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有云溪
-
一、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包括:
1、元谋人:云南省元谋县,约170万年前,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
2、北京人: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约70——20万年前,已具备了人类的基本体质特征(四肢),但仍保留着一些猿类的特点(头部)。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这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使用打制石器(被称 为“旧石器”)。食物来源于打猎和采集,住山洞,会使用天然火(取暖、照明、烧烤食物、驱赶野兽)。
3、山顶洞人:约18000年前,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里,模样同现代人基本一样,已经掌握磨制、钻孔技术,能人工取火,缝制兽皮衣服。
二、 原始农耕文化的代表:
1、河姆渡遗址:约7000年前,浙江余姚河姆渡村(代表南方长江流域),使用磨制石器(新石器)、耒、耜,从事原始农业生产,种水稻,饲养水牛,定居(干栏式建筑)。
2、半坡遗址:约6000年前,陕西西安半坡村(代表北方黄河流域),广泛使用磨制石器,种植粟、麻、蔬菜,纺麻织布,制作彩陶,住半地穴式房子。
3、大汶口遗址,有随葬物,出现贫富分化。
三、 远古的传说
1、黄河流域两大部落: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黄帝打败炎帝,结成黄炎联盟,构成华夏族的主干,它是汉族的前身,所以中华民族尊奉炎帝和黄帝为人文始祖。
2、禅让制:部落首领们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先后担任部落联盟首领的有尧、舜、禹。
3、大禹治水:用疏导的方法。
四、 夏朝和商朝
1、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由禹建立,是我国的第一个王朝。夏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奴隶制)。禹的儿子启继位,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最后一个夏王是桀(暴君)。
2、商:约公元前1600年,商部落的首领成汤在鸣条打败桀,建立商朝。约公元前1300年,商王盘庚迁都于殷(河南安阳)。商东到大海,西到渭水上游,南到长江流域,北达辽河。最后一个王商纣(暴君)。
五、 西周的兴亡
1、西周: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发,建都于镐京(西安)。
2、分封制:周王让自己的子弟、亲戚以及功臣和古帝王的后代在各地建立封国(统治者叫国君,或诸侯),叫分封制。目的:巩固周的统治。诸侯要向周王进献财物,服从周王调遣出征作战。
3、西周结束:公元前771年,犬戎族破镐京,杀死周幽王,西周灭亡。
六、春秋争霸
1、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都城到洛邑,即洛阳)——公元前476年。
2、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3、齐桓公首霸的原因:①管仲改革:发展生产,改革内政,整顿军队,使齐国国力更加强盛。②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 齐桓公称霸的标志:葵丘会盟。
4、晋楚争霸:城濮之战(退避三舍),楚败,晋文公成为霸主。 楚庄王(一鸣惊人、问鼎中原)
5、吴越争霸:吴王阖闾任用孙武打败楚,成为霸主。吴王夫差打败越王勾践。
勾践“卧薪尝胆”打败吴,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个霸主。
七、战国争雄
1、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公元前221年。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韩赵魏由晋分裂而成。
2、战国时著名战役:围魏救赵(齐国孙膑)、长平之战(秦将白起)
3、合纵与连横:合纵(合众势以攻一强)以苏秦为代表,连横(事一强以攻众弱)以张仪为代表。
八、商鞅变法:
1、背景:①战国时生产力发展,标志为铁器普遍使用和牛耕推广。②秦国相对落后。③秦孝公决心变法图强。
2、变法:公元前356年,在秦孝公支持下商鞅开始变法。主要内容有:①改革土地制度。②重农抑商。③奖励军功。④迁都咸阳,推行县制。⑤严明法令。
3、性质:商鞅变法是一次重要的政治和社会改革。影响:①废除了旧制度,建立了新制度,秦国社会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②秦国战斗力提高。③秦国社会经济得到发展。
4、战国后期,秦国修建了都江堰和郑国渠。
九、秦朝的统一:
1、“秦王扫六合”(统一全国)的原因:①秦国实力超过东方六国。②秦王赢政制定了正确的策略(远交近攻)。
2、秦统一全国:公元前221年,都咸阳。意义:①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②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2、皇帝制度的建立:内容:①确立皇帝的称号,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②在中央设置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③在地方,废除分封制,全面推行郡县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秦朝建立起来。
3、巩固统一的措施:①统一货币(秦国圆形方孔“半两”铜钱)。②统一度(长度)量(容量)衡(重量)。③统一文字(小篆,后来是隶书)。
十、秦末农民起义
1、原因:秦的暴政。表现在:①“焚书坑儒”(这是秦始皇专制统治在文化思想领域的集中表现)。②残酷地剥削。③严酷的刑罚。④秦二世更加昏庸残暴。
2、开始:大泽乡起义。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领导,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在陈县建立张楚政权,曾攻到咸阳附近的戏。
3、巨鹿之战:公元前207年,项羽以少胜多,在巨鹿歼灭秦军主力(破釜沉舟)。
4、秦朝灭亡:公元前207,刘邦进入关中,逼近咸阳,子婴出降,秦朝灭亡。
十一、汉武帝的文治武功
1、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西汉,都长安(西安)。汉武帝(刘彻)时,西汉进入鼎盛时期。
2、汉武帝的文治武功:①思想方面:尊儒术兴太学。董仲舒提出“大一统”思想,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②政治方面:颁布“推恩令”彻底解决王国威胁中央的问题。③经济方面:货币由国家统一铸造,盐铁由国家垄断经营。④军事方面:北方打败匈奴,设置“河西四郡”,管辖河西走廊至玉门关一带;南方控制海南岛和“西南夷”。
十二、张骞通西域
1、 西域的范围:玉门关和阳关以西、葱岭以东的地区。
2、 张骞通西域:第一次,公元前138年,目的是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第二次,公元前119年,目的是联络乌孙国。意义:促进了内地和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为“丝绸之路”的开通打下了基础。
3、 西域都护的设置: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西域(今新疆天山南北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
十三、两汉时期的外交
