出,就朝夕盼归,万一有去无回,就像死了一位亲人一样,在心中为它筑了一座缅怀的墓。” 因此,周国平总喜欢把书比作“友人”或“伴侣”。他说常置案头的“座右书”是些最知己的朋友,又说翻开新书的心情就像在寂寞的人生旅途上为自己搜寻新的伴侣,而随手打开一本熟悉的书则像是不期而遇一位老友。他还借吉辛之口叹息那些无缘再读一遍的好书如同从前偶然邂逅的友人,倘若临终时记起它们,“这最后的诀别之中将含着怎样的惋惜”! 当今有不少爱读书的人,读到后来,有一天自己会拿起笔来写书,周国平也是其中之一。由于勤奋笔耕,他现已成为一位著名的散文家。周国平告诉记者:“我承认我从写作中获得了许多快乐,但是,这种快乐并不能代替读书的快乐。有时候我还觉得,写作侵占了我的读书时间,使我蒙受了损失。写作毕竟是一种劳动和支出,而读书纯粹是享受和收入。我向自己发愿,今后要少写多读,人生几何,我不该亏待了自己。” 这里是他的博客:http://book.sina.com.cn/nzt/1095142697_zhouguopingzxj/ http://blog.sina.com.cn/m/zhouguoping 推荐您去看看~~ 以下是您要的资料: 1945年生于上海 1950年入学于上海市紫金小学 1956年入学于上海市成都中学 1959年入学于上海市上海中学 1962年入学于北京大学哲学系 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 1968年从北京大学毕业,到湖南农场劳动一年半,然后分配到广西资源县工作 1978年入学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先后获哲学硕士博士学位 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著有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随感集《人与永恒》,诗集《忧伤的情欲》,散文集《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纪实作品《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南极无新闻——乔治王岛手记》等,1998年底以前作品结集为《周国平文集》(1-6卷),译有《尼采美学文选》、《尼采诗集》、《偶像的黄昏》等。 周国平有读书的癖好,在他少年甚至童年时代便已见端倪。因为“那是一个求知欲汹涌勃发的年龄”,无须名著佳篇,随便一本稍微有趣的读物就能点燃周国平对书籍的强烈好奇:“回想起来,使我发现书籍之可爱的不过是上小学时读到的一本普通的儿童读物,那里面讲述了一个淘气孩子的种种恶作剧,逗得我不停地捧腹大笑。”从此以后,看得懂看不懂的书都会使他眼馋心痒。 周国平在考上北大哲学系后,尽管哲学是“凌驾于一切科学的科学”,但他对课外书还是有浓厚的阅读兴趣。上课时,课桌上摆着艾思奇编的教科书,课桌下却是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屠格涅夫、易卜生等文学家的著作。与此同时,他还醉心于写诗,写日记,积累感受。“现在看来,当年我在文学方面的这些阅读和习作并非徒劳。”周国平平静地说,“我在哲学上的趣味大约是受文学熏陶而形成的。” 周国平不但嗜爱读书,而且有购书和藏书的癖好。他说:“事实上,在书的乐趣中,购和藏占了相当一部分。爱书的朋友聚到一起,说起自己购得一本好书时的那份得意,听到别人藏有一本好书时的那股羡慕,就是明证。”谈及逛旧书店的种种乐趣,周国平兴致盎然:“当我偶尔从旧书店或书市廉价买到从前想买而错过或嫌贵而却步的书时,感到有过节一般的快乐,那份快乐简直不亚于富贾一举买下整座图书馆的快乐。”由于在购书过程中倾注了心血,交织着情感,因此,爱书的周国平即使在别的方面慷慨大度,对于书却总不免有几分吝啬。他说,这缘于“每个爱书的人想必都体会过借书与人时的复杂心情,尤其是自己喜欢的书,一旦借出,就朝夕盼归,万一有去无回,就像死了一位亲人一样,在心中为它筑了一座缅怀的墓。” 因此,周国平总喜欢把书比作“友人”或“伴侣”。他说常置案头的“座右书”是些最知己的朋友,又说翻开新书的心情就像在寂寞的人生旅途上为自己搜寻新的伴侣,而随手打开一本熟悉的书则像是不期而遇一位老友。他还借吉辛之口叹息那些无缘再读一遍的好书如同从前偶然邂逅的友人,倘若临终时记起它们,“这最后的诀别之中将含着怎样的惋惜”! 当今有不少爱读书的人,读到后来,有一天自己会拿起笔来写书,周国平也是其中之一。由于勤奋笔耕,他现已成为一位著名的散文家。周国平告诉记者:“我承认我从写作中获得了许多快乐,但是,这种快乐并不能代替读书的快乐。有时候我还觉得,写作侵占了我的读书时间,使我蒙受了损失。写作毕竟是一种劳动和支出,而读书纯粹是享受和收入。我向自己发愿,今后要少写多读,人生几何,我不该亏待了自己。” 周国平 中文名称: 周国平 性 别: 男 职 务: 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生 卒 年: 1945~ 国 别: 中国 作品(未发表): 尼采的哲学贡献 省 : 上海市 生平简介 周国平 1945年7月生,上海市人,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主要学术专长是现代外国哲学。1967年7月毕业於北京大学哲学系,1978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学习,先后取得哲学硕士学位、博士学位。 主要代表作有:《尼采:在世纪的转捩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专著)、《只有一个人生》(专著)、《人与永恒》(专著)、《博士论丛》(合编)、《胡塞尔的意义理论》(论文),译有《尼采美学文选》……。 周国平简历: 1945年 7月25日生于上海 1950年 入学于上海市紫金小学 1956年 入学于上海市成都中学 1959年 入学于上海市上海中学 1962年 入学于北京大学哲学系 1968年 从北京大学毕业,到湖南农场劳动一年半,然后分配到广西资源县工作 1978年 入学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先后获哲学硕士、博士学位 1981年 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毕业,进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院工作至今 周国平著译年表 1986年 著:<苏联当代哲学>(合著),人民出版社 《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上海人民出版社(台湾版1992) 译:《论辨证法的叙述方法》(合译),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悲剧的诞生——尼采美学文选》,三联书店 《尼采诗集》,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1987年 著:《诗人哲学家》(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 译:《偶像的黄昏》,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8年 著:《人与永恒》,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0年 著:《尼采与形而上学》,湖南教育出版社 译:《谢林传》(合译),商务印书馆 1991年 著:《忧伤的情欲》,四川文艺出版社 1992年 著:《人与永恒》(增补本),上海人民出版社 《只有一个人生》,四川大学出版社(台湾版1992) 《断肠人在天涯——元代散曲新赏》,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4年 著:《今天我活着》,安徽文艺出版社 译:《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商务印书馆(香港商务版1993) 1995年 著:《迷者的悟》,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6年 著:《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广东教育出版社 《爱与孤独》,天津人民出版社 <语言与哲学——当代英美与德法传统比较研究>(合著)三联书店 周国平简介和精彩语录 周国平简介: 周国平,1945年生于上海。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著有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随感集《人与永恒》,散文集《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纪实作品《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南极无新闻--乔治王岛手记》等,1998年底以前作品结集为《周国平文集》(1-6卷),译有《尼采美学文选》、《尼采诗集》等。 周国平精彩语录: *在现实中,爱往往扮演受难者的角色,因为受难而备受赞美 *无止境的浪漫会产生另一种审美疲劳,频繁地换性伴侣也会丧失性经验的新鲜感 *沉湎于网络不能自拔,在我看来是无能的表现。有种的去找真男人真女人面对面过招 *关于好女人,我提过两个标准——灵性和弹性,现在仍觉得对。这主要是讲性格,如果这两个特征表现在身体上,也就是性感了。我崇拜的是女性,而不是每一个女人 *不论是谁,不论他(她)多么痴情或多么崇高,如果他的爱长期没有回报,始终不被爱,他的爱是坚持不下去的 *对于人的情感,科学永远只能解释局部,不能解释全部 *在真实的爱中必定包含痛苦。脆弱往往是由太依赖别人造成的 *恋爱是人生最美妙的时光之一,是神的赐予,可遇而不可求。如果真正相爱,就应该争取一种比较稳定的结合这里是他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m/zhouguoping 推荐您去看看~~ 以下是您要的资料: 1945年生于上海 1950年入学于上海市紫金小学 1956年入学于上海市成都中学 1959年入学于上海市上海中学 1962年入学于北京大学哲学系 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 1968年从北京大学毕业,到湖南农场劳动一年半,然后分配到广西资源县工作 1978年入学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先后获哲学硕士博士学位 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著有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随感集《人与永恒》,诗集《忧伤的情欲》,散文集《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纪实作品《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南极无新闻——乔治王岛手记》等,1998年底以前作品结集为《周国平文集》(1-6卷),译有《尼采美学文选》、《尼采诗集》、《偶像的黄昏》等。 周国平有读书的癖好,在他少年甚至童年时代便已见端倪。因为“那是一个求知欲汹涌勃发的年龄”,无须名著佳篇,随便一本稍微有趣的读物就能点燃周国平对书籍的强烈好奇:“回想起来,使我发现书籍之可爱的不过是上小学时读到的一本普通的儿童读物,那里面讲述了一个淘气孩子的种种恶作剧,逗得我不停地捧腹大笑。”从此以后,看得懂看不懂的书都会使他眼馋心痒。 周国平在考上北大哲学系后,尽管哲学是“凌驾于一切科学的科学”,但他对课外书还是有浓厚的阅读兴趣。上课时,课桌上摆着艾思奇编的教科书,课桌下却是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屠格涅夫、易卜生等文学家的著作。与此同时,他还醉心于写诗,写日记,积累感受。“现在看来,当年我在文学方面的这些阅读和习作并非徒劳。”周国平平静地说,“我在哲学上的趣味大约是受文学熏陶而形成的。” 周国平不但嗜爱读书,而且有购书和藏书的癖好。他说:“事实上,在书的乐趣中,购和藏占了相当一部分。爱书的朋友聚到一起,说起自己购得一本好书时的那份得意,听到别人藏有一本好书时的那股羡慕,就是明证。”谈及逛旧书店的种种乐趣,周国平兴致盎然:“当我偶尔从旧书店或书市廉价买到从前想买而错过或嫌贵而却步的书时,感到有过节一般的快乐,那份快乐简直不亚于富贾一举买下整座图书馆的快乐。”由于在购书过程中倾注了心血,交织着情感,因此,爱书的周国平即使在别的方面慷慨大度,对于书却总不免有几分吝啬。他说,这缘于“每个爱书的人想必都体会过借书与人时的复杂心情,尤其是自己喜欢的书,一旦借出,就朝夕盼归,万一有去无回,就像死了一位亲人一样,在心中为它筑了一座缅怀的墓。” 周国平简历: 1945年 7月25日生于上海 1950年 入学于上海市紫金小学 1956年 入学于上海市成都中学 1959年 入学于上海市上海中学 1962年 入学于北京大学哲学系 1968年 从北京大学毕业,到湖南农场劳动一年半,然后分配到广西资源县工作 1978年 入学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先后获哲学硕士、博士学位 1981年 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毕业,进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院工作至今 周国平著译年表 1986年 著:<苏联当代哲学>(合著),人民出版社 《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上海人民出版社(台湾版1992) 译:《论辨证法的叙述方法》(合译),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悲剧的诞生——尼采美学文选》,三联书店 《尼采诗集》,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1987年 著:《诗人哲学家》(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 译:《偶像的黄昏》,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8年 著:《人与永恒》,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0年 著:《尼采与形而上学》,湖南教育出版社 译:《谢林传》(合译),商务印书馆 1991年 著:《忧伤的情欲》,四川文艺出版社 1992年 著:《人与永恒》(增补本),上海人民出版社 《只有一个人生》,四川大学出版社(台湾版1992) 《断肠人在天涯——元代散曲新赏》,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4年 著:《今天我活着》,安徽文艺出版社 译:《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商务印书馆(香港商务版1993) 1995年 著:《迷者的悟》,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6年 著:《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广东教育出版社 《爱与孤独》,天津人民出版社 <语言与哲学——当代英美与德法传统比较研究>(合著)三联书店 周国平简介和精彩语录 周国平简介: 周国平,1945年生于上海。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著有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随感集《人与永恒》,散文集《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纪实作品《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南极无新闻--乔治王岛手记》等,1998年底以前作品结集为《周国平文集》(1-6卷),译有《尼采美学文选》、《尼采诗集》等。 周国平精彩语录: *在现实中,爱往往扮演受难者的角色,因为受难而备受赞美 *无止境的浪漫会产生另一种审美疲劳,频繁地换性伴侣也会丧失性经验的新鲜感 *沉湎于网络不能自拔,在我看来是无能的表现。有种的去找真男人真女人面对面过招 *关于好女人,我提过两个标准——灵性和弹性,现在仍觉得对。这主要是讲性格,如果这两个特征表现在身体上,也就是性感了。我崇拜的是女性,而不是每一个女人 *不论是谁,不论他(她)多么痴情或多么崇高,如果他的爱长期没有回报,始终不被爱,他的爱是坚持不下去的 *对于人的情感,科学永远只能解释局部,不能解释全部 *在真实的爱中必定包含痛苦。脆弱往往是由太依赖别人造成的 *恋爱是人生最美妙的时光之一,是神的赐予,可遇而不可求。如果真正相爱,就应该争取一种比较稳定的结合这里是他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m/zhouguoping 推荐您去看看~~ 以下是您要的资料: 1945年生于上海 1950年入学于上海市紫金小学 1956年入学于上海市成都中学 1959年入学于上海市上海中学 1962年入学于北京大学哲学系 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 1968年从北京大学毕业,到湖南农场劳动一年半,然后分配到广西资源县工作 1978年入学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先后获哲学硕士博士学位 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著有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随感集《人与永恒》,诗集《忧伤的情欲》,散文集《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纪实作品《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南极无新闻——乔治王岛手记》等,1998年底以前作品结集为《周国平文集》(1-6卷),译有《尼采美学文选》、《尼采诗集》、《偶像的黄昏》等。 周国平有读书的癖好,在他少年甚至童年时代便已见端倪。因为“那是一个求知欲汹涌勃发的年龄”,无须名著佳篇,随便一本稍微有趣的读物就能点燃周国平对书籍的强烈好奇:“回想起来,使我发现书籍之可爱的不过是上小学时读到的一本普通的儿童读物,那里面讲述了一个淘气孩子的种种恶作剧,逗得我不停地捧腹大笑。”从此以后,看得懂看不懂的书都会使他眼馋心痒。 周国平在考上北大哲学系后,尽管哲学是“凌驾于一切科学的科学”,但他对课外书还是有浓厚的阅读兴趣。上课时,课桌上摆着艾思奇编的教科书,课桌下却是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屠格涅夫、易卜生等文学家的著作。与此同时,他还醉心于写诗,写日记,积累感受。“现在看来,当年我在文学方面的这些阅读和习作并非徒劳。”周国平平静地说,“我在哲学上的趣味大约是受文学熏陶而形成的。” 周国平不但嗜爱读书,而且有购书和藏书的癖好。他说:“事实上,在书的乐趣中,购和藏占了相当一部分。爱书的朋友聚到一起,说起自己购得一本好书时的那份得意,听到别人藏有一本好书时的那股羡慕,就是明证。”谈及逛旧书店的种种乐趣,周国平兴致盎然:“当我偶尔从旧书店或书市廉价买到从前想买而错过或嫌贵而却步的书时,感到有过节一般的快乐,那份快乐简直不亚于富贾一举买下整座图书馆的快乐。”由于在购书过程中倾注了心血,交织着情感,因此,爱书的周国平即使在别的方面慷慨大度,对于书却总不免有几分吝啬。他说,这缘于“每个爱书的人想必都体会过借书与人时的复杂心情,尤其是自己喜欢的书,一旦借出,就朝夕盼归,万一有去无回,就像死了一位亲人一样,在心中为它筑了一座缅怀的墓。”
2023-07-04 17:17:2615