1、“丝绸之路”:以长安为起点,经河西走廊和新疆地区,翻越葱岭,通向西亚和欧洲。另有“南方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2、汉与朝鲜、日本的交流:铁器制造技术传到朝鲜,在平壤出土有汉朝蜀郡制造的漆器。公元57年,汉光武帝赠给日本倭奴国使者“汉委奴国王” 金印。
3、汉与欧洲的往来:公元97年,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古代罗马帝国),到达波斯湾。公元166年,大秦人从海路到中国,这是中国与欧洲第一次直接交往。
十四、三国鼎立
1、 官渡之战:200年,曹操以少胜多,打败袁绍。之后,曹操基本统一北方。
2、 赤壁之战:208年,孙、刘联军以少胜多,打败曹操,之后,三分天下局面实际形成。
3、 三国鼎立:①220年,曹丕建魏,都洛阳。②221年,刘备建汉(蜀汉或蜀),都成都。③229年,孙权建吴,都建业(南京)。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
十五、南方的初步开发
1、 南方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北方人民大量南迁,为南方带来了劳动力、工具、技术和种子。
2、 吴国的经济:手工业中最重要的是织造麻布(越布),青瓷,三大造船中心(侯官、临海、番禺)。230年,吴国的卫温、诸葛直率万人船队到过夷洲(今台湾)。
3、 诸葛亮治蜀:堰官,锦官,平定南中地区(四川南部、云南和贵州一带)。
4、 西晋都洛阳,东晋和南朝(宋、齐、梁、陈)都建康(南京)。江南经济发展原因:①北方人口继续大量南迁。②统治者重视发展经济。③社会相对安定。④自然条件优越。 南京被称为“六朝古都”。
十六、北魏孝文帝改革
1、 少数民族内迁:东汉末年起,匈奴、鲜卑、氐、羯、羌内迁到黄河流域。
2、 北魏孝文帝改革:背景:①民族融合趋势增强。②鲜卑贵族用落后方式统治人民。③北魏政权面临危机。
内容:①借鉴汉族政治经济制度。②迁都洛阳。③推行学习汉族文化风俗的政策(改用汉姓、改穿汉服、与汉族通婚、学说汉语、推行汉族教育制度)。作用:北魏孝文帝改革加速了黄河流域民族大融合的进程。
十七、青铜工艺
1、 青铜:是以铜为主要成分(铜、锡、铅)的合金,因呈青灰色而被称为青铜。青铜时代:是指夏、商、西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我国进入铁器时代。
2、 主要青铜器:①司母戊大方鼎:古代最大的青铜器,商朝后期铸造,特点是雄伟端庄,气势凛然,代表商朝残品的典型风格。②四羊方尊:结构巧妙,制作精细,堪称青铜器中的精品。③四川广汉三星堆的青铜立人、青铜人头像和青铜树:造型奇异,风格独特,具有无穷的艺术魅力。
十八、卓越的工程包括:
1、 都江堰:战国后期,秦国蜀守李冰主持修建,位于成都附近岷江上。特点:选址合理,设计科学,无坝引水,自流灌溉,工省效宏。影响: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
2、 郑国渠:战国后期秦国建于咸阳附近,由郑国主持修建,灌溉了关中平原。
3、 秦长城:秦朝为防御匈奴,在秦、赵、燕三国北方防御工程基础上修筑而成,西起临洮,东到辽东。它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象征,也是古代世界的伟大工程。
4、 灵渠。秦朝修建,联通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
十九、科技成果
1、 造纸术:发明于西汉(世界最早),用麻造纸。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产量增加,成本降低,取代竹木简,成为主要书写材料。意义:为文化的交流和保存提供了重要的条件,是我国古代人民对人类的伟大贡献。
2、 数学:①《九章算术》,成书于东汉初期,书中关于负数的概念、正负数的加减运算法则,以及联立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在世界上都是最早的。②“圆周率”:南朝时,祖冲之在世界上最早将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第7位,比欧洲早1100年。
3、 医学:①“医圣”张仲景,东汉人,著有《伤寒杂病论》,奠定中医治疗学的基础。②华佗,东汉人,世界上最早采用全身麻醉手术法(麻沸散),编制了五禽戏。
4、 农学:贾思勰,北魏时期,著有《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农学著作。
5、 地理学:郦道元,北魏时期,著有《水经注》。
二十、汉字的演变
1、 文字的起源:原始陶器上的刻画符号可能就是原始的文字。
2、 甲骨文:商朝时人们刻写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它是一种比较成熟和完备的文字。汉字是由它发展而来。意义:甲骨文记录了商王的活动,反映了商朝的情况,为研究当时的历史提供了可靠的文字材料。
从商朝开始我国的历史有了可靠的文字记载。
3、 金文:商朝时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又叫铭文和钟鼎文。为后人研究商周历史留下了宝贵资料。
4、 小篆和隶书:秦朝统一文字为小篆,流行于秦。后发展为隶书,汉时广泛使用。
5、 草书、楷书和行书:出现于汉朝后期,三国两晋时趋向成熟。
二十一、学术思想
1、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①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他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统治者体贴人民,人民敬重和服从统治者。他创立了儒家学派。儒家思想后来成为中国封建时代的正统思想。②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他创办私学,扩大教育对象,打破了官府对教育的垄断;编订了《诗》、《书》、《春秋》作教材,保存和发展了我国古代文化。教学中,善于启发诱导,因材施教。③孔子的言行记录在《论语》里。
2、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①原因:战国时社会发生深刻变化,不同的人提出不同的看法,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主张,形成众多的学派,历史上称为“诸子百家”。②最重要的学派有:儒家、道家、墨家和法家,还有纵横家(苏秦、张仪)、兵家和农家。③代表人物:儒家:孟轲(邹国,《孟子》)、荀况(赵国,《荀子》)。道家:庄周(宋国,《庄子》)。墨家:墨翟(鲁国,《墨子》)。法家:韩非(韩国,《韩非子》)。兵家:孙膑(齐国,《孙膑兵法》)。
二十二、文学、史学与宗教
1、 诗歌:屈原,战国时楚国人,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作品《离骚》、《天问》。端午节就是纪念屈原。
2、 史学:司马迁,西汉汉武帝时期,我国古代伟大史学家,著有《史记》,记述了黄帝到汉武帝的历史,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130篇,分为“本纪”、“世家”、“列传”等,它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史学著作,对后来史书的编写有深远影响。
3、 佛教:产生于古代印度,西汉末年东汉初年经西域传入我国内地。对我国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4、 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东汉时正式创立,尊老子为教主。
二十三、艺术
1、 战国编钟:出土于湖北随州,制作于战国时期,说明当时我国音乐已经达到很高水平。
2、 秦始皇陵兵马俑:在秦汉时期的美术中,雕塑的成就最为突出。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堪称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大型陈列馆。
3、 王羲之:“书圣”王羲之,东晋,作品《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4、 顾恺之:东晋著名画家,擅长人物画,作品有《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 莫妮卡住了