周国平的个人介绍,各界的评价,作品。

  周国平  周国平,1945年生于上海,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著有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随感集《人与永恒》,诗集《忧伤的情欲》,散文集《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纪实作品《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南极无新闻——乔治王岛手记》等,1998年底以前作品结集为《周国平文集》(1-6卷),译有《尼采美学文选》、《尼采诗集》、《偶像的黄昏》等。  大学里曾流传一句话:“男生不可不读王小波,女生不可不读周国平。”周国平的作品以其文采和哲思赢得了无数读者的青睐,无论花季还是老年,都能从他的文字中收获智慧和超然。  主要作品有:《守望的距离》、《安静》、《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人与永恒》、《尼采与形而上学》、《周国平文集》、《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等。主要译作有:《尼采美学文选》、《尼采诗集》、《偶像的黄昏》等。  周国平:盼望重新踏上这条心灵之路  7月9日,参加去年体验之旅及今年戈壁挑战赛的学者和商学院学员重新汇聚一堂,重温那段历经风雨的日子。在活动现场,我们看到了著名学者周国平先生并进行了一次简短的采访。  在今年参加戈壁挑战赛的队员手记中了解到,这一路的地形基本上是荒滩戈壁盐碱地,遍布骆驼刺,还经常受到草兵和蚂蟥的骚扰,可以说是环境恶略困难重重。那是什么动力让您坚持走完全程的呢?  周国平:首先我并不觉得特别艰苦,四天一路走下来虽然有点累,但是我觉得不是特别的需要很大的毅力来完成,自己还是能胜任的。要说动力嘛,我觉得这是很有意思的事情,对我而言,对我本身来说,这种经历是比较少的,徒步走戈壁这件事本身就非常有吸引力,而且这是玄奘走过的道路,这肯定是有文化含量在里面的。  您曾经谈到,最优秀的人身上都有着一些独特的特性,那么玄奘法师的身上也具备这样的特性吗?  周国平:不管怎么说,玄奘身上具有最优秀人的品质,他有毅力,专注,把一件事情做好的这种勇气、这种力量是很强有力的,而且他这个人还很细致,很细心,他翻译了许多经文著作,这是很多人无法做到的。  在您的博客中有一篇叫做“忘记玄奘是可耻的”文章,对于这个观点,一些网友说,我不信佛教,玄奘拯救的是印度文明,忘记也好,了解也好,玄奘对我没有什么意义,也谈不上什么可耻,您是如何看待这样的看法?  周国平:关于“忘记玄奘是可耻的”这个话题,有些网友也问过我,觉得这个词用的太狠了。我是故意用的很一点的,我就是想要引起人们注意这个问题。这个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说:一个是在亚洲很多地方,包括日本、印度这些国家,很多老百姓都是知道他的,在印度,据说玄奘是家喻户晓,我相信这一点。包括吉尔吉斯斯坦,在书云的那个书里看到,她到了吉尔吉斯斯坦,去走玄奘的道路,想让当地人了解她的目的,又不知道怎么跟他们说,这个时候小旅店的老板娘拿出一幅吉尔吉斯斯坦的地图,那个上面有玄奘的拓像,说那是我们的英雄。  这样一对比,我们中国的很多人不知道玄奘,或者仅仅知道唐僧,电视上的唐僧,我觉得这个很可悲。电视上的唐僧和吴承恩笔下的唐僧还是不一样的,那实际上是一个娱乐化的形象,只知道这样的一个娱乐的形象而不知道我们民族历史上的一位伟大的人物,这是很可悲的。  我就要讲到这一点,玄奘不仅仅是一个佛教徒,意义不仅仅在佛教,虽然他对佛教有很大的贡献。我对他的定位是一个伟大的信仰者和一个伟大的学者,他在学术上的贡献是非常大的。他代表着一种民族的伟大的精神,这种精神是我们民族特别需要的,实际上这种精神我们是缺乏的,但是我们当中一些伟大的人物具备这种精神,玄奘就有。这是一种认真的追求真理的精神!这种精神是中华民族缺少的,象玄奘这样的伟大人物有,而我们把它忘记掉,不去发扬它,那么这就是可耻的。  您去年已经参加了一次“重走玄奘路”的活动,那么是什么吸引您再次踏上玄奘路呢?  周国平:去年走的“玄奘路”毕竟是很小的一段,只是玄奘离开中国内地走的一小段,这个多的是感受行走的感觉,但是玄奘他走的路是很长的,他的目的是要去印度取经,如果我仅走这么一小段,那么我的感觉是遗憾的,我想,把这条西行路完整地走一下的话,我对玄奘当年的经历会有一种更加深刻的体会。而且,走这条路不仅是走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之路,同时也是走我们的心灵之路!
2023-07-04 17:17:596

《守望的距离》pdf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守望的距离》(周国平)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链接:https://pan.baidu.com/s/13EcN9sA-T8pM7b1NCXoyMg 提取码:esjl书名:守望的距离作者:周国平豆瓣评分:9.1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年份:2017-5页数:504内容简介:周国平散文和随笔平装系列,共11本《守望的距离》是作家周国平的*本散文集,收集了作者1983 年至 1995 年 4 月的散文作品。本书写作期间,作者生活中发生了一连串变故,因而书中偏多对于人生难题的思考,诸如生与死、爱与孤独、执著与超脱、苦难与幸福等等。事实上,这些问题是每一个热爱人生但又难免遭遇挫折的人都会面临的。也许正因为此,本书在今天仍不断获得新的知音,包括一茬一茬成长起来的可爱的青年读者。作者简介:周国平,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学者、作家。主要作品有散文《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善良丰富高贵》《生命的品质》,随笔《人与永恒》《风中的纸屑》《内在的从容》《把心安顿好》,纪实文学《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岁月与性情:我的心灵自传》,学术著作《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等等。
2023-07-04 17:18:151

哲理性散文作家有哪些

当代的当属周国平了 散文《安静》《各自的朝圣路》 另外,更加推荐他的随笔集《人与永恒》《风中的纸屑》《断章与碎句》 《人与永恒》是周国平的代表作之一,以随笔短语的形式阐述了他毕生对人生问题的关注和思考,包括人、自然和生命、爱、孤独、人生、美、超脱、幸福和痛苦、幽默、女人和男人、天才、婚姻、死、时间和永恒等26个话题,内容精辟而深刻,文字优美而富哲理。《人与永恒》是他最受读者欢迎,也是他最喜欢的一本书。这本书贯穿着对人生重大问题的哲学思考,诸如生命,痛苦,爱……周国平的文字是送给热爱生活,情感深沉丰富,追寻人生价值探求生命意义的读者的一份珍贵的礼物。 《人与永恒》是第一本,接下来的两本是他随后出的,都很好看的 ====另外我想告诉你,《妞妞》是纪实文学,林清玄选的主要是菩提系列很好很受欢迎,是佛理性的   哲理散文当属 周国平先生第一 若作品集:《各自的朝圣路》《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   门安静地闭拢。门像一种淡然的眼神,与世无争。争斗喧闹的是人。门悠悠的背后,隐藏着何等样的奥秘?门外拥挤不堪。还有什么比门,更能象征人生?   不知道是需要隐秘,还是需要回避,我极希望推开一扇门,让心灵在门的自然掩闭之后躲进极乐的静谧或与悲伤的秘密搏斗之中。一个孤寂的人,推开一扇孤寂的门,阒寂无声。   门,镶着木纹花边的门,意味深长。   门内炉火正旺?   酒吧的门在暖味的灯光下,期待。颜色深沉、古朴、厚重。推开它,现代生活方式的活泼多姿就跃动在眼帘。而推门那一刻的古典与凝重的感觉还粘留在手中。人总会一个激灵,仿佛从时空的隧道里骤然降至。   豪华大酒店的门完全远离了门的概念。仿佛只需一个意念,两块大玻璃便像被坚利之船驶过的冰自动分裂,无论是实际还是心理,我们都没有推门的感觉。门背后原是私人的与隐私的。   《蒙田随笔》、《周国平散文选》、《林清玄散文选》   我喜欢李国文的散文,推荐《李国文读史》。 “司马迁必须活下去,只有活得比刘彻长,哪怕长一分钟,一秒钟,这个能“宫”他××的皇帝,就再无可能“宫”他的不朽之作。现在,“略输文采”的汉武帝终于真正输了,终于走向死亡,而在精神上彻底升华了的司马迁,此时此刻,那个早已不是他的,还给他带来羞辱的肉体躯壳,已无存在的必要。于是,我们这位史圣,遂不知所终地在人间蒸发了。”(摘自《司马迁的悲哀》)   余秋雨 《沙原隐泉》
2023-07-04 17:18:281

谁来介绍一下周国平的平生,婚恋及现状

这里是他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m/zhouguoping推荐您去看看~~以下是您要的资料:1945年生于上海1950年入学于上海市紫金小学1956年入学于上海市成都中学1959年入学于上海市上海中学1962年入学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68年从北京大学毕业,到湖南农场劳动一年半,然后分配到广西资源县工作1978年入学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先后获哲学硕士博士学位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著有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随感集《人与永恒》,诗集《忧伤的情欲》,散文集《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纪实作品《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南极无新闻——乔治王岛手记》等,1998年底以前作品结集为《周国平文集》(1-6卷),译有《尼采美学文选》、《尼采诗集》、《偶像的黄昏》等。周国平有读书的癖好,在他少年甚至童年时代便已见端倪。因为“那是一个求知欲汹涌勃发的年龄”,无须名著佳篇,随便一本稍微有趣的读物就能点燃周国平对书籍的强烈好奇:“回想起来,使我发现书籍之可爱的不过是上小学时读到的一本普通的儿童读物,那里面讲述了一个淘气孩子的种种恶作剧,逗得我不停地捧腹大笑。”从此以后,看得懂看不懂的书都会使他眼馋心痒。周国平在考上北大哲学系后,尽管哲学是“凌驾于一切科学的科学”,但他对课外书还是有浓厚的阅读兴趣。上课时,课桌上摆着艾思奇编的教科书,课桌下却是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屠格涅夫、易卜生等文学家的著作。与此同时,他还醉心于写诗,写日记,积累感受。“现在看来,当年我在文学方面的这些阅读和习作并非徒劳。”周国平平静地说,“我在哲学上的趣味大约是受文学熏陶而形成的。”周国平不但嗜爱读书,而且有购书和藏书的癖好。他说:“事实上,在书的乐趣中,购和藏占了相当一部分。爱书的朋友聚到一起,说起自己购得一本好书时的那份得意,听到别人藏有一本好书时的那股羡慕,就是明证。”谈及逛旧书店的种种乐趣,周国平兴致盎然:“当我偶尔从旧书店或书市廉价买到从前想买而错过或嫌贵而却步的书时,感到有过节一般的快乐,那份快乐简直不亚于富贾一举买下整座图书馆的快乐。”由于在购书过程中倾注了心血,交织着情感,因此,爱书的周国平即使在别的方面慷慨大度,对于书却总不免有几分吝啬。他说,这缘于“每个爱书的人想必都体会过借书与人时的复杂心情,尤其是自己喜欢的书,一旦借出,就朝夕盼归,万一有去无回,就像死了一位亲人一样,在心中为它筑了一座缅怀的墓。”因此,周国平总喜欢把书比作“友人”或“伴侣”。他说常置案头的“座右书”是些最知己的朋友,又说翻开新书的心情就像在寂寞的人生旅途上为自己搜寻新的伴侣,而随手打开一本熟悉的书则像是不期而遇一位老友。他还借吉辛之口叹息那些无缘再读一遍的好书如同从前偶然邂逅的友人,倘若临终时记起它们,“这最后的诀别之中将含着怎样的惋惜”!当今有不少爱读书的人,读到后来,有一天自己会拿起笔来写书,周国平也是其中之一。由于勤奋笔耕,他现已成为一位著名的散文家。周国平告诉记者:“我承认我从写作中获得了许多快乐,但是,这种快乐并不能代替读书的快乐。有时候我还觉得,写作侵占了我的读书时间,使我蒙受了损失。写作毕竟是一种劳动和支出,而读书纯粹是享受和收入。我向自己发愿,今后要少写多读,人生几何,我不该亏待了自己。”周国平自选集:第一篇 散文(1983~1990)我并不主张对苏格拉底哲学作过高评价。他把哲学的注意力移向人生,诚然是一大功绩,但 他进而把人生问题归结为伦理道德,视野又未免狭窄了。《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自选集序诗人的执著和超脱(1)诗人的执著和超脱(2)幸福的悖论(1)幸福的悖论(2)幸福的悖论(3)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1)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2)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3)活着写作是多么美好(1)活着写作是多么美好(2)活着写作是多么美好(3)女性拯救人类我的家园在理论和学术之外人与书之间困惑与坦然寻求智慧的人生在义与利之外性爱五题(1)性爱五题(2)旅+游=旅游?艺术·技术·魔术从挤车说到上海不是家爱书家的乐趣(1)爱书家的乐趣(2)悲观·执著·超脱(1)悲观·执著·超脱(2)第二篇 散文(1991~1992)人生有许多时光是在等中度过的。有千百种等,等有千百种滋味。等的滋味,最是 一言难尽。等的滋味(1)等的滋味(2)孔子的洒脱人生贵在行胸臆(1)人生贵在行胸臆(2)父亲的死平淡的境界(1)平淡的境界(2)智慧的诞生(1)智慧的诞生(2)智慧的诞生(3)家失去的岁月(1)失去的岁月(2)思考死:有意义的徒劳(1)思考死:有意义的徒劳(2)思考死:有意义的徒劳(3)思考死:有意义的徒劳(4)思考死:有意义的徒劳(5)思考死:有意义的徒劳(6)智者的最后弱点(1)智者的最后弱点(2)女人和哲学男人眼中的女人(1)男人眼中的女人(2)男人眼中的女人(3)调侃婚姻自我二重奏(1)自我二重奏(2)自我二重奏(3)《今天我活着》序探究存在之谜(1)探究存在之谜(2)探究存在之谜(3)第三篇 散文(1993~1996)由丢车引发这么多议论,可见还不是太不在乎。如果有人嘲笑我阿Q精神,我乐意承认。试 想,对于人生中种种不可避免的失去,小至破财,大至死亡,没有一点阿Q精神行吗?由社会 的眼光看,盗窃是一种不义,我们理应与之作力所能及的斗争,而不该摆出一副哲人的姿态 容忍姑息。可是,倘若社会上有更多的人了悟人生根本道理,世风是否会好一些呢?那么, 这也许正是我对不义所作的一种力所能及的斗争罢。习惯于失去时光村落里的往事何必温馨"沉默学"导言永远未完成(1)永远未完成(2)宽松的婚姻生命本来没有名字爱情不风流心疼这个家救世和自救(1)救世和自救(2)康德、胡塞尔和职称消费=享受?车 窗 外(1)车 窗 外(2)被废黜的国王在沉默中面对有所敬畏奢侈品的不便私人写作(1)私人写作(2)私人写作(3)婚姻反思录(1)婚姻反思录(2)点 与 面(1)点 与 面(2)点 与 面(3)人不只属于历史给成人读的童话(1)给成人读的童话(2)苦难的精神价值第四篇 散文(1997~1998)并肩行走人们常常说,人与人之间,尤其相爱的人之间,应该互相了解和理解,最好做到彼 此透明,心心相印。名人和明星在黑暗中并肩行走侯 家 路临终的苏格拉底《李白与杜甫》内外读书的癖好回到世界名著"天人合一"与生态学小说的智慧(1)小说的智慧(2)小说的智慧(3)小说的智慧(4)小说的智慧(5)小说的智慧(6)小说的智慧(7)小说的智慧(8)孤独的价值(1)孤独的价值(2)孤独的价值(3)现代技术的危险何在?(1)现代技术的危险何在?(2)生命中的无奈报应"己所欲,勿施于人"婚姻中的爱情世上本无奇迹都市里的外乡人人人都是孤儿记住回家的路愉快是基本标准另一个韩愈树下的老人勇气证明信仰(1)勇气证明信仰(2)医学的人文品格(1)医学的人文品格(2)第五篇 散文(1999~2001)街道上站着许多人,一律沉默,面孔和视线朝着同一个方向,仿佛有所期待。 我也朝那个方向看去,发现那是一所小学的校门。那么,这些肃立的人们是孩子们的家长了 ,临近放学的时刻,他们在等待自己的孩子从那个校门口出现,以便亲自领回家。