-
以下是初一历史复习汇总:1. 《史记》:古代汉族史书,全书分为纪、表、志三部分。学习该书可以了解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人物。2. 《资治通鉴》:中国历史上一部连续编年体通史著作。该书以史记为蓝本,记录了从唐朝至明朝中期的历史事件,是了解中国历史的重要指南。3. 《国史大纲》:中国历史学家钱穆所撰写,以汇总中国史学著作的主要内容为基础。本书概述中国古代历史和各朝代的史事,是初学者熟悉中国历史的重要读物。4. 《简明世界史》:介绍世界史和人类文明历程的重要读物。本书内容包括原始社会、古代文明、中世纪、近代史等领域,对初学者了解世界文化和历史有很大的帮助。5. 《中国通史》:一本介绍中国历史的权威读物。本书详细阐述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轨迹、文化传承、经济发展等方面,是初学者了解中国历史的一本好书。6. 《中华文化大系》:一套组织规模宏大的中国文化汇编,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下属20多个文化研究所和大量专家学者参与编纂。该书集成了中国文化各方面的基本,包括文学、历史、哲学、宗教、艺术、科学、技术等。初学者可以通过该书了解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多元特点。7. 《世界文化地图》:该书为初学者提供了有关世界各地文化和历史的全面信息。该书将世界文化分为12大区域,每个区域都包括概述、地理环境、先史时期、文化发展等内容。读者可以从中学习到各个地区的文化和历史信息,认识世界各地的人民和他们所处的环境。以上是一些初一历史复习的汇总,适合初学者学习。
- volcanoVol
-
答:一、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包括:
1、元谋人:云南省元谋县,约170万年前,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
2、北京人: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约70——20万年前,已具备了人类的基本体质特征(四肢),但仍保留着一些猿类的特点(头部)。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这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使用打制石器(被称 为“旧石器”)。食物来源于打猎和采集,住山洞,会使用天然火(取暖、照明、烧烤食物、驱赶野兽)。
3、山顶洞人:约18000年前,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里,模样同现代人基本一样,已经掌握磨制、钻孔技术,能人工取火,缝制兽皮衣服。
二、 原始农耕文化的代表:
1、河姆渡遗址:约7000年前,浙江余姚河姆渡村(代表南方长江流域),使用磨制石器(新石器)、耒、耜,从事原始农业生产,种水稻,饲养水牛,定居(干栏式建筑)。
2、半坡遗址:约6000年前,陕西西安半坡村(代表北方黄河流域),广泛使用磨制石器,种植粟、麻、蔬菜,纺麻织布,制作彩陶,住半地穴式房子。
- 出投笔记
-
要结合书本
- 西柚不是西游
-
一、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包括:
1、元谋人:云南省元谋县,约170万年前,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
2、北京人: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约70——20万年前,已具备了人类的基本体质特征(四肢),但仍保留着一些猿类的特点(头部)。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这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使用打制石器(被称 为“旧石器”)。食物来源于打猎和采集,住山洞,会使用天然火(取暖、照明、烧烤食物、驱赶野兽)。
3、山顶洞人:约18000年前,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里,模样同现代人基本一样,已经掌握磨制、钻孔技术,能人工取火,缝制兽皮衣服。
二、 原始农耕文化的代表:
1、河姆渡遗址:约7000年前,浙江余姚河姆渡村(代表南方长江流域),使用磨制石器(新石器)、耒、耜,从事原始农业生产,种水稻,饲养水牛,定居(干栏式建筑)。
2、半坡遗址:约6000年前,陕西西安半坡村(代表北方黄河流域),广泛使用磨制石器,种植粟、麻、蔬菜,纺麻织布,制作彩陶,住半地穴式房子。
3、大汶口遗址,有随葬物,出现贫富分化。
三、 远古的传说
1、黄河流域两大部落: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黄帝打败炎帝,结成黄炎联盟,构成华夏族的主干,它是汉族的前身,所以中华民族尊奉炎帝和黄帝为人文始祖。
2、禅让制:部落首领们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先后担任部落联盟首领的有尧、舜、禹。
3、大禹治水:用疏导的方法。
四、 夏朝和商朝
1、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由禹建立,是我国的第一个王朝。夏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奴隶制)。禹的儿子启继位,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最后一个夏王是桀(暴君)。
2、商:约公元前1600年,商部落的首领成汤在鸣条打败桀,建立商朝。约公元前1300年,商王盘庚迁都于殷(河南安阳)。商东到大海,西到渭水上游,南到长江流域,北达辽河。最后一个王商纣(暴君)。
五、 西周的兴亡
1、西周: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发,建都于镐京(西安)。
2、分封制:周王让自己的子弟、亲戚以及功臣和古帝王的后代在各地建立封国(统治者叫国君,或诸侯),叫分封制。目的:巩固周的统治。诸侯要向周王进献财物,服从周王调遣出征作战。
3、西周结束:公元前771年,犬戎族破镐京,杀死周幽王,西周灭亡。
六、春秋争霸
1、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都城到洛邑,即洛阳)——公元前476年。
2、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3、齐桓公首霸的原因:①管仲改革:发展生产,改革内政,整顿军队,使齐国国力更加强盛。②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 齐桓公称霸的标志:葵丘会盟。
4、晋楚争霸:城濮之战(退避三舍),楚败,晋文公成为霸主。 楚庄王(一鸣惊人、问鼎中原)
5、吴越争霸:吴王阖闾任用孙武打败楚,成为霸主。吴王夫差打败越王勾践。
勾践“卧薪尝胆”打败吴,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个霸主。
七、战国争雄
1、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公元前221年。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韩赵魏由晋分裂而成。
2、战国时著名战役:围魏救赵(齐国孙膑)、长平之战(秦将白起)
3、合纵与连横:合纵(合众势以攻一强)以苏秦为代表,连横(事一强以攻众弱)以张仪为代表。
八、商鞅变法:
1、背景:①战国时生产力发展,标志为铁器普遍使用和牛耕推广。②秦国相对落后。③秦孝公决心变法图强。
2、变法:公元前356年,在秦孝公支持下商鞅开始变法。主要内容有:①改革土地制度。②重农抑商。③奖励军功。④迁都咸阳,推行县制。⑤严明法令。
3、性质:商鞅变法是一次重要的政治和社会改革。影响:①废除了旧制度,建立了新制度,秦国社会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②秦国战斗力提高。③秦国社会经济得到发展。
4、战国后期,秦国修建了都江堰和郑国渠。