安静的位置父母们的眼神让世界适合于小王子们居住纪念所掩盖的人类的敦煌(1)人类的敦煌(2)精子与卵子好梦何必成真成功的真谛南极素描(1)南极素描(2)南极素描(3)在维纳斯脚下哭泣(1)在维纳斯脚下哭泣(2)向教育争自由灵魂的在场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小康胜大富读鲁迅的不同眼光周国平的《只有一个人生》内容只有一个人生,勇敢活一次,谁说不可以!人一辈子只想一个问题,这个问题一视同仁无可回避地摆在每个人面前……悲观·执著·超脱一人的一生,思绪万千。然而,真正让人想一辈子,有时想得惊心动魄,有时不去想仍然牵肠挂肚,这样的问题并不多。透底地说,人一辈子只想一个问题,这个问题一视同仁无可回避地摆在每个人面前,令人困惑得足以想一辈子也未必想清楚。回想起来,许多年里纠缠着也连缀着我的思绪的动机始终未变,它催促我阅读和思考,激励我奋斗和追求,又规劝我及时撤退,甘于淡泊。倘要用文字表达这个时隐时显的动机,便是一个极简单的命题:只有一个人生。如果人能永远活着或者活无数次,人生问题的景观就会彻底改变,甚至根本不会有人生问题存在了。人生之所以成为一个问题,前提是生命的一次性和短暂性。不过,从只有一个人生这个前提,不同的人,不,同一个人可以引出不同的结论。也许,困惑正在于这些彼此矛盾的结论似乎都有道理。也许,智慧也正在于使这些彼此矛盾的结论达成辩证的和解。二无论是谁,当他初次意识到只有一个人生这个令人伤心的事实时,必定会产生一种幻灭感。生命的诱惑刚刚在地平线上出现,却一眼看到了它的尽头。一个人生太少了!心中涌动着如许欲望和梦幻,一个人生怎么够用?为什么历史上有好多帝国和王朝,宇宙间有无数星辰,而我却只有一个人生?在帝国兴衰、王朝更迭的历史长河中,在星辰的运转中,我的这个小小人生岂非等于零?它确实等于零,一旦结束,便不留一丝影踪,与从未存在过有何区别?捷克作家昆德拉笔下的一个主人公常常重复一句德国谚语,大意是:"只活一次等于未尝活过。"这句谚语非常简练地把只有一个人生与人生虚无画了等号。近读金圣叹批《西厢记》,这位独特的评论家极其生动地描述了人生短暂使他感到的无可奈何的绝望。他在序言中写道:自古迄今,"几万万年月皆如水逝、云卷、风驰、电掣,无不尽去,而至于今年今月而暂有我。此暂有之我,又未尝不水逝、云卷、风驰、电掣而疾去也。"我也曾想有作为,但这所作所为同样会水逝、云卷、风驰、电掣而尽去,于是我不想有作为了,只想消遣,批《西厢记》即是一消遣法。可是,"我诚无所欲为,则又何不疾作水逝、云卷、风驰、电掣,顷刻尽去?"想到这里,连消遣的心思也没了,真是万般无奈。古往今来,诗哲们关于人生虚无的喟叹不绝于耳,无须在此多举。悲观主义的集大成当然要数佛教,归结为一个"空"字。佛教的三项基本原则(三法印)无非是要我们由人生的短促("诸行无常"),看破人生的空幻("诸法无我"),从而自觉地放弃人生("涅寂静")。三人要悲观实在很容易,但要彻底悲观却也并不容易,只要看看佛教徒中难得有人生前涅,便足可证明。但凡不是悲观到马上自杀,求生的本能自会找出种种理由来和悲观抗衡。事实上,从只有一个人生的前提,既可推论出人生了无价值,也可推论出人生弥足珍贵。物以稀为贵,我们在世上最觉稀少、最嫌不够的东西便是这迟早要结束的生命。这唯一的一个人生是我们的全部所有,失去它我们便失去了一切,我们岂能不爱它,不执著于它呢?诚然,和历史、宇宙相比,一个人的生命似乎等于零。但是,雪莱说得好:"同人生相比,帝国兴衰、王朝更迭何足挂齿!同人生相比,日月星辰的运转与归宿又算得了什么!"面对无边无际的人生之爱,那把人生对照得极其渺小的无限时空,反倒退避三舍,不足为虑了。人生就是一个人的疆界,最要紧的是负起自己的责任,管好这个疆界,而不是越过它无谓地悲叹天地之悠悠。古往今来,尽管人生虚无的悲论如缕不绝,可是劝人执著人生爱惜光阴的教诲更是谆谆在耳。两相比较,执著当然比悲观明智得多。悲观主义是一条绝路,冥思苦想人生的虚无,想一辈子也还是那么一回事,绝不会有柳暗花明的一天,反而窒息了生命的乐趣。不如把这个虚无放到括号里,集中精力做好人生的正面文章。既然只有一个人生,世人心目中值得向往的东西,无论成功还是幸福,今生得不到,就永无得到的希望了,何不以紧迫的心情和执著的努力,把这一切追求到手再说?四可是,一味执著也和一味悲观一样,同智慧相去甚远。悲观的危险是对人生持厌弃的态度,执著的危险则是对人生持占有的态度。所谓对人生持占有的态度,倒未必专指那种唯利是图、贪得无厌的行径。弗罗姆在《占有或存在》一书中具体入微地剖析了占有的人生态度,它体现在学习、阅读、交谈、回忆、信仰、爱情等一切日常生活经验中。据我的理解,凡是过于看重人生的成败、荣辱、福祸、得失,视成功和幸福为人生第一要义和至高目标者,即可归入此列。因为这样做实质上就是把人生看成了一种占有物,必欲向之获取最大效益而后快。但人生是占有不了的。毋宁说,它是侥幸落到我们手上的一件暂时的礼物,我们迟早要把它交还。我们宁愿怀着从容闲适的心情玩味它,而不要让过分急切的追求和得失之患占有了我们,使我们不再有玩味的心情。在人生中还有比成功和幸福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凌驾于一切成败福祸之上的豁达胸怀。在终极的意义上,人世间的成功和失败,幸福和灾难,都只是过眼烟云,彼此并无实质的区别。当我们这样想时,我们和我们的身外遭遇保持了一个距离,反而和我们的真实人生贴得更紧了,这真实人生就是一种既包容又超越身外遭遇的丰富的人生阅历和体验。我们不妨眷恋生命,执著人生,但同时也要像蒙田说的那样,收拾好行装,随时准备和人生告别。入世再深,也不忘它的限度。这样一种执著有悲观垫底,就不会走向贪婪。有悲观垫底的执著,实际上是一种超脱。五我相信一切深刻的灵魂都蕴藏着悲观。换句话说,悲观自有其深刻之处。死是多么重大的人生事件,竟然不去想它,这只能用怯懦或糊涂来解释。用贝多芬的话说:"不知道死的人真是可怜虫!"当然,我们可以补充一句:"只知道死的人也是可怜虫!"真正深刻的灵魂决不会沉溺于悲观。悲观本源于爱,为了爱又竭力与悲观抗争,反倒有了超乎常人的创造,贝多芬自己就是最好的例子。不过,深刻更在于,无论获得多大成功,也消除不了内心蕴藏的悲观,因而终能以超脱的眼光看待这成功。如果一种悲观可以轻易被外在的成功打消,我敢断定那不是悲观,而只是肤浅的烦恼。超脱是悲观和执著两者激烈冲突的结果,又是两者的和解。前面提到金圣叹因批"西厢"而引发了一段人生悲叹,但他没有止于此,否则我们今天就不会读到他批的"西厢"了。他太爱"西厢",非批不可,欲罢不能。所以,他接着笔锋一转,写道:既然天地只是偶然生我,那么,"未生已前非我也。既去已后又非我也。然则今虽犹尚暂在,实非我也。"于是,"以非我者之日月,误而任我之唐突可也;以非我者之才情,误而供我之挥霍可也。"总之,我可以让那个非我者去批"西厢"而供我作消遣了。他的这个思路,巧妙地显示了悲观和执著在超脱中达成的和解。我心中有悲观,也有执著。我愈执著,就愈悲观,愈悲观,就愈无法执著,陷入了二律背反。我干脆把自己分裂为二,看透那个执著的我是非我,任他去执著。执著没有悲观牵肘,便可放手执著。悲观扬弃执著,也就成了超脱。不仅把财产、权力、名声之类看作身外之物,而且把这个终有一死的"我"也看作身外之物,如此才有真正的超脱。由于只有一个人生,颓废者因此把它看作零,堕入悲观的深渊。执迷者又因此把它看作全,激起占有的热望。两者均未得智慧的真髓。智慧是在两者之间,确切地说,是包容了两者又超乎两者之上。人生既是零,又是全,是零和全的统一。用全否定零,以反抗虚无,又用零否定全,以约束贪欲,智慧仿佛走着这螺旋形的路。不过,这只是一种简化的描述。事实上,在一个热爱人生而又洞察人生的真相的人心中,悲观、执著、超脱三种因素始终都存在着,没有一种会完全消失,智慧就存在于它们此消彼长的动态平衡之中。我不相信世上有一劳永逸彻悟人生的"无上觉者",如果有,他也业已涅成佛,不再属于这个活人的世界了。199010思考死:有意义的徒劳
2023-07-04 17:18:374

死者的安魂曲,青春的墓志铭——重温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

这是一本“任何时候翻看任何一页,从来都不会令人失望的书”。 风靡60年代的甲壳虫乐队唱出了名闻世界的曲子Norwegian Wood(挪威的森林),一支”静谧、忧伤,而又令人莫名地沉醉”的乐曲。作者村上春树以此为灵感,写作了这部日本销售总量最大的书籍。 小说主人公渡边以第一人称向读者讲述了他同两个女孩间的爱情纠葛。故事的男主角渡边是一个对待自己和他人都极为真诚的男孩。正如渡边自己的独白,“我的心包有一层硬壳,能破壳而入的东西是极其有限的,所以我才不曾对谁一往情深。” 他的第一个恋人直子原是好友木月的女友,但后来木月无故自杀了。一年后渡边与直子两人正式交往,在直子20岁生日之夜两人发生关系后,直子突然消失,后来写信告知,住进了一家深山中的精神疗养院。 因借《戏剧史II》的课堂笔记,渡边偶然结识了青春活泼、大胆又迷人的学妹绿子。在绿子父亲因病去世后,两人开始交往,但渡边内心始终彷徨而挣扎。一方面,他不愿违背自己答应过直子等她恢复的诺言,即使不知道直子是否真的有痊愈的那一天;另一方面,面对绿子大胆的表白和追求,他又无法拒绝那样一个活力四射又美好的女孩儿。 直子自杀的噩耗传来后,渡边身陷无边的黑暗,失魂落魄地旅行了一个月之久,但,仍未从悲伤和孤寂中彻底走出。终于,在直子曾经的同房病友玲子的鼓舞下,他开始重新站起,去思考和探索自己接下来的人生,将何去何从。 一直喜欢村上春树的文字,读起来特别舒服自然,一气呵成。村上春树的笔下,就连表达个人的爱意,都是这样可爱而生机勃勃,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嘴角情不自禁地上扬——《挪威的森林》中,渡边这样表达过对绿子的喜欢之情: 喜欢你,喜欢到整个世界森林里的老虎都融化成黄油; 喜欢你,喜欢到全世界森林里的树统统倒在地上; 喜欢你,就像喜欢春天的小熊那样喜欢你。 这些温和的笔触背后,涌动着每个人年少时那份独有的的伤感与激情。我们都曾经历过青春,都或多或少有过那复杂又难以言说的心绪。他并不以激昂的方式刻画年轻叛逆的岁月,反而在轻描淡写间将疏离与寂寞跃然纸上。 有人称,村上春树是现代的菲茨杰拉德。村上本人确实很喜欢菲茨杰拉德的作品,在《挪威的森林》中,也不止一次的提及过菲茨杰拉德的那本《了不起的盖茨比》。而他本人的作品,也包含美国当代文学特征于其中。 《挪威的森林》与《了不起的盖茨比》,有着无法言明之渊源。《了不起的盖茨比》(1925年)带给我们的是一个有关都市青年内心剖白的悲剧故事;《挪威的森林》(1987年)亦描写了一个个悲剧与幻灭之美。两者均以悲剧收场,用“死亡”这一惯用形式营造悲剧氛围。 两个故事中的第一人称叙述者渡边和尼克,这两个“我”,均作为故事的参与者。渡边以倒叙回忆的方式将故事展开,就如同尼克以回忆形式,将读者代入故事情节本身之中。 就这个意义上而言,我们很容易看到菲茨杰拉德对于村上春树之影响,《了不起的盖茨比》对于《挪威的森林》之影响。 一口气读完《挪威的森林》,合上书卷之后,蓦然有种空虚和宁静浸透全身,仿佛周边的空气都已凝固,一个人发着呆,然后,开始思考。 哪里有人会喜欢孤独,不过是不喜欢失望 。成长如同一条各自的朝圣路,每个人在路上,都曾恐惧过、痛过、迷茫过、失落过。我们无一不是在摸索着前行,时而小心翼翼,时而撞的头破血流。我们也都曾害怕失去,在青春年少的那时,彷徨而困惑。 “我们是在活着,我们必须考虑的事只能是如何活下去”。于是,在无数次的摸索与跌跌撞撞的成长中,我们开始学会担负,开始理解责任的含义,就像渡边对直子的感情,后来更多的是一种责任而非爱情。 喜欢《挪威的森林》,因为每读一遍,就仿佛同自己心灵对了一次话。那些曾走过的路,踏过的青春旅程,如今已有些模糊,但我知道,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能在喧嚣与日复一日的忙碌中找到片刻的宁静与平和,放空自己进入主人公的世界进行一次短暂的心灵之旅,这样的幸福,刚刚好。 I once had a girl, or should I say, she once had me... She showed me her room, isn"t it good, Norwegian wood? She asked me to stay and she told me to sit anywhere, So I looked around and I noticed there wasn"t a chair. I sat on a rug, biding my time, drinking her wine We talked until two and then she said, "It"s time for bed" She told me she worked in the morning and started to laugh. I told her I didn"t and crawled off to sleep in the bath And when I awoke, I was alone, this bird had flown So I lit a fire, isn"t it good, Norwegian wood.
2023-07-04 17:19:181

周国平都有哪些著作

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散文集《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的位置》、《善良丰富高贵》、《何来何往》,纪实作品《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岁月与性情》、《偶尔远行》、《宝贝,宝贝》,随感集《人与永恒》、《风中的纸屑》、《碎句与短章》,诗集《忧伤的情欲》,以及《周国平人生哲思录》、《周国平人文讲演录》等,译有《尼采美学文选》、《尼采诗集》、《偶像的黄昏》等。
2023-07-04 17:19:265