九、秦朝的统一:
1、“秦王扫六合”(统一全国)的原因:①秦国实力超过东方六国。②秦王赢政制定了正确的策略(远交近攻)。
2、秦统一全国:公元前221年,都咸阳。意义:①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②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2、皇帝制度的建立:内容:①确立皇帝的称号,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②在中央设置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③在地方,废除分封制,全面推行郡县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秦朝建立起来。
3、巩固统一的措施:①统一货币(秦国圆形方孔“半两”铜钱)。②统一度(长度)量(容量)衡(重量)。③统一文字(小篆,后来是隶书)。
十、秦末农民起义
1、原因:秦的暴政。表现在:①“焚书坑儒”(这是秦始皇专制统治在文化思想领域的集中表现)。②残酷地剥削。③严酷的刑罚。④秦二世更加昏庸残暴。
2、开始:大泽乡起义。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领导,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在陈县建立张楚政权,曾攻到咸阳附近的戏。
3、巨鹿之战:公元前207年,项羽以少胜多,在巨鹿歼灭秦军主力(破釜沉舟)。
4、秦朝灭亡:公元前207,刘邦进入关中,逼近咸阳,子婴出降,秦朝灭亡。
十一、汉武帝的文治武功
1、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西汉,都长安(西安)。汉武帝(刘彻)时,西汉进入鼎盛时期。
2、汉武帝的文治武功:①思想方面:尊儒术兴太学。董仲舒提出“大一统”思想,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②政治方面:颁布“推恩令”彻底解决王国威胁中央的问题。③经济方面:货币由国家统一铸造,盐铁由国家垄断经营。④军事方面:北方打败匈奴,设置“河西四郡”,管辖河西走廊至玉门关一带;南方控制海南岛和“西南夷”。
十二、张骞通西域
1、 西域的范围:玉门关和阳关以西、葱岭以东的地区。
2、 张骞通西域:第一次,公元前138年,目的是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第二次,公元前119年,目的是联络乌孙国。意义:促进了内地和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为“丝绸之路”的开通打下了基础。
3、 西域都护的设置: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西域(今新疆天山南北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
十三、两汉时期的外交
1、“丝绸之路”:以长安为起点,经河西走廊和新疆地区,翻越葱岭,通向西亚和欧洲。另有“南方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2、汉与朝鲜、日本的交流:铁器制造技术传到朝鲜,在平壤出土有汉朝蜀郡制造的漆器。公元57年,汉光武帝赠给日本倭奴国使者“汉委奴国王” 金印。
3、汉与欧洲的往来:公元97年,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古代罗马帝国),到达波斯湾。公元166年,大秦人从海路到中国,这是中国与欧洲第一次直接交往。
十四、三国鼎立
1、 官渡之战:200年,曹操以少胜多,打败袁绍。之后,曹操基本统一北方。
2、 赤壁之战:208年,孙、刘联军以少胜多,打败曹操,之后,三分天下局面实际形成。
3、 三国鼎立:①220年,曹丕建魏,都洛阳。②221年,刘备建汉(蜀汉或蜀),都成都。③229年,孙权建吴,都建业(南京)。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
十五、南方的初步开发
1、 南方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北方人民大量南迁,为南方带来了劳动力、工具、技术和种子。
2、 吴国的经济:手工业中最重要的是织造麻布(越布),青瓷,三大造船中心(侯官、临海、番禺)。230年,吴国的卫温、诸葛直率万人船队到过夷洲(今台湾)。
3、 诸葛亮治蜀:堰官,锦官,平定南中地区(四川南部、云南和贵州一带)。
4、 西晋都洛阳,东晋和南朝(宋、齐、梁、陈)都建康(南京)。江南经济发展原因:①北方人口继续大量南迁。②统治者重视发展经济。③社会相对安定。④自然条件优越。 南京被称为“六朝古都”。
十六、北魏孝文帝改革
1、 少数民族内迁:东汉末年起,匈奴、鲜卑、氐、羯、羌内迁到黄河流域。
2、 北魏孝文帝改革:背景:①民族融合趋势增强。②鲜卑贵族用落后方式统治人民。③北魏政权面临危机。
内容:①借鉴汉族政治经济制度。②迁都洛阳。③推行学习汉族文化风俗的政策(改用汉姓、改穿汉服、与汉族通婚、学说汉语、推行汉族教育制度)。作用:北魏孝文帝改革加速了黄河流域民族大融合的进程。
十七、青铜工艺
1、 青铜:是以铜为主要成分(铜、锡、铅)的合金,因呈青灰色而被称为青铜。青铜时代:是指夏、商、西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我国进入铁器时代。
2、 主要青铜器:①司母戊大方鼎:古代最大的青铜器,商朝后期铸造,特点是雄伟端庄,气势凛然,代表商朝残品的典型风格。②四羊方尊:结构巧妙,制作精细,堪称青铜器中的精品。③四川广汉三星堆的青铜立人、青铜人头像和青铜树:造型奇异,风格独特,具有无穷的艺术魅力。
十八、卓越的工程包括:
1、 都江堰:战国后期,秦国蜀守李冰主持修建,位于成都附近岷江上。特点:选址合理,设计科学,无坝引水,自流灌溉,工省效宏。影响: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
2、 郑国渠:战国后期秦国建于咸阳附近,由郑国主持修建,灌溉了关中平原。
3、 秦长城:秦朝为防御匈奴,在秦、赵、燕三国北方防御工程基础上修筑而成,西起临洮,东到辽东。它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象征,也是古代世界的伟大工程。
4、 灵渠。秦朝修建,联通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
十九、科技成果
1、 造纸术:发明于西汉(世界最早),用麻造纸。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产量增加,成本降低,取代竹木简,成为主要书写材料。意义:为文化的交流和保存提供了重要的条件,是我国古代人民对人类的伟大贡献。
2、 数学:①《九章算术》,成书于东汉初期,书中关于负数的概念、正负数的加减运算法则,以及联立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在世界上都是最早的。②“圆周率”:南朝时,祖冲之在世界上最早将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第7位,比欧洲早1100年。
3、 医学:①“医圣”张仲景,东汉人,著有《伤寒杂病论》,奠定中医治疗学的基础。②华佗,东汉人,世界上最早采用全身麻醉手术法(麻沸散),编制了五禽戏。
4、 农学:贾思勰,北魏时期,著有《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农学著作。
5、 地理学:郦道元,北魏时期,著有《水经注》。
二十、汉字的演变
1、 文字的起源:原始陶器上的刻画符号可能就是原始的文字。
2、 甲骨文:商朝时人们刻写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它是一种比较成熟和完备的文字。汉字是由它发展而来。意义:甲骨文记录了商王的活动,反映了商朝的情况,为研究当时的历史提供了可靠的文字材料。
从商朝开始我国的历史有了可靠的文字记载。
3、 金文:商朝时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又叫铭文和钟鼎文。为后人研究商周历史留下了宝贵资料。
4、 小篆和隶书:秦朝统一文字为小篆,流行于秦。后发展为隶书,汉时广泛使用。