周国平散文读后感

周国平散文读后感(通用5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应该都对散文很熟悉吧?散文是一种常见的文学体裁,取材广泛,艺术表现形式丰富多样。想要学习写散文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周国平散文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周国平散文读后感1   "凡是真正爱书的人,想必都领略过那种澄明的心境。夜深人静,独坐灯下,摊开一册喜欢的书,渐觉尘嚣远遁,杂念皆消,忘却了自己也获得了自己。"——周国平   随着年龄渐长,生活阅历和人生感悟的增多,对很多事情多了许多无奈,就像《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中的一句台词,"人生真是讽刺,一个人竟然真的会变成自己曾经最反感的样子",而这种变化是保护自己的有效途径,虽然无奈,确实有效。可是,夜深人静辗转反侧时,也会讨厌现在的样子,而拯救自己的只有书。读书,不似与人交谈,不用担心别人没时间、没心情,甚至遇冷碰壁,只要你有时间,有想法,就可以坐下来,静静地读上许久,尤其是经典,多为浓缩精华,句句透着哲理,好似长者娓娓道来人生道理,轻松惬意,又受益颇多。   而周国平的散文就是其中之一,遇到人生的坎,想不开,过不去时,我喜欢读读他的文章,很多时候都会深有感悟。其实,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困于自身想法出不来,烦恼、痛苦、郁闷也就接踵而至。读周国平的散文,让我懂得,人活一世,活着是一个态度,正如周国平所说,"我的人生观若要用一句话概括,就是真性情。我从来不把成功看作人生的主要目标,觉得只有活出真性情才是没有虚度了人生。所谓真性情,一面是对个性和内在精神价值的看重,另一面是对外在功利的看轻","一个人在衡量任何事物时,看重的是它们在自己生活中的意义,而不是它们能给自己带来多少实际利益,这样一种生活态度就是真性情"。所以,端正态度,活出性情,活得充实而有意义,才不枉此生,也会因此更积极地看待人生浮沉、世间百态。   所以说,读书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去感悟社会、体味人生,也会更容易更清醒地去认识自身、活出自己。社会愈加现代与科技,人们却愈加烦恼与高压,一剂很好的良方就是书,读好书,好读书,很多事情就会看得透,想得开,人生的路也会更好走些。   与书相伴,人生幸哉! 周国平散文读后感2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我热爱书籍,因为读书仿佛是与高尚的人在对话,我从中获益匪浅。我仰慕名人严谨的逻辑与细腻的情感,在他们的作品中,我感受到的是他们的精神世界,或喜,或悲。在阅读时,我感到自己仿佛已经变成了作家的血液,在迅速流动,贯穿每一个角落,而那些文字仿佛变成了细胞,在我的血液中遨游。我喜欢这种感觉,可以说是迷恋,而令我感触最深的便是周国平。在他的世界里,我深深沉迷。   悲观   周国平的散文极为细腻,富有哲理。但是现实生活中,命运仿佛对他不公。他女儿出生不久,刚开始牙牙学语,便夭折了。为了表达自己的悲痛、自己的遗憾、自己对女儿的爱与祝福,他写成了一部回忆录。我们可以想想,当周国平面对病床上只会喊“疼”的女儿自己却束手无策的时候是怎样的感觉。“心非木石岂无感”,一般人已经临近崩溃了,何况是心理如此细腻的他。他内心深处将会泛起多大的波澜?面对自己的至亲至爱,他内心将会承受多大的打击?不知有没有资格,我想说:“我懂”。   执著   在他的散文中,我懂了许多的道理与哲理,他有许多作品都劝勉大家人生要有执着的精神。他说悲观只是一时的,人生总要执着。执着会拯救悲观,执着在人生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它决定着人能否有机会来实现人生的价值。生命需要执着,是的,任何生命都需要执着。执着是成功的"最基本因素。他说悲观主义是一条错误的路,冥思苦想的人生是虚无的,想一辈子也还是那么一回事,反而失去了生命的乐趣。但是他也说,并不能一味的执着,这样也会离智慧越来越远。当时,我还不懂。   超脱   我不理解他的那句话,但是我后来明白了。一个人不能一味的执着,这样便会产生悲观,悲观的心理产生愈多,就愈不能执着。这怎么办呢?他说就把自己分成两个,一个让他去执着,不顾一切;另一个则现实,让现实去生活,让执着去追求,超脱一切,变得忘我。   悲观,执著,超脱,三种因素始终存在着。那便是我心中的周国平。在他的世界,我深深沉迷。 周国平散文读后感3   好久不读书,或者说好久没有安安静静、认认真真地读完过一本书。终于,我把周国平的《安静》读完了,并且还想再读一遍。读过周国平的《守望的距离》和《各自的朝圣路》,但我更喜欢《安静》。   序言中,周国平表示了对世俗名利的拒绝。他说:“我不是一个脱俗到了拒绝名声的人,但是,比名声更重要的是,我需要回到我自己。”一个意识到必需找回自己的作家,当然值得期待和尊敬。   周国平是中国社科院的哲学教授,又是一位作家。他的文字中,充满了哲理的思考。《安静》里既有读书笔记、游记,又有讲演稿、随感录等,看似杂芜却是一片纯静。   作者通过《安静》给我们讲述人生的真谛,讲爱与关怀,讲他对社会、对生活的种种思考。所展现的人生体验与读者所关切的世间感悟,没有一个安字和静字,却给读者构筑了一个宁静的世界。   周国平说:“我对一切太喧嚣的事业和一切太张扬的感情都心存怀疑。太热闹的生活始终有一个危险,就是被热闹所占有,渐渐误以为热闹就是生活,热闹之外别无生活,最后真的只剩下了热闹,没有了生活。”现实的确太热闹,我们早已习惯了在现实中奔忙,从不曾拥有这样一份安静和从容。人们的行为往往受利益驱动,对物质的欲望高于一切。连学术界这样本应成为净土的地方也变成了名利场。要远离人群中的欢乐和疯狂,远离灯红酒绿的确不易。可见,安静多么珍贵,守得住安静又是多么的不易。   周国平是一位崇尚简单生活而又牢牢守望内心田园的人。摆脱外界虚名浮利的诱惑,身居闹市而不为所扰,内心平静,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安静。有内在精神世界的饱满,才是丰富笃实的人生。   大宁静产生了大孤独,大孤独又催生了大智慧。智慧和从容又让周国平完成了一种内在的超越和突破。   这本集哲学与文学于一身,融理性与感性于一体的散文集,是那么质实,让我在安静中品味人生…… 周国平散文读后感4   他,是精神极端而后丰富的人呐!   正如一些书中对于周国平先生的简介一般,其实在可以称一哲学家,其中对于人性所诠释的哲理也是其散文中尤为核心的一部分内容。他用散文这一文学形式来谈他的哲学,他的思考以及他实在与众不同的见解,用一颗虔诚的心来探索现代人精神生活中的普遍困惑,重视心灵的历程和磨难。   他的文学是富有力的,但有时却也教人深思反省起来,这一“顽童”用富于理性与感性于一体的文字风格来感染者精神平乏的现代人。   浅通其人后,是想读其文的了,可是我在翻开扉页的那一刻前,心中却犯起了嘀咕,不禁疑虑,凭我这般,究竟能否解其哲理,贯其思想等等,但终究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读了起来,顿时,之前顾虑全消,他的文字深入浅出,老人和小孩都能获得启迪吧!   “他们关心精神价值甚于关心物质价值,在他们看来,无论个人还是人类,物质再繁荣,生活再舒适,如果精神流于平庸,灵魂变得空虚,就绝无幸福而言。”这句话值得我们铭刻于心,铭记一辈子的。这句话中的“他们”便是指守望者们,国平先生看出在这个喧闹的世界上,争名逐利的人实在不少,而他们却往往忽视了精神的重要性,此时就须出现守望者们守人类安身立命的生命之土,望人类超凡脱俗的精神之天。俗语曾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在物质世界已陷不可自拔的人类是不足以,不愿去寻求物质的本象,过眼烟云般纸醉金迷的享受极大满足了人们的物质欲望,却因此蒙蔽了双眼,葬送了卿卿真、善、美的精神。不流于他们是极痛苦的,苟非超脱常人的毅力是万不能攀至此等境地的。在漫漫长夜,惟守望者揣一颗孤单寂寞之心在那儿独忍!   “今天的孩子们何尝不是在悬崖边上的麦地里玩,麦地里有天真、童趣和自然,悬崖下是空虚和物欲的深渊。”现今的世界何尝不是这样,孩子们终是无邪的,终得是受外在而影响而发生本质性的变化,他们终究有两条路,做两类人,俗人及守望者,俗人占据物质世界,而守望者占据的精神世界。当今中国乃至当今世界前者不胜枚举,后者很少。   有感,即有感觉,得悟,我心中记住的而不过几个字罢了:守一方洁净之土,望一丝可敬之神! 周国平散文读后感5   周国平是我很喜爱的作家。看他的书是高三时候的事,现在回想起来,他的书陪伴我整个的高三生活,用思考与哲理给我浮躁的心情增添一股沉静的清泉。周国平的散文集《安静》,对比昔日的“守望”和“朝圣”,似乎来得更为纯粹和彻底。我喜欢《安静》,不仅缘于这个诗意化的词语,更是惊羡“安静”这样一种境界。周国平在书中说道:“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和安静,安静是因为摆脱了外在的虚名浮行的诱惑。”正是这种对追求的执著让我更深切地感受到安静的无比珍贵。   依照通常的情况,安静这个命题到了哲学家手里,总会演绎成生存与死亡的挣扎。然而在周国平却能轻而易举地将安静的氛围融入到书中的每一篇文章,每一行文字,让我刚打开书页,就已经不能释手。在周国平的随性抒写下,安静成了一种天然的存在。年龄长久的提炼和沉积,让其内心更为充盈,使其生命摆脱浮躁而逐渐趋于安静。也正是因为如此,注定了安静不是一种瞬间的偶得,而是从最深的绝望中寻找最美丽的惊喜,这是一种成熟人生的境界。   所以,我一般都会选择在深夜读周国平,点一盏台灯,泡一壶香茶,跟随他去寻找安静。   安静不是一瞬间的偶得,安静需要心灵的创造。在书的目录里,我发现了久违的亲切话题:幸福、艺术、执著、平淡、智慧、死亡、存在……书中处处遗留着哲学和散文的痕迹。这两者时而平行,相互对望相互倾慕;时而相交,绽放出无声的思维火花,令人心旷神怡。书中,他所展现的人生体验与读者所关切的世间感悟的词语外壳上,没有一个“安”字,也没有一个“静”字,但它们都毫不例外地与安静的距离最短。周国平所期待的,正是这样的一种充满乐趣的安静。生活中只要有乐趣为伴,我便不会感到寂寞难耐,因为我会觉得,这安静,怎么品味都别有情趣。
2023-07-04 17:19:402