5、 草书、楷书和行书:出现于汉朝后期,三国两晋时趋向成熟。
二十一、学术思想
1、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①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他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统治者体贴人民,人民敬重和服从统治者。他创立了儒家学派。儒家思想后来成为中国封建时代的正统思想。②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他创办私学,扩大教育对象,打破了官府对教育的垄断;编订了《诗》、《书》、《春秋》作教材,保存和发展了我国古代文化。教学中,善于启发诱导,因材施教。③孔子的言行记录在《论语》里。
2、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①原因:战国时社会发生深刻变化,不同的人提出不同的看法,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主张,形成众多的学派,历史上称为“诸子百家”。②最重要的学派有:儒家、道家、墨家和法家,还有纵横家(苏秦、张仪)、兵家和农家。③代表人物:儒家:孟轲(邹国,《孟子》)、荀况(赵国,《荀子》)。道家:庄周(宋国,《庄子》)。墨家:墨翟(鲁国,《墨子》)。法家:韩非(韩国,《韩非子》)。兵家:孙膑(齐国,《孙膑兵法》)。
二十二、文学、史学与宗教
1、 诗歌:屈原,战国时楚国人,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作品《离骚》、《天问》。端午节就是纪念屈原。
2、 史学:司马迁,西汉汉武帝时期,我国古代伟大史学家,著有《史记》,记述了黄帝到汉武帝的历史,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130篇,分为“本纪”、“世家”、“列传”等,它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史学著作,对后来史书的编写有深远影响。
3、 佛教:产生于古代印度,西汉末年东汉初年经西域传入我国内地。对我国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4、 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东汉时正式创立,尊老子为教主。
二十三、艺术
1、 战国编钟:出土于湖北随州,制作于战国时期,说明当时我国音乐已经达到很高水平。
2、 秦始皇陵兵马俑:在秦汉时期的美术中,雕塑的成就最为突出。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堪称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大型陈列馆。
3、 王羲之:“书圣”王羲之,东晋,作品《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4、 顾恺之:东晋著名画家,擅长人物画,作品有《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 CarieVinne
-
1 元谋人生活在距今170万年前,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
2 山顶洞人是我国远古人类中最早以血缘关系结合成生活集体的,并已经学会了人工取火。
3 距今约四五千年时,黄帝和炎帝是我国古老传说中黄河流域著名的部落首领,他们后来结成联盟,经过长期的发展,形成了日后的华夏族。后人尊称黄帝为“人文初祖”。至今,海外华人常自豪地称自己为“炎黄子孙”。
4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我国从此由原始社会进入到奴隶社会。
5 禹死后,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相传,禹把都城建在阳城。
6 约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商朝,商王盘庚迁都到殷,后人又称商朝为殷朝。
7 公元前1046年,周军在牧野大败商军,商朝灭亡。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历史上叫做西周。
8 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后逐渐形成森严的等级制度。
9 著名的商朝青铜器有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
10 商周时期,我国西南地区的成都平原盛行的“三星堆”文化,是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
11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史称东周。
12 春秋时期著名的霸主有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通过城濮之战,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
13 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
14 公元前260年,秦赵之间发生空前激烈的长平之战,赵军大败,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
15 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
16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
17 经过商鞅变法,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18 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商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19 相传夏朝时期就有了历法,今天的农历,又叫“夏历”。
20 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扁鹊,总结出来的望、闻、问、切四诊法,一直被中医沿用。
21 战国末期楚国人诗人屈原的代表作是《离骚》,世界和平理事会把他定为世界文化名人。
22 世界上最早的兵书是孙武写的《孙子兵法》。
23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陆续灭掉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定都咸阳。秦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地方上推行郡县制。
24 秦朝的疆域广大,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
25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26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历史上称为西汉。
二、 连线搭配
河姆渡遗址 陕西西安 贫富悬殊特别明显
半坡遗址 山东泰安 干栏式房屋
大汶口遗址 浙江余姚 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四、填表题
学派 代表人物 主要思想 代表作
儒家 孔子 仁爱 《论语》
道家 老子 无为而治,顺其自然 《道德经》
墨家 墨子 “兼爱”,“非攻” 《墨子》
法家 韩非 提倡法治 《韩非子》
兵家 孙武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子兵法》
五、 列举题
1、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三次以上)
答:200年 官渡之战;208年,赤壁之战;383年,淝水之战。
六、 材料分析题:
1、“伐无道;诛暴秦”。
请回答:
①材料所述的秦“无道”,有哪些具体表现?
答:徭役繁重、赋税沉重、刑法残酷
②先后起义“伐无道,诛暴秦”的分别是哪些人?
答:陈胜、吴广、项羽、刘邦。
③结果如何?
答:秦朝被刘邦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推翻。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略扁的不规则的球体,它的平均直径为6371米。
2、纬线与纬度 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所有的纬线都是圆,可称为纬线圈;纬线圈的长度有长有短,赤道最长,往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纬线都 指示东西方向。
赤道 是最长和纬线,长约4万千米。它与两极之间的距离相等,把地球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是地球仪上的零度纬线。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习惯上用"N"作代号;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习惯上用"S"表示。
3、经线和经度 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叫做经线,也叫子午线。所有的经线都是半圆状;长度都相等,都指示南北方向。
本初子午线 地球仪上的零度经线叫做本初子午线,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作1800,以东的1800属于东经,习惯上用“E”为代号,以西的1800属于西经,习惯上用“W”为代号。
国际上习惯用200W和1600E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
4、地球自转与昼夜交替 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这叫做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24小时,也就是一天。这样就产生了昼夜交替的现象。
5、地球公转和季节变化 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又围绕着太阳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也是自是自西向东,公转一周的时间就是一年。公转的轨道平面与地轴总是保持着66.50的夹角。由于地球的公转,产生了季节的变化。
6、五带的划分 热带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之中有阳光直射现象,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多,气候终年炎热。回归线是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
寒带在北极圈以北和南极圈以南的地区,有极夜和极昼的现象。极圈是寒带和温带的分界线。温带在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的地区,一年中没有极夜和极昼的现象,地面得到的太阳光热比热带少,比寒带多,气候上的四季变化比较明显。
7、地图三要素 比例尺、图例与注记。在地图上所画地区的范围越小,要表示的内容越详细,选用的比例尺应越大;反之选用的比例尺越小。在地图上,通常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8、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 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做海拔。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相对高度。
9、等高线 把海拔高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每条等高线都有相应的海拔数值。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10、世界海陆的分布 地球上海洋面积占了71%,而陆地面积仅占29%。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起来叫做大洲。全部位于北半球的有欧洲、北美洲。大部分
人们习习惯把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和大高加索山脉一线作为欧洲和亚洲大陆的分界线。亚洲和非洲以苏伊士运河作为分界线。北美洲和南美洲在西半球,全称为美洲。巴拿马运河是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南极洲主要位于南极圈内,四周被大洋环绕。
11、陆地地形 人们把地形分为山地、平原、高原、盆和丘陵五种基本类型。
山地 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峰峦起伏,坡度陡峻,有的山地呈条带状分布。其中最突出的是两条由若干条高大山脉组合而成的巨大山系:一条是横穿亚欧大陆中南部的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另一条是纵贯南北美洲的科迪勒拉山系,由落基山,安第斯山等山脉组成。
平原 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或起伏较小,常用“一望无际”来形容平原的坦荡。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是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
欧洲和非洲的地形比较简单,分别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亚洲的地形则比较复杂,地势中部高,四周低,高原、山地面积广,平原分布在大陆周围地区。
12、促使地形变化的力量 地球内部所产生的作用称为内力作用,如地壳运动、火山、地震等,都是地球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世界上火山和地震,大多分布在地壳活动比较活跃的地区,主要集中在环太平洋沿岸的地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脉地带。来自地球外部的力叫做外力作用,如流水、风、海浪和冰川等。
13、天气和气候 天气是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阴晴、风雨、冷热等的大气状况。它是时刻在变化的。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
14、气温的变化 一天当中,气温有时高,有时低。陆地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正午过后(约14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一年当中,世界陆地上大多数地方的月平均最高气温,北半球出现在7月,南半球出现在1月。月平均最低气温,北半球出现在1月,南半球出现在7月。一个地方的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同月平均气温最低值之差,叫做该地的气温年较差。
15、世界气温的分布 世界气温从低纬度向极地逐渐降;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并不一样。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气温还受地势高低的影响。山地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会逐渐降低。海拔大致每升高100米,气温约降低0.6℃。