周国平哲理性散文作品

周国平,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在尼采研究方面颇有建树。但他成名则因为他的散文。1945年生于上海,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著有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散文集《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善良·丰富·高贵》《生命的品质》,纪实作品《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岁月与性情——我的心灵自传》《偶尔远行》《宝贝,宝贝》,随感集《人与永恒》《风中的纸屑》《内在的从容》《把心安顿好》,诗集《忧伤的情欲》等。   中文名: 周国平   国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上海市   出生日期: 1945年7月25日   职业: 学者,作家   毕业院校: 北京大学   代表作品: 《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   周国平   当代著名哲学家、学者、作家。   周国平,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1945年生于上海,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著有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散文集《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善良·丰富·高贵》、《生命的品质》,纪实作品《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岁月与性情——我的心灵自传》、《偶尔远行》、《宝贝,宝贝》,随感集《人与永恒》、《风中的纸屑》、《内在的从容》、《把心安顿好》,诗集《忧伤的情欲》,以及《人生哲思录》、《周国平人文讲演录》,译有《尼采美学文选》、《尼采诗集》、《偶像的黄昏》。2012年3月周国平关于如何完美生命过程的新散文集《何来何往》出版,这本书是他多年来关于人生思考的精华总集。   1986 著 《苏联当代哲学》(合著) 人民出版社   《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 上海人民出版社   《论辩证法的叙述方法》(合译)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悲剧的诞生——尼采美学文选》 三联书店   《尼采诗集》 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1987 著 《诗人哲学家》(主编和合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译:《偶像的黄昏》 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8 著 《人与永恒》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0 著 《尼采与形而上学》 湖南教育出版社   译:《谢林传》(合译) 商务印书馆   1991 著 《忧伤的情欲》 四川文艺出版社   1992 著 《人与永恒》(增补本) 上海人民出版社   《只有一个人生》 四川大学出版社   《断肠人在天涯——元代散曲新赏》 四川人民出版社   《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 台湾林郁工作室   《只有一个人生》 台湾林郁工作室   1993 译 《理性边缘的哲学——尼采论哲学之源》 香港商务印书馆   1994 著 《今天我活着》 安徽文艺出版社   译:《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5 著 《迷者的悟》 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6 著 《我们对世界的认识》 广东教育出版社   《爱与孤独》 天津人民出版社   《语言与哲学——当代英美与德法传统比较研究》(联合编著) 三联书店   《守望的距离——周国平散文集》 东方出版社   《周国平文集》(1—5卷) 陕西人民出版社   《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 上海人民出版社   《徘徊在人生的空地上》 湖南文艺出版社   《对世界的认识》 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   译:《偶像的黄昏》 光明日报出版社   《悲剧的诞生》 华龄出版社   1997 年 《当代散文名家精品文库——周国平卷》 四川人民出版社   《周国平散文》(上,下)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精神的故乡》 广东教育出版社   1998 年 《精神的故乡》 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   《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 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   1999 年 《周国平哲理美文》 广东人民出版社   《周国平散文》 浙江文艺出版社   《各自的朝圣路——周国平散文二集》 东方出版社   《人生圆桌》(主编和合著) 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0 年 《周国平小语》 广东人民出版社   《人生哲思语编》,现更名为《人生哲思录》 上海辞书出版社   《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插图珍藏本)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人与永恒》 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   《人生圆桌》(主编和合著) 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   译:《悲剧的诞生》 台湾城邦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2001 年 《安静的位置——周国平散文生命感悟篇》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爱与孤独——周国平散文情感体验篇》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朝圣的心路——周国平散文灵魂守望篇》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经典的理由——周国平散文读书趣味篇》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另一种存在——周国平散文写作情怀篇》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无用之学——周国平散文哲学家园篇》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街头的自语——周国平散文人间随笔篇》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自由风格》(与崔健合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享受生命》 浙江文艺出版社   《周国平文集》第6卷 陕西人民出版社   译:《悲剧的诞生》(插图珍藏本)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年 《南极无新闻——乔治王岛手记》 海南出版社   《安静》 北岳文艺出版社   《灵魂只能独行》 海南出版社   《爱情不风流》 海南出版社   《智性时光》 海南出版社   《风中的纸屑》 海南出版社   《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 台湾上游出版社   译:《疯狂的意义》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年 《守望的距离》(修订本) 北岳文艺出版社   《妞妞》(日译本) 日本PHP出版社   2004 年 《各自的朝圣路》 北岳文艺出版社   《周国平自选集》 海南出版社   《岁月与性情——我的心灵自传》 长江文艺出版社   《我的心灵自传》 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   译:《悲剧的诞生——尼采美学文选》(修订本) 北岳文艺出版社   2005 年 《周国平作品精选》 长江文艺出版社   《灯灯亮了——我的女儿妞妞》 台湾张老师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周国平哲理美文》 吉林文史出版社   《人生哲思录》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年 《人与永恒》珍藏版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年 《闲情的分量》     2009年 《最合宜的位置》 作家出版社   《周国平论教育》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永恒之女性》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0年 《宝贝,宝贝》 凤凰出版集团   《生命的品质》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1年 《周国平语录:人生50个关键词》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6月   《人生哲思录》修订版 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年3月   《把心安顿好》 湖南人民出版社2011年5月   《爱的五重奏》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1月   《人间学术》 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1月   《花非花——周国平对话王小慧》 作家出版社2011年1月   1986 著:《苏联当代哲学》(合著),人民出版社。   《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上海人民出版社。   译:《论辩证法的叙述方法》(合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悲剧的诞生——尼采美学文选》,三联书店。   《尼采诗集》,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1987 著:《诗人哲学家》(主编和合著),上海人民出版社。   译:《偶像的黄昏》,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8 著:《人与永恒》,上海人民出版社 。   1990 著:《尼采与形而上学》,湖南教育出版社。   译:《谢林传》(合译),商务印书馆。   1991 著:《忧伤的情欲》,四川文艺出版社 。   1992 著:《人与永恒》(增补本),上海人民出版社。   《只有一个人生》,四川大学出版社。   《断肠人在天涯——元代散曲新赏》,四川人民出版社。   《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台湾林郁工作室。   《只有一个人生》,台湾林郁工作室。   1993 译:《理性边缘的哲学——尼采论哲学之源》,香港商务印书馆。   1994 著:《今天我活着》,安徽文艺出版社。   译:《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5 著:《迷者的悟》,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6 著:《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广东教育出版社。   《爱与孤独》,天津人民出版社。   《语言与哲学——当代英美与德法传统比较研究》(合著),三联书店。   《守望的距离——周国平散文集》,东方出版社。   《周国平文集》(1—5卷),陕西人民出版社。   《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上海人民出版社。   《徘徊在人生的空地上》,湖南文艺出版社。   《对世界的认识》,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   译:《偶像的黄昏》,光明日报出版社。   《悲剧的诞生》,华龄出版社。   1997 著:《当代散文名家精品文库?周国平卷》,四川人民出版社。   《周国平散文》(上,下),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精神的故乡》,广东教育出版社。   1998 著:《精神的故乡》,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   《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   1999 著:《周国平哲理美文》,广东人民出版社。   《周国平散文》,浙江文艺出版社。   《各自的朝圣路——周国平散文二集》,东方出版社。   《人生圆桌》(主编和合著),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0 著:《周国平小语》,广东人民出版社。   《人生哲思语编》,上海辞书出版社。   《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插图珍藏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人与永恒》,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   《人生圆桌》(主编和合著),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   译:《悲剧的诞生》,台湾城邦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2001 著:《安静的位置——周国平散文生命感悟篇》,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爱与孤独——周国平散文情感体验篇》,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朝圣的心路——周国平散文灵魂守望篇》,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经典的理由——周国平散文读书趣味篇》,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另一种存在——周国平散文写作情怀篇》,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无用之学——周国平散文哲学家园篇》,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街头的自语——周国平散文人间随笔篇》,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自由风格》(与崔健合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享受生命》,浙江文艺出版社。   《周国平文集》第6卷,陕西人民出版社。   译:《悲剧的诞生》(插图珍藏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著:《南极无新闻——乔治王岛手记》,海南出版社。   《安静》,北岳文艺出版社。   《灵魂只能独行》,海南出版社。   《爱情不风流》,海南出版社。   《智性时光》,海南出版社。   《风中的纸屑》,海南出版社。   《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台湾上游出版社。   译:《疯狂的意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著:《守望的距离》(修订本),北岳文艺出版社。   《妞妞》(日译本),日本php出版社。   2004 著:《各自的朝圣路》,北岳文艺出版社。   《周国平自选集》,海南出版社。   《岁月与性情——我的心灵自传》,长江文艺出版社。   《我的心灵自传》,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   译:《悲剧的诞生——尼采美学文选》(修订本),北岳文艺出版社。   2005 著:《周国平作品精选》,长江文艺出版社。   《灯灯亮了——我的女儿妞妞》,台湾张老师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周国平哲理美文》,吉林文史出版社。   《人生哲思录》,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8著:《闲情的分量》   《风中的纸屑》不错,是周国平平常的感悟,也可以说是一个作家灵感的闪现。   散文集《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善良·丰富·高贵》《生命的品质》
2023-07-04 17:19: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