16、世界降水量的分布 一般规律:赤道附近地带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降水少,大陆东岸多;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17、降水的季节变化 全年多雨区:在赤道附近地带各月降水都很多,如新加坡;全年少雨区:在内陆地区、两极地区各月降水都很少,如埃及开罗;夏季多雨区:在南、北纬300~~400附近的大陆东岸,夏季多雨,冬季少雨,如中国北京;冬季多雨区:在南北纬300~~400附近的大陆西岸,冬季多雨,夏季少雨,如意大利罗马;常年湿润区:在南、北纬400~~600的大陆西岸,全年受从海洋上吹来的西风影响的地区,各月湿润,雨量适中,如英国伦敦。
18、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
一、热带主要气候类型
1、热带雨林气候 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地区,全年高温多雨。
2、热带草原气候 主要分布在非洲和南美洲赤道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终年高温,一年中有明显的干季和雨季。
3、热带季风气候 以亚洲南部、东南部的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最为显著。这种气候终年高温,一年中也可以分为旱雨两季,风向随季节而变化。旱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干旱少雨;雨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降水集中。
4、热带沙漠气候 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和内陆地区,这种气候降水量稀少,终年炎热干燥,地面有大片的沙漠。
二、温带的主要气候类型
1、温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地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大致以1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为界,此线以北为温带季风气候,以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2、地中海气候 主要位于大陆西岸的中低纬度地区,以地中海沿岸分布最,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3、温带大陆性气候 主要分布在中纬度内陆地区,冬冷夏热,气温变化大,降水量较少,集中夏季。
4、温带海洋性气候 位于中纬度地区大陆西岸,以欧洲西部分布最广,温和多雨,气温和降水的年变化比较小。
19、自然资源 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土地、阳光、水、矿产、森林等,都是自然资源。按其形成的特点,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可再生资源;一类是非可再生资源。可再生资源,是指在较短时间内即可再生,或是可以循环使用的资源;非可再生资源,是指在人类历史时期,用完了就不能再生产的资源。
20、土地的利用类型 土地的利用类型可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建筑用地等类型。
21、土地资源的分布 温带湿润的平原地的地势平坦,气候温暖,适宜发展农业,是世界耕地的主要分布地区。气候冷湿的亚寒带地区和炎热多雨的热带地区,保留了大片的针叶林和雨林。热带和温带半干旱地区草地面积广阔,是世界畜牧业的主要分布区。
22、地球上水资源的分布 地球上的水主要有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三种存在形式。陆地水又有冰川水、地下水、湖泊水、沼泽水、河水和生物水等多种存在形式。地球上的水总量很多,但是96%以上的是海洋水。在淡水资源中,冰川中储存的水量最多,现在人们大量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水、湖泊水(淡水湖的水)和部分地下水。保护水资源,主要途径有:节约和合理用水,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防止和治理水污染;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淡化海水,扩大淡水来源。
23、大自然的总调度室 森林有调节大气成分、净化空气、含蓄水源、增加空气湿度、防风护田、保持水土等作用。所以,人们把森林叫做“大自然的总调节室”。世界有森林面积40亿公顷,主要在以针叶林和阔叶林为主。全球森林资源绝大部分分布在北半球。
24、铁、煤、石油的分布 世界上铁、煤、石油的分布情况如下:
1、世界上的铁矿主要分布在俄罗斯、马西、国、澳大利亚、印度、加拿大和美国。这七个国家的铁的储量约占世界的90%。
2、煤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亚欧大陆和北美洲中部,在世界各国中,煤储量居世界前列的有中国、美国、俄罗斯等国。
3、世界上石油资源的分布很集中,中东地区约占世界石油储量的一半还多。主要输往日本、欧洲和北美洲等地。
25、世界人口的增长 人口的增长速度在世界特别各洲是不同的,非洲是世界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大洲,其次是南美洲,欧洲的人口增长速度最慢。欧洲为2%;亚洲为15%;北美洲为10%;南美洲为17%;大洋洲为14%;非洲为27%。
26、世界人口的迁移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口迁移的规模变小,人口迁移主要以三种形式为主。第一种是科技移民,即大批的高素质人才由发展中国家移向发达国家。第二种是劳动力输出。外籍劳工流动的基本方向是由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由贫穷国家流向富裕的在石油输出国,由人口稠密的同家流向人口稀疏的国家。第三种是国际难民迁移。
27、世界人口的分布 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北美洲东部的人口最为稠密,人口稠密的地区主要位于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带。在严寒的苔原带、冰原带,广大的严寒带针叶林带,末开发的热带雨林带,干旱的沙漠地区,以及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人口稀少。
28、人口向城市迁移及产生的问题 一个国家的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往往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标准之一。世界上发达国家人口的70%以上为城市人口,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只占人口的30%多一点。现在农村人口向城市大规模迁移的现象,主要发生在发展中国家。
29、世界的人种 白种人的肤色、眼色、发色一般较浅,头发呈波状,鼻梁高、嘴唇薄,体毛较多,他们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黄种人的皮肤呈淡黄色或棕黑色,头发黑直,面庞扁平,体毛中等。他们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黑种人肤色黝黑,头发卷曲,嘴唇较厚,体毛较少,他们主要分布在非洲、大洋洲和美国境内。
30、世界上的国家 世界上有190多个国家,名国的面积大小不一,面积最大的俄罗斯有1700多万平方千米。中国的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千米居第三位。最小的是梵蒂冈。
31、国界和领土 国界线范围以内的陆地、领海、领水和领空,总称为领土。南美洲的阿根廷和智利以安第斯山为界;美国和加拿大东部以湖泊中心为界,西部有一段以纬线为界,有一段以经线为界。
32、世界地埋区域的划分 共分为13个地区。图见书本第一册P83。
33、东亚概述 图见P85。东亚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西侧,包括中国、朝鲜、韩国、蒙古、日本等国家。蒙古的畜牧业占有重要的地位。日本为现代工业发达的国家。东亚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地区之一,冬季盛行偏北风,风由寒冷的西伯利亚和蒙古高原吹向太平洋,风力强劲,受其影响,大部分地区气候寒冷干燥。夏季盛行偏南风,风从太平洋、印度洋带来丰沛的降水,降水由沿海向内陆减少,气候炎热。在东亚的季风气候区内,根据气温和降水的不同,又分为温带季风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前者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雨季较短;后者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雨季较长。
34、东亚的人口和经济 东亚是世界上黄色人种的主要分布区,居民绝大部分是黄色人种。东亚是目前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最有活力的地区之一。
35、日本的自然地理特征 日本是东亚的一个岛国,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和一些小岛组成,面积比较狭小,人口稠密。日本境内多山,国土的四分之三以上是山地和丘陵,邻近东京湾的关东平原是日本最大的平原。本州岛太平洋沿岸的神户和横滨,是全国著名的海港。日本群岛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火山很多。富士山是其中著名的一座活火山,也是日本最高的山。日本的季风气候具有海洋性特征,与亚洲大陆同纬度地方相比,冬季较温暖,夏季较为凉爽,降水比较丰富。全国大部分为森林所覆盖,山间河流短急,水能资源丰富。但矿产资源贫乏。图见第一册P90。
36、日本的经济 日本最大的贸易对象是美国,其次是亚洲和西欧。神户和横滨的日本两个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日本同中国的贸易有很大发展。从中国输入的商品有服装、石油、煤炭、棉花、水产品和蔬菜等。向中国输出的商品有钢材、电子产品和其他工业产品。
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狭长地带。首都东京在关东平原的南部,东京湾的西北岸。 日本北海道附近海域是世界上著名的渔场。日本的捕鱼量常占世界第一位。现在稻米的产量已能自给。但蔬菜、水果仍需要进口。
37、东南亚 图见第一册P94。东南亚位于亚洲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中南半岛南部狭长,一直延伸到赤道附近,叫做马来半岛。东南亚的国家,除了老挝是内陆国外,其他都是临海国或岛国。其中面积最大的是印度尼西亚。领土由13000多个岛屿组成,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是世界上火山活动最多的国家。因此有“火山国”之称。马来半岛南部和马来群岛的大部分,位于赤道附近,属于热带雨林气候。中南半岛和菲律宾群岛北部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38、居民与经济 印度尼西亚是东南亚人口最多的国家,该国人口一半以上分布在爪哇岛。东南亚是华人与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其祖先大多是中国广东、福建的居民。东南亚是世界上天然橡胶、棕油、椰子、蕉麻等热带经济作物产品的最大产地,各国居民多以稻米为主在食物。东南亚的矿产以锡和石油为最重要。新加坡有“花园城市”之称。
39、南亚 图见第一册P108。南亚是佛教和印度教的发源地。南亚北部有绵延高耸的喜马拉雅山。这一部分叫做“南亚次大陆”。中部平原由印度河和恒河冲积而成,是南亚的主要农业区和人口密集区。印度半岛大部分被德干高原所占据。南亚的降水受季风的影响,每年6~~9月盛行西南季风,为雨季。10月~~次年5月盛行西北季风,为旱季。
40、印度 印度的耕地面积很广,是亚洲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印度的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和小麦,经济作物有棉花、茶、黄麻等。印度的矿产主要有煤、铁、锰等。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的东北部。首都新德里。加尔各答盛产黄麻,是印度的纺织工业中心和重要海港。是印度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孟买位于西部沿海,是印度最大的海港和棉纺织工业中心。
41、中亚 中亚地处亚欧大陆中部,深居亚洲陆。地形以丘陵、平原为主。中亚境内的河流多为内流河。西部濒临世界最大的内流湖--里海。中亚中部和南部牧场是世界上仅次于中国和美国的第三大产棉基地。乌兹别克斯坦因盛产棉花而称为“白金之国”。牲畜以细毛羊和羔皮羊为主。同时采矿、冶金、军事工业相当发达。
42、西亚与北非 西亚和北非地处亚欧非三大洲、大西洋和印度洋之间的枢纽地带,地理位置很重要。死海湖面海拔高度为-400米,是世界上陆地表面的最低点。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沙漠气候。世界上最高的气温记录出现在北非利比亚的阿齐济耶(57.8℃)。一般降水稀少。只有地中海沿岸是典型的地中海气候。
43、撒哈拉沙漠 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沙漠。西起大西洋岸边,东到红海海滨,北起地中海岸,南抵苏丹热带草原,约占非洲面积的1/4。终年高温少雨,植物稀少,沙漠下有丰富的石油。
44、阿拉伯人与伊斯兰教 西亚和北非是多民族的聚居地区,主要为白色人种。通用阿拉伯语,这些国家被叫做“阿拉伯国家”。西亚是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的发祥地。沙特阿拉伯的麦加城被称为伊斯兰教的圣城。耶路撒冷被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都看做圣城。
45、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库 西亚和北非是出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西亚以波斯湾为中心,形成了一条巨大的石油带,沙特阿拉伯、伊朗、科威特、伊拉克是西亚主要的产油国家。石油储量约占世界石油总储量的1/2,产量约占总产量的1/4。所产的石油,主要输往西欧、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摩洛哥一国的磷酸盐储量占世界的3/4。
46、畜牧业与农业 枣椰树是绿洲农业的代表植物。
47、巴基斯坦 位于阿拉伯半岛西侧,是欧、亚、非三大洲的交通枢纽。发展滴灌和喷灌技术。
48、埃及 位于非洲东北部,亚洲境内的西奈半岛,也是埃及的领土。全境90%以上是沙漠,耕地、人口和城市主要集中在狭长的尼罗河沿岸平原和入海处的河口三角洲地区。尼罗河全长6600多千米,是世界上第一长河,发源于非洲东部高原,自南向北,注入地中海。首都开罗是阿拉伯国家中人口最多的城市。亚历山大是埃及在地中海边的重要海港。地中海和红海之间的苏伊士运河,把地中海与红海彼此相连,大西洋到印度洋的航程,比绕道非洲好望角缩短了8000-10000千米。过去,埃及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长绒棉一直是埃及著名的出口商品。近年,埃及的石油、运河、侨汇和旅游收入都超过了棉花,成为埃及的主要经济支柱。埃及的金字塔等名胜古迹是旅游的主要景点。
49、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 是世界上黑人的故乡。整个非洲大陆的地形以高原为主,东非裂谷带,南起赞比西河,北经红海,一直延伸到西亚的死海附近。死火山中的乞力马扎罗山,是非洲最高峰。东非大裂谷是地壳在运动过程中断裂形成的。非洲最大的岛屿--马达加斯加岛,有一个突出在海洋上的尖角,叫做好望角。整个非洲有“热带大陆”之称。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热带草原气候分布面积很广。动物主要以斑马、羚羊、长颈鹿、狮和豹子为主。黄金、金刚石的储量和产量都占世界第一位。南非是出产黄金最多的国家,几内亚是出产铝土最多的国家,赞比亚是出产铜矿的重要国家。尼日利亚是重要的石油输出国。
50、居民与经济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非洲只有埃及、埃塞俄比亚、利比里亚三个独立国家。1990年,最后一个殖民地--纳米比亚也宣告独立。整个经济是以初级产品为主的经济。